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言文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6-21 08:59:5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漢語言文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漢語言文論文

篇(1)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0-0047-02

作為全國優勢特色專業的寧夏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在長達五十多年的教學實踐中,已經形成了具有自身特點并兼具民族地區特色的教學和人才培養模式。特別是近十年來不斷改進的“四環節”教學法的實施,不僅在本科教學上是一大創新,其教學成果也得到了區內外同行的廣泛好評。但是,如果我們不固步自封,如果我們希望進一步提高我們的人才培養水平,我們會實事求是地直面一個事實,那就是我們的學生在最終實踐能力的提升上,程度有限,效果并不特別突出。它集中表現在學生本科畢業論文的設計與寫作中,一直存在著較大的問題,且一直沒有明顯的改進。筆者承擔本科畢業論文的指導任務已經有十余年,平時也擔任《外國文學》和《比較文學原理》兩門課程的教學工作。積多年的經驗,我以為這個問題已經不是簡單的“四環節”教學法所能解決的。我所指導的學生論文均是外國文學方向的選題,學生在畢業論文寫作上存在的問題,既帶有一定的特殊性,是外國文學方向論文特有的問題;也具有相當的普遍性和代表性,是中文系各方向論文寫作共同存在的問題。而要解決這些問題,除了進一步深化中文系的教學改革,從課程教學內容調整、課程設置改進及學生專業學術研究訓練等多角度入手,別無它途。下面我就以外國文學方向本科畢業論文為例,談一談我對這一問題的思考。

一、選題范圍

雖然從比例上看,漢語言文學本科畢業論文外國文學方向的選題不少,但具體到寫作內容,則呈現了選題較為陳舊及視野較為狹窄的特點。四年本科教學中,《外國文學》課程的開設,基本奠定了學生外國文學的知識基礎,對學生論文選題的確定影響巨大。它引導我們的學生更多地關注經典作家作品、關注典范性的文學人物及文學現象、關注對作家作品的美學及人文批評。一些作家作品及典型人物,幾乎每年都會有學生涉及,即使學生寫作切入角度會略有變化。比如,英國十九世紀女性文學、法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俄國十九世紀文學,而涉及到的作家有勃朗特姐妹、哈代、司湯達、陀思妥也夫斯基、托爾斯泰等。他們筆下的簡?愛、苔絲、于連、卡拉馬佐夫、安娜等,也往往成為學生人物性格分析的常客。不同屆學生的論文選題,重復現象較為突出,雖然指導老師在最大程度上力圖避免這樣的重復。這一現象,與為期一年的《外國文學》課程教學是相吻合的,能反映課程教學對學生外國文學接受與理解的影響,因為中文系的外國文學教學比較強調對經典作家作品的解讀。

因此,我們基本上可以得出下面的結論,那就是學生在論文寫作上所體現出來的外國文學視野,受《外國文學》課程的影響是明顯的。關注經典作家作品、關注近現代文學、關注文學的思想及美學價值,始終是學生畢業論文寫作的最顯著特征。而由此反映出來的學生主動性和創新性思維的不足、寫作視野的相對狹窄,也無庸諱言。如果我們的《外國文學》課程在課時上有所增加、內容上有所延伸,能在二十世紀文學特別是現代主義及后現代主義文學方面對學生有所引導,學生的寫作視野無疑會開闊得多。而這恰恰是我們今后在教學內容設置上應當大力改進的地方。

二、研究方法

較之選題范圍上的相對狹窄,學生在外國文學論文寫作上所展現出來的文學研究和文學批評方法上的陳舊和單一,則表現得更為明顯,值得我們反思。究其原因,我以為還是與我們在課程設置上對文藝學方法論的忽視密切相關。在中文系的培養模式設計中,除了《文學概論》一課外,并沒有其它的相關的文學方法論課程,也沒有與二十世紀西方文論相關的課程。學生在三年的學習中,沒有接受到文學方法論的課程教學,這使得他們對文學研究的基本原理與方法相當陌生,沒有明確的理論概念和方法意識。所以在畢業論文寫作時,他們只能模仿傳統文學史研究的方法,在作品與作家、社會及讀者的四維關系上做文章,內容也無外乎作家傳記研究、作品主題及思想價值分析、人物典型性格研究等方面。而從形式主義的角度、從接受理論的角度對作家作品及文學現象的分析研究,幾乎沒有出現過。曾經有一個學生的論文選題是《論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語言風格》,應該說已經論及到一個新的角度,但遺憾的是,該學生在寫作中不過強調了莎士比亞十四行詩在韻律上對歐洲十四行詩承前啟后的貢獻,淺嘗輒止,并未能對作品進行較為深入的語言學角度的形式主義分析。究其原因,還是緣于對形式主義理論和方法的不熟悉,對“文學性”和“陌生化”等概念的不熟悉,在寫作中不能運用這樣的理念去分析文本。

不過有一點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在研究方法上,很多學生已經能夠自覺地運用比較文學的方法和思維。這不僅表現在學生的許多外國文學選題直接就是比較文學或與比較文學有關的,也表現在學生在對作家作品的分析過程中,能自覺地置研究對象于世界文學的語境,用比較文學的眼光去看待問題、剖析問題。無論是作家研究還是人物性格分析,不少學生都自覺地將其與同類型的中國作家和中國文學典型進行比較,試圖從比較中確立其文學和藝術的價值。我以為,這樣的思維方法,對外國文學研究而言,也許較之希望其在方法論上的變化,有更多的價值和更新的意義。也就是說,我們對學生在比較意識和思維上的期待,應該高于對他們在研究方法上變化的期待。而且就文學研究的價值而言,比較文學給我們提供了新的角度和視野,使我們的外國文學研究呈現了與從前截然不同的新的姿態。這一點,從學生的畢業論文寫作中已經有了充分的證明。

三、問題反思

寧夏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在教學改革中一項引人注目的成果,就是“講授――閱讀――討論――寫作”四環節教學法的構想和實踐,通過對學生閱讀、思考及寫作能力的多層次積累式訓練,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這一教學模式的改革至今已近十年,成效顯著,已經得到了教學同行的一致認可和好評。但問題在于,這樣的長達三年的培養過程,其人才培養的效果到底如何?能否有效地集中反映在學生畢業論文寫作中?僅就多年來中文系本科畢業論文外國文學方向選題寫作的情況看,我認為無論是論文選題范圍、研究和批評方法,還是論文的寫作規范,都還存在著許多問題。而要改進我們的教學工作,解決這樣的問題,就需要我們作進一步的教學改革。很顯然,這些問題已經不是四環節教學法所能解決的了。只有在我們的課程設置和寫作指導模式上進行一定的改進和調整,方足以應付這樣的變化。學生對論文方向和選題的抉擇,無疑與《外國文學》課程給予他們的外國文學知識背景是相關的;他們的學術興趣,主要也是由這樣的知識背景提供的。很少有學生能越過這樣的背景,去獨立地完全憑借自己的愛好與興趣選擇一個有學術價值的研究課題。所以,如何拓展他們的外國文學知識范圍,讓他們對外國文學的認知與今天全球化時代的文化及文學背景聯系起來,應該是《外國文學》教學改革的主要方向。具體來說,我以為,如果現有的教學課時不能有大的提升的話,那就加強教學內容的調整與改進。已經成熟的沒有大的爭議的內容,如古典文學與文藝復興文學,不妨讓學生主要用自學的方式去掌握;而一些未有定論的領域,一些與今天的文化文學密切相聯的文學現象。

篇(2)

2、體育文學的發展

2.1、體育文學的發展情況

隨著體育事業的蒸蒸日上,體育研究越來越受到時代的推崇。并且研究的范圍已經涉及到各個領域,雖然以體育為題材的體育文學確實比較冷淡,但是體育文學這方面的發展潛力還是相當大的。漢語言文學與體育融合的可行性的第二個表現就是在體育文學方面的發展,研究這一方面,有利于促進體育文學和體育事業的繁榮和發展。體育文學在我國文學發展史上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在一段時期內,由于社會的轉型,體育文學曾處于一度的低靡期,與我國文學發展并不是同步的,甚至是落后于我國文學的發展。在體育文學發展的近期,體育文學也有許多的文學作品,而且這些作品有許多是借鑒了文學的體裁,在體育報刊雜志上也出現了與體育相關的內容,例如說,體育詩歌的發表,體育小說和體育戲劇的出現,增加了許多的優秀的文學作品。這種趨勢的發展為漢語言文學中文學的發展增加了不少的色彩,同時也豐富了漢語言文學中文學的內容。從另一個方面來講,體育比賽的前后都具有強烈的藝術感和思想深度,在某種程度上,體育與文學所表現出來的特點是有深層次聯系。

2.2、體育文學的發展表現

近幾年來。我國的體育事業的發展取得了非常惹人矚目的成績,以前一貫發展較為冷淡的體育文學在近幾年來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例如說,中國古典文學與體育的融合方面。中國的古典文學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古典文學與體育相融合的體育文學具有極其重要的并且獨特的文化價值和健身功能。這種古典文學與體育相結合產生的體育文化不僅傳播了我國的傳統文化,而且對我國體育的發展和文學的發展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也會推進我國體育事業與文學的快速發展。除此之外,文學中融入了體育中動態的因素,使得文學中靜態的因素與體育中動態的因素充分地結合起來,更加突顯出漢語言文學與體育融合的協調與一致。體育文學的發展變現還體現在一些具有代表的體育文學作品當中,例如中篇小說《足球流氓》,這篇小說不僅寫出了一種當時環境下的一種特殊的文化,同時也呈現了體育界一種特殊的真實形態。還有體育網絡文學的發展,代表作有李尋歡的《足球男人》等,這些體育網絡文學雖然只是一些散文、隨筆或者是評論,但是他們真實的反映出體育文學當中的多元化顯現,既凸顯了體育的發展狀況又顯示了漢語言文學中的一些寫作方法和手段。以上所表現的就是漢語言文學與體育融合的可行性的第二個表現,即體育文學的發展。通過研究漢語言文學與體育融合的可行性分析,不僅可以為體育文學的發展提供必要的參考價值,更重要的是能夠促進我國的體育文學的快速繁榮發展。

篇(3)

一、諺語的內涵

何謂諺語?諺語是指“在群眾中間流傳的固定語句,用簡單通俗的話反映出深刻的道理。”諺語的絕大部分是人民群眾對長期生活經驗的科學總結,有的是來自文學名著的警句妙語。英語諺語中有很大一部分來源于圣經,以格言或箴言的形式,總結生活的經驗、闡述做人的道理,因此在群眾中廣為流傳。在語言形式上,英漢諺語具有非常相似的特征。

二、英漢諺語的特征

(一)用詞精煉、句式整齊

經過長期的實踐,諺語的用詞十分講究,單句間接凝練、言簡意賅,雙句大多采用對仗,結構整齊、對稱。

漢諺:1、滴水穿石

Constantdroppingwearsthestone

2、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Asdistancetestsahorse''''sstrength.sotimerevealsaperson''''sheart.

英諺:1、Outofsight,outofmind.

眼不見,心不煩。

2、Likefather,likeson,有其父,必有其子。

(二)音韻和諧、易于上口

諺語經過人們長期的使用流傳,具有很強的口語化特點,單句講究韻律,雙句講究對仗,因此說起來朗朗上口,聽起來悅耳動聽。

漢諺:1、嘴上無毛,說話不牢。

Downylipsmakethoughtlessslips.

2、失之東隅,收之桑隅。

Whatonelosesontheswingsonegetsbackontheroundabouts.

英諺:1、Aeeidentswillhappeninthebest-regu-latedfamilies.

家規再嚴,丑事難免。

2、Emptyvesselsmakethemostnoise.

滴瓶不響,半瓶叮當。

(三)比喻生動,寓意深刻

諺語來源于生活又反映生活,包含著許多生動形象的比喻,往往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

漢諺:1、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Aslongasgreenhillsremains,there''''llneverbeashortageoffirewood,

2、寧為雞頭,毋為牛后。

Betterbethehead0fadogthanthetailofalion.

英諺:1、Greatmindsthinkalike.英雄所見略同。

2、Acontentedmindisaperpetualfeast.知足者常樂。

三、英漢諺語的翻譯方法

由于具有鮮明的民族性,同一內容的諺語,由于各民族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慣不同,有不同的說法,因此諺語的翻譯需靈活處理。一般來說,諺語的翻譯有以下幾種方法。

(一)同義諺語借用法

同義諺語借用法就是運用相同意思的諺語相互翻譯的方法。雖然英語與漢語在語言習慣、民族特色、地方風情等方面有著極大的差別。但是在某些諺語無論內容、形式都有相似之處,其中運用的對仗、比喻等修辭手法也大致相同,且表達的意義也相同。對這些諺語采用同義諺語借用法,一方面可使譯文更加通順,另一方面更容易為譯文讀者理解和接受。漢諺:1、一次被火燒,二次避火苗。

Aburntchilddreadsthefire.

2、失敗是成功之母。

FailureisthemotherofSuccess.

英諺:1、Likebegetslike.龍生龍,鳳生鳳。

2、Wallhaveears.隔墻有耳。(二)直譯法

采取直譯法翻譯諺語,指在翻譯時盡量保持源語諺語的語言形式,包括用詞、句子結構、比喻手段等,把原來的內容、形式、精神都輸入到譯文中,保留形象,努力減少翻譯中的損失。張培基在《習語漢譯英研究》中指出直譯法的重要性,“由于一國語言中的習語最能集中反映該國的民族文化、傳統等各種特點,民族色彩很濃,習語的直譯就有了它的特殊重要性。”

漢諺:1、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Itiseasytododgeaspearintheopen.buthardtoguardagainstanarrowshotfromhiding.

2、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Afireonthecityhallbringsdisastertothefishinthemoat.

英諺:1、Forbiddenfruitissweet.禁果分外甜。

2、Halfaloafisbetterthannobread.

有半塊面包總比沒有好。

(三)意譯法

由于語言結構和文化背景的緣故,有一部分諺語無法進行直譯。這部分諺語一般沒有很強的比喻,或者根本沒有比喻,且這類諺語的特點是寓意較深且隱含于較淺顯的字面下,帶有濃厚民族色彩且多來源于歷史典故,我們就沒有必要去追求原文的形式了,而應選用意譯法表達出來。意譯主要是指在翻譯時抓住內容和喻義這一重要方面,犧牲形象,結合上下文靈活地傳達原意,幫助譯文讀者更好地理解原文。

漢諺:1、塞翁失馬,安知非福?Alossmayturnouttobeagain.

由于譯文讀者不了解該諺語的背景,無法理解它的直譯“Whentheoldmanonthefrontierlosthismare.whocouldhavesuggesteditwasablessingindisguise?”

2、天有不測風云。

Somethingunexpectedmayhappenanytime.

“天有不測風云”,若把它的字面意義和形象意義毫無保留地譯成英語。會使英文讀者不知所云,因為漢語中“風云”的文化含義一般的西方人很難理解,若把它的隱含意義譯出,就一目了然了。

類似的,在英語當中也有很多只宜意譯的諺語,如:WhenGreekmeetsGreek.thencomesthetugofwar.兩雄相爭,其斗必烈。(不宜直譯成“希臘人遇上希臘人。定有一場好斗。”)

(四)直譯和意譯兼用

由于漢英兩個民族在文化傳承、語言結構、表達習慣等方面存在諸多差異,在許多情況下,單獨使用直譯或意譯不能達到目的,因此要將兩種方法結合起來。采用直譯保留原文比喻形象,兼用意譯作適當補充,不給讀者造成錯誤聯想。

對一些喻在言外的漢語諺語可以采用這種翻譯方法,例如:一個碗不響,兩個碗丁當。Onebowlisquiet,tWObowlsmakearow.(譯文中的前半句采用直譯法,后半句中的“丁當”意譯為吵架,不僅彌補了直譯的不足,將含義譯出,而且收到了畫龍點睛的效果。)同樣的,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可以翻譯為:SimaZhao''''sintentisknowntoall.thevillain''''sdesireisobvious.

四、英漢諺語互譯時需注意的“三化”

(一)民族化

諺語和本民族的社會文化傳統有著密切的關系,翻譯時不僅要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和社會習慣,而且要了解譯人(書面語)語的社會習慣、生活習俗等文化背景。千萬不要用充滿本國民族色彩的諺語去翻譯原文,也就是說不能用含中國地名或人名的漢語諺語去譯英語諺語,反之亦然。

下面這個例子都是有欠考慮的,譯文充滿了異國文化色彩,讓讀者感到啼笑皆非。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譯文1:UntilQingFuisdoneawaywith.thecri-sisinthestate0fLuwillnotbeover,譯文2:Therewillalwaysbetroubleuntilhewhostirsitupisre-moved.

分析:如果讀者不了解這句漢語諺語所包含的歷史文化背景,他們看到譯文1就會大惑不解。慶父是魯莊公的弟弟,慶父不死,魯國的禍亂就平息不了,比喻不除掉罪魁禍首,就不會有安寧。所以還是選擇譯文2比較好,因為把這句漢語諺語的寓意翻譯出來了,讀者也就容易理解了。

(二)口語化

諺語在語體上非常接近日常口語,具有很強的口語化特點。諺語翻譯時要注意口語化。

漢諺:少見多怪。試比較兩種譯文:Wonderisthedaughterofignorance,(口語化)Seeinglittleisthecauseofamazement.(書面語)

英諺:Theleopardcan''''tchangeitsspots.試比較兩種譯文:是豹改不了斑紋,是狗改不了吃屎。(口語化)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書面語)

(三)藝術化

諺語翻譯要注意語言的藝術性。一要注意用詞的精練,二要注意上下兩句的對仗,盡量使譯文具有韻律又押韻,通俗易懂。

漢諺:酒后吐真言。Winein,witout,看菜吃飯,量體裁衣。Fittheappetitetothedishesandthedresstothefigure.

篇(4)

漢語的上述特點啟示我們,語文教學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感。因為,這一特點使得語法規則的強制性相對較小而語言組合的靈活性較大。表達式的選擇,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經驗,依靠語感。而在閱讀中;感悟的意義則更大。語感的培養,必須通過多讀。多讀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是接觸大量的語言材料。只有大量閱讀語言材料,才能充分了解語詞的“分布”,才能學習更多的表達式,才能更好地比較和區別各種表達式的表達意義,才能了解不同表達式的不同語境。古人提倡“讀萬卷書”,其中就有這樣的目標。二是反復地讀名篇佳作。只有反復地誦讀,才能更好地體悟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并反過來體悟某些表達式的特殊意義和特殊價值,才能從語音、詞匯、語法的不同角度綜合地體悟語言運用的奧妙和規律。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其中也應當包含這樣一個語言學習的基本規律。當前,特別應當提倡朗讀。要讀得書聲瑯瑯,讀得痛快淋漓,讀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義皆若出于吾之心”。一個從來不懂得享受朗讀的學生,不會是語文水平很高的學生;一所聽不到書聲的學校,更不可能是好學校。

上述特點還告訴我們,語文教學應當重視虛詞。如果說語文教學還應當讓學生學一點語法的話,那么虛詞便是其中的主要內容。這是因為,一方面,詞序的把握在相當程度上靠語感,而虛詞的使用則理性得多。另一方面,虛詞,特別是連詞在書面語中的使用頻率遠遠高于日常口語。只有學好虛詞,才能自如地運用書面語,并提高口語的水平。而且,虛詞的使用與思維的發展關系密切。當然,虛詞的教學也應當是動態的,結合語用實際的。比如副詞“才”,可以以“那一年,他才四十二歲”為例。這句話表達了對焦裕祿同志英年早逝的惋惜之情。讓學生去掉“才”試試,立刻變得冷冰冰的;再換一個“已經”試試,更糟糕,好像嫌他活得長了。這樣學生就能生動地領悟到恰當使用虛詞的重要。

漢語的另一個特點是有著很強的歷史繼承性。現代漢語中活躍著大量古代漢語的因素。不必說句法結構的基本格式“主—謂”和“動—賓”貫穿古今,也不必說“天”“地”“山”“水”“生”“死”“上”“下”這些基本詞匯活躍始終,單是具體的表達方式就很多。現在常用的“瓜分”“血祭”和古代漢語“一狼犬坐于前”“寨中人又騖伏矣”中的“犬坐”“蟄伏”都是名詞作狀語,“發揚光大”“嚴肅黨紀國法”中的“光大”“嚴肅”是古漢語中形容詞用作動詞這種表達方式的繼承,“天地之間”“為語言的純潔而斗爭”中“之”“而”的意義和用法與古代漢語完全一致,這樣的表達式仍然非常能產。就連作為現代漢語一般詞匯的大量雙音詞,其詞素也基本上是古代漢語的詞匯。

從這一特點出發,必須重視文言文的教學。文言文教學的意義不僅在于培養和提高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而且在于提高他們的現代漢語水平。學生在文言文學習中可以了解燦爛的古代文化,而這種文化積淀又可以成為他們運用現代漢語時的宏觀語境。那些文言文讀得多學得好的人,在運用現代漢語時,也往往多一份雅致和凝重,少一份蒼白和飄浮;多一份精練和輕靈,少一份蕪雜和笨拙。教材的選文,如果說現代文應當多選優秀時文,那么文言文則應當多選傳統名篇。文言文的教學更應提倡誦讀,讓學生在誦讀中體驗“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自然境界,“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的精神境界,領悟孔孟的莊重與熱烈、老莊的智慧與灑脫、墨家的思辯與求實。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課外可進行對聯鑒賞和屬對練習。屬對是一種充分體現漢語特點、集語音、詞匯、語法于一身、溝通古今的極好形式。

作為漢語書面符號的漢字,是一種表意文字。表意文字的使用,與漢語少形態變化、多同音詞的特點有關。表意文字的根本特點是字形有意義。從符號的編碼系統來說,漢字符號是多碼的。它不僅有音碼、義碼,而且有形碼。符號的編碼越多,信息量就越大,給人的刺激和聯想就越多;同時,掌握的難度也越大。漢字的多碼性至少決定了兩方面的特點:一方面是初學難,另一方面是對于漢語書面語的易解、多解和深解。

篇(5)

二、解決高職漢語言文學教學存在問題的對策

1.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采用全新的教學方法

在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轉變傳統的漢語言文學的教學觀念,重視在漢語言文學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2]。而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往往忽略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要積極探索新的漢語言文學課堂教學模式,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效率。例如,教師可以在漢語言文學的教學課堂上采用探究式的教學模式。比如在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的學習中,可以讓學生分組去研究自己喜愛的現當代文學作品,然后在課堂可以通過話劇表演,多媒體課件演示,以及小論文等方式,展示合作研究的效果,教師對學生的研究結果做出評價和總結,引導學生正確理解作品的知識內容。

2.建立完善的漢語言文學課程結構體系

在高職院校的漢語言文學的課程結構體系中,教師樹立科學的課程結構觀念,建立起完善的課程結構體系,從大的角度思考漢語言文學教學的問題,積極優化課程的教學設計,提高漢語言文學的教學的整體效應。在建立完善的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結構體系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為課程結構體系的重心,通過為學生預留更多的自主學習時間與空間,提高學生對漢語言文學專業知識的實踐探究,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完善的漢語言文學課程結構體系,能夠讓學生在自主的學習過程中,提高漢語言文學課程的整體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

3.深入領會漢語言文學教學的理念

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的要求中,高職漢語言文學課程的教學要充分培養學生文學素養,通過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學方法,創建活躍的漢語言文學課程體系。在高職院校的漢語言文學教學中,許多教師過分注重對漢語言文學課程專業技能知識教學,這和漢語言文學重在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有很大的沖突。漢語言文學教學的理念出現錯誤,很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因此,高職漢語言文學教師要深入去領會漢語言文學在當今社會的教學理念,把握漢語言文學教學的本質,認識到漢語言文學是由語言、文學等元素組成的一門課程。漢語言文學的教學不僅是培養學生對語文工具的應用,更是培養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夠運用漢語言文學的知識能力[3]。

篇(6)

一、問題提出

2001年9月,《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語文課程標準》)和按其編寫的實驗教材開始進入課改實驗區。與以往不同,該標準通過免設“內容標準”,增設“教材編寫建議”,為教材的選編提供了更加靈活的操作空間,但同時也給教師處理教材時把握新課程的理念增加了難度。

在小學一年級識字教學中,教師們遇到的困難之一來自“多認少寫”“識寫分開”的原則。按照規定,義務教育第一學段(1—2年級)的認字數量由原來的1250個增加到1600~1800個。”““這些漢字要求學生“認識”,即:在本課認識,放到其他語言環境中也認識,不抄,不默,不考。《語文課程標準》作出這一規定,意在減輕學生的負擔,防止“識”與“寫”的相互牽制,以利盡早、盡快、盡多地認字,并為學生及早進入閱讀做準備。然而,教師在進行識字教學時常常違背了新課程的初衷。許多老師反映,在“學會”要求之外,每課仍提出10來個漢字要求學生“認識”,任務過重。為此,他們采取了一些對策,概括起來不外有二:其一,不斷強化訓練。這種方法的結果是造成師生負擔進一步加重。其二,寄希望于后面課文對漢字的重復,在應用中掌握漢字。在我看來,這種做法更加切合新課程的理念。但是,這個問題能夠得到解決嗎?這種看似把教學任務后移的做法,很難讓人信服。有鑒于此,本研究對小學一年級第一冊語文教材中的漢字分布和識字效果進行了對比研究,希望能為教師們走出識字教學的困境提供一點幫助。

二、研究方法

(一)關于教材分析的說明

1.根據被試學校使用教材的版本,選擇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進行漢字分布統計。該冊教科書由課程教材研究所小學語文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編著,經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2001年初審通過,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出版。本冊教材要求“認識”400個漢字。

2.節:為便于統計和說明,將教材中相對完整的每一獨立部分稱為“節”。在本冊教材中能夠獨立成“節”的板塊包括:“拼音”“復習”“識字”“語文園地”“課文”五個板塊。全書共計5l節。

3.在本冊教材中,對漢字提出“認識”要求,往往不在該字首次出現的節。鑒于這一差異,筆者選取兩個維度考察教材中漢字的分布特點,進而研究這些特點與識字效果的關系。

(1)以對漢字提出“認識”要求的節為起點,考察之前、之后是否重復。據重復的方式,將400個要求“認識”的漢字劃分為四類:前后都有重復,僅前面有重復,僅后面有重復,前后都沒有重復。

(2)以對漢字提出“認識”要求的節為起點,考察節前、節后該漢字分別重復出現在多少節,并計算該漢字在全書出現的節數。

(二)關于識字量測試的說明

1.寧波市海曙小學在使用本套教材后,于2004年1月,對一年級四個平行班的188位學生進行了識字量測試。四個班級人數分別為:46、46、48、48。

2,以2500個常用漢字字表為測試試卷,請學生勾選其中能“認識”的漢字,然后統計出教材中提出過“認識”要求,而學生未予勾選的字數。據此,得到400個要求“認識”的漢字中,每一個漢字在188名學生中的總誤識人數,以此作為衡量該漢字識字效果的指標。400個漢字的測試結果中,有效數據386組。

(三)關于數據處理的說明

1.選用SPSSl2.0作為統計分析工具

2.從兩個維度考察漢字的重復與識字效果的關系

(1)漢字在教材中的重復方式:分別考察前后都有重復、僅前面有重復、僅后面有重復、前后都沒有重復與誤識人數的關系,據此說明與識’字效果的關系。

(2)漢字在教材中的重復出現節數;分別考察節前重復節數、節后重復節數、全書重復節數與誤識人數的關系,據此說明與識字效果的關系。

三、結果分析

(一)漢字在教材中的重復方式與識字效果的關系

1.400個要求“認識”的漢字在教材中的分布情況

本冊教材要求學生“認識”的400個漢字在教材中的重復方式不同,其中:167個字前后都有重復;40個字僅前面有重復;152個字僅后面有重復;41個字前后都沒有重復。上述結果中,值得注意的是,教材中有41個漢字,在學習的前后都沒有出現過;同時還有40個漢字在學習以后就沒有在教材中重復出現過,這對學生識字是非常不利的。

2.四種重復方式的識字效果比較

上圖顯示:漢字的不同重復方式,在四個班誤識人數的平均數上存在極大的反差。其中,“前后都有重復”和“僅后面有重復”的平均誤識總數,明顯低于其他兩種重復方式。意味著以這兩種方式重復的漢字,比其他漢字的識字效果更好。具體來說:“前后都有重復”的平均誤識人數是21.3;“僅后面有重復”的平均誤識人數是24.5;“僅前面有重復”的平均誤識人數是49.?;“前后都沒有重復”的平均誤識人數是49.2。

3.節后有無重復的識字效果比較

表1對四種不同的重復方式,進行了兩兩間的差異顯著性檢驗。表中顯示,不存在顯著性差異的配對組包括:“前后都有重復”一“僅后面有重復”、“僅前面有重復”一“前后都沒有重復”;存在顯著性差異的組包括:“前后都有重復”“僅前面有重復”、“前后都有重復”一“前后都沒有重復”、“僅前面有重復”一“僅后面有重復”、“僅后面有重復”一“前后都沒有重復”。

據此,可以判斷,造成四個班誤識人數是否存在顯著差異的主要因素是提出“認識”的節以后是否有重復。把數據按照“節后有無重復”重新分組,并檢驗兩組在誤識人數上的差異。

表3數據顯示,節后有重復與節后無重復的兩組,在誤識總數上,存在極其顯著差異。說明,在提出“認識”要求以后的教材中,繼續重復出現該漢字,對提高識字效果有著重要意義。

(二)漢字在教材中的重復出現節數與識字效果的關系

1.從三個角度考察重復節數與識字效果的關系

上表顯示,三個不同角度得到的重復節數與四個班的誤識人數之間,相關程度不盡相同。其中,提出要求的“節后重復節數”與四個班的誤識人數之間存在極其顯著負相關,而“節前重復節數”與誤識人數之間的相關性則很弱,沒有達到顯著水平,所以,可以認為“全書重復節數”與誤識總數的相關主要是由于節后重復節數的影響。

2.節后重復的節數與識字效果的關系

注:標注“*”表示所對比的兩項均值在0.05水平上有顯著性差異。

上述散點圖顯示,所考察的386個漢字根據四個班的總誤識人數與節后重復節數確定的分布情況,即根據這兩個因素確定某個漢字在圖中的位置。隨著節后重復節數的增加,點分布越來越靠近橫向坐標軸。通過局部加權回歸(Lowess)繪制擬合線,我們可以觀察到隨著單字在節后重復節數的增加,總的誤識人數有明顯地下降趨勢。也就是說,隨著節后重復數的逐漸增加,識字效果越來越好。

3.分段考察節后重復節數對識字效果的影響

通過觀察圖2曲線的下降趨勢,我們將漢字在節后的重復分為三類情況:全書出現0—2節、全書出現3—6節、全書出現7節以上。同時,將最后一組細分為“7—14”和“15節以上”兩組,以檢驗這一組內的差異。

檢驗結果顯示,節后重復。一2節與其他三組在誤識總數上,分別達到了極其顯著的差異水平。節后重復3—6節的組與節后重復?節以上的組,在誤識總數上,也存在顯著水平的差異。而節后重復7節以上,細分的兩組之間并沒有顯著水平的差異。這樣圖2中的擬合線上,可以概略地分出三段。我們由此可以選擇2和6作為漢字重復節數的兩個重要的拐點。節后重復由。節增加到2節,可以使識字效果得到極其顯著的改善;節后重復由2節增加到6節,可以進一步提升識字效果。此后繼續增加漢字的重復節數,對于識字效果沒有顯著的影響。

四、結論與討論

(一)本冊教材體現了以重復應用促進識字的思想,但是在漢字重復上存在缺陷

本冊教材在字的使用上體現出不斷重復的特點。全書要求“學會”的400漢字,平均重復5.9節。如果對照上述研究結果,應該說這種重復量是比較理想的,十分接近6節的拐點。然而,由于不同漢字的重復情況有較大的差異,造成節后重復數量和重復方式上的缺陷:

在400個要求“認識”的漢字中,重復不足的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同時也有部分漢字重復次數過多,占用了大量的課本空間。從節后重復節數來看,少于6節的有317個,少于2節的有162個,節后沒有重復的有81個(這81個字也是從重復方式角度看沒有節后重復的字)。這部分漢字由于重復方式上的缺陷以及節后重復數的不足,使識字效果難以保證。

(二)識字過后的復習鞏固對提高識字效果有顯著作用

通過上述結果分析,我們看到漢字在學習之前是否出現,對于識字效果并沒有顯著的影響。對于識字效果至關重要的,是作出“認識”要求以后的重復情況。所以,教師在進行識字教學時,就應該有意識地加強識字后的重復。

具體來說,教師可以針對自己授課所選用的教材,細化漢字復現的具體指標,例如:漢字復現的節數、漢字的重復方式等。做到各個漢字在全書的分布特點了然于胸,使自己的教學更加有針對性,更加有利于學生學習。在不加重學生學業負擔的基礎上,通過適當的節后重復,實現新課程標準提出的識字要求。同時,學生在不斷重復應用中認識漢字,能夠更好地保持對母語學習的興趣。

(三)有針對性地補充材料,使學生在課上有機會復習所學的漢字

本研究涉及的班級,人均漢字誤識率是3.7%。筆者在調研中了解到,教師在教學中常常自覺地補充一些學習材料,增加學生識字過后重復接觸所學漢字的機會。補充的童謠、童話等對提高識字效果有積極意義。但是,在沒有數據驗證的情況下,這類補充往往追求面面俱到,沒有針對生字的具體情況。一些重復不夠的漢字雖得到了強化,但那些已經有大量重復的漢字也在其列。結果常常是400個漢字的整體學習效果得到了提高,這種提高實際上是以師生學習負擔的大幅度增加為代價的,而部分漢字在教材中分布的缺陷還是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篇(7)

2中職漢語言文學教學的改進和優化策略

2.1合理選擇教學手段,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漢語言文學的學習形式多種多樣,如文學作品、文章和文字等,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應該根據教學目的的不同而選用不同的學習形式,比如是選擇現代化的多媒體進行欣賞還是選擇傳統式的誦讀等。對傳統教學手段我們不應一味地批判,而是應該有所取舍,一些教學形式還是很有存在的必要性的。在具體教學中應該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語言技能,考試不能僅以分數論成敗,而是要讓學生將這種技能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根據漢語言教學的特征來確定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手段就成為教師的首要職責。

2.2創新專業教學內容,構建學生創新思維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實需要有所改變,基于此應改變和重組教材,不斷注入新鮮血液,不應該只注重知識的記憶,而應該加強對專業技能的培訓。教師在備課及授課時應加強對最新知識的把握,在講解過程中,無論是現代文學、古代文學還是作文都應該加強課程結構的優化,課程體系應用發展的科學理念加以優化。此外,教學中,教師應關注學生創新思維的培育。一方面,教師本身一個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要有開拓進取的創新精神,能夠提出一些較為獨特和有效的教學方式,同時行為上應善于探索,不斷實驗、不斷總結。另一方面,要做到勤于思考,勤于行動,進一步發展創新思維。教師擁有豐富的知識,以此為背景,教師在教學中應不斷提出新的觀點,激勵學生去思索、去探討。

篇(8)

兩個標準來進行的,其中以內部結構為標準的分類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其實,漢語短語分類中的“功能說”和

“結構說”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葉斯丕森和布龍菲爾德理論的影響。在結構分類方面,布氏的句法結構觀念似

乎特別適合于漢語,因為漢語詞的構成方式、短語的構成方式和句子的構成方式是那樣相似,以至布氏的句法

結構類型的分析可以直接應用于漢語每一層面上的語法單位的結構分析。短語在漢語語法單位中處于一種樞紐

地位,因此,短語的結構類型可以上通句子下至詞。這是漢語語法單位進行結構分析的一條捷徑,發展到頂峰

就是“詞組本位說”。如范曉先生在《說句子成分》、《關于結構和短語》①等文中多次提出:漢語的句子結

構和短語結構的構造原則基本上是一致的,除獨詞句外,句子只不過是獨立的短語而已。根據這種觀點,應當

是有多少種結構的短語,相應地便會有多少種結構的句子。

1.2“詞組本位說”把句法結構類型和短語類型完全對應起來,即以分析短語的結構類型為基礎,擴

展到句子結構。作為一種分析方法,它有可取之處;從實際的作業上看,它也具有相當的成效。它操作起來十

分簡便,似乎可以一以貫之地分析漢語的一切“結構”,然而從另一個角度看,恰恰是這種簡便掩蓋了漢語短

語類型分析的句法分析中的一些實質性問題,如(一)是不是每個短語都可以在結構類型中找出它的歸屬?有

的虛詞和實詞組合,其內部結構關系如何看待?(二)結構類型相同的短語,為什么其語法功能和轉換關系不

同?比如“人才交流”和“學者討論”在結構分類中都是主謂關系,但前者能作“進行”類動詞的賓語,后者

不能;前者能在受定語限定之后作主語或賓語,后者不能。(三)許多結構類型不同的短語卻有同樣的語法功

能,這是為什么?

短語同詞一樣是靜態的、備用的語法單位,對它內部進行分析以及據此而進行的分類,其標準與動態的、

使用的語法單位—一句子的分析不應該是一樣的,事實上,構成短語的成分和構成句子的成分也并不具有完全

的同一性。呂叔湘先生認為“從語素到句子”有一個“中間站”,即短語。②這里我們借用下“中間站”這個

說法。我們認為,如果說漢語語法單位由靜態轉化為動態有一個中間站的話,那末這個中間站不是短語,而是

句子成分。語和短語都需要這個中間站的過渡,才能由靜態的備用單位轉化為動態的使用單位。③“詞組本位

說”所做的單純的結構分析究其根源是混淆了兩種不同性質的單位,因而沒能解決上述問題,也就不能使短語

研究向更深的方向發展。

正因如此,目前有些學者對“詞組本位說”提出質疑,試圖把短語的結構和句子的結構區別開來,進而建

立詞法、短語法(有的學者叫“下句法結構”)、句法三足鼎立的語法分析體系,④這一步邁得很勇敢,也頗

有見地。如果把短語法單列出來,那末短語分類就和句法結構分類有了質的區別。但他們的分類如仍按短語內

部的結構關系來確定,上面提出的問題就仍無法解決。

二短語分類的原則

2.1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我們試圖從一個新的角度來給短語分類。有一個原則問題必須加以強調,那

就是同劃分任何語法單位類別一樣,給短語分類也應該遵守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則:劃分出來的類別能夠有效地

服務于分析。反過來說,就是:不管用什么標準來劃分,只要劃分出來的類別可以用來有效地說明語法規律,

這個分類就應該是有效的語法分類。

基于上述原則,就我們已經掌握的語言材料進行試驗的結果來看,依據短語內部的語義關系進行的分類能

夠較好地服務于語法分析的目的,能夠較好地解決至今尚未很好解決的一些句法分析問題,如句法分析中的主

賓類問題。用這個新的分類能夠較好地說明短語作為與詞一樣的靜態單位,其內部語義關系的不同對它的句法功能以及對包括它在內的更大一級的句法結構有什么影響,而這些問題是依據結構關系分類所無法說明的。事

實上,類似這種分類的觀點已經有人在實際的語法分析中運用過,只不過是非自覺的罷了。比如許多學者分過

“受事主語句”的特點,從這些分析中可以看出:在他們的意識中肯定是把“施事—一動作”格式和“受事—

一動作”格式加以對比,而這兩種格式正是從分析語義關系的角度確定的。我們不過是試圖把這種零散的、不

自覺地運用語義關系進行語法分析的做法當作一種理論依據加以系統化而已。

2.2我們給短語分類的標準是詞與詞之間的語義關系。當然,語義是一個相當寬泛的概念,因此這里

就需要給語義標準界定一個范圍。如前所述,從分類的目的和結果來看,以語義關系為標準的分類也應該是語

法分類,因為它最終是為解釋語法現象或語法規律服務的。這種詞與詞之間的語義關系不是指個別的詞與詞之

間的具體關系,而是指某類性質的詞與另一類性質的詞之間的概括關系。

任何一種語法分析方法都至少要完成兩個任務:一是切分層次;二是揭示被切分出來的直接成分(immedi

ateconstituent)之間的關系。切分層次是對結構的處理(實際上也與語義有關),而說明直接成分之間的

關系卻與語義直接相聯系,要想完全脫離開語義關系是不可能的。由于這種事實,再加上沒有分清作為靜態的

備用單位的短語和作為動態的使用單位的句子是兩種不同性質的語法單位,目前許多語法論著中對短語結構關

系類型的說明實際上是把短語內部的語義關系(如并列關系、補充關系)和句子成分之間的結構關系(如主謂

關系)以及句法成分的語法地位(如偏正關系)糾結在一起了。

2.3有的語法學者早在十年前就提出了短語和句子是兩種不同性質的語法單位,短語同詞一樣是靜態語

法單位,“其內部的詞與詞之間就只有單純的語義關系,而不存在其他關系”。并據此提出了十類語義關系,

見下:

Ⅰ并列:機關學校閱讀欣賞

Ⅱ限定:秀麗景色大膽設想

Ⅲ補充:解釋清楚熱得淌汗

Ⅳ施動:風吹人住

動施:吹風住人

Ⅴ動受:展覽書畫維修房屋

受動:書畫展覽房屋維修

Ⅵ評議:應該參加能夠勝任

Ⅶ同Ⅶ判斷:是高山叫海洋

Ⅷ同一:首都北京班長小李

Ⅸ描寫:衣著樸素成就輝煌Ⅹ雙受:問他問題給我知識[⑤]

就我們目前收集到的資料看,這種分類大概是第一次以語義關系為標準的短分類,比較全面地體現了短語

與句子的本質不同。我們將在這種分類的基礎上探求一下語義關系的不同是如何影響短語本身的句法功能,如

何影響包括短語在內的更大一級句法結構的。

需要說明的是“歧義結構”,因為從語義關系的角度無法確定“咬死了獵人的狗”是限定關系還是動受關

系。“歧義結構”是短語脫離語境而產生的現象,在具體語境中,短語的內部關系只有一種,因此“歧義結構

”對我們以語義關系為標準的分類沒有影響。

三、驗證語義標準短語分類實用性的方法

3.1如前所述,我們所做的語義標準分類是為了揭示短語內部語義關系的不同對句法結構和句法分析產

生的影響。就我們觀察的結果來看,它至少在以下三個方面產生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一是充當句子成分時的

搭配能力;二是句子結構的變換關系;三是如果短語由語言單位轉為言語單位,即成為句子時,這些句子所具

有的特點。語義標準短語分類的實用性即在于此。這里需要說明一點,在下面具體驗證的時候,并不一定在三

個方面同時進行驗證,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它們并不能在三個方面同時產生影響。這里只就其中的一個或兩個

方面進行驗證。

驗證的方法是比較,比如用語義標準劃分出來的兩種不同類別,用結構標準來劃分卻是相同的,屬于這種

情況的如施動短語不同于受動短語,但兩者的結構關系;卻是相同的類別,用結構標準來劃分卻是不同的,與此相反,用語義標準劃分出來的兩種相同屬于這種情況的如施動短語廣義上相同于施動短語(主席團坐著/坐

著主席團),但就結構關系看卻是主謂短語和動賓短語。

3.2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選擇比較重要而且具有典型意義的施動動語和受動短語來比較。倘若把這兩

種短語區分開來能夠更好地分析和說明一些語法現象和規律,那就證明語義標準分類是有實用價值的,因為,

如果用結構關系標準來分,它們就沒有什么區別,都是主謂短語。我們希望這種比較能起到“管中窺豹,可見

一斑”的作用。

比較兩種事物必須以一個在外的條件為參照點,被比較的事物在這個參照點上呈現出相同或相異之處,這

樣的比較才有意義。對施動短語和受動短語進行比較,也需要參照點。我們找到兩個參照點:一是兩類短語由

靜態的語言單位轉為動態的言語單位時的自足條件,二是兩類短語充當句子成分時的搭配能力。下面我們分節

討論。

四兩類短語由語言單位轉為言語單位時的自足條件

施動短語和受動短語在結構類型中都是主謂短語,按照一般語法著作的說法,一個主謂短語具備了一定的

語調或加上一定的虛詞就可以由語言單位轉為言語單位—一句子。但是,是不是必定轉成一個自足的句子呢?

回答是否定的。一個有趣的事實是:許多語法著述都講到受事主語句的特點(或限制),而不提或很少提到施

事主語句,因此給人的印象是施動短語似乎更容易直接轉為自足的句子。其實不然,施動短語和受動短語轉為

言語單位進有各自的自足條件,而各自的自足條件又呈現出明顯的對立,這種對立又主要表現在謂語動詞方面

4.1丁聲樹先生在談到受事主語句的特點時說:“……從謂語方面看,謂語往往不是一個單獨的動詞,

動詞的前后多半有別的成分”。[⑥]這個概括當然是正確的,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受動短語轉成的言語單位

就是受事主語句,因此,我們談受事主語句謂語方面的限制,實際上就是分析受動短語轉為受事主語句(言語

單位)時表現在謂語動詞方面的自足條件。

施事主語句對謂語是否由一個單獨的動詞充當的這一要求不是強制性的,如一些不及物動詞作謂語,前后

可以沒有別的成分,如:

(1)明天下午的會李校長發言。(2)我休息,他勞動。以上兩例的謂語都是由一個單獨的動詞充當的

,而且這幾個動詞本身又不能帶賓語,這和動詞本身是不及物動詞有關。

但是,漢語中的動詞絕大多數是及物動詞,多數施事主語句的謂語動詞也是由及物動詞充當的。另一方面

,受事主語句的謂語動詞則必須由及物動詞充當。恰恰是在這一點上,施動短語和受動短語轉為句子的自足條

件完全不同。

由施動(及物)短語轉化而來的施事主語句,及物動詞必須帶著它的受事,否則盡管從結構上看主語和謂

語俱備,但它是不自足的,比較下面兩個例子:

(3)醫生們治好了他的病。

(4)*醫生們治好了。

例(4)是不成立的。而由受動短語轉化而來的受事主語句,因主語是它后面的及物動詞的受事,因此,

動詞一般不帶受事賓語仍是自足的,如:

(5)他的病治好了。

(6)這首詩背下來了。

4.2事實上,人們在理解句子時,必然會受到兩種短語的不同自足條件的影響。我們可以通過比較下

面兩個例句來證明這一點:

(7)敵人打退了。

(8)我們打退了。

例(8)無論怎樣理解都是不自足的,“我們”不會是“打退”的受事,而例(7)盡管“敵人”也可以

是“打退”的施事,但這個句子只有理解成受事主語句時才是自足的,而且按照常理,人們一定會把這個句子

的主語理解成受事。

受動短語轉化而來的受事主語句,其主語擔負著語法和語義兩個層面的任務:從語法上看,一個句子必須

有一個話題,即主語。假如這個話題在表層結構中沒有出現,它一定被語境承擔了。話題可以是施事,可以不是施事,受事主語句的受事就是話題。從語義上看,一個及物動詞必須帶著它的受事,不管這個受事在什么位

置,也就是說,受事可以出現在動詞的后面,也可以出現在動詞的前面。及物動詞的受事若不出現,它在語義

上就沒有著落,以施事、受事與同它們相聯系的及物動詞的關系而論,受事似乎更重要一些,這一點還可以通

過“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比較中看出來。

“把”字引進受事,“把”字后面的受事不能省略,如:

(9)我把信寫完了(不說“我把寫完了”)而“被”字引進施事,在許多情況下施事可以省略,如:

(10)小王被人打了(可以說“小王被打了”)我們認為受事主語句可能就是為了滿足語法和語義兩個

方面的要求而存在的,也正是因為滿足了這兩個方面的要求,例(5)(7)才是自足的,而例(4)(8)

不成立。又如:

(11)罪犯槍斃了。(12)行刑人槍斃了。例(11)是自足的,因為它是由受動短語轉成的句子;

例.(12)不自足,因為按通常的理解,它是由施動短語轉化而來的,如果它原本是個受動短語,那末當它

轉化為句子時,動詞的前邊必須加上表示被動意義的虛詞,如“被、給”等才合乎自足的條件。當然它也可以

是施動短語,那就必須在及物動詞的后面加上受事“犯人、罪犯”等才能自足。

總之,按結構關系標準分類,施動短語和受動短語屬同一類型,那末這種分類對揭示兩類短語因語義關系

不同而導致的不同的語法特點就沒有任何成效,相反,按語義關系標準把它們加以區分,就能很好地說明它們

各自不同的語法特點所產生的根源。

五施動短語和受動短語作句子成分時的搭配能力

按結構類型來說,主謂短語(包括施動短語和受動短語)可以充當六大句子成分(這里仍沿用傳統的稱謂

)中的任何一種,但是,充當某一相同的成分時,由于二者的語義關系不同對句子的另一成分有不同的要求,

或者對短語本身有一定的要求。下面分別討論。

5.1作謂語

受動短語作謂語要受到比較嚴格的限制:一方面句子的主語必須是受動短語中動詞所表示的動作的發出者

(施事),另一方面短語內部的受事的范圍也比較窄,或者由泛指代詞“什么、誰”等充當,或者由遍指性名

詞或名詞性詞語充當,并且動詞前有副詞“也、都”等與之呼應。如果不是這樣,往往是同式句子并列出現,

如:

(1)他什么都不說。(2)他樣樣事都會做。(3)大水……,頭也不抬,話也不說。在意念上,以上

各句的主語都是受動短語中動作的施事。從變換式上來看,遍指性句式的施事主語可以和短語里的受事互換而

不改變句意。如:

(4)什么他都不說。(5)樣樣事他都會做。它們可以自由變換的原因大概是這類句子的格式比較固定

,以“S-O(遍指性受事)一也(都)-V”這樣的格式作標志,不會把動作的施事和受事弄混。

當然,除了上述兩個條件外,還有一種情況,即受動短語里的受事是一般名詞或名詞性詞語,如:

(6)我這輛車買貴了。(7)王師傅那套西裝做大了。(8)小劉帽子戴歪了。⑦(6)-(8)的主

語都是施事,受動短語里的受事都是由一般名詞或名詞性詞語充當的,而非周遍性詞語充當的。這三句有兩個

共同的特點:一是主語和受動短語里的受事之間具有領屬和被領屬關系;二是充當謂語的受動短語中的動詞后

面都有形容詞補充成分。我們知道,描寫短語作謂語時,主語和描寫短語里的被描寫成分之間一般情況下是領

屬和被領屬關系,如“他性格堅強”、“李明眼圈紅了”。我們是否可以這樣推測:這類受動短語作謂語對短

語內部動詞的要求是,必須有形容詞補充成分,這個形容詞補充成分的語義指向是短語里的受事,如例(8)

的深層語義關系是“小李戴帽子,帽子歪了”,可以簡說成“小李帽子歪了。”后者的結構關系和語義關系與“李明眼圈紅了”完全相同。因此我們可以說,動詞后面帶形容詞補充成分是這類受動短語作謂語的一個必要

條件,如果沒有形容詞補充成分,這個句子就不成立,如“*小劉帽子戴了”,如果把形容詞補充成分換成時

態或趨向補充成分,句子就覺得不夠自然,如“*小劉帽子戴過了”,“*小劉帽子戴出去了”。

如果把主語和受動短語里的受事調換過來就成了施動短語作謂語。施動短語作謂語時對上述要求不是強制

性的,而是可有可無的,如:

(9)這輛車我買貴了。—一這輛車我買了。

(10)那套西裝王師傅做大了。—一那套西裝王師傅做了。

施動短語作謂語,一般不受這么嚴格的限制,其主語一般是非生命體,在語義上是作謂語的施動短語中動

詞的受事(這是最常見的形式),但也可以是生命體。如:

(11)桌子我搬走。(12)這個人我認識。

例(12)的主語和施動短語中的施事都是生命體,可見施動短語作謂語對句子的主語和短語本身結構的

要求都不嚴格,只要是生命體作施動短語的施事就可以了。又如:

(13)誰的孩子媽都愛。

當然,這方面沒有限制,那方面就要有所“補償”。從變換式上來看,許多施動短語作謂語,其主語又是

非生命體時,二者往往不能自由互換,下面例子中右側的句子都不成立:

(14)漢語我輔導,(英語你輔導。)—一*我漢語輔導,(你英語輔導。)

(15)桌子小王搬走了—一*小王桌子搬走了。

有的施動短語作謂語,雖然主語是非生命體,但二者仍然互換,如例(9)(10)句可變換成例(6)

(7)那樣,這可能和二者之間具有領屬關系密切相關,例(14)(15)句的主語和施動短語中的施事之

間沒有領屬關系,因而二者不能互換。

還有一種受動短語作謂語的情況,如:

(16)姐姐手扎了。(17)我眼睛迷了。

這種受動短語作謂語和上文講過的情況不同,其主語在意念上并不是受動短語中的動作的施事,而是受事

,真正的施事是另外一種事物,如“針、木刺”或“沙子、風”等等,在表層結構中它們都沒有出現。主語和

受動短語中的受事,在意念上不是施受關系,而是領屬關系。正因為二者都是受事,它們之間盡管具有領屬關

系,仍不能像例(6)和(9),例(7)和(10)那樣互換,而且這種“O[,1](受事)—一O[,2

](受事)—一V”句式的謂語只能是受動短語,下面的句子是不成立的:

(18)*姐姐木刺扎了(手)。(19)*我沙子迷了(眼睛)。

5.2作賓語

施動短語和受動短語都可以作賓語,表示事件或抽象的事物。但它們作賓語時,整個句子的謂語動詞要受

到一定的限制(這一點和它們作主語時對謂語的要求是一樣的),即很少以動作性很強的動詞作句子的謂語,

往往由表示心理活動、感覺現象或表示判斷的動詞來充當。因此,從總體上說施動短語和受動短語作賓語時沒

有什么太大的區別。但是有些意義類型比較特殊的動詞作謂語,對兩類短語有不同的選擇;反過來說,正因兩

類短語的內部語義關系不同,才使其一可與此類動詞搭配,另一個不可以與之搭配。如“進行”這個動詞在意

義上表示持續性活動,在語法上它是一個形式動詞,本身不表示動作,真正表示動作的是它后面的動詞,“進

行”則在動作動詞前承擔表達時態的任務,并把后面的動詞由謂語改變為賓語。“進行”的賓語一般是動詞,

而且用作賓語的動詞本身下能再帶賓語。有時,“進行”的賓語可以由受動短語充當,但不能由施動短語充當

。如果我們按結構類型來分析,只能說有時“進行”的賓語可由主謂短語充當,這種說法掩蓋了兩類短語的不

同以及由此而產生的不同的語法現象。下面的兩個句子都是不成立的:

(1)*進行干部學習(材料)。(2)*進行我們交流(思想)。而我們可以這樣說:3)進行社會主義建設。(4)進行思想改造。

許多語法學者在研究句型時,運用設計框架的辦法來驗證句型的不同,這里“進行--非名詞性賓語”也

構成一個框架,它是區別施動短語和受動短語各自不同的語法功能的一個標志。

5.3作被限定成分

施動短語和受動短語如果前面沒有限定成分都可以作主語和賓語,并對謂語動詞有大體一致的要求。如果

前面有限定成分,受動短語仍然可以作主語和賓語,施動短語一般不能。下面兩句的被限定成分都是由受動短

語充當的:

(1)1984年,我國以城市為重點的經濟體制改革逐步展開。

(2)我們必須做好機構變動中的人員調整。為什么不能換成施動短語呢?原來,施動短語既不是名詞性

的,也不是動詞性的。而作被限定成分的受動短語,其動詞意義比較抽象,有兼類詞(兼動詞名詞)的傾向,

如(1)(2)句中的“改革”“調整”,又如“這個村的田間管理”,“家庭領域里的精神文明建設”等。

因此,受動短語可以以其整體功能的名詞性充當普通名詞經常充當的成分,即被限定成分。受動短語的這種名

詞性使它在被限定成分的位置上的詞序比較固定,因而又表現出一定的凝固性。上面兩句的受動短語一般不能

變換成相應的動受短語:

(3)*……以城市為重點的改革經濟體制逐步展開。

(4)*……機構變動中的調整人員。受動短語的凝固性還表現在它可以做許多學科的術語,如“苗木定

植”,“地質勘探”等等,許多刊物的名稱也是這類學動短語,如“語文建設”、“漢語學習”、“哲學”研

究等等⑧,這些學科術語和刊物名稱一般不用施動短語或相應的動受短語來稱謂。

通過對施動短語和受動短語的比較,我們不難看出兩類短語的不同語義關系對其語法功能的影響。我們上

面分析的語法現象,恐怕是結構分類所不能解釋的,反過來卻證明了語義標準分類的實用價值。可供比較的短

語還很多,如動施短語和動受短語,評議短語和動作性限定短語等等,限于篇幅,只好暫付闕如了。

附注:

①范曉《說句子成分》,載《阜陽師院學報》(社科)1983.1。《關于結構和短語》,載《中國語

文》1980.3。

②呂叔湘《漢語語法分析問題》,商務印書館。

③參見申小龍《中國語法學方法論研究》,載《語文導報》1986.5。

④參見陸仁昌《關系·平面·成分--漢語詞組法試論》,載《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科)1984

.1-2。

⑤呂冀平《句法分析和句法教學》,載《中國語文》1982.1。

⑥丁聲樹等《現代漢語語法講話》,商務印書館。

⑦此三例轉引自徐樞《從語文、語法和語用角度談“名(受)+名(施)+動”句式》,載《語法研究和

篇(9)

1.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學素養

語言的生命力在于能夠靈活使用,否則,語言就始終處于靜止狀態。所以,漢語言的應用也就促成了漢語言的使用意境。語文知識的形成與漢語言素養強化相得益彰。例如,在形容風景的時候人們經常使用“風光旖旎、風景秀麗”,如果用作“風光靚麗,風景艷麗”,不僅讀起來拗口,就連基本意思也被扭曲,讓美麗的風景變得艷俗無比,讓人無語。雖然四個詞語單獨拎出來都是形容詞,但是用法差別很大。所以,漢語言的應用會直接影響語境的塑造,說“風光旖旎、風景秀麗”人們會眼前一亮,甚至可以想象出美好的景色,但是如果用“靚麗、艷麗”形容風景,只會讓人們倒胃口,很難找到美的感覺。

2.培養學生文學作品的欣賞能力

當今社會,人們除了需要語言交流,還需要借助安靜、舒適的文學閱讀來提高修養。所以,在品讀漢語言文學作品的時候,不僅需要對漢語言的使用環境進行了解,還要對語言的使用意境進行深入地了解。如果不了解漢語言的使用方法和意境,就無法安心閱讀,也不能完全理解文學作品中極盡深刻而優美的語言。例如,在欣賞海子的詩歌《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最后四句包含作者所有的寄托:“愿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終成眷屬,愿你在塵世獲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簡單的語言樸素明朗卻又雋永清新,作者對世界充滿希望,充滿感恩,善良虔誠的祈禱,愿每一個人在塵世間都可以獲得幸福,而自己卻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僅僅依靠語言根本無法理解全詩的深刻內涵,必須深入體會詩歌描繪的意境,才能在眼前出現一幅美麗的畫面,才能全面、深刻地理解詩歌。所以在學習漢語言文學的過程中,文學鑒賞能力會逐漸得到提高,欣賞者的審美觀也會更加準確和健康。

二、如何提高漢語言的使用和意境分析能力

1.增加閱讀、朗讀的訓練

朗讀是學習語言最好的途徑之一,增加文章的閱讀量,可以讓學生盡快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主題思想。所以,增加閱讀量有助于理解漢語的應用,同時漢語言的意境分析能力會逐漸提高。最終,學生可以準確把握文章的基調,易于挖掘文章深處的含義,提高對漢語言的應用和分析。

篇(10)

原因。本文還對古漢語異讀字的異讀音,進行了分類,并舉例加以說明。

關鍵詞古漢語異讀字分類

***

古漢語中的某些字詞要異讀,原因是很多的。其中,由于通用假借、古今字、外來語以及古書注解相沿

所致則是一個重要原因。其現象有如下幾種:

1.通假字的本義和假借義讀音不用。在古漢語的書面語言里,常有這樣的情形:本來有的字不用,卻用

另一個字來代替,造成讀者的不同。如“信”字,其本義是表示“誠實”、“信任”、“的確”、“任意”

、“使者”等意思,讀xìn。

例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不怨乎?(《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自可斷來信,徐徐更謂之。(《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但有時卻假借為“伸展”、“伸張”的意思,即與“伸”同義,讀為shēn。

例狼欣然從之,信足先生。(馬中錫《中山狼傳》)

是故不爭天下之交,不養天下之權,信己之私,威加于敵,故其城可拔,其國可隳隳(《孫子·九地

》)

又如“歸”字,其本義是表示“返回”、“歸還”、“女子出嫁”、“歸附”等意思,讀guī。

例執訊獲chǒu@①,薄言還歸。(《詩經·小雅·出車》)

余既為此志,后五年,吾妻來歸,時至軒中,從余問古事,或憑幾學書。(歸有光《項脊軒志》)

江表英豪咸歸附之,已據有六郡,兵精糧多,足以立事。(《資治通鑒·赤壁之戰》)

但又假借為“饋”,即贈送的意思,讀kuì。

例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論語·陽貨》)

2.古今字由于其分工不同,讀音亦不盡相同。在上古時代,特別是先秦時代,漢字的數量比后世要少得

多,一個字往往要表示幾個不同的含義,這就造成某些字“兼職”過多的現象。譬如“說”字,就兼任“解

說”、“講”、“言論”、“勸說”、“喜悅”等義項。當其表達“解說”、“講”、“言論”等意思時,

讀shuō。

例請說之。吾從北方聞子為梯,將以攻宋。(《墨子·公輸》)當其表達“勸說”的意思時,讀shuì

例公子患之,數請魏王,及賓客辯士說王萬端。(《史記·魏公子列傳》)

而當其表達“喜悅”的意思時,通“悅”,讀作yué。

例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

為了避免一字兼職太多,后來才造了“悅”字,分擔了“喜悅”的義項。

再如“責”字,本為“債”字,讀zhài。

例公說,使有司寬政、毀關、去禁、薄斂、已責。(《左傳·昭公二十年》)

誰習計會,能為文收責于薛者乎?(《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

當其在兼任“索取”、“要求”、“譴責”、“處罰”等義項時,則讀zè。

例里胥猾黠,假此科斂丁口,每責一頭,輒傾數家之產。(《聊齋志異·促織》)

抑又聞之,古者重冠禮,將以責成人之道,是圣人所尤用心者也。(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梁客辛垣衍安在?吾請為君責而歸之!(《戰國策·魯仲連義不帝秦》)

后來,由于有了“債”字,就將該條義項區分出來。

又如“賈”字,兼有“買賣”、“商人”、“價錢”、賈姓等義項。表示“買賣”、“商人”等意思時

,讀gǔ。

例商農工賈,不敗其業。(《左傳·宣公十二年》)

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白居易《琵琶行》)

表示“價錢”之義,讀jià。

例有美玉于斯,韞@②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論語·子罕》)

表示姓氏,讀jiǎ。

后來由于有了“價(jià@③)字,才分擔了“價錢”這一義項。

3.許多人名、地名、物名保留了古代的讀音,與今音異讀。如“食”、“其”等,在用于人名時,“讀yì,“其”讀jī。

例信引兵東,未渡平原,聞漢王使酈食其已說下齊,韓信欲止。(《史記·淮陰侯列傳》)

“射”在用于古代鐘名時,讀yì。

例噌@④者,周景王之無射也,kuǎn@⑤坎鏜@⑥者,魏莊子之歌鐘也。(蘇軾《石鐘山記》)

在用作草名時,讀yè。

例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莖長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荀子·勸學》)

“房”在作古宮名時,讀páng。

例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杜牧《阿房宮賦》)

4.有些來自外族語言的國名、人名、姓氏名等,讀音也較為特殊。如“大宛”是古西域的國名,“宛”

則讀作yuān。

例大宛聞漢之饒財,欲通不得,見騫,喜,問欲何之。(《漢書·張騫傳》)

“可汗”,是對古鮮卑、突厥、回紇等少數民族的君長的稱呼,讀kèhán。

例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樂府詩集·木蘭詩》)

“氏”,漢代西域有大月氏、小月氏。“氏”讀zhī。

例(張)騫以郎應募,使月氏,與堂邑氏胡奴甘父,俱出隴西。(《史記·大宛列傳》)

又如漢代對匈奴王后稱“閼氏”,“氏”讀zhī。

例及衛律所將降者,陰相與謀劫單于母閼氏歸漢。(《漢書·李廣蘇建傳》)

古漢語某些字詞異讀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由于“破讀”所致。所謂“破讀”(亦稱“讀破”),就是

用改變一個字詞的讀音來表示不同的意義或者不同的詞性。這實際上是詞義引申發展的結果。語言中的某一

個字詞,當其產生了新的意義或新的語法作用時,為了在讀音上有所區別,并使之表達得更加明確,就把這

個字詞讀為另一種讀音,以表示差異。這種現象,概括起來有如下兩類:

1.有的字詞的不同含義,是用不同的讀音來加以區分的。如“殷”字,在表示“眾多”、“富裕”、“

深厚”等意思時,讀yīn。

例劉璋@⑩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陳壽《隆中對》)

書中情意甚殷,即長者之不忘老父,知老父之念長者深也。(宗臣《報劉一丈書》)

當其表示“震動”的意思時,讀作yìn。

例熊咆龍吟殷巖泉,lì@⑦深林兮驚層巔。(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當表示“赤黑色”時,則讀Yān。

例自始合而矢貫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輪朱殷,豈敢言病!(《左傳·成公二年》)

再如“惡”字,在表示“罪過”、“兇惡”、“壞人”等意思時,讀è。

例不幸呂師孟構惡于前,賈余慶獻諂于后,予羈縻不得還,國事遂不可收拾。(文天祥《〈指南錄〉

后序》)

失時不雨,民且狼顧,歲惡不入,請賣爵子,既聞耳矣,安有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驚者?(賈誼

《論積貯疏》)

噫!渫惡吏忍于鬻獄,無責也。(方苞《獄中雜記》)

當表示“討厭”、“憎恨”等意思時,讀wù。

例好逸惡勞,亦猶夫人之情也。(黃宗羲《原君》)

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孟子·告子上》)

而當表示“怎”、“如何”等意思時,則讀wù。

例以小易大,彼惡知之?(《孟子·梁惠王上》)

2.有的字詞的不同詞性,也是靠不同的讀音來予以區分的。這里有幾種情況:其一是名詞改換為動詞時

所造成的不同讀音。譬如:

“王”字在充當名詞時,表示“帝王”、“諸侯王”的意思,就讀wáng。

例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呂氏春秋·察今》)

而當其充當動詞、表示“成就王業”、“旺盛”等意思時,則讀wàng。

例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孟子·公孫丑上》)

不蘄畜乎樊中——神雖王,不善也。(《莊子·養生主》)

又如“度”字,在作名詞、并表示“計量長短的標準”、“限度”、“法制”、“氣度”、“度過”等思時,讀dù。

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生之有時而用之亡度,則物力必屈。(賈誼《論積貯疏》)

衡下車,治威嚴,整法度,陰知奸黨名姓,一時收禽,上下肅然,稱為政理。(《后漢書·張衡傳

》)

在作動詞、并表示“計量”、“揣測考慮”等意思時,讀duó。

例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挈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賈誼《過秦論》)

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孟子·梁惠王上》)

其二是形容詞改作動詞、名詞時造成的不同讀音。如:

“好”字,在充當形容詞、并表示“美好”、“友好”等意思時,讀hǎo。

例不如叔也,洵美且好。(《詩經·鄭風·叔于田》)

若備與彼協心,上下齊同,則宜撫安,與結盟好。(《資治通鑒·赤壁之戰》)

在充作動詞,表示“喜好”的意思時,讀hào。

例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孟子·梁惠王上》)

再如“臭”字,在充當形容詞,表示與“香”相對的意思時,讀chòu。

例一薰@⑧,十年尚猶有臭。(《左傳·僖公四年》)

在作名詞,表示“氣味”時,讀xiù。

例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禮記·大學》)

其三是主動詞改作被動詞時造成的不同讀音。如“見”字,在作主動詞、且表示“看見”、“召見”等

意思時,讀jiàn。

例一日不見,如三秋兮。(《詩經·王風·采葛》)

在表示被動、作“引見”義,或作“顯現”時,讀xiàn。

例初,齊豹見宗魯于公孟,為驂乘馬。(《左傳·昭公二十年》)

臏至,龐涓恐其賢于己,疾之,則以法刑斷其兩足而黥之,欲隱無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關于古漢語異讀字的異讀音,大抵來講,有四種不同類型。

一類是韻母相同,聲母不相同。如“乘”字,在表示“駕”、“坐”、“趁”的意思時,讀chéng。

例二子乘舟,汛汛其景。(《詩經·邶風·二子乘舟》)

而在代表“車輛”和作“四”的代稱時,讀shèng。

例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于齊,齊兵乃出。(《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后》)

鄭商人弦高將市于周,遇之,以乘韋先牛十二犒師。(《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再如“虧”字,在表示“減少”、“毀壞”的意思時,讀kuī。

例不虧不崩,不震不騰。(《詩經·魯頌·bì@⑨宮》)

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其猶未虧。(屈原《離騷》)

而當表示“差異”的意思時,同“詭”,讀guǐ。

例其時已與先王之法虧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呂氏春秋·察今》)

第二類是聲母相同,韻母不同。如“讀”字,在表示“誦讀”的意思時,讀dú。

例又尚論古之人,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孟子·萬章下》)

而表示“句讀”(即不足一句,讀時須稍有停頓之處)的意思時,則讀dòu。

例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韓愈《師說》)

又如“泛”,在表示“漂浮”、“廣泛”的意思時,讀fàn。

例余感焉,以杜君之言泛訊之,眾言同,于是乎書。(方苞《獄中雜記》)

而在表示“覆、翻”的意思時,讀fěng。

例大命將泛,莫之振救。(賈誼《論積貯疏》)

第三類是聲調不同。如“創”字,當表示“始造”、“首創”的意思時,讀作chuàng。

例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諸葛亮《出師表》)

在表示“創傷”的意思時,讀chuāng。

例夫身中大創十余,適有萬金良藥,故得無死。(《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第四類是聲、韻母均不同。如“罷”字,在表示“停止”、“罷免”等意思時,讀bà。

復請之,吾輩無生理,而主讞者亦各罷去。(方苞《獄中雜記》)

當表示“困疲”的意思,通“疲”,讀作pí。

例庶民罷敝,而宮室滋侈。(《左傳·昭公三年》)

又如“女”字,在表示女性的意思時,讀nǚ。

例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樂府詩集·木蘭詩》)

在表示“以女嫁人”的意思時,讀nü。

例堯之于舜也,使其子九男事之,二女女焉。)《孟子·萬章下》)

而在作人稱代詞時,則通“汝”,讀作rǔ。

例三歲貫女,莫我肯顧。(《詩經·魏風·伐檀》)

一些常見的異讀字,因其流傳的歷史久遠,而且有的已進入現代漢語的書面或口頭語之中,有了較廣泛

的群眾基礎;同時許多工具書和古書的注本中,也都注明了它的讀音,因此應按傳統的習慣去讀。而那些較

為少見的、也未保留在現代漢語中的異讀字,或者人民群眾已改讀為一般讀音的字詞,就應按照現在的習慣

去讀。我們今天不必耗費精力去研討它的舊讀音,以免給學習者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如山東費縣的“費”,

舊讀為bì,現已改讀為fèi;“葉公好龍”的葉,舊讀為shè,今一般讀為yè。再如“暴露”的暴,傳統

的讀音本應是pù,但現已約定俗成,讀作bào,就不必固執舊讀了。

(作者單位:蘭州鐵道學院社科部責任編輯:孟恩)

字庫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為酉加鬼,為左右結構。

@②原字為匚加賣,為半包圍結構。

@③原字為價的繁體字。

@④原字為口加肱的右半部,為左右結構。

@⑤原字為穴下加款,為上下結構。

@⑥原字為革加搭的右半部,為左右結構。

@⑦原字為忄加栗,為左右結構。

上一篇: 家庭教育的地位 下一篇: 工程爆破的基本方法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欧美国产免费综合视频 | 在线亚洲精品专区线路一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性爱视频 | 在线播放国产99re | 久久久亚洲综合久久久久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