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7 16:06:5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生態安全的重要性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安全通常是指主體存在的一種不受威脅、沒有危險、不出事故的狀態。是人類最根本的基本需要。長期以來,人們只關心軍事安全和政治安全,近些年來,人們開始關心經濟安全,目前,在人類面臨的全球各種安全問題日益突出、規模不斷擴大的嚴峻形勢下,生態安全的概念得以產生,并迅速發展、擴大,形成了包括環境安全、生物安全等在內的初步的生態安全科學體系。所謂生態安全,是指一個區域生存和發展所需的生態環境處于不受或少受破壞與威脅的狀態,即自然生態環境能滿足人類和群落的持續生存與發展需求,而不損害自然生態環境的潛力。
生態安全的重要性表現在以下方面:(1)影響層面的廣泛性。一旦一個國家的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失去生存條件的是整個國家和民族。(2)生態危機后果的嚴重性。生態過程一旦超過“臨界值”就不可逆,資源枯竭、環境退化造成的生態危機,通常很難在一代人或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手里挽回。(3)生態效應的“代際”轉移性。生態環境的破壞不但影響到目前的這一代,而且還會影響到后代人。(4)生態安全與民眾聯系的廣泛性。環境污染會對民眾身體健康造成很大不利影響,而資源短缺會妨礙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這些都會引發民眾的不滿,嚴重的甚至導致國家動蕩。
2 城鎮化進程中對生態安全評價與監控的重要性
城鎮化使資源配置更合理、集約,優化空間布局,推動了經濟的發展、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另一方面,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推進,工業化不斷發展,會造成對自然環境和生態環境的過度開發,生活廢物與工業污染對環境造成嚴重破壞,超采地下水導致地面沉降。還有,城鎮規劃會造成植被破壞、生物多樣性減少,以上種種最終導致生態日益惡化,生態安全問題愈來愈嚴峻。因此,要使城鎮化順利推進,就要處理好城鎮化與生態安全的矛盾,應把生態保護和環境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的位置。方法之一就是做好城鎮化進程中生態評估與監控。通過生態安全評估,幫助管理部門了解城鎮化活動對當地生態的影響,并預測未來生態變化的可能性,從而有利于有關決策的制定,因此建立生態安全評估監測體系,是提高城鎮化質量的重要保障。
3 城鎮化生態安全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3.1 生態安全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原則
3.1.1 導向性原則
指標體系要體現與生態系統安全總體戰略目標一致的策略,且對實現目標有導向作用。生態安全評價的目的在于其結果可為城鎮化生態監控提供合理的科學依據,從而規范和引導城鎮化發展的過程和方向。
3.1.2 可測性原則
確立的指標必須是能夠通過觀察、測試、評議等方式得出明確結論的定性或定量指標。
3.1.3 系統性原則
生態環境是一個受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系統,因此指標體系應綜合地反映生態環境系統中各子系統、各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強度和方向等各方面的內容,評價時應綜合平衡各要素,考慮周全、統籌兼顧,通過多參數、多標準、多尺度分析、衡量,從整體的聯系出發,注重多因素的綜合性分析。
3.1.4 客觀性原則
指標體系既能較客觀和真實地反映生態系統安全的內涵,又能較好地量度生態系統安全主要目標實現的程度。指標體系過大或過小都不利于做出正確的評價。
3.2 城鎮化進程中生態安全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就當前來說,城鎮化過程主要對從以下方面對生態安全產生負面影響:
3.2.1 城鎮化對水資源的影響
水資源包括地下水資源和地表水資源。由于城鎮建設規模的急劇擴張,使得城鎮的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速度難以跟上城鎮發展的需要。到現在,一些城鎮尚無系統排污管渠和集中污水處理廠,對水資源的污染主要來源于工業廢水及生活污水的排放。根據全國環境統計公報, 2012年全國廢水排放總量684.8億噸。其中,工業廢水排放量221.6億噸,占廢水排放總量的32.3%,城鎮生活污水排放量462.7億噸,占廢水排放總量的67.6%;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廢水排放量0.5億噸,僅占廢水排放總量的0.1%。
3.2.2 城鎮化對土壤資源的影響
土壤環境污染主要是指土壤中含有的有機廢棄物或含毒廢棄物過多,影響或超過了土壤的自凈能力,從而引起土壤正常功能的變化,最終影響植物的正常生長和發育。城鎮化進程中,工業固體廢物、建筑垃圾、生活污染物等的任意堆放,都會導致土壤受到污染。據2012年安徽省統計年鑒中統計數據,皖北六市中,除宿州市外,其余五市工業固體廢物處置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3.87%)其中,淮北:0.78%,亳州:0.15%,蚌埠:0,阜陽:0.03%,淮南:9.66%。
從全國范圍來看,環保部和國土資源部不久前聯合 《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結果顯示全國土壤總的超標率為16.1%,其中輕微、輕度、中度和重度污染點位比例分別為11.2%、2.3%、1.5%和1.1%。污染類型以無機型為主,有機型次之,復合型污染比重較小,無機污染物超標點位數占全部超標點位的82.8%。其中,耕地土壤的點位超標率為19.4%,其中輕微、輕度、中度和重度污染點位比例分別為13.7%、2.8%、1.8%和1.1%,主要污染物為鎘、鎳、銅、砷、汞、鉛、滴滴涕和多環芳烴。
3.2.3 城鎮化對大氣的影響
城鎮化導致的工業廢氣排放量的大幅上升嚴重威脅著空氣質量,并且近年來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快速推進,居民采暖、建筑施工、汽車尾氣等排放出的氣體也在大量增加,使得近年來許多城市空氣質量逐年下降。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網站2013年1月12日21時更新的數據,全國74個被監測城市中,PM2.5值超過300者竟達33個之多,其中首都北京PM2.5濃度高達786微克/立方米,石家莊更高達960微克/立方米。按照WHO的指標,PM2.5值低于250微克/立方米是可接受的空氣質量,超過300已是重度污染,超過500則會對戶外活動者的健康構成損害,由此可見,在中國最繁華的東部城市,空氣質量的惡化已到了何等嚴重的程度。
3.2.4 城鎮化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在城市化進程中,要進行大規模的開發建設,如房地產開發、公路、鐵路、機場、港口、供水、排水、供電、通訊、興修水利、水電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工礦企業、鄉鎮企業建設等。在這些建設活動中,地貌植被將遭受到大面積的毀壞,導致生物多樣性減少。
生態安全及生態功能是多種多樣的,一般不可能對所有的功能變化都作出定量評價,因而應根據主要功能的分析和篩選,有選擇地評價。根據區域環境特點、敏感環境、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對生態安全及功能的要求、主要限制因子和主要的生態問題進行篩選,因此,基于以上分析,城鎮化進程中的生態安全評價評價指標體系應以水資源、土壤資源、大氣、生物多樣性等作為評價因素
4 生態安全的評價方法
當前對態安全的評價方法有很多種,例如多因素模糊綜合評價法、綜合指數分析法、層次分析法、GIS(地理信息系統)、主成分分析法等,不一而足。筆者認為,由于生態安全變化時空規律具有模糊性,為全面、合理地評判生態安全現狀及發展趨勢,采取多因素模糊綜合評價更具有科學性。
模糊綜合評價是對受多種因素影響的事物做出全面評價的一種十分有效的多因素決策方法,其特點是評價結果不是絕對地肯定或否定,而是以一個模糊集合來表示。選取有代表性的生態因素(空氣、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生物多樣性等)作為評價因素集,確立各因素的評價因子,通過綜合各單因素中各因子的評價結果,得出單因素的模糊矩陣,根據模糊矩陣和各因子權重進行單生態安全因素綜合評價。綜合生態安全各單因素評價結果得到總體環境模糊矩陣,根據模糊矩陣和各環境因素權重進行總體生態安全綜合評價。
5 完善城鎮化生態安全評價及監控機制的措施和建議
5.1 地方政府應重視城鎮化生態安全評價
近年來,城鎮化成為地區經濟發展的催化劑,成為解決就業、實現市場擴展、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要舉措。一些地方政府在推進城鎮化過程中,重經濟輕環境,在招商引資中降低環保門檻,違法違規審批嚴重污染環境的項目,有的地方政府置國家環保法律法規不顧,出臺土政策,阻礙正常環保執法,導致環保部門無法正常履行監管職能,更談不上開展生態安全評價工作了。
5.2 加強監測能力建設
當前各地區環境監測能力均有了較大提高,但仍存在二級站人員編制、監測用房不足,三級站人員結構不達標,部分市(縣)基本儀器配置不夠的現象。根據2012年全國環境統計公報,全國各級環保系統實有人數205334人,其中,各級環境監察人員不足7萬人,而全國產生污染物的工業企業己超過百萬家。就安徽省來說,據2012年統計數據,安徽全省共有環保機構450個,環保人員為5816人,其中環境監測人員僅有2070人。據統計,全國只有1/3的縣設有環境保護局,有近10%的縣尚無環境保護機構,每個縣級環境保護局不足9人,每個縣級環境保護監測站不足11人,每個縣級環境保護監理站不足7人,每個縣環境保護儀器設備總價值不足3.3萬元,特別是在廣大小城鎮一級基本上沒有環境保護機構,很多污染嚴重的鄉鎮也沒有環境保護機構,甚至相當數量污染嚴重的鄉鎮沒有一個環境保護人員。
5.3 在環境監測中貫徹優先監測原則
監測項目受人力、物力、財力的限制,不可能將所有的監測項目都加以測定,只能是對那些優先監測污染物加以監測。所謂優先監測物主要是指以下污染物:①標準中要求控制、在環境中難以降解的污染物;②危害大、毒性大、影響范圍廣的污染物;③出現頻率高的污染物。
5.4 加強生態承載力的預斷評價
一、公眾參與的內涵及形式
“公眾參與”(Public Participation)從社會學角度講,是指社會群眾、社會組織、單位或個人作為主體,在其權利義務范圍內有目的的社會行動。我國開展公眾參與的歷史雖然不長,但近年來國家和地方各級相關管理部門對公眾參與已越來越重視,相繼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鼓勵公眾積極參與與環境安全有關的各種活動。公眾的范圍包括普通群眾、非政府組織和民間團體。除政府的行政行為和企業的環境安全責任行為以外,其他所有環境安全行為均可認為是公眾參與行為。公眾參與環境安全的形式主要有2種:(1) 加強自身修養,規范自身行為,自覺地將環境安全思想貫徹到日常生活中去;(2) 影響和督促他人加強環境安全的行為和意識。
二、什么是環境安全
1.環境安全的概念和含義:國際上,自然技術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對環境安全有各種不同的理解和定義,見之于法律和政策文件的環境安全,主要有兩種。一是 environmental safety;二是environmental security。這兩者在英文中既有聯系,也有很大的差別。下面著重介紹三種環境安全概念。
第一種安全(safety),主要是對人體健康(或衛生,health)和生產技術活動而言,主要指對人的健康沒有危險、危害、損害、麻煩、干擾等有害影響,常見的有生產安全、勞動安全、衛生(健康)安全、安全生產、安全使用、安全技術、安全標準、安全產品、安全設施等,這類安全問題簡稱為生產技術性的安全問題。第二種安全(security),主要是對人為暴力活動、軍事活動、間諜活動、外交活動等社會性、政治性活動以及社會治安與國際和平而言,主要指對國際和平、國家主權、國家治安和社會管理秩序沒有危險、危害、損害、麻煩、干擾等有害影響,常見的有社會安全、國家安全、國際安全等,這類安全問題簡稱為社會政治性的安全問題。第三種安全,即兼顧上述兩種安全的綜合性安全或廣義的安全。廣義的環境安全是指人類和國家賴以生存發展的環境處于一種不受環境污染和破壞的安全狀態,或者說國家和世界處于一種不受環境污染和環境破壞和危害的良好狀態。事實上,技術性的安全概念和政治性的安全概念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它們都是基于環境問題的安全,都以環境資源作為介質或都直接指向地球環境和大自然,因而很難將這兩者截然分開。例如,根據美國的《環境安全規劃》,環境安全(Security)包括污染預防、技術、安全(safety)和職業衛生、自然保育(conservation)、符合法律、凈化、爆炸安全(safety)以及害蟲管理等8個主要因素。因此,在研究社會政治性的國家環境安全問題時,往往離不開生產技術性的環境安全問題,生產技術性的環境安全是基礎,社會政治性的環境安全是前者的進一步發展和綜合,后者是前者嚴重化到一定程度時所產生的必然結果,后者包括前者。
2.環境安全的內容定義:環境安全最根本的內容是國家對關鍵資源的支配和控制的方式、手段和途徑。是指主權國家在一定的歷史階段,著眼于國家環境權益目標,采取各種措施保障環境狀況和環境利益不受外部和內部的威脅而保持穩定、均衡和持續發展的一種狀態,能夠對國家的穩定和發展,國民的生存繁衍和富裕起到維持和促進的作用,預防和應對可能出現的危機、沖突或戰爭,而不產生危害和負面影響。國家環境安全具體表現為環境的各要素保持完整和完備,國家環境主權獨立,國家支柱產業競爭力增強,資源、能源供應得到有效保障,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能夠經受國內外動蕩的沖擊。國家環境安全具體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①控制的主題是誰;②什么是關鍵的資源;③控制的范圍和程度。按照其包括的內容可分為國家生態安全、國家環境權益安全和國家環保產業安全。其中生態安全是國家環境安全的中心,環境權益安全是國家環境安全的基礎環節,而環保產業安全是國家環境安全的經濟內容。
1 引言
生態安全對于國家、地區的經濟發展和未來的資源合理利用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認識和了解生態安全的狀況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自生態安全的概念提出以來,已經被應用到區域土地、農業、濕地、自然保護區、城市等方面,研究內容主要集中在生態安全的評述與生態安全的評價等方面。而生態安全評價是生態安全的核心,有效的生態安全評價能夠及時提出減少不利影響或改善環境質量的對策、措施,從而避免嚴重的環境與經濟發展問題,保護地球和區域環境。目前,生態安全評價的理論與方法得到了很好的發展,評價對象廣泛,但涉及林業生態安全評價的學者不多,因此對生態安全評價及林業生態安全評價的文獻進行歸納,以期對林業生態安全評價的方法、理論方面起到借鑒作用。
2 林業生態安全相關定義
2.1 生態安全的內涵
生態安全是國家乃至人類安全的重要內容,它是支持社會、經濟、自然發展的生態與環境的安全狀態,包括土地、森林、濕地、水、大氣和生物物種等方面的生態安全。但一個國家或地區所處的自然生態壞境狀況能夠支撐其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時,其生態就是安全的,反之,則是不安全的[1]。
生態安全概念最早由L.R.Brown于1977年提出[2]。對于生態安全的定義,大體可分為廣義狹義兩種:廣義上,它包括自然生態安全、經濟生態安全和社會生態安全;狹義指自然和半自然生態系統的安全,即生態系統完整性和健康的整體水映[3]。
2.2 生態安全評價
生態安全評價(Ecological Security Assessment,ESA)是生態安全的核心,是對生態系統完整性以及各種風險下維持其健康的可持續能力的識別與判斷研究[4]。不同學者開始將生態安全應用于某一領域或地區進行生態安全現狀分析。生態安全評價開始成為了國內外學者研究的又一熱點。
3 生態安全評價研究綜述
3.1 主要研究對象
由于生態安全包含對象的層次廣,范圍大,包含旅游城市,濕地,城市,土地,草原,水環境等[4-9]。其中,對城市的生態安全評價最多,有從評價方法角度切入,比如趙維良等人[6]以上海為例,從一定時間尺度上評價了城市生態安全狀況,探求了影響城市生態安全的關鍵要素。有從區域角度研究,比如王振祥等人對安徽秦淮地區經濟、社會、壞境等特點,提出社會經濟作為模型組成部分的區域生態安全綜合評價模型及指標體系。
3.2 主要研究模型
3.2.1 P-S-R模型
P-S-R模型即“壓力-狀態-響應”(Press-State-Response)該模型體現了人類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關系,在模型中,某一類問題可以由3個不同類型但又相互聯系的指標來表達:P(Press)壓力指標反映人類活動給系統造成的負荷,S(State)狀態指標表征環境質量,自然資源與生態系統的狀況,R(Response)響應指標表示人類面臨環境問題時所采取的對策與措施。這種模型是目前國內外生態安全評價中最為常見的,主要應用于三個方面:
⑴生態安全評價指標體系:郭數紅等人[10]通過P-S-R模型建立福建山仔水庫生態安全評價的指標體系。
⑵區域生態安全評價:主要表現為構建城市生態安全評價指標體系和綜合評價模型,并針對不同城市進行生態安全評價或者根據壓力態P-S-R模型選取指標,再進行指標維度的權重設定,得出城市的生態安全指數值。比如曾翠萍,邱慧珍[11]等人基于PSR模型建立生態安全評價體系,采用層次分析法(AHP)和綜合指數法對其生態安全進行評價,得出結論慶陽市的生態安全度處于危險,各縣生態安全狀況不平衡。
⑶生態環境評價:分析存在的生態問題,對其危險性,敏感性以及環境質量進行研究。如李春暉等人[12]對衡水湖流域生態安全系統健康評價,包括功能評價,穩定性和持續性評價。
3.2.2 D-P-S-I-R模型
D-P-S-I-R模型,在P-S-R模型中增添了D(Drive)人類的經濟活動和自然災變驅動力和I狀態的改變對人類或生態系統產生影響(Influence)。D-P-S-I-R模型能夠彌補P-S-R模型的缺陷,表達清晰的邏輯關系,同時為我們提供了解決方案,因此DPSIR模型得到眾多學者的偏愛。如今,D-P-S-I-R模型在水資源,城市生態安全,土地安全方面都有應用。如邵超峰,鞭美庭[13]選取能夠反映區域驅動力、壓力、狀態、影響和響應的32個指標構建評價指標體系,對天津濱海新區生態環境安全狀態進行了評估。
3.2.3 其他模型
除了上述模型,左偉[14]提出了D-PSR模型即驅動力(Driving Force)-PSR模型,該模型添設了生態環境驅動力,使壓力類指標含義更廣泛、中性化,而且首次引入了生態環境服務功能,取代了簡單的生態支持作用。王耕[15]等提出的狀態-隱患-響應(S-D-R)是生態機理框架,可以反應出生態安全的動態變化及Corvalan提出的D-P-S-E-E-A模型(驅動力-壓力-狀態-暴露-影響-響應)模型等。
3.3 主要評價方法
生態安全評價方法方面,代表性的的方法是基于P-S-R數學模型的層次分析法,綜合指數法,灰色關聯法,主成分投影法。模糊綜合法近年來也有不少學者運用。此外,生態足跡法和景觀生態模型法以及數字地面模型也是學者偏愛的評價方法。國外學者用的頗多的是暴露-響應概念性框架模式。
3.3.1 基于P-S-R數學模型的代表性方法
⑴層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簡稱AHP)將與決策總是有關的元素分解成目標、準則、方案等層次,在此基礎之上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決策方法。
⑵綜合指數法:指在確定一套合理的經濟效益指標體系的基礎上,對各項經濟效益指標個體指數加權平均,計算出經濟效益綜合值,用以綜合評價經濟效益的一種方法。如Peiliang[16]等人構建了基于P-S-R模型北京的生態安全評價指標體系,采用綜合指數法評價北京的生態安全狀況,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⑶灰色關聯法:對各子系統進行灰色關聯度分析,通過一定的方法,尋求系統中各子系統(或因素)之間的數值關系。因此,灰色關聯度分析為一個系統發展變化態勢提供了量化的度量,非常適合動態歷程分析。如張鳳太等人[17]在重慶市的生態安全評價中應用指標值與理想值差值來計算關聯度,使分散的信息綜合,從而比較其生態安全狀況。
⑷主成分投影法:該方法是在對指標值進行無量綱化和適當加權處理的基礎上,通過正交變換將原有的指標轉換為彼此正交的綜合指標,消除指標間的信息重疊問題,并利用各主成分設計一個理想決策變量,以各被評價對象相應的決策向量在該理想決策向量方向上的投影作為一維的綜合評價指標。
3.3.2 生態足跡模型
是近年評價生態系統持續性及安全性的一種簡單可行的方法。但由于過于簡單化與靜態化的缺陷,在生態安全定量評估中還未得到廣泛的運用。如XiaoBingli等人[18]針對內蒙古草原的生態安全,開發了一個于生態足跡的概念消費的足跡壓力指數(CFPI)和生產足跡壓力指數(PFPI),并制定了生態足跡貢獻指數(EFCI),結果表明內蒙古草原自2005年處于嚴重危險。
3.3.3 景觀生態模型
ZhaoLing[19]基于景觀格局指數,通過破碎,隔離性和顯性指標構造,土壤侵蝕指數,利用GIS和RS方法在沅水流域的生態安全特性進行了分析。張繼權等人[20]對白山市土地覆被進行景觀分類,借助Fragstats分析景觀指數,提取重要的生態安全評價指標,對白山市所轄各區縣進行生態安全綜合評價。
3.3.4 其他方法
數字地面模型法,能將區域各因素系統化,構成完整的分析體系來進行區域生態環境系統安全的綜合評價。暴露-響應概念性框架模式,是國外區域生態安全評價研究最為常用的方法,不僅可以直接獲得區域生態安全狀況,還可以輸出相應的生態風險管理與安全維護策略。
3.4 評價標準
評價標準的設定,是要構建一套衡量生態環境質量的定量參考體系,它決定著人們對區域生態環境狀況的認識和價值取向[21],體現生態建設與環境開發項目生態、安全的影響程度和保護的要求程度[22]。目前國內外尚無統一的生態安全評價標準,目前最為常用的方法結合其他方法,采用等級劃分[23]。頗為學者喜愛的是基于數學模型的方法,而確定等級最主要的就是確定權重,運用定性與定量綜合集成方法來確定權重,即采用AHP法、結合專家咨詢,確定項目層、因素層、指標層各指標的權重[24]。還有熵權法確定評價指標權重[8][10][19],復相關系數法對指標賦權[25]等方法。
4 林業與生態
4.1 林業生態內涵
林業生態安全的內涵應當包括以下3個方面:1、森林生態安全,是指森林生態系統自身的健康性、完整性和可持續性;2、林業產業生態安全,是森林生態系統的安全性對林業產業系統的威脅或保障的安全程度的林業生態3、產業共生關系安全,是指森林生態系統與林業產業系統相互作用關系的安全性。
4.2 林業生態的研究綜述
對林業生態的研究,國內基本集中在:(1)針對林業的健康狀況,對林業及相關領域發展提出對策,如陳繼紅[26]針對目前城市生態環境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發揮林業主體作用的林業發展對策和建議。(2)探討林業對生態環境的作用及戰略地位,指出林業是生態建設的主體,并且林業也是國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加強林業生態建設勢在必行。(4)針對某一區域的林業特點進行研究。通常集中在林業相對發達的區域,如吉林、海南、陜西等地[27-31],因其林業對生態的作用舉足輕重。外文文獻研究主要從:(1)林業風險及管理方面研究,如Borys Tkacza[32]通過對北美榆樹林的侵入性森林害蟲和病原體的研究,長期監測北美森林的健康指標,促進其可持續發展。(2)林業危險預測方面,例如Anne Oxbrough[33]用觀察和實驗的方法來確定森林生態變化的機制,以及使用指標來預測當前和未來生物多樣性的變化的模式。(3)林業生態的補償機制,基于林業生態服務的重要性突出卻因工業等原因污染,需要治理,主要方法有政府直接補償,如造林基金,投資,稅費減免等[34-35]。
5 林業生態安全評價
目前,林業生態安全評價方法基本是指標體系法,生態安全測度的“指標體系法”通過多層次指標體系對林業生態安全問題進行全面評價[1]。
如房用[36]從不同方面對山東省山地丘陵區、平原地區、鹽堿地區以及沙區等生態系統進行了生態安全現狀分析,對每個生態系統都設立二級指標,通過理論分析、資料調查和分級等方法制定各評價指標的權重和分級標準,將分級標準和相應權重經過系統化處理即建立完整評價指標體系。羅露[37]用熵權法對舟山海島林業的森林覆蓋率,林地利用率水平,單位面積森林蓄積量,生態公益林比例確定權重,用綜合指數法對各項經濟效益指標個體指數加權平均,計算出經濟效益綜合值。
由于其中各單項指標具有明確的生態經濟意義,因此便于分析導致生態安全問題的原因。但為了得到綜合評價值,該方法需要對各指標計算權重,因而可能導致其綜合指標失去生態經濟意義,且在確定指標權重時,通常主觀性較大,不便于準確理解和運用。
張智光[1]針對林業生態安全評價指標體系的不足,提出FES-PSIR結構模型,在PSR的模型基礎上引入了I(影響因素),并將該系統分為四個子系統,分別是社會經濟壓力(FES-P)子系統,包含社會經濟和林業產業發展對森林資源需求和對生態環境破壞等壓力;資源與環境狀態(FES-S)子系統,包含森林資源總量、質量、覆蓋率、分布、類型結構以及溫室氣體濃度等狀態;生態影響(FES-I)子系統,包含森林生態系統健康與活力、生態系統生產力、森林調節力、森林災害發生率、生物多樣性、水土流失、空氣質量、氣候變暖等影響;人類響應(FES-R)子系統,包含人類改善生態狀態的投入、人工造林、林工一體化、循環經濟、科技支撐、法律政策保障、生態文明意識、應對危機機制等響應。
并根據FES-PSIR模型,建立林業生態安全測度的結構方程模型(SEM)。最后還提出了構建整體的運作框架,包括該方法整體的目標-手段樹和技術路線。但該方法雖然能客服特征指數法的一些缺點,但仍然存在理論不足,指標權重主觀性大等問題。目前,針對林業生態安全評價,還沒有一套可行系統的研究方法。
6 林業生態安全評價的發展趨勢及建議
6.1 完善安全評價指標體系
目前評價指標體系太過單一,缺乏統一的準則,由于林業生態安全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問,因此需要一套完整的指標體系,并且設置指標體系時不能有失偏頗。根據不同的對象,有針對性的建立指標體系,當今的生態安全的廣義概念已經被普遍接受,生態安全不再是單純的自然環境,還必須考慮經濟、社會生態安全,建立林業生態安全評價體系時,就必須設置經濟社會類指標,再根據各個大類考慮相應因素制定小的指標,從而使林業生態安全評價體系更加完整。
6.2 加強動態演變規律研究
現在的絕大部分的研究都集中在靜態因素的研究,沒有考慮動態因素的影響。林業生態安全的預警能夠有效的及時掌握生態安全的動態,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及時調整國家政策,經濟發展政策,及時改善生態壞境結構等,使林業生態壞境能夠支持經濟可持續發展,使林業生態處于一個安全的狀態。
6.3 與其他領域和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
目前大部分的林業生態安全評價研究是都定性的,然而林業生態安全的動因大部分來自人的活動,很多定性方法也不成系統,所以定性研究并不一定適用。因此定量的研究是未來的趨勢,加之影響林業生態安全的因素千變萬化,因此要根據不同的情況結合不同的領域知識制定指標體系、研究方法。例如已經有學者將GIS、RS及GPS技術使人們可以利用衛星的光譜資料信息和數字化的環境資料對廣大地區自然社會經濟要素進行識別,使得大范圍長時間對生態系統進行檢測成為可能。林業生態安全評價方法,也可以結合其他領域,比如結合科技對林業進行火災報警,例如利用3S技術與評價模型結合,對林業生態進行動態分析和預警。因此,將其他領域與林業生態安全評價結合是今后的一個趨勢。
7 結論
生態安全并不否認經濟增長,但它更強調既要滿足人類需要,又不損害生態環境系統健康及其可持續性。隨著生態安全被普遍接受,生態安全評價也被廣泛運用,而林業生態安全評價目前研究的學者不多,研究的程度也低。大部分研究都是以區域為評價對象,林業生態安全評價并未形成系統。而由于林業在生態中的重要性,加強林業生態安全評價是必然趨勢,包括對林業生態安全評價的方法、指標、標準等。另外,加強動態預警及動態監測研究,結合其他領域的知識都是林業生態安全評價未來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張智光.基于生態-產業共生關系的林業生態安全測度方法的構想[J].生態學報,2013,33(4):1326~1336.
[2]LeisterR.Brown. Building a societ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M].Beij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Literature Press,1984.
[3]王振祥,朱曉東,石磊,李楊帆,汪家權,賈良清.安徽省沿淮地區生態安全評價模型和指標體系[J].應用生態學報,2006,12:2431-2435.
[4]王洪翠,吳承禎,洪偉,何東進,林琴琴,王萍蘭,陳燦.P-S-R指標體系模型在武夷山風景區生態安全評價中的應用[J].安全與環境學報,2006,03:123-126.
[5]劉佳.草海高原湖泊濕地生態安全評價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2.
[6]趙維良,紀曉嵐,柳中權.主成分分析在城市生態安全評價中的應用――以上海為例[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9,05:135-137.
[7]楊賽明,徐躍通,張邦花.區域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生態安全評價[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0,S1:325-328.
[8]賈艷紅,趙軍,南忠仁,趙傳燕,王勝利.基于熵權法的草原生態安全評價――以甘肅牧區為例[J].生態學雜志,2006,08:1003-1008.
[9]朱翔,朱云,翟云波,何江.長株潭地區水環境生態安全評價[J].湖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01:72-77.
[10]郭樹宏,王菲鳳,張江山,陳慶華.基于PSR模型的福建山仔水庫生態安全評價[J].湖泊科學,2008,06:814-818.
[11]曾翠萍,邱慧珍,張文明,張軍.基于PSR模型的慶陽市生態安全評價[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10,12:67-72.
[12]李春暉,鄭小康,崔嵬,等.衡水湖流域生態安全系統健康評價[J].地理研究,2008,27 (3):565―573.
[13]邵超峰,鞠美庭,張裕芬,等.基于DPSIR模型的天津濱海新區生態環境生態安全評價研[J].2008,8(5):87-91.
[14]左偉.區域生態安全評價指標與標準研究[J].地理學與國土研究,2002(2):67-71.
[15]王耕,吳偉.區域生態安全機理與擾動因素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6,05:11-15+148.
[16]Pei Liang,Du Liming,YueGuijie.Ecological Security Assessment of Beijing Based on PSR Model[J].Proced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0,2:832-841.
[17]張鳳太,蘇維詞,周繼霞.基于熵權灰色關聯分析的城市生態安全評價[J].生態學雜志,2008,07:1249-1254.
[18]Xiaobing Li,Meirong Tian,HongWang, HanWang,Jingjing Yu.Development of an ecological security evalu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application to a typical steppe region in China[J].Ecological Indicators ,39(2014):153-159.
[19]Zhaoling Zhang,Shiliang Liu,Shikui Dong.Ecological Security Assessment of Yuan River Watershed Based on Landscape Pattern and Soil Erosion[J].Proced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0,2:613-618.
[20]張繼權,伊坤朋,Hiroshi Tani,王秀峰,佟志軍,劉興朋.基于DPSIR的吉林省白山市生態安全評價[J].應用生態學報,2011,01:189-195.
[21]李佩武,李貴才,張金花,等.深圳城市生態安全評價與預測[J].地理科學進展,2009,28(2):245-252.
[22]何焰,由文輝,吳健.上海市水環境生態安全評價[J].水資源保護,2006,22(6):18-26.
[23]謝花林,李波.城市生態安全評價指標體系與評價方法研究[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05:705-710.
[24]Xiaorui Bai,Jingchun Tang. Ecological Security Assessment of Tianjin by PSR Model[J].Proced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0,2:881-887.
[25]荊立新.東北國有林區林業生態經濟發展模式研究[D].東北林業大學,2009.
[26]陳繼紅.城市生態環境建設中林業發展的對策[J].中國林業企業,2004,06:26-27.
[27]吳師強,黃國寧.構建海南林業生態安全體系問題的思考[J].熱帶林業,2006,04:13-15+9.
[28]李雄飛,續繼新.陜西林業的特點及生態環境建設[J].現代農村科技,2011,17:74-75.
[29]羅露,全永波.舟山海島林業生態安全建設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2,12:14-16.
[30]Wang Xian-cheng.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s of forest ecological network in Jilin Province,China[J].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02,134:.323-326.
[31]Wang Xian-cheng,Xu Cheng-yang,Liu Fu-jin,Liang Wan-jun,Han Guo-hui,Zhang -hui.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n restoration of fores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Jilin Province[J].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01,122:109-114.
[32]Borys Tkacz,Ben Moody,Jaime Villa Castillo,Mark E.Fenn. Forest health conditions in North America[J].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08,1553:.409-25.
[33]Anne Oxbrough,Sandra Irwin,Mark Wilson,John O’Halloran.Mechanisms and predictors of ecological change in managed forests:A selection of papers from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diversity in forest ecosystems and landscapes[J].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2014,321:1-4.
[34]Can Liu,Sen Wang,Wei Zhang,Dan pensation for forest ecological services in China[J].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2007,91:68-79.
近幾年來,因為我國的能源安全現狀,我國政府對國家能源安全問題的重視程度也不斷上升,這同時也對高校學生尤其是石油高校學生的能源安全意識的培養產生一定的影響。一些調查資料和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當今的高校學生對于國家能源安全的意識較為弱化,甚至一些專門的石油高校的學生對此問題也比較漠視。形成這一問題的原因有很多,許多高校是由于社會需求和其培養目標的限制,忽視了對學生能源安全意識的培養;而一些石油高校也因為教學體制的原因,一味的強調課程設置的專業性,而忽略了對能源安全教育體系系統而長效的建立。這些都導致石油高校所培養出來的專業人才因嚴重缺乏能源安全的意識和觀念,而難以承擔起在開發和建設我國能源的同時能夠切實而有效的保障能源安全。目前,國際和國內的能源安全形勢日趨嚴峻,能源問題已經成為制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問題。大學生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石油高校的學生更是擔負著勘探、開發、運用及保障我國能源的重要使命。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加強對大學生能源安全意識的培養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則呈現在石油高校的教育面前。
一、培養大學生能源安全意識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這反映了當前我國黨和政府在新時期要做好的兩項工作——節能和環保。決心抓好這兩項工作就要依靠全民能源安全意識的提升,而在高校加強大學生能源安全意識培養,對于做好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
1. 培養大學生能源安全意識,是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必然需要
我國要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建設節約型社會便是道路的方向。中國的資源總量位于世界前列,但是人均資源占有量卻處于世界第53位,僅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一半;中國的人均淡水資源占有量目前是世界水平的1/4,而且這個數量隨著中國人口的增長會越來越少,可見節能應勢在必行。節能就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盡量減少能源的浪費,以緩解當今世界的能源問題。在人們不斷的開發和利用煤炭、石油、天然氣、電力等能源的同時,節能已被譽為“第五能源”與這些能源同等重要。目前,一個國家節能技術水平的高低已經成為衡量某國能源運用情況的重要指標,同時也是反映一個國家科技水平與實力的重要標志。黨的十七大以來,我國強調堅持運用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堅持資源開發與節約并重,提出了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口號。這就要求全民樹立“能源意識”和“節約意識”,這樣才能有效的緩解國家能源需求,減輕國家能源的負擔。大學生作為未來國家和社會建設主要力量,需要引導其牢固樹立能源安全意識,并深入理解和實施。
2. 加強大學生能源安全意識培養,是社會主義文明的迫切要求
進入新世紀以來,全球能源安全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國際社會能源安全問題日趨突出。能源市場的持續動蕩、地區間能源的爭奪以及各國對能源安全使用等問題越來越突顯,能源的安全問題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個世紀90年代初以來,全球氣候變暖、大氣環境質量急劇下降,使得能源的使用安全被逐漸的提上議事日程。世界各國開始以可持續發展的眼光來重新審視能源安全問題,并更多地關注因能源使用而造成的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據統計,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對全球氣候變暖負有主要的責任。
十七大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同時強調,要使“生態文明觀念在全社會牢固樹立”。能源與環境是息息相關的兩個問題。世界經濟的飛速發展是建立在對能源進行源源不竭的開采和利用的基礎上,在開發和利用能源的過程中,環境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壞;反之,生態環境的惡化,又會直接影響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據相關統計,全球2010年能源相關二氧化碳排放量為歷史最高。近年來,我國加大減排工作力度,決定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的15%左右。這些都充分顯示了我國對于環境保護的信心和決心。作為未來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大學生更要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充分認識到節能減排的重要性,確保能源的安全使用,從自身做起,以實際行動實現國家的宏偉目標。
[中圖分類號] S341.1 [文獻碼] B [文章編號] 1000-405X(2015)-7-352-1
耕地是土地資源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如何促進耕地資源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了社會關注焦點[1]。目前關于耕地生態安全的研究還處于探索階段,Beesley[2]等在研究中強調耕地生態安全的重要性;徐輝[3]等采用組合賦權法對黑龍江省寧安市耕地進行分析;禹洋春[4]基于生態足跡對重慶市耕地生態安全進行探究。通過分析得出,國外的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利用和耕地數量變化方面[5];而國內的研究大多偏重對耕地生態安全的概念辨析以及靜態研究[6]。總體而言,現階段對耕地生態安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觀和靜態分析,鮮有對耕地生態安全進行中小尺度下的動態多因素分析。本研究以廣州市為研究區域,對耕地生態安全進行動態評價,對廣州市保護耕地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同時該研究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可為其他城市和地區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參考[7]。
1研究區域概況
1.1區域概況
廣州市位于廣東省中東部,是珠三角的經濟腹地和政治文化中心,是我國南方地區重要交通樞紐和對外交流的門戶城市。市轄區總面積為7434.4 km2,轄有越秀、荔灣、天河、海珠、蘿崗、白云、花都、黃埔、番禺、南沙、從化、增城等十二區。改革開放以來,廣州市經濟快速發展,但是耕地生態安全問題凸顯。耕地面積從1990年的249479hm2減少至2012年的99086hm2,下降幅度達到60.29%。對廣州市開展耕地生態安全評價研究可以促進廣州市加強耕地保護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
1.2數據來源及處理
本文主要數據來源主要是通過文獻查閱法進行收集,其中數據包括了《廣東省統計年鑒》(1990-2012年)、《廣州市統計年鑒》(1990-2012年)、廣州市歷年土地利用變更調查統計數據和相應的統計公報、《廣州城市總體發展戰略規劃(2010-2020)》以及通過政府以及相關部門網站公布的權威資料。
2耕地生態安全評價方法
2.1耕地資源安全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從保護耕地生態安全內容出發,結合前人研究成果和廣州市耕地生態安全的實際情況,遵循選取指標因子的科學性、綜合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則,基于PSR模型建立廣州市耕地生態安全評價指標體系。把廣州市耕地生態安全指標體系分為目標層、準則層和指標層三個層面,并從耕地生態壓力、狀態和響應這三方面共選取了14個評價指標。在生態系統壓力層選擇5項指標,分別為: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均耕地面積、地均產值、城鎮化水平;在生態系統狀態層選取5項指標,分別為:耕地面積、耕地復種指數、耕地安全系數、單位耕地面積農藥負荷、單位耕地面積化肥負荷;在生態系統響應層選取4項指標,分別為:人均GDP、環境污染投入、農業機械總動力、灌溉系數。其中,人均耕地面積、地均產值、耕地面積、耕地復種指數、耕地安全系數、人均GDP、環境污染投入、農業機械總動力和灌溉系數為正向指標;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長率、城鎮化水平、單位耕地面積農藥負荷、單位耕地面積化肥負荷為逆向指標。
2.2耕地資源安全評價指標權重值確定
耕地生態安全評價結果與指標權重息息相關,本文采用熵權法來確定廣州市耕地生態安全的指標權重。其中,指標值之間數值差距越大,表明指標內容越豐富,相應權重值也會越大;指標值之間數值差距越小,相應權重值也會越小[8],通過計算得出廣州耕地生態安全指標權重值。
式中:k=1/nm;Yij為標準化后矩陣;wi代表的是熵權值;Hi代表是通過計算得到的熵值。
2.3 耕地資源安全評價標準與等級劃分
為了更好地對廣州市耕地生態安全進行評價,本研究采用綜合評價模型對廣州市耕地生態安全進行計算,得出耕地生態安全指數。公式如下所示。
式中F是指耕地生態安全指數;Wi為第i項指標綜合權重;Pi指標i的標準化值。
同時,依據相關研究成果[9]和結合廣州市實際耕地現狀進行等級劃分和評價。在指標體系中通過多角度反映耕地生態安全狀況,采用綜合評價法對每項指標進行加權評分從而得到耕地生態安全綜合指數F,接著將F值取值范圍劃分為0-1區間并對應五個等級和相應的安全評分以及具體耕地生態特征,廣州市耕地安全等級劃分如下,F≥0.9(Ⅰ),等級為安全,生態結構完整,生態系統結構復雜,生態功能較強,生物多樣性豐富;土壤健康且肥沃,指標覆蓋率高;耕地生態環境受到較好保護,基本未受到破壞和污染,受到人類的干預能力較弱,生態系統的恢復能力較強,基本沒有生態問題。0.7≤F0.9(Ⅱ),較安全,生態結構尚且保持完整,生態系統結構開始由復雜趨向簡單,生態功能減弱,生物多樣性減少;土壤肥力降低,有土地鹽堿化、水土流失等生態問題;耕地生態環境受到較大干擾,生態系統受到破壞和污染,抵抗干預的能力下降,生態問題明顯,生態系統出現不平衡。0.5≤F0.7(Ⅲ),等級為敏感,生態結構尚且保持完整,生態系統結構開始由復雜趨向簡單,生態功能減弱,生物多樣性減少;土壤肥力降低,有土地鹽堿化、水土流失等生態問題;耕地生態環境受到較大干擾,生態系統受到破壞和污染,抵抗干預的能力下降,生態問題明顯,生態系統出現不平衡。0.3≤F0.5(Ⅳ),等級為風險,耕地生態結構惡化,生態功能受到損害,耕地生態問題較為突出。生態系統結構較為簡單而且生態功能不全,大部分功能受到損害后無法發揮;生物多樣性銳減,土壤肥力急劇下降,土地荒漠化、鹽堿化等問題突出;受外界干擾后恢復能力受到較為嚴重損害,生態功能恢復困難。F0.3(Ⅴ),等級為惡化,耕地生態結構受到嚴重損害,生態結構不完整,耕地生態問題十分突出。抗干擾能夠非常弱,受干擾后恢復非常困難,基本喪失耕地生態能力,出現嚴重退化現象,面臨的生態壓力遠遠超出自身的恢復能力,急需投入力量予以重建和保護。
3評價結果分析
對2000-2012年廣州耕地生態安全進行等級劃分,分析耕地生態安全狀況以及動態變化規律,以達到分析耕地生態安全狀況以及了解耕地生態安全發展情況。研究結果表明:2000-2003年的廣州市耕地生態安全狀況處于耕地風險階段,耕地生態安全不容樂觀。一方面是處于經濟快速發展時期,經濟發展帶來了建設用地的拓張和耕地數量下降,同時不合理的開發帶來了一系列自然災害從而導致耕地環境破壞和質量下降,使得這階段耕地生態安全處于風險階段。2004年耕地生態安全狀況有所改善,耕地生態安全值有所上升,處于耕地生態安全的敏感階段,但是這種狀態持續的時間不長,2005年之后耕地生態安全從敏感階段降到風險階段,生態安全狀況進一步惡化。主要是受到耕地數量和質量下降以及粗放型耕地種植和生產經營形式有關。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和人口增加,耕地生態安全壓力較大,耕地響應政策和措施暫時不能完全緩解耕地生態安全壓力,使得整體耕地生態安全有下降趨勢。政府及其相關部門已經意識到保護耕地的重要性,積極采取措施保護耕地數量和提高耕地質量,促進耕地資源可持續發展。2010-2012年,廣州市耕地生態安全從風險階段到敏感階段,耕地生態安全狀況有所提升(表1)。通過劃定基本農田保護區、進行土地整理和修復、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等形式改善耕地生態環境,促進耕地可持續發展。
4驅動力分析
耕地生態安全變化反映了耕地資源與自然、社會、經濟等多方面的關系,是多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廣州市地勢總體為東北高西南低,根據廣州市地形情況進行分析和坡度分級,把全市分為5級,第一級為<2°的土地,占總面積的41.7%;第二級為2o~5o的土地占7.7%;第三級為5o~8o的土地占13.9%;第四級為8o~25o的土地占14.7%;第五級為>25o的土地占22.1%。全市耕地多分布在一級和二級坡度等級,集中在南沙區、番禺區等區域。從2000-2012年廣州市地區生產總值從2000年的24927434萬元到2012年的135512072萬元,實現飛躍式的發展。同時,2000-2012年廣州市人口密度呈逐年增長的態勢,從2000年人口密度942人/km2上升到2012年的1106人/km2,人口壓力逐年增加。經濟增長、人口增加直接影響建設用地擴張范圍和速度也不斷加快,在土地總面積相對一定的情況下,建設用地的增加導致了耕地數量下降,給耕地生態安全帶來巨大壓力。政府及其相關部門積極采取行動,在政策制定方面重視對耕地資源進行保護和改善,在技術層面重視編制土地整治規劃、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耕地占補平衡落實、劃定基本農田保護區等,繼續堅持本地補充開發和易地補充開發相結合,緩解耕地與社會、經濟發展之間矛盾。
5結論與討論
耕地生態安全研究是我國當前關注焦點和研究熱點問題,對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立足廣州市耕地生態安全實際,選取14個指標建立基于PSR模型的耕地生態安全評價指標體系,運用熵權法確定指標權重,采用綜合分析法進行耕地生態安全動態評價。研究結果表明:廣州市耕地生態安全值有上升趨勢,但是安全水平仍然較低。耕地生態安全的壓力值和響應值都呈現上升趨勢,耕地生態安全狀態值有所下降,對耕地的保護水平有待提高。2000-2003年廣州市耕地生態安全處于風險階段,耕地生態安全不容樂觀,社會經濟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以及人口增加等多方面的壓力導致耕地的壓力不斷增加,在耕地響應程度不高的情況下使得耕地生態安全總體處于風險階段。2004年的耕地生態安全值有所提高,處于耕地生態安全的敏感階段。2005-2009年的耕地生態安全處于風險階段,生態安全狀況進一步惡化。2010-2012年的廣州市耕地生態安全得到了保護和完善,耕地生態安全總體處于敏感階段,廣州市耕地生態安全所面臨的形勢仍然嚴峻,今后需要進一步修復和提高。
保護耕地生態安全需要從多方面共同努力。一方面需要從經濟和政策角度加強對耕地生態安全的經濟投入和立法保護,減少經濟發展給耕地資源帶來的負面作用。同時,人口增長使得耕地生態安全壓力增加,必須通過嚴格控制人口增長,保障耕地數量和質量的安全。還需要加強對高質量耕地的保護和耕地后備資源的建設,因地制宜地落實耕地占補平衡政策,實現城市發展和耕地保護共贏局面。耕地生態安全是一個復雜體系,需要對其進行深入的長期動態分析和研究。在今后,應該繼續加強對耕地生態安全的跟蹤研究和耕地生態預警機制的建立,保障廣州市糧食安全和耕地生態安全。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1101078)、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S2013010014526)、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13YJA790074, 14YJA630083)、廣東省教育廳特色創新項目(耕地生態安全評價模擬與多功能保護研究)、廣州市屬高校科研計劃一般項目(2012A014)、廣東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規劃2013年度研究項目(2013JK134)、廣州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第2批)課題(12A037)、2014年度廣東省教育廳省級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201411078056, 201411078057)資助。
參考文獻
[1]吳大放, 劉艷艷, 劉毅華, 等. 耕地生態安全評價研究展望[J].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 2015, 23(3): 257-267.
[2]Beesley K B, Ramsey D. Agricultural land preservation /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Human Geography[J]. Oxford: Elsevier Press, 2009, 25(6): 65-69.
[3]徐輝, 雷國平, 崔登攀, 等. 耕地生態安全評價研究--以黑龍江省寧安市為例[J]. 水土保持研究, 2011, 18(6): 180-189.
[4]禹洋春, 刁承泰, 施開放, 等. 基于耕地生態足跡的重慶市耕地生態壓力變化研究[J]. 廣東農業科學, 2014, (4): 227-236.
[5]Rasul G, Thapa G. Sustainability analysis of ecological and conventional agricultural systems in Bangladesh. World Development,2003,31(10): 1721-1741.
[6]陸耀邦, 黃嫦慧, 梁自力, 等. 廣西壯族自治區耕地利用現狀與糧食安全問題研究[J]. 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 2014, 35(5): 66-72.
[7]Xiangbin Kong. China must rotect high-quality arable land[J]. Nature, 2014, 506(2): 6.
隨著城市化的迅猛發展,大量基礎設施建設、開礦采石作業和房地產開發破壞了原有地貌和植被,致使水土流失,造成了嚴重的環境問題,加強城市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成為當今首要問題。水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水土保持生態建設應從維護國家安全、全球安全,維護人類自身安全的角度出發,建立與健全水環境安全的法律制度和保障系統,進行環境風險識別、評價、預報、預防、控制、消除,保護人類在生產、生活與健康等方面不受水環境污染和破壞等影響,為社會、經濟、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必需的基礎。
一、城市水土流失現狀
(一)當前城市水土流失的特點
和研究山區水土流失和防治一樣,城市水土流不容忽視,其特點水土流失速度快、流失面廣、流失點多等。由于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建設速度提高,各種新科技、新技術的運用導致水土流失的加快;這些特點給水土流失的治理帶來相當大的難度。因此,治理水土流失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它勢必成為一場持久的攻堅戰。
(二)治理城市水土流失的措施
首先,要完善政策制度法規,不僅嚴厲查處各種無視環境的開發行為,而且還要提高地方政府的積極性,加入到水保隊伍中來;其次,要加大宣傳力度,調動城市市民參與水保的積極性;三是要做好規劃,在規劃上充分體現經濟社會發展、城市景觀、美化環境與水土保持的結合,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四是要多渠道增加投入,各城市應堅持貫徹“水土保持,人人負責”的原則,國家、個人、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團體共同參與,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通過多種形式組織開展城市水土流失治理。只有做到以上幾點,城市中水土流失的狀況才能從根本上扭轉。
城市水土保持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作,且各個城市情況不一,城市水保重點也不一樣。有的城市重點開展城市水系整治,提高城市防洪標準和防洪抗災的整體能力,保護城市生態環境;有的城市則把城市基礎設施和開發區建設過程中的水土流失治理作為重點,禁止隨意傾倒建筑渣土和生活垃圾,防治水土流失危害,避免水土亂流、地面,減少泥沙淤積;有的城市對市區周邊的開山、采石、挖砂行為進行監督管理,對城市周邊采石取土、礦山開采清查整頓,要求按照水土保持方案進行治理;有的城市將城郊接合部的水土流失防治納入了城市水土保持范疇,城郊產業開發與小流域綜合治理相結合,為市民提供一個健身、休閑、游覽觀光的活動場所。
二、城市水環境的生態安全問題
(一)城市水環境生態安全的概念與內涵
生態安全一詞。在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發表了具有歷史意義的《我們共同的未來》,其中首次正式使用了“環境安全”,之后,“資源安全”和“生態安全”相繼出現,并且生態安全越來越受到關注,并逐步代替了環境安全和資源安全。
水環境生態安全問題的內涵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水安全的自然屬性,即干旱、洪澇、河流改道等自然型的水安全和水體自身的安全狀況,以及水環境與周圍生態環境如土地、城市生態系統之間的關系;一個是水安全的社會屬性,由于人類對自然水循環的大量干預所形成的二元水循環模式導致了水安全在具有自然屬性的同時還具有社會屬性,如水量短缺、水質污染、水環境破壞、水生態系統功能喪失、水分配不公、水資源浪費、水管理混亂等。
(二)水環境的安全問題
水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水既是生命的源泉,又是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源。在城市水土保持治理中水環境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的根本重要性主要表現為:水是一切生命的要素,水環境是必不可少的生命維護系統,關系人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對人具有生命價值;水是一種環境要素水環境是人類環境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水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對人具有生態價值;水是一種珍貴的自然資源,水環境是人類發展的物質基礎,為人類提供了從事生產和消費活動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物質,水環境對人具有經濟價值;水環境對人還具有景觀、文化等價值。沒有水,就沒有人類,隨著水環境系統受到人類活動的日益嚴重的影響,人們開始認識到水環境安全這一危及人類本身安全的問題。
水環境生態安全問題的內涵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水安全的自然屬性,即干旱、洪澇、河流改道等自然型的水安全和水體自身的安全狀況,以及水環境與周圍生態環境如土地、城市生態系統之間的關系;一個是水安全的社會屬性,由于人類對自然水循環的大量干預所形成的二元水循環模式導致了水安全在具有自然屬性的同時還具有社會屬性,如水量短缺、水質污染、水環境破壞、水生態系統功能喪失、水分配不公、水資源浪費、水管理混亂等。環境安全是作為人類生命支撐系統的生態環境受到威脅與破壞的程度以及這種威脅破壞人類個體、人類社會和國家的生存發展所帶來的直接和間接的不利影響。水環境安全包括飲用水安全、水環境質量保護、水資源安全等內容。我國的水環境問題嚴重,水形勢嚴峻,水資源短缺、水環境惡化、水旱災害頻繁等問題日益突出,水環境安全己成為21世紀制約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而造成我國水環境安全的出現嚴峻形勢的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現行環境法律制度因功能單調、適用范圍窄、研究嚴重不足,缺乏有效的環境安全保障機制、原則和制度是一個重要原因。因此,需要從維護國家安全、全球安全,維護人類自身安全的角度出發,建立與健全水環境安全的法律制度和保障系統,為社會、經濟、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必需的基礎。
(三)水環境安全的法律保障的主要內容
1.1旅游資源的定義國外把旅游資源稱作旅游吸引物(TouristAttractions),它不僅包括旅游地的旅游資源,而且還包括接待設施和優良的服務因素,甚至還包括舒適快捷的交通條件.而在我國,學者們基于不同的視角,對旅游資源概念的具體界定存在著許多不同的認識,提出了許多關于旅游資源概念的表述.但對旅游資源的定義比較確切和規范的是:所謂旅游資源是指: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凡能對旅游者產生吸引力,可以為旅游業開發利用,并可產生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各種事物和因素.(《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GB/T189722003)》)根據《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標準,旅游資源主要包括地文景觀、水域風光、生物景觀等8主類,31亞類,155基本類型.涵蓋高山、峽谷、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海灘、溫泉、野生動植物、氣候、歷史文化古跡、古建筑、民族風情、現代建設新成就、飲食、購物、文化藝術和體育娛樂等類型.
1.2旅游資源安全的概念旅游資源是旅游業發展的物質生產資料,是旅游活動最基本的載體.換句話說,旅游資源安全關系到一個國家或地區旅游經濟發展的穩定,旅游資源安全的內涵和意義深遠.谷樹忠,等人(2006)在綜合各種解釋和理解的基礎上,提出資源安全的基本定義,所謂資源安全,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可以持續、穩定、及時、足量和經濟地獲取所需自然資源的狀態或能力.這個概念揭示了資源安全的本質,在我國使用較為廣泛.鑒于此,我們可以得出,旅游資源安全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旅游經濟發展過程中,始終可以獲得穩定的旅游資源供給,同時旅游資源基礎難以依存的生態系統處于良好或免遭不可恢復破壞的狀態.它包含兩層含義:一是旅游資源需在數量、質量、結構和功能上保證持續、穩定的供給.既要滿足當代人的需求,也需考慮后代人滿足需求的能力,各地區在旅游開發利用時,做到有一定的旅游資源賦存量或儲備量,以備及時、持續的利用.二是人們在旅游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要保證旅游資源基礎的生態系統不被破壞.旅游資源也是一個開放的生態系統,對外進行著物質、能量的交換,以維持旅游資源的生態系統平衡.此外,我國也有學者從不同的角度,試圖去分析和探究旅游資源安全的本質內涵.如:從經濟學觀點來看,是指其對一個地區旅游業可持續發展起到支撐和保障作用.具體來說是指旅游資源在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過程中始終處于一個良性循環狀態.在旅游生產中的資源安全,是指旅游資源的占有和使用過程,以及原始提取、加工改造中,旅游資源的數量和質量的改變、可利用范疇的延展或局限;在旅游資源分配中的資源安全,是指旅游資源開發利用中所獲利益的再分配問題;在旅游產品交換中的資源安全,是指旅游產品在市場流通渠道中的暢順;在旅游資源消費中的資源安全,是旅游者對作為旅游產品載體的旅游資源的占用與消耗.消費結構越合理,旅游資源利用效率越高,對資源的破壞越低.從可持續發展觀點看,旅游資源安全是指是在生態與自然資源的承載力基礎之上,旅游業的發展要以不破壞其難以生存的自然資源、文化資源及其他資源為前提,堅持以人為本觀念,運用科技創新方法,維持生態系統與人文環境的動態協調,實現可持續利用資源并且有助于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利用.由此可見,旅游資源安全的內容豐富,需要深入探討.2目的地旅游資源安全的天一人一機系統旅游資源安全系統是一個龐大的系統,通過對旅游資源安全的概念和內涵的研究,我們將影響旅游資源安全的因素分為三個子系統,即旅游資源安全狀態應由生態子系統(天)、行為子系統(人)和保障機制子系統(機)三大子系統組成(如圖1所示),
2.1生態(天)子系統生態子系統是天然稟賦狀況,是旅游資源安全的基礎,為旅游資源安全提供基本保證.旅游資源的生態系統主要由旅游資源的種類、數量、結構、質量和資源的承載能力等組成.一地區旅游資源稟賦種類、結構的多樣性增加了旅游資源供應的安全性,也滿足多樣性的旅游需求,促進地區旅游經濟的發展;旅游資源的質量越高,開發利用的成本越低,利用效率越高,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過度開發,所以旅游資源的安全程度也就越高;旅游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需要數量做保證,某種程度上說,數量越多越安全;另外資源的承載能力和抵御自然等災害能力越高,則安全的保證程度越大,反之資源短缺、脆弱,安全的可靠程度就低.保證旅游資源的生態子系統的安全,就是要維持生態系統在數量、種類、結構等方面平衡,實現旅游資源的自我更新和恢復.
2.2行為(人)子系統行為子系統是人類的行為對旅游資源安全影響的直接作用力,主要包括旅游資源開發利用行為、旅游企業經營行為、以及旅游者行為等構成.旅游資源安全問題的很大方面由人為因素造成的,例如:開發商在景區的大量建設、過度開發;旅游企業過分商業化、舞臺化,扭曲民俗旅游資源的原始性;旅游者的不文明行為,旅游者外來文化對旅游地的傳統文化的沖擊等.旅游資源的行為子系統的安全,就是樹立科學合理的旅游資源開發利用觀念,防止n-目開發、重復建設、模仿跟風;規范旅游企業的經營,防范經營過程中造成生態破壞;嚴厲禁止旅游者的不文明行為,減少旅游者的碳足跡.
2.3保障機制(機)于系統旅游資源安全的保障機制子系統主要為生態、行為子系統的安全提供組織制度和物質技術保障,它由安全管理組織、安全政策制度、安全資金技術、周邊禮區保障、事故保險等方面內容組成.安全管理組織是整個旅游資源管理的組織保證;安全政策制度關系到旅游景區安全管理的有力執行;旅游資源安全狀況離不開資金、技術的支撐;旅游資源合理開發利用離不開劇邊禮區的支持;旅游資源安全保險是規避、化解旅游資源利用過程中遇到風險的有力手段.保障子系統的內容共同為旅游資源安全的提供安傘保障.在旅游資源安全系統中,生態子(天)系統安全為旅游資源安全提供皋本保證;行為(人)子系統安全決定于行為作用力的正負,正向作用力可以減少旅游資源發利用中的損失,是旅游資源安全系統的重要推動.保障機制(機)子系統是為旅游資源安全的生態、行為子系統提供管理支持、資金和技術等保障,是生態子系統和行為子系統安全的重要調控.3目的地旅游資源安全評價指標體系
3.1旅游資源安全的研究現狀關于資源安全的評價研究成果較多,如王禮茂(2002)分析了影響資源安全5個主要因素(資源本身的因素、政治因素、經濟因素、運輸因素、軍事因素),并在此基礎上,選擇了14項指標,初步組成了資源安全的評估指標體系;姚予龍、谷樹忠(2002)研究了資源安全的機理,闡釋了資源安全的經濟學含義;梁亞紅(2008)。在明確影響自然資源安全的主要因素(資源因素、政治因素、運輸因素、經濟因素、軍事因素、技術進步和資源替代因素)基礎上,構建了含有資源稟賦狀況、資源開發狀況、資源進口安全、政治安全因素、經濟安全因素、運輸安全因素、軍事安全因素7個一級指標,23個二級指標的自然資源安全評價指標體系,指標內容較為全面.然而,國內外關于旅游資源安全層面的研究不多,學者大多是探討旅游資源的評價。和旅游資源安全『口J題產生的原兇12-14~,認為主要南自然破壞和人為破壞造成;另外,我國還有些學者針對旅游地生態安全進行_r評價,如曹新向(2006)根據生態足跡模型,并以人均旅游生態足跡和人均旅游用地承載力的比值米確定旅游地生態安全的狀況,構建旅游地生態安全評價的指標體系;周國海(2009)以生態安全理論為基礎,應用壓力一狀態-響應(P.S.R)模型建立了旅游地生態安全評價指標體.壓力指標反映人類活動給環境造成的負荷,狀態指標表征環境質量、自然資源與生態系統的狀態,響應指標表征人類面臨環境問題所采取的對策與措施.它較好地反映了自然,經濟,環境,資源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這些研究都是旅游資源安全的重要內容,對于構建旅游資源安全評價指標體系不乏有啟示意義.3.2旅游資源安全評價指標體系根據旅游資源安全的概念和系統分析,以及參考已有的相關文獻,同時按照層次分析法的結構,提出旅游資源安全評價的指標體系,共分三層次(包括目標層、準則層、因素層),共23個指標,其中生態(天)子系統包含8個指標,行為(人)子系統包含9個指標,保障機制(機)子系統包含6個指標,具體見表1.
3.2.1生態(天)子系統指標構成生態子系統的評價指標是用于判斷其對日的地旅游資源安全狀況的影響程度,包括:①旅游資源的總量,反映了目的地旅游資源的稟賦狀況.總量越多,可利用的空間越大;②旅游資源品質,反映了資源的價值和抵御災害的能力.資源價值高,往往旅游資源的品質、等級也高;同時品質好的旅游資源,保護的壓力越大,對整個資源的生態系統安全影響較大;③旅游資源結構,反映了旅游資源的多樣性,結構多樣,利用空間越大,越利于生態的平衡;④自然災害發生概率,概率高,對整個旅游資源的生態系統和資源安全的破壞程度越大;⑤植被覆蓋率,影響了生態的自我恢復和生態系統的平衡性;⑥旅游資源承載力,反映資源容量的大小,容量越大,破壞程度越小;⑦旅游資源的退化速度,資源生態系統有進化過程,但是退化速度過快,直接影響生態的自我更新和生態平衡;⑧工業三廢排放量,目的地工業企業排放的三廢,造成的酸雨等物質對自然資源破壞嚴重.
3.2.2行為(人)子系統指標構成行為子系統的評價指標是用來衡量旅游者、開發商、旅游經營者的行為和資源保護意識對旅游資源安全的影響程度,包括:①旅游資源的儲備率,合理的預留儲備有利于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②旅游資源綜合利用率,利用率越高,使用價值和程度越高,有利于保護旅游資源;③景區新增建設面積,影響了植被覆蓋率和生態系統平衡;④本地居民人口增長率,人口增加,資源需求量增加;開發利用和破壞的機會加大;⑤旅游接待人次增長率,接待人次增加,對旅游資源的需求量越大,影響到旅游資源的承載力;⑥本地文化異化現象,文化異化對本地文化是一種破壞,不利于文脈的傳承;⑦游客行為,文明的出游行為,對資源安全有利;反之,給景區景點造成破壞和環境污染;⑧旅游企業經營行為,反映了旅游資源保護意識,也影響到旅游資源安全;⑨本地居民資源保護意識,直接關系到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狀況,影響到旅游資源安全.
3.2.3保障機制(機)子系統指標構成保障機制子系統的評價指標是用于衡量保障措施和手段對目的地旅游資源安全狀況的作用大小,包括:①資源保護的法律規范制度,制度健全,管理規范,旅游資源開發使用和保護越合理,旅游資源越安全;②管理人員的結構,管理組織結構合理,職責落實到位,責任到人,資源越安全;③資源安全教育和宣傳情況,宣傳教育以提高旅游資源保護意識,規范人們的行為,較少對旅游資源的破壞;④資源保護的資金技術投入,資金技術的投入并不是越大越好,不投入也不利于保護,關鍵是科學的支配資金和利用技術;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條件,開發利用的限制條件越多,門檻越高,開發的難度加大,直接減少了對旅游資源的破壞;⑥旅游資源保險狀況,保險是化解和規避自然災害對旅游資源造成的破壞,對旅游資源的保護和災害防范有利.
“綠色植保”是科學發展觀催生的植保新理念,即通過使用各種綠色植保技術,包括農業、生態、物理等非化學防控技術,以及生物農藥、高效低毒低殘留環境友好型農藥和農藥增效劑等應用技術,控制病蟲危害,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提高農藥利用率,減少農藥污染,確保生態環境和農產品質量安全,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和生態建設。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成為當前社會關注熱點。農藥殘留問題,已經成為當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主要障礙。一方面是農業有害生物數量增加、頻率加快、蔓延范圍擴大、危害加劇、經濟損失加重,另一方面是高毒高殘留農藥使用量居高不下,病蟲抗藥性增加,農藥殘留以及病蟲再猖獗現象日趨嚴重。諸多現象引起了專家學者們的關注,由此呼吁,病蟲害防治要大力推廣以物理誘控、生物防控等為主的綠色植保技術控害降殘,力保農產品質量安全,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實現綠色植保對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的保障和支撐作用,一方面要禁用高毒、高殘留農藥,推廣使用低毒、高效、環境友好型的化學農藥和生物農藥,另一方面要回歸自然,營造農田多樣性,避免大面積地種植同一品種農作物,比如種植抗蟲性不同的水稻品種,或者在水稻田里再養鴨養魚,它們不僅可以吃掉害蟲,還能肥田,農民為了保護魚鴨也不會濫打農藥,可謂一舉多得,實現“綠色家園”。現代社會生活呼喚生態農產品,呼喚綠色植保,綠色植保是現代農業的必然之義,推行綠色植保將為生態農業的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保駕護航”作用。
2綠色植保在生態農業建設中的重要性
以綠色植保為理念的植保工作是生態農業的一項基礎工作,也是不斷提高農業生產水平、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手段。隨著農業發展環境和生產方式的變化,綠色植保在生態農業生產中的作用和地位越來越重要。
2.1綠色植保是建設生態農業的重要環節
建設“生態農業”是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生態立市”目標的重要內容,生態農業是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相協調的基礎產業,有利于加速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有利于自然資源和生態系統的持續利用,是參與國內外競爭,提高市場競爭力的有效措施,對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農業生產有害生物不可能消失,化學農藥在一定時期內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化學農藥不合理使用等因素造成的農業面源污染日益嚴重,單位面積農藥的使用量仍居高不下,農業面源污染治理任務十分艱巨。從建設綠色農業的總體思路和目標任務來看,綠色植保是如何降低農藥使用量,嚴格控制農業污染,保護農業環境,發展生態農業,生產綠色農產品的關鍵環節,是從根本上減輕農藥等化學投入品對作物、環境和人類的污染,從而為生產綠色農產品,營造綠色家園創造有利條件。毫無疑問,綠色植保今天是,今后仍然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基礎,是打造生態農業的關鍵。
2.2綠色植保是生態農業生產安全的有力保障
據統計,在全國發生的1648種農作物主要病蟲草鼠害中,大多有發生危害,僅水稻上發生的病害、蟲害就達十幾種,對農業造成的損失較為嚴重。特別是近年來受種植業結構調整、耕作制度改變和異常天氣影響,農作物病蟲災害呈多發趨勢,威脅著農業生產。綠色植保根據綜合防治的原則和農業生態的特點,以作物及新的防治技術進行組裝,協調地發揮農業防治壓基數,保護天敵促平衡、科學用藥控為害的作用。化學農藥使用有效低劑量,挑治、兼治相結合,不但能夠減少用藥面積和用藥次數,有效地控制病蟲草鼠害發生,而且極大地穩定了糧食等作物產量,生態農業生產安全得到有利保障,也是生態農業建設的必然要求。
2.3綠色植保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有力支撐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農產品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優質、安全、營養。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源頭在生產環節。近年來,由于氣候原因、老基地重茬種植以及復種指數的提高,致使農作物病蟲害呈混合、交替、頻繁、復雜、趨多、趨重發生,頻繁超劑量使用農藥是一個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重要因素。面臨著國內和國際市場競爭的雙重壓力,加快提高農產品質量衛生水平已成為當務之急。農業植保工作者與農戶形成合力,牢固樹立生態意識,堅定不移地貫徹“綠色植保”理念,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針,宣傳和應用科學的綠色植保技術,按照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標準,綜合運用農業的、物理的、生物的手段,不僅可以極大地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降低農藥殘留,減少環境污染,達到無害化生產,給農產品質量安全構筑了堅固防線,而且還可大大地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和市場競爭力,給農產品質量安全以支撐。
Abstract: in the urban construction and the practical level of evaluation of academic research level city there are many han to solve the need.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city residents safe, focused on urban residents safety evaluation system,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ity of safety management.
Key words: the city safe city residents safe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中圖分類號:P633.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城市的發展經歷了以安全為本的城市、以經濟為本的城市、以人為本的城市三個階段。古代人們,以城市安全為本,修筑城墻以抵御外來侵略;在以人為本的今天,人們對城市安全的要求不再是簡單的抵御外來者,而是從廣義的安全角度要求城市給予居民以安全感。
1、研究背景
我國近年來不斷攀升的城市安全事故,其數量之大、傷亡人數之多、經濟財產損失程度之深、影響范圍之大更是社會關注的聚焦點。華東師范大學危機管理研究所所長陳潔華介紹,每年,我國因安全危機而造成的損失達5000億元。近年來城市安全事故從出不窮。2008年春季,我國南方發生了50年不遇的罕見的雪災天氣。南方十多個省遭受了50年不遇的持續雨雪、冰凍等自然災害,受災人數過億,并造成電力中斷、水管爆裂,十多個機場、眾多高速公路關閉,京廣鐵路主干線和諸多鐵路路段及國道停運,導致人員和物資流動阻滯等連鎖反應。民政部救災司2月2日公布的此次雨雪受災數字:農作物受災7 200多公頃,直接經濟損失530多億元,因災死亡60人,緊急轉移安置175.9萬人,倒塌房屋22.3萬間,損害房屋86.2萬間。今年,9月27日14時51分,上海地鐵10號線發生追尾事故,造成271人受傷。近期城市電梯傷人事故,校車安全事故頻發,城市居民沒有安全保障和安全關的城市不僅無法帶動國家綜合實力的提升,甚至可能成為無可挽救的禍源。一串串觸摸驚心的數字,帶給城市居民諸多關于“我們的城市安全嗎?我們安全嗎?”的思考和拷問。因此,城市居民安全問題的研究探討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
2、相關定義的界定
人們對城市安全的要求既要求城市在自然災害、社會突發事件等有效的抵御能力,并能在環境、社會、人身健康等方面保持一種動態均衡和協調發展,能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秩序、舒適生活空間和人身安全。即城市安全包括兩方面內容:有效的抵御能力和城市居民生活秩序、空間和人身的安全。也就是說,城市安全應該包括對宏觀方面的以城市災害和抗災防御能力為評價內容的城市公共安全;以及微觀方面的以城市居民生活秩序、空間和人身的安全為評價內容的城市居民安全。
城市居民安全評價是以獲得居民安全度的定量結果,為城市安全管理、規劃提供量化依據為目標。評價中只考慮城市安全事故后果為居民人員傷亡造成影響的事故因素,不考慮對財產造成損失和環境造成破壞程度的事故因素。通過城市居民面臨的危險性分析,選擇合理的安全評價方法,建立城市居民安全評價體系和方法。而構建合理的城市居民安全指標體系是進行城市居民安全評價的基礎。
3、城市居民安全指標體系的建立
3.1指標體系構建的原則
評價指標體系的確定是開展城市居民安全評價的基礎和關鍵,評價指標的全面性與準確性會直接影響到評價結果的質量。所建立的評價指標體系必須能夠反映城市安全現狀的主要特征和基本情況,必須要以能反映整個系統的危險狀態為目的。如果確定的因素太多,就會增加系統指標體系結構的復雜性和評價的高難度性,而且掩蓋了關鍵因素的重要性:反之指標因素確定的過少,則評價過程太過簡單粗糙,如此便很難全面地反映系統的客觀情況。因此,設計指標體系時要具有科學性、系統性、資料的可獲性、可衡量性、可操作性的原則。
3.2城市居民安全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意義
確定一個科學、全面、客觀的評價指標體系是評價保證評價過程合理性、結果可靠性的關鍵。合理、科學地設計城市居民安全指標體系具有如下意義和作用:
(1)是客觀評價城市居民安全現狀和發展趨勢;
(2)能準確認識城市居民安全的控制方向和方法;
(3)為科學分析城市居民安全的規律提供理論支持;
(4)為安全管理提供理論支持,為各級政府和社會提供安全科學決策的依據;
(5)是居民認識城市安全水平的標度。
3. 3評價指標體系設計思路
本文從對居民安全產生影響,即對城市居民衣、食、住、行、醫安全五個方面進行分析、歸納建立城市居民安全評價指標,并從這五個方面安全出發將社會治安、生活保障、醫療衛生、經濟狀況、生態環境五個方面內容作為城市居民健康安全評價指標體系的一級指標。
(1)社會治安
社會治安是城市化進程中出現的社會問題,關切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作為城市居民安全體系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們主要從刑事犯罪、治安管理兩個指標來考察城市安全。危害城市社會治安秩序的主要破壞力指標這里不僅要從數量方面,而且要從性質方面對違法犯罪案件進行認真評估,這樣才能較全面地評價社會治安狀況。
刑事犯罪方面,犯罪率、刑事案件的立案率是判斷社會治安狀況好壞的“晴雨表”,是城市治安考核的重要指標。
治安管理方面,安全的城市監控覆蓋率是強化城區安全防范建設,加強城區治安防范力量,有效防范重大案件發生的重要手段。而警力不足是目前我國城市治安的瓶頸之一,適當的警員配置率,合理的破案率從治安管理上體現了社會治安管理能力。
(2)城市生活保障
現代城市居民的衣、食、住、行都對交通、水、電、氣、油等高度依賴。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發展的速度使得城市的生命線系統迅速飽和甚至超負荷運行,大大增加了城市脆弱性的同時給居民生活安全帶來威脅。完善、穩定的生活供給系統是城市安全的標志,滿足城市居民的氣、熱、水、電、信息、交通等的需要是城市居民安全的前提條件。本文從城市居民對生活的基本需求出發,查找相關指標,建立生活保障的相關指標。將現代生活要求的城市供電、供氣、供水、交通、住房、食品的安全作為衡量生活保障安全的指標。在選擇三級指標時,從供電、供氣、供水、交通、住房、食品的供應數量和質量安全性指標
上反映生活保的安全性。
(3)醫療衛生
健全的醫療保障、合理的衛生防疫水平是城市居民對醫療衛生的基本要求。
擁有與城市人口相匹配的醫生數量,足夠的醫療保險投保率,寬廣的疫情監控覆蓋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覆蓋率,病床數是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就醫前提。城市是人口的聚集區,傳染病發生機率大于農村,傳染病一旦爆發對城市居民造成身體上的創傷和心理上的恐慌。在城市醫療衛生上將甲乙類傳染病發病率作為衛生防疫工作的重要衡量指標,是城市醫療衛生安全的重要指標。
(4)生態環境
生態環境它不僅包括各種自然要素的組合,還包括人類與自然要素間相互形成的各種生態關系的組合。城市作為一種典型的符合生態系統,其生態環境脆弱,如何改善生態質量、維護生態安全是城市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生態環境對城市居民健康影響主要包括環境治理和生態建設兩個方面。
環境治理方面,環境破壞對城市居民的居住環境包括水、氣、聲環境安全造成威脅,而水、氣、聲、渣各類廢物的處理達標情況,都能極好地反映出城市污染控制的現狀,以及當前的環境狀態。生態建設方面,城區要保障足夠的綠化覆蓋率、公共綠地面積、好于二級的天數才能在維護城市生態系統合理運行的同時,保障居民對生態環境的需求。
(5)經濟狀況
經濟狀態不僅僅關系城市和國家的穩定和發展,更能直接反映居民經濟狀態。
經濟富裕狀態是城市安全程度的重要基礎,也是城市居民安全的重要影響指標。本文在考慮城市居民經濟狀態指標時,從就業保險、收支狀態、分配結構這三方面進行。
就業保險情況安全狀態由城市失業率、失業保險率反映出來。正常收支是維持居民正常生活的前提條件,由人均GDP、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財政收入構成,是城市居民經濟狀況的反映指標。分配結構上主要從居民食品支出占生活支出的比例既恩格爾系數和反映經濟財富分配狀態的基尼系數體現。
根據指標體系的建立原則以及思路,結合專家意見,本文將城市居民安全評價指標體系分為四層。具體見表1。
表1 城市居民安全評價指標體系
目標層 準則層 要素層 指標層
城市居民安全
社會治安
刑事犯罪
犯罪率(%)D111
刑事案件立案率(%)D112
治安管理
重點部位安全監控覆蓋率(%)D121
警員配置(1/萬人)D122
生活保障
城市供電
人均供電量(度/月)D211
供電可靠性(%)D212
城市供氣
燃氣普及率(%)D221
暖氣普及率(%)D222
城市供水
人均生活供水量(噸/月)D231
自來水普及率(%)D232
飲用水水質達標率(%)D233
城市交通
公交車配置(臺/萬人)D241
公共交通分擔率(%)D242
城市道路面積(m2/人)D243
城市住房
人均住房建筑面積(m2/人)D251
危舊棚戶房比例(%)D252
食品安全
食品抽檢合格率(%)D261
口糧供求差率D271
醫療衛生
醫療保險
萬人擁有醫生數(1/萬人)D311
醫療保險投保率(%)D312
衛生防疫
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覆蓋率(%)D321
萬人病床(1/萬人)D322
甲乙類傳染病發病率(%)D323
生態環境
環境治理
污水廢水排放達標率(%)D411
廢氣排放達標率(%)D412
區域環境噪聲平均值(分貝)D413
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 D414
工業固體廢棄物處置利用率(%)D415
生態建設
城區綠化覆蓋率(%)D421
人均公共綠地面積(m2)D422
達到及好于二級的天數(天/年)D423
經濟狀況
就業保險
城鎮登記失業率(%)D511
失業保險率(%)D512
正常收支
人均GDP(元/人)D521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D522
人均財政收入(元/人)D523
分配結構
恩格爾系數D531
基尼系數D532
4、結語
本論文通過對城市安全內容的分析,提出了城市安全包含了城市公共安全和城市居民安全兩個方面內容,并通過對城市居民安全影響因素的分析,構建了城市居民安全評價指標體系,以期為城市安全管理提供理論支持,為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一點貢獻。
參 考 文 獻
【1】童林旭.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安全保障問題[J]..城市發展研究,1999,(6):1―6.
【2】 吳慶洲.21世紀中國城市災害及城市安全戰略[J].規劃師, 2002(1): 12.
【3】 鄭杭生.中國轉型時期的社會安全隱患與對策[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2004(2):4.
【4】 高峰.宜居城市理論研究[D].蘭州大學碩士研究生論文, 2005.
一、先進環境監測預警體系的重要性分析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社會經濟水平在不斷地提高當中,作為工業大國,我國的各類生產也就隨之不斷地增加,而現階段由于一些生產企業只注重其生產效益,卻忽略了環境保護這一問題,從而導致我國環境質量普遍下滑,在這一形勢下建立先進的環境監測預警體系,進行全面的環境保護勢在必行,它是我國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我國人與生態之間和諧相處發展的重要體現,其重要性顯而易見。
1.環保產業逐漸趨于規范化
就我國環保工作目前情況而言,我國的環保工作還沒有嚴格地形成一個規范化的產業鏈,其只是由各級環保部門進行監督管理。建立先進的環境監測預警體系可以說是符合了時代需求,促使環保產業逐漸趨于規范化。硬件設施相關配備是建設先進環境監測預警體系的基礎,而培養專業人才是保證環境監測預警體系平穩運行的重點與關鍵。此外建立先進的環境監測預警體系可以提高系統整體運行效率,為我國環保產業發展提供安全保障。
2.符合我國環境安全的政治要求
環境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內容,目前我國環境尚未達到一個安全的狀態,環境污染、外來物種侵入及生態破壞等現象還在不斷影響環境安全。目前我國環境安全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比如水資源短缺、生態環境惡化、生物多樣性銳減及環境監測預警力度不夠等,建立先進的環境監測預警體系,滿足了我國環境安全的政治要求,可以對我國各區域的環境質量及治理狀況進行實時監測預警,能夠及時發現我國各區域環境存在的主要問題,從根本上維護我國環境安全。
3.滿足環境管理的迫切需求
由于環境保護覆蓋面積較大,涉及到生產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這一特點給環境管理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僅僅依靠人為力量是無法實現環境的全面保護,建立先進的環境監測預警體系,能夠輔助管理人員進行全方位管理,通過監測預警的方式及時發現社會生產生活中的環境問題,從而有針對性采取環境管理措施。
二、我國現階段主要環境監測技術
1.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技術
現階段對于環境空氣質量的監測一般是借助于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系統開展,系統主要由環境監測分站、數據資料處理中心、質量保證實驗室以及系統支持實驗室四部分組成。環境空氣質量檢測指標主要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臭氧以及一氧化碳等內容。
2.固體廢棄物監測技術
固體廢棄物主要是通過對固體廢棄物樣品的采集和監測,對于固態、半固態以及液態廢棄物的危險特性進行鑒別。對于固體廢棄物的監測技術一般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反應性、易燃性、腐蝕性檢測、浸出毒性中無機物質項目的檢測、浸出毒性中有機物質項目的檢測、毒性物質含量鑒別以及急性毒性鑒別項目檢測等幾部分內容組成。
3.物理檢測技術
物理檢測技術主要是指針對生態環境中的放射性活度、放射性物質、核設施水質、電磁輻射防護等內容進行的監測技術。通過制定相應的監測計劃,利用特殊的采樣與測量技術,對各種監測項目指標進行全面的監測管理。
4.海洋環境監測
海洋環境監測主要是針對入海河流和直排污染源等內容進行的檢測控制管理,通過對陸為直排入海的污染物濃度、污水流量、污水排放時間、污水入海量、污染物入海總量等技術指標進行采樣與分析,有效控制陸源污染物入海總量,防止陸源污染物損害海洋環境。
5.生態環境監測技術
生態環境監測技術主要是針對區域的生態環境現狀以及生態環境的趨勢進行監測評價,生態環境監測的技術指標主要有生物豐度指數、植被覆蓋指數、水網密度指數、土地退化指數、環境質量指數、林地情況、草地情況、河流湖泊情況、土地侵蝕情況以及水資源量等一系列的指標進行監測管理。
三、環境監測中常遇問題
1.環境監測數據缺乏代表性和針對性
造成這一問題主要是由于工作人員的現場調查不夠認真仔細,采樣方法缺乏針對性。舉個例子,在進行采集工業廢水樣品時,工作人員一般只會在某一天隨機抽樣幾分鐘或十幾分鐘,這樣的采集方法是不能采集到有代表性的樣本。其次,在大氣、地表水等常規監測中也存在著采集樣品頻率不足夠,采樣點設置不合理等問題。由于環境監測數據關系到之后的數據分析工作的準確性,直接影響到環境監測數據在未來的應用,所以作者認為這是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2.環境監測網絡尚未完善
在組成人們生活環境的水質、漁業、交通以及環保等各種因素中,都有其各自的監測網絡。但由于我國的環境監測網絡如今還沒有進行進一步的完善工作,不成體系,所以當監測網絡通過監測得到大量的環境監測數據時,無法與其他地區的監測網絡進行數據共享,從而導致監測數據的浪費和缺乏代表性。
四、如何解決環境監測中存在的問題
1.提高樣品的質量
在進行采樣工作前,要對當地的環境進行詳細的了解,制定適宜的采樣方案,到達現場后,要針對當地的具體情況進行采樣,才能夠確保樣品的代表性,對于污染問題較為嚴重的地區可以適當地增加采樣的頻率,頻率太低無法體現出環境的主要問題,頻率太高又會浪費測量技術的資源。
2.加強樣品分析管理
在技術方面能夠確保樣品分析的質量的話,就能夠確保環境監測數據的準確性,才能夠更好地進行下一步的分析研究工作。所以,可以考慮從以下幾方面來提高樣品分析的質量。(1)根據區域的特點選擇使用且標準的監測分析方法,保證了最后得出的監測數據具有較高的準確度和代表性;(2)對于污染程度不同的污染源,需要選擇科學合理的監測方法,濃度較大的污染物應選擇準確度較高的監測方法,而濃度較低的污染物則可以選擇其他的儀器法;(3)在使用儀器和計量器具時要注意認真仔細地使用和維護,還需要把儀器送到有關部門進行年檢,確保儀器設備在年檢范圍內,確保測量儀器的精確度,以免加大測量過程中出現的誤差,這樣才能夠全方位強化環境監測工作的質量。
3.加強監測網絡建設
加強對環境監測網絡的規劃、建設和管理,有利于促進我國的環境監測技術規范化,同時還可以提高環境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和代表性。另外,完善各地區監測數據的整體性有利于提高環境監測數據的利用價值。
五、我國環境監測技術發展趨勢及總結
1.環境監測技術科技水平不斷提高
隨著環境監測科技水平不斷提高,環境監測儀器向高質量、多功能、高度集成化以及自動化、系統化和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各種物理、化學、生物、電子、光學等先進的監測技術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不斷深化。例如,痕量以及超痕量分析技術在環境監測中應用不斷普及,通過利用先進的分析儀器可以檢測0.1PPb的痕量元素,對于濃度低但是危害性大的污染源,例如重金屬等可以進行準確的評價分析。
2.環境監測分析朝著項目系統化的方向發展
在環境監測分析報告上,將逐步朝著由基本的環境質量報告、環境污染源報告以及專項監測報告組成的環境報告體系發展。在環境監測分析報告上形成重點以大氣、水質、土壤以及生態環境為主的分析評價體系,而且更加側重于環境分析的準確性與及時性。通過形成系統的環境監測管理體系,強化對于檢測項目的整體控制管理,為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提供準確的數據資料。
3.環境監測技術覆蓋內容進一步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