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6 15:55:1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創業市場風險分析與對策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創業板是為成長型、科技型以及創新型企業提供的一條新的直接融資渠道,創業板上市企業主要是一些達到《證券法》新規定的發行條件但尚未達到主板上市標準的中小型企業,創業板的設立為風險投資提供了退出渠道,從而推動風險投資快速發展。從全球范圍來看,創業板市場都以高風險性著稱,如著名的納斯達克市場企業退市率一直居高不下。有資料表明,1995年到2007年間,納斯達克的退市公司數量接近或超過同期新上市公司的數量,尤其從1999年到2001年3年間,納斯達克退市公司占美國市場退市總數的比例達到40%。我國創業板市場自運行以來,市場風險已經顯現。從已經公布的2011年三季報可以看出,不少創業板公司上市之后和上市之前判若兩樣,業績下滑,財務狀況變差。統計數據顯示,在2009-2010年間,創業板公司有32家凈利潤復合年增長率出現負增長,更有76家之多的創業板上市公司在2011年前三季度出現凈利潤呈現負增長。以“高成長”性著稱的創業板企業,其成長性墊了底。雖然由于運行時間短,創業板還沒有出現退市企業,但財務狀況持續惡化,終將會給創業板企業和投資者帶來損失。因此,加強對創業板企業財務風險研究,幫助廣大投資者認識創業板企業風險性,避免投資風險是非常必要的。
財務風險分析模型選擇及多元判別模型形式
企業財務風險分析方法主要有定性分析法與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是由分析者通過對企業財務運行狀況、組織管理的各種風險綜合判斷得出風險結論的方法。常用的有標準化調查法、四階段癥狀分析法、三個月資金周轉表法、流程圖分析法及管理評分法。定量分析法是利用掌握的大量企業財務統計資料,運用數學模型或數理統計方法對統計數據資料進行加工處理,而得出分析判斷結論。定性分析依靠主觀判斷,主觀隨意性強,缺陷明顯,定量財務風險分析方法引起更多關注和研究, 各種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的定量分析模型陸續出現。按照所選預測變量信息的不同,已發展的財務風險預警模型有:一元判別分析模型(Univariate),即單變量分析模型;多元判別分析模型(Multiple Discriminant Analysis,MDA);多元邏輯回歸模型(Multivariate Logit Regression,MLR);人工神經網絡模型(BP-ANN)。我國常用的定量研究方法有3種,即多元判別分析(MDA)、多元邏輯回歸(MLR)和BP人工神經網絡(BP-ANN)。
多元判別法主要原理是通過統計技術篩選出一些變量,這些變量滿足在兩組間差別盡可能大,但在兩組內部的離散度最小的條件,使得多個標識變量轉換為分類變量時信息損失最小。多元判別法具有數據易得、結構簡單、計算方便等優點,如果財務指標選擇合理,模型有很高的預測準確性。本文選用多元判別法構建創業板上市公司財務風險數量分析模型。
判別分析是判別研究對象所屬類別的一種統計分析方法。進行判別分析時必須已知觀測對象的分類和一些表明觀測對象特征的變量值。判別分析就是要從這些變量中篩選出能提供較多信息的變量,并使用篩選出的變量建立判別函數,要求建立的判別函數對觀測樣本分類時的錯判率最小。本文主要研究兩類分司:一類是財務風險公司,另一類是財務良好公司。通過找出反映這兩類公司相關性高的特征變量而建立判別函數,作為創業板上市公司財務風險分析模型。模型的形式是:
PS=a1X1+a2X2+a3X3+…+anXn+C
其中:PS為判別值,X1、X2、X3…Xn是反映研究對象的特征變量,如財務比率。a1、a2、a3…an為各變量的判別系數,C為常量。
財務風險分析模型建立
(一)28家創業板上市公司基本情況
我國創業板首批28家公司于2009年10月30日上市交易。28家上市公司行業分布涉及6大行業,資產規模最小的為3.64億元人民幣,最大的為27.43億元人民幣,平均資產為9.90億元人民幣,具體行業分布和規模情況如表1所示。
(二)樣本選擇
樣本選自A股上市公司,數據源于證券時報網數據庫。樣本選擇原則是:樣本企業所在行業要與28家創業板上市企業相同,樣本企業規模(總資產)要與28家創業板上市企業盡量接近。最后選擇了符合條件的樣本數量112家,其中有56家ST公司和56家非ST公司。樣本公司行業分布及規模情況如表2所示。由表2可見,樣本企業總體平均規模與創業板企業非常接近,樣本企業平均資產與創業板平均資產比例接近1,僅有社會服務業偏差大一些,但所占企業數量有限,對樣本總體影響不大。
(三)財務比率選擇
財務比率可從企業的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和成長能力四個方面來選擇,結合我國上市公司的財務特點和數據的易得性,本文選定如下11個財務比率作為分析的起點: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股東權益;銷售凈利率=凈利潤/銷售收入凈額;營業利潤率=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收入;存貨周轉率=銷售成本/存貨;應收帳款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應收帳款凈額;總資產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平均總資產;股東權益比率=股本權益/總資產;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總資產增長率=(本年總資產-上年總資產)/上年總資產;凈現金流量對負債比率=年經營現金凈流量/年末流動負債;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本期主營業務收入-上期主要業務收入)。
(四)模型建立過程
模型建立過程是根據已知觀測量的分類(0,1)和表明觀測量特征的財務比率變量,推導出判別函數,并把各觀測量的自變量值回代到判別函數中,根據判別函數對觀測量所屬類別進行判別。首先將112家公司隨機分成2組,第一組有56家公司,其中有28家ST公司,28家績優公司;第二組也有56家公司,其中同樣有28家ST公司和28家非ST公司。第一組樣本作為推導建立判別函數的估計樣本,第二組作為檢驗判別函數的測試樣本。然后將估計樣本組財務數據輸入SPSS統計軟件,利用軟件中的判別分析工具來幫助計算,建立模型。經過判別分析,從原來的11個特征財務比率變量中最后推導出只有6個變量的判別函數,即:
PS=0.002X1-0.034X2+0.414X3+
0.004X4+1.067X5+0.03X6-2.046
(1)
其中:X1為凈資產收益率,X2為流動比率,X3為經營現金流量對負債比率,X4為總資產增長率,X5為總資產周轉率,X6為股東權益比率。
(五)判別函數檢驗
表3給出了判別函數所能解釋的方差變異,可以看出判別函數解釋了所有變異的100%。“Wilks`的Lambda”表格用來檢驗函數有無統計學上的顯著意義,從Sig值看,判別函數在0.01的顯著性水平上都是很顯著的。
實證分析結果
估計樣本分類的準確性。用建立的判別函數對56個估計樣本可以很好分類,結果令人滿意,非ST企業有25家判別分值大于0.4,ST企業有25家判別分值小于0,如果將判別分值大于0.4作為非ST企業判據,判別分值小于0作為ST企業判據,原始樣本錯判2例,準確率達到96.4%(見表4)。
臨界值的確定。根據估計樣本判別值的分界線可以選擇0和0.4,但還需要測試樣本檢驗。為此,用建立的函數(1)式算出56個測試樣本公司的PS值(見表4)。結果表明非ST公司中,估計樣本和測試樣本共有56家,有49家企業PS值大于0.4。雖然有3家ST公司被誤判為非ST公司,但根據財務上的謹慎性原則,依然認為PS值大于0.4即代表該公司為財務良好公司。ST公司中,估計樣本和測試樣本共有56家,有50家PS值小于0。雖然有2家非ST公司被誤判為ST公司,可以認為PS值小于0即代表該公司為財務風險公司。另外在PS大于0小于0.4之間,ST公司有3家,非ST公司有5家,因此將PS值處于0到0.4區間的公司判定為財務風險不確定公司。據此可以得出以下判別法則:凡判別分(PS值)小于0的公司被判為財務風險公司;凡判別分(PS值)大于0小于0.4的公司被判為財務風險不確定公司,需要關注;凡判別分(PS值)大于0.4的公司被判為財務良好公司。
首批28家創業板上市公司財務風險分析
運用以上判別模型對首批28家創業板上市公司進行財務風險分析。數據來源于證券時報網,采用2010年年報數據,計算結果見表5,首批28家創業板上市公司總體PS分值不高,最高得分僅為0.78,遠小于估計樣本組的最高得分2.92和測試樣本組的最高得分2.47,說明首批上市創業板企業財務表現沒有預期的好。具體看,28家中有15家企業財務狀況良好,4家企業財務狀況有風險,有9家企業財務風險不確定,需要關注。
綜上,創業板自運行以來,表現難以讓人滿意。特別是經過精挑細選的首批28家創業板公司,成長性一般,估值水平偏高,有部分企業可能發生財務危機,因此對于創業板應該格外關注。此外,本文建立的模型變量少、數據收集容易,操作快速、簡便、成本低,預測效果佳,可作為投資者投資決策的輔助工具,廣泛應用于證券投資實踐中。
參考文獻:
1.陳越.財務危機預替指標體系的構建[J].會計之友,2005(2)
創業板市場是為了適應自主創新企業及其他成長型創業企業發展需要而設立的市場。高科技成長型企業是創業板的主體,無數創業者將因創業板的啟動而涌現,無數高科技成果也將從實驗室走入資本市場。創業板市場不僅為高科技企業提供了間接的融資渠道而且有利于加速高科技企業成長,為更多的優秀人才創業提供舞臺,為社會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創業板市場通過吸引大量不能滿足主板上市條件的中小創新企業,提高了資本市場整體資源配置效率,調整了資本市場結構。它的推出也將有效地改變目前單一的股票市場結構豐富我國多層次股票市場建設,有利于我國資本市場向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方向轉變。
但也應看到現階段我國創業板市場尚屬新生事物存在種種不完善之處,下面基于利益相關者的角度從四個層面分析我國創業板市場存在的風險因素及應對策略。
一、企業層面
1.經營風險
中小企業由于自身財務體系不完善、產權不清晰從而導致經營風險;傳中小企業由于自身實力差距,在與大企業競爭時導致競爭能力低下;中小企業融資渠道比較單一通常情況下為銀行借貸或是民間借貸;中小企業由于對自身信用風險管理不足而導致經營性風險。
2.技術風險
項目的技術風險指的是項目本身的不確定性:一是技術的社會不確定性,如產品及其技術是否會對環境產生不良影響;二是技術產品實現的不確定性,主要是指產品研制成功后,新產品推向市場時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而導致技術創新失??;三是技術的經濟不確定性,如無法預測項目投資規模及其產品的生命周期,技術產品的利潤率變化幅度較大等。
3.股本結構不合理
我國的中小企業大部分是家族式企業,個人股權占比通常比較大,盡管上市后會稀釋大股東的股權但大股東股權往往仍占較大比例而成為實際控制人,難以維護小股東的利益,因此在實際決策中進一步加大了風險因素。
4.公司治理風險
我國的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低于國外,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不能有效相互制約、獨立董事形同虛設。對于創業板來講民營企業實際控制人往往一人當家,公司董事會、監事會運作往往流于形式,獨立董事的作用有限,公司治理風險加大。
5.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主要是指企業的市場規模和風險產品盈利不確定性。無論是在市場銷售的范圍方上還是在產品或服務的定位上,創業產品比一般傳統產品面臨更多的變化因素和更強勁的競爭對手。 一是產品市場接受程度的不確定性。顧客可能對創新產品不信任,所以產品進入市場經過一定的時間后才能客戶認可,這不僅增加了企業的經營成本,而且給競爭對手模仿產品創造了空間,擠壓了原創公司的利潤。二是市場開拓的不確定性。如細分市場、確定目標用戶、選擇合適的產品上市時機以及用戶對產品功能的滿意程度都將直接決定了市場對產品的認可度,最終形成市場開拓風險。三是產品價格的不確定性。創新型高科技企業的產品,因為生命周期較短,研發成本較高,產品的定價不能完全使用傳統產品的參照定價方法。
二、投資者層面
1.大股東惡意套現風險
對于創業板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而言,其財富增值效應非常明顯。巨大的套現利益可能會驅使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對上市公司進行財務包裝,在公司上市初期編織“高成長性神話”,逐步抬高股價,待大股東限售期滿后立即套現,以獲取遠高于正常經營的超額收益,然后再借口“市場因素”回歸原形規避責任。現行的創業板制度設計未充分考慮保護公眾投資者的權益問題以及對大股東惡意減持、套現的責任追究。
2.信息不對稱引發的披露風險
雖然與主板公司相比,創業板公司信息披露的規定更加完善和充分,但是創業板上市公司因為規模比較小,組織架構簡單,上市公司的決策和經營者往往又是公司的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信息不對稱情況特別突出,從而上市公司很可能進行選擇性信息披露,如利好信息從而配合大股東減持等。由于其決策鏈條短,參與人數少等情況,增加了監管部門查處上市公司違規信息披露的難度。
3.估值風險
創業板的高發行價加上上市首日的爆炒,使其整體估值畸高,不僅大幅超越全部A股,也明顯高于中小板個股。有市場人士指出,化解創業板的新股高估值,既能夠通過股價的回調實現,也可以通過盈利的增長來達成。通常市場對于那些成長性較好的個股,往往愿意給予更高的估值,只要其未來盈利能夠高速增長,那么其當前叫的估值仍然具有合理性。
4.交易風險
雖然《上市規則》規定交易所可以對公司股票交易實施臨時停牌以防止創業板股票交易投機過度。但由于上市公司股票短期定價主要由資金行為決定,因此創業板上市公司股價面臨爆炒的風險很大。此外,創業板上市公司由于股本較小,股價易被大資金控制,加之在上市時創業板上市公司已被證明具備創新能力,炒作題材較主板上市公司更加寬泛,股價操縱風險進一步加大。
三、監管機構層面
與創業板的不斷發展相伴隨的是不斷涌現的問題,因此要不斷完善立法健全制度建設,針對創業板上市公司的日常監督檢查辦法也急需健全和完善。嚴格執法切實保障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利益也是對監管機構的考驗。
四、中介機構層面
有關社會中介組織的法律法規尚不健全,相對于整個社會中介組織體系的逐步完善和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國家雖然對一些重要的社會中介組織已經頒布了相應的法律、行政法規,但對一些重要的領域并未涉及,如目前我國經濟生活中大量行為,但并沒有統一的法律來規范組織。對社會中介組織的監管缺位現象十分嚴重,例如存在多頭管理、多頭審批、權力過于分散、體制不順、難以協調動作、準入把關不嚴等弊端,尚未形成統一協調的監管機構和統一規范的監管體制。此外,對注冊執業師的執業質量缺乏有效的監督制約也是監督機制不夠健全一方面。一般在省一級行業設立協會,僅對注冊執業師的充分監督靠年檢和舉報查處很難實現,且對本機構所辦理的中介業務逐一進行監督僅靠中介機構負責人也難以實現充分有效。
針對上述風險,本文提供下面四條建議:
1.培育優異的上市公司
市場經濟條件下與其說是市場經濟不如說是信用經濟,公司要樹立誠信經營為本的理念。不斷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公司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各司其職能夠相互制衡。大力發展科技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實力。另外要堅持實業經營為主資本經營為輔的理念,盡管創業板市場受到投資者的盲目推崇存在較高的市盈率,但企業經營的價值在于它創造價值的長期性,而資本經營背離了這一理念,對企業的發展及投資者的利益都會造成不利影響。
2.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為防范創業板上市公司大股東惡意套現風險,應加強對大股東減持的信息披露監管。首先監管部門應要求創業板上市公司大股東預先披露減持計劃,減少對股價的影響。同時,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應確保公眾投資者的知情權,應披露減持股份獲取資金的使用計劃,定期披露相關資金的后續使用情況。其次,監管部門應將保薦機構出具的成長性意見后續驗證情況納入對保薦機構的持續監管范圍,細化保薦機構履行持續督導義務的要求,防范保薦機構為騙取上市資格出具虛假的成長性意見,如企業上市后2至3年內,上市公司經營情況與保薦機構出具的成長性意見出現重大差異,就應當追究保薦機構的責任。
3.實行做市商制度
做市商是指在證券二級市場上,具備一定實力和信譽的證券經營法人作為中介方,實時不間斷地向投資者報出某些特定證券的買賣價格,證券發行和購買方分別報價,達成一個合理價格后證券經營法人以其自有資金和證券發行方、公眾投資者進行證券交易。相對于傳統的競價制度,做市商制度形成造價系統,按照做市商的報價投資者隨時都可以買入、賣出證券,不會出現買賣雙方力量不均衡而無法交易,提高了市場的流動性和活躍性,使交易更加透明化,同時上市公司可以提高知名度可謂一箭三雕。
4.加大中介機構的違規成本
監管機構應加強對保薦機構、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監管,提高相關執業人員的責任意識,切實落實對違規保薦人、注冊會計師以及律師等的責任追究。對于協助上市公司造假或未能勤勉盡責的保薦人、注冊會計師以及律師等,監管機構落實責任追究,如采取公開誠信檔案、限制執業、吊銷執業資格等監管措施,督促其恪守規范運作底線,勤勉履職,形成規范的中介機構生存環境。
總之,我國的創業板市場自成立起尚不到兩年,很多方面還不成熟。創業板的發展壯大為企業融資提供更好的平臺,為投資者提供廣泛的投資渠道,對于我國建立發達的資本市場具有重要意義。我們要充分認識到我國創業板市場存在的風險,在立足我國創業板發展的實際狀況的基礎上借鑒國外發展的經驗教訓,完善制度設計,少走彎路,盡量減少市場風險,為我國投資者和企業發展提供多層次投融資渠道,促進資本市場的健康成長和發展。
中圖分類號:F270.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3100(2008)09-0066-03
Abstract:Themediumandminorenterprisesofmaterialscirculationshouldanalyzeandrespondtotherisksofmarkets.Fromthepioneeringstageandgrowthstagetothematuritystage,theyareintheuncertaincircumstancesallthetime,facingvariousriskssuchasmarketrisks,techniquerisks,managementrisksandfinancerisks.Itisextremelyimportanttostrengthenthemanagementofrisksofenterprisesaswellasanalyzeanddealwithrisksofmarketsofriskcarefully.Itisthebasistoimprovethecapabilityofmakingprofitsofmediumandminorenterprises.
Keywords:analysisofrisksofmarkets;managementofrisks;toestablishcompetitiveadvantage;toimprovethecapabilityofmakingprofits
隨著國際國內市場一體化的深入發展和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中小物流企業面臨的風險越來越多、越來越復雜,風險管理的任務越來越重。對有關風險的預測和防范,無疑是關系到企業生存和發展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
1風險管理理論
風險是指受各種難以控制和預測的因素影響,導致行為主體的期望結果與實際結果產生差異的可能性,它是市場經濟的必然產物。無論是貨幣市場、商品市場還是物流運輸市場,風險與盈利是同時并存的。市場的波動不僅是買賣雙方交易活動的反映,也是風險轉移規律的體現。風險具有客觀性、普遍性、可測定性和發展性。
風險的客觀存在及其造成損失的必然后果,促使社會、企業和個人都要采取相應的手段和方法對風險進行控制和轉移,因此風險管理應運而生。風險管理就是研究風險發生的規律和風險控制技術并運用相應的方法和技術對風險進行控制和轉移,以實現用最小的成本支出獲得最大的利益保障,使風險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企業風險管理起源于美國20世紀50年代,在以后的幾十年中,為對企業的人員、財產和自然資源進行適當保護而形成了一門新的管理學科。這門學科在美國被稱為風險學科。20世紀80年代以來,企業風險管理開始引入我國,并日益受到重視。正是由于對未來的收益或損失的發生很難確定,所以就產生了對風險進行管理的理論即風險管理理論。風險管理的程序可分為三個步驟,具體包括:(1)風險識別和分類——引起不確定事件的原因是什么?(2)風險評價與估測——引起不確定事件的可能性有多大,損失會有多大?(3)風險防范與控制——我們能否采取措施防范和控制不確定事件帶來的不利后果?風險管理的過程其實就是為了降低未來結果發生的不確定性,從而提高個人福利和社會整體總的財富水平。
2中小物流企業面臨的風險問題
中小物流企業在運營服務過程中,會面臨各種各樣的風險。作為其管理者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通過風險識別揭示產生風險的來源,判別風險程度,提出風險的應對策略,避免因在決策中忽視風險的存在而蒙受經濟損失。
根據中小物流企業的特點,從物流具體作業過程和物流管理活動兩方面分析,其市場風險主要表現為:
2.1貨物運輸和搬運活動的風險
實現物流的基本要求是使其產生物理性位移,可以是一個城市內,一個國家內各城市、各地區之間的物流運輸活動;其運輸工具可以是汽車、火車、輪船和飛機,因此其面臨的風險也是復雜的。主要風險有運輸過程中遇到的各種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損失,以及為減少損失而采取的某些救助或施救措施而發生的額外費用。
2.2配送活動的風險
是否能及時、按量、保質地將貨物送到客戶手中是配送所面臨的風險,這將影響到物流的綜合服務能力。其風險主要是在貨物的配送過程中造成的貨物損毀、丟失等。特別是在非故意的人為因素造成的“騙貨”和“騙取貨款”的風險,將會對物流業造成重大沖擊和經濟損失。
2.3生產活動的風險
生產過程其實也是事物在變化和流動的過程,這其中存在著由于非故意的人為或客觀因素造成生產過程不能順利進行,使物流無法按時按質正常運轉而造成損失的風險。如,生產用機器設備的損壞、生產場所因遭到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而損毀,不能正常進行生產活動等。
2.4儲備和庫存活動的風險
不論是原材料、半成品還是產成品,當其被作為存貨進行儲存時就會面臨各種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倉庫存儲的損失風險,例如火災、水災對存貨的危害性很大,不當的庫存管理也會形成倉儲損失風險。
2.5財務管理活動的風險
現代物流企業的特殊性和風險性以及對于市場流通的關鍵性作用,決定了物流企業的誠信比制造業和零售業更重要。比如一個“代收款”的問題,這是現代物流企業不同于普通商品交易的無形的服務質量,但有些物流企業拖欠“代收款”,或者據為己有。長此以往,第三方物流市場將會不斷萎縮,生產者、消費者乃至整個市場都會受到損害。
2.6競爭的風險
企業所有的經濟活動,最終都要經過市場的檢驗,物流企業所面臨的種種經營風險,最終也都通過企業在市場中所遇到經營風險而體現出來。現代物流強調的競爭優勢已不僅僅是降低成本,而是不僅要具有高超和不斷改善的物流能力,還要提高應對市場競爭風險的能力。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提高,中小物流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競爭狀況風險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如:不正當競爭方式和手段,不僅極大地影響了物流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聲譽,而且破壞了公平規范的市場競爭秩序,并造成資源的巨大浪費;另外,外資物流企業的進入,也會使中小物流企業面臨更加嚴峻的考驗。
當物流企業具有或面臨各種潛在風險時,要提前化解或分散這些風險以及盡可能地減少和降低因此可能造成的損失,其實就是實施物流風險管理,所以,中小物流企業應認真分析各類風險,采取相應的對策,加強對物流活動中的風險進行管理。
3風險分析
風險分析就是遵照一定的程序,采用恰當的方法,根據投資項目風險的基本特征和識別原則對風險因素進行識別、分析并進行歸納和總結,找出引起風險的原因并評估可能引起的風險的大小,目的就是找出規避風險的對策,將投資項目的風險損失降低到最小。
中小物流企業在為客戶提供物流服務過程涉及很多環節,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差錯都會直接影響整個物流系統的順利運行,形成風險的原因主要來源于三個方面:(1)客戶方的原因帶來的風險。在物流服務過程中,物流服務費用的獲取是物流企業收入的唯一來源,因此物流服務過程中,客戶信譽和經營狀況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經濟效益。如果客戶中途取消合同,則為該客戶進行專業化物流服務的前期投入不能及時收回,將給企業帶來巨大經濟損失。(2)硬件設備的原因帶來的風險。在物流服務過程中,完善的硬件設備是物流企業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前提。在企業運營過程中,除了會出現一些經常發生的設備故障而帶來的風險外,還會出現一些事先難以預料的事情發生,這些是構成營運過程中的重要風險因素。(3)管理人員的原因帶來的風險。在整個物流系統的運作過程中,各個部門之間的銜接都是在依靠物流企業的管理人員進行協調,如果管理人員在工作中存在疏忽和失職,會導致服務率的降低,甚至會造成生命、財產等重大損失。這種風險在物流運營過程中產生的影響應給予足夠重視,對此類風險控制是整個物流系統順利運行的保障。
現代物流已經滲透到企業的各項經營活動中,物流就是由這些本來各自獨立但又有某種聯系的相關活動所形成的一體化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風險呈現出以下特征:(1)動態風險與靜態風險一體化。物流的過程是由許多運動過程和許多相對停頓過程組成的,也就是說,全部物流活動是在線路和結點進行的。物流線路有鐵路線路、公路線路、海運線路、空運線路和管道線路。物流結點按其功能有轉運型結點,如鐵路車站、水運碼頭等;儲存型結點,如倉庫、貨棧等;流通型結點,如物流基地、配送中心等;綜合型結點。物流結點將各個物流線路結成一個系統,使各個線路通過結點變得更為貫通而不是互不相干,因此整個物流過程中的貨物既有運動過程的動態風險,又有停頓過程的靜態風險,動態風險與靜態風險出現一體化的特征。(2)多種運輸方式下的風險一體化。運輸按其協作程度可分為一般運輸和聯合運輸,如汽車運輸、火車運輸等為一般運輸,鐵海聯運、公鐵聯運、公海聯運等為聯合運輸。多式聯運是聯合運輸的一種現代形式,是在集裝箱運輸的基礎上產生發展起來的現代運輸方式,按照多式聯運合同,以至少兩種不同的運輸方式,由多式聯運經營人將貨物進行“門到門”的運輸。在實際物流運作過程中,越來越多的貨物開始采用聯合運輸方式,以發揮各種方式的優勢,獲得最佳效益。聯合運輸,特別是多式聯運使貨物在多種運輸方式下的風險呈現出一體化的特征,而不是分段運輸方式下的公路、鐵路、水路、航空等分段式的風險。(3)客觀風險與主觀風險一體化。物流運作過程中的貨物運輸既面臨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這類客觀風險,又有可能遭遇由于承運人或其他關系方的責任造成的主觀風險。特別是在專門從事物流服務的“第三方物流”的統一管理下,客觀風險與主觀風險呈現一體化的特征。
4市場風險的應對策略
對于中小物流企業的風險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完全的避免是不可能的,只能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風險可能造成的損失。作為企業的決策者更應清楚地認識到,要規避風險,首先要識別風險。風險具有不確定性、階段性、特殊性和相對性等特點,識別時要注意把握識別原則,同時還要掌握風險識別的思路和方法,從而進行風險對策研究。
在物流企業營運過程中,充分認識相關風險,并在實施過程中加以控制,大部分風險又是可以降低和防范的。中小物流企業在進行項目投資決策要做到:(1)深入調查、科學預測,建立科學有效的決策機制,杜絕和減少決策失識。(2)加強物流過程管理,增強抵御經營風險能力,尤其在財務收支管理方面,通過增加財務收入,節約財務支出,實現經營現金凈流量最大化,以達到盡快回收項目投資的目的,從而有利于防范經營風險。(3)嚴格制度管理,通過嚴格的制度管理可以避免大部分風險。因此,要有嚴格的規章制度,將工作中出現的責任落實到人,并結合相關的獎懲機制,將人為原因造成的失誤降到最低。制訂專門的審核制度,對整個物流服務制度化管理,保證物流系統的順暢營運,減少人為原因造成的風險。(4)建立穩定的合作伙伴關系,可以考慮強強聯合,降低風險,與有豐富管理經驗的大型物流企業或相關行業的大型企業合資或合伙投資建設物流經營項目,這樣既可以降低投資風險,又能夠在合作中學型企業先進的管理經驗??梢钥紤]采取與合作伙伴利益一體化的方式保證客戶的穩定性,密切關注客戶的資信狀況,對于資信狀況好、發展能力強的客戶,通過合資、相互控股的方式將物流項目的發展與生產企業緊密聯系起來,兩者相互依存,共同發展。
5結束語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物流運輸市場中,中小物流企業要在競爭中占得一席之地,除了不斷地增強自身實力,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生產技術,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還要學會如何在充滿風險的物流市場中規避風險,不斷提高控制風險的能力,盡量減少損失,增強盈利能力。
參考文獻:
[1]付罡.影響我國企業實施風險管理的幾點分析[J].經濟師,2002(12):129-130.
摘 要:在介紹新三板現狀及地位的情況下,分別運用財務業績指標及業績波動性數值分析其特點和波動性風險大小,并提出相應對策。運用的財務業績指標有毛利率、每股收益、凈資產收益率、營業收入增長率;業績波動性指標有凈利潤波動性、扣非凈利潤波動性以及經營現金流波動性。在與創業板相比后得出新三板高盈利、小規模、高增長、高波動性風險的結論,并提出做市商制度、綠色轉板機制以及調整市場監管的對策。
關鍵詞 :新三板;波動性風險;市場監管
中圖分類號:F830.9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0-8772(2015)25-0056-04
引言
隨著產權交易市場的發展,2001年7月16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為了解決STAQ以及NET系統中掛牌企業的股份流通問題開展了“老三板”,即代辦股權轉讓系統。但由于其規模太小,場外交易較落后,2006年1月,“新三板”孕育而生,即“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報價轉讓系統”,它是為扶持國家級高科技園區的自主創新能力較強、科技含量較高的中小股份制企業而設立的融資服務平臺。2013年1月,由國務院的推進對其進行全面擴容后,成為全國性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權交易平臺,成為證券公司代辦股份轉讓系統的組成部分,簡稱為NEEQ,主要針對中小微型企業。新三板如今已初具規模,吸引了一大批優質的高科技和高成長企業進入。
國內眾多學者也都對新三板的現狀與發展前景、掛牌制度與監管以及存在的風險進行了分析預測,得出了普遍結論。漢鼎咨詢(2013)認為[1],由于當前新三板準入制度的限制、新三板企業股權集中度過高以及新三板轉讓交易制度只有協議轉讓方式等原因,造成了新三板流動性差的問題;我國對新三板掛牌企業信息評估要求限制小彈性大,導致投資風險較高;新三板掛牌企業集中于高新技術行業,技術更新快,市場反應靈敏,對專業單一技術和核心技術人員的依賴程度高,這在本質上決定了其變動性大而帶來的運營風險。馬旭馳(2014)提出,新三板市場風險分為外部風險因素和內部風險因素。其中,外部影響因素主要是指宏觀經濟因素包括利率和匯率,內部因素包括掛牌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市場資金流動性缺乏、掛牌公司轉板上市存在變數等[2]。周科競(2011)指出,新三板上市公司雖然過往并無明顯風險,但這是建立在投資者并未廣泛參與的基礎上的;越小的企業造假越容易,關聯企業為其輸送利潤也就越簡單,若是新三板能有中小投資者參與,難保沒有造假企業出現。新三板上市公司或將給投資者帶來巨大風險[3]。左永剛(2014)從多層次風險控制體系的角度指出[4],新三板門檻較低,掛牌企業正在日益增多,投資風險的提示沿用滬深交易所上市公司以自律為主的監管模式也將面臨挑戰;新三板將構建三個層次的風險控制體系,一是強化主辦券商市場賣方角色和持續督導責任,二是構建分層次的市場自律監管體系,三是構建與監管機構之間的聯防聯控機制。
本文在介紹新三板現狀的情況下,從先宏觀后微觀的角度分析市場風險,從新三板掛牌企業的各項財務業績指標數據分析其導致的波動性風險的大?。煌ㄟ^毛利率、EPS、ROE、營業收入增長率以及凈利潤波動性、扣非凈利潤波動性和經營現金流波動性幾項波動性指標來客觀表示新三板的波動性風險;在與創業板相比后得出新三板高盈利、小規模、高增長、高波動性風險的結論,并提出做市商制度、綠色轉板機制以及調整市場監管的對策。
一、新三板市場的現狀描述及業績波動性指標的選取
1.新三板市場的現狀描述
不同投資者與融資者因為其各自的規模大小不同、特征有別等區別而對資本市場金融服務呈現多樣化需求的態勢。這種多樣化需求決定了資本市場的多層次市場體系。我國資本市場從20世紀90年展至今,已由場內市場和場外市場兩部分構成并同步運行[5]。其中,場內市場包括主板(含中小板)、創業板(即二板),場外市場包括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以及證券公司主導的柜臺市場。
新三板市場作為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補充,與主板市場、創業板市場相互輔助、共同促進,起到了“孵化器”與“蓄水池”的作用[6]。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動與支持下,隨著新三板的擴容,其企業掛牌數量飛速增長。今年以來,新掛牌數量達到550家。1月份掛牌292家,創歷史新高。2月份掛牌130家,3月截至目前,已有128家企業掛牌[7]。截至3月19日,全國股系統掛牌公司數量達到2122家,涵蓋了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制藥、文化傳媒、節能環保等戰略新興行業。盡管中小企業對創造就業和活躍經濟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目前中小企業仍然很難從銀行或資本市場進行融資,因為銀行更愿意向國有企業發放貸款,且滬深兩市股票上市和債券發行也常將中小企業擋在融資渠道之外[8]。由此可見,新三板不僅為中小企業提供了融資平臺,也為投資者開辟了投資渠道。根據其擴容速度、企業掛牌速度等推算,未來五年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很可能突破5000家,總市值超過10000億。這對于當前比較充裕的中國民間資金和相對比較少的投資渠道來說,是一個非??捎^的規模。因此,新三板市場的擴容開放,對中國中小企業發展的意義毋庸置疑。新三板不僅為中小企業的上市融資開辟捷徑,也為更多要求快速IPO的企業帶來希望。
然而證券市場運行伴隨風險是金融體系不變的定律。尤其在當前各投資者們非理智型狂熱之時,對風險的測度與防范顯得更為重要。金融風險是指金融市場主體在從事金融活動的過程中,由于市場環境的變化或自身的決策失誤等原因造成其收益的不確定性,即實際收益偏離預期收益的可能性。本文主要從市場風險的角度分析新三板市場風險,即整個金融市場的變動引起金融資產價格的波動,從而導致的風險。
擴容前新三板的掛牌公司都是比較優秀的,其中近半數企業基本符合創業板上市條件,但擴容后的“新三板”企業質量良莠不齊,絕大多數難以上市,甚至面臨隨時倒閉的風險。中小企業的生存特點就是在大量企業產生的同時有大量企業消亡,最終長期存活并獲利的屈指可數,這個特點就成為新三板市場高概率高風險的決定因素。且由于新三板市場同創業板市場一樣都是為科技含量高、成長性強的高新企業提供資金,其掛牌門檻較低,所以風險更大。雖然在新三板市場掛牌的企業不屬于上市企業,但其依然可以融資并通過轉板機制來進行上市;雖然證監會嚴格規定新三板投資者以機構投資者為主,但一般個人散戶還是可以通過專業機構發售的基金或理財產品等進行間接投資,風險進一步積聚。
2.各項指標選取
我國現行新三板市場最大的特點就是高成長伴隨高風險,其主要存在三大問題,即估值弱、融資難、流動性差。西部證券提供的數據也顯示,新三板市場的總體波動較大。2010年新三板市場全年成交均價約為6.1元,不過各月的成交均價變動較大,其中最高均價為11月的9.22元,最低為7月的2.18元;個股的彈性則更為驚人,北京時代和恒業世紀的平均波動幅度分別為1062%和117.7%,在個別月份這種波動尤為突出。例如,恒業世紀在2010年1月的成交價格波動幅度達到1700%,而北京時代在2011年3月的波動幅度更是達到12900%[9]?;谖墨I梳理和研究需要,本文選擇毛利率、EPS(每股收益率)、ROE(凈資產收益率)、營業收入增長率等財務指標來觀察新三板市場的波動值大小,并通過將其三項業績波動性指標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波動性(以下簡稱扣非凈利)、凈利潤波動性以及經營現金流波動性與創業板市場的相應值進行比較來分析觀察其風險波動性。
具體選取的各項指標介紹如下:
毛利率(GrossProfitMargin):是毛利與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收入和與收入相對應的營業成本之間的差額,即:毛利率=毛利/營業收入×100%=(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
每股收益EPS(EarningsPerShare):即每股盈利,又稱每股稅后利潤或每股盈余,指稅后利潤與股本總數的比率,是普通股股東每持有一股所能享有的企業凈利潤或需承擔的企業凈虧損。每股收益通常被用來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衡量普通股的獲利水平及投資風險,是投資者等信息使用者據以評價企業盈利能力、預測企業成長潛力、進而做出相關經濟決策的重要的財務指標之一。
凈資產收益率ROE(RateofReturnonCommonStockholders’Equity):又稱股東權益報酬率/凈值報酬率/權益報酬率/權益利潤率/凈資產利潤率,是凈利潤與平均股東權益的百分比,是公司稅后利潤除以凈資產得到的百分比率。該指標反映股東權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運用自有資本的效率。該指標體現了自有資本獲得凈收益的能力,指標值越高,說明投資帶來的收益越高。
營業收入增長率(IncreaseRateofMainBusinessRevenue):是指企業本年營業收入總額同上年營業收入總額差值的比率。主營業務增長率表示與上年相比,主營業務收入的增減變動情況,是評價企業成長狀況和發展能力的重要指標。公式表示為:營業收入增長率=(營業收入增長額/上年營業收入總額)×100%,營業收入增長額=營業收入總額-上年營業收入總額。營業收入增長率大于零,表明企業營業收入有所增長。該指標值越高,表明企業營業收入的增長速度越快,企業市場前景越好。
凈利潤(即收益):是指在利潤總額中按規定交納了所得稅后公司的利潤留成,一般也稱為稅后利潤或凈利潤。凈利潤的計算公式為: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凈利潤是一個企業經營的最終成果,凈利潤多,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好;凈利潤少,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個企業經營效益及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標。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扣非利潤):其中非經常性損益是指公司發生的與經營業務無直接關系,以及雖與經營業務相關,但由于其性質、金額或發生頻率,影響了真實、公允地反映公司正常盈利能力的各項收入、支出??鄯莾衾?凈利潤-非經常性利潤+非經常性損失。
經營現金流(OperatingCashFlow):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按照現金收付實現制,通過一定經濟活動(包括經營活動、投資活動、籌資活動和非經常性項目)而產生的現金流入、現金流出及其總量情況的總稱。公式表示為:經營現金流=經營性現金流入額-經營性現金流出額。經營性現金流是評價企業獲取現金流量能力、償還能力和支付能力的重要財務指標。
二、各項指標的數據處理與分析
1.新三板歷年業績指標均值分析
通過計算新三板所有掛牌企業的毛利與營業收入的比值并求得均值(毛利率均值)、稅后利潤與股本總數的比值的均值(每股收益均值)、稅后利潤與凈資產的比值的均值(凈資產收益率均值)以及本年營業收入總額同上一年營業收入總額的差額與上一年營業收入總額的比值的均值(營業收入增長率均值)得到表1中的數據:
從表1可以看到,新三板掛牌企業2013年毛利率的均值為50.47%,凈資產收益率均值為18.13%,而創業板ROE僅為7.38%。每股收益的均值為0.28元/股,高盈利性使新三板成為各投資機構及各投資者的關注焦點。2013年營業收入增長率為49.07%,該指數整體處于增長趨勢。尤其從2010年開始,新三板掛牌企業業績增速明顯提升,良好的發展前景將使其遵循良性循環的規則。但2013年與2007年的業績相比差距還是不小的,整體波動較大。
2.新三板波動性指標數據分析
由于凈利潤,即稅后利潤反映企業盈利能力以及經營能力,其數值大小與經營效益稱正比;扣非凈利潤扣除了非經常性損益,公正真實地反映企業利潤;經營現金流反映企業現金流量狀況,并反映其償付能力大小。因此本文選擇觀察這三個指標的波動性來分析新三板市場的波動性風險,并與創業板做相應的對比,數據處理結果(見表2)。
表2顯示:(1)凈利潤波動性(%)。新三板掛牌企業2013年平均凈利潤為728.10萬元,相比創業板市場企業凈利潤均值7524.64萬元近1∶10。年凈利潤最大為13475.5萬元,而創業板年凈利潤最大為83991.02萬元,比較之下相差甚遠。凈利潤波動性方面,新三板幾乎為創業板的3倍,中值幾乎為創業板的2倍,而最大值更是達到10∶1的驚人倍數。(2)扣非凈利波動性(%)。在扣除了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的波動性值比較下,新三板的均值數值仍比創業板大2倍多,中值也近乎為創業板的2倍,最大值比創業板大7倍,最小值為創業板的10倍??鄢墙洺P該p益后我們仍能看到新三板市場凈利潤的高波動性,并發現其波動風險遠遠大于創業板。(3)經營現金流波動性(%)。在反映企業償付能力的經營現金流上,新三板的波動依然大于創業板,表中均值欄,新三板是創業板的3倍多,中值也將近3倍,最大值雖沒有前兩項指標的相差懸殊,但還是大于創業板,為創業板的3倍,而最小值竟為創業板的14倍左右,波動值極其不穩定。
3.結果分析
通過上述分析,從整體上可得出新三板企業具有以下表現:
盈利能力強、規模?。盒氯甯黜椨笜藬抵稻捎^,并大于創業板,盈利能力較強;而凈資產收益率雖然比較穩定但數值并不高。
業績增速快:其營業收入增長率較高,營業收入增長速度較快,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
波動性大:三項波動性指標中,無論均值、中值、最值,新三板均大于創業板,最值方面更是遠遠高于創業板,其波動性風險明顯高于創業板。
高風險高收益并存:網絡數據統計顯示,新三板市場的掛牌企業2013年虧損92家,虧損企業占新三板企業總數1/9左右,這明顯表現出新三板較創業板高的投資風險帶來的危險。
表中的數據整體波動較大,整個新三板市場也只有少數企業才能保持穩定的高盈利。從而可見新三板企業的經營能力、盈利能力、抵御風險的能力并不扎實牢固。新三板的高盈利同時又伴隨業績分化大的特點,具有很大的波動性。我國新三板掛牌制度的不完善更加劇了這一現象的發生,尤其是擴容后,企業數量猛增,質量無保障,企業則將面臨更大更棘手的波動性風險。因此,完善的法律制度、合適的政府干預、合理的監管制度以及健康的運行環境才能為新三板市場開辟一條陽光大道。收益與風險是呈正比的,想要在新三板市場中游刃有余,必須要密切關注市場運行狀況以及政府各項相關政策并做出正確的分析決策才行。
三、政策建議
1.完善做市商制度
做市商制度作為一種市場交易制度,是由具備一定實力和信譽的法人充當“做市商”,不斷地向投資者提供買賣價格,并按其提供的價格接受投資者的買賣要求,以其自有資金和證券與投資者進行交易,從而為市場提供即時性和流動性,并通過買賣價差實現一定利潤,是一種“報價驅動”制度[10]。簡單來說就是:報出價格,并能按這個價格買入或賣出。做市商制度對于新三板來說具有很大的意義,由于這種不斷報價并接受的報價機制,使得它對提高新三板市場流動性做出了巨大貢獻。其次,因為監管機構對做市商的報價有嚴格限制,做市商不能夠隨意報價。這樣,在做市商制度下,市場的穩定性大大增強。做市商利用自有資金和證券進行吸收,可以降低競價機制下雙方交易量不均衡對市場價格造成的沖擊,從而減少了新三板市場價格波動[11]。這就大大優于以前的競價交易制度。競價交易制度的特征是開市價格由集合競價形成,交易系統對進入的投資者發送交易指令,按價格與時間優先原則排序,將買賣指令競價,進行配對成交,是一種“指令驅動”制度。競價交易機制中的開盤與隨后的交易價格均是由競價形成的。所有投資者的買賣指令都匯集到交易所的主機中,系統自動讓價格相同的買賣單成交,成交價格是在交易系統內部生成的。這樣股票價格的波動就會很大,配對成交的方式下系統的不靈活性也是另一大缺陷。
2.完善綠色轉板機制
綠色轉板機制,即直接轉板機制,就是低級證券市場的掛牌公司,如果符合高級證券市場的上市條件,則可以直接轉至高級市場的制度[12]。這種為新三板中的優質企業提供轉向主板、創業板的捷徑的制度無疑能增強新三板市場的靈活性,這樣也會一定程度上激勵新三板各企業努力改善自身現狀以滿足轉板條件,真正實現新三板市場與主板、創業板市場的良好銜接,進而減小其高波動性并逐步加強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穩定性。
3.規范市場監管
鑒于我國特殊的市場環境,相應的市場監管也要與其相適應,才能保證整個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我國應該嘗試統一監管與分層監管相結合的方式,即中國證監會、中國證券業協會兩方共同監管的同時,又各擔其責,例如證監會負責各項交易制度與規則的制定實施,而證券業協會則做好行業自律方面的監管,雙管齊下,共同保證新三板的健康運行與發展。
參考文獻:
[1]漢鼎咨詢.新三板市場發展及趨勢[EB/OL].新浪博客,2013-
01-23.
[2]馬旭馳.新三板市場發展的風險因素及防范措施[D].大連:東
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4.
[3]周科競.新三板投資風險空前巨大[N].北京商報,2011-03-31
(006).
[4]左永剛.新三板將構建三個層次風險控制體系[N].證券日報,
2014-05-09(A02).
[5]朱雙婧.我國新三板市場與創業板市場的運行特征比較[D].
濟南: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
[6]張靜帆.我國新三板交易制度研究[D].鄭州:河南大學民商法
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4.
[7]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http://neeq.cc/index.
[8]湯蕙.“新三板”與中小企業融資[D].武漢:江漢大學商學院碩
士學位論文,2012.
[9]西部證券官網,http://westsecu.com/xbzq/index.html.
[10]杜恩斌.新三板擴容的風險分析及防范[D].上海:華東政法
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11]龍強.論新三板的擴容及其影響[D].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
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
產業投資基金概述
產業投資基金是一種借鑒西方發達市場經濟國家規范的創業投資基金運作形式,對未上市企業進行股權投資和提供經營管理服務的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集合投資制度,其特點可以概況為集合投資、專家管理、分散風險、運作規范。但是產業投資基金的風險要比證券投資基金大。從產業投資基金風險產生的環節上看,可以將風險分為兩部分:一是源自產業投資基金投資對象的風險;二是源自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方面的風險。而這兩方面的風險又可分為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構成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的因素很多,此外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期和基金市場發展初期,基金市場中各類行為尚未完全規范,因此我國產業投資基金的風險必然是多種多樣的。對這些風險的準確把握,有助于各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防范,使產業投資基金得到健康發展。
產業投資基金風險分析
(一)流動性風險
市場流動性風險是指,由于產業投資基金本身或者所投資的資金是否具有合理的流動性而產生的風險。產業投資基金的存續期有5-10年,投資對象是特定的企業,需要一定的投資回收期,所以流動性不是產業投資基金的固有特性。流動性風險是產業投資基金的最大和最突出的風險,產業投資基金能否生存和發展,取決于對流動性風險是否能夠達到有效規避和防范。其次,由于產業投資基金主要投資于見效周期較長的實業、未上市企業或上市企業的未流通證券,因此其投資的資產缺乏流動性。缺乏流動性使資金的周轉存在困難,一旦所投資項目經營狀況不佳,基金的處境將會十分艱難。特別是當基金的存續期滿后,基金仍不能從所投資資產中變現,那么,整個產業投資就以失敗而告終。
(二)市場風險
產業投資基金的市場風險指市場主體因市場環境的變化所產生的盈利或虧損的可能性和不確定性。包括經濟周期波動、利率變動、通貨膨脹導致的購買力變化等宏觀經濟因素的改變而產生的風險,以及行業政策的變化所引起的行業供求關系改變所產生的風險。從微觀環境來看,市場風險指投資企業產品市場風險,包括:市場容量的不確定性。其決定了產品的市場商業總價值,產業投資基金一般投資規模較大,最后形成的產品對本行業會造成一定的沖擊。如果產品市場的容量不大,會導致產品供過于求,價格下降,利潤甚微或虧損。市場接受新產品的時間不確定性。產業投資基金所投資的高新技術企業生產的產品往往是市場中尚未出現的新產品。新產品被市場認可的過程和結果都是不確定的。市場競爭的不確定性。不管產業投資基金是投資于新興產業或者是傳統產業,都會面臨著一定程度的市場競爭。如果投資的產業市場競爭激烈,高的預期投資收益一般就難以達到,投資結果不理想。
(三)經營管理風險
產業投資基金的經營管理風險是指基金管理人的業務能力,及其在具體項目經營管理上的不確定性。具體包括項目選擇風險和決策管理風險。項目選擇風險指由于對投資項目選擇失誤而產生的風險;決策管理風險則指由于管理技能缺乏或管理方式不當所造成的損失。產業投資基金運行,通常遇到的經營管理風險有:體制風險。體制風險是指由于產業投資基金所采取的設立方式,及其基金運作過程中責權利的劃分方式而產生的投資風險。經營風險。主要由項目選擇風險和規模選擇風險兩部分組成。項目選擇風險是由于對項目的選擇的失誤而造成的損失,項目的規模風險是指項目在選取規模和種類上存在的風險。人力資源風險。人才的流失對企業來說是致命的打擊,個別技術人才的流失有可能導致整個技術的崩潰,因此人力資源風險也是時時存在的。
(四)投資環境風險
產業投資基金的投資環境風險指資本市場投資環境的不確定性而產生的風險。主要包括三類:
第一,政策環境風險指由于地方政府或中央政府對待產業投資基金的政策發生了變化而引起收益變化。隨經濟形勢的變動政策不斷變化,從而使產業投資基金政策不明朗。
第二,法制環境風險是指法律法規的不完善、以及執法部門執法不力等造成對產業投資基金損害的可能性。我國仍處于經濟發展轉型期,各種規范市場的法律法規尚不完善,特別是投融資方面的法律法規明顯滯后于經濟建設的發展。在這樣的環境下,產業投資基金的運作就可能存在與其它法規產生沖突、甚至由于理解不同而出現觸暗礁的現象。同時,由于我國執法隊伍的素質原因,在產業投資基金運作過程中與有關部門發生糾紛時,產業投資基金的正當權益保護就會存在著一定的風險。
第三,市場環境風險指由于市場體系和市場規則不完善而對產業投資基金的運作產生收益減少的可能性。目前,我國的市場機制仍受傳統計劃經濟思想的干擾,特別是在金融領域的行政干預更加普遍。
(五)市場交易風險
產業投資基金的市場交易風險指由于在市場交易過程中因價格的變動而引起的風險。我國產業投資基金一般是依封閉式方式設立的,與封閉式的證券投資基金和其它股票一樣,產業投資基金一旦上市流通,就要接受市場法則的檢驗。普通股票的風險同樣存在于產業投資基金中,買進賣出、市場炒作等二級市場的各種風險都會發生。另一方面,市場價格總水平的變動(通貨膨脹)也可能使同樣數量的貨幣在不同時期的購買力產生差異,從而引起產業投資基金收益變動。
(六)道德信用風險
道德風險指基金管理人為了自身利益而弄虛作假、欺騙投資者,給投資者造成損失或收益減少的可能性。投資過程是基金管理人對資金的運作過程,除了資金因素,還有投資水平、投資技術等因素。其中基金管理人的道德水平和價值取向對基金收益也有很大的影響。因為在投資項目選擇、論證決策、經營管理、獲取收益等一系列環節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有關人員的道德品質的影響。同時,當前我國的社會信用環境不完善,秩序還比較混亂,專業性的組合投資和高素質投資隊伍比較欠缺,資本市場特別是產權(股權)市場不夠有效。最突出的問題可能是企業會計做假賬,審計結果缺少誠信,使得產業投資基金無法對項目做出科學判斷,增加投資風險。
產業投資基金的風險控制
產業投資基金在運作過程中的風險是客觀存在的,為了避免和減少風險造成的損失,需要不斷探索防范和控制風險的對策與方法。
(一)以預期的高收益性抵消流動性風險
由于產業投資資金大都投資于特定的企業,有一定的投資回報周期,因此,流動性風險是產業投資基金最大和最突出的風險。產業投資基金能否生存和發展,往往取決于對流動性風險能否有效規避和防范。由于未來收益的不確定性,導致流動性不足是一個很大的風險。為了彌補這個不足,產業投資基金常常是以預期的高收益來抵消。
(二)以科學的管理決策控制經營管理風險
對于項目選擇風險的控制,一方面要具有科學的決策機制,使選擇的項目具有相對穩定的投資收益;另一方面,要盡量利用有效的渠道爭取到有益的項目。而對于基金管理風險的控制,則要求盡量提高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能力,建立市場化的用人機制,通過一定的激勵措施吸引高素質的基金管理人才。要從根本上規避經營管理風險,還必須建立有效的基金管理公司的治理結構,使基金的運作過程有一套高效、健全的投資決策機制。
(三)以規范完善的市場法律體系控制環境風險
對于投資環境風險的控制,要不斷地完善市場體系和規范市場行為,理順政府職能,使行政干預從微觀經濟領域中脫身,讓位于市場機制。同時,通過加強法律法規的建設、提高執法水平等多種途徑逐漸減少和消除這類風險。
(四)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并規范道德信用風險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除了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外,要避免道德風險,最根本的措施是強化規章制度的管理,將個人收益與業績真正掛起鉤來,制定合理的激勵約束制度,讓每一個基金經理在獲得合理報酬的同時相應地承擔風險及其它責任。
(五)采取市場化方式發起運作產業投資基金
我國大部分產業投資基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由當地政府牽頭發起,上報國務院申請設立。其發展思路是:先由地方政府設立一個目標,然后想方設法尋找投資人,再去尋找基金管理人。這種做法實際是本末倒置。很多情況下,地方政府不過是打著設立產業基金的旗號籌集發展資金,根本沒有市場化思維,更無法適應投資者,特別是一些機構投資者的投資需求。產業基金可能會淪為地方政府操控投資的工具。產業投資基金的發起運作應該真正采取市場化的方式,從而杜絕非市場化造成的市場風險。
參考文獻:
1.魯育宗.產業投資基金導論——國際經驗與中國發展戰略選擇[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
2.李敏.我國產業投資基金基礎研究[M].天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6
現如今,大學生創業已成為推動大學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新舉措,也是為適應社會發展和市場對人才的需要。然而與高收益緊密相伴的必然是高風險。由于我國大學生創業過程中缺少系統的創業教育和創業支持,加上創業風險、創業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使得我中國大學生參與自主創業的人數比例只有0.3%~0.4%,遠遠低于發達國家,而且創業成功率也普遍較低。有關數據統計顯示,大學生自主創業在1年以內失敗比例達到50%-80%,面對如此高的創業失敗率,我們該怎么去界定“大學生創業投資”的概念、正確面對創業過程中的風險和進行有效防范呢?
一、怎樣界定創業投資概念
創業投資最先是從 “Venture Capital”翻譯而來的。它主要是體現資金、技術、管理以及創業精神的結合。同時“Venture”具有冒險的意思,因此我們可以把“創業投資”簡單理解為:冒險創建企業。
“創業投資”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創業投資又包含了2中不同形式的投資:其中狹義的創業投資主要是指現代意義的制度化的創業投資;廣義的投資包含了一種非正式的私人投資,這種投資量比較小的投資方式一般范圍都比較狹窄,它基本是由個人自行做決策的,而大學生創業投資多數都是屬于這個類型的投資。
二、大學生創業投資風險分析
融資階段風險分析:首先大學生創業投資是一種很好的解決現在大學生畢業就業困難問題的方法,但是創業投資也是一個風險與利益成正比的行為,在進行創業投資的時候,我們必須要認真的做好風險問題的分析,并且采取相應的行之有效的措施來加以規避。創業投資風險一般分為:融資階段、投資階段、退出階段。下面我們就從這三個階段出發來分析其存在的各種風險以及問題。
融資階段風險。大學生創業投資因為沒有資金支持,所以一般都從融資開始,一旦在融資階段遇到資金短缺就會對創業投資的發展造成嚴重影響。
大學生融資渠道比較單一。目前我國大學生創業投資的渠道一般都是銀行貸款,資金來源非常有限,這樣單一的融資方式是不利于對大學生創業投資后期工作開展的。
信用風險。大學生在創業投資時,由于自身認知有限,所處信息不對稱環境等缺點,并不能有效的降低投資活動中的經營風險,從而導致了很多金融機構對大學生創業投資信任缺乏而采取不利于大學生創業投資貸款的審批辦法,其中最常見的就是不授予基層銀行貸款決策權,這些因素都給大學生創業投資的融資增加了風險。
投資階段風險:在大學生創業投資過程中伴隨著多方面的風險,這些風險都對大學生創業投資的后期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
(1)技術風險:大學生船業投資初期多數是屬于中小型的高新技術企業,這些企業的科技成果一般都不是很成熟,大多處于向新成品新技術轉化過程中。因為都是新技術新產品還沒經過市場的檢驗和規模生產,所以在實際生產中,我們沒有辦法預知技術的可行度。就這一點來說這方面的投資風險是比較大的。
(2)市場風險:創業投資項目會受到市場定位,市場競爭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可能對大學生創業投資項目發展不利。其中競爭環境影響比如信息不充分可能會造成幾家公司同時開發同一項技術。而市場定位要求對市場的需求分析準確無誤,如有偏差勢必會提高投資風險性。
(3)外部環境風險:從創業的投資周期來分析,大學生創業投資屬于中長期的投資,所以投資階段會存在很多不確定的因素,比如市場經濟的影響,國家政策的變化都會對中長期投資造成一定的影響。
退出階段的風險:創業投資退出時指在企業發展成熟后,投資者可能將投入的所有資本通過某種形式轉化為資金方式撤回。大學生創業投資的目的是以獲利為前提的,當一個項目成熟之后,只有將資本順利撤回才能實現自己的收益。
(1)資本退出途徑。一是公開發行,這種退出方式是指創業企業轉變募資方式,由之前的向個別股東募資轉為公眾募資。這種方式可以根據股票市場價格來靈活控制退出時間,取得價格優勢來為企業融資提供更好的道路。二是收購,這種方式可以根據創業企業的發展情況來決定是否轉讓股權。三是并購,是我國比較常用的創業投資退出方式。四是回購。指的是因為企業經營需要從創業投資企業手中贖回所擁有的股權來實現企業股權的內部化。五是清算,指企業由于經營不善,管理不當導致企業無法繼續發展,這時候就會采取清算的方式來獲取殘值。
(2)退出階段風險。創業投資者在進行股權投資時的最終目的是要通過退出來獲得資本增值,但是退出時會面臨多種風險:首先如果由于市場因素影響造成市場價值突然猛降,就會造成創業企業的價值下降而造成損失。其次是創業企業不配合,如果投資者和創業企業管理層未能達成共識也會影響到投資企業的退出。三是產權交易市場的缺陷也會影響投資者的退出。
三、大學生投資風險規避
融資階段風險規避:
(一)拓展融資渠道
想要進一步拓展融資渠道就需要多方面的支持!比如政府方面予以政策支持,開設大學生創業投資基金。
(1)根據大學生創業投資的具體融資情況,政府可以把大學生創業投資基金分為2種:一種是創業投資引導資金,另一種是創業投資企業風險補貼。資金全部由財政專項資金來預算安排。
(2)創業投資引導資金還可以根據大學生創業投資的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方式來扶持,一類是跟進投資方式,另一類是參股創業投資方式,從而有針對性的幫助大學生解決融資困難的問題。
(3)創業投資風險不投資金為大學生規避融資風險,在國建信貸收緊的形勢下,政府設立大學生創業投資發展資金可以有效的幫助大學生解決在創業初期遇到的融資問題,這就需要政府相關部分制定出相應的管理方案為大學大學生創業投資服務。
(二)創辦大學生創業比賽和培訓
在學校創辦創業比賽,通過模擬創業練習,幫助大學生提前了解和學習創業投資的相關知識,鍛煉大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投資意識,積累創業投資方面的知識,從而提高大學生對融資風險階段的認識。
(三)金融機構貸款傾斜
大學生在創業投資階段,由于受到各個方面的音響,社會金融金鉤一般是不愿意貸款給大學生的。解決這方面的難題就需要政府機關給于相應的幫助,使金融機構在貸款上做一些傾斜來促進大學生創業投資的發展。
(1)優先貸款支持,發放信用貸款!為了解決大學生融資階段的貸款問題,可以由具有穩定收入或者是有效資產的家庭成員作擔保,大學生自己作為借款主體進行貸款。
(2)簡化貸款手續。在創業之初需要資金流動性比較大,貸款手續太復雜會影響到大學生的貸款熱情,金融機構可以在充分保證貸款流程符合法律規定條件下簡化貸款手續。
(3)利率優惠??紤]到大學生船業投資的具體情況,金融機構可根據貸款的風險程度在貸款利率上適當的下浮來支持和幫助大學生規避融資階段的風險。
投資階段風險規避措施:投資階段是影響大學生創業投資的核心階段,在投資階段大學生一定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來及時規避其出現的風險和問題。
(1)合理的選擇投資形式。每個項目在不同階段和領域其風險都是不一樣的,創業者一定要根據項目的特點選擇合理的投資方式。
(2)慎重選擇投資項目。大學生在選擇投資項目時一定要避免依靠理想和想象來選擇,創業初期一定要先做好市場調研,了解項目的優勢和劣勢,分析項目的受眾群體從而做出理性的投資。選擇創業項目的可行性可能會直接造成投資的成敗。
(3)要充分的利用合同。創業者選擇創業投資項目后一定要充分利用合同條款來規避投資風險,比如,保險保障條款等等。
退出階段風險規避:
(4)合理的選擇退出方式和時機,大學生創業者一定要時刻關注市場動態,了解產品發展,掌握發展趨勢才能在最適合的時候退出而獲得最大的收益。
(5)利用合同的制約作用,為了避免退出階段的各種風險,大學生在創業投資之初一定要在合同中實現約定條款來保障創業投資的順利退出。
風險是幾乎所有工程建設項目共有的特征。除了一般的項目所具有的項目的一次性、唯一性、項目目標的明確性和實施條件的約束性之外,工程建設項目還具有項目復雜程度高、整體性強、實施時間長、開工后的不可逆轉性等特點,因而不可預見的因素多,風險出現的可能性大,風險管理在整個項目建設過程中都十分重要。
自1990年以來,中國在城市水業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在4380億人民幣(540億美元)投資的推動下,中國661個城市的水業服務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步。由市政設施提供供水服務的城市人口比例由1990年的50%上升到了2005年的88%,生活用水總量的增長速度也由于水價提高和實施節水措施而減慢。然而,為了應對未來的挑戰,需要有更多的投資。預計中國城市人口從2005年5.5億到2020年至少增加到9億,由于城市人口的增長、提高水服務質量的需求,加大了對基礎設施投資的需求,因此,供水企業投資項目是否按質按量如期完成,對于城市乃至國家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水利工程項目風險研究現狀
中國水利工程建設方面引入風險分析技術較晚。20世紀70年代我國許多水利建設工程只進行簡單的可行性研究, 對于人員損失的預測、經濟損失的評估、失事概率的計算、社會及政治影響、商業可靠程度及可接受的安全指標等的評價還未涉及。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 才有學者對水利建設工程進行可靠性研究, 應用概率論、數理統計、隨機分析方法、貝葉斯理論、極值統計理論對工程建設及運營期的不確定因素進行量化分析并將之運用到實踐中。隨著創業投資成為我國經濟熱點, 在該行業中普遍應用的風險分析概念被引入到水利工程建設中來。風險分析技術在水利水電項目中逐步得到應用。較早的應用領域是水利水電工程中防洪項目的設計,其中包括堤防河道行洪、水庫大壩安全、洪水及其管理決策等方面; 后來, 再逐步發展到在泄水建筑物泄洪、水利水電項目投資等領域; 目前, 已發展到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導流、工程施工進度、防洪堤的穩定等領域。
從現狀來看, 我國對水利投資風險的研究尚處于初級階段, 對水利投資風險和控制的分析方法與工具手段較為落后, 研究的領域較為狹窄, 往往只限于水利投資的某一方面,缺乏借鑒和利用現代分析方法和科學工具對水利投資風險與控制進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二、鞍山市湯河水源擴建供水工程項目簡介
湯河水源擴建供水工程是鞍山市建國以來投資規模最大的跨流域、跨地區的城市供水工程,是鞍山市政府與省水利廳、本溪市、遼陽市合作與協作的項目;是利用日本國際協力銀行貸款建設城市基礎設施打捆項目之一,是鞍山市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項目。
湯河水源擴建供水工程由“引細入湯”引水工程和水源系統擴建工程組成。工程規模為日增加供水量15萬m3/d,工程總概算39226萬元,計劃工程施工工期三年。
三、鞍山市湯河水源擴建供水工程項目風險研究
鞍山市湯河水源擴建供水工程是一個復雜工程系統,是在復雜的自然和社會環境中進行的,受到眾多內外因素的影響和制約。整個工程投資規模大,建設周期長,而且是在原有供水系統基礎上進行擴建,施工難度也非常大,面臨的風險多且復雜,這些風險通過我們的管理還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但是在該項目建設初期風險管理意識相對比較淡薄、管理水平相對較低,使整個工程工期延長,投資增加。
投資環境風險:
高位水池是水源工程建設中非常重要的構筑物,它是水廠向居民用戶供水中間必不可少的調節構筑物,它的選址問題也直接影響工程中輸配水管道的敷設。
在工程原設計中,新建10000m3高位水池擬建在原有30000 m3高位水池東側,地面標高78米,在鞍山市著名的東山風景區內。但在施工前報政府審批時政府不同意,認為會影響整個東山風景區的景觀。
由于政府政策的調整,高位水池必須易地而建。為了減少對東山風景區的影響,同時合理的建設城市基礎設施,同時充分利用深營路南段及隧洞建設的良好契機,將湖南小區及正在開發建設的營城子小區的用水量由汪家峪凈水廠經深營路及隧洞方向配出,將原擬在東山高地水池建設的水池移至營城子小區、標高為110m處建設,并增加1個值班室。
高位水池易地而建,是整個供水方案的重大調整,采取的風險應對對策是風險回避,這是徹底規避風險的一種做法,即斷絕風險的來源。它對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而言,意味著提出徹底改變原方案甚至否決項目的建議。因此只有當風險可能造成的損失相當嚴重或者采取措施防范風險代價昂貴、得不償失的情況下,才采取風險回避對策。
市場風險:
由于材料價格上漲導致日貸資金投標總額突破日貸批復額度,只能減少購置管材的日貸資金中標額定,致使部分管道工程需要的管材、管件只能由配套資金(湯河水源建設費)購置。根據建設時市場材料價格,部分管道工程需要的管材、管件總價約為 1000萬元。擬采取招標方式采購。
工程初期,鞍山市政府與遼寧省水利廳共同簽定了興建“引細入湯”引水工程及增加鞍山市從湯河水庫取水量協議書。正式引水時間初定為2007年7月。水價從2007年7月鞍山市正式使用引細入湯工程起至2011年底止實行優惠水價,即:日引水超出20萬立方米部分的水量,按每立方米0.15元優惠價計收水費。2012年1月1日起,水價恢復至引蘭入湯的即時水價。由于客觀因素的影響,導致工程竣工并網時間推遲,目前正與水庫管理局協商優惠水價延長三年,即延至2014年12月份。
原材料價格上漲及原水價格上漲這種市場風險采取的對策是風險自擔。風險自擔是將風險損失留給擬建項目投資者自己承擔。這是依靠項目單位自身的財力來負擔未來可能的風險損失。這適用于已知有風險存在,但可獲高利甘愿冒險的項目,或者風險損失較小,可以自行處置解決。自留風險是最省事的風險規避辦法,在許多情況下也最省錢。當采取其他風險規避辦法的費用超過風險事件造成的損失數額時,可采取自留風險的方法。
技術風險:
濾池反沖洗水泵設計高度改變:
在湯河水源擴建供水工程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是汪家峪凈水廠的擴建,原有水廠的處理能力是20萬m3/d,擴建部分的處理能力是15萬m3/d。穩壓配水井、凈水間(包括反應池、沉淀池、濾池)、清水池都需要新建,而送水泵房還采用原有的送水泵房,這就要求來水管的標高和出水管的標高都保持一致。濾池是水處理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原有的濾池是普通快濾池,而新建的濾池采用的是國內水處理方面的新技術V型濾池。V型濾池比普通快濾池水處理效果好,增加了氣洗和氣水同時反沖洗,但是由于國內水廠采用這個新處理工藝的設計參數各不相同,沒有特別成熟的設計參數。在水廠試運行中發現濾池反沖洗水泵設計的高度高了,正常反沖洗時濾池跑水,如果控制閥門不讓濾池跑水,則處理水量達不到15萬m3/d,在試運行兩周后被迫停產,重新安裝反沖洗水泵。工期延遲兩個月,投資也有所增加。
這種設計風險采取的對策是風險轉移,將風險轉移給設計單位。風險轉移的目的不是降低風險發生的概率和不利后果的大小,而是借助合同或協議,在風險事故一旦發生時將損失的一部分轉移到項目以外的第三方身上。
工程風險:
工程征地:
本次工程涉及征地范圍包括:遼陽市境內輸水管道鋪設18,鞍山市境內輸水管道鋪設2及高位水池占地約8000m2。根據國家有關政策,均需辦理永久征地、臨時占地及地面附著物補償事宜。由于此項工作涉及省、市、縣(區)級土地相關部門且手續繁雜、費用支出過大,工程中的征地工作對工程建設周期產生了重大影響。后由市政府與遼陽市政府溝通,并指派市國土局等單位,制定土地征用及附著物賠償標準并辦理省、市、縣(區)級土地征用及附著物補償的理賠工作。遼陽市境內的永久征地、臨時占地及地面附著物補償,采用總承包形式,承包給遼陽市政府相關部門;鞍山市境內的永久征地、臨時占地及地面附著物補償,采用總承包形式,承包給鞍山市千山區政府相關部門。期間,市國土局積極協調鞍遼兩地國土部門、相關單位,使征地的前期工作有良好勢態。但是后期輸水管道施工由于征地問題沒有解決,施工工期拖延了三年。
2009年,水源辦公室與湯河鎮人民政府對A1標段剩余的2.6公里土地進行艱苦的洽商,按弓長嶺區人民政府頒布的補償標準,同被占土地農民協商簽訂征占土地及地上附著物賠償協議。在施工過程中湯河鎮小錄村小道溝組地界約900米,村民以一期工程占地招工人員下崗為由長期群體上訪,且阻撓施工隊伍不讓進場地,水源辦公室又多次請求弓長嶺區政府協助解決,最終請鞍山市局組織協調,對弓長嶺區政府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落實后,施工得以進場施工。鑒于該施工段外界阻力大,為壓縮工期,經請示總公司及主管單位(公用事業局)同意后,增派自來水工程公司及管道工程公司進場施工,經過近40天的艱苦工作、克服了重重困難,該段工程于2009年12月中旬全部竣工。
四、結論
運用風險管理理論對供水企業投資項目建設研究,這在理論上不是一個新的論題,但在實踐上必須予以重視。鞍山市湯河水源擴建供水工程項目中的風險主要是市場風險、工程風險、資金風險、技術風險、外部及協作風險等,風險等級為一般風險。風險若想得到有效控制,必須在項目前期及建設期間進行詳細的調查研究、認真的踏勘測量,詳盡的掌握地質條件、資源的儲量、供水、供電的配套條件,有效的計劃安排資金,才能將風險控制到最低。 鞍山市湯河水源擴建供水工程項目沒有如期完成,很大程度與整個工程建設中沒有運用風險管理理論予以管理有關。
在供水企業投資項目過程中,必須運用風險管理理論對項目進行風險管理,這樣才能保證項目的各種目標實現。
參考文獻:
一、產業投資基金概述
產業投資基金是一種借鑒西方發達市場經濟國家規范的創業投資基金運作形式,對未上市企業進行股權投資和提供經營管理服務的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集合投資制度,其特點可以概況為集合投資、專家管理、分散風險、運作規范。但是產業投資基金的風險要比證券投資基金大。從產業投資基金風險產生的環節上看,可以將風險分為兩部分:一是源自產業投資基金投資對象的風險;二是源自產業投資基金管理方面的風險。而這兩方面的風險又可分為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構成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的因素很多,此外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期和基金市場發展初期,基金市場中各類行為尚未完全規范,因此我國產業投資基金的風險必然是多種多樣的。對這些風險的準確把握,有助于各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防范,使產業投資基金得到健康發展。
二、產業投資基金風險分析
(一)流動性風險
市場流動性風險是指,由于產業投資基金本身或者所投資的資金是否具有合理的流動性而產生的風險。產業投資基金的存續期有5-10年,投資對象是特定的企業,需要一定的投資回收期,所以流動性不是產業投資基金的固有特性。流動性風險是產業投資基金的最大和最突出的風險,產業投資基金能否生存和發展,取決于對流動性風險是否能夠達到有效規避和防范。其次,由于產業投資基金主要投資于見效周期較長的實業、未上市企業或上市企業的未流通證券,因此其投資的資產缺乏流動性。缺乏流動性使資金的周轉存在困難,一旦所投資項目經營狀況不佳,基金的處境將會十分艱難。特別是當基金的存續期滿后,基金仍不能從所投資資產中變現,那么,整個產業投資就以失敗而告終。
(二)市場風險
產業投資基金的市場風險指市場主體因市場環境的變化所產生的盈利或虧損的可能性和不確定性。包括經濟周期波動、利率變動、通貨膨脹導致的購買力變化等宏觀經濟因素的改變而產生的風險,以及行業政策的變化所引起的行業供求關系改變所產生的風險。從微觀環境來看,市場風險指投資企業產品市場風險,包括:市場容量的不確定性。其決定了產品的市場商業總價值,產業投資基金一般投資規模較大,最后形成的產品對本行業會造成一定的沖擊。如果產品市場的容量不大,會導致產品供過于求,價格下降,利潤甚微或虧損。市場接受新產品的時間不確定性。產業投資基金所投資的高新技術企業生產的產品往往是市場中尚未出現的新產品。新產品被市場認可的過程和結果都是不確定的。市場競爭的不確定性。不管產業投資基金是投資于新興產業或者是傳統產業,都會面臨著一定程度的市場競爭。如果投資的產業市場競爭激烈,高的預期投資收益一般就難以達到,投資結果不理想。
(三)經營管理風險
產業投資基金的經營管理風險是指基金管理人的業務能力,及其在具體項目經營管理上的不確定性。具體包括項目選擇風險和決策管理風險。項目選擇風險指由于對投資項目選擇失誤而產生的風險;決策管理風險則指由于管理技能缺乏或管理方式不當所造成的損失。產業投資基金運行,通常遇到的經營管理風險有:體制風險。體制風險是指由于產業投資基金所采取的設立方式,及其基金運作過程中責權利的劃分方式而產生的投資風險。經營風險。主要由項目選擇風險和規模選擇風險兩部分組成。項目選擇風險是由于對項目的選擇的失誤而造成的損失,項目的規模風險是指項目在選取規模和種類上存在的風險。人力資源風險。人才的流失對企業來說是致命的打擊,個別技術人才的流失有可能導致整個技術的崩潰,因此人力資源風險也是時時存在的。
(四)投資環境風險
產業投資基金的投資環境風險指資本市場投資環境的不確定性而產生的風險。主要包括三類:
第一,政策環境風險指由于地方政府或中央政府對待產業投資基金的政策發生了變化而引起收益變化。隨經濟形勢的變動政策不斷變化,從而使產業投資基金政策不明朗。
第二,法制環境風險是指法律法規的不完善、以及執法部門執法不力等造成對產業投資基金損害的可能性。我國仍處于經濟發展轉型期,各種規范市場的法律法規尚不完善,特別是投融資方面的法律法規明顯滯后于經濟建設的發展。在這樣的環境下,產業投資基金的運作就可能存在與其它法規產生沖突、甚至由于理解不同而出現觸暗礁的現象。同時,由于我國執法隊伍的素質原因,在產業投資基金運作過程中與有關部門發生糾紛時,產業投資基金的正當權益保護就會存在著一定的風險。
第三,市場環境風險指由于市場體系和市場規則不完善而對產業投資基金的運作產生收益減少的可能性。目前,我國的市場機制仍受傳統計劃經濟思想的干擾,特別是在金融領域的行政干預更加普遍。
(五)市場交易風險
產業投資基金的市場交易風險指由于在市場交易過程中因價格的變動而引起的風險。我國產業投資基金一般是依封閉式方式設立的,與封閉式的證券投資基金和其它股票一樣,產業投資基金一旦上市流通,就要接受市場法則的檢驗。普通股票的風險同樣存在于產業投資基金中,買進賣出、市場炒作等二級市場的各種風險都會發生。另一方面,市場價格總水平的變動(通貨膨脹)也可能使同樣數量的貨幣在不同時期的購買力產生差異,從而引起產業投資基金收益變動。
(六)道德信用風險
道德風險指基金管理人為了自身利益而弄虛作假、欺騙投資者,給投資者造成損失或收益減少的可能性。投資過程是基金管理人對資金的運作過程,除了資金因素,還有投資水平、投資技術等因素。其中基金管理人的道德水平和價值取向對基金收益也有很大的影響。因為在投資項目選擇、論證決策、經營管理、獲取收益等一系列環節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有關人員的道德品質的影響。同時,當前我國的社會信用環境不完善,秩序還比較混亂,專業性的組合投資和高素質投資隊伍比較欠缺,資本市場特別是產權(股權)市場不夠有效。最突出的問題可能是企業會計做假賬,審計結果缺少誠信,使得產業投資基金無法對項目做出科學判斷,增加投資風險。
三、產業投資基金的風險控制
產業投資基金在運作過程中的風險是客觀存在的,為了避免和減少風險造成的損失,需要不斷探索防范和控制風險的對策與方法:
(一)以預期的高收益性抵消流動性風險
由于產業投資資金大都投資于特定的企業,有一定的投資回報周期,因此,流動性風險是產業投資基金最大和最突出的風險。產業投資基金能否生存和發展,往往取決于對流動性風險能否有效規避和防范。由于未來收益的不確定性,導致流動性不足是一個很大的風險。為了彌補這個不足,產業投資基金常常是以預期的高收益來抵消。
(二)以科學的管理決策控制經營管理風險
對于項目選擇風險的控制,一方面要具有科學的決策機制,使選擇的項目具有相對穩定的投資收益;另一方面,要盡量利用有效的渠道爭取到有益的項目。而對于基金管理風險的控制,則要求盡量提高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能力,建立市場化的用人機制,通過一定的激勵措施吸引高素質的基金管理人才。要從根本上規避經營管理風險,還必須建立有效的基金管理公司的治理結構,使基金的運作過程有一套高效、健全的投資決策機制。
(三)以規范完善的市場法律體系控制環境風險
對于投資環境風險的控制,要不斷地完善市場體系和規范市場行為,理順政府職能,使行政干預從微觀經濟領域中脫身,讓位于市場機制。同時,通過加強法律法規的建設、提高執法水平等多種途徑逐漸減少和消除這類風險。
(四)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并規范道德信用風險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除了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外,要避免道德風險,最根本的措施是強化規章制度的管理,將個人收益與業績真正掛起鉤來,制定合理的激勵約束制度,讓每一個基金經理在獲得合理報酬的同時相應地承擔風險及其它責任。
(五)采取市場化方式發起運作產業投資基金
我國大部分產業投資基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由當地政府牽頭發起,上報國務院申請設立。其發展思路是:先由地方政府設立一個目標,然后想方設法尋找投資人,再去尋找基金管理人。這種做法實際是本末倒置。很多情況下,地方政府不過是打著設立產業基金的旗號籌集發展資金,根本沒有市場化思維,更無法適應投資者,特別是一些機構投資者的投資需求。產業基金可能會淪為地方政府操控投資的工具。產業投資基金的發起運作應該真正采取市場化的方式,從而杜絕非市場化造成的市場風險。
參考文獻:
1.魯育宗.產業投資基金導論——國際經驗與中國發展戰略選擇[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
2.李敏.我國產業投資基金基礎研究[M].天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6
風險投資(VC)一詞最早誕生于美國,從投資行為的角度來講,風險投資是把資本投向蘊藏著失敗風險的高新技術及其產品的研究開發領域,旨在促使高新技術成果盡快商品化、產業化,以取得高資本收益的一種投資過程。我國的風險投資起步比較晚,但是近年來,發展迅速,為我國廣大的中小企業,特別是高新技術企業的創業與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然而,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以及我國經濟增速的減緩,風險投資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許多風險投資為了獲取高額收益,盲目地尋找投資對象,擴大投資范圍,孕育著巨大的財務風險。
一、風險投資的內涵與運作
風險投資運作的對象是一種私人權益資本,即風險資本。風險資本主要是用于尋找高風險、高附加值、高技術的新興產業,通過在這些產業中早期的投資,以求在日后獲得高額的回報。風險投資主要是以特定的行業和企業為投資對象,對企業新技術的研究、產品的研發、新工藝技術的應用等進行投資的行為。風險投資的投資對象因為主要集中于從事高新技術創新的中小企業,因此其投資活動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但高風險總是伴隨著高收益,風險投資雖然投資風險極大,但是卻蘊含著極高的投資收益,一旦投資的企業發展壯大,風險投資便可獲得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投資回報,并通過此來彌補其他投資帶來的損失。風險投資行業的收益率平均在30%左右。
風險投資的運作過程與一般企業差不多,都是通過資金的“籌集―投放―回收”循環過程來運作的。風險投資的基本運作流程主要是:風險投資機構募集資本,然后尋找具有很強創新能力且有著很高的成長潛力的中小企業進行投資,并幫助中小企業進行經營和管理,在企業發展壯大之后,通過資本轉讓,主要是通過IPO的形式將所持有的股權轉讓,從而獲得高額回報。風險投資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為了獲得企業的控股權,而僅僅是為了獲得高額的回報,通過股權變現,獲得高額的收益。因此,這種經營目的決定了風險投資的投資行為必然是高收益和高風險并存的,特別是在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具有很大的財務風險。
二、風險投資的財務風險類型
(一)籌資風險
籌資風險一般是指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由于資金的需要向外籌集大量資金,從而帶來的由于無法對債務進行償還而遭受損失的風險。風險投資的籌資方式與一般的企業不同,風險投資由于其投資對象一般都是新興的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中小企業和項目,因此其投資的穩定性較差,投資的風險也很大,因此很難從銀行或者資本市場進行資金的籌集。風險投資一般是通過特有的渠道,以股權募集的方式和吸收直接投資來籌資風險投資的資金,其籌資的來源主要包括社?;穑B老基金,公司基金,一些富有的個人以及社會上其他各種性質的基金。風險投資的資金募集成本一般來說要比普通企業低,但還是要考慮資金供給的成本,即籌資風險。
(二)投資風險
投資風險是指風險投資在投資過程中發生的投資損失的風險。投資風險與風險投資的項目風險評估、投資決策以及財務監控有關。首先,風險投資對于項目的選擇往往與資本管理者的工作背景、投資能力以及關系網絡有著很大的關系,這主要是因為風險投資的技術性比較強,投資的項目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需要風險投資管理者對產業技術的發展狀況及發展前景有非常好的理解與掌握,否則很容易導致投資失敗。另外風險投資的項目評估與選擇所涉及到的因素比較多,例如投資項目的商業規劃,管理者團隊的能力,市場發展潛力,項目可行性分析,財務風險分析以及國家產業政策分析等,因此很難對潛在風險進行全面的評估。
風險資本一般會以10%到15%的投資比例用于風險企業種子階段的投資。風險企業在種子期期間,存在著巨大的技術風險以及市場風險,這一期間的風險投資的投資損失比例高達60%。同時,這一階段的投資的回報率也最高,平均可達50%以上。這一階段風險投資企業主要集中于產品的研發,并不涉及到管理風險,只要產品研發順利,這一階段的風險基本上就可以避免。進入風險企業的擴張期,企業的產品市場已經逐漸打開,企業的資金需求也逐漸增加,但是由于企業尚未形成一定的規模,很難從銀行和資本市場進行融資,風險投資仍然是企業的主要資金提供者。這一階段,企業的管理和經營體制已經比較完善,但是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大大加劇,市場風險開始凸顯。這一期間的投資損失大約為20%,相應的投資回報率也下降至20%到50%。進入風險企業的成熟期,企業已經開始逐漸占有很大的市場,并且具備了一定的盈利能力,這一期間,企業可以通過銀行或者資本市場來進行融資,風險投資的投資風險進一步下降,風險投資可以通過股權的轉讓來實現投資收益。
(三)資本退出風險
資本退出風險是指風險投資通過股權轉讓的方式來實現投資收益過程中產生的風險。風險投資的退出方式主要有IPO、收購、兼并、股權回購以及清算等。根據企業發展的不同情況,風險投資可以選擇不同的資本退出方式。資本退出風險主要表現為風險投資在資金的退出過程中產生投資損失甚至資金難以收回的風險。資本退出風險在企業的各個發展階段都有顯現,但是大小有很大的差別。在風險企業的發展前期,主要包括種子期和導入期,資本的退出風險最大。首先,是由于產品的研發以及市場推廣的不確定性導致。其次,風險資本通過股權投資進行投資時,出現風險時資本很難退出。第三,風險企業在這一階段尚未進行規模生產,也不具備盈利能力,企業很難吸引新的投資者。在風險投資的后期(擴張期和成熟期),風險投資的資本退出風險降低。主要是由于這一階段企業發展前景已經逐漸明朗,企業的盈利能力增強,能夠吸引很多新的投資者,風險投資的股權很容易轉讓。
三、風險投資財務風險防范的對策
(一)提高財務風險防范意識,建立完善的風險預警體系
風險投資管理者需要提高財務風險防范意識,建立完善的風險預警體系。其中,獲利能力、經濟效率、償債能力這幾種指標最能反映企業的財務風險。資產獲利能力指標主要包括總資產報酬率以及成本費用利潤率,總資產報酬率表示每一元資本的獲利水平,反映了企業運用資產進行盈利的能力;成本費用利潤率反映的是每一元的成本能夠帶來的利潤,該指標與企業的獲利能力成正比。經濟效率主要是通過資產運營能力來反映的,其指標主要包括應收賬款周轉率以及資產周轉率等,它直接反映了風險投資的經營管理水平。償債能力指標主要包括資產負債率以及流動比率等,可以反映企業運用資產和收益償還債務的能力。風險投資企業需要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主要包括公司規模、公司投資領域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風險預警體系。
(二)加強風險資本的籌集風險管理
風險資本的籌集管理是財務風險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風險投資存在著資本來源較少,資本結構比較單一的問題。目前我國的風險投資的資金來源主要是由政府部門或者銀行出資,而民間的風險資本來源比較少。我國應該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制定相應的政策,幫助風險資本拓展資金來源渠道。風險投資的資金來源首選個人資本,其次是機構投資者,主要包括證券公司、信托公司以及一些基金等。我國應該借鑒美國風險投資的有限合伙人制度,這種制度作為風險投資中最典型最普遍的組織形式,其籌集方式最能體現風險投資籌集資金的特點。豐富的資金來源和合理的資金籌集方式是風險投資資金能夠正常運行和控制財務風險的重要保障。
(三)加強風險資本的投資風險管理
風險投資要做好公司的資本投資管理工作,降低投資風險。風險投資的投資項目主要集中于創業期的高科技產業,其發展主要是建立在產品不斷的研發和創新的基礎上,因此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和投資風險性。風險投資要將所投資企業分成開發、轉化以及生產三個不同階段,根據具體階段的情況來制定相應的投資方案,分階段投入資金,根據上一階段的投資情況來決定下一階段的投資,從而降低財務風險。風險投資在對企業進行股權投資之后,要積極幫助企業做好經營管理工作,提高企業的市場占有率,促進企業健康成熟發展,為風險資本的回收奠定良好的基礎。另外,要加強對于風險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做好財務規劃工作,對企業財務加強監控,防止財務風險的發生。
(四)加強風險投資的退出風險管理
風險投資的主要目的是在回收資本時套取高額利潤,而并不是參與企業的分紅,只有風險資本及時的退出,風險投資才能將資本用于新的投資,實現下一輪的盈利。因此,風險投資要謹慎的選擇風險資本退出的方式及時機。在我國,一般優先采用公開市場IPO的方式退出,增加資本的流動性,從而可以將資本安全撤出,投入到新的項目中去。
參考文獻: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為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基礎和原動力,但由于我國仍處于市場經濟的過渡時期,市場經濟條件仍不成熟,存在著生產要素市場化進程受阻、市場化缺陷暴露等諸多問題,這些都將給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帶來風險和挑戰。本文就我國社會保障體系面臨的風險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一、我國社會保障體系面臨的風險分析
(一)體制風險分析
1、制度融合成本風險。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提高勞動力要素的市場化程度,排除阻滯勞動力要素市場化進程的制度障礙,因此,要求社會保障體系能夠消除城鄉二元結構及戶籍制度帶來的影響。于是,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將面臨以下風險。第一,城鄉二元保障融合成本風險。我國目前的社會保障體系適應傳統的城鄉二元結構,對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的保障模式存在制度差異,這樣勢必要求未來的保障模式從城鄉二元結構向城鄉一體化過渡,進而提高了社會保障制度變遷成本。第二,適應勞動力要素流動的制度改革風險。要擺脫戶籍制度的負面影響,提高勞動力的流動性,必須擴大社會保障基金的統籌范圍,同時對勞動力社會保險賬戶的流動和銜接也將提出更高要求,社會保障體系面臨制度改革風險。
2、行政性資源配置引發的風險。行政權力參與資源配置干擾了土地及資本要素的市場化進程,給社會保障體系帶來了以下風險。第一,住房保障風險。住房有效供給不足是目前我國面臨的重要矛盾和問題,地方政府濫用對土地要素的行政性配置權力,參與商業用地及房地產開發市場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國房市矛盾的加劇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不控制好行政干預,住房保障將面臨更大的壓力和風險。第二,社保基金管理與運營風險。目前我國社?;鹨肓耸袌龌倪\營方式,但其管理仍屬政府主導模式。而我國目前基金管理機構分散,管理層次過多,又缺乏有效的監管機制,行政權力的濫用致使腐敗與尋租行為時有發生,給社保基金的管理埋下了安全隱患。此外,基金投資運營的外部環境對其保值、增值能力影響重大,而我國資本市場由于存在行政性資本要素配置而長期累積的系統性缺陷,將不可避免地給社保基金的運營帶來風險。
(二)市場風險分析
1、勞資矛盾加劇帶來失業保險及社會救助壓力變大的風險。勞資關系在新時期表現出新的特征,資本有機構成提高的趨勢也發生了新的變化,但這并不意味著勞資矛盾的緩和,而是矛盾從資本與勞動的對立轉變成了資本與非技能勞動之間的對立,即隨著創新勞動作用的不斷增強,技能勞動要素的投資并未被技術資本所排斥。如此的結果使非技能勞動者成了新的“弱勢群體”,他們將面臨收入被壓低、社保待遇被剝奪、隨時失業等困擾。再加上我國日益嚴重的勞動力供給過剩,勞動力買方市場的局面更易造成更多的失業,更低甚至被剝奪的社保待遇,以及更多的低收入人群。這樣勢必給我國社會保障體系中的失業保險及社會救助帶來更大的壓力,在基金來源渠道少、供給有限的情況下,面臨入不敷出的風險。
2、市場經濟的盲目性帶來社保基金籌集困難,社保資源和基金浪費的風險。由于我國相關法律制度不健全,市場經濟的盲目性沒有得到有效約束,市場經濟主體在過分追逐經濟利益時忽略社會利益,給社會保障體系的運行帶來風險。第一,由于法律執行力度不夠,不少企業不為符合條件的職工或僅給少數職工提供社會保險待遇,致使我國社?;鸹I集出現困難,從而不利于風險在更大范圍內分散。第二,醫療保險缺乏配套的法律約束和監督機制,在運行過程中出現市場化的定點醫療服務機構以追逐自身利益為目標,亂收費、濫用藥、濫檢查等現象,造成醫療資源的濫用及醫療保險基金的嚴重浪費,進而影響醫療保障的健康發展。
3、收入差距拉大增加了財政風險。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深化,但政府對社會保障承擔的責任有增無減,而且由于分配制度的不完善帶來的收入差距拉大更增加了社會保障的財政風險,主要體現在:城市低收入人群的養老、救助、住房等保障都需要財政在社會保障資金不足時給予支持。尤其在低收入人群不斷增多,救助標準存在剛性,住房需求不斷上升的情況下,財政風險更為突出。此外,廣大農村面臨著土地和家庭養老保障弱化的趨勢,城鄉收入差距的拉大,使得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建立和保險基金的籌集更傾向于依賴財政,給財政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風險。
二、風險控制措施建議
(一)制度設計預留創新空間或積極探索有效過度機制
針對我國目前城鄉二元保障發展不平衡,農村社會保障發展滯后的國情,應積極調整傳統經濟發展戰略,實現工業反哺農業,財政政策向農業與農民傾斜,以增強農民個人參與現代社會保障的經濟實力。同時,積極探索與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與城鎮職工基本社會保險既有區別又相銜接的農村社會保險制度,避免今后付出更大的制度融合代價。而對于已建立起農村社會保險制度的地區則應積極探索過渡模式,逐步實現城鄉社會保障一體化。
為了規避適應勞動力要素流動的制度改革風險,在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尚不健全之時,進行制度設計、完善過程中應盡量預留創新和發展的空間,充分考慮到在全國普遍建立實質相同的社會保險統籌基金或提高統籌層次,以及建立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個人專戶的必要性,避免制度建立的盲目性和暫時性,減少制度變遷和融合成本。因此,各地區社保部門在制度建立和完善過程中應加強溝通與協作,亦可通過上級部門牽頭部署,建立高一層次的統籌基金和保障機制,為在全國范圍內實現保障專戶自由流動打下基礎。
(二)合理明確權責范圍并加強監管,以控制行政性資源配置引發的風險
首先,要規避由于行政性資源配置帶來的住房保障風險,必須合理劃分市場機制與行政干預的邊界,合理匹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權、財權,并根據公共財力提供的可能性,統籌兼顧,優化各項建設支出結構,增加公有廉租房建設,滿足低收入階層合理的基本住房需求。此外,由于我國土地資源實行分散多頭管理,政府對其配置干預、審批過多,有時還由于政府對市場進行壟斷和封鎖,而影響公平競爭的開展,造成市場信號失真。因此,在盡快轉變政府職能,減少其充當資源配置主角的同時,必須加強監管,排除行政權力的負面干擾,為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創造良好的宏觀環境。
其次,要控制社?;鸸芾砼c運營風險,需要做從以下幾方面努力。第一,加強法制建設,通過法律手段和程序加強對社保基金管理的監督,增強對管理部門的職權控制,減少和避免社保基金“黑洞”的出現。第二,在投資環境的建設方面,應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作用,尊重市場經濟規律。政府只需制訂正確的引導性政策,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執行監督職能即可,這樣才能避免“政策市”的出現,控制系統風險的發生,利于社?;鸬谋V?、增值。
(三)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并加強職業技能培訓
首先,構建和諧勞動關系。通過實現勞動關系調整的市場化、法制化,加強勞動用工管理,依法規范勞動關系。通過進一步完善勞動合同制度,推動各類企業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規范企業勞動用工行為。通過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對勞動合同簽訂、工資支付、勞動條件、社會保險費征繳等進行專項檢查,促進企業完善用工保障。進一步健全工資支付和最低工資保障,推進預防和解決拖欠工資問題的長效機制的建立,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和諧勞動關系的建立將有效抑制失業增加、收入降低,進而規避給社會保障體系帶來的風險。
其次,加強職業技能培訓,促進就業率提高。第一,以培養我國勞動力市場急需的技能人才和復合型技能人才為目標,進一步推進就業準入制度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大力實施技能人才和農村實用人才的培養和開發,注重緊密銜接勞動力市場需求開展多形式、多層次的職業技能培訓,推動技術工人隊伍建設。第二,加強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建設,充分發揮職業院校培養高技能人才的主渠道作用,構建適應我國產業發展方向的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網絡。第三,加強對失業人員的再就業培訓,積極推動創業培訓,增強培訓的針對性、有效性和實用性,實現培訓與就業對接。只有通過實施以上措施,才能促進就業率的有效提高,規避失業保險及救助壓力變大的風險。
(四)增強法制調控力度
社?;鸬幕I集直接關系到充足穩定的社?;鸬慕ⅲ@也是社會保障制度的基本內容和首要運行環節。因此,有必要增強法律法規的強制力,強化社會保險基金征收管理,實現依法征收,應收盡收。同時積極探索新的社?;鸹I集辦法,如借鑒國際普遍經驗,以征繳社會保障稅的方式籌集基金,有效控制市場化過程中社?;鸹I集困難的風險。
針對市場化過程中醫療保險制度面臨的資源浪費的風險,一方面要加強道德約束,在全社會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樹立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消除各種醫療丑惡現象;另一方面是加強立法監督機制的建設,并通過加強多部門合作,對醫療機構實施綜合管理,加大懲罰力度,引入社會監督機制和建立誠信制度;通過制訂合理有效的醫療供方制約機制,如通過比較研究選擇合適的醫療保險基金支付方式(實證研究表明按病種付費方式支付醫療保險基金醫療費用最低)以加強醫療費用控制,促進醫療行為的規范,避免醫療資源的浪費,提高保險基金的使用效率,保證醫療保險可持續發展。
(五)規范收入分配,縮小收入差距,以減輕財政風險
針對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現實,我國應盡快規范收入分配制度。第一,加強對企業收入初次分配的宏觀指導和監督。通過加速壟斷行業的改革,建立國有企業收入分配的約束機制,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等方式規范企業收入初次分配,避免出現行業之間、企業之間收入差距拉大的現象。第二,加快調節收入再分配的基礎建設。通過健全金融和財產實名制及其監測體系,加強對個人收入信息的檢測,運用稅收等多種手段加強對收入分配的調節,以規范收入再分配機制,在尊重效率的基礎上體現社會公平,縮小收入的過分差距。
針對地區和城鄉資源稟賦不對稱引起的經濟發展不平衡進而造成的收入差距拉大,應通過政府加強政策引導并加大財政支持力度,以加快落后地區經濟發展,進而改善居民生活水平,縮小地區或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
收入分配制度的完善,落后地區經濟發展速度的提高,在縮小收入差距的同時也將解救為數不少的“弱勢群體”,進而減輕財政壓力和風險。
參考文獻:
1、羅潤東.和諧社會中的“勞動-資本”關系解讀[J].學術月刊,2007(4).
2、李迎生.探索中國社會保障體系的城鄉整合之路[J].浙江學刊,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