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5 16:21:3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無機化學課件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第一,采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式的講述方法。比如,在講解緩沖溶液時,列出緩沖溶液的ph保持數據,提出“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特性”的問題,看學生能否獨立解決這一問題。又如,在講物質結構章節時,可以問學生固體分類,組成粒子分類,粒子間存在何種力等。值得注意的是,問題的設計應當貼近實際,問題的答案能夠引入新課。通過提出簡單合理的問題,并讓學生獨立思考,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化學生物學是一門新的前沿交叉學科,是化學與生物學和醫學等學科相互交叉、相互滲透的產物。它是利用化學的理論、方法、手段和策略,從分子水平認識生命現象的本質,從天然化合物或化學合成的分子中發現對生理或病理過程具有調控作用的物質,從而為生物醫學科學基礎研究、新藥研發、臨床診斷和治療提供新途徑。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藥學院在我國首先成立了化學生物學系,很多高校和科研院所也相繼成立了化學生物學的碩士和博士培養點,之后,化學生物學本科專業也在全國高校中陸續成立[1-4]。前期調研發現,目前開設化學生物學專業的高校有18所,有綜合性大學,有師范類、農業類等高校,醫學類院校中,貴州醫科大學開設了本專業。本校化學生物學專業的核心課程體系包括生物有機化學、生物無機化學、生物分析化學、化學生物學、化學生物學前沿與進展、化學生物學專業英語和化學生物學綜合實驗等。其中,生物無機化學是介于生物化學和無機化學之間的內容廣泛的邊緣學科,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體內與無機元素有關的各種相互作用的學科。本專業各核心課程之間相互滲透、相互聯系,課程內容有部分重復。為了結合醫學院校特色,培養出具有一定競爭力的人才,生物無機化學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考核方法有必要進行調整和優化。
一、教學內容改革
加強集體備課環節,使本專業不同核心課程授課教師之間熟悉各自授課內容,避免簡單的重復。比如,《生物無機化學》第二章重要的生物配體中,有關氨基酸、蛋白質、核酸和酶的一些基礎知識在生物化學、化學生物學中都有涉及,要突出本課程的側重點進行講解,即金屬離子與各生物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要緊貼生活實際,增加學科前沿知識介紹,開闊學生視野和學術思維。比如,第八章光合作用及其化學模擬中,放氧復合體的結構和放氧機理仍然是未知的,可以參考2017年8月25日和2019年8月2日分別發表在Science雜志上有關光系統II———捕光天線超級復合體的結構,2015年對放氧復合體的結構解析以及2019年10月19日發表在Science雜志上氧氣釋放機理的詳細解釋,使同學們加深對光合作用的理解。另外,參考2019年4月22日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刊》上有關巖石表面的“礦物膜”可以將光能轉換為化學能的過程與光合作用中鐵和錳元素的參與密不可分的介紹,加強學生對未知事物的興趣和探索熱情。要結合醫學院校特色,增加醫學相關知識。比如可以將光敏劑拓展為光動力治療在腫瘤中的應用,將抗生素對鉀離子跨膜運輸的影響拓展到鉀離子在腫瘤免疫治療中的作用。理論教學要與實驗教學相結合,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比如,通過測定小鼠不同組織SOD的活性以及重金屬離子對SOD活性的影響,加深金屬離子和酶的相互作用的理解。要融入國家發展理念和法律法規,增強學生社會意識。比如將光合作用化學模擬與清潔能源、環境生物無機化學相融合,引入全面禁止洋垃圾進口和實行垃圾分類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推進作用理念。總之,通過對教學內容的拓展和升華,可以很好地促進該門專業課在醫學院校的發展。
二、教學方式改革
“無機及分析化學”對高等學校近化學類專業學生而言是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對于近化學專業如生命科學、材料、環境、農學、醫學及藥學等專業的學生而言,學習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對他們學習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都是不可或缺的。20世紀初以來,我國高等院校以化學為學科基礎課程的學科體系,一直按照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及物理化學這一順序進行教學,這種傳統的課程體系過于強調教學內容完整、自成體系,劃分過細、缺乏相互溝通,各課程間內容重復度大,不利于發揮學生學習積極性,無法滿足現代化學學科的飛速發展和國家建設對人才的要求,不能滿足我國21世紀高校培養的具備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這4個特點人才要求。因此,更新教學內容、優化課程體系、打破學科間的壁壘、建立符合時代要求的新的課程體系勢在必行。[1]各校在實施這兩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在課程設置、教學體系和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摸索、研討與實踐,積累了許多寶貴的改革經驗,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無機及分析化學教學改革發展概況
以化學為基礎的課程改革始于20世紀80年代,當時國家一些重點院校將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兩門課程合并為無機及分析化學一門課,經過20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已逐漸得到教育界的廣泛認可,取得了一定成果,并相繼出版了多本教材。如華東理工大學也經過多年教學實踐,在1992年出版了“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教材。1995年,由華東理工大學組織的“面向21世紀理科應用化學專業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研究”項目被國家教委高教司批準為首批教學立項課題。由陳榮三教授主編的《無機及分析化學》一書在1975年南京大學自編講義的基礎上,于197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作為全國高等學校生物系通用教材正式出版,是我國最早正式出版的《無機及分析化學》教材。最初主要供生物系及農醫等院校相近專業使用,它首次將四大滴定融入四大平衡中講授。在教育部有關部門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復旦大學、廈門大學等數十所綜合大學和師范院校的高校任課教師成立了“全國高校 ‘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建設與教學研討會”。[2]歷次“‘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建設與教學研討會”對無機及分析化學教材建設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都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討論,實現了課程結構和教學內容整合、優化和教學體系改革,《無機及分析化學》(第四版)于2002年初被列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二、我校無機及分析化學的教學改革與實踐
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要完整地、系統地完成無機化學及分析化學的教學共需120個學時(不包括實驗教學),而我校自2000年來《無機化學》學時數減為56個學時,《分析化學》僅有40個學時,2007年課時進一步縮減,《無機化學》減為40學時,《分析化學》減為32學時,這使得教學內容多與學時少之間產生了一定的矛盾。為適應學分制的要求及基礎學科學時不斷下調的情況,無機化學及分析化學的教學內容也在逐漸減少,學時數的減少不是對該課程的要求降低了,而是對教學內容和教師的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須進行教學內容的改革。1999年以來,我校開展教育改革大討論,對《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進行了調整,進一步壓縮理論課,增加實驗課的學時,并將實驗單列為一門課程,建立了相應的考核方式和辦法,強調了實驗的重要性。同時,由于新專業的增加,使得《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的輻射能力增強,建設力度加大,教材也采用了教育部優秀教材,2002年以來,為了提高《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組的整體素質,滿足課程建設的需要,加強相關人才的引入力度,逐步建立了一個完整的《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組,《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在2003年獲得了淮海工學院首批精品課程建設的立項資助,在2004年成為淮海工學院的第五批優秀課程之一,在2005年通過了淮海工學院精品課程建設項目的驗收與評估。經過幾年的教學改革,已建立了科學、系統的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體系,獲得多項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二等獎,發表相關教學研究與改革論文20余篇。
1.潛心研究,突出重點,合理分配學時,注重教學內容的銜接。
無機及分析化學內容廣泛,涉及現代物質結構理論基礎、化學反應原理、溶液平衡、化學分析、元素化學和儀器分析6大部分。[3]教師必須熟悉教學要求,認真鉆研教材,潛心研究教學內容。課堂講授不能面面俱到,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原無機化學教學中包括四大化學平衡,即酸堿、沉淀、配位及氧化還原平衡,而在分析化學中也涉及相應的四大平衡體系,這樣的教學安排,既浪費時間,又讓學生感到枯燥。無機及分析化學,將原理和應用知識糅為一體。融會貫通地將原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兩門課程中內容聯系最緊密和重疊最多的“四大平衡和四大滴定分析方法”兩個部分有機結合起來。濃縮精簡后的課程安排,體現少而精的原則,嚴格把握必須掌握的基礎概念,同時,引入了無機與分析化學學科近年來所取得的最新成果,注意了知識面的補充和延伸,滿足現代無機及分析化學對各專業人才的基本要求。
2.精選內容,把握關鍵,因勢利導進行教學。
貫徹少而精的原則,深入淺出,突出中心,針對專業課程設置和學生層次,改進教學方法。如在講授的定量化學分析時,在四大滴定內容上先從滴定分析的基本概念入手,使學生牢牢掌握基礎知識,緊緊抓住基本計算原則――量相等原則,重點講解各類計算的解題思路、關鍵問題。既樹立了“量”的概念,又掌握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達到了較好的效果。四大滴定分析法以酸堿滴定法為基礎,重點講解酸堿滴定法的基本原理、滴定曲線的繪制、指示劑的選擇原則、滴定終點的判斷及酸堿滴定法的應用,較好地掌握滴定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具體應用。其它三種滴定分析法可采取對比的方法,找出各方法的異同點,重點講解其它滴定法的難點,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3.介紹學科發展的前沿知識和發展動向,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我國的教育現狀是教材遠遠落后于時代的發展,教材上只能反映一些相對固定的內容,難以展示這門學科的新貌。因此,教學中要經常性地吸收現代科學發展的新成果,接觸科學前沿,開擴視野,激發學習熱情。例如在分光光度法教學中,結合該領域的前沿研究動態,將新方法、新成果融入教學相關部分,除去陳舊的知識,激發獲取新知識、新成果的熱情,既傳輸了獲取知識的能力,又為日后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礎,改變了以教師為中心,學生上課記筆記、考前背筆記的“授業傳道”定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創新教學方法,活躍課堂氣氛。
第一,引入自學模式。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是創造的源泉。實際上,在學生中有一種希望能發揮其學習主動性的潛在強烈愿望,自學模式滿足了學生的要求。在全面授課前給出自學提綱,并注意自學的效果,將提綱中的相關部分以提問的方式予以檢查,了解學生完成的情況,指出要掌握的內容,培養學生的自學習慣和自學能力,使學生由被動向主動學習方式逐步過渡。
第二,精選課堂討論題目。課堂討論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正確理解消化所學內容。大家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最后教師總結,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消除認識理解上的誤區。
第三,引入對比教學方法。使學生前后知識連貫,融會貫通,注重每章后的小結,難點重點突出;注意與其它課程的聯系,既增強了系統性,又拓寬了知識面,進一步提高學習的主動性。
第四,采用多媒體教學。為了在有限的教學學時中,增加教學信息量,提高教學效益,我們精心制作了多媒體課件,在課件中配以大量圖片,一些較難的公式推導通過課件可以一目了然,使學生更易理解和掌握。
第五,為學生構建良好的知識“生長點”。由于《無機及分析化學》是一門不斷發展的科學,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識都傳授給學生,因此,通過知識“生長點”的構建,使學生將來能在已學知識的基礎上能較好地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知識的拓展。比如:強化基礎知識的講解,力求概念準確、結論明確;在每章結束后,針對學生的學習狀況,提出一些綜合性的思考題,讓學生結合自己所學的知識去分析、理解,既避免了死記硬背概念,又培養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正在處于快速發展的“熱點”領域,適當補充一些發展動向和趨勢,對有興趣的學生進行引導。
5.開展預科教學。
由于全國各地的高中的教學改革實踐,在我校大一新生中,每年有三分之一的學生在高中階段沒有選修化學,因此,為我們無機及分析化學正常教學的開展帶來很大困難,為解決這一難題,使學生更好地適應大學學習生活,我們開展了56學時的預科教學,大部分學時用于補習高中化學知識少部分學時用于學學無機及分析化學知識。通過幾年時間的努力,效果良好。
參考文獻:
無機及化學是化學工程、生物工程、醫藥、食品工程等非化學專業的學生在大學一年級時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也是學生從中學進入到大學后所學的第一門專業課程,學生對于該門課程的學習和掌握程度,對后續相關專業課程的學習起著尤為關鍵的作用。
一.對理論教學過程進行有效完善
(一)對教學過程進行合理優化
在對高校學生進行教學時,要將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進行合理的規劃與設計,由于高校學生在校園中生活時,需要將一部分時間與精力投入到校園活動中,這導致其學習時間相對于其他事項而言顯得極其有限,于是對于高校學生而言,課堂教學時間幾乎成為了學生對相關教學知識進行學習的唯一時間,這也使高校中課堂教學的重要性得以有效的凸顯。因此,為了使學生能在課堂教學時間內對教師所教授內容進行透徹的理解,對課堂教學的教學過程進行合理有效的優化顯得十分重要。首先,要加強相關課程的課任教師對于學生學習情況的關注力度,使教師能夠實時了解到學生對于相關重點知識的掌握程度,從而在課堂教學時能夠對學生普遍掌握不到位的知識進行針對性的講解,同時,可以使教師所規劃的一課時教學內容能夠與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量相匹配,使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率都得以有效的提升。其次,使促進任課教師之間的交流與探討,從而使教學資源共享化,使整體教學水平得以有效的改善。最后,需要相關任課教師在課堂教學使,針對不同批次學生的不同特點,分別設計出合理恰當的教學方法,并在教學課堂中合理引入多媒體教學設備,從而使學生對于相關知識點的印象得以有效的加深,同時還可以使學生對于無機化學學習的興趣與熱情得以有效的培養與激發。
(二)對知識講解方法進行適度豐富
眾所周知,教師的主要工作內容是通過其自身對于知識表述,將相關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講解,因此,教師對教學內容的表述形式會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如果無機化學課程的任課教師對于知識的講解生動形象、激情四射,那么其激昂的情緒會對學生帶來很大的正面影響,從而使學生對于無機化學學習的激情得以有效的激發,使課堂氣氛呈現出活躍的狀態,進而使教學質量得以有效的提高,是教學效果得以顯著的改善。這種教學方法在面對剛步入大學校門的大一新生時,顯得更加奏效,由于其由中學時期的學習轉換到大學時期的學習時,所學習課程的專業程度與難度都有大幅度提升,此時,教師對學生所運用的教學方法將直接影響到學生在日后大學生活中對于自身學習態度的樹立。因此,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以自己的熱情帶動學生的積極情緒,并在恰當的時候合理的組織學生針對相關教學內容與疑問進行探討,而后使學生之間互相答疑解惑,在促進學生之間良好交往的同時,使學生在探討過程中對相關教學知識進行透徹的理解與熟練的掌握,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對學生知識體系M行合理建立
無機化學課程的教學內容之繁多與復雜,致使學生在對其進行學習的道路上時有坎坷,進而導致學生在面對過多難以理解的知識點時,極其容易產生焦躁的情緒,使其最初對于無機化學學習的激情與熱情逐漸消失殆盡[1]。因此,相關教師在對無機化學教學內容進行講解之前,首先要讓學生明白,無機化學并不是使所有化學相關問題得以開解的萬能鑰匙,要讓學生了解到對無機化學進行學習的主要目的在于,要為其日后的專業課程奠定思維基礎與一定的化學基礎,因此在面對較為深奧的無機化學相關問題時,自然不必深究不放,從而使學生對于無機化學學習的信心得以有效的維持與保障。與此同時,教師還要將無機化學與學生所需要學習的專業課程之間的關系進行有效的梳理,使學生所學課程的系統性得以有效的建立,于是,在無機化學課程的教學之初,教師應當適當的利用課堂時間將無機化學課程的知識構架與其重要性向學生進行展示,并使學生對無機化學教學的當前教學任務進行基本的認知與了解,從而使學生能夠對自身對于無機化學的學習目標進行較為準確的定位。
教師可以將學生當前階段無法透徹理解的教學內容與知識點進行細致的歸納與系統的整合,并在教學過程中暫時對其進行簡單的介紹,而后在后續教學時再對其進行詳盡的講解。此外,在對學生的無機化學知識體系進行構建時,也要對學生高中時期所學習的化學知識進行有效的連結,從而使學生對于現如今無機化學的理解建立在高中所學的基本化學知識之上,將無機化學知識內容視為高中時期化學知識的擴展與延伸,從而使其對于無機化學的難度更容易接受與習慣。
三.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有效培養
首先,若想使學生在大學階段的學習得以有效的保障,就必須對其自主學習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從而使其學習時間不僅局限于課堂教學時間。學生是教學活動過程主體,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自學能力。他們剛從中學進入到大學生活,中學階段他們是在老師和家長的監督下學習,這使得他們普遍習慣于被動學習,而在大學生活中,學習環境相對寬松,學生很容易缺乏學習主動性。而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的內容多,教學時數少,課堂容量較大,需要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因此可以再在每次課結束前給學生留下幾個關于下節課內容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對新課進行預習,這比學生盲目看書的預習效果要好的多。使高校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以有效培養的前提是,使其對知識的歸納與整合能力得以有效的提升與充分的發揮,也就是說,使其科學的思維方式得以有效的培養,例如在對化學分子結構進行講解時,要使學生對于化學鍵的了解更加透徹,進而引導學生對分子結構相關內容進行較為深刻的思考。在學生對于專業知識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將其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使學生在面對不同問題時,能夠熟練的運用自己的科學思維對其進行分析,而后結合所學的相關知識,通過合理妥當的方式將其解決。
其次,教師應當在無機化學的教學過程中,結合所教授課程的相關內容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適當合理的引導,在無機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針對其內容繁雜豐富的特點,將其相關的知識點進行合理的串聯,使知識點之間始終保持著較為緊密的聯系,并且對重要的知識點進行多次的詳盡講解,以確保學生對其的理解足夠透徹,使學生對于無機化學的相關知識不是死學硬背,而是學習分析與解決問題的思路,而后能在面對不同問題時自行進行分析與處理[2]。此外,教師在對較為抽象的無機化學理論進行講解時,要盡量通過合理的教學手段,使其得以有效的具象,使學生對于化學理論知識的理解更加立體而生動,使學生對于相關知識點的印象更加深刻,使原本復雜的理論知識得以有效的簡化,使學生在對問題進行解決與處理的過程中,其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得以有效的提升,使學生通過無機化學課程為以后的專業課學習奠定良好的理論基礎與思維方式,使學生在大學階段的專業學習得以有效保障。
結束語:無機化學作為所有化工相關專業的基礎課程,其是使學生得以開啟專業知識大門的鑰匙,是學生進行后續專業學習的重要前提,通過對無機化學理論的學習,學生得以為自身的專業學習與發展奠定良好而扎實的理論基礎,并為自身的后續專業學習培養科學清晰的邏輯思維,進而使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對于不同問題的處理能力得以有效的提升,使現今社會對于綜合素質人才的需求得以有效的滿足。
無機化學由于內容多而雜,理論性強而抽象,新知識的不斷引入等原因,使得在教學學時不變,教學內容卻在不斷增加的矛盾日顯突出,因此必須抓好教材建設,依據人才培養模式,根據生源實際情況,優化整合教學內容,顯得十分重要。
我們學院化工系應用化工、化工分析專業的學生目前使用的無機化學教材是教育部高職高專化學教材編寫組主編的《無機化學》第二版[1];化工出版社的王建梅、曠英姿主編的《無機化學》第一版。在教學中以上面的教材為基礎,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的需要出發,進一步突出高職高專的教學特點,貫徹基礎理論內容以“必須和夠用”為度的原則,重視專業技能的培養,對教材進行適當的加工、處理。
1.對化學理論部分的精選
我們首先組織課題組教師對化學理論部分進行了精選,一致認為可適當“降低調子”講授原子結構及分子結構的內容,將小字排版的內容作為學生的閱讀資料,重點講授四大化學平衡及應用。
2.元素部分的精選
對元素部分在體現周期系的原則下,盡量突出典型和通用的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質及用途。對不同專業的學生,側重點也有所不同,如化工分析專業,重點講授元素及離子的定性檢測上。
3.重視理論教學
在章節的安排上不拘泥于教材本身的知識體系,采取重點突出,難點分散,循序漸進,由淺入深,適當重復,前后呼應,歸納總結,既要介紹基本知識原理,保持課程體系本身的科學性、邏輯性和系統性,又要貼近現代生活和化工生產實際,不斷用新知識、新成果、新技術充實教學內容。如講授元素及化合物部分時,介紹“微量元素與人體健康”有密切的關系。說明鐵、鋅、碘、硒、錳、銅、氟、鉻、鈷、鋁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2]。講授新型無機材料,如高溫結構陶瓷、納米材料等知識[3],通過以上示例,既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學生了解了相關領域的新知識、新成果和新技術,使化學教學與時俱進,跟上知識更新的步伐。
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我們在教學中采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啟發式教學、模型教具教學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即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又達到了開拓學生知識視野,擴大知識面的效果。
1.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利用多媒體課件將抽象難懂的內容變得具體、生動、形象、逼真。如講授雜化軌道理論時,原子軌道雜化的形狀,不同類型雜化分子的空間構型,通過多媒體課件生動活潑,圖文并茂地“演示”給同學,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和掌握,加深了對教學內容的印象,提高了教學質量。
2.采用啟發式教學
無機化學常被一部分學生形容為“聽起來枯燥乏味,學起來費力無趣”的課程,此時,若教師只憑借一支粉筆,一塊黑板,采用傳統的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嚴重的束縛了學生的思考能力,加之上課時忙于記筆記和背公式,使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位置,抑制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導致教與學的雙邊活動被削弱。由于缺乏學生的積極參與,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采用啟發式教學,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適時的提問、設疑、討論等啟發教學方法,可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變被動為主動學習、引導學生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和思考力。如在學習錳及重要化合物的性質時,啟發學生與已經學過的鉻及重要化合物的性質比較異同,通過誘導學生回答,然后由老師歸納總結出,一般常見錳(Ⅶ)的化合物有較強的氧化性,常見代表物KMnO4是常用的氧化劑、其還原產物隨溶液酸堿性不同而異,而鉻(VI)只在酸性條件下顯氧化性;錳(Ⅳ)的常見代表物MnO2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具體在反應中顯什么性質常由另一種反應物及介質而定;錳( II)的常見代表物是MnSO4,有弱的還原性,在HNO3存在時,可被強氧化劑NaBiO3氧化為七價錳的化合物,使學生輕松掌握錳常見化合物的性質和反應規律,同時也鞏固了鉻及常見化合物的性質。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3.鞏固啟發式教學效果
我們還充分利用習題課這一教學環節。每隔3~4章安排一次習題課(2學時),通常先用一學時對學生進行測驗,此時老師可通過巡視發現一些問題,然后緊著上一學時的講評課,對共同錯誤進行及時糾正,將新穎獨到的解題方法推薦給其他同學,鼓勵學生一題多解,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啟發學生發散思維,鞏固教學效果。
4.采用球棍式模型教具,提高教學效率
無機化學中原子、分子結構看不見摸不著,故學生常感到即抽象又難理解,在多媒體課件形象的描述它們的基礎上,再配上模具的演示,使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學生更易接受和理解。同時,學生還可以利用下課休息時間親自演示,并與教材的圖形比較,加深印象,增強了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從某種程度上,它比多媒體更直觀易懂,效果很好。
改革實驗內容,培養學生能力
化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并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無機化學實驗是學生入校后學習的第一門實驗課。是學生必修的專業基礎課之一,通過無機化學實驗教學,使學生熟練地掌握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能,加深對無機化學基本理論的理解、驗證,鞏固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為后續課程的學習,考取職業資格證書及今后從事化工生產技術工作打下基礎。
為了配合無機化學教學改革,對無機化學實驗進行了大膽的改革探索。我系教師一致認為,實驗教學改革的根本是要建立一個以培養學生動手和創新能力為主的教學模式,對實驗內容及重點進行調整。
1.嘗試性的開展設計性實驗
在保證基本操作和驗證性實驗的基礎上,為了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的理念,加強實踐動手能力,靈活運用所學理論及實驗知識。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嘗試性的開展設計性實驗,該實驗內容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根據所學無機化學理論及實驗知識,查閱有關文獻資料,獨立地設計實驗方案,并進行實驗獲得產品。完成實驗后,同學們雖然很累,但看到自己親自實驗的結果,心理充滿了成就感,實踐證明這是一種讓學生由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的好途徑。
2.增開綜合實驗
為了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增開了30學時的無機化學綜合實驗。經過集中強化綜合訓練,提高了學生自覺思考能力,理論聯系實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改革考試方法,科學評定學生成績
考試是檢驗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和運用能力的一種手段,同時對教師教學效果提供反饋信息。為了更加合理公正綜合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我們近兩年來對傳統的閉卷筆試進行了改革,對學生的成績實施了多元化的評價。在評價過程中注意評價內容的多元化,不僅考查學生掌握書本知識的程度,而且全面評價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實驗動手能力、創新意識等綜合素質。具體做法是,期中考試占總成績的10%,期末考試占總成績的60%,平時成績(包括課堂提問、作業、出勤等)占總成績的10%,無機課內實驗占總成績的20%,然后將上述四項相加得出學生本學科總成績。通過實施該考核辦法,使學生對每個教學環節都很重視,達到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經過幾年的無機化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雖然目前已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但還需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完善,在教學過程中,仍需更新教學理念,深化教學改革,拓寬教學新思路,發現新問題,所以無機化學課程教學改革是一項長期艱苦的工作,需要我們不斷努力、探索、實踐,才能跟上時代步伐,取得更大的收獲。
參考文獻:
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是我國農林院校的一門公共基礎課,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農)為例,每年有過一半的大一新生(近3000人)要學習該課程,足見其在農林院校的重要地位。一般有如此多學生的課程都會采用統考的方式考試,因此試卷的全面性、公正性、區分度和客觀性就顯得非常重要。然而由于某些原因,部分農林院校仍以人工命題的方式出卷。人工命題方式有其優點,但在當前信息科技越來越發達的時代,其缺點越來越突出。首先,人工命題往往易受出題人的主觀影響,存在對課程內容覆蓋面不全、難度把握不好、重點不夠突出、題目容易跟往年類似或重復等缺點,對學生的考查不夠細致,區分度可能也不好,達不到考試目的[1]。如果情況嚴重,甚至可能造成教學事故。其次,人工命題容易出錯,如符號錯誤、分值錯誤、數據錯誤等。出題人的責任心不同,試卷的質量往往差別很大,責任心強的教師出的試卷質量還比較高,但責任心較弱的老師所出的試卷質量則不能保證。再次,人工命題效率低、成本高。命題一般在教師課程未結束的時候同時進行,教師在上課之余,要花很多時間命題,往往是人付出了很多精力,卻沒有得到相應回報,可能也沒有得優良的試卷[2]。
1試題庫系統結構
我們已進入一個信息科技爆炸的時代,電腦、手機和網絡已是我們日常生活、教學和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農林院校的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也應該跟上時代步伐,建立計算機試題庫系統。試題庫系統的優點顯而易見。首先,計算機試題庫系統可有效避免人工命題的諸多缺點,如實現教考分離,更好把握課程內容的覆蓋、難度分布、重點突出、不易出錯等等[3]。再次,機器出卷效率高,只要設置好一些基本要求,就會很快組成試卷。另外,試題庫系統還有其他方面的用途,如滿足學生的日常練習,課程進行過程中,可以利用試題庫系統出一些較簡單的練習題,供學生加深對課程內容的理解之用。最后,考試完之后,考試情況可以反饋給試題庫系統,進一步改進試題庫系統,那么以后的試卷會越來越好越客觀。當然電腦組卷也不是萬能的,如果結合電腦組卷和人工修改,即可結合二者的優點,得到一份優秀的試卷。建立一個優秀的試題庫系統,工作量巨大,需要大量細致長期的工作。總的來說,試題庫系統首先應該有一套優秀的試題庫軟件,然后問題就在于要采集大量試題,最后就是管理與參與者的長期完善。針對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應該包含以下幾個方面。所示,應該包含四個基本子系統,即題型管理、試題管理、用戶管理和組題管理子系統[4]。題型管理子系統可以設置加入不同類型題目,除傳統的填空、選擇、判斷及計算題之外,用戶可以定制自己的題型;試題管理子系統對試題進行管理、設置難度、歸類等,如批量輸入試題,設置修改難度系數等;通過用戶管理子系統可設置不同權限的用戶,用戶通過網絡可以登錄系統,根據要求使用系統,保證多用戶使用,同時保證安全;組題管理子系統可以設置不同組題方式,產生試卷。另外還有試題質量評價模塊,為考完試后進行評價反饋而設置。
2試題庫系統軟件
試題庫軟件一般通過兩種途徑獲得,即商業軟件和使用者自己編寫。對于非計算機專業的化學工作者來說,編寫一套較好的軟件有一定難度,故采用成熟商業軟件比較可行。不管那種方式,試題庫軟件系統應包括以下方面:(1)界面友好,易于操作管理,功能齊全:試題庫系統不僅管理員使用,普通老師也要用,如出一些練習題、小測驗等。大多數化學老師的計算機水平有限,因此簡單易用的界面能為更多人使用。界面簡單易用的同時,還要保證內容豐富、功能齊全。如題型的設置,普通的選擇、填空、判斷、計算題必不可少,還有其他題型,如概念、證明、小論文之類。另外用戶管理、組題出卷等都要包含。每個題目設置相應的難度系數,組試卷時根據難度系數的分布情況組卷,這樣考試時一般都會比較符合正態分布,難度系數可由管理員修改。(2)化學語言友好:由于化學試題必不可少的出現化學語言,如無機及分析化學課中熱力學部分的熱化學方程式、熱力學函數關系式,原子分子結構部分的分子雜化軌道顯示、化學分子結構式,四大平衡對應的滴定實驗示意圖等。因此試題庫軟件應該正確顯示這些化學語言,兼容CHEMDRAW等化學軟件繪制結構圖,而且必須是WORD軟件友好的軟件,以正確顯示化學語言和數學公式。(3)網絡題庫:試題庫系統不僅在考試時使用,平時也要發揮作用。無機及分析化學課本中的練習題非常有限,學生可能需要做更多些練習題以加強對知識的理解,試題庫系統可以提供網絡練習接口,讓學生可以更靈活地獲取知識。另外網絡題庫可以發揮其交互的優勢,讓學生和教師更好的交互反饋。(4)安全性: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為農林院校公共基礎課,因此試題庫軟件的安全性一定要高,如果出現試題泄露、黑客入侵等情況,將嚴重影響教學工作,造成教學事故。因此,軟件系統一定要提供良好的安全性。
3試題采集
試題庫系統的另一大關鍵就是試題的數量和質量,即試題采集。大量試題需要大量人員完成,是一個大工程。有經驗的老教師承擔試題的核驗、確定難度系數、試卷的把關等工作,其他老師可搜集試題,試題翻譯,試題錄入及管理等工作。系統管理可由幾位老師承擔,每位負責某種題型。試題采集是最為繁瑣且龐大的工作,必須由多人承擔,按章節劃分,每1至2位老師負責一章,結合科學前沿有趣的東西,收集翻譯編寫題目。試題采集主要通過以下幾種途徑獲得:(1)已有資料。西農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的命題近年都由不同老師輪流命題,教師一般都有出題經歷,有一定量試題資料,因此首先將每個老師的試題資料收集、歸類,就是試題庫的基礎試題。(2)外文課本翻譯。相對于國內課本,國外教科書或參考書中一般都有大量題目,可以聯系版權方,獲得題目的使用權,然后進行翻譯。(3)自編題目。組織教師自己命題,教師根據自己的授課經驗,結合自己的專業特長和學校特點,負責某一章節試題的編寫。(4)另外,試題庫的題型可多樣化,不局限于考試,可引導學生自己動手,查資料寫小論文,將小論文的題目也可加入試題庫共享。
4不斷實踐、反饋和改進
試題庫系統是不斷建設、實踐及完善的長期工程,每次組卷考試后,根據考試情況進行反饋,然后對有問題的部分進行修改,如難度調整等。另外,每年都應該往系統里加入一定量的試題,淘汰陳舊試題,保持更新。經過幾年的改進完善,最終會建設好一個優秀的試題庫系統。
綜上所述,無機及分析化學課是一門農林院校非常重要的基礎課,應該充分重視其考核方式的公平性和客觀性,實現教考分離,淘汰陳舊的人工命題方式,有效組織起來,建設試題庫系統進行組卷考試。
作者:蒲亮 張忠 王文己 楊正亮 單麗偉 單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參考文獻
[1]袁東華.高校試題庫、試卷庫建設問題的思考[J].黑龍江教育,2013,4:77-78.
自我國開展精品課程工作以來,各類高校都十分重視精品課程的建設工作,許多高校根據不同專業課程建設的發展規劃和發展目標,依據國家級、省部級精品課程建設目標,本著從實際出發的原則,制定了本校精品課程建設發展規劃和實施細則,相關部門大力支持并配套投入相應的建設經費,全校齊抓共管共同努力創造良好條件促進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精品課程如何有效的發揮示范模范效應,如何更好地展示其優秀精粹所在,要依賴于精品課程網站的設計、建設與分享。精品課程網站是高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自學、師生教學互動和學習交流的重要平臺。
1.1精品課程建設中的資源共享中存在問題
教育部《國家精品課程建設工作實施辦法》中提出,國家精品課程按照規定上網并向全國高等學校免費開放。但現實卻并非如此,目前存在的現狀是教師和學生在使用精品課程資源時出現有點擊網頁時找不到服務器無法顯示網頁、網絡無法連接、無權查看網頁、無法連接數據庫等問題。而在能夠瀏覽的精品課程中,也有部分課程出現網絡不通、網頁跳轉速度太慢、無法找到文件、IP受限、非本校用戶不能下載等問題。精品課程網站出現這些情況表明,一些高校在精品課程申報成功之后很少對精品課程進行后期有效的完善和維護,沒有安排專業人員負責定期維護和更新,這種現象和結果背離了教育部開展國家精品課程建設的初衷,沒有真正實現優質精品課程資源共享和免費共用,不利于高校師生的相互交流和共同進步。
1.2精品課程建設中只求“量”不求“質”
精品課程是涵蓋教學目的、教學定位、教育理念、教學思路、教學體制、教育前瞻性、教學隊伍、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課程體系、專業課程教材等多種要素改革的復雜的系統工程。目前有些精品課程的建設出現的問題表現在:有的精品課程還停留在“知識”的表觀表面教育上,專業教師平時不注重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經驗、教材改革、教學資源、教學效果等的積累,一到申報精品課程時,臨時上陣,倉促準備資料、胡亂堆砌資源,而沒有全方位考慮專業課程的特性和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另外,當一些課程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之后,可以明顯觀察到,絕大部分精品課程網站的更新和維護工作就停止運行,沒有專門的專業人員進行維護和更新,特別突出的是,課程網站的學習交流、疑問解答和師生互動基本上都發生在該精品課程評選的當年,而在評選之后長時間內沒有師生交流學習互動的體現,學生在論壇和留言板中的留言、提問和迷惑等都沒有得到教師及時的解答和有效的解決。
1.3精品課程建設中的評價方式單一
我們在學習瀏覽精品課程網站時可以看到大多數精品課程使用了教學評價體系,而這些評價體系許多只是使用了專家和部分聽課學生對該課程的評價,并且普遍采用的是學生評教與專家、教師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這些評價只是單方面從教師教的角度出發,注重了對該專業課程的教學評價,而忽視了學生學的這一角度,沒有從接受者學生的這一側面來考慮,忽略了對學生掌握知識、運用知識,對學生學的結果進行評價。
1.4精品課程建設中網站的設計制作欠缺
有的精品課程網站設計得很花哨,使用的顏色復雜多變,看著即不美觀也不大方,視覺效果欠佳,這種網站不適合長時間瀏覽,而且有的網站沒有一個清晰的布局,各部分內容安排的不合理,分配不均勻,設計雜亂,沒有給瀏覽者一目了然的感覺。
2精品課程建設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2.1開放精品課程資源,實現資源有效共享
實現精品課程資源的有效共享,不僅有利于學生方便的查找與學習有關的資源或進行在線學習和交流,也有利于各個專家、教師進行商榷探討學術問題,取長補短,及時修改教材、教法等存在的問題。
2.2充分運用交互平臺,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
在精品課程網站的設計中,設計者和教師要能夠充分運用現代教育理念和發展前沿,按照學生的學習興趣及積極性設計出符合要求的功能全面的學習交流平臺。如在網站中可以建立BBS,留言板,blog、QQ群、微信、微博等這樣的交流平臺。教師可以在這些交流互動平臺上組織教學及研討活動,與學習者交流探討專業及前沿知識,為學習者提供教學、科研指導和啟發,為學習者解決專業、思想難題,為學習者排憂解難,教師與教師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可以更好地進行學習交流與探討,教師要經常去查看交互平臺,如有學生留言,應及時地給與反饋信息,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習者的學習以及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師也能更全面的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知識范圍。這種積極有效的平臺可以吸引更多的教師加入網上教研的行列,形成高效互動的良好學習環境,使精品課程在教師教學,學生學習以及專業課程建設方面真正起到模范示范作用,從而成為名副其實的真正的精品課程。
2.3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教學評價監控系統
精品課程建設的最終目的是創建高質量人才培養體系,而精品課程的教學評價體系是精品課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系統完善的教學評價系統對精品課程教學可以進行有效地指導和監督,因此,各級各類高校應根據不同學科領域自身的性質和專業特點,從不同著重點出發,盡可能全面制定評價體系并兼顧個體差異,既要能夠反映出高校教學的改革動態和前沿發展方向,又要能夠引導教師積極進行教學創新改革,激發學生有創造性的積極投入到學習中去。采用動態評價與靜態評價有效地結合,形成一個全方位立體化的評價體系,尤其在教學評價中,在注重課堂教學效果的總體評價、學生評教、專家評價、同行評價等方式的同時,要重點關注對學習者自身的評價以及同伴的評價,進而實現全方位、立體式、多種形式并存的教與學的評價,確保人才培養質量。另外,根據精品課程的國家級、省部級、院校級的不同層次和不同專業的分類,對其具體的評價標準也要有相應的差別,評價標準的具體內容都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教學規劃、教學隊伍、教學內容和教材、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學條件、實踐教學、教學效果、課程特色。
2.4健全豐富網站內容,建設功能全面的精品課程網站
專業課程內容、網頁的設計和制作,必須有計算機網絡技術人員和專業授課教師的共同參與,計算機網絡技術人員可以解決課程網頁設計制作技術上的問題,經過一定時期的試講、學生的反映進行反復修改,能較好地實現專業課程設計的思想和特色。
3《無機化學實驗》精品課程建設的思路
按照高校《無機化學實驗》課程建設目標,不懈努力強化學科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的龍頭地位,以產學研三位一體相結合,以課程建設與學科建設交叉滲透和諧發展為依托,有效推動無機化學和無機化學實驗課程建設;以無機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為中心,將無機化學實驗課程建設任務逐一進行分解確認,采取切實可行的有效措施,充分調動廣大師生共同參與無機化學實驗課程建設的積極性。以期通過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在無機化學實驗教學內容體系、實驗教材、實驗教師隊伍、實驗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實驗教學考試體系、實驗教學評價體系改革等方面取得一流的成果[2-3]。(1)加強教學隊伍建設,造就一支教育理念先進、結構合理、人員穩定、教學水平高、高職稱、高學歷、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高水平師資隊伍,按一定比例配備輔導教師、實驗教師、助理實驗師。(2)充分發揮博士的科研優勢和化學結合的特點,建立一套產學研融合,能適應21世紀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無機化學課程體系和實驗教學體系,編寫出內容先進、特色鮮明并與新課程體系相適應的系列新教材。(3)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要兩手一起抓,強化理論和實踐的并重性。高度重視實驗、實習、見習、實訓等實踐性教學環節的設計和實施,制定可操作性強的實施計劃,通過多種實踐性教學環節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著力推進實驗教學形式、教學內容、教學效果考核,實驗考試體系的改革,多開設綜合設計性、創新性和研究探討型實驗,鼓勵學生參與各類科研實踐活動。(4)探索和建立能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新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建成培養化學及有關專業高素質人才的高水平無機化學實驗課程教學基地和實訓基地,形成基礎實驗、課外開放實驗和實訓基地實驗三位一體的訓練模式,使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得到充分的鍛煉。(5)積極改革和使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合理運用多媒體手段,大膽改革傳統落后的教學觀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教學管理。相關課程可以適時適當采用網絡、QQ群、微信群、學院主頁等多種新媒體方式進行教學與管理,相關課程的教學大綱、考試大綱、教師的教案、問答與思考、實驗注意事項、基本操作及安全指導、參考文獻等要免費上網開放,同時將網絡課件、授課錄像、規范操作步驟等一并上網開放。
4目前我院《無機化學實驗》提高實驗技能的幾點做法
4.1理論課程與實驗課程緊密結合
理論課程采用以學生為主體,以“結構-性能-原理-應用”為主線,理論部分與元素化學部分相結合,采用多媒體與傳統教學方式和無機化學實驗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教學內容根據專業特點和需要進行合理取舍,將無機化學實驗的基本要求、實驗室規章制度、實驗安全、基本操作技能等融入理論課教學中,加深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認識和重視程度[4]。
4.2基礎實驗訓練
實驗課程按照“查閱文獻-實驗預習—實驗課—結合理論課書寫實驗報告—思考與分析”的原則開展教學,使學生在實驗動手能力、實驗方法、科學態度和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驗問題的綜合能力等方面受到良好的訓練。實驗過程中隨時對學生進行節約藥品的理念教育,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并進行綜合設計性實驗改進研究,跟蹤觀測學生的基本操作的規范性,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態度和習慣。
4.3課外開放實驗訓練和實訓實驗訓練相結合
二年級學生開始走進實驗室進行課外開放實驗訓練:(1)通過學生選導師,業余時間由老師指導完成;(2)通過導師選學生申報國家級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業余時間由老師指導完成;(3)通過導師選學生申報我校大學生基金項目,業余時間由老師指導完成;(4)四年級下期考研筆試后準備進行面試前,由優秀的指導老師進行開放實驗室統一指導和個別指導相結合完成;(5)還有我院每年下學期針對新生舉行的一次無機實驗技能大賽,每年針對高年級學生舉行的實驗技能大賽,使不同年級的學生都得到了很好的訓練(都發證書),學生成果以論文及各種獎勵得到認可,因此使學生更加重視動手能力的培養,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也增加了學生的自信心,擴展了學生的視野。(6)化學工程與工藝實驗課程已建成實訓基地,學生可以充分進行和完成相關技能訓練。
4.4存在問題
目前我院欠缺的有:教學內容如何優化和組合?針對性強的優秀教材如何選擇和編寫?目前,我們的《無機化學實驗》和《分析化學實驗》在內容上有一定的重復,對于師范院校化學專業、應化專業的實驗內容該如何進行整合?這兩個專業實驗內容的區別和聯系?另外,應根據課程改革要求和化學學院一年級學生化學基礎知識結構及實驗技能特點,編寫適合本系學生使用的《無機化學實驗》教材,對實驗內容進行合適的重組,盡可能使學生在實驗動手能力、實驗方法、科學態度、應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驗問題和初步具備獨立設計完成實驗的綜合能力等方面受到一定程度的訓練。所以,針對性強的優秀教材的選擇和編寫很關鍵。
一、PPT課件的特點
PPT課件受到了教師的青睞和普及,取決于其強大的功能和優勢.PPT課件的特點,具體表現為:(1)簡便易學.Word與PPT是Office辦公軟件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之間緊密聯系,且具有統一的操作平臺.教師只要懂得如何使用Word,就能夠使用PPT課件,簡便易學,不需要再另行培訓.(2)裝備齊全.有別于Word,PPT自帶多種裝備,便于教學活動的開展,如層次分明的條目符號、多種表現手段的組合、自定義動畫等.應用PPT課件不僅可以通過“格式一項目符號和編號”編輯不同類型的內容,而且還能單獨或有機組合使用文字、圖片、音頻等.此外,PPT還能夠提供強大的在線功能,有利于實現教學內容與背景的有機統一,強化教學效果.
二、PPT課件的使用原則
1.適時適度原則.包括課件內容、課件播放速度等方面,要與課堂教學目標和學生接受能力相結合,以適時適度的內容和節奏集中學生注意力,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2.輔原則.PPT課件只是作為一種輔工具,不能完全取代板書教學,因而教師在使用PPT課件時,應使之與常規教學手段相結合,最大功能發揮PPT課件的作用.
3.互動性原則.PPT課件最終是為課堂教學服務,而中學物理課堂教學以發揮學生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參與積極性為主.因而運用PPT課件進行教學時,教師應觀察學生的反映,并及時與學生進行交流,留有足夠時間讓學生思考和發表自己的觀點,從而獲得最佳教學效果.
三、PPT課件動畫設計的策略
1.PPT課件模板的選用
PPT能夠實現在線功能,教師可根據具體教學內容,精心挑選出相應的主體模板,使之與教學內同相契合,從而強化教學效果.基于中學物理學科的特點,不管是理論教學還是實驗教學,都會遇到難度不一的抽象概念,合理的PPT課件動畫設計,能夠將抽象概念形象化、具體化.而模板的作用是營造出具體的情境,讓學生在一定的背景環境下學習,從而化抽象為具體、化陌生為熟悉、化枯燥為生動,可大大增加課件的邏輯性、引導性和趣味性.
2.PPT課件內容的安排
PPT課件動畫設計,最終是為了突出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引起學生的重視.因而,中學物理教師要對PPT課件的內容進行合理安排,以期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PPT課件動畫設計,應立足于教材,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將抽象的概念、定義等形象化、具體化,切實起到輔助課堂教學的作用.同時,PPT課件動畫設計的過程同時也是藝術作品創造的過程,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喜好,以藝術性的PPT動態課件擴展學生信息通道,為學生的思考提供有效的啟發以及豐富的想象空間,進而全面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法規體系進一步完善。制定出臺了《浙江省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條例》,《條例》進一步明確了政府及相關部門水上安全監管主體職責和責任邊界。
執法行為進一步規范。積極研究、理清地方海事職責,進一步簡政放權和完善事中事后監督管理制度。及時修改我省地方海事自由裁量執行標準,并結合轄區實際研究調整轄區海事執法業務流程。繼續強化海事相關業務崗位任職資格培訓和執法監督,全省地方海事行政處罰、許可案件,已實現通過信息化系統辦理。
(二)加強服務意識,提升服務水平
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渡運設施改造,促進群眾安全便捷出行。近年來,我省通過實施公共服務均等化政策,加大政府補助資金投入,加快渡船更新、渡埠改造和撤渡建橋工作,使得渡船、渡埠等內河渡運設施得到明顯改善。2011年來,全省投入資金近15億元,建成撤渡建橋、渡埠改造、渡船更新等項目450余個。同時,針對農村渡口公益性特點明顯,我們在渡口較為密集的縣市著力推進渡運公交化改革試點工作,目前渡運公交化改革工作已在麗水、紹興等市逐步推廣。
發揮四牌一門優勢,構建服務型內河海事。抓品牌服務和窗口示范。推進物聯網技術在內河智能航運服務中的深化應用,建立便民的業務辦理流程,實現動態科學的船舶通行調度。結合轄區船舶實際,會同浙江海事局制訂全省內河1000總噸以下普通干、散貨船舶最低安全配員標準,切實調整船員配備要求,減輕船舶負擔。積極推進杭甬運河紹興至寧波段500噸級內河船通航工作,實現“通航效益、企業效益和社會效益”多贏。
(三)堅持科技興航,促進科學監管
我局高度重視現代信息技術在水上安全監管領域的應用與推廣,加大對信息化安全管理工程建設的投入。通過開發和應用船聯網技術,提高對內河航運的監管能力、管理決策能力和內河航道養護監管能力;通過和其它業務管理系統的有機結合,建立有效的水上安全風險控制和預警機制。
1.引言
《無機及分析化學》是為實現教學內容整合和課程結構優化而設置的一門新課程,是課程體系改革的產物,同時是高校生物類、化工類、環境科學類、制藥類等專業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1]。其教學質量對于后續課程如物理化學、有機化學及專業課程的學習,實現專業培養目標,提高學生整體素質,增強學生實踐能力等具有關鍵性的作用。該課程有機融合了無機化學和分析化學兩門基礎化學課程,主要教學內容包括四大平衡、定量分析、物質結構、光度法、物質分離等基礎知識,通過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夠掌握一些基本的化學原理,并且能夠運用所學化學知識解決一般的無機及分析化學問題,具有選擇正確的分析化學測試方法、正確判斷表達分析測試結果的能力,為解決生產與科學研究的實際問題打下基礎。通過本課程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嚴謹的工作態度、實事求是的科學作風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其逐步具備科技人員應有的科學素質[2]。那么,《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教學在整體上應該如何把握,怎樣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作進一步改進,這些問題非常值得研究。下面,筆者結合幾年來自身的教學經驗,談談看法,僅供同行參考。
2.《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的教學現狀
近幾年來,大多數高校都進行了大學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的教學改革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目前在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過程中仍存在以下問題[3]:(1)由于高考制度的改革,很多學生在中學階段的化學基礎薄弱,這門課程是大學一年級的重要專業基礎課,這給教學帶來一定困難。(2)重理論輕實踐。高中階段很多學生缺乏實驗經歷。目前,大學化學課程教學普遍存在課時少、內容多的矛盾,很多高校都對基礎化學學時進行大幅度壓縮,大學化學教學存在內容難以深入、實驗環節薄弱等問題。同時,目前大學化學的理論教學仍然以向學生灌輸大量書本知識為主,導致學生學學化學課程的興趣較低,學生缺乏創造性思維和動手實踐能力,教學效果欠佳。(3)教學手段和方法陳舊。一般采用大班上課,教師在臺上講授,是主體;學生在下面做筆記,是客體;突出了教師的主控地位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導致學生仍沿用中學學習化學的慣性思維,偏重記憶,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薄弱。教學中過多注重科學知識的教育,對科研能力重視不夠,達不到培養學生獨立操作能力的目的。(4)考核制度沒有發生根本性改變。考核是檢驗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有效方式和手段,現在很多高校的考核方法還是采用期末卷面考試作為對學生最終考評的主要依據,這種傳統考核方式容易造成學生為考試而學習,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鍛煉和提高,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目標無法落到實處,這違背了現代教育教學的目的。
3.《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3.1激發學生興趣,樹立良好開端,體現時代特色。
由于高考制度的改革,很多學生在中學階段未選修化學,因此他們對化學學科的特點、學習方法及化學在科學中的應用都不太熟悉。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在教學中首先采取的措施是上好緒論課,在緒論課上向學生介紹化學學科的特點和學習方法;以近年來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所從事的與本學科交叉的研究課題為例,說明化學與本學科之間的密切聯系,讓學生了解學科的相互交叉和滲透是現代教學和學科發展的需要和趨勢,讓學生知道學好化學的重要性。通過緒論課的學習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為今后的化學教學打下良好基礎。另外,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培養學生對這門課程的興趣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一方面教師的課件要做得好,教師上課要有激情幽默詼諧,這樣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要將課程理論與人們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比如冬天下雪結冰后在路上撒鹽,有助于積雪的融化,這和凝固點降低有關。這樣可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4]。
新世紀是信息化世紀,與化學有關的新學科、新領域不斷涌現,化學已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我國的教育現狀卻是教材遠遠跟不上時代,更不能反映學科的最新進展。因此,面向21世紀的《無機及分析化學》需要趨向前沿,反映現代,在教學過程中不失時機地介紹一些與教授知識點有聯系的科技發展的最新動態,如“核反應和放射性同位素的應用”、“納米技術”、“超導材料”、“分子識別”等前沿知識。這樣既能夠讓學生了解科技前沿動態,又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5]。
3.2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教師在全面授課前應列出自學提綱,引導學生自學,將提綱中的問題以提問方式檢查,了解自學完成情況,課堂講授更有針對性。自學可以使學生在課堂聽課中更好地把握重點難點,使學生由被動向主動學習方式逐步轉變。在課程講授中,應注重知識融會貫通,強調章節后的小結,使難點、重點突出;應注意與其他課程的聯系和對比,不僅增強知識的系統性,而且拓寬知識面,降低學生學習知識的難度,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無機及分析化學》是一門發展變化較快的學科,教師不可能在有限的課堂中將所有知識都傳授給學生。因此,教師的授課應該注重基本概念,注重簡繁結合,注重構建每一個基礎知識的“生長點”。例如,一些基本概念基礎知識如:原子結構、分子間作用力、配合物、化學平衡、化學鍵等內容上,講解應細致準確,使學生牢牢掌握。在每章節結束時,圍繞本章節的主要知識點,對學生提出一些綜合性的,具有一定深度的思考題,讓學生養成自己分析、應用基礎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久而久之,學生可以養成思考和分析的習慣,可以根據興趣對某一知識點進行深入探究,提高學習質量[6]。
3.3改革現有教學方法,兼顧多媒體教學和傳統教學,實現優勢互補。
傳統的教學方法壓制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不利于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培養。為了滿足新時期國家對新型人才的需要,高等教育必須進行改革,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對教學方法加以革新,《無機及分析化學》當然也不例外。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灌輸式的、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形式。現代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的發展要求大學生具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如何引導學生創造性地學習,使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主動,牢固掌握所學知識,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尤為重要。針對教學內容多而教學課時少的狀況,在教學中可以采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相結合的方法,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的視覺效果,將教學內容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復雜的公式推導、圖表等內容,通過多媒體課件把文本、動畫、圖形、聲音、圖像等媒體結合起來,動態、形象地把抽象的教學內容展現給學生,為學生提供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刺激,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我們考慮到,多媒體技術畢竟只是一種“輔助”教學手段,不能用它完全取代板書,這是由化學學科教學的特點決定的。因為課件信息量大,可以瞬間呈現教學內容,所以留下較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思考,特別是給學生記課堂筆記的時間顯得尤為重要,否則就成了“滿堂灌”。不注重教學互動,不注重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消化,就不會收到好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化學素質就成了空談。在教學中采取一些能使學生主動探索、積極參與的方法強化教學效果。如采用啟發式教學、比較教學法、討論式教學法、歸納法等多種教學方法,提供學法指導,切忌通篇講、滿堂灌,無休止地分析、講解。應該把培養能力、加強訓練放在首要位置[7]。
另外,一般教材的內容更新速度較慢,而且教學中不可能頻繁更換教材重修大綱。隨著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特別是電子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分析檢測中能夠使用的新儀器、新設備不斷涌現,且設備的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功能越來越全面,使得分析檢測過程及結果越來越精確、簡便、快捷。在儀器分析教學中,教師除了要講授課本常規知識外,還應結合分析領域的前沿技術,將新技術、新方法、新成果介紹給學生,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提高獲取知識的熱情,從而逐漸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8]。
3.4改革現有考核制度。
考試是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可以檢查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能反映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讓教師及時調整教學方式和方法。長期以來,我國的應試教育使學生養成了以應試為目的學習習慣,導致高分低能的現象,這顯然與新世紀人才培養的目標相悖。為更好地體現高分高能,有必要對現行的考核方式進行改革。一個人能力的培養重要的是學習過程,考核是一種手段而不是最終目的,采用學習過程考核,能更客觀地評價學生能力。因此,考核方式不應只采用單一閉卷形式,可以將成績評定化為幾個模塊進行考核,包括平時成績、實驗成績和理論成績。平時成績重在考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完成作業的質量、參加相關科研項目的積極性和科研項目研究成果等;實驗成績重在考核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動手能力和分析能力,按學生每次的預習質量、實驗操作規范度和實驗報告的質量及設計型實驗方案的合理性計分;理論成績則測試學生對基本概念、基礎理論的掌握程度和對知識點的理解,改變過去單一的閉卷考試方式,實行開卷方式,題目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和綜合性。考核的最終結果以平時成績+實驗成績+理論成績的形式累加計算。這樣學生不需要有沉重的壓力應付考試,將會更注重和享受課程的學習過程,有利于學習氛圍的活躍、專業基本技能的掌握、創新思維能力的提高、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更能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9]。
3.5改革實驗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化學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化學實驗可以加深學生對化學理論的理解,密切聯系,對鞏固基礎理論進行重要補充。因此,化學實驗教學是這門課程中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也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動手實踐和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教學環節。
目前,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是實驗的簡單、技能訓練機械重復、驗證性實驗多、設計研究性實驗涉及甚少,不能滿足能力培養要求,導致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不高。因此,減少驗證型實驗、增加探索型、設計型實驗開發學生的創新潛能是化學教學改革中的一個關鍵所在。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實驗教學方法的設計對培養學生的能力起到重要作用。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創設“發現價值”的實驗情境,提出課題,明確目的,引導學生提出解決問題的關鍵和思路,鼓勵學生設計多種可能的實驗方案。在實施綜合設計性實驗教學時,實驗前教師給出實驗題目,指定幾個思考題和幾本參考書,學生通過討論和單獨思考完成實驗方案設計;教師通過對學生的準備工作進行把關,對實驗過程的具體思路和實驗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進行詳細講解;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行準備實驗器材和配置相關實驗溶液;實驗操作中,教師時刻關注學生的實驗進展情況,對學生的一些不規范的操作給出及時的糾正建議;實驗完成后,讓學生對所做實驗的具體現象進行分析,找出不足之處和改進方法。增加綜合設計型實驗有利于檢測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運用能力,提高學生的實驗綜合素養,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實踐表明,綜合設計型實驗能夠讓學生體驗到探索真理和創新實踐的樂趣[10]。
4.結語
在無機及分析化學的教學過程中,適當地引入相關的科研前沿知識,既能讓學生在學會課本知識的基礎上了解一些科學前沿的相關研究進展,更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其由被動接受式學習變成主動求知型學習,提高學習興趣,真正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教師結合科研前沿知識,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方面進行改革,可以提高教學質量,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這更符合培養創新人才理念的要求。當然,教學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只有通過改革實踐和不懈努力,才能使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教學在改革中不斷創新、逐步完善。今后,我們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將繼續探索,不斷思考,提升課程教學水平,使該課程學習在提高學生素質的過程中發揮應有作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