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筑的認識匯總十篇

時間:2023-06-25 16:21:4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古代建筑的認識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古代建筑的認識

篇(1)

中國古代建筑溯其源流,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從現有的考古材料來看,古代中國在新石器時期已經有了維持生存的農耕技術。農耕技術的出現意味著古代先民已經脫離了居無定所的原始居住狀態,開始有意識地構筑與生相隨的居住場所。伴隨著周而復始的耕種勞作與不斷變化的周遭環境,唯一不變的就是躲避風雨的安身之處。不難看出,建筑便成為古代先民生存自由的自覺選擇,有意識地構筑安身之屋與本能尋求棲身之處存在著本質上的區別,中國古代建筑自此便開始了它的歷史進程。

農耕生活的認知方式決定了建筑方式的選擇。古代先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生活;寒來暑往,一枯一榮的自然現象;播種、收獲,收獲、播種的互動過程;與自然和周遭環境緊密相連的命運聯系,構成了當時人們生存狀態的全景圖畫。正因為處在為生存而忙碌的自然環境下,天時變化,節氣交替,仰仗春夏秋冬耕種的古代先民,在得到自然的恩惠時,俯仰天地之間體察到宇宙萬物循環往復、彼此聯系的生命秩序,從而也認識到宇宙自然的不可抗拒,也確認了人與自然親和融洽的相互關系。經年累月的觀察和日常生活經驗的積累反映在中國古代知識系統里便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基于這樣的認識,天與人的關系便建立在一個互動合理的范圍內,絕不是一味地向自然索取。盡管這一思想的歷史背景,與當時人們自身的認識水平和有限的生存力量有關,但只有順應自然,人的生存才得以發展,形而下之器的創造與形而上之道的自然規律才能和諧統一,天人合一才能獲得生命存在的確認。“在世界古代各文化系統中,沒有任何系統的文化,人與自然曾發生過像中國古代樣親和關系。”①所以,親和之道在早先的境況下一方面是環境的驅使,另一方面又是文化價值上的取向。從此,中國古代建筑始終依戀在自然的懷抱里。

由于有了天人合一的建筑體認,中國古代建筑無論從形態上還是材料上都極力從宇宙自然中尋找創造的來源。與我們朝夕相處的樹木是自然萬物中的有機生命,不同的季節以不同的生命形態與人發生密切的關系。因此,中國古代建筑在材料的應用上特別鐘情于木材。面對隨處可見的石料而選擇木料作為主要的建筑材料,這是建筑觀念和文化信念的使然。不僅如此,選擇木材還在于木材優越的物理特性和易于加工的材料性能,透過所加工的形態從中體現出柔韌、溫和的品質,柱、梁、門、窗所散發的木質氣息,以及那記錄生長歷程的紋理,都處處體現了與人的親和關系,用木材營造的建筑自然會彌漫著家園的溫暖。中國古代建筑之所以選擇木材,無論是自然之木,還是心性之木,都反映出古代中國人心性對木性的認同,然而木性也適應心性的要求。

中國古代建筑由于把木材作為主要建材,木材良好的物性特質以及易于安裝拼接的物理屬性,為中國古代建筑構架體系的產生與發展提供了基本保證。中國古代建筑這種構架體系,柱、梁之間十分強調上下左右相互聯結、互相共存的結構關系,以相對穩定的構架秩序來應對多變的建筑需求。同樣的柱、梁構架可以在往復延伸上構成寬大開敞的空間場所,可以在縱深的推進里形成重重庭院。顯然,柱、梁相互共存的結構關系與農耕社會特有的認知方式一脈相承,天人合一的建筑體認無疑建立在統一的、相互依存的關系上,植根在有無相生的變化里,融匯在循環往復的發展認識上。因此,中國古代建筑的構筑方式從一開始就從天人合一的理念出發,并始終認為人不能從宇宙自然中抽離出來,建筑不應該游離于自然之外。所以,中國古代建筑不刻意追逐房屋的高度,任何脫離地球引力的嘗試,均歸依到重重的院落里與樹木為伴,與山水為鄰。在建造房屋時其營造法式規定了“上分”“中分”“下分”,也就是屋頂、屋身、臺基,與之相對應的便是天、人、地,天人合一的觀念已經滲透到建筑的營造之中。“當西方建筑因應功能而改變時,傳統中國建筑卻以因應維持一種文化的價值或理想而保存,中國文化有多悠長,這三個部分的組合便多悠長。所以,當我們開始去看這幾個看來只是基本部分時,其實我們也是在端詳著整個中國文化的面目。”②中國古代建筑在木構架的體系里以“三分”的法式,不斷滿足并組合為各種功能要求的建筑。由此可見,古代中國的建筑從來以親和的姿態回應自然,并從中尋找創造的靈感,從剖析具體的建筑營造中更能體會出中國古代建筑的特別之處。

中國古代建筑由于采用木柱、木梁組成房屋的基本框架,木梁和木柱承受來自屋頂和樓面的重量,建筑的墻壁實際上并不承重,這就賦予建筑物以極大的靈活性。它可以做成四面毫無遮擋,有頂無墻的亭榭。也可以做成四壁嚴實、空間封閉的倉房。由于木構架的原因,對于室內空間的劃分同樣也十分自由,為了在室內獲得大面積空間,無須任何隔斷,僅剩柱子的排列。與此相反,可以在柱子之間進行圍隔,從而獲得較小空間。特別是采用半通透的落地罩等隔斷樣式,既劃定了空間范圍,又不阻擋視線,做到隔而不斷,虛實相間。木構架結構能靈活地適應各種地形,既能把單體建筑聚合成重重院落,形成龐大的建筑組群,又能依山傍水建構樓閣亭榭,不受高低不同的限制,這就為建筑組群的空間布局帶來極大的可能性。以木構架為主體的中國古代建筑,從單體建筑來看,一般都是矩形的平面空間,房屋的幾何形體不會有很大的變化,要想獲得建筑空間的豐富性,解決的辦法是通過單體建筑的排列組合形成院落,以滿足人們對建筑空間的多重要求。如果一座座單體建筑通過平面縱深推進,就會產生迥然相異的空間聚合,如果作橫向推移時會形成寬廣的空間場所,沿四周修筑房屋和墻體就變成相對封閉的庭院。由此看來,中國古代建筑并不尋求突破自然的高度來體現征服自然的人工偉力,任何尋求建筑高度及征服自然的嘗試都消解在平面的展開上,與自然相擁成為中國古代建筑所遵循的不二法則。中國古代建筑平面布局的規劃既有中軸對稱形式,又有依環境而順勢的自由展開方式,從而達到了既有理性的規范又有自然的巧妙。在借用自然的問題上不露痕跡、巧用天工是中國古代建筑的理想追求。

如果單從外部觀看中國古代建筑組群,好似一組封閉而沒有生命活力的房屋,但走進中國古代建筑的庭院內,明顯感到人與自然密切相處而生機勃勃。庭院空間作為各個單體建筑的聯結紐帶,促使每一單體建筑的使用功能、交通聯系歸于一統,形成了一個共享的空間單元。特別是在民居建筑的庭院里房間的通風采光、人流、物流的交通聯系、種樹養花、兒童游戲、休閑聊天均在這個共享空間里進行。“從庭中陽光的移動,可以感覺‘天時’的變化。從庭中陰雨風雪的來臨,可以知道‘節氣’的變化。從空氣的新鮮、陽光的溫暖,可以感到人的生命與大自然的活力息息相關。”③人與人、人與自然在庭院里和諧相處,人們在這一方庭院里呼吸到生命自由的氣息,一種與自然密切交流的回應。

庭院的建筑功能在中國古代建筑中成為人與自然對話的場所,而中軸對稱則是獲得整體空間布局的有序方式。中國古代建筑其布局采用對稱形式,一方面滿足功能上、技術上的要求,這是“天道”。另一方面也滿足了宗法禮儀、人際規范的要求,這是“人道”。基于以上原因,無論是宮殿、衙署、寺觀,還是南北地方的民宅院落,都毫無例外地采取對稱方式,在中國古代建筑體系里以宮殿、壇廟為代表的正式建筑都嚴格地按照以縱軸為中心左右對稱的空間格局。由單體建筑排列組合而形成的對稱布局,呈現出一種方正、規整、井然有序的空間美感,營造出莊嚴平靜、肅穆平和的環境氛圍。一般而言,中軸對稱的空間格局,其表現為主要建筑在中軸線上,次要建筑隨橫軸左右展開,其他的房屋則以主要建筑為中心沿周邊布置,共同形成相對封閉的庭院。重點建筑被周遭的房屋和圍墻所圍系,在圍合的環境下具有壓倒一切的中心地位,也形成了通盤布局里的視覺焦點。在對稱軸線下的建筑組群還可以沿著縱軸串連成若干院落,每組稱一“進”,所謂庭院深深便是這層含義。然而更為宏大的建筑群落還可在主院落的側邊營建次要的庭院和多進院落,形成多條縱軸并列,主軸線稱“中路”,兩側為“東路”和“西路”。有鑒于中國古代建筑在平面上縱深發展而取得建筑組群與庭院空間的多重變化,才使人們在穿行重重院落的進程中,把人的興奮情緒調適到恰如其分的程度,起到起承轉合、一收一放的心理調節作用。

中國古代建筑對自然的尊重,還體現在利用自然而不破壞自然的態度上,從建筑非對稱的自由布局方式里可以看出踐行這一建筑理念的積極表現。中國古代的大多數園林和一些民居建筑,因不規則地形和高低起伏的地勢,而采取不對稱的組群方式。由若干單體建筑沿著地勢軸線作縱向移動,單體建筑之間的距離可長可短,在為數不多的建筑物之間便形成了縱深的空間序列,各座建筑之間的聯系主要靠人流動線而串聯。體察建筑空間的轉換則以人流動線的時間過程來完成,形成了步移景移的動態變化。雖然單體建筑處于相對靜止的狀態,然而采用流觀的方法就很容易產生空間的節奏感,細微體察與瞬間把握在靜止和流動中完成,不難看出,這是軸線距離的長短變化所帶來的空間感受。在中國古典園林平面布局里,其軸線往往偏離直線的規定,根據起伏錯落的自然景觀,而采取靈活多變的應對方略,單體建筑可大可小、能方能圓;聯通路線能曲可直;空間轉換更顯得曲折有致。所有建筑在起伏交錯中進入曲徑通幽、別有洞天的境界,把人工的跡象隱于自然境地里而不露聲色,這是自由布局的基本手法。在中國古代建筑體系里,還有一種更為開放自由的散點式平面布局,以大隱于山、于水的手法,仰臥山水之間盡顯自然親情。由此可以看到:建筑房屋以點狀的方式自由地散布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散點布置的建筑房屋,看似漫不經心,實則苦心經營,它沒有沿軸線布局的霸氣,也不看重曲折的線性串聯。建筑組群的空間聚合、開放,以點的情狀圍繞在特定的自然區域里,依形就勢,順應構成。有的就山勢而高低錯落,起伏進退。有的依水流沿岸散布,沒有明顯的人流動線。散點式布局,不以方位朝向、規則定式為準繩,而是無拘無束、融洽地投入到自然環境之中,借景筑屋、自由空靈。因此,寧靜致遠、自然淳樸是散點式布局所祈望的空間境界。

我們考察了在“天人合一”的建筑體認下,中國古代建筑的構筑方式和空間布局,置身于自然之中的中國古代建筑對自然的回應方式,從來都是建立在天人互動的合理關系上,利用自然而不破壞自然,這是中國古代建筑的核心價值所在。

注釋:

篇(2)

二、研究中國建筑設計史課程的教學和中國傳統文化的聯系

(一)傳統文化是研究中國古代建筑的基本依據

中國傳統建筑的歷史是漫長的,經過長時間的社會變革和發展,隨之不斷發展的,中國古代建筑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當時的歷史文化背景的影響[3]。實際上,中國建筑設計的發展和中國傳統文化發展一樣都是逐漸發展完善的,受到孔子儒學思想、易經理論、陰陽八卦、星辰天文等傳統學說理論的影響,與現實環境相適應,逐漸形成了獨具中國特征的文化理念,發展完善之后就變成了一種附有深層次內涵的標準。這個標準影響著中國古代建筑設計的發展和轉變,同時也對繪畫、服裝、藥品等學科的發展產生了影響。古代建筑設計的留存、延續,完善了傳統文化的發展,兩者相互影響。因此,開展中國建筑設計史的課程教學,要分析古代建筑的表面特征,依據中國傳統文化,才能把握建筑設計的內涵。但是,現代教學往往忽視了這方面的研究,因此,要加強中國傳統文化和中國建筑設計教學的聯系。

(二)傳統建筑體現傳統文化

建筑物是依據設計進行建造,人的思維活動是社會存在的反映,因此,傳統文化作為一種社會存在一定會對建筑物的設計者產生影響。從人類出現直到清朝滅亡,傳統文化一直對建筑設計起著制約作用,可以從以下三方面開展分析。1.宇宙觀對建筑設計產生的作用。宇宙觀是通過天文現象來預測國運變化、人事兇吉、天災人禍等,其本質是人類無法掌握命運。2.自然觀對建筑設計產生的作用。在中國古代,自然的本意是自然而然的意思,就中國文化本質而言,自然是被分為“自”和“然”兩部分,指的是人體本身和世界的物質。人自身、花、鳥、水等是物質界的組成部分,在這種觀念下,人同其他物質要素是處于一樣的位置,提供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維觀念。3.環境觀對建筑設計產生的作用。環境觀是指人和周圍的環境因素相互聯系以及認識。古代人們對環境是非常重視的,比如:人去世后,埋葬的位置要經過風水先生的推算,蓋新房子,要選擇大門的朝向以及房子的方位,這些都非常講究。

篇(3)

1.了解北京故宮的整體布局,重點了解建筑對封建皇權大一統思想的具體體現,進而認識中國古代木結構建筑的特點。

2.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自主、探究、合作、體驗的學習能力,通過引導鑒賞,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課后用學到的鑒賞方法分析天壇祈年殿等建筑的禮制意義及其藝術成就。

3.以歷史唯物主義觀點賞析、評價故宮建筑,激發學生熱愛本民族傳統文化藝術的情感,進一步體會勞動創造藝術,藝術是勞動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

教學重點:故宮的整體規劃、屋頂樣式、木結構構造以及建筑裝飾彩畫雕刻等。

教學難點:古代建筑較多的專業術語

教法與學法:

教法:情境創設引導觀察啟發點撥匯總歸納

學法:初步感知樂中體驗討論探究知識擴展情感升華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多媒體播放《故宮的記憶》

問題設計:同學們聽過音樂后有什么感覺?故宮一共有多少間房子?為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小結,引出本課重點內容,即中國古代建筑代表作――故宮(板書)。

設計意圖:音樂導入,調動氣氛,引起學生興趣。初步感知古代帝王居住的皇宮是威嚴而充滿神秘感的地方,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欲望。

二、講授新課

中國建筑、歐洲建筑和伊斯蘭建筑被稱為世界三大建筑體系。其中尤以中國建筑和歐洲建筑延續時間最長,流傳最廣,成就更為輝煌。故宮是中國建筑的代表作品,它又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最能體現中國古代建筑風格。

1.故宮的布局。多媒體展示故宮全景圖,學生結合全景圖,閱讀課本中與故宮有關的段落。

問題設計:故宮的總體布局有什么特征?這樣布局體現了什么樣的思想?

教師引導學生歸納故宮布局的特征:中軸線布局,左右對稱,主要建筑在中軸線上,“宮門深似海”,群組布局。故宮由于是皇宮,所以一切都以皇帝為中心,體現嚴格的等級制度,除了整體布局以外,其他的裝飾也是這樣,我們接著欣賞。

設計意圖:設計學生看書自學的環節,可以充分利用書本,使學生對全景圖上主要建筑的分布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引導學生將建筑物對號入座,通過對整個全景圖的分析討論,使學生很快探究出皇權大于一切的思想。通過整體布局,以點帶面,擴展到故宮建筑其他方面對皇權的體現。

2.故宮的屋頂樣式。多媒體展示:介紹屋頂各部分專業術語,多媒體展示故宮三大殿的屋頂,讓學生觀察三大殿建筑的屋頂樣式,分組討論三種屋頂樣式的不同和等級的體現。

教師總結:屋頂名稱和等級區別。最高屋頂形式重檐廡殿頂,重檐歇山頂、懸山頂、攢尖頂等屋頂樣式,以及其他民居屋頂樣式。

3.故宮的結構。由“墻倒屋不塌”引出古建筑木結構體系:中國建筑體系與其他建筑體系相比,具有獨樹一幟的木結構體系。這種木結構體系,承重與圍護結構分工明確。門窗等的配置,不受墻壁承重能力的限制。汶川大地震房屋倒塌無數,但是部分旅游景點古建筑墻體稍有破損,重要原因就是建筑的木質框架結構(三維動畫介紹斗拱結構)。

引導學生分析木結構的優缺點,學生分析得出木結構缺點:容易著火和容易腐爛。

4.彩畫和雕塑。多媒體展示故宮建筑的外貌顏色和室內裝飾色彩,引導學生總結故宮的主要色彩,分析顏色體現出來的等級差別,引導學生分析彩畫所體現的等級。

教師分析:中國古代建筑外觀上另一個顯著特點是色彩的運用,色彩是古代建筑的主要裝飾手段。這是由木結構體系的特點所決定的。從木材表面施加油漆作為防腐措施,發展到建筑彩畫,形成俗話所說的“雕梁畫棟”。因此宮殿建筑的用色十分嚴格,這在建筑彩畫中表現尤其明顯。

篇(4)

韶關市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監視站成立于年,從屬于韶關市建立局管理。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歷的第三方公正監視檢測機構。該站于年經過廣東省質量技術監視局的計量認證,并于年按《計量認證/檢查認可(驗收)評審原則》的請求,建立了與國際接軌的適合本核心實際的全面質量管理體系,是廣東省同行業中首家按新標準原則的請求,經過計量認證復查的單位。經過20多年的發展,現經過計量認證的檢測項目有24項,擁有質量工程監視、安全工程監視、建筑材料檢測三個科室。次要承當韶關市市政工程和建筑工程所使用的材料、混凝土構件以及土工實驗、樁基檢測等測試檢驗項目以及施工進程中的質量監視和安全監視。現有檢測項目可根本滿意韶關市建立工程質量監視檢測的需求。現還正預備增加室內環境檢測項目。我站的質量方針是:公正,科學,精確,高效。質量目標是:按國際標準建立并不斷完美質量監視檢測體系,力爭把我站建成國際建立行業一流的工程質量監視檢測機構。

任務總結

實習后期次要在質量監視科等科室進修各項常規質量監視檢測標準,先后主動理解了我站職能范疇、機構設置、人員編制等根本情況,并對人事教育、質監重點、現場取樣等任務深化進修。先后研讀了《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匯編》、《砌體工程施工技術標準》等書籍和“建筑工程質量監視任務細則”、“建筑工程常規材料及主體構造檢測的送檢請求”、“廣東省住宅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技術措施二十條”、“市政橋梁工程質量檢評標準”、“質量監視的任務流程”等材料,使他不但將與本人所學專業相關的給排水采暖、通風空調、建筑電氣、電梯、智能建筑等方面的驗收標準通覽,而且對地基、砌體、混凝土、鋼木構造、屋面、地面、地下防水及粉飾裝修等工程的驗收標準也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而分離我站任務分析性較強的實際,這樣做也是必要的。

篇(5)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31-0064-02

中外建筑史課程是專門針對藝術設計專業學生開設的重要的、基礎性的科目。筆者深深感受到這門課的特殊性以及它對建筑學之外藝術設計專業的意義,因此在平常教學中嘗試著做了一些改變,希望盡量不使學生在上課過程中感覺乏味,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改善教學效果。并且,對這門課的特殊性也作了一些探討,使其更合理,更有針對性。

一 課時量、課程性質和授課內容的特殊性

1.課程設置

中外建筑史課程從最早開課時的64學時轉變為了現在的56學時,授課教材主要為潘谷西的《中國建筑史》和陳志華的《外國建筑史》,學生可選擇自行查閱《中國建筑史》圖說和《外國建筑史》圖說。同時,課程由最初的必修課轉變為選修課。

2.存在的問題

中外建筑史主要存在的問題是課時量少和授課內容多之間的矛盾。同建筑學專業的中國建筑史和外國建筑史相比較而言,中外建筑史課要在相同或者更少的學時中完成對這兩本書的講授。本質上,課程的重要性沒有發生太大變化,只是為了適應高校學分制改革,課程變為了選修課,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使學生在心理上或多或少降低了對這門課重要性的認識,間接影響授課效果。

3.教學嘗試和探討

教學內容采取拓寬知識面,降低內容深度,使學生對中外建筑歷史發展有一個總體認識的方法。以中國建筑史這一部分內容為例,筆者的直觀感受是建筑學專業的學生在學習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側重點非常明顯,除了中國建筑近現代史這部分內容不講以外,中國古代建筑這部分內容也有很多不講授。如第二章“城市建設”、第六章“園林與風景建設”和第七章“建筑意匠”等。還有一些內容,如“緒論”和“發展概況”講授的時間也比較少。但相應的知識點講授的時候就具有一定的深度。如講到木構架這部分內容,會要求學生識別多種細部構件,甚至是斗栱中不同部位斗的不同稱呼,以強化學生的認識深度。

筆者在剛開始給藝術設計專業學生講授中外建筑史這門課的時候,遵循給建筑學專業學生上課的大體思路。但通過和學生課下交流以及一些教學反饋,發現效果很不理想。相同的內容,由于課時量是建筑學專業的一半,所以授課內容不可能講得很深。另外,由于很多章節沒有講授,所以學生在這門課結束后對建筑史似乎只有一個片段性的理解,缺少對古代建筑整體發展的一個宏觀性的認識。

鑒于這種情況,筆者開始對中外建筑史的教學內容逐步做出一些調整。以中國建筑史這一部分為例,考慮到課時量和課程重點的要求,中國近現代建筑這一部分內容依然不講授。但是,中國古代建筑史這一部分內容調整為每一章都適當地講授。并且,講授的重點也做了一些調整。對于中國古代木構架建筑的一些細部構件稱呼和特別細致的做法不再作特別深入的講授,相應地將“中國古代建筑的特征”和“古代建筑發展概況”這兩章作為重點來講授,“園林與風景建設”和“建筑意匠”這兩章也各分配了1學時,目的是希望學生對中國古代建筑的發展有一個整體的、相對全面的認識。

4.效果反饋

通過對授課內容的調整,大部分學生不再對中外建筑史課存在內容上的困惑,不再只是糾結于中國古代木構建筑的某個構件稱呼或外國古代建筑史中某個建筑的形制,而是能夠總體把握中外古代建筑的整體發展脈絡。由于授課內容的調整,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自然而然地能夠區分出自己專業在建筑史的學習上和建筑學專業的差別。

二 授課對象的特殊性

1.課程設置

中外建筑史課由最初的分別面向不同專業授課轉變為多專業同時授課。課程安排也從最初的二合班的小規模授課轉變為四合班的大規模授課。

2.存在的問題

第一,學生人數變化帶來的影響。最初二合班授課的時候,學生人數相對較少,教室也較小,學生距離老師較近,互動性比較強,甚至在課程結束的時候,教師幾乎可以記住所有學生的名字。轉變為四合班之后,教室變大,學生與教師的距離拉大,每一個學生的一點小動作積累起來就會對課堂紀律產生較大影響,從而直接影響教學質量。

第二,藝術設計專業學生通過美術高考進入大學,文化課基礎相對弱一點,但思維很活躍,思考問題趨向于感性,學生個性相對較強,課堂紀律性較弱。

3.教學嘗試和探討

第一,尋找興趣點。作為課堂上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方式,尋找興趣點是最好的方式。而中外建筑史作為專業基礎課,在尋找興趣點上有其特殊性。這種特殊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1)這門課興趣點的尋找應當圍繞課程內容本身展開。筆者在這幾年的教學過程中,通過不斷對課程內容的調整和完善,總結了一些和課程內容相關的興趣點,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在講到北京故宮這部分內容時,提到了天安門前的華表。備課時通過查資料,筆者得知華表的來歷。因此,會告訴學生華表是來自于很久遠的戰國時期的秦國,和商鞅變法有關,還和現代詞語“誹謗”有關。再如講到客家土樓的墻體做法時,筆者會提到工大舊主樓竹筋混凝土的樓板。類似的興趣點還有很多,在學生上課產生疲勞感時,可以有效地調節課堂氣氛。(2)興趣點的度要把握好。興趣點不能作為講課重點,只能作為調節課堂氛圍的手段。興趣點的采用既要使學生感到這門課并不沉悶,又不能使課堂氣氛過于活躍松散,以至于影響教學質量。

第二,結合其他的課程。筆者在輔導專業設計時發現,學生曾經在設計小區會所的時候以北京四合院作為設計的出發點。因此,在中外建筑史講到這一部分時,可讓大家回憶思考一下當初這位同學的方案從建筑史的角度看存在什么問題,是否可以設計得更完善。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加深學生對這門課以及相關課程的理解程度。

另外,可以和這門課相結合的還有學生的認識實習。由于筆者參加工作以來帶過很多次實習,因此在講課的過程中會有意識地提到一些和實習相關的內容。如講到陵墓實例中的明孝陵時,就會提醒學生注意它的特點,因為在學生實習的時候要參觀明孝陵。還有蘇州園林,講課的時候要提醒學生注意明清建筑的特點,尤其是江南私家園林,講到山墻會讓學生回憶一下安徽的馬頭墻。

4.效果反饋

在授課過程中,尋找興趣點和結合相關課程這兩種教學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教室大、人數多所帶來的消極影響。并且通過結合相關課程可以使不同專業的學生感到與自身相關,削弱了不同專業學生之間的差異性。

三 結束語

高校的教學改革使許多課程發生了或多或少的變化,對每一位老師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筆者幾年來通過對藝術設計專業中外建筑史課程的調整,深深體會到了高校課程必須結合本校本專業的具體發展狀況出發,適時地改變教學方法和內容,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篇(6)

在古建筑中,建筑的功能始終是處在第一位的。在滿足了特定功能之后,藝術效果則是使用的又一需要,即追求建筑之美。修建在崇山峻嶺之上、蜿蜒萬里的長城,是人類建筑史上的奇跡;建于隋代的河北趙縣的安濟橋,在科學技術同藝術的完美結合上,早已走在世界橋梁科學的前列;現存的高達67.1米的山西應縣佛宮寺木塔,是世界現存最高的木結構建筑;北京明、清兩代的故宮,則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建筑精美、保存完整的大規模建筑群。至于我國的古典園林,它的獨特的藝術風格,使它成為中國文化遺產中的一顆明珠。這一系列現存的技術高超、藝術精湛、風格獨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統,獨樹一幟,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我國古代的建筑藝術也是美術鑒賞的重要對象。

一、巧妙而科學的框架式結構

中國古代建筑主要是木構架結構,即采用木柱、木梁構成房屋的框架,屋頂與房檐的重量通過梁架傳遞到立柱上,墻壁只起隔斷的作用,而不是承擔房屋重量的結構部分。“墻倒屋不塌”這句古老的諺語,概括地指出了中國建筑這種框架結構最重要的特點。這種結構,可以使房屋在不同氣候條件下,滿足生活和生產所提出的千變萬化的功能要求。同時,由于房屋的墻壁不負荷重量,門窗設置有極大的靈活性。此外,由這種框架式木結構形成了過去宮殿、寺廟及其它高級建筑才有的一種獨特構件,即屋檐下的一束束的“斗拱”。它是由斗形木塊和弓形的橫木組成,縱橫交錯,逐層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這種構件既有支承荷載梁架的作用,又有裝飾作用。只是到了明清以后,由于結構簡化,將梁直接放在柱上,致使斗拱的結構作用幾乎完全消失,變成了幾乎是純粹的裝飾品。

二、庭院式的組群布局

從古代文獻記載,繪畫中的古建筑形象一直到現存的古建筑來看,中國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種簡明的組織規律,這就是每一處住宅、宮殿、官衙、寺廟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單座建筑和一些圍廊、圍墻之類環繞成一個個庭院而組成的。一般地說,多數庭院都是前后串連起來,通過前院到達后院,這是中國封建社會“長幼有序,內外有別”的思想意識的產物。家中主要人物,或者應和外界隔絕的人物,就往往生活在離外門很遠的庭院里,這就形成一院又一院層層深入的空間組織。宋朝歐陽修《蝶戀花》詞中有“庭院深深深幾許?”的字句,古人曾以“侯門深似海”形容大官僚的居處,就都形象地說明了中國建筑在布局上的重要特征。

中國的這種庭院式的組群布局所造成的藝術效果,與歐洲建筑相比,有它獨特的藝術魅力。一般地說,一座歐洲建筑,是比較一目了然的。而中國的古建筑,卻象一幅中國畫長卷,必須一段段地逐漸展看,不可能同時全部看到。走進一所中國古建筑也只能從一個庭院走進另一個庭院,必須全部走完才能看完。北京的故宮就是最杰出的一個范例,人們從天安門進去,每通過一道門,進入另一庭院;由庭院的這一頭走到那一頭,一院院、一步步景色都在變換,給人以深切的感受。故宮的藝術形象也就深深地留在人們的腦海中了。

三、豐富多采的藝術形象

如前所述,建筑不僅僅是技術科學,而且是一種藝術。中國古代建筑經過長時期的努力,同時吸收了中國其他傳統藝術,特別是繪畫、雕刻、工藝美術等造型藝術的特點,創造了豐富多采的藝術形象,并在這方面形成了不少特點。其中比較突出的,有以下三個方面。

1、富有裝飾性的屋頂

中國古代的匠師很早就發現了利用屋頂以取得藝術效果的可能性。《詩經》里就有“作廟翼翼”之句,說明三千年前的詩人就已經在詩中歌頌祖廟舒展如翼的屋頂。到了漢朝,后世的五種基本屋頂式樣――四面坡的“廡殿頂”,四面、六面、八面坡或圓形的“攢尖頂”,兩面坡但兩山墻與屋面齊的“硬山頂”,兩面坡而屋面挑出到山墻之外的“懸山頂”,以及上半是懸山而下半是四面坡的“歇山頂”就已經具備了。我國古代匠師充分運用木結構的特點,創造了屋頂舉折和屋面起翹、出翹,形成如鳥翼伸展的檐角和屋頂各部分柔和優美的曲線。同時,屋脊的脊端都加上適當的雕飾,檐口的瓦也加以裝飾性的處理。宋代以后,又大量采用琉璃瓦,為屋頂加上顏色和光澤,再加上后來又陸續出現其它許多屋頂式樣,以及由這些屋頂組合而成的各種具有藝術效果的復雜形體,使中國古代建筑在運用屋頂形式創造建筑的藝術形象方面取得了豐富的經驗,成為中國古代建筑重要的特征之一。

2、襯托性建筑的應用

篇(7)

》教學設計

課題

《我國古代

建筑藝術》

學習領域

欣賞.評述

課時

1

課時

教材

分析

本課屬于“欣賞.評述”學習領域的課程,我國古代建筑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輝煌的成就。我國古代建筑藝術也是美術鑒賞的重要對象。

本課旨在引導學生關注我國的悠久歷史,初步了解我國古代建筑藝術的風格。

我國地大物博,是一個多元化的國家。從古至今,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我國遺存了許多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風格的古代建筑。教材從大氣磅礴的故宮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欣賞的眼光去了解我國古代建筑。并把我國古代建筑劃分為宮殿、廟宇、園林、民居等類型。教師應有目的的引導學生去重點欣賞、分析中國古代建筑典型作品,讓學生初步掌握外觀造型、結構、布局、色彩等欣賞要領。

學情

分析

六年級學生是《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規定的第三個學段的第二年。此階段的學生自我表現的意識基本形成,主觀意識比較前兩個階段有明顯的加強。

根據此班級的學生善于表達,動手動腦能力比較強,遵循班級的性格特點,并按照課標要求的遵循視覺性,實踐性、人文性、愉悅性四個原則設計此課。

教學

目標

1、初步了解我國古代建筑藝術的外觀、結構、布局、色彩、及各自不同風格特點、品味古代建筑的美,從而能用簡單的美術語言對所欣賞的古代建筑建筑進行賞析、評述。

2、運用收集、整理資料的方法,采用討論、比較等方式參與探究性學習、更新美術觀念。

3、通過欣賞、了解我國古代建筑等藝術風格,品味古代建筑的美,提高藝術欣賞水平,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

欣賞我國古代建筑的外觀、結構、布局、色彩及類別。

教學難點

認識和評述我國古代建筑的藝術風格。

教學準備

師:收集資料包括文字和照片,PPT,學案一、二

生:收集資料包括文字和照片,PPT,橡皮,鉛筆

教學流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導入環節

在中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中,我們的祖先創造了很多輝煌的成就,建筑就是其中的一項。它和歐洲建筑、伊斯蘭建筑并稱世界三大建筑。今天我們就開啟中國古代建筑的大門,去感受我國古代建筑的魅力。板書(我國古代建筑藝術)。

視覺感受中國五千年的輝煌成就。與歐洲歐洲建筑、伊斯蘭建筑并稱世界三大建筑。

通過幻燈片的變化,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二、發展階

(一)類別

我國古代建筑分為六大派別分別是宮殿、壇廟、塔、園林、民居、寺廟。

同學們打開書P39-P41頁,快速的瀏覽建筑類別、概念、代表建筑,完成學案一。

(二)課前我們班還分配成四個小組,每組選擇一類建筑。

進行分析,并做了PPT。讓我們一起分享一下大家的預習成果。

(三)我國古代建筑藝術成就非凡。

今天我就按照從外到內,從大到小的的方法。以故宮里太和殿為例,深入分析我國古代建筑藝術。

首先,外觀造型.與現代的建筑不同,我國古代建筑的外觀造型分為哪幾個部分?

屋身正面多為開敞的門扉;

臺基常以白石雕刻而成,配以欄桿和臺階。

屋頂的樣式有多種:懸山、歇山、單檐廡顛、重檐廡顛、硬山。按照他的等級從低到高就可以這么劃分。太和殿運用了哪一種屋頂呀。

剛剛我們是從外,對外觀造型進行分析。下面我們該到建筑內部-建筑結構。

為什么中國古代建筑有“房倒屋不塌”之說?(視頻)

我們請同學們在書中找找什么是斗拱。

像這種結構采用的方法叫做榫卯結構,是我國人民智慧的結晶,他沒有一個釘子但是把建筑物固定的非常結實,能夠抵抗地震等災害,太和殿已經有了600多年的歷史了,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

按照從外到內的順序我們了解了外觀造型,建筑結構。下面我們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了解群體結構。

群體布局:我國古代建筑如宮殿、廟宇、住宅等,都是單個建筑物組成的群體。一般都以院子為中心,四面布置建筑物。規模較大的建筑則由若干個院子組成,在中軸線上布置主要建筑物,兩側次要建筑物多作對稱的布局。

你知道的群體布局有哪些?師:看出你們是真預習了。

我國古代建筑還融入了我國工藝美術及繪畫、雕刻、書法等方面的卓越成就。你能找得到么?同學們討論下。

他們的學名分別叫做匾額、楹聯、欞格、蹲脊獸

宮殿廟宇建筑在用色上,往往采用黃色琉璃瓦、朱紅色屋身,檐下以藍綠色中略施金粉的彩畫,襯以潔白的石雕臺基。

我們剛剛根據按照從外到內,外觀造型.建筑結構.從大到小的順序群體布局,裝飾色彩深入分析學習了我國古代建筑里的宮殿類里的太和殿。

在外觀造型中,屋頂是重點,建筑結構中承重和維護分離,斗拱是知識點。群體布局,主要掌握對稱性。裝飾色彩中提到了匾額、楹聯、欞格、蹲脊獸關鍵字。

通過這節課你都學到了什么?

按照我們剛才從內到外,從大到小的方法,你能不能按照外觀造型,建筑結構,群體布局、裝飾色彩的方法,根據學案二中的內容,完善你課前的預習。

學生根據書上的內容完成學案一的教學內容,宮殿:我國古代祭祀祖先和神靈的宗教禮制建筑。

塔,

園林,寺廟,居,宮殿

學生代表分別做匯報

園林類—網師園,網師園為典型的宅園合一的私家園林。。

塔類-小雁塔與大雁塔東西相向,是唐代京師長安保留至今的兩處重要地標。

壇-天壇-祈年殿

民居-宏村

欣賞視頻,按照從外到內,從大到小的的方法。分析我國古代建筑藝術。

生:屋頂、屋身、臺基

太和殿就是運用了重檐廡殿。

學生們各抒己見,表達自己的看法。

斗拱是我國古代建筑所特有的構件,在立柱和橫梁交接處,從柱頂上的一層一層探出呈弓形的承重結構叫做拱,拱與拱之間墊的方形木塊叫做斗,兩者合成斗拱。一方面起著承重作用,一方面還起著裝飾作用。

理解榫卯結構,在大的地質災害中仍然可以躲避。

視頻變換讓學生理解對稱的關系。理解中心為對稱軸,兩面建筑物對稱的關系

北京故宮、北京四合院。

太和殿-書法,繪畫,欞格-雕刻,上的蹲脊獸(共有10個)表示中國工藝美術。

視覺效果激發學生的注意力

總結外觀造型.建筑結構.群體布局,裝飾色彩。

加深屋頂,承重和維護分離,斗拱,群體布局,對稱性。強調匾額、楹聯、欞格、蹲脊獸關鍵字。

學生總結這節課的主要內容。

學生分析總結

學生完善課前的預習

此環節注重學生的積極參與,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

預習不再是簡單的看看書,了解書中的內容,而是讓學生們收集資料包括文字和照片,制作幻燈片。一方面鍛煉了學生的自主性,另一方面發揮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

這一環節的設計通過視頻,喚起學生的注意力。

運用對比的方法,讓學生了解現代建筑與古代建筑的不同。

這個環節的設計是為了讓學生們從視覺的角度分析屋頂的不同樣式,為了考察學生們的學習成果,運用太和殿-重檐廡殿作為測試。

這一環節的設計通過設問,讓學生找答案,最后通過視頻解疑答惑,運用了多樣的教學方法。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總結榫卯結構,是我國人民智慧的結晶,激發學生的愛國心和民族自豪感。

多樣性的教學方法更有效的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方法。

此環節的設計拓展學生的知識量。有利于學生的知識儲備。

這個環節的設計培養學生相互合作的同時給學生普及知識。

醒目的ppt幫學生記住太和殿的裝飾色彩。

總結加深

站在學生的角度分析此課,加深他們的印象。

從人文性和技巧性兩個方面幫助學生鞏固已感知的知識,鞏固幫助自己表達的技巧。

三、評價階段

誰來分享下你們的建筑類別。

學生總結

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總結知識。

四、拓展階段

中國古代建筑藝術像一部部石刻的史書,同時它也是一種可供人觀賞的藝術,給人以美的享受,讓我們重溫著祖國的歷史文化,激發起我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信心。老師希望大家再去旅游的時候可以用到我們今天所學的知識,欣賞分析中國古代建筑。

激發起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信心。讓學生再去旅游的時候可以用到我們今天所學的知識,欣賞分析中國古代建筑。

通過總結,培養學生愛國熱情和民族自信心。希望學生能把美術知識運用到生活中。

板書設計

《我國古代建筑藝術》

外觀造型,建筑結構,群體布局,裝飾色彩

天津市基礎教育“十二五”教育科研規劃重點課題

《小學美術自主探究教學模式的實踐與研究》

我設計的自行車

》教學設計

教師姓名:趙虹虹

教師單位:天津市

東麗區

民生學校

教材版本:人(教)版

年級小學美術教材第

冊第

15

課題

《小學美術自主探究教學模式的實踐與研究》

學習領域

造型.表現

設計.應用

課時

1

課時

教材

分析

本課是三年級下冊第十四課的教學內容,本課屬于造型.表現,設計.應用的領域,課時一節課。

橫向來看,在“設計.應用”領域,是繼《金色的浮雕》后進一步了解“物以致用”的設計思想,并運用設計和工藝的基本知識和方法,進行有目的的創意、設計活動,發展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在“造型.表現”領域認識,有利于學生理解形狀、色彩、空間、質感等基本造型要素的銜接,有利于激發想像力和創新意識。

縱向來看,有利于提高對生活物品和自己周邊環境的審美評價能力,激發美化生活的愿望。

教學

目標

教學目標:通過欣賞各種形象加以聯想而創作的造型的作品。引導學生對組合造型有一些了解。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同時模仿運用大師的表現方法和臉譜的表現特點,設計出有新意的人物形象。

過程方法:讓學生通過欣賞,思考,討論的方法,設計出有心意的人物形象。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發現美,表現美,欣賞美的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欣賞各種形象加以聯想而創作的造

型的作品。引導學生對組合造型有一些了解。

教學難點

根據自己的想象,同時模仿運用大師的表現方法和臉譜的變現特點,設計出有新意的人物形象。

教學準備

師:范畫、圖片,PPT

生:水彩筆,彩紙,鉛筆,橡皮

教學流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導入環節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一節新課,第十四課《變化無窮的形象》(板書)

我本著寓學于樂的宗旨,此環節的設計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游戲1:

看一看,想一想

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幅圖畫,大家欣賞這幅圖畫并思考3個問題:

a.物體本身是什么?b.物體變成了什么?c.用什么方法變幻

學生回答

下面我們通過視頻來看看它演變的過程。

通過問題的導入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帶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下面的學習起到了一個鋪墊。

多媒體的演示這個魚形的臺燈如何轉變成最后魚形,加深學生的印象。

多媒體的教學,學生可以簡單明了的了解組合造型的過程,掌握這一課的重點。適合邊遠學校的教學,符合學情特點。

一、發展階段

游戲2:拼一拼,做一做

老師在桌子上的每個信封里給大家準備了一個基本的圖形和一些部件,大家把這些圖形拼一拼,看看這些圖形通過組合造型可以變成了什么?

教師總結:這些基本圖形經過組合拼貼,鞋子-船,氣球-花,梳子-人物,半圓-烏龜,雨傘-人物,菠蘿-精靈,鉛筆-火箭,掃把倒了個-吹笛子的少年,其實這些圖形不僅局限于這些創意,只要大家勤思考多動腦就可以出現很多有趣的形象。

下面我們來深入研究下組合造型在人物形象中如何運用,大家打開書第21頁,先來看看左上圖眼睛用方形代替。鼻用一串的小花組成。嘴巴在一個粘貼上面畫了個嘴。我們是不是可以用其他的東西來代替鼻子啊。我用鉛筆變成的火箭來表示鼻子,用半圓形當眼睛,右下圖眉毛用了云,我把梳子放在這當眉毛。

我們一起總結下,組合造型在人物面部進行變化可以對人物的臉型,五官,發式進行變化外,我們還可以對人物面部裝飾進行變化,欣賞京劇臉譜。九頭鳥和青蛙裝飾大家一眼可以看出來,大家看看于亮的臉譜八卦圖,值得注意的是鼻子和嘴巴已經完全變形了,但是顏色和形體的完美結合,既生動又漂亮。

游戲3、說一說,猜一猜

大家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啊?窗簾,地板,壁爐,我們第一感覺這畫的是哪啊?其實這個是一個奇特的臉。這幅作品是著名的繪畫大師達利的作品。下面老師給大家演示下老師設計的臉,大家注意構圖,上留天下留地,左右留墻壁。老師運用了平時吃的食物,大家還可以運用家電,或者植物等等。。。這里著重講一下刮畫紙,大家在起好形的情況下,可以隨意的刮出底色,可以用老師發的筆,為了減少時間,也可以用尺子寬面的材質。

三、學生

作業,教師輔導

四、點評分析、課后拓展

篇(8)

中圖分類號:J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23-0140-01

中國的建筑文化與其主體文化是一致的,也是一分為二的。中國的建筑,與其文明一樣有悠久和輝煌。中國的建筑文化可以稱之為人類文明的標志,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建筑方式,互補雷同,正如不同的文明存在著鮮明的差異一樣。人們不僅僅為了自己的生存構建棲身之所,而是按照美的觀念創造自己的生活環境。中國的古代建筑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建筑風格,這種風格的形成與中國傳統美學思想息息相關。

一、“天人合一”的傳統美學思想對古代建筑風格的影響

在傳統美學思潮的影響下,人們在處理建筑與自然環境的關系時,并不是持著與大自然對立的態度,也不是用建筑去控制自然環境的觀念,而是持著一種親和的態度,從而形成了建筑和自然環境的和諧之美的美學思想。例如,孕育著濃厚傳統文化底蘊的中國北方著名的古建筑四合院,它是我國傳統建筑文化的象征。北京的四合院講究格局,講究款式,講究氣派,重視傳統,整個院落布局嚴整、敞亮,使人有雅靜舒適之感。“云開閭闔三千丈,霧暗樓臺百萬家”,這里的“百萬家”指的就是我們所說的北京四合院。北京四合院的型制規整,十分講究,有房子,有院子,有大門,有二門,有游廊,有私塾,有客廳,有照壁,有庫房,有廚房,大戶人家連園林、車馬房一應俱全。關上大門,自成一統。站在北京四合院中庭環顧四周,可以看到四合院中間舒展,廊檻曲折,有露有藏。四合院的神髓就在于一個“合”字,就是將一個的家族的所有成員“合”在一起。“庭院深深深幾許”,只有在這古老的院落中,我們才能夠感受到這中國式的詩境。

二、“虛實相生”的傳統美學思想對古代建筑風格的影響

《老子》曾經說過:“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虛實相生”的傳統美學思想給人門帶來的意境在我國的古典建筑中深有體現。例如,北京故宮的太和殿,殿前那塊占地2.5公頃的正方形廣場,正對著35米高的金鑾寶殿,那里是文武百官朝圣的地方,本來建筑物并不算太高,但是由太和門向前,穿過這片開闊的空地,再升登漢白玉石階,仰望殿堂,簡直就有登天的感覺。“非壯麗無以重威”,當年蕭何說的這句話在此得到了絕好的印證。宮殿與空地之間是靠廡廊和宮墻連接的,北京有內外兩道城墻環繞,外城為皇城,以東安門、西安門、地安門和天安門為城門,內城為紫禁城,以午門、東華門、西華門和神武門為城門,一律黃瓦、紅墻,與宮殿同類。點與線的結合,實與虛的對襯,構成了獨特的中國式的壯觀、宏麗之美。從倫理層面上說,這這格局體現了儒家的尊卑有序、等級分明的封建意識,是封建社會體制在建筑領域的典型體現。

三、“自然觀”的傳統美學思想對古代建筑風格的影響

《說文》云:“觀,諦視也。念,常思也。”自然觀,即“人們對自然界的總的認識”,是人們世界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的先民很早就和自然建立了親和協調的審美關系,他們善于從有機整體的角度把握自然,并賦予自然審美以豐富的精神內涵。例如,中國的古典園林,揚州有一座個園,占地面積很小,在這個不大的空間里卻造就了四季之景。一進園門,修竹成林,地上鋪滿石筍,給人春意盎然之感;轉過園墻,見到山水一泓,淙淙濺下,秀木繁蔭,曲橋掩映,儼然一派夏景;再轉一處,山石崢嶸,澗谷狹深,夕輝斜照,滿目蕭索,似水深秋;最后,高墻掩映,綠意全消,只見白石蓋頂鋪徑,又有冰雪嚴冬之氣氛。古典園林建筑的全部藝術性就體現在這種人工與自然的完美結合上。

不論是“天人合一”還是“虛實相生”又或者是“自然觀”的傳統美學思想,在千年的智慧的結晶與沉淀中,使我國古代建筑風格的形成有了獨特的建筑思想。中國古代建筑設計思想中的審美判斷都來源于中國傳統美學,傳統美學源于傳統的儒家美學思想,并在發展過程中逐漸與莊子、佛禪等美學思想相融合。中國古建筑的各個門類無不隱約地體現出一定的倫理文化主題,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中國古代建筑文化也就是一部展開于東方大地的倫理學的“鴻篇巨制”。我國的古代建筑在建筑風格上都受到了“天人合一”、“自然觀”和“虛實相生”等美學思想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周來祥主編.中國美學主潮.山東大學出版社1992.6第一版.

[2]史鴻文著.中國藝術美學.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9第一版.

篇(9)

中圖分類號: TU984 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古建筑是我國的標志,是我國古代建筑話動的主要成果,是我國古代建筑技術、藝術的結晶,也是我國古代乃至近代政治、經濟、社會話動的載體,是全方位反映我國古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特征的歷史遺產,具有價值高、代表性強、分布廣、時間橫跨大,類型多樣的特點,已成為自開展文物建筑保護工作以來我國不可移動文物保護的主要對象。古建筑是歷史文化的載體,是特殊的不動產,是一座城市的記憶,是城市歷史的見證,在現代化建設中,它具有保護和利用的雙重價值。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國的城市建設進程不斷加快,在城市建設的過程中,我國的很多古代建筑正在遭受著不同程度的損壞。

一、我國古建筑保護的意義

(一)、古建筑有其重要的文化研究價值

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統,獨樹一幟,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像一部部石刻的史書,讓我們重溫著祖國的歷史文化,激發起我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信心,同時它是可以供人觀賞的藝術,給人以美的享受,所以,我國古代的建筑藝術也是美術鑒賞的重要對象。而要鑒賞建筑藝術,除了需要理解建筑藝術的主要特征外,還要了解中國古代建筑藝術的一此重要特點,然后再通過比較典型的實例,進行具體的分析研究

(二)、古建筑有其獨特的精神內涵

我國的古代建筑有著很大的精神內涵,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把建筑的市美價值與政治的倫理價值進行了統一。古建筑往往有助于統治者對人民的思想控制,有利于制定社會的政治制度,起到教化于民的作用。

其次是我國的古建筑都有其濃厚的文化色彩,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除了從歷史遺留下來的古書去研究之外,還可以研究我們的古建筑,這些古代的建筑是前人智慧的結晶,同時也體現了當時人們的精神文化和生活文化。

(三)、古建筑是啟發愛國熱情和民族自信心的實物

古建是古代人民辛勤勞動的成果,也是我們認識古人、了解古代文化的一種最直接的紐帶。不僅能讓更多的人去崇拜和瞻仰古人,去了解那個時代人民的生話背景,而且還能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提高人民的生話質量。

二、我國古建筑保護面臨的主要問題

古建筑作為歷史遺存,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祖先給我們留下的寶貴遺產。保護好這筆寶貴遺產,弘揚民族文化,延續歷史文脈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職責和義務。通常,我們在古建筑保存時會碰到各種破壞因素的干擾,這里有人為的破壞,當然也有自然界的風光雷電雨火蟲害等也在不停侵蝕著古建筑。就目前古建筑保護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方面:

(一)、石件、磚體風化

在古建筑群中,目前前磚、石風化現象較為普遍。其中砂巖、漢白玉的風化在國內更為普遍。近現代特別是當前,我國的有關專家學者雖很重視石件的保護與修繕,但因業內人士意見不同,所采取的措施也各不相同,力度也不同,所以長期以來石件保護研究上作仍然未得到理想的效果。

(二)、古建筑的大木結構很多都已經腐朽或是變形

大部分的古代建筑都是在露天的環境下,要經常的接受日曬雨淋的考驗,時間長了之后,表面就會被腐蝕,隨之會慢慢的滲透到內部,所謂朽木不可雕也就是這個道理。大部分的古代建筑都是用木頭來搭建的框架,如果木頭被腐蝕了,就會影響古建筑的整個結構。

(三)、我國公眾缺乏對古建筑的保護意識

古建筑是我們國家歷史文化的象征,是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資源,我們應該去保護這此資源不受到損壞,這是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但是,從當今社會的發展狀況來看,我國公民的古建筑保護意識并沒有那么強烈,很多人不但沒有為保護我們的古建筑盡一份自己微薄的力量,反而去破壞古建筑。像我們的歷史文化名城,北京的長城、故宮、遼寧丹東的大東山古建筑群,這些古建筑的表面大部分都殘缺了,不完整了,尤其是長城的表面,很多游客在長城的表面留下了“某某到此一游”或者是“不到長城非好漢”等字樣,這些字跡使我們的古長城體無完膚。由此可見,我國公民的古建筑保護意識還是很薄弱的,這對古建筑的保護很不利。

三、我國古建筑保護的對策

(一)、搞好城市規劃

城市是建筑的天然發祥地。自古以來,我國的經典古建筑大都源自名城商道,因此要要保護好古建筑,我們首先的任務是搞好城市規劃建設。在一個城市的城規中若沒有一套完善的關于古建筑的保護方案,那么今后的建設定會對古建筑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當前,伴隨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的城市化進程和現代化速度都以前所未有的姿態前進,各地的古建筑受破壞程度也觸目驚心,各級政府雖搶救性地提出了一些挽救與保護古建筑的方案,但還是沒能很好解決古建筑保護中的很多問題。這就出臺了一個方案:城市百年大計,規劃為本。在國外,還有些國家提出的“讓出古城,另建新城”,建議保留原始建筑,建設和古建筑相協調的現代建筑等做法都是很值得我們借鑒的。

(二)、提高科技含量

我們對古建筑的保護,實質上是為了恢復古建筑的原始外貌或性狀,通過再現和還原,使后人真正領略前人的衣食住行和燦爛的民族文化。因此保護古建筑,首要的任務就是要充分認識到其特殊性和唯一性。修繕前要多方收集史料,并多做科學合作研究,在充分掌握了古建筑的詳細評估報告后,再制定與之配套的整修方法。在修復過程中,要及時發現問題,碰到傳統技術解決不了的事情,我們雖可以利用現在科技手段,但不可盲目。因為相對于傳統的技術而言,現代技術雖可以運用數字近景攝影測量、三維激光掃描測量、虛擬現實等技術來認知古建筑,呈現出很多優勢,但我國古代建筑大師們純手上杰作也不是現代技術就能輕易重現的。

(三)、增強我國個體公民的古建筑保護意識

古建筑是我國寶貴的歷史資源,并且是不可再生的的重要資源,同時也是我國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想保護好這此寶貴的資源,使這此古建筑長久的存在,就要提高廣大居民的保護意識,使人人都參與到保護古建筑這個大部隊中來,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不事做起,提高居民的素質。不能盲目的去開發我們的旅游資源,很多地方政府迫于組織的壓力,為了促進當地經濟的增長,隨便將當地的古建筑開放成為旅游景點,這樣雖然有利于提高古建筑的知名度,但是不利于對古建筑的保護,使古建筑成了賺錢的上具,違背了當初的原則。因為古建筑的保護不是某些人或某些政府部門的工作,它需要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因為古建筑不是屬于某一個人的,它是我們大家的共同財富,我們要養成自覺保護的意識,自覺的形成一種民間力量來保護我們的古建筑。

結束語:

古建筑是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具有極高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保護我們的古建筑是我們每個中華兒女的責任和義務,需要我們給個人都行動起來,從自身做起,保護我們共同的財富。

參考文獻:

[1]李航. 關于城市設計中古建筑保護的幾點思考[J]. 城市建筑,2013,10:203+206.

篇(10)

自古以來,建筑就是人們現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一門實用的藝術典范,它的精華是實現了物質與精神、實用與審美、技術與藝術的完美融合,展示了人類文明的發展軌跡。在古代歷史時期,由于中西方地域環境和人們觀念意識以及等各方面的不同從而形成了中西方建筑空間的差異性。

建筑雖然作為一門藝術,但明顯不同于繪畫,這歸于它所實用的材料、結構和功能不同,同樣我們必須置身于它的空間中才能夠欣賞它,所以建筑的表現形式首先就是空間。中國和西方古代建筑空間的差異是比較大的,中國傳統建筑高度重視群體組合,力求通過若干單體建筑物的聯系組合,擴大建筑規模,豐富空間關系,強化審美效應。一般是以庭院結構為基礎的建筑群,各個歷史朝代基本一個模式沒有大的變化,但西方建筑注重向上空間的發展,在高度上較中國有較大的差異,一般頂部較尖,而且不同時期經歷了不同的風格,可以先后分為:希臘柱式、羅馬拱頂式、拜占庭式、巴洛克式等。中西古代建筑空間的差異性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建筑材料的不同引起建筑空間的差異

數千年來,中國建筑一直以木材為主要的建筑材料,并創造了與之相應的完善的建構技術。這在世界范圍內幾乎是一個孤例。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歐洲西方國家凡是取得過偉大成就的建筑體系,基本上都采用磚石結構。作為建筑材料,木材與石材各有短長,并無絕對的優劣之分。

之所以中西建筑材料出現這種區別,有一種觀點認為,一個文明區域中建筑材料的選擇使用,與該區域地理自然條件所提供的材料資源有緊密的關聯。中國古代文化發源于黃河中下游地區,因為當時當地盛產木材,多森林;也可能是因為中國人的文化性格,與木材輕巧、簡便、靈活、堅韌的特性存在天然的聯系,所以木材就成為建造房屋的主要材料。于是,這種以木構架為承重骨架的建筑空間結構成為中國古代建筑的特色。而古代希臘和羅馬都是地處地中海沿岸,石材豐富,所以建筑多為石材結構,雖然考古發現它最早也是起源于木質結構,但隨著歷史的發展,石材建筑形成了西方建筑的主流,相對于木制建筑,石材建筑不利于建造但有利于向高度上挺立,不利于采光而能營造神秘、幽暗的空間,不利于施工而利于包尋,這些特點剛好滿足了西方宗教建筑在高度上的需要及永恒的堅固。

二、觀念意識的不同引起建筑空間的差異

中國古代的建筑是多個房屋組合的建筑群,在空間上是橫向發展,一般的平民住宅是四合院式的庭院結構,這種院落住宅是中國傳統建筑的基本形式,其圍繞家族血緣的人倫秩序而與自然和諧交流的結構形式,構成了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的主題。庭院或天井與陰雨風雪的直接呼應,使居住者身處家中也能感知節氣的變化。庭院生活對空氣、陽光、雨水的依賴和利用,使人的生命與自然緊密聯系。

此外,院內空間具有隱蔽性,在這個單元的基礎上繼續放大發展就形成了輝煌的皇家建筑群,這種空間結構具有相當濃厚的保守性和封閉性,因為在當時的封建社會中,人們比較安于天命,在建筑結構上也無法得到創新,因此,長久已來便形成了這種建筑格局。

而在西方由于古希臘城邦經濟和奴隸制民主政治,和軍事戰爭,人們的觀念意識具有開放性,加上希臘神話的浪漫特征,使得西方人的思維比較活躍,敢于創新,所以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內西方的建筑在空間和造型上有了多種不同的變化。由此可以看出中國閉合式建筑屬于封閉類型,雖與自然親近卻是封建保守觀念的體現,而西方是展示類型的建筑,是強化自我的觀念意識的體現。

三、宗教文化的不同引起建筑空間的差異

中國社會的世俗色彩比較濃厚,重風俗重秩序,受佛家和儒家文化的影響,中國建筑在空間布局上講究“天人合一”的思想,不把建筑的形式規范作為僵硬的教條,所以中國的佛教寺院一般都與山水相依,在平面布局上與自然相融合,力求天然,包括林木山石都盡量使用天然形成的,在景物的設計元素上也注重細節,使得整個寺院成為建筑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和諧美景。而西方社會中的宗教氣氛比較濃厚,往往經典的建筑不是凡人的住宅和宮殿,而是精美的教堂,如歐洲中世紀后半期的宗教建筑,是西方古代宗教建筑的典型式樣,主要特點是教堂都有一個尖尖的頂蓋伸向藍天,體現了超越塵世的宗教精神,因為西方人不是為了給人類提供一個舒適的寓所,而是更注重給靈魂尋找一個棲息的圣地,所以這些教堂往往建在城鎮中心,單體空間形式比較巨大,裝飾色彩也比較精美,希望它能夠永久的保存下去,因此這種神秘幽暗的空間結構顯然與宗教建筑是一脈相承的。后來這種帶尖的哥特式建筑也蔓延到公共居民用建筑。也就是說中國的建筑占居著地面,而西方建筑占居著空間。

四、對光的認識不同引起建筑空間的差異

光在人們是日常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它使萬物能夠生長,包括人類,當然,沒有光亮也就感覺不到任何色彩和一切物質,所以光的存在自然也對建筑的空間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中國古代的建筑,無論從平民住宅還是宮殿在數千年間都比較忽視光在室內的利用,沒有把光線很好的引入到更多的空間中。而在西方的建筑中,自兩千年前的希臘羅馬就用開窗方式把光線引入建筑室內大空間,中世紀的哥特式建筑更是大窗戶玻璃,更注重了光的利用,因此在各自的空間設計上出現了不同的特點。

總之,中西方古代建筑空間的形成都與各自的歷史文化是分不開的,中國古典建筑空間始終遵循人文主義精神理念,講究與自然和諧的因素,而西方建筑在空間上則多加入個人創造的成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于建筑的需要不僅滿足于使用功能,也更注重建筑的空間形態美,同時鋼筋水泥加玻璃的高層現代主義建筑空間模式形成了世界各地建筑的主流,而中國建筑也逐漸融入西方的建筑設計理念,希望中國建筑在這種世界現代建筑的潮流下能夠體現中國傳統特色,能夠設計出更多優秀的建筑作品。

參考文獻:

[1]孔新苗.中西美術比較[M].山東美術出版社,2008.4

上一篇: 教育教學具體措施 下一篇: 縣域產業發展的思考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精品亚洲欧美在线看 | 亚洲人成网国产最新在线 | 日本午夜线观看 |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图片 | 色八a级在线视频品尚网 | 久久中文一二区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