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5 16:32:5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教育經濟與管理就業方向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On Belonging of Educational Economy and
Management Postgraduate Professional
YAN Feihong
(Shanxi University, Taiyuan, Shanxi 030006)
Abstract Professional belonging is the basis for students' future work and life, this paper analyzes factors of Educational Economy and Management postgraduate professional sense of belonging, education Constructio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preliminary inquiry, thus improv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professional student community.
Key words belonging; Educational Economy and Management; postgraduate
專業歸屬感是一種穩定的情感,它是指學生所感受到的被所屬專業所接受、尊重的心理體驗,它使學生對自己所就讀的專業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產生認同,并且愿意承擔作為該專業學生的各項責任和義務。良好的專業歸屬感是大學生取得成就的前提,也是增強專業凝聚力的基礎。
教育經濟與管理(Education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作為一門新興專業,是1997年教育經濟學和教育管理學兩個并列的二級學科合并而成的。由于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的學科屬性不明確,導致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的權益從制度上得不到保證,學術上得不到社會的認同,也使從事這門專業學習的碩士研究生無法獲得一種安全感和成就感。
1 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專業歸屬感的影響因素
1.1 本專業的發展情況
本專業的發展情況主要是指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的硬件設施,包括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的專業地位、師資配備、 專業課程設置以及就業前景等方面。這些客觀因素不僅會影響到學生的專業滿意度,還會影響到學生的專業歸屬感。由于對專業課程設置、師資配備、教師教學、就業情形等情況的種種不滿意,可能導致該專業學生采取消極的專業學習態度,研究生的生活成了地道的“混文憑”,從而導致學生專業歸屬感水平偏低。 同時,學生的主觀惰性給自己不好好進行專業的學習和研究找到了借口,從根本上影響學生自己的專業歸屬感的形成和培養,采取消極應付的態度對待專業課的課程作業和任務,對導師安排的任務敷衍了事,從而導致該專業碩士研究生的注意力轉移。可見,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的專業地位、課程設置、 師資配備、 教育教學、就業形勢等客觀因素,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對本專業的學習態度和學習行為,進而影響其專業歸屬感的形成和發展。
1.2 本專業的學習氛圍
本專業的學習氛圍,主要是影響碩士研究生投入本專業學習和研究的一種軟實力,主要包括學校所在城市的氛圍、 學校的學習氛圍以及本專業和宿舍的學習氛圍等。本專業的學習氛圍,尤其是同門之間和同宿舍之間的學習氛圍,對碩士研究生平時的學習習慣和學習狀態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對碩士研究生的專業歸屬感有更是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濃厚的專業學習氣氛對碩士研究生的專業歸屬感的養成起到了外在的作用。
1.3 學生自身的情況
如果說本專業的學習氛圍是影響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專業歸屬感的外在因素,那么學生自身的情況就屬于起決定作用的內因。毋庸置疑,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的最初讀研的原因及其選擇該專業的原因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其專業歸屬感的形成。具體來看,那些盲目考研,在大學期間沒有好好規劃自己的專業生涯,為了逃避就業壓力而選擇讀研的學生往往專業歸屬感的水平偏低。 他們對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的學習產生不了很大的興趣,很難潛心科研,也不會利用自己學到的知識分析實踐中的教育問題,也就很難形成比較高的專業歸屬感。相反,那些對本科四年的學習生活狀態不滿足,想要繼續鉆研,提高自身專業技能的學生,在讀研初期就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能夠迅速適應研究生的學習生活,即使在學校設施相對薄弱的條件下,也能充分利用校內外的資源,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充實自己的理論學習和實踐能力,結合老師的講解,把相關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這樣的學生往往專業歸屬感的水平較高。
2 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專業歸屬感的建構策略
2.1 加強教育經濟與管理學科建設步伐
加強學科建設是提高我國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研究生人才培養質量的先決條件,也是提高該專業碩士研究生專業歸屬感的根本途徑。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它的不成熟性表現在很多方面,如學科歸屬混亂、發展路徑不明確、學科獨立性不夠等問題。目前,國內學者對教育經濟與管理的學科歸屬問題見仁見智,有學者認為,教育經濟與管理作為一門交叉學科,它的歸屬不必制定一個明確的答案,各門學科可以按照自己的體系去發展,從而最終推動這門學科的繁榮。也有學者認為,教育經濟與管理是一門偏重于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而忽視學科的自身建設,通過行政途徑將教育經濟學與教育管理學兩門學科拼合組裝在一起的專業。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由學科間的自由交匯自然地生長出來的學科。只有在發展中不斷明確教育經濟與管理究竟是一門什么樣的學科或專業,才能從根本上增強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的歸屬感。
2.2 優化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
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必須以其培養目標為依據,充分考慮學科特點,科學合理地設置課程。為此應做到:首先,根據學術型和應用型碩士研究生不同的培養目標設置不同的課程體系。前者需要有能提高學術理論水平和實際研究能力的相關課程,而后者的課程要關注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綜合培養。其次,走出教育學院(系)傳統課程體系的套路,合理調整教育類課程和管理類課程的比例,增大教育經濟學、教育管理學相關學科以及相關課程的比重,提高該專業的授課質量,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綜合性人才。再次,增大選修課程的比重,鼓勵學生到其它院(系),尤其是經濟學院和管理學院選擇課程,根據學生的興趣自主選擇。此外,還應該開展形式豐富的學術講座,邀請專業領域的專家、學者介紹最新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使學生更好地把握專業學習的方向。
2.3 營造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的學習氛圍
要形成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學生較高的專業歸屬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應該加強與其他高校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的溝通與交流,拓寬學生的視野,使學生明確自己學習的優劣勢,更好地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其次,提高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的師資水平,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學和科研隊伍,通過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和討論,提高學生專業能力,從而間接地培養了學生的專業歸屬感。再次,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專業學習和實踐的機會,讓學生更多地接觸教育實踐,做到理論和實踐結合。
2.4 明確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
學者卜樹春指出,“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在于使得學生能夠運用經濟學、管理學的研究方法,研究教育領域的經濟現象、經濟行為和管理行為的規律,為政府部門和非政府公共機構培養具有現代公共管理理論和公共政策素養,掌握先進分析方法及技術,熟悉教育經濟與教育管理或教育政策的領導者、管理者、政策分析者以及相關公共服務的專家型通才”。從目前社會需求來看,今后一段時間應適度發展學術型研究生教育,大力培養應用型研究生,以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我國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的研究生教育應當實行學術型和應用型分流的培養機制。一方面,對于即將從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學生,應當在加強基礎理論學習的同時,培養學生運用知識整體觀念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對于那些對學術研究有著濃厚興趣,具有科研潛力的學生,可以作為科研人員的儲備人員來培養。通過夯實專業理論知識,培養創新意識和加強科研能力來實施教育。
參考文獻
[1] 伯頓?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統[M].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4.
[2] 高靜.論規模化培養背景下研究生群體歸屬感培養[J].高教論壇,2011(2).
[3] 范先佐.要成為真正的獨立的交叉學科――我國教育經濟學的形成和發展[N].中國社會科學報,2009(8).
[4] 楊天平.關于教育經濟與管理學科設置的幾點不同看法[J].教育與經濟,2002(3).
[5] 王梅等.教育經濟與管理學科發展的困境與對策[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4).
[6] 郭欣,任增元.教育經濟與管理學科:困境與出路[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1(4).
[7] 黃海群,孫曙光.我國教育經濟與管理碩士研究生培養的探討[J].漳州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1).
[8] 周仲高.教育經濟與管理學學科設置的合理性辯護[J].教育與經濟,2003(2).
考生在報考專業時應該從自己的實際出發,準確地為自己定位。部分專業總體的報考人數很多,但并非所有學校的競爭都很激烈,考生應該全面分析,不宜僅以報考人數來判斷專業的冷熱程度和競爭激烈程度。而且我們不應該盲目地跟從大眾的潮流,報考所謂的熱門專業,應該從自己的實際出發,量體裁衣,選擇合適自己的專業。
二、專業前景分析 許多考生在考研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以后的就業問題,專業未來發展方向自然也是考研不得不考慮的問題,因為研究生專業可能就是未來要伴隨一生的工作領域。當前,就業形勢比較嚴峻,毋庸置疑,比較迎合社會需求的專業,就業前景要好些。
作者簡介:李湘萍(1978~),女,安徽含山人,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講師,主要從事教育經濟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F016:G40-0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096(2008)04-0005-03 收稿日期:2008-06-08
一、國內教育經濟學研究現狀、問題
(一)國內教育經濟學研究現狀
教育經濟學主要是運用經濟學的理論與方法,研究教育與經濟的相互關系及其變化發展規律,研究教育領域中資源投入與產出規律的科學(王善邁,1996)。近20年來中國的教育經濟學研究涵蓋了教育和經濟的關系、教育投資和教育財政、教育成本與收益、教育制度變革和創新、教育資源利用和效益等多方面的主題(李桂榮,2004)。教育經濟學的研究領域幾乎涉及了制度化學校教育中的各種經濟現象與問題,并且以教育經濟學為主干的學科群開始出現,如高等教育經濟學、職業教育經濟學、體育經濟學等,教育經濟學儼然發展成為介乎教育與經濟學科之間最具活力且相對成熟的交叉學科。
教育經濟學自誕生以來,其理論基礎得到了不斷的拓展:以20世紀60年代盛行的人力資本理論為起點和基礎,進而拓展到篩選理論、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激進理論、新制度經濟學理論等。受國外相關研究的啟發,近年來我國有學者提出在傳統的人力資本理論以及其他經濟學理論之外引入社會學、政治學等其他學科的理論來解釋教育經濟學的現象和問題,部分學者已經將這種多理論視角的研究取向運用到具體的實證研究中,例如社會資本理論視角在教育經濟學中的應用。諸多實證研究表明,人力資本投資在不同國家、不同社會經濟形態下的效果是不同的,因此為教育經濟學引入多學科多理論視角,能更為客觀而全面地研究教育真實的經濟價值。筆者姑且稱這種教育經濟學的多學科理論視角研究為教育經濟學的“外延式”發展。
(二)國內教育經濟學研究存在的問題
傳統教育經濟學研究的一個缺陷在于靜態地理解教育和收入的關系、片面地闡釋人力資本的經濟含義,這一點在我國的教育經濟學研究中也表現得較為明顯。所謂靜態地理解教育和收入的關系、片面地闡釋人力資本的經濟含義是指:在探討教育的收入效應時,忽略了在教育和收入之間廣泛存在的培訓和繼續學習,忽略了在具體的生產實踐中這些后續的人力資本投資不僅改變了人們人力資本積累的數量與質量。也決定了教育對勞動生產率和收入能否發生作用、發生多大作用。人力資本投資實踐告訴我們,教育和培訓往往最終會以一種“合力”的形式作用于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和收入的增長。有研究表明,教育的主要作用往往是在求職招聘或確定初始工資水平時起到文憑信號的作用,而進入工作崗位后的在職培訓以及“邊做邊學”才是對人們勞動生產率、收入發生作用的主要原因(蕭今,2005)。教育經濟價值的實現有賴于后續的培訓與生產實踐,因此不考慮這些,就可能會造成對教育經濟價值的估計存在偏差,從而導致靜態、片面地理解人力資本的經濟含義。
在我國教育經濟學界,多年來研究領域基本上囿于學校教育之內,并未以“人力資本”的名義,將研究視角拓展到包含培訓在內的更寬泛意義上的人力資源開發研究;近年來,國內有學者(蕭今,2004;劉澤云,2004)進行人力資本多種投資形式的研究,但這類研究主要還是圍繞教育的經濟收益,對于教育、在職培訓、成人教育的研究還是相對割裂和平行,并沒有對多途徑人力資本投資形式進行有效的融合研究,而且關于企業培訓的研究涉及的多數也只是參與率及影響因素方面,關于企業培訓投資收益的實證研究并沒有深入展開,當然,持續的跟蹤調查、企業培訓數據尤其是面版數據的缺乏是制約這方面研究開展的重要原因。
二、國內外培訓經濟學研究的概況
(一)國外培訓經濟學研究概況
雖然培訓的經濟價值很早就為人們所了解,但培訓經濟學的出現卻是在20世紀60年代,隨著人力資本理論的興起以及貝克爾、明瑟等人的研究,對在職培訓投資收益的理論分析與實證研究逐漸發展起來。幾十年來,在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培訓經濟學經歷了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培訓數據從無到有,培訓度量的日益精細,培訓收益估計方法的日趨科學,培訓收益研究范圍的日漸拓寬(培訓對收入的影響――培訓對就業行為的影響――培訓對失業期限、“由學校到工作轉換”的影響)。雖然諸多的研究支持了人力資本理論的基本觀點,即培訓的投資收益十分樂觀,培訓是一項極具經濟價值的人力資本投資,但在不同的經濟制度環境下,不同類別、形式的培訓對收入增長和職業發展的作用程度是不同的,培訓投資收益的實現取決于個人特征和勞動力市場結構特征,尤其是后者。
(二)國內培訓經濟學研究概況
教育和培訓是人力資本投資的兩個基本途徑,與教育相比,培訓更貼近勞動力市場,通過培訓積累的知識與技能更容易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因此從研究的角度來說,和教育相比,培訓與勞動生產力、收入和就業行為的關系也就更為緊密。與豐富的教育經濟學研究相比,我國培訓經濟學的研究目前還處于初始階段,關于培訓對就業和收入影響的研究還不多見。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實證研究所需要數據的缺乏。以“中國期刊網”近10年來(1994年~2005年)的檢索結果為例,以“培訓經濟學”為關鍵詞在核心期刊范圍內僅搜索到lO篇文章,基本上是對貝克爾在職培訓理論的翻譯和解釋,沒有相關的以數據支持為基礎的實證研究。關于企業培訓的研究大多分布在企業管理、企業人力資源開發等領域內,而且絕大部分是實務研究,理論研究不多,經濟學領域內的實證研究就更稀少。相對應的是,以“教育經濟學”為關鍵詞在核心期刊范圍內搜索到282篇文章。
在我國已有的少量培訓經濟學研究成果中,大都是以Becker(1964)的在職培訓收益模型為基礎,或進行修正和補充,或進行相關的實證檢驗。這些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劃分為三類,一類是早期的定性研究;另一類是基于Becker在職培訓收益模型的修正和補充;還有一類是建立在Becker假設條件基礎上的衍生培訓成本收益模型。
三、教育經濟學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與培訓經濟學的融合
教育經濟學未來拓展的路徑,除了理論基礎上的“外延
式”發展外,還可以在原有的人力資本理論框架內走一條“內涵式”發展的道路,即強調綜合考察人力資本投資的多種途徑,特別是教育和培訓這兩種最主要的人力資本投資形式,讓教育經濟學走出正規學校教育經濟學的固有領地,團結在人力資本理論的名義下,與培訓經濟學融合,走向人力資源開發研究的廣闊天地,惟其如此,才能全面、深入地研究人力資本的經濟價值及其實現機制。
(一)教育經濟學和培訓經濟學融合的必要性
1 人力資本理論及終身學習的內在要求
人力資本理論認為,教育和培訓在本質上都是人力資本投資的重要途徑,教育經濟學和培訓經濟學的融合是人力資本理論的內在要求。在我們傳統的以“分”的視角(即努力“剝離”其他影響因素,以求對教育收益的正確估計)來研究教育經濟價值的同時,更應該以一種“合”的視角,脫離“學校教育――收入”之間簡單的經濟關系思維方式,綜合而全面地研究包含教育培訓在內的人力資本經濟價值,探討兩者在總量與結構上如何組合搭配并與適當的生產實踐、組織環境相結合,才能產生最大的人力資本投資收益,稟持這一研究視角不僅具有全面理解人力資本經濟價值的理論意義,而且對于指導國家制定人力資源開發戰略、企業與個人確定人力資本投資計劃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教育經濟學和培訓經濟學的融合也是終身學習的內在要求。在終身學習理念和實踐逐步普及的今天,人們的知識技能需要通過教育、培訓等多種形式加以提供并不斷更新,沒有一種單純的人力資本投資形式可以“包打天下”,人力資本投資多樣化、終身化的時代特點要求我們應該以一種更綜合、全面的視角來研究人力資本的經濟價值。
2 對教育經濟學自身發展的積極作用
教育經濟學與培訓經濟學的融合,將會進一步促進教育經濟學研究的發展。教育經濟學與培訓經濟學研究的融合不僅有助于更客觀地估計教育收益,而且也有助于正確制定包括教育培訓在內的人力資源開發的資源配置戰略、以人力資本使用方即用人單位的眼光,來評價教育投資效益、促進教育制度變革和創新等等。
(二)教育經濟學和培訓經濟學融合的可能性
1 共同的理論基礎――人力資本理論
教育經濟學與培訓經濟學擁有共同的成熟的理論基礎,即人力資本理論。Becker(1964)認為教育和工作中的在職培訓是兩個非常重要的人力資本投資途徑,在市場完全競爭的條件下,人們可以通過教育和培訓提高自身的勞動生產率,進而獲得更高的收入。由于培訓數據的難于獲得,Becker(1964)最初對人力資本理論的闡釋是通過教育投資收益的實證分析來進行的,盡管他認為培訓與勞動力市場、收入和就業的關系更為緊密,人力資本理論假設可以同樣很好地運用到對培訓投資收益的分析中去。同樣因為數據的局限,明瑟(1962)早期也只能用工齡(工作經驗)代替培訓變量估算培訓投資收益,但是其實證分析的基礎仍然是人力資本理論。直到20世紀70年代后隨著企業培訓數據的逐漸豐富,眾多勞動經濟學家對培訓投資收益進行了大量的實證研究,而幾乎所有這些培訓經濟學的研究成果都是以人力資本理論為起點的。過去幾十年的研究表明,對教育和培訓經濟價值的研究。基本上都建立在人力資本理論這一相對成熟的框架體系內,這也是教育經濟學與培訓經濟學得以融合的最重要的理論前提條件,在人力資本理論中,教育和培訓只是形式不同的人力資本投資途徑,在經濟含義上并沒有本質的區別,都是通過改變勞動者自身的知識技能水平,從而改變其勞動生產率。
2 相近的實證研究方法
教育經濟學與培訓經濟學差不多出現在相同的年代,擁有一個共同的理論基礎,但比較有意思的是,自誕生之后的幾十年來,兩個學科的發展卻主要處于一種平行的狀態,少有交叉和融合,在教育經濟學逐漸形成相對獨立的學科特色的同時。培訓經濟學也在勞動經濟學領域和工業關系研究中逐漸發展和完善。
教育經濟學與培訓經濟學雖然分屬兩個不同的研究領域,但在實證研究方法上卻有著共通之處,而最先溝通這兩者的正是明瑟和他的收入方程;由于早期培訓數據的缺乏,明瑟最初從比較不同員工工資水平的角度來估計在職培訓收益,明瑟通過比較兩組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勞動力的收入差異,并對差異求現值,得到收益率,但這一收益率并不是純粹意義上的在職培訓收益率,它包括兩個內容:正規教育收益及在職培訓收益,因此收益率是對于正規教育與在職培訓收益率的某種平均。雖然由于度量上存在的問題,使得這一估計結果還不十分精確,但可以說這是對包含教育培訓在內的人力資本投資收益的最初估計。雖然明瑟本人并沒有認為他的研究是教育經濟學和培訓經濟學的融合,因為在早期人力資本理論家來看,教育和培訓本質上是沒有區別的,教育經濟學與培訓經濟學被“人為”隔裂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實證研究數據獲得的難易程度的不同,對于正規學校教育的度量要比對培訓的度量容易許多,因此教育經濟學的實證研究較早地發展起來并逐步完善,而培訓經濟學的實證研究卻是在20世紀70年代以后隨著企業培訓數據的豐富才逐漸發展起來。
3 人力資本綜合指數的建立
雖然明瑟當初囿于培訓數據的局限,并沒有對培訓投資收益進行精確的估計,而是得到了正規教育與在職培訓收益率的平均,應該說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嘗試;既然人力資本理論認為教育和培訓沒有本質區別,那么在實證研究中就有必要綜合考察教育和培訓的投資收益,為此構建一個包括教育和培訓在內的人力資本綜合指數就顯得十分必要,這一指數應該能比較全面反映人們的知識、技能、觀念的綜合素質與能力,探討教育和培訓在數量與結構上的不同組合搭配,從而獲得最大化的收益,這是未來教育經濟學、人力資源開發研究的一個方向。具體而言,人力資本綜合指數應該考慮到教育級別(學歷)、類型(普通、職業)、培訓參與(是否參與過此前培訓、在職培訓、自費培訓)、培訓種類和時間(參與的此前培訓、在職培訓、自費培訓的類別和時間)等指標體系的建立,另外對人力資本提供機構(如學校、培訓機構等)和使用機構(如企業等用人單位)的跟蹤調查以及相關的面板數據(paneldata)的收集也是必需的。
應該承認明瑟收入方程的建立是有時代背景和研究條件的限制的,雖然后續的研究者們對明瑟收入方程進行了多種形式的修正,但如果不嘗試在明瑟收入方程中納入人力資本綜合指數,那么任何補充都可能是不完整的;人力資本投資形式的多樣化和終身化的時代特點,要求對于人力資本的研究要全面、綜合,而培訓與繼續學習數據的逐漸豐富也使人力資本綜合指數的建立和使用成為可能。
(三)教育經濟學和培訓經濟學融合的難點
首先,培訓的定義和度量存在相當困難。與制度化的學校教育相比,培訓的內涵與外延在不同的行業企業有著不同的理解,培訓的基本度量指標,如培訓參與率、培訓時間與強度、培訓成本都很難測度。相比較而言,用教育年限、學歷來度量教育要簡單許多,雖然二者都存在指標效度的問題。
其次,反映勞動者教育培訓經歷、就業工作經歷的時序資料的缺乏。現有的數據大多是在一個時點上采集的截面數據,雖然部分調查采用了反向追蹤的方法,但離實證研究所需要的數據要求還有相當的差距。
再次,明瑟收入方程中已經包括教育和工齡,并且工齡曾經一度被認為部分代表了工作經驗甚至是在職培訓,在過去幾十年的研究中,明瑟收入方程的科學性和完備性逐漸為人們所認可和接納。如何建立包含教育與培訓在內的人力資本綜合指數,如何將人力資本綜合指數納入收入方程,并且由于這一指數的引入,模型的設定如何作調整,這些都是未來研究所不能回避和需要不斷探索的重要問題。
通過筆者的調查研究,高等教育面臨形勢嚴峻,如何提高效益已經成為不得不面對的研究課題,因此,就效益提升的制約因素和具體解決方法展開,結合社會發展,對高等教育的解決效益進行解讀,細化探討其投入與產出,并就此進行分析,深層剖析投入的不合理結構并進行改良,提高教育質量,希冀以此提高效益。
一、高等教育經濟效益以何種標準衡量
要提高效益,首先需要解決的事項即是如何進行效益的評定,也就是效益的衡量標準和影響因素,下面介紹幾個方面的標準參考:人才質量,即培養出的學子能否堅持社會主義發展方向,能否具備相應的能力與素質,定量資金下的人才數量與質量,高校的科研成就,等等,上述方面均是反映高校產出的有效性,總結其經濟投入下產生的社會效益,所創造的社會價值,經濟轉為智力、科學等非物質性因素和就業率、經濟產出等物質因素的大小。從這個方面看,高等教育的經濟效益解讀就是經濟投入與社會價值之間的比值問題,也就是其經濟效益并非高校一家之事,而是整個社會的整體表現,與社會的發展息息相關。
二、制約效益提升的因素芻議
1.經費投入不合理,結構混亂。效益的停滯一方面是由于投入過度,另一方面是由于產出不足。教育經費的投入,近年來教育的作用逐漸深入人心,其增長速度愈發驚人,而我國教育經費的投入帶有明顯的政策偏向性,具體而言,各個高校之間的投入比例具有極大差異,專項基金占比過高,而常規劃撥較少,這一做法會產生許多弊病:擴大高校之間發展不平衡,差距與日俱增,名校效應進一步強化,不利于二三類高校的發展;使得高校之間惡性競爭,使得高等教育經濟效益提升之路愈發艱澀,高校無法專注科研事業,導致產出相應減小;名校資金過多,易導致資源濫用、浪費,從而降低效益。2.學生培養成本偏差,盲目擴招。近年來,各高校頻繁加大招生力度,雖然是為了發展教育及解決就業問題,但過于龐大的招生規模使得高校對于學生的資金投入過大,從而導致下撥資金用于科研事業比例減小,也因此產出較低,且由于資金集中于名校熱門專業,導致普通學校、普通專業投入較少,因此,擴招帶來的資源緊缺問題尤其嚴重,這種資金投入的政策偏向性和擴招現象,使得教育結構日漸偏斜,名校學子投入過多,普通學校學子獲得資源較少,從而導致名校教師科研項目發展受限,普通學校學生發展不足,這種差異造成高校教育整體發展畸形,投入產出不對等,效益偏低。3.管理落后,產出不盡如人意。學生規模的擴大使得學校管理難度加大,一些本身基礎設施、管理方法、文化底蘊不強的學校的管理難度難免呈現無法負荷之像,而這種管理的缺失或者力度不足,導致高校辦學的效益和效果不盡如人意,導致同樣的學費卻是不同的待遇和效果,教育產出無法與投入相對應,管理制度的落后導致教學資源空置,一些自控力差的學子甚至無法在學校學得任何有用的知識,這種教學勢必無法承擔到培育下一代、培養社會主義新青年的任務,因此經濟效益難免受到影響;高校對于教師的管理無法激發其科研熱情,對學術鉆研力度不足,從而致使高校科研成果無法滿足大眾期待。
三、提升經濟效益的途徑探尋
1.科學進行投入,調整比例。高等教育是人才培養的重要手段,尤其是高校,不僅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了大量優質人才,而且對于提高就業率、增強人口素質等作出了巨大貢獻,高校教師的科研事業也是我國科技與文化發展的重要動力,因此,對于高等教育的投資是必需的,也是值得的。但是,不加規劃的盲目增加資金,而不考慮投入與產出之比,絕對無法有效提高效益,達到提高教育水平的目的,投入需要平衡各高校,但這并不等于平均,但是偏向力度需要科學計算、嚴格掌握,比例的適當尤其重要,畢竟普通高校占據比例極其大,大量學生需要國家的支持。2.合理調控培養成本,適當招生。高校的瘋狂招生一方面是響應國家培養人才的號召,另一方面是為了增加生源,培養更多人才,亦是另一種吸納資金。這種狀況下,擴招就帶有政策偏向和競爭意味,也因此其規模和速度都令人嘆為觀止。就近幾年,各個高校人數已經接近甚至遠超其正常容量,于是,平攤到每位學子的培養經費遠遠不足以支撐其受到優質的高等教育,因此,投資難免無法發揮出其應有作用,對于教育和科研的促進作用降低,效益自然無法提供,依據經費及招生規模算出可用資金,找出最合適的方案,將招生規模限制在合理范圍內。3.創新管理,加強監督,人才高度專業化。管理方式無疑對于投入、產出均有極其重要作用,嚴謹的財政和科學的預算及核算等,能夠有效加強對于投入資金的科學規劃和利用,也因此更能提高資金的利用率,以最小投入獲得最大效益,而高校運行的管理,不僅涉及運行體制,更重要的是對于教師及學生的管理,提升工作熱情,不僅能夠降低花費于規范學生紀律等的成本,而且能夠敦促教師進行科研,從而帶動學生的學習和研究,增強人才的活動能力和動手能力。人才必須專業化,高校教育并不是為了培養全才,而是各個領域能夠獨拔頭籌的人,因此,集中力量培養學生某一方面的能力才是高校發展的方向。
四、結語
通過筆者的闡述及對整個文章的把握,相信關于經濟效益的相關問題,讀者已經有了大致把握,以此文為高校的發展建言獻策,希望能夠以理論指導,深入高校的教育改革,尤其在國家管控方面,能夠有所助益,改變現有局勢。
參考文獻:
[1]劉淑春,雷小生.對社會經濟與高等教育關系的追問[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4).
1.成人教育經濟學基本理論。對于教育經濟學的理論基礎的討論,集中于馬克思教育經濟思想和西方教育經濟學的基礎理論――人力資本理論。馬克思、恩格斯整個理論學說中,有著十分豐富的教育經濟思想。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和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深入,國內一些學者也開始關注成人教育經濟學理論與人力資本理論的關系。王顯潤認為,教育經濟學源于“人力資本”理論,成人教育經濟學的理論基礎即人力資本理論。李志遠、朱建文著述的《成人教育經濟論》,也是以人力資本理論作為成人教育經濟學的理論基礎,指出“人力資本理論是現代西方經濟學的思想派別,也是成人教育經濟學的理論基礎”。
闡述成人教育與經濟二者的關系,是成人教育經濟學研究的重點之一。經濟是成人教育發展的基礎,成人教育促進經濟的發展,二者協調發展則是成人教育經濟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成人教育通過培養、培訓各類人才和高素質勞動力,積極推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體現了其經濟功能。 同時成人教育應該從更新服務觀念、拓寬服務渠道、改進服務質量等方面提升其服務經濟發展的能力。然而,影響成人教育經濟功能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教
育投資、教育內容和教材教法是三個主要方面,成人教育應從“教育投資的社會性與市場性,教育內容的職業性與實用性;教學方法的多樣性與靈活性”著手,最大限度地發揮成人教育的經濟功能。
2.成人教育經濟效益與投資。宏觀教育經濟學的核心概念是教育的經濟效益。成人教育的多重功能,形成了成人教育的多重效益。總體上可分為精神上的效益和物質上的效益。成人教育的經濟效益又可以分為兩大類:社會經濟效益――經訓練的勞動者,在社會生產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提高勞動生產率,為社會創造更多的物質財
富,增加國民收入;個人經濟效益――受過教育的勞動者個人能得到更多的勞動報酬。
我國成人教育的投資機制,體現并遵循了“誰投資,誰受益”或“誰受益,誰投資”的原則,成人教育消費的主體――成人教育服務的購買者――勢必成為成人教育投資和受益的主體。受教育者支付的學費已經成為成人教育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個人投資成人教育(此處的個人投資成人教育指個人為接受成人教育服務而支付的費用)收益研究,成為近期成人教育投資收益研究的創新點。利用經濟模型和數據統計分析,我國高等教育的供需模型,進而分析個人教育投資收益率,雖然沒有明確指出研究對象是特指個人投資成人教育的收益,但就其研究對象而言,則完全涵蓋了成人教育投資收益這一部分。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多元辦學主體投資,共同開發成人教育資源的要求與趨勢日漸迫切。研究成人教育的辦學收益,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成人教育經濟學研究的必然。在研究中,學者們將辦學單位的經濟收益稱為微觀效益或內部收益,指出高等教育投資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獲得更佳的社會效益(當然也包含了經濟效益);獲取適當的經濟效益對于促進成人教育發展是有益的。此外還探討了成人教育規模與效益、質量與效益、辦學成本與效益以及效益分配與成人教育發展等問題,指出應建立科學的成人教育效益觀,確保成人教育在市場經濟社會中的持續健康發展。
3.成人教育與社會經濟結構。成人教育結構與經濟結構之間存在密切的關系,經濟產業結構決定著成人教育的專業結構,成人教育的程度結構要適應經濟部門的勞動技術結構,成人教育的管理結構要適應經濟體制結構,這是成人教育內容創新發展的動力。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源配置的主體是市場,但是,由于高等教育的準公共產品特征,其資源配置不可完全依賴市場運作,政治結構也影響到成人教育的資源配置。政府干預和市場機制促使成人教育根據供求情況,調整成人教育資源在部門與空間等之間的轉移,最終實現成人教育資源合理配置的最大化。結合個案研究,有關學者對于城鄉成人教育資源的科學化配置進行了研究。
4.成人教育與知識經濟。進入21世紀,知識經濟大發展,圍繞根據知識經濟發展的特點和我國經濟發展略,研究知識經濟時代成人教育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相互關系和規律成為一些學者跟蹤的重點。成人高等教育作為我國
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具有培養人才和促進知識增長的作用,正確認識知識經濟的本質特征是研究新形勢下成人高等教育與知識經濟發展的基本點。
在知識經濟時代加快發展成人高等教育,是以知識科技為基礎的知識經濟發展的需要。在知識經濟時代,科技的發展,經濟的振興,乃至整個社會的進步,都取決于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養。基于此,我國成人教育經濟學研究了知識經濟時代成人教育與經濟發展相互作用的規律,成人教育與經濟是怎樣在辯證統一關系作用下,發揮能動作用服務社會經濟發展的。知識經濟對于成人教育是機遇也是挑戰,成人教育要在辦學思想和觀念、教學方法與方式上進行變革,樹立終身教育觀念,發展成人教育,服務經濟建設。
現代社會科技成果的層出不窮和廣泛應用,導致經濟結構、就業結構、職業結構的變化,使社會流動成為一種普遍的、重要的社會過程,而成人教育是影響并促進這一社會過程的最主要、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成人教育通過使潛在的勞動能力轉變為現實的勞動能力,促成各層次人才的流動,通過優化成人的人格和個性而促成成人社會經濟地位的提升,通過多學科、多門類、多層次、多形式的教育創設成人社會流動的條件,通過職后繼續教育和培訓提升成人的社會及經濟價值。當前我國各類人口流動的特點和趨勢,賦予我國成人教育以新的使命,成人教育將通過發揮引導各類人口流動取向、提升各類人口社會流動的智能素養、促進各類人口的有序流動、協同開展各類人口的教育培訓等功能,實現并提升社會人口流動中的成人教育經濟價值。
5.成人教育與現代企業培訓。人力資源開發和企業教育與培訓,是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特征。成人教育在參與現代企業制度建設上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進行成人教育人力資本投資,提高了勞動者素質;優化人力資源配置,促進城鎮失業和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問題的解決等對產業進步、企業發展及完善勞動力市場發揮著積極作用。在對成人教育是“加快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手段”、“實現人力資源向人力資本轉化的重要途徑”、“與普通教育形成互補,促進人力資本保值增值”等觀點達成共識的同時,也探討了成人教育人力資源開發的內容, 提出了關注女性人力資源開發和老年教育的問題。
6.遠程教育經濟學研究。為適應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遠程開放教育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在我國組織現代遠程教育工程時,對遠程教育經濟學研究也日益深入。一系列的研究成果,闡述了制約遠程教育發展的“規模――質量――效益”關系。丁興富在其《遠程教育經濟學研究的研究》中,以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為例,研究了遠程教育的成本核算、投資效益以及遠程教育與傳統教育相應經濟數據的比較。馮少舟的《遠程教育經濟學研究》一文,討論了遠程教育與經濟的關系,也指出了遠程教育經濟學研究滯后遠程教育本身發展的原因在于經濟理論工作者和遠程教育理論工作者缺乏聯合。結合成本與效
益評價,提出提高遠程教育辦學效益的幾個經濟學問題。
在遠程教育經濟學研究上,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經濟數學模型進行定量分析。
7.農村成人教育經濟學研究。這方面的研究主要論述了農村成人教育與農村經濟發展的關系,強調農村成人教育對農村經濟建設的作用是農村成人教育經濟研究的主要內容,指出了發展農村成人教育是農村人力資源開發的關鍵。農村成人教育對于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提升農村成人教育經濟價值,合理調整農村勞動力資源的配置等等,擔負著重要職責。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以及建設和諧現代新型農村,農村成人教育都將起到積極作用。
2000―2005年成人教育經濟學研究的特點與缺失
歸納分析過去6年對于成人教育經濟學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圍繞經濟政策、經濟熱點、經濟問題進行思考與討論是成人教育經濟學研究的一大特點。沿著歸納現象――提出問題――分析原因――解決問題的基本路線,成人教育經濟學研究了成人教育與知識經濟、成人教育與人力資源開發、成人教育培訓與農村經濟發展等成人教育經濟學的應用研究占到絕大多數。由于成人教育經濟學的特殊屬性(邊緣學科、交叉學科等),成人教育經濟學研究的內容比較廣泛,有一些創新點,例如對成人教育培訓與人口流動的論述等。從數量、寬度、創新性和實用性等要素來看,成人教育經濟學研究有了較大進展。
盡管成人經濟學研究在有限的時間里取得較豐碩的成果,但是理性地思考,我們會看到成人教育經濟學的研究還處在起步階段,從理論基礎到實踐應用還沒有做到真正成熟,從研究內容到研究方法也不夠健全,成人教育經濟學研究還存在以下不足:
1.微觀探討多于宏觀研究。對成人教育經濟學的研究大多基于某一點展開,結合實踐進行論述,而從建立“成人教育經濟”學科的廣度與成人教育經濟學的宏觀角度的研究則較少。尚未有完全以“成人教育經濟學”為題的完全意義上的研究專著出現。
隨著農民工大量涌入城市,農民工受排斥的問題也日漸嚴重,比如就業排斥、經濟排斥、教育排斥等。相應地,農民工所受到的這些排斥對其子女生活、教育、就業都會產生影響,尤其是在其教育上的影響越來越大。
一、社會排斥
1974年,法國學者勒內·勒努瓦第一個明確提出了社會排斥的概念, 并用它來闡述那些不能得到社會保障、受到社會歧視的特定人群的生存狀態。目前學術界并無準確、統一的概念。曾群、魏雁濱認為,所謂社會排斥,是指由于社會公正失衡導致的個人、團體和地方由國家、企業(市場)和利益團體等施動者的作用而全部或部分被排斥出經濟活動、政治活動、家庭和社會關系系統、文化權利以及國家福利的制度過程。李斌認為, 社會排斥主要是指社會弱勢群體如何在勞動力市場以及社會保障體系中受到主流社會的排擠, 而日益成為孤獨、無援的群體。近些年來, 社會排斥已經成為分析社會公正和社會流動的切入點。
二、農民工社會排斥對子女教育公平的影響
農民工受到社會排斥也成為一個較為普通的非合理的常見現象。且是一個多維度的概念,主要體現在就業排斥、經濟排斥等維度,且各維度相互交織、相互累積。排斥本質上是社會中的強勢群體對弱勢群體進行控制與"區隔"。社會排斥下的教育不公平是社會中經濟、政治、文化權利排斥的延伸。主要表現在教育起點、過程、結果公平三個方面。
(一)社會排斥對農民工子女教育起點公平的影響
所謂教育起點公平,實質就是要是每個人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競爭能力。農民工子女是否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競爭能力,直接取決于流動兒童的家庭收入水平。農民工子女的教育起點不公平,與農民工的經濟排斥有很大關系。城市學校針對外來人口子女要收高額借讀費、贊助費等歧視性費用,給大批義務教育階段的孩子入學造成了困難,有部分孩子完全有可能因為借讀費而失去接受啟蒙教育的機會。造成起點上的不公平。
(二)社會排斥對農民工子女教育過程公平的影響
農民工子女就讀的子弟學校,與公辦學校相比,無論是在教學資源的硬件上還是軟件上都有明顯的差距。主要表現在校舍條件差、教學設施不足、師資力量薄弱、安全隱患突出等。農民工子女在這樣的環境條件下,他們所接受的教育無法與城市學校的孩子相比,教育質量得不到保障。
(三)社會排斥對農民工子女的教育結果公平的影響
所謂結果公平是指達到每個人都獲得份量相當的教育資源這樣一種理想狀態。農民工子女在流入城市接受義務教育后,與后續高中階段等非義務教育難以順利銜接,既進不了城市優質學校,又無法融入家鄉的教育升學系統,這種身份認同的危機直接影響到他們的生存和發展狀態。農民工子女作為城市弱勢群體,其家庭景和社會關系網絡等都無法與城市同齡人相提并論。農民工子女要實現代際的上升流動,無疑需要比城市同齡人克服更多的障礙。
三、推進農民工子女教育公平的策略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2010-2020年)》中規定,我國政府將促進教育公平作為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針。借鑒規劃的相關思想,做好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教育工作,對促進城鄉經濟協調發展,維護正常社會秩序,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一)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改善戶籍制度
社會排斥下的農民工子女教育不公平問題,歸根到底是城鄉二元結構問題。以戶籍制度為依據的入學制度和升學制度是最大障礙。應打破戶籍制度和兒童受教育權利之間的捆綁關系,尤其是要打破現行以戶籍制度為依據的義務教育的入學政策,實行適齡兒童按居住地原則接受義務教育的制度。
(二)完善合作機制
基于社會排斥下的農民工子女教育不公平問題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需要社會教育、公安、工商、勞動、財政等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建立及時有效的工作溝通機制。公安部門要積極配合教育行政部門掌握流動兒童的基本情況;流入地財政部門對接收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就讀較多的學校給予補助。城市教育費附加中要安排一部分經費,用于進城務工就業子女的借讀費和擇校費予以免收,并酌情減免家庭經濟困難進城務工農民子女的有關費用;教育行政部門要轉變職能,加強服務指導。各部門應密切配合,齊心協力,共同做好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子女義務教育工作。
(三)改革學校內部的管理體制
接受農民工子女的城市公辦學校,其教學內容、教學計劃和學制方面要考慮學生的學習狀況、心理素質及其適應能力,提高教育內容的針對性和適應性,因材施教。針對農民工流動性強和收入不穩定的特點,采取靈活的辦學方式與管理辦法。此外,建議制定統一的義務教育學籍卡,對流動兒童實行學籍管理,確保農民工子女學業記錄的連續性、完整性。
四、小結
在社會排斥背景下的農民工子女接受的教育是不公平的,主要體現在社會就業排斥、經濟排斥、教育排斥下農民工子女的教育起點不公平、教育過程不公平與教育結果不公平。這一問題的解決需要政府以及學校等相關方通力合作才能完成。
參考文獻:
[1]SILVER,H. Social exclusion and social solidarity: three paradigms [ J] 1 International Labor Review,1994( 5 - 6 ):531- 577.
[2]曾群,魏雁濱.失業與社會排斥:一個分析框架[J].社會學研究,2004(3).
[3]李斌.社會排斥與中國城市住房制度改革[ J].社會科學研究,2002( 3): 106- 110.
[4]劉奇.中國農民生存與發展的九大悖論[J].中國發展觀察,2006(8).
[5]馮幫.經濟排斥與流動兒童的教育公平[J].教育與經濟,2011(1)16-18.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6)01C-0012-03
教育經濟學理論認為,區域產業結構與教育專業結構有著相互依存的關系,經濟結構決定著教育結構,教育結構又反作用于經濟結構。中等職業教育直接為區域經濟服務,區域產業結構是中職學校專業結構調整的主要依據。中職院校專業設置和調整必須適應區域經濟需要,加強與產業結構的協調發展。
一、赤峰市產業結構研究
(一)赤峰市產業結構概況
近些年赤峰市經濟快速發展,如圖1、圖2地區生產總值由2006年的466.3億元增加到2012年的15689.1億元,年均增長16%。從產業結構上看,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比重日趨下降,第二產業所占比重逐漸上升,從2010年開始,第二產業所占比重超過50%。從業人員中,第一產業從業人員最多,占到51.5%,人均產值1.8萬元;第二產業從業人員占到20.8%,人均產值16.5萬元;第三產業從業人員占到27.7%,人均產值6.6萬元。
從產業結構調整方向來看,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是赤峰市現階段產業結構調整面臨的主要任務。在深入實施“工業強市”戰略的同時,推動產業多元化和產業鏈延伸,發展特色農業、綠色農業和有機農業,改造傳統服務業,發展新興現代服務業,增強服務業對經濟發展的拉動作用。
在產業結構調整的同時,對技術人才的需求也在快速變化,特別是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很多行業亟需大量熟練技術工人,這就對職業教育的專業設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圖1 赤峰市近四年三產總值及比例統計圖
圖2 赤峰市近四年產業結構生產總值及從業人員統計圖
(二)赤峰市優勢產業分析
根據赤峰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將調整優化結構,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冶金工業、能源工業、食品工業、化學工業、裝備制造業、醫藥工業、建筑業、旅游業、農業、牧業是優勢特色產業,如圖3、圖4,生產總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94.77%,從業人員總計145萬人。其中冶金工業占區域生產總值比例21.91%,能源工業占13.24%,農業占12.13%,食品工業占10.67%,建筑業占10.40%。從業人數中,農業最多,達到107.5萬人,建筑業6.5萬人,能源工業6.1萬人,旅游業3.6萬人。
圖3 赤峰市各優勢產業生產總值占總產值比例
圖4 赤峰市各優勢產業從業人口占在崗職工比例
(三)新興產業分析
根據赤峰市十二五規劃的“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發展新興現代服務業”的第三產業發展目標,商貿流通業、現代物流業、商務服務業、社區服務業是主要發展方向,這就對職業教育專業設置提出了新要求。
二、赤峰市中職專業結構分析
本研究調查范圍包括全市36所中等職業學校。調查指標包括專業集中度、專業布點數、專業聚集度(表1)。
目前開設專業集中度超過50%的有4個專業大類,分別是農林牧漁、加工制造、信息技術、財經商貿,說明中職學校辦學方向較為集中。
農林牧漁專業大類,包含23個專業方向,專業數量占專業大類所有專業數量的71.88%,專業方向覆蓋面廣。布點數達到123個,平均每個專業布點數達到5.3,專業重復布點多。
信息技術專業大類專業集中度達到66.67%,包含10個專業方向,專業數量占專業大類所有專業數量的55.56%,布點數達到43個,平均每個專業布點數達到4.3。
加工制造專業大類專業集中度達58.33%,包含16個專業方向,專業數量占專業大類所有專業數量的88.89%,布點數達到59個,平均每個專業布點數達到3.7。
財經商貿專業大類專業集中度達到52.78%,包含9個專業方向,專業數量占專業大類所有專業數量的42.86%,布點數達到24個,平均每個專業布點數達到2.7。
從專業方向看,總計有26個專業的布點數超過5個。其中計算機應用布點數最多,達到22個,超過10個布點數的有8個專業方向,包括現代農藝技術、畜牧獸醫、設施農業生產技術、農村經濟綜合管理、機電技術應用、焊接技術應用、護理、學前教育。上述專業重復布點較多,在下一步工作中應進行調整。
從學校專業設置看,專業大類超過5個的學校有20所,其中超過10個的有5所,最多達到14個;從專業方向上看,專業方向超過10個的學校有15所,其中超過20個的有5所,最多達到38個。根據職業學校特色發展的原則,包含專業大類多的學校需要明確辦學方向。
三、赤峰市產業結構與專業結構適應性分析
(一)與三大產業適應性分析
第一產業專業布點數123個,每年計劃招生人數4920人,按照每人工作30年計算,則預計農業從業人員中接受中等職業教育的有14.7萬人,達到所有農業從業人員的11.4%,農業類人才培養能力不足。但是通過實際調查,第一產業實際招生人數普遍小于計劃招生人數,有些專業甚至沒有招生。中等職業學校專業布點數超過市場需要,說明中等職業學校農業類辦學模式并不完全符合市場規律。
每年高考錄取人數24000人,中職錄取20000人,錄取專業集中在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因此估算第二產業從業人員中接受過中等職業教育及以上的占到40%,第三產業達到70%以上。
如表2所示,按照現有從業人員數量和比例,如果使70%以上的從業人員受到中等及以上職業教育,需要大力開展社會培訓,不考慮延期復核和繼續教育,每年需要新增農業類社會培訓2.7萬人,第二產業社會培訓7000人,第三產業社會培訓3500人。
表2 赤峰市三產從業人員接受職業教育統計表
產業
結構 從業人員數量
(萬人) 專業
布點
數(個) 學校計劃招生人數(人) 計劃招生人數占從業人員比例(‰) 預計從業人員中接受中等職業教育的比例(%)
第一
產業 130.4 123 4920 3.8 11.40
第二
產業 52.6 77 3080 5.9 17.70
第三
產業 70.2 213 8520 11.8 35.40
(二)與優勢產業適應性分析
在分析優勢產業和職業教育的關系時,仍然要考慮高等教育的影響。根據德國職業教育的經驗,將從業人員參加中等職業教育比例定為70%,產業與專業基本對接良好的有冶金、能源、建筑;職業教育培養能力不足的有食品、農牧業;培養能力過剩的有化學工業、裝備制造業、醫藥工業、旅游業。職業學校在專業調整時,應首先考慮上述專業方向。
如表3所示,裝備制造業比例高達13.04%,通過對赤峰市36所中等職業學校調查發現,裝備制造業畢業生多安排在外地就業。因此雖然數據偏高,但就業依然良好,男生從業意愿較高。醫藥工業布點數偏多,安排就業具有外向型特點,專業選擇時女生較多。實際調查中發現,愿意到外地就業的女生比例偏低,因此建議加強對醫藥工業類專業發展的調控。旅游業布點數偏多,由于旅游專業的地域性限制,建議加強對旅游專業發展的調控。
食品工業從業人員中未接受職業教育的人數預計在11783人,但持有裝備制造業從業資格的人員可以在食品工業里從業(例如機電技術應用)。因此食品類專業設置有一定復雜性,需要進一步論證。
表3 赤峰市優勢產業與相關專業人員培訓統計表
產業
名稱 從業
人數 開設
專業
數量 專業
布點數 計劃
招生
人數 預計從業人員接受中等職業教育的比例(%)
冶金工業 21894 4 6 240 32.89
能源工業 61253 7 15 600 30.37
食品工業 15623 2 3 120 24.58
化學工業 6092 2 4 160 86.67
裝備制造業 6151 16 59 2360 13.04
醫藥工業 6000 4 5 200 11.66
建筑業 64969 6 18 720 39.90
旅游業 36000 4 16 640 65.78
農業 1075000 21 103 4120 14.56
牧業 156823 2 20 800 19.90
(三)與新興產業適應性分析
商貿流通業、現代物流業、商務服務業、社區服務業是主要發展方向。根據中等職業學校專業目錄和赤峰市發展規劃,需要加強建設的專業包括財經商貿大類的6個專業方向(商品經營、專賣品經營、連鎖經營與管理、物流管理與服務、房地產營銷與管理、客戶服務),公共管理與服務專業大類的10個專業方向(辦公室文員、文秘、商務助理、公關禮儀、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民政服務與管理、社會保障事務、社會福利事務管理、家政服務與管理、老年人服務與管理)。
優先考慮建設的專業:物流管理與服務、家政服務與管理、老年人服務與管理。
四、結論與建議
(一)建立中等職業教育信息服務平臺
及時市場信息、企業信息、學校專業設置信息、畢業生就業情況等信息。政府、教育主管部門、院校、社會各界共享信息。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負責收集、信息,并對信息的真實可靠性負責;企業通過平臺獲得招工信息;學校通過平臺了解現狀,找準辦學方向;學生通過平臺選擇學校。
(二)調整農牧業中等職業教育教學形式
農牧業中等職業教育嚴重滯后于產業發展。從業人員中預計僅有10%接受過中等職業教育。從業人員中存在年齡偏大,缺少上學時間等問題,學校教學時間和農牧業生產季節存在重疊。因此,農牧業中等職業教育不適宜全部采用全日制職業教育形式,送教下鄉、送教下田等教學形式更符合實際需要。
(三)扶持現代服務業專業建設
職業學校專業建設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現代服務業處于起步階段,財經商貿大類和公共管理與服務專業大類總計需要建設16個專業方向,其中物流管理與服務、家政服務與管理、老年人服務與管理3個專業方向為優先考慮建設的專業。
(四)優化專業結構,建設特色專業
專業大類開設過多的5所學校(赤峰北方職業學校、赤峰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赤峰華夏職業學校、赤峰育龍中等職業學校、寧城縣職教中心)需要在近期對辦學方向進行論證,集中力量辦學,打造特色專業,圍繞特色專業建設專業群。10所學校需要在中遠期對辦學方向進行論證,優化專業結構,提高專業建設水平。
基金項目: 2013年赤峰市社會科學聯合會科研課題“赤峰市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設置與城市產業結構適應性研究”。
參考文獻:
[1]靳希斌.教育經濟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二、《教育經濟學》本科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的基本原則
1.理論知識教學的基礎性原則。
本科學生提高《教育經濟學》課程知識應用能力,應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訓練為前提。首先,根據加涅對學習類型的研究,概念的教學是基礎,原理的教學是中心,問題解決則是前兩種教學的綜合和提升。其次,本科階段的大學生思維能力發展是以概念的理解、判斷和推理能力為基礎的,并且他們對概念的理解,對判斷的掌握,對推理的運用呈現出層次性、階段性和等級性的特點。第三,教育經濟學的學習必須以培養學生對客觀事物的理性感知為起點,才能指導學生運用基礎理論知識來揭示事物之間的內在關系,完成理性抽象到理性具體的升華,逐步形成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良好思維結構。
2.教學內容的探究性和現實性原則。
探究性強調的是教學要圍繞參與式教學的多元目標,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學會發現問題,掌握探究的方法,樹立探究的意識。教師要引導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根據學生的需求和興趣來設置探究性問題,創設與現實緊密相關的情境來刺激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另外,現實性強調要在本科階段教育經濟學的參與性教學活動中,將理論聯系實際,加強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訓練。具體而言,教師要以教學目標為依據,根據社會現實需要來設計教學內容。教學內容只有符合社會需要,才有利于學生將學到的知識運用于社會實踐,否則,脫離社會實際的教學內容會打擊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厭惡學習,覺得學習的知識只是紙上談兵。
3.學生參與的主體性和開放性原則。
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學生的主體意識不斷強化,他們越來越希望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和判斷來獲得新知識、新觀念。因此,本科《教育經濟學》課程實施參與式教學要重視發展學生的主體性,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實行開放式教學。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在參與式教學中,要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教師應根據實際教學內容和學生的需求情況,適時地變換教學方法,通過多種途徑引導學生從被動接受變為主動參與,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動機。二是要激發學生的主體情感。教師應當充分尊重、信任學生,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中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展。三是創造良好的情境。讓學生在理解、對話、寬容、平等、自由的環境里學習,能發揮學生主動性與創造性方面的才能。
三、《教育經濟學》本科課程教學方法改革的路徑探討
在《教育經濟學》課程教學的實踐當中,教師要采用參與式教學模式,注重把教育經濟學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育經濟學》課程的學習、討論和研究中來。具體改革路徑可從課前、課中、課后三個方面進行:
1.課前預設探究性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
與傳統的課堂教學不同,改革后的課程教學模式第一階段應當更加注重課前探究性問題的設計。具體注意以下兩點:一是明確問題設置的初衷和目標。任何一個好的問題都包含目標、已知信息和有限障礙這三個部分,當問題的設置初衷和目標之間距離越遠,那么問題探究的空間就越大,越能提高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的自主探究積極性。二是要將書本上的理論性問題與實際經濟問題進行有機結合,讓學生在加工后有意義的問題指引下,學會發現問題,進而運用正確的探究方法進行探究,最終通過問題的解決掌握理論知識的實際應用,樹立并強化自身的探究意識。參與式的課堂表面上看起來是給予學生寬松的環境,讓其自由探究,但就全體學生的學習方向而言,探究是在教師預設問題的引導下進行的。教師在課前對教學環境、教學對象、教學內容的整體情況進行了解,進而預設學生的思維路徑,提出與教學目標相適應的問題。教師通過創設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讓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一個再創造的過程。例如,可通過觀察、調查統計、文獻研究等方法,讓學生獨立鉆研、自主探究教育經濟學的相關概念和理論,從而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課堂上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理論聯系生活實際。
創設輕松愉快的課堂學習氛圍,能夠使學生在寬松的環境中大膽展示自己的觀點,提高運用創新思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本科階段《教育經濟學》教學課堂中,引用趣味性案例分析、讓學生針對開放性問題小組討論、運用多媒體展示教育經濟現象等都是較好的方式。在營造課堂氛圍的過程中,教師還應當注意以下問題:首先,要與學生形成雙向互動模式。大學生的思維相當活躍,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及時與學生溝通,引導他們正確思考,防止出現大的偏差。其次,要重視結論分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結論都是不系統、不全面的,教師要引導小組之間信息的分享,使不同思維形成碰撞,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最后,要加強追蹤與評價。由于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還不足,看待問題的角度和得出的結論往往有錯誤,教師應當給予學生及時的反饋,幫助學生能運用正確的理論和方法解決問題。
一、教育成本概念
教育成本指培養每一名學生所支付的全部費用,即各級各類學校的在校學生在學期間所消耗的直接和間接活勞動和物化勞動的總和。有公式表示為:教育成本=教育直接成本+教育間接成本。
教育直接成本是社會與個人為教育而直接支付的費用總和,分為教育社會成本和教育個人直接成本。
教育社會直接成本主要是指國家、政府直接支付的教育費用,以及社會集資捐資的經費;教育個人直接成本主要是指學生家庭和學生個人直接支付教育費用,諸如學費、雜費、書籍文具費、住宿費、交通費和生活差距費等。
教育間接成本是社會和個人為教育而間接支付的教育費用,有時也稱“機會成本”、“擇一成本”。教育個人間接成本是指學生已滿法定勞動國年齡因受教育而放棄的就業收入的成本。
所謂教育個人成本與收益不平衡性,主要是針對個人投入的教育成本,不能得到成正相關的個人收益,一般是指負收益。
二、教育個人成本的計算方法
教育個人直接成本核算計算方法:
S=R+D+H+B
式中S為個人直接成本,R為學雜費,D為生活差距費,H為交通費,B為書籍文具費。
韓宗禮(1988)提出的計算大學生總間接成本:
M=[(p×a×)]i
M為概率項數,n為求學年限,p為可能在某部門就業的概率,a為一年放棄收入的時間百分比,A為同一就業部門水平相當的職工年平均收入,i和j為選擇職業的項數序,∑為加總符號。
三、教育私人收益分析
教育私人收益可分為兩種,市場化私人收益和非市場化私人收益。所謂教育的“市場化私人收益”就是受教育者從教育中獲得的最終可用貨幣度量的收益。教育的市場化收益有教育質量的收益和教育數量的收益兩種類型。前者指在受教育年限不變的情況下因教育質量的提高而獲得收益,后者指從增加的教育年限中得到的收益。
教育的非市場化私人收益可以表現為以下幾方面:第一,教育具有消費收益,也就是個人在受教育期間所獲得的樂趣、快樂等。每二,教育生產消費者選擇效益。第三,教育改變儲蓄行為。實證研究表明,人們接受的教育與儲蓄率之間存在著正相關。第四,教育提高家庭內部生產力。
四、教育成本與教育收益不平衡性的表現在個人教育的負收益
1.對那些學習成績不好或不愛學習的學生來說,上學可能只是痛苦的經歷。
這主要是指教育的非市場化私人收益,在受教育過程中,或受教育之后,受教育者并沒有在精神、情感,以及各種社會行為中得到有利影響,反而對受教育產生抵觸心理,導致許多負面影響的形成。比如,在受教育過程中被教師批評、處罰,因不喜歡上學而產生破壞行為等,這些都是教育非市場化的私人負收益。
2.過度教育產生的低效率,使得教育成本增加,教育資源浪費,收益相對減少。
從理論上來講,受教育數量與個人收入是成正相關的。但由于我國最近幾年出現了高學歷熱,不少人只顧追求升學率和受教育數量的增加,而忽視了教育質量的提升,導致受教育者學歷雖高,但無法找到收入滿意的工作,甚至失業率增加。
因此,筆者認為,當就業能力達到一個最佳點時,再接受教育,只會加大教育成本,這時受教育若對個人收益產出沒有任何價值,受教育者可以選擇就業,以擴大個人收益。
五、原因分析
1.教育結構體系缺乏必要的銜接和溝通。
普通教育缺乏職業化教育,學生只懂得一些理論知識,而缺少對專業所屬行業,以及專業的社會性的認識,因此學到的知識是和社會與行業脫鉤的、無聯系的,從而導致在求職時無法適應用人部門的需求。因而,多年的教育成本投入,以及教育資源的使用,都得不到正常的回報。
2.一些大學生主觀意識不強,沒有緊迫感。
一些大學生進了大學校門就有一種安逸感,自以為進入了保險箱,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競爭上崗已成為適應經濟發展的就業機制。因此,這些學生無法適應社會,也無法在競爭上崗中獲勝。
六、改進措施
1.深化學校的教育改革,加強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的溝通、融合和銜接。
現在的職業院校就業狀況保持良好,這是因為職業院校的培養方向就是針對用人單位、針對受教育者的教育。因此,筆者認為大學應走職業化和綜合化相結合的道路。也就是說,在包括專業設置,培養計劃、目標、方向的設置上,除了側重于學生的理論研究之外,更要加強受教育者的實踐能力,了解行業動態,以找準個體在行業的定位,根據社會用人標準和行業標準,培養學生,為社會培養更多實用性人才。
2.學校應加強以就業為導向的社會定位。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畢業生按指今性計劃就業的政策逐步取消,教育機構的自主性不斷增強,新的辦學形式、辦學機構也大量出現。而這些變化影響了學生對受教育的選擇和用人部門對畢業生待遇的規定。因此,無論何種教育機構,都應把保證學生高就業率作為核心價值和社會定位,這樣對教育機構來說是高產出,對學生個體來說也會有可觀的收益。
3.提高受教育數量的同時,更應重視受教育者的質量。
高學歷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國民整體水平的表現,但是受教育過程中,不能一味地追求高學歷,追求受教育者數量的增加。當教育機制和用人機制都以質量為先,那么全社會,以及個人的教育成本都會得到控制,個人收益也會相對增加。
4.制定合理可行的收費制度,有效控制教育個人成本。
政府和教育機構應建立合理的政策和制度,保證收費的合理性,使受教育者合理地投入教育成本,避免不正當的收費現象的發生,這樣可以有效地控制教育個人成本,使教育個人成本最小化。
參考文獻:
[1]劉志民主編.教育經濟學[M].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簡介:張學英(1975-),女,河北唐山人,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教授、經濟學博士,研究方向為勞動經濟學、教育經濟學;李薇(1984-),女,黑龍江伊春人,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講師、管理學碩士,研究方向為社會保障理論與實務。
課題項目:天津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對接于產業結構調整的天津市農村勞動力培訓問題研究——以濱海新區為例”(編號:VEYP500)主持人:張學英;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重點教改項目“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教學改革——基于職業能力與意識培養的研究與實踐”,主持人:張學英。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7518(2012)27-0062-04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我國社會保障事業的飛速發展,國家對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人才的需求急劇增加。以上海為例,僅按上海市政府規定的為全市近3000個居(村)委會配備兩名就業援助員和社會救助員一項,就需要社保專業人才6000人。就全國而言,每年社會保障專業人才的需求缺口高達十幾萬。然而,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的統計,全國30余萬工作人員中三分之一學歷在大專以下,還有相當一部分工作人員非社保專業科班出身。故經濟社會對社保專業人才的需求非常緊迫。
為回應社會對社保專業人才的需求,各類院校紛紛設立了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然而,相對于強烈的社會需求,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的畢業生因缺乏崗位工作技能,就業形勢并不樂觀。周愛國認為,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應該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社會保障、社會服務、社會管理等領域的應用型人才,除了少量研究型大學可以著力培養研究型、學術型人才以外,大部分學校應該立足培養應用型人才[1]。以就業為導向的課程設置則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關鍵所在。本文以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以下簡稱天職師大)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以下簡稱社保專業)為例,擬從課程設置的視角,剖析社保專業人才供需匹配性差的致因,確定基于實踐能力培養的課程設置原則,并探索通過課程設置改革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以滿足經濟社會需求的路徑。
二、關于天職師大社保專業現狀的調查
(一)天職師大社保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
通過對2009-2011年天職師大社保專業畢業生初次就業狀況的跟蹤調查發現:該專業每年畢業生在40名左右,就業方向有企業、事業單位(包括職業教育院校)及其他,另有一部分學生選擇繼續深造(在國內外高等院校就讀研究生),且到企業及相關事業單位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崗位就業的占比最高(如圖1所示)。畢業生就業所需的專業技能按照重要程度依次排列為:社會保障法規、社會保障會計、社會保險精算、社會保障理論;需要熟練掌握的基本技能按照重要程度排列依次為office辦公軟件、行政公文寫作、普通話、外語;此外,在與學生的訪談中發現,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是就業必備的基本素質。
(二)天職師大社保專業課程設置現狀
社保專業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新興專業,各類院校的學科架構已基本成形[2],天職師大同其他學校一樣設立了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其中專業基礎課包含西方經濟學、管理學原理、社會學等,專業課包括社會保障概論、社會保障國際比較、社會保險、社會救助與社會福利、社會保障基金管理、社會政策、勞動法和社會保障法等。但不同的院校根據其自身特點及培養方向在課程設置上各有側重: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傾向于管理學領域,北京大學、吉林大學突出體現社會學背景,武漢大學、中央財經大學注重其經濟學方向的培養,此外有些學校突出了社會保障在法學和行政學方向的專業特色[3],天職師大側重的是管理學與經濟學相結合。
雖然目前社保專業的課程設置結構合理、內容全面,但卻帶著深深的高等教育“重理論,輕實踐”的印記[4],多數高校忽視或輕視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實踐類課程要么形同虛設,要么根本不設置,導致畢業生缺乏實踐工作技能,在人才緊缺的形勢下卻找不到工作,發生結構性失業。天職師大的相關數據表明,由于就業難的現實,社保專業學生對專業實踐能力的需求非常迫切,亟待通過課程設置的改革改變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相脫節的現狀以促進其順利就業。
三、基于專業實踐能力培養的社保專業課程設置原則
專業實踐能力是指學生在實際操作中解決專業問題的能力。社保專業的專業性、應用性和實踐性較強,故對專業實踐能力的要求更高,其課程設置必須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特色與市場相聯系、能力與職業相吻合[1]。據天職師大的教改經驗,本研究認為,圍繞培養、提升專業實踐能力進行課程設置應遵循如下原則:
(一)選定擬培養的專業實踐能力并進行匹配性課程統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