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02 09:53:5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醫院病區環境管理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圖分類號] R47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6)35-0127-03
Application of fragmented management responsibility system in wards 6S management
SHAO Hong XU Ju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 Center, the Second Hospital of Ningbo City, Ningbo 31501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fragmented management responsibility system in wards 6S management. Methods The conventional wards 6S management method from August to December 2015 was us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the wards 6S management metho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fragmented responsibility system from January to May 2016 as the study group. The ward environmental clean completion rate and compliance rate of the two groups nurses in this ward were compared. The form of on-site inspection of special post was used monthly, and then ward nurses were scored according to ward management quality score standard table, finally the obtained data were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Results The first 5 months and the last 5 months of the completion rates and compliance rates of the wards clean environment implemented by nurses in the ward were compared,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Fragmented management responsibility system;6S management; Environmental clean completion rate; Compliance rate
6S管理即6SF代企業管理模式[1],起源日本的5S企業管理法[2],是通過規范現場、現物,營造一目了然的環境, 培養員工良好的工作習慣,其最終目的是提升人的品質。其作用是:提高效率,保證質量,使工作環境整潔有序,預防為主,保證安全[3]。6S管理法作為一種廣泛應用的現代化管理方法,不僅僅適用于企業的管理, 并于近年引入到醫院管理當中,對醫院外樹形象、內強素質、提高質量、確保安全,提升綜合管理水平和競爭能力起到了積極作用[4]。同時也是現代化醫院管理的基礎與關鍵,其核心的要求是員工素質的提升,也是醫院可持續發展的本質[5]。6S管理法包含整理(Seiri)、清掃(Seico)、清潔(Seiketsu)、整頓(Seiton)、素養(Shitsuke)、安全(Safety)6項內容[6]。它是現代化醫院管理的基礎和關鍵,具有廣泛性、潛隱性、持久性、直觀性、全員性的特點[7]。環境管理是6S管理的中間重要環節,起著承接各環節的作用,本研究從2015年8月實施6S管理法對病區進行管理后,病區的環境面貌較前有不少改善,但在環境管理的各個細節上,特別是實施環境整潔時仍有不少缺陷,為了改善這個局面,更好地完善病區的6S管理,從2016年1月起,本病區采用分片分段責任制法,即:將治療室、換藥室、護士站、護士辦公室、儲藏室、無菌儲藏室、病房等進行區域劃分,白天落實到各個班次包干負責,晚上由值班護士管理的方法。實施這種方法后,本病區環境清潔完成率和達標率有顯著改善,有效保證了6S管理在病區的順利開展,兩者相輔相成,共同促進了病區現代化管理,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將2015年8~12月的本病區全體護士執行的病區環境清潔完成率和達標率作為對照組,2016年1~5月本病區全體護士執行的病區環境清潔完成率和達標率作為研究組,兩組進行比較。參與被檢查的兩組護士和被檢查的總例數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研究方法
對本病區的全體護士進行6S管理相關知識培訓。以護理部《病房管理質量評分標準》的檢查項目為依據設縱列,以各位護士姓名為橫列,制定《骨-脊柱外科病房管理質量評分標準》。每月10、20日進行檢查、記錄。以實地查看形式進行評核。由兩位責總長負責本病區護士的檢查。同時兩位責總長兩人相互檢查。未檢查到的護士,在以后的日期內及時補充檢查,并定期反饋。
1.2.1 對照組 根據護理部的規定,實行護理部制訂護理單元病房、辦公區域(治療室、換藥室、護士站、護士辦公室、儲藏室、無菌儲藏室)管理規范。規范辦公區域物品及病房物品放置。規范陪護人員用物放置,規范輸液架放置,及時查收硬紙板等用物,餐板專用,換洗衣物統一掛于晾衣室,病區護士做好宣教。
1.2.2 研究組 除按照觀察組的要求繼續執行的基礎上,使用分片分段責任制法,即:將治療室、換藥室、護士站、護士辦公室、儲藏室、無菌儲藏室等區域白天落實到各個班次包干負責,晚上由值班護士管理。本病區白天工作框架共分為6個責任組和1位主班護士,責任組由責總組,責1a、1b組,責2a、2b、2c 組三部分組成。具體分區:(1)主班負責護士站中段、換藥室、儲藏室、無菌儲藏室;(2)作息8:00~17:00的責1、責2護士分別負責護士站東段、西段;(3)治療室由作息8:00~16:00的責1、責2護士負責,16:00~17:00由責總長負責;(4)護士會議室由責2c 負責;(5)值班房由夜間值班護士負責。(6)病房及相的廊區由對應的當值各組責任護士分別負責管理。
1.3 評價指標
病區環境清潔完成率=實際完成的例數/應完成的例數×100%;病區環境清潔達標率=達標例數/檢查總例數×100%。病區環境清潔達標例數的定義:病房、辦公區域(治療室、換藥室、護士站、護士辦公室、儲藏室、無菌儲藏室)檢查標準≥90分為達標。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 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兩組病區環境清潔完成率與病區環境清潔達標率比較,研究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3.1 病區實施6S管理的必然性
隨著現代管理科學知識的發展,以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為主要內容5S管理是提升各單位管理水平的基本方法,也已經成功地發展成為一種有效提高企業業績與競爭力的管理模式[8]。同時在現代管理中,安全也開始納入5S管理,形成6S管理模式,其可以提升效率,也能保障管理的安全性,在病房管理中有其特有的優勢[9]。6S管理活動是醫院骨科病區各項管理工作的基礎,它是提高護理工作效率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有效措施[10]。6S是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和安全的簡稱。(1)整理:就是區分必需品和非必需品,現場不放置非必需品,將混亂的狀態整理為井然有序的狀態[11]。物品根據使用頻率進行分層管理[12]。及時整理和丟棄護理站、治療室、病房、無菌室等區域內不必需的物品,做到供需適宜,盡可能減少必要物品的庫存。(2)整頓:將必要物品歸類分區放置[13]。根據物品的使用頻率、用處、生產日期等進行統一排放,“定點、定容、定量”[14]統一管理。并做好物品取用原則標識,做到按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從外到里的方式取用物品,能方便有效取用物品,減少物品的堆積。各類搶救儀器設備處于備用狀態,有專門的儀器設備清點登記本,每日專人清點。(3)清掃:將工作場所內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地方清掃干凈,保持工作場所干凈、亮麗[15]。及時處理垃圾,美化環境,保持工作場所及其他空間整潔,設備保養良好[16]。各個空間的設備、通道的前后左右,每個無菌柜和儲藏箱都要徹底搜尋和清理,做到病區中無不用之物。護士站、治療室、無菌室、值班房、移動查房車是重點,要做到臺面清潔整齊,表面無灰塵和廢棄雜物,移動查房車定點放置,車內配置整潔,病歷夾定期擦拭消毒。(4)清潔:將整理、整頓、清掃等3S進行制度化、規范化后,清掃病區環境,保持清潔。(5)素養:組織培訓, 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是6S管理的核心內容。通過院內、科內培訓等方法,提高全病區各層級護士的自身職業素質,提高慎獨精神。(6)安全:病區內提高預防意識,堅持安全第一,確保病區各人員、設備、設施安全。消除人員的不安全行為,加強員工安全教育,工作流程、質量標準張貼上墻,制訂各種應急預案,并定期演練[17]。應用6S管理模式,可以提升科室形象,提高工作效率,和諧科室關系,增加滿意度,提高護理安全[18]。本病區實行6S管理后,病區的物品存放更加井然有序,減少了不必要物品的存放和堆積,提高了護士的工作效率。同時病區環境有效地得到了改善,患者術后感染發生率有效減少,住院日期明顯縮短,有效保證了病區各類人員的安全,提升了患者的住院滿意度。
3.2 分片分段責任制法應用于病區6S管理中的重要性
病區是實施醫療活動的主要場所之一,其環境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醫療質量[19]。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健康的重視,患者對住院期間病房環境要求也相應提高[20]。前5個月本病區在開展6S管理過程中,雖然較以前病區環境面貌有所改善,但未能明確落實到點到人,有些細節把握不好,造成病區環境仍然存在部分區域未進行打掃,清潔整理不到位的現象,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病區6S管理的全面進行。為了改善這一現象,本病區采取了改進方案,全面推行分片分段責任制法,做到責任到個人,分工明確,對各清潔區域進行劃分,讓每個人能明確了解各自的清潔區域,避免了重復清潔和遺漏清潔的弊端。而且采用人性化的手段,使用了分時段的方法,做到班班有人清潔,日日有人維護,在完成了清潔病區的基礎上使環境的優化得到了有效保證。同時隨時接受責任總長的檢查和評估,提高了護士管理的責任性,同時工作環境的整潔、規范也改善了工作人員的心情,極大的調動了護士工作的積極性[21]。分片分段責任制法應用推動了6S管理病區的步伐,有效地維護了6S管理在病區中的應用,兩者互為推動,使病區管理更為系統化、現代化,鞏固了6S管理在病區的核心地位。
3.3 分片分段責任制法應用于病區6S管理中有改進的空間
本病區通過5個月的實踐推廣,將分片分段責任制法應用于病區6S管理中,使病區環境清潔完成率提高了12.13個百分點,病區環境清潔達標率提升了14.96個百分點,但是仍未達到100%,多是因為承擔各區域或者各時間段的病區護士,由于病區日常工作繁忙,分管床位的患者病情重,手術、出入院患者多,導致了無暇顧及自身負責區域的清潔到位。這種現象的出現就對分片分段責任制法提出了需改進的空間,本病區正在積極完善這種方法,使得病區環境清潔完成率與病區環境清潔達標率能更有效的提升,保證病區6S管理的全面完善。
綜上所述,分片分段責任制法在病區6S管理中能有效改善病區環境,更好地促進病區6S管理的開展。
[參考文獻]
[1] 石少輝,吳國平,李茂廷. 6S管理在老年髖部骨折診療過程中的教學應用[J]. 中國臨床醫師雜志,2015,9(10):228-230.
[2] 馬小芳,鄧春艷,楊春霞,等. 6S管理法在ICU儀器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8):101-104.
[3] 章西萍,王慧琴,邵在宏,等. “6S管理”結合目視管理在病區藥品管理中的應用進展研究[J]. 中西結合護理,2015, 1(1):136-138.
[4] 鄭尚英. 論6S管理方法在醫院管理中的應用[J]. 中國衛生產業,2015,1(18):118-119.
[5] 胡敏,詹芳. 6S管理在病房物資管理中的應用體會[J]. 四川醫學,2014,35(4):517-518.
[6] 付曉玲. 6S管理法在提高藥品管理安全中的價值研究[J].中國社區醫師,2016,32(22):16-17.
[7] 談超,吳開智,李D,等. “6S管理”理論在藥品管理中的應用[J]. 中國藥事,2014,28(10):1153-1157.
[8] 蔣曉蓮. 護理理論[J]. 護士進修雜志,2010,19(11):963.
[9] 朱昊. 如何進行現場管理[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57-58.
[10] 師娟. 6S管理法在普外病房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吉林醫學,2014,35(14):3144-3145.
[11] 劉海燕. 6S管理法提高ICU用藥安全的實踐[J]. 護理學雜志,2013,28(11):44-46.
[12] 倪斐琳,祝亞男. 6S管理在神經內科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 中國中醫急癥,2013,23(4):778-779.
[13] 李克佳. “6S”管理在臨床護理管理中的用[J]. 齊魯護理雜志,2014,20(21):107-108.
[14] 周興平,屈偉嬌,方仙芬. 6S管理在基層醫院骨科病區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 健康研究,2014,34(5):580-583.
[15] 徐小雅,劉瑜霞,宋瑞潤,等. 6S管理法在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 西部醫學,2011,23(7):1376-1378.
[16] 周旋,張琳. 6S管理模式在胸外科病房管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4):101-102.
[17] 曾德春,溫永芬. 6S管理在消毒供應中心作業流程管理中的應用[J]. 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6,13(5):173-175.
[18] 陳玉榮,趙雪蓮. 6S管理在手術室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觀察[J]. 繼續醫學教育,2016,30(1):127-128.
[19] 歐伯英. 開展病房環境管理,提高護理優質服務效果[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2,3(12):287-288.
【中圖分類號】R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0604-02
“五常法”即常組織、常整頓、常清潔、常規范、常自律。它起源于日本,是現代管理的重要新理論、新方法,主要用于改善工作環境,提高工作效率[1]。為了用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對腫瘤病房護理管理實行規范化管理,我科2011 年1 月~ 2013 年1 月在腫瘤病房護理管理實施五常法管理。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F將方法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
我科病房開放床位65 張,使用率100%,年收治患者約2000 人,月化療患者約160人次,平均住院天數9天。病區護士19人??剖一颊叨啵≡褐芷诙?,床位周轉快,護理工作量大,部分護士病房護理管理水平參差不一,存在工作忙亂,易發生缺點和差錯,如護士對物品存放部位不清楚或無固定放置等問題。
2 方法
2.1 組織和培訓
病區護士長牽頭我病區全體護士參與成立了“五常法” 小組, 每月舉辦的“五常法” 系列知識培訓, 病區護士長組織學習討論, 考核“五常法” 的基本步驟及其內涵, 強調實行“五常法” 管理的重要性, 通過建立較完善的、系統的質量管理體系, 來改善工作和生活環境, 改進人們的思維過程[2], 使“五常法” 理念深入人心, 人人積極參與開展“五常法” 活動,全員行動, 以達到預期目標。
2.2 “五常法” 具體實施方法
2.2.1 常組織
集中小組成員,就如何實施病區病房管理環境臟亂: 病區陪人家屬多, 地面可見亂丟垃圾, 便盆未及時傾倒, 雜物多, 放置亂。制定整理病房管理標準
2.2.2 常整頓
整頓物品、儲存方法, 消除到處尋找東西的現象。所有的東西都有一個清楚標簽及位置;每個分區位置有負責人的標簽;小冊子、材料、工具等整齊放置。
2.2.2.1 環境整頓
①向患者及其家屬做好入院宣教, 勿留太多物品在病房里, 勿亂丟垃圾, 嚴格遵守醫院陪探視制度, 盡量減少陪人家屬數目。
②堅持晨間、晚間護理, 幫助患者整理床單位, 床頭柜放物整齊美觀, 減少障礙物。
③明確分工: 將病區分為四大塊, 分班次專人負責自己工作范圍內的環境管理。如電腦班護士負責護士站的清潔整理,責任護士負責所轄病人病房的環境管理。
2.2.2.2 物品整頓
①把非必需的物品清理掉或回倉,把必需的物品按規定定位、定量、分類放置,整齊有序,并在相應位置明確標識,做到一目了然,30 秒內能找到所需物品,基本符合視覺管理的要求。
③專人負責物品的管理工作:由病區總務護士負責消耗品的定位、定數, 計劃和領取工作并分類管理,定期清查,避免浪費;搶救設備如呼吸機、除顫機、吸痰器、氣管切開包等班班交接檢查, 保持其完好備用狀態。
2.2.3 常清潔
常清潔即清除工作場所各區域的臟亂,保持環境、物品、儀器、設備處于清潔狀態,防止污染的發生。目的是環境整潔、明亮、保證取出的物品能正常使用。
2.2.4 常規范
將“五常法” 納入每日工作職責, 持之以恒, 使“五常法” 的實施從形式化—行事化—習慣化推進。制訂五常法” 管理守則和審核表, 科室內每周由護士長自查1 次, 請每位患者出院前填寫一份“病人滿意度調查表”, 以評價“五常法”病房管理的執行情況。
2.2.5 常自律
人人遵守“五常法” 管理守則, 養成本班的事情本班做的習慣, 下班前5 分鐘再次簡單整理工作環境及用物, 回顧自己所做的工作, 查漏補缺, 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創造安全、優美、舒適的病區工作環境, 無形中提升個體素質。
2.3 效果評價
采用前后自身對照的方法, 對開展“五常法” 活動前后2年病人對病物品擺放有序度、環境舒適度、病人滿意度比較。
2.4 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 10.0 軟件包進行統計學處理, 實施前后各項指標比較采用卡方分析,P
3 結果
與開展“五常法” 活動前相比, 活動后擺放有序度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3.1 “五常法”活動能規范病區管理通過開展“五常法”活動,規范了腫瘤病房護理管理物品的擺放位置,清除與工作場所無關的物品,把需要的物品放置于規定的位置,使物品存放有序、標識清楚、一目了然,取用準確、快捷,提高工作效率。
3.2 護士的綜合素質素養明顯提高五常法管理強調的是自己管理自己的原則、勤儉節約的原則和持之以恒的原則,強調人人參與,護士自己既是管理者,又是遵守者。護理人員運用五常法的理念要求自己,工作積極主動,有條不紊,團隊精神協作精神明顯提高[3]。
3.3 提高工作效率,保障醫療護理安全實施“五常法”管理后,病區各類物品藥品分類放置,標識清楚,拿放物品所需要時間明顯縮短,減少了查找物品和儀器時間,有效地減少工作失誤,保證了醫療護理工作順利進行,為患者診治和搶救贏得時間,使患者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及護理,保證醫療、護理質量安全。
3.4 提高護士的自律性,提高護士整體素質通過“五常法”知識培訓和實踐,使護士們認識到環境管理對提高服務質量的重要性。同時,護士長不定期的檢查,不斷強化“五常法”的管理,提高了護士的責任意識和管理意識,使大家都養成嚴格遵守規章制度和認真負責的良好習慣。“五常法”中的“常自律”要求護士有“慎獨”精神,工作中嚴格執行操作流程和無菌技術操作,自覺遵守職業道德。同時,注意個人儀容儀表和行為規范,做到主動熱情服務,對患者有耐心、愛心、細心和責任心,全面提高護士整體素質[4]。
3.5 美化工作環境,提升醫院形象開展“五常法”活動,能為患者營造良好的住院環境,病區物品擺放整齊有序,地面干凈清潔,空氣中再也聞不到異味臭味。工作人員衣帽整潔,精神飽滿,語言文明規范。使患者覺得醫院能為患者提供整潔、安靜、安全、舒適的住院環境,樂意前來就醫,提高了醫院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4 總結
將五常法應用到病房護理管理中,可使病房清潔有條理,營造星級就醫環境,提升醫院形象;減少護理差錯,改善護理服務質量;提供人性化服務,減少物資浪費及損壞,提高工作效率,更能提高病人滿意度。[5]
參考文獻:
[1] 黃惠根;戴紅霞;李艷敏;丁澤林;楊海軼;;五常法審核評價體系的建立與使用效果評價研究[J];護理學報;2006年11期
[2] 蘇志清. 質量管理體系的“ 五常法” [J] . 政策與管理, 2000,(9) : 31-33.
文章編號: 1672-3783(2008)-9-0117-01
【關鍵詞】 五常法 環境管理
我兒科病區日常所用物品、藥品品種多,規格多,但用量少周轉慢。容易造成浪費和不安全隱患。自從《患者安全目標知識問答》里學了五常法以后,我們將其運用于管理病區的環境和物品及人員,取得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 實施措施
首先在科例會上,護士長組織全體護士學習五常法的概念、意義,講述五常法是實施質量管理體系的第一步,是建立和保持質量環境管理的方法。通過建立較完善的、系統的質量管理體系來改進工作和生活環境,改進人們的過程,對護理管理真正起到促進作用。大家統一認識,推廣行動,以達到預期效果和目標。
1.1 常組織 運用分層管理法。正確區分需要和想要、保管和保存的方法。將護士臺、治療室、值班室和儲藏室物品明確區分要用的和不用的,按物品的需要程度和使用頻率,安排合適的位置,把不需要的物品和數量將到最低程度,把需保存的資料、文件等分門別類的進行收藏。建立單一就是好的新理念,同類的產品只能使用一包拆封一包。
1.2 常整理 運用質疑思考法。善于發現問題,認真落實常組織。妥善放置物品,將工作場所物品放置整齊有序,一目了然,減少尋找物品的時間,清除過多的物品,物品按類放置,標示明確,櫥柜內無雜物,對有使用期限的物品按使用日期先后順序排列,杜絕物品過期,減少浪費,降低差錯事故的發生,最終提高辦事效率。
1.3 常清潔 運用目視管理法。 物品放置盡量采用玻璃透明櫥柜。按照物品的清潔、無菌要求劃分區域和界限,清除死角和污染源,對物品定期進行清潔、消毒、保養,將護士臺、治療室、值班室、儲藏室等每一處都落實專人管理。
1.4 常規范 運用標準管理法。通過制度的落實和強化,將前三項指標行動成果進行鞏固,形成完整的制度,持續正常的進行并加以監督,定期進行評估,改進不足之處。
1.5 常自律 運用自我管理法。讓每個員工都認識到自己行為的重要性和自身的責任,創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和工作場所。自覺提高個人素質和增強團隊合作精神,遵守規章制度,履行各人職責,養成良好的個人習慣 ,保持儀容、儀表整齊大方,文明禮貌,忠于職守,樹立良好的組織形象,高效率、高品質的服務給患者帶來信賴和安全感,由此樹立良好的醫院形象 。
2 預期效果和目標
科學的管理手段和是提高護理質量的重要保證。護理質量是護理管理工作的核心,也是護理管理工作的重點。護理安全,改善環境。增加效率,減少故障,是提升醫院形象的一種有效技術。通過五常法管理,日常工作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和目標 。
1.1醫院環境衛生概述 醫院環境是患者用于治療疾病,恢復健康的重要場所,它保證了每天都要進行的醫療性活動的正常進行,如各項常規和??茩z查,手術,病情觀察,相應癥狀的治療和護理,疾病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管道、氣道護理,傷口的護理,靜脈治療的護理等等。
醫院環境衛生包括衛生空氣環境,各場所地面及物體表面衛生,以及醫務人員及保潔人員的手及個人裝置衛生等,良好的醫院環境衛生對于患者而言既是利于康復的重要環境依托,也是預防醫院感染的重要保障。
1.2良好的醫院環境衛生是患者康復的重要保障 住院患者疾病的痊愈與健康的恢復必須在健康衛生的環境下才能獲得。舒莉[1]在《噪聲與人的身心健康》研究中認為噪聲不僅對聽力、血壓、睡眠等有不良影響,還會誘發人的煩惱、習得性無助,容易造成兒童的認知障礙等。孫發碧[2]研究表明安靜的病房環境給人舒適的感受,有利于疾病的康復,而噪音會給患者帶來不良影響。韓靜[3]研究表明污濁的空氣會干擾人的生理和心理狀態,使人出現煩躁、頭暈、倦怠、食欲減退等表現,不利于患者的康復。國外文獻顯示[4],環境污染與某些心肺疾病的入院率有關聯。
1.3良好的醫院環境衛生是預防醫院感染的重要保障 醫院感染的傳播途徑主要有接觸傳播、空氣傳播和媒介物傳播,這三者都與醫院內環境因素密不可分。Eickhoff[4]報道醫院感染約有10%是通過空氣傳播引起的。
2 醫院環境衛生管理的國內外發展現狀
病房環境是否舒適主要受國家政策制定、醫院政策制定、護士管理、后勤部門對清潔人員的培訓與督導以及由患者公共衛生意識外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制約來實現。
2.1國家公共衛生政策的宏觀調控 衛生部在總結1996年頒布的《綜合醫院建設標準》施行7年的情況和對全國28個省市206所綜合醫院的現狀進行調查的基礎上,經修訂,于2004年推出的《綜合醫院建筑標準》里對病房每床建筑面積及每床凈使用面積有著明確的標準,同時對建筑裝修和環境設計的要求也有著利于患者病情恢復的標準。
2011年衛生部應醫改要求重新制定的《2011版等級醫院評審標準》對醫院環境建設和醫院感染管理均有明確要求。對醫院病房物理環境建設和維護均起到了監督管理的作用。
全國醫院感染監控網對全國醫院進行的感染監控,對于病房環境管理提出了硬性的要求。
2.2醫院對國家衛生政策的響應落實
2.2.1醫院病房設計對溫控系統、通風系統、水暖系統等的考慮。良好的溫控系統可使患者保持穩定的基礎代謝率,保持良好的住院感受。適度的通風可改善病房空氣質量。良好的水暖系統可保證病房患者和工作人員的基本清潔工作的展開。汪強[5]在淺議醫院空調系統與病房室內環境控制中針對醫院病房室內空氣質量不佳的問題研究中指出空調系統的使用形成了對室內空氣的二次污染,要改善室內空氣質量,可從污染源控制、通風和空調凈化3個方面著手,從而提出了利用獨立新風空調系統提高室內空氣質量的設計要點。
項志f[6]在SARS病房空調通風系統設計探討中認為潔凈室空調系統及SARS病房空調系統均應考慮溫濕度控制,氣流控制,氣壓控制,節能措施等方面問題。
2.2.2探視制度和家屬陪護制度的制定有利于病房物環境衛生的維護。王云波等[7]探視者對醫院病房空氣污染影響的初步研究認為探視者是探視時間內病房空氣污染的主要因素,可通過調整探視時間和控制探視人數降低病房空氣污染。
2.2.3醫院對新護士的規范化培訓內容對基礎護理措施內容的凸顯對于維護病房物理環境的意義。隨著醫院改革的不斷深入,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的考慮,護士的生活護理內容不斷得到細節的填充,護士對于晨晚間護理的工作內容得到了進一步的拓展和落實。
2.2.4醫院對保潔人員的管理對于維護病房物理環境的意義。
醫院保潔員是為醫院創造安全、整潔環境的主要成員之一,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缺乏基本醫學知識和自我防護意識,卻與醫護人員一樣接觸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感染物質,張紅艷[8]加強醫院保潔管理預防醫院感染認為對醫院保潔人員進行系統有效的培訓、監督、檢查、管理不僅給醫院帶來了整潔舒適的醫療環境,還為預防控制醫院交叉感染作出了相應的貢獻。然而劉喜萍[9]醫院保潔人員手衛生情況調查研究表明醫務人員手衛生已引起院方足夠重視,而保潔人員手衛生仍為薄弱環節。
2.2.5醫院院感部門對病房環境消毒效果的監測 陳祖云[10]研究結果表明對從醫療用品的消毒滅菌、醫務人員手衛生的依從性、醫院感染病例的監測上報、微生物標本的送檢以及重要部位的感染控制等質控關鍵環節進行強化管理在醫院感染管理中收到一定的成效。
醫院環境衛生學監測主要是針對產房、母嬰室、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手術室、重癥監護室等重點部門進行監測。醫院環境衛生學監測的環境分為四類:I類為層流潔凈手術室、層流潔凈病房;II類主要為產房、嬰兒室、供應室、無菌區、普通手術室、重癥監護病房等;Ⅲ類包括婦產科檢查室、注射室、換藥室、治療室、供應室潔凈區、急診室、化驗室、兒科病房及各類普通病房;IV類包括傳染病科及病房。
2.3護士對病房環境衛生的管理 吳曉敏[11]在“5s”理論在病房環境管理中應用的效果評價中認為應用5s理論,即通過整理(seiri)、存放(seiton)、清潔(seiso)、標準(seikeetsu)、修養(shitsuke)的模式對病房環境進行持續管理,可有效改善護理質量,減少因物品混放造成的醫療差錯;增加了工作環境的舒適感和美感,激發了護士的工作熱情和創造力。
同時,護士的三級質量控制對于病區管理的環境質量標準均有明確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情況均納入PDCA循環持續改進。
2.4患者對病房環境的評價對病房環境衛生的維護有著促進作用。韓靜[3]在對一次三級甲等醫院的患者展開的舒適度抽樣調查發現30.5%的住院患者認為病房物理環境不舒適,其中7.6%的患者認為病房的空氣質量較差,因而建議醫院管理者對病房空氣質量差等問題展開整改促進活動。
2.5患者公共衛生意識的外化對于維持病房物理環境衛生的意義重大。
2.5.1公共衛生意識的內涵 公民公共衛生意識狀態與其自身的健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社會資源有限,而人口密度則空前巨大,環境污染日趨嚴重,這一切都要求我們每一個公民都具備公共衛生意識,養成良好的公共衛生習慣。
2.5.2公民公共衛生意識的可塑性 文清秀在[12]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對居民健康和衛生意識影響的分析的調查研究顯示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開展可使居民健康和衛生意識得到顯著提高。而張雪等[13]在公共衛生與全民的健康意識探究中提出SARS、禽流感、炭疽生物恐怖事件等大型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也促進了全民公共衛生意識的提高。
2.5.3公民的公共衛生意識在醫院環境的體現 醫院環境內患者公共衛生意識的成熟則表現為:具有良好的衛生習慣,配合護士對病區環境管理進行檢查督導,保持“三短九潔”的良好衛生習慣;遵守醫院的探視和陪護制度,不喧嘩,保持病室環境的安靜,減少噪音對其他病友造成的影響;有成熟的健康責任觀,對于保潔人員和護士未對患者進行環境管理的時間段,自覺維護病室安靜、整潔,即患者公共衛生意識的外化可幫助維持病房環境的安靜、整潔。
2.5.4患者在醫院的公共衛生意識的培養 患者的公共衛生意識既沿襲于自身的衛生修養和在院外獲得的零散的公共衛生知識的塑造,同時也受到醫院內公共衛生知識健康宣教的熏陶。醫院健康教育較社會而言更為集中,專業性也更強。個人對于健康教育的接受程度不一而足,這與患者的理解認知能力、接受公共衛生教育的經歷、自身重視程度等因素均有關系,而影響患者在醫院公共衛生意識的因素和機制尚不明確,需收集基本資料進行進一步研究調查。
3 保持病房環境衛生的方法
3.1空氣消毒 空氣消毒目前比較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三種:臭氧、紫外線和化學藥劑。
3.2物品表面消毒 常規采用含氯消毒劑(健之素牌消毒泡騰片)含有效氯500 mg/L的抹布擦拭。
3.3醫院工作人員手消毒 消毒時機:接觸患者前,清潔無菌操作前,處理藥物或配餐前,接觸患者后,接觸患者周圍環境及物品后,血液、體液污染后,摘手套后。消毒方法:使用流動水或速干手消毒劑進行七步洗手法洗手。
4 病房環境衛生監測手段
按照衛生部《消毒技術規范》對病房的空氣、物體表面消毒后或使用中,病房工作人員手進行采樣生物監測??諝獠蓸佑闷桨灞┞斗ǎ蓸舆^程:清潔后第1、7、l4、21、28 d,啟動凈化空調,由半循環運行到全循環后15、30、45、60 min。按《醫院消毒技術規范》的規定,用直徑9 cm的普通營養瓊脂培養皿,對各級LAOR采用“5點法”取樣,上述過程重復10次。病房工作人員手和物體表面采樣用棉拭子法。
5 病房環境衛生的評價
目前醫院及國家感染監測網在病房衛生評價研究中對醫院感染的研究較多,有著較全面的醫院感染橫斷面調查資料。醫院環境衛生的不合格必然導致院感率的上升。然而病房環境衛生的合格并不意味著院感率的下降,二者之間沒有因果聯系。
6 結論
綜上所述,病房的環境管理需要多方人員的參與,包括醫院職能部門的長期監管,也包括護士及保潔人員的長期維護,同時還離不開患者自身公共衛生意識的外化、。醫院職能部門對病房環境中容易導致醫院感染的監管力度較大,其中對醫務人員的相關院感知識的培訓和督導比較到位,而對于醫療邊緣人群如保潔人員監管和培訓力度較弱?;颊叱墒斓墓残l生意識可幫助維護病房環境的安靜、整潔,但其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成熟公共衛生意識的影響因素和具體機制仍尚待研究?;颊邔Σ》啃l生環境的評價研究較為表淺,且缺乏對其評價的影響因素的研究。
參考文獻:
[1]舒莉,吳建平.噪聲與人的身心健康[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15(7):664-666.
[2]孫發碧.淺談聲音在病房中的應用[J].藥物與人,2014,27(320):77-78
[3]韓靜,李新輝,楊琴.住院患者對病房物理環境舒適感的評價[J].護理雜志,2012,29(21):13-15,19.
[4]A P,Rw S,L T,et al.Associations between outdoor air pollution and hospital admissions in Brisbane,Australia[J].Archives of environmental health,2001,56(1):37-52.
[5]汪強.淺議醫院空調系統與病房室內環境控制[J].中國醫院建筑與裝備,2010,(3):50-52.
[6]項志f.SARS病房空調通風系統設計探討[J].醫藥工程設計,2004,25(4):35-38.
[7]王云波,潘京海,李宗麟,et al.探視者對醫院病房空氣污染影響的初步研究[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3,30(10):915-917.
[8]張紅艷,趙惠云.加強醫院保潔管理預防醫院感染[J].內蒙古中醫藥,2014,33(16):96.
[9]劉喜萍,于曉芬.醫院保潔人員手衛生情況調查[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4,5(8):38-40.
[10]陳祖云.質控關鍵環節管理在醫院感染管理中的應用[J].黑龍江醫學,2014,38(2):212-213.
1 護理服務的人文關懷理念
人文泛指人類社會各種文化現象,其本質是以人為本,對人的價值及人的自由和發展的珍視、關注的思想體現。人文關懷就是以人為本,重視人的因素,承認人的價值和主體地位。護理服務的載體是患者,即“以病人為中心”。因此,滿足患者的需要,縮短就診時間,及時有效治療,盡量祛除患者身體的疾病是提升服務質量的出發點。在護理服務實踐中,要更可能多的給予患者精神上的呵護,心理上的寬慰,行為方式上的指導;尊重和同情患者,尋求與患者情感上的共鳴;滿足患者的現實需求和潛在需求。在每一個護理環節中,對患者始終融入關愛、尊重的服務理念,通過訪視和以家人般的周到關愛,與患者建立親情關系。在親情的護理行為中,給患者一種依賴感和安全感。在與患者以深厚愛心的溝通中,喚起患者向往健康,善待生命,接受護理和得到友愛的感情。
2 護理服務的人文關懷實質
人文關懷護理,是今后醫療系統整體護理服務的核心,是時展和社會進步的必然產物。醫療護理服務人文關懷理念的提出和實踐,在我國才剛剛起步,它探討的是人文關懷對護理服務品質的影響和對患者健康的影響,為醫療衛生系統如何提供人性化服務,如何尊重患者的生命價值,如何提高人文關懷護理服務品質,提供了實踐的可能性。在護理實踐中,人文關懷集中體現在患者的價值上。這就要求醫療機構所提供的醫療衛生環境、醫護管理環境、技術力量環境、設施設備環境、病區文化環境和護理文化環境等,是對患者生命與健康、權利和需求、節約與知情、人格和尊嚴的關心和關注,使患者時刻感覺到踏入醫院就醫方便,技術精湛,病區舒適,經濟實惠,服務滿意。
3 提倡人文關懷的基本意義
就為患者服務而言,大力提倡給予患者人文關懷,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有利于促進患者恢復健康,有利于降低醫療糾紛,有利于密切護患關系,有利于創造品牌服務,為優化質量服務管理打下堅實的基礎。
4 強化人文關懷的主要途徑
“以病人為中心”是醫院服務工作的核心內容。一個
醫院要強化人文關懷,提高整體護理服務水平,必須給予患者人文關懷。對患者實施人文關懷的主要途徑是:
4.1 構建良好的醫院環境 醫院的服務對象是病患和情緒焦慮的家屬。整潔的醫院院落;結構合理、功能齊全、附屬設施配套的醫院大樓、門診樓和急診樓;院內人車通道布設合理,綠地環繞,花木種植有序;院內外標示牌清晰、指向明確;導醫臺、醫療信息查詢臺傳遞信息順暢;院內外明亮工程色澤柔和、美觀大方等。溫暖和諧與公園化的醫療環境,必將使患者和家屬賞心悅目,產生親切感、信任感和韻律感。
4.2 營造良好的病區環境 患者入院首先面對的是陌生的環境。診區和病區走廊安裝病人用扶手;病房安裝電視、電話,建有洗浴設施齊全的衛生間,布設衣物柜、冷藏柜;用花草、風光油畫點綴病房;每個護理單元設立設施齊全的煮食間,設立娛樂室,設置流動圖書車;住院部設置流動貨車;護士站設立患者健康設施代購點,義務理發點;病區設置陪護設施及用品租用站;對新入患者和危重患者送檢等。家庭式、賓館式的服務和管理,必將使患者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對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的一時改變沒有過重的心理壓力,在輕松、安逸的環境中,安心治療疾病,休養相得益彰。
4.3 創建良好的護理環境 首先,醫院要認真做好護理設施設備、衛生器械、衛生材料等服務用品的供應保障。其次,醫院要注重病區包括醫療用車、臺、柜、床、被服在內的護理設備的更新;注重病區包括電視電話、衛生潔具和生活用具的維護,使之使用正常,常用常新。次之,認真搞好治療場所用品、義務服務場所物品布設,使之潔凈衛生,擺放有序,整齊劃一。再次,注重護理人員服裝色彩選擇、穿著整潔;護理人員始終以親切的微笑面對患者,以輕柔的動作、精湛的技術、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社會知識服務患者,以充滿濃厚愛心與親情的護理言行給患者傳遞信賴和安全信息,進而創造安寧肅靜、溫暖和諧、優美舒適的人性化流暢空間和親切祥和的環境。從患者入院開始,在每個護理環節中處處顯現醫院對患者的人文關懷,使護理人員在整潔有序的環境和愉悅輕松的氛圍里,精神飽滿地為患者服務,讓患者在到處洋溢愛心親情的環境中,使生理、心理、物資和醫療需求上達到和諧統一。
人文關懷是現代醫學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實踐中,“以病人為中心”,必須愛護和尊重患者,這是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的基礎,也是減少醫療糾紛,創造品牌服務的先決條件[3]。
參考文獻
1 劉玉瑩,陳興華,張亞卓.優化醫院環境深化護理服務內涵.護理管理雜志,2003,1(3):39-40.
1.醫院護理工作的作用
護理工作對于醫院的發展和患者的康復都是十分必要的,在醫療改革不斷深入推進的過程中,護理工作在醫院工作中的地位越來越高,護理也貫穿到醫院治療的每一個環節,從病人進入醫院開始一直到病人痊愈之后出院,整個過程都需要護理人員開展護理工作,都需要醫院的護理工作人員給予悉心的幫助,護理工作是醫療救治工作的輔助和支持,是一項經常地不間斷的工作。另外,從健康的角度來講,護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部分,由于醫院是一個環境復雜的地區,在醫院中有患各種疾病的病人,有的疾病更是具有傳染性,有的疾病容易受到外界感染,這就需要護理人員對病人進行細心地護理,隨時觀察病患的狀態,并且對病房進行清潔,對病人周圍的環境進行消毒,減少感染幾率。
2.醫院護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第一,護理管理制度不完善。在護理工作中,必須要制定嚴格的護理管理制度,對護理人員的工作進行規范,使得護理水平得到提升。當前有的醫院護理工作中存在制度不完善的情況,對護理工作沒有進行統一、嚴格地規范要求,因此導致一些護理人員在工作中沒有按照護理工作要求進行工作,導致醫院的一些本可以控制的感染情況發生,對病患治愈產生影響。
第二,護理人員數量不夠。護理工作任務繁重,涉及每個科室,而且護理工作又是不間斷的,因此每個時間段都要有人值守,所以醫院對護理人員的需求較大,當前有的醫院的護理人員數量不足,因此導致有的人員工作中出現疏忽,出現感染問題。
第三,護理人員的綜合能力水平不高。很多護理人員的綜合能力水平不高,這是護理工作中的一個嚴重問題,護理工作在醫院工作中容易被忽視,這也是造成護理水平不高的一個重要原因。當前有的醫院的護理人員在工作中對一些護理技巧的掌握不夠扎實,在對病人進行護理的時候操作不規范,進而導致護理工作水平低,比如有的護理人員在工作過程中不認真執行三查七對制度,引發感染,對疾病治療產生影響。另外,有的護理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不高,對護理職業的認知不清楚,面對較大的工作壓力,出現逃避工作、責任意識不高等現象。
二、護理管理在醫院感染控制中的應用
1.健全護理管理制度
科學合理的護理管理制度是提高護理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有助于臨床治療,減少常規治療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細菌、病毒等感染。在醫院發展過程中,為了不斷完善護理管理體系,首先需要醫院加強對護理的重視程度,醫院的管理者要對護理管理進行重視,對醫院的護理工作任務進行重新安排,讓護理人員能夠有更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對護理工作進行完善。例如醫院要加強監控網絡的建立,可以建立三級監控網絡,病區護士長和監測員為一級管理、部分護士長組成的醫院感染管理小組為二級管理,護理部為三級管理。一級管理人員主要負責對病區的空氣、物體表面、醫護人員手消毒情況等進行檢查,二級管理人員則主要從管理小組的層面出發,按照消毒管理的標準和要求,對病區的感染問題進行發現和解決。三級管理則主要從事監督管理,不定時對病區護理人員的操作過程、一次性物品的處理情況、病區的衛生環境等進行突擊檢查,從而實現對護理工作的有效監督,提高護理人員的衛生意識、感染控制意識。
2.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能力水平
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的綜合能力水平是影響護理質量的關鍵因素,醫院護理水平的高低主要受護理人員的綜合能力水平的影響,為了對醫院的感染率進行控制,必須要強化護理人員的技能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從而減少各種感染問題的發生。例如護理人員要提高洗手的執行率,通過研究發現,護理人員在為病人數脈、協助病人換、為病人鋪床等工作時,手上會沾染很多細菌,但是有的護士沒有勤洗手的習慣,因此很容易的導致細菌傳播,引起感染,所以要引導護理人員養成勤洗手的習慣,強調護士七步洗手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院內感染率。另外,要堅持無菌操作。無菌技術操作是預防醫院感染的一項重要措施,在醫院治療過程中有很多工作是需要護理人員完成的,例如透析術、動靜脈插管術、導尿、穿刺等,護理人員的操作是否規范,是否在無菌環境中進行,都會影響感染率。因此,必須要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培訓教育,引導護理人員加深無菌操作的認知,減少感染情況。
3.加強環境管理
了解病人的就醫(診)心理
對于肛腸科疾病來說,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疾病的部位比較隱私,病人會感覺“很不好意思,那個地方有點不舒服,覺得沒有啥,連家人都不好意思告訴,更甭提跑醫院看大夫了”,遲遲不肯就醫,往往等癥狀比較明顯,有出血,大便困難或者腫、痛的厲害了,才匆忙就醫。作為一名接診護士,在了解病人種種想法之后,第一時間告訴給他最想知道的信息以及關于疾病的診治方法,讓病人可以安心的住院、手術,治愈疾病。
用優質服務贏得病人的信任與好感
開展“一對一”的指導,把健康教育貫穿于護理的始終。護理人員注意觀察病人的心理反應,如對疼痛的恐懼、對手術風險的擔憂、對手術醫生了解和信任度、住院的經濟負擔等,根據不同的心理反應,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有時我們請一些病人現身說法,從而消除病人的擔憂和顧慮,取得病人信任和配合。做好飲食指導,促進手術康復,一般情況下術前必須吃早餐,可適當吃稀粥、饅頭、包子或面條,不進甜食、蛋、牛奶。手術當日,術后第一天吃流質飲食,如蒸蛋、稀粥等,以后吃普通飲食,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大便干燥時,可適當吃一點麻油、蜂蜜開水,禁辛辣、溫燥之品,禁煙、酒。護士利用晨、晚間護理操作等時間向病人進行心理指導。
創造優美、舒適的治療休養環境
病區內外環境的衛生條件,對患者的康復有重大的影響。充足的陽光、潔凈的空氣、安靜的環境,以及可供患者散步的綠化地面都是十分重要的治療環境。室內的墻壁以及用具的色彩對患者的心理調節也有影響?,F代醫院大多主張采用淺藍色或淡綠色。病區內的照明設備應便利醫護人員工作,保護患者視力,避免引起患者的不適感覺。夜間患者睡眠時間要用地燈,避免干擾患者的睡眠。綠化病區的環境,可使患者情緒安定,提高療效。此外,室內溫度、濕度的調節以及防止噪音的措施對患者的影響也應注意。在加強病區環境管理方面,除上述許多提高治療效果、有利患者恢復得措施外,注意病區內外的廢物垃圾和污水的分類處理,嚴防交叉感染,以避免對患者和醫院周圍居民的危害,也是病區環境管理中的重要環節。污水必須消毒后再排入下水道,垃圾必須分類處理:凡檢查過的痰、血、糞便等標本和摘除的臟器、肢體必須焚燒處理;一般垃圾應定時迅速處理,以防發酵、細菌繁殖。
與病人多交流
通過與病人交流告述肛腸疾病病人一些預防常識,讓患者知道肛腸疾病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患者常十分痛苦,久治不愈,男女皆有,任何年齡都可發生,人們常說“十人九痔”,就是這個道理。其中以20~40歲的人為多見,并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加重。
護理注意事項
加強身體鍛煉:特別是久坐、久站工作的人,應加強課間、工作鍛煉,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防止痔瘡發生。
飲食:防止暴飲暴食、饑飽不均,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火鍋、酒、胡椒等,過量則促使血管擴張。注重食療:常食用粗纖維食物可刺激胃腸蠕動,有利于排便。一些具有補血潤腸作用的食物如桂圓肉、大棗、胡桃、胡麻、木耳、桑仁、松仁等可以常食,也可制成藥膳食療方食用,如桂圓肉粥、胡麻餅、松仁炒玉米、胡桃炒瘦肉等,可潤腸通便,促進裂口愈合。
養成良好的大便習慣:食物進入人體經消化吸收后,食物殘渣經24~48小時成為大便排出體外。若停止時間越長,大便就越干燥,同時大便貯留于結腸,其中有毒物質較長時間刺激結腸黏膜,可引起大腸癌。符合生理要求的排便時間是早晨起床或早餐后。經過一夜的消化、吸收,糞便已儲留在乙狀結腸。起床所產生的“起立反射”和早餐后產生的“胃結腸反射”可使結腸蠕動波增加,結腸內壓增高,產生便意。此時可以不增加腹壓,順利地將糞便排出。因此,在正常生活中應合理安排好時間,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良好的衛生習慣就是保持每日大便1次,以早起或早飯后大便為好。早起活動或進食后產生胃結腸反射,消化吸收后的食物殘渣從結腸排到直腸產生便意。大便通暢就是糞便軟硬適度,飲食應含纖維多的食物。如遇大便干燥,可多吃蔬菜、水果、蜂蜜、麻油等,必要時才用藥物調節,但不能依靠藥物來維持大便通暢。習慣性便秘者應尋找原因,從消除病因著手。胃腸功能紊亂引起便秘者可用藥物調節胃腸功能。
靜脈藥物配置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就是把分散在各病區的靜脈輸液配置工作集中轉移到靜脈輸液配置中心,由專業操作人員在萬級層流環境局部百級凈化臺,嚴格按照無菌操作要求調配輸液,最大限度地避免細菌、微粒等的污染,提高了輸液的安全性,是預防院內輸液感染的重要措施。提高靜脈輸液質量是控制醫院感染率的重要環節之一,我國住院患者靜脈滴注給藥比例很高,由輸液引發的醫院感染不容忽視。我院于2007年建立了靜脈輸液配置中心,自建立配置中心以來,擔負了全院五個病區的靜脈輸液調配任務,因此,從配置輸液的各個環節把關,提高輸液質量,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也是科室管理的重要工作。我中心近年來,不斷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 輸液配置過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1.1不遵守操作規范 輸液配置涉及的環節較多,每個環節不當都可引起醫院感染。比如手衛生,手衛生是降低醫院感染最可行、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操作者不遵守操作規范如配液時不戴口罩,抽吸藥液、加藥時未消毒,配置不同藥物時未及時更換注射器等也是輸液配置污染的環節。
1.2操作方法不當 配置藥品時在掰開安瓿的瞬間產生的玻璃碎屑落人藥液內可導致不溶性微粒增加。有實驗顯示割鋸安瓿的周長越長,玻璃碎屑越多,進入藥液的不溶性微粒也隨之增加。因此,切割安瓿瓶時以切割頸部的l/4周為佳。很多制劑為橡皮膠塞玻璃瓶裝,在加藥時針頭反復穿刺瓶塞,切割橡皮膠塞產生的碎屑也可能造成極高的污染概率。這些污染雖然不可避免,但如果操作方法得當,可以使液體污染降到最低。
1.3配置環境不達標 配置室內清潔不徹底、沒有按照規章嚴格消毒;空調凈化系統未定時清潔、檢修,潔凈室人員過多、人員頻繁走動而導致空氣潔凈度不達標;物流管理不嚴格,藥品未經消毒就傳至潔凈區而致室內環境污染;潔凈室門或傳遞窗關閉不嚴,致使潔凈室內外的空氣串流,使空氣污染幾率增加,細菌數超標。這些都可能污染工作環境,從而造成配置液體的污染。
2 靜脈藥物配置中心控制感染措施
2.1環境管理 靜脈藥物配置中心最重要的是把藥物配置從普通環境移至潔凈環境,保證了臨床高品質的靜脈輸注質量。PIVAS要確保藥物配置不被污染,重要的是凈化程序管理與維護。潔凈區的消毒滅菌是安全配置藥物的保障。嚴格執行潔凈區的日清潔、周清潔和月清潔制度,保持操作間清潔無灰塵。
2.2強化工作人員責任心與醫院感染意識 配置人員在配置過程中嚴格無菌操作規程與否,直接影響藥物是否被污染。因此加強標準操作規程和實際操作技能的培訓,加強差錯防范意識的培養,樹立實事求是、仔細認真的工作態度非常必要。加強控制醫院感染意識。并對靜脈配置中心的監控人員進行崗位培訓,加強醫院感染監控工作。
2.3無菌操作的管理 工作人員要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原則,各操作環節絕對無菌;配置時經常用酒精消毒并保持手套濕潤,以減少微粒的產生,同時按要求做好環境的清潔。在操作過程中每完成一袋配置后都應用75%的酒精消毒臺面及手.3 結果與討論
靜脈輸液配置中心的建立,實現了藥師由單純藥物保障型向技術服務型的轉變,建立了一個醫、藥、護交流的平臺。靜脈藥物配置中心的醫院感染控制與管理,直接關系到患者的治療效果,管理不當可直接造成醫院感染的發生??傊訌姯h境及人員操作規程、物品的管理及職業防護是靜脈藥物配置中心防控醫院感染的關鍵。只有對靜脈藥物配置中心的各個環節進行科學化、合理化的控制與管理,督促各級人員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才能有效地控制醫院感染,使醫院感染控制與管理工作步入科學管理的軌道。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0851-02
1 老年病房風險的相關因素
1.1 醫務人員自身因素
1.1.1 年輕護士的專業知識及臨床經驗不足,病情觀察能力不到位,應變能力差,處理事情不周到,治療搶救不到位等,不能及時、全面、正確的識別患者存在潛在的各種護理風險。
1.1.2 個別護士責任性不強,消毒隔離不嚴格,不注意手衛生,發生交叉感染。操作不規范,查對制度不嚴格,造成發錯藥、打錯針。對病人評估、宣教等不到位,采取措施不周到,容易發生意外事件。
1.1.3 醫務人員隊伍配備不足。醫院床護比不達標,包干床位太多,造成護理、巡視、宣教等不到位,直接導致護患溝通障礙。醫生配備不足,尤其是下午,一旦發生搶救、突發事件等,就難以應對。
1.1.4 家政公司護理人員配備不足。我院的病房結構局限,一間病房只有住兩個或三個病人,一個護理人員照料四到五位病人的話,就勢必導致跨越二個房間。大多數老年病人生活不能自理、不能說話、意識不清、行為異常的患者,存在安全隱患,特別是晚上,一旦發生意外,不能及時發現和搶救。碰到護理人員請假時,又沒有后備的人員頂替,這樣就會使照料病人數量增加,照顧范圍擴大,相對安全隱患也就會增多。
1.2 環境設施因素
地面潮濕或有障礙物,無提醒標識,易引起老年人摔跤。病區走廊、樓梯墻磚松動,脫落,易造成病人砸傷。病區為開放式,病人沒有標志性的病衣,對能走動又無控制能力的病人外出,門衛人員不能識別,可能會發生病人走失。病床床欄功能欠缺距床頭距離長或無床欄,對意識不清、煩躁的病人容易發生墜床。病區窗戶無保護性隔欄,對精神、行為異常的病人可能會發生意外。
1.3 病人自身因素
1.3.1視力問題,如患有老視、青光眼、白內障等疾病。
1.3.2 患有慢性病
1.3.3 藥物不良反應
1.3.4 衣著及鞋襪不合身
1.3.5功能減退:如體力和平衡力不足
1.3.6 年齡因素:器官老化和功能衰退
1.3.7 飲食因素:對不同疾病的人及對牙齒不好、咀嚼困難、吞咽困難的病人,會發生噎食等不安全事件。
1.4 醫療文書的書寫
醫生、護士醫療文件書寫字跡不清,有時有涂改,易發生錯誤執行醫囑,造成醫療糾紛。
1.5 服務流程不規范
1.5.1 藥房在發放病區口服藥時,未按照電腦輸入的信息發藥,若不能及時轉抄醫囑,容易發生遺漏,造成病人漏服藥,直接影響治療。
1.5.2 由于老年病人大多數病情復雜,每日服用多種不同規格、劑量的藥品,藥房擺藥藥物使用的藥杯容量比較小,容易翻掉。有些藥品的外形相似難以辨認,對藥品的管理存在不少安全隱患。
1.5.3 新病人入院時,自備藥比較多,藥物的規格和劑量與本院不同。病區沒有固定的藥柜存放自備藥,若放于病人身邊也存在不少安全隱患,如多服、漏服、誤服等。
2 老年病房風險的防范措施
2.1 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2.1.1 加強對護士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培訓:護理部和科組每月組織“三基”理論和操作培訓和考試,平時通過晨間提問形式進行提問,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做到人人過關。
2.1.2 加強對每位護士的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加強責任心,提高法律自我保護意識,規范操作流程,認真核對,一定要做到對患者身份識別2種以上,杜絕打錯針,發錯藥等不良事件的發生。
2.2 加強環境管理和設施建設
2.2.1 清潔地面時,使用干、濕兩把拖把拖地,既保持地面的清潔,又能保持地面的干燥。在拖地時放有防跌倒標識。同時避免或減少病人來回走動,如遇特殊情況,必需有護理人員陪同。
2.2.2 加強對病區設施的維修,定期檢查,一旦發現問題,及時上報維修。病區的窗應設計為有保護性的窗欄,杜絕病人不良事件的發生。
2.2.3 老年病房的每個床位必須要有床欄保護,并能保持其良好的功能,每個病區出入的地方要有大門,防止精神、行為異常的病人外出走失。
2.3 加強對病人安全和自理能力的評估
老年病房的患者大多數反應遲鈍、行走不便、活動障礙、思維不清、行為異常等等,特別容易發生跌倒、燙傷、壓瘡和導管滑脫等不良事件。
2.3.1 在日常生活中佩戴合適的眼鏡,及時治療眼疾,及早治療慢性病。
2.3.2 用適當的助行用具或請陪護。
2.3.3 堅持做適當運動,減少因功能減退而引起跌倒的機會。
2.3.4 穿著寬松合身的衣物,選擇鞋底有防滑功能的鞋。
2.3.5 降低病房環境的危險性。光線要充足,通道要保持清潔,避免濕滑,浴室要保持干燥,在地面上鋪上防滑墊,常用物品要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走廊過道要有扶手。
2.3.6 服用降血壓藥、安眠藥、抗過敏藥后避免獨自行走。在行走時不僅要注意自己的步伐,更要注意周圍的環境和行人。
2.3.7 對有導管的患者,妥善固定導管,翻身時避免導管的脫落,對意識不清或煩躁的患者,必要時給予適當的約束。
2.3.8 加強對病人飲食的管理,根據病情需要給予適當的飲食。像煮雞蛋、饅頭、排骨水分少,不宜咀嚼,而湯圓、粽子黏性較強,吞咽時均易引起哽噎。對牙齒不好咀嚼困難、吞咽困難的病人,少吃或不吃蛋糕、饅頭、雞蛋、排骨、湯圓等,提供半流質或糊狀的飲食,并免費提供食物料理機。
2.4 加強醫療文件書寫的管理
2.4.1醫生開出處方和醫囑時要劑量要正確,不得有涂改,否則會造成護士錯誤執行醫囑。
2.4.2 護士在書寫護理文件時,有時會碰到漏記、錯記時,不得有涂改,應在錯字上劃雙劃線,要看得清錯字。醫療文書書寫要簡明扼要,正確,清晰,內容真實,運用醫學術語。
2.5.規范服務流程,加強對藥品的管理
2.5.1加強對醫囑的核對,二人以上同時呼應式核對醫囑,防止錯輸或漏輸醫囑。
2.5.2 藥房要規范發藥,應按照病區輸入的醫囑給藥,杜絕錯發、漏發、多發藥品。
2.5.3 老年病人各器官功能在逐漸的衰退,排毒功能在下降,同時服用多種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在成倍的上升,應根據病情正確給藥,對擺放的藥車要上鎖,容器用有封口的、透明的藥袋。
2.5.4 對新入院的病人有統一的規定,一律不得用外配藥,特殊情況例外(如病情需要,社區醫院又沒有的藥)。
2.6.加強對醫護人員的配備
2.6.1 應根據老年病房的要求配備護士,護士包干床位不能太多,以減輕護士的工作壓力和心理壓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加強護患溝通,提升服務質量。
2.6.2 根據病區實際情況配備醫師,有利于醫護、醫患的溝通,更有利于對病人病情的了解及治療,以減少醫患糾紛。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iatrogenic infection of the department of emergency.Methods The protection awareness of the nursing profession was enhanced,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rules and regulations were Improved, protective equipment was equipped, nursing practice was regulated, aseptic operation , disinfection, isolation and monitoring measures were strictly executed, strengthen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care management.Results The nurse’s awareness of hospital infection was enhanced, the ward environment, materials management, nursing standards and other management operations were strengthed, the incidence of hospital infection was controlled. Conculusions Enhancing care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occurrence of hospital infection and the quality of care is improved.
[Key words] control; Emergency department; Hospital infection; Care management
急診科由于其工作特殊性,患者多,流動性大,病種復雜,夾雜著各種潛在的感染和帶菌者;患者家屬衛生習慣差,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等造成環境污染;醫務人員忙于搶救病員忽視自我防護,職業危害大。醫院感染控制好壞直接影響醫院工作,而護理工作貫穿于預防醫院感染的各個環節[1],因此,加強急診科護理管理,在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中是非常重要的?,F將我科醫院感染控制工作中的護理管理體會總結如下:
1 加強護理人員預防醫院感染意識
1.1成立科室醫院感染監控小組
由科室質控成員組成科室感染監控小組,根據本科的具體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制度和措施,科室醫院感染監控小組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定期檢查監控,隨時抽查各項制度和措施的落實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1.2加強護理人員對醫院感染的認識
定期組織全科護士學習醫院感染控制的相關知識,要求全科護士必須認識到醫院感染與己有關,是護理質量的組成部分,真正明確自己在醫院感染控制中的責任、義務和權利,把控制醫院感染的意識貫穿于每項護理操作過程中,如:夜間操作是否按操作程序進行,在緊急搶救患者時是否所有處置符合要求。這些都聯系到是否會發生醫院感染??剖裔t院感染監控小組將檢查結果納入護士的考評中,倡導相互監督,有效提高了全科護士的行為素質,確保消毒、隔離、滅菌和無菌操作的準確無誤[2]。
2 加強環境物品的管理
2.1病區環境管理
加強病員及家屬的健康宣教,保持病區環境清潔,空氣新鮮;加強衛生員培訓,按規范進行濕式清掃,隨臟隨清掃,對地面分泌物必須先消毒再清掃,拖布分區使用,標識清楚,用后消毒懸掛晾干,床單元一桌一布,用后消毒;床單、被套、枕套隨臟隨換,規定禁止在病區過道或病房內清點污染物品,臟布類放規定污物桶內,護理車與治療車分別存放;病房、治療室、輸液室、搶救室和清創室每天用空氣消毒機消毒兩次,專人負責,每月定期采集空氣標本做細菌培養,并作好記錄。
2.2物品管理
滅菌物品按滅菌日期先后存放于無菌柜內,非無菌物品禁止放入無菌柜內,專人管理,若出現過期物品扣發責任人獎金;無菌溶液分類存放,不得混裝;一切用物定位存放,凡能高壓滅菌或低溫滅菌物品一律經預處理后送供應室滅菌,做好消毒登記及與供應室人員的交接登記;使用后的氧氣濕化瓶、吸痰器瓶消毒后干燥存放;使用的消毒劑安爾碘,開瓶后注明開瓶時間,盡量一次性用完,止血帶一人一用一消毒;使用后的血壓計、聽診器、體溫計等都要嚴格消毒。
3.認真落實各項規范化護理措施
3.1我院護理部制訂了基礎護理操作規程及評分標準,貫徹消毒隔離技術于每項護理操作規程之中,組織全科護士學習和示教,實行人人考核過關,使各項操作正規化、過程規范化。在臨床護理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規程,無菌操作前嚴格洗手,戴口罩,必要時無菌手套,抗生素現用現配,操作中應避免在局部有炎癥的部位穿刺,預防感染發生[3]。
3.2認真執行手衛生規范
洗手是阻斷通過醫護人員操作傳播的關鍵環節。護士操作前后、接觸病人前后做好手的消毒尤為重要,是防止醫院感染的措施之一[3]。因此,科室規定護士上班不留長指甲、不涂指甲油、不戴戒指,為提高洗手質量,還組織全科護士學習正確洗手六步法,并將正確洗手六步法示范圖貼在洗手區墻上,讓全科護士掌握并嚴格執行洗手法,認真進行手的清洗和消毒。辦公室洗手肥皂切成小塊,肥皂盒懸掛,隨時保持清潔干燥,并配備干手設施。
4 重視監測工作
每月配合醫院感染科定期進行衛生學監測,監測內容包括空氣、物體表面、醫務人員的手、無菌物品的消毒滅菌效果、使用中的消毒液等,目前為止,衛生學監測結果無一次不合格。
5 加強職業防護,樹立標準預防理念,防止醫護人員醫院感染
提高對醫院感染的認識,堅持做到標準預防;預防銳器傷,建立銳器傷報告制度,傷后要按規范處理傷口,及時上報,進行評估,建檔立案及醫學隨訪;標準洗手,加強個人職業防護,人人掌握一次性醫療用品的正確使用、毀形、消毒和處理方法。使用防護用具,如:我科改用BD飛瑪安全型留置針為急診病人建立靜脈通道后,無一例針刺傷發生;搶救室配備防護眼鏡,為危重病員作氣管插管時使用,避免分泌物濺至眼睛內。
6 加強醫療廢物的管理
我院制定了嚴格的醫療廢物管理制度,將醫療廢物按規范分類處置,盛裝醫療廢棄物的專用桶貼有分類警示標識,損傷性廢物置于防滲耐刺的利器盒內,裝滿容器的2/3時密封置于污物室內,每天醫院派專人統一收集至指定的地方處置,科室設有專用登記本,每日對醫療廢物處理情況進行登記并簽名,落實到人,避免了被污染的醫療器具流入社會。
綜上所述,加強護理管理,認真履行職責,積極組織全科護士預防、控制醫院感染知識的培訓、監督,指導護士嚴格執行各項護理操作規程、消毒、隔離、一次性醫療用品的管理等有關醫院感染管理的相關規章制度,使科內工作人員重視了醫院感染,增強了自我防護意識,能注重手衛生,堅持標準預防,減少了職業暴露;規范各項護理操作,完善相關規章制度,配備必要的防護設備,使醫院感染管理做到經?;⒅贫然?、規范化。因此,嚴格的護理管理措施,對預防醫院感染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