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02 15:13:4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現代國際金融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二、新舊巴塞爾協議的簡要分析
在我國現階段,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以及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變得越來越重要,這也就決定了我國的金融系統與國際的金融系統接軌的呼聲變得越來越高。在這種前提下,為了解決由于國際經濟一體化帶來的金融風險,我們就必須對我國金融風險管理的方法進行改革,同時還應該加強對金融的監管力度。就新舊巴塞爾協議而言,新的巴塞爾協議相對于舊的巴塞爾協議來說引入了更加先進的風險管理技術,同時還增加了金融監管以及風險控制的應用,從而有力的推動了整個金融風險防范的標準化以及科學化。在金融風險管理中,其主要的影響因素是信息的不對稱以及監管機制的不完善。而新巴塞爾協議的產生能夠為國際的金融監管提供一個更加科學規范的標準和依據,并且還能夠促進銀行資本充足率水平的提升以及信用風險的管理,從而為我國的金融風險管理提供了更加堅實的保障。
三、我國金融風險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眾所周知,自從次貸危機以來,我國的經濟走勢就呈現出一種不確定增強的現狀。特別是在四萬萬經濟刺激計劃展開之后,我們的經濟嚴重受到了通貨膨脹的影響。除此之外,流動性過剩也成為我國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由于股市、房市等行業中大量資金的不斷進入,使得這些行業中泡沫的不斷增多,從而使我國經濟金融中的風險變得越來越大。對于金融市場爆發危機的原因來說主要是因為經濟體系的失衡造成的,換句話說就是經濟體系中國際收支、資本市場以及借貸市場的失衡導致了國際金融危機的產生與增強。在現階段,我國的金融業風險的制度性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金融風險的復雜性以及隱蔽性、信用風險的觀念錯位以及邊界的模糊性等方面。與此同時,由于金融風險管理的制度不完善,導致了我國的金融業中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其主要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許多的銀行存在著資產質量惡化的問題。其中有些銀行在貸款方面存在著很大的缺陷,其主要表現在不良貸款的比重比較高。特別是在當前階段,由于銀行在經營的過程中政府的干預比較大,所以這就導致了部分銀行中不良貸款的比例大大提升,從而也就為其自身的發展留下了極大的風險。股份公司發展過程中不規范的因素比較多,同時投機性也比較大。在股票市場發展的過程中,往往會存在著個別機構或者個人利用高股價進行大量投機方式的行為,這些行為嚴重的影響了股市的正常發展。非銀行金融機構在發展中存在著嚴重的金融風險。在我國現階段,信托投資公司、保險公司以及證券公司都屬于非銀行金融機構的范圍。在這些機構之中,信托投資公司中有時會出現資產質量下降的現象,造成了不良資產的逐步增加,而保險公司中也會出現為了獲得高額利潤而采用不規范的方法獲得社會資金的行為,從而為自身的發展積累了很大的風險。最后就是證券公司之間的惡性競爭,這些惡性競爭的產生嚴重影響了整個證券市場的效率。經濟發展過程中資本市場信息的不透明。資本市場的交易對整個金融行業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對資本市場信息的研究能夠對每個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以及市場交易進行全面的了解,而如果資本市場信息不透明則會導致整個金融市場變得比較混亂,不利于金融風險的管理。
四、后危機時代背景下我國金融風險管理的原則和方法
在后危機時代背景下,提高我國的金融風險管理已經成為一項迫在眉睫的工作。在進行金融風險管理的過程中我們應該與我國的基本國情密切結合,采取最佳的方法進行金融風險的管理。首先,我們要對金融風險管理的原則進行統一的規劃,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可以充分的借鑒新巴塞爾協議中對國際監管標準以及風險防范機制的制定和研究,同時結合我國的基本國情從而制定更加符合我國金融業發展的金融風險管理基本原則:首先,在金融風險的管理過程中應該堅持人才的優化,也就是說在整個金融市場的工作過程中,我們要加強對優秀人才的吸收,使我國的金融人才隊伍變得更加強大;對于金融行業的發展應該堅持一種循序漸進的原則;金融風險管理中應該堅持利益協調,這有利于避免在發展過程中出現因為利益糾紛而產生不必要沖突的現象;加強審計工作在金融風險管理中的應用,并且還要進一步的提高審計的規范,在各種金融工作中都應該嚴格的接近性貨款的審計程序;進行金融風險的管理還應該實行目標一致的原則,在管理的過程中加強對核心人員的鼓勵,同時還應該建立健全完善的激勵制度。
關鍵詞:金融危機 現代服務業 機遇
由美國次貸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給世界經濟造成巨大的沖擊和影響。但在我國、日本等一些國家,現代服務業的逆勢上揚成為經濟發展的一道曙光。現代服務業是指在工業化比較發達的階段產生的、主要依托信息技術和現代管理理念、采用現代經營方式和組織形式發展起來的,知識相對密集的服務業,具有產業技術含量高、人力資本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長性和帶動性強、全球化和專業化趨勢明顯以及自然資源依賴度低、能耗低、污染排放低等特征。
我國現代服務業在金融危機中發展勢頭強勁
金融危機對我國工業和傳統服務業的發展造成了嚴重的沖擊。2008年三季度以來,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速持續回落。從2008年6月份的16%下降到2009年一季度的5.1%。同時,金融危機對我國傳統服務業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據有關方面的調查,約60%的服務企業受到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其中主要是傳統服務業。相反,我國現代服務業的許多行業,雖然受到了金融危機的影響,但依然保持了快速發展的勢頭,呈現出受影響晚、抗跌性強、增速高等特征。
(一) 軟件服務業迅猛發展
2008年我國軟件服務業的收入為7573億元,是2000年的12.7倍;軟件出口142億美元,是2000年的35倍。2008年下半年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軟件產業的增長、增速有所放緩,軟件出口有所下降。但軟件行業仍然保持了29.8%的增速,是我國所有行業中增速最高的。中國企業家調a查系統組織實施的“2009一季度企業經營狀況快速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行業,接受調查的企業中,有45%的企業認為目前經營狀況良好,這個比例在所有的行業中是最高的,而認為目前經營狀況不佳只有10%,比例是所有行業中最低的。在“良好―不佳”的指標上,“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2008年為41.5,2009年第一季度為35。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軟件服務業的確也受到了金融危機的沖擊,經營狀況有所下滑,但依然是金融危機中發展最好的。
(二)生產業異軍突起
金融危機使眾多行業受到沖擊,但介于二、三產業之間的生產業異軍突起,成為加快經濟結構轉型力保經濟增長的活躍力量。以北京市為例,2008年北京市服務業同比增長11.7%,服務業在北京地區生產總值中所占比重達到73.2%。其中信息服務業、批發與零售業、租賃與商務服務業、科研服務與地質勘查業等生產業分別增長16.8%、15.6%、23.9%、23.1%。生產業產業規模的擴張極大地帶動了地區生產總值的增長,成為拉動北京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上海生產業也呈現出受影響晚、回升快的特征。據統計,2008年上海生產業主要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188.94億元,同比增長14.3%;利潤272.15億元,同比增長13.2%。增幅不但高于全市GDP增幅,也高于第三產業增幅和制造業增幅。2009年1至4月,上海重點生產業企業共實現營業收入918億元。其中,工程建筑、管理、信息集成等總集成、總承包領域服務收入環比均大幅增長,特別是4月,環比增幅達60.7%。
(三)服務外包業逆勢上揚
據商務部統計,我國服務外包業在金融危機中保持了較快增長,2008年我國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合同執行金額近47億美元。隨著金融危機影響的進一步擴大,2009年一季度我國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合同執行金額達到15.8億美元,同比增長98.6%,新增就業崗位13.9萬個。截至2009年5月,我國服務外包企業5533家,從業人員超過101.1萬人。工信部數據也表明,2008年第三季度我國多數行業發展緩慢,而服務業逆勢上揚同比增長75%,服務外包增長幅度更大。另據杭州市外經貿局統計,2007年杭州服務外包產業總產值為11273萬美元,而2008年的總產值增加到了20342萬美元,增長幅度高達80%。
(四)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迅速
金融危機為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了特殊的機遇。2008年,我國網絡游戲產業增長高達76%,動漫產業增長超過了40%。在金融危機對我國工業和傳統服務業的沖擊不斷加深的情況下,我國網絡游戲出口2008年三季度比二季度卻增長了21%。據統計,2008年1至8月,北京市規模以上文化創意產業單位實現收入3354.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3.3%,高于去年同期增幅,高于全市第三產業增速2.1個百分點。杭州市2008年文化創意產業實現增加值579.86億元,增長17.6%,高于全市GDP增速6.6個百分點,高于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增速3.8個百分點。在杭州高新區,動漫游戲產業2008年增長率超過了20%。上海、深圳等地創意產業增長率也遠高于同期GDP的增幅。
金融危機為我國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提供了機遇
(一)促進了發達國家現代服務業向我國的轉移
金融危機并沒有改變國際服務業轉移的趨勢,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發達國家現代服務業向發展中國家的轉移。這種轉移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促進了服務外包業務向我國的轉移。國外很多企業為應對金融危機的影響,紛紛采取將非核心技術和業務外包的方式,降低成本和風險。我國穩定的宏觀經濟形勢、巨大的市場優勢、豐富低廉的人力資源、高素質的人才隊伍以及專業化的服務水平成為承接國際服務業轉移的有利因素。我國服務外包業在金融危機中的不俗表現也充分表明了這一點。二是促進了外商投資向服務領域的聚集。2008年1至9月,我國服務業領域使用外資的增幅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服務業新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10537家,實際使用外資金額315.7億美元,增長了42.6%,占同期新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數和實際利用外資的金額比重分別為50.7%和42.5%。這說明,雖然金融危機對我國的外商直接投資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在全球經濟形勢普遍低迷的情況下,我國依然是外商直接投資的重要地區,而且這種投資更多地流向了服務業領域。
(二)物流等行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將促進現代服務業的發展
為應對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從2009年1月14日到2月25日,我國陸續出臺了汽車、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物流等10大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隨后又在9月26日了《文化產業振興規劃》。物流業和文化產業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振興規劃”的制定和實施,將直接促進我國現代服務業的發展。而且,在其他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也對促進本行業現代服務業的發展給予了特別關注。如在《汽車行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和《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分別把發展“現代汽車服務業”和“現代制造服務業”作為主要任務;在《電子信息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把“軟件和信息服務收入在電子信息產業中的比重從12%提高到15%”作為規劃目標,并把“加快培育信息服務新模式新業態”作為主要任務;在《紡織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和《輕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都把“建設和完善公共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信息、技術開發、技術咨詢、產品設計與開發、成果推廣、產品檢測、人才培訓等服務”作為主要任務。這些規劃的制定和實施,必將有力促進我國現代服務業的發展。
(三)加速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向以現代服務業為主的產業結構轉變
為有效應對金融危機對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展的巨大影響,盡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努力形成以現代服務業為主的產業結構。2008年9月,國務院下發《關于進一步推進長江三角洲地區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長三角“努力形成以現代服務業為主的產業結構”,為長三角的發展指明了方向。2008年9月初,上海及時出臺審批、財稅等系列改革政策,對金融、商業連鎖、專業服務業、會展、現代物流、總部經濟等給予支持,引導現代服務業發展。自2008年9月1日起,從事現代服務業的企業可享受按收入減支出的差額繳納營業稅的稅收優惠政策。2008年9月27日,《浙江省服務業發展規劃(2008-2012年)》、《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發展服務業的實施意見》、《浙江省推進服務業發展工作機制》三個推進服務業發展的文件密集印發,提出到2012年,全省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47%,通過相關扶持措施,使服務業成為浙江經濟轉型的重要推動力。廣東省委省政府審時度勢,做出了推動經濟“騰籠換鳥”轉型升級的一系列決策部署。根據新近出臺的產業發展部署,廣東將通過5年左右的努力,形成以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雙輪驅動為核心、高新技術產業為引擎、優勢傳統產業為輔助、現代農業和基礎產業為基礎的主體產業系統,現代服務業成為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產業升級的重要選擇。
(四)東部沿海地區產業向中西部和東北加快轉移將促進其現代服務業發展
金融危機加速了我國東海沿海地區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同時也加速了沿海地區產業向我國中西部和東北的轉移。上海市有關部門領導在接受《經濟參考報》采訪時表示,根據專家測算,到2010年,僅廣東、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轉出的產業產值就將達到1.4萬億元左右。轉移的產業主要以加工制造業為主,集中于紡織、服裝、制鞋、塑料等輕工產品及機械制造、鐵合金、化工等傳統產業,以及對資源、能源依賴較強的產業。從產業轉移的區域方向上看,已形成了一些相對穩定的合作體系,如福建省主要轉向江西、湖南等地;江蘇省主要轉向蘇北地區以及湖南、河南、江西、安徽;上海主要轉向重慶、安徽;山東省主要轉向本省的西部地區。目前,承接轉移正在成為中西部和東北地區新的發展焦點。湖北、陜西、四川、湖南等地已將發展加工貿易作為對外開放、富民強省的重要戰略舉措。湖南、陜西等省也在積極研究指導意見、制定戰略、安排部署。在東北地區,2008年9月,吉林省政府與深圳市簽署了合作協議,共同建設吉林-深圳產業合作示范區,深圳市多家企業進駐示范區。東部沿海地區加工制造業的加速轉移將會有力拉動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物流、研發、金融等生產業以及其他現代服務業的發展。
結論
雖然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發展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但也為我國優化產業結構,調整經濟增長方式提供了契機,積極推進現代服務業的發展,無疑是實現這個目標的重要抓手之一。
當前,我國還存在一些制約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問題:一是服務業總體技術含量不高,勞動生產率較低,科技對服務業的貢獻率還有待進一步提高;二是服務業創新能力有待加強,如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由于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術,我國所提供的產品和信息服務基本處于產業鏈低端,經濟效益很低;三是服務人才短缺,尤其是結構性短缺一直制約著我國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四是大多數服務企業,由于規模小、信用低以及缺乏足夠的抵押品等原因,很難從銀行獲得企業發展所需的貸款;五是服務業規模偏小、品牌效應差。
我國要充分利用金融危機的有利時機,采取針對措施,促進我國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一是以發展生產業為抓手,努力提高現代服務業的科技含量和創新水平;二是以此次金融危機所形成的強大的市場需求為契機,首先在軟件和服務外包相關專業,形成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訂單式的人才培養模式,并逐步擴展到其他現代服務業領域,最終形成適應現代服務業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三是以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為契機,加快形成適應現代服務業發展的融資模式;四是充分利用金融危機的有利時機,通過鼓勵并支持現代服務企業開展以市場為中心、以產權為基礎的多種多樣的并購,鼓勵現代服務企業開拓國際客戶資源,進一步完善發展現代服務業發展的軟硬件環境等手段,提升我國現代服務業的規模和品牌。
中圖分類號:F83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25-0123-02
一、金融危機下商業銀行面對的信貸風險
(一)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金融危機下,中國今明兩年經濟增速放緩將成為大勢所趨,出口以及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落也是必然趨勢,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爆發。主要原因在于:美國經濟增長放緩,出口增長減速遠超出預期;通貨膨脹率升高的趨勢將使中國政府采取更嚴厲的緊縮貨幣政策,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企業倒閉潮出現,工業利潤增長大幅放緩;信貸緊縮下房地產市場降溫,可能出現比2008年更為嚴重的危機;宏觀調控下,房地產、鋼材、水泥、鋁合金和汽車產業投資增速回落;每年1 000萬個新就業崗位完成很困難;收入的不穩定性增大、股市的負財富效應、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拉大等原因使居民的消費欲望受到抑制。
(二)金融危機下商業銀行面對的信貸風險
1.個人住房貸款者的信用風險
由于信用體系的缺乏,中國商業銀行在實際貸款發放過程中,無法得到借款人的信用保證。根據國際經驗,個人住房不良貸款將在未來三至八年間出現,也就是說三年以后,個人住房貸款違約率將上升,不良貸款的風險將開始逐漸暴露出來。中國商業銀行在審核個人住房貸款申請時,主要是通過申請者從單位開具的收入證明來審查其收入狀況,導致資信較差的借款者可能憑借虛假證明從銀行得到貸款,進入房貸市場。按照國際慣例,貸款人每月還款不應超過收入的35%,而事實中在很多家庭這個比例甚至高達60%~70%。因此,中國住房按揭貸款存在的信用風險大于美國。
2.商業銀行過度放貸的風險
住房按揭貸款被中國商業銀行視為優質資產業務而大力發展。行業間的激烈競爭和巨大的利潤空間又促使其不斷降低辦理條件,進而對貸款審查流于形式。許多銀行還通過推出各種優惠業務刺激個人房貸消費,從而搶占市場份額。這種風險意識的缺失使銀行業的風險正在不斷累積,在過度放貸的情形下,所有商業銀行利益都將受到損害,過度的信貸擴張對銀行經營不僅不能帶來很好的成果,反而加大銀行風險。靠存貸利差是銀行最原始的經營模式,不斷地再融資只能讓銀行在原始的經營模式中無法自拔。銀行的當務之急似乎不是源源不斷地進行再融資,而是實施業務轉型,不再依賴龐大的資本金來賺取息差,而是通過提供更多更新穎的服務和創新來獲得利潤。
二、金融危機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防范對策
(一)控制貸款者的信用級別
商業銀行應充分認識當前形勢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以提高資產安全為現階段的第一要務,兼顧流動性和效益性。應深入研究風險規律,科學識別風險,及時總結,提高風險識別的能力。首先,就個人貸款而言,商業銀行必須使用內部控制的標準流程從嚴控制個人貸款者的信用級別,嚴格檢查每一筆按揭貸款業務,信貸員必須要與貸款申請人見面,而且必須面對面地簽訂貸款合同。對于新收到的貸款申請,由信貸工作人員到單位核實收入證明,同時核實貸款者真實身份。對于已經辦理完貸款的借款人,要逐個重新檢查其相關貸款材料。其次,就企業貸款而言,商業銀行應充分重視企業基本經營管理能力和財務穩健性及其流動性風險,嚴格審查資金鏈變化情況和第一還款來源的充分性、可靠性。還要摸清企業的關聯方關系,深入研究關聯方的影響,研究企業及其實際控制人多樣化風險和關聯性風險,研究在經濟周期下行壓力下對企業及其關聯方風險承受能力的狀況,密切關注特殊事件風險。方法措施如下:第一,建立信貸風險預警體系及企業信用風險等級評價模型。貸款風險預警體系可對企業因財務變動、經營狀況變動、重要管理人員變動等所導致的問題貸款的出現發出及時的報警信號,使信貸人員及時發現問題,采取對策,減少或避免損失。企業信用風險等級評價是就企業的管理狀況、財務狀況、信用狀況、生產經營狀況等諸多項目進行打分,然后加權平均得出總分值,并確定其風險級別,進而確定其貸款方式和貸款定價等。第二,開發符合中國國情及財務制度的企業違約分析模型和破產預測模型。加強對貸款企業經營狀況及發展前景的分析和監測,建立貸款企業資料數據庫,加強企業違約、破產的預測、預報工作,使商業銀行信貸資產避免或降低損失。第三,運用資產組合管理法,降低和分散信貸風險。貸款組合管理是西方商業銀行廣泛采用的降低風險、增加收益的信用風險管理方法。良好的貸款組合應綜合考慮經濟環境、行業前景、企業發展等多方因素來實現。中國商業銀行可適當借鑒西方國家的一些做法,同時,還可組成銀團對企業進行貸款來分散單個銀行的信貸風險。
(二)增強商業銀行自身流動性
從宏觀層面看,從緊貨幣政策的實施回收了銀行體系內相當數量的流動性。而在金融危機過程中,保持自身流動性成為銀行渡過難關的重要手段。因此,商業銀行必須調整自身資產結構,增加流動性資產的持有,包括央行存款、央行票據、短期國債和金融債等短期資產,以便當危機出現或遭遇諸如擠兌等突發事件時能夠轉變為現金。同時建立流動性的監測、預警機制,加強日常資金管理,通過監控未來的現金流量,以確保滿足資金頭寸需求。
(三)加強商業銀行內部控制
完善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內部控制制度主要應做好如下兩方面工作:一是成立由管理層直接推動的內控機構。信貸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如果由上而下建設則容易成功,建議成立由行領導直接推動的建設機構并爭取整個管理層的支持。這樣既明確了目標,又在建設過強程中加強整體意識,方便與各個層面溝通,并可獲得員工的支持。二是強調信貸部門在內控體系建設中的職責。內部控制體系建設是系統工程,需要強化各部門職責,使其互相配合,提高內控體系的效率。同時由內部審計等進行監督、檢查評價和反饋,并提出進一步完善信貸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議,使其長期處于有效狀態。商業銀行只有完善信貸內部控制,才會在信貸業務流程的每一環節控制風險。
(四)加強金融創新監管
從美國的次貸危機到全球的金融危機再次印證了金融創新會給銀行業帶來雙重影響。在國際金融市場和交易日趨復雜化的背景下,必須清醒認識到金融監管的重要性。審視次貸危機的爆發過程發現,即使美國在監管體系完善的市場中,仍然存在著大量的監管缺失,尤其是對金融衍生品的監管。金融產品的復雜化導致了對其認識上的盲點和監管上的空白。
因此,在對于金融衍生品的監管中,一定要根據本國金融市場的深度和廣度來考察引入的金融衍生品類型及其對于金融體系的作用,并在創造的模擬條件引發風險試驗基礎上,決定推廣的范圍,使金融監管跟上金融創新的步伐。
(五)充分發揮內部審計在信貸風險管理中的作用
信貸風險管理是一項綜合性強、全員參與的工作,內部審計就是這一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內部審計在商業銀行組織結構中具有相對獨立的地位,所以內部審計發揮的作用是其他部門無法替代的。在商業銀行傳統業務操作模式中,前臺業務經營部門是風險防范體系的第一道防線,而后臺的業務復核則是這一風險防范體系的第二道防線。對于一般意義上的操作風險、合規風險或發現舞弊等環節,內部審計則起著“第三道防線”作用,內部審計對上述兩道防線的檢查是商業銀行風險防范的最后一關。內部審計這種事后的獨立性檢查,不僅可評估前兩個環節發揮作用的好壞,也是對前兩道防線的再監督,對他們充分履行職能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張漢飛.商業銀行消費信貸的危險分析與對策研究[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3).
[2] 孫滌娜.商業銀行消費信貸風險分析與對策研究[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13).
[3] 于鳳芹.美國次貸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J].管理科學文摘,2008,(1).
[4] 張明.透視美國次級債危機及其對中國的影響[J].國際經濟評論,2007,(5).
和發達國家比較,我國的資本市場還不完善,主要依靠間接融資來實現資金的調配和通融,銀行在我國經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出現金融危機,不但對銀行的生存和發展具有嚴重的影響,而且還會影響到我國經濟的穩定發展。
一、后金融危機與銀行風險概述
1、后金融危機
由于金融的系統性風險逐步積累,最終會引發后金融危機。系統性風險主要是指金融因素、實體經濟因素和外部干擾與上述因素之間相互作用,嚴重沖擊了金融系統的信息、配置、資金流通等功能,引起系統癱瘓,并嚴重損害了實體經濟。很多研究結果顯示,爆發后金融危機的主要原因有下面四個方面:第一,美元的無限制發行,引起美元的流通過剩;第二,美國崇尚高消費低儲蓄,這樣的經濟方式與常理不符;第三,美國制訂的宏觀經濟政策不合理;第四,金融產品大量涌現,而金融管理嚴重滯后,欠缺管理力度。
2、銀行風險概述
因為各種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的存在,進一步惡化了經濟領域的系列矛盾,從而可能使經濟體系的穩定和安全受到一定的損失,這就是銀行風險。銀行需要面對的主要風險包括兩類: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系統風險指的是由宏觀因素引起的風險,可能導致經濟系統遭受損失或破壞,如政策風險、匯率風險、利率風險等;非系統性風險主要是指由于經濟機構管理出現失誤或決策錯誤、欠債不還、違法生產等主觀因素引起的風險,導致一些金融機構的資金不能按期收回。
二、后金融危機背景下加強銀行風險控制的對策
1、建立健全我國銀行內部評級制
為了提高銀行鑒別信用風險的能力,實時監控貸前、貸中和貸后的各種風險,提高貸款的質量,有必要完善銀行的內部評級體系。在自身機構內部,銀行必須籌建一套完整的、嚴格的、實用的流程,提高獲得有效風險數據的能力,有利于準確資料的收集。分析信用風險控制方法,美國商業銀行首先重視創新自身信用制度,同時注重管理信用文化,美國商業銀行評級運用的模型是西方商業銀行信用風險控制的主要工具。比較來講,我國目前還沒有完善的此類制度,急需引進符合中國特色的評級制度。
2、加強對房貸的控制
在美國,因為銀行機構把大量貸款提供給信用資質較低的借款人,所以引發了次貸危機。由于利率的不斷上漲,房價的大量下滑,從而大大加重了這些貸款的還貸壓力,導致不能按期償還貸款,大量的次級房貸轉化為壞賬。我國范圍內,目前還沒有完善的個人征信系統,也存在較多的類似情況。最近幾年,為了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擴大盈利范圍,各個商業銀行鼓勵下屬機構大力發展住房抵押貸款業務。在當前房價大量上漲時期,過高的房價屏蔽了潛在的風險,使之不易顯現,如果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一旦出現價格波動現象,房價下滑,這種風險則一定會迅速顯現。所以,國內銀行要大力發展個人征信系統,謹慎做好個人房貸質量,逐步使貸款流程趨于規范化,建立高效的貸款控制監督體系,才能有效應對房貸風險。
3、管控金融衍生品
要嚴格管理金融衍生品,以保證金融市場的穩定發展,一方面,由金融管理部門加強管理金融衍生品,增強對系統風險的監控,逐步完善監管體系和風險監測制度,促進我國金融市場的穩定和諧;另一方面,對于金融衍生品,要制定風險管理目標,明確對被監管機構控制和風險管理的要求,促使其合法、謹慎、安全經營,達到控制風險的目的。
4、參考國際金融監管改革經驗,建立健全金融法律體系
我國銀行體系要大力借鑒國際金融監管改革的最新成果和發展方向,進一步完善我國金融法律體系,才能更好地適應全球金融形勢的發展,保證我國銀行機構的穩定運行。在金融法律體系方面加快立法環節,從而保證金融管理和風險控制有法可依。第一,及時修改對經濟社會發展不利的法律法規;第二,根據中國的實際國情,研究創新金融法律制度;第三,為了使法律法規落到實處,要提高執行人員的綜合素質。要保證法律法規的切實執行,我國銀行系統要認真學習金融法律,在日常經營活動中自覺履行法律規定。作為金融法律監督者和執行者的銀行工作人員,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加強專業素養的學習,認真領會監管理念和風險控制法律。
三、結語
總之,隨著我國銀行業的國際化進程逐步加深,目前已經進入全球金融市場,尤其是復雜多變的金融衍生品市場,銀行業將會進一步加強金融國際化程度,所以對我國銀行的風險控制進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作者單位:包頭市南郊農村信用聯社)
參考文獻:
這場令世人震驚的金融危機爆發的導火索是次級抵押貸款,但深層次原因主要在三個方面:
一是美國主導的世界金融制度出了問題。1944年7月,44個國家或政府的經濟特使聚集在美國新罕布什爾州的布雷頓森林,商討戰后的世界貿易格局。會議通過了《國際貨幣基金協定》,決定成立一個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即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以及一個全球性的貿易組織。后來人們習慣稱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為布雷頓貨幣體系。布雷頓貨幣體系以黃金為基礎,以美元作為最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美元直接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則與美元掛鉤。從50年代后期開始,隨著美國經濟競爭力逐漸削弱,其國際收支開始趨向惡化,出現了“美元過剩”情況,各國紛紛拋出美元兌換黃金,美國黃金儲備再也支撐不住日益泛濫的美元了,尼克松政府于1971年8月宣布,實行黃金與美元比價自由浮動,標志著布雷頓貨幣體系崩潰。之后,美元與黃金掛鉤不再受約束。美國可隨意印美元,剝奪世界經濟成果;世界各國也在研究如何給美元套上“韁繩”,并要求建立新的世界金融秩序。這是導致本次危機的制度性原因。
二是美國的消費增長模式出了問題。美國推行的是“高消費、低儲蓄、多借貸”的消費增長模式。為刺激經濟發展,美國政府出臺金融政策鼓勵窮人買房,可以不交首付。他們預測房價10年內漲一倍,假定一所100萬美元的房子10年后就是200萬美元,每年有10萬美元的溢價。這10萬美元5萬歸銀行還帳,5萬歸買房的窮人消費。現在是房價沒有上漲反而下跌為負資產,窮人還不上貸款,銀行虧損,房地產商倒閉,資金鏈斷裂。據權威人士估計,次貸所形成的虧損有2萬億美元,占美國gdp14萬億美元的1/7。目前美國70%的經濟靠個人消費,每戶5張以上信用卡,信用卡債務累計近1萬億美元,汽車和其他消費信貸1萬5千億美元,私人性質抵押貸款10萬億美元。整個美國的債務是多少,很難算清楚。正是這種“高消費、低儲蓄、多借貸”的消費增長模式促成了當今的金融危機。
三是美國金融監管出了問題。虛擬經濟是美國發展的一大特點,即通過高度依賴虛擬資本的循環來創造利潤。當前的美國金融危機是經濟過度虛擬化和自由化后果的集中反映。自上世紀美國進行產業結構調整以來,美國大量的實體制造業被轉移到了拉美和東南亞,而美國本土成了貿易、金融等服務業中心,隨后美國政府廢除了金融管制法,取而代之的是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結束了美國銀行、證券、保險分業經營與分業監管的局面,開辟了世界金融業混業經營的局面。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進步、金融自由化程度的提高,以及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虛擬資本的流動速度越來越快。由于金融管制的放松,與房地產相關的金融衍生產品也開始不斷泛濫。金融衍生品的過度使用,使人們投機心態加重,金融產品的真正基礎價值被忽視。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勞動價值論其實已經告誡我們,脫離了實體經濟的支撐,又沒有相應的管制措施,虛擬經濟就會逐漸演變成投機經濟,最終形成泡沫經濟。
二、美國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美元作為世界主導貨幣,在世界經濟體系中一直處于霸權地位,因此,美國金融危機對整個世界經濟的影響不容忽視。加入wto之后,我國的經濟也越來越全球化,美國金融危機也將不可避免地為我國經濟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影響。
一是對我國金融業的影響。受美國金融危機的影響,全球經濟面臨的風險和不確定性不斷上升。此次浩劫我國也難幸免。在危機不斷擴散的過程中,美國不斷采取降息、注資、財政補貼等多種方式防止經濟衰退,這些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又加劇了全球的流動性問題。再加上中、美利率倒掛,人民幣升值預期不變,更是無法阻擋國際熱錢流入我國的步伐,使我國再次成為國際資本保值增值的避風港,也使我國的美元資產投資暴露于風險之中。我國的1.9萬億美元外匯儲備資產中,目前大約有1萬億美元左右投資于美國國債與機構債。其中,我國持有“兩房”相關債券3000-4000億美元,占官方外匯儲備近20%;我國商業銀行持有“兩房”相關債券253億美元;我國商業銀行持有破產的雷曼兄弟公司相關債券約6.7億美元;中國投資公司持有美國投行摩根斯坦利9.9%的股份;雷曼對花旗集團香港子公司欠款額約為2.75億美元;中國銀行紐約分行也曾主導給雷曼貸款5000萬美元。若美元貶值、資產抵押品縮水,我國將替美國承擔風險。
二是對房地產業的影響。在國內樓市低迷的情況下,近來美國投行拋售在華物業。如華爾街著名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出售在上海的部分住宅項目,除大摩之外,花旗也醞釀將一處上海住宅物業出手。這都是基于美國的金融體系出現問題才產生的連鎖反應。現在,我國經濟雖然沒有完全融入世界經濟,但也與世界經濟密切相關,所以美國投行拋售在華項目可能會加快中國房地產下滑。金融危機對我國房地產的影響,還表現在打擊購房者的信心。盡管各省市紛紛出臺房地產救市政策措施,但市場觀望氣氛濃郁。金融危機也使房地產融資更加困難。銀行給房地產公司的貸款在下降,已經上市的房地產公司通過債權和股權進行融資的路基本已經被堵死,未上市的房地產公司想通過公開發行股票的方式進行融資也基本行不通,從整體上看房地產業陷入了困境。
三是對進出口的影響。我國進出口總值超過gdp的60%,在美國國民借錢消費模式終結的情況下,“中國制造”隨之受到影響。進出口貿易對我國經濟非常重要,2007年經濟的增長,有2.5個百分點是進出口拉動的,而2008年出口明顯萎縮,1-9月份出口平均下滑4.8%。外需下降意味著外國消費者對高附加值產品和低附加值產品需求的同時下降。在這種環境下,出口商很可能沒有動力革新技術,而是被迫通過壓低產品價格去維持市場份額,這可能導致我國出口企業貿易條件的進一步惡化。由于近期美元逐漸反轉走強,原油、鐵礦石等商品的價格顯現下降趨勢,這對需要大量資源性產品的我國來說本屬利好消息,然而美國金融市場反復動蕩嚴重影響到美元匯率的走勢和持有者的信心,短期內弱勢美元的政策似乎已被市場所認可。如此一來,原油、鐵礦石等資源性產品的價格將被再度推高,我國進口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付出的成本也將大為增加。
四是對經濟增速的影響。目前經濟增長勢頭明顯回落。我國未來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尤其是工業增速明顯下滑。2008年1-9月我國gdp的增長率是9.9%,但9月份gdp的實際增長為9%,10月份的gdp增長率有可能低于9%,表明我國經濟上半年增長較快,下半年增速有所下滑。就我國近幾年經濟增長而言,gdp增長率2003年為10.0%,2004年為10.1%,2005年為10.4%,2006年為11.1%,2007年為11.9%,而2008年1-9月為9.9%,并且下半年存在下滑趨勢。2008年全年gdp增長將低于10%,相對近年來的強勁增長態勢而言,近期經濟增速下滑值得我們關注。
三、美國金融危機為我國留下的教訓
這場由美國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動蕩尚未達到盡頭,世界經濟增速明顯放緩,未來不確定因素還將繼續增多。所幸的是,由于我國參與全球化的步伐較為謹慎,因此較大程度地避免了美國金融危機的直接沖擊,但引發金融危機的一些成因卻為我國留下了深刻的教訓。
一要高度重視房地產市場的風險及其可能的擴散效應。美國發生的全方位甚至有可能終結現有金融體系的危機,誘因首先是房地產價格的泡沫。我們應看到,房地產市場已經成為我國經濟與金融的最大風險。在我國,房地產投資占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的1/4,與房地產相關的貸款占銀行總貸款的1/3。房地產價格很可能出現全面性下跌,與股票市場相比,房價下降所帶來的后果要嚴重得多。因此,穩定房地產市場應該成為當前宏觀經濟政策的目標之一
1我國汽車金融的發展概述
1.1汽車金融的概念
汽車消費貸款是指貸款人向申請購買汽車自用或租賃經營的借款人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實行“部分自籌、有效擔保、專款專用、按期償還”的原則。借貸雙方應根據此原則依法簽訂借款合同。貸款人包括商業銀行和汽車金融公司、二手車市場等。他們向經銷商或用戶在銷售、購買汽車時提供融資業務,包括對經銷商的存貨融資和對用戶的分期付款融資。
1.2我國汽車金融發展的現狀
在國外,商業銀行自從1919年通用汽車公司建立起世界第一個為汽車銷售提供貸款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以來,汽車金融產業就開始在發達國家發展。20世紀發達國家的汽車業迅猛發展,刺激了消費者的消費欲望,進而汽車金融服務業也應運而生。汽車金融公司專門為一些無法全款買車的消費者制定適合他們的消費方案,是在不影響他們日常生活開支的情況下以分期付款的方式以此來達到消費者需求與實際能力的平衡點。但是在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歐洲的汽車銷售下滑了20%,傳統的汽車金融公司必須進行產業升級才可能擺脫破產的可能性,例如:金融服務的多元化,加強汽車售后的服務,汽車的保養、首次投保或每年的續保工作;或者利用信息的現代化建立風險評估系統和個人信用評估系統,以此更好的防控風險。這也就是中國人常說的“變則通,通則達,達則兼濟天下。”我國20世紀90年代才開始發展汽車金融業務。而國外發達國家近百年的歷史經驗教訓確實為我國在這一領域發展提供了無數現成的參考。針對我國的汽車行業發展,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自2009年開始,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379.10萬輛和1364.48萬輛,躍居全球第一;2013年我國汽車產銷量雙雙超過2000萬輛;2016年汽車產銷均超過2800萬輛;連續八年蟬聯全球第一。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城市的不斷擴建,居民收入的增加,買車的需求已經成為像房子一樣的剛性需求。如今的年輕人對于金融知識的一定儲備也決定了汽車金融在我國發展向好的一面。自2004年我國成立了第一家汽車金融服務公司開始截止至2015年我國已經有25家汽車金融公司開業運營。可見汽車金融在我國的發展潛力是巨大的。
1.3我國汽車金融公司、銀行汽車信貸業務以及其他方式融資購車的對比
2我國汽車金融信貸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分析
根據上述分析我國為什么會需要汽車金融該項業務以及對于各種融資購車手段的對比,接下來我們來著重分析一下我國汽車金融在信貸業務上存在哪些問題:
(1)相比較于國外,提供汽車金融服務的機構為生產汽車企業的財務公司,專業汽車金融公司和商業銀行,但在發達國家商業銀行正在逐步地退出汽車金融的市場。汽車金融公司在我國處在一個很尷尬的位置上,雖然有美好的前景,但仍然有很多不可逾越的障礙。首先,從外部環境來講,雖然我國現階段經濟高速發展,城市不斷擴張,居民收入也較以前有了很大的增長,但對于大多數普通民眾來講購買車輛對他們屬于剛性需求,在車型和車輛品牌的選擇上會受到經濟承載能力的影響,所以會阻礙以汽車金融及汽車周邊服務為主營業務的汽車金融公司的業務拓展;汽車金融公司的發展需要一個健全的個人和社會信用體系,而我國整個征信體系尚不完善,公眾的誠信意識較為淡薄,影響了汽車金融公司的可持續發展;現階段中國民眾的金融知識的儲備參差不齊,對于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也不盡相同。當今,社會的中堅力量“80后”“90”后雖然思想開放,但事業大多屬于奮斗期或者是上升期,經濟能力有限。而社會的大部分財富的持有者“60后”“70后”這一輩人思想較為保守,屬于風險保守型人群,更愿意在自己能力范圍內全款購買車輛。其次,從內部因素來講,我國汽車金融公司的融資渠道并不穩定。融資的方式主要以注冊資本和股東存款的基礎融資以及銀行借款為主要的融資方式,基礎融資的方式雖然穩定、成本低,但是數額有限,很難維持長期的發展;而銀行貸款此種融資方式金額大,但是也會有成本高,再授信難度大的問題存在。其他的融資渠道例如金融債券、同業拆借、經銷商保證金都不能維持汽車金融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只能是以輔助的角色出現在融資的舞臺上。由于汽車金融公司在我國起步晚所以兼具有汽車經驗又具有良好的金融知識的高端人才極度缺乏,再加之該行業要求從業人員具備良好的誠信意識,所以汽車金融公司要想在我國發展起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反觀我國的汽車金融市場,提供汽車金融信貸業務的主體仍然是商業銀行。首先,商業銀行的基數大,網點多,資金充足,民眾認可度比較高,認為銀行有國家政府或者大型企業集團作為后盾,安全性高。其次,中國民眾與銀行接觸頻繁,無論是存款,理財,或保險等日常業務都與銀行有關,銀行方面會出臺各種產品牢牢鎖定客戶,而客戶也在日常辦理各項業務中與銀行客戶經理建立了良好的關系,進而再有汽車貸款的需求時,首先自然選擇熟識的商業銀行,這是一種雙贏的方式。最后,商業銀行的融資成本更低,因此相較于汽車金融公司信貸利率低,這也是中國民眾選擇商業銀行的一個關鍵條件。這種供需并不是因為市場的調節而產生的,更多的是因為中國民眾思維中的公約良俗的觀念和商業銀行之間的競爭導致的,這樣表面上的“安全”卻隱藏著巨大的危機。對于商業銀行來講對內有同業的競爭,對外有汽車金融公司的競爭,近幾年我國不斷地發展“互聯網+”的技術,二手車市場聯手互聯網電商平臺也要在這個汽車市場分一杯羹,商業銀行勢必會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逐步的放棄自己本該堅守的原則。例如很多商業銀行為了應對外資汽車金融服務公司的沖擊,下浮貸款利率,以降低利率來吸引客戶,造成整個銀行業利潤的下降,呆賬壞賬的增多使銀行業資產業務發展進入惡性循環。
3現階段我國汽車金融風險防控措施
3.1健全法律法規體系
完善《汽車金融公司管理辦法》明確交易雙方的權利義務。完善征信法律制度盡可能將公民誠信納入征信體系中,用法律的強制性來規避不誠信的行為。加快修訂《破產法》的速度,確立個人破產制度。不斷完善與汽車信貸相關的現行法律,《擔保法》《經濟合同法》《抵押登記管理辦法》《商業銀行法》《個人信用征信法》等。使民眾在實施任何一種經濟行為的過程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而相關的監管部門也可以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這樣才能凈化我們的金融市場,使整個市場良性發展。
3.2加強誠信教育、建立健全的信用體系
建立完備的征信法律;建議國家建立一個獨立的征信機構,該獨立的征信機構不僅按時收集歸納公民的經濟方面的信用數據。該獨立的征信機構還應該積極地向行業外部尋求合作,例如希望與電信公司,電力公司,自來水公司,交通部門,公安系統,法院系統實行網絡信息互通,更好的完善個人誠信的體系建設,設置不誠信黑名單。
3.3加強汽車金融公司與商業銀行之間的互利合作
從長遠來看汽車金融公司在我國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現階段我國的實際情況是商業銀行在汽車信貸業務上占主導地位,所以與其單打獨斗不如在競爭中合作,實現雙贏局面。一方面,汽車金融公司可以借助銀行良好的客戶源承接信貸業務的部分環節,例如,貸前的調查和貸后的維護,銀行主要負責中間審批和放款的環節,這樣既解決了客戶源的問題,也解決了汽車金融公司融資渠道面窄的問題。另一方面,汽車金融公司與商業銀行合作也更好地為自己再融資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參考文獻
[1]莫易嫻.國內汽車金融公司發展策略[J].華北金融,2012(5).
2008年全球金融市場都受到了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歐美金融市場遭受沉重打擊,全球主要金融機構均因美國次級債風險暴露而陷入了流動性不足的困境,很多國際性大銀行紛紛破產。我國的商業銀行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必須采取措施提前防范其對銀行體信貸所產生的不良影響。
一、金融危機的成因
美國的次貸危機目前已經引起全球性的金融危機,表面看來,次級債問題是由美國低收入者的房貸所引發的。實質上,本次危機起源于刺激經濟的目標下,過度的信貸以及信用風險互換等衍生工具的濫用,終致危機惡化。而貫穿始終的是,無論是監管者、金融機構和個人都存在忽視信貸風險管理的因素。
金融機構特別是投資銀行,在追求業績的目標驅動下,片面追求業務規模和業務利潤的快速增長,而忽視風險甚至無視風險,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在金融行業更加普遍,從業人員的道德水準與風險管控水平下降;另一方面,金融機構對金融衍生工具過分信任,認為一切風險可以通過工具創新轉嫁給別人,忽視了衍生工具內在的風險,最終導致金融風險被成倍地放大。
信用評級機構則在此中扮演了極其不光彩的角色,甚至故意為投資銀行提高其產品的信用等級,某種程度上對金融風險的擴散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從監管者的角度,由于長期的經濟繁榮和市場繁榮,自由主義的理念在監管者的頭腦中占據上風,放松管制、讓金融更加自由化成為這一階段監管者的核心價值觀。比較而言,美聯儲對銀行的監管是嚴格的。而恰恰次級債以及衍生產品均由美國證監會監管,作為長期監管股權資產的機構,對債權資產的利害關系肯定不如美聯儲,監管錯位也可以看作是危機爆發的重要原因。
綜上所述,盡管金融創新和美國次貸危機關系密切,但次貸危機的真正罪魁禍首卻是隱藏在這些創新背后對風險控制的極端漠視。從長遠看,問題的本質不在于如何限制金融業的創新步伐,而是在于如何強化金融機構的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如何提升監管機構監管金融風險的能力。
二、金融危機背景下我國商業銀行可能面臨的信貸危機
1.個人住房貸款者信用風險的集中爆發
由于信用體系的缺乏,我國商業銀行在實際貸款發放過程中,無法得到借款人的信用保證。相對于美國的信用等級而言,我國的借款人甚至達不到次級信用級別。我國商業銀行在審核個人住房貸款申請時,主要是通過申請者從單位開具的收入證明來審查其收入狀況,導致資信較差的借款者可能憑借虛假證明從銀行得到貸款,進入房貸市場。因此,我國住房按揭貸款存在的信用風險大于美國。
2.商業銀行過度放貸風險的放大
住房按揭貸款被我國商業銀行視為優質資產業務而大力發展。行業間的激烈競爭和巨大的利潤空間又促使其不斷降低辦理條件,進而對貸款審查流于形式。許多銀行還通過推出各種優惠業務刺激個人房貸消費,從而搶占市場份額。這種風險意識的缺失使銀行業的風險正在不斷累積,若條件合適就將會爆發,商業銀行將付出慘痛損失,并波及整個經濟。根據上海銀監局2008 年2月的《2007 年度上海市房地產信貸運行報告》,截止2007 年12月底,中資商業銀行房地產貸款占總貸款比例32.2%,如果加上以房地產抵押發放的其他貸款,房地產價格的波動已影響到商業銀行50%以上的信貸資產的安全。
3.宏觀調控下房地產市場發展的不確定性風險加大
基于房地產市場在經濟體系中的重要作用,它已成為宏觀政策重點調控的行業。2006年以來,住房市場的持續繁榮使借款者低估了潛在風險;同時,貸款機構風險控制意愿下降,使行業風險加大,最終導致從緊的貨幣政策出臺。2007年連續加息導致住房開發成本高,同時也推高了貸款買房者的還貸成本。隨著次級債危機影響下的經濟下行,收入預期下降,還貸壓力增大,個人住房貸款者可能選擇提前還貸或斷貸,出現類似美國次貸市場上借款人無力還款的情形。這會增大銀行提前償付的風險,從而導致銀行信貸資產質量惡化,產生巨大損失。
三、金融危機背景下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風范存在的問題
1.資本充足率下降,降低了銀行的抗風險能力
在金融危機影響下的中國經濟正面臨近年來前所未有的衰退,企業盈利能力和個人收入水平下降,導致大量的銀行貸款成為不良資產。2005年,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個人購房不良貸款余額為289.2億,比2004年增加98.8億,個人購房貸款平均不良率為2.1%,比2004年增加0.6個百分點。同時,由于資本市場遭受嚴重打擊,資本籌集出現困難。這兩個因素導致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下降,使其一方面可能受到監管指標的約束,一方面可能降低了自身抵抗風險的能力。而一些商業銀行由于持有美國金融機構的次級債而使風險敞口越來越大,由此引發的短期流動性風險與對其資本金要求的提高之間出現了矛盾,使得銀行體系內的風險不斷累積。
2.零首付或假首付情況下的斷供風險
一些貸款機構為了加快房屋銷售或制造虛假繁榮景象,甚至推出了“零首付”、“零文件”的貸款方式。風險更大的貸款形式即“假首付”也很普遍,房地產開發商為了增加其住房銷售,以墊付首付款,或分期支付首付的方式,讓購房者從商業銀行獲得按揭貸款。當購房者成功得到個人按揭貸款之后,開發商也實現了資金的回籠,而這種貸款產生的市場風險則完全由商業銀行來承擔,一旦市場風險爆發,個人貸款者紛紛選擇低成本的斷供方式遠離房市,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將會大幅提高。
3.個人住房貸款的成數普遍偏高
所謂住房貸款按揭成數是指貸款額度與房產價值的比例。銀行為了擴展業務規模,按揭成數都比較高,近幾年仍然維持在70%左右,甚至是“零首付”。目前,隨著國家對房地產業進一步進行法規及商業銀行控制風險的要求,2005—2006年按揭成數下降到了60%左右,但是這個數值還是偏高,依然蘊含著很大的風險,有待于國家進一步進行調整和改善。不同的貸款者的償還能力和信用有所差別,銀行所承擔的風險也有所差異。因此,政策應該允許商業銀行對于信用條件相對差的貸款者相應地提高首付比例,以減輕可能違約造成的損失。
四、現階段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防范的措施
1.嚴格控制個人住房貸款者的信用級別
商業銀行必須使用內部控制的標準流程從嚴控制個人住房貸款者的信用級別,嚴格檢查每一筆房屋按揭貸款業務,信貸員必須要與貸款申請人見面,而且必須面對面地簽訂貸款合同。對于新收到的房屋按揭貸款申請,由信貸工作人員到單位核實收入證明,通過核實貸款者真實身份。對于已經辦理完按揭房貸的借款人,要逐個重新檢查其相關貸款材料。此外,只對銀行認定的優質樓盤發放按揭貸款,拒絕與完全靠回籠資金維持生存的房地產開發商合作,從源頭上杜絕可能的虛假按揭。
2.增強我國商業銀行自身的流動性
從宏觀層面看,2007年央行10次上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6次加息、每周發行定向票據,從緊貨幣政策的實施回收了銀行體系內相當數量的流動性。而在金融危機過程中,保持自身流動性成為銀行渡過難關的重要手段。因此,商業銀行必須調整自身資產結構,增加流動性資產的持有,包括央行存款、央行票據、短期國債和金融債等短期資產,以便當危機出現或遭遇諸如擠兌等突發事件時能夠轉變為現金。同時建立流動性的監測、預警機制,加強日常資金管理,通過監控未來的現金流量,以確保滿足資金頭寸需求。
3.加強金融創新監管
從美國的次貸危機到全球的金融危機再次印證了金融創新會給銀行業帶來雙重影響。在國際金融市場和交易日趨復雜化的背景下,必須清醒認識到金融監管的重要性。審視次貸危機的爆發過程發現,即使美國在監管體系完善的市場中,仍然存在著大量的監管缺失,尤其是對金融衍生品的監管。金融產品的復雜化導致了對其認識上的盲點和監管上的空白。
因此,在對于金融衍生品的監管中,一定要根據本國金融市場的深度和廣度來考察引入的金融衍生品類型及其對于金融體系的作用,并在創造的模擬條件引發風險試驗基礎上,決定推廣的范圍,使金融監管跟上金融創新的步伐。
參考文獻
[1]鐘 偉:美國次級按揭市場的現狀及其深遠影響[J].國際金融研究,2007,(11).
[2]范方志 蘇國強:美國次級房貸市場危機及其啟示[J].中國國情國力,2007(12).
[3]于鳳芹:美國次貸危機對我國經濟的影響[J].管理科學文摘,2008(1).
長期以來,各國在實施金融監管的具體方法上存在很大差異。但近年來,各國都加強了對金融機構業務資料的監測分析,同時加強了現場檢查的力度,并廣泛地利用了外部的審計力量。這里將通過對英國的銀行金融機構監管模式的分析,尋求建立和健全中國金融監管體系的經驗與啟迪。
(一)市場準入
英國銀行的注冊管理是由英格蘭銀行監管局負責。英格蘭銀行給予銀行準入注冊,又稱為授權或認可。1、授權資格必須是法人,是公司性的信貸機構。2、最低資本。銀行至少有500萬英鎊。3、申請者要提供即將接受存款業務的規模、性質、業務計劃和管理安排,以及監管當局可能要求的其他資料。4、機構的每位董事、控制者或經理人員在其位置上是合適的;業務經營至少由兩個人有效地進行管理,這個標準又稱為“四只眼原則”。
(二)對銀行經營的管理
1、資本充足率。英國監管當局要求銀行資本的最低清償比率為8%;同時規定比最低清償比例高約50%的觸發比例;目標比率是在觸發比例確定之后設定的,目標比例通常至少高于觸發比例1%之上,若銀行認為目標比例要少于觸發比例1%時,則需監管當局同意。目標比例可以起到一種“警告燈”的作用,是監管當局開始與商業銀行討論其確保觸發比例不被侵犯的信號。
2、流動性管理。監管當局對銀行流動性的監管是以流動性缺口來衡量的。凈缺口數值是一定時期流動性資產減去到期負債。監管當局對流動性缺口的監督是通過設立流動性指導線來進行,通常只對第1時區(8天以內)和第2時區(1個月以內)的流動性缺口設立最高指導線,即8天以內流動性缺口率不超過10%,1個月以內流動性缺口率不超過20%。
3、貸款大額風險的監督。監管當局認為,對單一顧客、某集團、某一經濟領域、某金融業務領域(如外匯)的超額貸款使銀行承受巨大風險,需要通過與資本掛鉤或資產分散化來加以控制。監管當局主要運用大額風險與資本基礎掛鉤(10%-25%)的報表來予以監督,任何單一貸款或風險顯著增加,都將導致現場檢查的增加。
4、風險準備金。在英國,銀行準備金的提取和使用是根據金融和會計慣例進行的。對此,法律沒有明確具體的規定。事實上,英國銀行的準備金有兩種,即特殊準備金和普通準備金。特殊準備金表現為某筆特殊貸款的減值,普通準備金是根據那些損失而提取的。按規定,決定準備金水平是銀行決策層的職責。在按法定要求對銀行進行審計時,審計師要就銀行所提準備金的充足率作出評價。監管當局在對銀行管理層就審慎監督問題進行例行會談的過程中,準備金的提取情況也是重要議題之一。
(三)現場和非現場稽核
英國監管當局對銀行的現場檢查不以己為主,而是由報告會計師和檢查支隊代表監管當局,根據1987年《銀行法》和監管當局的要求,對銀行進行現場檢查,并向監管當局報告,然后由監管當局與被檢查銀行就上述報告或監管當局認為有必要的問題舉行各種會議,討論和解決檢查出的問題。監督的內容主要包括資本充足性、流動性、大額風險和外匯風險。監管當局對資本充足率予以高度重視,且與大額風險、外匯風險等監督掛鉤。監管當局非現場監督的目的是監督銀行的授權標準是否被遵守,以確保存款人的利益。
(四)危機處理和市場退出
1、市場退出。指重組、合并或自動解散等。監管當局的監管作用是持續到所有存款償還為止。2、監管當局有權對不符合授權最低標準的銀行予以取消、禁止或限制授權。3、在監管當局認為必要時,銀行可被置于管制狀態或清盤。4、英國的存款保險管理。英國實行強制性存款保險制度,存款保險限于1萬英鎊以內的存款,存款中只有75%可保險。
對我國金融監管的啟示
英國是舉世公認的金融監管體系最為完善的國家之一,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出:英國在金融監管上注重功能性監管和控制風險的防范與預警體系的建立,注重混業經營下的集中統一監管與綜合性監管。英國的監管運作在許多方面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第一,各國金融監管體制如何構建,是與各國國情和經濟、金融發展的狀況密切相關的。世界上沒有一個統一的、最優的金融監管體制模式。而且,雖然金融監管體制對金融監管效率和有效性有著重要的意義,但它只是為有效的金融監管提供良好的環境,監管體制本身并不能確保有效的金融監管(Goodhart et al,1998)。從某種意義上說,金融監管體制如何設計,充其量只能算作第二位的重要問題,而取得并加強金融監管的能力與效果才是金融體制改革的首要目的。科學有效的金融監管體制應該既是學習外國經驗同時又是從我國國情出發、既在技術上可行又在成本上經濟的體制。英國選擇統一監管有其深刻的歷史背景。而現階段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不發達,市場經濟體制還在不斷建立和完善的過程中,尤其在金融市場體系不健全、不發達的條件下,金融配置資源的能力不強,潛在的金融風險較大,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行業的自我約束力不足,所以我國目前不宜過快推行統一監管,而應維系分業監管的格局。眾所周知,統一監管必須具備四個條件:一是具有完善的法律體系;二是金融機構具有很強的自我約束和內部控制能力;三是監管體系必須有明確的責任劃分、順暢的協調機制、合理的制度安排以及快速的反應操作;四是具有較高水平的復合型優秀監管人才。若不顧條件,脫離實際盲目樂觀,急于從分業監管向統一監管過渡,最終只能是削弱不同監管主體之間的競爭力,誘發權力壟斷和,致使統一監管的潛在優勢喪失。
第二,分工與協作的和諧統一。英國在FSA成立不久就了《財政部、英格蘭銀行和金融服務局之間的諒解備忘錄》,為英國金融監管體制改革后財政部、英格蘭銀行和金融服務局之間分工協作建立了制度性框架。同樣在我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之間建立穩定的信息溝通機制和雙邊及多邊緊急磋商機制,這對順利推行貨幣政策和開展金融監管具有重要意義。為了防止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的協調機制流于形式,應當將協調機制通過立法的方式有效固定下來。
第三,權力制衡不可缺少。英國“金融服務和市場特別法庭”的成立再一次告訴我們:權力必須受到監督,失去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在我國,金融監管的權力制衡應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金融監管部門的監管權力必須接受有關部門的監督。當被監管單位對監管部門的處罰不服時,應該有不同系統的單位受理申訴,而不應該由金融監管部門的上級受理,以確保執法的公平公正公開;二是針對農村信用社歸地方政府管理的現實,應賦予金融監管部門有權否決地方政府可能隨意撤換信用社領導的權力,以盡量減少來自地方政府對金融的行政干預。
第四,我國的立法必須明確規定監管機構的監管目標。我國目前的監管目標籠統,落實難度較大。防范風險、維護金融安全是金融監管部門工作的努力方向,但在實踐中如何實現目標,既沒有對監管工作制定考核標準,也沒有明確不能實現目標應負什么樣的責任。由于在實際操作中缺乏與最終目標相配套的、明確的中介目標,導致省以下監管部門在實踐中無所適從、難以抓住主要矛盾。另外,由于監管資源有限,因此所有監管資源應該用來實現監管目標。這就要求樹立風險監管的主導思想,這里的風險監管不是指對特定金融機構的風險防范,而是指要注重防范那些影響實現監管目標的風險。
第五,監管機構應根據金融機構對實現監管目標可能產生的風險對金融機構進行分類,從而把大部分資源用到那些風險較大的金融機構身上。由于金融機構對實現監管目標所產生的風險是經常變化的,因而對金融機構的分類也應定期進行。
第六,監管機構在實行監管措施時,應該進行成本效益分析。任何一項監管措施都是有成本的,包括監管機構實施監管本身所產生的成本,以及金融機構的遵守成本,這些成本的總和應該要小于其所產生的效益。現實中,雖然監管效益很難量化,但應該在成本效益的框架下,鼓勵金融機構的金融創新。
第七,法律應該明確規定監管機構負有一個重要的職責,即要提高普通消費者的金融知識。一個安全而穩定的金融制度不但要依靠監管機構的有效監管,還要依賴市場約束。市場約束取決于信息披露和公眾的金融意識。提高全體民眾的金融意識應該是責無旁貸的義務。
關鍵詞: 金融工具;確認與計量;案例研究
Key words: financial instrument;recognization and measurement;case study
中圖分類號:F83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09)10-0148-03
0引言
金融工具,是形成一個企業的金融資產并形成另一個企業的金融負債或權益工具的合同。金融資產,主要是指現金、對方的權益工具、收取現金等金融資產的合約權利或者是以潛在有利條件與對方進行金融工具交換合約或者以自身權益工具交割的合約,包括主體有權利收取一定數量的自身權益工具的非衍生金融資產,和通過一定數量的自身權益工具交換一定數量的現金或金融資產之外的衍生工具,但這些權益工具不包含未來收取或派發自身權益工具的合約。[1]金融債務是支付現金等其他金融資產的合約、以不利條件與對方交換金融資產或債務的合約,或者以自身權益工具交割的合約,包含期權、互換、期貨等為風險投機或對沖的金融衍生工具。這里的權益工具是指擁有扣除所有負債后企業資產中剩余權益的合約,衍生工具是指具有特定特征的金融工具,其價值隨特定利率、證券價格、商品價格、匯率、價格或利率指數、信用等級或信用指數、或類似變量的變動而變動,不要求初始凈投資或比市場條件變動具有類似反映的其他類型合同要求較少的凈投資,且在未來日期結算。
1金融資產與債務的識別和注銷
金融資產與債務的識別應在公司成為金融工具合約條款的一方時確認,識別時計量是含交易成本的公平價值而不是用以交易的公平值,相應的交易成本需要資本化。[2]金融資產注銷是在金融資產所有權的報酬和風險已經消失或相應的現金流合約權利已經過期,如金融資產被銷售時所有權的報酬和風險已經消失可以注銷金融資產;但作為專業財會分析核算人員應該從公允與真實的角度審視交易業務的實質,準確把握金融資產的注銷必須涉及所有權的報酬與風險的轉移。金融債務的注銷是在合約特定的義務償付、取消或過期時,如債務償付、法庭勝訴或發行可轉債。如果借款方與債權工具的出借方在重大不等條款下交易,或現有金融債務交易條款的實質修改,如債務清償以少于成本時,應該注銷原金融債務而記錄新金融債務,同時確認舊金融債務注銷所產生的損益。
案例:Kashmir公司遇到現金流問題,銷售應收賬款10萬美元給保理商,融資8.5萬美元,其中所選應收賬款發票均是公司長期客戶預期6個月后到期,保理商要求該公司擔保返還自到期日3個月內未收集的任何發票面值。按法律對客賬受讓規定,公司債權應在出售時注銷,同時確認出售損失為10-8.5=1.5萬美元,然而這并沒有公允和真實反映此筆交易實質內容。雖然此筆交易應收賬款發票已轉移給保理商,但與債權相關的壞賬風險并未轉移,一旦出售給保理商的應收賬款發生壞賬,Kashmir必須保證返還發票面值和利息給保理商,因此收取的現金存在須返還的可能,出讓應收賬款業務實質是一項貸款交易活動;所以正確的會計核算應該是保留該項資產在賬戶中,直到保理商在6個月后收回應收賬款時其風險與報酬才消失,故而Kashmir會計核算此筆出讓應收賬款業務時,應借記現金,并同時貸記貸款。
2金融資產的確認與計量
三、 審核
四、 復審
五、 辦理
工作項目:參與對國際金融組織貸款限額以上項目建議書的初審
承辦處室:外事處
牽頭副處長:張國慶
法律依據:
財政部關于印發《國際金融組織與日本國際協力銀行貸款管理暫行規定》的通知(財際字[2000]1號)
工作總時限:24個工作日。(不含報局長審批時間)
工作程序:
一、 受理條件:
申辦人需提交以下申辦材料:
1、 項目單位利用世界銀行貸款項目建議書的申請報告
2、 項目建議書
3、 配套資金落實證明
4、 還款資金落實證明
標準:申辦材料齊全、規范、有效。
本崗責任人:張立新、董穎、孫世杰
工作職責:接收符合標準的申辦材料,對不符合標準的申辦材料退申辦人,并一次性告知要求補交的材料名稱及其他要求。
工作時限:1個工作日。
二、 審查標準:
1、 項目建設內容是否符合公共財政范疇
2、 根據配套資金、還款資金來源,與相關單位聯系核實配套資金、還款資金性質及金額,與申請報告及相關證明材料是否一致
本崗位責任人:張立新、董穎、孫世杰
工作職責:
1、負責分管世行貸款項目建議書的審批工作,對符合審查標準的寫出同意向項目單位批復世行貸款項目建議書的報告,報主管副處長。
2、做到認真審核、資金落實、手續齊全、情況清晰。
3、對不符合標準的申辦材料及時退申辦人,并告知不予批準的理由。
工作時限:15個工作日。
三、 審核
本崗位責任人:主管副處長:鮑冀寧
工作職責:
1、審核申辦材料和審查意見。
2、有異議,退審查人員要求重新審核。
3、無異議簽署審核意見后,報處長復審。
工作時限:2個工作日。
四、 復審
本崗責任人:牽頭副處長:張國慶
工作職責:
1、對申辦材料和審核意見進行復審。
2、有異議,退主管副處長要求重新審核。
3、無異議簽署復審意見后,報主管局長審定。
工作時限:4個工作日
五、 辦理
本崗責任人:張立新、董穎、孫世杰
工作職責:及時將我局的批復意見通知項目單位
工作時限:在接到主管局長批準件后,2個工作日內通知申辦人。
聯系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