市場經濟體制的特征匯總十篇

時間:2023-07-06 16:29:2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市場經濟體制的特征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市場經濟體制的特征

篇(1)

人們早已認同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模式是“漸進型”改革,但這樣來定位中國的改革模式是不完善的。因為“漸進型”改革除了表明中國由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的速度和節奏以外,不能表明其它任何特征,所以應該再探討,給中國改革模式一個準確的定位。

我認為,中國改革的模式至少有以下四個特征:

從發動和調控的主體來看,中國的改革是一種“政府主導型”改革。改革的需求雖然首先是來自廣大人民群眾的愿望,但是改革的提出、發動、組織和調控都是政府。

從改革的目標來看,中國的改革是為了解放社會生產力、實現共同富裕、爭取公平與效率兼得。社會主義不能只講公平、甚至把平均主義當作公平而不講效率,更不能為了追求效率而放棄公平,以致社會出現兩極分化。這都是不能允許的。

篇(2)

在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公路運輸經濟的發展也在不斷的進步。但是在其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由于信息化的發展,市場體制在經濟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因此,如何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改革公路運輸經濟的管理模式,進而提高公路運輸的經濟,提高其管理水平成為其中的重中之重。所以,在現代社會中,創新公路運輸經濟的管理模式,適應市場經濟體制,從而促進公路運輸經濟的發展。

一、現階段公路運輸經濟的發展狀況

現階段中,中國的公路運輸經濟在不斷的發展。由于公路運輸存在著運輸靈活、成本低以及運輸速度快等貼點,在中國的交通運輸業中一直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所以,在進行公路運輸管理模式改革中,利用市場經濟體制的優點不斷促進公路運輸管理模式的改革。隨著一帶一路的提出和發展,公路運輸經濟的迎來了新的發展基于。一帶一路將中國與中亞、歐洲等國通過陸路運輸聯系起來,以此加強各個國家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因此,在真陽的狀況下,公路運輸的管理模式更應該進行改革。在以往的公路運輸業的管理中,一般采取落后的理念。在管理方式上,還存在著行政過于干預的管理方式,進而導致管理水平落后,限制公路運輸經濟的發展。因此,在市場經濟的體制下,通過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利用市場管理手段,進而促進公路運輸經濟的發展。

二、市場經濟體制對公路運輸經濟的重要性

1.提高公路運輸經濟效益。市場體制下,通過信息化的管理和經濟調節,能夠及時的了解到市場上的公路運輸經濟發展狀況,及時作出相應的措施,進而提高公路運輸經濟效益。市場經濟體制下,通過經濟手段,不斷感知公路運輸市場的變化,以此及時的做出反應。此外,市場經濟體制下,可以優化資源配置,進而提高公路運輸經濟的效益。2.提高公路運輸經濟的管理水平。市場經濟體制下,通過信息化的管理方式,不斷提高公路運輸經濟的管理水平。在現代社會的發展中,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信息化的發展,信息化管理越來越成為一個企業管理的重要方式。而作為現代社會中先進的管理方式,信息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人力資源成本,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市場經濟體制下,通過經濟手段和信息化管理,從而不斷提高公路運輸經濟的管理水平。

三、市場經濟體制下優化公路運輸經濟管理模式的措施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如何優化公路運輸經濟的管理模式成為現代公路運輸也的主要問題。作為現在社會的重要發展方向,信息化是這個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因此,在市場經濟體下,利用信息化管理,是優化公路運輸經濟管理模式的重要措施。那么,下面我就從幾個方面對優化公路運輸經濟的管理模式提出幾點可參考的意見。1.加強信息化管理。在現代社會的發展中,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化成為這個社會的主流發展方向。因此,優化公路運輸經濟的管理模式首先要加強公路運輸企業的信息化管理。通過信息化管理,在市場經濟體制的管理下,優化公路運輸行業的資源配置,從而掌握公路運輸的市場信息,依靠市場信息從而做出相應的判斷。例如,在公路運輸企業中,企業可以通過計算機管理系統,將公路運輸的數據信息進行系統化管理。然后在進行運輸中,可以將公路運輸中出現的狀況通過信息化進行反饋,以及時得到解決,利于以后公路運輸。因此,通過加強信息化管理,利用市場經濟體制,讓公路運輸經濟更加靈活,進而促進公路運輸經濟的管理模式的改革。2.提高管理人員的信息化水平。提高管理人員的信息化水平,從而促進公路運輸經濟的管理模式的改革。通過提高管理人員的信息化上水平,讓工作人員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進而不斷促進公路運輸經濟管理模式的改革。一方面公路運輸企業要在企業內部設立專門的信息化培訓機構,通過對管理人員不間斷的進行信息化素質的培訓,進而提高管理人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公路運輸企業要不斷的引進外來先進的管理人員,不斷加強對人才的管理。此外,公路運輸部門要不斷的與其他企業進行交流合作,雙方通過取長補短,不斷加強雙方的合作和實力,進而不斷提高公路運輸的管理水平。因此,通過建立一支高素質的信息化管理人才,從而優化公路運輸的管理模式,促進公路運輸經濟的發展。3.管理手段以經濟手段為主,以行政手段為輔。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優化公路運輸經濟的管理模式,要要以經濟手段為主,以行政手段為輔。市場經濟的主要特征就是以市場調節為主,通過經濟的手段對市場資源進行配置。因此,在市場體制下要優化公路運輸經濟的管理模式,就要減少行政干預,以經濟手段調節為主。例如,在進行公路運輸管理時,可以將公路運輸的目的地以及市場上的信息進行整合,以判斷市場中公路運輸的狀況,進而調整公路運輸的對策。此外,公路運輸部門要對公路運輸進行調節,明確責任落實,減少公路運輸部門的行政干預。所以,在公路運輸經濟中,公路運輸部門要通過經濟調節的手段,讓公路運輸適應市場的發展,進而優化公路運輸經濟的管理模式,促進公路運輸經濟的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市場經濟體制在現今的社會中對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在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公路運輸經濟的管理水平也隨之改變。市場經濟體制的主要特征主要是通過市場進行調節,管理手段以經濟手段為主,以行政手段為輔。在市場體制下,公路運輸通過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人員的信息化水平,進而不斷創新公路運輸的管理水平,優化公路運輸經濟的結構,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公路運輸經濟的經濟效益。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公路運輸通過自身的優勢,不斷創新自己的管理模式,進而不斷促進公路運輸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靳海燕,付振雄.淺談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公路運輸經濟管理[J].中國電子商務,2013(6):138-138.

[2]章秋雯.基于市場經濟的公路運輸經濟管理應用與發展[J].科技、經濟、市場,2014(8):112-113.

[3]郭愛民.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公路運輸經濟管理的研究[J].文摘版:經濟管理,2015(9):89-89.

篇(3)

雖然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以及理論界現代產權制度的重要性作了許多論述,但對其戰略地位、原則和基本內涵還有深入探討的必要,這將有助于增強改革的自覺性。

一、建立現代產權制度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核心

1、所有制的核心是產權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制度基礎工作是構建現代產權制度。由于所有制是一個高度抽象的概念,因此,現實生活中所有制各種實現形態及其發展形態,實際是表現為產權形態。從這個意義上講,產權可視為所有制的核心,那么,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制度基礎,當然就是現代產權制度。因為,我們要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顯然不是古典的市場經濟體制,而是建立在現代生產力高度發達基礎上的市場經濟體制,尤其表現為,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作為制度基礎的市場經濟。所以,按照經濟學的這一基本原理要求,建立現代產權制度,理應成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核心

2、按制度經濟學理論,產權制度是社會經濟制度結構中最核心的制度

林毅夫認為,制度可以區分為制度安排與制度結構。前者是指在特定領域內約束人們行為的一組規則;后者則指經濟社會中所有制度安排的總和。但制度安排還可以進一步區分為基本的制度安排和一般的制度安排,因為一個經濟社會的制度結構,不是所有制度安排隨機的、簡單的加總,也就是說,在制度結構中必有一個或幾個作為基本制度安排起決定作用,它(們)決定和影響其他一般的制度安排及其性質和功能,從而決定了該制度結構的構成和性質,使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現實中的制度變遷問題。從經濟的制度結構來說,計劃經濟體制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可以看作兩種不同的經濟制度結構。而所有制或產權制度,則是制度結構的基本制度安排,它決定并影響著其他一般制度安排。例如,在改革開放后的20多年里,由于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制度安排的形成,更精確地說,是產權制度的變遷,決定并影響了其他一般制度安排的變遷和形成,從而導致了計劃經濟體制的制度結構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制度結構轉變。所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核心,就是要改革傳統計劃體制的產權制度這一基本制度安排,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現代產權制度。

二、建立現代產權制度的基本原則

1、建立與現代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和現代經濟社會的發展趨勢相適應的產權制度

農業社會的權利制度,是以身份權、土地產權為中心的;工業社會的產權制度,是以機器、設備、材料等物質資本的產權為中心的。雖然我國首先需要完成工業化任務,重視物質資本產權是理所當然的,但是,我們必須看到歷史的發展趨勢,即一個越來越以人力資本產權為中心的世界經濟社會的形成。為此,建立現代產權制度,就必須充分體現每個人自由的選擇權、流動權、就業權、勞動權、創新權,以及享有勞動(包括一切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創造的一切有形和無形成果的權利。

2、建立屬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制度基礎

既然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所有制結構,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那么,在此基本制度規定下的市場經濟所需要的產權制度,就必須體現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制度基礎。因此,要建立的現代產權制度,在結構上必須是國有產權、集體產權、社團產權、法人產權、私有產權、個人產權、混合產權等多種不同產權,既相互競爭又相互聯系融合的產權結構。所以,我國既要學習發達國家的產權制度,也要在市場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允許和鼓勵各種形式的產權制度創新,尤其是各種混合產權制度的創新,是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趨勢。

3、建立必須符合現代市場經濟法治要求的產權制度

所謂的現代市場經濟,是一個以高度發達的分工和專業化,密切合作和充分競爭為本質特征的復雜經濟體系,也是由高度非人格化的交易活動組成的經濟體系。在這種經濟體系中,一切分工和交換關系,都必須建立在由國家提供第三方的產權界定和保護的基礎上即法治的基礎上,而不靠傳統的身份權關系,如血緣關系、同鄉關系、朋友關系、上下級關系等來維系的。因此,我國的現代產權制度,首先要在憲法的層次對所有的財產即無論是公有財產還是私有財產,無論是有形的財產還是無形的財產等等,都必須給予明確的界定和保護,同時還需要嚴格劃清政府公共權利與公民私人權利的范圍邊界,以防止公權侵犯私權。其次,由于這種現代高度非人格化交易關系,而使得各種交易糾紛十分復雜,因此必須保持司法的獨立性、公正性和權威性,否則,產權的第三方保護將是不可能的。

三、現代產權制度的基本內涵和特征

關于現代產權制度的基本內涵和特征,《決定》已概括為四句話:“歸屬清楚、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但除了這四條以外,還需要增補很重要的一條,即“選擇自由”。另外,“歸屬清楚”不如改為“界定清楚”似乎更準確些。因此,現代產權制度的基本特征可概括為:“界定清楚,權責明確,選擇自由,保護嚴格,流轉順暢。”

1、界定清楚

將歸屬改為界定主要有兩點理由:一是歸屬在我們的通常理解中,是指財產歸誰所有的關系,很容易把它理解為狹義的所有權,從而不利于各種產權關系的把握。二是把它理解為廣義的所有權,但這種歸屬,只涵蓋了作為產權的客體與主體的歸屬關系,難以表達產權的行為邊界含義,在現代產權制度中十分重要。特別需要強調的是,界定清楚的產權,應是具有人格化的產權,也就是說,產權要明確界定在有行為能力的主體上。這不僅是現代產權制度的重要意義,而且對于公有產權來說或許更重要。在現代市場經濟里,交易中的產權更多的是表現為法人產權的行為。法人是法律認可或規范的有獨立人格的團體組織,因而,它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團體組織。但是,我國的公有產權,雖然歸屬十分清楚,如國家所有、集體所有,但是,由于它們不具有這種人格化主體的性質,因此在人格主體上即行為主體上卻是界定不清楚的,從而導致交易關系混亂,并為個人侵吞公有產權提供了便利條件,這種不具有行為主體的產權特征,也正是我國國有制經濟和集體所有制經濟效率不高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而且,只有界定了人格化主體的產權,才能夠權責明確。

2、權責明確

完整的產權,顯然還包括利益,因此,這里的“權”即權利,涵界了相應的利益,所以,完整的表述應為:權責利的明確。其次,權責明確,只是一個簡略的說法。也就是說,現代產權制度,不僅要求在權責利上有明確的、具有人格化的產權主體,而且,權責利還應是對稱的,即多大的權力必須與多大的利益,及多大的責任相對應。否則,不對稱的權責利將導致權力的濫用,逃避責任,利益分配不對等,從而,產權起不到應有的激勵和約束作用。實際上,產權制度的效率與權責利的對稱性是正相關的。所以,權責利最大限度的對稱性,是現代產權制度的一個特征。

3、選擇自由

為什么要增加這一特征?因為,現代社會是一個高度分工和專業化的社會,每個人只能掌握極片面的一小部分知識,因此,個人最清楚自己范圍所及的事情,從而作出最有利的選擇。在每個人自由選擇的基礎上,市場便把這分散的知識匯集起來形成價格信息。而這樣形成的價格機制,才能起到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所以,有人格化的產權主體,在社會習慣和法律許可的范圍內,充分具有選擇做什么、不做什么和怎樣做的自由權,這是現代產權制度不同于前現代產權制度的一個重要特征。在前現代,因各種國家權力和各種封建特權的種種限制,產權主體的選擇是不完整、不充分的,因而他們的創造性也相應受到限制。目前我國就存在類似的限制,例如銀行等行業,只對國有企業甚至外資開放,而限制民營企業進入。實際上,現代社會,尤其在知識經濟時代,如果產權主體充分自由的選擇權被抑制了,那么創新的源泉也將同時枯竭。美國硅谷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由于那里的人們限制最少,他們在合作和競爭中都享有充分自由的選擇權,從而才可能在無數的“試錯”中篩選出具有商業前景的創新技術。所以,我國要建立的產權制度,也應具備這一現代特征。

4、保護嚴格

產權僅界定清晰還不行,它在各種交易關系中還必須得到嚴格實施才有意義。馬克思也說過,所有權必須實現,否則毫無意義。怎樣得到可靠的產權實施,這就必須有嚴格的保護。雖然傳統社會的產權實施可以靠親緣關系,熟人關系,倫理道德,甚至建立個人武裝來維系,但在現代社會,產權的實施主要靠國家的法律來保證,而且,只有在國家法律的保護下,產權的實施才是嚴格的、可靠的、具有效率的、公正的。所以,保護嚴格是現代產權制度的一個特征。

5、流轉順暢

流轉順暢是指產權的流動性和交易性特征。現代市場經濟社會的效率往往會高于以往的社會,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該社會能夠“地盡其力,物盡其用,人盡其才”,每一資源都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用經濟學術語講,叫資源最優配置。那么,為什么資源能夠得到最優配置?這就得益于產權的流動性和交易性。例如,同樣一元錢,在自己手中只能購買價值一元的消費品,但在企業家手里,它卻能為社會創造出10元,甚至百元的財富來。但是,如果這一元產權不能充分流動和交易,那么就到不了企業家手中。產權的流動性和交易性也是現代社會產權制度的一個重要特征,而在前現代社會是沒有的。因為,不僅產權有種種限制而邁不開步,而且也沒有現代這樣發達的統一市場。所以,建立流轉順暢的產權制度,意味著要打破我國目前地方、部門分割和封鎖的市場狀況,建立全國統一的市場。

【參考文獻】

[1] 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75.

[2] 程啟智:內部性與外部性及其政府管制的產權分析[J].管理世界,2002(12).

篇(4)

經濟體制的基本類型和特征

張春霖認為經濟體制是人類為解決資源配置和動力問題而確定的一組機制,包括決策、信息、激勵、約束的機制,強調所有制和協調機制并不是經濟體制的構成要素,進而又把上述四種機制分為兩組,即決策—信息機制和激勵—約束機制[13]。張仁德認為經濟體制是借助于經濟體制實行資源配置的一整套經濟系統,或者說是對資源配置作出決策和執行這一決策的一整套組織安排[14];樊綱、光認為經濟體制是一定的經濟制度或者生產關系所采取的具體組織形式和運動方式,包括社會組織和管理經濟的制度、形式、方法及經濟運行機制[15]。上述定義從不同角度揭示了經濟體制的特征,筆者基于上述研究結論對經濟體制的含義進行重新界定。經濟體制主要是指資源配置的方式,這種方式也可以認為是在一系列機制運作下的制度安排,不僅僅包括生產資料所有制結構和企業所有制結構,還包括整個國民經濟的管理體系和制度,主要分為計劃經濟體制和市場經濟體制兩種。計劃經濟體制是指經濟運行主要通過政府在整體的宏觀調控、總量控制、結構調整、經濟布局等方面發揮作用,其主要特征是計劃成為配置資源的基本方式、國家通過指標的方式直接管理企業、國家所有制是經濟體制的基礎、強調國家利益等[16];市場經濟體制是指經濟運行主要通過市場在微觀經濟領域、日常生產經營活動和有關資源配置等方面發揮作用,其主要特征是市場通過價格機制、供求機制、競爭機制高效率地配置資源,生產者和消費者是決策的主體,追求個人、企業利益是經濟活動的基本動力[17]。

計劃經濟的生態環境效應分析

(一)“公地悲劇”的產生馬歇爾•戈德曼(MarshallGoldman)曾對這個問題有過簡練的描述,計劃經濟形成了個人理性與集體經濟的偏離,由于不存在資源的私有產權,工廠經濟不必為其使用的土地和資源付費,這就導致了對資源的過度使用。從理論上講,計劃經濟體制可以避免外部性問題,只有按照自己的方式處置資源時,真正的“公地悲劇”才會產生。整個社會或者多個單位共同占有公共資源,公共資源的產權清晰而使用權模糊,經濟主體往往可以以較小的成本就可以獲取公共資源,最終會使公共資源枯竭[18][19],計劃體制對資源的配置效率低下和企業將追求利潤作為經濟業績,也浪費了大量的資源和污染了生態環境。此外,計劃經濟體制下,資源、生態環境政策、制度、觀念不完善,往往導致資源的過度使用和生態環境污染。另外,國家作為社會成本的承擔者和強制執行者,僅具有純理論的意義,企業使用資源和排放污染物不需要支付成本或者支付很小的成本,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企業運營機制和價格機制也加速了資源的過渡利用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力度;計劃經濟體制時期制定的綱領、路線、方針、政策也對資源生態環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例如重工業為重心的工業建設、和化運動造成了資源的大量浪費、“大三線”和“小三線”建設使得錯誤的工業布局引發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以鋼為綱”、“以糧為綱”方針忽視生態規律,造成生態生態環境的極大破壞。

(二)重工業優先發展趕超戰略的負作用由于當時的國際背景和國內背景,迫切需要盡快建立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和盡快實現工業化,我國采用蘇聯的工業化發展戰略選擇了一條優先發展重工業的發展道路,然而重工業這種資金、資源密集型產業并不符合我國的優勢,因此重工業的發展必須在扭曲的宏觀政策中得以生存和發展。根據現有的研究成果表明:重工業結構是生態環境效應的主要因素,是影響生態環境質量的主要驅動因子[20]。縱觀實行計劃經濟體制的國家,重工業優先發展戰略是計劃經濟時期的重要特征之一。我國重工業化時期大致分為五個時期,即1949年~1952年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重工業優先、“一五”期間的重工業化、“二五”期間的“”對重工業的強化、1961年~1964年對“”的糾正、1965年~1978年備戰和三線建設對重工業優先的再次強調[21]。長久以來的計劃經濟體制形成了重工業太重,輕工業太輕的畸形產業結構,重工業的發展不僅消耗了大量的資源,而且使生態環境破壞嚴重。著名的經濟學家吳敬璉研究員認為重工業一般具有兩大特征:一是高污染的特征,傳統的重工業發展模式往往是粗放的、外延式的發展道路,重工業的過度發展造成本來已經很脆弱生態生態環境加速破壞;二是資源的高消耗特征,重工業的加速發展必然使得本來已經非常短缺的水、土、煤、電、油等基本資源高度緊張,企業的正常生產和群眾的正常生活都受到負效應的影響[22]。

市場經濟的生態環境效應分析

(一)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生態環境正效應

1.市場機制有利于提高資源配置和利用效率市場經濟最重要特征就是市場機制或稱為價格機制,市場機制在反映資源稀缺性、提高資源更有效率的利用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微觀層面上,企業對于市場上的價格信號能夠做出靈敏的反應。市場價格的波動,及時地反映出市場對各種產品的需求,以及各種資源的稀缺程度,通過企業的自發行為,促使生產要素流動,經過一定的過程,使資源得到優化配置,從而提高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23]。宏觀層面上,由于堅持了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和宏觀調控,價格信息真正能夠在資源配置中起導向作用,市場經濟體制資源配置實現較計劃經濟體制高的效率。以水資源為例,研究表明,市場發育程度越高,水資源配置效率越高,反之越低[24]。建國以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是無償供水或者低價供水,城市生活和工業用水的價格也是嚴重扭曲,極為嚴重浪費水資源[25]。由于水資源的無價或低價,使用者很難通過技術創新來減小成本,據調查灌溉農田比噴灌、滴灌分別多耗水30%、70%,粗放使用不但加劇了水資源的浪費,還造成了土地鹽漬化和地面沉降等生態生態環境問題出現。市場經濟體制下水資源有償使用法律、辦理辦法等明確規定了各類用水全面實行有償使用[26],不僅使供水單位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而且對節水工作的開展,提高用水利用效益,均起到了經濟杠桿的作用。另外,市場機制促進了非國有企業的發展,集體、三資、私營等各種產權類型的企業大量出現,這些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在能源、原材料的需求上展開了競爭。市場機制的引入建立了資源市場,在價格機制的引導下,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不斷擴大。

2.市場化有利于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全要素增長率和產出增長的貢獻率遠高于傳統經濟時期,這將有利于生態環境質量的改善[10]。高投入、低效益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在前蘇聯、東歐國家及計劃經濟時代的中國由來已久,政府多次強調轉變經濟方式卻沒有實質性的改變,其原因何在?[27]著名學者樊綱認為歸根結底這不是認識、管理、政策問題,也不是發展戰略問題,而是體制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我國外延式發展的問題不可能根治[28]。劉國光學者也認為,相比較而言經濟體制和運行機制對經濟增長方式制約性更大,這種制約性不僅反映在微觀層次的企業經營機制上,而且體現在宏觀層次的經濟調控體系和調控手段上[29]。劉傳江學者認為傳統集權的計劃經濟體制因其忽視個人利益和經濟激勵、排斥市場制度與市場機制,因而不僅會因為缺乏技術創新、缺乏高效率的激勵和動力機制而內生出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而且還決定了這種增長方式的鎖定狀態[27]。上述觀點表明,經濟體制轉變和增長方式的轉變應該是同步的,市場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市場化可以通過三個渠道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第一,市場經濟體制有利于形成靈活、準確反映各類自然資源相對稀缺性的價格體系,逐漸替代過去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不合理的資源價格體系,從而為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和優化配置提供前提[10],目前價格幾乎全部決定市場上供需變動的產品,受指令性價格影響的工業品占工業總產值的份額較低;第二,市場經濟體制有利于調整產業結構,通過市場調整,形成有別于計劃經濟體制的高度化和協調化的產業結構;第三,市場經濟體制有利于促進企業研發和采用新技術以在競爭中保持優勢,以增進資源配置效率和降低生態環境污染程度。

3.市場化有利于生態環境經濟政策的實施生態環境政策是協調發展與資源生態環境之間矛盾的手段,同時也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延伸和實現其發展目標的重要調控手段[30]。生態環境政策包括生態環境經濟政策、生態環境法規制度、生態環境公眾參與等三個方面。目前已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生態環境經濟政策,主要包括排污收費、排污權交易、生態補償、資源生態環境稅收等方面,生態環境經濟政策的實施對于降低生態環境保護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減少政府補貼、擴大財政收入以及提高公眾生態環境意識諸多方面起到了較好的效果。在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漸進的改革時期,這些帶有鮮明時代特色的生態環境政策與市場經濟手段相結合,比較有效地緩解、控制了污染排放[31]。目前,主要存在兩種手段,一種是政府干預的方式解決環境問題的經濟手段,如環境資源稅、環境污染稅或排污收費、環境保護補貼、押金退款制度等。另一種是市場機制的方式解決環境問題的經濟手段,如自愿協商制度、污染者與受污染者的合并、排污權交易制度等。近年來國家積極推進環境稅費改革、環境價格和收費改革、綠色資本市場完善、生態補償政策的實施、排污交易市場的試點、綠色貿易和綠色保險的實現、環境污染責任強制保險、企業環境行為信用評價、綠色信貸和銀行綠色評級、企業環保債券等體現了我國環境管理的市場手段更加健全,環境經濟政策體系建設日臻完善,注重市場機制在解決環境問題中的作用。

(二)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生態環境負效應

篇(5)

中圖分類號:F713.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12-000-01

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實際上就是要處理好在資源配置中是市場還是政府起決定性作用的問題。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一論斷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一、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是黨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認識的重大突破

從黨的十四大確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目標”以來,在20多年時間里,我們黨對政府和市場究竟是什么樣的關系,一直在根據實踐的拓展和認識的深化尋找科學定位。黨的十五大提出“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黨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黨的十七大提出“從制度上更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黨的十提出“更大程度更廣范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的作用”。可以看出,我們對政府和市場關系的認識在不斷深化、不斷成熟。

從“基礎性”到“決定性”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的最大亮點,是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重大創新。這是我黨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內涵“質”的提升,是思想解放的重大突破。這將成為我國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以及引領其他領域改革的基本方針。與黨的十四大提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比,“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論斷具有同等重要的歷史地位,也將發揮同樣的巨大作用,極大地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給我國再爭取一個更好的改革紅利期,助推我國“兩個一百年目標”和“中國夢”的實現。

二、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抓住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本質特征

理論和實踐都已證明,市場配置資源最有效率,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同樣需要遵循這一基本規律。“基礎性”作用給人的感覺是:在市場之上還有一種力量在配置資源,那種力量就只能是政府。同時,過去我們對宏觀調控也有擴大化的理解,仿佛宏觀調控就是政府配置資源,干預經濟活動。黨的十四大以來,對市場與政府的關系問題在表述上雖然有所調整,但那主要是對市場作用在范圍和程度上的加強,只是在“量”上的調整,沒有質的變化。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抓住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最深層次、最本質的問題。“決定性”作用的意思是,其他力量只能是影響和引導資源配置,但決定者不是別的,只有市場。

三、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抓住了我國現實經濟問題的根本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建立,但在很多方面還很不完善。其中核心的問題是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過多,不合理的干預太多。“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是通過競爭性的市場體系實現的。目前我國市場體制中最主要的缺陷,集中表現在政府為主導來配置資源,政府過多而廣泛的行政干預、深度介入微觀經濟活動及國有大企業的行政壟斷,壓制了企業作為市場主體、技術創新主體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發展中出現的產能過剩、城市病、耕地占用過多、地方債風險、生態環境破壞等,很大程度上都與政府過多干預有關,與地方政府推動下的盲目投資有關。

國有企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已不占有優勢,但是,國有企業在很多重要行業中的壟斷地位不但沒有減弱,反而有所加強,相當一部分國有企業保持著政府賦予的行政壟斷權力,這使市場失去了充分競爭性質,難于發揮其有效配置資源和形成激勵機制的作用。要建設競爭性市場體系,需要建立和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形成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我們已經選擇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而市場決定資源配置又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主要內涵、一般規律,就要解放思想,破除理論障礙,在理論上承認這一規律,在實踐上遵循這一規律。“基礎性”作用改為“決定性”作用,絕不是否定或弱化政府作用,在現代經濟中,市場和政府的作用同樣重要,沒有市場或沒有政府,經濟發展都會孤掌難鳴。要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沒有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不行,沒有政府的作用同樣也不行。因此,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在資源配置上,政府是引導和影響資源配置,而不是直接配置資源。只有界定好政府的職能和作用,政府不越位,才能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才能解決目前政府職能越位、缺位和不到位的問題。

四、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明確了未來經濟體制改革的主線和路線圖

篇(6)

一、政治體制改革和經濟體制改革的關系

(一)政治體制改革以經濟體制改革為基礎

為了適應經濟基礎發展需要,就要進行上層建筑改革。縱觀我國改革的路程可知,經濟體制改革深入后才會提出政治體制改革,在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中,就會引起新一輪行政體制的改革。通過經濟體制改革,提高了社會生產力,但為了適應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政治體制也要進行改革,以促進社會經濟的快速、穩定發展。例如:在1993年以后,政治體制的改革是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基礎的。

(二)政治體制改革為經濟體制改革提供了重要保障

眾所周知,上層建筑的核心部分就是政治,政治以其特有的職能和功能,對社會和經濟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政治對國家的發展方向具有決定性作用,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具有極大的反作用,在某種條件下,甚至占據首要位置。政治能夠對社會和經濟的發展進行調控和管理。政府作為我國經濟改革的推動者,對市場經濟的建立起著關鍵性作用。因此,只有進行政治體制改革,才能為經濟體制順利改革提供重要保障。

(三)兩者相輔相成,是一個有機結合的整體

經濟體制改革是政治體制改革的前提,政治體制是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保障,兩者是一個有機結合的整體,相互促進,不能分割。兩者要緊密結合,相互影響,要協同發展,任何一方都不能明顯滯后于另一方的改革。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兩者相互促進的作用,為社會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現階段,我國政治體制改革滯后于經濟體制改革,在進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中,如何協調好兩者改革的關系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內容,因為,只有兩者的改革關系相適應,并進行不斷的改革,才能促進我國政治經濟的發展和繁榮。

二、如何協調政治體制改革和經濟體制改革的關系

(一)為什么協調兩者的關系

第一,社會基本矛盾決定兩者必須協調發展。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是生產關系和生產力的矛盾,解決兩者的矛盾依賴于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的矛盾。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影響生產力發展,這是根本矛盾,只有改變生產關系,并變革上層建筑,只有這樣才能解決矛盾。第二,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決定兩者必須協調發展。任何一個國家的改革,都涉及到很多方面,諸如政治、經濟體制改革及文化教育改革等,它們之間相互促進,密不可分,必須協調發展。經濟體制的改革,使社會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混亂的經濟秩序、日益嚴重的經濟犯罪等,這是因為政治體制改革不完善所致,因此,只有深化政治體制改革,使兩者發展相適應,才能使市場經濟活而不亂,充滿生機。第三,兩者的關系決定了政治體制改革和經濟體制改革必須協調發展。政治體制改革是市場經濟發展的保障,只有進行政治體制改革,才能把握市場經濟發展的正確方向。經濟體制改革是政治體制改革的前提,只有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才能促進政治體制改革。兩者關系密切,不能分割。

(二)如何協調好兩者的關系

1.堅持目標模式協調發展

現階段,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模式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明確目標,使政治體制改革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模式相適應,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模式去考慮政治體制改革問題,作為政治制度制定的重要依據。立足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實際,進行創造性思考,借鑒先進國家的政治體制改革經驗,在市場經濟基礎上,對社會管理職能進行研究。

2.確保政治體制、經濟體制現狀的協調

現階段,要對我國經濟體制、政治體制的現狀進行研究和掌握,分析兩者的運行機制、相互作用機制,并分析現階段的政治體制在哪些方面阻礙市場經濟體制的發展,并商討改革的方案,促進兩者的協調發展。

3.政治體制改革和經濟體制改革的步驟要協調

政治體制改革是經濟體制改革順利進行的保障,而經濟體制又是政治體制改革的基礎,兩者相互促進,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因此,要確保改革步驟的協調,任何一方都能嚴重滯后于另一方,保持動態中的協調發展,但并不是絕對的平衡推進,要正確把握保持協調、平衡的度。政治體制在改革的某方面,變動更大,時間更長,因此,要合理把握兩者改革的協調性,做好各項改革的方案,并進行排列組合,以確保改革順利完成。

4.加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

篇(7)

以市場經濟體制為主,作為我國現階段生產力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既反映了我國現階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心,應該是市場經濟。或者說,在本質上首先是市場經濟。也在客觀上要求我國當前的市場經濟體制,必須充分體現市場經濟的生產關系和客觀規律的基本特性。(一)確立市場經濟生產關系的主體地位市場經濟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巨大促進作用,已充分證明市場經濟生產方式,適應我國現階段生產力發展的主體要求,并且也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生產方式。因此,市場經濟的生產關系,也應當在我國現階段的社會經濟基礎中占據主體地位。明確這一點非常重要,這不僅是我們正確認識我國現階段經濟基礎規定性的基本依據,也是我國在基本經濟制度體制、社會價值觀與意識形態、社會治理方式與法律制度等方面,進一步深化改革與創新的主坐標。第一,構建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所有制關系。市場經濟的基礎是私人經濟,生產資料的私人所有是它的基本特性。與此相聯系的是每一個市場主體,都是自主、自由、理性地追求私人經濟利益最大化的生產經營者。唯有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人們創造和積累財富的熱情,這也是經濟發展動力、活力,以及市場效率的根本所在。因此,市場經濟的所有制關系必須以私人所有為主體,否則就難以成為市場經濟的生產關系。雖然自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以來,民營經濟也獲得了極大發展,但始終步履艱難。要從根本上得到改觀,就應當構建以私人所有為主體的生產關系,制定有利于民營經濟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為民營經濟更快、更大發展提供制度支撐。第二,構建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產權關系。一是重在產權明晰,利益主體明確而實在,二是重在產權保護,利益主體的權益不受侵犯,三是重在產權規范,利益主體具有平等的市場地位。我國的產權制度改革,雖然也是沿著這個方向,普遍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但在實施的領域范圍和落實成效方面,都還有著不小的差距。第三,構建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分配關系。市場經濟的初次分配關系,在本質上是生產投入的收益分配關系,也是參與價值創造與實現的各生產要素之間的分配關系。分配權利的決定因素是各生產要素的稀缺性或不可替代性,其公平與否的標準是各生產要素的市場價格。二次和三次分配關系,在本質上是政府和社會運用非市場方式,而建立的財富均衡轉移的再分配關系。其分配權利和公平標準,則是來自于縮小收入差距,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社會要求。可以說,這三個第次相互補充的分配關系,最大限度地兼顧了效率與公平。但是,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分配關系要真正發揮成效,還需要三個前提:一是公平的市場競爭機制,二是完善的政府公共財政職能,三是成熟的民間社會組織機構。雖然我國目前已基本建立起了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分配關系,可收入差距卻又不斷擴大,其實質問題就是這三個前提還沒有真正形成。(二)確立市場配置資源的主體地位由市場配置資源,作為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規定性,是市場經濟配置資源的主體方式,因而也必須具有資源配置的主體地位。這也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基本方向。但是,這種主體地位的真正確立,并不在于有多少資源是通過市場配置的,甚至也不在于其數量是否在總量中占有絕對多數,而在于資源是否真正由市場機制的作用來配置的,并且是否已成為最主要、最基本、最普遍的配置方式。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在市場經濟體制不完善的條件下,特別是權力在資源配置中占據主導地位時,通過市場運作配置資源,往往會淪為掩蓋權力配置資源的“形式”,甚至淪為“漂白”權錢交易的一種方式。而本文前面所指出的,我國經濟體制目前所存在的各種“失衡”現象,在客觀上也是不斷滋生這些行為的“溫床”。因此,要真正確立市場配置資源的主體地位,就必須破除現存的體制機制障礙,進一步完善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這不僅要確立市場經濟的生產關系,還要改變目前經濟體制的各種“失衡”現象,構建能讓市場機制真正發揮支配作用的市場經濟體制。第一,構建自由的市場選擇機制,取消行政性投資審批制度。投資作為生產要素資源的配置行為,既是投資者理性的經濟活動,也是投資者對市場機會的選擇。自主和自由是選擇的基礎前提,其收益和風險自有投資者來承擔,其投資是否過熱也自有市場來調節,因此無須政府從微觀層面予以審批。政府在微觀經濟領域的主要責任,應是依據相關制度、政策和標準,一方面引導投資方向、促進產業升級和科技創新,一方面嚴格查處各種危害市場、環境和社會公眾生活的生產經營行為。第二,構建公平的市場競爭機制,確保所有市場主體享有平等的市場地位。市場主體的平等地位是公平競爭的基本保證,主要體現為市場機會、待遇和保護等方面的平等權利。其最大的作用是能形成正向發展激勵,增強各類市場主體競“優”發展的信心和積極性,促進要素資源優化組合,提高市場的資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產率。同時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權力配置資源的機會。而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對各類市場主體一視同仁,消除各種壟斷,全面放開市場,實現充分競爭。第三,構建單一的市場定價機制,取消“雙軌制”定價模式。市場發揮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依據的是價格信號,市場的競爭機制,也依據的是價格信號。市場價格既是商品價值的體現,也是市場供求關系的反映,只能由市場來確定。任何非市場的定價行為,都會在不同程度上扭曲市場的價格信號,降低資源的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對于某些關系民生的商品和服務的價格,也應該由市場來定價,政府可用發放專項消費補貼,或提高社會保障的財政補貼標準等方式予以彌補。第四,構建嚴格的市場治理機制,建立法制化的市場管理體制。法制社會之所以是市場經濟賴以存在和發展的社會基礎,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市場競爭的結果,只能是以“優”勝“劣”,絕不允許“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所以,市場的治理機制必須法制化,必須從管理到執法、從方式到程序、從審理到判罪、從監督到問責的各個方面,建立一個完善的法制化管理體制,不給任何憑借權力、勢力、欺詐的不法行為以立足之地。唯如此,才能維系市場經濟的交換關系、契約關系和信用關系,才能顯現市場的功能,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三)確立市場調節的主體地位我們知道,由于市場主體作為個體的理性經濟人,在逐利的經濟活動中,都不免帶有一定的自發性和盲目性,易引發經濟運行的波動和無序化現象,因而政府對經濟運行的宏觀調控就顯得非常必要。但必須是在確立市場調節的主體地位,充分尊重市場經濟規律的基礎上,按照以下原則來實施:第一,必要原則。雖然不會有經濟運行的絕對平穩狀態,任何時候的經濟運行都會處于一定的波動中,但只要在適度的范圍內,就不要貿然采取宏觀調控措施。除非出現下列三種情況,一是經濟運行出現明顯的非正常波動或無序的跡象時;二是社會經濟發展能力出現明顯的衰落跡象或瓶頸類困難時;三是國際經濟形勢變化出現影響我國經濟運行或危害全國經濟安全的跡象時。但也要根據實際情況的程度,只能采取必要的、適度的調控措施。第二,有利原則。宏觀調控的目的是為了經濟運行的平穩和有序,但更重要的目的,應是提高經濟體擺脫危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因此其政策和措施在抑制經濟波動時,一是要有利于市場調節作用的發揮,不能違背市場規律;二是要有利于市場機制的完善,不能影響市場機制的正常發揮;三是要有利于促進產業的轉型升級,不能只限于市場供求關系的平衡;四是要有利于產業體系的優化整合,不能影響產業鏈的銜接、配套和組合;五是要有利于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成長和發展,不能影響大眾經濟、消費經濟的正常運行。第三,間接原則。宏觀調控就是間接調控,最忌諱直接干預微觀經濟運行,特別是用行政手段干預正常的市場行為。否則,不僅會影響市場機制作用的發揮,也容易成為計劃經濟的市場,甚至是權力控制的市場。因此,宏觀調控最好通過運用諸如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以及產業政策等政策工具來實施。主要是形成一種市場預期,以引導資源配置的方向,從而達到調整市場波動和提升經濟發展能力的效果。所以,宏觀調控重在它的引導作用。第四,授權原則。宏觀調控一般都需要投入大量的公共資源,并且對經濟運行和社會經濟生活也都會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宏觀調控既有公共資源的使用效益問題,也有社會經濟發展的責任問題,其措施具有顯著的公共經濟性和公共政治性,甚至是公共道德性。這就決定了宏觀調控的決策和具體措施的制定、解釋,都具有著立法的性質,其權利不應歸于政府行政部門,而應歸于國家立法機構。政府部門只有得到國家立法機構的授權,才能實施宏觀調控。這也是防止利用公共資源追求部門利益和權力尋租的有效制度之一。

如何體現社會主義性質的制度要求

篇(8)

一、我國漸進改革的顯著特點

(一)“漸進改革”概括了我國市場主體的培育過程

在我國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換過程中,市場主體的逐漸培育過程,包括新的市場主體――個體經濟、三資企業、私營經濟、股份制經濟、國有企業、集體企業等的逐漸改造都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二)“漸進改革”概括了我國市場機制的培育過程

在我國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換的過程中,市場機制的逐漸培育過程,如先后引入了動力機制、競爭機制、供求機制、價格機制等,直至建立起市場定價機制,都是循序漸進的過程。

(三)“漸進改革”概括了我國的雙軌制做法

“漸進改革”概括了我國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換過程中一系列雙軌制做法,如所有制雙軌制、價格雙軌制、決策雙軌制、用工雙軌制等。雙軌制表明了我國改革的漸進性質,準確刻畫了我國改革的重要特點和優點。

(四)“漸進改革”概括了我國社會制度完善的量變態勢

我國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換過程中,社會主義制度的完善呈現出漸進的量變態勢。漸進式改革,在社會主義憲法制度約束下完成了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

(五)“漸進改革”概括了我國改革的局部推動特征

我國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過程中,改革通過局部逐漸推進,如先農村后城市,先特區后沿海、再內地,先微觀后宏觀,先經濟后政治等。

二、我國漸進改革的動因

(一)市場經濟改革的目標是在社會主義這一基本前提下確定的

斯坦利?費舍爾認為,一個典型的進行改革的經濟必須在六大領域做出重大變革:即宏觀經濟穩定化、價格自由化與市場改革、企業改革、貿易自由化與貨幣自由兌換、建立社會保障體系、創立于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法律與制度框架。同時大部分經濟學家普遍認為這六大變革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的,因此實行私有化成為一些國家改革的重要方面。基于此,原蘇聯東歐各國的改革都走向了以私有制為基礎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路線,而我國的市場經濟改革在目標上與這些國家顯然不同。

我國的經濟改革始終是以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作為市場經濟改革的政治基礎和依托。盡管我國是在改革進行10余年后,即1992年才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一改革目標,但在此之前各階段的實際改革都是在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基礎上運用市場機制,發揮市場對經濟的基礎性調節作用。從本質來講,這一主線沒有改變過。從黨的提出改革到“計劃經濟為主,市場體調節為輔”,再到“有計劃的商品經濟”,以及“國家調節市場,市場引導企業”和“計劃經濟與市場調節相結合”,直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最終確立,只不過反映了對改革目標不同程度的認知過程。因此我國的改革是在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前提下,不斷嵌入和加強市場機制的作用范圍,是市場逐步在社會主義經濟中“到位”的過程。這種制約決定了我國的經濟制度改革只能選擇漸進道路。

(二)經濟制度的制約決定了漸進改革的道路

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重要特征,即發展生產力和達到共同富裕,需要以按勞分配和公有制為條件。改革實踐證明,實現公有制和市場經濟的有機結合,并在市場配置資源、調節經濟運行的基礎上,實現社會各階層之間、地區之間的共同富裕目標,恰恰是目前我國改革的重點和難點所在。從改革的具體措施看,由于我國的改革是在社會主義生產關系自我調整和完善的基礎上進行的,因而在具體改革中,必須面對和消化過去經濟體制的遺留問題,以保持基本制度的完整性和過渡的平穩性。

(三)漸進改革還與我國經濟改革的內容有關

實踐證明,建立計劃經濟體制可以很迅速,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很困難,需要充分的時間來調整和完善。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社會主義這一歷史條件下,市場經濟的形成并發揮綜合調整作用,是一個長期漫長的艱辛過程。具體表現為:1 市場機制的作用要以市場體系的完善和市場的充分發育為前提,而市場體系的完善和市場的充分發育不是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是一個社會歷史的自然過程,特別是在我國長期排斥市場經濟的前提下就顯得尤其困難。2 在市場經濟的改革中,國家的宏觀調控方式要適應市場機制的特點進行改革,從過去的直接調控轉化為間接調控,需要改革原有的直接調控體系,調整調控對象,積極探索以市場機制為基礎的宏觀調控方式。這顯然也是一個比較困難的過程,需要不斷的摸索和經驗總結。3 在市場經濟改革中,企業作為市場主體對市場信號做出積極反應,要以本身經營管理體制的轉變和組織結構的變革為前提。這種機制的轉變和結構變革是在原有企業機制和結構的基礎上進行的,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

三、探索漸進改革的理論依據

體制改革的前提條件不僅在于新體制的運作效率明顯高于舊體制,而且在于實行制度改革的預期收益減去為改革付出的代價仍高于舊體制的凈收益。因此,改革成本成為衡量改革方式的一個重要標準。

(一)改革的實施成本

實施成本是體制轉換前、轉換過程中及新體制完善階段對時間和物質的消耗,可以看作是克服客觀障礙而產生的費用。實施成本一般包括以下幾項內容:1 創造體制轉換的必要條件的成本,“必要條件”包括穩定的社會環境及必要的經濟秩序、消除經濟發展的深層阻隔等;2 體制方案的設計、比較、選擇、試錯、、調整修改過程中發生的費用;3 因違反經濟規律出現重大失誤而遭致的經濟損失;4 傳遞有關舊體制非均衡和和體制創新(轉化)潛在收益信息促使舊觀念舊意識變更、新意識新觀念形成所耗費的時間和資源;5 社會全體成員為學習和適應新體制所花費的時間和資源以及因社會成員不再采用舊體制但新規則還不完善,或者人們一時還不能適應新規則,新規則還不能發揮效用而導致的經濟生活的混亂和經濟效率的損失;6 制訂、實施確保市場經濟發揮效用的法律、法規,如維護經濟主體的財產權利、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等方面的法律法規所需要的費用;7 新體制完善的成本,包括確立保障新體制合法性的法律制度的成本以及規范新體制組織與運行方式的成本。

我國改革是增量改革,即在原有的計劃經濟體制內,讓市場機制在資產增量的配置上發揮作用,從而使增量部分不斷擴大,計劃經濟的存量比重逐步縮小,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實施成本。我國的增量改革創造了體制轉換的必要條件:1 改革前做了一系列重要工作來恢復經濟秩序,經濟秩序的恢復是體制改革的前提條件。2 家庭承包聯產責任制的推行,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積極性,促使了生

產力水平迅速提高。生產剩余的產生,為引導農民走向市場創造了必要條件。農民收入水平提高又導致城市工業產品的需求增加,從而為國有企業改革創立了條件。3 鄉鎮企業、私營企業等非國有企業的崛起一方面促進了競爭機制的發揮,另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糾正了不合理的經濟結構,從而避免了強行糾正經濟結構的成本。4 社會環境因增量改革方式大大緩沖社會阻力而得以保持相對穩定,從而避免因社會動蕩而造成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和損失。此外,增量改革還起到示范、傳播新體制經濟潛在信息的作用,有利于人們頭腦中舊意識、舊觀念的改變及新意識、新觀念的確立,從而可節省在變更舊觀念、確立新觀念方面所需要的實施成本。

(二)改革的摩擦成本

實施成本是克服客觀障礙而產生的費用,而摩擦成本可視為因人為(主觀)設障而引致的成本。經濟體制改革的實質就是改變人們之間的利益關系,在此過程中總會有人受到一定的損失。1 體制改革使一些人失去舊體制下的種種既得利益,既包括權力、地位、特權等少數人才有的利益,也包括“鐵飯碗”、“大鍋飯”等多數人享有的利益。若這些既得利益者不能從體制轉換中得到相應的補償,他們就會反對改革。2 改革雖說能使絕大數人獲益,但也存在相對獲益水平高低的問題。從相對收入的角度看,只要有人在社會收入的結構中與他人相比,收入相對水平下降或社會地位相對下降,他們也會反對改革。3 即使考慮“補償”的因素,人們可以把改革的收益拿來對受損者進行補償,也不能完全解決問題。首先,補償應該超過受損者原先的相對收入水平,否則沒任何意義;其次,改革是一個總過程,“投入”與“產出”間存在一定時滯,可能使受損者不能及時得到補償。正因為以上如此,改革是一個“非帕累托改進”,必然存在巨大阻力。這種改革阻力會造成多種形式損失,因這些阻力而造成的經濟損失(時間和物質的損失)即為改革的摩擦成本。

篇(9)

二、邏輯必然:國民經濟學在當前我國的存在

當前,中國正處于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時期,與其他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改革不同,中國的經濟體制改革是由政府主導下的以構建市場經濟體制為目標的漸進性改革,這也是國民經濟學在當前中國存在的邏輯必然。

(一)邏輯起點:我國正在進行一場政府主導下的市場化改革

中國所實行的經濟改革是政府主導的自上而下改革,因此,在經濟改革進程中政府行為顯得非常重要。政府在改革過程中的定位以及行為方式直接影響著經濟改革的進程和效率。黨的十報告明確指出,未來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必須更加尊重市場規律,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因此,為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政府行為需要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界定:

1.政府“越位”問題的解決中國長期處于計劃經濟體制下,由于體制慣性,政府在諸多方面還對經濟還存在強大干預,這嚴重干擾了市場經濟的正常運行。如政府對國有企業經營生產管得過多過死,每年政府對國有企業大量的虧損補貼及政策優惠,對其進行扶持,極不利于市場競爭的形成;長期以來,地方政府為大力發展經濟,親自參與招商引資,將本屬于競爭性領域的商業行為納入政府職責范圍之中。這種政府“越位”行為屢見不鮮,極不利于市場經濟的發展。這種“越位”行為正是發展中國家市場機制不健全的表現,解決政府“越位”行為是還原市場的過程。因此,要建立市場經濟體制,必須要及時解決政府“越位”問題。政府選擇合適的時機和恰當的方式退出市場是中國目前所面臨的難題,這也是國民經濟學研究的重要內容。

2.政府“缺位”問題的解決在成熟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存在壟斷、外部性、信息不對稱以及公共物品提供不足等因素所造成的市場失靈,需要政府在這些方面提供相應的服務。但目前來來看,中國政府在應該發揮作用的領域,政府職能并沒有到位。如中國政府對壟斷企業的壟斷行為規制不利,壟斷企業的價格同盟、價格歧視、供應不足、低質量的產品和服務等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同時政府在提供經濟制度等公共物品方面存在明顯不足,如對于經濟改制中出現的急切需要解決的職工勞動權益保障、經濟改革中存在的尋租問題等,都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進行規制。以建立市場經濟為目標的改革必須要解決“市場失靈”問題。因此,要建立市場經濟體制,必須要正確解決政府“缺位”問題。需要尋找合適的方式,令政府有效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是中國當前情況下需要研究的另一個重要課題,也是國民經濟學研究的重要內容。

(二)必要性:中國經濟改革的漸進性與長期性

與俄羅斯“休克療法”的市場化改革不同,中國采用的是市場化改革是漸進性改革,這決定了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中國的經濟改革過程是一個既不同于西方資本主義經濟改革國家,也不同于基于“華盛頓共識”的蘇聯、東歐國家的市場化改革,而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漸進性改革(又被稱為“北京共識”)。這就需要有針對性地對中國經濟改革中出現的新問題不斷地進行探尋,對國民經濟運行客觀規律的研究,更應結合中國經濟的實際,總結適合中國經濟發展的特殊規律。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長期性特征決定了國民經濟學學科以及該專業的研究生在目前以及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中必將發揮重要作用。

三、國民經濟學學科研究發展內容展望

通過以上的分析,結合中國現實和該學科的發展歷史情況,未來國民經濟學研究可能將在以下幾個方面重點展開:

(一)宏觀調控與政策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混合經濟依然長期存在并不斷發展,政府是制度創新的主要提供者,宏觀經濟計劃和管理依然是政府的主要職能。從目前來看,中國金融體系尚不完善,而財政手段運用也不熟練,計劃仍是目前宏觀調控的一個重要工具。此處的計劃已不是原先意義上的計劃(高度集權的政治手段),而變為類似管理學意義上的指導性計劃和政策性計劃。因此,政府要借鑒西方發達市場經濟中政府調控的成熟理論與經驗,更要結合中國改革開放的實際提出符合國情的主張,同時深入研究各個宏觀經濟政策和調控手段的組合與協同問題。

(二)經濟發展戰略與規劃

戰略與規劃原本是“國民經濟計劃”專業的核心方向,現在仍是國民經濟學研究的主要內容,國民經濟學與財政學、金融學相比顯得更為宏觀。在未來經濟發展中,中國政府依然會重視經濟發展戰略的選擇,以規劃的方式指導經濟的發展。因此,國民經濟學應著重突出市場經濟中的國家戰略和規劃基礎理論研究,開展國家中長期發展戰略與規劃涉及的重大項目課題的研究,比如,城鎮化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戰略等。

篇(10)

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形勢,科技、教育、文化發展水平,經濟法規的完善程度,企業自身的生產規模、經營管理水平、銷狀況等,都對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產生影響,都屬于財務管理環境的范疇。在影響企業財務管理的各項環境因素中,經濟環境對企業財務管理起著決定性作用。

一、經濟體制

經濟體制是指對有限資源進行配置而制定并執行決策的各種機制,它是一個國家的基本經濟制度。企業必須以一定的經濟體制為背景,開展財務管理活動。

在這兩種不同的經濟體制下,財務管理存在著根本的區別:

財務管理的立足點不同。計劃經濟體制要求企業面向國家計劃從事一切財務活動;市場經濟體制要求企業面向市場從事一切財務活動。

財務管理的目標不同。計劃經濟體制要求企業以實現或完成國家計劃為目標,相應地,產值、成本和資金占用等成為財務管理的基本目標;市場經濟體制要求企業獨立經營、自負盈虧,相應地,企業價值或股東財富最大化成為財務管理的基本目標。

財務管理的主體不同。計劃經濟體制下,財務管理的主體是國家或政府,企業的資金由國家供應、投資由國家決策,分配政策由國家規定,企業只不過是國家財務管理政策的執行者,沒有成為財務管理的主體;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是財務管理的主體,企業從市場上自主籌資,投資由企業自行決策,企業的利潤除按國家法律規定分配外,剩余部分也可自主分配。國家不直接管理企業的財務活動,而是從宏觀角度通過市場調節企業的財務行為。

財務管理的手段不同。計劃經濟體制下,財務管理的基本手段是各種財務管理計劃,企業以國家下達的計劃為基礎,編制自身計劃,組織計劃的實施,并以計劃為依據考核企業完成計劃的好壞;市場經濟體制下,財務管理的基本手段是市場預測和決策,企業以市場,特別是金融市場信息為基礎,預測市場變化,根據企業自身情況做出財務決策,并組織實施。

財務管理與經營管理的關系不同。在計劃經濟體制下,企業資金運動從屬于實物商品運動,所以,財務管理從屬于生產經營管理,處于服務的地位。財務管理的根本任務就是如何為完成生產經營目標提供資金、分配資金。在市場經濟體制下,財務活動是企業的重要業務活動之一,資金運動具有相對獨立性,企業財務管理部門可以獨立完成籌資、投資和分配的財務活動過程,特別是獨立進行金融商品的經營活動。

二、經濟周期

在通常情況下,經濟不會出現長時間的持續增長或持續衰退,而是呈現波浪式前進。經濟的發展往往要依次經歷蕭條、復蘇、繁榮、衰退等四個階段并周而復始地不斷循環。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經濟周期。

經濟的周期性波動對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有重大影響。在經濟蕭條時期,宏觀經濟不景氣,經濟增長處于停滯狀態。此時,社會公眾的消費水平下降,企業的存貨大量積壓,機器設備閑置,生產萎縮,購銷停滯,企業利潤下降甚至虧損,企業沒有籌集新的資金擴大生產規模的需要,也就談不到資金的籌集與運用。這一時期,企業所能采取的最佳財務決策就是在努力保持原市場份額的同時,削減管理費用等各項開支,減少存貨,裁汰冗員,耐心等待經濟增長時期的到來。在經濟繁榮時期,經濟高速增長。此時,社會公眾的需求旺盛,企業的購銷活動活躍,企業會不斷籌集新的資金,以擴大生產規模,實現更多利潤。如何以較低的成本、較少的風險籌集資金,如何選擇好的投資項目、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是這一時期企業財務管理的重點。

三、產業及行業特征

對企業而言,其所處產業及行業的特征,是影響財務管理活動的最為直接的因素。產業或行業的現狀及其變化,都會對公司的財務管理活動產生影響。例如,產業結構不合理時,國家會通過制定產業政策來干預資源在各產業之間的分配。其中投資政策會引起企業投資方向和投資規模的變動,利率政策、稅收政策、進出口政策等所提供的優惠貸款利率、優惠稅率等,則會降低某產業內企業的籌資成本、稅收支出等,從而使其籌集和使用更多的資金,獲得較高的投資收益。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進行的產業兼并、產權重組等,也成為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企業所處行業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也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獲利能力。

四、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是現代經濟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現象。輕度的通貨膨脹不會影響國民經濟的發展,但是,當物價持續上漲并超過一定限度時,就會對社會經濟生活造成危害,并增加企業財務管理的難度。在高度通貨膨脹時期,物價飛漲,企業的生產成本增加,債權資產膨脹、產品難以售出而獲得現金,使企業對資金的需求特別旺盛。同時,政府為控制通貨膨脹的幅度,往往會緊縮銀根,銀行等金融機構所能提供的資金量有限,企業所需資金的供給相對不足,信貸風險也隨之加大,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面對企業自身無法改變的通貨膨脹,企業只能事先預測物價上漲的幅度,然后用提前購買設備或存貨、買進現貨賣出期貨等辦法來減少通貨膨脹造成的損失。

參考文獻:

上一篇: 大學生德育自評 下一篇: 貨幣資金的循環審計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做性视频大全 | 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福利波多野结衣黑人网站 | 亚洲另类欧美综合久久图片区 | 亚洲尹人九九大色香蕉网站 | 一区二区三区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