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9 16:22:3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勞動教育的不足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一、現狀分析
1.勞動教育的觀念
教師認為勞動不是幼兒的主導活動,比較注重幼兒知識的傳授、智力的開發,對幼兒勞動教育的觀念不足。許多家長認為時代不同了,教育孩子珍惜勞動果實已經過時了。他們認為孩子年齡小,勞動教育為時過早,而不注意幼兒勞動習慣的培養。
2.幼兒勞動的內容較少
幼兒勞動包括諸多方面,如自理、為他人服務等。在家里,有的家長工作忙,嫌孩子動手能力差、動作慢而耽誤時間,包辦代替太多,幼兒沒有動手鍛煉的機會。同時,也剝奪了幼兒積累生活經驗的機會。家庭和幼兒園勞動教育脫節,多以成人勞動代替幼兒勞動教育,使勞動教育得不到實施。
3.幼兒勞動教育的方法較單一
幼兒的勞動教育在內容、形式上過于簡單,主要是教師在教學后進行品德教育的一種總結性談話,采取的一般方法是“說教法”。而幼兒沒有勞動實踐的親身體驗,教育也空洞無力,教育意義并不深刻。現在多數家長希望孩子聰明、學習好,孩子要什么,家長就給什么,并不注重幼兒的勞動教育。對于幼兒自發的勞動,家長不能正確引導,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幼兒勞動的積極性,影響了勞動習慣的培養。
由于教師和家庭對幼兒勞動教育的觀念不正確、教育方法不適當,幼兒勞動教育的內容和要求不能全面發展和實施。表現在幼兒身上: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差,不會自己穿脫衣服,系鞋帶需要教師幫助,上廁所后不能很好地整理自己衣服等;幼兒勞動意識差,家長經常包辦代替,使幼兒誤認為事事都由家長做,如搬椅子、收拾整理玩具等;幼兒對玩具圖書不知道愛惜,不懂得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
二、正確認識對幼兒的勞動教育
1.加強成人對幼兒勞動教育的認識
首先,教師要轉變勞動教育的觀念,克服以往重教育、輕勞動的思想,要認識到幼兒勞動教育是幼兒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把幼兒勞動教育滲透到一日生活中,使幼兒勞動教育充分實施和發展。
筆者和家長及時溝通,幫助家長了解、認識到幼兒勞動的重要性。與家長交流,使家長認識到在家里培養幼兒勞動習慣的重要性,要處處為幼兒創設勞動的條件,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培養幼兒的獨立生活能力。要與幼兒家長經常交流、溝通,共同協作,讓幼兒學會勞動,在豐富的勞動中培養他們的勞動技能。
2.使勞動教育得到落實
在幼兒園里參加集體勞動,可以培養幼兒的責任心,增強幼兒的集體觀念,從小培養幼兒熱愛集體、團結友愛的好習慣。在餐巾擺放活動中,幼兒都爭先恐后地說:“老師,今天我要擺毛巾。”在參與生活勞動、不斷走向獨立的過程中,幼兒體驗到勞動的艱辛和快樂,從中獲得了一些知識和勞動技能。
筆者利用一日活動,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組織一些游戲活動。如:在“看看誰能干,誰的本領大”的活動中,筆者對幼兒進行自理能力的培養。教師告訴他們:“我們要比賽穿衣服,看看誰能干。”到最后,幼兒興趣可高了:“老師老師,你看我穿得多整齊!”“我把扣子扣好了,還沒有錯呢!”在勞動過程中,教師要了解每個幼兒的發展水平,而不是觀察幼兒“是否需要幫忙”。
三、運用靈活多樣的教育方法
1.講解法
創設情境,增強教師語言講解的感染力,利用各種方法、談話、故事等對幼兒進行教育,使幼兒從中學習,增強勞動的意識。
2.示范法
教師和家長可以示范方法,教給幼兒自我服務和其他的勞動方法和技巧,供幼兒直接模仿和學習。
3.實踐法
要達到勞動教育的目的和要求,就要讓幼兒親自參加力所能及的全面勞動,使幼兒親身體驗勞動過程的辛苦,親眼目睹自己的勞動成果。讓幼兒感到勞動的快樂,有利于培養其勞動習慣。
關鍵詞: 高職院校 學前教育 勞動教育課程
高職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技術型應用型人才以適應社會發展,同時社會崗位對人才的勞動素質提出較高的要求。高等職業教育在讓學生掌握技能的同時,需要擁有更高的勞動素養。學前教育是高職院校開設的重要專業之一,其為提高我國學前教育質量,呵護兒童茁壯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然而,勞動素質作為高職院校學前專業大學生綜合素質的一個重要內容,其現狀還有待改進。
一、一些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勞動課程教學現狀
1.一些學生責任意識淡薄
由于學校、社會、家庭不同程度地忽視了勞動教育的重要意義,使得現階段學生勞動能力下降,責任意識淡薄。當前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我國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暴露出崗位適應能力弱、崗位責任意識淡薄等問題。當代大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受到父母的溺愛,在日常生活中缺乏相應的鍛煉,表現出生活自理能力弱的特點。另外,在當前高職學生生活環境中,由于高校后勤服務社會化,給大學生生活提供了大便利,但同時滋生了學生的懶惰思想,例如:食堂就餐基本實行餐廳花管理,學生吃完東西直接把餐盤往餐盤回收處一放就走人。加上受到偏頗教育觀念的影響,高職院校在教學過程中形成了一種重視專業技能課程、輕視勞動品質培養的教學格局,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勞動素質的培養和發展。具體表現為一些學生不喜歡勞動,輕視體力勞動,把專業技能、文憑獲得作為奮斗的唯一目標和最終追求,甚至厭惡和逃避勞動,缺乏對勞動人民的情感,不懂得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等等。調查結果顯示,多數學生都認為勞動是很辛苦的,近48%的人不喜歡勞動或拒絕勞動,部分學生不喜歡勞動甚至厭惡勞動,看不起清潔工人或勞動的學生。剛畢業的一些高職學生找工作,在選擇企業的時候不是以單位發展前途適不適合自己為標準,而是以“工作越清閑越好,工資待遇越高越好”為標準。“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不勞而獲可恥”的勞動觀念正面臨挑戰。
2.勞動教育課程教學成果不佳
勞動教育課程教學成果不佳的原因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對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高職院校在教學過程中普遍呈現出重視專業技能課程、輕視勞動品質培養的教學格局,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態度。高職勞動教育課程中,學生學習態度往往消極散漫,認為勞動教育課程沒有意義;甚至一些教師未對勞動教育課程加以重視,認為勞動教育課程可有可無。二是教學體系存在缺陷,教學內容單一,沒有融知識性、趣味性為一體,教育方式過多靠學生在掃地、擦窗戶中領悟。對于這種簡單乏味的勞動教育課程,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喪失熱情,更談不上從參與中獲得勞動素養。據問卷調查統計,69.8%的學生認為目前開設的勞動課程內容形式都過于單一,不能起到勞動教育的作用;50.2%的學生對目前開設的勞動課程的教學方式感到不太滿意;58.6%的學生希望勞動課程內容向更豐富有趣的方向發展。甚至在部分高職院校中,將勞動教育課程等同為崗位實踐,安排學生進行一些基礎操作,這種單調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設置使得高職勞動教育課程枯燥無味,長期發展下去難免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下降。三是勞動教育課程管理體系尚未健全。高職勞動教育課程分為理論和實踐教學兩個方面,其更傾向于實踐教學。然而我國高職教育發展實踐較短,相關的管理制度、實踐體系還不夠完善,校企合作項目不足,使得很多勞動實踐教學課程難以開展。
二、基于職業素養的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勞動教育課程教學探究――以貴陽幼高專為例
1.強化師生對于高職勞動教育課程重要性的認識
當前高職院校勞動素質培養的相關內容較為匱乏,勞動素質在目前很多高職院校的教學過程中]有占有一席之地,被排斥在課程體系之外,關于大學生勞動價值觀的教育、勞動精神的教育則是散落于各門課程教學之中,泛泛而談,內容甚少。《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加強勞動觀點和勞動技能的教育,是實現學校培養目標的重要途徑和內容。各級各類學校都要把勞動教育列入教學計劃,逐步做到制度化、系列化。”貴陽幼高專按照要求,把勞動素質培養納入教學教育計劃,并把其作為一門必修課進行考核。規定學生在每年必須修夠一定學時的勞動課學分,勞動課程與其他課程一樣成為每個大學生的必修課。
貴陽幼高專開展高職勞動教育課程首先讓師生從思想上認識到勞動教育課程的重要性,做好這一點工作,從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出發。教師要擬訂相應的勞動課程教學計劃,以具體教學目標的形式量化勞動教育課程教學。教務處制定相應的獎勵制度,對于完成教學任務較好的教師給予獎勵,以激勵教師切實開展好勞動教育課程相關教學工作。對于學生而言,需要培養其責任意識,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職業發展未來,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向學生闡明勞動教育課程的重要性。
2.完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
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認為,并不是任何勞動都能教育人,只有那些按照教育原則組織的、作為教育過程總的體系的一部分的勞動才有教育意義。貴陽幼高專完善勞動教育課程體系從兩個方面考慮,即勞動教育課程教學體系和管理體系。對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而言,勞動教育課程體系規劃為兩個部分――共同勞動課程教育部分和專業勞動課程教育部分。貴陽幼高專共同勞動教育部分安排學生參加學校的勤工儉學、社會活動(調查、志愿者等),通過這些公共勞動教育,強化學生的勞動意識和勞動能力。在校生平均每學期要以分散或集中方式參加勞動課程學習,有專門的課程表、有專門的機構、有指導教師、有相關配套的規章制度,并以必修課學分制進行規范。專業勞動課程教育部分充分考慮到學前專業學生的學習需求,堅持以實踐為主,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延伸到勞動實踐中,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在專業勞動教育課程開始之初,教師規劃好專業勞動教育課程實施方案,以現場感受(組織學生定期參觀幼兒園,與幼兒親密接觸,感受其日后的工作環境)、教育模擬(教師模擬幼兒環境,學生客串幼兒角色、家長角色等,鍛煉學生的知識遷移應用能力)為主,讓學生了解幼兒園各年齡段教學班的全日教學活動內容及幼兒園的工作性質與過程。完善勞動教育課程評價制度,增加勞動教育課程所占學分比重,激勵學生努力學習。完善課程管理體系將勞動課程納入高職教育實踐教學的范疇,不斷完善校企合作項目,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勞動實踐機會。同時,在勞動實踐過程中,校方構建一套科學完善的管理體系,明確相關人員的管理責任,督促其履行好管理義務,保障勞動教育課程的安全性。
3.加大對勞動教育課程的投入力度
高職勞動教育是提高高職學生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的重要途徑,為了保障相關教學工作的穩定開展,貴陽幼高專提高對勞動教育課程的重視程度,加大對勞動教育課程的教學投入。學校相繼建立蒙臺梭利教學、兒童閱讀等多個實訓中心,建立系統、全面的操作平臺,模擬相關專業的崗位操作模式,組織學習在實訓平臺上進行勞動實踐。勞動教育是關系到學生就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只有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擁有教學必需的軟硬件設施),才能保障勞動教育課程教學取得顯著教學成果。
綜上,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勞動教育課程對于學生職業素養、職業技能的培養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勞動教育必須結合高職教育的特殊性和學生實際情況,緊密圍繞學前教育專業教學目標,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以學生為本,提高學生對勞動的重視程度,加強其勞動技能的培養,積極探索新形勢下適合高職教育特點的勞動素質培養的新方式、新方法,才能提高高職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其全面發展,培養出真正德才兼備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
那么,勞動教育在家庭背景下應生成什么呢?我們要本著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與立場,即通過現象看本質,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透過紛繁復雜、光怪陸離的各種家庭教育背景下的勞動教育變式,我們就會發現在家庭教育背景下的勞動教育其實就是培養孩子受用一生的勞動習慣。這些勞動習慣應該包括:高大上的勞動意識;歷久彌新的勞動興趣;自我服務的勞動習慣;勞動中難能可貴的合作精神。前兩者是構建孩子勞動習慣的前提與基礎,后兩者是家庭教育背景下培養孩子勞動習慣的應然結果。
勞動教育在家庭背景下的生成應注意什么呢?
一是對孩子勞動意識的養成要及時、及早。現下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都比較金貴,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于是在家中凡事都被父母包攬,唯恐孩子在勞作中受傷害和受委屈,家長頭腦中固有的“樹大自然直”的思想就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被越來越放大。呈現在家庭情境中是不斷上演的不讓孩子在家庭中干活,孩子只管吃好、穿好、玩好就行的肥皂劇。豈不知家長的這種行為,嚴重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不讓孩子干家務會使孩子缺少必要的最起碼的初級勞動鍛煉,天長日久就助長了嬌氣與頹廢之氣,固化、定型了懶惰的壞習慣,甚至影響到日后上學讀書的行為習慣,以至于波及學校教師對孩子管理以及家長自身對孩子的教養。因此,針對家庭背景中勞動教育的這一現實情況,首先要做的就是及時及早培養孩子的勞動意識。索尼公司創始人、日本教育家深大曾說:“早期獲得的信息會像血肉一樣長在腦內,長期發揮作用。”意大利教育家蒙特梭利也從兒童發展心理學角度作過精辟的論述:“兒童出生后頭3年的發展,在其程度和重要性上,超過兒童整個一生中的任何階段……如果從生命的變化、生命的適應性和對外界的征服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來看,人的功能在0~3歲這一階段實際上比3歲以后直到死亡的各個階段的總和還要長,從這一點上來講,我們可以把這3年看作是人的一生。”
二是對孩子的勞動興趣的養成要警鐘長鳴,不可懈怠。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高爾基也重復過這句話。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在《教育過程》一書中也曾說:“學習最好的激勵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有了某種興趣,就會對該事物或活動表現積極肯定的情緒。”基于此,這就警示我們父母在家庭背景下對孩子的勞動興趣的養成金鐘長鳴,不可懈怠。家長要懂得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不同,家庭教育的不同往往表現在教育內容的生活化,教育方式的情感化,教育方式的多樣化三個方面。因此,家庭中勞動興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究其主要原因是家庭對孩子勞動興趣的養成既無計劃性也無組織性,是貫穿在日常生活中、在親情感召下、在沒有劇本的前提下自然而然地演繹的。這種家庭勞動教育的環境極容易造成家長對孩子勞動興趣養成上或掉以輕心,或放任自流,或野蠻生長。為此家長必須培養孩子熱愛勞動的興趣;教育孩子對自己的勞動學會欣賞;發現勞動中蘊藏的一切機會,用激將法激活孩子沉睡已久的勞動欲望,盤活孩子的勞動沖動;創設情境,讓孩子把家庭勞動的感受及時用有效地方式(如口頭的、書面的、音像的、電子的等)表達出來;讓孩子發現家庭勞動的特殊意義與價值。
從案例所及“校園除草”這樣的勞動任務,或者說想以此展開的勞動教育有兩個具體的操作思路:
1.設立勞動小崗位,使學生擁有自主選擇的可能。
從學校層面講,教學班以外的公共區域的管理,既可以設置專門的校級崗位,面向全校學生招聘,又可以根據就近原則(近班級所在位置,近學生能力所及)分配給各個班級,納入班級勞動小崗位統一管理。無論是校級崗位,還是班級崗位,我們都可以按照崗位設置崗位競聘崗位實踐崗位評價崗位輪換這樣的運作過程,豐富并提升那些不被人們重視的學校、班級日常勞動的育人價值。
勞動崗位設置,可以從學生生活的具體維護和建設需要出發,從發揮學生才能、彌補其不足的角度出發,鼓勵由學生提出、策劃各種類型的勞動崗位,自主地設計勞動崗位的職責,確立合理的勞動崗位目標,讓勞動崗位的產生與設置過程,成為引導學生關注生活、自主地建構生活的過程。勞動崗位的名稱不求統一,可以個性化命名,像“黑板美容師”、“桌椅小排長”、“護綠小天使”等,不僅崗位名稱與崗位內容相關度高,而且富有童真稚趣,崗位競聘時往往會受到許多學生的喜愛。
勞動崗位的競聘,要提前公布崗位職責和人數,以供學生對照選擇。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愿望,自主選擇有興趣的勞動崗位,包括適合自己且能勝任的崗位,也包括挑戰自我、希望在實踐鍛煉中提高自我的崗位。過程中,教師可以適度給予指導,但不要替代學生選擇,更無需扮演“任務分配者”的角色。因為是“我要做”,比起“任務分配”可以少許多“很難做到公平”的自責。
學生新接手一份勞動崗位工作,會因為自身能力、個性和崗位間的差異等呈現出不同狀態。作為教師,除了耐心等待學生的實踐、體驗與發展,還需要時時給予幫助、引領和糾偏,而不僅僅只是“監督落實”。特別是對于那些“嬌生慣養,根本不會勞動;由于體質問題,勞動能力比較欠缺;好溜尖耍滑,會投機取巧”的學生,更要在尊重學生發展差異的同時進行分類指導。
前兩類學生,初次承擔勞動崗位工作往往會感到有困難,老師一定要對他們充滿期待,并給予手把手的指導,及時肯定他們在勞動崗位工作中的點滴進步,因為這份崗位工作能否做下來,不僅影響他們對勞動的快樂體驗,還會影響他們自信心的建立。對于第三類學生,可以通過目標引領,鼓勵創造和多元評價來激發他們參與勞動實踐鍛煉的內需。
另外,勞動崗位的定期輪換,不僅可以豐富每個學生的角色意識,使學生在不同角色的動態流動中得以發展,也是追求“勞動中的公平”的一個有效舉措。
2.組建勞動項目組,為學生創設協作互助的時空。
勞動教育,除了自主選擇勞動崗位、定期輪換來盡可能追求“勞動中的公平”,我們還可以通過勞動項目組的建設,來促進學生差異資源的積極轉化。
這樣的項目組一般說來,有三種類型:
一是把小干部培養與勞動崗位進行橫向溝通,組建項目組。例如:紀律委員――課間小巡警、綠化小衛士;生活委員――餐廳小衛士、水電節能員;勞動委員――黑板美容師、桌椅小排長、地面清潔員……項目組“組閣”時,由班委、隊委擔當項目組的組長,項目組各崗位的工作內容即為班委、隊委的管理內容,這樣既可以明確小干部的職責,在相對穩定的較小范圍內培養其領導能力和組織能力,又可以通過評價項目組工作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學。
二是通過“一崗多人”來組建勞動項目組。例如:黑板美容師項目組、桌椅小排長項目組、地面清潔員項目組等,因為組內成員勞動內容和要求相同,最能實現“同伴互助”“以老帶新”,學生便于相互比照,容易找到同伴比自己做得好的地方,也便于發現自己需要進一步努力的方向。如果能加入“崗位小能手”之類的評比,還能促進學生的爭先積極性。
關鍵詞:中職學生;勞動觀念;勞動教育;勞動意識
Keywords:secondaryvocationalschools’students;attitudetolabor;laboreducation;laborawareness
0引言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生產力的大幅度提高,企業對勞動者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作為培養初中級勞動者的主陣地,中等職業學校自然承擔著重要的角色。但學校過分注重對學生技能和智能的培養,忽視了對學生勞動方面的教育。中職學生在校勞動觀念淡薄,勞動意識不強,頂崗實習期間不愿吃苦,怕累怕臟,由此可見,加強對中職學生的勞動觀念的教育,意義十分重大。
1中職學生勞動觀念淡薄的主要表現
1.1各掃自家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班內任務有大有小,有輕有重,安排值日表時不可能真正做到“人人平等”。那么那些承擔繁重、掃尾任務的學生,自然要在最后才能忙活起來。而那些只要完成細瑣任務的學生在做完自己份內的事情之后,就會站在一旁等組內其他學生,沒有主動上來幫忙的,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精神,集體榮譽感一點都得不到體現。
1.2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有些學生在值日時會將自己負責的區域范圍打掃之后,就丟下勞動工具走了。至于自己負責的區域到底干不干凈,干凈程度如何,勞動委員有沒有檢查,需不需要重新打掃;即便打掃完了,勞動工具放在哪,要不要擺放整齊,都不在他們的考慮范圍之內。還有些學生雖然知道自己的職責所在,自己又懶得動手,又不愿意去做;又找不到別人幫忙,就裝作忘記了。等到班干部或者班主任問起的時候,他就裝作一臉無辜的樣子,表明自己不知道抑或忘記了。
1.3以己度人,推己及物有的學生在輪到自己值日的時候,將屬于自己份內的事情不做,而強行攤派給其他的學生;更有甚者,竟然拿著父母的血汗錢,雇自己的同學幫自己打掃衛生。有的學生臨時任務安排時,直接就是“我不愿意”。
以上種種表現只是中職學生平時勞動表現中的一個個縮影,由此可見,加強對中職學生的勞動觀念的教育勢在必行。
2加強中職學生勞動教育的重要性
2.1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中國幾千年來就有的“學而優則仕”的封建主義思想根深蒂固地存在于社會的各個層面,使得社會各個層面對職業教育有著錯誤的認識:認為職業教育就是培養一線操作工的,伴隨著他們的只“苦、累、臟、差”,就是在廠里干活的。正是社會的普遍看法具有片面性,使得大部分學生產生了極大的自卑心理,覺得來職業學校念書是一件沒有面子的事情,在親朋面前甚至都不敢或不愿談及自己的學校,專業。這樣,就會導致學生產生自暴自棄的想法,疏于管理自己,放縱自己,就會更不利于職業教育朝著良性健康的方向發展。
2.2未來職業發展的需要要適應未來的職業活動,固然需要足夠的知識和較為完善的技能,但是一個人的主觀意識直接決定著人的能力的發揮和行為的結果[1]。而且現代社會特別提倡勞動者的素質,沒有高尚的勞動品質和極強的勞動能力,員工的技術優勢就得不到充分的發揮,工作質量就得不到保證,在高的技術水平也無濟于事。職業教育作為就業性教育,其培養學生畢業之后將直接進入社會,走上工作崗位。他們能否健康發展,能否成功地扮演自己的社會角色,與自身的勞動素質緊密相關。
因此,中職學生應充分認識到勞動教育與未來職業的關系,才能培養和塑造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2.3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中職學生正處于青年時期,這一階段的學生,他們的心理發展表現為正迅速走向成熟但又未完全成熟階段,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時期[2],而勞動教育總是具有一定的政治和道德意義,是學生整體素質教育的一部分。通過勞動教育,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艱苦樸素、吃苦耐勞的勞動美德,養成尊重他人勞動成果,改變懶惰的勞動習慣,塑造自己的責任心和團隊協作品質;另一方面可以強健體魄,在勞動的過程中養成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創新能力,并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3中職學生勞動觀念淡薄的主要原因
3.1學生嬌生慣養家庭是學生生活的重要環境,是培養學生的天然學校。現在的中職學生,都是90后的獨生子女,并且許多家庭都是合二為一,孩子作為兩個家庭的獨苗,自然是家里的寶貝,這些長輩舍不得讓孩子吃苦,哪怕是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不讓學生動手去做。正是由于家長的過分溺愛與縱容,使許多學生眼里看不到具體的“勞動”。再加上家長的片面教育,養成了學生不愛、不肯勞動的壞習慣。
3.2學校教育缺失學校在制定學生的培養目標和工作計劃時,勞動教育會被寫入計劃中,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并沒有得到很好的執行。即使是在勞動禮儀周,主要目的是要求學生打掃之后,保證校園的干凈整潔,再利用中間的休息時間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有的學校將學校的衛生工作外包給保潔公司,學生就更沒有機會在學校參加勞動了,讓勞動教育成了一句空話。
3.3教育方式錯誤長期以來,許多老師在教育學生時,經常采用勞動作為懲罰學生的手段。學生遲到,罰值日;損壞公物,罰掃地;打架斗毆,罰打掃廁所。這種懲罰性的勞動往往會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讓學生對勞動產生一種厭惡。這樣,不僅不能調動學生的勞動積極性,而且還讓學生對“勞動最光榮”的傳統美德產生質疑。
4轉變和強化中職學生勞動意識的措施
職業教育其實就是“就業教育”,中等職業教育的培養對象直接是面向市場,面向社會。因此,要轉變和強化中職學生的勞動意識,校方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4.1多渠道展開勞動認識教育
4.1.1學校層面學校要加強勞動教育,除了在時間上要給以充分的保障外,還需要給學生積極營造一個具有勞動氛圍的環境:一方面可以利用學校的宣傳欄、黑板報做專題宣傳,班會課上做專題教育;另一方面利用職業院校的優勢,結合職業教育的特點,邀請相關企業負責人給學生做專題講座;同時,還需要在實訓車間張貼有關“勞動最光榮”的宣傳標語,懸掛“勞動模范”的光輝畫像。“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有些時候,無聲的教育才是深入人心的教育。
4.1.2學生層面勞動過程是讓學生從不會到會,從不擅長到擅長,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過程,這個過程也是一個知識積累與運用的過程,是改造社會的一種有意識、有目的活動。通過勞動教育,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動手能力。“手腦并舉,全面發展”是職業教育的根本性要求,學生在自身層面應當樹立正確的勞動認識:勞動是個人在社會上實現自身價值的最好體現,勞動可以創造美好的未來。其次,應積極配合好學校做好相應的教育工作。第三,要不定期展開評價,及時對自身的言行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幫助自己盡快全面清楚地認識自己和改正自己。4.1.3社會層面首先,應該讓學生正確了解職業教育。職業教育是根據社會的需求而誕生的教育,是為企業的存在與發展服務的,是為了將來順利就業而服務的。其次,幫助學生搞清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聯系與區別。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都屬于國民教育體系當中,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更好地服務社會,發展經濟。只不過職業教育強調的是實踐操作能力,普通教育強調的是理論知識應用能力。
4.2多載體深化勞動教育
4.2.1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從個人角度來講,通過對個人所處的環境進行測定、分析、總結研究,對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長、經歷及不足等各方面進行綜合分析與權衡,根據自己的職業傾向,確定奮斗目標,并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學生轉變思想觀念是核心,通過問卷調查我們發現中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意識淡薄,尤其是新生中有87%的學生認為職業生涯規劃可有可無[2]。學校職業指導人員應強化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幫助學生制定切實可行的職業生涯規劃,還需要在實踐中根據實際情況隨時作出調整,以適應個人的發展需要。
4.2.2禮儀周活動塑造學生勞動禮儀教育是實現社會主義教育培養目標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通過組織學生參加一定時間量的勞動,讓學生明白勞動的目的和意義:勞動不僅有助于學生強身健體,更有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觀念和勞動態度;有利于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提高學生的文明水平,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實施學生勞動禮儀周制度,有利于培養學生人主人翁意識、自立意識、責任意識,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生活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作風和社會實踐的綜合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現代職業素養。因此,深入開展勞動禮儀周活動,落實并做好勞動禮儀周活動,使得勞動觀念深入學生內心。
4.2.3榜樣帶動學生俗話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當學生對勞動有了正確的思想認識之后,老師必要的引導示范則起著積極而又深遠的意義。19世紀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更強調:“教師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只有從教師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現出教育的力量[3]。”中國自古就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古訓。所以,在進行勞動教育的過程中,老師積極參與其中并沒有降低老師的身份,反而給學生以無言的鼓勵與鞭策,同時,還增強了師生之間的理解和信任。
4.2.4競賽提升學生有競爭才有激情,才有動力。學校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競賽活動,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勞動素質。學生有了正確的理論指導之后,需要逐步并迅速地應用到實踐中去,開展競賽活動是最直接最有效果的形式。通過多種勞動競賽,不但強化了學生的勞動能力,更深化了他們勞動是為人民服務,為社會做貢獻的道理情操。
我們只有真正了解了學生,認真反省了自己的失誤,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來教育學生熱愛勞動、學會勞動[4],適時幫助學生培養他們的自理和自立能力,樹立正確的榮辱觀和勞動觀,“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和思想境界,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幸興.當代中職生集體主義觀念淡薄的表現、原因和對策思考[N],2010-8-3.
勞動教育是學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培養學生勞動意識,鍛煉學生勞動能力。本學期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開展了勞動教學工作:
一、學習《大綱》,提高認識
秋季開學初,我們組織學習了《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勞動課教學大綱》。《大綱》指出:勞動 教育是貫徹落實我國社會主義教育方針的主要內容之一,勞動教育是小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全日制小 學開設勞動課,是向小學生有計劃地進行勞動教育的主要途徑。它對培養學生熱愛勞動、學會勞動技能,在德 、智、體諸方面和諧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學習,找出差距,老師們認識到:不認真地進行勞動 課教學,學生就無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勞動知識和技能。也就沒有正確的勞動觀念和良好的勞動習慣,更沒有熱 愛勞動和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健全組織
我們成立了勞動教研組。聘請責任心強、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為組長,兩位青年骨干教師為副組長,教研組成員有各班班主任和勞動科任教師。教研組在開學初制定了切合實際的教研計劃,和語、數主要學科一樣 ,同等對待,督促教師制定并落實教學計劃,使之做到目的明確、重難點突出,進程安排合理。在教研計劃中 規定,其中要檢查勞動備課和作業;每個科任教師必須執教一堂觀摩課,從中評選出優質課,期未進行考試、 考核和總結。
三、落實常規
抓好勞動課教學的關鍵是課堂教學。我們把住備、教、輔、改、考五個教學環節,使勞動課教學同其 它學科一樣,有條不紊地進行。
教研組嚴格督促科任教師先備課后上課,不備課不得進教室。按照教研計劃,本學期我們組織了各年級7人次勞動觀摩課,老師們普遍重視了勞動課的實踐性,如廢物利用手工品制作、折紙模型、烹飪,師生共同操作,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好。調動了積極因素,深化了教學改革,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
四、走出教室
除開課堂教學外,我們還重視對學生進行公益勞動教育。學校與社區、敬老院保持聯系,定期上門服務,受到好評。
近幾年來,由于我們加強了勞動課的教學管理,重視實踐,使學生既學會了一些勞動的基本知識,掌握了 勞動的基本技能,培養了正確的勞動觀,又美化了校園,創造了良好的教學環境,促進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
勞動教育教學工作總結
本學期,接手擔任四年級的勞技教學工作。一學期以來,要自始至終以認真嚴謹的治學態度,勤懇、堅持不懈的精神,從事勞技教學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為了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現將本學年勞技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主要工作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他們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勞技學科在學校教學中次科,因此學生的基礎也比較薄弱,普遍不感興趣。為了糾正這一觀點,提高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認識,我先從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入手,通過對身邊環境的感觸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進一步了解到學生的思想現狀,以及一些學生的知識缺陷所在,逐漸摸清了每個學生的基本特點。接著,根據學生的特點,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努力營造一個的良好氛圍,使學生從思想上逐步扭轉對勞技的枯燥印象,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最后,我利用各種機會,經常給不同層次學生以成就感,讓每一位同學都能體驗到學習的成功與快樂。
2、認真鉆研業務,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業務上,不敢以多年教學的豐富經驗自居。積極利用各種機會,學習教育教學新理念,鉆研教材教法,堅持不懈地進自我充電,以提高自己的業務理論水平。課堂上,把學到的新課程理念結合實際,
努力貫徹到課堂教學中去,以提高課堂40分鐘的效率。與同事們一起探討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從中,更是感受到了學無止境的道理。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這個主陣地的作用,提高課堂45分鐘的效率,我們要與時俱進,堅持不懈地學習探究教學新理論新實踐。
二、取得成績
在小學開設《勞動》課,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在我國已有十多年的歷史了。在這十幾年中,小學勞動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這些成效是任何人不能隨意否定的。但是,進入21世紀以后,面對世界范圍內興起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浪潮,站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21世紀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創新性人才的高度來審視小學勞動教育,作為實施勞動教育的主要途徑的《勞動》課卻在課程的定位、課程的開發、課程的實施等諸多方面。暴露出許多先天的不足和問題,需要我們認真反思與研究。
一、勞動課的課程定位:是學科課程,還是經驗課程?是分科課程,還是綜合課程?
現代課程理論告訴人們,基礎教育階段的課程類型是多樣的,不同類型的課程有著不同的課程價值和特點,不同類型的課程應該形成一個均衡的課程結構,這樣才能共同發揮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功能。這就要求在開設一門課程時。首先必須對這門課程的課程類型以及它與其它課程的關系進行合理定位。這一點是非常重要和關鍵的,它直接影響這門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是搞好課程設計與實施的前提。但是,由于我國的勞動課出現在80年代中后期,當時國內的課程理論研究非常落后,甚至說課程理論研究處于空白階段,造成了人們的課程意識淡薄,課程觀念落后,把課程等同于學科、等同于教材的認識相當普遍。當時的人們還沒有普遍建立起課程類型和課程結構的觀念,把學科課程和分科課程當作是學校天經地義的課程形態,在這種情況下,當人們認識到需要開設勞動課,以加強勞動教育,落實“教育要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要求時,人們就會很自然地按照學科課程和分科課程的設計思路和要求來設計和要求勞動課,使勞動課成了我國課程體系中典型的學科課程和分科課程,盡管也強調“勞動實踐是進行勞動教育的基礎”、“小學勞動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教學時應以實踐為主”。因為它只強調了勞動課的實踐性特點,而沒有、也不可能把勞動課明確定位在不同于學科課程的經驗課程上。
隨著現代課程理念在國內的廣泛傳播,國家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啟動,小學勞動課的課程定位問題便凸現出來。人們逐漸認識到,勞動課不應該是學科課程,而應該定位于經驗課程,這樣才能適應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不同學生的實際和需要,提高課程的適應性;勞動課不應該是分科課程,而應該定位于綜合課程,這樣才能充分體現小學勞動課程本身的特點,才能最大限度地克服課程門類過多、課程內容交叉重復的弊端,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促進學生的自主全面發展。
二、勞動課的課程開發:誰來開發?
受我國長期形成的中央集權式課程管理體制的影響,自小學勞動課開設以來,小學勞動課的開發權一直集中在省一級教育業務部門,由省教育業務部門依據小學勞動課教學大綱組織編寫全省統一使用的《勞動》課教材,學校勞動課教師則負責小學勞動課的教學,以全面落實《勞動》教材中規定的教學內容。但是,實踐中人們逐漸認識到:一方面,省編《勞動》課教材內容的統一性很難切合各地、各校的實際,許多教學內容脫離當地小學生的生活實際,脫離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或者教學內容過于簡單,對學生的發展價值不大,或者要求過高,缺乏落實的必要條件和可能。另一方面,隨著改革開放事業的逐步深入,我國的社會經濟得到了迅猛發展。社會生產方式和人們的生活方式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勞動》作為一門與社會生活聯系緊密的課程,其課程內容應該及時更新。以反映當代社會經濟和科技的發展。反映當前學生生活的實際,反映未來生活對學生素質的新要求。但是,某省編《勞動》課教材卻多年一貫制,有的竟是“第七次印刷”(1994年5月的第1版,2000年3月第七次印刷)。試想:如此一勞永逸的課程開發、一成不變的課程內容如何能引起教師和學生的教、學的興趣?如何能激發教師和學生的教、學積極性?
深入反思《勞動》課建設中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我們認為課程開發的主體過高是其主要原因。要改變這種情況,就要適當下放勞動課的課程開發權,喚醒一線教師的課程開發意識。明確一線教師的課程開發責任,改變他們僅僅是課程實施者的單一角色,建立教師既是課程實施者,也是課程開發者的觀念,使他們能夠緊密聯系當地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實際,聯系當地小學生生活的實際,自主的、創造性地進行勞動課的課程開發和實施。
人們對聾童的培養目標和模式還存在著許多模糊認識和偏見。如,有的家長認為孩子的將來依靠社會福利,只要一張“殘疾人證明”就“牢靠了”,因此對孩子學習漠不關心;有的認為聾童無法成為社會有用之才,能自食其力已不錯了。
陳鶴琴認為:要把聾童培養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成為具有愛國精神的、掌握一定勞動技能和生活能力的公民,同時能跟上時代的發展,具有現代意識。要相信每個聾童都有潛能,不發展就會有限制。
要根據“功能補償、用進廢退”的原理,處理好全面發展與揚長避短的關系,確立正確的聾童發展觀,只有徹底更新教育觀念,才能使聾校教育符合時代的要求。
二、讓家長參與學校教育
特殊教育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事業,僅僅依靠學校單方面的努力是不夠的,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的積極配合和參與,而家長的合作與參與有利于教育的有效進行和孩子的良性發展,學校與社會更要為家長參與教育提供幫助和指導,家長自身也要積極爭取機會和權利,并通過提高自身的參與能力,配合學校促進聾童的發展。
首先,學校應發揮自身的優勢,幫助家長提高參與意識與能力。
第二,家長應加強與學校老師的聯系,了解孩子在校情況并將其在家中的表現向老師反映,互通有無,共同探討孩子的有關問題。
第三,父母是聾童教育的最佳合作伙伴,應盡可能的選擇最能適合孩子發展的教育模式,促進孩子的有效發展。
第四,讓家長參與學校的課程設置、教學及課外活動安排等,讓家長發表自己的意見,并與學校及老師進行協商。
三、改革聾校的勞動教育
勞動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部分。勞動能鍛煉聾童的肌肉、筋骨、神經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促進身體發展;能培養聾童智慧、情感、意志和品格。能通過各種感覺器官的鍛煉,促進“以目代耳”的代償能力的提高,有助于聾童認識活動和智能的發展;能培養聾童吃苦耐勞的精神和認真負責的態度,促進其自強自立。
根據陳鶴琴提倡“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的活教育理念,聾校的勞動教育應作如下設想:
1. 家校配合對聾童進行勞動目的和意義的教育。在家中,家長勿包辦代替;在學校,教師要敢于放手。通過宣傳人類的起源發展與勞動的關系,讓學生漸漸產生勞動光榮的意識。通過衛生勞動包干、比賽、獎勵等形式,培養聾童熱愛生活、熱愛勞動、主動勞動的品格。
2. 訓練勞動技能。要教會聾童認識和使用簡單勞動工具,獲得初步的生產意識和技能。班級要有計劃地安排一些固定性和機動性的勞動,使聾童在做中求進步。
3. 培養良好的勞動習慣。班級勞動是培養自覺勞動習慣的最經常性活動,應通過嚴格的勞動紀律,培養聾童的勞動習慣和對工作的責任心。
4. 培養獨立生活能力。要從生活自理入手,如整理書包、疊被子、洗澡洗衣、打掃房間、洗滌碗筷等,逐步增加勞動難度。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反復指導、訓練,逐步形成獨立意識和自治、自理能力。
四、深化聾校課程教材的改革
運用陳鶴琴“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的活教育理論和聾校教育的基本原則,調整現行的學校課程,完善活動課程,構建技藝課程。通過組織大量的自然考察、社會實踐活動以及技藝訓練,解決因聽力障礙而使聾童受教育機會減少的問題,為其開發潛能認識自我,創造適合的環境和提供盡可能多的機會。同時,要組織人員根據改革要求編寫實用性較強的校本教材,包括活動課及技藝課教材,以補充統編教材的不足。
課程設置分學科課程、活動課程和技藝課程三大類:
1. 學科課程。根據實用性、補償性原則增設筆談課(含會話課)、閱讀課及“信息技術課”、“英語初步課”。在總課時量不變的基礎上,用大小結合,長短課結合的形式落實教學內容,以適應聾生的實際要求,補充統編教材的不足。
2. 活動課程。根據實踐性、操作性、主體性原則,設計適合聾生特點和學校實際的課內外系列活動。
3. 技藝課程。將“教學計劃”中“美工”與“勞技”從學科類課程中單列出來,與學校新開設的專業技術課合并為技藝類課程。
關鍵詞:社會實踐;學校;德育途徑
在片面追求升學率的錯誤思想的影響下,中小學普遍只重視智育而輕德育,社會實踐活動更加沒有地位。為了探求富有特色的社會實踐之路,我們積極尋求社會的廣泛支持,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徑。在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時,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開設勞動技術課程,成立各種興趣小組
勞動技術課是加強勞動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素質,使學校更好地與社會生活、工農業生產相銜接的有效措施,是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的需要,也是使中學教育從“升學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特定的社會環境也要求我們改變以傳授書本知識為中心的傳統模式,大力開展勞技教育。
同時,開展勞技教育,又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在學校工作中,德、智、體、美、勞都是重要的,他們在全面發展的教育中有機聯系、相互滲透和相互配合著。人的全面發展就是各方面的和諧發展,而勞動教育就是架起德、智、體、美的橋梁。一方面,通過勞技課,可以培養學生的勞動觀點,形成勞動習慣。同時,從心理學角度看,勞技教育能促進身心的全面和諧發展。這是因為人的認識發展與技能發展是相互統一的。動作技能是心智技能形成的最初依據,也是它的經常的體現者,心智活動又是外部動作的調節者,兩者相互滲透。在完成比較復雜的活動過程中,不僅需要心智技能,還需要動作技能。動作技能的不斷熟練,有助于心智技能的發展,可以使感知、記憶、想象和思維得到升華。勞動教育還能滿足不同層面上學生的興趣和愛好,是他們充分發揮才能的舞臺。
我們從落實雙重任務,培養合格人才的需要出發,克服了一無勞技教師、二無勞技教材、三無勞技設備、四無勞技基地的困難,經過認真的準備,在全校各年級分別開設了中英文打字、植物栽培、工藝美術、計算機操作、電氣維修等六門勞動技術課。學校自籌資金兩萬多元,建立了專門的勞技教學和活動基地,并購置設備,選聘兼職教師,逐步做到了師資、教材、基地和經費的四落實。
勞動技術課的開設,深受學生和家長的歡迎。學生在學習實踐中既磨練了思想,掌握了一些勞動、生活的本領,同時也開發了智力。由學生自己栽培管理的學校植物園,不僅美化了校園,而且向外提供優良花卉苗種,創經濟效益十多萬元;工藝美術組制作的根雕等藝術品受到外省兄弟單位的高度贊揚;中英文打字、電子計算機和家用電器維修技術課同樣受到學生的歡迎和喜愛。這些活動不僅開拓了學生的知識視野,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生活,還使學生深切感受到科學之美。通過系統的勞動教育,使學生學到了不少生產知識,受到了思想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養成了熱愛勞動、熱愛科學、勤儉節約的思想,為畢業后的就業打下了基礎。
每學期末,學校對勞動技術課同其他課程一樣進行理論與實踐的考試、考核并對勞動態度、勞動技能、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術等進行成績的綜合評定;規定勞技課成績不足80分不能評為“三好學生”,成績不及格者不予畢業。勞技課已成為名符其實的必修課。學生在這樣活躍的環境中成長,個性、興趣和愛好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對學生中學階段的素質教育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開辟校外教育基地,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學校教育尋求社會的廣泛支持,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引導他們走與工農相結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道路,是提高學生道德素質的重要途徑。
兩年前,本校與巴陵石化公司錦綸廠建立了廠校共建對子,成立了校外實踐活動領導小組,制定了廠校長期穩定合作的聯系制度。我們動員工廠企業參與學校管理,采取“定地點、定時間、定任務、定目的”的“四定”方式,營造全廠重視、全民動員、全社會辦教育的局面,對學校教育產生了巨大的號召力與生命力。我們聘請工廠領導、工人、技術員為校外輔導員,經常與學生一起參加活動,參與學校有關教育教學會議,深入課堂聽課,并就辦學情況向學校提出咨詢、批評和建議。每逢節日和重大活動,廠校互派代表共慶。每年暑假,工廠幫助學校在營地舉辦各種主題的夏令營,組織學生定期到工廠參觀、學習、勞動,熟悉化學工業的工藝流程,聽取廠史和勞動模范事跡介紹。工人師傅忘我的工作精神、嚴明的勞動紀律、嫻熟的操作技能給學生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對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是最好的教育。在活動過程中,學生自發地與工人師傅結成了朋友,他們互贈禮品,互通書信,相互激勵,并肩奮進。
三、創建勞動基地,提供社會實踐場所
根據實際,我們在學校植物園、臨近的荷花村和巴陵公司錦綸廠短絲車間建立了三個勞動基地,引導學生熱愛工農群眾,熱愛勞動,走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
我們按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勞動教育序列,原則上安排一個年級參加一個基地的主要勞動。這些基地平時由學校教師和農民、工人代表共管,再由他們確定勞動內容,保證了基地平時有人管、活兒大家干。大家為學校植物園栽花種樹,挖坑掏溝;到農村積肥除草、割稻;到工廠搬運貨物。一個學期后,到勞動基地參加生產勞動的學生達3500多人次。在勞動過程中,學生了解到一粒種子經過勞動者的播種、育苗、鋤草、灌溉而豐收的農作物的生長過程,親自體驗到了糧食從粗糙的原料變為精美的產品所經過的幾十道工序,不僅懂得了要珍惜勞動成果,珍愛勞動人民的道理,而且體驗到了人類駕馭大自然的神奇之美。有的同學在作文中寫道:“生產勞動雖然是艱苦的,但所獲勞動果實是甘甜的,它給人們帶來喜悅,使人們感受到辛勤勞動就是美,不勞而獲就是丑。”這些活動使他們充分認識到那些熱愛勞動、尊重勞動人民、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人類美好生活的人是美的,那些能夠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的人也是美的。有的同學激動地說:“勞動不僅能創造人、鍛煉人、美化人,改造人的形體,改造人的思想,美化人的形體,美化人的心靈,這就是古往今來人們謳歌勞動神圣的理由。
在辦好三個基地的同時,學校還給學生每人發了家庭勞動聯系卡,記載家務勞動情況。通過這種自我服務勞動和家務輔助勞動,大大地克服了當前學生中的嬌、驕二氣和好逸惡勞的惡習,既培養了他們從小吃苦耐勞、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的美德,而且訓練了他們自己,培養了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如自己收拾床鋪,打掃屋子,洗換衣服,為家庭買菜、購糧,做簡單的飯菜。這些勞動不僅美化了學生自己的生活,而且還美化了他們的心靈,從小培育了一種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情感。每年暑假,我們還要求學生參加“當一個星期家”的活動,培養他們艱苦樸素、勤儉持家的良好品德和自治能力。把“在學校當個好學生,在家里當個好孩子,在社會當個好青年”的教育活動系統地結合起來。
四、組織校外小隊活動,豐富假期教育內容
鑒于學生會在寒暑假中出現教育間斷狀況,學校以生活區為單位組織起“快樂的校外小隊”20余個。每學期末,在教師的分頭指導下,要求隊員們以主人翁的精神,自訂計劃,自定內容,自聘校外輔導員,開展形式多樣的有益活動。
他們到農村、機關進行社會調查,參觀在改革開放中經濟效益不斷提高的工廠,調查勞動致富的農村專業戶等等。耳聞目睹的事實,使學生對社會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寫出了大量有思想、有水平的考察報告和小論文,熱愛社會主義、熱愛祖國之情在活生生的事實面前油然而生。一位學生在參觀一個紡織工廠后在日記中寫道:“平時我只知道衣服要穿得好看,不知道生產一件衣服要經過多少人的辛勤勞動呀!今天工人師傅給我上了生動的一課,使我體會到了工人為四化建設付出的艱苦勞動。今后,我要更加珍惜勞動成果,熱愛勞動人民……”一名學生在考察了工廠計算機指揮中心后,大開眼界,在作文中寫道:“我進一步懂得了國家現代化建設不僅需要千百萬有知識的普通勞動者,同樣需要具有高等文化科學知識的高層次勞動者。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從現在開始就要打下扎實的文化基礎,掌握為人民服務的過硬本領。”同時,在假期中學生們自發組織聯歡會、智力競賽、法制講座、理想暢談會、學雷鋒服務隊,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假期生活。在形式多樣的活動中,學生親自體驗到了黨的各項改革開放政策和措施的生命力,激發了他們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熱情,同時也大大增強了他們的社會責任感。
二、舉辦培訓班應以提高參訓人員的理論修養、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為宗旨,以需求為導向,不得以贏利為目的。
三、有足額經費補助的培訓班,主辦單位不得允許承辦單位另行收費;沒有經費補助或經費補助不足的培訓班,主辦單位可以允許承辦單位按照國家財政和價格主管部門的有關規定收取培訓費。
四、部機關司局根據法律法規主辦的、具有強制性的法定培訓班,如需收費,需按照以下要求實施:
(一)承辦單位要按《財政部國家計委關于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有關收費管理問題的通知》規定到價格主管部門辦理強制培訓收費許可;
(二)收費項目由承辦單位按照財務隸屬關系報省級以上財政部門會同價格主管部門批準,收費標準應報價格主管部門及財政部門核定,并在辦班通知中列明;
(三)收費必須按照行政事業性收費管理,使用財政部門的行政事業性收費票據,所收費用嚴格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
除部機關司局根據法律法規規定舉辦的培訓外,其他任何單位不得舉辦強制性培訓班并收費。
五、按照自愿有償原則舉辦的非強制培訓班,除國家價格主管部門明確規定實行政府定價或政府指導價以外,主辦單位應與承辦單位協商確定合理的收費標準,原則上不能高于人事勞動教育司公布的上一年度水利部面向行業舉辦培訓班的平均收費標準,并在辦班通知中列明。收費單位應按照國家財政物價部門的規定,取得非強制培訓收費許可,并使用稅務發票。
六、培訓食宿費用標準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并在辦班通知中列明,由提供食宿服務的單位直接收取,并開具稅務發票。
七、培訓班收費只能用于與培訓有關的項目,嚴禁挪做他用。培訓班主辦單位要加強培訓收費管理,提高經費使用效益,尤其對委托其他單位承辦的培訓班,應切實履行監管責任,對承辦單位的培訓經費預算要進行審核,并監督其嚴格按預算實施。主辦單位委托有關單位承辦非強制培訓班,要杜絕承辦單位借助其權力和聲譽,將此類培訓作為市場化的經營活動,獲取不正當的經濟利益。
八、舉辦培訓班要堅持勤儉節約原則,不得租用高級賓館、飯店,不得組織旅游和其他高消費的娛樂活動。要充分利用水利行業定點培訓機構的場地、設施、師資等資源實施培訓,盡量降低培訓成本。水利行業定點培訓機構要積極為培訓辦班提供便利條件。
九、人事勞動教育司將會同財務經濟司、駐部監察局等部門對培訓收費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各主辦單位應將培訓收費情況填入《水利部培訓班收費情況備案表》(見附件)于培訓班結束后一個月內報部人事勞動教育司,作為檢查各單位培訓收費情況的依據。對違反有關管理規定,有下列行為的,將對培訓班主辦單位發出整改通知書,并監督整改;情節嚴重的,給予通報批評,并追究主辦單位及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一)未經人事勞動教育司批準擅自面向行業或直屬單位舉辦培訓班并收費的;
(二)收費單位未取得教育培訓項目收費許可的;
(三)未經有關部門批準,自行增加收費項目、擅自提高收費標準的;
(四)不按收費時限實施培訓,以減少課時、降低教學服務質量等手段變相提高收費標準的;
(五)收費不使用財政稅務部門規定票據的;
(六)法定培訓收費違反“收支兩條線”管理規定的;
(七)將培訓收費挪做他用的;
(八)除法定培訓外,強制有關單位人員參加培訓并收費的;
(九)借培訓之名,安排與培訓內容無關的活動,發放禮品、紀念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