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03 06:28:0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在職教師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一、引言
新一輪的教學改革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強化教師自我發展的終身化意識,而其主要表現就是教師要不斷地進行教學反思。教師的反思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體行為表現及其行為依據,通過觀察、回顧、診斷、自我監控等方式,或給予肯定、支持和強化,或給予否定、思索和修正,從而不斷提高其教學效能的過程。反思對教師專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為教師專業發展的過程是自主學習和提高的過程,其涵義在于教師行為的改變,這種變化來自教師的內心,因此可以說,教師專業發展就是一種自我反思的過程。而教學反思日志作為一種反思策略正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Richards和Lockhart(2000)把教學日志和教學報告、調查、問卷、聽課等看成是“常用的幾種課堂調查方式”,并指出寫教學日志有兩個好處:一、為日后進行反思而保留教學過程中的顯著事件并記錄當時的思考;二、寫教學日志本身就可引發對教學的思考,寫日志的過程就是發現問題的過程。而Wallace(1991)把教學日志與現場筆記、教學過程記錄及個人教學報告等一起列為“獲取教學行動信息的手段”,為教師反思自己的教學情況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并“促進了反思性教學”。
在查閱了近年來國內有關權威外語教學研究雜志后,筆者發現對大學英語教師的教學反思日志的研究(王健、楊黨玲,2008)、對高中英語教師的反思日志的調查研究(李華,2008),以及對小學教師關于反思日志的認識研究(張彩云、張志禎、申繼亮,2006)均已開展,而對職前教師關于反思日志的研究則未有涉及。本文采用實證的研究方法分析職前教師反思日志的特點和所存在的問題,希望對培養教師的反思能力及教師教育有一定的啟示。
二、研究設計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對象
2000年以來,海南師范大學將英語職前教師的傳統教學實習改革為“反思性實踐”課程,旨在培養職前教師的“綜合性教學實踐與反思能力”(韓剛、李慶,2008),試圖通過一系列基于職前教師個人體驗的實踐活動以及與其他教師教學的比較,幫助他們分析自己的教學,理解實踐性知識與理論性知識的不同特點,修正自己對外語教與學的理解,逐漸習慣反思性實踐的思維方式,從而樹立正確的實踐態度。本研究對海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2005級10名職前英語教師的115篇教學反思日志進行了跟蹤調查。
(二)研究過程
本研究在跟蹤10名職前英語教師教學實習的過程中,通過調查問卷、課堂觀察和課后訪談,不間斷地對他們進行反思指導,并要求他們參加反思交流會并提交反思日志。實習結束后,對他們的反思日志進行整理、分析和研究。
(三)研究內容
本研究所收集的教學反思日志,主要記錄教學中有意義的事件、職前教師對事件的反思及個人的感受等等。日志可以是描述性的,也可以是思考性的。職前教師可以描述教學計劃的設計及教學實際情況與教學計劃是否相符;描述某個單元教學滿意和不滿意的地方;描述師生雙向交際活動進行的情況,學生學習的場景、行為、反應以及課堂上的突發事件等。職前教師也可以反思哪些教學活動取得了預期的效果,哪些教學活動能使學生積極參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哪些活動設計不合理,學生不愿參與或很難參與;反思哪些教學環節有待改進以及如何改進;反思哪些在課堂上的突發事件讓教師不知所措,無法解決,發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么等。在反思中,查找失敗的原因,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
三、數據與分析
(一)反思意識
被試2005級10名職前教師在實習兩個月內共完成115篇教學反思日志,其中最多的一人寫了巧篇日志,幾乎每位職前教師都通過寫日志的方式進行了反思。從日志的篇數來看,職前教師的反思意識總體很高。而且幾乎所有實習中學的指導教師一致認為,職前教師在說課和進行課堂教學評價(如實習小組內成員之間或各小組之間的交互性課堂教學評價)時普遍表現得比在職教師更積極且具有更強的分析能力。雖然職前教師缺乏課堂教學經驗,在分析教學問題時不一定客觀、深人,但他們比在職教師更愿意發現和討論自己的教學問題,能夠提出自己對教學的不同看法,敢于承認自己的專業缺陷,并能更主動地向其他教師學習,與他人討論和交流解決問題的不同辦法(韓剛、王蓉,2008)。可見,職前教師的反思意識很強。
(二)反思內容
教師反思的內容,一直是反思研究的重點。反思內容是教學反思得以進行的載體,主要指已經發生或正在發生的教學活動以及支持這些教學活動的觀念和假設(申繼亮、劉加霞,2004)。國內學者對反思內容進行了劃分,吳衛東和駱伯巍(2001)將教師反思指向與不同的教師群體聯系起來,即新手型教師主要進行教學技能反思,適應型教師更多地進行教學策略反思,成熟型教師進行教學理念反思,專家型教師則進行教育科研反思。張立昌(2002)則將反思內容劃分為兩類,即教師的理念(或知識)領域和行為(或操作)領域。申繼亮和劉加霞(2004)指出,教學反思內容有五個指向:課堂教學指向、學生發展指向、教師發展指向、教育改革指向、人際關系指向。在提交的115篇反思日志中,有43篇主要關注課堂教學指向,約占37%;50篇主要關注教師發展指向,約占43%。可見,職前教師非常關注教學效果和自己專業能力的發展。
43篇關注課堂教學指向的反思日志的內容多樣,其中對教學技能的反思有30篇,約占69%,對教學策略內容的反思有10篇,約占23%,對教學理念的反思有3篇,約占8%。筆者認為,從職前教師的反思內容來看,他們的反思存在著一定的梯度,隨著反思的逐步深人,反思內容也將逐步深人。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職前教師的反思具有階段性特征,教學技能、策略、理念構成職前教師反思內容的三大主題,也是三個梯度。同時,筆者發現職前教師往往習慣于從自己已知的常規教學知識出發來討論教學問題(韓剛、王蓉,2008)。比如談到“演示”,他們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演示的常規策略和形式,在缺乏指導教師引導的情況下,他們很難將這些演示形式與特殊的教學情境(如學生當時的情緒和需求、可能達到的教學目標等)聯系起來。
(三)反思水平
反思的內容決定了反思的水平。VanManen把反思分成了三種水平:技術合理性水平(technicalrationality)、實用行動水平(practicalaction)和批判反思水平(criticalreflection)(轉引自辛濤,1998)oLee(2005)把教學反思水平分為三種:描述水平、理性水平和反思水平。借鑒國內外學者對教師反思水平的劃分理論,結合當前職前教師反思水平的實際,本研究將他們的反思水平劃分為四種:1)事實性描述水平。職前教師對已經發生的教學事件進行回顧,思考哪些教學環節是成功的,哪些教學環節是失敗的。他們可能會提出問題,但缺乏相關分析與思考。2)事實性分析水平。職前教師能提出問題,并能從英語新課程教學理念或教育學、心理學等理論方面分析問題,有一定的邏輯性,但缺乏對事物內在原因的進一步探討。3)綜合性分析水平。職前教師能夠對問題或現象背后的原因進行綜合分析和探討,也希望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但缺乏解決問題的具體手段。4)反思性判斷水平。能在理性分析問題的基礎上,提出改進方法、意見和建議,然后再付諸教學實踐中去檢驗。
從反思的整體情況來看,巧%的職前教師的反思只涉及個人教學中各個不同層面的個別問題或孤立的現象(僅僅羅列課堂上出現的問題,如語速過快、課堂指令不清等),缺乏相關分析與深人思考。75%的職前教師不僅能夠反思教學現象,而且能夠深入到現象背后的教學理念,提出教學改進方法,并試圖到教學實踐中去檢驗。但是他們往往不明白問題的內在原因,不能從自己的行為細節上清楚地解釋自己決策失誤的復雜原因。可見,大多數職前教師在專業知識和技能上已有充分的準備,例如:他們對聽力訓練課的設計和課堂操作策略都有較好的理解,所設計的聽力任務從內容到形式都較為合理,對課中提問、反饋以及板書都十分熟悉,課堂指令以及與學生的交流也都很自然。職前教師在個人教學觀念方面處在正在準備的階段中,例如:他們在教學設計和課程反思中都能清楚地意識到應從學生的角度來考慮聽力任務的難度,說明他們已具有一定的學生觀念。而職前教師在自主發展能力方面缺乏準備,例如:他們往往能發現這堂課不完美是因為聽力過程中的某些細節出了問題,能意識到師生互動的重要性,但沒有仔細思考自己在哪些細節出了問題,應怎樣與學生互動等。
通過對115篇反思日志的深人分析,筆者發現,其中17個主題經歷了多次反思,共涉及54篇反思日志。在這些多次反思的問題中,平均每個問題經歷了3.18次反思。通過對反思內容的分析可以發現,這些多次反思的內容是逐漸深化的。筆者認為,職前教師教學反思的持續性與群體性是密切相關的:一方面,群體反思比個體反思更容易持久,群體的討論較易形成對問題的持續反思;另一方面,持續反思的形成依賴于反思的群體性,即反思的持續需要群體的支持。
10名職前教師在寫反思日志前通常都參加了指導教師主持的課后反思會(即指導教師和職前教師一起聽課評課)。而這些職前教師在與筆者的訪談中表示,當他們在網上反思日志(海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要求職前教師在博客中自己的日志)后,總是希望自己反思的問題成為大家共同討論的話題,希望傾聽別人對問題的看法。而同學們的回復又進一步促進了他們對問題更加深人的反思,如此循環往復,使問題不斷深化,這正是群體反思的優勢,同時用技術支持的反思更容易做到這一點。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想得到深人的反思,外部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聽課評課、博客中對反思日志的回復都是群體性反思的體現。在群體反思中,獲取有效的外部支持需要一定的時間,即反思需要一定時間去深化,這表明對同一問題需要多次深人的反思,在問題首次提出后應沉淀一段時間再給予外部支持。
四、結論
通過以上對職前教師反思日志的初步分析,并結合與10名職前教師的訪談,可以得到以下初步結論:
首先,職前教師反思的基本內容往往取決于他們知識的內涵特點。職前教師反思的內容多樣,并集中于課堂教學和自身專業發展方面,這說明他們愿意反思,愿意在教學方面進步,并充分體現了職前教師具備豐富的教學理論知識。但由于職前教師欠缺課堂教學實踐性知識以及對技術性理論知識的依賴,決定了他們技術性反思的基本內容及其特點(韓剛、王蓉,2008)。無論職前教師學習教學的動機多么強烈,反思的態度多么誠懇,都難以直接從“行動中”建構個人知識,難以在課堂中當即發現或調整自己的教學決策,即便在“行動后”進行反思,也難以從自己的行為細節上清楚解釋自己決策失誤的復雜原因。因此,教師教育者應幫助他們理解常規技術知識在具體教學過程中的實際含義,豐富并完善職前教師的實踐知識,并引導職前教師進行群體性的、多次深人的反思。
一、數字化引領教育技術化
當今社會已逐步進入數字化時代,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引領學習者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從而使得學習者能夠充分挖掘出自己的獨特潛能與創造性。相應的,教師的教學模式也需要從傳統的集體授課改變為能依據學習者的個性化特點進行定制,教師的授課習慣需要實現從關注教材的呈現到重點分析不同學習風格的學習者需求的轉變,讓學習者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并成為合作學習者。
教育是人之自我建構的實踐活動,而技術也是人類發展的產物,是使人成為人的一個基本條件,必然先天地以人的價值判斷、以人的需求為其存在和發展的基本前提。因此,教育技術的存在基礎是教育與技術之“和”———使學習者不斷“文化”和“人化”,從使得教育與技術相互交叉融合。例如美國新版NETS•T中十分注重數字化環境中教師教學設計能力的完備。數字化的學習教育環境使得教育逐步呈現技術化的特征。
顧名思義,技術是指人類為了某種目的或者滿足某種需要而人為規定的物質、能量或信息的變換方式及其對象化的結果。技術規定了如何將一種物質(形態)變換為另一種物質(形態),將一種能量變換為另一種能量,將一種結構、形態的信息變換為另一種結構和形態。教育技術化是指在教育與技術“之間”的,特征式微妙轉化,“教育技術”不在教育中而是更多地體現在技術中。同時,“教育技術”是教育與技術的相遇,“教育”是實質內容,原本作為載體的“技術”也日益呈現教育的特征。在此前提下,教育與技術相濟相合,育生教育技術,并促使其發展。另一方面,教育對技術的要求是不同的,因為技術是多維的,人的價值和需要也是多層次的。
二、教師在教育技術化過程中的作用
有學者指出,作為教育功能的技術要同時滿足兩個條件:一是解決學習者學習效率的問題,二是解決技術應該怎樣為學習者人文化服務的問題。而教師恰恰在這兩者的兼具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
如前所述,進入新世紀,數字化技術日新月異,此中教師運用其學科知識教和學,并運用數字化技術更新教學理念和模式,以便獲得促進學習者學習、激發學習者創造力與創新性的經驗。可以說,新時代的優秀教師必然應成為數字化時代工作和學習的表率,教師應展現出全球化和數字化社會中具有創新精神的專業工作者所應具備的知識、技能與工作方法。
通過展示與推動有效運用數字化工具和資源,教師可以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實踐,樹立終身學習的典范,在學校和專業共同體中表現出領導力。如果說20世紀末還可以成為傳統學習方式和數字化(E-learning)學習方式的混合。如今后者已明顯在挑戰前者的管有地位。例如我們說教師最常用的技術是PPT,而PPT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代替粉筆黑板來呈現課堂講授內容。但如果教師固步自封,就會造成教師改革理念的滯后,并由此引發對其他先進技術的降格使用,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育技術的深層影響。
在當今教育技術化的過程中,教師必須擁有一定的信息化教學設計能力,以培養學習者具有高度創造力為目標,能夠決定何時選擇何種技術,從變革需求出發,創建有效的數字化學習環境,架設滿足學習者個性化學習的平臺,改變學習方式、學習文化以及相應的組織方式與學習關系。
這一點在語料庫語言學領域體現比較明顯,數據驅動語言學習是語料庫應用于語言教學中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使得教師可以建立在語料庫的研究基礎上,同時吸納語言習得和認知科學的研究成果。在語料庫語言學的授課教師看來,教學研究所依賴的真實語言數據只是一種社會語言現象,這種可觀察、可量化和可描述的數據是探索社會文化語境中語言的意義與功能時最為直接和有效的數據,教育在這里已經體現出明顯的技術化特征。
三、有效利用教育技術化的價值特征
柯利認為,技術本身不負載價值,而是在技術的使用中,人的思想意識和經濟利益導致了技術的價值負載。教師作為數字信息化社會教育技術的使用者,教育技術化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養,合理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掌握好各項技能的使用。在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信息技術替代了教師的部分教學活動,但不管技術怎樣發展,在教育這樣的人文學科,更注重的是人本主義的發展,信息技術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師在教育中的地位。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有效利用教育技術化的價值特征,正確處理信息技術與教育的關系是信息時代對教師和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的挑戰。此外,學校的管理人員也要正確地對待信息技術,因地制宜地選擇合理的技術推動教育的發展,發揮其價值的正向導向作用,而不能過分強調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作用,須知技術是手段,達到教育的發展才是最終的目的。
有學者成技術化是人類存在的方式。只要人存在,他就要追求自由,而人類追求自由離不開技術化。教育的技術化必然使得教育技術學成為顯學,而教育技術的出現不僅僅改變了教育實踐的面貌,而且也會帶來理解教育的新方式———一種基于復雜性理論和開發取向的理解方式。
參考文獻:
[1]安濤,謝英軍.關系思維視野中的教育技術圖景.電化教育研究,2009,(10):10-14.
[2]程桂芳,徐恩芹.新版NETS•T對我國教師教育技術培訓的啟示.繼續教育研究,2009,(11):59-60.
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靈魂,教師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加強素質教育,必須充分發揮思政教師的主導作用。
一、發揮教師學生優良道德示范者的作用
教育活動是一種人影響人的社會活動,言傳身教則是教書育人的基本方法:以人格培養人格,以靈魂塑造靈魂。因此,思政教育的實效性不僅取決于教師所講理論、道德觀念的正確性,還取決于教師自身品質的示范性。在思想品德素質教育中,我們重視發揮教師自身的道德力量,言傳身教,示范引導。
首先,教師要有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仰,言行一致,以身作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仰是“真傳播的基礎,是傳授者對接受者的真誠,有了真誠的傳授者才有真誠的接受者”。故思政教師要把內化為學生的思想武器必須先正已、先教已,從嚴要求,先把自己培養成為堅定的信仰者,自覺維護社會主義事業的教育者,才能為人師表,才使學生感到可信;同時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教學中平易近人,耐心細致地指導學生,才能使學生感到可親。“親其師,信其道”,是規律,也是經驗總結。
其次,教師要以科學的態度對待思想教育工作,積淀塑造健康的人格。育人是一項具有政治傾向和道德倫理性的實踐活動,思政教師,無論在課上還是課下,都在承擔著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角色。當代大學生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善于觀察和思考,他們不但看老師怎么說,更要看老師怎么做。一個道德高尚、治學嚴謹的教師所給予學生的絕不僅僅是知識,對學生影響最為廣泛、深刻和持久的是思想道德觀念。教師崇高的人格魅力和感召力會使學生產生敬愛感、信賴感,從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這種良好的師生關系所形成的氛圍會進一步提高教育的效果。教師的學識淵博,勤奮鉆研,克盡職守,敬業愛崗,使學生感到可敬、可佩,在接受知識的同時也在通過教師的“形體語言”獲得思品方面的信息,從而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行為。“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一位極具人格魅力的可信、可親、可敬、可佩的教師能隨時隨地影響學生,使學生不僅學到科學文化知識,還學會怎樣做人。這就要求我們的思政教師既要“學為人師”,更要做到“行為示范”;既要有學術水平,還要有品格、有人格,用博學和人格魅力去吸引學生。
二、發揮教師教材的整合者的作用
教師是教材內容的更新者和補充者。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門最講求時效的學科,在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爆炸似的突破和發展,黨和國家路線、方針、政策的與時俱進使教材具有相對滯后性。作為思政課教師如果忽略其時效性而照本宣科、死抱教材,不進行信息的收集、資料的整合、不對教材進行再創造,事例陳舊、說課古板,遠離生活、遠離實際,以理論說理論,這樣的課肯定缺乏說服力;喪失時代氣息,教育教學效果肯定會大打折扣,政治課的吸引力越發會降低。在實際教學中要求教師不斷地補充新知識,引用新事例、新材料,并且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超越學科界限去建立各科知識之間的聯系點、共同點、綜合點,幫助學生建立各學科間、學科和社會熱點間以及一些社會熱點問題間的知識聯系,使教材緊跟時代和學生的思想開放的實際與時俱進,來增強思政課的魅力。
素質教育是系統全面的教育體系,包括思想道德素質教育、身體素質教育、心理素質教育和審美素質教育。而我國高等教育階段的思政教材受編寫體系、課本內容等因素的制約和影響,不能滿足諸多學生的需要。這就要求教師在注重學生品德形成、系統地傳授基本原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同時,用自己豐富的知識,充分發揮其彌補的作用,滿足學生各方面知識需求,使學生在領略理論知識的同時,各方面都得到全面發展。教師要充分發揮其彌補作用,既要有淵博的知識,又要有良好的系統素質。因此,思政教師必須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開拓視野,使自己適應于超前于教材內容的飛速發展的社會形勢的需要和學生全方位發展的需要。
教師是教育點的發現者與沉淀者。任何教材都有“教育點”,思想政治課教材中的教育點與其他學科的“知識點”不完全相同,它更側重于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注重思想政治課的育人功能。教師抓住“教育點”,也就抓住教材的重點,抓住了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魂”。思政教師在教學中要找準了“教育點”,才能卓有成效地向學生灌輸馬列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持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艱苦奮斗的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道德素質。
在教學中我們要求教師既有系統的大局意識,打通思想教育四門課的限制,高屋建瓴的總結沉淀,即“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看做一個整體,從系統思維的角度,全面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體系構建、內容安排、方法選擇、手段更新、隊伍建設等問題”,以避免教學內容的重復來增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精煉性和思想性;又要善于捕捉學生思想中的熱點和社會現實中的“疑點”,有針對性來確定教學內容。熱點問題是社會生活焦點在學生思想上的集中反映,也是思想政治課教學的難點,解決好這些問題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當代大學生涉世面廣,思想活躍,而社會正值轉型時期,有許多新問題,新情況不斷涌現,并滲透和沖擊著學校教育,造成學生的思想困惑,這就需要運用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剖析種種復雜的社會現象,從而使他們把書本上的理論、觀念和準則,內化為自己的思想品德素質。
三、發揮教師課堂教學的優化者的作用
課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而課堂教學過程涉及面廣,教學要素繁多:它既包括教學方法的設計、教學手段的運用,又包括學生成績的考核、教學實踐環節的安排,尤需要教師的優化。優化既是反思、沉淀、發現的過程,也是整合、組織、搭配的過程。課堂教學的優化就是充分調動教學諸要素積極性,增強教學關聯性、綜合性和實效性。課堂教學的優化要堅持“把握精髓、優化內容、改進方法、重在入腦”的原則。我校教師課堂教學的優化者的作用主要體現如下。
1.優化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學和評價的依據,教師應按照素質教育的要求,結合教學大綱、教科書和學生的認知水平優化教學目標。教學目標要體現科學性、全面性,方向性和引導性,知識目標、理論目標、能力培訓要體現內在遞進性和統一性。
2.優化教學內容。選擇重點、熱點、疑點講解,教師應針對大學生的思想實際,選擇最有影響的內容進行分析,以加深學生印象,達到育人的功能。
3.淺化、形象知識。思政課理論抽象性和概括性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障礙,教師對理論概念、術語、論述加以淺化和形象化。“任課教師要把規范的教材語言轉換成生動的教學語言,把科學嚴謹的政治理論內化為學生的共識”,“讓政治理論課精彩起來”。
4.優化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是以教學目標為導向,以教學內容和教學媒體為中介、教學相互作用的過程,優化教育過程是在優化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優化教育活動和教學媒體、教學方法,進而實現教學結構模式的整體優化。
四、充分發揮教師的教學方法的創新者、學習方法的引導者的作用
“思想政治理論課講得準確是科學,講出吸引力是藝術”,使大學生愿意聽并且相信我們所講的道理必須依靠新鮮的高超的教學方法。教師是教學方法的創新者、倡導者和使用者。
嚴格地說,“教學有法,卻無定法”,這就需要教師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選擇與優化。近年來我校思政課教師在教學中嘗試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方法。
1.主題探討法。其程序為:精選出主題—提出主題中的問題—思考討論問題—尋找答案—歸納總結。
2.問題歸納法。將教學內容在實際生活的表現以及存在問題先請學生提出,然后教師運用書本知識來解決上述問題,最后歸納總結所學基本原理及知識。在解決問題中學習理論,在學習理論中解決問題。
3.典型案例法。運用多媒體等手法將精選個案呈現在學生面前,請學生利用已有知識嘗試提出解決方案,肯定正誤方案,設置懸念,然后抓住重點、熱點作深入分析,最后上升為理論知識。
4.情景創設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設置啟發性問題,來提高學生思維活躍度和創造性解決問題。
5.多維思辨法。把現有定論、解決問題的經驗方法提供給學生,讓學生挑刺,提出優劣加以完善,還可以有意設置正反兩方,掀起激情風暴,在爭論中明辨是非,在明辨中尋找最優答案。
上述這些啟發式、參與式、研究式教學方法各有優缺點,適用不同的問題和不同學生,需要教師精心選擇,靈活運用。教學方法的優化,既不是課堂簡單設問、提問、答辯,更不是課堂教學之余留下十分鐘等待學生提問題、教師釋疑解難,而是從根本上確立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教學相長、激活思路、講究藝術、提高效果的教學新觀念,是教師辛勤思索勞動的結晶。教學方法的創新及優化“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五、充分發揮教師的檢測者和評價者的作用
在整個素質教育活動中,教師的主導地位還充分地體現在檢測與評價的作用之中。教師除教書育人外,還承擔對于學生的學習能力高低、課程論文的優劣、理論應用的效果大小等項目的度的檢測,以及對于學生的社會實踐調查、參觀訪問、演講比賽、智力競賽等活動進行評價。檢測評估手段方法是否科學,教師的評價態度是否實事求是,將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潛能的挖掘和學習積極性的發揮,甚至會影響到素質教育的整體效果。它不僅包含對學生理論成績的考核,也包含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肯定,這說明,素質教育要用考試作為檢測質量水平和反饋的手段。
“考試是教學的指揮棒,只要有教育、選拔和質量評價,考試即概莫能外。”實施素質教育,不是不要考試,而是要在考什么、怎樣考上下功夫。考試的內容必須改革,評價標準必須科學,評價態度必須正確,評價方式必須多樣化。應體現素質教育觀,有利于素質教育的實施,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考察與培養,在創新能力的培養上起到應有的導向和激勵作用。我們在考核中重視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拋棄死記硬背,拋棄難題怪題,拋棄陳舊知識,允許學生發揮、創造,鼓勵學生爭鳴,倡導利用現代高科技手段解決問題。老師對學生考試成績的評價不唯分數,不以分數論英雄,而是要在考試中充分發現和挖掘其閃光點,因人而異的制定實事求是的考核目標和措施,使考試為教學服務,為學生的未來服務,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服務。
六、發揮教師素質教育的組織協調者的作用
素質教育的全面性要求,應充分發揮教師組織協調作用。我們的經驗是:首先,全面性體現在施教主體上要面向全體學生施教。一方面要使全體學生掌握必要的科學理論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各方面的基本品質得到全面協調的發展,獲得適應社會生產和生活的基本能力,另一方面要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因材施教,使學生具有良好的性格和健康理性的思想方式,培養學生的不同技能,使學生主動發展。其次,全面性體現在學習的過程中。從教學目的的確定到整個學習發展的過程,從知識的傳授到技能的培養,都滲透教師的組織協調作用。另外,課堂教學中各學科知識的銜接與滲透、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的有機結合,社會實踐活動及與教學相關聯的方方面面的處理,大到整個學校、小到每個班級、每個學生,都充分發揮教師的聯系、組織和協調作用。教師的組織協調者的作用使素質教育的諸多層次有機地結合起來,成為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學校、家庭和社會的紐帶。
總之,“教師是知識種子的傳播者,是文明之樹的培育者,是人類靈魂的設計者——弗蘭西斯•培根(英國)”地位,決定了加強素質教育必須充分發揮思政教師的主導作用。
參考文獻:
[1]劉世華.試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基本條件[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8,(12):84.
長期以來,由于多種原因語文教學一直把教材視為唯一的課程資源。教師為了提高學習成績,對教材上的知識要求學生不斷重復地進行枯燥、繁瑣、機械的訓練,嚴重扼殺了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下降,阻礙了學生語文素質的發展。對于學生而言,僅教科書是無法滿足學生對語文學習豐富多樣的要求。這就對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要盡可能地充分開發我們身邊可利用的資源,揚長避短、因地制宜,豐富語文課堂教學,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在走向素質教育的今天,在語文教學中應如何落實素質教育呢?我們認為路子只有一條:就是全方位地改革語文教學,向改革要質量,向改革要素質。
一、改革教法,誘導成功
在課堂教學的教法改革上,我們主張一法為主,兼用多法。關鍵是教師在教法的選擇和組合上,要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在講與練的時間比例及練習的設計上,要能突出重點,分散難點;在板書及提問的設計上,要新穎和富于啟發性,有助于活躍學生思維和記憶新知,有助于學生品嘗成功的喜悅。我們教師要善于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每學習一種新的教學方法,都要力求全面理解抓住本質,掌握要領;通過試驗,取得成效,然后組織推廣。例如低年段語文的支架式直呼音節的新教法就是一個例子,我們用了兩年多時間,先派教師到市教師進修學校學習新教法的要領,然后回校同科組的10位語文教師反復揣摩直呼音節的教學要領、步驟,并采用循序漸進、分步過渡直呼及教順口溜、兒歌、趣味拼讀、看圖擺音節等多種形式強化訓練,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再其次,是講究科學,堅持精講巧導。沒有藝術的教學是低質乏味的教學,是不成功的教學;而不講科學的教學更是盲目粗劣的教學,是肯定要失敗的。因此,我們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既要體現藝術性,又要體現科學性,力求做到科學與藝術性的統一。
二、改革活動課程,培養綜合能力
語文活動課是以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究、主動操作為特征,以促進學生認知、情感、個性等全面、和諧、主動發展為目的的課程。從這一理念出發,當前對語文活動課的內容與形式的選擇,可以從以下兩方面進行改革。其一,要克服活動課“非語文化”現象。自從我國新的課程計劃改變了原來單一的學科課程結構,將“活動”納入課程體系以來,由于對這一新型課程的本質尚未了解,把“語文活動課”上成班隊活動或競賽活動,從計劃、教學設計到活動實施都缺乏語文訓練意識,嚴重偏離了語文活動課的軌道。為此,要通過學習對語文活動課的本質屬性有一個準確的認識,抓住語文中“言語交際性”這一重點,力求活動課具有趣味性、綜合性、實踐性、自主性等基本特征。我們要求各年級的語文科組組織設計符合語文活動課這一本質屬性的活動課例,進行交流觀察,探討語文活動課型的教學設計規律。其二,加大語文活動的課外延伸。形式有如下四種:一是吸收性語文活動。以聽、讀為主要形式,如聽廣播、看電影、電視,讀書報和摘抄、剪輯等。二是輸出性言語活動。如普通話朗誦比賽、講故事比賽、書法、日記展覽、演講、語文學法經驗交流、小記者采訪、編抄報、作文比賽。三是綜合性的大型活動──舉辦讀書節。我校每年舉辦一屆,已經持續十年了。內容有:書簽制作、書面設計、小報設計、書法、日記、周記、警句、格言、剪輯以及明信片設計展覽;也有讀書、誦書、演書、講演、復述、講故事、快速作文、鋼筆、毛筆字的即席揮毫。四是鼓勵課外寫作,出版學生習作選。如我校通過“魯迅寫作組”及“小記者站”的課外活動,組織學生開展課外的采訪與寫作活動,學校為了激勵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寫作水平,分別出版了介紹學生學法的《鑰匙集》,學生作文的優秀習作選《小花集》,并將出版學生所寫的各類日記選《童心集》。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3-0058-01
朗讀對于高職語文教學而言,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就當前我國高職語文教學現狀來看,對朗讀并不重視。當前大部分的高職語文教學中,一方面,對于語文教學的聽說讀寫能力培養,只是側重于聽和寫,而忽略了說和讀。語文課程作為一門語言,最重要的目的是能夠運用。從中我們可以知道,這是對高職語文教學目的的誤解。另一方面,單純的朗讀,沒有聲情并茂,內容只局限于課本,而忽略了大部分課外知識。語文,并不是一個單一的學科,除了課本基礎知識外,還需要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才能夠真正掌握語文的精髓。
一 朗讀對高職語文教學的作用
1.能積極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傳統的課堂中,學生的表現機會不多。因此,學生往往沒有活力,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關于基礎知識的講授,久而久之,學生也習慣了這樣的方式,但這對學生今后的發展非常不利。通過提高朗讀在高職語文教學中的地位,利用各種有趣的方式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原先學生被動的方式轉化為現在主動學習的模式。這不僅能夠使課堂教學內容豐富多彩、課堂氣氛活躍,同時也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更加重視能力的提升
在傳統課堂中,基礎知識的講授占大部分時間,其實這是很不科學的。一般而言,課堂預習以及課后復習如果及時有效,教師就不需要在課堂上進行大量的基礎知識講授,這樣節約了更多的時間去進行各種深層次的授課。加強朗讀教育之后,課堂教學有效性就是從能力上來加強學生的學習,而不再只是單純的注重基礎知識。
3.加強師生關系,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在重視高職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朗讀上,教師往往會想出各種辦法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如,將各種趣味活動融入到日常課堂教學中,增加了師生之間的互動。自然而然就能加強師生之間的關系。
由此可見,加強朗讀在高職語文課堂中的運用,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不僅能夠提升教師自己的教學能力,拓寬教學新思路,也能夠讓學生更深層次地學習到各種知識。
二 提高朗讀在高職語文教學中的地位
1.增強學生對高職語文教學的興趣
興趣是我們最好的導師。對于高職語文教學而言,首先就應該提高高職學生對于語文教學中朗讀的興趣。任何語言能力的提高,都離不開對于語言本身規則的掌握。這就是我們之前所說的語感能力。那么,語感能力又是靠什么來提高?很顯然就是通過大量的閱讀。這些閱讀,主要是指有聲音地閱讀,即朗讀。據學者研究,對于語言直覺思維能力的培養,不僅需要依靠對語言的理解,還需要通過有聲的發音,利用更多的感官幫助我們理解語文。
2.轉變課堂教學模式,提高朗讀的地位
課堂教學有效性對于高職語文課教學來說非常關鍵。如果課堂教學無效,就達不到學生學到知識的目的,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這次課堂教學的失敗。因此,作為教師就應該積極探索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努力讓課堂教學有效果,通過轉變課堂教學模式,提高朗讀的地位。(1)“機械性記憶和淺層次理解”固然重要,這關系到學生的基礎問題,但不應是高職語文課堂教學的主體內容。教師在高職語文課堂教學中,應該通過豐富多彩的語文課教學模式探索,進一步加強學生的主體地位。(2)要加強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地位,還體現在教師對學生的尊重。
3.增強師生互動,提高學生積極性
教師和學生是課堂教育的主體,傳統課堂中,兩者的交流甚少。但師生互動是未來語文教學的大趨勢。因此,要想調動當前高職語文教育,就應努力增強師生互動,從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從教師角度來看,要努力提升教師自身的業務素質,這直接關系到朗讀是否實現。除了具備優秀的專業素質外,還需要具有創新思維、先進的教學理念以及熱愛教育事業,這樣的教師正是當前高職語文教育所需要的老師。從學生角度來看。再好的老師,再好的方法,如果學生自己不努力,那也是沒有用的。在高職語文朗讀中還有一個關鍵性的因素——學生。因此,教師應該想方設法激發學生對于語文的興趣,除了日常課堂趣味性的教授模式,還可以通過各類趣味性的課外閱讀來提高興趣。最重要的是教師要走進學生的心里,真正了解學生的想法,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三 結束語
對于當前高職語文教學而言,一定要將朗讀的理念貫穿始終。從提高學生興趣,到增加師生互動,都應該運用各種朗讀手段,激發學生學習高職語文的興趣,最終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
參考文獻
[1]高虹.談在高職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J].教育探索,2010(7)
高職院校人文教育缺失溯源
高職院校忽視人文教育的原因,既有傳統觀念積淀的影響,又有制度性的缺陷,更有市場經濟的負面因素的侵蝕。
人力教育實然目的的影響職業教育的產生是由古代“口授指畫”的學徒制演化而來,基本上屬于私人的事情,這就決定了職業教育開始僅僅是為個體謀生提供技術培訓,是一種人力教育。20世紀中葉后,政府開始重視職業教育,職業教育走向公辦。長期以來,一些職業院校將培養目標定位于“勝任某種崗位需要”,以此設置課程,安排教學內容,并在實際教學中強調培養學生的一技之長。同時,迫于就業的壓力,學校要求學生考“資格證”,考“等級證”,考了“中級證”,再考“高級證”。由于過分夸大了操作技術的價值,忽略了文化修養,再加上學校圖書館圖書有限,不能滿足學生對人文書籍資料的需求,從而導致畢業生缺乏全面素質與綜合職業能力,缺乏發展的后勁和潛力。職業教育這種人力教育的實然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育者對職業教育本質的認識,使他們忽視了教育的本質是培養人這一根本目的。
科技與人文截然對立的誤解自從斯諾的《兩種文化》誕生以來,科學與人文兩種文化之間的差異被人為地擴大了。不可否認,科技知識(主要指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科學)與人文知識的區別是客觀存在的,但教育應該超越兩種文化的對立,以成就人的全面發展。所謂“科技以人為本”不應該僅僅強調科技產品對人的有用性,更應該強調現代科技發展本質上的“屬人性”,是基于人性和人的發展需要而存在與發展的。
市場經濟對人文教育的排斥市場經濟的發展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但市場經濟也具有負面效應,往往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視長遠利益,看重工具層面而忽視價值層面,看重現實追求而忽視理想追求,看重片面的“經濟人”而忽視全面發展的“文化人”。“教育產業化”、“大學市場化”的思潮在國內外的流行的確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對高等教育成本實施一定比例的個人分擔也是合情合理的,特別是不同專業的投資回報率有著明顯的差異。但是,教育對于國民素質的提高和國家競爭力的提升所具有的公益性更為重要,輕視人文教育,往往同教育的公益性被遺忘聯系在一起。
實用主義辦學理念的制約20世紀初,美國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基本觀點,指出:教育是生活所必須的,學校教育就是要使學生獲得社會生活經驗并養成有效地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由于受這種實用主義教育觀的影響,教育與個人生計的關系被突現出來。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與就業市場的競爭,職業教育的功利價值趨向變得日益明顯,專業課程的教學占據了學生大部分學習時間,專業的細化使學生越來越缺少人文關懷,越來越遠離教育培養人的根本目的。
改善高職院校人文教育的策略
高職院校的教育越來越強調科技教育而忽視了與人的個性發展緊密關聯的人文教育,而人文教育的缺失必將導致學生普遍地有知識缺文化,有智商缺人性,有教育缺教養,甚至成為不曉常理、精神空虛的文盲與法盲,這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其實,在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大學的屬性是多元的,問題是現實的大學教育過分重視了“有形”的一面,而忽視了“無形”的一面,而恰恰是后者左右著教育的成敗。一個人走出大學校園的時候,可能是一名醫生、律師或者公務員,但是,首先必須是一個健全的人,否則教育就是失敗的。人文教育在現代高職教育中陷入了困境,高職教育不但缺少人文知識,更缺少人文精神,這是不爭的事實。不少用人單位對一些高職院校學生的評價是:有知識,缺文化;有學問,缺修養。我們的教育培養了“才”,卻丟失了“人”。因此,必須采取有效措施,改善高職院校人文教育的現狀。
融會中西方人文觀念,重構高職院校人文教育新理念在近代,中西方文化與經濟交融的密切使人文觀念的界定正在趨于統一,對于發展中國家而言,更多地是統一于西方文化中心主義。西方文化中心主義的影響是深遠的,為此,我們應該立足于中國國情,將我國傳統人文觀念與西方人文觀念加以整合,立足于中國的具體國情,汲取我國傳統人文精神的養料,同時,與西方要求人的個性充分發展的觀念相結合,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實現教育培養“人”的最終目標。轉貼于
加強教育體制改革,將培養“人”與培養“才”結合起來《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報告中曾指出:“為了科學專門化的需要,對許多青年原來應該進行的充分而全面的培養被弄得殘缺不全。為從事某種內容分得很細或者某種效率不高的工作而進行的訓練,過高地估計了提高技術才能的重要性而損害了其他更有人性的品質。”這一弊端在我國的高職院校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因此,必須改變重科技教育、輕人文教育的狀況,進行教育體制的改革,改變那種過分專門化的學科分類,使受教育者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更多地進行人文學科的學習,接受人文教育的熏陶,達到培養“人”與培養“才”的完美統一。
發揮隱性課程“不言之教”的重要作用人文教育不能僅靠單純地設置人文學科和開設人文課程,應當在高職院校中營造一種人文氛圍,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之中改變氣質。為此,學院必須重視隱性課程的開發,通過開設講座、舉辦各種文化藝術活動、組織學生社團,甚至借助校園建筑、校訓、歷史人物事件等對學生進行陶冶。這種教育是超越課堂的,可以于不經意之間對學生的成長產生深遠影響。“隱性課堂”無時無刻不對學生的人文素質產生深刻的影響,正如有學者指出的:“我們之所以重視環境建設,原因就在于‘泡菜理論’,同樣的蔬菜在不同的泡菜水中浸泡,其味道是不一樣的。”人文素質教育不僅要涵蓋課堂教學,而且要涵蓋校園生活與社會實踐活動,要使學生隨時受到人文精神的啟迪,隨處感受人文精神的熏陶。
鼓勵學生參加實踐活動讓高職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是加強人文教育、培養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徑。人文知識的積累,就是我國古代哲學家莊子所說的“知道”,人文精神的養成就是莊子所說的“體道”。由“知道”到“體道”,要經過實踐的過程,高職院校要鼓勵和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各類社會實踐活動,如參觀人文景點、參加社團活動、進行社會調查、開展社會服務等,使學生在實踐中陶冶情操,提高自身修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責任意識,促進人文精神的養成。
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專業的確定、社會競爭的激烈、教育大環境的輿論導向、理想與現實的反差,使高職學生更容易產生情緒、性格、人際關系上的障礙,如果不及時加以解決,就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必須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對個體生命的重視,本身就是對人的價值的弘揚,是人文精神的體現,對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培養全面和諧發展的人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人文教育本身的內在邏輯與充分體現個性化的發散性思維方式,對于培養現代人的人文素質具有重要意義,廣義的人文教育還包括音樂、美術等藝術教育,對于推進現代人的“右腦革命”,開發潛能,實現技術與情感的統一同樣意義巨大,而且影響深遠。正如蘇格拉底所言:沒有經過思考的生活不能稱之為真正人的生活,只不過是如其他動物一樣地活著而已。也正如愛因斯坦所言:人們沒有形而上學畢竟是不行的!沒有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大學,至多只能算是一所高級工匠培訓所。愛因斯坦還曾經說過:“學校的目標始終應當是:青年人離開學校時,是作為一個和諧的人,而不是作為一個專家。”這里所謂“和諧的人”,應當是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統一的人。
參考文獻
自2005年以來,奧數就成為被媒體狂罵,被眾人拍的對象,著名教育家楊東平就聲稱,奧數甚至可怕于黃、賭、毒。近日,成都教育局強制取消奧數。
我們口口聲聲稱著瘋狂的奧數,但是反過來,又是誰在一味瘋狂地追逐著奧數?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追逐奧數成了一種社會風氣,然而在扼制這種風氣時,我們采取了一種最極端也是最愚蠢的手段,強行扼制。但是,我們又是否去挖掘追逐奧的根源呢?這就好比是當年鯀為治不而采取的堵塞方法,最終也不是無一收獲嗎?眾多高校以奧數作為門檻,與其說是追逐奧數,還不如說是追逐高校。90%學奧數的孩子也不過是為了高校,為了競賽而去奧數,他們純粹只是為了自己的興趣么?不,他們連最起碼的興趣都沒有。
奧數的實際意義是在于在基礎課程上深化的數學問題,學習數學的方式。從心底里想想,奧數有錯嗎?我們不該否認它實際意義的正確。但是,如今奧數已被人們所扭曲,甚至成了進入高校的手段。我們所想的問題不是該不該取消奧數,而應在于怎么才能還原奧數的真面目?高考、中考加分很誘人,它也就是扭曲奧數的真正元兇!它就是家長們追逐奧數的最大誘因!
換個角度想想,那些對奧數興趣的孩子是不是同時遭到了對天賦的扼殺?這就好比一個生性溫和的人被抬著去學武術,這是對本性最大的扭曲/
奧數的存在是為了興趣,而不是為了在達到某個目的而采取的手段方式。奧數沒有錯,錯在于家長的追求與社會教育上的奧數加分制度。怎么樣杜絕這種現象,仍然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重要的還是人們對奧數的正確認識。
1 目前存在的問題
1.1 厭學隊伍日漸擴大、日常行為極不規范
中職院校的學生一般都是因為學習基礎較差,無法進入普通高中才進入中職院校學習的,這就直接造成了學生生源素質較差。再加之近年來生源緊張,不少學校把學生的錄取條件大幅度放寬,學生素質在下降。來中職學校上學的學生,多數認為自己學習成績不好,升高中無望,沒有參加中考;甚至整個初中階段就開始自暴自棄,學校和家庭也就不注意了。這些學生的文化課基礎差,經常不做作業,學習成績倒數,上課管不住自己,臟話連篇,抽煙喝酒、打駕鬧事等有許多不良行為習慣。這部分學生進入中職學后聽不懂課,不愛學習、不想學習,大部分抱有讀書沒用的想法,自控能力差,煩躁、易沖動,缺乏明辨是非能力。他們整日無精打采或上課睡覺,周末整日泡在網吧,對布置的作業置之不理,甚至有的逃、曠課長達數周。在校園里常聽到學生胡侃,什么社會上的“行話”、俗語、臟話脫口而出,長發、染發、穿耳洞的為數不少。他們并不是不聰明,但是他們對電子游戲能玩得很好。
1.2 中職院校存在重技輕德的現象
目前,我國的產業經濟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機械加工、電子產品、服務行業等產業對技術工人、服務人員的需求逐年增長,這為學校專業設置和學生就業提供了有利條件。多數企業和單位在招聘畢業生的時候,過分看重學生的技能水平,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對其道德素質的考量,企業的這種傾向直接影響了中職院校對人才的培養,各中職學校為了追求學生的就業率,就將技能教育放在首要位置,把專業技術的學習作為評價教師和學校教育工作的主要依據。不可避免地出現了重技輕德的現象,進而影響了學生德育素質的提高。很多學校把理論知識教育、專業技能培養擺在了首位,把育人問題擺在了次要位置,因而使學校德育工作流于形式,難以適應當前中職生思想的發展變化。很多中職學校在德育方式上存在陳舊、落后、單調的現象,不注重對教育方法的創新。教師在講臺上興趣盎然的灌輸,學生在下面聽得昏昏欲睡。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狀況,是因為沒有考慮學生的感受,忽視了學生的情感和意志,沒能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德育課堂上來。
2 原因形成的分析
2.1 客觀原因
造成上述現狀原因是多方面的,諸如社會風氣的影響,家庭對孩子的溺愛,父母外出打工缺乏家庭管教,影視音像制品及網絡文化的影響等。但其中最主要的因素為:(1)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影響,(2)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不恰當。
2.2 主觀原因
(1)缺乏正確的道德觀念;(2)二是道德意志力薄弱;(3)道德情感狹隘偏私;(4)不合理的行為習慣。
3 針對問題的一些對策
3.1 入學教育突出“嚴”字
中職學生入校時的思想認識和行為習慣存在著很大偏差,這是中職學校的首要難題。如何防止學生在這方面的素質繼續下滑,甚至違法犯罪,讓每位學生逐步步入正軌,我認為,首先要對入校的新生,實行嚴格教育。“嚴”主要表現在:老師對學生的教育態度嚴謹、對學生行為要求嚴格、對學生的教育環節嚴密。嚴并不是主要依靠批評的手段,卻應該盡可能多的使用表揚的手段。諸如:新生一律要通過軍訓,增強其集體主義、愛國主義意識;新生一律要通過專業教育,使他們明確本專業的特點和就業單位的要求,遵守職業行為規范;新生一律要通過《學生手則》的學習和教育,明確學生在中職學校的吃、穿、住、行和學等方面的規范和目標,使他們逐步自覺地嚴格要求自己,從而主動約束自己的言行,使一些良固定下來成為行為習慣。學校長期執行常規評比制度,嚴格認真地對每天每班每位學生的儀表、禮貌、出勤、早操、保潔等行為進行日檢查、周小結、月總結、監督和評比,對表現好的學生和班級進行表揚獎勵,對表現欠佳的學生和班級及時的批評并敦促改正。
3.2 寓“愛”于教育教學的每個環節
我認為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義務和責任。在學生學習的時候,老師總是耐心指導,確保進入學校的學生都能學到一技之長,讓每位學生都能生存、有所發展。在學生生活和各項活動過程中,老師特別是班主任更要父母般或是兄弟姐妹般關心他們,處處充滿著無私的愛。學校除了專門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設立心理咨詢室、針對當前學生的心理和思想實際開展健康教育講座、心理指導活動之外,學校各個層面都要關注每個學生的心理健康,齊抓共管,重視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并平等與學生進行心靈的交流溝通,為學生創設一種積極向上、求真、向善、寬容、有追求、有希望的美好環境,及時解決學生的一些心理和思想問題,總是力爭讓每個學生健康成長。
實踐證明,經常從事體育運動的人,其智力水平比不經常進行體育運動的人高,且文化水平越高,智力也越高。可見,必要的體育運動能促進學生大腦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加強大腦的均衡性和思維能力,保證學習所必需的充沛精力,使學生的體力和智力處于最佳結合狀態。而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是否可以利用教學對象所學到的文化知識為體育教學服務,提高教學質量呢?筆者認為不但可以,而且應該加大其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一、體育教學中融入文化知識的必要性
有些家長認為,過多的體育運動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然而,如果沒有體育運動,不僅學生的意志、品德得不到訓練和提高,還會讓學生喪失克服困難的信心,導致學生的學習成績并不是十分的理想。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我發現,體育課不但讓學生學到了體育知識,學會了體育技能,達到了體育課的教學目標,而且,在體育教學中融入文化知識,不但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體育技術,還可以鞏固學生的文化知識,可見體育運動并不影響學習。同時,身體是學習的前提,只有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讓學生有更充沛的精力去學習。
二、在體育教學中應用文化知識時應注意的幾個方面
為了將有關的文化知識和體育教學結合好,我認為應注意以下幾點:首先,在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要熟悉學生現階段所掌握的文化知識,以便自己在教學的過程中靈活運用,這樣既能讓學生學會體育技術要領,同時也是對文化知識的一個再加強。其次,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深入鉆研教材,認真備課,做到熟知體育運動的基本技術原理,并在掌握文化知識的基礎上,更好地進行體育教學。再次,體育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應盡量使用引導思考的方法,讓學生真正地進入到學習體育技術的過程中來,通過自己學到的知識和教師的引導,學會新的體育技術要領。最后,體育教師在將體育原理與科學基礎知識結合講解時,最好安排在某一個科學基礎知識原理剛教完時進行,同時要避免體育課上過多講解文化課的內容。
三、文化知識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體育運動的每一個動作都有其科學理論基礎,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向學生傳授的體育技術和技巧都是以一定的科學理論為指導的,而學生平時所學習的各科文化知識,又與這些科學理論基礎有著密切的聯系。其中,物理學中的力學和數學中的幾何學尤其如此。例如,在進行跨越式跳高教學中,為了使學生盡快掌握正確的過竿動作,體育教師可以用“力偶”的道理來引導學生,向學生說明只有積極地下壓已經過竿的擺動腿,才能反射性地引起尚未過竿的踏跳腿上升。由于學生學過了“力偶”的特點和性質,從而使得他們在運用這一原理改正竿上動作時,就顯得更加積極主動,同時跳高水平也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在三級跳遠教學中,學生很難掌握前二跳的節奏和幅度,有時甚至因第一跳跳得過大、過猛,導致踝關節受傷。為了使學生盡快地掌握好合乎自己身體素質的三級跳遠節奏,我結合“平行四邊形”法則,向學生講解各級跳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從理論上明白了為什么第一跳不能過大、過高的道理,增強了他們自我保護的能力,減少了傷害事故的發生率,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在課外活動中練習體育的自覺性。
在鉛球教學時,我首先啟發學生進行思考:物理學上的初速度與物體飛行的遠度什么有關系?做拋物線運動的物體的飛行角度多少最合理?學生根據力學原理(物理中射程公式),很容易出回答v與S成正比關系,最適宜的出手角度為45°(由于出手點高于落地點形成地斜角,田徑理論中正確的出手角度是42°)。于是我沿著這個思路,接著問道:鉛球出手后運行軌跡也是一個斜拋運動。那么,我們在推鉛球滑步和最后出手時是快好還是慢好,出手角度多少最合理呢?學生很自然地得出出手速度越快越好,角度45°最適宜。由于學生從理論上了解和掌握了推鉛球的原理,所以在學習推鉛球的各種滑步技術時,自然性、積極性,以及動作的準確性都比以前有所提高,起到了舉一反三的效果。據統計,聽過運用這個原理講解鉛球投擲的學生,比未聽過這個原理講解的學生,對出手角度的掌握高出了30%以上。
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我感到讓體育教學和知識相結合,有利于提高體育教育的科學性,讓學生不再是單純地模仿,從而激發更多的中學生立志體育事業;有利于調動那些文化成績好,但體育水平較差學生的積極性,引起他們對體育的興趣。同時,還可以激發學生努力學好文化知識,達到體育教學與文化知識相互幫助、相互促進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明學.淺析科學理論知識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 江蘇理工大學學報,1994(05).
2. 史永濤,周建偉,楊曦. 高校體育教學中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研究[J]. 大家. 2011(06).
3.邵正喜.淺析科學理論知識在體育教學中的重要性與應用[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2(02).
一、項目教學法的理論基礎
項目教學法是在建構主義指導下,以實際工程項目為對象,先由教師對項目進行分解并作適當示范,然后讓學生分組圍繞各自的工程項目進行討論、協作學習,最后以共同完成項目的情況來評價學生是否達到教學目的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項目教學法針對中職生素質普遍不高的情況,通過示范項目讓學生掌握最基礎的知識并架構起學習新知識的支點,然后運用知識遷移、協作討論來完成對知識的意義建構。
二、項目教學法的教學設計
與傳統的教學法相比,項目教學法改變了傳統的三個中心,即以教師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中心,以課本為中心轉變為以項目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轉變為以實際經驗為中心。所以,在教學設計時,需遵循以下原則:
1.創設可行的問題情境
教師設計問題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學生對問題解決活動學習知識技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力以及自我反思與監控的能力,促使學生把學到的知識技能應用到學習和社會實踐中去。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結合實際生活,用“問題”來引導學生自學。
2.項目設計的層次性
學生是知識建構過程的主體,在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主動、有目的地獲取學習,用不同的方法完成項目。因此,教師在進行項目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各類學生的知識、認知能力等,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來設計每一個模塊,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來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使設計的項目有層次感。
3.項目的設計要讓學生積極參與
精心組織教學內容,讓學生共同參與,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能更好地發現問題,使項目的設計更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最終通過使學生的共同參與順利地解決問題。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以此來提高學生上課時的注意力,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
4.項目的設計要給學生的思考和嘗試留有余地
鼓勵和指導學生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資源和軟件的學習、幫助功能,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在教學中,教師要想方設法啟發學生親自去嘗試和探究去發現,鼓勵他們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教學內容和項目實例的選擇應該為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提供素材和依據。
三、項目教學法的實踐
項目教學中,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相關工作項目,提出相應任務目標,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在完成項目任務的過程中去發現問題,在教師指導、師生互動中解決問題。在做的實踐中,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索學習,領悟相關專業理論知識,掌握相關專業技能,增強職業意識和興趣,享受成功的喜悅。例如,在計算機基礎Word教學中,教師以“小報制作——校園運動會”為項目課題,課前布置任務,要求學生以小組形式圍繞主題制作小報,發動學生結合學校近期舉行的相關活動寫稿件、拍照片,同時運用網絡、報紙、雜志查找相關素材,設計小報圖樣,總結制作小報應具備的要素。
上課時,學生帶著小組成果來到機房,同組成員安排在一起,推選組長一名,協助教師幫助其他同學并起到帶頭激勵作用。組長根據具體情況合理分配組員不同工作任務,組員合作完成項目任務。在小組中選一位同學擔任版面設計師,將草圖上的版面在Word中畫出來,再將其他同學輸入電腦中的文章和圖片插入其中。完成了自己工作任務的同學也到版面設計師周圍指手畫腳、出謀劃策,“你用紅色看看,紅色好看”“這一行字要變大、加粗,這樣醒目”……各抒己見的聲音不絕于耳。當組內成員遇到技術或資源使用等問題時,可利用多媒體教學系統向老師、同學求助。教師在巡視輔導過程中,密切注意各組對知識點在理解和運用上存在的共性問題,及時在學生自學探究的過程中穿插講解。如“文字豎排、插入背景”“如何在正文隨意定位插入圖片”“怎樣改變文本框的形狀”等。對于格式設置(文字、圖片)、表格制作、版式設置(頁面、分欄、文本框)等重點和難點,教師根據全班同學掌握知識的程度和進度,及時講解、演示、點撥,學生帶著問題學習注意力集中、積極性高、求知欲強,有時若有所思,有時表現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教學中,要注意控制教學節奏,圍繞任務目標,努力做到寓學于樂,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參與、自主學習,在學生實際操作中給予恰當指導,通過一些實例誘發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當有實際困難時,啟發學生多問幾個為什么,引導他們一步步自行解決問題。例如,我提到在重大事件來臨前常有倒計時的說法,于是有位同學制作小報時就別出心裁,在報頭旁邊設計了一個倒計時,再配上動畫使小報顯出其獨特的藝術性。再比如,學生查到參賽選手資料,就設計了專題特寫:運動員風采,她設計的版面被大家公認最大方、最有新意。看到別人的作品,能極大刺激學生的創作靈感和欲望,許多學生都積極動手在畫圖等軟件里制作和處理有自己個性的作品。有些原來畏難厭學、迷戀網絡的男生,由于他們聰明好動,反應較快、接受能力較強,在項目工作中脫穎而出,發揮了自己的特長潛能,享受了成功的快樂,找回了自信也增強了學習興趣,有的還成為上機實踐課的骨干。
由于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學生間互相支持、互相幫助,營造了創新思維的形成條件,培養了協作精神。在規定時間內各小組都出色完成了任務,由于打字速度不同,有先后而已。作品風格各異遠超過我的預想,小報布局、審美、制作無不體現了各組成員的智慧和汗水。
項目完成后,由每組推薦自己優秀作品供全班同學評析,對工作結果進行自我評估,再請教師和其他同學指出作品的優點和不足,提出修改意見,最后選出優秀作品給予獎勵。這種小組合作學習形成了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的良性機制,將傳統教學中師生間的單向交流或雙向交流改變為師生、生生間的多向交流,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對學習的自我控制、自我評價,促進了學生間良好人際合作關系,而且也促進了學生心理品質的健康發展。
四、需要注意和解決的問題
1.項目教學法的初衷是讓學生獨立完成項目
這一過程中發現知識,解決問題,提高技能;實踐經驗也應該是學生自己摸索總結出來的,也不是教師灌輸的,因此,項目教學法的講解應該包括對重點教學內容的講解,其過程應該精練,最好是通過簡單的例子用實際操作的方法來進行,這樣學生才更容易理解、接受,為學生獨立完成項目打下良好的基礎。
2.項目活動中教師的指導要恰到好處
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教師應及時給予指導。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指導的深度要有所不同。項目教學法的根本宗旨是讓學生自己發現知識、提高技能,因此教師一定要把握好指導的尺度。非正面、非全面的提示性指導不但使學生記憶深刻,還能鍛煉學生的發散思維,培養其創新能力。
3.項目總結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