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6 16:22:2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高中數學的知識點及公式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高中數學教學與初中數學相比,其知識點本身的難度與對學生思維能力的要求均有大幅度提高,初中數學的難點僅僅在于其過程的復雜,思維難度卻不高。剛剛進入高中學習階段,學生對于數學難度的突然增大往往難以適應,這一階段的不適應往往會使學生對高中數學產生畏難心理,從而影響整個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習。實際上,高中數學是在初中數學的基礎上進行的深入研究,只要將初高中數學教學的銜接工作做好,對于學生而言,高中數學學習便會輕松很多。如何進行銜接教學,使學生順利通過適應階段呢?以下三點可供參考。
1.梳理初高中數學中的基本知識,進行關聯復習
在初高中銜接教學的過程中,高中數學教師要注意利用一些知識點的串聯,使學生對舊知識進行回憶與聯想,將初中所學習的內容進行深層次的復習與鞏固。初中數學知識中的很多基礎概念在高中數學學習中能發揮很大的作用,在初中數學學習中形成的一些數學思維對學生進行高中數學學習也有很大的幫助,甚至可以作為高中數學學習的基礎與前提。上“銜接課”時,要最大限度地發揮初中數學的基石作用,使學生積累相關基礎知識,具備進行高中數學學習的基本思維能力。高中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做好充分準備,對初中數學的教學內容進行認真研究,不僅要知曉初中數學教學的基本結構,還要清楚哪些知識點是學生學習中的薄弱環節,哪些是易錯點,哪些是學生掌握得較好的地方。這一了解過程可以利用“摸底考試”進行調查,針對所教學生的不同特點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突出重點,講解難點,強化優勢,在初高中數學中的相關知識點之間架構橋梁,使學生順利“過橋”,從初中數學學習進入高中數學學習階段。在銜接教學的過程中,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亦很重要,例如可以利用學生的強項帶動薄弱環節的復習,以學生熟悉的概念定理公式引出生疏的知識點,在學生腦海中編織出一張數學學習的結構大網,由淺入深,由簡入繁,循序漸進地進行高中數學教學。
2.引導學生拓展初中解題思想,應用于高中數學學習
在初中數學學習過程中,解決的問題大多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解題思路也僅有幾類,只要掌握幾類方法,很輕松便能做到游刃有余。高中數學卻不同,其問題一般都較復雜,并且不那么具體,有一定的抽象性,學生在解題的時候必須綜合運用所學習的知識,對解題思路及方法要有較強的駕馭能力,有時,解決一個問題需要使用多種思路進行思考,還要具備不畏繁、不怕難的良好心理素質。與其他學科不同的是,高中數學是一門對學生理性思維、邏輯能力、判斷能力、探索能力都有較高要求的學科。初中數學往往只需要進行簡單的記憶與分析便能得出結果,而高中數學則要求學生會猜測,能證明,進行全面思考。高中數學對于學生的思維要求雖然較高,但經過全面分析則會發現雖然其難度較大,卻也并不是無法可循,只要掌握基本的知識點,深入理解,便可做到舉一反三,多種途徑解決同一問題,從相關題型中尋得解決其他問題的靈感。因此,讓學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勤于思考,及時對知識點進行整理總結歸納,可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3.善于發現初高中數學的不同,進行合理關聯
初中與高中數學學習內容的不同決定了它們具有不同的特點,初中數學內容較淺,問題簡單,概念性知識較少,而高中數學的問題大多較繁雜,知識點較多,進行解題時對各種知識進行串聯較困難,并且高中數學更抽象,更具有概念性,數學模型的建立也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思維能力。學生從初中數學思維過渡到高中數學思維需要有一個過程,短時間內無法完全適應會導致學生產生心理上的挫敗感,影響學生對高中數學學習的積極性與信心,從而使部分高一學生數學學習狀態一直不佳,成績每況愈下。針對這種狀態,高中數學教師應當對學生數學學習的程度進行詳細了解,根據具體情況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全面復習貫穿于整個高中數學學習過程中的基礎知識,讓學生將所學習的知識進行聯系,要保證學生在正式進入高中數學學習時已熟練掌握基本知識與思想方法,構建起完整的知識體系。
總而言之,高中數學學習是建立在初中數學的基礎上的,高中教師在教學剛開始的階段必須重視學生所處的學習狀態,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程度,從而因材施教,合理運用相關教學方法進行初高中數學知識點的銜接,讓學生將所學過的知識點進行全面復習鞏固,為正式進入高中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查漏補缺,強化學生在初中數學學習中的薄弱環節,讓學生樹立學習信心,消除畏難心理。在此過程中適當對學生的思維進行訓練,讓其具備高中數學學習中所需的基本思維能力,具有勇于探索的精神、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與判斷推理能力。總之,銜接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盡快適應高中數學學習,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尋找出一條適合自己的學習途徑,為今后進行深入的數學探索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引言
數學是高中課程中的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具有很強的邏輯性、抽象性和概括性,是很多學生學習的難點。在新課改中,高中數學的目標、教材內容和教學方法上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于學生和老師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與傳統的高中數學相比,新課改中的高中數學更強調學生的重要性,更注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新思維的培養。因此,高中數學的教育者應及時轉變觀念,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認真分析新課改中高中數學的問題,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對策才能真正發揮新課改的優勢更好得提高高中生的數學素質。
一、新課改高中數學存在的問題
1、新課改教材的問題
新課改下的教材存在一些比較明顯的問題,跟以往的教材相比,知識內容有刪減,知識點的涵蓋沒有以往教材全面,同時,知識點的排列順序較以往而言存在不科學的地方,教材對高中數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沒有進行合理的協調,使得高中數學的應用價值具有局限性。
2、教師教學模式、方法單一,使學生缺乏興趣
高中數學老師的教學模式單一表現在大部分教師采用填鴨式教學模式,只一味得將課程內容講述給學生,不注重學生自主獨立的思考,使高中生對數學的學習處于被動的位置。同時,高中數學教師在多年的教學經歷中早已習慣使用題海戰術使學生對數學知識點進行鞏固和提高,這使學生的學習更顯枯燥,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填鴨式教學模式和題海戰術使新課改下的高中數學沒有體現其靈活、鍛煉學生創新思維的優勢。
教學方法單一是指教師使用傳統的課堂講解方法,因為高中數學要求教師講解新型的數學公式和定理,所以老師的課堂講解是必須的,但高中教師在講解新的知識點時僅僅充當了課堂教學的領導者,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降低,教師應考慮調整教學的模式和方法,努力扭轉學生的興趣和主動性不高的現象。
3、忽略了對高中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新課改明確指出應增強學生的創新思維,然而,大部分高中數學老師卻都忽略了這一點,在講解創新題時僅僅將答案說出來沒有教授方法,以至于使高中生不能夠獨立地解決各種數學問題和難題。
二、新課改高中數學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存在的問題極大地阻礙了我國教育改革,這是不利于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的。因此積極尋找解決方法具有非?,F實的意義。具體說來,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數學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
教師在高中數學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教材是高中數學教學的工具,而教師則是高中數學教學的引導員,對學生數學的學習具有引導作用。新課改對教師的教學水平要求較高,高中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是教師教學水平得以提高的保障。學校應組織教師進行培訓,以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同時教師之間應該加強交流,彼此介紹經驗,共同進步。
(二)從課堂入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作為學生認為有趣、新穎的課堂導入方法可以激發好奇心和學習興趣,更有助于將自身的精力放在課堂學習中,從而使課堂效率得到提高。例如,在講解《指數函數》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結合生物知識演示細胞分裂的問題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興趣,通過數學模型建立細胞個數與分裂次數之間的關系,進而引出指數函數的概念。
(三)重視對學習方法的指導
新課改實行中,學生成為了教學的主體,教師的作用是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作出合理的指導。教師不能將全部的解題方法告訴學生,而是讓學生自己去探索解題方法,這樣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解題能力,教師應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進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新課改的教材在講解三角函數的部分刪掉了一些三角函數的關系公式,只保留了基礎公式,如倍角公式、三倍角公式、半角公式等沒有在教材中提及,但在習題中仍對其有所考查,對于這個現象,教師可以有意識地讓學生自行推導這些公式,這樣有助于學生鞏固相應的知識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注重新舊知識的結合
新課改中教材將高中數學知識分成多個模塊,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分模塊教學。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將新舊知識結合起來,用舊的學過的知識引出即將學習的新知識,將各個知識點的內在聯系明確,不僅能使學生對舊的知識進行鞏固,同時能夠將知識系統化。例如,在學習《對數函數》部分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與指數函數相關的知識,如指數函數的圖像和性質等,教師就可以利用對數函數和指數函數圖像的比較引出對數函數的性質,這樣不僅使學生干部學到了對數函數的性質,同時使學生將指數函數和對數函數的知識捆綁在一起,形成了一定的知識體系,隨著學習的更加全面,學生的知識體系會更加的龐大和全面。
(五)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新課改要求高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創新能力在現在的科技時代是相當重要的,因此創新思維能力和學生的發展是密切相關的,也是非常關鍵的。教師應該充分重視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努力提高學生分析數學問題和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結語:新課改是國家對我國教育的一種改革,在新課改的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師的壓力很大。新課改對于高中數學的發展既是一個機遇又是一個相當大的挑戰,對于高中數學教師而言應善于的發現新課改中高中數學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調整自己的狀態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利用行之有效的策略將新課改對學生素質培養的優勢發揮到最大,使高中生的數學成績和數學素質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程保益.試析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現狀及改進對策[J].科教新報,2011(31).
1.教學方式落后
高中生受到高考的壓力較大,在數學教學中更注重對成績的提高,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相對來說倒是次要的。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基本上只注重對教學知識點的教授以及對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而忽視了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數學課堂出現了只強調基礎知識,而不讓學生接觸更高程度數學知識的問題。這就使得教學課程枯燥無味,教師無法帶著感情投入其中,學生學起來也感覺乏味難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嚴重的挫傷。
2.教師為教學的主體
高中數學教師基本上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中直接將各類公式、定理強行要求學生記住,學生對定理與公式的熟悉完全依靠大量地做題來實現。在教授完各類公式定理之后,教師要求學生跟著自己的思路走。在總結歸納階段,也基本上是教師在幫助學生歸納總結,而不要求學生自行對公式與定理進行消化。學生自身對數學的創造空間過于狹小,完全只是依照教師的教學目標機械性地學習。這種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絲毫體會不到數學本身蘊含的樂趣,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就無法有效提高。
二、創新高中數學教學策略
1.注重課前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高中生的學習心理中,多樣化的課題選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中來,從而增強學生對學習數學的熱情。要使課題多樣化,就需要教師注重課前的引導,選擇多個具有趣味性、啟發性的數學課題,同時還需要符合課堂與生活的實際。下面對課前引導的教學實例進行分析:
(1)結合數學故事來進行課前引導。筆者在高中數學課堂的教學中,通過講述數學故事來創設數學課堂情境,以突顯數學文化的魅力,從而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筆者在講授“概率”章節中的內容時,先向學生提出“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的故事,然后讓學生計算三個臭皮匠獲勝的概率高,還是一個諸葛亮獲勝的概率高。筆者給出的這個有趣的故事以及有趣的問題,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從而調動學生對課堂的參與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對概率問題的計算,可以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到概率的相關知識點,加深學生對該知識點的理解。
(2)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課前引導。依舊是以“概率”章節的教學內容為例,筆者在上課時發現有三個學生不在教室內,于是叫學生們計算,學生A最先進入教室的概率,在一個學生進入教室之后,筆者又叫學生計算,學生A、B兩人一起進入教室的概率與兩學生單獨進入教室的概率。通過這樣的課程引導,學生可以輕松地參與到數學課堂中,同時激發學生對周圍事物包含的數學規律的觀察,從而使學生可以在生活中發現數學,在生活中應用數學。
2.將數學概念具體化,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
高中數學教學內容對普通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y度,學生對一些較為抽象的數學概念有些難以理解。由于數學概念直接做出了定義與性質,而學生無法得知概念的中間推理過程,因此,學生理解數學概念具有較大的難度。對于這一問題,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盡量將數學概念具體化,并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及時解決學生心中的疑問,從而降低學生理解數學概念的難度,使學生能自行深化對概念的理解,同時學會對概念的運用。例如,筆者在教授“公共弦”時,先給學生舉了一個具體的事例:一架飛機從廣州飛往洛杉磯,在飛越太平洋的過程中受到了氣流的干擾,需要在某地迫降,迫降地點選擇在阿拉斯加州某地區。這時筆者就問學生:飛機的航線不是按照距離最短的直線進行飛行的嗎,為什么要迫降在阿拉斯加州某地呢?學生通過分組討論,提出許多猜想。筆者在學生說出猜想之后,拿出地球儀,引導學生對飛機飛行的兩地進行測量,在測量之后,便引出公共弦的相關知識點。借助這樣的教學實例與教學實踐活動,可以讓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系統,同時還可以讓抽象的概念具體化,便于學生的理解。
3.選擇合適的例題,激發學生的思維
在高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盡可能選擇合適的例題,保證這一例題在教學中具有針對性,同時讓多數學生都可以理解例題中的知識點。教師在例題的選擇中,需要盡量保證質量,盡可能地選擇經典例題進行講解。高中數學教材在例題的選擇上都比較嚴格,上面的例題較為經典,因此,教師在課堂中可以重點采用教材中的例題進行知識點的講解。在例題講解之后,教師可以適當地對例題進行變形,讓學生進行計算,從而開闊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形成多向思維。例如,筆者在給學生教授“不等式”的相關知識點時,在學生了解了常見的比較法解不等式之后,讓學生使用其他方法解不等式。學生在通過不同方法得出相同的結論時,可以獲得巨大的成就感,激發學生解題思維。在學生使用不同方法進行不等式的解答時,筆者會觀察學生解答過程中是否存在問題,并對學生進行適當的點撥。
三、結語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為了達到新課程教學的目標,高中數學教學策略的研究在不斷深入。當前,我國高中數學的教學方式落后,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教學理念沒有得到深入的貫徹落實。針對這些問題,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注重課前的引導,同時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從而提高高中數學的教學水平以及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唐劍,盛興平.高等代數課程與高中數學教學的“脫節”現象及解決策略[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03):82-85.
(1)微積分方法的應用
微積分是研究函數的微分、積分以及應用其解決實際問題的數學分支,微積分是建立在實數、函數和極限的基礎上的.微積分是一種數學思想,簡單說“無限細分”就是微分,“無限求和”就是積分,無限就是極限思想,并用“以直代曲”的理念解決實際問題.極限的思想是微積分的基礎,他是用一種運動的思想考察問題.數學教師在高中數學教學要充分應用上述微積分的思想、理念貫穿平時的課堂教學,讓學生在不斷的潛移默化中逐漸培養起微積分的思維的理念.
(2)極限思想方法的應用
極限的思想是近代數學的一種重要思想,數學分析就是以極限概念為基礎、極限理論(包括級數)為主要工具來研究函數的一門學科.所謂極限的思想,是指用極限概念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種數學思想.用極限思想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可概括為:對于被考察的未知量,先設法構思一個與它有關的變量,確認這變量通過無限過程的結果就是所求的未知量;最后用極限計算來得到這結果.
在高中數學中極限思想方法典型的應用有:球的表面積公式推導,經過(1)分割,(2)求近似和,(3)用極限推得準確和.而雙曲線的漸近線,也是極限思想的具體應用.教學可以利用高中數學中這些相關內容很好的在教學中貫穿極限的思想.
(3)向量方法的應用
向量是新課標下高中數學內容之一,向量法在代數方面的應用就是用代數的方法來研究幾何問題,通過建立坐標系把幾何中的點與坐標對應起來,把幾何中的圖形化為代數方程,用代數運算來發現各種幾何量之間的關系,進而由代數方法來認識對應的幾何圖形的幾何形態,這種方法又被稱為幾何學的解析方法.向量法在平面幾何上的應用十分廣泛,近年來,在高考命題中常常會見到平面向量與解析幾何結合的相關試題,如夾角、垂直、共線、軌跡等問題的處理.
向量作為近代數學的基本概念之一,是一種重要的數學工具,他的理論及應用,是近代數學的基礎知識.給高中生培養用向量解決幾何問題思維就顯得有實際意義.
2.高等數學教學與高中數學教學內容銜接存在的問題
(1)脫節問題
在現實中,由于高考指揮棒的影響,一些在大學數學中作為基礎的知識,在高考的考綱中沒有重點明確要求,這就使較多高中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忽視這些知識點,影響了學生在進入大學后,學習高等數學的過程出現知識理解障礙.
如在高數的二階常系數線性齊次微分方程y"+py'+qy=0中,需先求出其特征方程r2+pr+q=0的根,后根據特征方程根的情況,寫出原微分方程方程的通解.在實際學習中,學生對一元二次方程r2+pr+q=0主要思維固化在Δ=p2-4q≥0有實數解,Δ=p2-4q<0無實數解的認知水平上.從而為微分方程課程的學習設下誤區.
(2)邏輯嚴密性問題
高度抽象性和嚴謹的邏輯性是數學的兩個基本性特點.高中數學課程在有些知識點上面邏輯性就顯得有點缺乏.如在高中教材中沒有給出極限的定義,只是一種描述性表述,但在涉及導數的概念時又利用了極限的概念.高中教師為了教學的需要,會在課堂上對極限作直觀的介紹,造成學生對極限的理解較模糊甚或是錯誤的認識,沒有從極限的本質上得到認識.由于缺乏邏輯嚴密性,學生在高中階段對這些知識點的掌握完全就停留在表面及依葫蘆畫瓢的層面上,給高數的學與教帶來了負面的影響.
二、對策與建議
1.加快高等數學教學改革,尤其是教學教材改革
在不斷改革的基礎上,需要加強對基礎數學教育與高等數學教育的關注與了解,做到基礎與高教的系統聯系,高數教師深入中學課程中,這樣有利于高中數學教學課程改革的.另在高中教學材料內容的選擇與內容結構的安排,需要精心考慮與規劃,做好高中數教學內容的更新以及高中數學內容與高數有機的銜接.
2.立于高等數學的高度,拓寬解題視角
在高等數學與高中數學的銜接處,高中教師應站在高等數學的高度上,把高數中的思維理念的處理方法,融入到高中數學的教學中,拓寬學生解解決問題的視角,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備相當的高等數學功底,站在高處,對學生高效的教學,這種方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也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為以后進入大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3.縱橫聯系、融會貫通
以高等教學的思想方法來指導高中數學的教學,可以加強對高中數學的體系管理,對高中數學問題系統的加以闡述,在思想上加以提煉,同時以高等數學學的思想方法來指導和總結高中數學教學工作,幫組學生改變綜合復習中多、雜、難的“題海戰術”,做到科學有效的提升,引導學生構建知識認知網絡,從而將知識融會貫通.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6-0131-02
一、引言
高中數學與初中數學相比,學習的內容多,知識面廣, 抽象性、理論性強、邏輯性強,每個單元的知識間具有極強的系統性與連續性,這樣導致在高中數學的學習中,學生學起來比較困難。剛接觸高中數學時,對老師講解的知識一竅不通,甚至一頭霧水,從而對數學的學習失去了興趣,引起學習成績下降,進而形成惡性循環。但是,有的學生學起來越來越輕松,成績優異。究其原因,好的學習方法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二、高中數學的特點
高中數學相對于其他課程來說,具有更強的獨立性,是將來高等數學及其他各專業課程的基礎。
1.高中數學涵蓋的知識面廣
進入高中階段,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其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及接受能力也逐步提升,高中學生已具備獨立分析能力,這就對高中學生的知識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中數學,正是基于高中學生的這種成長特點,在知識內容的構建中,所涉及到的知識面很廣泛,知識點多,學習內容多。這就要求作為高中學生,課堂中及課堂外所接觸的知識也多。
2.高中數學獨立性強
正是因為高中數學所涉及到的知識面廣,要學習的內容多,因此,高中數學在設計每一章的知識點時很嚴謹,每一章之間形成一個獨立的系統。每一章的知識點是獨立的,每一章之間內容鏈接很少。如函數與幾何,這兩者之間幾乎沒有聯系,導致解題思路也完全不一樣,這就增強了學習的難度。
3.高中數學知識抽象化
高中數學相對于初中數學來說,知識點更加抽象。如函數這個知識點,其實在初中階段也學習過簡單的函數,而高中階段仍然有函數,只是增加了知識的難度,更具有抽象性。又如,幾何知識,更具有抽象性的知識,在解題時需要充分發揮空間想象力。
三、高中數學學習方法
為了能夠更快的掌握高中階段的數學知識,提高學習效率,提升學生興趣,又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理想大W,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作為高中數學的學習,首先要具備良好的心態,培養學習興趣。高中數學相對初中數學來說,其知識難度不斷加大。這就要求高中生要理清自己的頭緒,在遇到難題的時候,不要輕易放棄,要保持鎮定,克服一些浮躁的情緒,學會攻克難題,并不斷進行歸納與總結,不斷積累經驗。只要具備這個心態,善于解決難題,就能激發高中數學的學習興趣。在此基礎上,講求合理的學習方法,努力提高數學成績。結合自身的學習經驗,學好數學,應把握好在學習過程中的三步曲,將對高中數學的學習起到關鍵性的作用。這三步曲為:
1.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是學好高中數學的關鍵,是學好高中數學的一個重要環節。課前預習是這習的必經環節之一,也可以說是一種學習的方法。課前預習并不只是簡單翻閱書本,而是要注重預習的內容與方式。在課前預習中,首先要對即將在課堂中學習的知識進行初步了解,為即將學習的知識做好準備并打好基礎,努力找出課堂中即將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同時,在預習過程中,配合適當的練習題,嘗試解題的思路,找到自己的知識難點,這將成為課堂中將要重點引起關注的知識內容。這樣,就可以讓自己在課堂中緊跟教師的教學思路,聽課更有目的性,有重點,同時,還可以將自身平時掌握的零散的數學知識構連貫起來,使知識更具有系統性。通過課前預習,一方面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方面,可以提高課堂聽課的效果,以不致于盲目學習,從而使學習更具有學習效率。
2.課堂聽講
高中學習階段,學習任務緊,知識面廣泛,學生壓力大,容易疲倦,因而在課堂中容易走神。一旦走神,就無法跟上老師的教學思路,對所講知識未能熟練掌握,久而久之,就欠下了課堂中的知識債。同時,在課堂中,老師將會講授知識的來龍去脈,分析相關概念的內涵,重點突出解題的方法與思路,分析知識的重點與難點。因此,課堂認真聽課是十分必要的。在課堂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適當做好筆記,關注在預習過程中的重點與難點,緊跟老師的教學思路。遇到沒有聽懂的知識點,及時向老師提問,及時解決學習中的難題。在課堂中,除了認真聽課外,還需要善于發現好的解題思路,找到解題的方法。在課堂上,一定要以自己為主,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發揮自己的思維。在課堂中,應根據預習的情況,能夠善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拓寬思維。畢竟課堂的時間是有限的,要珍惜好課堂的時間。
3.課后練習
在高中數學的課堂教學中,老師主要講授知識的原理與解題方法,并結合一些例題,對所講授的原理進行驗證性教學。但畢竟在講解例題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為了更好地全面掌握知識點,需要在課后多加強練習,達到熟能生巧的目的。俗話說,“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需要將課堂中所學的知識,進行循環復習與練習。在課后復習中,首先對當天的知識點進行回顧,認真看書,整理課堂筆記,結合教學參考書,將所學的知識一一理解并掌握,遇到不懂之處,及時向老師或成績好的同學請教。然后,對以前的知識點,以練習的方式進行鞏固,將零散的知識點連貫起來,形成知識體系,學會舉一反三,一題多解。另外,將難點進行整理,突破數學中的難題,將解題技巧更上一個臺階。在課后,還需要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制訂自己的復習計劃,保證知識中不留下遺漏。通過課后及時復習一方面可以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及時鞏固,克服遺忘,形成永久性記憶,不斷積累知識。另一方面,可以及時檢查課堂聽課的效果,加強所學知識的運用。
在高中數學的學習中,要通過學習的三個環節,要把握好這幾個要點:第一,掌握并理解數學公式與相關的數學結論,提高解題時的運算速度及運算能力;第二,做好筆記,包括課堂筆記、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筆記,在筆記中記錄學習的重點與難點,也可以記錄學習中常出現的錯誤;第三,善于總結,每一次考試后,將出現的錯誤記錄下來,進行認真總結,以便于發現自己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改正。第四,不輕易放棄,是指遇到難題時,不要輕易放棄,一定要找到解題的方法,提升思維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數學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課程,作為高中生,在學習數學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只能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才能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明確學習目標。高中數學的學習方法并無特別之外,也無捷徑可言。不同的學習方法,也需因人而異,但總體來說,任何學生,在高中數學的學習過程中,不可避免都需要講究學習三步曲,即課前預習、課堂聽講、課外復習,只是每個學生在這三步曲中的具體方法不一樣。在高中數學的學習過程中,每個學生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制訂合理的學習計劃,探索學習方法,學好新知識,鞏固所學知識,踏踏實實學好每個知識點,取得理想的高考成績。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712(2014)25-0066-03
在大學高等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公共基礎課,但補考率一直居高不下。補考的學生中也包括高考數學成績較好的學生。筆者曾在計算機軟件專業和教育技術專業的學生中做過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學生認為高等數學太抽象、太難,他們對解答極限的定義法證明、中值定理的證明等需要嚴密的數學邏輯思維和辯證思維的題目感到很困難,而對解答求導數、求極值等有固定步驟的題目感到比較容易。本文將分析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
一、忽視了高等數學與高中數學內容間的關系
進入大學,學生剛初步接觸函數、極限、導數、積分這些內容時往往覺得自己已經學過了,于是課上不認真聽講、課下不復結。事實上他們對所學知識一知半解,當進入后面更深層次學習時就出現了“很難、不懂”的現象。高等數學的學習是一個嚴密的體系,章章相關、節節相聯,比如導數學得不好勢必會影響積分的學習,這樣就導致了學習的惡性循環,學生的成績下滑甚至不及格也是很自然的。
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學生沒認清高中數學與高等數學內容間的關系。高中數學是高等數學的基礎,涉及函數、極限、導數、積分的概念,在課程內容設置方面,這些都是為高等數學學習做準備的。但高等數學又是高中數學的進一步發展和延伸,為高中數學提供理論支持。比如高中學生會利用求導來判斷函數的單調性,但其中的原理卻是在學習高等數學后理解的。如果大學教師在課前不強調高等數學是高中數學的“發展和延伸”,學生很難在學習高等數學之初就發現這一點。
例如,高中數學中只是提到如何求極限的值,卻沒有具體分析極限的含義,所以當學生在高等數學教材中遇到N-ε定義及運用時感到很陌生,有難度。再如導數的概念,高中數學沒有詳細闡述,只是要求學生會簡單的求導運算,到了大學則要求掌握導數概念及分析運用、用隱函數求導等,如果學生由于“輕敵”沒有認真學習,很難掌握這部分內容。
在高中,學生已經習慣了函數是一元的、圖形是等規則的、問題是直觀形象的;到了大學,出現了多元函數、隱函數,圖形是空間曲面等不規則圖形,要以運動變化的觀點研究問題(如求重積分),涉及微觀領域而且抽象。若沒有提前提醒學生這些區別,學生突然從一種模式進入到另一中模式,會感到措手不及,需要較長時間適應。
高中數學討論的是個別問題,一般是直接解決問題;大學里討論的問題普遍化,經常要用辯證法等間接方法來解決問題。例如微積分的學習,通過討論曲邊梯形的面積及變速直線運動的路程進而提煉出更普遍的表達式――定積分。高等數學常用以直代曲、以有限代無限、以不變代變等方法先得到近似答案,再通過極限方法實現從近似到精確的過渡。
另外,現在高中數學實行新課標,而目前的大學數學教材是按舊的高中數學課標編訂的,所以教學內容的銜接過程中有脫節現象。例如反三角函數、極坐標方面的知識,積化和差、和差化積的公式是學習高等數學必備的三個重要知識點,但這些知識點在高中數學中只是提到了表示符號或已經全部刪除,這勢必會嚴重影響學生學習高等數學。除此以外,有些數學符號也有所變化,如“BA”指B是A的真子集,“CAB”指是A中子集B的補集或余集,也可以寫作A/B,而習慣上用“A”表示補集和用“”表示真子集都是不規范的,是錯誤的。
因此,大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針對高等數學與高中數學銜接的深化部分、脫節內容以及變化部分應該提前說明、及時補充,或指導學生自學相關的內容,這樣可以減少學生很多困惑。
二、學生不適應高等數學的教學方法
新課標下,高中數學教學倡導學生自主探究的教育理念,主要體現在新課標中加入了數學探究、數學建模等多種以學生為主的新型教學模式,數學建模的教學及競賽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對于高等數學的教學主要是提倡學生主動探究,傳授的是用數學解決問題的思想和方法。可見二者在教學方法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高考的壓力所在,實際上高中數學的自主探索教學方法不能極大地發揮作用,跟大學里數學的教學方法相比還是有很大差異。
高中數學相對高等數學內容較具體,側重于計算,知識點較少,課時較多。一節課課本內容只講1~2頁,新知識的講授時間大概只有15分鐘,余下的時間是做大量的例題和習題,甚至下節課還是本知識點的練習,這些練習題都是教師查閱很多資料挑選出來供學生練習的,而且教師會對每道題給出詳細的解答并總結解題思路及方法,方便記憶。到了大學,高等數學內容抽象,側重概念與原理的剖析,知識點較多,但課時數相對高中少很多。一節課下來,課本內容講4~8頁,而且授課內容中推理證明很多,課堂上沒有太多時間做練習。作為一線教師,筆者收到的學生評語多數是“講授太快,一節課上了高中時的3節課的內容”,“請像高中老師一樣給我們多做練習題”,“能不能不講證明,好難啊”。其實是學生習慣了高中數學的“例題+練習”的教學方式,喜歡等教師給出結論,不愿意自己探究。在大學,教師只是引導者,更多的是需要學生自主探究,需要學生課后自己查閱相關知識,總結和歸納,這對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提出較高要求。
學生們不適應高等數學的教學方法是造成他們學習高等數學困難、成績下滑的原因之一。此外高中數學和高等數學不同的思維方式也是一個原因。在高中階段,學生習慣了邏輯思維,例如求函數的解析式、最值等許多函數問題,這均屬于對函數的靜態處理。而到了大學要學會運用辯證思維,如連續性、定積分及重積分的定義就要用極限方法對函數作動態分析。學生對這種利用近似認識精確、從有限認識無限的辯證思維認識不足,接受起來感覺困難。
三、學生沒有調整好學習方法
高中數學和高等數學都要把握好預習、聽課、復習、作業這幾個環節,并及時做總結歸納。在高中,學生學數學主要是背公式和定理,通過大量習題來強化解題能力。到了大學,簡單的記憶是遠遠不夠的,所學內容多也使得進行大量的習題訓練不現實。如果學生在學習方法上沒有及時做出調整,勢必會影響高等數學的學習效果,感覺數學難而成績下滑也是必然的。學習高等數學需要注意下面三個方面:
1.相比記憶公式定理來說注重數學思想方法更重要。如歸納法、類比法、映射變換法等,以及一些處理特殊問題的特殊技巧方法。掌握了這些方法以后,學生就可以舉一反三,融會貫通。例如理解了定積分的概念和性質后,用類比的方法不難得出重積分的概念和部分性質。當然,在大學中數學符號很多,要熟練掌握數學符號語言,比如極限的N-ε語言。
2.相比公式及定理的結論來說對條件的理解更重要。例如有學生經常犯這樣的錯誤:limx0xsin1x=limx0xlimx0sin1x=0limx0sin1x=0,顯然學生忘記了極限的四則運算法則使用的前提條件。條件對相關結論成立與否起著關鍵的作用,若忽略了前提條件,就會犯上述的錯誤。
3.相比記憶數學本身的知識來說培養數學能力更重要。大學生要通過高等數學的學習來逐漸培養自己的數學能力,包括空間想象能力、數學轉化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比如參加數學建模競賽就是一次很好的綜合運用數學能力和展現數學能力的機會,這種類似的競賽和活動學生應該多參加。
四、結束語
教學內容的變化、教學方法及思維方式的不適應、學習方法沒有及時調整是導致很多學生感覺學習高等數學困難、成績驟跌的原因。教師應該做好下面幾方面的工作,來幫學生順利從高中數學學習過渡到高等數學學習。
幫助學生調整學習方式、端正學習態度。教師指導學生主動學習,提高學生自學能力;指導學生正確處理好抽象內容與直觀模型的關系,注重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加強高等數學與高中數學的有機聯系;適當放慢教學進度,插入部分聯系,引導學生學會歸納總結。
講清楚高等數學與高中數學的異同。第一節課要給學生們簡單講述一下高等數學學習內容的脈絡、章節間的聯系,給他們一個高等數學的結構框架;告訴學生們高等數學是高中數學的延伸和發展,同樣要研究高中數學中的函數的極限、導數,而積分可以簡單地看作求導過程的反向思維,由研究一元函數推廣到研究多元函數。這樣可以減少學生對高等數學學習的恐懼,提高他們的興趣。教師特別要從內容、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的不同上指導學生及時做出調整,讓學生及時補充知識,將高等數學與高中數學銜接起來。
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教師通過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在教學進度和方法上做適當調整。由于大學里學生接觸得最多的是自己的同學,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就變得很重要,因此要培養學生討論問題的習慣,讓學生在討論中更深刻地理解知識和方法。
總的來說,高等數學教師有必要給學生講清楚高等數學有什么用、與高中數學有什么異同、用什么方法學高等數學,以培養他們學習高等數學的興趣,使學生能盡快適應高等數學的學習,不再出現成績下滑或掛科現象。
參考文獻:
\[1\] 葉飛.關于提高概率論課程教學效果的一些思考\[J\].教育觀察,2014(19).
\[2\] 吳珞,何婷,鳳曉明,等.學生學習《高等數學》困難原因調查及統計分析\[J\].大學數學,2011(2).
在高中數學教學期間,作業的設計及修改是其重要的構成內容之一,對提高教學質量,加深學生們的記憶有著關鍵的作用。作為高中數學老師,就需要對作業的結構及設定進行細致分析,不斷創新,進而為學生以后學習及成長夯實基礎。以下簡要針對高中數學作業結構的相關內容進行探討,僅供參考。
一、當前高中數學作業存在的不足
說起高中的數學作業,很多學生馬上會聯想到“題?!?。高中數學的作業形式始終較為單一,經常是由老師將教學重點、難點內容變成題目,讓學生進行練習。由于大多數老師都把數學作業看做是鞏固知識、強化技能的途徑,所以很容易造成作業類別死板、形式單一、內容反復等情況。很多老師編寫作業題目的原型也多來自各類習題冊,無法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學生們經常機械性的對單一類型的習題進行練習,從而喪失學習數學的興趣,降低教學質量,影響學生們的未來發展。
二、調整高中數學作業結構的方法
很多高中數學老師在布置作業期間,經常依照大多數學生的水平、每堂課的重點來設定作業內容,盡管符合課標的要求,卻缺少針對性,無法滿足每一名學生的要求。所以,作業高中數學老師,想要提高教學質量,就需要調整作業結構,精心設計作業內容,激發學生們對數學的喜愛,從而幫助學生完善自身發展。
(一)自行選擇作業
自行選擇作業就是讓學生依據自身的真實情況、知識的掌握水平等來選擇適合自身練習的題目與數量,教師可以將布置的家庭作業劃分為必做及選做兩部分,為學生留存自,如果學生覺得自己的水平較高,或者對數學學習感興趣,就可以在完成必做內容前提下做一些選做的題目,如果學生感覺自身的基礎較薄弱,則相應少做一些選做的題目。這種方法能夠良好的減輕學生們的課業負擔,激發學生們的好勝心與學習積極性,從而更好的發揮作業的效果。例如:教師在講解“三角函數”的知識點時,其重點內容為三角函數的定義、公式等,教師在設定作業內容期間,必做題目可以設定一些簡單的公式證明類題目,讓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進行練習,而選做題目則多為大型習題,包含較多的知識點,進而綜合提高學生們的水平。另外,教師需要對作業的難度進行控制,從而防止學生只做簡單習題的情況發生。這種方法對教師的要求較高,需要老師認真分析每一道數學作業題,并且結合學生們的數學水平,分析學生們的心理情況,設定作業內容,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二)分層作業
對于每一名學生來講,他們的數學基礎、對知識的掌握效率、學習的態度等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區別。以往統一的作業內容無法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作業質量及效果較低。想要充分發揮作業的功能,教師就需要對作業結構進行調整,針對不同學生的差異設定不同的內容,實行分層作業模式。例如:將作業劃分為甲、乙、丙三個類別。甲類作業主要包含的是基礎性的數學題目,比較適合成績較差,數學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讓學生體會成功的感受,樹立學生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與信心。乙類作業主要包含的是中等難度的數學題目,較為適合成績一般的學生,讓學生適當得到挑戰,激發學生們的好勝心理。丙類作業主要包含的是一些較難的數學習題,針對的是成績較好,學習興趣較高的學生,幫助學生進一步提高數學水平。教師在利用分層作業進行教學期間,需要深入研究每一名學生,清楚學生的數學水平及興趣愛好,針對不同的學生布置相應層次的作業,鼓勵學生向更高層次難度挑戰,從而充分發揮作業的功能,為學生以后學習及成長夯實基礎。
(三)自行編訂作業
自行編訂作業指的是學生將自身掌握的數學內容進行整理、歸納,依據自身的理解,把自身認為關鍵的知識點總結出來,同時針對這些知識點編訂作業題目,教師對這些題目進行檢驗,選出較好的習題,再重新布置給學生,讓學生進行練習。這種方法將布置作業的權利交給了學生,充分調動了學生們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同時,這種布置作業的方法,不僅能夠考查到學生接受知識的程度,同時還能夠鍛煉學生們的總結能力,培養學生們的邏輯思維,一舉多得。例如:教師在講解完“數列”的相關內容后,可以讓學生依據自身的掌握情況編訂一些題目,選出其中較好的題目整理成一套試卷,每一道題后署上出題學生的名字,激發學生們的榮譽感。在講解試卷內容時,讓出題學生講解自身出題的想法,分析知識點,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及效果,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四)探究形式的作業
探究形式的作業主要指的是需要學生們共同討論完成的作業內容,主要包含社會知識類的習題。在以往的高中數學課程教學期間,大多數老師對學生們缺乏信心,很少讓學生單獨進行探究作業,甚至不為學生們布置數學作業,或主動將解決思路講解給學生們,從而使學生產生心理障礙。作為高中數學老師,應使學生們了解到數學同人們生活的關聯,明確數學的重要性。所以,在教學期間,應要求學生的數學知識向多元化、現實化方向發展,多與生活類題目相接觸,轉變以往教學期間忽視應用題目的情況。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成若干小組,為學生布置一些探究性題,從而調動學生們的數學思維,培養學生們的創新能力,增進學生之間的溝通,幫助學生完善自身發展。
總結:
總而言之,伴隨著現今課程改革速率的不斷提高,對高中數學作業的結構進行調整勢在必行。作為高中數學老師,需要深入分析作業內容,不斷對作業結構進行創新,采用多種作業形式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樹立學生們的自信心,促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及成長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G6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8-0269-02
下面結合我校高一新生實際,談談高中教學與初中教學的過渡學習。
1.高中生數學學習存在的問題
1.1 環境和心理的變化。
對于高一新生來講,環境可以說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學,新老師,新集體……學生有一個由陌生到熟悉的適應過程。另外,經過緊張的中考復習,考上了高中,有些同學就產生了“松口氣”的想法,入學后無緊迫感。還有些學生有畏懼思想,他們在入學前就聽說高中數學難學,高中數學課一開始的確是有些難理解的概念,如集合等,使他們從開始就處于無趣的被動局面。以上這些因素都嚴重影響高一新生的學習質量。
1.2基礎知識薄弱,認知能力差,思維呆板,缺乏聯想,表現在概念模糊,基本公式,原理,性質搞不清,更談不上理解,各個知識點相互孤立,處于似懂非懂的狀態。對于一個問題,往往抓不住問題的實質與要害,思維難以展開,更不用說進行聯想,在問題面前往往茫無頭緒,無所適應,加上語文底子差,感知能力差,基本上沒有掌握。
1.3 忽視雙基,靈活運用能力差。
表現在對概念公式,原理,性質只會死記,直接運用;解題方法只能模仿,生搬硬套,運算能力差,表達能力差。
1.4沒有良好的審題習慣和規范的解題格式。審題抓不住實質,解題步驟混亂,推理不嚴密,格式不完整,漏洞很多。
1.5情緒低落,缺乏學習數學的熱情,興趣和恒心。表現在上課不認真聽講,不積極主動思考,作業馬虎,抄襲,不懂的問題不鉆研不問老師,消極對待學習。
2.高中數學與初中數學在教學銜接中存在的問題
2.1 初高中教材梯度過大
首先,初中數學教材內容通俗易懂,多為常量,題型少而簡單;而高中數學內容抽象,多研究變量,字母,不僅注重計算,而且還注重理論分析,這與初中相比增加了難度。此外,內容也多,而每周課時又較少,故而在教學中每節課的內容都大于初中教學。
其次,由于近幾年教材內容的調整,雖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難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幅較大,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師都不敢降低難度,造成了高中數學實際難度并沒有降低。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講,調整后的教材不僅沒有縮小初高中教材內容的難度差距,反而加大了。
2.2 高一新生普遍不適應高中數學教師的教學方法,高中學生普遍反映數學課能聽懂但作業不會做,還有不少學生說,平時自認為學得不錯,考試成績就是上不去??v觀初高中數學教法,不難發現,初中教師重視直觀,形象教學,老師每講完一道例題后,都要布置相應的練習,學生到黑板表演的機會相當多。為了提高合格率,不少初中教師把題型分類,讓學生死記硬背解題方法和步驟。在初三,重點題目反復做過多次。而高中教師在授課時強調數學思想方法,注重舉一反三,在嚴格的論證的推理上下工夫。又由于高中搞小循環,接高一課程的教師剛帶完高三,他們往往用高三復習時應達到的難度來對待高一教學。因此造成初高中教師教學方法上的巨大差距,中間又缺乏過度過程,致使高中新生普遍適應不了高中教師的教學方法。
3.對高中數學教材和初中數學教材的分析
抓好教學銜接的第一步是認真鉆研教材,了解各階段教材上的差距和教學上的特點。高中數學與初中數學教材相比,歸納起來有以下三方面:
3.1 難度大。初中數學的內容是最基本的知識和公式,解題以計算題較多;而高中數學的內容是概念和理論性知識較多,解題常需要進行嚴密的邏輯推理。例如:初中幾何對圖形的研究,僅限于三維空間之中,圖形具有直觀性和準確性。而高中的立體幾何研究的對象是在三維空間里,其圖形只能畫在平面上,學生在頭腦中形成“立體”表象還要一個過程,加大了教材的難度,學起來費力。
3.2連貫性強。高中數學教材中的許多概念是在初中數學基礎知識上的概括和發展,這些概念貫穿了整個高中階段的數學學習,而且培養和發展了學生的能力和智力。例如:函數的概念在初中用的是“變量”來描述,而高中教材則引入“映射”定義,它是一個最基本的概念,滲入到高中教材中的各個章節。求函數的定義域,值域及圍繞著函數概念的許多問題,就是訓練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分類能力,為以后的學習如解析幾何,數列等許多綜合性問題埋下伏筆。若開始沒有把握住這些概念,對教材沒有認真細致的分析研究,將給后續學習帶來困難。
3.3進度快。在初中,數學教學內容比較少,教學進度稍慢一點,進入高中,由于高中課程設置與初中課程設置不同,每周的教學時數較少,而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比初中有較大增加,新概念一個接一個,如不及時消化,就會在以后的學習中感到吃力和被動。
4.抓好高中數學教學與初中數學教學的銜接
4.1立足于大綱和教材,尊重學生實際,實行分層教學
高一數學中有許多難理解和掌握的知識點,如集合,映射等,對高一新生來說確實困難較大。因此,在教學中,應從高一學生實際出發,采取低起點,小梯度,多訓練,分層次的教學方法,將教學目標分解成若干遞進層次逐層落實。在速度上,放慢起始速度,逐步加快教學節奏。在知識導入上,多由實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識落實上,先落實“死”課本,后變通延伸用活課本。在難點知識講解上,從學生理解和掌握的實際出發,對教材作必要層次處理和知識鋪墊,并對知識的理解要點和應用注意點作必要總結及舉例說明。
隨著高校和高中的擴招,中職學校的生源質量明顯下降,學生總體素質相對較低,學習興趣不濃,主動性、積極性和自覺性都較差。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效果差,已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怎樣改變這一現狀呢?身為電子專業教師的我,結合教學實踐,談一談總結出的提高教學效果的有效措施。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推動學習的內在力量。因此,在學生學習電工電子技術課程時,要讓學生對這門課產生學習興趣。但中職學校當前開設的部分課程內容過深,而中職學生文化基礎較差,有的連初中的知識都未完全掌握,按現行高中段的教學要求,不少學生想學也學不會,上課只能交頭接耳或睡覺;教師仍處在“我講你聽,我教你學”的傳統式教學方式,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應該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前提,深入領會大綱的精神實質,加大教材教法、教學形式、教學手段、考試評價等教學綜合配套改革的力度。通過改革,降低教學難度,使教學內容能讓學生學得進,教學目標能讓學生達得到,教學方法能讓學生喜歡,考試能讓大多數學生過關,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從而克服厭學情緒,進而不斷的提高學習能力。
二、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
現代教育技術水平,加快計算機輔助教學和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推廣步伐,促進教學手段的逐步現代化??茖W合理的認知,使學生將學到的電工電子知識理論,全面系統地在實踐教學環境下得到模擬實習,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有效地融匯貫通,促進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例如,在講解“常用低壓電器”知識點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更系統更清晰的展示各種常用低壓電器的結構、工作原理及使用事項。
三、以練促教,強化技能訓練
電子電工專業課,實驗實習多。為此要注重“以練促教,強化技能訓練”??紤]到在實驗實習中,工藝過程復雜,需采用“分層模塊教學”法,設定實驗過程,分步驟分階段逐個擊破。首先設立單項分組訓練,其內容立足于操作技能的達標和規范化;立足于學生獨立分析、獨立操作達標后再進行綜合技能訓練。例如,以“低壓動力與照明混合電路配電盤裝置的安裝”這一項目為例,筆者制定如下的項目目標和考核標準:項目目標:①畫出電氣原理圖,選擇元器件,設計并連接控制電路;②照明部分:白熾燈由單聯拉線開關控制,護套線布線;日光燈由雙聯平頭開關控制,并配有一個單相兩眼插座,線管布線;③動力電路接三相異步電動機,整個電路有漏電、過壓保護功能。
根據不同的層次階段,設定不同的目標。同學們以自己所學知識去完成選項。其內容立足于強調整體裝配的重要性,提高其熟練程度;立足于整體裝配、協調處理的能力,培養群體合作精神,不斷地提高學生認知和實踐能力。
四、重視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
大量的感性知識是由觀察后思維而獲得的,理性知識由此而發展起來。因此,技能教學中應注意把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貫穿其中。例如,在電容器充放電實驗中,要求學生用指針式萬用表先練習對電容器質量的判斷,讓學生具體觀察電容器短路、斷路、質量不佳(漏電),以及容量是否減少等方面的情況,引導學生思考,從各種示數中觀察相對的變化與區別,即透過現象看到事物的本質,然后再用經自己判斷容量合格的電容器做充放電實驗,由此開拓學生的思維。
五、教師要不斷的啟發學生思維
教師通過啟發誘導或暗示來開發學生的潛能,活躍學生的思維并激發其創造性,使學生在充滿樂趣的情境中進行探索性學習。在實訓過程中,教師先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然后讓學生現場檢驗他們的結論。如:在“熒光燈線路的連接”這一實訓項目中,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同學們,請問熒光燈正常發光后,如果此時把啟輝器去掉,熒光燈還會繼續發光嗎?”聽到這話,學生心里會充滿好奇,紛紛回答燈會熄滅或燈還會繼續亮。這時候,教師不忙于表態,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一邊思考,一邊實踐。當結果出來了之后,教師重提這個問題,并給學生講解熒光燈線路的工作原理,加深學生的印象。總之,在實訓課中采用啟發式教學法,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達到既傳授知識又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目的。
六、改革實踐性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在傳統的電工電子實踐教學中,一般開展的是驗證性實驗,實驗內容、步驟、電路和儀器的選擇都是教師安排好的,學生只需要按照實驗步驟進行操作即可完成實驗。通過實驗,雖然能鞏固一些理論知識,掌握一些儀器儀表的使用和一些操作技能,但學生不必過多地動腦,更談不上創新意識的培養。為了提高實驗質量和培養創新型人才,教師對實驗內容作了一些修改。除了要求學生做過去的一些驗證性實驗之外,還增加了一些設計性實驗讓學生開展。具體的要求是,學生進實驗室做實驗之前,要對實驗過程進行認真的預習,寫出預習報告設計,畫出初步的實驗電路。預習報告包括方案選擇、電路分析、參數計算、實驗步驟和測試方法等。儀器、設備的這;擇均由學生自己選定,教師只需檢查學生電路設計是否合理,操作結果是否符合設計要求。這樣,學生由被動變為主動,教師只起到引導的作用,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加強了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
總之,教師要根據電工電子技能課程特點,講究教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分階段實施教學目標,教師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創新,充分發揮好引導的作用,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加強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我們的教學就一定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在課堂教學工作中,如果教師把學生所反映出來的具體問題集中起來處理后,能夠引導學生積極針對新問題展開研究.這樣可以讓教學時間與教學內容有機地結合并指導學生不斷探究、改善、創新.讓學生在遇到類似的問題后,能夠在思考的基礎上提出新的概念和方法.高中數學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促進學生完善自己的學習方式,使其不斷變得靈活多樣.通過高中數學的改革能夠看出參加學習的主動性、積極地性.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歷及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具體的分析.
一、理論知識形象
學生在學習高中數學的過程中,除了要學會自主學習或積累知識外,還要學會對整個高中的數學知識進行全面的整理,更重要的是要將自己所學習到的知識通過專業術語來進行表達.在實施高中數學課堂教育后發現了兩個顯著的特點:第一,數學的推理、概括、歸納保持原樣;第二,高中數學知識是新、舊知識的結合,其各個知識點都是互相聯系的.是舊知識與新知識的結合點,即要不斷發展的.
學習是一件比較注重全面的事情,通常情況下,直觀、形象、具體的知識是很容易被學生接受的.但是數學的知識恰恰與其相反,數學知識的特點是符號化、概括化,抽象化,這就讓學生很難弄清公式、定理所表達出來的數學含義針對這一問題,高中數學教師應該積極思考,能夠把數學結論的推導過程詳細地講解給學生聽,使學生能夠運用自己的方法將數學知識由符號化、規范化、概括化轉化為自己能清楚理解的形式,這樣就對學習很有幫助,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將得到發展.
二、培養發散思維
數學是一門理科知識,在學習過程中應該積極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高中學生對某一些問題常常會提出自己的看法,這樣就能充分帶動學生積極學習的動力.在數學方面進行指導后所體現的就屬于思維的發散性.在教學中,為了促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教師在課堂上完全可以根據學生的理解能力來選擇各種手段,如引導思考、實踐活動、多媒體演示等,這樣才能使得整個課堂教學發揮出良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求函數f(B)-sinB一cosB一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求解時可用以下多種思路:(1)利用三角函數的有界性來解;(2)利用變量代換,轉化為有理分式函數求解;(3)利用解析幾何中的斜率公式,轉化為圖形的幾何意義來解;等等.通過這一問題,引導學生從三角函數、分式函數、解析幾何等眾多角度尋求問題的解法,溝通了知識間的聯系,克服了思維定式,拓寬了創新的廣度,從而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三、教學方法靈活化
數學本身就是一門理科類學科,這就要求學生的思維以及頭腦反應能力要強,學生也只有在掌握了多種解題方法后才能對所學的知識有個詳細的了解.“變式教學”的實施就能解決這一問題,這種教學方法的重點在于解題方法的變化,即學會“舉一反只”.表現為:數學題目的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多題歸一等不斷變化的教學方法.比如:教師在課堂上先向學生提出問題,給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經過觀察、分析、歸納等過程就會得到完整的數學概念,加深了學生的理解應用.
四、教學內容系統化
教學既是一種工作,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學習改善,才會提高教學質量.數學的邏輯性很強,概念、法則、公式、定理是組成數學知識的主要元素,在某種條件下也可以相互轉化.根據這種情況,重新整理各種知識結構、方法、技巧是高中數學教學的重點內容在知識結構整理方面,需要進行雙方面的整理工作,縱向知識和橫向知識都應該整理到位,從而將教學內容融會貫通.
例如:反證法、配方法、待定系數法等等.需要強調的一點是,如果進行配方法的教學,在舉例的過程中需要說明它除了可以解決二次函數求極值間題,對于因式分解、根式化筒、韋達定理也是能夠進行解決的.
五、數學知識“應用化”
數學知識本身就是比較抽象的,而且知識點比較難懂.目前高中數學的教學方式多數還是依靠學生的聽講、記憶、做題目來學習知識,這些方式已經有些落后于現代教學,對于培養創新型人才已經是滿足不了的了.筆者認為,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的學習能力,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為目的開展教學.通過培養數學的實踐能力來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