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6 16:03:3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社會工作的工作方法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關鍵詞】小組工作一般通則;寧養社會工作;本土化
一、寧養社會工作小組工作背景介紹
小組工作可以運用小組內部動力,形成自助與互助的平臺。經由小組活動,為癌末患者家屬提供相互交流機會以及給予其他小組成員情感的支持、照顧癌末患者技巧的相互分享。但是當把小組工作的通則方法運用到癌末患者照護者小組的具體實踐中時,卻發現兩者之間出現了互不契合的張力,癌末患者照護者小組成員的開放性,時間的有限性,心情的復雜性等特點的存在,使小組工作不能有效開展和順利運行。如何使小組通則本土化,使之能夠更好的契合癌末患者照護者小組,實現小組組員的成長,這是本文將要探討的問題。
二、小組社會工作的一般通則
小組社會工作旨在通過人際間的互動,運用專業的小組活動過程來加強和恢復人際間的交流,增強小組成員的社會適應能力,進而實現小組成員自身發展的目標。一般將小組工作過程分為以下五個階段:(1)準備階段。在這個階段,小組工作的任務是確定工作目標、完成小組計劃書、招募組員及具體工作時間、地點的安排。(2)開始階段。小組的目標是建構小組組員之間以及小組組員和工作者之間關系的階段。(3)中期轉折階段。組員對小組產生認同感,在互動過程中,組員之間關系會表現出競爭的特征。(4)后期成熟階段。小組成員對小組具有較強的歸屬感,成員之間的關系也會變得更加親密,小組具有更強的凝聚力。(5)結束階段。小組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小組成員情緒和小組結構的變化,小組組員可能會產生哀傷的情緒和失落感,小組的結構會變的松散。
三、小組通則與寧養項目小組工作的沖突
在寧養小組實踐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按照小組工作的一般通則來帶領小組,小組活動很難進行下去,小組活動中會出現諸多的問題。
(一)疾病的多樣性導致需求評估缺乏代表性。在小組活動設計之前,我們對部分癌末患者家屬以及醫院的醫務人員進行了需求評估。然而,由于癌癥的種類很多,以及癌末患者家屬也具有獨特性和異質性,需求評估還是缺乏代表性。
(二)開展小組活動的時間和地點需要重新考量。按照小組一般通則的要求,小組活動的時間長度一般在四十五分鐘到一個小時為宜。在寧養社會工作中,這個時間就明顯的過長,會導致活動無法進行完。活動的地點在寧養院的大廳,大廳空間太大過于空曠,人員嘈雜,這就導致無法為小組組員提供一個相對安全及安靜的環境,這也會影響到組員表達情緒的意愿。
(三)小組規范難形成,小組成員難以把注意力放在小組活動上。社會工作者發現小組成員很難把注意力放在小組的活動之上,大多情況下他們更關注小組活動旁邊排隊等候取藥的其他患者家屬。家屬在等待取藥的過程中心情是非常焦急的,這也就是患者家屬雖然參加小組活動,卻不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小組的活動中,注意力不夠集中的原因。
(四)小組成員變動性大,小組連續性差。由于患者家屬時間的特殊性,取藥的不規律性,導致小組成員每次都會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小組就不能按照以前的方式設計多節,而應該是多主題單節小組活動。
四、寧養社會工作小組工作本土化
我們對問題進行了反思和總結,對我們的小組工作方法進行了從頭到尾的梳理,尋找失敗的原因,總結成功的經驗。針對上述問題,我們寧養社會工作小組團隊對我們的小組工作方法進行了調整。
(一)完善宣傳方式,增加宣傳渠道。我們調整了宣傳方法,在下次開辦小組活動之前制作好小組活動計劃宣傳海報以及宣傳單,宣傳海報放置在寧養院大廳顯眼位置,同時在寧養院發藥時同時向他們發放宣傳單;委托開展個案工作的社會工作者在做家訪的時候向患者及患者家屬發放宣傳單和介紹小組活動,邀請他們的參與,以達到小組活動宣傳及組員招募的目的。
(二)調整小組活動計劃的時間和地點。我們把開辦小組活動的時間相對提前,同時縮短小組活動的時間,經過調整之后,小組時長改為30-40分鐘,以避免耽誤組員的取藥時間。我們把小組活動的地點向離取藥柜臺較遠的一方轉移,以避免其他人員對小組活動產生過大的干擾。
(三)修改小組活動計劃,變換小組活動內容。由于小組成員的異質性較高,年齡差距較大,文化水平也有較大差別,在設計小組活動計劃時,盡量選取大眾化的活動內容,能夠被全部組員所理解和接受。經過對小組計劃的修改,小組的活動內容能夠適合絕大部分組員參與。
(四)鏈接資源,協調時間。組員之所以不能夠集中注意力在小組活動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害怕小組活動會耽誤其領藥。為了解決這個顧慮,寧養社會工作項目團隊一是同寧養院協調發藥的時間,以保證參加小組活動的組員能夠按時取到藥品;二是鏈接志愿者,讓志愿者代替小組成員排隊。這樣就不會耽誤小組成員取藥的時間,也能夠打消小組成員的顧慮,能夠安心的參加小組活動。
(五)增加小組主題,以工作坊的形式開小組。開放性小組的弊端就是組員的時刻變動,每次小組活動的組員都有大部分是不同的,這就使得小組缺乏連續性。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增加了小組的主題,例如手工制作小組、音樂治療小組、照顧者支持小組等不同類型的小組主題。
調整之后的小組工作方法,很好的適應了寧養社會工作小組工作的特殊性。為小組成員提供了一個相互交流、相互支持的平臺,塑造了一個良好的互動環境,促進了小組成員的成長。
參考文獻
[1] 劉夢,張和清.小組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一、社會工作的對象
企業與社會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他們都是以個人為單位構成的,不論是企業的發展還是社會的進步,都需要和諧的人際關系和順暢的相互溝通。所以,與社會一樣,企業的管理,重點正是在于職工隊伍管理。引入社會工作的理念,職工隊伍管理的具體對象應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一)普通員工。毫無疑問,普通員工在一個企業當中,在數量上所占的比重一定是最大的,是企業的主體,企業領導部署的各項工作,都需要由員工來完成,員工工作能力的發揮,決定了企業的發展速度和效能。
(二)中層管理者。作為企業的高層領導,受制于客觀條件,不可能將自己的理念、思路直接傳達、貫徹到每一名員工,這時就需要中層管理者通過發揮傳令兵的作用,將上級的命令傳達和督導落實,同時,將下級對上級指令的完成情況及時匯報給上級,提供上下之間良好的溝通環境。
(三)職工的家庭成員。往往我們在開展職工隊伍管理工作過程中,都會忽略一點,那就是對職工家庭的關心和了解,通過觀察不難發現,職工的工作狀態,與家庭狀況息息相關,和諧的家庭氛圍能夠成為職工努力工作的助推器,而反之,則會對工作產生不良影響。
二、社會工作方法在職工隊伍管理的切入點
上文中提到,社會工作的本質在于助人自助。也就是說,要將社會工作方法介入到職工隊伍管理工作當中,重點應當從解決職工問題、幫助職工成長的角度出發,具體來講,我們可以運用馬斯洛理論的方法,對以下幾個方面重點關注:
(一)關注職工的基本需求。這里說的基本需求,指的是職工的生理需求,也就是職工的薪酬收入和生活水平,企業要通過為職工設置合理的薪酬和薪酬分配模式,滿足職工及其家庭的生活所需和基本的歸屬需求。
(二)關注職工的安全需求。企業不應讓職工在工作之中缺乏安全感,在一個企業當中,除了基本的薪酬收入之外,影響職工安全感的因素還在于能否企業之中,企業員工的安全需要主要影響因素是:能夠在這個企業工作多久?是否享受到了應有的福利待遇?在企業當中,職工的基本生理需求得到了滿足,進而就會有追求安全需求的自覺性。
(三)關注職工的社會需求。企業對于職工的向心力,除了薪酬收入的誘惑,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職工是否能夠感受到身邊同事的關懷,人作為一種社會動物,都會希望生活在和諧融洽的環境之中,滿足職工的社會需求,就是要創造一個和諧的溝通環境,提供企業內部和諧的社交圈。
(四)關注職工的尊重需求。尊重需求屬于較高層次的需求,包括職工在企業的成就大小、職務高低,它既包含了對自我價值的個人認可,也抱過了他人對自身的承認與尊重。
(五)關注職工的自我實現需求。自我實現需求是最高層級的需求,代表了職工在企業實現了自我價值的最大化,得到了物質與精神的雙重滿足。
三、社會工作介入職工隊伍管理的措施
個案工作、小組工作和社區工作,是社會工作的三大工作方法,這三大工作方法為社會工作有效介入企業職工隊伍建設提供了必要的思路,企業管理者運用社會工作方法,根據職工的實際情況和特點,對癥下藥,選擇適當的工作方法,確保存在問題有效地得以解決。
(一)個案工作。個案工作認為,個人的人格行為,是受到周邊他人和行為和社會環境的雙重影響,個人問題的發生,是在客觀環境和個人心理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結果,所以在職工隊伍管理當中,應當注重開展一對一的互動,協助問題職工發揮自身的潛能,針對職工存在的心理困擾、工作和生活困難等問題,制定個性化的解決措施,幫助職工解決發生的問題。
調查發現,企業的領導者經常會感覺部分職工跟不上上級的思路,不能完全明白上級意圖,導致工作不到位,達不到要求,導致職責履行不達標;而有些職工也會天天怨天尤人,抱怨工作累、領導要求多,表示領導不理解自己,充滿了無奈和委屈。這些問題的出現,都需要個案工作的介入,比如通過開展“談心交流”活動,建立上級領導對一線職工的直接溝通渠道,更好地樹立工作導向,幫助企業執行層更加有效地直達目標。
(二)小組工作。在小組工作當中,企業管理者應注重發揮職工的團隊意識,善于調動整體合力,協助小組內成員的交流互動,已達到促進職工個人素質提升的目標。企業的最小單位是職工,其次是部門,部門是一個企業分工的主體單位,通過分工完成一項工作,可以有效提升整個工作流程的順暢度,但與此同時,正如同工廠流水線作業一樣,一旦某一個部門的工作出現了問題,就會影響到企業整體工作效能的提升。
小組工作的思維就是要解決這一潛在的問題,企業管理者要善于引導員工在團體中增強團隊互動,也就是要提高團隊意識,比如組織各類小組活動、拓展訓練、勞動競賽、運動會等活動,讓職工在一定程度上從單兵作戰的事務性工作中脫離出來,在整體協作的過程中增強合作意識,樹立合作精神,以增強職工個人的綜合素質,強化企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達到提升工作效果的目標。
(三)社區工作。社區工作是以整個社區及社區中的居民為服務對象,提供助人和利他的一種專業方法。社區工作的由來,是為了解決城市工業化產生的一系列社會問題,在企業職工隊伍管理中,我們不妨將企業及其周邊的社會區域看做是一個社區,通過發動、組織社區成員參與集體活動,確定社區的問題和需求,有效調動社區資源,最大化爭取外力協助,改善和提升企業形象,減少社會誤解。
四、結語
應該說,企業之間的競爭,歸根結底還是人與人的競爭,體現了人對于社會的適應程度,企業職工的整體水平和綜合能力水平,可以反映企業的發展程度,甚至于決定了企業的命運。如何做好企業職工隊伍管理工作,充分激發每一名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力,是當前各個企業所關心的問題。筆者認為,將社會工作思維的關鍵點運用到企業職工隊伍管理中,合理地使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為企業職工構建一套成長激勵體系,可以最大化地激發企業職工隊伍的活力,從而為企業的發展不斷創造價值。
參考文獻:
(一)家庭解體,社區解散,社會關系遭到破壞
地震發生后,親人的遇難和失蹤導致無數家庭解體,且由于建筑物與構筑物遭到破壞,需重新安置受災人群,導致原來的社區被解散和重組。在這種情況下,由于日常生活場景的陌生化,受災群眾的各種社會關系都將受到破壞,可能引發各種心理問題。
(二)受災人群生理、心理的雙重傷害
大規模、高級別的地震必將使群眾遭受傷害,造成不同程度的傷殘,甚至終身失去自主生活的能力。同時,地震將引發神經癥、焦慮癥、恐懼癥等心理問題,并導致一些受災群眾迫于心理壓力而自殺。據零點調查公司與友成扶貧基金會的調查,汶川地震發生后,有66.7%的災民有壓力感,33.1%的災民患憂郁癥,66%的受傷災民和57.7%的喪親災民患有"創傷后應激性障礙"。這將成為社會工作介入抗震救災過程中的服務重點之一。
(三)社會生產力的恢復和發展
地震為人民的生存環境造成了難以彌補的損失,包括社會生產力的破壞和缺失。人們擔心災后生產生活難以持續,甚至連最基本的溫飽需求都得不到滿足,很容易產生失落情緒,這也是造成上述心理問題的原因之一。因此,社會工作介入抗震救災過程中,應對社會生產力的恢復和發展機遇充分重視。
二、社會工作在地震災害救援中的主要功能
(一)恢復功能
社會工作的恢復功能主要表現在治療和康復兩個方面。在地震發生后,很多受災群眾身心上均受到極大創傷。社會工作者的首要任務就是進行治療。首先,要與工作對象建立良好的工作關系,全面了其情況,協助醫護人員找到癥結所在,設計治療方案,為受助者提供有效服務。在此基礎上,社會工作者還應引導受助者從走出災難的陰影,使其用積極的心態重新融入社會,實現身心全面康復。
(二)預防功能
防治結合,是社會工作者在提供服務過程中需要重視的內容。在幫助工作對象實現身心康復、重構社會關系的過程中,要協同服務對象一起預測、控制和消除可能出現的不利因素,防止受到次生災害的影響。
(三)發展功能
無論是對受助者還是對社會而言,社會工作的終極功能就是發展。在個人層面,發展主要體現在社會工作者通過賦權等方式,激發受助者潛能,使其充分自我發展并融入社會生活。在社會層面,社會工作則是通過個人的恢復和發展達到推動社會整體發展的目標。因此,社會工作介入災害救助的最終目的就是要促成受災群眾和受災地區的全面恢復和發展。
三、社會工作在地震救援過程中的具體介入方式
(一)以挽救生命為首要目的,滿足災民基本需求
地震發生后,社會工作者要主動接觸受災民眾,滿足包括溫飽、醫療等在內的基本需求,初步緩解地震對其造成的傷害。但地震中有限的資源難以滿足大眾需求,因此在干預過程中可對服務對象進行需求等級劃分,以挽救生命為首要目的,有次序的開展介入工作。首先要尋求政府或非政府組織的幫助,建立避難場所,持續關注衣物、食物、藥物等基本生活保障品的供給情況。同時,社工應充分關注災區的交通、地形、氣候等狀況,避免次生災害的發生。
(二)幫助受助者進行情緒疏導,全面評估受助者的需求
人們震后普遍的反映是震驚、悲傷、焦慮、絕望、困惑、無助甚至情緒失控等,并因此引發行為偏差,社會工作者要幫受助者疏導情緒,讓他們盡情宣泄情緒病其說出自己所有的最真實的想法,同時運用專注、傾聽、同感、鼓勵等支持,令受助者感到被尊重、被理解、被接納,從而建立信心。于此同時,社會工作者要幫助受助者呈請其面臨的各類問題,通過訪談、查找文獻、田野調查等方法,對受助者的生理、心理、社會環境、認知、行為、家庭背景、過往經歷等方面進行全面了解,評估其需求。
(三)整合資源,恢復受助者自主生活的能力
社會工作者應在受助者情緒相對穩定的基礎上,以受助者需求為切入點,向求助者提供信息和技術上的支持,幫助他們在逆境中尋求希望,獲得肯定。例如,社會工作者在進行干預的過程中,可以傳授一些對傷口進行簡單處理的方法、自救的常識以及相關的社會福利制度等,幫助他們重拾生活的信心;對于受傷群眾,社會工作者可在醫護人員的幫助下,同傷者一同制定康復計劃,協助實施并跟進成效;對于在地震中失去子女、失去住房的受助者,在保護好其人身安全的情況下,可向政府相關部門了解災區婦女再孕、災區民眾安置的政策,并詳細告知。
(四)幫助受助者建立社區支持網絡
“內源發展”概念早在20世紀70年代末就已出現,而作為一種新的發展理念進入社會發展的理論和實務領域,并引起各國關注的原因,是20世紀的80年代初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起的一項研究計劃:“對促進適應各國社會實際和需要的內源發展和多樣化發展過程的社會文化條件、價值體系以及居民參加的動機和方式進行研究”。這一研究從歷史和現實兩方面總結二戰以后新獨立的發展中國家現代化發展的經驗教訓,對各種關于社會發展的現代化理論和實踐進行梳理,對它們的局限進行分析批判,特別是在各種現代化的話語系統下,后發現代化國家追趕型社會發展模式帶來的不良后果進行反思而提出的新發展戰略和政策思維。按照這種新發展觀,“一個社會不能完全照搬另一個社會的發展模式,每一個國家都應根據本國的資源、需求、文化特性、思維結構和行動方式”,“找到適合其發展的模式和風格”[1]來確定自己的發展道路和政策路徑,運用內源發展戰略來解決自己發展中的問題。而所謂“內源發展”的理念強調的是“發展是人民的發展。人民的發展最核心的是人民的創造力和自主性的提高,它們必須是來自于人民的生活、自己的文化和從中形成的知識體系和價值觀。”[2]因此,“內源發展”的理念,是把發展看作“生長的人自己的一種行動(一種努力、一種創舉等等)”[3],強調各民族在解決發展時,應該是一個“由人自己并為自己來完成的發展過程”,“把發展的各種目標、道路、方法和所使用的技術等方面的考慮都歸集到人的整體和統一體中去”[1]。內源發展觀的提出,將解決社會發展問題的焦點,集中到了人的主體性在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上,為發展中國家開展反貧困行動提供了重要的哲學理念。對發展中國家擺脫他們對西方現代國家的依附性,探索自主發展道路產生了重要啟示。但是,過于哲學化的討論,使這一理念往往陷入邏輯應然的理想狀態,而在實踐上限制了內源發展理論對人們開展政策思考的社會想象力。隨著20世紀90年代末阿馬蒂亞•森的《以自由看待發展》一書的出版,以發展人的真實自由為目標的“可行能力”理論,使內源發展的抽象觀念能夠具象為由各種“工具性自由”,即政治自由、經濟條件、社會機會、透明性保證和防護性保護所組成的個人主體性所需要的實質自由,使這一發展觀念的內涵得到了極大充實,其外延也擴展到實現人的主體能力的獲得所需要的條件。在他看來,“這些工具性自由能幫助人們更自由地生活并提高他們在這些方面的整體能力。”[4]而獲得了這些“工具性自由能直接擴展人們的可行能力”,并通過它們的“相互聯系及互補性”而“相互強化”[4],能夠增強人們應對現代化背景下市場經濟體系不斷擴張挑戰的主體性。這將使我們在考慮發展政策時具有更廣闊的視野,并在建構以內源發展為內涵的反貧困行動體系時具有更深刻的實踐意義。在整個20世紀90年代的發展中,發展型社會政策形成了由眾多理論觀點和實際行動支持的研究譜系。這個譜系既包括了前面所提及的阿馬蒂亞•森的可行能力理論,也包括了安東尼•吉登斯的社會投資戰略、詹姆斯•梅志里(JamesMidgley)的可持續生計理論、邁克爾•謝諾登(MichaelSherraden)的資產建設理論、艾倫•沃克(AlanWalker)的社會質量理論等一系列具有重大社會政策創新意義的研究方式和方法論。這些理論的焦點都集中在以積極的社會政策干預窮人的生計過程,圍繞著社會資本和人力資本的培育進行投資,消除對窮人的社會排斥,減少其脆弱性,以增加他們的機會,增強他們的能力,形成可持續生計能力來促進他們的社會發展。在發展型社會政策研究的譜系中,以梅志里為代表的整體性社會政策思維,在關于農村發展模式的探索方面提出的可持續生計發展政策框架,“把那些在傳統上一般被主流現代化政策忽略的鄉村群體的利益置于優先考慮的位置”,將“焦點集中于老百姓身上……以更好地解決農村人群的迫切需要。”[5]這是一種把民眾置于政策議程中心的思路,但又不是那種目光短淺和為實用主義所驅使的“民眾需求第一”[5]的民本主義(或許某種意義上的民粹主義)。它是一種基于整體性社會政策思路的社會投資行動,這一政策思路不同于傳統的意識形態支配下的規范性社會政策的國家主義、市場主義或平民主義思路,而是融合這三種思路,針對個人、家庭和社區面臨的困境,建立國家、公民社會、民營商業部門和國際發展機構等政策行為人結合的共同行動,去增進他們的福利,提升他們的人力資本和勞動力的競爭力,增強社會凝聚力和抗擊社會排斥的能力[5]。按照這樣的政策思路,農村發展中的可持續生計策略應統籌考慮“所有與生計維持相關的機遇與制約因素”。既要強調受益人的參與,也要協調政府部門、營利性機構、發展機構、社區和志愿者組織等的行為。要采取社會投資的方式去發展農民的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為他們增加各種資產性積累創造條件。“因此,從社會政策的角度來講,這一過程可以通過實行傳統的福利項目(諸如教育、健康和住房)或者以在關鍵性的非福利部門(諸如農業和資源保護部門)進行社會投資的方式來實現。”[5]在農村可持續生計發展框架的陳述中,梅志里也特別提醒到,盡管整個解決問題的過程“不能寄希望于依靠單一機構來解決農村發展問題,而必須將多重行動者考慮在內。”但是,“善加組織”,注意協調不同機構、不同參與者的行為,以產生“整體大于部分”的結構性效果,也是實現這一戰略目標的關鍵。歷史的經驗證明,由于利益分配和責任分擔的問題,不同的參與者和發展政策往往會相互競爭,彼此抵牾,導致農村發展計劃的失敗。譬如“有關受益人(或稱‘利害關系人’)參與的說法常常有高估現實的問題。”“要想把那些在社會層面上矛盾重重、在空間上七零八落的人群納入發展工程和項目之中,會存在很多操作上的困難。”“一堆機構不恰當地湊在一起,各個組織以一種惡性的方式進行競爭并且毫無必要地重復行動(就像在‘整合性農村發展項目’的案例中經常發生的那樣)”,不僅會使扶貧計劃失去預期的效果,更重要的是會破壞人們對發展的信心和對各種發展計劃及其行為者的信任,使農村發展失去社會基礎。因此,在可持續生計計劃的工具性運用中,既要充分肯定國家在農村可持續生計發展中“獨一無二的作用”,也應注意發揮非政府組織在服務供給領域“容易與草根階層打成一片”,調解他們與政府關系的作用。同時也應該看到,地方社區“經常擁有極有價值的社會資本和人力資本以及關于地方生態和自然資源的地方性知識”,發揮他們的作用對實現發展目標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國際發展組織對地方社區所提供的財政支持和服務起到的工具性作用,也推動了社會政策的變革。而私人部門作為可持續生計戰略的“一個重要的合作伙伴,可以為農產品拓展營銷渠道,也可以通過特殊的安排為小農產生者提供貸款。”總之,組織協調各個行為體之間的行為,與受益人進行充分的協商,“確定正確的先后順序和建立最為恰當的制度安排,都是通向成功的關鍵環節。”[5]
二、“精準扶貧”中的內源發展戰略
“精準扶貧”是中國政府根據到2020年國家實現“全面小康”的戰略目標,以及“到2020年讓70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的既定目標”①的要求而提出的扶貧政策新思路,也是國家在總結以往扶貧工作的經驗,針對目前扶貧開發中存在的一系列突出問題,如對貧困人口的“底數不夠清、指向不夠準、針對性不夠強”,“不同程度存在‘大水漫灌’的現象”②而提出的工作方針。它把“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必須解決好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的問題,做到扶真貧、真扶貧、真脫貧,切實提高扶貧成果可持續性,讓貧困人口有更多的獲得感”③作為現階段國家“脫貧攻堅”戰略的基本方略之一,明確了“精準扶貧”的目標和方法,成為各地開展“脫貧攻堅”行動的指導原則和行動綱領。在這一政策方針的推動下,全國各地在黨委政府的領導下,組織大量機關干部“入村包戶”,訂立目標責任制,舉地方財政之力,實施“脫貧攻堅”的“三年計劃”、“五年計劃”,掀起了聲勢浩大的“精準扶貧”攻堅行動來落實中央決策,并取得了一系列明顯的效果。但是,在這一重大的國家行動戰略的落實上,如何解決好“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的問題,實現“扶貧成果的可持續性,讓貧困人口有更多的獲得感”的目標,一些地方的做法卻需要進行反思。比如“誰來扶”和“怎么扶”的問題,許多地方采取的是領導干部做表率,干部職工總動員,入村包戶,一對一,面對面地開展扶貧行動。這些措施以強有力的政治動員和行政干預為特色,以政府機構為主體和行動者,在精準扶貧的力度上也顯得非常有力,體現了黨和國家對貧困人口的關心和負責任的態度。然而,我們知道,貧困是一種復雜的社會現象,它既有經濟和政治制度方面的原因,也有歷史文化和社會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到了脫貧攻堅的階段,貧困程度深,脫貧難度大的中西部地區,又是少數民族聚居區。復雜的社會文化因素絕不僅僅是靠政治行動和經濟干預措施就能解決貧困,需要廣泛的社會動員和包括貧困群體在內的更多的行動者參與,以復雜的方式去應對復雜的問題,才能切實提高扶貧效果的可持續性,實現現有貧困人口全面脫貧的目標。因而,所謂“誰來扶”的問題,實質是誰是扶貧的主體和行動者的問題,而“怎么扶”則是如何進行廣泛的社會動員,讓包括貧困者和專業發展工作者在內的相關主體也參與到“脫貧攻堅”的行動中來的問題。按照發展型社會政策的分析框架,反貧困行動是由多個行動者組成的行動體系。其中,政府和行政體系固然是居于不可或缺的主導地位,專業人員和專業隊伍的參與也是重要的保證。但是,“真正的扶貧是以小的增量投入激活巨大的存量,是幫助貧困者提升‘自主性’的一個過程”,要在增強“貧困者的主體性上下功夫”④。從這一基本的方法論要求來理解精準扶貧,我們必須明白,過多的政府干預,過大的物質、技術和資金投入而又缺乏貧困者在脫貧過程中的責任擔當,可能帶來的后果是使貧困群眾、貧困家庭、貧困社區產生依賴性,削弱他們自主解決問題的主體性和意愿。因此,“堅持群眾主體,激發內生動力。繼續推進開發式扶貧,處理好國家、社會幫扶和自身努力的關系”的原則①,對于解決好“誰來扶、怎么扶”的問題,具有從戰略到實踐的政治意義和社會政策指向性。從內源發展的觀點看,“精準扶貧”應該瞄準貧困者的主體性培育,通過激發他們的內生性動力,培育可行能力,形成內源發展的主體,使之能夠參與到脫貧行動中,才能以內源發展的社會政策思維助力“精準扶貧”——最終實現可持續的脫貧發展。從發展可行能力的視角來理解“增強貧困者的主體性”,我們首先要把主體看作是一個由個人主體和社會系統組成的社會主體。它的內核是由個人的知識、經驗和思想觀念與價值觀組成的主觀世界。然而,這種主觀性又是來源于它所處的生活世界:一個由它所生活的環境、文化、習俗、教育、制度和體制組成的社會系統。個人主體由這個社會系統所形塑、改變和再造。因而,任何主體的發展,能力的改善和提升都應從其所處的生活世界的改變入手,通過制度體制的改革、教育的完善、社區的移風易俗和文化創新、社會關系的調整和社會資本的培育等一系列的活動來實現。也只有如此,“增強貧困者的主體性”才不是單純樂觀主義的浪漫理想,也不是唯意志論的主觀意念,而是可望可及之事,脫貧攻堅和精準扶貧也才能成為貧困地區通往全面小康社會可持續發展之路。“增強貧困者的主體性”又是和“扶持誰”這一前提性問題聯系在一起。為此,我們還需要進一步分析當前我國農村的貧困問題和貧困人口的構成及其特點。這是在精準扶貧中培育貧困者主體性,推進內源發展的前提。在我國的經濟高速增長和城市化快速推進的過程中,資源、機會和財富的分配不公帶來的城鄉差別、地區差異和個人家庭收入差距擴大變得越來越嚴重,農村貧困格局也發生了新變化。李小云最近提出,農村貧困格局的新變化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城鄉二元結構的限制下,快速的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催生大量的貧困人口,從貧困特性上看,可見這種貧困稱之為轉型貧困”。這一部分貧困人群中的一部分有機會在轉型中獲得發展機會而擺脫貧困,另一部分則會隨著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而避免陷入貧困,還有一部分則會落入貧困陷阱,形成貧困的增量。“二是原來一直沒有擺脫貧困的,而且處于貧困代際傳遞狀態”[6]。這兩部分貧困人群構成當前農村貧困人口的主體,增強他們的主體性,激活他們的內生發展能力,就成為精準扶貧的關鍵議題。在增強貧困人口的主體性、實現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內源發展過程中,開展農村社區建設和發展貧困人口的可持續生計能力是兩項彼此關聯的實踐性議題。改革開放以來,在市場經濟和城市化、工業化的沖擊下,農村社區的原子化和空心化使農民失去了社區依托,變成脆弱群體。近年來,國家加大對農村開發扶持的力度,出臺大量涉農政策解決農村發展問題,極大地改善了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遏制了農村社區衰落、農業生產力的下降和農民增收乏力的趨勢,一些區位、交通和經濟條件較好的農村社區,在城鄉一體化的推進中甚至反超城市,成為富裕農村。但是,在中西部脆弱程度較深、貧困人口存量較大的地區,社區衰落、勞動人口流失、資源匱乏,且社會保障與公共服務體系不健全等方面的問題,仍然是困擾社區發展和農民生活改善的基本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通過社區建設來夯實基礎,借助“脫貧攻堅”計劃和“精準扶貧”措施,通過扶持農民合作組織、建立社區發展機構、發展農村教育、豐富農村文化生活、建立和完善農村公共服務體系與社會保障體系等社區重建措施,激活社區潛能、整合社區資源,重建農村自組織體系來推動農民的組織化,增強社區、家庭和個人抗御自然風險、市場風險和各種生活風險的能力,形成以“社區能力建設為基礎的內源發展”[7]新格局。在這個過程中,貧困者的主體性將由個人主體聯合為社區主體,生存方式也將由原子化的個體生存轉變為組織化生存,自主性及主體能力將得到極大的提升。在農村反貧困的行動中,通過發展生產、增加農民收入來提升貧困地區農民經濟能力,一直是扶貧工作的主要議題。從以往的經驗來看,通過提供政策、資金、技術,以項目化的方式扶持產業,建立專業合作社等方式來激活農業生產潛力,發展農村經濟,開發式的扶貧政策在實踐上取得了較大的成效。但是,隨著技術進步和國民經濟中第二、第三產業的不斷發展,“經濟增長的主要領域越來越遠離貧困人口所能從事的產業……長期以來一直具有很強的減貧效應的農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不斷下降”[6],發展農業產業的減貧效果逐漸降低,靠開發式扶貧政策解決那些受脆弱性影響較大的貧困人口的問題,變得越來越困難。在這樣的背景下,以解決貧困人口生計能力不足為主要目標的“可持續生計發展”政策框架就成為一個有用的工具。作為發展型社會政策主要支柱之一,可持續生計的發展思路,“其具體的工作一直集中在諸如貧困、脆弱性、農場體系、參與性和可持續發展等問題上。”[5]它的基本觀點是:一個生計維持系統包括人們所擁有的能力、資產和維持生活的各種活動。對于可持續的農村生計而言,它追求的目標是多重的,既追求人們收入的增長,也要考慮增加他們受教育的機會、減少脆弱性和規避風險的社會保護與能力提升。而要實現這多重目標,就必須對人們進行社會投資:投資于教育、健康、從事各種農業和非農業生產的技能,以及改善環境和改變生活態度的能力與方法。通過這種社會投資,形成對他們有實際意義的可行能力,即擁有自主開展生計活動的財政資本、人力資本、物質資本、自然資本和社會資本等資產性資本,為推動他們的內源發展提供支持。但是,內源發展并不是僅僅由社區和個人單獨的行動構成的,尤其是處于困境中的貧困人口和貧困社區,其資源的短缺和能力不足,需要有外部力量的介入來激活內生動力,也需要有政策體制的支持幫助他們擺脫困境。因此,內源發展戰略并不排斥外部力量的介入來幫助貧困人群和他們的社區改善環境,為他們的生計發展提供支持。通過外因激發內部活力,為農村社區的內源發展提供協助,就構成關于內源發展戰略的完整內涵。
三、通過農村社會工作推動“內源式”精準扶貧
一、社會工作介入空巢老人群w概況
老化過程是一個自然的生理轉變過程。老年人面對老化過程,一方面需要老年人自我接納和適應,另一方面也需要外界對老人給予幫助。社會工作介入,是社會工作者用專業的視角去看待和對待老年人群體,運用專業的方法為感受困難的老人提供支持。在對武漢市某老年社區空巢老人做了大量的入戶探訪后,分析該社區空巢老人當前面臨的一些困難和需求,通過社會工作服務,探討針對城市空巢老人社會支持社會工作介入模式。
在社會工作專業價值觀和方法的支持下對社區空巢老人開展社會工作服務,不是單純的助人活動,而是通過給予服務對象有目的的幫助,幫助其恢復社會功能,獲取社會支持,引導其培養自助的能力,其三大工作方法――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區工作的合理運用,對空巢老人群體的有效介入具有現實意義。
二、社會工作專業模式的探討
(一)個案工作
老年人個案工作是在社會工作專業價值觀的指導下,運用專業的知識和技巧為老年人及其家庭提供物質和情感方面的幫助和支持,助其減低壓力、解決問題,達到良好的福利狀態的服務活動。針對社區空巢老人開展個案工作,可開展的服務內容可包括物質方面的援助,如幫助社區中遇有生活照料困難的老人獲得照料服務;也包括精神層面的支持,如為喪偶、喪親的空巢老人提供情緒疏導服務。
空巢老人個案工作需要堅持增權的取向。空巢老人在客觀上容易陷入社會角色的改變,無力、無權的境地,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屬于弱勢、需要外界支持的群體,運用增權的視角開展個案工作,將空巢老人看做具有改變和發展能力的個人,同時需要相應的社會支持以保持空巢老人積極的參與社會活動,培養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對解決城市空巢老人面臨的問題具有重要作用。
家庭作為空巢老人最直接獲取社會支持的資源,對于解決空巢老人的贍養問題和精神慰藉問題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個案工作介入空巢家庭,通過與空巢老人子女溝通,發揮協調者和倡導者的角色,改善子女與老人之間的關系,促進子女與老人的溝通互動,是老年個案工作的重要內容。
對于空巢老人的精神慰藉支持,首先要正視空巢老人面臨的情緒困擾。幫助空巢老人認識到自身的情緒及行為方面的困擾并非由誘發事件所產生的,而是來源于自身的非理性認知。幫助空巢老人檢查非理性認知,鼓勵其探討自身情緒和行為困擾的非理性認知,發現非理性認知與困擾之間的關系,找出存在的非理性信念,幫助空巢老人建立理性生活方式。
(二)小組工作
老年小組工作既是一個工作過程,也是一種直接的助人方法和手段。小組工作對象包括健康老年人組成的群體,以及面臨問題和困擾的老年人或其親屬組成的群體。老年小組工作的開展對組員社交技巧的提高、行為的改變以及歸屬感的建立具有極大作用,同時也能夠為老年人傳播信息,灌輸希望,形成利他主義的互助氛圍。小組工作的開展有利于幫助老年人建立良好的支持網絡來緩解養老問題和情緒問題的困擾。
小組工作的開展,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社區高齡空巢老人對文化娛樂方面的需求。建立空巢老人互助小組,有利于豐富城市空巢老人的精神生活,提高老人的生活質量。
形成利他主義的小組氛圍,引導小組成員互相幫助,彼此支持,分享個人生活經驗,幫助小組成員共同度過生活困難。在利他主義的氛圍下,空巢老人能夠獲得尊重和接納,獲得情感上的支持和愉快的體驗,
培養小組成員的歸屬感。空巢老人一般會面臨孤獨寂寞的心理情境,培養空巢老人對小組的歸屬感,形成對小組群體的依戀、認同等積極的體驗。這種積極體驗使空巢老人之間的關系日趨和諧,使小組的向心力增加,強化小組動力,有利于空巢老人在小組中獲得滿足感,舒緩孤獨寂寞的心理。
建立空巢老人互助小組,有利于豐富城市空巢老人的精神生活,提高老人的生活質量。
(三)社區工作
老年社區工作具有福利性和政治性兩個方面的性質。福利性老年社區工作包括為老年人提供社區照顧、義工服務、老人教育;政治性老年社區工作主要是為老年人爭取權益。通過老年社區工作的開展,可以降低老年人與社會的疏離,推動老年人社會參與,促進自助和互助,增強歸屬感。
(1)在社區開展低齡老人幫助高齡老人倡議活動,是對社區鄰里支持作用的運用。通過將社區空巢老人組織起來,有針對性的開展服務活動,由于鄰里的地理優勢,對于空巢老人生活照料需求的滿足作用明顯。通過社區工作介入,協助空巢老人建立良好的鄰里關系,是社會工作介入城市空巢老人社會支持系統構建的重要內容。
(2)社區組織對于社區活動的開展具有重要作用。老年社區一般缺乏較為成熟的社區組織。因此,社會工作者不但要組織滿足社區空巢老人社會需求的社區活動外,還需要在社區中建立社區組織,組織老年人開展相關講座,宣傳養生、安全和法制方面的知識,不僅可以滿足空巢老人精神文化需求,還有助于老人更多的接觸社區居民,增進鄰里互動,使更多的人了解社區空巢老人的問題。
(3)通過社區活動發揮空巢老人的潛能,善用社區資源,滿足空巢老人對社區活動的需求,鞏固空巢老人的權益。同時,空巢老人參與社會活動,在社會工作的介入下,可以改變社會上對于空巢老人的負面形象認識,擴大老年人的影響力。
三、總結
老年群體一般面臨著對自身身體、心理和社會角色轉變的認識、接受以及對環境的適應。應對老年問題及老年人發展的需求開展一系列的服務,是老年社會工作的重要內容。以利他主義的價值觀為主導,運用社會工作的專業理念和方法,為老年人提供服務支持,對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社會福利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趙學慧.老年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中圖分類號]C9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2)12-0044-01引言
伴隨城市化的發展,一部分老人“移民”到城市生活,由于文化上、經濟上整體比本地居民的水平低,農村老人心理多少會有些自卑,與本地居民的聯系很少,城市融入情況有待提高。但是每一個人都有其自身優勢,我們要以優勢視角理論為指導,善于挖掘進城農村老人和本地居民的潛力,讓雙方看到對方的優勢而不僅僅是弱點。農村老人城市融入的過程是一個重新適應不同文化和價值觀的過程,認同感和歸屬感是融入一個城市的首要條件,有效的社會工作方法介入可以縮短農村老人城市融入過程,促進積極的城市融入。
一、我國農村老人城市融入社會工作介入現狀
當下,我國相關政策和部門的支持在農村老人城市融入問題上依然薄弱,主要體現在社區支持薄弱,隔離現象存在,社會工作介入方法大多借鑒或者照搬國外理論,還沒有系統地結合我國國情研究出適合我國社會工作介入的方法,農村老人城市融入的社會工作介入方面還有待完善和發展。通常情況下社會個體在精神上和物質上的支持和幫助可以從家庭成員、親友、鄰里、同事、團體和組織等社會關系組織獲得。但新進城的農村老人由于離開原有家鄉,離開原來的鄰里、熟人,離開原有已經建立多年的社會支持和社會關系網絡,來到新城市中生存,原有的各種熟悉關系和社會網絡不再存在,老人自身消極地社會評價以及城市居民的難以接納,致使進城農村老人難以建立由弱關系所建立的社會支持網絡,只能依靠有限的血緣關系、地緣關系等強關系所提供的部分社會支持。新的社區支持系統因新進入人口的居住隔離、交往隔離、相關因素的不確定以及制度問題而難以建立。
二、社會工作介入三大方法
(一)個案介入
個案介入是一種以個人或家庭為對象的社會工作專業方法。采用直接、面對面的溝通與交流,通過與案主建立專業關系,運用專業知識與技術,協調可以利用的各種資源,為案主提供一對一的幫助與服務,減輕案主的壓力、解決案主的問題,達到一種良好的福利狀態。具體在農村老人城市融入上的運用,可以深入新進城生活的農村老人所在社區,搜集典型個案,可以通過社區工作人員、鄰里、老人家人進行前期資料搜集,然后運用老年社會工作理論做指導,進行個案介入。可以先從心理支持入手,幫助案主從優勢視角正確積極評價自己,重獲在新城市生存和融入的動力。然后,從行動入手,提供社會支持網絡資源,主動幫助案主參與社區活動,與城市居民暢快溝通,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城市融入。
(二)小組介入
小組工作是指社會工作者運用專業的方法,根據不同類型的小組,有目的組織小組活動,通過組員的互動、自助、互助,幫助組員解決困境,達到小組的目標,使組員改變個人的行為,提升其社會適應能力。例如,可以在新進入城市生活的農村老人聚集較多的社區,在社區工作人員的幫助下,開展社區內的小組活動,需要進行前期活動策劃、準備、實施、活動評估等幾個階段。通過一些列小組活動,使小組組員樂觀積極地進行自我評價,引導小組成員正確看待融入問題,并幫助小組成員解決融入過程所遇到的問題,促進農村老人城市融入工作。
(三)社區介入
社區工作是指以社區和社區居民為服務對象,社會工作者運用專業的方法與技術,動員和組織居民通過自助、互助、合作的方式,發掘社區資源,化解社區矛盾和沖突,預防和解決社區問題,提升社區的福利水平,從而促進整個社會的全面進步。例如,以社區為平臺,充分利用社區現有資源,從政策、服務、保障照顧等幾個方面對農村老人進行關懷,使其更快融入城市生活。
三、結語
我國農村老人城市融入方面依然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對養老保障和社會工作相關服務的需求急劇增加。新進入城市的農村老人是一個等待關愛的群體,為消除他們對城市社會的陌生感、孤獨疏離感,提升在新遷入城市生活的幸福指數,更好地融入到城市社會體系中,專業社工介入進城農村老人社會融入工作,不僅有利于城市的新發展,促進政府相關社會保障政策的完善,城鄉居民和諧共融,也有利于社會工作介入的實踐研究。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變遷所帶來的農村老人城市融入等相關社會問題和需求,大眾對社會福利服務的內容和規范化要求逐漸提高。專業社會工作應借此機遇主動介入實際的社會服務機構,以社區為切入點,運用所學專業社工介入方法促進農村老人城市融入,借助社區平臺幫助農村老人從優勢視角看待問題,從而使農村老人同城市老人一樣安享幸福晚年。
【參考文獻】
一、研究目的與意義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速,農村大規模的人口流入城市,越來越多的農村留守兒童產生。而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是我們必須面對的一個社會問題,它將在一定時期內長期存在。要做到真正的解決“三農”問題,關注民生,不僅要關注進城務工的農民,還要關注他們的下一代,即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由于社會工作專業在我國發展還屬于一支年輕學科,對留守兒童問題的研究也多停留在表面調查中,因此,很有必要從社會工作方法入手來研究農村留守兒童問題。這也正是本文的研究意義所在。
二、文獻綜述
通過查閱和分析前人對于農村留守兒童的研究狀況,筆者認為學者們對于留守兒童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從以下領域展開的,即心理學,教育學,人口學和社會學研究方向。由于本文是基于社會工作的三大方法對農村留守兒童問題進行研究,因此屬于運用社會工作實務方法進行研究。國外的有關留守兒童問題的研究主要是一些國際機構和非政府組織在人口遷移相對常見的發展中國家展開的調查研究。國內的研究則主要從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入手來研究或是以調查報告的形式呈現出這一問題。綜上來看,已有的研究都還未出現以社會工作方法為視角研究的內容,因此本文試圖從社會工作方法的介入來探討這一問題。
三、城市化進程所引發的留守兒童產生及其所在問題
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現代化,工業化以及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大量的農民離開世代生活的土地,加入到了城市建設的隊伍中。在此期間,我國農村出現了大量的剩余勞動力。并且出現了大規模的人口流動。應該說農民工為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為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為城鄉差距的縮小作出了一定的貢獻。但是,大量的農工涌入城市也產生了一系列社會問題,留守兒童就是其中之一。我國現有留守兒童超過5800萬,對應的進城務工農民有約兩億多。在留守狀態下,留守兒童產生了一系列的問題。
(一)生活方面的問題
父母或父母一方外出打工,將子女交與其他人進行監護。在這種情況下,外出打工的父母與監護人各自原來的角色就發生了變化。甚至會出現監護弱化,監護動蕩以及逆向監護等問題。
(二)學習方面的問題
農村留守兒童總體上學習成績差,學習目的不明確。并且伴隨著大量逃學,厭學,輟學,紀律差等現象。這些現象都是因為農村留守兒童缺乏有效管教,家庭教育缺失的結果。
(三)心理方面的問題
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一方面是由于父母關愛的缺失造成的孤獨,內向等;一方面就是監護人對留守兒童的心理發展的影響。由于缺少與父母交流的機會,當他們遇到問題時,缺乏父母的正確引導,導致嚴重的心理問題。
(四)思想品德方面的問題
由于留守兒童缺乏與父母的溝通,使得家庭初級群體對子女教育及影響的功效弱化。導致農村留守兒童在習慣行為方面易發生消極變化。這使得他們極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給社會安全帶來了隱患。
(五)安全方面的問題
兒童本身就是弱勢群體,留守兒童因為父母不在身邊,得不到應有的關懷,在生活中更容易受到傷害,因此更應該備受我們關注。
五、兒童社會工作
兒童社會工作是社會工作的實務之一,作為社會工作的一種實務表現,他有著獨特的概念和內涵。在臺灣地區,將其定義為“凡以促進兒童身心健康全發展與正常生活為目的的各種努力事業均為兒童福利”。在香港地區,一般認為兒童社會工作是“以少年兒童為本,制定清晰的發展目標,根據他們在不同的階段的發展需要,同時配合社會發展階段,以綜合的以及團隊的工作模式,提供個人及小組生活并重的服務”。在我國內地,對兒童社會工作做得了如下定義“以兒童為主的社會工作,不僅限于貧苦無依兒童的收容教教養,而且擴展成為對全體兒童的福利服務”。
六、社會工作方法的介入及運用
社會工作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形成了自己一套較為完善的理論與方法體系,實務性操作需要有專業且可行使用大方法為前提,個案社會工作,小組社會工作和社區社會工作是社會工作的三大基本方法,他們在留守兒童問題的解決中同樣擁有很強的適應性,這便方便了社會工作在留守兒童問題中的有效介入。下面將討論三大方法在留守兒童問題中的應用。
(一)個案工作方法的介入
個案工作方法以個人和家庭為工作的切入點,社會工作者可以給農村留守兒童進行一對一的各種咨詢和輔導,也可以進行單獨咨詢,還可以進行生活方式上的輔導,人際交往上的輔導以及心理咨詢。當社會工作者發覺到有留守兒童需要或者主動來咨詢時,社會工作者可以給留守兒童提供個案輔導。接案后,社會工作者應該嚴格遵循保密,承認與接納,個別化以及按住參與自決等原則,與留守兒童建立專業關系,獲取他們的信任,讓其認識到說會工作者和他們是可信賴且相互平等的關系。并在此基礎上,根據留守兒童的實際情況,因勢利導,循循善誘,來幫助他們解決存生活上,心理上的問題和困惑,以促進留守兒童的全面發展。
(二)小組工作方法的介入
小組工作方法強調小組在互動中的重要性,借助小組去影響成員的態度和行為,通過相互交流,相互溝通,是成員在小組得到分享和支持,以挖掘組員的潛能,提高組員解決問題的能力。社會工作者可以組織留守兒童組成若干規模不大的同質小組,充分運用小組動力,協助留守兒童在小組互動的過程中發現自我潛能,來不斷提高自身能力。這里可以借助游戲等方法來進行小組活動。
(三)社區工作方法的介入
社區工作主要宗旨是教育社區居民積極參與社區治理,自覺維護自己的各種合法權益和社會公益。由于留守兒童多產生于農村,所以學校和社區,即我們所說的自然村和行政村是留守兒童生活和學習的環境。因此可以在村里設立兒童活動中心,由專業社會工作者定期給農村留守兒童們進行心理輔導和心理咨詢,并且可以組織一些公益活動,通過孩子們的參與,提高他們對自我的認同感,在活動中認識自我,提高自我。社會工作者也可以在學校里為留守兒童舉辦各種講座,教他們一些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學習技巧,來彌補父母在家庭教育缺失上的漏洞。(作者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注解:
①呂紹清:《中國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研究》,《中國婦女》2006年第6期,第19-20頁。
②劉建洲,何海兵:《構建和諧社會要加強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J]中國人力資源2007,(03)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03-0038-02
社會工作是一種具有公益性質的工作,它能夠為社會上的弱勢群體提供幫助,例如老人、婦女、殘疾人等,社區工作方面、個案工作方法以及小組工作方法是社會工作的幾種方法,讓人民群眾享受更方便的生活。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為我國培養“四有”青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與社會工作方法相比有著一定的區別,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二者沒有一點關聯,這二者同樣可以進行結合。將社會工作方法引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讓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觀念落后
雖然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國各個高校中是學生的必修課,校方領導對此也較為重視,但是其中內容卻過于老舊,難以跟上時代的步伐,大學生思想較為奔放自由,如果沒有足夠的約束與合理的指導,他們也不會自行地去學習與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的課程。教師是學生的引路人,如果教師自身出現了問題,那么學生難以從課程中學習到相應的知識也是必然結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落后的觀念是目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首要問題。
(二)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方法保守
我國當前的教育改革要求提升學生在課堂中的地位,學生應該成為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但是很顯然,這一要求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沒有得到很好的踐行,“灌輸式”“填鴨式”教學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上仍舊占據著主流地位。教師不利用新型教育手段向學生展示教學內容,也很少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真實掌握情況。在當今時代大學生能夠了解和掌握的信息實在是太多了,當前的教學方法過于保守,難以滿足他們的真實需求。舊有的教學方法無法保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
(三)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過時
思想政治教育應該與時俱進,跟上時展步伐,才能夠讓接受這一教育的大學生真正受到教育,在未來走出校園、步入社會后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夠真正地發揮其作用。當前的世界是一個變化的世界,每一天、每一年都會有新鮮事物發生,但是我國部分地區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仍舊使用的是多年前的版本,這無疑導致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脫離這個時代。大學生在接受相關的教育后發現這些知識在實踐中根本無法應用,這一問題也存在于目前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降低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用性。
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社會工作方法的原因
(一)建設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團隊
大學輔導員與思想政治教師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為直接的參與者,他們的素質與能力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有著決定性作用。部分高校的輔導員缺乏豐富的工作經驗,他們自身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了解還不夠深刻,無法對大學生進行很好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著兩極分化嚴重的情況,老一輩教師面臨退休,年輕教師無法挑起大梁。社會工作方法可以對這一問題進行解決,將其中的工作方法運用于輔導員的工作中,讓輔導員能夠改善自身工作方法,增強自身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完善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工作方法對于思想政治教師來說也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二)更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方法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各種外國文化、外來思想開始涌入我國并且影響著我國的大學生。如果我國大學思想政治教育仍舊按過去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那么必然是要被時代所淘汰的,因此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引入新的教學方法來彌補當前的不足。社會工作方法強調實踐,大學生在這一教學方法中可以發揮出目前教育改革要求的學生主導地位,并且可以親身w驗與嘗試一些事物,讓自身對那些事物的認識更為透徹,學習與了解課堂上沒有的知識,增加自己的閱歷與經驗。
(三)改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學觀念
在我國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師一直是課堂的主體,掌握著知識與課堂節奏,但是部分教師往往會忽略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學習情況。大學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時缺乏主觀意見,也無法就某一觀點進行深入的思考,只能跟著教師的節奏,這對于學生的自由思想以及天性無疑是一種扼殺行為。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全新的世界,不是古時的封閉世界,教師應該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注重與學生的交流。社會工作方法中的交流活動是目前我國各式交流方法中最為有效的交流方法,教師應該改善自身的教學觀念,增強與學生的交流,才能夠讓自己跟上時代的步伐,讓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工作方法的結合層面
(一)教學任務與目標層面
社會工作在本質上是對其他人的幫助,通過對這個人的幫助使其能夠更好地適應當前的社會環境,為他提供一條適當的發展道路,同時告之應該注意的問題,讓其通過自己的努力去闖蕩社會,走出自己的道路,獲得更好的發展前景,繼而為社會作出貢獻。這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任務、教學目標不謀而合,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任務是利用一系列社會主義理論為國家培養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與建設者,教學目標為提高大學生的思想覺悟,讓大學生能夠更好地發展。可能這二者看起來與社會工作方法有著很大區別,但是實際上它們存在著共通之處,它們的目的都是服務,社會工作目前主要服務對象是社會中的弱勢群體,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為了培養日后為國家、為人民服務的人,它們都在引導人民與國家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解決的也是人的思想問題與觀念問題,這也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工作方法結合層面的體現。
(二)教學功能層面
社會工作方法的功能是對社會人員進行援助,保障他們最為基本的生活,維持社會的穩定。社會工作需要對社會上的一些弱勢群體進行保護,例如老弱病殘等,還需要為一些特定人群提供幫助,例如失足青少年、貧困人員、刑滿釋放人員等,要讓這一類人員適應當前的社會環境,促進他們自身能力以及觀念的改變,解決他們面臨的實際問題,讓他們擁有穩定的生活來源,讓這些社會不穩定因素成為促進社會發展的一分子,保證我國社會的和諧狀況以及正常運轉。各個高校對大學生進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育人、導向等教學功能,可以對大學生行為進行規范,并且指導大學生的行為,這一點也促進了二者的結合。它們都需要對人的思想與行為進行干預和指導,社會工作針對不同人群的不同情況開展相應的工作,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則需要根據大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程度以及其自身進行工作,首先要了解情況,其次制訂計劃,最后實施計劃,這是二者工作步驟的相同之處,也是二者可以結合的地方。
(三)教學理念層面
在社會工作中,無論進行怎樣的工作,前提都是一致的,就是保證對社會人員的尊重,讓他們感受到自己作為人的尊嚴,讓他們感受到自己存在于世界上是有價值、有意義的,給予這些人員一個積極的生活態度。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遵循著“以人為本”的原則,以大學生的實際需求作為課程的教學理念,解決大學生在生活與思想上遇到的實際問題,對大學生采取關心、關愛的態度,這無疑是二者很好的結合層面。以平等的態度對待每一個人,讓他們感受到生活美好,以一個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生活,努力去工作,去學習,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讓整個社會充滿活力,充滿正能量,讓生活在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擁有希望以及對未來的憧憬。
四、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社會工作方法的應用方式
(一)社區工作方法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對社區工作方法的應用可以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需要對社區環境進行改善,讓整個社區處于一個和諧的環境,這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開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場所,也可以讓大學生參與到社區環境的改善中,例如拜訪孤寡老人等,感受社區真實環境,處理好自身與社區之間的關系。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時,學會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去影響他人。其次是進行社區活動,提高大學生自身的實踐能力,例如在社區內形成學習小組,或者幫助留守兒童補習功課,提高成績等。
(二)個案工作方法
個案工作方法是社會工作方法中較為基礎的一種,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較大的相似程度。個案工作方法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要求思想政治教師與輔導員對每一個學生的情況與問題都能夠充分地了解,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針對每一學生的問題提出不同的解決方案,將原有教學中的共性問題轉化為個性問題,強化輔導員與思想政治教師的工作能力與工作水平,讓他們能夠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保C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水平。
(三)小組工作方法
這一點要求學生組織、學生社團發揮作用。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相對容易,高校應該對學生組織、學生社團的活動表示支持。首先需要讓這些學生組織、學生社團具有相應的使命感與責任感,讓他們了解到他們工作的重要性,要求他們自覺投入其中并且為之進行努力;其次,提升這些學生組織、學生社團的問題應對能力與問題解決能力,讓他們通過這一活動鍛煉自身水平,不僅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對于問題應對能力以及問題解決能力也應該有所提高,讓學生擁有更加全面的能力,在未來能夠擁有更好的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小學階段是少兒心理發育的重要時期,正是增長知識、接受良好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最佳時期。在現行的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中,通常會采用以下方法對小學生進行行為習慣養成教育。1.說理教育法。是指教育者通過行為習慣課堂教授,以擺事實、講道理的形式,樹立小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意識。2.獎懲法。根據小學生行為規范衡量學生的行為,對做得好的給予獎勵,對做得不好的施加懲罰。3.榜樣示范法。通過樹立行為習慣良好的學生為榜樣,為小學生提供了努力的方向、目標、動力和方法。
二、引入社會工作理念與方法的必要性
(一)現行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存在缺陷
忽視了學生的主動性。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時,往往是站在“長者”或“強者”的立場上,對學生進行教誨或灌輸,而很少尊重受教育學生的主動性。
第二,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在目前的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中,主要采用以班級或年級為單位的教育方法,個別教育的方法使用得很少。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中的個別教育也只是對其進行思想教育,并不是針對學生的差異性進行教育。
第三,知行相離。“我國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方式較為單一,主要以課堂教授及獎勵處罰等方式為主。”隨著素質教育的提出,學校也開始提出注重課堂理論教育與課外實踐相結合,但是考慮到學生的安全問題,很多學校都未開設這類實踐課程。
(二)社會工作理念與方法在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中的優勢
第一,社會工作的“助人自助”理念有利于教育者在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過程中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助人自助”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中忽視學生的主動性的缺陷,能夠更充分地發掘學生的潛能,激發其主動性和創造性,最終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第二,社會工作方法有利于教育者兼顧學生的個體性差異,并在教育過程中做到知行合一。社會工作尊重人的差異性,相信每個人都是特別的,社會工作三大方法正是在尊重人的差異性的基礎上開展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中忽視個體性差異的缺陷。
三、社會工作理念與方法應用
(一)“助人自助”理念在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中的應用
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采用的是制度規范的手段,通過推行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規范,達到糾正學生不良行為習慣并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目標。與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不同的是,社會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強調尊重人的潛能,通過調動案主的主動性,充分挖掘潛能培養案主自己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快更好地解決問題。因此,社工是從調動學生自身的意志和能力入手,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從根本上幫助學生改正不良行為習慣。
(二)社會工作方法在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中的應用
1.個案工作在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中的應用
個案工作具有以個人和家庭為服務對象、建立一對一的專業助人關系、注重個人和社會兩方面的調整,兼顧形成問題的內因和外因、注重知識基礎等特征。
從個案工作的特征可以看到使用個案工作的條件:其一,是以個人和家庭為服務對象,即以某個出現行為習慣欠佳的學生為教育對象;其二,是建立一對一的專業關系。即與某個出現行為習慣欠佳的學生建立關系。
2.小組工作在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中的應用
在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中出現較普遍的問題時,可以借鑒小組工作方法,通過之前收集的資料,充分了解學生的情況,將小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中出現的相同或者相似問題的學生組織起來,建立一個小團隊,通過團隊內部組員分享在學習行為習慣時面臨的困難和克服的方法,相互鼓勵相互支持,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
社會心理學課程改革是專業發展的需要
社工專業培養的社會工作者是以助人自助的理念,倡導通過專業的方法以幫助他人發揮自身潛能,協調社會關系,解決和預防社會問題,促進社會公正為職業的專業工作者。社會心理學是有效的把專業需要的社會學和心理學相結合,既體現提供宏觀的分析視角,也能為深入了解受助者的問題并實施解決提供科學且人性化的方法和手段,可以說是社會工作專業發展的需要。社會心理學是應用型的課程,但在教學中卻一直傾向于理論學習,缺乏實踐性,學生的學習興趣差,積極性不高,而且這門課的學習也不能和其專業有效地連接,使學生在專業活動中不能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出來,甚至缺乏深入的思考。出于專業發展的需要,為促進學生專業能力和素質的提升,在社會心理學教學方法上的改革也是勢在必行。
傳統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弊端
1 忽視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不利于學生能動性發揮和能力的培養
傳統式的教學注重老師單方面的講授,以教師作為主體,而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者和學習者。很多教師不注重教學方法,認為循循善誘等那是小孩子的教育方式,大學生就是將知識灌輸給學生就行了,事實上由于現在高校對教師評價主要是科研而非教學,也使得很多老師不愿去花更多時間在教學方式的改革上。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成為被動的聽課工具,在講課過程中常常是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充分理解,缺乏自主思考,壓抑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甚至是對學生有興趣的課程,卻在老師填鴨的講解中變成了無趣。這種教學方式更造成了學生習慣接受已有結論,學習刻板,知識片面,缺乏思考批判精神,學生的能動性、創造性無從談起。
2 理論實踐脫節,缺乏知識的連接,不能學以致用
社會心理學是應用性強的學科,但是在實際教學的時候,還是重學術而輕實用的,甚至教師本身在應用上能力都有限。有時盡管采用了多媒體等教學方式,但是事實上并未改變傳統的教學內容,知識將黑板換成了多媒體而已,實質沒有顯明改變。學習重學術輕實踐,學不能致用,學生不知道怎樣去分析,怎樣運用,教學陷入到枯燥乏味的境地,學生沒有興趣,積極性不高。那么當學生面對救助對象時,缺乏對問題深刻的心理學思考,不知怎樣把動機等理論應用與困境人群的幫助中,所學不能為之所用。
社會心理學教學方法的改革
改革社會心理學的教學方法,需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的強調。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自主參與和師生互動,可以采取多種方法,這里在此次改革中,主要引入啟發式教學和情境式教學。
1 啟發式教學的實施
(1)啟發式教學的含義與重要性
啟發式教學是一種全面的、科學的教學理念和思想,它不是一種方法,卻能夠貫穿于多種教學方法之中。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積極思考,調動學生的能動性。以往在社會心理學教學上雖然有一定的靈活性,但是所講的內容仍然是以理論為主,以教師為中心,常常會忽視學生的興趣,內在需要等,按照教師意愿來進行講授。一般認為,高校主要注重是內容和知識,教學方法只是其次,對于中小學生,教學方法會更重要一些。但是大學階段是人生發展的重要時期,所學的知識應該為培養素質,進入社會提供條件。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就需要促進學生素質的提升,培養創新能力,專業能力為重點,這對高等教學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啟發式教學要改變以往教師用自己強制方法向學生講授知識,要求學生死記硬背的狀況,而要求以學生和老師為發展的共同主體,以促進學生素質提升為中心,使教學活動在雙方互動和良好和諧的氛圍中進行,不僅使學生有所成長,對教師本人也大有裨益,是教學更加科學化和人性化,也滿足學生的專業化需求。
(2)如何實施啟發式教學
推進啟發式教學,教師的擔子不是減輕了而是加重了,需要更多地準備更多的付出,要更多地了解學生的心態,了解學生的興趣和需要,也要精選教材內容,優化教學方法,有效地對教學過程進行調控。例如有的班級非常活躍,學生很愿意探討和思考,甚至學生也愿意老師多交流并提出一些問題甚至提出反對意見,面對這樣的學生,老師就可以放手給與學生更多地空間和機會來表達自己的觀點,進行師生交流,引發進一步的思考。但是對于某些欠缺主動性的學生,討論,隨時提問有事組織效果不是很好,需要在問題上,方法上更加靈活,積極他們的學習興趣,找到他們喜歡的話題和感興趣的方向。例如了解中國人社會心理和感受,就可以適當選取某個學生們感興趣的部分進行討論,引發思考。如提出中國在當前社會中的幸福感。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感受來進行思考。可以有教師引出背景,啟發學生思考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怎樣影響人們幸福的感受。同時在教學中可以鼓勵學生對生活中的問題進行觀察,進行思考,以心得形式記錄下自己的感受。對于社會工作專業而言,也可以通過案例引入,使學生去進行專業的思考,如何分析問題,解決案主的問題。適時的提問,充分的準備,及時的引導是啟發教師非常重要的方面。
2 情境教學法的應用
(1)情境式教學含義和重要性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場景,在教學過程中引起學生積極的的情感體驗,刺激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幫助學生理解知識,提升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的核心在于激發學生的情感。事實上,社會心理學應該是一門有趣和有益的課程。但是目前學理研究較多,就算是用多媒體,可是還是講授教學的方式。學生興趣無法調動,內部動機嚴重不足,學習中感覺枯燥,理論和現實不能很緊密的聯系在一起。而情境教學能夠有有的調動學生的情緒,增進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參與,在學習中感到樂趣,得到收獲,使學習活動成為學生主動進行的、快樂的事情。
(2)如何實施情境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