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2 09:33:2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銀行證券投資基金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一、證券投資基金對銀行業的影響分析。
我國證券投資基金對商業銀行同樣具有雙向影響效應,一方面,它促進商業銀行業務創新與中間業務的發展;另一方面,也對商業銀行的傳統業務造成沖擊,進而影響到我國的金融穩定。
1.證券投資基金對商業銀行業務創新和利潤增長有積極影響。
一方面,證券投資基金托管業務中有利于組織低成本的存款。無論是基金開戶還是基金投資前的沉淀,基金的存款都是低成本穩定的資金來源。而且不論基金是商業銀行通過為基金提供銷售、交易服務,在銀行系統內部十分簡便地以低成本直接將存款劃轉為基金,這在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時,也為自己擴大了客戶源。另一方面,證券投資基金托管業務,可以收取基金托管費,獲取中間業務收入。由于證券投資基金是發起、管理、托管三權分立的機制,根據我國的證券投資基金管理辦法,基金托管業務必須由商業銀行擔任。但基金托管要求托管人有熟悉托管業務的專職人員,而且要具備安全保管基金資產的條件,托管人必須有安全、高效的清算、交割能力,以保證基金發行、運營、贖回與清算的效率和質量,目前主要由國有商業銀行如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等來擔任,一些資本實力雄厚而且業務能力強的股份制銀行也加入這一行列,所以基金托管業務將是商業銀行之間的競爭業務,具體見下表。從證券投資基金歷年托管費收入來看, 托管費收入上升速度很快, 已經從1998 年的1600 萬元上升到2006 年的10.53 億元。商業銀行通過介入基金托管業務,既可以改善其自身的資產結構,促進商業銀行中介業務的發展,增加無風險業務收入,改善業務收入結構,也可以促進新型商業銀行業務人員素質提高與知識結構的改善,為商業銀行現代資本市場金融業務發展拓寬空間。
2.證券投資基金對銀行業的消極影響。
首先, 證券投資基金對商業銀行傳統的存貸業務帶來了沖擊。證券投資基金作為一種金融創新品種,具有強大的專業理財功能,它的出現順應了降低資源配置成本的需要,使得投資者和融資者都愿意通過直接融資市場進行交易,從而出現存款“脫媒”
現象,使得商業銀行市場占有率不斷下降。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同樣具有轉型經濟國家的一般特征,正在實現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間接融資仍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商業銀行的傳統業務仍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如果在短期內迅速削弱其傳統業務,中間業務又無法迅速跟上,銀行的不穩定性增加,將會對我國的金融穩定產生沖擊。進而將直接影響到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定。其次,證券投資基金對央行的貨幣政策提出了新的挑戰。投資基金的發展和變化,對傳統以商業銀行為主體的金融制度下的貨幣政策產生了重大影響,使貨幣政策中的M1、M2、M3 等形式的貨幣定義不斷發生變化。毫無疑問,證券投資基金對貨幣政策工具和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影響,增加了貨幣控制的難度,對央行實現貨幣政策目標提出了新的考驗。此外,由于證券投資基金帶來的低風險高盈利效應,銀行同業競爭加劇,對銀行的服務和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挑戰。
二、商業銀行發展證券投資基金托管業務的對策。
①發揮商業銀行優勢,加大市場開拓力度。鑒于證券投資基金對商業銀行帶來的積極影響, 大力發展基金托管業務勢在必行。一方面,要加強基金托管業務的市場開拓,不斷增加托管基金的數量和資產總量;另一方面,要加強銀行基金銷售業務的市場開拓,目的是將銷售的基金按照協議的要求推介出去、銷售出去。要運用現代技術手段銷售基金,順應潮流盡快開通網上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等便利投資人投資的方式,讓投資者享受安全、高效、便利的基金代銷服務。還可以借鑒美國籌建類似于“基金超市”網站,銷售各個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也要充分考慮銀行卡在基金銷售中的作用, 還可以通過電話銀行銷售基金,給投資者帶來便利。
②商業銀行爭取在政策指導下成立銀行系基金,開展多元化經營。2005 年2 月20 日,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聯合公布了《商業銀行設立基金管理公司試點管理辦法》,4 月6 日,確定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為首批直接設立基金管理公司的試點銀行。交銀施羅德、建信基金、工銀瑞信等銀行系基金應運而生。到2008 年底,這3 家基金公司的排名大幅上升,管理規模逆勢增長, 其中交銀施羅德排名12 位, 建信基金排名20 位,工銀瑞信成為2008 年規模增長最快公司,而且贏得市場和不俗的業績。商業銀行可以設立基金管理公司對銀行業帶來了新機遇, 不僅有利于在分業框架下推動金融機構的多元化經營,而且有助于在中國金融體系中占據主要地位的商業銀行的儲蓄和資產的多元化。大量的儲蓄資金將有可能通過購買銀行基金的方式,間接進入證券市場,有效轉化為投資性基金,為資本市場提供長期穩定的資金渠道。因此,各家商業銀行要積極爭取盡快盡早設立基金管理公司,減少存差,促進儲蓄———投資的轉化。一旦今后政策允許商業銀行從事投資銀行業務,銀行就可以轉換角色,成為基金管理人,直接管理經營基金業務。
③向開放式基金提供融資便利,進行業務創新,為混業經營創造條件。證券投資基金的相關規定中允許基金管理人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條件,向商業銀行申請短期融資,這使證券業與銀行業合作又增加了一個途徑。由于開放式基金可能面臨非正常巨額贖回壓力而產生流動性需要,往往需要借助于銀行的短期資金支持,在當前商業銀行流動性過剩的條件下,銀證合作的前景十分看好。這也是商業銀行積極進行業務創新,為將來實現混業經營創造有利條件。
[中圖分類號]F8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6432(2014)43-0112-02
近年來,我國金融行業的發展水平顯著提高,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各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金融產品的創新也使得金融機構之間的界限模糊不清,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開始走向混業經營。目前混業經營還處在發展初期,缺少經營的理念和經驗,因此,金融行業相關研究人員要立足于我國銀行證券混業經營的現狀,同時參考國外的經驗,發展出適合我國金融行業的混業經營道路。
1我國銀行證券混業經營的現狀
11銀行為證券機構提供基金托管
銀行在不斷發展過程中已不再是中介化的金融機構,傳統的存貸款業務無法適應金融業的發展。因此,銀行開始發展中間業務。作為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重要部分,基金托管是銀行和證券機構之間業務合作的主要環節。由于銀行穩定收入的主要來源是基金托管的費用,銀行也可以利用基金代銷業務來獲取利潤,因而銀行都想要取得證券機構的基金托管資格。開發和管理基金是商業銀行的一項重要業務,大型商業銀行都設有專門的基金管理部門,管理銀行的基金業務[1]。
12銀行為證券機構提供融資服務
銀行與證券機構的業務合作為證券公司提供了更全面的融資服務,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能夠在銀證合作下打通資金渠道。自國家允許證券公司從商業銀行貸款開始,銀行對證券公司的融資幫助就得到了制度保障,證券公司的資金問題便得到了比較妥善的解決。
13銀行與證券機構協同進行資金清算
資金清算是商業銀行的主要功能,商業銀行的網絡及清算系統為證券機構的資金清算提供了幫助。目前,許多大型證券機構都會利用銀行的清算系統進行資金的清算,一些銀行工作人員還會直接到證券公司駐點工作,對股票進行資金清算。銀行與證券機構在資金清算上的合作既滿足證券投資客戶的需求,又實現了資金存款的自由,為銀行和證券機構的長期合作打下了基礎。
14銀行資產證券化發展
銀行資產證券化是通過證券市場交易,把銀行流動性差的信貸資產轉讓出去而換得現金的一種融資方式,證券公司為銀行提供了資產證券的設計和發行等專業性的服務。資產證券化在重組資產結構后能夠實現資產的流動或轉讓,其資產權益也相應集中起來。在資產證券化的過程中,銀行與證券機構保持著長期的合作關系,國家為處理不良銀行資產,也明確規定了銀行具有經營證券業務的權利[2]。
2銀行證券混業經營的利弊
21銀行證券混業經營的優勢
銀行與證券混業經營能夠實現資源的共享,提高銀行和證券的運作效率。金融機構對客戶信息的需求有很多相似之處,銀行證券混業經營后,在市場調查和客戶信息收集方面便能夠精簡人員,共享信息資源,減少機構運作的成本投入。另外,混業經營后的銀行和證券也從外部競爭變為內部競爭,有利于雙方業務水平的提高。混業經營還會提高金融機構的整體規模,大型混業經營機構所面臨的金融風險更低。并購后的銀行有更廣闊的存款來源,融資渠道也得到了拓展,混業經營帶來了更大的經濟效益。大型銀行的資產規模也能夠提升資金的流動性,擴大銀行的市場份額,為銀行取得更多的客戶資源,通過新的客戶群體來增加資金來源[3]。混業經營的金融機構的業務領域也有很大不同,機構中某個部門的低效運營對其他部門收益的影響降低了很多,其內部調整機制也得到了完善。
22銀行證券混業經營的劣勢
銀行證券混業經營的劣勢主要有三點。第一,混業經營機構的監管難度更大。并購后的銀行會形成非常大的規模,這些銀行占據了大部分的金融市場,影響了金融行業的公平性,金融監管機構管理金融市場的難度將大大提高。第二,混業經營未來的發展形勢還不明朗。盡管世界范圍內的混業經營已成趨勢,但金融行業的混業經營并無成熟的發展模式,在我國特殊國情下,銀行并購后能否促進金融行業的進一步發展還有待實踐來驗證。而金融機構集中發展形成的壟斷,也會提升金融風險。第三,強化金融機構的關聯容易形成風險傳遞。混業經營帶來資源共享的同時,也讓金融風險在交易中傳遞開來。混業經營機構的銀行與證券在交易的時候會把資金蔓延到機構的整體當中,這種風險還可能傳入到金融市場[4]。
3改善銀行證券混業經營狀況的對策
31建立健全的金融監管體系
金融監管體系是金融安全的基本保障,面對混業經營的諸多不利因素,我國金融監管機構應當加強監管體系的建設,以嚴格的金融監管制度與合理的金融監管形式來加強對銀行和證券機構的監管,降低金融風險。對此,我國金融方面的法律法規必須根據金融業的發展狀況進行完善,防止混業經營形成壟斷,嚴格管控金融市場的不公平交易行為[5]。金融監管機構還要利用先進的技術來管理各金融機構的信息,對其進行透明公開的監督管理。此外,金融監管機構的內部結構也要相應調整,嚴格管理監管系統的工作人員,以適應新的金融發展形勢。
32穩定金融市場的發展
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金融行業的發展具有明顯的中國特色。為了適應我國金融市場的實際狀況,銀行體系需要進行改革,使銀行內部的運營機制滿足混業經營的要求。金融市場在銀行體系的穩定下能夠降低金融風險,保持金融市場的良好秩序。當前金融行業的科技應用非常重要,先進的信息科技能夠有效提高銀行內部的運作效率,為銀行證券的混業經營創造條件[6]。除此之外,金融監管部門還要建立完善的市場準入機制和退出機制,提高金融市場的活力。
33借鑒國外混業經營的經驗
我國銀行證券混業經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水平都比較匱乏,因此,混業經營的發展應當放眼全球金融市場,從國外金融行業的混業經營中吸取經驗,為我國混業經營的發展提供參考。首先,國外的立法規定可以作為我國完善金融法規的依據。其次,我國金融監管機構也可以向國外金融監管機構學習如何控制金融市場的風險。最后,開展跨國金融合作可以作為提升金融發展水平的有效策略,在合作中學習更多國外混業經營的經驗。
4結語
綜上所述,混業經營已經成為世界金融行業的發展趨勢,我國實行銀行證券混業經營與金融行業的發展相符。為此,我國金融行業應當建立起適應混業經營的金融體系,不斷完善金融監管制度,發展混業經營的金融市場。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我國金融行業的發展水平將逐漸與世界金融接軌,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參考文獻:
[1]嚴正,于瑤美國混業經營制度的產生與中國金融制度的發展[J].當代經濟,2012(7).
[2]李志豪基于世界金融業發展探討我國銀行的混業經營[J].時代金融,2012(5).
[3]成娜我國商業銀行境內投資設立證券公司的可行性分析[J].浙江金融,2012(8).
[4]馬暉,韓李靜金融業分業經營與混業經營制度的比較分析[J].商業文化(上半月),2012(3).
[5]司小萌我國金融業混業經營模式的風險及防范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2(13).
[6]鄭海榮,康雅璇金融混業經營模式下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的發展策略[J].臺灣農業探索,2012(3).
近年來,我國資本市場不斷引進新的機構投資者,如證券投資基金、券商、社保基金、QFII、企業年金、保險基金等,這些機構投資者在資本市場中所持有的份額越來越大。根據2004年的數據顯示,證券投資基金2004年投資股票的資金達1602.52億元,整體機構投資基金規模接近2500億元,證券投資基金占機構投資比重的64%,2004年滬深兩市股票流通市值約為10630.52億元,證券投資基金持股市值占滬深流通市值的15.1%。由此可見,機構投資者(尤其是證券投資基金)在市場上是一股非常活躍的投資力量。本文試圖通過對我國目前最大機構投資者—證券投資基金對上市公司治理的參與狀況進行分析,闡明證券投資基金在公司治理方面的作用及其存在的障礙,進而提出促進證券投資基金參與公司治理的對策。
一、我國證券投資基金參與上市公司治理的途徑與程度有待提高
我國證券投資基金參與公司治理的主要途徑是行使作為股東的投票權:(1)對上市公司的再融資方案上的投票否決,如2003年基金聯盟對抗招行發行百億可轉換債券的風波、2002年中興發行H股計劃風波和2000年深萬科B股增發停發事件中證券投資基金作為公司股東參與公司治理對上市公司的再融資方案的干預;(2)對于股權之爭,基金可以通過公開征集授權委托權反映小股東的意見(如勝利股份股權之爭)這種方式參與公司的治理;(3)對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方案的否決。我國未施行流通股東分類表決制之前,在股市非流通股占總股份50%①以上,流通股東是無法通過與非流通股股東“同權”表決權來維護自己的投資利益;在實施了公司重大事項社會公眾股東表決制度②之后,其中對于上市公司實施股權分置改革方案流通股股東通過的要求要達到參會流通股2/3以上,雖然基金是最大的流通股股東,但根據截止到目前的資料來看,基金對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方案投贊成票占絕大多數,基金在參與公司治理中對公司的股改方案投反對票甚少(持股基金對上市公司三愛富的股權分置方案的表決中投了反對票,這是目前第一家因遭到基金公司反對而被否決的上市公司)。③我國上市公司仍然存在著一些損害投資人利益的事件,如公司重大事項不履行相應的決策程序和信息披露義務等等,由此可見,我國基金對上市公司治理的參與程度和制衡機制上需要進一步提高。
二、對基金在參與公司治理中障礙的分析
公司治理的目的是對上市公司的實施有效的監控。基金參與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的目的是形成對上市公司實行一種有效制衡的機制(股東與董事會、管理層、監事會之間的相互制約機制),是否能形成有效制衡則取決于基金的持股是否有規模效應,市場環境和基金的投資目標的實現是否允許長期持股,是否與上市公司之間存在有利益沖突。然而,在基金參與公司治理確存在多方面障礙因素。
1.我國股市的市場環境欠缺,阻礙和抑制基金及其投資者長期持股,影響了基金參與上市公司治理。(1)上市公司的總體質量不高,市場信息透明度不高,使投資者只能通過短期持股防范股市的非系統性風險。投資者持股的主要依據是上市公司的業績以及是否具有成長性,但由中聯財務顧問和國資委有關專家對1339家上市公司共同進行的一份上市公司業績評估調查顯示,中石化一家的凈利潤就占全部上市公司凈利潤的25.44%,而占上市公司總數不到7%的前90戶上市公司,其凈利潤占全部上市公司凈利潤的90%④。業績集中表明投資者只有通過精選個股來長期持有,但由于市場信息透明度不高,基金持股有限⑤,使基金參與公司治理的規模效應無法體現,投資者只能通過短期持股防范股市的非系統性風險。(2)市場沒有做空機制、沒有指數期貨、指數期權等產品有效的防范系統性風險,整個市場的系統性風險無法進行套期保值,持股者最優的策略可能就是選擇短期持股。從2001年起就開始提出解決全流通問題,直到2005年5月股權分置正式啟動,期間整個市場主要面臨的就是非流通股的解決如何進行、何時進行的系統性風險,兩個市場也從2001年指數振蕩向下。2001年~2005年深證成指每年的變動率分別為-30.03%、-17.03%、26.11%、-11.85%和-6.65%,2001年~2005年上證指數每年的變動率分別為-20.62%、-17.52%、10.27%、-15.40%和-8.33%;深證成指由2001年年末的3325.66跌到2005年年末的2863.61點,上證指數由2001年年末的1645.97跌到2005年年末的1161.05點⑥。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投資者沒有其它的選擇只是一個短期持股策略,從市場的振蕩中獲得收益。
2.市場對基金經理業績的考核以及基金管理費提取的方式,制約了證券投資基金對所持股票公司治理的參與。(1)基金的本質是受托形式的專家理財,市場及基金管理公司對專家理財能力的考核短期化使基金經理行為短期化。一方面,我國證券投資基金是以開放式股票型基金為主⑦,特別是QFII、社保基金等其它機構投資者作為基金的持有人集中持有時,基金為防范高比例贖回風險,基金的資產配置要具備相當的流動性。另一方面開放式基金按照凈值進行交易,基金的凈值在市場上每日都是公開的,基金的凈值及其基金凈值動態變化情況成為市場及基金管理公司對基金經理理財業績考核的依據,也促使基金經理更加重視資產的短期收益。(2)目前我國證券投資基金的管理費是根據其基金凈值來提取,因此基金經理人往往是以最大化其基金凈值為目標。目前基金凈值的大小主要與較高的資本利得有關,因此基金對股票最基本的偏好是股價的增長率,基金經理人根據市場熱點頻繁調整所持股票,縮短了持股時間,抑制了基金對公司治理的參與的積極性。
3.證券投資基金與持股公司之間可能存在著的利益沖突,抑制了基金對上市公司治理的參與。證券投資基金的公司與持股公司之間的利益沖突表現在兩方面:(1)證券公司與上市公司之間的利益沖突,成為基金對上市公司的治理參與的障礙。目前我國的證券投資基金均屬于契約型,是非法人的基金組織形式,其治理結構的目的就是形成基金持有人、基金管理公司(受托人)、基金托管人和基金管理人(委托人)幾方面者的制衡機制,有效保護相關各方的利益。但在我國的實踐中,基金持有人利益代表缺位,基金托管人地位不獨立,作為基金發起人的基金管理公司又在發起過程中被選聘為基金管理人,最終形成基金管理公司的一方獨大⑧。基金管理公司的主要股東目前的控股股東主要是證券公司,由于證券公司作為上市公司的保薦人、股票的經銷商或包銷商、財務顧問等,勢必會影響在證券公司控股下的基金的持股以及對公司重大事項的投票權的行使。(2)基金管理公司與上市公司之間的利益沖突,會影響基金對上市公司治理的制衡機制。上市公司既是基金的合法投資者,又是基金的合法投資對象,上市公司可以通過持有基金來影響基金對上市公司的制衡機制。
三、促進證券投資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對公司治理的有效參與的對策
1.改善我國股市的市場環境,促進基金及其投資者長期持股。(1)建立完善的股市進入和退出機制及其市場披露制度,使市場具備優生劣汰的機能,使上市公司的總體質量得到提升,使基金愿意長期持股。隨著股權分置的推進和全流通股的實行,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公司治理的規模效應凸現,一方面要發揮其在治理公司的有效制衡作用,另一方面還要建立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防范大股東損害其它中小股東的利益。(2)完善市場交易工具,通過金融工具制衡市場。要盡快推出股票的融資融券業務,積極推出股指期貨、股制期權等衍生金融工具,使投資者可以利用衍生品進行套期保值或投機,有效的防范市場的系統性風險,促進基金及其投資者長期持股。
2.改變基金經理業績的考核方式,促進證券投資基金對所持公司的治理的介入。建立基金經理層的長期激勵制度,推出適合于基金運作的股票期權計劃,使基金經理行為長期化,同時隨著我國上市公司質量的提高,市場透明度提高,基金參與公司治理的信息成本下降,更加會刺激基金長期的持股并積極參與公司治理。
3.完善證券投資基金的法律法規,保護基金持有人的利益。(1)要完善基金的法律法規⑨,形成受托人、基金持有人、基金管理人的有效制衡機制,保護基金持有人的利益。(2)明確基金只是委托理財的形式,基金持有人才是基金真正的所有者,基金持有人除具有相應基金份額的收益權之外,還有基金資產附帶的投票權、表決權等權利。因此基金對持股公司的有關事宜進行表決實質上是以受托人身份代表基金持有人行使表決權,基金應向有關基金持有人披露行使相應權利的決策程序,并定期披露。(3)對基金與被投資公司存在的直接利益沖突(基金與上市公司相互投資)或間接利益沖突(基金的主要股東是上市公司的股東、上市保薦人、股票承銷商、財務顧問等)的情況,基金應就利益沖突情況和處理方式向市場和基金持有人進行披露。
注釋:
①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2006年4月28日上市公司非流通股占61.5%,流通股占38.5%;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網站:2005年12月30日上市公司非流通股占56.2%,流通股占43.8%。
②2004年12月證監會《關于加強社會公眾股股東權益保護的若干規定》,試行公司重大事項社會公眾股股東表決制度,即對上市公司增發新股、配股、發行可轉債、重大資產重組、以股抵債、附屬企業到境外上市等對社會公眾股東利益有重大影響的事項除經全體股東大會表決通過,還要經參加表決的社會公眾股股東所持表決權的半數以上通過。
③張東臣,“缺乏充分溝通基金否決三愛富股改引發五大思考”,www.chinafund.cn,2005年12月21日。
④上市公司:別讓壞孩子擋道,大眾網,2006年6月8日。
⑤根據我國證券投資基金法規定:一個基金持有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不得超過該基金凈值的10%;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全部基金持有一家公司的證券,不得超過該證券的10%。
⑥資料來源:www://,2006年2月5日、2006年2月6日。
⑦根據中國銀行證券研究中心《2005年中國證券投資基金行業統計報告》(中國證券報,2006年1月6日),截至2005年底,我國共有218只,其中開放式基金164只,占基金總量的75.2%,募集資金規模為4067.95億元,占募集總規模的83.3%,其中股票方向募集資金規模為3367.37億,占開放式基金募集總規模的82.3%。
⑧陸一:“基金業制度存在七大真空”,中國證券報,2006年2月18日。
⑨陸一:“有的放矢完善基金法律法規”,中國證券報,2006年2月24日。
參考文獻:
1.李季,王宇.機構投資者:新金融景觀.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
1998年,經證監會和中國人民銀行核準,工行、農行、中行、建行和交行等五家銀行成為國內首批從事基金托管業務的商業銀行。2002年底,光大銀行和招商銀行也取得了基金托管資格。,國內10多家銀行都在開展開放式基金代銷業務。經過五年的發展,現階段商業銀行的基金業務已涵蓋封閉式基金托管、開放式基金托管及代銷、委托資產管理托管和QFII托管等領域。作為基金業的重要參與者,各大商業銀行正在以基金托管人、代銷人的身份全面介入基金業務,不斷拓寬業務范圍,在已托管發行規模達817億份基金單位的54只封閉式基金基礎上,正全力發展開放式基金的代銷及托管等業務,并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基金業務已成為商業銀行重點發展的中間業務之一。商業銀行通過開展基金業務,不但可以獲取托管費、認購費、申購費、贖回費、轉換費、過戶費等中間業務收入,而且由于代銷和托管基金所形成的低成本機構沉淀存款余額也非常可觀,這將有助于擴大銀行非利息收入規模,在風險小、投入少的情況下獲得穩定豐厚的收益,開辟出新的業務領域和贏利渠道。資料顯示,2002年商業銀行提取的基金托管費就高達2.41億元,比2001年增長約28%.同時,商業銀行還可以基金產品作為平臺,將其他與之相關的增值服務和銀行業務推銷給客戶,商業銀行托管證券投資基金情況一覽表(截至2003年4月18日)從而擴大銀行的綜合業務范圍。目前,發達國家的基金規模相當巨大,美國各類基金的發行總量就有7萬億美元,超過了商業銀行的存款總額。假設我國若干年后現有的10萬億元城鄉居民儲蓄存款的10%轉化為基金,則可能為商業銀行帶來的各種中間業務收入將達數百億元。因此,銀行基金業務作為新型的中間業務品種,必將成為未來商業銀行新的競爭焦點和利潤增長點。
委托資產管理托管等新型業務將成為新亮點。近年來,委托資產管理托管業務已成為國外大銀行的一項重要業務,托管資產的規模十分龐大,如大通銀行2000年底托管的全球資產就高達6萬億美元。在委托資產管理中引入托管模式,其基本原理是使管理人不能持有資產,而持有資產的托管人無法運作資產,從而大大降低客戶資金被挪用、為獲取傭金進行虛假交易等損害委托人利益的種種風險。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發展,委托資產管理已成為機構超大額資金運作的主要模式,巨大的委托理財市場需求也就為商業銀行開展委托資產管理托管業務提供了良好的基礎。目前,證券公司正在運作的委托理財資產規模很大,2002年上市公司涉及委托理財的金額就達數百億元,如果按基金年托管費率2.5%o,年托管費就有近億元。此外,我國于2002年底推出了QFII制度,目前獲得QFII境內證券投資托管人資格的多家國內商業銀行就可以為QFII投資中國證券市場提供開立賬戶、資產保管、資金清算、信息咨詢等全方位服務。
商業銀行基金業務前景廣闊。我國商業銀行的基金業務作為銀行業中一個極具發展前途的領域,伴隨著基金規模的快速擴張,擁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證券市場的發展為基金業奠定了牢固的基礎。開放式基金的不斷推出,社保基金的適時人市,委托管理資產的托管,都為商業銀行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業務。(2)基金產品及其交易方式的不斷創新,從單純的證券投資基金發展到社保基金、保險基金、債券基金、中外合作基金、保本基金、風險資本基金乃至外匯或掉期基金等,都將推動商業銀行基金業務所處理產品與服務種類的更加多樣化。(3)目前在商業銀行基金業中尚定位于附屬產品和服務的項目,將會逐步占據主導地位,托管業務有可能從原來的被動執行客戶指令來處理基金交易,轉變為更加主動地為客戶從事基金交易提供咨詢,超越最初的安全保管和記賬等形式,更類似于信托業務。(4)商業銀行托管業務的功能在基金交易的整個過程中,將從成交后的處理這一最低層次向交易中乃至交易前的層次上升,從而真正成為基金業務的主要參與者之一。(5)與上述發展趨勢相適應,商業銀行基金業務除了傳統的基礎業務(如清算、記賬等)之外,將要面臨客戶更加多樣化、復雜化的需求,這就對托管銀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能提供高質量、具有高附加值與差別優勢的產品和服務。
商業銀行基金業務發展策略探討
面對在新一輪飛速發展浪潮中迅速做大的基金這塊“蛋糕”,伴隨著我國基金業務和產品的日益復雜化和多樣化,各大商業銀行應致力于擴大基金市場份額,開拓新的利潤增長點,從最初的單一基金托管和代銷業務,發展到一系列與基金處理相關的附加服務,即突破交易后基金的處理范圍,逐漸拓展到為基金交易提供全套服務。而要實現這個目標,各大商業銀行一方面要不斷擴展自身的基金產品和業務,推進多元化進程,實現規模效應;另一方面又要根據基金市場和自身特點,形成在某些領域內的優勢,集中精力發展收益率更高的核心業務品種。
全力增加托管業務份額是商業銀行拓展基金業務的重中之重,獲取穩定增長的托管收入才能推動基金業務的可持續發展。目前我國僅有七家商業銀行有資格開展基金托管業務,基金托管費按基金資產凈值的一定比例逐日計算、定期提取,現行的基金托管費年費率一般為基金資產凈值的2.5%0,目前1400多億元基金的年托管費收入可達3.5億元,這相對于商業銀行專業基金從業人員的投入來說是相當巨大的,而且當托管份額大量增加時,投入基本可以不追加,這就使得各大托管銀行在基金托管領域的營銷爭奪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為此,商業銀行應通過為基金管理公司提供良好的服務、開展深層次的合作和全方位的營銷、展示自身的優勢和優質的客戶資源等多種方式,努力擴大托管基金的份額。此外,商業銀行要致力于業務創新,拓展委托資產管理、私募基金及QFII的托管業務,力爭開拓更多的托管業務收入來源。為此,一要重點向目標客戶營銷推廣委托資產管理業務和托管業務,并與具有受托人資格的資產管理人一道,為之設計和量身定做切實可行的委托資產管理和托管方案,在此基礎上與客戶開展全面的業務合作。二要通過加強與信托公司的業務合作,托管陸續成立的各種信托私募基金。三要把握目前實行QFII制度的時機,在外資銀行爭奪國內托管市場的競爭壓力下,積極與國外戰略投資者聯系,開拓新的合作伙伴,同時保持與國內基金管理公司的密切溝通,爭取拓展 QFII制度帶來的新的托管業務。
以做好開放式基金代銷業務為拓展托管業務的突破口,這已成為當前商業銀行基金業務激烈競爭的焦點所在。由于市場競爭的加劇,近期新發行的基金品種僅限于開放式基金,而各基金管理公司在選擇合作的托管銀行時,重點考慮的是其銷售能力,這就迫使商業銀行想方設法地加大拓展代銷業務的力度。而要做好這項工作,首先,必須明確代銷的目標市場和營銷重點。當前,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已突破10萬億元,商業銀行應將代銷的主戰場定位于廣大的零售客戶,使投資者接受開放式基金的投資理念,從而在市場營銷方面取得突破。同時,也要與機構投資者進行廣泛的接觸,甚至是“一對一”的交流與溝通,其中,持有大額可入市資金的保險公司應成為主要營銷目標。其次,應強化主管部門的營銷管理職能,策劃切實可行的營銷工作方案。主管部門應對包括營銷宣傳、業務培訓、任務分解、激勵方案、系統建設在內的各項工作進行周密安排,并對落實過程實施動態管理,強調客戶關系管理(CBM)在代銷業務領域的重要意義,重視對優質客戶的和維系,建立較為完善的重點客戶檔案和跟蹤服務體系,提升客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再者,積極探索并及時經驗,解決基金代銷工作中出現的。通過探索合理的基金代銷組織架構,進一步明確各代銷部門的職責分工,制定符合商業銀行長遠發展要求的代銷業務管理辦法和激勵機制,完善代銷系統的交易和服務功能,將基金納入為客戶提供的綜合理財體系,盡早開發電話銀行、網上銀行、流動銀行等支持渠道,提升商業銀行基金服務的層次,創造出商業銀行基金服務的特色。
以領先帶動業務領先,為廣大投資者和基金管理公司提供高效、快捷和個性化的服務。基金業務發展的基本要求是業務品種、計劃安排、服務手段和內部管理等方面都必須踏準市場的節奏并滿足客戶的需求,核心是提高銀行的工作效率,尤其是要求以整體合力作后盾的信息系統和技術支撐體系作為保障,能對市場的迅速變化作出靈敏的反應。因此,商業銀行必須重視對信息科技的投資,形成以城市為中心的綜合化、化、多樣化的銀行化系統框架,并提供完善的網上銀行服務。同時,為更好地適應未來基金業務發展的要求,商業銀行應對基金托管、銷售等業務和信息數據統計處理的軟硬件設備加大人、財、物方面的投入力度,所開發的系統應具有充分的穩定性、先進性、安全性、可操作性和可拓展性,以客戶至上、數據集成、參數化設計為基本原則,分為總行運行中心、分行集中點和前臺三個層次,擁有完整的基金交易、清算結算、資金管理等功能,并通過多種途徑宣傳在基金托管、代銷等業務方面的高科技含量,向展示其優勢。
具體來講目前促進銀證合作的對策:
1.商業銀行先進的資金匯劃清算系統,可以為證券公司提供高效的異地資金匯劃服務,滿足證券市場資金流量大、匯劃要及時的特點,同時也可優化負債結構。從動態的角度分析,資本市場的發展會影響商業銀行的負債結構,即資本市場的分流會引起社會公眾存款(對公和儲蓄存款)的減少,而在銀行證券清算的體制下,流向資本市場的資金又會流回銀行,所以銀行的同業存款增加,問題的關鍵是商業銀行能否抓住機會,目前我國上市股票、企業債券、投資基金等證券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的交易主要通過滬、深兩大證券交易所、證券公司和投資者之間的資金清算與交割完成。證券交易所和分布在全國各地的證券公司就成為證券發行和交易資金的集散地,按《證券法》的規定,“客戶交易結算資金必須全部存入指定的商業銀行,單獨立戶管理,嚴禁挪用客戶交易結算資金”,如果商業銀行能證券公司和投資者的三級資金清算,就可實現儲蓄存款和同業存款的相互轉換,使資金此進彼出,保持相對穩定,沉淀的清算資金和此業務帶來的派生存款,將會增加銀行的資金頭寸,獲得大量的低成本負債,帶來可觀的收益。在證券市場的發行上,商業銀行可以為證券承銷提供匹配服務,發行股票、債券、基金等,利用商業銀行的網點為證券公司收繳發行資金,遠期銀行還可以分設投資銀行業務部或者成立控股投資公司,為企業改制、上市、資本運營、公司理財服務。同時商業銀行可以針對證券公司要求保證金賬戶必須與其自營賬戶分開的規定,進行創新,推出銀證通等金融工具,通過銀行的委托系統,借助于券商的席位,為股民提供開戶、查詢、清算、銀證自動轉賬以及證券委托交易的服務。
2.基金托管業務。《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商業銀行作為基金托管人托管基金資產,所有募集資金要在銀行開立專門賬戶,因而基金申購的辦理和基金持有人所得紅利的發放都需通過托管銀行。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穩步發展,新的證券投資資金將不斷出現,基金品種將不斷增加,商業銀行作為證券基金的托管銀行,資金和結算量必然大幅增加,可以給商業銀行帶來大量的無風險的手續費收入,還可以間接地開發資本市場上存款客戶的市場空間。所以商業銀行要把基金托管業務作為一項重要的表外業務,認真研究證券投資基金業務的市場發展趨勢,開發相關業務支持軟件的開發。《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試點辦法》規定商業銀行可以買賣開放式基金,也可以自行設立投資基金,這進一步拓寬了銀證混業合作的空間。
3.短期拆借以滿足券商對短期頭寸的需求。證券經營機構因為清算資金在途或承銷發行股票而造成短期的頭寸不足,商業銀行可通過短期拆借滿足券商的這種需求,并借以優化資產結構。1999年10月12日,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國泰等10家基金管理公司和中信證券等7家證券公司獲準進入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進行短期資金拆借、債券回購和現券交易。同年10月28日,華安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基金安信通過銀行間同業市場與中國工商銀行成功地進行了一筆國債回購業務,融入資金用于基金安信的投資運作。這是證券投資基金首次進入銀行間同業市場,標志著《基金管理公司進入銀行間同業市場管理規定》和《證券公司進入銀行間同業市場管理規定》已進入實質性運作階段。截至目前我國證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拆入拆出資金以及股票質押融資,解決短期資金余缺,已經成為銀行間市場主要的資金需求者,2000年證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凈融入資金達到3989億元,國有商業銀行凈融出資金5114億元。同時我國券商總權益與總負債比不到1:10,相對于國際成熟資本市場券商1:27的總權益與總負債比,尚有相當大的融資空間。
4.搭橋貸款。對于一些準備發行股票的公司或者準備配股的上市公司,因為其項目已經立項,開工在即,但是通過證券市場募集到的資金沒有到位,這時券商為拓展投資銀行業務,尤其是作為股票的承銷商或者推薦人,以自身作為擔保向清算資金的清算銀行提出向擬上市公司或者擬配股、增發新股公司發放搭橋貸款,銀行為了穩定清算業務、同券商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加上此類貸款有券商擔保或者投資銀行用自有資金也提供融資服務,風險較小,所以也愿意發放此類貸款,但其用途僅限于項目的前期投入和資產重組。投資銀行是高扛桿金融機構,搭橋貸款可以有效解決券商在拓展投資銀行業務中的資金需求。目前銀證合作拓展搭橋貸款業務的過程中,要嚴格遵守證監會和中國證券業協會的有關規定:凈資本額達不到綜合類證券公司凈資本最低標準(人民幣2億元)的證券公司不得為他人提供擔保;有條件提供擔保的證券公司必須在會計報表附注和凈資本情況的說明中詳細披露其擔保事項;證券公司提供的擔保額不得超過其凈資產額的20%;嚴格遵守中國證券業協會《關于禁止股票承銷業務中融資和變相融資行為的行業公約》,禁止在股票承銷過程中為企業提供貸款擔保;證券公司不得為以買賣股票為目的的客戶貸款提供擔保。
5.銀行合作,拓展杠桿融資。在券商的指導下,可以探索收購公司以購并后的資產及其收益作為抵押,從銀行取得貸款來籌集購并所需的資金。目前商業銀行還不可以直接參與信托投資和股票投資業務,但是商業銀行可以和投資銀行合作,開展項目融資、企業財務顧問、資產重組等投資銀行業務。商業銀行通過投資銀行拓展項目融資,根據項目的建設周期,分階段、分批為大型基礎設施項目、能源、交通、市政設施提供融資。
6.銀證合作推進資產證券化。國際銀行業發展的一個趨勢是銀行開始主動經營資產負債表,因為銀行核心存款增長的速度遠遠低于資產市場發展的需要,銀行就通過轉移表內資產或者主動負債,通過資產或者負債的出售與購買來主動地經營資產負債表,改變資產負債結構,通過資產證券化轉移表內資產已經成為商業銀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的重要工具,截至1998年底,美國有35%左右的消費信貸余額已經被證券化,如住房抵押貸款、汽車貸款、信用卡應收款、小企業貸款、設備貸款等,同時國際融資總額中80%是通過各種有價證券融資的,金融衍生工具品種越來越多,銀行信貸資產也逐步走向證券化,使得銀行貸款、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聯結并交叉在一起。我國資產證券化也在逐步啟動,可以積極探索以消費貸款和房地產、大型成套設備等貸款抵押品及其收益作為擔保,進入直接融資市場發行證券,降低風險,優化資產負債結構。(1)住房貸款證券化,這是其發展到一定規模的必然要求,因為個人住房貸款期限長達15~30年,而目前我國儲蓄存款7萬多億,可大部分都是5年期以下的存款,銀行資金來源的短期性和房貸長期性之間矛盾突出,根據國外經驗,當該項貸款余額占銀行信貸總資產的比重超過25%時,銀行將面臨流動性風險,而證券化是提高個人住房貸款流動性的最佳途徑。目前我國沒有信貸二級市場,貸款在銀行之間的轉讓很困難,隨著我國房改的深入,個人住房貸款必將迅速增長,對于商業銀行而言,將面臨流動性不足的問題。商業銀行可以和證券公司合作,積極探索以抵押擔保證券、抵押轉支付證券和資產擔保證券等方式把抵押貸款標準化、證券化,以證券交易方式轉讓貸款債權,借以增強個人住房貸款的流動性;(2)不良資產證券化。券商可以發揮其投資銀行功能,充當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證券化的財務顧問,協助商業銀行做好信用增級等前期準備工作,幫助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進行資產證券化設計。
7.銀證合作,通過資本市場補充和充實銀行資本金,優化資產負債結構:(1),發行普通股、優先股,彌補資本金不足問題;(2)發行長期資本債券,增加附屬資本,改善資本金構成;(3)發行短期債券,解決流動資金不足問題;(4)銀行委托證券機構承銷大額定期存單,推進存款證券化。這樣通過主動負債,主動經營資產負債表,供求、資產負債的數量與期限可以有效匹配,削弱資金來源的波動性和支付壓力,降低經營風險。
8.券商自營股票質押貸款。2000年2月13日,人民銀行與證監會出臺文件,允許符合條件的證券公司以及部分機構投資者以自營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作質押向商業銀行借款。股票質押貸款流動性強,貸款規模受券商資本金比例的限制,風險小、收益穩定,而且利于商業銀行和券商建立合作關系,所以商業銀行應該支持證券公司以在證券交易所流通上市的自營人民幣普通股票或者證券投資基金作為質押,向商業銀行貸款。
9.其它,銀行積極探索與風險投資基金的合作;與期貨商合作,積極開拓面向期貨商的和融資;以獲得證券承銷資格、具有資本市場業務權利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為橋梁,銀證在債轉股、股權轉讓、拍賣、上市等方面進行合作。
二、關于銀保合作
隨著我國保險業改革的不斷深化其對商業銀行的保險存款形成了巨大的沖擊:(1)保險資金運用渠道從原先只能存入銀行發展到可以購買國債、購買證券投資基金入市;(2)保險公司采取由總公司集中運用資金的方式,要求加速歸集各級保險機構銀行賬戶上的資金,保險資金停留銀行的時間大大縮短;(3)保險公司為了擴張業務,普遍采取了以各商業銀行營銷保險業務的比例確定保險存款留存各行的比例。同時,對于商業銀行而言,由于競爭的加劇尤其是資本市場的發展,使得傳統業務盈利空間收縮,迫使銀行必須積極發展保險等中間業務,這也是商業銀行服務客戶和防范信貸風險的需要。因為一方面,具備參保意識的客戶希望能夠便捷地辦理保險手續和交付保費,而這一點通過客戶在商業銀行開立的賬戶就可以實現。另一方面,商業銀行發動信貸客戶參加保險,可以減少貸款本息損失、防范信貸風險。
從客觀條件上看,銀保合作的時機也基本成熟:(1)保險市場正處于高速成長時期,保費年增長率在30%以上;(2)由于保險的經濟補償作用不斷得到證明,保險法的廣泛宣傳,利率的下調和利息稅的開征使得人們購買儲蓄保障型和投資保障型險種的積極性不斷提高;(3)保險法規定企財險只能由保險公司或者符合規定并經批準的機構辦理,保險營銷員不能辦理企財險,保險公司也不能向個人支付企財險手續費,這為商業銀行發展保險業務提供了法律保障;(4)由于我國保險事業的發展,保險業務量猛增,保險公司的分支機構和業務人員尚不足以滿足保險業務的開展,因而保險公司通過委托商業銀行的分支機構以其代辦處或者點的名義保險業務可以彌補這個不足。截至目前我國已有國內五大保險公司和包括國有商業銀行及部分股份制銀行在內的10家銀行建立了業務合作關系,其中大多數保險公司(銀行)都有一個以上的合作伙伴。合作的范圍包括按揭貸款保險、信貸保險、代收保費、代付保險金、代銷保險產品、融資業務、資金匯劃網絡結算、電子商務、聯合發卡、保單質押貸款、客戶信息共享等。
目前銀保合作中存在的問題是:(1)商業銀行與保險業合作還處于初級階段的關系,雙方對增加收益、爭取存款、服務客戶、防范風險、增強競爭實力等方面的意義認識不足,保險公司更多的是把銀行定位于重要的資金代收渠道和依賴銀行發展客戶,導致了對相關業務的忽視,比如長期就未把保險業務放在主體業務之內;(2)商業銀行在銀保合作業務開展上消極被動,缺乏一套激勵機制,少數銀行員工利用手中掌握的行內客戶資源和業務手段,私自辦理保險業務,手續費被員工個人拿走或者在小范圍內私分,有的基層行辦理業務由行里組織,但手續費不入帳,集體瓜分;(3)目前商業銀行的業務人員普遍缺乏必要的保險業務知識和營銷知識,對保險法規、準則和管理辦法、管理制度、精算知識缺乏了解,對保險產品的功能、特點、標的勘測、操作規程和營銷技巧等知識掌握不夠,無法根據客戶的特點推銷保險產品;(4)商業銀行未能根據保險法規和商業銀行的業務功能進行金融工具創新;(5)以往銀行保險業務主要集中在財產險,而壽險業務相對較少,這主要是因為財產險具有法定保險的性質,主要面向單位,加之費相對較高,因而其業務額大大超過壽險。而壽險則屬于商業保險范圍,客戶自主選擇的余地較大,不易于推銷,且其面向個人的險種一般只側重于意外險和養老保險,市場的現實需求不大,因而成為銀保合作保險業務開拓的“瓶頸”。
目前促進銀保合作的對策:
1.銀行可以充分利用商業銀行信譽、人才、技術、網點和資金優勢以及廣泛的客戶資源和業務資源,積極與保險公司合作,發展保險等業務,保險公司收付費,拓展表外業務。銀行通過開展保險業務能從保險公司賺取傭金,隨著業務的不斷擴大,傭金將有可能成為銀行利潤的重要來源,使銀行能大量回收網點建設成本。銀行通過與保險業開展合作,能擴大并穩定銀行自身的客戶群,提高客戶的忠誠度,可以起到提高競爭力與擴大發展空間和領域、支持核心主業發展的作用。同時雙方在消費信貸等領域的合作,使保險成為銀行化解一部分貸款風險的有效手段。在將來我國放松混業經營限制后,為銀行發展自營保險業務提供人才、業務和制度等方面的儲備。
2.商業銀行通過與保險公司在資金拆借、推出保險貸款新產品等方面的合作,可以優化資產結構,開拓商業銀行的貸款業務空間,大幅度降低貸款風險,提高貸款質量和經營效益。
3.銀保合作拓展保險業務時,要根據市場原則確定合作中的手續費費率、保險存款留存比例、業務統計制度、成本核算辦法以及其他服務項目,互惠互利,在合作中實現共贏。商業銀行要建立起保險業務的內部激勵機制,建立保險手續費收入和營業費用支出、個人收入掛鉤的辦法,從費用支出機制和個人收入上推動基層行大力開展保險業務。建立行內協調、各部門聯動的保險業務組織管理體系,使此項業務與其他業務相互帶動、相互促進。商業銀行可以從多渠道引進保險專業人才,同時與保險公司合作,借助其力量培訓本行從事保險業務的員工,從人力資源上保證銀保有效合作。
4.商業銀行可以擴大保險業務的品種,把企財險和儲蓄保障型、投資保障型壽險列為發展重點;繼續加強為保險公司和客戶的服務,在代收保費的基礎上,把服務項目擴大到代付保險金、子女教育婚嫁保險金等;開發信用聯接型保險產品,比如可以與壽險公司合作,推出壽險保單質押貸款業務,允許商業銀行的壽險單作為貸款的權利質押憑證,借以達到既發展消費信貸服務,又促進保險業務的“雙贏”目標,也可以與保險公司合作推出與信用卡有關的保險產品,由保險公司為信用卡持有者提供免核壽險保單,持卡人可用信用卡支付保費;可以從企業理財、個人理財業務的角度,結合本行業務對保險業務進行組合包裝,以“套餐服務”的形式推出更多的保險產品。
5.銀行和保險公司可以合作進行金融工具的創新,比如可以探索推出保險貸款。在保險公司承保的條件下,商業銀行向借款人提供貸款。如果借款人失去了清償能力,銀行根據貸款5級分類確認為損失后,由保險公司按約定比例代償本息。這種貸款擔保方式與保證貸款、抵押貸款、質押貸款相比,在發生貸款損失后,銀行更容易從第二還款來源收回貸款,所以能更好地滿足銀行資產風險管理的要求,這是在保險業務和商業銀行貸款業務領域內的工具創新,有利于商業銀行保全資產、優化信貸資產質量、減少不良貸款、提高商業銀行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在拓展個人住房貸款業務時,銀保可以積極合作,進行業務創新,比如對抵押物的財產保險、對抵押人出現意外傷亡喪失還款能力的人壽保險、對借款人因保險合同約定的因素而不能履約借款合同的保險,尤其是履約保險等都是很有前景的業務。
三、關于銀行與財務公司、擔保公司和金融租賃公司的合作
1.銀行與財務公司的合作。我國的財務公司主要為企業集團服務,負債業務以接受定期存款和拆入資金為主,同時也發放貸款、從事證券業務、進行外匯買賣、提供投資咨詢和財務顧問等業務。從業務范圍看,財務公司是企業集團的內部銀行。近幾年,大型企業的集團化組建帶來的資本聚集效應,以及資本市場的迅速發展,強化了公司資本從銀行業的游離程度,更多的大型企業集團將逐步建立財務公司,取代一部分銀行業務。但是,對于跨地區、跨行業、跨國經營的大型企業集團來說,由于其內部治理結構復雜,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的資金清算和銷售貨款回籠等對銀行的結算業務產生了更大的需求,尤其是隨著經營風險的增大,企業集團將資金從下屬公司逐步集中到總部,實行收支兩條線,對資金實行集約化管理,商業銀行以其結算網絡和結算經驗的優勢,可以與財務公司合作,建立一套嚴密科學的核算管理體系。同時,在我國金融市場不斷發展成熟的過程中,大型企業集團對以存貸款為主的傳統金融業務的需求呈現下降趨勢,而對以項目融資、債權保理、法律顧問等知識密集型投資銀行業務需求上升,商業銀行必須從簡單的信貸服務轉向綜合性的公司理財,發展技術密集型的金融產品。
商業銀行可以根據財務公司的特點進行創新,在標準化管理的前提下,量體裁衣,提供個性化金融產品:(1)集團賬戶的建立。當企業集團總公司與下屬公司都在同城,企業集團總公司設立財務公司,該財務公司和下屬公司在分行分別開設賬戶,財務公司的賬戶可以反映所有下屬公司賬戶余額,下屬公司使用本公司帳戶的資金受到財務公司賬戶余額的制約,這種方式可以使集團隨時把握所有下屬企業資金的狀況;(2)公司的異地網絡結算。這種方式適合于企業總公司和下屬公司不在同城,總公司下設財務公司,財務公司以及異地下屬公司均需在商業銀行開設對公賬戶,財務公司需將異地下屬公司的資金及時回調總部或者向下屬公司撥付資金時,可通過商業銀行的異地匯劃網絡進行,商業銀行要保證異地結算的快捷、安全、可靠:(3)商業銀行可以協助大客戶建立系統內部銀行或者財務公司,構建集團內部虛擬資金市場,建立起規范的內控制度,徹底改變集團內部成員單位對集團資金的無償占用,強化其內部資金的集團統一管理,為財務公司及其集團培養高素質的金融人才,從源頭上與財務公司加強合作。從財務公司角度分析,由于財務公司不是當前直接融資投資熱點,其增資擴股難度大,難以及時募集到合適的股本,通過與銀行合作可以在相當程度上克服這一問題;(4)有的企業集團甚至可以將財務管理業務以多種形式外包給銀行。銀行也可以積極利用自己的優勢,作為外包商,承包公司財務資金業務。因為金融領域的一大外包業務是公司財務資金外包業務,將公司的財務資金部門或者部門的財務、現金和資金管理中的一部分通過簽訂契約的方式外包給銀行管理。銀行職能從存貸中介職能向投資理財職能轉化。公司充分利用銀行的規模優勢有效管理財務資金,可以精簡機構,降低經營成本,增加經營的靈活性和銀企之間信息的對稱性,進而促進金融交易的發生。
具體來講目前促進銀證合作的對策:
1.商業銀行先進的資金匯劃清算系統,可以為證券公司提供高效的異地資金匯劃服務,滿足證券市場資金流量大、匯劃要及時的特點,同時也可優化負債結構。從動態的角度分析,資本市場的發展會影響商業銀行的負債結構,即資本市場的分流會引起社會公眾存款(對公和儲蓄存款)的減少,而在銀行證券清算的體制下,流向資本市場的資金又會流回銀行,所以銀行的同業存款增加,問題的關鍵是商業銀行能否抓住機會,目前我國上市股票、企業債券、投資基金等證券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的交易主要通過滬、深兩大證券交易所、證券公司和投資者之間的資金清算與交割完成。證券交易所和分布在全國各地的證券公司就成為證券發行和交易資金的集散地,按《證券法》的規定,“客戶交易結算資金必須全部存入指定的商業銀行,單獨立戶管理,嚴禁挪用客戶交易結算資金”,如果商業銀行能證券公司和投資者的三級資金清算,就可實現儲蓄存款和同業存款的相互轉換,使資金此進彼出,保持相對穩定,沉淀的清算資金和此業務帶來的派生存款,將會增加銀行的資金頭寸,獲得大量的低成本負債,帶來可觀的收益。在證券市場的發行上,商業銀行可以為證券承銷提供匹配服務,發行股票、債券、基金等,利用商業銀行的網點為證券公司收繳發行資金,遠期銀行還可以分設投資銀行業務部或者成立控股投資公司,為企業改制、上市、資本運營、公司理財服務。同時商業銀行可以針對證券公司要求保證金賬戶必須與其自營賬戶分開的規定,進行創新,推出銀證通等金融工具,通過銀行的委托系統,借助于券商的席位,為股民提供開戶、查詢、清算、銀證自動轉賬以及證券委托交易的服務。
2.基金托管業務。《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商業銀行作為基金托管人托管基金資產,所有募集資金要在銀行開立專門賬戶,因而基金申購的辦理和基金持有人所得紅利的發放都需通過托管銀行。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穩步發展,新的證券投資資金將不斷出現,基金品種將不斷增加,商業銀行作為證券基金的托管銀行,資金和結算量必然大幅增加,可以給商業銀行帶來大量的無風險的手續費收入,還可以間接地開發資本市場上存款客戶的市場空間。所以商業銀行要把基金托管業務作為一項重要的表外業務,認真研究證券投資基金業務的市場發展趨勢,開發相關業務支持軟件的開發。《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試點辦法》規定商業銀行可以買賣開放式基金,也可以自行設立投資基金,這進一步拓寬了銀證混業合作的空間。
3.短期拆借以滿足券商對短期頭寸的需求。證券經營機構因為清算資金在途或承銷發行股票而造成短期的頭寸不足,商業銀行可通過短期拆借滿足券商的這種需求,并借以優化資產結構。1999年10月12日,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國泰等10家基金管理公司和中信證券等7家證券公司獲準進入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進行短期資金拆借、債券回購和現券交易。同年10月28日,華安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基金安信通過銀行間同業市場與中國工商銀行成功地進行了一筆國債回購業務,融入資金用于基金安信的投資運作。這是證券投資基金首次進入銀行間同業市場,標志著《基金管理公司進入銀行間同業市場管理規定》和《證券公司進入銀行間同業市場管理規定》已進入實質性運作階段。截至目前我國證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拆入拆出資金以及股票質押融資,解決短期資金余缺,已經成為銀行間市場主要的資金需求者,2000年證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凈融入資金達到3989億元,國有商業銀行凈融出資金5114億元。同時我國券商總權益與總負債比不到1:10,相對于國際成熟資本市場券商1:27的總權益與總負債比,尚有相當大的融資空間。
4.搭橋貸款。對于一些準備發行股票的公司或者準備配股的上市公司,因為其項目已經立項,開工在即,但是通過證券市場募集到的資金沒有到位,這時券商為拓展投資銀行業務,尤其是作為股票的承銷商或者推薦人,以自身作為擔保向清算資金的清算銀行提出向擬上市公司或者擬配股、增發新股公司發放搭橋貸款,銀行為了穩定清算業務、同券商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加上此類貸款有券商擔保或者投資銀行用自有資金也提供融資服務,風險較小,所以也愿意發放此類貸款,但其用途僅限于項目的前期投入和資產重組。投資銀行是高扛桿金融機構,搭橋貸款可以有效解決券商在拓展投資銀行業務中的資金需求。目前銀證合作拓展搭橋貸款業務的過程中,要嚴格遵守證監會和中國證券業協會的有關規定:凈資本額達不到綜合類證券公司凈資本最低標準(人民幣2億元)的證券公司不得為他人提供擔保;有條件提供擔保的證券公司必須在會計報表附注和凈資本情況的說明中詳細披露其擔保事項;證券公司提供的擔保額不得超過其凈資產額的20%;嚴格遵守中國證券業協會《關于禁止股票承銷業務中融資和變相融資行為的行業公約》,禁止在股票承銷過程中為企業提供貸款擔保;證券公司不得為以買賣股票為目的的客戶貸款提供擔保。
5.銀行合作,拓展杠桿融資。在券商的指導下,可以探索收購公司以購并后的資產及其收益作為抵押,從銀行取得貸款來籌集購并所需的資金。目前商業銀行還不可以直接參與信托投資和股票投資業務,但是商業銀行可以和投資銀行合作,開展項目融資、企業財務顧問、資產重組等投資銀行業務。商業銀行通過投資銀行拓展項目融資,根據項目的建設周期,分階段、分批為大型基礎設施項目、能源、交通、市政設施提供融資。
6.銀證合作推進資產證券化。國際銀行業發展的一個趨勢是銀行開始主動經營資產負債表,因為銀行核心存款增長的速度遠遠低于資產市場發展的需要,銀行就通過轉移表內資產或者主動負債,通過資產或者負債的出售與購買來主動地經營資產負債表,改變資產負債結構,通過資產證券化轉移表內資產已經成為商業銀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的重要工具,截至1998年底,美國有35%左右的消費信貸余額已經被證券化,如住房抵押貸款、汽車貸款、信用卡應收款、小企業貸款、設備貸款等,同時國際融資總額中80%是通過各種有價證券融資的,金融衍生工具品種越來越多,銀行信貸資產也逐步走向證券化,使得銀行貸款、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聯結并交叉在一起。我國資產證券化也在逐步啟動,可以積極探索以消費貸款和房地產、大型成套設備等貸款抵押品及其收益作為擔保,進入直接融資市場發行證券,降低風險,優化資產負債結構。(1)住房貸款證券化,這是其發展到一定規模的必然要求,因為個人住房貸款期限長達15~30年,而目前我國儲蓄存款7萬多億,可大部分都是5年期以下的存款,銀行資金來源的短期性和房貸長期性之間矛盾突出,根據國外經驗,當該項貸款余額占銀行信貸總資產的比重超過25%時,銀行將面臨流動性風險,而證券化是提高個人住房貸款流動性的最佳途徑。目前我國沒有信貸二級市場,貸款在銀行之間的轉讓很困難,隨著我國房改的深入,個人住房貸款必將迅速增長,對于商業銀行而言,將面臨流動性不足的問題。商業銀行可以和證券公司合作,積極探索以抵押擔保證券、抵押轉支付證券和資產擔保證券等方式把抵押貸款標準化、證券化,以證券交易方式轉讓貸款債權,借以增強個人住房貸款的流動性;(2)不良資產證券化。券商可以發揮其投資銀行功能,充當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證券化的財務顧問,協助商業銀行做好信用增級等前期準備工作,幫助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進行資產證券化設計。
7.銀證合作,通過資本市場補充和充實銀行資本金,優化資產負債結構:(1),發行普通股、優先股,彌補資本金不足問題;(2)發行長期資本債券,增加附屬資本,改善資本金構成;(3)發行短期債券,解決流動資金不足問題;(4)銀行委托證券機構承銷大額定期存單,推進存款證券化。這樣通過主動負債,主動經營資產負債表,供求、資產負債的數量與期限可以有效匹配,削弱資金來源的波動性和支付壓力,降低經營風險。
8.券商自營股票質押貸款。2000年2月13日,人民銀行與證監會出臺文件,允許符合條件的證券公司以及部分機構投資者以自營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作質押向商業銀行借款。股票質押貸款流動性強,貸款規模受券商資本金比例的限制,風險小、收益穩定,而且利于商業銀行和券商建立合作關系,所以商業銀行應該支持證券公司以在證券交易所流通上市的自營人民幣普通股票或者證券投資基金作為質押,向商業銀行貸款。
9.其它,銀行積極探索與風險投資基金的合作;與期貨商合作,積極開拓面向期貨商的和融資;以獲得證券承銷資格、具有資本市場業務權利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為橋梁,銀證在債轉股、股權轉讓、拍賣、上市等方面進行合作。
二、關于銀保合作
隨著我國保險業改革的不斷深化其對商業銀行的保險存款形成了巨大的沖擊:(1)保險資金運用渠道從原先只能存入銀行發展到可以購買國債、購買證券投資基金入市;(2)保險公司采取由總公司集中運用資金的方式,要求加速歸集各級保險機構銀行賬戶上的資金,保險資金停留銀行的時間大大縮短;(3)保險公司為了擴張業務,普遍采取了以各商業銀行營銷保險業務的比例確定保險存款留存各行的比例。同時,對于商業銀行而言,由于競爭的加劇尤其是資本市場的發展,使得傳統業務盈利空間收縮,迫使銀行必須積極發展保險等中間業務,這也是商業銀行服務客戶和防范信貸風險的需要。因為一方面,具備參保意識的客戶希望能夠便捷地辦理保險手續和交付保費,而這一點通過客戶在商業銀行開立的賬戶就可以實現。另一方面,商業銀行發動信貸客戶參加保險,可以減少貸款本息損失、防范信貸風險。
從客觀條件上看,銀保合作的時機也基本成熟:(1)保險市場正處于高速成長時期,保費年增長率在30%以上;(2)由于保險的經濟補償作用不斷得到證明,保險法的廣泛宣傳,利率的下調和利息稅的開征使得人們購買儲蓄保障型和投資保障型險種的積極性不斷提高;(3)保險法規定企財險只能由保險公司或者符合規定并經批準的機構辦理,保險營銷員不能辦理企財險,保險公司也不能向個人支付企財險手續費,這為商業銀行發展保險業務提供了法律保障;(4)由于我國保險事業的發展,保險業務量猛增,保險公司的分支機構和業務人員尚不足以滿足保險業務的開展,因而保險公司通過委托商業銀行的分支機構以其代辦處或者點的名義保險業務可以彌補這個不足。截至目前我國已有國內五大保險公司和包括國有商業銀行及部分股份制銀行在內的10家銀行建立了業務合作關系,其中大多數保險公司(銀行)都有一個以上的合作伙伴。合作的范圍包括按揭貸款保險、信貸保險、代收保費、代付保險金、代銷保險產品、融資業務、資金匯劃網絡結算、電子商務、聯合發卡、保單質押貸款、客戶信息共享等。
目前銀保合作中存在的問題是:(1)商業銀行與保險業合作還處于初級階段的關系,雙方對增加收益、爭取存款、服務客戶、防范風險、增強競爭實力等方面的意義認識不足,保險公司更多的是把銀行定位于重要的資金代收渠道和依賴銀行發展客戶,導致了對相關業務的忽視,比如長期就未把保險業務放在主體業務之內;(2)商業銀行在銀保合作業務開展上消極被動,缺乏一套激勵機制,少數銀行員工利用手中掌握的行內客戶資源和業務手段,私自辦理保險業務,手續費被員工個人拿走或者在小范圍內私分,有的基層行辦理業務由行里組織,但手續費不入帳,集體瓜分;(3)目前商業銀行的業務人員普遍缺乏必要的保險業務知識和營銷知識,對保險法規、準則和管理辦法、管理制度、精算知識缺乏了解,對保險產品的功能、特點、標的勘測、操作規程和營銷技巧等知識掌握不夠,無法根據客戶的特點推銷保險產品;(4)商業銀行未能根據保險法規和商業銀行的業務功能進行金融工具創新;(5)以往銀行保險業務主要集中在財產險,而壽險業務相對較少,這主要是因為財產險具有法定保險的性質,主要面向單位,加之費相對較高,因而其業務額大大超過壽險。而壽險則屬于商業保險范圍,客戶自主選擇的余地較大,不易于推銷,且其面向個人的險種一般只側重于意外險和養老保險,市場的現實需求不大,因而成為銀保合作保險業務開拓的“瓶頸”。
目前促進銀保合作的對策:
1.銀行可以充分利用商業銀行信譽、人才、技術、網點和資金優勢以及廣泛的客戶資源和業務資源,積極與保險公司合作,發展保險等業務,保險公司收付費,拓展表外業務。銀行通過開展保險業務能從保險公司賺取傭金,隨著業務的不斷擴大,傭金將有可能成為銀行利潤的重要來源,使銀行能大量回收網點建設成本。銀行通過與保險業開展合作,能擴大并穩定銀行自身的客戶群,提高客戶的忠誠度,可以起到提高競爭力與擴大發展空間和領域、支持核心主業發展的作用。同時雙方在消費信貸等領域的合作,使保險成為銀行化解一部分貸款風險的有效手段。在將來我國放松混業經營限制后,為銀行發展自營保險業務提供人才、業務和制度等方面的儲備。
2.商業銀行通過與保險公司在資金拆借、推出保險貸款新產品等方面的合作,可以優化資產結構,開拓商業銀行的貸款業務空間,大幅度降低貸款風險,提高貸款質量和經營效益。
3.銀保合作拓展保險業務時,要根據市場原則確定合作中的手續費費率、保險存款留存比例、業務統計制度、成本核算辦法以及其他服務項目,互惠互利,在合作中實現共贏。商業銀行要建立起保險業務的內部激勵機制,建立保險手續費收入和營業費用支出、個人收入掛鉤的辦法,從費用支出機制和個人收入上推動基層行大力開展保險業務。建立行內協調、各部門聯動的保險業務組織管理體系,使此項業務與其他業務相互帶動、相互促進。商業銀行可以從多渠道引進保險專業人才,同時與保險公司合作,借助其力量培訓本行從事保險業務的員工,從人力資源上保證銀保有效合作。
4.商業銀行可以擴大保險業務的品種,把企財險和儲蓄保障型、投資保障型壽險列為發展重點;繼續加強為保險公司和客戶的服務,在代收保費的基礎上,把服務項目擴大到代付保險金、子女教育婚嫁保險金等;開發信用聯接型保險產品,比如可以與壽險公司合作,推出壽險保單質押貸款業務,允許商業銀行的壽險單作為貸款的權利質押憑證,借以達到既發展消費信貸服務,又促進保險業務的“雙贏”目標,也可以與保險公司合作推出與信用卡有關的保險產品,由保險公司為信用卡持有者提供免核壽險保單,持卡人可用信用卡支付保費;可以從企業理財、個人理財業務的角度,結合本行業務對保險業務進行組合包裝,以“套餐服務”的形式推出更多的保險產品。
5.銀行和保險公司可以合作進行金融工具的創新,比如可以探索推出保險貸款。在保險公司承保的條件下,商業銀行向借款人提供貸款。如果借款人失去了清償能力,銀行根據貸款5級分類確認為損失后,由保險公司按約定比例代償本息。這種貸款擔保方式與保證貸款、抵押貸款、質押貸款相比,在發生貸款損失后,銀行更容易從第二還款來源收回貸款,所以能更好地滿足銀行資產風險管理的要求,這是在保險業務和商業銀行貸款業務領域內的工具創新,有利于商業銀行保全資產、優化信貸資產質量、減少不良貸款、提高商業銀行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在拓展個人住房貸款業務時,銀保可以積極合作,進行業務創新,比如對抵押物的財產保險、對抵押人出現意外傷亡喪失還款能力的人壽保險、對借款人因保險合同約定的因素而不能履約借款合同的保險,尤其是履約保險等都是很有前景的業務。
三、關于銀行與財務公司、擔保公司和金融租賃公司的合作
1.銀行與財務公司的合作。我國的財務公司主要為企業集團服務,負債業務以接受定期存款和拆入資金為主,同時也發放貸款、從事證券業務、進行外匯買賣、提供投資咨詢和財務顧問等業務。從業務范圍看,財務公司是企業集團的內部銀行。近幾年,大型企業的集團化組建帶來的資本聚集效應,以及資本市場的迅速發展,強化了公司資本從銀行業的游離程度,更多的大型企業集團將逐步建立財務公司,取代一部分銀行業務。但是,對于跨地區、跨行業、跨國經營的大型企業集團來說,由于其內部治理結構復雜,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的資金清算和銷售貨款回籠等對銀行的結算業務產生了更大的需求,尤其是隨著經營風險的增大,企業集團將資金從下屬公司逐步集中到總部,實行收支兩條線,對資金實行集約化管理,商業銀行以其結算網絡和結算經驗的優勢,可以與財務公司合作,建立一套嚴密科學的核算管理體系。同時,在我國金融市場不斷發展成熟的過程中,大型企業集團對以存貸款為主的傳統金融業務的需求呈現下降趨勢,而對以項目融資、債權保理、法律顧問等知識密集型投資銀行業務需求上升,商業銀行必須從簡單的信貸服務轉向綜合性的公司理財,發展技術密集型的金融產品。
商業銀行可以根據財務公司的特點進行創新,在標準化管理的前提下,量體裁衣,提供個性化金融產品:(1)集團賬戶的建立。當企業集團總公司與下屬公司都在同城,企業集團總公司設立財務公司,該財務公司和下屬公司在分行分別開設賬戶,財務公司的賬戶可以反映所有下屬公司賬戶余額,下屬公司使用本公司帳戶的資金受到財務公司賬戶余額的制約,這種方式可以使集團隨時把握所有下屬企業資金的狀況;(2)公司的異地網絡結算。這種方式適合于企業總公司和下屬公司不在同城,總公司下設財務公司,財務公司以及異地下屬公司均需在商業銀行開設對公賬戶,財務公司需將異地下屬公司的資金及時回調總部或者向下屬公司撥付資金時,可通過商業銀行的異地匯劃網絡進行,商業銀行要保證異地結算的快捷、安全、可靠:(3)商業銀行可以協助大客戶建立系統內部銀行或者財務公司,構建集團內部虛擬資金市場,建立起規范的內控制度,徹底改變集團內部成員單位對集團資金的無償占用,強化其內部資金的集團統一管理,為財務公司及其集團培養高素質的金融人才,從源頭上與財務公司加強合作。從財務公司角度分析,由于財務公司不是當前直接融資投資熱點,其增資擴股難度大,難以及時募集到合適的股本,通過與銀行合作可以在相當程度上克服這一問題;(4)有的企業集團甚至可以將財務管理業務以多種形式外包給銀行。銀行也可以積極利用自己的優勢,作為外包商,承包公司財務資金業務。因為金融領域的一大外包業務是公司財務資金外包業務,將公司的財務資金部門或者部門的財務、現金和資金管理中的一部分通過簽訂契約的方式外包給銀行管理。銀行職能從存貸中介職能向投資理財職能轉化。公司充分利用銀行的規模優勢有效管理財務資金,可以精簡機構,降低經營成本,增加經營的靈活性和銀企之間信息的對稱性,進而促進金融交易的發生。
一、國內金融市場現狀和發展趨勢
(一)金融服務業發展迅速
金融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的金融服務業已基本經形成了包括銀行、證券、保險、信托投資、財務公司、融資租賃公司和典當等多種服務機構的金融體系。2011年金融業為實體產業提供的資金支持12.83萬億。金融在支持國民經濟發展的同時,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
(二)金融管制政策正在逐步放松
雖然國家并未明確表示對混業經營的態度,但從政策角度正在不斷松動。從1998年至今,先后允許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進入銀行間市場,允許保險資金購買證券投資基金,允許證券公司股票質押貸款,允許商業銀行基金買賣,允許商業銀行證券開戶,《商業銀行法》修改方案中也刪除了有關混業經營的明確禁止性條款,為今后混業經營在法規上掃除了障礙。
(三)產融結合的程度進一步加深
面對金融全球化的浪潮,產融結合是目前我國金融市場發展不可避免的趨勢。國外大型企業集團發展的歷史表明,企業集團走產融結合的發展道路,是大型企業集團迅速發展壯大的一種成功發展模式,世界500家最大的企業中,約有80%的企業在不同程度上實現了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結合。國內產融結合的成功案例也是不斷涌現,中信集團、光大集團、平安保險、復興集團、雅戈爾集團等實際產融結合的運作,均顯示出隨著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產融結合模式會進一步加深。
二、實現產融結合的必要性
(一)集團實體產業發展需要金融服務支持
一是融資。掌握金融板塊,能夠有效提升集團直接融資能力,降低融資成本,提高融資效率,擴大融資規模,切實滿足集團投資需求。二是信息。有效的資本市場平臺,可以為集團提供最新的政策信息、行業信息,有力地支持集團產業投資、并購、風投、IPO等各類業務,提高集團投資效率。
(二)金融板塊可以有效提高資產管理水平
資產證券化是未來市場發展的大趨勢。通過金融資產,提升集團資產管理水平,可以直接實現集團資產保值增值,貢獻利潤,創造資產膨脹,直接體現產業發展成果。
三、推進產融結合的重要性
發達國家企業發展的實踐表明,產融結合是企業培育競爭力、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的一個重要途徑,是企業集團達到一定規模后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必由之路。
(一)金融資源在我國尚屬于稀缺資源,參控股金融行業,就能夠分享到因牌照稀缺而獲得的高收益。近幾年,在一些行業實業資產效益大幅下滑的情況下,金融服務業對其利潤增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支撐作用。
(二)集團企業發展金融行業,推進產融結合,有利于各個業務板塊之間協同發展,貫通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實現優勢互補。近年來,產融結合已經成為我國企業集團流行的發展模式。以中石油為例,其昆侖系金融控股架構已基本成型,幾乎擁有全金融牌照,為中石油發展提供了有效幫助。
四、集團實現產融結合的戰略部署
(一)整體目標
利用現階段新金融服務和產品創新的機會,搭建自我控制的金融通道和管理平臺,在為集團實業板塊發展提供資金以及信息支持的同時,提高集團的金融能力和競爭力,最終實現產融結合的戰略目標。
(二)發展目的
1.解決內部資金需求。將金融板塊業務與實業板塊業務形成聯動,可以有效解決企業發展資金瓶頸,不斷協助優化產業結構和布局,為集團擴張提供資金。
2.獲取高效經營利潤。金融板塊實現穩定超額回報,支持集團進一步發展實業板塊,實現產融結合共同壯大。
3.構筑資本運作平臺。通過打造上市公司板塊資本運作平臺,提高資本運作能力,為提高集團融資能力、增強資產變現靈活度打基礎。
4.發揮集團整體協同效應。通過金融板塊與實業板塊的協同以及金融板塊之間的協同,實現集團內部多層次溝通創新,最大限度發揮集團潛能。
(三)實施計劃
1.第一階段 起步階段
圍繞“在產業的基礎上發展金融”這一當前發展金融產業的核心,以為集團產業發展提供所需金融服務為出發點,通過收購或設立金融機構,構建金融產業的雛形。
(1)成立財務公司,做好集團內部資源有效利用工作。
——以網絡結算系統和票據服務系統為基礎,通過資金管理平臺,實現資金的有效歸集和監控,構建集團資金池,提高集團資金管理水平。
——通過集團內部資金在余缺單位之間的調劑使用,降低集團資金沉淀量,降低集團貸款規模,減少財務費用,實現集團貨幣資金效益最大化。
——通過組銀團等多種方式,協助集團做好融資工作,落實融資資金。
(2)增加金融領域投資,把握機會,入股各類金融機構。
——至少參股一家保險、一家信托公司,尋求控股省內保險公司的機會;
——做好現有參股銀行企業、金融租賃企業管理工作,汲取經驗;
——擇機參控股基金公司,為后期項目融資、引進戰投等做準備;
——擇機參股證券公司,為后期獲取利潤、發揮集團協同效應做準備;
為更好吸引國際機構投資者并降低公共赤字的融資成本。近年來,許多國家政府也不斷完善政府債券市場的基礎設施建設。OECD國家所采取的措施包括:拍賣、做市商制度、融資頭寸的工具(例如回購協議)、取消預扣稅、衍生產品市場、基準債發行、清算和結算體系的完善等。從國際經驗來看,債券市場的交易者主要包括:中央銀行、商業銀行、信托投資公司、保險機構、各類基金、企業機構、個人投資者,他們雖然分散在各個交易市場(場內市場、場外市場、大宗交易市場等),但各交易市場之間沒有對交易者身份的嚴格限制,盡管大宗交易市場對投資者的最低交易額度有一定規定,但其目的是為了使交易在數量上更加匹配,從而提高交易速度。另外,發達國家債券市場的投資者結構中,機構投資者占主導地位,個人投資者買賣國債大多通過機構投資者進行。其中,金融機構是機構投資者的主導,不同類型的金融結構負債特征的差異導致了對國債交易的不同需求,進而提高了市場流動性。例如,中央銀行在國債市場的買賣行為主要是由于貨幣政策調控的需要;商業銀行的負債增長一般比較穩定,而頭寸的變化比較頻繁,往往將短期國債作為備付金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將回購作為調劑資金頭寸的重要工具;基金投資則更注重安全性,國債投資在基金組合中通常被作為降低風險系數的工具;人壽保險公司根據報單負債類型的不同采取相應的投資策略;財險公司更注重收益性,而對流動性的要求相對較低;證券公司除了將國債作為資產組合的工具外,更傾向利用國債回購來滿足短期資金頭寸的需要。基于此,如果同一類機構被分割在不同的市場進行交易,交易需求的差異性必然受到影響。另外,由于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不同,具有不同的資產負債結構,對宏觀經濟和通貨膨脹、利率走勢的預期不同,而無風險的基準利率無疑可以提供重要的投資和交易參考,從而提高交易效率,分散投資風險,促進市場流動性的提高。
從發達國家的國債市場發展歷程來看,國債持有者結構呈現多樣化趨勢,多數市場經歷了由個人投資者為主向機構投資者的轉變。在絕大多數市場化國家中,機構投資者約占90%以上的份額,主要包括商業銀行、保險公司、養老基金、工商企業、外國政府機構、共同基金等。
機構投資者對債券市場流動性的影響
首先,由于機構投資者具有資金優勢和人才優勢,采取專業化管理和系統化的運作,從降低交易成本和保持市場連續性等方面增強市場的效率,從而能有效地控制債券投資風險,提高市場的流動性,對債券市場的穩定發揮重要作用。其次,契約型機構投資者,如養老金和保險基金,其投資具有穩定性和長期性,形成了債券市場持續穩定的資金來源。同時,機構投資者通過投資組合可以為單個債券投資者分散投資風險,吸引潛在的投資者,增加入市資金,提高市場深度,促進流動性的提高。最后,由于很多機構投資者同時參與國債一級市場的承銷,從而使一、二級市場的發行定價機制有效聯動,從整體上提高了債券市場的定價效率與流動性。
從另外一個方面講,機構投資者的“羊群行為”也會引起市場流動性風險,包括所有人都尋求在同一時刻買進或賣出股票,而現代資本市場環境下的這種機構共同行為有可能放大市場功能,進而影響市場流動性。如當債券市場面臨恐慌性拋盤時,容易導致成交稀疏、流動性差,并且面臨完全喪失流動性的可能。這方面的例子包括1987年的垃圾債券市場危機,由于抵押擔保證券市場的恐慌和流動性的喪失,出現一系列的金融機構倒閉。
對新興市場而言,缺乏實力強大、活躍的國內機構投資者和國外投資者興趣,導致市場發展深度和流動性不夠。許多新興債務市場具有融資來源壟斷性的特點,主要來自于稅收力量的運用、對銀行最低儲備和流動性資產的要求,規定國內養老基金和其他社會保障基金投資于非市場化的政府債券。由于非市場化債券不能在任何交易所掛牌,也不能交易,因而加劇了市場分割。同時,出于對銀行最低儲備和流動資產管理的規定,人為地降低了這些工具的收益率,因而也會對市場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所以,有必要引入可鼓勵儲蓄類機構購買市場化的、較長期債券的機制,以促進機構投資者的發展,而廣泛的國內和國際投資者基礎將有助于降低發行成本并促進未來發行。
培育我國機構投資者的措施
機構投資者是資本市場的主體,合格的機構投資者是資本市場健康穩步發展的基本要素。目前,我國機構投資者雖然具有一定規模,但是整體發展仍需要不斷完善。許多機構投資者缺乏資本管理經驗、理性的市場投資和風險管理理念、規范的投資行為。使機構投資者不斷地走向成熟和更具實力有利于多層次的債券市場體系的建立,提高市場化的定價效率,活躍債券市場的交易、分散債券市場的風險,促進債券市場發展和創新的進程。
加強商業銀行信用風險定價管理能力。應發展貨幣市場基金和債券型基金,促進貨幣市場和債券市場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從各類投資者的具體持倉量看,商業銀行仍然在銀行間市場居主導地位,2011年底的持倉量達14.41萬億元,占銀行間債市規模的67.47%,其中尤以全國性商業銀行所占比重最高,保險機構和基金的持倉規模穩定在第二位和第三位,達2.06萬億元和1.69萬億元,分別占銀行間債市規模的9.65%和7.92%。
鼓勵商業銀行的綜合化經營,包括完善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商業銀行通過設立基金管理公司來開展投資業務,既可以擴大機構投資者的層次,又可以充分利用商業銀行的資產管理業務來增加資本市場的流動性,促進儲蓄向投資的轉化。有必要重啟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在完善銀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分散銀行風險、緩解流動性壓力的同時,可以為中小企業信貸提供支持,為高收益債券產品發行搭建平臺。信用債的發展壯大和機構投資者的成長成熟,發展良好、多層次的公司債市場將豐富銀行證券投資組合的品種和工具,有利于提高銀行的信用風險管理和定價能力,從而有可能進行更為積極的資產負債管理。
為社保基金、年金的發展創造條件。當前發展債券市場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如何能引入長期穩定資金的問題,而社保基金和養老金投資管理運作首先要滿足安全性的需求。相比于股票市場,債券投資既是審慎投資的需要,也是資產負債比例管理的要求。如何進行債券市場的制度創新,通過包括稅收政策和風險管理等相關政策制度安排鼓勵這些資金入市值得探討。
在機構投資者中積極培育做市商。從各國證券市場的情況來看,做市商居于場外市場的“中心”、“核心”位置,發揮著重要作用。可將在市場上表現良好的機構投資者補充到做市商中,推進做市商制度的發展,提高債券市場的流動性和市場效率。
在人民幣國際化和債券市場漸進式開放的進程中加強機構投資者培育。積極鼓勵進入中國資本市場的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將理性的市場投資理念、國際先進的資本管理經驗、規范的市場投資行為帶入中國資本市場,促進我國合格的機構投資者群體的形成,使我國債券市場向規范化和國際化的方向穩步發展。在2005年,世界銀行集團旗下的國際金融公司(IFC)就已經獲準在我國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人民幣債券10億元。2011年12月16日,中國證監會、人民銀行和國家外匯局聯合公布《基金管理公司、證券公司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試點辦法》,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正式啟動。RQFII試點將從基金公司、證券公司的香港子公司開始,運用其在港募集的人民幣資金在經批準的人民幣投資額度內開展境內證券投資業務,初期試點額度約200億元,據稱其中80%的資金將投資于固定收益證券,不超過募集規模20%的資金投資于股票及股票類基金。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4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與世界銀行簽署協議,允許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和國際開發協會投資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該協議使世界銀行能夠通過投資中國的固定收益產品參與債券市場的發展,同時也使世行有可能開發并向借款人提供以人民幣計值的產品,國際金融組織對中國債券市場的參與也提升了全球的機構投資者對中國債券市場的信心,這無疑會推動我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國際化的進程。
在向QFII開放銀行間債券市場的過程中,也應逐步開發境內合格的機構投資者(QDII),包括合格的中小金融機構、社保基金、保險公司、證券投資基金、理財產品等投資于境外外幣債券,擴大境內投資者的投資渠道。從2007年7月起,中國政府開始批準國內金融機構到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隨著中國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進程的不斷深化,金融機構赴港發行人民幣債券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2011年8月,在面臨歐債危機和美債危機的沖擊下,我國在香港地區發行200億人民幣國債也為債券市場注入了穩定劑。進一步開放我國債券市場,推進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的發展,無疑有利于吸引外資發展本國經濟,推動我國債券市場的產品創新,而建立多元化的機構投資者層次,有利于市場開放過程中金融風險的防范,同時提升人民幣的國際吸引力與市場信心,使中國債券市場成為全球金融市場的重要力量。
建立多元化的地方政府債機構投資者層次。2011年由上海市、浙江省、廣東省和深圳市開展地方政府自行組織發行本省(市)政府債券試點,市政債券(地方政府債券)的發行與管理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如何借鑒國際經驗,建立合理的地方政府投融資體系,逐步推進市政債券的發行,降低財政風險和金融風險,完善直接融資體系等問題,值得我們深入探討。目前地方債主要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商業銀行是主要的機構投資者。未來需要建立類似美國的多元化投資者層次,包括商業銀行、保險公司、基金、證券公司、社保、養老金、個人投資者,逐步建立多元化的機構投資者層次,為市政債券的發展奠定市場基礎。
二、證券市場發展對銀行負債業務的影響
1.證券市場的發展提高了全社會的儲蓄水平,擴大了包括商業銀行在內的整個金融體系的資金來源。證券市場的建立和完善,拓展了儲蓄向投資轉化渠道,提高了儲蓄向投資轉化效率,進而提高了邊際儲蓄傾向和社會總儲蓄率。80年代我國的總儲蓄率平均是36%,90年代前五年平均是40.1寫,1996年已經提高到42%,在總儲蓄率增長同時,國民生產總值也以每年9%以上速度增長,不考慮通貨膨脹因素,現在金融體系的總資金流量就要比80年代增長幾十倍。
2.證券市場發展改變了資金在各金融機構的分配格局。證券市場發展在分流銀行存款同時,又增加了銀行新的資金來源渠道。證券市場建立之初,居民儲蓄和企業閑置資金主要以企業存款的形式存在。證券市場興起以后,個人和機構投資者的投資資金主要來自銀行居民儲蓄存款和單位定期存款,證券市場的發展對銀行存款尤其是居民儲蓄存款具有分流作用。同時,由于經營證券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必須通過銀行辦理結算業務,證券發行市場上股票申購資金、股本資金、證券流通市場股民交易資金、券商結算資金又成為了商業銀行重要的資金來源。證券市場從銀行分流各項存款形成各類證券資金過程,是一種跨系統、跨地區的資金運動,證券市場資金回流到哪個地區的哪家銀行,回流到哪家銀行分支機構,回流資金多少,取決于各家銀行綜合實力和服務質量。由于存款是銀行生存和發展基礎,可以預見,商業銀行爭奪證券市場資金競爭將趨于白熱化。今后,哪家商業銀行服務手段先進,服務水準高,哪家商業銀行就可以從證券市場上森得更大的資金份額。
3.證券市場的發展,增強了銀行負債的流動性。由于證券市場資金,其流動性極強,商業銀行吸收這類存款越多,其負債流動性也越強。由于商業銀行負債流動性提高,一方面有利于降低商業銀行負債成本,對提高商業銀行經營效益具有積極意義;另一方面,商業銀行負債流動性的提高,也增加了商業銀行調度頭寸難度,不利于提高資金的利用率。
三、證券市場發展對銀行信貸資產業務的影響
證券市場發展,對間接融資為主的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產生深遠的影響,不僅在負債業務方面,而且也表現在資產業務方面。證券市場對資產業務影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證券市場的發展減少了企業對銀行貸款,特別是長期貸款需求量,沖擊著銀行現有信貸資產的規模。證券市場發展為企業發行股票和債券提供了便利條件,資金實力強,經營效益好,信譽優良的大中型企業,將改變傳統的融資結構和方式,由單純依靠銀行貸款,改為銀行貸款和通過證券市場直接融資相結合,企業所需長期資金將更多地通過證券市場籌集,進而減少了企業對銀行貸款特別是長期貸款的需求量。銀行長期信貸資產比重下降,資產流動性提高,從而有利于實現銀行資產結構和負債結構的對稱性,增強銀行經營的靈活性和抵御風險的能力,為國有銀行向商業銀行轉軌創造了有利條件。
2.證券市場發展改變了銀行資產結構,有利于商業銀行提高資產流動性、安全性和收益性。證券市•場產生之前,我國銀行的資產主要表現為貸款資產。由于各級政府對銀行貸款的強烈干預,形成了大量不良貸款。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過程中,由于國家財政主要是吃飯財政,無力向國有企業注資,國有企業主要依賴銀行貸款經營,而國有企業低效率和信譽度低,又進一步加大了銀行經營風險。證券市場興起后增加了金融資產品種,給商業銀行按資產“三性”原則調整資產結構創造了有利條件。商業銀行資產要適時轉換,尋求新的出路,重整資產結構,實現資產結構多元化,改變原先單一貸款型資產結構,將一部分資產投向優良證券,尤其是國家債券,分散經營風險。這樣既給銀行資金找到了新的出路,又增進了銀行資產的流動性和贏利性,同時,銀行證券投資也是央行實行公開市場操作的基礎。
3.證券市場發展給國有商業銀行盤活不良資產提供了新的機遇。國有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國有銀行商業化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兩大難點,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企業的高負債和銀行的高不良資產。對于商業銀行已形成的巨額不良資產,實踐證明完全靠企業破產、銀行核銷呆帳、財政注資這些辦法是消化不了的。企業大量破產,社會承受不起,也無法保全銀行信貸資產;銀行盈利水平低,提取呆帳準備金數量有限,核銷呆壞帳也十分有限,國家財政年年赤字,更無力撥款消化巨額不良債務。盤活銀行不良資產,根本途徑還是要搞活經濟,使大多數國有大中型企業走出困境。證券市場發展,拓寬了國有企業融資渠道,通過證券市場籌集資金,提高國有企業自有資金的比例,降低負債率,減輕利息負擔,增強抗風險能力。證券市場發展不僅是為企業提供了一條融資渠道,其更深遠的意義還在于為國企提供能使存量資產得以流動和增殖的機制,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積極作用。
四、證券市場興起之后銀行信貸管理對適應證券市場發展的新形勢,商業銀行要及時調整經營策略,在服務證券市場過程中壯大實力,在支持企業改制和股票上市過程中盤活信貸資產。
中圖分類號:F830.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9)17-0065-02
一、改革開放30年我國金融改革的歷程
改革開放前,我國金融業的存在機構單一,業務范圍狹窄,行政主導等特征,在國民經濟中地位不高,作用發揮得不夠充分。1978年開始的我國金融體制改革就是針對改變這種單一的金融制度而開始的。
(一)加快發展各類金融機構
大體上為1978―1984年,我國的金融體系結構進入了一種制度調整的發生階段。在這一階段,金融體系和結構出現了變化,最主要地表現在實行金融機構多元化,打破傳統制度一統天下的組織結構,建立了二級銀行制度的框架。
(二)實現政策性業務與商業性業務的分離
1985―1996年,金融基本制度進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創新,為金融市場建立了初步框架。實現政策性業務與商業性業務的分離,推動國有專業銀行向商業銀行的轉型。在管理制度上放權讓利,引入競爭機制和市場機制,實行銀行間的業務交叉,通過業務交叉開展競爭。在管理機制上引入風險、利潤、成本范疇,實行商業銀行和政策金融分離。
(三)推動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
從1997年開始至今,實行以調整和充實為主要內容的制度演變。在推動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的同時,使金融組織體系朝著國際規范的結構發展。我國金融體系變革進入市場金融體系框架的調整和充實階段。在這個階段實施了金融不良資產剝離,建立了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啟動了資產證券化,資本市場的擴容以跨歷史性的速度發展。加速了國有銀行商業化的改革進程,股份制改革逐步實施。擴大了金融服務領域,啟動了消費信貸市場。銀行、保險、證券業領域出現了大面積合作,混業經營正在悄然成為潮流。
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金融改革取得的成就
(一)金融機構的多元化改善了市場競爭環境
整個國民經濟的健康運行需要以金融行業的正常運轉為基礎。目前我國的金融機構主要由銀行、證券、保險、信托、基金、金融租賃、財務公司等機構組成,而銀行業是我國金融業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國已基本建立了以商業銀行為主體的多層次的金融機構體系。
(二)金融機構的創新能力和服務能力有效提高
由于金融體制機制和監管環境的不斷完善,金融機構的產品創新能力得到增強,創新產品層出不窮。金融業務由原先僅有的存、貸、結算擴展到現在復雜的業務結構體系,資產證券化試點、電子銀行、銀行卡、個人理財和衍生品交易業務逐漸成為銀行業務最活躍的領域。在證券領域,證券承銷、資產證券化、集合理財等新型業務收入的比重不斷增加。
(三)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逐步發展
貨幣市場上,近年來同業拆借市場成員范圍已擴大到存款類金融機構、部分非銀行金融機構以及政策性銀行等絕大部分金融機構。2000年,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交易額為6 728億元。2006年末,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參與者達到703家,是市場建立之初的14倍;年交易量達到2.15萬億元,是市場建立初期的10倍多。此外,我國票據市場交易量增長很快,票據融資使用率逐漸上漲。
資本市場發展經歷了30年的時間,卻走過了發達國家一百多年的路程,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我國資本市場總體上呈平穩發展并不斷提高的態勢,股票市場得到發展,建立了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截至2007年底,深滬兩市共有股民賬戶總額1.38億戶,上市公司1 529家,上市證券1990只,總市值達32.92萬億元,共募資7 438億元。
三、我國金融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改革開放后,隨著我國經濟實力不斷壯大,我國經濟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迄今為止,我國金融體制發展滯后,不能適應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的客觀需要,市場化步伐遲緩,積累了一定的問題和風險。
(一)銀行業存在的問題
1.法人治理結構不夠健全,缺乏對各種權利的有效制衡
由于法人治理結構不夠健全,對所有者代表和經營者的激勵機制以及各種權利缺乏有效的制衡,導致國有金融機構缺乏成本意識和盈利經營意識。我國商業銀行長期以來一直沒能實現有效的公司治理結構,產生了決策執行體系不合理、監管有效性不足、內部人控制等難以理順的政銀關系、銀企關系和銀行內部關系。
2.經營風險較大,抵御風險能力不足
隨著現代商業銀行的不斷發展,銀行業所面臨的風險已由單一的信用風險演變為包括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及操作風險在內的多種風險的集合。我國商業銀行以前處于利率、匯率和商品價格相對固定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對風險管理的認識不夠深刻,在風險防范體系的建立上不夠到位。這將使我國商業銀行在與外資銀行的競爭中處于不利的地位。
3.金融創新能力不足,總體競爭力不強
中資銀行在業務創新方面與外資銀行存在明顯差距。目前,中資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僅占總收入的10%左右;而國際大銀行的相應比例為50%左右。因此,中資銀行應努力實現從以存貸款業務為特征的傳統業務領域向以中間業務為特征的創新領域轉化,以進一步優化業務結構和收入結構來降低資金成本,從而提高整體服務水平,減小外資銀行在業務領域的沖擊。
(二)證券業存在的問題
中國經濟發展的良好前景和轉型需求,為資本市場提供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但是,與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要求相比,與處于類似經濟發展階段的其他新興資本市場相比,以及與境外成熟市場相比,中國資本市場在許多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1.證券市場規模偏小,直接融資比重過低
目前,中國金融資產結構中,銀行系統資產占比過高,證券市場資產占比過低。此外,中國居民所有金融資產中,僅有13%左右投資于證券市場,銀行存款比例高達75%,也從側面反映出中國證券市場在金融體系中總體比例過小。在海外大部分成熟市場和一些新興市場上,公司融資的主要渠道不是銀行貸款,而是通過發行股票和公司債券的直接融資。
2.市場層次單一,交易品種和數量不夠豐富
中國股票市場主要由滬深主板、中小企業板和代辦股份轉讓系統組成。與成熟市場層次多樣、板塊有效連通互動的情況相比,中國股票市場結構單一,多層次市場體系尚未形成。在大部分成熟市場和一些新興市場上,交易所除進行股票、債券的現貨交易外,還有股指期權、期貨產品,以及大量的個股期權期貨產品進行交易。相對來說,中國證券市場交易品種則過少。
四、政策建議
在我國金融改革的過程中,逐步探索出一些有利于金融業發展的基本經驗和原則,深化了全社會對金融業重要性的認識;實現了金融業與中國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調動了市場各參與主體的積極性;提高了金融行業的規范化程度和國際競爭力。面對當前世界經濟形勢,我國金融業需從以下幾方面予以改善。
(一)完善金融企業內部法人治理結構
進一步改革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使其成為資本充足、內控嚴密、運營安全、服務和效益良好的現代金融企業。建立現代金融企業制度,完善企業內部法人治理結構。依照《公司法》、《商業銀行法》的要求,加快國有商業銀行在組織結構、管理體制、運作機制、經營模式、產權制度等方面的改革。
(二)實現分業經營向混業經營的轉變
在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分業經營還是混業經營是銀行、證券、保險等業務相連通的問題。我國金融體系發展不平衡,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之間發展速度不協調,影響了金融資源配置效率,不利于金融風險的分散和化解,因此,轉變分業經營的隔離現狀顯得尤為重要。從國際因素考慮,混業經營是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是各個國家在金融全球化競爭博弈中的動態最優選擇。混業經營模式增強了金融機構對金融市場變化的適應性,多元化經營為金融機構的金融產品創造了巨大的發展空間,金融機構通過拓展業務領域,增強了資金運營效率和盈利能力;提高了服務效率,降低了服務成本。在我國,商業銀行通過組建金融集團、設立基金公司和保險公司,開始了混業經營的探索。例如,2005年,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通過直接投資方式設立基金管理公司,共管理8只證券投資基金;2007年9月11日,浦發銀行成功發行了首期43.8億元優先級資產支持證券,正式拉開了信貸資產支持證券第二批試點的序幕,證券化的資產已由簡單的信貸資產和住房抵押貸款擴大到不良貸款和其他資產。
(三)大力推進金融市場創新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