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經濟增長匯總十篇

時間:2023-07-05 16:32:3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區域經濟增長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區域經濟增長

篇(1)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呈逐年提高的趨勢。到2003年,我國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大關,整個社會實現了從溫飽向小康的轉變,人們的消費也逐漸由基本生活保障向追求生活質量的階段發展。

“夜經濟”的產生及發展

在城市,由于居民收入的不斷提高,白天工作壓力不斷加重,越來越多的人傾向于選擇舒緩壓力的休閑性消費模式。“夜經濟”就是在夜間發生的居民消費活動,它是白天經濟活動的延續,包括餐飲、購物、娛樂、旅游、休閑、健身等消費內容,以其時尚、輕松的特色成為當今都市最時髦的生活方式之一。

近幾年來,“夜經濟”在我國的發達城市異軍突起,成為最重要的消費形式之一,“夜經濟”是伴隨城市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產生的一種經濟現象,它直觀地表現著一個地區和一個國家的消費水平,并潛在地拉動生產需求。據統計,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夜間消費已經占到全天消費的50%,并還在逐步上升。以北京為例,2004年北京市全年人均消費性支出為12200.4元,其中,外出就餐為1058.6元,服裝購買為1062.5元,文化娛樂用品購買及文化娛樂服務為1141.4元。將后面幾項數據加總所占全年消費性支出的比例為26.74%,而這幾項數據屬于休閑性消費,正是夜間消費的重要消費形式。可見,夜間消費已成為一種不容忽視的消費模式,拉動著城市的經濟發展,并映射出城市的文化與活力。下文以重慶市發展“夜經濟”促進區域經濟增長為例作出實證分析。

影響重慶市區域經濟增長的因素分析

(一)區域經濟的增長機制

區域經濟的增長是指一個地區生產總值的增加,增長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基礎和前提,又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與增長相伴出現的是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口的遷移和城市人口的增多,以及就業規模的擴大。

影響區域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有需求、供給、產業結構、產業布局和區際生產要素流動等,其中需求能力取決于投資和消費水平,消費是對現有產品的服務的需求,可以直接帶動區域經濟增長和發展。

(二)消費拉動區域經濟增長的模型檢驗

以重慶市1985~2005年消除價格因素后的平均每人每年消費性支出與人均GDP的數據來驗證重慶市的人均消費與GDP增長之間的關系。利用EVIEWS軟件對重慶市人均GDP和人均消費性支出做單位根檢驗,得出重慶市1985-2005年的人均GDP時間序列為非平穩的時間序列,消除價格因素后的平均每人消費性支出時間序列亦為非平穩的,同時也說明他們至少是一階單整的,因此再對他們做格蘭杰因果檢驗。

格蘭杰因果檢驗表明:在5%的顯著性水平上,滯后期數為2時,重慶市的人均GDP與平均每人消費性支出互為因果,這表明重慶市的平均每人消費性支出促進了重慶人均GDP的增長,同時人均GDP的增長也影響了平均每人的消費性支出。當滯后期數分別為1、3時,人均GDP的增長是人均消費性支出變化的原因。

(三)“夜經濟”消費成為引導重慶區域經濟進入新增長周期

模型檢驗結果表明,擴大重慶居民消費是拉動重慶區域經濟增長的有效途徑,“夜經濟” 所帶來的消費增長已成為一股新的力量,不僅迎合了重慶的城市文化、人們的消費需求,更體現出了重慶近年來的經濟發展水平。自2003年以來,重慶平均每人在外出用餐、購物、文化娛樂服務等方面的消費性支出已經占到全年消費性支出的20%以上,可見,重慶人的消費觀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逐漸由傳統的消費方式轉變為追求生活品質的休閑性消費,在重慶發展“夜經濟”具有良好的現實條件。“夜經濟”所帶來的娛樂、休閑、健身等消費形式有望成為經濟轉型時期新的主導型消費熱點,使經濟進入新的增長周期。

重慶“夜經濟”的現狀及發展對策

(一)重慶“夜經濟”的發展現狀

“夜經濟”的繁榮是一個城市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的結果,重慶近兩年經濟的高速發展促進了“夜經濟”的迅速發展。以解放碑、沙坪壩、楊家坪、觀音橋為核心的夜市經濟正在不斷發展成熟。以解放碑為例,作為重慶的CBD,解放碑云集了重慶大部分的外資企業和優勢企業,商業氛圍濃厚,同時吸引了眾多品牌百貨的入駐,與本地百貨業融合形成了一個檔次落差有致的商業購物環境。加之聞名的“八一路”美食街的餐飲業態的有機補充,以解放碑為核心的特色化商圈已初具規模。2004年渝中區人均GDP率先突破3000美元,為解放碑夜市經濟的成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也成為重慶“夜經濟”的領軍力量。因此,以購物、餐飲、健身為主題的夜市經濟成為解放碑夜間主要的消費內容。

“夜經濟”的興起為重慶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外來百貨業態的相繼入駐吸收了大量的下崗失業人員。近兩年來,北京華聯、銀泰百貨、美美時代百貨、王府井百貨等進入重慶,上萬失業人員再次就業,一定程度上對重慶社會經濟的穩定起到了積極作用。另外,目前重慶夜市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小私營經濟的快速發展,大量下崗失業人員開始經營餐飲、服裝、小飾品等行業,走上了再就業的道路。

(二)打造重慶特色“夜經濟”的途徑

首先構建以解放碑中心商圈為核心,以常規餐飲、休閑餐飲與特色餐飲為主要內容的解放碑中心商圈夜市,是啟動與拓展重慶“夜經濟”的最好選擇。首先建立起一個完善的管理機構,充分整合解放碑、南濱路、朝天門的餐飲資源。例如,解放碑“八一路”好吃街的地下層有部分空閑,且和第一層的美食經營有一定的脫節,應該一方面開發利用閑置的空間,提供更多的商機,形成一個整體的經營規模。另一方面調整好吃街里面原有商家的經營業態和經營方式,逐步建立起一個適合24小時消費的經營形式,使現有的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夜市的形成,在以餐飲業帶動“夜經濟”發展的同時,購物休閑娛樂成為進一步帶動“夜經濟”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由餐飲業夜市帶動而起在解放碑的夜市中心基礎上,擴大夜市的規模和范圍,實現夜市空間上的擴展。首先,將朝天門納入夜市工程,這就需要加強對朝天門休閑娛樂資源的整合,利用江邊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可以引進一些時尚的戶外娛樂運動,健身運動來吸引更多的年輕人群和個性人群。再聯合南邊的南濱路,將沒有被充分利用起來的長江索道作為整個夜市工程的新亮點,中高消費層次的人群也被納入到這個經濟圈中,不僅使三者間的資源得到充分的發揮利用,他們之間產生的巨大聯動效應會形成一個更大范圍聚集效應以解放碑食品購物夜市為核心的餐飲、購物、休閑、娛樂、健身、旅游于一體的大規模夜市,“夜經濟”的規模效應也將得以充分顯現。

政策的支持。政府應該在進入條件、占地與管理費用等方面給予必要的支持與優惠。比如:改變政府對每個區開放多少露天夜市的數量限制,凡符合規定要求且經營管理規范、衛生達標的餐飲企業都可以申報;減免企業經營露天夜市的占地費、管理費等;取消企業“圈地”經營露天夜市的限制等等。

參考文獻

1.王樹春,柳欣.開拓津門夜經濟,打造天津經濟新的增長點.環渤海經濟瞭望,2005年第7期

篇(2)

江蘇省作為我國沿海地區的重要省份,經濟較為發達,經濟實力在全國位居前列。一直以來,江蘇省都對金融業的發展予以高度的觀注,并且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點項目。通過金融業的大力發展和金融產業結構的不斷完善,金融業發展逐漸成為江蘇省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持力量。現如今,金融業發展已經在江蘇省促進經濟增長的戰略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一、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的相互作用機制

(一)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1.區域金融促進區域資本投入水平的上升。區域資本形成與積累對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而資本的積累又取決于資本產出率與儲蓄的規模。金融資產由于具有明顯的多樣化特點,加上金融部門的融資機制的影響,促使儲蓄向投資加快轉移,因此區域金融發展大大促進了儲蓄規模的增加。金融發展越好,其金融產品、金融機制的選擇越多,人們投入金融業務發展的欲望也越強烈。因此,金融業越發達,儲蓄轉化為投資的轉化率越高,增加區域資本投入。

2.金融發展促進資本產出效率的提高金融發展有利于改善資源配置,提高配置效率,為潛力的投資者提供足夠的資金進行創新。同時,金融機構對企業的外部監管促使企業自身主動積極改善經營方式。所以金融發展有利于促進資本產出效率的提高。

(二)經濟增長對金融發展的影響

1.區域經濟對金融運行效率產生決定性作用基于現代貨幣信用經濟,金融資源供需平衡取決于經濟的基本狀態。規模經濟,促進規模的增長,金融資源供給和需求直接影響金融行業的發展。因此,金融經濟效率的效率有決定性的作用。

2.區域經濟的市場化程度對金融資源的跨區域流動產生影響金融資源只能夠在市場經濟制度的條件下方可發展成為具有獨立性的特殊資源,引導者其他經資源的分配。區域經濟差異的擴大對金融資源配置的效率產生負面的作用。

二、江蘇省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的相關性分析

(一)區域金融差異

金融存款和貸款方面從2005~2012年,江蘇金融機構存款貸款余額不斷上升,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到2012年年底,江蘇存款貸款首次超過12萬億元,比改革開放初期,存款余額從1978年到2012年增長到75481.51億元,規模擴大約1244倍,貸款余額從1978年到2012年增長到54412.30億元,規模擴大約472倍,存貸款總額在GDP中的比重不斷上升,由此可見,江蘇金融機構具有的資金實力也在不斷增強,金融資產也處于擴張的階段,逐漸適應江蘇省經濟對資金的需求。2.保費收入方面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江蘇省增加了保費收入,并增加顯著。到2012年,江蘇省一共90家保險公司,數量比上年增加4家,比2005年增加1685家,從業人員從2005到2012年增加8.8萬人。保費收入在2005年為437.34億元,在2012年上升為1301.28億元,增長率達到197.53%。

(二)區域經濟差異

伴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江蘇省內區域經濟的發展趨勢有所不同,地區差異日益加劇。江蘇省不同地區經濟結構、產業結構、資源配置效率等方面的差異進一步拉大各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1.國內生產總值(GDP)江蘇省自從改革開放以來,經濟處于平穩增長的階段,社會事業和經濟發展均處于上升的時期,經濟效益也獲得明顯的提高,經濟增長較好。在2012年江蘇省生產總值達到54058.22億元,比2011年增長10.08%,人均GDP為68347億元,比2011年增長9.7%。全年財政收入達到14843.89億元,比2011年增長5.12%,進出口總值達到5480.93億美元,比2011年增長1.54%,固定資產投資達到31706.58億元,比2011年增長20.49%。由此可見,江蘇省整年的經濟發展特點表現為:投資、消費、出口穩定增長,增長結構有所改善,消費、投資、出口成為拉動內需的重要動力,財政收入明顯增加,經濟結構調整可見成效,經濟增速良好。

(三)二者關系分析

1.金融存款和GDP隨著金融機構貸款的不斷積聚,在2005年至2012年間實現金融機構貸款余額對GDP的超越。通過相關性檢驗,測得二者具有很強的線性相關性。由此可見江蘇省金融機構貸款余額與地方GDP之間存在明顯的相關關系。

2.貸款余額和GDP雖然金融機構貸款與GDP增長速率不盡相同,差距被逐漸拉大,但二者的發展趨勢依然朝向相同的方向。經過對二者進行相關性檢驗,確定二者具有明顯的線性關系。因此,江蘇地區金融機構貸款余額和地方GDP之間存在明顯的相關關系。3.保費收入和GDP2005年至2012年間,江蘇省保費收入迎來飛躍式發展,而在2005年至2007年間,保費收入的增長速率與GDP的增長速率基本保持一致。經過對二者進行相關性檢驗,確定二者具有明顯的線性關系。由此可見,江蘇省GDP與保費收入的變化趨勢保持一致。

三、如何促進江蘇省區域經濟與金融協調發展

(一)積極推進資本布局和對外開放

充分利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機會,拓展更多的市場化和國際化的資本市場,積極穩妥地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在開放條件下,充分做好相關的金融風險預防工作,擴大金融對外開放,引進國外先進經驗,技術和財務管理人員,加快金融創新的步伐,提高金融體系的效率和競爭力。使用該地區自身經濟優勢和地理優勢,毗鄰上海廣泛吸收大型骨干企業,合資企業,高質量的外國公司和民營企業在江蘇南部。積極做到江蘇省政府提出的“爭先、領先、率先;創新、創業、創優。”大力促進國債和公司債券市場的發展,降低企業債券發行的門檻,試點城市儲蓄市場的發展。鼓勵民間資本的有效運轉,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區域內的金融集體。在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當下將信用評級機制市場化,促進低風險資本市場的模式創新。

(二)加強完善信貸風險預警機制

風險預警機制是基于各種內部和外部因素的影響,對貸款風險評估、貸款風險發生的可能性、時間、數量的風險、風險對象、風險損失率進行分析。銀行應當盡快加強和完善信貸風險預警機制建設,培養廣大農民的可信度,降低業務風險。對影響較大的資產質量預警信號,及時消除各種潛在風險的貸款損失可能造成的。

(三)建立和完善社會信用體系

必須盡快治理與優化信用環境,提倡誠實。協調金融機構和企業之間的關系,金融機構和監管機構需要監控,不僅需要防止債務人,逃避和拒絕金融債權,通過各種途徑對企業失信行為的人嚴懲。改變融資觀念,拓寬融資渠道。充分利用資本市場,大力發展直接融資,積極吸引私人資本,努力擴大利用外資,引導具有良好的信用和資本擴張能力的優勢企業,推動相關企業和項目融資;采取財政貼息的方式,引導金融部門增加信貸加入。例如在江蘇省江北新區浦口區的發展過程中相關部門針對企業信用水平相對較低的現象,采取靈活的措施,對于市場的企業和項目,給予貸款支持。爭取在江蘇省內做到創新創業的先行區,自主創新的示范區。堅持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綜上所述,江蘇省區域金融發展和區域經濟增長之間具有密切的相關性,二者相互促進,相互影響,必須通過有效的對策來促進二者的協調發展,結合多一點,爭取使江蘇省成為全國創新發展的排頭兵,科學發展的領頭羊。以促進江蘇省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盧長春 鐘雪松 郭小芳 單位:遵義師范學院

篇(3)

一、 引言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經濟取得了快速的增長。1978年~2010年,中國取得了年均9.89%的增長速度,成為世界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然而,隨著經濟體量的持續變大,一些新的問題也隨之出現,如經濟增速放緩,區域差距擴大等。(1)經濟增速放緩。從2010年以后,除2011年以較高9.5%的增長以外,其他年份均小于8%,2012年~2014年經濟增長分別為7.7%,7.7%和7.3%。(2)區域差距依然巨大。從2014年的GDP總量上來看,國內生產總值第一的廣東省為6.78萬億元人民幣,而僅為920.83億人民幣。從人均GDP來看,排名前三的分別是天津,北京和上海,排名最后三位的分別為云南、貴州和甘肅,其中排名第一的天津為105 231元,而排名最后的甘肅為26 433元,兩者相差3.98倍!在中國經濟的“新常態”下,中國政府通過“對內深化改革,積極進行區域經濟一體化,對外加大開發力度,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其目的就是使得中國經濟在時間維度上維持穩定增長,在空間維度上形成合理的分布。因此,從理論上理解區域經濟一體化對經濟增長、區域差距的影響就顯得十分必要。

從本質上來,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過程就是微觀主體的區位選擇問題。因此需要關心的是,當區域一體化政策實施后,經濟活動的主體將會如何選擇自己的區位?經濟活動不同的空間分布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是什么?在這一過程中,與經濟增長相生相伴的區域差距又是如何變化的?對這些問題回答的好壞是政府在區域一體化進程中能否制定合理的區域政策,實現區域協調發展的關鍵。而新經濟地理學(New Economic Geography,NEG)是一門解釋經濟活動空間分布的理論,以新經濟地理學理論為切入點對上述問題進行分析將會有助于我們更好的了解經濟活動的空間變化規律。因此,本文論述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1)闡述新經濟地理框架下主要模型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經濟增長與區域差距關系的研究;(2)新經濟地理對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解釋;(3)總結和建議。

二、 區域經濟一體化、經濟增長與區域差距的關系:基于新經濟地理模型

1. 靜態模型。最初的新經濟地理模型旨在解釋區域一體化發生后,經濟活動在空間變化規律以及由產業分布的變化而導致的區域差距,其現實背景就是歐盟的產生。Krugman和Venables(1990)最初的模型就是解釋當區域一體化發生后,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的產業是如何在空間上進行變動的。模型中企業的區位分布是由聚集力(Agglomeration Forces)和分散力(Disperse Forces)的相對大小來決定。模型中的作用力主要表現為三種:市場接近效應、價格指數效應和市場擁擠效應。聚集力主要體現在市場接近效應和價格指數效應,即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工業企業傾向于選擇市場規模大的發達地區,因為這樣可以實現自身的規模經濟,同時生產接近大市場還能節省運輸成本;另外,在企業集中的地區其生活成本也低,因為企業數量多的區域生產的工業種類和數量自然就多,需要從外地輸入的產品種類和數量就少,從而承擔的運輸成本就小,于是產品價格相對便宜。市場接近效應會吸引越來越多的企業定位于大市場,而越來越多的企業在一個地區集中時,這個地區的價格指數又進一步下降,從而使得更多的制造業人口遷移到本地區。而分散力主要體現在由市場擁擠效應。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一方面,企業較多的地區競爭更加激烈,激烈的競爭使得企業為獲得生產要素支付更高的價格,從而降低企業的利潤,進而促使其轉移至邊緣地區以降低生產要素價格。區域一體化化程度(模型中的運輸成本和交易成本)對于聚集力和分散力的大小至關重要。當區域一體化程度比較低時,經濟系統的分散力大于聚集力,各地區的經濟活動保持對稱分布狀態。隨著一體化程度的提高,聚集力和分散力都開始下降,但分散力不聚集力下降得更快,這樣就存在當一體化程度達到某一臨界水平時,聚集力大于分散力,進而導致經濟活動的聚集。

從區域一體化不斷深化對過程來看,由于在靜態模型中,生產要素都是事先給定的,因此在長期的經濟發展過程中,模型中沒有明確表示經濟增長的變量,模型中經濟一體化程度(由運輸成本下降導致的商品市場一體化程度的提高)、經濟增長與區域差距的變化過程具體如下:由于區域一體化程度的提高(運輸成本下降),聚集力和分散力都發生下降,但分散力不聚集力下降的更快,這就存在運輸成本的某個臨界點,當運輸成本低于突破點時,聚集力大于分散力,產業的聚集過程開始,工業企業逐步流向另一個地區,兩個地區工業企業數量也就不再相等,最終形成核心-邊緣結構。在這個過程中,經濟增長對兩個地區來說是截然不同的,如果以企業數量和實際工資來衡量經濟增長的話,(從整體和局部來進行分析)核心區域會隨著一體化程度的提高出現經濟增長(企業數量增加),同時核心區的實際工資也會提高,實際工資的提高主要通過兩個途徑:一是由于運輸成本的下降,消費其他地區的產品的價格下降而導致的實際收入的提高;另一個是由于核心區企業數量的增加,消費者消費其他地區產品的種類減少而導致的價格指數下降,從而使得實際工資提高。而邊緣區則會發生經濟衰退(企業數量減少),同時由于消費外地產品數量的增加,實際收入將會下降。在這個經濟發展過程中也伴隨著區域差距的變化,在運輸成本從無窮大降低到零的過程中,兩地區消費者的實際收入差距會呈現出現增加后減少的倒U趨勢。這與新古典經濟學中的倒U結論一致,這說明在政府同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來發展經濟過程中,必然會導致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而且在較長的一段時期內,先富地區與落后地區之間的收入差距會不斷擴大,只有在經濟一體化程度較高時,全國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收入差距也會不斷縮小。這個模型本質上解釋的是初始有差異的兩個地區進行一體化過程中,經濟活動進行區位選擇的過程以及這個過程中地區收入差距的變化規律。但模型沒有說明是什么因素造成了兩個地區初始的差異?隨后Krugman(1991a)修改的假設說明了在即使在兩個區域完全相同的情況下,也能最終出現經濟活動集聚的狀態。其作用機制就是勞動力流動而形成的自我強化的作用效用。此后,不同的學者基于不同的現實條件對模型進行修改,如把制造業工人的流動改為實物資本的流動就形成了自由資本模型(Footloose Capital Model,FC模型)以及把制造業工人修改為自由企業家就形成了自由企業家模型(Footloose Entrepreneur Model,FE模型)。從本質上來說,靜態模型的修改并沒有改變區域經濟一體化影響經濟增長和收入差距的結論,即在區域一體化過程中區域差距先增加后減小的倒U的變化規律,完全一體化后,區域之間不存在永久性差異。

2. 動態模型。從本質上來說,靜態模型的經濟增長只能通過價格指數的下降來體現,而非真正意義上的GDP的增長,因此在隨后的發展中模型中增加的動態模塊,由Baldwin(1999)提出來的資本創造模型(Constructed Capital Model,CC模型),與CP模型不同的是,CC模型中生產要素的存量沒有提前給定,其經濟增長是通過資本的折舊和創造來反映的。模型中引入了資本形成和資本折舊這兩個新的變量。創造新資本的條件是資本價值大于等于資本創造成本,其中資本價值的確定是由資本長期收益流的現值來確定。只要資本價值大于創造成本,新資本就會不斷會被創造出來,在長期,資本的價值與創造成本相等時,資本存量不再增加,經濟增長也就停止了。對于初始條件相同的兩個區域,貿易成本在一定范圍內,經濟活動是對稱分布的。只有當貿易成本下降到足夠低的時候,其中一個區域獲取初始優勢,對稱均衡將會被打破。在一段時間變化后,所有的工業企業將會集聚到一個區域。同樣,在這個轉變過程中,增長地區獲益,而蕭條地區受損。平均價格指數下降,全國實際收入將會上升。如果初始區域規模不相等,這個轉變過程會更快,盡管局部均衡也可能發生。

顯然,在CC模型中,經濟增長和區域差距是相互作用的:區域差距具有增長效應(區域差距的擴大,區域增長率將會提高)以及在區域差距擴大過程中,發達地區變為增長極,而另一個地區則淪為塌陷極。這樣,與新古典增長理論不同的是,發達區域將會比落后地區的經濟增長更快,這與Myrdal(1957)的循環累積的概念是一致的。然而,一旦經濟活動全部聚集到一個區域,那么經濟增長將會停止。但此時,如果一體化繼續推進,邊緣地區的實際收入將會由于進口價格的下降而得以提高。這也意味著全國實際收入的提高。但與靜態不行不同的是,即使區域間完全一體化后,兩個地區的收入差距依然存在,即存在永久性的收入差異。從長期來看,如果貿易成本不變,則區域差距的程度不會對經濟增長形成影響。在CC模型提出后,不同學者對資本創造的過程進行了修改微觀機制的描述,形成了全域溢出模型(Global Spillover Model,GS模型)和局部溢出模型(Local Spillover Model,LS模型)。模型中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含義也更為豐富,不僅有商品一體化程度的變化,也有知識溢出程度的變化。從經濟增長方面來說,LS模型的典型特征為經濟增長受到經濟活動的空間分布的影響。其決定變量就是兩個維度的一體化程度。當經濟系統處于分散狀態時,如果知識溢出程度很低,則創新成本很大,因此經濟增長率低,但隨著貿易自由度的提高,企業開始慢慢集聚,當所有產業集聚到一個區域的時候,其區域內的溢出程度會非常高,因此創新成本會大大減小,從而提高資本增長率。這就告訴我們在區域間知識溢出程度很低(如通信技術落后等)時,可以通過經濟集聚來提高經濟增長速度,使得經濟進入 “快車道”。從區域差距方面來說,LS模型中不同的區域一體化路徑對區域差距的影響也不一樣。如果一體化中僅僅降低交易成本(如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減小市場分割等),那么最終會促使經濟發生核心邊緣結構,經濟會完全集聚到一個地區,從而加大區域差距;但如果同時降低交易成本和知識溢出成本,這樣就可以避免經濟的完全集聚。實際上,擴大知識溢出政策可以導致經濟活動的分散。如當經濟需同中貿易自由度和知識溢出系數都為中等水平的時候,如果區域一體化中等貿易自由度不變的情況下,提高知識溢出水平就可以把經濟系統從核心邊緣結構轉變為對稱結構,從而減小區域差距,當然這個過程中也會降低經濟增長率。因此,從區域一體化過程來看,政府的政策其實是在經濟效率和社會公平中權衡。如果形成核心邊緣結構,則區域間存在永久性差距,且核心地區的福利高于邊緣地區。但從時間維度上來看,邊緣地區與一體化化之前相比福利是否提高,其不僅取決于一體化程度的大小,而且還取決于消費者制造業支出份額的大小。隨著一體化的與此同時在最新的新經濟地理研究中,更多的是從企業和勞動力異質性方面來進行解釋經濟活動的空間差異以及由此帶來的經濟增長和區域差距的關系(Okubo et al.,2010;Fallah et al.,2011),這種異質性之間互相作用關系(異質性的企業和異質性的勞動是在空間上匹配問題)將是新經濟地理學研究的重要方向。

三、 NEG模型對中國區域經濟增長、區域差距的解釋

1978年以來,中國通過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的手段,實現了經濟的快速增長。從理論上來說,這兩項政策分別對應著國內區域一體化程度的提高和國際一體化程度的提高。按照新經濟地理模型的預測,在一體化過程中,具被更好的市場可達性(Market Access)的沿海地區將會聚集更多的產業,因此沿海地區也會得到更強勁的經濟增長。改革開放以來,從制造業的分布來看,陳秀山和許瑛(2008)研究表明,中國29個制造業行業中僅有9個行業存在擴散效應,1996年~2005年中國工業化過程中,制造業的空間結構整體表現出核心-邊緣分化過程。從沿海―內陸的經濟活動分布來看,根據《世界銀行發展報告2009》,中國的經濟活動的空間分布正如模型所預測的那樣,內陸和沿海地區已經形成了明顯的核心邊緣結構。中國經濟通過空間集聚實現了快速增長,1978年~2007年的三十年時間里,中國GDP的年均增長率高達9.8%。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經濟的平均增長率3.0%的速度,創造了令人關注的中國模式。

這種空間非均衡的經濟發展也使得區域發展差距被不斷的擴大。按照不同的尺度空間,這種差距可以分為沿海與內陸之間的差距,東部、中部和西部之間的差距、城鄉之間的差距。從2014年的國內生產總值的數據來看,排名前四的省份分別為廣東、江蘇和山東,全部為東部沿海城市,而排名最后的四個省份分別為寧夏,青海和,都是來自于西部大省份,其中排名第一的廣東省GDP是排名最后的的73.64倍。從總體上看,中國的區域經濟發展,基本上符合新經濟地理學理論的預測,即隨著在工業化初期,隨著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推進和地區間基礎設施的改善,區域間的差距并沒有縮小,反而促使經濟活動向東部沿海地區的進一步集中。當地區間的運輸成本從高到低,運輸成本與產業聚集之間確實存在著“倒U型”關系,隨著運輸成本由高到低, 經濟出現分散到集聚、再擴散的過程。根據文玫(2004)的研究顯示:在1993年~1994年中國工業依然位于倒U型曲線的左方,即這段時間區域發展差距是單向擴大的,隨著交易和運輸費用的進一步下降可能會促進制造業在地域上進一步聚集。當把時間維度加長后,區域差距的變化就體現出模型所預測的那樣呈現倒U變化的規律。徐召元和李善同(2006)的研究表明,區域差距在20世紀90年代呈擴大趨勢,2000年~2004年區域差距擴大有所減緩,而2004年收入擴大趨勢開始明顯減小,2004年也是大部分學者認同的區域差距變化的拐點。因此,新經濟地理模型對中國的經濟活動的空間分布、經濟增長以及收入差距的變化有著很好的解釋力。

四、 結論和建議

本文從新經濟地理的理論出發,回顧了在區域經濟一體化過程中經濟增長與區域差距這一對變量的變化。在現有的理論中,隨著區域一體化推進,空間經濟過程的變化是非單調的,這直接影響了區域經濟增長與區域差距的變化。隨著區域經濟一體化程度的不斷提高(運輸成本的不斷下降),經濟活動的分布規律是分散―集聚―再分散的過程。經濟增長與區域差距也隨著經濟活動不同的空間分布而發生“倒U型”的變化規律。這種規律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有著很好的解釋力,但隨著一體化程度進一步的推進,政府應該更加注重一體化手段的多元化。按照新經濟地理動態模型的預測,貿易一體化和知識程度一體化都會引起經濟活動空間分布的變化,不同的是前者的提高傾向于使經濟活動的集聚,而后者的提高會使得經濟活動分散。而通過貿易一體化使得經濟起飛后,區域一體化程度的深化會改善欠發達地區福利水平,如果這個時候采取加大貿易壁壘或市場分割的手段來進行干涉的話,反而不會提高欠發達地區福利。此外,在深化一體化的過程中,政府需要從提高貿易一體化轉移到提高要素流動和提高知識溢出一體化層面上來,以保證經濟穩定增長的同時,實現區域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 朱希偉,陶永亮.經濟集聚與區域協調[J].世界經濟文匯,2011,(32).

[2] 許召元,李善同.近年來中國地區差距的變化趨勢[J].經濟研究,2006,(7):106-116.

[3] 文玫.中國工業在區域上的重新定位和聚集[J].經濟研究,2004,(2):84-94.

[4] 陳秀山,徐瑛.中國制造業空間結構變動及其對區域分工的影響[J].經濟研究,2008,(10):104-116.

篇(4)

中圖分類號: F712 文獻標識碼: A

自從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隨此我國的經濟也得到了很大的飛躍和發展,而這些成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國際貿易的投入、進步與成功。甚至可以說,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國際對外貿易情況極大地推動了該國家或者地區的經濟發展(區域經濟發展)。立足于全球化得經濟大背景下,我國的經濟結構發生了很重大的變化,也要求我國的經濟發展模式應該隨著經濟結構來變化,更重要的是要基于現在已經形成的發展模式來做出相應的更好的調整,以此來促進我國經濟更快更好的發展。由經驗得到,一個國家的對外國際貿易都是以小范圍或者大范圍的地區對外經濟貿易為基礎的,一個國家在技術、資源、成本等方面的優勢有利于增加其區域競爭力。伴隨著我國成功加入世貿組織(WTO)之后,我國的國際貿易狀況也愈見攀升,通過對外貿易的作用機制,更快地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發展,對于國家的發展也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國際貿易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

經濟學方面的一個重要課題就是國際貿易與區域經濟的發展,在當下新的經濟市場下,國際對外貿易與區域經濟發展也有了新的相互關系。

首先,國際貿易有利于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某個地區的自身發展情況特別是經濟情況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是極大地依賴于這個地區的對外國際貿易狀況的,國際貿易能夠改變該地區經濟增長的主要要素,用來促進地區經濟的增長,例如,資源配置的最大化、人力資源的豐富、高科技的投放等。使那個地區在降低各方面生產成本時,還可以兼顧同時有效提高生產效率,都是通過對外國際貿易的經濟規模的廣泛擴大。另外,若能同時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創立新型的開放企業管理制度,最優化產業結構,兼顧國際貿易,就能夠更好更快地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更好更快地完善市場經濟體系。

其次,區域經濟也能夠促進國際貿易的發展,反作用于國際對外貿易。區域同大體的國家一樣,其對外國際貿易受到經濟發展水平及經濟政策的有力制約,好比如東南沿海部分地區有著更為開放的國家地區經濟政策,外貿政策及其他原因,很大程度上促進及保持著這些地區經濟的較快發展,也更大地促進了這些地區的對外貿易更為發達。由此可以說,國際貿易推動了東部沿海的人均收入和地區總收入水平的提高,科學技術的快速進步,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很大地初級了地區經濟的發展,使得東部沿海地區的地區經濟得以保持較快較高的增長速度。

二、 國際貿易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

國際貿易對于區域經濟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這種影響是兩面性的。

一方面,國際貿易有力地促進了地區經濟的發展。自從改革開放后至今,我國在對外貿易方面發展較快,直至目前已經躍居與世界進出口貿易大國行列,在發展對外國際貿易的同時,也促進了區域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而且,國際貿易促進了我國各個企業開始引進國外先進優化的技術和設備,甚至是人才,同時帶動相關企業管理技能及體制的創新發展,我國擁有著廣袤的國際市場以及本土市場,對外貿易較大地促進了我國產品的結構優化,國民經濟的又好又快的發展,在我國經濟發展方面發揮著極為重要的導向作用。另外,都知道國際對外貿易分為兩個大的層面:出口貿易及進口貿易。從出口貿易方面來說,其對于區域經濟的發展是十分重要的,它即可以引進其他國家的優良技術和設備,并對它們進行改進,利于促進產業技術的進步,也可以刺激地區的產業投資投放,增加資本的積累,也可以進一步擴大國外市場得以獲取更大地經濟利益,大大提高勞動生產效率,由此保持該地區經濟更快更穩的發展。同樣地,進口貿易對于區域經濟的發展所發揮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覷的。進口貿易加速了低效率企業更快地沒出市場,體現和實現競爭的超越特性,從進口通道引進了國外先進科學技術、資金、人才及設備設施,大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也能夠節約我國部分科學及市場研發的費用,更為重要的是,進口貿易刺激了市場新的需求,促進了國內自身新產品的投入及研發,開拓了更為廣袤的市場。

還是拿東部沿海地區來說吧,該地區對于國際貿易的依存度較高,其在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當中,對外貿易有著非常重要的推動鞭策作用。首先,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提高,東部沿海地區的對外國際貿易也不斷擴大其規模,使得其區域經濟的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極大地推動了我國東部沿海的區域經濟增長和帶動其各方面的快速發展,也帶動了東部沿海地區的產業結構快速升級優化,大大提高人均勞動收入水平。其次,從產業主體結構及國際對外貿易方式上看,該地區中小企業中的外商投資企業占據了很大的市場份額,它們都是以出口加工貿易為主的企業,為東部沿海地區帶來了先進的設備和技術,培養了優秀的技術工人及人才,輸入了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機制,大大推動區域產業調整,擴大東部沿海地區在國外及國內的市場份額,加大了其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實力,更好更快地發展區域經濟。

由此可以看到,合理的貿易發展戰略措施及模式能夠充分發揮對外貿易對于區域經濟的促進作用,得以帶動該地區區域經濟的發展,對外國際貿易使得推動區域發展的經濟要素變成現實地生產力,提高了要素配置的效率,提高了區域經濟發展的速度。因此,國際貿易促進著區域經濟發展要素的積累,提高了發展效率,大大促進了區域經濟更好更快地發展,也能夠帶動整體經濟的發展。

另一方面,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國際貿易在促進地區經濟發展的同時,勢必也會帶來一定程度的破壞,產生消極的影響。每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程度決定了其在世界經濟市場上的地位懸殊。我國在區域經濟對外貿易上或多或少地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影響著地區經濟的發展。例如部分發達國家工業技術為主的出口貿易造成發展中國家地區環境的惡化及資源的枯竭,最終影響地區發展。目前看來,消極影響還未引起很大程度上的重視,但也應該有所警覺了。

總的來說,現在國際貿易對于區域經濟的增長是十分重要且極具關聯的,應重視對外的國際貿易發展。

三、國際貿易促進區域經濟增長的主要途徑

在現今新的經濟市場的大背景下,國際貿易與區域經濟的發展相輔相成,互相聯系促進。面對新的國際經濟市場和國內市場經濟,新的貿易壁壘突顯了對外國際貿易對于區域經濟的消極影響。按這個情況下,如果想要持續取得國際領先的經濟發展水平,應該對于當前的部分經濟發展模式進行調整,而且要及時,從而應對新市場的考驗。如今,國際貿易對于產品的數量及質量都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對于區域經濟當然也有了更嚴格的更高層次的要求,所以說,區域經濟發展模式的優化是勢在必行的。它要隨著對外貿易政策及貿易壁壘的不斷調整老優化區域經濟的自身發展模式,只有這樣,才能給是的國際貿易與區域經濟更好更快地適應新的市場經濟,在新經濟在走得越來越好,越來越遠。

1、動態利益市場分析

國際貿易的利益可以分為靜態利益與動態利益。所謂靜態利益就是指開展貿易以后,在這種利益的趨勢下都可以獲得經濟發展,表現形式主要是資源總量的數量不斷增加;動態利益就是指自從開展貿易以后,對貿易雙方都會產生經濟和社會不同程度的積極影響。二者的側重點不同,靜態利益主要是側重于主要是指通過貿易所產生的消費方面的好處,這種益處是隨著生產力的提高而不斷增長的,而動態利益的范圍比較廣,是指通過貿易的作用而作用于社會生活等其他方面的影響,如果將靜態利益擬定成為直接的貿易利益,那么動態利益就是指貿易的帶動作用,而對經濟和社會產生積極的影響,進而帶來利益。

2、改善投資結構、優化經濟結構

一個國家和地區往往會受到出口產品的慣性應道,所以通過改變資本的投資結構會對產業的資本產生正面的促進作用,增加出口效益,這樣就會獲得比較廣闊的產業領域,進而優化社會經濟結構,提高生產力,尤其是對自身比較有優勢的產業領域和生產水平有很重要的提升作用。

3、擴大市場

一個國家和企業的出口增加就會需要很大的市場,市場的擴大,就會對規模經濟效益起到直接的導向作用,所以通過一定的方式不斷的擴大國際市場,可以使商品獲得更大的市場容量,在這種優勢的條件下,必然有利于社會和企業進一步擴展市場,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從而促進區域經濟的不斷發展。

總而言之,國際貿易在區域經濟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不可撼動的地位,我國在發展國際貿易與區域經濟的同時,也應該正視到其消極影響。通過國際貿易的不斷擴張可以直接帶動外資的不斷加入,在外資的作用下可以促進經濟的不斷發展,這樣就能夠不斷的提升區域自身的經濟實力。國際貿易極大地促進著我國區域經濟的發展,我們要依據不同的市場經濟來調整經濟結構,健全外貿政策,構建一個綠色健康的國際貿易大環境,促進區域經濟更好更快地發展,使得國際貿易真真正正地為區域經濟服務,達到共同發展,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篇(5)

關鍵詞:區域金融 金融支持 區域經濟 經濟增長

區域金融是指一個國家金融結構運行在空間上的分布狀態。區域金融與區域經濟都是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金融發展過程中的一種客觀現象,也是一種相對普遍的社會經濟現象。在現代經濟中,金融發展和經濟增長是相互推動的,特別是在日益發展的現代區域經濟中,金融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區域經濟中的金融機構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和帶動作用也日趨明顯。區域金融作為金融的最主要表現形式,與區域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但就目前而言,對區域金融問題研究尚處于初始階段,無論在國外還是在國內都相當滯后。本文嘗試從金融體系的功能分析入手,進行區域金融分析的深層次研究,以金融發展理論和區域經濟理論為依托,研究區域金融發展和區域經濟增長的內在作用機制,并提出金融支持區域經濟持續發展的對策。

國內外研究現狀

金融發展理論是在經濟增長理論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對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關系的研究由來已久。早在 1911 年,熊彼特(Schumpeter)就指出了一個國家金融部門的發展對該國人均收入水平和增長率的積極效應,認為一個運行良好的金融系統對經濟的長期增長有促進作用。這一論斷后來也得到了戈德史密斯(Goldsmith)實證研究的支持。1969年,戈德史密斯通過實證分析,得出了“經濟與金融發展之間存在著一種粗略的平行關系”的結論。1973年,麥金農(R•I•Mckinnon)和肖(E•S•Shaw)提出了著名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論,論證了金融抑制對經濟增長的阻礙作用和金融深化與經濟增長的關系。此后,許多著名學者如Diamond、Levine、Beck等都進行了各種理論和實證研究,從各自角度論證了金融發展和經濟增長的相互關系,使這一理論不斷得到補充、修正和發展。

國內也有一部分學者就經濟增長與金融發展的關系進行研究。如史永東等(2003)關注的是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談儒勇(2001)、萬壽橋和李小勝(2004)、胡宗義和寧光榮(2004)關注的是股票市場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韓廷春(2001)關注的是金融發展、股票市場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但這些研究也未考慮金融開放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通過梳理關于經濟增長與金融發展的文獻可看出:金融發展對資本積累與經濟增長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發育良好的金融市場以及暢通無阻的傳導機制有利于儲蓄的增加以及儲蓄向投資的有效轉化,進而推動資本積累、技術進步及長期經濟增長。但經濟發展水平與增長率對金融體系的影響究竟如何,仍有待深入研究。就我國而言,無論是經濟發展情況還是金融發展情況,地區差異都較大,特別是隨著經濟的不斷深入發展,現在對區域金融支持區域經濟增長的研究還不多或者說還不夠系統。所以,很有必要對區域金融支持區域經濟增長問題進行研究。

區域金融支持區域經濟增長的機理

第一,便利交易功能與經濟增長。降低交易成本的金融安排能夠促進專業化、技術革新和經濟增長。在現代經濟生活中,銀行在各國支付清算系統中都發揮著特殊而突出的作用。銀行提供的支付和清算服務所具有的流動性與廣泛接受性,使紛繁復雜的商業交易與經濟體系得以便利和高效地運轉。如果將銀行在支付清算系統中的突出作用與銀行通過借貸活動和存款交易而創造貨幣的功能結合起來考察,就會進一步發現,銀行實際上構成向其它各類金融和非金融類機構提供流動性的主要源泉。由此可見,由銀行所支撐的支付清算體系構成整個社會經濟活動的血脈。血脈暢通則經濟活動運轉順暢,血脈阻塞則經濟活動受到梗阻。沒有金融機構為交易所提供的交易便利,現代經濟生活是無法想象的。

第二,公司治理功能與經濟增長。金融合約、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除在事前能夠減少信息獲取成本外,還可以減輕事后監督經營者和加強對企業控制的信息獲得成本與實施成本。在企業內部,為了實現對企業有效控制,企業的所有者通常作出財務安排,使經營者按照最有利于自已利益的方式經營企業。仿效這種方法,企業之外的權利人如銀行、股票和債券的持有人等,同樣可以作出金融安排,使企業的所有者和經營者按照符合這些權利人利益的方式經營企業。如果沒有對企業作出控制的金融安排,社會公眾在利益沒有保障的情況下是不敢貿然進行投資的。

第三,儲蓄集聚功能與經濟增長。調動社會資源并將之積聚在一起,涉及到將資本從不同的所有者手中集聚起來用于投資。動員積蓄往往需要創立小面額的金融工具,以便為不同的家庭和機構持有多元化的組合資產提供便利,也為對需要規模效應的企業進行投資和增強企業的流動性提供機會。如果不能將來自社會方方面面的積蓄集聚起來,任何一個家庭或機構所面臨的窘境是要么將整個企業買下,要么將資源閑置。由于調動資源存在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許多金融安排應運而生,用以減輕此類障礙,并為資源的聚集提供便利。

第四,風險管理功能與經濟增長。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的出現與信息獲取成本和交易成本具有密切關系。換句話說,如果沒有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也許就不需要有金融體系浪費資源尋找項目、監督債務人、設計風險防范安排和提供交易便利等。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成本,才需要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出現,以便減少這些成本所產生的問題。不同類型信息和交易成本及其結合推動不同的金融合約、金融市場與金融機構的出現。

第五,信息揭示功能與經濟增長。由于單個財富所有人對企業及其經營者、市場狀況等進行評估通常困難且成本很高,這些人沒有足夠的時間、技能或渠道去廣泛收集和加工企業及其經營者的信息,沒有可靠信息當然不愿進行投資,結果巨額的信息成本阻礙了資本流向最有價值的用途上去。因此,信息獲取成本為金融中介機構的出現提供了動因。公眾借助金融中介可以節約對投資信息獲取和加工的成本,可使社會有更多的資源用于生產。證券市場同樣能夠影響有關企業信息的獲得和傳播,在證券市場上,證券價格的變動挾帶和反映著有關信息,證券市場通過公開價格傳播有關信息,市場的參與者可以通過觀察證券價格來解讀其中的信息。

區域金融支持區域經濟增長的相關策略

區域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金融事業的發展又建立在經濟的不斷發展過程中,如何利用地方金融的支持不斷求得區域經濟的發展,同時借助區域經濟的發展實現地方金融實力的不斷增強,應當采取以下策略:

進一步完善地方金融服務體系,提高服務水平。保證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不同企業主體對不同金融服務的需要。為更有力地支持區域經濟的發展,人民銀行可有選擇地適當放開對地方金融業務范圍的限制,對符合條件的企業要積極開展銀行承兌和票據貼現業務,解決企業臨時資金需要。在開展傳統業務的同時,要大膽進行業務創新,諸如開展資金、投資咨詢、客戶理財等新業務,充分利用金融機構的信息優勢和便利條件,為企業提供多種信息咨詢服務,全面實施金融企業營銷戰略,變坐商為經商,深入客戶、主動上門,推銷存款和貸款,建立完善的便民利民服務制度。為使服務水平真正提高,地方金融機構還要舍得在利用新技術上投資,同時對具體操作程序進行精煉,提高辦事效率,以求實現金融服務的周到、方便、快捷。

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是各地區爭奪市場金融資源的關鍵點之一。金融生態是一種社會狀態,是社會發展中的一個呈網狀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社會發展中的其它要素環環相扣、不可分割。首先,要進一步改善金融政策環境和經營環境,正確把握運用金融規律,以政府為主導,大力加強誠信建設,以吸引更多元化的社會資金;其次,進一步規范企業改制行為,提高透明度和協調性,加強金融部門維權,減少風險資產損失;再次,要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最后,還要發展和完善征信公司、資信評級機構等信用體系,降低融資交易成本。

善于運用多種金融渠道融通資金。一是鼓勵和支持企業進行市場化融資。積極研究國內外資本投資非上市股份制公司的有效途徑,充分發揮股份制聚合資本的作用。二是通過多種形式吸引國外資金。積極創造條件和疏通渠道,擴大國際金融組織貸款和外國政府貸款,吸引外資銀行來我市設立分支機構。三是千方百計啟動民間資金。制定科學的產業指導規劃,引導民間資本合理流動。通過實行多元化融資戰略,全力拓展融資渠道,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強大的資金支持,為構建和諧社會、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地方政府要采取扶持政策。區域特色經濟往往能最大限度的發揮當地資源優勢,它的健康發展將有力地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這和政府的工作目標是非常一致的,政府在組織資源配置時要科學合理的利用這一有效渠道,為地方金融作用的發揮創造良好的環境,諸如為金融機構介紹區域發展規劃、財政扶持對象、企業破產兼并轉制信息的披露、組織資金、幫助消化不良資產等,也就是將政府的目標與地方金融的利益目標有機地結合起來,防止出現政府幫助企業逃廢銀行債務,對地方金融過多行政干預的現象再度發生。

遵循市場規律和金融規律,不斷優化資金增量,盤活資金存量,增強競爭力。區域經濟的發展和地方金融的不斷壯大是相輔相成的,要取得雙贏的結果,區域經濟的主體就要不斷利用本區的資源優勢,努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壯大自身實力。市場競爭力的增強,也是取得資金支持的前提條件,地方金融機構更要按照市場和金融運行規律開展各項業務,向優勢項目靠攏,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對區域內有市場、有效益、有信譽的企業實現規模擴張的要給予大膽支持;對有效益、不虧損、還款有保證、信譽好的企業,可采取抵押擔保方式給予支持;對不良資產的債務人要及時提供信息和相應的金融服務。

結論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金融市場是進行資本融通、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最有效的市場。地方政府是地方利益的主體,其目標是維持地區社會穩定、提高經濟發展水平和改善人民福利,地方政府為保證自己特定目標的實現,可利用信貸市場、資本市場、吸引跨國公司直接投資等方式來為地區經濟的發展籌集資金,以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達到發展地方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目的。各種金融政策的運用,必須以市場為導向,尊重其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規律,在切實符合地方實際的前提下,從產業結構、經濟結構上進行合理調控,在區域經濟的不同發展階段采取適當的金融政策最大限度地為經濟的發展融通資金。因而,正確把握區域經濟金融的發展規律,最大限度地發揮金融推動經濟發展的正面作用,并保證區域經濟金融安全,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目前中國各地區經濟發展與金融發展極不平衡,金融體系低效率等問題應是中國當前的一個熱點和難點,更是我國未來應注意研究的重大課題。

參考文獻:

1.杜朝運.區域金融與經濟發展協調的模型研究[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3)

2.宋艷偉,李恒煒.中國區域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關系研究[J].統計與決策,2007(12)

篇(6)

一、文獻綜述

國內關于FDI(外商直接投資)影響中國區域經濟增長及區域經濟增長差距的實證研究,以鐘昌標(2000)、魏后凱(2002)等為代表。鐘昌標(2000)利用1988―1998年中國東部、中部、西部地區以及東南五省市的經濟數據,得出FDI與GDP增長有明顯的正相關關系,FDI對GDP增長率的貢獻從沿海地區到中西部地區由強變弱的結論。魏后凱(2002)構造區域經濟生產函數,結果表明外國直接投資對東部發達地區的經濟增長具有顯著性,而在西部落后地區中不具有顯著影響。王成岐,張建華、安輝(2002)的研究顯示在經濟發達的省份,FDI對經濟的具有較強的推動作用。與其相反,賀敬之、孫云(2005)認為外國直接投資對中國區域經濟的影響在西部地區比東部更明顯。

通過引入對滯后一年的外國直接投資作為長期經濟效應的分析,鐘昌標(2000)得出結論即東部地區外資當年的影響明顯比滯后一年的影響(長期經濟效應)更為重要,中、西部地區情況也確實表明長期經濟效應更明顯。而張盛林、吳海鷹(2005)認為西部地區FDI的外溢相應在兩年之后開始明顯顯現,但短期需求拉動的作用仍然比較明顯。徐曉虹(2006)對于外國直接投資的溢出有著樂觀的看法,超前兩年的區域FDI對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作用超越當年的區域FDI的促進作用。

二、FDI及區域經濟增長的數據分析

對1990―2004年的15年間,中國三大地區實際利用外國直接投資的年流入總量情況進行統計(地區總量由地區內各省市年流入量的加總構成),基本情況如圖1。

從上表可以看出,我國的外商直接投資明顯不均勻。90年代初外國直接投資剛剛開始大規模流入中國時,這種地區差距表現得就很突出,當時東部地區吸引外商直接投資為29.7億美元,占比高達93.9%,而中、西部地區比重分別為3.87%和2.26%。經過十多年的發展,這種格局并沒有根本性的改善,雖然東部地區吸引FDI的量所占比例有所下降,但是東部地區的FDI流入量至2007年時仍然是中西部地區總量的近七八倍。可以設想FDI在促進不同地區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并不相同。

三、FDI與區域經濟增長的模型和實證分析

1、基本模型的建立

假設東部、中部、西部地區內各個省市的生產總值增長具有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的特性,區域總產出用國內生產總值來衡量,區域投入包括資本和勞動力,資本投入可以分成國內投資和外商投資兩個部分。

科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可表示為:Q= kLαC1-α

其中,Q表示產量;L表示勞動力投入量;C表示資本投入量;k是常數;0

在研究FDI對區域經濟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度時,我們將資本劃分為FDI和國內投資額兩部分。用K代表國內投資額(億元),F代表外國直接投資(億元),L代表勞動力人數(萬人),則區域經濟生產函數可以表示為:

GDP=AKαFβLr(1)

公式1為非線性模型,對公式1求對數化為線性模型,可得:

1nGDP=1nA+α1nK+β1nF+ r1nL(2)

即:1nGDP=C+α1nK+β1nF+ r1nL(3)

上式中,c為方程估計的截距,代表了制度及技術進步等資本和勞動力以外的因素對GDP的影響,系數α、β、r分別是國內資本,外國直接投資及勞動力增長對GDP增長的估計彈性。

2、1990―2004年外國直接投資對中國三大地區經濟增長的實證分析

(1)外國直接投資對區域GDP的短期經濟增長效應的驗證。在短期經濟效應驗證中,本文利用當年外國直接投資在各個省市的流量作為變量衡量外國直接投資對地區生產總量的增長作用,利用公式3對數據進行回歸分析,得到的結果如表1。

由表1可見,東部、中部和西部三個模型的相關度R2和調整后的R2為0.97左右,擬合性良好,F值均在0.0000的水平上具有顯著性,說明模型均具有十分顯著的統計意義,大體可以解釋GDP變化的97%以上。

從本文的三個模型中各要素投入系數看,三大地區對GDP增長影響最大的首先是國內資本,其次是勞動力投入,而外國直接投資的影響則相對較小。不同地區外商直接投資對GDP增長影響具有很大差距,東部和中部地區回歸分析結果表明,東部地區FDI對區域GDP的貢獻率較大,地區FDI每增長1%,GDP增長達0.097%,中部地區為0.037%,西部地區則相對較低,為0.019%。

(2)外國直接投資對區域GDP的長期經濟增長效應的驗證。為了將外國直接投資的滯后效應即長期經濟增長效應歸納到生產函數,模型在公式3的基礎上引入變量F(-2),代表滯后兩年的外國直接投資變量。以滯后兩年的外國直接投資進行衡量外國直接投資對區域經濟生產總值的長期增長促進作用。區域經濟生產模型為:

1nGDP=C+α1nK+β11nF+β21nF(-2)+ r1nL(4)

利用公式4對數據進行回歸,回歸結果如表2。

從上述檢驗結果可以看出,東部地區外資當年的影響比滯后兩年的影響更為重要,但區別并不是特別大,彈性系數分別為0.083和0.063。中部地區加入了滯后因素后的情況也類似,當年外國直接投資和滯后兩年的外國直接投資彈性系數分別為0.052和0.039,差別較小。從本文的模型看出,外國直接投資的短期效應都更為明顯,并且東部地區和中部地區并沒有較大差異。原因可能在于影響外國直接投資溢出效應的因素,包括人力資本、基礎設施及市場成熟程度等因素并未達到實現外國直接投資的外溢效應的要求,外國直接投資的長期經濟增長效應即溢出效應不能充分的發揮。

西部地區的區域生產模型在加入滯后變量后,F與GDP的相關關系未通過0.1的顯著性水平檢驗,F(-2)通過了顯著性水平為0.1的檢驗。但F(-2)并未成功通過顯著性水平為0.05的檢驗,說明即使是長期經濟效應在西部地區也并不明顯。

四、分析與總結

首先,實證結果表明FDI對中國各個區域的經濟增長均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在東部和中部地區比較明顯,而在西部地區影響較小。我國應加大對中部、西部投資環境改善和政策支持力度,吸引更多外國直接投資的流入,彌補中西部資金需求的缺口,促進中西部經濟增長,促進中國各個地區經濟增長的和諧發展。

其次,FDI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并非關鍵性作用,無論是在FDI大規模流入的東部地區,還是在FDI流量和存量均較低的西部地區,其經濟促進作用均低于國內資本的作用,并且低于勞動力在經濟增長中發揮的作用。我國也應當重視對國內投資及勞動力的改進,以實現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

最后,FDI的長期經濟促進作用較之短期經濟拉動作用不明顯,雖對三大區域內不同省份的滯后效應具有顯著性,但是影響小,外國直接投資的溢出效應并沒有充分顯現。因此,我們吸引外國直接投資更要重視經濟環境的改善以及國內企業的自主創新,使外國直接投資的長期效應在區域經濟增長中凸現出來。

【參考文獻】

[1] 武劍:外國直接投資的區域分布及其經濟增長效應[J].經濟研究,2002(4).

篇(7)

觀察世界和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可以看出,區域品牌與區域經濟發展存在著一種正向關系,這種正向關系表現在:區域品牌較好的地區其區域經濟發展的也較好,反之,地區的經濟發展也往往落后。一個國家或地區擁有的強勢品牌越多,市場競爭力就越強,則所創造的國民財富就越多,區域經濟發展與區域品牌塑造是密切相關的[1]。

一、文獻綜述。

波特(1998)認為,區域品牌是區域經濟發展的產物,產業群是區域經濟的一個顯著特征。產業集群可以提高企業的生產率,獲得交易成本、外部經濟和創新等方面的競爭力。因此,區域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隨著區域經濟效益的提高,區域品牌效應凸現,提升區域品牌就勢在必行了。波特(2002)又進一步指出一個國家的成功并非來自某一項產業的成功,而是源于國家內部眾多的產業簇群,區域品牌可以帶動一個產業簇群,帶動區域周邊地區的發展。

關于區域經濟發展和品牌之間的關系,這方面國內已有許多研究。孫宏杰(2002)認為,區域品牌包含的兩個要素中的第二個要素品牌效應,往往代表著一個地方產業產品的主體和形象,對本地區的經濟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夏曾玉(2003,2004)通過對“溫州現象”的考察,分析了建設區域品牌的好處以及溫州建設區域品牌的經驗。陳方方(2005)強調,地域品牌有識別、搭載、聚集、刺激的經濟效應。何鐵(2005)指出,品牌是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趨勢,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是支撐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吳程或(2005)認為,區域品牌可以增強區域的核心競爭能力,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有效途徑,能夠形成地域分工與產業分工的有效結合,是農村城市化和城市形成的重要推動力量。武躍麗(2005)認為,區域品牌比單個企業品牌具有更持續的品牌效應,更強大的吸引力,在對外宣傳和區域經濟發展中能發揮更積極的作用,可以促進區域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肖志明(2009)從品牌帶動來研究區域經濟增長問題,通過晉江品牌帶動經濟增長模式,找到品牌帶動對區域經濟增長的作用關系,為其他區域通過品牌帶動區域經濟增長提供一些有益的啟示,以促進地區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可見,國內外學者對區域品牌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進行了大量研究,區域品牌與區域經濟發展的內在聯系以及區域品牌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機制研究至今還沒有系統化,尤其是如何更好地發揮品牌帶動機制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問題更應展開清晰、徹底的研究。所以實施品牌戰略,推動經濟發展已成為時展和經濟轉型的緊迫要求,構建品牌帶動區域經濟增長機制是提高國際競爭力,振興民族經濟的必由之路。

二、品牌帶動區域經濟增長的作用機制。

“機制”一詞的含義為[2]:事物在內因與外力共同作用下發生變化的原理及其表現形態。區域品牌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帶動機制是區域品牌形成過程中和形成后產生的一些變化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內在原因和外在因素共同起作用,以使區域經濟得到發展。同時,區域經濟發展又反過來影響區域品牌,使區域經濟和區域品牌共同持續發展。

1.區域品牌的內在帶動機制。

(1)外部規模帶動機制。

外部規模經濟理論首先由著名的經濟學家馬歇爾在1890年提出,后經克魯格曼等學者的完善而得到發展。外部規模經濟理論認為[3],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行業規模較大的地區比行業規模較小的地區生產更有效率,行業規模的擴大可以引起該地區廠商的規模收益遞增,這會導致某種行業及其輔助部門在同一或幾個地點大規模高度集中,形成外部規模經濟。通常由產業集群形成的區域品牌企業中,多數的企業規模比較小,內部規模經濟難以觀察,然而,由于分工的不斷外部化和專業化生產的深入,各個企業的生產都集中于某個特定的產品和特定的經濟環節,產品和服務可以同時滿足其他廠商的需求,區域品牌的外部規模經濟也就顯現出來。相對于內部規模經濟,外部規模經濟對于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具有非常特殊的重要作用。

(2)空間集聚帶動機制。

大量中小企業在大城市的近郊區或中小城市(鎮)集聚成群,空間上的接近使經濟活動高度密集。從硅谷到中關村,從底特律汽車工業的集中到深圳加工制造業的發展,從娛樂業、金融業、釀酒業、冶煉業到高科技產業的集聚,都是因為有某種或某些優勢資源的存在,這些優勢資源包括自然資源(如農產品、礦產資源、水陸交通的便利)、人文資源和社會資源,人力資源和政治資源等,這些資源是企業集群在某地誕生的個性化條件。另外,空間集聚不僅帶來生產上的外部經濟性,而且還產生智力與管理外溢。例如:對于集聚的企業,即使自己不進行科研開發,也可以因久居此地而享受智力包括隱性知識外溢帶來的好處,如:由于大學或科研機構的集聚使當地企業技術進步比其他地區的企業更快,從而獲得競爭優勢,使區域品牌企業獲取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的好處。

(3)整體優化帶動機制。

整體優化效應是指群體內各組織由于增長上的協調而產生的收益。區域品牌的特性表明,集群區域品牌是一個天然的區域創新系統,在某一區域的機構集中能夠形成一個共享的文化與學習區域,產生一個學習與知識傳播的網絡,積淀豐富的社會資本,從而促進區域系統的創新能力提升和技術進步。如作為高技術集群區域品牌的典范,硅谷因其知識密集、流動的高質量勞動力、鼓勵冒險并容忍失敗的氛圍、開放的商業環境、產學研的互動、政企與非贏利機構的合作、專業化的商業服務機構、高質量的生活等特點而被譽為“技術進步的源泉”。

2.區域品牌的外在帶動機制。

(1)關聯帶動機制。

區域品牌形成的基礎是產業集群,產業集群一般都有一個主導核心企業,通過該主導核心企業的衍生、裂變、創新與被模仿而逐步形成產業集群區域品牌。一個區域有某個領域的產業或企業出現,隨即與之相互關聯、相互競爭的原材料、零配件供應、產品制作、銷售渠道甚至最終用戶就會在空間分布上不斷地趨向集中,匯集于區域的各企業,通過合作與交流,尋求規模經濟,尋求互動式學習和創新,尋求在產業價值鏈上新的機會和更有影響力的競爭位置。

(2)擴散帶動機制。

區域是一個復雜的開放系統,它與區域外圍之間通過雙向聯系來獲取自身發展不可缺少的原料、燃料、勞動力和技術,同時也為其他區域提品和服務。區域品牌的建立和發展,同樣會形成對原材料、零部件及輔助產品等的較高需求,從而刺激相關部門的建立及生產規模的擴大,促進本地區經濟的增長[4]。

3.不同類型區域品牌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帶動機制。

(1)由特色資源、技術工藝形成的區域品牌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帶動。

地理氣候、地貌條件和文化特質、傳統工藝是很難移植和模仿的,有些區域品牌的形成在于其獨特的地理、氣候優勢,或是因為悠久歷史的特色技術工藝,如新疆哈密瓜、杭州龍井茶、景德鎮陶瓷、蘇州刺繡等。在特定區域內,基于當地獨特優越的自然條件和悠久的人文環境或特色技術工藝,圍繞某一主導產品或產業的生產活動為基礎,經過長時間的發展,逐步樹立起來能代表本地區特色的品牌。這種具有特色競爭優勢企業空間聚集形成本地化的產業氛圍和產業綜合競爭力,它們是地區經濟持續增長的源泉[5]。比如河南信陽毛尖、福建安溪“烏龍茶”和“鐵觀音”系列、浙江安吉白茶等。這些地方借助當地優越的自然條件和悠久的茶文化促進茶產業發展,并通過區域品牌效應在市場上實現品牌對產品的增值作用。

(2)由產業集群形成的區域品牌的帶動機制基于產業集群的區域品牌自身的一些特征(如區位特征、資源共享特征),使區域內企業獲得市場優勢、創新優勢,形成區域品牌的特色和競爭優勢。這種具有特色和競爭優勢的品牌企業空間聚集形成本地化的產業氛圍、產業品牌和產業綜合競爭力,這是其他區域很難模仿的。這些具有特色的產業對區域經濟的貢獻往往具有乘數效應,他們是地區經濟持續增長的動力。

三、發揮品牌效應,推動經濟發展的對策建議。

1.樹立用品牌引領經濟發展的理念。

現代經濟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品牌主導。我們對于世界經濟強國的了解和認識大都是從品牌開始的。

通過波音、通用、微軟、可口可樂、沃爾瑪,我們進一步認識了強大的美國;通過奔馳、西門子,我們認識了德國;通過三星、現代,lg、了解了韓國。同樣,這些國家對世界經濟和市場的滲透、占有和壟斷,也是通過這些品牌實現的。正是因為認識到了品牌的好處,他們高度重視品牌戰略,許多國家把品牌戰略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始終把打造品牌作為謀求長遠發展的企業戰略,堅持不懈地圍繞自己的品牌來提升產品質量,培育企業文化,提供優質服務,推進自主創新,最后形成今天的世界性影響力,這一切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因此通過實施品牌戰略、推動產業升級,逐步形成產業龍頭、產業鏈條、產業集群,樹立用品牌引領區域經濟發展的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2.搭建用品牌整合資源的平臺。

品牌的基礎是企業和產品,引導企業進一步增強創新意識,重視品牌的培育和研發,加大品牌創新推廣的投入,不斷開發出掌握核心技術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適應市場需要的品牌產品;對于企業現有的品牌應該進一步鞏固提高,使其在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同時鼓勵名牌產品和馳名商標的生產企業通過收購、兼并、控股、聯合等多種途徑進行品牌重組,加快生產要素向名牌企業聚集,著力打造區域經濟的旗幟品牌。

以知名品牌企業為龍頭,以標準化生產為重點,進一步提升品牌規模效益,把現有品牌進一步做大、做優、做強,鼓勵和支持更多的品牌走出省門,爭創中國名牌和世界名牌,充分利用企業現有品牌的價值和影響力,通過授權生產、授權經營、連鎖經營等方式,實現快速的品牌擴張、規模擴張、市場擴張。如吉林化纖“白山”牌商標被認定馳名商標后,大力推進商標許可使用,帶動了相關企業的發展。因此,廣泛深入地開展品牌建設研究和交流工作,搭建品牌建設的公共平臺,為充分發揮優勢品牌對產業發展的帶動作用奠定基礎,繼而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

3.整體優化區域資源,奠定區域經濟持續發展基礎。

區域品牌存在的價值在于它在市場上的定位和不可替代性,定位的實質就是將區域品牌放在目標顧客心目中給它一個獨特的位置,由此而形成區域鮮明的品牌個性。[6]由于空間差異的客觀存在,每個區域的稟賦是不同的,每個區域的優勢也各有千秋,因此區域要根據自身的優勢準確定位。區域定位的基礎是區域最具優勢的資源,優勢資源是區域品牌的成因之一。由于區域品牌的培育過程是一個長期的、持續性的過程,因此只有那些具有規模性、低消耗、可持續性的特有資源才是優勢資源。在培育區域品牌選擇重點產業時,我們一定要選擇那些建立在可持續性的優勢資源之上且具有發展潛力、競爭優勢明顯、產業關聯度高的產業重點扶持。

4.發揮品牌效應,推動企業迅速發展壯大。

品牌之所以對任何企業都具有吸引力,是因為它的品牌效應。產品品牌的聲譽一旦樹立起來,就會通過消費和流通領域的傳播,迅速擴大產品的影響力,贏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的青睞。只要產品質量信譽不受損害,它的影響力及其經濟效果就會長期持續下去,以至延續幾代人的時間,并且品牌的信譽可以由一種產品放大到一組產品,產品的卓越形象可以放大為企業甚至地區的形象,由此帶來的經濟效果也起到了乘數作用。由于品牌產生的擴散、持續和放大效應機制,刺激市場需求,能給企業帶來一連串的利益。市場營銷學認為,當品牌被公眾認可后,就成了一種載體,在此基礎上,利用其品牌效應,將其做強做大,形成品牌企業和集群品牌,就形成了品牌經濟。

總之,只有通過積極培育區域品牌、全國品牌乃至國際品牌,才能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產品占據國內外高端市場才成為可能,由此可見,發揮品牌市場帶動作用是振興經濟,提高國力的必經之路[7]。

參考文獻[1]馬志強。區域形象—現代區域發展的品牌和魅力[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2∶25.

[2]孫日瑤。品牌經濟學[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7∶48.

[3]劉陽。中國品牌[m]。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06∶156.

[4]熊愛華。區域品牌與產業集群互動關系中的磁場效應分析?[j]。管理世界,2008,(8)∶176.

篇(8)

[DOI]10.13939/ki.zgsc.2016.36.017

近年來,電商的飛速發展帶來了物流經濟的騰飛,而區域經濟在物流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大程度的進步。可以說,物流經濟對區域經濟的帶動和影響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盡管我國物流經濟產業還存在著發展較混亂、物流資源配置率較低、造成的資源損耗較大等問題,但隨著區域經濟的整體進步,這些問題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物流經濟與區域經濟之間具有相輔相成的關系。為有效提高物流經濟對區域經濟的帶動效率,本文對物流經濟的發展進行研究,提出區域物流經濟的發展建議,以期促進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

1 物流經濟對區域經濟的帶動效應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手機App、iPad等掌上終端智能設備的逐漸普及,網絡銷售得到迅猛發展,我國物流業進入高速發展時期。此外,我國正大力鼓勵企業積極創新,深化改革,產業結構進行大調整,傳統物流進入轉型升級期,這些為物流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更多機遇,它對區域經濟的帶動作用主要表現為以下方面。

1.1 合理配置各種優勢資源,提高物流行業的運行效率

物流經濟隨著網路電商的興起而得到飛躍式的發展,而物流經濟不僅僅滿足了網絡銷售的配送貨,而且對區域經濟進行了資源的優化配置,有效降低了企業的運輸成本。物流經濟的發展為企業節省了運送方面的人力損耗,提高了物流企業運輸資源的使用效率,降低了生產、銷售企業不必要的運輸成本,提高了物流經濟以及區域經濟的運行效率,對盤活區域經濟資源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物流經濟的發展中,有更多的競爭者參與進來,刺激了物流產業水平的提高,形成了一個良好的物流運輸體系,區域間的物流方式不斷豐富,各類運輸方式綜合利用,運輸系統得到完善。區域物流體系的構建,有效地提高了區域產品的流動性,降低了企業的生產、儲運風險,有利于實現交易雙方的互利共贏。物流經濟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加速器,在互聯網經濟作為中間紐帶的作用機制下,企業的運行成本大大降低。物流體系越發達,區域之間的產品越能夠實現快速的交易,企業的運行效率也會大大提升。

1.2 推進物流產業升級創新,帶動企業轉型

隨著物流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轉變購物模式,連帶著企業的運行模式也發生較大的變化。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的轉型期,企業需要不斷變革創新,不斷滿足消費者日益變化和增長的需求。區域經濟在物流產業的大船上不斷的前進和發展,區域經濟中的多個生產、經營企業不得不轉變經營模式,與物流經濟緊密聯系起來,以適應當下的市場競爭機制,從而保證不被市場淘汰。而為了適應物流經濟的節奏,區域經濟中的產業結構就會發生變化,以往以粗放型為主的生產經營模式逐漸被精密型所取代。與此同時,物流經濟的發展,有效調動了民間資本的流動性,提高了金融行業的活躍性,并將生產、經營企業緊密地聯系起來。

物流經濟對區域經濟產生的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有力地提升了區域經濟中第三產業的大力發展。例如,信息產業對物流信息數據的收集、統計和分析是提高物流經濟的有效途徑。區域經濟在物流經濟的帶動下不再像以往一樣受到多重阻礙和限制,在助推第三產業興起的同時有效地改善了區域經濟的產業結構,提升了區域經濟的活力,增強了區域經濟的發展潛力,從而有利于區域經濟向健康的方向發展。

1.3 有效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區域經濟綜合實力

物流經濟的大力發展為區域內的相關企業帶來了壓力和便利:一方面逼著這些企業不得不提高自身的經營水平,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區域內的就業崗位,有效提升了區域內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和福利。而物流經濟的發展對區域經濟的最大效應就是提升了區域經濟的綜合實力,一些新興產業不斷出現,中小企業得到較大的發展,創業變得更加簡單有效。

物流經濟的發展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增加了就業崗位,從物品的倉儲、上貨、運輸以及最后的卸貨、派送等都需要較多的人力。而在整個物流過程中,在人員的選擇上沒有太高的要求,通常在經過一定的培訓之后就能上崗就業。“要致富,先修路”,在物流經濟得到快速發展之后,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嘗試創業,只要擁有一定的貨源或是渠道等商品交易過程中的一份優勢,創業者就可以借助物流經濟發展的東風,積極進行創新。

2 物流經濟推動區域經濟增長的策略

目前,在物流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物流經濟對區域經濟的增長有著較明顯的帶動作用。然而,物流經濟作為新興發展的一種經濟,在與區域經濟的共同發展中也逐漸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影響了區域產業與物流產業的共同發展。以下就如何提高物流經濟對區域經濟的推動力進行分析。

2.1 構建良好的市場發展機制

物流產業經濟在未來的發展趨勢中有著較大的潛力和廣闊的市場,因此越來越多的人涌入到物流產業經濟的市場競爭中,直接造成了區域內物流經濟市場的混亂。缺乏有效的引導機制是目前區域物流經濟的較大問題,影響了物流經濟的長遠發展,同時還對區域經濟產生了阻礙。為此,在物流經濟的發展中,應構建科學的發展戰略,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對市場進行適當的干預,引導物流經濟健康的發展,為區域經濟做好良好的助推準備。政府相關部門應制定相關的準入機制,推出行業標準,提高物流經濟的水平,防止一些不合規的物流企業擾亂市場秩序,構建良好的市場氛圍。結合區域經濟的產業特點,對自身的經濟水平進行精準定位,優化物流資源配置,構建物流信息分享平臺,通過良性競爭來促進物流產業的服務質量,為當地的產品輸送和購進發揮重要作用。

2.2 整合物流資源,加強區域經濟的合作

區域經濟在不同區域有著不同的發展特色,從而導致物流經濟的發展規模必然出現差別化。而在市場競爭中不可避免地要出現一些資源的浪費,運輸車輛的閑置率較高,空車回城的情況大大降低了物流經濟的利益。為此,區域內的物流企業可以通過聯合、兼并等形式來進行資源的整合,提高物流資源的利用率。這就需要與區域內的各個需求企業進行深度的合作,包括區域內不同地方的企業加強溝通和交流,不斷加強雙方的信任,提高合作長效性,最大限度地降低雙方的成本。對區域內自帶物流的企業進行統計和分析,不斷挖掘和開發物流產業的市場,與此同時,還應注重物流技術的提高,增加物流企業的可信度,不斷創新、改進和完善物流體系。

2.3 增強政府對物流經濟的宏觀調控

目前,我國的經濟還未形成一個完善的運行機制,正處于不斷的磨合和改善中。物流經濟作為一種新興經濟體對區域內一些傳統經濟產生的沖擊,需要區域內容各個企業不斷地轉變和適應。在物流經濟和區域經濟的融合過程中,政府應給予特別的關注,對部分企業進行一定程度的政策支持。物流經濟的發展為區域內的群眾帶來了更多的利益,同時也有利于區域綜合實力的提升。

與此同時,物流經濟在發展過程中涉及地產、基建等問題,都需要政府參與到市場的規劃與發展當中,為物流經濟創造更多的發展空間。特別是在一些經濟發展較緩慢的地區,政府應對物流企業進行財稅層面的降低支持,積極引進外資的投入,推進區域的物流經濟發展。

3 結 論

總體來說,在我國經濟轉型的改革時期,物流經濟作為一種新興的產業經濟力量,有助于區域經濟的大力發展。區域經濟與物流經濟的深度結合,能夠有效地降低區域內其他產業的運營成本,同時,物流經濟的快速進步,也能督促著與物流相關的其他相關經濟的創新,提高了區域經濟的發展水平。因此,為了保證物流經濟的健康順利發展,政府應加強對我國物流經濟的關注力度,根據區域內的實際情況進行適度的宏觀調控,才能真正實現區域經濟的全面進步。

參考文獻:

篇(9)

二、區域經濟增長的相關性特征

除了差異性之外,區域經濟之間的相關性也需要關注。而Moran''''sI統計量則是檢驗經濟現象全局空間自相關特征的一種常用指標(P.A.PMoran,1950),其計算公式為:GRP),N為地區總數,Wij為空間權重矩陣。Moran''''sI取值范圍為[-1,1],其大于0表明變量之間存在空間正相關,小于0表明變量之間存在空間負相關,而等于(或近似為)0,則說明變量為空間零自相關(即在空間上隨機分布)。同時,如果Moran''''sI的絕對值越大,表明變量在空間分布的(正/負)相關性越強。同時,對于Moran''''sI顯著性,可以通過Z值及其對應的P值進行檢驗。根據(4)式,筆者以各省份省會之間距離的平方為權重,構建了空間權重矩陣W,進而計算了1978年~2012年我國人均名義GRP與人均實際GRP的Moran''''sI值。具體見圖3。其中,兩種人均GRP的Moran''''sI值均至少在3%的水平上顯著,且顯著水平也同Moran''''sI值一樣不斷提高。從圖3可以看出,不論是人均名義GRP還是人均實際GRP,兩者的Moran''''sI值在改革開放之后均呈現出不斷提高的趨勢。其中,人均名義GRP的Moran''''sI雖然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有略微下降,但整體而言其上升的幅度更大,由最初時的0.09(1978年)逐漸上升至最高時的0.45(2010年);而人均實際GRP的上升過程則相對平穩一些,其最高值為2010年的0.32。綜上所述,我國各省份之間的人均GRP(包括名義與實際)具有比較顯著的全局正相關性(或空間集聚性)。在分析全局空間自相關之后,可以再考察我國區域經濟增長的局部自相關特性,這主要通過Moran散點圖進行分析,具體如圖4所示。可以看出,擬合曲線的斜率逐漸變大,表明省份人均實際GRP的全局自相關特征日趨明顯。同時,第一象限與第三象限(表示存在局域空間相關)的點逐步增多,而第二象限與第四象限(表示部存在局域空間相關)的點則有減少的趨勢。同時,1978年~2012年間我國各省份的名義GRP與實際GRP的Moran''''sI均為正,且都至少在10%水平下顯著。綜上所述,我國區域經濟增長具有空間自相關特征。

篇(10)

一、經濟增長理論和晉江品牌帶動綜述

(一)經濟增長理論綜述

經濟增長是一個國家及區域政府追求的主要指標之一,是指一國或一個地區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1年)產品與服務總產出量的增加,它可以用國民生產總值或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計量。決定經濟增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在一個封閉的國民經濟或區域經濟內國民生產總值Y1是現存的生產能力(產出)O和需求D的函數,即Y1=f(O1,D1),從供給方面看,產出取決于生產要素勞動L、資本K和土地Q等的數量和質量,即O1=f(L1,K1,Q1…),從需求方面看,總需求是由私人的消費需求和公共的消費需求C與私人和公共的投資需求I兩部分構成,即D1=f(C,I…)。

經濟增長也是經濟學永恒的主題。最早古典經濟學家認為土地、勞動和物質資本是實現經濟增長的三大要素。隨后新古典增長理論引入解釋經濟增長的新要素――技術進步;而新增長理論進一步把技術進步作為解釋經濟增長的內生要素。而后諾思又把制度作為經濟增長重要要素進行考慮。

縱觀經濟增長理論的發展和演進,可以看出,這些經濟增長理論將研究放在生產或供給(產出)領域,重點考察供給因素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而忽視了需求領域拉動作用的研究。在經濟環境發生變化,特別是經濟進入生產過剩,產出因缺少需求不一定會變為收入,以及品牌對消費需求越來越起重要導購作用的時代下,品牌這一因素到底對經濟增長(在推力和拉力上)起什么帶動作用?以及如何帶動區域經濟增長?

(二)晉江品牌帶動狀況

2007年,晉江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85.5億元,增長18.8%;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居全國百強縣(市)第6位。晉江企業的發展經歷了從仿樣加工到貼牌生產,再到打響自有品牌的過程。亞洲金融危機、產品同質、供過于求的新競爭環境的出現,開始改變晉江出口加工企業的生存狀態。面對內外銷市場越來越難做的現實,很多企業逐漸意識到,貼牌生產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小,同樣品質的產品,貼上外國牌子就身價倍增,而生產者只能賺取微薄的加工利潤。在這種環境下,晉江企業迫切希望能夠擁有自己的品牌,晉江企業對品牌重要性認知開始覺醒。

1997年,安踏的銷售額僅有5000萬,但安踏卻率先請孔令輝做代言人,打響了進軍國內市場的第一槍。2000年,孔令輝奪得奧運會冠軍,隨著他在中央電視臺喊出的“我選擇,我喜歡”的廣告語,安踏品牌效應立顯,安踏在市場上的銷售業績出現了井噴式增長。2007年10月,安踏在香港上市,在資本市場的支持下,安踏獲得了更大發展資源。

在安踏品牌效應帶動下,晉江企業開始跟風式的品牌改制;晉江市委、市政府也先后在1998年和2002年實施了“品牌立市”和打造“品牌之都”的戰略,結合龍頭企業品牌和產業集群區域品牌的創建,積極引導企業貫標認證、爭創名牌,推進自主技術、自有品牌的“兩自”型企業發展。

到2007年底,晉江擁有中國馳名商標79個、中國名牌產品24項、中國出口名牌產品2件,國家免檢產品76項,產業集群區域品牌13項;5個品牌入選亞洲五百強,10個商標入選中國最有價值商標五百強,3個品牌入選中國行業標志性品牌。

二、晉江品牌帶動區域經濟增長模式

晉江品牌帶動可以歸納為3層帶動。第1層是品牌企業對自身企業的內部帶動;第2層,品牌企業對區域內外部企業的帶動;第3層是區域產業集群品牌帶動。根據以上作用關系,我們構建晉江品牌帶動區域經濟增長模型圖(見圖1):

(一)品牌企業的自身內部帶動區域經濟增長

即企業通過品牌建設對自身發展所需的供給要素(勞動、資本、技術)和需求要素(消費、采購和投資)的帶動作用關系,從而對企業發展和區域經濟增長起到推動作用。

首先,通過品牌建設帶動自身企業發展所需生產要素的獲取。由于品牌企業管理規范,較高的知名度,較大的發展潛力,更容易受到勞動者的青睞和優秀人才選擇單位的重要考慮因素;品牌能帶動自身企業更易獲得政府在用地上的支持,同時品牌企業注重從管理和技術上要效益,強調集約化生產方式,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品牌建設能帶動企業技術的創新和存量技術資源的利用。

其次,通過品牌建設帶動自身企業產品的市場需求和投資。通過品牌建設能帶動消費者和組織購買品牌產品的導購作用。品牌企業和行業領先企業容易由品牌資源優勢和市場優勢轉化為資本優勢。具有強勢品牌的企業,容易受到資本市場青睞。

(二)品牌企業對外部企業和組織的帶動

即在品牌企業競爭優勢的示范效應下,品牌企業對外部企業和組織進行水平帶動、垂直帶動、協同帶動和擴散帶動,從而在更大范圍上對區域經濟增長起到促進的作用。

品牌對同行業企業的水平帶動,即品牌帶動的內部積極效應,受到同行業企業的學習和模仿;品牌企業對關聯上下游企業的垂直帶動,即品牌帶動從內部擴展到前向、后向上對供應商、生產商、銷售商和售后服務商產業鏈之間帶動;品牌對相關組織和政府的協同帶動,即品牌帶動從內部向政府、中介服務組織、行會、會計、法律、科研機構和金融機構等相關支撐體系之間帶動;品牌對不相關企業和組織的擴散帶動,品牌帶動從企業內部向區域內無關聯的企業、服務機構之間帶動。

(三)產業集群品牌帶動

即在產業集群品牌建設過程中,通過區域的產業布局合理規劃、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和規模經濟,帶動區域經濟增長。

首先,作為具有共享性的“區域品牌”樹立后,它同樣具有企業產品品牌對生產要素和需求要素的吸引力帶動作用。一方面,在產業集群品牌和市場規律的作用下,能吸引各種生產要素資源集中在特定區域內。另一方面,具有品牌的產業集群,通過各種行業展覽會和博覽會等,可以使采購有更多的選擇機會,必然會引來全國乃至全球的采購商蜂擁而至,大批量選購產品。

其次,產業集群品牌建設,通過對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和外部規模經濟帶動區域經濟的增長。區域品牌能優化整合集群內部資源,使資源充分利用,還可以改善集群的投資環境,優化提升產業鏈條,利用產業鏈整合提升區域品牌生產力。

再次,在區域產業品牌建設中,會帶動政府根據區域經濟優勢,統籌規劃,合理布局,使得區域產業布局得到優化與完善,促進區域經濟的增長。

三、晉江品牌帶動區域經濟增長模式實證分析

(一)晉江品牌企業通過品牌建設對自身企業的帶動

1、晉江品牌企業帶動了企業自身發展所需要的勞動和人才資本要素獲取。(1)晉江的知名企業組成“晉江招聘專場”,對應聘者進行晉江集體品牌宣傳。在知名企業“品牌效應”的作用下,增加招聘現場的人才流量,同時也帶動在場的晉江中小企業用工人才招聘。(2)由于品牌管理規范,待遇更高,開發實力強,能吸引一流人才加盟晉江企業。

2、帶動了政府鼓勵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的制定。為品牌企業發展需要,晉江市設立了全國首家縣級博士后工作站,并從財政中撥巨資為所有企業博士后科研人員免費提供高檔住房和每月4000元的政府津貼。如今這個工作站已吸引30名博士后,涉及經濟管理、軟件開發、模具制造等多個企業急需的專業領域。

3、晉江品牌企業在品牌建設中,越來越注重從管理和技術上要效益,強調集約化生產方式,帶動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如七匹狼在晉江的生產基地只有100多畝,而將更多的生產將外包給協作廠,公司的主要精力將放在品牌、渠道和產品研發設計3大領域,以此建立并鞏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4、在品牌建設帶動企業技術創新上。晉江品牌企業為維護和發展品牌,非常重視技術創新,目前已有50多家企業與80多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簽署合作交流協議,組建企業技術開發機構70家(國家級技術中心2家,省級技術中心21家),培育省級以上高新企業35家(其中有2家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這些帶動了晉江品牌企業自主核心技術產生,恒安、安踏公司分別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專利145項、47項。

5、晉江品牌帶動為企業帶來了資本的吸引,晉江這個縣級市,已擁有恒安、鳳竹、七匹狼、潯興、蠟筆小新、福聯、福興、梅花、安踏9家上市企業。已上市的9家企業,通過資本市場募集資金72.7億元人民幣,總市值達500多億元。

6、通過品牌建設帶動政府政策和制度的改善和創新。為了提升區域品牌的競爭力,晉江各級政府均在不斷的完善品牌建設扶持政策。如通過政府采購、或制定相應的品牌企業的扶持與獎勵的措施來扶植、支持和提升區域自主品牌發展。

(二)晉江品牌企業對區域內外部企業的帶動

1、晉江品牌企業的水平示范帶動。自安踏請了孔令輝做代言人,在中央電視臺喊出了“我選擇,我喜歡”的口號而一舉成名后,晉江的企業迅速跟進,到了2003年在央視投放廣告的企業已經達到44個。這個模仿跟進戰略,帶動了晉江運動鞋、服裝業等多個品牌的發展。

2、晉江品牌企業的產業鏈垂直帶動。1995年潯興拉鏈組建集團,2002年,新成立的SBS潯興拉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成為集模具開發、拉鏈生產、電鍍、染色為一體的拉鏈專業化公司。潯興集團規模迅速擴張,成立了10多家緊密型附屬企業。像SBS潯興拉鏈、七匹狼、恒安等,圍繞這幾家龍頭品牌企業,有200多家企業與之配套,形成了產業集群,促進了專業化分工合作。

3、晉江品牌企業的協同帶動和擴散帶動。晉江品牌企業的發展,帶動了市政服務、基礎設施和各種規范的中介服務機構的發展,如律師和會計師事務所、金融機構、商貿物流、人才市場等,為品牌企業的成長提供組織、協調和保障作用。這也提升了服務業作在產業結構中的比重,優化了區域內的產業結構。

(三)晉江產業集群品牌的帶動

1、晉江產業集群品牌對企業發展生產要素和需求要素的帶動。在晉江產業集群發展下,名牌效應和產業集群效應放大,聚合各種生產要素,完善產業體系,細密的分工協作能夠為不同類型企業組織提供生存和發展空間,并能為不同層次的勞動者提供就業空間,僅紡織服裝、鞋業制造、陶瓷、傘具4大產業集群就聚集了52萬多人,占晉江總人口的50%左右。依托產業集群品牌優勢辦起的各行業展覽會和博覽會,帶動了區域內品牌商品的采購和投資。如晉江“鞋博會”,境內外知名鞋類企業(協會)紛紛加盟展會,意大利制鞋機械協會和中國臺灣區機械工業同業公會、臺灣區制鞋工業同業公會踴躍參展,境外展位占展位數的25.5%。據統計,前7屆鞋博會客流量50多萬人次,合同交易額近200億元。

2、產業集群品牌通過對區域內產業結構和產業布局調整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帶動。(1)在晉江企業品牌帶動下及產業集群品牌的形成過程中,優化了晉江市的產業結構和產業布局。目前晉江市已形成了以鞋類為終端的旅游運動鞋、拖鞋、皮革、鞋材、輔料;以服飾為終端的成衣、內衣、泳衣、拉鏈、化纖、紡織、染整、印花、后整理加工等一系列產業集群,帶動了相關聯的中小企業的發展和區域經濟的發展,它們共有6000多企業,年產值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95%以上。(2)為了配套品牌龍頭企業的發展,晉江市把規劃建設工業區作為推動企業上規模、上檔次、增效益的有效措施來合理布局產業空間。特別是近年來,堅持把突出品牌企業為龍頭的產業特色作為提升工業區內涵和功能的主要內容,使一個個同類企業組織相對集中的特色工業區成為主導產業生產基地,使一個個產業集群在布局上相對集中在一個固定區域,形成一個個“塊狀經濟”,呈現模塊化生存格局,推動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3、產業集群品牌對政府市政服務的帶動。為了推進區域內企業產品品牌和產業集群品牌發展,政府不斷從政策、制度、流程和服務上地做出改革和創新。在政府與市場的良性互動中,引導了區域和企業的發展,也推動了政府自身的改革和轉型。2004年,晉江市被列為全國公共行政體制改革試點單位,進一步提升了晉江市政服務形象,為區域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

四、晉江品牌帶動區域經濟增長的啟示

品牌帶動要注重培育和扶持關鍵性品牌企業的發展,以其成功的品牌示范效應,帶動自身企業和其他企業發展,從而推動區域產業集群品牌和區域經濟的發展。從晉江企業品牌帶動和鞋業產業集群品牌帶動的歷程來看,安踏品牌企業的成功發展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關鍵性因素。

品牌帶動經濟增長不僅表現在品牌對生產要素資源(資金、技術、勞動力、人才)的吸引、集聚和優化推動作用上,更表現在對產品的需求要素(消費、采購和投資)的拉動作用上。這種品牌拉動作用尤其在供過于求的過剩經濟環境下顯得更加有意義。晉江會出現品牌企業跟風在中央臺做品牌推廣傳播,也正是這種過剩經濟環境帶來的搶占市場競爭反應。

通過品牌經營,能夠提高區域生產的集約化經營和增長方式的轉變,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率。品牌企業容易以其品牌效應,把生產環節外包出去,自己并不從事生產制造,而只從事研發、設計和營銷工作。從而提高區域的總體產出能力效率,推動有限區域內的經濟總量無限擴張和集約發展。

品牌帶動必然會帶動企業自主創新。因為在品牌發展和品牌維護上必然要求品牌產品具有個性要素,而要產品服務要有個性,必須要有自主核心競爭的技術和專利。

企業產品品牌和產業集群品牌帶動,離不開區域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基礎設施的完善,同時在政府與企業和集群互動過程中又提高了區域政府的市政服務能力、公共服務水平和區域政務品牌形象。

品牌特別是產業集群品牌會帶動區域產業產業結構調整優化,不僅帶動了龍頭品牌企業和中小配套企業的協作發展,而且會促進中介服務組織等第三產業的發展,最終促進區域經濟的健康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秉安.品牌帶動原理方法和海西實證[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2、陳秀山,張可云.區域經濟理論[M].商務印書館,2003.

上一篇: 金融投資專業 下一篇: 低風險投資與理財方式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人成在线精品 | 亚洲婷婷综合另类一区 | 天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婷婷综合色香五月 | 日本国产欧美一二区 | 午夜理论欧美理论片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