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5 17:25:1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企業稅收風險管理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圖分類號:F81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6年10月28日
近年來,企業風險管理的意識在一系列事件的刺激下逐漸深入人心。正是在這個背景下,大企業稅收風險問題顯得越發重要。大企業的稅收問題,對大企業與國家之間,大企業的管理層與投資者之間的相互關系,大企業整體發展目標與企業發展的具體、細化目標之間的關系以及大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措施與外部系統的監督者之間等各方面相互關系的和諧問題都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在我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的今天,需要切實做好大企業稅收的風險管理工作。
一、什么是稅收風險
稅收風險是指在征稅過程中,由于制度方面的缺陷,政策、管理方面的失誤,以及種種不可預知和控制的因素所引起的稅源狀況惡化、稅收調節功能減弱、稅收增長乏力、最終導致稅收收入不能滿足政府實現職能需要的一種可能性。
二、大企業稅收風險來源
(一)稅收政策的多變性。由于我國正處于經濟變革時期,為了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稅務法規變化過快,朝令夕改,稅收政策的變化比較頻繁、不夠穩定,加之信息傳輸渠道不暢通,難以讓納稅人及時準確掌握。納稅人如果沒有及時了解和掌握難免會存在稅收風險,企業在日常的經營過程中,由于不可避免地受到外部和內部因素的干擾,造成某些業務處理規定與稅法規定發生偏差,形成風險源。這些風險源是企業的一種靜態風險,當企業在處理某件具體的事件時,該靜態風險極有可能轉化為動態風險。如果企業的實際處理與稅法規定不一致并且造成少繳稅或者多繳稅時,稅務風險發生量變到質變的演變,成為企業實際的損失,即受到法律的制裁、財產損失或者聲譽損害。例如應納稅而未納稅、少納稅,從而面臨補稅、罰款、加收滯納金甚至是刑罰處罰。
(二)企業財務人員專業能力的局限性。在日常的經營活動中,由于辦稅人員自身業務素質的限制,對于稅法的全面認識與運用及對有關稅收法規的精神把握不準,雖然主觀上沒有偷稅的愿望,但在納稅行為上沒有按照有關稅收規定去操作,或者在表面上、局部上符合規定,而在實質上、整體上沒有按照有關稅收規定去操作造成事實上的偷稅、逃稅,給企業帶來稅務風險。
(三)稅務優惠政策的時效性。由于每項稅收優惠政策都是國家根據一定時期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目標,通過稅收制度和政策,對某些特定的課稅對象、納稅人或地區給予的稅收照顧,只有具備一定的條件和資格,在一定的時效內,按照一定的程序申報和批準,才能享受。如果有一項不符合規定而享受了有關稅收優惠。
(四)企業內部管理的規范性。大企業稅務風險則主要是來源于企業的高層管理者缺乏正確的納稅理念和納稅態度,企業缺乏健全完善的內部控制機制以及經營目標壓力、經營環境異常等導致的風險。大企業稅務風險的誘因比較復雜,是深層次和多方面的。稅務風險是大企業面臨的一個重要風險,必須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措施控制風險,否則將會使企業成本增加,侵蝕企業利潤,嚴重影響大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對大企業稅收風險管理的認識
實施稅收風險管理及評估可以使企業稅收管理更有效率。稅收風險管理即是通過對稅收風險因素的識別、分析稅收風險的成因、確立風險等級、估測可能造成的稅收流失、形成稅收管理責任等后果,從而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實施監督控制,防范并減少風險帶來的損失。實踐表明,通過稅收風險管理對稅收過程的各個環節進行評估進而完善管理,可以大大提高稅收的效率。
稅收風險管理有利于保證稅收的安全、穩定,降低納稅成本,減少不必要的損失。本文所討論的稅收風險管理主要是指大企業稅收風險管理方面,是指稅務機關要對大企業征稅過程中稅款流失的風險進行識別和預判,對存在的風險實施有效的事前控制,也包括處理風險后果等一系列的活動。實行稅收風險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防范稅收流失,并不斷提高納稅人的納稅遵從度。從實際操作來看稅收風險管理有利于保證稅收的安全、穩定。
四、企業稅收風險管理的有效方法
(一)樹立全面且正確的大企業稅收風險管理理念。目前,我國對大企業的稅收風險管理,應當以正確、全面的風險管理理念作指導,從國家宏觀戰略的角度實施風險管理,把稅收風險管理的理念始終貫穿于大企業稅收征管的全過程。通過對大企業實施有效的稅收風險管理過程和管理方法,提高大企業征收管理效率。樹立全面的風險管理理念,需要稅務機關從傳統的管理理念中解放出來,將現代的管理理念融入其中。對大企業的管理理念需要轉變管理方式,從原來的重視管理轉變到重視服務,將為大企業服務的理念放在第一位,對大企業實行有針對性的、差別化的管理和服務,進而有效地保護納稅人的權益,大企業得到了稅務機關高質量的納稅服務,納稅遵從度自然會提升,風險也會隨之減少。
(二)幫助大企業建立合理的涉稅內控機制。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不斷發展,各國家執法機關以及社會稅務風險管理中介都對大企業的內部控制機制構建了一套相對完善和成熟的技術框架,總結出了豐富的經驗,可以為我國的涉稅內部控制測評體系提供經驗借鑒。我國應該結合大企業的實際情況,形成符合國情的稅收管理內部控制機制,構建科學的、行之有效的企業涉稅風險管理機制。
(三)稅務機關應結合行業管理,建立稅收風險等級評定制度,確定稅收等級風險評定標準。根據風險等級將大企業劃分等級風險,并且應對不同風險等級的大企業實行區別對待,實行等級評定制度對于大企業規避稅收風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與價值。例如,對風險級別較低的納稅人主要進行政策輔導、提醒服務等。而對風險等級較高的納稅人應該實施約談舉證、實地核查、重點關注等立定期稅收風險評估制度。對于不同風險等級的大企業,稅務機關要定期評估風險,做到定時監控、提前預防,將風險控制在發生之初。此外,還要引導企業建立自查制度,定期檢查經營業務中是否存在風險。
五、小結
事實上,大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體系的構建和制度的實施是長期性的、系統性的工程,離不開社會各個方面的協同努力。我國也只是剛剛開始這方面的研究和嘗試,還需要在不斷地探索中發現其規律,建立起符合我國大企業的稅收管理體系。
主要參考文獻:
增加了不必要的負擔。總得來說就是企業的涉稅行為,引起了納稅不準確性,從而導致企業稅收面臨著不必要的風險。而對于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定義,目前業界尚未有一個統一的定義,筆者只是根據以往研究,結合多年工作經驗,認為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是企業風險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它是企業為了避免其由于沒有遵循國家相關稅收法律法規而可能遭受的種種風險,而采取的風險識別、評估、防范、控制等行為的管理過程。
二、石化企業進行稅收風險管理的重要性
1.石化企業進行稅收風險管理,可以有效提高企業稅收管理的效率
稅收風險管理是企業對所面臨的稅收風險而采取針對性的管理措施,以防范企業所面臨稅收風險損失,這就增強了管理的針對性,提高了管理效率。實踐也證明,通過對石化企業進行稅收風險管理,能夠促使企業對稅收過程的各個環節進行評估并及時進行完善管理,這就大大提高了本企業稅收的管理效率。
2.石化企業進行稅收風險管理,有利于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目標
進行稅收風險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最大限度地防范稅收流失,并不斷提高納稅人的納稅遵從度。石化企業進行稅收風險管理,對國家而言,可以保證國家稅收的安全、穩定,對企業自身而言,可以降低本企業的納稅成本,減少企業不必要的損失,從而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目標。
三、石化企業加強稅收風險管理的相關措施
1.石化企業要全面增強企業管理稅務風險的意識
石化企業要做好稅收風險管理的宣傳教育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使得稅收風險防范意識深入人心,在企業營造稅收風險防范意識的氛圍。同時,企業的管理層以及執行層,要做到以依法納稅為基礎,采用積極有效的稅收籌劃措施,科學合理地運用國家在稅收方面的優惠政策,全面提高企業的整體利益,逐步增強企業自身的市場競爭力。
2.石化企業要設立專門的稅務風險管理機構
石化企業是一個特殊性行業,其內部組織結構也是相當復雜。鑒于此,石化企業應當根據自身的組織結構特點,設立一個專門的稅務風險管理部門。該部門的管理人員要具有較高的專業素質,能夠對企業的重大涉稅事項的進行稅務工作指導、及時防控企業內部稅務風險、靈活進行專業化的籌劃和管理工作;此外,該部門還應有完善的稅務風險評估系統,能夠定期對企業的涉稅業務情況進行分析、評估、總結,對相關財務工作和稅務工作予以及時改進和完善,控制企業的稅務風險,減少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不必要的納稅損失和信譽損害。
3.石化企業要保持和稅務機關的溝通和聯系,密切關注稅收政策動態
石化企業的涉稅部門要做到及時的保持與稅務機關的溝通和聯系,以便能夠使石化企?I及時得了解稅收政策的相關動態,從而簡化不必要的納稅程序,提高企業納稅效率,以規避企業存在的不必要的稅務風險。為此,石化企業可以一方面通過網絡手段等形式,及時關注和了解國家稅收法律法規的動態;另一方面,石化企業涉稅部門要加強與稅務機關的聯系和溝通深度,這樣既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國家現行的稅收政策,又可以借助向稅務機關的咨詢,以便當涉及比較繁雜的稅務情況時,進行正確的會計處理。
4.石化企業要加強稅收風險管理隊伍的建設
石化企業稅收風險管理工作的開展,離不開稅收風險管理人員的支持,所以必須加強企業涉稅人員的培訓,建立一支高素質的稅收風險管理團隊。為此,石化企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準備:
目前,稅收改革以風險管理為導向,企業與稅務機關、稅務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只有相互合作,才能建立起一套健全的稅收風險管理制度。稅收風險的管理對于企業的決策也是至關重要的,學術界對其展開了猛烈的攻勢,對企業經營過程中的稅收風險管理進行研究不僅具有理論意義,還有很大的實踐價值。
一、我國企業稅收風險管理初見成效
企業規模逐漸趨向大型化,隨之而來的稅收環境更加復雜化,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稅務風險難題。企業開始完善自身的稅務風險管理,政府稅務機關也助力企業提高改革的步伐,與此同時,稅務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也在不斷的努力,以期為企業提供更好、更優質的服務,使企業的稅收風險管理錦上添花。目前,我國企業的稅收風險管理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有法可依
國稅總局頒布的《指引》使得企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明確具體地提出企業在稅收風險管理上的制度要求,強調企業必須將稅收風險作為企業內部風險管理的必要組成部分,并且構建了從原則、崗位分工、組織機構等到監督管理機制的一個完整框架。相關的稅務部門也據此因地制宜,制定了相應的符合當地實際情況的具體辦法。企業在雙重制度下,尋求企業、政府、機關等的協調一致,參考《指引》與具體辦法,努力建立一套完善的稅務風險防范制度。同時,《稅務師事務所質量控制指導意見》也對中介機構輔助企業進行稅收風險管理提出了希望。要求注冊稅務師在接受委托后,首先確認須重點關注的領域,在整個業務進程中始終保持對重大風險的關注度。通過對有關風險項目劃分等級和標準,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不僅提高稅務師事務所的執業質量與聲譽,而且可以有效地為企業防范稅收風險提供有效的服務。
(二)稅收風險管理制度初見模型
不少企業在完善稅收風險管理制度上已經取得了見效,其按照《指引》和相關辦法,建立了符合企業自身特色的稅收管理制度以及配套具體措施。比方說,中國電信甚至對凡是涉及納稅的環節都通過內部控制進行嚴格防范;中國銀行建立了定期進行稅務報告的制度;中國人壽保險更是將稅務風險的管理提升至戰略高度,足見其對稅收風險的重視。
二、企業稅收風險管理的“疑難雜癥”
目前來看,我國企業,尤其是大企業,在稅收風險管理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有效地規避了企業的稅收風險,對于企業整體價值的提高也產生了積極的作用。然而,看到希望的同時,也要提高警惕,因為一系列的問題也接踵而至。
(一)法律法規存在缺陷
《指引》作為企業稅收風險管理的第一個重要文件,勾勒了比較完整的關于稅收風險管理的整體框架,將企業稅收風險管理正式提上日程。然而,也在現實的考驗下暴露了大量問題。一是約束力不足。作為部門規范性文件,直指對象是各稅務部門,要求其加大宣傳力度,并輔助企業進行參考實施,即對企業產生間接作用,而非強制性的規定。結果可能導致企業并不愿意配合稅務機關進行自身稅收風險管理探索,從而影響整個行業乃至我國企業稅收風險管理的進程。二是針對的對象含糊不清。《指引》主要從稅務機構的利益角度出發,重點針對大企業來保證稅收收入,對于中小企業的稅收風險管理鮮少提及,缺乏指導意見。三是,內容過于抽象,《指引》雖然構建了整體框架,但是由于各行業的規模、類型、組織機構等有所不同,因此,缺乏更具體的、分門別類的實施方案。
(二)稅收風險管理意識薄弱
雖然,部分企業以及稅務機關已經為稅收風險管理打開了大門,但是,對于整個國家、社會而言,仍有一定數目的企業風險意識淡薄,在門前猶豫不決,加之對納稅降低企業價值的不滿,更加劇了部分企業對稅收風險管理的抵觸。表現在:高級管理人員的不重視,主要是專業知識儲備不足,相比經營風險、財務風險,對稅務風險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稅收風險沒有納入企業整體的風險管理體系中,相應的稅務風險防范部門沒有建立,決策過程也未將其作為考慮因素之一,典型的當屬2010年的“平安稅務門”;過度規避稅收風險,忽略了稅收政策產生的潛在價值,良好的稅收籌劃可以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
(三)企業與中介機構缺乏合作
一方面,企業財務部門與中介機構的合作關系不和諧,另一方面,企業基于成本考慮,抵觸中介機構的服務。大多數企業一般只在年度末接受中介機構的審計,日常經營過程中卻很少與中介機構合作,導致中介機構只能在年末發現稅收風險,并建議進行調整等,但是在經濟事實都已形成后,稅收法律上的性質也已基本確定,留給中介機構稅務籌劃的空間就非常小了,無法在日常經營中對企業進行引導,通常會給企業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損失。
三、應對企業稅收風險的“良計”
企業在完善稅收風險管理的道路上困難重重,稅務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在為企業掃除障礙的過程中功不可沒,以下主要從中介機構的角度出發,輔助企業建立健全稅收風險管理制度。
(一)發揮中介機構的橋梁作用
稅務師事務所是連接企業與稅務機關的橋梁與紐帶。中介機構一般具有雄厚的人才資源,對于稅收相關的法律政策也比較熟悉,實踐能力很強,對于稅務風險管理通常形成獨具特色并且專業的防范機制,在企業與稅務機關之間可以形成和諧的調節機制。中介機構對于連接企業與稅務機關的《指引》可以起到很好的輔助與完善作用。在《指引》的修訂的過程中,中介機構可以憑借資深的實踐經驗與專業的稅務技能,建言獻策,指出上述《指引》存在的問題,在企業與稅務機關之間做好專業顧問,通過解決兩者的疑難問題,不斷提出有利于完善相應法律法規的建議,以期在我國建立起全面、完善的稅收風險防范制度。
(二)中介機構要“以身作則”
為了有效解決企業稅收風險管理意識淡薄的問題,加強宣傳的同時,稅務師事務所在為企業提供納稅服務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加強自身對稅收風險管理的重視,從而潛移默化地影響企業的行為。
1.加強稅收風險防范意識
中介機構要以身作則,加強稅收風險風范意識,為企業提供保質保量的服務,同時也對企業起到警醒的作用,協助企業控制風險。
2.提高專業技能
中介機構要具備健全的組織機構與強大的專業團隊,才能保證企業可能存在的稅收風險問題都能得到一一解決。在對企業進行審計等程序上,通過與治理層、管理層等的溝通,使其理解中介機構的管理程序,從而在今后的稅收風險管理制度上有章可循。
3.提高服務質量
在中介機構為企業提供稅務服務時,要保證人員具有強烈的責任心、職業道德,可以通過招聘、考試、管理等廣納人才,同時也要通過后續培訓、教育等不斷提高相關人員的專業技能,稅務師事務所還可通過建立賠償保險制度以及質量體系,降低風險,通過多重復核,提高執業質量,同時也可以通過采取符合稅收法規的稅收籌劃,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以及為企業提供一些輔助的稅務顧問,滿足企業的納稅服務的同時,又贏得良好的聲譽。
(三)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
中介機構與企業之間應該建立透明、相互信任的良好合作關系,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面臨的復雜的稅收問題,通常可以得到中介機構資深專家的幫助,因此,企業和中介機構還需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中介機構與企業有共同的需求——專業人才,中介機構強大的人力資源可以幫助企業的相關人員進行“在職培訓”,將其豐富的實踐經驗傳授給企業相關財務人員,不僅提高實際稅務問題的解決能力,而且幫助其解讀相關的稅收法律,通過稅收籌劃挖掘企業更多的價值,將中介機構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綜上所述,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之稅收風險管理任重而道遠,中介機構在為企業提供納稅服務的同時,也在幫助企業不斷完善稅收風險管理制度,解決企業面臨的各種稅務難題,中介機構對于企業發展至關重要,因此,二者應該齊頭并進,相互促進,企業完善稅收風險管理的同時,中介機構實現優質的服務,以期取得更上一層樓的成效。
作者:戴英 單位:南通玎佳會計師事務所
“風險”一詞源于意大利語“RISQUE”,也就是在預期范圍之外的突發性事件,并且對于本來良好的運行狀態具有一定的破壞力,打消原本平衡的可能性。風險的種類多樣,包括財務風險,法律風險,稅收風險等。其中,本文所研究的稅收風險是指涉稅行為未能遵從稅法而導致企業利益損失的可能性,它貫穿于企業的整個生命周期,具有不確定性、難控性、損害性、可管理性,是遏制企業未來發展的潛在性危機,所以對于稅收風險的管理是企業必須直面的問題。稅收風險的管理是風險管理體系中的一部分,所以我們有必要先了解風險管理。風險管理最早由美國的許布納博士于1930年的一次保險會議上提出的,從那時起迅速發展為一門獨特的管理學科,風險管理的目的即抑制不確定性造成的財務、效率等的損失。
二、現狀和問題
(一)風險的產生
我國的立法的主體是國家,因此有關稅收的法律是建立在國家行政利益之上的,也就意味著納稅人的個人利益將會妥協于國家的行政權力,也就是稅法。
法律是以文字的方式呈現的,也就是法律條文。從主觀層面上看,由于法律條文的表述形式的局限,對于不同的人會產生出不同的理解,甚至導致認識的偏差,最終引起收稅過程中的稅收流失,導致稅收風險的存在。另一方面,從客觀上看,我國的稅法體系存在漏洞,不夠完善,規范性有待加強,這也會造成納稅人的稅收風險。
這主要表現在納稅人和征稅人在法律面前的不對等關系,即信息不對稱。由于現行的稅務機關征稅的政策宣傳的覆蓋面不夠廣,甚至一部分本來應該明確、公開的納稅法規未能有效公開,造成納稅人對于法規認識和征稅人的認識存在出入,這不僅會造成巨大的稅務風險,還違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普適性原則
目前實行的法律規章中對于稅務機關的稅法解釋權和自由裁量權缺乏制約,導致了稅務機務實行職能的過程中對于裁量“度”的把握不夠精準,甚至出現嚴重偏差,這同樣侵犯了納稅人的正當權益,造成不可挽救的過失,而且納稅人也同樣不存在維護自己正當權益的可能性。法律規則的漏洞是禍根,稅務機關行使存在漏洞的規則就是對漏洞的放大,造成了更嚴重的財務流失和損失。
(二)風險控制
既然稅收風險的產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可避免的,那么對于風險的控制責任對于風險的應急手段,之所以說是應急是因為真正的對于風險的處理是應該建立起一套從預測到識別、控制,再到處理,最后評估、總結的體系的。而風險控制只是其中的核心環節而已,并不是唯一環節。只不過在人們剛開始意識到稅收風險的時候,并沒有一套完整的體系,所以只能通過應急手段加以解決。在稅收風險控制的過程中應該分稅種控制,所以應該有一套稅種分類的指標,依法歸納稅收風險的控制點,實行戰略管理。
(三)現行管理模式下的問題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深化,稅源的豐富性導致了風險的逐年上升和風險危害的逐年加重,大部分企業已經開始從無意識到有意識的通過正當手段規避稅收風險造成的財務損失和企業業績的下滑。表現在企業越來越重視稅收籌劃、安排;引入專業人才,專門設計培訓機構對專業人才進行培訓;有意識地對企業稅收風險管理現行制度進行調整,創新等。
盡管企業已經意識到了稅收風險的危害,但是對于風險的管理仍處于“初級階段“,在管理策略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做足了準備,但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未能落實得當,沒有能夠嚴格執行稅收籌劃,未能及時有效地對制度進行調整、變動,于是在進行動態稅籌劃時企業策劃者往往處于被動的局面,最終導致了風險無法有效規避,稅收風險較高,企業損失慘重。
在整個管理過程中,企業更多的是注重事后處理而非事前預防,即使有也只是“保守預防”。也就是說多數企業缺乏“遠見”,目光停留在問題和解決問題本身,而非主動預防,有效預防,“瞻前”意識的缺乏是一個普遍的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企業在稅收風險管理上,往往帶有利益化傾向,而缺乏大局觀,整體意識。也就是說,控制風險和對風險的管理只是單純地為了提高盈利能力的目的,而不是為整個企業的長足進步作考量。這是企業管理者缺乏整體思維的表現,是管理者職能的缺位,因為作為一個管理者應該具備整體觀的基本素養,一葉障目,鼠目寸光的人是不具備擔任稅務管理職位的能力的,而這種缺位在如今的企業中竟然是普遍存在的,這又可以追溯到企業的人才管理的問題,那么牽連出來的事項可能就更多了。有時候,這種局限的思維會損害企業股東和合作者的利益,這會直接導致企業名譽的詆毀,其后果也同樣是無法挽回的。
三、企業稅收風險管理的對策
(一)企業稅收風險管理模式
稅收風險的識別是稅收風險管理模式中的核心環節,一方面它通過已掌握的涉稅數據和構建的指標體系,運用合理、有效的定性和定量的方式發現風險的存在,從源頭抑制風險,避免風險造成的更大的破壞。另一方面,它對風險發生的概率、稅收流失額度進行估算和預測,避免潛在的財務損失的風險。一個科學的識別系統是對于規避風險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風險識別講求規范化,即按照相關制度和標準明確管理人員的相關職責,劃清權責界限,避免權力的交叉、重疊。在稅收風險識別中,納稅遵從風險是主要的識別對象,應從不同層次和不同角度對納稅遵從度預測、估算,建立完善監控模型,找到合適的系統參數、預警參數,提高規避風險的專業度。
稅收風險具有多樣性,因此從事風險識別 的管理人員需要有超前的眼光,對于信息要有靈敏的捕捉能力,善于利用科技手段進行精細的計算。另外,除了風險識別的直接管理者,還需要配備相應的監督員,避免職權的過分集中。
稅收風險的識別方法主要分為稅收能力估算法和關鍵指標分析識別法。稅收能力估算法根據宏觀識別和微觀識別又可分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其中適用于企業的是自下而上的企業內部流程風險識別法,顧名思義就是通過繪制流程圖,對涉水環節和可能造成稅收流失的環節進行識別的方法,由于較為復雜,一般適用于大型企業。流程識別法講求動靜結合,通過靜態分析捕捉稅收風險潛在環節點,通過動態分析著眼流程圖之間的相關變動,找出關鍵點。比如在某個服裝公司的半成品庫里,縫制衣物前經過的半成品庫是生產過程中的重要環節,若發生意外導致公司無法及時交貸就會產生納稅風險,如果運用流程分析圖,靜態分析加之以動態比較,進而識別出潛在的涉稅風險,那么就可以有效地降低風險發現的可能性,減少財務損失。另外一種方法就是關鍵稅收風險指標識別法,也就是稅收預警指標主要通過建立稅收變動率、成本、利潤率等指標,再通過樣本采集的方式進行風險識別,需要專業的精算人員專業化的分析,所以主要適用于大型企業。
(二)風險評估
風險評估是建立在風險識別和預測的基礎上,對已經發生的風險所造成的損失程度,結合相關因素進行綜合的、全面的考慮,以便于提出有效的處理方案和策略,對稅收風險進行控制和管理。風險評估講求整體性、統一性、客觀性和可操作性。主要流程包括建構風險指標參數,數據加工處理,定性、定量分析,概率統計及修改參數,最終對原程序進行改進。
這里主要以側重于定性分析為例的專家經驗法來闡述稅收風險評估的步驟和原理。組建熟悉風險因素和發展趨勢的專家組,以書面形式提出風險概率大小的估算結果,整理專家組意見,對于存在分歧的點進行討論,重新計算概率,如此循環直至意見基本統一。風險度一般取決于兩個因素,即風險發生的概率和風險強度。
R=S*P
其中:R為風險度,風險事故損失/單位時間
S為風險強度,風險事故損失/事故次數
P為風險發生概率,風險事故次數、單位時間
根據此原理,專家經驗法的目的在于計算風險發生的概率和風險強度來估算風險度,將得到的數值與稅收風險指標體系中的數值進行比較,提出應對風險的計劃和策略,及時控制風險,將損失減小。當然,這種方法在分析的過程中工作量極大,而且,專家經驗法盡管雖然有定量分析,但這種定量分析是建立在經驗之上的,難免與實際情況不相符,造成計算誤差。
(三)稅收風險的應對
在整個稅收管理的過程中稅收風險的應對是最關鍵的一個階段。是直接的控制手段,以提高納稅遵從度,控制稅收流失為最終目的。在稅收風險的應對過程中,管理者要根據全面性、針對性、差別化的原則對稅收風險進行分類,逐一攻破,層層遞進,確定風險目標,明確應對策略,分析應對信息,實施具體方案,評估應對績效,完善風險應對體系。
風險應對環節最關鍵的是分門別類,個性化管理。比如在廢舊物資的生產企業要了解且也收購廢舊物的價格與同期市場價格是否存在增購進價格問題?于是通過半段企業資金規模,核實廢舊物資收購發票的真偽性,建立交易報驗制度則是重中之重。而在外貿企業則要考慮,企業外貿所得稅的監管力度是否得當?利潤率是否低于預警指標?于是對所得稅的監控力度的把握,對企業所得稅匯算的核審工作是尤為關鍵的。
四、企業稅收風險管理的實踐
盡管不同的企業在應對企業稅收風險的方法是呈現出不同的風景,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有時候并未取得理想的情形,往往與預期有相當大的距離,因為在實踐的過程中,企業會不自覺地忽略一些看似不影響全局實則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問題。
企業要樹立稅收風險意識,企業的稅收風險意識要貫穿于企業整個生命周期,所以要建立起長效的管理模式。但是稅收風險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要靈活應變。在規避風險的過程中要對原有模式要不斷的完善、改進。所以企業稅收風險的管理是一門藝術,需要管理者發揮主觀能動性,調動想象思維,不斷的創新,動態的管理。
企業要抓住 關鍵控制點,進行精細化管理。在一項復雜的精算任務中,管理者要投入較大的資源,若缺乏精細的構思就會導致量化的失誤,最終導致資源的浪費。
五、結語
企業稅收的風險貫穿于企業的整個生命周期,是企業的命脈,風險的存在也是企業未來發展的隱患。目前,企業基本都擁有一套適合自己的稅收風險管理體系,但普遍重視事后處理而輕視事前預測,導致管理的被動。稅收風險的管理體系包括識別、預測、評估和應對。其中,識別和預測是核心、基礎,應對是最關鍵的環節。另外,在實踐的過程中并不一定能達到理想的狀態,管理者要靈活應對,抓住關鍵點,有效的實行控制和解決。
參考文獻
彭明.企業稅收風險分析.湖南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116(24).
蔣震.大企業稅收風險管理的思路和基本框架.稅收經濟研究,2011,70(6).
資本運營是企業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必要價值,影響到企業長遠發展。稅收作為純成本,直接影響到經營成果。對稅收事務做出合理、合法策劃,根據國家優惠政策,對納稅方案進行優化,這是稅收風險管理與防范的重要部分。本文以電力企業稅收風險管理與防范為研究對象,著重對其風險的管理、防范相關事項展開了論述。
一、電力企業稅收管理要點
(一)依法堅持稅收政策
從市場情況上來看,對于電力企業的成本來說呈現出逐年升高的趨勢,可以挖掘的其它費用節省下來的空間并不大,這種情況下根據與企業稅收有關的政策,采取合理的策劃,與稅收有關的支出會被節約下來,這是電力企業在經營發展中的一個重點。結合電力企業自身狀況,依法制定科學合理的稅收計劃,這樣會增強稅務權利意識,對于成本來說也是一種節約,使得經濟利益得到增加,稅務管理的觀念得到進一步推動。
(二)與行業和經營目標相協調
從地域來說電力行業具有一定的壟斷性,而相關產品的渠道環節較為固定,在銷售環節中稅收策劃很難實現,因此在稅收策劃中,經營目標的實現與最大化的整體效益應最大限度地被考慮,這并意味著盡可能地少繳納稅金;另外從企業的性質來看電力企業是國有大型央企,很顯然稅收成本支出容易被忽視,而這就要求進一步認識到策劃的重要性,有效利用優惠政策,這是稅收策劃能夠有效實施的一種簡便方式;然后受到企業類型規模的影響,從事稅收管理的會計事務所對企業的生產經驗流程的認識了解不具有完整性,經驗方案照搬的現象很容易發生,這并不符合實際情況,因此稅收策劃還應該得到高度重視。
二、電力企業稅收的籌備策劃策略管理
(一)稅收策劃層次策略
從策劃的水平層次上來看,主要分為三個層次,這三個層次主要分為最低層次的策劃,這是為了避免額外稅負,此外還有對企業自身發展有利的優惠政策、納稅方案與最高層次的策劃策略。
企業在納稅方面通常會造成一定的損失,為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在支付的款項中,實際所支付的金額與稅法計稅相比,應大于稅法計稅,負擔額外稅負。對于最低層次的策略來講,應先保證涉稅零風險,賬目上保證清晰,這樣才能保證正確納稅,避免錯誤的出現而發生多繳稅款的現象。時刻保證依法處理與稅法有關的稅收事務,避免出現與稅法規定背道而馳的現象,從而被認定為偷稅漏稅而受到相應的處罰,導致企業名譽上遭受極大的損失。在納稅的過程中還會發生額外稅負的現象,這種情況下要深入理解稅法政策,使企業能夠正確核算出應繳稅款,確保稅收工作征收繳納的規范性。
依法遵守稅收優惠政策,通常可以進行事前籌劃,前提是在政策允許的范圍內,這樣會使稅收負擔大為降低,這是一種很有效的稅收策劃。在稅收管理方面以國家稅收優惠政策作為導向,稅務分為很多種類,這就需要對不同的稅務種類加以區分研究,對不同稅務種類納稅途徑方法與收益增加了解,結合所在地區的實際情況安排優化納稅方案。根據電力企業的生產經營特點,將策劃重點放置在增值稅等方面。在還未做出投資、經營決策前,結合政策背景對不同的決策方案加以比較,進行綜合考慮,選取具體方案,與預期成本、收益進行對比,從成本收益上來看,從中選擇最為優化的策劃方案。從長遠性來說,最高層次的稅收策劃可以看做是對企業有利的那種稅收政策。伴隨深入財政改革有條不紊的展開,制定稅收制度的開放程度在不斷得到提高,企業要對自身目標加以明_,能夠獲取支持。
(二)經營階段差異策略
稅收層次的不同,會涉及到不同的經營環境階段,策劃角度方法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企業在設立之初,選擇的投資形式與所在地的稅收核算是具有協調性的,這是策劃實施中應當注重的問題。對于投資方向而言,企業應與改革發展的步調一致,根據政策對投資方向進行調整。企業在進行清算、資產重組中,不同的產權支付方式會影響到實際稅負的不同,結合實際情況對資產評估增值部分加以確認。
經營是發展的前提,是發展中的重要階段,而稅收策劃的重點則應放置在經營上,籌資安排與核算方法策劃是經營階段中重點考慮的兩個方面。籌資成本中的某些因素將會帶來不同的負擔,電力企業屬于資金密集型的企業,這決定了稅收風險存在的可能性,這就警示電力企業在籌資過程中要謹慎選擇籌資方式,以節約籌資成本為最大限度,所選擇的財務核算方法應盡量拖延時間,這樣會使流動資金得到有效利用,將免稅期充分利用好。
三、電力企業稅收管理中存在的風險問題
電力企業如果想要節約成本,提高經營效率,需要對稅收策劃合理制定,,盡管對稅收策劃制定得再詳細,也會存在若干問題,受到企業內部管理和外部環境因素的影響而帶來一定的風險,此外在策劃開展管理中也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并不能根據財政政策來加以明確的解釋,具體操作細則也是很不清晰規范,使得電力企業與稅務部門之間存在誤解,監管力度在不同時期、地域受到宏觀政策的影響,進而對稅收策劃的執行產生影響。財政管理機制的缺乏,在不同地域內同一事項管理標準也會不同,執行尺度也會不同,難以保證策劃方案的合法性、合理性。加之內部財稅人才的不足,從業人員所掌握的知識從結構上來看較為單一,組織體系方面存在不健全的問題,很多情況下一些財政管理人員從事多個職位,對財政工作正常開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受到工作人員的時間精力等方面的限制,對于稅收策劃、風險管理方面存在巨大的困難性。
四、涉稅風險與風險應對管理
(一)涉稅風險來源
在內、外部因素的影響下,對財稅關系沒有做出正確的處理,偷稅、漏稅現象得以出現,產生不必要的財務損失,對企業聲譽來說也是很不利,嚴重情況下承擔法律責任。在宏觀經濟環境影響下,政府在實施政策調整的時候,也要對與稅務相關的處理方法做出相應調整。新稅收政策在出臺實施初期會面臨諸多的阻礙,這會對電力企業的稅收轉變產生很大影響,這點容易被工作人員忽視,很難得到迅速的掌握處理,在政策變化之前重新審視處理納稅方案,在變動中稅務風險會從中產生,而企業對管理的輕視也會增加風險的出現。
(二)關于風險應對的建議
針對涉稅風險,對于其風險的應對,電力企業應將風險管理意識加以增強,對財稅基礎工作加以加強,對基礎性的核算工作進行規范,鼓勵和引導、為工作人員提供深入學習的機會,使其時刻關注稅收政策的變化,建立健全策劃體系、管理機制,在經營階段重點做好管理監督的各項工作,使賬目更加清晰,將內部控制機制作為風險防范應對的重要前提基礎。電力企業屬于國有大型央企,稅收的策劃管理需要多個部門的共同合作,需要更多專業人才的加入,建立健全監督機制,開展必要的評估工作,正確認識已有風險,逐漸積累經驗,使應對能力不斷得到提高。
五、結論
通過本文的論述可知,本文從四個方面對電力企業稅收風險管理與防范展開了論述。當前電力企業對于稅收管理的認識不足,重視程度還不夠,造成成本浪費,運營效率大為降低等問題,增加了風險。在這樣的情況下,為規避稅收風險,應樹立正確的風險意識,在處理與稅收相關的事項上堅持謹慎的原則,使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參考文獻: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財政收入也在不斷增加,在稅收管理方面也出現了較大壓力,其中稅收風險性增加。我國部分地方稅務機關也認識到改善稅務征管質量、提升納稅人稅法遵從度的方式之一就是管理稅收風險。本文首先闡述了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的基本內容與要素,其次明確基于審計角度上的企業稅收風險管理的問題,最后提出基于審計角度上的企業稅收風險管理措施。
一、企業稅收風險管理與稅務審計
(一)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基本內容與相關要素
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可以理解為,企業將稅務風險特征與自身經營的狀況進行考慮,防止稅務風險帶來不必要的損失而構建的稅務風險管理制度,其中囊括了稅務風險管理的組織機構、管理目標、風險識別機制、風險評估與應對機制以及風險信息溝通與改進機制等。
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需要遵循一定原則,包括納稅遵從原則、系統化原則與制度化原則。納稅遵從原則,企業根據相關稅收法律計算和繳納稅收,并遵從稅務機關的合理管理。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需要結合稅務學習制度,收集稅務信息,熟悉和掌握稅收程序法與實體法,將企業所有的稅務事務規范在國家稅收法律中。系統化原則包括了兩個層面,系統規劃層面與系統控制層面。前者是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工作的前提條件,需要從企業整體角度出發,降低稅務,規劃與企業戰略相符的方案,實現企業持續經營。后者是在系統規劃基礎上,執行各種現實沖突問題與偏差,做到有效的系統控制,及時校正偏差。制度化原則中包括了企業涉稅事項管理制度化和處理流程制度化,健全制度體系和程序體系來管理企業的涉稅事務。
(二)稅務審計
稅務審計指的是稅務機關依法稽查和處理扣稅義務、納稅人、扣繳義務、納稅義務等情況的總稱。在稅務審計角度下,可以對企業的稅務賬目進行全方位的合法性審計,差錯防漏,提出稅務補救措施,防止用戶或者企業被承擔刑事責任或處以稅務處罰的風險。
二、企業稅收風險分析
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出現了稅收風險,其原因包括企業內部控制不到位、相關管理制度不完善、企業的稅務風險防范意識不夠。其中稅務法風險意識不夠具體體現在籌資、生產、訂立合同與營銷等環節中。企業內控制度及內部控制工作的不到位也會造成各種經營性風險,如稅務風險、財務風險等。
(一)企業稅務風險意識不夠
在企業中普遍存在一個誤區,即企業稅款產生于時間是財務部門核算過程,這忽視了其他業務部門的管理。在生產經營環節中,其他業務部門若也欠缺稅務風險意識,造成稅務及稅務風險的管理控制混亂,影響著公司的長遠發展。實際上,企業納稅義務在業務經營過程中就已經產生,因此企業的經營活動、經營決策管理都會影響企業稅負的產生,見圖1.
企業資金的來源有兩種,債權人借入與股東資本投入。企業利用債權人借入的渠道相對較少,有較大的融資難度,尤其是中小型企業。因此,多數企業更加傾向股東資本投入。股東資本投入又有兩種不同形式,資本公積與資本金投入資本投入形式不同,其稅收待遇也不同,對企業稅負會產生不同的影響。部分小型企業主要是自有資金經營為主,所以根本沒有認識到資金流入形式會影響稅收,因此增加了企業稅收負擔。
(二)企業內部管理制度不完善
我國部分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尤其是財務核算制度。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才能確保財務信息的價值。部分企業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在財務核算上存在較大的隨意性,沒有完善的財務核算機制,也沒有進行賬證核對與賬實核對等基本程序。部分企業中的財經紀律強制性與嚴肅性不夠,導致財經信息不準確。信息不能反映出企業當前存在的稅務問題與財務問題,既影響企業的發展,也會影響員工的工作激情。
(三)稅務管理被財務管理代替
財務管理是對理財事務的管理,而企業理財事務又不能缺少稅務管理。作為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稅務管理也是財政管理的組成部分。企業在籌資、投資與經營環節中都離不開財務核算,也會涉及到稅收問題,但稅收問題往往被忽略或者被財務管理代替。稅務管理被財務管理代替會給企業經營信息的反饋造成阻礙。如財務管理不當增加了企業稅負,財務部門會想方設法掩蓋問題,那么企業面臨的稅務風險更大。
三、基于稅務審計視角的企業稅收風險管理措施
(一)提高內部職員的綜合素質
在運營管理過程中,企業必須意識到加強稅收風險管理的重要性,要以稅務審計為切入點,從不同角度入手,定期對內部職員進行全面、系統化培訓,對其進行再教育學習,學習相關的審計知識,特別是稅審知識,學習法律知識、計算機基礎知識等,使其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逐漸他們的審計能力、稅審能力等,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有效規避稅收風險,提高企業運營效益。
(二)構建信息溝通機制,避免信息不對稱
企業稅務風險管理過程中,建立信息溝通機制,內容包括企業管理層如監事會與董事會的溝通形式、涉稅信息的反饋與收集、稅務風險信息系統的建立等,通過利用網絡技術、計算機系統等實現稅務申報、數據管理、信息收集的自動控制工作。按照COSO-ERM框架識別信息控制目標,反饋控制效果。通過該框架建構稅務風險信息控制體系,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措施。第一,內部信息反饋制。企業各部門根據自己日常工作與銷售、損失等的情況進行定期反饋,管理層收集與統計好信息,報送給企業財務部。稅務管理組織進行信息匯總分析,按照批準意見實施稅務處理。第二,外部信息征詢制。生產經營部分按照業務情況和供應商客戶溝通,做好信息匯總后上交給企業管理人員。第三,信息匯總制。企業各個部門的意見征詢與反饋需要稅務組織的審核,再傳遞給企業管理部門,管理部門的決策與意見也需要稅務管理審核后才能轉發實施。企業的涉稅業務均要經過稅務組織的管控,才能掌握企業稅務風險,針對性的采取措施降低風險。第四,信息處理制。根據稅務管理部門反映的內外部稅務信息處理的建議,管理層及時擬定處理意見,并下達組織實施執行。
(三)建立健全監督機制與改進機制
多數企業的風險管理制度、內控制度等均浮于表面,實際上并沒有按照制度實施執行,這也是缺乏審計監督的結果。企業為保證稅務風險管理制度能夠健康運行,需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稅務風險監督改進機制。堅持以成本效益、風險導向為基本原則,設置監督崗位進行促專項監督,及時發現及改進風險管理體系中的缺陷,保證企業稅務管理體系的正常運行,實現稅務審計角度下的風險控制目標。
(四)建構稅務風險預警機制
站在稅務風險角度評估企業內部的稅務風險,構建一套稅務風險的預警機制是非常必要的。在運營過程中,企業要結合自身運營情況,采用先進的技術,借助信息化手段,優化利用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構建全新的稅收風險預警機制,要明確稅收風險相關的預警指標,比如,資產管理、稅務情況、償債能力,合理設置權重分析,動態監督各個方面,準確判斷企業的稅務風險程度,促使企業及時發現稅務風險,合理分析與評估存在的稅務風險,有效解決存在的稅務風險。
四、結束語
國家財政收入在不斷增加的同時,企業的稅收負擔以及稅務風險也在不斷增加,影響著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在稅收審計角度下,企業的稅收風險管理需要建立稅務風險預警機制、風險監督與改進機制、部門溝通機制等,以應對稅收風險給企業帶來的發展障礙。
參考文獻:
[1]羅威.中小企業稅務風險管理研究[D].導師:劉昆.暨南大學,2012.
二、我國國有企業稅收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風險意識薄弱在我國國有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稅收風險管理工作質量的好壞與企業的經濟效益有著密切的關聯。而在當今社會發展形勢下,我國國有企業片面的追求企業的經濟效益,而忽視了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風險,在企業的稅收管理工作當中,對風險的認識不足,從而導致了企業的稅收工作脫離實際,不能保障企業的經濟效益。
(二)缺乏專業的人才隨著我國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社會對全面型、復合型、專業性的人才需求越來越迫切,專業的、優秀的人才在我國當前社會發展過程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我國當前國有企業稅收風險管理中,缺乏專業的稅務管理人員,缺乏相應的專職機構、專業人員,稅務管理人員素質低下,企業的稅收管理工作基本依靠基層稅務機關的現有人員根據以往的經驗,摸索著實施風險管理措施,這種風險管理措施已經不能適應當前快速發展的社會的需求了。
(三)稅務風險管理信息化水平低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我國國有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國有企業的規模的擴大,其經營范圍也在不斷增加,在我國當前國有企業發展過程中已經形成了規模性的發展趨勢,國有企業分布廣泛,給稅務部門的管理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當前,我國稅務機關在征收稅務的時候,由于信息化水平低,導致稅收信息共享率低,從而出現重收、漏收的現象。同時在我國稅務管理工作中,電子檔案及風險評估系統的開發水平及整合水平不高,有效的信息資源未能得以充分利用,信息缺乏指導性或針對性,從而導致我國國有企業稅收風險管理水平低下。
(四)稅收風險管理體制不完善稅收是我國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而國有企業作為我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有企業的稅收風險管理工作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國有企業的經濟效益,進而影響到我國財政收入。在我國國有企業稅收風險管理工作中,首先是沒有建立標準的風險體系,不能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風險指標進行確認,許多國有企業的稅務機關的風險管理主要是以指標為主,對稅收風險管理模式的研究不夠深入。其次就是國有企業的稅收風險評估機制不夠完善,企業稅收風險評估的標準、程序缺乏實際操作,風險管理結果應用水平較低,互動協調機制有待進一步加強。
三、提高我國國有企業稅收風險管理的措施
(一)強化稅收風險管理意識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國有企業作為我國市場經濟中的一部分,其在市場經濟活動中面臨著較大的風險。國有企業的稅收工作與其自身的經濟效益密切相連。國有企業要想取得經濟效益,就必須認識到稅收風險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首先強化領導稅收風險管理意識。在企業管理層中,加強管理層人員的稅收風險管理意識,從而保障企業內部的稅收風險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其次,要加強稅收風險管理工作人員的風險管理意識,提高他們工作的責任心和責任意識,只有在企業內部樹立其稅收風險管理意識,才能進一步保障企業的健康發展。
(二)加大專業人才的培養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社會競爭已經演變為科技與人才之間的較量,專業的技術人才在這個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在我國國有企業稅收風險管理工作中,企業要想促進其自身的健康發展,保障企業的經濟效益,就必須價錢稅收風險管理方面的人才的培養。首先,加強企業內部稅收風險管理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術能培養,不僅要注重專業知識的培養,同時還要加強他們專業素質的培養,可以安排他們出國深造,從而為企業的稅收風險管理工作提供保障。其次,國有企業要擴寬企業人才招收渠道,讓外面優秀的人才走進來,同時加強與企業國有企業的聯系,建立互聯平臺,通過互助學習的方式來極強彼此企業的稅收風險管理。
(三)建立信息化的稅收風險管理系統在這個科技不斷發展社會當中,以計算機為核心的應用技術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我國國有企業的稅收風險管理工作中,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建立統一的稅收風險管理系統,利用信息采集系統,可以對企業的風險進行測試,也便于企業進行自查。在風險評估系統中,將收集到的關于企業的財務和稅務數據,錄入系統進行評估。在審計稽查系統中,也可以采集審計數據、處理企業的無紙化賬務信息、錄入審計底稿等,從而提高稅收風險管理效率,促進國有企業的發展。
(四)完善稅收風險管理體制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國有企業的稅收風險管理直接影響到其自身的經濟效益。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有競爭,必然會有風險,我國國有企業要想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穩步發展,就必須強化風險管理,完善稅收風險管理體制。首先,建立風險識別體系,全面掌握企業的生產經營狀態,從而有效地降低企業的生產經營風險。其次,建立科學的風險指標評估體系,制定風險等級評定,完善風險預警機制,確認企業稅收風險管理工作中面臨的風險,加強規章制度體系建設的完善。一方面,以企業風險管理的整合框架為準繩,制定完善的企業內部風險管理制度;另一方面,需要對現行管理制度的清理、修改、補充和廢止,及時發現并彌補制度設計和執行上的缺陷,不斷完善制度體系。最后,建立責任制、獎懲制,通過這種方式來提高稅收風險管理工作人員的工作責任心和積極性,從而提高國有企業的稅收風險管理,保障國有企業的健康發展。
隨著國家房地產行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其在我國的GPD中所占比重已經非常大,這在帶動國家企業發展方面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當時房地產企業因項目投入資金較大,且經營過程較為復雜,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風險性。特別是在稅收方面,如果房地產企業無法根據自身的企業運營發展進行有效的稅收風險內部管控,將會給企業發展帶來比較嚴重的障礙,所以。房地產企業應該加強自身內外部稅收風險的綜合因素分析,以努力探尋房地產企業稅收內部管控方式為手段,通過有效的稅收控制來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同時不斷地實現稅收風險的化解。
1房地產當前的稅收風險分析
從當前房地產企業稅收出現的風險因素分析來看,其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由于房地產企業沒有對內部的稅收風險管控加以重視。房地產企業的稅控管理重點往往在稅務申報工作和單個環節的稅費避讓,普遍缺乏對國家當前稅控政策的徹底分析和了解,沒有形成與之對應的稅務管控方案。同時很多房地產企業的稅務專崗都是兼職,在專業知識和行業經驗方面都比較欠缺。從房地產所面臨的稅收風險來看,其主要有政策、財務、企業經營及法律等方面的風險。房地產企業對這些稅收風險缺乏連續性的總體方案規劃,特別是當前變化較快的稅收政策也提升了稅控風險。基于這些情況,房地產企業要想實現自身經濟利益的合法提升,就應該結合稅收政策進行稅收籌劃和內控體系的完善。
2房地產企業當前的稅收風險內控現狀
2.1企業普遍缺乏稅收籌劃管理理念
房地產企業的稅后籌劃基本定位在如何有效地降低納稅方面。實際上,企業的稅收籌劃是稅收工作的重要指導依據,對于房地產企業來說,稅后風險的內部管控除了關系到納稅金額之外,還涉及企業營銷,發展及財務,法律等多個環節。為此,在房地產企業的稅收風險管理方面,如何能夠將其有效地貫穿到整個企業發展運營管理各個環節中就成為比較關鍵的問題。在這方面,很多房地產企業還處于比較被動的狀態,缺乏針對性的管理規劃,這就導致了企業成本管控不合理,稅負得不到有效降低等問題的出現。
2.2房地產企業針對稅收風險的內部管控機制不健全
要想實現房地產企業的稅收風險合理管控,就必須有完善的稅收風險管控機制來加以約束。隨著國家稅收政策的不斷升級和發展,多數房地產企業都已經能夠形成針對自身稅收風險管控的相關約束機制。但從機制的管控來看,普遍存在稅控與經營脫節,稅收讓步于服務的現象。而且很多稅收風險管控機制在日常公司運營中,因為缺乏執行監管,也很難得到有效的落實。同時加上缺乏針對稅收風險管控的考核和評價,使得很多已經沉穩的稅收風險管控制度很難得到真正地實施。
2.3普遍缺乏對稅務政策的研究而出現稅控不到位的情況
(1)國家的稅收政策也是變化比較快的,在房地產企業還沒對一個政策進行完全吃透的基礎上,新的政策一出臺,使得企業財務對新舊政策難以進行很好的理解和貫徹。(2)企業管理層對稅收風險管控思路有問題,他們普遍認為延遲繳稅、偷稅漏稅是好事,其實這其中可能會導致很多會計角度的核算問題出現。再加上房地產的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清算比較困難,施工過程較長且立項手續復雜,使得財務稅收經常出現跨年的問題,這對企業保稅及內部管控來說就困難重重。(3)企業普遍認為稅控問題是財務專業角度問題。在實際的企業稅收風險內控管理方面,其他部門很難主動地去配合財務部門進行稅控考慮。這就使得土地增值稅和所得稅清算工作難度較大。
3優化房地產企業內部稅后風險管控的相關策略
3.1成立專門的風險識別體系
針對房地產行業涉及稅種較多,繳算繁雜的情況,應該以公司角度來形成風險識別體系,對事前及事中進行風險警示。提升管理層及稅收專業的稅控管理意識,清楚企業內部的業務流程及制度建設,在不違背稅收政策的基礎上實現稅收風險因素的合理識別和管控。
3.2進行有效的稅收風險評估
企業要根據不同的稅收風險進行等級分類。這樣就可以結合等級評估來進行稅收事件的具體分析,然后可以指定合理的解決方案。同時有利于稅收風險的縱向比較和稅控風險經驗積累。
3.3不斷完善風險應對體系
面對房地產稅收方面的各種風險,雖然無法通過單一的方式來進行處理,但是我們可以在總結風險等級及結果分析的基礎上,進行對應方案的規劃。常用的風險應對主要遵循:結合以往風險規避經驗進行針對性措施制定;以降低誘發風險的不確定因素來降低稅收風險帶來的損失;進行高風險的有效業務轉嫁,比如,可以以外購商品房的形式來處理安置房的復雜稅務問題。
3.4完善關于稅收風險的內控管理機制
很多房地產企業的內部管控機制存在漏洞,同時缺乏執行監督。針對這種情況,建議房地產企業實行稅收風險內部管控機制的執行監督常態化,讓稅收的合理規劃和依法納稅成為一種內控正確觀念。并構建與之對應的考核監督機制,實現稅收風險內控管理機制的全面落實監督。
3.5形成稅收規劃與風控兩相呼應的局勢
稅收規劃主要是進行事前的稅務安排,而稅收風控則是一種預警,兩者之間存在交叉,所以,企業稅務管理部門應該實現對兩者的呼應統籌。以實現對房地產稅收政策的合理了解為原則,及時進行與稅法相對應的稅收籌劃。同時監理會計核算制度,確保稅收籌劃能夠統籌大局。
3.6針對土地增值稅的風險控制
房地產企業日常運營中涉及的主要稅種之一就是土地增值稅。在土地增值稅的風險控制方面,首先應該結合當前的稅收減免政策進行靈活的納稅規劃。對于房地產行業來說,主要目的是及時盈利,而繳納的土地增值稅金額又與企業的盈利額成正比。所以項目初期的增值稅納稅籌劃就顯得非常重要。這時還應該考慮如何通過將一些費用轉移到房地產開發成本費用里,來適度實現行業內部產業鏈的延伸,增強跨行業的利潤轉化,來實現對房地產繳納土地增值稅的有效降低。
3.7針對企業所得稅的有效管控
房地產企業所得稅的控制,首先應該避免違法稅控導致的稅務風險,在納稅之前先進行內部申報信息的稽核。另外還應該通過稅后的總體籌劃,以利潤轉移法的綜合利用和收入調節,來最大可能地降低企業所得稅繳納壓力。
4結語
總而言之,企業的內部稅收風險控制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效益把控方式,它可以幫助企業有效地進行風險規避,提升企業經濟效益。如果內部稅控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房地產企業將會給自身帶來比較高額的稅收壓力。所以,房地產企業必須能夠緊緊抓住當前的國家的各項稅后政策,并進行深入的分析解讀,以正確稅收觀念的樹立,來優化企業資金結構管理和成本運營機制,并加強差異化風險策略的應用,有效提升企業稅收內部管理水平,促進房地產企業能夠獲得更好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王勇.淺論房地產企業稅收風險內控管理方法[J].新經濟,2014(29).
[2]趙玲.淺議我國房地產企業稅收風險的管理[J].科技促進發展,2011(02).
一、前言
稅收籌劃是經營企業利用稅收政策所提供的選擇機會,對所經營或投資的財務活動進行科學的規劃的活動,其核心目的在于在合理的范疇內達到有效的節稅效果。稅收籌劃結果直接體現在納稅人規避風險的同時獲得稅后收益的最大化,對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在應對競爭激烈的經濟市場環境中,依靠稅收籌劃提升企業綜合實力,無疑是增強企業在經濟市場競爭力的一個有力手段。反之,若籌劃不當則不僅會影響到企業的經濟效益同時會對企業的聲譽造成不良影響,制約企業的健康發展。本文中就現階段稅收籌劃的風險進行了全面分析,并以分析結果為核心,提出了關于稅收籌劃風險管理的應對策略,希望為企業稅收籌劃專業提升提供有力參考。
二、稅收籌劃概念
稅收籌劃是納稅人在納稅義務發生前通過籌資、投資、收入分配、組織形式、經營等事項的事先安排、選擇和策劃,采用不違反稅收法律法規的方法,規避、減輕、轉移、推遲納稅以實現稅后收益最大化的經濟行為。
稅收籌劃的概念可以從兩個方面予以分析,也就是廣義下的概念與狹義下的概念。其中,廣義下的稅收籌劃所指的是企業經營者也就是納稅人在不偏離稅法規定的基礎上,利用有效渠道,對自身所經營的或參與投資的經營活動進行合理的規劃,以此達到少繳稅款的效果,這其中一系列的財務管理活動都被稱為稅收籌劃行為。廣義下的稅收籌劃概念,更為關注的是稅收籌劃的基礎是不能脫離稅法,稅收籌劃的核心目的是少繳或緩繳稅款。
狹義下的稅收籌劃概念所指的是納稅人在符合稅法規定的基礎上,以適應政府稅收政策導向作為前提,利用稅法所提供的稅收優惠,對自己所經營的或參與投資的財務活動進行合理規劃,以此實現節稅目的,在此期間的一系列行為被稱之為稅收籌劃行為。狹義下的稅收籌劃概念,更為凸顯的是稅收籌劃的目的是節稅,但期間采取的一切手段需要在稅收法律的范圍內,主要是基于政府稅收政策所實現的一系列節稅行為。
三、稅收籌劃風險方向
1.基于稅收政策認知不清導致的風險
基于企業管理者自身素質的問題或管理觀念等問題,導致企業在稅收籌劃問題上存在著一定錯誤的認知,由此做出了一些錯誤的戰略方向或戰略措施。期間也有部分企業管理者錯誤的認知稅收籌劃就是與稅務部門協調關系,導致其不會投入過多的關注,而是將其完全寄托于經辦人員或領導方面,進行一些拉關系,甚至是行賄等不良行為。另外,也有部分企業管理者認為,稅收籌劃是達到降低稅收或逃稅的手段,偏離了稅收籌劃的實際價值。企業內的稅收事項眾多,包括企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同時也包括具有經濟往來的相關企業,而財務部門的主要任務則是納稅環節。基于此,僅依靠財務部門是不能夠完全做好稅收籌劃工作的,需要企業參與人員的共同協作。
2.基于稅收政策變化導致的風險
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下,國家為推動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在特定時期內會頒布與其相適應的促進經濟增長的減稅或退稅等稅收優惠政策,這是國家所實施的針對經濟發展的宏觀調控行為。國家稅收政策會基于國內經濟的發展形勢不斷的做出調整,確保稅收政策的時效性,使其能夠更為符合國內經濟發展的需求。稅收籌劃是預先籌劃行為,針對任何一項稅收的籌劃都需要一個周期,在此期間內,可能稅收政策作出了全新的調整,而這種變化使得正在進行的稅收籌劃不再適合,因此導致了相關風險的存在。
3.基于稅收籌劃目的不清導致的風險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會經歷不同的發展階段,而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中,企業的戰略目標自然也存在著差異性,稅收籌劃是為實現企業戰略管理目標服務的活動。基于此,企業在進行稅收籌劃過程中,其方式與目的不符合生產經營的客觀要求,或不符合企業長遠發展的要求,企業便會以為實施了不合理的稅收籌劃手段而擾亂了企業的正常經營與管理秩序,因而導致企業內在經營機制的紊亂,而這種紊亂問題的出現很容易導致企業面臨巨大的經營風險。
4.基于財務人員缺乏稅收籌劃能力導致的風險
多數企業的經營范疇較為廣泛,所涉及到的經營業務眾多,而不同稅種的計稅方法與稅收優惠政策存在差異性,需要籌劃人員明確掌握現行的稅法政策與國家階段內所提出的稅收優惠政策。就對現階段內部分籌劃人員的觀察看來,普遍存在專業素質不足與風險意識不足等問題,在稅收籌劃過程中常出現對稅收優惠政策精神認知不清而造成事實上的偷稅行為。稅收籌劃在我國發展時間不長,因此具備稅收籌劃的綜合型專業人才有限,導致其面對政府全新推出的稅收優惠政策時出現認知不清等問題。
四、稅收籌劃風險管理對策
1.強化對稅收籌劃與風險的認知
在企業內部強化對稅收籌劃與風險的認知可從兩個方面予以實現:第一,企業管理層需要首先樹立必須依法納稅的觀念,這是確保順利實現稅收籌劃的基礎條件,也是硬性標準。企業進行稅收籌劃絕不是實現逃稅或漏稅的工具,而是在稅法允許的基礎上,合法的有效的進行節稅。第二,當前,我國稅收制度尚不完善,稅收政策變化較快,具有著時效性與區域性的限制,基于此,需要企業管理層及時的學習與掌握稅收政策,在明確掌握現行稅收優惠政策的精神后,制定合理的稅收籌劃方案。
2.促進與稅務機關的協作
納稅人在實施某一個項目的稅收籌劃階段,如不能夠充分的明確或掌握稅收政策的實質內涵,即便是在某個環節出現了方向性的錯誤都會導致整個籌劃行為的失敗。因此,就利用稅收優惠政策進行籌劃的企業而言,不同的稅收優惠政策都具有著一定的適用范圍,包括企業類型、注冊地點、特定人員比例等方面的標準,納稅人想利用這些優惠政策進行籌劃,則必須要明確其具體的要求,避免出現稅務籌劃風險。針對此,需要企業內部樹立一個正確的稅收籌劃觀念,包括對稅收優惠政策的認知、應用等。
4.加強對稅收籌劃人員的培訓
稅收籌劃屬于財務管理方面的工作,必須要確保其嚴謹性與可靠性,而稅收籌劃的參與人員對此起到重要影響作用,需要加強對稅收籌劃人員的專業培養。稅務籌劃人員不僅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素質,同時需要具備對經濟前景的預測能力以及項目統籌能力。稅務人員專業素質的提升,一方面依靠于個人的努力。另一個方面便是企業的后期培養,因此,在企業內部開展稅收人員培訓具有重要意義。
五、結論
綜合上文所述,稅收籌劃是一種在稅法允許的情況前提下,通過合理的手段所進行的一種節稅行為,現階段稅收籌劃基于企業管理層認知不清、籌劃人員自身素質不足等問題,導致稅收籌劃存在著諸多的風險。針對此類風險在本文中提出可經由樹立正確的稅收籌劃觀念、加強對稅收人員的培訓、促進與稅務機關的協作等措施予以控制或改善。
參考文獻:
[1]陳志麗.淺議如何完善企業稅收籌劃防范企業稅收風險[J].財經界(學術版),2015,02(03):269.
[2]韓定虎.企業稅收籌劃與稅務稽查、稅務風險評估審計矛盾的解決淺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5,09(21):268-269.
[3]陳祥福.淺議企業營改增稅收籌劃及稅務風險防范[J].東方企業文化,2015,09(21):38.
一、引言
當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和完善,使得企業面臨著巨大的市場壓力。提升企業的內部管理對于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十分重要。稅收籌劃作為企業內部管理的重要方面,是財務工作的基礎,加強稅收籌劃管理和實踐,能夠提升企業的盈利能力。
稅收籌劃,即納稅人通過一定的手段在國家稅法允許的范圍內減輕稅后負擔,可以促進利潤的相對提高。稅收籌劃不僅沒有違背國家稅法精神,還是順應國家稅收政策導向的重要手段。企業的稅收籌劃工作能夠增強企業自身的稅法意識,并通過對相關籌劃方案的審查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實際上,稅收籌劃也是企業財務管理的基礎工作,貫穿于企業財務管理的始終。企業的稅收籌劃還能促使國家完善稅收制度,實現稅收政策,是社會發展與進步的表現。本文基于稅收籌劃的含義,從管理實踐和風險控制兩個方面對企業當前的稅收籌劃問題進行了剖析,嘗試從分析問題并提出解決策略,以期通過稅收籌劃優化企業的財務管理,促進企業的發展。
二、稅收籌劃工作:原則及管理實踐
稅收籌劃工作包含以下幾個原則:一是從其含義出發,稅收籌劃的基本原則之一是納稅人被允許在稅法范圍內,通過事的安排籌劃,制定最優的企業納稅方案,減輕稅收負擔,節省企業資金。當前,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日益發展,企業的稅收籌劃已經得到初步發展,且良好的外部環境將促進企業稅收籌劃工作的發展。同時,企業進行稅收籌劃要在國家稅法范疇內并保證誠信度。進行稅收籌劃時,企業要保持謹慎的態度。二是企業的稅收籌劃工作要從實際出發,既要把握稅收政策,又要合理運用稅收優惠以減輕企業負擔、提高經濟效益。對于企業而言,要統籌生產經營和理財投資活動。實際上,企業的稅收籌劃對于實現國家產業政策、扶持的產業和地區發展十分重要。從管理實踐來看,我國企業的稅收籌劃管理工作體系逐步走向完善,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提高稅收籌劃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能力。稅收籌劃人員的素質決定了企業稅收籌劃的效果。作為一個專業性很強的工作,稅收籌劃需要多方面知識,涵蓋了稅收、法律、會計等綜合內容,對于企業的稅收籌劃人員來說,既要具備一定的工作經驗,還要具備專業的知識。當前,我國稅收法律逐步完善,稅收工作人員要與時俱進,提高業務水平和能力。企業也要為員工提供專業知識培訓,發揮各種資源優勢提升稅收籌劃人員的專業素質和能力。
二是企業的稅收籌劃方案要進行事前設計,并需要具備大量特定信息的支持。實際上,在制定籌劃方案前,稅收籌劃人員要了解企業的內外部環境,包括經營情況、產品狀況等;籌劃方案制定完成及實踐中,相關人員要注意國家政策、考慮到信息的變化并對方案做出相應的調整。科學管理信息才能實現真正有效的稅收籌劃。
三是企業的稅收籌劃要設立獨立的籌劃部門。單獨由財務人員來進行籌劃工作時往往限于業務知識的局限性,稅收籌劃不能實現良好的效果,因此要在企業內部建立專門的稅收籌劃機構,招聘專業人才進行籌劃方案制定。不過,成功的稅收籌劃方案需要不同部門的配合。高能力、高素質的財務人才要充分掌握稅收知識,并能夠了解企業內外部環境。稅收籌劃方案要能真正減輕企業的稅收壓力、提高經濟效益。
四是做好風險監控。風險監控制首先要有預見能力,即通過對稅收籌劃有關的信息進行分析以實現風險的提前監控,并根據風險點及時調整方案,從根源上有效控制和防范危險,減少風險損失。
總之,以上的管理實踐過程在我國已經展開,企業大都開始重視稅收籌劃,并采取有利于稅收籌劃管理的政策。可以說,成功的稅收籌劃管理能夠有限減輕企業的稅收負擔。從長遠看來,稅收籌劃對于企業的發展是十分重要的,在今后還要積極實踐。
三、稅收籌劃過程中面臨的風險類型及應對
當前,稅收籌劃中存在的問題集中表現為企業面臨的各類風險,主要包括:一是企業對稅收籌劃概念認識偏差,企業存在故意少納稅、偷稅、抗稅、騙稅等問題,違背了納稅籌劃的實質。同事,稅收籌劃有一定的時效性,由于當前企業缺乏相應的專業人員,各項優惠政策下財務人員制定出的稅收籌劃方案不能獲取有效的節稅收益。二是稅收政策變化風險普遍存在,如果企業無法有效的理解和領悟,就可能使原有的籌劃方案導致利益沖突。三是稅收籌劃基礎不穩,專業素質的籌劃人員的缺乏往往導致籌劃失敗。四是稅務執法不規范。稅收籌劃要經稅務行政執法部門認可。五是稅收籌劃目的不明確,往往導致效果的不確定性。
總體來看,企業進行稅收籌劃風險的防范包含這樣幾個方面。一是要正確理解稅收籌劃,規范基礎工作,建立一定的風險預警體系和科學預警系統。完善風險防范體系,降低風險損失。二是要營造良好的稅企關系,樹立法律的權威性,共同創建和諧的納稅籌劃氛圍。三是要樹立敏感的風險意識,關注政策變化調整,適時調整方案。四是要提高稅收籌劃人員素質和專業能力,使他們更好的理解稅收政策,降低稅收籌劃風險。
參考文獻:
[1]張菡.新時期我國中小企業納稅籌劃之探討[J].商場現代化,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