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的基本特征匯總十篇

時間:2023-06-29 16:22:2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生態文明的基本特征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生態文明的基本特征

篇(1)

中圖分類號:F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2)06-0289-02

0 引言

經濟發展模式是影響社會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過去傳統的資源型經濟發展模式,造成了資源的大量消耗和生態環境的破壞,導致了資源枯竭、環境污染、生態惡化的嚴峻挑戰,也制約了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我國面對人口眾多、資源短缺的國情,要確保經濟的高速持續發展,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如果不加快調整結構、轉變增長方式,就會出現資源難以支撐、環境難以容納、社會難以承受、發展難以為繼的窘迫局面。

1 傳統發展模式使生態系統和經濟系統內部失衡

傳統經濟發展是粗放型的增長方式。過去,我們曾經或正在以經濟增長論發展,或將發展等同于經濟增長的發展觀,將實現人的全面需求作為發展的最大動力。這種對人類及人類社會片面關注的結果必然造成生態系統和經濟系統內部失衡。

生態系統的失衡,使生態環境自有的生命支持功能與生態服務功能降低,導致生態資源將可能成為一種新的稀缺資源,甚致造成環境災難。傳統發展模式隨著人口的膨脹和自然資源的大量消耗,在造成自然環境不可逆轉性破壞的同時,也削弱了生態支持能力和服務功能,使生態瀕臨崩潰的狀態。雖然環境影響的滯后性使我們目前無法準確測定人類距離全球生態極限還有多遠,但我們卻清楚地看到全球氣候變暖、水土流失、環境污染、土地沙化、臭氧層空洞等人為因素造成的環境災難,伴隨著人類跨入了21世紀,成為新世紀的難解之結,而且其影響遠遠超出地或的界線。

經濟系統的失衡,使經濟發展的持續能力降低,也阻礙了經濟發展,甚至引起惡性竟爭。其實發展即包括經濟發展,也包括社會發展,還有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我們在謀求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不但要注重實現經濟與文化、政治和環境的相互協調,而且要關注社會發展的人文性和價值性,謀求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從而實現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的全面繁榮。

2 循環經濟的基本模式

發達國家在長期的實踐中,逐步摸索形成了發展循環經濟的四種基本模式,使循環經濟在企業、區域和社會三個層面扎實有效地開展。

一是企業內部的循環經濟模式。基本特征是:通過推行清潔生產、資源和能源的綜合利用,組織企業內部工藝之間的物料循環、延長生產鏈條,減少生產過程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盡量減少廢棄物和有毒物質的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資源,同時提高產品的耐用性等。

二是區域生態工業園區模式。基本特征是:按照工業生態學的原理,通過企業間的物質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產業間的代謝和共生耦合關系,使一家工廠的廢氣、廢水、廢渣、廢熱成為另一家工廠的原料和能源,建立工業生態園區。

三是社會層面廢棄物的回收再利用體系。基本特征是:建立廢舊物資的回收和再利用體系,實現消費過程中和消費過程后物質和能源的循環。

四是社會循環經濟體系。基本特征是:把整個社會作為循環經濟的整體,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實現自然資源消耗最小化、環境負擔最小化,把全社會建成循環型經濟社會。

篇(2)

中圖分類號:F59 文章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35-0258-02

進入21世紀的今天,草原民族及其文化正面臨著現代化和國際化的沖擊,接受現代文明的洗禮。因此,發掘草原文化的合理內核,保護草原民族傳統文化,對草原文化進行深入研究,已為眾多人士關注。筆者在研讀大量相關資料基礎上,立足于草原文化自身研究現狀,對草原文化的概念、內涵、類型、分期及特征等方面進行綜述,以期總結現有成果,推動進一步的相關研究。

一、草原文化的概念

關于草原文化的概念問題,學者們有以下三種代表性觀點。

1.政協主席陳光林等人士認為:“所謂的草原文化就是世代生息在草原地區的先民、部落、民族共同創造的一種與草原生態環境相適應的文化,這種文化包括草原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風俗習慣、社會制度、思想觀念、、文學藝術等。”[1]

2.“草原文化主要是指歐亞草原游牧民族在適宜放牧牲畜的草原區域創造的獨特文化 , 是由草原地理環境 (自然因素) 、游牧經濟生活和馬背民族的歷史傳統等 (人文因素) 多方面作用而出現的文化現象和文化復合體。”[2]

3.“草原文化就是以中國北方草原為載體,由生息在這里的先民 ,特別是阿爾泰語系民族和族群共同創造的文化。” [3]

草原文化的承載地區、創造主體以及組成部分是草原文化概念的主要內容。從上述的三個觀點中,我們可以得出:草原文化的承載地區是草原,創造主體是世代生活在草原的居民,與其他文化一樣,其具有豐富的內容。

從內容上來說,生活在草原地帶的人們創造出與草原生態環境相適應的文化,就應當是草原文化,該種文化包括游牧文化、狩獵文化以及農耕文化等。

二、草原文化的內涵與特質

草原文化的內涵和特質問題,目前是學術界在草原文化研究領域很難形成共識的焦點。有學者認為:草原文化的內涵“一是順從‘長生天’的可持續發展模式為特征的自然生態理念;二是以多樣的貿易需求為特征的經濟貿易理念;三是誠實守信的思想道德理念;四是不拘一格、兼容并蓄的開放生態理念。”[4]有學者認為,“草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崇尚自然,踐行自由和英雄崇拜”[5];也有學者認為,“草原文化是生命文化、生態文化,基本精神是英雄精神、自由精神、務實精神、開拓精神和頑強精神。”[6] 這些提法,從不同的層面論述了草原文化的內涵和特質。正如吳團英所說,“草原文化作為統一的認知對象……應當具有基本的、穩定的、同一的內在屬性和特質。” [7]基于此,草原文化的內涵可概括為以下四方面:

一是自然生態理念。草原文化是以游牧生產方式為基礎的文化形態,而游牧生產是最具生態特征的生產方式。不僅將人當作自然的一部分,而且將自然當作敬奉的對象,草原文化將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當作一種重要行為準則和價值尺度。

二是誠信倫理觀念。誠信倫理觀念體現在物質生產過程、生活習俗和政治文化之中。草原民族推崇以誠立命的道德標準。

三是自由開放。草原民族逐水草而居,這種生活方式為他們提供了相對寬闊的生活天地和自由環境,自由深深熔鑄于其民族性格之中。

四是英雄崇拜。在草原民族中,人們普遍崇尚英雄,奉行英雄精神,把效法英雄當作人生的最高價值追求。蒙古族是擁有英雄史詩最多的民族之一。

三、草原文化的分期

關于草原文化的分期問題,學界提出眾多觀點,僅就中國草原文化的分期就存在以下觀點。

1.按草原文化的發展演變脈絡,即草原文化產生、形成、發展的歷史實際進行分期。有學者對草原文化作如下分期:“(1)扎賚諾爾文化――朱開溝文化為北方草原文化起源期。(2)朱開溝文化――公元209年為草原文化形成期。(3)以游牧文化為突出特點的草原文化發展期(公元前209至公元906年,約1116年)。(4)與黃河文化、長江文化嵌合、交融的草原文化拓展豐富期(907―1911年)。(5)草原文化的現代轉型期(1911―1949年)。”[8]

2.將北方草原文化進行歷史分期,又考慮中國古代北方草原文化基本特征,對草原文化歷史分期進行劃分:“ 以原創游牧文化為主要特點的區域文化形成期(公元前 209 年至公元 906 年); 拓展地域空間和經濟類型的文化跨越發展期(907 ―1205 年); 在統一中國的大背景下創新與吸融相互滲透的全面發展時期( 1206―1911 年)。”[9]

草原文化的發展既有逐步的形成過程,也有在重大歷史事件背景下的劇烈變化。所以,對草原文化的合理分期對研究草原文化有重要意義。

四、草原文化的基本特征

對草原文化的基本特征問題,是目前學術界普遍關注和積極討論的熱門話題,學界大致有以下觀點:(1)多元化特征。李登樣認為:草原文化系統本身具有多樣性,“草原文化與其他文化類型如長江文化、黃河文化、農耕文化、工業文化、信息文化也是相互交融的。”[10]因此,草原文化具有多元化特征。另外,有學者認為,草原文化是由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民族創造的,因而,草原創造主體具有多元特征。(2)生態化特征。烏云巴圖認為,游牧必須具備三要素:人、家畜和環境,而人(牧民)充當調節者的角色,相當于一個生態因子。“牧民的所作所為必須服從于其他要素之間的動態平衡的維持。牧民的這種角色要求使得牧民所擁有的文化必然帶有生態屬性。”[11];馬桂英認為:“……質樸的自然觀,再加上他們所處的自然環境 , 使他們同大自然融合為一體 , 導致各民族原始文化中形成了具有強烈的歸順自然、順應自然、適度師法自然的價值觀。”[2]。(3)開放性特征。李登樣,馬桂英認為:“ 游牧民族四海為家 , 視野特別寬闊 , 能夠廣泛接納各種文化 , 對任何外來文化都不排斥 ,任何時候都能恰倒好處地融合、吸收異族文明。”[2] (4)歷史傳承的悠久性。舊石器時代的大窯文化、薩拉烏蘇文化、扎賚諾爾文化,新石器時代的興隆洼文化、趙寶溝文化和紅山文化等,都證明了草原文化的歷史可謂悠久。(5)區域分布的廣闊性。在歷史上,廣闊的北方草原一直是以游牧民族為主的地域,所以草原文化一直是這個廣闊區域的重要文化形式。(6)構建形態的復合性。草原文化是一種復合型文化,是草原文化是地域文化與民族文化的統一,是游牧文化與多種文化的統一,是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的統一。

參考文獻:

[1] 陳光林.深化草原文化研究[N].光明日報, 2007-09-21(9).

[2] 馬桂英.略論草原文化的特征[J].天府新論,2006,(1).

[3] 論草原文化的建構特征[N].光明日報,2004-12-21.

[4] 王利俊.草原文化傳統價值的當代啟示[J].實踐,2005,(2).

[5] 吳團英. 略論草原文化研究的幾個問題[N].光明日報,2006-02-07(11).

[6] 烏云巴圖.草原文化的基本精神[J].實踐,2006,(1).

[7] 吳團英.略論草原文化研究的幾個問題[N].光明日報,2006-02-07(1).

[8] 金海.深化草原文化研究 推進文化大區建設[N].實踐,2006,(10).

[9] 何天明. 中國古代北方草原文化的連續性與階段性――對本區域文化歷史分期的思考[N].光明日報,2007-07-20(9).

[10] 李登祥. 對草原文化變革與重塑的探討[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06,(1).

[11] 烏云巴圖.草原傳統文化的流變與特征[J].實踐,2006,(3).

Research summary on the grassland culture

PANG Yu

篇(3)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涵和基本特征應該從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建設的角度來全面把握,體現為:充分的民主、健全的法制、嚴正的公平、激情的正義、全社會的誠信、新型的人際關系、繁榮的文化、蓬勃的科技、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穩定的社會環境、循環的經濟、高質量的居民生活。其中:民主法治、公平正義是政治建設的范疇,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理性基礎和政治保障;誠信友愛是文化建設也即精神文明的范疇,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道德基礎和精神支撐;充滿活力主要是經濟建設的范疇(也有精神文明建設的部分內容),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物質基礎;安定有序是社會建設的范疇,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社會基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生態建設的范疇,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生態基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既具有高度的物質文明,是物質極大豐富的社會,也是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高度發達的社會。如果把社會事業的發達(更確切地說是社會子系統的和諧)稱之為社會文明,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或稱生產發展、生態良好、人民生活富裕)稱之為生態文明的話,那么構建和諧社會的成果可以從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水平五個方面綜合反映出來。

基于上述認識,如果把和諧社會看成一個總目標系統,其下可以分為五個子系統,即物質文明子系統、政治文明子系統、精神文明子系統、社會文明子系統和生態文明子系統。物質文明子系統分為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結構、宏觀經濟效益、統籌發展能力、創新能力、發展活力、居民生活質量等七個子子系統。政治文明子系統分為民主、法律法規、公平正義三個子子系統。精神文明子系統分為文化建設、道德規范、誠信友愛、文明典型四個子子系統。社會文明子系統分為社會事業發展、社會秩序等兩個子子系統。生態文明子系統分為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環境保護、生態建設等三個子子系統。

2和諧社會統計監測指標體系的構建

遵循整體性原則、相對獨立性原則、綜合指標優先原則、可比性原則、可測性原則、可操作性原則,在各個子系統、子子系統中篩選出具有代表性指標,從而建立了具有1個總目標系統、5個子目標系統、由15個子子系統、40個具體指標構成的四層次統計監測指標體系的基本框架,詳細內容列入表1。

3和諧社會構建進程的監測評價

對和諧社會理解和認識上的觀點,決定了所采用的模型方法。基于“和諧社會”是一個不斷向前發展的概念,缺乏具體的衡量標準即標準值(當然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就具體指標而言可以有階段性的目標),因而在評價方法上尤其是標準值的確定上要區別于全面小康社會、基本現代化等所慣用的方法。在多種綜合評價方法中,筆者傾向于采用量化值加權函數法對和諧社會的實現程度進行評價。采用量化值加權函數法進行評價,需要解決兩個關鍵性的問題:一是要科學確定出各個指標在整個指標體系中的權重(用Ci表示),可采用層次分析法;二是要科學地進行指標的無量綱處理,計算各個指標實際數值的“量化值”,可采用模糊隸屬度函數法。量化值加權函數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線性加權和函數,另一種是幾何加權函數。線性加權和函數的方法更為簡便直觀。一個區域的和諧社會構建程度可用“和諧社會總目標指數”和“各個子目標指數”即“物質文明指數”、“政治文明指數”、“精神文明指數”、“社會文明指數”、“生態文明指數”來表示。“和諧社會總目標指數”它的基本涵義是指某區域中和諧社會評價指標體系的各個評價指標綜合作用而形成的實際水平與各個指標均處于所有被評價的區域中“最先進”狀態所應達到的“理想”水平相比較所定義的指數(各個子目標指數的涵義同上)。通過計算由各個指標的權數及相應數值的“量化值”組成的線性加權和函數即可得到上述“總目標指數”及其相應的“子目標指數”。按照評價指標體系中各個指標的排列序號,“和諧社會總目標指數”的計算公式為:F總=∑40i=1f(xi)×Ci同理可分別計算各個子目標指數。

篇(4)

【關鍵詞】綠色文化/可持續發展/生態學GreencultureSustainabledevelopmentEcology

綠色文化是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文化[1]從狹義上講,綠色文化是人類為適應環境而創造的一切以綠色植物為標志的文化,包括采集狩獵文化、農業、林業、城市綠化以及所有的植物學科等;從廣義上講,綠色文化是人類與自然環境協同發展、和諧共進并能使人類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文化,包括持續農業、生態工程、綠色產品、綠色包裝、綠色消費、綠色交通、綠色文學等,也包括有綠色象征意義的生態意識、生態哲學、環境美學、生態藝術、生態旅游以及生態倫理學、生態教育等。生態學的理論和原則是綠色文化的精髓,可持續發展的理論是綠色文化研究的核心。

1綠色文化的發展演化

本世紀中期發達國家相繼實現了農業現代化,但發展中國家仍處在落后的傳統農業階段。從60年代開始,人類掀起了一股推動糧食高產的綠色革命。這股“綠色浪潮”最早關注的是如何提高谷物產量,在1950年至1987年的30年間,世界谷物產量增加超過1.64倍。綠色革命伴隨的是農業的高投入,且綠色革命運動是由發達國家在發展中國家推行的。由于發達國家的退卻,綠色革命思潮在70年代被自然農業思潮所取代。自然農業思潮包括生態農業、有機農業、再生農業、生物農業、自然農業等。80年代可持續發展思潮又取代自然農業思潮并成為當前世界熱點。在1996年羅馬舉行的世界糧食安全首腦會議上綠色革命重被提起,只是被賦予了新的內容[2,3]。90年代的綠色革命首先強調應與社會經濟環境相結合,其次是應建立在可持續發展基礎上,如防止單一化、保護生物多樣性、在原生鏡和非原生境中保持大量的基因庫、發展灌溉要防止次生鹽漬、發展耕作制度多樣性、提倡病蟲害綜合防治、重視土壤保護等。

在綠色革命興起的同時,綠色組織開始成立。70年代美國成立了數百個青少年環境保護組織,發起了保護地球生態平衡的“地球日”活動。此后各國紛紛成立綠色組織,英國、德國、日本等還成立了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宗旨的政黨——綠黨。

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通過《21世紀議程》,象征著人類進入保護環境、崇尚自然、以可持續發展為標志的“綠色時代”,隨之而起的是以崇尚自然、保護環境、維持生態平衡、降低資源消耗、促進可持續發展為基本特征的綠色文化的誕生。

2綠色文化與可持續發展

樸素的可持續發展思想由來已久。“可持續發展”的概念首先由國際保護同盟提出,該同盟從生態學角度出發強調人類利用生物圈的管理,使生物圈既能滿足當代人的最大持續利益又能保持其滿足后代人需求與欲望。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提出為世人普遍接受的可持續發展概念,認為可持續發展就是“滿足當代人需求又不損害后代滿足其需求能力的發展”[4]。可持續發展包括生態可持續性、資源可持續性、經濟可持續性和社會可持續性[5],呼吁人們放棄高消耗、高增長、高污染的粗放型生產方式和高消費、高浪費的生活方式,要求人類在生產中盡可能少投入、多產出。

從可持續發展的內涵與外延可看出,可持續發展準確反映了人在自然界的位置及人與自然的關系,是科學的反映觀[4]。這樣,就把以人為主體的經濟與社會發展“染”上了“綠”意,并使綠色文化獲得了價值尺度。因此,可持續發展觀的確立推動了綠色文化的發展,同時也賦予了綠色文化更深刻的內涵。

3綠色文化與生態學

生態學理論強調自然界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統一性,平衡的生態系統具有物種間物質循環與能量流動和諧、高效、有序的特征。生態學理論認為,有人類參與的生態系統是一個不同于自然生態系統的以人為主體的復合生態系統,由于人類的主觀能動性使人處于復合生態系統食物鏈“金字塔”的頂端。但是,無論人類改造自然的欲望和能力有多大,都必須遵循生態平衡理論,都必須而且應該從人的自然屬性出發把人降到一般消費者的地位、強調“人—社會—自然”系統的協調[6]。因此,人必須將人的自然化與自然的人化相統一,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必須建立在生命支持系統和生態系統的完整性上,形成“文明的生態觀”。

綠色文化以崇尚自然、保護環境、維持生態平衡、降低資源消耗、促進資源永續利用為基本特征,因此生態學理論關于人居生態系統的闡述與綠色文化的基本特征相吻合。綠色文化是以生態學理論為指導的文化,生態學理論為綠色文化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成為綠色文化的精髓所在。

4綠色文化的表現

4.1綠色思想

綠色思想是建立在充分認識生態平衡、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的基礎上的思想意識。綠色思想認為,一個物種主宰世界的自然史是最不穩定的自然史。在人類與自然的長期斗爭中,人類終于認識到人類是自然界的產物,人們必須放棄“先污染后治理”的“黑色”工業化道路,走一條與自然界相互協調、共同繁榮的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現代化道路,用“綠色”文明取代工業主義的“灰色”文明[7]。

4.2綠色科技

綠色浪潮的興起加深了人們對科學技術的思考,科學技術在為人類創造一定財富的同時也會給生態環境帶來嚴重后果,如“六六六”、“DDT”殺蟲劑的發明和應用。給生態環境帶來嚴重后果或創造的財富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科技是“反生態”的、“反綠色”的,而促進可持續發展、有利于保護環境的科技是綠色科技。綠色科技是能夠促進生態系統良性循環、能優化生態系統結構的科技系統,其特征是在創造明顯經濟效益的同時不損壞或不影響生態平衡。綠色科技要求在設計產品時必須按照環境保護指標選用合理的原材料、結構和工藝,在制造和使用過程中降低能耗、不產生毒副作用以及產品設計有利于拆卸和回收、利用并保證產生最少的廢棄物。

4.3綠色產品

綠色產品指符合“環境標志”(Environmental-Labelling)要求的工業產品和農業產品。環境標志標準對綠色產品在環境保護、資源消耗、人類健康等方面提出具體的要求,在全球范圍內形成一股保護環境的綠色沖擊波[8]。

為增強競爭優勢,企業紛紛設計綠色目標,開發綠色技術和研制綠色產品,涌現出的綠色工業產品有綠色汽車、綠色計算機、綠色冰箱、綠色電視機、綠色紙張、綠色服裝、綠色玩具、綠色能源、綠色水性涂料、綠色可降解塑料等。

綠色農業產品主要指綠色食品。綠色食品標準規定禁止使用化肥農藥、土壤中不含重金屬、灌溉用水必須無污染,強調綠色食品在其原料的生長、加工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的影響也應最小。

4.4綠色消費

綠色消費的含義是多重的,它包括:

一、人類的消費活動無害于環境;

二、人類的消費活動應做到對自然資源的“適度”和綜合利用;

三、人類一切消費活動應符合生態系統物質和能量流動的規律,不能因畸形消費而破壞生態系統的“食物鏈”[9]。綠色消費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具體表現為人們對綠色產品的青睞。

4.5綠色包裝

綠色包裝是一種不產生垃圾的包裝,其基本特征是強調在生產環節中就考慮包裝品使用后能夠盡快回收而避免或減輕對環境的污染。

由于與日俱增的包裝廢棄物已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污染,而且導致資源的極大浪費,因此綠色包裝已在全世界達成共識,成為全球包裝的趨勢。目前,技術發達國家都在積極探索解決塑料降解問題,并嘗試一些替代方法。

4.6綠色住宅

綠色住宅是符合生態要求且不污染環境、不危害人體健康的住宅,它是生態學、建筑學和園林學相結合的產物。其特點是:盡量使用天然材料,盡量使用天然能源與再生能源,采用節能技術和防止污染措施,宅址選在遠離污染源的地方。荷蘭、日本建筑師按上述特征設計出生態住宅,這些住宅均采用不影響人體健康的建筑材料、不用空調器、采用節能光源。

4.7綠色文學

狹義講,綠色文學是以描寫自然、歌頌綠色、激發與引導人們向往自然和保護自然的文學作品,如中國古代許多著名的詩人出于對綠色生命的熱愛、將自然品格視為人類道德品格的母體、將自然之物人格化。“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淡泊,“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高潔優雅,無一不激發人們對自然的美好向往。廣義講,綠色文學是以反映社會環境問題、抨擊破壞環境的丑惡現象、提高人們的綠色意識、倡導生態平衡、宣揚綠色文化的文學作品,如R·卡爾遜的《寂靜的春天》、羅馬俱樂部的《增長的極限》等。綠色文化是關系到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文化,因而圍繞關注綠色文化而創作的綠色文學具有重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周鴻。何謂綠色文化。森林與人類,1997,(1):4

2丁樹榮。綠色技術。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

3孫家濤。綠色設計的現狀與展望。環境科學動態,1996,(2):13~15

4余謀昌。全球變化的人的因素。自然辯證法通訊,1992,(5)21~26

5嚴立冬。簡論可持續發展的持續特征。農業現代化研究,1997,(3):155~157

6張長元。從綠色消費到綠色技術到綠色設計。環境科學進展,1997,(3):16~19

篇(5)

現代林業不僅具有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集約化經營、科學化管理、市場化水平高和生產效率高等現代生產經營特征,由于林業自身的特點,現代林業還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高效性

以現代林業思想指導,用現代工業文明裝備,有較高的勞動生產力和顯著的生態、經濟、社會效益。

2、系統性

現代林業強調從系統的角度認識林業,認為森林生態系統和濕地生態系統既具有功能上的獨立性和不可替代性,同時又和經濟、社會的其它系統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和影響;現代林業要求用系統的理念管理、利用林業資源,強調系統控制、綜合利用;以系統的標準衡量林業建設成效,追求系統結構合理、開放,系統功能穩定、高效。

3、生態性

建設目的強調共眾的生態需求,現代林業在謀求整體優化的綜合效益的同時,強調生態效益的基礎地位;建設內容上強調以生態建設為主,把公共環境建設擺在重要位置;生產方式上強調生態模式,注重生產過程中的環境保護及資源利用上的節約、高效和循環;建設的標準強調生態安全、環境協調與可持續發展。

二、發展現代林業、推進新農村建設的主要措施

1、大力發展林業產業,充分發揮林業在促進農民增收中的直接帶動作用

要加快制定《林業產業發展政策要點》,重點支持發展有農村特色、有市場潛力、農民參與度高、農村受益面大的林業產業。在重點集體林區要把鄉鎮企業等農村中小企業作為發展農村林業產業的主要載體,培養“一縣一主導產業、一鄉一龍頭企業”,走龍頭企業帶基地帶農戶之路,增強林業產業對農村勞動力就業的拉動效應。要在農村培育一批新興林業產業,開展“一村一品”活動,增強農村集體的經濟實力。

2、發展現代林業是促進鄉風文明的重要措施

鄉風文明屬農村精神文明范疇,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建設新農村就是要實現農村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全面發展。發展現代林業不僅可以促進環境的改善,創建生態文明,還能通過提高農民文化素質、科技素質、增加與外界交流等提高農民自身文明,實現文明生產、文明生活,推進鄉風文明。

3、發展現代林業是要抓好農村隊伍建設的有效途徑

全面提升林業方針政策的執行力,要通過加強思想政治和業務的學習,搞好作風紀律整頓活動,不斷深化和統一全體務林人對現代林業的認識,并努力爭取社會各個方面的關心和支持。同時,構建完善的執行計劃、良好的組織保障、明晰的業務流程、合理的績效考核、系統的科學管理體系,提高廉潔從政水平,為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

4、發展現代林業是推動農村管理民主的重要手段

管理民主既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目標,也是新農村建設重要保障。林業技術推廣是發展現代林業的一項長期任務,而林業技術推廣的一項重要原則就是尊重農民意愿原則。我縣正在實施的林業利用外資項目實行群眾參與式管理和由下而上的規劃,體現了尊重林農意愿和民主管理的精神。

5、加強林業科技創新和推廣

盡快組建國家林業科學中心、國家林業科技創新試驗基地和林業科技區域創新中心,支持和鼓勵直接為農民服務的龍頭企業組建林業科技研發中心,建立對農村林業發展具有強大支撐作用的林業科技創新體系。要加大科技培訓和推廣力度,以林業站和林業科研院所為主體,以遠程林農教育培訓網絡為輔助,開展科技下鄉等多形式的技術培訓。發揮林業科技帶頭人和科技示范戶的作用,促進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進村入戶,切實提高林農的生產經營水平和效益。

6、大力發展現代林業,要突出抓好林業改革,全面提升林業發展的活力

要全力抓好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今年是全面推開這項改革的關鍵一年,要在抓好主體改革掃尾的基礎上,抓好集體林權配套改革;要切實抓好林業投入機制改革,堅定不移地落實“誰造林誰所有,誰投入收受益”的造林政策,積極吸引和鼓勵各類所有制企業和造林大戶參與林業建設;要強力推進全縣林業行政綜合執法改革,特別是抓好重點縣市的綜合執法改革。

7、著力解決“三林”問題

要把以林業、林區、林農為主要內容的“三林”問題,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來抓。特別是要加強林區道路、電力、通訊、沼氣等基礎設施建設,解決林區教育、衛生、飲用水等群眾最關心、最直接的問題。要加快林區經濟結構調整,鼓勵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大力發展林下種植養殖、綠色食品等特色產業,扶持龍頭企業和品牌產品,促進林農和林區職工群眾增收。

篇(6)

黨的十七大報告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中明確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的目標。它表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不僅要有高度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還要有高度的生態文明。大學的發展與時代有著內在的、直接的、多方面的關聯。生態文明建設必然對大學的建設與發展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建設生態大學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

文明是人類文化發展的成果,是人類改造世界的物質和精神成果的總和,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標志。生態文明是人類對當代環境危機進行理性反思后所選擇的人類文明新形態,作為對工業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種更為高級的人類文明形態。生態文明的核心內涵是通過人和環境的和諧相處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其中,可持續發展是生態文明建設所要實現的目標,而達成目標的途徑則是人和環境的和諧相處,即實現人類社會的生態化。我國人均資源不足,加之由于長期實行主要依賴投資和增加物質投入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生態環境惡化問題日益突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不論對實現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還是對改善生態環境、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都是至關重要的。

大學是開展生態文明教育、傳播生態文明的重要陣地,是培養具備生態文明素養人才的搖籃,同時也是和諧社會這個大生態圈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在黨和國家提出建設生態文明的戰略任務后,大學必須重新審視自身的辦學理念和價值追求,及時調整發展戰略,努力鑄就民主和諧、兼收并蓄的學校文化,營造自然環境優美、人文環境和諧的生態校園,逐步走向生態化。

二、生態大學的基本特征

“生態”一詞原是生物學的概念,主要指生物體與其所處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現引申為行為主體與環境以及行為主體之間的“一種利生性的總體關聯”。大學具有獨特的生態主體和生態環境,大學生態主體與生態環境之間、大學各類生態主體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各自在維護大學生態的平衡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共同使大學成為一個有機的生態整體。生態大學是以生態化理念為指導,通過對由學校與外部環境構成的系統進行調控,達到學校與外部環境、學校內部各要素之間關系的平衡,在資源優化配置基礎上,充分發揮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三大功能,實現和諧可持續發展的大學。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學校與外部關系的生態化

大學是一個由機構、人員、文化等要素構成的相互協作的開放系統,其生命力既源于對其本質的追求,更取決于其與外部環境之間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交換的能力,即開放能力。不過,大學的開放是相對的,是開放與封閉的統一。沒有開放性,大學不能生存,也不能發展;而沒有封閉性,大學的獨立性也會喪失,甚至走向解體,完全融入環境。大學組織要維持生存,實現發展,就必須在開放與封閉間保持適度的張力,既要源源不斷地從外界環境中獲取所需的物質、能量和信息,也要維護自身的獨立性和完整性。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大學逐步由社會邊緣走向社會中心,職能日益多樣,環境日益復雜,大學更應處理好適應社會需求與維護自身價值的關系。生態大學能正確處理好學校與政府、學校與社會、學校與學校之間等諸多關系,善于抓住發展機遇,謀求可持續發展。

2.校園文化的生態化

校園文化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物質文化指校園建筑布局、教學科研設施、人文景觀等,它既為大學人提供了工作、學習和生活的基本條件,又影響著大學人的身心健康、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制度文化指學校的規章制度、管理條例等,對師生員工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起著規約作用,對維系學校的正常秩序和有效運行起著重要的保障作用;精神文化指學校成員共有的價值觀、理想信念、道德情感、思維方式、行為規范等,是校園文化的靈魂,對大學人將產生經久不衰甚至伴隨終生的影響力。大學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融為一體、互相影響,共同作用于學校的方方面面。大學本質上是文化的,是一個具有文化屬性的系統,辦大學就是要營造一種文化氛圍。生態大學以生態文化的理念推動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努力構建良好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使它們相互促進,進而增強學校的凝聚力、吸引力和競爭力,推動學校的建設與發展。

3.學校職能的生態化

現代大學具有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三項基本職能。其中,人才培養是大學的根本任務,大學應堅持把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著力培養信念執著、品德優良、知識豐富、本領過硬的高素質專門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科學研究是大學的重要職能,大學應緊密圍繞科技、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大需求,重點研究和解決國家急需的戰略性問題、科學技術尖端領域的前瞻性問題以及涉及國計民生的重大公益性問題,以高水平科學研究支撐高質量高等教育。服務社會是大學應盡的責任。大學應緊緊圍繞科學發展這個主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條主線,不斷增強服務經濟社會的發展能力。生態大學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統籌協調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三大基本職能,使其相互補充、相互滲透、協同進化。

三、建設生態大學的主要途徑

建設生態大學就是要以生態和諧理念為指導,運用生態系統的思維和方法來思考、認識大學的全部活動,最優化地處理大學與外部環境以及大學內部的關系。通過協調大學系統內外關系,謀求學校與外部環境、學校內部諸要素之間的動態平衡和整體功能的優化,實現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1.落實大學辦學自主權

大學與政府的關系是大學與外部環境關系中首要的和最根本的關系,它直接決定著大學系統內外其他關系的定位,其焦點是如何落實大學的辦學自主權問題。在法制社會,沒有政府的認可,大學就不可能生存。政府認可既是大學行為合法性的來源,也是大學內部管理權威性的依據,但在處理大學與政府的關系問題上,一個核心的問題就是政府以直接方式還是間接方式管理大學為宜。事實證明,政府對大學的管理,間接方式比直接方式更容易激發大學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進行了深刻的高等教育體制改革,在推動大學辦學自主權方面做了許多工作,也取得了不少的成績。但是,政府對大學的管理仍需進一步完善。實踐中行政配置資源的能力仍然過強,政府對大學的管理還比較細。建設生態大學必須進一步完善政府的宏觀管理職能,理順大學與政府的行政管理關系,提升大學面向社會依法辦學的自主權,確立大學的自主法人地位,并通過建章(大學章程)立制規范學校內外各種權責及其關系,建立起學校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運行機制。

2.明確學校的辦學定位

大學與外部環境的關系還體現在大學與社會的關系,突出表現為大學的辦學定位。進行科學合理的辦學定位是提高大學辦學質量、提升整個高等教育效益、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戰略舉措。“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辦什么樣的大學,怎樣辦好大學”這兩個根本性的問題自始至終一直是高等教育的決策者、辦學者、管理者共同關注的話語。這涉及學校類型定位、學科結構定位、人才培養層次定位和服務面向定位幾個方面。建設生態大學必然要求大學辦學治校者尊重高等教育發展規律,認真思考經濟社會發展對高層次人才和科技的需求狀況、人民群眾對高等教育的意愿,認真研究區域大學和兄弟大學的發展態勢及辦學特色。在此基礎上,明確學校的辦學理念,找準自己的類型、層次、服務面向和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把握自身的發展方向和服務重點,保證學校沿著正確方向健康、穩定、持續發展。

3.建設生態校園文化

生態校園文化應是能夠賦予學者以靈感,促進學生身心發展,并使師生能夠在其中更有效地進行創造、學習與發明的環境。建設生態大學應加強校園文化生態建設。一是塑造高雅文明的校園物質文化。崇尚自然、天人合一,充分賦予校園內包括樓堂館所、花草樹木等在內的建筑、設施和環境以豐富的文化內涵,讓校園的每個角落都散發出大學的榮耀歷史、不俗品格和高等學府特有的知識殿堂的莊嚴、肅穆和凝重,時時展現出現代大學的科學、文明與進步,充分發揮校園環境陶冶性情、修身養性之功能。二是建設科學規范的制度文化。建立與學校使命與責任相配套的且不斷豐富、完善和創新的制度體系,保證學校各項工作的正常有序開展;合理配置學校內部權力,既保證學校辦學活動的合法性和有序性,又保障學校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建立科學的考核評價體系,充分調動廣大教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三是培育良好的精神文化。形成和發揚求真務實、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不畏艱險、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和團結協作、淡泊名利的團隊精神;倡導“和而不同”,秉承學術自由理念,強調學術的多元發展;加強學術道德建設,堅持嚴謹治學,講究學術誠信,力戒急功近利。

4.實現學校職能的生態化

充分發揮學校職能,正確處理好各職能之間的關系,實現學校職能的生態化,保障學校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是建設生態大學的必然要求。

篇(7)

森林文化作為以森林為背景的協調人與森林、人與自然關系的文化樣態,本質上是一種生態文化。在某種意義上說森林文化是森林生態文化;森林文化的本質和精髓體現為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森林不僅對人類有巨大的經濟價值,有可直觀的美學價值,而且,面對人性、人格建設的需要,它還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借鑒價值。森林文化的人文性,指以森林為載體所體現的人文精神。此時的森林不再是一般物質的概念,而是融入人類精神的一個文化局符號。孔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李白是“太華生長松,亭亭凌霜雪,天與百尺高,豈為微腌折”,還有屈原的南國橘樹,陸放翁的詠梅,鄭板橋畫的勁竹等等。這些都通過人的情感寄托與藝術加工而成為具有人文精神和人格力量的象征物或環境客體,展現了森林文化的人文性。

由樹聯想到的文化內涵。洪洞大槐樹位于山西省洪洞縣西北,相傳為明代洪武(朱元璋)三年山西移民聚集地,雖古槐枯朽,但歌詞“問我祖先來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流傳至今,洪洞大槐樹就非一般意義的槐樹了。

西方樹文化中,都對樹木產生敬畏和崇拜,賦予了神的光環。如:《圣經》記載,人類始祖亞當、夏娃受蛇的唆使,偷吃了伊甸園中善惡樹之果而犯了原罪,故而人一出生就有了罪。北歐神話中幻想有宇宙樹,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蘇美爾人也把宇宙看作從海洋長出來的巨大無比的樹木。

筆者以為,森林文化其基本特征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即生態性、民族性、地域性和人文性。

一、森林文化的生態性

森林文化的生態性是森林文化最顯著的特征之一,生態性即從生態學出發,協調自然同人之間的關系。從目前全球性生態危機看,森林的破壞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科學家斷言,假如森林從地球上消失,陸地90%的生物將滅絕;全球90%的淡水將白白流入大海;生物固氮將減少90%;生物放氧將減少60%;同時將伴生許多生態問題和生產問題,人類將無法生存。森林文化無論從物質層面、制度層面和精神層面,都將為生態危機的解決提供保障和支持。森林本身是一種生態、一種生命、一種生機。在物質層面上森林能向人類提供現成的無公害或綠色的食物、材料和能源。森林還可以向人類提供清新的空氣,并且能夠降解空氣中的有毒化學物質。在精神層面上,它能培養人的生態意識、生態情感、生態思維模式,在社會心理上形成主導性的生態文化模式,從而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逐漸生成“生態人”的形象。

二、森林文化的民族性

森林文化的民族性指不同民族在認識和利用森林過程表現出的不同森林背景和不同文化品位。諸多的少數民族,處于不同的歷史背景和山地森林環境,其宗教、風俗、習慣、情趣,以及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在表達上顯出個別性和差異性,正是這種個別性和差異性,造成了森林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中國森林文化中亦有樹木敬畏和樹木崇拜現象,但與西方濃厚的樹木神學色彩不同,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現實的人文色彩,如重人世而不重仙界的人文情結,中國人往往更看重的是森林的物質價值和審美價值。日本森林文化是日本文化的源泉,現代日本人的祖先被稱之為“森之民”,日本人一直保持著對森林的親切和敬畏,日本森林文化不僅影響著日本人的精神,并且已經融入到環境保護、環境教育、山村城市建設、區域經濟振興與流域管理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俄羅斯民族對森林的執著、深厚的熱愛,造就了18世紀、19世紀的莊園文化,它是園林、建筑、雕塑、繪畫、戲劇等藝術的綜合體現。俄羅斯大森林自然原生態中所蘊含的神奇和豐富,彌漫在俄羅斯森林間的神秘、沉靜與孤寂,影響了俄羅斯民族的憂郁、感傷、孤獨的精神氣質和苦難意識。

三、森林文化的地域性

東北地區,是紅松故鄉,沿襲的是紅松文化。白樺林灰白素潔,景觀獨特,成為許多攝影家、畫家制作的背景。東北大興安嶺地區,住樺皮屋,劃樺皮船,用樺皮桶,形成有濃郁地方色彩的白樺文化。江南水鄉,則以梅花、桃花為主調,傳播梅花文化和桃花文化。南方一帶山民吃梅、嘗梅,還以梅花五瓣寓意歡樂、幸福、長壽、順利、和平等五福。說到桃花,既有春天 “山桃紅花滿上頭”, 又有故鄉“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 桃花源還是諸多文人說不清的理想境界。至于茶鄉、竹鄉、漆鄉、棗鄉,敘述的自然是茶文化、竹文化、漆文化、棗文化了。

篇(8)

一、民主法治

構建和諧社會是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有機統一,物質文明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物質基礎,而民主法治是政治文明最重要的特征,是構建和諧社會強有力的政治保障。我國現階段,腐敗問題、“三農問題”、社會治安問題、地區和貧富差距問題、人口資源環境問題等一些“不和諧”的社會現象依然存在,有些問題還比較嚴重。我們要用民主法治的手段解決這些問題,達到社會的和諧。

二、公平正義

堅持并實現公平正義,是和諧社會的重要保證之一,公平正義的維護和實現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均貧富,也不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絕對公平觀,而是提倡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是鼓勵競爭、提倡先富和共富一致的原則,是扶持和幫助弱勢群體由弱變強的原則,這才是我們真正提倡的公平正義。

三、誠信友愛

誠信友愛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而且也是全人類文明的共同財富和普遍價值,也是我們共同的道德標桿。誠信友愛就是全社會互幫互助、誠實守信,全體人民平等友愛、融洽相處,誠信友愛是和諧社會的道德基礎。

四、充滿活力

社會活力是歷史進步與發展的源泉與動力,是社會生產力持續增長的保證,離開了社會活力一切便會變得僵化,構造和諧社會便失去支撐。那么社會活力來自于哪里?來自于制度保障,來自于體制創新。我們就是要運用制度,運用體制,給全社會,給每個人創造活力,保持我們國家的勃勃生機。

五,安定有序

安定有序是指社會組織機制健全,社會管理完善,社會秩序良好,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社會保持安定團結。只有安定有序,和諧社會才能指日可待。

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篇(9)

隨著全球氣候暖化趨勢,大城市成了能源消耗、溫室氣體排放的“大戶”。據統計,大城市能耗占全世界能耗總量的75%,溫室氣體排放量占全世界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80%。城市化進程與二氧化碳排放量關系密切。目前,全球正處于快速城市化與資源危機并存的階段,為尋找出路和解決危機問題,低碳城市發展理念應運而生。所謂低碳城市,是指以低碳技術為核心,低碳產業和低碳消費為重點,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特征的新型城市發展模式。本文概述低碳城市規劃建設的基本特征與基本原理,為城市的低碳轉型發展提供借鑒,并為城市低碳規劃建設的有序性提出建議。

一、低碳城市的概念與含義

“低碳”一詞首先出現在“低碳經濟”概念中。低碳經濟的核心思想是以更少的能源消耗獲得更多的經濟產出。城市作為碳減排的關鍵,低碳城市的概念就應運而生。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定義,低碳城市是指城市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處于較低的水平。2008年初,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與當時的國家建設部取上海市和河北省保定市為試點,推出“低碳城市”發展示范項目。由此,低碳城市規劃建設在我國正式起步。

認識低碳城市的概念,首先要認識到低碳城市實際也是屬于生態城市的范疇。追求低碳城市建設,實際上也是在追求生態城市的建設。低碳城市是實現生態城市過程中的初級階段,是以減少碳排放為主要切入點的生態城市類型。由此,低碳城市的概念可以這樣理解:將低碳目標與生態理念相融合,實現“人―城市―自然環境”和諧共生的復合人居系統,從而形成低碳型生態城市。可見,低碳城市有兩層含義:一是城市本身是低碳的,城市的規劃、交通、建筑盡量朝低碳的方向發展,城市居民有很明晰的低碳理念;二是需要對粗放的、高能耗的產業結構進行調整。

二、低碳城市規劃的基本特征

構建低碳城市,必須制定全方位的政策和規劃,重視產業結構的低碳化改造;倡導綠色建筑,設定節能標準,實施太陽能屋頂計劃;通過定量分析,合理設計遮陽、建筑朝向、綠化帶分布,控制熱島效應,實現最佳的自然通風效果;重視交通規劃,降低交通過程的碳排放,在城市規劃階段采取預留公交、自行車空間,限制私家車的使用;等等。認識低碳城市規劃的基本特征,首先必須弄清低碳城市的基本特征,然后才能按照低碳城市規劃原理去規劃設計,自覺地建設低碳生態城市。

(一)可操作性。低碳城市的“低碳”,是為人們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質量的行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切入點,也相對容易量化衡量,因而也較容易把握和實現。低碳城市規劃和建設的具體方法和技術體系,至少有三點:一是低碳城市發展指標體系;二是低碳經濟技術和低碳能源技術;三是生態技術。

(二)高效性。城市作為高度集聚性的人類聚居地,人們的生存途徑不同、生活水準不同,欲望也不同,故生存競爭激烈,行為效率也就高了。低碳城市的高效性表現在城市的生產、運行和維護成本的能耗趨于最小化,城市物質與能量得到最高效的利用,城市生態系統的可持續性將大大提高。低碳城市規劃內容的高效性主要應體現在城市能源系統的高效率,城市轉換系統的高效益和城市流轉系統的高效率。

(三)循環性。“循環性”是具有強大生命力的自然生態系統內在運行機制。低碳城市的循環性特征體現在城市各個系統和各個層面的良性循環,其中主要有以下幾點:①通過自身生態系統的完善,對改善整個自然生態系統循環起積極的作用;②城市循環的內容全面、完整,具有一定的系統性;③城市各個系統以及整體的城市系統的循環速率比較合理、且保持整個城市循環系統平衡;④循環機制明確,模式正確;⑤能識別、能解決阻礙城市系統良性循環中出現的問題。低碳城市規劃設計就是遵循這幾種特征的特性,利用科學的手段,通過原理設計,使其更加系統性,從而達到良性循環。

(四)和諧性。低碳城市的和諧性,一方面反映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人貼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城市結合自然發展;另一方面,低碳城市的和諧性更主要的是體現在人與人的關系上,低碳城市不是僅用自然綠色點綴人居環境,而是關心人、陶冶人、人與人關系和諧的社會。這種和諧性正是低碳生態城市核心特征之一,也是低碳城市規劃所要達到的真正目的之一。

三、低碳城市規劃的基本原理

低碳城市規劃的基本原理是指導低碳城市規劃的理論基礎和核心思想,對于低碳城市的規劃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良性循環原理

良性循環原理的核心是指低碳城市要充分考慮各系統關系及城市與區域關系,從而實現城市發展的趨優性。

(1)系統性原理。城市環境已經屬于自然環境加人工環境的環境系統,城市環境系統所具有的自然性、人工性、開放性、相依性等特點,使其成為生態系統中最為復雜的類型之一,從而決定其必須考慮系統的良性運轉。一方面,規劃建設內容的系統性與完整性。低碳城市的規劃建設不僅是物質空間的建設,而且還應注重人的環境素質的培養,致力于經濟環境與社會環境的建設、城市生態支持系統的建設和長遠的發展框架建設等。另一方面,規劃建設需要完善城市低碳生態系統功能。低碳城市規劃建設應當運用生態學的生態系統基本功能的理論,從生物生產、物質循環、能量流動、信息傳遞等系統功能的角度著手,進行低碳生態城市的規劃建設的組織實施。低碳系統功能的正常發揮是實現低碳生態系統與外界協調平衡的必要條件,而從低碳系統的角度進行低碳城市規劃建設,將有助于實現城市系統高效、循環的“自運營”,減輕城市建設與發展對區域的生態的負擔,將城市建設成為與自然生態系統和諧共生的人居系統。

(2)區域性原理。城市的發展是在一定區域背景下展開的,城市與其賴以生存的區域,是唇齒相依的關系。低碳城市是一定區域社會、經濟、自然的綜合體。城市要實現有機的生態發展,區域原理可對此發揮有益的作用。首先,必須在城市和區域之間構筑有機、緊密的經濟、社會和生態聯系網絡,形成復合系統。通過統一規劃和建設,使水資源、市政、教育、醫療等資源能與城鄉共同使用,使資源在城市和農村間復合循環利用,同時協調城鄉基礎設施投資,保證城鄉更大范圍的支持和覆蓋;整合城鄉發展,保持城市生態平衡,使城市與區域成為一個有機的、統一的共生體。其次,低碳城市的規劃建設還要注意區域差別。中國的土地遼闊,地形復雜,地方的特點和歷史傳承等決定了低碳城市發展模式的多樣性。因此,低碳城市規劃與建設應尊重和保留歷史的記憶,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根植于所在地域,適應地域自然,使用當地材料、植物和建材等。

(二)生態調控原理。低碳城市作為生態城市的先行者,其規劃建設需要以生態學原理為理論基礎,對低碳城市進行符合生態學原理―自然原理的調控。一是城市空間結構模式要結合自然。城市空間結構是城市建設的框架,決定了城市的空間分布格局及城市形態。低碳城市的空間結構要充分地結合自然,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包括地形地貌、地質、氣象、水文等。二是基礎設施建設要結合自然。低碳城市的生態調控須構建城市生態安全格局,促進生態服務功能的基礎設施建設,充分利用河流、水系、森林、防護林帶、公園等要素形成綠色基礎設施的基本空間格局,從而保證城市生態系統與自然環境之間生物要素的流通。三是空間設計結合自然。低碳城市空間設計主要是通過空間要素的生態化規劃布局達到系統自我循環和自我調節,減少對環境的消耗和污染,實現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的改善。

(三)層次原理。城市生態系統是一個龐大的網絡,具有復雜的結構。實現低碳城市需要區別各層次的共性和差異,層層推進,一環扣一環。層次原理的特征之一是通過改善縱向狀態促使途徑趨適。低碳城市規劃作為指導和協調多部門利益、優化土地資源配置、合理組織城市空間環境的戰略部署,必須在區域規劃、總體規劃、分區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城市設計、修建性詳細規劃、專項規劃以及建筑設計和施工等層面都貫徹低碳化、生態化的基本概念,并使層次之間關系協調、層次遞進。

當前,我國與人居環境發展密切相關的國情包括:資源短缺、人多地少和經濟在發展中。其中,資源短缺、人多地少決定了我國的城市建設只能走資源合理利用、土地節約的道路;經濟在發展中決定了我國的國策就是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能動搖。中國的經濟及大多數城市的能源70%以上來自煤碳,對城市生態環境帶來極大的影響,相當一部分的生態空間也受到蠶食和沖擊。中國在未來幾十年間,將出現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城市環境也將面臨嚴峻的考驗。面對實情,我們應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立即著手開發新能源,遏制污染,發展低碳經濟,建設低碳生態城市。

四.結語

總之,低碳城市是城市建設規劃的一個新趨勢。低碳城市的規劃建設,不僅是順應當今世界低碳經濟發展潮流、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正確戰略選擇,也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應對復雜多變國際環境、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重大戰略舉措,意義重大,刻不容緩。未來在低碳城市規劃建設上,需要實現工業布局低碳化、循環化,構建綠色交通體系,發展綠色建筑,倡導綠色消費。為引導低碳城市的規劃建設,特別需要盡快建立一個量化的低碳城市評價指標體系或衡量指標。

參考文獻:

[1]巧靈,胡憶東,丘永東. 國際低碳城市規劃的理論、實踐和研究展望[J].規劃師,2011(5).

[2]袁賀,楊. 中國低碳城市規劃研究進展與實踐解析[J].規劃師,2011(5).

篇(10)

Abstract: the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is according to the local natur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ecology, the basic principle of science, the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asonably arrange and organize building and other area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environment become an organic combination between.

Keywords: ecology concept, building design

中圖分類號:TU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生態建筑的基本特征

生態建筑的環境要有潔凈的空氣、水源與土壤不受到不良自然環境的危害,也不易遭受自然災害的侵襲,基本特征如下:

1.1建筑物要盡量保持和開辟綠地

在建筑物周圍種植樹木防風、遮蔭,改善景觀,保持生態平衡。重視室內空氣質量,保持新風在室內的流動。重視人文景觀的保護,建筑物附近有價值的古代文化或建筑遺址應予保留并妥善安置。

1.2建筑物的資源、能源和其他消耗至最低程度

建筑物應該充分有效地使用水、能源、材料和其他資源。盡量利用清潔能源(如地熱與太陽能、水能、生物能和風能),保護與改善自然環境。在滿足人們的健康、舒適、安全使用的情況下降低消耗、節省資源。

1.3建筑物應有合理的朝向布局,以充分利用太陽能。

建筑物的形體布置合理,應減小建筑物的體形系數,以減少采暖與制冷能耗,建筑物的圍護結構應該采用高效保溫隔熱構造,并具有良好的自然采風系統以及充分的自然通風條件;建筑物內的房間設置、布局恰當,既滿足使用舒適度,又節省能源。

可見,現代生態型建筑是資源和能源有效利用、保護環境、親和自然、舒適、健康、安全的建筑,是“可持續發展”的建筑。

2生態建筑的設計原則

2.1注重與自然環境的結合

人、建筑是自然的一分子,人的活動必須和自然建立起一種協調的關系。所以應尊重自然,保護生態,與自然協調發展,盡可能減少人工環境對自然生態平衡的負面影響。

2.2以人為本的設計觀念

在建筑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到人的因素,建筑是為人使用,所以在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到人的舒適性和使用的方便性。

2.3能源的合理使用與節約

節能的技術原理是通過蓄熱等措施減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并充分利用可再生的自然資源,包括太陽能、風能、水利能、海洋能、生物能等,減少對于不可再生資源的使用。在建筑設計中結合不同的氣候特點,依據太陽的運行規律和風的形成規律,利用太陽光和通風等節能措施達到減少能耗。應用材料的蓄熱和絕熱性能,提高維護結構的保溫和隔熱性能,利用太陽能冬季取暖,夏季降溫,通過遮陽設施來防止夏季過熱,最終提高室內環境的舒適性。

2.4注重建筑的地方性

任何一個區域規劃、城市建設或者單體建筑項目,都必須建立在對特定地方條件的分析和評價的基礎上,其中包括地域氣候特征、地理因素、地方文化與風俗、建筑機理特征、有利于環境持續性的各種能源分布,如地方建筑材料的利用強度和持久性,以及當地的各種限制條件等等。

3生態建筑設計方法

3.1建筑與人和諧共生

在設計中強調以人為本,決不是“人類中心論”。建筑活動的主要目的是為人類生產、生活提供健康、無害、舒適的環境。我們強調高效節約,但不能以降低人的生活質量,犧牲人的健康和舒適性為代價。也不能只強調人的健康和舒適,而不顧對自然環境造成污染與破壞。建筑應滿足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利用自然條件創造優美的外部視覺景觀,改善室內環境品質,提高舒適度,降低環境污染。滿足人們生理和心理需求,才是綠色生態建筑的基本內涵。

3.2建筑與自然環境共生

在對建筑物進行規劃設計時,首先要遵循這一原則,即盡可能尊重和保留有價值的生態要素,盡量少地干擾和破壞自然環境,使建筑環境與自然環境融合和共生。為此,在設計時必須對場地周圍的地形、地貌、植被、水文、土壤、日照、風力與風向等因素進行深入研究,設計時,必須尊重這些自然因素,必須考慮建筑物對這些因素所可能造成的影響,根據這些因素的本質特性,科學地確定建筑面積,因地制宜,設計合理的建筑類型,選用對周圍生態環境干擾少的建筑材料,減少對水資源的破壞和污染,全方位考慮建筑綠化,降低能源消耗,以使得設計出的建筑物對這些自然因素的影響降至最小。

3.3建筑與社會環境和諧

建筑物在與自然環境共生的同時,還必須與社會環境和諧,因此,在建筑方案設計之前,必須對當地的風土人情、地域景觀、審美品位進行詳細的調查,在此基礎上,選擇恰當的建筑語言,設計恰當的空間形態,使建筑物在其全壽周期內,對當地的地域景觀、傳統建筑能夠起到保護和發展的作用,對居民原有的生活方式能夠起到保持作用,對土地、能源、交通不形成壓力作用,能夠讓居民參與建筑設計與街區更新過程,保持地域的恒久魅力與活力等。

3.4采用新能源

上一篇: 進口貿易數據 下一篇: 環境衛生規范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福利 | 亚洲狠狠丁香婷婷综合久久久 | 亚洲国产无色码在线播放 |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 | 综合激情丁香久久狠狠 | 中文字幕永久免费视频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