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社會性功能匯總十篇

時間:2023-07-05 16:32:5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德育的社會性功能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德育的社會性功能

篇(1)

由于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城市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體育的社會性本質與功能也越來越多地顯現出來,尤其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召開使人們對體育的認識更加全面和深入,體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與接受,大眾體育的概念越來越深入人心,體育為群眾服務,為社會服務的功能也逐漸增強。

一、體育的人文精神

從21世紀開始,體育的人文精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加強體育的人文素質也成為體育工作者與教育者的共識。體育兼具自然、科學和人文三者融合的價值和意義。長期以來,按照國內的分類和思想方法,人文被消融在科學之中,體育的人文目的也就被涵蓋在科學的目的之中,甚至認為經過專家學者統計的科學數據才是解決人們身心健康發展的唯一方法。因而體育人文的價值被淹沒了,體育人文精神的獨特性和特殊性被忽視了。如此一來,與體育強調的科學性相比,與強調知識、技術和體質“顯性”元素相比,對“顯性”元素起決定作用的“隱性”元素―體育人文精神的培養就顯得很不夠,對體育人文價值的研究被忽視。而頗具諷刺意味的是,體育的人文精神恰恰為人們提供了一種契合教育本身的生活工具,是一種身體運動的習慣、精神,是情感、人格的陶冶過程,是人生命發展過程的“本源”需要。因此,科學與人文的融合是體育走向人性回歸的必然選擇,這不只是一個體育文化問題,更是一個社會文化問題。

二、體育的社會性本質表現

1.體育的大眾化本質。體育的大眾化是現代體育的社會性十分突出的表征。大眾化亦即人人化,說明其活動的普及化程度極高,達到了不分性別、年齡和社會階層,人人參與的社會狀態。應該強調的是,體育的大眾化表征并不是從它誕生的時候就自帶的一種特征。在采集狩獵時期,由于性別不同和勞動分工,男性所要掌握的技能與女性有較大的差異,并在文明進化過程中,形成了對不同性別的行為評價標準。在體育領域中,性別排斥現象同樣存在,直到1900年第二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上,11名女選手的參賽才宣告了體育國際舞臺上男性獨演的時代結束,體育的參與方式開始向無性別差異的方向發展。20世紀以后,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社會政治關系的變革,特別是社會法制化趨勢,使得不同社會階層的人在個人權利上逐步失去了差異。那些本質上根本就沒有社會階層差異的活動,如體育運動,便以十分迅速的方式向社會各階層滋生蔓延,成為了這個世界中最具大眾性的社會活動。從本質上講,體育的大眾化發展就是消除社會差異。

2.體育的生活化本質。生活化是現代體育的社會性表征的一個重要方面。體育源于生活,并在社會生活中演變和發展。但這并不意味著體育的生活化。體育的生活化意味著體育如同吃飯睡覺那樣,成為這個社會中每一個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體育的生活化以大眾化為前提條件,也就是說,體育必須作為日常生活的一個內容納入廣大民眾的需要范疇。

盡管運動是人的一種基本特征和需要,但體育運動與人的物質需要的滿足并沒有必然的聯系。因為,體育運動是一種以精神成分為主的社會文化形態,如果說對人產生的物質意義可能在于對生活主體的生活能力的訓練和培養,即對人體本身產生的物質效應。一些關于生活方式的研究認為:生活主體的體力是生活主體進行生活活動的基礎,體力是生活主體進行生活活動的物質基礎,而體育運動則是改善和發展這種物質基礎的手段和方法。

三、發揮體育的社會作用

1.學校體育教育對發揮體育的社會作用的意義。學校是學生進行健康教育和接受體育知識及技能的場所。現在,學校體育教育與學生的終生教育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走向工作之后能夠把自己在學校中所學的知識和技能為自身的健康服務。

2.加強社會的宣傳和教育。利用社區街道的作用,加強社區健康教育,使社醫成員積極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同時應開放學校、政府單位和事業單位的運動場所,政府應把贏利性和公益性兩種不同性質的場所分開,不能都轉成贏利性,兩者都應兼顧。社區和政府應多舉辦參與面廣的體育活動,提高全民參與意識。

3.發揮企業的能動性。在經濟社會的今天,企業職工占全國總人口的比例越來越大,企業是創造大量就業機會的單位。體育的社會作用根本是促進全民健康,從而提高人民的社會滿意度。雖然當前社會的發展仍然要以經濟為中心,但是經濟的發展應是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不能以犧牲廣大職工的健康為代價。政府應做好杠桿的調節作用,發揮企業能動力,積極有效地使職工參與到體育健康的活動中來,最終群眾體育才能得以提高。

參考文獻:

篇(2)

隱喻是社會語言學研究的重要內容,社會語言學家擴大了隱喻的研究范疇,把換喻、擬人、提喻等都歸屬到了隱喻的范疇中。關于隱喻功能的研究一直是社會語言學界關注的焦點。基于以上原因,本文以社會語言學為基礎,探討了隱喻的相關功能。

一、隱喻的構詞功能

社會語言學認為,隱喻是通過一類事物來理解并體驗另一類事物,其不僅指一種語言現象,更是人對社會的一種思維方式。人們在給社會中新事物命名的過程中,常常習慣用已經存在的相似事物的概念去創造,這是因為人類有著隱喻的思維,同時也有利于社會成員對新生事物的理解和記憶。在漢語中有著大量用人身體詞匯而創造的隱喻詞匯,這些隱喻詞匯所表達的事物與人體特征在某一方面有著一定程度的相似性,這就是隱喻的構詞功能,例如“首腦”體現的是控制功能,“祖國的心臟”體現的是政治的中心性,“機械手”體現的是手的抓握功能等。

二、隱喻的表情功能

人有兩種屬性,分別是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而相對應的,人也有生理需求和情感需要兩種需求。從社會語言學的角度來看,語言是人類在社會交往中的一種交際工具,其中科學性的社會語言往往難以滿足人類的情感表達需要,這時隱喻就是人類表達情感的最佳工具之一。文字是思想感情的載體,社會語言學將語言當作一門科學來研究,但科學化的語言研究往往不能展現出語言的表現力,無法真正取代創造力豐富的隱喻語言。隱喻性的語言是人類表達內心世界和內心情感的重要工具。

三、隱喻的美學功能

隱喻是詩人常用的一種寫作手段,是詩人想象的翅膀,從社會語言審美的角度來看,隱喻的美學功能十分明顯。隱喻能夠為平淡如水的語言增添特色,為文章增加魅力,能夠讓人們在社會語言交際中進行超乎實體的思索,去想象一個超越社會、超越自然的世界。從這個角度來看,隱喻屬于感性思維的范疇,在社會語言學中,感性不能取性來進行審美,但審美過程中如果失去了感性,則會讓社會語言失去個性和人文性,使得社會語言變得沉悶、乏味。隱喻的魅力在于打破理性思維的限制,呈現出多層次、實虛相生的一種意境。

四、隱喻的文化功能

文化是社會的一種重要屬性,而社會語言與文化則有著一種鏡像關系,能夠展示一個社會、一個民族的文化。從社會語言學的角度來看,社會語言本身就是社會文化的重要載體,在任何社會語言中,隱喻都能夠展現出一種文化特性。任何國家的社會語言都有“桌子、母親、學校”等詞匯,這些詞匯是所有國家所共有的東西,并不能展現出文化特性,而“臥薪嘗膽、四面楚歌”等詞匯則能夠體現中華民族的一種民族文化,這些是其他國家所沒有的。這一類詞匯體現出不同社會人類思維的相異性,從而將隱喻的文化功能展現得淋漓極致。

五、隱喻的教育功能

隱喻在教育中也有著很大的功能和價值,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教師通過教學隱喻來進行教學反思,二是教師通過隱喻來制訂學科教學策略。隱喻在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有效促進教師進行教學反思,改善教學質量。國外對于教學隱喻的研究相對廣泛,且證實了教學隱喻的重要功能,而我國關于教學隱喻的研究還相對較少。在教學策略上,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熟悉的事物來類比學生剛剛接觸的、抽象的、難以理解的事物,從而加強學生對于新知識、新概念的理解程度。

本文以社會語言學為基礎,探討了隱喻的構詞功能、表情功能、美學功能、文化功能和教育功能。隱喻性的語言在現代社會語言使用中有著重要的功能,其生命力強大,能夠展現出主觀社會和客觀社會的感知和體驗。

篇(3)

中圖分類號:N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78(2013)07-265-02

科學具有解釋,從科學知識的內在邏輯與現實作用來看,科學的解釋既是科學知識內涵和外延的重要展現,也是科學現實作用的重要方面,這兩個方面存在著極為密切的聯系。

一、科學的解釋性與內在邏輯

科學的解釋性是指對于科學靜態和動態的一種分析,即對于客觀物質世界物質本質與發展規律的一種解釋。也就是說,科學的這種解釋一是試圖分析事物、現象之間的聯系,而是解釋事物運動、發展、變化的規律。事物之間的聯系或者關系包括因果聯系、必然性關系、功能關系、本質關系、結構關系等等,而事物運動規律則包括概率性、起源性和發展性解釋等等。

因果聯系是科學對于聯系解釋的極其重要的一方面,因果聯系是事物之間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尋找客觀事物的原因,或者試圖解釋事物發展的結果,這是科學研究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方向,如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所揭示的,因果之間的聯系是復雜的,可以具有多種多樣的情況存在,具體可分為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同因異果、異因同果等等多個方面,這揭示了事物發展變化的多樣性和復雜性,這種復雜情況的出現,并不說明科學研究的困難,恰恰說明了科學研究的必要性,科學研究就是要不斷發現客觀物質世界本身所具有的這種復雜的聯系,對其在不同事物和事物演變過程中的具體特性進行甄別、揭示與分析,從而使人類在更廣泛、更豐富和更深入的層次上認識事物,盡量減少超出人的認識之外的因素,發現事物內部的某種穩定性和常態性,使自然和客觀世界整體能夠盡可能處于人類的認識和控制之下。

科學研究只是所以可能和必要還在于對于必然性的認可。必然性聯系是指人類通過科學研究不斷揭示事物、現象內部和事物、現象之間存在的穩定的、必然的、確定不移的趨勢和關系,這主要是基于事物之間和事物發展過程中事物聯系的復雜性和豐富性所決定,科學技術所遵循的哲學路線是可知論、決定論和反映論,可知論是表明人類通過科學研究是可以正確認識無限發展的客觀世界的,并且通過自己的觀察、思考、分析與研究,能夠揭示其外在狀況與內部規律,揭示其所存在的多元化聯系和發展趨勢,并在此基礎上是人類能夠正確面對客觀物質世界,展開自己正確的實踐行動,決定論是說明科學世界不是雜亂無章的隨意堆放在一起的,事物的發展也不是毫無規律可循的,而是完全相反,事物之間存在著聯系和內在規律,所以我們面對的這個世界是具有穩定性的,可以具有大量常態性的變化和內在的趨勢的。

反映論是指人類的認識是對客觀世界的一種復寫、攝影和反映,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反作用于物質,人類的認識必須服從于客觀世界,而不是以人類的認識來創造這個客觀世界,所以在客觀物質世界面前,人類不能創造聯系和規律,因為作為客觀物質世界的一種屬性,聯系和規律是客觀存在,人們只能認識,而不能去創造,所以在事物發展的過程中,人們必須通過科學研究不斷揭示客觀世界所存在的這種聯系和規律,而不能改變這種聯系和規律本身,我們只能尊重這種聯系和規律,只有在尊重客觀現實的前提下才能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

篇(4)

中圖分類號:C9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25-0135-03

一、問題的提出——城市軸線缺少社會交往

通過城市軸線對城市空間進行整體組織的規劃方法,在古今中外許多大城市的規劃案例中都得以運用。一些著名的城市軸線推動了城市形成,見證了該城市的壯大和發展。隨著城市化的進程加快,城市規模日益擴大。城市軸線作為城市整體布局的核心規劃直線,便當仁不讓地出現在許多大城市的規劃版圖之上。

由于中西方不同的城市,依據自身的自然、文化等特點對自身進行規劃設計,因此不同的城市軸線顯現出了風格相異的特征,也承擔著不同的城市職能。總結一些著名城市軸線案例,我們不難發現一些共同的特征:

首先,城市軸線一般都是城市的交通主干道,承擔繁重的交通職能,因此許多大城市的城市軸線都是寬馬路,延伸長、路面寬大是其首要特征。如北京新中軸線(長25公里,寬約1公里);巴黎軸線中的香榭麗舍大街(有兩道8線行車的大馬路)是巴黎最為繁忙的主干道。其次,儀式性和政治性。城市軸線大多與一些特殊的城市職能相聯系。如:北京的新中軸線“超長尺度的外部空間滿足了閱兵和游行的需要”[1]90;華盛頓國會——白宮軸線“豐富的空間變化”[1]91體現了美國的民主思想。此外,城市軸線也大都是景觀軸。如柏林軸線上的紀念性景觀勃蘭登堡門及其周邊的蒂爾加滕公園;浦東世紀大道也是典型的園林景觀與交通干道結合的案例。

總體而言,城市軸線是寬大的交通干道,它具有很高的秩序性、發揮著強大的儀式功能。筆者發現,對城市軸線的探討,很少涉及其社會交往功能。那么,城市軸線真的缺少社會交往嗎?本文將對城市軸線的社會交往功能進行探討,并分析城市軸線如何才能實現良好的社會交往功能。

二、研究對象及內容

通過對國內外一些著名的城市軸線案例的研究,筆者發現不同的城市軸線周邊的社會交往程度是不盡相同的。而人行道的設計關系到城市軸線社會交往的活力。例如,巴西利亞軸線由于“重車輕人”的烏托邦式的設計,導致了其城市軸線沿線社會交往程度普遍較低;而巴黎軸線、上海世紀大道則恰恰相反,其人行道的設置增添了軸線活力;香榭麗舍大街的人行道在改造前后,也呈現出截然不同的社會交往程度。總之,總結典型的城市軸線案例可以發現,人行道及其空間設置是決定道路社會交往最關鍵的因素。

因此,本文將以人行道作為切入點,選取三個典型的城市軸線案例(巴西利亞、巴黎、世紀大道)對城市軸線的社會交往功能進行研究。首先,通過分析巴西利亞軸線社會交往程度偏低以及巴黎軸線人行道改造前后的社會交往差異的原因,來論證城市軸線的交往與人行道的設置與否密切相關;之后,以上海世紀大道軸線的實證研究為例,探討呈現出較好的社會交往的城市軸線人行道具有哪些空間設置的特點?對人行道進行怎樣的設計,才能有助于實現城市軸線的社會交往功能。

三、忽視人的尺度和交往——對巴西利亞軸線的批評

為了分散原首都的職能,巴西政府于1956年將首都遷至中部荒野。新都巴西利亞就此開始了“開墾式”的城市建設,可以說這是一座不折不扣的“人造城市”[2]13。巴西利亞的設計遵循雅典的原則,沿著東西、南北兩條軸線展開,城市格局如一只巨鳥,亦或像一架巨型飛機[3]22。東西軸線上坐落著象征國家權力的總統府、議會、法院等,具有極強的政治意涵;南北軸線兩側的用地功能則主要是商業區、住宅區、使館區[1]91。

巴西利亞軸線是現代城市規劃案例之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一個。由于這是一座完全“拔地而起”的城市,它更像是一個設計師筆下的藝術品、一個理想中國度,而不是一個將城市功能和現實的城市生活有機融合在一起的真正意義上的城市空間。因此,不少學者都指出“巴西利亞規劃正是從個人的純粹理性出發,忽略了……居民的多種需要的復雜性,忽略了城市是一個巨大復雜的綜合體,以至于這兩個城市更有點像天堂中的理想國——烏托邦”。建筑批評家休斯也認為這是“一個烏托邦式的噩夢”[2]14。總的來說,巴西利亞最為欠缺的一點就是忽視了人作為城市主體的存在。

巴西利亞最為忽視人性尺度之處在于兩條城市軸線的規劃設計上,人行道被排除在軸線的組成要素之外。兩條軸線都是以高速路為道路骨架、以汽車為交通系統的主要載體,以汽車交通為首要考量。與城市的十字形交叉結構相適應,機身是城市的交通主軸,是一條長約8km,寬250m的大道,向南北方向延伸長達16km的“兩翼”是平坦的立體公路。其他城市道路將城市用地劃分為不同的功能專區,市內道路均立體交叉,不設置紅綠燈[3]22。

人行道的缺失蠶食著城市軸線正常的社會交往功能。由于沒有街道,只有公路,人的出行必須依靠汽車來完成,人們缺少在外駐足、停留、小憩、活動的條件。因此,巴西利亞自然就成了一個在社會交往方面有著“先天缺陷”的城市。不少親臨巴西利亞的人都會有“中央車站是巴西利亞少有的人氣旺盛的場所”,“感覺就像踏上了另一個星球”之類的調侃[2]13。

總之,沿著巴西利亞軸線的規劃設計,過分依賴汽車交通和忽視人性尺度,人行道的缺失使其成為一個對步行者缺乏善意的城市,這也直接導致了城市的社會交往程度較低。可以看出,城市軸線人行道的缺失對于城市而言就是一場災難。

四、人行道改造前后的香榭麗舍大街——混亂與活力

巴黎城市軸線是西方城市軸線的典型代表。巴黎有南北和東西向兩條主要的城市軸線。東西軸線連接的盧浮宮、凱旋門和埃菲爾鐵塔等,是巴黎城市主軸線。香榭麗舍大街位于東西軸線的中段,全長1.8km,寬約70m,車行道兩側各有約20m寬的人行道[4]123,是世界最為著名的城市街道之一。在九十年代改造前后,香榭麗舍大街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兩種狀態,而這次改造的重點就是人行道。

在人行道改造前的20世紀80年代,香榭麗舍大街曾一度比較混亂,地面停車給行人造成極大的不便。城市規劃設計者們痛心地指出,香榭麗舍也難免大都市街道的通病,最大的問題是行人與車輛關系位置顛倒,人行側道一半以上停放著各種車輛,加之交通擁塞,行人行走受阻。

人行道改造工程始于1992年,工程旨在恢復散步大道原貌,為行人騰出活動空間。內容主要有:興建停車場,釋放被占人行道(由12m拓寬至24m);重鋪人行道路面,統一街道的整體風格;加種景觀樹木;重置路燈、長椅等公用設施;在最靠近建筑的5m范圍內,沿街餐館可設玻璃屋和露天桌椅提供餐飲服務[4][5]。

人行道改造完成后的90年代,原先人車地位倒置的情況得以改善,拓寬了人行道的面積,使得行人步行的空間范圍擴大;增加了露天咖啡館的面積,使得人們得以駐足停留,閑聊小憩,增強了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可能性。總體而言,人行道改造前后,香榭麗舍大街所展現出的社會交往程度截然不同。顯然,人行道經過改造后的城市軸線更具有活力。由此可見,城市軸線若要發揮出良好的社會交往功能,除了人行道這一必要條件外,更為關鍵的是對人行道空間合理的規劃和設置。

五、公共“客廳”——浦東世紀大道人行道上的社會交往

(一)對世紀大道的質疑

世紀大道是一條橫貫浦東的景觀大道,它連接陸家嘴金融貿易區和浦東新區行政中心,全長約5.5公里,寬100米,設12個車道和中央綠化帶,是浦東新區的最重要景觀大道,被譽為東方的“香榭麗舍大街”。然而,在建成之初世紀大道的設計受到了質疑的聲音,“再宏偉的構想也不能掩蓋世紀大道本身功能不合理的現實”[6]138,主要體現在:

第一,交通問題。由于選址的原因,世紀大道與其他道路形成了許多復雜的五岔、六岔路口以及其他畸形岔口,“交叉路口行人彷徨”是世紀大道面臨的最主要的問題[7]54。

第二,缺乏人氣。世紀大道的設計初衷是展示性大道,是漫步休閑的場所,然而事實上行人卻寥寥無幾。主要原因在于“大道本身100m寬的紅線尺度是對人流穿行的天然屏障,加上過往的車流,使得穿越大道只能在交叉口完成,很不方便”[6]138。

(二)無心插柳——世紀大道人行道實際發揮的社會交往功能

香榭麗舍大街雖然能夠吸引許多行人,但多為駐足或者小坐之類的淺層次交往。世紀大道吸引行人的能力不如香榭麗舍大街,但卻存在著許多長期性的群體性活動,形成了更穩定和深層次的交往。原本被認為會阻礙人氣的大尺度設置,恰恰為周邊居民提供了極佳的活動場所,彌補了在發揮社會交往功能方面可能存在的不足。

以東方路——浦東南路段總長約1.2公里的人行道空間為例。在傍晚至約22時這段時間內,有5個規模不一、形式不盡相同的活動群體(如廣場舞群體、太極拳群體等喜聞樂見的文娛活動群體)。這些群體長期以穩定的狀態長期井然有序地運作,體現在:(1)固定的活動時間,每日19:30—21:30是人行道人氣佳的時段;(2)群體的成員穩中有增。除了參與的成員較穩定之外,這些群體都非常樂意接納有意向加入的新成員;(3)群體的組織結構穩定。群體并不是零散個人的集合,而是具有一定的組織性的市民團體。其中一個代表性的群體“東方康樂排舞隊”為例,負責人統管日常事務,不可避免地與群體成員發生聯系;骨干成員自發地承擔起輔導新成員的任務。這樣,群體中的成員之間就形成了相互聯系的紐帶,使得成員一旦進入團體,就會緊密地成為群體一員,成員間交往的程度也較高。

世紀大道人行道呈現給我們的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冰冷的物理空間,而是一個與附近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社會性公共空間。借助人行道公共空間而自發形成、發展起來,不僅僅發揮了滿足附近居民活動、健身的淺層需求的功能,它更是聯結人們日常交往、構筑參與者社會關系網絡的一個小社會。

(三)怎樣的人行道能夠實現良好社會交往

影響交往和活動的一個重要因素是空間的物質環境。正如著名建筑師揚·蓋爾也一直強調空間規劃質量的好與否,會直接影響到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發生的可能性。世紀大道人行道公共空間為何具有很強地吸引周圍居民在此形成相應的互動、活動和交往的能力,而被稱為市民的“公共客廳”呢?

第一,人行道寬。世紀大道是浦東最重要的幾條主干道之一,由于景觀設置的需要,其人行道被設計成了“人行道寬69m,車行道寬31m”[8]10的罕見的寬闊人行道的形態。對世紀大道而言,這種寬面的人行道設計,為其人流的及時通行提供了物理尺度上的基礎,在滿足基本的步行需求之余,還可以同時作為群體性活動的場所,且不顯得擁擠。

第二,景觀大道和綠化隔離帶。首先,世紀大道的規劃初衷將其設計成東方“香榭麗舍大街”的景觀大道,良好的環境必然會吸引人們前來散步、活動。其次,綠化帶兼具隔離帶作用。設計師蓋爾曾提出,太過平直型道路若處理不好,很容易給人造成單調乏味的印象,可能會導致無法形成長時間的駐足。但是,世紀大道人行道上的景觀小庭院,形成了隔斷人行道與車行道的天然“屏障”,增加了安全感,有效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第三,鋪設人行道的材料。就步行道的鋪裝角度而言,首先是要確保路面平整,方便行人的行走;其次是鋪裝的舒適和安全。世紀大道全線的人行道采用的鋪裝材料是光滑的大理石地磚,并且磚體之間的接縫拼裝質量較高,這種高質量的路面條件是吸引人聚集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六、結論

本文從三個城市軸線的典型案例入手,對有無人行道的城市軸線進行了橫向的比較;同時也對香榭麗舍大街人行道改造前后的社會交往狀況進行了縱向對比。筆者做出如下總結:

第一,人行道對于城市軸線而言是必備的,倘若“重車輕人”就會像巴西利亞軸線一樣缺乏人際交往。正如雅各布斯所言,如果只注重汽車,就會使城市處于散亂的狀態之中,也會造成“城市的單調、乏味、凋敝景象”[9]327,“讓步行者吃盡了苦頭”[9]309。

寬大的人行道為人們的步行、駐足或者活動提供了可能。如巴黎香榭麗舍大街的人行道寬度達到20米;世紀大道的雙側人行道寬度更是達到了69米,這些寬大的人行道不會給人造成擁擠的感知體會,為人的聚集提供了物質空間的條件。因此,有人行道的城市軸線的社會交往狀況明顯好于人行道缺失的城市軸線。

第二,存在人行道并不能必然保證城市軸線存在良好的社會交往,關鍵是對人行道空間進行適宜的規劃設計,人行道的空間設置將決定城市軸線的社會交往程度。首先,寬大的人行道空間不會給人造成擁擠的感知體會,為人的聚集提供了物質空間的條件;其次,良好的自然環境以及人行道的硬件條件也很重要(作為景觀大道的巴黎軸線和世紀大道就具有良好的社會交往)。其人行道路面材質平滑、風格一致,也是吸引人的重要因素之一;再次,人行道與機動車道之間有隔離“屏障”,使步行者與機動車之間有緩沖地帶,使人產生駐足停留的意愿,為交往提供了條件。此外,便捷的交通也擴大了人行道的輻射范圍,聚集除了附近居民以外的人可以“慕名而來”,為交往帶來了人氣的保證。

總而言之,城市軸線是一個城市的核心直線,其社會交往功能的發揮,會給城市帶來更好的活力,是不容被忽視的。如何對人行道空間進行設置和整體規劃尤為關鍵。在規劃過程中,考慮到空間可能對城市活力產生影響的因素,對大道的人行道的空間設置加以優化,就可以使得大路也發揮其聯系人與人交往的功能,使城市更充滿活力。

參考文獻:

[1]董珂.談中西方首都城市軸線發展背景[J].城市規劃,2003,27(12).

[2]蕭峰.烏托邦式的——巴西利亞[J].科學大觀園,2006,(16).

[3]石曉風,魏薇.巴西利亞城市設計的人性化與形式美思考[J].華中建筑,2011,(4).

[4]孫靚.交通·景觀.人——比較上海世紀大道與巴黎香榭麗舍大街[J].華中建筑,2006,24(12).

[5]法國香榭麗舍大道歷史[EB/OL].http:///

temp/xxls/show_news.asp?id=26.

[6]陳雨.案例集萃[J].國際城市規劃,2008,(1).

篇(5)

全民學習型社會背景下,教育是一項公共產品,遠程教育是這個服務體系中重要的子產品,其功能主要體現在其促進教育實現價值的主導型方面,具體來說:(1)以目標為導向的教育服務功能。從資質角度劃分,遠程教育主要有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因此,遠程教育通過職業能力提升、科學知識普及、學歷證書獲得等為導向,可以幫助學習者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2)以拓展為目標的教育服務功能。遠程教育除了獨認行使教育應然職能,還可以成為線下教育的補充形式,比如輔助學校課程進行翻轉課堂或師生交互形式多樣化。隨著遠程教育輻射范圍的擴展,教育主管機構可整合國內及國際科技、文化及教育資源,通過打造專業化課程促進遠程教育發展的國際化程度。(3)個性化教育服務功能。個性化教育是學習主體自我選擇的一種學習模式,是學習者根據自己興趣和需求進行遠程篩選并參與學習的教學模式。

(二)遠程教育的交互功能

學習型社會是社會系統重要的表現方式,遠程教育具有表達社會主體思想交互的功能。(1)人機交互性。遠程教育的學習者通過網絡學習的人機交互,閱讀相關信息,理解文本資料,最終實現線卜學習資源與學習者的有效互動。(2)人際交互性。遠程教育的交互性還體現在媒體兩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和教學團隊之間的聯系與交流,各主體通過教學過程中提問、答疑、討論和協作,不僅增加了主體之間的感情交流,還建v.起更加強大的信任度,為順利完成學習任務奠定了良好的資源基礎。(3)學習者與學習模式的交互性。遠程教育是互聯網時代教學改革的必然,是傳統教育“教師主體性”轉變為“學生主體性”教學模式的變革,遠程教育提供了學習者自主選擇學習時間、學習地點和學習類別的空間,因而構建起學習者完整的自主學習體系,實現了學習者與學習方法的良好對接。我們已經越來越認識到,真正的學習是學習載體影響下的自主學習,學生只有具備了強大的自我學習和自我發展能力,真正的學習型社會才能建v.起來。

(三)遠程教育的組織功能

篇(6)

一、宗教的儀式性消耗――做擺

所謂擺,就是一種宣傳佛教慷慨布施精神的群眾性宗教活動,其活動主要圍繞買佛、送佛、敬佛、念經的活動而展開。“它是一個佛教的宗教儀式,但是這卻關系著擺夷的整個生活。這個宗教儀式,對擺夷文化具有全面的影響。”擺夷的擺呈現的是一種生產與消費的特殊關系。人們在儀式中消耗財物、與神進行溝通。

沒有一種活動能夠與擺相比,人們渴望做擺,并且對做擺有一種念念不忘、貪得無厭的心理。人們辛勤勞動,努力積累財富,只為做擺,這是對佛的功德,追求的是來世天國的幸福生活。擺不僅是一種宗教活動,它與擺夷的生活和社會結構密不可分。人們從出生就與擺結下了不解之緣。

擺是一種宗教儀式,在于宗教有著公共性質的集合與儀式,通過一致的活動強化人們心中的社會概念和情感,沒有現實的利益,但它“調整著人類計劃與現實的沖突,消減個人與現實的混亂”,它的作用是對整個社會而言的。擺之所以是一種純粹的宗教活動,因為做擺的目的并沒有夾雜著什么實際的利益,所得到的是一些內心的感覺和深厚的感情。人們要的是永生的信仰、來世的希望。

從各方面分析,擺夷做擺都是與社會相一致的。沒有特定的社會條件就沒有這種儀式性消耗。作者從地理環境、氣候條件、衛生狀況分析,擺夷生活在如此地廣人稀的土地上,他們可以大量生產稻米,食用之外還有很多剩余,因此可以消耗,這是可以做擺的經濟基礎。接下來,從經商受限,財富只能用于生產,而生產又無法提高的情況下,生活的其他方面:建房、衣著、精神享受等方面分析,因為沒有其他地方可以消耗,所以人們把財富用于做擺。做擺之所以如此受歡迎,一方面他是一種討好神靈,以便在死后和下世輪回中獲得好運的方式,另一方面,它把人們多余的物質拿來消耗,具有巨大的歡愉性,并增進了人們的感情。

二、擺對擺夷社會的作用

人們為什么要花那么大力氣做擺,甚至達到一種癡迷的狀態,其實目的很簡單,只是為了現世別人的艷羨和死后天國的寶座,這樣一種追求死后極樂和尊榮去處的精神寄托,使人們為之孜孜不倦。做擺的心理層面的意義在于:它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人們能夠有這么好的生活,都是佛的恩賜,感謝佛并獻給佛多少都是應該的。精神層面:這樣的功德還可以為人們爭取名號,提高地位和權威。更重要的是于社會層面說,人們在小我的追求中實現的大我的完整結合。

(1)對價值觀念的影響。做擺激勵人們去努力工作。結婚之后青年們扛起了生活的重擔,他們在田地間勞作,辛苦耕耘,從分家時的獨立謀生開始逐漸積累起做擺需要的費用。如果沒有做擺,人們在這樣富饒而又極少消耗地域上,只會沾沾自喜于現有的種一年吃三年的滿足,對經濟的追求就只會限于極低的生活程度,擺成為人們兢兢業業的動力。

人們對財富“輕積重散”的觀念和行善積德的風氣。金錢只是他們獲得宗教體驗和滿足的一種工具,其并沒有對生活有過高的價值。擺是財產到社會地位的一座橋,把積聚的財富在擺中用完了,你才能得到一個受人尊敬的地位。“佛教提倡人們積善布施,因此大家都很注重功德的積累。”他們生活態度很豁達,善待小偷、不計較利益得失并愿意供養寨里無依無靠的孤老。

(2)對社會結構的影響。圍繞擺的活動,擺夷把生命過程劃分為四個階段,每一階段對應一種社齡。社齡階段的轉變在擺中進行,擺使每一個人的生命結點得以公開化,使人們明確了各個階段的權利和義務。社齡原則高于親屬原則,從而使社齡相同的青年團體而不是血緣家庭結成最親密的關系。

(3)三、有關擺的爭論與思考

褚建芳先生在對擺夷的再研究中,對作者強調芒市傣族的施舍與散財而不在乎“得”與“積”提出了不同看法。他指出,“作者僅僅把擺看作是人對神的單向貢獻,人們在這里并沒有實際的企圖,然而擺在人神之間可以說是一種交換關系。”可以說這種交換的互惠性正是人們所追求的。也就是說,人們在做擺的時候,并不是毫不在乎付出了什么,付出了多少,他們的虔誠夾雜著利益計算,他們期待回報,現世的功德貢獻多少關系著死后甚至來世的幸福程度。然而這種互惠又是特殊的互惠,因為長期無法完全回報而引起負債性的不平等。人們只所以一直不停地為佛貢獻,是因為佛賜予人們美好的生活,佛的恩惠人永遠償還不清,所以產生了“佛居上人居下”的尊卑觀念和一系列敬拜和貢獻行為。既然對擺也是有實際利益的期許的,那么擺就具有了功利的性質,而不僅是一種純粹虔誠心理的表達。

同時,褚建芳先生還認為擺是通過強調“功德”的差異與“報應”的差異的對等性強化自身的等級性,擺夷社會是一個“彌漫著等級的社會”。他認為作者把擺的社會功能看成通過消耗來平衡社會等級差異。我覺得作者想要表達的并不是擺對擺夷社會等級的消除。因為在開篇作者就提出做大擺使人們分為兩個等級:巴戛和湯姆。人們拼命積累財富為的就是提高自己現世的社會地位并預占死后天國的寶座。因為政治上的貴族等級得益于祖先的遺蔭――世襲制。人們不得不借助另一種手段來使現實中的社會等級朝著自己期望的方向流動,而這種手段就是擺。擺夷社會無疑就是一個充滿著等級觀念的社會,中國歷來就是一個中央集權制得封建國家,“長幼尊卑”的觀念早已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在擺夷中同樣如此。佛教傳入中國以后逐漸被中國化了,人們生前就希望成為巴戛,地位高湯姆一級,死后渴求位列天國以區別于人間的畜生和地獄的惡鬼。作者想要說明的只是在做擺的儀式中,人們大量消耗財富,減少了貧富間摩擦的起點。經濟上的財產私有和積累沒有作于于等級的變化,擺才是等級間流動的途徑。那么這種對天國寶座的渴望是不是證體現了他們心底里埋藏著對現世政治等級上劃分的不滿?擺維持社會穩定的功能正在于此。

作者一再強調人們對財富觀念,擺所強加給人們的散財與功德的觀念使人們習慣于服從社會的安排而不是個體好惡得失的自然傾向,按照作者的觀點,擺具有平衡擺夷社會貧富差距的作用,我認為這一點與夸富宴對北美西北海岸的印第安人社會有異曲同工之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再分配的一種形式,在夸富宴中人們同樣大肆揮霍財富達到無以復加的地步。人們在這樣的小規模社會中更熱衷于維護他的社會地位而非物質財富,再分配是一種經濟過程也是一種政治過程,那么我們可不可以說擺夷社會中,人們在土司的轄制之外,擺是擺夷小村寨的層面上存在的另一種政治過程。

作者把擺放在擺夷這個特定的民族文化體系中去解釋和分析,看到了宗教活動中整個擺夷社會得以整合和穩定的原因。擺對擺夷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四、宗教的社會適應

宗教是超越現實存在的觀念與實踐,做擺體現了擺夷如何建構他們的世界,如何共享一系列對神靈的信仰,同時闡釋現世,賦予社會生活意義。宗教就是人類的一種理想,宗教生活中充滿了人類的追求和期望。宗教的社會適應性不僅只體現在它對特定社會的功能上,在不同的社會,人們以宗教為工具,強化了某種崇拜物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篇(7)

1.引言

社區成人教育采用開放式的教學理念,擔負著對社區成員實施終身教育的重任,更有效的為社區服務,開展社區文化教育活動等,為居民提供豐富的社區教育服務,使社區居民得到全面的繼續教育。成人教育對提高整個社會勞動者素質有很直接的現實意義,對構建學習型社會有很大的影響。 2.學習型社會視角下社區成人教育的功能

學習型社會主要是一種以學習為動力,以學習型組織為基礎,以學習求發展為主要標志,以促進成人全面發展為主要目標,為成人教育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能夠滿足成人終身學習需求的新型教育社會形態。

社區成人教育的功能主要分為內部功能與外部功能。內部功能指教育系統對內部各個要素的作用,主要表現為促進成人教育的發展功能。外部功能指教育系統對外部環境的作用,主要表現為政治、經濟以及文化功能。社區成人教育具有促進社區成人全面發展,提高社區居民的生活質量以及促進成人教育體系構建等功能。

2.1促進社區成人終身發展

社區成人的發展與終身學校是密不可分的,隨著成人教育發展的不斷改進,部分成人參與到社區的教育與學習中,得到了受教育的機會。社區教育滿足社區人員終身學習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出終身學校的公平性。社區成員之間通過不斷的學習充實自己,不僅能提升自身素質,還實現了終身學習的目標,為提高社區成人的基本素質與改善終身發展環境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2.2提高社區成人的生活質量

社區成人教育的生活質量主要是分為物質生活質量與精神生活質量。一方面,從人力資源開發的角度來說,成人教育從起初的形態開始轉變為掌握知識的人力資本,提高成人的勞動能力水平,使社區成人由體力勞動的形式轉化為智力勞動形式,全方面的影響社區成員能力的發展。另一方面,成人教育是社區成人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渠道;例如,在開展社區成人教育方面的相關活動時,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積極引導成人用理性的思維思考問題,不僅能增強社區成人之間的相互了解,還能避免矛盾的產生,進而提高社區成人的精神生活質量。

2.3促進社區成人終身教育體系的構建

終身教育體系是一種新型的教育體系,是學習型社會的結構特征與根本制度。從成人教育的形式來看,終生教育體系主要包括社區教育、學習教育以及成人教育等;而成人教育把社區內的學校、家庭、單位以及社會等不同類型的教育融為一體,成為成人終身教育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

3.學習型社會視角下社區成人教育實現方法

3.1形成終身學習的新學習文化

首先,社區應該每年定期舉辦終身學校周活動,明確活動的舉辦主題,著眼設計終身學習目標,開展不同形式的學習活動,像社區人民展示終身學習成果。其次,建立一個社區終身學校網站,積極引導成人學習,方便成人自由、有個性的終身學習。最后,利用雜志、報紙、電視、廣播等新媒體,設置社區終身學習文化推廣計劃,開展具有特色的宣傳方式。此外,加快學習信息網絡建設的步伐,這不僅是新學校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新學校文化形成的內在機制。

3.2創建多樣化的社區學習平臺

社區部門的工作人員應該完善與建立社區成人社區、學校教育培訓中心和社區學院等學習平臺。社區部門在創建活動過程中,可通過設置網絡平臺、展覽、論壇等載體,尤其是應用社區內各種形式的休閑活動為載體,為成人教育的學習型社會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社區的工作者與成人教育機構,應該積極和國內外社區成人教育的專家交流,更加深入的開展面向社會服務、滿足社會市場需求的成人教育培訓,創建多樣化的社區學習平臺,使社區成人教育功能得到較大的發揮。

3.3構建社區終身教育網絡

在學習型社會視角下,要想形成學習型社會,不僅要有社區成人積極主動的參與,還需要形成社區終身教育網絡系統。成人終身教育網絡的設立,能把分散的教育資源聯系起來,最大限度的滿足社區成人對學習的需要。社區成人終身網絡的建立,使社區成人教育的活動形成一個有序的整體,產生很好的教育效益。社區機構應該構建以社區學院為龍頭,以社區街道和鄉鎮教育學習為骨干,以社區市民學習為基層的網絡系統,積極鼓勵和組織相關部門教育系統,參與構建社區信息網絡教育活動,使社區網絡信息更加全面地應用于社區成人終身教育。

4.總結

通過開展社區成人教育活動,發展多樣化的社區教育培訓,滿足社區成人對學習的需求,社區工作人員通過創辦各類學習活動,促進終身學習型社區教育的發展,進而促進社區成人教育發展。在學習型社會的視角下,積極推進學習型社區教育文化建設,滿足社區經濟發展的需要,形成人人皆學與處處可學的社區教育環境。

【參考文獻】

篇(8)

中圖分類號: TP391.41 文獻標志碼: A

0引言

在傳統醫療診斷中,醫生根據二維層析圖像和多年的閱片經驗識別病灶區域,診斷結果附帶一定的醫生主觀判斷。醫學層析圖像三維可視化使得醫生能夠以一種直觀立體的方式從任意角度觀察患者的組織結構及病灶區域,有助于醫生更準確、更科學地診斷。如何以一種有效方法快速、高質量地實現繪制是本領域現今研究的重點。目前,最常用的體繪制[1]算法為光線投射算法,其繪制質量最高,但計算量非常大,耗時長。在對小數據集繪制時,交互結果基本能達到應用要求[2]。近年來,隨著圖形處理器(GraphicProcessingUnit,GPU)朝著通用計算模型的發展,其浮點運算能力遠遠超過了CPU。借助GPU實現醫學層析圖像三維可視化這種涉及高密度、多線程浮點運算已成為國內外的熱點研究領域。Kruger等[3]最先提出了GPU加速的思想,主要是光線提早終止及空間域隔開兩種。Espinha等[4]在此基礎上,把部分預積分法應用到光線投射算法中,在等值面繪制上,效果得到一定的提高。吳玲達等[5]應用GPU實現了等值面的提取,并應用到電磁環境的三維可視化中。Wang等[6]利用GPU的并行計算實現了醫學圖像的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IntensityProjection,MIP)立體繪制。文獻[7-8]先后應用八叉樹結構對體數據進行優化,以物體空間為序體繪制的空域跳過算法[9]實現了特定數據的快速繪制。蔡勛等[10]對以往GPU體繪制流水線的結構進行深入分析,采用自適應數據劃分剔除算法實現了GPU體繪制流水線的優化與預處理加速算法,進一步完善了基于GPU的體繪制算法。在電腦配備多塊GPU的情況下,也有多個GPU協同的體繪制[11]。上述方法中,多數是針對特定醫學數據,或者特定組織對象(如骨骼)而進行研究。如何對任意大小、任意類型的醫學數字成像和通信(DigitalImagingandCommunicationsinMedicine,DICOM)醫學數據繪制出多種不同組織顯示的效果,是體繪制的重點與難點。針對這些問題,本文通過設計不同的顏色及不透明度傳輸函數,并應用到光線投射算法中,實現了多種不同功能的體繪制,可快速高效地切換不同的傳輸函數查看不同的組織器官,不僅繪制質量高,并且交互速度快,能達到實際應用需求。

1GPU加速光線投射算法技術流程

1.1工具選擇

借助特定的三維圖形接口可編程實現醫學影像的體繪制,包括NVIDIA公司的統一計算架構(ComputeUnifiedDeviceArchitecture,CUDA),OpenGL和Kitware公司的可視化工具包(VisualizationToolkit,VTK)[12]。但是若要利用CUDA,必須擁有NVIDIA公司的顯卡,其他類型的顯卡無法進行基于CUDA的應用程序開發,這限制了它開發的普遍性。OpenGL作為開放圖形類庫,利用它開發三維可視化軟件,必須要求開發人員了解非常多的底層圖像相關函數,存在開發難度大、周期長等問題。而VTK作為開源工具包,在三維計算機圖形學、圖像處理和可視化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應用。并且VTK是跨平臺、支持并行處理的。VTK從5.6版本開始支持GPU運算,內部集成了OpenGL,具有多種著色器,其內部封裝了可視化中比較常用算法,縮短了開發周期,降低了開發門檻,在建筑學、氣象學、醫學和生物學領域上都有非常廣泛地應用。

1.2光線投射算法

光線投射算法是體繪制中的經典算法,由于其繪制出的圖像質量最高,因而被廣泛研究與應用。其示意圖如圖1所示。

2.2繪制速度及繪制質量分析

為了不失客觀性,本文借助第三方軟件Fraps來測試三維重建系統的繪制幀率。圖4~5左上角為繪制結果的實時幀率監測,從圖中可看出,體繪制結果完全能達到實時交互的目的,速度在40幀/秒以上。當數據量很大時(931張切片,480MB),繪制速度也在20幀/秒左右,滿足實際應用需求。圖6為光線投射算法在CPU上及在GPU上實現的繪制效果局部放大對比圖。圖6(a)為CPU交互繪制效果,重建速度只有16幀/秒,并且在放大、縮小和旋轉交互的過程中,繪制質量較差,存在較大的鋸齒效果。而從圖6(b)GPU上的交互繪制效果上可看出繪制質量明顯優于CPU上的繪制效果,繪制出的血管非常清晰,并且在交互過程中,重建速度達到了41幀/秒,非常流暢。

數據集1的大小為512×512×931,為顱內腫瘤數據。數據集2的大小為512×512×361,為腎臟數據。數據集3的大小為448×120×576,為頭顱MR數據。由于數據的讀入部分由CPU端進行,而繪制計算部分由GPU端進行,所以,數據集越大,切片數據越多,讀入耗時越大,GPU繪制與CPU繪制的加速比也越大,最高可達9倍。當數據集較小時,CPU端繪制與GPU端繪制耗時差別較小,加速比只在1~3倍。這也說明,GPU在處理大數據集上存在更明顯的優勢。

3結語

隨著醫療成像設備精度的不斷發展,所獲得的醫學影像數據越來越龐大。現階段,醫學圖像采集儀器可達到每秒采集10組1024×1024×256的8位三維體數據,即每秒2.5GB數據[13],這種海量數據對計算機的處理能力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針對以往體繪制中繪制、交互速度慢,繪制結果單一的缺點,本文基于經典的光線投射算法,設計并實現了GPU加速的醫學層析圖像實時多功能體繪制系統。可以對任意大小的DICOM數據集進行不同功能(MIP,VR)的繪制,并且可以通過設置不同的傳輸函數實現不同的繪制效果。實驗結果說明,體繪制效果不僅速度快,而且繪制質量高,能滿足科研教學和臨床診斷的實際需求,使診斷醫師對患者病灶部位有更加直觀的認識。

參考文獻:

[1]DREBINRA,CARPENTERL,HANRAHANP.Volumerendering[J].ACMSIGGRAPHComputerGraphics,1988,22(4):65-74.

[2]LUX,LIUX,JIAD.ResearchandimplementofthreedimensionalreconstructiontechnologyformedicalimagesbasedonIDL[C]//Proceedingsofthe2012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mputerScience&ServiceSystem.Piscataway,NJ:IEEEPress,2012:2317-2321.

[3]KRUGERJ,WESTERMANNR.AccelerationtechniquesforGPUbasedvolumerendering[C]//VIS2003:Proceedingsofthe14thIEEEVisualization2003.Washington,DC:IEEEComputerSociety,2003:38.

[4]ESPINHAR,CELESW.Highqualityhardwarebasedraycastingvolumerenderingusingpartialpreintegration[C]//SIBGRAPI2005:Proceedingsofthe18thIEEEBrazilianSymposiumonComputerGraphicsandImageProcessing.Piscataway,NJ:IEEEPress,2005:273-280.

[5]WUL,YANGC,CHENP.IsosurfaceextractionandrenditionusingGPU[J].ApplicationResearchofComputers,2008,25(11):3468-3476.

[6]WANGXH,GOODWF.RealtimestereographicrenderinganddisplayofmedicalimageswithprogrammableGPUs[J].ComputerizedMedicalImagingandGraphics,2008,32(2):118-123.

[7]SUC,ZHAOM,ZHANGX.GPUaccelerationforoctreevolumerendering[J].JournalofComputerApplications,2008,28(5):1232-1239.

[8]HUANGJ.MedicalimagevolumerenderingresearchandsystemimplementationbasedonGPU[D].Wuhan: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2011.

[9]RUIJTERSD,VILANOVAA.OptimizingGPUvolumerendering[J].JournalofWSCG,2006,14(1/2/3):9-16.

[10]CAIX,ZENGL,WANGP.VolumerenderingpipelineoptimizationandpreprocessaccelerationalgorithmbasedonGPU[J].JournalofSystemSimulation,2011,23(3):511-515.

篇(9)

中圖分類號:R749.059,R59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6729(2010)007-0486-05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0.07.省略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hange of social support and happiness among the patients with 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MMT)after intervention about social function.Methods:Intervention about social function was executed among 82 patients with MMT,and 72 patients with MMT were as control group.The Social Support Assessment Schedule and 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GWB)were assessed at the beginning and the end of the intervention.Results:Before the intervention,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in scores of Social Support Assessment Schedule[(32.57±8.42)vs.(30.46±7.01),P=0.097].After the intervention,the score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36.18±7.17)were increased(P=0.004),while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30.62±8.34)had no change(P=0.897).The score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MMT);social function rehabilitation;social support;happiness;control study

我國自2004年在藥物濫用人群中開展美沙酮維持治療以來,已累計為全國22萬名藥物濫用者提供了美沙酮維持治療服務。這些服務在國內減少需求、降低危害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1]。美沙酮維持治療在國內的開展和推廣,不僅極大地減輕了藥物濫用人群對的依賴,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心理健康水平及改善了社會、家庭功能,在其所在社區甚至全社會產生了積極的效應。

與美國和中國香港等一些國家和地區相比,國內開展美沙酮維持治療的時間相對較短,提供的服務相對較為單一,大多數美沙酮維持治療門診僅為病人提供美沙酮維持治療,欠缺相關的心理干預及后續服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美沙酮維持治療的成效。隨著全國美沙酮維持治療的快速開展,這一問題日益凸顯。

在上述背景下,第四輪中國全球基金/中英艾滋病項目在全國七省市開展了促進美沙酮維持治療者社會功能康復的方法研究試點工作,以探索促進美沙酮維持治療者社會功能康復的有效方法。2007年,云南省藥物依賴防治研究所受第四輪中國全球基金艾滋病項目委托,在云南省楚雄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美沙酮維持治療門診開展了系統的美沙酮維持治療者社會功能康復干預試點工作,由于干預內容及評估指標較多,本文僅報告干預內容和干預前后病人的社會支持和總體幸福感,其他部分內容將在后續論文中作進一步報告。

1 對象和方法

1.1 對象

干預組:在云南省楚雄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美沙酮維持治療門診接受美沙酮維持治療的海洛因依賴者,年齡在18~65歲之間。納入標準為:(1)符合美國《精神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第四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Fourth Edition,DSM-IV)阿片類物質依賴診斷標準[2];(2)無心、腦、腎等器質性病變及重性精神病發作史,無其他重大軀體疾病。全部對象均在自愿加入的基礎上接受干預活動,最終有82名病人完成全程干預及基線和終期評估。

對照組:云南省某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美沙酮維持治療門診接受美沙酮維持治療的海洛因依賴者,納入標準同干預組。

1.2工具

1.2.1自編一般情況調查表

包括患者的人口學資料、藥物濫用相關情況、接受美沙酮維持治療的情況、既往史等。

1.2.2 社會支持評定量表[3]

包括主觀支持、客觀支持和對社會支持的利用度3個維度,得分越高代表得到的支持越多,對支持的利用能力越強[3]。

1.2.3總體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GWB)[4]

由美國國立衛生統計中心制訂的一種定式型測查工具,用來評價受試對幸福的陳述。共33 項,得分越高幸福度越高。國內段建華對本量表進行了修訂,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

1.3 方法

1.3.1 工作團隊構成及干預活動情況

由1名精神科教授進行總體干預思路和方案的指導,具體現場干預工作由1名心理學副研究員和2名精神科主治醫師實施開展。項目實施時間為期1年(2007年5月至2008年5月),除去基線和終期評估,實際干預時間約為10個月。實際完成干預工作情況為:5次集體心理治療,5次職業技能培訓,3次融入社區活動,5次營造家庭和社區支持性環境活動(對家屬、社區干部、政府相關部門的人員培訓和座談,開展社區減少歧視宣傳活動),以及一系列門診工作人員能力建設培訓活動。在上述主題活動期間,還不間斷開展個別咨詢、醫療轉介、職業轉介、低保申請等干預和支持性活動。

1.3.2干預方法

集體心理治療:運用認知-行為治療的理論,以心理干預小組的形式,對干預組美沙酮維持治療者進行系統的心理治療。職業技能培訓:針對海洛因依賴者普遍存在職業技能欠缺、就業能力不高的現狀,為干預組美沙酮維持治療者開展了系列職業技能培訓;培訓的內容以一些簡單、易于掌握、方便日后就業的職業技能為主。工作人員培訓能力建設:對當地工作人員進行有關社會心理干預的培訓,以保證試點工作結束后當地繼續開展干預活動。營造社區及家庭支持性環境:對美沙酮維持治療者家屬、當地社區干部及政府相關部門人員開展培訓和座談,為美沙酮維持治療者社會功能康復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融入社區干預活動:組織了美沙酮維持治療者參加義務打掃公園衛生、看望孤兒、到敬老院開展義務勞動等活動,提高其自尊水平、社會責任感和個人成就感。

1.3.3 評估方法

開始干預前,分別對干預組和對照組的美沙酮維持治療者進行量表和問卷調查。干預結束后,采取同樣的評估方法對干預組及對照組進行評估,經過剔除脫失患者及無效問卷,實際收集到干預組有效樣本量為82例,對照組為72例。

1.4 統計方法

采用SSPS13.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性別、民族、職業、婚姻狀況等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卡方檢驗;年齡、受教育年限、成癮時間、強制戒毒次數、美沙酮劑量、社會支持度、總體幸福感等計量資料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進行統計分析。

2 結 果

2.1 干預組及對照組人口學及藥物濫用特征

除對照組美沙酮維持治療者受教育年限較干預組高以外,其余人口學特征如性別、民族、年齡、職業、婚姻狀況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在藥物濫用背景方面,干預組病人吸毒成癮時間較對照組長,強制戒毒次數也多于對照組,而初始美沙酮劑量則對照組更高一些,而當前美沙酮維持劑量和多藥濫用情況則兩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1)。

2.2干預組男女美沙酮維持治療者總體幸福感及社會支持度變化

干預前,干預組女性美沙酮維持治療者在總體幸福感及社會支持評定總分、客觀支持分、主觀支持分、對支持的利用度等各個方面得分均值均略高于男性美沙酮維持治療者,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干預后,男性美沙酮維持治療者在社會支持評定總分及客觀支持、主觀支持得分方面明顯高于基線得分,而在對支持的利用度和總體幸福感方面則終期和基線比較得分有所提高,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而女性美沙酮維持治療者終期和基線比較則在兩個量表評定中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干預后,男女美沙酮維持治療者在兩個量表的各個維度差異仍無統計學意義(表2)。

2.3干預組及對照組總體幸福感及社會支持度變化

在總體幸福感和社會支持度變化方面,基線評估時,干預組和對照組在總體幸福感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而在社會支持度方面,干預組客觀支持分高于對照組(P

3 討 論

美沙酮維持治療作為一種比較成熟的治療阿片類物質濫用的手段,在多個國家和地區已經廣泛開展了很長時間,在提高海洛因依賴者健康水平、降低吸毒相關危害、控制肝炎及艾滋病等傳染病的傳播、降低違法犯罪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國自2004年開始美沙酮維持治療試點工作以來,已在全國24個省市區設立了600余個社區美沙酮維持治療門診,取得了很大成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受治者的生活質量和心理健康水平。但另一方面,目前國內的美沙酮維持門診僅有少部分隸屬于精神衛生專科機構[5],大多數門診缺乏專業的開展心理干預的專業人員和技能,難以開展系統、專業、深層次的心理干預,而少部分受治者接受過的心理干預也多為較低層次、說教式的非專業干預,其成效有限[6]。

研究顯示,海洛因依賴者的社會支持度顯著低于普通人群[7-8],即便是已經接受了美沙酮維持治療的海洛因依賴者,其社會支持度與普通人群相比仍存在較大差異[9-10],這些差距既有客觀支持的差異,也有主觀支持的差異。而較低的社會支持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延緩和阻礙了海洛因依賴者接受美沙酮維持治療后的康復和社會回歸過程。國內一些研究顯示,在美沙酮維持治療病人中開展康復訓練及心理干預,能有效提高病人的社會支持度[11-12]。本研究也顯示,經過為期12個月的系統社會功能康復干預,美沙酮維持治療者的社會支持度明顯提高,而對照組美沙酮維持治療者的社會支持度則無明顯變化,說明在美沙酮維持治療門診開展社會功能康復干預,明顯提高了病人的社會支持度,同時,病人對社會支持的利用能力也同步得到了提高。而良好的社會支持性環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藥物濫用者的行為模式,減少其復吸的可能[13]。

良好的社會支持性環境,不僅有利于阻止個體濫用依賴性物質或防止其復吸,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幸福感,形成一個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本研究發現,通過系統的社會功能綜合干預,美沙酮維持治療者的總體幸福感明顯提高,而對照組病人僅接受美沙酮維持治療,未進行社會功能康復的干預,總體幸福感前后比較無明顯變化。

作者在本研究中也發現一個現象:美沙酮維持治療者接受干預后社會支持和幸福感方面的變化在不同性別間存在一定差異,男性美沙酮維持治療者在接受綜合干預后,在社會支持評定總分及客觀支持分和主觀支持分方面的得分均有顯著性提高,而女性則變化不明顯。作者據此推斷,可能是社會、家庭對男性使用有相對較高的寬容度,對女性使用則更難以接受,因而導致她們在接受美沙酮維持治療及康復過程中面臨更大的困難和挑戰。這一點在作者對女性藥物濫用者的訪談中也得到一定的佐證,這也提示相關專業人員在為藥物濫用者提供干預時,有必要對女性藥物濫用者提供更多的關注和支持。

藥物濫用的治療是一個涉及醫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多學科的復雜過程。目前,國內各地陸續開展了美沙酮維持治療,為降低危害、提高藥物濫用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但由于開展的時間不長,很多地區的美沙酮維持治療機構仍缺乏開展綜合心理干預的理念,更缺少開展心理干預的人力資源。本研究作為一個試點研究,結果發現,在美沙酮維持治療病人中開展社會功能綜合干預,能有效提高病人的社會支持度和總體幸福感,改善了病人的自尊水平,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復吸的風險,為美沙酮維持治療患者回歸主流社會帶來了希望。因此,筆者建議,國內的美沙酮維持治療機構在進行美沙酮維持治療的同時,應同時開展相應的心理干預,從而更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參考文獻

[1]社區藥物維持治療工作國家級工作組秘書處.2009年8月全國社區美沙酮維持治療工作進展情況報告[R].北京,2009.

[2]美國精神科學會.DSM-IV分類與診斷標準[J].龐天鑒.譯.楊森文庫-精神醫學分冊(增刊):2001:82-83.

[3]肖水源.社會支持評定量表[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9,(增刊):127-131.

[4]Fazio.總體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GWB)[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9,(增刊):83-86.

[5]徐笑,馬偉,呂繁等.美沙酮社區維持治療工作的長效機制研究[J].中國預防醫學雜志,2009,10(6):496-501.

[6]羅莉,姚中兆,劉普林等.美沙酮社區藥物維持治療門診病人心理干預現狀分析[J].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2009,20(5):54-56.

[7]姚斌,韓衛,吳朝俊等.依賴者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的相關分析[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5,13(2):219-220.

[8]楊集梅,鄭麗軍,劉麗.吸毒者社會支持系統調查分析[J].中國藥物依賴性雜志,2008,17(3):217-219.

[9]徐丹,劉明斌,熊志偉等.美沙酮維持治療門診海洛因依賴者社會支持研究[J].中國艾滋病性病,2009,15(2):152-154.

[10]周國權,季衛東,李志強,等.美沙酮維持治療者的焦慮抑郁情緒與社會支持狀況及應對方式分析[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9,17(3):367-369.

[11]張程,陳世強.美沙酮維持治療輔助康復訓練前后病人的應對方式和社會支持變化[J].中國藥物依賴性雜志,2008,17(4):293-296.

篇(10)

豐臺區勞動局:

你局《關于陳舊工傷的供養親屬撫恤金能否參照〈北京市企業職工工傷范圍和保險待遇暫行辦法〉執行的請示》收悉,現函復如下:

工傷職工的供養親屬撫恤標準,1978年前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的有關規定執行;1979年1月至1996年5月前按《國務院關于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國發〔1978〕104號)的有關規定執行;1996年6月至1996年10月按《關于調整企業職工工傷保險待遇標準的通知》(京勞險發〔1996〕120號)規定執行;1996年10月至今按《北京市企業職工工傷范圍和保險待遇暫行辦法》(京勞險發〔1997〕228號)的規定執行。

上一篇: 貪污刑事責任 下一篇: 勞動教育成效與亮點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韩精品加勒比在线观看 | 视频在线观看日本欧美 | 亚洲欧美偷拍视频一区 | 在线观看3级AV | 亚洲手机在线观看看片 |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精品视频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