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應試教育匯總十篇

時間:2023-06-14 16:19:4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中學應試教育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學應試教育

篇(1)

為了應付各級各類考試,不少語文科老師不得不改變教學觀念、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只要我的學生考高分,就說明我教得好。”于是急功近利“唯分而教”的現狀出現了:高考、中考考什么,我就教什么;你不考的內容我一概不教。譬如:高考、中考考多音字、形近字、多義詞、近義詞的辨識,那么我在授課中就教這方面的知識;高考、中考考文段關鍵詞語、關鍵語段的分析,那么我就索性把每冊基本篇目課文中關鍵詞語、關鍵語段挑出來,進行有針對性地訓練;高考、中考考名言警句的識記,那么我就把名言警句收集在一起讓學生背誦。

中學語文教學怎樣才能實現“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的大目標?怎樣才能培養出“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是我們每位語文教師首先必須明確的問題。光靠課堂上讀那幾本語文教材,光靠課堂上做那些無窮無盡的語文練習題能行么?光靠培養班內為數極少的幾個尖子生,能“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嗎?在這種“應試教育”下,即便有些學生的語文高考能得高分,能升入高校就讀,但又有誰能保證他的語文素質就一定能好?誰能保證他不是高分低能呢?

“語文是學習和工作的基礎工具,語文科是學習各門學科的基礎工具。”《教學大綱》明確地闡明了語文的性質,闡明了語文科與其他學科的區別。葉圣陶先生曾在《大力研究語文教學盡快改進語文教學》中就明確指出:“語文是工具,自然科學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數理化,社會科學方面的文、史、哲、經,學習表達和交流都要使用這個工具。要做到個個學生善于使用這個工具(說多數學生善于使用這個工具還不夠),語文教學才算對極大地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盡了份內的責任,才算對實現四個現代化盡了份內的責任。”葉老從語文工具性的角度出發,明確地闡述了語文教學的任務。如何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語文科承擔了義不容辭的責任。語文教師必須努力教會學生學好祖國的語言文字,學會正確地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學會閱讀文章,準確地獲得信息;學會寫作;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思想。且以此為工具進而學好、用好其他學科。也只有如此,“才算對實現四個現代化盡了份內責任”。

通過1993年以來的"3+2"的新高考語文試卷,可以較好窺視出淡化中學語文應試教育的新動向。

首先,不從課本中出題,其本身就是對“應試語文教學”的巨大沖擊。你死摳課本,死記教條,知識面狹 窄,缺乏實際運用的能力和思維應變能力,是絕對答不好考卷的。

篇(2)

英語被認為是中國和其它國家之間的紐帶和橋梁,如何教授和學習英語成為人們最為關注的問題。中學作為英語學習的第一站,是人們試圖研究英語的一個大本營。

恢復高考制度以來,考大學成了應試教育的目標,獲取高分成了它惟一的目的。老師們把語法點列為教學重點,采取“填鴨式”教學,口語和交際英語早就被否決了,學生的能力也被否定了,這正是“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眾所周知,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對知識的一種渴望都是需要澆灌和培養的,但應試教育往往卻是逆道而行。在20世紀80年代,教育大綱中就提出了“聽、說、讀、寫”四個英語教學要求,但這個計劃也只是作為一個文件而停在了表面,并沒有真正得到實施,所有的書本和考試都只是圍繞著考卷而服務,只重筆試,不重視其它能力的培養,老師們通過逐字逐句的翻譯講解教學生,學生也只是被動的死記硬背,根本不懂得如何理解和閱讀。值得慶幸的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注意到了這些弊端,他們正在不斷的對英語教學方式進行改革,素質教育被提到了教育改革第一位的日程上。

“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是素質教育之根本。它立足于學生未來的能力培養及發展,我們應該要了解學生的不同性格特征和興趣愛好,幫助他們發展這些品質,如誠實、智慧及身體素質等,把他們真正的培養成“四有新人和具有創新意識的人”。素質教育要求我們引導學生盡量和諧活潑的發展,孩子們不僅僅要被教會如何學習,還要學會如何做人、如何思考、如何鍛煉、如何審美、如何創造、如何生存等,所有這些都要求我們要建立和完善相關的教育教學方法和課程來形成一種科學的測試及認證系統。因此,在我們在實行素質教育的過程當中,與應試教育所沖斥的矛盾及困難就是在所難免的。

首先,最大的矛盾就在于教學內容及能力培養之間、新老教材之間的矛盾。新的英語教材已經打破了舊的傳統教學模式——語法翻譯教學,而形成了一個新的教學模式——五步教學。它更強調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加強素質教育的力度,如在新版的初一英語上冊中,就明確了“聽、說、讀、書、演、練”等幾步要求,特別是“演練”這個環節異于舊教材,尤為突出。如今,老師們一張嘴一支粉筆籠斷課堂的現象已經過時了,因為現代化的手段已經深入課堂。過去我們常說學生是課堂中的上帝,但實際不然,因為老師從頭到尾控制著整個課堂,他們講語法、解釋課文、布置大量練習,而且常用漢語進行全程教學,這一點對培養學生用英語思維和學習鍛煉是非常有害的。在高中,“填鴨式”教學更為突出,因此老師想要完成教學任務,適應新教材是很難的。長此以往,學生的興趣就會消失,甚至會感到害怕去學英語。過去,我們常常強調寫作的重要性,而實際上,“聽、說”才是英語學習的重點,在現行高中課本中,每個單元都有五個部分,包括閱讀、聽力、講練、寫作及語法,這種安排目的是全面發展四種技能;而在實際教學中,老師往往只注重一種技能的培養,那就是“語法”。英語給學生們留下的印象只有記筆記和各種各樣的試卷,以至于許多同學在中學畢業時認為,原本實用性強英語對他們而言只是一種啞語。

第二,不斷變化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及考試間的沖突。許多人認為考試是教育的基本,傳統教育方法就是應試教育的結果。老師、學生、學校的目標就是升學。學生和老師每天從早到晚連軸轉,因為他們認為做的更多分數就越高,這種情形下,語法教學是最合適的。但是教育要求在不斷改變,然而考試目標卻依然不變,這對于英語教學改革必然不利。新教學方式使老師和學生興致大增,他們將共同創造活躍課堂,聽說讀寫全得派上用場,這無形當中就縮減了語法教學,結果學生們的成績就下降了,因為在考試中只有閱讀和寫作的技能可得到顯示,聽和讀則不然。慢慢地,學生將失去對新教學的信心,最終新教學法也將會被否定,一切又將回到從前,教育改革也必將得不到人們的支持。情景教學是現代教學中的一個亮點。老師們往往會設置一些仿真情景,鼓勵學生用英語去交流,實物、圖片、錄音機、VCD等,往往是這種教學方式的常用手段,它們有利于形象、生動,直接地掌握知識,所有的這些方式都將幫助學生掌握和運用好知識,但這種方法卻會占用過多的課堂時間,所以這些素質教育模式只能流于形式了。

俗話說:“牽一發而幼全身” 。如果一臺舊機器只在小部件上做改動,它又能維持多久呢?同樣素質教育改革也只是如此,如果我們只基于表面改動,那么矛盾永遠都將得不到解決,只有找出根源我們才能徹底解決問題。

首先,我們應該改換傳統教育思維,建立起新的教學模式,“孩子是教育的中心”這應該在人們的思想中要占主導地位,老師應該從演講者變成引導者,成為傳授知識的中介,教學過程應該從傳統的教變為解決問題的過程,不是嗎?

其次,考試制度改革應切實可行、有效。考試的目的是為了檢驗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考試是綜合能力的體現,但很長一段時間里,它扮演的是指揮棒的角色,很多人是為考試和分數忙碌著,學生們成為了知識的奴隸。而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全面發展,語法掌握得越多,考試也有可能失敗。所以,考試制度改革勢在必行。

然后,我們應該不斷更新教學方法。素質教育對我們而言是新事物,沒有研究試驗就不可能有經驗,坦白地說一堂成功的課,不在于你教授了多少內容板出有幾面,而在于學生們掌握了多少,實際能運用多少。近年來,除了“五步教學法”及情景教學法,還涌現了其他許多新的教學方法。如3P教學法、張思中教學法、實物教學法等,都強調語言的運用能力,它們追求的目標是“記憶——訓練——運用”,值得推廣。

最后,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也是素質教育改革的必備條件。老師是導航燈是靈魂的工程師,高素質的老師要求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強烈的責任心,要勇于改掉舊東西,時刻鉆研如何更好的教育和引導學生,他們應該不斷地提高和完善自我,正如有一位老師所說:“老師所給予學生的未必是金山、銀山,但必須是開啟智慧的鑰匙”,好的老師知道該如何取長補短,找到適合的方法因材施教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

科教興國、人人有責。如果我們能認清形勢,廣泛深入地開展教育教學改革,我們就能真正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只有知已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篇(3)

【中圖分類號】 G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5962(2012)05(b)-0159-02

應試教育是一種偏重于以考試分數來衡量學生學業水平,以把少數人從多數人中選送入高一級學校為目的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的特點是以整齊劃一的標準評估學生能力,機械訓練,題海戰術。對于青少年教育,應試教育弊端百出。為了能讓學生考出好成績、拿到高文憑等,學校、老師、家長都在不惜一切的努力著,并按他們的意愿“塑造”孩子,這在很大程度上剝奪了學生自由選擇的權利,教育目標變得單一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學會生存》一書中曾提出教育四大支柱——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和學會與他人共同生活的終身教育思想。1可見,教育要培養的應當是全面發展的青少年兒童,而不只是單一的考試能手。倡導素質教育,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減負是個關鍵性的問題。雖然國家連續發文下達減負令,然而問題解決的效果并不理想。為了更好的解決這一問題,對當前中學生“課業負擔過重”這一現象進行理性反思顯得尤為必要。

1 中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問題的原因探究

1.1 傳統教育觀念根深蒂固

自古有傳:“學而優則仕”、“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等。受傳統觀念的束縛,人們理所當然的認為唯有讀書并取得高文憑才是改變命運之道。據某市《初中生學業負擔調查與對策研究》調查結果表明,該市有42%的家長希望子女能擁有大學文憑,24%的家長希望子女擁有碩士文憑,16%的家長希望子女擁有博士學位。2可見傳統的教育觀念在人們心中扎根已深,直接關乎下一代的教育。這種“讀書人高人一等”的思想很容易導致人們忽視教育的質量、模糊教育的內涵,而過多的關注教育給受教育者所帶來的地位和榮耀感,如此便會使得教育充滿功利性,異化教育的真正目的。

1.2 教師教學方法單一

受蘇聯教育學家凱洛夫教育思想的影響,教師在教學中習慣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如何使學生掌握現成的知識及概念上,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從而忽視了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的培養。知識成了僵化的知識,學生們沒有經過深刻的思考與理解、消化與整合也不得不囫圇吞棗盡收囊中。然而知識的傳遞若僅僅是通過教師的陳述和講解來進行,單一的“灌輸式”是很難達到“生動、形象、易懂”這樣一種教學效果的。教師課堂教學內容的安排著實比較充裕,表面上看起來學生也應該收獲了不少知識,可是往往課后作業起來卻較為吃力,課堂學習內容難以舉一反三,原本一個小時可以完成的作業或許需要兩個小時才能完成,或者學生依靠課后參加輔導班、請家教來加以鞏固,這樣無形之中又加重了學生的課業負擔。

1.3 學生自身的原因

課業負擔過重與否本是一種主觀感受,這種主觀感受除了受外界客觀條件的影響之外,同時也與個人的興趣愛好、毅力強弱等有著直接的關系。累并快樂著,學習興趣濃烈的學生熱愛學習,即使課業負擔重卻也能從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然而學習興趣淺薄甚至厭惡學習的學生,即使是較輕的課業負擔也會感覺疲憊。再者,學習毅力強的學生,面對較重的課業負擔能憑借其頑強的毅力作出恰當的調節,較好的完成學習任務;而那些學習毅力較差的學生,則往往容易半途而廢甚至直接放棄,如此一來不僅不能按時按量完成課后作業,學習負擔反而更重。

1.4 社會現實的影響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并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知識的力量在社會各行各界中日漸彰顯。當前,社會競爭激烈、就業形勢不容樂觀,高素質人才或者說高文憑擁有者是各企事業單位納賢的對象,“學歷”成了人們躋身其中并得以晉升的門廊。面對這一現實,學生們不得不埋頭苦學,以便獲得較高的學歷來提升自己的社會競爭力。為此,參加各種課外培訓班,或強化科學文化知識或學習一些特長技藝等蔚然成風。

2 中學生課業負擔過重問題的對策分析

2.1 轉變成才觀念,合理規劃人生

受傳統教育觀念人才觀的影響,我國普通高等教育一直深受廣大求學者的青睞,而職業技術教育卻顯得有些冷清,以至于當前技能型人才較為缺乏,而普通高等院校畢業的大學生卻就業難。盡管如此,普通高等教育仍然是眾多學子的唯一追求,他們力求通過普通高等教育獲得較高的文憑以適應當前“文憑熱”的社會現實,課業負擔自然輕不了。因而,轉變傳統的成才觀,進行合理的教育風流,成了當前教育事業的當務之急。

篇(4)

情感教育作為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初中英語教學的實際應用中得到了切實的重視。但是,就目前情況來看,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模式還并不成熟,它依然受到了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一時間無法轉變,所以,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發展和運用情感教育的方法,還有待進一步分析和研究。

一、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我國自恢復中考和高考選拔人才制度后,最為盛行的教學模式就是應試教育。這種教育就是變相的“寫八股文”,它有一定的好處,但是它的大多數特性都已經不適合這個時代的需求了。我們需要進行革新,于是出現了新課改,新課改是針對當今社會的現實人才需求而研發出的,對于目前應試教育有了很大的突破和發展,是值得一用的教學模式。但是,就現實情況來看,即使教育界大力宣揚著新課改,要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加入情感教育這一欄,初中英語教學卻始終還是沿著以往的路線前行著。進過一定的分析,我們不難得出原因――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太大,一時間無法轉變。顯然,這對于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語教學的使用和發展都是不利的。

二、實現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語教學有效利用的措施

在分析和考慮了當下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實際應用現狀后,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措施可以適時適度的改變現狀。

1.加強教師的教育職業素質

在傳統的應試教育中,教師只關注學生的考試分數,可以說是秉持著一種“唯分至上”的原則。在上課期間,對考試的常考點講的十分細致,而有些基本不考的知識,或忽視或一筆帶過,總之,是不重視的。在此情況下,我們迫切改變現狀,將老師的教學職業素質提升。

首先,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秉持著良好的精神面貌。在教學過程,教師的一顰一笑對于學生都是有很大影響的。好的情緒有利于提高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幫助他們更好的學習。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僅是在教授知識,也是在教授做人的道理,教師要秉承著“言傳身教”的思想嚴格要求自己,以此來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精神面貌。

其次,教師應該盡快適應新課改要求,摒棄傳統思想。在新課改的大力號召下,教師應該在實際教育生活中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態度。在上課期間,教師應該轉變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觀念,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在這個過程中,與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幫助學生自主學習和培養發散思維。

2.轉變教學方法

在傳統的應試教育中,我們總是可以在課堂上看見這樣的畫面:老師在黑板上寫著重點,學生在下面匆忙而麻木的記著。整個課堂呈現出一種死氣沉沉的氛圍,教師沒有教學的激情,學生的記錄也不是建立在理解之上的。由此,我們必須轉變現有的教學方法,實現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實際功效。

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營造出一個良好的氛圍,這樣的氛圍有利于學生與老師的交流,有不懂的問題,學生也不會因為懼怕老師而不高發問。如果有什么新的想法還可以與老師交流,在老師的指導下更為深入的學習。

其次,教師應該采用更為豐富的教學方法。如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能夠開口說英語,可以排演一段話劇或者是小品,幫助學生在娛樂中學習。

最后,教師在發現了學生的錯誤后,不應該像傳統教育那樣嚴格批評,而是應該“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這樣,不僅能幫助學生改掉自己的錯誤,而且還能在在這樣的過程幫助學生心理的健康成長和發展。

3.合理利用新課改教材

在新課改下的教材是很科學的,它是根據現實人才需求而編訂,經得起實踐檢驗的。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合理利用新課改課本,而不是受傳統應試教育影響,只關注考試內容,而忽視實際應用。

首先,新課改英語課本中有許多幫助學生開口說英語的板塊,教師在教學過程應該合理利用,并根據自己的實際教學經驗加以補充,幫助學生擺對“啞巴英語”的帽子,在實際生活中,他們也能靈活的運用。

其次,新課改課本中有許多文章都蘊含著相應的人文精神和素養。教師在教學之前應該查閱清楚相應的資料,在上課中不刻意的將這些人文精神融入課堂,幫助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能在對外國文化、習俗有一定的認識,這對于逐漸形成“外語思維”是有很大好處的。

最后,新課改課本是一本相對開放的課本,并不需要死板的教學,而是需要一個寬松的思維環境。教師應該利用這些課本,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誘導的方式來教授知識,而不是像傳統的英語教學一樣,進行“填鴨式”教學。尤其是在教授語法知識,教師應該利用循序漸進的誘導方式幫助學生記住一些固定用法和特殊用法。

在新課改的大力號召下,我們試圖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教學改革,將情感教育融入初中英語教學之中。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這一轉變卻并不容易,我國目前的初中英語教學受傳統應試教育影響深重,許多傳統教學思想和學習思維在教師和學生中已經根深蒂固,難以拔出。在這樣的實際現狀下,我們必須從加強教師的教育職業素質、轉變教學方法和合理利用新課改教材,這三個方面進行系統改革,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的將情感教育融入初中英語教學之中,

參考文獻:

[1]袁秀東,以人為本,科學發展,努力提高英語教學質量[J]中學教學參考.2009

[2]張俊麗,劉風閣.引入人本主義教育思想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田[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高等教育崩己),20009

篇(5)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3)12-0166-02

一、轉變教育觀念,從應試教育轉化為素質教育

要面向學生整體實施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是為了避免應試教育的弊端而實施的。素質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質,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不同之處體現在多個方面。首先就是培養目標,應試教育單純的重視智育教育,而素質教育的根本是為了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其次就是所針對的學生群體,應試教育只針對小范圍成績優秀的學生,而素質教育面向的是所有學生;再次是教學內容,應試教育只教授考試考查的內容,素質教育則注重全方面素質的提升;再有就是教學過程,應試教育是教師講授為主,學生參與性不強,素質教育強調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活潑思考的能力;最后就是教學方法,應試教育對所有學生都是灌輸式教學,使學生機械被動地做題,加重心理負擔,而素質教育強調師生互動,重視能力的提升,由傳統的知識提升向提高能力發展。

二、分析語言教學規律,完善教學目標,做好英語教學中素質教育實施的基礎準備

有八成以上的學生所接受的知識和掌握的技能是在課堂上完成的,所以英語課堂教學才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提升英語教學效果,完善英語教學內容及目標是實現素質教育的關鍵。英語課堂教學要樹立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成果,這是教學實施的基礎和最終目的,整個教學過程都要以此實施。

所以,初中英語教師要認真分析認識到之前的教育弊端,確定新的教學目標,完善教學目的,設定教學目標層次。要構建新的教學理念,從情感出發,加強對學生學習動機、興趣、意志和性格多方面的培養,實施形象具體的教學,著重分析全體學生的層次和性格的差異,實現全面發展的教育目的。

三、完善教學方法,強化學生學習能力,以此提升英語教學中的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的關鍵是讓學生學會做人,主動求知,掌握獨特的思維方式,能夠自行選擇,會審美,能健體,還要讓學生掌握終身學習、發展、創造和實踐的能力,所以在整個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完善自身的教學方法,強調有關學習方面的探討,將教學轉向學教,爭取最大限度的提升英語教學效果。

1.要著重推進啟發式和探討式教學的實施。提倡實施啟發式和探討式教學能夠活躍課堂氣氛,將要講授知識的過程通過交流學習和互相探究的形式體現出來,教師應該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使學生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總結出高效的學習策略,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能夠自主發現,提出并獨立解決問題。

2.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在英語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不同的學習層次和性格,培養其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依照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使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聽說習慣,形成課前預習,認真聽課,主動實踐的課堂學習習慣,另外還要培養學生聽說兩項共同提升,按時復習的好習慣。

3.教師應引導學生尋找合適的學習方法。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在記憶語音和詞匯的時候特別容易出現記憶難、忘記快的現象。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對這種現象進行分析,引導學生學習并向其傳導學習的方法,可以引導學生總結運用提升記憶的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從點到塊的記憶方法,還有瞬間強化,集中專注,比較歸納以及結合遺忘周期記憶等多種記憶方法,這樣能夠讓學生充滿自信的進行學習,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自信,使其在成功心情的鼓舞下刺激學習熱情,減輕英語學習中的畏難心理。

四、構建英語交際情景,鍛煉學生的溝通能力,一次實現英語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最終目的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力構建能夠聽說英語、提升交際能力的環境。豐富多彩的自然,各種各樣的民族風情,悠揚動人的英文歌曲,能夠主動探索的人物和新時代背景下的語言教學方式的運用等都是英語教學中豐富的素材內容。教師可以通過問路指路,商場購物,求醫看病,通話邀請等多種題材內容展開交流教學,可以運用實物展示,圖片展示和影像播放,角色扮演,故事表演,詩歌朗誦,情景對話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掌握英語溝通技巧,提升學生的綜合技能。

五、提高教育力度,加強教師素質,以此作為英語教育重素質教育的保證

現在有一部分英語教師的個人素質不夠高,對英語教學中涉及的規律掌握不夠詳細,不能吃透知識規律,拿不準教學內容,另外,在使用英語進行英語教學方面的實施還不能熟練進行,再有在研究學生心理方面也沒有足夠的經驗和成果,這樣對整個初中英語教學的順利進行就有很大的影響。

1.要提升教師的思想和職業素質。教師的思想政治認識和職業道德素質是實現素質教育的關鍵因素,新環境下的教師要熱愛崗位和學生,要有積極探索教育內容和規律、主動追求教學改革的發展精神,要通過實踐證明教書育人的實質。

2.要強化初中英語教師的個人文化素質。要保證初中英語教師能夠完全理解教學大綱,充分掌握教材內容,明確語言教學的規律和方法,掌握學生的學習心理和方法,另外要提高對英語國家的背景、歷史、人文等內容的了解,要分析中西方文化的明顯差異,拓寬知識面,提升知識層次,能夠合理運用到英語教學當中。

3.教師要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和能力。教師要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并積累教學經驗,分析教學方法,不斷依照課改要求進行新的教學嘗試,撰寫教育論文,通過教研提升教學水平,強調科研先行的意識,爭取實現從經驗到研究的教學形式的轉化,實現科學化的英語教學。

六、結論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從轉變教學觀念,掌握教學規律,完善教學方法,構建情景環境,提升個人素質幾方面入手,實現科學化的英語教學,全面提升初中英語教學質量,爭取能夠順利實現英語初級教育時期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

篇(6)

應試教育是指脫離社會發展需要,違背人的發展規律,以填鴨式教學為主要手段,以提高升學率為主要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為.應試教育的主要特征是忽視學生精神層面和實踐層面的培養,不注重學生長遠發展的需求.而高中數學作為理性思維和邏輯思維較強的工具性學科,若使用應試教育的教學模式是萬萬不足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的.本文主要從現時高中數學教學出現的問題出發,通過對高中數學教學的一些反思來走出現時數學教學的誤區,并為構建高效的高中課堂提供一些新思路.

一、高中數學教學現存的一些問題

(一)教學課堂由教師主導,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傳統的應試教育深深地扎根于部分教師的教育生涯當中,在教學中過分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要求學生服從教師,因而學生只能被動地學習,無法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意識和創新意識,缺乏了最重要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重理論,輕實踐.應試教育最大的缺陷就是重理論,輕實踐,數學教學當中這種現象也比比皆是.盡管一部分教師正在努力改善自身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但在學校教育目標和教學任務的壓力下,還是攜帶著應試教育的痕跡,沒能把理論和實踐適當地結合起來,因此也無法培養出實踐性和能力性很強的人才.

(三)學生缺乏學習的興趣.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期成績或者高考成績就成為了衡量高中生優良與否的重要標準,也成為了影響教師教學質量的標準,所以,很多教師就按照考試的內容傳授相關的知識,而沒有從學生的根本興趣出發,大大降低了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對高中數學教學的一些反思

(一)對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之間關系的反思.雖然教育者們普遍接受素質教育的教學理念,也深刻認識到素質教育對學生發展甚至社會進步的重要性,但事實上真正把素質教育落實到教學中的并不多,主要還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在高中數學的課堂上,教師都先把相關的概念、公式、定理灌輸給學生,然后講例題,接著就是無止境地反復訓練,形式化的做題模式禁錮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這種方式簡化了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過程,忽視了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且無法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因此,教師在接受素質教育理念的同時,應該把素質教育切切實實地落實到每一堂課當中,提高自身的教學技能,處理好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之間的關系,把素質教育置于應試教育之上.在這一方面來說,自主探究模式對素質教育的實施能夠起到很好的協助作用.自主探究模式包括制定學習目標、自己查找資料、學會獨立思考、自己建構知識框架、同學互相學習等幾個方面的內容.比如在學習圓錐的體積這一堂課之前,教師可以鼓動學生預習書本內容,自己動手制作一個圓錐,然后觀察底面面積和高與體積的關系,按照書本的步驟推論圓錐體積如何得出,最后在課前與同學相互討論.這樣的話,就為課堂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也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二)對理論與實踐之間關系的反思.數學是應用型較強的學科,學習數學的目的就在于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因此,數學教師不能單純地把書本上的理論傳授給學生,讓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因為學生學會了相關的公式、法則并不代表有能力處理實際上的問題.所以,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理應著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即實踐能力.同時,也要鼓勵和幫助學生獨立地發現、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組織學生分小組進行課題探究,從探究中得出結論,最終讓學生成為學習的探索者、組織者和合作者.

例如,在學習了統計中的抽樣調查方法之后,教師可以把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的成員利用課余時間抽樣調查同學們最喜歡哪項體育運動,最后制作出一個表格或一個統計圖,比一比哪個小組工作最認真,得出的結論最準確.這樣的學習方式,既可以讓同學們從理論的層面上升到實踐的層面,又可以增進同學之間的了解,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這樣會使學生感覺到數學是來源于實踐又服務于實踐的,引導學生走出課本,走向生活,不斷求知創新.

(三)對興趣與任務之間關系的反思.在傳統的應試教育當中,教師在教學任務的壓力下,一般都傾向于注重考試重難點的傳授,上課基本上是以灌輸為主,教師一邊講,學生一邊聽,師生之間很少有互動,就更說不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數學課堂本應是充滿思維的火花的,但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就顯得格外枯燥無味.因此,教師應該更新教學觀念,提高教學技能,充分使教學方法豐富化和靈活化,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使教學過程成為師生互動的過程.

教學方法多種多樣,教師可以利用情境探究法、分組討論法、小組競賽法、多媒體展示法等方式吸引學生的關注,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學生的學習技能.例如,在學習三角函數的時候,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把三角函數的圖像立體化,將求解過程進行細化分解,動態地呈現出函數的解題思維和過程,這不僅降低了學習的難度,更大大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三、結 語

總而言之,應試教育已經不符合新時期的教育需求,素質教育才是教育的新趨勢.為了滿足素質教育的順利開展,教育者們都應該經常反思自身的教育方法,利用課余時間提升自己的教學技能,為社會培養出一批又一批杰出的人才.

篇(7)

一、轉變教育觀念,面向全體學生,實現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根本性轉變

“素質教育”是在揚棄“應試教育”的前提下提出來的。素質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質為目的的教育,它與“應試教育”的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觀、質量觀、人才觀、價值觀的不同,具體體現在:從培養目標看,素質教育力求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應試教育只重視智育;從對待學生看,素質教育而向全體學生,而應試教育只面向少數成績好的學生;從教學內容看,素質教育著眼于素質的全面提高,應試教育強調考什么教什么;從教學過程看,素質教育注重啟發學生生動活潑、自主地學習,應試教育則是“填鴨式”的教育,忽視了學生的主動參與;從教學方法看,素質教育是師生雙向互動活動,重視學科能力的提高,變講授知識為訓練綜合技能,應試教育則不論學生層次與個性差異滿堂灌,大搞題海戰術,學生被動、機械地接受,作業負擔過重,心理負擔過重。因此,我們要堅決去掉應試教育存在的不利于學生素質發展因素,毫不猶豫地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這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關鍵。

二、遵循英語教學規律,優化課堂教學目標,是英語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

學生多數知識的接受和技能訓練是在課堂教學中完成的,因此課堂教學是英語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主渠道。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優化課堂教學內容和目標首當其沖。新的《英語課程標準》對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教學內容和目標做了明確的規定,包括“知識、技能、情感、策略和文化”等方面。在重視知識和技能的同時,首次把“情感、策略和文化”引入教學目標,并實現目標分級使之更加層次化、具體化,給新時期英語教學指明了方向,給農村基礎英語教學實施素質教育帶來希望。因此,我們必須克服過去教學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以新的教學目標為依據,優化課堂教學。建立全新的教學理念,以情感為核心,把培養學生學習動機、興趣、意志、性格等因素列入教學目標并使之具體化,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學生層次和個性差異,達到全面發展的最終目標。

三、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英語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

素質教育要求必須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思維、學會選擇、學會審美、學會健體,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發展的能力、創造的能力和實踐的能力,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一改只顧“教”而不顧“學”的做法,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尤其是探討關于“學”的方法,促成“教學過程”向“學教過程”的轉變。

首先應大力提倡并實行“啟發式”、“討論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真正把傳授知識的過程當作學習交流和自主探索的過程。教學重點應放在培養學習能力的培養上,幫助學生建立科學的學習方法庫,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次應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學”為主體,注重學習水平層次和個性差異,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習慣的養成對于一個人一生的學習活動至關重要。英語教學中,教師有必要按照教材體系和學生認識水平,使學生養成如下幾方面的學習習慣:語音為首的聽說習慣、按時預習新課習慣、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課習慣、主動參與課堂實踐活動習慣、聽說讀寫齊頭并進習慣、及時復習所學知識習慣等。

四、創設交際情境,培養學生交際能力,是英語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語言藝術學科,是一種交際工具。學習英語除了有科學的學習方法,還有一條最佳捷徑,那就是有一個真實的語言交際環境。在教學實際活動中,即使沒有一個真實的純英語交際的大環境,但我們絕對有能力營造一個基本接近于說英語、用英語的交際小環境。農村大自然的千姿百態,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優美動聽的英文歌曲,勇于探索創新的人物形象以及現代教育技術在語言教學中的運用等無不給英語教師提供了豐富的交際素材。如問候、指路、購物、看病、打電話、邀請親友、日常生活及學習活動等題材,教師可通過實物及教具演示、看圖及投影會話、扮演角色形象、詩歌故事演講、日常生活小事對話等課堂活動,運用聽錄音、組織英語演說競賽、課外英語角交流等活動,創設語言交際情境,提高學生綜合技能。

五、加大繼續教育培訓力度,提高教師素質,是實施英語素質教育的有力保證

篇(8)

目前,盡管英語教學已受到普遍重視,教學質量也在不斷提高,但由于種種因素的制約,尤其在“應試教育”的左右下,英語教學大多是把傳授知識作為主要目標,重視學生成績高低,忽視學生的全面發展;重視“教‘,而忽視”學“;重視現成結論的記憶,忽視學習過程;重視向學生灌輸,忽視學生的主動參與;重視教學活動的嚴格劃一,忽視學生的創造才能和個性差異;重視基礎知識的傳授,忽視對學生聽、說、讀、寫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等等。這些現象都無疑一有悖于語言教學規律,結果是教師把-門活生生的語言實踐課,上成了枯燥乏味,毫無生機的呆板課。學生學了幾年英語,到頭來耳聽不懂,口不能言,兩極分化嚴重,語言運用能力極差,導致了教學質量的嚴重滑坡。外語教學出現了嚴重危機。

如何在英語教學中體現、滲透素質教育,實現英語教學的根本目標,筆者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首先要轉變教師教育觀念,面向全體學生,實現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

“素質教育”是針對“應試教育”的弊端提出來的。素質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質為目的的教育,它與“應試教育”的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觀、質量觀、學生觀、教學觀的不同,具體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從培養目標看,素質教育力求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應試教育只重視智育。

從對待學生看,素質教育而向全體學生,而應試教育只面向少數成績好的學生。

從教學內容看,素質教育著眼于素質的全面提高,應試教育強調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

從教學過程看,素質教育注重啟發學生生動活潑、自主地學習,應試教育則是老師一講到底,忽視了學生的主動參與。

從教學方法看,素質教育是師生雙向活動,重視學科能力的提高,變講授知識為訓練綜合技能,應試教育則不論學生層次與個性差異滿堂灌,大搞題海戰術,學生被動、機械地學習,作業負擔過重,心理負擔過重。

因此,我們要堅決反對應試教育,毫不猶豫地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這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關鍵。在英語教學中,尤其要改進教學方法,加強對學生在學法方面的指導,使學生掌握語言學習規律,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盡可能創設一個適宜于英語情景交際的語言環境,使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得到提高,使素質教育落實到日常教學之中。

二、重視教師素質的提高

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保證。因此,首先,要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新時期的教師要有愛崗敬業、熱愛學生、主動探索教育教學規律并為之改革率先垂范的創業精神,為人師表,教書育人。其次,教師要提高自身的專業文化素質,深入領會課程標準,全面透徹地掌握教材,熟悉語言教學規律,研究學生心理和學習策略,同時加深對英語國家歷史背景、人文地理、民俗風情等跨文化的理解,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拓寬知識結構和視野,在教學中有的放矢。

三、發揮教師主導作用調動學生積極性

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組成的雙邊活動。教師的教對學生的學來說居于主導地位。實踐證明,教師的 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是相輔相成的,兩者不能偏廢。教師發揮主導作用的根本條件是不斷地提高自身的 思想政治和業務水平。一個合格的教師,首先要忠于黨的教育事業,熱愛本職工作,熱愛每個學生。同時必須 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具備過硬的基本功。英語教師的基本功是:聽說能力,課堂用語,朗讀,板書,唱歌, 畫簡筆畫,簡稱聽、說、讀、寫、唱、畫、演。教師還要善于運用教育學和心理學原理,根據學生的生理和心 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技巧,排除學生在英語聽說中的心理障礙,調動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發揮 他們的主體作用,比如,教師上課提問的技巧,應隨時注意學生的心理和情緒,提問時,面要廣,又要有重復 面。問過的同學還可再問,使所有學生都處于積極的備問狀態。課堂上千萬不要有“被遺忘的角落”,要選擇 合適的問題,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回答,堅持每個學生都有實踐的機會,特別對有害羞心理,不敢開口的少數學 生,更要創造條件,鼓勵他們大膽開口。總之提問的技巧,就是要爭取照顧每一個學生的情緒,調動其學習積 極性,使教學場面生動活潑,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活躍學習氣氛。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 用,才能啟發學生的主體作用,使二者有機結合,相得益彰,才能使中學英語教學達到教學提出的要求和 目的。

四、正確引導學生,積極提高興趣

需要是學習的動力, 興趣是學習的老師。學習英語的興趣有無是英語教學成敗的關鍵。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教學要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初中學生的生理、心理變化較大,情緒不夠穩定,易波動,精力與求知欲旺盛,富于幻想。根據這些特點組織教學,激發英語學習興趣,以及保持和開發這種興趣是提高英語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

學習英語,常人認為就是學習單詞、句型和課文。實際上并不如此,如果我們在教學中不失時機地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就會使學習由被動變主動,由乏味變得趣味橫生,教學成績也會顯著提高。孔夫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

篇(9)

思想政治課本質上是一門德育課程,它作為中學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徑,通過教學使學生的道德素質有所提高,正確處理個人利益、集體利益、國家利益三者的關系,正確對待人生道路上的成敗,進而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健全的人格。而在應試教育模式下,思想政治課已經成了一門單一的知識傳授課,許多教師偏重理論知識傳授,忽視對學生思想覺悟的培養,使學生也只關心考題、考分,而根本就不注重自身思想道德品質的培養和提高。久而久之,學生的道德素質難免會出現道德信念上“知而不信”,在道德行為上的“言而無信”,“行而無信”,從而不利于學生思想道德水平和自身內在素質的提高。

2.缺乏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在傳統的教育模式的影響下,高中思想政治課多采用“注入式”和“滿堂講”的教學模式,教學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缺乏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主體作用不能充分表現。因此,學生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只能死記硬背現成的答案,無形中壓抑了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創造性和想象能力的提高,限制了學生主體意識和創新精神的發揮,嚴重挫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影響了思想政治課教師知識、技能和自身內在素質的提高

在現實的教學中,由于受 “應試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影響,一些教師的整體專業水平和教育教學素質仍然令人憂慮。比如,不少教師難以轉變應試教育的觀念,知識老化,缺乏創新能力,沒有針對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為提高教學效果而進行有效的改革和探索,難以適應新課程改革和教學方式轉變的要求。這種只重視少數升學學生的教學方式,一方面加重了升學學生的學習負擔,另一方面打擊了多數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削弱了思想政治課的德育功能。此外,不合理的教學評價制度,也影響了思想政治課功能的正常發揮。

二、應試教育對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不利影響的消解

1.轉變教育思想和觀念是消解的前提條件

傳統的應試教育以理論知識傳授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以考試標準為中心,以考試結果為中心,把學生當成接受知識的容器,片面追求升學率,一切只圍繞高考的指揮棒而進行,嚴重制約著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德育功能的發揮,難以滿足當今高速發展的社會對綜合素質人才的需求。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轉變觀念,樹立“以生為本”思想和與時展相脈搏相合拍,與中學生成長特點相符合,更加注重實踐性、探究性和開放性,以利于學生生動、活潑、全面、健康地發展,一切從學生的發展出發,尊重學生、信任學生,以最大限度發揮學生的潛能為出發點,發展學生的主體性,力爭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學校生活中健康成長。

2.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是消解的手段

思想政治課作為中學的一門必修課程,需要思想政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改變以往單一“注入式”、接受式的教學,運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指導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讓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和社會科學的基本常識,培養學生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遠大的理想,培養優良的思想品質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在思想政治教學中,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采用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過程啟發式教學法、元認知教學法、研究性學習指導法、治學型學習指導法等多種教學法有機結合,靈活運用;堅持主導與主體相結合的教學原則;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為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服務。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創設積極的學習環境,采用投影、動畫、錄像、多媒體等有效手段,增強教學的形象性、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果。

3.建立完善的高中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是消解的關鍵

篇(10)

一、問題的提出

目前初中使用的新教材為教師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要求教師應積極主動地轉變教學觀念,調整教學方式和行為。“以人為本”,注重學生學習成為一種自覺行為的學習觀,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還給學生。但在英語課堂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由于小學英語教育和初中英語教育在許多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小學生升入七年級后,往往會遇到種種困難,產生種種不適應,從而引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下降,學習成績滑落。根據調查、比較、分析筆者認為這主要是由于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差異原因引起的:

(1)中小學英語教學策略的差異。目前,中小學英語教學策略上存在著很大的差異。絕大多數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組織教學活動基本上是采用直觀法。事實上,小學英語教學只要求小學生通過感知語言材料就可以完成學習任務。然而,到了初中之后,隨著語言學習的內容增加,初中起始階段的學生學習英語時除了感知材料外,還要求必須理解語言材料。這也就要求初中起始階段的學生學會運用理性思維的方法來學英語。一旦學生的學習方法與老師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不吻合,學生就適應不了新的理性思維的學習方法。英語的教與英語的學就會相脫離。加上小學英語內容簡單、易學,在小學的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在課堂上幾乎是邊學邊玩。而且,小學生好奇心要比初中生強,并且好動、好玩。在教學中小學英語教師經常利用游戲、唱歌、模仿等形式組織課堂教學,正好適應了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比較高。而當他們步入中學后,英語課程標準中“學唱英文歌曲”等趣味性英語教學方式也沒有了,“培養小學生的好奇心、興趣、愛好”朝著培養中學生“初步學習英語的信心”轉化。學生再也不會認為英語學習是“好玩”的了。而是作為一種“學習負擔”。一旦英語教師沒有注意這種變化,學生就會適應不了七年級的英語學習。所以如何保持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成為中學初級階段必須注意的問題。

(2)中小學英語學習環境變化的差異。 中小學學生英語學習環境上也存在很大的差異。小學生進入中學后,他們將面臨著一個全新的環境。他們對校園環境、生活環境和任課教師都感到很陌生。例如,大部分七年級學生對新教師教學方法、語音、語調、板書、言談舉止等方面都不是很適應。加上小學英語教材基本上是圖文并茂,講究趣味性、直觀性;而初中英語課文內容比較復雜,并且詞匯量加大,學生對此感到既好奇,又陌生,又不理解,以至于影響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學習效果。

(3)中小學學生英語學習水平的差異。 剛進入七年級的學生,英語水平就不像小學生剛學英語時那樣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由于小學生在小學已經學習多年英語,加上各小學的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上采用的教學方法及要求不同。此外,環境、家庭和個人等因素造成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七年級英語教師對具體某個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成績如何根本一無所知,因此初中起始階段的英語教師如果不注意教學的銜接過渡,勢必直接影響初中英語教學質量。開展初中起始階段的英語教學與小學英語教學銜接的研究有助于解決小學生不能夠很好地適應初中學習而導致當前初中兩極分化現象日趨嚴重的棘手問題,從而有助于保證九年義務教育質量的穩步提高。它有助于加快中小學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九年義務教育質量,順利地完成九年義務教育任務。區域推進中小學英語教育工作,對初中和小學的英語教育進行通盤考慮,研究初中起始階段的英語教學與小學英語教學銜接問題就具有了重大的價值。

二、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1)過分強調應試,忽視了對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學生進入初中后,有些教師認為應該讓學生早些接觸中考題,才會提高升學率。因此,一切教學活動圍繞中考方向轉,中考不考口試,教師在教學中就忽視口語練習,一味加強應試訓練,以致學生漸漸失去了小學時培養的對英語會話和表演的興趣,雖然擅長做選擇題了,但口頭表達和交際能力卻很差。

(2)忽視中小學的教學交流。由于為數不少的中學英語教師不了解小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方法手段及學生的學習情況,大約要花去整個學期的時間來了解和適應學生,因而貽誤了最佳教學時期。初一第一學期,剛剛進入初中的小學生們對初中的英語學習充滿憧憬與興趣,如果加以及時引導,是可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的。因此,每當新學年開始,應組織初一年級英語教師到小學聽課,了解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教師的教學風格,為中學英語教師在教材內容、教學方法和學生學習心理等方面做好與小學英語教學的銜接提供感性認識,圓滿完成從小學英語到初中英語教與學的銜接。

三、幾點思考

(1)小學與初中的銜接不僅僅是知識體系的銜接,更重要的是銜接學生濃厚的英語學習興趣、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有效的學習策略;銜接正確的語音語調、語言的感受能力、表達能力、交際能力和創造能力,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在今后的教學中,中小學英語教師要加強溝通及時反饋,共同做好初中起始階段的英語教學與小學英語教學銜接工作。

上一篇: 環保治理技術 下一篇: 一般貿易征稅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在线日本二v不卡 | 曰韩第一页综合久久道 | 日韩午夜福利视频100集 | 五月丁香中文字幕 |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综合另类 | 中国国产一级精品片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