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6 16:29:1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德育實施路徑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圖分類號:G40-0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4156(2012)08—126—03
德育實踐作為高校德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機組成部分,其意義與作用已越來越得到各高校的普遍認同和重視。當前,許多高校在德育實踐的開展與深化上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同時也顯現出了德育實踐的內容缺乏時代性、途徑較為單一、針對性不強等問題。為此,結合大學生的不同階段、不同特點、不同需要,加強德育實踐內容、形式和途徑的探索已成為擺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項重要的課題。
一、高校實施德育實踐的作用和意義
高等學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德育素質對人的成長極為關鍵,它統領著學生的成長方向,賦予學生發展的動力,決定學生做什么樣的人,如何做人的問題。馬克思認為,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實踐是認識的基礎,是認識發展的動力,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更是認識的最終目的。大學生良好德育素質的形成既需要加強德育理論教育增強道德認知,更需要通過實踐活動將思想道德理念內化為學生的品德,進而轉化為學生的行為。作為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的德育實踐,可以說是重要的教學形式,是高等教育的專業性要求。它是德育理論的深化,是德育課堂教學的延伸,是德育效果的檢驗。因此,開展好德育實踐工作有著重要和深遠的意義。第一,有利于大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認識。通過組織德育實踐,讓學生走出校門,到社區、農村去體驗、感受,使他們充分了解在黨的領導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巨大成就,增加愛黨愛國的情懷。也使他們看到國家由于一些原因所造成的發展不平衡,尤其是農村、西部地區的滯后狀況,從而增加對國情、社會的認知,提高學生對我國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認識,使大學生了解社會、了解國情,增強責任感。第二,有利于大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我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王夫之提出:“德者,行焉而有德于心之謂也,行而有得謂之德。”中心思想就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離不開實踐。通過開展以公民道德規范、“八榮八恥”等為核心的實踐活動,鍛煉大學生的毅力,培養大學生的品格,使學生置身于具體活動環境中,耳濡目染,將法律制度、道德規范、價值觀念、情感意志等吸納到個人思想中,內化為個人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形成團結互助、誠實守信、艱苦奮斗、遵紀守法的良好品質。第三,有利于大學生提高認知社會、服務社會的能力。在德育實踐活動中,學生會帶著疑惑和爭論問題用眼睛觀察,用大腦思考,用雙手實踐,用心靈感知,改變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況。同時通過到企業實習,助工助學,到農村支教、支醫、支農等方式,將自己的所學知識、創造成果應用于社會。既能從實踐中得到鍛煉增長才干,又能通過社會實踐回報社會、奉獻社會。所以,高校實施德育實踐是我國高等教育全面提升質量發展的需要,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是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需要。
二、高校實施德育實踐的內容
(一)教育性實踐
思想認識的高度取決于對理論的把握程度,德育取得實效的關鍵是使大學生在理論上有著更深入的理解和認識,實踐是認識的源泉,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實踐更是認識的最終目的。要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基礎上,做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計劃與理論性實踐的銜接,突出理論性實踐對理論教學的補充、深化和延伸效應。通過開展專題報告、專項社會調查、主題報告等形式,增加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所闡述的新思想、新成果、新理論的認識和理解的認同,使學生運用中國化創新理論和科學發展觀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觀世情,察國情,看黨情,始終做到與黨同心,與祖國同命運,與時代同步伐。
(二)道德實踐
道德既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和行為規范,也是一種實踐精神,道德實踐可以深化人對道德教育的認識與理解,將道德觀念、道德規范、道德操作轉化為內在的道德素養和道德需求。要以公民道德實施綱要和“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創新道德實踐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心靈得到凈華,思想得到升華,將社會主義榮辱觀內化為學生的道德追求和自覺行為,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鍛煉學生的道德意志,養成道德行為,形成高尚道德品質。
(三)社會實踐
社會實踐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環節,對于促進大學生了解社會,了解國情,增長才干,奉獻社會,鍛煉能力,培養品格,增強責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將社會實踐作為深層教育的延伸和載體給予深化,圍繞實踐作用和功能給予細化,通過有目標、有計劃、有組織、有重點地開展社會實踐,讓學生走出校門,到社區、廠礦、農村等場所進行體驗和感受,接受教育和鍛煉,增加對國情、社會的認知,增強社會責任感,提高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公益實踐
一、當前加強高職院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1.是新時期高職學生特點的客觀要求
當前,高職院校學生生源主要由普通高中畢業生和職高、技校、中專的對口生組成。高職學生的思想主流是好的、積極的、進步的,但由于社會經濟體制轉軌大環境的影響,生源的多樣性、文化基礎的差異性,及其所處年齡段(大致在17-24歲)正是思維活躍,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部分學生更容易產生自卑心理,思想道德素質欠缺,行為習慣不良,甚至有時會惹是生非,給學校教育和管理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因此,加強和創新高職德育工作,強化以職業道德為主要內容的思想道德素質教育,是堅持“德育為先,育人為本”,促進高職學生健康成長的客觀要求。
2.是提高學校德育工作實效的內在需要
一些高職院校認為:高職院校的培養時間短,應把教育的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科學文化知識與專業技能的專業素質上,讓學生有一技之長,思想政治教育屬務虛。由于對高職院校的特點和培養目標認識不清,德育經費投入不足,德育教師的培養及保障機制不健全,部分德育工作人員教育理論素養不高,育人觀念和育人水平不適應德育環境的變化,工作方法簡單、途徑單一,忽視學生的主體性和個體的差異性,往往習慣于簡單地運用規章制度來約束和管理學生,而不能較好地運用情感與心理輔導的技能加以疏導。這些德育認識上的偏差和德育途徑和方法上的不適應直接影響到德育的效果。
3.是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高職教育要發展,就必須適應勞動力市場需求,在加強技能培養的同時,把學做人和學技能結合起來,突出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高職院校培養的學生,絕大多數就業面向生產、建設、服務第一線,在目前整個社會就業形勢緊張的情況下,學生贏得崗位、得到用人單位的認可,不僅要具備一定的崗位技能,更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因此,高職院校必須將加強和改進德育工作當作事關高職院校自身的生存和發展的大事來抓,以職業為出發點,針對職業要求和市場需要,圍繞專業開展德育工作。
二、加強高職院校德育工作的路徑
1.以創新德育理念為先導,構建德育創新起點
德育理念是德育的根本指導思想,德育理念的提升是進一步加強高職學生德育工作的前提和邏輯起點。一是德育工作應打破自我封閉形式,走開放式的德育之路,使家庭、社會與學校協調一致,構建“三教合一”的教育模式,通過多樣且廣泛的途徑潛移默化地塑造學生的良好品質。二是德育工作者作為學生德育的引導者、促進者和合作者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德育觀。三是注重互動和實踐,社會實踐活動是高職德育不可缺少的渠道和途徑之一,德育工作者要引導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寓教育于活動之中。
2.運用現代網絡技術,拓展德育空間
第一,全面加強校園網的建設。要堅持全面性、廣泛性、主動性和針對性原則,建設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服務性于一體的主題教育網站或網頁,努力增強其吸引力和感染力。并以校園網為依托,建立學生德育教育網絡體系和網絡工作平臺,整合校園網絡信息資源,形成集教育、管理、服務于一體的學生德育工作體系,不斷使網絡成為弘揚主旋律、開展德育工作的重要陣地。第二,利用網絡優勢改進教學方法。德育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專業學生必修的基礎課。要積極改進德育課教學方法,一些認知性德育內容應盡量采用網絡、多媒體技術加以呈現,化抽象為具體,化枯燥為生動活潑,還可以將先進模范的事跡、有關專家的輔導、德育教育科研成果等資料及時地移植到網絡上,引入課堂教學,加強正面宣傳的廣度和深度。第三,建立健全監控、管理機制。要提高學生辨別網絡信息的能力,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觀念和良好的網絡道德。
3.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夯實德育教育基礎
當前,高職學生心理素質總體說來是健康的、積極的,但由于受生活環境、學習目的、新的師生關系等影響,難免會使部分學生產生一些心理困擾,在相當程度上限制了他們非智力能力及其潛能的發揮。心理健康教育從人的內心出發,以尊重“人性” 為教育起點,根據不同年級對象的特點,有針對性有側重點地開展,能提高青年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水平,促進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因此有其獨特的育人優勢。為了充分發揮心理健康教育在新時期德育工作中的輔助和補充作用,一要通過專職、兼職結合等多種形式,建設一支以專職教師為骨干,專兼結合、專業互補、相對穩定、素質較高的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要加強機構建設,健全高職學生心理健康咨詢與輔導中心。二要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強化知識普及、人格教育和危機干預。著重從心理健康知識、心理品質和心理調適能力的培養等方面加強指導,以培養學生堅忍不拔的意志和適應社會生活、適應職業崗位變化的能力,增強自信心等為重點內容。同時,通過隱性課程、活動課程等多種課程形式增強心理健康教育的吸引力和滲透力。三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于學科專業教學之中。在學科專業教學中滲透心理素質方面的內容,這是現代學科教學理論與實踐發展的內在要求。四要充分利用網絡技術,開通心理咨詢網站。
4.以提高德育工作隊伍素質為保障
時代的發展變化對高職德育工作隊伍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須建設一支具有較高政治理論素養、政治堅定、專兼結合、結構合理的高素質德育師資隊伍。第一,提高德育工作者理論和業務水平。學校應加大德育工作者的培訓力度,并在政策、人員安排和培訓經費方面予以保證。要建成學習型組織,倡導終生學習理念,在學識和技能方面不斷提高。要創造條件組織德育工作者參加社會實踐,接觸實際,了解國情,了解企業對人才規格、職業道德、職工素質的要求和標準,貫徹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方針。第二,加強職業道德修養建設,形成群體示范效應。建立規范化、科學化、制度化的導向、評價和激勵等制度,實現對德育工作者的嚴格要求,督促他加強自身修養,通過提高職業道德認識、培植職業道德情感、堅定職業道德信念、鍛煉職業道德意志和培養職業道德行為,使教師在思想境界、個人品德、文明習慣和敬業態度等方面都能成為學生表率。第三,重視德育工作者信息素養的培養。學校應有組織有計劃地對德育工作者進行系統的網絡知識的培訓和教育,增強其利用網絡信息技術開展德育教育的意識,學會從網絡上搜集信息,摸準學生的思想脈搏,運用網上的正面材料,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形勢教育和解疑釋難,不斷提高駕馭網絡的能力。第四,保障德育工作者在學校的地位。應在全校營造重視、尊重德育工作者的良好氛圍,學校領導、教職員工都應真正關心、理解德育工作和德育工作者。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3)10-0101-01
一、相關概念解釋
“生活化德育”是近年來提出的一個新名詞,對于具體的概念解釋也是各不相同,但是一般來講,主要指的是道德教育應該從實際的道德生活中去學習,重視道德的實踐,而不是過去那種抽象化、書面化、政治化、教條化的空洞說服教育,也不是只注重書面知識的考查與德育知識的傳授,而是把德育放回到生活中,回到其最終產生的地方。它看重的是引導學生關注生活,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場景中去感受、去體驗道德,從而認識到道德價值與意義,讓學生自己與生活進行交流,去感受的具體的道德行為,而不是過去那種道德概念,進而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到道德的作用與力量,自覺地去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規范自己的行為,體驗道德的魅力。在整個生活化德育的過程中,學生是處于一個主動的地位,有利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改變了過去被動的局面,增強了實踐性,符合道德的實踐性特征,很有利于學生的道德教育。
“價值”一詞指的是客觀體對主體的積極作用和影響。“德育審美化”一詞是在《道德的審美特性與德育審美化》這篇文章中首次提出來的,在文中的觀點看來,道德教育是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的活動,應該也必須對道德教育實行審美化,這是文中的主要觀點。其后德育審美化開始成為一個研究領域。之所以提出道德教育審美化這樣的一個觀點,是為了區別于以往的道德功利化觀點,前者認為道德教育的雙方在這一活動中是美的享受,是在感受人格的魅力,而不是利用道德去達到自己的功利性目的。把生活化德育與德育審美化結合起來理解,其意思就是把美學上講的原理運用到中職道德教育的實踐中,并且這種教育是以生活為基礎的,由此而形成這樣一種通過運用美學原理以生活中道德的審美感染力來引導學生認識學習道德、把德育與美育結合起來的一種教育方式。至于說到其價值意蘊,指的實際上就是這種教育方式帶來的有利于社會與個人發展的積極意義與作用。實現路徑指的就是此種教育方式所帶來的好處通過什么樣的方式可以實現,下文將對其帶來的好處和實現路徑一一展開論述。
二、中職生活化審美德育的價值意蘊
中職生活化審美德雨的價值意蘊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實現中職生活德育審美化,有利于改變當前道德教育功利化的現狀。由于我國當前的教育正在逐漸向市場化轉型,使得教育的功利化在不斷加強,但是教育從本質上來說應該是公益性的,是屬于政府公共服務的一個方面,商業化只是少部分學校,而不是大部分,許多承擔著公共服務責任的學校也開始走向功利化教學。其主要表現在許多學校把德育活動只是當作學校擴大生源、或者說是應付基本教育課程的一種手段和形式,審美化教育將會對這一現象有所改觀。
2.實現中職生活德育審美化,將會有助于改變當前道德教育中忽視學生主體,教育內容空泛、脫離實際的現狀。就當前我國的道德教育現狀來說,其內容過分的教條化,只是書本上知識的一些羅列,考試也只是純知識性的考察,學生在整個教學活動中也只是一個工具而已,忽視了學生的主動性,學生感受不到道德的真正價值,甚至以鄙夷的態度來看道德課程的學習,況且這種脫離生活的教學也是和道德的實踐性相違背的,中職生活德育審美化將會解決以上所說問題,提高中職的教育的整體水平。
3.實現中職生活德育審美化,將有助于和諧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
良好的道德規范是和諧社會的必備條件之一,而一個好的道德規范與其青少面的教育分不開的。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中等職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因此,加強中職生活德育審美化教育的,將有助于為社會培養一大批道德高尚的人才,并且這些人才在社會的各個崗位上將傳播其良好的道德風尚,給他人樹立一個好的模范,這將會對和諧社會的建設作出貢獻。
三、中職生活化審美德育的價值意蘊的實現路徑主要由以下幾條
1.建構德育審美化體系
建構德育審美化體系,涉及的內容包括德育審美化的目標、內容以及方法。德育審美化的實現首先需要明確什么樣的教育才是德育審美化,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這樣一來,教師和學生就會在德育審美化的過程中向著共同的方向而努力,不至于在教育過程中出現沖突;其次有了目標,就要有具體的教育內容、教學形式以及教學的方式,教學內容中就涉及到具體生活場景的設置,具體的實踐的內容,以及這些內容怎樣去完成,這就涉及到學生是否該合作去完成,怎么分組,教師在此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是否該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和學生會進行深入的交流還是該作為一個旁觀者或者組織者等等。
2.在中職生活化審美德育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分別該怎么做
德育的審美化不是單讀的學生該做到什么和老師該做到什么,這兩者在整個教育過程中是同時發揮作用的,應該都是審美化教育的獲益者,只是各自擔任的角色不同而已。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是引導者和組織者,而學生是活動的實際參與者,學生需要主動積極的參與進去,認識自身道德行為的特點,認識到閃光點和不足之處,在此過程中,老師首先應該用自身的行為來讓學生感受到人格的魅力,感受到道德之美,然后學生的興趣與主體性才能被激發出來,進而去模仿和創造,去創造出屬于學生自己的人格魅力,讓學生把對美的創造與發現作為人生的追求。
參考文獻
[1]肖蓉,伍自強,王小元,楊智勇.大學生活化德育審美化的價值意蘊與實施路徑[J].江蘇高教,2011,04:116-118.
[2]王哲峰.中等職業學校生活化德育管理模式的建構與實踐[D].浙江工業大學,2007.
一、以校園文化建設為抓手滲透學校德育理念
我們走訪東西湖區的中小學,對各個學校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印象深刻。據了解,校園文化品牌創建一直是東西湖區教育局的重要工作,也是促進有效德育工程的重要途徑。經過幾年來的共同努力,現在東西湖區的中小學可謂是“一校一品牌”。
校園文化建設需要學校的理念作為支撐,正如我們走進萬科西半島小學就能感受到校園充滿靈氣和活力,呼應著學校的辦學理念――讓每一個生命都清新靈動。這里的多數學生因為家庭條件比較好,自身都有一定優越感,這就造成了以自我為中心、不懂關愛他人、不善于合作等問題出現。為了引導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學校提出了“雙行”德育模式。雙行,即“孝行”與“雅行”并重。“孝行”教育使學生學會感恩,關心他人;“雅行”教育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如今,“雙行”德育已成為學校的文化名片。學校編寫了“孝行”和“雅行”三字歌,并根據歌曲排練了“行規操”,歡快的節奏搭配活潑的動作,深受孩子們歡迎。學校還以校園環境文化建設為突破口,將校園劃分為“三園、二樓、二區、一路、一窗”,每一處設計都將“孝”和“雅”的精神內涵融入其中,努力為學生營造和諧生動的校園文化氛圍。
正如“雙行”德育是萬科西半島小學的特色文化品牌,小海星文化則是吳家山四小的獨特標識。學校希望通過小海星文化的浸潤作用為學生傳遞一個理念:如果將班級、學校、家庭比作大海,那么每個人都是大海中的一顆小海星,而每顆小海星都有自己的價值。為推進有效德育工程,利用小海星文化的感染力更好地開展習慣養成教育,學校編制了《吳四小小海星一日成長十個一》記錄表和《小海星德行讀本》。張德標校長說,現在吳四小的學生不僅都知道小海星的故事,更能夠將故事背后的意義記在心里,并內化到行動中,而外人一看到小海星的標識,也會自然地想到吳四小的小海星文化。
與這兩所著力打造校園整體文化的學校不同,東方紅中學將重心放在了班級團隊文化建設上。談到為何以此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著力點,曾敏潔書記說:“文化本身即是育人的。在東方紅中學,大家都是有相同目標的學習共同體,每個人都要學習如何在團隊中自處。團隊文化所傳遞的價值取向正是學校德育希望帶給學生的長遠收獲。” 基于這個理念,學校打造班級團隊文化的策略就是“有共同目標,進行整w評價”。每個團隊都有自己的組名、目標和管理模式,評價方式也只針對團隊不針對個人,激發團隊成員積極的趨同心理,形成整個團隊共同進步的氛圍。在這樣的氛圍中,越來越多的學生能夠自覺約束自身行為,為團隊的進步而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二、以校本課程為抓手構建有效德育
課程體系
課程是學校德育工作實施的重要載體。通過德育校本課程,教師能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德育工作,將德育的目標、內容、途徑、評價等統籌考慮,使德育工作更加系統化,從而達到進一步提高德育實效性的目的。東西湖區將德育課程的構建作為推進有效德育的重要路徑,力求做到整體設計,主題明確,既有具體的實施載體,又能彰顯各學校的辦學理念。
在東西湖區職業技術學校我們了解到,這里的大多數學生由于在初中被邊緣化而缺乏信心,對未來沒有目標。為了使他們自尊、自信、自強,學校把“自信教育”作為德育的靈魂。為此,學校編印了校本讀物《自信背囊》和《路在腳下――優秀畢業生事跡叢書》等就業指導教材,將自信德育的理念通過生動形象的校本課程滲透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
隨著我國中小學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入,校本課程的開發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樂于探究的學習態度。我們走訪的東方紅小學是一所偏遠農場小學,學校依托校內蔬菜基地――“小當家樂園”,強力打造“耕讀文化”,讓學生以蔬菜為媒,以體驗相伴,在生活中實踐,在實踐中生活。學生通過特色德育校本課程“耕讀樂園”,不僅可以學到農諺與氣候、蔬菜與健康等知識,還有機會參觀種植實踐基地,親自動手操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體會勞動的艱辛與快樂,養成節約糧食的好習慣。正如管永紅校長所說,通過“樂園”這塊土壤,學生不僅收獲了蔬菜,還收獲了習慣,收獲了自信,收獲了成功。同樣注重校本課程開發的還有金銀湖小學,學校不斷完善校本課程“良好習慣成就美麗人生”,以課堂為陣地系統地對學生進行習慣養成教育。
坐落在東西湖生態新城的三店學校同樣以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教育哲學為指導思想,力求以美育促進德育,鼓勵美術老師們發揮各自的特長,開設了多門有趣的校本課程,帶領學生在美術的世界里感知生活的美好。剪云軒工作室的張春莉老師給我們介紹,通過剪紙課,她能夠真切感受到學生們的改變,他們從最開始沒耐心、坐不住,逐漸變得越來越專注,愿意主動去思考和嘗試。隨著學生們自己的作品越來越多,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強,很多內向的孩子變得更開朗了。“給孩子一個方向,他可以一直走下去”,這是美術團隊的老師們一直堅持的信念,也是學校希望通過美術校本課程帶給學生的積極影響。
三店學校以美育促進德育,吳家山中學則是將科技教育與德育有機整合,拓展有效德育新思路。通過科技校本課程,學生不僅能系統地學習科普知識,提升科學素養,還能在學習和思考的過程中形成科學辯證的思維方式。目前,吳中學生申請的科技發明專利及受理量已達5 000余件。學生們在獲得專利的同時收獲了自信;自信心的普遍增強又促進了校風、學風的進一步優化;在良好的校風、學風熏陶下,學生的素質獲得了最大提升。科技教育也由此成為吳中德育工作的重要載體。
如果說走進吳中,我們感受到的是濃厚的科技氛圍,那么來到吳家山一小,四處洋溢的則是一片書香氣息。學校致力于通過閱讀,讓學生形成良好的性格,身心愉悅地學習和生活。為達到這個目標,學校將兒童閱讀課程化視為關鍵一環,在兒童閱讀推廣教師彭志輝的帶領下,全面開發了六個年級的閱讀課程。低年級采用繪本閱讀的形式,圍繞一個主題選取不同繪本給學生講述,引導他們多角度思考問題;中高年級采取主題閱讀綜合課程的形式,根據一個主題在多門課程中開展活動。彭老師告訴我們,通過閱讀,學生的語文成績和習作水平提高了不少。更重要的是,在書香的浸潤下,孩子們的行為舉止在潛移默化中不斷發生積極變化,這也正是學校開發閱讀課程最希望達到的目的。
三、以特色品牌活動為抓手提升學校
德育工作影響力
活動是學校德育工作實施的主陣地。東西湖區一直堅持德育實效性只有在主體的創造性活動中才能有效呈現,德育最有效的途徑就是讓學生通過親身經歷去感悟。德育不僅要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更應引導學生付諸于道德行為。近年來,區域內各學校一直在探索符合自身發展的德育活動模式,致力于使學校德育活動突出特色、擴大影響力。
吳家山二中開展德育工作的主陣地是學校的特色德育品牌活動――青春論壇。青春論壇以“凝聚青年力量,增進思想認同”為目標,是學校最具影響力的活動之一。每學年初,7-8年級每個班選出5名優秀團員和班干部作為青春論壇成員,學校希望通過這種形式,讓榜樣帶動榜樣,使青春論壇的影響力輻射到更多學生。每次活動會根據德育工作的需要確定主題,參加論壇的班級輪流負責策劃和組織,這讓學生對于主題有更深刻的理解,大大激發了他們參與論壇的積極性。比起傳統校會班會慣用的老師講、學生聽的形式,同齡人坐在一起交流更容易產生共鳴、達成共識,從而真正內化為自身的行動。很多學生還將這種氛圍帶回到班級中,帶動和感染更多同伴,學校開展德育活動的效果越來越好。
東西湖實驗小學十分注重德育創新,追求讓特色活動涵養學生生命德性,真正使學生在活動中有樂趣更有收獲。學校開展活動始終把握一個要領:只有源于學生實際生活的德育活動,才能引發他們內心的道德情感,以及真實熾熱的道德體驗和道德認知。因此,教師在策劃活動時特別注重“接地氣”,這使得孩子們參加活動的熱情十分高漲。具體而言,學校的德育活動采取項目化操作的方式,確保德育工作“月月有主題、步步有規劃、次次有實效”。其中,學校精心策劃的自主德育品牌活動――十二月節,已經形成了學校的“節文化”。每個月學校都有主題明確的特色活動:一月感恩節、二月禮儀月、三月環保節……為了使活動有章可循,德育團隊編寫了《東實小十二月節班級活動指南》,班主任可以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自主選擇、改變、補充、拓展班級德育活動。十二月節在不斷探索中獲得了越來越多學生、家長和教師的認同,W校的德育工作也因此更加有特色、有積淀、有成果。
同樣是以活動為抓手,將德育工作開展得繪聲繪色的還有吳家山三小。從彩虹的色彩得到啟發,學校策劃了“德育七彩節”系列活動,由七個主題活動組成:橙色感恩節、紫光科技節、藍焰藝術節、青色足球節、金色建隊節、綠色環保節和火紅讀書節。從培養行為習慣、藝術素養、環保意識等多個方面著手,學校希望學生通過活動獲得個性化的成長和獨特的內心感悟,保持外在的健康和心里的陽光,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懂感恩、負責任、會生活。
四、以提高班主任專業化水平為抓手增強
教師育德能力
當代教育對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提升班主任專業素養、提高班主任育德能力已經成為學校發展的緊迫任務,也是有效德育工程得以順利實施的重要一環。
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壓力普遍較大,學生面臨著非常繁重的學習任務,承擔著升學的任務和壓力,高中生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了專業課程的學習上,對于音樂課程的重視程度不足,多數的學生將音樂課程的時間轉化成理化課程的學習時間,忽視甚至是放棄了音樂課程,這樣的音樂學習現狀對學生的成長有非常不利的影響,高中生單方面地承擔著繁重的學科學習壓力,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非常不利,存在這些現象的主要原因有幾下
幾條:
首先,多數的高中教師和管理者對于音樂課程的重視程度不高,認為進入高考學習的階段音樂課程的學習是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對學生的沖刺高考沒有有效的幫助,多數的教師以及學生無法認識到音樂課程對整個學習的輔助作用,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利用音樂來緩解自身的緊張,也沒有正確地掌握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德育功能。
其次,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在參與音樂課程的時候完全是應付的心態,多數的學生無法投入到音樂課程的學習之中,更不會發現音樂學科的德育功能。除了學生的因素,高中的音樂教師在設計課堂內容的時候也沒有認識到音樂課程的德育功能,教師只是單純地將音樂課程當做欣賞課程,沒有開發音樂課程中的德育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和進步,忽視了對學生德育素養意識的培養和提升。
二、高中音樂課堂上發揮音樂德育功能的措施
1.在音樂教育的過程中樹立德育教學融合的理念
在高中音樂教學的過程中,音樂教師以往將教學的重點放在了學生智力的提升和知識的傳授上,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背景下,教師要優化課堂教學的模式,重點開發音樂學科的德育內容,借助音樂的教學模式潛移默化地影響高中生的思維和行為,啟迪學生的思維,拓展學生的智力,有助于學生的個性德育形成,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使用音樂的特殊表達形式、強烈的節奏和韻律來展現學生的內心感染力和表現力,將音樂語言轉化成德育內容,增強對高中生的思想影響,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社會觀。
2.高中音樂教育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
在高中德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利用音樂藝術形式引導學生的情感,以此為引子,激發學生的內心情感,牽動學生的內心情感,用音樂的美好旋律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例如:在音樂課堂上引導學生鑒賞《少女的祈禱》的藝術歌曲,在美妙的音樂旋律中,引導學生從音樂的創作背景出發感受音樂曲調中蘊含的人民對于真善美情感的追求和向往,與音樂歌曲產生情感的共鳴,體會到強烈的道德共鳴。
(一)通識教育的目的性
知識就像一片海洋,要在大海之中獲取目標,一個人如果不了解這片大海的情況、水平分布和垂直結構,以及地形地貌和水文情況,是很難找到并最終達到其目標的。這就要求大學生首先對其要面對的目標情況、環境、路徑、方法加以了解。通識教育恰恰起到這樣的作用。高校教師首先要做的不是讓大學生學會打牢抓住目標的技術,而是要先了解情況、熟悉環境。通識教育的目的就是讓大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之前通曉各種“基本知識類型”,了解基本情況,為今后的專業學習指明方向。
(二)通識教育的發展性
通識教育的第二個目的就是幫助大學生發展遠大理想和抱負,有利于實現高等教育的自身價值。先生說“:教育是幫助被教育的人,給他能發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類文化上能盡一分子的責任。”[1]377從這個意義上講,培養學生的未來自我發展能力是當今高等院校實現自身價值意義所在。眾所周知,國外教育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例如,“每當美國高等教育出現危機、面臨迅速變化時,通識教育總是被看作應付這些挑戰和進行革新的催化劑”[2]。所謂的危機、變化是社會對教育的要求,國外的教育是靈活多變的,社會需要哪種類型的人才,高校就設置哪種課程,培養此類人才。教育是為社會服務的,脫離為社會服務這個宗旨,高校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然而,國內的高等教育卻沒有太大的變化,因為高校的課程設置跟社會需求沒有太大的關系。因此,大學生就業常常面臨專業不對口的現象,與社會需求脫節。由于這種人文精神的缺失、課程設置結構的失衡,造成人們對接受高等教育的意義產生懷疑,使得高等教育面臨著挑戰。
(三)通識教育的前瞻性
1.有利于開發大學生的潛質。通識教育的第三個目的就是開發潛質,縱深發展。通識教育的課程體系非常重要。有一句諺語叫吃什么飯長什么身體;對于大學生學習來講,可以說修什么課程就有什么樣的知識結構,也就有什么樣的創新潛力。2.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當今世界需要的是創造型人才,而創造能力和創新思維是創造型人才必須具備的素質。創造性人才培養最重要的是使被培養者具備前瞻性思維。通識教育是以課程為載體,以思維為動力來實現人的全面發展。通識教育內容廣泛,涉及到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三大領域,而這三大領域不同的知識內容、思維模式和技術方法結合在一起,使人更容易形成創造性的思維。3.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綜合能力。潘光旦先生說過“:教育的理想是在發展整個的人格。”[3]個人的全面發展是教育的思想,也是人類永恒的追求。大學生在通識教育模式下關心人的解放、人的完善、人的發展,通過對三大科學領域知識的系統性學習及對認知的拓展、全面掌握人類知識的基本情況,并對不同學科間的核心內涵進行比較分析,弄清楚各學科之間內在的關聯性與差異性。只有這樣才能夠最終實現挖掘大學生潛力,提高大學生的綜合能力。正如羅索夫斯基指出;“通識教育是描述某些大學學院教育的一種方式。這個也可在狹義上表示除主修課或專修課以外的要求,目的在于確保知識的廣度和平衡,使個人獲得全面發展。”[4]
二、通識教育的現狀分析
1.普遍設立通識教育機構:世界各大學都有自己的通識教育的規劃和執行機構,而這些機構都是相對完善的。日本東京大學稱之為文理研究院,韓國延世大學和成均館大學稱之為大學學院,韓國首爾大學稱之為基礎教育院,香港中文大學稱為通識教育部。除級別較低學院外,多數高校都設立了通識教育委員會,監督指導通識教育。由此可見,高校組織機構的健全與否關系到本科教育改革和通識教育的順利進行。2.普遍達成通識教育共識:大學教育的使命是高校開展通識教育的動力。東亞名牌大學都對本科教育的成效進行了新一輪的評估,并開始以全新的視角大規模地發展并在學校主要領導和骨干教師的帶領下,開始以全新的方式方法大力推進通識教育的發展。首爾大學文理學院徐敬浩教授對通識教育目前的發展表示:“在當今高等教育普遍面臨的功利追求和量化考核的壓力下,本科教育和通識教育的理想征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5]許多歐美高校證明了大學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充滿活力的本科教育。因此,為了使研究型大學的目標不局限于一句空洞的口號,搞好本科教學質量是關鍵。3.普遍重視通識教育:各高校高度重視通識教育,普遍強調通識教育,認為面向未來各個領域的前瞻性和應對性是通識教育的重點,為此,各高校正在努力完善國家安全、生物科學、海洋科學,環境科學,太空科學,民主科學,本國與外國,人類與其他生物,人與環境等各方面的課程設置,構想新的通識教育模式,實現通識教育在學科組成和教學方式上的新發展。為了突出通識教育課程對跨學科、多元化、交叉發展的重視,各高校設立通識教育核心課程,如基礎課程與最新研究發展的結合,理論性學科與技能性學科的結合,還有各個專業領域的結合,以及國內與世界的結合。
三、通識教育的困境
1.培養目標功利化:偏重應用型和專業型是大部分高校在通識教育課程目標上青睞的路線,由于目前各高校都面臨畢業生的就業壓力,大多數高校仍然在課程的培養目標上更突出實用性和功利性,重視課程的專業化和技能化,并使此類課程數量在課程總量中占有很大比重而忽視了基礎知識的重要性。2.課程設置隨意性:系統的課程設置體系對搞好通識教育提供明確的目標和方向。然而,在當前的通識教育實踐中設置缺少統一的標準,主要體現在教師講授課程的隨意性,沒有完整的課程設置體系,教案結構散亂不規范,時間分配和教學內容缺乏科學性。3.缺乏整體的評價體系:由于我國應試教育的傳統根深蒂固,分數、知識被看作是衡量教育教學質量效果的重要指標,對于大學生的其他能力,如理解能力、創新能力、語言溝通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卻通常并不看重,也沒有對于這些能力的系統性評價。由于缺乏相關的評價機制進一步導致人的發展主動性的缺失,而通識教育與此大相徑庭,因為通識教育提倡的是“全面”發展的理念。通識教育的缺位:由于歷史上通識教育的缺位,使得大部分高校目前不具備通識教育順利發展的環境。通識教育以自由教育思想為基礎,而我國則缺乏培育自由教育思想的土壤。先生曾說過“:數百年來,教育的目的只有一項,即對人們進行實踐能力的訓練,使他們能承擔政府所急需的工作。”[1]489由此可見,德育教育在中國傳統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學而優則仕”,這種德育教育又最終被用在了政治領域,成為了“以德治天下”的工具型的教育思想,這使得通識教育的傳統逐漸喪失。缺乏創造性和創新性:計劃經濟的發展模式曾在我國社會發展過程中根深蒂固,我國高校的通識教育則深受其影響,高校應大力發揚創造與創新精神,努力探索適合本校發展的特色道路。國外的通識教育方法已成為眾多地方院校學習與模仿的對象,但容易犯本本主義的錯誤,即只注重形式的模仿而忽略實踐經驗的重要性,對通識教育核心與靈魂的理解不夠深入,教學組織形式和學習方法略為單一;課堂教學往往采用大班授課,教學內容達不到一定深度,只是單一地傳授書本知識,從而無法保證通識教育有效實施,目標就更加難以實現。缺乏系統性及整體性:高校缺乏多樣化的教學資源,因此難以使通識教育課程設置更加系統與完整,同時缺乏優秀的師資力量。由于許多高校對通識教育理解得不充分,通識教育便倉促實施,而缺乏合理充分的準備。通識教育課程缺乏有效管理,課程分布繁多而冗雜,通識教育課程體系規劃不完整等弊端。授課教師大多對通識教育沒有充分的了解,幾乎沒有通識教育的授課經驗,因此也就不能完美地教授通識教育課程。因而許多通識教育課程往往雖然冠以“通識教育”的頭銜,卻仍然采用專業基礎課程的單一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通識教育的實施效果可想而知。
四、更好地實施通識教育的路徑
(一)合理規劃課程安排
要更好地實施通識教育,就要使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質得到全面發展,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使之成為社會主義有用人才。通識教育課程的安排大致包括以下四個方面:1.文化類科學。使大學生更全面地掌握人類文明的發展史,從多個角度看待與分析問題,形成高尚的審美情操,使大學生樹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2.社交類科學。使學生能夠正確理解分析社會現象,為更好地融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全球化的局勢下,提高大學生處理社會問題的能力,并能更好地發揮團隊精神。3.自然類科學。使大學生能夠較完整地了解物質世界運行規律,具有基本的數字計算能力,具有謙虛謹慎的科學作風和正確的自然觀,樹立環保意識。4.跨學科類知識。使大學生能從多角度理解和分析各學科之間的關聯,運用類比、分析等方法掌握各學科的知識。
(二)設置科學的課程體系
科學的通識教育課程體系使各學科之間既緊密聯系,又相互貫通,整體上構成了通識教育課程體系的主干,從而形成具有豐富內涵而又內容豐富的核心知識體系。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對合理安排通識教育:一是每門課程的設置應相互關聯,發揮各門課程的特色,彼此互為補充,促進整個教學體系的進步。二是把握好通識教育課程設置和專業型課程體系之間聯系與異同。專業型課程與通識教育課程間并非是對立的,雖然它們之間存在或多或少的差異,例如在目標設定、課堂教學和教學評估等方面存在差異,但兩類課程在大體上的方向是一致的。三是將通識教育課程體系的設置系統化,深化它與學校本科課程體系之間的聯系。本科課程體系應該是一個系統的教學體系,包括校園文化、校園環境、專業特色以及教師資源等,要使通識教育課程體系更加完善,應充分借鑒校本課程資源,發揮其優勢,使通識教育體系更加貼近大學生生活。
(三)建構多元化的評估機制
摘 要: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成敗是衡量高校辦學質量、制約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因素,高校德育工作的法治化建設與構建,既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需要,也是高校德育工作走向現代化的必然選擇。本文在研究高校德育教育中的法律問題及研究方向的基礎上,尋求高校德育教育法治化的解決路徑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德育教育 法治化 實現路徑
作者簡介:謝昊,男(1977-),湖南長沙人,湖南司法警官職業學院法律系講師、高級職業指導師。研究方向:警察職業教育、非訴訟糾紛解決制度研究。
一、高等院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意義
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成敗是衡量高校辦學質量、制約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因素,高校德育工作的法治化建設與構建,既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需要,也是高校德育工作走向現代化的必然選擇。
當前我國大學生的道德狀況令人擔憂,高校德育面臨巨大的挑戰。德育工作者要理性審視當前高校德育工作的現狀,更新觀念,努力探索有效對策,以期建立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格局,充分發揮高校德育的職能。高校德育的基本職能是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引導大學生培養和樹立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鼓勵他們爭做社會主義“四有”新人。從當前高校德育工作的總體實踐看,其主流是好的,在培養社會主義合格的建設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目前高校德育教育的手段及方法
目前,高等院校所采用的德育教育途徑及方法如下:
(一)各個高校開設“德育”教育相關課程,構成了高校德育教育的主要陣地。包含了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內容。但是,“德育”教育相關課程在高校教育所設置課時中所占課時并不高,眾多學生為的是取得相應學分,課程完成,教育跟著完成,沒有形成長效以及樹立長遠的德育教育理念。
(二)通過社會實踐活動,運用實際活動的參與來提升和加強學生德育教育所形成的觀念。在高校社會實踐活動中以團委、學生會為主體、各個院系學生組織和社團為代表,自發或定期組織各類德育教育實踐活動形成了德育教育的一種固定模式。比如:“學雷鋒,樹新風活動”、到社會福利院對孤寡老人和孤殘兒童進行慰問、走上街頭運用所學專業知識進行社會服務等。
(三)班主任、輔導員進行貼身式的德育教育。從新生入校到畢業,高校實行了班主任或輔導員全程進行管理的模式,管理內容也包括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德育教育工作的內容。做好德育工作是學校全體教職工的共同責任。教師要熱愛學生,言傳身教,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學校各項管理工作都應與德育緊密結合,要從關心學生發展的需要出發,著眼教育,嚴格要求,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實現管理育人。學校各項服務工作都應體現德育功能,全體服務人員應熱愛本職工作,以身作則,優質服務,使學生受到感染和激勵,實現服務育人。
三、高校德育教育法治化的必要性與必然性
廣大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須理性審視當前的困境和挑戰,正視問題,迎難而上,根據新形勢、新情況和新特點的需要,逐步形成創造性、開放性和整體性的思維方式,積極更新德育觀念,努力探索當前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徑和新方法,全方位建立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格局,努力發揮高校德育職能,促進大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當前高等院校德育教育狀況表現為實效性不強、大學生德育教育方面令人擔憂,促使高校德育教育的改革:
(一)高校德育嚴重失位,遭遇冷淡和排擠。當前我國的高等教育仍以應試教育為主。智育具有重要地位,德育卻因此在大學的全盤工作中嚴重失位,遭到冷淡和排擠。數字化的評估指標反映了大學水平評估的“知識取向”,導致大學逐漸忽視對學生全面素質的培養。這實質上就等同于把學生當產品,忽視了對學生素質的全面考察。道德教育在學校課程中嚴重失衡,誠如魯潔教授所言:“在社會泛起唯經濟主義、唯科學主義等浪潮中,當社會道德從根本上被挖空時,學校教育已經完全喪失了它應有的批判和反思功能,反而在相互同流、推波助瀾中,與社會其他方面共同釀成了空前的道德危機。”
(二)德育目標定位過于片面,忽視了學生主體的內在需求。不管從理論還是從實踐上看,學生個性品質具有多樣性和多層次性,然而從目前高校德育的目標模式看,其往往強調高校德育按同一標準、同一方法要求教育學生,很少正視學生主體的內心需求,基本上忽視了道德教育的個體功能,從根本上忽視了德育對人及人性提升的關注,喪失了人及人性存在的土壤和發展動力源,德育的“人格完善職能”遠退其后。其具體表現為:在德育教育要求上,重政治教育輕健康人格培養;在德育教育過程上,重既往經驗灌輸輕創造力開發;在德育教育模式上,重照本宣科或搬用別人模式輕自主創新。這實際上也就構成了狹隘的道德實用工具傾向,使當今的大學德育偏離了對人自身品德建設的目的性價值,出現了德育的急功近利的不良情況,這必然導致高校德育的片面化、畸形化,失去德育真實的現實意義。
(三)“兩課”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但在“兩課”教學中卻呈現出教法單一、滿堂灌輸的特征。盡管當今的德育教學改革強調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采用了多種教育方法,但總體收效甚微。德育的對象是有個性、有差異、有思考判斷能力的個體。僅靠向學生灌輸抽象的理論和規范,不顧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和內心需要,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與此相伴隨的另一個問題是德育內容的匱乏滯后,其主要表現為大學的“兩課”德育內容模式單一,缺乏具有大學特色、能張揚學生個性的教育內容。這不僅造成了“兩課”教育脫離實際,也使一些大學生認為德育內容在反復重復,從而不予重視。另一方面,德育內容過度政治化、理想化,沒有將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新的道德內容及時體現在學校道德教育中,道德教育內容嚴重滯后,不能滿足學生的道德需求欲,也不能適應并促進社會的發展。此外,德育評價標準陳舊、落后。我國學校對學生道德狀況的評價主要是閉卷類考試,這顯然是不科學的。因為對學生實施德育的過程可能會導致其外顯行為和內隱思想的變化,這絕非標準化、技術化的試卷可以一紙評價的。考試型評價方法容易導致學生不敢表露真實想法,常常言行不一,老師也無法把握其真實的思想道德變化。
(四)大學生行為養成教育環節薄弱,德育生活枯燥無味。大學生良好道德習慣的養成,不僅要靠思想教育,而且必須輔之以必要的行為管理和德育生活熏陶,把德育生活融于大學生的行為養成中去,逐漸培養他們的道德習慣和意志力。德育教師片面地把學生看成是一種不清楚自己道德需要、只需被動接受先進道德觀念的“美德袋”,一味地進行灌輸,追求德育的卷面成績,卻不管不問學生的實際道德素質。這些都偏離了德育的原本定位,偏離了學生德育生活的基本方向和現實基礎,不能激發學生興趣,更不能從德育角度強化學生的養成教育。在德育課的教學法過程中,教師就要善于了解學生的學習需要,尊重并引導其興趣和意愿,培養其意圖和信念,使其產生強烈而正確的學習動機,只有這樣,才能獲得來自主體的最有力的動力。
當前高校德育教育無論從方法、途徑還是保證教育效果,通過法治化來進行保障就擁有了必要性與必然性的要求。
四、高校德育教育法治化實現路徑
針對當前高校德育教育過程中呈現出來的上述問題,實現高校德育教育的法治化,進行德育教育改革。
(一)加快高校德育教育法治化的進程。當前,我國高校德育教育相關的法律、行政規章并不多見。更多的是依靠高校內部的教學管理規章制度來保障學生德育教育的方法、手段和質量。僅僅依靠各個高校內部規章制度顯然無法體現高校整體德育教育的地位,除了《高等教育法》以及地方規范性文件,有必要將高校德育教育上升到法治層面進行統一規劃,形成統一的指導性法律法規。
(二)完善高校德育教育中的法治化制度建設。各個高校在課時安排、教學制度、師資力量統籌等方面都實現了一定有效管理措施。但與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來比較,管理手段和方法明顯不足。有必要開拓高校開展德育教育的領域,而不僅僅是通過課堂教學形式完成德育教育。通過法治化制度的建設,能夠有力保障在各個教學環節中融入德育教育,從而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的德育教育作用。
(三)高校德育教育中對于法治化的積極落實。落實法治化的途徑可以包括在各種社會實踐活動、課堂教學、對教師的要求以及學生反饋和最終的綜合評價。目前,一些高校在學生畢業檔案中增加了高等學校畢業學生體能素質測評表,用來衡量學生的體能素質。在德育教育中同樣可以系統的將一份從入學到畢業參與跟德育相關的內容進行全程記錄,不設成績和分數,僅僅作為一份德育教育記錄和德育活動參與檔案,從而量化學生在高等學校德育教育的各個環節。
(四)高校日常教學中處處體現德育教育的法治化。日常教學應當從始至終貫穿在教學手段、教學課程安排、參加各類社會實踐活動、輔導員對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的要求幾個方面。實現教學管理的法治化、教學效果評價的法治化、社會實踐活動制度的法治化和日常行為規范的法治化。培養學生成為道德高尚、具備職業道德、敢于承擔社會責任,同時具備一定專業知識的合格畢業生。
參考文獻:
[1]張元洪;高校德育法治化的現實保障[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4年第1期
隨著教育信息化、“互聯網+”行動的不斷推進和數字校園建設、“三通兩平臺”工程的精準實施,教育也正式邁入了以網絡為平臺、數據爆炸式增長為標志、云計算為支撐的大數據時代[1]。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對整個教育系統產生了顛覆性的影響,也必將對教師的教育教學與個人發展帶來新的挑戰[2],對教師的德育勝任力提出新的要求。在大數據時代,海量信息和優質教育資源的開放共享削弱了教師傳統意義上的道德權威;網絡化生存中的人機互動更加凸顯出了師生間面對面交流和溝通的重要性;多維多變的價值觀念和學生復雜的價值訴求使得教師的價值引領作用在當下顯得更為沉重[3];慕課和翻轉課堂雖然減輕了教師的教學壓力,但卻對教師在學生的思想引領、價值型塑、人格感化和情感陶冶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總之,在新形勢下,教師完成立德樹人根本使命的重要性、緊迫性和艱巨性更加突出。教育作為鑲嵌在社會系統中的子系統,其發展必須與時代潮流相適應。這種適應雖然表現在調整課程內容和結構、革新教學模式和方法、應用新興設備和技術等多個方面,但最關鍵的還是在于教師要與時俱進地更新教育觀念,優化知識結構,提升專業水平。教師若想在大數據這股浪潮中游刃有余,就必須以自信的姿態、主動的精神和切實的行動提升自身的德育能力。那么,在大數據時代,教師德育勝任力的內涵應如何界定?它有哪些特征?教師德育勝任力又需實現哪些轉向?我們該采取哪些措施來培養教師的德育勝任力?這些問題都是當前德育研究亟需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大數據時代的教師德育勝任力
勝任力研究雖有將近百年歷史,但真正進入教育領域卻始于20世紀70年代末。研究主題聚焦在教育管理者的勝任力培養上,如美國中學校長協會構建了校長勝任力指標體系,以此來指導校長選聘和職業發展工作[4]。在我國,關于教師勝任力研究的最早文獻是2003年的《未來教師勝任力測評:原理和技術》一文,該文認為,“教師勝任力指教師個體所具備的、與實施成功教學有關的一種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專業價值觀”[5]。迄今為止,我國教師勝任力研究已走過15個年頭,并取得了不少有價值的研究成果,學者們從概念界定、模型構建、研究方法、勝任力測評及具體應用等方面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討。在整個教師勝任力研究中,雖然有部分學者對教師德育能力、教師德育素養(素質)、教師德育專業化展開了相關研究,如檀傳寶教授認為,教師的德育素養結構由道德與文化素養、學科專業素養和教育專業素養三部分構成[6]。但目前尚未有人提出“教師德育勝任力”這一概念并對其進行研究,更沒有人結合具體的時代背景來闡述教師的德育勝任力。進入大數據時代,傳統的德育環境不復存在,教育對象在不斷發生變化,教師德育勝任力的概念也需重新定義。在批判借鑒國內外學界關于勝任力、教師勝任力及教師德育能力(素養、素質)等概念的基礎上,并結合當前時展和社會環境對教師德育能力提出的特殊要求,我們認為:大數據時代的教師德育勝任力是指大數據時代下每個教師能夠成功實施德育工作需要具備的一系列顯著的個體特征;這些特征主要包括高尚的道德修養、先進的德育理念、豐富的專業知識、高超的德育能力和良好的數據素養。上述概念具有五個主要特征:一是全員性。由于“沒有離開教育的教學,也沒有離開教學的教育”[7],所以“教師即人師”,每位教師都應承擔起教書育人的使命。二是相對獨立性。雖然教師勝任力、教學勝任力、德育勝任力三者有重疊和交叉,但德育勝任力應該有其自身的獨特性。三是綜合性。教師德育勝任力是由知識、態度、能力和價值觀等多種因素構成的整體。四是時代性。教師德育勝任力是一個隨時展的動態概念,不僅傳統的德育素養不可或缺,而且教師還要“加強對時展的了解,與時俱進地進行道德學習,從媒介素養到國際理解,不斷增強自身的價值敏感性和價值選擇力”[3]。五是個性化。教師除了要具備通用的德育勝任力之外,還應彰顯出卡里斯瑪特質,表現出與眾不同的人格魅力。
二、大數據時代教師德育勝任力的轉向
整體而言,大數據進入教育領域,既是一場革命,也是一種挑戰;既是一次十分難得的機遇,也是一種無法回避的負擔。大數據在給學校德育的改革創新與轉型發展帶來福音的同時,也對教師德育勝任力提出了全新挑戰,需要所有教師的主動適應與積極作為,但在付諸行動之前,我們有必要弄清楚大數據時代下的教師德育勝任力究竟面臨著何種挑戰,需要從哪些方面進行轉向。1.德育思維由經驗式思維轉向數據式思維大數據不僅是一種信息資源和技術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種思維方式,即讓數據開口說話,讓數據成為人類思考問題、做出行為決策的基本出發點”[8]。思維方式上的變革是置身于大數據時代的教師遭遇到的最大挑戰。這是因為,在教育領域,教師長期以來已經習慣于依靠自身的常識、直覺、經驗或有限理性進行思考和決策,而很少去傾聽身邊數字所發出的聲音[9]。然而,大數據時代的來臨使得這種經驗式的德育思維難以為繼,教師的德育決策需要基于數據分析而制定。大數據具有的相關性、開放性、個性化和前瞻性思維可以幫助教師采集到有關學生品德發展的海量數據,通過數據挖掘和關聯分析,就能夠比較全面而準確地掌握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特征、思想動態、價值取向和行為趨勢等重要信息,教師就可以在此基礎上為學生提供符合其需求的個性化教育服務。顯然,這種數據式的德育思維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不僅可以為教師的德育工作打開新的思路,而且還能增強學校德育的實效性,因而也對傳統的德育思維造成了巨大沖擊。如今,當教師在德育實踐中遇到棘手的德育難題時,優先考慮的應該是嘗試著從數據視角去尋求解決方案,而不是沿襲傳統思維。2.德育重心由集體式教育轉向個性化服務由于師資力量、技術手段和思維習慣等因素的共同影響,當前的學校德育基本上是根據學生的平均水平和總體特征而實施的同質化教育,這使得我國古已有之的因材施教的教育理想始終難以落到實處。然而,有了大數據的支持,教師就能夠觀察和收集到每個學生的品德發展數據。這些數據為教師讀懂千差萬別的學生打開了一扇窗戶,也將促使德育重心從宏觀的群體教育轉向以學生為中心的個性化服務。在大數據時代,學生道德需求的多元化和個性化趨勢日漸凸顯,教師就應該根據學生不同的品德發展水平和獨特的學習風格,選擇合適的德育資源組織德育教學及相關活動,其工作重心“從知識傳授逐漸演變為開展教學評估,根據學生學習節奏、進度和效果,為學生設計個性化的學習計劃和方案,與學生就學習效果、學習方法和學習計劃等進行有效溝通”[10]。此外,學生每一種品德的形成,其知、情、意、行四個要素的發展方向和水平也不盡一致,這就要求教師能夠根據相關數據識別出學生品德發展結構中的短板或不足,從而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補救。當然,大數據只是為個性化德育服務提供了條件支持和技術可能,若要真正實現,還需要教師付出果敢的努力和行動,不斷提升自身的德育素養。3.專業能力由傳統素養轉向數據素養大數據雖然為教師能夠勝任德育工作創造了有利條件,但同時也對教師的專業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從傳統素養向數據素養轉變。首先,教師要具有強烈的數據意識,能夠敏銳地察覺到海量數據中真正有價值的信息,并能快速而準確地捕捉到這些信息。其次,教師要具備篩選和清洗數據的能力。大數據的海量性和復雜性特征導致了數據的價值密度離散、容錯率增大,如何通過強大的機器算法實現數據的去冗降噪和價值提純,是教師面臨的一大難題。再次,教師要擁有較強的數據解讀和分析能力,能夠挖掘出數據背后的隱藏價值,賦予數據特定背景,使其成為信息,再對信息進行歸納總結,使其升華為教育智慧。譬如,在一次百以內加減運算的數學考試中,甲、乙二人的成績分別為100分和98分,如何看待這一微弱差距,不同的教師會表現出不一樣的行為。數據解讀能力強的教師會結合二人的知識基礎、學習習慣、性格特征等相關數據,客觀而準確地分析其中原因,進而在接下來的教育教學中為乙同學提供精準的個性化服務,如鞏固已學知識或克服粗心毛病。反之,數據解讀能力弱的教師可能會將這一差距僅僅看成是數字間的不同,出現解讀不夠或解讀過度的現象。前者認為二者間沒有本質差別而不問不顧,后者夸大二者間的差距而引發暈輪效應,這兩種做法都會為乙同學的發展埋下禍根。最后,教師還要具備對大數據德育應用進行倫理審視的能力,謹防大數據在德育應用中出現侵犯學生隱私、踐踏教育倫理、限制學生自由和阻礙學生發展等倫理風險。
1. 德育目標的淡化及虛化。從大德育角度看,我國的德育目標片面強調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片面強調遠景目標,片面強調遵從性等。從學校內部看,主題班會等德育教育活動局限于一些事例的呈現,導致德育目標的淡化;也有的偏重于德育知識的理論灌輸,導致價值判斷和德育目標的虛化。
2. 德育內容的陳舊與超越。中小學德育內容滯后于學生的實際和社會發展的現實,德育內容相對陳舊;不少學校德育教育的內容只注重德育的超越性,忽視其適應性;德育內容呈現方式單調,缺乏情景性;道德規范、道德教材呈現方式也顯陳舊。
3. 德育話語的霸權與控制。在不少學校,德育未能關注人性,尊重人格,學生主體沒有應有的地位,德育教育和德育活動的話語權被學校或教師所把持與控制。2012年4月13日晚,山東省東營市勝利第一中學八年級一班14歲女生李欣從自家五樓跳下,經搶救無效而身亡。教育權力為何能逼死不愿剪發的女生?一次次學生“以死抗爭”教育的痛心事實說明:當前教育并不具備喚醒學生的功能。因而,必須讓教育在民主與法治的軌道上運行,讓學校德育真正尊重人性,讓每個學生人格在教育權力面前能夠真正站起來!
4. 德育方式的單一與粗放。時代變化了,學生的信息量也與日俱增,但有些學校進行德育的方式依然是陳舊和粗放的:任務型的班會課隨處可見;在進行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引領時,許多學校主要依靠的是“道德說教”“道德灌輸”,內容乏味、形式單一;在遇到學生上網、手機聊天、早戀等問題時,多數學校一般采取嚴堵的方式,而在積極引導方面缺少良策。近日有微博爆料,武漢某學校開展了一場“校內禁手機,違者砸機”的行動,校方將沒收的學生手機砸毀,并設立“手機尸體展示臺”,以此逼迫學生專心復習迎考。
5. 德育時空的封閉和抽離。有人認為,德育是一種單獨的教育,它可以游離其他各育、脫離學生的整體生活,在一個相對封閉的德育課堂上培養人的德性。把學校德育從完整的教育中割裂抽離出來,使之成為學校中一個單獨的實體,試圖靠單獨的德育課程、單獨的德育教師、單獨的德育機構來實施德育;把學校德育從社會生活的整體大系統中抽離出來,使學校德育成為脫離生活世界的孤立實體,與社區、家庭缺乏密切的配合和聯系,在“封閉的思想無菌室”里,由德育教師傳輸理想化的道德信息。在德育的實踐、德育的評價等方面還有許多非生態的現象,在此不一一列舉。面對中小學德育的種種困境,我們要追問:德育的目標是什么?德育的“根”在哪里?
德育的終極目的到底是什么?這是全部德育改革與日常德育工作必須回答的命題。德育最終的目的只能是提升受教育者個體的生活質量和幸福生活能力。“以人為本”的德育一定是“人是目的(康德名言)”的落實。
(1)德育教育應從人性的底線開始。 2013年3月4日早7時許,周喜軍在長春 “為家超市”門口偷車,車內有車主兩個月大的嬰兒,車主許先生夫妻二人發動親友和好心人到處搜尋并向偷車賊發出自己的聲音:“我們只要孩子能夠安全回來,車可以送給你。” 24小時之后,人們發現嬰兒穿的衣服和包裹的毯子被扔到了附近的小溝里,犯罪嫌疑人將嬰兒掐死埋于雪中了。無獨有偶,在2013年2月6日,美國同樣有一個偷車賊盜車之后,發現車上有個半歲的孩子。孩子的哭聲讓偷車賊良心發現,把車停在路邊,打了電話給警察。警方立即到該地點將被盜的吉普車和女嬰救回。同樣的事情卻有兩種結局,這說明了什么呢?這說明人性的底線比道德的高標要重要。周喜軍顯然缺乏起碼的人性,而另一位盜車賊在發現車里有嬰兒之后選擇了棄車逃跑,而且逃跑之前還不忘記打電話報警。兩相對照,至少后者心存對人的生命的敬畏感。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不是靠雷鋒式的道德高標人物來說明的,而是靠社會中那些道德低下的人的人性底線來彰顯。
(2)學校教育應讓學生從小學會尊重他人,敬畏生命的重要性。善根是要從小培養的,而且是要從點滴的事情做起的。德育中最核心的內容就是成為一個有人性的人,這種人性要通過點點滴滴的事情、通過孩子的切身體驗傳遞到孩子的心靈深處。
二、提高德育水平的現實路徑
在2013年“8?19”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要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宣傳教育,把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和凝聚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之下。就學校教育而言,為落實好講話精神,把培養人的工作做得更好,就要堅持立德樹人,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
1. 堅持德育為先的原則。德育為先是一條重要的教育原則。一個人的優秀,歸根結底是人性的優秀;一個民族的偉大,歸根結底是人性的偉大。而人性的優秀和偉大,從一定意義上說就是“德性”的優秀和偉大,德育就是“指向人的德性培養的教育”。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說:“道德普遍地被認為既是人類的最高目的,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中小學要真正重視德育工作,學校教育工作者必須真正確立這一重要的觀念:德是做人之基,只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榮辱觀,學習才有動力,成長才有保障。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指出,“以人為本,推進素質教育是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戰略主題。”素質教育是應該給學生終身受益的素質的教育。讓學生終身受益的東西是什么呢?一個是思想素質,它是學生做人的基礎;一個是思維素質,它是學生做事的基礎。
2. 深化核心價值的融入。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要求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中小學教育全過程。核心價值要融入課堂教學全過程、融入社會實踐全過程、融入校園文化建設全過程、融入班主任工作全過程、融入學校管理全過程。
學校德育應達到“教育無痕、情智共生;植入心底、高峰體驗”的境界。核心價值觀的融入首先需要學生主體地位的真正確立,學生是一個有自由思想和發展的生命體,“一顆被緊緊裹住的心是不可能有生命彈性的”,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的精髓融入學生的心底必須營造開放、民主的文化心理環境;其次,需要呼喚教師主導角色的真正回歸,德育是“心靈與心靈的溝通,靈魂與靈魂的交融,人格與人格的對話”,教師的德育實踐能力和教書育人水平的提升,是有效進行核心價值觀融入的前提,因為學生是在教師的發展中成長的。
有了學生權利的回歸和教師角色的轉變,我們的中小學德育就有可能變為因材施教、學思結合、知行統一的德育;變為自覺主動、活潑生動、師生互動的德育;變為充滿著“愛”、洋溢著“情”、體驗著“樂”的德育;以日積月累的“浸潤”與“孕育”為手段的融入,一定會在學生思想深處播下德育種子,成為感召學生心靈的偉大力量!
3. 夯實現代德育的基石。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指出:加強公民意識教育,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理念,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公民意識是公民在公民社會中所形成的對于自身主體性、權利和義務、社會身份、政治地位等的理性自覺。公民意識事實上是公民在思想、觀念上的自我確認。
公民意識教育的基本內涵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考慮:從本體層面上,從內心深處認同“我是國家的公民,我與國家為一體”;理念層面上,牢固樹立法律意義上的“主人意識”“平等意識”;實踐層面上,充分行使權利,認真履行義務,提升公民品位。夯實現代德育的基石――公民意識,必須:
(1)明確目標。培養認同、理解、遵守與維護國家憲法,關心并參與公共事務,具有獨立思考能力,敢于承擔責任,對民族的傳統和文化有歸屬感的現代公民。
(2)形成系統。在宏觀上將中小學的課程進行整合,形成一定體系,從而在課程中對學生進行系統性的、專門性的、持續性的公民意識教育。
(3)牢記責任。責任是公民品質的核心,是衡量公民道德水平的重要尺度。公民意識的核心可理解為權利意識和責任意識。
(4)積極體驗。公民意識教育必須革除傳統的“教化”理念,拋棄傳統的“說教”模式。從“矯正”“防范”轉化到以學生為主體的“主體”“參與”。把“講德育”變成“做德育”,這是德育的現實理性選擇。
(5)利用環境。學生的生活離不開學校和社會,公民意識教育的開展需要良好的校園環境與社會風氣的保障。
4. 關注德育文化的浸潤。讓道德的血液流淌在道德的血管里, 讓德育的滋潤滲透在育德的實踐中。德育,需要文化浸潤。文化蘊含觀念境界,決定價值追求,左右教與學的內涵,文化的層次決定育人的層次。人是文化的主體,獨立人格是在文化活動中塑造起來的。恩格斯說:文化上的每一次進步都讓我們向自由邁進一步。文化的熏陶讓學生呈現美麗人格的側面。
在育德實踐中堅持文化育人,直入學生的心靈世界。學校德育不僅是讓學生知道道德的知識、概念和律令,而是要在具體的育德實踐中指向學生的心靈,在微處用力,播下一顆道德的種子,收獲幸福的人生。
(1)育德要堅持“價值引導與自主選擇”相結合。道德教育既要使學生樹立自己的價值觀,又要使他們形成價值共識,尊重他人的價值選擇;既要使他們自主判斷、自主選擇,又必須給他們以價值引導。教育是一片云推動另一片云,一棵樹動搖另一棵樹,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
(2)育德要堅持“道德規范與人生體驗”相結合。道德教育是外在的“教”和主體內在的“化”的有機結合。“教”側重從感性的角度讓學生感受領悟道德的準則,“化”是通過優秀文化來凈化學生的心靈,從而把道德的體驗、道德的感悟升華為道德的理性層次,上升到一種自覺的境界。
(3)育德要堅持“道德教化與文化浸潤”相結合。道德教化應該以“道德內化為目的,尊重和發展人的道德學習能力,并依托社會的德育化,克服學校德育對個體道德學習能力的擠壓,在社會過程中強化和充分發揮個體道德學習能力。
班級文化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思想行為。環境文化,目標育人;管理文化,行為育人;交流文化,情感育人;課程文化,綜合育人。把道德規范和文化中真正有價值的內涵植入學生的個體生命之中!
5. 建構積極心理的場域。關注師生身體發展和心理健康的和諧是提高學校德育水平的一項新舉措。實施積極德育,最大限度地拓展學生的精神疆域,幫助學生最大限度地獲取人生的幸福。幸福教育要以學生發展為本,培養“幸福學生”,成就“幸福教師”,創建“幸福校園”,最終使學生獲得幸福的能力。以積極心理學為指導的積極德育,通過培育學生的“積極自我――積極情緒――積極關系――積極目標――積極品質”等途徑,幫助學生把握快樂,投入積極而有意義的一生!
6. 重塑德育隊伍的榜樣。亞里士多德認為,“道德是一種在行為中造成正確選擇的習慣,且這種習慣乃是一種合理的欲望”。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因此,教師及他人的示范是無法替代的力量。
1956年 ,當代成人教育和閑暇問題的會議在布拉格召開,標志著閑暇教育成為教育領域的全新課題。但是閑暇在教育領域的借鑒在我國起步較晚,據相關數據證實,我 國最早的研究始于 1987年張新平在《教育研究》上發表的《關于閑暇教育的幾個問題的思考》。而后,閑暇教育才逐漸滲透到德育研究的領域。邱偉光學者 ,成功論述了“閑暇德育”,把“閑暇教育”和“德育”合取兩端。諸說之言,大抵著眼于德育困境,狀言德育回歸生活,由是而皆有所得。
一、 閑暇德育之于“時代”與“美德”的新坐標
“有人說過:告訴我你在可以為所欲為的時候做什么,我就可以告訴你,你是哪類人。”其實,這句話內在的預設了閑暇的功能,即閑暇真實地映射了個體的德性特質。既然閑暇鏡像映射個體真實的德性特征,那末,德育是可以從這種真實性的德性現狀,基于閑暇時問進行德育教育。然而,當前對大學生進行閑暇德育既是站在歷史基點符合 “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更是順應了德性的內在邏輯發展需求,即更加關注依附于個體的美德倫理。
(一)“以人為本”之于閑暇德育的出發點
對閑暇德育的理解,必須是建立在對閑暇的剖析之上的。閑暇早在古希臘時期,亞里士多德就闡述過:閑暇是休閑的前提條件,同時也是休閑要達到的目標。而按照皮珀的看法:閑暇是一種尋常的人生哲學,是一種生活的觀念,但閑暇不是休閑,也不是玩樂,閑暇的真正源頭是古代人的節慶崇拜活動。“閑暇的中心主旨在于追求寧靜的生活”,“適巧觀看和傾聽是閑暇的最大兩個特征,我們追求閑暇并不是為了休閑和娛樂,也不是什么都不做,我們要處在‘沉靜’去觀看和傾聽這個世界在此,休閑表現的是一種手段,而閑暇是一個非功利性質的,最符合人性的世界,從這個意義上講,閑暇必然離不開一般文化的領域,其所代表的意義遠遠超過‘工具和目的考量,正是因為閑暇的這種和整體世界取得和諧的最高貴的形式” 和工業化環境下的功利價值的格格不入,才需要及時的實施休閑教育的正確引導,來促進人們休閑德育的形成。
當今高校所進行的閑暇德育,主要是在大學生主體自由、自主的狀態下,學生在選擇符合內心感受 、富有思想道德教育意義的活動,在自覺參與和體驗中,使 自己的思想感情得到熏陶,興趣愛好得到滿足,精神生活得到充實,進而道德境界得到提升,德育價值取向正確。而高校在進行閑暇德育主要是從兩個方面,一是高校在閑暇時間開展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動,二是指高校針對大學生閑暇生活而開展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動。對于閑暇德育的兩個方面其實是基于學校和大學生主體兩個層面的閑暇來開展的。二者都是在閑暇自由時問所開展的德育活動。高校的閑暇德育本身所追求的是在“自由”“體驗”的氛圍中進行德育活動的,在大學生主體自由選擇的空間內,自主參與和體驗的情境下,充分尊重在場的“人性”,改變了傳統德育所遭受質疑的“人學空場”。馬克思把個人的全面發展和充分的自由認定為未來理想社會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內容“自由”作為閑暇的核心始終是保證了人的主體地位,將人看做根本。所以,在本土意義上排斥了功利思想的閑暇德育,把“自由”、“體驗”作為合理性的依據,在理論上保證 了“以人為本”的落實,在一定意義上體現了“以人為本”為核心的“科學發展觀”時代主題。
(二)德性是閑暇德育的倫理選擇,要保證美德優先序列
如果說閑暇德育可以在一般意義的時間維度上,即在“閑暇”時間中實施進行解讀,那么這種解讀的維度勢必是淺顯的。閑暇德育從狹義上可以理解為在自由閑暇的時間來進行德育活動,但是更深層次上我們應該將其看做是由于時間變化而引起的教育對象的變化,即由“公共領域”的群體向“私人領域”的個體轉變。基于這種轉變,支持兩種轉變的倫理譜系也需要梳理:課堂德育面對的是公共領域,選取具有普適性的公德教育為重點自然是題中應有之義;而閑暇德育是立足于個體的“自由”、“真實”私人領域,作為私人道德領域的德行教育無疑是美德倫理。所以閑暇德育對于美德倫理的優先設計 ,是閑暇德育進行德性追尋的倫理保證。“閑暇生活由于具有自由與自為的特性而更能體現人的德性及其對德性精神的理解”。
從自主性、主體性程度來看,大學生閑暇道德教育是一種嚴格意義上的自主性道德教育,自主,個體性就愈加明晰。如果大學生合理地利用閑暇對大學生的人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在我國高等教育規模發展、普遍實行素質教育和學分制管理的背景下,大學生可自由支配的閑暇時間日益增多。充裕的閑暇時問為大學生獲得舒適的人生體驗、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發掘自身的創造力提供了機會然而,閑暇德育基于閑暇來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主要還是道德教育來維系的。只不過這種道德在譜系上不同于課堂的德育,因為閑暇中大學生生活情境發生了變化,這種變化主要是側重在私人個體領域。
“美德倫理(the ethic of virtue)指作為道德行為主體的個人在與獨特的社會身份和人倫位格直接相關的道德行為領域或方面所到達的道德卓越或者優異的道德成就”。美德倫理是在個人、特殊領域的相關闡述。對于私人領域的“美德倫理”對個體德性的意義是明晰的。“而且,在很多情況下,這個生活領域也是私人化的。特別是在現代社會,人的閑暇生活,以保護個人隱私的名義,多處于一種隱匿狀態,可以不受他人干預。因而,閑暇生活,是一種自由狀態的生活,是一種自為的生活狀態,因而更能體現一個人的德性及其對德性精神的理解,更能本真地反映一個人的德性品質”。閑暇德育要關注大學生個體的私人領域,啟發教育個體的德性發展,這是閑暇德育的中心。于此,在閑暇德育的倫理維系中美德倫理優先于公德教育。
二、大學生閑暇德育困境——閑暇悖論和德性背棄
基于對歷史和邏輯維度的梳理,我們對于應然層面的閑暇德育有了明晰的理解。這種應然層面的解析,向我們大學生宣示,憑借近乎理性的力量,我們不僅可以實現對于自身在閑暇時間真切的認識和體驗,而且還可以基于現實的邏輯來實行閑暇德育,在自由體驗當中達到一種完滿的理性境界。而在實然層面,大學生閑暇德育的實踐過程中都呈現出一種內在的現實困境,即是閑暇時間的閑暇生活悖論和德性背棄。
(一)閑暇悖論:大學生閑暇生活走向兩個極端
閑暇德育從本源上看是在閑暇時間中來進行的。大學生閑暇時間是指除了上課、完成布置的作業、處理個人事務及滿足生理需要等所用的時間之外可由個人 自由支配的一切時間。閑暇生活主要包括四項:娛樂、學習、休息和交往。由于個人價值取向和理念的不同,在 閑暇時間中所選擇的生存狀態也是不同的。所體現的確實是一種閑暇悖論。
首先 ,大學生的閑暇生活陷入了“學習”和“閑暇”兩難。在實際生活,大學生們對于休閑的理解大多停留在“為彌補當代生活方式中人們的許多要求創造的條件”的層面上,這樣一來人們“學習”(嚴格來說就是學習知識性和技能性實踐活動)之余的自我保留時間就轉化為了另外一個形式的“學習”其目的是為了給以后的工作、生活提供新的力量,這種以休閑為幌子而為了真正工作準備條件的活動大學生還是處在沉重的心情狀態中,即使是“休閑”也不能做到輕松 ,這就是大學生閑暇生活“閑暇”與“學習”兩難。閑暇是幌子,成為功利性學習的附庸。
其次,閑暇生活 “醉生”,滋生懶惰情緒。據國內學者的調研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大學生所花的最大量時間集中在低俗層次,即純粹為消磨時間而花掉時間。這種情況表現在學習之余,即是在空閑時間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怎樣的把屬于自己的閑暇時問用來提高自己的心智和達到自己和世界的和諧統一,使自己的休閑處在一片茫然的未開發的狀態,在這樣的背景下,閑暇時問和勞碌時間對于個體沒有任何的實質性意義,這是懶惰情緒滋長的一個重要溫床。
(二 )道德失范:閑暇生活中德性的背棄
如果說大學生閑暇生活是以閑暇為幌子來尋求功利主義的自我財富是閑暇生活的一種悖論,那么這種悖論本身至多對于個人是一種成長困惑。而更大困惑還在于閑暇生活中道德失范,大學生個體德性缺失和閑暇教育中倫理譜系的混用是現實問題。
首先,大學生在閑暇時問中實踐活動德性缺失。一種德性是一個人的狀態或性情(disposition)體現“這種性情是以一種方式而非其他方式來行動,它并不是以前的行動偶然堆積下來而成的一種結果,而是支持他的誠實性情的一種決定、一種選擇。德性要求作為一種品性 ,為了正當的理由做正當的事情,而沒有嚴重的內心不情愿的反抗,以這種方式來發展你的品性 ”。德性作 為一種穩定的心理狀態,直接驅使和反映了大學生的行為特征是否出于道德的。而相關調查證實,大學生閑暇時間里的活動德性成分缺失,德性主體消解。即大學生的閑暇道德觀念不夠清晰,閑暇生活中個體行為自控能力不強。
其次,在閑暇德育中德性教育倫理層次錯亂,最終背棄了大學生德性成分。其實在前面對于閑暇德育的論述已經明確區分了閑暇德育和課堂德育區別之處。對于其不同取向和領域,德育的倫理譜系要發生一定的變化來調適。課堂德育面對的是公共的群體,普適性的公德教育是必然的;閑暇德育切入了私人、個體領域,偏于個人領域的美德倫理教育也是倫理譜系選擇的要求。所以,對于兩種層面的德育譜系的劃分和使用,是取得實際效果的重要前提。
“現代德育在實現世俗化的同時,也出現了向公共德性、功利德性的轉向。但由于過分關注公共生活和道德的功利性,忽視了德性對精神與意義的追求,可能就走向了反面:原本是成就一個理想狀態的人、關注人的精神歸屬的道德教育,在現代教育中卻成為教人過公共生活的社會訓誡方式”。這種過分關注普適公德教育在閑暇德育的教育所產生的成效是微弱的。當然,這種微弱的效果并非德育本身帶來的,但從發生學角度上講,至少可以說是大學生閑暇德育過程中倫理譜系的混用的結果。這種結果,在長期于“個體理性相差異、相抵觸,而且經常以超越個體理性之上的身份存在。這種超越性可能導致德性被異化,因為它會在一定程度上剝奪個體對公共領域善的判斷與選擇權利”。大學生的閑暇德育中德性自然背棄。
三、路徑探討:重構閑暇與德性的關聯
首先,需求層次的范疇。從根本上講,閑暇是人的一種本質的需要,即人們在獲得充裕的自由時問后,必須要在閑暇時問內“有所作為”。但就是需要的這種表面上依主體而呈現出不同樣式的屬性,使得人們基本上忽視了需要的合理性,“需要存在,需要意識與人的活動之間的零距離存在狀態,使對需要存在及其需要意識之合理性的反思和批判缺少了必要的空間距離,于是人的所以需要以及需要的主觀表 達形式即需要意識便獲得了自發的合理性”,因此需要達到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的統一也是大學生閑暇德育的一個重要方面,不能簡單的把人的自由時間的處置和利用看成是與他人,與社會無關的事情。而換個角度看,把閑暇時問中大學生的所作所為與社會的精神文明的客觀要求聯系在一起,雖然從短期或是從單個個體看,是不符合閑暇的原始意義的,但是作為整個人類對整個世界的關照的第一步,其意義卻是巨大的。這也是現階段休閑德育培養大學生的休閑情操和休閑意識的起點。
其次,注重大學生的體驗范疇。“體驗”概念在西方美學史上經歷了認識論、本體論和解釋學這三個發展階段。體驗概念的發展有二個特點:其一,隨著體驗概念的發展,體驗的主體性精神一步步凸顯;其二,隨著體驗概念的發展,體驗的非理性因素越來越濃烈。“‘體驗 ’是作為‘理性’的對立面而出現的。我們可以把‘體驗’視為現代西方哲學領域出現的一種新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是對理性主義哲學慣用的邏輯思維方式的一種有力反抗”。閑暇中的體驗是一種情感體驗,即是以一種大學生個人化的方式通過自由選擇來度過一段閑暇時間,并在整個過程中對于自我主體的尊重和對于自己內心的真切情感體驗來形成主客體之問的溝通與默契,這種夾雜著審美情趣的休閑體驗是個體休閑情趣和休閑意識提高的重要途徑與動力。但是在大學生休閑德育的現代性啟發上,要看到體驗作為一種情感體驗的大學生個體差異,因此有區別的因材施教也是提高閑暇體驗值得注意的。
再次,對于德性范疇的反思。德性通常是指人的道德本性,當代學者認為德性一詞具有兩層內涵,即本體論上的內涵和倫理學意義的內涵,這里的德性指后者即人的道德品質。實際上,休閑與德性之間具有其不可分割之處,因為在閑暇之中人們對生命的存在狀態的關以及對于人的精神層面的追求也會多起來。無論址公共道德還是對私人道德的關注都會無疑增加人對于個體和世界意義的體驗與領悟,這一方面給德性的形成提供了契機,但是另一方面也在客觀上給閑暇教育提供了方向,即主體本真的意義和對于自由、閑暇的體味和追求。在此,伴隨著對人們的理想信念教育,防止信仰危機對休閑生活的的戕害也是休閑德育的內容之一。雖然,公德與美德都是對道德產生提供了契機,但是閑暇德育在切人道德教育中,本質是回歸大學生生活、本真狀態,在私人空問世界體驗德性和道德。立足于私人領域的閑暇德育對于德性范疇的反思,還要注意倫理譜系的選擇,這種選擇要具有優先序列。所以,更要注重德性范疇中的美德倫理來發揮功能性的主張,保證閑暇德育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龐桂美.閑暇教育論[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64.
[2]約瑟夫 一皮珀(劉森堯譯).閑暇:文化的基礎[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73.
[3]孫明福.大學生閑暇分析與高校德育創新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 ,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