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2 16:03:0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企業危機分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綜合各方面對財務危機概念的界定,財務危機的概念可以總結為:財務危機是指企業在日常運營活動中無法產生足夠的現金流量來滿足資本所有者的要求(包括債權人的償付要求和投資者的報酬要求),而引起的財務緊張和財務困難。財務危機引起的不良后果包括企業對合同違約、企業虧損、利潤下滑、股價暴跌,導致企業破產清算或者重組行為的發生。
其實財務危機的界定可以從過程、屬性或原因等多方面來確定,無論在理論或實務中都沒有公認的規定。
二、研究企業財務危機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加入WTO,以及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企業體制的轉軌,資本市場的發展,我國企業理財的內外部環境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經營管理者、股東和債權人必須時刻警惕本企業以及其他有關企業的危機問題。具有完備風險意識的管理者,才稱得上是合格的管理者,準確預測公司財務危機,對公司經理人來講是十分重要的,可以使其提前采取適當的糾正措施以阻止企業財務狀況的進一步惡化,避免進入破產清算或被收購兼并的境地;對銀行等金融機構而言,可以將預測結果作為信貸決策的參考指標,從而降低信貸風險;對民間審計機構來講,可以準確判斷企業的持續經營能力,發表恰當的審計意見,從而避免因未能正確披露其經營失敗而招致的法律訴訟。因此,企業財務危機研究成為現代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課題。
在此,我們有必要對財務危機的類型和特征、預防作一個全面的分析,真正樹立起財務危機的意識,建立起有效的財務危機預防機制。
三、財務危機的類型
一般根據慣例,按照企業財務危機的程度和對其處理程序的不同,通常將財務危機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運營失敗。運營失敗是指企業收入低于包括其資本成本在內的全部運營成本。如果企業的投資愿意接受較低的投資收益率(有時甚至是負的投資收益率),并繼續向企業投入資金,則這類企業還可以持續經營,還沒有處于財務危機中。但是,如果企業沒有能力在一定時間內扭虧為盈,而投資者又不可能不斷向企業投入資本,因此這類企業的資產就會逐漸減少,陷入財務危機,最終會走向關閉。
2.商業失敗。商業失敗是美國一家著名的咨詢公司所使用的名詞,特指那種沒有經過正式破產程序的企業,但卻以債權人不能收回全部債權(即債權人蒙受了一定的損失)為代價而終止經營的情況。陷入商業失敗的企業雖沒有宣布破產,但企業整體情況已經惡化,資不抵債,陷入財務危機中,實質上已經失敗。
3.技術性無力償債。“技術性無力償債”是指企業無力償還到期債務的情況。這種情況的出現主要是由于企業運營安排調度不當、資金周轉不靈造成的。如果寬限一段時間,企業可以籌措到足夠的資金來償清債務,那么企業還可以繼續生存下去;但如果這種技術性無力償債同時又是經濟失敗的早期信號的話,即使是暫時籌資度過了目前的難關,但也已經陷入財務危機中,難免會一步步會走向失敗。
4.無力償債。與技術性無力償債相比,無力償債是指企業無法籌集到足夠的資金以抵償企業現有的債務,這至少說明企業有兩種財務狀況的可能性,即企業盈利能力或收款能力很差,企業無法采用經營活動或投資活動所獲現金來償付其債務本息;其次是企業缺乏必要的籌資能力,企業在短期內可能無法籌集到償債所必須的資金,而更嚴重的是這一狀況可能并非是暫時的。
5.資不抵債。當企業總資產的市場價值低于其總負債的賬面價值時,企業就陷入資不抵債的境地了。顯然,這一情況要比技術性無力償債嚴重得多,常常會導致企業破產清算。但是,資不抵債并不意味著企業一定會破產。
6.正式破產。根據法律規定,因無力償債而正式進入破產程序的企業為正式破產。破產是企業財務危機的一種極端形式,當同時出現企業資金匱乏和信用崩潰兩種情況時,企業必定會破產。因此,破產是指企業的全部負債大于其全部資產的公允價值,企業的所有者權益出現負數,并且,企業無法籌集新的資金,以償還到期債務的一種極端的財務危機。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債權人或債務人要求,經法院裁定,企業需要按照法律程序轉入破產清算。
四、企業財務危機的基本特征
一般講,企業財務危機的產生并不是突發性的,而是一個長期積累和逐步發展的過程。企業財務危機在從小到大的整個發展過程中都會表現出不同的財務特征,但這種表現可能并不是十分顯著和明顯的,有的甚至是潛在的,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和解決,逐漸積累,一旦急速發展,就可能馬上陷入完全的財務危機狀態,從而導致嚴重的后果。從實際看來,大部分陷入財務危機的企業的表現都是基本相似的,它們具有廣泛的普遍性。只是不同的企業由于產生財務危機的原因不一,所以這些財務危機特征的表現各有不同,或者更側重于某項或某幾項危機特征的表現。
按照財務危機的發展過程可以將其劃分為四個主要階段:財務危機潛伏階段、財務危機的發展階段、財務危機惡化階段、財務危機的最終階段,并各自表現出不同的財務危機特征。
五、企業財務危機的基本征兆
企業要想有效地防范企業財務危機,就必須充分了解和把握本企業可能出現的各種財務危機的表現特征。財務危機的基本征兆主要表現如下:
1.財務狀況明顯惡化。企業可能發現財務危機最主要的和最顯著的征兆就是企業財務狀況明顯惡化。其中包含的內容很多,突出表現在企業的營運資金供應困難、現金周轉失控、負債比例居高不下、償債能力明顯減弱、收款能力不差、風險投資膨脹而投資收益日趨下降、企業費用和成本嚴重超支,等等。
企業財務狀況惡化極易導致企業經營和財務的徹底失敗,它是企業最顯著的危機信號,企業必須時刻嚴密監控相關財務指標的變動,在出現異常情況時及時采取應對措施。
2.經營狀況的明顯惡化。企業發現經營狀況惡化到演變成財務危機雖然還有一定時期,但是如果惡化累積而沒有應對措施,從理論上講就必然導致企業的財務危機。經營惡化的主要表現形式有:銷售額的非預期下跌、非計劃的存貨積壓、市場占有率較大幅度下降、平均收賬期延長、投資決策失誤、盲目擴張、企業自身交易記錄惡化、經營管理制度混亂、客戶大量流失、營銷隊伍不力、市場競爭能力低下,等等。
3.財務制度管理混亂。企業一定時期出現財務管理制度混亂和財務控制能力低下,往往是導致企業財務失敗的重要因素。
4.經營效率明顯低下。如果企業在較長一段時期內經營效率低下,就說明企業已逐步喪失其持續成長的能力,正在不斷衰退。因為企業經營效率持續低下,說明企業無法獲得應有的利潤,甚至虧損,企業的資本和凈資產等都不能增值。企業應時刻關注這些指標,提高經營效率,避免財務危機。
5.經營環境明顯惡化。企業經營環境的明顯惡化,往往是導致企業財務危機產生的重要因素,但許多企業缺乏對環境變化的高度敏感性。
六、企業財務危機的成因分析
1.投資決策失誤,盲目擴張。很多經營成功的企業總是追求更大的成功、更大的利潤,因此不斷的擴張成為成功企業的內在沖動和投資方向。然而缺乏明確目標和充分考察論證的擴張,必然會將企業陷入混亂,造成主業的缺失,而新的擴張和投資項目又無法獲得預期的利潤,繼而企業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會惡化。這不僅僅會導致經營虧損,甚至最后會出現徹底的崩潰和破產。
2.企業內部缺乏管理才干和管理經驗,導致管理失誤。企業內部缺乏管理才干和管理經驗,就沒有合理的管理制度,造成管理效率低下和管理混亂,而這種混亂積累到一定程度的結果必然是出現管理失誤。
3.企業資產流動性差。一個企業的資產可以分為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如果一個企業所擁有的流動資產占比例較大的話,那么它所面臨的財務風險就小。因為流動性好的資產本身就可以用于支付,容易變現,同時由于它們的價值比較確定,從金融機構抵押貸款也較為方便。而流動性差的資產,其本身的價值就會隨著市場的變化而大幅度波動,一旦企業遇到財務風險,此類型的資產既不易變現也不易抵押貸款。如果在維持企業正常運轉時,由于資金管理不當造成支付能力不足,若不采取恰當的應對措施,就會使財務狀況整體惡化,誘發財務危機。企業持有較高比例的非流動資產、應收賬款多且不能及時收回、存貨積壓多、存貨質量差、周轉能力不強這些都是企業資產流動性差的具體表現。一旦債務到期,企業如果沒有足夠的可變現的資產用來償債,企業的財務危機就會發生。所以說資產流動性差是引發企業財務危機的導火索。而此類企業降低負債比例是比較有效的防范財務危機的方法。
4.企業資本結構不合理,負債比例過高。企業資本結構不合理也是造成企業財務危機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大多數發生財務危機的企業是在其生產經營過程中自有資金不足,過度依賴負債以緩解其資金不足,造成負債率過高,資本結構不合理,這樣就加重了企業的利息負擔,造成資金成本過高。出現負債比例過高,資本結構不合理主要是因為企業融資決策失誤。在進行融資決策時企業沒有處理好融資渠道、融資額、融資方式以及償還期這四個方面的問題,而這幾個問題直接關系到企業財務狀況的穩定以及未來的財務風險和破產風險。
5.財務管理制度設置不合理。許多陷入財務危機的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沒有設置科學合理的財務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基礎脆弱,理財觀念不科學,隨意性較強。財務管理制度漏洞擺出,企業資產浪費嚴重。在籌資時,既不能科學合理地安排資本結構,造成負債比例過高,企業利息負擔過重;在資金運營過程中,企業內部沒有建立科學有效的財務經營秩序,也沒有良好的財務經營機制和內控制度,使得財務信息失真,隨意更改理財措施,這樣就會造成理財舞弊和理財失敗,成為財務危機發生的根源。
6.財務風險意識淡薄。有些企業在理財時傾向于獲取負債的杠桿利益,但利益越大風險就越大,如果只顧通過負債所帶來的杠桿利益,忽視了高杠桿收益伴隨著的高風險,當負債過度,不利因素產生后,其潛在的債務風險就會轉化為現實的債務危機,繼而導致財務危機。
7.企業發生財務危機的外部原因。企業財務危機不僅與企業自身因素和所處行業這些內部因素有關,而且也有一些外部影響因素,具體內容包括:一是國家宏觀管理制度不健全;二是經濟環境的變化;三是國家政策的變化。另外,國家的產業政策會根據國家的實際情況對某些特定產業實行限制或淘汰,也可能引發這些企業的危機。
七、建立有效的企業財務危機預防機制和防范對策
1.樹立風險意識和正確的財務觀念。要做到真正有效地防范企業財務危機的發生,首先要在思想認識上重視這一問題,應加強對企業的領導和全體員工風險教育,樹立正確的財務管理的觀念,特別是要樹立企業領導管理層的財務風險意識,防止好大喜功、不顧成本和不看市場的盲目的管理行為。此外還應樹立正確的財務觀念,正確的財務觀念是企業生存之本的理念,再成功的企業,只要財務狀況惡化,即便有再好的技術、質量和市場等,但由于資金的失控,都會使這一切化為泡影。穩扎穩打的經營方針和相對穩健的財務理念,應當始終作為企業管理者的警訓。讓每個管理者和員工都深知,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杜絕財務危機,確保企業的健康發展。
2.建立科學的預算管理,強化財務監控。要確保企業有效地預防其財務危機的發生,就要避免理財失誤,就應建立科學的預算管理、強化財務監控制度,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做好財務管理工作。這是一個成熟和高水平管理企業的標志。科學合理的企業預算管理和財務監控制度應該是全方位,包括日常的營運資金管理、中長期籌資和資本結構管理、成本和費用監控、投資預算和投資資金監控、盈利水平和現金流量等有效監控等等。從長遠和整體角度來看還應包括為實現企業的戰略目標而進行的前瞻性的財務規劃與控制。這一切,都應處在一個有效監控系統之中,高效率低風險地運行,如果不這樣,一些企業的成功就可能是偶然的,最終面臨財務危機卻是必然的。
3.建立財務危機預警系統。一個企業發現財務狀況從順境到逆境不是一夜之間的事情,這也同其他事物一樣,都有其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因此企業應建立財務危機預警系統,以財務會計信息為基礎,對企業的日常經營與財務進行監測。
4.確定切合實際的經營戰略和實施有效管理。對于企業的高層領導來說,將完善的風險意識和財務理念貫徹到具體經營決策中,這些管理活動包括產品的生產、市場營銷、客戶服務、質量保證、成本控制、新品開發、市場拓展、資金周轉和品牌建設等等,良好的管理是確保成功和安全的前提,而沒有科學的管理制度的短期成功是不會有長期保障的。
5.確定符合企業特點的負債比例,合理利用財務杠桿。企業為了得到利益而利用負債資金時會增加破產機會或影響股東利益,一旦企業息稅前利潤下降不足以補償固定利息支出,就會出現財務危機。因為負債利息,即財務費用是事先確定的,不論企業盈虧與否,都必須按事先約定的利率來支付債務利息。所以債務利息是固定不變的,當企業的息稅前利潤增加時,每股收益額所負擔的固定財務費用就會相對減少,這能給股東帶來更多的收益,企業的價值也會隨之增加;反之,則會大幅度地減少股東收益。因此,企業只要確定了適合自身的負債比例,通過財務杠桿的作用就會增加企業的價值。
6.培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持續發展能力。企業的主業和核心競爭力是企業賴以生存的基礎和綜合競爭力的體現。一個優秀而成功的企業,應首先明確自己的核心業務即主營業務,并以此為基礎,合理考慮多元化經營,合理擴張,提高企業的持續發展力,穩固企業的市場地位和生存基礎。在擴張的同時,不能盲目,以防止主業的缺失導致財務危機。
一、引言
近年來,企業品牌危機層出不窮,給企業、消費者及社會都造成了惡劣影響。2008年9月,一直有著良好品牌形象的三鹿被查出其嬰幼兒奶粉中含三聚氰胺,不久該事件被認定為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國務院啟動了I級響應機制,三鹿遭遇前所未有的品牌危機。隨后,蒙牛、伊利、光明受牽連,被撤銷中國名牌產品稱號,國內整個乳制品行業陷入危機。2009年全年,享譽全球的豐田先后陷入“剎車門”、大規模召回事件和“爬坡門”,公司因此不得不放棄預期的發展戰略,危機造成的經濟損失和品牌價值縮水使得公司陷入發展低谷。這兩起典型的品牌危機不僅極大地危害了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導致了企業巨大的經濟損失和信譽危機,而且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其作為近幾年來品牌危機事件的頂峰,掀起了人們對品牌危機的又一次研究熱潮。
在信息時代背景下,品牌危機爆發的突然性、不確定性和危害性變得更加嚴重。創建一個世界級品牌的考驗時間已經由過去的20年以上,縮短到3年左右,高速成長的品牌儼然成為企業獲取競爭優勢的利器。縱觀國內市場,伴隨著電視、網絡等傳播手段的廣泛應用,眾多企業更加重視品牌的塑造,紛紛采取措施提升品牌的知名度。然而品牌所有者在享受其帶來超額利潤的同時,也越來越多地遭受著因不恰當的品牌運作方式導致的危害,加之越來越多的媒體廣泛地傳播企業的品牌事件,品牌危機正愈演愈烈。2004年之前,國內市場品牌危機事件屈指可數,而之后,平均每年有影響力的品牌危機事件就近50起。品牌危機帶來的巨額經濟損失和信任危機,以及眾多的社會問題,不論對經濟發展還是社會和諧都增添了陰影。
企業要正確地進行品牌危機管理,就勢必要對危機產生的原因有深刻的認識,分析品牌危機產生的原因。目前,現有文獻雖然對于品牌危機起因的概述較為全面,但對危機起因影響程度的研究較少或主要集中在定性描述上,缺乏對危機成因特征的準確性分析。由此,本文針對現實存在的問題,選取國內品牌危機事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進一步分析企業品牌危機起因的特征和啟示,以求對企業品牌的塑造和品牌價值的維護提供參考。
二、品牌危機事件選取及分析
(一)品牌危機事件的選取
根據客觀性、公正性、權威性和專業性等原則,本文選取2004年至2009年期間《中國名牌》雜志公布的年度“品牌危機全回顧”作為原始數據。自2004年以來,《中國名牌》雜志每年均會刊發題為“品牌危機全回顧”的文章,對當年的品牌危機事件做較為詳細的回顧和評價。該雜志有著較強的權威性和專業性,其由新華通訊社主管,是專門從事品牌戰略研究的工商經濟類月刊。自創刊以來,一直致力于研究報道中國名牌現象,傳播優秀工商理念,促進中國名牌的創造和保護,展示優秀品牌形象。《中國名牌》雜志以新華社為背景,依托于新華社龐大的信息資源和數千人的記者隊伍,能夠及時權威、專業、有深度的信息;在公關活動方面,它能夠調動全國各地的媒體,擁有做好各個媒體間充分互動的實力。
2004年至2009年期間,雜志共刊登307起品牌危機事件,事件既涉及企業品牌也涉及產品品牌,每個品牌危機事件均包含危機發生年月、危機品牌、危機起源、危機指數、危機簡述等內容,其中危機指數由雜志社品牌監測中心根據品牌危機評價系統分析得出,主要指標有危機性質、關注程度、波及范圍、持續周期、企業應對、資產損失、品牌減值、品牌恢復等。
個別危機事件中涉及多個行業或多個品牌,文章根據典型性選取其中某一行業的品牌作為代表。例如2009年10月份,根據綠色和平組織的一項調查顯示,雀巢、殼牌等18家企業涉嫌隱瞞排污情況,遭遇品牌危機,因該起危機事件涉及多個行業的品牌,本文根據典型性選取雀巢等食品與飲料行業的品牌作為代表。品牌危機爆發的因素眾多,可能是單一因素,也可能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為了便于研究,本文選取危機的主要成因作為危機起因。例如2009年11月份,新聞出版總署叫停網易的美國暴雪公司網游《魔獸世界》的審批,并退回關于引進出版該網游的申請。對此,文化部則表示,按照相關規定,文化部是網絡游戲的主管部門,新聞出版總署終止《魔獸世界》的審批通知是不符合規定的,屬于越權行為。此次品牌危機表面看是企業在轉交權過程中處理不善所致,但實際原因在于法律環境的突然變化,導致企業難以防備,故文中以外部環境惡化作為主因。此外,本文所指的企業品牌既包含狹義的企業品牌,如寶潔、中國移動等,也包括產品品牌,如海飛絲、動感地帶等,如此稱謂旨在與城市品牌、國家品牌等相區分。
(二)品牌危機事件分析
本文在對307起品牌危機事件起因整理分析的基礎上,借鑒了品牌危機起因相關理論和眾多學者的研究成果,將起因分為總體4大類,具體16類。如表1所示。
在信息時代背景下,企業面臨著涉及內部與外部多重利害關系的復雜情景,一個或多個威脅性事件的發生促使了企業品牌危機的爆發。由于誘發品牌危機的因素類型眾多,且具體的誘發因素因不同的行業呈現不同程度的復雜性,故本文從危機事件數和危機程度兩個角度進行分析,并針對不同行業進行了舉例分析,為品牌危機起因的闡述總結提供依據。
1.品牌危機事件數歸類分析
首先,從企業品牌危機的總體起因來看。由品牌資產管理問題、品牌管理策略失誤、企業內部管理問題和企業外部環境惡化導致的危機事件分別為179起、36起、52起和40起,分別占總數的58.3%、11.7%、16.9%和13%,如圖1所示。
其次,從危機事件的具體起因來看。將各因素造成的品牌危機事件數由多到少排列(如表2),產品質量問題、品牌信譽問題、服務問題造成的品牌危機數目分別占24.1%、15.0%和7.8%,分列前三位。人力資源管理問題、品牌傳播策略問題、宏觀環境問題等造成的危機數目緊隨第三名之后,分別為7.5%、7.2%和6.8%。從早期的秦池、三株,到近年來的三鹿奶粉、豐田大規模召回等事件不難看出,產品質量關系著消費者的切身生命健康,一旦出現問題,會引起消費者極大的恐慌,品牌受到的沖擊極大。從大連雪龍冒充奧運極品牛肉、歐典捏造品牌洋血統和勁霸男裝入選巴黎盧浮宮等事件來看,品牌信譽是建立消費者對品牌認同和忠誠的重要前提,是品牌持續發展的保證。
2.企業品牌危機程度分析
有些品牌危機起因雖然造成的事件數較多,但危機程度不大,較易受企業控制;相反,某些危機起因造成的危機數目較少,但對企業品牌的危害較大,應受到足夠的重視。
《中國名牌》雜志社刊登的各年品牌危機事件均包含相應的危機指數,其表示品牌危機事件造成的品牌危機程度,用來表示事件造成的企業品牌危機程度,而五角星的多少表示程度的大小。為了方便定量分析,本文將實心和空心五角星分別等于數值1和0.5,危機指數根據五角星對應數值求和得出,數值越大表示程度越深。定義危機指數平均值為Ai,危機指數和Si,危機事件數為Ni,其中i取整數,i對應2004年至2009年不同的危機起因,由Ai=Si÷Ni計算得出結果,如表3所示。
戰略決策失誤、財務危機和品牌擴張策略失誤造成的事件數雖然只占3.6%、3.6%和1.3%,但對應的危機指數平均值分別為4.59、4.45和4.38,危機程度位列前三。據統計,世界上1 000家破產倒閉的大企業中,約有850家是因戰略決策失誤所致。因此,戰略決策失誤一旦出現,對企業品牌的影響就極有可能是致命性的。典型事件如2009年可口可樂收購匯源遭商務部否決,戰略擴張失誤遭遇品牌危機。其他如宏觀環境惡化、人力資源管理問題、媒體輿論等的危機指數平均值也均超過了4.0,表現出較強的危害性。由此可見,企業內部因素,如戰略因素、財務因素、品牌擴張策略因素等雖然不是造成品牌危機的普遍性因素,但卻是品牌危害性較大的因素;外部因素(宏觀環境因素和媒體輿論)造成的危機事件數和危機指數平均值均居前7名,由于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和媒體輿論強大的傳播和影響力,使得外部因素成為危機管理不可忽視的對象。
3.企業品牌危機起因行業舉例分析
造成品牌危機的起因眾多,類型各異,不同行業之間的危機起因存在異同。由于篇幅限制,文中僅以汽車與零件行業、日用消費品行業為例進行分析。汽車業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近年來發展迅猛,目前中國汽車年產銷量世界第一,國內車企眾多,品牌競爭異常激烈。而日用消費品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選擇這兩個行業較具代表性。
首先,對比汽車與零件和日用消費品兩行業危機事件發生次數(如表4所示),前者品牌危機主要起因包括產品質量問題、品牌信譽問題和服務問題,分別造成了48%、12%和9%的事件數;后者品牌危機的主要起因有產品質量問題、品牌信譽問題、品牌傳播策略失誤及媒體輿論,比例分別是32%、23%、10%、10%。產品質量和品牌信譽都是造成兩行業品牌危機的主要因素,但同時存在不同點。汽車與零件行業發生39起危機事件,明顯高于消費品行業的21起,且產品質量問題造成了汽車業近一半的危機事件,比例遠遠高于后者,主要原因是汽車行業的產品質量直接關系到消費者的生命安全,一旦出現問題更容易引發危機。兩行業的危機因素特點與從危機事件角度分析相比,具有一定相似性,即產品質量因素和品牌信譽因素造成了多數品牌危機。其他一些行業如食品與飲料行業、家電業和服裝鞋帽業等也都印證了上述觀點。因此,品牌危機預警評價應著重考察產品質量相關指標。
表5為兩行業的危機指數平均值。其中,戰略決策失誤和企業社會責任缺失雖然只導致了1起危機事件,但危機指數高居榜首;品牌信譽問題、媒體輿論和產品質量問題及品牌信譽問題等保持了對企業較大的危害性。對比發現,不同的品牌危機起因在不同行業中的危害性有所不同。例如由于汽車是耐用消費品,售價高昂,質量與消費者的生命息息相關,消費者對質量和信譽的關注程度要遠遠高于日用消費品,出現的質量和信譽問題造成的危機程度自然要高于日用消費品業的品牌危機。
三、企業品牌危機起因總結
(一)品牌危機大都源于企業自身管理
品牌危機是企業內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內因是關鍵因素。從圖1及表2可以發現,產品質量或服務問題的危害范圍最大,31.9%的危機由此爆發。眾多企業在追求品牌知名度的同時,漸漸忽視了質量的嚴格把關或“顧客第一”的服務宗旨,遭受了嚴重的品牌危機。2009年,全球汽車巨頭豐田因過度追求成本而忽視質量,全年召回問題車輛逾800萬輛,品牌價值一落千丈,企業深陷召回泥潭。導致危機爆發或難以控制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企業缺乏信譽和誠信,在媒體的曝光下,遭受了廣泛的質疑,引起了極大的公憤,極大地損害了品牌的形象。2008年,康師傅企業被迫承認,其礦物質水廣告中聲稱的選取優質水源其實是自來水,雖然企業強調其生產的礦物質水完全符合國家標準GB10789飲料通則中有關飲用礦物質水品類的定義,但企業缺乏信譽的行為導致部分商家紛紛將康師傅礦物質水下架。同樣,經營管理不善或權益糾紛等因素,如不及時處理,在媒體的廣泛傳播下,同樣導致嚴重的品牌危機。因此,品牌危機的起因主要在于企業內部的品牌管理和其他管理問題,外部環境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二)不同行業的品牌危機起因集中在質量、信譽和營銷方面
一方面,造成企業品牌危機的原因涉及企業運作中的眾多方面,如產品或服務管理、市場營銷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戰略管理、財務管理、公共關系管理等。另一方面,企業外部復雜的環境,如行業環境、社會環境等,無不影響著品牌危機的發生。品牌危機的起因呈現內外夾擊的復雜特點。不同的行業因為運作方式的不同,品牌危機起因有所差異。尤其是產品制造業和服務業,危機起因差異顯著。但通過分析不難發現,不同的行業危機起因主要集中在產品質量或服務問題、品牌信譽缺失、品牌營銷策略三方面,部分行業如汽車和零件行業等因這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品牌危機事件數占比達80%。盡管危機起因總體分布較為復雜,但質量第一、服務至上、誠信為本的經營理念,對于不同行業中塑造品牌的企業是共通的。
(三)品牌危機起因的本質是信譽和信任危機
品牌危機的發生是普遍的,即品牌危機的發生是難以避免的,任何企業都會遇到一定程度的品牌危機。企業在塑造品牌的同時,實質上是在作出承諾。企業不僅要按照承諾的內容為顧客提供價值,同時還要為沒有承諾的內容作出努力。品牌的責任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品牌對顧客的責任。企業產品或服務存在安全問題,意味著企業忽視了對品牌最基本責任的承擔;企業未按照宣傳的標準向顧客提品或服務,意味著企業違背了品牌事先的承諾;產品或服務代言人不恰當的言行,意味著對品牌良好形象宣傳責任的忽視。第二種是品牌對社會的責任。企業依靠向顧客提供優質的產品或服務創造著社會財富,同時承擔著不危害社會、人類和自然的社會責任。企業污染環境、無視環保等行為均表明了其社會責任的缺失。此外,品牌營銷策略問題中的文化沖突、惡意攻擊等行為更是對顧客責任和社會責任的雙重忽視。即使是由于企業外部環境或競爭者惡意陷害造成的企業品牌事件,沒有得到企業恰當和及時的處理,依然會因為顧客和公眾的不信任而使企業品牌陷入信譽危機,最終導致品牌危機。因此,信譽和信任危機是品牌危機起因的本質。
(四)品牌危機起因有向非利益相關者延伸的趨勢
依據波特五力模型,企業處在這樣的一個行業環境:上游的供應者、下游的購買者、行業內的競爭者、潛在的進入者和替代品企業。企業的品牌管理不僅僅是對內部因素的經營,更是對整個行業利益相關者的管理。一方面,企業內部員工的違法、違規行為,高層管理者的錯誤決策,關鍵人員的變動等成為品牌危機的起因。另一方面,上游供應者的產品質量問題,下游購買者的文化觀念沖突,競爭者的惡意攻擊等也成為誘發品牌危機的重要因素。其中企業的管理者尤其是最高管理者對企業危機的形成作用明顯,決策失誤或經營管理不善導致的危機事件較為普遍,且一般會導致更為嚴重的品牌危機。行業環境以外,企業還面臨著包括媒體、市場監督管理者、其他認知品牌的非消費人群等。媒體的錯誤報道、公眾傳言等看似與品牌不相關的事件,也在逐漸成為品牌危機的誘因。因此,造成品牌危機的因素正在向著行業環境以外的其他非利益相關者延伸,品牌危機的管理不僅涉及到產業鏈的上下游,而且已經延伸到了產業以外。
四、對企業品牌危機管理的啟示
(一)政府層面
1.應進一步加快各行業產品和服務等標準的修改、制定和實施
行業標準的缺失或陳舊一般會造成兩方面的影響。一方面,某些行業中的企業為創造可觀的利潤增長,趁標準缺失之機,夸大自身產品功效或服務檔次,涉嫌以欺騙的手段說服消費者,雖然增強了企業品牌的知名度,但極大損害了消費者利益,擾亂了正常的競爭秩序。另一方面,還有一些企業的產品或服務不對消費者構成威脅,但是因為標準的缺失和媒體的廣泛傳播,一旦 “問題”被曝光,短期內便會引起公眾的恐慌,企業難以據理力爭和恢復品牌聲譽,不得已遭受巨大損失以至于破產倒閉。典型例子如,自我國入世之后,一些國際品牌雖然有毒物質含量超標,卻能在國內市場盛譽多年,成為國內品牌難言之痛。因此,國家應加大力度加快某些行業標準的制定,維護企業和公眾的正當利益。
2.完善經濟運行的市場體系,為企業創造公平、誠信的品牌競爭環境
企業一味追求利潤最大化,而忽視誠信經營、公平競爭的理念和社會責任的承擔,已經成為目前市場經濟環境下十分不和諧的現象。國內眾多行業依然充斥著如月餅行業的陳餡新餅、乳制品行業的三聚氰胺等潛在規則,這已嚴重破壞了競爭秩序。經濟學原理指出,在市場經濟交換中,誠實守信、公平競爭自然會成為市場經濟內在道德律令和游戲規則,但對于國內非完全市場經濟的現狀,政府應推動誠信的進一步法制化,完善市場經濟體系,凈化品牌健康發展的環境。
3.適時、適當地規范企業品牌營銷策略,引導健康的消費理念和文化
品牌給消費者帶來功能利益的同時,也帶來心理上的利益,并且有時后者遠遠高于前者。企業品牌策略的運用既是迎合消費者心理的過程,也是影響甚至改變消費者理念的過程。優秀的品牌文化能夠引導健康的消費理念,相反,不恰當的品牌營銷策略會助長社會不良消費風氣。諸如近年來的垃圾食品的過度消費,奢侈品消費的快速增長等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精神文明建設。政府作為市場經濟的監督者,有必要規范企業品牌營銷策略,促進市場經濟深層次健康發展。
(二)企業層面
1.優秀的品牌文化是謀求企業與社會雙重利益的保證
企業品牌文化的形成應該以社會文化為基礎,而社會文化形成的基礎是大眾,因此塑造品牌的過程唯有與大眾消費文化相吻合,企業才能順利發展。優秀的企業品牌文化的塑造應首先明確企業品牌的使命,即企業對于品牌的發展所承擔的責任。社會營銷觀念認為企業在滿足消費者需求、取得企業利潤的同時,也需要考慮到社會的長期整體利益。企業品牌是促銷工具,更是一種對社會責任的承諾。因此,塑造優秀的品牌文化,不僅有利于滿足大眾文化需求,提高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而且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石。
2.長期設立以最高管理者為領導的危機管理小組
通過上述分析發現,包括企業內部管理和品牌資產管理的企業內部因素,導致了超過85%的品牌危機事件,且因決策失誤導致的事件危機程度更為嚴重。品牌危機爆發的普遍性決定其應是一項日常管理活動,融合到組織管理過程之中,而非“異常性管理”。因此,企業品牌危機的消除關鍵在于對企業內部管理的改進,應長期建立危機管理小組,在培養全員尤其是管理者危機意識的同時,著重在人力資源、產品和服務質量、財務管理等方面采取管理措施。同時,危機管理小組的建立應以高層管理者作為領導,充分增強危機管理小組的執行力,保證危機處理的有效性,及時消除潛在危機。對于由外部環境變化造成的品牌危機,一般是難以避免的,企業危機管理小組只有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一旦危機發生,及時正確地處理,以最小化危機造成的損失。
3.建立品牌危機事件責任發言人制度
企業違反誠信或忽視履行社會責任的事件,容易受到媒體的傳播,進而引起公眾的關注,加快了品牌危機的演化和升級。Bradford & Garrett通過實驗強調,無論在何種危機情境下,企業“必須”采取“回應”途徑。實際上,企業品牌的塑造是責任履行的過程。企業一旦犯錯便陷入“沉默”,久而久之,公眾便認為企業缺乏責任心。因此,企業應建立危機事件發言人制度,在對危機事件進行預估的基礎上,坦誠及時地回應媒體,承擔起一定的社會責任。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不應以環境的破壞和社會的危害為代價,相反,企業應建立起公眾的信任,努力提高自身的“正外部性”。
(三)消費者及公眾層面
隨著企業經營環境復雜性的增強,品牌存在的基礎不僅包含消費者,而且包括媒體,市場監督管理者、合作伙伴、供應商、零售商及其他認知品牌的非消費人群。消費者及公眾一方面是品牌文化的接收者,另一方面作為品牌塑造的基礎,擁有一定品牌文化塑造成功與否的話語權。企業以顧客和公眾為本,同時顧客和公眾的理念和習慣影響著企業的發展。由此,消費者及公眾不僅要監督企業的不正當行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而且要積極追求正確的消費習慣,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 世界品牌實驗室.2009年《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EB/OL].哥倫比亞新聞評論中文版. 省略/
world/2009/,2010-03-08.
[2] 韋曉菡.淺析品牌危機的成因與類型[J].經濟與社會發展,2007 (5):56-59.
[3] 雷平賢.企業品牌危機預警系統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學位論文,2008:14-15.
關鍵詞:
日本企業;危機管理機制;借鑒
日本是一個危機頻發的國家,環境因素、政治因素、經濟因素導致企業時常遭受危機。日本企業危機管理不斷得到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同時,危機管理理論也日漸完善和豐富。
一、日本企業危機管理機制的成因
1.日本多災多難的歷史背景
日本的多災多難催生了抗爭與上進的民族精神。日本所處的地理位置是世界三大地震帶之一,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頻發。其國土面積較小,各種資源的儲備量極為匱乏。科技興國成為日本的戰略,這一戰略的實施,進一步凸顯了其國內企業的地位。企業時時將危機的預防與處理作為重要的工作內容,已被全民族所接受。[1]日本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戰敗國,其經濟受到進一步的挫折和打壓,企業危機無處不在,施行危機管理機制也是日本企業的發展所需。
2.受日本民族文化所影響
日本企業的每一位員工都存在極強的歸屬感。在日本文化中,強調“人和”的觀念,個人的存在總是與社會整體的發展保持一致。個人英雄主義往往遭到他們的排斥。在這種文化背景下,日本的企業也保持一種和諧上進的狀態。
3.傳統的安全式管理存在明顯的缺陷
日本的企業管理以企業的盈利為目的,企業的活動也圍繞著企業利益展開。這種以利益為主的管理模式雖然能夠在短時間內提升企業收益,但是也造成了企業文化的缺失,造成潛在的威脅。[2]
二、日本施行危機管理機制的做法
1.以人為本的危機管理機制
我國企業踐行以人為本的理念還有待提高。而日本則是在企業的發展目標與戰略中融入以人為本的理念。例如,日本某集團將“使員工引以為豪的企業集團”作為企業的發展目標,并堅持不懈地走全球性超一流的大集團路線,為企業員工打造積極工作的工作環境。這種目標凸顯了企業的以人為本的觀念,把員工當作家人,提升員工的歸屬感,感覺企業的發展目標與自己密切相關,是自己的任務,而不是企業的要求。以松下為代表的許多優秀企業都把員工的培養和成長作為企業的發展根基,提升員工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是企業發展中必須所為的事情。也就很容易解釋為什么日本的企業很少發生解雇、辭職事件。在企業中體現以人為本,即以員工為本,日本的企業在企業定位中重視員工的作用,是其施行危機管理機制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3]
2.將企業危機作為復雜問題來解決
企業危機的形成往往經過長久的累積,在某一個時間點上突然爆發,而不是單一因素引起的。我國絕大多數企業將危機管理歸類于安全生產的范疇,因而所制定的危機處理措施都是以突發性事件和生產事故為核心的。而日本的大多數企業都認為,企業在運行過程中危機無處不在。部分企業成立了綜合相關的部門或者委員會,對危機進行綜合性的分析與預判,并采取最為穩妥的應對機制,將產生風險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這種危機的綜合性包括的層面極為廣泛,有財務風險、決策風險、勞務風險、經營風險、海運風險、商品質量風險、管理風險、法律風險、災害事故風險、公關風險等,這些都不得不考慮。日本企業的危機管理機制,把危機當作復雜性問題去整合分析,不但提升了企業發展中的安全性,更進一步加強了企業的緊迫感,有利于企業的長久發展和企業文化的形成。
3.企業普遍存在的“危”“、機”觀
企業的危機管理是指危機發生后的危機處理,主要是重視危機事件發生后的處理策略,是一種事后的行為。在這種危機觀中,“危”占主體地位,出現危機情況之后再進行危機處理。這種管理方式并不能預防危機的發生,因而存在很大的漏洞和局限性。而日本的危機管理機制更加注重危機處理中危情向機遇的轉化,在企業面對危機時,采取不同的處理方式無疑會帶來不同的效果。許多企業認為,危機是危險的、緊急的、可能為企業帶來嚴重損失的情況,如果不采取適當的方式加以解決,將造成嚴重的后果。而及時合理的處理危機,不但能夠使企業免受損失,更可能進一步為企業創造發展機遇,在公眾面前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形成優良的企業文化,取得“因禍得福”的效果。反之,若企業不能積極地采取恰當的方式應對和處理,將會造成危機不斷,甚至導致企業的衰亡。例如,日本的雪印乳液公司在遭遇到了牛奶中毒事件后,遭受了嚴重的危機,但是這家公司一再拖延,行動遲緩,引起公眾極大的不滿,因而錯失了由危轉機的時機,使企業名聲掃地。
三、日本企業危機管理機制對我國企業的啟示
1.從源頭開始,采取預防措施
危機管理并不應僅僅是事后的處理工作,要想企業安全、高效的發展,就必須施行全面的危機管理機制,即貫徹企業處處是危機的管理理念。日本企業的危機管理機制從查找危機源頭開始,自下而上進行危機的排查,有力的提升了企業的安全性。全方位的查找風險,預防風險,將不斷的消除危機作為企業工作的重點。而我國企業目前普遍施行的是安全管理模式,采取死板的建立規章制度的形式進行約束,未在全企業形成危機意識,單一的踐行自下而上的對接機制,影響了危機管理的效果。日本的企業以不斷的發現風險,以削減風險為工作中心,對全過程的風險進行預判和預防,值得我國企業借鑒。
2.以人為本,將員工作為危機管理的主體
日本眾多企業采用終身聘用制,重視員工的能力。而我國在勞動力市場爆棚、崗位卻相對匱乏的情況下,員工的主體地位得不到充分體現。要貫徹企業危機管理機制,施行全方位的危機查找與處理,就需要在每一個崗位環節上加強監控。而每一個崗位上最直接的責任人就是員工,凸顯員工職能,以人為本、以員工為本,將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企業危機管理的效果。將每一位員工作為企業的責任人,提升員工的自豪感和歸屬感,在員工心中形成責任意識。同時以每一個員工為點形成危機意識,進而形成一種企業文化。
3.進一步加強對危機管理的宣傳,強化企業危機意識
現實中,企業危機無處不在,滲透到了生產經營活動的每個角落。而危機管理機制核心內容就是不斷的發現風險、消除風險,需要企業上下中每一個人的參與。現今,我國大多數企業包括許多國有企業的管理層,普遍存在風險意識欠缺的現象。危機意識不足,也無法在整個企業范圍內施行,企業員工也因此得過且過,喪失責任感,造成企業危機頻發的現象。日本施行危機管理的企業大多有悠久的歷史,企業上下對危機管理的宣傳做的很到位,使每一位員工參與其中,將其視為戰略進行調整和完善。[4]鑒于我國企業目前危機管理意識普遍缺失,企業應在內部進一步宣傳和踐行危機管理機制,從企業整體范圍內提升危機意識。具體可從員工培訓入手,聘請專業人員對員工進行風險識別、風險預警等方面的培訓。
4.加強監督,將危機管理的重點轉為發現、尋找風險
目前,我國許多企業還是將危機管理的重點放在危機事件爆發后的處理,在這種情況下,危機已經發生,為企業帶來的損失也是不可逆的,造成的損失也很難得到彌補。學習日本危機管理機制的預防為主的觀念意識,樹立風險防范比危機處理更為重要的觀念,在企業內部施行預防,對率先發現危機并采取合適的方法進行預防的員工給予獎勵,培養員工轉化危機、預防危機的能力。同時,應有專門的負責人負責危機的查找,全面分析企業發展情況,對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與危機進行預判,并采取合理的預防措施,保證企業的發展穩步進行。
5.完善風險與危機處理的決策程序
我國企業的危機處理程序普遍存在繁瑣復雜的問題,無疑會延誤處理風險的最佳時機。因此,應進一步完善危機管理的決策程序,建立危機的預防、發現、處理機制,并在整個過程中建立相關的標準、制度和規則,形成“查找風險,判斷有限順序,制定防范計劃,執行計劃,監督與評價”,從本質上提高企業的危機預警和處理能力,促進企業穩定、安全發展。
作者:潘文燁 王印 單位:浙江萬里學院
參考文獻:
[1]韓秀景.論日本企業的危機式管理[J].日本問題研究,1998(1):14-17.
[分類號]G35l
企業危機管理過程實質上是一個信息收集、分析、傳遞、利用的信息管理過程,各階段都離不開信息管理的連接與支撐,及時快速、準確可靠的信息運用是防范危機的主要手段。企業對危機的反應效率由危機類型以及所處危機情境的信息傳播路徑和速度決定,故對危機情境中的信息失真表現及機理的分析是確保企業危機處理成功的關鍵。
1企業危機情境
企業危機情境是指危機因子可能發生的企業內外環境的總和,包括環境、戰略、組織、技術4個維度,能反映事件或環境的目前狀況和發展態勢,危機情境產生問題的形式是信息傳遞、信息確認、信息理解及據此信息作出反應。危機情境是一種環境中的客觀情勢,反映危機是否存在、發生、擴散、處理效果等,表現形式是信息,具有如下特點:①二維性。包括現實情境和虛擬情境。現實情境是指危機對企業所造成的客觀影響的現實情形狀態。虛擬情境包含我們所認識到的以及由此聯系到的情境。從信息的角度看,現實情境表現多是一種語法態信息,虛擬情境表現多是語義和語用態信息。②核心事件。危機情境總是圍繞引發危機的事件展開,與這一事件相關的各種要素組成復雜而多變的情境。而且這一核心事件對企業存在的結構、日常運作和組織生存都產生極大影響。③動態性。危機情境自身內部各要素隨時變動、發生遷移,難以捕捉,同時事前、事中、事后三種情境因為不同的危機處理措施和效果而發生轉移。④決策時間短。情境的動態流動性,使一種狀態還沒來得及激發決策產生,另一種新狀態又出現,從而使決策總是滯后于情境的變化。
危機情境中信息的真實性對企業危機處理有著巨大影響。但危機情境中的信息,從其生成、傳遞、發生效用等都存在許多不穩定因素,會出現信息失真。“收集、分析和傳播信息是危機管理者的直接任務。“危機階段,通過組織間交換信息,可以降低危害、協調計劃和運作資源。信息在危機處理中的作用是建立虛擬命令和控制中心,完成應急管理系統并利用持續性支持模型。
2危機情境中的信息失真表現及其影響
2.1危機情境中的信息失真表現
信息失真是指信息被扭曲,沒有真實地反映客觀事實,存在著虛假的成分,失去了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是由載體、符號、內容等變換所造成的,包括物理失真、語義改變和語用衰減三種類型。企業日常管理中同樣存在信息失真,但由于有充足的時間和多種可供選擇的工具進行從容分析,可以通過增加客體數量,選擇認知對象和加深認知深度等方法,從信息數量、類型和質量方面進行失真的防范與消除,但危機情境的多變遷移性和緊迫性,相關人員面臨的壓力和可支配資源的有限性,又會使危機信息得不到及時、正確的處理,使其傳遞路徑、時間和范圍發生極大偏差,形成不能反映危機情境的失真信息,從而導致企業危機處理失敗,使企業陷入更大的危機。要有效防范危機情境中的信息失真,必須把握其失真的具體表現,從多維表現中尋求消解的方法。
2.1.1不全面型失真――傾向物理失真
是危機信息不能全面反映危機情境狀況,使危機處理人員由于無法全面了解危機情境,而不能采取相應行動。企業內外部環境瞬息萬變,獲取信息的能力和手段有限,若缺乏信息獲取意識和信息搜尋成本考慮等,企業便不可能獲取完全的信息。有三種類型:①要素不全面。是沒有攬括危機情境的多維要素,如僅反映了情境中的物質狀況,而沒有相關人員狀況;只反映企業銷售額,而沒反映利潤率等..②要素關系不全面。如危機反應的人員職責、資源調配時的配置秩序、可替代資源的位置與數量等只有片斷信息,要素之間沒有建立清晰的關系,⑧信息層次不全面。即語法、語義、語用不明確,如在預警中,相應級別的信號以什么形式表現,代表什么含義,需要情境中的人員怎樣行動,三者只體現部分,從而帶來危機情境的不全面。這是一種信息僅反映客觀事物局部狀況的失真。由于這種不全面的反映,再加上客觀事物和信息本身的關聯性,就產生一個主觀臆想的信息,由此得出的行動,難以解決對應情境中的問題(見圖1)。
2.1.2增加型失真――傾向語義改變
是一種類似流言的失真,指在原有的客觀反映基礎上,對情境要素進行增加,將危機情境擴大。由于危機爆發后會產生大量的來自各方面的龐雜信息,決策者難以在有限的時問內對其辨認真偽,在大量無序信息的沖擊下不知所措,難以有效地決策。而且,危機發生時,考慮到時間和責任因素,企業的中間層級將會失去意義,所有問題一概上移,大量沒有經過處理的信息積聚到決策層,使得決策層不堪重負,形成信息超載。如在企業產品質量危機中,由于產品質量問題導致兩人受重傷、一人輕傷的信息,經過增加有可能變成二人死亡,一人重傷的放大信息。在人力資源危機中,公司副總辭職,有可能放大為公司副總帶領部門負責人等幾十人集體辭職。這種增加型失真,無疑放大了危機情境,擴大了其影響面,使企業危機處理陷入更加被動的局面、如圖2所示:
2.1.3錯誤型失真――傾向語用衰減
是完全不能反映真實危機情境的信息失真。一是競爭對手的惡意制造;二是傳遞者在巨大情境沖擊下,形成的完全背離事實的幻覺。錯誤型失真是從客觀情境中抽取片斷情境,將其扭曲形成錯誤的虛假情境而產生的信息失真。如在財務危機中,將虧損說成是盈利,在企業訴訟中將贏說成輸等完全相反的內容。這種失真與增加型失真有一定類似,但增加型失真與企業危機情境關聯度高于錯誤型,是在原有程度上的增加,而錯誤型失真是一種對事件根本面目與性質的改變,其帶來的危害性也大了許多。如圖3所示:
2.1.4丟失型失真――傾向物理失真
這是一利-已較全面反映了客觀情境,但在傳遞中由于技術、人為等主客觀原因造成信息丟失而出現的失真。同時,由于企業在危機爆發后需迅速地做出決策,留給企業獲取信息的時間很有限,加之企業在信息管理上的機制缺失,形成由于丟失而造成的失真,導致支持企業危機決策的有用信息嚴重不足,使得企業決策者無計可施。如在網絡中看到企業產品危害報告時突然停電,朋友打電話時突然斷線,都有可能造成信息丟失,而形成信息失真。確切地說,丟失并不能算嚴格意義上的信息失真。因為所接收到的信息是真實的。但信息是認識事物并作出行動的指導,這種丟失就無法使我們真實認識事件并采取行動,故將其也歸人到信息失真范疇。如圖4所示:
2.1.5模糊型失真――傾向物理失真和語義改變這是一種情境客觀存在,對其進行描述和反映的信息
也存在,但其表現方式使接收者根本無法分辨,更談不上理解。實際上,是一種描述符號的選擇錯誤所導致的信息失真。信息接收者通過模糊的信息無法知道情境中的確切情況。這種失真一方面會加大壓力;另一方面會導致盲目猜測,造成進一步的恐慌,如對企業危機事件描述中采用太多專業術語和符號,對事件表述不明確,描述時出現過多的“可能”、“也許”、“估計”等接收者須進行推測的字眼以及字跡、圖像等不清晰,都會造成接受者的認知困難。如圖5所示:
2.2信息失真對危機處理的影響
信息是危機處理的核心支撐要素。它是企業危機處理所面l臨的最大信息問題,如果處理不當,就會失去危機處理的大好時機,給企業帶來巨大損失。危機爆發前,信息失真,使企業難以識別危機,預防工作難以開展。危機爆發時,由于危機事件的突發性、事態的緊迫性和情境的復雜性,信息失真將直接影響危機決策的時效性和針對性,使企業陷入極其不利的境地。危機后,信息失真將無法形成相應的學習材料,不能有效總結經驗和教訓,難以開展有效的“危機學習”和組織變革,實施創新發展。
2.2.1難以把握情境信息最直接的目的是準確反映危機情境中事物的運動狀態和方式,為決策者提供決策依據,為利益相關者和公眾提供相關信息。但信息失真,情境不清,決策者無法決策,相關利益者和公眾則盲目猜測、臆造各種信息,制造流言蜚語,使企業陷入更加艱難的境地。失真信息的傳播,除了使人們更加恐慌,使企業更加混亂,再也起不了其他作用。從某種角度說,正是由于信息失真才使企業爆發危機,使企業遭受損失。
2.2.2形成錯誤決策作為決策原材料的信息若不真實,以此為基礎的決策方案必然是一個將企業引向死亡的方案。在危機情境中的決策是一種非程序化的直觀決策,方案的形成依據兩個基礎:一是反映危機情境的信息;二是決策者原有相關經驗與知識。決策的過程是一個快速匹配的過程,即危機信息與原有經驗和知識之間出現特征相匹配的情形時,則調用原有知識和經驗應對。然而,在時間、資源、心理多種壓力下,決策者無暇考慮信息的真實性,只能是簡單地捕獲。信息只要一出現,不管是否失真,都進入到決策者決策程序中。有幸碰上準確信息,則會得出一個雖不一定完美,但至少不會使危機更擴大化的方案。不幸碰上失真的信息,得出的方案讓人不寒而栗。
2.2.3實施危險行動行動以方案為指導,方案以信息為基礎,失真的信息得到錯誤的方案,實施危險的行動,又生成錯誤的信息,實施更危險的行動。這樣一種惡性循環的局面,就由這小小的失真的信息促成了,它像一個把守關口的妖魔,當企業不知所措時,它微笑著走來,給企業指向一條通往死亡的路。信息失真一方面導致行為方向上的錯誤;另一方面導致具體行動過程紊亂。危機處理是在刀尖上起舞的活動,稍有不慎便會萬劫不復。
2.2.4錯失“危中找機”在危機處理過程中,隱藏著許多使企業轉危為安,甚至危中獲利的機會。這些機會以一種或幾種信息的形式出現在危機處理過程中,而失真的信息,會把“機會”信息變為“危機”信息,而把“危機”信息變為“死亡”信息,這種大相徑庭的安排,會使企業與危機中的機會擦肩而過。
3危機情境中的信息失真機理
危機情境客體的實物性,主體認知圖式的主觀性,信息傳遞的衰變性和信息吸收的層級性等都會造成信息失真。
3.1源于危機情境客體實物性的失真
危機情境是危機信息的生成地,危機信息所反映的就是危機情境整體狀況以及內部諸要素的運動和關系,所以危機情境的本身狀況也就決定危機信息是否會發生失真,實質是列信息客體的考察。危機情境是特殊的實物信源,是以危機事件形成的一種場景,既有具體物質態實物,又有以信息形式出現的一種虛擬“實物”,如工作場所暴力事件造成的混亂場面,洪災、火災、地震等自然災害對企業產房、設備、產品、人員造成的具體傷害狀況等都有大量具體物質態實物,由這些實物構成一種危機情境。而企業人力資源危機、財務危機、聲譽危機等,是由某一突發事件造成的反映企業內外狀況變化的信息構成的“實物”。“任何物質的結構和狀態都映射和規定著關于自身的歷史、現狀和未來的信息,任何物的直接存在的結構和狀態都是由它所凝結的間接存在(信息)所規定的”。實物信源具有真實可靠、信息濃度大、易于開發利用等特征,由于真實可靠,所以形成過度地依賴,而失去對實物本身真假的辨析。由于信息濃度大,可以無限關聯,為主觀臆想提供肥沃的土壤。由于易于開發利用,所以忽視間接信息的生產,使決策中缺少更多、更廣的信息支撐。這些優劣勢的矛盾蘊藏了信息失真的可能。
3.2源于主體認知圖式主觀性的失真
不管是管理者還是職員或公眾等利益相關者,都會對情境進行認知與分析,形成自身主體認知結果的信息,并根據這一個信息采取行動。而這種認知,由于主體的差異性及角度的不同,對同一情境中的同一要素會產生不同的認知產品,從而使信息失真必然地出現在這一主體對危機情境的認知過程中。主體的認知過程,是作為主體對客體在觀念上的接近過程,是認識主體對于客體信息的接收、采集、加工和處理的過程。認知主體的輸入輸出建立起具有現實感的現象模型,模型的總和構成“世界像”,而“客觀世界”是這個“世界像”向認知客體方向的投影。危機情境就相當于這一模型中的客觀世界,認知主體對危機情境的認知建立在自身固有的“世界像”基礎上,即先行建立的各種框架之內。危機情境的認知是以我們原有的認知圖式為基礎,并以這種認知結果來決策,使得認知信息不等價于客體信息,從而出現利用并非反映客觀情境的信息進行決策的情況。所以,我們原有的認知圖式成為信息失真的又一根源所在。可見,主體對情境的認知不是建立在危機情境基礎上,而是建立在主體的原有認知圖式所形成的世界像基礎之上,而任何一個主體的世界像不可能十分完整,也不可能完全與危機情境吻合。巾于危機對主體的沖擊,使他們更加傾向于在原有的認知圖式所形成的框架內認識危機情境,使信息失真擴展到與危機情境無關的其他主觀因素。
3.3源于信息傳遞衰變性的失真
由于受信源的性質及其產生信息的能力、信道的性質及其通過信息的能力、信源與信道的匹配等諸多問題的影響,信息在傳遞過程中會發生時空上的衰變。
3.3.1信源導致的失真由于危機情境中的事物(信源)本身是不全面或錯誤的,本身是種失真的信源,信源有效性只能通過對存在事物描述的有效性來體現。而“描述”不管采用多么先進的設備,都必須有人的參與,必然在描述中加上主觀性,使危機情境中的信息失真成為不可避免的客觀實在。從信源角度看,危機情境本身是多樣性與不確定性的綜合,從而使反映這種情境的信息同樣具有高度不確定性。只要有危機情境就會有客體信息存在,就會有信息失真存在,這是一利-不可避免的客觀事實。
3.3.2信道導致的失真信道中存在噪音,使信道傳
遞信息的能力必然降低,噪音越嚴重,傳遞信息會越困難,越易發生差錯,最終使傳遞信息變得不可能。雖然在同樣噪音影響下,通過降低傳遞速度,或把每個信息重復傳送多次,可以改善傳遞效果,防止失真,但是在危機情境下,信息的傳遞速度是極快的,根本無法從速度上進行限制。同時,在傳遞次數上,危機情境產生的信息許多都是零散、混亂的“零次”信息,還未能塒其進行加工時,已經不存在了,也就是說當情境傳遞出一則信息后,不可能再有同樣的一則信息進行再次傳遞,從而使依賴于信道傳遞的信息在噪音干涉下,會出現較大失真。危機情境下的信道由于噪音程度高,信息傳遞速度快,很難進行多次重復傳遞,使信息失真又一次成為不可避免的現實。
3.3.3匹配導致的失真就是危機情境中的信息難以滿足符號之間的關聯與概率分布的均勻性。符號間的關聯性在危機情境中是客觀存在的,但對應關聯性的符號轉化與體驗由于時間的緊迫性、認知的差異性、損失的威脅性等,使信息傳遞者無法全面觀察并轉化這種關聯,并以一定的信息方式體現。而概率分布的均勻性,對危機信息來說根本是天方夜譚,符均勻、穩定就不是危機了,而只是日常管理。危機情境所產牛的信息從總體上界定是一種模糊與不確定的信息,而人們對信息傳遞方式的選擇依據是“信息越不確定和模糊不清,人們越可能用自我服務的方法交流信息”。危機中,人們往往對信息傳遞的工具、方式選擇具有自我傾向性,如一般年輕人喜歡用網絡、手機,老年人多用口頭方式,也就是說依賴的多是非正式的方式,這使得信息在傳遞中完全變味,這也是在危機中為什么小道消息滿天飛的原因所在。所以從這種匹配關系看,非正式的自我服務方式,使得信息在傳遞中無法避免失真的厄運。
3.4源于信息吸收層級性的失真
信息在與用戶的相互作用過程中發揮作用,總會作出程度不同的“吸收反應”,并進行再創造活動。信息吸收是用戶依據所處情境狀況和原有知識結構,對信息進行“同化”和“順應”的過程。信息吸收必須經類型選擇、同時轉換和語義理解等層次推進。
3.4.1選擇性導致的失真
信息的傳遞受時空因素影響,在傳遞者和接收者間有時空跨度,要經多級傳遞才能抵達接收者。危機爆發后,各種各樣的信息在短時間內同時涌現。失真的噪音信息和危機處理的支撐信息都會圍繞在信息接收者周圍,使接收者沒有時間和精力選擇信息的質量和數量,進而使失真信息有機會接觸我們的信息接收器官。
3.4.2同時性導致的失真所有信息接收器官能同時接收信息,而且單個信息接收器官也同時接收大量信息。危機情境中的大量信息同時進入接收者的信息接收器官,使器官承受力受到極大挑戰。同時性吸收的關鍵是信息轉換,即將危機情境中實物信息轉換為便于接收的形式。轉換是主觀人為過程,必然有主觀傾向性,即只轉換信息接收者需要和現有設備、能力可以接收的信息。但信息接收者不能保證所轉換的信息都是危機決策所必需的。信息接收器官接收信息基本上是一個被動的過程,是吸收在同時抵達信息中引起較強刺激的部分,即能引起注意力的信息格式。如某種特殊的聲音、顏色、形狀、氣味等,或者某種信息在量的對比上處于明顯的優勢,如非常大的聲音、鮮艷的色彩、濃烈或特殊的氣味等。所以在危機警報形式的選擇上需考慮對預警對象注意力的吸引。因此,信息接收者在接收信息時就應該有意識地充分調動起注意力,以盡量接收對信息接收者有用的信息,而不接收“噪音信息”。
3.4.3
語義性導致的失真危機情境中各種實物在信息接收者吸收的過程中被賦予了一定的涵義。如果信息接收者收到了某一種危機征兆,信息接收者首先就會下意識地確定這種征兆是什么發出來的,這種征兆有什么涵義等。接收的信息都會自覺不自覺地被理解,然后才能被吸收。信息的理解能力存在著極大的個體差異,理解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于一個人的信息能力,只有通過不斷學習,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才能提高理解能力。同時,接收來的信息也不是都能被理解的:一種是理解不了的;另一種則是不愿理解的。如果信息接收進來卻理解不了,也就談不上信息的吸收了。也有很多信息雖然接收進來了,但卻不愿意去理解,顯然,注意力在這里又起到了關鍵作用。
4結論
信息一方面是客觀事物的運動狀態及其方式的反映,可以通過對宏觀事物的合理安排而防范其失真;另一方面,信息作為一種資源要素,可以用現有的技術對其進行一定的引導和糾正。對于危機情境中的信息失真問題,要以情境為中心,提供全部信息和盡快提供信息。雖然危機情境中的信息失真是企業危機管理中不可避免的現象,且表現形式多樣,但其失真的最根本機理在于危機情境本身的遷移性、認知主體的主觀性和信息傳播過程的復雜性。只要從企業日常管理角度避免危機情境出現,提高危機處理人員的素質,對信息的產生、傳遞到發生效用全過程進行細致的管理,就可以盡可能地降低信息失真強度。
參考文獻:
[1]羅賢春,謝陽群.企業危機管理過程中的信息活動分析[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5,31(6):37-40,44.
[2]Ryzenk0 J,kiewit?z M s.Space-enabled information envlronmerllfor crisis managemenl Scenano-based AnaIvsis and Evalualution inan Operational Envlronment[J].Acta Astronatiea,2010,66(t):33-39
[3]周明,易怡.企業危機管理中信息轉移的情境分析模型[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4(1):85-87
[4]暢鐵民,賀正楚企業危機管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6
[5]Heath R.危機管理[M].王成,宋炳輝,金瑛,譯.北京:中信出版社4004:8.
[6]羅賢春危機情境中的決策信息流分析[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0(7):86-88,70
[7]Milroff Il,Pearson c M
crisis management:A diagnostic guidefor improving your orgamzahon crisis-preparedness[M] San Fra-(;ISCO~Jossey-Bass Puhlishers.1993:27-32.
[8]Song z D,Iina z,Nullamalcer J F A knowledge managemenIframework forllle s“pport 0f decision maki“g jn humanitarian assis-tanee-disaster relief[J]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Systems.2002,46(4):370-385.
[9]Hiltz R,Turoff M.Assuri“g home and secunty:continHOUS moni。toi”g,control and assul~nce 0f emelgency preparedness[c]//Walle B V.Calle B,eds.Proeeedi“gs 0rInternah’0nal C0millunity。”Infomlation Systems for Crisis Response and Management.Brussels,2004:1-7.
[10]馬費成,胡翠華,陳亮.信息管理學基礎[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65-66.
[11]羅賢春.企業危機管理的信息保障研究[D].武漢:武漢大學,2007撂9.
[12]鄔煜.信息認識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125.
[13]李勇.社會認識進化淪[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77
[14]趙南元.認知科學揭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104-105.
1我國企業文化發展現狀
企業文化成為一種研究和實踐的領域始于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美國,幾乎同時也開始為我國企業所接納。盡管企業文化從術語上看仍有一些歧見,但對其內容所揭示的本質已為世界上絕大多數企業所認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各國文化背景不同,各國的企業文化必然會呈現出不同的特色,甚至在同一民族條件下,企業文化也會呈現出不同的特色。
改革開放以前,我國的企業在全民所有、集體所有制形式基礎上的企業文化,本質和形式基本是統一的、一致的。“鞍鋼憲法”“、大慶鐵人精神”等是企業的基本管理理念,“多、快、好、省”則是建設社會主義當作企業發展方向和經營手段。當時雖未冠之以企業文化的概念,但實際上發揮著企業文化的價值功能和整合功能。改革開放以后,隨著這改革開放公有制形式在我國企業中比例越來越小,人們對精神激勵作用的客觀認識和對物質激勵手段全方位的運用,使原有的“企業文化”由于未能適應時代的變化而逐漸弱化了。從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在引進外資、技術和接受新的管理理念的過程中,企業文化作為一種管理模式又被引入我國,成為企業彰顯個性、代表企業利益的旗幟。而真正把企業文化作為整合企業內部資源、溝通外部環境及促進企業發展的有效手段,還是在市場經濟在我國確立以后。這時,企業已不滿足把企業文化作為一種形象工程,簡單模仿國外及在我國的外資企業管理和企業文化的一些形式,如熱中于搞所謂的CI形象設計等,而是把企業文化與市場經濟本質聯系起來,把企業文化當作企業內部資源整合的手段、把企業文化當作企業內部與企業外部溝通的工具、更是把企業文化當作實現企業戰略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2中、西方企業文化比較
中國與西方文化形成的歷史淵源和地理淵源都有所不同。不論是美國為代表的當代西方文化,還是早期古希臘、羅馬西方文化都是通過對客觀世界的不斷認識、征服和改變,使自己在現實生活中逐步擺脫自然狀態的束縛,同時也在長期的社會發展中獲得相應的權利和彼此的尊重,形成了如今的以注重自我權利為特征的人本位型倫理的價值觀,并以此通過鼓勵個人奮斗、創新競爭的核心價值概念,奠定了基本的物質基礎。而中國的文化、文明的形成與發生是在原始社會,以家族、聯系為基礎的宗法文化及政治并沒有隨以后的新的社會文明形態(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出現而削弱或消失,反而成為以后兩千年來中國“君權神授、天人合一”核心政治的基礎,自然就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求仁”、“內省式人論”的基礎。這種以家為基礎,以國家、民族的利益為重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為基礎建立和諧又綿綿不絕人際關系、社會關系,從而造就了歷史悠久的中華文明。不難看出,東方文化走的是悟性發展道路,其非邏輯特性決定了它不適合學科化和學校化的傳播方式,因而在大規模生產的工業化時代呈現出逐步衰落的狀態。西方文化走的是理性發展道路,其邏輯特性決定了適合學科化和學校化的傳播方式,因而主導了世界幾百年的發展過程。
但不可否認,中西方都以幾千年的各自特色傳統文化貢獻與世界文明,但也有其不好的糟粕及思維方式,阻礙著彼此間進一步交流與融合,阻止各國現代化進程的健康發展,因為企業的治理不僅是一種單純的政治或經濟行為,更是國際化、市場化、民族文化相互融合背景下的產物。這些文化上的差異最終決定了中西方企業文化之間在法制上、道德上、權力關系上、信用上、人事關系上、環境上方面的差異。
3世界經濟危機對我國企業文化發展影響
世界金融經濟危機對全球經濟沖擊,使得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對我國經濟的負面作用將進一步顯現。面對工業領域的部分行業、中小企業生產經營不斷面臨各種困境,我國政府和企業采取了一系列的應對措施,并也取得了出色效果。但我國的企業文化仍需要有一較長時間的適應與變革時期。一方面是這次金融經濟危機對我國企業文化發展影響深刻程度則顯得認識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國企業文化發育度還不夠;還有就是這次世界經濟危機對我國企業文化發展影響沖擊力度相對較小,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負面影響也將越來越顯現。
3.1本土文化影響力日益弱化,外來文化乘虛而入一般而言,當經濟危機沖擊實體經濟時,相對文化及文化產業卻是個機會。而我國的經濟文化、企業文化卻相反。去年年底中外兩部電影《阿凡達》、《孔子》的先后放映所產生的直接對壘,票房比拼的巨大差距足以讓人深思。新加坡《聯合早報》的署名文章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最近中國發生幾條令人很不自在甚至啼笑皆非的新聞,張家界乾坤柱改名哈利路亞山;湖北蘄春宣布韓國女星張娜拉為李時珍形象大使;山東發行孔子為主題的福利彩票。這些都說明在世界金融經濟危機中、中國在經濟依然保持一定強勁發展勢頭,但一些企業和國民接受排山倒海而來的外來文化的沖擊下,文化上顯示出茫然無措。這說明中國傳統文化正從本質上遭到揚棄;中國傳統文化正從內容或形式上日益成為經濟文化的符號;這也說明國人與企業對追求符合市場經濟本質的社會文化需求的迫切性。這些都會對當前我國企業文化的建設和發展有著長遠的影響。
3.2各種不同背景文化特別是不同層次文化的矛盾這次世界金融經濟危機對我國企業文化發展影響莫過于豐田召回門事件。豐田召回門初看上去和我國企業文化沒有關系,但仔細分析,卻有相當大的關系。其反映的更深刻國際背景是:與經濟危機相伴相生的是中國經濟的崛起和日本經濟的衰弱;另一方面,這次豐田門其實也是亞洲文化與歐洲文化的沖突,更是亞洲文化特別是中國文化在法制、誠信及信譽善于西方文化的沖突。引起豐田門的這些內部外部的文化因素,我國絕大多數企業都
已存在,必須引起我們的警惕和設法改變完善。我國企業管理者及公司員工從中應汲取的經驗教訓是:重視企業產品的市場反饋;重視企業產品質量管理;任何時候,絕不能忽視消費者的利益,否則必將自食其果。
3.3“沙灘文化”難以抵御金融海嘯的沖擊盡管在經濟危機的大環境及社會各整體行業面臨結構調整、技術革新及新企業管理模式探索的社會發展階段中,我國的一些企業都會面臨生存與發展問題,企業員工也會為企業的前景及自身的生存前途擔心。但這些并不是主要的問題,主要的問題是什么呢?是在于改革開放而重組、合資發展起來的我國眾多企業以及日益大量發展起來的鄉鎮企業正在成為我國現代經濟的基礎,而恰恰是這些企業的企業文化根基淺薄、企業理念和企業社會責任不成熟甚至淡漠。有這些企業構成的企業文化,無疑是一種“沙灘文化”。
4經濟危機下構筑新世紀的我國現代企業文化
4.1堅持科學理念,明確社會責任和堅定發展信心,客觀應對困難歷史經驗表明,經濟危機既是機會也是挑戰。誰能解放思想、把握機遇,誰就能競爭中脫穎而出,勇立潮頭。經濟危機,企業文化的試金石。企業在自己的成長發展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大小不一的危機中發展起來的,不經歷風雨何以見彩虹。而這次經濟危機更給了那些有理想有抱負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以重塑現代企業文化的良機
。
4.2抓住機遇,明確戰略目標,完善企業管理企業總是要先有戰略然后才有企業文化。對于先有戰略還是先有文化的問題,就有些像先有蛋還是先有雞一樣不好回答,但中國聯想集團柳傳志先生就通過自己的實踐給予了明確的回答。他總結的這三個基本工作是這個順序:搭班子、定戰略、帶隊伍。實際上,搭班子的工作就是組織、建設和形成有共識的團隊。團隊的確立就是戰略的開始,只有通過戰略,才能使企業的理念與使命得以實現。而戰略的成功是以全體成員及整個隊伍的成功為前提,企業文化,就是企業抓住機遇、明確戰略目標,完善企業管理的基礎。因此,搭班子、定戰略、帶隊伍就是企業文化傳播、影響、共享、內化的過程,是企業文化才真的形成和實現過程。
企業文化的建設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應隨著內外環境的變化不斷發展和完善。特別是當企業面臨生存和發展的關鍵時期堅持和創新本企業的優秀文化、借鑒社會和民族的優秀的文化,才會力克當前困難,化解經濟危機與矛盾。并通過培訓、溝通等多種推廣方式來支撐公司經營管理舉措的實施以克服當前遇到的困難,化解經濟危機;對影響企業發展的問題予以及時修正,形成有生命力的企業文化,消除公司推行經營管理措施的思想和文化障礙。因此,轉變觀念、增強企業社會使命感與責任感與社會科技的進步和企業的自主創新密不可分。只有這樣,培育出得到社會市場認可的企業強勢自主品牌,現代企業文化也就建立起來了。
4.3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這次金融經濟危機,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了一次絕好時機。它不但可以促進我國企業產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我國經濟運行質量提高以及促進總體經濟運行更加有效合理。而且,可以一掃幾千年來民族文化的頹廢氣,重塑民族道德新理念增強民族精神的凝聚力。轉變經營觀念、增強社會使命感與責任感與開展企業科技的進步與創新緊密相連。只有在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基礎上進行企業品牌和形象建設成功了,現代企業文化也就建立起來了;另一方面要引導中小企業加強企業管理工作,引導和培育創中小企業的先進企業文化的形成,來提升中小企業的管理能力;準確判斷當前經濟形勢,在經濟危機中,把握好發展的有利因素和機遇,為企業構建學習型組織和一個切實有效的、以人為本、民主管理的新型的學習型企業文化氛圍。
一、企業財務危機預警系統問題分析
1.企業財務危機預警系統技術不成熟
由于我國的信息化發展較晚,這也是導致企業財務危機預警系統技術不成熟的關鍵性因素,尤其是一些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應用財務危機預警系統時間比較短,進而在應用中存在著較多的技術問題。例如,財務危機預警系統常常出現系統故障,無法對企業的財務危機進行實時監測,導致財務危機突然爆發,給企業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又如,由于技術上的局限,使得企業財務危機預警系統在運行的過程中達到預期的目標,進而出現監測不準確問題,影響到財務危機預警系統的運行效果,對企業的發展非常不利。
2.財務人員技術水平不高無法有效的應用財務危機預警系統
企業在正常發展的過程中,財務危機預警系統是企業財務工作安全順利進行的關鍵,而財務人員作為財務危機預警系統的主要應用者,其應用的技術水平直接決定了財務危機預警系統的應用效率,也決定了企業財務工作的效率。就現階段企業財務工作的實際情況來分析,很多財務人員信息技術水平較低,很多財務人員無法適應財務工作的發展及改革,導致無法有效的應用財務危機預警系統,進而影響到財務危機預警系統的使用水平,對企業的財務安全構成較大的威脅。
3.很多企業的財務危機預警系統與財務管理系統不相容
正常情況下,企業的財務危機預警系統應該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系統的一部分實施的,然而,就現階段一些企業財務危機預警系統的實際運行情況上來看,一些企業的財務預警系統在運行過程中較為孤立,運行效率不高,而且由于時效性較差、準確性不高等原因,也將無法及時的發現企業的財務危機,對企業的財務安全也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勢必會對企業的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4.財務危機預警系統的警示功能較為單一
由于財務危機預警系統仍然處于發展階段,進而導致財務危機預警系統的警示功能非常的單一,財務危機預警系統的運行程序主要是包括對系統中的財務信息進行數據的監測,分析財務數據的異常,針對于異常情況進行及時的報警。從財務危機預警系統的運行程序上來看,其主要是發現風險和預警風險,但是財務危機預警系統卻不能有效的控制風險。可見,從財務危機預警系統的功能上看,其存在著一定的缺陷,無法真正的將財務危機有效的控制,從而影響到企業財務工作的質量,對企業的發展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
二、企業財務危機預警系統存在問題的解決措施
1.提高企業財務危機預警系統的技術水平
鑒于企業財務危機預警系統技術不成熟影響到企業財務質量的問題,應該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不斷的提高企業財務危機預警系統的技術水平,進而使企業財務危機預警系統能夠更好地為企業財務工作服務。首先,企業應該聘任專門的財務危機預警系統的維護人員,要求維護技術人員具有較高的專業水平,能夠及時的發現財務危機預警系統的漏洞及故障,通過及時的處理,能夠確保財務危機預警系統的穩定運行,實現財務危機預警系統各項功能的發揮。其次,及時對財務危機預警系統進行更新,確保財務危機預警系統各項硬件和軟件都是市場上最先進的,這樣才能夠發揮出財務危機預警系統的功能,實現良好的應用效果,促進企業的良好發展。
2.加強培訓,提高財務人員應用財務危機預警系統的水平
在企業應用財務危機預警系統的過程中,存在著財務人員信息技術水平不高的問題,無法有效的應用財務危機預警系統,對企業造成的影響頗大。因此,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應該對加強財務人員的培訓,不斷的提高財務人員應用財務危機預警系統的水平,確保財務工作的順利開展。首先,應該對目前企業財務人員的信息技術水平進行調查,了解財務人員的整體情況,針對于財務人員的實際情況制定培訓計劃。其次,將現今最為實用的信息技術知識作為培訓的主要內容,并且指導財務人員有效的操作財務危機預警系統。在培訓中,要做到事無巨細,將財務人員在操作財務危機預警系統中的問題一一解決,以不斷的提高財務人員應用財務危機預警系統的水平,促進財務工作的有序開展。再次,應對財務人員的培訓結果進行考核,了解財務人員信息技術水平的提高情況,并且對其進行綜合性的評定,確保財務人員能夠有效的應用財務危機預警系統,促進財務工作的順利開展和高質量的完成。
3.確保財務危機預警系統與財務管理系統的有效相容
企業在應用財務危機預警系統的過程中,應該確保財務危機預警系統與財務管理系統的有效相容。具體應該將財務管理系統作為財務危機預警系統的信息來源,通過對財務管理系統中的信息進行有效的分析,了解目前企業的財務狀況,并且實施針對性的預警,進而實現良好的財務危機預警作用,促進企業經濟的長遠發展。
第二種觀點:“財務危機預警系統是以企業財務信息數據為基礎,以財務指標體系為中心,通過對財務指標的綜合分析、預測、及時反映企業經營情況和財務狀況的變化,并對企業各環節發生或將可能發生的經營風險發出預警信號,為管理當局提供決策依據的監控系統”。
第三種觀點:“財務危機預警系統就是通過對企業財務報表及相關經營資料的分析,利用及時的財務數據和相應的數據化管理方式,將企業所面臨的危險情況預先告知企業經營者和其他利益關系人,并分析企業發生財務危機的原因和企業財務運營體系隱藏的問題,以提早做好防范措施的財務分析系統”。
本文觀點認為財務危機預警系統的定義還應包括兩個基本點:第一,財務危機預警是管理預警的一部分;第二,從系統原理的角度看待財務危機預警。
財務危機預警定量分析方法
財務危機預警的定量分析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 單變量分析法
單變量分析法是指用單個財務比率來進行財務預警,預測財務危機的方法。當企業模型中所涉及的幾個財務比率趨于惡化時,通常是企業發生財務危機的先兆。單變量模式所運用的預測財務失敗的比率,按其預測能力分別為:
債務負債率=現金流量/債務總額
資產收益率=凈收益/債務總額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當這些指標達到經營者設立的警戒值時,預警系統便應發出警示,提醒經營者注意。
值得注意的是,單變量分析法選取的預測指標也可以根據企業所處的階段、行業及其特點選取其他的財務指標,包括速動比率、流動比率、存貨周轉率等。
2 多變量分析法
1.Z記分模型
最早運用多變量分析法探討企業財務危機預測問題的是另一位美國學者愛德華.阿特曼,他將若干變量合并入一個函數方程:
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
X1=(期末流動資產-期末流動負債)/期末總資產
X2=期末留存收益/期末總資產
X3=息稅前利潤/期末總資產
X4=期末股東權益的市場價值/期末總負債
X5=本期銷售額/總資產
其中:X1為營運資本/資產總額,反映了企業資產的折現能力和規模特征。營運資本是企業的勞動對象,具有周轉速度快、變現能力強、項目繁多、性質復雜、獲利能力高、投資風險小等特點。一個企業營運資本的持續減少,往往預示著企業資金周轉不靈或出現短期償債危機。
X2即反映了企業的累積獲利能力。期末留存收益是由企業累積稅后利潤而成,對于上市公司,留存收益是指凈利潤減去全部股利的余額。一般說來,新企業資產與收益較少,因此相對于老企業X2較小,而財務失敗的風險較大。
X3即EBIT/資產總額可稱為總資產息稅前利潤率而我們通常所用的總資產息稅前利潤率為EBIT/平均資產總額,分母間的區別在于平均資產總額避免了期末大量購進資產時使X3降低,不能客觀反映一年中資產的獲利能力。該指標主要是從企業各種資金來源(包括所有者權益和負債)角度對企業資產的使用效益進行評價的,通常是反映企業財務失敗的最有力依據之一。
X4測定的是資本結構,分母是流動負債、長期負債的賬面價值之和;分子以股東權益的市場價值取代了賬面價值,因而對公認的、影響企業財務狀況的產權比率進行了修正,使分子能客觀地反映公司價值的大小。
X5為總資產周轉率,企業總資產的營運能力集中反映在總資產的經營水平上,因此,總資產周轉率可以用來分析企業全部資產的使用效率。如果企業總資產周轉率高,說明企業利用全部資產進行經營的成果好,效率高;反之,如果總資產周轉率低,則說明企業利用全部資產進行經營活動的成果差,效率低,最終將影響企業的獲利能力。
Z記分模型從企業的資產規模、折現能力、獲利能力、財務結構、償債能力、資產利用效率等方面綜合反映了企業財務狀況,進一步推動了財務預警的發展。Z記分模型的研究分析得出:Z值越小,該企業遭受財務失敗的可能性就越大。企業的Z值的臨界值為1.81,具體判斷標準如下:
Z≥3.0 財務失敗的可能性很小財務不失敗組
2.8≤Z≤2.9 有財務失敗可能
1.81≤Z≤2.7 財務失敗可能性很大
Z≤1.81財務失敗可能性非常大財務失敗組
2.F分數模式
由于Z分數模式在建立時并沒有充分考慮到現金流量的變動等方面的情況,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為此,有學者對Z分數模式加以改造,并建立其財務危機預測的新模式――F分數模式。F分數模式如下:
F=-0.1774+1.1091X1+0.1074X2+1.9271X3+0.0302X4+0.4961X5
X1=(期末流動資產期末流動負債)/期末總資產
X2=期末留存收益/期末總資產
X3=(稅后純收益+折舊)/平均總負債
X4=期末股東權益的市場價值/期末總負債
X5=(稅后純收益+利息+折舊)/平均總資產
其中:X1、X2及X4與Z分數模型中的X1、X2及X4相同。區別就在于其X3、X5與Z分數模式的X3、X5不同。X3是一個現金流量變量,它是衡量企業所產生的全部現金流量可用于償還企業債務能力的重要指標。一般來講,企業提取的折舊費用,也是企業創造的現金流入,必要時可將這部分資金用來償還債務。
X5則測定的是企業總資產在創造現金流量方面的能力。相對于Z分數模式,它可以更準確地預測出企業是否存在財務危機。(其中的利息是企業利息收入減去利息支出后的余額)
F分數模式中的五個自變量的選擇是基于財務理論的,其臨界點為0.0274,若某一特定的公司F分數低于0.0274,則將被預測為破產公司;反之,若F分數高于0.0274,則公司將被預測為繼續生存公司。
企業建立財務危機預警系統的設想
依其系統結構,企業財務預警系統有兩種建立方式――總體財務預警和分部門財務預警系統。現將兩種方式分述如下:
1、總體財務危機預警系統
總體財務危機預警系統的主要功能是讓企業經營者能提綱挈領地掌握企業整體財務狀況,既見樹木又見森林,預先了解企業財務危機征兆。其方法主要有三種:
(1).運用多變模式思路建立函數公式。即運用多種財務指標加權匯總的總判別分(如前面所述的Z值、F值)來預測財務危機。
(2).運用單變模式思路通過個別財務比率走勢惡化來預測財務危機
(3).建立健全企業內部稽核制度。一般來說,良好的內部控制與稽核制度應該包括誠實有能力的員工、組織建設權責分明、交易處理程序適當、審計客觀獨立等內容,并確保其能予以切實執行,這是預警系統最為基本而重要的內容。
2、分部門財務危機預警系統
即依企業主要部門分別確定檢查要點并根據企業實際的經營經驗,正確的評估現狀而設立相應的預警線。如對生產部門的產品成本、營銷部門的銷售費用、財務部門的利息費用、管理部門的管理費用等設定警戒值,偵查企業財務運營可能失衡的地方,及時進行必要的改進。一般的,所設警戒值應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前瞻性,分部門財務預警系統不僅能輔助總體財務預警系統尋求財務問題產生的源頭,以對癥下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而且有利于不同部門溝通協調解決問題,提高企業整體團隊之綜合效益。
企業建立財務危機預警系統應注意的問題
量化分析方法和非量化分析方法是目前國內外兩種最常見的預警方法。單變量分析方法和多變量分析方法構成量化分析法,非量化分析法所包含的內容比較多,主要有管理評分法、流程圖分析法、“四階段癥狀”分析法、“三個月資金周轉表”分析法、標準化調查法等。自我國加入WTO,市場國際化之后,財務預警方法也在國內外研究者的努力研究下不斷完善。
近些年,我國上市公司財務危機預警方法受到了理論界的關注。但是這些預警方法在我國處于初級階段,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監管部門也沒有制定出相關的規定,加之我國公民相對保守,不喜歡接受新事物的特點,使得上市公司在經營管理上缺乏財務危機預警的意識。少數使用量化方法的企業,也主要借鑒國外的方法,但是由于量化方法存在著使用前提和范圍的局限性,所以一般只有公司財務數據的統計、財務模型的計算分析和財務指標的篩選等才適用此種方法,依據這個特點,上市公司應多使用量化方法,這樣才能區別量化和單變量方法的不同之處。例如上海證券交易所特地開發了用于研究上市公司財務指標的預警系統和相應書刊,從而有效地分析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及時發現其財務報告中的危險信號,來降低市場和投資者的風險率。其主要功能主要分為兩方面:一,對單變量進行預警分析;二,根據綜合財務分析,對財務狀況進行診斷。
(二)我國企業財務危機預警方法在應用時暴露出的主要問題
雖然目前,財務危機預警方法在企業中的運用有所增加,但是還并不是很廣泛,暴露出的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1.會計信息的準確性影響財務預警方法的有效性
研究財務危機預警方法需大量財務數據,尤其是單變量分析方法,所以會計信息的可靠性是預警方法研究的重要因素。但是現在上市公司的內部管理體制存在問題,股東與管理者手上持有的信息不一致 這樣會計信息失去保障。這樣財務預警方法的有效性必然受到影響。信息傳遞具有連帶性,只要有一方數據出現問題必然會影響另一方數據的真實性,當然科學的定量方法也不除外,因此財務數據一定要可靠。
2.上市公司決策層缺乏主動運用財務預警方法的意識
目前的市場經濟下,上市公司決策層是利益獲得方,而一般的投資者是都是利益受損方,上市公司堅持利益最大化為目標。但是開發和運用財務危機預警方法成本大,這樣管理層獲得的利潤就會相對應的減少一些。而現實中,管理層對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的意識淡薄,目光短淺,認為只要注重眼前的資金管理,就能有效控制財務風險,顯然,這種觀念在當今這種市場經濟環境下是完全錯誤的。
3.財務預警方法實際應用的研究尚不到位
現有的量化分析和非量化分析等分析方法大多是借鑒國外的方法,近些年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財務風險的研究得到了國內學術研究和監管領域的高度關注,并且在不斷的完善之中。目前研究財務危機預警方法層出不窮,指標也很多,但是由于計算指標的方法較難,不具備較強操作性和實用性。各個上市公司對非量化指標也提出了疑問。因此,很多上市公司都不會選擇應用財務危機預警方法,因為在應用中會耗費大量人力物力但又不能保證預警的實際效果。
(三)解決我國企業財務危機預警方法應用中存在問題的方法
1.財務預警系統的應用與完善內部控制體系相結合
俗話說取其精華,舍其糟粕,所以現行的體系中之中較好的我們應該繼續實施,但是對于做得不好的地方,我們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來完善它,具體措施如下:一是掌握關鍵點,加強對企業內部控制的橫向和縱向流程。橫向流程需要把握好各項投資籌資等行為的潛在風險,它的針對性較強,主要涉及經營和財務管理中的風險。縱向主要是對企業的財務風險進行全面的監測和控制,從而在對財務信息做出決策的各個環節上有效的把握各個信息的真實性和有效性。二是發揮主要債權人的作用,主要債權人是公司利益的最直接相關者,他們的積極參與能夠激勵公司管理層制定良好的戰略決策。
2.提高主動運用財務預警方法的意識,完善上市公司財務預警方法
開發運用財務危機預警方法成本較高,這樣,企業獲得的利潤就會想應減少,但是倘若一旦發生了財務危機,企業也就將面臨著倒閉的風險,而財務方面出現危機,最容易一招致命,所以管理層要提高主動運用財務預警方法的意識,改變一貫狹隘的風險觀念。預警方法的指標存在著局限性、相同指標在不同國家會有不同結論。一切從實際出發,所以企業管理決策者要制定適合自身的財務危機預警方法, 實時監控并及時預測其財務狀況,推動我國資本市場良性健康地發展。為了保證投資者的利益得到切實的保護,各監管機構需要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甚至是法律法規,約束上市公司,正確引導其使用預警方法。
3.不同行業和類型的上市公司財務預警模式應有所差別
由于每一家上市公司的行業性質、管理水平和經營范圍等都不相同,而財務危機預警方法也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想真實有效的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發揮預警方法的有效性作用,就必須一切從實際出發,制定出符合公司要求,體現公司財務特點的財務危機預警方法。針對生產型的公司,通過對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資產負債率、存貨周轉率等財務指標的關注,從而掌握公司的償債能力和現金流情況。針對投資類的公司,通過對總資產報酬率、資本收益類、資產保值增值率等財務指標的關注,從而掌握其資產保值增值能力和盈利能力;針對貿易類公司尤其是以外銷國際市場為主的公司,應重點關注公司的營運能力、外匯匯率變化走向,與此同時也建立匯率變動率預警指標。
4.財務危機預警指標體系應考慮一些必要的非財務指標的定性因素
企業后金融危機波及的范圍極廣,各國為了對其進行應對,都加大了對市場進行干預的力度。經過多年努力,經濟危機所帶來的問題已經得到了有效控制,全球經濟開始復蘇,后金融危機時代開始到來。在新時代之下,整體經濟體制都發生了一定的改變,一些新型特征開始形成。企業想要在這一時代中得到更好地生存,切實對自身財務戰略管理以及內部管理體制進行完善,首先就應對后金融時代特點以及其對于企業財務管理所產生的影響進行明確。
1后金融危機時代特點
1.1經濟增長方式方面在進行后金融時代之后,全球經濟結構也發生了一定的調整,我國已經改變了以往對于外國投資過度依賴的現狀,且對外投資數額也已經呈現出了逐年上升的趨勢,這種戰略性調整,能夠對企業資金存在的價值進行深度挖掘,幫助企業獲得更多的投資回報[1]。同時在金融危機之后,世界消費市場結構也在經歷著改變,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將成為新型經濟增長內容,所以企業也應按照這一方向適當對自身發展戰略進行調整。1.2中國影響力方面隨著我國經濟實力以及綜合實力的不斷增強,我國在世界中的影響力度也保持著持續增強的態勢,國內對外貿易公司在國際舞臺中的競爭實力越來越強,國內外的經濟交流機會也在不斷增加之中,在國際舞臺中更加主動。同時我國政府也加大對產業結構進行升級的支持力度,并開始加大新興市場在國際舞臺中的貿易占比,全球資源整合水平得到了切實提升。1.3國際貿易方面出于對本國經濟以及對外貿易產業進行保護的目的,各國都制定了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都受保護主義的限制,使自身對外貿易產業受到了一定的影響,致使國內外貿企業發展受到了直接阻礙[2]。針對這一問題,我國已經制定出了多項應對策略,目前該狀況已經得到了有效緩解。
2后金融危機時代對于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
2.1融資難度不斷加大
一方面由于經濟全球化的影響,諸多大型企業都開始將自身的發展重點轉向了國外,投資方向也隨之發生了改變,對于國內市場的投資力度相對較小;一方面銀行為降低放貸風險,都增加了放貸審批程序,借貸難度越來越大,也對企業融資造成了影響;另一個方面部分企業會通過私募借款的方式,來解決企業的資金困難,這樣不僅會增加企業財務成本,同時還會加大企業財務風險。
2.2風險控制體系缺失
后金融時代就像是一把雙刃劍,不僅會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同時也會增加企業經營風險,這時企業必須要建立健全的風險控制體系,才能對各項風險問題進行有效管理,以保證企業的平穩運營。但目前部分企業還存在著風險控制體系不完善的問題,一方面,財務人員存在著風險意識不足的問題,部分財務人員仍然將工作重點放在了財務管理部分,對于企業發展性戰略思考相對不足,致使其風險控制意識也始終沒有達到相應的水平;另一方面,部分企業產權制度制定存在問題,產權不明狀況時有發生,會對經營者積極性造成一定影響。
2.3投資收益水平較低
由于市場需求指標的不斷降低,各企業想要獲取生存,就需要對新型市場進行開拓,不僅包括國內市場,企業還需作出長遠規劃,向國際市場進軍,這樣就會增加外貿企業與非外貿企業的競爭程度。同時對外貿易企業向國內市場的戰略轉移,也會使其與國內經營企業產生行業競爭。在這種情況下,部分企業可以會通過降低利潤的方式,來對企業市場占有率進行提升,這就會企業投資收益產生影響,收益水平始終沒有達到理想水平。
3后金融危機時代企業財務管理方案
3.1完善資金管理體系,解決融資問題
為了應對后金融時代對企業財務造成的影響,各企業首先應對自身資金管理模式進行完善,以保證企業融資問題的順利解決。企業一方面要對市場經濟形勢進行客觀分析,要對企業融資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性分析,加大對銀行借貸條例的研究力度,并針對企業借貸存在的問題進行完善,以保證銀行的順利放貸,為企業獲得更多的周轉資金;一方面要對企業各項業務價值進行全面分析,找到優勢項目,并對其進行大力發展,以保證企業資金收入的穩定性,同時要對該項目提供充足的資金保證,以此來對企業抵御風險能力進行強化,保證企業可以獲得更好地發展;另一方面要對各項投資方案進行反復審核,要以穩步發展為原則,科學對企業投資策略進行制定,將企業投資風險控制在最小范圍內。同時應按照業務回報期以及回報金額,合理地投資項目進行組合,保證企業經濟來源,減少企業融資機率[3]。
3.2合理運用協同效應,強化企業資源控制
以往企業財務管理制定多以為企業進行服務為主,會按照企業發展規劃來對管理項目以及管理目標進行制定,對于企業業務發展規劃以及發展方向了解有所欠缺,對于企業外部資源也有所忽視[4]。在新時代中,企業已經改變了以往單獨發展模式,開始建立價值鏈實施合作式經營新模式,會共同對市場風險進行應對,這時協同效應的重要性就會更加突出。在進行協同財務戰略模式進行制定時,一方面要實現企業內部業務協同性,確保財務業務管理統一化,以保證財務管理價值能夠在內部得到充分體現;另一方面要對外部業務進行協同,保證價值鏈上的各個企業能夠形成良好地協同機制,保證財務管理價值能夠得到最大化體現,進而對企業利益進行有效保障,確保企業能夠對各項資源進行有效控制,保證企業的利潤獲取。
3.3完善成本管理,保證利潤分配合理性
為增加企業經濟效益水平,企業不僅應對協同效應進行合理運用,使企業可以通過與其他企業進行協作的方式,來對企業財務管理價值進行強化,同時還應對企業運營成本進行有效管理,以保證利潤分配的合理性[5]。財務部門應對企業成本控制問題進行審視,找到各項問題產生的本質,并要對產品成本構成進行仔細核算,且應以此為基礎對各部門改進方式提出建議。同時要按照產品特點,制定出對產品功能進行提高且可以對生產成本進行有效控制的方案,有效降低各個環節的成本浪費情況;此外還應加大企業內部節儉意識宣傳力度,要盡量避免非生產成本運用,保證每一筆資金都能得到正確運用。并要對稅后利潤積累進行有效控制,切實對企業應急事件能力進行強化。
3.4優化財務預警機制,強化風險控制力
針對企業財務風險控制體系存在缺陷的問題,各企業應結合企業自身特點,一方面加大財務人員風險意識,保證其能夠真正認識到風險控制與管理對于企業的重要性,并加大對企業發展規劃的考慮力度,不斷對自身財務風險控制能力進行強化;一方面要結合國家相關規定,對產權歸屬進行明確,以保證企業經營者的積極性;另一方面要對財務預警機制進行優化,以達到對風險控制能力進行強化的目的[6]。在進行預警機制完善時,財務人員應對企業戰略規劃以及價值運行規律進行明確,要對財務收益重要影響項目進行明確,并要對其實施動態化監管,確保能夠其變化情況進行及時掌握,以便及時發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發出預警,保證財務人員能夠在第一時間內對其進行處理,避免問題擴大。同時還應對企業常遇財務風險以及其他財務風險發生特點、整理方案以及預防措施進行全面掌握,并要在此基礎上,建立風險防控系統,成功將各項風險控制在合理范圍內,避免企業發生較大的經濟損失。
3.5完善財務管理軟件,保證財務電算化水平
信息化財務管理模式,是現代極為倡導的一種智能化管理模式,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得到了普及。為了保證企業財務電算化水平的切實提升,企業應對目前使用的財務管理軟件進行完善。第一要對數據分析方式以及數據處理模式予以足夠關注,應按照企業需要合理對管理軟件功能進行開發與調整,保證軟件對于財務數據的處理能力;第二要與軟件供應商進行合作,要按照企業管理需要,對軟件管理模式進行設置,去掉不必要的操作環節,保證軟件使用效率,提高企業財務管理質量;第三面要實現企業內部數據聯網,要改變以往財務只對資金進行管理的誤區,使財務管理可以滲透到企業各個管理環節之中,真正實現財務業務一體化,保證企業內部各項管理工作的高質量落實,為企業發展奠定良好基礎[7]。
4結語
鑒于財務管理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各企業應對后金融危機時代的各項特征進行深入剖析,分析出企業財務管理所受到的影響,并以此為基準制定出相應的財務管理戰略模式,企業應通過完善資金管理體系、合理運用協同效應、優化風險預警機制以及完善成本管理等手段,對財務管理問題進行切實完善,保證新時代下,企業財務管理質量,進而切實提升企業風險對抗能力,保證企業經濟效益的穩定提升,使企業能夠得到長久性發展。
參考文獻
[1]邢浩.探討后金融危機時期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戰略[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1).
[2]張立嵐.簡析后金融危機時代企業財務管理創新[J].商,2015(37).
[3]朱春霖.DRIL后金融危機時代的中小企業財務管理[J].時代金融,2014(11).
[4]李潔茹,錢威,賈俊梅.后金融危機時代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創新研究[J].北方經貿,2014(06).
[5]路加惠璘.探討后金融危機時期中小企業財務管理戰略[J].東方企業文化,2015(23).
金融危機及我國企業裁員的現狀
2007年春季,金融危機開始在美國醞釀。伴隨著美國經濟的惡化,美元持續貶值并跌破歷史低點。2008年3月,美元深幅下挫,全球通脹接近失控,越南爆發了惡性通脹,其金融體系頃刻崩潰。2008年9月,資產規模達6千多億美元的雷曼兄弟銀行申請破產,規模更大的美林銀行被美國銀行收購,“兩房”被聯邦政府住房金融局接管。10月,全球股市恐慌暴跌,全球六大央行聯袂降息,但仍然未能緩解市場憂慮情緒,道指失守9000點大關,全球股市繼續暴跌。
金融危機始自次貸危機,但最根本的原因不在于次貸危機。金融危機逐步侵蝕著世界實體經濟,出口放緩使我國沿海外向型企業面臨困境。我國沿海一大批出口企業倒閉,大批工人被裁,或被迫無限期休假。2008年10月15日,全球最大玩具制造商之一——合俊集團旗下兩工廠倒閉,6500名員工面臨失業。這是受金融危機影響,我國實體企業倒閉規模最大的案例。據香港工業總會會長陳鎮仁近期表示,珠三角7萬家港資企業中,可能會有四分之一即1.75萬家倒閉,以一家企業倒閉導致500人失業計算,1.75萬家倒閉就將導致87.5萬人失業。2008年浙江溫州大部分中小企業精簡人員約占企業總人數的20%。
迫于企業外部環境的急劇變化,很多企業選擇了壓縮成本的方式,試圖抵御世界金融危機對本身的沖擊,從國內到國外,大量企業開始著手裁員。有關人士指出,至2008年11月底,廣州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35%,比2007年底的2.23%高出0.21個百分比,這個百分比上升帶來廣州凈增失業人數1萬多人。6-11月,廣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對全市35家重點企業進行失業監測,結果不容樂觀:75%的企業不同程度減員。另據統計,僅2008年10月份就有眾多國內重要企業裁員(見表1)。
另有有關人士提出,針對當前企業用工總量增長過快,人工成本總額快速攀升的實際,計劃在未來3年內削減5%的員工總量。按中石油官方網站統計,2007年中石油員工總數為167.3萬人,以此基數計算,裁員總數將超過8萬人。可以說,裁員已經成為國內國外各行各業企業的重要議題。
裁員的成本和負面影響分析
(一)裁員的成本分析
1.招募成本。對于裁減人員而言,在招聘方面對用人單位造成的經濟損失主要有如下方面,企業內招聘專員的工資、福利、差旅費支出和其它管理費用;企業招聘信息的廣告費用、招聘會支出,招聘、職業介紹機構收費,員工推薦人才獎勵金,大學招聘費用等。
2.培訓成本。員工進入到企業工作,一般企業都要給予員工一定的培訓。在員工接受培訓過程中,企業要給員工發放工資,同時還要企業出資給培訓師提供培訓場地等。在員工接受企業的培訓過程中,員工的生產效率可能較低,這些都是培訓給用人單位帶來的成本。這也是用人單位對員工的一種人力資本投資。而接受培訓的員工一旦成為被裁減的對象,那么就意味著企業對員工培訓的這種前期投入就無效了。
3.重置成本。有的企業裁減人員并不單純是為了減少員工的數量,縮小企業的生產規模。有時候企業裁減人員還為了能夠更好地招聘到比較適合的人才。對于招用的不合適員工,對企業來講,就意味著要發生重置成本。而且對于企業而言,裁減人員后,要再次招聘人員,這時候就有可能發生空崗成本。也就是說企業在員工招聘時候,不可能隨時都能招用到合適的人才。空崗時間對企業來講,也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成本。
4.法律風險成本。我國勞動法對于裁減人員的法律程序作出了比較嚴格的規定和限制,并且規定了裁減人員的法律后果。對于確實屬于法律所允許的裁減人員的情況,并且依法和勞動者解除了勞動合同,還要給予勞動者一定的經濟補償金。經濟補償金的數額按照《關于印發〈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的通知》規定,“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必須裁減人員的,用人單位按被裁減人員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支付經濟補償金。在本單位工作的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二)裁員的負面影響
1.優秀人力資本的流失。由于目前很多企業沒有真正科學和系統化的績效考評制度,很難將企業的優秀人才和庸才區分,那么,由于裁員標準的不科學,以及在裁員過程中由于復雜的人際關系,很容易將優秀人才裁掉,從而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一旦企業宣布要大規模裁員,企業中的員工就會通過各種非正式溝通渠道議論紛紛。這樣越是掌握核心技術和貢獻較大的員工就越容易找到合適的下一份工作,因此,他們就越容易提前向公司辭職,在公司人心不穩的前提下,競爭對手也最容易從公司挖走核心人才。
2.影響留任員工的心理。企業裁員將對留任員工產生較大的心理影響。首先是影響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幸存者會因能活下來而覺得幸運,但另一方面比起沉重得多的消極情緒,這種積極的情緒只是零星的幾點。同時,喬沃爾教授認為,保住工作的職員也會因別人失業而產生內疚和不安全感。他們通常會陷入巨大的心理壓力中。其次,裁員的公正性與否將影響留任員工對企業的信心。最后,裁員會導致留任員工對組織的忠誠度下降,員工會懷疑,組織是否在下一波裁員中將自己淘汰,因此會出現消極怠工等現象。
3.企業公眾形象損失。企業裁員往往是社會廣泛關注的話題,特別是知名企業裁員行為更是新聞媒體追逐的焦點。企業裁員活動的不當,很容易引導人們產生對該企業的不信任感;影響社會對該企業的評價,從而削弱其在市場的品牌價值和社會形象。同時,裁員還會對企業的產品銷售造成不利的影響。
金融危機下企業處理裁員問題的策略
(一)企業應慎重考慮裁員問題
從本文的以上論述可以看出,裁員雖然是企業人力資源退出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優勝劣汰、推陳出新機制的內在要求。但是目前很多國內企業僅僅為應對突如其來的金融風暴、為減少支出就大肆裁員,并沒有考慮其長期效應,也不注重方式方法,以犧牲員工利益來換取企業短期的利潤,往往就會適得其反,引起企業中長期績效的滑坡。因此,我國企業在進行裁員決策時,有必要進行裁員的SWOT分析,并且需要著重研究其劣勢和威脅,也就是對其進行成本和負面影響的分析。對于某些企業如果能夠通過降薪和輪班、甚至休假解決目前企業的困境,則完全沒必要采取裁員這一極端剛性的措施。比如,美國眾多名牌企業、以及國內的東航和中信證券就明確表示,公司將與員工同舟共濟,采取高管帶頭降薪,實行“低薪工作”的方式,這樣,不但能避免裁員帶來的各種成本和負面影響,還能凝聚人心,提高員工的忠誠度和積極性,有利于打造一流的企業文化,從而保障企業的長期發展。
即使對于那些困難很大、不裁員就可能迫使倒閉的企業來說,生存應該是高于一切的,可以選擇裁員,但是必須從問題的本源出發,不能盲目裁員。企業裁員必須依據一定的原則,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方法。保持溝通為先、公平公正,切實履行企業應予承擔的社會責任。目前在國內,極端錯誤的方法是企業為了能掌控大局,在不提前溝通的情況下直接擬定被裁員名單并強制執行,這是最常見的方式。
(二)裁員依據的原則
關于裁員依據的原則,有關學者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事前準備。建立目標、期限和目的,把企業精簡及裁員建構成改革性的策略。
態度。將企業裁員當成長期策略而不是只為一個小目標;員工精簡是企業發展與改革的機會,而不僅僅是為了渡過某個難關。
關聯者。讓員工參與探索出適合自己的企業精簡與裁員方向及方式。企業精簡裁員目標達成是所有人的事,而非只是管理階層的責任。
領導者。領導者是透明的可以經常與之對話。企業裁員時領導者必須鼓舞士氣,才能產生正面的活力。
溝通。確定企業的每一個成員都了解企業變革的目的、策略和目標;不斷地與員工進行有關各資訊的溝通,并及時討論各參與者的反饋意見。
支持。對離職者和留任者一視同仁。
節流。收集、分析所有可以使企業有效率、工作分配更良好的方法,逐漸適應新的作業方式。
評估。隨時檢查企業裁員的步驟與時間安排以便修正和研究出適合企業變革的方案。
執行。公平、公正地進行企業裁員,企業裁員時不忘提供員工個人成長及職業發展的機會,確保修改報酬、發展及溝通系統以適應新目標的執行。
(三)企業裁員的注意事項
首先,企業裁員必須事先溝通,在充分了解員工心理狀態和進行了裁員的必要性論證的基礎之上,以召開員工大會等形式,第一時間通過正式的溝通渠道,讓員工知悉企業裁員這一信息。在員工充分參與的前提下,公開公正裁員。事先良好的溝通,是企業裁員能否順利,能否達到企業裁員目的的關鍵。如果前期不溝通,抑或溝通不成功,即使企業強制性裁員,事后也會遭遇經濟性補償等諸多麻煩和困境。充分溝通,既能讓裁掉的員工理解企業,也能讓留任員工同心同德,積極工作。
企業裁員必須堅持標準清晰和科學,標準的制定必須符合企業長期發展和擺脫目前經濟困境的需要。裁員需要有的放矢,更需要標準科學,將冗員裁掉,將優秀人才留下,真正達到“精兵簡政”的目的。國內眾多企業裁員過程中都不可避免地遇到人情關系的影響,而堅持裁員標準則是解決裁員問題的關鍵。最后,國內企業裁員,必須符合新出臺的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必須承擔起企業應負的社會責任。這樣既可以讓企業免陷于訴訟困境,又可以為企業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為企業市場開拓打下有利的基礎。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