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6 16:03:5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農貿市場的建設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我區按照市創國衛指揮部創建工作要求,于2014年4月啟動全區14家農貿市場建設工作。全區除長嶺市場外其余13家農貿市場建設相繼于2016年初全部完工通過市農貿市場建設驗收小組驗收并投入使用。長嶺市場由于涉及棚戶區改造拆遷矛盾糾紛及施工方資金問題于2016年底停工,至2018年底期間陸續有短暫復工,至今一直處于停滯狀態。
二、農貿市場工程造價審計情況
關鍵詞:
農貿市場;發展;對策;建議
一、濮陽市農貿市場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一)思想認識站位不高對農貿市場的公益性認識不夠,過分強調市場建設的市場化、社會化和多元化,沒有把農貿市場當成政府必須提供的公共服務產品來做。有的認為搞農貿市場和其他市場一樣,是市場行為,任其自然發展;有的認為農貿市場生意紅火,利潤空間很大,資本逐利性大,社會投入積極性高,政府無需投入;有的把抓農貿市場建設作為權宜之計,“創建或迎檢”來了抓一陣,加大投入,急抓現用,沒有長抓不懈的思想,沒有研究出臺引導農貿市場建設的政策支持體系。所有這些認識誤區,導致政府在農貿市場建設發展中主導性不夠、話語權不多、指揮棒不靈等現象。使濮陽市城市建設與發展形成重“城”輕“市”,有“城”無“市”,城市功能嚴重缺失的局面。
(二)市場空間布局不合理由于濮陽市城區農貿市場大多建設于上世紀80年代,當時的布局規劃和建設標準已遠遠不能適應當前的發展形勢。農貿市場基本分布于在建成區,新區以及城鄉結合部較少,市場與人口密度不相配套、分布不均衡。且大部分居民小區沒有按照要求建設配套農貿市場,存在城市發展快,農貿市場布點規劃缺失的問題。例如,中原路貫穿濮陽城區,但沿線僅有一個美景小區農貿市場,且規模過小。這就造成了市民買菜難、菜農賣菜難,馬路市場治理又屢禁不止的尷尬局面。目前城區農貿市場建設多數屬于自發而建,至今沒有專業規劃,空間布局嚴重失調,已無法滿足快速增長的城區人口生活需要。
(三)市場單體建設標準低一是規模較小。目前濮陽市只有王助農產品批發市場和金三角蔬菜批發市場兩個市場,基本屬于規模以上農貿市場,其他大多數農貿市場經營面積不足1000平方米,攤位數不足五十個,普遍存在輻射能力弱、供給能力不足的問題。二是配套設施不完善。很多農貿市場缺少必要的垃圾處理、污水排放等配套設施,沒有配備必需的檢測設備,導致農貿市場環境堪憂,食品衛生安全也難以得到有效保障。三是硬件簡陋、軟件落后。硬件方面,大多市場是半封閉大棚結構、水泥地面,有的甚至是簡陋的土臺子、水泥墩;軟件方面,主辦單位片面地追求眼前經濟利益,對市場長期發展缺乏理性的判斷與分析,對市場設施提升滿足于簡單的修修補補,不愿意投入資金,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現狀。
(四)市場管理措施不到位雖然工商、城管、質監等多個部門都對農貿市場實施監管,但“多龍治水”并沒有治好水,沒有形成長效管理機制。市場發展中心受職能制約,對市場主辦單位既沒有行政約束手段,也沒有獎補激勵措施,所能做的也僅僅是行業指導和服務。從市場管理的內部環境來講,沒有專業的管理團隊,部分村辦市場和自辦的農貿市場,管理人員只負責收取租金,提供攤位、水電、清掃場地等簡單服務,環境“臟、亂、差”現象嚴重。多年來,農貿市場之所以成為城區居民關注的熱點,政府多次創建、迎檢的工作難點,主要問題:一是農貿市場管理無主管部門。多年來多頭管理,形成日常管理“互相扯皮”,創建迎檢特殊時段“男女老少一轟而上”,過了時段就“放羊”,市場建設管理一直無人問津。二是農貿市場建設管理無統一管理標準和明確的管理主體,絕大部分市場處于個人承包,只收費不維護、只收費不管理的混亂狀態。
二、推進濮陽市農貿市場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借鑒鄭州、安陽、濟源等地成功經驗,結合濮陽市實際,市場發展中心對濮陽市城區農貿市場建設與發展進行了一些思考,總的考慮是:按照“民生公益性、政府主導性、工作統籌性、管理規范性”的思路,進一步加大農貿市場規劃、建設和管理工作力度,推進濮陽市城區農貿市場發展再上一個新臺階,努力為完善城市功能、推進城市建設和城市轉型跨越提供支撐和服務。當前重點應做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堅持規劃引領,優化農貿市場發展布局按照“統籌規劃、協調配套、統一標準、嚴格執行”的原則,科學制定農貿市場中、遠期發展專項規劃及詳細建設規劃,構建以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為依托、以中心城區農貿市場為骨干、以社區農貿市場為主體、以便民菜點為補充的農貿市場建設規劃體系。“統籌規劃”,就是統一編制市城區農貿市場專項規劃,根據專項規劃要求,編制各個農貿市場詳細建設規劃,形成圖標化、網絡化、精細化規劃體系,使農貿市場建設有規可依。“協調配套”,就是農貿市場規劃應與區域人口狀況、地域范圍相適應,方便居民生活;與經濟發展、城市建設相適應,逐步向標準化、超市化、連鎖化經營發展;與周邊市容環境相協調,提升城市品位;與城市商業網點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相銜接,保持城市規劃體系的完整性。“統一標準”,就是參照國家商務部《標準化菜市場設置與管理規范》的標準,結合濮陽市實際,制定農貿市場建設和管理標準。按照就近服務的原則,以社區或居住小區為基本單元,一般1萬人規劃建設一個菜市場,服務半徑為800-1000米。菜市場面積按服務區域內每千人120-150平方米設計,一般控制在不小于1000平方米、不大于3000平方米的規模以內,“超市型”農貿市場其經營農副產品的面積不得少于建設面積的70%。同時,根據需要配建停車場。“嚴格執行”,就是農貿市場專項規劃一旦確定,不得改變其用途和挪做他用,采取由市市場發展服務中心與農貿市場產權人、開辦者簽訂《農貿市場用途不予改變合同》等措施,確保規劃不折不扣執行到位。
(二)推進改造升級,拓展農貿市場服務功能1.科學制定方案。按照“先易后難、分期分批”的原則,制定出臺農貿市場建設改造實施方案,切實做到“三個明確”:即明確工作目標,力爭2-3年內完成現有農貿市場改造任務;新建小區專項規劃有農貿市場布點要求的,必須納入小區配套公建項目,與小區同步建設。明確工作職責,明確一個單位牽頭組織實施改造工程,擬定農貿市場改造標準,制定驗收辦法和考核標準,并組織驗收。明確工作要求,把區級政府作為市場建設改造工作的責任主體,由市政府與其簽訂工作責任狀,嚴格獎懲兌現。2.嚴格建設標準。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設計、統一監理、統一驗收“五統一”的工作要求,一方面,對農貿市場的規劃選址、場內經營設施、附屬設施等方面做出具體要求,并邀請有關部門和專家對施工圖紙進行審核。另一方面,按照施工圖紙要求,采取公開招標的方式,精心組織實施,逐一進行驗收,并將驗收結果作為財政補貼資金撥付的依據。3.強化政策支持。一方面,政府設立農貿市場建設改造專項資金,主要用于農貿市場建設、改造項目配套建設。另一方面,簡化手續,在報建、辦證等辦理各種手續方面開辟綠色通道,減免農貿市場建設改造市本級費用,對城區符合專項規劃的新建農貿市場,土地出讓金實行先征繳、再補助,補助資金作為政府資產入股,切實增強政府“有形之手”對農貿市場的掌控力。同時,鼓勵各類投資主體依法參與農貿市場建設,不斷拓展農貿市場建設發展新途徑。
(三)理順管理體制,積極構建長效管理機制1.綜合管理。成立由市長任組長,財政、城管、工商、規劃、國土、住建、市場發展中心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農貿市場改造建設管理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市場發展中心,具體負責農貿市場的改造、建設、管理的綜合協調、檢查驗收和考核評比等工作。同時,根據各職能部門的職責,將農貿市場改造建設管理的職責任務落實到各個部門,明確各部門農貿市場管理責任。2.明確產權。農貿市場改造建設管理工作推進緩慢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大部分市場的產權不屬于政府,導致政府的“指揮棒”不靈。對現有的大中型農貿市場,可采取政府出資逐年回購、回租的方式,收回農貿市場的所有權,體現農貿市場的公益性;對新建小區的農貿市場,政府通過減讓土地出讓金等途徑,獲得所有權;對政府出資回購、回租及新建的標準化農貿市場,其經營權委托給市市場發展中心統一管理,以增強公益市場的支撐力;對產權無法回收或回租的民辦農貿市場,按照“誰投資、誰經營、誰受益、誰管理”的原則,明確市場投資和經營業主為市場管理第一責任人,接受全市統一管理。3.維護秩序。由規劃部門盡快編制出臺濮陽市農貿市場專項規劃,為濮陽市農貿市場建設改造工作打好基礎;財政部門負責改造補貼資金籌措,為農貿市場標準化改造工作提供經濟杠桿;工商部門加強對農貿市場交易行為和流通安全的監督管理,查處交易活動中的違法違規行為,切實維護市場交易秩序;城管部門應加強馬路市場的監管,切實解決好馬路市場劃行歸市問題,管好農貿市場外部經營環境;市市場發展中心指導、督促農貿市場開辦者、經營者完善設施、健全管理制度,實現規范運行;衛生、農業、食品監督及各城區政府、社區及相關職能部門,應樹立管理就是服務的理念,堅持全市“一盤棋”,積極參與農貿市場的管理和服務,協同做好農貿市場管理工作。
(四)加強流通建設,推動農貿市場業態創新積極搶抓國家加大農副產品流通體系建設的機遇,以農副產品流通組織化、一體化和現代化建設為重點,著力推動農貿市場業態創新。“組織化”就是積極推動農貿市場與農副產品生產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種養殖大戶進行產銷對接,探索建立直供直銷、訂單提貨、凈菜銷售等模式,解決農產品流通經營規模小、環節多、成本高、損耗大的問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一體化”就是支持農副產品流通骨干企業、批發市場加強產地預選分級、加工配送、包裝倉儲、冷鏈運輸、檢驗檢測等設施建設,發展農副產品生產、收購、加工、存貯、配送一體化經營服務,為農貿市場提供豐富、實惠、可靠、安全的產品來源。“現代化”就是建立市場產品交易追溯監管系統,逐步實現農副產品流通的全索證、全備案、全程追溯管理,推進農貿市場管理信息化、標準化、現代化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提升“中國檸檬之都、中國佛雕之都”城市形象、方便城鄉居民生活為目的,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統規分建、屬地管理”的基本思路,全面優化城鄉農貿市場規劃布局,不斷改善農貿市場硬件設施和購物環境,努力構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服務優良、管理規范、環境優美的農貿市場體系,助推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總體目標
按照“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完善設施、提升品位”的總體要求,以解決農貿市場布局不合理、規模小、檔次低、環境差等問題為重點,通過規劃新建、設施改造和管理提升等,全面推進城鄉農貿市場建設。到年,縣城農貿市場全面達到清潔化、優美化、秩序化、制度化的要求,每個鄉鎮至少有一個標準化的農貿市場。
三、工作重點
(一)加快推進城區農貿市場的規劃和建設
1.加強規劃引導力度。由縣商務局牽頭,會同縣住建局、縣國土資源局、縣工商局等部門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和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科學編制城區農貿市場專項規劃,合理確定布點、規模和功能。結合城區實際,原則上新區按每1000—1500m的服務半徑規劃建設一處占地面積3000m2以上的農貿市場。要維護規劃的權威性,未按規定程序報批,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改變農貿市場的用途。對擅自改變農貿市場規劃建設和用途的單位和個人,由縣住建、縣國土資源等相關部門依據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罰。
2.全面清理老城區規劃建設的農貿市場。由縣住建局牽頭,會同縣國土資源局、縣商務局、縣工商局、縣房管局等部門對城區規劃配建農貿市場情況進行清理。對已經按“招拍掛”方式出讓的農貿市場,依據規劃和土地管理法律法規、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和規劃設計條件要求,檢查項目建設進展情況;對已建成但未投入使用或擅自改作他用的農貿市場,責令限期改正;對尚未建設的,要限期開工、限期建成。
3.加快推進老城區農貿市場補建和升級改造。對舊城改造通過“招拍掛”有配套農貿市場的土地項目,納入統籌配建。對現存且具備合法土地手續,同時符合農貿市場規劃定點的地塊,應當補建,建成后必須作為農貿市場經營,實行統一經營、集中管理,產權不得分割轉讓。對城區符合規劃、現有設施設備簡陋的農貿市場,按照農貿市場升級改造標準逐年進行升級改造,縣政府給予設施建設財評金額60%的補助。
4.把新開發片區農貿市場納入規劃統籌配建。由縣商務局牽頭,會同縣國土資源局、縣住建局等部門根據新區建設和規劃進程,按照農貿市場標準化建設規定,落實配套建設。對規劃有農貿市場的房地產開發片區,縣國土資源局應整體出讓土地,在出讓土地使用權文件中明確農貿市場的規劃設計要求、建設標準、建成時限等,明確市場建成后開發企業須將市場產權無償移交政府所有。農貿市場建設要納入片區、項目開發建設同時規劃、同時建設、同時驗收,凡規劃有農貿市場建設未落實農貿市場建設的片區不能啟動開發建設;農貿市場功能設施設計未經過審查同意不能動工建設;農貿市場功能設施未通過驗收,其他單體建筑不能通過竣工驗收。對單獨“招拍掛”出讓的農貿市場用地,不得改變土地用途和項目功能,建成后應統一經營、集中管理,產權不得分割轉讓,保證農貿市場功能正常發揮。
(二)加快推進鄉鎮農貿市場的規劃和建設
1.建設模式。農貿市場建設工作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統一建設改造,屬地管理”的原則,由鄉鎮人民政府落實農貿市場建設用地,并負責市場建設用地及場地平整經費,規劃設計和主體建筑由縣財政投入,鄉鎮人民政府負責建設管理,確保市場性質不變。農貿市場建設用地盡可能使用現有的未使用的國有土地(糧站、蠶種站等)進行建設。
2.建設標準。新建鄉鎮農貿市場要按照《市農貿市場建設標準》統一規劃設計。由縣商務局會同相關部門對每一個市場進行現場規劃設計后,納入年度計劃安排實施。
3.立項和驗收。項目立項由鄉鎮人民政府向縣城鄉農貿市場建設領導小組提出申請,在各要素有保障的前提下確定建設立項。項目實施建成后,由縣商務局組織成員單位進行實地逐項驗收,對驗收合格的,由鄉鎮政府報財評中心評審,經縣政府審批后,由縣財政撥付建設資金。
(三)加強城鄉農貿市場的運營管理
城區農貿市場建成后,產權屬縣政府的,由縣政府指定單位進行資產管理;產權屬企業、業主的,鼓勵引進具有運營經驗的農貿市場運營管理公司進行管理、經營。
四、加強領導和明確責任
(一)成立領導小組
成立以縣長為組長,分管副縣長為副組長,縣商務局、財政局、發改局、住建局、國土資源局、環保局、工商局等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縣城鄉農貿市場建設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縣商務局,辦公室主任由縣商務局局長擔任,具體負責組織實施建設工作。
(二)職責分工
縣商務局:負責縣城鄉農貿市場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牽頭負責擬定縣城鄉農貿市場建設方案和布局規劃,協調相關部門工作。
縣財政局:負責農貿市場建設資金的拔付和監管。
縣發改局:負責對農貿市場建設納入發展計劃、項目的立項。
縣住建局:負責制訂科學合理的農貿市場區域規劃并嚴格按照規劃監督項目施工建設。
采取“建設一批、改造一批、提升一批”的辦法,在各街道、社區、居住小區基本實現區域全覆蓋的15分鐘便民服務圈,基本構筑起與區域經濟發展、城市建設水平、居民生活質量相適應的便民農貿市場服務體系。2014年重點新建、改造農貿市場10處。
建設要求
(一)堅持以人為本,便民、利民、為民的原則,根據農貿市場配置標準編制全區農貿市場專項規劃,做到規劃先行,杜絕重復建設、無序建設。
(二)按照“誰投資、誰管理、誰受益”的原則,鼓勵社會各類經濟主體投資興建農貿市場,重點鼓勵社區投資開辦農貿市場,各建設主體要按照要求辦理相關手續。市場開辦方是責任主體,要切實將農貿市場的建設和改造工作落實到位。鼓勵利用現有舊廠房、閑置倉庫按照標準改造成符合要求的農貿市場。
(三)新建居住小區配套公建中明確的農貿市場,應與主體項目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區農貿市場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要全程監管農貿市場項目的規劃審批和工程驗收,合格后方可辦理該期主體項目有關證照。
(四)各街道根據全區農貿市場配置標準,測算轄區內農貿市場的建設類型、規模、位置和數量,制定2014-2015年三年總體發展計劃。每年的詳細實施方案于上年度12月份報區農貿市場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審核,經批準后方可動工。
(五)檢查驗收。按照“完成一處,驗收一處”的辦法,農貿市場完成建設、改造后,由所屬街道向區農貿市場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提出驗收申請。區農貿市場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相關部門,對提出申請的農貿市場進行驗收,經驗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運營。
配置標準
(一)城區、街道駐地。
1.輻射半徑2000米以上,服務人口3萬人以上,應配置一處建筑面積5000平方米以上的室內農貿市場;
2.輻射半徑1000-2000米,服務人口1-3萬人,應配置一處建筑面積1500-3000平方米的室內農貿市場;
3.輻射半徑1000米以內,服務人口1萬人以下,應配置一處建筑面積600平方米以上的室內農貿市場。
(二)未舊村改造區域。
1.地理位置相對獨立的社區,應配置一處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以上的大棚式農貿市場,鼓勵配置室內農貿市場。
2.地理位置相鄰的多個社區,可集中配置一處建筑面積2000平方米以上的大棚式農貿市場,鼓勵配置室內農貿市場。
3.鼓勵現有集貿市場在原址上分設平日市場,待條件成熟后按照配置標準進行升級改造。
日常監管
區農貿市場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加大市場監管力度,嚴禁改變用途、縮小規模、擅自停業,出現上述情況之一的收回扶持資金。區農貿市場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組織相關單位按照《市商品市場規范管理標準》,每半年對全區農貿市場的經營管理情況測評一次,并按2次測評成績進行年終排名。對排名首位的進行獎勵;排名末位的,對市場有關責任主體給予通報批評。
扶持政策
(一)對新建、改造的農貿市場,通過“以獎代補”的形式,按照建筑面積,給予室內農貿市場主辦方400元/㎡資金扶持;給予2000平方米以上(含2000平方米)大棚式農貿市場主辦方20萬元的資金扶持;給予1000-2000平方米大棚式農貿市場主辦方10萬元的資金扶持。
(二)對年終測評中排在第1名的室內、大棚式農貿市場,分別給予5萬元、3萬元的資金獎勵。獎勵資金主要用于市場內經營設施、服務設施和衛生設施等方面的日常維護。
(三)通過市級以上標準化農貿市場檢查驗收的,給予5萬元的獎勵。
新建、改造扶持政策與國家、省、市相關扶持政策不重復享受;需地方資金配套的,區財政按照要求進行配套。
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區農貿市場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由區長任組長、分管副區長任副組長,各相關單位為小組成員,負責全區農貿市場建設、改造工作的領導決策、指導、監督和協調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區服務業發展局。各街道、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按照“統一領導、分工負責、部門聯動、屬地管理”的原則,切實加強組織領導,促進全區農貿市場繁榮有序發展。
(二)明確職責分工。
1.各街道辦事處是農貿市場建設、改造、管理的責任單位,負責轄區農貿市場的布點規劃;負責組織實施農貿市場的建設與改造。
2.區發展改革局負責做好農貿市場建設項目立項審批工作。
3.區城市規劃建設局、規劃分局負責編制、執行區農貿市場布點規劃;在新建、舊村改造的居住小區前期規劃設計中,明確農貿市場位置、規模。
4.區民政局負責指導新建社區中心按要求配備農貿市場。
5.區財政局負責專項資金的籌集、使用的審核及撥付;負責會同區服務業發展局制定相關獎勵政策的實施細則,加強對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管。
6.區城管執法局負責清理整治不符合要求占路經營攤點,并引導進入農貿市場經營;查處農貿市場建設的違法違規行為。
7.國土資源分局負責協助農貿市場建設單位依法辦理用地手續。
8.區服務業發展局負責協助相關部門制定全區農貿市場專項規劃;組織檢查驗收、日常督查;專項資金的使用、監督和管理;探索開辦公益性農貿市場的有關模式。
9.公安消防大隊負責對農貿市場的消防設計進行審核。
10.工商分局負責農貿市場主體準入秩序管理,依法辦理企業、個體工商戶、市場登記注冊;監督市場開辦者及經營者落實農產品、預包裝食品等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義務;牽頭市場內農產品、預包裝食品等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打擊經銷假冒偽劣商品等違法行為。
11.質監分局負責農貿市場計量器具檢定。
中圖分類號:F7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4(c)-0103-02
城市農貿市場是指為滿足城市居民日常生活需要,按照相關管理規定建設的、具有固定經營場所或設施的,經營農副產品(蔬菜、水產品、糧油、肉禽蛋、果品)、生鮮的比重不低于90%的集中公開交易場所,農貿市場為城市居民購買農產品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該文從規劃設計角度入手,探討城市農貿市場在整體發展方面存在的問題,研究國內外城市農貿市場發展的趨勢,提出未來與城市發展目標及空間支撐條件相適應的城市農貿市場發展模式及策略,對城市農貿市場的布局提供了建議。
1 存在問題
1.1 建設處于自發狀態
目前許多城市由于缺乏針對農貿市場建設的相關規定和規劃指導,農貿市場發展基本處于一種自發的無序狀態。政府以及相關管理部門在宏觀控制方面的力度不夠,加上許多歷史原因,造成相關單位產生利益上的矛盾,難以協調,以致部分農貿市場之間發生不合理競爭,浪費資源。這表現在市場布局過近、馬路市場、占道經營等。
1.2 設施簡陋,經營環境差
許多農貿市場已經嚴重影響了城市的環境風貌,主要表現在垃圾固體廢棄物、污水和噪聲污染三方面。有獨立經營場所的農貿市場的環境問題相對較小,但是馬路市場和早市則由于缺乏相關的配套設施,比如集中垃圾收集處理設施、專用的污水管道以及水電等設施,造成商販隨意傾倒垃圾和處理污染物,這不僅給城市環境帶來了沉重的壓力、增加了環衛工作的負擔,而且嚴重干擾了周邊居民的日常生活。
1.3 占道經營,影響交通
缺乏固定的經營場所,許多農貿市場往往占據道路兩側經營,這就對城市交通產生了不良的影響。特別是馬路市場和早市,一般沿路邊擺設攤位,沿城市次干路、支路兩側,而且一般分布在集中居住區內,再加上部分個體商戶自身素質的原因,不服從管理,占據路面經營,且購買者隨意停車,特別是在上下班的高峰時段,使得道路不堪重負,經常會出現一整條道路堵塞的現象。
2 發展趨勢
城市農貿市場屬于城市社區商業的范疇,從目前來看,社區商業是我國現階段發展最快的商業模式。因此農貿市場首先要符合社區商業發展的特征和需要,服從向社區商業轉型的要求。以滿足社區居民需求為最根本的出發點,強調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和以人為本建設原則。
從國際上農貿市場的發展過程和特點可以發現,農貿市場的發展與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息息相關。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農貿市場在經營環境、配套設施、農副產品加工程度等方面在不斷地進步,如此以來,未來城市農貿市場的發展特征與生鮮超市的模式也越來越接近。從城市發展的趨勢以及農貿市場自身發展的需求來看,都要求未來農貿市場的發展實現轉型和升級,其最終的發展模式將會成為集采購、配貨、定價于一體的連鎖超市的形式,從而實現農業生產與農產品流通模式的重要變革。
現階段我們國內城市農貿市場與城市建設發展的矛盾在世界其他許多國家和地區都遇到過,而他們所采取的對策措施也基本上都是將農貿市場改造成超市營。因此,通過借鑒他們的發展經驗,我們國內城市農貿市場的發展方向也必將會是實現超市化經營。
3 規劃布局
3.1 布局原則
農貿市場的規劃布局應以國家的法律法規、城市的管理政策和相關規劃為依據。合理確定城市農貿市場的服務半徑、規模容量,盡可能方便廣大居民消費。一般情況下,城市農貿市場應距相對集中的居住區的最遠距離一般不宜超過1 000 m,要符合城市交通、環境保護、消防、市政管理等相關規定,與城市新區建設、棚戶區改造、社區商業建設相結合。
3.2 布局標準
3.2.1 建筑形式
城市農貿市場按照建設的形式可分為以下三類。
(1)獨立型農貿市場,是指有獨立的建設用地,經營場所設置在室內的農貿市場。
(2)合建型農貿市場,是指與其他功能類型的建筑(不包括住宅建筑以及其他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結合而建的室內農貿市場。
(3)大棚式農貿市場,是指具有獨立的建設用地,但其建筑形式以棚頂覆蓋,四周無圍護設施的簡易農貿市場。
市區、鎮(街道)的農貿市場新建、改造應采用獨立式室內農貿市場或連體式室內農貿市場的建筑形式。
3.2.2 建設標準
城市市區的農貿市場宜按照500~1 000 m左右的服務半徑設置1個,服務人口一般為2萬人,建筑營業面積不少于2 000 m2。建筑營業面積按150~200 m2/千人設置,每個市場建筑營業面積不少于1 500 m2。物業管理用房應不少于建筑面積的5%。
3.2.3 停車標準
城市市區的農貿市場,應設置不少于建筑面積40%的停車場。農貿市場應按照每200 m2建筑面積配備1個機動車停車位、16個非機動車停車位的標準配置停車場。
農貿市場機動車停車形式可采用路邊(支路)臨時停車、地面集中停車、地下車庫、立體車庫等方式,非機動車的停放方式宜采用地面停車。
3.3 布局方式
農貿市場的布局模式要根據其現狀區位、建筑風貌特點、配套設施情況、經營狀況,與相關指標相比較來確定。在農貿市場的規模、服務半徑、服務人口以及配建車位數等規劃指標的確定上,要根據農貿市場所服務的周邊居民的公眾意愿,結合國家和地方的相關規范合理制定。
城市農貿市場建設一般根據區位、現狀建設質量和建筑風貌的不同宜采用新建、改造、淘汰3種模式。
新建市場,即在規劃確定的選址用地上進行建設,以獨立建設為主,可采用超市化的經營方式。在城市新區內建設農貿市場一般多為新建。在市區內原則上不應再新建小型的農貿市場,但可結合超市、便利店設置。在城市新區內高檔居住區及對景觀要求較高的區域內新建農貿市場應采用凈菜超市形式為主。
改造、擴建市場,建成年代較近且建筑質量較好,與規劃選址的目標和原則一致,但需要進一步完善內部設施配置和改善外部環境,改造措施應采取以下方式進行。
(1)對有固定經營場所但形象不佳的農貿市場采用改造提升、設施修繕和維護等改造模式;(2)遠期內對規模小、沒有發展空間的農貿市場予以遷建,而尚有擴展空間的農貿市場加以擴建以滿足需求;(3)遷建的農貿市場的選址不宜離現址太遠,以利于市場的整體搬遷、方便周邊居民使用。
淘汰市場,即市場規模偏小、網點布局不合理、建筑質量差,嚴重影響城市交通、阻塞交通、干擾居民生活的路邊市場和攤位要嚴格予以取締。
4 結語
城市農貿市場應當按照統籌規劃、先急后緩、先易后難、分期實施的原則,結合城市新區建設與舊城改造,合理確定農貿市場的數量、規模和建設標準相關職能部門應加快政策研究,形成一整套切實可行的政府性支持文件和管理法則,加大市場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保證市場的提質、改造順利開展。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廣泛吸納民間資本參與市場體系建設中,鼓勵具有現代化運作理念的企業進入生鮮農產品交易市場,且各部門加大輿論宣傳,營造生鮮農產品消費理念及方式朝著高質、環保、健康、文化方向轉變,從而保障城市農貿市場的建設有序進行。
參考文獻
1.城區農貿市場監管存在的主要問題
1.1城區農貿市場監管手段不合理
城區農貿市場監管普遍存在著監管科技手段缺失、效能未充分發揮的現象。由于城區農貿市場的特殊性,臟、亂、差已成為城區農貿市場的代名詞。縱觀各地對農貿市場的經營和管理,均存在這一難題。造成這種尷尬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市場監管手段相對滯后。
1.2城區農貿市場監管效果不佳
準入門檻過低、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以及長效監管機制不完善都導致城區農貿市場監管效果不佳。城區農貿市場監管的長效機制不健全。常用的監管手段局限于收費和集中治理整頓等,缺乏對城區農貿市場納入規范化管理軌道的考量; 監管對象和監管領域未得到及時調整,缺乏與時俱進的監管精神; 各地多以經驗建設為主,缺乏系統的制度建設和配套措施建設。
2.城區農貿市場監管不力的主要原因
2.1城區農貿市場監管理念存在誤區
由于經營主體復雜多樣,尤其是文化程度、法律意識、文明意識等普遍偏低,對食品安全問題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對監管部門的監管存在躲避和應付的心理,使得城區農貿市場監管人員的監管壓力大,存在畏難情緒。
2.2城區農貿市場監管財政投入相對不足
由于財政投入的相對不足,市場經營單位無能力投入,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不愿投入,導致農貿市場的發展與城市建設的發展不同步、不協調。農貿市場的建設滯后于城市建設,不利于城市整體發展。
3.強化政府對農貿市場監管的對策
農貿市場監管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系統工程,具有長期性和持久性,需要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和社會公眾的攜手合作,共同努力對農貿市場進行長效管理。
3.1切實提高對農貿市場監管的認識
農貿市場是城市居民生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社會各界包括政府部門都應切實提高對農貿市場監管的認識,進行合理定位,加強對所在地農貿市場的監管。
3.1.1強化農貿市場監管是滿足市民基本生活需要的認識
城區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品的交易大部分是通過農貿市場,因此,農貿市場的經營設施、購物環境、商品價格、經營秩序直接影響消費者的購物心情和消費行為,要認識到強化市場監管是推進城市管理良好秩序的需要。城區農貿市場是城市的窗口,在某種程度上代表城市的形象,市場管理職能部門和市場經營單位加強對市場的監管,提高市場監管水平,無疑將進一步提升城市管理形象,是提高城市品位的需要。政府市場監管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務職能的重要方式,市場監管是市場服務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強化農貿市場監管也是政府部門提高公共服務、解除公共受托責任的需要。
3.1.2積極探索并轉變城區農貿市場的監管思路
構建有特色的巡查模式,實現“上下聯動,以所為主”,最終達成依法巡查、以查促管、規范有序的監管目標。二是由全面監管轉為對特定主體、特定市場和特定商品的重點監管。重點監管城區農貿市場的開辦單位、進場經營商戶及經營商品,對無證無照經營進行嚴厲打壓,尤其要從嚴查處密切關系民生的假冒偽劣商品。三是要由單一部門監管轉向多部門綜合監管,由多層次、多部門、多職責的全面管理逐漸取代原有的工商單一管理模式。在工商部門內部,由多角度、多科室、多任務的綜合管理逐漸取代單一的城區農貿市場管理,由此形成城區農貿市場監管的綜合網絡體系。
3.2加大城區農貿市場監管的法律法規建設力度
加強城區農貿市場監管法律法規建設是強化城區農貿市場監管的重要內容。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制度,有助于明確城區農貿市場開辦單位的市場主體地位,明晰城區農貿市場經營商戶應承擔的法律責任與義務,既是強化城區農貿市場監管的起點,也是解決當前城區農貿市場糾紛的重要根據。同時,應嚴格確定所有城區農貿市場開辦單位的市場主體資格,并將其納入市場主體范圍,保護其平等的市場主體權益。
3.3改變城區農貿市場的監管方式
農貿市場事關城區居民的日常生活質量與城市建設的健康發展,各級政府應該在以下幾方面加強監管。
3.3.1嚴格按照農貿市場網點布局的要求規劃市場
各級人民政府和規劃、商務、工商、國土、建設等主管部門要按照城市規劃的有關要求,在相應的市場服務半徑內進行農貿市場布點。人口密度較大的區域,服務半徑應控制在 700米以內,其他區域控制在 900米以內。市場布局確定之后,要嚴格按照布點要求建設市場,不得擅自變更。要將新城區和新小區列入農貿市場網點布局規劃,以方便居民生活。農貿市場按網點布局要求建設竣工并投入使用后,城管、工商、商務等相關職能部門應依法規范 不在市場服務半徑內的馬路菜市場和非法開辦的農貿市場,對屬于重復建設、影響市容的非法市場和馬路市場一律取締,還路于車,還路于民。
3.3.2修訂完善農貿市場建設標準
農貿市場建設涉及方方面面,不僅要考慮市場主體的結構、層高、通風、采光、隔熱等,還要考慮市場內的門面、攤位、貨架、下水道、電線線路等布局,是一個系統工程。要用新設計理念和新型建筑材料建設農貿市場,其設計、建設標準應伴隨經濟、科技和社會的發展而不斷完善,確保農貿市場投入使用后,通道寬暢,通風良好,光線充足,市場整潔,文明衛生,視覺宜人。切實扭轉農貿市場污水橫流、秩序混亂的不良現象,給居民以良好的購物環境。
3.4健全城區農貿市場的長效監管機制
3.4.1嚴格制定市場監管標準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并結合本地實際,由地方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制定農貿市場的長效監管標準,將市場經營秩序、衛生環境、食品安全等監管標準細化量化,嚴格組織考核獎懲。由領導小組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行風評議員等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對農貿市場進行檢查和考評,對市場管理力度大、標準高、效果好、群眾滿意度高的農貿市場,由同級財政給予一定獎勵。對陽奉陰違、敷衍了事、市場管理差、群眾滿意度低的農貿市場,應對其直接責任人給予相應的處罰。
3.4.2拓寬城區農貿市場監管領域
要以創建 “文明誠信市場”為旗幟,結合城區農貿市場形態的變化,深化城區農貿市場的監管,進一步拓寬城區農貿市場監管領域。不僅要加強對城區農貿市場運營主體的監管,更要加強對市場經營者的監管,把監管深入到市場經營的全過程。一方面,明確文明誠信城區農貿市場的標準和商戶準入條件,由此對進場經營商戶進行嚴格的資格審查,在市場的“入口處”嚴格把關,從源頭上杜絕不良經營。另一方面,完善城區農貿市場經營監管機制,嚴格執行重要商品備案、索證索票、行為公示和先行賠付等制度,落實農貿市場經營過程中的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并將其作為城區農貿市場監管的重要內容,明確城區農貿市場中市場經營者的法律責任與義務。 [科]
一、明確優惠事項
1、商務、規劃部門做好城區農貿市場的規劃定點,國土部門根據規劃優先安排農貿市場建設用地;
2、對農貿市場建設用地的土地出讓金實行先征后返;
3、建設、改造農貿市場的各項地方性規費全免,只收取工本費,但對市場內不從事農產品經營的建筑面積,規劃不予減免;
4、新建農貿市場開業后,工商管理費第一年全免,后三年減半收取。
二、規范辦理程序
1、項目審批。項目單位在項目實施前向市商務局提出申請,市商務局按城區市場網點項目審批程序及要求,對項目進行論證、審批。同時發放《**城區農貿市場建設優惠申請表》。
2、申請審核。項目單位填寫《**城區農貿市場建設優惠申請表》,相關單位簽署初審意見后,報市城區農貿市場建設管理領導小組審批。
3、優惠兌現。財政、規劃、國土等部門根據市城區農貿市場建設管理領導小組審批意見,在收到項目單位申請5個工作日內辦理優惠手續。
三、嚴格項目管理
1、項目單位必須嚴格按照市商務局批復和市規劃局審定的規劃功能定位進行建設,不得擅自改變項目規劃及內容。若需變更,須經市商務局、市規劃局批準。
2、項目單位應積極引導生鮮農產品經營戶入場經營,并在市場內開辟臨時攤擔經營區,引導自產自銷生鮮農產品的農戶入場經營,維護場內經營秩序,方便市民購買,充分發揮農貿市場的功能和作用。
這次升級改造工作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農貿市場建設和改造,這項工程與千家萬戶休戚相關,可以說,其意義絕不亞于修幾條鐵路、修幾條公路。通過升級改造,使廣大市民真正享受到了布局合理、通風良好、整潔明亮、安全舒適的購物環境,極大改善了全市的衛生環境和交通環境,提升了的城市形象,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大好事,是一項真正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實事工程。通過升級改造,我們的農貿市場不論是在購物環境還是規范管理等方面,和全國很多發達城市相比,都是屈指可數的,真正實現了跨越發展。我們之所以能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取得這樣的成績,總結一下,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是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堅強領導
為給廣大市民營造一個舒心、舒適的購物環境,強力推進我市的創衛工作,市委、市政府下定決心,提出了要在短期內,對我市的所有農貿市場進行升級改造。為此,專門成立了領導小組。李軍書記和我都很重視這項工作,年初就做了安排部署,星部長、王市長、季市長、宇助理率先垂范,親力親為,深入現場督查督辦,協調解決建設改造中存在的突出困難和問題,有效調動了各級各部門和社會各方的積極性,為工作的快速推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市政府還專門劃撥了1億元的專項經費,加上各區、市、縣和社會資金投入,總共投入了約2.5億元資金,為農貿市場的升級改造提供了有力的經費保障。
二是有關工作部門和各區、市、縣迎難而上,創造性地開展工商
市商務、物價、城管、交通、交警、建設、公安、農業、工商、質監、食品藥品監督、住建、規劃、國土、環保、消防、財政等有關工作部門、各區、市、縣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街道辦事處,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面對農貿市場升級改造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復雜矛盾,不退縮,不懈怠,創新思路,團結協作,攻堅克難,精心謀劃,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和良好的工作狀態,任勞任怨、細致周密地做了大量工作,確保了市農貿市場升級改造攻堅工作順利完成。
三是市場開辦者、經營戶和全市人民積極響應和廣泛參與
在這次的專項整治工作中,“知行合一、協力爭先”的精神在市場開辦者、經營戶和廣大市民中得到了良好的體現。絕大部分市場開辦者、經營戶以維護“三創一辦”大局為己任,不計較個人得失,全力支持升級改造,廣大市民積極建言獻策,全力配合,廣泛參與,給這次農貿市場升級改造提供了非常大的支持和幫助。
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代表李軍書記,對在座各位,并通過你們,向全市為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作出貢獻的各級干部職工以及市場開辦者、經營者和廣大市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誠摯的問候。
今天的會議,是對前一階段工作的小結。既是肯定成績,振奮精神,更是查找差距和不足,在已取得成績的基礎上,再鼓干勁,把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和管理工作推上一個新的水平,新的臺階。下面,就如何做好今后一個時期的工作,我講幾點意見。
一、提高認識,進一步增強搞好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和管理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進一步升級改造農貿市場,加強對農貿市場的管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民生工作,是涉及全市千家萬戶“菜籃子”的重大問題,絕對不容忽視。大家要在現有成績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認識,深刻領會實施農貿市場升級改造的重要意義,切實增強進一步搞好農貿市場升級改造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一)抓好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和管理工作是擴內需、活流通、促消費的需要。栗書記、趙省長指出,服務業“既要升級又要做大規模”,我們要把推進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和管理作為拉動內需,提升流通產業水平的重要環節來抓。要通過搞活流通、促進消費來實現擴大內需,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目標。實踐已經證明,市政府扶持改造農貿市場的決策對促進居民消費是很有成效的,農貿市場的環境變好了,菜籃子更安全了,市民就更愿意到市場買菜了。同時,農貿市場的升級改造,也是完善農村商業基礎設施的一項重要舉措,不僅促進了投資,也幫助農民解決了農產品交易渠道狹窄的問題,促進了農民增收。
(二)抓好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和管理工作是保障食品安全、惠民利民的基礎性工作。抓好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和管理工作,是政府以人為本,惠民利民執政理念的重要體現。農貿市場事關市民的“菜籃子”,是一項民生工程,其購物環境的好壞,食品質量的優劣,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消費安全。可以說,農貿市場不僅是一個經濟場所,更是一面折射社會熱點、管理難點的透視鏡,它所具有的社會意義甚至高于其經濟意義。
(三)抓好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和管理工作是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的基本要求。農貿市場衛生整潔,管理規范是“創文”和“創衛”工作的具體要求。建設現代文明城市,就需要建設先進、規范的社區商業,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優化了城市布局,進一步強化城市管理,對于有效改善和發展人居環境,提高群眾生活品質,改善城市整體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具有重要的意義,是縱深推進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重要舉措。
二、突出重點,創新手段,確保農貿市場建設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
(1)要鞏固升級改造的成果
對于已建成的農貿市場,要抓好成果鞏固,不能松懈下來,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絕對不允許出現回潮的現象,否則我們升級改造的成果將會在一夜之間毀于一旦,倒退到以前的無序狀態。同時,要做好檢查驗收工作,做好固定資產投資的驗收報告等,確保每一筆錢都要用到刀刃上,這次市、區兩級投入了巨額資金,絕不能在資金的使用上出現違法違規和腐敗現象。要進一步加強日常管理,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要讓全市已經升級改造了的111個農貿市場全部實現制度上墻,收集整理好檔案資料。下一步,我們即將在年底迎接全國愛衛辦對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的考評,城中村和城鄉結合部農貿市場是國家考評的重中之重,有關單位要高度重視,明確責任,認真自查,不能成為影響創衛的真空地帶,誰影響通過考評,市委、市政府就要追究誰的責任。要把市場改造和環境整治結合起來,做到改造一個市場,出一片新環境,要進一步完善農貿市場基礎設施,考慮建設綠化帶、配置停車位等等,向集社區超市、肉菜市場、餐飲娛樂、便民服務于一體的方向發展,努力建成多功能的現代化生活服務中心。
(2)要抓好新市場建設
我們今天費了很大力氣,下了很大功夫,花了大價錢來對農貿市場進行升級改造,就是因為我們以前的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規劃的不合理,沒有考慮到老百姓的需求,老城區基本沒有規范的農貿市場,依路而建、占道經營成為了一種常態。所以大家一定要總結經驗,對于新建居住區,要根據實際需求,按照規模和規劃要求建設規范的農貿市場。農貿市場配套建設項目應與主體項目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新建農貿市場要嚴格按基建程序要求,組織論證,依法辦理相關手續,其基礎設施必須符合今年“創衛”的基本要求。此外,為方便老城區一些人口比較密集地區市民的日常生活,可以適當考慮就近建設一些規范的小型農貿市場,方便百姓買菜購物。
(3)要做大做強農貿市場品牌
城區內的農貿市場好比是供水系統各個自來水管的“水龍頭”,是終端,流到千家萬戶;而五里沖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就好比是“水庫”,是源頭。多年來,五里沖批發市場為全市的“菜籃子”工程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五里沖農貿市場有大量農用車進出,給我市交通帶來了極大的壓力,已經不堪重負,難以適應全市對農副產品批發日益增長的需求。所以必須對五里沖農副產品批發市場進行搬遷重建,積極探索引進優強企業,綜合批發商、批發市場業主等各方面的情況,審慎考慮好機制和體制,建設更加符合城市發展要求的高標準的、現代化的、第一流的、西南最大的農副產品交易中心和批發市場。同時,要建設高、中、低等不同檔次的便民利民的快捷店、小超市、專營店、農副產品銷售網站,不斷豐富農副產品交易的業態,完善農貿市場體系。
三、加強領導,狠抓落實,確保農貿市場建設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
農貿市場基礎設施升級改造完成以后,下一步的工作重點要轉移到日常管理上來,要以此次升級改造為契機,建立以行政部門行政管理、市場主辦單位自管、行業組織自律的三級管理模式。
(一)要抓好市場管理
首先,各相關職能部門和各區、市、縣要在市政府統一領導下,按照《農貿市場管理辦法(試行)》及《農貿市場管理辦法(試行)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明確責任,履行職責,指導、規范農貿市場升級改造與經營管理行為,做到政府統籌安排,部門協調配合,各級齊抓共管,切實達到改善居民購物環境,保障食品消費安全,提高市場管理水平的目的。各區、市、縣要切實擔負農貿市場的管理的職責,加強對農貿市場的管理,商務、物價等有關部門要加強對農貿市場管理的指導。其次,要提高行業的組織化程度,積極引導市場主體成立農貿市場行業協會,努力搭建市場業主和經營者學習規范、提高管理的交流平臺,通過舉辦學習班、培訓班和座談會等各種形式,定期組織開展市場營銷、經營管理、食品衛生和法律法規等專題教育活動,逐步提高市場業主自我管理能力和經營戶遵紀守法意識,加強行業組織自律。第三,要落實好“業主負責制”,明確市場開辦方為市場管理的第一責任人,對市場內物業、衛生、治安、消防、商品質量、經營秩序、收費等事務負有直接責任。同時,強化各項制度建設,有關部門要指導市場開辦方建立防火、防盜、衛生、治安管理等內部管理制度,設立市場服務管理機構,配備管理人員,做好市場的日常管理工作,確保農貿市場經營戶正常經營。市場開辦方要落實好向市委、市政府作出的在一定期限內不向馬路市場搬入攤販收取租金的承諾,避免馬路市場回潮。
(二)要加強督促檢查
市“三創一辦”督查組、市商務局要經常性明查暗訪農貿市場,管理得好的,予以通報表揚,管理差達不到創衛要求的,現場督辦立即整改,如不整改,按管理辦法予以處罰,同時可啟動問責程序。今天,旭東路農貿市場攤販給我們反映了旭東路還有占道經營的行為,對遵紀守法進入農貿市場規范經營的攤販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響。城管部門要切實履行好職責,在全市范圍內加大對違章占道經營行為的清查力度,鞏固好我市農貿市場升級改造的成果,避免出現馬路市場的回潮。
一、防范農貿市場運行風險之食品安全的風險
伴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們對于自身權益的維護意識也有了很大提升,因此,人們在農貿市場購物時,如果農貿市場食品安全不合格,那么必將給人們身心健康帶來危害,同時還會增加消費者與農貿市場管理者與經營者之間的糾紛。食品質量安全是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最重要內容。近些年來,食品安全事件屢屢發生,例如海南“毒豇豆”以及河北“瘦肉精豬”事件,這些事件的發生已經向我們敲響了警鐘,要求我們必須把食品質量安全放在落實科學發展觀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高度來抓,他迫使我們一絲不茍地抓好食品質量安全,以過硬的質量來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下面筆者就先對農貿市場食品安全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接著針對所存在的食品安全問題,提出農貿市場的食品安全防范措施。
(一)農貿市場食品安全存在的問題
在現代農貿市場中,食品安全是人們廣為關注的重要問題之一,食品安全問題直接關系著人們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但是,近些年來農貿市場中食品安全問題卻屢屢出現,究其原因,就有農貿市場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面廣量多壓力大這一原因。各種副產品、水產品以及農產品等等商品都在農貿市場中集中交易,并且農貿市場的經營主體具有復雜性和多樣性,農貿市場的經營主體的文明意識不強、法制觀念淡薄以及文化程度都比較低,對于相關的食品安全法律不是很了解,導致了農貿市場的經營主體對于食品安全部門的監管工作存在著應付以及躲避的心理。此外,由于農貿市場的食品來源具有復雜性,銷售渠道具有多樣性,銷售工作具有快捷性,所以,在客觀上增加了市場舉辦者的食品安全管理難度,也對工商部門的食品安全監管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二)農貿市場運行風險之食品安全防范措施
在農貿市場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中,應該明確監督管理部門職責和監管人員的個人責任,完善責任機制。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農貿市場的各個角色都必須充分重視食品安全的問題,明確農貿市場的舉辦者、監督管理者以及市場經營者的權利和義務,必須明確農貿市場主辦者、農貿市場經營者以及農貿市場監管者之間的權利和利益關系。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作為農貿市場食品安全的監管者,監督管理工作必須要實行關口前移,督促副食品、豬肉、水產品以及農產品等等相關的經營主體建立健全進貨的臺賬登記,實施有關商品的準入制度,切實做到從源頭上保證農貿市場的食品安全。市場舉辦者要根據貿易主管部門的要求配備必要的檢測設施,對相關的食品進行必要的檢測,對檢測不合格的食品堅決
不能上市交易。還要對農貿市場食品經營者進行教育和培訓,提升其自身的政治思想水平和其自身的職業道德觀念,鼓勵他們了解法律,從而促使他們做一個知法、懂法、遵紀守法的良好公民。
二、防范農貿市場運行風險之消防安全的風險
(一)防范農貿市場運行消防安全風險的重要性
在農貿市場日常運行中,農貿市場的消防安全工作不容忽視。2011年4月20日上午11點左右,株洲合泰涵洞東側的曙光農貿市場突發大火,過半市場被大火燒毀,殃及20余戶經營戶。株洲火災事件給人民帶來了巨大的財產損失,同時,此火災事件也告訴我們農貿市場運行中,消防安全工作不容忽視。做好農貿市場運行中的消防安全工作能夠從根本上阻止火災的發生,保護了人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不受損害。一場大火可以將農貿市場燒得蕩然無存,使很多人傾家蕩產。因此,做好農貿市場消防安全工作至關重要。
(二)防范農貿市場運行消防安全風險措施
人口大量的快速向城鎮集聚和經濟的迅速發展大大推進了農貿市場發展的步伐,政府的各項措施和市場自身的努力進一步推動了我國農貿市場的建設。下面,筆者就對如何做好農貿市場消防安全工作,杜絕火災隱患,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進行分析。
1、防范農貿市場消防安全要長期建設農貿市場消防隊伍
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關鍵在人。現今農貿市場的消防隊伍建設出現的主要問題在管理上,人力資源的管理是農貿市場消防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今我國的農貿市場消防隊伍的人力資源在管理方法方式上出現了一些問題,制約了消防隊伍的發展,導致我國農貿市場消防隊伍在人力資源的發展上與城市消防隊伍的建設存在一定的差距。消防隊伍的建設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無論是領導還是消防人員,都要積極投身到消防隊伍的建設中。現設消防隊伍不是表面工作,而是切實關系到人民利益的工作,工作建設更需要長期性的完善和重視。
2、建設農貿市場消防管理體系和配備必要的消防設施
領導要重視消防工作這一塊,要不間斷地進行消防隊伍的建設和規劃,完善農貿市場消防管理體系,建立各項制度并督促落實。在農貿市場尤其是在百貨小商品經營區塊,必須要設置消防栓和自動消防噴淋系統,配備足夠的干粉滅火器。無論是消防設施的建設還是消防人員的培養,都需要長期性地投入。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在平常的工作中不要松懈,長期保持警惕,避免在火災發生時器材的不足和人員能力不足耽誤及時的救援工作。
3、防范農貿市場消防風險要規范安全用電和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管理工作
在農貿市場日常運行中,由于賣魚攤點氧氣泵及電子秤的普遍使用,農貿市場內用電范圍在逐步擴大,涉水攤位插座潮濕、市場內私拉亂接現象時有出現,嚴重威脅公共場所人員的生命安全。有些經營者會向顧客出售煙花爆竹、煙草等易燃易爆物品,由于農貿市場對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經營存在的風險性大,增加了農貿市場火災危險性。但是就目前情況來看,在農貿市場運行中缺乏有力的法律依據以及規范的消防技術,因此,筆者認為,防范農貿市場消防風險就要規范安全用電和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的管理工作。
三、防范農貿市場運行風險之治安安全的風險
在黨的第十六屆六中全會中,明確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具體要求,并且強調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本質屬性,是人民幸福、民族振興以及國家富強的重要保證。在農貿市場日常運行中,市場舉辦者與公安民警一直為消除農貿市場運行中治安風險而努力著。但是,伴隨著市場的擴大和發展,農貿市場的治安問題不斷增多,偷盜,搶劫,打架斗毆等治安案件是比較突出的問題,治安安全的風險天天存在,時時刻刻都有可能發生。下面,筆者就對防范農貿市場運行風險之治安安全風險的措施進行淺談。
(一)防范農貿市場中治安風險要做到正視治安問題
在農貿市場日常運行中,公安機關一直在為保證農貿市場的治安安全而努力,伴隨著市場的發展,農貿市場的治安問題不斷增多,想要構建和諧的農貿市場,就必須要對農貿市場治安問題進行正視。作為我國重要刑事司法和行政執法力量的公安機關,在和諧社會構建這一過程中一直有著舉足輕重的重要地位。這就要求公安機關在治安防范工作開展過程中,對于農貿市場的社情進行充分的認識和掌握,只有充分的掌握了農貿市場的實際情況,才能夠對農貿市場的治安特點進行很好的把握,進而采取相對的治安措施,最終對農貿市場進行有效的控制。作為農貿市場治安管理人員,還應該對農貿市場的刑事案件以及治安案件進行統計,在統計過后要進行分析,并通過開會研究農貿市場所出現的治安問題,最終能夠盡可能防范農貿市場的治安案件的發生。
(二)防范農貿市場中治安風險要加大農貿市場管理執法力度
想要加大農貿市場管理執法力度,治安管理人員可以從“強化素質、規范執法、健全機制”這三個環節入手,對執法隊伍以及執法水平正規化建設水平進行提升,因此,農貿市場治安管理人員要加大公安基礎工作的長效機制建設,逐步建立起高效、統一以及靈敏的便民服務、行政管理、安全防范、危機處置以及預警研判等工作機制體系。對于治安形勢變化要隨時適應,要分析經濟發展情況以及社會發展情況。
四、防范農貿市場運行風險之第三者的風險
農貿市場在運行過程中,存在著第三者風險這一問題,所謂的第三者風險就是指農貿市場的消費者在購物過程中所存在的意外風險。第三者風險是農貿市場運行風險中無法預料到的一種風險,這就要求農貿市場管理者完善其管理方式,對于可能存在的風險要預防。在進行農貿市場第三者風險防范過程中,完善制度,依法操作。如果已經出險,就要及時搶救、 及時報險,要注意與第三者溝通的問題,避免第三者發生爭執或者沖突,作為農貿市場的經營者和管理者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重要原則,從第三者角度出發,結合具體實際情況來解決糾紛和爭執,這就要求我們在進行農貿市場第三者風險防范時,要提升農貿市場舉辦者和經營者的素質和水平,端正自己的服務態度,全心全意為顧客服務,同時也要依法處理,既要保護消費者的權益也要維護自己的權益。下面,筆者就對防范農貿市場運行風險之第三者風險進行簡要的分析。
(一)防范農貿市場第三者風險要求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在農貿市場日常運作中,安全措施是必不可少的措施,在實施農貿市場安全措施時,要做到堅持動態管理、動態宣傳、動態設計,還要重視農貿市場中建筑物的質量,及時修理損壞的路面,做好跟蹤保潔及時清掃路面垃圾,防止跌倒滑到事故的發生,強化對于火災等安全隱患排除和治理工作,并且重視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在農貿市場日常運作中,必須要根據安全措施設計的要求以及安全演習的方案,運用網絡計劃這一措施,很好的分析農貿市場安全組織設計情況以及安全措施管理進展情況,結合農貿市場現場的實際情況進行農貿市場安全措施的實施,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重要原則。保證農貿市場安全措施的良好實 施才能夠很好的保證農貿市場運行風險防范整體質量。
(二)防范農貿市場第三者風險要求采取應急措施
很多農貿市場第三者風險事故都是由于農貿市場運行中應急措施不到位導致的,在進行農貿市場應急措施工作時,應該著重分析農貿市場主要安全事故產生的原因,并且要注意農貿市場建筑、貨物運輸過程中可能產生的事故,在農貿市場建筑物存在的風險中,農貿市場建筑事故類型主要有:機械傷害、透水、坍塌以及中毒窒息等等,而在貨物運輸過程中,農貿市場內人流擁擠導致運輸工作面積狹窄、空氣污濁導致的空氣能見度低以及貨物運輸過程中車輛的銜接不當、車輛調度工作不到位等等因素都是在進行農貿市場應急措施時必須要考慮到的因素。
本文中,筆者從農貿市場食品安全存在的問題以及農貿市場運行風險之食品安全防范措施這兩個方面對防范農貿市場運行風險之食品安全的風險進行了闡述,接著從防范農貿市場運行消防安全風險的重要性以及防范農貿市場運行消防安全風險措施這兩個方面對防范農貿市場運行風險之消防安全的風險進行了淺談,筆者又從防范農貿市場中治安風險要做到正視治安問題以及防范農貿市場中治安風險要加大農貿市場管理執法力度這兩個方面對防范農貿市場運行風險之治安安全的風險進行了探討,最后,筆者對防范農貿市場運行風險之第三者的風險進行了簡要的分析。
參考文獻:
[1]周曉萍,陳志軍,王立媛,王若燕,潘國紹,郁欣.2005年浙江省紹興市食品中鉛鎘砷鋁污染現狀及分析[J].疾病監測, 2008,(02)
[2]王宏志.農貿市場改超市要因地制宜、多種模式[J].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4,(04)
中圖分類號:F30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6)03-056-02
在我國城市中進行農副產品交易的集市被稱為城市農貿市場,在城市集市進行農副產品交易是中國最古老的交易形式,同時城市農貿市場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的補充。農貿市場是我國普及城鄉各地的農產品批發和零售的市場,它與城鄉人民的生活息息相關,是城市承載力的重要支點。它與農村的集市貿易不一樣,不是農產品生產者彼此交換為主的市場,而是以農民自產自銷與城市居民、小商販的批發和零賣的形式進行交易的。城市居民、集體單位和酒店餐飲業作為買方,農村、農場和農民作為賣方在農貿市場進行交易。可以這樣認為:城市農貿市場管理的發展和創新是生產力發展與社會進步的必然結果,其發展進度已成為衡量現代經濟發展的主要標志。它的發展和存在有助于改善城市的食品供應狀況,還可以使城市居民的購買力轉移到農村、農場,使農民的經濟收入有所增長,所以說,城市農貿市場在城市居民和農民的生活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目前,我國仍然是一個農業大國。城市農貿市場的發展和創新能推進我國現代化和工業化的發展,能幫助我國人民早日實現“中國夢”和促進偉大中華民族復興的前進步伐。發展和創新城市農貿市場管理還能加快城區市場繁榮,保證城鄉產品買賣交易持續穩定,保障城鄉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促進社會安定團結,更進一步提高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筆者就職于河南省濮陽市市場發展服務中心,耳聞目睹了城市農貿市場的建設、改造和一步步發展壯大。筆者欣喜地看到:目前,城市農貿市場服務已成為促進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和城市經濟增長的亮點,特別是在網絡營銷和知識經濟的推動下,城市農貿市場的經營管理、業種配置、市場環境都有了很大的發展和創新,服務形式更加新穎多樣,服務內容更加拓展延續。但是,城市農貿市場管理在發展和創新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
一、城區農貿市場管理存在的問題
眾所周知,城市農貿市場的農產品是自發調整的,市場價格不是長期不變的,它是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的。這就要求城區發展服務中心對農貿市場進行科學化、規范化、精細化管理。遵循國家對市場管理的方針、政策,使城市農貿市場朝著有利于社會主義的方向發展。但是,一些農貿市場由于存在規劃布局不合理,而且設施陳舊落后,市場管理簡單粗放、行業監管不得力等問題,使得城市農貿市場管理的發展和創新受到嚴重制約。
1.農貿市場建設落后,設施利用率較低。目前,由于大部分城區面積迅速擴張,大批農民涌入城市務工,使得城市人口急劇增長。這就需要城市的農貿市場建筑面積迅速擴大,市場設施快速更新,以保證農產品交易成功率大大提升,這樣才能保障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穩定提高。但是據筆者調查所知,許多城市的農貿市場建設仍舊滯后,設施利用率仍舊低下。按照國家規定的“城市居民15分鐘可滿足購物”的市場建設要求,很多城市小區仍然達不到這個要求,目前很多離城市較遠的小區購買生活用品時需要開車購買,往返需要近一個小時。由于農貿市場建設滯后、場地狹小,使得市場內部頗為擁擠,買賣肉食的區域又臟又亂、污水橫流;買賣蔬菜的區域雜亂無章、爛菜葉發出一陣陣令人作嘔的氣味;市場內經常發生爭吵、斗毆現象,同時也給小偷造成了偷竊機會,消費者丟錢包的事件時有發生。由于市場在初建時期建設規劃比較保守,在設施上沒有投入較多資金,所以市場地面坑坑洼洼,上下水不通暢,市場大棚銹跡斑斑,公廁內臭氣熏天,這樣的環境怎能吸引眾多的消費者到此消費呢!
2.上級部門監管力度不強,市場管理粗放。業內同行都很清楚,對農貿市場的管理涉及到多個行政部門。其中有工商、農業、城管、公安、消防、林業等,這種形式的管理給農貿市場的監管帶來了諸多不便。首先,在檢查、收費、監管等方面,各個部門都有一套自己的管理和檢查方法,經營者要接受這些部門的各項檢查,經常是這一撥的檢查人員剛走,下一撥的檢查人員又來到。由于一些職能部門沒有深入到農貿市場進行駐場管理,缺乏常態監管機制,只是過一段時間走馬觀花地檢查一下,使得好多農貿市場出現無照經營、不配備消防器材、食品加工經營戶沒有“三證”或“三證”不全,市場內亂搭、亂建的現象。上級有關部門監管不得力的后果造成市場管理粗放的現象。這種現象的存在使得劃行規市不科學、不規范,蔬菜區域也有賣水果的攤位,水果區域內干鮮水果攤位混雜在一起,肉類區域生肉、熟肉一起賣,炒貨、小吃點亂擺亂放,農產品檢測項目、市場信息、復秤設備更是沒有健全,公廁無人清掃、蒼蠅滿天飛,粗放管理使得農貿市場環境“臟、亂、差”,布局亂七八糟。
3.馬路菜市和早市問題十分嚴重。筆者曾在一些農貿市場的周圍做過調查研究,發現幾乎每一個農貿市場周圍都有馬路菜市和早市存在。早晨城市居民都要出門,有的上班有的上學,但被熙熙攘攘的馬路菜市和早市阻礙了出行道路。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景:汽車、電動車、自行車、行人擁堵在一起,喇叭聲、自行車鈴聲與小商小販的叫賣聲和消費者的討價還價聲交織在一起,使得農貿市場周圍雜亂無章。市民的抱怨聲此起彼伏,因為馬路菜市和早市的存在,上班遲到被扣獎金,上學遲到被老師批評。城市居民曾大聲呼吁取締馬路菜市和早市,但馬路菜市和早市像春天的韭菜,被取締一次過一段時間又死灰復燃了。只有從根本上取締馬路菜市和早市,才能保證農貿市場周圍的交通通暢。
二、城區農貿市場管理的創新策略
目前,許多城市政府為加強城區標準化農貿市場的建設與管理,都制訂了相應的總體設想和目標,比如,河南省濮陽市就針對農貿市場設立了“立足實際、方便群眾、科學布局、精細化管理”的總體設想,并制訂了“布局合理、結構協調、功能齊全與市民消費水平相適應”的建設規范化城區農貿市場的目標。筆者長期在城區市場發展服務中心工作,愿意與業內同行一起探究城市農貿市場管理的創新策略,以美化城市、規劃經營、方便群眾、促進消費為目標,為廣大市民創造一批環境整潔、寬敞明亮、消費安全、價格公平、買賣公正的農貿市場。
1.拓展農產品業種配置,創新農貿市場精細化管理。面對激烈市場競爭形式,加強對城區農貿市場拓展農產品業種配置,進行精細化創新管理尤為重要。筆者認為,應從以下三個方面做起,一是改造農貿市場的設施和環境。城區市場發展服務中心應轉變觀念,遵守國家與市政府規定的法律、法規及有關政策方針,統籌考慮農貿市場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切身利益,對農貿市場進行科學化、規范化、標準化管理。修建改造不合理的設施,科學布局、規范經營,將農貿市場修建的寬敞明亮;消費者的通道要布局合理,防水、防滑、防火、防擁擠;環境衛生要干凈整潔;經營者要文明經商,禮貌用語;建立和建設農產品檢測臺、市場信息網絡和復秤設備;這樣做可以提高市場買賣交易成功率,實現市場信息、管理經驗和市場資源共享。二是城區市場發展服務中心應成立農產品采購配送中心。城市市場發展服務中心要與物流體系、農村、農場和農民形成一條農產品銷售鏈,可以采用農產品配送的形式將農產品配送給城市的酒店、食堂和居民小區,這樣做可以促進農產品渠道向新型化發展,縮短農產品流通流程,提高貿易效率,也可以降低農產品物流成本和價格,使城市消費者和農場、農村及農民的利益達到雙贏。三是重新調整農貿市場布局,拓寬業種配置。筆者認為,應該對農貿市場進行科學、規范、合理的布局,將農貿市場銷售的產品分為三大區域,第一區域為肉食、蔬菜、水產和干貨類,可以將這一區域放在市場的中心地段,因為這一區域銷售的產品與消費者息息相關;第二區域為糧油、水果、熟食和雜貨類,可以將這一區域的產品放在市場邊角地段,因為這一區域銷售的產品消費者不需要天天購買;第三區域為綠色產品、本地特產和報亭、彩票銷售等,這一區域的產品可以放在市場門口,吸引外地游客前來購買。這樣的布局使農產品交易相互搭配、增加市場人氣,還可以拓展農產品業種配置,創新農貿市場的精細化管理。
2.創新市場經營管理,營造市場和諧氛圍。筆者深深感到,要想創新市場經營管理,首先要營造和諧氛圍。市場管理人員要更新服務理念,不能再以上級領導者的身份出現,市場管理人員的工作不再是到期收取租金、檢查一下經營者的衛生狀況、通知經營者一些注意事項就完成工作任務了,而是應該以市場經營者的朋友身份出現,切實幫助經營者解決一些實際困難。每一名管理人員都應該具備處理急發事件的能力,如:經營者與消費者發生爭吵或斗毆事件,市場管理人員應在第一時間內到達現場進行調解,并能做到公平、公正、以理服人;經營者之間發生了矛盾,管理人員應冷靜分析矛盾發生的起因和經過,以談心的方式對他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使他們化解矛盾心情愉快地經商。當經營者家庭遇到困難時,管理人員要伸出友誼之手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尤其是一些外地經營者,在本地沒有親戚朋友,遇到困難時常處于孤立無援的境地,他們迫切希望管理人員幫助解決困難。管理人員就要利用自己的人脈關系熱情地幫助他們。如:經營者的孩子入托難、入學難、看病難、租房難等實際問題,市場發展服務中心和管理人員都應當幫助他們解決這些問題。這樣做可以使他們積極配合市場管理工作,有利于農貿市場管理的創新和發展,還可以營造市場和諧氛圍,使市場很快繁榮起來。其次,創新市場經營管理。筆者曾學習了國內外同行先進的管理理論和工作經驗,認為創新農貿市場的經營管理應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嘗試:一是“批零結合”的經營模式。市場發展服務中心應利用城區交通便利的特點,積極創造“批零結合”的必備條件,吸引外地批發商到農貿市場經營農產品,使農貿市場的零售和批發經營并駕齊驅,越來越紅火。二是“農加超”的經營模式。這種經營模式就是利用農貿市場和超市之間的差異化經營,使農貿市場和超市形成良好的優勢互補,再加上其他業態的補充和完善,達到農貿市場和超市互利的雙贏局面。只有打破陳舊的經營理念,才能將農貿市場的經營管理創新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3.完善體系建設,合力治理市場。要想創新對農貿市場的管理,必須完善體系建設,合力治理市場。首先要完善對農貿市場的體系建設,因為對農貿市場的整治是一項經常性、長期性、系統性的工作,市場發展服務中心應建立一套各部門之間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制約、相互諒解,一邊抓市場的安全、整治,一邊抓市場的經營、管理的農貿市場管理創新體系,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地解決存在問題,隨時隨地掌握市場實際情況,使農貿市場管理的創新工作扎扎實實地開展起來。應從以下兩個方面做起:一是成立市場經營戶管理委員會,完善和推行市場經營戶自律管理體系。市場發展服務中心應牽頭組織每年度的文明誠信經營戶評選活動,并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還可以在市場內廣泛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保持市場的正能量上升,以打擊歪風邪氣。二是市場發展服務中心與經營戶簽訂衛生保潔承諾書,這樣做可以保證市場的衛生清潔,還要定期公布市場違規違紀經營戶名單,促使經營戶自覺遵守市場規定,誠信經商、文明待客,使市場買賣交易次序井然。同時還要教育和要求管理人員以身作則、遵紀守法,決不能接受經營戶的賄賂,要按照市場發展服務中心的要求經常利用廣播、黑板報宣傳黨的方針和政策,落實經營者攤位前的“三包”規定,有效防止經營戶亂搭、亂建、亂停、亂貼、亂擺等違規行為。其次,各部門應盡其責、合力治理農貿市場。筆者希望涉及到管理農貿市場的每一個部門都應該明確自己的職責,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市場發展服務中心要調動起各部門的積極性,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打造一個“秩序化、優美化、清潔化、規范化的農貿市場”,使市場成為布局科學合理、買賣井然有序、環境優美整潔、居民安然消費、新型的農貿市場。城市農貿市場既是城鄉居民買賣農產品的集中交易場所,直接關系到民生發展的社會問題,又是一座連接城市、農村農產品貿易的橋梁。它關系著城鄉人民的日常生活及生活水準的升降,還關系著社會安全、穩定與和諧。只有不斷強化農貿市場服務功能,才能將農貿市場建設成為城市最鮮活的亮點。筆者希望業內同行不怕吃苦、不怕受累,腳踏實地、愛崗敬業、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讓自己管理的農貿市場更好地為城鄉人民服務。
參考文獻:
[1]吳一萍.我國城鄉農貿市場存在的問題及對策.農村經濟問題,1996(5)
[2]李波.安康中心城區農貿市場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安康市發展研究中心,2014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