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7 16:06:5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科研成果的社會評價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一、引言
目前,我國關于會計科研成果的評價存在著諸多問題,比如評價過于注重形式;評價內容過于注重對數量的評價,不注重對科研質量的評價;所取得的課題、基金等數量越多,評價分數越高,而忽略了科研成果對現實社會或經濟的影響程度。2012年在廈門召開的第四屆海峽兩岸會計學術研討會上,中國會計學會原會長金蓮淑就指出,要建立一套科學的會計科研成果評價機制。提高科研成果實效的關鍵是三個方面:開展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評價;重視數量,更重視質量;合理確定考評周期。目前,我國會計科研成果的評價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還沒有形成一套完善的、富有成效的評價體系。2014年主席在兩院院士大會上指出,“科技創新鏈條更加靈巧,技術更新和成果轉化更加快捷,產業更新換代不斷加快”;“面對科技創新發展新趨勢……我們不能在這場科技創新的大賽場上落伍,必須迎頭趕上、奮起直追、力爭超越?!惫P者認為,在科研成果評價方面應把好質量關,注重科研成果轉化和科研成果質量水平的評價,對于浪費科研經費、沒有任何意義的科研項目,應該拒絕通過,只有這樣才能督促科研人員申請一些對經濟、對社會發展有意義的科研項目。而平衡計分卡原理體現了四個維度的平衡關系,不顧此失彼,基于此,本文設計了與平衡計分卡原理類似的會計科研成果評價體系。
二、平衡計分卡原理下的指標體系構建
各指標之間的平衡是平衡計分卡的核心思想,針對目前會計科研成果評價多注重學術價值方面的評價(比如發了多少篇文章、出版了多少專著等),筆者認為還應注重會計科研成果經濟價值、社會價值以及人才培養等方面的評價,因此本文設計了四個維度的一級指標,強調會計科研成果的優劣并不是只由某一個方面所決定,而是四個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四個維度的一級指標可以反映出科研團隊或科研項目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價值創造能力以及長期生命力,一級指標(四個維度指標)和二級指標的設計具體如下:
(一)四個維度指標設計
1.經濟價值(X1)。我國每年投入科研經費超萬億,比如我國34所985高校每年平均科研經費為12億元,相當于美國大學聯合會所屬高校的校均水平,也相當于澳大利亞八校聯盟的校均水平,可見我國在科研經費方面的投入力度是非常大的,那么這就要求科研成果能夠創造一定的社會經濟價值。會計科研成果應該符合當今經濟發展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先進性、實用性。在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會計科研成果應該能夠幫助我國企事業單位解決目前較為重大的現實問題,能夠針對企事業單位所面臨的棘手的賬務處理問題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議,從而促進經濟繁榮,推動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社會效益(X2)。科研院所和高校是會計科研活動開展的主陣地,它們作為非營利性組織,經費主要來源于政府投入、企業投入和社會捐贈,因而可以說政府、企業以及社會就是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委托人(或者客戶)。站在這個角度,會計科研成果應該能夠產生一定的社會效益,得到政府、企業或社會的認可。只有提高了客戶滿意度,科研院所或高校才能擁有良好的社會聲譽。
3.學術價值(X3)。學術價值一直以來都是不可或缺的評價指標,會計科研成果的學術價值主要體現在論文、專著以及專利的數量和質量上。科研論文和著作的數量可以反映出科研活動的廣度、寬度。但是,更要注重科研論文及著作的質量,質量可以反映出科研活動的深度,以及被社會同行或專家認可的程度。科研論文及著作是會計科研成果能夠快速被社會知曉的最佳途徑。專利能夠體現科研團隊的實力和創造力,創新性的科研成果應該及時申請專利保護,盡早實現智力成果向生產力的轉化。
4.人才培養(X4)。科研人員的整體素質直接影響科研成果的優劣,好的科研項目除了能夠為社會創造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還要能夠帶動一大批科研人員的成長與提高。比如通過科研活動,為科研人員創造參與學術交流、國際合作的機會;通過科研活動,培養科研人員撰寫高水平論文和著作的能力;通過科研活動,讓科研人員獲得社會聲譽或專業職稱的提升等??梢?,科研項目所培養人才數量的多少也間接反映了科研項目的優劣。
(二)二級指標設計
本文盡可能選用容易量化的二級指標,經濟價值(X1)一級指標下設置了兩個二級指標,分別為:科研成果轉化率(X11),用以衡量科研項目已經轉化為生產能力的情況;預期潛在產業化收入的現值與經費投入的比例(X12),用以衡量科研項目未來可能創造收入的情況。社會效益(X2)一級指標下設置了三個二級指標,分別為:教學合格率(X21),用以評價會計科研成果對財會專業教學質量提升的作用;科研成果獲獎數(X22),用以評價會計科研成果得到行業或專家認可的程度;對外提供咨詢服務數(X23),用以評價會計科研成果對行業或企業的幫助情況。學術價值(X3)一級指標下設置了三個二級指標,分別為: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的論文數量(X31),用以衡量會計科研成果的影響程度;著作數量(X32),用以衡量會計科研成果的完整性或系統性;專利數量(X33),用以衡量會計科研成果在理論或方法上的創新性。人才培養(X4)一級指標下設置了三個二級指標,分別為:國際合作與交流次數(X41),用以衡量會計科研活動為科研人員創造國際合作和交流機會的情況;國內學術研討會次數(X42),用以衡量會計科研活動為科研人員創造參與國內學術研討會機會的情況;科研項目帶動的人員數量(X43),用以衡量會計科研活動所培養人才規模的大小。
三、層次分析法(AHP)確定各層次指標的權重
由于指標的選擇無法做到完全定量化,因而本文采用層次分析法來確定各個層次的指標權重,通過問卷調查法和專家咨詢法來確定各指標的相對重要性。為了使每個指標的相對重要性量化,本文引用如表1所示的矩陣判斷標度。在調查和咨詢對象的選擇上,選擇了來自云南、河北、北京、江蘇、四川等不同省市的財會知名專家學者,確保指標之間比較結果的準確性。各層次指標權重確定的具體步驟如下。
(一)四個維度指標(一級指標)權重的確定
1.構造判斷矩陣。通過問卷調查法和專家咨詢法,得出四個維度指標之間兩兩比較的結果,如表2所示。
根據表2中的數據,構造判斷矩陣P1。
2.對矩陣P1進行一致性檢驗。對于判斷矩陣P1,計算滿足P1?W=λmax?W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求得特征根λmax=4.1431,特征向量W=(0.3889,0.2995,0.1881,0.1235)T。
根據n=4,通過表3,查得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RI=0.89。根據公式CR=(CI)n/(RI)n,求得CR=0.053
(二)二級指標權重的確定
二級指標權重的確定同樣采用層次分析法。具體操作步驟同一級指標,因此,本文不再過多闡述,具體結果如下:
1.經濟價值下的兩個二級指標科研成果轉化率(X11),預期潛在產業化收入的現值與經費投入的比例(X12)通過兩兩比較,構造出判斷矩陣P2。
求得特征向量W=(0.833,0.167)T,用W11表示科研成果轉化率這一指標的權重,則W11=83.3%,用W21表示預期潛在產業化收入與經費投入比例這一指標的權重,則W12=16.7%。
2.社會效益下的三個二級指標教學合格率(X21)、科研成果獲獎數(X22)、對外提供咨詢服務數(X23)通過兩兩比較,構造出判斷矩陣P3。
求得特征向量W=(0.1095,0.5816,0.3089)T,CR=0.004
3.學術價值下的三個二級指標分別為的數量(X31)、著作數量(X32)、專利數量(X33),三個二級指標間通過兩兩比較,構造出判斷矩陣P4。
求得特征向量W=(0.3196,0.5584,0.1220)T,CR=0.0176
4.人才培養下的三個二級指標分別為國際合作與交流次數(X41)、參與國內學術研討會次數(X42)、科研項目帶動的人員數量(X43),三個二級指標間通過兩兩比較,構造出判斷矩陣P5。
求得特征向量W=(0.2318,0.184,0.5842)T,CR=0.0516
綜上所述,假設用Y表示會計科研成果總評分,則Y=(X11?W11+X12?W12)×W1+(X21?W21+X22?W22+X23?W23)×W2+(X31?W31+X32?W32+X33?W33)×W3+(X41?W41+X42?W42+X43?W43)×W4。
四、結束語
科研活動是一個國家科技創新的源泉,是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動力,而科研成果的評價是科研活動質量的保障,筆者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并結合自身從事會計科研活動的經驗,認為目前會計科研成果的評價主要局限于或出版著作的數量上,而忽略了會計科研成果產生的經濟價值、社會效益以及人才培養情況。本文借鑒了平衡計分卡原理,構建了一套平衡各指標關系的會計科研成果評價體系,期望能夠為會計科研成果評價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本文強調會計科研成果的實用性,因而設計的四個維度指標分別是經濟價值、社會效益、學術價值以及人才培養,這四個指標兼顧了財務性評價與非財務性評價。為了使評價指標量化,本文參考了英國RAE評價法,設計了二級指標評分標準。在指標權重的確定上,為了避免評價中的主觀隨意性,采用了層次分析法(AHP),既很好地運用了專家、學者的智慧及經驗,又將定量方法融入了其中。由于時間和篇幅所限,本文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比如所構建的評價體系具有普遍適用性,未針對不同情況做分類處理。
高校教師系統的科研工作,為高等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指導及技術后盾。對高??蒲谐晒膶W術價值、技術價值和應用前景進行確認和評定,能夠更好地弄清高校當前科研中存在的問題。促進高??蒲匈Y源的優化配置,改進高??蒲谐晒D化率,提高科研項目的成功率,提高高校的科研管理水平。這不僅關系到國家的科研發展目標,而且影響到科研的健康發展,對樹立正確的學術風氣準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但是,目前我國各高校過于注重對科研成果的理論水平和學術價值進行評價,缺乏對科研成果實際應用水平的評價,尤其是對成果的創新性、產業化后取得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沒有明確的要求。教師的工作考核、職稱評定等,依然強調著作的數量、級別等。這一方面導致了個別教師在名利驅使下,出現了造假、抄襲等不良學術行為;另一方面,抑制了教師在科研中的創新思維。許多人選擇急功近利的研究課題,而放棄成功風險大,卻有可能取得重大科技突破的科研方向,進而造成了科研成果大量的低水平重復。因此,有必要對高??蒲谐晒u價做進一步地探究。
1 高校科研成果評價的內涵
1.1 高??蒲谐晒u價的概念
“科研成果”是指利用科學技術知識、信息和經驗形成的涉及產品、工藝、材料及其改進的技術方案,包括專利、專利申請、技術秘密、速記軟件、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和植物新品種等。根據上述定義,我們可以認為,科研成果,當然也包括高校的科研成果,核心是一種創新技術,這種技術可能是基礎技術和共性技術,也可能是專有技術,而專利、登記軟件等應該是該技術的外在表現形式,是技術的載體。
“評價”是指在事實判斷的基礎上,根據價值標準對事物及其屬性做出的價值判斷。其是以事實信息為主要參考,又不完全依賴于事實,是在下結論的過程中伴隨著評價者個人的許多觀察和思考,是一個分析和比較的過程。
我們認為,“高校科研成果評價”是指評價人員根據一定的評價目的,制定一系列的評價標準,并據此對高??萍既藛T形成的科研成果進行分析、比較和認定的過程。當前,我國高校科研成果評價的目的不應該單單停留在對科研人員或學校進行績效考核的階段,而應該向發現問題、改進問題,并促進科研成果產業化的方向發展,即從評價的鑒定功能轉向評價的導向功能和激勵功能。
1.2 高??蒲谐晒耐ㄓ迷u價方式
目前,高校主要采用引用評價、鑒定評價和專利評價三種科研成果評價方式。理論研究成果以論文或著作的形式公開發表后,常采用引用評價;應用技術成果常采用鑒定評價或專利評價。
引用評價是自發的、不帶有主觀性,評價結果的權威性強,弊端是評價的絕對化和簡單化易導致的數量性方面的壓力。鑒定評價其特點是時間短,見效快,成果鑒定通過率很高。有利于加快技術成果轉化。弊端是鑒定的申請人為了保證鑒定結論符合主觀意愿,經常自選鑒定專家名單,拔高評價結論,難以保證結論的公正、科學、客觀。專利評價的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最大,具有相當強的科學性和公平性。弊端是審查周期長,在一定程度上耽誤了科研人員的獎勵申報、年度考核等。
2 高??蒲谐晒u價需要遵循的幾個原則
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的原則??蒲锌冃Э荚u體系中,所列指標因素和考評標準應該盡可能是可量化的,以便能用最終的評價分值來反映不同類型成果的業績狀況。同時,由于科研成果評價自身存在著模糊性,很多科研成果是不可能確切測量的,因此,需要綜合運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分析評價方法。需要遵循的幾個原則為科學性原則、發展性原則、實用性原則、可比性原則、指導性原則。
3 高??蒲谐晒u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現階段,我國高等科研成果評價缺少客觀、科學、量化、直觀的標準,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高等院校科研成果評價指標體系。這個指標體系應該包括科研課題難易程度、科研成果轉移、科研成果經濟效益、科研成果市場需求性、科研成果內在價值、科研成果環境效益、科研成果社會效益八個維度。一般情況下,我們認為在課題難易程度這一維度上,課題越難,該評價得分應該越高;在課題難易程度這一維度上,投入越少,這一維度上的評價得分越高。社會科學科研成果與自然科學科研成果評價都可以使用上述指標體系,但在不同的指標上側重點不同,需要在評價標準設置上與結果處理上區別對待。同樣,不同學科、不同院校也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設置不同的評價標準與結果處理方式。
此外,為了使該評價體系更具有操作性,還需要為各評價指標設置具體的權重、具體的測評點和評價標準,并且要針對不同的評價指標開發不同的評價方法,編制一定的評價工具。例如問卷、訪談提綱、量表等,這些還有待于有識之士作進一步地探討。
4 高??蒲谐晒u價的實施策略
4.1 評價時機
評價時機上應鼓勵延時評價??蒲谐晒膬r值體現在認識世界的廣度、深度及改造世界的效用上。前者可用成果的真理性標準檢驗,后者可用成果的效益性標準檢驗。由于成果研究出來以后其成果經實踐檢驗還需要時間,其效用不能立即顯現。因此,對成果價值宜采取延時評價,即在成果發表后一定時期或驗證后進行,這樣可以避免過早評價而出現的誤差。
4.2 評價人員
評價人員應該包括:同行評價,從對研究成果的認識和了解程度來看,除作者之外,對成果的內容、意義理解力、認識力最強的就是學科同行;專家評價,由若干名(5~7或更多)專家組成評議小組綜合評議,專家評議法可以充分發揮專家的智慧和才能,也便于理論上的溝通;科研評價中介機構評價,具體負責學術成果的鑒定、評獎、成果價值評估等;科研工作者自評,充分聽取研究者個人的意見。
4.3 評價結果
4.3.1 評價結果的統計
通過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最終要形成綜合判斷,從總體上做出綜合意見,對評價對象做出優良區分或者其是否達到應有標準的結論。其次,還要進行分析診斷,對評價過程得到的信息進行細致的分析,以了解問題的癥結所在,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進。
4.3.2 評價結果的反饋
一對教育科研成果推廣與應用的認識
(一)教育科研成果推廣應用的內涵
“推廣”是指“擴大事物使用的范圍或起作用的范圍”;“應用”則是指“使用”。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教育科研成果推廣應用,是指包括傳播、學習在內的一切擴大教育科研成果使用范圍或起作用范圍的活動。它包括教育科研成果的傳播交流、自發運用以及有組織的推廣和應用3種類型。狹義的教育科研成果推廣應用,則是指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地將教育科研成果的思想、內容和方法等在一定范圍內應用,使之為其他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并經理解、內化、改造而轉化為教育效益的過程。推廣應用的成果既包括“課題型”成果,也包括“教改型”成果。本文中的教育科研成果推廣應用取狹義之意。教育行政部門、教育科研機構以及基層校長和教師相結合的隊伍是教育科研成果推廣應用的主體。
(二)教育科研成果推廣應用的主要內容
與 “物性”范疇的自然科學研究不同,教育科學研究主要是一種“人學”范疇的研究。就內容而言,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主要包括教育思想和教育行為兩個方面:
其一,先進的教育思想。只有當科研成果中先進的教育思想、教育觀念得到傳播并被社會認可時,它才有推廣應用的市場。為解決教育改革實踐中不斷出現的新問題,廣大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學習、掌握和遵循教育科研成果所揭示和總結的科學規律和原則。同時,科研成果中所蘊含的科學思維方式也可啟發廣大教育工作者持續改善自己的思維方式,用新的視角去分析和解決教育教學中的新情況和新問題。
其二,先進的教育行為,即先進的教育教學策略、方法和手段。為解決廣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遇到的疑難問題,使他們的教育教學水平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高,我們有必要將科研成果中所包含的新穎而實用的策略、方法和手段及時加以推廣和應用。
二當前教育科研成果推廣應用中存在的誤區
較之發達國家,我國的教育科學研究由于忽視成果的推廣應用而效益偏低。即便推廣應用,也大都是急功近利,步入推廣應用的誤區。分析教育科研成果推廣應用中存在的種種誤區及其產生的原因,有利于對癥下藥,有效地改變教育科研低效、無效甚至負效的狀況。
當前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主要存在以下幾個誤區: 1)“經世致用”的優秀成果供不應求。出于職稱評定和業績獎勵需要,許多教師做課題時熱衷于文獻研究,習慣于閉門造車,關起門來寫論文、出專著,對教育實踐中的現實矛盾和需要熟視無睹,對教育實踐與改革發展過程中出現的重大問題尤其是難點問題,既不能做出科學的解釋也無法提出有力的對策。這種與教育實踐嚴重脫節的教育科研成果,既難以向教育實踐轉化,也不能在教育實踐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對此,周濟部長的批評可謂入木三分:“有些研究是上不著天、下不著地,漂浮在半空中,真是像形容的那樣頭重腳輕根底淺!”“很多論文抄來抄去,是簡單重復的跟風研究,沒水平,也完全沒有現實意義?!?)點上熱鬧,面上冷淡。一方面,我們有眾多的“課題型”“教改型”科研成果,一些學校也紛紛成為課題或教改的實驗基地;另一方面,出于“同行是冤家”的狹隘競爭心理,地區間、學校間、專業與學科間要么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不愿意共享成果的“技術封鎖”現象,要么習慣于憑經驗和感覺辦事,不愿也不想推廣應用已有的教育科研成果,點與面、提高與普及沒有很好地結合,致使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出現點上熱鬧而面上冷淡的現象。3)被動應付,半途而廢。受“科教興國”“科研興?!钡墓奈韬蛦⑹荆恍┙逃姓块T以下發紅頭文件的形式要求推廣應用某個成果,但有時也會因未考慮教育對象、教育環境和成果應用者的自身條件等因素而出現“一刀切”的現象。在這種行政命令的外部強制推行下,廣大教師在推廣應用某個成果時,大多只對結果感興趣,而對課題研究的艱辛過程望而卻步,遇到難題就打退堂鼓,半途而廢。4)問題不清,目標模糊。任何優秀的教育科研成果都是為了解決某個現實的教育教學問題而產生的。但在推廣應用的過程中,成果應用者們往往不能親身感受這些問題,也很少對課題的研究目標加以分析和揣摩,其推廣應用帶有很大的盲目性:要么不知道究竟在推廣什么或為什么要推廣,要么無法理解成果所蘊含的教育思想精髓,得其形而忘其神,盲目模仿,不得要領,步人“問題不清、目標模糊”的誤區。
導致教育科研成果推廣應用步入誤區的原因有很多,有的來自事物的外部,有的來自事物的內部,但根本的原因還在于事物內部的矛盾性。
第一,成果的類型和質量是影響教育科研成果推廣應用的內因。一方面,由于教育科研管理與成果評價的機制尚未理順,教育科研成果的價值一直都是根據獲得課題經費的多少、參與人社會地位的高低、所獲獎勵的級別和數量來確定。許多教育科研不是面向教學實踐需要,而是單純為了追求所謂的 “學術價值”而進行的與實踐相脫節的研究?!凹埳险劚K覺淺,閉門造車多無用。”這種研究所產生的成果并不是從教育實踐中總結和提煉出來的,既沒有形成一套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法,也沒有取得經過科學驗證并具有較為穩定的成效,成果本身很難具有科學性、先進性和實踐性。另一方面,在當前的教育科研中,“應用型”“開發型”的教育科研成果實際上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一般而言,教育科研成果可分為“基礎型”“應用型”和“開發型”3種。“基礎型”研究主要以取得較高的學術價值為目標,相對而言易于評價(現有的國家評獎制度即較適用)。相比之下,“應用型”“開發型”研究由于在推廣應用過程中涉及更多的環節、更多的方面且具有更大的風險(除管理風險外,還有教育環境風險、經濟風險、社會評價風險等)而難以準確地進行評價。因此,當前這種過多偏重于“基礎型”成果的評價體系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對“應用型”“開發型”教育科研成果的忽視,同時也誘導教育科研工作者將過多的精力用于對科研成果的學術價值的追求而忽視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
第二,外在激勵機制的缺乏和評價體系的不足是影響教育科研成果推廣應用的外部原因。在基礎教育領域,社會對學校的評價主要依據升學率。迫于巨大的社會壓力和苛刻的社會評價,高分和高升學率仍然是廣大教師現實的 “硬”追求。相比較而言,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則只是費時費力的“軟”任務。與高分、高升學率掛鉤的經濟利益遠比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要更現實。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缺乏進行成果推廣應用的內驅力。即使想推廣,也沒有充裕的時問和條件。在高等教育領域,教育科研成果的評價形式基本上是國家有關職能部門組織有關專家開成果鑒定會或評獎。在這種評價體系中,學校等成果應用部門的發言權很少,評價標準在現實操作中被抽象為教育科研成果的學術價值,也即文本質量。這些評獎結果與高??蒲腥藛T的利益密切相關(關涉工作成績評價、工資福利待遇、職稱評定、進修資格獲取、科研經費申請等)。于是,為了獲取更多的利益,部分教育科研人員和單位有意識地選擇風險性較小的成果進行推廣應用。同時,外在激勵機制的缺乏也使教育科研人員對成果的推廣應用抱有畏難情緒。較之純粹的基礎研究,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難度很大。做基礎研究,科研人員只需跟自己“較勁”,僅僅在一個領域內努力即可;而與學校合作進行成果的推廣應用則需要科研人員具有社交能力、管理能力、統籌能力等,同時還要處理很多瑣碎的事情,費時費力。
第三,教師不能對教育科研成果自主創新地加以 “內化”是影響教育科研成果推廣應用的又一外因。不同于自然現象和其他社會現象,教育是一種有著自身發展規律的復雜的社會現象,因而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具有較強的特殊性。在具體實施時,需要考慮許多具體情況,如教育環境、教育對象以及推廣應用者的自身條件等。同樣一個成果,甲在A班應用會成功,但乙在A班應用卻未必能成功。同時,對于接受者來說,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是一個自主創新的復雜的“內化”過程??蒲谐晒挥小皟然睘橥茝V運用者自身的精神財富才能發揮作用。如果推廣應用者不用心吃透研究成果的實質和背景,把握其精髓,不能在深入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礎上及時進行理論反思,揭示研究規律,就可能步人“盲目模仿、目標模糊、問題不清、半途而廢”的誤區。
三促進教育科研成果推廣應用的策略
(一)轉變急功近利的成果效益觀
不正確的觀念阻礙了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進程。許多人對教育科研缺乏科學的態度,對 “教育科研是第一生產力”的含義理解不深甚至出現誤解,認為第一生產力就是直接生產力,進而以為教育科研可以直接轉化為教育效益。這種要求教育科研“立竿見影”的急功近利觀念無疑妨礙了教育科研成果應有效益的發揮,使得教育科研成果和人才難以得到應有的重視和尊重,不可避免地挫傷教育科研人員的積極性。教育的對象是人,因而教育科研成果轉化為直接的生產力要有一個效益周期。我們要允許暫時的相對滯后效應的存在,不能輕易地在短時間內對一項教育科研成果下絕對肯定或否定的結論,尤其是基礎理論性成果推廣應用的評價更不能操之過急。無論是由教育科研得出的對教育現象和規律的新認識還是提出的新概念或新學說,其理論的深度和廣度如何,具有多大的價值,大多不是在短期內就可以確定的。我們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論文或專著的發表是基礎理論性成果推廣應用的主要途徑,但論文的發表數量或專著的出版情況只能部分地反映其成果的水平和價值。只有當論文中的觀點或論據被他人參考、借鑒、引用或用以指導實踐時,成果才應視為被推廣應用。因此,要對教育科研成果尤其是基礎理論性成果的推廣應用做出正確的評價還需要對之進行一段時間的跟蹤。
(二)加強教育科研成果推廣應用的“供需結合”
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既需要成果生產單位的 “生產與供應”,也需要成果應用單位的積極響應,“供”與“需”要緊密結合。
第一,要研發出足夠多的優秀成果以供推廣之用。教育科研要努力解決教育改革與實踐中的實際問題,產生 “有的放矢”的優秀成果以供推廣之用。一方面,我們應在做好基礎研究的同時加強應用研究和開發研究,努力將教育科學的理論研究成果應用于教育實踐,為教育改革和發展提供科學、可行的設計思想和方案,直接為教育實踐服務。另一方面,我們要倡導以課題為中介的合作研究和交叉研究。根據課題的性質和實際需要,組織教育理論工作者與實踐工作者共同參加聯合課題組進行合作研究。例如:教育理論工作者與教師合作在學校中進行教學改革實驗研究,教育理論工作者與教育管理人員就宏觀決策問題進行合作研究等。同時,鼓勵在基礎研究、應用與開發研究上各有主攻方向的教育科研工作者進行適當的交叉研究。以基礎研究為主的,也要開展應用與開發研究;以應用與開發研究為主的,也可從事一些基礎研究。
第二,提煉教育科研成果,增加其信度和效度。實踐是檢驗教育科研成果的唯一標準,經得起實踐檢驗的成熟的教育科研成果才能得到大力的推廣應用。然而,一些教育科研成果由于缺乏信度和效度而經不起實踐的檢驗。這些教育科研成果要么缺乏可靠性,使用同樣的研究方法卻得不到同樣的結果;要么結果難以被證明,研究成果可以被精確解釋的范圍不大甚至不能被科學解釋,研究成果能被推廣的條件不佳甚至不能被復制。因此,我們有必要對科研成果進行必要的分析,找出能突出其精髓的要點,編成成果公報;其次將教育科研成果放到教育實踐中加以檢驗,去除一些 “想當然”的成分,增加其信度和效度。
第三,進行招標,促進 “供需結合”。在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過程中,我們應始終關注成果應用的自愿性、適用性和針對性。成果研發者和應用者要“兩廂情愿”:前者既要有轉讓的愿望又要有接受檢驗的勇氣,后者要充分認可、接受該成果并愿意在本校做推廣實驗;成果應用者在應用某項成果時,要充分考慮其與本校的辦學目標、辦學特色是否一致、吻合;成果研發者要理性地選擇自己的合作單位,成果的應用單位也需考慮自己是否具備相應的教育教學條件,教師隊伍是否符合要求等。筆者以為,實行招標可以有效地解決上述問題。教育科研管理部門可以進行成果應用研究招標,按一定的標準精選并確定一些教育科研成果進行推廣應用,然后召開成果推廣應用研討會,讓“供需”雙方明確各自的職責:成果研發者主要承擔指導工作,在指導中進行研究;成果應用者主要是學習和應用,在學習和應用中研究。總之,教育科研成果的研發者與應用者要密切合作,進行“捆綁式”研究,責任共擔、經費共用、成果共享。這樣既可以檢驗和完善成果,又可以積累成果推廣經驗,在成果研發與推廣應用之間探索出一條成果轉化的新路。
第四,共同制訂推廣計劃,組織推廣活動。與自然科學研究成果不同,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會因各級各類學校的條件不同而遇到不同的困難。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需要考慮學校的設施設備、師資狀況、生源狀況、學校管理,等等。因此,成果研發者與應用者共同制訂推廣計劃,按照程序有目的地組織推廣活動是落實教育科研成果推廣應用的必要環節。從程序的角度看,成果的推廣應用大致可包括以下 6個環節:確定推廣應用的成果;制訂推廣應用計劃;學習成果及相關理論;組織培訓、現場示范和指導,落實推廣應用的措施;反饋調整,交流研討,發展創新;總結經驗并對原成果進行再評價。其中,成果推廣計劃一般包括以下內容:成果的名稱及推廣應用的目的、內容、范圍、過程、評價、條件、風險與補救等。
(三)加快建立激勵機制
激勵機制是一個指揮棒。如果教育科研人員因進行成果推廣應用而得到肯定,他們就會花時間和精力去做這件事;反之,他們只會把它當作副業,社會再呼吁號召也沒有用。長期以來,雖然國家和教育科研單位都在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解決成果推廣應用中的激勵力度問題,但收效甚微,其關鍵原因之一是教育科研成果推廣應用的激勵機制沒有得到根本改善,教育科研單位與科研人員、學校與教師進行成果推廣應用的內驅力不足。鑒于此,我們應加快建立激勵機制,以推進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
二、人文社科成果評價制度存在的問題
(一)論文成果質量鑒定不嚴格
在定量評價的成果評價制度中,依據的刊物級別,分為普通期刊論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論文、CSSCI或CSCD期刊論文、幾大國際檢索論文(SCI、SSCI、EI)等幾個等級,這種分級評價方法有其合理性,如分級清楚、標準統一、論文容易歸類、管理,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科研成果水平等級,但并非所有核心期刊論文都能體現其內在水平。原因有二:其一,核心期刊的測定方法有很多種,其中最重要的引文法是根據期刊所載論文被引次數的多少評價論文質量,引文法測定的核心期刊雖然能夠反映該學科的內容和水平,但文獻被引頻次要有一個時間跨度才能反映出來,即當前核心期刊的學術價值并不一定完全準確代表當前所價值。此外,論文是否被引用不僅與論文質量有關,也與該論文選題是否為當前研究熱點、學科發展趨勢及該領域研究人員數量息息相關。一般情況下,應用性的學術期刊被引用的頻率低于理論性期刊。其二,受利益驅使及其他因素的影響,部分核心期刊上發表的論文質量存在良莠不齊的現象。有些期刊主辦單位為了經濟利益收取高額的版面費或礙于人情關系,從而降低了所刊發論文的質量標準。這些論文看似發表在級別較高的刊物上,實則是花錢買來的,或是依靠人情關系刊發的,論文質量并不高。因此學術期刊級別不能完全體現論文質量。
(二)圖書類成果質量鑒定不科學
圖書著作形式可分為專著、編著、編等幾類,其中專著的獨創性最高,產生的是原創作品,其學術價值最高;編的獨創性最低,產生的是演繹作品??蒲腥藛T都希望自己出版的圖書認定為著作,如今圖書出版社大多為企業化管理,重視經濟效益,對所出版書籍,只要沒有違法行為,沒有版權糾紛,能夠提供足夠的出版資金,可在圖書著作形式認定方面、學術價值等方面放松要求,因此部分圖書成果分類界定標準不統一。對高校科研管理者而言,只要是公開出版物,若非相關專業的權威人士,對出版物的學術水平高低難以界定。
(三)研究報告類研究成果要求不規范
一些立項項目以研究報告作為結題成果形式,而用來結題的研究報告的應用價值只是一些單位出具的證明作為報告實際價值依據。由項目負責人本人找單位出具相應證明比較容易,并不具有說服力,一個項目批復的資金少則幾萬,多則幾十萬,最終的結項成果如不嚴格鑒定實則是對資金的巨大浪費。
(四)科研項目級別界定不規范
一些縱向項目級別界定明確,也得到多數高校的認可,但一些隨機立項項目,學(協)會類項目、各類項目子課題、自籌經費項目、各類橫向項目,項目來源規范性不強,真實學術水平有待嚴格甄別。通常立項項目級別依據項目來源單位級別來確定,如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即為省部級項目,這類項目屬于常規項目,每年固定時間統一申報,有一定規律性。一些隨機申報項目,項目來源單位級別界定不明確,申報時間無規律,因此項目級別界定缺乏規范性。如一些學(協)會類項目,各高校對學(協)會項目來源級別認定不統一。在子課題級別的認定方面,各高校也標準不一,認定標準嚴格的高校要求在獲批的總課題立項書中明示該子課題的名稱及子課題的負責人,才能認定該子課題成立,相應級別按低于總課題一個級別確定。認定標準寬松一些的高校則只需總課題負責人出具該子課題立項證明即對該子課題予以認可。
三、完善人文社科成果評價制度的方法與途徑
(一)制定科學、客觀、公正的科研成果評價標準
科學、客觀、公正的科研成果評價標準是產生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基礎,沒有客觀公正的評價標準就失去了評價的意義。亞當斯的公平理論指出:“一個人的公平感來自于對自己勞動貢獻與報酬比與別人的勞動貢獻與報酬比的比較和評價”。如果人們對評價過程或評價結果感到不公平就會采取降低效率、降低積極性及降低努力程度的方式回應,這會對整個高校的發展產生負面影響。因此,政策制定者在制定科研成果評價政策時要以推動學??蒲兴綖槌霭l點,真正立足于提升學校學術水平,制定科學、公正、客觀的科研成果評價體系。高校各級領導往往既是科研帶頭人又是行政管理者,既是科研管理制度制定者又是受益者,在科研成果評價制度制定過程中難免會向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方向傾斜,特別是在我國官本位意識嚴重的環境中,權威期刊的認定經常由領導的意見決定。即使采用由學校各學院、系、部教師推薦的方式,推薦主體也經常從自身利益出發選出自己容易發表又相對學術性不是明顯較弱的核心刊物。這種方式確定的科研成果評價標準難言權威性、公正性,往往成為各方利益博弈的結果,不利于促進高水平科研成果的產生。在政策制定的過程中,學校領導應該認識到科研成果評價標準對學校發展,對科研人員科研的重要意義,要真正站在有利于促進學校學術、科研發展的角度,公開、公正、公平地研究確定科研成果評價標準。
(二)注重評價體系的長效性
俗話說:“十年磨一劍?!币龈咚降目萍颊撐暮涂蒲谐晒枰處煶料滦膩恚L期堅持不懈地努力和積累,去除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態。因此,在制定科研成果評價政策時要改變重短期目標輕長期目標,重數量輕質量,重立項輕管理,重結果輕積累、重科研經費輕項目級別的科研管理觀念和輿論導向,鼓勵“慢工出細活”,減少急功近利、“短平快”。并通過調整或改革科研考核、科研獎勵、職稱評定等一系列政策,鼓勵教師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營造學術氣氛。
(三)注重科研成果評價方法多樣性與合理性
1.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人文社科類科研成果價值的體現受多種因素影響,在評價過程中單純地依靠定量評價或定性評價都不能完全客觀、準確地對成果本身作出評定,只有二者結合起來才能更準確地反映科研成果的真正價值。定量評價是將科研成果依據刊物級別、被引用次數等標準折合成分值,再根據分值確定科研成果的價值。定性評價最常用的是同行評議法,其中包括實行公開評議與匿名評議。在科研成果評價中,如果單純采用同行評議的定性評議方法,受成果價值的潛在性、模糊性,評議專家知識結構、學術視野、學術偏好、人情關系等因素的干擾,容易導致評價標準的自由度過大,給主評人人為地拔高或貶低某一成果帶來方便,而導致評價失去科學性。同時,科研成果評價是一種主觀評價,如果只通過成果發表的刊物級別、是否是專著,還是編著等簡單劃分來確定成果的價值,也不夠科學。因此采用定量評估和定性評估相結合的方法,通過分解價值的指標并量化,設定可比的分項指標量、詳細的定量標準,消除或削弱評價中的主觀因素的干擾,使同行評議能在更規范、更清晰的條件下運作,可以盡量減少評估誤差,促使科學研究成果評價更科學、客觀、準確。2.同類相比原則。科研成果價值的多樣性決定了對特殊的知識內容、價值、功能,用同一標準判斷很難確認其特殊價值,因此,對科研成果的評價必須分類進行??砂磳W科內容、形式、研究方向分類,對同類科研成果采用相同的標準進行評價,這樣才會相對公平,分類越細,可比性就越強,標準越易確定,評價結果越準確、公正。3.排除偏見,容許異議。在評價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因主評人的學術道德、學派、與被評人之間的恩怨而導致的偏見,可能造成對成果價值的放大、縮小、虛夸、否定,也是科研管理機構在組織評審專家時必須關注的問題。由于評價的復雜性、主觀性、主評人所處環境及心理因素的干擾,為避免偏差,應允許在一定時間內對評價結果提出異議,當出現異議時要重視異議,這樣有利于增強評價的準確性、科學性,克服評價的主觀偏向性。
關于科研效果研究起步較早,主要是由政府牽頭帶領眾多學者對科研方式、成果評價、科研合作等方面進行研究。當今時代,知識經濟迅猛發展,科學技術成為衡量一國國力的主要因素,科研方式的創新在我國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而科研成果轉化能夠加快科技發展的步伐,因而只有各類相關因素互相配合才能構建比較完備的科研過程管理與設計系統。Andylaw(2010)認為經濟社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需要各方面的力量進行技術創新〔1〕,JamesLee(2011)同樣認為技術創新的構建能夠推動整個社會的發展,而技術創新需要實際應用到現實生產中〔2〕。與科研項目密不可分的主體就是高校與科研機構,高校及科研機構在科研成果轉化中的作用不容忽視。黃維(2012)基于當前知識經濟的大環境,使用相關經濟學原理分析和論述了社會創新體系的建立需要各方的支持〔3〕。蕭強(2012)認為政府應該采取相應的鼓勵和優化措施對整個社會的科研進行推動〔4〕,常在(2006)也認為應該通過創新科研模式推動社會發展〔5〕。楊睿(2012)提出我國經濟發展以及創新管理模式應當以產學研協作作為重中之重〔6〕,科技成果轉化正是我國產學研合作的最終表現形式,徐言生(2011)也指出科研工作的加強可以通過學校整體統籌發展,并通過專業的組織形式指導高校的科研項目能夠推動高??蒲袑嵙Πl展〔7〕。魏海燕(2012)總結了國內外高校科研項目的研究狀況,指出我國高??蒲蟹绞酱嬖趩栴},并指出需要完善科研體系提高我國高??蒲袆撔履芰Α?〕。縱觀國外學者的科研成果,早已擺脫了基于SCI的科學引文計量的制約,逐漸邁向科研機構和公司企業等的實際應用,而我國的科研成果仍然轉化率不高,我國雖然科研成果較多,然而能轉化到實際應用中的卻較少,需要在科研過程中多花費時間和精力進行設計以及管理。
2基于層次分析法的科研轉化過程要素分析
2.1科研項目成果轉化過程的管理以及設計的關鍵因素在影響推廣科研項目成果轉化的管理和設計的具體過程中,有很多影響因素,其中最關鍵的因素有3類,即:①權屬因素、②資源因素、③意識因素。權屬因素:即科研項目成果法律權屬的清晰度;資源因素:包括政府對于科研項目成果轉化管理的資源投入、科研機構成果轉化的專業化管理人才所占比例以及科研機構綜合科研能力等;意識因素:包括科政府重視科研成果轉化管理的程度、科研機構及高校等科研部門建立的內部科研氛圍、政府支持科研成果轉化的政策和制度的連續性等。
2.2基于層次分析法的科研項目成果轉化過程的管理以及設計關鍵因素分析為了更直觀地對影響科研項目成果轉化的科研過程的管理以及設計的關鍵因素進行分析,本文運用層級分析法(AHP)分析相關的關鍵指標,此方法的優點就是具有嚴謹理論性以及容易操作性,同時其建立于定性的確定因子權重基礎之上,是解決此類問題的普遍使用的科學方法。層級分析法首先要建立影響科研過程的管理以及設計的關鍵因素指標,如表1所示。構建判斷矩陣后,進行矩陣特征向量的計算,通過最大特征值獲取特征向量并對各個評價指標進行排序,即為權重數值分配。依據前人研究的結論,可以得出3個指標:A1、A2、A3,這3個指標對科研項目及科研成果的轉化進程具有直接的重要的影響,其影響程度相同,都為1/3。在資源因素的政府對于科研項目管理的資源投入、科研機構科研專業化管理人才所占比例、科研部門的綜合科研能力這幾個二級指標中,科研成果轉化的外界環境主要取決于政府的支持,因此在科研成果的形成和后續的成果轉化管理過程中有著決定性的作用;而科研機構內部科研管理的專業化人才比重是科研機構成果轉化管理的人才基礎,是保障成果轉化管理的內因;而其物質保障則是科研部門的綜合科研能力?;谝陨戏治?,政府對于科研項目管理的資源投入相比于科研機構的科研管理專業化更加重要,更相比于科研機構的綜合科研能力略為重要;科研機構綜合科研能力較科研機構專業化人才所占比例略為重要,其原因是科研成果形成的前提為相關機構的綜合實力,也即專業化人才工作的基礎。因此,資源因素的評價指標權重如表2所示:在意識因素的政府重視科研管理的程度、科研部門自身建立的科研氛圍以及政府對科研項目支持政策和制度的連續性幾個二級指標中,政府對于科研管理重視程度決定了科研成果轉化管理的外界的宏觀環境;而科研部門內部的氛圍則傳達了科研機構內部科研成果轉化在的基礎;政府支持科研項目的連續性顯著影響著科研成果的轉化。綜上所述,可得出政府重視科研管理程度最為重要,而政府支持科研項目連續性的重要性位居第二,科研部門本身氛圍的構建相較前兩者較為不重要,眾所周知,政府支持科研項目的連續性主要由于政府對于科研管理重要性的認識。影響科研成果轉化的科研過程管理與設計的各個關鍵性因素指標的具體權重見表3。根據表3的計算結果不難發現,在影響科研成果轉化的科研過程管理與設計的關鍵因素中,權重最大的影響因素有3個,即:①科研項目成果的法律權屬、②政府投入科研項目管理中的資源、③政府重視科研管理的程度。所以以后加強影響科研成果轉化的科研的管理和設計過程中,政府首先應該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并頒布專門性的法律指明科研成果等的明確權屬;同時應當通過持續投入科研項目的資源給科研機構注入新鮮血液;強化對于科研成果轉化管理的重視程度,在全社會的大范圍內促進科研成果轉化管理,并完善科研過程的設計與管理。
3結論與對策
3.1科研成果多樣化由上文的分析可知:目前我國高校雖然擁有大規模的專利,但是大部分專利都是閑置狀態。究其原因可分為3種:①專利技術十分成熟,且有“成本-效益”的生產經濟性,然而高校和企業的交流溝通較少,導致專利無法及時投入生產并進行使用;②專利技術并未成熟,可利用性低;③專利技術較為成熟,然而并不具備“成本-效益”的經濟性。依據2012年的統計數據可知:第一類原因高達50%,第二類為40%,而第三類剩下的10%〔9〕。因此,我國的科研成果應該遵循多樣化原則,即通過多種方法提升科研成果轉化率,具體如下。
3.1.1加強高??蒲信c企業科技需求間的交流聯系由2012年的數據可知,有40%以上的高校專利需要及時進行推廣。而這些技術成熟的專利目前并未被充分利用,其主要原因有企業和高校兩方面的原因,首先企業可能并不知道這些科研成果的存在,更無從談起充分理解與應用,而更多的企業對高校的科研成果的適用性持保留態度;同時高校本身也并不進行自身的科研成果的積極宣傳和推廣。所以為了促進此類技術成熟但由于校企交流較少未得到充分利用的科技成果,應該推動校企之間的科技聯系。而政府正是這一聯系的紐帶,其應當積極充當高??蒲谐晒D化的中間媒介,構建推動科研信息交流及科研成果轉化的社會網絡和制度平臺,強化交流聯系工作力度的力度,系統化交流平臺。
3.1.2深化研究提升可轉化專利數量我國高校專利成果不能轉化的原因很大部分由于專利的可轉化程度低,專利可轉化程度低的原因十分復雜,其本質是由于這些專利因資金、實驗設備等條件的限制沒有進行充分的中間試驗,而這種現象的普遍產生主要是由于高?,F行的科研評價體制過于急功近利,致使科研人員在準備未充分的情況下倉促申報專利。而由發明專利至最終應用的環節也很多,其關鍵環節是中試,是實驗室科研成果向生產轉移的重要環節。中試基于實驗室的技術數據、方法以及路線,通過工業生產成熟或較為成熟的工藝裝備進行大規模的試驗并驗證、校正或修改實驗室的結果,準建建立整套可以投入生產的方法、路線和裝備。中試作為技術開發的核心〔10〕,可以為以后的大規模生產鋪路,而我國高校及科研機構對中試的輕視以及重視本身難以評估也導致中試環節在我國科研過程中缺失。
3.1.3拓寬科研思路,提升科研成果轉化我國高校部分專利都具有很高的科技性,然而由于實施費用較高不具備經濟性,導致這些高科技成果不能投入實際的生產中。而這類科研成果就需要國家來提供財政資金補貼,可以仿照國外類似的政策進行。但是國家的科技財政補貼顯然不能解決此類技術推廣的根本問題,其原因是政府財政規模的客觀限制,難以支持所有類似科技推廣項目所需支持,除已被證明具有明顯的長期戰略意義或符合國家長期發展。因此,此類專利可以作為實驗室技術或小規模實用技術存在,以備未來急需之用。所以,為了推動高??蒲械某晒D化,科研人員必須果斷中止此類項目的繼續研究,拓寬科研思路找尋另外經濟效益好的類似技術。
3.2強化科研成果實用性正如上文所述,我國高校、科研機構成果轉化的制約并非因為專利實際應用率低,而是專利產出率過低。而這表示我國高校的大部分科研成果實用性不強,而這主要是由于我國高校及科研機構的選題缺少應用指向且科研成果轉化研究不夠。對此,我國科研評價機制應該肩負較大部分的責任,正是由于科研評價機制的不完善導致科研方向不明確,常常發展為僅探討學術問題并不涉及實用性問題?;诖朔N原因,我國科研評價體系應當加入實用性相關問題,從開始強化科研成果的轉化,并激勵科研人員向實用性方向研究科學問題,而不是僅僅拘泥于學術層面。
3.3科研模式創新基于我國高校及科研機構科研成果轉化的傳統模式,基本結構:組織科研隊伍科研成果產出可轉化科研成果產出可轉化科研成果轉化。各個節點與階段間層次分明,次序井然,但是這也造成各節點在時空與產出數量上發生溝通交流問題,導致科研與實際生產脫節,換而言之,正是由于傳統科研成果轉化模式本身固定的形式產生了各種問題,因此,若不創新科研成果轉化模式便不能根本解決這些問題。
1.投入的經濟性。高??蒲薪涃M投入的經濟性審查,主要是對資金使用和物資利用情況進行審查。其一,審查是否節約使用資金,包括資金使用是否事先編制預算,預算是否合理;資金使用是否嚴格按照預算執行,有無擅自擴大開支情況;資金使用是否嚴格執行授權審核制度,有無授權不當或虛假開支情況。其二,審查是否合理利用物資,包括物資采購是否符合規定的程序,手續是否齊全;對財產物資是否具備健全的管理制度,有無濫用、毀損或丟失等情況;物資是否充分利用,有無采購的物資長期閑置情況。
2.管理的效率性。高??蒲薪涃M管理的效率性審查,主要是對科研經費管理制度及執行情況進行審查。其一,審查科研經費管理制度是否完善,包括是否建立健全科研經費管理責任制;是否完善科研經費轉撥、項目結余管理制度;是否建立科研經費績效考核制度。其二,審查科研經費管理制度是否有效執行,包括是否設立相應的管理部門、崗位;是否具備真實、完備的科研經費使用原始單據。
3.產出的效果性。高??蒲谢顒赢a出的效果性審查,主要是從數量和質量兩個方面對科研經費使用產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進行審查。其一,審查科研項目按期完成情況,如按期完成數量。其二,審查科研成果質量,如科研成果獲獎情況、應用情況。
高??蒲薪涃M績效審計評價指標建立的原則
1.主觀與客觀相結合原則。高??蒲谢顒右云渥陨淼莫毺匦?,其績效大量體現在社會效益上,很難用客觀性指標進行計量。所以,在績效評價指標設計上需注重主觀與客觀相結合,但應以客觀為主。這就要求我們:一是評價時要有客觀依據,不可隨意估測;二是評價時,若能用定量分析的,盡量用定量分析。
2.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結合原則。高校作為非營利性組織,更應關注社會效益的取得??蒲谢顒幼鳛楦咝W钪匾臉I務之一,相應地應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因此,在績效評價指標設計上要注重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結合,更加注重社會效益。
3.短期效益與長期效益相結合原則。由于科研活動的特殊性,其績效很多體現在未來。若僅以短期效益作為評價指標,容易導致一些急功近利的形象工程,不利于科研活動的健康發展。因此,我們在績效評價指標設計上要統籌兼顧,短期效益與長期效益相結合,避免急功近利現象,促進科研活動健康發展。
評價科研經費績效的主要指標
科研經費績效評價指標的建立是高??蒲薪涃M績效審計的關鍵,績效審計作為對業務活動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的審計,其指標設計也應從這三個方面展開。
1.衡量科研經費經濟性的指標??蒲薪涃M結余率:反映高校特定期間科研經費使用的節約程度的指標。計算公式:科研經費結余率=(1-科研經費支出總額/科研經費總投入)×100%??蒲形镔Y使用率:反映高??蒲谢顒铀徫镔Y利用情況的指標。計算公式:科研物資使用效率=實際使用時數/可充分使用時數×100%??蒲形镔Y完好率:反映高??蒲谢顒铀徫镔Y管理情況的指標。計算公式:科研物資完好率=現存物資價值/物資價值總額×100%。
隨著大學生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各高校都面臨人才培養面臨的最大瓶頸是生均教學資源不足,導致人才培養質量下降,專業人才培養無法滿足社會需求,特別是農業高校更是普遍存在無法培養更多質量高、專業技術扎實的農業創新人才也是因為教學資源問題。高校教育技術是對與學習有關的過程和資源進行設計、開發、運用、管理和評價的理論和實踐,教學資源已經被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關心教學資源建設,加強對教學資源的認識和研究是極其迫切的任務。而高校科研成果,在高校發展過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科研成果是高校校教師根據學科或專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問題而進行系統研究而形成的新觀點或新結論, 這種研究是結合學科或專業的實際情況而進行的創新性研究,曾芳芳認為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是緩解和解決課程教學資源嚴重不足的需要、是提高師資質量的需要、是提高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需要、是實現教學創新與培養創新性人才的需要。為了提高農業高校人才培養水平,適合農業發展需要,激發更多大學生、研究生熱愛自己的專業,同時積極投身國家農業的建設中,而農業高校大量的科研成果,是農業高校和教育發展的最重要資源。把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有效地編入教材,轉化為教師的知識,鼓勵教師積極參與,讓學生從中受益,這不僅對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提高,而且還增加了教學資源的數量,提高學生就業率。但是在轉化的過程中還是有相當多的問題存在,我們要通過探索和研究解決轉化中存在的問題,提升科研成果轉化把教學資源的可行性及創新性。
一、農業高??蒲谐晒D化為教學資源中存在的問題
高校科研評價體系不夠全面,就目前課題、論文和成果數量仍然是高??蒲谐晒麑嵙Φ脑u價與社會地位的重要指標,導致科研導向出現偏差。因此很多高校的科研人員與教師還沒有認識到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的重要意義,而是更注重個人發展,只滿足于撰寫論文,職稱晉級、找項目、選課題,做科研等,而忽視了科研成果的轉化利用。一方面教師要提升教學質量,更多的是靠講臺及簡單或低質量的實驗等,缺乏高質量人才培養的資源,另一方面,只重視科研成果的獲得及評獎等,為評職稱或獲得科研項目就是最大愿望, 至于科研成果能不能得到應用與轉化,是否轉化為教學資源則很少關心考慮,許多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閣。
在農業高??蒲谐晒幕顒又?,農業高校的專業教師及相關科研人員一般重視項目新穎性與學術水平,導致科研人員思想上的偏差,大學生的參與度很低。因科研人員與教師比較“重論文與成果,輕實用與效益”的科研立項的新穎性的現象 ,而學生的教學資源非常缺乏,導致農業高校培養人才面臨的教學資源不足,人才培養的質量下降,無法應對社會需求,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的問題正困擾著許多農業高校。
二、農業高??蒲谐晒D化為教學資源的可行性
農業高??蒲谐晒幸欢ǖ膶W術價值和應用價值,其表現的基本特點為教學型,適用性和學術性。所有的高校科研成果都是需要科研人員和教師對專業相結合而發展成系統研究一種新的教學資源,它的新知識學術價值分為不同的層次,農業高??蒲谐晒麅r值主要表現在人才專業的培養上和實際生產上,農業高校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與人才培養相結合,科研成果在人才培養的價值就會有很大的提升。
現在的高校一直在強調教學質量的提高,高校的教師應把教學質量的提高成為自己的畢生追求。高校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中,教師是至關重要的因素;教師都有一種榮譽感,都希望自己所研究的科研成果得認可,也希望自己的成就能轉化為教學資源。然而教師科研成果轉化的積極性對轉化起到關鍵性的影響。我國農業高校這塊的教學資源嚴重的缺乏,在培養專業人才的教學質量的降低,造成現今專業人才不適應社會需求,難以在社會生存,這對農業大國的中國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所以,高??蒲谐晒D化為教學資源是一個學校和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這就需要教師的科研成果與教學相互結合而提高教學質量及人才培養水平。
三、農業高??蒲谐晒D化為教學資源對策建議
農業是我國經濟發展最主要的一項產業,農業高校是我國重點培養的教育主體,在貫徹實施農業教學的戰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蒲谐晒D化為教學資源提高了師資質量的,也是教學資源的核心內容,高校教師的職責既要教書育人,又要做好教學研究與科學研究,只有把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并帶到科教與實踐中,對教學知識進行整合,才能實現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提高自身的能力與素質,進而提高課程教學團隊的整體素質。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高校已不僅僅是教學的場所,而且根據不斷演進和擴充,發展為集教學與科研,全面開展農業高校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實踐性工作。
建立高??蒲谐晒D化為教學資源的平臺,促進農業科技成果進教堂,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是一個涉及較廣的系統性工作,要有效而全面的促進農業高??蒲谐晒D化為教學資源,先于學校教師中達成共識,在提高對轉化基礎上要有個認識,一是轉變思想觀念,從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而提高學校教學質量著眼,去完善農業技術的教學研究與科學研究;二是轉變重科研輕教學的觀念,通過與科研機構的合作結合起來,相互促進;三是與科研人員長期對農業研究工作的條件,通過他們完成研究規劃的任務同時,其中一部分工作有學生設計并運作,讓學生再現一個研究規劃的過程,最后經過教師的點評與講解,讓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習,這樣使得教學資源得到不斷更新,也讓科研成果第一時間進課堂的教學。
通過組織各高校的教師和大學生積極參加“中國大學生創意創業大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等各種實踐,運用多種形式及方法促進成果在教學資源方面的真正轉化。
四、農業高校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的創新
農業高??蒲谐晒茄芯咳藛T、教師根據專業的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問題,進行系統研究而產生的結論或觀點,有一定的針對性,然而它是結合了專業或學科的情況實行創新的研究,所以農業高??蒲谐晒D化為教學資源對于學科專業形成其特色,提高專業的競爭力,利于學生學習到廣泛的知識。學校安排有關教師撰寫《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典型案例匯編》,實現教學的創新。在高??蒲谐晒D化為教學資源的過程里,教師不僅傳授書本的理論知識,而且也將自己的科研成果,創新研究傳授給學生,改善了知識層次的結構,擴大了知識面,也不會造成教學資源短缺,人才培養的流失,也能促進學生的主動思考,學習,創新,探索,拓寬思維和知識面,豐富教學資源,利于創新農業人才的培養。
農業高校應對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有一個實質性的政策,開發專業的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的機構,積極創新,不僅引導教師的積極性,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與自身的教學相結合,推動學生的創新,讓學生的資源廣泛,專業人才培養也會有很大的提升。帶動教師的自覺形成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的習慣。
五、結語
目前很多農業高校對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的工作沒有采取激勵機制,教師對科研成果轉化缺乏積極性、主動性。根據專業人士研究,有科研成果的教師的教學質量高于沒有科研成果的教師,相同地,教學質量高的教師其科研工作也很顯然要好于教學質量差的教師。一般教學質量高的教師的科研工作與教學工作相互促進的關系,相對于教師的教學質量與科研成果有著顯著的相關聯。所以農業高校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不僅能提升教學質量,還能提升專業水平與學科,從而培養了專業人才的質量提升。所以農業高校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過程中有很多的因素必須解決。第一,高校教師注重教學,注重教學質量,提高人才培養水平;第二,教師對科研成果在教學方法上積極探索,科研與教學相結合;第三,教學資源短缺,應與科研機構及科研團隊相結合,相互促進。創新教學資源;第四,要擺脫傳統的思路,只有創新思路,這樣學生不會跟不上時代腳步,也不會造成社會的人才缺失;第五,農業高校及相關管理部門應制定相關鼓勵政策,成立專門機構負責此項工作。
參考文獻
[1] 曾芳芳,朱朝枝,張雪玉.促進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的研究[J].理論觀察,2012年第5期.
[2] 高明倫.高等院??蒲谐晒D化為現實生產力研究[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2000,23(2).
關鍵詞:各大院校;教育科研成果;轉化;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49-0116-02
我國的高等教育正在向民主化和科學化方向發展,因此,對于教育科研成果的轉化也得到了更多的重視。國家也因此制定了相關的政策法規,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進行相關的改革工作。但是,我國目前教育科學研究成果的轉化率仍然很低,很多教育類科研的成果仍然被束之高閣,這樣就無法發揮科研轉化對教育指導以及決策的實質性作用。因此,本文對目前我國教育科研的具體轉化現狀進行了調查,對其存在的問題以及路徑依賴現象進行了簡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制度創新思路。
一、各大院??蒲泄ぷ鞒晒蛘咿D型存在問題
1.教育科研逐漸變得功利化。教育科研從理論上來說,是一種生產分析性質、系統性質信息和知識的主要工具,由此對目前教學現象進行反映、推進和相應的規劃。但是,目前我國各大院校眾多教師在進行科研工作時,過多的將個人的利益與學術研究進行結合,過分的追求個人利益的得失。例如,對高職類院校進行主要的科研轉化中,很多教師習慣將學術研究以著作或者論文的形式進行發表,再通過發表的文章進行考評和參評職稱,從而申請課題和獎項,而很少考慮到教育科研成果的實質應用價值,出現向功利化偏斜的現象。而這種現象的發生也是有原因的,因為目前院校教師不僅需要實行教學,還需要科研,且在具體的職稱評定要求中,對于科研成果的整體質量以及數量要求都非常高,過分要求科研成果的數量,為了滿足學校的考評要求,教師將主要的精力放到了上,以至于對論文內容的價值不做過多的考慮。
(一)科研成果評價變得表面化。在各大院校中,對于科研尤其是對社會科學的相關研究管理一直都是一個繁復的過程。就立項來說,包括課題選取、相關課題的申報、評審的主要立項、期間檢查、鑒定驗收和最后的科研成果轉化等過程。眾多的院校更關注教師量、刊物級別、字數以及是否是著名的出版社等方面,而對于科研的評價主要看重鑒定及相關專家教授的評價,很少將精力放到科研成果的轉化層面,更不用說科研成果的實際應用。
2.成果的政策轉化變得模糊化。通過對目前各大院??蒲谐晒P注情況來看,對教育科研成果的相關激勵還停留在以往的發表刊物等級、職稱評定和獲獎情況等方面,只要科研人員達到要求和標準就可得到相應的精神、物質獎勵。而針對教育的相關決策部門來說,主要決策者最想要得到的是科研人員遞交一份具有完整可行性報告的科研方案,而對于教育科研人員來說,是最直接的途徑,長此以往就形成了路徑的依賴,以至于在進行教育科研成果轉化的過程中,增加了很多的程序,加大了科研成果實際政策轉化的難度。為有效改善目前狀況,需要從根源上進行解決,提出更為系統、全面的激勵機制,加大科研人員科研成果轉化的積極性。
2.科研成果轉化方式過于單一。我國各大院??茖W研究成果的具體轉化方式需要實現多樣化,為了建立一個更為合理的轉化平臺,需要各大院校建立全面且穩定的成果輸送渠道,實現科研成果向社會尤其是教育相關機構的有效傳送。目前各大院校的傳送方式普遍存在古板單一的現象,主要是通過這一渠道進行科研成果的對外傳送,從而導致教育類科研成果的傳送及轉化閉塞現象。
二、政策轉化問題路徑依賴分析
1.教育科研開展目標過于功利化。從路徑依賴的角度分析,教育科研創作偏向功利化,即眾多的教育科研成果成為了教師職稱評定所必需提供的材料,這種現象的產生形成了制度變遷的初始條件,在初始條件的強化以及報酬傳遞的整體作用下,制度變遷一旦步入這條道路就會一直沿著原有的路線持續的進行自我的強化。教育科研功利化導向的最初選擇,在計劃經濟時代得到了其作用的充分發揮,很多院校在這樣的形勢下產生了大量科研成果,同r也培育出眾多優秀的科研人員。但是科研成果需要發揮其最核心的價值,即為實踐的運用。這就需要相關部門的介入,使其價值得到充分的顯現。
2.配套政策具有滯后性質。我國目前教育科學研究成果得不到有效的政策轉化,而轉化路徑困難與教師職稱評定及人事制度的相關改革存在很大的聯系。各大院校每次進行較為重大的政策改革基本上都是國家政府的硬性要求,很少是學校自發進行的,這非常不利于學校制度的變遷。而國家對于科研成果轉化制度沒有實施的細則,這同樣不利于科研成果轉化的具體操作和實施?!吨袊嗣窆埠蛧逃ā芬约啊斗睒s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等文件的實行,對制度的供給現狀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但是為了使科研成果實現有效的轉化,還需要校方、國家以及相關部門投入更多的關注,加強科研轉化配套制度的建設。
3.思想觀念存在一定的惰性。不同的主體擁有自身的信念和利益觀念,各大院校教師為了達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并且將這種利益現狀進行有效的維持,很難做出實際的改變去進行教育科研成果的轉化。
三、各大院??蒲谐晒唧w向政策轉化有效制度安排
1.非正式性質的制度安排。經濟學理論認為,制度主要包括兩種形式,一是正式制度,另一個是非正式的制度。除去正式的制度不提,非正式的制度主要包括傳統、價值以及具體的意識形態等,其是正式制度以外對調節和規范人們日常行為的主要形式。高職學校作為教育科研成果的主要產生基地之一,應對教師進行積極的引導,并真正的進行制度的改革。例如,在高校職稱評定時,可實行教師代表作機制,即在進行材料申報時,只需選送兩三篇代表作品即可,這樣在根本上保證了論文的質量。對于那些積極將科研成進行轉化的高職教師,應進行公開的表揚和激勵,形成良好的科研成果轉化環境。
2.形成制度與供給、需求進行對接。面對科研成果轉化表面化、模糊化等現象,需要各院校建立行之有效的供給制度,建立與教育科研價值成果轉化機制配套的政策。從院校自身的角度來看,各大院校需要重新構建恰當的科研成果管理模式和評價體系,通過對相應制度的創新,促進教育主要科研成果的合理轉化,搭配相應的激勵政策。從國家的角度來說,應提高對科研成果的需求,通過出臺相應的政策引導相關部門加大對科研成果的利用程度。從制度本身的需求層面來看,如果供給制度的實施與未實施相比沒有起到明顯的作用,那么對這種供給制度的實際需求就會變得更多。
3.信息共享。實現信息共享,需要建立一個全國范圍內的各大院校教育主要科研成果的轉化信息平臺。目前我國科研轉化途徑單一,導致科研成果政策轉化效果的不佳,為了實現科研成果的充分利用,急需實現資源的共享。通過相關的調查發現,我國各大院校還未實現科研成果轉化平臺實質性的建立,而轉化的渠道主要是期刊發表和出版著作等單一形式。從目前的角度看,建立一個各大院校教育主要科研成果轉化信息平臺是十分必要的,這就需要國家以及相關部門對科研轉化平臺的建立投入更多的關注。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各大院??蒲械哪繕舜嬖诠默F象,科研的評價過于表面,尤其是在高職類院校中轉化的激勵機制模糊且渠道過于單一,而且院??蒲修D化現實問題本身具有一定的路徑依賴,這些情況的發生導致我國各大院校教育科研成果轉化困難重重。為了更好的實現各大院校教育主要科研成果的政策性轉化,需要國家以及相關部門投入更多的關注,并在此基礎上對科研轉化制度進行有效的創新。
20世紀90年代以來,高??萍汲晒D化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一大批項目已在國家經濟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為經濟振興和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總的形勢是不容樂觀的,據有關媒體報道,我國每年約有五萬件左右的科技成果,絕大多數沒有及時應用或轉化成生產力,其轉化率只有10%多一點,而達國家通常為60%左右。這說明大量科研經費和廣大科技工作者的人力資源沒有被充分利用,同時也表明,我們在這方面的潛力還很大。
1 高??蒲谐晒D化的問題
1.1 科研評價機制不合理,選題立項脫離市場需求,缺乏實用性
選題是科研程序中的首要環節,也是科研成果能否順利推廣的至關重要的因素,有市場需求的成果才有推廣成功的可能。由于大多數科研人員在選擇科研課題時往往只追求學術層次和學術效果,缺乏對市場需求的分析。結果是基礎理論研究多,開發性科研研究少,真正能直接轉化、應用于生產的科研成果就更少了。在高校每年開發出的數以萬計的科研成果.員然有一部分已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卻不能填補生產中急需技術的嚴重短缺。
1.2 科研體制不健全,轉化資金短缺,轉化后續能力不足
高校科研成果產生后,一般都還處在理論和實驗室階段,都是知識形態的科研成果,最多也只是具有某種不完全的“物化”載體的知識形態的成果,即樣品、樣機、初步設計等。這種科研成果還不能直接應用于工農業生產,必須解決生產放大、工藝設備設計、成果商品化等一系列問題,才能最后實現轉化這就需要投人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近年來,政府對高校下撥的科研經費主要集中在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上,對于政府、高等學校和研究者來說,大部分成果中試與成果商品化需要的的巨大資金和風險難以承擔。因此,都把希望寄托給企業而企業卻又認為,從市場上買回的技術,應無需經過轉化就能直接投人生產變成產品,不愿大量投人具有較高風險的轉化經費。沒有企業和風險投資機制的支持.科研成果轉化后續能力就嚴重不足。
1.3 專業化的中介機構質乏,服務能力低下,轉化渠道不暢
高校外的中介機構大多是各級政府為了促進經濟發展和科研進步而出資設立的,具有濃厚的官辦、半官辦色彩,依靠政府部門為其出項目出課題,市場意識、競爭意識和服務意識薄弱,中介作用未能有效發揮。同時由于有關法律法規制度的不健全,有些科研中介服務機構出現為假冒偽劣鋪路搭橋,提供虛假信息,損害雙方當事人利益的行為。由于我國高校、企業與中介服務機構之間還未形成一種相互信任、相互依賴、相互幫助、風險與利益共擔的新型關系,雖然每年通過中介服務機構舉辦各級各類的技術洽談會、成果拍賣會上千次.但是真正對科研成果轉化富有實效的卻寥寥無幾。
2 加快高??蒲谐晒D化的對策
2.1 充分認識科研成果轉化的重要意義,高度重視科研成果轉化工作
當今世界,經濟競爭與科研競爭的聯系越來越緊密,科研的核心問題已不僅是追求科研成果的先進性,而是追求科研成果商業化、產業化、市場化。高校作為我國當前科研創新體系的最重要組成部分,面對國際變化和科研成果轉化的實際情況,高校管理部門和科研人員都要提高對科研成果轉化的認識水平,徹底改變那種“從事科研是為了,是為了評職稱”的錯誤觀念以及研究內容僅僅取之于文獻,而研究結果又僅僅用之于文獻的做法。高校領導應把科研成果轉化的工作放到其發展的戰略高度和地位去考慮,將科研成果轉化工作放在與教學基礎研究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來,配備強有力的領導班子具體組織和實施科研成果轉化的規劃和建設,為成果轉化營造良好的環境,并通過科研成果轉化工作推動學校全面發展。
2.2 深化科研體制改革,建立科學的高校科研評價指標體系
當前重立項、重論文、重獎項的不合理評價指標體系導致科研人員只注重學術價值,對成果的市場開發前景、推廣的可能性和對科研成果產業化很少關心,其造成的結果必然是大量的成果被閑置。因此,必須克服目前科研人員圍著論文成果轉,高校圍著項目經費轉,而將國家需要、市場需求拋在一邊的不合理狀況,盡快對科研人員不同的分工和行為采取不同的評價標準,建立科學、客觀、可操作的、合理有效的科研評價指標體系。對于從事基礎研究的人員,可側重于考察論文的數量和質量。
2.3 建立和完善風險投資機制,積極組織社會資金參與高??蒲谐晒D化工作
風險投資是發達國家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化的重要手段,它能降低單個企業和高校的轉化資金壓力和轉化風險,加速科研成果的孵化出殼。在目前國家資金整體投入不足的情況下,建立起國家投人引導,企業投人為主,外資、個人和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風險投資機制,是加速高??蒲谐晒D化的必然選擇。在建立和完善風險投資機制過程中,政府要扮演重要的角色。它應積極組織國內外的知名企業、投資機構、中介機構走進校內,并為此制定種種政策,引導企業參與,促進產學研結合。對已介人高??蒲谐晒D化的企業,要在新產品試制、試銷過程中給予稅收、資金等方面的優惠和傾斜。政府也應建立風險投資基金,直接對那些雖然經濟效益不高,但社會公益性強,能夠促進社會發展的項目進行風險投資,促進轉化。
結束語
總之,解決高??萍汲晒D化過程中的種種問題不是一踐而就的,要通過政府、高校、社會和個人的長期努力。這當中國家的宏觀政策引導、資金扶持是搞好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前提條件;轉變觀念,樹立起知識即經濟的意識,建立起有利于科技成果轉化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是客觀條件;投融資渠道的暢通、企業的支持、大學科技園的發展及高??蒲泻凸芾砣藛T銳意進取,勇往直前的奮斗精神是搞好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基本條件。
參考文獻
一、大學科研評價
大學科學研究目前正跨入產、學、研與科技、經濟、社會發展融為一體的新階段,如何提升科研水平、增強科研實力、促進大學科研的發展,是高校面臨的重要課題。
科研業績是大學科研的外在反映,是考核大學科研工作的主要內容之一,包括數量與質量兩個方面??蒲谐晒饕㈨楉椖?、經費、科研基地(重點實驗室)、學位點、人才培養、學術交流、重點學科和科研成果等具體工作,是科研業績質量的核心體現,它能反映科研項目和研究人員的科研質量水平、層次、社會貢獻度,具體表現為論文著作、科研成果產業化(技術轉讓)和社會經濟效益、專利登記等。目前科研成果的質量主要由是否獲得政府獎勵來體現,這是對科研成果的結論性評價。在眾多類型的科研成果評獎中,政府頒發的科研獎項比較權威,并得到社會各部門的廣泛認可。
有學者認為,政府對科研成果的評獎依據和標準是與時俱進的,通過組織各學科、各行業的理論與實際工作的專家,根據學科、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經過嚴格的程序評選與公示,因而政府評獎比較客觀地顯示了其公正性、科學性、先進性和權威性。筆者認為,科研成果質量除了由科研成果所獲得的獎勵(一般為政府獎)體現外,還有其他一些判斷標準,如論著的原創程度、被引用的頻率、轉載收錄情況、所刊登的期刊類別或出版社的級別等,都是評價成果質量的主要依據。
二、現行科研量化評價制度
為了提升科研水平,增強科研實力,促進本校科研、學科建設發展,國內相當一部分高校紛紛制定了相關的學術量化考評辦法或規定,以引導教師提高對科研重要性的認識,鼓勵廣大教師和有關科研人員積極投身科研。學術量化考評作為高??蒲泄芾砉ぷ鞯囊豁椫匾獌热?,是激勵廣大科研人員積極參與科研活動,提高科研水平的重要措施。但在看到學術量化考評的正向功能的同時,我們還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學術量化考評不可避免地存在著的一些負面影響。學術量化考評作為一種手段,大多側重于容易操作的量化評價和考核,而“質”的評價卻有一定難度,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一些負面影響。在目前“質”的評價尚有一定難度的情況下,正確認識學術量化考評可能帶來的一些負面影響,避免并警惕這些負面影響給學術帶來的虛假繁榮顯得尤為重要。
目前各高校的科研考評辦法或規定大多側重于量化評價和考核,存在著重數量輕質量的現象,不能客觀地反映科研成果本身的質量和研究者的實際水平,更談不上反映研究者的內在思想和精神價值。由此帶來的負面影響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大學學術量化考評制度幾乎完全依據行政機構的級別來衡量學術成果。也就是說,它把對教師學術水平的評定等同于對于學術刊物、學術獎勵以及學術項目級別的評定,同時更把對于學術刊物、學術項目、學術獎勵的評定等同于對于刊物、獎勵、項目的主辦單位的行政級別的審核。具體而言:把直屬中央的刊物看作是國家級刊物或所謂“權威核心刊物”,在這樣的刊物上發表文章,不僅可以獲得幾千至幾萬元不等的經濟獎勵,還可以用作評定職稱的最有力依據;把各種學術項目同樣分為國家級、省部級,分別依據不同的級別給予數額不同的配套獎勵,同樣也把它作為職稱評定的重要依據;把學術獎勵也依據頒獎者的行政級別分為國家級、省部級等,并依次給予不同的再獎勵。這種學術量化考評制度的弊端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危害是把大學教師引向對論文、獎勵、項目的不懈追求,造成論文、獎勵、項目日趨繁多,卻沒有帶來學術的真正繁榮。第二,大學的學術量化考評制度大多側重于量化評價和考核,主要是看所的刊物等級與論文數量、專著數量,存在著重數量輕質量的現象,不能客觀地反映科研成果本身的質量和研究者的實際水平,更談不上反映研究者的內在思想和精神價值。這種做法即使算不上舍本逐末,至少也是主次顛倒,它直接違反了一個簡單的常識:在定性正確的基礎上才有定量的精確。
總之,目前高校比較流行的學術量化考評辦法表面上看來易于操作、相對客觀,“量”的標準主要體現為多少論文、多少著作字數等,“質”的標準則主要體現為學術刊物、出版社的級別,但實際上這種“量”與“質”的標準都值得懷疑。因為“量”的標準并不完全正確,“質”的標準也不盡合理,學術量化考評實質上仍是一種簡單的“量化評價”,它“側重的是較為直觀的量的評定,而較為抽象的質的方面則沒有提出具體要求或者雖有要求卻難以貫徹。所以很多情況下,只能做數量上的衡量,而無法評判出其他內容”。
三、改革現行科研評價方法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