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3 16:08:4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初級審計知識點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1、會計初級職稱考試涉及兩部分《初級會計實務》、《經濟法基礎》。
2、關于考試:《初級會計實務》科目的考試時間調整為2小時,《經濟法基礎》科目的考試時間調整為1.5小時,機考地區兩個科目考試時間共計3.5小時;兩個科目連續考試,分別計算考試成績。
3、初級會計職稱考試題型: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不定項選擇題,并有部分地區試點機考,筆試和機考只是考試的形式不一樣,考試題型都是一樣的。
(來源:文章屋網 )
人身觸電事故的發生,一般不外乎兩種情況:一是人體直接觸及或過分靠近電氣設備的帶電部分;二是人體碰觸平時不帶電,但因絕緣損壞而帶電的金屬外殼或金屬架構。針對這兩種人身觸電情況,從根本上說,應加強工作人員的安全思想教育,嚴格執行《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的有關規定。同時,也要對設備本身、工作環境采取一定的技術措施。這些技術措施主要包括:采用安全電壓、保護接地、PEN線保護等。
一、安全電壓
安全電壓與通常所說的低電壓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電業安全工作規程》規定對地電壓250V及以下的電壓為低電壓;《電力設備接地設計技術規程》規定額定電壓1kV以下的電壓為低電壓。但是,這兩種規程所規定的低電壓對于人身電擊事故而言都是非常危險的。
根據歐姆定律,人體觸電時的安全電壓是根據人體安全電流和人體實際電阻的乘積來確定的,但人體的電阻存在著一定的差異,而且不同條件下人體的電阻變化也很大,所以不同條件下人體的安全電壓也不相同。根據工作的具體場所和工作環境,各國規定了相應的安全電壓等級。
采用安全電壓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地防止電擊事故的發生,但由于工作電壓降低,要傳輸一定的功率,工作電流就必須增大。這就要求增加低壓回路導線的截面積,使投資費用增加。
采用降壓變壓器(即行燈變壓器)取得安全電壓時,應采用雙繞組變壓器而不能采用自耦變壓器,以使一、二次繞組之間只有電磁耦合而不直接發生電的聯系。
二、保護接地
為保障人身安全、防止間接接觸電擊造成傷亡或設備損壞而將設備的外露可導電部分進行接地,稱做保護接地。保護接地有下面幾種情況:
(一)經各自保護接地線分別接地
將電氣設備的外露可導電部分經各自的保護接地線(PE線)分別進行接地,使其處于地電位,一旦電氣設備帶電部分的絕緣損壞時,可以減輕或消除電擊危害。例如TT系統和IT系統的接地,如圖1所示。
(二)經公共保護接地線或中性線接地
將電氣設備的外露可導電部分經公共的保護接地線(PE線)或保護接地中性線(PEN線)接地,例如TN系統。
(三)重復接地
在電源中性點直接接地的TN系統中,為確保公共PE線或PEN線安全可靠,除在電源中性點進行工作接地外,還必須在PE線或PEN線的下列地方進行必要的重復接地,例如:
1. 在架空線路的干線和分支線的終端及沿線每間隔1km處。
2. 電纜和架空線在引入車間或大型建筑物處。
否則,在PE線或PEN線發生斷線并有設備發生一相接地故障時,接在斷線后面的所有設備的外露可導電部分都將呈現接近于相電壓的對地電壓,如圖2(a)所示,這是很危險的。如果進行了重復接地,如圖2(b)所示,則在發生同樣故障時,斷線后面的PE線或PEN線的對地電壓為U'E。假設電源中性點接地電阻RE與重復接地電阻R'E相等,則斷線后面一段PE線或PEN線的對地電壓U'E=U?椎/2,危險程度大大降低。
(四)低壓電力系統的接地方式
1.TN系統
TN系統的電源中性點直接接地,并引出有N線。當其設備發生一相接地故障時,就形成單相短路,其過電流保護裝置動作,迅速切除故障部分。
2.TT系統
TT系統的電源中性點直接接地,也引出有N線,而設備的外露可導電部分經各自的保護線(PE線)分別進行接地。其保護接地的功能可用圖3來說明。
如果設備的外露可導電部分未接地,如圖3(a)所示,則當設備發生一相接地故障時,外露可導電部分就帶上相電壓。由于故障設備與大地接觸不良,故障電流較小,通常不足以使故障設備電路中的過電流保護裝置動作來切除故障設備,這樣就增加了人體觸電的危險。
如果設備的外露可導電部分采取直接接地,如圖3(b)所示,則當設備發生一相接地故障時,就通過保護接地裝置形成單相短路電流I■■,這一電流通常足以使故障設備電路中的過電流保護裝置動作,迅速切除故障設備,從而大大減少了人體觸電的危險。
但是,如果這種TT系統中的設備只是絕緣不良引起漏電時,則由于漏電電流較小而可能使電路中的過電流保護裝置不動作,從而使漏電設備的外露可導電部分長期帶電,這就增加了人體觸電的危險。因此,為保障人身安全,這種系統應考慮裝設靈敏的觸電保護裝置,例如剩余電流保護電器(RCD)等。
3.IT系統
指電力系統的帶電部分與大地絕緣,或其中一點(通常為中性點)經阻抗與大地相連。電氣設備的外露可導電部分是接地的。
IT系統的電源中性點不接地或經阻抗(約l000Ω)接地,且通常不引出N線,因此它一般為三相三線制系統,其中電氣設備的外露可導電部分均經各自的PE線分別直接接地。這種系統中的設備如發生一相接地故障時,其外露可導電部分,將呈現對地電壓,并經設備外露可導電部分的接地裝置、大地和非故障的兩相對地電容以及電源中性點接地裝置(如采取中性點經阻抗接地時)而形成單相接地故障電流。如果電源中性點不接地,則此故障電流完全為電容電流,這種IT系統屬小接地電流系統。小接地電流系統在發生一相接地故障時,其三個線電壓仍維持不變,因此三相用電設備仍可繼續正常運行。
IT系統的一個突出特點是:當發生一相接地故障時,所有三相用電設備仍可暫時繼續運行。但同時另外兩相的對地電壓將由相電壓升高到線電壓,增加了對人身和設備安全的威脅。IT系統的另一個特點是其所有設備的外露可導電部分,與TT系統一樣,都是經各自的PE線分別直接接地,各設備的PE線之間無電的聯系。而且,一般情況下IT系統最好不要設置中性線。
(五)多種接地的兼容性
當多根接地極彼此間距離比較接近時,接地極間存在電流屏蔽效應,即靠近的接地極入地電流的流散相互受到排擠,由于這種屏蔽效應,使得接地裝置的利用率下降。因此,如果施工條件允許,可考慮彼此靠近的多種接地共用一個接地裝置,這個接地裝置應能滿足所連接的不同類別接地的所有要求。另外,從入地電流形成的電位分布可以看出,采用兩個或更多的接地裝置,如果相距不到20m,則接地電流在地中所產生的電位相互影響,達不到降低接觸電壓或跨步電壓的要求。
(六)保護接地的范圍
下列設備的外露可導電部分,除有特殊規定者外,一般都需要通過PE線進行接地:
1. 攜帶式及移動式用電器具(如便攜式照明燈具和手電鉆等)的金屬外殼。
2. 電動機、變壓器等的金屬底座和外殼。
3. 互感器二次繞組的一端。
4. 配電柜、控制柜、開關柜、配電箱的金屬構架以及可拆卸的或可開啟的部分;箱式變電站的金屬箱體。
5. 電力和控制電纜的金屬外皮和鎧裝,敷設導線的金屬管、母線盒及支撐結構、電纜橋架以及在金屬支架上所安裝的電氣設備的其他金屬結構。
6. 起重機的導軌和提升機的金屬構架。
7. 在非瀝青地面的居民區內,不接地或經消弧線圈接地和高電阻接地的系統中,無避雷線架空線路的金屬桿塔和鋼筋混凝土桿塔。
8. 室內外配電裝置的金屬構架和鋼筋混凝土構架中的鋼筋以及靠近帶電部分的金屬圍柵和金屬門。
9. 裝在配電線路桿上的開關設備及裝有避雷線的架空線路桿塔。
10. 電力電容器的金屬外殼。
三、PEN線保護
在TN-C系統中,將PE(保護接地)線和N(中性)線合用為一根線,稱為PEN線(保護接地中性線),同時承擔兩者的功能。在用電設備處,PEN線既連接到負荷中性點上,又連接到設備的外露可導電部分。
TN系統的電擊防護主要依靠過電流防護電器(例如熔斷器和低壓斷路器)切斷電源而實現。單相碰殼故障變成了單相短路(接地)故障,較大的故障電流使FU熔斷,切斷電源,實現了保護。
PE線和N線的功能本來不同,用一根PEN線來同時承擔兩者的功能,必然帶來一些技術上的弊端。
1、會讓電視機恢復最原始的設置,同時也會清除所有的個性化設置。如果電視機出了一些問題解決不了,可以嘗試恢復出廠設置來解決。
2、電視機在平常使用中要慎重選擇恢復出廠設置。如果非要恢復出廠,那么恢復出廠前,要考慮到恢復完以后可能帶來的一些影響。
(來源:文章屋網 )
中圖分類號:TV551文獻標識碼: A
前言
隨著經濟的發展帶來建筑業的進步,現在越來越多的高層建筑屹立在城市中。但是,基礎埋深的增加給施工帶來很多困難,尤其在城市之中,建筑密集、道路和地下管線縱橫交錯,很多情況下不允許采用比較經濟的放坡開挖,而需要采用人工的邊坡支護,才能進行挖土施工。
南京某科技園工程位于南京市邁皋橋地區,建筑面積64834m2,其中地下室面積為31553m2,單層地下室面積15274 m2。基坑開挖深度在11.7m ---12.5m之間。該工程支護結構采用鉆孔灌注樁加二層鋼筋砼支撐作,支護樁外側設置三軸深攪樁形式封閉式止水帷幕。坑內采用管井疏干地下水,坑外布設一定數量觀測井(兼做回灌井)。
一、施工準備階段的控制要點
1、設計管理
設計方案的合理性是直接影響深基坑支護工程成敗的關鍵因素,一個成功的深基坑支護設計方案應當經濟合理、安全可靠、施工技術可行。由于設計參數眾多,地質情況復雜,地質勘查無法探明地下實際情況等因素,使設計工作的難度加大。在基坑工程施工質量事故中,由于設計原因造成的事故占總數的43%。
出現設計問題的原因是:設計人員無相應設計資質,無證掛單設計,造成設計主題有問題。設計師設計經驗不足,設計時隨意取值,地質情況不熟悉的情況下盲目設計、地下水處理方法失誤、支護方案選擇不合理等。
要杜絕這個問題,首先在設計招標時要對投標設計單位的資質、設計師資質、業績認真審核,選擇有基坑支護設計資質的且有類似項目設計經驗的設計單位及設計師,防止無資質的掛靠人員入圍。圖紙設計完成后按照國家及地方要求嚴格按照要求進行施工圖審查。
2、施工專項方案審定
施工方案是用來指導施工項目全過程各項活動的技術、經濟和組織的綜合性文件,是具體指導施工的重要文件。深基坑支護及土方開挖應該按照要求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組織專家評審。但在目前,有些施工單位往往是照搬他人的方案;有的雖說是按具體工程的實際情況編制的,但控制要點不具體,措施針對性不強,基本上無指導意義。因此,施工單位應認真編制施工方案并嚴格按照要求報審,并組織專家會審。
二、深基坑支護施工、土方開挖過程控制要點
深基坑支護與土方開挖工程施工時應嚴格遵循“開槽支撐,先撐后挖,分層開挖,嚴禁超挖”的原則。
1、基坑監測
在建筑基坑施工中,由于場地地質和水文條件、荷載條件、結構的材料性質、施工條件及基坑周邊環境等各種因素的影響,完全從理論上準確預測基坑工程在施工中發生的各種情況是困難的。唯有通過在基坑工程施工全過程,進行嚴密基坑監測,才能獲得基坑支護結構、周圍環境變形等相關數據,以正確地指導基坑工程施工的各個環節;對可能發生影響基坑和周圍環境安全的不利因素,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措施;保證基坑工程的順利進行。
由于基坑開挖深度范圍土質工程性質較差。基坑開挖易產生側向變形和土體滑動,從而對周邊道路及地下管線產生的不利影響。故該工程監測重點為圍護樁深層水平位移監測、基坑周邊環境變形監測等。
2、基坑支護施工
該工程支護結構采用鉆孔灌注樁加二層鋼筋砼支撐,支護樁外側設置三軸深攪樁形式封閉式止水帷幕。
(1)鉆孔灌注樁控制要點:
本工程鉆孔灌注樁施工方法是:鉆機全斷面正循環泥漿鉆進成孔,正循環二次清孔,成樁工藝采用導管水下灌注砼法。
成孔控制:成孔過程中,要保證成孔的連續性,不要因其它因素,停頓時間過長,形成孔壁不穩定,對成樁質量產生不利影響。
泥漿控制:鉆進過程中的泥漿比重控制,以及鉆速調整,鉆進過程中應及時調整泥漿比重、膠體率等技術指標,由于本工程地表下10米范圍內的土質條件較差,本身造漿能力不足,可采用膨潤土造漿或外購優質泥漿。待穿過松散土層后可利用粉質粘土層自身造漿滿足樁孔護壁要求。
充盈系數控制:要求單樁充盈系數不小于1.10。為滿足該項要求,現場根據實際施工情況控制好鉆頭外徑的大小。
(2)立柱樁控制要點:
本工程立柱樁采用灌注樁內插鋼格構柱的形式,立柱樁成孔同普通鉆孔灌注樁,由于格構柱較重,孔內砼澆注前安放格構柱用吊機配合,并有效保證垂直度,同鋼筋籠焊接過程中,樁機機架上采用型鋼定位器,確保安放后的格構柱兩邊與支撐梁平行,進行砼澆注后,采用吊扶筋孔口固定,不得松動。鋼立柱應與灌注樁主筋進行可靠焊接,并進行整體吊放;為便于支撐鋼筋穿越鋼立柱,立柱方向應與支撐方向一致。
(3)支撐、圈梁及圍檁控制要點:
本項目支撐、圈梁及圍檁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時應注意鋼筋砼支撐和圍檁應同時澆筑,砼支撐與圈梁(圍檁)施工縫應設在支撐跨度1/3位置,并加強措施。施工圈梁時,樁頂應鑿至新鮮砼面,出露鋼筋應平直,并保證設計要求的出露長度,澆注樁頂圈梁時必須清理干凈殘渣、浮土、積水,應保證圈梁與支護樁連接牢固,不得造成連接處產生薄弱面。在施工過程中盡量少留施工縫,重新澆灌砼時,應將該施工縫鑿毛并清洗干凈,在界面用高標號砂漿濕潤后,繼續砼澆灌。
3、地下水位控制
為保證基坑開挖安全,在支護設計及施工時,應根據場地及周邊工程地質條件、水文地質條件和環境條件并結合基坑支護和基礎施工方案綜合確定地下水控制設施和施工。
本項目地下水位控制采用支護樁外側設置三軸深攪樁形式封閉式止水帷幕。坑內采用管井疏干地下水,坑外視止水帷幕施工質量基坑開挖后滲漏情況及監測情況布設一定數量觀測井(兼做回灌井)。
土方開挖前7天開始降水,將地下水位降至開挖深度以下3.0m左右。對于降水工程質量的控制,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在完成降水井施工且在正式進行抽水之前,首先要對靜止水位予以測量;其次,在抽水之后,需要每天對水位以及水量進行觀測和記錄的次數不少于3次;再次,當水位降低深度基本保持穩定時,還需每天對水位以及水量進行至少1次的觀測和記錄,并且結合水位以及水量的多次記錄,快速查找造成降水不正常的原因,針對具體的問題制定相應的處理對策,直到滿足降水深度要求為止。同時認真觀測降水當中砂的含量。若發現砂含量超標,必須立即采取有效對策予以降低。
4、土方開挖
土方開挖必須與專項施工方案一致,并遵循“開槽支撐,先撐后挖,分層開挖,嚴禁超挖”的原則。土方開挖過程中應重點關注以下要點:
(1)嚴禁機械碰撞工程樁、支護樁、支撐立柱、支撐及降水管井,遇有支撐立柱、降水管井、樁頂較高的工程樁,應先將四周挖空,以防止土的側壓力擠偏、擠斷立柱、井管、工程樁、自卸汽車嚴禁隨意在支撐上行駛,挖機在支撐區翻(挖)土時,支撐上必須覆土不少于50cm,且挖機下墊路基箱(箱底墊草袋等軟質材料)并停放平穩。
(2)應按照分層、對稱、均勻開挖、先撐后挖的原則開挖,嚴禁一挖到底,嚴禁野蠻施工,尤其是沿支護樁內側應分層分段開挖,挖一塊土方,支撐與圍檁施工立即跟上并及時將該段挖土支撐施工完畢,使土的側壓力逐步釋放,減少應力突然釋放對支撐體系的影響,同時避免整個基坑(支護)向一個方向位移。
(3)所有分層、臺階式開挖的斷面(放坡),都應保留一定的坡度,不陡于1:1防止土體坍方或側壓力過大(土層流塑)擠偏工程樁、立柱、降水管井、支撐,尤其是水平支撐兩側的土方應同時開挖(支撐不宜承受水平方向的側壓力),防止支撐變形、斷裂。
(4)土方開挖過程中,應加強基坑明排水工作,降水管井的周圍應略低于其它地方,及時將表面積水引到降水管井中抽除。
(5)土方開挖過程中,在下翻土的挖機應視土質情況確定是否鋪設路基箱或鋼板墊板,盡量減少機械行走時對支護體系、工程樁的影響。
(6)坑底應予留30cm土方人工清理,坑中坑邊坡(邊線)嚴禁超挖。
(7)土方開挖過程中,應及時將支護樁間土方清理干凈,防止坍落傷人。
(8)保護好埋設的各測點設施(圈梁頂水平位移點,深層位移點,應力檢測點、回灌井等)。
結束語
深基坑支護、土方開挖施工不在高層建筑主體施工范疇之內,因而,為進一步減少成本投入、加快施工進度等,建設單位通常會忽視深基支護施工管理。面對此種局面,我們應該在實踐當中,結合具體的深基坑支護施工要求,嚴格控制各個環節的質量,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高層建筑施工的質量和安全。
參考文獻
[1]林樹榮.深基坑支護施工注意事項的要點分析[J].建筑安全,2012
[2]鄧漢強.淺談高層建筑深基坑支護施工管理[J].才智,2011
[3]田鴻昊,李亮.高層建筑深基坑支護施工管理分析[J].華章,2010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職業教育有了長足的發展和新的成就,但是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和民眾對優質職業教育的期望還存有很大的距離。毋庸置疑,我國的職業教育正處于“十字路口”的轉型與選擇關鍵時期。其中最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就是消除職業教育發展過程中的“認知赤字”,即單純性“就業導向”和“技能培養”的片面性追求和取向,忽略了職校學生的個性素養(“素質教育”的同義語)和終身發展基礎性的教育價值取向。世界職業教育的成功經驗,更多的是“職業導向”和“終身發展”的個性化的價值追求;職業教育的旗幟上印刻著“體面就業”、“終身發展”和“幸福生活”等關鍵詞。為此,職業教育領域的有識之士進行了探索、實踐和創新。
蘇州工業園區工業技術學校王乃國校長和同仁們,數年來苦心經營,依托蘇州工業園區的產業發展優勢,聚焦學生發展的基礎性和結構性的教育問題,發展和提煉出“IPQ教育模式”,其旨意在于:以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為核心,實施量體裁衣的個性化教育,為每一個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IPQ教育模式秉承的教育思想是“使無業者有業,使有業者樂業,使有志者創業”;IPQ教育模式的實施策略是“因材施教”,即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能力、方法和態度等)、興趣、愛好、特長、自我認知、發展需求、成長背景等基本情況,開展生涯導航(包括學業生涯和職業生涯);IPQ教育模式的評價則力求差異性、參與性和發展性評價有機結合;IPQ教育模式推行的管理為企業經營模式與學校教育管理模式互為一體,通過教學管理創新、德育創新、師資建設、信息化建設、文化建設、基礎能力建設等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滿足和體現IPQ教育模式的目標達成。
現今,我國中等職業教育學校改革和發展呈現多種模式和改革探索經驗,成功經驗證明:中等職業教育只有滿足兩種教育需求,即“就業準備教育”和“升學準備教育”,方能為學生終身發展和多次就業提供有力支撐。殊不知,如今的勞動力市場“供大于求”,職業結構變化則愈加“不可確定”,而IPQ教育模式的潛在效能將是:為學生面對職場變化要求和面臨多次就業選擇的可能,創造“終身享用的財富”(職業素養)和幸福生活的基礎性能力。所謂辦學特色,就是讓更多的學生通過學校環境的學習、生活和體驗,享用到其成長、發展的基礎性幫助與獲得“基礎學力”等保障性的支持。IPQ教育模式的真諦就在于以“職業素養”為本質內涵的“職業個性素質教育”。
概而言之,蘇州工業園區工業技術學校創建的IPQ教育模式,不僅是我國中等職業教育扎實推進素質教育的一種成功范例,更是一種職業教育的結構性改革和探索。IPQ教育模式的持續發展與驅動力得益于學校的文化建設。如教風建設堅持“有教無類,教做合一”,學風建設貫徹“敬業樂群,強學力行”,注重確立開放、民主、和諧、進取的文化精神,營造“學校環境中的企業,企業環境中的學校”,為IPQ教育模式的持續發展鋪墊了深厚的文化土壤。
(作者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作者簡介:吳益飛(1980-),男,大學本科,中學一級.
題目一個排球場總長18m,設網高為2m,運動員站在離網3m的線上,正對網前跳起將球水平擊出,若擊球點的高度小于某一值,那么無論水平速度多大,球不是觸網就是出界,試求這個高度?(g取10m/s2).
解析
如圖1所示,設當運動員站在離網3m的線上正上方h高度時水平擊球,球恰好越過攔網并且落在對方的邊界線上.
從拋出點到球網的上邊界所用時間t1,則:
h-2=12gt21(1)
從拋出點到對方的邊界線上所用時間t2,則:
h=12gt22(2)
因為水平方向為勻速直線運動,排球從拋出點到邊界線的水平距離是12m,可以得出t2=4t1,由(1)和(2)式得:
h-2h=116
解得h=3215m此時對應的平拋初速度v0=1526m/s
通過以上分析找到了既恰好越網又剛好能打在對方的邊界線上的臨界擊球點的高度,即h=3215m,那么擊球點的高度低于這個值,為什么排球不是觸網就是出界呢?筆者用兩種方法進行分析,具體過程如下:
方法一:
在擊球點的高度h降低后,如果不增大擊球的水平速度v0,那么排球就一定會觸網,所以要使排球在擊球點位置降低后不觸網就必然要增大排球的水平初速度.
在增大了水平速度這一條件下,再來看豎直方向,平拋運動在豎直方向是勻加速直線運動,因為降低了擊球的高度,使得排球到達球網上邊界時的豎直分速度vy0變小,而從球網的上邊界到地面的豎直高度h并沒有改變,對這個過程的Q直方向可以列出:
h2=vy0t+12gt2
h2不變,vy0變小,得出排球從球網上邊界到對方邊界線所用時間變大,根據水平位移x=v0t,在v0和t都變大的情況下,水平位移x必然變大,即排球出界.
方法二:
設排球從擊球點到地面所用時間t1,從擊球點球網上邊界所用時間t2,如圖1所示得:
h=12gt21(1)
12=v0t1(2)
h-h2=12gt22(3)
3=v0t2(4)
由于擊球點到球網的水平距離與擊球點到對方邊界線地面的水平距離之比是4∶1,所以時間t1∶t2=4∶1,聯立(1)、(2)、(3)、(4)各式,解出h=1615h2
要讓排球不觸網的條件是:h2>2m,則排球擊球點的高度h>3215m.
若擊球點低于這個高度,同時想讓排球不觸網那就必須增大排球的初速度,接下來用vy-t圖象對豎直方向的運動進行分析:
設排球從擊球點到球網的上邊界所用時間為t1,從球網上邊界到對方地面出界線位置所用時間為t2,由于擊球點到球網上邊界的水平距離與從球網上邊界到對方地面出界線位置的水平距離之比為1∶3,因為平拋運動在水平方向是勻速直線運動,則排球通過這兩段過程所用時間之比恒為1∶3,即vy-t圖象中t1∶t2=1∶3.(如圖2所示)
由vy-t圖象可知排球在豎直方向上的運動:當擊球點的高度下降后,則排球從擊球點到球網上邊界的時間t1必然會減少,設減少量為t,因為水平方向上是勻速直線運動,所以這兩段過程所用時間之比不變,即從球網上邊界到對方的邊界線所用時間也會減少t.
由圖象可以看出,左邊的陰影部分面積代表擊球點下降的高度,這個過程當中的從球網上邊界到對方邊界線的過程排球向下運動的位移比原來下降的高度要減少,減少量為圖象中右邊的陰影部分面積,這就證明了當排球到達對方邊界線的正上方時,排球還在空中并沒有落地,所以得出,當把排球擊球點的高度降低后,加大了擊球時的水平速度,使得排球能越網但同時排球也一定越過了對方的邊界線.
小結:
【中圖分類號】G1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158(2012)10-0431-01
創意產業是以文化創意為核心內容,以科技創新為重要支撐,以知識產權的運用為載體的知識密集型產業,是低碳經濟的綠色產業。創意產業的發展程度已經成為衡量文化產業先進性的重要尺度,創意產業所孕育的創新和創意,更能成為文化產業提升綜合競爭力的重要資源,是我們加快轉型發展不可或缺的動力機制。
創意產業的發展必然涉及知識產權保護的問題。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的《決定》提出:“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加大對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弘揚民族優秀文化的產業支持力度,打造知名品牌。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依法懲處侵權行為,維護著作權人合法權益。”知識產權保護是創意產業產生和存在的基礎,知識產權的運用是創意產業發展的不竭動力。我們今天再一次提出創意產業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就是要為創意產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使其在產業發展初期就進入良性發展軌道,為日后的快速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我國知識產權相關法律法規對于創意產業的保護已經有較多的形式和措施。《著作權法》、《專利法》和《商標法》,加上《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等相關條例規定,共同構成了我國創意產業知識產權保護體系。這些法律法規基本上涉及了我國創意產業相關子行業,但法律體系仍不健全,在解決各類侵權案件中的實際作用和完備性需要進一步提高。陜西具有深厚的文化資源優勢和突出的科技資源優勢,這些優勢都為陜西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保障。近幾年,陜西省政府陸續出臺了《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知識產權工作的若干意見》、《陜西省專利保護條例》、《陜西省知識產權戰略綱要》、《陜西省知識產權專項戰略》和年度《知識產權戰略推進計劃》、《關中、陜北、陜南十一市(區)知識產權協作協議》等地方性的法規來保護創意產業的知識產權,并采取優惠政策來調動文化企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西安市舉辦知識產權與陜西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論壇,交流研討知識產權和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深層次問題,對于充分開發利用陜西文化資源,發揮陜西的科技優勢,促進陜西創意產業的發展,發掘知識產權工作的內涵,都具有積極的意義。從陜西的情況來看,各類知識產權形式的擁有量明顯的提高,知識產權服務體系也逐步完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大力改善,知識產權事業的快速發展為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創意產業知識產權問題必須由知識產權及知識產權制度來予以規范和調整,權利人的合法權益也必須通過知識產權法律法規來進行保護。因此,發展創意產業更需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以保障創意主體的合法權益,激發創意企業的創新活動。
第一,圍繞創意產業鏈的各個環節,由政府部門牽頭并結合實際經驗,系統制定適合產業鏈各個環節的知識產權保護策略,并且按照創意產業各子行業的特點制定專門的保護辦法,形成知識產權保護政策體系。在創意成果的開發階段,政府部門應鼓勵創作者盡快進行版權登記,通過版權行政管理機關的版權登記進一步明確版權的歸屬,并對已經申請知識產權保護的創意產品進行專利保護。在創意產品銷售階段,應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侵害創意產品知識產權的行為,并制定相應的懲罰措施。同時,政府部門應進一步簡化司法程序、提高辦事效率,從而有效的增加侵權成本,抑制侵權發生。在創意產品消費階段,應著力打擊市場侵權行為,在嚴懲盜版的同時,逐步提高消費者的產權保護意識,保證市場秩序的良好運行。創意產業各子行業對知識產權保護的需求不同,應研究制定適合出版、動漫游戲、廣告、影視等行業的保護制度,全方位、多角度的將其納入保護范圍。
第二,整合現有的知識產權相關管理部門的職能,提高知識產權管理效能,加強創意產業知識產權專業化的組織和監管。針對當前知識產權多頭管理的現狀,盡快實施統一的管理,將與創意產業相關的著作權、專利、商標等保護形勢合為一體,提高管理效率,擴大管理范圍。同時,逐步完善知識產權的綜合執法體系,加大知識產權保護的執法監督力度,切實保護創意產業知識產權所有者的利益。新時期網絡盜版侵權案件占全部版權案件的比重越來越大,網絡數字化盜版暴露出的問題也更為棘手,面對新形勢、新問題相關部門應采取更加切合實際的保護措施。
苦中作樂 勇攀高峰
從實習醫生到住院醫師,再到主治醫師,陳灝珠在中山醫院設施簡陋的集體宿舍里,一住就是6年。好學的他博覽群書,心無旁鶩地撲在醫療、教學、科研第一線。在緊張的臨床工作之余,陳灝珠還撰寫并發表了大量學術論文和病例討論總結。與此同時,陳灝珠還積極響應醫院號召,先后參加了為治療血吸蟲病的醫療隊、抗美援朝醫療隊、貴州巡回醫療隊和云南抗震救災醫療隊,并多次立功和受到嘉獎。如今,每當回憶起自己當住院醫師時的受訓經歷,陳灝珠都充滿了感激之情,他認為自己扎實的大內科基礎和嚴密的臨床思維都得益于當時的嚴格訓練。
改革開放以后,陳灝珠的事業迎來了久違的春天。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陳灝珠有了施展才華的廣闊舞臺和前所未有的機遇。1978年,陳灝珠晉升為內科副教授,并被任命為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設于中山醫院內)副所長。兩年后,他被破格晉升為上海醫科大學內科教授。1984年至今,陳灝珠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心研所)所長,為心研所的創建和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從醫60年來,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陳灝珠一直恪守一個知識分子和優秀醫生的品德,清清白白做人,孜孜不倦工作,在心臟病流行病學、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血脂異常、高血壓、心肌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心血管疾病的超聲診斷和治療新技術等研究領域做出了卓著貢獻。1997年,陳灝珠光榮地當選為我國內科心血管病領域第一位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灝珠最常說的一句話是:“醫生這個職業是苦中作樂。”在不盡如人意的生活中,患者的康復能幫助醫生排解愁苦,使自己能用寬廣的心胸對待生活,更懂得生命和愛的珍貴。
仁心仁術 心系病家
作為國內知名的心血管病專家,每天找陳灝珠看病的患者很多。其中不乏政府要員、企業界知名人士和外國友人,但更多的是從全國各地慕名而來的普通患者。他對患者全部一視同仁,看病時非常認真仔細,關心體貼。除日常工作外,陳灝珠還經常收到全國各地患者的求助信,以及一些遇到臨床難題的同行寫來的信。雖然回信占去了陳灝珠大量的業余時間,但他卻毫無怨言。
陳灝珠認為,一個合格醫師所應該具備的條件,首先應當是責任心,要把患者當作一個與你一樣的獨立而有尊嚴的人。對患者有責任感,關心患者、同情患者的醫師,會以患者為中心去考慮問題,也會在與患者的交談和觀察中尋找出更多的臨床問題,真正幫助患者解決問題。不關心患者,把患者看作時“問題”或等待修理的“生命機器”,那么即使你有再豐富的醫學基礎知識和臨床技能,也不可能成為一個好醫師。陳灝珠常告誡學生,前輩教授最看重什么東西?他們流傳下來最珍貴的是什么東西?那就是他們身體力行,把患者當作親人。其次,行醫者一定要嚴謹,對患者態度要好,時刻牢記醫療工作是“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來不得半點馬虎。第三,技術要精益求精。一個醫生,態度很好,做事也非常認真,但技術不夠高明,不能替患者解決問題,還是沒有用。
著書育人 甘為“人梯”
在60年的教學生涯中,陳灝珠承擔了包括臨床醫學院、預防醫學院、藥學院、留學生班等有關內科循環系統疾病和診斷學的教學任務,無數醫學院學生聆聽過他的講課。陳灝珠學識淵博,上課從來不照本宣科,備課充分而仔細,講解簡明扼要、條理清晰、通俗易懂。在教學的同時,陳灝珠還教育學生要愛護患者,不要把患者視為實習的工具,而應把他們看作是幫助自己學習的朋友和不幸患病需要自己幫助的親人。
陳灝珠為人友善、溫文爾雅、治學嚴謹、誨人不倦。他鼓勵學生多參加學術會議,增長見識、開闊視野;指導他們用英語書寫論文,申請各級科研課題;鼓勵學生出國深造,并力邀外國專家來華講學,加強國際交流;堅持用英語教學查房,幫助住院醫師提高英語水平;支持學生撰寫論文,并堅持讓學生作為第一作者署名,他自己放在最后。與此同時,他還通過舉辦各類全國性的進修班,以推廣心內科診療進展,為全國培養專業人才,提高我國在心血管病診療的整體水平。
在教學、科研和臨床工作之余,陳灝珠還主持編寫了許多講義、教材和專業書籍,如高等醫學院校教材《內科學》,以及《實用內科學》《實用心臟病學》《心血管病診斷治療學》《心臟導管術的臨床應用》等。他認為:“著書為后學,把自己的經驗傳下去,也是表達自己臨床經驗、科研成果的好機會。”
2007年,時值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80周年校慶之際,陳灝珠在夫人和女兒的幫助下,籌資100萬元,成立了復旦大學陳灝珠院士醫學獎助學金,支持醫學院貧困學生完成學業。
關注科普 熱心公益
人工智能是研究使用計算機來模擬人的某些思維過程和智能行為的學科。人工智能從誕生以來,理論和技術日益成熟,應用領域也不斷擴大。隨著我國“互聯網+”戰略計劃的不斷推動與發展,人工智能成為新的發展方向,并已進入會計信息化領域。人工智能的互聯網記賬平臺將完全實現從基礎資料的輸入、審核、記賬、分析的全自動過程,算賬、記賬和報賬等工作將不再由人工完成,傳統會計工作將受到巨大的沖擊。《基礎會計學》課程作為會計學、財務管理、審計學方向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對會計學科的整體認知和學習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該課程內容設計一直是以核算為主,也可以認為《基礎會計學》其實就是會計核算的基礎,這種設計并不科學,因為它沒有體現整個會計學科的基礎,特別在人工智能涉入會計行業、會計核算功能弱化的情況下,這種內容定位和設計顯得片面和不足。《基礎會計學》課程如何與時俱進,如何讓會計專業初學者更全面認知和了解會計學科,重新定位和改革《基礎會計學》課程內容變得勢在必行。
一、目前《基礎會計學》課程內容設計存在的問題
(一)會計職能介紹不全,初學者對會計功能認識不足學完《基礎會計學》課程學生的普遍認為會計就是一個賬房先生的角色,圍繞著記賬、報賬、算賬內容開展工作而已。其實會計職能遠非如此,除了核算還有重要的管理和監督職能,而教材內容多數對管理職能一句代過,學生從思想認識上形不成對整個會計學科的認知和理解。職能介紹不足,學生對整個會計功能認知缺失,到底會計能干什么并不明確,圍繞核算花太多時間,功能學習過少。
(二)與后續知識體系不連貫,知識點前后脫節
會計專業課程第一學期開設《基礎會計學》,第二學期開設《中級財務會計》。而《中級財務會計》中涉及實際利率等知識點時,實際利率如何計算,大部分教材內容都是直接給出實際利率,簡化帶過,無法讓學生對這個利率取得原由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究其原因就是,《基礎會計學》根本就缺少時間價值概念內容,這個知識點一般都安排在第三學期的《財務管理》課程才開設,這就造成學習思路脫節,知識點前后不連貫的問題。
(三)理論與實際應用聯系不足
《基礎會計學》理論知識詳實,但實踐應用嚴重不足,在講授主要經濟業務的會計核算處理內容時,雖有案例,但多數是以各個知識點為主的獨立案例,缺乏企業完整業務之間的系統聯系,理論與實踐應用嚴重脫節的設計非常不利于學生學習。
(四)缺乏人工智能應用
目前該課程人工智能內容完全不涉及,仍然停留在手工模擬做賬階段。
(五)對會計職業的發展認知缺失
該課程內容設計沒有涉及會計職業發展、會計崗位職能、我國會計準則體系形成發展等知識點,學生對從事會計行業,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和各種崗位職能嚴重認識不足。
二、《基礎會計學》課程新定位思考
充分應用人工智能,注重會計思維的培養,以實際企業完整業務為主線,加入部分管理會計職能、電算化功能和稅收知識,將會計核算、會計管理、納稅操作、會計電算化多知識點有機融合,具體有以下幾點:一是與人工智能相結合,將《基礎會計學》課程與《會計電算化》課程相融合。二是增加行業發展、職業規劃、崗位職能、職業道德內容,將《基礎會計學》課程與《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課程相融合。三是增加會計管理職能知識點,將《基礎會計學》課程與《初級財務管理》課程部分內容相融合。四是增加納稅知識點,將《基礎會計學》課程與《初級經濟法》、《納稅申報》課程部分內容相融合。
三、《會計學基礎》課程改革思路
(一)教學內容改革,采用模塊化
1.會計基礎知識模塊:(1)會計概念、對象、目標、發展史;(2)會計的職能:核算、監督、管理職能;(3)會計法律制度、會計管理體制;(4)會計機構與會計人員;(5)會計的職業發展。2.會計核算職能模塊:(1)會計核算的基礎假設與會計基礎、信息使用者及質量要求、會計準則體系;(2)會計要素、會計等式;(3)會計科目與賬戶;(4)會計記賬方法;(5)會計憑證的審核、傳遞、保管;(6)對賬與結賬、錯賬查找與更正、會計賬簿管理;(7)電算化條件下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報表集成模塊(含資金籌資業務、資金運用———采購、生產、銷售、利潤分配、納稅處理等);(8)財產清查。3.管理職能模塊:貨幣的時間價值(含復利現值和終值、單利現值和終值計算)。
(二)教學計劃改革
會計學專業教學計劃中,因為《會計學基礎》融合了《會計電算化》、《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初級財務管理》課程的部分內容,原來安排在第二、三學期的相關課程應與該課程做整合處理。
1引言
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 加快高等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中指出:“中央在100所示范院校中,選擇500個左右辦學理念先進、產學結合緊密、特色鮮明、就業率高的專業進行重點支持。形成500個以重點建設專業為龍頭、相關專業為支撐的重點建設專業群,提高示范院校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服務能力。”因此,專業群建設是高職院校的核心競爭力之一,也是學校持續健康發展的保證,對高職院校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專業群的概念及其課程體系建設內容
2.1專業群的概念
就高職院校而言,所謂專業群,就是由一個或多個辦學實力強、就業率高的重點建設專業作為核心專業,若干個工程對象相同、技術領域相近或專業學科基礎相近的相關專業組成的一個集合。
我院經濟與管理系現有專業中包括會計與審計、會計電算化、會計電算化(基建會計方向)和金融管理與實務等四個專業(方向)。顯而易見,會計電算化和會計與審計專業同屬于財務會計大類,而金融管理與實務也屬于經濟類專業,且與會計電算化、會計與審計專業存在諸多共享資源,鑒于此,本著龍頭帶動、共同發展的思想,可初步構建以會計電算化專業為核心,帶動及輻射會計與審計、金融管理與實務專業的會計專業建設群。
2.2專業群課程體系要求
專業群建設內容包括人才培養體制、課程體系、師資隊伍、實訓體系、信息化建設資源、社會服務能力等諸多方面。其中,課程體系建設應根據專業群所面向的特定“服務域”,明確各專業之間的依賴關系,深入分析專業群內核心專業與相關專業和課程的共性與差異性,圍繞核心崗位的工作領域構建專業群核心課程,按照核心崗位涉及的工作內容確定課程內容,形成公共平臺與多個專業方向彼此聯系、相互滲透、共享開放的課程體系。以保證專業群的基本規格和全面發展的共性要求的“平臺”課程和實現不同專業(方向)人才分流培養的“模塊”課程為主要形式,按照由簡單到綜合、由易到難,分級別開發的原則,進行核心課程群的整體設計。通過課程群的底層共享,中層分立,高層互選,凸顯專業群的適應性,發揮專業群在拓展新專業(或專業方向)方面的集群優勢。
“平臺”課程是根據專業群對高等技術應用性人才所必備的共同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以及各專業技術的共性發展和學科特征要求而設置。由公共課和職業技術基礎課組成。“模塊”課程則是根據不同的專業(或專門化方向)而設置,由體現專業(專門化方向)特色的課程組成。
3我院會計群專業課程體系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3.1我院會計群專業課程設置現狀
以2011級為例,我院會計群各專業課程設置如下:
會計與審計專業和會計電算化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相同,分別為:珠算與點鈔、管理學、統計學、經濟學、基礎會計、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會計電算化實務、EXCEL在財務中的應用和經濟法概論;
會計電算化專業的專業課分別為初級會計實務、經濟法基礎、成本會計、審計學、財務管理、ERP在財務中的應用;與之相比,會計與審計專業的專業課包括初級會計實務、經濟法基礎、成本會計、審計學、財務管理和審計理論與實務;
會計與審計專業和會計電算化專業的專業選修課相同,包括市場營銷學、證券投資學、管理會計和財經應用文寫作;
會計電算化專業的專業技能實訓包括計算機上機實踐、會計專業技能訓練、ERP沙盤模擬實訓、基礎會計課程設計、成本會計實訓、初級會計實務實訓、會計實訓和會計電算化實訓。與之相比,會計與審計專業的專業技能實訓刪減了成本會計實訓,增加了審計實訓;
金融管理與實務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包括管理學、統計學、經濟學、基礎會計、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會計電算化、金融學和市場調查與預測;其專業課包括證券投資學、珠算與點鈔、保險學、商業銀行業務管理、期貨市場導論和理財規劃;該專業的專業選修課包括經濟法概論、電子商務概論、EXCEL在財務中的應用、財經應用文寫作、商務談判與推銷技巧和財經應用文寫作;其專業技能實訓則為計算機上機實踐、會計專業技能訓練、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設計、會計電算化實訓、證券投資模擬實訓、保險業務實訓、商業銀行業務實訓、理財實訓和電子商務實訓。
3.2存在的問題
由上述課程體系可以看出,三個專業之間已存在一定的平臺課程,如基礎會計、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會計電算化實務。每個專業均具備一到兩門專業特有課,如會計與審計專業的審計學、審計理論與實務,會計電算化專業的ERP在財務中的應用、金融管理與實務專業的金融學、市場調查與預測。此外,三者之間也具備一定程度的專業互選課程。上述內容為會計專業群課程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不容忽視的是,此課程體系設置仍存在如下問題:
3.2.1課程設置學科色彩濃厚,崗位能力培養欠缺
專業群內各專業課程基本沿用本科院校課程體系,而非按照會計崗位進行設置,在知識編排上學科邏輯結構嚴密,系統完整,每門課程自成體系。這種課程對培養學科型人才是適用的,而對于培養滿足某一財經職業崗位需要的應用型人才則不適用,而后者恰恰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同時,各專業課程的理論課和實訓課分開進行,無法充分實現會計崗位的能力培養方向。
3.2.2模塊課程與專業聯系不緊密,專業能力趨同
會計與審計專業的《審計理論與實務》和《審計學》兩門課程部分內容重復,而該專業學生應掌握的相關企業內部控制知識缺乏;會計電算化專業的學生應該具備電算化實施、維護等專業技能,故此,應培養學生對SQL程序的掌握能力,而該專業設置的《ERP在財務中的應用》并不能達到該要求,導致會計電算化專業和會計與審計專業趨同,二者之間的專業特色不明顯。
4 改革建議
針對上述現狀及專業群課程體系設置要求,我院會計專業群課程體系建設應從以下方面進行著手:
4.1 以崗位為單元,分段培育,實現崗位技能培養層次化
以崗位為單元設置課程體系,在崗位能力培養過程中,以專業群內各專業的共性和差異性為切入點,通過“底層共享、中層分流、高層互選“課程設置,逐步實現各崗位的基本能力、技術能力、專有能力和提升能力的培養。
崗位人才培養的過程分為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崗位基本能力培養。以“考證”為中心,通過開設共享核心課程,培養會計群崗位的基本能力,為后續的技術能力培養奠定良好的專業基礎。教學時間為第一學期。
第二階段:崗位技術能力培養。以崗位為模塊,通過開設共享基本課程,采取“理論+實訓”教學方式,在課堂、校內實訓基地和校外實訓基地交替完成各專業共有崗位的技術能力培養,教學時間為第一學期和第二學期。
第三階段:崗位特有能力培養。以會計群內各專業特有課程為模塊,通過中層分流,推動各種技能認證考試,培養各專業特有崗位的特有能力,教學時間安排在第三和第四學期。
第四階段:崗位提升能力培養。以初級會計職稱考試為依托,通過高層互選課程的設置,實現各崗位能力的提升培養。教學時間為第四學期。
第五階段:崗位實踐能力培養。通過頂崗實習并撰寫頂崗實習報告,促進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實現崗位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學時間為第四學期和第五學期。
4.2 以崗位能力培養為主線,完善課程體系
按照企業會計工作崗位的要求,重組課程體系,明確課程對應崗位及各崗位知識點,使學生掌握各崗位所需的技術能力,從而適應企業發展變化對會計人員技能的要求。
具體而言,針對目前會計電算化專業特色課程欠缺現狀,通過增設《SQL基礎教程》及相應實訓課,增強會計電算化專業特有能力,形成專業群內各專業均有特色課程的新局面。以崗位技能為標準,通過對現有課程的刪減、,形成以《基礎會計》、《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和《會計電算化》為核心、共享平臺課程、分流模塊課程體系布局。課程體系及對應的崗位能力如下圖:
4.3 以崗位流程為單元,改革教學方式
教學方式方面,重視工作過程導向和任務驅動的運用,按照崗位所需技能設置教學內容,采取“理論+實訓”同時進行的教學方式,強化學生的崗位意識,實現崗位技能訓練全程化。改變現有手工實訓和電算化實訓相脫節現象,通過啟用現有用友和金蝶財務軟件的各子模塊,結合各崗位手工實訓,實現各崗位手工實訓和電算化實訓的同步進行。
4.4 以職業標準為依據,改革考核方式
改變現有固化的考試或考查方式,以各崗位的職業標準為依據設置專業課程考核標準及考核方式。探索同一課程由封閉式考試和開放式考核相結合的成績評定方式,其中,開放式考核方式采取情景設置方式,由學生根據情景資料,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情景要求任務,該考核人員由教師和企業人員擔任。
5結束語
通過上述改革,我院會計專業群將形成“平臺+模塊”課程體系,在實現各專業共有技能培養的同時,凸顯專業群的適應性和拓展性,從而為學生日后的職業生涯奠定堅實且健全的專業基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