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有機化學匯總十篇

時間:2023-06-21 08:59:4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生活中的有機化學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生活中的有機化學

篇(1)

可以請學生閱讀修正液的成分表及使用說明.讓學生了解到修正液中的三氯乙烷作為溶劑是有毒的,盡量少用.應讓學生了解四氯化碳是典型的肝臟毒物,高濃度時,首先是中樞神經系統受累,隨后累及肝、腎,對人類有致癌可能.建議教材實驗將萃取劑改為低毒、無致癌作用的正己烷.可以向學生介紹在工業上主要成分為正己烷(74%)和環己烷(16%)的6#抽提溶劑油,對大豆油、菜子油、花生油等植物油具有很好的溶解能力,廣泛應用于植物油的提取.

2.作致冷劑-正遠離我們的鹵代烴

關于這一點學生閱讀課本已不難理解.既然已遠離,也無需多加闡述,教學內容也應該與時俱進.

3.鹵代烴高分子-生活中最常見的鹵代烴

教學中可以向學生介紹鹵代烴化合物主要存在于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中,以聚氯乙烯最為常見,如塑料門窗、塑料管、塑料地板、塑料壁紙、密封材料等.

篇(2)

《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課程目標指出:要讓學生能夠積極的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來,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初步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及對人類歷史發展的作用,體驗數學活動無處不在的探索性與創造性。按照課程標準要求,數學教學要從學生已掌握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在課堂上聯系生活實際開展數學教學活動要把數學課堂打造成“生活課堂”,將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變成學生學習生活的過程,從而體現“數學源于生活、藏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的思想。

在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架設好課堂――生活的橋梁,讓學生在體驗中發現數學知識,在生活中運用知識,體會數學的價值,感受數學的魅力,不僅是新一輪數學課程改革的要求,也是讓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的需要。教師作為教育的主導,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怎樣做到讓學生在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能夠“享受”數學,不再“害怕”數學呢?因此,為了更好地實現在數學教學中“享受”數學,我們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索與實踐。

1積極引導學生走向生活。樹立學生“數學源于生活,服務生活”的意識

《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為了增強學生“數學源于生活”的意識,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適當講訴一些有關數學知識在生活實際中的應用。對于數學的廣泛應用,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曾精彩地敘述: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迷、日用之繁等各個方面,無處不有數學的重要貢獻。可見,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而因為傳統數學教學中只重視數學問題的解決、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運用知識的熟練程度,以及做題的技巧等,往往忽視了在數學課堂上引導學生走向生活。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注意引導學生走向生活,聯系生活實際,鼓勵學生從生活經驗中獲取知識,最終實現數學教學回歸實踐、回歸生活。例如:在學習數學統計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將數學教學與未來職業前景相聯系,告訴學生一個知識適用于一個行業,告訴學生一個從事保險業的精算師,年薪可達百萬,而一個國家的任何一項政策的出臺都是與大量的統計調查密不可分的。這樣就要求學生不要做書呆子,要關心社會,關注生活實際。

2加強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

數學來源于生活,數學知識也應該走進生活,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將實際生活的火熱同數學知識的冷峻相融合。現以用水用電問題為例,看看數學知識如何應用于實際生活的。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關鍵就是要構建數學模型,最終通過數學方式將問題解決。初中數學建模教學把生活、生產中的具體的案例轉化為數學問題,通過建立數學模型解決問題,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強大。

3重視動手操作。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數學

篇(3)

文章編號:1008-0546(2013)01-0030-03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1.011

注重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2011年版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教師要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讓他們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會實踐中感受化學的重要性,了解化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逐步學會分析和解決與化學有關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美國教育家布朗認為:“學習的環境應該放在真實問題的背景中,使它對學生有意義”。學生在生活中學化學會更加生動、真切,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化學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以實驗為基礎是化學教育最基本的特征。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中發展科學素養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徑,具有其他教學手段無法代替的特殊作用,化學實驗脫離了生活,將會很枯燥、太骨感;如果讓“生活”與“實驗”完善結合,更會達到一種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通過實驗讓學生體驗化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認識到化學學科的內容源于學生現實生活,教學過程中手段、方法貼近學生現實生活,讓學生感受化學實驗的魅力,使實驗成為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重要生長點,成為學生自主實驗活動的一個支點,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實驗教學生活化的教學功能。

對農村初中而言,一方面,實驗條件有限,客觀上需要我們對化學實驗進行“生活化”設計,從而盡可能節省教學資源,減少實驗成本;另一方面,農村學生身邊的物品豐富多彩,周圍的環境復雜、廣闊,生活經驗、體驗深厚,主觀上需要我們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設計生活化實驗,促進學生將學到的知識運用于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將所學的知識轉化為能力。因此,“生活化”是農村初中化學實驗設計的有效策略。

一、化學實驗“生活化”設計的生成策略

1. 選取學生身邊的物質作為實驗藥品,即:實驗藥品“生活化”

以學生身邊常見的物質作為實驗藥品,可以使學生有一種親切感,感到化學并不神秘,就在我們身邊,這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激發他們對實驗的興趣。例如:用易拉罐代替鋁;用火柴盒代替紅磷;用鉛筆芯代替石墨;用食鹽代替氯化鈉;用面堿來代替碳酸鈉;食用小蘇打代替碳酸氫鈉;用雞蛋殼來代替碳酸鈣;用果導片代替酚酞;用中藥紫草的酒精浸液來代替石蕊試液等等。另外,生活中的鐵釘、銅絲、木炭、白醋、白酒、農用硫酸銅、建筑用的碎石(主要成分碳酸鈣)、生石灰、熟石灰、、廢干電池拆下來的銅帽、鋅片、碳棒等都可直接作為化學實驗的常用藥品。在學習測定溶液PH值的相關知識時,選擇生活中的一些物質,如廚房清潔劑、肥皂水、食鹽水、廁所清潔劑、食醋等來代替酸、堿、鹽溶液進行實驗,學生對這些實驗非常感興趣,并在操作中很快能掌握測定溶液PH值的正確方法。在驗證鋅、鐵、銅三種金屬活動性順序時,可讓學生自行設計利用家里的現成材料(鐵絲、白醋、廢干電池等)作為實驗用品來完成實驗。

2. 選取學生生活中常見的材料替代或制作實驗儀器,即:實驗儀器“生活化”

如利用音樂賀卡可制作成測試物質導電的實驗裝置,用一次性注射器來代替分液漏斗制取二氧化碳、氧氣等。教師可充分利用廢舊物品和學生一起動手設計制作簡單的儀器來做實驗。如用咳嗽藥水瓶、藥丸膠瓶、各種飲料瓶、一次性吸管、廢衣夾、盛洗滌劑的噴壺等生活中易找到的常見廢舊物來制作試劑瓶、試管、試管夾、量筒、燒杯、水槽等化學儀器。如把小礦泉水瓶對半剪開,上半部分可作漏斗,下半部分還可作燒杯。如緒言《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的教學中,有的老師習慣做一個“清水”變“飲料”的補充實驗,以引起學生好奇,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但通過課堂觀察,筆者覺得學生的興奮度沒有達到預期的極點,可能是緣于學生接觸的化學實驗與日常生活的結合還不那么完美吧。介于此,筆者對實驗進行了重新設計,用生活中的茶壺和小水杯來分別替代盛放“清水”的大燒杯和盛放“飲料”的小燒杯,使實驗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增強了親近感和熟知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體驗化學學科的無窮魅力,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達到了緒言課教學的基本目標。

師:(將一只普通的茶壺高高舉起)我有一個寶壺,它很神秘。我想喝什么飲料,它就能倒出什么飲料。(自言自語)天熱,先來杯汽水吧。

師:(實驗)取一小水杯,從茶壺中倒入少量無色液體,杯中出現大量氣泡。

師:咱們再來杯牛奶怎么樣?

生:好。

師:(實驗)取一小水杯,從茶壺中倒入少量無色液體,杯中出現乳白色。

師:還想喝什么?再來杯草莓汁?

師:(實驗)取一小水杯,從茶壺中倒入少量無色液體,杯中出現了紅色液體。

生:(議論紛紛,猜測不斷,驚訝不已)太有意思了、茶壺里有隔層、真的、假的、奇怪……

師:想知道寶壺的奧秘嗎?學好了化學,你將會知道生活中許許多多……

(茶壺中盛的碳酸鈉溶液,三個小水杯中事先分別盛有少量的稀鹽酸、氯化鋇溶液和無色酚酞試液)

3. 選取生活和社會中的化學現象作為實驗內容,即:實驗內容“生活化”

日常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很多化學現象都可以作為化學實驗內容選取的素材,這些素材學生熟悉,內容豐富。以這些素材為實驗內容,對于學生注意身邊的化學現象,解釋身邊的化學現象,利用身邊的化學現象,更好地學以致用,具有重要作用。

化學是一門應用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它與生活實際的聯系非常密切。但是教師常常受制于課堂組織的要求甚至考試等各種壓力,把一些非常貼近生活的實驗忽略了。如生活中鐵釘銹蝕實驗、洗滌劑的乳化作用、身邊物質的PH及測定方法、硬水和軟水的區分、溶液酸堿性對頭發的影響、酸雨的危害,等等,把這些實驗帶入化學教學中往往能受到很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常見的堿》的教學中,教師常用“將新鮮的雞爪和在氫氧化鈉溶液中浸泡過的雞爪對比展示”實驗來說明氫氧化鈉有很強的腐蝕性。由于雞爪在濃氫氧化鈉溶液中浸泡較長一段時間(20%的NaOH溶液中約需20多分鐘)才有明顯的顏色變化,所以,教師往往在課前就將雞爪浸泡處理好,課上直接出示出來。這樣做,實驗現象直觀、明顯,有利于課堂教學的順利推進,但缺憾也很明顯,沒有讓學生參與觀察、體驗和動手實踐,對氫氧化鈉具有腐蝕性的認識仍處于淺表層次。因此,筆者在教學中補充“NaOH溶液處理樹葉制作葉脈書簽”作為學生課外活動的興趣實驗。讓學生自己去采集外形完整、大小合適、具有網狀葉脈的樹葉到實驗室里去完成實驗。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相當高,他們除了利用課余時間采集樹葉,還利用課間大活動的時間進行實驗,這在以往的實驗課上是看不到的。通過洗凈、煮沸、刷洗、壓干、染色等制作過程,當看到一片片彩色書簽從手中“誕生”時,學生不僅是滿心的歡喜,還有收獲的驕傲,成功的滿足,那種高興勁無以言表。躺在學生書本里的美麗書簽,不僅讓他們對氫氧化鈉的腐蝕性有了一個更深入的理解,而且能時常讓他們感受到化學知識、化學實驗的魅力。

4. 選取與化學有關的生活、社會問題作為實驗背景,即:實驗背景“生活化”

化學在給人類帶來巨大福祉的同時,也出現了很多與化學有關的生活、社會問題。這些問題關乎每一位社會成員,當然也應當是作為未來社會公民的學生所關注的。因此,選取這些問題作為背景設計實驗,對于學生形成從化學的視角來解釋和解決現實中的與化學有關的生活和社會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例如:“污水凈化實驗”,“模擬溫室效應的實驗設計”,“對某土壤酸堿性測定,提出土壤改良的建議的實驗”,“用廚房物質自制汽水”,“火眼金睛分辨真假戒指”等等。

現實生活中,時常聽到一些人受騙上當的事,如何識別真偽?如何讓我們的學生從化學的視角看待這些不良行為呢?社會現象、生活問題為背景的生活化實驗設計給我們提供了這種情景再現的可能。現以“不法商販利用工業用鹽(NaNO2)冒充食鹽摻假或直接出售”為設計背景,舉例如下:

[實驗用品]工業用鹽和食鹽各一袋,酚酞試液、pH試紙、小燒杯2個、玻璃棒2根、薄銅片2片、酒精燈、火柴。

[實驗過程]分別取少量工業用鹽、食鹽于薄銅片上加熱,先熔化,且有刺激性氣味產生的是工業用鹽;或放入小燒杯中,用水溶解,分別滴加少量酚酞試液,變紅的是工業用鹽;或分別蘸取少量的它們的水溶液于pH試紙上,變藍的是工業用鹽。

[設計意圖]亞硝酸鈉是一種工業用鹽,它有毒、有咸味、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堿性,熔點低(271℃),易分解,外形與食鹽十分相似。人若誤食會引起中毒,危害人體健康,甚至致人死亡。極少數不法商販,為了牟取暴利,鋌而走險,將工業用鹽改頭換面后冒充食用精制碘鹽銷售。該實驗不僅對工業用鹽和食鹽的性質的異同有了較深刻的認識,而且增強了對工業用鹽的識別能力和防范能力。

以上四種策略,一一說明,僅是為了表述方便。其實,生活化實驗常常不是單獨運用其中一種策略,更多的設計是這些策略綜合運用。例如,在《燃燒和滅火》探究燃燒的條件的教學環節,我設計了三個學生分組對比實驗,作為課本演示實驗的改進或補充。這三個實驗分別是(1)水與植物油的燃燒對比實驗。通過此實驗讓學生得出燃燒的第一個條件,燃燒需要可燃物;(2)蠟燭的正常燃燒與被沙土或抹布覆蓋后的燃燒對比實驗。通過此實驗讓學生得出燃燒的第二個條件,可燃物要與氧氣或空氣接觸;(3)紙棒與裹在銅棒上的紙棒燃燒對比實驗。通過此實驗讓學生得出燃燒的第三個條件,溫度要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這些實驗設計源于生活,內容面向全體學生,面向生活,所選材料基本上都是生活中常見的物品,都取自于我們身邊看似不起眼、不經意的東西,學生完全可以在實驗前準備或簡單制作。

二、實施化學實驗“生活化”設計的體會

近年來,化學實驗“生活化”設計的教學實踐使我們深深感悟到:作為化學教學內容重要組成部分的化學實驗,尤其要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社會實際;生活是最好的老師,生活也應該成為化學實驗教學的重要舞臺和切入點。在實驗教學中,要充分挖掘生活中與化學有關的素材、知識點、學習中的興奮點,設計我們的實驗,從而不斷提升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化學實驗根植于生活土壤。

1. 化學實驗的“生活化”設計,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動手思維、創新能力

在教學中創造性地設計與生活實際密切的化學實驗,能夠使學生實實在在地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化學、自然界中處處有化學,能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去感知、體驗、實踐和思考,逐步形成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在“生活化”設計的實驗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激發,學生從心底熱愛化學,欣賞化學,從而喜歡化學學科;學生的能力在活動中形成,并得到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鍛煉和培養,逐步形成關注生活、關注社會,勇于探索的科學學習態度。

2. 化學實驗的“生活化”設計,能夠讓學生善于用化學視角看待生產生活和社會問題

化學知識源自于生產生活,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生產生活。化學實驗的“生活化”設計,一方面讓學生圍繞問題的解決,逐步把生產生活知識和社會問題化學化,讓學生在生活的實際情境中體驗化學問題,另一方面,又能讓學生把所學到的化學知識自覺地運用到各種具體的生產生活和社會問題中去,實現化學知識生活化。實際教學中,不僅要從學生的生活中提出化學問題,還要讓學生運用化學知識和化學的思維方式去看待分析與解決,引導學生會用化學眼光去觀察和認識周圍的事物,逐步形成看待生產生活和社會問題的獨特的化學視角。

3. 化學實驗的“生活化”設計,促進化學教師專業化能力的發展

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中一種能提供生活化視野的載體,生活的多層面提供了多樣性的生活化實驗的素材,它需要我們去挖掘和開發。在完成化學實驗的“生活化”設計過程中,教師必須根據教材內容、設定的教學目標、結合教學實際和生活實際,不斷挖掘實驗素材,探索生活中的化學,使實驗更貼近生活和貼近社會,更加具有生活化、趣味化的特點。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學習,開拓視野,擴大知識面,大膽實踐,增強創新意識,與時俱進,促使自身的專業知識、實驗技能和能力水平都有較大程度的提升。

4. 化學實驗的“生活化”設計,能夠降低實驗成本,使學生養成儉樸的品質

化學藥品和化學儀器的“生活化”設計,往往都是利用的日常生活中很易找到的代用品,它們或廉價或是廢棄物,大大降低實驗成本,節約費用。對于我們農村初中,更有其現實意義,一方面,農村初中由于種種原因和具體困難,缺儀少藥現象時有發生,這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實驗需要和實際情況的矛盾;另一方面,可以聯系農村生活生產實際,結合化學實驗,以獨特的方式向學生傳授知識,培養學生勤儉節約、勤勞儉樸的優良品質。

篇(4)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2.148

[中圖分類號]F23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6)22-0-02

1 生活化案例教學在基礎會計課堂的必要性分析

1.1 基礎會計課程分析

基礎會計作為會計專業的主干基礎課程之一,還是前導課程,并且是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的重點學科,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基礎會計課程的教學主要是使學生對會計這一學科和會計方面的工作內容和任務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和認識。本課程緊密結合考試和實際工作需要,更加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強調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與基礎業務的處理能力培養,是培養會計人員上崗基本能力的課程。

1.2 會計類課程教學的現狀

1.2.1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弱

高職高專學校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弱,來到學校也沒有明確的目標,對相關專業知識缺乏理解。很多學生在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后,對相關專業還是一無所知。問他們為什么會選擇這個專業,這個專業是做什么的,大多數人都答不上來。高職教育是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目標的教育,為了改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弱的現狀,正逐步向應用型人才培養戰略靠近。高職院校為了提升高職高專學生的就業能力,滿足社會崗位需求,相應的課程也得到了調整。

1.2.2 課程過于抽象

大多笛生會由于基礎會計內容枯燥,教師的教法單一,對會計課程沒興趣。在實踐教學中,會計課程的理論較為抽象,對剛入門的很多學生來說,會有一些障礙,在課程學習過程中沒有主動性,形成在未來考證中又屢屢失敗的惡性循環。這些問題在當下的高職高專會計教育中是比較明顯的問題,往往學生的學習就是教師填鴨式的完成,效果并不好。

1.2.3 教師教學質量有待提高

目前很多會計類教師沒有在一線企業參加過會計崗位工作,不具備充分的會計職業經驗,導致在課堂教學時也沒有豐富的生活素材,大多數都是依賴于課本教材,對里面的專業術語只能照搬,不能做出一個淺顯易懂的解釋。這會讓剛進大學的大一學生,在接觸會計專業時就會失去信心,在心理上排斥對課程的學習。

1.3 生活化案例運用于基礎會計教學的優勢

生活化案例教學,是指在基礎會計教學設計中,舉一些貼近學生生活中的案例,將課程教學與學生日常熟悉的生活聯系起來,把復雜問題簡單化,把抽象問題形象化,把理論知識實踐生活化。生活化案例的教學設計特色就是,讓學生能通過對身邊熟知的事情進行課堂的探討分析,最終理解基礎會計中的那些抽象又枯燥的理論知識。讓學生能在簡單的生活實際中,完成枯燥的理論學習,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礎會計課程里的知識,最后明白基礎會計的學習到底在完成一些什么工作,能給自己帶來多大的好處,找到和掌握未來崗位職業需求的知識和技能,實現零距離上崗。生活化案例教學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提高聽課的效率和教師的教學質量。

2 生活化案例教學法在基礎會計教學中的運用探索

在基礎會計教學中采用生活化案例教學,一定要選擇合適的案例。這樣才便于學生理解,因此案例的設計很重要。很多教師都苦于不知道怎么講企業的主要經濟業務的核算,尤其是材料采購核算業務的知識。如果按照書本講概念、做題,學生的理解能力總是有滯后性,甚至不明白,到后面學生索性就不聽了也不會了。怎么才能把材料采購這個單元講授好,筆者選取了網上購物的生活案例進行實證教學探索。

2.1 引入鋪墊案例,導入學習目標

生活化的案例學生都能理解,但是如何將案例過渡到書本知識,這個過程還是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導入情景來完成。在講解材料采購核算業務時,教師不僅要引入會計科目賬戶,還要區分付款方式及材料成本的核算等。講授這一堂課時,可以先輕松問問同學們有沒有網上購物的經驗。很快學生就開始參與回答,引發了興趣。接著繼續問:什么時候付錢呢?學生可能會答:買的時候付的;看到貨了再付的;先付了點定金。再接著問:網上完成訂單了,以后這個東西就是你的了嗎?學生答:不是啊,還要驗收;是啊,是我的資產啊,只要我不退貨。繼續問:那你買的產品多少錢啊?學生答:好多錢;加了運費挺貴的,等等。然后再告訴學生今天剛剛所講的都是今天的學習目標。①材料采購(供應過程)核算的賬戶設置;②材料采購成本的成本構成和核算;③材料采購費用的分攤。

2.2 巧用生活案例,分解單元知識點

有了前面的情景導入,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教師要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來完成。對于一些簡短的專業術語,通過一些簡單的例子,將書面語言轉化為淺顯易懂的口頭語言或者簡單的比喻,以達到深入淺出,一語中的的效果。

2.2.1 賬戶的設置

在同學們課前的回答中,教師再梳理一遍。學生在平時的網上購物中出現了這樣四種付款方式:直接支付、貨到支付、付一半后再付一半、支付定金。那么企業的采購支付方式也是類似的,教師需要設置的科目就有:庫存現金、銀行存款、應付賬款、預付賬款。然后借助PPT完善賬戶的記賬規則的介紹。完成一組賬戶的介紹,以同樣的方式梳理出:在途物資和原材料賬戶的區別以及賬戶記賬原則。

2.2.2 材料采購成本的構成和核算

利用多媒體教室的萬維網,真實地演示購物一次,選擇有郵費的。學生跟著教師一起購物,將購物的全程經歷了一遍。然后問學生:這個商品需要多少錢。學生在疑惑中不知道要不要算郵費,教師可以增加新的案例。例如:你覺得學校的5元/斤的蘋果貴,于是你要坐公交出去買4元/斤的。那買回來的1斤蘋果到底花了你多少錢?2元公交費要不要計入。學生在詢問中思考會得出答案:需要。按照這樣的節奏加入新的小案例將材料的采購成本整理出來。材料采購成本=材料買價+采購費用(其中采購費用就是用不同的小案例增補的:運雜費、挑選整理費、材料損耗費、關稅等)。

2.2.3 材料采購費用的分攤

企業的采購過程中有時不止采購一種原材料,那么采購費用怎么分攤,如何計算。同樣是通過網上購物的案例來完成。問問學生有沒有一起網上購物過,在同一家店買的如何分攤費用的。這里可以給學生先假設好,請兩個學生在課堂討論:一人一半。在學生的回答中提出如果一個同學買了兩件,或者其中一個同學的衣服很貴,你怎么辦?將學生的回答引到n堂教學中。企業的材料采購也是如此,不同情況選擇的分配標準是不一樣的。于是就得了材料采購費用的分配標準:按重要分配、按價值分配、按體積分配等。

2.3 分配案例角色,加深知識理解

生活化案例教學不但要完成知識點的講授,還要進一步設置好情景,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所以在基礎會計的材料采購業務核算的教學中,可以巧妙地采用分配角色的方式,例如:采購業務中,就可以讓學生在財會手工實訓室中,分組仿真扮演:A企業生產水果罐頭,B企業是果園,種植各種水果。最終來完成整個采購業務,并形成日常的會計業務處理。

3 生活化案例教學設計效果評價與反思

通過在基礎會計課堂教學中進行生活化案例的實證教學探索,可以發現,生活化案例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且對于枯燥、抽象的基礎會計課程教學具有很大的幫助。通過列舉生活化案例,能讓學生提高對課程的學習興趣。在生活化案例中設計一些可以實際操作的部分,不但能讓學生靈活掌握知識,還能加強學生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生活化案例教學區別于傳統知識灌輸性的學習,通過對一些生活中的具體案例的分析和研究,找出解決方法,創新學習方式,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綜合素質。當然,值得注意的是,生活化案例的運用有一定的局限性,生活化案例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接受,但并不一定適用于課程中的所有章節內容。

總體來說,在基礎會計教學中,案例教學是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要求,把學生實際生活中真實的情景加以典型化處理,仿真模擬成供學生思考分析和判斷的案例,并通過課堂的獨立研究和相互討論的方式,來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主要的特點是把教學與實踐緊密結合,對于學生掌握學科理論,增加課堂教學信息量,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均有較好的作用。

主要參考文獻

[1]楊娟娟.淺談案例生活化在《基礎會計》教學中的運用[J].科技視界,2013(25).

篇(5)

一、問題的提出

有機化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在高中化學課程中,有機化學理論廣泛滲透在各個模塊。因此學習有機化合物對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有重要的意義。

通過有機化學的學習,學生掌握有機化學的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形成運用化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由于剛剛接觸有機化學,許多學生不能理解、接收和消化,從而產生厭學現象,因此有機化學教學一直是個教學難題。為此,我們將有機化學作業的有效設計和應用融入有機化學教學環節中,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使學生盡快提高成績。

二、有機化學在高中課程中的重要性

在已知的化合物中,絕大多數是有機化合物。人類居住的地球上廣泛存在與生命活動密切相關的有機化合物,它使地球充滿生機與活力。近年來,數以千萬計新合成的有機化合物,極大地豐富了當今物質世界,滿足了日益增長的社會需要,提高了人們對物質及其變化的認識。當今,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都與有機化合物不可分割,因此學習有機化合物對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有著重要的意義。

在必修化學的學習中,涉及的有機化學的內容相對淺顯,課標對有機部分內容的要求也不高,例如“了解有機化合物中碳的成鍵特征”“舉例說明有機化合物的同分異構現象”等。學生僅學習必修化學,是不能達到高中畢業對有機化學的要求的,還需要進行選修學習。除了“有機化學基礎”模塊之外,“化學與生活”、“化學與技術”、“實驗化學”等選修模塊都涉及有機化學的知識,是對必修內容的一個提高。例如通過“化學與生活”的學習,學生將了解氨基酸、蛋白質的結構和性質特點,了解某些藥物(如阿司匹林)的主要成分和療效,了解生活中常用的高分子材料的化學成分及其性能,能夠評價高分子材料對人類生活質量和環境質量的影響,知道甲醛等主要污染物的危害,認識“白色污染”危害和防治辦法等。通過“化學與技術”的學習,學生學習的有關煤、石油、塑料等材料等專題中滲透了有機化學研究的基本思想和方法。通過“實驗化學”的學習,學生將對醛、酚、羧酸、酯等有機化合物的性質與相關反應有更深入的認識。

由此可見,高中化學新課程是經過整體設計的體系,學生不管選擇哪一個模塊進行學習,都可以掌握必備的有機化學知識,都能夠達到高中階段基本的要求,既保證基礎性又具有選擇性。

“有機化學基礎”模塊則系統地對有機化合物的組成、結構、性質、應用等進行研究,同時對學生進行有機化學研究方法指導與訓練,其難度和要求與其他模塊涉及的有機化學內容要求相對要高。該模塊為選修模塊,對有機化學感興趣的學生,可以通過學習提高學生對科學探究重要性的認識,并發展學生的實驗技能,激發學生學習有機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認識有機化學對促進社會發展、提高人類生存質量、提高人類社會文明發達程度所發揮的重大作用,從而幫助學生樹立學習化學和研究化學的志向,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三、化學作業的重要性

化學作業作為連接教師和學生的紐帶,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學生通過完成作業,對所學知識內容進行鞏固和消化,能培養科維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提高素養、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途徑。其次,教師通過批改作業,能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便于及時洞察教學進度和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因此,化學作業是與有機化學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檢驗、鞏固和反饋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是教學活動的延續和補充,更是學生發揮創造力、張揚個性的渠道之一。把作業作為一種手段和教學過程,不僅能反饋、吸收、彌補、加強知識,而且能把所學知識加以應用。

四、有機化學作業有效設計的途徑

(一)興趣類型作業,激發學生的學習有機化學的興趣。

學生在初中時,已學過一些有機物的知識,所學知識比較簡單,高中階段的有機化學理論難度大、范圍廣,學生學起來有點吃力,容易產生厭學情緒。為此,我們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對“有機化學基礎理論中的規律“編排成“快板”,并在校園藝術文化節中表演。既激發了學生學習有機化學的興趣,又陶冶了情操。

《趣味有機化學快板》:有機化學并不難,記準通式是關鍵。雙鍵為烯叁鍵炔,單鍵相連便是烷。脂肪族的排成鏈,芳香族的帶苯環。異構共用分子式,通式通用同系間。烯烴加成烷取代,衍生物看官能團。羧酸羥基連烴基,稱作醇醛及羧酸。羰基醚鍵和氨基,衍生物是酮醚胺。苯帶羥基稱苯酚,萘是雙苯相并聯。去H加O叫氧化,去O加H叫還原。醇類氧化變酮醛,醛類氧化變羧酸。羧酸比碳酸強,而碳酸強于苯酚。光照鹵代在側鏈,催化鹵代在苯環。烴的鹵代衍生物,鹵素能被羥基換。消去一個小分子,生成稀和氫鹵酸。鉀鈉能換醇中氫,銀鏡反應可辨醛。氫氧化銅多元醇,溶液混合呈絳藍。醇加羧酸生成酯,酯類水解變醇酸。苯酚遇溴沉淀白,淀粉遇碘色變藍。氨基酸兼酸堿性,甲酸是酸又像醛。聚合單體變鏈節,斷裂π鍵相串聯。千變萬化多趣味,無限風光任登攀。

(二)生活類型作業,讓化學作業回歸生活。

設計作業時,面向學生,立足課本,放眼課外,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資源,讓學生在生活中學化學、用化學。

案例:學習有機物的性質、用途。

設計作業:課前布置學生調查日常生活中接觸的有機物的性質、用途。上課時,分小組匯報調查結果。

例如,有一個小組在探究生活中化學物質的溶解性、可燃性、耐熱性、電離性,設計了實驗。①將一定量的食鹽、花生油分別加入到兩支盛有2ml水的試管中,震蕩片刻。②將一定量的食鹽、花生油分別加入到兩支盛有2ml汽油的試管中,震蕩片刻。③取一小塊聚乙烯塑料碎片,用酒精燈加熱。④將氯化鈉溶液和汽油溶液分別作導電性試驗,接通電源后,觀察電流表指針是否偏轉。

(三)自主類型作業,向自主型、研究型、合作型課題作業轉變。

新課程改革就是為了改變以往只重視知識的傳授,讓學生在學習基礎知識與技能的同時也學會學習,倡導學生主動學習并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動手能力、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案例一:(學習了乙烯的性質后,布置課后思考作業。)請根據自己學過的化學知識設計一個實驗,證明乙烯與溴水發生地反應是加成反應而不是取代反應。

案例二:(學習苯的結構前,布置預習作業。)探究苯的結構:1.按照苯的凱庫勒式,你認為苯可能有哪些結構特點?2.根據苯的凱庫勒式,預測苯應該具有怎樣的化學性質?3.如何設計實驗證明你的猜想?

篇(6)

二、化學作業的重要性

化學作業作為連接教師和學生的紐帶,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學生通過完成作業,對所學知識內容進行鞏固和消化,能培養科維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提高素養、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途徑。其次,教師通過批改作業,能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便于及時洞察教學進度和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因此,化學作業是與有機化學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檢驗、鞏固和反饋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是教學活動的延續和補充,更是學生發揮創造力、張揚個性的渠道之一。把作業作為一種手段和教學過程,不僅能反饋、吸收、彌補、加強知識,而且能把所學知識加以應用。

三、有機化學作業有效設計的途徑

(一)興趣類型作業,激發學生的學習有機化學的興趣。學生在初中時,已學過一些有機物的知識,所學知識比較簡單,高中階段的有機化學理論難度大、范圍廣,學生學起來有點吃力,容易產生厭學情緒。為此,我們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對“有機化學基礎理論中的規律“編排成“快板”,并在校園藝術文化節中表演。既激發了學生學習有機化學的興趣,又陶冶了情操。《趣味有機化學快板》:有機化學并不難,記準通式是關鍵。雙鍵為烯叁鍵炔,單鍵相連便是烷。脂肪族的排成鏈,芳香族的帶苯環。異構共用分子式,通式通用同系間。烯烴加成烷取代,衍生物看官能團。羧酸羥基連烴基,稱作醇醛及羧酸。羰基醚鍵和氨基,衍生物是酮醚胺。苯帶羥基稱苯酚,萘是雙苯相并聯。去H加O叫氧化,去O加H叫還原。醇類氧化變酮醛,醛類氧化變羧酸。羧酸比碳酸強,而碳酸強于苯酚。光照鹵代在側鏈,催化鹵代在苯環。烴的鹵代衍生物,鹵素能被羥基換。消去一個小分子,生成稀和氫鹵酸。鉀鈉能換醇中氫,銀鏡反應可辨醛。氫氧化銅多元醇,溶液混合呈絳藍。醇加羧酸生成酯,酯類水解變醇酸。苯酚遇溴沉淀白,淀粉遇碘色變藍。氨基酸兼酸堿性,甲酸是酸又像醛。聚合單體變鏈節,斷裂π鍵相串聯。千變萬化多趣味,無限風光任登攀。

(二)生活類型作業,讓化學作業回歸生活。設計作業時,面向學生,立足課本,放眼課外,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資源,讓學生在生活中學化學、用化學。案例:學習有機物的性質、用途。設計作業:課前布置學生調查日常生活中接觸的有機物的性質、用途。上課時,分小組匯報調查結果。例如,有一個小組在探究生活中化學物質的溶解性、可燃性、耐熱性、電離性,設計了實驗。①將一定量的食鹽、花生油分別加入到兩支盛有2ml水的試管中,震蕩片刻。②將一定量的食鹽、花生油分別加入到兩支盛有2ml汽油的試管中,震蕩片刻。③取一小塊聚乙烯塑料碎片,用酒精燈加熱。④將氯化鈉溶液和汽油溶液分別作導電性試驗,接通電源后,觀察電流表指針是否偏轉。

篇(7)

文章編號:1008-0546(2017)07-0059-02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7.017

一、一個蘋果中的有機化學

有機化學是高中化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且其在浙江省高考中占有很高的分值。考查的落腳點多是官能團的性質與相互轉化關系,有機物結構簡式的推斷,有機物的合成與分離。有機化學結構種類多而復雜,性質各有不同,要想扎實掌握高中有機化學知識,就要將高中有機化學主干知識通過一條主鏈串聯起來,由點及面,最后形成立體而全面的知識網絡。

蘋果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水果,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深受人們的喜愛。同時蘋果與有機化學的聯系也非常緊密。蘋果果皮的果蠟,就是一種烴類物質。蘋果的果肉中含有豐富的糖類物質,如淀粉纖維素等多糖物質、葡萄糖等單糖物質。成熟蘋果的獨特香氣以酯類和某些醇類物質等揮發性物質為主。切開的蘋果顏色褐變的原因與有酚類物質的氧化有關。未成熟的蘋果的酸味主要由蘋果酸等酸類物質引起。此外蘋果中還含有少量的氨基酸成分。蘋果中的有機物幾乎涵蓋了高中有機化學所有物質種類。

有機化學知識與社會生產生活實際結合緊密,對高三有機化學教學設計中應注重化學關聯生活,突出生活中的化學素材在化學教學中的理解、融合和勾連作用。挖掘蘋果中的有機化學教學素材,重視與學生生活情境相結合。對各類有機物進行串聯復習,增強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和探究興趣。化學關聯生活,拓展和深化學生對有機化學的認識,形成有機化合物的轉化與合成的核心素養。素養一旦養成,就會伴隨學生終身。若干年后,學生可能會忘記有機化學的具體知識,但是如果學生看到蘋果,就會聯想曾經學生時代所學的有機化學相關知識,是對核心素養教學最好的褒獎。

二、教學設計

1. 有機化合物結構簡式的推斷――蘋果酸結構簡式的推斷

某有機化合物A廣泛存在于多種水果中,經測定,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34,A僅含碳、氫、氧三種元素,且分子中沒有甲基。A既可以與乙醇發生酯化反應,又可以與乙酸發生酯化反應,且測得A與乙醇完全酯化所得有機產物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90。試推斷A的分子式與結構簡式。

設計意圖:未成熟的蘋果中的酸味主要由蘋果酸引起,蘋果酸對蘋果的口味有著重要的影響,由于蘋果酸的存在,使得蘋果具有甜中帶酸的獨特口感。市場中也有各種蘋果醋飲料,因此蘋果酸在生活中較為常見。通過對蘋果酸結構簡式推斷,讓學生感悟官能團性質與相互轉化關系,掌握有機化合物結構推斷的一般方法。

2. 有機化學實驗探究――蘋果褐變的原因探究

切開的蘋果過一段時間后顏色會由白色變成淺黃色,最終變成褐色(食品科學上通常稱為“褐變”現象)。引起蘋果褐變的原因有多種觀點[1]。

觀點1:蘋果中的亞鐵離子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成鐵離子而成黃色。

觀點2:蘋果中含有氧化酵素和酚類物質,切開后酚類物質與空氣中的氧氣接觸,在氧化酵素的催化作用下,酚類物質被氧化成黃色的醌類物質,生成的醌類物質被繼續氧化并聚合為褐色物質。本課教學設計主要對觀點2進行實驗驗證。具體實驗設計如下:

(1)將剛剛切開或削皮的蘋果立即放入熱水中(90~95℃)3~5min后取出,觀察現象。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無明顯變化。

(2)將剛剛切開或削皮的蘋果表面立即分別滴加少量0.1mol/L的鹽酸和0.1mol/L的氫氧化鈉溶液,觀察現象。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無明顯變化。

(3)將剛剛切開或削皮的蘋果表面立即分別滴加少量的食用白醋(pH=6)與小蘇打溶液(pH=8),觀察現象。很快蘋果發生褐變現象。

(4)將剛剛切開或削皮的蘋果表面立即分別滴加Vc溶液和Na2SO3溶液,觀察現象。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無明顯變化。

實驗結論:蘋果褐變的速率受酚氧化酵素的活性及含量、酚類物質的含量、接觸氧氣的濃度等幾個因素的影響。所以使用酵素抑制劑(如檸檬酸、蘋果酸等)、使用防止酚類物質被氧化的強還原劑物質(如Vc溶液、Na2SO3溶液等)、將蘋果切片與空氣隔絕(如浸泡于冷開水、鹽水或用保鮮膜包起來等),都可以防止或延緩蘋果的褐變。

設計意圖:由于《有機化學基礎》主要是陳述性知識,不利學生理解和記憶。在教學設計中應重視引導學生進行交流討論,通過蘋果變色原因的交流與討論使學生掌握氧化、還原等基本的有機反應類型。同時應重視探究實驗,引導學生設計實驗,組織實驗和對實驗結論進行科學判斷,提高學生的有機化學核心素養。

3. 有機化學合成――乙酸己酯的合成

蘋果有獨特的香味,未成熟蘋果無香氣,果實的揮發性物質以己醛、2-己烯醛等為主;成熟蘋果有香氣,果實的揮發性物質以酯類和某些醇類物質為主。蘋果中的酯類物質種類繁多,其中富士蘋果主要香氣成分以乙酸己酯為最多[2]。乙酸己酯合成實驗設計如下[3]:

將8.0mL己醇和9.6mL冰醋酸加入到干燥的100mL圓底燒瓶中,搖動下慢慢加入2mL濃硫酸,充分混合均勻,加入沸石,裝上回流冷凝管,在石棉網上小火加熱回流,保持狀態1h。反應完全后,稍冷后拆除回流裝置。 將燒瓶中的反應液倒入分液漏斗,用20mL冷水分幾次淋洗燒瓶內壁,洗滌液并入分液漏斗。充分振蕩,靜置,待分液清晰后,分去下層水溶液。用10mL5%碳酸氫鈉水溶液洗滌,靜置后分去下層水溶液。再用10mL5%碳酸氫鈉水溶液洗滌一次,至水溶液對pH試紙呈堿性為止。然后酯層用7mL飽和氯化鈉溶液洗滌一次,分出水層。酯層轉入錐形瓶中。加入1g無水硫酸鎂干燥。 過濾除去干燥劑,將濾液濾入普通蒸餾裝置,加入沸石后加熱蒸餾,用干燥的量筒收集138~142℃餾分,量取體積,計算產率。

思考:

(1) 酯層用10mL5%碳酸氫鈉水溶液洗滌所除去的物質。

(2)酯層用7mL飽和氯化鈉溶液洗滌所除去的物質。

(3)用無水硫酸鎂干燥酯層的原因。

設計意圖:有機合成是有機化學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且在浙江省化學選考中占較大分值,考查的知識點主要是有機藥物及有機藥物中間體的合成。乙酸乙酯的合成也是陌生有機物的合成,與有機藥物的合成有相通之處。同時,乙酸己酯合成實驗設計是對課本中乙酸乙酯合成實驗的拓展和深化,結合《實驗化學》的相關知識,使學生了解合成有機酸酯的反應原理,掌握萃取、洗滌、蒸餾及純化液體有機物的實驗技術,可以加深學生對有機合成與實驗化學的相關知識的認識。用實驗有目的地滲透和強化有機合成的意識,確定有機化學最終服務于社會的思想。

三、教學反思

有C化學復習需要兼顧有機化學內在的規律性和系統性,注意把握有機化學的學科特點,建立“有機化合物―官能團―有機化學反應―性質―有機合成―應用”之間的聯系。蘋果是有機化合物復習素材的寶庫,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對復習課內容進行拓展和補充,如烴類物質、醇類物質、糖類物質及氨基酸等復習。也可以設計成系列微課,讓學生課后進行自主學習。

教無定法,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應根據高中課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挖掘蘋果中有機化學復習的資源,對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進行適當的調整與創新,從而使學生感受有機化學的規律性和系統性,提高學生基本的有機化學學科素養。

參考文獻

篇(8)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3973(2012)009—183—02

有機化學是醫學類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必修課和基礎課。對于醫學類專業的學生而言,學好有機化學這門課程非常重要,它是學好后續醫學課程(如藥理學等課程)必要的基礎。有機化學在化學學科中屬于較難學的一門課程,它涉及了大量的有機物質的性質、結構以及反應方程式、有機反應機理等等。在學習有機化學物質性質及結構時,許多有機物質結構和性質相近,許多學生易混淆;而在學習有機化學有機反應機理時,許多學生往往感覺非常吃力,這是有機化學教學中存在的普遍現象。高職院校生源復雜,有來自技校、中專和職校的學生,也有來自高中的學生。不同的生源對有機化學的掌握程度相差極大,他們的有機化學基礎參差不齊,這給教學帶來嚴峻的挑戰。因此,本文對如何在高職醫學專業有效開展有機化學教學展開討論。

1 了解學生化學基礎,因材施教

如前所述,高職院校生源復雜,其中來自技校、中專以及職校的學生,其掌握的化學知識停留在初中的水平,對有機化學的認識非常有限;而來自高中的理科學生,其有機化學基礎相對扎實。由于高職醫學專業學生的有機化學基礎參差不齊,因此許多教師在有機化學教學過程中往往是厚此薄彼,不能面面俱到。課堂教學傳授的知識太難,基礎較差的學生往往會因為跟不上教師的節奏而對有機化學學習反感,產生排斥心理;而當課堂教學傳授的知識太簡單時,基礎較好的學生則會對有機化學掉以輕心,同樣學不好有機化學。因此,在高職醫學專業中開展有機化學,要兼顧這兩部分學生。筆者認為,在有機化學教學正式開始前,可通過各種形式(如交談、問卷等形式)了解學生的化學基礎。通過對學生情況的了解,設計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做的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如在講授有機化學時,對于跳躍性比較大的知識點,教師要向學生簡單地介紹高中化學中相關的知識點。又比如在每次課堂結束前,向學生介紹下堂課中涉及到的高中化學的知識點,讓學生在課前自學相關知識點。

2 保持高職醫學專業學生學習有機化學的興趣

相對于其它化學學科,有機化學相對較難,存在知識點多、易混淆、反應機理復雜難懂等特點。對于化學基礎較差尤其是來自技術、中專和職校等沒有高中化學基礎的學生而言,學習有機化學是一件非常頭痛的事情。在學習有機化學的過程中,他們容易因為強烈的失敗感而失去學習有機化學的興趣和信心。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旦學生對有機化學產生濃厚的興趣,他們就會克服各種阻力,爭取學好、學精這門課。激發學生學習有機化學的方法有很多。(1)有機化學是一門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實用性非常強的學科,因此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通過結合學生生活中的有機化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很容易激發他們的興趣。如向學生講述他們生活中常用到的洗滌劑,就是一種有機物,那么洗滌劑擁有什么獨特的結構讓它有洗滌作用,它起洗滌作用的原理又是什么呢?通過這種結合生活實例的設問式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勢必激起他們學習有機化學的興趣。(2)強化學生作為一名醫學專業學生的神圣感和責任感,強調有機化學是學好后續課程的關鍵。通過大量的實例讓學生明白,學好有機化學的重要性。目前市場上95%的藥物是通過有機合成的有機物。如常用的感冒藥的主要成份為對乙酰氨基酚,具有解熱鎮痛作用,可用于感冒發燒、關節痛、神經痛、偏頭痛及手術后止痛。對這種常用的感冒藥的主要成份就是通過硝基酚鈉還原成對氨基酚,然后再酰化制得的。

3 多媒體技術在有機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多媒體教學相對于傳統板書式教學具有許多優點:(1)多媒體教學具有無可比擬的直觀性、趣味性。多媒體技術可以非常直觀地向學生展示復雜難懂的有機物結構等。在講到有機化合物的結構時,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學生演示模型。比如講到化合物成鍵時,可以向學生展示碳、氧、氫和氮等元素是如何互相連結形成有機化合物的。用紅色帶有四個孔的小球代表碳原子,用綠色帶有三個孔的小球代表氮原子,用藍色帶有兩個孔的小球代表氧原子,用白色帶有一個孔的小球代表氫原子,再用一個圓柱小棍代表鍵。同時,向學生解釋碳原子、氮原子、氧原子和氫原子分別可以連接四個、三個、兩個和一個鍵,通過棍與球之間的連接,可以非常直觀地向學生展示有機物的成鍵過程,這就是典型的球棍模型。如講到甲烷的結構時,教師可以事先做好多媒體動畫,先出現一個紅色的小球表示碳原子,然后四根圓棍接在碳原子上表示四個鍵,然后再將四個白色的小球連接在圓棍上,表示形成四個碳—氫鍵,最后就形成甲烷分子。同時,對于復雜的有機反應過程,可以通過動畫分割成多個可見的步驟,讓學生直觀明了地“觀察”反應過程。(2)多媒體教學可通過結合視頻、圖像、聲音和文字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3)對于傳統的有機化學教學,教師需要書寫大量的板書,而學生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記錄老師書寫的筆記用于課后復習。在傳統課堂經常存在學生來不及記筆記現象,這嚴重打擊了學生學習有機化學的熱情,甚至有學生因此而對學習有機化學產生抵觸心理。同時,由于學生在課堂上忙于記筆記,自主思考的時間非常有限。通過多媒體教學,學生只需要適當地記筆記,大部分的時間可以跟著教師的思路并做積極的思考。課后學生可以復制教師上課使用的課件,在課后即可以對相關知識點進行再學習。

4 適當地開展探究性學習

在傳統的有機化學課堂教學中,往往都是教師在講,學生在聽,這種教學方式不利于培養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不利于培養創新性人才。也正因如此,教育部對我國的教育提出了探究性學習這一要求,而探究性學習對于化學學習來說尤為重要。探究性學習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對學科中的某一個問題產生懷疑、設計解決的方案并實施驗證并最后通過交流討論等一系列探究學習的過程。探究性學習徹底改變了傳統教學的模式,讓學生在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積極主動思考,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筆者認為,雖然探究性學習與傳統教學相比具有許多優點,但是在高職醫學類專業的所有的有機化學課堂均開展探究性學習很不現實。探究性學習的主體不是教師而是學生,因此需要在課堂上預留大量的時間供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這嚴重影響了課程的進度,對課堂教學進度提出了巨大的挑戰。同時,高職醫學專業學生的有機化學基礎總體而言還是相對薄弱,還是要以打基礎為主要目的。因此,筆者認為,在高職醫學類專業的有機化學教學可適當地開展探究性學習,但是還是應以傳統教學為主,為學習后續醫學課堂打下牢固的基礎。探究性學習適合在有機化學教學初始階段,用來激發學生學習有機化學的興趣。同時,探究性學習也適合在難點和疑點較多的章節開展,因為探究性學習能夠引導學習積極主動思考,有利于學生掌握并吃透這些難點。

5 培養學生學習有機化學的正確思維

對于來自技校、中專以及職校的學生而言,其化學知識水平幾乎是停留在初中化學。有機化學在初中化學中鮮有涉及,其學習的思維模式也不盡相同。初中化學主要是注重學習化學物質的性質,而忽略其結構,即化學教學工作者常說的“初中化學重性質輕結構”。因此,初中化學可以通過記憶大量的物質的性質而取得較好的成績。但是,對于有機化學,雖然它也涉及到許多有機物的性質,但是它更多地關心有機物質的結構以及有機物質之間的反應及反應前后物質的變化。因此,有機化學學習要“重結構輕性質”。可見,有機化學學習與初中化學學習的思維方式是截然不同的。但是,許多來自技校、中專以及職校的學生很容易就會照搬初中化學的學習思維,從而表現為學習有機化學時非常吃力。因此,高職院校醫學類教師在開展有機化學教學前,要先培養學生學習有機化學的正確思維,從而讓學生做到事半而功倍。同樣地,教師在教學有機化學時,也要更多地從有機物質的結構入手,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6 培養學生歸納有機化學知識點的策略

有機化學存在知識點多、易混淆以及反應機理復雜等特點。因此,學生很難僅僅通過課堂教學就可以很好地掌握所學的相關知識點。即使教師在課堂上對有機化學知識進行詳細講解,且學生已完全明白這些知識點,但是,如果學生課后不及時對這些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很容易又遺忘或產生混淆。筆者認為,學好有機化學,更多的需要靠學生在課后進行總結。因此,教師在傳授知識點的同時,要將歸納知識點的方法也傳授給學生。對于有機化學,其歸納方法還是要從有機化學這門學科的本質出發。也就是說,要讓學生明白,要通過有機物的結構(一般是官能團)對比,對相近有機物質的性質及反應特性進行歸納總結。比如,從乙烷出發,可以衍生出很多的知識點,如鹵代乙烷、乙醇、乙酸、乙醛及乙酸乙酯等。通過比較,可以非常輕松地記住這些有機物涉及的知識點。

總而言之,在高職醫學類專業開展有機化學教學確實存在許多挑戰。因此,這就要求高職院校有機化學課堂教師做到耐心、細心。教學前要準確掌握學生的化學基礎,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因材施教。通過積極地調動學生學習有機化學的興趣、適當地應用多媒體教學、開展探究性學習、培養學生正確的有機化學學習思維以及歸納有機化學知識點的策略,相信可以有效地在高職醫學類專業中開展有機化學教學。

參考文獻:

[1] 朱梅英,李獻銳,倪瑞星.關于醫用化學教學改革的探索[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05,26(6).

[2] 王建.有機化學教學面臨的難題和解決思路[J].連云港化工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15(3).

[3] 李紅.高職院校醫學專業有機化學教學方法芻議[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1(07).

[4] 張正英.高職醫用化學的教學現狀及應對措施[J].讀與寫雜志,2010,7(10).

篇(9)

學生通過實驗這個環節,可以提高其動手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等,為將來從事科研項目奠定了基礎。然而,高校中的大多數學生進行實驗的能力普遍較差,達不到探究性教學這一要求,主要因為學生們的實驗操作能力較差,不能根據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實際操作,遇到問題就束手無策,獨立思考的能力較差。

1.2課程內容單一

如今的高校有機化學教學課程較單一,幾乎所有學校的學生都學習相似的內容,同一高校的學生更是學習同樣的教學書籍內容。所以,有機化學這門課程缺乏創新,選擇性較差,綜合能力差,知識的相互關聯性有待加強,不能形成一個完善的有機化學課程群。因此,有些學生無法系統地掌握有機化學的理論知識,實踐能力較差,從而無法解決實驗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

2.完善高校有有機分析化學教學的措施

2.1改善教學理念和方法

一方面,在高校有機化學教學中主要實施探究性的啟發式教學。即教學者在有機化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誘導式教育,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和積極性。教師不能對學生進行大量灌輸抽象的理論知識以及強迫學生背誦記憶,這會導致學生厭惡有機化學的學習,并且在實際操作中無法解決遇到的問題,不能正確、有效的學習這門課程。所以,這種探究性啟發式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開發學生主動學習有機化學的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為以后更深層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而基礎。另一方面,還應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學者要針對學生的具體實際情況,即學生掌握基本知識的水平、接受知識的能力、興趣愛好等,進行適當地專業知識傳授和實驗指點,不僅是單純領略到該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習的能力,走出誤區,突破盲點,不僅提高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和興趣、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能力和掌握能力,也提高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學習能力。

2.2注重科學素養教育

首先,在高校有機化學教學體系中應重視對新知識的更新、補充。更新是高校當今進行教學改革中十分重要、緊迫的一項任務,更新教學內容,使教學知識現代化,不僅要求教育思想方面的更新、改革,還要求對專業技術方面問題的研究和解決。高校中有機化學教學模式中一些內容的理論性比較強或是知識比較陳舊,內容比較抽象,不好理解。所以,應適當將近年相關專業知識的一些成就、創新引入有機化學教育課堂上,不僅充實了學生的課堂學習和對有機化學更深刻、形象地理解,而且使學生了解該專業的發展現狀和具體應用,提高了學生對有機化學的理解深度,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教學者應結合實際生活中的案例進行課堂教學,豐富課堂活動。有機化學知識的呈現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人們的生活環境中處處體現有機化學,如各種食品健康問題,都是進行化學處理從而危害人們的健康。所以,任課教師應根據實際生活中的各種實例來闡述相應的原理知識,強調有機化學專業學科的重要性,開拓學生的視野。并且相應進行化學實驗,培養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實踐從而處理遇到的問題,進行科學探究和知識創新等。

2.3完善專業課程體系

篇(10)

有機化學是醫學院校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開設的專業范圍很廣,例如我校藥學、中藥學、臨床醫學、醫學檢驗、護理、衛生檢驗與檢疫、口腔醫學、生物醫學工程等多個專業都開設了有機化學。學生通過高考進入同一所醫學院校,文化課成績相差不多,但經過一學期的有機化學課程學習,部分學生因無法達到教學要求而成為有機化學學困生。有機化學是醫學院校培養藥學人才的重要必修課程,為后期學習生物化學、藥物分析、藥物化學、天然藥物化學等專業課程奠定堅實的基礎,有機化學學困生在后續的專業課程學習中將會面臨更大的困難。因此,分析醫學院校藥學專業有機化學學困生的成因、研究有機化學學困生的轉化策略刻不容緩。

1有機化學學困生的成因

1.1不適應教學方式的轉變

有機化學是醫學院校藥學專業大一學生的必修課程,是高中化學知識的延伸,但是兩者的教學方式完全不同。高中化學強調理論學習,學生對化學知識是填鴨式學習,每節課都有大量的習題,高三更是刷題無數,學生習慣于老師“手把手”的教,習慣于通過大量的背誦和習題強化鞏固化學理論知識,這就造成學生發散思考和自主學習的能力較弱。藥學專業有機化學作為一門內容多、課時少、理論性強的基礎學科,教師在突出重點的同時,更多的是教授如何應用,而且講授進度較快,有時一節課會講解教材十幾頁甚至幾十頁的內容,這就要求學生合理利用課余時間,積極思考,自主學習。此外,高中化學對化學實驗能力的要求相對薄弱[1],而藥學有機化學實驗是有機化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對于醫學院校藥學專業的學生而言,將有機化學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驗研究,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以后的學習和工作至關重要。因此,不適應教學方式的轉變是部分學生成為學困生的原因之一。

1.2思想消極,缺乏學習動力

高中學習的動力多來源于高考壓力,學生廢寢忘食的學習,過著兩耳不聞窗外事的生活,很多家長與老師為了緩解學生的高考壓力,常常將“大學不掛科就好”“大學可以談戀愛”“大學可以打游戲”等思想傳遞給學生。部分學生信以為真,來到大學后,在社交、戀愛、游戲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迷失了方向,導致學業變差。我們現在處于信息爆炸的自媒體時代,學生通過智能手機等電子設備接觸到各式各樣的文化思想,俗話說積極的文化思想使人奮進,消極不良的文化思想使人墮落,初入大學的學生心智還不成熟,很容易受不良文化思想的影響,產生功利、任性攀比、不勞而獲等消極思想,失去了學習動力,嚴重的還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2],例如大學生被人哄騙參加傳銷組織、為了攀比陷入網貸泥潭等事件。因此,思想消極、缺乏學習動力是有機化學學困生的成因之一。

1.3缺乏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部分學生成績無法達到教學要求,成為有機化學學困生,與他們缺乏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是分不開的。高中時代,學生接受的是固定幾十人的小課堂教學,固定的教室、座位,固定的教師、同學,與老師距離感小,與同學親和力強,家長更是對他們的生活照顧周到,飲食作息非常規律,這些容易造成學生對外界環境依賴性強,獨立意識和自我管理能力較差[3]。大學課堂動輒幾個班的百人大合堂,不固定的教室、位子和同學,與教師距離感強,與同學親和力差,對環境適應能力弱的學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很難進入學習狀態,而自我管理能力差的學生更是飲食作息不規律,精神萎靡,無力應對學習。面對考試,學生只能死記硬背,記憶過程痛苦且效率低,遇到應用型或開放式的問題依舊不會作答,部分學生便對自己降低要求,只求及格,最終成為了學困生。

2有機化學學困生的轉化策略

2.1激發有機化學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對有機化學學困生而言,有機化學是一門知識繁雜、枯燥無味的課程,因此,他們對有機化學的學習沒有太大興趣。而且大部分有機化學學困生的化學基礎較差,想要學好有機化學,相較于其他學生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這往往使他們對有機化學的學習產生畏難情緒,部分學生甚至還出現厭惡、恐懼等情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應激發有機化學學困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體會到學習有機化學的樂趣,幫助他們消除負面情緒,主動學習,愛上學習[4]。2.1.1增強教學內容趣味性有機化學發展已經有了幾百年的歷史,每類有機化合物的發現與合成都離不開化學家的努力,我們在對化合物講解時,不僅要講化合物的結構性質、合成方法、發展歷史,還要講解相關結構的臨床藥物案例,包括藥物的制備、用途、對人類的貢獻、副作用等。此外,還可以結合所學知識,引導學生發散聯系,讓學生認識到有機化學就在身邊,生活中充滿了有機化學[5]。例如,在“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教學中,讓學生查找青霉素、頭孢類抗菌素和阿司匹林等常見藥物的結構,分析以上各類藥物有哪些特征官能團、歸屬哪類有機化合物、此類有機化合物具有的化學性質,進而思考以上各類藥物的合成制備以及影響這些藥物儲存、副作用的因素有哪些。教學重心從掌握知識轉向用所學知識分析并解決實際問題,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2.1.2運用現代教學手段針對有機化學反應的結構式復雜、化合物的立體結構抽象、有機反應歷程難懂等問題,我們將現代教學手段應用于教學實踐中,例如鹵代烴SN1反應的立體化學是有機化學中的難點,若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花費很多時間講解,學生仍是似懂非懂。在學習此內容時,我們展示鹵代烴及親核試劑的的結構模型,同時動畫演示反應歷程、產物形成過程,將復雜知識簡單化,抽象知識形象化,讓學生學得懂、學得輕松,增強學生知識獲得感與成就感,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有機化學的興趣。2.1.3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育教學活動順利進行的保障,教師的知識水平、性格、興趣等綜合自身素質是影響師生關系的重要因素。調查表明,知識淵博、性格開朗、興趣廣泛的教師與學生的師生關系最好,學生喜歡這位老師的課并且整體成績好[6]。因此,教師應提高自身素養,成為學生喜歡的“好老師”,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更有利于幫助學生激發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2.2發揮有機化學學困生的主體性

科技正在改變傳統課堂,老師講、學生聽的填鴨式教育方法正在離我們遠去。科技使枯燥難懂的有機化學知識通過視頻動畫等形式直觀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通過智能設備搜索自己想要了解的內容,通過檢索查閱獲得學術前沿的知識,對學生而言,教師不再是知識唯一的傳遞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們應該做好引導者,給學困生更多的空間,教會學困生自主學習,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性。2.2.1改變教學方法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學困生,鼓勵學困生質疑,尊重學困生的想法,以討論或談話等形式解決問題,保護學困生學習的積極性。根據教學內容特點,我們還可以嘗試多種教學方法,如引導式教學法、案例教學法(casebasedlearning,CBL)、團隊教學法(teambasedlearning,TBL)、基于問題的教學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等[7-9]。例如,課前采用問題的形式來布置學習任務,進行分組學習,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更有目的性和方向性,小組成員之間可以相互監督、相互配合學習,增強協同合作意識。課上小組匯報學習情況,老師引導學生討論,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最后老師歸納、總結本節課知識點,并作適當延伸拓展。此外,老師對整個學習過程進行評價,以肯定學生的學習成果為主,盡可能發現每個小組成員尤其是學困生的閃光點,加以表揚,針對學習過程中的不足之處提出可行性的建議,充分調動學困生的主觀能動性,確立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引導作用[10]。2.2.2作業形式多樣化學習是知識獲得與內化的過程,課后復習和課后作業是強化內化學習過程的重要環節。背誦化合物的結構和反應類型等記憶型作業,不能幫助學生完全理解掌握知識內容,我們可以增加開放式作業,例如采取思維導圖總結章節內容[11],學生通過制作思維導圖梳理所學內容,迅速回憶和提取章節知識,進一步查漏補缺,有效地構建知識體系;也可以撰寫課程論文作為教學內容的延伸,老師可以給學生題目,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自選題目完成課程論文,這不僅可以鞏固知識,提高學生查閱文獻能力,還可以為學生今后的科研打下良好的基礎。2.2.3引入線上答疑平臺在學習過程中,學困生經常會出現對新知識理解不透徹、無法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情況。教師答疑是學困生解決問題的重要環節,但由于部分學困生的心理或性格等因素,不愿面對面地與教師交流,為此我們引入線上答疑平臺。線上答疑平臺能夠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消除學生與教師交流壁壘,讓教師最大限度地為學生答疑解惑,及時解決學困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教師分析總結學生提出的問題,對于個性問題,教師針對其個人做出有效的解答,而對于共性問題,教師及時反思,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調整教學策略,完善教學方法,設計教學活動解決共性問題[12]。另外,利用線上答疑平臺,學生之間也可以在網上互助答疑,在班級內形成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氣氛。

3結語

有機化學是醫學院校藥學專業的必修課程,為后期專業課程的學習提供理論基礎。有機化學學困生在后期的專業課程學習中將會面臨更大的困難,因此研究有機化學學困生的轉化策略刻不容緩。轉化有機化學學困生的過程,不只是幫助他們掌握有機化學的知識,重要的是激發學困生學習有機化學的興趣,充分發揮學困生的主體性,滲透思政教育,增強學困生的學習動力,最終幫助有機化學學困生從“因為考試要學習”轉變為“因為愛學要學習”。

參考文獻

[1]杜娟.試析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中化學實驗課教學策略[J].新課程(下),2019,1(4):57-57.

[2]申權威.大學生犯罪心理分析及預防策略探究[J].校園心理,2019,17(2):143-145.

[3]王藝璇,顏琬華.在校護理大學生心理健康變遷的橫斷歷史元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1,13(1):81-83.

[4]王玉杰,陳文,王湘君.高校學困生的成因分析及對策[J].內江科技,2018,1(39):59-60.

[5]李沛辰.有機化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J].科技風,2019,369(1):49-49.

[6]石芳.愛學生必須愛之有道[J].現代職業教育,2018,12(24):37-37.

[7]田飛,高巖冰,唐麗瑋,等.TBL聯合CBL+情景教學法在超聲醫學實習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1,13(1):14-17.

[8]賈堯玲,孟祥國,姜智騰,等.PBL教學法在藥物化學教學改革磺胺醋酰鈉合成中的探索應用[J].繼續醫學教育,2021,35(9):8-10.

[9]趙繼敏,路靜,陳新煥,等.大班授課中實施PBL的方法探索[J].繼續醫學教育,2020,34(5):17-18.

[10]王超.互動式教學模式在高校有機化學課程中的應用分析[J].新西部,2020,5(6):163-164.

[11]孫蓮,海尼木·夏木西.思維導圖在《有機化學》教學中應用的探索[J].廣州化工,2020,48(8):175-177.

[12]梁濤,時樂,袁冬平.藥理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探索[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9,11(32):37-39.

上一篇: 實用財務會計 下一篇: 財務能力分析概念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欧美国产97综合首页 | 亚洲性69影院在线观看 | 久久福利网站免费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2020无线码 | 中文字幕无线在线视频观看 | 五月开心亚洲综合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