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交易匯總十篇

時間:2023-06-06 15:55:0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國際金融交易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國際金融交易

篇(1)

國際金融》是教育部確定的高等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和專業基礎課,是一門涉及面廣、綜合性強的應用理論學科。在全球經濟金融一體化的新形勢下,國際金融課程提供了認識和理解當今世界貨幣金融現象的一種重要工具,其研究的內容隨著國際金融實踐廣度和深度的發展而不斷得到充實和更新,該課程的教學必須緊密聯系當今世界金融發展中的現實問題和金融發展趨勢而不斷改革,從而擴大教學的視角和提高學生的知識素養。本文從教學內容體系、教學方法、考核方式三個方面探討了國際貿易專業《國際金融》課程的教學改革。

一、明確教學目標和內容體系

中國入世已進入了“后過渡期”,所面臨的對外貿易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對國際貿易專業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要積極探索融理論知識培養、實踐能力培養、職業素質養成與創業素質訓練于一體的全方位、全覆蓋、全過程的國際經濟與貿易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而且要把這樣的人才培養體系貫穿于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中。國際貿易專業的國際金融課程的教學要達到以下目標:一是使學生系統了解國際金融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論;二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引導學生積極關注國際金融市場和政策動態、國際金融理論前沿以及中國金融改革和開放進程,從而能夠運用基本原理分析、解釋、論證那些已經發生、正在發生甚至未來可能發生的重大國際金融事件;三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安排一定的國際金融實踐環節,增強學生的金融經濟意識和操作能力,理解國內外金融市場的規則、政策。為此,國際金融的教學內容要隨著經濟形勢和培養目標的變化而不斷調整。

1、夯實理論基礎

國際金融是一門涉及面廣、綜合性強的應用理論學科,內容上既有宏觀理論,又有微觀實務。理論的講授和介紹是每一門學科教學的前提和基礎,國際金融學也不例外。應當主要圍繞開放經濟下的國際資金流動問題,重點研究在不同歷史條件下的國際收支調節理論、國際儲備管理理論、匯率理論、國際資本流動理論、國際金融危機理論、國際經濟政策協調等,從而揭示一國經濟開放條件下的金融活動的規律。在對國際金融理論分析介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關注我國的金融制度和政策,使得國際金融理論能更好地與我國的實際相結合,以利于對中國現實經濟問題的分析和研究。

2、加大外匯交易實務和外匯風險管理的比重

隨著我國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企業需要掌握一定理論知識和技術,能熟練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型人才,今后國際金融的教學內容必須理論與技能并重,使學生在掌握國際金融基本理論框架的同時,加強對其應用能力的培養。要加強學生在企業涉外經營中國際金融實務和技巧方面的訓練,特別是在國際結算、國際融資、國際資本運營、外匯風險管理等方面強化指導,使國際金融的教學更好地與國際貿易學科的發展趨勢和人才培養目標相適應,為學生將來從事外貿進出口報價核算業務、外貿企業的風險防范及投融資安排等提供業務上的指導。

3、根據形勢變化,及時補充新知識

國際金融的理論和實踐都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教科書的更新速度已很難跟上這些前沿問題演進的速度。需要我們專業教師密切關注當今世界金融發展中的現實問題和金融發展趨勢,在教學過程中適時調整教學內容,及時補充新的理論和知識,從而擴大教學的視角和提高學生的知識素養。美國次貸危機已對貨幣金融危機理論、國際貨幣體系、國際金融市場等國際金融教學內容形成沖擊。危機后國際金融的教學內容需要進行修正,新的案例要添加至教學內容之中。而且這場危機使得世界上大部分經濟體都受到了嚴重的沖擊,在教學中要吸取此次經濟危機的教訓,強調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關系的緊密性,客觀地分析評價那些遠遠脫離實體經濟的金融衍生工具。

二、創新教學手段和方法

傳統的《國際金融》教學大都以課堂講授為主,老師將知識灌輸給學生,這種方式導致大部分學生興趣不濃厚,知識掌握不牢固。教學手段是推動教學方法改進的有效途徑,應重視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如:課程講義全部制作成powerpoint幻燈片,進行多媒體教學;將教案、習題、案例資料制作成網頁,供學生登錄學習;鼓勵學生登錄國內外商業銀行網站或財經網站,查閱相關信息。在教學方法方面,教師可以運用“四位一體”的理論教學、案例教學、課堂討論、模擬教學等多種方法和技巧,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1、“四位一體”的理論教學法

所謂“四位一體”方法主要是針對國際金融理論的教學規范,通過購買力平價理論的教學具體闡述“四位一體”法的四個方面。一是講清楚理論的各種假定條件或約束條件,向學生闡明一價定律和兩國之間沒有貿易障礙是購買力平價理論成立的假設條件,因此該理論與現實的經濟生活有一定的差距。二是理論的邏輯推導或數學推導,老師可以帶領學生一起根據一價定律推導出絕對購買力平價和相對購買力平價的數學表達式。三是分析理論所隱含的政策含義和啟示,通過課堂提問的方式向學生說明一國貨幣購買力的大小與該國通貨膨脹率和物價的變動有關,二者呈負相關關系,購買力平價的匯率確定了兩國貨幣的均衡匯率,現行的市場實際匯率乃是以此均衡匯率為中心而上下波動的,因此,以購買力平價匯率為尺度去與現行實際匯率進行比較,便可發現后者偏離正常均衡匯率的程度,從而采取相應的對策。四是運用理論來分析現實問題,通過對案例“巨無霸”指數的分析,進一步說明各國貨幣匯率與購買力平價匯率偏離的原因,增強學生對該理論的認識,使學生能融會貫通,運用該理論分析現實的匯率問題。

2、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的最大優點是從歸納的角度而不是從演繹的角度展開學習,教師充當導演角色,通過有效控制討論過程,提示思考線索,提供分析方法;學生充當思考者、決策者的角色,在教師的引導下,身臨其位、身臨其境地分析并解決問題,做出決策。將國際金融的原理與當前國際金融領域的熱點問題和具體實例結合,能使學生通過典型案例的分析與討論,加深對基本理論和知識的理解,同時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例如,在講解“外匯和匯率”一章時,可加入2006―2007年美元貶值的原因分析;在講解“衍生金融工具”一章時,可加入中海油博弈海外市場和巴林銀行事件的案例;而在講解“外匯風險”時,可加入漢莎航空公司外匯風險管理的實例;在講解“國際資本流動和貨幣危機”時,可加入亞洲金融危機和美國次貸危機的案例。好的國際金融案例必須具有真實性、典型性和時效性等特征,案例內容應包括題目、背景材料、具體內容、適當的提示分析、相關的思考題等方面。

3、課堂討論法

除了案例分析外,師生互動的課堂討論也能加深對理論的理解和對知識的運用。在教學活動中,選擇適當的討論選題成為課堂討論的關鍵。首先,選題應能充分運用《國際金融》課程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即應涉及國際收支、國際儲備、匯率、國際資本流動、國際貨幣制度等基本理論內容。其次,討論的選題要緊扣現實,將金融領域的新問題、新趨勢有機引入課堂,保持教學的開放性與靈活性,引導學生關注現實,學以致用。例如,在學完國際收支調節理論及國際儲備后,就可以討論近年來我國的國際收支狀況及特點及可供選擇的調節手段,并就我國目前外匯儲備的管理及巨額外匯儲備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影響有全面、系統的了解。最后,選題要面廣、點多,能分割為多個部分,以便于學生劃分相應的專門學習小組,集中針對所分配的選題進行準備達到全面參與討論的良好效果。

4、模擬和實踐教學法

在教學過程中開設外匯交易模擬、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模擬及國際結算模擬等金融交易,提高學生對金融市場和金融交易的感性認識和領悟能力,讓學生在現代化的教學環境中感受國際金融業務的實戰氛圍,進行實際操作能力的培訓,使其在走向工作崗位時,能夠很快適應環境,有效縮短理論與現實的距離。此外,有條件的學校應多開展社會實踐教學,其形式可多元化,與銀行、證券公司、期貨交易所等金融機構及有進出口經營權的企業建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聘請有豐富實踐經驗的金融主管擔任兼職教師或開展講座;鼓勵學生利用假期進行社會調研,了解當今金融環境和政策對企業經營的影響。

三、優化考核方式

對于突出實踐性的企業管理的教育而言,哈佛商學院無疑是全世界的典范,國際金融課程的考核也應借鑒哈佛商學院的成功經驗,優化考核方式,使學生通過考試能在綜合素質、創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培養和提高。首先,在學業考核上應改變過去書面閉卷考試的單一考核方式,不僅依據試卷和論文來考核學生的知識水平,而且通過課堂參與度來直接評價學生的學業,促使學生非常重視上課前的預習和課堂上的發言,以保證學生能力培養過程的扎實性,嚴防學習上的機會主義行為,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其次,實行嚴格的考勤制度,將學生的出勤情況與所得成績直接掛鉤,以充分體現出按時上課對于高等教育的嚴肅性,同時也是對學生時間觀念和綜合素質的鍛煉。再次,對學業成績實行強行分級的制度,按一定比例將學生成績劃為優良中差,一方面給學生以壓力,激勵學生不斷嚴格要求自己;另一方面間接地要求教師必須認真對待學生的成績考核,能夠拿出有說服力的評價標準,將教學工作搞得更加細化。這樣,避免一次考核定論的作法,既能反映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又能體現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自我學習和獲取知識的能力。

由于國際金融理論與實踐的創新層出不窮,國際金融教學改革必將是一個長期系統工程。作為一名授課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該課程的特點,把具有新意的教學思想應用于平時的教學過程中,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創新能力,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李金玲: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應用型人才模式的探討[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2009(6).

[2] 王愛儉:關于優化國際金融學科體系的思考[J].金融教學與研究,2005(1).

篇(2)

歐盟低碳交易機制所述的市場結構構架上規定碳交易市場可以以配額進行交易,也可以以項目進行交易。前者由政府或者管理者規定排放配額,并在參與者之間進行限量交易。后者則是根據低于基準減排水平的企業與配額限制企業之間的交易,配額限制企業可以購買低于減排水平的企業配額來調整其面臨的約束。這種碳交易機制的建立,有利于把碳排放權以價格形式表現出來,并加以量化,有利于對碳排放的管理和降低碳交易主體之間的交易成本。

碳交易市場的相關利益體。政府根據政策的配額,企業自身發展需要,企業之間就配額進行的交易,以及對碳交易進行的期權購買的投資者等等都是其參與者。政府根據受管制企業發展規定排放權以及配額,受管制企業受自身條件調整并對排放權進行交易,相關中介機構對排放權進行預期,并對排放權進行期權,擔保等金融活動。

碳交易的金融工具。隨著經濟的發展,低碳經濟的發展主要以排放權的遠期以及期權交易為工具,并且排放權的交易是低碳經濟的基礎交易。隨著金融機構和投資者對排放權的關注,碳交易的衍生產品日漸產生,主要包括排放權的交付保證、擔保、套利交易等。

二、國際金融條件下碳交易市場的起源

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國際金融的聯系日益緊密,促使人們對環境的日漸重視,使得政府出臺了相關的政策法規,來避免企業行為對外不經濟作用的產生。國際金融聯系的緊密性使碳交易的參與國較多,并制定了相應的指標:到21世紀中期,全世界溫室氣體減排50%的目標,以此為框架,后者對前者進行了細節的補充和說明,世界各國規定了具體的減排目標和實施細則,根據各國情況,歐盟消減8%,美國降低5.2%,日本和加拿大分別降低6%。國際金融的發展為世界低碳經濟的發展提供的基礎條件,各國的經濟發展需要一定的排放權,發展的程度于這種排放權緊密相關,同時,排放權的限制成為成本的約束。金融市場提供的各種金融交易工具促進著這種資源的有效配置,進而促進著碳交易的發展。

三、碳交易在世界各國的發展

隨著碳交易國際發展的深入,碳交易國際金融機制的健全,各國在碳交易產品金融工具的開發上不斷拓展,碳交易的量逐漸上升,同時人們對環境期望的提高,碳交易價格也呈上升趨勢。由于各國的經濟發展形勢不同,碳交易水平也不同。

最為有名的是芝加哥的氣候交易所(CCX),其是京都議定書協議之外的全球首家自愿減排的碳交易市場平臺。加入CCX的企業,每年自愿限制其氣體排放額度,這對于環境的維護,公司知名度的提高都有著很好的示范作用,也對我們人類社會的長期穩定發展做出了貢獻。參與CCX的企業主要來自航空、交通、電力等高排放企業,他們發展經濟的同時,注重對溫室氣體排放的降低,并做出接受當地法律和政府的監督措施。

新南威爾士溫室氣體減排交易體系主要是政府對電力公司和相關部門進行的定額排放規定,并隨后加入了京都議定書協議,政府為實現降低減排的目標,制定了減排的具體措施和長遠計劃,并通過法律條約進行約束和監督。政府于2008年成立了蒙特利爾氣候交易所,以方便排放權的配額交易,通過這些措施,澳大利亞政府逐漸提高了在環境保護方面的威信,為以后的加入碳交易國際化邁進了一步。

我國經濟的發展消耗的資源較多。據資料統計,我國每年消耗31%的煤炭資源、8%的石油、10%的電力資源,而生產的GDP僅僅占了世界的4%左右。我國是經濟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要解決我國面臨的許多問題,而我國又是資源消耗性國家,經濟發展水平較低,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任重道遠。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在技術上我們可以利用發達國家的減排技術來降低我國資源消耗時的碳排放,同時,2008年,我國成立第一家環境權益交易機構――北京環境交易所。這為我國碳交易發展提供了市場平臺,碳排放配額可以在該交易所公開出售,通過對碳交易的價格公開機制,規范了碳交易的市場機制,方便與國際碳交易機制接軌,引進國外先進的排放技術,并以此來衡量各企業的發展權利和發展成本,督促企業在環境保護中所起的社會責任。

四、國際碳交易的前景

經濟逐步復蘇后,2009年12月7日至12月18日,超過85個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192個國家的環境部長,出席了在哥本哈根舉行的氣候峰會,本次會議旨在以進一步推進節能減排,加快節能環保以及重點工程項目的建設為主題的全球性的會議。這次會議具有深遠的意義。

由于排放權與長期的發展權結合在一起,因此碳交易在未來的發展中道路是曲折的。根據IPCC的計算,2010年地球可承受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8000億噸,以此為依據世界人均排放為0.8億噸,這對發展中國家來說是一種對發展的約束。從長期來看,碳排放權的交易價格會提高,碳交易相關的金融產品會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篇(3)

(一)課程定位和教學目標不明確

在高職階段,財政金融類、國際貿易類、國際商務類等專業中基本都開設有國際金融課程,以往的教學大多保持通才教育,以課程為基礎不加以區分。但是專業不同,人才培養的要求差別很大,同一門課程在不同專業中的教學目標也應體現區別,要考慮專業的特色,考慮與專業業務知識的銜接,考慮學生專業操作技能的特點。財政金融類專業培養的目標主要是金融從業人員,因此對學習的要求更高,達到的理論深度應更深,而國際貿易類和國際商務類專業培養的人才將來并不是專門從事金融行業,而是在對外貿易過程中應用金融工具和開展金融交易,因此教學的重點應放在如何利用國際金融知識和技能服務于國際貿易。

(二)課程內容廣泛且抽象,學生學習存在一定困難

國際金融主要研究國際間貨幣關系和金融活動的規律及其實現形式。作為一門學科,國際金融所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包括國際收支、匯率、外匯業務、外匯風險管理、國際金融市場、國際貨幣體系等。其中既有經濟學理論,又有管理學實踐,既有宏觀分析,又有微觀操作。這些問題具有相當的深度,要求學生在學習之前具備比較扎實的經濟學、國際貿易、會計等相關基礎,而高職學生基礎普遍比較薄弱,因此學習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

(三)課程內容與現實發展和實際業務存在一定脫節

目前市面上針對高職階段的國際金融教材雖然也進行了諸如項目化設計、工學結合等許多改革,但是在內容選取上基本還是沿用傳統的國際金融學科體系,其中有很多??題比較宏觀且抽象,與外貿業務和學生生活聯系并不密切。比如國際儲備管理、遠期匯率的計算、復雜的國際金融衍生產品、國際貨幣體系、國際金融組織等,這些內容雖然是國際金融學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但是對于高職國際貿易專業學生來說并不實用,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反而會加深他們對該課程的抵觸心理。此外,國際經濟環境和金融市場不斷變化,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涌現,國家政策不斷推陳出新,比如跨境人民幣結算、貨物貿易外匯管理改革等,這些都是傳統課程內容中沒有但是與學生將來工作密切聯系的,這就要求教師具有很敏銳的信息搜集和分析能力,并不斷更新和添加新的教學內容。

(四)課程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有待創新

高職教育的特點決定了僅僅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無法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國際金融課程同樣需要引入“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的教學模式。但是由于課時有限,學生基礎比較薄弱、自主學習能力不強,學生在完成任務時仍需要教師的大量講授,學生在課堂上練習的時間有限,課后練習比較難以監控,學生實操的立體化程度不夠。因此如何設計合理可行的項目任務,創新教學方法,是課程改革的關鍵,也對授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國際金融課程改革思路

(一)結合實際,明確課程定位和教學目標

既然對于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國際金融課程是幫助其完善知識結構與提升專業技能,輔助其將來從事國際貿易工作,我們就將國際金融課程的教學目標設定為:通過學習該課程,學生可以掌握從事與國際貿易密切聯系的金融活動的相關職業技能,熟悉常用國際金融工具、業務特點和運用方法;正確理解和分析國際金融現象,了解國際金融發展新動態和國家政策,增強理論聯系實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還應提高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增強金融意識和理財能力,從而促進提升整體綜合素質,為未來職業拓展和個人生活奠定基礎。

(二)深入淺出,優化精選課程內容

確定課程教學內容首先要深入外經貿企業進行調研,了解企業有哪些工作崗位需要具備國際金融相關的知識、技能和素質,需要達到什么目標;其次,分析提煉具體工作崗位上的典型工作任務,將屬于國際金融方面的任務作為課程項目的基礎;最后從國際金融學科中選取相應的知識點、技能點進行搭配組合,構建國際金融課程的項目化教學內容。課程內容的選取以實際公司業務和崗位能力需要為基礎,不拘泥于傳統的課程知識體系,設置典型工作項目(任務),如果完成工作任務所需要的知識、技能是現有教學內容中沒有的,要補充進來;反之,如果現有教材和學科中的內容與典型工作任務無關,在實際業務中不需要,則應考慮適當刪除。除了強調實際操作性,我們也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對經濟、金融形勢變化的敏感度,宏觀思維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這樣既能夠與相關職業崗位對接,也保證了國際金融知識體系的完整性。最終我們將課程內容設置成六大項目,每個項目包含不同的任務,具體內容如表 1 所示。

1-2:根據近年數據總結分析我國國際收支的特點、原因,對我國當前國際收支形勢和政府相關政策進行討論。2-1:出口國際收支申報(填寫涉外收入申報單)項目三:匯率行情的查找、解讀、分析與運用1任務一:外匯行情的查找、解讀和運用任務二:主要國際結算貨幣匯率走勢分析任務三:人民幣匯率與中國經濟為主題的討論會11-1:查找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價,并進行解讀。

1-2:查找各大商業銀行最新人民幣外匯牌價,并進行解讀。

1-3:查找國際外匯市場主要外匯幣種匯率行情,并進行解讀。

實訓2:不同情境下成交價的選擇和折算。2-1:查找主要國際結算貨幣匯率走勢圖及外匯評述,結合所學對其近期及未來走勢進行一定分析。3-1:分小組完成人民幣匯率與中國經濟為主題的論文。

3-2:小組代表發言,同學交流。項目四:外匯業務操作與運用1任務一:結售匯業務辦理11-1:人民幣遠期匯率行情的查找和解讀。

1-2:遠期結售匯業務辦理。實訓3:遠期結售匯的運用。任務二:套利和掉期交易模擬操作12-1:為企業選擇資金運用方案并計算相應的盈虧。任務三:即遠期進口報價折算13-1:查詢開戶銀行中國銀行即遠期匯率報價,分析匯率走勢。

3-2:根據匯率報價進行進口價格折算,選擇較有利的報價,或進行還盤。任務四:即遠期出口報價折算14-1:查詢開戶銀行中國銀行即遠期匯率報價,分析匯率走勢。4-2:根據匯率報價進行出口報價折算。實訓4:出口報價折算。項目五:外匯風險管理1任務一:外匯風險管理案例分析任務二:運用金融交易進行外匯風險管理11-1:根據材料分析企業在進行外匯風險管理時都采用了哪些方法。

1-2:分析不同外匯風險管理方法的利弊。2-1:在簽訂貿易合同之前,對合同涉及的幣種、期限、結算方式進行分析,結合匯率走勢預測,對可能存在的外匯風險進行識別、衡量和分析。

2-2:根據具體情況,運用各種金融交易設計外匯風險管理方案。項目名稱1任務名稱1具體內容項目六:國際貿易融資操作1任務一:出口貿易融資操作任務二:進口貿易融資操作任務三:保理業務操作任務四:福費廷業務操作11-1:辦理打包放款:具體流程、填寫申請書、簽訂《打包放款合同》。

1-2:辦理出口押匯:具體流程、填寫押匯申請書、簽訂《出口押匯合同》。

1-3:辦理出口信用保險。2-1:辦理進口押匯:具體流程、填寫進口押匯申請書、簽訂進口押匯合同。3-1:辦理保理業務:具體流程、填寫申請書。4-1:辦理福費廷業務:具體流程、填寫申請書。(三)教學做一體,改進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在“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的教?W模式下,各個任務均按照任務導入、明確學習目標、布置工作任務、知識準備、操作示范、項目實施、成果評價、實訓練習等步驟展開。通過這些教學環節實現在做中學、學中做的效果。在教學方法上應靈活運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一是充分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料,教師在日常備課時就應多積累教學素材,盡量使用視頻、圖表、圖片、真實業務案例等資料,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二是設置工作情境,通過工作崗位和工作任務的設定,使學生具有職業代入感,激發其完成工作、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愿望,從而促使其自主學習。三是充分運用啟發式、討論式教學,教師不再一味地講授知識點,而是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通過提問、課堂討論的方式,啟發學生思考問題、表達觀點,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

(四)多元評價,完善考核方式

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的考核,采用過程考核為主的考核方法,根據項目完成情況打分。教學做一體的項目化教學,特別注重學生在平時的學習,重點考查在項目完成過程中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項目的完成情況。過程性考核為主的考核方式鼓勵學生把功夫用在平時,避免了傳統授課中學生期末突擊復習的情況,更能夠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本課程設計的實訓項目,可分為個人實訓項目和小組實訓項目。其中個人實訓項目要求每一個學生獨立完成,主要適合于一些單據、表格的填制、計算等,此類項目的標準比較明確,答案統一,由教師根據學生提交的作業進行批改打分。小組實訓項目則是由多名同學共同完成,涉及環節多,項目成果多樣,沒有統一的標準,因此小組實訓項目的分數構成采用以下方式:

100%小組項目成績70%教師評價70%成果評價

30%學生評價

30%組內成員互評

篇(4)

中國自1995年引入期權交易以來,其交易歷史不過短短十三年,總體風格還是比較謹慎保守的。這種特性一方面使中國免受諸如九七年東南亞金融危機之動蕩災害,一方面又使國內對金融衍生品這一領域的創新力度不夠。綜觀利弊,現今我國期貨交易有向開放化轉變的趨勢。以2006年新《證券法》出臺為證,總則中加強了一條“證券衍生品種發行、交易的管理辦法,由國務院依照本法的原則規定”,為將來搞期貨、期權交易留下了伏筆。果然,一年之后,《期貨交易管理條例》應運而生,成為規制我國期貨期權市場的主要法規之一。

再觀目前實際的中國金融市場,對期權的需求可謂日益增大。就個人投資者而言,金融期權逐漸成為人們投機行為的對象之一。中國銀行自2003年推出個人外匯“期權寶”和2005年推出“兩得寶”以來,都受到了廣大市民的追捧,市場反應非常強烈。由此可見,期權在中國有很好的發展潛力和發展趨勢。

二、金融期權的風險種類及成因分析

(一)金融期權風險種類

1.信用風險:最常見的風險之一。即由于交易對手破產或者無法履約而造成財產損失的風險;

2.市場風險:由于匯率、利率等因素的變化而引起的金融期權價格波動的風險;

3.操作風險:又名運營風險,即由于人為錯誤、欺詐、內部風險控制不當所導致的損失風險,也是現今法律法規主要規制的對象;

4.流動性風險:即合約持有者將合約轉讓變現的風險;

5.結算風險:又名交割風險,即交易對手在交割期限屆滿時無法按時付款或交貨,以此所造成的風險;

6.系統風險:政治、經濟、社會等大環境引發的普遍性經濟蕭條低迷的風險,一般而言,此類風險是經濟學上個人及機構投資者所無法回避的風險;

7.法律風險:由于法律法規不健全,或者立法后沒有得到切實的貫徹而引起的對交易主體缺乏有力的制約和保護的現象。且由于金融期權的創新性,即使有相關法規出臺,也因為沒有經過時間和案例的考驗而缺乏穩定性與說服力。

(二)金融期權風險成因

1.金融期權的杠桿性特征

杠桿性是幾乎所有金融衍生品的特性。對于期權交易而言,投資者只需花很少的一筆權利金費用即可進行交易。然而,這種“四兩撥千斤”的特點很容易讓人忽略了到期交割時必須承擔的100%的盈虧風險。大多數缺乏投資經驗、風險意識不足的投資者,往往只關注權利金的大小(即目前付出的成本)以及未來可以產生的巨大收益,卻偏偏對風險抱著僥幸或者過于自信的心理。總之,金融期權這種“失之毫厘,謬以千里”的驚人放大倍率,票面價值遠遠大于實際價值的特性,是產生金融風險的根本前提之一。

2.期權合同當事人之間的自治協議很可能脫離真實的資本運作

3.對于金融期權而言,理論上,根據民商法意思自治原則

當事人雙方可以就協定價格以及合約數量做出任意規定,只要雙方都接受即可然而,這種天馬行空式的極具想象力的游戲規則卻很可能偏離真實資本的運作,產生出巨大的泡沫效應。

4.金融期權的決定性因素本身波動劇烈頻繁

金融期權誕生伊始即是為浮動匯率制下的基礎金融工具規避風險,針對股票、債券、外匯風險分別發明了股票期權、利率期權和外匯期權。可以說,金融期權誕生的前提就是基礎金融工具價格走勢的撲朔迷離。

5.投資組合的專業性強,每組交易的組合條件都不同,制定針對性的法規難度大

金融期權交易的投資組合千變萬化,每一種投資組合的前提條件都不同,如何劃定能覆蓋這所有組合的分界層面,如何應當是經濟學家與法學家共同合作的任務。

6.按照現行會計制度存在風險隱患

金融衍生品的交易對象是期貨合約,根據現行會計準則,在交易結果發生前,交易雙方的資產負債表中沒有衍生品交易的記錄,財務報表不會反映潛在的盈虧狀況。這使得高層管理信息獲取存在嚴重滯后,為交易監管提供了嚴重的時間障礙。

7.場外交易市場的存在

場外交易市場是指在證券交易所以外的場所進行交易的市場。由于價格的不透明度以及缺乏交易所的規范規制,其往往是嚴重投機行為的交易場所,因此場外交易也是風險成因的重要組成因素。目前場外交易在我國還沒有合法地位,國務院出臺的一系列條例、意見和通知中都明確規定,期貨交易(包括期權交易)必須在期貨交易所內進行,嚴禁場外交易。

8.游資惡炒

部分學者認為,近年來中國證券市場的瘋狂繁榮跟部分國內游資炒作不無關系。以溫州民營企業的剩余資金為代表的國內游資,由于沒有合理的投資渠道,加上其逐利的本性,一旦出現任何獲利機會,便蜂擁而上,造成極大的不安定隱患①。

9.投資誤導

一些所謂“股評家”等出于某種目的在媒體上信口開河,其不負責任的言論為民眾接受相信,最終使得廣大投資者收益受損。

10.投資組合設計不當

如前所述,金融期權獲利投資組合是一種專業性極強的計算結果,一般投資個人往往無法精確計算出最佳盈利點與止損點,從而承擔了一定的由于投資組合設計不當造成虧損的風險。

11.投機過度

以賣出看跌期權為例。而一些情況下,在投資者在賣出的同時,手上很可能是沒有該買賣標的物的,這種投機方式非常危險,因為一旦價格走勢背離預期,期權賣家需要用市場價把標的物從市場上買回,再以協定價格高買低賣給期權買家。盡管理論上的風險無限性僅僅是小概率事件,但一旦真的出現,加上杠桿倍率,期權賣家往往沒有足夠的資金用市場價把標的物買回,再用協定價格售出。縱觀國際市場重大期權虧損事件,實力雄厚的財團最后多是被巨額逼空導致破產的。這種高風險性投機行為嚴重危害了社會秩序,同樣是法律需要規制的重點。

12.惡債連鎖反應

這里主要針對銀行而言,銀行如果過于為眼前獲利機會所誘惑,放貸規模擴大化,放貸對象信用要求逐年降低,加上銀行加入購買各種金融衍生品之行列,一旦負債者無力還貸,或金融衍生品資金斷裂,銀行面臨倒閉危險,企業和個人的存款無法追回,導致一系列經濟蕭條。

13.投資者對這一新型金融衍生品的了解不夠,風險估計不足

目前,金融期權在國內往往不是投資機構的主營業務,很多基金經理只憑一張簡單的報表就做決定,也沒有良好的內部風險管理制度。

三、相關現行法規對風險的彌補防范措施分析及未來相應法規構建

筆者認為,金融期權的風險防范應該分成政府、交易所、行業協會與投資者(主要是機構投資者)這幾個部分來規定相關義務,具體如下:

(一)政府的風險防范控制義務

1.開放資本市場力求“穩”,脫離本國經濟的承受能力,盲目追求負債增長的戰略是危險的②之所以放在第一點,是因為只有政府先把大環境做好了,才有下面交易所和投資機構進行改進的必要和可能。新興國家過早放松管制,容易被投機者鉆空作亂。筆者認為,金融市場的謹慎不犯錯是比創新更重要的前提,在吃不準新產品的風險程度的情況下,犧牲創新而確保安全穩定是可取的做法。

2.國務院證券管理機構積極履行職責目前新《證券法》第九條、第一百七十八條和第一百七十九條的規定明確賦予了國務院證券管理機構明確的職權及監督范圍,為監督提供了明確的法律依據。希望盡快出臺《金融監管合作法》,促進國內各個部門之間以及國際金融管理部門的合作,信息快速公開流通,及時防范風險跨國蔓延。

3.立法對金融期權的協定價格與合約數量做比例性的規定,確保不讓期權合約內容脫離資本真實情況太遠

4.改革現行會計制度,加入期貨、期權的記賬機制該條建議針對上述風險成因第五點,即期建議專門記錄期貨期權交易的未來交割賬目,使交易在沒有被結算之前即有所登記,使高層管理者閱讀賬目時心中有數。

5.期權交易應專門在有期貨經驗的期貨交易所內而非證券交易所內進行以充分利用期貨交易所的第一手期貨交易管理經驗。

6.對風險控制系統不足的交易所和金融機構進行管制,嚴重的予以剝奪其從事金融衍生品的交易資格2004年頒布的《金融機構衍生產品交易業務管理暫行辦法》第二十六條和第三十二條規定是我國目前立法重視金融風險控制的重要一點證明。但實踐中究竟是否真的能如此過硬的實施,仍是個有待考察的問題。

7.立法限制游資

關于海外游資,與上述第一點建議相同,政府對證券市場的海外開放仍然應以謹慎態度為主;對于國內游資,中央政府應當頒布條例限制游資的炒幅,以期既能達到適當利用限制資產的目的,又把風險控制在適度范圍之內。

8.投資誤導需要承擔責任

既當某些專家或權威人士在媒體上發表了不負責任的言論,誤導百姓投資之后,需要承擔法律上的責任,而不僅僅是道德上的譴責。這點也體現在新《證券法》上,該法這次的出臺專門強調,新聞媒體做新聞報道一定要真實,不能散布虛假信息,擾亂證券市場。同時服務機構中的咨詢機構應該規范自身的工作。如果是帶有廣告性地進行誤導的話,投資者可以起訴。

9.立法禁止投機過度,對賣空期權的額度進行嚴格限制此點是各個國家立法的重點規制對象。但是何謂“投機過度”,賣空期權的協定價格和權利金超過標的物當日收盤價百分之多少屬于需要限制的區域,則仍需要權威的經濟學家提出建議。對于過于專業的風險測算,筆者認為可以直接把經濟學家的權威提議上升為法律,術業有專攻,畢竟金融法是經濟學色彩濃厚的學科,需要法學家與經濟學家合作才是。

10.規制場外交易

根據世界各國立法來看,完全限制場外交易也并不可取。而由于場外衍生金融業務對信用要求極高,一般只規定資金雄厚,達到一定規模的交易商才允許成為市場交易主體。此外,行業協會、民間評級機構等也都在場外交易市場中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二)交易所

1.規定投機行為的交易規模、交易額上線、最大止損點、保證金制度和場內交易當日結算無價差制度,對交易員進行資格審查,對大批量進入者進行調查,建立大戶報告制度。這一點在《期貨交易管理條例》第十一條中已明確提到。

2.確立金融結算制度,明確結算機構,通知義務。07年修改后新出臺的《期貨交易管理條例》第三十七條強調了期貨交易所組織結算、通知結算結果的義務。隨著股指期貨的推出以及商品期貨市場的發展,同一時間可能會有幾十萬投資者參與,傳統由期貨公司逐一通知的方式顯然已經難以適應這種新狀況,遂規定由雙方約定通知的方式,并在符合一定條件時,由期貨公司的交易系統強行平倉,以及時降低客戶的交易風險。這使風險控制的效率大大提高。而且《條例》執行的是當日無負債結算制度,如果投資者方向判斷錯誤,而盤中又出現劇烈波動,一旦虧損達到10%,投資者則會被盤中平倉。所以投資者應該有意識的去保證金監視中心查看賬戶頭寸的盈虧。該條款的作用還在于提醒投資者明確并重視期貨市場的風險。

3.開始第一筆交易前,交易者必須繳納高額保證金。保證金主要是針對期權賣家而言。韓國市場規定,在開始第一筆交易之前,交易者必須先繳納500萬韓元的保證金,并根據市場走勢隨時追加保證金。

(三)行業協會

對于行業協會所應當履行的職責,參見新《證券法》第一百七十六條規定。除此之外,筆者認為還可以借鑒香港的做法,由期權期貨業行業協會建立儲備基金和賠償準備基金,基金錢款來自每位結算會員申請會員資格是所繳納的費用。這樣使得行業協會自身能有完備的風險協調體制,應對不測。

(四)投資機構與個人投資者

鑒于巴林銀行案得到的教訓,投資機構首先應當確保交易與結算嚴格分開,嚴禁越權交易。其次,應當重點規范基金等機構投資者,筆者建議可建立自動風險預防對沖機制,超出預警范圍的交易由系統自動對沖,且確保風險控制程序不受管理層左右,有自動、獨立運作的機能。另外,風險評估系統由非風險責任承擔著輸入,董事會和管理層的信息要客觀獨立公正。《期貨交易管理條例》第二十二條就是對投資機構風險設置的管理規定。對個人投資者而言,首先應盡量減少暴露在市場風險下的頭寸,其次,應對市場風險,最好是經過經濟學理論上的專業精確的測算,用投資組合控制金融風險,在同一中基礎資產上同時建立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部位的組合期權等策略,以達到規避風險的目的。

注釋:

①國內游資對經濟的影響及其引導.

②倪克勤.當代世界的金融危機與金融衍生品工具市場的發展.國際經濟金融.1997(9).

篇(5)

新世紀以來,隨著貿易和金融的全球化步伐日益加快,培養適合未來需要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是每個教師面臨的首要問題。《國際金融》是國際貿易專業的核心主干課程,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所有專業課中“教”與“學”的難度也是最大的。新世紀新形勢下新的問題不斷涌現,探索與研究《國際金融》的教學改革已勢在必行。

一、《國際金融》課程的特點

《國際金融》是從貨幣金融的角度研究開放條件下,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同時實現問題的一門學科,在結構體系和教學要求等方面與其他課程相比有很大不同。對其特性的把握是搞好教學的基礎。

(一)理論抽象晦澀,而且更新較快

《國際金融》屬于宏觀經濟學范疇,許多原理和理論比較抽象、枯燥,而且內容豐富口徑寬廣,缺乏具體性。比如國際收支調節理論、匯率理論和利率理論等章節,內容復雜模型眾多,沒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很難理解。同時國際金融相關理論知識的更新速度也較快,隨著全球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國際金融市場風云變幻,新問題不斷涌現,這就要求學生不斷學習新理論、研究新現象,單純靠教材靠老師無法解決問題。但另一方面國貿專業實踐性又比較強,學生比較喜歡動手能力、操作能力的訓練,對于理論的學習和研究比較排斥,所以教學難度非常大。

(二)數學能力與實踐能力要求較高

《國際金融》是金融學的分支,需掌握一定的高等數學知識,尤其是外匯與匯率、金融投資與風險管理等章節計算眾多,要運用數學手段解決實際問題。經濟類專業的學生數學能力普遍不如工科,在學習時面臨較多障礙,熟練使用數學工具其實是學好所有經濟類課程的前提。此外,《國際金融》對實踐能力要求也很高,不但有其特殊性且遠高于其他課程(如《進出口實務》、《報關實務》等)。因為他要求的不是簡單掌握標準的程序性、重復性工作技巧,而是綜合素質能力的提高。學生要能理論聯系實際,全面分析解決現實問題,為將來做應用型金融服務工作打下基礎。

(三)知識的綜合性和關聯性強,與其他課程聯系緊密

《國際金融》很多知識在其他課程中已經提及,前后聯系非常緊密。比如國際收支調節、匯率形成機制、政策組合搭配等很多內容就是《宏觀經濟學》、《國際經濟學》的相關理論,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學習又要具有一定的會計基礎,相關貨幣需求與供給、利率的管理等知識又離不開《貨幣銀行學》基本原理。經濟管理類很多課程其實是互通的,要求溫故而知新,全面學習、理解并掌握。要熟練掌握《國際金融》相關基礎理論知識,學生必須通過其他授課老師的先行鋪墊工作打下牢固基礎,學一門忘一門、存在僥幸心理的學生學不好《國際金融》。

二、《國際金融》教學目標與內容體系的重新定位

《國際金融》教學改革首先是在新形勢下對教學目標做出調整。入世以來企業對國際貿易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對人才的要求也從“量”過度到“質”。除了傳統的營銷、外語能力外,對于那些熟悉金融和工商管理、電子商務、商務談判等知識的人才也是求賢若渴。《國際金融》作為國貿專業主干課程,既能為將來從事國際貿易宏觀管理、認識世界金融經濟形勢提供理論上的支持,也能為從事外貿進出口報價核算、經營管理風險的防范及投融資安排提供業務上的指導。因此,《國際金融》教學目標應由以往單純的傳授專業基礎知識向綜合素質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培養轉變,由單純注重課堂教學向模擬實戰、社會實踐與課堂教學相結合轉變,由單純注重教師授課向積極開拓學生思維、啟發學生自我探索與研究轉變。

圍繞教學目標的重新定位,《國際金融》教學內容體系也要進行同步調整與更新。隨著金融一體化步伐不斷加快,匯率風險與國際金融危機對各國經濟的影響日益加深,資本金融市場的發展也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對于所有企業而言,防范匯率風險,規避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積極利用多種融資渠道增強自身實力,是個非常重要的研究課題,故授課時要增加國際金融市場、國際資本流動與風險管理等知識的比重。在中國外匯儲備已經突破3萬億大關,國際經濟糾紛不斷的背景下,對于儲備管理、國際協調及貨幣體系改革等方面知識學生也要積極掌握,這與我國當前經濟的發展現實緊密聯系。為了凸顯實踐教學的重要性,推廣素質教育,實踐教學部分也要加大授課比重。綜合而言,以上內容是編寫教學大綱時重點強調的幾個方面,也是和傳統教學內容體系相區別的地方。

三、《國際金融》教學方法的改革

教學方法的改革比教學目標與內容體系的重新定位更為關鍵,也是《國際金融》教學改革的核心所在,主要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運用多媒體技術與網絡技術教學

首先是多媒體教學,它主要采用圖表、視頻和文字相結合的方法,效果比傳統的文字講授好很多。目前高校里已廣泛應用多媒體教學,但還停留在充當演示工具的層次,未能真正發揮優勢。其實我們完全可以綜合使用多種多媒體形式,《國際金融》課程的特點決定了必須全方位利用多媒體技術。比如講解世界主要金融市場、金融危機等內容時完全可以讓學生觀看專題教學光盤、金融題材電影等音像資料,增強學生的直觀體驗。再比如講解一些邏輯性較強的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時,為了避免空洞說教,可在ppt中加入示意圖或者簡單的動畫,筆者采用了這些方法后效果事半功倍。

其次是通過網絡技術手段實施教學。這里面要注意搭配問題,應是課堂教學為主,輔以課外網絡教學。我們要建立專門的課程網站,主要內容包括教學大綱與計劃、章節重點與作業、自我測驗、留言答疑等,有條件還可以加上授課資料和錄像,便于學生課外自學。這些是常駐內容,還可以隨教學進度定期增加一些熱點專題。師生課外互動也很重要,網絡聊天已普及,我們可以借此實現師生的課外交流,拉近師生距離。經濟類課程共同特征是熱點多變化快,網絡教學可以使信息零距離傳遞并及時更新,先進性遠超過課堂。教材選用也很重要,高教版楊勝剛、姚小義主編的《國際金融》配有專門的網絡課程網站,資料齊全,附帶的學習卡可讓學生直接通過網站自學。筆者實際使用中效果不錯,值得推廣。

(二)加強案例教學與雙語教學

首先,案例教學是加深知識理解的最好途徑。當下很多高校在推廣情景教學法,案例教學是其中最簡便易行的一種。它講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通過對案例的討論、分析、總結,使學生身臨其境感同身受。《國際金融》案例豐富,具有來源廣泛、題材多樣和時效性強等特點。比如在講解“外匯和匯率”時,可加入人民幣匯率問題的案例,討論影響匯率波動的各種因素及匯率變動對經濟的影響;而講解“外匯儲備”時,可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討論外匯儲備的管理及運用。案例的選擇是成功關鍵,要遵循兩大具體原則:第一,案例要選擇早有定論的歷史事件。案例教學主要是以史為鑒避免重蹈覆轍,所以要避免無謂的爭論。第二,案例要選擇非常典型的事件。案例本身應有一定的理論與實際意義,所以要精心篩選那些經典的有價值的案例。

其次,實施雙語教學是由《國際金融》自身特性決定的。它研究的是開放經濟條件下一國經濟的均衡問題,具有很強的涉外性,雙語教學是培養學生涉外經濟活動能力的最佳選擇。在經濟全球化和金融一體化的大背景下,用英語對專業術語、基本原理進行一定程度規范表達是起碼要求。為了在未來工作中與外籍客戶順利溝通和協作,更要不斷通過各種英文媒體(尤其是國外網站)獲取最新信息和發展動態。雙語教學中有兩個問題要特別注意:一是避免注重形式忽略內容,英語只是一個語言工具,對基本原理和理論的深入掌握才是目的;二是避免糾結內容忽略難度,如大幅降低難度會導致課程內容過于淺顯,這不利于知識掌握及后續課程跟進。成功的關鍵在于如何把握好“度”,中英文教學必須靈活,英文授課的比重要根據學生英語水平和專業知識水平高低而定,同時也要根據講課內容的難度靈活變化,否則效果適得其反。

(三)大力提倡推廣實踐教學

《國際金融》目前嚴重缺乏實踐教學的支撐,很多經管類課程其實都是如此,構建實踐教學體系是本科院校教學改革的重要環節。對于實踐教學我們不能單純以實驗、實習去理解,針對《國際金融》這種理論性實踐性都較強的課程,實踐教學的途徑可以是多方面的,不應拘泥于具體形式。《國際金融》實踐教學可從理論實踐和操作實踐兩方面著手:

1、理論實踐,包括課堂討論和課外講座,目的是豐富學生理論知識提高素養。首先我們可以經常將一些理論難題結合當前社會熱點在課堂進行討論,通過互動實現師生交流與共同提高。學生加深了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教師也可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討論教學有一定流程,先要做好動員精心選題,如學生關心的熱點問題“人民幣匯率升值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然后分組討論,教師同時及時給予引導;最后教師總結,形成討論報告或者小論文等成果。其次我們可以定期舉辦一些學術報告會,組織學生積極參與。講座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專家型講座,主要針對與課程聯系比較緊密、影響很大的社會熱點問題;二是實務型講座,通過聘請在企事業單位從事國際金融相關業務的一線骨干(如中國銀行外匯交易業務員)進行操作性理論指導。通過聽講座以及面對面的互動交流,可以極大地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2、操作實踐,包括校內實驗室模擬實踐和校外實習基地社會實踐,是實踐教學的重點。首先是模擬實踐,這需要建立專門的金融實驗室,一般包括“金融教學”和“模擬交易”兩大系統,既可提供即時證券、外匯、期貨等金融市場的相關行情和資訊評論,也可同步進行相關模擬交易活動。如講解外匯知識時,可安排學生進行外匯模擬交易,在寓教于樂的過程中學習外匯投資的技術方法,親身體會外匯市場的風險。其次是社會實踐,校外實習基地可滿足需要,這也為學生提前進入社會、從事相關金融工作打下基礎。筆者課余時間經常帶領學生到銀行、證券公司或外貿公司等校外實習合作單位進行參觀實習,這種學以致用、言傳身教的做法很受學生歡迎,增強了他們理論聯系實際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不管將來從事外貿工作還是金融服務,都能從中獲得很大幫助,很多甚至提前實現了就業。

四、結語

作為《國際金融》授課教師,誠然應在掌握課程特點的基礎上,不斷更新教學思想積極提高教學質量,努力把學生培養成具備理論實踐能力、競爭適應能力的優秀人才。但換個角度講,課程學習包括教師“教”和學生“學”兩個方面,單純教師講學生聽只會事倍功半,因此《國際金融》教學改革重點應是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教師的教學思路應是先啟發引導,然后設計出若干問題讓學生自學,最后做分析和總結,這樣才能把“教”和“學”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教師的“教”真正實現學生的“學”,是我們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尤其要強調的一點。

參考文獻:

篇(6)

中圖分類號:f833/8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7217(2013)05-0015-05

一、引言與文獻回顧

“十”報告提出: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發展農村經濟的關鍵是提高農村金融發展水平、縮小農村金融發展差距,而探究農村金融發展差異的影響因素乃是基本前提。

我國農村金融發展差異研究一般包含在區域金融差異研究之中。宋宏謀等以農村信用社為研究對象,實證分析了1979~2000年中國農村金融發展的區域差異問題[1];伍艷等發現我國農村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供給的區域布局不均衡[2];黎翠梅分析我國在農村金融相關率方面區域差異明顯,且農村金融對農村經濟的影響也存在明顯的區域差異[3];高新才等認為經濟發展水平的區域差異、市場化進程的區域差異以及政府行為的區域差異是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4]。

瑞托斯·勞拉詹南(2001)提出了金融地理學這一新興學科概念[5]。隨著金融地理學的發展,越來越多學者嘗試將這一理論運用于區域金融發展差異研究中,如田霖(2005)將各種金融地理因素一起納入實證分析,認為經濟、科技、文化、開放、基礎設施、勞動力等金融地理因素對區域金融綜合競爭力有顯著影響[6];盧佳、金雪軍(2007)實證表明:地理位置等新經濟地理因素對區域金融發展均有顯著影響[7]。但目前國內從金融地理學角度研究農村金融的文獻并不多見。

本文試圖將金融地理學理論創新性地運用于我國農村金融區域發展差異研究之中。假定各金融地理因素均對農村金融產生影響,且影響程度不同,并運用模糊曲線法考察各金融地理因素對農村金融綜合發展水平的貢獻程度,以期拓寬金融地理學在農村金融發展方面的應用領域,為國家實施惠農政策、縮小農村金融發展差異提供理論指導。

二、指標選取、數據來源及研究方法

(一)指標體系的構建

考察我國農村金融發展差異影響因素的前提是衡量農村金融發展水平。國內關于農村金融發展水平指標體系構建的研究不多,本文借鑒區域金融研究中指標構建思路[6-8],進行一定調整和整合,從金融總量、金融結構、金融效率、金融環境四個方面來構建農村金融綜合發展水平指標體系(見表1),運用因子分析法得出量化的各省農村金融綜合發展水平。(二)數據來源及處理

各指標數據均來源于2006~2010年中國統計年鑒、中國金融年鑒、中國農村統計年鑒、農業統計年鑒、中國財政年鑒、銀監會網站農村金融服務圖集。我國農村金融協調發展是合作性金融機構、商業性金融機構等相互依存,面向“三農”的協同過程[9]。下面選取五大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農村合作銀行、農村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和農村新型金融機構的農村地區金融數據。為了使數據平穩可靠,取2006~2010年的平均值作為基礎數據。

(三)研究方法

1.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法是考察多個變量間相關性的一種多元統計方法,利用因子得分可以對樣本進行分類和綜合評價①。

2.模糊曲線法。

金融地理貢獻因子和農村金融綜合發展水平的關系是復雜的非線性形式,模糊曲線法不需要建立數學模型就能識別最有效的輸入變量,比較適合解決金融地理因子的貢獻程度問題②。

本文綜合考慮特征根值大于1、累積貢獻率大于85%兩個標準來提取因子,由表2可以看出,前五個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且累計方差貢獻率大于85%,即前五個因子可以解釋原始變量90%左右的方差,已經包含了14個統計指標絕大部分的信息。

由旋轉后因子載荷矩陣可知,公因子

f1在網點分布密度、金融從業、人均存款、人均貸款的載荷值較大,可代表農村金融資源覆蓋水平;公因子f2在金融相關率、金融市場化率載荷值較大,代表農村金融結構;公因子f3在儲蓄投資轉化率、農村gdp、農村財政支出載荷值較大,代表農村金融環境;公因子f4在貸款增長率、存款增長率載荷值較大,代表金融增長潛力;公因子f5在存貸比、貸款產出率和儲蓄動員率有較大載荷值,代表農村金融效率。綜合得分f=(43.351f1+15.954f2+14.059f3+10.197f4+7.144f5)/90.706。由此,可以計算出各省的農村金融綜合發展水平得分排名(見表3)。(二)因子分析結果

從表3可以看到,農村金融綜合發展水平得分排名前10名的除了內蒙古和四川以外都是東部沿海的省份,內蒙古由于在金融資源覆蓋水平和金融增長潛力方面表現突出,使得它的綜合得分較高,排名第三位。四川省在農村金融環境和金融增長潛力排名較好,綜合水平超出西部其他省份,排在第十位;河北、福建、海南的農村金融綜合發展水平落后于東部平均水平,其中海南省農村金融發展滯后現象尤為突出,排在第30位;中部地區的江西、山西農村金融綜合水平較低,均排在后10名;西部地區的陜西農村金融綜合水平較好,排在18位。可見我國農村金融綜合發展水平在各省之間存在差異,且和東中西部行政區域劃分不盡相同。  四、我國農村金融發展差異的金融地理因素分析

(一)金融地理因子的選取與計算

為了更好地解釋各省(區/市)農村金融綜合發展水平差異的因素,依據金融地理學理論,引入經濟、環境、設施、勞動、文化、科技、開放、聚集金融地理學因子作為解釋性指標(見表4)。環境因子包括了自然條件、地理區位和經濟區位。自然資源是社會生產原料和能量的來源,農業生產尤其依賴陽光、溫度、降水等自然條件,故以基礎能源資源儲量、受災面積代表自然條件。從地理區位上看,距東部海岸遠近是影響東部和中西部經濟發展的重要區位因素,與我國降水量分布規律大致相同,故以年均降水量代表各省農村的地理區位。而所在省份gdp占全國gdp比重能一定程度上說明農村所在地區經濟實力,能代表經濟區位。

農村基礎設施是指為農村的經濟、社會、文化發展及農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務的各種設施的總和,它能直接間接作用于農村經濟,用發電裝機容量、人均擁有機械動力、公路里程數來衡量農村設施因子。勞動力是從事農業生產的主體,農村勞動力文化水平和素質高低也是農村經濟發展重要影響因素,用農村就業率、農村金融從業比重、勞動力文化水平來衡量。

文化觀念是包括風俗、習慣、禁忌、價值觀念等在內的社會意識。和諧豐富的文化生活有助于增進農村居民間的信任關系和社會資本的積累,有利于農村互助金融的發展。選取農村文化站數量和農村文教娛樂支出比重來衡量文化因子。

科技進步已成為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力量,選取農村固定投資投入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科學研究數量以及各省技術成交量來衡量科技因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出口導向型經濟發展策略使得對外開放水平對地區經濟發展差異影響較大,國內很多學者均從實證角度證明了開放對我國地區的經濟增長差異有顯著影響,選取農村進出口額和農村外商投資總額來衡量開放因子。

另外,借鑒田霖(2005)博士論文中聚集力指標,將人口密度和產業密度作為聚集因子來考察人口聚集程度和產業結構對農村金融綜合發展水平的貢獻程度。

(二)各因子的貢獻程度

根據模糊曲線原理以及運用matlab編程計算③,輸入各個省份的樣本數據,就可以得出每個因子對農村金融綜合發展水平的貢獻程度(見表6)。表中顯示:各因子對農村金融綜合發展水平均產生正向貢獻,依其重要程度依次為科技因子、經濟因子、文化因子、設施因子、開放因子、環境因子、勞動因子、聚集因子。

科技因子對農村金融綜合發展水平的貢獻程度為0.3863,在所有因子中貢獻程度最大,說明農村科技水平成為我國農村金融發展最重要的影響因素。經濟因子作為農村金融發展的基礎因素,其貢獻程度為0.2115,排名第二位。文化因子貢獻程度達到0.178,排名第三位,說明農村文化建設對農村金融發展有著重要促進作用。設施因子、開放因子和環境因子的貢獻程度比較相近,均在0.16左右,說明這三個因素對農村金融綜合發展重要程度相近。聚集因子的貢

程度只有0.08,對農村金融綜合發展作用較小,人口密度和產業集中度對農村金融綜合發展水平影響不大。

五、相關政策建議

縮小農村金融區域發展差異,實現農村金融協調發展才能充分發揮金融資源扶貧功能,幫助縮小城鄉經濟差距,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根據金融地理因素分析結果來看,農村金融發展依靠的是各種社會經濟文化的協同作用,我們不能忽視各地農村中除經濟以外的科技、文化、設施、地理環境、勞動力等影響因素,要依據客觀規律和各地自身情況,抓住關鍵金融發展因子。

1.繼續貫徹“科技興農”方針,深化農村科技體制改革。增加對農村信息、計算機和科研的資金投入,促進金融資本與科技創新的結合,提高農村金融有機構成,從而發揮科技與農村經濟、金融的良性互動作用,提高農村金融的發展實力。

2.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培育良好信用環境。增設農村文化站點,豐富農民精神生活,增強農民間情感交流和溝通,增進社會信任,提高守法意識、信用意識,為農村金融發展創造良好的信用環境。

3.順應產業結構調整要求,夯實農村經濟基礎。政府應抓好農村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交通運輸條件,構建和完善農業現代化和農村城鎮化建設的制度框架,夯實農村經濟基礎。

4.適當鼓勵農民工返鄉就業,拓寬農民創業融資渠道。政府應積極為返鄉農民工提供創業培訓、融資指導服務;農村金融機構應加大對農戶和農村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擴大農村金融服務覆蓋面,充分發揮農村金融的杠杠效應。

注釋:

①本文建立的農村金融綜合發展水平指標體系指標數量較多,且指標間存在較強的相關性,使用因子分析法比較合適。

參考文獻:

[1]宋宏謀,陳鴻泉,劉勇.中國農村金融區域發展程度實證分析[j].金融研究,2002,(8):111-119.

[2]伍艷,余兼勝.中國農村金融的區域差異性研究[j].農村經濟,2009,(1):63-66.

[3]黎翠梅,伍薔薇.我國農村金融發展的區域比較分析[j].財經論叢,2010,(11):42-49.

[4]高才新,李陽.我國農村金融發展的區域差異與政策分析[j].現代經濟探討,2008,(3):45-48.

[5]勞拉詹南.金融地理學金融家的視角[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

[6]田霖.區域金融綜合競爭力差異比較與模糊曲線分析[j].南開經濟研究,2005,(6):8-15.

[7]盧佳,金雪軍.中國區域金融發展:地理環境與經濟政策基于金融地理學視角的實證分析[j].金融理論與實踐,2007,(4):7-9.

篇(7)

各個國家之間的交流與貿易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以及國際社會的和諧發展而日漸頻繁,在這一大環境的影響下,各國為了發展本國的經濟而逐漸青睞于開展國際貿易。充分了解貿易壁壘并實施相應的應對策略是促進我國國際貿易進一步發展的關鍵,因此,文章對國際金融服務貿易壁壘的比較做出了分析,詳細情況如下文所述。

一、國際金融服務貿易壁壘的概要

1. 國際金融服務貿易及貿易壁壘的定義。國際金融服務貿易是國際服務貿易的一種具體體現形式,主要是指簽署GATS的各個成員國所提供的所有關于金融層面的服務,涵蓋了保險、銀行及其相關金融服務。伴隨著國際金融服務貿易的發展而出現的還有貿易壁壘,其早在國際金融服務貿易開展的初期就已經存在并逐漸形成不同的模式,然而金融領域卻一直沒有對其作出明確的定義。直至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隨著《服務貿易總協定》(GATS)的簽署,才對其定義作出明確的規定,其主要是指受到非自然因素的影響,各國或地區政府及有關部門為了抵御國際貿易在本土發展而制定或采取的一系列直接或間接的金融貿易政策和措施。

2. 國際金融服務貿易壁壘的特點。由于國際金融服務貿易相對于其他服務貿易而言具有無形的特點,其貿易壁壘的特點也具有較明顯的差別,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金融服務貿易壁壘對于金融服務貿易的各方面都有涉及,且類型多樣、涵蓋范圍廣;

(2)金融服務貿易壁壘多為無形壁壘,且設置形式以非關稅為主;

(3)金融服務貿易壁壘設置的目的不僅針對金融服務本身,也是為了滿足國家某種經濟政策的目的需求;

(4)金融服務貿易壁壘的設置對象是金融服務的提供者。

二、國際金融服務貿易壁壘的分類

由上文所述的國際金融服務貿易壁壘的特點可知,金融服務貿易壁壘是以非關稅形式作為主要體現形式的,依照金融服務貿易的對象、開展模式等的不同,其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類別。

1.資本移動型:主要包括外匯鈔票和匯率的監管控制、浮動匯率的限定以及投資收益匯出的局限控制等形式。

2.人員移動型:人員移動壁壘是依照各成員國的移民限制法律條文來設定的,根據各國或地區移民法律法規或工作許可、專業許可等的規定標準的不同而有著不同的內容和形式。

3.服務產品移動型:這種類型的貿易壁壘主要是對金融服務的市場準入方面進行限制管理,換而言之就是指東道國或地區對進入國家或地區內部經濟市場的外來金融貿易服務采取不同程度的限制措施。

4.信息移動型:為了防止由于國家、經營權限以及交易雙方死人信息泄露而設置的壁壘,包括對國家技術標準、入網許可、數據信息的處理和存儲等的調控措施。

5.開業權限制型:對國際金融服務進入本國或本地區的法律法規以及各省市的地方條文等設置壁壘,包括禁止壟斷、限制金融服務的提供、限制或禁止非本國際人員提供服務業務等。

6.經營權限制型:即通過對外國服務實體在本國的活動權限進行規定,以限制其經營范圍、經營方式等,甚至干預其具體的經營決策。

三、國際金融服務貿易壁壘的比較差異

對國際金融服務貿易壁壘的分類進行比較,可以發現不同類型的貿易壁壘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主要可以體現在下列幾個方面。

1.壁壘設置透明程度的差異:不同國家對于壁壘設置的透明程度不盡相同,有些國家通過法律法規以及地方條文的明確設定,從而達到貿易壁壘高透明度的標準,而某些國家和地區對于貿易壁壘的設定則較為隱蔽,國外投資者的察覺度較低。

2.壁壘設置態度的差異:各國家與地區對于貿易壁壘的設置態度可以分為鼓勵型、限制型以及互利互惠型等,這些國家對于金融貿易壁壘設置的態度大多取決于金融服務貿易的類型。

3.國家發達程度之間的差異:發達國家由于自身經濟條件及綜合國力處于較優水平的原因,對于國際貿易的開展通常限制程度較低,這些國家大多主張不設立貿易壁壘。而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水平有限、本土經濟體制及市場發展欠成熟,因此在數量和類型上,設置了更多的貿易壁壘。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充分了解國際金融服務貿易壁壘的概念、特點和不同的類型,并制定相應的對策,只有這樣我國才能最好地處理與其他國家進行金融貿易時的貿易壁壘問題,從而不斷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提高我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

參考文獻:

篇(8)

中圖分類號:F83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1369(2009)3-0043-05

監管向治理機制的演進模式

監管是政府或職能部門依據所訂立的政策并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對被監管的活動及被監管的主 體進行規范、約束、督導而形成的有機的制約體系。治理機制是對某一過程或某一事物的管 理原理和一系列的制度安排。

治理機制的實現途徑包括兩大類型:一種是強制性的,主要依靠的是管制主體制定治理機制 來監督和管理被管制主體行為,通常就是監管的模式;第二種治理機制主要依靠被管制主體 的自覺,輔之以制度和行為的規范,屬于誘致型的治理模式。[1]管制性的 治理即監管是治理機制

發展的初級階段,誘致性的治理 是治理機制較高水平的發展階段。一般說來, 管制性的治理成本要高于誘致性的治理機制成本。治理機制的治理對象有被治理活動的主體 和活 動本身。前者是機構治理,后者是功能治理,兩者是互補而有差異的兩部分,要根據被 治理主體發展的不同階段來選擇方法,使得機構治理和功能治理兩者達到最優的結合,這也 是治理模式發展到比較成熟階段的表現。

治理是組織交易的一個多維度的模式,既是誘致型和強制性治理結合的模式,又是機構治理 和功能治理兩者有效地組合。監管模式屬于以強制性治理和機構治理為主的治理模式的組合 ,在治理機制發展較為成熟的階段時最優的組合應該是使成本最為節約、管理最為有效、被 治理對象最為有序,所以監管可以被視為治理機制發展階段中較為初級的一種形式,其必定 隨著被治理對象自身的發展和環境的變化而向治理機制中較高階段演進。監管向治理演進路 徑如下圖所示:

直線Ⅰ、Ⅱ、Ⅲ斜率是向下的且呈遞減的,表示治理的效用:國際金融衍生品的日漸成熟, 規 避風險的功能日益強大。由于新的金融衍生工具在產生之初,其規避風險作用是最大的,隨 著投機者的市場運作,衍生工具規避風險的效用在減少,此時金融市場上就出現了功能更強 大的衍生工具的需求,可以用一條比前者更平緩的直線取代,即直線Ⅱ、Ⅲ。

治理的最優點處于治理的成本曲線和治理效用直線相切的點,最優點隨著演進階段在變化著 ,圖中的①②③點是連續的,可以假設在這三個點中間有無數個連續的不間斷的點,因為新 的金融衍生工具的創新速度在金融全球化的推動下日益加快。

治理模式中的初級階段,即監管模式(圖中①)。此階段中以強制性的行政行為為主,行政 機構直接干預市場配置機制或間接改變交易雙方決策。監管更多的是一種外在的、根據規則 進行監督和約束的活動,較少或幾乎沒有發揮激勵和約束內部的自我實現機制的作用。由于 可能違反和扭曲市場正常發展規律,只能適合一定階段的經濟發展,并非長期和最優的經濟 管理方法的選擇,而且成本也是較高的。治理模式中的中級階段(圖中②),即誘致型和強 制性治理結合,機構治理和功能治理組合,其中強制性治理和機構治理占主,誘致性治理和 功能治理為輔。與前一階段的監管模式相比,發揮了激勵和約束內部的自我實現機制的作用 ,摻入了誘致性治理和功能治理,開始運用非行政手段,成本呈下降的趨勢。當治理模式發 展到較為成熟的階段(圖中③)。被治理的主體和實施治理的主體之間可以達到雙贏和正和 博弈的結果,所以治理不僅僅強調了這種外在的監督、第三方的約束,也運用一種激勵和約 束內部的自我實現的機制,從內部和外部同時進行監督和約束,以達到最優的一種市場配置 的方式和目的。發展到此階段,市場優勝劣汰的選擇機制留下的較好的管理方法的組合,是 符合市場發展規律和市場長期發展趨勢的一種最優管理方法的配置。當然被治理的主體本身 也在發展的,所以治理中最優的模式是一種發展趨勢,相互博弈的結果。

從②到③的演進的特征是外在的管制,特別是政府的行政干預管制由主導地位逐漸退到次要 的 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內部的自我約束和實現機制以及非行政手段。各階段的演進的動力源于 兩方面:被治理主體的自身發展變化以及治理環境的變化。

國際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監管現狀

目前對國際金融衍生品的治理是屬于監管向治理的中間階段演進,處于如上圖中所示的①到 ②的演進過程中。國際金融衍生品的監管,因為主流契約理論強調將契約的關系視為對市場 交易的質的規定性,并以此作為經濟分析的基本要素。因此,所有的市場交易都可看作是一 種契約關系,金融衍生品交易也不例外,它的交易實質上是對國際金融衍生品契約非完全性 的治理。當前金融衍生品的治理實現途徑主要是各個國家憑借政治權力對經濟個體自由決策 所實施的強制性限制,更多的是強制性的立法約束和行政來發揮被治理主體的自覺性;主要 是進行功能性治理,在機構治理方面還比較薄弱;國際組織對金融衍生品的治理作用只能在 較小范圍內發揮。

1.目前發達國家國際金融衍生品的監管

現階段發達國家的監管模式主要有三種:一是以美國為代表的“集中立法型”,二是以英國 為代表的“自我管理型”,三是日本的“金融行政型”。美國對金融衍生品市場實行了“多 元三級監管體系”[2]的監管模式,中央政府的行政監管、行業協會的自律與交易 所的自我管理有機結合,行政監管主體有比較高的權威,以政府的依法監管為主,非正 式規則的作用非常有限。英國對衍生品市場的治理以行業自律組織和交易所、清算所以及衍 生品活動參加者的自我監管為主,政府對金融衍生市場干預較少,主要通過行業協會、交易 所制定交易條款來保證衍生品市場交易的正常進行。日本對衍生市場的監管體系承襲了歐美 模式,實行“三級管理”[3],實施的是行政金融,是政府干預式的監管模式的典 范。在民 間組織了一些金融衍生品交易行業組織,彌補了多口管理下各交易所之間協調困難的不足, 同時也可以在政府監管和交易所自我管理之間建立聯系。

2.目前發展中國家及地區國際金融衍生品的監管

發展中國家在國際金融衍生品的治理機制上尚未發展成熟,許多的發展中國家已經開放了外 匯市場,容易造成發展中國家金融市場的動蕩,甚至金融危機。90年代后,亞洲地區貿易發 展迅速,許多地區取消了外匯管理和其他資本市場管制措施,放松了國內金融體系的控制 。盲目的放松使傳統的監管體制不能發揮作用。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對金融衍生品治理的不完 善和機制的不成熟與全球金融衍生品飛速發展的趨勢相沖突,金融衍生品交易治理的缺陷日 益暴露,帶來巨大的危機隱患。如果不顧其國內的經濟發展情況和國際金融環境的變化,盲 目進行人為的演進,必將引發國際性的金融危機。

3.金融衍生品國際合作治理的現狀

經過35年的發展,金融衍生品市場所具有巨大的潛在風險,已被各國際性金融機構充分認識 ,加強衍生市場的監管及監管方面的協調已成為共識。針對衍生市場的重大問題,國際性的 金融監管機構頻繁地進行考察,并從1995年開始每三年對場外衍生市場交易規模進行統計調 查,并公開披露。目前對世界金融衍生品市場進行調查研究,并各類指導性文件的國際 組織主要有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國際證券委員會 (IOSCO)、30人集團、證監會國際組織 、國際清算銀行。

各國也同時積極尋求監管的國際合作。一方面各國對國際金融衍生品交易的治理監管合作范 圍進一步擴大;另一方面一些國際性的組織加強對金融衍生品的治理,國際合作與協調的頻 率加強、程度加深。

國際金融衍生品交易監管演進的理論分析

199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默頓•米勒(Merton H. Miller)在他所著的《莫頓• 米勒論金融衍生品》中認為,監管會破壞金融創新,中央銀行應該推出監管體系,完全由市 場機制治理國際金融衍生品的交易。[4]

該理論認為金融衍生工具只能使這個世界更安全而不是更危險,而且其導致金融體系崩潰的 可能性并不存在;在要求政府對金融衍生品給予更多管制的諸多建議中,沒有一項能使這個 世界更安全;企業和銀行借助于這些衍生產品,終于可以用最低的成本來有效控制商業及金 融風險,但是默頓•米勒主張的治理模式更多的是以成熟的市場經 濟為研究基礎的、單純的市場治理模式,在金融衍生品目前的發展階段只能成為一種發展的 趨勢和理想狀態。

而英國經濟學家約翰•伊特韋爾(John Eatwell)與美國的艾斯•泰勒(Lance Taylo r),在合著的《全球金融監管》中提出應加大監管的可信度,建立一個世界金融監管局(W FA),并賦予其在世界范圍內進行金融監管的權力。[4]

金融衍生品的國際性使得單純的行業自律和單一的各國監管的效果明顯降低,由此產生了聯 合、協調監管的理論,該理論是監管向治理演進的理論基礎。

(1)該理論認為監管是相當必要的。第一,擁有必要的有效的監管時,可以確保公司和個人 能 遵守監管當局制定的市場紀律和規則,而且監管當局比一般的市場參與者更能了解更廣泛的 、更精確的金融市場的信息,監管當局的決策易被市場接受,增加了決策的合法性。第二, 監 管當局可以與被監管的公司保持不斷的聯系,為其提供指導并建立融洽的關系。第三,對市 場的準入和市場的退出必須有一套許可證制度來管理。

(2)在治理的途徑方面,主張加強國際金融衍生品交易各國監管的合作。布雷頓森林體系崩 潰 后世界上缺乏一個全球性中央銀行來維護和穩定匯率,金融危機與動蕩接連發生,迫切需要 建立一個全球性的金融監管局,并授予它在金融監管、審慎的風險管理和宏觀經濟政策等方 面足夠的權力,使金融監管更加民主化,監管更為可信,市場運轉更為有效。

國際金融衍生品交易監管演進的動因與趨勢

當前對國際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監管主要還是各國利用政府的行政權力制定相關的法制法規規 范各個參與主體的行為,投資機構和行業自律交易所以及各機構投資者的自我約束機制只是 在一個相當有限的程度上起作用。參與國際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各方和各機構進行管理和監督 ,不斷完善加強國際金融衍生品交易所的自我管理和行業自律,加大各國對金融衍生品交易 治理的合作和加強國際組織的作用必定成為監管模式演進的方向。當前的金融衍生品治理演 進的目標是上圖中③:行業自律、交易所和機構投資者自我管理為主,政府的行政治理較少 ,各國的治理機構充分合作,國際組織的作用也較大限度地發揮。

1.治理機制的多元性和替代性的特點是治理模式演進的根本動因

治理機制多元性和互補性的特點決定著國際金融衍生品交易監管演進的必然方向是加強國際 合作,充分發揮投資機構自我約束的作用。

(1)治理機制具有多元性的特點。治理機制類型從交易者社群規范到俱樂部規范、再到第三 方 私人治理的路徑反映了治理機制的歷史演進順序。這種演進是適應交易范圍的擴大而產生的 更 有效的治理機制,而不是一種機制對另一種機制的替代。治理機制的全部類型是共存于 同一個經濟體當中的,只是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某種機制處于主導的地位。[5]

(2)治理機制還具有互補性的特點。交易范圍越擴大,主導交易域的治理機制中,第三方治 理 機制最有效。國際金融衍生品交易在逐年遞增,跨國交易的范圍在擴大,監管機制的演進 應該是適應國際金融衍生品交易范圍的擴大而演進形成更有效的治理機制,而不是一種機制 對另一種機制的替代。當國際金融衍生品交易范圍越擴大,主導交易域的治理機制中,第三 方治理和國際聯合治理的治理模式越將是最為有效的治理模式。

2.國際金融衍生品國際性特征是國際金融衍生品交易監管演進的主要動因

國際金融衍生品具有與生俱來的國際性特征。浮動匯率制下國內與國外資產替代性加強, 當國內與國外利率水平發生相對變化時必然使匯率水平發生更大的變化,投機者大量買進或 賣出某種貨幣以牟取暴利,不少國家希望通過尋求一些新的金融工具來防范其對外資產或負 債在幣種、利率、匯率以及期限結構上的國際性風險,在這種需求下金融衍生品成功地完成 了第一筆交易(即1972年5月16日美國芝加哥國際貨幣交易所首次推出包括7種貨幣在內的外 匯期貨)。金融衍生品大多業務都是跨市場跨國進行,可能會因交易雙方使用不同的語言而 產生不同理解,甚至造成經常的違約,援引的法律依據可能不同,從而產生爭議,任何單方監 管的效果都將被稀釋或抵消,進行國際合作的金融衍生品的交易治理是必不可少的,在國際 合作中形成對待同一個問題相同的規范制度。

3.金融市場的新趨勢促進著金融衍生品監管的演進

各國的金融市場也逐步取消壁壘,資本在全球范圍內迅速、大量流動,增強了各國經濟和金 融市場之間的相關性。全球金融的互動使任何地區的利率、匯率以及貨幣波動,都可以很容 易傳導至其他國家,增加了各國金融機構及跨國企業采用衍生工具以規避風險的需求。金融 機構集團化的趨勢加強,非金融機構開始涉足金融業務;金融產品替代性增強,差異日益的 縮小,傳統的賴以劃分金融監管范圍、設立監管機構的基礎已不存在了。原有的各監管機構 之間的責任劃分不能反映金融業的現狀。目前,對各國的獨立監管體系和較少的國際監管合 作以 及IMF等治理機構監管作用的有限應做出及時的反應與調整,有必要建立一個監管機構對金 融集團的活動進行治理,加強治理機制中的機構治理,加大國際合作的力度與深度。

4.國際金融衍生工具的品種多樣化、復雜化,結構不均衡特征加速了監管的演進

國際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發展形成了一種淘汰機制,使適應市場的國際金融衍生品發展更快, 而那些不適應市場發展的國際金融衍生品就會逐漸減少交易量,直至被金融市場所淘汰。市 場淘汰和選擇機制使得金融衍生品的品種多樣化和復雜化。

多元化的金融機構的出現迫使商業銀行不得不尋找新的收益來源,改變以存、貸款業務為主 的傳統經營方式,把金融衍生工具視作未來的新增長點。金融衍生工具品種目前已知的超過 2000種,芝加哥交易所還推出了災難期貨、思想期貨等巨災保險衍生品。組合方式 不斷翻新 ,產品科技含量不斷提高,國際市場上幾乎每天都會有新的產品推出,國際金融衍生品交易 的監管機制應該加強國際合作,各國的治理機制加強發揮自我約束和實現機制的作用,在對 新型的國際金融衍生品的交易進行深入了解后制定相應的監管和治理的條例,使國際金融衍 生品交易的監管機制也隨著國際金融衍生品的創新與時俱進。

總結與啟示

國際金融衍生品交易的治理注定是個世界性難題,不僅需要每個國家和地區各自做好本國本 地區的監管,而且還需要國際社會進行廣泛的監管合作。當前的國際金融衍生品交易監管機 制與國際金融市場的新趨勢形成鮮明對比,監管機制防范風險的作用隨著金融市場的國際一 體化的加強而日益減弱,這種監管機制必定會向著更有效的治理機制模式演進,達到有效低 成本的治理。各國獨立的監管制度的日趨完善和廣泛的合作結合有效的國際組織治理機制就 是國際金融衍生品更為有效、更為成熟的治理機制形成的途徑。而各國監管向治理機制的演 進不 能脫離各國的金融發展水平與金融衍生品發展的現狀,我國的金融衍生品市場還是處于監管 的初級階段,所有的金融衍生品交易均在場外進行,缺乏一個比較規范的交易所。從一般的 演進模型看,我國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監管向治理的演進缺乏所需的制度和金融環境。在我國 逐步完善國內的金融衍生品監管制度的同時應積極參與國際治理機制協調與合作,在合作和 協 調機制的有機運作過程中鞏固監管演進的制度化基礎,實現向治理機制的更有效的模式演進 ,從而適應國際金融環境。

注釋:

[1]林毅夫.關于制度變遷的經濟學理論//財產權利與制度變遷――產權學派與新制度經濟 學派譯文集.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371.375

[2]多元三級監管的特點是中央行政監管主體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彼此相對獨立的機構,是 在證券、衍生產品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多個監管主體有合作的傳統;行政監管主體有比較高 的權威;證券市場一般來說比較發達,有的金融衍生產品是在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的。

篇(9)

從資本形成情況來看,20世紀七八十年代,金磚五國的資本形成占全球的比例約為5%,90年代末上升到10%左右,2010年增加至25.7%,是基本宏觀變量中全球占比最高的指標。其中,中國的資本形成全球占比從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2%上升到90年代的6%,2010年進一步增長至17.5%。從資本形成占本國GDP的比例來看,截至2010年,中國、印度、俄羅斯和南非的這一比例均高于OECD國家和全球平均水平,巴西的這一比例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大致和OECD國家接近。

從金磚五國的進出口情況來看,五國出口在全球的占比從2000年7%增長到2010年的14%,其中,中國所占的比例從2000年的3%上升到2010年的8.5%,共占這一時期金磚五國全球占比提升量的79%。從出口占GDP的比例來看,中國、俄羅斯和南非在1990~2010年的均值都在25%以上,超過同期的世界平均水平(23%),而巴西和印度分別為11%和14%,顯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從國際收支情況來看,巴西的國際收支基本平衡;俄羅斯和中國由于資源優勢和勞動力成本優勢,都是出口占GDP比例比較高的國家,表現為貿易盈余;印度和南非為貿易赤字國家,其中印度尤為突出,2010年高達GDP的6.39%。

作為發展中的大國,過去三十年,金磚五國對基礎性大宗商品的消費量(全球增量貢獻比)一直維持在高位。根據刊發在《國際政治研究》2011年第2期的文章《“金磚五國”的合作背景和前景》提供的數據,過去十年,除鐵礦石下降外,其他幾種商品增量貢獻比進一步大幅上升:粗鋼和銅超過100%,鋁和鐵礦石接近100%,貢獻比最低的石油增量也有三分之二。在金磚五國中,中國的增量貢獻比指標占據支配地位:石油約為47%,鋁和鐵礦石超過80%,粗鋼和銅超過100%。

經濟的強勁增長和廣闊的市場前景,為金磚國家帶來了持續增長的外商直接投資。在金磚五國中,除南非外,其余四國在最近十年獲得的外商直接投資都出現了迅速增長。截至2010年,金磚五國獲得的外商直接投資總額達到3021億美元,占全球總量的22.5%,其中,中國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資達到1851億美元,超過金磚國家總量的六成,占全球外商直接投資總量的13.8%。目前,中國和印度已與美國并列成為全世界最具投資吸引力的三個國家。

在經濟保持高速增長的同時,近年來金磚國家的宏觀經濟風險也在逐步降低。從金磚國家的外債負擔水平來看,除俄羅斯外債水平相對較高外,其余四個國家的總外債存量與GDP之比都在20%以下,其中短期外債與GDP之比均處于2%~5%。在金磚國家中,中國的總外債水平最低,只占GDP的9%;俄羅斯最高,約占GDP的31%。

篇(10)

中圖分類號:F82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31(2011)03-0061-05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1.03.14

一、我國金融機構可疑交易監測分析現狀及存在的不足

(一)我國可疑交易監測分析現狀

總體上說,世界各國的反洗錢制度幾乎都以可疑交易或者可疑行為(統稱可疑交易行為)報告制度為中心,要求金融機構報送有洗錢跡象和可能的交易行為的有關信息,英國、德國、意大利、荷蘭、美國、澳大利亞等同時要求提交大額交易報告[1]。2003年1月中國人民銀行分別頒布了《人民幣大額和可疑支付交易報告管理辦法》和《金融機構大額和可疑外匯資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由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分別負責人民幣、外幣可疑交易的監測分析,我國開始建立了可疑交易監測分析制度。2004年3月中國人民銀行設立反洗錢局,作為反洗錢行政主管部門;2004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又成立了中國反洗錢監測分析中心,作為收集、分析、監測和提供反洗錢情報的金融情報機構,具體承擔反洗錢資金監測職責,并且實行本外幣可疑交易資金監測一體化[2]。截至2009年末,可疑交易分析已全面覆蓋銀行業、保險業、信托公司、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汽車金融公司和貨幣經紀公司。2009年反洗錢監測分析中心共接收金融機構報送的大額交易報告1.78億份,可疑交易報告4293.3萬份(見表1)。從2004―2009年銀行業可疑交易報告接收量統計表(見表2),也可以發現可疑交易報告量逐年遞增。

(二)我國金融機構可疑交易監測分析存在的不足

近幾年可疑交易監測分析有效性有了大幅提高,僅2009年通過分析篩選就發現1082起具備高度洗錢嫌疑的重點可疑交易線索。中國人民銀行依法對這些重點線索開展了反洗錢調查,最后根據調查情況向偵查機關移送和報案共654起,涉及金額3711.7億元。各地偵查機關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的報案線索共立案偵查119起(其中以洗錢罪立案偵查23起),占報案線索數的24.1%①。但目前也存在可疑交易報告質量不高、可疑交易分析有效性低的問題。

1.金融機構可疑交易報告質量難以有效提高

面對當局的罰款威懾,金融機構一定程度存在“護衛性”行為,自我保護意識決定了“拿不準就報”、“報比不報好”、“多報比少報好”,而不論所上報的交易或者行為可疑與否,缺乏對可疑交易信息的主動識別和篩選,這也是近年可疑交易報告量增加的原因之一。許多金融機構只是機械地依賴其反洗錢監測系統預警提示,不加分析判斷,簡單地錄入客戶信息就上報,這種報告往往涵蓋信息太少,會漏掉許多有價值的信息。有的則采取“擴大化”的辦法,只要自認為符合可疑交易識別標準的交易,就不加分析和重新識別客戶身份就上報,由于報告的交易信息太多,反而降低了信息分析處理的效率。同時在現場檢查中還可發現,當金融機構業務系統提示為可疑交易時,有關業務人員未進行認真審查,甚至根本不審查就確認為正常交易,這樣做出導致失去大量的有價值信息[3]。

2.可疑交易監測分析信息范圍不廣,不能全面分析

一是局限于資金交易分析,缺乏身份主體分析的有效配合。對客戶身份信息的準確定位是可疑交易監測的重要環節,沒有準確定位,可疑交易監測分析就沒有任何意義。雖然我國已建立了居民身份證統一數據庫,但該數據庫并沒有涵蓋所有自然人身份信息,法人或準法人身份沒有統一的數據庫,難以準確、完備的實現對交易主體的身份定位。目前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系統與同城票據交換系統、支付清算系統等還未實行連接,還處于獨立運行狀態,有礙于對異常賬戶類型進行有效監測。除了與公安部門戶籍管理系統相連接外,還沒有與工商、稅務、技術監督等部門的營業執照注冊登記、稅務登記證、組織機構代碼等信息管理系統的接口,銀行業金融機構還無法通過賬戶管理系統實現對存款人提交的各類開戶資料證件進行真實性確認,橫向信息傳輸難以落實,也就不能更好地識別客戶。同樣在法人主體有關信息分屬于工商、稅務、質監和海關等部門的情況下,不能更好地綜合定位。如某企業賬戶在資金上是正常運作的,但其工商法人資格已經注銷,稅務登記也已經注銷,這就無法識別。另外,沒有信息跟蹤功能,當金融機構認定為可疑交易上報,在此之后發生的信息沒有要求連續上報,無法連續監控。

二是可疑交易分析主要局限于交易行為分析,缺乏財產關系和社會關系分析的配合。交易是一個過程,財產關系是一種狀態,狀態和過程存在相互印證的關系,在某些情況下,脫離財產關系,僅從交易行為獲取涉嫌犯罪的線索是很難的。

三是可疑交易資金監測局限于個體分析,缺乏與區域分析、宏觀分析的有機結合。發生在一個經濟系統中的洗錢數量與系統的某些參數有相對穩定的數量關系,如異常的現金流通量、國際收支統計出現超常的統計誤差等[4]。當前金融機構對客戶身份的了解僅限于開戶資料和平時與客戶接觸時,從客戶交談中獲得部分信息,少部分外勤人員通過走訪客戶可以獲得一些信息,多是一些貸款戶,但對于一線臨柜人員了解的信息就很少了。經營范圍、經營規模、經營特點及資金流量流向規律等客戶信息不是必須向銀行提供的,這些信息由工商、稅務等部門管理,銀行柜面無法了解這些信息。上面講的財產信息全國也沒有建立統一信息庫,同時這些信息由房產管理部門管理,金融機構和反洗錢監測中心無法掌握。

(三)反洗錢工作主動性不強,報告不全面

一是一些金融機構系統設置的可疑交易報送標準遠低于《辦法》([2006]第2號令,下同)要求。如證券行業可疑交易報告標準之一“長期閑置的賬戶原因不明地突然啟用,并在短期內發生大量證券交易”,多數機構將“長期”設定為2~3個月,遠低于《辦法》一年的標準,系統篩選出大量可疑交易后全部報送。二是依賴系統篩選,缺少人工識別。對于由客觀標準為主觀識別構成的上報標準,一些機構按照客觀標準設定系統參數,篩選出大量可疑交易后未經人工識別即予上報。三是要素填寫不全。銀行業、保險業可疑交易報告要素為40項,證券期貨可疑交易報告要素34項,有的要素系統不能自動提取,人工填寫需耗費大量時間精力,有些就不進行補充,這樣造成可疑交易報告缺少一些項目。

二、影響我國金融機構可疑交易監測分析有效性的原因

(一)可疑交易報告主動性不足

在我國主要采取義務報送制和舉報制,其中金融業和特定行業實行義務報送制,舉報制則作為義務報送制的補充。義務報送制缺乏質量控制機制、舉報制缺乏市場化激勵機制,導致信息完備性和準確性難以保證,影響了可疑交易資金監測的分析效率。特征型的可疑交易在有關制度上已經明確,是強制性報告的,但非特征型的可疑交易則取決于金融機構的意愿。如果激勵機制不完善,不能促進報送機構將履行可疑交易報告義務內在化,將導致金融機構采取非合作博弈的策略,如防衛性的報送特征型可疑交易,消極甚至拒絕報送非特征型的可疑交易,導致可疑交易報告的準確性和完備性降低[5]。

(二)反洗錢社會成本高,金融機構反洗錢主動性難以調動

金融機構是反洗錢的主陣地,根據反洗錢監管要求及反洗錢工作的實際需要,金融機構在反洗錢方面會增加五種成本:一是制度成本,金融機構根據監管要求需要建立一整套反洗錢內部政策、程序和控制措施;二是雇員成本,包括工資成本和培訓成本,三是檢查成本。金融機構檢查過程中形成的計算機設備、辦公用品費和差旅費等支出;四是流失客戶,金融機構對客戶的了解和對可疑交易資金數據的報告制度會使金融機構失去一部分客戶,客戶的失去意味著利潤的損失,尤其是當其他金融機構不認真執行反洗錢規定時,將會使該金融機構處于更不利的地位;五是檔案管理成本,人民銀行要求金融機構在一定期限內保存客戶的賬戶資料和交易記錄,這使金融機構保管檔案成本增加。如果金融機構付出的成本得不到適當補償,則其參與反洗錢的積極性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

(三)可疑交易報告制度存在缺陷

一是部分可疑交易標準雖然看似簡單,卻不易操作。如《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第十一條第五款“與來自于販毒、走私、恐怖活動、賭博嚴重地區或者避稅型離岸金融中心……”、第十二條第五款“與洗錢高風險國家和地區有業務聯系”、第十三條第十五款“與洗錢高風險國家和地區有業務聯系的”等規定中的“地區”或“中心”不明確,在實際報告時無法參考。二是部分可疑交易標準未充分考慮證券市場的特征。《辦法》第十二條規定的證券業可疑交易報告標準,仍主要停留在對客戶資金賬戶和證券賬戶監測的簡單層面上,未充分考慮證券業在證券發行、證券上市、證券評估、證券交易、證券交割、讓利分紅等環節可能存在的洗錢風險點,在當前股市資金實行銀證轉賬,客戶保證金流出流入股市實際由銀行監控的情況下,明顯呈現證券業反洗錢工作與銀行業反洗錢工作的同質化,對股市可疑交易資金的監測分析容易流于形式。《辦法》第十二條第四款、第六款將“長期閑置的賬戶原因不明地突然啟用,并在短期內發生大量證券交易”、“開戶后短期內大量買賣證券,然后迅速銷戶”列為可疑交易標準。在股市上漲期,上述兩種現象大量存在,將此交易列為可疑交易,既大量增加證券營業機構無價值的可疑交易報告量,也增加反洗錢監測信息中心分析、處理信息的工作量。三是部分可疑交易標準未考慮新型業務的特點。隨著金融創新力度的加大,新型金融產品層出不窮,如網上銀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銀證產品、銀保產品等,這些金融產品有別于傳統金融產品的新特點,如資金形態的虛擬性、交易行為的隱蔽性、交易速度的快捷性、業務辦理的無紙化、產品特征的模糊性等,但《辦法》仍缺乏針對這些金融新型產品設計可疑交易識別標準[6]。

三、提高我國金融機構可疑交易監測分析效率的若干建議

要進一步提升我國金融機構可疑交易監測分析有效性,既要從源頭掌握客戶全部信息,通過激勵機制提高可疑交易報告質量和舉報積極性,通過多層次分析機制和引入先進的分析技術和可疑交易模型技術,發現更多的犯罪線索。

(一)全面落實客戶身份識別制度

一是以銀行結算基本存款賬戶核準號為基礎,構建單位銀行賬戶管理體系。一個單位首次開立基本存款賬戶時,經當地人民銀行核準后產生一個核準號,以后這一核準號伴隨著該單位存款終生,開立其他賬戶都必須憑此核準號,就算基本賬戶開戶行發生改變,其核準號也不改變,可以考慮以存款人信息智能卡方式管理。所有銀行賬戶納入基本存款賬戶下管理,包括單位定期存款、協議存款和單位銀行卡,條件成熟時可以將單位保險賬戶、單位證券賬戶和單位期貨賬戶也納入管理。賬號管理系統和反洗錢分析中心其信息管理都是以基本賬戶的核準號為基礎進行管理,全面掌握存款人資金動態,這樣賬戶管理和信息管理相統一。二是以個人社會保障號為基礎,構建個人銀行賬戶管理體系。為方便自然人管理自己所有個人銀行賬戶,也為監管部門對個人銀行賬戶信息和資金信息監管提供支持,建立以個人社會保障號為基礎的個人賬戶管理體系,按照社會保障號碼標準,首次在賬戶管理系統中開立個人賬戶的自然人,由系統登記社會保障號碼。以后個人不管以何種有效身份證明文件開立何種賬戶,都集合在此號碼下管理,不但包括個人結算賬戶、個人協議存款、通知存款、個人活期儲蓄存款賬戶和定期儲蓄存款賬戶,而且還包括個人證券投資賬戶、期貨投資賬戶和國債投資賬戶,也包括各種銀行卡和信用卡。對于聯名賬戶,需要指定賬戶主體,主要信息歸屬于主體人,其他從屬人只是標注。

中國人民銀行應按賬戶管理系統的設計要求,加快與工商、稅務、質量監督等信息管理部門合作的步伐,將營業執照注冊登記、稅務登記證及組織機構代碼等信息與賬戶管理系統進行連接,從各信息系統的比對情況對存款人提供的開戶資料、證件的真實性進行確認,真正做到了解客戶,促進存款實名制的落實,為反洗錢提供真實、完整、有效的非現場監管信息資料。可疑交易分析監測系統更應與銀行賬戶管理系統、同城票據交換系統和現代化支付系統等相關業務系統相連接,對有關業務系統的處理情況進行監測、分析。近幾年房地產價格升值預期持續居高的環境下,大量文獻資料表明了大量來源不明的資金流向房地產市場,房地產已成為洗錢的重要工具之一。建立全國統一的房地產數據庫,將這些信息也納入反洗錢監測分析信息范疇,就可以更有效地提高相關可疑交易資金的監測分析效率。

中國人民銀行可以依托賬戶管理系統,建立客戶信息檔案庫,進行集約化管理,更能綜合反映單位和個人的信息,以供各金融機構和反洗錢分析中心以及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反洗錢工作人員查詢和分析。同時以倉儲方式管理可疑交易客戶信息,并進行長期跟蹤分析。洗錢犯罪分子的識別不可能單憑一次交易就可以確定的,洗錢犯罪活動往往是在合法交易中掩蓋其非法交易,這就需要根據長期交易信息進行跟蹤分析。

(二)全面推行洗錢風險分類管理制度

鑒于客戶身份識別在洗錢預防措施中的基礎地位,客戶身份識別制度逐步呈現以風險為基礎的發展趨勢。金融機構應按照客戶的特點或者賬戶的屬性,考慮行業等因素,在對客戶充分調查的基礎上,對客戶實行正常、關注、可疑三類風險管理。對于高風險客戶,應實施更嚴格的客戶身份識別措施;對于低風險客戶,可以采取簡化的客戶身份識別措施,甚至免除實施客戶身份識別措施,從而提高客戶身份識別的有效性,同時也適當平衡了反洗錢成本和收益之間的關系。當然,在實行風險分類管理后,還應采取持續的客戶身份識別措施,關注客戶及其日常經營活動、金融交易情況,及時更新客戶資料信息,并在持續關注的基礎上,適時調險等級,使風險分類管理更準確。

客戶風險分類管理,目前銀行類金融機構在這方面還做得不夠,許多機構還沒有推行。針對近期監管對恐怖融資監控要求的提高,各商業銀行應加強對黑名單尤其是聯合國制裁名單有關交易的監測。如可將經過一定程序篩選出的部分低風險客戶甚至是有把握不會涉及可疑交易的客戶名單維護到現有反洗錢報送系統,讓系統不再生成與之相關的可疑交易報告。這樣做即減少了需要人工識別交易的數量,同時減少了報送人民銀行的可疑交易總量,也意味著沒有通過校驗的可疑報告被退回而需要人工補正的工作量的降低。當然,這一操作需要以金融機構客戶風險分類制度的有效、各機構對客戶的了解、名單的確定和更新流程的可控等條件為前提,隨意使用將會產生較大的控制風險。

對高風險洗錢客戶,不僅局限于標準化可疑交易信息的分析,逐步開展財產關系的分析,通過拓展分析法,提高發現、識別涉嫌洗錢犯罪信息情報的效率。要使反洗錢機制有效地發揮效率,對具有高度洗錢風險的客戶不僅要分析交易行為或交易過程,也需要適當擴大對其財產關系的監測分析,從財產狀態追溯可疑交易,進而獲得洗錢犯罪情報。

(三)建立有效的反洗錢激勵機制,激發反洗錢的內部活力

只有建立激勵相容的監督管理制度,才能真正將外在的義務內化為金融機構履行好義務的動機,在現代化金融企業中已形成了股東利益最大化和員工利益最大化的均衡協調機制,建立有效的反洗錢激勵機制,就是對反洗錢工作特別是可疑交易報告工作融入利益最大化機制。

一是建立金融機構反洗錢效果評估制度。對金融機構反洗錢情況實行評級制,并定期向社會公眾和有關部門通報評價結果。對積極參與反洗錢活動做出重要貢獻的金融機構給予較高等級評價,并將評價等級與金融監管部門提供的金融優惠政策掛鉤,評價等級越高,金融機構享受的金融優惠政策就越多,如市場準入政策。同時對于評級差的金融機構加大現場檢查頻率,對評級高的少檢查甚至免檢,從而降低檢查成本。

二是對追繳的洗錢非法收入實行分成制度。為有效調動和保護金融機構反洗錢工作的積極性,國家應制定相應的洗錢非法收入分成制度,為反洗錢提供情報和線索的金融機構、單位和個人,在洗錢資金追繳以后,可根據其貢獻的大小給予一定比例的獎金。即使洗錢資金追繳不回來,政府也應該給予獎勵。或者對收繳的贓款不立即上繳國庫,而是仍然存放于銀行一段時間,這樣至少可以給金融機構一個調整期,以緩沖大額存款的減少對其經營管理的影響。政府也可從罰沒收入中拿出一定資金設立專門的反洗錢基金,對為反洗錢工作作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予以物質和精神獎勵。

三是建立涉嫌洗錢行為和可疑支付交易舉報獎勵制度。充分發揮社會力量在打擊洗錢犯罪的威懾作用,強化對可疑支付交易的監督,積極鼓勵單位、個人通過舉報方式提供涉嫌洗錢行為和可疑支付交易的情報和線索,形成“打擊洗錢、人人有責”的社會氛圍。

四是建立可疑交易質量考核制度。鼓勵金融機構積極主動開展可疑交易甄別,將識別和判斷依據深入到交易實質的判定上,結合客戶身份識別、行業特點分析及相關交易背景判斷交易的真實性與合理性,形成可疑交易報告。對由反洗錢數據采集系統自動生成但有足夠理由排除的可疑交易數據應及時刪除,對未達到可疑交易報告標準、系統未采集但經辦過程中發現明顯可疑的報告,應審慎識別、確定可疑后予以報送。監管部門可對報送的有價值的非標準型可疑交易給予獎勵,鼓勵金融機構提高報告質量,另外還應建立反洗錢信息披露成本補貼制度。

(四)建立多層次分析機制

一是建立分類分析中心,根據不同的標準可以將金融機構提供的可疑交易信息集劃分為若干子集,如將可疑交易信息劃分為銀行類、證券交易類、保險類和其他類等,對可疑交易的分布特征和洗錢犯罪的相關度進行經驗分析。二是建立綜合性分析中心,就是根據分類中心的分析結果,進一步綜合各類信息進一步判斷。三是建立區域性分析中心,可以根據不同洗錢犯罪的區域分布特征建立區域監測分析制度,即根據洗錢上游犯罪的區域分布特征,推斷相關洗錢犯罪及可疑交易的分布特征,確定不同區域應重點監測的可疑交易類型。有些洗錢犯罪的可疑資金交易分布是全球性的、有些是全國性的、有些則是區域性的,因而有必要建立區域性分析中心。洗錢犯罪活動具有區域性特征,建立區域性分析中心,并且改變現在全國統一可疑交易標準,可以根據區域特點增設區域性可疑交易標準,區域性分析也需要根據區域反洗錢活動的特點不斷創新監測分析方式和方法,以不斷挖掘可疑交易,從而更好地為打擊洗錢犯罪活動服務。建立多層次的分析機制,就是不同的分析團隊,采用不同地分析方式方法和分析技術,有效地發揮聚合分析和拓展分析的各自優勢,提高監測分析效率。在分析上引入目標鎖定技術:一是鎖定所分析的機構,二是鎖定區域的行業,三是鎖定某一行為人,這樣可以為反洗錢檢查提供可靠依據。

(五)建立靈活的可疑交易報告標準制度

我國由反洗錢主管部門規定可疑交易報告的客觀標準,而不是由金融機構自主判別和決定一項交易是否可疑。《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列出了58種可疑交易報告標準,要求金融機構予以報告。實際上,與其它國家相比,我國規定的可疑交易標準實際上大多被看成是需要金融機構在判別可疑交易過程中應該加以關注的異常交易。簡單地說,我國所謂的可疑交易報告按照國際標準只是異常交易。在《反洗錢法》審議通過后中國人民銀行制訂和頒布了新的《金融機構反洗錢規定》和《金融機構大額和可疑資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減少了銀行業可疑交易報告的客觀標準數量,首次規定了證券期貨業和保險業的可疑交易報告的客觀標準,并強調金融機構應在分析基礎上識別和判斷可疑交易,但仍沒有完全取消客觀標準。

在積累經驗的基礎上,應逐步將目前可疑交易報告的客觀標準調整為主觀標準,讓金融機構真正承擔起識別可疑交易的職責,這將對提高我國金融機構的努力程度、情報分析的能力、案件調查效率和整個反洗錢制度的效力產生持久影響。一是逐步取消目前可疑交易報告的客觀標準,明確規定由報送主體主觀判斷和報送可疑交易報告。當然,反洗錢主管部門要調整對報送主體的監管理念和方式,加強對報送主體的宣傳、教育、培訓、指導和合作,必要時進行檢查和處罰。二是主管部門會同其它部門和行業自律組織,根據破獲案件所總結和歸納出來的洗錢類型和指標,制定各行業可疑交易報告的識別指引,并且根據新的洗錢類型和新業務開展特點定期修訂、更新和增加,當前需要盡快建立網上銀行和手機支付等業務的可疑交易標準。三是前面也提到了可以根據區域性可疑交易特征設立區域性可疑交易標準,并不斷調整。

(六)不斷引入國際先進技術,不斷總結我國可疑交易特征

所謂的可疑交易模型是指某種可疑交易在客戶和交易特征方面的不同組合模式,是各種現實洗錢或犯罪行為模式的抽象。由于洗錢行為的共性,許多交易模型在全球都會被認定為可疑,但由于各國監管要求不同,各銀行的業務領域和產品不同,可疑交易模型的數量、高發領域及組合也會具有不同特點;另外,可疑交易模型庫應是一個動態更新的過程、某一時期新的犯罪類型、某個地區高發的犯罪形式都需要進行有針對性的量化和模型化。目前國際比較成熟的可疑交易分析技術,如智能數據分析和樸素貝葉斯分類技術。新的洗錢方式會不斷被犯罪分子利用,也會在不同國家傳播,引入國際成熟可疑交易分析技術和可疑交易模型,就是總結學習以提高我國的可疑交易監測分析能力,同時不斷總結不同上游犯罪誘致或恐怖融資派生的洗錢交易的資金流向、流量和分布模型,在現有的各種特征型可疑交易基礎上擴大特征型可疑交易的類型。為義務報送機構提供更多的經驗支持。在經驗分析的基礎上將某些非特征性的可疑交易提煉為特征型的可疑交易,形成分析模型,在再次出現相同特征交易就能及時發現,有利于提高可疑交易監測分析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參考文獻:

[1]高增安.反洗錢:可疑交易行為報告制度有效嗎?[N].證券市場導報,2007-04-10.

[2]唐旭,師永彥,曹作義.中國反洗錢工作有效性研究[J].金融研究,2009(8).

[3]師永彥.對我國可疑交易報告數量增長過快的分析[J].中國金融,2007(19).

上一篇: 幼兒發展分析 下一篇: 市場調查分析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韩欧美精品综合中文字幕 | 亚洲国内综合网国产精品v日韩精品v | 一区二区三区乱码国产在线 | 最新久久久久久一本 |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亚洲老地址 | 亚洲天堂久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