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5 16:21:4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金融機構的主要功能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1、SLF中文全稱為“常設借貸便利”。
2、常設借貸便利(Standing-Lending-Facility,SLF)是央行在2013年創設的流動性調節工具,主要功能是滿足金融機構期限較短的大額流動性需求。對象主要為政策性銀行和全國性商業銀行。期限為1-3個月。利率水平根據貨幣政策調控、引導市場利率的需要等綜合確定。常備借貸便利以抵押方式發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信用評級的債券類資產及優質信貸資產等。常備借貸便利,貨幣政策工具。
3、常備借貸便利(簡稱“SLF”)的作用,簡單來說,與存款準備金相當,都是補充市場流動性。具體而言,它的主要作用是滿足金融機構期限較長的大額流動性需求,是我國央行的流動性供給渠道,期限為1-3個月。
(來源:文章屋網 )
目前,中國的金融控股公司主要分為四種類型:第一類是以光大集團、中信集團為代表的金融機構形成的控股集團;第二類是以中銀集團為代表的國有商業銀行獨資或合資成立的金融控股公司;第三類是以海爾集團為代表的產業資本投資形成的金融控股集團;第四類是以上海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為代表的地方性金融控股集團。
我國的金融企業相對于國際上的大型金融企業,大多規模較小,抗風險能力較弱,業務種類也比較單一,難以滿足客戶高效、快捷、多樣化的業務需求,從而缺乏國際競爭力。由于我國實行分業監管,各監管機構各自獨立,監管職能并不具備系統的協調合作機制,也不能充分利用金融機構的資源。因此,我們應當不斷推動金融控股公司的發展,以增強我國金融業的國際競爭力。可以說,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國金融由分業經營向混業經營漸進的現實選擇,是由金融分業向混業過渡的橋梁。
二、我國金融控股公司風險控制存在的問題
金融控股公司屬于多元化經營的金融企業集團,能夠向客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實現了金融業務多元化和資產多元化。但是也正是因為如此,金融控股公司復雜的組織結構和寬泛的經營范圍使其面臨著諸多問題,特別是在風險控制方面,存在問題尤為突出。
(一)關聯交易風險
金融控股公司內部關聯交易是指金融控股公司內部各子公司之間以及子公司與母公司之間發生的資產和負債。一般而言,金融控股公司的關聯交易包括資金、產品和信息的相互劃撥與傳遞,相互擔保、抵押,為了避稅或逃避監管的目的相互轉移利潤等等。內部關聯交易在目前的市場運營中不可避免,它可以降低金融控股公司的運營成本,提高效率。但是如果不能對內部關聯交易進行有效控制,使其過度發展,就會使風險在公司內部擴散,其對社會的危害遠遠大于其帶來的收益。
(二)信息披露風險
我國目前沒有針對金融控股公司信息披露的相關要求,也沒有具體的標準與規定。金融控股公司為了實現集團的發展,很有可能通過成員之間的內部交易來實現其特定的發展目標,而大量內部交易的存在會導致同一筆資金在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資產中同時反映,重復計算的情況極為普遍。另外,由于金融控股公司經營多種業務,這樣就有可能與客戶產生沖突,為了保護自身利益不受損失,金融控股公司就有可能會利用信息不對稱傷害客戶利益以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因此,金融控股公司的結構復雜性就導致信息披露難度加大,信息披露的隨意性加大,大量虛假信息的存在必然會引發風險。
(三)資本管理風險
金融控股公司的股權結構比較復雜,由于母公司的資金通過投資控股對子公司擁有支配權,同一筆集團公司外注入的資本金,就可能在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中同時反映,但是對于子公司而言,這部分資金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股權資本,不具備實質上的抗風險能力,加入子公司再將這筆資金投資孫公司或者其他子公司,則容易造成資本金的多次重復計算,導致財務杠桿過高,進而會影響公司的金融安全。
三、我國金融控股公司風險控制的應對策略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金融創新的不斷發展以及金融全球化趨勢的推動,金融控股公司已經成為我國金融業發展的趨勢和目標。而我國若期望金融控股公司健康發展,必須嚴格控制風險,構建金融控股公司的風險控制體系。
(一)建立完善內控機制
金融控股公司成員之間業務相互交叉,一個成員的經營狀況很有可能會影響公司的其他成員。所以,建立科學的內控機制就顯得十分重要,如果期望阻止風險在公司之間傳遞,建立"防火墻"制度勢在必行。
"防火墻"制度是一種制度安排,能夠割斷各種業務之間的風險傳遞。通過這種安排,在多元化金融集團內部某一部門中的某些人所掌握的信息不會直接或間接地被集團其它部門的人所掌握或利用,從而保證每一個部門不是依靠犧牲本部門或其它部門客戶和股東的利益來獲得盈利。"防火墻"主要包括三類:第一類是業務"防火墻",主要功能用于規定公司內部組織和管理結構等方面的內容,保證信息透明且不妨礙內外部審計。其次是資金"防火墻",主要功能是限制資金隨意在金融控股公司內部流動,防止出現損害投資方相關當事人利益的情況。第三是信息"防火墻",主要功能在于防止有害信息在母公司與各公司之間流動,杜絕濫用信息和內部交易的發生。
(二)規范信息披露機制
加強對金融控股公司的信息披露管理,有利于減少由于監管方與被監管方信息不對稱而導致的監管缺失,也有利于政府及其他相關機構對金融控股公司進行有效金融監管和市場約束。因此,完善信息披露制度至關重要。
規范信息披露機制,首先我國要盡快出臺《金融控股公司信息披露暫行辦法》,通過該辦法來約束金融控股公司的信息披露活動,使之能夠定期向監管者報告其相關的交易,提供控股公司的公司治理結構和控股結構的變動、控股公司內部的相互支持、關聯交易、擔保、財務信息等,并且能夠保證信息的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其次,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公司內部核查機制,制定準則對公司內部信息的傳遞制定嚴格的規范,使監管當局和投資者都能夠對金融控股公司的基本狀況有真實的了解和準確判斷。最后,要建立信息披露的正向機制,作為金融監管部門,應當核查金融控股公司的信息披露情況,對于能夠真實準確披露相關信息的公司給予政策上的優惠,例如,降低信貸的難度和成本,增加稅收優惠等等;而對于制造虛假信息的公司,則加大懲罰力度,提高交易成本,以保證市場擁有一個相對健康的發展環境。
支付網關是金融機構在Internet上設置的關口,商家通過支付網關與銀行打交道,完成資金的電子支付 支付網關已經注冊申請,由銀行審批,由認證機構頒發支付網關證書,是網上可信任的銀行機構。
一、支付網關的概念
支付網關是代表商戶在網上的金融機構,它是設置在網上商家與傳統銀行信用卡處理系統之間的中間接口機構。其作用是對INTERNET上的SET協議與金融機構專用協議(如IS08583協議)進行轉換,即為從商家返回的信息和發往銀行卡處理系統的信息提供了通信和協議轉換能力。它還提供了用戶可以編程的出口,用于將SET信息轉換為現有的卡處理系統所需要的客戶化格式以進行本地處理。商戶利用從消費者處獲取的支付信息,通過支付網關尋求金融機構的認證,支付網關還執行所有的SET密碼算法功能。
支付網關提供的交易類型如下
(1)授權交易:網關將商家以SET方式的授權請求換成IS08583授權請求信息,通過專用網絡從銀行處得到應答,并將應答轉為SET格式回送商家。
(2)授權交易取消:對于銀行成功授權并已通過網關將交易應答成功返回商家的授權交易,網關將把商家獲得授權取消請求的SET格式,轉換成IS08583授權取消請求消息,通過金融專用網絡從銀行得到應答,并將應答轉為SET格式回送用戶。
(3)扣款交易:該交易用于扣救交易信息格式的轉換和處理扣教交易的授權請求。
(4)扣款文易取消:對于銀行成功扣款,并已通過網關將交易應答成功返回商家的結算交易。網關將從商家獲得的授權取消請求轉換成IS08583扣款取消請求消息,通過金融專用網絡從銀行得到應答,轉換成SET格式回送商戶。
(5)支付網關可根據客戶的需要,提供SET標準規定的其他交易類型。
支付網關的典型應用為電子商務交易中心、在線電子支付系統、網上銀行系統、移動銀行系統、證券系統、網上購物系統等。
二、支付網關的功能
網上支付是電子商務運作過程的一個關鍵環節,電子商務安全支付網關為消費者、商家和金融機構提供用于交換商品或服務的安全電子交易手段,即將新型支付手段(電子現金、信用卡、借記卡、智能卡等)的支付信息通過網絡安全傳送到銀行或相應的處理機構,利用消費者客戶端的電子錢包、移動電話、呼叫中心等軟件, 通過商家的虛擬收銀臺、POS機(銷售點終端)等軟件和銀行端的支付網關軟件等,完成聯機訂單的受理、轉賬申請、交易確認等支付功能,實現電子支付。電子商務安全支付系統將于電子商務安全認證系統一起搭建整個電子商務體系的核心。
(一)支付網關要完成的任務
1.確認請求支付信息。對商家轉發到支付網關的支付請求信息PI要進行確認,主要確認交易ID。
2.對支付請求指令進行解密。支付請求指令對支付信息PI是加密的,商家不能解讀PI信息,
智能解讀 訂單信息,支付網關接收到PI加密信息,用其私鑰進行解密。
3.驗證客戶的電子證書是否與在使用的帳號相匹配。支付網關對用戶證書中所指明的賬號信息,與其在發卡行使用的賬號應一致,即向發卡行進行授權處理。
4.驗證支付指令的完整性。支付指令應包括支付銀行卡卡號日期與個人標識號(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PIN),還應對訂單信息、交易金額、交易內容等的完整性進行臉證。
5.對響應進行數字簽名。支付網關對交易請求的響應要進行數字簽名,以防抵賴。
(二)支付網關的主要功能
支付網關的主要功能如下:
1.安排Internet信息接收及發出的路徑。
2.SET與IS08583或處理器專有格式間的協議轉換。
3.可對收到的SET信息內不同的欄位進行合法化檢驗。
4.密鑰管理:提供私鑰,用于付救指令的解碼和銀行回應信息的簽名。
5.證書管理:向商家發放支付網關證書,并對其進行管理。
6.密碼服務:驗證消費者與商家的證書和簽名。
(三)支付網關的詳細功能
支付網關的詳細功能如下:
1.完成正常的網上支付,包括格式轉換和聯機交易信息轉換功能;交易的合法性檢查功能;交易路由控制功能;商戶對帳、交易結算及日終批處理功能;能夠支付網上銀行、移動銀行、證券交易、網上購物等領域的應用。
2.采用數字簽名和數字證書就是保證數據的隱私性、一致性、不可抵賴性和合法身份。支持多級證書體系,即臉證雙方不必持有同一認證機構發出的證書,只要雙方所持有證書的認證機構中有共同信任的認證機構,即可驗證。
3.異常處理功能。除提供網上正常交易外,應能提供異常交易處理功能,如超時、線路中斷等,同時具備存儲轉發能力。
4.商戶和支付網關證書管理功能。
5.網絡管理和系統監控功能,已經系統參數配置管理功能。
6.交易日志記錄、查詢及管理功能。
7.網上商戶管理功能。
三、支付網關的構成
(一)邏輯結構
支付網關的邏輯結構共分四大部分:最基層是Internet,上面是連接轉換的各種協議:HTTP、TCP/IP、IS08583轉換及SET、SSL協議等;在各種通信協議之上是應用接口API,最上面是由應用控制模塊:格式解析、身份驗證、證書存儲、日常管理、審計、交易/請款、異常處理及查詢模塊所組成。
1.Crypto API:支付網關安全的基礎,主要提供加密/解碼、簽名/驗證等安全操作。
2.查詢:包括交易結果的查詢、操作日志的查詢、商家的查詢等。
3.格式解析:將客戶或商家傳來的交易信息轉換為IS08583的格式。
4.證書存儲:保存用來臉證商家和客戶的證書信任鏈。
5.審計:對日常操作的記錄。當出現糾紛時作為仲裁依據。
6.異常處理:提供支付過程中由于網絡故降、超時等原因造成的無法正常完成支付時采用的處理方法。
7.身份臉證:驗證商家和客戶的身份是否合法。
8.日常管理:對商家的管理、支付網關自身密鑰的管理等。
9.交易/請教:將支付指令提交給發卡中心,請求銀行劃欲,并將交易結果返回。
(二)支付網關的物理結構
在SET交易環境中,支付網關位于商家與銀行收單行之間。商家與支付網關的連接是通過Internet或專用網,支付網關與銀行收單行的連接是通過金融專網。支付網關與商家、支付網關與收單行之間運行SET協議,流通授權與扣款信息。
在持卡人與商家之間為Internet聯通,運行SET協議、流通購物信息與支付信息。
一般支付網關由大型服務器與數據庫組成,運行支付網關軟件,它提供了建立和分析IS08583標準信息格式和進行格式轉換的能力,它主要被客戶用于網關出刊使用,用于與傳統銀行卡目標系統連接時的支付網關信息格式化。
在支付網關與Internet連接處,應設置防火墻。支付網關軟件應被設計成為可以使用任何防火墻產品。
(一)貨幣政策實施力度與金融監管力度不適應,影響了貨幣政策的實施效果。近年來,人民銀行所采取的一系列強化監管的措施已收到了相應的效果,如加大對金融機構不良貸款和盈利水平考核的力度,但是這種做法卻使信貸活動的交易費用倍增,在客觀上起到了體制壁壘的作用。在人民銀行的嚴格監管下,防范金融風險受到政府和金融機構的高度重視,各金融單位普遍加強了風險控制,把貸款風險與個人利益掛鉤,加大了信貸人員的責任。但是在風險約束機制加強的同時,未建立起相應的比較完善的利益激勵機制,責任與利益不對稱,信貸人員鎮貸、畏資壓力沉重。同時,人民銀行把建立金融安全區作為首選監管目標,把風險監管放在首位,加大了對不良貸款、盈利水平的考核,并落實金融監管責任,層層把關負責,從金融機構外部形成風險抑制機制。在此情況下,金融機構不良貸款比重越高,其降低不良貸款的任務就越大,放款的意愿就越不足,目前商業銀行關心的是貸款的風險,而不是貸款的盈利。這種狀況形成了金融機構的“鎮貸”,制約了總需求的擴大。總需求相對不足,企業銷售就會變得更加困難,企業還貸能力下降,金融機構正常貸款轉化為不良貸款的可能性上升,其盈利水平就會下降。金融機構不良貸款居高不下,使其在發放貸款時更加保守,將進一步加重企業生產與經營的困難。由于監管與整頓規范的力度在增強,而貫徹實施貨幣政策的工作力度沒有相應加強,資金從金融部門進入產業部門的通道變窄了,只得在現有的金融體系內循環,使貨幣信貸的擴張作用難以實現。
(二)人民銀行對利率實施嚴格監管與貨幣政策的傳導所需的利率市場決定機制之間的不適應,影響了貨幣政策的間接調控作用。目前,在人民銀行對利率實施嚴格監管的情況下,利率市場化程度不可能太高,貨幣政策工具配置的市場化仍處于較低水平,弱化了貨幣政策的效應。人民銀行雖然擴大了利率調整及浮動的范圍,并對外幣利率實行了市場化改革,但現行的利率管理體制從總體上還是一種管制體制,在這種管制體制下,利率水平并不能完全反映資金的價格和供求狀況,也難以有效發揮對資金的調節作用。單純通過調整利率水平、利率浮動范圍來影響金融機構貸款行為的效果不明顯。當經濟景氣狀況不佳、企業效益下降、信貸風險上升時,金融機構為規避風險,將自動減少貸款,資金供給下降。如果利率由市場決定,資金供給減少會推動利率上升,從而使金融機構預期收益增加,會相應增加一部分貸款,相反在利率仍未開放的條件下,資金供給下降并不能推動資金價格上升,金融機構貸款的積極性難以有效激發。加之我國貨幣市場雖已初步形成了全國統一的同業拆借市場和債券市場,但票據市場、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市場尚未形成規模,票據市場發展緩慢,使人民銀行通過再貼現調控金融機構貸款、增加基礎貨幣投放的作用受到限制。
(三)人民銀行沒有樹立起督促金融機構執行貨幣政策的權威,貨幣信貸政策的窗口指導作用難以真正落實。基層人民銀行在督導金融機構實施貨幣信貸政策過程中,缺乏有效的手段。“窗口指導”只是一種道義的勸告,是一種軟約束,貸款程序、貸款投向和數量的決定權仍掌握在各金融機構手中。基層人民銀行雖然強調了對金融機構的“窗口指導”和資金引導,但忽視了對其執行貨幣信貸政策效果的監管、檢查,即督促的多,檢查的少,“軟約束”多,“硬措施”少。由此導致了貨幣政策傳導線路發生了反向變化:一是商業銀行正在自下而上集中資金、集中權力、集中客戶;二是中央銀行正自上而下放權力、下撥資金。商業銀行為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追求利潤最大化,擴大響身生存空間,對中央銀行的貨幣信貸政策的調整就不再步步緊跟了。目前,基層人民銀行比較有效的手段是再貼現和支農再貸款,可以引導金融機構,支持地方經濟發展,但總、分行對再貼現實行額度管理,控制較嚴,難以發揮更有效的作用。
(四)過分強調防范和化解中小金融機構風險,忽視了其在貨幣政策傳導上的應有作用,中小金融機構游離于貨幣政策傳導之外。由于內外部原因,中小金融機構資金融通遇到困難,出現一些支付風險,引起各級政府和人民銀行高度關注,在對中小金融機構監管政策上采取綜合治理,過分強調防范和化解風險,而對其在貨幣政策傳導上的作用沒有給以足夠重視。這就出現了兩種狀況:一是信貸重新向國有銀行集中,與此聯系,中央銀行“窗口指導”主要面對國有銀行,影響了貨幣政策的全面傳導。二是存款向大銀行集中,中小金融機構存款增長緩慢,為防范流動性風險保持了較高的備付金率,金融體系的貨幣衍生能力受到抑制。
二、強化金融監管,促進貨幣政策發揮效能的構思
(一)明確金融監管根本宗旨,正確處理好金融監管與經濟發展的關系、監管與被監管的關系。當前,從嚴監管,防范風險,促進金融機構合法經營、穩健發展是非常必要的,但若監管失當,金融機構經營困難,貨幣政策的傳導就會失去穩健的金融基礎,從而給國民經濟帶來負面影響,監管必須把握好力度。要處理好金融監管與金融創新的關系。金融監管對金融創新具有雙重作用,既可促進其發展,又可抑制其發展。因此,一方面金融監管要為金融發展和金融創新創造公平、有序、穩定的競爭環境和發展空間,積極鼓勵金融創新;另一方面又要對金融創新加強監管,并把金融創新納入法制和規范的框架內,確保貨幣政策目標的實現。要增強與被監管者的溝通,形成互動式監管,事實上,監管是互動的、雙向的,溝通與交流是監管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監管人員要正確理解監管者與被監管者的關系,加強溝通與交流,掌握被監管者的實際情況,同時也使得被監管者進一步了解央行的政策與標準,自覺接受監管。
1前言
隨著供電企業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企業內部的業務信息數據整合程度也逐漸提高,分散分布式管理技術平臺已經無法滿足當下的業務信息需求,一體化繳費技術管理平臺的實現是其必然發展方向。一體化平臺能夠統一接入多種繳費渠道,為多中形式的繳費業務提供支持,從而實現營銷數據的高度共享和統一管理,方便企業管理和監控工作的開展。一體化繳費管理憑條的應用可以促進電力企業營銷業務的拓展,同時給用戶繳費提供方便,加快資金流通速率。
2系統總體設計方案
一體化電力繳費技術管理平臺是綜合性的管理平臺,集成了與電力營銷業務相關的計算技術、數據庫技術、網絡技術、通信技術、電子商務技術、網絡安全技術等,其特點是功能完善、可靠性高,而且使用便捷,可以為電力企業的營銷管理人員和廣大電力客戶提供綜合性的服務。一體化電力繳費技術管理平臺的實現為用戶提供了多種繳費渠道,而且繳費活動不受時間空間局限,可以隨時隨地的進行繳費,符合電力企業的人性化服務標準,能夠為用戶繳費提供更多的方便。與此同時,也極大的減輕了營業廳工作人員的工作量,有利于提高營業廳的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一體化繳費技術管理平臺的實現通過服務適配器將不同規約下的繳費渠道按統一格式進行轉換,形成標準的報文數據,能夠實現對外繳費終端與金融、非金融渠道商繳費系統的對接和電力營銷業務管理系統的集成接入。在一體化系統平臺的設計與實現過程中,需要充分利用企業現有資源系統,充分考慮營業廳工作人員對電費繳費方式的熟悉程度,兼顧繳費用戶對各種繳費渠道的適應性,進行總體的系統設計,整個系統主要分為接入服務層、組合服務層、業務服務層和數據服務層。系統總體框架圖如圖1所示。圖1系統總體框架圖其中,接入服務層通過交易中間件和數據傳輸、交換協議,可以實現與網上銀行、自主繳費終端、POS機繳費終端、手機支付等繳費渠道的數據共享和信息交互。組合服務層通過金融代收、非金融代收等方式,對不同繳費渠道的數據信息進行統一管理。業務服務層負責完成電力營銷業務中的基礎業務服務,對用戶繳費信息進行統一管理,可以實現基礎業務數據的交互與共享,為電力企業的數據分析和運營決策提供參考。數據服務層主要負責驗證用戶登錄信息,完成營銷數據,對SCADA數據進行轉換,對歷史數據進行分析以及數據加密等功能。
3平臺主要功能的實現
3.1網上繳費功能
一體化繳費技術管理平臺為電力用戶提供了網上繳費的功能,這也是平臺的主要功能之一,用戶可以通過瀏覽器進入電力企業的網上營業廳,獲取實時電價信息、電力檢修停電及恢復供電的信息等。用戶登入電力企業的網上信息平臺需要輸入賬號、密碼及驗證碼進行個人信息驗證,然后就可以通過人性化的操作界面,獲取自己需要的信息。網上營業廳主要為用戶提供了客戶信息查詢、用電信息查詢、電費充值、網上客服等服務功能。網上營業廳的電費繳納業務與金融機構銀聯或非金融機構代收系統可以進行數據交互,完成對用戶信息的認證操作,并經過支付接口完成電費充值的在線服務。
3.2POS繳費
圖2無線POS繳費系統利用POS機終端設備進行日常生活繳費也是目前人們普遍采用的方式,可以通過數據通信網絡將POS機終端售電機與供電企業前置通信處理服務器進行連接,完成數據信息的交換工作。通過核心數據交換機與營銷服務器、管理員工工作站的互聯,實現用電數據、營銷信息和管理信息的交互,經過內部DSP數據單元的處理,向POS售電機發出請求數據命令的信息,從而完成客戶的用電信息查詢、繳費等功能。無線POS繳費系統的邏輯架構如圖2所示。
3.3自助繳費終端
電力自主繳費終端通過前置通信服務器與營銷服務器的對接,能夠完成用戶信息修正、用電信息查詢等功能,并通過與銀行卡支付接口的對接,實現電費預存、電費繳納等在線支付功能。除了這些功能,自助繳費終端還能對繳費系統的軟硬件運行情況進行在線監控和管理,為系統的穩定、可靠運行提供保障。自助繳費終端采用銀聯統一的SAM卡密匙進行安全控制,保證自助繳費終端數據信息交互的安全性,并再次基礎上,對自助繳費終端與主機系統的關鍵信息交互采取數據加密措施,獨立于銀聯卡的安全模塊,進一步提升使用自助繳費終端的安全性。一體化繳費技術管理平臺集成了壁掛式、大堂式、穿墻式等各種電力自助繳費終端,使各個繳費終端之間進行互聯,可以實現對繳費信息數據的統一管理。自助繳費終端的使用極大減輕了營業廳工作人員的工作負擔,能夠與營銷服務器進行實時數據通信,不需要安排專門人員值守,也免去了繳費用戶到營業廳排隊繳費的麻煩,可以實現營業廳的24小時自助服務。
4結語
總而言之,供電企業一體化繳費技術管理平臺的實現不僅拓展了供電企業的電力營銷渠道,加快了資金回流速度,也使供電企業的繳費服務更加人性化,可以給用戶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繳費服務。本文主要探討了供電企業一體化繳費技術管理平臺的總體架構和每個業務邏輯層的主要功能,并對系統的主要業務功能進行分析,包括網上繳費功能、POS繳費和自主繳費終端等。
作者:韓向哲 賴濤 單位: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荊門供電公司
一、前言
知識經濟是一種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形態,知識其基礎地位與作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與之相對應的是科技進步對經濟、社會生活的推動作用與日俱增。而以知識的創造、傳播為主要功能的高等學校由于具有強大的科研優勢,在承擔這種責任的時候,人們一方面看到其在科學研究和科技活動所占有獨特而重要的地位,同時,也將目光轉向其在知識創造和傳播中的效率問題。對此的研究較多的是分析高校科技投入現狀問題、分析科技投入績效問題、分析科技投入優化問題。從分析結果看,目前高校中存在較多突出的問題,如科研經費資金投人的總量偏低1)中部地區,資金投人的渠道相對較單一,科研資金取向不明確,結構有待優化等。本文以中部地區高校為對象,就其高校科技投入進行比較分析,并通過建立擬合的方程,以期為高校科技投入的方向和規模提供理論預測。
二、數據
本文根據中國科技統計年鑒指標體系,選取科技活動經費籌集為比較指標。本文所指的科技活動經費籌集指標是指從各種渠道籌集到的計劃用于科技活動的經費,包括政府資金、企業資金、事業單位資金、金融機構貸款、國外資金和其他資金等。其中政府資金是指從各級政府部門獲得的計劃用于科技活動的經費,包括科學事業費、科技三項費、科研基建費、科學基金、教育等部門事業費中計劃用于科技活動的經費以及政府部門預算外資金中計劃用于科技活動的經費等;企業資金是指從自有資金中提取或接受其他企業委托的、科研院所和高校等事業單位接受企業委托獲得的,計劃用于科研和技術開發的經費論文的格式。不包括來自政府、金融機構及國外的計劃用于科技活動的資金;金融機構貸款是指從各類金融機構獲得的用于科技活動的貸款。
在我國科技活動經費籌集總額等于研究與開發機構、大中型工業企業和高等學校籌集總額。鑒于研究對象,本文只選取中部六省高校科技活動經費籌集進行比較分析。
表1 2002-2007中部高校科技活動經費籌集總額 單位:萬元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山西
29063
33136
44258
48351
59131
61761
安徽
98281
128792
134039
147387
162395
170922
江西
11487
22252
43921
55768
69987
77608
河南
18712
27230
35346
58133
61709
85451
湖北
140410
172428
226692
254727
274954
331945
湖南
101478
113873
132662
一、政策性金融產生的理論基礎和經濟基礎
政策性金融,是在一國政府支持下,以國家信用為基礎,運用各種特殊的融資手段,嚴格按照國家法規限定的業務范圍、經營對象,以優惠性存貸利率,直接或間接為貫徹、配合國家特定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政策,而進行的一種特殊性資金融通行為。它是一切規范意義上的政策性貸款,一切帶有特定政策性意向的存款、投資、擔保、貼現、信用保險、存款保險、利息補貼等一系列特殊性資金融通行為的總稱。
政策性金融在當今世界各國的普遍存在有其深刻的經濟學理論基礎。新古典經濟學認為,在現代市場經濟的基本結構中,市場機制和原則雖然構成社會經濟資源配置和經濟運行協調的基礎,但卻不能解決經濟社會中的所有問題。這不僅因為市場機制本身有其作用的邊界,而且若干非經濟因素也使市場機制產生許多失效的現象,即所謂的“市場失靈”。作為現代市場經濟資源配置的主要途徑之一的金融市場在調節金融資源的配置中,由于金融市場的不充分競爭和金融機構本身的特性,導致不能有效地配置金融資源,即亦存在著“金融市場失靈”。對于金融資源配置中市場機制失靈的問題,就需要政府通過創立政策性金融機構來校正,以實現社會資源配置的經濟有效性和社會合理性的有機統一。因此,政策性金融機制并不是完全同市場機制相反的行政機制,它具有財政“無償撥付”和金融“有償借貸”的雙重性,是兩者的巧妙結合而不是簡單加總。盡管隨著各國經濟與社會向更高層次發展,政策性金融的種類、業務方式和運行范圍與領域可能有種種變化,但它的基本機制與功能將長久存在并發揮作用。市場經濟金融最發達的美國,將其農業政策性金融機構法定為永久性機構,正是從長期實踐中深思熟慮的結果。字串2
二、我國政策性金融的功能評價
我國政策性銀行幾年來的實踐表在國務院的領導下,按照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和產業政策及區域發展政策,逐步完善了籌融資機制,加大了對國家基本設施、基礎產業和支柱產業、資本性貨物出口的貸款支持,合理調整了信貸結構,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防范和化解了金融風險,促進了國民經濟發展。例如國家開發銀行自1994年4月開始運行到現在已經7年多了,成立時間不長,而貸款的余額已達數千億元,有力地支持了我國的經濟體制改革。
政策性金融機構不以國家權力代表的身份出現,在法律地位上沒有任何操縱、干預商業性金融機構的特權,而是作為與商業性金融機構一樣的平等主體參與產業融資活動。它不以盈利或利潤最大化為經營目標、經營風險大、資產流動性差的特點使其具有不同于商業銀行的多種功能:
(一)政策
主要表現在政策性銀行是以貫徹國家產業政策和區域發展政策為基本出發點,通常以優惠的利率水平、貸款期限和融資條件對國家政策支持發展的產業和地區提供資金支持。這特別表現在基礎產業和農業方面,農業是任何國家的基礎性產業,更是弱質性產業,因而需要政府直接的財政補貼和政策性金融的大力支持,但由于發展中國家財力所限,支持力度有限,只有發達國家的政策性金融可以給農業以直接的強有力的扶植與推進。而在發展中國家,政府則通過開發性的政策性金融對其國民經濟的基礎性產業和戰略性產業給予巨額的、持續性的、強大的直接信貸扶植。在這些領域,政策性金融就發揮主體或主導,而不僅是補充商業性金融的不足或糾正某些偏差。字串4
(二)誘導
指政策性金融機構的資金投放,導致間接地吸引商業性金融機構從事符合政策意圖或國家長遠發展戰略目標的高風險新興產業或重點產業的放款,充分發揮其首倡性、引導,從而對政策扶植項目的投資形成一種乘數效應,達到以較少的資金推動更多的資金投入需要扶持的領域和項目的目的。一般說來,政策性金融機構對處于成長前期、發展前途不明的重點產業先行投資,表明了政府對這些部門的扶持意向,從而增強了商業性金融機構的投資信心。當商業性金融機構對某一產業的投資熱情高漲后,政策性金融機構就逐漸減少其投資份額,把該投資領域讓給商業性金融機構,轉而扶持別的行業,形成一種政策性金融對商業性金融投資取向字串3
目前的農村金融市場中存在著供給不足和供給過剩的矛盾。供給不足主要是指農村金融市場中,信貸資金供給不足難以滿足農村經濟主體的信貸需求,農村信用社壟斷了農村金融市場。農村信用社由于估計貸款資金的安全性,使得滿足農村融資需求方面的能力有限。農村信用社為了保證貸款過程中的資金安全,要求貸款的農村經濟主體提供相應的抵押品(土地使用權以及農戶房屋等都不屬于合格的貸款擔保品),這就使得當前農戶的融資渠道只能依靠民間私人借貸,使得民間私人借貸開始盛行,這就反映了農村金融市場的供給不足。供給過剩是指農村資金大量外流的現象。資金外流的主要原因源于農村的金融機構,很多農村金融機構存在只存不貸的特殊制度。這就導致農村的存款資金轉移到城市,資金大量外流現象產生。
(二)在供給結構方面
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目前在供給結構方面,有如下表現特征:首先是期限結構失衡。我國的農戶在金融信貸方面的需求較為多元化,在時間的跨度上也比較長,因此農村的農戶信貸需求在期限上呈現了多樣化的特征。而根據人民銀行的固定,農民的再貸款期限不得超過兩年。這就會加重農民的貸款負擔,農民貸款現象減少。其次是信貸額度結構失衡。目前,我國的農業的分類復雜化,有些從事種植業,有些則進行水產養殖、畜牧、果木種植,甚至有些農民進行集體企業,因此,農村的經濟差距也在不斷的拉大,國內農民的貸款數量也隨著農民從事行業的不同,信貸的金額差距較大。這就導致農村的金融市場信貸額度結構失衡。最后是貸款投向失衡。我國的信貸管理人員為了保證貸款資金的安全,在貸款過程中,會偏重將信貸更大力度的投入到傳統種植業中,不愿意將信貸投入到新興產業中,這中放貸的投向不利于新農村建設中新興農業技術的培育和推廣,這就使貸款投向結構失衡。
二、農村供需失衡的原因分析
農村金融市場供需失衡顯然并非是偶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金融機構功能缺失
金融機構及其功能缺失是指我國農村的金融機構退化、政策不到位導致了金融的異化。首先,商業性金融退位。我國目前農村的銀行基本都屬于自負盈虧、追求效益最大化的商業銀行,而我國的農業貸款中,貸款期限長、見效慢、成本高、風險大,相對于工業貸款來看,風險與成本都比較高。因此,銀行并不愿意放貸給農戶。加上我國目前政策向城市的轉移,商業銀行基本的主要放貸對象主要針對于城市內部的企業與個人,農村的商業銀行基本變成了儲蓄部門。其次,合作性的金融機構異化。眾所周知,農村信用合作社的主要功能在于服務三農,不以盈利為主要目的。但是在納稅方面,農村信用合作社又按照商業金融機構的標準來,這就必然導致農村信用合作社將服務性、政策性、商業性、合作性融為一體,以維持其正常的運行。然而,農村信用合作社往往會忽視自己的服務性,為了防止貸款的資金壓力過大和較大的風險,常常會效仿商業銀行,開始向盈利化發展。最后,農業保險不到位。農村的發展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影響,需要納入社會保障體系中來,農業需要保險業。農業保險可以為農民提高經營的穩定性,降低農業的投資風險,已獲得銀行的信貸支持。但是,我國的目前的保險公司開始向市場化、商業化轉變,農業保險相對于其他保險來說風險高,支付額度大,保險公司漸漸不愿意加入農村市場,使得農村金融部門也在放貸給農業時畏畏縮縮,有所顧慮,直接影響了我國農業的現代化水平的提高,不利于我國的新農村建設。
(二)財政與商業性金融機構的職能邊界不清
首先,從改革開放以來,一直致力于發展中大城市,忽視了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的公共財政資源缺位。我國為了實現農村的發展,不得不將財政與商業金融之間相互滲透,金融機構承擔了財政部門的職能,農村的商業金融機構由于財政的滲入,出現了許多的不良貸款,導致其經營效率低下,經營壞境惡劣,很多金融機構的資金開始流出農村地區。其次,我國的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有許多政策性的金融機構參與其中。我國有一些政策性的金融機構,比如農業發展銀行,但是由于他們被一些大宗農產品收購所牽制,無力開發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技術改造、農村扶貧等新農村建設中的惠農事業,為了節省運行成本,降低信貸風險,商業銀行缺乏放貸的動力,使得農村的貸款資金逐年下降,資金再一次的流出了農村。
(三)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缺乏農村金融融資體系
影子銀行的定義
“影子銀行”一詞源于保羅·麥考利,他在2007年美聯儲年度會議上用它概括那些有銀行之實但無銀行之名的各類銀行以外的機構 。美國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則將“影子銀行”界定為“通過財務杠桿操作,持有大量證券、債券和復雜金融工具等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比較而言,保羅·塔克關于影子銀行的論述更為切合實際。他認為,“那些向企業、居民和其他金融機構提供流動性、期限配合和提高杠桿率等服務,從而在不同程度上替代商業銀行核心功能的那些工具、結構、企業或市場”,均屬于影子銀行的范疇。易憲容認為,“只要涉及借貸關系和銀行表外交易的業務,都屬于‘影子銀行’”。
盡管表述各有不同,但從中可以看出:首先,影子銀行具有高度的復雜性,需要進行統籌分析;其次,影子銀行體系不只包括與傳統銀行競爭的非銀行金融機構,也包括一切可以發揮金融功能的市場、工具和方法;最后,影子銀行體系本質上具有借貸功能,應納入監管范疇。
我國影子銀行分類
歐美將“影子銀行”分為四類:一是證券化機構,主要功能是將傳統金融產品證券化;二是市場化的金融公司,主要包括對沖基金、貨幣市場共同基金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等,主要從事在傳統金融機構和客戶之間融通資金;三是結構化的投資實體、房地產投資信托和資產支持商業票據管道等;四是經紀人和做市商所從事的融資、融券活動以及第三方支付的隔夜回購等,如表1所示。
結合我國金融市場發展現狀,我國“影子銀行”大體可分為四類(見表2)。
(一)網絡借貸、第三方支付等具有銀行借貸功能的機構
我國對從事金融借貸業務的機構有著嚴格的市場準入機制,脫離金融監管的機構相對較少。但是,部分機構借助于新技術進行金融創新,已具有影子銀行的特征。較大的網絡借貸公司月均貸款余額近1億元。
(二)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等在傳統金融機構和客戶間融通資金的中介機構
我國民間借貸情況較為普遍,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典當行等機構在民間借貸中承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如擔保公司,其發展打破了傳統業務邊界,實際上已成為民間借貸市場上的資金掮客。
(三)銀信合作、信貸資產轉讓等以銀行為媒介的金融形式
這類金融業務包括銀信合作、信托融資、信貸資產轉讓、委托貸款等,這類業務的實質是貸款業務表內轉表外。如銀信合作,商業銀行通過發行信托理財產品向企業貸款,風險實際轉嫁給客戶,具有影子銀行的特征;如委托貸款,商業銀行以資產受讓形式購買委托貸款,從而規避監管部門對其信貸規模的控制;如信貸資產轉讓,商業銀行通過假買斷將貸款從表內轉移到表外,從而達到規避監管的目的。
(四)通過委托理財、股權投資等形式提供服務的私募基金
私募基金具有影子銀行的特征,一是在于其通過委托理財、股權投資等形式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運作主要靠個人信譽維持,具有民間借貸雛形,目前尚未納入監管范疇;二是私募基金可以直接投資商業銀行理財產品、證券公司集合理財計劃、信托公司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等,一旦出現風險,將對整個金融體系穩定性造成不良影響。近年來以這些形式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和直接投資于商業銀行理財產品、證券公司集合理財計劃、信托公司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等的私募基金發展很快,需給予關注。
我國影子銀行風險分析
(一)網絡借貸—具有銀行借貸功能但缺少風險控制措施
以“拍拍貸”為代表的網絡借貸模式的飛速發展,存在極大的風險隱患。這類中介機構對借款人資信狀況了解不夠,貸后監管難度較大,且存在洗錢等違法犯罪的可能性,一旦出現風險,社會負面影響大。值得注意的是,網絡借貸還有可能演變成為吸收存款、發放貸款的非法金融機構,甚至變成非法集資。
(二)民間借貸—最為普遍、風險擴散通道最廣的資金融通機構
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典當行等機構,由于手頭掌握大量的資金需求信息,在利益的驅使下,紛紛涌入民間借貸市場。民間借貸在經濟景氣周期會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而一旦經濟周期出現波動,將有可能引發系統性風險。
(三)銀信合作、信貸資產轉讓等—規避監管、透明度差的金融業務
銀信合作、信托理財等金融形式得以發展,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商業銀行騰挪信貸規模的需要,進而引發一系列不良影響。從微觀層面看,銀信合作、信托理財等金融形式,由于其信息披露有限,風險提示形同虛設,當投資者出現損失時,則會引發社會問題。從宏觀層面看,一是社會融資總額擴大化,貨幣供應量增加,流動性過剩;二是影響宏觀調控政策效果,如近兩年實行的緊縮貨幣政策效果并不明顯,房地產價格仍大幅上漲。
我國影子銀行監管存在的問題
(一)存在監管空白地帶
金融控股公司是指在母公司控制和影響下,由銀行、證券、保險等兩個或兩個以上具備獨立法人地位的金融機構組成,形成主營金融業務的金融控股集團。金融控股公司是金融業綜合經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西方國家金融自由化、市場和現代信息技術發展的產物。金融控股公司作為多元化經營的金融企業集團,采取集團控股、聯合經營的模式,能夠通過法人企業的方式來規避風險。
一、我國金融控股公司的發展現狀
目前,中國的金融控股公司主要分為四種類型:第一類是以光大集團、中信集團為代表的金融機構形成的控股集團;第二類是以中銀集團為代表的國有商業銀行獨資或合資成立的金融控股公司;第三類是以海爾集團為代表的產業資本投資形成的金融控股集團;第四類是以上海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為代表的地方性金融控股集團。
我國的金融企業相對于國際上的大型金融企業,大多規模較小,抗風險能力較弱,業務種類也比較單一,難以滿足客戶高效、快捷、多樣化的業務需求,從而缺乏國際競爭力。由于我國實行分業監管,各監管機構各自獨立,監管職能并不具備系統的協調合作機制,也不能充分利用金融機構的資源。因此,我們應當不斷推動金融控股公司的發展,以增強我國金融業的國際競爭力。可以說,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國金融由分業經營向混業經營漸進的現實選擇,是由金融分業向混業過渡的橋梁。
二、我國金融控股公司風險控制存在的問題
金融控股公司屬于多元化經營的金融企業集團,能夠向客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務,實現了金融業務多元化和資產多元化。但是也正是因為如此,金融控股公司復雜的組織結構和寬泛的經營范圍使其面臨著諸多問題,特別是在風險控制方面,存在問題尤為突出。
(一)關聯交易風險
金融控股公司內部關聯交易是指金融控股公司內部各子公司之間以及子公司與母公司之間發生的資產和負債。一般而言,金融控股公司的關聯交易包括資金、產品和信息的相互劃撥與傳遞,相互擔保、抵押,為了避稅或逃避監管的目的相互轉移利潤等等。內部關聯交易在目前的市場運營中不可避免,它可以降低金融控股公司的運營成本,提高效率。但是如果不能對內部關聯交易進行有效控制,使其過度發展,就會使風險在公司內部擴散,其對社會的危害遠遠大于其帶來的收益。
(二)信息披露風險
我國目前沒有針對金融控股公司信息披露的相關要求,也沒有具體的標準與規定。金融控股公司為了實現集團的發展,很有可能通過成員之間的內部交易來實現其特定的發展目標,而大量內部交易的存在會導致同一筆資金在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資產中同時反映,重復計算的情況極為普遍。另外,由于金融控股公司經營多種業務,這樣就有可能與客戶產生沖突,為了保護自身利益不受損失,金融控股公司就有可能會利用信息不對稱傷害客戶利益以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因此,金融控股公司的結構復雜性就導致信息披露難度加大,信息披露的隨意性加大,大量虛假信息的存在必然會引發風險。
(三)資本管理風險
金融控股公司的股權結構比較復雜,由于母公司的資金通過投資控股對子公司擁有支配權,同一筆集團公司外注入的資本金,就可能在母公司和子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中同時反映,但是對于子公司而言,這部分資金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股權資本,不具備實質上的抗風險能力,加入子公司再將這筆資金投資孫公司或者其他子公司,則容易造成資本金的多次重復計算,導致財務杠桿過高,進而會影響公司的金融安全。
三、我國金融控股公司風險控制的應對策略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金融創新的不斷發展以及金融全球化趨勢的推動,金融控股公司已經成為我國金融業發展的趨勢和目標。而我國若期望金融控股公司健康發展,必須嚴格控制風險,構建金融控股公司的風險控制體系。
(一)建立完善內控機制
金融控股公司成員之間業務相互交叉,一個成員的經營狀況很有可能會影響公司的其他成員。所以,建立科學的內控機制就顯得十分重要,如果期望阻止風險在公司之間傳遞,建立"防火墻"制度勢在必行。
"防火墻"制度是一種制度安排,能夠割斷各種業務之間的風險傳遞。通過這種安排,在多元化金融集團內部某一部門中的某些人所掌握的信息不會直接或間接地被集團其它部門的人所掌握或利用,從而保證每一個部門不是依靠犧牲本部門或其它部門客戶和股東的利益來獲得盈利。"防火墻"主要包括三類:第一類是業務"防火墻",主要功能用于規定公司內部組織和管理結構等方面的內容,保證信息透明且不妨礙內外部審計。其次是資金"防火墻",主要功能是限制資金隨意在金融控股公司內部流動,防止出現損害投資方相關當事人利益的情況。第三是信息"防火墻",主要功能在于防止有害信息在母公司與各公司之間流動,杜絕濫用信息和內部交易的發生。
(二)規范信息披露機制
加強對金融控股公司的信息披露管理,有利于減少由于監管方與被監管方信息不對稱而導致的監管缺失,也有利于政府及其他相關機構對金融控股公司進行有效金融監管和市場約束。因此,完善信息披露制度至關重要。
規范信息披露機制,首先我國要盡快出臺《金融控股公司信息披露暫行辦法》,通過該辦法來約束金融控股公司的信息披露活動,使之能夠定期向監管者報告其相關的交易,提供控股公司的公司治理結構和控股結構的變動、控股公司內部的相互支持、關聯交易、擔保、財務信息等,并且能夠保證信息的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其次,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公司內部核查機制,制定準則對公司內部信息的傳遞制定嚴格的規范,使監管當局和投資者都能夠對金融控股公司的基本狀況有真實的了解和準確判斷。最后,要建立信息披露的正向機制,作為金融監管部門,應當核查金融控股公司的信息披露情況,對于能夠真實準確披露相關信息的公司給予政策上的優惠,例如,降低信貸的難度和成本,增加稅收優惠等等;而對于制造虛假信息的公司,則加大懲罰力度,提高交易成本,以保證市場擁有一個相對健康的發展環境。
(三)實施嚴格資本管理
資本管理是金融監管部門要特別關注的問題,而資本充足率的監管更是整個治本管理的核心內容。
監管當局應當將金融控股公司當做一個整體進行考核。考核范圍要包括母公司和各子公司。由于金融控股公司及各子公司的資本要求各不相同,在性質上也存在較大差異,在資本管理中應當針對母公司和各自公司的不同情況,分別制定資本充足率的下限作為監管依據,這樣就可以降低由于資本充足率不足而帶來的負面影響。通過對其資本充足率進行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母公司通過行債券籌資的方式對子公司進行虛假注資,也可以防止整個集團層面上資本的重復計算。此外,金融監管當局還可以充分借鑒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等聯合的《多元化金融集團監管的最終文件》中關于金融控股公司資本充足率度量的五項原則和四種方法,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一套適合我國的行之有效的資本充足情況監管機制。
參考文獻:
[1]魯凱.完善我國金融控股公司監管的對策[J].大眾商務,2009,(6).
[2]金季.淺議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監管問題[J].經營管理,2008,(4).,
[3]孫佳佳.我國金融控股公司監管研究[J].法商論叢,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