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學管理培訓匯總十篇

時間:2023-06-25 16:21:3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高校教學管理培訓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高校教學管理培訓

篇(1)

一、教師要不斷進行知識更新

這次培訓中專家們的講座,我明白了閱讀的真正好處,從大處說是為了國家的發展,而從小處說則是為了每一個學生、每一位教師的成長和生活。所以,閱讀不應是一句虛無縹緲的口號,而更就應具體地體此刻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們常說:要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就應有一桶水。那么這桶水從哪里來,從書中來,歷史、哲學的、自然的、科學的……我們都應有所涉獵。這樣我們的知識才能時時處于更新的狀態,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學生,去引導學生,并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閱讀的快樂,而不是為應付讀書而讀書。

二、教材培訓建立了一個平臺,同行與同行交流的平臺,群策群力,把以前的“單打獨斗”變成了齊心協力,把自己的閉門造車變成了資源共享,使教育資源得到優化,對新教師是一個學習的機會,對老教師是一個新的教學理念的學習與舊的教學理念碰撞與融合的機會。作為一名中年教師,我將努力向新教師學習,改變教學理念,完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三、講授新教材時應從整體上把握教材,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材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系,弄清教材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著力點,比較新教材與舊教材的區別和聯系,有哪些改進,教法上有那些變化,有那些獨到的進步和收獲,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定教學的重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

篇(2)

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在促進傳統教育向現代教育轉變中,在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和實施素質教育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F代教育技術的運用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發展現代教育技術,必須首先重視教師的培訓,把建設一支具有強烈的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意識、先進的教育理論和熟練的操作技能的教師隊伍作為首要任務。在高校教師信息技術培訓中,如何科學地選擇教學內容、采用最優化的教學模式及進行科學的考核與評價,是提高培訓實效的關鍵。近幾年年來我院成人教育部系主辦了多期教師現代信息技術培訓班,結合培訓工作,依據現代教育理論,對此進行了有效的探索與思考。

一、高校教師培訓特點與建構主義理論

1.高校教師特點

1.1從實際調查中發現由于各地經濟和教育發展不平衡,信息技術硬件和軟件配備及教師水平等條件差別較大,高校教師在信息技術的掌握和應用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性。師范性院?;蚶砉た茖I畢業的教師,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較好;非師范院校教師或文科專業畢業的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較差,甚至很少使用計算機。

1.2基本的課程安排較滿,工作負擔重,壓力大,難以花大量時間集中培訓。在培訓中要特別重視教師的工學矛盾,不能影響教師的正常教學和管理。另外,每期培訓的時間宜短不宜長,這樣既便于教師安排,又可以保證較高的學習效率。

2.傳統的培訓模式

我國傳統的教師培訓形式一般是以集中授課為主?!耙蝗酥v、眾人聽”的純集中講座模式為專題講座,由專家做一些理論上的介紹,然后再觀摩幾堂公開課,以此來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教師也只是被動的接受者,作為“局外人”成為被灌輸的對象。這種“專家講,教師聽”的培訓方式多流于形式,往往難以調動教師的學習熱情,教師可能已經了解到新的信息,但是這些新的理念很難滲透到教師的內心,更談不上化為教師的教學行為,因此,教師回到自己的學校和課堂依舊難以使之付諸實踐。經過培訓的教師的知識技能雖然得到了某種程度的更新,但這些教師在回到學校后的教學行為卻往往并沒有持久的、明顯的改進。

3.現代教育理論——建構主義教學模式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提倡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方法。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只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的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建構主義教學的核心是任務驅動,任務驅動培訓模式的設定之主要目的不是單向地向教師講述現代教育技術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念,而是為了幫助教師掌握現代信息技術的專業技能,讓教師通過培訓掌握教育技術理論和教學軟件開發的技能,提高多媒體網絡教學設計和教學研究的能力,廣泛開展教育技術的理論研究和實踐,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學習過程,開發和利用學習資源,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逐步實現教育現代化。

二、培訓內容的優化選擇

1.科學地選擇教學內容

信息技術的發展速度是當今任何一門學科都未曾有過的。信息技術硬件的高速發展帶來的是軟件的不斷更新換代。這樣使得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學內容將在一個很長的時間里處于高速度、高淘汰并存的發展狀態之中。知識會陳舊,會被更新,但能力一旦形成,將時時處處有用。授人以魚,僅供一時之需,授人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在培訓中,我們可以將信息技術中的許多內容看作是“教學模型”,模型本身可以不實用,也無須死記硬背其中的細枝末節,重要的是通過學習“模型”發展培訓者的智力和培養能力,從而提高其信息素質。據此,可將一些過時的、淘汰的或將要淘汰的知識及時舍棄,適當增加實用的知識、實用軟件、實用工具等知識比重,以形成嶄新的知識體系,才能跟上信息技術發展的步伐。如視窗操作系統、Office辦公系統、Access數據庫、多媒體CAI課件設計與制作及教學應用、Internet的基本原理與教學應用、智能拼音輸入法及常用殺毒軟件等。

2.合理安排教學順序

現代信息技術是-17應用性學科,教師的信息技術培訓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礎理論和一定的操作技能。但如果按常規培訓教材的結構體系,一開始就學理論,對于剛入門的初學學員,會產生一種畏懼心理,影響教學效果。據我們的多期培訓經驗,若堅持從具體到一般的原則,先學習一些具體的操作,使學員建立一些感性認識的后,再上升到學習理論,效果就要好得多。因此,我們近期的培訓,無論是整個知識結構體系的安排,還是各個知識點的教學安排都是由具體到抽象,即操作技能在前,理論在后,少數內容也是理論與操作技能同步,也就說先讓學員接觸具體的信息技術應用內容,有了直觀的操作技能,然后再讓他們自覺和不自覺地歸納總結出基礎理論,這樣可降低學習難度,有利于幫助學員消除對信息技術的神秘感,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習興趣。這種由具體到抽象、由易到難的教學進程,不僅深受廣大培訓學員的歡迎,也能使培訓成效事半功倍。

三、教學模式的優化設計

在教師信息技術培訓中,授課模式是由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組成的一個動態系統。在實際培訓授課中,選擇不同的基本方法和手段相結合即多模式教學,并使其在培訓過程的各個階段動態地發揮作用,是提高培訓效果的關鍵環節。經過多期培訓實踐探索,我們總結歸納采用了如下四種結構穩定、操作程序清晰的授課模式,頗具實效。

1.以理論為主的講授模式

這種模式是以教師口頭講授為主,輔之以演示、問答等方法,可以用于傳授新知識,也可以用于鞏同舊知識,比如信息技術系統的基本組成、產生、發展、我國信息技術教育的歷程、網絡技術的基礎知識等理論內容,通過這種模式邊講邊借助直觀教具(我們通常是采用視頻展示臺)或實物演示就事半功倍。 2.以CA[為主的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模式

這種模式是采用信息技術內容的CA[課件,通過多媒體計算機將培訓內容以圖、文、聲、像、動畫等表現形式有機結合起來,創設出生動、形象、逼真的教學情景。其培訓的顯著教學優勢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多種感官優化組合能提高培訓效率;二是優化教學策略實施自主、創造和多層次的學習目標采用該授課模式關鍵要有優良的信息技術內容的CA[課件,我們的具體做法有三:一是合理地選用或剪輯現成的信息技術內容的多媒體軟件,比如三晨影庫、翰林匯、科利華及眾多的計算機教育軟件開發公司,均有許多相關的信息技術內容的CA[課件;二是從教育網上下載,比如K12、中國教育科研網及各大學的網站,也有很多非常實用的信息技術CA[課件;三是自己動手設計與制作多媒體CA[課件。

3.以操作為主的機訓模式

信息技術是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它的創立和發展都離不開實際上機的操作,不上機操作學不會,不實踐操作學了也沒有用。同時,在培訓中,上機操作也是檢驗學員信息技術基礎理論和操作技能,以及教學效果的具體手段,是培訓的最終目標。

為更好地鞏固教學效果,采用這種模式應注意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培訓教學應該“面向應用”,以實踐為主,精講多練。“精講”是指教師要講出內容的基本知識點和精華;“多練”是指讓學員有足夠的上機時間,進行有目標、有實際效果的操作,并培養學員的信息技術操作意識和應用意識,不能搞“紙上談兵”和“無機教學”。二是做好上機課前預習,提出上機的基本要求,明確上機目的和操作規程,給出上機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并對上機操作過程中所產生的英文提示、執行過程及出現異常結果的常用處理方法給出提示,這樣才能保證上機教學程序的順利進行。

4.以發展能力為主的任務驅動模式

的能力。具體施教過程是:在培訓告一段落時,聯系學員從事的教學或管理工作給其布置有一定難度的“工作任務”,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內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工具(比如計算機、Internet網絡或多媒體設備等)完成,然后組織交流、討論,讓學員在“游泳中學會游泳”,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掌握現代信息技術知識與技能。比如讓學員帶著“教學論文的撰寫與編輯”或“教案修改”等任務去學Word或WPS;帶著“專題報告演示”或“教學幻燈片制作”等任務去學PowerPoint;帶著“多媒體CAI課件制作”任務去學幾何畫板、方正奧思或JBMT等課件工具、軟件及掃描儀、數碼相機、配套光盤等設備的使用;帶著“教學動畫設計”任務去學Flash、Photoshop或3DMAX等動畫軟件;帶著“學校的主頁設計任務”去學Dreamweaver或FrontPage等網頁制作軟件;帶著“搜集最新最前沿的教學科研信息”去學Internet的使用;帶著“電子郵件”去學E—1Ilail的發送與接收;帶著“故障計算機”去學計算機的維護與檢修等硬件知識與技能。培訓實踐證明,這種任務驅動培訓模式不僅發揮了學員的主觀能動性,而且符合在職教師的認知規律,是現代信息技術培訓中最為有效的教學模式。

四、考核與評價方法的優化組合

考核評價是保證培訓效果的激勵機制。參加培訓的學員對學現代信息技術知識技能有一定的自覺性,但還是要有一定的壓力,要通過規范的考核來進一步促進學員的主動積極性為了使考核評價規范化,我們根據不同層次教師信息技術教育的培訓目標和設置的課程內容,對學員進行以下三種方式的考核評價。

1.過程性考核

過程性評價的內容包括學員參加培訓的態度、集中培訓的到課率、完成規定的理論、參加各種信息技術專題培訓時的發言情況等項目進行逐項考核評價。

2.切實保證作業設計的質量

每個學員的“作業設計”要在任課教師的指導下,必須獨立完成;“作業設計”要充分體現個性特點。作業不及格的不能參加最后的考試。

篇(3)

[中圖分類號]G648.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3)04-0232-02

自2000年左右,我國高等教育快速發展以來,越來越多的民辦高校開始涌現。湖南省近十年新申辦和升格的民辦高校數量不斷增多,已成為民辦高校大省。在這眾多的民辦高校中,長沙醫學院和湖南涉外經濟學院是兩所本科學校,由于他們辦學特色明顯,教學質量較好,其在省內乃至全國都有較高聲譽,已成為了湖南省標志性民辦院校。但是,湖南省還有更多的民辦院校因為辦學特色不鮮明,管理不規范,盲目追求規模忽視教學質量等原因,使他們目前處于高速發展之后的一個瓶頸時期,再加上生源數量的下降,就業前景不明朗,其辦學難度越來越大。如何樹立特色,打造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使其能在生存的基礎上發展下去,已成為省內民辦高校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一、湖南省民辦高校發展困境

(一)省內部分民辦高校生源不足

目前,民辦高校生源不足的問題已經越來越凸顯,很多省內民辦院校甚至出現了生存危機。很多民辦高校每年計劃招收多是兩千人以上,而最后報到的卻只有一千多人甚至是幾百人。這樣的生源數量很顯然是無法保證民辦高校的正常運行的,還會帶來一些諸如裁減教師、謀求轉讓等一系列問題,給學校的穩定帶來很大隱患。雖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民辦院校倒閉的現象,但如果這種現狀不改觀的話,這種危機遲早會來的。

(二)民辦普通高校畢業生遭遇就業不公平待遇

由于歷史原因,大多數用人單位對民辦高校認識還不夠,總認為民辦高校就是不正規的學校。在民辦高校的學生畢業找工作之際,他們都會或多或少遇到就業歧視。比如很多企業標明民辦院校和獨立學院的學生不能應聘,或這些學生工資待遇比公辦高校畢業生低,或所給的崗位不盡如人意,等等。目前,民辦院校處于一個很尷尬的位置,一邊是國家明確規定民辦高校和公辦高校享有同等待遇,一邊卻是社會和用人單位的歧視。這種現象的出現,對我省民辦院校的發展來說是一個很大的絆腳石。

(三)部分民辦高校教學管理不規范

民辦高校出現的危機,除了目前所面臨的大環境以外,其本身存在的教學管理不規范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很多民辦高校都是從培訓或自學考試學歷教育起步的,由于其起點低,教學和管理人才相對缺乏,加上近十年的非常規發展,必然會出現教學管理不規范的現象。比如幾年前部分高校規模較大,任課教師和管理人員少,很多教師所承擔的教學任務繁重,還有很多都是教學與管理雙肩挑,這些都會造成教學管理上出現漏洞,給學校管理帶來較大的難度。

(四)省內民辦普通高校教師隊伍不穩定

湖南省民辦普通高校雖然這些年發展迅速,但由于大部分都與省內公辦院校存在著差距,缺少較好的工資和福利待遇以及對教師的激勵措施,造成民辦高校的優秀教師留不住,教師流動率較公辦院校偏高,而這些優秀人才大多數又都流向了公辦高校。很多青年骨干教師在民辦院校工作幾年,有了教學經驗或是提高了職稱,都會想著去公辦院校工作,一所民辦高校一年有數十人離職都不算稀奇。教師隊伍的不穩定給民辦院校的長遠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也是很多民辦院校舉辦者很頭疼的問題。

二、解決湖南省民辦高校發展困境的對策

(一)加大宣傳力度,規范招生行為

民辦高校作為特殊的教育實體,它除了具有和公辦院校同樣的教育功能外,獲得適當的經濟效益是民辦高校生存與發展的根本。目前省內很多民辦高校生源數量減少,與他們宣傳力度不夠或不規范招生造成的。因為辦學成本的原因,部分民辦高校在宣傳上沒有適當投入,學校品牌沒有打出去,當然很難和公辦院校競爭生源。也有民辦高校過度宣傳,甚至是夸大和不實宣傳,當學生報到后,又申請退學,給學校的聲譽造成很不好的影響。

民辦高校應該清醒的認識到,適當和如實宣傳是非常必要的。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杜絕一些招生人員夸大學校實力,給生源學?;虬嘀魅位乜鄣默F象,不要為了招到學生而不顧考生的切身利益。讓考生在心甘情愿的前提下報讀,可以避免一些因不規范招生而帶來的不良影響,對于維護學校的聲譽大有好處。這就要求民辦學校能夠有很高的自律能力,按照省市招辦的要求,進行規范招生的宣傳與管理工作。

(二)提升民辦高校內涵建設,加大與企業合作辦學力度

民辦高校一定要向公辦高校學習,向同類優秀院校學習,學習教學,學習管理。在這一方面,湖南涉外經濟學院、長沙醫學院和湖南信息科學職業學院等高校做得很好。他們經常組織教學與管理人員到公辦高校和同類院校中學習交流,從中找出差距,發揚自身優勢,樹立學院特色。當學院有了自身特色,內涵建設自然會得到提升,生源也就不成問題。

另外,民辦高校一定要走到社會中去,加大與企業合作辦學的力度。目前,有部分高校在與企業合作培養人才方面已經走到了前頭,很多專業,學生入學就等于實現就業。比如三一工業職業學院依托母體企業三一集團,長沙南方職業學院依托海航集團,這讓民辦院校有了強大的產業背景,走出了一條特色辦學的道路,學生就業形勢變得越來越好。省內其他院校也應向他們學習,找到適合自身與企業合作辦學的道路,為學生就業提供良好保障。

(三)引入先進管理理念,加強教學與管理培訓

目前,省內很多民辦院校把招生擺在第一位,往往忽視了教學質量和教學管理工作,認為只要有了生源保證就有發展前景,沒有把學校管理工作當做重點來抓。

彌補湖南省民辦高校起點低,教學和管理人才相對缺乏,教學管理不規范現象的最好辦法就是引入先進管理理念,加強教學與管理培訓。民辦院校是一個特殊的經濟實體,先進的企業管理理念加上學校特有的管理機制,將為民辦院校提供一個有效的管理模式。民辦院校應該多進行教學管理方面的培訓,多學習兄弟院校好的管理經驗,將學院教學管理工作質量提上去。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民辦院校日常教學和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為學院發展提供牢固的基石。

(四)探索新型激勵機制,提高民辦高校教師歸屬感

篇(4)

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和引導下,我國高校教育事業發展飛快。但是,由于高校數量眾多,高校事業發展的同時也給行政管理帶來更多的挑戰。目前,我國很多高校行政管理存在機構重疊、分工過細、職責不明等一系列問題,這是制約高校行政管理效率評價低下的重要影響因素。而且行政管理低下似乎成了高校日常管理的共性問題,分析其具體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高校行政管理權力過于擴張,機構重疊

在我國,很多高校存在行政權力泛化,權力過于夸張,干預性強,導致高校學術權力大大縮減,從而是的高校行政管理偏離維教務服務的目標。具體表現為,高校行政機構重疊,管理人員冗余過多,職責分工不明確,而且行政管理決策缺乏民主性,大部分行政決策傾向于行政化,相關學術研究委員會的合理意見和建議不能得到有效的反饋,限制了高校管理基層部門的自主權力,不僅導致高校行政管理效率低下,還制約了高校行政管理的創新與發展。

2.高校行政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無序

高校的行政管理時一項系統而又復雜的工作,它涉及到高校管理的很多方面,比如說行政資金管理、教學管理、學生管理、人事管理等等,所以說高校行政管理必須有一套完善有序的制度做支撐,規范行政管理流程。然而,目前我國很多高校的行政管理制度都不健全,管理無序,行政資金調撥不當,教學管理目標不明確、學生管理片面化、人事管理權力化等問題嚴重制約了行政管理的效率。而且,我國高校很多的行政管理制度都沒有針對性,只是片面的引進相關的管理理念,很多管理制度都落后于管理進程的發展,所以說,高校的相關行政管理制度亟待完善。

3.高校行政管理人員綜合素質不高,缺乏管理意識和相關的管理技能

高校行政管理人員的素質高低直接影響到行政管理的效率,然而我國大部分高校行政管理人員的自身綜合素質都達不到行政管理的需求。一方面,很多高校行政管理人員缺乏管理意識,對于相關的教學、學生、人事等方面的管理,大多都是疲于應付,敷衍了事,不愿意投入過多精力到行政管理中去,而且很多行政管理人員為了一己私利,甚至相互串通,造成管理階層的腐化,嚴重降低高校行政管理的效率;另一方面,很多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員都是又學校的一些老師或者是輔導員兼理,甚至為了節省管理開支,招聘一些實習生來高校行政管理,他們因為缺乏基本的行政管理技能,管理經驗不足,最終大大制約了高校行政管理的效率。

二、提高我國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的有效策略

1.整合高校行政管理機構,明確行政管理的職責權限

整合高校的行政管理機構,需要詳細的分析高校行政管理的職責、權限以及管理的具體內容,裁撤不必要的行政管理人員,科學的編制行政管理人員。同時要避免行政管理權力的擴散,對于那些過于細分的管理工作,需要進行綜合整理,統一分配,明確行政管理人員各自的職責權限。而且要科學的規劃行政管理的層次,提高高校行政管理相關政策的執行力度,做到上行下效,加強各行政機構之間的交流合作,及時的反饋相關的管理問題,采納有關部門的行政管理建議,促進高校行政管理的不斷完善和發展。

2.健全高校行政管理制度體系,為行政管理提供基本的制度保障

完善的高校行政管理制度體系時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的基本保障,所以各高校應該結合高校行政管理現狀以及基本的管理條件,科學合理的設置行政管理制度,建立相關的考核和監管機制,規范行政管理工作程序,同時要根據行政管理工作發展的進程及時的完善和修改相關的管理制度,以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必要的時候,可以引進國內外先進的高校行政管理制度,借鑒成功的行政管理經驗,通過高校之間的交流合作,結合各高校的實際發展情況,建設具有高校特色的,順應高校行政管理進程的管理制度,從制度層面保證高校行政管理效率。

3.加強行政管理培訓和教育,提高行政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篇(5)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3234

在當前信息時代下,信息化發展已經是各行各業的基本方向,同時覆蓋面積也有顯著提升,在國際上各個國家各行各業的信息化發展均是發展熱點,所以信息化水平已經成為衡量國家現代化發展現狀及綜合實力評估中的重要標準之一。各個國家的信息化發展進程中,實現教育信息化管理及發展一直以來都是發展重點。在高職院校及其以上教學中通常采用的都是學校集中管理,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及管理中的應用,不但能夠促進管理教學的現代化發展,還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素質教育質量,能夠對教育改革發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1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發展的必要性

11有助于提高管理工作信息化水平

在信息化技術發展過程中,信息技術已經成為大部分國家政府和企業管理及制定決策的主要依據之一,比如說衛星通信技術以及信息高速公路等,信息技術的應用不但能夠引導管理及工程項目技術得到實時信息,有效實現信息通信,同時也是進行信息傳遞及傳播的簡便方法。另外,在信息傳播過程中應用信息技術不會受到時間及空間的限制,例如在學校管理中,可以應用信息技術為教師及學生提供服務,甚至在信息技術的應用下也能更能夠有效結合兄弟院校及上、下級部門等之間的聯系,不但有助于迅速準確下載,同時也能夠有效提升工作質量及工作效率。最后在高校招生管理工作中,信息化技術也能夠應用在學生選修及一系列煩瑣工作中,提供工作質量。

12有助于促進高校教學管理工作的規范化發展

在現代管理發展中規范化已經成為重要標志,同樣在教育管理中各個學校也要求實現規范化管理,以能夠提高教學管理工作效率及質量。凡是在教務處辦公室統一指揮及協調下的教學單位,各項工作必須要嚴格依照相關規章制度辦理,以能夠顯著提升學校各項管理工作的規范化。在信息技術發展及應用中,計算機管理軟件技術的應用已經逐漸廣泛,同樣也為教學管理規范化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我國在管理信息化發展進程中則需要實現制度化教育程序,是計算機技術發展及應用的必然趨勢,其中包括制度調查結果顯示以及各項選拔制度等,在學校的教育評價及考試制度中也可以應用計算機技術,借助于教育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學校的有效管理,更有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速度及準確性。

13有助于緩解擴招后的教學管理工作壓力

在近些年以來,各大高校均推出擴招計劃,學生數量逐年增加,在這種環境下也進一步加大了對教學資源的需求,導致目前的教學資源越來越緊張。所以在目前高校管理工作中,有一項重要任務也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培養教師資源,以能夠對教學及其管理工作中的教學資源匱乏問題進行緩解。但是教師資源的培養不能夠一朝一夕完成,因此信息技術的應用則能夠對以上情況有效緩解,能夠緩解教師資源在實際應用中存在的匱乏問題,同時也能夠有效緩解教學資源不足。在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下,從而將傳統教育抓緊實現計算機網絡教學,從而構建開放式教育模式。在現代信息技術平臺的應用上,不管是計算機網絡教學還是多媒體技術教學,均是教育活動中的一種基本形式,對教學資源壓力具有顯著緩解作用。

2我國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發展中存在的弊端

21經費投入不足,信息化發展速度緩慢

在教育管理信息化發展進程中,必須有物理設備的基礎條件支持。但是在我國目前各高校發展進程中,教育融資相對比較短缺,在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資金更是比較少,所以也就導致我國高校信息化管理發展進展較慢。

22專業信息技術人才匱乏

在我國目前教學管理人員中,信息技術專業人才比較少。在大部分高校中計算機的管理工作基本都是由新的教學人員來完成,但是這些人員的現代化計算機管理軟件應用能力相對較低,從而對高校的教育管理信息化發展具有一定限制作用。

23高效率教學管理軟件不足

教學管理軟件目前在我國管理教育中的使用有效率明顯偏低。并且關于教學管理軟件的應用也存在各種問題,如安全性問題、資源不適當問題等,均對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發展產生了一定阻礙作用。

3高校教學管理的信息化發展對策

31強化信息化發展宣傳,改善教學管理理念

在學校管理中,領導一直以來都具有引導作用,那么相關管理及教育部門領導則可以提高教學管理信息化認識,并加大對教學管理信息化發展必要性宣傳,讓廣大教學管理者充分認識到信息化管理重要性,并加大信息化人才在教學管理中的應用優勢,為信息技術的應用發展及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從而顯著提升教學管理人員的信息化意識。想要在學校管理中為廣大學生提供良好的教學資源及學習環境,同時加大具有自主學習能力及創新人才的復合型人才培養,那么均必須要有效實現教學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發展。

32加大適用教學管理軟件的開發及應用

課堂管理軟件質量對教學管理工作信息化發展具有直接影響。對于各級教育部門來講,則需要在高校及信息化發展進程中,加大資金投入,以能夠對高校中的教育教學軟硬件實施有效改善,提高教育教學軟硬件的現代化水平,從而為高素質人才培養奠定基礎條件。也可以在中國發展進程中,結合具體情況,在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下,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及高校管理組織結合共同開發公共管理軟件,以能夠緩解高校教學管理信息技術標準水平不統一及低層次發展問題。關于軟件開發人員則必須要教學管理部門的統一規范,并結合高校教學管理中存在的資源共享需求,從而構建完善的高校信息系統。

33強化宣傳教育,提高教學管理人員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在教學管理人員信息技術培訓中,必須要顯著提升培訓人員專業技術,以此進一步促進信息化水平的發展和應用。同時也需要顯著提升對信息化觀念培訓工作的重視,確保在高校教學管理工作中每個工作人員能夠熟練掌握信息技術。想要顯著提升培訓工作質量,首先需要對學習任務有明確認識,在保障不會影響正常工作的情況下,加強信息技術人員專業培訓,以能夠提高學習質量及學習效率,對于本身兩個學期的課程可以進行壓縮,可以壓縮到一個學期,從而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之間相互幫助,在學習中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老師。對于學校來講,如果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問題,那么必須立即想辦法解決。實現信息技術和學校實際教學管理工作的有效結合,挖掘高校教育管理培訓潛力,同時也可以結合學習興趣培養一些和教學相結合的愛好,從而為廣大信息技術人員提供發展空間,為學校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保障。

34加大資金投入,解決信息設備落后問題

在高校信息技術資金投入中,則可以有效結合國家、地方以及學校三個方面,以能夠實現籌資系統的有效組合。國家也必須要顯著提升對高校信息技術資金投入的重視,加大資金投入,幫助高校更換電腦設備,為計算機網絡連接到遠程教育及其他管理提供良好的設備支持,實現全國科研計算機網絡教學,更有助于促進教育管理工作的良性發展。

綜上所述,目前想要實現信息技術在教學管理工作中的有效應用,存在較大困難,但是只要不畏艱難,及時處理在發展中出現的問題,那么實現高校教育的信息化管理也近在眼前。

參考文獻:

[1]皋春我國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研究展望[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5(9):47-50

篇(6)

一、教學檔案的常?管理與建設

高等學校是一個集教育教學、科學研究、實踐創新、就業發展等于一體的多學科、多環節的科學文化機構,高校教學管理具有一定的可持續性、復雜性和特殊性。高校教學管理工作是將各項重要的教學材料分類整合,是保障教學資料完整的基本前提。

教學管理檔案通常分為學籍管理、教學管理、科學研究、師資建設及其他項目等幾個方面。目前,大多數高校均設有檔案室,檔案室有專兼職人員負責管理,各部門機構的檔案由各自的檔案員管理,定期按照歸檔時間和范圍進行收集、整理、立卷,這樣的傳統歸檔分類方式可以系統、有效地整合各類教學檔案,可以避免遺漏重要文件,保障教學資料有據可依。

二、教學管理工作的現狀

1.高校教學檔案管理工作現狀及存在問題

高校教學管理是一項具有長期性、持續性、周期性的統籌各項教學活動的工作體系,是高校日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幾年來,高校為評估著力引進大批人才,導致人才輸入的整體水平不平衡,有些被分配到行政管理崗位的人,未經過正式培訓,對崗位工作認識不充分,加上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較低,很難短期內適應教學檔案管理工作。

很多高校的教學檔案管理人員是兼職人員,有些是由教學秘書負責的,教學秘書本身負責教務、行政等多項工作,身兼數職的他們對檔案管理工作認識不足,也未經正規檔案管理培訓,檔案意識薄弱,加之崗位流動性較大,交接工作也會影響檔案管理的持續性,容易造成重要文件遺漏或丟失。許多高校教師的檔案意識也很薄弱,他們一邊機械性的完成各種教學大綱、教學計劃的制定,上交給相關部門后,往往忽略了存檔的重要性,以致今后使用時無法保證材料齊全。大多數高校教師對檔案管理的認識不全面,在科研成果歸檔工作上,通常不愿提交自己的科研成果給檔案管理人員,錯誤的認為上交材料歸檔會弄丟自己的科研成果,提檔程序麻煩,影響今后再利用,往往選擇自己保留科研材料,對檔案管理工作顯得并不認可與支持。

2.檔案管理制度需完善和規范

教學檔案是高校教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大部分高校制定了檔案管理規章制度,但就檔案工作現狀來說,歸檔制度并不健全,拿我們學校來說,只是針對歸檔范圍和檔案管理人員的職責進行規范,歸檔范圍只是有針對性地對少數需要歸檔的文件資料進行了劃分,沒有明確日常管理的文件處理問題,對于檔案提取、借閱等程序未作明確要求,很容易造成未及時歸還檔案,檔案流失等這些問題。

另外,大多數的高校是為了迎評,臨時成立檔案室,造成檔案室基礎設施單一,管理條件較差,檔案室沒有設專人進行管理,檔案管理人員一般均為教學管理人員,對檔案意識可有可無,未重視檔案管理工作,造成檔案資料收集困難,檔案利用率低下。

三、教學管理檔案的網絡化建設與發展對策

1.高校教學管理檔案網絡化建設的必要性

高校教學管理檔案系統龐大,資料瑣碎、復雜,人工管理難度增大。隨著網絡化時代到來,教學模式與網絡信息技術進行融合,多媒體技術應用到教學中,教學管理的檔案也可嘗試與網絡信息技術相結合,會是一條新的道路。傳統的教學管理檔案一般是由各部門的檔案人員對材料進行收集、整理、立卷,再統一到檔案是進行歸檔,這對檔案員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要求很高,電子檔案的形成會適當減輕檔案員的工作難度,在高校電子檔案管理系統中,系統對歸檔范圍進行有序分類,由各高校網絡人員專門負責定期維護,各部門會分配到一個賬號,各部門專職檔案人員需保證線上與線下同步更新,教學管理材料如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培養方案等均可上傳到電子系統,無法錄入的重要材料可以拍照上傳,各檔案員需經過電子檔案系統的工作培訓,檔案系統的管理實行問責制,一旦出現問題,由檔案員負全部責任,這樣也對檔案材料有效地進行了備份,有效避免重要材料丟失。

檔案的網絡化建設可以有效避免傳統方式管理不當,造成檔案資料遺失,電子檔案既是傳統檔案的延續,也是后備力量,網絡化檔案管理保證了檔案的時效性和持續性,為高校教學檔案的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

2.教學管理檔案的發展對策

現在高校對檔案管理越來越重視,教學管理檔案關乎到一個高校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體現,高校教學檔案的管理工作的發展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2.1 培養檔案人員綜合素質,加強檔案管理的責任感

高校教學管理檔案的全面性是由檔案管理人員的工作素質和能力決定的,檔案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和能力保證了檔案的質量。做好高校教學檔案管理工作必須提供檔案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專業知識水平,需要不斷加強對檔案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和業務能力的培訓學習,同時也要組織檔案管理人員參加信息化技術的培訓,保證專業知識水平和網絡技能的提高。同時,高校要努力提高檔案管理人員的福利待遇,對于兼職管理人員可以考慮設立專門的獎勵待遇,鼓勵檔案管理人員申報檔案專業職稱,通過組織專業培訓和提高相關待遇,穩定檔案管理人員的隊伍,增強檔案管理人員的工作意識和責任感。

2.2 完善檔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工作機制

篇(7)

服務社會是高校的重要職能之一,而培訓又是高校繼續教育服務社會的直接形式。高校作為國家培養高級人才的主要基地,在培訓市場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在高層次培訓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培育高校培訓品牌成為維護高校在培訓市場中的地位、提高培訓層次的當務之急。

1 培育培訓品牌的前期準備

1.1 高校資源的優劣分析

高校培訓品牌是在長時間培訓質量保障和良好信譽度的基礎上逐漸建立起來的,充分認知高校自身的優劣勢,開發精品培訓,確保培訓質量。高校資源涵蓋了高校地域優勢、行業優勢、政策優勢、師資優勢、重點學科、課程質量、學員管理等教育資源。只有充分分析自身的優劣勢,利用好高校優勢及認清劣勢,才能明確培訓的思路,把握培訓的努力方向,為培訓品牌的培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1.2 培訓市場的明確定位

在培訓品牌的培育過程中,要根據高校自身優勢,明確定位培訓市場。在鞏固自身傳統領域的培訓市場之外,還需要考慮培訓領域拓展問題。同時,引進和嫁接國際優質教育資源,使培訓項目在課程設置、師資力量等方面汲取了國際前沿的營養,開拓學員視野,從而提升高校培訓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

1.3 培訓思路的清晰確立

培訓思路的明確是培育培訓品牌的決定因素,對培訓品牌的宣傳、推廣及維護具有重要意義。一般而言,培訓工作思路應堅持積極主動、全心全意為企業培養各級各類人才的服務宗旨;堅持以培訓學員為本,人性化服務的服務理念;堅持嚴抓培訓管理,確保培訓質量的服務承諾。

1.4 培訓品牌的確切理解

培育高校培訓品牌,就必須深刻理解品牌的確切含義。通過深入研究培訓品牌的內涵,全面分析培訓品牌的特色,建立品牌培訓的師資庫和培訓方案,力求逐步完善培訓品牌的前期規劃設計,實施后期市場跟蹤機制,啟動一整套科學完備的培訓品牌的組織實施工作。培訓品牌是一種能為高校和企業創造長期價值的無形資產。

2 培育培訓品牌過程中關注的問題

2.1 培育培訓品牌的針對性

品牌培育要避免大而全,針對高校自身優勢,培訓市場占有率及培訓對象來有針對性地培育品牌。在具體教學中注入學術論壇、案例教學、經驗分享、實地考察等高端的培訓模塊,注重提高學員的知識、能力、思維、觀念、心理、團隊的整體結構,形成培訓教學的個性化體系。整合校內外學術資源,建造一支依靠學校原有教學隊伍、充分利用同一領域企業和國內外專家學者的教學師資,建立學術資源儲備信息庫。

2.2 培育培訓品牌的層次性

提到培訓層次人們可能會陷入這樣的誤區:認為操作員工培訓是低層次的培訓,只有技術層面和管理層的培訓是高層次培訓。其實無論是技能培訓還是技術、管理培訓是沒有高低之分的。只不過在培訓品牌的培育過程中注重層次的區分,因材施教、量體裁衣,每個層次的培訓都可以做成品牌培訓,都可以培育出培訓品牌。在培育培訓品牌過程中應該注意到層次問題,根據高校自身優勢及市場定位,確定合適的培訓層次。

2.3 培育培訓品牌的前瞻性

無論什么層次、什么類型的培訓都涉及到新技術、新方法、新趨勢的問題,而這一問題又是培訓者最為關注的問題。要通過多元的教學模式,在結合經典課程外,就熱點問題、新技術、新方法、新趨勢及前沿理論進行合理安排,以滿足高層培訓者個性化的需求。在培訓品牌的培育過程中,前瞻性的問題解決好,對培訓品牌的推廣、培訓市場的拓展、培訓項目的生命力以及培訓品牌的生命周期具有重要(下轉第12頁)(上接第5頁)作用。

2.4 培育培訓品牌的長期性

建立健全培訓品牌培育的長效機制,增強培訓品牌培育工作的內在動力。搞好培訓品牌培育,是高校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戰略任務。一是要樹立全員參與,共育品牌的理念。每個人都要成為培育品牌的主體,都要關心品牌培育,支持品牌培育,參與品牌培育。二是要樹立校企合作,和諧雙贏,共同發展的理念。聯合企業針對培訓品牌,制定培育目標和辦法,明確職責分工,共同落實執行。

3 維護培訓品牌的措施

3.1 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并重

高校培訓辦學從功利角度來講,主要包含兩方面的效益:一是經濟效益,二是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取決于高校培訓自身學費經營與相關產業的發展程度;社會效益主要指高校培訓的辦學質量。社會效益的高低、社會信譽的好壞,歸根到底是由高校培訓的辦學質量決定的。高校培訓辦學要嚴把教學質量關,要成立專門培訓質量管理機構。高校培訓的經濟效益是實現社會效益的前提和條件,而社會效益是高校培訓存在的現實基礎。

3.2 高校資源與社會資源并重

知名高校的專家學者一直是培訓市場中的熱點人物,是決定培訓質量的關鍵因素。高校利用自身的專家優勢開展培訓,具有核心的競爭優勢。高校培訓部門與培訓公司的合作更是雙贏舉措,前者利用后者的市場優勢、后者利用前者的資源優勢。同時廣泛與科研院所、企業高管建立密切聯系,可按照行業、專業、地域等優勢來建立培訓共同體,實現資源共享,才能更好地維護高校培訓品牌。

3.3 傳統教學模式與網絡教學模式并重

培訓教學形式多樣化,既不要拋棄傳統教學模式,也不要拒絕網絡教學方式,而是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傳統教學的面對面交流的優勢以及名人效應,挖掘實時講授潛力;同時注重網絡教學的便捷、靈活,不受時間、空間約束的特點,滿足不便于集中培訓的人員知識的更新。對于成系列或成體系的培訓項目更應該將兩種方式結合起來,通過發揮兩種教學模式的優勢保障獲得較為理想的培訓質量,實現1+1>2的效果。

3.4 教學管理與日常服務并重

篇(8)

隨著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的高等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斷推進,給教學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教學秘書作為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環節中的基層崗位,擔負著提高教學質量、保障教學秩序、落實教學管理措施等重任。教學秘書工作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學校的教學工作和教學質量。因此,在新時期下,如何提高教學秘書的工作能力,調動教學秘書的工作積極性,規范管理教學秘書隊伍,是高等教育改革工作中的重要問題。

一、教學秘書能力結構分析

《高等學校教學管理要點》指出:“系(院)可設教學秘書和教務員,在教學系主任(院長)領導下,處理日常教學行政工作并從事教學狀態、質量信息的經常性調查了解工作”。它明確界定了教學秘書的行政關系和崗位職責范圍,高校教學秘書不是決策者,而是決策者的參謀、助手和執行者[1]。教學秘書作為一個信息傳達者,需要將學校政策、領導意圖、教學信息等準確而及時的傳達到各環節。作為一個管理者,需要將管理政策層層落實到各環節,并督促執行。作為一個協調者,需要在學校與學院之間、學院與教師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作好各類具體事務的協調溝通工作。管理角色的多面性,決定了教學秘書需要具備多方面的工作能力。

(一)公文處理能力。教學秘書作為一個信息傳達者。在日常教學管理工作中,教學秘書需要傳達和協助執行學校的規章制度;落實教學計劃、教學任務;傳遞教學信息等。這就要求教學秘書熟悉公文寫作知識、能熟練使用教學軟件、有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能力。以保證能夠及時、準確地傳遞信息,層層落實管理政策。

(二)教學管理能力。教學秘書作為一個管理者,需要協助主管領導制定教學計劃、管理規定;定期安排教學檢查、進行教學總結;落實授課計劃;組織期末考試安排;協助主管領導處理各類突發教學實踐。這就要求教學秘書應當熟知當前時期高校教學工作的指導思想、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學習高等教育管理理論知識,彌補專業不足的劣勢,更好地掌握教育管理的運行規律。

(三)協調溝通能力。教學秘書作為一個協調者,需要加強和學校多個部門的溝通聯系,在必要的時候給主管領導提供合適的建議,快速、準確、有效的協調解決教師教學中、學生學習中出現的各類問題,從而起到服務教學、服務教師、服務學生的作用。比如:教學秘書在長期的教學工作中,注意了解課程使用多媒體課件教學的情況,教師課程教學的習慣等,在主管領導審核分配資源的時候,給予適當的建議。在排課時,做到最大化滿足教師需求。在學生每次選課期間,會出現各種特殊的問題,欠費、模塊學分修讀不足、教學班人數上限不足、課程性質學分變動等。面對這些情況,就需要教學秘書熟悉每個版本教學指導書的變化,熟悉學校的相關制度,向教務處相關部門反饋問題、協調解決辦法,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二、調動教學秘書工作積極性

教學秘書在基層教學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位置,其工作積極性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校教學管理水平和教學秩序運行是否通暢。因此如何調動教學秘書的工作積極性,也是學校教學管理建設的一個重要問題。

(一)充分給予教學秘書支持和信任。教學秘書工作繁雜瑣碎,不易產生明顯的成果,長久從事重復性的事務勞動,容易滋生消極怠工情緒。這就需要各級領導給予教學秘書充分的關心和信任,在必要時候給予支持和鼓勵。

(二)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教學秘書在處理日常事務時候,通常要花費大量精力,無法專心于教學管理理論研究,甚至難于加強自身業務學習。要激發教學秘書工作的積極性,促使教學秘書改變事務型的工作觀念,應當適時開展業務再教育的研討交流活動,啟發思維、取長補短。同時,應當在職稱評定給予教學秘書支持和肯定;在工資待遇上,應當等同于其他同等學歷、資力的教職員工;關心廣大教學秘書的切身利益,消除后顧之憂。轉貼于

三、規范教學秘書隊伍管理

目前,高等教育已經由精英化教育向大眾化教育發展,招生人數成倍數的擴張,二級院系的規模急劇膨脹,教務工作量成倍增長。因此,建議一支規范的教學秘書隊伍,是保障教學管理正常運行的關鍵因素。

(一)規范教學秘書任用選拔制度。長期以來,教學秘書在任用選拔上存在隨意性。大部分教學秘書,專業不對口,上崗前沒有專門的教育管理培訓;大部分從業人員處于兼職狀態,在主要從事教學工作的同時,兼職教學秘書事務。在教學秘書的選拔任用上,學校和學院領導應充分重視教學秘書的重要性和工作的復雜性,嚴格把好教學秘書“入口”關,選擇專業相關、能力、素質、學歷層次等較高的人員充實到這支隊伍中來[2]。

(二)合理設置教學秘書崗位。針對目前高校招生人數急劇擴張,新專業增加的情況,高校應當就院系規模變化的情況相應地增減教學秘書崗位的人員配備。根據面向學生的學歷層次高低、師生人數多少、專業多寡,配置1-3名教學秘書處理教學事務。其次,應當配置專職教學秘書。許多學校由于行政崗位編制的限制,教學秘書往往采取兼職的方式設置。教學秘書往往還兼職科研秘書、行政秘書等多種職務。諸多繁雜混合的工作,不利于教學秘書專注于教學管理工作,容易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綜上所述,在高等教育事業不斷改革發展的今天,教學秘書工作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在新時期下,不斷提高教學秘書的工作能力,充分調動教學秘書的工作積極性,進一步規范管理教學秘書隊伍,建立快速、高效、專業的管理體系,才能在“提高教學質量”的高等教育改革中起到積極作用。

篇(9)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49-0007-03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向“大眾教育”方向的轉變,高校在教學理念和培養目標上都在不斷地重構和完善,以期在未來的競爭占據有利的位置。教學是高校工作的核心,高校所有的教育理念和培養目標都需要通過教學來體現。所以,創建科學、高效、合理的高校教學管理體制也被各大高校所關注。尤其是在許多實施戰略性發展的高校,教學質量是高校戰略性發展的基礎和保障,教學質量的高低決定了學校的未來發展水平。因此,在高校普遍實施戰略管理模式下,創新教學管理體制對提高高校教學質量,實現戰略發展目標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高校戰略管理的內涵及特征

“戰略”一詞最早是指“將軍指揮軍隊的藝術”。在20世紀60年代戰略思想開始運用到商業領域?,F在戰略管理普遍應用到企業當中,是指確定企業使命,根據企業外部環境和內部經營要素確定企業目標,保證目標能夠正確落實并使企業使命最終得以實現的一個動態過程。戰略管理開始應用到高校管理最早是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這時期正是“美國高等教育的大發展時期,戰略管理也是在這一時期從美國院校變革中被移用到高等教育管理中來[1]”。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歐洲一些國家的大學管理者于1986年在比利時的布魯塞爾成立了“歐洲大學戰略管理中心[2]”。改革開放以后國內一些高校也開始采取戰略管理模式。華中理工學院在1983年第一個將戰略管理應用到學校管理當中,之后戰略管理被各大高校所普遍采用。所謂的高校戰略管理主要是指高校在未來長期的發展過程中,根據高校所處的外部環境和內部自身因素來確定高校發展的戰略目標,并計劃、組織、實施和控制的一個動態管理過程。主要是由“戰略規劃、戰略實施和戰略評估與控制三個環節構成[3]”。一般而言高校戰略管理都是從宏觀和整體上來對學校所處的內外部環境、競爭對手等方面來規劃學校的發展。因此,高校戰略管理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基本特點。

1.高校戰略管理的系統性。高校戰略管理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即戰略設計、戰略實施和戰略評估。其中戰略設計是高校戰略管理的首要任務,這需要分析高校所要處的外界環境中的機會與威脅,分析高校內部的優勢與弱勢,并據此建立一個長遠的發展目標,形成可供選擇的幾個具有可操作性的戰略方針,對幾個可供選擇的方案來選擇一個能夠實施的戰略設計。在選擇好戰略設計之后進入戰略實施階段,這要求學校每學年、每學期都會制定一個計劃,制定相應的政策來激勵教師和有效地調配學校資源,如教師的教學任務、科研計劃、預算等方面,以保障戰略的實施。戰略評估是戰略管理的最后一個階段,根據戰略目標和戰略設計等方面來評估戰略規劃,并據此來調整中、短期目標,這主要是因為學校所處的內外部環境處于不斷變化之中。戰略評估貫穿整個戰略實施的全過程。戰略管理的三個階段相輔相成,融為一體,可以保證高校能夠取得整體效益和最佳效果。

2.高校戰略管理的穩定性。戰略在時間本身就是超前的,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戰略目標的實施和實現都需要一個穩定性,不能夠朝令夕改。沒有相對穩定的戰略目標,學校各部門的工作會相互不協調,不能實現戰略發展目標,甚至會對管理和教學帶來混亂,這會嚴重地影響教學質量,甚至學校的生存都會受到威脅。另外,戰略實施過程中要投入相當多的資金與人力,而這些資金與人力的投入是根據內外部的環境變化和目標做好的預算,這一部分的投入同樣也需要相對的穩定性。換言之,在制定好戰略發展目標后,要嚴格按照戰略設計來進行管理和教學,不能對設計好的戰略目標和實施步驟隨意更改,因為這些目標和實施步驟具有相對穩定性。

3.高校戰略管理的科學性。每一個高校的資源都是有限的,在制定戰略設計的時候怎么樣能夠利用有限的資源來達到最大的效果是每個高校管理者都要遇到的難題,這就要從科學準確的角度來提出高校在生源、教師資源、社會就業需要等方面進行考慮,以及確定長期發展所具有的競爭優勢。毫無疑問,成功的戰略決策都是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從戰略評估角度來看,怎么樣客觀、科學地評估戰略實施過程中的不足與優勢,這對高校的今后發展有著重要作用。評估的科學和準確對高校戰略實施的影響重大,如何設計有效的戰略目標同樣也是需要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這樣才能夠實現戰略目標。

二、戰略管理模式下教學管理所面臨的問題

教學毫無疑問是高校戰略管理和學校發展的基礎和核心。沒有良好的教學管理,學校的戰略發展是不可能實現的。在高校普遍實施戰略管理的今天,學校的教學質量都或多或少地出現了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教學目標缺乏統一。學校在制定戰略發展的時候,應充分考慮到教師、院系和學校教務部門之間目標的統一。在實際教學中可以發現,教師、院系和校教務部門對學校教學目標有著不同的解讀。校教務部門認為,他們的主要職責是為各院系提供信息和服務即可,具體的教學目標由各個院系來根據學校的戰略目標來自行設置。院系教務部門則認為,只要完成學校的教學考核目標即可。這主要是因為教學目標關系到學院的績效工資,而至于教學目標應該由學校、院系和教師來共同設置。而一線的教師則普遍認為,關于教學目標的設置應該擁有更多的自和責任,如將教學任務量化。教師還認為教學應該對職稱的晉級有著更重要的作用,評職稱不能僅看發文量。校教務部門、院系和教師在教學目標的設置上的不統一,嚴重地影響了學校的教學質量和計劃。

2.教學計劃缺乏溝通。教學計劃對教學目標的實現是至關重要的,在戰略管理模式下,教學計劃對學校的后續發展有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培養社會所需要的人才是每一個高校最根本的目標。這就要求在制定教學計劃的時候應該與用人單位進行溝通,培養所需要的“有用”的人。各教研室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并參照其他同類院校的情況,來制定整體的教學計劃,并上報學校審批。無論學校的戰略發展的目標是什么,培養社會所需要的人才是其最基本的要求。缺乏與用人單位的溝通的教學計劃是很難實現學校發展目標的。

3.教學評價缺乏多樣性。教學評價對改進教師的教學和提高學生的學習有著重要的作用,能夠很好地保障教學目標的實現。對教師的教學評價和學生的學習評價是教學評價的兩大核心工作。從對教師的評價來看,普遍是一種形式上的評價,只要不出現教學事故,一般都不會差,而實際走入教學來對教師的教學進行評價則很少?!敖處熉毞Q的評定主要依據科研成績,而非教學工作情況[4]”,在這種情況下勢必會影響到教師的教學質量,從整體上看,形式多于實際評價。在對學生學習的評價中分數仍是第一重要的評價手段。而像過程性評價、個體差異性評價等評價手段幾乎不被采用。所以,每到快考試的時候學生基本上都是臨時突擊背書,甚至會出現作弊的情況。這樣既達不到反饋的效果,又不利于學生的學習。

4.教學管理缺乏專業人員。目前,我國許多高校的教學管理仍存在著照搬基礎教育的管理,并未能找到適合高校教學管理現狀和社會需求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指令性的管理、教條主義的管理和經驗主義的管理依然是最主要的管理手段,這難以應對現代的高校教學管理的現實需求。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學管理工作偏于保守,缺乏專業的理論教材和科研,不能對教學管理的規律進行探索與發現,而且許多高校并沒有把教學管理工作當成一項專門的業務來進行科學研究,這就導致了實際管理的不到位,缺乏對教學管理的實踐深入探究。此外,從管理人員的配置上來說,許多高校缺乏專業的教學管理人員,多數都是由任課教師來擔任,甚至會出現由教師家屬來管理的現象。這對教學管理的組織、研究和創新等問題并不能進行變革和創新發展。

三、戰略管理模式下教學管理體制的構建

1.制定統一多層次的教學目標。制定統一多層次的教學目標是由教學管理系統的特點所決定的。教學管理是一個多層次、多結構的系統,所以在學校戰略目標的基礎上,結合本校的實際生源質量、培養目標、戰略實施計劃等制定出分層的階段目標和部門目標。要將戰略目標劃分成可實現的各部門和教師的中、短期階段性的目標,以期實現統一的戰略目標。學校戰略目標是靠各階段的分目標積累來實現的,在制定分目標的時候要以可操作性為最大準則,而且這種分目標應根據戰略目標和學校實際情況進行劃定。在制定分目標上應避免出現教學管理的混亂現象,如交叉管理、多重管理或管理視角等部門間的權、責、利等的糾紛。這就要求在制定戰略目標和分目標的時候上下級之間應當充分溝通和討論,根據實際情況達成共識,來完成各分階段目標,并最終實現學校的戰略發展目標。

2.制定全方位的教學計劃。教學目標的實現需要教學計劃作為保障。然而,許多高校在制定教學計劃時僅從本學科或者依據經驗來制定教學計劃,很少考慮到學生、用人單位等的需求。所以,在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的時候,應該進行專門的研討,各院系應認真聽取教育部門的專家、用人單位的意見、學生的實際需求等來制定全方位的教學計劃。其中最應以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為大的導向,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來制定教學計劃,這樣可以制定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這種教學計劃應當是由下而上的進行溝通與反饋,而不是由學校直接從上而下地以行政性的指令來實施。只有這樣通過全方位的了解各方的實際情況才能夠制定出合理的教學計劃,教師才能夠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實現高校的各階段的教學目標和戰略發展目標。

3.健全教學評價機制。教學評價可以及時地將教學的情況反饋給教師和學生,以便調整教學計劃、選擇正確的教學手段等來提高教學的質量?,F在許多高校的教學評價手段單一,考試分數是最為重要的評價手段,這并不能全面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師的教學效果。所以,這需要健全教學評價機制。首先,健全外部的評價機制。外部評價主要是由教育專家、部門領導、用人單位、家長等組成,根據學校的辦學特點、發展方向、目標定位等要求來科學地制定評價內容和標準。特別是對用人單位的評價要進行及時地溝通與反饋,定時為畢業生就業和培養提供信息。其次,健全內部的評價機制。內部教學評價主要是針對理論教學、實驗教學和實踐教學等的各個環節的教學質量進行檢評。學校和院系的主要負責人應走入課堂,認真聽取教師和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及時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實際的問題來做出有針對性和有效的管理,提高教學管理的效率。完善教學督導制度,要有機會有步驟地實施學校和院系兩級的教學督導制度。采用多種評價手段,如日常教學檢查、隨機抽查等教學檢查制度,檢查日常的教學管理和教師的上課情況。此外,充分利用網絡信息平臺,及時有關的教學信息,并建立網上教學質量測評反饋系統,及時了解和反饋學生的情況,滿足學生的教學需求等。

4.培養專業管理隊伍。教學管理需要專門的管理人員,而不是由任課教師來兼任,這需要培養專業的管理隊伍。首先,更新管理觀念,對從事教學管理的專職人員加強管理方面的教育,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將制定好的各項教學計劃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其次,完善教育管理培訓機制。充分利用日?;蛘呒倨诘膶嶋H對教學管理人員進行職業素質培訓,強化其專業化的水平,以適應實際工作的要求,能夠創造性地完成教學管理任務和解決好出現的教學管理問題。第三,采用獎懲機制。對于在教學管理中完成教學任務,有突出表現的管理人員要給予獎勵,包括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等。對教學管理中出現問題的人員要找出問題所在,嚴重的要給予懲罰。以此來增強教學管理人員的責任感、成就感、危機感等,能夠促使管理人員自覺地完善自我。

參考文獻:

[1]楊柱.高校戰略管理:美國的經驗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34(6):214.

[2]別敦榮.歐美國家的大學戰略管理[J].高等教育研究,1993,(1):89.

[3]柯文進.大學的戰略規劃與戰略管理[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0,(4):14-17.

篇(10)

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在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和高等教育強國的偉大進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為國家培養了大批的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現階段的高職教育已經進入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注重效益的內涵發展新時期,因此要求高職院校要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開展工作,構建一支以教務員為基礎的高校教學管理隊伍。教務員是高職院校教學管理中的基層人員,維系著各項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和學校的正常運轉。教務員是學校各項教學工作的具體實施者,是學院與系部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溝通的橋梁和紐帶,所以教務員的素質高低、能力的強弱直接關系到日常教學管理工作能否順利開展,而教學管理工作對保證教學秩序,順利實施教學計劃,提高教學質量至關重要。在當今高職院校規模日益壯大,教學改革進一步深化的形勢下,高職院校教務員隊伍的建設問題也獲得了廣泛關心。在此背景下深入分析高職院校教務員的工作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探討提升教務員能力和素質的途徑,對加強高職院校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有著不容小覷的深遠意義。

一、教務管理人員現狀

歷史數據表明:我國16所重點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人員年齡在45歲以上的占總數的52.5%,大專以上學歷占72%,學過現代管理知識的僅占11.6%。以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為例,我院從2008年開始設置了專職教務員崗位,目前我院有10個系,全日制在校生8308人,一共設置了16個專職教務員崗位,從屬于學院教務管理部門及各二級系部,現從政治面貌,專業,年齡,學歷及職稱等方面對我院的教務員進行了調查。統計結果如表1。

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出,我院的教務員隊伍中教育背景和專業多樣化,職稱層次也偏低,學歷本科及以上,政治面貌黨員較多,年齡較年輕,專業對口很少。沒有系統地學習過教育管理與教育理論知識,又沒有受過專業的管理培訓。

二、教務管理人員定位

在一些教師,尤其是學校領導心目中,教務員只是被動的操作者和執行者,從事的是簡單的文案工作,是一個輔崗位,是稍加培訓就能從事的崗位,這些認識上的偏見導致教務員們得不到應有的理解和尊重,這也就嚴重挫傷了教務員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也不利于教務員隊伍的穩定。因此,要提高教學管理質量,必須正確地為教務管理人員定位,并對其應該具備的素質進行科學的研究,加強對教務員素質的培養。

1.管理者。教務員作為學院的基層教學管理人員,是完成教學管理任務的具體操作者。主要是:教學秩序常規管理,學籍管理,教學檔案管理。正常穩定的教學秩序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先決條件。學生學籍管理是教務員工作的重要內容,學籍管理是依據有關的政策法規對學生的學習和各方面進行階段和全過程質量考核、記載、評價和處理的一種管理活動。教學檔案管理是一種信息管理,直接服務于教學和科研。

2.服務者。教務員的總體任務就是為學院的師生員工提供細致周到的服務。首先,要服務于師生。教務員每天輾轉于師生之間,直面學生提出的諸如注冊、重修、學籍變動、選課以及考試等各種瑣碎問題,但是對于每名學生而言,教務員的答復和解釋都與他們的學習質量和效果密切相關;同時還要與教師們保持良好的溝通,并竭力幫助教師解決教學工作中的困難,從而使教學方針政策更容易得到貫徹落實;其次,服務于教學。教務員要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類教學改革實踐活動,并掌握相關信息,了解教學動態,從而穩定教學秩序。

3.教育者。高校的教務員要扮演好教育者角色,用“育人”的工作理念來指導自身的工作。教務員利用自身與學生接觸機會較多的便利,及時了解學生們的思想狀況、心理趨勢和對知識的需求方向等,并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和思想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4.研究者。教務員是學院的最基層的教學管理人員,首先,要了解所在系部相關學科知識,了解本系部各個學科的課程體系、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具備一定的學科專業基礎。其次,隨著教學管理體制不斷完善,對教務員隊伍的要求日益提高,要求教務員在工作中應轉換角色,樹立學習型研究者角色,善于發現分析問題,為問題的解決提供合理的建議;加強管理理論的學習和研究,善于總結,提高管理質量和管理效率。

三、教務管理人員應具備的素質

1.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應該具備顧全大局、無私奉獻、遵紀守法及良好的工作作風,這就要求教務管理人員要圍繞確保上級教育方針、教學思想和工作指令能得到有效貫徹落實為中心,努力構建團結、和諧的工作局面,充分發揮各方面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以確保教學活動順利又高效地開展;要求教務管理人員不計較個人得失、勇于獻身教務管理工作,始終以無私奉獻的精神投入工作;要求教務管理人員強化服務意識,以良好的工作作風,熱情地為教師和學生服好務,以確保教學活動有條不紊地開展。

2.健康的心理素質。因為教務工作的瑣碎復雜,教務員易在工作中產生厭倦煩躁的情緒,也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差錯、得罪人;此外,教務工作不容易量化,工作的成績都體現在他人的勞動成果中,因而易導致教務員在心理上產生不公平感。這就要求教務員要具備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保持一個寬松平和的心境和樂觀豁達的心胸,坦然面對得失和榮譽。這樣有才利于創造一個和諧的工作環境,有利于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3.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教務工作紛繁復雜,但這平凡的工作卻需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方能勝任?!笆陿淠?,百年樹人”,教學中任何一點疏忽都會帶來嚴重的后果。排課不縝密,會引起教學秩序混亂;傳達不到位,可能出現嚴重教學事故;檔案未管好,會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這使得教務員常常處在精神高度緊張的狀態之下,每天得計算今天上班需要做什么;每天下班前得回頭思考,還有什么事情被遺漏了沒有,心理壓力相當大,這都要求教務員具備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在工作中努力做到熱心、細心、耐心。

4.精湛的業務素質。教務管理人員要有獨立思考、善于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要具有與時俱進的創新思維能力。目前高校教務員日常工作很大程度上處于維持性管理,工作方式一成不變,缺少創新思維和魄力。在新時期,教務員大膽工作,開拓創新。另外,教務員在日常工作中,隨時可能遇到各種各樣預想不到的困難,要想及時解決困難以保證教學秩序的正常進行,就要求教務員必須思維敏捷,創造性地作出正確的處理。要具有較強的溝通協調能力,教務員是聯接學校、院系與教師、學生之間的橋梁與紐帶,起著承上啟下、溝通信息、協調關系的作用,經過一定的溝通協調工作,使整體運行和諧,認識得到統一,問題得到解決,所以教務員應具備一定的組織協調能力。

四、教務管理人員素質的提升路徑

教務員工作在教學管理的第一線,是教學活動的直接組織者和協調者,教務員隊伍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學校整個教學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因此,高校應加強對教務員素質的培養,從而提升高校教學管理水平。

1.努力提高教務管理人員素質

要主動提高自身思想水平和職業道德,正確認識本職工作在培養高素質人才過程中的重要性,樹立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把自身工作同社會的需要、學校的發展緊密結合在一起。要自覺加強自身學習,教務員既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又要學習與工作內容相關的其他學科知識,特別是管理方面的知識,要以認真的態度對待具體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不斷提高自己的科學管理水平。要不斷提高創新能力,現代高校的快速發展要求教務管理人員具有創新能力,要學會借鑒和整合。要加強自身的心理修養,培養高尚的情感,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鍛煉堅強的意志,不斷提高自我教育的水平。學會正確認識自我,有效激勵自我,努力發展自身潛能,不斷超越自我。

2.重視教務管理隊伍

高職院校大多是重教學、輕管理,因而教務管理工作的素質建設始終是落后于師資隊伍的建設。隨著高職院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對教務管理工作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務管理工作往往是“辛苦而無名,勞碌而無利”,也是最看不出成果的。從待遇上看,與一線教師相比.教務管理人員由于其工作性質和管理崗位設定的要求,其待遇與一線專職教師有較大的差距。各級領導和師生對教務員工作應予以合理定位,對其工作予以恰當評價和認可。在制定晉級、晉職等有關政策時,要充分考慮到教務員的切身利益,讓每一位教務員都感到自己有良好的發展前途和方向,從而促使其煥發工作熱情,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樂于奉獻、大膽創新。

3.加強思想教育,強化服務意識

要使教務員牢固樹立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思想意識,以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積極有效地參與教學管理,使其明白教學管理是一項科學性、知識性、實踐性很強的工作。通過思想教育,提高教務員的工作責任心和樂于奉獻、任勞任怨的精神,從而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學管理工作中去。

4.加強對教務管理人員的培養

為了使教學管理工作上臺階,教學管理職能部門應該定期或不定期地開展教學管理崗位培訓,通過培訓為教務員創造一個繼續教育和學習的機會,從而系統地學習一些管理方面的知識,啟發思維,取長補短,提高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教務管理人員外出學習、培訓機會很少,思維得不到開拓,認識得不到提高。學校應采取集中培訓、兄弟院?;ピL、進修或攻讀高層次學位等方式給教務管理人員充電,提高其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務于師生和日常教學管理工作。

5.制定完善的激勵制度

教務員工作缺乏激勵機制:完善的上升渠道才能激勵人的工作熱情,但在大多數高職院校教務員都屬于被忽視的群體,這也導致了教務員不能專心的工作。隨著學校的進步,教務員的素質也再不斷的提升。遺憾的是,在工作崗位設定、評優評先方面并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也使教務員在工作中缺乏一種積極向上不斷進取的的上進心,久而久之,會對工作產生應付心理,不利于教學管理工作的展開。完善教學管理激勵制度與業績考核方法,不僅激勵教務員調動工作熱情,而且鼓勵教務員提高自身學歷及個人素質。完善的激勵制度,能穩定教務員隊伍,從而使教務員們以達到最佳工作狀態,取得較高工作效益,最終轉化為教學成果的豐收。

五、結語

綜合目前多所普通高職院校的情況分析可見,加強教務管理隊伍建設,已經迫在眉睫,建立起教務管理人員的激勵機制,調動教務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建設一支政治素養高、教育理念先進、素質優良、開拓創新、愛崗敬業、相對穩定的教務管理隊伍,對于提高學校的辦學質量及提高學生的自身素質是極其重要的。因此,高校領導要切實重視教務管理隊伍的建設,充分認識到教務管理隊伍的重要性,這樣才能為國家培養大批的個人素質夠高,專業技能夠硬的各種專業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增敏.高職院校教務員隊伍建設初探[J].職業教育研究,2011(5).

[2]張巖.對高職院校教務管理工作的幾點思考[J].科教導刊,2010,13.

[3]范輝君.淺談高職院校教務管理人員的素質[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6).

[4]李瓊.高職院校教務管理人員應具備的素質和能力[J].教育科學,2010(4).

[5]余曉捷.關于高職院校教務管理隊伍建設的幾點思考[J].遼寧高職學報,2008,10(2).

[6]雍志強.論高職院校教務管理的創新與發展[J].管理研究,2012,8(7).

上一篇: 個案研究法概念 下一篇: 增值稅納稅管理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中文字字幕国产精品 | 五月天轻轻草骚女在线观看 | 日韩视频中文字暮 | 午夜精品国产自在 | 亚洲Ⅴa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 中国精品少妇H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