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4 09:43:4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動態分析基本方法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摘要]一方面,對于地產項目而言,所有重大經濟活動的實施均從合同會簽開始,合同管理是成本管理的基礎;另一方面,隨著工程施工進度的變化,成本的過程控制也應該是及時的、動態變化的,強調“預警”與“強控”并舉。基于此,本文將合同管理與成本管理相結合,提出如何使用“合約規劃”進行房地產開發項目目標成本動態過程管控的新思路。
[
關鍵詞 ]房地產開發項目;合約規劃;動態成本
[DOI]10.13939/j.cnki.zgsc.2015.22.226
經過多年高速發展的房地產行業,在2014年遇到重大轉折,并走入了“白銀時代”。在面臨高庫存,價格戰的“新常態”市場環境面前,房地產企業要想保持正常的開發贏利水平,就必須從項目的成本控制入手。一方面,對于地產項目而言,所有重大經濟活動的實施均從合同會簽開始,合同管理是成本管理的基礎;另一方面,隨著工程施工進度的變化,成本的過程控制也應該是及時的、動態變化的,強調“預警”與“強控”并舉。基于此,本文將合同管理與成本管理相結合,提出如何使用“合約規劃”進行房地產開發項目目標成本動態過程管控的新思路。
1動態成本管控系統
從成本管理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將成本全生命周期管理劃分為前期的成本測算階段,過程中的成本控制階段,后期的成本核算階段。成本管理的核心在成本控制環節,成本測算、成本核算是成本控制的補充。基于控制的成本管理思想指:通過成本測算得出整個項目的成本,并重新歸集形成項目目標成本;將目標成本落實到具體的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并提前分解成預計要簽的合同(合約規劃);以合約規劃來指導業務的開展,使公司上下達成一致意見形成全員成本意識;在執行過程中采用周期性的成本回顧不斷細化合約規劃,為目標成本的執行提供精確的指導,并通過動態成本進行預警與控制,實現以目標成本為基礎的動態過程控制。
2合約規劃的內涵
合約規劃是指將目標成本按照“自上而下、逐級分解”的方式分解為合同大類,進而指導從招投標到最終工程結算整個過程的合同簽訂及變更的一種管控手段。“合約規劃”將成本控制任務具體轉化為對合同的嚴格管控,實現了對“項目動態成本”的有效管控。
2.1合約規劃的責任主體
合約規劃面向企業所有業務部門,因此其編制應是一個全員參與的過程,主要由項目成本經理牽頭,組織各專業職能部門相關人員對目標成本進行分解。
2.2合約規劃的編制原則
(1)對目標成本進行合約分解的方法多為“價量原則”和“經驗值”,同時結合項目情況和投資收益指標,制定項目各控制費項可能發生的合約及預計金額,并推演出每一個合約付款條件,分解為合約的付款計劃,進而形成項目的整體資金規劃。
(2)如果不能將目標成本細化到具體的合同時,可以將目標成本分解為“合同大類”,隨著項目的推進,這些合同大類會逐步細化。
(3)在做合約規劃時,肯定有部分費用不明確,因此引入規劃余量的概念,來標明暫時不能明確的費項,隨著實際簽訂合同的變化而變化。規劃余量的總額反映了目標成本控制的松緊度。針對規劃余量設定每一個費項的預警、強控范圍,便可作為后續項目成本控制的基礎。
3合約規劃的價值
3.1過程成本管控落到實際
合約規劃將成本控制的載體由對明細費項“數字”的控制轉為了對“合同”的嚴格控制,成為連接目標成本與合同執行的紐帶,更貼近業務部門實際。
在具體操作層面上,合約規劃指導合同簽訂和執行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合同簽訂環節。簽訂合同時,由專業部門根據項目實際情況擬定合同,明確合同金額、付款時間、付款方式,進而形成項目成本支付計劃。
(2)合同執行環節。在合同執行環節,當進行變更申報時,需要預審變更金額,并與簽訂環節中的預計變更對應,確保變更在可控范圍內。當變更實施完成后進行施工確認階段,核定是否完成、實際完成的工程量,將變更金額納入項目成本。最后,分析變更產生的原因及變更導致的成本分布,即進行有效成本與無效成本的情況分析。
(3)合同付款環節。首先,根據工程形象進度,對“已完工”部分的工程量進行審定,反映工程的實際完工“產值”,并作為制定付款申請的重要依據;其次,梳理代扣代付和其他扣款,為款項支付提供依據;再次,根據合同付款條件及實際完工產值,修訂付款計劃,形成項目級付款計劃;最后在付款計劃范圍內完成付款申請,并完成款項支付。
3.2支撐資金計劃動態預測
推行合約規劃管理模式后,就可以提前根據已發生合同及待發生合約規劃,形成明晰的資金計劃,并與項目下階段施工計劃及銷售回款計劃相結合,從而實現項目動態現金流。
3.3指導后期招標工作
項目進入招標采購階段時,甲方直接發包的專業工程及甲方直接采購的材料設備,其招標控制價均應控制合約規劃范圍內,對于超出合約規劃的招標采購,應及時與規劃余量相對比,超過預警值的,應及時上報公司,并考慮調整招標方案、產品檔次等。這樣,就實現了合約規劃與招標采購工作聯動。
4合約規劃的動態監控
目標成本的執行圍繞合同管理進行,使用合約規劃對合同簽訂及變更做事前控制,并使用預警和強控指標做出動態監控。
4.1合同簽約金額與合約規劃的關系
(1)根據合約規劃,控制合同的簽訂,一個合約規劃對應一份合同,一份合同可以同時包含多份合約規劃,如果合同金額超出合同規劃部分從規劃余量中扣除,而合同金額低于合約規劃部分則進入規劃余量中,達到合同簽訂“事前控制成本”的目標;
(2)需要對合同做預估變更處理,并從規劃余量中劃出相應金額對預估變更編制對應的合約規劃。
4.2變更管理的事前審批和事后確認
(1)事前審批:確定該變更(簽證)是否該做、值得做,需要評估該變更的預計金額,如果合同訂立時預測了預估變更,在合同發生變更時需要確認此次變更是否在預估變更范圍內,如果沒有做出預測,則需要考慮是否有對應的規劃余量,可達到變更“事前控制成本”的目標;
(2)事后確認:確定該變更(簽證)的完成量及金額,以確認金額進項目成本。
4.3項目成本的預警和強控指標
在目標成本各控制級別上設定預警指標和強控指標。
(1)預警指標:當該級別成本超過預警指標時,需要向相關負責人發出報警,但可以繼續簽訂合同。
(2)強控指標:當該級別成本超過強控指標時,需要向相關負責人發出報警,并且必須經過審批流程調整目標成本后,方可許繼續簽訂合同。
4.4月度成本回顧
通過每月進行成本回顧的方式對已簽訂的合同進行預估變更評估,并可以對發生的合約規劃進行調整,將逐漸調整該科目的目標成本。并需要每月的動態成本變化情況進行對比分析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解決。
4.5成本核算及成本指標庫的形成
項目竣工后需要對項目成本進行核算,將實際發生的費用分攤到項目開發成本中,以財務的角度進行成本核算,同時造價部門可以對該項目的各種成本指標進行沉淀,為后續項目成本測算提供依據。
5結論
房地產開發項目的成本控制是一個全過程的控制,是集管理、經濟、技術為一體的綜合管理學科。基于合約規劃的房地產開發項目動態成本控制,就是要將復雜的合同管理簡單化,把混亂的合約管理從源頭規劃好,并時刻掌握成本的動態變化情況。這種成本管控前置化、規范化、動態化的管理模式,已經成為越來越多房地產企業實踐的模型。
中圖分類號:TP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97(2014)04-0109-01
考慮到油藏精細動態分析的實際難度,在油藏精細動態分析過程中,為了提高分析的準確性和有效性,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成為了必然選擇。從目前油藏精細動態分析的實際過程來看,計算機系統已經得到了初步應用,對提高油藏精細動態分析效果,滿足油藏精細動態分析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從這一點來看,計算機系統已經成為了油藏精細動態分析的重要助手和輔助系統,對油藏精細動態分析的促進作用明顯。為此,我們應分析計算機系統的基本功能和特點,并對計算機系統的應用必要性進行認真分析。
1 油藏精細動態分析中計算機系統的基本功能
從油藏精細動態分析中計算機系統的主要功能設定來看,其基本功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靜態數據加載
原始數據一般沿菜單順序輸入,主要有如下幾類:井的靜態數據、網格參數、斷層數據、沉積相數據、油氣水界面、離散點或地震數據、模型邊界、原始數據的整理及檢測。靜態數據加載功能,保證了原始數據能夠正常加載,并提高加載效果,滿足數據處理需要。
1.2 地質建模
地質建模綜合應用地震、測井、地質以及沉積相的研究成果,采用確定與隨機相結合的方法,建立三維地質模型,定量表征油藏的靜態特征。通過地質建模,能夠將地質信息以模型的形態出現,保證油藏分析能夠有直觀的模型顯示。
1.3 動態數據加載
射孔、油井月報、水井月報、吸水剖面等資料遵循數據庫標準,油田數據庫中的數據可以方便地加載進來。除了需要加載靜態數據之外,動態數據的加載也十分重要,通過數據庫動態數據加載功能,動態數據得到了及時更新。
1.4 滲流機理研究
Rdos在模擬全油田的流動時,按照注采關系及儲層連通關系,將三維流動離散化成若干一維流動。通過滲流機理的研究,油田的流動性數據得到了體現和分析,對油藏精細動態分析起到了積極效果。
2 油藏精細動態分析計算機系統的主要特點
從目前油藏精細動態分析計算機系統的應用來看,計算機系統除了能保證油藏精細動態分析的準確性,同時也提高了油藏精細動態分析的整體效率。經過了解發現,油藏精細動態分析計算機系統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融合了國際現代油藏模擬技術及我國油田科技和生產現場的經驗,結果更合理。目前油藏精細動態分析計算機系統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對油藏精細動態分析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2)充分利用吸水產液剖面等實測資料,較好體現油田分注分采的特點。考慮到油田分注分采的實際情況,計算機系統的應用,結合了油田生產實際,保證了油藏精細動態分析的整體效果。
3)合理體現大孔道、壓裂效果、啟動壓力梯度等因素對流動的影響。能夠有效提高油藏精細動態分析的整體效果,對油藏精細動態分析起到了良好的支持作用。
4)豐富的結果分析及整理功能,如剩余油分析、調整措施建議等。計算機系統能夠有效的提高油藏精細動態分析的準確性,對油藏精細動態分析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5)豐富的圖形功能、多角度的統計分析表格。使油藏精細動態分析有了更直觀的印象,便于技術人員操作,對計算機系統的推廣有著重要作用。
3 油藏精細動態分析計算機系統應用的必要性
結合油田地質勘探實際,油藏精細動態分析中應用計算機系統具有重要作用。通過對油藏精細動態分析工作了解后可知,計算機系統的應用,對油藏精細動態分析而言是十分必要的,其必要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 計算機系統提高了油藏精細動態分析的準確性
應用了計算機系統之后,油藏精細動態分析在數據處理上有了可靠的保證,對油藏精細動態分析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使油藏精細動態分析在整體準確性上有了較大的提高,滿足了油藏精細動態分析的需要。
3.2 計算機系統提升了油藏精細動態分析的效率
從油藏精細動態分析過程來看,需要處理的數據量較大,單純依靠手工計算難以滿足實際需要。基于這一現狀,計算機系統的應用,對油藏精細動態分析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保證了油藏精細動態分析的效率得到持續提高。
3.3 計算機系統促進了油藏精細動態分析的發展
在油田地質勘探中,油藏精細動態分析是重要的工作內容,為了保證油藏精細動態分析取得積極效果,計算機系統的應用成為了必然選擇。從計算機系統的應用來看,對油藏精細動態分析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4 結論
通過本文的分析可知,在油藏精細化動態分析過程中,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對提高油藏精細化動態分析準確性和整體效率,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為此,我們應明確油藏精細化動態分析中計算機技術應用的重要性,積極做好油藏精細動態分析工作,全面應用計算機技術,滿足油藏精細動態分析需要。
參考文獻
[1]解宏偉.油藏精細描述技術在油田二次開發中的應用[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0.
[2]張改玲.化學注漿固砂體高壓滲透性及其微觀機理[D].中國礦業大學,2011.
[3]許濤.火燒山油田H_1層系精細油藏描述與開發方案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2.
1 結構動態分析的研究對象
機械動態設計是正在發展中的一項新技術,它涉及到現代動態分析、計算機技術、產品結構動力學理論、設計方法學等眾多學科范圍,目前還沒有形成完整的動態設計理論、方法和體系,許多問題尚需進行深入廣泛的研究。以下結合文獻[1~4]的論述,對機械動態設計發展與現狀作簡要評述。
目前,國外在結構動態分析設計領域的研究十分活躍,特別是美國、西歐等一些發達國家,十分重視關于結構動態分析設計問題的研究,并將其列為結構設計領域的重點發展方向之一。結構動態設計的主要內容包括兩個方面:①建立一個切合實際的結構動力學模型;②選擇有效的結構動態設計方法[1]。機械結構動態設計的一般大體過程是:對滿足工作性能要求的產品初步設計圖樣,或就需要改進的產品結構實物進行實體建模,并作動態特性分析。然后,根據工程實際情況,給出其動態特性的要求或預定的動態特性目標,再按結構動力學“逆問題”方法直接求解結構設計參數,或按結構動力學“正問題”分析方法,進行結構修改與修改后結構的動態特性預測,其結構的修改與預測往往需要反復多次,直到滿足各項設計要求為止,從而得到一個具有良好靜、動態特性的產品設計方案。
2 結構振動系統的建模
2.1 有限單元法。結構振動系統的建模問題是結構動態設計的基礎,目前建模的一種常用的方法是采用有限元法,這種方法首先將連續的彈性體離散化,然后從能量原理出發建立起整體控制方程,利用數值方法求解,得到結構的參數。該方法的優點是可在結構設計之初,根據設計圖紙,預知產品的動態性能,預估振動、噪聲的強度和其它動態問題,并可在圖紙階段改變結構形狀以消除或抑制這些問題。該方法是一種近似解法,但就其計算精度來看,基本能夠滿足使用者的要求。對復雜結構,這是一種較為有效的分析方法。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建立在有限元原理上的結構分析軟件已經相當成熟(如:IDEAS、ADINA、NASTRAN、SAP、ANSYS等),它們已卓有成效地應用于航空、航天、船舶、汽車和機床等工程結構的動態分析。
然而,對大型復雜結構而言,由于材料物理參數的不確定性,邊界條件的近似處理、接頭及連接處的連接參數估計不準確,以及缺乏阻尼參數等原因,要想直接依據圖樣資料建立一個能準確反映結構動態特性的有限元模型是比較困難的,其計算精度也難以保證。
2.2 試驗模態分析法。近10多年來,由于動態測試、信號處理、計算機輔助實驗等技術的迅速提高,試驗建模技術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因此結構動力學分析的另一種有效的方法是試驗模態分析法。該方法是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確定系統動態特性的一種更為有效的方法。它是在結構上選擇有限個試驗點,在一點或多點進行激勵,在所有點測量系統的輸出響應,通過對測量數據的分析和處理,建立結構系統離散的數學模型。
這種模型能較準確的描述實際系統,分析結果也較可靠,但該法客觀上要求有一個實際模型,因而提高了建模成本,同時由于實測信息的不完整,導致模型的不完備,往往只能反映真實系統的低階模態特性,難以適應大型復雜結構。
2.3 基于試驗數據的有限元模型修正法。鑒于上述兩種方法的優缺點,現代的發展趨勢是把有限元方法和試驗模態分析技術有機結合起來,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先驗模型,而用實測的動態數據通過不同方法對其先驗模型進行修正,利用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計算結構的動態特性和響應,進行結構的優化設計[1,5]。目前,一些較復雜結構系統的實驗模態分析和動態特性有限元分析在國內外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5]。用實驗模態分析結果修正機體有限元模型的方法,在機體有限元建模上已得到實際應用,從而為進行機體動力響應計算奠定了基礎。
基于實驗數據的結構有限元模型修正,近30年來國內外學者提出了大量的修正方法,這些方法從修正的對象來說,大體上可分為矩陣型與設計參數型兩大類。矩陣型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根據一定的準則和結構動力學關系來修正有限元模型的質量矩陣和剛度矩陣,使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計算的模態參數與實驗結果一致。這類方法首先由Berman等人于1971年提出,而由Caesar(1986)、Kaba(1985)和張(1988)等設法改進。雖然在數學上該方法可達到由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計算的模態參數與實驗結果相一致的目的,但其修正后的質量與剛度矩陣已失去了明確的物理意義,因此修正后的模型很難用于結構的動態設計;而設計參數型直接對結構的材料、截面形狀和幾何尺寸等參數進行修正,該類方法可直接應用于結構動態設計,例如Colluins(1974年)、曾(1991)、陳(1994年,1996年)等人曾用實驗模態參數辨識結構的設計參數,Ewins(1990年)、Link(1992年)等人曾用頻率響應函數進行過結構設計參數的識別。該方法屬于基于“逆問題”直接求解的動態設計方法。關于結構動態設計的“正問題”,即結構修改與修改結構的重分析,是目前較為廣泛的一類動態設計方法。例如:有關結構修改的靈敏度分析(Fox1968年提出),修改結構重分析中用到的基于小參數的矩陣攝動法(Rayleigh為先驅)等等都得到了廣泛應用。
3 結構動態分析在工程領域的應用
目前對結構進行動態分析時,應用較為廣泛的是利用有限元的方法,建立模型后,在對結構靜態分析的基礎上,進行模態分析、沖擊載荷作用下的結構分析等等。這種分析方法已成功地應用于航空、航天、船舶、汽車和機床等工程結構的動態分析。
參考文獻
[1] 陳新.機械結構動態設計理論方法及應用.北京:機械出版社,1997
[2] 張連山.關于國內抽油機發展趨向的幾個問題.石油機械,2003,24(2)
[3] 蕭南平.對游梁式抽油機節能問題的探討.石油機械,2000,25(3)
0 引言
隨著生產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機械產品與設備也日益向高速、高效、精密、輕量化和自動化的方向發展,產品結構日趨復雜,人們對產品結構系統的靜態和動態特性要求越來越高[1]。如何提高系統的性能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傳統的機械設計,包括理論設計、經驗設計、模型實驗設計等方法往往都是靜態的,半經驗半理論的,難以適應市場競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在這種情況下,產品動態設計成為現代機械研究開發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1 動態分析設計方法的內容及目的
現代機械動態設計是在產品的研究和開發過程中,對機械產品的運動學與動力學及與此相關的動態可靠性、安全性、疲勞強度和工作壽命等問題,進行分析和計算,以保證所研究和開發的設備具有優良的結構性能及其它相關性能。它是一項涉及現代動態分析、計算機技術、產品結構動力學理論、設計方法學等眾多學科領域的新的學科分支,其基本思想是對按功能要求設計的結構或要改進的機械結構進行動力學建模,并做動特性分析。根據對其動特性的要求或預定的動態設計目標,進行結構修改、再設計和結構重分析,直到滿足結構動特性的設計要求。機械結構動態設計就是在充分考慮動載荷及滿足約束條件的情況下,確定出機械結構的質量、剛度和阻尼的最優分布參數,使機械結構具有優良的動態性能。
對于機械動態設計來說,其廣義目標包括思想目標(I)、產品質量目標(Q)、成本目標(C)、生產周期目標(T)、環境目標(E)、產品售后目標(S)其它目標(O),即IQCTESO等7方面的目標。為了做好產品的動態設計工作,必須具體貫徹前面提出的這些目標,如果在設計中忽視其中的某一目標,就有可能在某一方面出現問題。產品動態設計的具體技術目標是產品的全部結構性能及部分使用性能和制造性能,結構性能包括人機安全性、系統可靠性、材質適用性、工作耐久性、結構緊湊性、環境無害性、造型藝術性、設計經濟性等;部分使用性能包括工效實用性、指標優越性、運行穩定性等;部分制造性能包括結構工藝性能包括設備維修性等[2]。
2 機械系統動態設計的基本原則和步驟
動態設計的目標是在保證機械系統滿足其功能要求的條件下具有良好的動態性能,使其經濟合理、運轉平穩、可靠。因此,必須把握機械結構的固有頻率、振型和阻尼比,通過動態分析找出系統的薄弱環節來改進設計。
動態設計的原則是:
(1)防止共振;
(2)盡量減小機器振動幅度;
(3)盡量增加結構各階模態剛度,并且最好接近相等;
(4)盡量提高結構各階模態阻尼比;
(5)避免零件疲勞破壞;
(6)提高系統振動穩定性,避免失穩。
具體設計時,以上述為基本原則,應根據具體設備的要求,給出動態設計指標。
機械系統動態設計基本工作步驟如下:
(1)建立動力學模型
根據機械結構或機械系統的設計圖紙,建立系統動力學模型或應用試驗模態分析技術(如有限元分析)建立結構的試驗模型。
(2)動態持性分析
建立出結構的動力學模型后,求解自由振動方程得到結構的振動固有特性;引入外部激勵進行動力響應分析;進行振動穩定性分析。
(3)動態設計指標的評定
根據機械系統或結構在設計時提出的動態設計原則,對機械系統或結構的動態性能進行評定。
(4)結構修改和優化設計
如果結構的某些指標沒有滿足動態設計原則的要求,要進一步改善其動態性能,則根據要求改進原來的設計,轉到步驟(1)重新開始動態設計,直至達到要求為止[3]。
3 應用實例――帶式輸送機
帶式輸送機是一個復雜的機電系統。其啟制動動力學根系涉及到輸送帶的力學性質、輸送機的運行阻力、驅動裝置的機械特性、拉緊裝置的作用等諸多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輸送機的運行阻力和輸送帶的力學性質。根據輸送帶運動的平衡方程、幾何方程和物理方程,建立輸送機的連續模型的動力學方程。對粘彈性輸送帶進行動力學分析的主要方法有解析法和數值解法。帶式輸送機連續模型的動力學方程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偏微分方程組,且包括復雜的邊界條件,對其完整的動力學方程進行解析求解幾乎是不可能的。目前對帶式輸送機動力學模型的解析主要是通過簡化模型來分析模型的固有特性和理想的特殊問題進行解析求解。在實際中大都采用數值求解,通常將輸送機連續模型的動力學方程采用差分方法得到輸送機的離散動力學模型[4]。
4 結論
機械系統動態設計涉及現代動態分析、計算機技術、產品結構動力學理論、設計方法學、穩定性分析、可靠性分析等眾多學科范圍。機械動態設計方法已成為機械設計人員的一種強有力的設計手段。
【參考文獻】
[1]杜留法.機械結構動態設計方法及應用研究[D].西北工業大學,2006.
中圖分類號:F40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2374(2010)01-0132-02
工程造價審計方法是融合工程、技術、經濟、管理、財務和法律等專業知識和分析方法的綜合運用,并通過眾多的工程造價審計單位和造價工程師,在長期的工程造價審計實踐和研究中不斷總結、不斷創新發展出來的方法體系。工程造價審計部門通過對工程造價審計方法的運用,可以有效地對建設項目的全過程造價進行確定和控制。
一、工程造價審計方法的特點
隨著科學發展,工程技術、材料技術、計算機技術、系統學、運籌學、經濟學、管理學、財務學等理論、方法的發展和應用不斷取得重大突破。同時,一批新的學科、技術和方法得以創立和運用,如德爾菲法、頭腦風暴法、網絡技術、價值工程、經濟評價、社會評價等。這些方法和理論在工程造價咨詢中逐漸得到廣泛應用,從而奠定了現代工程造價審計方法的理論基礎和方法體系。
現代工程造價審計方法的特點是:(1)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重視定量分析;(2)靜態分析與動態分析相結合,重視動態分析;(3)統計分析與預測分析相結合,重視預測分析。
(一)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
1.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是通過研究事物構成要素間的相互聯系來揭示事物本質的方法。它是在邏輯分析、判斷推理的基礎上,對客觀事物進行分析與綜合,從而找出事物發展內在規律性,確定事物的本質。在工程咨詢研究中,在許多難以用計量表達的場合,定性分析方法都能發揮重要作用。
2.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是依據統計數據,選擇建立合適的數學模型,計算出分析對象的各項指標數值的一種方法。它通過反映一定事物的質與量的關系來揭示事物內在規律,在數學、統計學、運籌學、計量學、計算機等學科基礎之上,通過方程、數學圖表和模型等方式來研究事物的本質。在審計工作中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對復雜事物進行數據處理,進行比較分析,可以使問題更為清晰,解決方案更為精確。
(二)靜態分析與動態分析
1.靜態分析。靜態分析是觀測和評價事物某一時點狀態的一種方法。基于對歷史和現狀的預測和計算,可以對企業所處的環境狀態、項目的效益狀況等進行分析評價。如項目評價中通過計算靜態回收期、投資利潤率、投資利稅率等指標,可以對項目的財務效益做出初步的判斷。
2.動態分析。在工程造價審計的各個階段,特別是在項目決策評價階段,要樹立動態觀念,如考慮資金時間價值、市場供求變化、技術發展變化、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等。現代項目財務評價一般以動態分析為主,主要進行項目現金流量分析,計算財務凈現值、內部收益率等指標,并進行風險概率分析等。
(三)統計分析與預測分析
1.統計分析。統計分析是對分析對象過去和現在的造價信息進行統計、收集、整理和分析。在工程造價審計中經常需要采取多種方法和渠道,收集大量的統計數據,包括行業、區域、市場、技術、企業等的統計資料和造價信息,從而分析、歸納和總結事物的發展規律,把握發展動向。在建設項目施工階段,也需要對項目的執行情況進行監控,對投資、質量、進度等進行統計分析,并與計劃進行比較,判斷項目的進展情況,以便采取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
2.預測分析。預測分析是依據分析對象過去和現在的住處,采用一定的方法,對事物未來發展趨勢進行分析、推測、判斷的方法。預測分析是工程造價咨詢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在投資前期決策階段。投資項目決策是建立在對未來預測的基礎上的,需要對未來的社會環境、產業政策走、技術發展趨勢、市場需求變化、原材料供應、配套條件約束、資金市等進行預測。
二、常用的工程造價審計方法
(一)項目評價方法
1.財務評價方法。投資項目財務評價是項目投資決策的基本方法。投資項目財務評價包括財務贏利能力評價和債務清償能力及財務可持續能力評價。
(1)投資項目的財務贏利能力評價。它是在編制現金流量表和損益表的基礎上、計算財務內部收益率、財務凈現值、投資回收期等指標。其方法包括靜態評價方法和動態評價方法兩大類:1)靜態評價方法計算投資收益率、投資回收期的評價方法;2)動態分析方法根據資金時間價值理論,利用折現分析的方法,計算投資項目的財務內部收益率、財務凈現值指標的分析方法。
(2)投資項目債務清償能力及財務可持續能力評價。1)債務清償能力評價可以通過計算利息備付率、償債備付率和借款償還期等指標進行分析評價;2)財務可持續性評價它是項目壽命周期內企業的財務可持續性評價,是對整個企業財務質量及其持續能力的整體評價,是在償債能力評價基礎上的更大范圍的評價,不僅要評價企業借款的還本付息能力,而且還要分析企業的整個財務計劃現金流量狀況、資產負債結構及流動狀況。它是財務評價的重要內容。
2.國民經濟評價法。國民經濟評價是工程造價審計的重要方法,它要求從整個國民經濟的角度,從宏觀經濟的戰略高度來評價投資項目對整個國民經濟活動帶來了影響以及整個國民經濟為投資項目付出的代價。國民經濟評價的基本方法是費用―效益分析方法。它要求運用影子價格、影子匯率、影子工資和社會折現率等國民經濟參數,分析計算投資項目的國民經濟費用和效益,評價項目投資行為的國民經濟宏觀可行性。
3.方案經濟比較法。方案經濟比較是技術政策、發展戰略、規劃制定和項目評價的重要內容。在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中,各項主要經濟與技術決策均應在對各種技術上可行的方案進行技術經濟對比分析計算,并結合其他因素詳細論證、比較的基礎上做出抉擇。
目前,國內外常用的方案比較方法有兩類:考慮資金時間價值的動態分析方法和不考慮資金時間價值的靜態分析方法。動態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差額投資內部收益率法、現值比較法、年值比較法、最低價格法、效益費用法。
(二)價值工程法
價值工程是指著重于功能分析,力求用最低的壽命周期成本,生產出在功能上能充分滿足客戶要求的產品、服務或工程項目,從而獲得最大經濟效益的有組織的活動。
價值工程法主要應用在項目評價或工程設計方案比較中,它是評價某一工程項目的功能與實現這一功能所消耗費用之比合理程度的尺度。它是以提高價值為目的的,要求以最低的壽命周期成本實現產品的必要功能,以功能分析為核心,以有組織、有領導的活動為基礎,以科學的技術方法為工具。
價值工程在工程項目評價或設計方案比選中應用,并不是對所有內容都進行價值分析,而是有選擇地選擇分析對象。其對象是選擇方法有ABC法、比較法等。
(三)方案綜合評價法
方案綜合評價就是在建設項目各方案的各部分、各階段、各層次評價的基礎上,謀求建設方案的整體優化,而不是謀求某一項指標或幾項指標的最優值,為決策者提供各種決策所需的信息。
傳統的綜合評價方法是列出建設項目的各項技術經濟指標值以及反映其他效果的非數量指法,由專家們論證后由決策者決定或不經論證直接由決策者決定建設項目的優劣。
現代綜合評價方法,遵循一定的工作程度,即先確定目標、評價范圍、評價指標體系、指標雙重,再確定綜合評價的依據,最后選擇綜合評價方法,做出評價結論。這個工作程序中包括預測、分析、評定、協調、計算、模擬、綜合等工作,而且是交叉和反復進行的。
(四)概率分析法
概率分析也稱風險分析,當某方案中有關參數值不確定,但知道其概率分布時,就可做概率分析。概率分析是在對不確定因素的概率大致估計的情況下,研究和計算各種經濟效益指標的期望值及風險程度的一種分析方法。
這種方法多用于項目決策、設計方案和施工方案的選擇,更多地用于工程招投標中投標報價的決策。
(五)概預算法
工程概預算是確定工程造價最基本的方法,它是由建設程序和建設項目特點以及建筑產品特點所決定的。目前,我國的各種概預算方法雖有一定的差異,但大體歸納為兩類:一是定額計價法;二是工程量清單計價法。在全過程造價審計中主要應用工程量清單計價方法。
1.定額計價法。定額計價法是根據國家和有關部門制定頒布的各種工程建設計價定額,結合工程圖紙或工程資料,按照工程造價計算程序計算工程造價。它又分為工料單價法和綜合單價法。
2.工程量清單計價法。工程量清單計價方法是指由招標單位按照《國家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包括統一的工程項目劃分和項目編碼、統一的計量單位、統一的工程量計算規則),根據設計圖紙計價工程量并給予統計、排列,從而得出清單。投標單位據此清單,結合擬建工程和企業自身情況進行報價,作為評標、定標和施工合同簽訂的依據,并據此進行工程造價的結算、決算。
三、結語
隨著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力度的進一步加大,工程造價審計已成為極具重要性和挑戰性的工作。但是,由于機制不健全、造價審計制度不完善等原因,工程造價審計工作領域依然存在很多問題,建議今后在多方面加以提高和完善。
參考文獻
[1]嚴玲,尹貽林.工程造價導論[M].天津大學出版社,2004.
[2]徐大圖.建設工程造價管理[M].天津大學出版社,1989.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05-0164-02
一、引言
單管共射放大電路是“電子學”課程中最基本的知識點,同時也是最核心的內容。對這一知識點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后續課程的學習。在教學過程中發現,許多同學對這一塊知識點的認識比較分散,對共射放大電路幾種組態之間的聯系不太清楚,沒有一個整體的把握。當學到后續更多其他形式的放大電路時更是無從下手。為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啟發式教學,對共射放大電路的幾種組態進行深入分析,找到它們的有機聯系,從而引導學生對這一塊知識點有一個整體的認識。
二、單管共射放大電路的整體分析方法
單管共射放大電路的分析通常是按照“先靜態”、“后動態”的原則,首先畫出電路的直流通路,在直流通路里計算靜態工作點并驗證晶體管是否工作在放大區,只有靜態工作點設置合適才可進行動態分析[1]。動態分析時先畫出交流通路,再根據求解問題的特點來選擇圖解法或是微變等效電路法進行分析求解。其中圖解法一般多用于分析輸出幅值比較大而工作頻率不太高的情況。微變等效電路法是在一定的條件下將晶體管的特性線性化,建立線性模型,用線性電路的分析方法來分析晶體管電路[2]。本文采用微變等效電路法對放大電路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改進了教學方法,引入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將放大電路的幾種組態看成一個有機整體,對比分析電路,找出彼此之間的聯系和優缺點。這樣有利于學生對放大電路有一個宏觀的把握,為今后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單管共射放大電路的靜態分析
1.基本共發射極放大電路的組成。圖1是基本共發射極放大電路,該電路是學生接觸到的第一個放大電路。首先必須讓學生知道電路中每個元件所起的作用。這樣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放大電路的結構。
其中集電極電源U 通過R 和R 分壓后,保證三極管工作在放大區,同時向輸出信號提供能量。集電極電阻R 的另一個作用是將集電極電流的變化轉換為集電極電壓的變化,以實現電壓放大;隔直電容C 和C 起到交流耦合作用,保證交流信號無阻礙的經過放大電路。
2.基本共發射極放大電路的靜態分析。放大電路靜態分析是通過計算基極電流I 、集電極電流I 、集射極電壓U ,來驗證三極管是否工作在放大區。通過對基本共發射極放大電路分析發現該電路有一個致命的缺點:由于三極管是一個對溫度特別敏感的元件,當溫度變化時,將使集電極電流I 發生變化,從而影響靜態工作點的穩定性。為了穩定靜態工作點,就想到了用基極電流I 來抑制I 的變化,而在電路中只要R 選定后,I 也就固定不變,因此不能穩定靜態工作點。所以就引出了分壓式偏置放大電路,電路如圖2所示。
3.引入分壓式偏置放大電路的目的。圖2是無旁路電容的分壓式偏置放大電路,在該電路中,基極增加了分壓電阻R 和R ,發射極增加了電阻R ,為了讓學生理解和掌握該電路,教學過程中要對比前面的基本共發射極放大電路,弄清楚R 、R 和R 在電路中的作用以及如何穩定靜態工作點的。
分壓式偏置放大電路的直流通路如圖3所示,為了穩定靜態工作點,通常情況下,R 、R 參數的選取應滿足I ?垌I ,這樣就會使得I ≈I ,而B點電位U ≈ U ,幾乎決定于R 和R 對U 的分壓,而與環境溫度無關[3]。這樣當溫度升高時,集電極電流I 增大,發射極電流I 必然相應增大,因而發射極電阻上的電壓U 隨之增大;因為U 基本不變,而U =U -U ,所以U 勢必減小,導致基極電流I 減小,I 隨之相應減小。結果I隨溫度變化而增大的部分幾乎由于I減小而減小的部分相抵消,I將基本不變,達到穩定靜態工作點的目的。
四、單管共射放大電路的動態分析
放大電路的動態分析的目的是計算放大電路的動態指標,即輸人電阻、輸出電阻和電壓放大倍數。圖4是基本共發射極放大電路的微變等效電路,從圖可以得到其放大倍數的公式如下:
而對無旁路電容的分壓式偏置放大電路進行分析后得到其放大倍數的公式如下:
通過對比兩式不難發現式(1)的放大倍數的值小于式(2)放大倍數的值。這意味著無旁路電容的分壓式偏置放大電路的引入能夠穩定靜態工作點,但它的缺點是使得放大倍數減小了,這對于放大電路來說不是一件好事。因此我們就想如何在穩定靜態工作點的同時又能保持放大倍數不變,于是就有了旁路電容C,其電路如圖5所示。在交流通路里R被被C短路,其微變等效電路和圖4相類似,得到的電壓放大倍數的表達式和式1一樣。因此,R和C的作用就是在穩定靜態工作點的同時保證了電壓放大倍數基本不變。
五、總結
單管共射放大電路是電子學課程中最基本電路之一[4]。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從電路結構入手,采用啟發式的教學模式將單管共射放大電路的幾種組態聯系起來,構成一個有機整體,按照“先靜后動”的原則,讓學生從宏觀上掌握放大電路。這樣可以使教學過程輕松愉悅,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士文,{國華.一種三極管共射放大電路的討論[J].電氣電子教學學報,2013,(12):43-45.
中圖分類號: U41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前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的不斷發展,在技術上的創新日新月益,各種巖土的工程建設也在不斷增多,于此同時,滑坡的災害也越來越顯著。基于這種原因,在水土保持領域和地質學領域上,泥石流和滑坡的問題和現象已成為比以前任何時段都更加迫切,更加重要的研究課題。
巖質邊坡動力穩定分析,以及具體的評價問題,是交通、鐵路以及水利水電等工程在開發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的難題。因為很多大型水利水電工程地處西部地質構造復雜的高山峽谷地區,這些地區的山勢險峻,地形的起伏較大,河流急,有深谷,有些谷峰相差數百米甚至千余米,因此在地震的作用下,很容易導致巖土邊坡的整體下滑,因此巖土邊坡的安全性非常低,由此可見,巖土邊坡的分布和規模,以及破壞模式與巖土邊坡的物理特征和幾何圖形及地理分布有重要的關聯。當然也取決于地震的能量,但是壩址區以及庫岸大型巖體邊坡在動力荷載下的安全更是工程建設中面臨的難點問題。
二.邊坡穩定性研究的基礎
1. 巖石力學基礎
(1)應力狀態
應力狀態的基本概念,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巖體內部的任一斷面上有連續分布的內應力存在,單位面積上受力的大小即強度在討論內力時稱應力。應力在斷面上的法向分力稱法向應力,切向分力稱為切向應力。
巖石強度理論
最大正應變理論:最大正應變理論認為試件的最大應變等于在單向拉伸或單向壓縮情況下,達到強度極限時的最大正應變時試件就會被破壞。
最大正應力理論:最大正應力理論認為當最大正應力達到相應的強度極限時巖體即破壞時,然而沒有改變其余二個主應力對強度的影響。
最大剪應力理論:最大剪應力理論認為試件在單向抗壓情況下達到強度極限的最大剪應力時破壞。一般最大剪應力理論適用于塑性體。
莫爾理論:材料試件在達到彈性極限之前,試件的強度由分子間的凝聚力的大小來決定,但是超過彈性極限后,材料的強度就不僅取決于凝聚力,也要決定于材料各分子問的內摩擦力,但摩擦力與正應力是成正比的。因此,莫爾提出了極重要莫爾理論,摩爾認為強度除了最大剪應力外,還要由作用在同一點的正應力一起來決定,抗剪強度的大小由正應力直接影響。
2. 地質基礎
邊坡體的結構、組織、成分、構造、巖體所處的地質構造部位,埋藏條件及所受構造變動影響程度等,構成了巖體的基本性質,巖石內部結晶程度以及晶體間排列接觸關系是巖體基本性質重要因素之 一。
上述基本因素的不同,各個巖體就具有了不同的物理力學性質,最后呈現出不同的狀態。有的巖體接近了彈性體,有的巖體為塑性體,也有的接近脆性體,但是巖土又是松散體。然而在自然界有一種狀態的巖體是罕見的,但是大多數巖體是具有兩種狀態的,有的甚至有三種狀態特性,狀態間還可以互相轉化。
一般而言,巖體邊坡中常常具有裂隙、層理、節理、斷裂、溶洞、軟弱夾層、空洞、風化層所等排列的不致密等的“缺陷”,如果巖體中強烈的活動比較多的存在著上述“缺陷”時,可能就破壞了巖體的整體性和均勻性。巖體則因此呈現出了各方面的異性性質,同時也會劇烈的改變巖體的最原始狀態。此外,巖體按照工程地質特性分為堅硬巖、半堅硬巖、較軟巖、軟巖、極軟巖等五類。
三.巖土邊坡穩定性的主要影響因素
一般從專業地質學、工程學、測量學的角度對巖土邊坡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影響巖土邊坡穩定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兩點:內部因素以及外部因素。作為工程技術人員,只有在對上述兩方面的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和考慮后,才能根本抓住問題的關系,找出合理的、科學的、有效的巖土邊坡穩定性分析方法。
1. 內部因素
(1)邊坡巖土體的性質和類型,通過總結國內外相關的工程經驗可以發現:邊坡巖土體的性質和類型的差異是影響巖土邊坡穩定性的一個重要的內部因素。總體而言,由于邊坡巖土體的性質和類型之間存在差異,邊坡巖土所承載的內部作用力也略有不同,因此邊坡的破壞形式也明顯不同。
(2)邊坡的地質構造
地質構造對于巖土邊坡穩定性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這些影響主要表現為:構造面的發育程度、形狀、連通性、規模、內部填充物成分以及填充的程度等等。一般在同一地質構造下,巖土邊坡的穩定性也會存在較大的差異,因為其主要是受到邊坡傾斜度的影響。
(3)邊坡的總體形態
總體形態是在對巖土邊坡穩定性進行分析時不容忽視的主要內部因素之一,總體形態對于其穩定性具有直接的影響。在部分工程項目的建設中,坡頂局部或者大部分裂縫的現象比較常見。這主要是因為,坡頂的張力或者應力過大,會形成對總體不利的形態,這樣就會在施工過程中造成較為嚴重的安全問題和質量問題。
外部因素
(1)地震的作用
地震對于巖土邊坡穩定性的作用,是在各種較為常見的地質災害中影響最嚴重的。這主要是因為在強大的外力作用下,巖土邊坡的下滑力一般會急劇增大,同時會使得邊坡巖土體的結構發生重大變化,甚至遭受到嚴重的破壞,因而導致巖土邊坡表面出現新的裂痕,或者導致原有的裂縫不斷擴大,這對構造物的主體結構安全性是非常的不利。
(2)氣候條件影響
在巖土邊坡穩定性的外部影響因素中,氣候條件的影響主要表現為:氣溫變化、降水多少以及濕度變化等等,其中降水的影響作用最為顯著。一般由于氣候條件的影響,巖土邊坡會產生相應的力學反應或者物理作用,邊坡巖土體的內部剪應力也就會不同程度的相應增大或減少,因此會影響到巖土邊坡整體的穩定性。
四.巖土邊坡穩定性動態分析
巖土邊坡穩定性動態分析始于概率統計理論,首次應用到巖土邊坡穩定性的具體分析中。巖土邊坡穩定性動態分析的基本原理為:因為巖土邊坡穩定性的影響因素表現在諸多的方面,因此我們可以認為巖土邊坡具有一定的動態性,而且多表現為具有一定概率的隨機變量,所以,在巖土邊坡穩定性的動態分析中,工程技術人員可以在實際操作中,將實際考察獲取的各種有可能影響巖土邊坡穩定性的因素分解為多個樣本,并同時利用概率統計原理進行分析,在求出其概率分布和特征參數的基礎上,應用較為先進的可靠性分析方法進行求解,最終得出巖土邊坡的破壞概率。一般而言,從理論上講,巖土邊坡穩定性動態分析是較為合理的,然而由于現實中可能會受到各類外界因素的影響,隨機因素的表現形式多樣,故如果不能對巖土邊坡進行系統的研究和分析,是難以確定各種影響因素準確概率的。
五.結束語
在現在工程項目建設中,對于巖土邊坡的穩定性動態分析時,要考慮到工程項目建設的多元性、復雜性,加之各種內外部因素的影響,同時,對于其穩定性的分析,一般也要采取多種方法相結合的方式,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分析流程的科學性以及結果的可靠性。此外,隨著我國電子計算機技術的不斷更新和發展,在巖土邊坡的穩定性動態分析中也要嘗試應用網絡技術,這樣能在現有的實踐經驗和理論基礎上,逐漸構建出一套規范化、先進化、科技化、智能化的測試和評價系統。
參考文獻:
[1]尚毅,鄭穎人,時衛民,等.用有限元強度折減法求邊坡穩定安全系數[J].巖土工程學報,2002,24(3):343—346
[2]陳強.巖土邊坡穩定性研究與分析及綜合治理叨.湖南大學學報,2005,(07):59-60.
[3]夏元友,李梅,趙,“良.巖土邊坡穩定性評價方法研究及發展趨勢[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2,(07):16.17.
1.CAESARⅡ簡介
CAESARⅡ是由美國COADE工程軟件公司研制的一款專門對管道應力分析的軟件,與中國長沙優易軟件開發有限公司開發的AutoPSA7.0各有優劣,CAESARⅡ采用了以有限元分析為基礎的專用CFD求解器Ployflow,它能通過使用簡單梁為最基本單元建立管系模型,并在此基礎上定義系統中的載荷,計算生成系統中的位移、荷載、應力表示結果。更因為它能通過屏幕或表格進行數據輸入,形成管系模型,使用方便,計算快捷,受到當今世界工程界的極大歡迎,是目前世界上用戶最多的應力分析軟件。
CAESARⅡ軟件的管道應力分析包括靜力分析和動力分析兩種。靜力分析包括:①壓力荷載和連續續荷載的平均應力分析;②管道對設備的作用力的分析;③管道支吊架的受力分析;④管道法蘭所受壓力的分析。動力分析包括:①管道強迫振動的響應分析;②往復壓縮機的頻率分析;③管道自振頻率的分析;④往復壓縮機的壓力脈動分析。
2.CAESARⅡ動態分析在受力分析中的應用實例
CAESARⅡ軟件可以進行靜力分析和動力分析,本文以往復壓縮機的管道振動為例進行管道振動的動態應力分析。
管道振動及應力分析主要有管道系統的靜力分析和動力分析。靜力分析由管道支吊架及法蘭的受力分析,壓力載荷和持續壓力作用下的一次應力計算校核等,動力學分析包括管道系統的模態分析,受迫振動的響應分析等。
根據力學性質分類可分為直接應力,間接應力和峰值應力。直接應力是由管道的自重,外部載荷和內部壓力等直接載荷所引起的正應力和剪應力,直接應力隨著載荷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在系統的應力分析中,必須首先滿足直接應力的許用值。間接應力是由于管道自身的變形受阻所引起的正應力和剪應力,通常具有很強的自限性,由位移載荷(如:熱脹冷縮,附加位移,安裝誤差等等)所引起的,且通過變形協調使應力下降,它具有周期性,它的許用極限取決于交變應力的范圍和交變次數。峰值應力指管件局部的最大應力,可能是直接應力和間接應力的總和。
2.1管道振動及應力計算
管道系統振動及應力計算主要分為三個步驟:建立模型、邊界條件模擬、分析計算結果。
2.1.1建立正確的數學模型并輸入數據
依據管道系統振動分析的有限元理論,將要分析的管道劃分成若干個單元,每個單元有倆個節點,將各個單元按順序輸入。輸入的數據包括基本參數(如:安裝溫度,材料牌號,許用應力,彈性模量,泊松比,介質密度,絕熱層厚度,管道材質密度等等),管道元件參數(管道元件的形狀、外徑、壁厚、長度等等),邊界條件(管道元件的約束條件、附加位移,管道系統端點的類型,管道系統中的集中荷載、風荷載、地震荷載等等)。對于往復型壓力容器管道系統來說,一般在豎直方向添加+Y方向的自由度,對管道系統的管卡節點,限制與管子軸向垂直的四個方向的自由度。對管道系統所受的激蕩力,作為集中載荷的各個受力結點。
2.1.2 CAESARⅡ軟件程序運行
數據輸入結束,程序自動進行數據檢查,對于特別明顯的錯誤,程序會自動返回數據輸入狀態,并要求重新輸入,這樣才可以保證管道數據的可靠性。管道分析的第一步是靜力分析,軟件會對管道自重,壓力載荷,溫度載荷,位移載荷,風載荷,地震載荷,脈動壓力載荷等進行組合分析,對管道進行安全性判斷。管道分析的第二步是定義振動參數,需要定義管道系統的激發頻率,載荷循環次數和激發力等參數,也會因不同的組合定義不同的參數,參數有些可以設定,有些則需要計算獲得。
2.2計算結果分析及判斷
完成計算后,要對計算結果進行分析判斷,根據相關標準進行校核。對于管道振動的響應值,必須控制在管道振動的許用振幅之內。
靜力校核:σ1≤[σ]h (1)
式中σ1 -管道元件的靜應力,kpa;
[σ]h -管道元件材料在設計溫度下的許用應力,kpa。
如果許用值大于或等于最大節點應力,表示靜應力通過校核;否側,不通過,程序會將相應數據用紅色顯示。
動應力校核:σh≤σa=f(1.25[σ]L+0.25[σ]h)
式中σh指管道元件的間接應力,kpa;
f指在其壽命內考慮循環總次數影響的許用應力幅度減弱系數,見表1;
σa指許用應力的范圍;
[σ]L管道在20℃時的許用應力;
[σ]h指管道元件在設計溫度下的許用應力,kpa。
管道振動對管道的損害,主要是因為振幅的大小和頻率。其振幅的許用值及危險值可參照美國普度協會提供的管道振幅的許用值及危險指。另外其他的一些國家也提供了相關的標準。
3.CAESARⅡ動態分析的其他分析方式
除了以上的分析方式外,CAESARⅡ軟件還有其他的分析表達方式,比如非線性靜力分析(指包括非線性約束如單向約束、導向、限位、窗口等,通過使用關聯節點實現更復雜的約束情況的靜力)圖,諧波分析(指多種頻率、相位不同的載荷組合問題),模態分析(包括矩陣反迭態法和子空間迭代法以及后來的疊加法的有限元分析法),反應譜分析(運用在地震載荷、安全閥排氣載荷、氣錘載荷等沖擊性載荷引起的管道振動,可以直接根據有關參數生成反應譜曲線),時間歷程分析(持續較長時間通過對振幅等的影響,從而對管道有較大的破壞)等分析方法。我們可以通過基礎參數得到各種有用的分析圖形,比較圖形進行校核得到最合適的管道設計。
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規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練。關于基本概念、基本規律要熟悉它們是怎么來的?為什么要引入?它有什么用?它的物理意義是什么?和那些其他物理量相似或類同?與誰有聯系?怎樣記憶它?等等。再談一個問題,屬于三個基本之外的問題。就是我們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總結出一些簡練易記實用的推論或論斷,對幫助解題和學好物理是非常有用的。如,“沿著電場線的方向電勢降低”;“同一根繩上張力相等”;“加速度為零時速度最大”;“洛侖茲力不做功”等等。
(二)獨立做題。
要獨立地(指不依賴他人),保質保量地做一些題。題目要有一定的數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質量,就是說要有一定的難度。任何人學習數理化不經過這一關是學不好的。獨立解題,可能有時慢一些,有時要走彎路,有時甚至解不出來,但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個初學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三)物理過程。
要對物理過程一清二楚,物理過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題的隱患。題目不論難易都要盡量畫圖,有的畫草圖就可以了,有的要畫精確圖,要動用圓規、三角板、量角器等,以顯示幾何關系。畫圖能夠變抽象思維為形象思維,更精確地掌握物理過程。有了圖就能作狀態分析和動態分析,狀態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間斷的,而動態分析是活的、連續的。
(四)學習資料。
學習資料要保存好,作好分類工作,還要作好記號。學習資料的分類包括練習題、試卷、實驗報告等等。作記號是指,比方說對練習題吧,一般題不作記號,好題、有價值的題、易錯的題,分別作不同的記號,以備今后閱讀,作記號可以節省不少時間。
(五)知識結構。
一、進化博弈的基本理論
進化博弈論的研究起源于生物學領域,其目的是為了解決動物和植物的沖突及合作,為達爾文的自然選擇過程提供數理基礎。進化博弈理論結合經典博弈理論及生態理論研究成果,以有限理性的參與人群體為研究對象,利用動態分析方法把影響參與人行為的各種因素納入其模型之中,并以系統論的觀點來考察群體行為的進化趨勢。正是基于其在生物物種與種群的競爭進化演變規律分析中的成功,眾多學者紛紛將其概念和前提加以修正,將其廣泛應用于經濟領域、社會領域來解釋并預測人的群體決策行為。
二、進化博弈理論的應用研究
1.社會行為領域
Conlisk利用帶滯后項及隨機項的離散時間動態來分析參與人是否總是行為的最優者。它假定有“最優化”及“模仿”兩個純策略,其中非最優化者有一個二次損失函數,在此基礎上,他尋求一個滿足非最優化者損失函數等于最優化者正的常數成本的均衡群體比率,從而得出結論:當群體中幾乎都是最優化者時,模仿比最優化策略更合算,因此,群體中非最優化者在群體中最優化者所占比例并不漸進地收斂于1。Peyton Young認為現實中每個參與人都是在前人給定的經驗知識基礎上選擇策略,個人選擇策略是一個適應性的學習過程。個體在做出選擇時,盡管參與人存在一定的慣性及犯錯誤的可能性,經過行為的長期進化,這個適應性學習過程也會收斂于一個有效率的傳統或合約。Sandholm對個體行為偏好的進化進行了動態分析。Juang從進化的視角研究了規則的進化與均衡的選擇問題。Nyborg和Rege探討了有關吸煙行為的社會規范的深化,并運用挪威的經驗數據對結論進行了檢驗。
2.制度的演化
青木昌彥等運用進化博弈理論分析了社會經濟體制的變遷。他們認為:任何一種經濟體制的產生都具有一定的慣性,并隨著經濟所處的外部環境與所積累的內部環境的變化一起逐漸地進化。吳炯、彭飛以進化博弈的復制動態方法為工具解釋了公司治理結構演進過程中的“兩極化”現象。邱中華等通過演化博弈模型考察委托人和人在委托過程中行為策略的自發演化過程,發現這一博弈過程的所有均衡都是鞍點,從而得出委托人和人之間的監察博弈沒有進化穩定策略。Kandori和Rafael運用進化博弈理論研究了兩種具有網絡外部性的技術之間競爭的博弈過程,提出了解決“花車效應”問題的對策,論證了后發技術取代主導技術的可能性。
3.經濟行為的演化
Routledge基于Grossman和Stiglitz提出的經濟模型,探討了金融市場上個體行為人是如何通過適應性和進化學習來發現內生變化并運用這種內生關系的一種學習模型。他通過模仿過程和經驗過程來對個體的投資行為建模,而不是運用傳統上的顯性最優化方法放松關于知識和理性的假設。Cowen和Kroszner利用進化博弈理論研究了在自由競爭易貨貿易經濟中,在存在交易成本的情況下,交易媒介的選擇問題。羅發友等對集群內企業技術創新行為構建了鷹鴿博弈、鷹鴿反擊者博弈和鷹鴿應變者博弈三個模型,并得出集群內企業創新行為不存在純策略進化穩定均衡,但存在混合策略進化穩定均衡和行為策略進化穩定均衡,反映了集群內企業創新行為的協同競爭性以及這種協同競爭創新行為的進化穩定特性。
三、借鑒意義
1.進化博弈論從有限理性人出發,強調系統達到均衡的過程而非均衡本身。進化博弈理論是完全摒棄傳統理論中非現實的“理性人”假設,直接從有限理性參與人群體出發而提出的一種全新的動態分析方法,該方法認為經濟系統達到均衡需要一個長期的漸進過程,均衡結果依賴于達到均衡的過程。
2.進化博弈論納入了系統到達均衡的時間因素,有利于決策者控制系統向目標的進化。進化博弈理論的動態分析方法中一個顯著特征就是把參與人的決策過程時間及因素互動的時間納入到其基本模型之中,強調系統達到均衡的過程。這樣有利于決策者控制經濟系統使之朝向既定的目標前進,也有利于決策者尋找能夠最大限度地促進系統向意愿均衡轉化的因素,使系統盡快達到有效率的均衡。
3.進化博弈理論引入突變因素較好的解決了多重均衡的選擇問題,即系統最終會趨于哪一個均衡依賴于系統的初始狀態。進化博弈理論的基本均衡概念――進化穩定均衡,描述了當經濟系統一旦進入到某一均衡的吸引域內,系統就會對其他的突變策略具有一定程度的抵抗力。
參考文獻:
[1] J. Conlisk. Costly Optimizers Versus Cheap Imitators.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 1980 (1)
[2]H. P. Young. Individual Learning and Social Rational.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98
[3] 青木昌彥 奧野正寬:經濟體制的比較制度分析.中國發展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