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11 09:23:0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班級教學建議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自1999年我國高校擴大招生規模以來,高校一向較小的班級規模也迅速膨脹,普遍達到60人以上。筆者自2001年執教以來,所帶班級人數除個別專業在40人左右其余都超過60人,因此,就我國目前大學英語班級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大學英語大班應該指規模在60人以上的班級。
一、大學英語教學中大班英語教學的現狀
1.教學活動教授和學習的主體
作為教授的主體,大學英語教師存在數量不足、知識更新慢的問題;由于學校師資培訓缺乏,一些軟硬件設施不到位等原因,很多教師五年十年或更長時間的教授同一課本,達不到語言教學與時俱進。作為學習的主體,大學生中普遍存在英語底子薄、基礎差的問題,不僅如此由于班大人多,就一個教學班級來說,學生之間由于地域,成長經歷等不同存在程度不齊、分化嚴重的問題,導致教學要求難以統一。
2.教學模式
由于班級規模大、教學環境不理想、學生的水平差異明顯,加之教師的能力和精力有限,在絕大多數高校中,大學英語大班教學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目標以掌握語言知識為主,教學內容以詞、句的意義和語篇分析為主,教學方法以講解和翻譯為主,成績測試以書面表達為主,而以語言運用能力為培養目標的交際教學還沒有真正進入課堂。這種教學模式嚴重影響了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機會和程度,影響了學生英語語言交際能力的發展。不僅如此,由于人數過多、規模膨脹,大班英語教學中僅有的師生間的一對一交流活動也只限于教師和個別學生,而大多數學生尤其是比較內向或基礎較差的學生總是羞于開口發言,導致老師帶完一學期也許連他的名字都未必記得,更別提個別指導。筆者在近8年的大學英語教學實踐中對此現象也深有感受,我曾經所帶的一個班級在新生報道時只有37人,這個人數對于任何一個從事語言學習的主體來說簡直太難得了。記得在最初的兩周時間里課堂活動開展的非常順利和滿意,無論是我的教學設計和安排還是學生的參與熱情和質量都達到我的預期目標,總之,老師和學生能在很短時間內在思想方面包括對教與學的認識,對當前語言學習和未來職業發展等問題做到很好的溝通和交流,這對于以后的教學非常有用。但是兩周后由于補錄的原因,該班的人數一下達到65人,大班教學的弊端立刻暴露出來,首先在沒有太多機會對65個學生進行思想的近距離溝通,課堂教學不得不“規范化”,人少時可以讓學生圍成圈大家各抒己見,積極發言,每堂課給每個學生機會開口講話,現在人多了空間有限,我只能回到講臺上“唯我獨尊”了。在這種課堂教學中,被剝奪了參與課堂發言機會的往往是那些性格內向或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學環境的改變也不得不改變一些課堂設計,坐在第一排的學生和坐在最后一排的學生總是或多或少的在教學互動方面存在一些差異,因此,大學英語大班教學不僅影響學生的課堂行為和表現,而且也無形中造成了學習機會的不公平現象。 另外,人數的增多也會影響師生交流,教師由于精力的有限往往對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不夠,不能針對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的個別指導,使許多學生的英語語言學習處于一種被動的、盲目的狀態,學習方法不當,學習效率低下。這種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動搖了許多學生學習英語語言的信心。
二、改進大學英語大班教學的建議
1.加強教師業務培訓,完善教學設施
教育改革的核心在于提高教學質量,而教學質量能否提高依賴于師資隊伍素質的高低。由于大班自身的局限性,決定了大學英語大班教學較之標準班級在教學和管理方面的難度更大,對教師素質的要求更高。因此,加強教師培訓,提高教師隊伍素質便成為大學英語大班教學質量能否得到改善的關鍵。教師素質包涵多個方面,內容豐富。教師素質的提高有多種途徑,既可以通過在崗學習,也可以通過離職進修:既可以通過教師的自主學習,又可以通過對教師的集體培訓。 另外,還要繼續完善各項教學設施,提高多媒體的利用率,讓外語學習真正跟上時代的步伐。
2.采用分級教學
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編班, 針對不同層次的班級采取相應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
民辦高校;會計學教學;現狀;建議
2006年,我國財政部了包括1項基本準則和38項具體準則在內的新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不僅使我國的企業會計核算與國際會計慣例進一步趨同,而且對我國高等學校會計學科教學也將帶來巨大的影響。尤其對于民辦高校會計學專業能否培養出能快速適應當前企業內部、外部會計環境的變化,能勝任各類企業會計工作崗位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這一議題帶來了挑戰。
一、民辦高校高職會計學人才培養目標
教育部2006(16)號文件中明確指出高職教育必須“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結合發展道路,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千百萬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會計專業本身是一個應用性、技術性很強的專業,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培養出來的會計專業人才應該是具有相應的會計理論知識、熟練的會計操作技能、較強的會計職業判斷力、較好的會計職業道德和較高的個人職業綜合素質,學生通過在校學習,畢業后能直接勝任相應的會計基礎核算崗位工作。
二、民辦高校高職會計專業教學現狀
1、課堂教學內容以教師為中心,以教科書為依據
目前,課堂教學仍然是我國大多數高校會計專業學生認識會計知識的開始。會計教師的教學一般都是基于材,采用傳統的教學手段將書本上的理論知識以灌注的形式傳授給學生,學生只可按照純理論的方式去思維和操作。“教師、學生、教材等媒體”構成了課堂三要素,并由此產生了一系列相應教學行為和學習行為,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我國課堂教學就一直在沿用“檢查復習舊知識――導入新課――新傳授知識――鞏固復習”這樣的教學模式。在這四個過程中教師始終處于主導地位,學生間接、被動地接受知識,學生的積極性和內在的激勵因素難以發揮出來,教師講、學生聽,“滿堂灌、注入式”現象普遍存在;教師在課堂強調、引導學生掌握傳統會計知識多,開發運用會計新學科的知識少,特別是描述歸納型的內容太多,“準則加解釋”的教學內容幾乎是多年不變。
2、教學方法手段單一
高職高專會計教學的許多課程至今仍然沿用傳統的“教師+粉筆+黑板”的教學手段,相關系統軟件進行輔助教學很少;PPT教學課件的應用對于高職教學還不普遍,校園網絡教學平臺的建設更是幾乎沒有。教學方法也主要是以課堂講授為主,學生往往習慣于在課堂匆忙地記筆記,缺乏主動提出問題的思考和探索能力。
3、實訓環節成為理論教學陪襯
在實踐教學環節方面,最直接的實踐活動就是課后作業,而每次課后老師布置給學生的練習往往以演算習題和回答論述問題為主,案例分析極少,而作業真正的能否檢驗學生是否掌握了課堂知識上還有很多不確定性,很多學生寫作業也只是為了獲得相應的平時成績,甚者抄作業現象屢禁不止;其次就是模擬實訓,這是學生在校內比較系統的從會計理論到實務操作的一個演練機會,但是目前實訓內容主要都側重于會計核算、會計操作技能等方面,忽視理財、審計和管理會計等課程的實踐操作和各課程之間的聯系,雖然民辦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都設有模擬實訓室,但由于種種原因,仍然有一些實訓還停留在“紙上談兵”的階段,在實訓課上教師只是把課堂上講的內容再重復幾次,以便學生形成記憶,實訓課成了理論課的加時課;最后就是畢業實習,高職院校一般都采取推薦學生到實習基地或者自謀實習地點兩種方式來進行工作前的最后實習,學生到實習基地實習原本思路很好,但是由于會計信息作為實習單位重要的經濟信息保密,學生一般只能看看會計核算的流程,具體接觸不到實際的操作,很多學生覺得沒有真正學到本事,更有甚者干脆就不去,“放羊”現象普遍存在,這樣就沒有發揮出來實習應有的作用。這些情況導致培養出來的會計專業學生仍屬于“高分低能”型。
4、考核與評價延續應試教育方式
傳統高職會計教學模式以會計專業課程為核心,每門課程都要考試,俗語說:“考考考,教師的法寶;考考考,學生的比較”,每學期的教學任務,首先要滿足期末考試的應試要求,大部分學生重點學習復習記憶的內容也主要是為了通過期末考試。會計課程學習重視考試分數,忽視綜合分析能力的評價考核,束縛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而且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扼殺了學生的個性,忽視了學生能力的發展。
5、教師水平參差不齊
構成民辦高校教師隊伍的,絕大多數是從其他公辦大學過來的兼職老師,是“外來的和尚”在念經。很多兼職教師做完了自己學校的本職工作,出來賺些兼職費用,在教學過程中很少下力氣去研究課程特征,針對學生的特點講解內容,有些兼職上課天南海北的講趣聞,不帶講義,教案多年不變,快下課時把書簡單讀一遍,就是一節課。還一些兼職是未畢業的研究生,代課經驗少,經常照本宣科,甚至有些理論自己都理解不清楚,硬生生的講給學生。而民辦院校自己的專任教師主要都是近五六年招聘進來的,人數少,工作經驗尚淺,校內工作量大,很難有機會到企業單位從事會計工作,在高職的實訓課程中很難挑起大梁。
三、民辦高校高職會計專業教學改進建議
1、實施互動式課堂教學,改革課堂教學內容及方法
高職會計教學模式應該是“教師教,學生做;學生練,教師正;學生練,教師核”,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引導、啟發學生思考,幫助學生解決疑難問題,通過小組協作、網上學習、案例研究、模擬操作等方式,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要從居高臨下的教育者轉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幫助者,從傳統的灌輸者轉為能力的挖掘者。
課堂教學不能僅依靠教科書的內容,而是要以就業為目標,課堂要聯系實際,內容要與時俱進,尤其是專業課的教學應該以實際、實用、為原則,為體現培養人才的實用性,要改變各課程各自為政的局面,建議各課程之間的內容合理整合,杜絕教學內容重復出現。
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改變“注入式”的教學方法,積極引入角色互換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等有效方法。例如案例教學法,通過學生對案例進行分析,借助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這樣學生對所學知識可以有更加深入的理解。還可以在案例教學中引用情景教學法,例如在講解貨幣資金時可以對班級同學進行分組,模擬企業財務部門,分別擔任各個崗位的職務,讓學生更加能深刻的體會現金管理條例的規定,理解內部牽制制度。
2、強化高職會計學實訓環節
學校應當充分利用現代網絡技術,選擇優秀的會計模擬實驗軟件,建立高校會計教育及學習中真正意義上的“會計實驗”環節,讓學生能相對真實的面對企業實際業務的模擬事件,進行真實的核算、決策、咨詢,讓學生的學習變成一種主動的、自發的、愉快的過程,進行發現式、探索性的學習,而不是原模式下的機械的、乏味的、被動接受的純課堂教授式的學習過程。例如可以借鑒一些院校整合運用學校師資力量,對外成立會計服務機構,承擔各種賬務咨詢業務,這樣可以讓一大部分有會計從業資格證的學生,參與到實際的工作中來,同時還可以對學生在校內集中進行基本技能的培訓、手工記賬的培訓、用友ERP電算化的培訓等,以提高畢業時的就業率。
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加強會計專業教學,必須有一支高水平和穩定的教學管理骨干師資隊伍。在整個會計專業教學過程中,專業教師起著關鍵的作用。專業教師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素質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必要因素。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要造就一個具有較高技能的專業教學師資隊伍,不能片面強調覺悟和奉獻,而應真正建立一種有效機制吸引優秀人才成為會計專業教師,并不斷培養、提高其能力和素質,更新其專業知識。同時可以聘請一批來自企業、事務所的專家和高級管理人員作為兼職教授,采用專題講座、報告、參觀學習、咨詢、模擬決策等多樣靈活的方式及時更新教學內容,促進產學合作,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
4、引入多樣化的考核評價機制
學生成績的評定一直主要依據平時的考勤,布置的課后作業以及考試三項作為考核標準,這對學生全面綜合素質的評價已經顯現出了不足,會計學專業知識的考核應在評測方式上進行改革,對學生進行評測,應引入多樣化的考核評價機制,比如增加從學生完成實驗作業的情況、學生對于綜合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學生的學習態度等方面進行評價。這些才能綜合體現一個學生的素質。這就需要在設計課程考核細則上多下功夫。
總之,改善民辦高等教育會計學專業教學現狀已經刻不容緩,民辦高等院校高職會計教育如何適應新的形勢,改變現行教學模式,培養出更符合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還需要我們深入地探討,并進一步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發展完善。
【參考文獻】
[1]張衛平,沈艾林.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J].財會經緯,2009(12)上.
班級作為組織管理的基本單元,直接面向學生個體,是學生與高校溝通的橋梁。在高等教育大眾化、多元化的今天,學生既要依靠學校來實現個人發展目標,又要接受學校的引導和教育。如何實現個體發展目標,滿足個體的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又兼顧國家、學校人才培養目標,班級是重要的依托,是實現雙贏有效載體。
當前,高校學生思想上的新特點,使新時期高校班級建設面臨著新的問題,主要表現如下:1、班級教育功能削弱,學生之間關系松散,時間、空間上不易集中,班級集體和基層黨團組織作用減弱;2、班級學生管理功能減弱,班級的主導地位下降,吸引力、凝聚力不足;3、學生對班級組織角色定位不明確,學生班級觀念日漸淡薄,班級組織形式面臨認同危機;4、網絡化教學與管理使班級管理日益復雜,網絡沖擊傳統的集中教學模式,學生更為關注自我目標的實現。
二、大學生幸福心理學的教育意義
當代大學生擁有豐富的物質條件和優越的教育資源,但是在校大學生中心理不健康、亞健康群體的比重越來越高。有一部分大學生沒有奮斗目標、得過且過,或者錯把“金錢”、“物質”當作幸福目標來追求。大學生中有心理障礙者呈逐年上升趨勢,更有甚者出現抑郁、焦慮、自殺、精神紊亂等問題。
幸福心理學人性、人類生活和社會的積極面,指導人們追求高質量、高幸福指數的生活。著名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認為,“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學生獲得幸福,不能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犧牲這種幸福。”傳統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只關注學生思想認識上的不足和知識能力的欠缺。而這種關注是帶有消極性質的,對學生內在的積極性面和心理發展可能有所忽視。將幸福心理學融合與教育管理之中,真正做到以學生的快樂成長為目標,發掘學生身上的潛能,增加學生的幸福體驗,提升學生獲得幸福的能力;最終使學生成為自己精神世界的主人,使他們成為真正健康、積極向上的群體。
三、幸福心理學對高校班級建設的啟示
(一)班委干部選拔和培養方面
幸福的班級首先應該有一個責任感強、熱心細致的班委干部群體。班委會是班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領導核心,是帶領全班同學朝著共同目標奮斗的組織保障。班委干部的思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和辦事能力關系到班委會的職責履行能力,班委干部的服務意識、集體意識和奉獻精神關系到和諧、美好班級氛圍的習慣成。這就要求輔導員、班主任在班委選拔過程中要做到公正、公開、公平,選拔出素質過硬的班委干部;注重對班委干部的培養,提升他們的個人素質和辦事水平;建立有效的班委考核制度,加強班委干部隊伍建設。
(二)學生自主管理方面
幸福不僅是一種主觀感受,更是一種能力,因此,通過自我加強和有意識的鍛煉,人對幸福的感受性可以獲得提高。增強班級成員的幸福感,需要使班級的每一份子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尊重他們的主體性,在班級建設的過程中,發揮同學們的主觀能動性。班委干部需要充分尊重班級成員,善于傾聽和接納同學們的建議,與同學保持良好溝通。從而激發班級成員的內在驅動力,提升班級凝聚力,營造和諧、友好的班級氛圍,為同學們營造幸福的生活環境。還可以通過主題班會、集體慶生、幸福教育課等形式,使班級成員體會到身邊的小幸福。
(三)德育方面
“一個人只有當自己改造自然、社會、自身,改造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的各種能力得以發揮時,才會有一種真正的自我價值實現感。幸福不是某種既定的存在,而是現實的創造活動。”因此,大學生幸福感提升需要與實踐相聯系,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志愿者活動等,增加學生為人民服務、尊重他人的良好意識;增加學生關懷他人、無私奉獻的精神體驗;增加學生熱愛生活、回報社會的情感體會。抓住現代大學生思維活躍、靈活聰穎、個性鮮明的特點,在實踐中注重培育他們優秀的道德品質。以鼓勵和引導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發掘學生身上存在的積極面、閃光點,充分發揮其特長,讓學生自主融入班級、服務班級。
(四)網絡資源利用方面
一、課程改革背景下的語法教學新理念
眾所周知,知識是語言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發展語言技能的重要基礎。[1] 語法知識的缺乏直接影響到語言的準確性,對形成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能力極其不利。《 課標 》指出,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整合發展的基礎上。語言技能和語言知識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2]《 課標 》同時也明確了高中學生應該學習和掌握的英語語言基礎知識。由于教師對課程改革新理念存在曲解,語法教學在課堂上曾經明顯受到排斥,語法教學陷入了低潮。[3]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教師逐漸意識到排斥語法教學所帶來的“耗時低效”[4] 的后果,并開始努力探索適應課程改革要求的語法教學理念。在不斷的借鑒和探索中,一些英語教學界的專家也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設性的語法教學理念,主要有以下幾種。
1.任務型語言教學
任務型語言教學是基于任務或以任務為基礎的語言教學途徑。[5] 任務型語言教學倡導學生在做事情的過程中學習語言和使用語言。Skehan認為任務教學法能把形式與意義有機地結合起來,既重視語言的結構形式,又為學習者提供交際的機會。[6] 把這一理念轉化為實際的教學行為時,就要求教師把某一語法知識轉化為學習任務的核心,使學生通過體驗,感知語法規則,在完成任務中內化語法知識。
2.發現式學習法
發現式學習法倡導者布魯納認為,學生的認知過程與人類的認知過程有共同之處,而教學過程就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發現的過程。[7] 引導學生去發現,使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8] 轉化為“主動發現的積極學習”[9] 是發現法的核心。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就是學生在教師的輔助下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通過觀察、發現、歸納的方式來學習語法,進而總結出語法規則。
3.外顯式與內隱式語法教學
美國心理學家羅伯認為,人們認知復雜任務時通常采取兩種本質不同的認知模式來進行。[10] 一種是外顯認知模式,凡是需要付出努力、采取一定策略來完成的活動都屬于外顯認知。另一種是內隱認知模式,人們并沒有意識到他們的學習,學習者置身于鮮活的環境中自然地習得知識。具體運用到語法教學時,外顯式認知主張通過對語法形式的講授來發展學生對語法知識的歸納能力。內隱式認知則是強調學生在學習語法時,置身于有意義的語言環境中去學習和使用語言。
二、《 高中英語 》語法板塊設計理念分析
《 高中英語 》的語法教學采用了“呈現―發現―歸納―實踐―活用”[11] 為主線的教學模式。這一模式吸收了當今語言教學新理念,特別是以上提到的三種教學理念的精髓。教材中的語法項目以一定的情景呈現,先由學生自己發現新的語法現象,再由教師引導他們歸納出語法形式和功能,并加以運用。在語法知識的編排上,《 高中英語 》更加突出其系統性,在必修階段集中呈現,以便于組織教學。在單元的設置上,《 高中英語 》把該單元的重點語法項目呈現在閱讀的篇章中,然后在“Learning about Language”板塊中的“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 ”加以系統的認知。《 高中英語 》語法板塊設計的另一個理念反映在語法重復性和循環性上,在呈現了一個語法現象后,《 高中英語 》在模塊6至模塊8進行循環,幫助學生復習并加深理解,同時拓展高中英語課程所規定的語法內容。
三、《 高中英語 》的語法板塊訓練設計分析
《 高中英語 》教材采用話題的方式來呈現教學內容,每個單元的主課文承載了與該單元有關的重要信息,還呈現了主要的語法結構。教學時,教師應把閱讀課文作為整體來處理,通過上下文來教學詞匯和語法,排除新的語言障礙理解課文。[12] 以定語從句為例,《 高中英語 》用了幾個單元作為呈現的載體,分別為必修Module One 的 Unit 4和Unit 5及Module Two的Unit 1 和Unit 5 。Module One的Unit 4 的課文載體為 A night the earth didn?蒺t sleep,呈現了以關系代詞that、which、who、whose 為引導的定語從句。Module One的Unit 5課文載體為 Elia?蒺s story,呈現關系副詞where、when、why以及介詞+which/whom引導的定語從句。Module Two的Unit 1的課文載體為 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呈現限制性和非限制性定語從句。Module Two的Unit 5 的課文載體為The band that wasn?蒺t, 循環復現介詞+whom/which引導的定語從句。教材最后一次循環復現定語從句出現在選修 Module Ten 的Unit 1,課文載體為A successful failure。所不同的是,除循環復現定語從句之外,這個單元的呈現還連帶了非謂語動詞等其他形式的定語。利用課文所設定的語境來呈現語法知識,強化了各種語法形式在語境中的運用,使語法學習變得生動和鮮活。
此外,《 高中英語 》在練習的處理上注重層次性,首先是結構認知性練習,接著上升到控制和指導性練習,再過渡到交流性練習。但是這幾個層級的練習并不能完全保證學生真正掌握并靈活運用,因此在Workbook的Using Language板塊中,教材設計了聽說讀寫任務來進一步提升語法知識的靈活運用的程度。
以必修Module Two的Unit 1為例,本單元呈現的語法項目為非限制性定語從句。訓練步驟分析如下。
1.結構認知性練習
題例:
①Read the passage and underline all the sentences with attributive clause.
②Look at the sentences that you found and notice the use of commas.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Try to define non-restrictive clauses in your own words.
分析:兩題的目的是讓學生在一定語境中發現含有目標語法的句子。本單元共呈現了7個包含有目標語法以where、when、why等關系副詞以及關系代詞which引導的非限制性定語從句,學生利用已有知識發現并體會定語從句語法形式及表意功能。這種基于語法形式的觀察活動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2.控制和指導性練習
題例:Join the pairs of sentences using attributive clauses(restrictive or non-restrictive).
①Here are the farmers. They discovered the underground city last month.
② Hangzhou is a famous city in China. Many people come to buy tea in that city.
分析:《 高中英語 》的語法認知是通過提供特定的情景和語境來實現的。在上一環節的探究活動后,學生已初步了解這一類定語從句的規律。在此基礎上,課本提供練習幫助他們歸納目標語法的變化規律。為了便于學生聚焦目標語法,這一階段定位為控制和指導性練習。控制和指導的目的是通過類似的句型操練來規范學生的語法知識,保證理解的準確性。
3.交流性練習
題例:In groups of four, look at the sentences below. Complete them by adding the restrictive or non-restrictive clauses.
①The mother_______________was very proud.
② The man_______________was a farmer.
分析:如果說前一階段的練習是為了規范學生的語法認知,那么這個階段的練習就應該屬于半控制的訓練。這個練習并未提供明確的表達指向,而是留出足夠的空間讓學生做創造性發揮,不僅檢驗了學生對目標語法的認知,而且讓學生獲得了成就感。
4.綜合性練習
題例:
①The large stone statues on Easter Island remain a mystery to us. Read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and correct the mistakes.
②In pairs play this game:“ Who am I thinking of?” Student A is thinking of one of his/her classmates. Student B has four chances to find out who the classmate is. Each question must include at least one attributive clause. Student A can only answer “ Yes” or “ No”.
分析:綜合性練習應該可以定位為交際性練習,這是語法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語法教學的最終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因此,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應該努力做到將語法知識的學習立足于語言實踐活動。[13] 以上幾個層級的訓練構成了“呈現―發現―歸納―實踐―活用”的完整鏈條。這種從“控制性到半控制性練習,再到自主表達”[14] 的多層面語言學習過程,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避免了語法學習的枯燥和乏味,大大地提高了學習效率。
四、教學建議
高中階段是學生形成語感的重要階段,而語法規則的學習則是促進學生語感的形成、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關鍵。從課文中去感悟語法規則,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敏銳觀察力和領悟力的形成。同時,借助情景化的呈現,把抽象的語法形象化、具體化,更有利于知識記憶的保持和應用時信息的提取。
1.充分利用課文閱讀,引導學生關注語法規則
高中階段的主要閱讀課文除了承載與該單元主題相關的重要信息,還呈現其中大部分詞匯和主要語法結構。[15] 教師要善于利用課文特定的情景有效地呈現語法知識,激發學生主動發現和探究語法規則,從而內化語法知識并創造性地使用語法知識。教師還應適當添加內容生動、貼近時代、貼近學生生活的語篇素材以增加語言輸入。Ellis指出,教師應為學生提供足夠的可理解性輸入,指導學生觀察和留意語篇中包含的目標語法特征,并作歸納總結,然后練習使用。[16] 學生只有在足夠的語言輸入的情況下才會真正體驗和感悟到英語語法的特征,也才能使所學的語法知識不斷地得到驗證,逐步構建關于語法的內隱知識。
2.增加語法訓練的豐富性,創設語言輸出機會
教師應該明白語法教學并非目的,而是為學生掌握和運用語言服務,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是交際能力。《 高中英語 》采用不同層級、形式多樣的訓練形式,增加了語法訓練的多樣性。篇章閱讀給學習語法知識提供真實有效的情景,突出了語法知識的實用性,給學生發現、體驗、探究語法提供了保障。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善于創設與話題相關的情境,激勵和發展學生的思維,使其養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實踐證明,根據目標語法設計相應的活動對保證形式、意義、運用相結合的語法教學的有效實施至關重要。Johnson認為,語言教師都知道,有語言陳述性知識,亦即知道語法規則與能夠說出這種語言完全是兩回事。要將陳述性的知識轉化為程序性的知識,必須通過“自動化”與“重構”過程,“自動化”只有通過實踐才能發生。[17] 因此,英語語法教學一定要注重學生的參與性、建構性和探究性。
3.合理發掘課程資源,拓寬學用渠道
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材已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更不能完全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教師要善于利用課外資源,開發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材料,構建合理的閱讀資源。讓學生通過報刊、圖書、網絡,進一步培養自主發現、自主探究的能力以及終身學習的能力和技能。
“淡化語法”并不等同于不教語法,而是要改變過去那種“滿堂灌”的教學行為。通過提供豐富的語言材料,引導學生運用“發現、體驗、探究、歸納、運用”的途徑來學習和掌握語言。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善于利用教材,靈活使用教材,合理開發教材,通過設計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語法教學模式,進一步增強學生對語法的應用能力。
(作者單位:百色高級中學,廣西 百色,533099)
參考文獻:
[1][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劉偉.高中英語課堂語法知識結構輸入分析[D].山東師范大學,2013.
[4]張正東.外語教學與第二語言教學的差異(上)[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1(10).
[5]程曉堂.任務型語言教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Skehan P.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 ning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7][8][9]季愛民.試析布魯納的發現學習理論[J].高等函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6).
[10]劉耀中.內隱學習的理論研究及其對教育的啟示[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0(6).
[11][12]劉道義.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第2冊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13][14]王薔.普通高中英語課程分析與實施策略[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一、民辦職業技術學院的特殊性影響下的英語教學現狀及問題
(一)學生現有英語基礎較差,課堂教學效果不明顯。
從歷年高考錄取情況來看,民辦職業技術學院一直是最后批次錄取學生的希望,但這批學生的高考分數較低,英語成績基本不合格,且英語詞匯量匱乏、口語表達和聽力理解能力偏低,加上一直沒有好的學習方法和態度,惡性循環之下,對英語學習日益生厭,最終可能放棄英語。而進入大學學習,必須以一定的英語基礎為支撐,這些學生必定非常吃力,課堂互動不了,甚至不能通過各項考試。另外,地區性差異造成學生發音不標準或聽力能力不夠的,上課聽不懂現象也有發生,使教師課堂調動非常困難。
(二)課堂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師“滿堂灌”現象普遍存在。
現在民辦職業技術學院英語教師學歷水平普遍在本科以上,且都持有英語專業八級證書,但并不意味著他們能用巧妙的教學手法將學生教會、教懂。有些老師教學經驗尚淺,對教材和學生沒有深入研究,上課也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只重視單詞和課文的講解,不注重學生口語和聽力的訓練,只知道按部就班、完成書本內容即可。這種“滿堂灌”的教學方法毫無創新內容可言,也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堂沉悶,效率低下,“學生聽、老師講”的傳統教學模式依然沒有得到改善。
(三)現有英語教材的不完善,無法與職業技術學院學生所學專業相融合。
職業技術學院英語教學一直以“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為教學指導方針,但如何開展實施卻是非常有難度的一項任務。就目前的職業技術學院英語教材來看,大部分學院還是將重點放在了基礎英語的學習上,雖然書本難度不大,“夠用為度”了,但“實用”方面還是沒有與職業技術學院教學特點和就業意圖相結合,本質上與學生所學專業相脫節,無法使英語學習應用到生活或工作中去,有些學生甚至問:“學英語有啥用?”而近些年來項目英語、職業英語的探討也把職業技術學院英語教師對英語教學的思考推向一個更高的臺階。如何編寫適合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的英語教材便是其中的首要問題。
(四)英語應用能力考試的存在限制了英語教學內容。
盡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成績已不再作為學生能否畢業的唯一標準,但大多數學校還是將其視為英語教學成功與否的重要依據,民辦院校對英語應用能力考試通過率尤為重視,甚至將其視為學校評估和招生的標準之一,分量較重。這就造成英語教師平時上課重點會偏向考試內容。例如注重語法的講解、課文的翻譯、應用文格式的寫法,等等。在重點講解這些內容的同時往往忽略了學生的聽說能力,造成“啞巴英語”。
(五)教育資金投入不足,很難全面開展各項有意義的課外輔助教學活動。
資金問題是民辦院校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的首要問題之一。教學設施的投入、師資力量的擴充、師生獎勵機制的實施、合作辦學的開展,等等都離不開資金的投入,但民辦院校的獨立性決定其在資金方面的不足是短期內無法解決的重大問題。除了正常課堂上課,英語學習更多的是學生們課余時間的自我充實和交流,多開展第二課堂學習,像英語角、空中英語教室、中外師生互動交流等有意義的活動,也能快速提高聽說能力,從根本上改善“啞巴英語”的現狀。但由于資金投入的限制,順利、有效地開展這些活動還需要慎重調整與整合,以期找到一條折中且雙贏的道路。
二、改革建議
(一)明確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以學生為中心開展課堂教學。
在大力提倡高校教育搞分層次教學的時候,我們應該冷靜下來,好好思考一下課堂教學,如果一節英語課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清晰的教學思路,即使學生層次被分得清清楚楚,也無法高效率地開展教學,得到的卻是學生冷漠的回應。在我看來,即使沒有分層次的教學班級也應該有明確的教學目標,且不同的學生也該有不同的目標及手段,不能“整齊劃一”,要區別對待、個性發展,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中心,鼓勵他們多思考、多練習。同時,大學英語教學不能停留在單詞、課文的講解和練習上,讓學生讀懂課文這個目標看似很偉大,其實學到的東西很有限,尤其不能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在于教師對教材的把握和吃透,確定教學重點之后對學生進行反復操練,采用“任務型”教學手法,指導并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形式多樣的語言實踐,大力培養他們自主學習能力,最終達到教學目標。
(二)師資隊伍的不斷完善。
現有的民辦院校對師資力量還沒達到更高的標準和要求,一是由于資金不足不能吸引高素質人才,二是學生管理難度大,造成人員流動較頻繁。要培養出好的學生必須有好的老師,而好的老師不僅要從專業角度具備應有的素質,如較高的英語聽、說、讀、寫、譯和科研等能力,而且要有系統的教育教學理論為支撐,會使用現代輔助教學手段,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能在學生和生活上給予學生指引,并啟發他們創造符合自己個性的學習成果。當然,這些素質年輕教師往往并不具備,還需要不斷地探索實踐,以及老教師的“傳、幫、帶”。
(三)英語教材的編寫和完善。
職業技術學院英語教學材料不能再拘泥于基礎英語的教學實施,而應該結合學生所學專業和就業意向,編制一套適合學生在生活、工作中能實際操作和使用的教材。如項目英語帶給我們的啟示,讓學生掌握一特定情境下的英文會話,比起在課堂上學一條語法現象來得更加有實效。又如職業英語中與其專業緊密相連的詞匯和句型結構是學生在以后工作中會遇到的,若能提前助其掌握,效果卓然。
(四)英語應用能力考試的“反推”作用。
雖然英語應用能力考試的實施存在其不足之處,依然保留了“應試教育”中的老思想、老模式,但只要我們掌握好了英語的教學目標,確定了教學任務,能讓學生學會并能應用英語知識,英語英語能力考試也就只是我們是否實施好了這些目標和任務的檢測手段。學生通過這個考試檢驗自己對英語學習的程度,老師通過這個考試檢查自己對學生知識的傳授,如果考試結果好,還能“反推”學生提高其英語學習的興趣和動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平時的教學中不能只圍繞應用能力考試試題展開教學,一旦進入這個誤區,“學習將只為了考試”。
(五)加大資金投入,開展第二課堂和合作辦學等促進學生學習英語。
除了課堂學習能夠增強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和自信之外,第二課堂的開展更能調動學生主動開流英語的積極性,因為跳出了嚴肅的課堂,學生更容易敞開心扉,與同齡人交流也更有話題。類似的活動有英語角、英語戲劇社、英語歌曲比賽、空中英語教室等。這些都可以為學生提供很好的交流平臺,也讓他們時刻學習英語,讓英語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特別是近年來廣泛開展的國內外高校合作辦學,不僅把國外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手段帶入國內,而且將國內的優秀人才送出去,既學習英語語言,又學習先進專業。當然,這些內容的實施還需要民辦院校管理的不斷完善和資金的大量投入。
參考文獻:
要學會構建知識網絡,數學概念是構建知識網絡的出發點,也是數學中考考查的重點。因此,我們要掌握好代數中的數、式、不等式、方程、函數、三角比、統計和幾何中的平行線、三角形、四邊形、圓的概念、分類、定義、性質和判定,并會應用這些概念去解決一些問題。
二、重視夯實數學雙基――微觀掌握知識技能
在復習過程中夯實數學基礎,要注意知識的不斷深化,注意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將新知識及時納入已有知識體系,逐步形成和擴充知識結構系統。這樣在解題時,就能由題目所提供的信息,從記憶系統中檢索出有關信息,選出最佳組合信息,尋找解題途徑、優化解題過程。
三、重視強化題組訓練――感悟數學思想方法
除了做基礎訓練題、平面幾何每日一題外,還可以做一些綜合題,并且養成解題后反思的習慣。反思自己的思維過程,反思知識點和解題技巧,反思多種解法的優劣,反思各種方法的縱橫聯系。從而總結出它所用到的數學思想方法,并把思想方法相近的題目編成一組,不斷提煉、不斷深化,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逐步學會觀察、試驗、分析、猜想、歸納、類比、聯想等思想方法,主動地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
四、重視建立“病例檔案”――做到萬無一失
準備一本數學學習“病例卡”,把平時犯的錯誤記下來,找出“病因”開出“處方”,并且經常地拿出來看看,想一想錯在哪里,為什么會錯,怎么改正,這樣到中考時學生的數學就沒有什么“病例”了。學生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做一定數量的數學習題,積累解題經驗、總結解題思路、形成解題思想、催生解題靈感、掌握學習方法。
五、重視常用公式技巧――做到思維敏捷準確
對經常使用的數學公式要理解來龍去脈,要進一步了解其推理過程,并對推導過程中產生的一些可能變化自行探究。對今后繼續學習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對生活實際經常用到的常識,也要進行必要的訓練。例如:1~20的平方數,簡單的勾股數,正三角形的面積公式以及高和邊長的關系,直角三角形三邊的關系……這樣做,一定能更好地掌握公式,勝過做大量習題,而且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六、重視中考動向要求――勤練解題規范速度
要把握好目前的中考動向,特別是近年來的中考越來越注重解題過程的規范和解答過程的完整。在此特別指出的是,有很多學生認為只要解出題目的答案就萬事大吉了,其實只要是有過程的解答題,過程分比最后的答案要重要得多,不要會做而不得分。
這種“滿意教育”,實際上就是以“以人為本”的思想為指導,包括滿意的人力組合,如管理隊伍與教師隊伍,滿意的教學環境與條件,滿意的教育組織管理、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滿意的思想品德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滿意的家庭與社會教育。通過各項滿意教育工程的推進,通過關愛主體、尊重主體、激發主體的潛能等途徑,追求各主體思想素質與人文素養的融合,達到內涵豐富、和諧發展的生動局面。我們認為“滿意教育”的理想境界是:做人民滿意的教師,育人民滿意的學生,當孩子滿意的家長,辦人民滿意的學校。
記者:學校的發展,教育的創新,改革的推進,須從理念開始,龍崗實驗學校辦人民滿意教育的辦學理念是什么?
果校長:辦學思想作為學校工作的統帥和靈魂,在指導學校一切工作中處于核心地位。我們根據學校目前所處的教育實際情況,堅持走教育內涵式發展道路,提出了“以學生全面發展為本,辦人民滿意的實驗學校”的辦學理念。學校以滿意教育為突破口,優化學校管理,積極營造和諧的教師、學生與家長關系,變革教育教學過程與方式方法,促進學生的個性全面和諧發展。辦人民滿意的學校,是教育為人民服務的最高宗旨,也是我們進一步辦好學校的精神動力。
記者:龍崗實驗學校為創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設定了怎樣的目標?
果校長:學校是培養人的地方。教育觀念的內涵,說到底是圍繞兩個問題: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基于對“教育承載未來,國運系于教育”的深刻理解,我們追求的是:在全面推進學校教育內涵發展的過程中,把學習科學文化與加強修身立德統一起來,把實現自身價值與服務社會、服務人民統一起來,把學習書本知識與學會創新統一起來,把全面發展與個性特長發展統一起來,為使我們的學生將來能夠成為符合深圳特區建設發展需要的各類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我們的辦學目標是:當教育實驗的先鋒,創九年一貫制的品牌,育全面發展的學生,辦人民滿意的學校。其內涵包括:精細化的學校管理;現代化的辦學條件;專業化的教師隊伍;多樣化的課程類型;全面發展的育人目標;有層次的校園文化;有明顯的辦學特色;高質量的辦學水平。
記者:辦人民滿意的教育離不開良好的德育運行機制,許多學校都對學校德育工作的方式和途徑進行了積極探索,那么龍崗實驗學校在這方面有什么特色?
果校長:我們以生為本,關注學生生活,營造人性化的育人環境,建立多層次、多渠道、全方位的德育工作網絡,充分發揮整體育人的功能,實行“全員、全程和全面育人”的機制。學校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健康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及人生觀。學校以“知榮明恥”教育為核心,結合學生生活實際整合德育內容,分層設計德育目標,在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誠信教育、日常行為規范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諸方面形成適合不同年齡段學生特點的德育內容和目標系列。學校優化德育途徑,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的作用,建構合理的德育認知結構;充分利用學校、家庭、社區的各種資源,建設德育基地;轉變空洞說教式的育人方式,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與實效性。在德育工作中,學校體現時代特點,采用課堂滲透、榜樣示范、觀看錄像、體驗活動等方式和方法,使學生知、情、意、行融為一體。學校還成立了思想品德教研組和德育研究中心組,對“三全育人”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展開研究,探討學生道德形成的規律,提高養成教育的實效。
記者:教學工作是學校工作的核心,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教學是重要環節,龍崗實驗學校通過哪些舉措,實現既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又辦出自身特色的目標?
果校長:學校構建“三為主”教學模式(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抓實教學常規,加強對教學常規的檢查、評價與反饋工作;堅持各層次的聽課制度和教育、教學管理巡查制度;轉變教學方式,改變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樹立新的教材觀;合理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和豐富的網絡資源,引導學生主動觀察、探索、建構;積極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學校以龍崗區教育局批準的學科基地為基礎,創建“小步訓練”、“分層教學”、“自學輔導”、“悅讀樂寫”等學科特色,打造精品學科。教師聚焦課堂、研究課堂,追求課堂教學高效率。學校認真分析影響課堂教學效益的結構要素,探索“三為主”課堂教學模式,樹立校本教研思想,廣泛開展群眾性的行動研究、案例研究、敘事研究、反思性研究,形成了骨干教師示范引領,同伴模仿跟進,集體反思提高的校本教研模式。學校堅持課內打基礎,課外出人才,努力開發校本課程,滿足學生興趣愛好,培養學生特長。
記者:教師隊伍建設關系到學校的可持續發展,關系到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要保證,龍崗實驗學校在這方面有哪些舉措?
果校長:實施“名師工程”。學校把教學能力強、經驗豐富、科研水平高的教師培養成市、區級學科帶頭人,學校“首席教師”、“特色教師”,并充分發揮這些教師的專業引領作用,幫扶和帶動青年教師的成長。學校堅持施行教師專業成長計劃,進行各種形式的教師業務培訓和資格培訓;堅持“研訓一體化”的教師專業成長模式。教師要承擔各級科研課題,在案例中體驗,在反思中領悟,在實踐中提高。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學校力爭做到人人有課題、個個有成果;充分發揮教師各自的優勢,合理組合教師團隊,突出教師整體育人功能;加強對教師隊伍的考核與評價管理,盡力做到客觀、公平。
一、引言
隨著二語習得理論研究的深入和發展,語言學家和外語教師們已經達成共識,即歌曲和歌謠對學習者,特別是兒童學習者的外語學習起著一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英語歌曲歌謠種類繁多,而教材作為核心的課程資源提供的歌曲就成為小學英語歌曲教學中最直接、最主要的素材。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在歌曲演唱技能方面提出了十分具體的要求:中年級要達到一級目標,即能學唱英語歌曲和歌謠15首左右,高年級要達到二級目標,即能學唱簡單的英語歌曲和歌謠30首左右,而且最好要能夠有聲有色地表演出來。
二、人教版小學英語歌曲教學現狀及問題
現在大多數小學使用的是人教版小學英語教材。這套教材每冊分為8個單元,其中包括2個復習單元。每單元1個主題,有1-2首與本單元主題有關的英語兒童歌曲歌謠。然而在當前的英語課堂教學中,大部分英語教師不以為然。許多英語教師沒有意識到歌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英語歌謠教學浪費時間,耽誤教學進度,所以聽一聽就可以;英語歌謠過于簡單,讓學生課下讀一讀,簡單的模仿;學生上課效率低,聽一首英文歌來提高一下課堂氣氛。
針對當前人教版小學英語歌曲課堂教學現狀,發現存在的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教師缺乏重視。大部分教師缺乏對英語歌曲的重視,認為英語歌曲教學會影響正常的教學進度。同時,英語歌曲選擇的目的性不明確,只是側重課堂形式的活躍。在小學低年級的課上經常看到有些教師時不時來一首兒歌,為了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注意力。但是其中有些歌曲的選擇與本課教學內容沒有直接的關系。
2.教學方式缺乏創新。受傳統的教學觀念的影響,歌曲教學方式稍顯枯燥、單一。雖然有些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歌曲教學,但多數還是采用聽錄音,使學生停留在模仿的基礎上,沒有進一步分析語言點,沒有深入與拓展,這樣導致學生也沒能很好的理解和內化歌曲中的語言點。
3.教材編寫有些疏漏。人教版的英語教材有疏漏之處,即并不是三年級到六年級所有的英語教材都有英語歌曲。人教版的英語教材三年級和四年級每冊分為8個單元,其中包括2個復習單元。每單元1個主題,在Let’s Sing部分有與本單元主題有關的英語歌曲,四冊書大有32首歌曲。但五年級和六年級卻沒有Let’s Sing這一部分,甚至在復習單元里也沒有出現。
三、建議
小學英語歌曲教學是被廣大英語教師所忽略的一個重要源泉,針對該現象和問題,我希望以下幾點建議可以促進英語歌曲教學:
1.引起教師足夠的重視。在小學英語歌曲教學中,要引起教師足夠的重視,教師重視了,才會充分的重視小學英語歌曲教學,創新教學方式、提高專業素質,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學生才會更加努力學習英語。
2.更新教學過程設計。應試教育使英語歌曲處于被忽視的狀態,其實一個良好的教學步驟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將英語歌曲教學主要分為七個步驟:聽前熱身、歌曲呈現、新知講授、歌曲解讀、歌曲教唱、操鞏固和拓展運用。
以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的Ten Little Candles為例第一步,聽前熱身。在聽歌之前,教師出示關于蠟燭的圖片,同時以提問方式引導學生聯想:“What’s it? What’s this on the cake?”學生依據圖片猜到“candle”的含義教師教讀單詞“candle”。第二步,歌曲呈現。教師將英語兒歌的意義和旋律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對將要學習的little candle有一個直觀的認識。第三步,新知講授。歌曲有新的語言點one,two,three,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在學唱前就能理解新知識。第四步,歌曲解讀。教師需解釋這首Ten Little Candles的背景知識。第五步,歌曲教唱。教師引導學生嘗試跟著音樂旋律歌唱和以肢體語言表達動作。第六步,操練鞏固。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練習活動,在練習中鞏固語言知識。最后的步驟是拓展運用。英語歌曲教學,不僅要重視語言的學習,還要重視利用歌曲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養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3.關于教材編寫的幾點看法。人教版的小學英語教材中的大部分歌曲符合學習者的需求,贏得了學生的喜愛。但是還要注意以下兩點:
歌曲的節奏要明快、旋律要優美,還要遵循語言真實性的原則,能夠從不同角度反映英語國家的歷史和風俗習慣,盡量選擇來自英語國家的經典的歌曲。
歌曲歌謠的編寫要有年級差異。高年級應該適當編入健康好聽的流行歌曲供學生學唱。同時還應該注重歌曲歌謠演唱形式的多樣化。歌曲歌謠除了有念、有唱、有演之外,如果再加上有問有答就更能提高學習的興趣。
四、結語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他們形成化學概念,鞏固化學知識,獲得化學實驗技能,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加強實驗教學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
但教材中的有些實驗在實施過程往往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所以,教師應該不斷地反思實驗教學過程的不足,及時總結實踐經驗。下面就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的積累,談談本人在實驗教學中的一些改進方法和補充建議。
一、實驗藥品巧替代
《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要求:讓學生親身經歷豐富的探究活動,鼓勵學生自己親手實驗。在高溫煅燒石灰石實驗中,要用酒精噴燈高溫分解石灰石。但對初中學生來說,酒精噴燈的使用操作存在著一定危險性,而用酒精燈加熱來分解石灰石又不可能成功。所以,我就用同樣含碳酸鈣的雞蛋殼替代石灰石,用酒精燈加熱就能簡單快速地完成實驗。雞蛋殼先去內膜,設計對比:兩個燒杯分別裝入冷水,一個直接加入雞蛋殼,另一個加入用酒精燈加熱的雞蛋殼,再分別滴入無色酚酞觀察。學生實驗后,驚喜地發現了加熱雞蛋殼的那個燒杯中酚酞一開始只有一點點淡粉色,后來顏色越來越深,范圍逐漸擴大,學生的興趣也越來越濃厚。此時,再鼓勵他們進一步探究效果會更好。
鐵絲在純氧中燃燒實驗,一般就用打磨后的石棉網的鐵絲,幾段連接起來再繞成螺旋狀,但沒有“火星四射”的實驗效果不突出,燃燒持續時間短,也破壞了石棉網。改用廢棄圓珠筆的彈簧,實驗現象明顯且持續時間長。
學生用身邊常見的材料或廢棄物作為實驗藥品完成課本上的實驗,不僅節省藥品,降低實驗成本,而且可操作性強。提高課堂實效的同時,也使學生真正領悟到:學習化學知識技能的過程,也是理解化學、進行科學探究、聯系社會生活實際和形成科學價值觀的過程。
二、演示實驗巧出錯
在加熱堿式碳酸銅的實驗中,用導管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快結束時,請學生分析接下來該怎么操作,學生討論過后,教師如果直接揭示答案,教學效果是有限的。不如將錯就錯,先將酒精燈熄滅,這時學生就能立即觀察到燒杯中的液體沿著導管不斷上升并有流入試管的危險,所以試驗的操作先后順序是不言而喻的。當然也不能讓實驗結果真的往錯誤方向發展,順勢請學生給出糾正方案,引領學生錯中求知,錯中探究,不但拓寬了學生思維,訓練了思維的靈活性和創造性,也培養了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實驗現象巧顯現
在做鐵絲和鹽酸反應的實驗中,一般只能觀察到鐵絲表面有小氣泡,無法觀察到溶液變成淺綠色,往往出現實驗現象與理論的“不配合”,教師如果不尊重實驗事實,強行讓學生記錄實驗現象,就是違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但如果增設用鐵粉和鹽酸反應的對比實驗,就會成功獲得理想的“淺綠色”。如果實驗室沒有鐵粉也可以用暖寶寶的成分來代替,但要注意說明暖寶寶中的其他成分。我們只有讓學生真正觀察到實驗的本質現象,才能水到渠成得出正確的實驗結論。否則,不利于學生嚴謹認真科學態度的培養。
四、趣味實驗巧延伸
課本上對氨分子運動實驗雖然現象明顯,但趣味性不足。設計將四根15cm左右的細鐵絲,下端擰在一起,插在大橡皮塞上,上端分開成樹形,將浸有酚酞試液的棉花團綁在樹枝上制成“花樹”,小藥瓶中倒入濃氨水(實驗完畢時及時塞上瓶塞保存好,多次使用),一起罩上大燒杯,觀察現象。過一會兒,棉花團由白色逐漸變成紅色,猶如一株開滿紅花的“鐵樹”,再將“鐵樹”搬到室外自然干燥,紅色消失(進一步說明氨分子在不斷的運動著)。這樣實驗就充滿了趣味性,會激發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探究。
在《常見的化學反應——燃燒》一節“燒不壞手帕實驗”的趣味實驗演示時,為進一步引起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再延伸“果凍”和“魔棒”兩個趣味實驗。將飽和醋酸鈣溶液注入酒精中,醋酸鈣從酒精溶液中析出,呈半固態的凝膠狀物質,酒精充填其中,即得所謂的“果凍”。再用玻璃棒蘸取高錳酸鉀和濃硫酸的混合物輕輕往果凍上一觸,“果凍”立即就被“魔棒”點燃了,再用果凍上的火焰完成“燒不壞手帕”的實驗。整組實驗環環緊扣,層層遞進,激發思想沖突,魔術味十足,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增強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五、實驗計劃巧調整
在探究鐵生銹的條件時,如果按照課本教學實踐安排教學實驗,根本無法觀察鐵釘生銹的一個緩慢過程,硬生生將探究內容變為強行灌輸和說教,使學生缺乏體驗和感受。考慮到學生的知識基礎和情感基礎,將這個實驗計劃調整至同一章第一節金屬的性質。在學到“金屬能否與O2反應”中鐵不僅能在純氧中燃燒,還能在潮濕的空氣中生銹,設計完成“鐵釘只和水接觸”“鐵釘只和空氣接觸”“鐵釘和空氣、水同時接觸”三組對比實驗,在學到“金屬能否與酸反應”時完成第四個對比實驗“鐵釘和酸溶液接觸”,再利用生活經驗切過咸菜的菜刀容易生銹完成第五個對比實驗“鐵釘和氯化鈉溶液接觸”,將該實驗內容調整后距離“鋼鐵的銹蝕和防護”一節約一個星期的時間,學生通過連續觀察,完成實驗記錄,親身感受鐵生銹的變化過程。所以“鐵釘銹蝕實驗”調整后不僅讓學生對金屬性質有了系統的認識,更培養了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對信息加工的能力,學生充分享受著自由、參與的快樂。
六、增設實驗巧對比
實驗室制取CO2所需的原料為石灰石(或大理石,其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鈣)和稀鹽酸。而有很多原料都可以制得CO2,那為什么偏偏選擇它們?這時可增設一些實驗,讓學生通過實驗現象作對比,說明選擇此原料的原因。若選擇碳酸鈉粉末與稀鹽酸,反應的速度太快,來不及控制與收集;若選擇石灰石(或大理石)與濃鹽酸反應,不僅反應太快而且收集到的CO2不純(混有雜質氣體HCl);若選擇石灰石(或大理石)與稀硫酸反應,反應不能進行到底。增設實驗后不僅使學生牢固地掌握實驗室制取CO2所需藥品和反應原理,而且也使學生學會對比實驗和優化實驗的方法。
在做傾倒CO2熄滅燒杯中高低不同的兩支蠟燭的實驗時,盡管上下蠟燭高低位置、收集CO2的體積多少都會影響實驗的成功,但在考慮過這些因素后,滅火成功的學生發現了有的組是自下而上熄滅,而有的是自上而下熄滅,此時學生的探究欲望被激發了,經過討論和比較課本圖片后發現了傾倒的位置對實驗結果的影響,這時再增設與上一次實驗傾倒位置相反方向做一次對比。只有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學生才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對學科科學方法的感悟,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提高。
七、實驗結尾巧點綴
在高錳酸鉀加熱制O2實驗中,棉花的作用是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隨氣流進入導管而堵塞導管,學生往往不能理解,誤認為是生成的物質造成的。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說:“科學知識是不應該傳授給學生的,而應該引導學生去發現他們,獨立地掌握他們。”要將知識的學習內化為自己的個人體驗。所以,在學生實驗完成拆卸裝置時,巧妙地安排了用鑷子夾取用過的棉花放入裝有水的燒杯中,立即能觀察到燒杯中的水變成了紫紅色,這一誤區迎刃而解。
再如鐵絲和硫酸銅溶液反應時,盡管很明顯觀察到鐵絲表面有紅色固體析出,但學生很難理解這是個“表面功夫”,這時適當安排了用砂紙打磨鐵絲表面析出的銅,銀白色鐵絲立即暴露出來,再插入硫酸銅溶液后又有紅色固體析出。
總之,在化學教學中,不斷改進和補充實驗,可以給本來就趣味橫生的化學實驗更加魅力無限,也能進一步幫助學生形成化學概念,理解和鞏固化學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林志強.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案例式解讀.初中化學.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
關鍵詞:藝術設計;教學實踐改革;網頁設計
1 民辦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現狀
藝術設計專業是一門創造性、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設計實驗教學是鍛煉學生實踐能力的關鍵一步。但是,很多學校在實踐教學課程方面還無法滿足課程設置的需要。民辦高校在實踐課程方面也處于落后狀態,學生設計制作的基本是假設的課題,使設計與社會需求脫節,學生不能很好的掌握設計流程,無法真實的了解目前的市場需求。目前民辦高校藝術設計課程設置是由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實踐課程三部分組成,每一部分都設置若干自成體系的課程。雖然每個課程之間都有銜接,但是某種程度上也存在著課程之間的分割。學生很難將他們所學的知識整體的融入貫穿到藝術設計的系統性思考能力上。例如網頁設計課程,很多民辦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在課程教學上沒有結合自己專業優勢,以及未來學生就業需求特點,往往采取和計算機專業一樣的網頁設計課程模式(HTML、JavaScriptd等技術性設計),而忽略了網頁建設中藝術設計的重要性。這樣會導致學生在教學內容上認為,可以從該門課程中學習到網頁設計的所有知識,在教學結果上認為,學習了該門課程后自己就能夠獨立完成網絡、網站、網頁設計與制作的全部內容。但實際教學中沒有結合具體實踐項目,教學與實際需求脫節,缺乏用于解決實際項目的技術,形成了學生學而不會用的局面。更加忽略了其藝術設計的專業特點,個性化網頁設計能力較差。從智聯網電子商務類招聘信息中可以看出電子商務網站越來越重視藝術設計這方面的影響,網站美術視覺效果布局設計能夠使網站的技術和與藝術相結合,旨在于讓自己的網站更具個性化,并能吸引更多的新客人來訪,同時可以讓在美麗的網頁下心情變的愉快,網站美術視覺效果布局設計讓網站規劃得更完善和現代,這是一種時代的需要,也是網站本身的需要,讓網站在如今激烈的競爭中更好的突顯出自己的風格和優勢。
2 民辦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育改革
(1)特色課程在民辦高校的重要性。特色課程是高校發展的亮點,在現代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背景下,民辦高校想要壯大,必須創建民辦高校的特色。所謂辦學特色,就是在認真貫徹方針的前提下,形成自己學校的辦學風格和特征。創辦特色課程的目的歸根到底是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在分析民辦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特色課程實踐教學研究的原因,進而針對民辦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特色實踐教學問題提出具體對策。(2)調整課程設置,優化知識結構。藝術設計學科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它需要其他的學科知識做基礎,來豐富設計者的修養。除了現有的課程設置外,還應該增加市場營銷課程,心理學課程,甚至還可以增加組織培養類課程。同時還可以開設講座類課程,邀請一些教授、設計師、企業人員來校講學,通過案例、課題分析,將一部分專業知識相互的融合,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理論知識逐步的運用到為自己的設計當中,加強知識的運用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意思維。(3)增加藝術設計專業的實踐性教學。根據專業課程的設置,增加市場調研課程的時間與內容,對設計的各個環節進行調研和實踐,讓學生有針對性的研究企業的實際個案,強調設計的程序與方法。使學生在過程當中熟悉掌握流程、工藝、與客戶溝通等相關的知識,并且在實踐中消化吸收專業理論知識。
3 民辦高校藝術設計《網頁設計》課程實踐性教學改革
3.1 課程現狀及存在問題
目前,許多民辦高校都開設了《網頁設計》課程,它以成為軟件技術、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信息管理、電子商務等專業的必修課程,也受到了其他專業學生的歡迎,藝術設計專業也開設了此課程。課程中所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教條式的課程教學內容無法反映當前社會需求;教師在教學中與學生缺乏互動,學生缺乏積極性;實驗教學與實際需求脫節。課程實驗往往是一些基礎知識的練習,缺乏用于解決實際項目的技術,形成了學生學而不會用的局面。同時,各高校網頁設計課程多為36~48學時,課堂上學生無法獲得足夠知識點。
3.2 教學改革的創新點
本課程的改革宗旨是:由以知識為本位向以能力為本位轉變,以就業崗位對人才知識結構的要求為依據,以項目教學為主線,通過講授項目實施的全過程,介紹網頁制作的知識,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成為參與項目、創造實踐的活動者,將知識轉化為實際能力,實現具有獨立完成網站建設與開發的專業技能。合理構建教學內容,采用多媒體教學網絡系統示范教學。整合大量教學內容,兼顧實用、藝術,主要是是軟件課與藝術設計課結合在一起,此方法有效解決了學生單純學習軟件,而不能得心應手地運用藝術設計中的問題。擴大教學視野,深化教學內容。本門課程與互聯網息息相關。針對這一點,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收集教學信息,拓寬反饋渠道,不斷深化教學內容,保證以最新知識為教授內容。通過多媒體教學方式,極大限度地刺激學生的視覺與聽覺,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深化教學內容取得最佳教學效果。
3.3 教學改革措施與方法
1)網站設計成功案例介紹:為了使學生形成一定的網站設計構想,有必要將目前國內外在設計方面有創意的網站展示給學生,如匡威、星巴克、開心網等。通過這些網站使學生了解現在流行的網站設計風格、設計思路及設計手法。2)教學模式改革:引進項目教學模式,讓學生親身參與項目制作,了解從設計初稿到中期客戶修改意見的反饋至最終完成的全過程,做到課堂書本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理論教學圍繞項目展開。每一節課設定一個網站制作項目,如Dreamwerver站點建立、Photoshop圖層的使用、flash與ASP 技術的結合等,并給學生講解每個項目的設計目標、預達到的效果、設計思路和制作步驟。以課堂操作為手段,邊講解操作演示,進而使學生有感性上的認識體會。
4 結束語
民辦高校藝術設計專業的課程改革以市場為導向,培養適應現代市場需求的實踐復合型人才為教學宗旨。在網頁設計的課程創新改革教學中,引進項目教學模式,讓學生親身參與項目制作,網頁的藝術設計日益被網站建設者所注重。在現有技術條件下,應處理好網頁藝術設計與網站主題的關系,利用多媒體有機結合對人產生強烈的視覺沖擊性,給人留下深刻的記憶,提高網站瀏覽量何知名度。另一方面,國內電子商務公司對藝術設計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為藝術設計專業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負責公司電子商務整體形象設計,把握B2C網站、淘寶商城、淘寶店鋪等品牌網店的整體風格和視覺呈現,運用專業的審美觀配合市場營銷部門制定相應的營銷和設計策略等。通過課程改革,學生能了解網站建設與網頁設計的基本理論及業務運作模式,提高實踐技能,增強職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1]賈.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體系建設與教學實踐改革[J].現代計算機,2010(6):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