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治理路徑匯總十篇

時間:2023-07-02 09:53:4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鄉村治理路徑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鄉村治理路徑

篇(1)

關鍵詞:鄉村;林業;小流域;治理路徑

進入21世紀,我國社會經濟繼續保持高速發展態勢,尤其是在全球性金融危機大背景下,我國社會經濟獨樹一幟,這對于我國的國家地位與社會發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在看到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我們卻不得不注意到這樣一個事實,這就是我國經濟的發展是以環境的污染,生態的破壞為代價的。隨著城市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郊區和鄉村粗放型經濟的影響,這就給鄉村水土保持,環境防治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一、鄉村林業治理小流域的功能與目的

鄉村是我國社會的一種重要表現形態。在城鄉二元結構下,鄉村與城市成為一個相互協調,相互補充的有機整體。在城市中主要進行著工商業基本活動,而鄉村則是以農林畜牧為主要活動,隨著城市土地資源的緊張以及城市環境衛生的改善,越來越多的廠礦企業逐漸搬離了城市,來到鄉村選址落戶,這極易打破鄉村脆弱的生態平衡。加之,鄉村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重一時的經濟效益,忽略鄉村生態的保持,這使得鄉村的生態環境一方面受到脆弱的生態平衡的壓力,另一方面也受到經濟發展的壓力。因此探索鄉村環境治理的特殊模式和路徑,對于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改善鄉村生態環境具有積極意義。小流域綜合治理是指,“為了充分發揮水土等自然資源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以小流域為單元。在全面規劃的基礎上,合理安排農、林、牧等各業用地,固地制宜地布設綜合治理措施,治理與開發相結臺。對流域水土等自然資源進行保護、改良與合理利用。”【1】鄉村林業治理就是這樣一種特殊路徑。林業治理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功能,首先,林業治理促進鄉村生態治理。林業資源是生態資源的一部分,林業資源本身就能夠改善鄉村生態環境,通過綠化環境,保持水土來減少水土流失。其次,林業治理促進鄉村社會發展。林業治理是鄉村小流域治理的組成部分,林業治理一方面能夠有效的實現小流域治理的基本功能,另一方面也能給鄉村帶來相應的經濟效益,即通過林業治理實現生態效果與經濟效果的共同發展。因此,從以上功能出發,鄉村林業治理的目的就是為了實現鄉村小流域生態環境的改善,并且促進鄉村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

二、鄉村林業治理小流域的基本路徑

(一)統籌規劃鄉村林業,促進小流域治理

鄉村小流域治理時一個系統工程,即是指通過對小流域單元內的生態環境進行全面考察的基礎之上,合理規劃,科學治理,運用生態的,工程技術的以及其他各種方式對其進行綜合的治理。林業治理是鄉村小流域治理中生態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此同時,林業治理也需要針對小流域單元內的農林畜牧業以及河流,土地資源綜合考慮基礎之上進行統籌規劃。統籌規劃林業治理的基本目的就是讓林業規劃服務于綜合治理的全局目標,盡最大可能的利用林業治理的效能以及給鄉村小流域單元內的農副業生產帶來積極的效果。具體見下圖:

(二)加強鄉村林業治理的補助力度

鄉村林業治理小流域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單單依靠小流域范圍內的政府投入和群眾投入顯然是遠遠不夠的。通過比較全國各地在小流域治理方面的投入來看,吉林省僅2011年,全市投入治理資金1288萬元,對22條小流域進行治理,完成治理面積10.1萬畝。而山東省莒縣借助國土整治、農業綜合開發、植樹造林等項目進行水土流失治理。4年來,累計投資達6761萬元,通過對蘆家河、大山、萬子山等3條重點流域進行了清潔生態型集中連片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積88.62平方公里,先后治理小流域38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086平方公里。小流域單元不是一個獨立的單元,其生態,水土環境直接影響到周邊地區生態環境以及社會經濟發展。小流域區域的群眾參與治理的力量是有限的,并且是薄弱的,因此必須加強鄉村林業治理的政府財產補助力度。因為小流域治理不僅對現時社會經濟的發展有重要意義,更是一件利在千秋的大項目。

(三)提升鄉村林業發展加工水平

小流域治理是對已經造成的生態破壞,水土流失進行綜合性,補救性質的治理。其直接的目的是為了恢復鄉村地區水資源,土地資源的充分利用,減少不必要的環境成本。與此同時,鄉村社會經濟需要不斷的發展,這就需要在對小流域進行綜合治理的基礎之上,探索一條促進鄉村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而又不影響鄉村小流域生態環境的道路。通過林業治理鄉村小流域作為一條重要路徑,那么則可以通過提升鄉村林業加工發展水平,摒棄粗放式的林業加工模式,增加鄉村林業加工發展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將鄉村小流域的林業治理與鄉村林業發展相結合。讓林業資源一方面為小流域的生態環境服務,另一方面也為鄉村的經濟效益服務。

三、結語

篇(2)

黨和政府高度重視職業教育,近年來出臺了系列促進職業教育發展政策措施,特別是推出中職教育免費政策,職業教育尤其是中等職業教育有了長足發展,但是職業教育仍然是整個教育事業中的薄弱環節,而農村職業教育更是弱中之弱。筆者通過調研發現,影響農村職業教育發展的原因很多,其中,農村勞動力的價值取向是影響農村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農村勞動力價值取向的現狀

當前,由于我國處在社會轉型期,各種思想觀念交融,農村勞動力的價值觀念也呈現多樣化,主要是對政治理解多元化,但是權利意識增強,經濟利益尤其重視,更加務實理性。這兩方面的觀念導致教育和就業觀念發生了巨大變化,總體上來說,認為教育是改變命運的方式,但是更為現實的是會考慮教育是否對就業有幫助,對職業教育尤其是要求職業學校能夠讓學生學到技術,為就業增加籌碼。經過調研發現,農村職業學校招生難,因為絕大多數農村家長和學生都希望學到真正本領,如果考上普通高中,再考上大學,畢業后就有更多的機會找到理想的工作,以改變世代為農的命運。只有在進入普通高中無望或者家境貧困的情況下,農民才肯將子女選擇上職業高中或進職業學校,目的是混個國家承認的文憑,增加到城市就業的機會。

二、農村職業教育發展路徑分析

為適應農村勞動力這種價值取向,為發展農村職業教育,關鍵在于使得農村職業教育要貼近農村實際,發揮農村優勢,真正繁榮農村職業教育。

(一)農村職業教育發展模式。農村職業教育走怎樣的發展模式?筆者認為,農村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融合化”發展模式是符合當前農村勞動力價值取向且符合農村職業教育發展方向的較好的路徑,具體就是走專業“融合化”,專業和文化“融合化”,升學和就業“融合化”,即選擇具有相對優勢的適應農村就業的專業,在新生入學普通高中的第一年和第二年,適應農村就業的專業不分對象,每個學生都要學習,以學分的方式修滿一定的學分作為職業技能學業水平考核合格。目標是將農村學生培養成為既懂多門專業技術和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綜合素質較高的合格勞動者。具體做法是文化課程和多個專業課程按一定的比例開設,使每個學生既有扎實的文化功底,又能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能。既使農村職業學校的學生學到了農村就業的本領,又為學生以后進一步深造打好了扎實的基本功。因為,采取農村職教與普通高中“融合化”發展模式,可以融文化知識學習與興趣愛好選擇為一體,讓學生進行1-2年的“融合化”學習,既可以普遍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又能發現興趣特長,為今后的職業選擇打好基礎。

(二)“融合化”學習的具體形式。在“融合化”學習專業的過程中,學校應開設以適應農村經濟發展為主的旅游、花卉、幼師、計算機等專業,在第二年的“融合化”學習專業的同時,學校設立相應的專業社團,讓有興趣的學生通過社團活動,進一步培養個人的興趣愛好,進一步較全面地獲取相應專業知識,使其逐漸形成專業走向。到第三年的學習中,根據學生的興趣和基礎向“專長化”培養,開設文科班、理科班、體育班、美術班等對口升學班、計算機班、旅游班、花卉班、幼師班,集中精力攻一門專長。總之,整個中等職業教育的三年課程流程為:高一“融合化”,高二“融合化”兼“社團化”,高三“專長化”。這種培養模式,既符合學生興趣發展規律,更符合農村職教實際;既培養了學生多專業素質,也培養了他們的文化素養;既可以滿足學生升學愿望,也可以滿足學生就好業的需求;既克服了農村職教空洞化的現象,同時也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既克服了農村職教“城市化”傾向,也解決了農村職教招生難問題;既符合學生發展的需要,也滿足當前家長價值取向。我們要面向農村學生,面向當地農民,面向當地農村市場,做活做優對接當地市場。只有做自己的特色專業,只有做自己的優勢專業――“農”字專業,只有零距離就業,農村職教才有活力,農村職教才有生命力。

(三)“融合化”發展模式的意義。農村職業教育不能像城市職業教育那樣開設專業,應該按照農村學生和家長的實際需求進行培養模式設計。如果按照城市職業教育那樣開設專業,不能針對農村勞動力的價值取向進行專業和教學設計,會導致農村職教招生難,就業難,導致農村職教失去活力。農村職業教育的發展要按照黨和政府的教育政策,圍繞當地企業需求,圍繞當地農村,農民、學生需求,農村職業教育的發展才會有廣闊前景。當農村職業教育發展至今,單一的專業已不能適應形勢的變化,而空洞的多專業也不能使農村職業教育走出困境,走農村職業教育與普通職業教育“融合化”發展模式是農村職業教育當前切合實際培養模式。

參考文獻:

[1]翟學偉.中國人的價值取向:類型、轉型及其問題[J].南京大學學報,1999,(4).

[2]張志忠. 新生代農民工價值觀念透視[J].《浙江日報》2009年07月06日.

[3]劉懷廉.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新論[M].北京出版社,2004.

[4]周 予.新時期中國農村職業教育課程價值取向研究.河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淪為,2008.

作者簡介

劉清林(1978-) 女,江西萍鄉人,碩士,江西科技學院講師。

篇(3)

美麗鄉村建設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深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工程,是黨第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時指出的“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等具體要求。常德市為深入貫徹“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改革要求,積極開展百村示范、千村創建的美麗鄉村建設行動,實行連片推進,打造精品,提出了力爭三年內全市建成100個美麗鄉村示范村、2020年建成1000個美麗鄉村的總體目標。

 

美麗鄉村建設是一項牽涉到社會諸多方面的系統工程,在這項系統工程中履行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三大職能的高等院校能夠發揮、應該發揮極大的作用。對于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為宗旨的高職院校而言,為本地的美麗鄉村建設盡心盡力更應責無旁貸。常德職業技術學院作為常德市政府主辦的唯一一所高職院校,其多學科多專業的綜合實力、百余年積淀的農學專業服務“三農”的情結和水平,為全方位服務美麗鄉村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對于涵蓋農學專業的綜合性高職院校來說,首先應該重視的是設置、優化符合地方美麗鄉村建設實際的專業群。本文僅以常德職業技術學院為例歸納科技服務“三農”的情況,探討科技服務的路徑。

 

一、組建科技特派員團隊,為農民、農戶、農業企業現場提供技術服務

 

科技特派員團隊是常德市委市政府動員科技人員深入基層服務企業和農村的一項重要舉措。科技特派員團隊由常德市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科技服務機構近百名專家組成,分為31支科技特派員團隊,其中常德市科技局委托常德職業技術學院牽頭組織了4支科技特派員團隊,即養殖科技特派員團隊、蔬菜科技特派員團隊、農林科技特派員團隊以及一支醫療特派員團隊。我院深刻地認識到服務“三農”是責任和使命,而科技特派員團隊是服務“三農”的重要途徑;同時,科技特派員團隊也是鍛煉教師、提高辦學水平、樹立學院良好形象的機會。

 

科技特派員團隊必不可少的工作是在現狀調查的基礎上,針對性地提供技術服務。農林科技特派員團隊對澧縣如東鄉提出了農林復合經營模式研究與應用推廣研究方案,有目的地將林業與農業有機地結合起來,在空間上按一定的時序安排多種農林生產項目,并進行統一的綜合經營管理模式。農林復合經營不僅產生了顯著的生態效益、可觀的經濟效益、良好的社會效益,更使生態景觀得到了極大改善。目前如東鄉已經初步建設成一個集花木種植、蔬菜栽培、水體綜合開發、鄉村休閑等為一體的生態旅游鄉鎮,是常德市首批“美麗鄉村”的示范鄉鎮。旨在技術扶貧的醫療科技特派員團隊,則針對對口支持的鄉鎮衛生院的情況,派出了醫術精湛的醫療人員,幫助衛生院的醫生提高專業水平,為當地農民提供醫療服務。

 

實踐表明,科技特派員團隊的工作使科技特派員和農業企業得到了實惠,也增加了學院對農業、農村、農民的了解,促進了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的成長。

 

二、參與“三下鄉”活動,編寫農業實用技術書籍

 

由中央宣傳部等十四部委聯合組織的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強調要通過送戲劇電影、送圖書報刊、開展文藝演出,通過舉辦科普大集、科技講座、實用技術培訓,通過送藥品、送健康知識、巡回醫療和義診咨詢,通過舉辦法律講座、提供法律援助等形式,進一步把文化科技衛生資源送到農村、送給農民;配合農村文化科技衛生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調動社會力量和社會資源,共同促進農村文化科技衛生設施條件的改善;培養大批農村鄉土人才,不斷提升農村文化科技衛生公共服務能力。

 

我院得知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為配合此項活動而組織編寫相關書籍的消息后,主動與該社聯系,爭取到了部分書稿的編寫權。這份主動是因為認識到,這不僅是“服務三農”的責任,而且是鍛煉教師編寫能力的機會,也是增強學院與外界學術聯系的渠道,還是提升教師價值的手段。為圓滿完成編寫任務,我院組織了以生物工程系教師為主體的編寫團隊,并選拔每本書的主編;由主編負責將編寫提綱提交學院,組織討論;討論修訂提綱后,主編召集有關教師在指定時間內編寫成書。此次出版的農林書屋系列書籍有《寵物飼養與防疫技術》《蔬菜種植能手》《南方主要果樹生產技術》《園林綠地養護技術》《循環與有機農業技術》《花卉生產經營與管理》《食用菌人工栽培技術》《無公害果品生產技術》《農家樂經營管理必讀》《鄉鎮建設管理必讀》等。

 

三、共建12396科技服務熱線,為農民直接解答疑難問題

 

由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共同推進的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務工作,是作為依靠科技引導和推進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常德市科技局開展了“常德12396科技服務熱線”工作。此項工作以“服務農業、服務農村、服務農民”為宗旨,采用目前最廣泛、最便捷的電話撥打方式,向常德市廣大農民提供各種涉農信息服務。我院敏銳地注意到12396科技服務熱線運行一段時間以來,效果不理想,如客服人員將專家的解答轉述給農民時往往會出現失真,甚至出現與專家的本意大相徑庭的情況。我院經過論證認為:如果與市科技局共建,并將辦公地點落戶到我院,可以基本上解決存在的問題;借助熱線,對于整合學院的相關力量、提升學院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針對12396科技服務熱線目前在當地農民中影響不大的情況,我院加大了宣傳力度,如:通過本地電視臺、報紙、廣播臺宣傳,積極與縣級農業科技服務部門協作,借助農民培訓班傳播服務信息等。為保障此項工作的順利實施,我院成立12396科技服務工作辦公室,組建了熱線專家團隊,制訂了獎懲措施等。

 

四、利用多學科資源優勢,舉辦滿足各種需要的農民和農村從業人員培訓班

 

美麗鄉村建設需要大批懂金融、管理、經營、營銷、信息技術等經營人才,需要成千上萬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以及能工巧匠等技能型實用人才,需要有市場觀念、能掌握市場規律和信息、會經營管理、能夠將千家萬戶的農戶與市場緊密聯系起來的農村農業中間人、經紀人和組織者。首先,這些人才不能完全靠學歷教育培養;其次,有些人才也沒有必要通過學歷教育培養,“形成于實踐,在實踐中提高”,是不少農村人才成長的更為現實的選擇;再次,無論是否受過專業教育,所有人才都有知識更新的問題;最后,暫時還沒有成長為人才的人數更多的農民,更有必要接受作為新型農民的基本培訓。因此,舉辦農民培訓班是高職院校長期的任務。這既是社會的需要,也是學院生存和發展的理性選擇。尤其在農林類專業學歷教育不盡人意的情況下,舉辦有益于社會、有助于新農村建設的各種農民和農村從業人員培訓班,能夠強化自身的造血功能,促進專業發展。

 

我院進行農民培訓,不僅有資源的優勢,而且有政府的推動,如常德市政府已將“常德市農民教育培訓基地”落戶到我院。為加強包括農民培訓在內的培訓工作,我院專門成立了“培訓處”。為整合常德市職業教育培訓的資源,在常德市政府和湖南省教育廳的支持下,以我院為牽頭單位成立了“常德職業培訓教育集團”。近幾年來,我院的培訓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僅服務“三農”的培訓班就舉辦了數百期,受訓人數數萬人次。授課教師除培訓農業技術的農業類專業教師和培訓醫學技術的醫衛類專業教師外,還涉及財務、管理、經濟、政治、法律等學科的教師。其中規模較大、影響較廣的培訓有:扶貧點村干部培訓、蔬菜種植能手培訓、養殖種植能手培訓、柑橘栽培技術培訓、防疫員技術培訓、農村經營人員培訓以及農村衛技人員培訓等。

 

五、針對常德實際,開展服務“三農”應用技術研究

 

地方性高職院校的科學研究可分為兩部分,即高職教育教學研究和著眼地方經濟社會的應用技術研究。就應用技術研究而言,存在科研成果水平低,真正具有高職特色、面向生產實際、有實用價值的科研項目很少,能轉讓、被采用的技術成果更是微乎其微的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有高職院校自身的原因和社會的原因。前者如研究的總體水平不高、物質技術基礎薄弱、選題不當等,后者如評估導向的制約,即國家對區域高校(含地方性高職院校)辦學水平的評估,主要是評價其人才培養水平以及辦學條件等學校內部因素,而區域高校與區域經濟社會的結合,區域高校對區域社會經濟的影響和貢獻,則沒有納入或較少納入國家對區域高校的評估體系。再如職稱晉升的學術化傾向,即職稱晉升時研究成果重論文、著作等文本化的成果形式,輕成果推廣和轉化等應用于實際的成果形式。

 

篇(4)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6.240

從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環境來看,經濟發展存在著嚴重的不平衡,總體而言,東部經濟的發展比較迅速,中部次之,西部經濟發展較為緩慢,在這樣的經濟發展環境下,環境污染也表現出不同的區域性特征。東部環境污染最重、中部次之,西部相對較好。區域環境的污染出現這樣的特征,一方面與工業生產有著重要的關系,另一方面與城市車輛密度也有著關系。為此,各個區域都應采取不同的環境污染治理路徑,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對環境進行大力的整治,實現社會經濟和環境的綜合可持續發展。

1 東部區域環境污染治理路徑

1.1 產業結構的調整

目前,東部區域的環境污染愈演愈烈,東北三省、京津冀地區都是環境污染的重災區,尤其是大氣污染,嚴重程度領跑全國。面對著嚴重的污染現狀,東部區域各個地方積極采取措施來治理環境污染,調整產業結構就是其主要的治污路徑。目前在東部地區,尤其是京津冀地區,積極地進行高污染產業的調整,有些企業被下令關閉,而傳統的工業生產,一方面在進行區域搬遷,另一方面有了嚴格的污染排放制度,在這樣的情況下,東部區域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娛樂產業等可持續發展性比較強的產業來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力求從產業結構的調整上走出一條治污道路。

1.2 市場機制的引入

為了促進治污工作的進行,東部區域利用自身經濟發展的優勢,積極地引入了環境市場的機制,即在東部區域內進行發展的企業,尤其是工業產業,必須要符合環境標準才能在區域內進行發展,這樣的準入門檻使得企業對環境污染的認識更加的深刻,也促進了企業治污工作的開展。另外,在市場的機制作用下,城市汽車的尾氣排放也受到了嚴格的控制,這也為治污工作的進展提供了某方面的促進作用。市場機制在污染治理中的引入,一方面使得環境污染的排放標準顯著下降,另一方面,利用市場的競爭機制淘汰一批污染大的小企業,這對于社會資源的整合,對于環境污染的綜合治理都具有積極地意義。

2 中部區域環境污染治理路徑

2.1 區域品牌的打造

中部城市的環境污染治理從總體而言具有自己的優勢,目前,中部各個省份都在通過區域品牌的打造來實現自身價值的提升,而在區域品牌的打造上,污染治理被納入其中。鄭州目前在中部城市中發展迅猛,鄭州發展的優勢主要是發達的交通網,鄭州利用自身的位置優勢,將鐵路發展打造為自身品牌,在發展鐵路交通的過程中,對環境污染進行統一化處理。合肥也是中部城市中區域品牌打造比較突出的一個城市。合肥利用自身優勢發展起來的高鐵線路成為了現在城市品牌中一道搶眼的風景線,在大力進行高鐵建設的同時,合肥統籌規劃,將污染治理與品牌建設進行統一規劃和處理,取得了不小的成績。

2.2 科學城市規劃

中部區域的環境污染治理,除去區域品牌的打造外,對城市進行科學合理化的構建也是一項重要措施。城市的科學規劃方面,中部有幾個城市做的非常不錯,武漢首屈一指。武漢的城市規劃體現著“大武漢”的原則,即武漢的城市規劃不僅僅是對武漢一個市的規劃,還包括了孝感、咸寧等周邊城市的規劃,在這樣統一的規劃下,城市的發展和污染的治理得到了統一化的對待,這對于城市污染的治理具有積極作用。除去武漢,南昌的污染治理采取的也是城區科學規劃的理念。南昌的城區規劃仿照上海的模式,采取“一江帶兩岸,兩岸齊行”的模式,在這樣的規劃體系中,南昌市的污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3 西部區域環境污染治理路徑

3.1 強化工業生產污染排放的標準

西部地區由于經濟發展比較落后,所以在目前的環境污染治理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還是以控制污染排放為主。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長期落后導致西部地區目前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大力發展經濟,所以西部城市在環境污染治理方面的理念是在不影響經濟發展的前提下,進行污染排放物的控制。為此西部地區加強了環境污染物排放的標準設置,通過提高排放標準來實現污染的減少。就目前的情況而言,西部地區的環境問題主要表現在生態惡化方面,值得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3.2 大力進行環境建設

大力進行環境建設是西部地區進行污染治理的又一項比較重要的治污路徑。西部地區的污染主要就是工業廢水和工業廢氣的排放,另外就是農業生產的化肥和農藥的使用。廢水和廢氣的治理一方面要利用專業的技術,另一方面就需要環境的自凈能力來完成,所以在西部,目前大量的退耕還林還草工作都是為了恢復生態環境,強化環境的自凈能力。

4 結束語

區域經濟的發展不同導致區域內污染情況存在著差異,面對區域性的污染差異,必須要進行針對性的治污工作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所以面對東、中、西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同,要走不同的污染治理路徑,這樣才能抓住地區污染的特點,進行針對性解決。區域治污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必須要走適合自身的治污路徑,并且長期堅持,才會取得良好的治污效果。

參考文獻:

[1]孫曉偉.論我國農村工業化過程中環境污染的成因及治理的路徑選擇[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2(02):225-229.

篇(5)

[8]劉松柏.第三方治理還需跨越多道坎[N].經濟日報,2015-01-20.

[9]洪大用.綠色城鎮化進程中的資源環境問題研究[J].環境保護,2014,(7).

[10]王爾德.“十二五”環境服務業增速達40%左右[N].21世紀經濟報道,2012-04-10.

篇(6)

參考文獻:

[1]李培林.全球化與中國“新三農問題”[J].福建行政學院福建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2).

[2]溫鐵軍,孫永生.世紀之交的兩大變化與“三農”問題[J].經濟問題探索,2012,(9).

[3]吳太貴,陳湘舸.“新三農”問題探討[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2,(6).

[4]陳林.“新三農”問題的十大關鍵[J].太平洋學報,2007,(10).

[5]張晗.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我國“新三農”問題研究[J].農業經濟,2015,(5).

[6]國家統計局.國家統計局2015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EB/OL].(2016-04-28)[2016-07-31]..

[12]蔡P.以農民工市民化推進城鎮化[J].經濟研究,2013,(3).

[13]徐勇.現代化視野中的“三農”問題[J].理論月刊,2004,(9).

[14]范輝.農村住宅空閑超一成[EB/OL].( 2014-6-20)[2016-07-31]..

[16][美]喬爾?科特金.全球城市史[M].王旭,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17]陳家喜,劉王裔.我國農村空心化的生成形態與治理路徑[J].中州學刊,2012,(5).

[18]田毅鵬.鄉村“過疏化”背景下城鄉一體化的兩難[J].浙江學刊,2011,(5).

[19]陳小玉.土地碎片化與農業規模經營――土地問題思想研究與啟示[J].西部學刊,2016,(3).

[20]劉圣中.國家和集體壓力下的農戶產權:中國農地產權制度結構及其缺陷的政治學分析[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40(4).

[21]韓長賦.切實把《關于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意見》宣傳好貫徹好落實好[J].農村經營管理,2015,(1).

[22]新華網.中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將超過61%[EB/OL].( 2014-11-03)[ 2016-7-31].http:///fortune/2014-11/03/c_1113097444.htm.

[23]馮創志.土地拋荒屢屢出現的警示 [EB/OL]. (2012-02-16)[2016-7-31].http:///comments/2012-02/16/c_111530572.htm.

[24]徐祥臨.“三農”困境之根源:雙重教條束縛[J].人民論壇,2011,(8).

[25].鄉村?市鎮?都會[M]//鄉土中國,鄉土重建.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7∶253-254.

[26]劉彥隨,劉玉.中國農村空心化問題研究的進展與展望[J].地理研究,2010,29(1).

[27]龍花樓,李裕瑞,劉彥隨.中國空心化村莊演化特征及其動力機制[J].地理學報,2009,64(10).

[28]祝金甫,馮莉.農村土地流轉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宏觀經濟管理,2011,(8).

[29]于水,丁文.土地流轉糾紛的治理:從“碎片化”到“整體性”――基于江蘇SY縣的田野調查[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

[30]黃祖輝,王朋.農村土地流轉:現狀、問題及對策――兼論土地流轉對現代農業發展的影響[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38(2).

[31]黃延信,張海陽,李偉毅.農村土地流轉狀況調查與思考[J].農業經濟問題,2011,32(5).

[32][美]西奧多?W.舒爾茨.改造傳統農業[M]. 梁小民,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64-74.

[33]黃宗智,彭玉生.三大歷史性變遷的交匯與中國小規模農業的前景[J].中國社會科學,2007,(4).

[34]黃宗智.發展還是內卷?十八世紀英國與中國――評彭慕蘭《大分岔:歐洲,中國及現代世界經濟的發展》[J].歷史研究,2002,(4).

[35][英]E.F.舒馬赫.小的是美好的[M]. 李華夏,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7∶73-78.

[36]國務院.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EB/OL]. (2014-07-30)[2016-07-31].http:///yzyd/local/20140730/c_1111862094.htm.

[37]魏后凱,盛廣耀.我國戶籍制度改革的進展、障礙與推進思路[J].經濟研究參考,2015,(3).

[38]文軍.農民市民化:從農民到市民的角色轉型[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36(3).

[39]劉遠風.劉易斯拐點后的中國農村空心化治理[J].經濟經緯,2014,31(1).

[40]鄧大才.改造傳統農業:經典理論與中國經驗[J].學術月刊,2013,(3).

[41]曹錦清.中國土地制度、農民工與城市化[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3(1).

篇(7)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類生存的必需物資,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承載,各行各業的發展都離不開水。污染物排放造成的水體破壞不僅威害人民生活,更威脅到經濟的發展。在經濟求發展、生活質量求提高、社會求和諧的情境下,群眾對水資源保護和水污染治理的訴求日益強烈,國家對此也在政策層面進行大力倡導。《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和《遼寧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先后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社會發展目標,這是增強社會可持續發展能力,提高生態文明水平的重要舉措。《遼寧省十二五規劃綱要》在加強環境保護、推進生態省建設方面提出了不少具體要求,其中的一個就是水資源保護和水污染治理。目前,在全省范圍內,正在并行實施兩個國家級發展戰略,即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和環渤海經濟帶開發戰略。2009年通過的《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是環渤海經濟帶開發戰略的一部分,這一發展規劃立足遼寧,依托環渤海,在資源環境方面通過提倡“強化渤海環境治理和保護”來“推進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增強區域可持續發展能力”。遼寧省內的水資源保護和水污染治理工作,不僅是國家發展政策所提倡的,更是社會經濟發展現實所必需的。

一、遼寧省水資源污染現狀

遼寧省河流眾多,海域廣闊。全省境內有大小河流390多條,其中大部分河流匯往中南部注入渤海,小部分河流注入黃海。遼寧省并不是水資源大省,但由于歷史或現實的原因,卻成為水污染①比較嚴重的地區之一。伴隨著以工業為主導的經濟的發展,特別是新興工業區和新興產業的發展,水污染已經突破了原有的范圍,出現新的趨勢。因此,密切關注水污染的發展動向并探索切實有效的治理措施成為當前擺在全省人民面前的重要課題。

(一)水資源概況。遼寧省水資源總量341.8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820立方米,從人均占有量來看,僅相當于全國水平的1/3。

(二)主要河流現狀。遼河、渾河、太子河、大遼河、大凌河和鴨綠江是遼寧省的6條主要河流,鑒于省內河流污染造成的嚴重生態問題,近年來,在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倡導大,開展了以遼河流域為重點的水污染整治行動,并取得了顯著的效果。2009年,遼河干流斷面按化學需氧量考核已經實現全部消滅劣Ⅴ類水質。截至2010年底,42條支流河按化學需氧量考核也全部達到Ⅴ類水質標準。據《2010年遼寧省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省6條主要河流中,渾河、太子河、大凌河源頭已為Ⅰ類~Ⅱ類水質,鴨綠江支流干流全年保持Ⅱ類水質。2011年1至10月,在遼河的26個被監測干流斷面中只有7個為劣Ⅴ類水質,超標斷面同比下降34.6%;在被監測的支流斷面中,48.8%的入干流河口斷面為劣Ⅴ類水質,這一數量也同比下降14.0%。以遼河流域為重點的水污染整治工作取得了顯著的階段性成果,但是也依然面臨著一系列挑戰:

1.支流水污染依然嚴重。在2009年對遼河支流的監測中,3條支流的化學需氧量在60mg/L以上,氨氮在3.0mg/L以上;11條支流的化學需氧量在40mg/L以上,氨氮在2.0mg/L以上;27條支流的化學需氧量在30~40mg/L之間,氨氮在1.5~2.0mg/L之間。

2.河流氨氮污染總體嚴重。通過對省內水污染的污染成份分析得出,污染物主要有化學需氧量,氨氮和揮發酚。除西遼河水資源區外,全流域的其他監測斷面水質數據均表明,氨氮已成為導致流域水質達標率較低的重要原因。2010年我省化學需氧量排放量54.16萬噸,氨氮污染仍然較嚴重,57.7%的干流和59.5%的支流斷面氨氮超Ⅴ類水質標準。

3.遼河流域水生態退化嚴重。據遼河干流藻類、底棲動物、魚類多樣性調查資料表明,遼河流域的水生生物多樣性下降,魚類數量已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90多種減少為現今的僅10余種,遼河水生態系統結構退化嚴重,生態功能衰退明顯。

4.重化工業污染特征明顯

據污染普查統計最新數據表明,冶金、印染、制藥、石化、等行業,排污總負荷占總量(扣除造紙行業)34.62%,各自分別占3.27%、6.09%、7.73%和17.53%。

以上各項統計數據均表明,遼寧水污染治理工作仍然任重而道遠。

二、遼寧省水污染治理中存在的問題

遼寧省內的水污染治理工作已經進行多年,目前已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具體反映在城市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和主要河流的污染治理上。必須指出,在水污染治理工作取得驕人成績的同時,也存在不少問題。隨著產業結構的升級和經濟布局的調整,在水污染治理原有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的同時又出現了新的問題,這些問題主要反映在治理的領域、治理的主體和治理方式和路徑等方面。

(一)在治理的領域方面,前一個階段的努力重點在城市,即城市的生活污水、工業廢水以及流經城區的主要河流的治理。然而,經濟的發展不僅使得城區的地理范圍不斷外擴,即原本農村的地方成為郊區,原本郊區的地方成為城市外延,而且使得一些產業向城市邊緣遷移。近年來國家倡導實施的主體功能區戰略,生活居住區、工業發展區和環境保護區并行發展,要求“修改完善現行產業指導目錄,明確不同主體功能區的鼓勵、限制和禁止類產業。”“對不同主體功能區實行不同的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和環境標準。”②在新的工業發展區內由于紡織、石油、化工、造紙類企業的運營,工業廢水排放有時會避開監管漏洞,引起新的環境問題,因此新工業發展區的污水排放成為污水治理的一個新領域。此外,經濟發展在帶動農民生活進步的同時,也在對農村自然環境造成破壞,比如農業產業中經濟作物種植和畜牧養殖業使用的化學藥劑會造成農業面源污染③、農業生活污水隨意排放和治污措施不完善造成的水污染問題等。“我國農村每年產生的生活污水約80多億噸,污水量還在不斷增加,而80%以上的村莊沒有有效的污水處理設施,往往將污水隨意地排入周圍的水系之中,造成地表和地下水源的嚴重污染,農村污水已經是我國非點源污染的重要組成部分。”④長久以來,水污染被無意識地局限在陸地范圍內,即城市、農村以及主要河流的污染,近陸海域的海水污染問題雖然日益嚴重,但是還沒有被明確列入政府水污染的治理范圍。2000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對海洋環境污染損害作出明確規定,即“直接或者間接地把物質或者能量引入海洋環境,產生損害海洋生物資源、危害人體健康、妨害漁業和海上其他合法活動、損害海水使用素質和減損環境質量等有害影響。”遼寧省作為環渤海大省,擁有其他省份不可比擬的環海海洋資源,但是同時也肩負著環渤海海洋環境保護和海水污染治理的艱巨任務。陸地上水污染治理的不徹底、污水隨河流入海而導致的近海污染情況,加之海洋開發作業帶來的污染問題,使得近海污染治理工作迫在眉睫。鄰國日本的核污水泄漏入海事件以及我國的渤海灣石油漏油事件均為海洋生態保護和海水污染防治工作敲響了警鐘。

(二)在治理的主體上,長期以來一直是政府為主導進行水污染治理工作。在全省范圍內,上至省政府,下至各地市政府都有專門的環境保護專門機構,這些機構把水污染防治作為部門工作的主要內容之一。雖然行政管理式上令下行的做法便于工作過程的層層糾責,但是單獨依靠行政力量來解決問題的做法在關乎民生的水污染問題面前顯得勢單力薄。因此,如何發掘更為廣大的力量參與到水污染治理工作中來、向更高的目標邁進,就成為全省人民必須面對的新問題。

(三)在治理的方式和路徑上,遼寧省乃至全國范圍內對水資源的保護長久以來走的都是先污染再治理的路子。這一路徑其實是經濟發展初期的必然選擇,即經濟發展初期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各種經濟指標的提升上,而沒有意識到環境代價的嚴重性。但時至今日,當各種環境問題特別是水污染問題突顯、水資源保護重要性被廣泛認同的時候,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就不再可行了,必須探索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新的水污染治理路徑。

三、遼寧省水污染治理的幾點建議

經過多年的綜合治理,遼寧省水資源保護和水污染治理工作在取得顯著成績的同時,又出現了許多新的問題。從上文的分析中可知,在今后的水污染防治工作中,無論是在治理的方向、治理的主體、還是在治理的路徑及方式上都出現了新的趨勢和要求。

(一)在治理的領域上,繼續深化城市污水治理工作的同時,分重點、分階段地開展城郊經濟開發區的工業廢水處理、農村生產和生活污水處理以及海洋水體污染特別是近海海水污染治理。在農村污水處理中將“農業廢棄物資源化處理在農村推廣清潔生產,將農業廢棄物、畜禽糞便、作物秸稈等通過資源化途徑加以綜合利用,這是目前治理農業污染的最佳途徑。從而最大程度地使農業廢棄物得到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將污染降低到最小或變廢為寶。”⑤相對于河流水污染控制而言,海洋污染控制的工作相對滯后,因此,只有堅持綜合治理,控制陸地水污染,加強對入海河流的綜合整治,即工業點源、生活點源和農村面源污染控制,才能切實控制陸源污染物入海,有效解決環渤海污染問題。此外,各種近海海域作業也必須注意環境保護,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等相關法律的要求。

(二)在治理的主體上,改變單純依靠政府力量開展水污染治理工作的現狀,提倡并鼓勵社會團體、個人力量參與到水污染治理工作中來。鼓勵包括企業在內的贏利組織和其他非贏利公益組織在資金、技術、管理等方面支持水污染治理工作,爭取在最廣大的范圍內最大限度地調動一切積極力量參與到水資源保護和水污染治理這一重大民生工作中來。具體措施上可以借鑒其他國家的成熟做法,比如美國的相關“管理部門可以與具有資質的民間管理實體簽訂合同,委托其完成分散系統的規劃、評估、技術咨詢或培訓等工作。”⑥

(三)在治理的路徑和方式上,改變原有的“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探索預防在先的水污染預警機制。改變單純依靠行政手段進行污染治理的辦法,鼓勵市場機制在水污染治理工作中更好地發揮作用。探索水污染治理的產業化路徑,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鼓勵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技術方面的大力支持,逐步完善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治理方式。

此外,還要通過各種有效辦法在資金和法律上提供有利的保障,使遼寧省水污染治理工作在原有成績的基礎上繼續加強。在密切關注水污染發展最新動態的同時,調動各種積極力量參與到水環保工作中來,通過有效的治理方式來把水污染治理工作引向下一個勝利。

注釋:

①1984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為“水污染”下了明確的定義,即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而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者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稱為水污染.

②參見《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2011年03月17日.

③面源污染也稱非點源污染,是指溶解和固體的污染物從非特定地點,在降水或融雪的沖刷作用下,通過徑流過程而匯入受納水體(包括河流、湖泊、水庫和海灣等)并引起有機污染、水體富營養化或有毒有害等其他形式的污染.

④謝良林,黃翔峰.北方地區農村污水治理技術[J].建設科技,2009年第13期.

⑤王佳慧,楊立男,董玉寬.我國農村生態環境問題及對策探討[J].商場現代化,2009年第33期.

⑥范彬,武潔瑋,劉超,嚴巖.美國和日本鄉村污水治理的組織管理與啟示[J].中國給水排水,2009年第10 期.

本文系2010年遼寧省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建設生態遼寧的思路與對策”(L10BJL017)階段性研究成果。

篇(8)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需要組織化的社會基礎。尤其在農村,要在尊重農民權利、保護農民權益的基礎之上把農民組織起來,因為“現代的個體都是權利主體,它們之間因權利而平等,彼此之間的聯系只靠契約建立。為了實現權利,大規模的社會組織和普遍的社會交往成為必需”。。然而,在我國,農民的組織化水平仍然比較低,主要表現在:

第一。在我國農村社會,非正式組織的數量少、種類單一。有學者把我國農村組織分為正式組織和非正式組織,認為“在我國農村社會,正式組織包括鄉(鎮)黨委、鄉(鎮)政府、村支部、村委會等;非正式組織則主要包括宗(家)族組織、宗教組織、農民自發的維權組織以及新型合作經濟組織等”。。然而,就我國廣域的農村社會和龐大的農民數量而言,農村組織和農民組織的數量顯然很少,組織種類也比較單一,不能滿足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要。

第二,從農村組織和農民組織的發展趨勢上看,一些組織出現衰微趨勢,而一些組織仍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還不穩定、不成熟。首先,就農村社會中的宗族組織而言,雖然宗族組織和宗族觀念在我國根深蒂固,仍會在以后很長時間影響基層農村社會,但是隨著社會和經濟條件的變化以及人們思想觀念的改變,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則是民工潮的出現,因為農民再也不會被固定在生他養他的血緣和地緣社會,宗族勢必失去了賴以存在的千年基礎”,因此,宗族會不斷地瓦解,不斷地渾蝕其固有的劣根性。其次,對于農民的維權組織來說,只能算是一種臨時性的組織,它為維護農民的權益而成立,一旦所要求的權益得到解決便自行解散。至于新型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由于它產生時間短,所以組織體制和運行機制還不成熟,而且數量也很少。只有宗教組織在農村社會迅速復興,填補了人們的精神需求,農村成為宗教活動的重要場所,人教人數不斷增加,但即使這樣,宗教組織也沒有成為農村社會的主導組織。

第三,就正式組織而言,村委會和村黨支部組織的治理效能不理想,沒有發揮應有的組織功能。首先,從國家與社會層面上看,由于農村實行和人民公社體制的解體,以及國家在農村推行“鄉政村治”,農民開始自我管理,實行村民自治,國家政權與農村社會逐步分離,尤其在稅費改革和取消農業稅以后,村民自治組織由于缺乏必要的財力支撐,難以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務,已經影響了村民自治的有效運行。其次,從村委會與村黨支部的運行機制來看,“村兩委”相互掣肘,影響村級組織的有效運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村民委員會是由村民選舉產生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而村黨支部作為黨在農村的基層組織,發揮領導核心作用。這樣,“村兩委”在行使公共權力時就難免產生矛盾和沖突,“在這個問題上,抱怨是雙重的,黨支部方面認為村級直接選舉削弱了黨的領導,村委會方面認為組織法不落實”。加之“組織體系的制度化水平不夠,組織運作的規范性、統一性、靈活性還都很差”,因此,“從改革之初到現在……一套真正體現鄉村經濟社會內在要求的組織體系還遠沒有建立起來。……民主化程度的提高并沒有帶來組織體系的適應性提高,也沒有有效地保障鄉村社會經濟的協調運行”。。最后,從村民委員會和村黨支部組織與村民的關系上來看,農民對村級組織的疏離感加劇了。“從鄉村生活的觀察出發,我們沒有辦法得出基層組織對于農民的服務越來越好、農民對于基層組織越來越親的整體判斷。相反,農民和基層組織的疏離感加劇了。”這已經被一項“農民對村組織、村干部的信任程度”的調查所證實。

從一些數字可以看出,村民對村組織和村干部的信任程度主要集中在“有點不可信”和“有點可信”之間,村民并不怎么信任村干部和村組織;更嚴重的是,在農村社會的實際生活中,一些村干部腐敗、不檢點的行為也引起了農民的極大不信任甚至是反感。因此,村干部和村組織在村民中的威信并不高,其管理活動依靠的不是權威而是權力。農民對村干部和村組織的不信任,大大地阻礙了“村兩委”組織功能的發揮和鄉村治理的效能。但是,“客觀地說,基層組織在促進農村經濟增長方面的作用是強大而積極的,但比較而言,在治理方面的努力就差強人意。或者說,目前的基層組織體制,如果說在動員和組織經濟方面是有效的,那么在改善鄉村治理方面,是基本不相適應的。所以,改善鄉村治理,首先要反思和檢討的,是改造基層組織體制”。“基層組織改革必須有大動作。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現在的任務是要再造基層組織體系”。再造農村社會基礎,提高農民的組織化水平。

二、農村(民)組織在農村基層的重要作用

當前我國政治、經濟的發展狀況以及整個社會的發展狀況,為農村組織和農民組織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歷史性的機遇,創造了非常好的政治環境、經濟環境和社會環境。我們要在現有的農村經濟政策的空間里改造基層農村社會基礎,逐步解決“三農問題”,在農村社會建立各種形式的農村組織和農民組織,提高農民組織化水平,這有利于促進基層農村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的發展,具體體現在:

首先,在基層農村政治建設上,農村組織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基層民主政治的發展和公民民主意識的成長,有利于農民利益表達和民主參與過程的有序化、制度化和對國家權力社會監督的機制化。從民主管理的角度看,農民組織可以平衡農村社會各階層的利益,制約基層政權組織的權力,防止強勢群體侵犯農民權益,“必須讓社會中的主要利益團體聯合參與政府組織,以此來防止任何一個利益團體可能將自身的意志強加于其他利益集團”。。從政治參與和利益表達的角度來看,隨著社會格局的深刻變動,農民的利益關系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由此而產生的許多社會矛盾和經濟糾紛,就需要農村有相應的解決機制。而單個農民的利益表達和訴求就顯得“軟弱無力”,在整個政治參與體制中處于劣勢;而且,作為單純原子化農民的政治參與,容易帶來政治參與的失序和低效,需要農民組織起來表達自己的訴求,建立與國家政權的聯系通道。從農民組織的公益性來看,它會更多地關注社會弱勢群體的利益訴求,關注社會的多元化需求,統籌社會各方,兼顧弱勢群體,發揚民主,實現社會公平。廣大農民應該組織起來,在利益一致的基礎上結成各式各樣的農民組織,集中農民意見,代表農民利益,和政府部門以及其他社會組織進行對話,有序地進行政治參與和利益表達,以增強農民與國家、市場和社會的博弈能力。

其次,在基層農村經濟發展上,農民組織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建設現代農業,實現農業向科學化、商品化、集約化轉型;有利于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民經營的有序競爭,提高農業的國際競爭力;也有利于國家的宏觀調控和宏觀組織。應該把原子化的農民個體結成代表農民權益的組織,發揮廣大農民群眾的主體性作用。農村組織和農民組織也可以以專業經濟合作組織、農村合作社、農民互助協會等形式,參與到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建設、農產品貿易和流通體系建設中去。另一方面,隨著市場化、信息化和農業科技的快速發展以及電話、電腦、網絡等現代信息傳輸工具在農村的使用,農村市場服務型中介組織發展很快。這些中介組織在市場營銷、信息服務、農產品加工、儲藏和農資采購經營等方面提供了許多便捷服務,有利于農民r解市場信息,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和規模,避免盲目生產}在彌補市場和政府的不足,克服市場失靈和政府失靈方面能起到重要作用。 最后,在基層社會和文化建設方面,農民組織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農村基層社會的和諧穩定。目前,對于農民個體來說,一方面,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的生產方式以及國家權力對農村社會控制的減弱,使得農民在生產、生活方面的需求不斷增長,從而產生對各種社會組織的需求。在現實生活中,農民自發結成各種組織,如生產幫扶組織、特困戶救助組織、兒童上學接送組織等。這些農村社會組織在社會互助、公共援助、社會福利、情感交流等方面進行合作。另一方面,由于農村基本上都是一家一戶進行生產,大多數農村家庭很難備足各種農具,很難具有足夠的資金、技術,或因家庭勞動力不足等原因,程度不同地需要各種農村組織的幫助。除了在物質利益方面需要實際幫助以外,農民在體育、衛生、文化和精神等方面還需要組織實體,以便于開展各種體育活動、衛生活動、文化活動等。這些活動既能滿足農民的社會情感需求,也能滿足他們的精神信仰需求。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農村組織的各種活動,不乏有迷信活動、非法宗教活動以及違法活動。所以,我們要對農民進行教育,以提高他們的素質,使廣大農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消費觀、婚育觀,不斷提高農民的思想道德水平,讓農民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發揮他們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既然農民組織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進基層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那么,就應該給予農村社會組織和農民組織相應的法律地位,保障農村組織和農民組織在基層社會的活動,提高農村組織和農民組織的民主化、制度化和法律化水平。

三、國內有關鄉村治理理論和農村(民)組織對鄉村治理結構的影響

國內理論界對于鄉村治理理論的研究以及鄉村治理的模式和路徑選擇,大多是從國家與社會互動關系的視角出發,立足于解決鄉鎮存在的問題而提出來的,而很少有專文從尊重農民的權利。

發揮農民群眾的主體性作用的視角,提出農民組織化水平的提高對于鄉村治理結構改革的影響,而這恰恰是解決中國農村、農業和農民問題的核心所在。

中國問題的實質是農村問題,而農村問題的實質是農民問題,解決農民問題的出路在于改造農村社會的社會組織結構以及農民的聯結和組織方式。針對我國目前農村組織化水平低、農民居住分散以及農民群體具有散漫性的特點,鄉村治理的根本出路就在于把農民組織起來,建立各種農民組織,再造農村基層組織化的社會基礎。理由是:

根據多中心治理理論,把農民組織起來,建立各式各樣的農村組織和農民組織,使這些農村組織和農民組織成為鄉村治理的中心,與政府組織、非政府組織以及各種社會組織進行合作治理,實現基層社會與政府之間的互動,“一方面,社會中分散的利益按照功能分化的原則組織起來,有序地參與到政策形成過程中去;另一方面,從這種制度化的參與機制中,國家權力獲得了穩定的支持來源(合法性)和控制權”。在經濟上,這些組織參與基層社會的經濟管理,可以把鄉鎮政權從繁重的經濟事務中解脫出來,切斷了鄉鎮政府作為“謀利性政權人”的經濟基礎。在政治上,這些組織參與鄉村社會的政治民主建設,進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這樣,鄉鎮政權可以從傳統的政治管理繁瑣的事務中解放出來,而它所要“扮演的角色越來越不是服務的直接供給者而是調停者、中介人甚或裁判員”。這樣就切斷了上級政府可借以利用的壓力型體制的通道。在社會文化建設上,農村組織和農民組織可以為村民提供各種服務和幫助,開展各種健康有益的群眾文化活動和互助活動,實現農民的自我教育、相互合作和相互援助。這樣,鄉鎮“政府與社會力量通過面對面的合作方式組成了網狀管理系統”。鄉鎮政府與農民組織及其他社會主體就能以平等的身份,通過對話建立合作關系來實現鄉村治理的目標。

從國家對農村社會政治整合的轉型來看。由于實施城鄉一體化和“工業支持農業、工業反哺農業”的農村戰略,國家對農村社會的整合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尤其是以農業稅費改革特別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推動為標志,國家對社會的整合開始由“汲取式整合”向“供給式整合”轉型。在這個轉型過程中,國家應該充分發揮農民的主體性作用,維護農民的權利和自由,保護農民權益,對農村社會應該采取新的整合方式,挖掘基層社會的內在潛力,為鄉村社會的民主治理和自主治理提供內生動力。這種內生動力借助于國家、市場和社會等外在力量的推動,使農村社會的民主治理和自主治理具有堅實的社會組織基礎。把農民組織起來,讓農民組織在基層農村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中發揮農民的主體性作用,行使憲法和法律賦予農民的各種權利,以便與政府組織、非政府組織以及各種社會組織共同參與鄉村治理。

篇(9)

中圖分類號:F2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農村環境污染不同于城市,農村居民的生產、生活存在家庭化、個人化和無序化的特點,污染源小而多、廣而散;農村居住分散使得環境設施的鋪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無法形成規模經濟,再加上貧困和環境意識滯后,使得農村的環境治理成本畸高。評估農村環境治理的績效,反思環境治理路徑勢在必行。

一、我國農村環境問題概述 農村環境問題主要指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和不合理利用而造成的生態系統結構破壞、功能衰退、生產力下降、水資源喪失等一系列生態環境惡化以及對農村的社會經濟發展、農民的健康和生命產生有害影響的現象。 我國農村環境問題主要有不科學的農業生產、鄉鎮企業的不合理結構和布局、農村城鎮化、城市污染向農村轉嫁、盲目的物種引進等等引發了一系列嚴重的農村環境問題。在生產上,農村對于城市是作為一個原料輸入地而存在的,因此也就相應成為了因供應城市原材料而導致生態破壞的直接受害者和部分城市污染物質的接受者。在生活方式上,農村生活、居住以一家一戶一院的形式為主,生活廢物因為基礎設施的缺失一般直接排入其生活的環境中。農村環境污染不僅受到來自農村內部的污染和破壞,還受到外部城市的污染轉移,而農村環境治理的范圍很大,農村基礎生活設施建設因耗資巨大還沒有得到普遍展開,因此農業生產、農民生活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持續性將繼續增強。

二、農村環境污染原因分析

(一)粗放型的經濟增長 低效率、低產出、高能耗的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和粗放型掠奪式的傳統農業生產經營方式,是導致生態環境惡化和貧困惡性循環的經濟根源。傳統的經濟增長方式以高開采、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難循環和粗放經營為特征,消耗大量的資源取得暫時的經濟增長,這既是造成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根本原因,也是經濟效益低下,導致經濟和社會發展不可持續的關鍵因素。 (二)環境保護法制不完善 環境保護法規不健全,導致管理體制不順、機制不協調,環境保護沒有落到實處。我國環境法律法規雖已成體系,但對環境違法行為處罰不嚴,沒有引入刑事責任,基層環保部門監管手段落后,不能及時發現并制止企業的偷排、漏排和超標準排放污染物的行為。加上地方保護主義,造成企業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環保執法成本高、環境治理成本更高的不良現象。 (三)環境意識淡薄,社會制度缺失 首先是環保跟不上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過去,基層政府的注意力多用在計劃生育、義務教育、發展經濟等方面, 對環境問題視而不見,看不到環境惡化將會帶來的惡果,甚至把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對立起來。其次是政府的宣傳教育沒有重點關注農村。政府只注意到大量重點企業的顯性環境問題,忽視了農村的宣傳教育,也沒有相應的制度及措施來制止大量分散的環境破壞和改善農村生態環境。 (四)環保投入不足 政府對環保的投入主要集中在城市生活及工業污染治理方面,農村環境污染治理及生態保護的投入極少,由于農村環境污染對政府的稅收直接影響不大,政府目前不愿也沒有足夠的財力來治理農村環境。基層環保管理網絡沒有真正形成,鄉鎮環保機構不健全,農村環保管理不少地方處于失控狀態,造成農村缺乏可靠的社會保障機制。 (五)城市污染向農村轉移,鄉村企業污染加劇 隨著國家對城市環境保護的重視, 污染重的化工、造紙等企業,利用農村環境管理力量薄弱和農民致富心切,紛紛進駐農村。如電鍍、印染、造紙、化工、煉焦等重污染行業,布局分散,技術落后,設備陳舊,無人監管,絕大部分企業沒有污染防治設施,鄉村企業沒有形成規模經濟,無力承擔污染治理費用。目前,鄉村企業污染占整個工業污染的比例已由20世紀80年代的11%增加到45%,一些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已接近或超過工業企業污染物排放量的一半以上。

三、農村環境治理和保護對策

所謂環境治理,是指在對自然資源和環境的持續利用中,環境福祉的利益相關者們誰來進行環境決策以及如何去制定環境決策,行使權力并承擔相應的責任而達到一定的環境績效、經濟績效和社會績效,并力求績效的最大化和可持續性。

(一)完善農村環保法律法規 首先要完善《環境保護法》,淡化污染防治色彩、增加可持續發展的立法宗旨、增加有關生態保育與資源保護的原則性規定,明確環境保護主體的權利義務和環境保護基本政策;第二,補充農村環境與資源保護法中欠缺的單行法,如農村清潔生產促進法、農村環境保護評價法、農藥使用環境污染法與國土整治、農業區域規劃、村鎮規劃、農業植物資源及新品種的保護等;第三,明確農業資源權屬,促進資源的綜合利用與集約型經營,在法制創新的同時,發揮政府的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控作用,改變其對農業資源的掠奪式粗放經營方式;第四,在環境保護基本法中增加綜合性的農業環境管理法律,規定環境資源管理體制、明確環境管理機構的權責,克服農村環境立法、執法、守法中的薄弱因素,推進生態城鎮、城鄉一體化環境管理進程。 (二)加大各級政府環境保護的力度 首先各級政府應重視城鎮規劃作用,注重小城鎮規劃和鄉村居民點、農田規劃的結合。其次,增加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改善農村垃圾隨意堆放,污水不經處理隨意排放等嚴重的環境問題。第三,加強環境監督管理力度,規范鄉鎮企業的發展,通過對企業施加環境壓力,促使企業主動進行技術改造和革新。

(三)發展生態農業 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高效農業、生態有機農業;實行生態平衡施肥技術和生態防治技術,從源頭上控制化肥和農藥的大量施用;大力推廣先進科學的節水灌溉技術,提高農業用水、用肥的利用率;走生態農業的道路,退耕還林,實現水環境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四)強化鄉鎮企業污染治理 對于蓬勃發展的鄉鎮企業,政府和有關部門要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綜合治理;加快企業改造升級,促進鄉鎮工業規模化、集約化,對危害、威脅城鄉水源地的鄉鎮企業,實行關、停、并、轉、遷等強制措施;結合鄉鎮企業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區域布局,做好縣級與鄉鎮級的環境保護規劃,并重點制定鄉鎮企業環境污染治理規劃。

(五)逐步增強農村居民環境保護意識 解決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問題的一個重要舉措是讓農村居民樹立強烈的環保意識。在增強農村的農民環境法律保護意識的過程中,一要打破城鄉二元格局,實現信息上溝通;二要加大法律知識的普及力度,加強對農民施用農藥、化肥、節水灌溉等方面的科普教育,從而增強農民環境保護法律意識。三要是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充分認識“先污染后治理”發展模式的嚴重后果,切實處理好發展與環境的關系。四要加強對農業科研的投入,制定和執行限定性農業生產技術標準和法規。

結論 各種自然資源、自然生態系統主要在農村,農村環境的日趨惡化會對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必須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制定更加完善的、易于執行的法律制度,在宏觀層面上一定要體現農村和城市在享用環境資源和環境容量、承擔環境破壞和環境污染后果的區別,以利于農村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努力實現農村地區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蓓蓓,張雪綢著,《當前農村生態環境的約束與對策》,選自《經濟縱橫》,2009年8月

篇(10)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18(2012)08-0192-02

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確立為我國民主政治的四項制度之一,堅持和完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作為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重要內容,推進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切實保障農民群眾當家做主的權利,是關系農村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重大現實問題。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經濟社會發生了深刻變化,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也隨之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任務新要求。隨著新農村建設的推進,農村社會公共事業的發展,涉及到一些農民切身利益的利益調整、利益協調更加突出,農村社會關系復雜化、矛盾多樣化,傳統的矛盾疏導機制與組織效用減弱,農村公共事務管理日益凸現出來。通過村務公開民主管理能夠有效地調動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農村基層民主政建設治具有重要意義。

一、農村基層民主政治發展軌跡

(一)民主治理路徑的初步自探階段

后,隨著農村經濟體制的改革,農村形勢發生的深刻變化給農村基層民主建設帶來了新挑戰,特別是在農村普遍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到戶以后,農民逐漸有了自己的經濟支配權,在此情況下,很多鄉鎮基層政權和村級兩委會面對日益發展的農村形勢,出于社會治理的需要,有些地方自發地把農民組織起來,創立了村民委員會這一組織形式,而農民對民主的學習、理解和接受還有一個過程,所以,在相當長時間內,村民自治制度并沒有承擔起國家所期望的民主功能。這一現狀實際上告訴我們,要想使這種自發的、樸素的原生民主承擔起農村民主政治的使命,完成自發性民主到制度性民主的轉型,還需要國家的動員、推動,需要國家制度建構,使鄉村民主進入到制度建設的軌道。

(二)國家關注、動員和推進階段

促使農村自發民主進入國家關注、動員和推進階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上述所說的農村自發性民主向制度性民主轉型需要國家自上而下的推動外,還因為改革開放后農村政治自發演繹格局需要國家重塑與農民的關系,并在鄉村重建合法性基礎,以此實現對鄉村社會的有效治理和整合。這一時期基本上還是停留在重塑國家與農民關系的嘗試階段。這種現狀,需要重新思考農村基層民主政治的發展進路。

(三)農村基層民主深入發展推進的全新階段

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推進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中,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村務公開制度,這是農村基層民主實踐的與時俱進。

二、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制度的現狀與成效

以大豐鎮村務公開為例,該鎮轄區內現共有10個行政村,38個片區都設置了村務公開欄,由原來的單一的財務公開擴大到現在包括村務、黨務三公開,通過認真組織和實施,村務公開工作正朝著正常化、規范化、制度化方向邁進。

(一)村務公開的現狀

1、公開機制逐步健全

鎮村務公開工作通過不斷探索,逐步健全和完善了三項機制:一是領導機制。成立了由黨委書記擔任組長,鎮長為副組長,黨政辦、紀檢辦、社會事務辦、財政有關部門組成的領導小組,真正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主抓、民政牽頭、紀委協調部門配合的工作格局。二是工作協調機制。建立和健全了從上到下的村務公開組織網絡,做到上有領導小組的聯絡協調,指導檢查具體工作小組,下有實施工作組和評議監督小組,逐步形成了鎮政府為第一責任人,村兩委為第一執行人,村民代表為第一監督人,村民群眾為第一評價人的“四個第一”工作網絡和工作機制。三是監督機制。緊緊依靠群眾力量,發揮村務公開監督小組的作用,完善其職責,進一步強化了對村務公開,特別是財務公開工作的監督和管理。

2、公開意識逐漸加強

隨著村務公開工作的深入,村干部的思想認識在不斷提高,逐步由“要我公開”向“我要公開”轉變。過去,各村雖然建立起了村務公開欄,村里的財務和事務也對群眾進行公開,但在實際操作中不少村干部存在“繁、怕、難”情緒,往往為應付上級檢查,才不得已公開,造成公開不及時、不完整,數字較粗糙籠統。近年來,大家普遍感到村級工作既要注重經濟發展,也要注重政治民主,把知事權、議事權、監督權還給群眾,讓村民參與到村級事務的管理中來,為發展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

3、公開內容逐步豐富

現在村務公開的內容,除了上級規定的固定公開項目之外,各村可根據本村實際,加以充實完善。近年來,針對農村發展形勢和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適時調整了村務公開欄目和內容,并增設了隨時公開欄目,即時公開村務動態,逐步形成了由固定欄目、固定時間向因時調整、即時公開轉變。

4、公開形式逐步多樣化、規范化

近年來,一些村針對農村人員居住分散,外流多、難集中等特點,積極探索靈活多樣的公開形式,不斷創新工作方法,運用各種途徑輔助公開村務,如鎮集中宣傳動員期間,各村創辦宣傳欄,編印村民宣傳小冊、播放村廣播等形式公開和宣傳,使村務公開工作向農戶廣泛延伸,且更能體現靈活性、針對性和有效性,公開形式逐步由單一性向多樣性轉變。群眾對村務公開的監督力度,逐步形成了由隨意、單向向規范、雙向轉變。

上一篇: 量子通信市場前景 下一篇: 工程管理的范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 | 亚洲午夜国产AV中文乱码字幕 | 一本一本久久久精品综合不卡 | 中国久久精品综合网 | 午夜三级中文在线 | 在线看免费看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