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優化設計匯總十篇

時間:2023-07-05 16:32:4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船舶優化設計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船舶優化設計

篇(1)

0 引 言

近年來,隨著長江“黃金水道”沿岸經濟帶的高速發展,以上海港為龍頭的長江沿岸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長較快,進出長江的船舶與南北大通道的船舶在長江口水域產生大量的交叉和匯聚,船舶航跡分布復雜,船舶交通流之間沖突點多。尤其是從中浚前5 h開始,大量外籍船舶按照引航計劃起錨進入長江口,其駕駛員與南北大通道航行船舶駕駛員之間語言溝通不暢,導致一些遲來的船舶“搶”計劃、“搶”位置,從而造成船舶間避讓不協調,船舶交通流之間沖突強度大。本文對2008年版長江口船舶定線制未能解決的問題進行分析,力求降低各船舶交通流之間的沖突強度和等級,避免出現外籍船舶起錨后進入長江口與南北大通道船舶直角交會的局面,以緩解現有長江口水域通航安全壓力,降低該水域通航風險,為海事管理部門決策提供建議和理論依據。

1 長江口船舶定線制概況

長江口地處我國南北海岸線中部的長江黃金水道與沿海南北大通道的交匯處,自2002年9月1日起,長江口開始實施船舶定線制,由3個圓形警戒區、11個通航分道和11條分隔線組成。而后海事管理部門根據實際運行效果對該水域進行優化,將原先3個警戒區簡化為A、B兩個警戒區,簡化通航分道并調整相關燈浮和錨地分布。2008年6月1日起施行的新版本長江口船舶定線制見圖1。

2 長江口船舶定線制擬解決的問題

2.1 長江口警戒區存在安全風險

2008年版長江口船舶定線制在2002年版的基礎上作了簡化,并很好地對接了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三期工程,對梳理船舶交通流有著較為理想的效果。[1] 但是,當南北大通道的船舶與東西向的船舶因下列3種情況積聚時,其間的交通流沖突并沒有得到解決。

(1)在正常天氣條件下,中浚前5 h左右,長江口水域開始初漲,大批船舶開始從海上或錨地起錨駛進引航作業區水域或進入通航分道、警戒區,然后分別從長江口深水航道、南槽航段進入,直至中浚時結束。

(2)因風、霧等惡劣天氣導致上海港南北槽封航,待天氣和能見度好轉、船舶交通管理系統(VTS)解除禁令后,此時耽擱的船舶必然魚貫而入,從而導致船舶積聚。

(3)因特殊船舶進出、發生船舶故障、海事和軍事演習等導致臨時交通管制,待管制結束后出現船舶交通流積聚情況。

當船舶交通流積聚時,大量外籍船舶與南北大通道上的本國船舶密集交匯且溝通不暢,導致避讓難度加大,存在重大安全隱患。排隊等待進長江口上引航員的外籍船舶與南北大通道上的船舶之間交通流沖突見圖2。

2.2 船舶交通流復雜

根據對A警戒區內交通流量長期觀察結果,該區域船舶交通流較為復雜,主要有以下幾個情形:大型船舶進出長江口深水航道、采用我國沿海南北習慣航線、出港的小型船舶在A警戒區附近轉向北上、從長江口1號錨地起錨駛往南北槽進港等。

按照常規,D3通航分道沿南北方向的延長線為管制線,也就是說船舶在進入管制線以前都是根據自身計劃(其中交管時間期間按交管批復時間)安排進入長江口的。那么,在長江口初漲或臨時管制解封后,進入長江口的船舶分別從A、C1通航分道匯聚至長江口A警戒區(見圖3),其中不乏有大型重載船舶和大型超寬船舶。由于長江口燈船至D3通航分道水域過于狹小,造成很多船舶間來不及溝通便已經匯聚至報告線水域的尷尬,往往還會出現按照計劃原本應該優先進入長江口的船舶卻被堵在后面的情況。

2.3 長江口錨地容量不足

由于長江口現有錨地無法滿足進出上海港船舶錨泊的需要,經常會有船舶錨泊于長江口錨地邊線以外,甚至侵占A通航分道。

3 優化方案設計

3.1 優化方案的主要原則

3.1.1 安全第一

海上航行安全最為重要,航道規劃應充分滿足通航的安全性,以適應港口未來發展的需要。

3.1.2 兼顧經濟、環保效益

在確保通航安全的情況下,航道規劃應充分考慮航運企業的經濟效益,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支出;同時不能對海上環境構成威脅,確保海上環境不因航道規劃而遭受破壞,以促進海上交通和諧。

3.1.3 充分考慮航海習慣

長江口是大型船舶進入長江的唯一入口,中外船舶匯聚于此,對于長江口船舶定線制而言,最終的受用者是廣大國際海員。因此,在制定優化方案時需要充分尊重國際海員的航海習慣,同時充分考慮優化后通航分道與原有航道之間的延續性,盡可能少作改動,以便于航經此水域的駕(引)人員掌握、理解和執行。

3.2 優化方案調整的主要內容

從緩解既定方案的突出矛盾、提高通航安全性、兼顧航運企業經濟效益和海上環保效益及優化方案實用性等角度出發,充分征詢有經常航行于長江口水域經歷的船長、引航員的意見,建議性地描繪出長江口船舶定線制優化方案(見圖4),其主要內容如下:

(1)取消原有C1和C2通航分道。

(2)將A通航分道向正東方向延長20 n mile,并相應增加C警戒區和C1、C2、C3通航分道。

(3)將B通航分道向正東方向延長20 n mile,并相應更名為B2通航分道;相應增加D警戒區和D1、D2通航分道,并保留B警戒區和原有C3通航分道。

(4)將長江口1號錨地向正東方向延展并擴充為長江口1號錨地和2號錨地,將原有長江口2號錨地向正東方向延展并擴充為長江口3號錨地和4號錨地,深水航道D5燈浮正北面的錨地維持原狀不變。

(5)A警戒區與B警戒區之間及A警戒區北側水域實施限制性通航,即航行于北槽及江蘇、浙江附近口岸的船舶可以使用該限制性分道,但必須提前報備,謹慎駕駛,同時現場必須征得VTS同意。

(6)其余相應增加相關燈浮和虛擬浮標。

4 優化方案總體評價及說明

4.1 安全性評價

李松等[2]提出兩艘或多艘船舶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上彼此接近到一定程度時,若不改變其運動狀態,就有發生碰撞的危險,這種現象稱為水上交通沖突,同時引入“交通沖突技術”對水上交通沖突的發生過程及其嚴重性進行定量測量和判別,并應用于安全評價和預測。評價警戒區交通沖突嚴重性的4個指標分別是沖突點數量、沖突區域的復雜性、沖突出現頻率和沖突等級。本文以北槽與南槽水域作為比較單元,按照以上4個指標對船舶定線制優化前后兩個水域的警戒區沖突情況對比作簡要評價(見表1)。[3]

由表1可知,船舶定線制優化以后,北槽水域警戒區外移,避讓余地更大,對緩解在錨地起錨進入引航作業區的船舶與南北大通道上的船舶之間水上交通沖突作用明顯,水域安全性將會明顯提高;南槽水域雖然“多”出一個警戒區,沖突點數量有所增加,但優化方案會分隔一部分船舶流,減小局部水域船舶密度,使船舶沖突強度和等級均有所下降,水域安全性將會有所提高。[4]

4.2 兼顧經濟效益

南北大通道整體向東“搬遷”,將會大大提高該水域的安全性,從而減少航經此地的船舶因航行安全引發的經濟損失,但同時會使得部分船舶產生一定程度的繞航,增加繞航船舶的經濟負擔,尤其是從上海港至江蘇、浙江附近港口的船舶繞航明顯。

在提高船舶通航安全性的基礎上,設計方案充分考慮航經該水域船舶的經濟效益,減少不必要的繞航,保留B2通航分道,對南槽出口南下的船舶以及浙江沿岸北上由南槽進口的船舶均不會造成影響。同時,保留A警戒區北側水域、A警戒區與B警戒區之間的限制性通航,減少船舶在北槽水域和浙江附近港口之間的繞航。

4.3 兼顧社會和環保效益

船舶主機在額定功率的60%以下運行時,將會造成柴油機氣缸內柴油燃燒不良,運轉效率下降、滑油消耗率增加,使燃燒室部件、排氣系統和增壓系統產生嚴重的燃氣污染。因此,優化方案實施以后將大大提高長江口水域船舶運轉的通暢度,減少主機換擋、停復主機及低速航行的次數,減少主機內柴油不充分燃燒及其產生的污染氣體排放。

4.4 尊重航海習慣

長江口船舶定線制優化方案是在現有基礎上將南北大通道整體向正東方向“搬遷”20 n mile,盡可能地少作改動,以便于航經此水域的國際船舶海員對“新”方案的理解和適應。

5 結 語

長江口是整個長江航道系統的咽喉,是長江深水航道和南槽航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方案從實際問題出發,在理論上尋求突破口,為海事管理部門在制定方案時提供理論建議和參考。但是,長江口船舶定線制優化設計方案在提高長江口船舶通航安全性的同時,也造成部分船舶繞航和海事部門監管投入成本增加等不利影響。長江口船舶定線制的設置直接影響到整個上海港的船舶安全及進出上海港船舶交通的暢通或阻滯,因此需要作進一步深入研究和評估,權衡利弊。

參考文獻:

[1] 陳旭海,詹海東.長江上海段圓圓沙警戒區航行規則的思考[J].航海技術,2009(3):18-19.

篇(2)

對于船舶消防水系統而言,水的獲取相對容易(主要使用海水),可是稱得上是海上消防最廉價的材料。水的滅火原理就是冷卻,當水與火接觸時就會長生大量的水蒸氣,水蒸氣可以阻止氧氣與火源的繼續接觸,從而抑制火的蔓延;而且強大的水柱會產生較大的機械壓力,對易燃物體的燃燒部分起到驅散與撲滅的作用;水還可以進一步的滲透到易燃物的內部,以限制火源的繼續蔓延。消防水系統,是船舶消防制度中嚴格規定的必備系統。其工作原理是通過消防水系統中的消防泵從海底閥泵入舷外水,然后經消防總管分入各個支管,輸送到系統中的每個消火栓等出水端以供滅火所需。

1 船舶消防水系統的概述

船舶消防水系統主要由消防泵、系統管網、消火栓、消防水帶、水槍和國際通岸接頭等組成。消防水泵是消防水系統的主要給水升壓設備,是整個消防水系統的核心所在。從其工作原理來講,與其他用途的水泵沒有什么本質的區別,只是消防水泵是專門用于消防水系統的標準設備。系統管網,就是水從消防泵輸送至各個消火栓的管道網,主要由消防總管與各支管組成。根據水的輸送距離長短和輸送方向的集散程度,管道上一般還會設置各種附件、管件、組件等簡單的設備。消火栓即消防水系統的出水終端,由快捷接頭和截止閥組成。消防水帶的制作材料一般有棉織涂膠、尼龍涂膠和麻織三種。水槍就是為了改變水流形式和獲取射程而設計的工具,可分為水霧/水柱型、水柱型和噴霧型三種。國際通岸接頭一般有兩部分組成,一端為適合于與本船舶消火栓和消防水帶連結的快速接頭,另一端是標準法蘭接頭,兩個接頭組合工作,而且國際通岸接頭在不用時應放于規定位置,以便于隨時可取。

2 消火栓間距

消火栓的間距主要包括消火栓的規格及在相關規定下規格的選取,還包括消火栓的射程等數據,只有結合以上兩點才能更好的做到消火栓的有效優化。

2.1 消火栓水槍的口徑確定

消火栓的標準規格一般可以分為、與三種。

根據相關規定,在外部場所和機器處所,水槍尺寸應該是在滿足規定要求壓力之下的水柱中,并能從最小的水泵獲得較大限度出水量,但是規定水槍規格應盡量控制在19mm以下,根據這一規定選取使用19mm的水槍并不違反規格要求。

2.2 消火栓水槍的最大射程

篇(3)

中圖分類號:TQ0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0(c)-0054-03

Optimization Design for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the Ship Sintering Evaporator

ZHANG Hongdun

(School of Ocean,Yantai University,Yantai Shandong,264005,China)

Abstract:Highly efficient heat transfer systems play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marine engineering equipment. Compared with the ordinary evaporator,the sintering evaporator’s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is obviously enhanced,which provides reference to saving metal material and reduce size for ship evaporator.A new approach fabricating sintered micro-structured wicks is developed which can help to fabricate the uniform wicks on the sintered surface,which can also provides reference for sintering evaporator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 and copper powder particles diameter by use sintering furnace.

Key words:Sintered particles Micro-channel Porous media Evaporator

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已躋身國際航運大國的行列,伴隨著各種貿易的快速發展,我國每年進出口貨物的93%~95%是通過船舶運輸的方式來實現的,其中很多貨物還要通過冷藏運輸方式完成,同時,海上作業船、軍艦、漁船等為了滿足生產、生活以及特殊設備的需要,均需設置制冷裝置,制冷裝置已是船舶運行不可或缺的重要設備[1]。

船舶的運營成本成是航運經濟性的重要指標,隨著制冷技術應用的日益廣泛以及燃油成本的不斷提高,制冷裝置消耗的能源也在不斷增加,節能減耗是船舶營運經濟性的重要發展方向。制冷蒸發器是制冷系統的關鍵部件,它的換熱效率會直接影響制冷裝置的能量消耗及效率,如何強化制冷蒸發器的換熱系數是當前對制冷裝置節能研究的熱點之一。

強化傳熱的目的是適應和促進高熱流密度的熱交換[2],以有效的冷卻來保證高溫部件的安全運行,以經濟的手段來傳遞特定的熱量,以高的效率來實現能源的充分利用[3],確保設備和器件在安全運行的前提下,提高熱交換系統的經濟性,達到在總傳熱量一定的情況下減小傳熱溫差或者在傳熱溫差一定的前提下提高總傳熱量的目的 [4]。

燒結蒸發器的內壁具有多孔燒結表面,該燒結表面有很高的傳熱系數,可以有效的強化多孔側傳熱,通過與同規格光滑管傳熱性能試驗對比,其傳熱系數比光滑管提高了5~6倍[5],是強化換熱、降低金屬耗材、提高能量利用率以及實現能量充分利用的良好換熱表面[6]。燒結處理方式是強化傳熱中的被動技術,被動技術不需要額外消耗功率和其它附屬設備,在完全失重或微重力環境中仍可工作,結構簡單,運行可靠。

1 燒結表面強化傳熱原理分析

1.1 概念

燒結[7]是金屬的粉末或粉末壓坯在一定的溫度和保護氣體中受熱所發生的過程和現象,燒結會使金屬顆粒發生相互粘結,提高了密度,而且很多情況下,也會增加燒結體的強度。如果燒結工藝控制恰當,燒結體的機械性能、物理和密度可以接近同成分的致密材料。從工藝上來分,燒結被是一種熱處理工藝,它把金屬粉末或粉末壓坯加熱,在低于其基本成分熔點的溫度下保溫,然后以不同的方式或速度冷卻到常溫,燒結過程中會發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學變化,粉末顆粒的聚集體成為顆粒的聚集體,從而得到所需要的物理、機械性能的材料或制品。

以銅粉燒結為例,一般的燒結工藝大致為:選取純度在99.5%左右的銅粉,它的單體粒徑控制在75~150 μm。首先,使用工具將銅管內部清理潔凈,除掉毛刺,然后將銅管放到稀H2SO4中采用超聲波清洗。清理潔凈之后我們將得到一根無氧化物、內外壁都十分光滑的銅管。之后用一根細鋼棍插到銅管里(要求工具準確地將細鋼棍固定在銅管的中央,以保證銅粉填充均勻),將銅管的底部用銅片或堵頭暫時堵住,隨后就可以把銅粉顆粒倒入銅管了。填裝完畢后就可以拿到燒結爐進行燒結。在燒結過程中,選氮氣、氫氣或真空作為保護氣,同時,燒結溫度的控制也很重要,一般情況下燒結爐最大溫度控制在800℃~850℃(根據產品要求的滲透率確定)。燒結完之后需用一個輔助工具加緊銅管,使用專用工具把鋼棍抽出即可[8]。嚴格按照上述過程制作的燒結式銅管,銅粉燒結塊分布厚度均勻一致,各個部分的毛細結構滲透率大體相同。圖1為燒結式銅管縱橫截面剖面圖,從圖中可以看出銅管內壁面上形成的燒結吸液芯。

1.2 強化傳熱原理分析

燒結蒸發器是將一定目數的金屬粉末燒結在管內表面從而形成與管壁一體的多孔介質,這種多孔介質有較高的毛細抽吸力,并較好地減小了徑向熱阻,可以實現細薄膜蒸發,該燒結式蒸發器可以兼顧高熱傳量和低熱阻的考量。

在換熱面上燒結金屬顆粒后,加熱面和粒子之間形成了許多空隙凹坑,從而增加了表面活化中心的數目。在核沸騰時,凹坑中的汽泡受到多孔介質有限空間的限制會在受熱面附近形成汽區或汽團。多孔介質內的液體在汽區汽液彎月界面發生強烈的液體細薄膜蒸發,這種液體細薄膜主要存在于多孔介質的空隙中;另一方面,因為金屬顆粒的導熱系數好于沸騰工質的導熱系數,所以,多孔燒結層對換熱壁面而言相當于增加了翅片作用,并且由于燒結層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積,使固液換熱量得到很大提升,有利于細薄膜的受熱與蒸發。蒸汽逸出燒結層和液體的補充是由相應的毛細通道的抽吸力來實現的。

根據以上分析,多孔燒結表面沸騰換熱主要受液體的激烈細薄膜蒸發和燒結層中汽-液兩相運動特性這兩個因素的影響。隨著這兩個因素的改變會出現不同的傳熱特性。在低熱負荷時,液體的細薄膜蒸發占主要地位,燒結層對沸騰換熱起強化作用,這一區域稱為傳熱控制區;而在高熱負荷時,由于液體的補充和蒸汽的脫離受燒結層骨架結構的限制,減弱了傳熱強化性能,這一區域稱為阻力控制區。在阻力控制區和傳熱控制區的臨界轉折點,換熱系數達到最高,傳熱強化效果最好[6]。

2 燒結時芯棒對中固定存在的問題

燒結層是發生熱量交換的場所,是換熱芯最重要的部分,而要在細小的銅管內壁燒結銅粉顆粒層形成燒結式吸液芯,芯棒的對中和固定工藝非常重要,該工藝將直接影響到燒結顆粒層的成型,進而會影響到燒結蒸發器的強化傳熱性能[9]。

盡管目前的銅粉燒結流程早已成熟,但是在微小的銅管內表面燒結銅粉層形成燒結芯毛細結構卻是一個難題。目前燒結時常用一根不銹鋼棒作為芯棒,如圖2所示,從紫銅管一端放入不銹鋼芯棒和大堵頭,從另一端裝入銅粉顆粒,然后放上小堵頭,隨后放在燒結支架上,放入具有保護氣體保護的燒結爐中進行燒結,燒結結束之后采用專用工具把芯棒與兩個堵頭取出。該方法雖然工藝簡單,但存在下列兩個缺點:

(1)由于芯棒較長,使用一根不銹鋼棒作芯棒時,大堵頭對對中其固定得不到控制,芯棒容易產生傾斜,對后續的銅粉顆粒填入不利,不利于保證燒結層厚度的均勻性;

(2)在不銹鋼芯棒和銅管所形成的環形空間灌入銅粉顆粒后,裝置在移動過程中銅粉顆粒容易從兩端堵頭處漏出來。

不銹鋼芯棒在銅管中是否對中準確會對燒結層的性能非常大影響的影響:芯棒比較細長,如果在填入銅粉顆粒前沒有準確地定中,則容易產生較大的撓度,單靠兩端大小堵頭是無法糾正的,制成的燒結層會出現偏心現象,如圖3所示,偏心會導致芯棒抽出時的摩擦力增加,芯棒抽出時的運動會是曲線而不是直線,抽出時需要的外力較大,在抽出過程中容易導致燒結層的脫落而破壞燒結層。

3 燒結芯棒定位裝置的優化

針對燒結蒸發器制造過程中芯棒定位不好燒結芯會出現偏心現象以及銅粉顆粒灌裝后容易漏出的問題,本文設計了一套芯棒對中固定裝置,如圖4所示。

該裝置中的燒結芯棒與定位支架做成一體,兩者相對位置固定不變,通過兩個定位孔和銅管外壁來實現銅管和燒結芯棒相對位置的精確定位,將紫銅管放入兩個定位孔內,從另一端灌入銅粉,然后放入堵頭防止銅粉漏出,放入燒結爐中進行燒結。

圖4中所示裝置的燒結芯棒直徑為6 mm,兩個定位孔直徑為8 mm,按照此裝置可獲得規格為壁厚0.6 mm,燒結層厚度為0.4 mm,外徑為8 mm的燒結式管。通過調節芯棒的高度和直徑以及兩個定位孔直徑,可以制得不同大小的燒結式管,這一設計優化了現有的燒結定位工藝,為用燒結爐制造不同直徑和燒結層厚度的燒結蒸發器提供了借鑒。

從圖1所示銅管內壁燒結銅粉顆粒的顯微組織圖可以看出,對中良好的芯棒燒結出來的微熱管銅粉顆粒分布均勻,致密性好,對稱性好,已基本形成了均勻且界面分開的組織,銅粉顆粒均勻的表面可以為液體提供高的毛細壓力。

4 結語

燒結蒸發器的強化傳熱性能要優于普通蒸發器,為船舶蒸發器縮小尺寸、節省金屬耗材提供了參考,本文探討了燒結蒸發器內表面燒結芯毛細結構的制造工藝,針對燒結芯棒對中困難及燒結銅粉顆粒灌裝后容易漏出的問題,設計了一套優化方案,通過調節芯棒的直徑和高度以及兩個定位孔直徑,可以制得不同規格的燒結式管,為用燒結爐制造不同直徑和燒結層厚度的燒結蒸發器提供了參考,同時也為提高生產效率,得到均勻致密對稱性好的燒結蒸發器提供了借鑒。

參考文獻

[1] 費千.船舶輔機[M].大連:大連海事出版社,2000.

[2] Bergles A.E.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the encouragement and accommodation of high heat fluxes[J].ASME Journal of Heat Transfer,1997(119):8-19

[3] 顧維藻,神家銳,馬重芳,等.強化傳熱[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0

[4] Rohsenow W.M.,Hartnett J.P.,Ganic,E.N..Handbook of heat transfer applications[M].2nd edition.New York:McGraw-Hill,1985.

[5] 劉建新,金海波.多孔表面管沸騰傳熱試驗研究[J].動力工程,1999,19(1).

[6] 蔣綠林.多孔燒結表面強化沸騰換熱最佳結構的研究[J].江蘇石油化工學院學報,1995,7(4).

篇(4)

1.1光纖技術

光纖通信技術是一種常用的發射傳輸技術,主要指在信號傳輸的過程中將廣播作為主要載體,將廣播作為信號傳輸主要模式的一項技術。光纖通信技術在有線電視中的應用頻率較高,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該項技術也愈加完善。使用該項技術的過程中,需要保證傳輸的準確性與科學性。廣播電視制作數字化節目的工程中,該項技術屬于一種全面的信號傳輸模式,光纖寬帶的傳輸、接收網絡也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該項技術的主要優勢體現在信息傳輸效率較高、容量較大,并且光纖本身的體積較小,具有較強的抗電磁干擾能力及安全保密能力,同時遠距離傳輸也具有較強的穩定性[1]。

1.2微波技術

微波主要指頻率范圍在300MHz=300GHz之間電磁波,微波通信技術也是一項重要的廣播電視發射傳輸技術,該項傳播技術不需要使用固體傳播媒介,僅需要確保傳播過程中不存在阻礙便可有效傳播,因此微波技術在廣播電視發射傳輸中的應用較為廣泛。微波站是微波傳輸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主要設備包括收發信機、調制器、電源設備以及自動控制設備等,使用該項技術的過程中,具有施工線路段、周期短等優勢,因此在一些光纖輻射困難的區域同樣適用,如水面、山區等。微波技術也具有較強的抗干擾性能,在自然災害中也具有較強的信號傳輸能力[2]。多數情況下需要使用拋物面天線,具有一定的聚焦作用,能夠對微波進行有效收集,實現遠距離的信號傳輸,將微波作為傳輸媒介進行直接傳輸。除此之外,使用該項技術的過程中需要加強與無線電管理部門的交流,實現市政建設與線路設備的有效整合,制定科學合理的設計方案,從根源處避免一些不良因素對微波系統造成影響。

1.3衛星技術

衛星技術主要指通過星載轉發設備接收、分析地面傳輸的微波信息,之后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有效處理,同時與地面接收服務器進行有效連接,采用失真傳輸、最低符合噪聲等方法能夠實現對發射后傳播信號的有效傳輸。另外同其他技術相比,衛星技術的傳播范圍十分廣泛,比如說一顆衛星信號能夠實現對上百套電視建模信號的有效傳輸,并且該項技術具有極高的傳輸效率、傳輸質量,傳輸功能較為豐富[3]。但是該項技術對安裝技術人員專業能力的要求較高,如果工作人員未掌握相關技術,可導致操作不合理,引發故障問題。另外該項技術易受到自然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在雨季易受到雷擊,日凌現象會對信號形成干擾,導致其短時間發生停頓。因此需要加大對相關工作人員的培訓力度,采取科學合理的施工、維護保養措施,保證設備安裝的合理性。工作人員需要加強對自然情況的監測,如果存在異常情況及時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避免信號受到干擾。

1.4無線發射技術

無線發射技術也是廣播電視發射傳輸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無線發射技術具有較高的智能化水平,能夠實現對傳播信息的自動監控,幫助工作人員了解發射機的遙控指標,能夠減少工作人員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首先,無線發射技術具有一定的安全性,該項技術使用高頻電磁波覆蓋,能夠對信號進行全面覆蓋,確保電視節目的整體質量,同時有助于改善畫面質量,為工作人員及時發現故障問題提供便利。其次,該項技術具有較強的實用性,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無線技術操作簡便,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青睞,在確保持續播放、播出時間準確、覆蓋范圍廣以及畫面清晰的前提下,具有多元化的發展趨勢[4]。最后,該項技術能夠突破地域的限制,進一步增加信號傳輸的覆蓋范圍,有助于降低運輸成本,符合社會發展需求。

2中、短波模擬調幅廣播

中、短波模擬調幅廣播是一種常用的廣播模式,能夠通過調頻方法以及發射頻率低于30MHz的聲音進行廣播,實際應用階段,需要對中波調幅廣播頻率區間進行合理控制,保持在520KHz-1060KHz之間,將其劃分為120個頻道。目前中波頻段是地波傳播的主要途徑,主要原因在于中波頻段無線電波在地面傳播時具有較小的衰竭程度[5]。同中波相比,短波的傳播方式存在明顯的不同,因為短波具有極強的地面吸收能力,但是電離層反射的損耗較低,所以在實際傳播階段需要通過電離層的反射實現傳播。結合目前發展顯著進行分析,中波傳輸臺具有短波傳輸覆蓋的作用,傳輸時產生的發射功率為1kW-1000kW不等。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因為調頻方式的特點各不相同,因此工作波段的傳播特點也存在明顯的差異,導致模擬調幅廣播的質量下降,因此對廣播電視行業的發展造成阻礙。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傳統技術模式無法滿足社會發展要求,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三網趨于融合,中短波模擬調頻廣播逐漸失去競爭優勢。調頻廣播主要通過調頻方式進行廣播,對頻率的范圍具有明確的界定,主要在87MHz-108MHz之間。在該范圍內,具有2000多個不同頻道,該傳播方式主要通過空間波直線進行傳播,對服務區域進行劃分時,需要對發射天線與接收天線之間的距離進行合理分析,為了能夠有效提高覆蓋效率,對發射臺進行建設的過程中需要將其設置在地勢較高的區域,有助于信號的傳輸,進而提高整體覆蓋效率[6]。調頻廣播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具有明顯的優勢,主要體現在線性失真小、信噪強等方面能夠始終處于高保真立體聲的廣播狀態下,因此該模式有助于多工廣播的實現,結合近些年來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調頻廣播已成為應急廣播的主要形式。

3廣播電視發射傳輸技術的發展分析

隨著先進技術的飛速發展,廣播電視發射傳輸技術也得到了明顯的優化與完善,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其傳輸信號的質量也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對于光纖技術、微波技術以及衛星技術的合理應用,有助于推動廣播電視節目的穩定發展。在先進科學技術的指導下,廣播電視發射傳輸技術也逐漸趨于完善,能夠更好地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現如今,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在花聯網信息技術、5G技術的推動下,使廣播電視發射傳輸技術處于高速發展階段,不斷拉近與觀眾之間的距離,不僅能夠為觀眾提供更為豐富的節目,同時能夠通過互聯網進行有效互動,有助于提高廣播電視發射傳輸效率。除此之外,隨著廣播電視發射傳輸技術的不斷發展,各項技術逐漸趨于完善,其應用范圍也會得到明顯延伸,為廣大觀眾提供更為全面、優質的服務[7]。

4廣播電視發射技術的優化措施

4.1建立完善的監測體系

現如今,互聯網技術發展迅速,各類智能化、自動化技術得到了各行各業的廣泛應用,同時為廣播電視行業的長遠穩定發展奠定了基礎。在新形勢下,廣播電視發射傳輸技術需要充分利用其智能化、自動化的優勢,建立完善的監測體系,保證信號傳輸的穩定性與安全性。全面、可靠的監測體系對于確保廣播電視信號的安全、穩定傳輸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是優化、改進廣播電視發射傳輸技術的主要途徑。監測體系需要實現對廣播電視信號傳輸信號的實時監測,如果發生故障問題,監測設備能夠將相關情況進行及時預警,為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解決故障問題提供便利,有效提高播出質量。

4.2加強對受眾群體的分析

可借助云計算技術對受眾群體進行分析,充分掌握其需求及喜好,結合分析結果對廣播電視的播出時間、內容進行合理調整,使用戶具有主動性,能夠結合自身需求及喜好選擇收看或收聽節目,有助于提高廣播電視的收視率,推動行業的穩定發展。

4.3做好應急措施

廣播電視節目信號傳輸過程中極易受到外接其他因素的影響,主要因素為天氣因素與人為因素。目前信號的主要傳輸形式為實時傳輸,如果突發故障必然會導致播出事故問題,因此為了確保電視廣播節目的正常播出,工作人員需要做好相應的應急措施,保證發生異常情況的過程中能夠及時進行處理,對故障位置進行精準定位,及時修復,確保信號的正常傳輸。另外因為目前信號發生設備多設置在較高的區域,雖然能夠有效擴大信號的傳輸范圍,避免地面對其造成不良影響,保證其傳輸質量,但是也導致其受雷擊的風險增加。因此需要安裝專門的避雷設備,減少雷擊對傳輸質量的影響,確保信號的高質量傳輸。

4.4提高光纜的地面高度

光纜是保證信號穩定傳輸的重要工具,隨著信息量的不斷增加,對光纜傳輸質量的要求也在不但提高。因此,在進行光纜建設的過程中,需要適當增加其與地面間的距離,提高地面高度,有助于進一步提高信號的強度,避免外界因素對信號造成不良影響,保證信號傳輸的安全性與穩定性。

篇(5)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454(2016)24-0030-03

一、引言

2011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以來,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我國愈加重視教育信息化工作。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是知識的傳授者,而學生則處于被動接受老師灌輸知識的地位。這種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混合式教學的概念最早由國外的培訓機構提出,指的是網絡線上與線下的混合,通過引進面對面教學來改進E-Learning教學的不足。隨后,混合式教學模式被引入到高校教育領域,并得到高度關注。

本文主要探討在高職《船舶柴油機》課程教學實施過程中,以“船舶分油機”這一教學單元為例,使用信息化手段,進行一系列教學活動,更好地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緊密結合,融“教、學、做”為一體,充分挖掘學生的創新潛能,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強化學生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二、信息化教學分析

1.內容分析

課程:船舶分油機是《船舶柴油機》課程的重要內容,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之一。依據國際海事組織2010年在馬尼拉修正的《1978年海員培訓、發證和值班標準國際公約》(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Standards of Training、Certification and Watch-keeping for Seafarers ,簡稱“STCW公約”)、課程標準等要求,確定了本項目的教學內容。

教材:選用“十二五”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

學時:2學時。

2.學情分析

授課對象:高職水上運輸類輪機工程技術專業二年級學生。通過對2012級學生該課程學習效果的調查與分析,發現他們有想法、有創新,渴望成功,網絡、智能終端使用熟練,之前已經學習了分油機的結構和工作原理,為定期維護的學習提供了理論支持。

3.教學目標

依據人才培養方案要求,結合當前學情分析,將知識目標、技能目標、素質目標的培養融入教學過程當中。

知識目標:深化理解分油機的結構和工作原理;充分掌握分油機拆裝步驟與維護保養方法。

技能目標:熟練完成分油機的拆裝;掌握疏通、清潔、檢查、更換等常規維護技能。

素質目標:提高安全意識;規范操作行為;加強合作精神。

4.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分油機的正確拆裝。

教學難點:掌握分油機的維護方法。

5.教學策略

由于分油機是高精度的、由眾多零部件互相嵌套并高速回轉的設備,內部結構相當復雜,而且價格昂貴,對維護保養的要求極高,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難以獲得直觀認識,費時費力費財,非常適合采用信息化手段教學來呈現。

為此,采用線上線下、虛實結合的混合式教學理念,依托課程教學平臺以及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三維虛擬拆裝系統和教學資源庫等教學資源,把教學過程分為以下幾個階段(具體如圖1所示):

三、信息化教學實施過程

1.課前準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課前,學生登錄課程教學平臺,選擇教學單元,動手操作Flas,回顧上節課的內容――分油機的結構、工作原理等相關知識點,然后領取任務單,明確本次課的學習目標、重難點,自主學習微視頻(教師錄制)等相關資源,初步了解船舶分油機定期維護的流程,完成課前測試。老師根據統計分析,不僅可以了解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還可以按層次和個體差異進行分組,實現學生間的優勢互補,為課中學習的分組合作做準備。

2.課中學習――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發揮教師引導作用,幫助學生探究新知

環節1:情境創設

老師結合自己在遠洋船舶上的工作經歷,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要對分油機進行拆裝維護呢?結合企業工程師的情境解讀――依據SOLAS國際公約和船舶設備維護保養計劃的要求,強調了職業船員對分油機應具備的能力與責任,讓學生明白了遠洋船舶分油機拆裝維護的重要性。

環節2:知識學習

在教學平臺上,學生結合分油機拆裝步驟的排序游戲,畫出分油機定期維護的拆裝流程圖,在趣味的學習中,熟悉了拆裝維護流程;通過觀看微視頻(企業工程師參與錄制),學習常規的維護方法;接著,老師與學生共同討論,共同總結出拆裝的注意事項和常規的維護方法。

環節3:仿真演練

如何高效地完成分油機的正確拆裝呢?啟動仿真軟件,進入虛擬拆裝環境。老師先演示講解,然后學生對照演示開展虛擬拆裝練習,觀看一步,操作一步,如果出現錯誤操作,軟件將自動提示及時更正,猶如給每名學生配備了一位專業老師手把手地指導,解決了過去教學中因缺乏及時糾正而使學生容易學到錯誤操作的問題。

軟件設計均按照分油機拆裝規范制定,從專用工具的選擇到專用工具的使用,從拆裝位置到拆裝順序,從關鍵零件的標記定位到精密零件的擺放與保護,學生充分領會了分油機拆裝的四大注意事項。

學生反復練習,完成虛擬拆裝考核;在愉快的仿真練習中逐漸掌握了分油機的正確拆裝步驟,突破了教學重點,并為后面的維護保養做好了準備。

環節4:實踐操作

本環節在實訓場所完成。按照實際工作崗位要求,進入該場所之前,學生先在教學平臺上學習安全注意事項,然后佩戴安全帽和防護手套,老師在操作現場再次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Y合任務單要求,各小組在組長的指揮協調下,分工配合,團結合作依次完成拆裝前的工具準備、拆卸、維護保養與裝復等步驟。

在維護保養過程中,學生對泄水孔、排渣孔等細小通道要逐一清通,不能有臟堵;對分離盤片、分離盤架等易臟污部件要先浸泡再清洗;對活動底盤、立軸等高速運動件要仔細檢查是否有異常磨損和裂紋;對易老化的密封圈、塑料堵頭等要及時更換。

如有疑問,可以隨時查看微視頻、查閱英文說明書或小組討論,自主尋求解決之道;老師巡回指導,實時記錄典型操作行為,并上傳課程平臺,同時確保實踐操作安全。

通過實踐操作讓學生深刻掌握分油機的拆裝及維護方法,充分領會定期維護、預防為主的重要性,有效解決了教學中的難點,提升了學生對船員職業的認同感。

環節5:總結評價

實踐操作完畢,各小組上傳任務單,進入總結評價環節。老師根據巡回檢查情況和任務單的完成情況進行綜合點評和評分,并對分油機的拆裝要點及維護方法進行總結。課后,學生結合自己對本項目的掌握情況,在教學平臺上及時進行自我評價。

3.課后拓展――培養學生交流能力,提升個人綜合素養

課后,學生在教學平臺上,觀看學習老師上傳的典型視頻,并針對學習上的困惑,在交流空間進行討論,并提交學習心得;點擊查看多元評價成績,了解自己對本任務的掌握情況;鏈接輪機工程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進一步擴大學習范圍。同時,預習下節課的學習內容。

四、信息化教學效果

針對“船舶分油機”這一教學單元,進行了信息化教學效果調查。調查對象為授課教師和學生,調查內容主要有: 對信息化教學的認識和感悟;對小組協作學習的認同和建議;在教學實施中,學生課前學習的主動性和課中學習的創造性等表現;以及對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內容掌握的程度、團隊情感體驗的情況、信息化教學的效果等。 從調查問卷收集整理后的數據分析可以看出,“船舶分油機”單元的信息化教學取得十分顯著的效果。

1.認同感

95%的調查對象都表示喜歡信息化教學的教學方式和氛圍。在學習過程中,不僅可以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動手操作能力,而且在得到組員和教師承認時,會有較大的滿足感和愉悅感,增強了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2.主觀能動性

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較信息化教學活動實施前有顯著提高,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基本上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前準備、課中實施、課后拓展等各環節。

3.團隊合作

在實踐操作環節,團隊合作的過程能夠培養學生的集體觀念和團隊意識,小組長在教學開展中發揮了較大的協調與領導作用,學生相互之間也增強了合作的責任感。同時,這種教學形式還有助于師生之間、同學之間溝通,協作能力提升明顯,教師也能做到因材施教。

4.創造性思維

在信息化教學實施過程中形成了一種熱烈切磋討論的氣氛,將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化,在碰撞中產生智慧的火花,在一定情境下,引起了聯想與想象,從而產生超越傳統課堂教學的創造性思維。

綜上所述,信息化教學在“分油機”單元教學中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學生對“分油機”相關的知識和各項操作技能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對知識的掌握更加全面系統,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職業素養,為今后走上工作崗位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五、結束語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信息化教學在高職教育教學中將會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改變著以往傳統課堂教學中過于注重知識灌輸的傾向,調動了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學生課堂活動的參與度。信息化教學的實施,授之自主學習的方法,使課堂信息量充足、生動活潑,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學習的知識和技能,培養了學生的職業素養,使其更加注重團隊合作,成為綜合素質較高的專門人才。真正體現了教是為了不教,學是為了創造的教學理念。

參考文獻:

[1]魯昕.以信息化促職業教育現代化[J].江蘇教育,2014,48(12):8.

[2]唐文晶,武馬群.基于虛擬系統的全國職業院校信息化實踐教學大賽賽項設置規程與組織機制初探[J].工業和信息化教育,2014(4):50-54.

[3]陳琳.中國職業教育信息化創新特色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4,24(3):12-18.

篇(6)

關鍵詞 旅游城市形象;新媒體傳播;社會化機制

目前國際市場上運用社交媒體最成功的旅游地營銷當屬澳大利亞,其昆士蘭州繼提出“全世界最好的工作”創意之后再度發起一波極具話題性的旅游推廣活動,此次面向的是全球所有企業,參與方法也很簡單:只需上傳一段60秒視頻,闡明“為何你的公司是最棒的?以及為什么你覺得昆士蘭是最好的旅游目的地?”完成后提交到活動網址即可,獲勝者將獲得價值100萬澳元的個性化深度旅游體驗,由此大大激發了網友的原創熱情,而UGC產生的內容也使澳洲目的地形象實現多級傳播。這個活動看似簡單,既沒有復雜的內容設計,網友參與的形式也很容易,旅游地營銷者需要做的僅僅是引出一個話題、給予一個平臺,余下的就是期待網友主動喊出“昆士蘭是最佳旅游目的地”并說明理由,這種“普通人的代言”自然顯著提升了旅游地形象的可信任程度,其創意背后所透視出的社會化思維對我國旅游城市形象新媒體傳播不無啟示。其實這種社會化協作和分享機制在其他行業的營銷公關活動中早有類似應用,在國外的一些旅游目的地網絡營銷實踐中也有不錯的表現,筆者對其在旅游城市形象新媒體傳播中的應用空間亦抱持樂觀心態,期望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夠進一步厘清社會化的內在原理,包括動因、價值、參與主體、城市品牌與旅游者共生、傳播關系路徑演變及其現實定位等關鍵問題,以推動旅游城市形象新媒體傳播活動發揮更大價值。

一、社會化機制的產生動因及價值分析

Facebook新聞發言人吉利安·卡羅爾認為,旅游業的社會化是一種必然趨勢,因為旅游天生就具有社交性,游客需要向朋友咨詢目的地景點、住宿及美食等各項消費選擇并與之分享旅游體驗,無論直接互動還是數據挖掘所獲得的客戶信息都為旅游城市營銷提供了改善其城市品牌形象的契機。從一個較深的層面進行剖析,就會發現社會化機制其實反映出一種新的以“人”為核心的旅游媒介生態正在形成,導致這種變化的根本動因在于——社會群體中個人意識的覺醒和個人需求(含創作和分享)的日益高漲。作為旅游城市形象傳播最常用的新媒體類型,旅游社區、網絡視頻、微博、微信其實都著眼于對“人”的理解,旨在實現對旅游者時間碎片的掌控,需要明白的一點是:社會化絕非終點,在未來它一定還會被某種新的媒介形態所取代,但借助其先打造出一個旅游者互助的平臺,再設法推動這些旅游者圍繞城市品牌主題深入互動,最后其實是旅游者發言真正鑄就了城市品牌形象,這才是旅游城市形象新媒體傳播的動機所在和運作機制。作為有共同體驗的、有意義的關系鏈旅游社區,其存在目的不僅在于記錄和更在于互動、分享及黏性,但旅游城市形象新媒體傳播的發展取向并非為了建立關系網,而是基于關系網充分激發用戶智慧來建構特定旅游城市形象。

筆者分析借鑒國內外諸多旅游新媒體營銷案例后發現,有關旅游城市形象傳播的新媒體運用應高度重視社交平臺的影響力,建議遵循“聯系一互動一影響一社交化”這一清晰的傳播路徑,就像類似TripAdvisor的業務模式那樣,用戶可以很方便地將其Facebook朋友圈資源整合到自己的旅游體驗當中,調查發現這種整合能使其用戶黏性顯著提升20%,表明“來自社交好友的意見比價格更有影響力”。2013年澳旅局也推出世界首款整合Coogle Maps和Facebook的應用——“友”賞澳洲,通過整合facebook朋友圈功能,把朋友去過的澳洲旅游地整合形成每個用戶基于其朋友關系的澳洲地圖,圖上標簽代表每個朋友去過的城市和目的地軌跡,還有當地餐廳、酒店及朋友評論和推薦,由此把朋友間信任轉化為對目的地的向往和信任,最終創造出一個獨特的旅游計劃工具,有效激發了粉絲用戶的澳洲旅游動機。Neurofocus調研機構在測試一個30秒視頻在多個媒介平臺播出情況后發現,新媒體傳播借助社會化機制確實可以與消費者在情感上產生最多共鳴,從而為傳播平臺帶來更高的用戶黏性。有調查報告顯示,一個旅游者平均擁有309個Facebook好友,從影響力層面講好友意見要比廣告信息大5倍,這意味著內容很“贊”的旅游城市社交主頁也會是一個“有價值的媒體”,其觸及到的用戶要比那些依賴付費媒體的用戶數量多得多,這是因為社會化能夠使對有價值內容的關注度隨被“贊”頻次增加而呈現倍增效應。

二、社會化主體——“Alpha”旅游者與“相關人群”

新媒體傳播的社會化機制造就了“Alpha”消費者,這是一個賦予產品意義、積極體驗產品并樂于向他人推薦產品的新型消費群體,相關概念是由娛樂經濟學家Michael Wolf在1999年提出的。旅游業中的“Alpha”人群特征比其他行業更加明顯,因為旅游消費屬于一種典型的體驗經濟,旅游者日益依賴網民分享的旅游體驗來決定其旅游消費決策,包括到哪里旅游、看哪些景點、去哪里吃飯以及到哪里住宿等,由此表明通過營造旅游社區氛圍吸引旅游者互動,絕對是一種高回報率的旅游城市形象新媒體傳播手段。尤其是身處低誠信消費環境的中國旅游者更習慣于依賴各類旅游品牌,并視這些品牌及其相關評論以及好友推薦為其個人網絡生活的重要內容,調查數據顯示,有74%的消費者愿意為高質量和獨特性支付更多,有48%的消費者相信網絡視頻并且很容易被說服而沖動消費。新媒體傳播的社會化機制存在的很多問題都根源于對社交關系的定義過于簡單,其實關系并不只是技術的一個功能或衍生物,追求朋友、粉絲及關注者也不能直接等同于用戶價值。線上互聯的旅游者特別強調不斷投身于各自所定義的興趣圖譜,并實時分享共同的旅游城市偏好及其旅游體驗,此時的關系價值就體現在對彼此信任的旅游體驗分享的評估指標表現上,因此,在消費決策過程中旅游者往往不再遵循傳統的“興趣一目的”式路徑,而是更易于被其他旅游者的觀點、經歷及決策所共同影響。

在新媒體傳播出現社會化機制以前,旅游城市形象只能停留在旅游者的個體記憶之中,而社會化使得傳播不再僅僅針對目標旅游者,而是開始關注更大范圍內的“相關人群”,其核心價值就體現在使旅游者進行消費決策時易于得到其“相關人群”的推薦,同時激發他們在線分享對旅游城市形象的個人觀點甚至自愿代言該城市品牌,從而使旅游城市形象能夠更廣泛地留存在旅游者互動之中。為此筆者通過在線親身體驗總結出旅游者消費決策是如何被網絡“相關人群”口碑所影響的,基本流程如下:首先是好友精彩評論引發潛在旅游者觀看旅游城市網絡視頻,對視頻內容初步分析后給出評論并與好友反復互動,對內容細節進一步分析后再通過社會化媒體與更多朋友分享,然后去視頻網站搜索更多相關視頻并看到很多網友評論,當發現自己和大部分人看法一致時隨即產生“群體歸屬感”,進而通過搜索引擎查找更多旅游城市相關資訊并由此激發購買欲,當身處購買情境時最終促成消費。為此筆者建議旅游城市營銷者以更動態性的觀點來看待旅游城市形象新媒體傳播的社會化機制,也要對傳播所依托的社交關系作出更加寬泛的界定,以推動更多人、更多組織之間進行更有意義的觀點分享和行為交互。

三、以社會化思維激活旅游者與城市品牌共生

社會化思維要求城市品牌不能再停留在“怎樣讓城市曝光”的單向傳播上,而是要思考“怎樣激活城市品牌與旅游者共生”,因此,為了更大程度激發旅游者共鳴,旅游城市營銷者應善于從電影、社會事件中捕捉時代性議題以持續創造“旅游者——城市品牌”故事,并引導旅游者圍繞城市品牌主題在線互動。為此筆者建議旅游城市營銷者在城市形象傳播視野上要盡可能寬泛,而不要像城市營銷那樣單純聚焦在明確的旅游消費需求點上,應著重考察整個旅游產業鏈中發現還未被滿足的相關非消費性需求并積極介入之,借此與旅游者建立起互動并為日后的潛在購買培養城市品牌偏好,這一自然而然的前期鋪墊充分體現出城市品牌對旅游者需求的細致洞察。那么,如何通過活動設計來激發旅游者與城市品牌建立共生關系?筆者以為,旅游城市營銷者應緊密圍繞其城市形象定位,基于社會化思維設計出易于激發旅游者參與的線上活動,以使其增值成一個個與目標旅游者直接溝通的關系接觸點,再將其轉化成一系列便于旅游者展示自我價值的社會化協作崗位,由此可將目標旅游者對旅游城市形象從“認知”層面提升到“參與”甚至“構建”層面,而旅游城市也因此收獲了構成其品牌忠誠的兩個最核心要素——認同感與歸屬感。

由此表明,社會化思維就是決定旅游城市形象新媒體傳播是否能夠成功的關鍵,旅游營銷實踐中往往將其分為兩種形式:一類是個體性的獨立創作,城市品牌主動推出一個開放式構建平臺,邀請目標旅游者集思廣益,例如城市旅游局官方微博可以舉辦以展現城市品牌形象為目的的旅游者DIY城市旅游路線活動,另一類是群體性的社會協作,筆者建議旅游城市形象傳播不妨借鑒“宜家搬家秀”的創意思維,可以設計推出一個富含各類城市品牌元素的在線游戲,并在網上游戲高手選拔公告,通過提供各種游戲角色來吸引目標旅游者踴躍參與。社會化其實就是信息互動及分享,這也意味著旅游城市形象新媒體傳播的所有社會化技術創新的終極目標都是為了便于旅游者獲取和利用城市旅游信息,為此旅游城市營銷者必須理解如何以社會化思維來統領新媒體運作并整合新舊媒體,使之無縫融入整個旅游城市形象傳播組合戰略當中。

四、社會化傳播的關系路徑演變

旅游者與旅游城市品牌的互動渠道及方式在不斷變化,“先交朋友,再做生意”的傳統生意經早已深人人心,而新媒體傳播基于社會化思維在網絡空間里能更好地踐行這一理念。根據斯科特·斯特萊登的理解,新媒體傳播的社會化機制帶來的最大創新就在于與客戶真正建立起長期互動,這種關系與傳統的人際關系極為相似,同樣包括熟悉、了解、關心等,將其拓展到旅游城市形象傳播領域就是——將簡單的私人關系變成城市品牌與旅游者復雜的公開關系。我國傳統的社會文化通常表現為熟人“圈子”內人際關系友善而互助,但對“圈子”外的人卻沒那么熱情,伴隨新媒體傳播的社會化機制,這種封閉式“關系圈”會逐漸走向開放式“關系鏈”,社會性組織力量也會促使人際關系發生深刻變化,主要表現為陌生人基于互聯網很容易建立起“弱聯系”關系鏈。中國旅游者對旅游城市的選擇總是具有很強的品牌意識,但同時又缺乏品牌忠誠,而社會化機制可以促使中國傳統的“強聯系”關系型文化轉變為更易于快速建立及拓展的“弱聯系”關系型文化,為此筆者建議旅游城市營銷者換一種思路,可以嘗試放棄以往從“強聯系”到建立品牌忠誠度的直線傳播模式,轉向從建立“弱聯系”開始再逐步形成品牌認同乃至忠誠的曲線傳播模式。

通過接觸傳統廣告建立起來的旅游者與城市品牌關系是“硬”性的,只有通過實地旅游體驗才能建立真正的“軟”性關系,而社會化就是一個使一大群彼此陌生的旅游者先建立起“弱聯系”再通過頻繁互動轉化為“強聯系”的傳播過程,其最終目的就是幫助旅游城市品牌實現“旅游者代言”。由此可見,旅游城市形象新媒體傳播引入社會化機制更多是想在留住老客戶上發揮作用,其衍生品才是借助老客戶口碑傳播獲得新客戶,其互動性傳播優勢使城市品牌能直接而迅速地獲得目標旅游者聲音,而旅游城市營銷者對此要做的就是快速反應,力求以正面聲音壓倒負面聲音。為此筆者建議旅游城市營銷者主動加入旅游者對話,并盡可能豐富旅游者之間、旅游者與城市品牌之間弱聯系的內容和形式,例如城市旅游局官方微博或微信可以在新年之際為用戶提供多種有趣的視頻賀卡生成工具,其中可富含其城市各類標志性旅游元素,以使目標旅游者之間的在線問候成為城市品牌形象傳播的有效載體。

五、社會化機制的現實定位

面對旅游者不斷產生的新需求,旅游城市形象新媒體傳播應始終著眼于為“他們”創造意義和價值,其關鍵價值并不體現在任何新功能或新應用上,而是如何使他們的在線社交活動變得更有針對性和條理性。從本質上講,旅游城市形象新媒體傳播的社會化機制體現出來的是旅游者社會心理及價值觀的變化,由此也決定了它更應是一項戰略而不僅僅是一個戰役,那些把它放在戰略高度去重視和運用的旅游城市都已借此積累起較強的社交品牌資產。旅游城市形象新媒體傳播的社會化機制已日漸清晰,但對廣告功能的過度強調致使其忽略了其他更有價值的互動及分享特質,而社會化機制對傳統的城市營銷傳播所帶來的最大變革就是——改變了城市品牌一旅游者之間及旅游者之間的溝通方式。新媒體傳播有可能成為旅游城市在實地旅游以外能讓旅游者參與城市品牌體驗的最大契機,調查表明,新媒體傳播基于社會化機制在幫助組織實現各類商業目標中的作用依次為:塑造品牌、構建社區、客戶服務、聲譽和危機管理等,其中有超過70%選擇的是“塑造品牌”。

然而,旅游城市形象新媒體傳播依靠社會化機制,是否一定就能構建起社交媒體所具備的用戶黏性還有待考量,畢竟旅游屬于一個相對短暫、消費頻次不高的體驗性產品類型,因此,期冀依靠旅游去建立起長期性社交關系的想法明顯不太靠譜,但反過來依靠社交關系去刺激有關城市品牌形象的UCC互動還是非?,F實的。實證結果表明,借助于社交網絡新媒體傳播的受眾定位精準度可高達90%,而完勝于平均精準度僅為35%的一般性新媒體,表明旅游城市形象新媒體傳播借助社會化機制可以深入挖掘客戶細微需求,從而使城市旅游體驗分享更有針對性,客戶關系也不再僅僅是旅游者在旅游城市停留期間而是會在持續互動中,旅游城市也憑借這種隨時陪伴旅游者的關系價值構筑起其城市品牌競爭優勢。

結語

篇(7)

中圖分類號:U661.43文獻標志碼:B

0引言

艏部舷墻具有防浪作用,并能確保船舶搖擺時船員及乘客的安全.舷墻有參與和不參與船體總縱彎曲兩種結構形式.舷墻參與總縱彎曲,對舷墻本身要求較高,且不利于甲板排水,現代船舶設計中已經很少采用.[1]因此本文對船艏部舷墻設計不參與總縱強度,只承受波浪沖擊載荷以及系泊設備局部載荷.在船舶結構設計領域,有限元的引入能很地好解決安全性與經濟性的矛盾.對于結構分析而言,其目的不僅是校驗結構強度,更應著眼于結構優化設計,這是未來船舶設計的趨勢.本文以舷墻為例,簡單介紹船舶結構設計及優化分析流程.

1舷墻規范設計

舷墻一般由舷墻板、支撐肘板及平臺板組成.艏部舷墻設計時,參考艏部具體線型、系泊設備及《散貨船共同結構規范》,給出合理結構布置.其基本形式見圖1.

針對不參與船體總縱彎曲的舷墻,《散貨船共同結構規范》給出具體規定.[2]

(1)舷墻高度.露天干舷甲板及上層建筑甲板的舷墻高度應不小于1.0 m.一般船舶的舷墻外形皆按型線考慮,但對于艏部,若舷墻過于外傾,對船員操作會帶來不便,故可向內傾斜.

4結束語

根據通用規范設計艏部舷墻的結構型式和構件尺寸,使用有限元分析進行屈服和屈曲強度校核.根據初步校核結果,調整構件尺寸,優化舷墻結構設計,最后結合其它約束條件,得到舷墻最佳設計方案,即在滿足屈服和屈曲強度要求的同時,重量減輕18.6%.

優化過程體現有限元分析在船體結構優化設計中的重要作用,也為舷墻及船舶其它部分結構的優化設計提供了設計思路.

參考文獻:

篇(8)

稍后,Noesis中國市場開發總監蔣技赟先生為大家展示在剛剛結束的OPTIMUS全球用戶會上的最新國際應用案例,涉及航空航天,汽車,醫療產品,電子等領域。

在中國,OPTIMUS優化技術也得到了廣泛應用。例如,在國內汽車行業里,優化技術在汽車性能開發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來自中國汽車研究中心的謝書港先生在大會上說,CAE優化技術在汽車性能開發中起著指導作用,不僅能建立設計目標,還能發現設計不足并進行優化及改進。

目前,汽車低油耗已成為消費者選購汽車的一個重要指標,因此如何降低油耗成為整車廠迫切需要考慮的問題。中國兩大著名的整車廠奇瑞汽車和吉利汽車分別就此問題發表了意見。來自吉利汽車研發中心的彭鴻先生以減輕車身質量為例,通過OPTIMUS軟件的優化設計實現車身減重3.14%,達到降低油耗的要求。而來自奇瑞汽車研發中心的瞿元先生則認為改善空氣動力性能是降低油耗最好的方法,利用OPTIMUS的優化算法能有效的縮短開發周期,提高改進的效率。

篇(9)

中圖分類號:TH122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引言

如前所述,在船舶結構的設計中能用到的變量都有好幾個限定條件,多個限定條件使得優化結構中出現一些問題,為解決相關問題應選用有效的離散變量。在船舶結構方面的設計中,主要參考現代數學理論、計算機技術以及工程的一些特征作為其未來的發展方向或前景。綜觀以往研究,國外更加注重開發優化算法,在規范設計、數據設計以及專家經驗的運用方面有所忽視。機械 工程在優化結構設計中的運用減少了用戶的計算量以及對經驗和機械 的需求,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結構優化設計的水平。

基本原理介紹

結構設計中機械 工程的應用

作為一種工程理論,機械 工程實現了機械 在不同領域的多重使用,它以將在相關領域長期實踐經驗總結得到的相關標準嵌入新型軟件為核心,通過推理和邏輯分析達到產品設計的目的。

對結構進行優化時,要求在條件限制下,設計一組包含數學函數以及其變量等參考數據,以便滿足目標最優化。結構設計中運用機械 工程能夠幫助用戶在最初目標函數的基礎上進項設計,以求在參數的不斷變化中找到最佳設計方案。

機械 工程的關鍵在于其對機械 的表示、獲取和推理。實現在結構設計中應用機械 工程要能夠利用技術獲取機械 ,然后能夠將所得機械 按某種形式轉化為計算機語言,最后在遇到具體問題時充分利用存儲庫中的機械 加以解決。

建立機械 庫

作為機械 的集合,機械 庫中儲存了大量的案例、規則和積累的經驗。在機械 庫建立過程中,首先要對相關文獻以及經驗進行整理劃分,將相關機械 按某種類別加以劃分,最后整理出針對不同問題的解決對策,并將其存入數據庫,作為機械 儲備。在獲取機械 時可以根據不同情況采用不同的方法,既可以向相關行業專家咨詢,也可以查閱文獻,不斷進行歸類整理。機械 庫的建立就是要為用戶解決問題、利用機械 提供有效的渠道。

相關概念的界定

結構設計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制定的標準,需要我們通過一定的標準、規則和公式來進行檢查。以下是對相關概念的界定:

表格設計。其用來表示不同產品的不同性能,由于產品的大小、形狀各不相同,因此將產品的各種特性編制成表格更能清晰的反應出來,為產品的設計提供依據。

規則設計。其主要指活動中各項具體規則的制定。

檢查設計。通過該設計能實現對信息的快速判斷。

結構設計的流程與策略

流程設計

船舶體積龐大,在設計過程中會用到相關離散變量,諸如板材的樣式、厚度、寬度等。這些變量學科關聯度高、對設計的要求高、需要設定的限定條件也多,這使得設計中多峰性以及非線性問題嚴重。因此,在該設計中需要大量的計算以及數據的存儲,這樣耗費的時間過長。在將機械 工程引入以后,有效的解決了這些問題,在機械 庫中構建并存儲有關船舶設計的專家經驗、規范要求以及相關數據使得模型設計與參數實現相互轉換。

專家指出船舶支架中的約束條件較為保守,只有滿足限定條件才能達到較好的設計效果。對于有些結構較小的部件,由于其占據船舶重量的比例較小,對設計產生較小的影響,因此再設計時可將其作為已經變量,重點放在對傳播者橫踢影響較大的部件上,這樣能夠大大提高效率,縮短設計的時間。

(二)策略設計

在設計船舶橫艙結構時除了需要用到離散變量以外,會用到隨機變量。由于在該設計中用到標準化的材料,因此要在機械 庫中選擇標準材料;對于水平與垂直材料的焊接,應該選擇隨機變量來衡量材料的厚度和高度;在依據相關規范對船舶橫艙進行設計以后,很容易發現其中的限定條件多為限制橫艙材料的厚度;剖面模數主要限制垂直材料;除此之外,板材的高度和厚度也要形成一定比例。在設計過程中還要充分考慮局部設計的穩定性,材料厚度設計要結合機械 庫中的相關數據來進行。

在具體設計中,可以將船舶橫艙的高度以及寬度設定為已知參數,依據機械 庫中存儲的數據對其賦值。變量主要是指在設計時能變動的參數,變動的所有數值將會有具體的方案與之相對。因此在設計時要使板材的參數與表格設計中的參數相對,分別對厚度、高度、寬度設置參數。限定條件的設計主要是針對剖面模數的限制以及材料和工藝穩定性的限制。設計中也需要注意公式以及模型的編寫,這時機械 庫的作用尤為明顯。借助機械 庫中儲存的規則、公式進行結構規劃,能夠有效的避免公式的重復編寫,減小了計算量,同時保護了企業的資產。

通過建立數據和限定條件、選取相關的模型,將會實現機械 理論向數學模型的轉變。優化設計應以減輕船舶重量,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為目標。同時該設計也豐富了機械 庫中經驗的積累,實現了機械 和資源的有效共享。機械 工程在優化結構設計中的運用,在更大程度上提升了結構設計的水平。

結束語

綜上所述,機械 工程在船舶設計中的應用,有效的解決了許多設計方面的問題或難題。同時,數據與限定條件的建立以及模型的選取,真正實現了機械 理論向數學模型的轉變。在優化設計過程中,船舶的重量在不斷減小,生產的投入也在不斷降低,而經濟效益與實踐經驗卻在日益提高,可以說有效實現了機械 與資源的共享。所以,我們一定要積極推動機械 工程在船舶結構設計中的有效應用,爭取取得更好的應用效果。

參考文獻:

[1]陳金峰,楊和振,馬寧,王德禹.機械 工程應用于船舶局部構件智能化設計研究[J].中國造船.2010(04).

[2]朱穌驥,顧學康,胡嘉.遺傳算法的改進及其在超大型油舶結構優化中的應用[J].船舶力學.2010(01).

篇(10)

中圖分類號:TH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22-0121-01

機械產品應用范圍相對較廣,為確保機械產品在我國日常生活及企業從生產中得到有效應用,實施優化設計十分必要。目前我國已經針對機械結構優化設計進行了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主要表現在船舶行業、焊工航天以及汽車行業等[1]。機械結構的優化設計可有效提高其產品性能并增加其自身市場競爭力,對其市場發展起重要作用。

1 機械結構優化設計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加快了機械產品更新的速度,以往在制造機械產品時主要采用大批量生產的方法進行,產品相對單一,目前在實施機械產品加工時多采用小批量加工模式,可確保產品的多樣性。為確保生產企業的利潤,在生產機械產品時需注意將其生產周期縮短,最大限度在確保至質量的前提下降低生產成本。通過實施優化設計可滿足上述目標,在一定程度上縮短生產時間并降低成本,通過效率搶占市場。機械結構優化設計目前已在船舶制造、交通工具、航空航天、冶金、紡織、建筑等多領域應用。

機械結構優化設計流程主要包括:(1)針對所優化機械產品盡心目標函數優化設計,可確保機械產品相關技術指標符合優化要求。(2)設計機械產品優化函數變量,變量設計包括機械產品長度、厚度以及弧度等相關結構參數。(3)對機械產品優化設計約束條件進行設定,對計算過程中各項變量浮動范圍進行限定。(4)通過以上步驟得出多種優化設計方案,分別對不同方案進行評價,根據機械結構優化設計需求選擇最佳方案實施。

2 機械產品優化設計應用分析

2.1 尺寸優化設計

機械產品實施優化設計過程中對尺寸數據有精準的要求。因此實施優化設計匯總需確保各零件尺寸與實際工作需求相符,若產品為多個零件組成結構,若其中一個零件尺寸存在誤差均會對零件連接效果造成極大影響,甚至加劇機械磨損導致產品報廢。因此機械產品零件越多及機械結構復雜程度越高,對各零件精細度的要求也有所提高。開展機械產品尺寸優化的前提條件機械產品拓撲關系及形狀不發生改變,通過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對具體尺寸變化進行有效調整,可確保機械產品性能的增強。

2.2 形狀優化

為確保機械產品性能的全面提升,在進行優化設計時也可從機械產品形狀入手開展優化。因多數大型機械設備自身結構相對復雜,各部件形狀也具有多樣化,很難進行分析,為優化設計進展帶來一定困難。我國目前已經針對結構優化方面出現研究成果,如田方針對軸對稱機械零件開展的優化設計以及王世軍針對機器人結構的優化等。

2.3 拓撲優化

以往在實施機械結構優化設計中多側重于進行結構參數優化,未針對機械零件拓撲結構實施優化設計。隨著機械結構設計意識的提高,優化中心開始向拓撲結構優化方向轉換。拓撲設計優化主要在離散結構以及連續結構方面體現,其中離散結構優化設計主要是通過對多個關鍵點連接方式方面入手,改優化前提是確保上述關鍵點位置的確定。連續拓撲優化設計主要針對孔洞形狀、數量、分布情況、部分結構邊界開展的優化。

2.4 動態性能優化

機械產品動態性能主要指的是機械結構受外界作用下顯示出外型變化規律,包括相關運動參數等[2]。機械產品實施動態性能的優化設計可明顯反應出改產品工作強度及壽命情況。因此對機械結構動態性能開展優化設計不僅能減輕機械工作負擔還可在同等工作強度條件下對其使用壽命進行延長。

2.5 多學科結構優化設計

開展機械結構優化設計中需應用多科學角度入手,單獨使用某科學角度無法得出理想優化結果,應從多學科角度進行,確保優化設計的多學科化、總體化及系統化,確保優化設計程度符合實際需求或超出預期目標。

3 機械結構優化設計趨勢

隨著時展進步及行業前景變化發展處機械結構的優化設計,通過近年機械結構優化設計的開展已經從簡單化優化設計想結構系統大型化及復雜化機械發展[3]。通過產品設計變量的不斷增加,造成結構分析推到以及計算數值方面難度均有所提高,特別是進行特殊結構優化時無相應數據及公式進行應用。在針對大型機械結構進行優化設計時,需將復雜結構進行分解,逐步對各子結構分別進行優化,在優化過程中若設計多學科優化設計也可分科學進行優化。通過對計算機技術的有效利用,確保機械結構優化設計多方向發展。該技術主要代表包括模仿神經網絡和遺傳算法的人工算法,該算法適合在連續混合機離散變量全局優化中應用,可對產品準確度及應用質量進行提高。針對拓撲結構的優化設計時目前開展機械結構優化設計研究的主要方向,因實施拓撲結構優化可謂機械結構整體優化方案的設計提供科學依據,確保尋找出最佳設計方案,該方法多在大型機械優化上應用,可通過較復雜的計算實施優化,對大型機械尺寸、形狀進行優化,提高其產品性能。

4 小結

機械結構優化設計的開展可幫助提升機械產品性能及質量,為機械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方向及機遇。優化設計的實施可縮短機械產品生產周期并提高機械制造行業競爭力,推動機械產品優化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鐘文. 試析機械結構優化設計的應用及趨勢[J]. 裝備制造技術,2016,07:270-271.

[2]曾文忠. 機械產品設計的結構優化技術應用策略探究[J]. 湖南農機,2014,09:44-45.

[3]周繼瑤. 論現代機械中的結構優化設計[J]. 企業科技與發展,2013,09:19-21.

上一篇: 無形資產的機會成本 下一篇: 法律解釋特征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本黄线在线视频免费看 | 在线看片国产在线看片 | 亚洲国产AV片一区 | 思思九九热在线视频免费精品 | 婷婷丁香五月天欧美中文 | 久久国产91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