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4 16:29:0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保險經營管理學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1972年6月5日,“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這是聯合國史上首次研討保護人類環境的會議,標志著全人類對環境問題的覺醒,是世界環境保護史上第一個里程碑。為了紀念大會的召開,當年聯合國大會做出決議,把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
從1972年聯合國召開人類環境會議以來,人類為保護“唯一的地球”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在當今世界,各國政治家對許多重大國際問題有著不同的見解,但在保護資源和環境、保護人類家園方面卻能達成高度的共識。這是因為,資源和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繁衍和發展的基本條件,而資源短缺、環境污染和生態惡化問題從沒有像今天這樣突出,環境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人類的可持續發展,環境與發展已經成為擺在世界各國面前的一個重大問題。
一、牢固樹立和全面理解科學發展觀
發展的概念最初來自胚胎學,代表一種自然而然的生命演變過程。第二次世界大戰后,隨著經濟規模的擴大,競爭的加劇,科技作用的迅速增長,發展一詞作為經濟增長的代名詞越來越得到普遍使用。今天,發展的概念已具有更深刻、更廣泛的內涵。而發展觀則是人們關于發展的本質、目的、內涵和要求的總體看法和根本觀點。發展概念的轉變實際上是人類發展觀的演變,而發展觀的轉變與深化,則是生產力在意識形態上的反映不斷提高。有什么樣的發展觀,就會有什么樣的發展道路、發展模式和發展戰略,就會對發展的實踐產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響。
科學發展觀,即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是我們黨總結了20多年來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成功經驗,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國家在發展進程中的經驗教訓,提出的全新的發展觀,是在發展觀認識上的一次質的飛躍。科學發展觀的內涵極為豐富,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發展各個領域。可持續發展作為科學發展觀的基本特征之一,深刻理解其內涵,對于全面理解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是從70年代以后關于經濟增長的辯論中逐漸萌發和形成的。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把歷經4年研究和論證的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提交給聯合國大會,報告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模式。該報告對可持續發展的定義是指“既滿足當代人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滿足其需求能力的發展”,其中表達了兩個基本觀點:一是人類要發展,尤其是窮人要發展;二是發展有限度,不能危及后代人的發展。總書記在2004年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更進一步指出:“可持續發展,就是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保證一代接一代地永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是從環境與自然資源角度提出的關于人類長期發展的戰略與模式,它不是在一般意義所指的一個發展進程要在時間上連續運行,不被中斷,而是強調環境與自然資源的長期承載力對發展的重要性以及發展對改善生活質量的重要性。他強調的是環境與經濟的協調,追求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其核心思想就是經濟的健康發展應該建立在生態持續能力、社會公正和人們積極參與自身發展決策的基礎之上。它的目標是不僅滿足人類的各種需求,而且還要關注各種經濟活動的生態合理性,保護生態資源,不對后代人的生存和發展構成威脅。在發展指標上與傳統發展模式所不同的是,不再把GDP作為衡量發展的唯一指標,而是用社會、經濟、文化、環境、生活等各個方面的指標來衡量發展。
從可持續發展的定義和內涵中可以看到,做好環境保護工作,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關鍵環節之一,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內容。
二、嚴峻的環境資源形勢
當前,全球環境保護正呈現新的特點。一是一批影響全球環境并關系整個人類今后持續發展的問題日益顯現。如氣候變化、臭氧層破壞、生物多樣性銳減、持久性有機污染、海洋污染、土地荒漠化等。二是隨著人口的增長、經濟的發展、消費猛增,出現資源大量消耗、廢物大量產生、資源緊缺的局面,突出表現在能源、水和一些不可更新的資源上。據來自95個國家1300多名研究人員歷時4年完成的《千年生態系統評估報告》指出,全球60%以上的生態系統資源沒有被可持續地利用。1945年以來將土地變為耕地的面積幾乎等于18世紀和19世紀的總和。1985年以后,復合氮化肥的使用更加加劇了土壤環境的惡化。地球上10~30%的珍稀野生動物瀕臨滅絕。15個生態系統當中只有4個環境有所改善,其中,漁業和淡水已難以承受人類需求所帶來的巨大壓力。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用短短20多年的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上百年的路程,取得舉世公認的偉大成績。但是,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在很大程度是以資源能源的大量消耗和環境污染加重為代價的,是在生態透支的基礎上實現的,是一種不可持續的發展方式。2003年,我國的GDP僅占世界GDP的4%,卻消耗了世界鋼鐵總產量的30%,水泥總產量的40%,煤炭總產量的31%;萬元GDP的能耗水平超過發達國家3~11倍;我國石油消費量的1/3要靠進口,世界鐵礦石和鋁礬土貿易量中的大部分被中國采購。此外,我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不到世界水平的1/5,土地資源不到1/3,已出現全面緊缺的勢頭。粗放的發展模式加劇了污染和生態破壞,環境不堪重負。
我市地處長白山區向松遼平原過渡地帶,是典型的生態環境脆弱帶。幾年來,我市經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環境保護也取得了可喜成績,市區大氣環境質量得到改善,東遼河水污染嚴重狀況好轉,擾民噪聲得到有效控制,人們的環境意識、環境素養有所提高。但是,由于經濟還沒有擺脫傳統粗放的發展模式,加之環境容量小,我市的資源和生態環境問題仍然十分突出。我市的人均水資源占有量遠遠低于全省和全國平均水平,分別為全省和全國人均占有量的38.3%和23.2%,特別是城區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139立方米,僅為全國人均占有量的5%;水土流失是全省最重的地區之一;主要水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特別是東遼河干流市區下游河段污染嚴重,為劣V類水質,成為全省污染最重的河段之一,給下游四平市和整個流域帶來嚴重影響,對四平市人民的飲水安全構成威脅。市區大氣污染仍較嚴重,大氣環境質量超過環境空氣質量三級標準,要達到適合居民居住的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還需要做出很大努力。耕地人均占有量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并且中低產田占耕地總面積的80.5%;由于不施或少施有機肥,化肥、農藥的大量使用,土壤有機質含量逐年下降,理化性狀變壞,土壤中殘留毒量較大。森林資源總體質量不高,森林的生態功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引以為榮的煤炭資源經過一百多年的開采,面臨枯竭,并造成大面積采煤塌陷區,礦區的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
三、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
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決定了發展是第一要務。我市既是老工業基地,又是資源枯竭型城市。在計劃經濟時代,我市經濟發展也曾有過輝煌時期,被人們譽為東北的“小上海”。但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到來,與其他老工業基地一樣,體制上的弊病逐漸顯露,并日益突出,加之煤炭資源的枯竭,以煤炭開采業等一批主導產業逐步衰退,全市經濟下滑,落在了全省的后面。近幾年,我市經濟發展速度得到快速增長,但在總量上仍然很小,國內生產總值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在全省仍處于落后狀態。由于受到老工業基地和資源枯竭型城市的雙重壓力,與其他地區相比,在社會和經濟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也更加突出。加快發展,改變落后面貌,是全市上下的共同愿望,是當前全市各項工作中的頭等大事,是壓倒一切的硬道理。但是,在加快經濟發展過程中,必須要解決好兩個方面的重大問題:一是加快經濟發展對資源和生態環境產生的壓力和破壞;二是資源與生態環境保護對經濟發展的持續支撐。2004年遼源生產總值(原GDP)比上年增長26.8%,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55.0%,工業主要污染物化學耗氧量、煙塵、二氧化硫、粉塵分別比上年增長15.5%、46.3%、46.2%和46.9%。可見,我市經濟還沒有擺脫高投入、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長方式。今年我市經濟發展目標是,遼源生產總值實現135億元,增長31%,要想改變落后面貌,實現跨越式發展,今后一個時期必須還要保持一個較高的增長速度。如果不改變傳統的經濟增長方式,單純追求GDP的增長,對環境保護重視不夠,在老污染還沒有完全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又增加新的污染,我市的資源將難以為繼,環境將不堪重負,經濟的發展也難以持久,十六大提出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生態環境得到改善,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的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目標將無法實現。
怎樣發展,采取什么樣的發展模式,關系到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關系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能否實現,關系到我市130萬人民當前和長遠利益。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是解決環境與發展矛盾的治本之策,加強環境保護也是促進經濟結構優化、推動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解決經濟發展“瓶頸”的重要手段。
第一,大力發展“三大產業”,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全力打造新材料產業基地、大力發展健康產業和全面提升傳統優勢產業,是市委、市政府站在新世紀、新階段發展的高度做出的戰略決策,是我市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現實選擇,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新材料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壟斷性和低成本化的特點,應用范圍廣,代表了科技發展的方向,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科技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我市具備發展新材料產業的基礎和比較優勢,把新材料確定為我市主導產業,更能夠體現區域經濟發展特色,更能夠突出經濟發展的重點。健康產業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朝陽產業。發展健康產業是堅持以人為本最直接最具體的體現,順應了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潮流。我市兼有低山、丘陵臺地和河谷平原,生態環境類型多樣,生物資源種類繁多,地處東遼河、松花江流域上游,水質良好,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環境和近幾年健康產業涌現出的一批骨干企業,為大力發展健康產業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我市的傳統優勢產業大多屬于中小型企業,生產工藝技術落后,管理粗放,環境污染較重,受產業政策和生態環境制約,優勢地位逐漸削弱。只要我們立足現有基礎,堅持市場化運作,充分利用國家的政策機遇,深化改革,創新體制機制,有針對性地消除導致產業結構低度化和經濟增長方式粗放的體制性根源,進一步提高“三大產業”科技含量,就能夠徹底轉變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版權所有
020219 電力市場營銷
(專科) 6142 多種經營管理 2009年7月5日下午
090608 林業生態環境管理(專科) 3167 林業生態環境評價 2009年7月5日上午
020107 保險(專科) 0081 保險企業經營管理學 2009年7月5日上午
090601 農業經濟管理
(專科) 2541 農業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 2009年7月4日上午
020231 勞動和社會保障
(專科) 3313 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制建設 2009年7月5日上午
點考報名條件:僅限電力市場營銷(專科)、林業生態環境管理(專科)、保險(專科)、農業經濟管理(專科)、勞動和社會保障(專科)的考生報考。
報名截止時間:2009年5月28日
考生須在指定報名時間內,將填寫完整的點考申請表寄達福建省自學考試辦公室考務科(郭老師收)。5月28日前將報名費匯入指定賬戶內。點考報名費:80元/門。
點考申請表下載地址:福建自考網 fjzk.com.cn
賬戶名稱:福建省自學考試辦公室自學指導中心
020219 電力市場營銷
(專科) 6142 多種經營管理 2009年7月5日下午
090608 林業生態環境管理(專科) 3167 林業生態環境評價 2009年7月5日上午
020107 保險(專科) 0081 保險企業經營管理學 2009年7月5日上午
090601 農業經濟管理
(專科) 2541 農業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 2009年7月4日上午
020231 勞動和社會保障
(專科) 3313 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制建設 2009年7月5日上午
點考報名條件:僅限電力市場營銷(專科)、林業生態環境管理(專科)、保險(專科)、農業經濟管理(專科)、勞動和社會保障(專科)的考生報考。
報名截止時間:2009年5月28日
考生須在指定報名時間內,將填寫完整的點考申請表寄達福建省自學考試辦公室考務科(郭老師收)。5月28日前將報名費匯入指定賬戶內。點考報名費:80元/門。
點考申請表下載地址:福建自考網 fjzk.com.cn
賬戶名稱:福建省自學考試辦公室自學指導中心
[2]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
[3]Bauer, R. A. (1960). Consumer behavior as risk taking”, R. S. Hancock ( Ed.).Dynamic Marketing for a Changing World .Chicago: America Marketing Association, 389-398.
[4]彭泗清.關系與信任:中國人人際信任的一項本土研究.中國城市出版社,2003
[5]周延禮.切實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
[6]王勇,莊貴軍,劉周平.企業對顧客直接投訴的反應及其影響:一個理論回顧.管理學報,2006.3
[7]朱美艷,莊貴軍,劉周平.顧客投訴行為的理論回顧.山東社會科學,2006.11
[8]I. Ajzen, and M. Fishbein, 1980,Understanding Attitudes and Predicting Social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9]I. Ajzen ,1991,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性別:女
出生日期:1984年10月22日
聯系電話:1359407631X
電子郵件:
通信地址:重慶大學B區12舍705 郵編:400044
畢業院校:重慶大學
專業:金融學
學習經歷:2004年——2008年 重慶大學 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
2001年——2004年 虢鎮中學
證書: 全國英語四級證書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C語言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三級數據庫
全國普通話測評二級甲等
主修課程: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金融學概論、國際金融、基礎會計、應用統計學、保險學、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學、證券投資學、財務管理、金融衍生工具及風險控制、經濟法等。
社會實踐:04年——06年 院學生會宣傳部干事
05年暑假: 高三家教
1.1認識與走進管理實踐教學設計
這一部分的教學是讓學生形成一定的管理認知,提升學生對管理基本理論的認識和學習能力。主要是帶領學生進入管理世界,讓學生認識管理和管理者的基本概念、管理職能、管理角色,能夠分析組織所處的環境以及做出管理決策。應側重對基層管理理論的應用上,如班組行為特點、班組組織文化建設等方面。實踐教學內容包括:(1)管理游戲設計。(2)典型性案例分析。海爾的OEC、雙匯和春都、TCL企業文化等管理學經典案例。(3)走訪調查。上網查閱并實地調查本地某一企業面臨的環境并進行SWOT分析。(4)管理名人。如張瑞敏、馬云,可通過觀看視頻資料的方式讓學生體驗成功的企業管理人的管理理念。(5)管理大講堂。聘請當地知名企業的企業家和企業管理人員,尤其是本校畢業現從事基層管理崗位的人員為學生做專題講座。講座內容可涉及如何提高管理技能、企業管理中的個案、管理者的成功經驗、職場上的處世哲學、學生職業規劃指導與創業教育等。通過這些內容設計可以更快地讓學生形成管理認知,拓寬學生視野,增強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1.2提升基層管理崗位管理技能實踐教學設計
這一部分的教學設計旨在提高學生在管理中計劃、組織、領導與控制的各個環節的管理技能。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管理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培養學生對小型項目或活動的策劃和管理能力,以及運用管理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初步解決管理問題的能力。[1]實踐教學可適當選取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具體包括:(1)項目策劃與項目實施。給出企業背景資料,確定項目主題,要求學生自行進行項目調查和可行性研究分析,從而確定項目的具體內容和工作方案,草擬項目計劃書。在調查基礎上制定出組織實施方案,制定年度招聘計劃以及員工招聘方案和考評方法。(2)模擬招聘演練。分組組織一場本專業的模擬招聘會,學生在活動中體會管理的各項技能的應用,并從公司和員工兩個角度來體驗招聘面試,提高學生在高壓狀態下解決突發事件的能力和臨場應變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3)現實完整的活動策劃。運用創造性思維,以歡送畢業生為主題,以十人小組為單位,策劃一場文藝活動,要求制定詳盡計劃書,并按照計劃組織實施,做好溝通和協調以及活動過程中的過程控制。最后客觀總結和評價每位同學在項目活動中的工作態度和績效表現,討論并總結經驗和不足。
1.3綜合管理應用實踐教學設計
這一部分的實踐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的綜合管理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課程內容的設計打破理論與實務界限,從認知到應用、單項技能培養到綜合應用,實現能力遞進式培養,充分體現職業性和實踐性。[2]包括:(1)企業項目實訓。學生可結合自己的專業到校企合作企業進行短期實習,參與到具體的、真實的項目當中。例如物業管理專業的學生可以到學院的物業管理中心參與其保潔員、保安員的培訓項目。在實踐中把理論與實踐更好地結合起來。另外也可以以自主創業的形式組建公司進行實戰演練。通過企業項目實訓,能更直接更有效地鍛煉學生的綜合管理能力,提高學生管理責任意識。(2)企業經營與管理模擬沙盤實訓。在校學生全面進行企業項目實訓存在時間、資金等很多因素的制約,企業經營與管理模擬沙盤實訓可以通過情景模擬的方法模擬企業經營管理運作的各個環節。包括戰略規劃、資金籌集、生產組織、物資采購等環節。學生分組組建模擬企業并進行5-6年的模擬運作,集角色扮演與崗位體驗于一身。讓學生在模擬沙盤實訓中體驗企業經營管理的整套流程,從而訓練學生的綜合管理素質,全面提升管理能力。
2實踐教學方法的靈活應用
(1)對于認識與走進管理階段的實踐教學主要是重現和模擬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某個方面,讓學生能夠掌握相關管理知識和技能,并能夠用這些理論知識來分析企業管理行為。具體教學中應靈活采用案例教學法、角色扮演法、管理游戲、項目驅動法這幾種教學方法。比如案例教學法在實際教學中不應以教師講授為主,可結合項目驅動法由教師選擇管理典型案例后布置任務,學生分組進行討論,每一組得出統一意見之后由代表發言闡述,最后學生和教師一起歸納、評價。(2)對于提升管理技能的實踐教學應采用基于ERP系統的情景模擬實驗教學法和建立企業實訓平臺的方法。情景模擬主要是通過計算機技術和管理學的原理和方法,仿真現實經濟中的企業管理活動,旨在引導學生在逼真的模擬情景中體驗企業管理的各個環節。而讓學生親身參與到現實企業的管理活動是理論知識得以鞏固最有效的方式。具體教學中包括帶領學生到校辦企業或校企合作企業中參觀調研;加強“雙師”隊伍建設,鼓勵教師到企業兼職學習,提高實踐教學能力;讓學生參與某管理問題或項目的研究,有條件的可直接到企業實習,沒有條件到企業進行階段實習的學生可參與學生社團項目實訓的方式體驗管理等。
3創建并完善綜合實踐教學平臺
管理學原理的實踐教學是一個綜合的、全方位的教學體系,應逐步創建并完善實踐教學平臺,其中包括管理技能拓展的案例分析庫、多樣的管理游戲設計、學生社團實訓項目開展與實施、ERP管理模擬仿真平臺的搭建與應用和企業綜合實訓平臺建設。
作者:劉麗娟 單位:烏蘭察布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馮國珍.應用型本科《管理學》課程實踐教學方案創新設計[J].現代教育技術,2008(6).
一、企業與環境理論的回顧
“環境”一詞在《辭海》中的解釋是,圍繞著人類的外部世界,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社會和物質條件的綜合體,可分為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這種解釋主要強調環境的外部性和客觀性,人們只有適應環境才能生存和發展。這種解釋是建立在一個假設前提基礎之上,即環境是外部客觀存在的,而人們有能力看清楚這些環境因素,也有能力分析和預測環境的變化。但是,社會構成主義者①則認為,在組織內部沒有任何成員可以“看見”環境,事實上是組織用豐富但模糊的信息構建了環境,在這個環境中,甚至連“內部”和“外部”這種基本的范疇都是非常模糊的,從而,環境是管理信條的產物。如科奇(Smircich)和斯達貝特(Stubbart,1985)將環境分為三類:客觀環境、感知環境和改造環境。以上兩種相反的觀點,不僅引發我們思考應該如何正確認識企業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同時啟發我們不單從適應環境的角度,還應從改造環境的角度來認識企業與環境之間的關系。環境理論主要包含四個觀點:一是環境決定論(Hannan和Freeman,1977),適者生存是最高法則,環境決定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因此,企業要么去適應環境,要么被環境淘汰。二是環境適應論(Lawrence和Lorsch,1967),企業應積極主動地適應環境,盡管企業的組織方式和管理行為方式依賴于環境的特質,但企業可以采取權變的方法來對付環境,并與環境的變化保持一致性。三是相互影響論(Pfeffer和Salancik,1978)認為,企業不是消極的接受者而是積極的參與者,不但要調整或改變自身以適應環境,而且要努力改變環境使之有利于企業。四是共同進化論(Moore,1993,1996)認為,企業是商業生態系統有機體的組成部分,管理者不能只盯住自身和競爭者,要密切關注企業所處的商業生態系統中其他相關企業和經濟環境,并與之“共同進化”,創造與其他生態系統相互生存的網絡。
二、保險公司經營管理與經營環境的關系
人們對環境認識的深化和演變的路徑:被動適應主動適應改造環境共同進化,即從原來的如何管理好企業內部資源、實現最優產出,轉變為如何駕馭環境的急劇變化,如何提升適應和控制環境的能力,從而保持持久的競爭優勢和競爭力。
(一)保險公司經營管理的特性保險公司屬于金融行業,在經營管理上要堅持“三性原則”,即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三者的統一。但是,保險公司又不同于銀行和證券公司,因為保險公司經營對象是風險,經營管理受宏觀經濟、國家政策、法律、市場秩序等環境影響很大,管理的難度和復雜性較高,因此保險公司具有明顯不同于其他企業的管理特性。1.經營風險的“二重性”。保險公司是專門從事風險集中與分散的特殊性企業,經營管理面臨“雙重性”要求:一是作為社會風險的管理者,肩負著有效識別、承擔、轉化和防范社會風險的職責;二是作為企業,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必須面對防范和化解自身經營管理中各種風險的挑戰。這個行業的特殊性決定了保險公司必然面臨比其他企業更大的風險。所以,保險公司對經營環境分析具有更為強烈的客觀需求。2.經營的廣泛性和社會性。保險公司業務范圍廣泛,不僅包括人身保險、財產保險、死亡保險、年金保險和健康保險等有關“人身和人生”的各個領域,而且涉及公民和法人的責任和信用保險。保險公司一旦經營失誤,不僅影響廣大民眾的切身利益,甚至可能直接影響到整個社會的穩定。3.保險期限的長期性。除財產險、意外險和短期健康險外,保險公司產品的保險期限一般在一年以上,有的壽險長達幾十年,關系到被保險人的一生。這種長期性使保險公司經營管理受到一系列復雜的環境影響,如承保標的的變化、社會經濟的波動、資金運用的環境、未來利率的變化等多重環境的壓力。4.業務管理的復雜性。保險經營的廣泛性和長期性,使得業務管理需要一套完整而嚴密的管理制度和信息系統;同時由于信息不對稱,需要保險公司和客戶雙方誠實,如實履行告知義務。這些內外環境因素加劇了業務管理的復雜程度。5.會計核算的預測性。保險公司是先收取保險費,然后根據損失情況支付賠款,這種先有收入后支付成本的順序與一般企業正好相反。因此,在計算保險利潤時需要采用特殊的程序、方法和假設,還要考慮匯率和利率變動等經濟影響因素,同時,長期壽險業務由于取得收入和支付成本之間的時間差很長,還得考慮貨幣的時間價值、物價和通貨膨脹等因素。這些內外部因素嚴重制約著利潤核算的準確性,盡管精算技術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個問題,但是這也是建立在歷史數據上的一種測算,為提取未決賠款準備提供一種科學的方法,因此,保險公司會計核算只能預測當前成本,這給保險公司當期經營管理造成信息上的不對稱。6.經營的不確定性和分散性。不確定性和分散性是保險經營活動的基本特征。對單一被保險人而言,保險事件發生與否、發生的時間和地點及損失金額,在簽訂保單時是不確定的。針對這種情況,保險公司經營管理主要采用大數法則,盡可能與更多的客戶簽訂保險合同,以分散經營風險,實現保險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這種經營的不確定性和分散性迫使保險公司爭奪更多的客戶,加劇了市場的競爭。7.對投資的依賴性。保險公司的利潤主要來源于承保利潤和投資利潤兩個方面。隨著我國保險市場主體不斷增加,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價格戰”曾一度導致費率不斷下降,最終導致承保利潤幾乎為零甚至虧損。2006年隨著《國務院關于保險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的實施,保險監管部門不斷加大監管力度,保險公司的承保盈利能力逐步增強,2009年產險公司首次實現了扭虧為盈。但是,2009年保險行業利潤總額為530.6億元,而全行業投資收益為2141.7億元,由此看來,利潤主要還是投資收益,這就迫使保險公司對資本市場的依賴逐漸增強。8.外部監管的嚴肅性。保險公司屬于金融行業,不僅涉及到國家的金融安全問題,而且涉及民眾生產和生活的諸多領域,一旦經營破產將影響眾多被保險人的利益,甚至可能危及整個社會的安定和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因此,我國政府十分重視對保險公司的監管,從立法、司法和行政監督等方面加強規范經營。此外,保險公司與一般企業相比較,經營管理上受到的外部制約性和監管更為嚴格。
(二)保險公司經營管理與環境的系統分析從上述保險公司經營管理的特征可以看出,保險公司經營管理涉及到內外影響因素較多,不但受政策、經濟和法律等宏觀環境的影響,而且受競爭對手、競爭秩序和市場監管等市場環境的限制,同時還受業務風險、內部控制和“三性原則”等內部管理環境的制約。在系統論的基礎上,將主要影響因素歸并為三個子系統,分別是:宏觀環境子系統(政治、經濟、文化和法律)、市場環境子系統(市場秩序、競爭對手、供應商、客戶)、內部環境子系統(人力資源、組織結構、管理制度、企業文化)。這三個環境子系統共同構成保險公司經營管理的整個環境系統,既具有各自相對獨立的運動軌道,又相互鏈接而發生相互的影響,構成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保險公司經營管理環境動態鏈環,任何一個鏈環的變動,都可能引起其他鏈環的變動。
(三)保險公司經營管理與經營環境的關系模型為了便于理清保險公司經營管理與經營環境的復雜關系,在宏觀環境子系統、市場環境子系統和內部管理子系統的基礎上,構建關系模型(圖略)1.區域A是保險公司經營管理面臨的現實環境。從圖1可以看出,宏觀環境子系統、市場環境子系統和內部環境子系統三者是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重疊部分A是三個子系統共同發生作用的區域。例如經濟快速發展必將帶來保險市場容量的擴大,最終促進保險公司人員規模的擴大和業務的增長,這對保險公司發展來說是有利的一面;但同時,由于市場容量的擴大也將吸引潛在的保險公司參與競爭,又將造成人才爭奪、人才流失和業務流失。因此,保險公司在既定的現實環境中,既要區分環境有利和不利的兩面性,又要辨別發展中機遇和挑戰的共存性。2.區域B、C、D是保險公司經營管理面臨的潛在環境,區域B、C、D都是只有兩個環境子系統重疊的部分,是保險公司有待開發和利用的潛在環境。以區域B為例,B是宏觀環境子系統與內部環境子系統重疊但不與市場環境子系統重疊的部分。當前,我國財產保險存在這種情況,投資者普遍認為我國未來經濟發展潛力巨大,必將帶動保險業更快發展,所以,積極設立新的保險公司。但由于我國保險市場屬于新興市場,一些新興保險公司在發展初期力求“做大”,往往采取激烈的競爭手段,如“價格戰”,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市場競爭秩序。但即使在這種情況下,區域B對堅持規范經營的保險公司來講,盡管是不利的競爭環境,但卻是潛在發展的區域。在這個區域中,堅持規范經營的保險公司有三種選擇,一是“以牙還牙”,被迫參與價格戰;二是加大創新,積極尋求突破;三是努力改變環境,主動引導和維護良好的競爭秩序。3.內部環境對外部環境具有反作用。內部環境子系統位于宏觀環境子系統和市場環境子系統之上,這表明,宏觀環境和市場環境是內部環境的基礎,保險公司經營管理首先要適應外部環境。同時,還顯示,三個子系統是相互交叉、相互影響和相互關聯的,這又表明內部環境對宏觀環境和市場環境具有反作用,不是完全被動適應。保險公司可以通過強化內部管理來改善內部環境,從而影響和改變外部環境。如堅持規范經營的保險公司可以與同業公會合作,以強化新興保險公司的自律行為,或通過與監管部門溝通加大對市場行為監管處罰力度,迫使市場主體共同維護競爭秩序,從而逐步擴大區域A面積。所以,保險公司不僅要有適應環境的能力,還要有主動改造環境的意識和能力。
三、保險公司經營管理與經營環境關系模型的應用
1、必修課:
保險學、財政學、國際金融、國際貿易、證券投資學、商業銀行經營管理、貨幣銀行學、計量經濟學、投資銀行學、宏觀經濟學、統計學、中央銀行學、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會計學、金融法、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微積分。
2、選修課:
西方金融、經濟法、國際結算、金融市場學、金融統計、國際投資學、專業外語、銀行外匯業務、金融工程學、現代金融理論、銀行會計、信托與租賃、金融史世界經濟風險投資、財務管理、電子商務、世貿組織規則、博弈論、市場營銷學、管理學、發展經濟學、期貨市場、國際稅收、區域經濟學、環境資源經濟學、內部審計。
(來源:文章屋網 )
金融學是從經濟學中分化出來的應用經濟學科,是以融通貨幣和貨幣資金的經濟活動為研究對象,具體研究個人、機構、政府如何獲取、支出以及管理資金以及其他金融資產的學科。
其主要研究分支包括:演化金融學、金融市場學、公司金融學、金融工程學、金融經濟學、投資學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學、財政學、保險學、數理金融學、金融計量經濟學、行為金融學、演化證券學。
就業方向
金融學專業畢業生就業主要面向銀行及金融系統。
1、中央(人民)銀行、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這是金融業監督管理機構。
2、商業銀行,包括四大行和股份制商行、城市商業銀行、外資銀行駐國內分支機構。
3、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政策性銀行。
4、證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信托投資公司、金融控股集團等風險性很大的金融公司。
5、四大資產管理公司、金融租賃、擔保公司。
6、保險公司、保險經紀公司。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
7、上市(欲上市)股份公司證券部、財務部、證券事務代表、董事會秘書處等。
8、國家公務員序列的政府行政機構如財政、審計、海關部門等;高等院校金融財政專業教師;研究機構研究人員。
開設院校
南開大學、天津財經大學、山西財經大學等
二、物流管理畢業后平均月收入5234元
物流管理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經濟、會計、貿易、管理、法律、信息資源管理、計算機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專門知識,培養具有一定的物流規劃與設計、物流管理、物流業運作等能力,能在經濟管理部門,貿易公司,物流企業從事政策制定、物流業運作管理應用型、復合型、國際化的物流管理人才。
就業方向
物流職位主要分布在企業內部物流和第三方專業物流公司,前者關注的是企業內部的采購、倉庫管理、物料的保障與協調。后者則關注的是貨物的外部,流動過程。
開設院校
西南財經大學、同濟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
三、統計學畢業后平均月收入5188元
統計學專業主要包括一般統計和經濟統計兩類專業方向,培養具有良好的數學或數學與經濟學素養,掌握統計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能熟練地運用計算機分析數據,能在企業、事業單位和經濟、管理部門從事統計調查、統計信息管理、數量分析等開發、應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門從事研究和教學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就業方向
統計學專業畢業生的主要就業流向有三大部分:政府部門(統計局等),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等金融部門,市場調查公司、咨詢公司、各公司的市場研究部門,工業企業的質量檢測部門等企業事業單位。
開設院校
山西財經大學、北方民族大學、廈門大學等
四、廣告學畢業后平均月收入5178元
廣告學專業是將廣告以學術性的方法進行研究的專業。它通過研究市場經濟、消費心理、美學,來增強人們的消費意識,產生社會心理共鳴。廣告學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它是研究廣告活動的歷史、理論、策略、制作與經營管理的科學。有關廣告的知識,起初只零星地見之于新聞學科和經濟學科的部分章節內,且很不成系統。廣告知識是這些學科的組成內容之一,如新聞學、市場學、企業管理學、商業心理學等都論述到廣告的內容。本專業培養具備廣告學理論與技能、寬廣的文化與科學知識,能在新聞媒介廣告部門、廣告公司、市場調查及信息咨詢行業以及企事業單位從事廣告經營管理、廣告策劃創意和設計制作、市場營銷策劃及市場調查分析工作的廣告學高級專門人才。
就業方向
可從事教育、新聞媒介廣告部門、廣告公司、市場調查及信息咨詢行業以及企事業單位從事廣告經營管理、廣告策劃創意和設計制作、市場營銷策劃等工作;或可進一步攻讀本專業及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
開設院校
廈門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武漢大學等
五、工程管理畢業后平均月收入5167元
工程管理專業是新興的工程技術與管理交叉復合性學科。工程管理專業是20世紀80年代初改革開放之后,應社會主義建設的需求設立的。近年來,隨著全球一體化的發展,尤其是中國入世以后,國際工程項目管理成為熱點。該專業對學生經濟工程師和經濟師的雙重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具有管理學、經濟學、土木工程技術、計算機管理和外語的綜合知識,能在國內外工程建設領域,從事項目決策和全過程管理的復合型、外向型、開拓型的高級管理人才。
就業方向
工程管理專業的就業領域涉及建筑工程、工程施工和控制管理、房地產經營以及金融、賓館、貿易等行業部門的管理工作。這一專業涉及就業領域對人才的大量需求比較普遍。從銀行證券到酒店賓館,從建筑企業到房地產開發公司都急需補充大量的工程營造管理及相關專業的人才,因此人才市場上對該專業人才的需求量很大。該專業就業領域所涉及到的工作是:綜合系統地運用管理、建筑、經濟、法律等基本知識,側重于工程建筑、施工管理以及房地產經營開發,并熟悉我國相關的方針、政策和法規,進行企業工程開發建設項目的經營和管理。
開設院校
同濟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等
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畢業后平均月收入5142元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培養具備現代管理學理論基礎、計算機科學技術知識及應用能力,掌握系統思想和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識與能力,能在國家各級管理部門、工商企業、金融機構、科研單位等部門從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統分析、設計、實施管理和評價等方面的高級專門人才。目前,國內眾多高校都開設有此專業。
就業方向
主要涉及與計算機應用相關的工作,還有一些信息管理的工作,這是一個適應面相當廣的專業。就業機會很多,主要是:
軟件開發人員-幫助企業和組織問題;
網絡或系統管理員-企業或組織高效運行的保障;
企業信息管理員-在企業中從事信息搜集、管理工作。
開設院校
南京大學、天津大學、武漢大學等
七、經濟學畢業后平均月收入5004元
經濟學專業培養具備比較扎實的經濟學理論基礎,熟悉現代西方經濟學理論,比較熟練地掌握現代經濟分析方法,知識面較寬,具有向經濟學相關領域擴展滲透的能力,能在綜合經濟管理部門、政策研究部門,金融機構和企業從事經濟分析、預測、規劃和經濟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就業方向
就業方向一:經濟預測、分析人員
職業概況:此職位分布在各行業中,但一般只有在比較大的公司和**中的經濟決策部門才會設置。主要負責各種市場數據的收集和分析。隨著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市場調查和分析的重要性也將越來越明顯。
就業方向二:對外貿易人員
職業概況:將"世界工廠"生產的產品,銷售給國外客戶;尋找國外貨源為國內客戶;組織國際貿易貨物物流等。有相當一部分外貿人員在經驗成熟后,成立了屬于自己的外貿公司。
就業方向三:市場營銷人員
職業概況:只要有產品和服務在出售,就會有銷售的職位在招聘。對于以技術為背景的行業里面,例如電訊、軟件等,銷售的需求仍然會持續走高。即使在非技術領域,銷售職位也一直是市場需求最旺盛的職位類別之一。
八、土木工程畢業后平均月收入6998元
土木工程專業培養掌握各類土木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能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含礦井建筑)、道路、隧道、橋梁建筑、水電站、港口及近海結構與設施、給水排水和地基處理等領域從事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和研究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就業方向
隨著城市建設和公路建設的不斷升溫,土木工程專業的就業形勢持續走高。土木工程專業大體可分為道路、橋梁工程與建筑工程兩個不同的方向,在職業生涯中,這兩個方向的職位既有大體上的統一性,又有細節上的具體區別。
開設院校
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
九、國際經濟與貿易畢業后平均月收入4935元
國際經濟與貿易大學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經濟學和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經濟學、管理學的基本訓練,具有理論分析和實務操作的基本能力,具備較強的外語能力。培養具有較強國際貿易實際能力,從事進出口業務、外貿企業管理、國際經濟技術合作、跨國經營等對外經濟和對外貿易活動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
就業方向
就業方向一:營銷人員
職業概況:只要有產品和服務在出售,就會有銷售的職位在招聘。對于以技術為背景的行業里面,例如電訊、軟件等,銷售的需求仍然會持續走高。即使在非技術領域,銷售職位也一直是市場需求最旺盛的職位類別之一。
就業方向二:市場/公關
職業概況:企業通過媒介的介紹、傳播,和觀眾的交流、溝通和互動,在公眾面前樹立并強化公司的品牌形象,在市場競爭中贏得先機。而在這一系列活動安排中,專業公關是企業的好幫手。
就業方向三:金融/保險/投資
職業概況:工作內容廣泛,報酬差距較大,收入多半與業績掛鉤。
就業方向四:行政/后勤
職業概況:行政/后勤部門就是協助好上級行政領導施政行政,當好助手。關鍵是要為領導分憂和服好務,起到上傳下達的作用!
開設院校
北京物資學院、北京工商大學、北京聯合大學等
十、市場營銷畢業后平均月收入4920元
市場營銷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市場營銷及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營銷方法與技巧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分析和解決營銷問題的基本能力。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市場營銷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市場營銷與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
就業方向
市場營銷畢業生可以從事市場調研、營銷策劃、廣告策劃、市場開發、營銷管理、推銷服務和教學科研等工作。營銷業務管理員、營銷方案策劃員、企業市場調查分析員、企業銷售代表、客戶服務管理員等。
城鎮居民大病統籌是由個人繳納或者是由單位和個人共同繳納一定比例的保險費用的基礎上建立的,其主要用于支付參保人員基本醫療封頂線以上費用的一種醫療保險制度,它是對我國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補充。
一、建立城鎮居民大病統籌基金的意義
目前我國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是依據"基本水平、廣泛覆蓋"原則建立的,只能提供基本醫療保障,這就使得醫藥費的報銷水平較低。為有效緩解病人家庭的經濟負擔,某些地方政府決定建立城鎮居民大病統籌基金,幫助患有癌癥、腎衰、白血病、心梗、腦瘤、關節置換等重大疾病、復雜疾病的居民分擔超過基本醫療保險封頂線以上的醫療費用。
二、商業保險公司運營城鎮居民大病統籌基金的原則
商業保險公司在負責大病統籌基金運營的過程中,也必須遵循以下三個基本原則。
1、安全性原則
城鎮居民大病統籌基金運營的安全性原則是指要確保大病統籌基金投資具有較小的風險,在此基礎上取得預期的運營收益,這是大病統籌基金運營的最根本原則。這個根本原則由大病統籌基金所擔負的特殊任務決定的,它的安全性直接關系到居民的切身利益,關系到大病患者的醫療費用是否能及時得到解決。因此,大病統籌基金比其他一般的基金的運營要更加注重安全性原則。
2、流動性原則
大病統籌基金運營的流動性原則是指其運營能夠在較短時間內流通、變現,以保證大病統籌基金支付的需要。這就要求在運營過程中必須準備一定數量的現金或活期存款,作為必要的儲備基金,以避免支付過程出現阻礙,背離城鎮居民大病統籌基金設立的宗旨。
3、收益性原則
大病統籌基金運營的收益性原則是指在保證大病統籌基金安全性、流動性原則的前提下,運營要以取得盡可能大的收益為原則。大病統籌基金存在一個收繳、支付延遲期,其支付能力不可避免地要受到通貨膨脹風險的影響,這就要求大病統籌基金運營必須考慮收益性原則。
三、商業保險公司運營城鎮居民大病統籌基金存在的問題
城鎮居民大病統籌基金交由商業保險公司運營是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進而提升統籌基金的支付能力,但在商業保險公司實際運營統籌基金的過程中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
1、經營管理體制不完善。
與歐美的商業保險公司相比,我國的商業保險公司建立的時間還不算太長,還未真正建立起與我國經濟發展相適應的經營管理體制,各商業保險公司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經營機制不科學、管理體制不完善等問題,在用人機制、成本控制、風險防范等方面也存在著不足。這會使商業保險公司在運營大病統籌基金時,不可避免地出現決策不及時、成本增加、風險上升等問題,進而影響大病統籌基金支付能力,延遲支付時間。
2、缺少專業技術人員
城鎮居民大病統籌基金交由商業保險公司運營的一個直接原因是商業保險公司可以對其進行專業化經營。這就要求商業保險公司的從業人員在涉及到大病統籌基金的風險管理、準備金提取、業務監督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專業水平。然而,我國商業保險公司缺少參與大病統籌基金營運的經驗,對其政策理解和認識不夠深入,相關的專業技術人員不足。
3、法律制度不完善、監管不充分
目前我國還沒有出臺具體針對商業保險公司運營城鎮居民大病統籌基金的有關法律、制度,對其監督缺乏具體的依據。此外,僅有中國保監會負責對商業保險公司運營的監督工作,監督力量有限,監管模式各地存在很大差異。商業保險公司出于追求自身盈利最大化的目的,把大病統籌基金投資于風險比較大的金融產品上,一旦投資受損,將削弱大病統籌基金的支付能力。
四、商業保險公司運營城鎮居民大病統籌基金的改進
1、健全經營管理體制,強化人力資源部門的作用
引進國外先進的經營管理理念與管理模式,在運營大病統籌基金的各個環節上,加強成本控制、風險防范,提高基金支付效率、效益。完善商業保險公司人力資源建設,發揮其在選人、用人方面的優勢;同時加強對參與城鎮居民大病統籌基金運營業務人員的相關專業培訓,聘請社會保障領域的專家對他們進行專業知識等內容的培訓,以深化他們對所從事業務知識的理解,從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更好的將商業保險公司的優勢運用到大病統籌基金上來。
2、完善法律制度建設,加強監管
加快商業保險公司運營城鎮居民大病統籌基金相關法律制度建設,使商業保險公司在運營大病統籌基金時有法可依。在監管方面,目前國際上主要有兩種監管模式:一種是"謹慎人"監管模式,它要求商業保險公司在對大病統籌基金進行投資運營時,必須像處理自身資產一樣進行謹慎、小心處理,這種監管模式是以存在著比較成熟的資本市場,法律法規完善,商業保險公司具有豐富的運營經驗、管理完善為前提的;另一種是嚴格數量限制監管模式,即在商業保險公司運營過程中,要對大病統籌基金投資的資產類別進行簡單的數量或比例限制,以達到控制運營風險的目的,這種模式比較適合市場體系不完善的國家。鑒于我國市場體系還有待完善,資本市場水平比較低,運營風險控制不足等情況,我國現階段應該采用嚴格數量限制監管模式,待到時機成熟時,在轉向"謹慎人"監管模式。
五、結語
目前城鎮居民大病統籌基金的主要運營方式是交由商業保險公司運營,這種運營方式既可以充分利用商業保險公司各方面的優勢,又可以避免政府直接運營大病統籌基金帶來的成本過高、效率低下、滋生腐敗等問題。盡管商業保險公司在運營大病統籌基金的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但隨著其運營大病統籌基金實踐的增多,其經營經驗將不斷積累,管理體制不斷優化,專業技術人員不斷增,這種由政府主導監督、商業保險公司專業化運營的城鎮居民大病統籌基金模式,必然會對緩解居民"看病貴"的問題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廖淑蓉.管理式醫療突破醫療保險費用控制難點[J].中國發展觀察,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