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6 16:03:3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注冊會計師審計重點章節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一、考試變化
《2012年度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報名簡章》中規定:注冊會計師考試方式(特定范圍報名人員除外)今年起采用閉卷、計算機化考試(簡稱機考)方式。即,在計算機終端獲取試題、作答并提交答案。推行機考,是深入貫徹《注冊會計師考試改革方案》的重大舉措。機考具有技術成熟、安全性高、便捷節約等優勢,并且在國內外其他執業資格考試中已經積累了豐富的成功經驗,是提高考試安全性、提升考試工作效率和質量的有效途徑。
注冊會計師簡稱CPA(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是指取得注冊會計師證書并在會計師事務所執業的人員,通常是指項目合伙人或項目組其他成員,有時也指其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自1991年開始舉辦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以來,21年累計16.1萬人取得了全科合格證書。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的目的就是選拔和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專業人才。與2011年相比,今年考試工作主要有以下變化:一是在考試內容方面。《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大綱(2012年度)》根據新頒布的相關法律法規進行了修訂,相較2011年度考試大綱,增加了部分新內容,簡化了部分內容,并修訂完善了“能力等級”相關規定。二是在考試方式方面。今年將在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專業階段和綜合階段實行計算機化考試(簡稱機考)。即,考生在計算機終端獲取試題、作答并提交答案。三是在考試預報名方面。為了完善考試預報名信息以及方便非首次報名考生進行網絡預報名,要求所有考生重新注冊,登錄網絡報名系統,按照報名指引填寫相關信息。
專業階段主要測試考生是否具備CPA執業所需要的專業知識,是否掌握基本技能和職業道德規范。《審計》科目是CPA考試六科中難度最大的一科。為使廣大考生順利通過《審計》科目的測試,筆者將首先分析專業階段審計考綱的變化;其次在厘清教材結構的基礎上,按照新參考法規的要求對今年命題的測試點進行預測;最后就如何應對機考學習這門課程提幾點建議,希冀考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考綱變化
從2012年專業階段考綱審計科目的內容可以看出,審計科目的變化是最大的,主要有兩個重大變化,一是減少了測試目標;二是減少了參考法規。如表1所示。
三、教材變化
從表1中可知,2012年度《審計》教材依據《CPA全國統一考試大綱——專業階段考試》(2012年度)的要求作了特別重大的刪除!!!與2011年相比,教材總的章節從29章減少為24章;刪除了5章內容,相應地可能也減少了考生的學習負擔。具體變化如表2所示。
四、考題變化
(一)測試重點變化
《財政部注冊會計師考試委員會辦公室負責人就2012年度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報名相關問題答記者問》中指出,實行機考后,各科考試題型保持不變。為適應機考環境的變化,將適當簡化主觀題題干閱讀量。專業階段試題繼續采用客觀題與主觀題并存的方式。在保持試題難易程度總體不變的情況下,將適當增加客觀題的比重。
表2中的變化均分別體現在審計科目全書的24個相關章節中。由于CPA全國統一考試的目的就是選拔和培養能適應上述更高要求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專業人才,因此,今年審計教材變化較大的也是今年考試的重點。筆者根據測試點重要性排序(5顆星最重要!),它們之間的變化關系如表3所示。因此,筆者認為,今年考題的重點變化如表3(根據測試點重要性排序)。
(二)測試難度變化
由于今年考試方式、大綱及教材變化較大,考題可能會發生一些變化,實行機考后,雖然各科考試題型保持不變,但是為了適應機考環境的變化,將適當簡化主觀題題干的閱讀量。專業階段試題繼續采用客觀題與主觀題并存的方式,在保持試題難易程度總體不變的情況下,將適當增加客觀題的比重,這樣與2011年相比,測試難度必將有所下降。為便于分析,首先編制2011年度審計試題分值統計表和分布圖,分別如表4和圖1所示。
從表4和圖1中可以看出,2011年度審計科目試題的總體特點是:
一是難度適中并略有提高。從2011年度審計試題來看,無論是單項選擇題和多項選擇題,還是簡答題和綜合題,試題的測試重點均以審計準則為考點、以風險導向審計為主線、以測試CPA能力為本位,只有綜合題中極個別問題可能需要運用會計知識,盡管它在設置的方式上、在情景的考慮上有一定的新意,但就其解決問題所用到的知識和技能來說,仍然沒有超出大綱樣題所示范的范圍。在總體難度的控制上與大綱樣題相比,沒有太明顯的變化,并且是有所提高的。
2008年教材與2007年教材相比沒有本質的變化,但對個別章節進行了增減和修改。主要變化如下:(1)在第5章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中,增加了2007年6月頒布的《關于審理涉及會計師事務所在審計活動中民事侵權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的內容。(2)將第6章第六節“審計業務約定書”的內容調整到第8章“計劃審計工作”的第一節初步業務活動的內容中。(3)對第7章第二節“審計工作底稿”的內容重新進行了梳理。(4)對第12章“審計抽樣”的內容進行了重新編寫。(5)第13章至第17章中個別實質性程序有所修改。
二、《審計》章節重點、難點分析
根據2007年考試情況及考試大綱的要求,2008年審計考試仍應注重審計理論結合實務,以實務為主的考查方式。為此,建議考生關注以下重點內容。
(一)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規范職業道德的是經常考查簡答題的內容。2007年的考試中職業道德的內容僅在業務質量控制的簡答題中有所涉及,并沒有直接命題。因此,在2008年的考試中考生對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規范的內容既要把握好客觀題,也要掌握好簡答題。應做到根據題目所描述的具體情況,分析判斷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是否違反職業道德。對職業道德規范的掌握,應特別關注獨立性、收費與傭金、與執行鑒證業務不相容的工作和接任前任注冊會計師的審計業務等具體內容。
(二)會計師事務所業務質量控制業務質量控制準則是中國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體系中的管理標準,是會計師事務所為了保證相關人員在執業過程中遵守相關技術準則(審計準則、審閱準則、其他鑒證業務準則和相關服務準則)和職業道德規范,所制定的控制政策和程序。盡管在2007年的考試中,對該內容考查了簡答題。但對于業務質量控制要素及其內容考生仍應掌握;特別是職業道德規范、客戶關系和具體業務的接受和保持、業務執行和監控等內容。
(三)財務報表審計的責任劃分及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2008年的審計考試大綱中要求考生明確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責任。由于注冊會計師執行的會計報表審計最終是對被審計單位的會計報表發表意見,這也就注定了區分管理層、治理層對財務報表的責任和注冊會計師對財務報表審計的責任的重要性。應該說,注冊會計師只是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的鑒證人,并不是保證人,被審計單位管理層才是會計報表的保證人。考生應特別注意將財務報表審計的責任劃分與具體審計案例結合進行分析,并能夠正確運用相關的司法解釋。在這里考生應明確:第一,注冊會計師只有按照審計準則的要求實施審計,保持合理的懷疑,才能履行好審計責任;第二,注冊會計師無論怎樣努力也難以做到絕對保證,只能做到合理保證。
(四)審計具體目標一是管理層對會計報表的認定。財務報表審計業務屬于基于責任方認定的業務,管理層批準報出財務報表,就意味著對財務報表作出了認定。認定包括對交易和事項的認定;對期末賬戶余額的認定和對列報的認定。這部分內容屬于重要的審計理論。考試題型也多樣化,既可以考查客觀題,也可以考查簡答題甚至綜合題。但近年的考試中,單獨考理論的內容比較少,對這部分知識的考查主要是理論結合實務,也就是要求考生應做到將認定目標理論與重要項目的實質性測試程序相結合,融會貫通。近年考查的簡答題經常針對所列示的各項認定,要求列示出注冊會計師為實現各認定的審計目標應實施的最常用的實質性程序。二是審計具體目標。對認定、目標和審計程序的三者的關系可簡單描述如下:
轉貼于
審計目標是基于審計總目標和管理當局的認定推論得出的。要實現審計目標,必須實施具體的審計程序,最終才能對會計報表發表審計意見。考生應將審計目標理論與財務報表各業務循環的具體審計實務(13-17章)相結合,融會貫通。這部分知識可以考查各種題型。如在近幾年的客觀題中經常針對注冊會計師要實現的審計目標,列示若干審計程序,要求考生指出其中恰當或不恰當的審計程序等。
(五)審計重要性審計重要性,屬于審計理論中的重點、難點和考點,各種題型均可能涉及。考生應掌握:第一,審計重要性的含義;第二,審計重要性的運用。對于重要性的運用應重點把握兩個方面,首先,在計劃審計工作時在財務報表層重要性水平和賬戶交易認定層確定重要性水平;其次,在評價錯報影響時,如何考慮重要性。
(六)風險導向審計的基本思路根據有關風險導向的審計準,可以將風險導向審計的基本思路歸納如下:第一,注冊會計師應當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以足夠識別和評估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而該過程中注冊會計師通過實施的詢問、分析程序以及觀察和檢查程序來識別和評估財務報表的重大錯報風險就是風險評估程序。第二,注冊會計師應當針對評估的財務報表的重大錯報風險設計和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以將審計風險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b(這里的進一步審計程序包括控制測試和實質性程序)
(七)財務報表審計中了解和測試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內部控制理論知識屬于重要的知識。考生應將內部控制理論與各業務循環內部控制的實務結合起來,融會貫通。考生還應把握好對內部控制的了解和測試。例如2005年的第二個綜合題,資料中描述了注冊會計師所了解的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情況,要求考生能夠指出其是否存在重大缺陷,提出改進意見,進而確定控制測試程序,指出涉及的相關認定等。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設計有重大缺陷和執行失效的地方,就是會計報表存在或很可能存在重大錯報漏報的領域。
注冊會計師在財務報表審計的風險評估程序中應當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以評價其設計的合理性及是否得到執行,最終確定是否準備信賴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確定是否實施控制測試程序以確定控制運行的有效性)。控制測試是注冊會計師在設計實施進一步程序可以執行的程序。通過控制測試以確定注冊會計師預期信賴的內部控制是否得到有效的運行,最終確定通過實質性程序應獲取的保證程度。
(八)審計抽樣2008年考試大綱要求考生掌握審計抽樣。而且在近幾年的考試中客觀題和綜合題均涉及了審計抽樣的知識。考生應在掌握好審計抽樣基本概念的前提下,掌握注冊會計師如何在控制測試和實質性測試中設計樣本,選取樣本,以及對樣本結果的評價。
(九)各業務循環主要賬戶的重要實質性測試屬于重點、難點和考點,各種題型均可能涉及,近幾年所占分數較多,充分體現了突出實務的命題原則。考生應注意:第一,將主要賬戶的認定目標理論與實質性測試程序結合;第二,掌握好函證、監盤、截止測試、分析程序等;第三,還要特別注意掌握好有關的會計知識。
一、教材基本結構及其變化分析
(一)教材基本結構 具體如下:
第一部分:總論(第1章),涉及會計準則的基本準則。
第二部分: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會計要素(第2~13章),相關的會計準則包括: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存貨、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投資性房地產、非貨幣性資產交換、資產減值、職工薪酬、金融工具列報、收入、建造合同。
第三部分:財務會計報告編制與列報,包括第14、23、24、26、27、28章的個別報表、合并報表以及第23、24章等有關報表的調整的相關內容。涉及的會計準則包括:財務報表列報、現金流量表、中期財務報告、分部報告、關聯方披露、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企業合并、合并財務報表、每股收益、金融工具列報。
第四部分:特殊會計業務,包括第15章、第16~22章、第25章。涉及的會計準則包括:或有事項、債務重組、政府補助、借款費用、股份支付、所得稅、外幣折算、租賃。
(二)教材主要變化 具體如下:
原來是24章,現在變為28章。《會計》教材新增內容有“金融資產”、“投資性房地產”、“長期股權投資”、“資產減值”、“財務報告”、“政府補助”、“股份支付”、“所得稅”、“企業合并”、“每股收益”、“金融工具列報”;變化較大的內容有“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非貨幣性資產交換”、“負債”、“收入、費用和利潤”、“債務重組”、“借款費用”;內容變化較小的內容有“總論”、“貨幣資金”、“存貨”、“所有者權益”、“或有事項”、“外幣折算”、“租賃”、“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差錯更正”、“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合并財務報表”。
二、命題趨勢預測及復習方法
(一)《會計》試題特點具體如下:一是覆蓋面寬,考核全面,綜合性強。考題的綜合性越來越強,考試內容涵蓋所有重點內容,幾乎章章有題。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收入確認等章直接分數不多,但卻是計算、綜合題的基礎內容。二是注重熱點,突出重點,體現知識更新。會計科目考試內容特別體現與注冊會計師職業聯系的緊密性。例如投資的核算;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與會計差錯更正;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所得稅會計;合并會計報表的編制等,都是歷年考試經常出現的題目,作為考試的熱點出現過多次,但是它們依然是重點,是每年必考的內容。會計科目考試內容特別體現知識更新。例如2000年將“或有事項”準則作為最重點的考題;2001年將“借款費用”、“債務重組”和“非貨幣易”結合起來;2002年將“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與會計差錯更正”等準則結合起來作為最重點的考題;2003年教材當中的“補丁”更是多處涉及考題,如“經營租賃方式租人的管理用固定資產進行改良”的核算等等,都體現了以新準則、新業務作為考試重點的思路。2006年教材增加了股權分置會計處理的規定,體現了滿足實務需要的特點。2007年教材發生重大變化,2006年新的39個會計準則,在會計科目考試教材中涉及32個會計準則,更體現出會計科目考試的知識更新的特征。
(二)針對性復習方法 具體如下:
一是以新增內容為主,重點內容為輔。考生應重點掌握新增內容,但新增內容不一定是重點內容,歷年考題涉及到的內容仍然是重點內容,如合并財務報表、會計報表調整問題、所得稅會計處理方法等。從今年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可以看出,涉及會計準則共32個,覆蓋面較寬,因此,不能象往年一樣只復習重點章節,而應以經濟業務處理群組為組合進行融會貫通地復習。比如:涉及資產的業務包括第2章至第10章,金融資產涉及第3、10、28章;涉及財務報告編制和調整問題包括第14、20、23、24、26章;涉及與投資、合并有關的第5、25、26章;特殊業務的處理包括第8、15、21、22、27、28章。另外,也可以相同或相似的會計處理原則作為線索加以梳理,如將以公允價值作為計量屬性的會計處理方法進行總結,以實際利率法的會計處理方法進行串通。考生在復習中運用這些方法時,應注意總結規律,將各章業務相似或相近的處理方法進行比較后加以記憶,可以提高復習效率。
二是熟練掌握教材的例題,反復閱讀,強化記憶。今年教材的最大特點是列舉了大量計算題和賬務處理題,這些例題全部體現了新準則的特點,就是對新準則的講解,考生一定要引起重視。在較短的時間內復習會計科目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熟練掌握教材上的例題。不要盲目地選擇教材以外的各種習題,耽誤時間又得不償失。考題極有可能就來自于教材的例題。
三是制定復習計劃,提高復習效率,增強信心。雖然,今年教材發生了很大變化,內容的深度和廣度都增加了,但是對任何人來說新準則都是全新的內容,所有考生都在同一起跑線上,一定要增強信心。并且制定好復習計劃,合理安排好時間,一定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攻克注冊會計師考試會計科目。
(文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李 剛)
審計:教材內容變化大
一、《審計》教材大綱變化
與2006年相比,2007年《審計》教材大綱從16章增加到22章,內容變化特別大,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1)突出了風險導向審計理念。新設了“風險評估”和“風險應對”兩章,闡述風險導向審計的理念和運用要求,要求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牢固樹立這一理念,把審計流程理解為重大錯報風險的識別、評估和應對的過程。(2)體現了新審計準則體系的要求。新大綱用了專門一章介紹新審計準則體系建設的背景、框架及內容。此外,在財務報表審計的目標和原則、注冊會計師的責任設定、風險的評估和應對、審計證據的收集和評價、審計的結論和報告等方面,都按照新審計準則的要求,進行了更新。(3)體現了國際職業道德規范方面的最新發展。根據國際會計師職業道德準則的最新稿,對2006年教材中“職業道德準則”部分進行了更新。(4)更加重視注冊會計師對舞弊的責任。增加了專門一章闡述注冊會計師對發現和報告舞弊的責任,同時為注冊會計師更好地履行這一職責提供更詳細的指引。(5)注重前后貫通。把有關審計流程的基本概念和思路,貫穿到各業務循環內部控制的了解和測試中,貫穿到各賬戶余額的實質性程序中,避免基本概念和思路在各循環之間運用不一致和前后兩張皮的現象。為此,重新梳理了各業務循環內部的章節結構。同時,對財務報表項目重新進行歸類,置入更恰當的業務循環中。(6)強化了審計抽樣。增加了審計
抽樣與其他選擇測試項目方法之間關系的闡述,更為全面地講解審計抽樣中的基本概念和思路,增加了實質性程序中常用的“概率比例規模抽樣法(PPS)”。(7)內容更加完整。增加了鑒證業務基本框架和比較數據的內容,使教材的內容更加完整。(8)體現新會計準則的要求。按照新會計準則的要求,統一財務報表項目的名稱,并按照確認和計量的新特點,設計相應的審計重點。(9)擴充了其他鑒證業務的內容。增加了財務報表審閱業務的內容;同時,把盈利預測審核的內容擴大為“預測性財務信息的審核”。(10)增加了相關服務的內容。包括對財務信息執行商定程序和代編財務信息。
二、《審計》教材內容變化
與2006年審計教材相比,今年的教材主要變化內容如下:
第一章的第二節增加了“審計的方法”。
第二章按照2006年新的《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以下簡稱“新審計準則”)中的框架結構對原教材第二節“注冊會計師業務范圍”進行重新歸類。第三節刪除了“會計師事務所的設立與審批”。
第三章是由2006年教材第三章第三節“職業道德準則”獨立出來的。根據《國際會計師職業道德準則》的最新稿,對2006年教材中“職業道德準則”部分進行了重新編寫,體現了國際職業道德規范方面的最新發展。
第四章對應于2006年教材第三章,但有較大差異,主要表現在:按照新審計準則的要求重新編寫,并增加了“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建設情況”、“中國注冊會計師鑒證業務基本準則”和“會計師事務所質量控制準則”三部分內容。
第五章與2006年教材第四章相對應,框架結構做了一些調整,內容進行重新編寫。
第六章對應于2006年教材第五章,增加了第二節“被審計單位管理層和治理層的責任以及注冊會計師的責任”和第三節“財務報表循環”,刪除了2006年教材第四章“審計業務約定書與審計范圍”的內容。對循環的劃分更為科學,同時按照新審計準則的要求重新編寫。
第七章對應于2006年教材第六章,按照新審計準則的要求重新編寫。
第八章對應于2006年教材第七章,按照新審計準則的要求重新編寫。
第九、十章集中體現了新準則風險導向審計的思想,新設了“風險評估”和“風險應對”兩章,闡述風險導向審計的理念和運用要求,要求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牢固樹立這一理念,把審計流程理解為重大錯報風險的識別、評估和應對的過程。
第十一章更加重視注冊會計師對舞弊的責任,專門闡述注冊會計師對發現和報告舞弊的責任,同時為注冊會計師更好地履行這一職責提供更詳細的指引。
第十二章對應于2006年教材第九章。增加了審計抽樣與其他選擇測試項目方法之間關系的闡述,更為全面地講解審計抽樣中的基本概念和思路,增加了實質性程序中常用的“概率比例規模抽樣法(PPS)”。
第十三章對應于2006年教材第十章,按照新會計準則和審計準則對內容進行重新編寫。注重前后貫通。把有關審計流程的基本概念和思路,貫穿到各業務循環內部控制的了解和測試中,貫穿到各賬戶余額的實質性程序中,避免基本概念和思路在各循環之間運用不一致和前后兩張皮的現象。重新梳理了各業務循環內部的章節結構。同時,對財務報表項目重新進行歸類,放入更恰當的業務循環中。
第十四章對應于2006年教材第十一章,按照新會計準則和審計準則對內容進行重新編寫。注重前后貫通。把有關審計流程的基本概念和思路,貫穿到各業務循環內部控制的了解和測試中,貫穿到各賬戶余額的實質性程序中,避免基本概念和思路在各循環之間運用不一致和前后兩張皮的現象。重新梳理了各業務循環內部的章節結構。同時,對財務報表項目重新進行歸類,放入更恰當的業務循環中。
第十五章對應于2006年教材第十二章,將循環名稱由“生產循環”改為“存貨與倉儲循環”,按照新會計準則和審計準則對內容進行重新編寫。注重前后貫通。把有關審計流程的基本概念和思路,貫穿到各業務循環內部控制的了解和測試中,貫穿到各賬戶余額的實質性程序中,避免基本概念和思路在各循環之間運用不一致和前后兩張皮的現象。重新梳理了各業務循環內部的章節結構。同時,對財務報表項目重新進行歸類,放入更恰當的業務循環中。
第十六章對應于2006年教材第十三章,按照新會計準則和審計準則對內容進行重新編寫。注重前后貫通。把有關審計流程的基本概念和思路,貫穿到各業務循環內部控制的了解和測試中,貫穿到各賬戶余額的實質性程序中,避免基本概念和思路在各循環之間運用不一致和前后兩張皮的現象。重新梳理了各業務循環內部的章節結構。同時,對財務報表項目重新進行歸類,放入更恰當的業務循環中。
第十七、十八章對應于2006年教材第十四章。將2006年教材第十四章第六節中“期初余額的審計”、第八節“或有事項的審計”、第十節“持續經營假設的審計”移至2007年教材第十九章,按照新會計準則和審計準則對內容進行重新編寫。
第十九章對應于2006年教材第十五章,增加了從2006年教材第十四章移入的“期初余額審計”、“或有事項審計”和“持續經營審計”。并將2006年教材第十五章的審計報告部分獨立為第十九章和第二十章第一節,按照新審計準則對內容進行重新編寫。第十九章由2006年教材第十五章的審計報告部分獨立出來并做出調整,增加了比較數據的內容,按照新審計準則對內容進行重新編寫。
第二十章第一節對應于2006年教材第十五章第七節,第二節則對應于2006年教材第十六章第一節,按照新審計準則對內容進行重新編寫。
第二十一章是根據新審計準則的框架獨立出來的一章;內容對應于2006年第十六章第二、三、四節,增加了財務報表審閱業務的內容;同時,把盈利預測審核的內容擴大為“預測性財務信息的審核”,并按照新審計準則對內容進行重新編寫。
第二十二章是根據新準則框架增加的一章。
三、命題趨勢預測
學習教材可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層次,一般章節。一般章節主要是指配合教材結構的完整性而設計的內容,如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二十一章的第四節,在歷年考試中所占分值較低。2007年考試大綱知識要求中“第二十章特殊審計領域”、“第二十一章審閱業務和其他鑒證業務”、“第二十二章相關服務業務”僅做一般了解要求,這三章在2007年的考試中也僅做一般了解。
第二層次,比較重要的章節。比較重要的章節是指整個學科中涉及基礎知識的章節,但在考試中通常以獨立題目出現,難度不大的部分。如第三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在歷年考試中多以客觀題或簡答題形式出現。
第三層次,重要章節。重要章節是指理解上有一定難度的章節,是審計學科的精華所在,在考試中多以綜合的形式出現在客觀題和主觀題中。如第四章、第七章、第八章。
第四層次,非常重要的章節。非常重要的章節主要是指在考試
中幾乎每年都要涉及的部分,且多以簡答題和綜合題出現。如第九章至第十九章(前3節)。
總結歷年命題情況,根據2007年教材以及政策和實務的變化,預測2007年命題的側重點分布在:
(1)風險評估與風險應對方面。可以獨立出題,也可以結合實務和報告部分出題,如結合實務從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內部控制中識別是否存在重大錯報風險,根據識別出來的重大錯報風險制定審計方案,設計總體應對措施,并具體設計出相應的控制測試、實質性測試。
(2)財務報表審計中對舞弊的考慮。可以獨立出題,也可以結合實務和報告部分出題,如給出公司財務報表中存在舞弊的種種表現,讓考生分析舞弊“三角”、分析治理層、管理層和注冊會計師對舞弊的責任,并針對不同的舞弊設計出進一步的審計測試,進而做出審計調整分錄,并考慮出具審計報告。在實務中舞弊的種種跡象可能表現在審計收入確認上,資產減值準備處理上、投資以及成本、費用等方面。
(3)重要性確認、審計抽樣的運用方面。這是審計基礎技術,歷年考試都會涉及,如重要性確認以及如何根據確認的重要性判斷審計報告類型;審計抽樣中固定樣本量抽樣、概率比例規模抽樣法等的運用,這些技術方法都可能與實務程序和報告形成綜合題。
(4)四大循環涉及的會計科目的具體審計。實務中的四大循環中涉及的具體活動與審計目的、審計證據、審計工作底稿以及控制測試、實質性測試和報告聯系起來,形成大小綜合題(單選多選都可能變成小綜合題,因為它們會綜合不同知識點)。
(5)審計目標、審計證據和審計工作底稿。它們之間對應關系可以聯系到財務報表中的實務循環,也可以聯系到函證、監盤與分析程序,如何獲取證據以及如何形成審計工作底稿,又可能與控制測試、實質性測試以及項目質量控制、溝通等聯系起來。
(6)完成審計工作。歷年的綜合題都會聯系到完成審計工作。完成審計工作中期后事項、期初余額、持續經營等關注可能與審計程序、審計報告聯系起來。
(7)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和法律責任。2007年的教材中關于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和法律責任部分邏輯清晰起來,內容也充實了,可能預示著該部分的考題已經很成熟了。
(8)審計質量控制、溝通與項目組討論。新審計準則凸顯的審計質量控制、溝通以及項目討論分散2007年教材的不同章節,但有可能成為簡答題或綜合題中的一小問,也可能獨立命題。
(文 中國會計視野 李曉慧)
經濟法:合伙企業法變化大
2007年《經濟法》考試大綱與上一年相比有一些變化,教材內容也相應做了調整,特別是集中在第二章的合伙企業法,第六章企業破產法和第七章證券法。此外,除第一章只做了體例上的調整以外,其他各章均有不同程度的修改。
一、《經濟法》教材的主要變化
根據2007年《經濟法》考試大綱的變化,并結合立法實踐,對本年度注冊會計師考試《經濟法》一科的情況分析如下:
第一章經濟法基礎知識,內容與結構基本沒有變化。盡管本章在試題中所占分值可能不大,但是由于本章與其他章節的結合點較多,是全書的基礎,所以仍應重點理解、掌握。
第二章企業法,其中合伙企業法的內容進行了較大變動,為本章的重點。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部分,無論是實踐中還是考試中其地位都已不突出。
第三章國有資產管理法律制度,2007年教材變化不大,增加了個別問題。
第四章公司法,在2006年進行了較大修改的基礎上,今年基本沒有變化,只是個別地方進行了修改。
第五章外商投資企業法,今年就本章第一節中的第六個問題,即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的內容,結合去年新頒布的有關規定進行了較大的調整,增加了一些新內容,這將是2007年考試的重點之一,注意與證券法的聯系。
第六章企業破產法,結合去年新修訂的《企業破產法》進行了較大的變動,是2007年教材中變化最大的一章,應當也是今年應試的重點章。
第七章證券法,在2006年進行了較大變動后,今年本章充實了很多新內容。具體包括:在第二節證券的發行中,增加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上市公司增發新股、上市公司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的問題;第四節上市公司收購增加了一致行動人、權益披露、豁免申請、財務顧問等內容。本章是今年教材變化較多的一章,是應試的重點章。注意本章內容與公司法內容的結合。
第八章合同法(總則),2007年本章的變化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本章體例的變化;二是第五節合同擔保的問題,結合新通過的《物權法》進行了修改。本章仍然是全書的重點章之一。
第九章合同法(分則),今年本章主要進行了體例上的調整,使原有內容更有條理。
第十章外匯管理法律制度,結合新的規定,2007年經濟法教材結合外匯管理制度的改革,對本章的部分內容進行了修改。主要有:對境內機構限額保留外匯部分進行了修改;對個人外匯管理的有關內容進行了修改。
第十一章支付結算法律制度,今年本章整體變化不大。在支付方式中增加了有關電子支付方式的規定,銀行結算賬戶中增加了QFII專用賬戶的內容。注意與票據法的結合,特別是在法律責任方面。
第十二章票據法,今年本章整體變化也不大。除了體例上的調整外,增加了有關簽發空頭支票的行政責任的規定。本章仍然是全書的重點章之一。
第十三章知識產權法,本章內容結合司法解釋的有關規定,適當增加了一些內容,但整體變化不大。
第十四章會計法,該章內容今年基本沒有變化。
二、題型及考試重點預測
經濟法試題的題型在2000年重新做了調整,取消了簡答題,確立了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題及綜合題四種基本類型,以后幾年一直沿用上述四種題型,客觀題與綜合題各占50%,這一比例仍有可能沿襲,只是在每一類客觀題的題目數量及分值方面會做一些小的調整。
根據各章內容所占篇幅、注冊會計師實務操作方面的應用性、今年考試大綱的變化以及歷年考試規律分析預測,本年度經濟法試題的主要內容將分布在法律基礎知識突出,內容多,實用性強的各章節。大致分布情況應當與往年相同,有關重點章、相對重點章和一般章的劃分,在前面已經做了分析,故在此不再贅述,特別提醒考生注意今年各章中新增加或修改的內容,對于新增加的內容一般在試題中反映比較明顯,但是通常難度不大,所以考生應注意掌握基本的法律規定。 縱觀近幾年經濟法試題的命題特點,今年的試題仍將沿襲實用性、靈活性和綜合性的特點。基于上述特點,一些小案例、計算題在客觀題中將占一定比例。綜合題仍將出現一題多問、一題多章的情況,即題目所涉問題將會較廣、較散,一道題中包含幾節甚至幾章的內容,并在此基礎上適當出現一些較偏的題目,如涉及法律責任的問題和具有一定深度即隱蔽性較強的題目,以此增加整個試卷的
難度。為此,考生在復習中注重理解,加強訓練。正確理解是記憶和運用法律規定的前提,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加強訓練是考生備戰考試自我檢測的重要方法,達到強化記憶,增加復習的針對性。
(文 東奧會計在線 王 燕)
財務成本管理:教材內容變化不大
一、教材內容變化
第一章:內容沒有實質變化,只是將原有教材中不嚴謹的個別文字作了修改,主要針對機會成本的含義、營業現金凈流量的確定公式進行修改。
第二章:主要是將教材第二節和第三節作了修訂,補充了一些基本財務比率,另外刪除原有第三節中沃爾比重評分法和上市公司財務比率分析的有關內容,補充了改進的財務分析體系。
第三章:一是修改了銷售百分比法,強調利用經過調整的用于管理的財務報表數據預計外部融資需要量;二是修改了資金增長與外部融資增長的關系公式;三是將彈性預算一節移至本章。
第四章:內容沒有變化,只是對原有教材個別文字作了規范性修改。
第五章:增加了估算項目系統風險時所利用的類比法的基本步驟。
第六章:內容沒有變化。
第七章:主要增加了融資租賃一節的內容。
第八章:主要是對股票股利發放對每股收益和每股市價影響的前提作了補充。
第九章:一是刪除了考慮償債基金后每股收益無差別點的確定內容;二是對最佳資本結構確定中股票市場價值的計算公式界定了前提。
第十章:內容無實質變化,只是對個別概念的稱謂有所改變,以保持與第二章調整后的財務報表的相關稱謂一致。具體來說包括將經營流動資產改為經營營運資本,將投資資本也稱為凈經營資產或凈資本,將原有息稅前利潤改為稅前經營利潤,將息前稅后利潤改為稅后經營利潤。此外不再區分自由現金流量和非營業現金流量。
第十一章:本章屬于2007年的教材新增內容。
第十二章:本章內容基本不變,只是把原有第三節內容拆分為三節。
第十三章:一是增加了成本性態分析的內容,二是增加了混合成本分解的內容;三是增加了變動成本計算的內容。
第十四章:一是將原有彈性預算一節內容調整到第三章,二是增加了一節作業成本計算。
第十五章:本章與2006年的教材內容相比基本不變。
二、考試大綱的基本要求
為證明考生具有相關的知識和技能,考生需能夠:(1)了解財務管理的內容、目標和環境,正確理解和運用財務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則;(2)利用財務報表分析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獲取對決策有用的信息;(3)進行財務預測與計劃,編制企業預算;(4)理解貨幣的時間價值與投資的風險價值原理,正確運用證券估價的基本方法;(5)理解投資決策的原理,正確計算和使用投資評價的各項指標;(6)掌握現金、應收賬款和存貨的決策分析方法和營運資本管理政策;(7)掌握各種長期籌資工具的特征和使用方法;(8)掌握資本結構管理的基本原理和股利政策的類型;(9)掌握期權估價原理和主要的實物期權估價方法;(10)用多種方法對企業價值進行評估;(11)正確計算企業產品或服務的成本;(12)掌握成本性態分析、成本一數量一利潤分析的方法,了解變動成本法的特點;(13)運用標準成本法對企業成本進行控制,了解作業成本法的特點;(14)對各責任中心進行業績評價。
三、命題趨勢預測
(1)題型、題量預測。題型、題量將保持穩定,題型仍為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計算題及綜合題五種。題量將在40題左右。客觀題占40%左右,主觀題占60%左右,其中,計算題應在5題左右,綜合題在2題左右。客觀性試題是指單選、多選和判斷,其答案需要用鉛筆填涂在答題卡上,因此,要準備好2B鉛筆、塑膠橡皮;計算和綜合為主觀試題需用鋼筆、圓珠筆等寫在答題卷上,且大多需借助計算器。因此考生在參加財務管理考試時,除帶好2B鉛筆、塑膠橡皮、鋼筆或圓珠筆等外,一定要準備好計算器,最好在考前復習時就準備好,熟悉計算器的功能,不要進考場前臨時借用。
[DOI]1013939/jcnkizgsc201607109
1審計風險的概念理解
審計的本質是對被審計單位的財務報表等信息進行審核,對影響該單位信息使用者重要決定的各個項目進行評估,并通過報告等形式發表審計結果和建議。而審計風險是注冊會計師等外部審計機構在對被審計單位進行獨立審計的過程中,由于種種因素的影響而導致出具不恰當的審計報告的可能性。因此,審計風險的出現既有客觀因素也有主觀因素。近些年來,伴隨我國市場經濟及政策環境的更新,我國陸續出臺了新會計準則以及新審計準則。在這種新形勢下,如何在復雜的環境中始終堅守自身的職業操守,提高處理復雜局面的獨立審計能力,從而有效的規避審計風險是當前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2新審計準則體系的主要變化和影響
對我國來說,2007年1月實施的新審計準則是首次大規模的修訂審計準則,對審計內容、結構以及準則執行細節等方面都進行了大范圍的修訂,形成了新的審計體系。新審計體系與國際審計準則更加趨同,標志著我國審計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國會計審計職業界越來越致力于管理的準確度和質量。新審計準則體系既可以促進我國會計審計職業化發展,也能夠促進企業的透明化管理水平,促進我國整體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新審計準則體系的主要變化和影響筆者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21提高了審計準則理解和執行的一致程度
2014年我國最新修訂的新審計準則體系充分借鑒了國際審計與鑒證理事會最新頒布的相關制度與法規。新準則不僅僅針對其中十六項重要的審計準則項目有實質性地更新,同時也對新審計準則的全部項目進行一定程度的更新和改善。根據新審計準則體系的內容可以看出,其提高了準則理解和執行的一致性,對我國審計監管工作有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一方面,新審計準則對審計監督工作的規劃和目標設立的更加科學。每一項準則都單獨而明確地設立了目標章節,實現審計工作指導目的。另一方面,新審計準則對審計工作要求規定得更加細致和具體。每一項準則都單獨而明確地設立了要求章節,所有注冊會計師都需要一定的規定動作,這些動作都將由統一的方式來表達和歸納總結。與此同時,新審計準則重新設定了新結構,新準則是由五個分支組成的。并通過審計準則應用指南來指導審計的具體操作,通過詳細說明材料來更有效地解決理論與實踐的矛盾,使這項準則可以更加容易理解,更有可行。
22促進舞弊行為的甄別能力
新審核標準對注冊會計師出現報告作弊的行為進行了詳細的規定,注冊會計師有義務根據審計標準的要求進行審計任務,獲得財務報表在全方位沒有產生較大錯誤的正確保障,不管此錯誤是因為作弊還是其他原因所致。新的審計標準通過積極的形式,擬定了注冊會計師應及時指出作弊的情況,并詳細地指明作弊同財務錯誤存在的關系。與此同時,新的審計標準還對注冊會計師怎樣履行做好個人的工作制定了更具體的規定,包含規定注冊會計師主動地去辨別、評定以及面對作弊現象的情況,包含保證懷疑的態度、提高審計流程的不可預計性、有關部門根據作弊的現象采取的專題研討、認清作弊生產的因素、認清管理部門高于內部管理上的危險。
23強化了審計人員與單位管理層的信息溝通
單位的管理層和注冊會計師在規范和改善單位的治理結構中,二者的作用都非常重要,并且在對管理部門編排的財務報表采取監管的環節中具備相同的看法。所以,管理部門與注冊會計師對各自根據不同角度了解的問題與資料實行具有有效的交流,積極采取監管與控制,提高注冊會計師在審計過程中的針對性。尤其是保障注冊會計師的獨立性不被有關部門所打擾,積極強化了審計人員與單位管理層的信息溝通。
3新經濟環境下審計風險形成的原因分析
新經濟環境下有很多因素使得審計工作存在很多的風險,筆者將這種背景下可能導致審計風險的原因分析如下。
31注冊會計師事務所的競爭非常激烈
伴隨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我國市場經濟也迅速發展。國內、國外的注冊會計師事務所越來越多,特別是國際最大的四個會計師事務所也都逐漸在我國展開了主要事務。與此同時,我國也涌現出了很多國內會計師事務所,我國會計師事務所雖然不如四大國際會計事務所的規模大,但是隨著制度完善和經濟發展,近年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由于這些事務所的出現,注冊會計師事務所的競爭非常激烈。為了在市場上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接到更多的案子,注冊會計師事務所的競爭非常激烈。導致一些會計師事務所的高級會計師目光短淺,為了謀取短期不當利益,與被審計單位不當勾結,掩蓋被審計單位的會計造假案件。因此,導致了審計風險的形成。近些年受到我國資本市場廣泛關注的“綠大地”以及“萬福生科”等上市公司的財務造假案例,都是由企業的控制人勾結會計師事務所完成的。
32全球經濟環境和政策的日益復雜化
自從我國加入WTO以來,全球經濟環境與我國經濟發展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全球經濟環境和政策日益復雜化,導致我國國內的審計也正在面臨更加復雜的經濟政策環境。為了適應復雜化的經濟環境,2014年我國最新修訂的新會計準則和新審計準則體系,對注冊會計師提出了非常嚴格的要求和規定,同時對其知識結構的更新和與時俱進的信息化要求也更高。這導致注冊會計師在新經濟環境背景下的審計工作正在面臨非常大的挑戰,也成了新經濟環境下審計風險形成的原因之一。
33被審計企業與會計師事務所二者的信息溝通不暢通
2014年我國最新修訂的新審計準則體系實施之后,風險導向審計的理念正在逐漸滲透到審計準則體系的構建中,對我國市場經濟法制體制建設做出了一定的貢獻。雖然新制度已經獲得了較好的成績,但是,由于被審計單位與會計師事務所二者的信息溝通不暢通,即信息不對稱,使得被審計單位的管理者會有不配合的情況,可能修改財務報告,也可能隱藏一些信息不公布。這樣注冊會計師就很難準確掌握被審計單位的全部財務信息,給審計人員的判斷和評判帶來不良的影響,再加上市場經濟制度目前存在的問題,使得審計工作存在著一定的風險。
4防范我國審計風險的對策建議
41提高我國注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和專業技能
第一,應加強中國注冊會計師的道德品質修養,加大違法行為的懲戒力度。會計師事務所要建立一系列監管與審核注冊會計師的道德品質機制,且提高對其任務的管理程度。第二,應提高會計師的專業能力水準,讓其正確了解與使用全新的會計注冊,進而減免導致客觀性的審核風險出現。全新審核標準要加強提高對職業的推斷,準則側重于規定注冊會計師在進行審計過程中處理事項,而并不是細化注冊會計師應該實施的主要流程。應當重視其人力資源的管理和企業文化的建設,與時俱進,保持高度掌控力。房地產企業的會計、稅務以及企業管理人員都需要及時樹立起適應、學習新制度的意識,保持正確、好學的態度,積極的更新其知識結構,提升其實踐應用實務的能力。也需要緊密配合、積極應對我國各項財務和稅收政策。
42借鑒國際上先進的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方法
風險導向審核是完全新穎的現代化審計途徑,其主要是指以被審計單位的經營風險分析作為導向來進行獨立審計工作。該方法的特點主要是需要嚴謹的風險測評以及風險估算。借鑒國際上大型事務所和審計機構的現代信息化審計方式來預防審計風險,通過風險導向審計的應用,能夠大大提升審計工作的質量,有效規避審計風險。面對怎樣以有效率以及方法的形式完成審計工作,新審計準則要求要嚴格遵守審計要求的方式,從審計工作的組織、編制以及確立等流程,對被審計單位的審計工作給出指導和實施細則。
43改善我國審計工作的內部和外部環境
加強審計工作的外部環境分析,防范審計風險。一是加強會計事務所內部會計和審計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修養,主動按照會計職業道德要求來要求自己,減少主觀的違規行為;二是不斷提高會計、審計人員的專業能力,并提高其綜合素質。會計從業人員要盡量完全了解與掌握有關的會計審計實務,并對我國的有關準則和法規有準確的把握,以防止在客觀方面出現會計數據失真的現象。與此同時,我國在外部環境方面,需要加強會計監督的法律法規建設,對會計數據造假舉動應該更加嚴格地懲罰,并追究會計數據造假所有責任人的民事責任,這樣能夠減少會計數據造假違法的出現。
44強調現代戰略風險導向型審計,科學規劃和執行審計程序
現代風險導向審核是在傳統風險導向審計的基礎上,進行完善和更新,并結合體系論以及戰略理論構建主要思路。現代風險導向審核要求注冊會計師在審核中以被審計單位重大錯報危險的認識、測評等為審計的主要流程,獲取可能出現的主要錯報因素,再依照風險測評標準給出合理的審計資源,能夠目標明確,提高審計準確度和有效性。充分強調現代戰略風險導向型審計,完全表現了風險導向審計的宗旨,明確了風險導向審計的理論。注冊會計師依照被審計單位的特殊性,為有針對性地科學規劃和執行審計程序奠定了一定的前期基礎。
5總結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我國的會計準則、審計準則也在不斷地更新。在這種經濟以及政策的新環境下,給我國的審計工作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影響。面對這種新形勢,怎樣去在復雜的環境中避免審計的風險,保證審計行業的職業操守,提高處理復雜局面的獨立審計能力,變得越來越重要。筆者首先分析了新形勢下我國審計風險的成因――注冊會計師與被審計單位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全球經濟環境和政策的日益復雜化,同時各個注冊會計師事務所之間的激烈競爭。以此為基礎,提出了防范我國審計風險的對策建議,旨在根據我國審計風險的成因和存在的問題,找到對策,提高我國審計整體水平,有效防范審計風險。
一、報考技巧
注冊會計師分為專業階段考試和綜合階段考試,考生需在通過專業階段考試的全部科目后,才能參加綜合階段考試。其中專業階段考試包括會計、審計、財務成本管理、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稅法以及經濟法。對于專業階段考試的報考考生,在選擇報考科目時,考生可能會難以抉擇,其實考生可根據自身對各科目知識的了解程度和以往考試的反饋情況,并結合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來恰當安排。由于注冊會計師考試的備考比較費精力,筆者建議考試戰線不宜拖得過長,否則容易使人失去斗志和動力。因此專業階段的六科考試,可以采取每年報考兩至三門,并爭取在三年之內順利通過專業階段考試,相信這樣既可以幫助考生樹立自信心,也可以更好的應對綜合階段的考試。
再來談談各科目之間的聯系。注冊會計師專業階段的六個科目雖然各自自成一種知識體系,但它們之間的知識都是互相交融的,都是為注冊會計師開展業務來服務的。在這當中,考慮到會計和稅法之間的部分知識聯系緊密,例如增值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等內容都貫穿于兩個科目之中,考生可以選擇兩科搭配的報考方式。而對于審計,由于對其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更多的是建立在會計知識的基礎之上,因此建議在掌握會計知識的基礎上再來報考審計。就公司戰略和審計這兩科,考慮到公司戰略中有關內部控制內容的介紹更為詳細具體,建議報考審計的考生可以結合公司戰略這一門課程的學習來更好的了解和掌握有關內部控制的內容。此外,財務成本管理與公司戰略中的風險管理實務內容也存在一定的關聯,因此建議將審計、公司戰略及財務成本管理三門一起報考。而經濟法作為一個比較獨立的科目,與其他科目的關聯性不大,考生可以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搭配其他科目一并報考。
二、復習策略
(一)合理安排學習進度
注冊會計師考試向來以多、雜、難著稱,因此想要通過該考試必須下一番苦功。若考生從報名開始時復習,則有將近五、六個月的備考時間,但是這比較適合于報考兩至三門或基礎很好的考生,對于報考科目較多,尤其是那些工作時間較長而缺少復習時間的考生來說,建議提早復習,不必等到報名開始之后再來復習。
注冊會計師考試的復習時間是寶貴的,考生需要根據自己的時間、精力、學習的狀況等制定好學習規劃,合理安排學習進度。對于注冊會計師考試的復習可以大致分成三個階段:一是基礎學習階段。在該階段,考生需要將考綱所列示的需要掌握的知識點結合教材過一遍,爭取弄懂弄通每一個知識點,并選擇一本適合于自己的輔導習題進行練習。該階段的學習是最艱難的,所需花費的時間也超過了整個復習時間的一大半,考生需要成天的面對大量枯燥的內容,因而該階段也是最難堅持的,很多報考考生最終選擇放棄考試大部分原因正是未能在該階段堅持下來。但事實也證明,能夠很好的完成第一階段學習的考生大部分都能順利的通過考試。雖然該階段的學習需要較長時間的付出,但是我們要相信,這就如同蓋樓房一樣,只要地基(基礎)打牢了,上層建筑就很容易蓋起來,而上層建筑蓋得結不結實最終還是取決于地基打得有多牢固。同時,在基礎學習階段,還要特別注重對重要知識的記憶。這里所說的記憶并不是簡單的記憶,注冊會計師考試考察的是考生的綜合能力,因此在記憶知識點時我們應更加強調以理解為主的記憶。當然最好是可以將各個科目之間的知識點聯系起來,有總結、有聯系的理解性記憶,這樣既能提高學習效率又能增加學習的樂趣。二是鞏固學習階段。在該階段,我們需要對前一階段知識的學習進行梳理,形成一個知識體系。在鞏固提高階段,更重要的是培養一種做題的感覺和做題的速度,因此需要反復練習。在進行習題練習時,切勿僅僅是看題,一定要習慣記錄下自己的答案,這樣既方便查找自己的問題所在,也能加深對題目的熟悉感和理解,并應在整個題目做完后再參考答案。且做題時應將錯題標注,決不可輕易放過,因為這很可能就是第一階段學習的誤區,這一階段主要是通過做題來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三是沖刺學習階段。在經歷了前兩個階段的學習后,相信大部分考生對于所復習的科目已經有了一個系統全面的理解了。但是想要在注冊會計師考試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取得完全的勝利,還需要第三階段的查漏補缺。對于記憶內容多的科目,一方面需要快速瀏覽一遍教材,并將第二階段中標注的錯題重新做一遍,即使覺得很簡單也要把關鍵點寫下來;另一方面需要做幾套高質量的模擬試題,培養考試感覺。而對于記憶內容不是很多的科目,例如會計和財務成本管理,可以不必再過一遍教材,直接做之前的錯題和模擬題即可。有一句話很好的描述了注冊會計師考試復習的這三個階段,那就是:“看一遍云里霧里,看兩遍摸出門道,看三遍融會貫通”。
(二)注重學習方法
注冊會計師考試所要求考生掌握的內容十分寬泛,且不利于理解,因此這種考試對于學習方法的掌握要求很高。談到學習方法,首先,除了準備一本教材,一本高質量的輔導書也是必要的。好的輔導書其中所包含的內容都是編者多年從事注冊會計師考試的教學經驗,可以很好的引導考生,使復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輔導書也不是越多越好,筆者認為一本輔導書就可以了,題不在多,而在于是否真正掌握,一本輔導書中的題目是值得多次練習的,只有在反復的練習中才能真正掌握好每個考點,筆者認為考生可以在復習的各個階段都將這本輔導書做一遍。其次,如果考生覺得復習的時候很吃力,或時間較緊的話??那么可以考慮報個輔導班。聽老師講課不僅可以幫助考生迅速找準考試重點,而且還能加深對知識點的印象,這比自己埋頭看一遍書的效果可能還要好。最后,由于考生對于計算機考試還比較陌生,因此很多時候,考生能在紙質答題環境下做出來的題目,在計算機環境下卻不一定能做好做對。在這里,筆者建議考生在復習備考時,一定要注意培養在計算機環境下做題的感覺,這一環節可以在考前半個月的時候再進行相關練習。下面將就不同的科目來談談學習方法。
《會計》:該科目是注冊會計師考試中的一個基礎,屬于注冊會計師考試中較難的一門。要學好會計這一科,要理解會計賬目中所隱含的經濟實質,不能只是單純的做題,否則難以應對變幻莫測的題目。在做題時,考生一定要先把教材中的例題做一遍,這些題不僅非常具有代表性,而且當中的某些處理原則也正是考試標準。建議考生對于難度較大的章節(如合并財務報表),在預習過一遍書之后聽聽輔導課,這樣可以幫助考生很好的理解。當然也不能過于依賴輔導課,考生通過輔導課學會的不應只是如何做會計分錄,更應學習的是一種思考問題的方式,因為每個學科都有其特有的思維方式,只要掌握了這種思維方式,我們就能做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審計》:該科目內容十分抽象,對于缺乏審計實務經驗的考生來說是十分難學的,而且審計教材中的大多內容都是從國外教材中直接翻譯過來,文字表述晦澀難懂。因此,筆者建議考生最好還是參加審計輔導班,通過輔導班老師的講解,考生會發現學習審計其實并沒有那么痛苦。學審計關鍵要抓住審計的脈絡,牢記風險導向審計的目標,始終在頭腦中牢牢記住審計的整體框架。在學習時,考生還應放開思維空間,將自己想象為一名注冊會計師,并始終站在注冊會計師的角度來思考問題,這對考生解題也是很有幫助的。
《財務成本管理》:從前面第一部分的考情分析可以看到,這是計算量非常大的一個科目,該科考試要求考生不僅僅是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點,更要求其能在有限的時間內熟練運用。從2012年的考試情況反饋來看,筆者認為在后續的考試中,考生不僅要在平時的復習中注意提高答題速度,而且要熟悉計算機考試環境下的有關操作,如快速輸入計算式。對于平時練習的題目,應注意不要鉆研太難的題目,可以選擇以往年度的考題或一些經典例題,反復做反復分析。還是那句老話,題目不在多,而在于精。
一、近年《審計》科目的命題規律和特點
(一)命題規律和特點分析
1.全面考核,突出重點,理論結合實務。這是我國自1991年開始實施注冊會計師資格考試制度以來,審計科目一貫遵循的命題原則。全面考核,即試題一般要覆蓋教材所有章節的內容;突出重點,即試題著重考核注冊會計師在執業過程中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審計工作本身就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實務操作性,因而考試的命題經常是將審計理論與審計實務結合在一起,要求考生具備較強的融會貫通能力、實際運用能力、職業分析和判斷能力。例如,將管理當局對會計報表的認定同審計目標的確定、審計測試程序的運用以及審計證據的獲取等知識有機結合起來,將相關財務會計知識和審計一般原理運用到會計報表審計的實務中,并結合審計重要性原則形成審計意見、出具審計報告等。考生應在全面復習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理解和掌握課程中的難點和重點內容,并注意知識結構的系統化及整體把握。
2.注重實戰操作能力和分析判斷能力。從2003年開始,《審計》科目的命題方式發生了較大變化,一方面充分體現了“理論聯系實際,側重實務操作”的特點,無論是客觀題,還是主觀題,都更加貼近審計實務操作,將實務中可能遇到的某些具體審計問題集中于一個特定的情景中,考查考生能否站在注冊會計師的角度去分析思考問題,進而恰當地處理和解決這些實務問題;另一方面加大了對相關會計知識運用的考核力度,密切了審計與會計的關系,體現了會計知識是開展會計報表審計工作的重要基礎的指導思想。命題方式的變化,說明試題內容的靈活性和綜合性在不斷提高,死記硬背的東西越來越少,越來越注重于對考生綜合能力的測試。考生應及時應對這種變化,注意從知識測試型向能力測試型轉化,總結規律,理解記憶,努力培養自己融會貫通、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體現準則變化的新思想、新內容和知識更新的要求。《審計》考試教材充分體現了審計準則的內容和要求,試題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內容是對審計準則理解和運用的考核。因此考生必須認真領會我國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體系的內涵實質,特別是風險導向審計方法在實際工作中的運用。2007年《審計》教材內容變動很大,這些內容往往成為考試中的重點領域和重要方面。因而,考生要注意了解當年教材的變化情況以及《會計》等相關學科的最新知識。
4.強調對基本概念的準確理解和把握。在每年的客觀題中都會設置一些涉及基本概念問題的“圈套”或“陷阱”,如果考生基本概念不清或把握不準、理解不透,就很容易上當出錯。
(二)題型題量分析
在題型方面,《審計》科目自1997年取消填空題型以來,一直保持著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題、簡答題和綜合題五類題型。前三類屬于客觀題,主要考核考生對本課程基本知識點的全面理解和掌握;后兩類屬于主觀題,主要考核考生對本課程重點、難點的理解掌握以及對基本知識點的綜合分析、融會貫通、靈活運用和職業判斷的能力。在題量和分值分布方面,雖然每年的具體情況都略有不同,但試題總量基本控制在40個小題左右,其中主觀題的題量基本保持在5-6道,所占總分值卻高達60分以上;客觀題的題量雖然由2004年和2005年的32道增加到2006年的37道,但判斷題和多選題的單位分值卻由原來的每小題1.5分降低到每小題1分,所占分值并沒有太大的提升。近三年的題量和分值分布情況如下頁表1所示。
客觀題與主觀題所占分值比重的變化,充分體現了對考生提高實務操作能力的要求。考生必須在掌握好審計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的同時,注重審計實務,將理論靈活運用到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當中。
二、今年教材內容的基本結構
2007年是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發生重大變革的一年。伴隨著中國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體系的正式實施,2007年的注冊會計師《審計》教材也充分體現了新執業準則的精神和風險導向審計的理念,不僅整體上由原來的十六章擴展到現在的二十二章,而且幾乎對每一章的內容都做了不同程度的修改、補充、刪減。這些根據新執業準則增加和修改的內容都應引起考生的關注和重視,并作為2007年考試的重點加以對待。
從整體結構上來說,近年審計教材的內容大體可劃分為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屬于注冊會計師審計的基礎知識,由第一章至第五章構成。主要介紹注冊會計師審計的一些基本概念、業務范圍、職業道德、執業準則體系及法律責任等。這部分內容比較簡單易懂,也不具有太強的實務操作性,命題的綜合性和難度一般不太大,所占分值也不高,主要是為理解以后各章奠定基礎。
第二部分:屬于注冊會計師審計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由第六章至第十二章構成。這部分內容基本上涵蓋了審計的基本程序、方法和執行審計業務過程的主要工作,集中體現了風險導向審計的主要內容,是指導審計實務工作的理論基礎和方法基礎,因而是考核的重點內容之一,往往會與后面的實務部分結合起來,出一些靈活性和綜合性比較強的題目,所占分值較高。考生要學好這部分內容,必須具備較強的理論與實務的融會貫通能力,能夠在理解審計基本原理的基礎上,將理論較好地運用于實踐,做到審計理論與審計實踐相結合。
第三部分:屬于財務報表審計的實務技能,由第十三章至第十九章構成。主要按照企業各項業務循環分別闡述了財務報表審計的具體方法和程序,以及評價審計結果、形成審計意見、出具審計報告的整個過程和具體要求。財務報表審計業務是當前我國會計師事務所最主要的業務內容之一,也是企業與事務所發生業務關聯的主要領域。這部分內容主要體現審計理論與審計實務以及會計知識的結合與融會貫通,也是本課程的重點考核內容和分值較高的重點區域所在。
第四部分:屬于除財務報表審計業務以外的其他鑒證業務,由第二十章和第二十一章構成。這部分內容著重介紹了特殊目的審計業務、驗資等特殊審計領域以及審閱業務和其他鑒證業務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也是可能出簡答題或綜合題的區域。
第五部分:屬于相關服務業務,由第二十二章構成。這部分內容著重介紹了對財務信息執行商定程序和代編財務信息業務的基本原理。對這部分內容,考生應主要關注出客觀題的可能。
三、今年考試中應注意理解和掌握的關鍵知識點
在今年的應試準備中,考生應以考試大綱確定的考試范圍為依據,在對考試指定教材的內容進行全面復習的基礎上,注意按照熟練掌握、重點理解和一般了解等不同要求分層次地對待各章相關內容。具體來說,對各章學習要求的層次劃分可參照表2所示:
根據上述劃分,考生在學習中應注意正確理解和掌握下列關鍵知識點和重點、難點問題:
(一)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規范
考生首先應重點理解獨立性的含義、影響獨立性的有關因素以及維護獨立性的措施;其次應結合《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基本準則》和《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規范指導意見》的各項具體要求,正確分析和判斷哪些行為不違反職業道德而可以為之,哪些行為則違反職業道德而不能為之。
(二)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體系
根據我國實際情況和國際趨同的需要,我國將“中國注冊會計師獨立審計準則體系”改進為“中國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體系”,以適應注冊會計師業務多元化的需要。如下頁圖1。
1.鑒證業務準則由鑒證業務基本準則統領。按照鑒證業務提供的保證程度和鑒證對象的不同,分為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中國注冊會計師審閱準則和中國注冊會計師其他鑒證業務準則。其中,審計準則是整個執業準則體系的核心。
2.審計準則用以規范注冊會計師執行歷史財務信息的審計業務。在提供審計服務時,注冊會計師對所審計信息是否不存在重大錯報提供合理保證,并以積極的方式提出結論。
3.審閱準則用以規范注冊會計師執行歷史財務信息的審閱業務。在提供審閱服務時,注冊會計師對所審閱信息是否不存在重大錯報提供有限保證,并以消極的方式提出結論。
4.其他鑒證業務準則用以規范注冊會計師執行歷史財務信息審計或審閱以外的其他鑒證業務。根據鑒證業務的性質和業務約定的要求,提供有限保證或合理保證。
5.相關服務準則用以規范注冊會計師代編財務信息、執行商定程序,提供管理咨詢等其它服務。在提供相關服務時,注冊會計師不提供任何程度的保證。
6.質量控制準則用以規范注冊會計師在執行各類業務時應當遵循的質量控制政策和程序,是對會計師事務所質量控制提出的制度要求。主要包括對業務質量承擔的領導責任、職業道德規范、客戶關系和具體業務的接收與保持、人力資源、業務執行、業務工作底稿和監控等七項要素。
(三)審計風險準則的相關內容
審計風險準則針對的是重大錯報風險的識別、評估和應對問題,為注冊會計師防范和控制風險提供技術支持。審計風險準則體現了風險導向審計的新要求,通過修訂審計風險模型,拓展審計證據的內涵,強調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包括內部控制,以充分識別和評估財務報表重大錯報的風險,針對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設計和實施控制測試和實質性程序。
審計風險準則體系由《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101號――會計報表審計的目標和一般原則》、《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301號――審計證據》、《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211號――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并評估重大報風險》和《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231號――針對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實施的程序》組成。
1.《財務報表審計的目標和一般原則》確立了新的審計模型,即審計風險取決于重大錯報風險和檢查風險。其中,審計風險是指財務報表存在重大錯報而注冊會計師發表不恰當意見的可能性。重大錯報風險是指財務報表在審計前存在重大錯報的可能性。檢查風險是指某一認定存在錯報,該錯報單獨或連同其他錯報是重大的,但注冊會計師未能發現這種錯報的可能性。
2.《審計證據》拓展了審計證據的內涵(見圖2);要求詳細運用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列報認定,作為評估重大錯報風險以及設計與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的基礎;將獲取審計證據的程序區分為總體程序和具體程序。總體程序包括風險評估程序、控制測試和實質性程序,具體程序包括檢查記錄或文件、檢查有形資產、觀察、詢問、函證、重新計算、重新執行和分析程序。
3.《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并評估重大錯報風險》要求從行業狀況、法律環境與監管環境以及其他外部因素,被審計單位性質,被審計單位對會計政策的選擇和運用,被審計單位的目標、戰略以及相關經營風險,被審計單位財務業績的衡量和評價,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等六個方面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識別和評估財務報表層次以及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列報認定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
4.《針對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實施的程序》,要求針對評估的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確定總體應對措施,并針對評估的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設計和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以便將審計風險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見圖3)。
從圖3可見,審計風險準則運用的思路,就是以新審計風險模型(即審計風險=重大錯報風險×檢查風險)為基礎,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識別、評估和應對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
(四)審計目標的確定
審計目標包括財務報表審計的總目標以及與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列報相關的具體目標兩個層次,是審計工作的基本出發點。從邏輯關系上來說,審計目標與被審計單位管理層的認定密切相關,因為注冊會計師的基本職責就是確定被審計單位管理層對其財務報表的認定是否恰當,即對管理層的認定進行再認定。
所謂認定,是指管理層對財務報表組成要素的確認、計量、列報做出的明確或隱含的表達。被審計單位管理層對財務報表各組成要素均做出了認定,包括與各類交易和事項相關的認定、與期末賬戶余額相關的認定以及與列報相關的認定三大類。考生應在理解、認定基本含義的基礎上,掌握各類認定的內容、性質和特點。
審計目標包括總目標和審計具體目標兩個層次。我國財務報表審計的總目標是注冊會計師通過執行審計工作,對財務報表的下列方面發表審計意見:1.財務報表是否按照適用的會計準則和相關會計制度的規定編制;2.財務報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即對財務報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表示意見。具體審計目標是審計總目標的進一步具體化,其確立取決于被審計單位管理層對財務報表的認定和審計的總目標。與被審計單位管理層對財務報表的認定相對應,具體審計目標也分為與各類交易和事項相關的審計目標、與期末賬戶余額相關的審計目標以及與列報相關的審計目標三大類。只有明確了審計目標,注冊會計師才能按照審計準則的要求有針對性地評估重大錯報風險和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通過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對管理層認定做出結論,并對財務報表發表審計意見,最終實現審計的目標。充分性和適當性是審計證據的兩大重要特性,注冊會計師應當保持職業懷疑態度,運用職業判斷,對審計證據的充分性和適當性做出評價。
(五)審計重要性及其運用
1.重要性的含義。所謂重要性,是指鑒證對象信息中存在錯報的嚴重程度,它取決于在具體環境下對錯報金額和性質的判斷。如果一項錯報單獨或連同其他錯報可能影響預期使用者依據鑒證對象信息做出的經濟決策,則該項錯報是重大的。由于注冊會計師并不能絕對保證將財務報表中所有的錯報都被發現和揭示出來,因而必須確定一個可以接受的報表錯報水平的臨界點,在這個臨界點之下的錯報將不會對財務報表產生重大影響,也不會影響報表使用者的經濟決策;反之,則可能對財務報表產生重大影響,并影響到報表使用者的經濟決策。對重要性的評估需要注冊會計師運用專業判斷,它不能離開被審單位的特定環境。
重要性與審計證據之間存在反向變動關系。也就是說,重要性水平越高,意味著可以接受的報表中含有錯報的金額越大,則對審計證據數量的需求越小;而重要性水平越低,意味著可接受的報表中含有錯報的金額越小,則對審計證據數量的需求就越大。
重要性與審計風險之間也存在反向變動關系。也就是說,重要性水平越高,意味著可以接受的報表中含有錯報的金額越大,注冊會計師通過審計還沒將超過重要性水平之上的重大錯報檢查出來,從而簽發不恰當審計意見的可能性相對較低;反之,重要性水平越低,意味著可接受的報表中含有錯報的金額越小,注冊會計師未能將超過重要性水平之上的重大錯報檢查出來,從而簽發不恰當審計意見的可能性就相對較高。
2.重要性的具體運用。在審計過程中運用重要性原則,主要是基于對提高審計效率和保證審計質量的考慮。在計劃審計工作時,注冊會計師應當分別從財務報表層次和各類交易、賬戶余額、列報認定層次確定一個可接受的重要性水平,以發現在金額上的重大錯報。財務報表層次重要性水平的確定方法通常為選擇一個恰當的基準去乘以適當的百分比。
在評價錯報的影響時,注冊會計師應當將尚未更正的錯報(包括審計中已經識別的具體錯報和推斷誤差)加以匯總,并將匯總數與重要性水平進行比較,以評價尚未更正錯報的匯總數是否重大及其對財務報表的影響。如果尚未更正錯報的匯總數低于重要性水平,對財務報表的影響不重大,注冊會計師可以發表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如果尚未更正錯報的匯總數超過了重要性水平,對財務報表的影響可能是重大的,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擴大審計程序的范圍或要求管理層調整財務報表,以降低審計風險;如果已識別但尚未更正錯報的匯總數接近重要性水平,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實施追加的審計程序或要求管理層調整財務報表,以降低審計風險。若管理層拒絕調整財務報表,并且擴大審計程序范圍的結果不能使注冊會計師認為尚未更正錯報的匯總數不重大,注冊會計師應當考慮出具非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六)審計抽樣
審計抽樣是指注冊會計師對某類交易或賬戶余額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項目實施審計程序,使所有抽樣單元都有被選取的機會;這使注冊會計師能夠獲取和評價與被選取項目的某些特征有關的審計證據,以形成或幫助形成對從中抽取樣本的總體的結論。運用審計抽樣法,是現代審計的一個重要特征。在進行審計抽樣過程中,審計風險具體表現為抽樣風險和非抽樣風險兩大類,其中,抽樣風險對審計工作的影響如表3所示:
審計抽樣的主要工作環節包括:1.進行樣本設計,包括總體設計、分層設計和樣本規模設計,充分考慮影響樣本規模的五個因素;2.選取樣本,其基本方法有隨機數表法或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選樣法、系統選樣法和隨意選樣法;3.對樣本實施審計程序;4.對樣本結果進行評價,包括分析樣本誤差,推斷總體誤差和形成審計結論。應重點掌握對控制測試中的樣本結果和細節測試中的樣本結果進行評價的具體要求和內容。
在控制測試中,抽樣技術的具體運用主要有固定樣本量抽樣、停-走抽樣和發現抽樣三種方法。在實質性程序中,抽樣技術的具體運用主要有均值估計抽樣、差額估計抽樣、比率估計抽樣等傳統變量抽樣方法和概率比例規模抽樣法(即PPS抽樣)。考生應注意理解和掌握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具體應用。
(七)財務報表審計的相關內容
這部分內容是前面各章基本原理的具體應用,更多體現的是實務操作能力和對相關審計、會計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考生在復習時應注意多作總結、歸納,并把握以下幾點:
1.結合運用前面的一般原理和方法以及相關財務會計知識,做到理論與實務的融合。
2.注意會計知識的更新,及時了解和掌握相關企業會計準則內容的最新變化。
3.在了解各業務循環涉及的主要業務活動的基礎上,理解各循環內部控制的特點、內部會計控制規范的有關規定、控制測試及實質性程序的內容和方法,比較其異同,掌握其規律性。
4.掌握重點報表項目及重要測試程序,包括為驗證管理當局的重要認定而實施的重要程序和具有鮮明審計技術色彩的實質性程序。例如:對銀行存款、有價證券、應收賬款等往來項目的函證程序,對存貨的監盤程序,對現金、有價證券、固定資產等的實物檢查程序,對所有權的驗證程序,對貨幣資金、往來款項、存貨、長短期投資、主營業務收入和期間費用等項目的截止測試程序以及對有關報表項目的計價測試和實質性分析程序等。
(八)完成審計工作時的特殊關注
在進行財務報表審計時,除了對各個業務循環包括的常規性項目實施審計測試外,還應特別關注對期初余額、或有事項、期后事項和持續經營等特殊內容的審計。
1.對于期初余額,應注意理解期初余額的含義,期初余額審計的目標和程序,掌握期初余額審計對審計報告的影響。
2.對于期后事項,應理解其概念,熟練掌握對建議調整和建議披露這兩類期后事項的區分,以及注冊會計師對三個不同時段期后事項的不同審計責任問題。在往年的考試中,期后事項經常作為簡答和綜合題型的重點考核內容,對此,考生應予以關注和重視。
3.對于或有事項,應在理解其含義的基礎上,了解或有事項審計的目標和審計的方法程序。
4.對于持續經營問題,應注意區分管理層和注冊會計師的不同責任,理解在計劃審計工作與實施風險評估程序、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和形成審計結論、出具審計報告三個不同的工作階段中,對被審計單位持續經營能力的考慮。見圖4 。
5.在完成審計工作階段,還應獲取管理當局聲明書和律師聲明書,編制審計差異調整表和試算平衡表,對財務報表總體合理性實施分析程序,評價審計結果,與治理層溝通和完成質量控制復核等。
(九)審計意見的確定及審計報告的出具
審計報告是注冊會計師審計工作的最終成果,是注冊會計師工作質量和執業水準的綜合反映。而審計意見是否恰當又直接影響審計報告的質量,集中反映出審計的風險。
1.熟練掌握審計報告的基本要素內容和形成意見、出具報告的具體要求,具備恰當提出處理建議、正確做出調整會計分錄、編制各種意見類型的審計報告等實務操作和運用能力。
2.準確把握各種審計意見的出具。審計報告中表達的審計意見類型有無保留意見、保留意見、否定意見和無法表示意見四種。正確把握發表各種審計意見應具備的條件,分清四種意見類型的界限,是出具正確的審計報告,降低審計風險的關鍵。在這里,重要性水平是判斷應出具何種審計意見類型的一個重要因素。當發生某種不能提出無保留意見的情況時,注冊會計師必須評價這一情況對財務報表整體的影響,以決定其重要性。如果某項錯報雖然重要,但對財務報表總體沒有重要影響,則可以發表保留意見。如果某項錯報金額非常重要又廣泛影響財務報表總體上的公允性,則應發表否定意見。如果審計范圍受到限制可能產生的影響非常重大和廣泛,使注冊會計師不能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以至無法對財務報表發表意見,就應出具無法表示意見。在判定某項錯報是否非常重要時,還必須考慮這項錯報對會計報表各個部分的影響程度,即牽扯性。一項錯誤越有牽扯性,則發表更嚴厲意見的可能性就越大。
3.帶強調事項段的審計報告的出具。除了四種基本意見類型的審計報告外,當存在下列情形時,可以在審計報告意見段的后面增加強調事項段:(1)存在對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疑慮的事項或情況;(2)存在可能對財務報表產生重大影響的不確定事項(持續經營問題除外);(3)存在其他審計準則規定需要增加強調事項段的情形。強調事項段并不影響已發表的審計意見,目的只是提醒財務報表使用者對某些重大事項予以關注。
4.理解注冊會計師對比較數據的審計責任和報告責任以及對含有已審計財務報表的文件中的其他信息、重大不一致、對事實的重大錯報和審計報告日后獲取的其他信息的審計責任。
(十)特殊審計領域
1.特殊目的審計業務。了解特殊目的審計業務的含義和發表意見的要求,理解四種特殊目的審計業務在出具審計報告時的特殊考慮以及不同特點。
2.驗資業務。驗資也是我國注冊會計師的法定及常規業務之一。考生應注意理解掌握驗資的基本概念、審驗范圍、審驗程序以及驗資報告的基本要素和各類驗資報告的編制方法。
(十一)審閱業務和其他鑒證業務
中圖分類號:G642.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4-9324(2015)17-0142-02
審計學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操作性,是會計學、財務管理專業的主干課程,但該課程在所有的專業核心課程中的教學效果幾乎是最低的,學生普遍反映審計學難學、抽象,學習的興趣不足。究其原因,現行的審計學教學基本局限于老師講、學生聽的“灌輸”式課程講授,該方法不利于學生審計思維能力的培養。基于問題的學習(簡稱PBL方法)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模式,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相吻合,強調把學習置于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中,通過學習者的合作學習來解決問題,建構隱含于問題背后的新知識,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PBL方法由美國神經病學教授Howard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McMaster大學醫學院首創,其一系列的教學改革措施引起了醫學教育界的廣泛興趣。PBL方法自產生以來,其理念不斷得到精煉和發展,逐漸被推廣應用到教育、管理、工程、心理等其他專業的教學。針對目前審計學教學中教學方法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文引入了PBL教學法,探索其在審計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PBL方法在審計學教學中的適用性
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引入一門課程的教學需要注意方法的適用性,即產生并廣泛應用于醫學教學領域的PBL方法能否在審計學教學中運用以及能否實現預期效果的問題。將PBL方法引入審計學教學,與傳統教學方法相比,具有以下優勢:
(一)PBL方法以問題為核心,通過情境模擬解決審計工作的實際問題,與審計工作性質相一致
傳統教學中,老師講、學生聽的方式與實際審計工作嚴重脫節,學生無法將所學專業知識與實踐相聯系。PBL方法通過設計并提出具有情境性的問題,引導學生自主開展對相關知識的學習,這一以問題為核心的學習方式,與審計工作性質相一致。美國會計學會(AAA,1973)認為,審計是一個系統化過程,即通過客觀的獲取和評價有關經濟活動與經濟事項認定的證據,以證實這些認定與既定標準的符合程度,并將結果傳達給有關使用者。可見,審計工作就是以證實認定為先導展開的,針對認定實施必要的審計程序,取得充分、適當審計證據的過程。
(二)PBL方法以學習者的自主學習為中心,有助于培養學生在執業過程中的職業判斷能力
審計職業判斷的重要性已經被許多國家的準則制定團體認識到。PBL方法以學習者為中心,教師是意義構建的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提供者和灌輸者,自主學習者應具備進行客觀評判反思的能力、做出決策的能力以及采取獨立行動的能力,這有助于鍛煉學生在執業過程中的自主判斷和決策,提高職業判斷水平。
(三)PBL方法采用的分小組學習及討論的方式,有助于培養學生在執業過程中的溝通能力
一名優秀的審計人員除了具備專業技能之外,同時應具備良好的溝通技巧,懂得如何在工作中協調好與客戶的關系。注冊會計師與被審計對象間進行有效溝通的重要性一致被審計理論與實務界所反復強調,審計準則對前后任注冊會計師之間的溝通、注冊會計師與治理層和管理層之間的溝通均有相關的規定,審計溝通貫穿于審計業務的始終。PBL方法不僅強調組內成員之間的資料共享和觀點交流,還強調在課堂演示階段不同組之間的辯論,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溝通協調能力。
二、PBL方法的應用設計
PBL方法應用于審計學教學中,一般包括提出問題、查閱資料、小組交流、課堂討論和評價總結五個環節。
(一)提出問題
PBL方法的關鍵就是設置一個有效的中心問題,它是教學中課程設計的重點所在。它應該具有相關性、真實性,且屬于結構不良問題。結構不良問題指那些初始信息不明確、沒有唯一的解決方法和途徑的問題,結構不良問題有利于擴大學生探索知識的空間,有利于學生學到互相聯系的知識。例如,在講解會計師事務所章節內容時,可以提出問題:“如果你是一名注冊會計師,計劃畢業后自主創業,如何籌建自己的會計師事務所”。這是很多學生專業學習的目標和職業規劃的方向,通過這個問題,將學生置身于學有所成、自主創業的情境中,能夠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同時,該問題可以引出如下相互聯系的專業知識,如“會計師事務所的組織形式以及目前我國事務所轉制的情況”、“會計師事務所的組織結構”、“會計師事務所的設立條件”、“事務所的規章制度”等。
(二)查閱資料
學生帶著問題查找相關資料,充分利用現有的參考書、期刊以及互聯網資源,自主探索問題的答案。學生查找資料時,需要分工合作,通常將學生組成一個個小組,劃分小組時,通常應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各組可以共同完成某一任務。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給予相應的協助,如列出必要的參考文獻,或者直接提供相關的閱讀材料。針對上述提出的問題,可以做以下提示:查閱《注冊會計師法》、《公司法》、《鑒證業務基本準則》等制度規章;瀏覽中注協網站查閱我國會計師事務所轉制的相關信息;直接列出與問題相關的期刊文獻供學生查閱。
(三)小組交流
小組成員在完成對所搜集的資料進行綜合后,就可以開展小組內部的討論和交流。每個人通過貢獻和分享不同的認識角度和觀點,從而達到組內成員間的信息互補和信息更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通過參加各個小組的討論,以引導和監督學生的討論不偏離主題。針對上述提出的問題,可以引導學生將討論內容限于事務所成立時的相關問題,不涉及事務所成立后的業務承接、實施的審計程序以及出具審計報告等內容。
(四)課堂討論
在經過了資料查閱和小組交流之后,可以由每組的代表就所研究的問題作本組的總結發言,盡其所能展示給他人,達到互相交流、取長補短的目的。同時,其他組成員可以就所講內容進行提問。課堂演示過程可以采用文字、視頻和圖片等多種形式,力求豐富多樣,以激發大家濃厚的興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對重點知識進行強調,對學生遺漏的知識點進行補充和完善。針對上述提出的問題,會計師事務所的組織形式屬于本章節的重點內容,需要向學生強調以下幾個方面:國際范圍內事務所的組織形式優缺點及其適用環境、我國目前改制為特殊普通合伙形式的必要性及改制情況、要求學生采用數據定量驗證改制對我國審計市場結構和審計質量的影響等。
(五)評價總結
在課堂討論后,需要對小組成員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評定。評價主體包括自我評價、同伴評價和教師評價,評價內容包括搜集和整理資料能力、歸納總結能力、小組合作能力、溝通表達能力等。評價形式包括學習效果的評價和學習過程的評價。可見,從評價主體、評價內容和評價形式上看,運用PBL方法的評價比傳統考試評估難度要大很多,這就要求教師有較強的課堂管理和評估能力。有效的評價可以引導學生看到成績和存在的差距,不斷地調整努力的方向。教師也可以對評價結果進行反思,對教學過程不斷進行考察和分析,以改進教學實踐,提高教學質量。
三、PBL方法應用的支撐措施
PBL方法與傳統教學法相比,在教學理念和教學形式上都有較大區別。應用PBL方法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有相應的外部條件作為支撐。
(一)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拓展教學形式,如可將網絡通訊工具引入PBL方法實施過程
QQ、飛信、微博、微信等即時通訊軟件在學生中應用較廣泛,通過文字、語音、圖片和視頻等多種形式,將其作為資料的搜集與共享、問題的留言與解答的平臺。在QQ群空間共享會計、審計相關制度規范;在微信朋友圈時時或轉載會計、審計行業新聞和動態;在微博中解答問題,以精煉的文字回復并實現即時共享;在QQ、微信、飛信建立群,組織師生討論。浙江大學蘇德礦老師2013年開始在微博上為學生答疑,受到學生的廣泛認可,截至目前,他已發出微博上萬條,粉絲數量突破1.7萬人。可見,在信息技術網絡環境下,如何就網絡環境來設計、實施、組織和評價PBL是將來研究的重點內容。
(二)提高教師課堂組織和課堂管理的能力和專業水平
PBL方法要求教師的角色從傳統教學模式中的主體轉換為促進者,對學習過程起到指導和組織的作用。在實施過程中,教師需要運用多種管理手段控制課堂節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針對性地啟發和激勵學生進行小組學習,鼓勵小組成員間的質疑和爭論,形成良好的學習環境。這就要求教師具備較強的教學組織和課堂管理能力。由于所設計的問題基于某一特定的情境中,因此尤其需要教師具備較強的審計實踐和操作能力,如在事務所和大型企業從事過審計工作等。
(三)建立適應PBL教學模式的課程體系和教材體系
PBL教學模式打破了課程、學科之間的界限,所涉及的專業知識具有綜合性、交叉性的特征,現有的課程設置和教材已經不再適用,需要重新設計。當前的審計學課程一般按照審計主體開設,包括注冊會計師審計、內部審計和政府審計,內容存在重復;目前的審計學教材多數是從國外翻譯而來,表達非常西化,也缺乏必要的案例,不易理解。如果在審計學教學中全面實施PBL方法,則需要將課程內容重新編排,甚至包含其他專業課程的內容,形成配套的教材。
參考文獻:
[1]徐向真.我國大學審計學教學實踐與教學研究改革措施[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3,(1):80-83.
[2]喬玉玲.PBL教學法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10):58-60.
日前,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已經將2012年度考試試題、參考答案和評分標準放入機考練習網站,考生可在備考時作為分析參考資料,細細研讀。本文將對2012年各科目的考題進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一些復習建議,以幫助考生更加順利的應對2013年考試,最后與考生分享幾點機考模式下的考試技巧。
一、考題分析
根據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公布的數據:“2012年度專業階段考試有54萬人報名,累計報考135萬科次,平均出考率為43%;綜合階段考試有1.3萬人報名,平均出考率為90%。在全國共設有700多個考點、6400余個考場。以出考人數為基數,以60分為合格分數線,2012年度專業階段各科目平均合格率為26.58%,綜合階段合格率為41.15%。”從公布的數據來看,專業階段考試的通過率較以前年度有略微上升,考慮到機考環境下考生的適應性問題,2012年試題的整體難度有所下降。為方便考生更好的了解,下面筆者將分科目來對2012年考題進行分析:
《會計》:從2012年考試考生反饋的信息來看,本科目的考試試卷整體難度有所降低。首先就客觀題部分而言,比重較去年相比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一共有16個單選和10個多選,總分一共是44分。這當中大約有75%的單選涉及到計算,其余25%左右的都是基礎的概念性題目,然而相較于單選中如此高比例的計算題,多選基本上未涉及到計算。從客觀題的出題形式來看,難度與往年相比明顯降低,每個題目都只是單個獨立的選擇題,不再有情景模式的選擇題。而且題干閱讀量明顯減少,很多考題都能很快做出判斷。再來看主觀題,主觀題部分一共有4個綜合題,雖然題量相較于往年而言并未減少,但是主觀題題干閱讀量得到了一定的簡化,降低了試卷的閱讀難度。總體而言,2012年試題所囊括的考核點和內容變化不大,但是計算量大幅減少,主要考查對重要交易的會計分錄掌握。
《審計》:首先從考試題量上來講,2012年的審計試題一共包括25個單選和10個多選,簡答題仍然是六道題,綜合題只有一道,減少了一道,題量減少力度較大。其次,就考題本身而言,客觀題難度較低,很多都屬于能迅速做出判斷的,考查的知識點難度不大。不過需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不少題目涉及到細小的知識點,而這些知識點可能也正是很多考生在復習時容易忽略的。主觀題部分的知識點考查風格和出題模式都沒有太大的變化,考生在做題時不會感覺太難。從2012年的考題來看,職業道德、審計目標和審計程序、審計抽樣、風險的識別與評估和應對、銷售與收款循環、采購與付款循環、集團財務報表審計和審計報告等仍然是考試的重點。整體來看,2012年的審計考試重點突出,考題覆蓋面廣,主要考查考生的職業判斷能力,充分體現了風險導向審計的理念。
《財務成本管理》:2012年財務成本管理試題與其他科目相比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即在做客觀題時,有不少題目通常會需要將所有選項判斷一遍才能得出正確答案,也就是說這些題目所設計的選項是從各個方面來考查題干內容,考生無法迅速做出判斷得出結論。因此,考生在考試中,可能會有一種舉步維艱的感覺,每做出一個題目都需要費不少時間和精力。再來看計算題和綜合題,雖然這一部分的難度適中,但是從考生的反饋情況來看,輸入不便、閱讀難度大等是考生在主觀題作答時遇到的最大障礙,不少考生都表示這些難點正是機考實施后不適應的,足以可見機考改革對該科目的影響非常大。其實若單從考試試卷的分析情況來看,2012年該科目的考題重點突出、難度不大,與其他科目一樣,綜合題也減少了一道,題量減少幅度較大。筆者認為之所以考生普遍反映無法做完,可能并不在于該科目的考題難度大,而是源于大部分考生對于該科目考試在計算機環境下操作不熟練,或未能掌握好考試的一些答題技巧。
《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本科試卷包括24個單選、14個多選、4個簡答和1個綜合題,題量與往年相比沒有太大的變化,客觀題的分值和主觀題的分值基本上各占一半。細細研究2012年的考題就會發現,雖然題量相對而言較大,但是題干的閱讀量大大減少,降低了考試的難度。在計算機上進行作答讓考生獲益不少,首先這不僅讓考生擺脫了繁重的文字書寫負擔,而且還能讓考生通過“復制”功能來提高答題的速度。其次,這種考試方式對于語言組織能力較弱的考生也有一定的幫助。在計算機答題狀態下,考生只需輕點鼠標便可以及時調整有關語序來重新組織自己的語言,這種方式相對于紙質作答,全然不會影響到試卷的整潔,還能保證高質高量的作答。2012年的考題,無論從簡答題還是綜合題來看,都更傾向于采用情景模擬這種方式來進行考查。采用這種提問方式更有利于考生跳出書本知識的束縛,更好的實現本科目測試的目的。
《稅法》:從客觀題的構成上來看,38個選擇題中大約只有30%的題目涉及到計算,其余全是考查考生對稅法中某些條例的掌握情況。從其考查的內容來看,客觀題的輻射面很廣,除了三大流轉稅和兩大所得稅以外,還有很多考題都涉及到小稅種。再來看主觀題,簡答題基本沿襲了以往的出題風格,只是題干閱讀量有一定的減少,從而降低了難度,而綜合題則從2011年的三個題減少到兩個,題量減少幅度較大。縱觀2012年稅法考題,綜合題可謂是其中的一大亮點。從出題風格來看,綜合題出題思路很寬,其中不乏與實務的結合,如采用稅務籌劃方式來考查,對于這類實務性較強的題目,往往正是大多數考生不擅長的。通過對2012年考題的剖析,可以看到現在的稅法考試體現了一種趨向,即考生不應僅僅具備稅法所要求的計算能力,還要具備將稅法運用到實務工作中的能力。后一種能力的培養需要考生平時多閱讀、多積累,充分打開自己的眼界,跳出書本來掌握實際中稅務知識的運用。隨著注冊會計師行業的日益發展,筆者相信考題與實際運用的結合會在以后的考試中得到延續,考生在平時復習中要注重培養解答這類問題的能力。
《經濟法》:作為注冊會計師考試中比較簡單的一門課程,經濟法一直是考生獲取信心的源泉。然而2012年本科目的考試讓不少考生感覺難度較大,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是在題量上,相較于其他科目而言,本科目題量未減少,與2011年基本保持一致,這就使得新考試方式所帶來的不利影響被放大,大部分考生都無法在有限的時間內來完成考題。其次,認真分析過考題的考生會發現,2012年考題的閱讀量較大,連客觀題也不例外。正是這種大的閱讀量增加了答題難度,因為這既不利于考生快速把握并分析題目,也容易給考生帶來一種強烈的壓迫感和緊張感。最后,從考題的內容來看,客觀題考查的知識點很細,很多都是考生在復習中容易忽略的。案例分析題部分則突出了“新穎”二字,更加側重于考核考生處理綜合性實務問題的能力,而不僅僅局限于書本中各獨立章節的內容。此外,案例題還很好的將各個章節之間的相關知識點串連起來,使得題目的章節跨度大,解答較難。通過以上的分析,筆者建議考生在以后的考試中,應重視該科目的復習。
分析完專業階段的六科考試,再來談談綜合階段的考試。
《職業能力綜合測試》:顧名思義,這項考試考查的是考生綜合運用自身所學的知識來處理問題的能力,其要求考生在掌握專業階段各學科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通過必要的經驗積累,能夠綜合運用各學科知識和相關技能對職業環境中的實務案例進行信息的篩選、甄別和判斷,識別業務問題的性質、影響和要求等。職業能力綜合測試由兩張試卷組成:以鑒證業務為核心的試卷一;以技術咨詢和業務分析為核心的試卷二。每張試卷都是一個篇幅較長的案例,要求考生根據案例材料回答問題,這些問題可能出自專業階段六科考試的任一部分,由此也足以看到綜合階段考試的復習難度是較大的。
從2012年的綜合考試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大特征:
1、與前兩年的綜合考試相比,題干閱讀量明顯減少。雖然每份試卷仍然是由一個案例組成,但是案例材料相較以往而言,案例背景介紹有一定減少,閱讀難度下降,而且題干主旨突出、簡單明了。
2、雖然綜合階段的考試一再強調綜合性,但事實上考題卻沒有考生想象中那么難,各個科目的知識點在考題中還是可以相互拆開來看,只是在做題時科目之間的跨度會比較大。從2012年的考題內容來看,部分問題甚至可以脫離案例材料直接進行解答。
3、從試卷的整體上來看,考題并不是很難,基本上沿襲了前兩年的出題風格。考題仍以簡答分析為主,計算為輔,且計算題難度不大。就簡答分析題的難度來看,雖然綜合考試大綱要求考生擁有處理實際業務的能力,但是考慮到出題難度及閱卷操作難度大等原因,考題一般還是會圍繞書本上的知識來展開,因此復習還是不能脫離書本。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綜合階段的考試范圍雖囊括了專業階段六科的知識,但考題基本上都是圍繞考綱指定的重點范圍來展開,并且部分類似的考點多次出現在考試中。
4、再次加大了英語測試的比重。2010年英語測試題為10分,2011年英語測試題增至14分,而2012年提高到了18分。從英語題的考查內容來看,在2012年的幾套綜合考試試卷中,英語題分值較為分散,且英語題不再僅以單一的題目出現,每份試卷都會涉及到兩至三個英語題。題目的考核范圍很廣,內容可能涉及各個科目的任一知識點。
針對綜合階段的測試,筆者主要強調三點
1、綜合階段的真題十分寶貴,考生一定要反復看、反復記。筆者建議考生在備考時先將真題分析一遍,以對綜合階段的考試有一個大體的了解,并記下以前考試的重點。
2、對于英語題這一部分的復習,筆者建議考生可以收集各專業的英語高頻詞匯來記憶,專業詞匯對英語題的解答非常重要。對專業詞匯來說,考生其實只需掌握到熟悉的地步,看懂并進行判斷即可,至于判斷的理由,也基本上只需用到一些常用詞匯。
3、模擬題很重要。建議考生在考前選擇幾套質量較高的模擬題(如中華會計網校的)進行訓練,最好能將部分考點背下來。此外,模擬題中的英語題也要做,實在不會的,至少要將當中的一些詞匯、語句讀熟,一來練練語感,二來可以記住一些常用的語句以備考試之用。
二、考試技巧
要在考試中取得勝利,除了認真復習書本知識外,還要掌握一些應試的技巧。根據注冊會計師考試的特點,現總結一些應試技巧與解題方法,僅供各位考生參考:
(一)合理安排考試時間
在看到試卷之后,考生不要急著答題,可以先大致瀏覽一下題量和題目的分值,以合理安排答題時間。我們首要目標是先把題做完,不會的題目不要做過多的停留,可以先做后面的題,也許后面的題并不難。一直以來讓考生十分頭疼的就屬綜合題,通過對近幾年的考題研究、分析,筆者發現,綜合題往往會給出大量的信息資料,給人一種難以突破的感覺,但其涉及的問題并不會很難。綜合題對考生的要求是,在有限的時間內從大量的信息中挖掘出有用的部分,進行提煉、形成自己的觀點。考慮到考試中綜合題分值都較重,考生在考試時需把握好答題速度,盡可能預留一部分時間來解答綜合題,實在沒時間的可以考慮戰略性的放棄一個簡答題,先做分值較高的綜合題。
(二)注意語言的簡潔
考生答題時一定要思路清晰,可以將答案分成一個個的小點,并按照順序進行編號,這樣不僅能提高答題效率,而且還能讓閱卷人員迅速了解你的觀點。關于答題,很多考生都存在一個誤區,即考試時答案寫得越多分數越高,其實不然,大篇幅的文字往往會傳遞一種信號——其實你并未真正把握題目的意思,而且這樣也不利于閱卷人員把握答案的關鍵點。因此,考生在答題時一定要認真讀題,抓住關鍵點,簡潔明了。
(三)注意語言的邏輯
部分文字性較強的科目,在題目所給的資料中就隱含著一些答案,考試時可以從資料區中直接復制部分內容,節約考試時間。但是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考生不能只是簡單的將材料復制過來,一定要有自己的觀點,否則也很難得到分數。對于復制過來的內容,考生要注意與自己的觀點進行銜接,使答案看起來語句通順、有邏輯,讓閱卷人員迅速看清你的觀點。
(四)注意答題技巧
對于案例分析題,考生可先看后面的問題,根據問題在材料中找到所需的資料再來解答,這樣能幫助考生快速找到所需材料,節約考試時間。這種方法對綜合階段的考試也十分有用,綜合階段的考題材料多、問題多,但是基本上材料的順序和問題的順序大體上是一致的,因此考生完全可以采用這種方法來答題。
(五)適應機考環境
畢竟考生參加機考經歷不多,考前加強機考訓練也就非常有必要了。考生通過機考訓練可以充分適應機考環境和電子化試題模式,掌握機考系統的使用方法和答題方式,達到強化演練適應機考的目的,從而提升上機考試能力和技巧,提高答題效率。例如中華會計網校機考模擬系統就設計的比較好,在考試界面和功能設置與機考系統一致,還增加了一些打字練習等附加功能,并且可以在各章節學習時就可練習。機考的使用技巧應在平時訓練時就使用。如復制、粘貼、恢復就可使用ctrl+C、Ctrl+V、Ctrl+z等快捷鍵;在使用計算器時,可將答題中的公式算式直接復制到科學計算器去計算,除了在答題中使用算式(閱卷卷老師看得懂這些符號)外,也可使用用公式編輯器,這個公式編輯器一定要先練習才能熟練掌握。考試系統支持多種輸入法,在考試前應多加練習,掌握乘除號、分式、上標、下標等符號的快速輸入,以節省時間,例如,如果考試時想輸入“正確”,但是輸入時輸成了“zhongque”,此時只需按一次退格鍵backspace,就能將“zhongque”整個字符串全部刪除,而不是只刪除“e”。這樣一來,如果考生習慣連續刪除的話,有時也會將此前已經輸入的文字信息一并刪除,浪費考試時間。
(六)注意細節問題
怎樣讓學生輕松的學,怎樣讓學生又復習了會計的基本知識又學會了審計的基本方法,既掌握了審計學基本理論又能熟悉一般的審計實務中的具體工作,還要讓想考注會的學生有一個堅實的專業基礎。我們于2008年3月成立了審計學教學方法研究的課題組,針對我們的學生水平,在我們現有的師資條件下,經過一年多的總結、摸索、外出學習、請專家來、到實習基地考查,匯總了一些教學經驗與方法,以供同行指教。
一、對學生的認知
會計專業的學生經過三年的學習,到底會了多少會計知識,對會計的基本理論掌握的怎樣,實際的工作能力有嗎?在開審計課前找學生座談,這些學生基本上是院級或系級信息員,成績好、對教學工作支持,對學生的基本情況了解。了解拿到會計證的情況,實際上我們幾乎100%的學生在三年級都可以拿到會計證,會計師考試的知識層次是我們的基本要求,了解所有的本科學生在學院內的實習崗位上都有沒有實習的經歷。了解三年級的學生對審計有什么樣的感性認識,去事務所打過工沒有?了解了學生的基本情況后,我們課程組成員就有了第一手材料。在備課,教材的選用、參考書的選擇上、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采用上,都可以有的放矢。
二、制定備課細則
備課是教學過程的起始環節,是教師在課堂講授之前進行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備課環節主要包括把握大綱、鉆研教材、準備教學進度表和講稿、設計教案、開發課件、準備教具等工作。我們采取的教學方法是集體備課,案。對備課的基本要求是:
1.明確備課目的。備課是為了學生“學好”,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思想,克服“只重備教材,忽略備學生,輕視備方法”的做法,注重整體性,考慮全面性。
2.除認真、深入鉆研教材外,必須廣泛獵取和掌握豐富的相關知識,要特別注意吸收新思想、新信息,掌握本專業領域的新知識、充實備課內容。教師備課應緊扣教材,又不拘于教材,應參閱本課程其他教材或專著,深入鉆研、分析,集眾家之所長,擇其精華而授之。
3.既考慮面向全體學生,又要兼顧差異教育,因材施教,克服教學中的片面性和一般化,講究備課的針對性。要針對大綱、針對教材、針對授課對象,結合課程特點和自己的教學風格,使備課工作具有實效性。
4.掌握教材的內容、特點,弄清主要問題的來龍去脈及領悟關鍵內容的前因后果,精心構思教學內容的先后次序和重點內容的展開與深入步驟,做到條理分明,層次清楚,注意教學設計的層次性。
5.注重備課的計劃性,對每一章節、每一單元的知識點認真進行梳理,對分析判斷結果加以整理、歸納,編制學期教學進度計劃表,并編寫成教案。
三、重視課堂教學
我們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目標明確、內容正確、重點突出、條理清楚、方法恰當、儀態大方、語言藝術、板書合理。不同的章節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第一章,講審計的起源,以“故事”的方式開始,逐漸引導學生明白民間審計的起源、政府審計的起源、內部審計的起源,然后引申審計的定義、審計的作用、本質、特點、對象。再從詳細審計到資產負債表審計、再到報表審計、內部控制審計、風險導向審計,現代風險導向審計,這樣層層進展讓學生掌握審計的概況、現實、及未來的發展方向。法規這一章,則以48項審計準則為重點,講述鑒證業務基本準則為導向,將48項準則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內容做一個全面的概括。講審計的方法、程序、內部控制時用“案例”教學法,由于這幾章的內容比較枯燥,用案例引起學生的興趣,再聯系課本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進一步講解,達到深刻理解的目的。在審計抽樣這一章中用“問題式”教學方法。“問題式”教學是以問題為核心,創立合理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研究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教學模式。審計抽樣這一章的基本概念有27個,都是學生不熟悉的,這一章和統計學的知識聯系緊密,在上課前讓學生自己找不明白的問題、自己總結提出問題,上課時將27個概念聯系起來共同分析,怎樣用這些基本的理論來解決審計實務中的問題。實務的講解以注冊會計師考試的內容為參考,力求知識系統全面、然后精深,邀請我系參加注冊會計師考試老師參加我們的課題組,共同商討遇到的問題,讓他們用課余時間給同學們講解考試心得。
四、合理配置師資隊伍
我們系有四位審計老師,高級會計師/副教授、審計師/講師、講師、注冊會計師,年齡結構合理,全是碩士。審計專業教師的專業搭配比較合理。需要改進的地方是:要在財務審計教師的基礎上,配備擅長工程造價、風險管理、法律法規等的專業教師,以滿足審計教學的需要。長遠看在師資的形成上,一方面可以讓現有審計教師去進修管理、工程等相關的專業知識,一方面可以從管理專業、工程專業和法律等專業要一些年輕的師資,對其培訓審計方面的知識,形成以財務、風險、績效管理、投資審計等多方向、多專業的師資隊伍,以滿足審計教學的需要。
五、根據實際情況安排教學內容
在教學體系的安排上,現有的教材基本上是先理論后實務,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打亂課本順序,幫助學生根據具體實務操作案例理解審計理論。
六、重視案例教學法
我們一直在嘗試中國地質大學經管學院張雪梅教授的案例教學法。用“選擇案例―介紹案例―分析案例―應用理論―總結歸納―形成理論體系。案例的選擇來自報刊書籍,有時是自己編的,國內的多,但是我們要求精而少,有啟發性,只有這樣才可以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促使他們進行分析和思考。
一、確定章節重要性
正如證券的歷史價格信息是證券價格預測的主要依據一樣,歷年CPA考試試題也是考生們把握復習重點的主要參考資料。考生可以從網上下載幾份近年考試的試卷,然后對它們進行簡單地統計分析,就可以把握住考試重點,確定CPA考試對各章節的考核程度,使復習有的放矢。筆者建議根據近三年各章節的分值平均情況來確定每個章節的重要性程度,進而根據重要性安排各章節復習時間。
例如,筆者在輔導2005年“經濟法”考試時,就從網上下載了2002―2004年的經濟法考題,分析結果如表1。
圖1中兩條折線分別是根據經濟法考試各章節三年平均分值畫出的折線(估計的各章節重要性)和2005年經濟法考試各章節實際分值(實際的各章節重要性)畫出的折線。從圖中可以看出,兩條線的波動情況基本一致,在某些章節上甚至重合。因此,用平均法進行各章節的重要性估計是行之有效的,可以摸準CPA考試重點出現的規律,為當年的考試復習提供指引。
二、關注教材變化內容
每年CPA教材增加及變動的知識點雖然沒有歷史信息可以參考,但往往都是考試的重點。例如,2004年《財務成本管理》教材新增了一章“企業價值評估”,在當年的CPA財管考試中就多次涉及此章節知識點,所考分值高達22.5分,而在2005年的考試中這章分值就大幅下降到10分。再如,2003年《經濟法》教材新增“知識產權法”一章,這章所考知識點占當年所考分值10%,而次年就迅速下降到5%。由此可見,每年教材變化的內容一般都是當年的考試熱點。
2006年五本注會教材中,《經濟法》是變動最為顯著的,特別是第四章“公司法”和第七章“證券法”。這兩部法律都是2005年10月份通過,2006年1月1日開始實行,且新法律不是在舊法律上的修修補補,而是翻天覆地的變化。例如,原“公司法”共有230條規定,其中只有20多條沒有調整,其他都有重大變化。因此為了適應新的法律法規,《經濟法》教材也隨之調整,具體表現為:第三章根據新“公司法”進行重大調整,刪掉了“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獨立董事制度”全部內容;第七章根據新“證券法”重大調整,刪掉了中國證監會關于“股份的發行條件”、“保薦人制度”、“詢價制度”、“可轉換公司債券的發行條件”、“上市公司收購”、“信息披露”等全部內容。其中,“公司法”的調整主要為:1.關于公司章程的規定;2.關于公司轉投資的限制;3.關于控股股東的義務和責任;4.關于公司的擔保;5.公司資本最低限額的規定以及注冊資本的繳納;6.股東的會議制度,比如,臨時會議召開的條件,特別決議表決的事項,決議有瑕疵如何處理;7.法定代表人制度;8.監事會的組成;9.股份轉讓的限制性規定;10.公司股份的回購;11.法定公積金、公益金的提取;12.公司的合并、分立;13.關于上市公司的對外擔保。
其他四本教材變動不大。《稅法》教材中,“增值稅法”、“營業稅法”、“企業所得稅法”、“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個人所得稅法”、“稅收征管法”分別根據新規定有些許調整,但對考試影響不大。《審計》教材主要變化為:第一章中對審計類別按目的、內容的分類做了較為詳細地介紹,并加入了審計方法的內容;第二章增加了新的注冊會計師業務范圍的內容。《財務成本管理》新教材只是對原教材錯誤的糾正,變動最小。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我國已經頒布了新的會計、審計準則,并宣布從2007年1月1日起正式執行,但是剛拿到CPA教材的考生卻發現教材內容還是遵循舊的會計、審計準則,2006年考試大綱也是圍繞舊準則編寫,只是第四章新增了“股權分置會計處理”,那是不是意味著參照歷年章節重要性安排會計考試復習就足矣呢?恰恰相反,筆者認為存在新舊準則差異的知識點很有可能是今年會計考試的熱點。因為明年起執行新的會計準則必然要求被審計單位對會計報表的一些項目按照會計政策變更進行調整,如果不了解新舊準則的差異,注冊會計師又怎能對這些調整進行審計呢?因此筆者認為,雖然今年會計科目考試對新準則不做要求,但考生必須對新舊準則差異做到心中有數,并重點復習涉及差異的知識點。這些差異主要為:1.資產減值的處理;2.存貨的計價方法;3.商譽的確認、計量和處理;4.固定資產的確認和計量;5.投資性房地產;6.債務重組收益或損失的處理;7.非貨幣易收益或損失的處理;8.投資的確認和計量;9.企業合并的權益法和購買法運用;10.借款費用的資本化。
三、熟練主觀題必考點
CPA考試包括主觀題和客觀題兩類題型。客觀題主要是選擇題和判斷題,考查的知識點分布范圍較廣,不易預測;主觀題包括計算題和綜合題,主要考核考生在模擬實際工作環境下的業務能力,一般占總分值的60%左右。與客觀題不同,主觀題很多知識點基本上每年必考,考生若能利用有限時間反復練習這些必考點,就能提高主觀題得分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