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樂教學反思匯總十篇

時間:2023-06-25 16:21:4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民族音樂教學反思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民族音樂教學反思

篇(1)

《全日制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了“中國傳統音樂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對于陶冶學生情操,提高藝術素養,加強個人音樂素質,培養中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初中生正處于十幾歲的青春期,矛盾、叛逆、有自己的強烈個性,正是可塑性極強的年紀,此時加強對青少年的民族音樂教學,也是在使用良好的方式引導青少年培養起正確的三觀,提高他們的音樂素養的同時提高整體素質。我們不僅需要加強對學生音樂素養的培育,更需要在課堂上加強對學生提高民族音樂素養的熏陶。我國的民族音樂涵蓋的范疇十分廣闊,有器樂音樂、戲曲音樂、說唱音樂、民歌、民間舞蹈音樂等等。初中音樂教材中,七年級主要體現在上冊的《茉莉芬芳》和下冊的《江南絲竹》、《梨園漫步》、《弦管和鳴》;八年級上冊都圍繞著中國民歌展開,下冊則有《樂鳴江河》、《曲壇音韻》;還有九年級的《悠遠古風》等。如今網絡化的現實生活對中小學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網絡的普及促使了流行音樂的傳播和普及,與此同時也造成了青少年對于民族的音樂的關注度和喜愛程度的下降。再加上“應試教育”造成對音樂課的忽視等弊端,加強民族音樂的有效教學探索,弘揚民族文化已是勢在必行。

篇(2)

中圖分類號:J60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11)18-0144-01

我國的民族音樂文化是世界上非常獨具民族特色的一種藝術文化形式。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文明進程中,創造了大量內涵豐富的民族音樂文化,形成了有著深刻民族審美內涵的民族音樂文化體系。民族音樂就是指各民族用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表達其情感生活的音樂。它包括民族民間音樂和具有民族風格的創作音樂兩部分。由此也 可以把它的內涵表述為:以中華民族音樂為根本, 融合一切有利于我們的世界優秀音樂文化所創造出來的具有濃郁的本土特色、鮮明時代特征的音樂文化。民族音樂是我們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音樂教育體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民族音樂教育是國民音樂教育的核心內容,是全面素質教育得以實施的基礎內容之一,它對于培養學生的民族文化情感民族音樂文化審美觀念、民族意識和思想道德素質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國音樂教育受傳統教育的影響,一般過于重視音樂技能和理論忽視音樂實踐在民族音樂中的重要作用。綜合性全面的培養學生的思想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是現代素質教育的必然趨勢,也是當代教育與社會實踐、工作崗位實踐相結合的一個重要途徑。因此,建立相對獨立的、科學的、系統的實踐教學體系,是現階段培養我國學生較強的職業綜合能力、實踐反思能力的必然要求。

一、加強音樂實踐的必要性

音樂學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都很強的專業,需要來自多學科理論的支持,其專業特點決定了研究主體的多元化、實踐內容的多層面化。音樂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和表演性很強的藝術文化活動性課程,是我們弘揚民族音樂文化、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同時,民族音樂形象和意境產生的過程就是民族音樂實踐、音樂學習和音樂再創造的一個過程。可以這么說,沒有了對音樂藝術的實踐,就沒有了音樂意象的再現;沒有對民族音樂的實踐,學生對民族音樂美的感知和理解就會出現偏差。這一點尤其在基礎音樂教學中體現的最為突出,中小學生對民族音樂的理論和器樂通常了解的比較少,只有通過音樂實踐教學,讓他們參與到生動的、具體的音樂實踐活動中,讓學生親自參與、主動參與、積極參與具有直接的音樂經歷,在學生主動參與聽、唱、學、看的實踐活動中了解民族民間音樂,去發現、知音樂的內涵和意境中既欣賞了音樂,又學到中國音樂知識的愉快體驗,讓藝術的熏陶真正變成學生學習與生活的一部分,才能提高學生們對音樂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培養學生們對音樂的感受與鑒賞能力、表現能力及創造能力。

二、加強音樂實踐,提高學生對民族音樂的審美素質

民族音樂教育的目的性不僅僅在于會唱幾首民歌、彈奏幾首曲子,最終目的在于對民族音樂文化精神的傳承和創新。要想達到這一要求,單靠課堂內的音樂教學實踐是不夠的,必須在課外通過各種渠道開展多種多樣的課外音樂實踐活動,讓學生全方位多角度地領悟音樂的內涵。反思我們傳統的課外音樂活動,大多是為了應付音樂競賽而進行,為了培養特長生而進行,從而忽略了其在育人方面的巨大功效。因此,從音樂教育的現狀發展研究與趨勢來看,課外音樂實踐活動的開展是一個值得重視、探索的重要問題。新頒布的《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重視音樂實踐。所有的音樂領域都應重視學生的藝術實踐,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各項音樂活動,將其作為學生走進音樂,獲得音樂審美體驗的基本途徑。”這就是說我們必須通過多種音樂實踐活動,多角度的對民族音樂進行了解,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三、音樂實踐的多種途徑

音樂學專業實踐教學環節的構建,要以實踐教學目標體系為依據,把知識、技能與素質融為一個整體;以就業為導向,以綜合實踐能力為主線,將各實踐教學環節進行整體設計,從而建立與理論教學既相互聯系又相對獨立的實踐教學體系。音樂學專業的實踐教學環節分為校內實訓、教育見習、教育實習、專業實習設計與創新能力訓練等。校內實訓是通過學校提供現有的音樂場地給學生一邊學習理論,一邊從事音樂藝術實踐,以提高學生對音樂的實際運用能力。可以運用舞臺實際教學、微格教學等現代教學技術手段來培訓學生實踐能力。音樂實踐的目的,是通過學生在音樂電臺、電視臺、文化館、藝術館、音樂出版社、音樂媒體(網絡娛樂公司)、娛樂公司等專業實習場所的藝術實踐活動,進一步加強民族音樂理論與實踐的聯系,提高學生運用所學民族音樂知識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此外,應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如:舉辦作品展覽、專場音樂會、廣場文藝晚會、科普宣傳演出等,從而推進當地的民族音樂文化建設,擴大影響,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提高學生的創新與應用能力。

四、音樂實踐有助于促進民族音樂教育體系的完善

加強音樂實踐對于促進民族音樂教育體系的完善和科學化有重要作用。在進行音樂實踐的同時,逐步修訂音樂實踐教學計劃,整合音樂實踐課程,音樂院系根據音樂專業實踐教學目標體系,圍繞專業培養目標來確定應開設的課程和課時分配,完善實踐教學大綱,明確實踐教學指導任務,掌握實踐教學的目的、性質、實習內容和要求,從而保證實踐教學質量;整合專業課程與實踐課程設置,突出專業特色,強化技能訓練。為此,學校為確保音樂學專業實踐教學計劃的實施應堅持“優化基礎,注重素質;強化應用,突出能力”的思想,根據專業實踐教學目標的要求,修訂民族音樂指導性培養計劃,整合民族音樂實踐項目和實踐內容,逐步建立民族音樂實踐教學評價體系促進民族音樂教育體系的完善。

2010年度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課題論文,項目編號:HB10UYS091。

參考文獻:

[1]張艷.加強民族音樂在音樂教育中的地位[J].黃山學院學報,2005(8).

[2]毛娟.關于音樂實踐教學的模式探討[J].四川戲劇,2008(2).

[3]尹緋.試論音樂實踐對于高校弘揚民族音樂的重要性[J].藝術教育,2007(6).

[4]馮玉國.加強課外音樂實踐 提升學生審美素養中學課程資源[J].2008(5).

[5]蘭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實踐性教學模式的構建[J].中國高教研究,2007,(8):13.

篇(3)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綜合國力的提升,中國傳統音樂文化逐漸受到世界人民的廣泛關注。在廣大音樂工作者的努力下,學習民族音樂的人越來越多,民族音樂的教學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我們發現:當前民族音樂教學出現了重技術輕人文的不良傾向,無論是民族樂器的教學還是民族音樂的欣賞教學,普遍重視音樂演奏技能的訓練或是作品的技術分析,而音樂背后所蘊含的人文價值卻被拋到九霄云外;通過音樂培養人的教育理念并未得到真正落實;我國民族音樂的文化價值也未能得到學習者的理性認同。因此,要想真正弘揚民族音樂文化,學習者的理性認同必不可少。

理想的民族音樂教育需要塑造理想人格,這需要人文精神的支撐,而人文精神的培養需要從音樂本身的內涵中挖掘,成功的音樂教育應是音樂技能教育和人文精神培育的有機融合。因為,人文精神相對于人的終身發展而言,它比一般的學科知識更為基礎。有學者認為:“教育的精神力量最終體現在人文素養的底蘊中,對于人的可持續發展來說,人文精神比數理能力的培養更基礎,因為人文素養是綜合素質的體現,是多方面能力的總支撐。人文精神的缺乏直接影響學生的思維深度與廣度,以及對問題的洞察力和對事物發展的前瞻能力,而這些能力都是創造力的重要內涵”。[1]由此可見人文精神的培養是何等重要!

一、人文精神概念的爭議

對于這個問題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國內學界曾經有過一場長達兩年多的學術大討論,目前國內學界對此看法不一:部分學者認為該詞是從西方的“人文主義”(humanismus)翻譯過來的,其含義基本等同于西方的人文主義。另有以張汝倫為代表的部分學者則認為“人文精神”一詞本身就早于西方,對該詞的理解也是從中國傳統文化的漢語字面入手的,他們認為“人文精神始終應該是自覺脫離了自然狀態的人的一種生存狀態或理想目標”。[2]總之,人文精神其實是人之為人的一種人文關懷,它體現了人的主體精神,人際間無功利的一種相互理解和尊重,煥發著人性的光輝。

二、民族音樂教學在人文精神培育方面的獨特貢獻

(一)培養人文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是一種思考、判斷、辨析能力,是主體意識對客觀世界做出的積極反應,具有反思性、批判性、獨立性,一般包含數理思辨能力和人文思辨能力。與數理思辨能力相比,人文思辨能力有3個明顯的特征:其一,對人文性問題進行思考無法得出像“1+1=2”這樣公認的、唯一正確的答案,也就是所主張的觀點通常具有較大的爭議性。其二,在對人文性問題進行思考辨析的過程中,對所主張的觀點進行辯護性解釋和說服性論證是維護這一觀點的主要說理方式。其三,思考的最終目標不是為了證明或確證一個科學的定理,而是為了鑒別和選擇一個最佳的價值理念或行動準則。民族音樂的教學恰好提供了這種思辨的契機。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民族音樂資源極為豐富,由于地域間自然條件、社會風俗、語言等不同,音樂風格差別很大,正是這些風格迥異的音樂,構成了中華民族絢麗多姿的多元音樂文化。如此豐富的多元音樂為培養學生的人文思辨能力提供了極為難得的良機。只有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中,我們才會經歷“文化震撼”,才會對人類文化的巨大差異進行反思,從而認識到某一文化的局限性,進而認識自身的缺失。正如我國學者王銘銘在《甜蜜的悲哀》序言中所說的那樣“通過邊緣理解中心的缺失”。[3]人常常會囿于自己所推崇的文化而無視其它文化的存在,這樣的偏見影響著人類的認識能力,而通過對多民族音樂文化的學習,我們可以更為直觀地感受到音樂給人類情感帶來的直接沖擊,進而引發對人類自身的反思,從而有利于人文思辨能力的發展,這種能力對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人文精神的養成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二)民族音樂中的文化內涵及其文化精神能給予學生以豐厚的精神滋養

民族音樂植根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世界,凝聚著不同民族的理想,反映著不同群體的日常生活,是千百年來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我國56個民族,其音樂風格鮮明,題材廣泛。有些音樂,如新疆的木卡姆在律制上與漢族音樂有較大的差別;有些音樂與特定的民俗儀式緊密相連,如嗩吶曲《百年朝鳳》是用來娛神與超度亡靈有關;有些音樂與特定的地域環境有關,譬如同樣是漢族音樂,北方的音樂往往旋律起伏較大,比較高亢,而南方的音樂旋律則相對比較平緩,感情比較細膩委婉。正所謂“北曲如掄槍,南曲如抽絲”。[4]由人類所創造的音樂亦無可避免地和地理空間密切地聯系在一起。“音樂可以與歸屬感相連,用以加強某一地區的特征”, “音樂能夠創造一個情感空間,這一空間內的群體在一起傾聽音樂、一起跳舞,形成了這一空間的行為規范”。[5]還有些音樂反映了中國千百年來儒家的精神追求,如古箏曲《漁舟唱晚》反映了中國文化傳統中“寄情山水,回歸自然”的生活理想。

從這些極為豐富的民族音樂寶庫中,我們可以發現,豐厚的文化內涵是進行師生交流的談資,如果教學中能夠加以利用,必將能夠促進學生人文思辨能力的發展,提高自我反思能力。因為師生間的對話和交流是發展人文思辨能力的有效手段。在此過程中,學生也能夠在多元文化的審視中,返觀自身,做出選擇,從而樹立起自己的人文理想和精神追求。

(三)民族音樂的交流和傳播能促進民族間的相互理解與尊重

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音樂文化源遠流長。獨具特色的生活習俗,豐富多彩的生活世界在各自的音樂文化中亦反映出來。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文化間的差異也會造成文化誤讀,引起民族間、人際間的沖突。反之,如果能夠尊重彼此的文化,則能夠有效地促進文化間的交流,增進民族間、人際間的了解和溝通。中央電視臺著名的編導金越在成功地執導了2007年春節聯歡晚會后,在南京的一次座談會上感言,他說,2007年將原生態的歌舞引入春晚,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當年的兩會期間,許多藏族的代表曾經親口對他表示,藏族音樂進了春晚安定了邊疆,團結了藏族同胞,藏族人民非常自豪,也非常感謝,作為藏族代表,他們對此表示了特別的謝意。從這里我們可以發現,多民族音樂的交流與傳播有利于增進不同民族間的了解和溝通。與此類似的是,在當今的北美地區,如美國和加拿大,已經在有意識地大力推進多元文化音樂教育,此舉在消除種族歧視、促進不同種族間的理解和團結發揮了其他政治手段難以奏效的作用,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由此可見,民族音樂教學活動中蘊含著許多培育人文精神的重要契機,教師如果能夠真正領會民族音樂的的文化內涵,是不難把握住這種契機的。然而遺憾的是,很多教師未能認識到這一點,導致了教學活動中出現了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偏差,這些偏差構成了當前民族音樂的教學困境,客觀上造就了人文精神缺失的危機。

三、當前的民族音樂教學困境

當前,民族音樂的教學由于長期以來受工具理性及西方音樂學科的影響,簡單地將西方音樂的體系嫁接到民族音樂教學實踐中,形成了重音樂的邏輯構成、輕音樂的文化內涵;重音樂的客觀性、輕音樂的情境性等特征。具體而言,以下兩點值得深思。

第一,對民族音樂本身的內涵認識不夠,教學活動熱衷于音樂作品的形態分析,反而忘記了音樂之所以存在的意義。以廣為流傳的民樂合奏《春江花月夜》為例,一般的教學活動我們大多會簡單介紹一下該曲的由來及唐代張若虛的詩,接下來就是連篇累牘的曲式分析,學生在如迷宮般的作品分析中渾渾噩噩,最后竟忘了該曲美在何處,難以體驗到中國音樂的神韻,更不用說該曲跟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淵源、與我國儒家哲學之間的有機關聯,以及特定的地域環境,特有的音樂傳承方式,特定的歷史因素等之間的密切聯系。而這些因素恰恰是挖掘音樂意義,培養人文精神的重要支點。非常可惜的是,很多教師忘了這一點,許多學生對此也不以為然。

第二,民族器樂教學中教師重技輕道,學生成了技術的奴隸,成為“單向度”的人。當前,民族器樂的教學熱衷于演奏技能的訓練,將掌握一定演奏技能技巧為唯一目的,學生在枯燥無味的技能練習中逐漸成了技術的奴隸,所有的喜怒哀樂隨著技能的掌握與否而變化。技能技巧,這種本該服務于音樂的工具轉而成為了一種控制人的力量,學習者在技能技巧的規訓下,演奏音樂成了一件很機械的事,總是擔心某個動作或是某個樂段出現錯誤,音樂演奏成為演奏者的一種精神負擔,更不要說享受音樂之美、之韻了。然而,這種情形在民間藝人中間卻非常罕見。民族器樂大都來自民間,民間藝人的演奏往往能夠隨心所欲,享受音樂之美,抒發至性至情。

四、民族音樂教學的人文之路

由于我國民族音樂在音樂的生成方式、應用語境、音樂行為、音樂語言等方面與西方音樂存在諸多差異,因此,在音樂的教學中有必要考慮這種差異,就民族音樂的人文精神培育而言,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點來著手。

首先,更新音樂認知觀念,將音樂置于廣闊的文化背景中加以審視,注意挖掘音樂背后的意義,通過對話和交流促進人文思辨能力的發展。音樂是文化中的音樂,音樂與文化緊密相連。音樂也是有歷史語境的,與特定的歷史條件和行為方式緊密相關,民族音樂尤其是民族民間音樂往往跟特定地區、特定族群、特定的宗教生活有較為密切的聯系。仍以民族管弦樂合奏《春江花月夜》為例: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可以先將該曲放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大背景中加以審視,這樣我們可以向學生提出以下問題:該曲的由來是什么?該曲與中國古典文學有何關聯?該曲有無作者?為什么?在該曲的歷史演進中,所用的樂器發生了哪些變化?春、江、花、月、夜這些題材與中國繪畫有何關聯?這些關聯說明了什么?該曲的音樂風格如何?與地域環境有何關系?你常在哪些場合聽到該音樂,說出你的理由;《春江花月夜》反映了古人什么樣的生活理想?它們與中國傳統文化精神有何聯系?如果教師就以上問題與學生一起展開討論,我想那將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這些問題的提出有助于學生打開思路,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進行思辨,在這樣的質疑、爭論、探索中,學生會真正感受到中國民族音樂之博大之精深,進而從內心深處為中國傳統文化之偉大而震撼、欣喜。

第二,在民族音樂的教學中,努力做到“情感先行,技術跟上”。在民族器樂的教學中,人們最為關心的問題往往是演奏技藝。誠然,沒有演奏技藝,就沒有音樂藝術,表現藝術是需要技術來支撐的;但是,有了技術就會有藝術嗎?未必。沒有情感的參與,再好的技術也未必會能讓音樂感染人;如果沒有情感的滋養,藝術只會是僵死的、機械化的、虛情假意、故作姿態的物理音響而已。從音樂學習心理角度看,如果一開始就過于強調樂器的演奏技藝,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迅速降低,對音樂會很快失去興趣,這一點在學琴的兒童身上表現得最為明顯,成人學琴其實也有這個問題,只是一般隱藏的較深,不會輕易地表現出來。因此,筆者認為,在音樂學習過程中,應努力做到“情感先行,技術跟上”,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學習者能以高昂的熱情進行學習,也才能在學習民族音樂的過程中逐步提高音樂感受力、理解力,切身感知聲音變化之玄妙,深入享受民族音樂之神韻,進而培育人文精神。

最后,改善音樂教育課程設置,提高音樂教師的文化闡釋能力。不可否認的是,我國目前的高師音樂課程設置基本上是沿襲專業音樂院校的教學體系,在學生的培養上側重于培養表演技能而非教學技能,因此造就了學生重技輕道的現實。而作為一個教師,首要的責任是育人,無論是高師音樂教育還是專業音樂教育都面臨這個問題。將人文精神的培養有機地融于民族音樂教育中,需要教育者本身要具備一定的人文素養,擁有一定的文化闡釋能力。因此在音樂教育課程中有必要增加相應的人文課程,如美學、哲學、音樂人類學、文學等,因為這些課程與民族音樂緊密相關,也是人文思辨能力得以展開的知識基礎。

總之,當前的民族音樂教育存在著重技輕道的不良傾向,如果不加以扭轉,民族音樂教育必將異化為追逐某種實利的工具,而所謂的弘揚民族文化有可能成為一張“空頭支票”。民族音樂教學中充滿著培育人文精神的良機,錯失這些良機會使民族音樂教育空心化,既不利于民族音樂的發展,也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塑造,既阻礙了人文思辨能力的發展,也影響學生創新能力的形成。因此,我們有必要認真審視當前的民族音樂教育,充分發揮民族音樂教育在人文精神培養方面的潛力,使民族音樂教育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上官子木.創造力危機——中國教育現狀反思[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51

[2]王曉明.人文精神尋思錄[M].香港:文匯出版社,1996 .

篇(4)

我國的民族音樂文化是世界上非常獨具民族特色的一種藝術文化形式。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文明進程中,創造了大量內涵豐富的民族音樂文化,形成了有著深刻民族審美內涵的民族音樂文化體系。民族音樂就是指各民族用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表達其情感生活的音樂。它包括民族民間音樂和具有民族風格的創作音樂兩部分。由此也 可以把它的內涵表述為:以中華民族音樂為根本, 融合一切有利于我們的世界優秀音樂文化所創造出來的具有濃郁的本土特色、鮮明時代特征的音樂文化。民族音樂是我們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音樂教育體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民族音樂教育是國民音樂教育的核心內容,是全面素質教育得以實施的基礎內容之一,它對于培養學生的民族文化情感民族音樂文化審美觀念、民族意識和思想道德素質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國音樂教育受傳統教育的影響,一般過于重視音樂技能和理論忽視音樂實踐在民族音樂中的重要作用。綜合性全面的培養學生的思想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是現代素質教育的必然趨勢,也是當代教育與社會實踐、工作崗位實踐相結合的一個重要途徑。因此,建立相對獨立的、科學的、系統的實踐教學體系,是現階段培養我國學生較強的職業綜合能力、實踐反思能力的必然要求。

一、加強音樂實踐的必要性

音樂學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都很強的專業,需要來自多學科理論的支持,其專業特點決定了研究主體的多元化、實踐內容的多層面化。音樂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和表演性很強的藝術文化活動性課程,是我們弘揚民族音樂文化、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同時,民族音樂形象和意境產生的過程就是民族音樂實踐、音樂學習和音樂再創造的一個過程。可以這么說,沒有了對音樂藝術的實踐,就沒有了音樂意象的再現;沒有對民族音樂的實踐,學生對民族音樂美的感知和理解就會出現偏差。這一點尤其在基礎音樂教學中體現的最為突出,中小學生對民族音樂的理論和器樂通常了解的比較少,只有通過音樂實踐教學,讓他們參與到生動的、具體的音樂實踐活動中,讓學生親自參與、主動參與、積極參與具有直接的音樂經歷,在學生主動參與聽、唱、學、看的實踐活動中了解民族民間音樂,去發現、知音樂的內涵和意境中既欣賞了音樂,又學到中國音樂知識的愉快體驗,讓藝術的熏陶真正變成學生學習與生活的一部分,才能提高學生們對音樂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培養學生們對音樂的感受與鑒賞能力、表現能力及創造能力。

二、加強音樂實踐,提高學生對民族音樂的審美素質

篇(5)

二、民族音樂教學中人文精神培養的方法和對策

(一)凸顯情感的功能與作用

民族音樂本身就是一種觸及人類情感和心靈的藝術形式,試想若缺乏情感的投入,那么即便音樂的演奏技藝再高超,也只能讓聽眾索然無味。例如,在民族器樂教學時,教師要特別注重情感的投入和渲染,促使器樂的演奏以情打動人,創設民族音樂濃厚的文化情境。同時,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切不可一味地講述樂器演奏技巧,而是要千方百計保持學生學習的熱情和干勁。教師要將傳授與樂器密切關聯的基礎知識為首要環節,在學生掌握基本的器樂知識后,再培養學生在演奏樂器時的情感渲染和表達,這樣一來,學生們不但能提高器樂的演奏技巧,更能將自身的情感表達融入到音樂中,凸顯人文精神涵養。

(二)營造和諧融洽的教學氛圍,塑造人文思辨能力

民族音樂與民族文化息息相關,教師在教學中要準確抓住兩者的內在關聯,切不可將其人為割裂,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營造溫馨的教學氛圍。例如,學習《春江花月夜》時,教師要破除以往單方面向學生灌輸理論知識的教學方式,轉而以創設問題情境的形式幫助學生重新審視所學曲目,教師要提醒廣大學生將這首曲目放到民族文化的大背景中去欣賞,并向學生依次提出如下問題:該曲目創作背景如何?曲目與繪畫和文學的關系是什么?曲目的音樂風格是怎樣的?該曲目的演奏樂器都分別經歷了哪些變化?通過一系列關鍵性的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或分組展開探究協作式學習,不斷地拓寬學生的思維,使學生通過自我探究更好地把握和理解民族音樂的藝術魅力和博大精深,在自主學習和獨立探究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效率。

(三)學校要加大對教師人文精神的培養力度,提高教師的文化闡釋水平

長期以來,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一直是延續專業音樂學校的課堂教學體系,甚至會盲目照搬,教師在教學時對演奏技能的關注度明顯多于傳授教學技能,這種老套的模式直接致使教師人文素養普遍較低的局面。鑒于此,高等專科學校應有意識地對廣大民族音樂教師開展專門培訓,以新課標為指導思想,以塑造和培養廣大教師的人文精神為基本目標,依靠教師人文素養的不斷提高帶動全體學生人文精神的塑造。除此以外,課程設置方式要獲得改進,例如,在民族音樂教師中可適時地滲透若干人文課程,如哲學、文學、美學和音樂人類學等,不斷地豐富教師課堂傳授內容,推動人文精神的培養。

(四)牢固堅持技能培養和人文精神塑造并重的原則

針對以往民族音樂教學一味地注重技能訓練而忽略人文精神塑造的現象,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深入挖掘民族音樂的基本內涵,促進人文思辨能力的提升,使廣大學生深刻地洞悉民族音樂的本質和精髓,將音樂的表演放到具體的歷史、文化環境中,這樣一來,方能準確地剖析民族文化作品的音樂風格和藝術價值,加深學生對民族音樂的感知和印象,領略音樂的美妙與神韻,凸顯民族音樂課堂教學的人文價值。

篇(6)

0 前言

音樂教育與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關系密切,民族音樂文化傳承需要在音樂教育中逐步滲透。但是,在社會文化形式多元化的今天,民族音樂文化傳承受到嚴重的影響,音樂教育中民族音樂文化存在著嚴重的缺失,主要表現為:音樂教育重技輕論,流行音樂的發展對民族音樂文化帶來沖擊。那么,如何在音樂教育中促進民族音樂文化傳承,是音樂教育發展中的關鍵問題。

1 民族音樂與民族音樂文化概念界定

民族音樂與民族音樂文化二者之間存在著本質的差別,民族音樂通常是指在不同民族中產生的音樂類型,例如,民歌、說唱、器樂、戲曲等不同形式。而“文化”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體系,其中不僅包含了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等,還包含了人為力量與習慣。文化的基本要素就是傳統思想觀念以及特色價值觀,在文化中價值觀最為重要。同理,民族音樂文化就是一種具有特殊符號的思想價值觀,該種文化具有一定的規范體系,以及物質產品。對于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不能通過音樂教育,將其作為一種音樂技藝來學習,而是需要將其精神、內涵以及價值觀念傳承下來。[1]

2 音樂教育中民族音樂文化的缺失

2.1 重技輕論

音樂教育與民族音樂文化之間的關系密切,民族音樂文化需要在實際的教育中得以傳承。但是在高校的音樂教育中,大部分音樂教學環節中只是關注音樂技巧,而忽視對民族音樂文化的知識的教學。這種重技輕論的模式,對民族音樂文化傳承帶來嚴重阻礙。就陜北民族歌教學來說,經過練習學生能夠掌握好陜北民歌的演唱技法,但是卻對藝術作品中所展示的陜北地區豐富的異域風貌和人文特色了解甚少。

2.2 流行音樂的發展對民族音樂文化帶來沖擊

隨著社會生活逐步進入現代化,傳統民族文化中所映射的勞動形式、生活方式等都有了嶄新的變化,這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民族音樂文化原有的傳播形式。多元化的文藝形式,使得人民群眾對文化的審美也發生了變化。由于,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民族音樂取材是人民勞動、愛情和生老病死的生活元素,這些都滿足了農民的需求,人民對民族音樂文化比較熱衷,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改革,人民的生活方式發生改變,人民不能在民族音樂文化中找到生活的縮影,導致民族音樂在民間傳播受到阻礙。[2]

3 音樂教育中的民族音樂文化傳承

3.1 改革音樂教學體系

在學校的音樂教育中,存在著忽視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現象,以此為例將我國的音樂文化精髓流傳下去,從音樂教學方向入手,將改革音樂教學的體系。在傳統的音樂課程安排上,其專業課以及選修課程安排不合理。因此,需要將傳統音樂課程體系、中國音樂史、民間音樂以及中華傳統音樂論文精選作為音樂教學中的必修課。將教學的重點轉移,轉移到培養人的音樂思維方向上。學生的音樂思維得以培養,就會對民族音樂文化的價值觀有所理解,對于民族音樂文化傳承來說具有重要意義。[3]

而在民族音樂作曲專業中,需要設置作曲技法課程,作曲技法在民族音樂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民族音樂質量提升,以及創作都不能脫離作曲技術而實現。民族音樂中應用作曲技術的關鍵就是將和聲、復調、曲式以及配器四種作曲技術與民族元素之間相互結合。這四部分是音樂作曲的靈魂,因此將這些應用于民族音樂中,需要做到兩方面的內容:第一,民族音樂民族元素挖掘;第二,作曲技術與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不同民族之間的文化底蘊不同,在音樂藝術上的呈現形式也有所不同,尤其在民族音樂作曲上更是千差萬別。對不同民族進行民族元素挖掘,首先需要根據民族歷史,分析歷史對作曲的影響。[4]

3.2 民族音樂教材編制

為了促進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建立學校對音樂教學大綱進行修改。在《音樂課程標準》中,中國民族音樂所占比重比較少,由于學生在平時學習中接觸到民族音樂比較少,那么對民族音樂文化了解到的就更少了,為了將民族音樂文化滲透到學生學習的日常中,需要增加民族音樂在音樂教學大綱中的比重。目前,音樂教學內容一般都是以歌唱教學模式來讓學生了解相關知識,但是卻沒有通過音樂本身所蘊含的教育意義,來對學生進行教育。例如,音樂教材中的愛國歌曲比較多,教師引導學生在歌詞中,感受愛國情感。教材中的現代歌曲比例比較大,雖然很多作品很優秀,但是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比較大。這些現代歌曲中,模式創新,雖然創新精神對于學生很重要,但是在學生學習音樂的初級階段,還需要以民族音樂為主,民族音樂是一切創新的基礎。當沒有民族音樂這一扎實的基礎,再好的音樂創新,也是空中樓閣,根基不穩。因此,在音樂教育中,可以通過改變音樂教材編制的方式,提升學校以及學生對于民族音樂文化的重視。[5]

3.3 創新民族音樂文化,促進傳承

如何在開展音樂教育環節中,促進對音樂文化的傳承,是民族音樂文化發展中的關鍵問題。首先需要對民族音樂形式進行創新,獲取民族音樂中的精華。而創新與民族音樂文化傳承并不沖突。創新是創新其形式,為了更好地促進民族音樂文化傳承。但是民族音樂文化的精神以及價值觀依然還在。

以陜北文化的傳承為例,創新是一切藝術發展的保證,陳舊的文化傳播只能在現代化發展的浪潮中被淘汰。陜北民歌的創作中,動員專業作詞作曲人,改編陜北民歌。雖然陜北民歌庫非常的豐富,但是在民間廣為傳播的只有寥寥幾十首,在陜北民歌推廣時,新曲風的改編很重要。為了更好地對陜北民歌進行宣傳,藝術家應該對陜北的勞動號子、信天游、秧歌調等進行深入了解,在保持基本內容不變的情況下,對音樂基調進行合理整合改編,使得音樂聽起來朗朗上口,旋律吸引人。

4 結語

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需要通過音樂教育來實現,但是音樂教育中民族音樂文化存在著明顯的缺失。為了將民族音樂文化這一文化瑰寶良好傳承下去,需要將音樂教育中,民族音樂文化缺失的情況彌補。因此,在本文中,通過對民族音樂文化教學的現狀分析,提出以下對策來促進民族音樂文化傳承:首先對現有的音樂教學體系進行改革,其次,將民族音樂教材進行合理編制,并創新民族音樂文化,促進音樂文化傳承。

參考文獻:

[1] 張黎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小學民族音樂教學研究――問題與對策[D].東北師范大學,2012.

[2] 李松,樊祖蔭,張歡,蕭梅,謝嘉幸.對中國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反思――“第三屆全國高等音樂藝術院校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傳承與學術研討會”主題發言[J].中國音樂學,2013(01):12-23+1.

[3] 陳雅先.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在民族音樂文化傳承中的作用[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 (04):163-167.

篇(7)

地方民族音樂在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凸顯出它的優勢,尤其是我們內蒙古呼倫貝爾鄂溫克族自治旗,幅員廣大,地域遼闊,文化悠久,藝術氣息濃厚,是學生培養藝術修養的天然土壤。然而由于種種原因鄂溫克民族音樂在青少年中受到普遍的漠視,這是十分悲哀的,誠如魯迅先生所言:“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用鄂溫克民族特有的民族音樂感染、熏陶青少年,讓獨具特色的鄂溫克地方民族音樂進入中小學音樂課堂,是一項十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因此,課題研究的重點是把散落在生活中帶有鄉土氣息的地方鄂溫克民族音樂、器樂、舞蹈等整理并開發出來,整合到音樂教學的校本教材中,使學生在原有音樂教材學習的基礎上,學習、了解、領會地方鄂溫克民族音樂的特點、風格。同時培養學生熱愛家鄉和熱愛民族音樂的情感。

我校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挖掘整理校本教材:

(1)、傳統的鄂溫克民族民間音樂

1)歌曲――“扎恩達勒格”、“魯克該勒” 、鄂溫克民歌

2)器樂方面――鹿哨

3)舞蹈――篝火舞、阿很拜

(2)、現代創編的鄂溫克民族音樂

(3)、創作歌曲(原生態)

以哪種音樂形式作為音樂校本課程開發的切入點,讓學生最易接受呢?幾經思慮,我選擇了鄂溫克民歌――《鄂呼蘭德呼蘭》。這是一首鄂溫克族民間流傳的歌曲,2/4拍,歡快、活潑的,主要表現了鄂溫克人快樂的勞動,快樂的生活。也是作為鄂溫克本土流傳最為廣泛的一首音樂作品,我想也是最易引起學生共鳴的作品。

環節一:激發學習興趣,引入歌曲教

為了吸引學生眼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搜集了很多反映鄂溫克民族文化的資料,但是怎樣才能使學生了解的更全面呢,多媒體幫了我很大的忙,我用圖片的形式給學生出示了鄂溫克族的服飾、手工藝品等等,使學生通過多媒體的直觀形象、活潑生動的畫面了解鄂溫克民族的生活、風土人情及民族的服裝和舞蹈等等。在學生非常感興趣的時候我讓學生欣賞了本節課要學習的鄂溫克歌曲。本課中為了讓學生多熟悉《鄂呼蘭德呼蘭》其旋律,我為學生安排三次聆聽,每次聆聽都帶著問題聽,聽后按照旋律節奏讀歌詞,通過這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得到了更多的音樂體驗和感受,為后面歌曲的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

環節二:利用多種形式學習、表現歌曲

有了興趣,課堂中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就很高,同時通過多種形式的音樂活動,如演唱歌曲、欣賞富有鄂溫克民族文化底蘊的民間音樂和舞蹈,喚起了學生學習和表現的欲望。使學生能從中感受濃郁的鄂溫克民歌風格,盡管學生對鄂溫克族了解的比較少,但這并不影響他們學習音樂的興趣,一堂課自始至終都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和表現欲望。

環節三:特色創編,加深理解

通過創編歌詞的形式,讓學生用自己創編的歌詞來進行演唱,進一步加深對民族歌曲的興趣,使學生在音樂表現實踐中直接觸摸到歌曲的思想,感受到鄂溫克民族的熱情、好客。伴隨著思想情感的升華,學生對作品也有了一個更為深刻地理性認識。而且我們這兒的孩子雖然少數民族孩子居多,但是大多數孩子都不會說民族語言了,用鄂溫克語演唱對學生來說難度太大,所以就沒試著讓學生用鄂溫克語演唱歌曲。

【反思與感悟】

鄂溫克民歌《鄂呼蘭德呼蘭》的教學任務圓滿的落幕,然而對于鄂溫克民族音樂校本課程的開發來說,卻是翻開了新的篇章,從實踐――反思――成功的喜悅,這一系列心理變化伴隨著的是課堂在改進與修飾中的升華。而對于如何有效地進行鄂溫克民族音樂校本課程的開發,在這樣的升華中我又有了新的理解和感受。

一、選擇地方風格最為明顯的鄂溫克民族歌曲

民歌的特色在于它濃郁的風格性,當今中小學生接觸較多的是流行文化,只有讓他們感受到強烈的民族意味,才能夠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刺激他們學習的欲望。所以,我們選擇了能夠代表一個地區音樂風格,具有明顯音樂和民族特色的鄂溫克民歌作為補充教學。

我校選擇的鄂溫克民歌曲目

《喜鵲》、《歌唱海蘭察》、《阿拉日德給》、《鄂溫克祝酒歌》、《馴鹿》、《彩虹》、《勇敢堅強的鄂溫克》、《我們是山林里的人》、《獵鄉――敖魯古雅》、《鄂呼蘭德呼蘭》、《毛敖吉坎》、《大雁湖》、《太陽姑娘》、《鄂溫克牧民的家鄉》、《家鄉美》、《鄂溫克人》等。

二、明確教學目的

民歌教學是為了擴大學生音樂視野,引導他們關注民族文化、了解民族文化,培養他們對民族文化的熱愛和學習之情。所以,在進行民歌教學時,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熟悉部分地區的民歌特點,并盡可能有“味道”地演唱歌曲。教學目的不是要求學生把歌曲演唱得完美,只要能夠演唱出民歌的風味就可以了。

三、重視民族、民俗文化的傳授

民歌教學承載更多的是有關民族歷史、民族文化、民風民俗等多方面知識的教學。通過民歌這一載體,讓學生建立民族意識。因此,在民歌教學中,我們大力利用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與當今科技手段相結合。運用現代與傳統的融合,引導學生深刻地認識民歌。例如:制作FLASH民歌動畫、剪裁電影情節和場景做民歌配樂等等,最終達到傳授民族、民俗文化,并讓學生把音樂形象化、具體化的目的。

四、課題研究的主要成果

在教研室老師的指導幫助下,經過我們學校課題組深入扎實的研究,取得了較為突出的課題研究成果。

1、教學上的收獲

(1)通過教學學生感受和了解了呼倫貝爾鄂溫克地區、鄂溫克民族的音樂特色,拓展了學生的音樂文化視野,提高了學生的演唱、欣賞水平;每位學生每學期都學唱2首鄂溫克歌曲,通過制作手抄報、民歌比賽等形式激發學生學習鄂溫克民族音樂的興趣。培養和樹立了民族音樂的審美觀和價值觀,豐富了教學內容、提升了校園文化,潛移默化的培養了學生熱愛家鄉,了解家鄉的思想感情。

(2)課堂教學是實施藝術教育的主渠道,而教師則是藝術課堂教學的主導力量。因此,要提高音樂課堂教學水平,首先必須音樂教師的自身素質。我們在實驗研究中,重視校本研修工作,開展了集體備課活動。每學期進行一次鄂溫克民族歌曲教學公開展示課活動。

同時,每位音樂教師平時自己抽時間進行業務學習,提倡學習并記錄。并要求每位老師學唱鄂溫克民族歌曲、學習鄂溫克民族舞蹈。建立一種學習型文化,提高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把學習內化為一種日常生活方式,營造一種濃厚的研修氛圍。為了大力推進鄂溫克歌曲在校內傳唱,在2009年10月開展了師生的三少民族歌曲比賽,評出一、二、三等來鼓勵學生。并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作用,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組織教師學習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樹立用現代技術提高教育效率的觀念。

2、師資建設上的收獲。

促進了教師專業發展和自身成長,提高了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和創造力,使“教書匠”逐漸轉變為“學者型”、“反思型”的教師。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績:2009年5月我校的課題實驗教師單穎老師執教的校本課程《五樣熱情的歌》一課,在全國首屆新課程創新課例中榮獲一等獎;2010年12月我校課題實驗教師涂秀梅老師撰寫的論文《鄂溫克音樂走進課堂》獲呼倫貝爾市教育學會一等獎、教育學會二等獎;2010年11月我校課題實驗教師蘇亞暉老師執教的校本課程《獵鄉――敖魯古雅》一課,在呼倫貝爾市音樂創新課堂教學比賽中榮獲一等獎。

3、通過開發校本教材,豐富音樂課堂教學。

改變教學與生活化分離的狀況,使教學、科研、生活融為一體。每位教師利用休息時間搜集整理鄂溫克民族典型的歌曲, 通過整理、改編成為我校的音樂校本教材,應用于音樂課堂教學中,更加豐富了我校的音樂課堂教學。實驗教師能創造性地使用校本教材,根據教材設計、編寫教案。總之,通過讓學生在真實與感性的體驗中,去主動的尋找鄂溫克民族音樂所蘊含的濃濃的鄉情。

通過三年的課題實驗,使鄂溫克音樂走進音樂課堂的嘗試取得了一些成績。通過鄂溫克民族歌曲校本教材的開發,使學生對鄂溫克民族音樂、民族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怎樣讓學生學好鄂溫克民族歌曲,使鄂溫克民族音樂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里,將是我們課題實驗教師們要繼續研究的課題。

篇(8)

無論是在欣賞或是歌唱曲目中,民族音樂都占有一定的比例。然而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一旦出現民族器樂曲的欣賞或是民歌學唱時,學生普遍表現出不感興趣。為此,我在所教的五年級兩個班級對學生進行了一份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學生對民族音樂的概念模糊;有一半的學生明確表示不喜歡民族音樂,理由是不好聽;其中有一個班學過民族樂器的學生只有一個而另一個班沒有一個學過民族樂器。此外,學生對流行音樂的熱衷,以及對于民族音樂的知之甚少,形成了強烈反差,透過學生盲目癡迷于通俗音樂的現象發現:學生對中國民族音樂興趣不高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他們對民族音樂缺乏基本的、系統的了解。這種現狀不得不讓人在擔憂之余,也對我們如何在音樂教學中弘揚民族音樂做出了深刻的反思。

二、小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認識與感受能力普遍較低

科學研究表明:在兒童音樂能力發展上,小學階段是兒童音樂感知能力的最佳時期。然而,我們在傳統的民族音樂欣賞教學模式中存在著許多弊端,我們往往只注重單純的欣賞或教唱幾首民歌而忽略了學生對音樂的感受與體驗。另外,由于個別音樂教師對中國傳統的民族音樂知識相對陌生,因此在備課時往往出現忽略、避開或輕描淡寫地解決教材中的民族音樂的相關教學內容,學習任務不明確,教學目標不清晰,從而使學生對民族音樂的感受能力相對受到制約。還有就是社會環境與客觀現實的影響,社會上形形的音樂培訓班為學生發展課外音樂學習興趣提供了有效途徑,但由于一些家長對民族音樂的認識存在偏差,導致學習民族樂器的學生比例遠不及學習鋼琴等其他西洋樂器的學生,這就難免制約了學生感受民族音樂的能力的培養。

三、培養小學生民族音樂感受能力的策略

1、重組教材

新教材的閃亮登場,無論在教學內容的編排或是教學活動的設計中都強調學生對民族音樂感受能力的培養。廣大音樂教師要具有合理重組教學內容的能力,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教學內容。例如三年級聆聽曲目,二胡曲《空山鳥語》原本屬于高中階段的欣賞內容,新教材卻將其納入小學課本,那么,如何準確地把握教學目標是本課教學的關鍵。于是,我對教學內容進行了修改。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認識二胡的外型,了解其演奏技法,能辨別二胡的音色;聆聽樂曲《空山鳥語》,感受并聽辨空山和鳥語兩個主題音樂,使其更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與認知水平。為了增加課堂的音樂信息量,我還選取了由其他樂器表現鳥兒鳴叫的樂曲片段作為課外拓展知識,讓學生在感受的同時,能將其與二胡的音色進行辨別。這樣,既降低了學生感受民族音樂的難度,同時還增加了課堂的音樂信息量。

2、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加強書本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現代信息技術為音樂課堂注入了活力,在培養學生對民族音樂的感受能力上,我認為可以充分利用音像制品和現代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讓音樂課本教材和課外民族音樂知識有機結合,相得益彰。同時,教師要打破以往傳統教學中單純地聽與枯燥地講的單一模式,要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利用學生資源讓學生自主地搜集信息,整理信息。

3、挖掘傳統民族音樂中的時尚元素

篇(9)

隨著中央電視臺舉辦的青年歌手大獎賽以及京劇戲曲票友大賽等形式比賽,其中多聲部的原生態唱法逐漸被人們欣賞和喜愛,它不斷的帶給人們精神上和心靈上的美感享受。這一方面說明越來越多的民族音樂形式得到重視和發展,使得人們的審美觀和社會需求發生著變化。另一方面說明我國的民族音樂具有著強大的凝聚力和感染力,能夠引起人們的共鳴。因此,作為培養和發展學生音樂多聲思維能力和鑒賞能力的視唱練耳教學,更應當從文化和社會的角度合理的組織和選擇民族音樂多聲思維知識內容,促進學生對民族音樂知識的學習興趣和自我效能感的提高,促進教師民族音樂知識結構和能力狀況的提高。只有將教育社會學價值目標融入音樂基礎教育教學的理論和實踐,才能使我們的民族音樂文化知識得到更好的傳承。

一、 現今視唱練耳教學現狀分析

在我國,對于西方大小調體系下的視唱練耳教學研究已經歷了相當長的時期,形成了固定的教學方式,并且獲得了十分顯著的成果。然而,在視唱練耳教學中,不論從教材的組織與選擇還是從內容的編排上,對于長期處于西方大小調體系“統治”下的“民族音樂多聲思維”教學來講仍然處于初步的探索階段。民族音樂的和聲、作曲技法在思維形式上與傳統調性音樂在聽覺思維和聽覺心理上雖然存在著一定的聯系,但是采用西方傳統調性音樂的聽覺方式來聆聽本民族音樂,我們很難全面、深刻的理解作品。因此,應該盡早的、全方位的進行民族音樂多聲音感訓練,通過對音準、節奏、和聲、音色、調性感等民族多聲音樂要素的訓練,使學生真正建立起具有屬于本民族音樂多聲音感的“耳朵”。學生對視唱練耳課“民族音樂多聲思維"學習內容興趣程度和自我效能感偏低,影響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自身民族音樂知識結構和能力偏低,教學內容的組織與教學方式方法的選擇不利于學生系統地掌握民族音樂知識和技能。除此之外,視唱練耳“民族音樂多聲思維"教學還受到教材以及社會因素等外部因素的影響。從“民族音樂多聲思維"教材內容組織和選擇上看,部分高校所選視唱練耳教材明顯存在帶伴奏的民族音樂多聲思維視唱曲少,視唱及聽音訓練方面有價值的文字說明和教法建議少;并且缺少從實際的音樂作品出發培養學生多聲思維音樂能力的練習,忽視了視唱練耳相關學科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滲透。

二、如何提高視唱練耳教學中的民族性思維

要提高視唱練耳教學中的民族性多聲部思維要走“多元化”的道路;以期建立新型的“民族音樂多聲思維"教學關系;并且提出了在繼承中華民族優秀音樂文化和傳統的教學模式基礎上,

吸收和借鑒外來優秀音樂文化和教學思路的有益成果,為視唱練耳“民族音樂多聲思維"教學提供豐富的理論和方法上的支持。

1、民族性思維的含義

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本質屬性或規律的一種間接、概括的反映.感知反映事物的個別屬性和整體以及事物之間的外部聯系.而對事物的本質屬性和事物間內在的、必然聯系的認識則是通過思維來完成的.大腦通過對知識進行分析綜合、比較分類等形式,對“多聲部’’音樂知識進行認知和加工,達到對各音樂要素的理解與記憶。多聲思維主要體現于各聲部相互結合的結構形態(即多聲織體)與由不同高度的音同時相結合及其運動所產生的和聲關系(即和聲)兩個方面。“多聲思維"是人類在多聲部音樂的產生和發展過程中,隨著多聲感覺、聽覺及多聲欣賞習慣與能力的發展,逐漸形成起來的一種立體狀的音樂思維方式。它從不自覺走向自覺,并逐步向更高級的階段發展。多聲思維又是一種多層次的音樂藝術表現形式,它縱橫交錯的多旋律線條涵蓋了音樂各要素,從音高、音程、音區、音色、節拍、節奏、旋律、和弦到調式、轉調、離調、樂句、樂段、和聲織體、曲式、體裁等無所不有,它有別于單純的多聲部訓練,是通過對音樂各要素的認知和把握,更好的去理解、分析多聲部音樂結構和縱橫旋律發展的手法。為培養學生橫向縱向、立體交錯的音樂分析能力,增強他們對音樂的感受、理解和表達能力起著重要作用。

“民族音樂多聲思維"就是指研究民族音樂縱橫織體形態、和音結合及調性發展等方面。因為,我國的傳統音樂,一向重視橫向的線條進行,其旋律形態之發達、豐富,為世界各國所公認。但是,我國各民族的音樂也不都是單聲部的,在實際的民間音樂活動中,無論是民歌、戲曲、曲藝音樂,還是器樂、歌舞音樂,都廣泛地存在著多聲部音樂形式,只不過這些多聲部音樂與單一聲部的旋律相仿。在多種形式下,各民族音樂多聲思維體現出的音樂要素之間的規律是不平衡

的,本研究所討論的,當指從總體出發的一般原則與一般規律而言。

2、教師的綜合素養與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

篇(10)

可以說,從學堂樂歌開始,我國才有了正式出版的學校音樂課教材。學堂樂歌的創作方式主要是選曲填詞,其中既有西化的日本歌曲,也有日本學校唱歌中引入的歐美歌曲的曲調,中國人自己創作的學堂樂歌曲調的數量很少,用中國傳統曲調或民歌曲調來填詞的也不多。這就使我國的音樂教材建設在初期萌發了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即“歐洲中心論”這一思想觀念在音樂教育領域的生根,這一思想觀念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其一,從音樂的傳承方式來看,伴隨著樂歌教材在此期的使用,五線譜、簡譜以及西方音樂的教學方法也被引入了我國的國民音樂教育。五線譜和與其相應的“識譜教學”對音樂走進課堂以及新音樂的傳播和發展來說,是功不可沒的。但也使我們的國民音樂教育理論產生了這樣一種錯誤的看法,即五線譜高于“工尺譜”,“識譜教學”高于“口傳心授”。問題在于五線譜及“識譜教學”更適合的是西方音樂的傳承,而不是中國傳統音樂。我們的傳統音樂如果失去了“口傳心授”這種與之相適應的傳承方式,也就失去了其音樂文化的精髓。

其二,從音樂技術理論的層面來看,無論是樂歌教材中洋味十足的音樂,還是其樂譜,都促成了歐洲音樂理論的傳入。以這種理論體系教育出來的學生,往往誤認為歐洲音樂理論為普遍真理,歐洲音樂是至高無上的音樂。用這種理論代替中國傳統音樂理論,甚至世界所有民族音樂理論的做法,導致了日后的民族音樂教學喪失了自身的理論根基,這也是我們年輕一代對民族音樂感受力、理解力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三,從價值取向來看,世紀初的樂歌教材在引進西方音樂的同時,最具危害性的是產生了一種重“西”輕“中”、以“西”否“中”的價值觀念。時至今日,雖然民族音樂已有了極大的發展,但中國音樂界的一部分人仍然未能擺脫這種價值觀念的枷鎖。

總之,此期的音樂教材建設是以“歐洲中心論”為指導思想;以引進、填詞洋味十足的歌曲為教材的主要內容;以西洋音樂理論為基礎。相反,對中國的民族傳統音樂則采取輕視的態度,使學生對其知之不多,缺少熱愛之情。這種以“歐洲中心論”為主導的一元論格局對以后音樂教材建設的影響至深至遠。

二、重“創作”輕“原生”的階段(建國初至80年代中期)

創作歌曲占主導地位成為這一時期的重要特征。應該肯定的是,此期創作音樂占較大比重的音樂課本與多為“泊來之物”的學堂樂歌相比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同時由于中小學音樂教材中大量創作音樂的使用,也為我國新音樂的創作和發展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但這種以“新”否“舊”的單線進化論的觀點是值得我們深刻反思的。當然有學者認為,新音樂也屬于傳統音樂,是“新”的傳統,但這只有100年的“新傳統”與足以與西方音樂相互抗衡的幾千年的舊傳統相比要顯得薄弱得多。也有人認為,中小學音樂教材所收錄的音樂,雖然吸收了西方音樂的新質成分,但新的發展不失其源,仍然可以繼續傳承我們的傳統文化。因此面對這種“新”的傳統我們也要正確的認識。從傳承關系來看,它大致可以分成三種類型:一種是西方音樂為傳承的純粹的西化之作;二是以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為傳承的新音樂;三是介于兩者之間的傳承界限模糊的新音樂。從這一時期音樂教材中所收錄的創作音樂來看,前兩者所占的比重較小,第三種占的分量較重。但如果想深入的對這種中西交融的新音樂進行傳承關系傾向性的判斷,給出一個合適的臨界點,恐怕還是比較困難的。綜合音樂型態、技術理論、音樂觀念、教學方法等多個層面考慮,傾向于傳承西方音樂文化的新音樂還是占有絕對優勢的。也就是說,這些音樂不能起到傳承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作用,唱著這些歌曲長大的孩子更能接受的是西方音樂,而不是中國傳統音樂。因此,我們也可以將此期音樂教材中這種重“創作”輕“原生”的思想觀念理解成為“歐洲中心論”的進一步延伸,此期的中小學音樂教材仍未突破一元論的格局。

三、民族音樂教學的初步覺醒(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

值得我們欣慰的是,如果說在我們以前的教材中民族音樂只是偶做點綴的話,此期中小學音樂教材建設中的民族意識已經開始初步覺醒。

其一,1988年的音樂教學大綱為了體現民族性,規定了學習民族音樂作品的要求和時數比例,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熟悉民族音樂語言,熱愛民族音樂藝術。并且,還在技能訓練部分增添了民歌和戲曲的曲詞。這就使民族音樂教學更加具體化,也使其落到了實處。

其二,1992年頒發的中小學音樂教學大綱中有關鄉土音樂教材比例可占教學內容總量2O%的規定也是中小學教材建設中民族意識覺醒的重要表現,使傳統音樂在學校中開始得以實現自己的文化傳承。在一些鄉土教材中注意增添了當地的少數民族音樂,使民族音樂的教學內容不僅局限于漢族音樂,而是向多元化的方向發展,為我們的民族音樂教學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天地。

其三,1995年的第三屆國民音樂教育研討會上提出了“以中華文化為‘母語’的音樂教育”這一會議主題。這使更多的人認識到我們的民族音樂教學,不僅僅是教材曲目中民族音樂曲目數量的問題,其根本之所在是音樂理論體系和音樂教育體系的問題。總的來說,就是在建立包括中國音樂的哲學基礎、思維方式、美學、形態學(樂律學、樂器學、語言音樂學、曲式學等)、價值觀念的中國音樂理論體系的基礎上,進行音樂教育改革,建立中國音樂教育體系。音樂教材作為音樂教育體系的一部分,也必須與之相適應。

然而,這是一個長期的艱巨的工程,此期的教材中并沒有關于“母語”教學的體現。但這一理論命題的提出對我們中小學教材建設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是對我們舊的教學觀念的有力沖擊,使“歐洲中心論”一統天下的格局出現了裂縫。

以下通過統計數據來說明這種變化:

總之,盡管90年代以來,情況有了這些可喜的變化,但這種改變尚不是本質性的、體系性的。從音樂教材的總體來看,民族音樂的教育至今還處于從屬的地位。因此,我們也只能將此期的音樂教材建設理解為民族音樂教學的初步覺醒,因為很多問題還處于嘗試和探索的階段。

四、走向多元化的新世紀(21世紀以來)

本世紀的國民音樂教育以民族音樂為根基,并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為特點。表現如下:

其一,突出了音樂課程的文化價值。首先,2000年的中小學音樂大綱淡化了音樂教學的技能目標,不再把“使學生具有認識和獨立的視唱簡單樂譜的能力”作為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目的,體現了素質教育的要求。其次,2001年的“課程標準”充分肯定了音樂教育的文化傳承價值。在課程標準的“課程性質與價值”一項中提到“音樂是人類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是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和智慧結晶,學生通過學習中國民族音樂,將會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學生們通過學習世界其他國家和民族的音樂文化,將會拓寬他們的審美視野……。”最后,從新教材的結構安排來看,兩套新教材都呈現出新的構筑。課本均以單元的人文主題來結構,體現了音樂課程的文化傳承價值。

上一篇: 心血管病的防治 下一篇: 金融資產定價方法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竹菊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 | 综合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尤物在线观看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二区 | 亚洲视频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