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專題的制作匯總十篇

時間:2023-06-28 17:07:5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網絡專題的制作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網絡專題的制作

篇(1)

1 引言

畢業論文寫作是檢驗畢業生綜合能力、評估學業成績的重要方式。畢業論文寫作指導是高職英語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發揮英語專業特點,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保障畢業生的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是高職高專外語系課程改革與建設中一項重要的任務。互聯網在中國的普及和高校校園網寬帶的不斷升級,使基于網絡的英語專業畢業論文寫作教學成為可能。

畢業論文寫作是一門實踐性的課程,學生必須通過參與研究和寫作的整個過程才能建構自己的學術研究理念和實踐技能。結合網絡教學的特點,發揮建構主義理論對網絡論文寫作教學的指導作用,整合網絡教學理論與實踐,探索基于網絡技術、以任務為導向的教學方法勢在必行。

2 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評價體系

基于網絡的論文寫作教學新模式是以建構主義為理論基礎的。建構主義強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由教師起組織、指導和促進作用,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最終完成對知識的意義建構。他們認為學習者是在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通過“同化”與“順應”兩種方式,促進自身認知結構發展的。學生的學習不是被動的,而應是主動的、探索式的、協作式的學習。根據建構主義理論,學習本身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像建構理論下的情境創設、知識的意義建構以及人與人的協作關系都是隨時空轉換而不斷變化的。而以往論文寫作教學中的終結性評價,關注的是整個階段的教學結果,不能對教學過程起到跟蹤、監控、檢測和指導的作用。為了彌補終結性評價的缺陷和不足,在新的教學模式下,要重視學生綜合能力和整體素質的發展,科學地、理性地、全面地對學生進行評價,從知識、能力、品質、態度等多項指標去衡量每一名學生。運用更具個性發展的評價策略,激發學習者潛意識中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眾多更具特色的學習個體融于網絡學習這個大環境中。

3 以形成性評價為主的多維評價體系的評價方式

以形成性評價為主的多維評價體系其評價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其評價資料可以由教師和學生共同收集而完成。評價體系:

(1)以自我評價為主,結合教師評價、小組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建構主義主張自主學習,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研究,發揮首創精神,實現自我反饋學習者每一次實現對原有認知結構的改造與重組,也就是完成了一次自我的肯定、否定、再否定的辯證評價過程。這種自我評價有利于學習者成就感的形成、目標的明確、個性化的培養,使學生由評價客體成為評價主體,提高了學習的參與性,增強了學生的評價能力。同時,我們也不應忽略教師評價和小組評價的作用。教師評價為學生對知識的意義建構提供了一種引導,科學、更合理、更客觀。

(2)通過對評價對象的多維度、多層次的評價,提高評價的說服力。建構主義重視個性發展,提倡多情境解決問題,主張發散性思維的培養。

畢業論文的寫作一般分五個步驟:

1)選題;

2)搜集材料;

3)論文提綱的撰寫;

4)撰寫初稿;

5)修改初稿、完成論文。

根據Willis的任務教學模式,我們可以把選題分為前期寫作任務,搜集材料,論文提綱的撰寫以及撰寫初稿分為寫作期,而修改初稿、完成論文分為任務后的分析和解決問題。因此我們把論文質量監控和管理分成3個方面:論文寫作的準備階段監控;論文寫作過程質量監控;論文寫作中期檢查和學生意見反饋。論文寫作的準備階段監控主要任務是:教師對學生進行畢業論文寫作的各個環節的輔導,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寫作態度。同時在論文寫作各個階段進行論文寫作課堂教學,內容涉及畢業論文選題、寫作方法、規范格式、寫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相應的對策等。論文寫作過程質量監控的主要任務是:教師就各個環節進行質量監控,如定期抽取某個小組,了解其組員畢業論文撰寫進展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論文寫作中期檢查和學生意見反饋表。在論文寫作進展到中期時,教師自己填寫其中檢查表,對自己的進度、組織安排、質量監控等各個方面進行自查。學生意見反饋表主要涉及教師的態度、科研水平、教師對畢業論文指導、組織安排等方面的問題。

4 實施畢業設計管理系統

首先是通過網絡監控畢業設計的選題。學生根據選題的基本原則填寫畢業設計選題表,并通過e-mail發給指導教師。高職高專學生的畢業設計要充分體現其職業性和崗位性,畢業設計選題應與所學專業及崗位需求緊密結合。高職高專英語專業畢業設計選題的基本原則是結合英語專業特點,符合本專業教學大綱的要求。設計不應該只是單一的語言技能,更應該是英語語言技能與文秘、商務、旅游等其他學科知識相結合。此外,題目難度應適宜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可以完成,同時題目還要求有科學性、實踐性、針對性、創新性。指導教師通過網絡對選題進行審批。

其次是對設計過程的管理。畢業設計前期,管理部門落實管理選題工作并監督進展情況,提供標準來確定各種表格填寫是否規范。根據畢業設計進度要求,學生網上提交選題報告。教師在網上進行評閱,通過后才能進入下一個環節。畢業設計中期,學生網上提交設計稿并匯報設計情況。教師通過檢查工作進度,了解畢業設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以便及時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問題。網上指導便于教師掌握學生畢業設計的進度和質量,可考察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學生的工作態度,對學生在畢業設計中出現的原則性錯誤能及時指出,并幫助其改正。對部分態度不認真或違反紀律的學生要及時幫助和教育。通過網絡,教師可全面審閱學生的書面材料,指導學生形成正確的表達思路,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對關鍵環節如設計方法、理論分析、數據處理和結論等環節進行指導時,指導教師通過存儲的學生的初稿進行評閱并做批注,最終論文定稿。畢業設計后期,指導教師可檢查各項工作的完成情況,對進度緩慢的學生要根據實際情況提出改進意見,督促學生按進度完成畢業設計任務,同時決定畢業設計答辯的具體安排等。

5 建立評估體系,導向規范評價

建立質量評估體系應具有科學性與可行性。評估指標體系應具有一定的導向性,能充分調動教師、學生和管理人員的積極性。依據畢業設計的質量要素,依據科學性、可操作性、導向性和可比性的原則,我系建立的畢業設計質量評估體系包括6個評估要素,細分為18個評估項目(見表1)。

6 畢業設計教學管理、評估體系的實施效果

我系學生畢業設計始于2006年,幾年以來,我系實施畢業設計教學管理與評估體系,取得了如下成效:

(1)進一步完善了畢業設計工作的有關文件。我系制定了有關畢業設計工作的教學管理規章制度,為畢業設計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使畢業設計工作有章可循。

(2)充分發揮了系、教研室在畢業設計工作中的作用。畢業設計有目標管理和過程管理,而系、教研室兩部門在過程管理中起重要的作用。系是宏觀監控組織,教研室則針對高職英語專業特點,加強了對畢業設計的組織、管理和檢查,制訂了畢業設計工作的相關細則。

(3)加強了畢業設計工作的質量保障與評估。在貫徹實施畢業設計教學管理與評估體系過程中,學生畢業設計的質量不斷提高。1)提前選題時間,選題從第五學期開始,學生提前進入畢業設計準備階段,并充分利用寒假開展社會調研工作,增強能力培養與社會需求的契合度。并結合專業課程學習和實踐教學環節、社會實踐活動,在教師指導下及時選擇或更換題目。實踐結果表明,提前選題時間,更有利于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才能;同時,學生有較充足的時間查閱、調研文獻資料,提前進入角色,為第六學期開展畢業設計工作奠定較扎實的基礎。2)加強了對畢業設計工作的中期檢查。教學督導組成員、主管教學系主任、教務處有關人員深入到各專業查閱有關畢業設計的教學文件,了解設計的選題、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3)編寫了畢業設計指導用書,規范了畢業設計的撰寫形式。4)在畢業設計工作結束后,教務處對當年的畢業設計進行抽查、審閱,了解當前畢業設計質量以及存在的不足,評出系、校級優秀畢業設計。5)在畢業設計工作結束時,組織專家組按照畢業設計質量保障與評估體系對當年的畢業設計工作進行評分,明確現狀,找出差距,及時改進,不斷提高。

畢業設計教學、評估體系的建立促進了我系畢業設計質量的穩步提高,畢業設計的成績分布合理,設計優秀率保持在10%左右,良好率穩定在60%以內,中等率在20%及格與不及格率控制在10%左右。理論性題目保持在40%以內,而實踐性題目穩定在60%以上。

參考文獻

[1] Airasian Peter W. Classroom Assessment[M].New York: MeGraw---Hill,1991.

[2] Cohen Andrew D. Assessing Language Ability in Classroom[M].Boston: Heinle & Heinle publishers,1994.

[3] 丁光惠,唐正連,楊偉等.畢業設計管理系統研究與實踐[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07(4).

篇(2)

國家為了大力推動我國職業教育的長足發展,從2010年開始推出了“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建設計劃”。在創建示范校的過程中,我們深刻認識到如何根據職業教育的特點進行專業課程體系的改革將是示范校重點專業建設的核心任務。

一、中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

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相比,無論在教育目標還是教育模式上都要求有明確的職業指向。職業教育的教育目標側重的是職業能力的培養,教育模式強調的是工學結合,即以工作過程為導向設計教學過程。所以,中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應該是培養與區域經濟、行業需求相適應的應用型、技能型職業人才。職業教育的教育目標和教育模式決定著中職學校培養人才應具備相應的職業能力。職業能力包括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

二、目前專業課程體系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大多數職業學校的專業課程體系設置并不合理,無法實現職業教育的核心教育目標。主要體現在:(1)課程體系學科本位化。課程體系還是以灌輸學科知識為宗旨,強調學科的邏輯體系,忽視學生的職業經驗,課程設置不能滿足當前經濟的發展,專業課程設置中缺乏新興行業與領域的課程,使得課程缺乏實際的應用性,與職業、就業聯系不太緊密,不能體現中職教育的特色。(2)課程內容結構不合理,與實際工作過程聯系不緊密。課程教學理論課較多,實踐課偏少,比例失調。理論知識的傳授偏多,理論課內容難度較大;課程內容結構不盡合理,學生所學課程內容中存在重復、過時的知識內容。專業課程設置沒有與實際工作任務緊密結合,崗位針對性不強。(3)課程實施方法與手段雖然多樣化,但教學互動性差、學習過程缺乏合作性。專業理論課程普遍采用“教師課堂講授為主,多媒體教學為輔”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也注重運用案例式、啟發式、討論式等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但依然擺脫不了“教師臺上講課,學生臺下聆聽記憶”的以教師為主導的傳統形式。(4)課程評價體系單一,對學生職業能力的發展不能做出客觀評價等。目前專業課程評價主要存在課程評價主體單一,課程評價標準相對僵化,比如主要采用定量評價方法,根據學生的表現對學生達到教學目標的程度打出分數或評價等級。這樣將一些無法量化的內容排除在評價范圍之外。

三、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體系設計思想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以德國為先導的關于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改革研究,成為職業教育界課程開發與課程改革探討的焦點。強調高新技術條件下與工作過程有關的隱性知識――經驗的重要性,強調學科體系知識的學習應以學生主動學習為核心,而不是一味的“灌輸”。這種方法的應用不再強調學生對知識的靜態記憶,而是注重動態的工作任務體系,打破了傳統的學科體系知識結構,而引入生產企業中的實際工作任務,以工作過程為導向重新構建“學習領域”,以學生自主學習為核心,注重在學習中合作,在合作中學習,有利于職業教育整個課程體系的優化。

我國多位著名的職業教育研究專家對職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改革也做了深入研究。”以工作過程為導向”這一課程改革新思想已經成為職業教育學者關注的焦點,它將為我國職教領域課程體系的改革提供重要的結構框架。

四、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策略

在這次課程體系改革中我們應打破傳統的學科體系框架,將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核心思想融入其中來構建新的課程結構體系。根據人才調研定位專業崗位群及崗位核心能力,按照網絡管理員崗位的“工作項目―工作任務―工作行為”這一主線確定“典型工作任務――學習領域課程――學習情境”。從課程目標、課程結構、課程實施和課程評價這四個方面進行全面規劃建設。

1、以行業需求為依據,確定網絡專業課程目標。中職教育培養的是在一線工作崗位上的技術人才,所以在專業課程設置時應以職業崗位群為出發點,課程目標應按照人才需求的職業領域來確定。通過深度社會調研、專業調研和專家論證,進一步明確專業定位。我們對珠三角地區不同城市(重點是深圳)的企事業用人單位進行專題調研。從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所覆蓋的職業崗位群看:中職計算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向基本可確定為:文檔處理、計算機軟硬件維護、網絡操作維護、網站建設與維護、網絡產品營銷、技術支持等。

2、以工作任務為指導,確定專業課程。職業教育強調的是“工學結合,學以致用”。學生畢業后大部分是要直接進入工作崗位的。所以,中職學校進行學習領域課程設置時應考慮職業活動,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安排課程內容。根據之前確定的崗位群,將其工作分解成若干個典型的工作任務,并進一步轉化為相應核心的學習領域課程。

3、以行動導向為引領,組織課程實施。工作過程導向課程教學從“與實際的工作過程序列實現同步”的角度設計學習情境,創造了真實或仿真的工作情境。在整個教學實施過程中,要求師生按照工作過程,以“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價”的程序進行教學。我們在實踐中依據此原則探索嘗試了“小組競爭項目教學法”,從2011年開始在網絡專業部分課程中實施,效果很好。教學實施第一步,提出用戶需求及相應工作任務。教師主要以指導者的身份出現,首先教師按照任務說明書,講解工作流程,明確本次工作任務和考核標準;其次,教師審核學生制定的任務計劃與實施方案,引導學生確定最終方案;再次,教師監督學生的進度,并講授業務處理中要注意的問題;最后,教師指出學生在本次任務中出現的問題及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的態度是否端正,并協助制定出改進方案。

4、以職業崗位能力為本位,評價課程實施效果。根據職業崗位能力的要求, 對課程實施效果應采用多元化和全程化的評價方式。課程評價的內容包括對專業知識的評價、對專業技能方面的評價和對職業素質方面的評價。評價小組由授課教師、學生和小組成員三方組成。對每個學生的實踐能力、合作協調能力、創新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多方面進行評價。評價的方式采用“學生自評―老師評價―小組評價”相結合的形式,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和項目實施效果進行自我評價,老師通過觀察對學生整個項目實施狀況給出合理評價,小組成員站在合作交流的角度對任務的完成情況給出評價。整個課程結束,結合課程進行結業性質綜合考核評價。

整個評價過程不僅注重學生的學習結果,還注重學生學習過程,使定性與定量相結合,保證了課程實施效果評價的有效進行。

另外引入相關的行業認證,對部分核心課程逐步實現教學評價標準涵蓋行業評價標準。

探究實施過程中,發現評價量表需要進一步完善,另外如何既能有效多元化評價,又能適度控制評價復雜度,也是今后將繼續探究、完善的地方。

參 考 文 獻

篇(3)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10C-0151-02

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設計是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工作實踐為主線,集教、學、做于一體,使學習和實踐直接對接,實現了教學與工作崗位間的“無縫連接”。目前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在一兩門課開展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改革有很多,但如何把基于工作過程的思路貫穿到整個專業,構建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全面提升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還是專業建設待研究的課題。

一、課程體系的構建

(一)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職業崗位群的確定

人才結構現狀、專業發展趨勢、人才需求狀況是專業需求分析的重點,課題組成員通過對本地區以及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企業的市場調研、頂崗實習學生反饋意見及畢業生回訪調研,召開企業實踐專家研討會,確定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職業崗位群,如圖1所示。

(二)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的過程

通過廣泛深入的市場調研,在總結歸納出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職業崗位群的基礎上,召開由企業專家、行業領導、兄弟院校同類專業的專業老師和本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教師構成的專業指導委員會,依據專業職業崗位群確定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建網、管網和用網”,提煉“建網、管網和用網”的典型工作任務,探索該工作任務需要具備的專業能力和專業素養,形成相應的學習領域,從而得到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對畢業生在用人單位的實際情況進行社會跟蹤,找到與企業需要存在的偏差,進一步修正課程體系。

(三)以工作過程為基礎,確立專業的“典型工作任務”

典型工作任務是用完整的、有代表性的職業行動描述的一個職業的具體工作領域,也稱為職業行動領域。在該步驟中,確定該職業的典型工作任務,以便對該職業進行準確分析,并以此為基礎進行課程開發。通過邀請企業的能工巧匠、項目經理剖析各自的職業成長歷程,總結本專業的職業崗位群具有代表性和挑戰性的工作任務,并歸納出典型工作任務的框架。再由教師和企業專家共同確定和描述典型工作任務的具體內容。

(四)以“典型工作任務”為依據,劃分學習領域(課程)

學習領域是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方案,它是對職業崗位群及典型工作任務的分析和歸納。以行動領域的典型工作任務為基礎,根據認知及職業成長規律,遞進重構行動領域,轉換為學習領域(課程)。結合我院特點和實際,對行動領域進行重構,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大致可以分為13門核心課程,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典型工作任務可以作如下劃分(見表1):

(五)以項目為載體,創設學習情境

學習情境是指從企業的某一個實際需求出發,制定一個具體的任務(項目),教師采用諸如行動向導、任務驅動或項目引領等教學方法,實現任務的制定、相關知識介紹、相關操作的演示、指導學生獨立完成任務,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做中學、學中做、做中教”的一體化教學。下面以Windows網絡服務器配置與管理課程為例進行介紹(見表2)。

總之,積極開展課程的教學改革,推進專業建設,深化“工學交替、崗證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全方面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和核心競爭力,是高職高專院校的生命線和立足之本。

【參考文獻】

[1]莫足琴,梁銘,夏德洲.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體系設計與實施[J].十堰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6)

[2]莊城山.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課程體系[J].銅陵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

[3]樊偉,王從局.基于工作過程的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探討[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10)

篇(4)

摘 要:伴隨網絡媒體的迅猛的發展,網絡新聞傳播課程成為了眾多大學本科新聞傳播專業的必修課程。而此課程的內容就是為了培養學生從事網絡媒體的能力的。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上,網絡新聞傳播課程與傳統新聞傳播專業的課程教學設計及實踐上有較大的差異。在進行網絡新聞傳播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更強調學生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對各種信息數據進行整合的能力,此文結合了教學經驗對網絡新聞傳播課程的教學實踐進行了研究和探索。

關鍵詞:網絡新聞教育;信息化;網絡編輯;網絡新聞專題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4)10-0149-02

網絡傳播的課程目前在大學本科階段新聞傳播類的課程設計中基本都存在。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傳媒也逐漸興盛。免費的、即時的網絡新聞在吸引了大量受眾的同時,也使得傳統媒體遭受了致命的打擊,很多的廣告客戶都轉而投向了網絡媒體,傳統媒體紛紛遭遇破產、倒閉、出售固定資產、裁員等等。

美國《紐約時報》要出售部分樓層來維系報社開支,美國報業巨頭麥克拉奇報業裁減了1600個工作崗位,裁員率達到了15%。而與此相反的是,網絡媒體大行其道,網絡廣告的高增長率,2012年中國互聯網廣告市場規模為753.1億元。新聞業界呈現出如此面相,必然對從業人員、新聞學界產生相應的影響。隨著互聯網的越來越普遍,網絡編輯這個工作也成為非常受歡迎的一個崗位。按照網站數量估算,目前,中國擁有網絡編輯從業人員多達600萬人,在未來的10年內,網絡編輯職位將呈現需求上升趨勢,總增長量將超過26%,比其他各類職位的平均增長量還要高。

網絡編輯從業人員的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網絡媒體隊伍的整體水平及網站內容是否取得成功。據估算,中國擁有網絡編輯人員近600萬,而傳統媒體有編輯記者75萬人,網絡媒體從業人員從數量上遠遠超過傳統媒體。同時,現在網絡編輯的學科背景與六年前相比,也有了顯著的變化。2000年以前,有著計算機學科背景的編輯成為各大網站的主力軍,但自2000年以后,網絡媒體競爭逐漸激烈,內容為王的理念被視為網站發展的“圣經”,有著社會科學背景的編輯逐漸占據主流,傳統媒體的編輯記者進入網絡大潮。從2004年開始,網站人力資源結構也趨向多元化方向發展,既有新聞、計算機的專業人才,也有了涉及中文、法律、財經、歷史、外語等專業的人員。從筆者所在學校來看,每年新聞傳播系畢業的學生進入傳統媒體的越來越少,更多地進入了網絡媒體,從事網絡編輯、網絡營銷等工作。

因此,我們的對于新聞傳播系的課程設計也做了相應的調整,有關網絡新聞教育的課程由以前的專業選修課調整為專業必修,并對課程內容也做了相應的調整,使網絡新聞的教育與現實緊密相聯,按照網絡新聞業務的不同劃分多個板塊進行教學,注意結合最新的案例,引入一些新的教學方法到課堂。

一、軟件學習先行

網絡新聞教育的目標就是希望能培養出勝任網絡編輯這一職位的人才。和傳統新聞不同之處在于,網絡新聞的組織方式是層次化、多媒體化、網絡化的,這就要求從業人員掌握相應的信息技術,對信息技術的依賴性較強。

例如要求編輯能寫、能拍、能剪輯,最主要的是能把自己采集的信息能正確及時地出去,要能進行多媒體內容的組織,能面向多平臺進行編輯。這就要求學生在學習網絡新聞之前最好已經掌握了一些軟件的使用,例如圖形圖像處理軟件Photoshop、網頁制作工具Dreamweav、視頻編輯軟件Premiere等。所以我們提出了軟件學習先行的教學方案,在上網絡新聞這門課程前,要求學生先自學或選修一些應用軟件的課程來打基礎,這樣就不需要在網絡新聞課程的課堂上花費大量時間為學生講授軟件的使用方法。

二、適度減少理論,加大網絡編輯資格認證考試的學習

網絡新聞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自身并沒有多少理論,大部分理論來源依舊是新聞學及傳播學,所以我們在學習過程中適度減少了學生理論學習的時間,更多的時間用來進行實踐性教學和對網絡編輯資格認證考試的學習。

2005年1月1日,國家勞動與社會保障部正式頒布了網絡編輯員國家職業標準,并啟動相關的資格認證工作。正式從國家層面認可網絡編輯成為了一個新興的職業。正式從國家層面認可網絡編輯成為了一個新興的職業。這一專業分為四個等級,分別為:網絡編輯員、助理網絡編輯師、網絡編輯師、高級網絡編輯師。從2005年開始,國家每年都有網絡編輯資格認證的考試。在減少了新聞理論和相關傳播理論授課的基礎上,我們加大了對學生關于網絡編輯資格認證考試的教育內容。在課堂教學中引用了很多網絡資格認證考試的內容和試題,希望能幫助學生順利取得資格認證。而這部分內容被證實更加實用,也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

三、確立網絡新聞專題制作為教育及實踐核心

網絡新聞專題是以網絡為平臺,運用各種媒體手段對特定的主題或事件進行組合或連續報道的形式。它是網絡新聞整合的一種重要方式。新聞專題是對新聞的一種深度挖掘,兼具了新聞性、解釋性、調查性、分析性等特點。網絡新聞專題制作的優劣,不僅成為衡量網絡媒體專業水平和實力的重要尺度,也成為網絡媒體能否在日趨激烈的新聞競爭中脫穎而出、立于不敗之地的關鍵因素。目前主流的新聞網站都制作有專題,甚至絕大部分把所有的專題集納在一起,用戶只要點擊網站首頁導航欄里“專題”的鏈接,就會出現網站以往制作的所有專題的集納頁面。

目前許多網站已經把專題制作作為衡量網絡編輯工作量的一個重要考核指標,比如騰訊大秦網就規定實習編輯每個月必須出兩個專題的策劃。所以網絡新聞專題的策劃與實施是作為一名網編必須要具備的專業技能。因此我們在網絡新聞傳播的教育中確立了以網絡新聞專題的制作為核心,要求所有學生在課程結束時能獨立進行網絡新聞專題的策劃并利用網頁制作工具制作出一個網絡新聞專題。

四、信息化的硬件保障及多元化的教學手段

因為網絡新聞傳播課程強調學生的實踐能力,要求所有學生在課程結束時能獨立進行網絡新聞專題的策劃并利用網頁制作工具制作出一個網絡新聞專題。并且按照網絡新聞業務的劃分,課程內容分別為:網絡傳播技術、網絡新聞文字稿件的加工、新聞圖片的加工、網絡新聞圖表的制作、視音頻的基本編輯、網絡新聞專題的策劃與實施、網絡互動組織等。這些內容的授課大多采用的是案例式,而這就要求能夠學生在課堂上演示制作過程。因此,我們把網絡新聞傳播的課程放在多媒體網絡機房授課。所有電腦都安裝有網絡編輯需要的軟件,如圖形圖像處理軟件、視音頻編輯軟件、網頁制作軟件、辦公軟件等,并能連接到互聯網,實時地讓學生在課堂上體驗各種互聯網上的應用,如微博、SNS、RSS等,拓展他們的互聯網使用技能,豐富編輯手段。

在教學方法上,采用案例法、分組討論等方法,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的教學中,提高他們的實踐操作能力。

五、建立教學信息數據庫

網絡媒體會經常改版,本身發展的歷史不長,很多網站并沒有對以前網頁的永久性保存。例如網易,曾經在它們的網站上推出了一種新式的標題,叫提要題,可是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又重新改版,變回了傳統標題的樣式。如果在網易實行提要題時沒有把網頁下載保存下來,那么教師在給學生講述提要題的教學過程中就會有困難,很多學生可能難以理解,而網站上已沒有以前的網頁了,無法提供給學生實例。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建立了新聞專業教學數據庫,教師定期把一些制作有特點,教學有代表性的新聞網頁下載下來并上傳到到新聞專業教學數據庫中保存,以便日后教學中,教師可以隨時查閱,演示,以及供學生學習使用。

總之,網絡傳播課程在新聞傳播學科里是一門設立時間相對較短的課程,但目前廣泛的互聯網應用促使了它的迅速發展。對于這門課程的研究、教學方法等大多還處于經驗總結階段。希望本文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能引起各位同仁以及網絡新聞工好者的注意,能將自己的經驗和思考分享出來,共同促進這門課程的發展以及新聞傳播學科的興盛。

參考文獻:

[1]彭蘭.網絡傳播概論(第二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篇(5)

本文擬以較具有代表性的新浪網為例,從網絡新聞專題的分類、特點、選題、報道形式、報道角度、存在的問題等方面分析我國網絡新聞專題發展的現狀;同時對網絡新聞專題的發展作一些思考,探討能夠更充分的滿足受眾需要、更好的體現網絡新聞專題價值的發展方向。

一、網絡新聞專題的發展現狀

為了滿足規模日益龐大的網民的新聞需求,我國各大網站的網絡新聞專題做得越來越具體、細致,數量有增無減,形成了網絡新聞專題的一個大繁榮。就新浪網而言,點開新浪網的新聞專題首頁,就可以發現各種新聞專題被分成了許多具體的類別,包括了國內專題、國際專題、體育專題、娛樂專題、財經專題、科技專題等。

但是目前,網絡新聞專題還沒有公認的分類標準,一般將其分為事件類專題、主題類專題、挖掘類專題和欄目類專題。

事件類專題一般信源來自于突發事件。如新浪網2008年1月25日的“科索沃宣布獨立”、2008年4月28日“山東發生旅客列車相撞事故”、2008年5月5日“緬甸遭受強熱帶風暴襲擊”等。這一類新聞專題通常新聞性較強,由于信息本身的動態變化,所以在策劃上偏于被動,持續周期由新聞事件的本身特性決定。事件性專題往往是受眾比較喜歡愛看的專題。

主題類專題一般為一些可預見的主題。如新浪網2008年4月17日“2008中國青年五四獎章”、2008年5月8日“2008俄羅斯紅場閱兵”以及一些常規性的頒獎和會議等。這一類專題具有宣傳性、服務性較強的特點,在策劃上更為主動,持續周期由策劃或者主題進程共同決定。此類專題在信息接受益加小眾化的今天,往往會得到一部分“鐵桿受眾”的期待和衷愛。

二、對網絡新聞專題發展的思考

(一)充分運用網絡傳播新技術進行創新

網絡新技術是影響網絡專題發展的重大因素。網絡新技術作為網絡專題的新的表現手段,能更好地反映專題的內容。新技術的應用一直在影響網絡媒體的表現形式,對網絡專題也不例外。在網絡新聞專題中對于網絡傳播技術的更新和利用,不僅僅是網絡新聞傳播的內在要求,同時還是受眾的迫切需求。

網絡新聞傳播與傳統媒體傳播方式的不同之處,就是網絡傳播方式的多元化。而這種多元化是建立在網絡傳播技術的創新和不斷發展之上的。

相比傳統媒體中紙質媒體只有文字和圖片,廣播電視媒體只有聲音和視頻;紙質媒體只有有限的版面,廣播電視媒體只有僅有的時間段而已,網絡媒體則在這方面體現出極大的優勢。它除了有無限的網絡傳播空間之外,還有著豐富的傳播方式。除了文字、圖片、聲音和視頻之處,它還有著flash、模擬動畫等等。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創新,還將有更多的傳播方式會運用到網絡新聞專題的傳播當中。

這些網絡傳播技術的創新和運用,不僅僅使得網絡新聞專題的傳播更加快捷、形象,同時也使其傳播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二)統籌聯動,加強品牌戰略實施

自從網絡媒體出現以后,它與傳統媒體的競爭就沒有停止過。在我國,目前商業網站還沒有對新聞事件的直接采訪權,這就造成了其要信息來源方面的缺失。而在網絡運用越來越普遍的今天,傳統媒體也需要通過網絡來進行傳播。在這樣的情況下,網絡媒體與傳統媒體都意識到只有加強合作才能使彼此更加強大。

在市場上明顯出現“馬太效應”之后,僅靠單打獨斗難免落得傷痕累累,甚至難以在競爭大潮中支撐。因此,“合縱競爭”勢在必然――聯合互動、統籌運作、內容共享、錯位競爭。這樣有利于在重大活動、重大新聞事件的報道中,使得不同媒體之間的特色相互交叉融合,產生多家媒體力量疊加的“1+1>2”的傳媒效應。通過內容交換,取長補短,既可降低成本,又可提高整體競爭力。統籌聯動不是簡單的組合與拼裝,而是一種建立在較為穩固的合作關系上的一種互補,是一種相互促進的協同作戰關系。統籌聯動既可以是與其他網絡之間的聯動,也可以是報紙、電視、廣播和網絡同時進行的聯動。由于統籌聯動能優化資源配置、降低競爭成本、形成輿論強勢,因此它能使媒體在競爭中占據相對優勢,使自身的影響力波及到合作媒體覆蓋的范圍之上。

(三)網絡新聞專題要注重策劃

網絡新聞專題并不應該是單純的將新聞報道在網絡媒介上進行“堆砌”,而應該是對新聞的一種深度挖掘,兼具了新聞性、解釋性、調查性、分析性等特點。對于網絡新聞專題的制作的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新聞網站能否吸引住受眾,能否從眾多的媒體中脫穎而出。

因此,在制作網絡新聞專題時,要著重增強策劃意識,提升新聞專題的競爭力。網絡新聞專題的策劃要求能夠對各種新聞資源進行整合,以便更好地配置與運用網絡新聞資源,辦出網站特色,提供更能滿足受眾需求的新聞產品,取得最佳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網絡新聞專題的選題策劃

網絡新聞專題的選題要注重策劃。眾所周知,并不是每一個新聞事件都可能制作成為一個新聞專題的。能夠作為專題來進行報道的新聞事件,往往是具有重大意義,或是在社會當中能夠產生重大影響的事件。

2.網絡新聞專題的內容策劃

數字時代“內容為王”依然沒有過時,傳媒之間的競爭主要集中在是否為受眾提供了滿足他們需求的內容。在當今獲得獨家報道越來越困難,網絡新聞專題要想在競爭中取得勝利,需要在內容上進行精心的策劃,深度開發新聞信息資源。

三、結論

現代社會,傳播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在網絡新聞傳播的飛速發展中只有充分發揮其優勢,同時正視它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不足,揚長避短,不斷創新和進步,才能推動網絡新聞專題更好更快的發展。

參考文獻:

篇(6)

中圖分類號:G2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3)09-0108-02

2012年6月16日18時37分,神舟九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并于18日14時左右與天宮一號實施自動交會對接。作為中國實施的首次載人空間交會對接,“神九吻天宮”自然成為各媒體爭相關注的焦點。在網絡新聞的場域中,門戶網站紛紛采用網絡新聞專題的形式對這一事件進行報道。

網絡新聞專題是以網絡為平臺,運用各種媒體手段對特定的主題或事件進行組合或連續報道的形式。在操作上,網絡新聞專題報道的主要題材有以下幾種:重大突發事件、可預知的重大事件、重要的社會現象或問題、媒體策劃的重要活動[1]。由于網絡媒體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獲取信源機會的相對均等,及網絡即時傳播的特點,網絡新聞專題編輯容易趨向同質化。特別是在可預知的重大事件領域:一方面,網絡媒體在新聞專題制作上通常有過去的報道經驗作為鋪墊,形成了一定的報道模式;另一方面,編輯在專題制作之前,均經過充分、細致的策劃和準備。因此,可預知事件網絡新聞專題無論在內容還是形式上,較一般專題報道都更易趨向同質化。

本文以“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事件為內容,選取主流新聞網站人民網、四大門戶網站之一新浪網及口碑新聞網站鳳凰網的新聞專題作為樣本,通過比較研究,分析三網站在這一重大新聞事件專題報道中的特點和創新之處。選取“天宮神九對接”專題作為研究內容,主要基于以下三點考慮:第一,網絡新聞專題的選題往往是具有重大新聞價值的事件,“天宮神九對接”作為當時的國內外熱點新聞,在選題角度非常具有代表性;第二,本文的研究范圍界定在“可預知事件網絡新聞專題”內,“天宮神九對接”作為我國的重大航天項目,自被官方提及就成為媒體爭相關注的熱點,其發生的可預知性使網絡媒體擁有充足的時間策劃及準備。同時,各媒體亦有神舟系列飛船及天宮一號相關新聞的報道經驗;第三,“天宮神九對接”屬于重大科技新聞,與政治新聞、社會新聞等類型相比,會運用到更多的互聯網技術手段。通過對包括人民網、新浪網、鳳凰網在內的八個網站的比較,可以發現這些網站均綜合了文字、圖片、視頻內容,運用了3D模擬、動畫模型等表現形式。由此可見,技術手段帶來的競爭優勢在網絡新聞專題當中已不明顯。

通過比較研究可知,可預知事件網絡新聞專題應當從以下幾個方向著手來避免同質化.

一、信源:力求獨家,重視合作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信息產業部于2005年9月公布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第五條、第十六條明確規定:非新聞單位設立的轉載新聞信息、提供時政類電子公告服務、向公眾發送時政類通訊信息的互聯網服務單位,不得登載自行采編的新聞信息,并且應當轉載、發送中央和省級直屬新聞單位的新聞[2]。

在網站采訪權尚未完全放開的情況下,網絡傳播的即時性特點使新聞信息的轉載和十分迅速,因此網絡新聞專題要在新聞信息上彰顯優勢,必須具有一定量的獨家新聞信源。信源的差異性是提升網站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在“天宮神九對接”專題報道中,人民網依托人民日報,第一時間權威報道及評論。同時派出四個記者團,分赴北指演播室、酒泉發射場、北京航天城、內蒙著陸場進行連線報道。除此之外,人民網還與總裝備部政治部等12個院所、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等10家媒體合作,舉辦嘉賓訪談,豐富新聞信息。信源的權威、獨家、多樣使人民網在新聞內容上更具競爭力。

新浪網雖然沒有派出龐大的記者團,在信源的權威性上也稍遜于人民網,但與全國26家媒體的合作使其新聞信息始終保持著新鮮性與廣泛性。參與此次聯合報道的媒體包括中國之聲、南方都市報、北京青年報等,他們整合各自記者、編輯之力,利用微博平臺,從獨特視角出發,快捷、及時地新聞信息。

與人民網、新浪網相比,鳳凰網在信源方面顯然有所欠缺,其新聞內容均轉載自傳統媒體及其他網站,未能有效避免新聞內容的同質化,競爭力較弱。

二、內容:創意策劃,輻射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彭蘭指出:網絡新聞專題的信息構成包括三個層次,即核心信息、周邊信息和輻射信息。

核心信息是直接針對新聞事件或主題的信息,滿足受眾對信息的基本需求,實現報道的主要目標;周邊信息是與新聞事件或主題相關的背景信息、相關知識等,它們有助于豐富人們對當前對象的認識;輻射信息是從當前新聞事件或主題中引申出來的信息,可以幫助人們進行縱向或橫向的比較,在一個更大的坐標系上認識當前對象[1]。“天宮神九對接”這樣的科技類新聞專題,光有核心信息顯然是不夠的。合理策劃和呈現周邊信息及輻射信息,能為受眾補充有助于理解新聞的科技知識及“神舟”系列飛船的背景信息,幫助受眾克服身處海量信息中的時空迷失感,使專題報道更加全面立體富有特色,避免同質化,增加競爭力。

新浪網在新聞報道的基礎上,推出“大漠中的航天城”“探訪女航天員家鄉”“生活中的航天科技”“影視中的神九秘密”四個獨家策劃,而鳳凰網則將重點放在“中國航天員選拔流程、標準”“揭秘宇航員太空生活”“盤點世界女宇航員之最”三個方面。

不論是新浪網的獨家策劃還是鳳凰網的重點呈現,都是對網絡新聞專題核心信息之外周邊信息和輻射信息發掘。這樣的編輯方式構建起完整易懂的知識體系,使非專業受眾能夠更好地接收新聞信息。同時,貼近生活的策劃和挖掘也為整個專題增加了趣味性和人情味。相比之下,人民網全面依托核心信息構建的專題,在權威、專業方面雖然更勝一籌,但對于普通受眾來說卻太過“陽春白雪”,可讀性不強,這可能會影響到新聞專題的傳播效果。

三、受眾:鼓勵參與,交互溝通

交互性是互聯網相較于傳統媒體的突出特性,也是其得以迅速發展的優勢所在。參與感可增加受眾對網絡新聞專題的關注程度,使網絡媒體獲得更好的傳播效果。

在“天宮神九對接”專題報道中,新浪網依托旗下具有強大影響力的新浪微博,推出了“給太空中的劉洋捎句話”“寄向太空的微祝福”等獨家交互板塊,一方面進行議程設置,將已有微博用戶的視線集中到這一新聞事件上,增加了專題的訪問量,一方面又向新聞專題的關注者推送微博產品,吸收了微博的潛在用戶。這樣的營銷方式實現了新聞專題與微博產品的相互宣傳,是很成功的。

相比之下,人民網雖然也做了“微博互動”板塊的嘗試,但人民網微博的用戶數量和影響力遠不能與新浪微博相較,從有限的留言數量與轉發、評論量即可看出其營銷效果的有限。鳳凰網旗下沒有微博等相關互動產品,因此在專題中僅使用傳統的留言板與受眾進行互動,但因新聞信源與策劃水平的局限,互動較人民網更有限。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網絡新聞已經完全走出了過去簡單的“復制+粘貼”的編輯模式,網站與從業者的價值取向越來越多地融入進編輯工作中。網站不再是重復呈現傳統媒體新聞成果的平臺,而借由不斷發展的互聯網技術手段,成為綜合傳統媒體新聞成果、網站自身新聞成果、新聞事件周邊信息及受眾反饋意見信息的綜合性、立體化、交互式新聞平臺,而網絡新聞專題更是網絡新聞領域的集大成者,是網絡新聞競爭的重要手段。重大事件性新聞發生時,各個網站都會對其作出反應,但由于獲取信源機會的相對均等,各商業網站的報道同質化嚴重[3]。而商業網站對新聞網站信息的轉載,也使新聞網站陷入同質化的競爭當中。

網絡新聞專題的同質化給網絡新聞帶來了看似海量的假象,形成了新聞媒體的內耗,削弱了媒體的競爭力[4]。因此避免網絡新聞專題,特別是可預知事件網絡新聞專題的同質化,對網絡媒體的良性、健康發展十分重要。在“天宮神九對接”這一可預知事件網絡新聞專題當中,人民網、新浪網、鳳凰網的制作各有特點。人民網注重信源的豐富和權威,使其專題內容在深度、廣度和權威性上更勝一籌;新浪網注重與受眾的互動,依托微博平臺形成獨家策劃,突出了專題的交互性,實現了專題與微博共贏的成功營銷;鳳凰網注重周邊信息及輻射信息的呈現,使專題在嚴肅、宏大、權威的大氛圍下不失趣味性與人情味,吸引受眾點擊,提升傳播效果。

綜上所述,在可預知事件網絡新聞專題的制作中,單純的技術手段無法避免同質化,信源的權威、獨家、豐富,內容的創意和吸引受眾參與的互動性能夠增強專題的差異化,提升網絡媒體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彭蘭.網絡新聞專題的特點、發展及編輯原則[J].中國編輯,2007(4).

篇(7)

標題的第一個詞非常重要,它在視覺上往往起到先入為主的作用,一般將新聞內容的關鍵詞或新聞所要突出的重點放在標題的開始。網絡新聞標題的字數一般應簡短扼要,山東大學制作的網絡要聞標題一般是19~20字,在視點網頁的新聞標題一般是15~17字。網絡新聞的標題制作要選擇最重要、最具體的事實和觀點入題,有分寸地虛實結合,追求簡明扼要且內容通俗易懂。

總結網絡新聞標題的寫法有:開門見山直入主題式;概括總結、突出重點式,點明目的式、論壇講座式、申明原因式、系列報道式,網上直播式,內容升華式等標題。標題在適當的時候,可使用肩題,網絡新聞的肩題在新聞中如果應用的恰當,有的很有感召力,它在補充說明主題的同時突出了重點。必要時,標題后可加副標題,使標題更明晰、準確。

網絡新聞導語的編寫

目前,許多網絡讀者借助搜索引擎去發現自己需要閱讀的網頁。因此,制作便于檢索的導語非常重要,它可以讓新聞通過搜索引擎實現它的新聞價值。因此,我們制作導語時要主題明確、簡明扼要。

制作新聞導語最好用百余字來簡明扼要地概括整個新聞事件。為此,我們要注意使用能夠引起人們注意的詞匯和簡潔的句式制作導語。如果是長篇的人物專題報道,則要提煉最能反映人物個性的一段文字來制作導語,將其置于文章的最前端。這樣,導語才能真正起到導讀的作用。

網絡新聞內容的編寫

網絡新聞內容的編寫要信息量大且語言精練。網絡新聞內容的編寫應盡量突出新聞要點。網上讀者閱讀新聞的方式主要是掃描式閱讀,要想讓讀者在短時間內清晰、準確地了解新聞的核心內容,在寫作上就要求我們要合理安排新聞要素并用最清晰的文字表述出來。網絡新聞的編寫應做到:突出新聞的關鍵詞;對新聞進行合理的分段;要將最重要的新聞要素放在新聞的開始;要讓盡可能多的新聞要素出現在網頁的第一視覺區域內;要想方設法讓讀者感到你提供的信息對他們有用。總之,網絡新聞內容的編寫,要做到既準確又簡潔,還要突出主要內容。

新聞內容的編寫有一個特例,就是網絡新聞專題的編寫。網絡新聞專題一般是對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深度報道。深度報道的過程分策劃、采訪、制作三個步驟。策劃時,作者就要對整個報道有個清晰的思路。

網絡新聞圖片的拍攝

網絡新聞的圖片與新聞內容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網絡新聞的圖片可以是新聞內容的具體體現,也可以是新聞內容的補充說明。網絡新聞圖片已不再是新聞的陪襯和點綴,而是和新聞文字同樣重要的新聞表現手段,已具備與文字新聞并駕齊驅的地位。在網絡新聞傳播中,新聞圖片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如果現場拍攝回來的圖片不夠理想,可以通過計算機的圖像處理軟件對圖片進行編輯處理,以追求新聞圖片的強大沖擊力和豐富的信息量。

建立與新聞內容相關聯的鏈接

要想使網絡新聞報道有深度,就必需建立與新聞內容相關聯的鏈接。鏈接應把握好分寸,不易太多,但又要層次分明、表述完整。

一般鏈接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做“詳細”鏈接。在處理文字較長的新聞時,應該為它寫一個簡短的概要,放在顯示頁面上,在概要的后面做一個“詳細”鏈接,將新聞全文放上。

另一種是羅列所有相關信息式。這種一般用在會議中有典型發言時,可將發言人的發言稿做相關鏈接。還有做精彩回放時,可將每條精彩信息逐一列出。

參考文獻:

① 明安香:《傳播學學科發展前景的展望》,《現代傳播》,2005年第1期

篇(8)

一、專題策劃的流程

專題策劃的流程我認為是發現選題、匯總資料、填充資料、延展資料、展現獨家。我個人認為,第一點和最后一點最重要,也最能看到一個人或一個媒體的功底。善于發現的眼睛,善于表達自己的獨立的觀點最重要。其它的所謂版面和結構無非是錦上添花,而不是核心,自己的獨特視角和觀點是核心。我們常說編輯也是有觀點,有傾向的,但是關鍵是你的觀點和傾向是站在網民的角度的,因為你的用戶就是網民。我覺得獨特、獨家、以小見大、切入另類,就是好選題。看好的專題是以事件表達觀點的,假如只停留在事件上,那就是垃圾專題。網絡編輯要學會逆向思維,不要總隨著大眾的思路走,要比大眾看得更遠、更深刻。

專題策劃準備

專題策劃如何選題,是關鍵,不能盡早確定主題,就沒辦法進行下面所有工作的進行,當然更談不上資料的收集整理或技術上的設計制作了。選題可以從所負責的網站或頻道主題及延伸開始,也可以從網站或所負責的頻道的統計計數器中開始,也可以從最近發生的與網站或所負責的頻道相關的新聞、娛樂、事件、政策等開始。專題選題一定要具體明確,可操作性,而不是大而廣泛泛而談的去整理收集信息,一定是清晰具體的。所謂“專題”就是在“專”上做文章,做到專一、專注、做精、做細、做深入,進行深度挖掘,這樣才有專題的意義。

二、專題策劃的分類

(一)新聞類專題策劃

針對新聞性質的專題,就是要及時快速,信息全面,對一個新聞點進行全面而精準的制作推出,剛開始可能因為要搶占信息的第一性可以不需要太深入挖掘, 但S著時間或新聞點的推進,此專題一定是可以擴展可以維護可以再操作進行隨時更新的;這一類的專題無需要頁面太精美,也無需要太詳細的規劃整理,就是做出 “信息拼盤”,“大雜燴”就行了,把各方面信息整理起來,做成一個新聞源或者聚合,是最好的方式。這也是新浪等大的新聞類網站常采用的手法。

(二)計數器關鍵詞類專題策劃

此類專題目的就只有一個,不在于專題的內容實質,而在于能達到帶來流量,提升此專題主推的主關鍵詞或者輔助延伸關鍵詞的搜索引擎結果頁的排名,進而提高訪問量,也就是編輯人員常考核的流量標準,為了把自己所負責的頻道或欄目有更高的流量,不得不做很多信息的更新,但由于信息的更新不如專題制作的權重 更高,因而產生了計數器關鍵詞專題策劃制作。這類專題重要優化推廣,重要針對某一個關鍵詞做深入做專做到小而精,就是圍繞一個關鍵詞相關的信息聚合,讓瀏覽者或搜索引擎都喜歡這個專題,因為有內容可看,自然流量提高就不是問題了。

(三)事件類專題策劃

圍繞一個熱門事件進行做專題,這個和新聞類專題比較相似,但又有不同。新聞類專題突出一個“快”,而事件類專題突出“事”,是圍繞這個事件的來籠去脈、前因后果等談清楚,以更豐富的圖片,文章信息,甚至更多的視頻來輔助。為了突出專題的水平,有時需要更多方面的訪談訪問觀點等;從不同的角度出發來談事件,而專題制作人,只是從另一個或者局外人來看來制作,不攙雜任何個人主觀色彩。讓瀏覽者或網民來評判來審視此事件。

(四)政策類專題策劃制作

這個就比較好做一些,比較嚴肅認真,把一個政策介紹清楚,有時需要多方的解讀,比如政府機構的解讀,比如受益人的解讀感受訪問視頻圖文等;再根據需要配以相關連政策的信息。

(五)游戲娛樂類專題策劃

篇(9)

還有一次,聽到其他記者談起,有好幾個委員特地跑到他們報社去,找編輯談希望恢復強制婚檢的問題。委員們是如此期盼自己的聲音能被媒體傳達出去,而我們這些記者又身負著委員們多么深厚的盼望。

在與委員們的接觸中,常常有人要與我對某個社會現象進行探討。這時候每每汗顏,比較于委員們的真知灼見,我的理解是多么膚淺。如果自己都不明白,怎么可能寫得明白?所以采訪前,我總是暗自提醒自己:案頭的工作還要繼續加強。

記者是橋梁,是連接事實與公眾之間的通道天使;媒體是黨、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是傳遞各種信息的工具。記者除了要有鮮明的政治立場、高度的黨性原則、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以及精益求精的技術水平外,還要有一種視新聞工作為神圣使命的責任意識。聽著委員們的小組討論,我深深地恨自己時間太少,無法把委員們的意見都整理成稿件,讓更多委員的聲音被大家所注意、重視。也同時深深地為自己以前的幼稚而慚愧。

今年“兩會”的報道,不僅讓我提高了采訪技巧,鍛煉了寫作水平,而且更重要的是,我認識到了一名記者的責任。

(吳冠蘭/人民網記者)

網絡專題運作及成本

吳 d

網絡專題糅合了各種網絡表現形式,優于普通表現形式的特性是顯而易見的,但跟其他網絡媒體運營項目一樣, 網絡專題也面臨著一些現實的問題。

盡管很多網絡媒體設置了專門的專題部用于運營網絡專題,但專題制作團隊仍不可避免地常常需要跨部門運轉。對各類專題的選題,要有一個統一的協調,采取平等協商探討的方式來引導每一個人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包括對選題本身的充分討論,對頁面組織的謀劃,共同積極地解決問題、完成工作任務。

而在常規管理上,各小類專題責任編輯在做專題的同時,必須將專題的基本構思用郵件反饋給專題主編。專題主編要負責專題的整體把握、選題的調配、各小類專題的把關督促等,專題牽頭人則對這些專題是否恰當、選題是否互相沖突做出反饋意見,及時對各小專題的選題進行調配。

專題團隊之間要增進了解,做到互相熱情相待、坦誠討論問題,設法組織一些比較有意義的集體活動,以加強團隊的日常交流和相互的深入了解,工作中也形成了互相支持的良好態勢,整個部門也初步成為一個有凝聚力的工作團體,能有效率地完成公司分配的任務。

同樣,網頁設計、美工和程序員也要專門配合專題制作的進度,至少要付出多出通常其他工作任務的工作量。這種跨部門的大規模資源調配,是網絡專題的需要,同時也幫助網絡專題打造成超越其他網絡表現形式的精品。

當然,建立客觀的專題評價機制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采用“第一反應時間+內容評判+點擊數”的指標,即選題、切入點的把握,專題推出時間,專題后續產生的影響三個方面。通過評價機制,可以發現專題在運作過程當中出現的問題,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專題運作要有相應的配套措施激勵,要有嚴格的專題獎懲制度,專題的評價與制作人的浮動工資部分相掛鉤。

一個突出的問題是,網絡專題和其他媒體的專題欄目一樣,它所面對的受眾勢必是分眾而非大眾。因此,專題部門除了對專題本身題材的專業把握之外,還應對受眾情況做出更多的關注,這恰恰是目前網絡媒體從業者最為缺乏的。從目前專題形式來看,各大網站在拼形式,拼頁面上花費了相當大的功夫,有些甚至是美工全線上陣。問題是,沒有好的內容支撐的專題,將只是沒有瓤的一層皮,終究會失去更多的受眾。

而數量與質量,摘編與原創,總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有些網站專題數量很多,熱點反應速度很快,但摘編水分很大。門戶網站相當一部分專題,就屬于此類,而有些網站專題質量卻很高,選題原創,文字原創,完全不亞于報刊雜志,但反應速度卻比較慢一些。

再加上績效考核跟不上,沒有全面、可行、有效的考評體系,更加大了專題制作部門的困惑。比較可行的辦法是,摘編成份較多的專題,需要就熱點迅速作出反應的事件,交由新聞部門來完成,而對于需要深度挖掘的評論性質的專題,由專題部門擔綱。

另一方面,在網絡媒體日趨功利的今天,消耗大量資源制作而成的網絡專題,勢必要回答投入產出比的問題。目前,多數網絡媒體已經開始對成本核算比較在意,開始對這部分支出做產出量化的考核,而首先遭遇的必然是耗費巨大的網絡專題。網絡專題的這些成本往往還散布于不同的業務部門,這就使得成本核算問題更為復雜。最可行的解決方式,是通過專題來解決自身的成本問題。

(吳d/和訊網新聞部)

如何推廣網絡新聞

欒春暉

通過對流量的分析可以看出,各大新聞網站有很大一部分的訪問量是來自搜索引擎,網民通過搜索引擎而訪問到新聞網站內容的現象非常普遍,因此作為一名網絡編輯。就需要努力使自己編輯的新聞排到搜索引擎的靠前位置,利用搜索引擎推廣網絡新聞。

關鍵詞是網民通過搜索引擎查找新聞信息的鑰匙,對于google等搜索引擎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只有通過關鍵詞搜索引擎才可以找到信息,充實自己的數據庫,而網民只有通過搜索關鍵詞才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內容。因此新聞網站需要在頁面上(包括首頁概覽和細覽頁面)盡可能多的出現能夠概括本頁面內容的準確規范的關鍵詞,并且盡量增加關鍵詞的出現頻率,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主要的方法。

利用網頁HTML語言的基本特征。HTML擁有標題“title”和內容標簽“content”兩個屬性,不僅只是google,大多數的搜索引擎都很關注這兩個屬性,并通過這兩個屬性中的“標題關鍵詞”和“內容說明”來搜索網頁,因此就需要用盡量準確并且全面的關鍵詞來描述你的網頁,并且增加其詞語的出現頻率。比如一個體育網站的首頁標題就可以使用“體育新聞”“意甲”,“NBA”“足彩”等關鍵詞,而內容則可以選擇“英超”,“現場直播”,“體育明星”等這樣的關鍵詞。

另外針對關鍵詞,HTML語言支持將文字加粗,這樣,google等搜索引擎認為這些關鍵詞更加重要,因此將會更加關注。

關鍵詞的選取要遵循準確通用簡潔的原則,比如一個體育網站的首頁上要選擇合適的關鍵詞,“體育新聞”就比“體育頻道”更通用,使用頻率更高。而“體育運動新聞”就沒有“體育新聞”簡潔。而增加關鍵詞的出現頻率的方法要自然,不能用一味的低級的重復,這樣搜索引擎會排斥。

篇(10)

目前網絡新聞專題暫無公認的分類標準,具體的分類標準只能依各網絡媒體的定位而言。而目前比較合理的標準按照專題的來源和生存周期劃分,可以分為事件型專題、主題型專題、挖掘型專題、資訊型專題四類。①

騰訊的《今日話題》屬于挖掘類專題。挖掘類專題是技術含量最高的網絡新聞專題,也是未來網絡新聞專題發展的總體趨向。②該類專題重在策劃、注重研究,其編輯思路、欄目構架等諸多因素都是編輯根據整體內容,整合了所擁有的新聞資源后做出的,也就是說其每個部分都有編輯二度開發的成果,對新聞資源的“整合”和“再加工”是該類專題制作的核心,而提煉獨家觀點也成為該類專題的一個難點。

優秀的挖掘類專題,其核心競爭力在編輯的策劃能力上,而又突出表現為欄目的架構、網頁的構思、觀點和資源的整合加工。趙啟正在《中國網絡新聞發展現狀和趨勢》一文中指出,③優秀的新聞專題可以具備“新聞的快、研究報告的深、百科書的全,圖文并茂、聲像結合”。

《今日話題》的網頁構思

1.層層推介:直達欄目有捷徑

在網絡上,頻道名稱、欄目名稱、標題等重要導航路牌都要用最直接、最簡單、指向最明確的詞語,以避免歧義和含糊。騰訊網的《今日話題》專欄在騰訊主站的首頁和各個分站的首頁都有推介條。根據從左至右的閱讀習慣,騰訊網首頁導航條新聞位居第一的位置,足見騰訊網站編輯對騰訊新聞中心的看重程度。相比之下,搜狐的新聞專題欄目雖然質量也較高,但在首頁的推介力度較小,不易被讀者發現。

2.頁面位置:視覺中心占先機

《今日話題》欄目位于騰訊網首頁面積最大的中間欄,并且以較大幅的圖片搶占讀者的眼球,在子分類的騰訊新聞中心,《今日話題》也位于頁面左側,占盡讀者閱讀的先機。

3.版式設計:兼顧簡潔與美觀

《今日話題》最初采用的是非均分的豎二欄版式,這種版式結構在專題頁面上運用較多,但《今日話題》并非一成不變,而是在頁面的上下部分錯開,兼顧了頁面的簡潔與美觀。

此外,《今日話題》采用了類似報頭的做法,將其編輯方針“關注大家的關注”載于欄目頁頭,并打出“騰訊QQ出品”,運用固定的logo和口號強化欄目的品牌。

2009年6月,騰訊對《今日話題》大膽改版,采用豎式三列的版式結構,每個專題都有獨特的提要題,豎三欄版式在國際上比較流行,BBC網站和日本的“共同網”中文版網頁都采用這種結構。人民網、新華網等風格比較穩重的門戶網站也采用豎三欄編排,豎三欄版式頁面屏數往往較少,新聞分欄也較少,標題簡潔明快。采取跨欄的形式與圖片相結合,專題內容清晰明了。專題的主要內容占據面積較大的中間欄,而左右兩欄則用于相關背景的鏈接、觀點PK區和月度熱門話題榜。

4.色彩:顏色詮釋理性

不同的顏色對人有不同的情感牽引力,色彩可以在美學角度契合和體現網站的編輯風格。暖色系的橙色代表的是熱情、活力、輕松,與之相對,冷色系的深藍色則代表了客觀、冷靜,而《今日話題》的欄目頁頭運用的正是這種顏色。

《今日話題》的內容風格

1.題材寬泛,不拘一格

題材的選擇與網站本身的定位有著密切的關系。騰訊《今日話題》志在“聚焦”,這是與其編輯原則“關注大家的關注”一脈相承的。《今日話題》的選題來源非常寬泛,社會潮流、時尚文化、突發事件不一而足。為貼合“今日”二字,在選題上注重對時事和熱點問題的深度報道和縱深思考,其中不少選題發端于網民的BBS和互動社區,如“網癮究竟是不是精神病”、“楊佳案”都成為《今日話題》探討的話題。這種發端于網絡的新聞選題,也強有力地保證了高人氣和互動的積極性。

2.新聞價值觀:網絡清流

在網絡新聞呈現出泛娛樂化和低俗之風時,騰訊以旗幟鮮明的新聞價值觀博得了網友好評。一方面,騰訊追求新聞的快捷和信息的全面;追求特色,注重議題的設置和新聞策劃,主張觀點的展示和碰撞;另一方面,騰訊秉承了理性的價值判斷,不流于淺易的敘述,而加強了觀點的引導和輸出,著重挖掘新聞事件背后的深層次意義,與不少網站為了吸引點擊率而迎合“網絡憤青”的做法截然不同,被媒體稱為一股“網絡清流”,形成了“有良知”的形象。④如2008年四川遭遇汶川地震后,企業家和個人紛紛慷慨解囊,此時吼出“我不捐款”的個別人受到大眾的口誅筆伐,《今日話題》于2008年6月13日及時推出專題《我為什么沒捐款》,將平常老百姓及80后作家韓寒為何不捐款的原因一一集納,同時打出了“捐款不是征兵”、“不攀比、不強制”、“愿意捐、可不愿意盲捐”等一系列觀點。通過編輯的巧妙編排,賑災捐款的用途透明化等更有意義的議題得以凸顯,而對“捐與不捐”孰是孰非的爭吵則被巧妙地引開了。又如在中法關系陷入低谷時,《今日話題》又號召大家要“冷靜看待中法關系”,懂得“愛國的藝術”。

3.結構

《今日話題》包括幾個固定的組成部分:導語、網絡調查、騰訊網友點評、結語。此外,根據不同的話題,往往配有漫畫形式的新聞和相關視頻的穿插。在觀點的集納上,編輯充分利用了網絡的優勢,既有“名人觀點”也有“舌戰網友”,形成了多方觀點的碰撞。此外,通過編輯,將代表性觀點集結成小標題,一方面可以起到很好的導讀作用,另一方面,編輯的立場也“幻化于無形之中”,巧妙引導受眾完成議程設置。

比如,在《與楊佳有關的十個詞》這一期專題中,編輯用了“論人”、“論心”、“論事”作為分題,最后在結語中直指對暴力的歌頌是一種“偽民意”,讓大家在習慣與“公家”對立的時候回到道德層面的思考。2009年6月,《今日話題》改版,在頁面左側新增了“今日熱詞”、“一周熱點話題”、“月度話題榜”等欄目,方便網友了解最新和近期的熱點話題。同時增加了觀點PK區,通過參與,網友既可以表達自己的觀點,又可以非常直觀地了解他人看待問題的態度,充分調動了網友持續關注欄目的積極性。

此外,頁面上還增加了相關視頻和博客推薦的比重,欄目的頁頭也更具品牌意識,將“用常識解讀新聞”的欄目理念用特殊字體標出,欄目風格突出,品牌感更強。

注釋:

①②張宇:《門戶網站新聞專題報道研究》,暨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4月

③趙啟正:《中國網絡新聞發展現狀和趨勢》,《新聞戰線》,2000年第2期

④《南方都市報――2008年度網絡致敬專題》,2008年12月28日

參考文獻:

①彭蘭:《網絡新聞編輯教程》[M],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5月版

②朱寶奇:《網絡新聞專題探析》[J],《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3月

③蔣曉麗:《網絡新聞編輯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④董天策主編:《網絡新聞傳播學》[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上一篇: 土建工程類別劃分標準 下一篇: 園林工程建設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网址 | 亚洲欧洲日本午夜一级精品 | 视频在线观看日本欧美 |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一区二区 |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国产综合 | 亚洲一区二区国产精品无l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五月天宝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