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8 10:44:1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康復護理方法特點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圖分類號】R4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6-0088-02
在當今大力推行的社區衛生服務體系中,康復服務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康復護理是康復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康復護理是人民群眾的健康需要要。為使我國康復護理跟上國際康復護理發展趨勢,做到基本上與國際接軌,并逐步滿足廣大病、傷、殘者康復護理的需要,本文通過對我國康復護理教育現狀的原因分析,提出相應對策。
1 康復護理教育現狀
1.1多數臨床護士沒有接受系統的康復護理教育
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新技術、新業務逐漸普及,患者的病死率下降,病后殘疾者及老年慢性病患者不斷增加,為他們恢復殘存功能、最大限度地恢復生活的能力、改善生存質量成為護理的重點。因此,以往的臨床護理已不能滿足患者的需求,需要規范的康復護理來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然而,目前各級醫院康復醫學科學的護士多數來自其他臨床專業科室,沒有經過系統的康復護理知識和相關的康復護理技能培訓,她們在工作中僅能對患者實施疾病基礎護理和少數的康復護理技術,如呼吸訓練、排痰訓練等,無法運用正規的康復護理治療技術做好臨床常見的康復護理工作。
1.2國內只有少數院校開設康復護理課程
我國在2002年8月第一次出版全國高等醫學院校教材《康復護理學》供護理專業使用1,但是,目前大多數護理專業教學計劃只把康復護理課程列為選修課2,,王元嬌的教學現狀作了調查,結果顯示學校將康復護理設為必修課的占16,9%,將康復護理設為選修課的占48.5%,未開設康復護理課的占34.6%。
1.3專業教師的實踐技能有待進一步提高
師資隊伍建設直接關系到康復護理教育的質量。康復護理學老師既要懂護理學知識,又要有全面的康復學知識及康復護理技能。我國康復護理學老師大多來自其他教研室,他們中的部分人僅通過康復專業短期的培訓和進修 ,缺乏臨床康復護理的經驗,無法保證康復護理學的教學質量。
1.4康復護理教材及技術操作規范有待統一
目前開設康復護理學的院校較少,教材多以自編教材為主,缺乏統一的教材。同國外物理治療、作業治療、義肢矯形等專業教育教材的系統性、全面性及其發展狀況相比,教材還在自編、混用的狀態,這將制約國內康復教育的發展3,康復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學科。目前尚無統一的康復護理技術操作規范,這勢必會對臨床護士及護理院校學生的康復護理技能的提高造成一定影響。
1.5部分院校康復護理實驗室建設尚未起步
國內康復醫學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而康復護理學剛起步,為使康的復護理教育做到基本上與國際接軌,讓護理院校學生掌握熟練的康復護理技術,學校應具備設施完善的具有康復護理特點的實驗室,國內只有少數院校開設康復護理課程,更談不上實驗室的建設。
2 加強康復護理教育對策
2.1開設在職短期康復護理培訓班
隨著康復醫學向臨床的不斷滲透,以及整體護理模式在各級醫院的普及,康復護理將成為各種老年病、慢性病的常規護理內容4.每個臨床護士都應掌握常見疾病的康復護理方法以及基本的康復護理技術,然而,目前國內大多數臨床護士缺乏系統的康復護理知識的技能,開展短期康復護理培訓是十分必要的。可根據醫院工作的特點,并結合神經科、心血管科、骨科、老年病科等臨床專科的需示,具有培訓資歷的學校可以利用康復護理的教學資源,舉辦各種形式和內容的康復護理繼續教育培訓班,使臨床護士掌握規范的康復護理技術、臨床常見疾病的康復護理及社區康復護理等知識與技能,并建立考核機制,與有關部門合作頒發專科護理證書
2.2護理專業學生的康復護理教育
康復護理教育要從學校護理專業教學開始,各醫學院校的護理專業均就開設康復護理課程,并確立護理專業教學計劃中康復護理的專科地位,學校完成護理教育基本課程后,應進行康復專科護理知識學習,讓廣大護理專業學生接受系統的康復護理教育,為畢業后開展臨床、社區康復護理工作奠定基礎。
2.2.1適當增加學時 康復護理學教學總學時應達到36學時,其中理論教學、實驗教學時間各占一半,康復護理基本技術和臨床常見疾病的康復護理教學要求學生熟練掌握的內容,在課時分配上應突出重點。
2.2.2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在理論的講授過程中,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教學內容分配上應突出重點,讓學生學完理論后可用此理論解釋康復護理技能訓練中的實際問題。教學中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主線,采取示教、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角色模擬練習等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善于思考、發現問題、實踐解決問題及創新的能力。在每節理論學習后,安排實際操作訓練。通過反復的現場演示以及分小組進行模擬訓練,保證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實踐訓練,使學生能夠盡快掌握康復護理基本技術和臨床常見疾病的康復護理,熟悉康復護理治療技術,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夠幫助患者早日回歸家庭、回歸社會,達到康復護理的最終目的。
2.2.3改革考核方法 采取“理論考核成績+實踐課平時考核成績+實踐課期末考核成績”的形式。理論考核:重點考核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課平時考核方式:階段性復習考核、隨堂抽查考核、創新能力考核等;實踐課期末考核:重點考核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康復護理基本技術及臨床常見康復護理技能。
2.3康復護理師資隊伍建設
2.3.1培養護理專業教師 對新上崗及轉崗的教師常規進行剛前培訓,相關專業的理論培訓和臨床康復科室的進修均應達到6個月以上。上崗后仍應開展相關專業繼續教育,參加校外各種會議進行學術交流,不斷增加和更新專業知識,堅持繼續學習,堅持終身受教育。安排專業教師輪流到教學醫院康復科參加臨床工作,定期輪流到國內外領先醫院進行參觀、學習和進修,以提高教師的康復護理技術能力和實踐經驗,并且與各自從事的臨床康復和教學工作的相關行業學會保持密切聯系,以便掌握最新的專業動態,獲取前沿學科知識,提高教學質量。安排資深老師指導青年教師的日常教學工作,將教學經驗傳授給青年教師,帶領年輕教師承接科研課題。支持和鼓勵中青年老師接替老老師在社會各級學術團體中的工作,擴大青年教師的社會影響,提高他們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在實踐中選拔和培養類別采用不同的經費投入辦法。
2.3.2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教師師資隊伍建設必須注重教學學術水平的提升,掌握系統的教育理論,掌握與教學活動有關的基本知識、教學的方法和規律,才能高質量地完成人才培養任務。可通過以下途徑提高康復護理教師教學水平:一是為教師創造各種條件,二是制定各項支持政策;三是多媒體課件的應用促進學生觀察力、想象力的發展,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擴大學生的眼界。從教學角度,對教師準備的教案目標是否突出進行分析并提出建議并差距,取長補短,提高教學水平。教師同行評估重在教學態度、教學技巧不同,教師同行的重點一般放在教師對本學科內容的掌握程度、掌握本學科最新知識和完成教學任務的情況等方面。
2.4教材建設
教材是教學的主要依據,是一個課程的核心教學材料。教材的基本構成包括目錄、正文、作業、實驗、圖表、附錄、索引各注解,是闡述教學內容的專業書籍,是教學大綱的具體化7.康復護理學目前尚無統一、規范的教材、教學大綱及康復護理技術操作規范。在教材建設上主導思想先解決教材的有無問題,再實現教材的優化配套。各類學校選用的教材內容應符合自己學校學生的特點及專業培養目標,有利于老師把握授課深度、學生掌握授課內容。另外,可由全國或各省大醫院選派長期從事臨床護理、護理管理和護理教學的中青年護理專家編寫康復護理技術操作規范,做到既要注重理論性,又要注重實用性,既可以指導臨床護理工作及康復護理技能考核,又可作為在校學生康復護理實踐課考核標準。
2.5實驗室及實習基地建設
康復護理的實踐訓練要有專門的實驗室,如對患者進行轉移的訓練、呼吸訓練、輔助排痰及日常生活能力等訓練,都需要一個安靜、適宜的場景。實驗室建設以分步實施和重在實用為原則,條件不成熟時可先利用康復治療專業的實訓基地,不斷添置接近臨床實習所必備的器材和設備,如牽引床、站立床、紅外線、低中頻治療儀等,以達到模擬實習的效果,使康復護理與臨床護理相結合,促進現代護理的全面發展。
康復護理是從基礎護理中發展起來的一門專科護理技術,是一個新興的專業,不可避免地存在不成熟或缺陷之處,今后還需緊跟臨床專科護理崗位的變化趨勢,不斷完善康復護理教育,為培養符合新一代康復醫學與護理學實際需要的人才而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選取鄭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康復醫學門診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84例腦性癱瘓患兒,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2例。對照組男22例,女20例;年齡1~6歲,平均(3.21±0.18)歲;其中不隨意運動型13例,共濟失調型20例,肌張力低下型6例,混合型3例;平均康復護理時間(9.8±1.7)個月。觀察組男25例,女17例;年齡2~5歲,平均(3.31±1.21)歲;其中不隨意運動型12例,共濟失調型23例,肌張力低下型4例,混合型3例;平均康復護理時間(8.8±1.1)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1.2納入標準
所有患兒均符合《小兒腦性癱瘓的定義、分型和診斷條件》[1]中診斷標準:易驚、啼哭不止、厭乳和睡眠困難;對噪聲或改變易驚,擁抱反射增強伴哭鬧;非進行性腦損傷;不同程度運動功能障礙;以癲癇、聽力、視力及語言障礙為常見現象。
1.3排除標準
有先天性精神疾病者;腦積水者。
2護理方法
2.1對照組
采用常規康復護理。每日進行肢體被動鍛煉,刺激患兒的組織神經以改善神經阻滯現象,鍛煉患兒的視力、聽力等。根據腦性癱瘓患兒的伴隨癥狀,給予相應的腦電放射、低頻電療、語言訓練、作業康復干預等。每日配合進行功能鍛煉,每次30min,3歲以下患兒每日1次為宜,3~6歲患兒每日2次為宜。在康復護理訓練期間做好家長的心理輔導及康復指導,尤其是在粗大運動發育的關鍵時期。
2.2觀察組
在常規康復護理基礎上聯合家庭康復護理。家庭護理模式主要依賴兩個方面的協同作用:家庭護理服務團隊及非正式支持系統。家庭護理服務團隊包括護士、醫師、理療及康復師等,其中護士是主導實施者;非正式支持系統是由家屬、鄰居等構成。家庭康復護理由護士對患兒家屬進行自我護理的指導工作,即要求護士注重與患兒家屬的配合和合作,護士必須規范科學地持續貫穿整個護理過程。家庭康復護理包括:第一,根據每位患兒的不同情況制訂康復護理計劃,并指派資深護理人員對患兒家屬進行家庭護理培訓。第二,對患兒進行人格培養,實施家庭護理期間要指導患兒幫助自己與正常兒童的人格發育一致,要求家長在此過程中主動對其進行引導活動,幫助患兒培養正常的人格。在此過程中避免用苛刻的語言訓斥患兒的過錯,避免出現人格缺陷。第三,功能訓練及康復指導,要根據個性制訂康復計劃,要求家長利用周圍環境,開展語言或玩具誘導方法,完成小兒在發育各個年齡段的功能訓練,如坐、站、爬、行走等。另外,需要根據患兒自身的患病特點作出調整,保證功能訓練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具有循序漸進的特點,在康復指導中做好首次康復指導每日康復指導階段性康復指導。①首次康復指導:主要是對家長進行心理疏導,穩定家長情緒,增強家長的康復信心。加強對家長的健康教育,讓家長掌握正確的訓練方法,在家能自行對患兒康復進行合理評估。②每日康復指導:康復訓練時觀察患兒面部神情,保證患兒能緊跟腳步,做好能力訓練狀態的記錄;布置訓練作業,教授學習康復技能;康復護理師與家長相互反饋患兒在護理過程中的變化和進步,及時增減護理措施,定期進行訓練效果評價,根據反饋不斷優化和改進訓練方法,全面加強日常活動行為的訓練。③階段性康復指導:家長在康復師的指導下,對患兒頭部、肘關節、下肢等進行訓練,如讓患兒在坐位時以“米”字形進行頭部活動;患兒平躺,幫助患兒不同翻身;俯臥時讓患兒爬行,以鍛煉肌肉力量,促進關節運動功能康復。對患兒的運動療法進行強化訓練,使其具有方向性和目的性。此階段普遍在患兒粗大運動發育的關鍵期實施。第四,指導日常生活技巧,要求家長在家庭護理過程中,交會患兒如何融入日常生活中,避免教導過快而造成患兒無法接受的情況。第五,語言訓練,多數患兒語言功能發育遲緩,無法正確表達內心想法,或由于語速過慢造成的語言功能障礙,此時要求患兒家長制訂康復計劃,幫助患兒完成語言訓練,提高其交流溝通能力。
3療效觀察
3.1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標準
參照《粗大運動功能測試量表在腦性癱瘓中的應用研究進展》[2]中粗大運動功能量表(GMFM)評價患兒的運動功能康復水平。該量表包含5大功能區,共88項指標,總分0~125分,評分越高表明康復效果越好。同時采用粗大運動功能分級系統(GMFCS)對運動功能進行分級(Ⅰ~Ⅳ級,Ⅰ級最低,Ⅳ級最高),運功功能表現越好,級別越高。
3.2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或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3結果
【摘 要】中醫博大精深,中藥出神入化,是國之瑰寶,佑我華夏,拯黎民于水火,解生命于倒懸;中藥及中醫手法能疏通人體的經絡除卻淤阻,使人體氣血通暢;能調和陰陽使人體損害的機體向正常功能狀態轉化。因此,中醫對康復護理工作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和加強作用。本文將從從中醫角度對老年人的康復護理進行簡單的探討。
關鍵詞 中醫; 康復; 辯證; 護理
1 老年康復護理的意義所在
康復護理可解除患者的病苦、疑慮,增強戰勝疾病的勇氣。使老年患者的情緒得以調節,陶冶其情操,淬煉其意志。康復護理工作可為患者創造優美、靜謐的頤養環境以及潔凈、溫馨的護理空間。文化、體育等娛樂活動,鍛煉身體,頤養精神。
通過中醫中藥、以及改善膳食營養、等人性化康復手段使老人的心理狀態達到最佳狀態,減少患者因疾病或者殘疾所造成的心身痛苦,對生命的后階段提供科學化、人性化、系統化的護理和人文關懷。提升康復護理效果,進一步提升老人的生活品質、生命質量。
2 中醫對老年人的康復護理優勢所在
2.1 中醫治未病的康復護理理念
中醫康復護理;是指用中醫的理論與方法以及中醫治療康復的各種手段,改善老人患者的生理功能障礙,提高老人患者的生活品質、生活質量,促其早日回歸家庭盡享天倫之樂、人倫之樂。
祖國醫學講究“治未病”的康復預防理論,提倡“未病先防”與“已病防變”。
在對老年患者的康復護理中實行“未病先防”即防止可能出現的疾病或者生理功能障礙的出現,又實行“已病防變”,對已患有的疾病做出相應的治療,防止疾病的繼續發展。通過中醫的康復診斷、與康復護理治療,嚴防老年患者病殘向更嚴重階段發展。
2.2 中醫提倡的“雜合以治”康復治療護理原則
“雜合以治”其實就是綜合治療原則。就是根據病情隨機應變,不同的病證,采用不同的綜合治療的原則。倡導標本兼治、動靜結合、醫療和自療并舉治療法則。祖國醫學創造性提出了許多康復療法。更是強調護理調養。提倡“瘥后調攝,防其復發”譬如:肢體功能恢復訓練、氣功療法、自然療養、物理、情志、娛樂康復療法及傳統的針灸、按摩、飲食、藥物等方法康復護理。特別,是中醫傳統手法針灸、按摩可以通經活絡、調和陰陽、扶正祛邪,提高人體的免疫力。
2.3 中醫整體康復護理原則
整體觀念,是祖國醫學理論強調“天人合一”,把人體和自然、五臟和六腑等看作一個整體去對待。強調“天人相應”即天人整體觀。認為:“天”即自然,天、地、人本源一氣。上古醫書《黃帝內經》上說: “本氣,位也。位天者,天文也;位地者,地理也;通于人氣之變化者,人事也。”大概意思是,天、地、人三者是氣,處在不同領域的表現,是能夠認識和把握的。人與自然休戚相關皆是一氣的不同表現形式。五臟" 生命器官" 之間相互平衡、協調以保證人體生理功能的正常運行。五臟健全才能抵抗疾病抗擊外界“六”的侵蝕。中醫強調整體康復和辯證康復相結合。因疾病或事故導致的身體功能障礙大多是局部性的障礙。但,中醫康復療法把部分功能障礙從整體考量,用全面康復措施來達到康復治療的目的。康復護理則采用順其自然、循序漸進的方法。
3 中醫康復護理的辨證法。
中醫康復護理通常因人而異、因證而異。祖國傳統醫學認為,每個人體是一個整體,康復治療要辨證論治,因人而異,不同人、體質不同患病表現出的特點、癥狀、體征也不相同。康復護理時可依據患者氣血陰陽的綜合調治護理。如老人往往氣血不足,元氣衰退,五臟虧損,陰陽皆虛,抗病力弱自身調節適應外界環境能力都差,易患病。老人病證應以預防為主,對其康復護理時,應養生、調攝,固本為要,以防為主。病好后,當調養身心為主,促使其臟腑功能快速恢復。對慢性疑難病證的康復護理因病機復雜,身心具損,正氣不足,遷延良久,僅靠藥物治療,難于奏效。可通過康復護理調節人體正氣,提高人體防衛能力修復病理性損傷,起到康復的效果
4 康復護理的方式
4.1 康復護理中的飲食調護
脾胃乃后天之本,能生化人體的氣血津液,老年患者脾胃虛,水谷之精微難于化生為氣血。導致心失所養,腦部供血不足嚴重時,會導致腦卒中病情發生。對這種患病的老人康護理。可依據患者老人的不同的證候,給予不同的食療護理。在腦卒中患病的恢復期,在飲食上,可安排補益氣血、頤養肝腎的食物。中醫康復護理的飲食調護,不但可以補益身心,還可以幫助縮短康復護理的療程。
4.2 康復護理中的情志護理
情志護理在康復治療神殘的疾病作用突出。特別在對老人的康復護理時態度要誠懇,護理技術要熟練,與患者建立友好關系,消弭患者恐懼、緊張等不良情緒。始終讓患者保持有樂觀、積極向上的良好情緒,促進疾病的康復。
4.3 中醫康復護理擇時而行
中醫康復護理強調擇時而行。就是依據四時變化,因時調護。依季節、氣候特點不同,確定治療、用藥方案,護理時,要因時制宜的制定康復護理方案。如中醫采取的扶正法,一般對各種虛證。
對邪實為主的疾病,可采取祛邪法。
因此,因時、因地制宜,依據患病老人年齡、性別、體質及發病季節、所在環境不同應采取不同的護理措施。
5 結語
康復護理目的是治療疾病、恢復人體失去的生理功能。隨著,醫學的快速發展和進步,人體疾病絕大部分可用生物醫學模使患者軀體得以康復。而中醫針灸、拔罐、刮痧、按摩等可扶正祛邪、平衡陰陽。使人體陰平陽秘、邪不可干。在康復護理中有中醫的介入,維護了老年患者的人性尊嚴,是人性化康復護理的體現。
參考文獻
腦血管疾病多發于中老年,具有致殘率高、恢復慢等特點,一旦發病,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會受到很大影響,同時其腦功能也會受損,因而后期的康復護理對于腦血管疾病患者的預后改善和腦功能恢復具有重要作用[1]。本文主要對我院接受康復護理的腦血管患者預后進行了分析,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自2009年9月~2013年2月我社區醫院康復科室收治的腦血管疾病患者共48例,其中男31例,女17例,年齡為57~75歲,平均為(62.3±8.9)歲;患者中患有腦出血的患者有16例,患有腦梗塞的患者有21例,患有腦溢血的患者有11例;患者在臨床上意識均為清醒,多出現吞咽困難、肢體功能障礙或語言功能障礙等表現。
1.2護理措施 所有患者均接受系統的康復護理,具體包括:
1.2.1為患者量身制定康復護理計劃,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和腦功能受損情況為患者制定相應的針對性護理計劃,在康復方法的選擇上,護理人員可以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康復方法包括物理療法、作業療法、運動療法等。
1.2.2心理護理 腦血管疾病患者由于肢體或語言多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功能障礙,因而其心理狀態往往較為低沉,加上腦血管疾病的康復進程較慢,患者在康復期間會出現焦慮、抑郁等心理。這時護理人員應該對患者進行適當心理護理,讓患者能夠積極調整自身的心理狀態,并在家屬的支持下積極接受護理人員為其制定的康復護理計劃,配合護理人員展開各種康復治療[2]。
1.2.3肢體功能訓練 由于腦血管疾病患者多存在肢體功能障礙,因而在患者病情穩定后應該盡早開始功能恢復訓練,在早期可以在病床上開始早期功能訓練,對患者的各個關節進行活動,注意活動時的幅度不宜過大,動作要輕柔。并且堅持每天對患者關節進行按摩,促進肢體功能的恢復。在患者進行康復期后可讓患者開始逐步進行坐、立、走的功能訓練,以幫助患者盡早恢復肢體活動機能。
1.2.4語言功能訓練 對于存在語言功能障礙的患者,應該對其進行語言功能訓練,在一開始可以從簡單的單音節和漢字開始,逐漸增加訓練難度。對于出現失語癥狀的患者,則要根據患者的癥狀輕重來給予相應的指導,耐心幫助和等待患者發音。
1.2.5吞咽康復訓練 對于存在吞咽困難癥狀的患者可以讓其多進行吞咽訓練,逐步恢復患者的吞咽功能。
2 結果
本組48例患者在經過系統康復護理后,其日常生活能力明顯提升,腦功能得到明顯改善,其中有39例患者在經過康復護理后能夠自行站立和行走,有29例患者的的語言障礙明顯減輕,能夠與護理人員進行較好正常溝通,有42例患者的吞咽功能得到了改善,能夠自主進食。且在護理期間沒有出現其他并發癥的案例。
3 討論
腦血管疾病對人體的危害極大[3],患者預后一般較差,大部分患者在臨床上會出現肢體功能障礙、語言障礙等癥狀,需要接受康復治療來恢復相應功能。在臨床上腦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復護理主要可以分為急性期康復護理和慢性期康復護理。本文主要對慢性期腦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復護理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經過系統康復護理后,我院收治的48例患者在生活能力上均得到了一定恢復,患者的肢體障礙、語言障礙以及吞咽困難等癥狀得到明顯緩解,也說明患者的腦功能得到明顯改善,且在康復護理期間沒有一例患者發生其他并發癥,這說明系統康復護理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改善患者預后。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針對每位患者的不同病情為其制定了相應的康復護理計劃,并且為患者實施了心理護理,改善了患者因長期治療不愈而產生的抑郁心理,爭取到了患者對康復治療的配合,從而間接增強了康復護理的效果。而對于出現肢體障礙、語言障礙以及吞咽困難的患者則分別給予其肢體康復訓練、語言康復訓練以及吞咽康復訓練,通過各項訓練患者的日常活動能力有了極大改善,其中有39例患者經過肢體功能訓練后能夠自行站立和行走,而有29例患者的語言障礙得到明顯改善,基本實現了與人正常進行溝通的目的。而對于吞咽困難的患者,本組有42例患者在經過吞咽康復訓練后,其能夠自主進食,這些都說明系統康復護理能夠明顯改善腦血管疾病患者預后。
綜上所述,對于腦血管疾病患者應該針對性地為其實施康復護理,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腦功能,促進患者肢體功能、語言功能以及吞咽功能的恢復,改善腦血管疾病患者預后。
參考文獻:
《社區康復護理》課程設置基于《國際功能、殘疾和健康分類》(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ofFunctioningDisabilityandHealth,ICF)模式。2001年,在第54屆世界衛生大會上,世界衛生組織191個成員國一致簽署協議認可了《國際功能、殘疾和健康分類》(ICF),提出從身體結構和功能、活動、參與等3個部分評價殘障人員的功能狀況,并且強調社區環境對殘障人員健康的重要影響。ICF認為,在考慮個體健康狀況時需涉及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個體自身的功能及結構,與個體活動及參與。個體自身功能是指機體生理心理功能,而個體結構是指機體的器官肢體等組成。這個層面的具體功能包括意識、定向力、注意力、記憶力、思維能力、肌力等。個體活動及參與是指個體進行日常生活活動及參與社區活動的能力。具體能力包括學習及應用知識、完成基本任務和指令、溝通、移動、自我照顧、日常生活、與外界溝通互動、社區社會生活。第二個層面是影響個體健康狀況的情境,包括環境因素及自身因素。環境因素對影響個體的健康狀況起著重要作用,涉及從家庭成員到社區健康工作者及政策多個層次。由于自身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社會文化因素的影響,所以在ICF具體分類中不作考慮。ICF認為,個體在特定領域的功能是自身健康狀況和背景因素間相互作用的結果,其目的在于強調使正在經歷或可能經歷殘疾的人在與環境交互作用中獲得參與家庭及社會的能力。ICF擯棄了以往生物模式下對康復的認識,而將殘疾視為一種社會問題,指出在實施康復活動時需要考慮一系列描述個體生活背景的環境因素,適合作為指導康復工作的理論框架。社區康復強調醫學、社會及權利的綜合體現,是以殘障人士自身發展需求為出發點,整合社區內衛生、教育等資源,為殘障人士健康、教育、謀生、社會及賦能提供發展的機會和條件。比較ICF理論及社區康復內涵,不難看出,兩者都強調了社會環境對個人及其家庭康復的重要性,力求達到殘障人士參與功能的最大化。因此,運用ICF作為理論框架指導高等社區康復護理課程的構建可以保障課程設置的科學性及專業性。
1.2教學目標
在ICF理論指導下,根據布魯姆的教學目標分類系統,該課程教學目標分為三大方面:認知領域、動作技能領域、情意領域。課程學習結束后,學生在認知領域能闡述社區康復護理的核心概念,識別常見殘障類型并提供早期康復干預指導,應用康復功能評定方法評估護理對象身體功能狀況,應用社區康復理論制定康復護理計劃(包括適宜的家庭訓練及護理要點);在動作技能領域能夠熟練掌握基本康復技能(物理療法、作業療法、言語療法等)并適宜應用于殘障人士,創造促進護理對象康復的情境;在情意領域具備對社區殘障人士及家庭的同理心,具備良好的溝通、協作、解決問題能力。
1.3授課對象
授課對象為護理專業本科三年級第二學期或四年級第一學期的學生。該階段學生已經完成基礎科學及應用科學課程的學習,為康復評定、康復治療知識及康復技能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而且,考慮《社區康復護理》與《社區護理》在同一時間段開課,可以使學生在了解社區護理基本知識的基礎上完善對社區康復內容的系統學習,從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1.4課程內容及教學方法
1.4.1內容設置依據ICF認為,對個體健康狀態的評定,應考慮到個體自身的功能及結構,個體自身活動及社會參與情況,而這些受到個體所處環境的影響。因此,在《社區康復護理》課程中強調突出在對個體自身功能及結構了解(康復功能評定)的基礎上,考慮提供適宜的外界環境(社區康復環境構建),開展適合于促進個體自身功能改善的活動及社會參與(社區家庭康復護理)。
1.4.2課程內容《社區康復護理》的課程內容分為理論授課及實踐兩大部分。基于對ICF的理解,理論授課著重于4個部分:第一部分為社區康復護理基本概念及理論,包括ICF理論概念,社區康復核心概念,及社區康復護理發展等。第二部分為康復功能評定,具體授課內容包括常見殘障種類、康復評估、早期康復干預等。該部分內容與傳統康復專業課程類似。第三部分為社區家庭康復護理。參考ICF中的活動與參與,即進食、入廁、穿衣、溝通、行走等,具體內容包括常見疾病康復要點、康復技術(物理療法、作業療法、言語療法等)及家庭訓練。該課程在講授康復專業知識技術的基礎上,突出社區康復護理的特色,如營養問題、排泄問題、膀胱功能訓練、皮膚完整性、心理問題等以專題形式進行課堂討論學習。第四部分社區康復環境構建,ICF中強調充分考慮社區環境中家庭、健康工作者、康復政策等對殘障人員的影響。授課內容上通過分析討論現有國內外康復政策及服務,分享國內外社區康復的成功案例,在與殘障人士及家庭溝通的基礎上,進行家庭訪視及居住環境的改造,并為殘障人士參與社區活動創造條件。根據不同的授課內容,教學方法涉及講座、專題討論、模擬教學、學生匯報、成功案例分享等多種形式。社區康復實踐是《社區康復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將所學康復理論知識及技能應用于實踐,以解決殘障人士的實際康復問題,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從而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社會實踐能力、及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其中包括校內實驗及社區生產實習兩部分。校內實驗用于促進學生功能評定能力及康復技能的掌握。生產實習在教學社區完成,6~8人為1個實習小組。由于殘障人士的康復需求及家庭社區環境各有不同,因此,采用以患者功能障礙為中心的實習理念,根據患者的實際康復特點及需求制定并實施具體康復計劃,包括運用所學知識及技能對殘障人士功能障礙進行評定及干預,并通過對社區環境、健康服務及健康政策的了解,促進殘障人士回歸社會。
1.5教學評價
根據課程內容及特點,《社區康復護理》課程采用多元化評價方法,不僅評價學生康復護理理論及知識的掌握情況,更強調在實際社區情境中知識應用及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其中包括形成性評價及總結性評價,不僅注重結果,而且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效果。在教師評價基礎上,融入學生的自評及他評,從而使評價結果更客觀公正。評價方式上包括理論考核、課堂討論、小組匯報、康復問題的綜述文章、實驗室模擬康復技能考試、社區康復計劃撰寫及實施、社區實習反思日記等。
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 1月三年時間共收入骨折病人793例。其中股骨頸骨折200例,肋骨骨折162例,上肢骨折170例,下肢骨折174例,單純性胸腰椎壓縮性骨87例。病人因車禍占住院人數的70%,年齡以中老年人偏多,住院時間平均23天。針對骨折病人,我科的康復護理主要采取如下以人為本的人文關懷,把患者的功能預后及患者、家屬的滿意度作為重要的指標,取得了病人的滿意和信任,收到了良好的護理效果。
1 更新觀念
實施康復護理的前提是轉化觀念,這不僅要求護理人員要及時更新觀念,從單純的治療護理延伸到預防、康復和保健綜合型的護理,同時護理人員也要強化患者和家屬的康復、護理意識,使其認識到康復護理是一項經濟的康復途徑,以此調動患者及其家屬的參與積極性。與此同時,要求全面提高康復護理人員的素質。新時期下,為適應醫學模式的轉變,培養德才兼備的康復專業人才,并努力提高護理人員素質是提高護理質量的核心。所以,護理人員不僅要接受系統、完善的理論基礎教育,還應具有多元化的知識結構,包括康復醫學知識和邊緣學科的知識,如心理學、社會學、倫理學等,了解國內外康復醫學的新進展、提高護理科研水平,并定期選派護理業務骨干到國內外知名醫院進修學習、參觀培訓,以此提高自身的康復護理水平。
2 心理護理
對病人加強有關康復知識的教育和宣傳,使患者能夠正確認識并能夠科學的評估自己傷殘程度,使事故造成的心理障礙逐步減輕或消除,打消患者顧慮,增加康復信心,幫助患者及早樹立實事求是的生活目標。及時肯定病人在功能鍛煉中每一細微的進步成績,使病人對護理工作表示信任,為以后的協助鍛煉打下基礎。
3 做好患者家屬的指導
大多數骨科患者生活自理存在障礙,心理負擔較重,在此情況下,家屬的陪伴與支持顯得尤為重要。護理人員在做病人心理護理工作的同時,也要重視對病人家屬的心理指導,鼓勵家屬對患者多加關心、體貼照顧,滿足患者需要,并向其介紹同類病人的康復經驗。在對病人實施康復訓練的過程當中,家屬可以起到積極參與、協助、督促的作用,盡力使患者在整個治療過程當中保持最佳的心理狀態。
4 知識宣教
通過對在職護理人員康復護理知識的培訓,使其盡快掌握相關的康復護理技術和醫學基本知識,便于護理人員盡快開展康復護理工作。與此同時,也可以利用黑板報、墻報、科普讀物等宣傳資料向社會宣傳康復護理學、康復醫學的工作規律、技術、特點和方法,讓人們認識到康復這一科別,并明白其實用性和必要性,將康復護理、康復醫學推廣到人們之間。
5 規范操作標準
規范操作標準主要是指規范護理內容與行為。對各項康復護理技術操作標準進行統一規范,建立健全完善的康復護理評定系統,對各種輔助器具的使用方法要熟練掌握,并重視心理護理,加強健康宣教。對康復護理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思想素質加強教育,鼓勵其努力學習康復護理新技術,并建立嚴格規范的康復護理方案,保證每一項康復護理技術都要有相關醫學依據做論證,每一種功能障礙均有一套完善的康復護理方案。護理人員在康復護理工作過程中,要不斷地總結護理經驗,制定出各種常見病、多發病的各項康復護理常規。
6 日常生活能力訓練
指導患者進行全身和局部的功能鍛煉。全身的功能鍛煉,可以增加肺活量,促進血液循環,增進食欲。傷肢適時、正確的功能鍛煉,可以減輕肢體腫脹,促進骨折愈后,預防肢體廢用性萎縮,盡快恢復肢體功能。根據病情和個體差異,量身定制為病人制訂個案的功能鍛煉,每天有專職的康復護理護士為病人進行康復護理。骨折初期由護理小組按個案護理訓練內容循序漸進進行功能訓練,與病人交談,將健康教育內容向病人、病人家屬介紹。骨折中期護理小組讓病人家屬參與其中,手把手教病人家屬,利用前期的健康教育知識,進行實踐。骨折后期宜強調肢體功能鍛煉,期間家屬或病人唱主角護士在一旁指導進行康復護理,隨著訓練的加強和病人體質的恢復,使病人獲得感情上的滿足并培養其生活自理的成就感。
7 人性化的護理服務
一個全面的骨科護理人員,不但要求儀表端莊、服務親切;還要具備豐富的骨科護理知識理論、人文知識、科學情商,這樣才能順利贏得病人的信任,真正達到護理人性化服務并徹底擺脫片面的追求服務好、態度好的舊觀念,如:在截肢病人做手術前準備的時侯,護理人員除了做一些常規的術前準備和健康指導外,還要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情況,如患者擔心術后身體結構的改變會給生活帶來不便的時候,護理人員應及時講解截肢的必要性及如何做好術后安全防護;對疼痛的病人,要對其認真分析講解引起其疼痛的具體原因,使病人能夠正確認識疼痛、提高痛閾,使患者認識到護理人員是自己的科學指導者,使其再次加深對護理人員的信任程度,這樣只有展開人性化的服務理念,才能使患者滿意度逐漸提高,并使其護理質量得到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
康復護理;老年腦梗塞;認知;預后
老年腦梗塞是神經內科中的常見疾病,指因腦部血液供應障礙、缺氧或缺血引起的局限性腦組織缺血行軟化、壞死,占所有腦卒中的80%,發病原因多與腦血管病變有關,如高血壓、糖尿病、心律失常等[1]。該病好發于中老年群體,發病后具有較高病死率和致殘率,腦梗塞后,多數患者都會出現智力、認知功能、運動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如何改善腦梗塞患者的認知功能及預后,是神經內科護理人員的重要職責,本研究旨在分析康復護理在老年腦梗塞患者認知和預后方面的影響,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1)研究對象為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間收治的60例老年腦梗塞患者,所選患者經CT、MRI檢查后均確診為腦梗塞,符合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病會議制定的診斷標準,按不同護理方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0例,觀察組男性19例,女性11例,平均年齡(69.3±3.6)歲;對照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齡(70.1±3.5)歲,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康復護理,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2)納入標準:年齡大于60歲,患者均為首次急性發作,且生命體征平穩,在48h內病情無進展,病程低于1周。(3)排除標準:嚴重意識障礙者,癡呆或耳聾者,有酒精依賴史患者,依從性差的患者。
1.2護理方法。
1.2.1觀察組。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康復護理,主要包含心理護理和肢體康復訓練,護理方法如下:(1)心理護理:由于多數患者發病后會有認知及運動功能障礙,因此患者想盡快恢復健康,肢體康復訊訓練過度,超過身體負荷,當身體練習情況并未達到自己的預期效果,患者會出現抑郁,煩躁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應當及時給與心理疏導,制定康復目標,并為患者講解該病的相關知識,使患者了解本病,并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2)肢體康復訓練:臥床期間保持良好肢位,定期變換,在床上進行四肢關節主動、被動活動,待肌肉稍微恢復后,可進行起立、步行、立位等平衡訓練,1次/天,45min/次。
1.2.2對照組。對照組患者行常規護理,包括密切關注生命體征,保持皮膚清潔,幫助患者進行被動關節活動,給予心理疏導,平衡膳食結構等護理。
1.3觀察指標。參照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量表[2](SSS)評估患者神經功能;參照Bathel(BI)[3]評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參照基本認知能力評價患者認知功能。
1.4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5.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兩組間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χ—±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SSS評分和BI評分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SSS評分明顯低于治療前,但觀察組降低幅度大于對照組;護理后BI評分較治療前顯著提高,但觀察組上升幅度大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觀察組在心算、數字工作記憶、漢字快速比較、雙字詞的認知能力均優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老年腦梗塞是神經內科中的常見疾病。該病具有起病急、病情發展快、致殘率和病死率高的特點,約有60~80的腦梗賽患者會遺留下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嚴重者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嚴重負擔。據有關文獻報道,早期康復訓練可以增強腦神經的可塑性,從而改善患者注意力以及學習力等認知功能[4]。而康復護理則是護理人員通過消除患者不良情緒,并對患者進行康復訓練,使患者恢復認知和肢體功能的護理方法。本研究結果表明,對患者進行康復護理后,兩組的SSS評分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降低幅度明顯大于對照組,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的認知能力,結果顯示,觀察組在心算、數字工作記憶、漢字快速比較、雙字詞的認知能力均優于對照組,上述結果進一步肯定了康復護理的護理效果。綜上所述,針對老年腦梗塞患者進行康復護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恢復肢體、語言和認知功能,促進患者恢復,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沈設芬,李瑛,毛云英,等.康復護理對老年腦梗塞患者認知及預后的影響[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2,26(4):98-99.
[2]黃潔.康復護理對腦梗塞患者的認知功能影響分析[J].現代養生,2015,22(9):186-186.
盆底功能障礙作為婦產科常見的一種疾病,多發病于中老年女性,其發病率高達40%左右,嚴重影響女性身體健康及生活質量[1]。目前治療盆底功能障礙的主要手段有電刺激、盆底肌訓練等,但臨床表明不同時間段康復護理對產后盆底功能影響不同[2]。本研究就此探討產后1.5個月、產后2個月、產后3個月康復護理對產后盆底功能的影響,內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產婦為研究對象,年齡在20~42歲,平均年齡(27.4±3.4)歲。其中,剖宮產56例,陰道引產64例;初產婦80例,經產婦40例;單胎102例,雙胎18例。所有產婦產前基本情況正常,沒有泌尿系統感染等疾病。按照入院順序將所有產婦分為三組,各40例。三組產婦在年齡、產式等基本信息上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將所有產婦分為三組,第一組為產后1.5個月康復護理組,第二組為產后2個月康復護理組,第三組為產后3個月康復護理組。三組康復護理內容基本一致,只是康復護理時間不一樣。康復護理方法具體如下:在各自時間段由專業產士指導或幫助產婦進行盆底肌訓練、生物反饋及電刺激(低頻)。對于盆底肌訓練來說,主要是對產婦進行縮緊訓練,一次收縮在3 s以上,且收縮1次就放松1下,連續做30 min,2次/d,6 w為1療程,共3個療程。對于電刺激來說,利用低頻神經肌肉盆底康復治療儀對產婦盆底進行電刺激。先幫助產婦選取平臥位,將其腿張開且彎曲,要求產婦放輕松,按照操作標準把電擊棒放入產婦陰道,測量盆底肌及腹肌收縮時的電活動,并打印出肌電圖。2次/w,20 min/次,共12次。此外,加強產婦盆底健康知識教育及護理技巧指導,提高產婦健康意識和配合度。
1.3 療效評定標準 采取壓力張力器對所有產婦治療后的盆底壓力進行測量,并根據相關標準將盆底壓力分為四個等級:Ⅰ級、Ⅱ級、Ⅲ級、Ⅳ級。其中Ⅰ級為差,Ⅱ級為一般,Ⅲ級為好,Ⅳ級為非常好。同時對產婦盆底肌纖維肌電圖(Ⅰ類、Ⅱ類)及肌纖維疲勞指數進行分析總結。此外,對產婦產后尿失禁發生情況進行評分,在≤6分為輕度,7~12分為中度,≥13分為重度。
1.4統計學方法
2結果
2.1三組產婦康復護理后盆底壓力等級綜合比較,見表1。與第二組、第三組相比,第一組產婦康復護理后盆底壓力情況明顯好些,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三組產婦康復治療后盆底肌力情況比較,見表2。
2.3三組患者尿失禁情況比較 第一組輕度1例,中度1例,共2例(5%);第二組輕度3例,中度2例,共5例(12.5%);第三組輕度4例,中度2例,共6(15%)。
3結論
盆底功能障礙又稱之為盆底缺陷,其臨床表現主要有尿失禁、障礙等,主要是由產后盆底肌肉損傷引起。隨著醫療技術的快速發展和人們健康意識不斷增強,產后盆底功能障礙逐漸成為臨床醫學或女性關注的重點。當下產后盆底功能恢復方法主要有盆底肌訓練及輕微電刺激等。其中,盆底肌訓練具有無創、安全有效等特點,有利于產婦產后恢復[3]。但當下該方法在我國臨床上尚處于發展時期,對于產后康復護理最佳時間研究還不是很多。
本研究將我院產婦根據康復護理時間不同分為三組,分別為產后1.5個月、產后2個月、產后3個月。對所有患者在不同時間段進行相同的盆底肌訓練及低頻電刺激、生物反饋訓練,結果發現產后1.5個月組產婦盆底肌恢復情況明顯高于其他兩組,P
總而言之,根據產婦情況越早實行康復護理越好,做好盆底肌訓練、心理護理等工作,提高產婦產后盆底功能恢復率,降低尿失禁發生率。
參考文獻:
多篇文獻報道了髖關節置換手術成功的經驗,并對術后護理進行了總結,由于康復護理的內容沒有被重視,由此會影響手術的整體效果。而我科設立了由專業康復醫生及康復護士組成的康復小組,針對不同患者制定個性化的康復護理方案,使髖關節置換后達到滿意的康復效果。現對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的481例髖關節置換手術后的康復護理方法與效果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科實行481例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其男性142例,女性239例,平均年齡66歲,小于60歲82例,60~79歲340例,80歲以上56例,90歲以上3例。術前天數3d,術后天數7.5d。出院后1w、1個月、3個月隨訪康復效果。
2 術前康復護理
包括全身和各肢體功能的評估,制定康復護理計劃。術前康復護理主要是評估患者全身肌力、步態、患髖的活動范圍及患髖有無疼痛,康復知識掌握程度及對康復的認知度的評估,并對患者進行適應性的康復訓練,講解手術相關的康復知識及訓練方法,預防并發癥的活動指導,通過系統的術前準備使手術后康復訓練順利進行。
3 術后康復護理
術后護理除了常規護理外,康復護理成為手術后護理的重要內容,因為術后的康復護理直接影響患者預期達到的康復目標。
3.1做好心理護理,克服心理障礙 術后患者因切口疼痛、心理恐懼等多方面因素,不能配合進行主動活動,使康復鍛煉不能盡早有效進行。康復護士應做好心理護理,加強溝通,耐心介紹早期進行功能鍛煉對達到手術理想目標的重要性,有傷口疼痛時功能鍛煉在給予鎮痛藥物后進行,讓患者能積極有效進行功能鍛煉。
3.2術后早期的康復護理
3.2.1患肢正確姿勢保持及肌力恢復鍛煉 術后術肢保持中立外展位,穿"丁"字鞋并外展15°~30°,防止術肢內收、外旋,足尖保持向上達到中立位,膝下墊軟枕以利于術肢處于放松狀態。翻身時雙腿間夾軟枕,由護士協助,一手托患者臀部,一手托膝,將患者與身體同時轉為側臥,禁止內收內旋[1],避免向患側翻身。術后第1d指導患者行患肢肌肉的靜力收縮運動和遠端關節活動。如踝關節的主動背伸、跖屈運動及股四頭肌、N繩肌訓練,同時患肢穿彈力襪,給予足底靜脈泵2/d,45min/次,以防止術肢腫脹及減少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3.2.2根據對患者的術前和術后評估結果和手術方式制定康復計劃,指導患者在術后盡早開始進行康復訓練,臥位時的髖關節活動,以恢復肌肉力量,逐漸增加髖關節活動度為目的。①術肢行股四頭肌等長收縮運動:術肢伸直同時收縮肌四頭肌,保持5~10s;術肢直腿抬高訓練:要求患肢伸直抬高離床面20cm保持5~10s再放下,每組20次,3~4組/d。②在無痛情況下加強術側髖關節周圍肌群力量練習,做抗阻股內側和股外展力的等長肌力訓練:即在股內側和外側給予阻力,讓患者主動內收和外展術肢每次5s,放松5s,盡量完成5~10次/h。練習時避免術肢超過人體中線[2]。③仰臥位屈髖屈膝運動:屈曲膝關節使足跟滑向臀部,然后伸直,在不引起疼痛的情況下屈髖
3.3手術1w后的康復護理 何時下地練習行走受假體類型、手術切口方式和患者體力恢復情況而定。并嚴格執行醫囑,但必須在康復護士指導下扶助行器行走。術后6d~3個月在鍛煉髖關節活動度和加強股四頭肌力量訓練的同時做好下床和步態的訓練。下床前先將床頭搖高45°~60°,從臥位到坐位,使患者有一個適應過程,以減少起床后頭暈、惡心、嘔吐的不良反應,先協助患者床邊站立練習,2次/d,等適應后再練習行走。下床時患者先移至健側床邊,健側下肢先離床并使足部著地,患肢外展,屈髖
3.4出院的康復護理指導 在患者出院前對患者及家屬進行詳細指導,出院后繼續康復訓練,至少堅持6個月,直到髖關節的功能恢復穩定。應遵循患肢不負重的雙拐行走患肢部分負重的單拐行走棄拐行走的原則,不宜參加劇烈活動,要防止人工關節脫臼及保護人工關節。不過早棄拐行走,不彎腰拾物,不坐矮凳和過低的坐便器,不盤腿和翹二郎腿,不提拉重物,借助穿襪器穿襪,或采用以下姿勢穿襪,術后3w可坐在椅子上,伸直健側下肢,屈膝、屈髖,將術肢小腿置于正常膝下方,一手握住患肢足底,一手放于患膝內側,輕輕向下,并逐漸屈曲正常健肢膝關節,這個動作同時含患髖關節的屈曲,內收和外展,使患者能夠自如的穿鞋襪。保持居家活動區域內寬敞,利于行走,穿防滑的鞋子。
4 術后康復護理的特點
康復功能鍛煉的內容多,且需長時間鍛煉,鍛煉過程中或鍛煉后可能會引起疼痛,部分患者出院在家因沒有康復人員在旁指導,產生怠慢心理或鍛煉不到位,導致康復鍛煉不能有效進行。康復護士進行鍛煉時應循序漸進,予疼痛評估并及時處理疼痛。針對每個患者的特點,建立個性化的康復護理計劃,出院后指導家屬督促功能鍛煉,護士做好定期電話回訪予以指導。481例患者經過住院時的康復護理及出院后的康復指導,3月后隨訪關節功能恢復正常。
5 體會
術后早期進行功能鍛煉,以促進患肢肌肉和關節功能早日恢復,對于維持關節穩定性、恢復髖關節功能、減輕關節負載起著很大的作用,成功的護理,需要患者本人、醫務人員、家屬的多方配合完成。
參考文獻:
[1]林慧玲,林錦芬,潘耘,等.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后康得護理[J].廣西醫學.2012.34(9):1245-1246.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作為一種正畸、恢復髖關節功能的有效治療方法,近年來被廣泛應用于骨關節病的治療中[1]。髖關節置換術期間,給予有效的康復護理,能夠明顯提高臨床療效,促進患者的功能恢復。本研究中,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間,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住院治療的40例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患者,給予有效的康復護理,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現將結果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間,本院實施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的80例患者,根據隨機數字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常規護理)和觀察組(康復護理),每組各40例。40例對照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齡27.0~70.0歲,平均年齡(53.0±5.0)歲;40例觀察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年齡26.0~71.0歲,平均年齡(54.0±5.0)歲。兩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康復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康復護理方法 采用常規護理。待患者回到病房,告知患者家屬,患者平移至床上,去枕平臥,患肢下方放置軟枕,禁飲食6 h,密切監測生命體征,并做好相關記錄,注意切口滲血、滲液情況,一旦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主治醫師,及時給予相應處理。患者做好個人衛生,合理飲食,保持大便通暢,加強營養。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清新,保持適宜溫度和濕度。功能鍛煉時,應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
1.2.2 觀察組康復護理方法 給予康復護理干預。①心理護理:針對患者的心理特點,及時給予心理疏導,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面對治療和護理,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②康復護理[2]:早期指導患者合理開展功能康復訓練,從肌肉收縮、關節鍛煉等方面,循序漸進地開展功能鍛煉,避免關節畸形的發生。從上肢功能的主動鍛煉,到下肢的負重鍛煉,逐漸恢復肌肉功能。③并發癥護理:合理矯正患者的姿勢,保持良好的關節功能位,做好皮膚護理,定時按摩,避免壓瘡的發生;對于突發性呼吸困難患者,立即進行吸氧、溶栓處理,應用低分子肝素,預防肺栓塞。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平均隨訪6個月,對兩組臨床療效、并發癥、護理滿意度,進行觀察和比較。療效判定標準[3]:①優:Harris評分≥90分。②良:Harris評分80~89分。③中:Harris評分60~79分。④差:Harris評分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
3 討論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作為目前治療髖關節疾病的最為有效的治療方法,被廣泛應用于臨床中,并得到了普遍認可。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期間,圍術期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運動科學的方法,指導患者進行個性化的康復訓練,術后告知患者保持正確的,并詳細講述維持正確的重要性,使患者積極配合,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患足穿矯正鞋,避免髖內收、內旋,避免假體脫位的發生。同時,做好與患者的正確溝通和指導,做好壓瘡、肺栓塞、肺部感染等并發癥的預防性護理工作,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出院時做好相關出院指導。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患者出院后,應加強營養,繼續進行髖關節功能鍛煉,術后3個月內平躺,雙腿間放置軟枕,保持兩腿分開姿勢,避免側臥位,術后6個月內避免髖關節的內收,禁忌下蹲、盤腿等動作,一旦出現髖部嚴重疼痛或活動后明顯不適癥狀,應及時就診。
本研究中,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優良率明顯升高,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顯著降低,護理滿意度明顯升高,總而言之,骨關節患者治療期間給予有效的康復護理,能夠明顯提高臨床療效,改善患者的預后質量,提高護理質量。
參 考 文 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