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工程匯總十篇

時間:2023-06-14 16:20:0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新農村建設工程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新農村建設工程

篇(1)

我國很多地區的農田水利工程都是建造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由于當時的經濟社會發展較為落后,導致很多基層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已經不能夠滿足建造時期的農村水利需求。首先,一些農村小型農田基礎設備由于使用時間較長,且缺乏相應的日常維護,設備的工作效率嚴重不達標,直接影響了整體的水利工程作用效果;其次,一些基層農田水利工程中,依然保留著原始的土渠,且渠道內缺乏相應的日常檢修和維護,導致渠道破損、堵塞嚴重,水渠內雜草叢生,嚴重影響了農村水利設施的供水效率。通過對我國的小型農田水利設施進行調查,發現基層的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存在很多問題,已經不能滿足當前農村的發展需求。在新農村建設背景下,全面完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情況,已經成為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務和新農村建設內容。

1.新農村建設背景下對小型農田水利建設提出的新需求

1.1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必須要滿足農業發展需求

在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要求我國的農業產業必須要在原本的發展基礎上,全面提高農業的發展潛力,促進基層農業能夠進一步發展,提高農業的收益、效益。首先,要求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必須要能夠確?;A的農業用水需求,要通過進一步完善小型農田水利渠道網絡,進而確保能夠滿足農田灌溉的基本用水需求;其次,要提高水里設備的高效節水率,有效降低灌溉農田造成的水資源浪費。傳統的土渠灌輸過程中,渠道滲水性較嚴重,導致地區的水資源利用率低下,造成了水源浪費的現象,這種情況下,不僅影響了小型農田的灌溉效果,同時也增加了農田水利灌溉過程中的水電投入,不利于新農村建設下的現代農業發展。總之,在新農村建設背景下,要求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必須要滿足現代農業的發展需求,全面提高農田水利建設的工作成效。

1.2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必須要以提升經濟效益為本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作為我國農業基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農民的生活用水、農業灌溉用水和農業養殖用水等與農村生產、工作息息相關的各個方面,小型農田的運作情況直接影響了農村的經濟建設和發展情況。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除了影響了農民日常生活的用水需求,同時也肩負著洪澇災害多發時節的抗洪任務。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構建經濟繁榮的新型農業產業鏈,這就要求能夠通過各方面的資源有效利用情況,從節約成本、資源充分利用、提高農業產品效果等方面全面提升農業發展產業鏈,促進新農村農業能夠朝著更加先進的方向發展。因此,在新農村建設的發展背景下,要求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過程中,能夠以促進地區農業經濟發展為本,通過建設現代化的農田水利工程,確保能夠通過最低的農田水利投入成本取得最佳的農業經濟效益,提高農民的生產收入。

1.3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要結合地區生態環境建設需求

隨著當前我國新農村建設的成效日益明顯,基層新農村建設的重點也由全面提高農村人口的經濟收益轉變為營造環境優美的新農村環境為主。基層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農業收益日益增長,使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要求也越來越高,人們迫切希望能夠有一個良好、豐富、生態和諧的新農村,這就要求將新農村生態文明的建設提上日程。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除了涉及到農田水利灌溉的基本需求,同時還影響了農村洪澇災害防治、農村河道網絡建設、居民生活用水、農村生態環境等相關內容,是否能夠建設適宜農村人口生活的生態環境,必須要融入到農村小型農田的水利建設過程中。近年來,我國每當夏季雨水多發時節,就經常報道基層農村由于洪澇災害而發生洪水災害,不僅影響了農田的作物收成,更對水利建筑周圍的居民造成了嚴重影響;除此之外,由于缺乏適宜的農田供水,導致在農業生產中濫用化肥、農藥等都嚴重影響了新農村的生態環境構建。因此,在新農村背景下,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必須要以地區生態環境的發展為參考理念。

2.新農村建設背景下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實踐建設研究

2.1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實踐項目介紹

筆者主要圍繞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2015年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工程展開。錫山區位于北亞熱帶和北溫帶的過渡地帶,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地處南方地區,降雨量較大。錫山區現有耕地面積21.981萬畝,地區主要種植小麥、稻谷和大豆,農業發展較為成熟。地區內水資源豐富,依托外圍骨干河網水系,境內構成了“四縱四橫”骨干水系主框架:“四縱”即望虞河、走馬塘、白屈港、東青河,“四橫”即錫北運河、九里河、伯瀆港、北興塘-雙涇河,地區的水利建設以此為基礎,細致展開,具體水系圖如下圖1所示。本工程項目中主要圍繞錫山區的羊尖鎮、鵝湖鎮和東港鎮具體展開。水利工程項目涉及的地區都以農業為基本產業,形成了蔬菜、瓜果、藥材、家禽、海鮮等多領域融合發展的新型新農村產業發展網絡,對地區的農田水利建設依賴較大。

2.2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具體建設要點

在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首先具體考察了地區的地形結構、水源條件和區域農業發展需求情況,通過全方面的細致考察,最終制定了此次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的工程計劃,為后期的具體工程建設提供了有效的參考價值;其次,針對農田灌溉設施建設,通過采取田間溝道專項治理、渠道襯砌、灌溉站全面翻修等具體措施,進一步完善地區的農田灌溉系統,確保能夠滿足現代化農業的發展需求;隨后,針對地區內的河道情況,進行了專項河道疏浚工作,通過對水環境進行排污整治,有效地提高了地區水環境的生態建設;最后,通過水土保持、排澇溝道修復新建等方法,全面提升地區的防洪抗澇能力。通過這種專項建設工作,有效的確保了此次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能夠更加高質量的完成。

2.3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的施工質量管理

篇(2)

中圖分類號F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426(2006)05-0031-02

世間萬物皆有運行法則,新農村建設也有其規律可循,新農村建設屬區域經濟范疇,既有區域發展渚多共性,包括地域性、層次性、多元性與綜合性等特征;又有農村經濟社會的特殊個性,主要是微觀性、弱質性、滯后性與差異性等特點。因而新農村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包括城鄉關系、工農關系、農與非農關系、農業與資源生態關系.政府與農民關系等諸多復雜關系、因此,新農村建沒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遵循其客觀規律統籌規劃,綜合協潤,整體推進。就遼寧來講,應把新農村建設納入老工業基地振興總體規劃,著力打好城鄉統籌發展的“振興牌”,用科學振興理念謀劃新農村建設,組織實施好促進城鄉全面振興的“五大工程”,打出遼寧特色牌,創出遼寧新模式,促進全省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

一、基礎工程:強化農村經濟基礎,是新農村建設的中心

人類賴以生仃的最基本方式是進行物質生產,以創造物資財富為目標的經濟活動構成人類一切活動的基礎、在現代市場競爭中經濟力是綜合國力之基礎,經濟發展遲速決定新農村建沒成敗,新農村建設必須以發展縣域經濟為基礎,現階段遼寧城鄉差距首先反映在農村生產山落后,城市產能過剩,通貨緊縮的根源在于農村有效需求不足,特別是日前農民最關心、最迫切的要求足盡快擺脫“溫飽陷阱”,盡快走向共同富裕的小康社會。從全局看,遼寧綜合經濟實力位次后移,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以農村為主體的縣域經濟發展滯后,從而導致遼寧城鄉“二元結構”矛盾尤為突出。新農村建設的關鍵在發展經濟,離開經濟基礎,新農村建設將成為空中樓閣,中央提山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是“生產發展”,這符合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尤其符合遼寧發展買際。

繁榮農村,擴大內需,促進振興的根本出路在于發展縣域經濟,因此新農村建設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必須把發展縣域經濟作為新農村建設的支撐點,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要充分利用老工業基地振興政策,全面啟動以”興縣富民”為宅題的新農村建設基礎工程,切實筑牢新農村建設的經濟基礎、為此,要采取“三優”對策:一是把縣域經擠放在“優先建設”的位置,始終堅持以強化經濟基礎為本,加快調整優化縣城經濟結構,加速實現工業化和城市化,以縣域非農化促進農村現代化;二是積極采取“優惠政策”,實施”縣域突破”戰略,放權搞活縣域經濟,加快建立縣域經濟自主增長機制,盡快把縣域纖濟總量做大,增強遼寧經濟綜合實力;二是鼓勵“優勢競爭”發展,完善縣域發展政策,堅持擇優扶強,消除傳統路徑依賴,加人調控監管力度,建立縣域發展激勵約束機制,不斷增強縣城經濟發展后勁。

二、增收工程:加快增加農民收入,是新農村建設的核心

中央提出新農村建設的根奉宗旨,是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使城鄉居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使廣大農民融入現代工業文明,共同走向富裕文明的小康社會、因此,新農村建設的核心是增加農民收入。加快增加農民收入,不僅能改善和提高農民生活質量,促進城鄉社會和諧,而且能刺激消費和擴大內需,緩解通貨緊縮壓力,促進城市經濟發展,推動遼寧老工業基地加速振興,達到“城鄉共贏”的功效、

增加農民收入的路徑有種種,但主要途徑是擴大農民就業,包括農業與非農就業,而擴大農民就業的根本出路在農外。因為“人多地少”的國情,有限資源稟賦難以承載龐大的農民群體。雖然從理淪上講,農村“耕者有其田”,不存在農民失業,但事實上存在“隱性失業”,存在著大量的剩余勞動力。農村不尢分就此不僅影響農民收入,而且直接影響城市發展,必須從振興遼寧老工業基地的戰略高度,從新農村建沒成敗的長遠發展需要出發,重視農民就業問題,解決好農民增收問題、轉移為數眾多的農村剩余勞動力,需長期艱苦努力,必須立足當前,著眼長遠遠,積極采取標本兼治措施,最大限度地加快就業轉移進程,以促進農民增收。

從長遠看,要力求治本,通過產業升級和就業轉移,加速工業化、產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以工業化提升農業,以產業化富裕農民,以城市化改變農村、最終通過非農化從根本上化解農民就業與增收難題。從近朋講,要立足遼寧現實,堅持增收與節支并舉,力促城鄉與工農互補,著力作好“五增”文章:(1)增加支農公共服務投入,提高農村社會福利,降低農民消費支出,以減支促進增收;(2)農業提質增效,千方百計挖掘農業內部潛力,提高務農比較效益,以增效促進增收;(3)積極推動鄉鎮企業擴產增容,提高縣域二、三產業吸納就業能力,增加農民的工資性收入,以就業轉移促進增收;(4)努力擴大勞務增量,積極發展境內外勞務經濟,拓寬就業空間,以勞務促進增收;(5)力求城鎮化增質,堅持大中小城市兼顧,進城與造城并舉,切實提高城鎮化建設水平與質量,加速農村城鎮化進程,使更多的農民變成市民,以城鎮化促進增收。

三、環境工程:改善農村發展環境,是新農村建設的重點

新農村建設就其實質來講,就是要改變農村“發展生態”,用城市工業文明改造傳統農村社會,變城鄉“二元結構”為城鄉一體化,使農利具備與城市同等的發展環境與條件,進而實現城鄉互補與協調發展,構建城鄉和諧社會。然而,長期以來城鄉基礎設施投入嚴電脫節,重城輕鄉的投資政策導致農村基礎設施薄弱,投資與生存環境差,成為農村發展滯后的重要因素、因此,新農村建設所面臨的迫切任務,就是加快改變國民收入分配結構,改善農村發展環境,包括改善物流環境、生態環境、人居環境、法制環境、營商環境和人文環境等,努力縮小城鄉環境差距,創造城鄉平等發展條件,以環境建設促進新農村建沒。

加快改善農村發屣環境,要結合遼寧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堅持規劃先行、官民并舉、因地制宜的方針,調整基礎設施投資方向,加大政策反哺力度,完善農村基礎沒施投入機制,促成以政府為主導、農民為土體、社會廣泛參與的新農村建設格局。一是加大農村生態建沒投入,強化農業生態功能,增強農民生態保護意識,營造良好生態環境。二是加強基礎沒施建設投入,改善農村物流與營商環境。公共設施投入以政府為主,不給農民增加負擔;私用設施投人以農民為主,政府給予資助、三是加強村鎮環境整治,政府擇優扶持,農民

自主建設,群策群力優化村莊人民環境、四是全面加強農村社區管理,建立組織規范,倡導科學精神,崇尚禮儀文明,培養優良鄉風村貌,營造良好人文環境-五是搞好農村法制宣傳,抓好村規民約建設,強化農村社會治安整治,維護農村穩定。通過實施系列環境建設工程,切實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以新環境促進新農村建沒。

四、素質工程:努力提高農民素質,是新農村建設的根本

新農村建設的主體是農民,農民素質高低直接影響新農村建設進程,新農村建設需要新農民,必須抓好新農民培育工作、要想富農民“口袋”,就必須無富農民“腦袋”。豐富農民經營知識,增強農民創業技能,是促進農民增收的治本之策、只有提高農民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體心埋素質,才能增強農民創業和就業的能力,才能適應市場化和國際化的新形勢,才能科學規劃和建設好新農村、因此,新農村建設既要見物更要見人,切實把農民素質建設作為根本建設,認真實施好農民素質培養工程。

實施”農民素質下程”,政府要起土導作用,要堅持城鄉統籌發展,關鍵是盡快廢除“城鄉二元”教育、文化與衛生體制,使陽光政策普照農村,公共財政惠及農民,讓農民享有平等的發展權利。具體講,一是要把農村社會事業納入政府預算,加大農村人力資源開發投入,盡快還清歷史欠賬,提升農村社會事業,為農民提供與城市平等的汁會公共眼務,使農民享有平等的發展權。二是要優化城鄉社會資源配置,組織城市資源服務農民,彌補農村教育、文化、衛生等資源缺口,使農民享有與市民公平發展的機會,具備共同和諧發展的條件。三是要組織開展科技支農、智力支農,健康支農等活動,幫助農民掌握實用技術,培育農村致富能手,改進生產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質量,緩解現階段農民就學難、醫堆和就業難等問題。四是政府要出資抓好農民工技能培訓,鼓勵地方與企業聯合摘訂單培訓,支持縣區建立農民下培訓基地,組織好培訓與就業時接,做好農民工維權工作,以扶智促增收,增強農民自上創業與就業能力,依靠培育新農民建設新農村。

五、組織工程:優化農村基層組織,是新農村建設的關鍵

篇(3)

一、抓宣傳,搞動員,激發群眾建設熱情。

為營造良好的建設氛圍,提高農民建設家園的積極性,保證“康居工程”建設工作順利進行,我們積極做好了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宣傳動員工作。通過組織各村召開村民大會、黨員大會及村民代表會議,認真學習貫徹國家及省、市、縣有關文件精神,同時充分利用村里的廣播、宣傳條幅、標語口號等有效形式,廣泛深入地進行宣傳動員,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群眾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了新農村建設輿論先行的目的。二是抓好政策宣傳。大力宣傳縣、鄉兩級黨委在實施康居工程中的各項優惠政策,讓農民群眾對康居工程建設有了全面的了解,為順利開展下步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二、高起點,嚴把關,高標準規劃建設布局。

實施好康居工程,規劃是前提,為改變部分村屯房屋建設雜亂的現狀,鄉黨委、政府嚴把宅基地審批關,堅持三個不予審批,即房屋建設位置不規范不予審批、達不到建設標準不予審批、新區內建房結構不合理不予審批,在源頭上徹底改變了以往住宅小區、養殖小區、工業小區混雜的狀況。在嚴格審批的基礎上,按照布局統一、美觀實用的原則,在上級相關部門的幫助下,拿出了7種樣式12種布局的房屋建設圖紙,供建房戶選擇。同時,將在新區的基礎設施上下功夫,大力推行“一建三改”措施,把建房與沼氣入戶有機結合起來,使康居工程成為新農村建設各項工程的示范典型。

三、快啟動,早籌備,超前備足建設物資。

為最大限度的節約資金,實現“慎用錢、建好房”的建設目標,鄉黨委、政府從建設物資籌備上想辦法,從大范圍招引開發商,組建運輸車隊,統一購進物資,最大限度的降低建房成本,加快物資籌備。僅用半個月時間,為建房戶統一購進木材1560立方米,水泥3200噸、紅磚320萬塊,完成了全鄉物資籌備的80%,為建房戶節約資金20余萬元。通過招引有實力的建設工程隊與農戶聯建方式來保證工程質量,采取工程隊承建、個人自建的措施,以公司加農戶的建設形式簽定建房合同157個,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篇(4)

二是納入考核,建立農村檔案信息化建設長效機制。農村檔案信息化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必須借助各方力量,建立長效推進機制,做到科學規劃、穩步實施。在推進農村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全省各級檔案部門積極與農辦等涉農部門溝通聯系,齊抓共管,通過出臺辦法、納入考核,建立和完善推進新農村檔案信息化建設的保障機制。如去年省委在貫徹十七屆三中全會的意見中明確提出加強二輪土地承包檔案工作和農村社區檔案工作,省委書記趙洪祝、省委副書記夏寶龍多次對低收入農戶建檔工作提出要求,省農辦與省檔案局聯合出臺了“加強低收入奔小康工程檔案工作的意見”等等。寧波市、紹興市將鄉鎮檔案工作、行政村規范化建設列入市年度考核內容,臨安市、嘉善縣把檔案管理工作納入了當地政府對行政村年度目標責任制考核中,鄞州區把檔案工作納入新農村建設整體規劃中,同步部署、同步建設、同步檢查驗收。平湖市印發了《平湖市農村經營管理信息網絡化管理制度》,規范全市農村土地承包管理現代化建設工作,德清縣將行政村規范化檔案室建設列入村務公開民主監督和村級廉政建設工程內容等,這些都保證了農村檔案信息化建設步入良性發展的軌道。

篇(5)

關鍵詞 農民體育 健身工程 新農村 建設

農村體育是是發展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社會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民體育健身工程是新農村建設中的一項重要舉措,貫徹實施農民健身工程,對提升廣大農民群眾的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健康素質和促進農村體育事業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也是落實科學發展的生動實踐。發展新農村體育是構建和諧社會、塑造社會主義新型農民的必要途徑。

一、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實施的效應

(一)對農民生活方式的改善

一直以來,我國農村經濟狀況落后且發展十分緩慢,長期以來除了民間傳統的娛樂形式,體育活動的發展也是相當緩慢的。改革開放后,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體育有了較大的發展。實施農民體育健身工程以來,一些地方為適應農民需要,成立了體育輔導站和健身俱樂部等。相當部分地區農民以業余、自愿為原則,以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為主,開展體育活動,既鍛煉了身體,防病治病,又豐富了文化生活,開闊了眼界,轉變了觀念,增強了開放意識和競爭意識。同時也利用體育活動,以“體”會友,以“體”會商,促進了農村社區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廣大農村也出現了以廣場舞、籃球賽等適合男女老少進行鍛煉的相關活動內容。

(二)對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效應

近年來,全國不少地方出現了農民生活水平提高帶動體育發展,體育發展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的先進典型。農民的體育活動內容有了很大的改善,和農村經濟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經濟的發展推動了農村體育活動的發展,農村體育活動的興起改善了農民的生活方式,對農村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起到了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二、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對新農村建設的意義

(一)對加強農民思想道德建設的效應

農民主要是以農業生產為主要謀生方式和主要職業,長期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受地域、季節、氣候的變化影響很大。農民的思想受生活方式、道德等傳統實力影響較大,體育與文化活動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狹隘性、封閉性和被動性,可選擇的項目種類有限,近年來,農村物質條件的好轉,農民腰包鼓起來了,思想活動也豐富起來了,多數農民在農閑時都能找到合適的文化娛樂方式,農村的社會風氣得到了進一步的改觀,正所謂“多了一個球場,少了一個賭場”。許多體育先進鄉、村成為“無賭村”、“文明村”、“文明鄉”。

(二)對提升農民健康素質狀況的效應

在我國農村醫療保障體系尚不發達和完善的今天,農民的身體素質不高而發病率高是制約農村經濟發展對策的重要因素。農民體育健身工程作為黨和政府關注“三農”問題、提高農民健康素質和幸福指數的“惠民工程”,看得見摸得著,投資小見效快,較好地滿足了農民的健身需求,而且帶來了人們思想觀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悄然變化,建設成效初步顯現。

(三)對農民業余文化生活的影響

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的實施,說明政府對農村體育、對農民業余文化生活和對農民健康狀況的重視。由于農村經濟發展相對落后,部分農村存在著農民的業余生活被黃、賭、毒現象及非法宗教活動很侵蝕,使部分家庭失去原有的幸福生活,對社會帶來了極大的危害。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的實施,使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進入到農民的日常生活中,為新農村建設發揮了既有的作用。

三、結論

(一)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的實施,從根本上促進了農村體育事業的發展,增強了農民的體質,不但豐富了農民的業余生活,培養了農民的健身意識和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了農民的生活質量,改善了農民的生活方式,而且,通過健身活動的實施與參與,廣大農民在進行健身活動時,增強了農民朋友之間交流、溝通、合作,對改善農村家庭關系、鄰里關系、干群關系、村落關系等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二)農村人口,特別是青壯年人口今年來流動頻繁,這無形中削弱了健身工程實施中的主力力量,同時也給農民健身工程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如在健身過程中傷病的防護有項目開展方面都要從實際考慮參與人群的年齡等因素。

(三)一是充分發揮地方政府在健身工程中的作用,樹立以人為本的親民發展觀;二是健全農村體育文化組織結構,加強基層體育骨干隊伍的建設;三是挖掘、整理和推廣有地域及民族性的體育活動;四是建立多元化的新農村體育服務體系。

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看起來簡單,但是是可使農民直接受益的一項民心工程。在建設過程中,要從新農村建設的新形勢、新要求出發,要敢于大膽嘗試,積極探索,廣泛調動各方面的參與性,不斷努力推進體制改革和機制改革,力爭把健身工程辦成農民身邊的一件大實事。

基金項目:江西省社會科學規劃辦課題,項目編號:13YD017。

參考文獻:

[1] 盧元鎮.體育社會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 駱秉全,徐巍.北京新農村建設中的體育管理問題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03):292-294.

篇(6)

用5年時間(20**~2010年)使全縣800個村電話入戶率達到80%以上,寬帶入村。要求20**年達到60個村,20**年達到210個村,2008年達到360個村,2009年達到120個村,2010年達到50個村。

二、具體措施:

(一)加強領導,健全機構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電信公司要成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電話村村通”工程實施領導小組,鄉鎮長任組長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要確定專門的工作人員具體負責電話村村通工作。各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分管領導和工作人員及各村黨支部書記為“新農村建設信息致富聯絡員”,縣電信公司客戶經理為“新農村建設信息致富指導員”。

鄉鎮領導小組具體負責本鄉鎮各村社“電話村村通”工程的宣傳發動,用戶的發展;縣電信公司負責全縣村村通電話的網絡建設、用戶電話的安裝維護、數據統計等日常工作。

(二)加快通信網絡建設,實現全縣無縫覆蓋

縣電信公司在20**年10月底以前完成無線網絡優化,新建無線基站,確保20**年年底實現無線網絡全縣范圍無縫隙覆蓋;同時在場鎮周圍做好有線網絡的小調,逐步延伸有線網絡,通過無線與有線的齊頭并進,在20**年底實現全縣村村通電話。

(三)制定優惠政策,讓農民群眾得實惠

1.電話機終端實行補貼,讓農民群眾買得起。

縣電信公司要以優惠價格向農民朋友提供電話機終端,同時贈送相應的話費,真正實現農民群眾買得起。

2.多種話費優惠,讓農民群眾用得起。

縣電信公司要把撥打德陽其他縣(市)的區間話費由原來的每分鐘0.5元下調到每分鐘0.2元;對夜間通話、國內長途通話費向農民制定優惠政策,真正實現農民群眾用得起。

3、農家信息包月,打造幸福農家。

縣電信公司要對集合農業、娛樂、教育、打工、供求信息和專家熱線的幸福農家信息,實行優惠包月隨便打,免收市話費,給農民朋友帶來更多的致富信息,優惠搭建致富的橋梁。

4、提供完善售后服務。

農戶需安裝電話,只要到當地村委會登記、交費后,由電信公司在當地的客戶經理負責上門安裝,使用過程中的障礙由客戶經理提供上門維修服務;電話機終端終身負責維修保證使用。

(四)廣泛宣傳,積極推進

電信公司負責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村村通電話的宣傳,積極配合各鎮(鄉)在7月底以前組織召開的村社干部電話村村通發動工作會,貫徹落實村社電話村村通發展方案,并組織實施。電信公司要在全縣范圍內做好墻體廣告宣傳、路邊廣告宣傳;印制用戶優惠政策宣傳單,并向每位客戶進行宣傳;印制、張帖市縣保護通信線路公告,宣傳到家喻戶曉。

篇(7)

在糾風工作中,理事長為第一責任人,承擔糾風維穩工作管理職責;分管領導、各業務部室、紀檢監察部門、基層機構負責人為直接責任人。紀檢監察部門以不斷完善維護穩定工作和糾正行業不正之風為已任,把責任分解到每一個部門、每一個崗位和每一位員工,建立橫到邊、縱到底的糾風工作網絡,形成層層有責任、級級有落實的工作機制,徹底解決糾風維穩工作上熱下冷這一突出問題。

二、暢通渠道,廣泛收集信息

在開展糾風維穩工作中,我社在各營業網點設立了“意見箱”,向社會公布舉報電話,接受群眾監督,廣泛收集信息,為開展糾風維穩工作掌握第一手資料。

三、深入開展案防治理,糾正內部不正之風

按照銀監部門關于案件防控治理和深入開展案件治理“回頭看”深度排查工作的部署要求,在鞏固前三年案件專項治理工作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開展了“兩案”治理和加強案防工作,從源頭上糾正了內部不正之風,消除了不穩定因素的苗頭和隱患。

篇(8)

烏魯木齊屬于“大城市、小郊區”,轄7區1縣,有18個鄉、3個建制鎮和9個國營牧場。農業人口占全市總人口的9.36%,其中30%的勞動力通過種植和養殖生活,其他剩余勞動力,絕大部分處于失業和隱性失業狀態。在這種背景下,實施“陽光工程”,無疑為烏魯木齊提高農民就業能力,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提供了條件,也為幫助農民沖破以糧食作物為主的狹小天地,轉向養殖業、林果業、特色農業、生態農業、農副產品加工業及旅游業等多元化經營提供了保障。

2005年以來,培訓中心以訂單就業、推薦就業等形式共培訓7622人,幫助6478人順利實現靈活就業和自主創業,培訓后的轉移率達85%。

1 陽光工程取得的成效

1.1提高了農村勞動力的整體素質

“陽光工程”培訓前烏魯木齊達坂城區、新市區和烏魯木齊縣三個主要農業區(縣)12萬農業人口中,小學及小學以下文化程度的農村勞動力占40%,農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8年,依賴種養殖生活的農民只有20%接受過技術指導,富余勞動力參加專業技能培訓的人員不足10%。通過培訓,農民掌握了1~2項職業技能,其中有40%的農民接受過專家的技術指導,農民的觀念發生了變化,學習和運用科技知識蔚然成風,一些農民除了種好自己的地之外,還搞起了農產品經營,成為了專業的農產品經紀人。

1.2發揮了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

農民創業培訓是一門啟發農民創業意識,開發其潛在創業能力,幫助他們結合當地經濟發展特色實現自主經營的課程。2006年至2010年,參加培訓中心舉辦的創業培訓農民共有1375人,創業成功率達30%,帶動了1300余人就業。

達坂城的回族姑娘王英,2009年參加了創業培訓后。在鹽湖風景區創辦了“鼎盛牌大豆專賣店”,通過培訓對銷售市場、消費人群做了詳細的分析和調研。針對消費群體,開發了20余種不同口味的大豆食品。年加工、銷售大豆近200噸,營業收入月均5萬元,盈利1.5萬元。一人創業,帶動一方,王英的“鼎盛牌大豆”不僅給她自己帶來了收益,還提高了當地數十家大豆加工戶的加工量,大豆種植面積也在逐年增加。

1.3提高了農民的收入和社會地位

當前大多數農民因為缺乏勞動技能,只能從事低層次的體力勞動,收入較低。通過培訓后取得職業資格證書后,他們的就業崗位被按照相應技術等級來劃分,勞動報酬也發生了很大變化。

維吾爾族婦女阿米娜是烏魯木齊市頭屯河區的農民,2009年隨著城市擴建和企業占地面積的不斷增加,她們家失去了用以勞作收獲的土地。阿米娜先后參加陽光工程舉辦的手工編織、家政服務、中式面點專業學習,并在2010年11月舉辦的自治區家政服務技能大賽中以優異成績被推薦參加全國家政服務大賽,現已成為巾幗家政技師。從足不出戶,到憑借自己的雙手掙錢,得到社會和家庭的尊重。她的實例讓其他少數民族婦女看到了希望,來參加學習的人也越來越多。

1.4為地方區域產業結構調整作出了貢獻

培訓中心充分利用技術和人才的資源優勢,不斷拓展辦學空間,在專業設置、教學內容、師資建設方面都緊貼當地產業定位,為烏魯木齊農業經濟轉型發展作出了貢獻。

2002年烏魯木齊縣水西溝鎮加大了統籌城鄉發展的力度,旅游業被確定為烏魯木齊縣的支柱產業,先后投入2400余萬元在方家莊村發展“農家樂”。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將創業、烹飪和餐廳服務作為該縣的主要培訓項目,幫助農民利用學到的知識不斷提高經營和服務水平。現人均收入由培訓前5860元增長到8000余元,游客數量也逐年增長。

2 陽光工程培訓的體會

2.1政府支持是“陽光工程”培訓的保障

國家在政策和經費上給予“陽光工程”培訓大力支持,烏魯木齊市政府也將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列入重點工作目標,通過多種方式為培訓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2.2農民需求是“陽光工程”培訓的前提

國家開展“陽光工程”培訓的目的就是讓農民受益,培訓實施要充分體現農民的需要,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為此,我們堅持不斷的進行深入調研,全面掌握農村勞動力的基礎情況和市場用工信息,確定了有針對性的培訓方案和切實可行的培訓形式,使得培訓和就業效果明顯。

2.3培訓質量是“陽光工程”培訓成敗的關鍵

篇(9)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人才是關鍵。培養和造就一支宏大的農村人才隊伍,是實現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的重要保證,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面臨的一項緊迫而重要的任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農村人才隊伍建設,采取有力措施加快農村實用人才培養,積極創造農村人才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不斷為我市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但是受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的制約,農村人才總量不足,接收高校畢業生的數量逐年下降,不能滿足新農村建設對人才的需要。因此,各地區、各部門要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從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出發,充分認識加強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意義,進一步統一思想、密切配合、多措齊舉,大力開發、培養和有效配置農村人才資源,為我市壯大縣域經濟、發展現代農業、實現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和廣泛的智力支持。

二、拓寬培訓渠道,加大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力度

(一)根據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的需要,立足特色農業和優勢產業項目,建立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依托培訓基地的示范和輻射作用,盤活現有農村人才資源,積極培養和吸納適合我市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實用型人才?!笆晃濉逼陂g,全市計劃建立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35個,每個基地用于更新培訓設施、聘請師資和編發教材等支出由市縣兩級財政共同承擔。“十一五”期末全市年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力爭達到30萬人次,使農村人才素質得到大幅提高。

(二)繼續開展“綠色證書”教育,實施“新型農民科技培訓工程”和“農業科技入戶示范工程”。根據我市農業科技發展實際,積極爭取國家農業科技培訓項目。加強農民科技素質培訓,培養農民技術骨干,力爭“十一五”期末我市30%以上農民參加“綠色證書”培訓、20萬人獲得“綠色證書”。

(三)定期組織開辦農業技術帶頭人、農村示范戶高級研修班。有計劃地組織我市部分農業技術帶頭人、農村示范戶到國內外先進的農業示范區、示范園參觀考察,學習國內外一流的農業生產經營理念,不斷豐富農業技術推廣示范的方式和措施。

(四)進一步發揮人才評價的激勵作用,努力造就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能夠熟練運用現代農業科技、管理、營銷等方面的知識,帶領廣大農民發展現代農業、增收致富的農村人才隊伍。繼續開展農村實用人才職稱評定工作,對農民參加技術職稱評定實行免費服務,評定工作所需費用由各級財政予以支持。對于做出突出貢獻的高級農業技師,可參加市政府特殊津貼專家選拔。在北三市和長海縣工作的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確定初級和晉升或破格晉升中高級專業技術資格時,給予政策傾斜和優惠照顧,鼓勵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投身基層和生產一線。

三、采取“人才支農”措施,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一)深入實施“送醫下鄉”活動。市、區市縣衛生部門每年選派部分城市衛生技術人員到農村鄉鎮衛生院累計開展1年的醫療服務工作。服務期間,派出人員在原單位的工作崗位不變;工資、津貼等福利待遇不變,由派出單位支付。市財政負責對取得醫師(護理)執業證書但尚未執業注冊的新聘人員和在職衛生技術人員每月補助800元;對初級職稱或擬晉升中級職稱人員每月補助850元;對中級職稱或擬晉升副高級職稱人員每月補助900元;對選擇到涉農區市縣醫院或鄉鎮衛生院工作的高等醫學院校應屆畢業生,取消其見習期,直接轉正定級。

(二)大力開展城鎮教師“下鄉支教”活動。每年選派部分城市骨干教師和城鎮教師深入農村開展為期至少1年的“支教”工作。服務期間,派出人員在原單位的工作崗位不變;工資、津貼等福利待遇不變,由派出單位支付;同時享受每月1000元的生活費和交通費補貼(寒暑假除外),所需資金由市財政負擔。參加“支教”的教師可優先受聘專業技術職務。市教育部門每年組織市級骨干教師通過觀摩、講座等方式,開展巡回“送教下鄉”活動,幫助農村中小學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實施“縣以下農村中小學一校一名師范類本科生計劃”,力爭四年內使北三市和長海縣中小學每校都有一名師范類本科生。

(三)實施城鄉專業技術人員“對口培訓”計劃。市政府相關部門要有計劃地組織鄉鎮衛生技術人員、教師和鄉鎮事業站(中心)的專業技術人員到市內開展對口培訓、跟班實習等活動,更新知識結構,提高業務能力。所需費用在適當減免的同時,由市縣財政給予一定的補貼。

(四)開展城鄉公務員“雙向交流”工作。市及區市縣有關部門要結合本部門業務工作,積極組織開展鄉鎮公務員到市及區市縣對口部門掛職鍛煉和市及區市縣機關新錄用公務員到農村鄉鎮機關掛職鍛煉工作,促進城鄉公務員交流,加強農村基層公共服務能力建設。

四、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農村就業創業,改善農村基層人才隊伍結構

(一)深入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和“百名大學生志愿服務北三市計劃”?!笆晃濉逼陂g,在我市農村工作的大學生要達到和保持1000人左右的常量。出臺《大連市“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管理暫行辦法》,規范大學生“村官”公開招考、日常管理考核、解聘續聘等工作環節,細化大學生“村官”考錄公務員、報考事業單位、代償助學貸款等優惠政策。

(二)全市各涉農區市縣人事部門要圍繞高校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積極為高校畢業生面向農村就業或創業提供人性化和多樣化服務,不斷健全完善服務體系和工作機制。要從發展本地區特色農業的實際出發,有計劃地選擇規模大、效益好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業示范園區,建立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積極落實市、縣兩級政府給予見習畢業生的各項政策待遇,保證畢業生在見習基地安心工作和學習,提高就業技能。要積極創造條件,為自主創業畢業生提供經營場地、培訓指導、項目支持和企業孵化等服務,提供政策、資金等方面的扶持和保障,引導更多的畢業生開展高技術、集約式農產品深加工或農產品營銷創業活動。

五、加快縣級人才市場建設,優化配置農村人才資源

(一)推進縣級人才市場基礎設施建設。各涉農區市縣政府要加大在本地區人才服務機構硬件設施建設中的資金投入力度,增加人才招聘場所面積,更新人才培訓、人事等服務設施。各涉農區市縣人才服務機構在現有基礎上,增加人員編制,充實服務力量,為農村人才和用人單位兩個主體實現有效對接提供多樣化服務。

(二)建立農村人才信息服務機制。通過編制年度人才開發目錄和繼續教育專業科目名錄,及時掌握和跟進農村人才需求,確定人才開發重點。要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農村人才開發為核心,以貫通城鄉市場為重點,不斷拓展人才服務領域,提升市場服務、信息交流和服務功能,實現與大連人才市場服務貫通、網絡互聯、信息共建、資源共享,為各類人才投身新農村建設搭建優質、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務平臺。

六、加大國內外引智力度,為新農村建設匯聚智力資源

(一)開行“專家智力服務直通車”,發揮農業專家在新農村建設中的智力優勢。定期組織在連的政府特貼專家、突出貢獻專家,圍繞我市啟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項目,幫助鄉鎮制定完善各類發展規劃,提供新農村建設有關政策論證和咨詢,為企業解決技術難題、培養管理骨干。幫助農村基層單位做好工農業項目立項、申報和實施工作,為發展特色農業和精品農業、推進農業產業化及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與應用等提供咨詢服務和示范引導。

(二)加大國外智力引進資金在農業領域的投入力度,積極引進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等方面的專家來我市開展農業技術指導活動。對解決農業領域內重大技術和管理問題,且具有指導性和示范性的農業引智項目,可列為全市年度重點引智計劃。

(三)搭建農業領域國際人才交流平臺。有計劃地組織國際農業領域人才交流活動,廣開引智渠道,為我市高新農業項目引進國外專家提供服務。定期組織涉農工作人員開展境外培訓活動,學習和借鑒國外農業發展經驗,為我市新農村建設提供國外智力支持。

篇(10)

廣播電視是黨的重要宣傳陣地和工具,是黨和政府聯系人民群眾的紐帶?!皬V播電視村村通”工程是農村廣播電視事業發展的載體,是黨和政府在農村建設公共服務體系的“德政工程”,是新農村建設的基礎工程,是解決邊遠山區農村群眾看不到電視、聽不到廣播難題的“民心工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們黨在新世紀新階段一項長期艱巨的歷史任務,更是全黨全國人民的共同使命和歷史責任。對此,新聞廣播電影電視部門在此方面要加快實施對于農村廣播電影電視的村村通工程,響應中央的決策和部署,積極為繁榮農村廣播影視事業服務,從而為我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一、當前“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存在的問題

1.維護經費難以落實,保證不了“長期通”

早期建成的“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經過幾年的運行后,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設備故障,維護成本過高,在地方財政比較拮據的情況下,維護資金難以落實,停播現象時有發生。而且升級改造也存在著經費不足的問題。

2.專業技術力量缺乏,維護人員素質不高,文化水平偏低,有關人員缺乏相應的專業基礎知識,各項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嚴重形響了“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的正常運行

3.對“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的有關功能宣傳不夠,群眾了解還不全面

例如,絕大部分農村認為有線電視只是看電視,是為了娛樂、消遣。而且現有的技術手段滯后,安全意識不強,不能有效控制極少數人收看境外節目。

4.“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工作還存在起點低、入戶率低和“返盲”等問題

十年前,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時,由于受當時的經濟條件、技術條件的限制,投入少、起點低,而且入戶率低。目前還有部分農村收看不到廣播電視節目。而且這些村大部分是地處偏僻的牧業村,居住分散,自然條件較差,給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二、實施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的對策

1.進一步搞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建設

抓緊制定出地方廣播電視發展規劃,積極爭取國家和各方面的支持,加快農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的建設。對“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存在的困難,要認真分析,發揮好各級“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領導小組的作用,把“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切實納入當地黨委和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當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和扶貧攻堅計劃中,落實配套資金和維護經費,保證“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的順利實施。在“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的實施過程中,要充分考慮當地群眾的經濟承受能力,選擇切合實際的安裝方式,降低工程成本,盡可能減輕農民群眾的負擔。

2.探索建立農村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

要把“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由單一的工程建設轉變到工程建設與長效管理機制的有效結合上來,由階段性、突擊性的任務轉變為長期的任務、常規的工作,使“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做到長期通、戶戶通。培養專業技術人才,加強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服務質量。特別是針對大多數農村地廣人稀、地形復雜的實際,要按照“因地制宜,注重實效,提高水平”的原則,采取有效的技術手段,提高工程及其設備質量,保證有效安裝,提高覆蓋率,提高傳輸速度和接收質量,切實提高“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的實際效果。樹立持久作戰的思想,加強廣播電視運行中的維護,保證有人負責,有人管事、做事,把工作做細、做實、做好,防止“返盲”現象的發生。

3.加強對“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的宣傳,唱響民族團結進步之歌

各級廣電部門要利用電臺、電視臺、報刊等媒體,大力宣傳“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對于邊遠農村實現小康社會目標、構建和諧社會的重大意義,讓群眾掌握有關使用方法,掌握有關保護、維修常識。進一步充實“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傳播的內容,堅持“二為”方向、“雙百”方針和“三貼近”原則,以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指導,以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為核心,以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為主要內容,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來統一思想、凝聚人心,為“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創造良好的輿論和使用環境。

4.以人為本,強化廣播電視工作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是我黨為統籌城鄉發展,解決“三農”問題而采取的一項重大舉措,它充分體現了我國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時代特征和基本要求。相比而言,經濟社會發展相對落后的地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的任務更加繁重,“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在這些地區中能夠發揮重要作用。要充分發揮這一工程的作用,為新農村新牧區建設提供強有力的輿論服務,推進新農村新牧區的建設步伐。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營造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環境。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原則,采取靈活的、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形式,為青海新農村新牧區建設提供強有力的輿論支持。

三、今后我縣新聞廣電部門服務新農村建設的主要任務

通過分析,我們知道,新聞廣電部門在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有著不可或缺的替代任用,對此我們要加強領導,強化服務,不斷為全黨工作的大局服務,為本地的經濟發展服務,為和諧社會提供有利支撐。

1.繼續加大實施農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的力度

進一步鞏固已經建設的行政村廣播電視站室覆蓋范圍,抓好管理和隊伍建設,落實維護經費,健全規章制度,建立長通久通機制。

2.進一步加強農村廣播影視基礎設施建設

按照我縣農村文化建設的總體部署,在構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網絡的進程中,結合“村村通”工程,加大農村廣播影視基礎設施投入,加強技術改造.改變我縣農村廣播影視發射、傳輸、收看、放映等設施設備陳舊老化的局面。

3.進一步加快推進網絡改造步伐

網絡化和數字化是廣播影視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必須對縣、縣、鄉現有廣播電視網絡進行改造。在管理體制上,積極推動縣、鄉廣播電視垂直管理,逐步實現廣電網絡的全程、全網統一管理,建立利益共享的經營管理體制。

4.不斷建立和完善農村廣播影視公共服務體系

上一篇: 風險與風險管理概述 下一篇: 金融企業網絡營銷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永久免费在线观看全网站 | 天天噜天天视频在线高清 | 亚洲人成欧美中文字幕 | 亚洲午夜福利院在线观看 | 亚洲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