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5 17:25:0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市場調查和市場分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圖分類號:F27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4.029
益生菌是一類對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體腸道、生殖系統內,能產生確切健康功效從而改善宿主微生態平衡、發揮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總稱。益生菌對于有機體的健康效應已被證實,對于改善人體腸道菌群也被人們熟知,在乳品生產中更是廣泛應用,但養殖業中益生菌使用起步比較晚,奶牛養殖中飼用益生菌的使用更是處于起步階段。飼用益生菌在奶牛養殖中的應用理論性研究已經比較成熟,在實踐中急需推廣。
1飼用益生菌在奶牛養殖業中的應用現狀
1.1近半數養殖場對飼用益生菌的認識不足,應用比例較小
我們對河北省的典型養殖場進行調查,發現其中對飼用益生菌不認識和了解不多的占一半,有一定了解以及比較了解的占一半。通過對數據分析我們可以得知被調查企業有一半的對飼用益生菌的認識不足,沒有將其投入使用中,益生菌在奶牛中的應用比例較小,如果比例加大,可以得知益生菌在奶牛養殖中的應用前景廣闊。
1.2不同規模養殖場益生菌使用量占養殖成本比例不同
從2013年以后,奶牛養殖散戶逐漸減少,規模化養殖成為奶牛養殖的大勢所在。我們調查的奶牛養殖基地(或小區)為規模化養殖,我們的規模劃分依據不同于奶業年鑒,存欄數
大中小規模養殖場奶牛養殖中益生菌的使用量占養殖成本的比例的分別為5.35%、5.06%、4.69%,有所差異。從數值來看,大規模養殖場益生菌的使用量占養殖成本大。
1.3奶牛養殖益生菌使用費用占養殖成本的5.04%,噸飼料使用量平均為0.16噸
從益生菌使用費用占養殖成本比例來看,大中小規模均在5.04%左右,大規模和中規模高于三者平均值,分別為5.35%和5.06%,小規模低于中大規模養殖場,數值為4.69%,低于平均值。
結合《中國奶業年鑒》和調查資料發現,不同規模養殖場噸飼料益生菌使用量比平均0.16%,合噸飼料使用量0.16噸,其中大規模養殖場噸飼料益生菌使用占比最大,達到0.2%,中小規模分別為017%和011%,略低于大規模養殖場。
1.4產奶牛的益生菌使用量最大
通過調查發現,產奶牛為奶牛養殖數量最多,也是益生菌使用量比較大的一個品種。每頭產奶牛年益生菌使用量最大,約為0.33噸,使用費用也相應較高;其次為育成牛,約為0.12噸,犢牛最少,約為0.08噸,使用費用較其他品種較少。
2影響飼用益生菌需求市場的因素分析
王莉、劉洋(2012)指出奶農是我國奶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指出奶農的年齡、學歷、喂養習慣、養殖規模則會影響奶農的生產行為,郭策,馬長海(2015)指出小規模奶牛養殖是河北省奶牛養殖的重要模式,規模不同,成本和效益表現為不同特征,從益生菌需求而言,養殖規模影響著需求。
Stein和黃良策曾研究了相同類型的飼用益生菌對不同發育階段的牛(產乳牛、育成牛、犢牛)作用效果不同,養殖場不同發育階段的奶牛的數量對益生菌需求有差異。
通過對影響因素的分析,得出結論:規模對益生菌需求意愿具有顯著正向影響;性別、學歷、年齡、管理時間、是否使用益生菌和對益生菌的認知對益生菌需求意愿正向影響不顯著。因此,接下來飼用益生菌在奶牛養殖行業的市場預測是從養殖規模入手的。
3飼用益生菌在奶牛養殖業中的市場需求預測
3.1現有養殖水平下飼用益生菌的市場規模
3.1.1估算全省小規模養殖場益生菌市場規模
根據前面的測算益生菌使用費用占養殖成本比例均值為4.69%,即在現有養殖水平下,全部河北省養殖場飼用益生菌成本占養殖成本的比例在4.396%-5254%之間。2015年河北省總養殖規模196.3萬頭,按照上述估算區間,河北省小規模養殖益生菌使用的市場規模是4.6億元-5.5億元。
3.1.2估算全省中規模養殖場益生菌市場規模
根據前面的測算中規模益生菌使用費用占養殖成本比例均值為5.06%,即在現有養殖水平下,全部河北省養殖場飼用益生菌成本占養殖成本的比例在4786%-5334%之間。2015年河北省總養殖規模196.3萬頭,按照上述估算區間,河北省中規模養殖益生菌使用的市場規模是5.7億元-6.3億元。
3.1.3估算全省大規模養殖場益生菌市場規模
根據前面的測算大規模益生菌使用費用占養殖成本比例均值為5.35%,即在現有養殖水平下,全部河北省養殖場飼用益生菌成本占養殖成本的比例在5076%-5624%之間。2015年河北省總養殖規模196.3萬頭,按照上述估算區間,河北省大規模養殖益生菌需求的市場規模是8.8億元-9.8億元。
3.1.4全省現狀養殖水平下益生菌市場總規模
2015年河北省總養殖規模196.3萬頭,按照上述估算區間,河北省益生菌需求的市場規模是19.0億元-21.6億元。
3.2河北省奶牛養殖未來飼用益生菌市場規模估算
3.2.1未來5年養殖規模預測
根據《中國奶業年鑒》中2011年-2015年河北省奶牛養殖規模數據,用等增長率估算未來五年內的養殖規模。可見總體趨勢在上升,保持在1%-3%之間,根據最優規模原則,增幅可能不會很大。我們暫且按照1%增長率保守估算2016-2020年的飼用益生菌需求市場規模。估算結果見表2。
2未來五年益生菌需求規模估算
未來5年假設不同養殖規模的比例關系不變,與2015年相同,按照大中小規模估算各年度的益生菌需求規模,結果見表2。未來5年飼用益生均的需求規模在20億元左右,市場規模巨大。
可以看到該市場有巨大的擴增潛力。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在動物生產領域禁用抗生素促生長劑,我們預計未來益生菌的市場規模將不可估量。
4飼用益生菌在奶牛養殖業中推廣應用的建議
4.1加大益生菌市場拓展力度,滿足奶牛養殖企業需求
益生菌飼料作為生物技術在畜禽養殖生產中的應用,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市場的發展,需要加大宣傳力度。加強益生菌的宣傳與培訓,尤其是使用益生菌產品的養殖戶的指導與服務,提高廣大養殖場戶的技術指導與服務。提高廣大養殖戶使用益生菌只記得科學性自覺性。畜牧部門選擇較為知名的益生菌產品進行比較,為下一步的大面積推廣取的科學數據支撐。
4.2規范飼用益生菌產品生產,保障飼用效率提升
一方面,由于益生菌的本身的性質,其產品不穩定。因此,在工業條件下,菌種應保持存活,應能在長期儲存和現場條件下保持穩定和活性,在動物腸道中有存活能力(不一定繁殖);能對宿主動物產生有利影響。另一個方面,益生菌制劑生產企業應加強同國內外研究機構有的密切合作,聯合攻關,開發新技術,研發新產品,進一步提高益生菌制劑的質量和穩定性,降低產品的使用成本,提高養殖戶的使用效果。
4.3準確定位市場,加強飼用益生菌宣傳與培訓
將市場定位于養殖業,同時加強宣傳,深入各地養殖場,派發技術人員進行實地指導,在各飼料廠積極推廣。
4.4強化飼用益生菌客戶的開發和培育,不斷保障重點客戶的需求
益生菌企業要進行系統的選育,培育新菌種并改良缺點,標記不同的菌種,并驗證不同益生菌的功效,提高菌種的利用效率。并且在傳統技術上,開發研究新技術,運用分子生物學方法,降低生產成本。
4.5完善飼用益生菌渠道建設,強化終端拉動
飼用益生菌產品的認知渠道多樣,其中網絡是最主要的認知渠道,建議企業在各地區鋪設試驗點,建設成“研究機構―飼料廠―養殖場”一體化機制。公司充分應用養殖業趨于規模化的發展態勢,不斷推進以“終端拉動”為導向的營銷服務,將大量技術人員配備到各個銷售終端,形成自上而下的技術推廣體系,為廣大養殖戶提供及時、高效的益生菌和養殖技術服務及培訓。
4.6加強飼用益生菌產品的品牌建設,以知名度推進產品銷售
給力農產品品牌建設與管理,是當前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以及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核心和關鍵問題之一。“品牌”是一種無形的資產,益生菌有了品牌,就有了知名度,就具有了凝聚力與擴散力,就成為發展的動力。即先應該了解益生菌的市場細分、產品規劃,再對益生菌產品進行渠道規劃、產品銷售規劃、產品招商規劃和銷售管理規劃,最終使益生菌企業在產品品牌策略拉動和產品市場策略的推動下把產品銷售出去。
參考文獻
[1]王莉,劉洋.奶農生產行為的特征及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畜牧雜志,2012,(06):2831.
[2]郭策,馬長海.河北省小規模奶牛養殖的成本效益分析[J].廣東農業科學,2015,(12):239244.
一、瀏陽房地產市場和房地產金融發展基本情況
(一)房地產市場
1、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較快,市場存量商品房積壓暫時不大。2011年全市共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26.4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65.79%;房地產直接產生地方稅收4.2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9.41%,占全市地稅總收入的34.87%。全市房地產在建項目45個,在建房屋施工面積225.10萬m2,比去年同期增長38.31%,房屋竣工面積67.18萬m2,比去年同期增長79.96%。全年經審批共準許預售商品房屋面積134.50萬m2,比去年同期增長101.41%,加上歷年累積36.11萬m2,全年商品房市場投放量為170.61萬m2,減去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98.06萬m2,市場存量商品房面積72.55萬m2,其中期房面積60.30萬m2,現房面積12.25萬m2(其中住宅11.21萬m2,占91.51%),一年以上現房空置1.20萬m2。據公開資料,全國商品房積壓量為2年的銷售量,而瀏陽只有9個月銷售量,總體來說目前瀏陽存量房積壓量不是很大。
2、商品房新開工面積和成交量同比回落,市場觀望氣氛較濃。從“瀏陽市房地產市場運行情況調查表”分析,2011年第四季度商品房出現滯銷后,房地產新開工面積、商品房銷售面積和住宅銷售套數比2010年第四季度增速分別回落50.22、36.98、30.93個百分點。從2011年季度增長情況看,第三季度比第二季度、第四季度比第三季度房地產新開工面積分別回落47.66和56.04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面積分別回落44.59和16.44個百分點,住宅銷售套數分別回落48和15.46個百分點。數據顯示,2011年以來,受房地產調控綜合影響,瀏陽市房地產開工和銷售增速逐季回落,特別是從去年11月開始,樓市銷售量下滑嚴重。
3、商品住宅銷售均價持續上漲,但四季度同比漲速下降。從“瀏陽市房地產市場運行情況調查表”得知,2010年至2012年瀏陽市住宅銷售均價持續上漲,特別是2011年第一季度上漲了16.62%,這主要是受恒大推出精裝修房拉高房價影響。但是受銷售不好的影響,2011年第四季度增速比2010年第四季度下降了4.53個百分點。
(二)房地產金融
1、房地產貸款持續平穩增長,受調控因素影響相對滯后。瀏陽屬四線城市,靠近省城長沙,基本經濟競爭力排全國第64位,區位優勢比較好,經濟比較發達,同時也沒限購、限價政策,商品房購買力比較旺盛。據統計,2011年鄉鎮人員進城購房面積占銷售總面積的50.96%,外來人員購房占13.57%,而城區人員購房占35.47%,同比下降6個百分點,說明瀏陽剛需購房和外來人員購房日益增多。瀏陽良好的市場前景吸引了碧桂園、恒大、榮盛置業等全國品牌開發商和江浙等外來開發商,各銀行上級行對瀏陽房產信貸也比較傾斜。調查顯示,轄內工、農、中、建四大行對13個樓盤發放了開發貸款,有6家銀行和住房公積金中心對90%的樓盤發放了個人按揭貸款。12月底,銀行房地產貸款余額28.03億元,占轄內銀行全部貸款的15.87%,同比增長41.04%,高出全部貸款增速14.57個百分點。從2011年房地產貸款走勢圖看,全年貸款平穩增長,房地產調控對瀏陽影響不大,與一、二線城市比較影響相對滯后。由于貸款發放有一個時間過程,受大勢影響,瀏陽從去年11月開始房市出現滯銷,房地產貸款下滑要到今年上半年才會體現出來。
2、房地產信貸政策執行標準不一,對剛需購房存在政策執行偏差。去年以來,國家對住房按揭貸款總體政策是“保一、限二、停三”,即差別化信貸政策。但從調查情況看,除工行和中行執行首套房3成按揭、基準利率,二套房6成按揭、1.1倍利率外,其他銀行對首套房執行了1.1倍利率,個別銀行達到了1.3倍。對二套房首付比率大部分銀行執行了6成首付,但也有個別銀行執行了4成或5成首付。同時,在去年下半年資金和規模比較緊張時候,購房戶排隊等貸款的問題也比較突出。
二、對2012年瀏陽房地產市場和房地產金融走勢的分析預測
(一)市場觀望情緒濃厚,樓市冰點將持續相當長的時間。受全國大勢影響,瀏陽樓市從去年11月開始出現滯銷。部分樓盤采取了降價營銷的辦法,但在買漲不買跌的心理影響下,銷售情況仍不理想,等待觀望情緒十分濃厚。如瀏陽某品牌開發商樓盤今年2月只銷售了9套房子,比去年月平均銷售量下降了77.5%。據對14個開發商的問卷調查,在回答“貴企業在去年下半年以來銷售的樓盤中,第二次(含)以上購房的消費者所占比重較前兩年有什么變化”時,選擇有所下降或明顯下降的為11,占78.57%,選擇基本不變的為2,選擇小幅上升為1,明顯上升的為0。今年1至2月,少數地方政府出臺了一些救市政策,但均被住建部一一叫停,并且強調露頭就打,決不允許地方政府在房地產調控上唱反調,同時要建立房地產調控的長效機制。樓市調控和銷售低迷將持續相當長的時間。
(二)開發商融資困難,個別可能出現資金鏈斷裂問題。2011年瀏陽共有房地產在建項目45個,其中有13個樓盤申請到了開發貸款,占28.89%。這意識著另外30多個樓盤是靠自籌資金解決項目前期投入的,一旦房子長時間實現不了銷售,銀行按揭貸款不到位,少數實力較弱的開發商就有可能出現資金鏈斷裂的問題。從調查情況看,在瀏陽未發現開發商向社會大規模拆借資金的問題。但是,在朋友或熟人圈子內借入資金解決臨時性資金周轉需要則比較普遍。據銀行信貸科長反映,經常有熟人打電話詢問某某樓盤的貸款是不是放下來了,很有可能是擔心自己借給開發商的資金是不是有著落。如果商品房銷售長時間低迷,房地產領域民間借貸風險可能會爆發。
(三)房產開發成本剛性上漲,市場降價空間不大。從對14個開發商的問卷調查來看,在回答“去年下半年以來房地產開發成本明顯上升,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時,有6個選擇土地成本,12個選擇建材、人工、水電線路等建安成本,10個選擇資金成本。業內人士為我們算了一筆賬,以瀏陽城區為例,商住用地一般是120萬元一畝,按通常容積率1.8計算,樓面地價為1000元/㎡,加上建安費用1200元/㎡,報建費用500元/㎡,財務費用及其他200元/㎡,其成本價就達到了2900元/㎡。去年12月瀏陽商品房均價為3261元/㎡,實際降價空間很小。據對14個開發商調查,在回答“貴企業對本地后階段房價走勢的判斷”時,認為持續上漲的為0,認為漲幅趨緩和保持平穩的為9,占64.29%,認為有所下降的為5,占35.71%,認為明顯下降的為0。
三、政策建議
(一)落實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確保剛需需求。銀行要站在關注民生和確保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高度,嚴格執行國家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對首套房貸款,尤其是購買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貸款人,政府及相關部門要采取引導銀行機構降低首付款比例和利率下限、規范銀行機構個人住房貸款業務經營行為等多項措施,督促銀行機構改善首套房信貸服務;對購買第二套房的,如確實是因為首套房面積比較小、屬于改善型購房的也要予以支持;對第二套以上投資、投機性購房需求,要運用首付款比例和利率工具進行抑制。
體育鍛煉是增強體質、提高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徑[1],政府相關部門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制定相關規定。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保障公民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的合法權益[2]。本文通過問卷調查河北省全民健身活動的狀況和場地使用情況,尋找制約全民健身活動發展的主要因素,為結合河北省實際情況,制定更合理的全民健身策略,推動河北省全民健身活動的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一、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文采用多級、整群抽樣的方法,對河北省全民健身活動狀況進行了調查,調查獲得有效樣本4200份,20歲以上人群2428份。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通過網絡、圖書館和中國知網數據庫查閱相關資料和文獻。對收集到的各種資料進行匯總,分析和整理。
2、問卷調查法。設計問卷,進行效度、信度檢驗,對河北省部分地區市民發放問卷,采用SPSS20.0軟件,對相關問卷進行統計分析。
二、研究結果及分析
(一)河北省20-50歲及50以上居民工作狀態統計分析
由圖1可知,河北省20-50歲的成年人有65.5%是每日工作,參加運動的時間比例大大縮小,并且偶爾還要加班,這是引起成年人不參加體育鍛煉原因之一(X2=775.7,P
(二)河北省20歲以上居民體育鍛煉頻度和不能參加鍛煉的障礙因素
由圖2、表1可知,河北省居民不參加全民健身活動占總人數的64.7%,平均每周7次以上的體育鍛煉的人數,只有6.8%,并且大多數人是51歲以上的老年人(X2=149.0,P
由圖3可知,對于20-50歲的成年人在體育鍛煉遇到的主要障礙是工作忙,缺少時間(44.1%)和惰性(30.2%),其次缺乏場地設施(28.2%),這是造成成年人不能參加體育鍛煉的主觀和客觀因素,缺乏場地設施(25.6%)是50歲以上老年人不能參加體育鍛煉的主要原因(X2=685.60,P
(三)河北省20-50及50以上居民體育鍛煉場所距離的選擇
由圖4可知,有27.8%的20-50歲成年人在鍛煉時選擇離居民區小于1千米的地方進行體育鍛煉,因此,社區體育建設具有重要性,是居民參加體育鍛煉的主要場所(X2=25.8,P
(四)20歲以上居民對體育設施的滿意度
從圖5可知,城鄉的差距比較明顯,鄉村居民對體育設施建設較為不滿意(X2=125.9,P
(五)20歲以上居民在體育鍛煉接受的指導和場地的選擇
由圖可知,河北省的居民在體育鍛煉時沒有指導、自己琢磨的占42.2%。只有3.0%的居民有教練指導,鄉村居民接受專業教練指導的只有0.6%。大部分健身者在健身過程中缺乏必要的健身指導,并非健身者不愿接受指導,而是能夠給出指導的指導者數量太少,即使有也大都分布在消費性健身場所,因此健身者得不到科學合理的健身指導,出現健身意識下降進而退出健身行列的情形。增強城鄉居民體育健身意識和科學健身素養,養成體育健身的生活方式。
三、對策與建議
(一)全民健身的意識性
河北省居民的體育鍛煉意識不強,政府部門應增加體育鍛煉有益健康的宣傳,利用明星、學校、社區的體育活動,引導居民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也可通過公眾人物的體育娛樂節目,影響成年人體育鍛煉。增強成年人身體健康的重要性意識,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
(二)全民健身器材的管理維護
開放的公共設施采用專人管理,人群聚集的鍛煉區域選出負責人,進行統一維護和維修,保障全民健身器械的基礎安全性。常用的場館可采用會員制,企業廣宣贊助等形式收取合理的費用,用于保養和維修場館。
(三)全民健身場所的合法性
廣場舞是很好的體育鍛煉手段,經常由于場地選擇的不合適而引起糾紛。在場地選擇上要遠離居民區為原則,如公園、廣場或空闊的場地,并且要對時間段的選擇加以制約,避免擾民和造成聲音污染。
(四)各種社區體育鍛煉的趣味對抗賽的組織
增加政府或社區組織簡易、有趣味的體育比賽活動,也可自制社區體育節、體育月、體育周、體育日,增加體育活動。促進全民健身活動的迅速發展,增加社區的文化建設。(作者單位:1.河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人體運動生物信息測評重點實驗室;2.河北省體育科學研究所)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R2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515(2011)07-0193-01
科教興國早已成為社會共識,教師職業也被賦予了更加重大的社會責任,全社會對教師的期望使之面臨著巨大壓力。由于職業的特殊性,辛勤的園丁們在繁重而辛勞的教學中患上了職業病[1],如咽炎、頸椎病等,教師的健康問題不容忽視。筆者對河南省中小學教師幾種常見的職業病進行了調查,為開展醫療保健工作提供了依據,以更好地為提高我省中小學教師隊伍素質和教育質量服務。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河南省10所中小學校隨機抽取500名教師為研究對象。
1.2 方法: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
2 結果與分析
中小學教師的工作特點和工作環境的特殊性如久站,久坐,熬夜,長時間講課等,使他們很容易患上“職業病”,常見職業病情況見表1。排在前4位的分別為慢性咽炎、頸椎病、腰肌勞損和痔瘡。
眾所周知,咽炎、頸椎病和腰肌勞損是教師的三大職業病,其中慢性咽炎是最普遍的職業病,發病率居首位,這與教師長期過度用嗓、發音不當和經常受粉筆煙塵刺激等有關。建議:修正講話方式,多用腹式呼吸;控制音量和語速;常用溫開水等潤喉;不宜過多食用刺激性食物及糖分過高的食物。
頸椎病、腰肌勞損發病率較高是由于教師長期伏案工作,使頸椎長時間處于一種特定的,易引起頸椎關節病變,且伏案工作時整個軀體重量全部壓在腰部,易造成腰肌勞損。建議:調整工作中的姿勢與時間長度;適度運動;充分休息。
中小學教師中痔瘡的發病率較高,這是因為教師長期處于站立、坐位,重力的作用使得直腸靜脈充血影響靜脈回流所致[2]。建議:減少站立、坐位時間,適當活動;注意飲食,多食富含纖維素食物;培養良好的排便習慣。
工作壓力過高,長期處于精神緊張狀態,這是引發高血壓的主要原因,而由此引發的心腦血管疾病是威脅人類健康的三大殺手之一[3,4]。近幾年很多研究表明,在中小學教師中胃炎等消化系統疾病的發生率也很高。這與他們常常加班加點從事教學和科研,不能按時吃飯,飲食無規律,忽視合理安排飲食結構有很大的關系[5]。建議:生活規律,忌過度疲勞;合理膳食,營養均衡;進行有規律的體育運動;戒煙忌酒;調整心態,知足常樂。
教師的心理健康也應該引起重視,教師不僅要承擔繁重的教學、科研任務,面對過多的考試壓力,還要應對家長的不滿、社會的指責。加之社會日趨功利性,師生關系日漸淡薄,教師加倍用心于教學,而獲得的心理補償卻在減少,這些都是引起教師心理問題的原因。建議:生活規律、勞逸結合,減輕壓力;學會控制和發泄自己的情緒;力爭做外向型性格的人。
3討論
通過對河南省中小學教師“職業病”情況的調查研究,可以看到,在中小學校競爭機制的背景下,中小學教師正面臨著慢性咽炎、頸椎病、腰肌勞損和胃炎等職業疾病的困擾,這些疾病的形成與教師的職業環境及職業行為有著密切關聯。
教師的身體健康是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教師的心理健康是孩子們健康成長的前提。提高教師身心健康水平,對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意義重大。這就需要全社會共同營造有利于教師身心健康的良好氛圍,要維護教師的合法權益、關心教師的工作和生活,如建立教師定期體檢制度等,努力為教師的健康提供優質的服務。同時,教師應積極為自身健康而努力,學會自我調節,增強鍛煉和自我保健意識,提高自身綜合素質[6,7]。
參考文獻
[1] 計科憲.教師職業病調查[N].現代教育報,2004,15(3)
[2] 杜本峰,等.中國知識分子健康研究報告之三[J].人口研究,2006(1)
[3] 梁亞群.高血壓患者門診健康教育的效果觀察[J].廣東醫學院學報,2008,26(3)
[4] 梁德芬,陳恩平.老年高血壓病患者自我保健知識的調查及對策[J].廣東醫學院學報,2007,25(2)
[5] 李林英,楊紅英.給教師的健康書[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7
[6] Kyriacou ,C.Teacher Seress: Direction for Future Research[J].Educational Review ,2001,53
工作滿意度(job satisfaction)是員工對其工作或工作經歷評估一種態度的反映,它是企業員工職業生活質量的一項重要心理指標。羅賓斯(1997)將工作滿意度定義為“個人對他所從事工作的一般態度,’,并且認為一個人的工作滿意度水平高,對工作就可能持積極的態度;對工作滿意度水平低,對工作就可能持消極的態度。工作滿意度有很強的主觀性,即對同一工作,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滿意度,他與被試者在工作之前的主觀偏好和工作中的感受密切相關。
一、國內外研究現狀
國內外學者都對工作滿意度的影響因素進行過研究。國外研究多在某個激勵理論的背景下進行。泰勒(1911)提出高報能提高滿意度;adams(1963)的公平理論表明工作滿意度的產生來自于員工將自己的收益和他人相比較的結果;lock(1986)對工作滿意度的研究做了詳細的綜述,認為工作滿意度的決定因素主要包括:工作自主權、工作壓力、工作期望、自尊、個人價值觀和別等個體變量。國內近年來對工作滿意度影響因素的研究也有所關注。陳子光1990 考察了影響員工工作動機和工作滿意度的主要因素,發現集體工作意識、組織氣氛、工作難度和價值、工作潛力知覺、工作結果、年齡和工資、人際關系等都對員工的工作滿意度有較大影響。本文采用的是有工作的河南居民問卷調查數據,共636個樣本,根據河南居民的勞動力市場表現研究影響員工工作滿意度的諸因素。本研究具有如下特點:樣本量大。每個類別變量的分類數目都有統計上的意義;研究對象不局限于某個特定行業,而是在不同行業,不同性質的工作類型中取樣,這樣研究結果會有更廣的普適性。
二、數據、方法和模型
1、數據和方法
在問卷中,被調查者被問到:您滿意目前的工作嗎?a不滿意;b一般;c比較滿意;d滿意;e很滿意,在數據處理時,根據調查者的回答,依次賦值為1,2,3,4,5。通過結果可以看出,河南居民的工作滿意度整體較低。本文首先要確定哪些因素對工作滿意度的影響是顯著的,這主要通過建立滿意度的回歸方程來進行。對影響工作滿意度的因素,首先給出描述統計。
(1)受教育程度(edu)。一般認為受教育程度是影響工作滿意度的重要變量。勞動者的受教育程度從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勞動者的工作地位,總體上可以說受教育程度越高,工作滿意度也會越高。表1給出的數據基本符合感性認識,但從數據看,滿意度似乎并沒有隨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顯著提高。因而需要進一步的驗證。
(2)工作類型(employer category )。工作類型也可以視為是影響工作滿意度的因素之一。從圖1可以看出,私營企業、國有、集體企業等單位平均滿意度較高,另外自由職業者的滿意度也較高,這與該職業工作時間自由、強度不高等因素有關。我們對所有勞動者對工作類型的期望值統計后發現,有44%的勞動者期望在政府事業單位工作,有36%的人更愿意在國有或集體企業工作,分布在其他工作類型的期望值都在20%左右。
(3)工作層次。工作層次被認為是影響工作滿意度的重要因素。工作層次是反映勞動者在工作中的地位和權限,甚至可以決定勞動者的工資待遇、福利水平、工作時間等。顯然,工作層次越高,勞動者的優勢可能越大,滿意度也會提高。
(4)工資(wage )。工資是影響工作滿意度的重要變量。工資越高,工作滿意度隨之提升,但是考慮到恩格爾系數的影響,一般認為,月消費支出占月收人比重越大,滿意度會越低。衣食住行是居民生活最基本的保障,因此我們考慮了月收人的絕對量之后還應將月工資中用于消費的比例(precon)列人影響因素之中。調查中也發現,大部分工資相對較低而分布在政府事業單位或國有企業、集體企業中的居民滿意度相對較高。
(5)就業歧視(discjob )。就業歧視也被認為是影響工作滿意度的重要因素。從感性認識上說,若是工作中受到的歧視越強烈,工作的愉悅感也會越少,自然工作滿意度也不會高。從表2可以看出,越是在就業中感到有歧視的感覺,滿意度越低。
(6)其他變量。從表3可以發現統計反映的結果和預期一致:有拖欠工資現象的居民的滿意度低于沒有拖欠工資的;有福利保險的居民的滿意度高于沒有福利保險的;健康狀況越好,滿意度越高。另外,意愿工作時間與實際工作時間的差別也是影響工作滿意度的一個影響因素,稱之為“時間差(bal-time )",從問卷情況來看,一部分居民的實際工作時間與意愿工作時間并不一致,因此,將時間差也列人滿意度方程。
2、模型
討論了滿意度方程之后,下面用最小二乘法估計工作滿意度((job of satisfaction)模型,本文的工作類型以農民作為比較對象,工作職位以中層作為比較對象,以有福利待遇作為比較對象。建立的回歸方程如下:
變量之前的數字為影響系數,括號中的數字為t值。從回歸結果來看,所有的符號和理論預期是一致的。這首先反映了問卷數據的質量是可靠的,其次工作滿意度模型的設定是恰當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工作類型、工資這幾個變量并不是顯著的,因此在解釋工作滿意度方程中要刪除。工作職位、月工資中用于消費的比例、就業歧視、拖欠工資次數、沒有福利和健康狀況是對工作滿意度影響顯著的變量。
關鍵詞 心電圖;識別能力;心臟科護士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2.057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the cardiology nurses′ identification of the common electrocardiogram in general hospitals
ZHOU Feng-yu,SUN Liu,WANG Yan-ling
(School of Nursing,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100069)
ZHAO Li-xin
(Friendship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100050)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ardiology nurses′ identification of the common electrocardiogram in general hospitals,and to explore the relative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cardiology nurses identifying the common electrocardiogram.
Methods:A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was distributed to 100 nurses in three general hospitals in Beijing and explored their electrocardiogram identification rate.
Results:Cardiology nurses′ common electrocardiogram identification rate were 33%-82%.The nurses′ grade serve time as a nurse and serve time in 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were relative to ECG identification rate,98% cardiology nurses wish to be trained of ECG knowledge.
Conclusion:Cardiology nurses′ identification of ECG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and their professional skills should be enhanced as well as the basic nursing skills,in order to satisfy the need of high-quality nursing.
Key wordsElectrocardiogram;Indentification;Cardiology nurse
近年來,隨著監護設備的不斷發展,心電監護儀和心電圖機在臨床的使用也越來越廣泛[1]。心電監護的使用對于護士及時準確地發現患者病情變化,指導臨床搶救及治療,發揮著越來越不可取代的作用[2]。掌握常見的心電圖知識對及時準確地識別異常心電圖,尤其是危及生命的病情變化,贏得搶救時間起到了關鍵作用[3]。對于心臟科護士來說,心電圖知識的識別與掌握是最基本專科技能之一[4,5]。為了解心臟科護士識別常見心電圖的情況,現將調查的情況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采用方便取樣的方法,選取我市3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心臟科護士100名。其中心內科59名,心外科20名,心臟ICU 21名。
1.2方法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進行調查。問卷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一般資料,包括年齡、性別、護齡、學歷、職稱、工作科室、專科工作年限等;第二部分為心電圖識別問卷,包括心電圖知識了解途徑及需求和常見心電圖圖型9張,選取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第2版《健康評估》本科教材中28張標準心電圖,經過6位心臟科專家刪選獲得。調查問卷由研究者發放,被調查者獨立填寫,當場收回。共發放調查卷100份,收回100份,收回率100%。其中有效問卷100份,有效率100%。
1.3統計學處理運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數據錄入采用雙人核對方式。所得數據用百分數進行描述性分析。將調查結果進行Spearman相關性分析。
2結果
2.1一般資料100名心臟科護士中男5名,女95名。職稱:護士49名,護師40名,主管護師11名。學歷:中專9名,大專59名,本科及以上32名。工作年限:1~3年48名,4~10年32名,10年以上20名。系統學習心電圖知識年限1~3年66名,3年以上34名。
2.2心電圖識別情況能夠正確識別心電圖1~3張者占15%(15/100),能夠正確識別4~5張者占25%(25/100),能夠正確識別6~8張者占60%(60/100),沒有全部正確和全部不正確者。本科及以上學歷識別6~8張心電圖的比例為54.13%(17/32);大專學歷為66.10%(39/59);中專學歷為44.44%(4/9)。護士識別比例為46.94%(23/49);護師比例77.50%(31/40);主管護師比例54.55%(6/11)。1~3年心臟科工作年限的識別6~8張心電圖比例43.75%(21/48),4~10年工作年限78.13%(25/32),10年工作年限70%(14/20)。具體每張心電圖的識別情況是:室性期前收縮的識別率最高為82%(82/100),竇性靜止、心房顫動、心室顫動和陣發性室性心動過速的識別率分為73%,71%,70%和68%,正常竇性心電圖的識別率最少是33%,其他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和室性期前收縮三聯律的識別率為60%,54%和52%。
2.3護士對心電圖知識了解途徑和需求(表1)
2.4心電圖識別情況的相關性分析(表2)
經Spearman相關分析結果顯示,職稱、護齡和心臟專科工作年限和心電圖識別呈正相關。
3討論
3.1綜合醫院心臟科護士心電圖識別情況結果顯示,心臟科護士心電圖識別情況并不理想。對心臟科護士而言,心電圖的掌握程度更直接影響護士對病情的觀察,尤其是危重患者,及時發現心電圖的改變能夠為搶救患者的生命贏得寶貴的時間,減少并發癥。另外,正常竇性心電圖的正確識別率最低,僅為33%(33/100),分析發現未識別出正常竇性心電圖的被調查者中有90%選擇了竇性心動過緩,可能與心臟科患者的特殊性有關,導致護士識別正常竇性心電圖的比率低于異常心電圖的識別率,也可能與護士心電圖知識的基礎較差有關,有些護士只能通過記圖識圖的方式來識別心電圖。這和其他的一些研究結果相一致。江潔等[6]對重慶市4所三甲醫院的442名臨床護士進行調查發現,全部識別正確的準確率僅為15.7%。孫穎麗等[7]對42名護士進行調查時發現,全部識別正確的準確率為30%~45%。李梅玲[1]對臨床科室的護士236名的調查研究中發現,心電圖全部識別正確的準確率為59.32%。不同的是本研究關注的是心臟科護士的心電圖識別情況。事實上,護士掌握心電圖基礎知識、常見心律失常的心電圖、致死性心律失常心電圖[6],對觀察患者病情變化非常重要。
3.2心臟科護士對心電圖學習需求情況結果顯示,98%(98/100)的被調查者認為心臟科護士應具備心電圖識別能力,并且愿意學習,這也反映了心臟科護士對學習心電圖識別的需求很大。同時心臟科護士對心律失常、心電圖原理和疑難心電圖的學習也有一定的需求。這和陳平等[8]的研究結果一致,其對148名臨床護士的心電圖受訓及技能水平的調查研究中發現護士認為必須掌握心電圖相關知識及識別,98.6%的護士希望今后能夠得到心電圖技能的培訓,以便于更好地提高自身專業技能。被調查者普遍認為學習心電圖的過程枯燥乏味,難度大,難以學習,并且學后易忘,是學習心電圖知識的一大阻礙,管理者應針對這些情況,合理組織心臟科護士心電圖相關知識學習。以往的研究表明,在教學形式上,對心電圖的學了使用書籍、講座、錄像、醫院操作和志愿者實踐等傳統的方法外,還要重視多媒體的使用,改變單一“看圖識字”方法,理論聯系實際,進行不同程度的心電圖知識培訓也有利于心電圖知識學習[9]。有學者研究成立培訓小組,自編教材,采用病例導入式及多種教學技法,多模塊綜合考核,有利于提高學習效果。近幾年國內外培訓中采用了一些高級的教學工具,如電腦配套的心電圖軟件包、心電圖信號發生器和高級訓練人體模型(模擬患者),提高了心電圖培訓學習的效果,值得借鑒和推廣。
3.3影響心臟科護士心電圖識別的相關因素結果顯示,影響心電圖識別的相關因素有在心臟科工作年限,其中專科工作4~10年的心電圖識別比例最高78.13%,其次是10年以上70%,1~3年工作的比例最小為43.75%。隨著護士工作經驗增長,其識別心電圖的能力也相應增加,這與肖霞等[2]、李梅玲[1]的研究結果類似。職稱和護齡也是影響心電圖識別的相關因素,提示心臟科護士的心電圖識別能力和臨床工作積累有關。護師及以上職稱的護士比護士識別的比例要高,分析可能與承擔臨床帶教、參加繼續教育以及外出進修機會多、接受能力強等有關。調查還發現,學歷越低,心電圖的基礎理論和對常見的心律失常的心電圖識別能力越差[6]。
4小結
心臟科護士心電圖識別情況有待重視和提高。管理者應該重視心臟科護士的對心電圖知識的需要,針對工作忙、壓力大,難度大、難以學會、學后易忘等現狀,采用理論聯系實際,運用多媒體、互動教學或高級訓練人體模型等手段增加學習的趣味性來安排培訓,使心臟科護士能夠不斷提高自身業務素質和整體護理素質,充分發揮心臟科護士在臨床心電監測中的觀察及分析能力,以提高對病情的預見性。
參考文獻
[1]李梅玲.臨床護士對心電圖監測知識掌握情況的調查分析[J].吉林醫學,2006,27(6):696-697.
[2]肖霞,劉玉蘭.干部保健科護士掌握心電圖知識的調查[J].中華現代臨床護理學雜志,2007,4(1):20-21.
[3]張麗梅,龔積艷,田娟,等.臨床護士對心電監護知識掌握的調查與培訓[J].中國醫藥導刊,2012,14(1):14-15.
[4]陳國秀.開展優質護理爭創示范病房的實踐與體會[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3(3):557-558.
[5]Dickson VV,Deatrick JA,Riegel B.A typology of heart failure self-care management in non-elders[J].Eur J Cardio Nurs,2006,7(3):171-181.
[6]江潔,何紅貞,唐瑋.臨床護士掌握心電圖知識程度的調查分析[J].當代護士,2006,11(7):109-110.
[7]孫穎麗,王春芳,臧紅新.臨床護士對心電圖知識掌握情況的調查分析[J].武警醫學院學報, 2009,18(10):865-866.
[8]陳平,鄭芳,王昱,等.臨床護士的心電圖受訓及技能水平的現況分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0,14(6):80-82.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39-0075-02
《市場調查與統計分析》課程是市場營銷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本課程主要培養學生具備市場調查與統計分析的能力與素質。為實現這一改革目標,依據市場調查行業規范,對《市場調查與統計分析》課程進行改革很有必要。
一、課程改革依據
市場營銷專業按原來的培養方案都是新開設專業基礎課程《統計學基礎》,再開設專業核心課程《市場調查與分析》,在教學內容上有許多知識點的重復。特別是《市場調查與分析》,學生覺得課程內容與《統計學基礎》重復較多,學習興趣不濃。在教學實踐中對此進行改革,從實際效果看,受到了學生的歡迎,取得了積極的成效,為其他課程的改革提供了參考和借鑒。通過聘請多名企業專家,對市場營銷職業工作崗位進行分析,確定了市場營銷專業崗位有市場調查員、商品推銷員、客戶管理員、渠道管理員等四個崗位。市場調查員崗位是市場營銷專業的主要崗位之一,通過在行業企業進行廣泛的調研,分析市場調查員的典型工作任務、工作過程及調查行業的要求,依據市場調查員職業技能標準,確定了市場調查員崗位應具備的職業素質與職業能力,并與行業企業專家共同確定學習領域,設計課程內容,完成了《市場調查與統計分析》課程體系的構建,確定了市場調查方案、問卷設計、抽樣設計、實施調查、調查資料統計分析、撰寫調查報告六個模塊。
二、課程改革思路
1.通過崗位分析確定教學目標。通過聘請多家企業營銷人員與專業骨干教師組成的教學團隊進行廣泛的調研,明確了從事市場營銷專業的崗位有市場調查員(市場信息員、統計分析員)、商品推銷員(促銷員)、客戶管理員(客戶代表、客戶經理)、渠道管理員(渠道專員)四大崗位。依據市場調查員崗位的任職要求分析學生應具備的職業能力與職業素質,從而確定本課程的教學目標與教學要求。
2.按照行業規范構建學習領域。市場調查行業規范是的本課程改革的主要依據。因此,本課程教學內容設計應依據市場調查與統計分析行業規范,即:設計市場調查方案—進行問卷設計—確定市場調查方法—選取市場調查方式—整理統計調查資料—進行調查資料分析—撰寫市場調查報告等基本流程,據此設計市場調查概論、市場調查方法、市場調查方式、調查資料統計整理、統計指標分析、時間數列分析、指數分析、市場預測的基本理論、相關與回歸分析、撰寫市場調查報告等十個單元。市場調查的基本方法——文案調查法、觀察法、實驗調查法、訪問調查法、問卷設計、測量技術是本課程的重點;問卷設計、抽樣調查、分析預測是本課程的難點。
3.教、學、做合一。通過練方法——以問卷和抽樣設計為基礎,到真實的市場實訓實習以提升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通過練技術——以抽樣設計、入戶訪問、街頭攔問、調查資料統計分析預測為練習項目,讓學生切身感受《市場調查與統計分析》課程的典型工作任務及工作過程,再由單項實訓到綜合實訓,循序漸進,實現了課堂與市場、理論與實踐的統一。
三、課程改革實踐
1.實現教學過程向工作過程轉化。典型工作任務來源于企業的實踐。它對學生的職業成長起關鍵作用。我們尋找和描述典型工作任務,依據典型工作任務確定學習領域,根據學習領域劃分學習情境。《市場調查與統計分析》課程根據市場調查員在調查與分析過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務共安排十個學習情境。每個學習情境都包含布置工作任務、查閱相關資料并制定方案、設計問卷、實地調查、記錄結果并統計整理、效果評價、思考與練習等內容。
2.開發體現工學結合的特色教材。經過三年的課程改革探索,2013年2月,我們編寫了《市場調查與統計分析》校本教材,本教材針對市場營銷專業培養目標,結合《市場調查與統計分析》課程,首次以項目的方式表現學習情境。教材按市場調查、統計整理、分析預測等順序編寫,是一部工學結合的特色教材。在教材的編寫過程中,吸收行業企業專家參與,他們奉獻了寶貴的經驗和建議,是校內外專家集團智慧的結晶。
3.探索出基于“一條主線、兩個典型、三個真實”的任務驅動教學模式。(1)一條主線:以市場調查過程為主線。針對真實的市場調查過程確定教學項目,基于調查方案制定、調查方法、資料統計整理、分析與預測過程序化教學內容。(2)兩個典型:以問卷設計、訪問調查為典型載體,從單項調查過渡到綜合性的調查,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使課程內容與市場調查員崗位實際工作內容一致。(3)三個真實:在真實調查、真實市場、真實崗位的情境下,接受企業的調查任務指導學生進行入戶訪問和攔問等現場市場調查實習,在并校內實訓室利用統計分析軟件進行調查資料整理分析,寫出調查報告。這樣不僅使課堂與市場一體化,讓學生感受真實的市場調查任務,得到實踐鍛煉,而且還培養了學生誠實守信的職業素養。
4.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1)伙伴學習法:對《市場調查與統計分析》的一些理論,對學生分成4人一組,每組進行討論、相互提問,提煉出關鍵知識點、難點。教師再對難點進行講解,同時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設計出相應的調查方案、問卷等,讓知識轉化為能力。(2)項目教學法:從市場調查方案設計切入教學內容,以各種調查方法確定實訓任務,從抽樣框操作標準出發,教學生掌握市場調查的方法和技能;從街頭攔問出發,教學生掌握訪問技巧,提升學生的職業素質;從就業質量出發,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形成“以學生為主體,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特征。(3)現場教學法:將全部課程移到教室外和市場上來完成,使學生置身真實的調查工作環境和真實的調查崗位中,規范調查要求,嚴格操作技術。例如,收集文案資料、設計調查方案、設計調查問卷和進行抽樣設計、街頭攔問等,使教學內容與市場調查實際工作緊密結合,讓學生掌握規范的專業調查技能,能夠獨立完成市場調查任務,并從中產生成就感,不斷增強學習的動力。
四、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課程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教學管理體制、教師、學生等各個方面。主要存在的問題是:與企業結合的調查工作結合難度較大,青年教師經驗和資源不足等。解決的辦法是:(1)完善頂崗實訓的設計,與校外合作企業經常聯系,有效對接,承接企業真實的調查任務,讓學生在市場中錘煉成長。同時做好企業兼職教師的聘任、管理、指導力度,讓他們積極參與教學過程及實訓實習指導。(2)制定政策讓青年教師到企業參與實踐鍛煉,有計劃地安排青年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提升市場調查的業務能力。(3)利用學校現有教學團隊優勢和良好的實訓條件,積極開展與企業和行業協會的合作,開展市場調查與分析預測的技術咨詢、培訓和調查項目工作。
一、引言
網絡團購,顧名思義是指借助互聯網,將具有相同購買意向的零散消費者集合起來,盡力提升用戶與商家的議價能力,并極大程度地獲得商品讓利,取得最優價格。現如今,網絡團購繼實體購物、網上購物等之后,成為一種新興的具有吸引力的消費方式。為什么此種消費模式能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是否該模式有百利而無一害?本研究小組正是針對這樣一個社會熱點問題開展問卷調查,根據得到的數據結果進行整合分析,并給出適當的意見與建議,目的在于對消費者及消費市場進行規范和引導。
二、問卷調查及數據分析
(一)問卷調查
自2011年6月起,我們開始為調查問卷做準備工作。此次調查問卷的制定圍繞網絡團購的商品種類及質量、參與網絡團購的原因、網絡團購現狀的規模大小以及在調查人群中的受眾程度等共12個問題展開。7月,本小組各成員利用空閑時間在杭州下沙高教園區內各大高校(如浙江財經學院、浙江工商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杭州職業技術學校)以及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杭州圖書館、浙江圖書館、武林路、教工路、文一路等地共發放紙質問卷1000份,通過電子郵件形式向各年齡層次的不同群體發放網絡問卷共計100份。
截至7月30日,共統計收回問卷827份,有效問卷800份。其中,實地調查有效問卷722份,網絡78份。
(二)問卷的數據分析
根據所統計的問卷,我們對其中主要問題進行較為深入的剖析。
1.調查人群的樣本分布情況
首先,做到調查人群在性別上的公平。我們所抽取的調查人群中男性有396人,占49.5%,女性為404人,占50.5%,男女人數比例相近。
其次,確保調查主體在年齡段的廣泛性。我們將被調查的群體年齡分為16-25歲、26-35歲、36-45歲及46歲以上4個年齡段,各占比重為42%、30%、17%和11%。
最后,是否參加過網絡團購的人數。在被調查人群中,使用網絡團購這一消費方式人數眾多,占62%,未參加但有意向參加也不在少數。隨著社會現代化步伐加快,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網絡團購作為一種以網絡為依托的新興事物,正在逐漸被人們接受與認同。
另外,結合之前的男女比例,不難發現,參加網絡團購的人群中,女性占72%,男性占28%。這表明,女性是網絡團購中的主力。深入分析其原因有三:第一,網絡團購產品大多針對女性消費者;第二,根據心理學分析,女性更具有消費欲望;第三,在以家庭為單位的消費中,女性占據了購物的主動權。
2.參與網絡團購的原因分析
81%的消費者認為網絡團購的吸引力在于其價格實惠,而被網絡團購的方便快捷所吸引或僅以跟隨潮流為目的的人相對較少。
怎樣讓網絡團購變得更加快捷便利,怎樣提高物流效率和網絡信息普及成為提升網絡團購行業進一步深入人心的關鍵。
3.對以前網絡團購經歷的滿意程度
針對進行過網絡團購的群體,我們對其之前網購經歷的滿意度做了調查。數據顯示,19.36%的人對之前的網絡團購經歷非常滿意,而20.97%的人不滿意,認為一般的占多數。由此可見,網絡團購雖然有其自身優勢,但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劣勢讓消費者感到不滿。網絡團購存在怎樣的劣勢,這些劣勢如何改進,便是我們下文中將著重分析的主要內容。
4.網絡團購商品的受眾度
參與網絡團購的產品范圍由傳統的服裝鞋類擴展到新興的旅游出行等,人們對網購產品的要求越來越廣泛。在團購商品中,傾向于網購服裝鞋類、化妝用品、餐飲娛樂等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商品人數眾多。可見,網絡團購貼近群眾生活,有著大眾基礎。此外,電子數碼產品、家具家電、旅游出行作為團購網站新推出的項目,也受到部分人群的喜愛。
5.團購網站受關注程度
對于訪問團購網站的頻率需要分年齡段進行分析。在調查問卷中,我們將次數分為每天至少1次、每周4-6次、每周1-3次及每周少于1次。
結合上文的年齡段可知,16-25歲以每周訪問4-6次為主,少數為每天至少1次。由此可見,16-25歲年齡段消費者對網絡團購特別熱衷。現今已步入信息化時代,接觸并熟知網絡的群體多為16-25歲,此群體有較多空余時間關注網絡信息。同時,網絡團購屬于新鮮事物,此年齡段在對新事物的關注度上較其他年齡的人來說更為熱衷。26-35歲人群以每周訪問1-3次為主,4-6次也不在少數。此年齡段接觸網絡也較為頻繁,緊跟時代的步伐。46歲以上群體對網絡不甚關注,因此訪問團購網站的次數也屈指可數。
綜上所述,團購網站受關注度與年齡密切相關。作為發展得如火如荼的新興事物,其在35歲及以下群體中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6.網絡團購傳播途徑
依托互聯網迅速壯大的網絡團購,其傳播途徑是否也以網絡為主呢?根據調查數據結果可知,網絡、電視為代表的大眾傳媒占較大比重。其中,網絡更是獨占鰲頭。隨著社會現代化的步伐加快,網絡已不再僅僅作為一種新興的交流與溝通工具,而是深入到廣大群眾日常生活中,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平臺。
7.網絡團購的缺陷
就目前情況而言,網絡團購并非十全十美,由于種種原因,其弊端逐漸顯現。在受調查群體中,58%的群眾認為網絡團購商品魚龍混雜,難以了解真實質量。44%的群眾則擔憂提前付款的風險,售后服務不完善及出現糾紛時消費者難以維護自己的權益。抱怨網絡團購商品不齊全的占28%,僅有15%的群眾認為網絡團購產品的價格沒有吸引力,對于網絡團購信息獲取渠道少,持贊同意見的僅為7%。由此可見,網絡團購的缺陷主要存在于其產品的真實性及商家的誠信意識。如果能較好地解決以上問題,網絡團購勢必走上更規范的道路。
三、網絡團購發展建議
(一)針對網絡團購的商家建議
1.加強網絡團購商家的誠信意識
針對網絡團購退款難,提前付款有隱患等問題,網站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商家的誠信管理。通過對其定期進行誠信抽查和質量調查降低或減免其退款隱患,對考評不合格者進行一定的降級等形式的處罰,從而起到凈化網絡團購環境、加強管理監控、提高網站形象的作用。
如今,有一種新的形式來加強網絡團購商家的誠信意識――各網絡團購企業發起聯合宣言。宣言的,可以增強商家的責任心和誠信度,自覺主動接受社會監督,贏得社會信任,從而推動網絡團購行業,乃至網絡團購的誠信體系建設。
2.努力拓展網絡團購商品的期望和延伸產品
網絡團購相比與普通的商店購物,在核心產品與形式產品上相差不大,均是以滿足消費者購買該商品的基本需求為核心。主要的亮點在期望產品和延伸產品上。如美團網推出的“團購無憂”消費者保障計劃,包括“7天內未消費無條件退款”、“消費不滿意,美團就買單”和“美團券過期未消費,無條件退款”等服務。此類服務就是各種附加利益總和的延伸產品的代表。同時,鼓勵消費者對購買的商品或店家進行點評,對于有用的信息進行獎勵,如每次獎勵一元,也是刺激消費的有效方法。
(二)針對網絡團購的政府監管部門建議
1.加強監管力度,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政府應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為藍本,制定有關網絡購物的專門法規,對網絡商品經營者和網絡服務經營者的義務、提供網絡交易平臺服務的經營者的義務、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監督管理以及相關法律責任進行詳細規定。嚴防不法商家利用法律漏洞謀取不正當利益,以法律的手段懲戒違法者。
2.發放電子營業許可證
監管部門可以參照工商管理部門對審批合格的商家頒發紙質營業許可證的方式,對通過認證的且好評度較高的網上店鋪發放電子版營業許可證,并讓其將許可證掛在網站首頁。這樣一來,便將高質量團購網站與低質量團購網站區別開來,讓團購網站得以規范化。該許可證是信譽度良好的證明,可以為消費者提供一個決策的保障,讓消費者較為放心的購買此網站的團購商品。
(三)針對網絡團購的消費者建議
1.網絡團購應理智
面對形形的網絡團購商品,消費者應保持清醒、理智的頭腦,不可僅因便宜的價格而一時沖動購買。購買前多留意該團購網站信息,關注商品詳細介紹及買家評價,謹慎下單。
2.提高自身維權能力
一方面,消費者應了解與網絡團購相關的法律法規,在日后可能遇到的購買糾紛中及時維護自身權益;另一方面,在網絡團購過程中,若發現任何違規違法行為,應及時行使公民權利,向有關部門投訴,提高自身的維權意識和能力。
參考文獻:
[1]韓小紅.網絡消費者行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8.
現代的城市物質水平得到極大的提高,與此相對應的是城市的生活文化水平也應該得到極大的發展。而城市綜合執法現狀以及公民對此的滿意度與一個城市的生活文化水平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下文以長江三角洲為分析對象,對長江三角洲的城市管理綜合執法現狀以及公眾對其的滿意度做出了調查分析。
一、對城市綜合執法現狀及公眾滿意度分析的意義
早在1993年,聯合國就表達了對城市發展的重視。在當時的東京會議上,聯合國提出“城市化是當今發展的重大機遇”。時至今日,這個問題都是應該被重視的問題。而一個城市崛起是要靠物質和文化的共同發展的。在改革開放之初,中國的物質文化的發展重視程度和實際的發展程度都要遠遠高于中國的文化發展程度的。這種不平衡發展在近年來初步得到了重視。而“物質與文化平衡發展”也是近年來的發展主題。
但是,在這種發展理念下的城市發展問題卻愈發嚴重。例如:城管與城市居民的關系日益惡劣、城管在城市居民心中的地位每況日下。在網上,曾一度出現“給我城管三千,一定”這樣諷刺城管不近人情的言論。與這些言論對的是城管和小販之間的尖銳矛盾隔三差五地出現在各大網站的新聞內容中。由點及面,我們可以知道我國的城市長期居民和城市流動人口對這個國家的城市管理綜合執法的滿意度的均值是不高的。這個問題也就是說,對城市綜合執法現狀和對城市居民的滿意度的調查分析是很有必要并且刻不容緩的。
二、長江三角洲城市綜合管理的執法問題
長江三角洲城市綜合管理中還存在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可以簡要地歸結為以下方面。
(一)城市管理條例不健全
中國是法治社會,在這個基礎上,對城市的管理都應該基于中國目前存在的法律和本地的城市管理條例。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一些原來不存在的城市管理問題逐漸凸顯、原有的城市管理方針已不適應現代的社會。在這種情況下,長江三角洲的城市管理方法和管理條例并沒有得到較大的轉變,這就導致了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城市綜合管理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各種讓公民無法理解的糟心事。這種執法同時也是不人性化的。
(二)公眾對城市管理綜合執法的滿意度日益降低
長江三角洲的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到現在已經發展二十幾年了。這二十幾年來,公眾對長江三角洲的城市管理人員的滿意度越來越低。這種對城市管理人員的滿意度越來越低的現象與當前中國的城市發展現狀是一致的。這也就是說:對城市管理人員的滿意度越來越低是一種普遍的現象。在長江三角洲的網上論壇中,我們可以搜索到當地的居民對本地的城市管理人員不滿的言論。而在長江三角洲城市管理人員的實際管理過程中也出現了民眾管理不滿或者不愿服從的現象。以上種種都在給長江三角洲的城市管理方明確的警告:必須要注重自己在公民心中的滿意度。因為這種不滿對構建和諧社會是不贊同的,而且可能會導致某些出人意料的惡性事件的發生。所以,我們一定要提高對公民滿意度的重視程度。
三、解決方法
(一)積極健全人性化城市管理制度
在健全人性化的城市管理制度之前,我們必須加深城市管理負責人和城市普通公民對人性化城市管理制度的重視度。通過加深前者對人性化城市管理制度的重視度可以使其在執法的過程中遵循人性化管理制度,通過提高后者的重視程度可以讓公民更好的響應和監督人性化城市管理制度的實施。
另外,我們在健全人性化城市管理制度時應該注重理論的應用。值得注意的是,對理論的應用并不是對一些概念式的理論生搬硬套,而是對經過思考和事實檢驗的理論的靈活應用。比如王金禮所寫的《加速城市管理現代化進程我見》、萬國威和韋鵬翔所寫的《合法性的博弈:如何在弱勢群體中建立政府的行政權威――對城管‘執法難’的深度診視》、郭正林所寫的《城市管理創新導向:從政府管理到公共治理》等文章就比較深刻地揭示了城市管理綜合執法中所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對應的解決方案。而我們在對城市管理制度進行改革和健全時可以參考這些文章中所提出的意見。
(二)執法人性化
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公民對長江三角洲的的城市管理人員的滿意程度日漸降低的原因是長江三角洲城市管理人員在自己的管理過程中沒有做到人性化執法。
一般而言,長江三角洲的城市執法人員所需要的進行執法的對象是一些低收入的小販、農民、下崗工人以及殘疾人士。這些人在社會定位中常常被視為弱者。與這些被管理的對象相對立的是城市管理人員在人們心中相對而言的強者形象。這不是說城管個人是社會中的強者,而是說城管這個群體代表著政府的某些部門而具有強者的形象。在社會輿論中,人們往往傾向于對弱者同情、對強者的行事質疑。所以說,城市管理人員在公民心中樹立良好形象本身就是一件難度比較大的事情。而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解決。首先,我們要加強城市執法人員的素質。只有城市執法人員的素質得到了提升,他們在公民心中的滿意度才會得到相應的提升。其次,我們要采取更為合理的執法方式。比如:我們可以改變以往的“暴力執法”方式,對一些難以處理的城市管理問題我們需要運用自己的智慧。這種智慧的表現可以對違反城市管理的人進行有效的懲罰、對遵守城市管理的人進行有效的獎賞等。
(三)建立公民滿意度的反饋機制
建立公民反饋機制可以讓城市管理者們在第一時間知道自己的前一階段對城市的管理效果。根據及時知道自己的管理效果,城市管理者可以及時對自己管理過程中不好的地方做出改善和調整。建立一個完整的公民滿意度反饋機制可以通過以下步驟完成。
首先,我們需要公民對城市管理的滿意程度做一個信息的收集。在信息收集時,我們一定要保證信息的準確程度和信息的容量。信息的準確程度是說我們在進行信息收集時一定要保證信息的真實度。信息的容量是說進行信息收集時要考慮收集的信息包含一些方面和具有一定的意義。要保證信息的準確度我們需要從兩方面完成:其一是收集人員的可信度;其二是公民反應的可信度。收集人員的可信與否與收集人員與城市管理者的關系密切度有很大的關系。在選擇信息收集者時,我們需要選擇與城市管理者關系密切度不高的人。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避免了信息收集者對城市管理人員的刻意包庇。而公民反應的可信度可以從多方面得到保障,比如建立非實名制的網絡或現實問卷調查。信息的容量要從信息的提供者處得到保障。一般而言,信息的提供者要數量多、工作范圍廣。在進行信息收集時,我們要根據不同的信息提供者的職業或收入來記錄相應的信息。
其次,我們要建立一個信息評估模型。這個模型是對上面接收的信息的分析。我們在建立自己的城市管理滿意度分析模型時可以借鑒已經存在的成熟模型。這就包括以瑞典的顧客滿意度指數模型為基礎發展而來的美國的顧客滿意度指數模型(字符簡稱ACSI)。在使用模型時,我們只需要對ACSI模型里的變量做出相應的調整就可以得到比較適合于城市管理滿意度的模型。
最后,我們要根據模型所得到的結論做出下一階段的調整。當前公民的滿意度較上一階段有所提高時,我們應該思考是什么促使滿意度的上升。而當前公民的滿意度下降時,我們應該考慮是什么原因促使公民的滿意度下降并及時地做出調整。
四、結語
目前,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城市管理還存在公民的滿意度不高、城市管理條例不健全的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是刻不容緩的。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可以通過積極建立一個公民滿意度反饋系統、健全管理條例和城市管理人性化等方法。
參考文獻:
[1]徐玉枝.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機構公共服務的公眾滿意度的測評研究[D].暨南大學,2014.
[2]陳俊.我國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問題與對策[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5(02).
[3]高小平,沈榮華.推進綜合執法體制改革:成效、問題與對策[J].中國行政管理,2012(05).
[4]馬懷德,王柱國.城管執法的問題與挑戰――北京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調研報告[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06).
(二)以工作崗位要求來確定能力目標項目化課程教學的目標不再是傳統的知識目標,而是以企業市場調查分析工作崗位要求來確定技能目標及態度目標,保證培養目標的職業針對性,體現就業為導向。
(三)以項目實施過程來重構教學內容項目化課程要求學生能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一個獨立的項目,所以不同于以往的以章節邏輯順序編排的課程內容,而應該基于學生完成這個獨立項目或任務需要的知識為原則,所以項目課程教學內容要根據項目實施過程來重構。
(四)以行動導向教學來驅使自主學習行動導向教學模式有明確的教學目標,以職業實踐活動為導向,強調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尊重學生的個性,引導學生主動結合實訓項目學習,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針對性。實現學生為主體,轉變教師角色,教師需要花大量時間去設計課程與行動導向行的教學方案,搜集大量的案例以組織教學項目,主要起到引導、總結、把控進程的作用。
二、基于“四位一體”設計思路
優化《市場分析技術》學習項目根據調查,我們知道企業市場調查與分析工作任務共有7個步驟,包括制定市場調查方案、確定市場調查方法、設計市場調查問卷、組織實施市場調查、整理分析調查資料、預測市場發展趨勢和提交市場調查結果。如何在一個典型的工作項目中體現這完整的7個過程,而且不同的項目之間知識點不能重復,這是項目化課程開發學習項目設計的重點及難點。針對這個問題,提出《市場分析技術》課程“四位一體”的設計思路,即以市場調查過程為邏輯主線、以調查對象為項目設計導向、以調查方法為項目設計重點、以真實企業為項目實訓載體,具體設計了消費者調查與分析、零售終端調查與分析及競品調查與分析三個典型學習項目。
(一)以市場調查過程為邏輯主線《市場分析技術》課程的基礎是數據,而數據來自于市場調查,所以每個學習項目都是以市場調查過程為邏輯主線,包括調研設計、調研準備、調研執行和調研分析。這是一個完整的市場調查過程,是企業調查工作的典型工作流程。而項目化課程改革的基礎就是每個學習項目都應該是一個完整、獨立的項目,所以我們設計的每個學習項目設計都涵蓋這些調研的基本步驟。
(二)以調查對象為項目設計導向《市場分析技術》課程主要設計三個典型學習項目,即消費者調查、零售終端調查和競品調查,分別以消費者、零售終端和競爭對手為調查對象。在商業企業運營過程中,消費者需求調查是最基本的市場調查,零售終端診斷性調查也是一般零售企業的調點,第三個調查對象就是競爭對手,現在企業之間競爭激烈,對于競爭對手的情況一直都是密切關注,對其或明或暗的調查也是貫穿始終。
(三)以調查方法為項目設計重點我們設計的三個典型學習項目在調查方法上既有內在邏輯聯系,又有一定的區別。對消費者調查以問卷調查為主,要求學生能夠設計一份完整的消費者調查問卷,并能獨立實施問卷調查,最后的調查結果以問卷數據統計分析為主,要求學生能熟練運用SPSS軟件進行數據處理;零售終端調查以觀察法為主,要求學生能設計一份完整的觀察表,并能利用觀察表搜集相對應的調查資料,最后形成一份診斷性市場調查報告;競品調查以二手資料和暗訪為主,要求學生盡可能多渠道、多角度地搜集競爭對手的相關資料,最后形成歸納對比分析報告。
(四)以真實企業為項目實訓載體高職課程教學過程也會有相對應的課程實訓,可實訓項目往往是學生虛構的或是過時的案例。市場分析技術課程學習項目設計以真實企業為項目實訓載體,要求實訓項目全都來自于合作企業,緊密聯系學校“為農服務”的特色,實訓結果也能給合作企業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消費者調查主要依托于校內萬禾農產品展廳等農業企業,零售終端調查主要依托于以卓尚服飾為代表的服裝零售賣場,競品調查主要依托于浙江傳化集團為代表的日化企業。
三、項目化課程有效實施的保障條件
(一)建立健全校企師資共享機制校企師資共享機制是高職項目化課程有效實施的基本保障。《市場分析技術》課程是校企合作共同開發的項目化課程,需要行業、企業專家及技術骨干等企業兼職教師參與指導實訓項目,學生最終完成的市場調查報告也能夠對企業了解市場提供一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