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5 17:25:1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理論研究和實踐研究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關鍵詞:生態文明 科學發展觀
十七大報告把環境保護的基本國策,上升為建設生態文明的戰略目標,這是黨的生態觀、文明觀的升華。搞好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厘清生態文明的基本內涵、重大意義、實踐基礎和現實路徑等幾個層面的問題。本文就這些基本而重要的問題展開探討。
從生態文明運行軌跡把握其科學內涵
生態文明作為一種獨立的文明形態,是一個具有豐富內涵的理論體系。既有特殊的運行軌跡,同時又具有豐富的內涵。
從運行軌跡看,堅持科學發展觀,更加注重以人為本,就是要堅持以人為主體的生命與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協調發展,實現新一輪的“生態革命”,逆轉人類生態與自然生態的退化趨勢,恢復人與自然的生態關系,促進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際和代際之間的和諧協調,運行的是一條從對立型、征服型、污染型、破壞型向和睦型、協調型、恢復型、建設型演變的生態軌跡,貫穿的是能量轉化、物質循環、信息控制和生態平衡的生態規律。從社會線形繁榮走向以人為核心的社會、經濟和自然復合生態系統的立體繁榮;從高能耗、低產出、污染嚴重的工業文明,走向高效率、高科技、低消耗、低污染、整體協調、循環再生、健康持續的生態文明,從而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生態文明的科學內涵和基本概念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理解。陳壽朋在《生態文明建設論》中指出,生態文明是指人類在生產生活實踐中,協調人與自然生態環境和社會生態環境的關系,正確處理整個生態關系問題方面的積極成果,包括精神成果和物化成果,實現生態系統的良性運行,實現人類自身的進步和改善,實現人類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另有學者認為,生態文明的科學內涵是:保護生態環境是倫理道德的首要準則;把追求知識、智慧和環境質量看作是人生的目的,人與自然關系的生態化要求人與人關系的生態化;馬克思、恩格斯的生態文明觀念在強調自然的優先地位的同時,更強調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辯證關系,主張人對自然的依賴是永恒的、全面的,人類要與自然共同進化,協調發展。生態文明價值觀強調人際公平、種際公平和代際公平。生態文明以實用節約為原則,謀求基本的生活需要,崇尚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有學者認為,生態文明是人類遵循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規律,推進經濟、政治和文化發展所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它既是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的文化價值觀,也是一種生態系統可持續前提下的生產觀,同時還是一種滿足自身需要又不損害自然的消費觀。
發展生態文明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建設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十七大提出要建設生態文明,并首次把這個概念寫入了黨代會報告。這一理論創新具有巨大實踐意義,它把環境建設從技術層面和就事論事的操作層面,上升到黨和國家發展目標和發展戰略的高度,符合現階段我國國情,代表了當今世界和國內發展的大勢。概括為以下兩個方面:
生態文明是文明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繼工業文明之后一個嶄新的文明形態,它是人類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隨著十七大報告中生態文明的提出,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迎來一個新的建設。“四大文明”和諧協調統一發展,相互促進和制約,這樣的文明體系才是完整而全面的體系。四大文明系統中,生態文明是基礎和根本,有健康的生態文明,才有健康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非文明的物質、精神、政治等行為的過錯會給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損失。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離不開生態文明,沒有良好的生態條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質享受、精神享受和政治享受,沒有生態安全,人類自身就會陷入不可逆轉的生存危機。
生態文明與和諧社會關系緊密。生態良好、生態平衡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基石,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選擇。一是為和諧社會建設奠定基礎保障。和諧社會的核心是人與人之間矛盾的真正解決。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是實現人與人之間和諧的保障。而沒有一個穩定和平衡的生態環境,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都難以提供人際關系和諧的保障。二是為和諧社會提供資源支撐。沒有自然資源,經濟發展就無從談起,沒有經濟發展,和諧社會發展就失去推動力。三是為和諧社會發展創造穩定的條件。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生態環境的公平享用是國際和國內社會和諧的前提條件。
總之,把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和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統一起來,作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四個目標,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應有之義,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基本要求。
從生態文明的實踐基礎構筑發展生態文明的現實路徑
生態危機的出現來自于工業化生產方式所產生的消極環境成果,而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消除這種消極的環境成果,為此就需要對工業化的生產方式進行變革,以形成一種新的生產方式,即生態化生產方式。生態文明所要求的生產方式的一個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在生產和社會發展中,始終把自然作為其發展的基礎和前提,并以實現和維護人與自然的和諧為宗旨,使人及社會的發展更符合生態發展的規律。因此,生態文明的實踐基礎―生產方式,實際上是對工業化生產方式的生態化改造過程,表現為一種生態化的生產方式。由此就決定了生態文明不僅僅是一個概念、一個指標性問題,而是一種新的發展理念、發展方略。結合我國的國情,生態文明建設應以落實科學發展觀為前提,著重從人們思想觀念、生產發展方式、政府的政策、法律制度等方面著手,重點抓好“三個體系”建設。
轉變傳統觀念,樹立科學的自然觀,培養全民的生態文明意識和生態價值體系。
改變經濟發展模式,尊重自然,樹立科學的社會發展觀,調整優化產業結構體系。首先必須深化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第一產業的基礎地位不能動搖。要加快農業發展,側重發展能夠節能、保護自然資源、改善生態環境和提供無污染食品的生態農業,將畜牧、蔬菜、水果、水產等產業納入生態軌道。其次,改變過去那種靠高投入、高消耗為特征的傳統的工業化路子,走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積極發展生態工業,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通過科技創新實現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通過科技改造落后工業生產方式,實現生態化改造。再次,把循環經濟作為經濟發展的一個主流模式,把發展循環經濟作為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主導模式。最后,建立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消費方式,開展生態旅游和生態休閑,培育人們的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生態觀念,完善旅游市場體系,注重旅游業的生態開發和生態管理。
構筑生態文明建設的社會法律保障機制,完善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和法律體系。當前應特別在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礎上加強對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保的責任審計,要把生態綠化、生態環保、生態修復等綠色GDP指標納入干部政績考核體系,建立生態目標責任制,使他們更進一步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與生態文明觀。就政策制度方面來看,首先,要理順資源產權關系,制定可行的資源環境有償使用制度。其次,國家要實行補貼制度。對有利于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的企業和個人可以嘗試進行各種形式的補貼,以帶動他們投資環保產業的積極性。同時國家還應撥出更多的專項資金來資助生態產業和綠色產業,使得生態產業有足夠的資金來進行科研和技術創新,從而推動生態產業的盡快成長和壯大。再次,確實貫徹實施綠色GDP生態核算制度。就法制建設層面來看,根據環保立法的趨勢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具體要求,逐步完善現行的資源管理和環境保護的立法空白,增強法律的可操作性顯得尤為必要。
一些學者特別指出,生態文明建設要求必須大力培育公民的生態意識,使人們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轉化為自覺的行動,為生態文明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根據我國的國情與公民的實際,通過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手段,培育公民的生態意識,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根本路徑。生態文明的誕生,是人類文化戰略的轉變,是人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的轉變,也是人類的生活方式、消費觀念的轉變。實現這種轉變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長期、艱巨的歷史任務和走向可持續發展的漸進過程,是一場技術、體制、文化領域的社會變革,需要全社會的通力協作、潛心學習、銳意奉獻和持續推進。
參考文獻:
1 創建和諧企業的重要意義
1.1 和諧企業的定義
建設和諧企業首先必須明確什么是和諧企業。“和諧企業”,是指構成企業系統中的各部分和要素處于一種相互協調的平衡發展狀態。其核心是通過促進企業內外和諧,達到企業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統一,最終實現企業可持續協調發展。雖然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條件下人們對和諧企業的要求會有所不同,但并不妨礙其有基本內涵。筆者以為,和諧企業的基本內涵至少應該包括:制度健全、誠信經營、企業與社會和諧統一、良性互動、共同發展。
1.2 企業在發展中存在的不和諧因素
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許多企業也在政策上有大的變化和創新,隨之也給企業帶來不和諧因素,主要表現在:職工就業保障問題;管理體制和企業機體組織低效運轉與時展的不和諧;管理層與職工之間沒有密切聯系,缺乏應有的溝通。這些不和諧因素對企業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制約著企業有效運轉。因此,要客觀分析當前工作中存在的不和諧因素,從當前工作做起,利用好現有資源,化不和諧為和諧。
1.3 創建和諧企業的重要性
企業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礎,構建和諧社會離不開企業的積極參與,創建和諧企業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不可或缺的一環。開展創建和諧企業工作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企業要充分認識和諧企業建設的緊迫性,不斷提高對加快和諧企業建設的認識,從本單位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地提出和諧企業建設的目標,不折不扣地完成和諧企業的創建任務。創建和諧企業必須落實到企業實際工作中,要立足當前員工的需要,著手解決當前最現實、最迫切的問題;還要正視現實,要求真抓實干;要努力營造聚精會神促和諧、一心一意謀發展的氛圍。
2 創建和諧電力企業的主要形式
創建和諧企業要從多方面、多角度著手,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個長遠的系統工程,是需要長期堅持與不斷改進的。創建和諧企業必須與企業發展的宏偉藍圖有機結合,將和諧企業的理念始終貫穿全過程,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明確方向。
創建和諧企業的形式分為兩種:企業對內和諧和企業對外和諧。無論從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還是從和諧的角度來看,構建企業的內外和諧關系是非常必要的。
2.1 構建企業對內和諧關系
所謂對內和諧關系是指企業在生產發展中,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措施,使企業內部各方的利益和權利得到體現和尊重。讓企業內部的各方認同企業的發展理念、發展思維。減少員工與員工之間、員工與管理層之間、企業內部部門與部門之間的摩擦,使企業的經營目標得以順利實現。
(1)構建和諧的企業部門關系。關注和及時解決企業內部部門之間出現的不和諧現象,建立一整套的企業內部部門之間的約束與激勵制度,是建立和諧企業內部關系不可或缺的措施。
(2)構建和諧的企業內部員工關系。建立一個以才能和為企業貢獻大小作為競爭標準的良性競爭制度,就可以有效化解員工與員工之間的矛盾。
(3構建和諧的企業與股東關系。股份制是世界企業發展的主流,我國的企業模式也將逐漸朝這種方式過渡。企業應以明確的管理制度、先進的管理理念,讓股東相信企業管理者的能力和企業發展的潛力,以支持企業的發展。
2.2 構建企業對外和諧關系
所謂構建對外和諧關系是指,企業謀求與企業外部發生關系的各方建立的風險共擔、利益均沾的關系。和諧的企業外部關系主要包括:和諧的企業客戶關系、和諧的政企關系。解決好企業與外部關系的和諧問題,將有力地促進企業的發展。
(1)構建和諧的企業客戶關系。和諧的企業客戶關系能給企業帶來長久的相互協作的商業伙伴,而成熟的商業伙伴可以減少或降低企業運作成本,分擔企業風險。
(2)構建和諧的政企關系。構建和諧的政企關系是指,企業合法經營,照章納稅,按照政府的產業政策發展企業,建立與政府互信的契約型關系,從而得到政府在法律范圍內的優先照顧和扶持。
3 創建和諧企業的基本途徑
創建和諧企業關鍵的問題是更新觀念、創新管理,以觀念更新帶動實踐創新,善于處理發展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一方面,領導要轉變對待下屬的工作態度和工作方法,各級領導干部要愛護職工、維護職工的切身利益;另一方面,職工要熱愛企業、尊重理解并支持各級領導,增進互相信任,努力形成企業內部和諧融洽、誠信友愛、團結奮進的良好局面,這需要企業的每個成員共同維護。構建和諧企業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3.1 注重科學民主管理,創建和諧企業
企業是民主的、管理是有序的。要認真抓好各項民主管理制度和法規的學習,強化依法管理和民主管理并行的意識。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把創建和諧企業作為辦企業的目標和途徑,注重運用現代化的管理手段,注重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兼顧社會效益,使企業發展與職工利益相協調。
3.2 勇于開拓創新,堅持與時俱進
企業是富于創新、充滿活力的;要堅持與時俱進,不斷開拓進取。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也是一個企業永葆生機的源泉。要善于把握形勢,面對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局面,勇于開拓創新,思想觀念與時俱進、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與企業的管理創新相結合。
3.3 誠信服務,共塑國網品牌
通過和諧企業的創建,努力履行“四個服務”宗旨,建立與客戶的良好關系,端正對客戶的良好態度,擺正與客戶的位置,使服務更加主動化、親情化。將和諧企業創建工作融入到公司開展的各項重大活動中去,特別是與當前開展的安全生產和優質服務百問百查等主題活動相結合,促進各項活動的有效開展。
3.4 打造學習型團隊,倡導和推進團隊精神
通過“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職工”活動,在企業中掀起學習熱潮,建立學習機制,通過學習托展企業文化,提升企業品位。最終營造出快樂學習與生活的良好氛圍。這樣的企業才會煥發蓬勃生機,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
3.5 堅持顧全大局,維護和諧團結
堅持以大局為重,以和諧團結為重,以電力企業的長遠發展為重,自覺維護領導班子的團結,寬以待人,嚴以律己,互相支持,率先垂范。真正樹立“關愛企業、關愛他人、關愛社會”的思想,為企業平安、員工平安提供有力的保障。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應充分認識和諧企業建設的長期性、艱巨性,把和諧企業建設作為長期性戰略,科學規劃,明確措施,穩步推進;同時要立足創新,以創新的思維推進和諧企業建設,增強企業發展競爭力,不斷夯實和諧企業建設的基礎。通過和諧建設增強電力企業的凝聚力、感召力,充分調動全體員工參與的積極性,從而加快和諧企業的建設步伐,提高和諧企業的建設水平。
參考文獻:
[1] 林毅夫,等.中國的奇跡:發展戰略與經濟改革[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6.
中圖分類號:R19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4-7484(2011)03-0181-03
醫療衛生行業是與病人生命健康息息相關的特殊服務行業,隨著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醫療服務的需求也在攀升。醫院作為醫療服務的實體,要迅速適應這種需求,在著力提高整體醫療水平的同時,不斷轉變觀念,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為大眾提供“以病人為中心”的人性化醫療服務[1]。
1 醫院實施人性化服務的必要性
1.1 實施人性化服務是醫學人文科學的本質要求
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注重的是“病”而非“人”,病人先“病”后“人”,治療過程中見“病”不見“人”。醫院對待病人常常只管治“病”,忽視了患者“人”的心理感受和生物體驗。現代醫學模式更強調“人病”的模式,即醫療對象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病”,主張在對患者給予應有的關愛照顧的同時,更強調醫護人員把人性化服務體現在精湛的醫術之中。可見,人性化的醫療服務,是醫學人文科學的本質要求,它不僅重視疾病診治,而且倡導人文關懷,反對人性化服務與精湛醫術的缺失與分離,要求一個稱職的醫者應兼備良好的人文素質和精湛的醫術。
1.2 實施人性化服務是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的需要
患者來到醫院,首先關注的是享受到的服務,其次是醫護人員的專業能力及水平。處處便捷的方便性、人文關懷的溫馨性、合理的收費等方面,集中體現了患者對醫院服務的心聲―人性化服務。在這一過程中,醫患雙方以互相尊重、信任、理解、支持和愛護為基礎建立起來的特殊關系,是人際和諧關系的理想狀態。這不僅是醫患雙方的客觀需要,也是醫院和諧醫患關系得以存在和發展的需要,更是影響和關乎全社會安康的需要。
1.3 實施人性化服務是贏得競爭的保證
當前,醫療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隨著同質醫療機構之間醫療設備和技術的差異化日益縮小,醫院之間的競爭不再是“唯技術論”,服務已成為醫院除醫療技術和設備以外最主要的競爭策略。只有建立獨具醫院特色的醫療服務體系,只有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服務文化,才是丟不掉,搶不去的醫院核心競爭能力,才是為醫院帶來良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根本途徑[2]。
2 醫院實施人性化服務的要求
新時期實施人性化醫療服務的基本要求,體現在醫療服務過程中,就是要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礎、三個實現。
2.1 一個中心
人性化醫療服務是對“以病人為中心”理念的延伸,所有醫療服務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 “以人為本、病人至上”。
2.2 兩個基礎
2.2.1 以醫療質量為基礎 醫院要確保醫療質量和安全,盡最大可能為患者提供無差錯、無延時、無后患的高質量醫療服務。
2.2.2 以人文關懷為基礎 醫務人員要具有換位思考意識和與患者溝通的藝術,診療過程中給患者以人文關懷,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困,解患者之所難,并協助患方建立正確的期望值。
2.3 三個實現
2.3.1 實現服務規范性 健全規章制度,使人性化服務每個方面和每個環節都有相配套的流程和可遵循的規范。
2.3.2 實現服務可感知 通過有形的方式,化人性化服務的效力,使患方盡可能的感知到人性化服務所體現出的愛心、責任心和同情心。
2.3.3 實現服務可持續 人性化服務是一項長期工程,要不斷創新,持續改進。
3 我院實施人性化服務的實踐探索
3.1 確保醫療質量
人性化服務是對患者更深層次身心需求的滿足,而醫療質量安全是患者的最直接、最基本的需求。只有醫療質量、醫療安全得到保障了,才具備了開展人性化服務的基本條件。我院狠抓醫療安全教育,定期召開質量分析整改會議,建立嚴格的質量管理制度及考評體系,定期、不定期地開展綜合質量檢查,對質量檢查不合格的掛黃牌,發生嚴重差錯的實行一票否決制。由于醫療質量得到了保障,患者在安全的診療環境中提升了對人性化服務的認同感,人性化服務工作得以順利的開展,并達到預期的效果。
3.2 理順服務流程
3.2.1 就診程序人性化 采取有效措施,優化就診途徑,緩解看病“三長一短”現象。門診形式多樣化滿足不同層次患者需要;開通多種掛號渠道,方便患者。住院手續更便捷:真正做到患者入院有人接,咨詢有人管,手續有人辦,檢查有人陪,出院有人送“一條龍”服務。
3.2.2 住院診療人性化,診療處置及時 住院醫師要在患者入院后2小時,主治醫師在24小時,管病房主任在48小時內查房;急診會診不得超過15分鐘,普通會診在48小時內完成。診療環節細致:在診療環節上做到五不:不誤診、不漏診、不粗疏、不草率、不簡單化。診療收費合理:臨床用藥做到合理廉價,耗材使用做到知情同意,醫療收費做到公開透明。
3.3 優化環境設施
醫院環境干凈整潔,標識清楚明確,布局合理有序,努力給患者營造一個溫馨的就醫環境,如在公共場所掛上溫馨提示等標語,每個科室走廊上都配有扶手、椅子等公用設施,病房
內有獨立衛生間,提供淋浴,保證24h熱水,有電視、電話等設施,床邊配備呼叫器等等。
3.4 規范語言行為
醫務人員接診熱情,解釋耐心,注重禮儀,講究禮貌,語言溫暖,面帶微笑,給患者一種信任感和親切感。做到在老年患者面前,要像他們的兒女一樣;在同齡的患者面前,要像他們的兄弟姐妹一樣;在低齡患者面前,要像他們的父母一樣3]。
4 結語
人性化服務不僅是一個溫暖,時尚的口號,對醫院而言,它更是病人的權利和要求,也是醫療機構一種規范的服務行為。幾年來,我們在開展人性化服務工作中取得了顯著成效,得到了患者的認可和好評。實踐使我們認識到,實施人性化服務是提高服務質量的根本,是強化醫院管理、提高醫院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1.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逐漸被納入全球經濟發展軌道,特別是在我國加入WTO以后,我國與世界的政治、經濟、文化交往越來越頻繁,各行各業與國際接軌的步伐逐漸加快,我國迫切需要既掌握專業知識又掌握專業外語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培養這種人才是現階段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目標之一[1]。
我校是一所三本院校,學校的定位是應用型本科院校,即培養學生在畢業以后成為技能型人才,而我校地處西北、各方面相對落后,師資力量薄弱,很難滿足現有的需求,在此形式下我校與國外和國內的名校合作辦學,如美國的西北理工大學,國內的東北大學等,合作模式是二加二的模式,即前兩年在本校學習,后兩年送學生到合作院校就讀,因此就我校而言,開展雙語教學具有一定的意義。
2.雙語教學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
(1)雙語教學的定義及目的和意義。
雙語教學活動就是用兩種不同的語言進行學科教育的教學活動,一般是指在用母語進行部分學科教學的同時,用非母語進行部分或者全部非語言學科教學的教學模式。母語是主要教學語言,另一教學語言為第二教學語言,就目前我國開展雙語教學的高校而言雙語就是指漢語和英語。根據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實際情況,雙語教學的目標也是各不相同的。國外實施雙語教育大都是源于多元文化的需要,他們的目的不僅涉及語言水平的提高,而且涉及多元文化的認同和社會的和諧共處。目前我們所實施的雙語教學的最直接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從我校的情況出發,我們所實施的以英語和漢語為主要教學媒介語言的雙語教學,客觀地說,并不是源于多元文化的需要,更多的是針對學生英語學習的需要來進行的,因此它最直接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為去美國西北理工大學就讀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2)雙語教學具備的條件。
①雙語教師的素質[4]:雙語教師是具體實施課堂雙語教學的人,也是引導學生進行雙語學習,提高學生學習水平的重要因素,雙語教師的雙語能力,特別是用外語表達學科知識的能力影響著整個雙語教學的開展。因此,師德高尚、業務精湛且英語純正流利的復合型教師,是雙語教學取得良好效果的關鍵,教師素質影響到整個雙語教學目標的實現、雙語教學的有效實施等;沒有教師或者教師的素質不高,雙語教學的實施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我校目前的老師大部分是研究生畢業,從學歷上看,他們都具有良好的英語水平和豐富的學科知識,外語水平都是六級,有的老師還具有雅思和托福的證書。教師花時間備課,應該還是可以保證雙語教學的質量的。
②學生的特征:雙語教學的基本對象是在校學生,雙語教學的實施是與學生的學習基礎密切相關的,特別是與學生的英語知識基礎和學科知識基礎密切相關的。具有較扎實的英語知識和學科知識基礎,是進行雙語教學的前提條件。因為一方面雙語教學是在學科知識的基礎上來開展英語語言學習的,另一方面,進行雙語教學的過程中學生須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例如具備一些簡單的句型、語法,并能聽懂老師的基本課堂會話等。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上,學生與老師之間才能有基本的交流,課堂雙語教學才能得以順利開展下去。我校的學生大部分來自南方城市,具有較好的英語基礎,一般在大二的時候大部分同學都能拿到英語四級證書。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師生雙方都有雙語的生活背景,開展雙語教學自然會順利一些。
3.雙語教學實施考慮的因素
(1)學生的學習能力[3]:雙語教學的開展,也與學生的學習能力密切相關。
較好的外語學習能力和學科學習能力,是學生進行雙語學習的必要條件和手段,是雙語教學順利開展的保證,有效雙語教學的實施也會進一步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不斷提高,但是反過來,如果缺乏較高的學習外語及學科知識的水平和能力,學生不僅不能進行基本的英語學習和學科學習,反而更難確保雙語教學順利及有效地開展和實施,還會造成學生喪失學習的興趣和欲望,影響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因此,為保證雙語教學的有效實施,還必須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能力因素。
(2)學生的學習興趣與需要:學生對雙語教學的興趣和需求程度,影響到雙語教學的實施程度。
每個在學校學習的學生都有各自不同的心理和行為傾向,他們的興趣和愛好、對學習的態度、學習狀況等都是各不相同的。例如一部分學生具有比較扎實的英語知識和學科知識基礎,具備較好的學習水平和能力,能較好地進行學科知識和英語知識的學習,他們還對雙語學習有較濃厚的興趣,更重要的是,他們自己能意識到,有進行雙語學習的需要。針對這部分的學生,雙語教學的實施也是滿足他們自我發展和未來發展需求的舉措;但是,對另外一部分學生來說,他們在學科知識和基本的英語知識的學習本身可能還有待提高,或者他們對雙語教學不感興趣,也沒有對雙語能力的需求,針對這部分的學生,雙語教學的實施則應量“學生”而行,根據他們不同的特點有重點地實施雙語教學,或者選擇不實施。
4.結語
本文闡述了全球經濟一體化對中國高等教育的影響和社會對復合型高級專業人才的需求,開展雙語教學能夠提高學生和老師的整體水平,從上面的分析中我們可以得出,就我校的情況而言還存在以下問題,師資力量、教材的選用、課堂信息量的不足,以及什么樣的課程采用雙語教學等,還需要我們認真思考,進一步提出雙語教學合理的方案[5]。
參考文獻:
[1]馮月春,張翠玲.關于本科學生專業英語能力培養方式的改革[J].中國電力教育,2011.
[2]張志剛,萬朝陽.計算機專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與思考[J].教育與職業,2008.
引言
中日的經貿往來順利健康的發展對中日兩國都是至關重要的,中日雖然同屬于集體主義價值觀體系,但是仍存在許多價值觀因素的差異,這些差異必然會在國際經貿活動中反映出來,在中日合資企業中表現得尤為明顯。
自從團隊這個概念被提出以后,團隊理論逐步成為一個熱點問題。團隊理論的關鍵是強調團隊中每個成員的合作,充分調動每個成員的積極性。提高項目團隊管理理論在實踐中的指導意義,提高合資企業項目團隊的績效,提高知識性員工的積極性是所有合資企業目前需要關注的重要問題之一,因為它可以帶來一系列連鎖反應。但導致項目團隊的績效不高的原因比較復雜,有時只是某一個因素造成的,而更多的情形則是由多個因素相互作用導致的最終結果。企業只有積極尋找原因、主動關心知識性員工的所需所想,掌握原因并積極采取相應措施來改進和提高管理策略和組織結構,做到對企業和員工的“雙贏”[1]。
1項目團隊管理的相關研究基礎
從理論探索的角度看,項目團隊的管理研究起源于西方發達國家,屬于管理學的研究范疇。但由于我國合資企業的項目管理處于起步階段,管理的手段還相對落后,單純注重項目本身范圍、時間、要求方面的硬的因素,而更多忽視了承擔項目“人”和項目管理方面的軟的因素[2]。而且在中日合資企業項目中,項目承擔人―項目團隊的領導及其成員,均為知識型員工,如何調動知識型員工的積極性已經成為團隊管理的重要目的。
人際關系理論和行為科學管理理論的演變和發展就是今天流行的團隊管理理論。沙因(1970)提出的人是“復雜人”的假設,認為由于人的個性、年齡、職位、需要、知識、人際關系等不同,因而認為需要、動機也是復雜的,體現在管理方式上要因人、因地、因時而異,主張管理方式的多樣性[3-4]。行為科學管理理論的興起使管理理論開始從過去的“以人去適應物”轉向“以人為中心”、“以人為本”,由注重層層控制式的管理。員工在這種參與模式下,感到自己被重視,體驗到自我價值的歸屬,促進了團隊凝聚力,從而提高了生產效益[5]。
周評(2006)認為項目團隊管理是指管理者如何借用組織的人力、財力和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實現團隊合作,促使團隊精神實現,凝結團隊文化的行為過程。將以前傳統的等級結構轉變成了以團隊為基礎的組織結構,將公司的目標分解為團隊及其成員的目標,將松散的群體變為團結高效的工作團隊,是項目團隊管理真正價值之所在[6-8]。
本研究從某中日合資企業項目團隊管理的實踐出發,分析其在項目團隊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研究探索適合中日合資企業項目團隊管理模式,希望對合資企業項目團隊管理有所借鑒。
2項目團隊管理在中日合資企業的實踐
本研究總結某中日合資企業的項目團隊管理實踐,提出相關管理建議,該中日合資企業在進行項目團隊管理時的基本情況如下:
(1)項目團隊建設
2005年從項目團隊建立之初,項目經理就告訴大家,我們是一個相互信任,相互依賴,齊心協力,共同合作,一起工作的整體團隊,我們為一個明確的目標――研發適合市場的產品――而努力工作,我們需要開展持續性的團隊建設活動,使之不斷完善與發展。
在這個項目團隊中,通過不斷的培訓與溝通,每個人都對項目目標有清晰的理解;每個人都清楚自己在項目團隊中不同時刻所承擔的不同角色與不同責任;每個人都彼此了解團隊伙伴的知識和技能水平。經常性的非正式的團隊活動,使得一些原本處于不同部門不是十分熟悉的員工能有機會輕松而隨意地交流工作內外一些心得等,加深了互相之間的了解,融合了各自的價值觀。很快地,原來顯得生硬死板的同事關系得到了很大改進,同事之間都能夠開放而坦誠地對工作交換彼此意見,互相分享信息,樂于給予其他同事幫助并分享其他同事的成功,最重要的是,大家能互相提出建設性的建議與意見并接受之。實踐證明,作為一個成功的項目團隊,我們的項目成員都具有相同的核心價值觀,都能夠互相理解、信任、依賴,并承認彼此間差異。大家都感到了自己工作對項目的貢獻并相信其他成員的成果也都為項目的成功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2)項目團隊管理的風險控制
在中日合資企業的項目團隊中,出現最大的風險,就是關鍵人員的非正常流失。即使加入了項目團隊,很多員工在完成指定的任務并離開項目團隊后仍將被公司裁汰。因此雖然已經制定了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項目完成激勵制度,仍有部分關鍵崗位的優秀員工被獵頭公司挖角并在完成項目任務前離開了工作崗位。再好的項目計劃還是要靠人來實現,所以,這類風險對項目能夠按時完成并符合項目要求將產生很大影響,甚至在本次項目的風險評估中排在所有風險之首。預計到這一點,項目組在進行風險管理時已經作了相應部署如表1所示:
表1某中日合資企業項目風險應對措施表
除上述顯示的應對措施之外,項目經理會同人事經理,著力改善項目成員的待遇,并在權力范圍內盡可能地解決員工的后顧之憂。如:在項目后半階段繼續項目運行的員工,都采取了彈性工時制度,即在項目進度允許范圍內,可以自行安排每周來G市工作的時間,如可以每周工作4天,每天12小時,完成本周指定的項目任務后即可回上海休息。新加入項目組的員工都獲得了舒心的生活環境:每天上班有專車接送,生活費用按在國外出差標準補助,即使需要隨生產線運行的翻班一線員工,也都提供了公司附近三星級賓館的住宿。
除了物質條件改善,精神方面項目經理也做了很多工作:首先是思想道德教育。雖然是一家中日合資企業,日本籍干部和中國籍管理人員不謀而合地,大家都提出在項目成員中進行團隊文化和職業道德教育,即我們常說的“愛崗敬業”教育,教育員工要樹立責任意識,激發大家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和積極努力的工作態度。主要的內容包括:
誠實守信,對項目團隊做出的承諾要認真面對;
要有責任意識,對分配的任務和職責認真履行;
對自己的言行負責,不要夸大其詞或虛張聲勢;
對項目團隊內外的同事要互相尊重,善于從對方角度思考問題;
處處體現職業精神,以最佳的方法完成每一項任務;
節約資源,杜絕浪費。
其次每個項目成員,在完成項目任務,即將離開項目團隊時,都能夠得到由總經理簽發的獎勵證書,并且,按照歐美企業的習慣,項目經理會出具一封親筆書寫的熱情洋溢的推薦信,并在行業內進行推薦。
實踐證明項目團隊的核心關鍵成員最后僅有一人(工藝技術經理)提前離開了項目組,而且這位員工也盡量把其擔負任務的核心部分完成并作了妥善的交接,沒有對項目的進展產生很大的不良影響。
3項目團隊管理在中日合資企業的理論總結和管理建議
(1)項目的跨文化管理
面對項目團隊跨國合作的深入,毫無疑問該中日合資企業也面對著跨國團隊建設的問題,通過以上對于該中日合資企業在項目團隊管理的實踐總結,需要在企業項目團隊管理中強化跨文化管理。跨文化是指具有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文化背景的群體之間的交互作用。跨文化管理是指企業有關的不同文化群體在交互作用過程中出現矛盾和沖突時,在企業管理的各個職能方面中加入對應文化整合措施,有效的解決這種矛盾和沖突,從而高效的實現企業管理[9]。
跨文化管理問題:跨文化的多樣性、差異性管理是該中日合資公司項目團隊不斷提高運作有效性所面對的最大問題,因為不同的團隊成員來自不同的國家,由于文化背景和價值觀的不同讓成員們對相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看法,而且每個人也都會認為自己的觀點是對的,員工總是用自身文化的“有色眼鏡”來感知信息,這樣在信息交流時,易使信息失真,產生誤會,并引起摩擦與沖突[10]。該公司項目要跨國運作發展,除了必須了解進入國家的市場及其運作規則外,還必須了解其社會文化、人際交往規則、企業管理模式及其背后的文化因素等。為此,企業項目團隊需要對影響企業管理活動和管理模式的文化層面進行分析,而在考察跨文化管理對項目團隊管理的影響時,吉爾特.霍夫斯泰德的文化五維度系統分析得到廣泛使用。
(2)項目的溝通管理
中日合資企業項目各部門內部,各項目部門之間以及項目內部與外界都建立起了有效的溝通渠道,快速而準確地傳遞和溝通信息,以便使項目成員明確項目目標及各自需承擔的責任。同時,通過信息在相互間的有效傳遞,可以及時發現項目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制定相關措施應對。所以,在項目運行中如果缺乏良好的溝通,就不可能做好各項管理工作,也就更不可能及時實現項目目標了[11]。
在很多討論項目理論的理想的情況下,所有的項目參與者永遠彼此默契配合,共同推進項目任務的完成,于是我們在項目管理中經常存在一個誤區,就是經常根據理想化的計劃、圖表、公式、理論去管理,但實際工作中,這樣的情況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項目的進程中總會有自覺或不自覺地不能配合項目工作的人員出現。通過認真研究過項目溝通理論后,中日合資企業項目小組認識到需要進行“利益相關方”的溝通管理。
(3)項目的沖突管理
答案是唯一的:課程。只有課程這座橫跨于理論與實踐之間的橋梁,才正是我們所要尋找的結合點。因為課程是一切現實的教育活動得以展開的軸心,無論是什么樣的教育理論及其思想和觀點,包含在其中的各種各樣的目的和宗旨,都必須通過課程這座橋梁才能最終實現;課程也是實現教育目標的最重要的手段,因為課程具體體現著培養目標的要求,尤其是職業技術教育的課程更加具體體現了各行業對各類人才知能結構的客觀要求,這種特定的培養目標也只有通過課程這座橋梁才能最終實現。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職教事業在規模和數量上有了長足的發展,但在辦學質量方面仍與社會需要相距甚遠,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新形勢不相適應。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固然很多,但筆者認為其中最為重要和關鍵的一點就在于我們未能牢牢地抓住課程這一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點。從當前職教課程的現狀來看,存在的問題是多方面的,如課程設計缺乏相應的理論指導,課程內容及結構安排不夠合理且時有偏離培養目標的現象,必要的課程評價與課程管理制度也還遠未形成……這些方面的改革工作都亟待開展。
有人可能會說,你所講的“課程”不就是指“教學內容”嗎?否,這樣的理解未免太過狹隘。過去我國長期受前蘇聯教育學理論的影響,總習慣于把課程當作教學理論的一部分來研究,但事實上隨著現代教育科學的發展,課程理論已從教學理論中分離出來而直接成為教育學理論的下位理論。因此,從現代課程論的觀點來看,課程應是指在教育者的指導下出現的“學習者學習活動的總體”。這樣,就應將職業技術教育課程理解為是培養社會生產第一線所需職業技術人才而設計的所有教育活動及其目的、內容、范圍、分量和進程的總和,亦即學習某一特定專業或工種的學生在職業技術教育機構(包括各級各類職業技術學校和企業及社會培訓部門)的指導下所應取得的全部經驗。
職業技術教育的課程建設是一項系統性、綜合性很強的工作,它不僅牽涉到教育行政部門,更與廣大企業和學校負責教育培訓工作的管理和教學人員直接有關。因此,我們每一位職教工作者都應在思想上自覺地增強職教課程意識,更新職教課程觀念,積極地投入到現代職教課程改革的實踐中去。由于我國當前的職業技術教育在發展中還存在著許多現實問題和具體困難,人們為了擺脫困境而往往把注意力放在職教的外部,希望國家和地方的社會經濟持續穩定地發展以始終保持對職教的強烈需要,希望職教立法和勞動就業制度的改革能更有利于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希望上級部門增撥經費以滿足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學質量的需要等等。這些無疑都是正確的。但我們同時也應看到僅有這樣的想法還不夠全面,也不夠現實,因為它缺少了對職教本身的自省,其中也包括對職教課程發展現狀的檢討和反思。其實,外部因素的改善固然能夠促進問題的解決,但更為根本的措施還在于職教自身的不斷完善。所以我們不僅要在理順體制和改善管理等方面下功夫,而且更應注重對職教課程建設的研究與改革。
如何切實地做到增強職教課程意識呢?筆者認為,我們首先應運用現代課程論的思想來更新職教課程觀念,樹立起一種職教“大課程觀”。這里包含以下三層意思:
其一,就現代職教課程的內涵而言,我們不能將課程觀念局限在正規的顯在課程之上。現代意義上的課程代表的是整體的學習概念,它并不僅限于教學計劃表中排列的各門學科,也包括規定科目以外的各種教育活動。但在實踐中人們卻往往只注重那些嚴格按計劃組織的教學科目,而普遍忽視了以專業實踐活動為核心的課外活動、校外活動和支配學校師生集體價值觀、態度、行為方式等的校園文化之類隱蔽課程的建設。事買已經證明,在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和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方面,這類非正規的隱蔽課程是比任何正規的顯在課程都來得有力的重要措施。因此,我們在揭示現代職教課程內涵時,一定要把顯在課程和隱蔽課程結合起來通盤考慮。如果這種非正規課程的作用發揮得好,既有利于學生個人的全面發展,又能夠增強現代職教課程的總體效應。
1.問題的提出
時代背景:21世紀將是一個知識、信息、通信的時代,是以高新技術為核心的知識經濟占主導地位的時代。與以往的經濟形態相比,知識經濟的最大不同在于,它的繁榮不直接取決于資源、資本,硬件技術的數量、規模和增量,而直接依賴于知識或有效信息的積累和利用。全球化與信息和通信技術的革命意味著有必要建立以人為中心的發展模式。上述經濟形態的變化將至少涉及以下問題:新的市場經濟國家和地區出現;勞動力和資本流動增加;新的農村經濟和工業經濟出現;全球經濟一體化。這些社會和經濟發展趨勢預示一個新的發展模式,在這個模式中愛好和平的文化和保持良好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是核心特征。因此,技術和職業教育的價值觀、態度、政策與實踐必須以這個模式為基礎。這個模式的特點還有:技術與職業教育受教育的對象更廣,受教育的機會更大,更為重視人的發展需要,使受教育者獲得有效參與勞動世界的能力。"
我國開展遠程職業教育:在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國正以最快的速度發展經濟,而其中工業和服務業的增長更快。經濟的發展和經濟結構的調整在勞動力聘用上得以反映,服務行業和工業行業服用人數的比例不斷上升,在發展較快的地區和企業中,勞動力很短缺,尤其是技術型勞動力。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和結構的急劇變化,與國營企業的改革一起,對勞動力大軍的技術及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樣,也對國家的教育和培訓體制提出了要求。中國勞務市場的發展及經濟結構的變化,以及對缺乏競爭力及虧損國營企業的改造,在一定程度上要依賴一個高效率的、以市場為導向的技能培訓系統。
所以,為了適應信息時代的發展,響應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推進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信息化,促進職成教育面向新世紀,為了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和勞動力市場對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新需求,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整合全國教育資源,培養數量足夠、素質較高的勞動者和高水平的專門人才,教育部職成司開始了大范圍的遠程教育實踐,包括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資源建設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項目、制定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規劃、建設中國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網站等工作。同時地方上,也通過積極建立職成教網,推動當地的職業教育信息化工作,并積累了許多經驗,同時也遇到許多問題。
遇到的問題:現代遠程教育在我國開展的歷史還很短,在職業技術教育和成人教育領域也是剛剛起步。這種使用新手段、新技術的教育方式具有很多優越性,如資源共享、提高教學和培訓的質量、增加教育的投入產出比等等。但是這種方式也是一種高技術、高投入的教育形式,如果沒有理論研究作指導,非常容易在普及的過程中造成程度不同的失敗而導致高投入,低產出。
基于目前在職成教信息化工作中,所積累的經驗和遇到的問題,我們從發展遠程職業教育實際工作需求出發,針對其中一些指導性、規范性等管理層面上的問題,對其進行理論和實踐上的探討和研究,重點突出,在核心理論和實踐上把握住主要內容及整個體系,即把握住原創的東西,同時,又做到針對需求對象有的放矢,不做空泛的研究。通過研討,發現幾個問題比較突出,即教育信息化平臺──網站建設和發展、遠程教育基礎設施校園網建設和使用、資源開發、遠程職業教育的專業隊伍建設、職業教育本身專業特點決定的遠程教學中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問題、學生成績考核等問題,這些問題的急需研究,提供理論上的指導和實踐上的參考模式,是值得研究的。
研究內容:針對我們開展遠程職業教育的經驗不足,我們需要借鑒國外的職業教育發展體制及國內其他教育領域(基礎教育、高等教育)的遠程教育開展經驗,并且,關鍵是從我國職教現狀和教育需求出發,針對以上的幾個問題,從課題研究的角度,對以上幾個需要研究的問題進行系統組織,并界定為如下幾個研究子課題。①對教育信息化平臺行政管理研究(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職成網的建設和發展)和遠程職業教育基礎設施──校園網建設和使用的管理研究;②對遠程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和管理研究③對遠程職業教育資源建設的開發和管理研究④對遠程職業教育的教學系統開發和管理、及對學生評價方式的研究⑤國外相關專題的研究。
2.研究意義(現實意義、理論意義)
希望通過參加職成教網站、職成教遠程教育資源建設,對國內外遠程教育的現狀考察和研究,為實際的遠程職業教育工作的開展進行理論與實踐上的指導,并為領導提供科學決策的依據。本課題成果對我國遠程職教工作開展有理論指導和實踐操作雙重意義。
在實踐方面,本課題要通過在國家級網站上實施遠程教育,對職業學校校園網環境下進行網絡課程教學進行探索;并在全國范圍內選擇試驗基地,通過試驗開展研究,找到利用衛星數據廣播開展職業培訓的方法,積累經驗;通過網站遠程職業技術教育課程和培訓的實施,對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資源建設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項目下開發的素材庫及網絡課程進行分析、比較、總結,歸納出適用于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的素材庫與網絡課程開發方法;通過對目前較為流行的網絡課程支持系統的使用,研究并提出適合于遠程職業教育的網絡教學系統評價指標體系。此外,通過中國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網站的運行,以及遠程職業技術教育的開展,與公司一起研究現代遠程職業教育支持服務體系的開發、試用以及改進和推廣,由項目辦公室組織評估,形成一整套對現代遠程職業教育支持服務體系的研究成果。同時,通過建立師資培訓基地,形成一套培訓遠程職業教育師資的體系和管理辦法。
在理論方面,基于上述實踐內容,利用第一手的數據和經驗,結合國際上已經取得的成果和經驗,對現代遠程職業教育宏觀、中觀層面研究課題進行較為深入的研究,在大范圍實踐的環境下,尤其是通過校園網環境下的職業教育網絡課程教學和利用衛星數據廣播開展職業培訓,摸索出不同類型的專業、課程、教學或培訓目標與遠程教學模式之間的關系,并通過試圖找出規律性的東西,歸納出現代遠程職業教育系統的設計流程和框架以及系統中主要兩大模塊學生和課程的構建,還有系統的組織實施方案,即教學系統的設計等子系統的規劃,從中概括出幾種系統模式,總結其推廣的可能性及困難,形成我國遠程職教的典型及通用模式和相應的學習策略。
二、文獻綜述
首先來探討關于職業教育的概念問題。長期以來,各國和國際職教界各執己見,有的稱職業技術教育,有的稱職業教育。狹義來講,職業技術教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地對受教育者傳授技術知識和技能的活動,主要是指職業技術學校教育和各種形式的職業培訓。1999年召開的第二屆國際技術和職業教育大會的正式文件中,首次使用了技術和職業教育與培訓的概念。職業教育被確定為包括職業教育、技術教育和培訓。所以隨著時代的發展,職業教育的內涵和外延都被拓展了。職業教育作為與普通教育并行的兩種教育系統,它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專門的技術人才,所以有更大的實踐性和專業性。職業技術教育與經濟的關系,是一種動態的關系,經濟發展決定了職業教育的發展速度、規模和質量,反過來,職業技術教育又對經濟發展起一種促進作用。社會需要職業技術教育為其經濟發展提供一支能滿足經濟發展、懂技術和管理的高素質的人才。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的職業技術教育明顯的與經濟發展需求相脫節,或滯后,無法及時更新人才結構,提供人才素質,擴大人才種類和數量,滿足許多新興的職業技術行業的人才需求。
其次來看一下成人教育的概念,依據《國際教育標準分類》成人教育的定義為為不在正規學校和大學系統學習、通常年齡在15歲或15歲以上的人們的需要和利益而設計的有組織的教育計?quot;。而發達國家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對成人教育的定義為:任何專門為滿足已超過義務教育年齡而且其主要活動已不再是受教育的公民一生中任何階段的學習需要和利益所提供的學習活動和計劃,其范圍包括職業的、非職業的,普通的、正規的或非正規的學習以及帶有某種社會目的的教育。
下表是我國國民教育體系的分類:
對象 學歷教育 非學歷教育 基礎教育 職業技術教育 高等教育 大學后繼續教育 專業證書教育 各類崗位培訓 社會教育等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職業高中 中專教育 中技 高職教育 大學本專科 研究生教育 普通教育 未成年人 義務教育/普通初等教育 中職 高職 普高 - 成人教育 成年人 - - - 學歷補償教育 面向成人的教育 主管 基教司 職成司 高教司 職成司
我們來分析一下職教發展所面臨的新的形勢和背景。第一,經濟全球化導致人才結構變化。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將使中國成為世界的制造中心,中國的西部、中部、和東部將分別處于半工業經濟、工業經濟、和知識經濟不同的階段,由此中國的產業結構也要作相應的調整。從而職業教育專業結構也要做相應調整,但無論怎樣調整,從各方面統計數字看,中等人才仍占大部分比例,對發達國家也一樣。第二、知識社會引發的職業資格的變化。在這個時代,把能力看得要高于學歷,人們的能力將是專業能力和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的綜合。所以職教的培養目標將是既適應市場動態性需求,又滿足個人生計發展要求。從以上兩點都可以看出,職業教育的必須適應社會發展、人類發展需求,在人才培養方向和方式上都應該做創新性改革。其中的核心,在于專業改革的觀念轉變和教育方式、管理方式的轉變。由此引發的新的思考有,關于職業教育結構的系統化層次定位、關于職業教育管理的服務型職能轉變、關于職業教育資源的國際化重組整合、關于職業教育辦學的開放型體制模式以及關于職業教育發展的前瞻性預警機制等五個方面。在這些新的發展需求的引導下,能否借助遠程教育,利用它的開放性、資源多元性、管理靈活性、規模效益等諸多優勢,適應職教的改革趨勢,開創一種全新的遠程職業教育新局面呢?
我們有必要對遠程教育做一個了解。遠程教育使用的概念在國外和國內都經歷了許多演變。
1980年,基更給出遠程教育一個描述性定義,遠程教育是具有一下特征的教育形態:
(1)教師和學生分離,學校和學生分離;
(2)有教育機構組織實施遠程教育,即提供學習計劃、學習材料。這種材料應比常規教育的材料準備得更充分;
(3)應用包括計算機在內的多類教育技術和媒體。技術媒體的作用為:承載教學內容和聯系師生;
(4)在師生間提供雙向通信交流;
(5)為社交和教學目的,組織必要的會見和討論。即學生除獨立學習外,還應有小組討論,但以個別化教學為主,小組集合活動為輔,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準永久性"地不設學習集體;
(6)工業化的教和學的形式。
1986年,基更在《遠程教育基礎》中,去掉了最后一個要素。
丁興富在《遠距離高等教育學導論》(1988年)中給出的遠程教育的定義為準,它做了五項描述性定義:
* 學生和教師在時間和空間上處于分離狀態;
* 以現代教育技術為基礎的媒體教學占有主導地位;
* 有組織的系統工程;
* 自學為主、助學為輔;
* 在學生和教師之間存在某種形式的雙向通信和反饋機制。
遠程教育的發生在產業革命后的工業化社會中、并且隨著近代科學發展帶來的技術進步而不斷發展。那么這背后支撐遠程教育發展的動力是有哪些呢,丁興富提出了遠程教育發展的動力基礎理論的'五原理'說,由這幾個動力,我們可以論證職業教育開展遠程教育的必然性和與優勢。具體分析來看:第一,工業社會和信息社會對各級各類大量專業人才和高素質勞動大軍的需求構成了遠程教育發展的社會歷史動力。而最直接培養這些專業人才和勞動大軍的職業教育更是尤為有必要引入遠程教育方式,順應社會發展趨勢。第二,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在教育中的應用為遠程教育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從印刷術、交通運輸、郵政業的興起開創了遠教的先河,再到電視廣播、錄像錄音等大中媒介的普及掀起遠程教育的快速發展期,直至世紀之交,以微電子、計算機和電子通信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的發展,尤其是這些技術發展而來的交互式網絡化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廣泛應用,為現代遠程教育的發展,也為整個教育體系的革新提出了挑戰、提供了機遇。同樣,職業教育體系也面臨這樣的機遇。第三,教育民主化和學習終身化成為各國教育決策的指導原則之一,并構成發展遠程教育的思想理論基礎。由于職業教育內涵和外延的拓展,職業教育也將覆蓋繼續教育和成人教育領域,所以職業教育開展遠程教育也是教育需求所帶來的必然結果。第四,人力資源開發的巨大壓力和構建包括遠程教育在內的終身學習的共識成了發展遠程教育的政治決策基礎。人力資源開發及其對戰后各國經濟發展的重大貢獻提高了國際社會對教育投資的認識。教育經濟學有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然而,發展中國家人力資源開發的巨大壓力于教育投入的不足依然困擾著各國政府和教育界。傳統學校校園教育因其課堂面授性質和成本結構特點需要投入大量高水平教師和巨額資金,這就局限了傳統教育在短期內大規模發展的可能性。傳統校園教育也難以實施在職成人教育和面向全民的終身教育和終身學習。這些基本矛盾使各國政府和教育界增強了優先發展遠程教育的共識,優先投資發展遠程教育正在成為國際社會和各國政府教育發展決策的戰略方向。我國政府教育部職成司也積極發展我國職成教系統的遠程教育,開展了一系列實踐和研究項目,以此探索我國的職成教的遠程教育發展道路。第五,現代教育科學和心理科學的發展,也構成了發展遠程教育的當代教育科學和心理科學基礎,為實施遠程教育提供了科學依據。
以上分析,就構成了職教系統開展遠程教育的原動力。所以我們有必要開展遠程職成教育,同時,這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我國已經開展遠程教育的教育類型如下表所示:
學歷教育 非學歷教育 基礎教育 職業技術教育 高等教育 大學后繼續教育 專業證書教育 各類崗位培訓 社會教育等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職業高中 中專教育 中技 高職教育 大學本專科 研究生教育 普通教育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無 無 無 無 成人教育 有 有 無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從該表可以看出,我國遠程教育主要分布在學歷教育的成人高等教育(以大學本專科為主)和職業技術教育以及非學歷教育和培訓,遠程教育已經成為我國國民教育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這樣一個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一個人口眾多、地域遼闊、社會經濟依然不發達并且發展極不平衡的窮國辦大教育,遠程教育發揮著它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職業教育在教育體系中的特殊地位及社會經濟發展的直接密切關系,更有必要開展遠程教育,為全國各地、特別是邊遠地區、農村、基層和少數民族地區培養適合當地需求的各類職業技能人才,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最重要的人力資源。
我國目前的遠程教育體系是一種三重體系;單一模式的廣播電視大學教育、雙重模式的普通高校函授高等教育和標準模式的國家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制度。這三種體系均面向成人教育,而只有電大開展遠程職業教育,可以說遠程職業教育的專門體系還沒有發展和建立起來。而且隨著第三代信息技術的發展,遠程教育也面臨著新的變革和突破,所以,職業教育如何利用已有的遠程教育體系,再結合現代信息技術推動下新一代遠程教育的發展,根據職業教育自身的特點,探索遠程職業教育的實踐模式,建立遠程職業教育的理論體系,是職教領域應該研究和探討的問題。
本課題定位于需求應用型研究。目的是為推行遠程職業教育的領導提供科學決策的基礎。所以主要是從管理的層次,就基礎設施建設、人員隊伍建設、遠程教育資源建設、遠程教育教學系統開發和遠程教育質量保證體系開發等方面進行研究。按遠程教育體系的結構和功能來看,各個子課題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
首先,作為教育信息化的最基礎的要求,教育管理部門(主要指國家教育部和地方教育廳、教育局等部門)必須建立起信息化辦公、協作式管理的基礎設施;若具體到指導和管理遠程職業教育的發展,國家職成司和地方教育廳職成處就需要建立起本系統的信息化教育平臺,來指導和規范職業教育的發展。所以,基于本課題主要研究的問題──現代遠程職業教育的理論和實踐研究,我們首先來探討管理部門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之一──計算機網絡建立起來的一種實用、高效的信息平臺的有關問題,包括建設規范、功能定位、運營機制,中央和地方關系的協調,對全國遠程職業教育所起的作用、如何實施管理等方面,并結合職業教育與社會經濟發展的密切關系,將這個教育信息平臺拓展為當地的一個信息資源中心,積極發揮教育對經濟的先導作用。因此,這個信息平臺就構成研究的起點。同時,在推進教育信息化中,由校校通工程所帶動的一批職業學校校園網的建設,也為實施校園管理,提供了一個信息平臺。而目前存在的問題是,許多學校網是建了,可不知道如何利用,所以,為了全國范圍內推進職教信息化,為實施遠程職教鋪路,我們也有必要,就如何規范和指導職業學校的校園網建設,如何使用校園網,探討出多種可行性較好的模式,在充分利用資源的情況下,滿足學校管理、教學、交流等方面的需求。
有了最基本的管理信息平臺,我們就從遠程職業教育管理層面來探討有關問題。從丁興富所著的《遠程教育學》中了解到,這個層面內容主要包括:遠程教育行政管理、遠程教育教師的專業發展和管理、遠程教育教學管理、遠程教育的質量保證體系。具體分類框架如下所示:
教育行政管理(政府對教育行政部門和遠程教育院校的管理) 遠程教育學校管理
(遠程教育院校內部管理)
學校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決策、控制、評估) 后勤管理 教學管理 課程設置、課程資源開發的管理 學生學習支助服務的管理 人員管理 學生管理 教師管理
本課題的研究重點就放在遠程職教的行政管理、教師隊伍建設和管理、遠程職教教學開發和管理,遠程職教的質量保證體系這幾個方面。
第一,遠程職教的行政管理,包括國家行政管理部分和學校行政管理部分,前者指國家對遠程教育院校的行政管理體制,主要包括政府分權體制和對院校的分類管理體制,主要討論體制、機制、立法和財政等專題;后者依據對世界各地遠程教育院校和組織管理體制的比較研究,討論不同模式院校的組織機構設置、規劃決策和財務管理等主題。從教育部職成司職責來看,這個問題應該是值得研究的。它對規劃和管理我國遠程職業教育,會有很好的指導意義。
第二,對師資的培訓與管理,在遠程教與學中,確立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地位、強調對學習資源過程設計和開發,然而,教師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加強了,并實現了角色和職能的轉換,同時遠程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培訓是實現高質量的遠程教學的必要條件。所以,我們有必要對師資培訓與管理展開研究。首先要對遠程教師的職能和職責進行界定和分析。其次,研究培訓的目標、方法和考核及管理的辦法。通常,遠程教育教師隊伍分為兩科專家,即所屬專業的學科專家和遠程教育專家。我們需要針對不同的專家探討其培訓方案。另外,在世界各國,遠程教育教師隊伍通常由兩部分組成:遠程教學院校的在編的專職教師和外聘的兼職教師。針對不同類型的教師有不同的職能、不同的管理體制。作為職教領域,傳統職業教育的師資培訓就很靈活,沒有統一的培訓模式。所以,在培養和培訓遠程職教教師的方式和管理體制上,也就更有其特殊的地方。所以,研究這個問題,就成為實施遠程職業教育的重要內容。
第三,遠程教學管理,這是指對遠程教育的教學活動的管理。作為遠程教育系統的核心部分──教和學系統,主要強調的兩大功能就是以課程為核心的教育資源的開發和發送,以及包括雙向通信交互在內的對學生遠程學習的各類學習支助服務。所以,遠程教育的教學系統管理主要包括對課程教育資源開發與發送的管理,以及對學生學習支助服務的管理。在教學(僅指教)子系統中這部分,結合職成司已經進行的遠程職業教育資源建設項目的實踐經驗,我們主要研究遠程職業教育資源開發和發送的管理,制定相應的資源開發規范和管理辦法,并協調相關的電信、交通部等部門,為資源的發送提供基礎設施條件,并進行管理。另外,針對職業教育教學內容的特殊性,許多實操能力的培養如何通過遠程手段得以實現,是實施遠程職業教育尤為需要突破和解決的問題,所以在學習子系統中,主要研究實操能力的培養系統的開發和管理。
第四,遠程教育的質量保證體系。從遠程教育的發展史來看,遠程教育從其最初的函授教育的邊緣地位和質量聲譽較差,到20世紀末成為有地位、有聲譽的教育大家庭成員,以至到現在,基于計算機多媒體和網絡等信息的第三代電子遠程教育能否保證提供高的質量的教育和培訓并保持令人信服的地位和聲譽呢?遠程教育的實踐經驗和理論研究表明:應用技術于高等教育領域對傳統教育質量觀念的挑戰比應用技術于社會其他領域引發的變革更深刻。其次,高質量和高效益的遠程教學和遠程學習是可以實現的,但這從來不是依靠任何一種技術或媒體自動賜予的,而是同人類活動的其他領域一樣,遠程教育的質量只能是精心設計、精心計劃、專業實施和精細評估的結果。遠程教育的質量保證體系在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所以,這個問題也是我們職成司管理部門研究的問題。通過初步了解,由于各國的遠程教育體制不一樣,所以質量保證體系也各不相同,但其評估內容卻不會脫離遠程教育系統及其與外部環境等的相關性。
三、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具體每個課題的研究都是從理論分析、比較研究和實踐研究三個角度進行分析和探討的。
(一)基于網絡的教育信息化平臺:網站的發展和管理政府教育網站
理論分析:
1.對教育網站的定義。
2.網站的建設規范
3.網站的功能設計。
4.網站的運作機制和經營機制的
比較研究:
1.國外網站的相關資料
實踐研究:
1.調研國內相關網站的設計和運營策略。
2.教育部職成司主辦的中國職成網的設計和發展狀況,研究國家級網站的功能設計,運營機制,探討中央和地方政府、企業、學校的關系,并如何利用網站來統籌全國整個職成教系統信息化和遠程教育的工作。尤其是對西部地區如何進行指導。
3.地方省市的職成網建設和經營發展情況,探討地方級網站的功能設計,運營機制,探討中央和地方政府、企業、學校的關系,并如何利用網站來統籌本地區職成教系統信息化和遠程教育的工作。尤其是西部地區,如何利用職教網的建設,建設當地的信息中心,支持當地的經濟發展。
校園網建設
理論分析:
1.校園網的定義
2.校園網的建設規范
3.校園網的建設模式
4.校園網的應用
比較研究:
1.國外的相關研究
實踐研究:
1.通過全國職業學校的校園網實際建設和運作及使用情況,對目前存在的問題,比如,如何引入外來資金,并合理利用資金建設校園網,以及對資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等進行探討,形成一套規范的,可借鑒的職業學校校園網運作機制和建設規范。
2.利用校園網的信息、教學、交流等功能,高效、切合實際地將校園網利用起來,為學校的管理、教學、后勤等服務,從而探討某些可行度較高的校園網使用模式。
(二)遠程職業教育師資培訓
理論分析:
教師相關素質、專業能力的分析
比較研究
國外職業教師的培訓方式、管理方式經驗
實踐分析:
1.分析遠程職業教育教師的基本知識和素質要求
2.結合國家重點建設職教師資培訓基地,通過建設當地的職教師資培訓基地,聯合企業、高校和學校的力量,針對當地的職教發展需求,培養和培訓發展遠程職教的教師。
3.培訓資源建設,結合企業的需求和職業知識、相關的專業理論和職業學校培養人才的層次,來設計和制作遠程職教所需專業教師的培養和培訓資源。
4.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教師資格條例》等法規,建立一套職業學校教師資格管理規范和標準。
(三)遠程職業教育教學系統開發和管理
這部分內容主要是針對遠程教育系統設計、開發和管理進行的研究,針對職成教系統的特點,分別針對東中西部地區的特點,通過不同的遠程教育實踐模式的探索,歸納和總結出適合我國不同地區、不同層次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的遠程教學模式和管理辦法。
首先,我們有必要對遠程教育系統進行一般的分析。即通過對遠程教育系統和傳統教育系統進行比較,探討這兩種教育系統在構成因素、結構和功能特征上的主要差異,進而討論遠程教育系統的設計。這里的系統設計是指在對社會環境、市場、教育需求、學生、課程和資源等狀況進行調查和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做出決策,決定采用哪種類型的遠程教育系統。然后討論遠程教育的規劃,即在對遠程教育系統設計和決策的基礎上具體規劃遠程教育系統的各個子系統及其構成成分,并制定系統開發的組織實施方案。遠程教育系統的主要本課題主要對其中的兩個核心系統進行研究,具體如下。
1.遠程職成教育教學資源開發和管理理論分析
1)設計媒體教學模式(遠程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技術媒體的選擇和設計)
在遠程教育中,基于信息技術的媒體教學代替教師課堂聯系面授成為遠程教與學的主體,媒體教學模式成為遠程教與學模式的重要內容。其核心,是在遠程教與學中應用的信息技術和以教學媒體為核心的教育資源的利用方式及其與學生和教師教學的交互作用關系。在每一代遠程教育中,由于以教學媒體為核心的教育資源的利用方式和特征的不同,會有多種不同的媒體教學模式。
2)遠程教育的課程設置、開發和教學系統設計開發模式(遠程教育的教學子系統的設計)
教育技術發展的一個重大進步就在于教學思想、理論和實踐突破了原來的教材設計的局限,發展為課程設計并進而發展為教學系統設計。就是說,教育革新的方向,包括遠程教育,不再是以教師和教材為中心,而要以教與學的全過程、整個教與學的系統為對象,以學習資源和學習過程為核心,進行系統的設計和開發。要將課程和教材(課程學習材料)的教學設計和開發放在整個教學系統的整體設計和開發之中。
①遠程教育教學系統開發
②遠程教育的課程開發和教學設計
③遠程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課程和教學開發模式設計和分類
3)遠程教育的課程設置和資源開發管理
比較研究
主要是國外的資源開發機制、管理體制、評估體系等方面的經驗
實踐模式
1)通過這次資源建設,對相關的問題進行探討和研究。
2)通過教學系統的運行和管理實踐,探討遠程職業教育的教學模式
2.遠程學習系統(遠程學習、遠程學生和學習支持服務子系統的設計)開發與管理
理論基礎
1)遠程學習和遠程學生的基本概念和關系
主要對遠程學習的三要素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探討了遠程教育學生的分析方法以及遠程教育學生的共同特征,來論述遠程學生特征信息與遠程教學系統設計開發和運行管理的關系。
2)學生學習支持服務總論──以學生為中心和雙向通信的概念和原理
對遠程學習和學習支持服務中的雙向通信和人際交互進行考查,并對它們與學生自治和自主學習的關系進行討論。
3)遠程學習組織模式和基礎設施建設
討論遠程學習的組織模式(個別學習和班組學習)和包括社區學習中心,網絡教育環境在內的學習支持體系的技術設施建設,并分類討論各種類型的學習支持服務。
比較研究
國外相關理論研究和案例
實踐研究
1)通過在遠程教學實驗基地的試行,總結各種不同遠程學習開發模式,并對其適用范圍進行探討。
2)通過探索不同的管理體制(比如學習中心或社區中心,當地教學站、教學點或教學班,當地教育院校或機構)的實踐效果,來為我國東西部地區的遠程教育實施提供不同的學習模式。
(四)現代遠程教學模式的研究(突出實操能力培養)
理論分析
1)遠程教學模式分析
2)遠程職業教育的優勢
3)用遠程職業教學模式解決實操能力培養問題
比較研究
國外的實操能力培養和遠程職業教學模式
實踐研究
如何用遠程職業教學模式解決某些實操能力培養問題。對利用仿真技術實施實踐教學的研究。
(五)遠程職業教育的質量保證體系
理論分析
4)質量保證體系的含義、分類
5)遠程職業教育系統分析
6)遠程職業教育的質量保證體系開發與管理
比較研究
國外的遠程教育的質量保證體系。
實踐研究
試開發并試點適用于我國的遠程職業教育的質量保證體系。
(六)遠程教育的學習策略研究(比較研究)
理論分析
1)學習策略理論分析
2)e-learning學習策略分析
比較研究
國外的相關理論和案例研究
實踐研究
根據職成司的目前多個遠程職教項目開展情況,從實踐上對學習策略進行探討。
(七)典型案例的分析與研究
理論分析
從典型案例入手,經歸納、分析將其中涉及的遠程職業教育理論提煉成專題
比較研究
國外的典型案例
實踐研究
根據各地區、各學校或單位的實踐情況,選擇其中有典型意義的案例進行分析。
四、課題組成員
姓名 性別
工 作 單 位 及 職 務(職 稱)
負責人 組長 余祖光 男 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 副所長(研究員)
副組長 王文槿 女 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信息室 副主任(副研究員)
課題組主要成員 劉培俊 男 教育部職成司學校管理處 副處長
包宇寧 男
教育部職業技術中心研究所信息室(助研)
羅輝 男
四川農業大學信息中心 主任(副教授)
陳東 男
清華同方網絡事業部企業發展部經理
畦平 女
北京市教委(副處長)
歐陽河 男
湖南省職教研究所(研究員)
安寶生 男
北京師范大學 (教授、博導)
課題組其他成員 李曉苓 女 北京聯合大學職業技術師范學院 (講師)
于雙和 男
大連海事學院 (教授)
張少剛 男
中央電大 (校長助理)
武懷海 男
北京市教委職成處
薛建國 男
上海職成教育在線副總經理
殷崇德 男
寧波市教育科研研究所
劉以群 男
大連市教委職成處
余中俊 男
四川省教委《當代職校生》總編、職教網站負責人
廖麗娟 女
廣西易龍信息產業公司董事長、職教網站總策劃
王秋生 男
寧夏教育廳職成教處(調研員)
潘鳴 女
科利華公司職教所 副所長
武馬群 男
北京市計算機工業學校 校長
鄔憲偉 男
上海化工學校 校長
荀莉 女
北京師范大學 碩士研究生
五、課題分解
子課題 成果形式 承擔人單位 負責人 職教信息化管理平臺──網站的建設與管理 方案及報告 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 王文槿、陳東 職業教育師資的遠程培訓與管理 文章及方案、案例 北京師范大學 安寶生 遠程職業教育資源開發模式及研究 課程案例及論文 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 包宇寧 現代遠程職業教學模式的研究(突出實操能力培養) 調查報告 中央電大 張少剛 遠程職業教育的質量保證體系 案例和論文 四川農業大學 羅輝 比較研究 案例和調查報告 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 王文槿 典型案例的分析與研究 報告及論文 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 余祖光
六、參考文獻
專著:
1. 《遠程教育學》丁興富 編著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1.11
2. 《網絡教育應用教程》祝智庭 編著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1.11
3. 《國外遠程教育的發展與研究》 上海教育出版社 黃清云 主編 2000.4.1
4. 《教學設計》高等教育出版社 烏美娜 主編 2001.1
5. 《職業技術教育學》張家祥 錢景舫主編 華東師大出版社 2001.6
6. 《職業和技術教育課程概論》黃克孝 主編 華東師大出版社 2001.3
7. 《比較職業技術教育》石偉平 著 華東師大出版社 2001.3
8. 《網絡教育──21世紀的教育革命》嘉格倫 [美]著
9. 《學習策略》蒯超英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1
10. 《現代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顧英偉 主編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0.10
11. 《與時代共振──企業知識經濟攻略》郭志強等 編著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0.7
12. 《e-learning》 Marc J.Rosenberg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Magazine Series 2001.
13. Ruth Clark, Intellectual Capital: The New Wealth of organizations. New York: doubleday,1999,p.165.
14. Educational Technology _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論文:
1.偉平. STW:世紀之交美國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策略的抉擇[M].《全球教育展望》2001(6)
2.澳大利亞職業技術教育概覽[M]. edu.cn
3.王希文. 邊遠地區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與思考[M]. 《中國高等教育》
4.德國職業教育的做法和經驗[M]. edu.cn
5.李士杰. 多媒體遠程職業教育的教學特點與模式[M]. 中國高職高專教育網
6.江偉. 發達國家職業教育的新理念[M]. 《教育與職業》
7.孫琳. 發展我國民辦職業教育思考[M]. 真源在線
8.張社字.高職的發展:任重道遠[M]. 中國教育報
9.李建求. 工業化、信息化與中國高職教育的發展[M]. 中國職業教育網
10.于洪文. 構建開放性的職業教育辦學體系[M]. 《教育與職業》2001(5)
11.黃堯 劉京輝./edu.cn
12.陶文慶. 簡析職教的現狀和對社會的特有價值等特點及其發展思路[M]. 中國教育先鋒網
13.科林 鮑維爾.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21世紀第一個10年的技術[M]. 中國職業教育網
14.張曉明. 美國職業教育發展的產教結合[M]. 成都教育信息網
15.蘇民. 面向21世紀社區教育模式探索M].《北京成人教育》2001(7)
16.楊啟亮. 適應與改造:學習化社會的職業教育M].《職業技術教育》2001( 6)
17.許衛.校企合作發展高職教育M].《北京成人教育》
18.[德]Volker Ihde./edu.cn
19.王蘭.英國大學成人教育模式的演變及現狀M]. 人民教育出版社網
20.Margaret Driscoll, "Industry Repaot:1999", Training Magazine, October 1999,p.46
21.1998 ASTD State of the Industry Report.
22.Gloria Gery, "What is Your Web-Based Learning Strategy?" Learning Circuits, an ASTD Webzine about digital learning, Feb. 2000
23.Brandon Hall,Opinion and Arts Section,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Vol.48,Aubust 1999,p.B8
24.Marc J. Rosenberg, E-Learning Strategies for Delivering knowledge in the Digital Age, McGraw-Hill, 2001
25.William Horton, Inside Technology Training, January 2000,p.17.
26.Roger Schank, "The Attack on ISD", Training Magazine, April 2000,p.48
27.Online Learning(kmworld.com)
28.E-Learning_Advanstar Publications(elearningmag.com)
學術界一直在為科學方法教育與知識教育兩者之間的關系進行爭論,其爭論的焦點就是科學方法教育所處的地位。長久以來,科學教育領域對此問題一直都沒有停止過研究,現已經形成了完整的觀念體系,即知識中心教育觀。國外某學者認為物理學中無論是哪一方面的內容,通過分解之后,都與3個因素有著直接的關系,這3個要素分別為事實、邏輯或者方法論、表述形式等。其中事實需要實驗來進行驗證,而邏輯與方法論實際上就是物理思想,而表述形式實際上就是指數學。這一結構模式不僅促進了物理學科整體的發展,同時也會與物理相關學科的發展提供了思路,也會物理教學提供了途徑。前蘇聯某學者通過研究將物理學科結構進行了更為詳細的劃分,更為真實的反映出物理知識與物理方法直接的關系。其物理知識與方法結構如圖1所示。
通過圖1,可以知道該學者將物理學科劃分為五個部分,并且對科學方法、科學知識、數學等3者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界定。這一結構模型還有很多不完善之處,有待進一步研究。一些學者在上述結構模型的啟發下,提出了更為合理的知識―方法結構圖,如圖2。
圖2中,學者也將物理知識與方法分為5個部分,而科學方法處于中心位置,與其他4項內容都有著密切的聯系。不同部分之間要想有效聯系,都需要通過科學方法,因此科學方法在其中起到的是紐帶作用,溝通者其余四個部分。科學發現認識論學者,科學根源就是現象,學者在科學研究期間,現象與理論之間并沒有產生直接聯系,科學現象只有經過科學方法的論證之后,才有可能成為科學理論。同理,科學理論也不能直接應用,只有通過科學方法,才能夠應用到現實中,并且在現實中進一步延伸。此原理同樣適用于科學教育。兩個將結構圖相比,筆者認為圖2更加的合理。
2.物理科學方法顯化教育的內容研究進展
現階段科學方法分類還未有統一的定論,因此其也是學科界研究的重點內容。只有對科學方法進行正確的分類,科學方法中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才能得到有效的解決,很多學者通過長時間的研究實驗,已經形成了系統理論,即智力―技能―認知結構理論。
站在能力因素的角度來考量這一問題,我們可以將其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硬能力,智力與技能都屬于硬能力,因為這需要他通過人類的大腦才能實現;另一類是軟能力,也就是認知結構理論,因為知識結構理論是通過人類的后天學習而形成,其就類似于人類的軟件。
在能力結構中區分“硬能力”與“軟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因為根據這種區分,我們不僅清楚了能力因素中的智力、技能、知識和科學方法的不同屬性,更為重要的是,我們進一步明確了在能力因素中,智力的提高和技能的形成主要是靠訓練而達成的,而能力因素中的知識和科學方法則可以通過傳授、探究或發現使學生掌握。從這種基本思想出發,我們把科學方法分為了思維方法和學科方法。前者是主觀的,是大腦的功能,需要訓練才能使學生形成與掌握,后者是客觀的,不是大腦的功能,需要傳授才能使學生習得與掌握。這樣一種分類方式,不僅來源清晰,而且與教育方式在邏輯上是自洽的。
3.物理科學方法教育的實踐進展
在物理科學方法教育顯化研究中,我們認為,科學方法與知識不同,它所涉及的不是物質世界本身,而是人們認識物質世界的途徑與方式,是高度抽象的。如果只從隱性教育角度進行教學,學生也可能從中學到一些科學方法,但只能是零星的、不連貫的,收效甚微。但若脫離具體物理知識去傳授科學方法,則更不可取。這樣,就形成了一種科學方法教育途徑的兩難處境。因此,我們嘗試尋找一種恰當的教育方式,在顯化科學方法的同時,進行科學方法教育途徑的創新,使學生對科學方法的了解切中要害。我們認為,這就是結合科學方法的物理概念與規律教學。
資助項目1:吉林省教育廳高等教育教學研究項目:基于外國建筑史課程的信息化教學設計研究
資助項目2:吉林建筑大學質量工程項目:外國建筑歷史課程信息化平臺建設
【分類號】G633.2
1.引言
外國建筑史是建筑學專業的基礎理論課,是學生提高基本建筑素養、豐富設計知識,培養建筑觀的主要途徑。如何加強理論課的授課效果,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教學質量,是各個院校關注與重視的課題。
2.研究背景
2.1“翻轉式課堂”的起源和發展
“翻轉式課堂”教學模式最初起源于美國科羅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園”高中,兩位化學教師喬納森?伯爾曼和亞倫?薩姆斯把學生在課堂上要學習的內容制成音頻和視頻,供補課的學生在家里學習,效果顯著,兩位教師將這種做法進行推廣,教學模式獲得成功。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教材為主體結合教師的講授為主,單一的方式容易造成學生被動聽課,“翻轉式課堂”與傳統的課堂相比,改變了學生上課聽課,下課完成作業和練習的教學方式,極大程度地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
2.2“混合式學習”的背景和特點
21世紀,網絡技術成為影響課程發展的重要因素,傳統學習也被混合式學習方式所取代,將二者結合,可以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以多媒體、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和以“知識”為核心資源的知識經濟相輔相成的發展,一方面加速了知識總量指數式增長和日新月異的更新,另一方面也為知識的掌握和學習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條件和環境。“混合式教學”理論研究角度眾多,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結合學習資源的混合、學習方式的混合、學習理論的混合、學習環境的混合,實現課程教學系統化、完整化和最優化。
2.3構建的意義
“混合學習型翻轉式課堂”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基礎,結合混合式學習的內容策劃,在學生互動交流的背景下,混合方法和學習模式,在確保知識學習重點和難點學習的要求下,讓學生主動深入思考,通過發散思維,加強學生學習的深度和廣度,建立科學可行的“互補式課堂”形態,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理論素養和創新思維的能力,達到開闊學生視野,掌握學習方法提升學習能力,構建創新性人才培養模式。
3構建模式
3.1協作學習小組的構建
學生成立“協作學習小組”是翻轉式課堂的基礎,按照興趣,自擬題目自由組織學習小組,以討論、協商的方式開展群體學習,查閱文獻和資料,完成微信公眾號的相關內容,形式包括文字、圖片、語音、視頻等。學生與老師建立微信學習群,每周四下午六點到八點,選擇交流母題,由相關題目負責小組主持,進行答疑和討論,實現線上與線下的學習互動。最終成果組織展覽,由課題組教師、學院專家委員會、本系學生綜合打分,結合學習小組互評,最終確定名次與成績,成績與最終課程成績掛鉤。
3.2辯論式的學習形式
在協作學習小組形成的“分組-合作-討論-統一”的橫向學習主線基礎上,從不同角度組織辯論會,進行縱向的交叉學習,一是以內容為主題的辯論會,主要選取外國建筑史的重點學習內容為主題;第二以家地域為主線,與協作學習小組進行互動,不定期在微信學習群思考題,為本校學生提供深入交流的語境,讓建筑史與建筑理論的學習互動,幫助學生關注思想多與關注形式,理解認識建筑歷史,加強建筑與其根植的文化、地域的聯系,真正進入研究式的學習階段。
3.3混合式的思考方法
注重啟發式的思維訓練,設計“互動思維”的知識點,采用比較思維的方法,進行“中西對比”[1],促進學生主動思考,進而形成整體分析學習的思維模式,重點布置兩個對比題目,一是盧浮宮與紫禁城,結合時代、社會、政治、審美的大背景辨析,思考中西方的文化和美學差異,就中西建筑的平面形制、空間尺度等進行討論,對材料技術和結構形式進行比較;二是天安門廣場與圣馬可廣場,學生在課下制作模型,從多角度闡述,加入城市史、園林史和文化史多方面內容,實現從認知、理解到鑒賞的提升。
3.4多學科的交叉融合
多學科的交融、互動是新思想和新知識點產生的基礎,一是將歷史分析的思考方法引入學習,在講解外國建筑史中結合地方建筑歷史概述的內容,與日本、長春的建筑進行類比和拓展,結合實際的勘測與調研,進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加強學生對建筑的直觀認識和空間想象力;二是結合建筑設計課程:長春新民大街旅館建筑設計,以歷史街區為建筑設計課程基礎條件,將歷史元素應用與建筑設計之中,將外國建筑史和地方建筑歷史概述的課程融入建筑設計課程之中,實現多學科的交叉學習,同時結合經典案例的教學,學生歷史知識的實踐和運用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4 實施評價
4.1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整體的教學模式構建和課程實踐,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強調學生的創造性,關注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培養,主觀能動性與三個方面相關聯,即認識客觀世界的能力、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以及認識改造過程中所具備的精神狀態,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想”“做”,以及“動力、決心、意志”[2]。培養了學生探索精神和思辨思維,完成知識結構的新型構建,養成自覺思考和自主運用的習慣,真正培養個性化的建筑觀和綜合設計能力。
4.2需要繼續深入的問題
“混合式教學”對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提出新的要求,需要不斷補充新的知識點和建筑界的熱點、焦點,擴展學生視野;協作學習小組的構建需要繼續加強,需要增加專題式的系統研究,為當代和未來建筑的發展提供有益的借鑒;完善學習評價體系,進行有效的評價網絡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溝通機會。
結語
以“混合式教學理論”為基礎的“翻轉式課堂構建”還在實踐之中,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績,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將在今后的教學改革中不斷完善和改進,探索信息化背景下外國建筑史教學的新模式。
[中圖分類號]C979;C92-0;C9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7326(2011)12-0085-07
一、何為“慈善”和“慈善事業”
慈善活動古已有之。歷史上,人們通常將“慈善”理解為富人對窮人的施舍或君主對子民的恩賜;日常生活中,它又容易被人們簡化為一種純粹的救助救濟行為。隨著文明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尤其是隨著社會風險的種類增加和程度加深,人們無一例外地都有可能遭受風險而“淪為”受人恩惠者,故此原來消極的慈善觀念逐步得到改觀,慈善的含義也得到了不斷豐富和發展。
慈善是一種美德、善心,其本質是人性利他的表現與標志,是人類最需要、最應具備的基礎性道德。元論是西方世界的“愛人如己”還是我國傳統道德中的“推己及人”,都是慈善在日常生活態度或行為中的彰顯。著名慈善學者羅伯特?佩滕將“慈善”定義為“為公眾謀福利的志愿行為”,強調慈善“志愿性”,也通過“減輕他人痛苦”和“改善社區成員生活質量”兩個維度揭示了慈善的目的取向;尤其是“改善社區成員生活質量”維度更是給慈善事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慈善是一種德性、態度,亦是一種外顯的行為。慈善事業則是一個歷史范疇,在不同的社會形態和社會制度下有不同的表現形式。現代慈善事業實質上是建立在社會捐獻基礎之上、由專門的慈善團體來推動的民營社會保障事業,已經突破了傳統救災扶貧的領域,拓展到了文化、教育和環境保護等諸多公益領域。因此,可以將“慈善事業”概括為社會個體、團體或組織在自愿基礎上所進行的有利于他人或社會公眾福利改進的各種公益活動,包括自愿捐贈和志愿服務等。
二、慈善的倫理根基:個體與共同體的天然職責
“當我們試圖解釋一種社會現象時,必須分別研究產生該現象的原因和它所具有的功能。……一般來說,應該先研究前者,然后研究后者。”只有這樣,才既科學又符合邏輯。通過研究發現,慈善的倫理根基主要存在于三個層次:微觀層面上,可概括為人性、人情、人道和人權;中觀組織上,包括企業的社會責任和第三部門的社會責任;宏觀層面上,則主要體現在收入再分配及其社會有機體調適功能方面。其中,微觀和中觀層面闡述慈善這一社會事實產生的原因,而宏觀層面側重于從社會功能的角度來考察慈善的倫理根基。
(一)個體層面:慈善事業煥發人性光彩
1、人性:蘊含“利他”的傾向。利他,是人性的本質屬性之一。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富于同情心;他們全無虛榮和利己的動機,對在周圍播撒快樂感到愉快,對別人因他們的工作而滿足感到欣慰。“利他”(altruism)一詞的出現,源于社會學家孔德用它來代表一個人有利于他人的無私行為或者說為了他人的福利改進而犧牲自己福利的行為。
其實,作為一種倫理規范,“利他”早已得到了先賢們的系統論述,如以“孔盂”為代表的儒家學說。“人之初,性本善”、“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等,都是人性中利他傾向的經典概括。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者愛人,更是儒家學說中的最高道德境界。據《論語?雍也》中記載,子貢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孔子之后,孟子把“仁”建立在“惻隱之心”的倫理基礎上,把由“惻隱之心”產生的道德感情直接發展成道德行為;并指出“仁,人心也;義,人路也”,使之成為一種趨善的道德價值,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儒家學說的慈善觀念。如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除儒家的“仁愛”思想之外,傳統文化中還有墨家的“兼愛”、道家的“積德”和佛教的“慈悲為懷”等慈善思想:它們一道不斷塑造了中華民族“樂善好施”之性格,成為我國社會慈善事業興起、發展的重要思想淵源。
2、人情:共同體中的責任。有人認為,無論人性善或惡,利人(亦即“利他”)都會存在為己利人和無私利人之分。但實際上,由于“社會”是由眾多個體組成的共同體,人們在共同體里與同伙一起,從出生之時起,就休戚與共,同甘共苦;無論利他的主觀動機如何,客觀上總會帶來“利己”的結果,因此,可以說“利他”是人們的理性選擇之一,是人性外顯的基本軌跡。
在儒家思想中,“仁”是無私利人的,只有無私才是仁。如“仁者,心之德。心不遠仁者,無私欲而有其德也”。儒家學說通過“推己及人”的“差序格局”(或稱“圓心定律”)進一步揭示了在中國社會中“利人”行為的實施途徑或者說“仁”的實現方式,如“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由此可見,履行人情“債務”以利他,已成為一種基本的道德義務和日常行為規范。
在西方,康德則把“利他”稱為“責任”:盡自己所能對他人好,是每個人的責任。阿爾森?古留加在《康德傳》中指出,康德所說的“責任”就是應該為別人謀福利。總之,無論是儒家“無私利人以求成仁”的思想,還是康德“出于責任以無私利人”的觀點,都認為人們應該懂得其個人利益都是社會和他人給的并應懷抱“報恩之心”,以幫助他人改進福利,實現全社會的福利最大化。
3、人道:人文關懷的復興。人道早已有之,但“人道主義”最早興起于歐洲14至16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最初是一種用來反對神學束縛的精神武器,后來進一步發展成為反對封建等級制度的利器,并逐步形成了以自由、平等、博愛為基本內容的較為完備的理論體系。
人道主義主張“天賦人權”,否定“君權神授’’;用人性反對神性,人道反對神道,人權反對神權:其核心在于尊重人的價值、把人的價值放在首位;從廣義上講,人道主義是指一切以人、人的價值、人的尊嚴、人的利益、人的幸福、人的發展或人的自由為主旨的觀念或哲學思想。人道主義提倡“自由、平等、博愛”精神,要求人們對需要援助的人樂于伸出援助之手,尊重他人生命、存在和價值,富有人文關懷精神和同情心,履行關愛他人的義務。
4、人權:福利請求權。人道主義提倡自由、平等和博愛等人文關懷精神,尤其是“天賦人權”的主張催生了以“自然權利”為代表的人權思想和理論,從而賦予了人們以“福利請求權”――身處困境或絕境的人們“向他人或社會組織請求援助”的權利。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權的觀念不斷深入人心,逐步上升為一種道德規范甚至通過共同宣言或法律法 規的形式固定為一種行為規范。如1984年聯合國大會通過的《世界人權宣言》中就明確規定:“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他們賦有理性和良心,并應以兄弟關系的精神相對待。……人人有權享有生命、自由和人身安全。……在遭到失業、疾病、殘廢、守寡、衰老或在其他不能控制的情況下喪失謀生能力時,有權享受保障。”這些規定充分體現了社會中的個體――每一個人都有慈善享受權或者說福利請求權;另一方面《世界人權宣言》也指出:“人人對社會負有義務,因為只有在社會中他的個性才可參得到自由和充分的發展。”
至此,如果說“人性利他”主要是從愛心、同情和人文關懷等情感因素來論述慈善的人性根源,“人情責任”則從休戚與共、推己及人等角度來論述慈善的人情依據;但真正把慈善上升為一種道德義務來加以闡述的當屬“人道主義”。同時,“人性利他”和“人情責任”是從“慈善供給”(慈善捐贈)端來探討的;而人道主義及其衍生物――“人權”,尤其是后來被法律化了的“公民權利”則第一次從“慈善需求”端論述了慈善事業的必要性。
(二)中觀層面:慈善事業彰顯第二部門和第三部門的社會責任
1、“企業公民”:企業社會責任的回歸。企業是社會的細胞,社會是企業利益的源泉。彼得?德魯克認為。企業的目的必須在企業本身之外,事實上,企業的目的必須在社會之中,因為工商企業是社會的一種器官。進入21世紀,“企業公民”一詞的出現明確表示企業是社會的公民,在享受社會賦予的條件和機遇時應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和義務,以符合倫理、道德的行動回報社會。這一概念體現了人們對企業的期望已發生了變化:企業不僅應當承擔解決就業、賺取利潤和繳納稅收等經濟功能,還應在關心環境和生態、扶助社會弱勢群體、參與社區發展等一系列社會問題上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和義務。
其實,企業社會責任的思想淵源由來已久。早在春秋時期,諸子百家所進行的“義利之辨”,就已經涉及了商人在個人私利和社會公益之間的取舍問題;古希臘時期也要求商人在經商時關注社會福利和公共道德。卡內基在1889年的《財富的教義》一文中主張企業必須追求利潤,但企業財富應該用于社區福利;1924年美國學者謝爾頓首先提出了企業社會責任概念;1953年鮑恩出版《企業家的社會責任》一書,“企業社會責任”自此廣為人所知。此后,隨著企業社會責任運動的發展,企業社會責任理論也得到了不斷的豐富。基思?戴維斯和羅伯特?布洛姆斯特朗指出:“社會責任是決策者在考慮自己的利益的同時,也有義務采取措施以保護和改善社會福利”。詹姆斯?E?波斯特等直接通過“慈善原理”來闡述“企業社會責任”:企業應主動幫助社會上任何貧困的團體,包括企業慈善事業和促進社會福利的志愿活動兩種類型。企業社會責任專家、佐治亞大學教授阿爾奇?卡羅爾對“企業社會責任”內涵和分類的建構極具代表性:企業社會責任意指“某一特定時期社會對組織寄托的經濟、法律、倫理和自由決定(慈善)的期望”;它包含經濟責任、法律責任、倫理責任、自主決定其履行與否的責任(慈善責任)四方面。他還用金字塔圖形對企業社會責任給以形象的說明:慈善責任位居金字塔的最高層,它表達了社會期望企業成為出色的社會公民的愿望,也就是說期望企業履行慈善責任,為社區生活質量的改善作出財力和人力資源的貢獻。
誠然,關于企業是否應該和如何承擔社會責任存在一些爭議,但作為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或者說“企業公民”),企業必須同其所在的社會環境進行聯系,對社會環境的變化作出及時反應,成為社區活動的積極參加者;企業只有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才能與所在社區建立和諧融洽的相互關系,維護良好的外部環境,以促進企業的進一步發展。企業對社區的責任就是回饋社區――通過適當的方式把利潤中的一部分回報給所在社區是其應盡的義務,如為社區提供就業機會、為社區的公益事業提供慈善捐助等。慈善責任作為企業社會責任中的一種,有助于塑造一種良好的社會公益形象,在企業發展戰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日漸被提高到企業發展戰略的高度。
2、第三部門的社會責任:公民社會的天然使命。第三部門是一個相對的統稱概念,泛指除政府和企業以外的第三種社會組織;非營利組織、非政府組織、志愿者組織、慈善組織、公民社會、志愿部門和利他部門等均歸于其名下或作為它的別稱。第三部門具有組織性、民間性、非營利性、自治性和志愿性等顯著特征;它與政府、企業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共同構成社會有機體,一道維護社會的正常運作。
在傳統社會中,社會分工不發達,社會自身的功能發展程度低,社會成員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弱,社會組織數量少;加之政府對整個社會實行集權制管理,扮演著“全能”的角色,非政府組織沒有充分發展的社會環境和群眾基礎。隨著社會分工的日益發達,社會組織不斷增多,尤其是在第一部門(政府)和第二部門(企業)向社會提供物品或服務(尤其是公共物品)存在先天的不足或缺陷時,第三部門也就日漸發展壯大起來了。第三部門在扶貧開發、災害救助和慈善事業等社會公益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追根溯源,第三部門的生存、發展是與社會成員的利他傾向和無私奉獻分不開的,尤其是專門從事慈善等社會公益事業的第三部門,其產生與發展更是依仗個體的奉獻精神及利他行為:首先,社會成員的仁愛、慈善、互助之心為其提供了堅實的道德基礎;其次,社會成員自覺自愿地捐贈和服務為其供給了豐厚的物質保障;再次,多種形式的非營利性公益團體為其提供了必要的組織載體;最后,社會成員的廣泛參與為其提供了重要的群眾基礎。可見,公益性和志愿性是第三部門的核心倫理屬性和行為準則所在。匯聚個體的利他精神,對弱者實施人道主義關懷,無私奉獻、為社會公共利益服務,追求社會(社區)總體福利改進是第三部門自身生存和發展的天然使命所在。
(三)宏觀層面:慈善事業具有收入再分配及社會調適功能
慈善事業素有“第三次分配”的美譽。它能夠克服第一次分配(市場分配)的弊端,彌補第二次分配(政府主導的收入轉移支付,如社會保障等)的不足,是托起社會的第三只手。其實,慈善事業的這種分配功能遠在政府和市場產生之前就已經存在于人類社會之中。以慈善事業為主體的第三次分配是完全出于自愿的、相互之間的捐贈和轉移收入。它按照“道德原則”對社會資源和社會財富進行的分配,是出于道德力量的分配,無需市場規則和國家機器作為先決條件。
慈善事業具有社會調適功能。慈善事業的社會功能固然有很多,但是在市場經濟日益深化的今天,慈善的收入再分配功能日益突出,越來越受到各方的重視。因為市場主導的第一次分配通常注重效率,社會分配格局不足和個體能力的差異又客觀存在,這樣就難免造成初次分配之后社會成員對財富占有過多、貧富差距過大的現象,勢必會違背人人共享經濟發展成果的基本原則。另一方面,政府主導的第二次分配側重于講究公平,主要關注人們的普遍權利,很難面面俱到、完全照顧好部分特殊個體甚至群體的客觀需求。因此,在前兩次分配之后社會分配格局仍須作出一定的調整和整合,慈善事業正好填補了第一次分配和第二次分配之間的“真空地帶”,有助于照顧到弱勢群體的需要和社區進一步改善福利的 需要。另外,當社會出現某種突發事件或個體突然遭遇不測需要幫助(如“汶川地震”)時,慈善組織能夠作出迅速的反應并提供相應的援助,猶如生物體的自我防御和恢復組織一樣,對社會有機體進行較好的功能調適可彌補市場和政府的不足,維護社會共同體的穩定,保障社會各子系統的正常運作。
總之,發展慈善事業,通過民間捐贈和志愿行動匯合社會各界力量,對于應對突發事件、緩解人們的生存危機、縮小貧富差距、緩和社會矛盾具有重要作用。作為一種“道德產業”,慈善事業的良性發展和運行還有助于在全社會范圍內形成一種富有人文關懷精神的社會風尚,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主流價值的形成,對于提升社會凝聚力、增進民族團結與融合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和諧社會中慈善事業的理性建構:“生態模型”及其政策寓意
慈善事業的健康發展對于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要想充分發揮慈善事業的社會功能,在剖析慈善事業的倫理根基之后,還應當分析慈善事業所面臨的宏觀經濟社會環境,理性建構慈善事業發展的基本原則,選擇正確的戰略戰術,來推動慈善事業進一步向前發展。
(一)慈善事業的“生態模型”建構
慈善事業是諸多社會事業中的一種,與其他各種事業一樣,受到外在經濟社會環境的影響和制約。影響慈善事業發展的宏觀環境主要包括政治體制、經濟體制、法制法規、社會文化和倫理道德等。宏觀環境為慈善事業提供了物質的和非物質的客觀基礎,是慈善事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所在。除了宏觀環境之外,慈善事業更是受到其自身內在微觀機制的制約。依據慈善事業的“生態模型”圖可知,在天平的左端。是慈善事業的供給機制。社會中的每一個個體、企業和社會組織都是慈善事業的“主人”,是慈善事業的參與者和奉獻者;他們在慈善事業中的付出共同匯成一股“社會親和”的力量。這股力量讓慈善事業的需求端(受益者)感受到一種人文關懷,并幫助其渡過難關或謀得更好的發展。
(二)發展慈善事業的基本原則
1、公益性。公益性是慈善事業的生命線,是一切社會慈善事業的核心理念和根本屬性。公益性主要體現在“非營利性”和“捐贈分離”兩個方面。首先,非營利性是關鍵所在。如果將慈善基金用于營利,就會違背慈善“無私利他”的倫理根基和捐贈者的初衷,遭受各方的唾棄,失去必要的道德基礎,慈善事業也就會成為“無源之水”。其次,公益性還體現為“捐贈分離”――讓捐助者和受助者分離,即讓捐助者不知道受助者是誰、受助者也不知道捐贈是誰。只有這樣,才能使捐贈者少一些憐憫恩賜的色彩,受捐助者少一些感恩戴德的負擔,多一些回報社會的意識;才能保證捐贈者和受助者的人格平等,才能保障慈善事業真正的公益性。
2、志愿性。社會成員的仁愛、互助之心是慈善事業的道德基礎。個體出于仁愛之心、人道主義精神對需要幫助的人給予各種幫助或作出捐贈行為,并非履行法定義務,因為法律上沒有也不應該有相關的強制規定。慈善捐贈這種利他行為是個體道德修養或素養的體現,是一種由捐贈人自主實施的道德行為,不得強行攤派或者變相攤派。如果違背志愿性而加以強制,就會違背慈善本身的倫理基礎和客觀規律,導致慈善行為的異化和慈善事業的萎縮。
3、自治性。善是一種德性,在于個體的自我修養,而非外界干預所能主導的;慈善事業的主體是第三部門,這些都決定了慈善事業是一種具有較強自治性的社會事業。如果政府對其干預太多或者直接舉辦,就會產生角色錯位,使得慈善事業的效率丟失,影響到非政府組織的積極性,甚至造成第三部門的發育不良或者萎縮,結果導致慈善事業組織載體的弱化;還可能會造成稅收的強制性和捐贈的自愿性相悖,會影響到社會個體的捐贈意愿(個體還兼有“納稅人”的角色),從而影響到慈善事業的群眾基礎和經濟支撐。
4、大眾性。慈善事業是提倡全民參與、樂于助人、無私奉獻的社會化愛心事業,并非部分“超級個體”(大筆錢物捐贈者)所能主導和支撐的。全體社會成員是慈善事業良性發展的群眾基礎。俗話說,一根竹蒿難渡海,眾人劃槳開大船。如果過分仰仗少數人,就導致慈善事業的道德基礎和經濟支撐過于單薄,同時也會給捐贈者帶來過大的壓力,影響到超級個體和普遍個體(非大筆錢物捐贈者)參與慈善事業的積極性,最終影響到慈善事業的良性運行。
(三)慈善事業的戰略戰術
慈善事業是一種民營化的社會事業,滿足客觀的社會需求是其存在的理由,其宗旨是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中,通過社會組織的參與和主導來協調社會成員對慈善的需求和供給,在共同體內部調劑資金和服務等社會資源,從而保障社會正常運行、促進社會和諧。因而,發展慈善事業除了塑造優質的宏觀社會文化環境之外,應該主要從需求端、供給端和中介組織等方面著手。
1、需求端:有效滿足慈善需求,合理引導慈善需求,夯實慈善事業的社會基礎。“需求端”意指慈善的受贈者,他們的相關需求是慈善事業得以存在的客觀基礎。為此,需要做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是珍視社會慈善需求,保護受贈者的權益。如果不能很好地了解社會成員對慈善的需求,慈善事業就會偏離正確的航道;如果不能保護好受贈人的權益,不能維護其應有的尊嚴,就會違背慈善的人道主義精神,遭到受贈者的抵制,最終影響到慈善事業的良性發展。二是防止騙取和冒領慈善財物現象,保證慈善事業健康運行。慈善事業是一種利他主義的產物,社會誠信至關重要。如果出現部分人騙取或冒領慈善事業的錢物,或利用這種社會資本來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不僅會降低有限資源的利用效率,還會打擊捐贈者的積極性,嚴重影響到慈善事業的經濟來源,從而導致慈善事業的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