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管理存在問題和建議匯總十篇

時間:2023-06-06 15:55:2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科技管理存在問題和建議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科技管理存在問題和建議

篇(1)

進入21世紀,科技已成為決定一個國家政治地位與經濟實力的關鍵,成為決定一國綜合國力的重要因素。科技管理體制是否合理,關系到科技政策能否得到認真正確貫徹,科研機構和隊伍的潛力能否充分發揮,科技規劃、計劃能否順利實現。筆者通過分析當前科技管理體制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探索科技管理體制創新的路徑,以期為提高科技管理體制改革成效提供若干可資借鑒的參考。

一、科技管理的內涵

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 (NRC) 在1987年的報告中將科技管理定義為:科技管理是一個包含了科技能力的規劃、發展和執行,并且用來規劃和完成組織營運以及策略目標的跨科別領域。

科技管理的目的在于鼓勵創新,促進經濟成長和增進全人類的利益。短期的科技管理包含品質改善程序、高效率的制程設計等,長期的科技管理內容則包含了整體性、策略性的科技預測與規劃。

科技管理是一個整合了各種專業領域,諸如科學、工程學、企業管理等跨領域的學科,其影響組織的研發、設計、生產、營銷、財務、人事以及信息等各個不同功能部門的活動,包括組織的日常運作以及策略規劃。

二、我國科技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

科技管理體制,是科技活動的組織結構、管理體系和制度的總稱。我國原有的科技體制存在著科技與經濟嚴重脫節的現象,科技管理體制改革發展到今天,仍然有許多深層次的問題亟待解決,包括科技管理體制所需要的基本法律框架,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科研院所的治理結構,科技資源的使用和監督等,這些都是制約我國科技發展的瓶頸。目前,我國科技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資源配置不符合市場經濟的要求。在科技資源配置中,市場機制的基礎性作用尚未充分發揮。

(二)決策機制不適應科技創新的需要。宏觀調控能力不足,科技和經濟在國家層次上的決策機制中存在許多弊端;缺乏高層次的科技決策咨詢、評估、監督機構,不能就科技發展的總體設計、戰略重點提供政策建議與咨詢意見。

(三)自主創新不適應科研活動的特點。各創新主體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科技管理僵化,人才活力難以激發,無法適應科技創新的規律。

三、現行科技管理體制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現行科技管理體制存在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科技體制不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這主要表現在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到30%,高新技術在經濟增長中所占的比例不到10%。

(二)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薄弱。獨立于企業之外的科研開發力量過多,企業內應用研究僅占全國總量的約10%,大大低于美國80%這一比例。

(三)科技力量內部結構不合理。主要表現在兩方面:獨立科研機構的大量重復設置;科技人員難以流動,難以進入企業和市場。

四、科技管理體制創新的路徑選擇

分析我國目前科技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制度變遷造成。只有逐步探索、研究和解決好這些科技管理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不斷深化改革,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我國經濟才能走上依靠科技自主創新促進發展的良性軌道。為此,筆者就改革我國科技體制機制提出以下三大路徑選擇:

篇(2)

[中圖分類號]C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11)13-0129-02

1 引 言

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科學技術對經濟、社會、文化的影響,歸根結底是通過科技項目實現的,特別是重大科技項目正逐漸成為解決重大科學研究和社會生產難題、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中之重。一般認為,“973”計劃、“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等國家財政穩定持續支持,以提供公共科技產品為主的國家科技主體計劃,都屬于重大科技項目。經檢索發現,目前對于重大科技項目的研究并不多見,僅有的文獻主要是對重大科技項目的概念、特征、項目管理模式以及存在問題/對策方面的研究。下面將從上述三個方面對重大科技項目的相關研究進行述評,以期能為我國重大科技項目的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鑒。

2 關于概念和特征的研究

對于重大科技項目的概念,蘭勁松已經給出了較為完善的定義,而對于重大科技項目的特征則不同的學者卻有著不同的看法。蘭勁松在參考美國佛羅里達國際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阿威克教授提出的大項目(Megaprojects)概念的基礎上對重大科技項目進行了定義,將其界定為國家科學研究計劃中意義重大、規模龐大、耗資巨大、內容涉及廣、研究周期長的科技項目。同時他也分析指出了重大科技項目具有重、大、難、深四個特征,其中,“重”是指重大科技項目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或實踐意義;“大”是指項目規模龐大、耗資巨大;“難”是指項目研究往往存在著不少困難,是科學研究中的難題;“深”是指重大科技項目研究過程的深入尤其是其研究結果的精深。張智文、申金升提出重大科技項目具有先導性和前瞻性、綜合性、影響或效益的廣泛性、長期性、高投入與高風險性、組織管理的復雜性等特點。倪健在繼承蘭勁松成果的基礎上從管理視角分析了重大科技項目的基本特征即體現政府意志、整合科技資源、高投入與高風險性、組織管理的復雜性、影響或效益的廣泛性。綜合上述分析,我們認為重大科技項目的特征可以概括為高創新性、高風險性、高整合性、高投入與高影響性。

3 關于項目管理模式的研究

項目管理模式是重大科技項目研究的重點,是通過對重大科技項目管理實踐的分析而總結出來的經驗性管理運作方法論。張智文、申金升針對重大科技項目組織實施面臨的新問題從提高體制效率(即因采用某種組織管理體制后而增加的收益與成本之比)視角對重大科技項目組織管理運作模式進行了探討,并提出建立全過程閉環控制與項目協調管理兩方面建議。蘭勁松在分析構建重大科技項目組織結構設計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即目標一致原則、分工協作原則、信息溝通原則和機構精簡原則的基礎上,提出了重大科技項目的權變制矩陣結構與合同制組織結構的管理模式。王化蘭、王長峰在分析出重大科技項目實施過程中存在資源配置效率低下、過程管理模式落后等問題后,基于整體一致性原則、先進可行性原則、數量適中性原則、突出關鍵性原則和動態協調性原則提出了節點控制、接口管理、監督管理等建議。陳省平、鄭湘峙、羅軼、劉濤以國家“863”計劃“深海抗風浪網箱的研制”項目為例,對重大科技項目組織實施的模式進行了探討,從中總結出“強調以企業為主的技術創新行為、實行‘產學研’聯合模式、加強重大項目的過程管理等項目組織實施模式”的經驗。蔣玉濤、招富剛、朱星華在分析了重大科技專項組織管理中存在的需求調研分析不足、過程管理比較落后、成果轉化比較薄弱、經費支持缺乏穩定性和連續性、管理部門缺乏協調五個問題的基礎上,構建了一個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具有主體層次多元化、資金管理、行政管理、技術管理三足鼎立、凸顯過程管理的完整性和連續性特征的重大科技專項管理模式。王芳、趙蘭香通過對美國國防采辦創新管理過程、技術方法的研究,分別從工作分解結構方法、并行決策技術、階段門方法等方面分析并提出了重大科技項目模塊化資源配置管理技術模式。陳強、鮑悅華、程妤以國家“863”計劃――電動汽車重大科技專項的管理實踐為分析對象,對重大科技項目管理中的資源配置模式、內部協同機制、組織管理等問題進行了研究,提出了重大科技項目管理模式變革路徑設計的基本思路與保障措施。不難發現,上述研究可以概括為對重大科技項目管理過程類、項目組織結構類以及項目投入產出類問題的研究,也就是說,有關重大科技項目管理模式的研究都能被劃歸到上述三個類別之中。

4 關于問題與對策的研究

現有研究分別從法律法規制度、項目監控機制與項目評估機制分析并給出了重大科技項目中存在的問題與改進對策。倪健針對重大科技項目管理機制中存在的過程管理模式落后、缺乏風險防范意識、投資管理體制存在弊端三項問題,提出了對治的五條建議即引入監理機制、實施過程創新管理、實施風險管理、規范資金管理、加強成果的社會化評估評價。胡寶民、王婷、李子彪對從表現形式、實施過程、行為分布、發展趨勢等視角對重大科技專項的特征進行了全面分析,并對新時期區域重大科技專項科技計劃的制訂提出建立重大科技專項長效機制、加強專項成果的示范推廣、健全評價和監督約束機制等建議。李春好、杜元偉在分析現行科技項目管理機制中存在著法律法規不健全和監控、評估機制不完善等缺陷的基礎上,從項目管理全過程視角提出了對科技項目合作實施科學管理和提高管理效率的對策。現有研究對重大科技項目管理所提出的改進對策可以歸納為健全項目監控機制、健全項目評估機制以及提高科技管理部門管理效率三個方面。

5 結 論

雖然已經學者開展了對重大科技項目的概念、特征、管理模式以及存在問題與對策方面的研究,但是現有研究仍處于前期探索階段,研究思路與研究方法仍存在眾多有待完善之處,特別是有關重大科技項目合作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還未見報道。考慮到界面管理作為一種消除界面障礙的協調理論,已被應用于合作管理領域并被認為是能夠有效解決合作沖突、提高合作效率的重要管理模式。但令人遺憾的是,界面管理理論目前尚未被應用于重大科技項目合作管理領域。從界面管理視角來看,現有成果因為都是直接地或間接地針對重大科技項目中人力、財力、物力等資源配置問題而展開的沖突協調,所以都可以被抽象為是對重大科技項目中的人才類、實物類或者資金類等界面問題(資源優化配置)進行管理的研究。從研究方法的基本假設和研究問題的具體類型上看,現有成果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問題。其一,只是簡單地以項目管理過程中的一個或者幾個界面問題為研究對象,并未考慮重大科技項目中界面問題具有類型多樣性的特征,從而使其研究結論僅是資源配置問題的局部最優解而非全局最優解。其二,沒有考慮界面與界面之間的相互影響關系,或者說都隱含著一個共同假設前提即界面與界面之間是相互獨立的,因此無法解決現實項目管理中更為普遍存在的界面與界面之間具有復雜影響關系的資源優化配置問題。其三,僅考慮了存在單一實施主體的重大科技項目界面管理問題,故并不適用于解決存在多個實施主體的項目合作界面管理問題即容易引起合作主體之間為之沖突的人力、財力、物力等資源優化配置問題。

參考文獻:

[1]蘭勁松,薛天祥. 重大科技項目的概念、特征與組織[J]. 研究與發展管理,1999,11(5):52-55.

[2]張智文,申金升. 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組織管理的若干思考[J]. 中國軟科學,1998(12):50-53.

[3]倪健. 基于重大科技項目的管理創新研究[J]. 中國科技論壇,2006(5):36-37,55.

[4]王化蘭,王長峰. 基于現代項目管理理論的重大科技項目管理模式研究[J]. 科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4(2):74-77.

[5]陳省平,鄭湘峙,羅軼,等. 重大科技項目組織實施模式的探討與實踐――以國家863計劃“深海抗風浪網箱的研制”項目為例[J].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4):93-94.

[6]蔣玉濤,招富剛,朱星華.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重大科技專項管理模式構想[J]. 中國科技論壇,2008(10):14-17.

[7]王芳,趙蘭香. 重大科技項目模塊化創新管理方法研究――對美國國防采辦管理方法的探析[J]. 科研管理,2009,30(1):1-7.

[8]陳強,鮑悅華,程妤. 重大科技項目的過程管理及協同機制研究[M].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

[9]胡寶民,王婷,李子彪. 重大科技專項的特征研究[J]. 中國科技論壇,2007(9):81-85.

[10]李春好,杜元偉. 我國科技合作項目管理機制的缺陷分析與改進對策[J]. 管理學報,2010,7(2):1-7.

[11]郭斌. 企業界面管理實證研究[J]. 科研管理,1999,20(5):73-79.

[12]聶柯漸. 界面管理系統化研究――管理科學研究的新方向[J]. 市場論壇,2006(3):44-45.

篇(3)

科技項目監督是在科技項目管理中的重要的核心問題,不僅會影響科技事業的可持續發展,而且關系到政府的財政支出是否合理,為促進科技項目順利有效的推進,必須建立一套嚴密的科技監督和評估體系,否則容易造成管理失當甚至是影響整個計劃和專項的效率效果,導致整個專項失敗、財政資金大量流失。因此,加強科技項目監督和管理,既是政府公信力和管理效率的重要內容,也是保障科技項目經費的合理、高效使用的重要衡量指標之一。

2014年,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中要求“建立統一的評估和監管機制,加強事中、事后的監督檢查和責任倒查”。面對國家科技計劃管理改革的新形勢,我省整合原有科技專項體系,全力推進科技陽光再造行動,構造相互分離、相互制約的權力平衡模式,建立痕跡管理、責任到人、暢通公眾、公開公示的透明業務流程。結合科技陽光再造行動部署,我省出臺了一系列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的文件,如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監督檢查管理辦法(試行)等。因此,現代科技管理從控制型管理向監督型管理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建構法治科技的重要內容。盡管我省的科技監督評估體系在不斷完善,但在目前的科技管理工作中仍面臨諸多的困難和挑戰,與國家重大專項的目標和要求相比還有不足。本文圍繞國家科技計劃管理和監督評估工作部署,分析我省科技專項監督評估工作的困境和挑戰,提出加強和完善我省科技項目的監督評估體系的對策和建議。

1 國內外科技計劃和專項監督評估

1.1 國外科技專項的監督評估

科技項目監督管理是科技管理中的核心問題之一,各國政府都予以高度重視。學習和借鑒發達國家在科技項目監督管理方面的有益經驗,對我省在完善科技項目監督管理方面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1.1 美國科技經費的監督審計作為世界頭號科技強國,美國是實施國家重大科技計劃和專項最多的國家,其對科技計劃監督是全方位的,目的是在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督促各方管好用好資金。監督評估不僅納入立法機構以及聯邦系統常規的監督評估體系,而且依法指定專門機構進行專業評估,有利于與各方溝通以獲取監督評估所需信息,使得監督評估結果具有可靠性、權威性和效用性。在科技重大專項實施過程中,管理層比較注重項目信息的獲取和信息溝通的管理,利用管理信息系統,加強信息溝通,提高監管效率。

1.1.2 日本政府政策評價

日本政府的政策評價制度形成是以一系列法律體系建設為基礎的,對政策評價的對象范疇、實施主體、評價的視角和評價方式作出具體規定。為提高政策評價的可操作性和實效性,日本政府于2002年正式實施《政策評價法》。該法律的框架清晰,結構合理,系統而完整地規定了政府政策操作的規程,為日本政府的政策評價制度建構確立了堅實的法律基礎。

1.2 國內科技計劃項目監督管理現狀

科技計劃是政府支持科技創新活動的重要方式,目前國家正以體制機制創新為著力點探索推進科技經費管理改革,以構建統一、高效、透明、規范的科技監督評估體系和工作機制為目標,一體化部署計劃管理監督評估工作。制定了《科技監督和評估體系建設工作方案》,啟動了《科技監督工作通則》和《科技評估工作通則》的研究起草工作。實現“有決策、有選擇就要有評估,有授權、有委托就要有監管”,“中央財政科研資金流動到哪里,監督評估就跟蹤到哪里”,形成決策、執行、監督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現代科技治理體系。根據五類科技計劃性質和特點,分類開展監督和評估,包括實施科技計劃管理全過程監督、對關鍵節點和重要環節的重點監督評估、建立統一的監督評估信息平臺、對科技計劃的綜合績效評價及強化監督評估結果的應用。

2 我省科技項目監督評估面臨的困難與挑戰

綜合發達國家和我國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監督管理的先進經驗和方法,我省在科技計劃管理改革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然而,與國家的科技監督評估體系制度相比,我省的科技監督管理機制尚在起步階段,還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

2.1 完整的監督評估體系尚待形成

完整的科技監督評估體系應該是由內部和外部兩個系統組合而成的,一個是政府系統內部的自我監督評估,另一個是政府系統外部的監督評估,所謂政府系統外部監督應是獨立于政府外的第三方中介機構的監督評估,目前,我省科技項目監督評估主要依賴于政府系統內部的監督評估系統,而作為第三方中介機構往往依存于政府系統內部,無法發揮應有的影響力,獨立第三方監督評估的虛位容易導致“監管失靈”,影響監督評估的公正性。

2.2 綜合管理信息系統不完備影響監督評估的有效性

2013年底啟動實施的“陽光政務平臺”盡管解決了以往的制度建設不完善、財政科技專項配置不合理、科技項目和經費管理模式傳統單一等問題,但在監督評估信息系統的跟蹤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提高。目前我省的科技項目管理信息系統功能還未能足夠支撐科技評估的要求,信息報送存在不規范、不及時、不完備等問題,不能及時反饋項目進展情況,使監督評估得不到有力的信息支撐,影響監督評估整體效果。

2.3 缺乏專業的監管機構及人才

現階段我省的科技項目主要由項目牽頭領導及部門負責,但存在管理人員編制緊張、管理經費不足,加上現有的管理人員缺乏大型科技項目的監督管理能力,一直沿用傳統固化的科技管理模式,沒有使用現代創新的項目管理手段來進行有效的監管,導致項目監管力度不足。

3 對我省科技項目監督評估的建議

我省的科技項目監督評估盡管已經開展多年,但目前的科技管理體制尚缺乏明確有效的監督制約機制,無法充分發揮監督評估的作用,以監督評估來保障項目的順利實施仍然是是目前亟需解決的一項重要課題。有必要借鑒發達國家及我國的做法,結合我省實際情況,進一步加強和完善科技項目的監督評估體系。

3.1 發展獨立的第三方監督評估組織體系

專項評估按評估主體可分為內部評估和外部評估,但目前的監督評估還僅限于內部評估,也就是政府部門“包打天下”的局面,各種監督評估的形式均依賴政府內部進行監督,既當運動員又作裁判員,往往導致監督評估失去了其根本的意義。

3.2 構建內部控制與外部監督的管理體系

建符合我省實際情況的科技監督和評估體系,將監督和評估工作內容融入科技工作重點環節和計劃管理全過程,明晰各主體職責,并注重內部控制與外部監督相結合。政府內部形成科技項目決策、執行、評價相對分開、相互制衡的監督運行機制,對外邀請特邀監察員、專家學者和社會公眾參與,加強科技項目全過程的監督,使監督工作更加完善。

3.3 完善監管信息化平臺建設,提升信息化水平

篇(4)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 

由創新小組組長、副組長及小組成員負責全隊的科技管理工作。

附:采煤二隊科技創新管理圖。

一、創新小組科技管理職責

(一)科技創新小組職責

1、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有關科技工作的方針、政策;

2、貫徹執行上級領導機關下達的科技工作任務;

3、審定隊內科技創新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

4、審定科技創新成果及獎勵;

5、負責履行對專利等其它重大科技工作的統一領導。

(二)創新小組組長職責

1、負責對科技創新小組中長期及年度工作重點的審定;

2、負責全隊科技創新工作的方向性決策;

3、負責隊內科技創新工作相關重要事項的決策;

4、工作緊急時負責直接召集科技創新小組成員討論并決策科技工作有關重大事宜。

(三)副組長職責

1、科技創新小組副組長作為組長的助手,并主持科技創新小組的日常工作;

2、負責召集和主持科技創新小組日常會議;

3、負責科技創新小組內部及公司科技創新相關工作的協調和指導;

4 、協助組長做好其它創新相關工作。

(四)創新小組成員職責

1、負責具體辦理科技創新小組對各班組部署的各項工作;

2、負責向公司科技創新委員會及其辦公室反映并協助解決本隊科技工作中存在及需要解決的問題;

3、負責根據公司科技創新委員會的方針、政策,結合本區隊實際創造性安排并做好本區隊科技創新工作;

4、負責協調隊內班組力量,確保班組科技工作按照隊內統一要求的進度高質量完成;

(五)各班組負責人職責

各班組負責人作為生產一線的負責人,具體負責本班組高效執行上級部署的各項創新工作;

負責向本班組技術骨干及時反映班組創新工作存在問題,并提出班組科技創新工作的改進建議;

負責發動本班組成員做好小改小革、合理化建議等群眾創新工作;

負責帶領班組人員鉆研業務,創建班組良好的科技創新工作氛圍。

(六)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鼓勵、支持采煤二隊全體員工在各自工作崗位上積極開拓思維,更新觀念,勇于革新工藝,創新方法,促使采煤二隊工作效益提高、施工管理成本降低,特制定本辦法。并規定申報、評審、獎勵創新成果程序。

第二條 創新定義,在采煤二隊所管轄范圍內管理,施工工藝,安全,質量,進度等各方面,在滿足各項規章制度,符合規程規范及相關法律前提下,打破現有的條條規規,以提高質量,安全、效益為目的的一切方法、手段。

第三條 創新適用范圍,本辦法適用于采煤二隊所有員工。

二、管理創新:

1、突破思維,在工程管理上采用新的管理模式提高生產效益或改善勞動環境;

2、安全管理中,采用新的技術手段在不降低經濟效益下,安全成績突出;

3、在各項目上創新技術管理模式,技術管理工作成績突出,整體工程質量優良。

三、制度創新

1、修改和完善了原有的管理制度。

2、結合安全、質量、成本、進度提出和制定了結合實際的新制度。

四、活動創新

1、策劃和組織了有利于職工生活、學習、健康的特色活動。

2、策劃和組織了有利于提高施工水平、降低工程成本、促進團隊和諧、加強黨的建設的活動。

第四條 創新成果申報范圍:

1、各項創新成果向采煤二隊進行申報,由隊創新小組上報公司;

2、創新成果申報材料包括創新成果申報表,及文字材料,申報材料應包含成果應用情況簡介,成果圖文資料,成果應用情況及效益,效果的評價。申報材料兩份文字版及一份電子版。

第五條 創新成果評選及獎勵:

1、采煤二隊按年度組織創新小組成員對所有申報成果進行擇優評選,評選結果在采煤二隊內部進行公布;

篇(5)

1 我國科技計劃項目管理監控的發展過程和現狀

對于科技計劃項目管理監控的工作,我們歷來十分重視,為不斷完善對項目實施的監控。保證科技資源的合理配置和計劃項目的成功,監控研究也在與時俱進,不斷發展了新的模式和方法。

“八·五” 以來,各級科委在科技立法和規章制度建設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績,起草并頒布了一大批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標志著我國科技法制建設跨入了一個新的時期。特別是“十·五”期間,隨著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發展,推動了科技體制改革的深入,特別是科技管理的法規建設有了大的發展。在項目管理上,以《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規范》為基本規范,制訂了《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科技項目招標投標管理暫行辦法》、《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項目監督管理實施方案》和《國家科研計劃課題評估評審管理暫行辦法》等一系列規章制度;進一步規定了對項目活動中進行監督檢查,對違反規定的單位和個人分別情況進行責任追究,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加強了各方面的監督作用,推動了監管工作的發展。主要表現為:建立了多層次、全方位的監督制約機制。計劃管理部門、經費管理部門、項目管理部門和項目實施管理單位在加強管理和協調的同時,在不同層次上加強監督制約;充分發揮監察部門、社會中介機構、社會輿論等外部監督作用,實現對科技項目申報、審批、管理、驗收和科技經費的配置、管理、使用等全過程的監督,并使之制度化。

各省市科技管理部門除進一步規范和完善為各類科技計劃相配套的管理辦法之外,還依據當地實際,制定了專門的對項目實施過程的管理辦法。為實施對科技計劃項目的監理制提供了可操作的規章制度,對項目的監控發展了新的監控管理辦法。

2 我國科技計劃項目管理監控的運行機制、主要特點和監控內容

從我國科技計劃、項目管理的監控機制上分析,目前大致可分為以下三種機制:

2.1 行政監控機制。這種監控機制適用于各省市科技廳。其主要特點是:按科技管理職能的相應部門負責對項目實施過程進行監控。各職能部門根據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辦法開展監控工作。在監控組織形式上有:(1)科技部門和財政部門聯合組成的專項資金監管小組。(2)科技部門相關處室組成的聯合檢查組。(3)科技部門相關處室獨立與行業專家組成的檢查組。

監控的具體職能和內容為:對項目的實施情況每年不少于一次進行檢查。項目檢查以面上檢查為主,重點抽查為輔。重點跟蹤項目的開發進度和階段成果情況;監督檢查項目資金匹配落實和專項資金經費使用情況;了解項目實施中存在的重大問題,并監督落實相應處理措施。

2.2 受行政主管部門委托的專家小組監管機制。其主要特點是:結合科技計劃管理體制改革,設立了專家組,以及計劃項目管理中心。在管理上形成了由政府負責宏觀目標的決策、政策和措施的制定,領域專家委員會負責咨詢、監督和評價,主題專家組負責技術決策和項目管理中心負責過程管理的體制。這個行政、專家和管理中心三方各負其責相互支持、相互制約的管理體制。監控的具體職能和內容基本上與第(1)點相似。監督委員會實行任期制,每屆3年。

2.3 行政主管部門委托的專業管理機構監管機制。由行政主管部門委托有資格的管理機構進行監督管理,管理機構對項目實施負責全過程監督管理,定期向科技主管部門報告項目進展情況和管理建議。其主要特點是:按照運作市場化、管理規范化、人員專業化的原則,建立專業化的管理機構,對受委托的項目管理范圍和領域進行監管。管理機構作為中介機構堅持獨立、客觀、公正、及時的原則進行項目的跟蹤管理,且不干擾或干預項目的正常實施。監控的具體職能和內容為:以目標管理和過程管理相結合的方式承擔各類計劃項目跟蹤管理的日常工作,實施各類計劃項目的追蹤和績效考評,跟蹤項目進展及經費使用情況,組織專家對項目資助和研究開況進行考評,對項目實施過程中的風險進行評估,根據項目任務節點的完成情況,提出項目繼續執行、調整執行、終止執行的建議。

轉貼于 3 我國科技計劃項目管理監控的績效與問題

3.1 監控績效。上述各種監督控制的運行模式,都不同程度地獲得較好的管理效果。如國家科技部根據“九·五” 期間對863計劃項目的實施情況,于2002年8月正式成立了由9名院士組成的863計劃監督委員會,負責受理對863計劃課題評審和計劃執行中發生問題的投訴、舉報,并對863計劃管理過程進行監督檢查,未發現重大管理問題,表明管理機制創新取得良好效果。

湖北省科技廳針對長期以來重立項、輕管理的科技管理部門的通病,2003年委托武漢市科技咨詢評估中心對l6個“十·五”科技攻關重大項目的128個課題進行了中期評估,結果有l3個課題評為一般,被亮黃牌,有3個課題定為較差被停止執行。這一做法在全省科技管理部門和科研人員中引起了較大的震動,此舉對項目承擔單位是一種督促,可以更有效地促進項目合同的執行。

實踐證明,加強對項目的監督檢查,使科技管理部門了解計劃項目運行的狀態、地方資金結構的問題,為項目調整和滾動支持提供了科學依據,使科技計劃項目管理逐步做到科學化和高效率。

3.2 監控工作中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和主要原因。中國科技項目管理總體上是嚴格的,總體狀況是好的。但由于在機制、制度、管理等方面還不盡科學和完善,因而不同程度地影響了科技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3.2.1 主要存在問題為:

(1)管理分散。由于科技計劃項目監督管理主要由計劃部門和相關處室共同負責,因而在實施監督中缺少真正的負責部門,加之相關處室分別對項目進行監督,有關項目實施進展情況和實施變化的信息系統不夠完備,互通情況不夠,使計劃管理部門不能及時掌握項目實施過程。

(2)重立項、輕管理。科技管理部門重在資金分配,輕過程管理。由于受人力和時間的多種因素限制,只能對重大項目進行監督,項目檢查容易走過場,監管不到位,多為短期行為,缺乏全過程的動態監督。

(3)監督管理辦法簡單。項目實施監控信息的采集依靠兩種方法,一是項目承擔方填報年度項目執行情況統計表,二是管理部門的抽查。檢查的對象、時間、內容沒有制度化,監督缺乏體系,往往很難全面、深入地了解項目實施過程的真實情況。

(4)管理觀念落后。缺乏有效的監督控制機制和辦法,辦法生硬,缺乏適當的及時的調控能力,監管的工具和技術相對落后。

3.2.2 產生問題的原因。從項目監控存在的問題上分析,可以認為產生的原因主要是兩個方面,首先反映為認識缺陷和技術缺陷。

(1)監管法規和制度不健全。大多數省市科技廳把對項目的監督作為一項內容,歸入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辦法之中,操作性不強,對監督的職能、職責、要求、措施、內容、辦法、標準缺乏嚴格的確認和規范,管理分散,管理者可監可不監,可多監可少監。

(2)監管觀念落后,管理方法生硬,對管理的功能認識不清。管理者往往認為是一種管與被管和的關系。然而,現代監管的觀念是,項目監管的職能實質上是為項目相關各方提供多方面的支持,項目監管將不僅僅是監管,應該是監管加咨詢,也許更多的是以咨詢和服務的身份參與項目的實施中去。而目前的監管觀念還未充分認識到這些。

(3)項目監管缺乏科學性。長期以來,科技部門對項目的監督檢查多是根據當年的工作忙閑情況,在年內的某一時段集中多部門進行一次大檢查。這種檢查違背了項目運行的科學規律。每一個項目均有自身的運行周期,每個階段的控制節點才是有效監管的關鍵點,集中大檢查的作法,是對項目運行缺乏理解,浪費監督資源。

(4)監管缺乏明確的程序和方法論,缺乏信息化、網絡化管理方法。對進度控制、質量控制、風險控制等科學方法得不到應用,在遇到問題時,缺乏規范的科學的方法來處理。

3.2.3 運行機制缺陷。目前我國各級科技管理部門對項目的監控,主要采用的是行政監控方式及專家小組監控方式,其利弊也是明顯的:

(1)關于行政監控機制的利弊。有利方面:管理人員直接進行監督,對管理工作比較熟悉,容易發現項目實施中的問題;監督與控制相結合,管理效率高,管理成本低。不利方面:立項和管理合一,立查不分,容易出現管理的偏差和腐敗;由于行政管理部門的工作較多,對項目的監管往往是臨時性的,短期行為,監管不到位,難以實現全過程管理;不利于政府職能轉變和宏觀管理。

(2)關于受行政主管部門委托的專家小組監管機制的利弊。有利方面:由具有專業知識的專家進行監管,利于發現項目問題;專家小組相對公平、公正,評價較為客觀;行政部門可以擺脫過多的日常管理事務,有利于宏觀管理。不利方面:專家也是項目承擔者,有利益相關性,影響評價的公正性;專家監管也非本職工作,往往也是臨時性的短期行為,難以實現全過程管理;專家監管缺乏專業化、規范化。

4 新時期科技計劃項目監控管理的改革建議

新時期科技計劃管理體制改革,推動了科技體制的創新,隨著政府職能的轉變,社會中介機構的發展和逐步成熟,對科技計劃項目的監管工作獲得了明顯的發展和進步,科學監督的認識也已有了較大的提高。

首先,科技計劃項目管理監控應是開放的、多元組織的共同協作,是政府、機構和公眾的共同監督。其次,科技計劃項目的監控應屬于過程型監控,需要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進行動態的監控。再之,應從監控法規、協作團隊、監控標準、信息體系和監控方法、監控對象等方面建設完備的監控系統。

為進一步使項目監控管理的科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提出如下改革建議:

4.1 完善政策法規和監控責任制,依法管理。計劃項目的實施應有相應的管理辦法作保證,嚴格的管理制度、管理程序以及明確的各管理主體的職能、職責、權利和義務,是確保科技計劃目標得以實現的基礎,項目監控系統應以這些法定文件為依據,從項目立項至驗收的全過程都應遵守管理法規,依法管理和監控,因此,建立健全計劃項目的管理辦法有利于科學規范管理。

對于項目的監控,可以認為監控的責任不是由一個監管單位獨立承擔的,而是由項目的實施關聯者共同承擔的。因此,在設立項目的初期就應該明確各工作流程、各工作層面的有關單位、人員應負的監控責任,這其中包括行政管理部門、項目委托管理者、項目實施者和社會中介機構。為了避免監控缺位和糾紛,應建立硬約束的監管責任制,保證監管工作的有效性。

4.2 建立科學的運行機制, 實行委托的專業機構監管模式,保障項目監控的有效運行。項目監控活動應置于動態全過程的監控范圍,改變目前主要依靠臨時檢查和專家小組監管的方式,由人員監控變為系統監控。

近年來政府科技投資出現不斷增長趨勢,政府要管的重大項目也日趨復雜,因而,政府對項目的監管難以到位。為了提高監管工作的質量,不應提倡政府內部建立龐大的監管機構,具體的監管工作可以通過由政府向社會中介機構訂立合同的方式開展,中介機構在履行合同的基礎上實施項目監管,保證監管工作的質量。

科技中介組織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科技中介組織作為科技宏觀調控的中間環節,能替代政府延伸行使部分社會職能,其所具有的溝通作用、調節作用、監督作用、作用、服務作用、組織協調作用,可使政府的意圖體現在微觀的科技運行過程之中。科技計劃項目的實施周期一般為1—3年,通過引入中介機構參與管理,可加強對項目實施全過程的動態監督,并根據國家和地方的需求、市場變化和執行情況,適當調整計劃內容,項目目標和經費配置。

因此,充分利用科技中介組織的作用,加強和完善科技計劃項目的監督與控制,已成為主要的發展方向,其項目監管的主要職能為:

(1)對行政管理者負責。對正在實施的項目進行監督,幫助行政管理者正確的完成項目,主要起到咨詢、服務和建議的作用。

(2)對項目承擔者進行監督和咨詢。對項目實施過程進行全程的監督,同時對項目承擔者的一些問題能夠提供咨詢,對重大問題能進行協調和解決。

(3)充當行政管理者和承擔者的溝通橋梁。對項目中出現的問題,應主動與行政管理者和承擔者進行溝通以解決問題,特別從一個公平公正的第三方的立場來闡述問題的本質。

科技計劃的監控,涉及項目評估評審、項目進展調查、財務管理核算、組織協調、信息資料統計分析、決策建議等,有大量的日常事務性工作。因此,建立受行政委托的監管機構,將項目監督工作從行政管理中分離出來,發揮市場作用,以經濟杠桿和適當的行政措施進行指導性開放性管理,有所為,有所不為,既有利于監控工作的正常進行,又有利于行政宏觀管理。可有效地改變重立項、輕管理,管種不管收,監管不到位的現象,使對項目的跟蹤管理、全過程管理得以實現。

從科技管理工作的發展趨勢和管理規律分析,應用市場化方法,由受委托的專業化規范化的第三方機構實施對項目的監督管理,是一種較為科學的監管運行機制,效果也最好。

4.3 建設科學的項目風險監控體系,提高監管的科學性。由于項目實施過程的不確定性,因而導致項目管理過程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如果不能管理和控制這些風險,就會給項目帶來很大的損失,同時也給政府的科技計劃及經濟發展帶來損失。

應用風險監控的科學方法,采用節點檢查制度,通過跟蹤項目的實施過程,可以識別項目的風險,即識別剩余的風險和出現的風險。預測未來風險,評估風險級別,修改風險管理計劃,提出風險控制決策,評估風險控制效果等一系列風險管理過程。

傳統的監控模式多數為結果型監管,一般在問題突現后才開始對項目監督檢查,此時的糾偏,事倍功半,損失較大。合理的監控體系應屬于過程型體系,在項目的實施過程中進行動態的監控,這樣便于及時發現問題和得到糾正,將損失減少到最小,保證項目目標的實現。

4.4 根據科技項目的不同層次和重要性,采取不同的監管形式。從項目的科技經濟關聯度,依據項目的重要性、急迫性、樣板性、復雜性和經費數額等,可將計劃項目分為三個級別:“重大、重要、一般”,對不同的級別,監控關注的程度不同,方式不同,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對于重大項目(重大計劃、重大專項等),大多關系到科技經濟結合的大項目,資金投入較大,應作為重點監管的項目。對于重要項目和一般性項目,其監控力度比重大項目降低一定的檔次。委托專業的中介機構進行監管,以保證監督的科學性與實效性。在監控指標體系的建設上,應制定較全面的完備的監控指標、評價方法、評價工具,對項目的實施全過程實行動態的監控,采用節點監控法,使管理層清楚了解項目的實施情況和發展趨勢。

4.5 積極培育項目監管中介機構。監督機構和監督人員是實施監督的主體,也是監督結論的責任者。監督機構的信譽、能力、經驗以及監督人員的素質都是決定監督質量的關鍵因素。同時也必須明確科技監督機構必然是獨立于決策部門或科技管理部門以外的專業機構,其監督結論也是這個機構在科學、客觀、公平、公正原則下獨立做出的,這是從機制上保證監督質量的必要措施。但監督機構的獨立性只是這種保證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監督機構要通過自身建設的不斷完善來適應監督事業的發展。

項目的監督需要監管團隊具有良好的技術背景,很好的項目風險預警能力,很好的協調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現代項目管理知識。需要管理規范化、科學化、專業化的監管團隊。

篇(6)

2存在問題和不足

2.1科技支撐能力有待增強

林業三新工程項目實施的重點是林業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的集成和推廣,通過示范和帶動,為林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有力促進綠色江蘇建設。從林業三新工程項目實施情況來看,項目的科技支撐能力還有待進一步增強,如新品種引進數量雖多,但精品少,推廣力度也不足,楊樹一統天下的局面還很難打破;困難立地造林的品種及技術未能取得突破性進展,鹽堿地造林問題仍很多;品種、技術和模式配套組合的集成力度還需加大,產、學、研、推相結合及加快技術成果轉化推廣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

2.2科技管理體系有待完善

受全省林業機構設置的影響,各級林業科技管理體系不健全或不完善,管理人員缺乏,業務水平有待提高。一是絕大多數市縣級林業行政管理部門沒有專門從事科技管理的職能處室,林業科技管理工作主要由林業處(造林處)等業務處室承擔,個別地市甚至由林業站負責科技管理工作,造成了林業站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既是林業科技管理部門、又是三新工程項目實施主體單位的尷尬局面。二是由于基層林業推廣服務體系建設極其薄弱,承擔項目的能力總體不足,只好求助于省市科研院校的支持,由此而造成了基層承擔單位的項目任務量與資金分配往往極不對等,很大程度上挫傷了基層單位的積極性。

2.3實施項目的重要性認識有待提高

項目單位重項目申報,輕項目實施現象存在;有的項目選題創新不強,有的項目貪大求全,品種、技術、模式簡單拼湊;有的為申報項目將目標任務無限擴大,而在實施時卻大打折扣、無法完成;有的單位對驗收查定不重視;有的資金預算不科學、配套資金不到位,造成資金使用不規范,經費支出不合理。47第5期王學東等:強化林業科技推廣深入推進綠色江蘇建設

3建議措施

3.1提升林業科技支撐能力

圍繞林業建設重點和主導需求,繼續開展林木引種、品種改良、良種選育等常規育種技術研究,加快轉基因、分子標記等生物技術在品種創新中的應用,培育一批高產、優質、高抗品種,積極開展良種繁育和配套栽培的先進實用技術研發。進一步加大困難立地造林及健康森林培育模式及關鍵技術攻關及推廣力度,在加強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支撐上力求科技新突破。加大林業主導產品和優勢產品的科技研發,加快良種選育、林產品精深加工等先進實用技術的轉化推廣。積極搭建科技服務平臺,搞好技術咨詢等科技服務,為全省林業提質增效提供有力的支撐。

3.2創新林業科技管理方式

建設林業科技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將標準化和信息化的理念模式引入到項目管理中,通過網絡平臺實現林業科技項目全程管理,并實現全省信息資源共享。充實完善林業科技項目管理制度,進一步提高林業科技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加大技術成熟度高、適合面上推廣的林業重大技術推廣項目比例,突出技術集成推廣,提高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推廣覆蓋與輻射帶動作用,適當兼顧點上單項品種、技術、模式的創新示范與推廣。

3.3嚴格規范項目資金使用

項目管理與資金管理密不可分,要管好項目就要管好資金。要嚴格按照《江蘇省農業三新工程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有關要求,合理編制資金使用計劃,按規定的使用范圍合理使用項目經費。項目資金要專款專用,專賬核算,不得截留、擠占或挪用。

3.4明晰項目管理職責

林業三新工程項目管理是一項政策性強、涉及面廣的工作,省、市、縣林業主管部門在項目管理上必須上下協同、分工合作、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項目歸口管理部門要依據項目合同,了解項目執行進度和進展情況,督促項目單位按照進度要求完成各項建設內容,及時發現和幫助協調解決實施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確保項目順利實施。

3.5完善項目執行獎懲機制

強化項目申報的審核工作,真正使實施基礎好、技術先進實用、管理規范的項目得以立項。探索建立項目實施的激勵機制,對各市和省級單位完成項目質量情況進行評估,其結果作為今后增加或減少立項數量的重要依據。對項目實施成效顯著、代表性強、基礎條件好、示范帶動面廣、作用明顯的項目,進行滾動支持,把項目基地作為長期的示范基地。對未按合同規定執行,情節嚴重的項目單位和責任心差,服務意識弱,脫離項目實施的專家,進行通報,并在3a內不得承擔和主持省林業三新工程項目。

篇(7)

當前,高校已經成為我國知識產權創造的重要力量,高校專利申請量穩步提升;高校知識產權管理工作逐步規范,知識產權管理機構體系逐步完善,知識產權人員和經費投入逐年增加,以知識產權工作與單位科研開發、教學實踐和事業發展為一體的管理方法初步形成,推動知識產權工作向規范化、制度化方向發展;專利成果轉化初見成效,高校涉及專利的技術合同占其技術合同總數的20%以上。當前,高校知識產權管理模式表現在“兼設、專設、單設”三類:科技管理部門設置相關科室兼管模式、科技管理部門設置知識產權管理辦公室模式、獨立知識產權管理機構的北大模式和清華模式等。總體而言,高校知識產權管理仍存在明顯不足,主要體現在意識、管理、保護、運用和機構設置五個方面:①知識產權意識層面,保護意識不足,戰略意識欠缺。多數地方高校并沒有將知識產權納入學校的整體發展戰略當中,缺乏知識產權戰略的意識。②知識產權管理層面,缺乏完善的管理體系和運作機制。知識產權機構設置不健全,缺乏專業人才,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不完善,運作機制缺乏。③知識產權保護層面,保護措施不足,流失現象普遍。地方高校科技產業發展不規范,科技人員自身問題導致知識產權流失。④知識產權運用層面,商品化、產業化程度低。高校科技管理體系和知識產權管理不完善,缺乏專業的運用機構和轉化機制,使得專利閑置嚴重,轉化率低下。⑤高校知識產權管理機構不完善。各高校知識產權管理機構的設立還處于自發階段,多數沒有成立與科技管理部門同級的負責技術轉移、知識產權保護的管理機構。

2廣東省產學研合作現狀分析

近年來,廣東省高校在產學研合作模式下積極探索知識產權戰略:①積極推動建立省部高層會商機制,不斷建立完善多級聯動機制,建立校市、校企全面合作機制,推動廣東省21個地級以上市和400多家大中型企業與全國高校建立了全面戰略合作關系。②構建產學研合作保障體系,完善組織保障、政策支撐、多元化投入和產學研服務體系。③創新產學研合作模式,組建省部產學研創新聯盟,派駐企業科技特派員,聯合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各類創新平臺和示范基地,發動組織60多所國家重點建設高校與廣東200多個省級專業鎮、產業集群區、產業轉移園區等進行對接。廣東省產學研合作取得明顯成效,引領廣大企業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率先突圍,加快廣東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升級的步伐,大幅提升了廣東區域創新能力,拓展了高校和科研機構的發展空間,示范帶動了全國產學研合作加快發展。但是,深化省部院產學研合作也面臨著一系列新的挑戰:①區域、產業、企業對產學研合作的迫切需求與省部院產學研合作現有規模之間的不適應。②廣大科技人員服務企業一線的高漲熱情與高校、科研機構現行的考核評價體系之間的不適應。③部分創新平臺運行機制與海外高層次創新團隊和人才之間的不適應。④區域產學研合作工作發展仍存在明顯差距等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源于產學研合作主體之間的契約關系和產學研合作模式面臨的制度環境問題。產學研合作是一個跨部門、跨行業、跨區域合作的系統工程,其中不同成員的利益訴求不同,具有很強的互補性,但也存在明顯的矛盾與沖突;知識產權法規、政策還不完善和管理水平低下導致知識產權的外部風險,同時知識產權管理層面缺乏完善的管理體系和運作機制。

3產學研模式下地方高校三位一體的知識產權戰略模型

(1)報告提出“三位一體”的高校知識產權管理模式。從西方發達國家創建知識產權制度的經驗來看,知識產權的保護與發展表現為“社會生產科技化、科技成就商品化、知識商品產權化和權利制度體系化”的特征。知識產權與技術和市場密不可分的,三者相互作用,我國產學研模式下的高校知識產權戰略構建應該立足于這三個要素,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在這一模式下,知識產權管理將“技術、市場、產權”融合為三位一體,遵循三位一體的內在互動機理:技術的形成是知識產權創造的過程,知識產權在法律上對技術創新成就的確認,能夠科學引導、規范和保障技術創新。而技術創新,又能促進產權戰略的完善和深化;市場戰略是知識產權運用的過程,能夠保證知識產權價值的實現和增值,而知識產權能夠為市場提供保障;市場為技術創新提供引導,技術到市場的轉化,有賴于知識產權的運用。(2)報告提出高校知識產權發展的三個戰略重點。核心思想是以市場為導向,以技術為保障,以創新為路徑,以產權為核心,規劃地方高校知識產權戰略,來提高地方高校知識產權創造能力和運作效益,提升科研實力與創新能力,最終促進學校的科學發展。具體表現在三點:①規劃專利戰略。主要包括專利信息調研戰略、專利開發戰略、專利申請戰略、專利實施戰略和專利防衛戰略5大方面。其中,專利信息調研戰略集中體現在專利信息服務網絡、專利信息數據庫建設和專利信息調查三個方面;專利開發戰略分為開拓型技術開發和追隨型技術開發;專利申請戰略包括搶先申請和分散申請等專利申請方式;專利實施戰略包括專利轉讓、專利許可、專利共享、獨占實施等專利實施舉措;專利防御戰略體現在文獻公開、專利訴訟等方面。②規劃著作權戰略。發展壯大高校著作權產業,形成著作權產業集群。為高校自主研制的計算機軟件、編制的程序代碼,工程設計、產品設計圖紙、出版物和數字內容產品申請著作權并進行嚴格保護,完善著作權質押、作品登記和轉讓合同備案等制度,拓展著作權利用方式,降低著作權交易成本和風險。③規劃商標戰略。重視和保護高等學校的校名(校號)和校訓、校志等無形財產,在本校知識產權管理規范文件中加強規范和約束。為配合上述三項知識產權戰略,務必加強對知識產權戰略的動態化管理:基于優劣勢分析,確定知識產權戰略目標和戰略原則,制定與本校發展相吻合的知識產權戰略并予以落實,同時在實施知識產權戰略過程中,實現動態監控與評價反饋,按既定目標實施知識產權戰略。

篇(8)

中圖分類號 G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17-0276-01

農業科研項目主要是指研究解決現代農業發展中的重大難點和關鍵技術問題,對農業科技進步有重要突破,對現代農業發展有重大推動作用的項目[1]。隨著國家對農業的重視,農業科研項目立項和支持也逐漸增多,項目的管理工作也開始變得精細化、信息化、制度化、科學化、規范化。一般意義上的農業科研項目過程管理是指課題項目申請、立項論證、組織實施、檢查評估、驗收鑒定、成果申報、科技推廣、檔案入卷的全過程管理。其目的是保證科研計劃圓滿完成,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提高競爭力。本文僅針對農業科研項目立項之后、結項之前,即項目的實施過程進行討論。

1 農業科研項目過程管理現狀

1.1 缺乏必要的管理和控制,無法保證研究質量

管理方面存在“重立項,輕執行”的模式,即只重視項目申報和立項,合同簽訂后,項目執行與管理脫節,對于項目如何執行沒有任何措施,缺乏有效的監管,以致項目的實際成效達不到預期目標。

1.1.1 溝通不暢,加大過程管理難度。在科研項目管理過程中,涉及上級主管部門、科研管理部門、財務管理部門、課題組等各個方面。由于項目執行過程中存在各種不確定因素,往往導致主管部門、管理部門和課題組相互之間溝通不及時,從而出現“信息不對稱”[2]的現象,主管和管理部門不能準確地掌握研究動態,無法了解具體執行過程,評估和預防出現的風險,加重了過程管理的難度。

1.1.2 項目預算缺乏監管,影響過程管理。在項目預算執行方面,很多單位和部門未能充分開展財務監管,難以保證經費的使用效率。由于項目負責人不重視以及各個管理部門之間協調不夠,在預算執行監督中往往出現“支出隨意、濫用經費、中飽私囊、用票據濫竽充數”甚至“監管真空”等現象[3]。

1.1.3 影響因素多,重大科研項目過程管理難。重大科研項目涉及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項目的實施過程管理尤為關鍵。由于是多個單位聯合攻關、共同協作,重大科研項目實施過程影響因素較多,難以預測每個子項目的結果。因此,缺乏必要的監管措施,出現技術路線存在差異、人員流動、信息資源不平衡等,都會影響項目的執行[4-6]。

1.2 管理模式和方法有待改進和創新

隨著國家對項目管理的重視和信息化程度的提高,項目管理多是采用網絡信息化管理,這種管理模式方便快捷,在節省資源的情況下,提高了工作效率。其中過程管理多是采取固定時間段內填報執行進展或者中期研究報告等方式開展。筆者認為目前的模式還無法達到有效監管的預期水平。其一是科研項目具有高風險性和不確定性,不能準確定量,因此此種單一模式無法全面、深入了解項目的實際和真實的進展情況,使得項目中期檢查成為“表面文章”而流于形式,最終導致項目完成時,只能憑借項目產出來評估項目完成情況。其二是不同的科研項目研究節點不同。基礎研究項目重在探索和創新,可能短時間內不會有突破或進展。應用項目則是對基礎研究的擴展,有特定的目標和目的。在同一時間節點內,開展項目過程評估,必然會影響項目的完成質量。此外,目前項目的評估方式和體系過于單一,無法開展項目全過程評估,使項目始終在可控范圍內進行[7]。

因此,綜上如何利用便捷的信息化管理,選取適合的節點,提高項目的過程管理水平,及時鑒別和評估項目執行中的風險,才能更好地保證項目的完成質量。

2 加強農業科研項目過程管理的建議

2.1 采取“動靜”結合的方式進行全方位的過程管理

全方位的過程管理除了監督項目執行進度外,還應包括控制執行質量和經費使用情況,項目支撐和組織協調等多方面的管理。筆者建議在管理過程中應結合項目的特點采取“動靜結合”的方式。“動”是指管理部門發揮主觀能動作用進行項目常規管理,對項目進行動態監測,確保項目支撐條件,協調各方的關系;開展實地考察,收集和分析項目執行實際信息,監控項目執行進度;掌握項目進度動態,及時對項目執行中的風險做出評估和預防。“靜”是指選取合適的時間節點進行階段性或里程碑式的檢查匯報,由課題組主動匯報項目進展情況,總結項目執行,提出存在的問題和下一階段的項目情況,必要時可委托專業的中介機構或評審機構開展經費檢查或執行情況評估。“動靜”結合共同保證項目的執行質量。

2.2 項目過程管理中利用信息化手段

科研項目信息化管理的目標在于實現項目管理者和項目組之間各種信息的共享,讓項目組及時反映項目最新進展和存在問題,管理者及時處理反饋的問題,減少中間環節信息滯納時間和信息失真,提高信息傳遞和處理效率[8]。筆者認為目前可以從兩方面來改善項目的信息化管理:一是設計業務流程,完善管理系統,徹底實行信息化管理,實行“無紙化”辦公,讓科研人員逐步適應信息化管理的模式;二是“揚長避短”,加強管理工作,做好信息化管理的輔助工作,找到信息化手段與管理之間的最佳配合方式,發揮信息化的最大效益。如建立健全風險評估制度等項目管理制度,及時預防項目執行過程出現的風險和不確定因素;建立監督評價機制,監管和評估項目執行情況,保障項目順利執行。加強單位科研管理部門、科研人員與上級科研主管部門三者之間的聯絡與溝通,及時了解項目進展情況,提高項目的執行質量。

3 參考文獻

[1] 劉紅霞,鄭健,侯佳賢,等.淺析農業科研項目動態過程管理[J].農業與技術,2014,34(12):244-255.

[2] 鐘衛.過程管理方法在地方高校科研項目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今日中國論壇,2013(4):62-63.

[3] 李發福.從項目預算的全過程看我國科研項目管理中存在的弊端[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8(7):59-62.

[4] 朱彩青,瞿雯婕,陳克櫻.高校二級學院重大科研項目的過程管理[J].云南科技管理,2015(3):21-22.

[5] 楊熙.大型科研項目模塊化過程管理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2(7):84.

篇(9)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10-0-01

一、貴州省非公有制企業發展基本狀況的概述

貴州省非公有制企業自改革開放以后獲得了長足的發展,特別是2004年以后其平均發展速度超過了1980-2000年間平均速度的7.8倍,其年均發展速度實現了環比6.5%以上的增長幅度,截至到2011年底貴州省非公有制企業的稅收繳納總額已經達到了全省總額比重的67.4%。從目前貴州省經濟結構和產業狀況來看非公有企業已經與國有企業形成了兩大支柱結構并且相互之間各有滲透的局面,貴州省非公有制企業中的個體私營企業成分的發展已經對推動貴州農村產業發展農村勞動力就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有效地構筑了多元化經濟體系和工業體系。

二、貴州省非公有制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分析

雖然從縱向來看貴州省非公有制企業發展取得了相當大的成績和表現,但與國內其他省份橫向比較中其非公有制企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和困難也是顯而易見的,歸納總結起來貴州省非公有制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貴州省非公有制企業發展中相關配套的體制機制尚未得到有效的建立健全,影響企業發展的各種體制性政策性和機制性的問題還有待進一步深化改革和調整,面向非公有制企業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的解決方案機制還沒有得到建立。貴州省與非公有制企業發展相關的財政、稅收、行政管理和相關配套服務體系和支撐系統同其他沿海省份和周邊省份相比都還存在較大差距,特別是對于非公有制企業新形勢下發展中出現的問題缺乏應有的關注和解決機制規劃。

第二,貴州省非公有制企業發展中由于企業自身面臨的環境生存壓力和自身經濟實力薄弱等因素,使得非公有制企業對于科技管理創新的投入和關注沒有上升到應有的水平,對于企業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由外延規模增長向內涵質量增長轉變的貢獻率不高。目前貴州省的非公有制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生存壓力和相關的科技產業運作體系機制不健全等因素使得整體上企業的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的資金資源投入水平非常低,只占企業總收入的小部分比例,這使得企業的產品服務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水平遲遲得不到明顯提高,同時企業內部管理的質量水平和效率也沒有得到明顯提升。

第三,貴州省非公有制企業發展中由于與非公有制企業發展相關的金融配套體系和支撐系統沒有建立起來,使得非公有制企業的投資融資渠道相對狹窄和不暢通,高投入產出回報率的行業和領域對于非公有制企業形成了進入壁壘,其生產經營中對于資金的需求不能得到有效的滿足。目前貴州省的非公有制企業的投資領域和投資資質受到了很大的政策限制和束縛,其平均投資收益水平較低,投資領域多集中在一些傳統高能耗低產出的產業領域,另外企業高速發展和規模擴展中的資金需求多數依賴企業自身資本積累和利潤留存,企業的融資周期過長和融資成本過高的現象已經嚴重制約了企業基本的生產經營和發展的需要。

三、加快和促進貴州省非公有制企業發展的策略和建議研究

根據貴州省非公有制企業發展基本狀況的概述,在分析了貴州省非公有制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的基礎上,結合非公有制經濟成分的相關理論知識特別是對貴州省經濟發展狀況特征的綜合研究分析,從下面幾個方面提出加快和促進貴州省非公有制企業發展的策略和建議。

第一,貴州省非公有制企業發展中必須建立和健全與非公有企業發展密切相關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提高其對于非公有制企業發展的支撐和支持力度,面向新形勢下非公有制企業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加強調研和支持體系建設,從省經濟發展戰略和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升級的角度來看待非公有制企業發展的問題來確立其可持續發展所需要的機制。貴州作為一個中西部內部省份其對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和政策鼓勵存在一定的地理區位劣勢,并且隨著非公有制企業規模的發展壯大以及宏觀市場環境的變化這種體制機制束縛和局限也越來越表現得愈加明顯,這就需要相關的政府職能部門做好政策法規等保障機制方面的建設。

第二,貴州省非公有制企業發展中必須重視科技管理創新投入和創新力度,從企業綜合競爭實力和核心競爭力構筑的角度出發加大核心科技創新能力和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從而提升企業產品服務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水平以及提高企業運行的效率,進而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盈利水平。貴州省非公有制企業必須認識到企業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和綜合實力水平的提升離不開科技創新和管理制度創新,向產品服務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水平以及優化管理要效益,同時憑借核心科技水平提升和管理優化參與市場競爭并取得比較競爭優勢。

第三,貴州省非公有企業發展中應該著力解決影響和制約其發展的投融資渠道不暢和狹窄的瓶頸,從立法政策層面將非公有制企業和國有企業同樣視為市場經濟的平等主體,創造和鼓勵其平等參與市場競爭的條件,打破各種政策性和做法壁壘,同時發展與非公有制企業相關的金融支持和服務體系,降低其融資難度和融資成本。必須打破國有企業對于高投入產出率和資金回報率行業投資的壟斷狀況,允許非公有制企業參與相關項目的招投標和競爭,打破各種對于非公有制企業的身份歧視,要加快金融資本市場改革,著力于與非公有制企業發展需要的金融資本支持體系的改革調整和完善,滿足其快速增長和規模擴張中對于資金資本的需要。

四、總結

加快和推進貴州省非公有制企業的發展對于促進貴州省產業經濟結構調整和整體經濟發展水平質量都有著重要意義。本文在概括了貴州省非公有制企業發展狀況及其存在問題的基礎上,從下面幾個方面提出了加快和促進其發展的建議和對策,即完善與非公有制企業發展的相關體制、企業自身應該加大對于科技管理創新能力的投入以及拓展相關的非公有企業投融資渠道等。

參考文獻:

篇(10)

關鍵詞:后補助 國家科技計劃 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 G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10(c)-0000-00

近年來,我國財政科技經費投入大幅增加,有力保障了國家科技發展各項任務的順利實施,而如何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并發揮引導、帶動作用,促進社會資源支持科技創新,已成為各方關注的重點。為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推動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財政部、科技部在國家科技計劃現有財政支持模式基礎上,引入了后補助管理機制,并于2013年11月印發了《國家科技計劃及專項資金后補助管理規定》(財教[2013]433號,以下簡稱“《規定》”)。

1國家科技計劃后補助的內涵與資助模式

1.1國家科技計劃后補助的內涵

國家科技計劃后補助是國家科技計劃項目(課題)承擔單位圍繞國家科技戰略目標,利用自身的研究基礎,自籌經費、先行投入、開展項目(課題)研究,項目(課題)完成并取得成果后,根據事先約定的驗收評估內容、指標、程序和方式,定向或擇優對項目(課題)單位按照一定比例或金額,給予補助的財政資助方式。

實施后補助的國家科技計劃項目應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具有確定的產業化導向,成果具有明確的用戶需求和應用、轉移、轉化對象;同時,項目目標應明確具體,預期成果應為可物化的技術及明確的目標產品,具有量化的考核指標以及相應的考核方法;最后,考慮到企業在開展項目研究時,具備更強的支撐條件和資金實力,后補助項目實施主體應以企業為主。

1.2國家科技計劃后補助的三種資助模式

根據國家科技計劃及專項的管理辦法、經費管理辦法,結合我國財政科技經費管理的相關要求,并根據后補助的支持對象、管理程序和研發成果與國家目標的結合程度,國家科技計劃后補助分為事前立項事后補助、獎勵性后補助和共享服務后補助三種類型。

事前立項事后補助是國家科技計劃或專項根據國家科技戰略和產業發展規劃提出需求,單位結合自身研發需要自愿提出申請,經過立項程序簽訂任務書后,先行投入資金開展研發活動,通過驗收后給予補助。這一資助模式是國家科技計劃后補助的主要資助模式。與國家科技計劃目前的管理流程相比,主要區別在于:一是事前不撥款,在簽訂任務書時,明確補助額度、驗收形式及要求;二是無中期檢查和財務審計,結題時也不做財務驗收,僅作技術驗收;三是結題時按照任務書約定的驗收形式及方法開展技術驗收,通過后給予補助。具體管理流程對比。

獎勵性后補助是對單位先行研發取得科技成果,滿足特定國家需要,經單位申請,按照規定程序審查通過后,給予獎勵。此資助模式主要面向解決重大經濟社會發展問題的技術成果,并要求該技術成果必須實際應用,未實際應用的,將收回獎勵經費,將切實提高國家科技計劃或專項解決突發性、應急性重大問題的能力。主要管理環節有,公告、提交申請、審查驗收、實施獎勵等。

共享服務后補助主要為支持科技部、財政部認定的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發展、提高科技資源開放共享服務水平而實施的補助。通過共享服務后補助,進一步促進科技條件資源整合和高效利用,推動科技資源的市場化、社會化共享,提高科技資源利用效率,達到促進創新主體實現技術進步、推動產業發展的目的。主要管理環節有,通知、績效考核、實施補助等。

2國家科技計劃后補助機制的實踐情況

近年來,為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充分發揮政府資金的杠桿作用和放大效應,兩部委積極研究和探索后補助管理,就后補助的管理方式、補助標準、適用范圍等,廣泛聽取意見和建議,并在國家科技計劃中開展了試點。

2.1國家科技主體計劃的后補助實踐情況。

“九五”期間,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選擇了部分重大農作物新品種培育的攻關項目進行后補助試點。采取一次性撥款的補助方式,且款項僅限用于科研開發工作中。共進行四次后補助,補助農作物新品種276個。2009-2010年,國家科技計劃選擇了8個項目采取事前立項事后補助方式進行了后補助試點。

《規定》后,支撐計劃對7個2013年立項項目共21個課題開展了后補助試點。863計劃對5個2013年立項項目共10個課題開展了后補助試點。

2.2其它科技計劃的后補助實踐情況。

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一直采取財政專項后補助形式對新產品再開發及本項新產品產業化。“十五”期間,對獲各級政府或有關部門立項的星火計劃重點項目,已完成通過驗收且取得有效的技術成果或形成一定產業化能力或規模的,開展了財政經費后補助。

此外,2010年,民口科技重大專項有部分項目采用后補助的支持方式;2011-2012年,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進行了運行服務獎勵補助試點,即為《規定》中的共享服務后補助。

3存在問題及有關建議

后補助作為國家財政科技經費資助方式的有益補充,目前的實施總體尚處于探索階段,從專門針對企業研發活動開展后補助試點的情況看,主要是圍繞科技計劃及專項的實施,強調先立項,研發后再補助,大多只是將經費撥付時間由“先實施,后撥款”變為“先撥款,后實施”。

3.1嚴格按照規定的后補助適用范圍選擇項目

后補助的形式能夠提高財政資金的安全性,但中央財政資金的第一屬性不是安全,而是要及時準確的支持和保障國家必要的科研活動的正常運行,這一性質決定了后補助只能作為一種輔助的資助方式,在選擇后補助項目時,因嚴格按照其適用范圍選擇。為提高成果產出率,避免單位因研發活動存在較大風險而中途放棄,高風險或失敗幾率較高的科技研發活動不適宜采用后補助進行資助。另外,對于基礎研究或共性技術研究項目,由于其技術存在外部性、公共性和成果的滯后性,也不適宜采用后補助進行資助。

3.2簽訂任務書時應進一步明確考核指標

單位能否獲得后補助資金取決于能否通過驗收考核,因此,后補助項目的驗收環節更為關鍵。《規定》要求后補助項目應對驗收評估的內容、指標、程序和方式進行事先約定。但從實踐來看,目前后補助項目簽訂的任務書格式并未在之前基礎上進行修訂,故部分項目對考核的指標、驗收方式等的約定欠細致。建議在任務書申報系統中,針對后補助項目任務書格式進行修訂,提出明確的填寫要求,如項目將取得的技術或產品及其相應的性能指標、驗收考核的內容、程序和驗收方式等。

3.3加強單位研發能力和支撐條件的事前考核。

因后補助項目無實施過程中的監督和完成后的財務驗收,在立項環節對企業經費投入的評估成為確定后補助額度的關鍵因素,同時,為避免單位為規避過程監管和財務檢查而申請將項目列為后補助的情況,建議在立項環節加強對后補助項目申報單位的支撐條件、研發實力、單位財務資產狀況、現金流情況、是否得到過財政專項資金資助等情況進行實地考察,從而使后補助額度的確定更加科學,更加公平。

3.4.明確實施期限,及時安排驗收,并開展驗收結果的公示。后補助項目要求單位在規定的時間完成約定事項,且未進行過程監督,故在任務書截止時限屆滿,應及時安排考核驗收,特別是多家單位競爭,需擇優對完成項目的單位進行支持的后補助項目,應按程序進行驗收結果的公示。

3.5對獎勵性后補助經費的后續使用情況進行監督

因獎勵性后補助的設計原則為一事一議,《規定》對滿足獎勵性后補助項目 “解決國家急需、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公共利益或重大產業技術問題” 的要求決定了這一補助形式僅在出現以上情況下進行資助,如發生H7N9禽流感疫情時,為控制病毒傳播,開展的病毒檢測試劑和藥品征集工作等,此為非常態情況下的資助形式。故要求單位獲得獎勵性后補助后,應將其技術成果實際應用于解決相關問題。建議加強對獲得獎勵性后補助經費的單位后續資助經費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考核其技術成果的實際應用情況和經費開支的合規性。

參考文獻

[1]歐陽進良,陳華雄,李志勇. 關于政府采用后補助支持科技項目的探討[J].科技管理研究,2012(21):204-209

上一篇: 農村金融體系的概念 下一篇: 初中生高效的學習方法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韩福利在线看 | 中文手机字幕大香视频蕉 | 亚洲伊人久久综合成人 | 日本天堂久久久 | 午夜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原创国产AV剧情丝袜秘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