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與經濟專業匯總十篇

時間:2023-06-22 09:33:1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管理與經濟專業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管理與經濟專業

篇(1)

目前,國家20多所高校開設了會展管理專業或方向。哈爾濱商業大學積極應對黑龍江會展業的快速發展人才需求,省教育廳應將教育廳/專業設置為本地經濟建設服務的原則,在2000申報這個特殊的特點工業和批準,在同一年,招聘第一批展覽經濟和管理理工科大學生。在專業建設的過程中,我們針對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與教學內容的安排研究等進行了初步的嘗試和探索,發現和解決一些問題。

一、會展經濟與管理人才培養

所謂的會展經濟,就是通過舉辦各種會議和展覽,在直接經濟效益的同時,由一個地區或一個地區發展與城市相關產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目的,這也被稱為展覽業。展示經濟是一個多因素、多產業融合、跨區域、多空間新經濟的擴張,會展業的規模對全經濟體制對促進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會展經濟的特點決定了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人才的發展人才培養模式。會展業是一個實用性、運營性和服務性很強的行業在新興產業中,會展活動十分復雜和廣泛。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的特點。人才應該有新的知識和想法,以滿足新興市場的需求。因此,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是致力于基礎藝術和文化素質的培養,有一個強大的創意、策劃、組織、管理和協調能力,兩位大師會展設計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具有現代管理知識,并能夠在設計、規劃和管理專業技術人員在此基礎上,加快專業建設和學科建設的發展,以及學科建設的發展,并且將學科建設發展行業專業人員的整體素質提高,把專業人員培養成有更多的有很高的創新能力和理論研究能力的專業人才。會展業作為一種跨學科的經濟現象,包括經濟科學,管理,貿易,營銷,公共關系,美學、工程、設計心理學等,涵蓋研究學習、計劃和實施三個主要層次。會展業人才培養應從幾個層面入手。我們通常說,展覽人員是指研究、規劃和實施水平人才,包括核心人才的展覽,會展業的支持人才與會展業支撐人才。會展中心人才會展研究,規劃和展覽的高級管理人員和其他人員,他們在行業最高水平,最強的專業展覽業支持人員包括設計、施工、運輸、設備生產和銷售人員;會展業支持人員,包括高級翻譯、旅游、酒店等。滿足核心人才數量的需求小,這是會展業決策點。但培養核心人才是最重要的。最長的一段時間,需要專業的培訓。會展經濟與管理人才培養水平主要集中在對會展核心人才的培養上。

二、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存在的問題

(一)相關理論相較落后

科學研究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生產和生活的實際問題、國際問題,指導部門的實際工作。目前,中國展覽研究不包括在政府部門的科技研究管理系統,整體頭發狀況。隨著會展業的可持續發展和競爭的日益激烈,中國的會展業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問題,需要與之相關的指導。目前,我國會展業的人才需求有兩種不同的看法。人才稀缺和人才短缺是行業普遍認同人才短缺的理論。目前在各方面的迫切需要提高會展業的發展,會展業的管理水平不平衡和缺乏專業人才展覽是目前我國會展業的發展面臨的重要問題。會展財富雜志主編朱立文。在中國的大部分展覽人才,只有來經驗隨著展覽,真正的專業人才越來越少,所以展覽人才短缺不是專業人才的缺乏,而是缺乏專業人才。從我國會展業經營管理人員的知識結構來看知識結構單一,部分知識老化等現象,高質量綜合專業人才短缺。

(二)師資力量不足

會展經濟與管理及相關專業教師在行業中的情況,主要是由相關專業的教學崗位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缺乏對會展的深入研究和深入了解,缺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經驗。教師權力的缺失必然會影響學生的素質。教師課程。中國會展理論研究的缺失與中國會展理論的研究有很大的關系。專業建設的重要基礎是師資隊伍建設。老師團隊的素質決定了專業發展水平和職業教育發出砰的聲響.我校師資隊伍建設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是介紹和培訓要重視,形成合理的專業師資結構。第一完整的利用學校教師資源,探索教師、培訓和教師的潛能實踐并重,提高教師的專業理論水平,加強教師的教學業務水平;其次以校際協辦,交叉大學校際學分優秀教師,接受對方,請老師進來,學生到其他學校參加相關課程學分彌補教師短缺的新教學模式;第三學校在會展行業中教授優秀的從業人員,加強教學理論實用的系統。相較于其他國家,我國的會展業市場起步較晚,會展業各個領域人員缺乏,從而導致會展專業人力資源稀缺,這種稀缺對于我國會展經濟來講是一個極大的瓶頸。為了改變這種現狀,我國現在急需會展經濟專業的人才,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產生了一門新興的專業,這個專業是隸屬于會展行業,這個專業是為會展人力資源建設而開設的,這個專業就是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

作者:李靜穆 單位:沈陽師范大學

篇(2)

雖說我國開展經濟與管理類專業教育已經有較長的時期,但是由于多種因素作用,我國經濟與管理類專業也顯示出其與其他專業不同的特殊性。

1、與現實經濟發展緊密關聯

由于經濟與管理類專業和現實經濟發展息息相關,而眾所周知經濟發展瞬息萬變,所以,這兩個專業無論是教學還是科研都必然要關注社會經濟發展,而且教育產品(學生)和科研產品(論文、研究報告)都必須能夠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相應支持。

2,與世界經濟發展緊密關聯

隨著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我國對外開放的程度不斷加深,各行各業都加強了對外聯系,尤其是在經濟方面,世界經濟一體化是大趨勢,我國也不例外,這就需要大量經濟管理方面人才

二、經濟與管理類專業開展雙語教學的必要性

基于經濟與管理類專業的特殊性,由于國外教育培養水平的先進,經濟與管理類專業教學中吸收借鑒外國經驗就成為必然選擇。而隨著我國經濟的進一步開放,要進一步融入到世界經濟環境中,社會對于既熟練掌握專業知識,又通曉專業性外語的人才需求越來越迫切,經濟與管理類專業開展雙語教學就更是迫在眉睫。

1、緊跟國外同專業前沿

由于國外經濟發展較為迅速,專業研究也處于學科前沿,其教學更是如此。作為國內同專業,通過引進外國最新版本教材,能夠在最大程度上使學生能夠接觸到學科最前沿的知識,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新的社會環境,同時他們掌握的學科知識在一段時期內不會陳舊。

2、掌握專業外語

以前大多數高校在經濟與管理類專業開設專業英語課程,但效果并不好,因為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學生僅僅將這門課程當作英語課程的輔助課程來學習,死記硬背某些英文單詞,過后不久就忘記了。通過開設雙語教學課程,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扭轉這一局面,將外語融入專業課程的教學,使學生在學習專業課的同時掌握本專業領域的外語詞匯,一舉兩得。同時能夠提高學生對專業英語課程的興趣。據實施雙語教學的教師反映,學生對雙語課程的學習熱情遠遠高于對專業英語課程的學習熱情,雙語教學使學生處在新的起點上,如果成功會使學生有較強的成就感。隨著雙語教學課程的增加,甚至到將來某個時候可以完全取消專業外語課程,而學生并不會因此缺乏專業詞匯的培養。

3、適應社會需要

社會對高層次人才的需求歷來是高校教育的推動力量。正因為如此,隨著社會對“英語+經濟管理”類型人才需求的增加,作為高等教育必須為社會提供足夠的人才,滿足社會需要。僅僅依靠英語課程甚至專業英語課程并不能夠徹底解決專業知識和英語知識脫鉤問題,只有通過雙語教學,在學習專業課程過程中讓學生掌握專業外語詞匯,才能在實踐中真正自如運用,從而滿足社會的需要。

三、目前經濟與管理類專業雙語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目前在國內很多高等院校的經濟與管理類專業都開展了不同程度的雙語教學活動,在這些教學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2005年長沙理工大學對管理學院的學生進行過一次雙語教學的調查,調查結果并不令人滿意。在江西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也有多位老師進行雙語教學,教學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難。綜合來看,在雙語教學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學生與教師的素質

學生英語水平、專業知識、教師英語素質都對雙語教學存在重要影響。由于雙語教學對學生和教師的要求特別是外語要求較高,這使得很多英語水平較差學生上課無法聽懂,甚至教師授課中也存在語言錯誤等問題,這直接導致學生無法領會課堂教學內容,進而影響對專業課程知識的吸收。

對于雙語教學來說,雙語師資問題是幾乎所有推廣雙語教學的國家或地區面臨的一大難題。由于我國缺乏外語社會環境,雙語教師短缺現象顯得尤其突出,可以說已經成為阻礙當前我國雙語教學目標實現的瓶頸問題。我國教師基本上都是單科型的:外語教師只能講授英語課程,幾乎沒有其他科目的知識背景;學科教師專業基礎比較扎實,但是英語交際能力尤其是聽、說能力偏低。正是因為如此,聘請外語教師講授雙語課程會以犧牲學科知識為代價,而聘請不能用外語授課的專業教師則會以犧牲雙語教學為代價。

要從根本上滿足社會對雙語教師的長期需求,單靠對在職教師加強培訓只是權益之計,應該從學生的英語教學入手。有些學校雖然要求學生學習兩年基礎英語,但是進入三年級和四年級之后根本沒有專業英語的學習要求。許多非英語專業的學生無論在聽、說還是在專業英語方面都有很大缺陷,這種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是很難適應雙語教學的環境的。

2、先進教學技術和方法的結合

當前在高校教學中,多媒體教學使用并不廣泛。對于雙語教學這一新事物,多媒體、優秀教學方法應當結合到雙語教學當中,教學中加強師生互動,引導學生逐步采用英語,結合專業知識對現實進行思考,提高學生專業知識和專業英語的運用能力。

用雙語授課,特別是在用英語授課時,單一的教學方法無法達到滿意的效果,由于沒有語言環境,陌生的語言無法激活學生的反應能力,在使用中文時,教師有時僅僅是使用了抑揚頓挫的語調就使學生加深了印象,強調了重點,而使用英語則不能簡單地在語音語速上作文章,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應運用到雙語教學當中,配合圖表手勢以及其他的肢體語言激活學生頭腦中已有的概念和圖式,能達到事倍功半之效,這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有是一大挑戰。

3、創建良好的雙語環境

雙語教學目標的實現離不開良好雙語環境的支持,雙語環境不僅包括學校環境而且包括社會環境。一些國家如新加坡、美國、加拿大,雙語教學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是和他們的社會大環境分不開的。例如在新加坡工作語言是英語。新加坡的街道、商店、廣告牌等公共設施標志都是用英語和漢語或馬來語標記的。在這種自然的語言環境中,雙語教學更容易取得成功。然而在我國,雙語教學缺乏課堂以外的現實環境,學生感受不到外語在日常生活中的必要性,因而沒有感到不得不用英語思維和交流的壓力,缺乏學習外語的動力和熱情。在整個社會缺少英語環境和文化的背景下,積極改進我國英語學習的社會環境對于雙語教學的實現具有現實意義。

學校要主動創建雙語環境。學校應加強雙語教學氛圍的建設,通過設計良好的校園環境和校園文化,通過設置英語角、英語俱樂部等教學形式讓學生和教師時時處處都能看到和聽到英語,逐步使英語成為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流的工具。學校還要主動加強同國際學校的友好關系,通過將部分師生送出國門或者邀請外國學校師生來校訪問等途徑使學生真正感受到多元文化的影響,這對于學生開放性格、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形成也十分有益。

4.雙語教學的效果問題

雙語教學可以從兩個方面評價其效果,一是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二是英語水平的提高。前者是主要的,但二者又相輔相成,要達到兩個目標─這正是雙語教學的目的所在,但在現實的雙語教學實踐中卻不盡如人意,通過對江西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幾位已經開設雙語課程的教師所做的調查發現,在教學效果方面普遍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是進度問題,使用雙語教學的進度普遍比非雙語教學的課程進度較慢,影響學生對專業知識知識的掌握,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學大綱的課程設置的要求。其次,由于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英語水平較好的學生常常受到鼓勵,自信心增強,有成就感,往往越學越有勁,而英語水平較差的學生則干脆放棄,因為上課聽不懂,自己看書又有較大的困難,教師也不能再放慢速度遷就這類學生,因此造成這樣一種結果:一半熱一半冷,熱的是英語水平好的學生,冷的是英語水平差的學生,兩極分化嚴重。要迅速提高這類學生的英語水平確實不是一兩天的事情,那末要他們使用英語來學專業知識就更加難以辦到了,對于這類學生以及學其他語種的學生(如日語、俄語、法語等)在雙語教學中該如何處理成為一件棘手的問題。

對于這一類學生 授課教師應當給予更多的關注,筆者認為可以引入“愉快教學法”,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營造一個輕松活潑的氣氛,師生之間可以平等交流,教師的角色是和學生探討問題而不是居高臨下的傳授知識,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能動性,要做到這一步對教師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因為人民教師的傳統形象會被打破。

參考文獻:

[1]肖靖:《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實施雙語教學的應對策略》*河南科技,2005年第七期。

[2]李爭鳴:《經濟學雙語教學的實踐與探討》*山西高校社會科學學報,2005年第六期。

[3]王英:《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雙語教學的實踐與反思》*北方經貿,2005年第五期。

[4]楊四耕 戴云:《我國雙語教學研究新進展》摘自《學校雙語課程》,廣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課題組《愉快雙語教學實驗研究》徐匯教育信息網,2003年底月1日。

[6]王學良:《雙語大家談》百度論壇,2004年6月18日。

[7]張正東:《論雙語教學》百度論壇,2004年6月8日。

[8]袁平 愈理明:《高校雙語教學的理念和策略研究》*中國外語,2005年第一期。

篇(3)

本專業以德育為先,能力為重,素質為本,培養適應現代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具有深厚經濟和管理理論基礎,系統掌握管理技能與方法,具備國際化視野、創新與思辨精神,能夠在政府部門、科研機構、大專院校、會展行業協會、會展專業組織及企事業單位從事管理、研究、策劃和教育工作的中高級會展管理和實際操作專業人才。

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貨幣銀行學》、《會計學》、《管理學》、《財務管理》、《市場營銷學》、《公共關系學》、《消費行為學》、《市場調研與預測》、《會展概論》、《會展經濟學》、《會展管理》、《會展策劃與實務》、《會展營銷》、《會展旅游》、《會展政策與法規》、《會展英語》、《會展項目管理》、《會展文案》、《會展場館與目的地管理》、《會展服務與接待》、《會展策劃與組織》、《會展營銷與客戶關系》、《會展營銷與客戶關系》、《博覽會組織與管理》、《大型活動組織與管理》、《會議需求與策劃》、《會展傳播學》。

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就業方向有哪些

篇(4)

中圖分類號:G482 文獻標識碼:A

0 引言

在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高等學校肩負著培養創新性高素質人才的重任,但受傳統教學觀念及教學設施的制約,部分高校依然存在重知識、輕實驗的現象,實驗室不能向本科學生開放,學生進行綜合性、設計性的實驗較少,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的自主發展,影響了創新性人才培養效果。實踐證明,在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向學生開放實驗室,開展綜合設計性、設計性的實驗,能激發學生獲取知識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充分發揮學校的實驗資源,能點燃學生創新的興趣和激情;對于全面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科學作風、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①

1 開放實驗室發展模式現狀

目前,大多數開放實驗室僅局限于本專業、本學科,單一開放式的發展,不能滿足學生綜合能力訓練的需求,在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上有一定的局限性,②不利于資源共享,提高實驗的利用率。此外,大多數的開放實驗室開放功能缺失,開放的發展模式并不能使一個實驗室真正成為各種學術、科學交叉滲透,不利于交叉學科的形成和發展,不能有效發揮開放實驗室提高教學科研水平。③

2 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現狀

綜合性、設計性實驗不僅要求學生綜合多學科知識和多種實驗原理設計實驗方案,還要求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④對于設計驗證實驗、實驗的內容和效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當今倡導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形勢下,大學每門課程的幾乎所有討論如何提供良好的基礎實驗課,從簡單的驗證性實驗驗證,綜合相結合轉移實驗設計。目標應該是明確的,綜合性、設計性實驗,不宜太難,但有很強的可操作性,要求學生全面的知識,參考有關文獻資料,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的目標的實驗研究。通過實驗,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充分拓展學生的認知水平,讓學生在豐富的探索性學習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使學生體驗科學研究的過程中,培養科學的學習習慣和探索精神,使其極為豐富的成就,一個良性的學習動力的作用。

3 開放實驗室與開展綜合設計性實驗相結合的形式

實驗室向學生開放的具體形式分為參與科研型、自選課題型、科技活動型和任選實驗項目等。實驗的完成采取以學生為主、教師加以啟發指導的實驗教學模式。科研型開放實驗:主要面向高年級本科學生,實驗室定期開放研究實驗題目,吸收部分優秀學生早期進入實驗室參與教師的科學研究活動。自選課題型開放實驗:是學生進行教學計劃以外的綜合型、設計型、應用型自選實驗。學生在實驗中必須獨立完成項目的方案設計和實驗。科技活動型開放(下轉第245頁)(上接第240頁)實驗:是學生自擬活動課題,結合實驗室的專業方向和條件,聯系相應實驗室和指導教師開展實驗活動。任選實驗項目開放實驗:學生到實驗室利用實驗條件,根據興趣和要求,從能夠開出的所有實驗中選擇滿足實驗時數要求的項目。⑤

開展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開放對象主要是大二、大三的本科生。自愿參與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本科生,人數不限。這部分學生學完基礎專業課程,對實驗中的基本專業知識和實驗技能還不能很好地掌握,沒有進行過綜合性實驗,進入實驗室。在查閱大量文獻和綜合所學專業知識,結合老師布置的任務,設計綜合驗證實驗、設計性實驗,學生分組來完成,從完成情況看,初步建立了經濟模型,也驗證了實驗提供的模型,以組為單位上交實驗報告,由教師批閱整理指導。這些學生中有的還參加了省市建模大賽,并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篇(5)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08-0213-03

經濟管理類專業是操作性、實踐性較強的專業,重視和加強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踐性教學逐漸成為高校的共識。當今大多數地方高等學校的經濟管理類專業,是高等學校擴招后設立和發展起來的,由于各高校對經濟管理實驗室的作用與地位認識不到位,往往按照理工實驗室的思路建設經濟管理類實驗室,同時受各校發展戰略、人才培養模式、辦學形式、管理制度、經費渠道等諸多因素影響,地方高校經濟管理類實驗室也存在一些必須解決的問題。因此,深入分析經濟管理實驗室現狀,積極推進實驗室建設和管理工作,以實現地方高校實驗室建設與管理的跨越式發展。

一、地方高校經濟管理實驗室建設與管理現狀分析

高校實驗室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與創新能力的重要場所,它在高校人才的培養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有些地方高校經濟管理類實驗室建設與管理過程中,忽視實驗室體制、管理、內涵建設等因素,仍存在一些必須面臨解決的問題。

1.實驗室建設規模較大,建設投入偏大。由于當今社會對經濟管理類人才需求的多樣性,經濟管理類專業對教學設備等硬件的要求相對較低,投入產出效益較高,地方高校經管類專業發展迅猛。有些地方高校依照學科或專業來建設實驗室,容易導致實驗室規模過大,實驗室建設經費投入大。除非學校財政特別充裕或能獲得有關部門、基金的資助,一般的地方高校很難按照專業模式籌集建設完整的經濟管理類實驗室,有些學校實力較弱,只能先建學校的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相關實驗室的建設一般比較滯后,即使建設了實驗教學大樓,卻無力再行購置實驗儀器設備,導致實驗室不能正常運轉,影響實驗室功能的正常發揮。

2.實驗室資源共享欠缺,實驗室利用率不高。由于實驗室建設規劃中的局限性,經濟管理類實驗室可能只為相關專業或學科提供教學服務,而實驗教學并不能象理論教學那樣均勻地安排,在現行實驗室體系模式下,由于實驗室資源不能充分共享,結果是實驗教學高峰期實驗室資源不足,而大多數時間實驗室設備使用率又不高,造成實驗室資源閑置和浪費,因此總體上看經濟管理類實驗室使用效率不高。

3.實驗室功能不全,不能完全滿足專業實驗教學的需求。按照實驗室的類型和功能,實驗室可劃分為計算機實驗室、模擬實驗室、全真實驗室三大類型,計算機實驗室通常用以進行專業軟件操作、經濟行為模擬以及調查數據分析與處理等;模擬實驗室可以進行以培養學生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的專業技能操作和實踐活動;全真實驗室通過場景仿真和角色模擬,讓學生真實地參與現實的企業經營活動。三類實驗室所開設的實驗是學生從專業基本技能強化訓練、專業綜合技能合成演練到創業模擬與實踐的過程,對于經管類專業學生而言,應該是必不可少的實踐環節。而大多數地方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實驗室仍停留在計算機類實驗室層面,少量設置模擬實驗室,幾乎沒有全真實驗室,這對培養學生專業能力與專業技能,縮短社會工作的適應期非常不利。

4.缺乏合理的實驗室規劃,增加了管理難度。目前大多數地方高校的經管類專業是在高校擴招后逐漸設立的,實驗室建設普遍按照專業來設置,由于開設新專業的不可預見性及學校管理機制、經費渠道等條件限制,形有一個科學合理的實驗室規劃有一定的困難。一般獲批一個新專業后學校才可能考慮配備一個專業實驗室,并劃歸專業相應所屬院(系)或實驗教學中心管理。隨著新開專業的不斷增多,實驗室建設規模相應擴大,實驗室管理體制上仍處在二階層級,缺少科學劃分與整合。這種松散式的實驗室結構體系,必然增加對應的管理機構和人員,提升了實驗室的管理成本;從實驗室的工作量和節約支出出發,實驗室的管理與技術人員不可能太多,因此管理人員少,往往會影響實驗教學和實驗室的正常運行,也不利于同行間的相互學習和共同進步。

5.實驗教學及實驗室隊伍建設嚴重滯后。受高等教育傳統觀念影響,地方高校實驗室人員定位不合理,教師一般定位為教學人員,而實驗室人員則定位為教輔人員,學校對實驗室人員的管理、待遇等實行區別對待。忽略對實驗室人員進修與培訓,實驗教師和實驗技術人員知識結構得不到及時更新,實驗技術人員知識結構的老化,實驗人員在工作中容易產生消極情緒,影響實驗室的健康發展,導致實驗教學質量不高,從而影響整個學校人才培養質量。

篇(6)

中圖分類號:F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3)05-0064-02

每個地區的經濟發展都有當地的特色,都有當地的支柱產業。為了適應當地經濟的發展,當地的學校也應根據需求來設置專業,以實現經濟增長與人才培養之間的互相促進。本文以咸陽職業技術學院的物流管理專業設置來說明區域經濟與專業設置之間的關系。

1咸陽經濟現狀

1.1經濟概況

咸陽是一個新興的工業城市,已形成紡織、電子、煤炭、石油化工、機械為主體的工業體系。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特別是“九五”以來,咸陽逐步形成了以能源化工、電子、裝備制造、食品、建材、醫藥制造業和紡織工業為支柱的工業體系。在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39個工業行業大類,咸陽有30個。電子工業已成為實力較強、技術裝備水平較高的新興產業,全國最大的彩管廠陜西彩色顯像管總廠等13家大中型電子企業集中于市區西郊,其年產值占全省電子工業的近一半。咸陽市已成為陜西最大的果品生產加工基地,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電子工業基地、能源化工基地,醫藥保健基地、紡織工業基地。

1.2經濟特點

在西部大開發的政策支持下,以及在西咸一體化經濟形勢的推動下,咸陽的經濟顯示出新的特點。

(1) 增長速度快。

1978年至今平均增長速度達到11.9%,較全國增速快2個百分點,呈現出明顯的階段性、周期性增長的特點。“十一五”期間年均增長13.7%,呈現出穩步上升、逐步加快態勢,進入到新一輪較快增長的上升周期。

(2) 能源化工業逐漸確立優勢地位。

國家 “十一五”規劃在產業發展排序上,把能源化工作為西部的第一大特色產業。彬長礦區位于陜西省關中地區西部的彬縣、長武縣境內,礦區面積約790平方公里,煤炭地質儲量70億噸以上。隨著當地煤炭能源的開采,政府相繼在彬長地區成立了彬長礦業集團,以及大唐彬長電廠。這兩家企業的建立為咸陽市提供工業發展能源,以及增加能源的外部需求創造了有利條件。

(3)農業及果品業發展迅速。

到2010年,咸陽市已形成糧、果、畜、菜四大農業主導產業,成為全國重要的優質蘋果基地、西北地區大型商品糧基地、最大的蔬菜和奶畜基地。農林牧漁總產值達到336.1億元,四大主導產業產值占到農業總產值的92.7%。

咸陽市初步建成了渭北綠色蘋果基地和南部時令鮮果基地。咸陽蘋果獲國家質檢總局原產地域產品保護面積達到220萬畝,通過有機食品認證的蘋果產地8500畝,通過GAP認證的蘋果產地5.23萬畝,通過綠色認證的果品基地118萬畝。2010年,全市水果總產496.5萬噸,增長8.3%。

2經濟發展與物流之間的關系

2.1社會經濟發展促進物流業的迅速發展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導致全球范圍內不同國家和地區進行著不同內容的經濟結構調整。企業間全球范圍的重新組合,使工業企業、商業企業和流通企業間的融合與聯盟日趨頻繁,產生許多新的管理制度的創新,比如供應鏈管理。供應鏈管理就是通過對相關企業間的資金流、物流、信息流的管理,在相關企業間建立戰略性合作伙伴關系,提高整個鏈條上相關企業的競爭力,這直接導致專門為供應鏈中相關企業提供物流服務的企業組織的出現,從而促進物流業的發展。

2.2咸陽當地發展物流的緊迫性

(1) 能源向外輸送需要配套物流。

咸陽市有著豐富的能源,除了滿足本地經濟建設的需求外,還要滿足其他地區、省份對能源的需求,而這必然需要相配套的物流設施、設備及相關的物流企業。

(2) 農業及果品業的發展需要物流。

有些豐收的年份并沒有帶給果農經濟上的富裕,反而發愁果品的銷售,這就是物流跟不上經濟發展的反面案例。當地的農副產品想要銷往全國各地,離不開物流的大力支持。特別是農副產品有著獨特的物理性質,比如果品易腐爛、糧食不能受潮等,所以更需要加強物流的各種活動,特別是發展冷鏈物流,保護產品不受損害。

3咸陽發展物流業的有利條件

3.1交通基礎設施為發展物流業提供良好基礎

(1) 公路:截止2003年底,全市境內公路總里程4297.399公里,公路密度為42.1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市13個縣區市 中有12個實現了用二級以上公路相連接,173個鄉鎮全部實現了油路化,3776個行政村全部通上了公路。西(安)蘭(州)、211國道、咸(陽)宋(家川)、西(安)寶(雞)、西(安)銅(川)等公路干線四通八達,縣縣、鄉鄉實現了油路化。已建成的西安至天水、西安至銅川高等級公路穿境而過。

(2)鐵路:隴海鐵路貫通東西,咸(陽)銅(川)、西(安)韓(城)鐵路與隴海線在此交匯。咸陽車務段管轄隴海線、咸銅和西戶支線共計163公里上的20個車站,2002年,完成貨物發送量281.76萬噸,旅客發送量163萬人次,運輸總收入26658.59萬元。

(3) 民航: 西安咸陽國際機場位于西安市西北、咸陽市東北方向,陜西省咸陽市底張鎮境內。距西安市中心47公里,距離咸陽市13公里。機場位于中國內陸中心,是中國西北地區最大的空中交通樞紐,中國第九大機場,同時也是中國東方航空集團西北公司、海南航空集團長安公司、南方航空集團西安公司、幸福航空和鯤鵬航空的基地機場。

目前,機場與12個國家和地區的26家航空公司建立了業務往來,國內通航主要城市90多個,國際11個,已形成以西安為中心,溝通祖國各地的航空運輸網,并有通往日本、韓國、泰國等國的國際航線和香港、澳門的地區航線以及新加坡、阿塞拜疆的包機航線,機場旅客吞吐量達1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近10萬噸。

3.2國家的相關政策為當地發展物流提供有利條件

西咸一體化、關中——天水經濟圈等戰略的提出,表示未來咸陽和西安在行政上,地域上的差異會越來越小。而經濟一體化也要求不同城市在經濟活動的各個方面要體現出高度同一性,這些都需要物流活動克服空間距離來完成。

3.3航空港物流中心創造更多機會

園區性質確定為發展以航空物流儲配為主體,功能齊全、設施配套、環境優美的現代化園林式產業園區。按照布局功能化、景觀特色化、設施現代化、環境園林化的總體建設原則,產業園區規劃為四個功能區,其中有物流配送、倉儲區,還有進出口加工區。

4我院開設物流專業的必要性

4.1經濟的發展對物流人才的需求

(1) 物流人才需求的普遍性。

通過對物流的了解,我們知道,物流活動并不能從經濟活動中分離出來。所以不只物流行業需要物流專業的人才,同時,生產性企業里也需要物流專業人才。

在我國,物流專業人才普遍匱乏。在東部沿海地區,物流專業人才缺口非常大。在內地雖然這個問題不是很明顯,但隨著經濟的發展,物流與經濟之間的互相促進作用會越來越明顯,人才問題就會越來越突出。

(2) 區域經濟對物流人才的需求。

區域經濟和區域物流的需求之間有內在的邏輯聯系。由于經濟的特點決定了當地的物流業普遍比較落后,物流活動主要集中在簡單的倉儲、貨運等環節。同時,由于國際港務區的建立,對掌握國際物流知識與技能的人才的需要逐漸增多。

4.2我院物流管理專業課程設置與當地人才需求的一致性

職業院校普遍強調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我院物流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備物流和供應鏈管理的基礎知識與理論、基本原理和規則,通曉現代物流技術及國際物流運作的基本操作規程等知識,掌握基本物流活動的實際操作能力,能從事商貿業物流、制造業物流、第三方物流及國際物流等與物流和供應鏈管理相關工作的高等素質技能型人才。

總的來說,物流管理專業的設置和咸陽區域經濟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咸陽區域經濟的發展需要物流專業人才,同時物流專業人才的培養也能促進咸陽區域經濟更快更好的發展。

篇(7)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12-0037-02

一、創新“行校結合、校企合作”三階能力遞進“411”人才培養模式

1.“行校結合、校企合作”三階能力遞進“411”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依托行業業務主管部門,攜手全省各級農村經濟經營管理站(局)、農業產業化企業和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組建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制訂與實施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根據農業經濟產前策劃,產中管理與產后營銷環節職業能力培養要求,以能力項目為載體設置教學內容。按照職業崗位能力培養層級遞進、循序漸進的思路,將全學程分為“4+1+1”三個遞進的教學階段組織教學。教學進程與內容具體安排如下。第一階段(1-4學期):專業基本技能與素質培養,分項培訓職業崗位技能。第二階段(第5學期):專業崗位綜合能力培養,模擬訓練崗位操作能力。開設專業崗位能力綜合實訓課程,通過ERP軟件和市場營銷、國際貿易實務軟件模擬農村經濟經營管理過程及工作任務,將農產品市場調研、產品營銷和企業經濟效益分析等技能貫穿于一體。第三階段(第6學期):頂崗實習,進入社會掌握工作能力。運用“行校結合、校企合作”的“農校+農村+農企+農協+農戶”專業辦學平臺,組織學生進行實地頂崗實習。

2.“行校結合、校企合作”三階能力遞進“411”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成立項目管理小組,確定試點班級。依托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協調校內外產學研合作關系,確定人才培養規格。按照層級遞進、三段安排方式組織教學進程,安排教學內容。“行校結合、校企合作”組織專業實訓。多元主體、多種方式,對學生的知識、技能與素質進行綜合評價。通過分析工作實績與目標的差異,進行動態調整,對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及實用性加以修正和完善。

3.建設成效。2011年《高職農業經濟管理專業教學研究與實踐》教研成果獲得第四屆全國農業職業教育教學優秀成果二等獎。《農業經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教研成果獲得黑龍江省農業科學技術成果二等獎。2010年本專業學生參加牡丹江地區高校大學生演講比賽獲得第一名。“雙證書”獲取率由80%增加到100%。

二、基于農業經濟管理流程設置核心課程,實行“雙證融通”

1.建設措施。首先,根據畢業生履職能力培養需要,確立課程體系。課程內容實行分項設置、相互補充和整體耦合。其次,基于農業經濟管理流程,依據典型工作任務,設置農村經濟、農村經濟核算、農業企業經營運作和農產品營銷四門核心課程。在此基礎設置其他專業課程。第三,深化教學內容和方法改革,將職業資格培訓內容納入課程教學,實現“雙證融通”。按照“經濟以社會為課堂,課堂外延與社會融合”思想組織教學內容與安排教學進程。以學生為學習主體,采取舉案分析、角色扮演、軟件模擬、分組活動、任務驅動和現場實做等方法進行授課。讓學生在“做中學”和“學中做”,實現“教、學、做”的有機統一。第四,“行校結合、校企合作”組織與安排生產實訓,以“農校+農村+農企+農協+農戶”實訓平臺為支撐,著重培養學生策劃、經營、核算與營銷四大職業崗位能力。

2.建設成效。新增國家級精品課《農產品營銷》,完成《基礎會計》等5門省級精品課建設,完成4門優質核心課程建設。公開發表教研論文36篇,主持完成省級教改課題11項,主編專業教材16部,其色教材4部。《農業經濟管理專業課程建設的研究與實踐》研究成果獲得第三屆全國農業職業教育教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三、構建形成職業化、綜合化和開放性的專業實訓平臺

1.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模式。①社會內化,仿真模擬。引用真實案例,建設模擬經濟法庭、商務談判室和報關大廳等實訓基地,讓學生在進入社會之前演練和掌握實際業務處理能力。②虛擬崗位,軟件操作。新購計算機227臺、專業教學軟件26套,設定虛擬崗位,進行經濟核算、貿易業務和物流配送等管理程序及方法訓練。③“引企入校”,實際經營。學校提供場地和基本辦公條件,引入星辰速遞有限責任公司和牡丹江國恒商務咨詢有限責任公司,采取委托經營和教師自營兩種模式。④前校后廠,現場實踐。學校的農場、畜牧場、校園超市和農副產品經銷公司常年開放,滿足學生參加生產技術與管理實踐的需要。

2.校外實訓基地建設模式。①依托行業,服務企業。依托農村經濟管理部門組織學生參加農村經濟調查,增加實踐經歷和體驗。與牡丹江德世盟公司、大潤發公司等企業合作,學生為其代銷商品和進行市場宣傳。②攜農企、助農協、帶農戶。依據農業產業化企業產品訂單,協助樺川巖順香谷合作社、海林長勝農機協會等合作組織進行經營策劃、市場開發和產品營銷,帶動農戶實現標準化生產與規模化經營。③多方合作,共建共享。依托黑龍江省用友軟件公司等企業,與區域內兄弟院校建立協作關系,多方合作互惠共贏,實行資源共建共享。

3.建設成效。新建農產品營銷、農村經濟核算和農產品模擬貿易公司3個實訓室,擴建農村經濟策劃和企業經營管理2個實訓室,引入星辰速遞有限責任公司和牡丹江國恒商務咨詢公司2個合作企業。新開發8處校外實訓基地。通過多元投資、機制創新、方式多樣,建成了功能配套、模擬與實戰并舉的校內外實訓基地體系。

篇(8)

中圖分類號:G40-05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8)05-0187-02

一、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建設的必要性

隨著全球化浪潮的推進和后工業化社會的來臨,會展經濟開始以獨立的面目出現在國際貿易舞臺上。改革開放后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和國際影響力的提升,為我國一些大城市提供了發展會展經濟的基礎條件。由于國內外專家普遍認為會展產業對經濟具有較大的拉動作用,同時還能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因此,很多城市和地方政府都十分重視會展產業的發展,并出臺相關政策加以支持。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成功申辦,為會展產業的發展增添了新的動力。許多中心城市和省會城市紛紛興建現代化的大型展館,著力培育會展經濟。如今全國設有會展專業的高校已有20余所,在相關專業開設會展方向的有30余所,二者合計已有約60所高校踏入了會展學歷教育的領地。但是以管理為主的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本科教育在我國的發展剛剛起步,與此同時會展經濟相關的專業管理人才需求卻又十分緊張。目前,處于初級階段的會展經濟與管理的本科教育,面臨著很多的挑戰與難題,需要我們進一步的探討和發展。

二、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建設存在的問題

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指出:要“合理規劃展館布局,發展會展業”,這表明會展經濟已經成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新亮點。然而為會展業服務的中國會展經濟于管理教育專業卻由于各種原因存在諸多的問題,影響了中國會展業管理人才的培養質量。

(一)缺乏專業的授課教師,師資隊伍相對薄弱

我國會展業起步晚,發展時間短,會展教育則是剛起步,尚未形成從理論到實踐的完整系統。從2004年國家教育部正式批準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開始招生以來,到目前為止,全國僅有少數幾家高等院校開辦該專業,所以從師資隊伍情況看,主要由相關專業教學崗位轉到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 因此許多以經濟學、管理學、營銷學和英語等學科為專業的教師缺乏對會展專業的深入研究和透徹理解, 缺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經驗。而會展業又是一個實務性、操作性和服務性都很強的行業,因此對于師資力量的缺乏勢必影響學生培養的質量。

(二)專業教材及相關專業材料少,沒有完善的知識體系

由于我國開辦專業時間較短和會展理論研究的落后等原因,由我國教師專家編寫的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高水平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材嚴重不足。而國外直接翻譯引進的教材又存在著與我國實際情況不銜接的情況,因此許多高等院校中都存在著專業教材選擇余地小甚至是沒有教材可選、沒有教材可用的局面。據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會展經濟研究所負責人介紹,面對會展領域的研究和著作出版工作處在一個“三無”狀態,一無“我國自己的會展科學理論和會展管理學科體系”;二無“系統、全面的會展領域書籍出版規劃”;三無“專業的會展圖書篩選、引進、出版、消化吸收的專業機構”。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教材的缺乏,限制了該專業建設和發展。

(三)專業課程設置不合理,學科專業基礎課程與主干課程不明確

介于以上等諸多原因,造成了會展經濟與管理的專業課程設置不合理,專業課程體系的設置不完善。有的高校會展管理專業甚至所有課程中竟然只有《會展學概論》一門課程為會展學學科專項課程,學科專業基礎課程與主干課程更是不明確,其余課程皆由其他相關學科課程拼湊而成。有的課程開設學期先后順序不合理,造成學生對課程內容理解不全面,使教學質量大打折扣,試想這樣的情況又如何能夠培養出高水平高素質綜合性的會展管理人才。

三、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建設的對策

(一)全力培養專業教師出國深造,聘請行業專家輔助授課

目前,在歐美等一些發達國家中,會展業發展的時間長,會展經濟與管理的專業教育也較為成熟。因此,選拔優秀的青年教師到這樣的國家培訓學習,獲得先進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回國后再根據我國會展業的實際情況,投入到有中國特色的會展經濟與管理的教學當中,勢必會給我們帶來較多的收益和效果。同時在師資力量還比較薄弱的情況下,聘請行業內專家或資深從業人士授課不失為一個很好的補充。這些專業人士可以通過定期或不定期的講座、座談等形式把最新、最前沿的會展業的實踐經驗傳授給學生,有效補充學生這方面的空白。這一方面能讓學生從中了解到會展行業的真實情況,另一方面又能讓會展行業的精英領導了解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學生的學科素質,為將來的學生就業和企業人才的選拔提供了空間和契機。

(二)各大高校聯合組織權威教師力量編寫專業教材

會展就是整合資源,會展教育資源也需要整合。尤其是在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教育發展不是十分成熟的階段,我們更應該在整合全國高校的優勢資源為會展教育服務,所以有關部門或高校自身應該組織起來,聯合編寫出版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的相關教材,盡快填補我國這方面專業課程教材不足的情況,讓高校教育行業能夠在教材水平上有整體的進步,這樣也能使該專業在全國的教學水平上有整體的提高。

(三)明確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核心課程設置,構造合理的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

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應建立在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機結合,會展經濟與管理知識與其他相關學科知識有機結合,知識、素質、技能與社會實際情況有機結合,理論和應用有機結合的基礎上。課程的設置要加強課程體系的整體優化,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突出會展經濟與管理的特點和規律,各專業課程與相關課程有機配置,強調素質教育,全面發展。會展經濟與管理課程的構成大致分為基本理論和政治素質課群、外語及計算機能力課群、專業基礎課群和專業課群。

(四)完善的培養目標和教學方案

就目前會展業發展急需提高的諸多方面中,展覽業管理水平的參差不齊和會展專業人才的缺乏是我國會展業當前面臨的重要問題。會展教育是發展我國會展業的基礎,學校培養是會展教育的基石。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應該在于培養會展業的核心管理人才,通過高等院校本科教育的培養能讓學生系統地掌握會展經濟與管理的各項理論與知識、專業技能與方法、了解國際會展項目營運流程與管理方法、熟悉先進的會展管理軟件、具有較強溝通能力及專業文檔寫作能力、并能熟練運用所學知識、技能及現代信息技術開展會展項目市場調研、策劃、營銷、運營及后期管理等一系列實踐活動的知識型、應用型會展項目管理高技能人才。學校要將優秀會展企業作為自己重要的教學資源,同樣,會展企業也要將高校作為自己的“人才庫”和重要的合作伙伴。有條件的地方可實行“訂單式”培養,學校可按企業要求來確定培養目標和培養方式。在學校教育階段,要提倡課堂教學與實習實訓相結合,建立起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完善的教育教學方案,有的放矢地培養中國會展業的優秀管理人才。

篇(9)

一、專業特色的形成條件

1.歷史條件和因素

許多專業的產生和形成,都是應當時社會實踐包括生產、管理、軍事、政治等急需而設置的。以后的發展、延續和壯大往往都蘊含著起初的歷史痕跡,并漸進凝結為特色。

2.環境資源因素

專業的成長、發展和演變是在一定的生態系統中完成的。一個地區、一所學校、一個院系的環境和資源稟賦,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和浸染專業的成長。久而久之,必然形成差別性的特點。

3.時間因素

專業特色不是從來就有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特色的形成需要一個過程,這是一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過程,需要醞釀、產生、更新、變異,經歷無數大大小小的生生息息、重組再造、演化整合等,最后由每一代變異留存下來的富有生機的因素凝結為新的變異體并呈現特色。這里有兩點:第一,特色是在特點上形成的,是由諸多特點有機組合而成;第二,特點與特色的不同,在于特點可能是暫時的、短期的,而特色是特點在不斷地更新、變異、整合中最后形成系統、持續、穩定的狀態,是特點之有序集合。由此可見,沒有一定的時間,特色是很難形成的,或很難稱其為特色。

總之,專業特色應當在一定的歷史延續中和特定的環境資源里,經過較長時間和幾個階段的發展,逐步融合而成。

二、行政管理專業的經濟行政特色

1.行政管理專業的特點

以政府為管理主體是行政管理的基本特點。研究政府行政管理的一般過程,是行政管理研究的傳統,相應地,行政管理專業教育資源的傳統搭配方式形成了政治學背景和傾向的特點。然而,隨著行政管理向法治化、科學化的擴展和推進,以及行政與法、行政與管理技術的日益融合,行政管理開始告別傳統時代。同時,與政治相對分離的行政管理開始向各領域的分部門管理延伸和擴展,出現了教育行政、衛生行政、文化行政、軍事行政等,行政管理衍生、推進至公共管理階段,步入公共管理形態。經濟行政正是在這種格局下獨具形態、在理論及理論實踐的發展中蔚為壯觀。一方面是因為經濟活動是人類尤其是當今時代的主體活動,管理經濟一直是政府的基本職能;另一方面,在專業行政部門日益分化、發展的格局中,經濟行政也成為獨立的領域,在市場經濟環境中發展壯大。何況任何領域無不包含和滲透經濟活動而成為行政管理的對象和內容,使得經濟行政不僅具有不斷壯大、相對獨立的領域,而且具有廣泛的覆蓋性。

2.行政管理專業經濟行政特色的含義和支撐體系

經濟行政是指以經濟活動和領域為對象的政府行政管理活動,如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等。行政管理專業的經濟行政特色是指行政管理專業教育資源的配置在遵循傳統、保持行政管理專業基本課程設置的基礎上,增加和突出經濟及經濟管理課程、師資、實驗等資源配備,以培養懂經濟、知法律、擅行政、會管理的經濟行政管理專門人才。在實踐中,經濟行政與公安行政、司法行政、人事行政、軍事行政、教育行政、文化行政、醫療衛生行政、社會工作行政等并列存在、相互區別。

專業特色的形成主要取決于時空因素,一個是時間維的歷史傳統因素,另一個是空間維的資源環境因素。這里以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行政管理專業為例:

在歷史淵源上,學校行政管理專業由工商行政管理專業演變而來。工商行政管理專業創建于1981年,是我國改革開放后第一個設立該專業的高校。工商行政管理是政府對市場主體及其交易、競爭行為和有形市場進行監督管理的行政執法過程。既是政府行為,又是對經濟活動的管理,實際上就是市場監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是經濟、行政、法律融合一體的經濟行政管理,具有突出的經濟性。

1998年,教育部組織調整高校專業目錄,工商行政管理專業不復獨立存在,學校的相應專業轉型、擴展為行政管理專業,設于公共管理系下。整個專業的轉型經歷了名義階段、板塊階段、覆蓋階段,目前正向融合階段發展。這個過程中,在探索和保持行政管理專業一般特征的同時,工商行政管理由課程、師資、周邊專業學科、相關社會資源支撐的經濟行政特色保留了下來。

在環境資源上,學校以經濟和工商管理學科見長,相應的師資、課程等資源豐富。學術氛圍也以經濟學、經濟管理學為主調,同時,又有較為齊全的公共管理學科專業和歷史較長、特色鮮明的法學學科專業。這個特點在人才培養方案中有明顯體現。學校對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統一的規劃與規范。分經濟學、工商管理學、公共管理學和文法4類提出學科基礎課課程設置方案,原則上統一執行。學校結合專業和歷史等情況確定專業課設置。行政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在此原則下融匯了歷史傳統和現實環境因素,在課程設置上體現并反映了專業特色。例如,公共基礎課中有“高等數學”課,學科基礎課中有“經濟學原理”、“公共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財政學”、“統計學”等經濟管理課程,在專業課中有“工商行政管理”、“市場監督管理”等課程,在專業選修課中有“政治經濟學”、“發展經濟學”、“會計學”、“經濟法”、“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等課程。同時,行政管理的核心課、基礎課諸如“政治學”、“行政學”、“領導科學”、“公共政策”、“公務員制度”、“行政倫理學”、“公共管理”等數量和理論知識比重充分,功能不減,既保證行政管理專業的本色,又具有經濟行政特色。

在時間因素方面,學校有17年工商行政管理專業的辦學歷史并贏得較高聲譽;行政管理專業也有了11年

的辦學歷史,并于2000年建立了北京市屬院校第一個行政管理專業碩士點,2007年成為北京市屬院校行政管理專業第一個重點建設學科。經濟行政特色在歷史延續和探索中日趨成熟、穩定。

在社會資源方面,學校與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學會、研究機構保持長期的合作與交往,包括會議、調研、課題研究、咨詢培訓等方式。近年來,與北京市發改委、市政管委、城市科學學會、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社會工作委員會等建立新的合作關系,進一步深化了經濟行政的社會根基,進一步擴展了行政管理專業的公共管理空間。

在學術研究和專業建設比較交流方面,有可供分享的成果和可資借鑒的經驗。經濟行政的研究著作有華東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蔣云根教授編著的《經濟行政管理概論》。學校工商行政管理研究領域,自80年代后期,陸續出版了《企業行為規范》叢書、《工商行政管理》系列教材以及多部單本著作;完成過國家社科基金課題、北京市社科基金、北京市教委社科基金以及國家部委有關經濟行政方面的科研項目。近10年來,各高校的公共管理和行政管理都依托所在院校的資源、歷史等,探索、形成自己的特色。學校的行政管理專業特色以其歷史和經驗獲得獨特優勢。

三、行政管理專業的價值評估

1.行政管理專業在北京市人才培養中的地位

公共經濟與市場經濟比肩在我國呈后發之勢。公共管理在后市場經濟時代是維護和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力量。北京作為首都和政治、文化、信息中心,對公共管理理論知識和人才培養的需求強烈。作為北京市重點大學和人才培養基地,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擁有經濟學、工商管理學和公共管理資源,行政管理專業在北京市屬院校處于前列,應當發揮學科優勢,為北京市培養經濟、行政、法律復合型公共管理人才。

2.行政管理專業在學校的地位

公共管理學科與工商管理學和經濟學并駕齊驅有益于豐富學校學科類型,完善學科結構,有利于人才培養。學校經濟學、工商管理學實力較強,公共管理學相對較弱,但具有良好基礎并在北京市屬院校居于前列,搭建了學科結構有力、專業齊全完整的公共管理學科建設平臺。行政管理專業作為公共管理的母學科,歷史長、特色顯、有優勢,應當成為學校學科專業發展的增長極。

3.學院是行政管理專業的后盾和平臺

行政管理專業依托的城市學院,是為專門和更好地服務于首都而建立的。學院依托區域經濟和公共管理兩大學科,設行政管理、城市管理、土地資源管理、公共事業管理和社會工作專業以及首都經濟研究所、不動產研究所。這種專業學科環境既具有復合型、交融性,又不失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宗旨,有利于公共管理和行政管理學科發展,有利于行政管理專業經濟行政特色的塑造和體現;同時,行政管理專業作為公共管理學科發展的“筋”,對相關專業的發展具有粘合、伸張的作用。

四、行政管理專業的發展路徑

1.在既有體系中鞏固特色

一是豐富完善專業課程體系,從課程上體現特色。保證專業通行的基礎課程。“政治學”、“管理學”、“社會學”、“法學”、“經濟學”等必備的學科基礎課不缺門;通過課程建設,增強課程針對性,力求精要;通過溝通研討,達到課程之間相互了解、互補和融匯。保證體現特色的經濟學課程。除“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學”、“經濟學原理”、“公共經濟學”外,還應堅持開設“政治經濟學”、“城市經濟學”、“財政學”、“統計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學”等,通過考試與考查、必修與選修的制度設計,優化經濟行政效果。開設“法學原理”、“行政法”、“經濟法”課程,滿足市場監管和行政執法功能需求。進一步完善以工商行政管理和市場監管為核心的政府監管和經濟監管課程板塊,實現理論、政策與實踐的貫穿,經濟、行政與法律的融合,凝結和強化監管功能的專業設計。

二是在教學方法上體現特色。改進教學方法,強化實踐教學,將理論知識講解、案例政策分析、參觀考察相結合;選聘校外、政府、企業的專家,建立兼職教師隊伍或儲備,在專職教師組織下,穿插搭配兼職教師的專題和講座;通過“數字城市實驗室”建設,改善實驗條件,加強軟硬件功能開發和綜合利用。同時,適當增加實驗課時,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控制教師選聘結構,充分調配現有資源,形成學術型、講授型、實操型師資的有機搭配。

2.將特色的基礎拓寬,觸角延長

拓寬與之交往的經濟行政部門范圍,由工商行政部門擴展到質量監督、食品藥品監督,進而擴展到發展改革委員會、土地資源管理部門、市政管理部門、社會工作部門,建立制度性聯系;在上述政府部門和系統建立實習基地,形成持續聯系,延伸觸角;通過科研和教師紐帶,與上述政府部門建立聯系,增強教師對實踐的了解,增加學生直接、間接的實踐機會,促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聘任、聘請兼職教師、指導教師或吸收為團隊成員,增加互動通道。

3.在學院復合學科環境中,吸取營養,謀求新生

學校的城市學院是系、所合并的學院,學科專業較為寬泛,教師的專業領域更加復雜。學校規劃城市學院建設發展兩大學科——公共管理和區域經濟。院、系、所,學科、專業、方向相互交織,對學院的組織管理和業務規劃提出挑戰,同時也提供機遇。處理不好,各種要素混雜交錯,內耗互擾;處理得當,相互倚重,相互交融,相映成輝,相得益彰。實際上,公共管理和區域經濟兩個學科具有新興和開放的共同特點,又有在區域和公共方面的融匯之處。兩大學科的交融為各自學科及其之下的專業發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間和更富營養的土壤。行政管理應當借助公共管理尋求應用空間,借助區域經濟管理增強經濟行政特色。

篇(10)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2)08-0147-02

1 引言

國家教育部對高等教育改革明確的提出,加快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具備較高專業素質的經濟管理專業人才,已經成為高等學校經濟管理專業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因此,高等教育應著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需要優化理論課相關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還必須依托經濟管理實驗教學示范,促進學生主動適應社會。要實現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核心教學模式轉型。本文結合我校經濟管理實驗教學的實際情況,研究管理實驗教學改革的方案,為經濟管理教學改革提供理論參考。

2 重慶工商大學經濟管理實驗教學現狀

2.1 實驗教學條件現狀

重慶工商大學成立了經濟管理實驗教學中心,中心以原來的投資經濟實驗室、會計實驗室、管理信息系統實驗室為基礎,構建了學科基礎實驗、專業基礎實驗、專業綜合實驗、學科綜合實驗和創新與創業模擬等 5 大層次的實驗教學體系,創設了宏觀經濟運行模擬分析、企業經營管理綜合設計與實訓、 3S 與區域綜合規劃實訓、 SCM 模式下物流與商務綜合實訓 4 大跨學科綜合實驗平臺。

重慶工商大學經濟管理實驗教學中心面向全校21個本科專業和相關專業碩士研究生開展了實驗教學。這些實驗教學為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以及探索經濟管理學科實驗教學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利用實驗條件,教師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學生也獲得了各類實驗教學成果,如大學生創新實驗計劃項目、“挑戰杯”大賽、數學建模競賽、金融衍生品大賽、ERP沙盤模擬大賽和科研創新等方面獲得獎項。這既適應了建設多科性大學的需要,同時也為重慶建設長江上游經濟中心提供了智力支持。

2.2 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考分離導致教學輕實驗教學。

自2004年以來,為了提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我校對部分經濟管理類課程實施了教考分離的教學改革。教考分離有利于教師了解教學情況,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總結教學經驗,提高教學水平。但由于教學質量評判標準只是學生的考試成績,在有限課時的約束下,老師經常以考試為中心;甚至部分教師以“教” 取代學生的“學”,幾乎是全包制的教學。很少有老師重視從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教學效果的角度,專門開設實驗課程。

(2)實驗教學沒有達到應有的份量。

實施教考分離并未實質性促進培養學生的能力。為了學生考出好成績,老師重點關注學生考試成績過關,反復講解,反復講授練習題;學生也重點關心考試及格問題。因此,老師一般以課堂講授教學方式為主。盡管重慶工商大學經濟管理實驗教學中心設置了經濟學實驗室,建立了經濟運行模擬分析等實驗平臺,要求組織學生對經濟問題進行模擬實驗。但由于課時有限,老師只是上少量實驗課,模擬部分內容作為課堂講授的補充,實驗教學沒有達到應有的份量。

(3)實驗教學研究相對落后。

實驗教學是帶有實踐和實驗性質的教學形式,要求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有成熟的講義、教材和課件。但我校的實驗教學混于經濟管理課程教學課件之中,沒有成熟的實驗教學教學課件或講義。部分教師沒有實際社會經驗,不能鮮活、形象地描述實驗教學的社會背景,不能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這顯然達不到實驗教學教學的目的。個別教師忽視知識的整合與知識意義的建構,實驗教學大多蛻變為課堂講授中的實證舉例,教學不能培養學生高專業素質和工作技能。

3 經濟管理實驗教學改革的基本思路

為了培養學生高專業素質和工作技能,豐富經濟管理實驗教學內容,經濟管理實驗教學改革的基本思路應如下:突出素質和工作技能培養,在實驗教學形式上突破從教室到實驗室的形式,大膽走出校園,強化實踐教學。

(1)增加綜合性實驗教學內容。

本文認為要突出能力培養,實驗教學內容的安排應注意能力培養與社會需要的緊密結合,力求達到通過實驗活動,把原來的實驗教學內容改為基礎理論性實驗(80%)和綜合性實驗(20%)。除了課堂教學以外外,還應將實驗教學納入教學之中。綜合性實驗增加學生對當前經濟現象或者經濟熱點問題分析,考核學生對知識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將實驗教學在平時教學中獨立于課程理論教學之外,單獨考核。力求全方位培養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全面反映學生的整體素質。

(2)提倡啟發式的實驗教學方法。

啟發式的實驗教學方法,可以工商大學經濟管理中心的示范教學平臺為基礎,結合教師的科研項目,采用老師限定學生進行分組,然后給出幾個理論和實踐性比較強的參考課題,要求學生自行團隊組合、選題、做實驗論證、實驗的設計;最后的實驗結果以答辯的形式展現。在做實驗內容設計時,引導學生用“尋求方案”的辦法尋找整體解決方案,達到融會貫通的目的。然后不斷地探索培養學生的素質和能力的實驗教學方法。

(3)提高素質教學效果考核的比重。

教學效果評價改革重點是適應能力培養的需要。考核作為教學的重要環節,對整個實驗教學過程逆向影響十分明顯,直接關系到實驗教學效果的好壞和教育質量的高低。因此,實驗中心和老師應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提高素質教學效果評價的比重,用來指揮實驗教學的效果。建議將學生素質提高的情況指標作為教學效果好壞的重要權重。

實驗教學的考核宜向多元化考核轉變。在考核學生完成實驗教學基本環節的同時,盡量豐富平時考核形式。一方面,增加學生對當前經濟現象或者經濟熱點問題分析,考核學生在實驗中對知識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另一方面,力求全方位考核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全面反映學生的整體素質。對實驗成績的評定除了將作業作為一個考核項目外,還應將實驗設計、課堂討論、撰寫小論文(調查報告)等納入考核之中。

(4)強化實驗中案例教學。

經濟管理類課程的理論性較強,很多學科是對西方發達國家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的一般抽象和概括。理論所描述的內容和中國實際差異很大,學生難以把經濟管理的學科理論原理與我國的經濟實踐結合起來。強化案例教學是把抽象、難懂理論變為具體、簡單知識的較好方法。

筆者認為經濟管理類課程案例教學應考慮各類學校、不同專業學生的表達能力、反應能力等諸方面因素,結合中國當時經濟生活中一些熱點問題、國外典型經濟問題,編制不同的案例講義。以案例教學增強學生對理論的現實感覺,加深對經濟管理學科基本理論的理解。例如,在講解通貨膨脹與失業理論時,可采用中國2008年通貨膨脹為案例,把當時我國產生通貨膨脹的原因,政府采取哪些對策做描述。從宏觀經濟學理論的角度分析:2008年雪災造成大量蔬菜減產,而春節期間需求大于平時正常需求,AS-AD模型中的總供給和總需求曲線都向上移動,交點上移,導致了通貨膨脹。從匯率制度的角度解釋:2008年通貨膨脹是由于中國實際外貿失衡導致貨幣供給過剩,形成的通貨膨脹。讓學生了解原因后,再解釋國家的調控政策:給學生解釋國家為何著力改變匯率制度、外貿制度以及其他相關制度,達到遏制通貨膨脹的目的。

4 經濟管理實驗教學改革的對策措施

(1)建設與完善經濟管理綜合實驗教學體系。

從實驗教學基礎支撐建設入手,通過實驗教學改革建設內容的規劃與設計,結合實驗教學建設思路的逐級落實,借助多期次建設項目的推進,打造實踐應用型人才培養平臺,建立完善的實驗教學體系。

(2)加快實驗教學改革建設,啟發學生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編制經濟管理專業教學計劃時,必須重視實驗教學,在經濟管理專業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上實施現代化建設。教師作為教學主體,應完善和設計教學程序,把控教學進程,更多地采用案例教學、企業模擬實戰等教學方法,啟發學生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學生分析問題、自我學習的能力得到提高。案例教學采取借助實驗系統企業模擬實戰的方法構建模擬教學環境。

(3)重視實踐基地建設,嘗試新的實驗教學模式。

經濟管理專業實驗教學體系既要考慮實驗室模擬實驗、還應該盡量讓學生進入社會的實踐活動,這就需要有足夠的實踐教學基地。因此,我校應扎實推進校內實驗室與校外實踐基地。建設。根據經濟管理專業的特點,開展深入生產、管理、服務一線的社會實踐活動,盡快建立一批好的校外實踐基地。

根據培養應用型人才目標,提高學生素質的要求,適時推進“3+1”的實驗教學模式,原則上大學前三年上完理論課以及專業基礎實驗課,學生進入大四,進行綜合實驗和實訓,采取校內實驗和校外實訓相結合的方式。由專業老師帶領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走出校園開展實驗教學。

(4)大力加強實驗教學和實驗中心組織建設。

學校專門在各學院設置實驗與實踐教學責任人,一般由一名副院長兼任,統籌本學院的實驗教學和實驗中心的日常管理。組織實驗教學的教師參與實驗教學和實驗室建設工作,提高教師以能力為核心的教學能力與水平。

(5)在待遇上激勵參與教師實驗教學改革。

學校應重視實驗教學,在職稱評定、課酬待遇、創新獎勵等方面出臺一系列措施,保證實驗教學可持續發展,確保實驗教學質量。對那些培養學生能力工作業績突出的教師,在職稱評聘中給予傾斜政策,在課酬分配上,優秀實驗課堂的課酬適度上浮。并授予重慶工商大學學生能力培養能手的榮譽稱號。

參考文獻

上一篇: 教育應用研究 下一篇: 行政工作的重要性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日本人一成在线网播放 | 中文字幕的a级一片 | 夜夜爽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婷婷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在观看 | 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メイ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