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衛生管理檔案匯總十篇

時間:2023-07-03 16:08:3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職業衛生管理檔案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職業衛生管理檔案

篇(1)

自2007年以來,新一輪的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在全國范圍內蓬蓬勃勃地開展起來,改革的目標聚焦“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至目前,改革已進入深水區,在解決廣大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同時,產生了大量的檔案信息資料。但由于受地域、歷史、經濟、文化等條件影響,各省區市進展不均衡,在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的縣級以下基層醫療衛生系統,醫療技術以及管理水平相對滯后,這些檔案資料大量地以紙質形態存在,在群眾調閱醫療文書檔案時,紙質檔案管理模式的局限性日益顯現。作為社會信息的重要門類,醫療衛生檔案在飛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要積極主動響應“互聯網+醫療”的需要,力推衛生優質資源共建共享,創新醫療衛生行業檔案管理的理念、模式、手段、載體等,以“區域衛生信息化平臺”為技術支撐,嘗試建立檔案“雙軌制”管理模式,即紙質檔案和數字檔案并存的管理模式。

一、醫療衛生檔案“雙軌制”管理是衛生事業發展的時代要求

醫學科學是集知識性、理論性、實踐性和探索性于一體的科學,隨著經濟的發展,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醫療衛生檔案管理范疇愈來愈廣泛,不僅僅有公眾熟知的病案、病歷、檢查報告單等醫療文書檔案,亦有醫療衛生單位管理過程中產生的文書檔案、人事檔案、財務檔案、醫療器械管理與維修檔案、院內安全管理檔案等。還有隨著衛生事業的發展,精細化管理衍生出的重大新發傳染病(如SARS,埃博拉疫情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衛生應急、居民健康、65歲老人體檢、慢性病管理等檔案,門類繁多,量大面寬,這些檔案在形成的過程中有絕大一部分既有紙質的,也有電子的,這就為“雙軌制”的管理提供了基礎條件。當前醫院在診療活動中產生的主要檔案資料都是采用紙質材料為載體進行保存,但在飛速發展的信息時代,紙質材料易于老化的弊端日益凸顯,于是電子檔案應運而生,各級醫院采用掃描儀或數碼相機等數碼設備對紙質檔案進行數字化加工,將其轉化為存儲在磁帶、磁盤、光盤等載體上并能被計算機識別的數字圖像或數字文本。而對于紙質檔的查閱、檢索,也基本告別手工操作,實現數字化。

二、醫療衛生行業紙質檔案的原始憑證作用不可替代

紙質檔案的原始性特征,使其在法治社會成為最具權威性的法律憑證。醫療衛生行業所涉諸如患者就診卡、病歷、住院病案、醫保卡以及出生醫學證明等,都是在醫療衛生行業業務工作過程中形成,并記錄保存的重要原始憑證,若是缺乏妥善保管,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困擾。如:一個人的出生醫學證明就是他的第一份檔案。它記錄了出生的時間、性別、體重、健康狀況、是否順產、父母情況、接生的醫院、醫生、家庭住址,甚至小腳印等。在辦理戶口登記、撫養權確定或變更、出國留學時,會作為重要材料進行提供,一旦缺失將寸步難行。再如:在醫療糾紛發生時,使用最為普遍的,最具法律效力的就是患者的病歷、處方、病案等等,包括診療過程中產生的檢查單、化驗單,開出的票據,甚或是掛號單、出診單等都可能成為重要的憑證,這些目前除部分以紙質與電子形態并存,大部分以紙質形態保存,作為最原始的憑證其作用不可替代。

三、醫療衛生行業電子檔案是互聯網時代醫療服務發展的現時產物

以網絡為依托的衛生信息化建設成為了衛生事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工程,醫療衛生檔案信息面廣、利用頻率高,群眾特別關注。為了適應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要求,為群眾提供更加便利的條件,各醫療衛生單位管理依賴于先進的醫院管理系統軟件,開發利用高效的查詢系統,給患者群眾提供便利和快捷的查詢功能,滿足群眾對醫學檢查結果查詢的需求。為了改善醫療服務,各級醫院積極推行電子病歷、建立互聯互通信息庫,提供診療信息、費用結算等服務,實現醫院科室間、醫務人員間以至于不同醫院之間的互動與互補。陜西省2015年啟動建立以居民健康檔案、電子病歷和全員人口數據庫為核心的“區域衛生信息化平臺”,從高層設計強力推進數字信息化工程。隨著信息化的推進,諸如綜合管理、婦幼保健信息管理、干部保健信息管理、免疫規劃、慢性病管理、衛生監督管理、新農合異地結算、醫療機構經濟運行監管、區域合理用藥等應用系統會被開發并應用,衛生管理者、醫務人員在使用這些系統時,每一個行為都會留下痕跡,形成電子信息數據。這些都是醫療衛生工作充分發揮電子信息產品“可共享性”“存儲的高密度性”以及“信息的可操作性”特性的具體表現,所產生的電子文件存放起來,無需轉化成為紙質形式,但卻是醫療衛生管理或醫院診療活動的唯一憑證,后期即成為備查的電子檔案。診療活動中還有一些特殊類型的電子文件,諸如視頻、音頻、多媒體等,并不能徹底還原成紙質文件輸出。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利用計算機操作、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電子文件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將需要永久保存的電子檔案資源妥善留存,與紙質檔案相互參考,以備查證。

篇(2)

1.做好事業單位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

檔案管理工作是每個事業單位的一項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基礎性工作。檔案不僅是事業單位工作的查考依據和生產生活的參考資料,同時也是維護單位與職工正當權益的憑證。《干部檔案工作條例》對檔案的內容及收集、整理、分類和利用,都作出了明確的規定,要求各部門結合實際,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檔案管理工作對于推動各級事業單位抓經濟發展、促精神文明建設、維護群眾正當權益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規范管理科技檔案,實現科學技術向生產力的轉化,從而進一步發展生產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目前我國事業單位檔案管理現狀

2.1對檔案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檔案工作是一項細致、平凡而繁瑣的工作,不容易顯現功績。長期以來,相當一部分工作人員包括部分主管領導干部,對檔案管理特別是科技檔案管理,在認識上存在誤區。認為檔案管理就是“看好堆”、“守好攤”,不丟失、泄露,能應付查檔、外調等就已足夠。因此忽視了檔案管理的重要性,形成了“說起來重要、排排號次要、一忙就忘掉、用起來需要”的惡性循環態勢。

2.2長期沿用陳舊的管理模式目前事業單位的檔案管理方法多局限于看堆式的手工模式,已明顯滯后于人事制度、財務制度等改革進程,沒有完全實現電子錄入、數據庫管理等信息化手段,導致信息化程度低,浪費人力、物力,出現檔案損壞,管理成本較高等現象;檔案收集制度過分呆板,主要依賴行政方法,但伴隨著事業單位職能的不斷轉變,檔案收集難度也越來越大;檔案的收集范圍與相關制度規定存在差距,尤其是對離任審計、任前公示等材料的收集整理存檔,尚沒有明確規定,缺乏操作的依據。

2.3普遍存在被動式服務現象檔案管理部門習慣于較為被動的服務模式。作為檔案管理人員,應該具備務實求真的科學態度,轉變觀念,與時俱進,從重保管向重服務轉變,變被動服務為主動、超前服務。要加強對檔案資源的保護和管理,更應注重對現有檔案資料的整理研究和開發利用。此外,檔案管理設施陳舊,手段落后,檔案干部隊伍建設薄弱等問題亟待解決。

3.事業單位檔案管理工作的創新思考

3.1檔案管理工作觀念的創新應開拓思維,創新檔案管理,努力豐富檔案管理內容,使人事、科技等檔案工作符合社會發展需要,做到“經濟發展到哪里,檔案就延伸到那里”;努力圍繞領導關心、基層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對照歷史,總結、分析形勢,編印具有價值的各類檔案信息,及時為領導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努力通過廣播、電視、報刊、雜志、新聞、網絡等媒體,多渠道、全方位加強對事業單位檔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宣傳,提高全社會對檔案管理工作的認識。

無論是事業單位領導,還是檔案管理人員,都要樹立正確的觀念,通過檔案管理對事業單位各項管理與業務工作進行監督與審計,從而實現檔案部門的監督與職能管理的功能。

3.2檔案管理工作機制的創新

3.2.1必須做到職責明確 各級事業單位應落實檔案工作的分管領導,分管領導要把做好檔案工作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無法推卸的工作,把握檔案事業的發展方向,真正把檔案工作納入各單位總體發展規劃,列入各單位的議事日程,確保檔案工作與其他工作一樣同步發展。

3.2.2必須從封閉走向開放檔案要更好地為社會服務,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服務,為廣大職工群眾服務,要根據當前形勢要求,有計劃地提高檔案管理開放程度,加強與外界的交流和溝通,發揮和增強各種檔案資源的作用和活力,提升管理水平。

3.2.3必須努力做到藏用并重作為檔案事業的基礎,檔案事業是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檔案資源的合理利用是關鍵。要突出抓檔案管理,根據形勢的發展變化,因地制宜地調整檔案資源收集重點,使之更好地向社會建設最前沿延伸。

篇(3)

【關鍵詞】

職業衛生;衛生檔案管理;警示標識

1引言

做好職業衛生管理工作,是企業管理中的重要內容,是保障職工健康、安全的重要保障通過調查發現,國企的職業衛生管理機構設置明顯好于合資和民營企業,專兼職職業衛生管理人員的設置和素質也較好。但職業體檢間期完全按照規定執行的卻很少,個別企業的職業體檢周期已經超過正常周期的23倍;不少企業新、改、擴建工程未進行預防性職業衛生評價,致使生產場所不符合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衛生防護措施不齊全。職業病危害因素引起的職業病和職業性疾患仍然是影響勞動者健康、造成勞動者過早失去勞動能力的主要因素。本文將就職業衛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解決的建議。

2企業職業衛生管理存在的問題

2.1用人單位缺乏認識

部分企業只注重經濟效益,忽視職業危害,認為只要有了企業效益,一切問題會迎刃而解,職業衛生抓與不抓,無礙大局。有的甚至把職業病防治與企業發展對立起來,認為辦企業就產生職業危害,過多強調職業危害,招工難、管理難,上設備處理和控制職業危害,浪費資源、時間和精力,影響經濟效益。

2.2用人單位刻意回避職業危害

如在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方面,沒有嚴格執行有關規定,不能如實告知勞動者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后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等,更有甚者不愿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導致職工不知其危害、后果以及防范要求和應急處理措施。同時,也沒有對職工尤其是對進入企業的農民工進行職業衛生知識培訓,不能使其充分掌握預防職業危害的有關常識以及注意職業危害預防以及自我防護。少數企業已知職業危害因素超標嚴重,而采取崗位輪換、短時間辭退職工的辦法,隱瞞職業危害,逃避職業病防治責任。對于受職業危害而發病的職工,用人單位不愿提供發病人員的職業史、危害因素接觸史以及職業衛生和健康監護等相關資料,給職業病的診斷、鑒定設置重重障礙,職工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

2.3企業職工自我保護意識淡漠

部分從事有毒有害作業的職,明知工作場所有毒、有害,但置自己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于不顧,企業配套的防護設備和個人防護用品不使用,甚至有的將防護設施拆毀,自愿在有毒有害環境中拼命加班加點,以犧牲個人健康甚至生命為代價,追求工效與工資,一旦發病后悔莫及。

2.4職業衛生監管機制有待完善

受諸多因素如工作人員嚴重不足,經費匱乏、監管任務繁重等的制約,衛生行政部門履行監管職責力不從心。部分企業雖然設立了相關管理機構,但沒有認真履行職責,加強管理,把各項職業衛生工作落到實處。有的制定了規章制度,但沒有嚴格執行,部分企業內部的職業衛生管理基本上流于形式。

3企業職業衛生管理對策

3.1完善職業衛生檔案管理

(1)職業衛生檔案

職業衛生檔案應包括企業職業衛生基本情況、生產工藝流程、所使用的原輔材料名稱及用量、產品、副產品、中間產品、產量、職業性有害因素動態監測結果及其匯總、職業病防護設施運轉及維護檔案等內容。

(2)職業健康監護檔案

職工職業健康監護檔案:應包含職業健康檢查表、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及處理情況、職業病診療相關資料。放射工作人員職業健康監護檔案還應包含個人劑量常規監測的方法、監測結果、應急或事故中受到照射的計量和調查報告等相關資料、職業照射接觸史、歷次職業健康檢查結果及評價處理意見、職業性放射性疾病診療、醫學隨訪觀察等資料。

(3)職業衛生教育培訓檔案

教育培訓檔案包括教育培訓計劃、教育培訓組織部門、時間、地點、內容、授課教師、試卷、考核成績、學員簽字等。

(4)個體防護用品發放登記檔案

個體防護用品發放登記檔案應包括個體防護用品年度配備計劃、發放的個體防護用品名稱、規格、型號、有效期、領用人簽字等。

3.2做好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及評價的監督管理

(1)對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監測、評價。作業場所有害因素的監測是職業病診斷、作業場所有害因素治理和勞動衛生學評價的依據。企業應配備專職人員負責職業病危害因素日常監測,并確保監測系統處于正常運轉狀態。企業應委托有資質的技術服務機構對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檢測,每年至少一次。檢測、評價結果需存入單位職業衛生檔案。

(2)監測結果及時公布。企業應在作業地點設置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點公告牌,噪聲作業監測點應根據監測結果注明最長停留時間。各單位應在收到正式監測結果或評價報告后5個工作日內將監測結果在監測結果公告牌上向職工公布。

3.3警示標識的監督管理

(1)有毒、有害工作場所應按要求設置警示標識

有毒、有害工作場所警示標識的設置按照《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警示標志》(GBZ158)和《高毒物品作業崗位職業病危害告知規范》(GBZ/T 203)設定。警示標識可分為以下四類:1.禁止標識:禁止不安全行為的圖形;2.警告標識:提醒對周圍環境需要注意,以避免可能發生危險的圖形;3.指令標識:強制做出某種動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圖形;4.提示標識:提供相關的安全信息的圖形。

(2)有毒物品作業崗位職業病危害告知卡

設置在使用高毒物品作業崗位的醒目位置上,提醒操作者注意安全,避免發生危險。

3.4健康監護的監督管理

篇(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84-2030(2010)03-0172-05

為了探索和建立中小企業科學、規范的職業衛生管理機制,有效開展對中小企業的職業衛生管理,對某街道2008年12月注冊的中小企業職業衛生管理體系現狀進行了初步調查分析。結果顯示:中小企業職業衛生管理體系建設有待加強;企業職工衛生防護情況不容樂觀;中小企業職工防護素質亟待提高。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某街道2008年12月注冊的22家中小企業。

1.2 調查方法 調查采用無記名方式進行問卷調查。根據研究目的,自行設計了問卷調查表,以調查企業的基本情況、ISO管理體系認證、職業病危害特征、職業衛生管理機構、職業衛生分管人員業務素質、培訓情況以及企業醫療機構的設置情況等為主要調查內容。

1.3 統計分析方法 采用流行病學研究的方法,將經過調查人員審核后符合要求的調查問卷資料輸入電腦,應用Excel應用程序建立數據庫,采用SPSS 10.0 for Windows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企業職業衛生基本情況 上海市金山區某街道(以下簡稱某街道)注冊經濟實體企業22家,均為由上海市石油化工總廠機構改革剝離出來的中小企業,存在職業病危害的企業22家,職工3102人,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1016人,接觸的職業危害因素主要為粉塵、射線、苯等。

2.2 企業職業衛生管理體系現狀 (1)企業職業衛生管理機構設置情況:設置職業衛生管理機構的企業20家,占91%;未設置職業衛生管理機構的企業2家,占9%。企業職業衛生管理機構主要設置在行政、生產、后勤、人力資源、安全、環保部門等管理部門。(2)企業醫務室設置情況:設置醫務室的企業2家,占9%;未設置醫務室的企業20家,占91%。(3)企業ISO管理體系認證情況:通過ISO管理體系認證的企業18家,占81.8%;小企業未經管理體系認證有4家,為18.2%。

2.3 企業職業衛生管理體系實施

22家中小企業職業衛生管理體系的各項內容中只有職業衛生管理制度、職業衛生檔案兩項建立率達90%以上,健全率達100%,且只有職業衛生檔案在建立健全的基礎上執行情況較好,達80%,其他各項內容的建立健全及其執行情況都不容樂觀,其中尤以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明顯,建立健全率只有22.37%。見表1。表1石化街道22家中小企業職業衛生管理體系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90%以上的企業設置了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防護用品,而應急救援設施的設置只有54.55%;同時,設置以上三項防護措施的企業較好使用的分別為50%、72.73%、50%。見表2。表2石化街道22家中小企業職業衛生防護現狀 注::10家企業沒有設置應急救援設施職業衛生知信行情況在衛生管理人員中合格率基本達到80%以上,但是實際有行為表現的只達到55.55%;在從事有害作業的人員當中,職業衛生的知信行情況則了解較少,合格率在50%左右。見表3。表3石化街道22家中小企業職業衛生知信行情況

2.4 職業衛生專兼職人員職稱學歷及接受培訓情況 調查企業均配備了職業衛生專兼職人員,其中高中或中專學歷10人,占38.5%;大專以上學歷12人,占46.2%。企業分管人員學歷為高中(中專)及大專以上學歷的占86.8%,無職稱人員占13.2%。

近3年職業衛生專兼職人員接受過1次以上(含1次)職業衛生法規和專業知識培訓的人員僅占全部人員的35.0%,從未經過培訓的人數占全部人員的65.0%。經過1次以上培訓職業衛生知識知曉率為73.2%,未經過職業衛生知識培訓的工作人員知曉率為51.28%,差異有顯著性(χ2=4.11,P

3 分析與討論

3.1 充分認識石化街道中小企業的特征和現狀 隨著石油股份公司改革的深化,一部分資產從母公司剝離,形成了石化地區中小企業,這些企業雖然已從母體剝離,改制后由于經濟效益較差,對存在的職業危害認識不足。這些小企業不僅規模小,而且生存條件簡陋,職業病防護設施差,勞動力流動性大,企業注銷關閉時有發生。

同時,相比杭州通過調查的70家中型企業、102家小型企業通過ISO管理體系認證的87.1%和63.7%[1],石化街道中小企業只有81.8%通過ISO管理體系認證的比例略低。企業管理體系通過國家法定認證機構的第三方認證,既是企業管理的科學性、先進性和規范化程度的體現,也是企業參與國際化競爭的必備通行證。從本次調查分析,企業對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認證的認識和積極性都是不高的。

3.2 中小企業職業衛生管理體系建立健全有待加強 職業病防治工作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 有必要建立健全一整套的職業衛生管理體系,建立從下向上的職業衛生信息反饋網絡、建立健全并執行職業病防治計劃、衛生職業管理制度、操作流程、監護檔案、危險因素監測、評價制度以及應急救援預案等職業衛生管理體系,降低職業危害的發生。本次調查顯示(見表1):有相當高比率的企業未建立職業病防治計劃、未建立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未建立職業衛生操作規程、未建立勞動者健康監護檔案;同時,相應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執行情況也不盡如人意,多項調查指標執行較差企業占30%~60%。有實驗表明:職業衛生管理體系是行之有效的,對提高職業病防治工作效果明顯(P<0.01)[2]。

3.3 企業職業衛生防護情況令人擔憂 本次調查顯示:企業職業病防護設施使用較差的單位比例占30%以上,有10家(占45.45%)企業無應急救援設施。對職業中毒有較好預防作用的個人防護用品的配備和使用率如果未達標,必然存在一旦發生如管道破裂導致毒物外泄、停電導致設施負壓吸風裝置失靈使反應釜中毒氣積聚后外泄等因素引起職業中毒的隱患。對職業病防護設備、應急救援設施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用人單位應當進行經常性的維護、檢修,定期檢測其性能和效果,確保其處于正常狀態,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3]。有防護設施不能正常有效使用、甚至不設置應急救援設施的結果可想而知。

3.4 中小企業的職業衛生管理高級人力資源匱乏,需求突出 本次對中小企業職業衛生法規、知識的知信行調查,從管理人員和從事有害作業的人員進行了一些初淺的調查,反映出中小企業對企業管理人員的要求理應更高、對從事有害作業人員的保護和宣教工作更應細致周到。

職業衛生分管人員的文化素質、專業技術情況顯示,中小企業的分管人員低學歷、低技術職稱人員和無專業人員占較高比例數,從一個側面反面出中小企業缺乏技術、缺乏人才、職業衛生管理薄弱的現狀。

社會總體對職業病的防治意識不強,職工隊伍特別是進城務工人員文化素質低,安全意識差,沒有系統接受過安全生產教育和職業衛生培訓,對生產環境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認識不足[4]。本次調查結果有65%的從業人員從未經過職業衛生法規和專業知識培訓。

同時,對從事高毒物品的用人單位,應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職業衛生醫師和護士[5],是一個急需衛生行政部門考慮解決的問題。職業衛生管理工作專業性和技術性都很強,中小企業應根據職業衛生工作的需要,合理配置職業衛生管理人員,并進行適當的學習和培訓;針對不建或無條件配備專業人員的中小企業,應依托現有的社區服務機構,納入社區服務的內容。盡可能利用現代科學技術解決、控制、降低職業有害因素的損傷,做好職業健康監護工作,及時掌握職工健康狀況,提高企業安全管理水平,加強職業衛生管理和技術服務工作的開展[6]。

4 建議

鑒于石化街道中小企業衛生管理體制比較薄弱、通過ISO管理體系認證的比例較低、管理體系未完全建立健全、衛生防護用品使用以及應急救援設備率較低、衛生專兼職人員業務水平有待提高等方面,謹作以下幾點建議:(1)加強街道政府職業病防治工作。針對企業職業危害、職業衛生管理認識不足,街道政府要將職業衛生管理工作納入政府工作考評,加強對轉制企業的監管,特別是對存在職業危害的企業建立職業病防治網絡,實行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貫穿生產過程的始終[7],充分體現政府在職業病防治工作中的主導作用。(2)積極吸收先進的管理經驗和管理模式,引進高級管理人才,將職業衛生工作納入并積極推進企業的“健康、安全、環保”管理體系, 建立健全各項衛生管理制度,通過國家ISO管理體系的認證,建立科學的現代的企業管理體系,實現中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3)通過各種形式積極普及《職業病防治法》及其相關法規,宣傳職業病防治知識,加強職業衛生知識培訓工作,提高中小企業負責人的法制意識和勞動者的維權意識,形成一種共治職業病危害的氛圍。(4)適時調整工作方式和目標,對職業病危害進行量化分級管理,著重保護高危人群,針對高危作業大多由外來農民工承擔,流動性大的特點,改變健康監護檔案的管理模式,創立健康監護信息化管理系統,建立統一數據庫,衛生監督部門、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和用人單位進行聯網操作,把勞動者的健康監護資料輸入計算機系統,給勞動者發放個人專用IC 卡,憑卡可以隨時查閱所需的職業健康資料[8]。(5)充分發揮市場作用,以市場因素來提升用人單位職業病防治管理水平[9]。中小企業應對職業衛生管理人員設置必需的入門資格,建立入門和定期再教育培訓的制度,提高企業職業衛生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中小企業的領導干部要起到決策作用,多部門合作,將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制納入日常工作,將其運用于實踐,從實踐中不斷總結,吸取教訓并修改完善。(6)做好前期預防工作,加強職業衛生預防性衛生監督工作,防止邊治理邊“污染”的惡性循環現象的出現[10]。對高毒作業企業、職業病危害因素復雜和危害嚴重的企業,應重點做好業務培訓和技術指導工作。

參考文獻

1 王麗華,俞平,王悅. 杭州市中小企業職業衛生管理體系調查及對策研究.中國預防醫學雜志,2007,8(5):545-549.

2 金伯坤,呂旭峰,沈逸.常州市化工企業實施職業衛生管理體系的運行效果.職業與健康,2006,22(15):603-605.

3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第三章第二十條、第二十三條.

4 湯憶眉,姚建華,王群剛.蘇州地區職業衛生管理工作現狀分析.上海預防醫學,2007,11.

5 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

第352號,第三章,第十七條.

6 孔令文. 煤礦企業職業衛生管理工作初探.實用醫技雜志,2007,12.

7 張騰,徐幼平,周彪.石化企業建立職業衛生安全管理體系探討.現代商貿工業,2007,14(34):4473-4474.

篇(5)

1、職業衛生管理機構和責任制檔案:建立的內容一般有本檔案目錄、職業衛生管理機構設立、職業衛生管理人員一覽表、職業病防治責任制文件等。

2、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檔案:建立的內容一般有本檔案目錄、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一覽表、職業衛生管理制度文本、崗位職業衛生操作規程文本、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規范、標準、文件一覽表、職業衛生法律、法規等。

3、職業病危害因素種類清單、崗位分布及作業人員接觸情況檔案:建立的內容一般有)本檔案目錄、生產工藝流程圖、職業病危害因素清單、崗位分布及人員接觸情況表、人員變動表、接觸職業病危害人員勞動合同、產生職業病危害的設備、材料及警示標識一覽表、產生職業病危害的設備、材料等。

4、職業病防護設施、應急救援設施檔案:建立的內容一般有本檔案目錄、職業病防護設施、應急救援設施配置表、職業病防護設施及定期檢定證書、職業病防護設施、應急救援設施檢修、維護、更換匯總表等。

5、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報告與記錄檔案:建立的內容一般有本檔案目錄、職業病危害因素濃度(強度)日常監測記錄、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整改一覽表、職業病危害檢測、評價委托書、機構資質、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報告與評價報告、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檢測)報告回執表等。

1.衛生計生局檔案室管理的模式

檔案管理的模式又單位的性質不同、管理的方式等,有很多種模式,就現有的檔俺管理來看,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

(1)衛生計生局內部設立檔案室,有專職檔案管理員,有專門辦公室和檔案庫房,負責機關檔案工作的行政管理和檔案保管。

(2)衛生計生局只設立檔案庫房,沒有檔案行政管理辦公室,設專職或兼職檔案管理員,由檔案管理員負責檔案行政管理工作和檔案管理工作,稱為機關檔案庫房模式。

(3)負有某一行業檔案監管職能的專業管理機關設置的組織形式,即設有檔案保管機構,負責衛生計生局的檔案管理工作,履行行業檔案行政管理工作職能,指導和監督行業內檔案工作,稱為專業檔案室模式。

2.衛生計生局檔案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檔案的管理工作由于檔案比較多,比較復雜,因而在管理起來也會存在著一些漏洞,隨著工作的開展,應該及時發展,及時更改,具體歸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如下:

(1)制度建設和執行力度不足現階段,不少檔案管理部門普遍存在制度建設缺位等現象,甚至沒有制定相應的崗位職責,缺乏系統、科學的管理。

(2)管理模式相對落后,檔案管理的信息化、數字化水平較低。

(3)檔案管理平臺以人工管理為主,導致檔案信息化水平普遍不高,管理平臺的工作效率大受制約。

(4)專業人才培養和輸出相對較少,人才資源緊缺。

3.衛生計生委檔案管理模式面臨的改革環境

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遷,檔案的管理工作也要跟上時代的步伐,才能服務于社會,取得經濟效益。因此,衛生計生委的檔案管理模式也敲響了改革的警鐘。

(1)社會經濟的變化,檔案管理的重要性日顯突出。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員的構成發展跟大的變化。不同時期,衛生計生委需要通過檔案的管理,提供精確的數據,以便社會發展的管理。尤其是中國在轉型的時期,社會成員各個層次的比例,包括年齡、性別、學歷等等,都會影響到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政策的制定等等。

(2)政府信息公開推動衛生計生委檔案利用意識的提高

由于檔案的發展歷程不是很快,檔案的社會利用意識一直不高。政府在職能轉變的過程中,提出構建民主、透明政府的要求,這就要求衛生計生委的檔案也要透明化,具有提高社會對政府的監督意識和查閱市民信息意識,以及推動衛生計生委檔案利用意識提高。

(3)檔案信息化發展,給檔案集約管理提供可能。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的普及,使衛生計生委檔案管理工作也隨之發生了相應的變化。檔案載體從紙質,發展到了紙質、縮微膠片、光盤、硬盤、磁帶等多種載體并存的時代。信息化的發展以及檔案管理信息化技術的成就,給衛生計生委檔案管理改進,帶來了新的契機,并為檔案集約化管理提供可能。

4.改進衛生計生委檔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針對衛生計生委檔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現將整改措施如下:

(1)完善制度建設,強化執行實效

在新的環境下,衛生計生委檔案管理工作要實現質的突破,要實現科學的可持續發展,這就要求必須堅持用制度管人管事,建立健全的機制和管理制度,使衛生計生委的檔案管理制度完善,并具有很高的執行效率。

(2)創新管理模式,提高衛生計生委的檔案信息化水平。要積極運用現代科技水平,創新檔案數字化管理的手段,提高衛生計生委檔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做到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衛生計生委的檔案管理信息化目的,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更加科學、合理、高效地輔助檔案管理工作,提高檔案管理質量和效率。

(3)拓展管理平臺,構建衛生計生委檔案數據庫系統。衛生計生委的檔案數據庫平臺建設是利用數字信息技術,實現檔案資料數字化,達到信息資源共享的的效果。因此,提升檔案管理水平,是推動檔案管理向現代化、信息化轉型的一個重要舉措。

篇(6)

1、進一步加強基層監管隊伍建設,提高履職能力。各辦事處、管理處安監辦(科)應指定監管人員,具體負責職業衛生工作。要積極創造條件配備職業衛生監管執法所必需的現場快速檢測檢測儀器等執法裝備。

2、建立職業衛生監管相關工作制度。一是定期上報制度。各安監辦(科)按季度上報申報、專項治理、基礎建設活動、監督執法等職業衛生日常監管工作信息,及時統計、匯總、分析,實時反映工作進度和成效。二是定期通報制度。按季度對全區職業衛生監管工作情況進行梳理、分析、總結,并通報各項重點工作完成情況、分析存在問題,提出工作要求。

3、建立職業衛生監管部門間信息溝通和聯合執法工作機制。發揮職業病防治聯席會議作用,與衛生、人保等部門以及工會組織建立信息溝通機制,對嚴重違反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的用人單位開展聯合執法。

4、規范職業病診斷、鑒定的現場調查。進一步優化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積極穩妥地做好職業病診斷鑒定過程中的現場調查工作。

二、強化職業衛生宣傳和培訓

5、廣泛開展職業病防治群眾性宣傳活動。《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和“安全生產月”活動期間,要通過發放宣傳資料和開展職業衛生專家下企業會診、健康咨詢、警示教育等多種活動,形成貫徹落實《職業病防治法》的強大聲勢。要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報刊、網站及微博、微信等新聞媒體的作用,營造全社會關心關注職業病防治工作的濃厚氛圍。

6、加強職業衛生培訓工作。一是加強對企業主要負責人和職業衛生管理人員的職業病防治法規和知識培訓。二是督促企業切實加強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從業人員尤其是從事高毒物品、高危粉塵崗位作業人員的知識和技能培訓,努力提高職業病危害防治意識。

7、繼續面向企業開展職業衛生事項“告知”和“承諾”活動,力爭實現工業企業全覆蓋。

三、扎實推進職業衛生監管重點工作

8、深化重點行業職業病危害專項治理。主要對木質家具制造行業企業專項治理工作開展“回頭看”,鞏固治理成果。二是在建材(除水泥制造、石材加工外)、機械制造兩個行業開展專項治理工作,力求取得成效。

9、繼續推進職業衛生基礎建設活動。按照《省開展職業衛生基礎建設活動實施方案》的要求,繼續抓好重點企業基礎建設活動,力爭所有重點企業全部達標。在此基礎上,有序擴大企業職業衛生基礎建設活動的覆蓋面,在職業病危害嚴重的行業全面開展職業衛生基礎建設活動,從責任體系、規章制度、管理機構、前期預防、工作場所管理、防護設施、個體防護、教育培訓、健康監護、應急管理等10個方面,規范企業職業衛生管理工作,逐步建立職業病防治工作長效機制。要培育一批先進典型,特別是樹立一批中小微型企業先進典型,利用典型引領推動職業衛生基礎建設活動的開展。要注重強化“三個結合”,堅持做到基礎建設活動與安全生產目標考核相結合、與職業病危害嚴重行業領域專項治理相結合、與監督執法工作相結合,以專項治理和監督執法推動企業主動落實基礎建設活動要求。

10、加強監督檢查和行政執法,扎實開展“職業衛生監督執法提升年”活動。各單位要結合實際制定活動方案,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安排,采取明查暗訪、安全衛生一體化等方式,加大執法檢查力度。要針對職業病高發、多發行業和存在薄弱環節、突出問題的企業開展嚴格執法,治理企業違法違規行為。要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委托具備相應資質的技術服務單位開展監督檢測,為監管工作提供技術保障。各地要將職業衛生執法納入到安全生產年度執法檢查計劃中,圍繞職業病危害專項治理、職業衛生基礎建設活動等重點工作,有計劃地推進監督執法工作。對重點違法違規企業要研究建立誠信體系和黑名單制度,并定期向社會公布。

四、規范企業職業衛生管理基礎工作,落實企業主體責任

11、指導和監督企業依法設立或指定職業衛生管理機構,配備專、兼職職業衛生管理人員。要切實加強對企業職業衛生管理人員的培訓和業務指導,使他們切實承擔起本企業職業病防治工作職責。

12、督促企業規范開展檢測評價和健康監護工作。指導和督促存在職業病危害的企業,按照《省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工作規范(試行)》的要求,規范開展職業病危害檢測評價。督促企業按照《用人單位職業健康監護管理辦法》以及相關技術規范標準的要求,組織勞動者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做好健康監護工作。

13、依法推進企業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統計等工作。按照總局48號令的規定,采取執法監管、行政處罰等措施,加大申報工作推進力度。對申報內容要進行審核把關,對申報數據的匯總和分析,為職業衛生監管工作提供數據支撐。繼續開展職業病危害現狀普查工作。依托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統,繼續推進職業病危害現狀普查工作,并進行整理、分析,做到對全區工業企業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基本情況的全面了解掌握。2015年,力爭所有安全隱患排查錄入企業實現全普查。做好職業衛生統計、評估工作。按照安監總統計〔2014〕60號文件和安監總廳統計﹝2014﹞122號文件精神,做好統計數據的審核、匯總、上報工作。

篇(7)

[摘要] 目的 探討專項整治在電鍍行業職業衛生監管中的作用,為其它地區或相似行業的職業衛生監管提供借鑒。方法 制定電鍍行業職業衛生專項整治檢查表,從用人單位職業衛生管理、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職業健康檢查、工作場所職業病防護情況等方面調查分析深圳某地電鍍行業專項整治的效果,并于專項整治結束一年后觀察整治的持續效果。結果 專項整治時,用人單位職業衛生管理、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和職業健康檢查等方面得到明顯改善,差異有顯著性(P<0.05或P<0.01)。專項整治一年后,用人單位職業健康檢查率、職業衛生檢測率、個人防護用品使用率均較專項整治時有所下降,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或P<0.01)。結論專項整治在電鍍行業職業衛生監管中短期內能起到重要作用,但其持續性效果不佳。

[

關鍵詞 ] 電鍍行業;職業衛生;專項整治

[中圖分類號] R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4)06(c)-0045-02

電鍍行業普遍存在規模較小、工藝設備簡單、職業病危害因素種類繁多且危害相對嚴重等特點[1-2],是職業衛生監管的重點和難點。近幾年,深圳對電鍍行業這類重污染低產值企業實行了“關停并轉”,絕大數電鍍企業轉移到寶安和龍崗一些偏遠的街道。據調查,深圳市某地為電鍍企業聚集地之一,現有電鍍企業72家,采用傳統工藝企業46家,自動化工藝企業26家,職工總數為23550人,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作業工人2638名,占職工總數的11.2 %。電鍍行業存在明顯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包括強酸強堿(硫酸、鹽酸、硝酸、氫氟酸、氨水)、重金屬(鋅、銅、鎳、鉻)、氰化物以及電鍍金屬預處理產生的金屬粉塵等危害因素,這些危害因素損害人體健康,甚至具有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3-5]。當地的職業衛生監管部門在監管上往往存在監管任務繁重和監督資源不足的矛盾[6]。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適合當地實情的監管模式,是電鍍行業職業衛生監督急需解決的問題。本研究旨在通過分析專項整治的效果,為探索一套適合當地電鍍行業職業衛生監督管理機制提供參考依據。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于2013年1月—2014年2月對深圳市寶安區某地72家電鍍或含電鍍工序的企業進行專項整治及整治后觀察。

1.2 方法

1.2.1制定檢查表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及職業衛生相關法律法規標準要求,制定檢查表,內容包括:①基本情況: 用人單位名稱、地址等基本信息;原輔料、中間品、成品、工藝流程;職業病危害因素種類及接觸人數等;②職業衛生管理情況:職業病危害因素申報、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機構建立、管理人員配備、應急救援預案、職業衛生檔案和職業健康監護檔案、職業病危害告知、職業衛知識培訓等情況;③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情況;④職業健康監護情況;⑤職業病防護設施和個人防護用品配備使用情況等。

1.2.2 摸底調查 在專項整治前根據檢查表逐項對電鍍企業進行檢查,了解其職業危害現狀。

1.2.3專項整治工作流程 ①宣傳動員:召開電鍍企業專項整治動員大會,布置專項整治內容。②自查自糾:要求用人單位按照專項整治要求自查存在的問題并主動改正。③初次監督檢查:對存在的違法行為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同時提供技術指導。④末次驗收:針對初步監督檢查存在問題的整改情況進行驗收,將仍未完成整改的用人單位名單上報政府并依法行政處罰。⑤持續性效果觀察:專項整治結束一年后再按檢查表逐項檢查,觀察專項整治的持續性效果。

1.3 統計學分析

統計分析使用spss 12.0軟件,調查所得數據以百分率(%)表示,率的檢驗采用χ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職業衛生管理情況

專項整治時職業衛生管理情況較整治前得到明顯改觀,除應急救援預案外,其它檢查項目差異均有顯著性(P<0.05);但整治結束一年后,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和正確佩戴個人防護用品較整治時下降,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詳見表1。

達標率=達標企業數÷72×100%。

2.2 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

由表2可見,專項整治時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企業數、檢測點數和合格率均較整治前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整治后一年檢測企業數、檢測點數較整治時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注:整治時與整治前對比,*P<0.01,P<0.05;整治一年后與整治時對比,**P<0.01, P<0.05。

2.3職業健康檢查

由表3可見,職業健康檢查率、參檢企業率專項整治時比整治前均上升,差異有顯著性(P<0.05);整治一年后二者均較整治時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注:整治時與整治前對比,*P<0.01;整治一年后與整治時對比,**P<0.01。

3 討論

本次專項整治前對電鍍行業進行了摸底調查,發現電鍍行業普遍具有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及措施不到位的特點,如職業衛生管理制度不健全、無相應的職業衛生管理機構和人員、無職業病防治計劃,職業衛生檔案和健康監護檔案建檔率、勞動者職業衛生培訓率、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和職業健康檢查覆蓋率低下等,電鍍行業職業衛生現狀不容樂觀。

雖然監管部門有對電鍍行業的日常監督檢查,但受限于監督資源相對不足等因素[6]的影響,導致監督跟蹤不到位,企業應付檢查,未能真正解決所存在的職業衛生問題。職業衛生專項整治往往在政府支持下多部門協作進行,時間較短、行動迅速、能夠在較短時間內重點解決某一突出問題,能夠引起企業主的重視,整改措施較能落實到位。本次專項整治對電鍍行業進行了一次比較徹底的清查和整改,使得職業衛生管理、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職業健康監護和工作場所職業病防護情況等達標率均較整改前有顯著升高,職業衛生狀況得到了較大的改善,短期內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與江繼忠等[7]對嘉善縣電鍍企業職業衛生專項整治成果分析結果一致。既往研究多集中在對專項整治短期效果的觀察[7-8],長期效果如何未見深入研究。本研究對專項整治結束一年后的效果進行了觀察,結果發現企業部分職業衛生問題再一次凸顯,如職業健康檢查率、職業衛生檢測率和個人防護用品佩戴率等與整改時比較有顯著性差異,效果再一次下降。結果表明,職業衛生專項整治效果的持久性存在一定缺陷,難以在電鍍企業監督管理中難以形成慣性。

因此,如何建立長效機制,以保障專項整治成果的持久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筆者認為,應該調動企業主自覺性和主動性,依靠企業本身自查自糾,自覺改善其職業衛生狀況。目前有推出基于風險管理模式[9]、1-2-0模式[10]等職業衛生管理模式的嘗試,多依賴于衛生監督部門或技術服務部門具有較高的專業知識與一定的數學基礎專業人員。如何用相對簡單的、操作性較強的方法指導企業對職業危害進行相對科學而專業的管理,減少對衛生監督部門的依賴性,將是以后電鍍企業職業衛生監管工作的重點。

[

參考文獻]

[1] 徐珂.2009年度常熟市電鍍行業職業病危害分析及防治對策[J].職業與健康,2010,26(22):2581-2583.

[2] 黃繆,倪淑萍,高育明.2009年度上海市金山區電鍍行業職業衛生狀況評估[J].職業衛生與應急救援,2010, 28(5):255-256.

[3] Haney JT Jr, Erraguntla N, Sielken RL Jr, et al. Development of a cancer-based chronic inhalation reference value for hexavalent chromiumbased on a nonlinear-threshold carcinogenic assessment[J].Regul Toxicol Pharmacol,2012, 64(3):466-480.

[4] Zhitkovich A. Chromium in drinking water: sources, metabolism, and cancer risks[J].Chem Res Toxicol,2011, 24(10):1617-1629.

[5] Salnikow K, Zhitkovich A. Genetic and epigenetic mechanisms in metal carcinogenesis and cocarcinogenesis:nickel, arsenic, and chromium[J]. Chem Res Toxicol,2008, 21(1):28-44.

[6] 朱志良,吳禮康.深圳市寶安區基本職業衛生服務[J].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志,2008,26(5):32-33.

[7] 江繼忠,鄒慧慧.嘉善縣電鍍企業職業衛生專項整治成果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05,21(6):479-480.

[8] 丁小平,楊湘琴,顧大慶,等.太倉市電鍍企業職業衛生專項檢查結果分析[J].工業衛生與職業病,2004,30(3):160-161.

篇(8)

1、加強與衛生、人社、工會等部門聯合開展以“《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安全生產月”等活動為載體,大力宣傳《職業病防治法》和職業衛生有關法規、標準,提高企業職業病防治主體責任意識,提高勞動者的自我防護意識和能力。

2、將職業衛生培訓納入安全生產培訓體系,認真組織企業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和職業衛生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各地要制定年度培訓計劃,強化對企業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和職業衛生管理人員的培訓,努力提高企業負責人和管理人員的職業病危害防治意識和管理水平。2013年,力爭存在職業病危害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和職業病危害重點行業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和職業衛生管理人員的培訓實現“全覆蓋”。

3、開展職業病危害嚴重行業(領域)用人單位負責人和職業衛生管理人員的專題培訓,督促用人單位落實職業衛生培訓上崗制度。

4、督促用人單位加強對從業人員上崗前和在崗期間的職業衛生培訓,使其掌握職業病危害防護知識和操作規程,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增強防護意識和能力。

(二)落實企業主體責任,督促企業建立和健全職業衛生各項規章制度

5、根據《職業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督促用人單位在職業衛生責任體系、規章制度、管理機構、前期預防、工作場所管理、防護設施、個體防護、教育培訓、健康監護和應急管理等10個方面規范職業衛生基礎工作,提升用人單位職業衛生管理水平,切實落實用人單位主體責任。2013年,力爭存在職業病危害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職業病防治監督覆蓋率、職業衛生檔案建檔率、勞動者健康監護檔案建檔率、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的職業健康檢查率、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告知率和警示標識設置率、粉塵、毒物等主要危害因素監測合格率、放射性物質主要危害因素監測合格率在去年的基礎上增加30%以上。

(三)進一步強化監督執法,深化重點行業職業病危害專項治理

6、開展“回頭看”,鞏固專項治理成果。在去年全區五大行業

專項整治的基礎上,對木制家具制造、電子產品制造、皮革箱包(制鞋)生產、水泥生產和鉛酸蓄電池生產行業專項整治情況“回頭看”,鞏固治理成果,防止死灰復燃。

7、有針對性拓展重點治理行業的范圍。2013年將根據市局統一部署,在五大行業專項整治基礎上,我區將以化工生產、建材加工、機械加工、冶金鑄造、電鍍、石材加工等為重點開展專項整治(見實施方案)。開發區、各街道要根據本地實際,結合全區整治重點,選取1-2個各自重點行業進行整治,特別是涉及到高毒物質、高危粉塵的行業,抓住職業病危害產生的重點環節、關鍵部位,通過改進工藝技術、改善防護設施、加強個體防護等針對性的措施,控制和減少職業病危害。

(四)強化建設項目職業衛生監管,規范“三同時”行政許可工作

8、建立與發改局、經信局、建設局等負責項目審批、核準或備案部門的信息溝通協調機制,從源頭上掌握可能存在職業病危害的建設工程(項目)的來源,督促指導建設單位嚴格落實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各項制度要求。

9、切實加強和規范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審核、審查和竣工驗收許可工作。對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建設項目的職業病危害預評價審核、防護設施設計審查、防護設施竣工驗收的管理以及審查程序嚴格按國家、省有關規定組織實施、分級管理(辦法另行公布)。2013年,力爭區級重點工程(項目)建設項目職業病危

害預評價率、控制效果評價率達到80%以上。同時,所有資料須網上申報進入市安全生產綜合監管信息系統。

(五)嚴把準入關,全面開展職業衛生安全許可工作

10、根據省安監局《關于在全省木制家具制造行業全面開展職業衛生安全許可證試點工作的通知》和市局《關于在全市木制家具制造行業開展職業衛生安全許可證工作的實施方案》(常安規〔2012〕2號)的要求,在我區去年2家木制家具制造企業職業衛生安全許可證發放試點工作取得成功經驗基礎上,2013年在全區范圍內全面開展木制家具制造企業職業衛生安全許可工作。要按照“先易后難,先大后小”的原則,循序推動許可證工作,要嚴把準入關,嚴格發證條件、規范發證程序,同時在市安全生產綜合監管信息系統進行網上申報,力爭轄區內符合條件的木制家具制造企業完成許可證申領工作。

(六)大力推進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工作

11、加大對申報工作的監督檢查力度。在調查摸底本地區制造業企業總數的基數上,把申報工作納入日常監督檢查之中,與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執法檢查、職業衛生安全許可、專項治理行動等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街道安全監管網絡的作用,進一步加快職業病危害項目網上申報工作,爭取在2013年全面掌握轄區內用人單位數量和基本情況,促進申報工作取得明顯進展。市局將申報工作納入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考核指標體系,開展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數據專項核查,定期通報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工作進展情況。

12、強化重點行業(領域)申報。選擇危化品生產、木質家具制造、冶金、電鍍加工等職業病危害嚴重的行業(領域)為突破口,實現重點行業(領域)申報工作的率先達標,力爭2013年重點行業(領域)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率達到100%。

13、建立完善職業病危害檢測、評價、健康監護與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相結合的申報制度,全面推動用人單位的檢測、評價和職業健康檢查工作。

(七)全面開展職業病危害檢測和現狀評價工作

14、按照《工作場所職業衛生監督管理規定》的規定,督促全市職業病危害嚴重的化工、冶金、建材、電鍍等行業按照《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風險分類管理目錄》的要求嚴格管理,并結合安全生產許可證頒發工作,對申領許可證的用人單位開展檢驗檢測和現狀評價工作。存在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應委托有資質的技術服務機構,每年至少進行一次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職業病危害嚴重的用人單位每三年至少進行一次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并報安監部門備案,對存在的問題實行限期整改,爭取通過現狀評價,全面提升企業職業衛生管理水平。力爭用三年時間完成全區職業病危害嚴重用人單位的現狀評價工作。

(八)加強執法檢查,嚴格查處違法違規行為

15、以指導、服務為先導,配合相應的行政手段,將職業衛生的監督執法工作納入日常安全生產執法檢查內容之中。按照《職業病防治法》切實加大執法力度,依法查處各類職業衛生非法違法違規行為。對粉塵、高毒物品重點行業專項執法檢查做到年度有計劃、季度有重點、每月有安排,提高職業衛生執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同時,對嚴重違法違規行為和不按規定進行整改的企業要加大處罰力度,該罰款的罰款,該責令停產整頓的責令停產整頓,該關閉的要提請政府依法予以關閉,堅決糾正企業的違法違規行為,切實保護勞動者職業健康權益。

(九)完善監管制度,探索“職業衛生管理示范企業”創建活動

篇(9)

職業衛生是保護社會生產力和勞動者權益,為企業安全生產和職工健康服務的重要工程,是企業順利發展的前提和保證,是生產經營工作的必然需求。企業在從事生產過程中產生或形成了各種職業危害因素,直接危害勞動者的健康,因此必須加以預防。如噪聲、毒物、粉塵、振動等,長期接觸這些有害因素,就會對人的健康造成損害,因此,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

一、企業職業衛生工作存在的問題

1、領導重視不夠

重視安全工作而輕視職業衛生管理,是很多企業領導的共性。職業病是因長期受到職業危害因素的侵害或是不良作業習慣的影響而造成的,大多不具備突發性,其病癥往往需要經過一個較長的逐漸形成期或潛伏期后才能顯現,屬于緩發性傷殘。多表現為體內生理器官或生理功能的損傷,因而是只見“疾病”,不見“外傷”。職業病的這一特點導致部分企業領導對職業衛生工作重視不夠,包括機構人員的配備、經費的保障、監督的力度等都會大打折扣。所涉及到的人、財、物,不能得到像安全工作一樣的支持。

2、員工認識不足

一些員工對什么是職業病,哪些崗位有職業危害沒有任何概念。領導安排做什么就做什么,配發的防護用品從來不主動配戴,自我保護意識薄弱。對職業病的潛伏特點沒有認知,認為自己一直這樣做也沒有得病,絲毫認識不到不良作業方式和生活方式對健康的影響。

3、職業衛生管理人員水平有待提高

專業知識欠缺從事職業衛生管理的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如職業健康知識、各種職業病的預防和工作場所職業危害因素的防治等,這樣才能更好地處理工作中的問題,工作才能扎實有效,而這些往往是管理中所缺乏的。在實際工作中,無論是專職還是兼職職業衛生管理人員,相當一部分處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業務狀態。專業知識的缺乏,就會造成職業衛生管理工作的缺失。

二、做好企業職業衛生工作的途徑

1、進一步提高企業領導對職業衛生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大多數職業病是可防而不可治的,最好的方法是避免發生職業病,所以職業病的預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只有管理者具備職業病防治的意識,防治職業病危害的各項工作才能有效開展。管理者要明確職業病防治責任,避免以犧牲員工健康為代價追求效益的短期行為。要使管理者認識到職業病是一個慢性積累的過程,要克服重安全輕職業傷害的觀念,不應以員工的生命健康作賭注。單位要建立由各部門組成的綜合性橫向管理的體制,完善從機關到基層到員工的縱向監督體制,做到相互督促、相互制約,促使職業衛生工作進一步落實。

2、加強宣傳教育,強化員工職業病防治意識

企業要大力宣傳職業病防治法,宣傳普及職業病防治知識,宣傳勞動者的權利和用人單位的責任與義務,結合本單位工藝流程、操作規程、管理規定等的學習,使勞動者認識到身邊的職業危害,認識到自己可能會患的職業病及不良作業方式和生活方式對健康的影響,轉變思想觀念,變“要我防護”到“我要防護”,積極主動預防職業危害對人體的傷害,拒絕無防護措施的有害作業。同時,促使企業積極主動提供相應職業病防護措施和設施,改善作業環境,保障勞動者健康。

3、嚴格執行職業衛生工作制度,從源頭治理職業危害

從源頭控制職業危害主要有四項措施,職業危害預評價,即對建設項目可能產生的職業危害進行預測性評價;落實“三同時”制度,即建設項目的衛生防護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設計審查,確保將預評價提出的防護措施建議和要求落實到建設項目的設計中;竣工驗收評價,建設項目在試運行期間,通過對建設項目存在的有害因素的濃度進行測定,對除塵、排毒、通風、照明等各種職業衛生防護措施、輔助設施、應急救援設施和管理進行評價。一旦有作業現場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濃度(強度)超過了國家標準接觸限值,應該對工藝設備或防護設施進行整改。職工健康體檢檢出職業禁忌證、職業相關疾病或職業病時,要將職工調離原崗位。這些規章制度必須得到有效執行。

4、加強生產現場管理

現場管理的好壞直接反映一個企業的形象和文化。特別是存在有毒有害因素的單位,現場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員工的身體健康。所以,改善作業環境,加強衛生保健,是減少職業病的有效途徑。除了要舍得在工藝設施上投資,加強工藝改造,減少跑、冒、滴、漏外,更應該關注職工的作業環境。比如通風、采光、采暖、浴室、更衣室、休息室等這些必備的設施必須健全,還應對職工進行定期體檢,及時發現職業禁忌狀況;要按照標準對職工配備相應的符合標準的個體防護用品和用具,督促職工在工作時正確佩戴和使用;對一些有毒有害物質比較嚴重的崗位,操作工要實行“輪崗”,將受害程度降低到最低。職工健康體檢檢出職業禁忌證、職業相關疾病或職業病時,要將職工調離原崗位。

5、重視職業衛生管理人員的培養

職業衛生人才的建設和培養是確保職業衛生工作有效開展的一個重要支撐,只有人力資源得到了有效的保證,企業職業衛生管理形勢才能實現良性的發展。企業職業衛生管理人員往往兼職比較多,在從事職業衛生管理的同時又從事其他方面的工作,工作量比較繁重。而這些人又往往缺乏專業技術知識,導致職業衛生管理無法上升到更高的層次。目前職業衛生專業人員相對安全專業人員,其職業認同度低,造成職業衛生專業人員穩定性差、工作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不注重業務能力的提高,客觀上形成了管理人員業務知識結構弱化,工作中難以打開局面的狀況。因此,要建立一支優秀的職業衛生人才隊伍,對各類人才按需要、分層次培養是關鍵。在隊伍建設上要加快體制創新,注重環境營造;在職業衛生專業人才培養上,要培養業務知識豐富和專業應用技能強的實踐型人才,加強職業衛生人才的知識更新教育,提高工作質量與效率。

6、建立健全應急救援體系

針對本單位存在的職業病危害,要制定切合實際的事故應急預案。具體應包括:深入調查,搞清本單位存在的職業病危害事故隱患、性質和危害程度。事故應急的現場措施,如:設置報警裝置和應急通風裝置;預備事故搶險使用的個人防護用品和工具;設置應急撤離通道和必要的泄險區;醫療救護措施,包括儲備針對事故急救傷員所需的有效搶救藥品、器械。要定期培訓和演練,考核有關人員在事故發生后的應變搶險、自救互救能力;指定專人負責,并定期檢查搶險個人防護用品、工具、藥品、器械,及時更換失效的藥品和損壞的器械等。職業病應急救援建設應和本單位安全、環保應急救援共同構建為一個體系,這樣既避免了資源的重復,又從屬于單位HSE體系構架內,形成一個相互依托、相互作用的整體,有助于發揮更大的效能,這是提高應對突發性職業健康危害事故,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有效辦法。

篇(10)

二、建立健全本單位職工的職業衛生檔案和健康監護檔案,并妥善保存;做好新職工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體檢。

上一篇: 儒家文化的傳承 下一篇: 礦山工程管理與實務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伊人久久亚洲国产嫩草影院 |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视频 | 中文字幕色色五月天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色 | 天天日天天射伊人色综合久久 | 日本免费在线看AⅤ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