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醫師培訓個人總結匯總十篇

時間:2022-08-24 21:45:0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住院醫師培訓個人總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住院醫師培訓個人總結

篇(1)

畢業后醫學教育是承上啟下的階段,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是畢業后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培養高素質的醫學人才,必須抓好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這一階段,培養“厚基礎、寬知識、強能力、高素質”的住院醫師,以適應醫學科學技術和衛生事業發展的要求[1]。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實施的目標,是使完成高等醫學院校基本醫學教育的畢業生通過規范化、系統化的專業培訓,將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朝著某一專業方向逐步深入的教育和實踐的過程[2]。國外住院醫師培訓開始較早,發展已經較為成熟,例如美國住院醫師培訓開始于1893年,而規范化住院醫師培訓制度建立則始于上世紀20年代,并已成為美國醫學教育全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我國住院醫師培訓制度可追溯到1921年,并且已制定、頒布了一系列的培訓大綱和執行辦法,但全國各地區住院醫師培訓工作發展不平衡,且我國尚未建立系統的住院醫師培養體系。為適應國際形勢提高我國醫師的專業水平,2010年上海市率先與國際接軌,試點建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并實行統一標準,我科榮幸成為首批臨床病理培訓基地。

在初步探索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實踐過程中,我們在傳統的“傳、幫、帶”的模式[3]當中引入導師制,英文為“Tutorial”,即被稱為導師的教師在一定期間內,對少數一個或幾個學生進行個別指導的教學方法,采用是以問題為中心,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導師制最初源于14世紀的英國,當時由牛津、劍橋大學率先提出并實施,以后逐漸在倫敦大學及其他許多高校推廣。由于它吻合了因材施教和追求能力專長多樣化的高等教育特征,因而得到了持續的發展。目前,在中國的高等醫學教育中,導師制已經得到了深入、全面地開展。然而在畢業后醫學教育中引入導師制還在探索階段[4]。

住院醫師規培生導師不同于研究生導師和本科生班主任,他是對住院醫師進行全面跟蹤指導,針對學生的個別差異進行教學,按照他們的個性和條件幫助他們全面成長。在時間上,從住院醫師規培生一進入科室就開始配備相應的導師,一直到其完成住院醫師的培訓為止;在內容上,既要對住院醫師的臨床專業知識、相關專業基礎知識以及初步科研方法進行指導,還要對他們的思想品德、心理健康等方面進行指導,目標在于全面提升住院醫師的綜合素質。

一、以臨床實踐為中心,提高臨床閱片能力

長海醫院是一所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具有多學科領域豐富而全面的臨床病例資源,病理科在長期的臨床工作中,在做好常見病、多發病病理診斷的同時,針對罕見、少見和疑難病,定期開展疑難病例討論,并及時進行歸納、總結,積累了大量典型的病例資料。在臨床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過程中,導師可以充分利用科室的教學實踐資源,結合科室良好的業務學習氛圍和傳統,分系統地給規培生結合檔案切片講解理論知識,并適時提問考察,引導規培生全面、扎實掌握基本理論、實踐技能的同時,激發其求知欲和學習的積極性,使其正確認識到“病理學并不是一門枯燥的學科,而是充滿了探索、循證、求證的領域”。同時導師應該及時了解住院醫師的輪轉情況,在考察其基本知識和閱片技能、以及是否按照培養方案要求完成規定的工作量后,根據每個人輪轉的不同情況對住院醫師的下一步輪轉方案進行及時調整,避免了以前住院醫師培訓中一套方案到底的做法。

二、以理論為基礎,進一步加強專業課程的學習

我們在對住院醫師規培生進行基礎理論與基礎知識的訓練中,以新理論、前沿知識為重點,如果只注重現有課本中陳舊知識的學習,不注重對飛速發展的當代醫學科學知識的掌握,將來的他們將無法適應臨床的需求。理論方面的培養可以采取靈活多變的形式,如舉辦專題講座、文獻報告、病案研討、多學科討論會等,既可由專家教授主講,也可由住院醫師本人來做報告,以“頭腦風暴”式的沖擊,使學術氣氛活躍、熱烈,從根本上提高了住院醫師的自學能力和學習興趣。

三、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培養一定的科研思維能力。

科研是臨床醫療與教學的先導,是醫療新技術持續不斷產生的搖籃,也是臨床醫學發展進步的源泉與動力。高素質的病理醫師,不僅要具備精湛的臨床病理診斷技能,而且應該具有創新思維的科研攻關能力。雖然我們不需要像培養研究生那樣要求住院醫師規培生進行科研實踐,但也應緊密地結合臨床,培養他們一定的科研思維能力。這就要求住院醫師規培生在臨床學習之余,由導師指定他們閱讀一定量的參考書、本專業及相關專業的雜志期刊,并學會應用網絡檢索方法,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閱讀任務,并寫出綜述、個案報道或病例總結回顧,為今后進一步的科研活動打下基礎。

四、醫德的培養

醫德是一種職業道德,是醫療衛生人員的道德情操、職業素養、社會道德在醫療衛生領域中的綜合體現。近些年來,我國醫學教育主要缺陷是輕視人文素質教育,具體到規培醫師表現為:缺乏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缺乏對病人的同情心,職業道德觀念模糊,重利輕義、重效率輕公平,重自我輕社會。他們不知道在目前這樣劍拔弩張的醫患關系中,良好的醫德是醫務人員規避風險的基礎,因為只有具備了良好的醫德,我們才能真正做到視病人如親人,才能在當前的拜金主義大潮中淡定處之。因此,在住院醫師培養的過程中,導師不能只是教給他們如何閱片,更要注意他們在道德素養、文化素養、行為素養、語言素養、心理素養、性格素養等方面的提高。醫生作為促進健康、防治疾病與提供衛生保健的使者,要遵守職業道德,熱心為患者醫治疾病和減輕痛苦。

總之,導師制是新形勢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一條新途徑。它使住院醫師的培訓有序、規范地進行,使住院醫師的素質全面提高。在培養過程中,導師能根據其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及時調整培養計劃、進度和帶教方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而達到把問題解決到關鍵,把工作落實到實處的目的,為進一步培養病理學高端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趙群.住院醫師培訓制度美國的新進展和我們的借鑒[M].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年.

[2]張愛莉,薛迪,沈昭在.上海市醫師專科培訓的可行性調查策略研究[J].中國醫院信息,2002,6(10):35-39.

篇(2)

2011年10月14日,浙江省衛生廳網上了關于浙江省住院醫師規范化臨床培訓基地(第一批)名單,確定全省116家住院醫師規范化臨床培訓基地,我院名列其中。我院是浙江省首批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同時也是首批國家全科醫生規范化培訓示范基地,浙江省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后備基地。這三年多來,我們經過積極探索,形成較為完善并具有我院特色的培訓檔案,對促進培訓工作有一定的幫助,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現總結培訓檔案管理現狀及介紹我院培訓檔案管理實踐工作。

一、培訓檔案管理的現狀

(一)培訓檔案管理制度尚不明確

目前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沒有一個明確的培訓檔案管理制度,各培訓單位主要根據省廳基地評審和年度考核指標為參考,自定義歸檔范圍和歸檔內容,致使一些很有價值的資料未能及時整理歸檔,檔案的完整性和規范性有待商榷。

(二)檔案管理的方式和手段相對落后

管理培訓檔案普遍固守舊模式,未能走出慣性思維和傳統理念。管理硬件各單位參差不齊,以傳統紙質檔案收集為主,各類數據庫錄入為輔。檔案管理的數據庫結構不合理、種類不齊全,因輸入工作量大、預處理工作繁雜等原因未能及時進行電腦輸入,使大量信息資源閑置并浪費,約束了住院醫師培訓檔案管理工作的開展。

(三)培訓檔案管理隊伍力量相對薄弱

培訓單位對培訓檔案管理缺乏內需動力,思想上不重視。一般沒有設專門的培訓檔案管理人員,而是由培訓管理人員、教學秘書或醫教干事監管。監管人員不但檔案意識不足,而且缺乏檔案管理專業基礎知識,在日常歸檔工作中存在缺項漏項、重點不突出、文字資料和圖表資料不符等現象。

(四)檔案經費投入和工具配備不足

由于新模式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處于摸索階段,各培訓單位的工作重心主要在培訓管理和質量改進上,未能充分認識到培訓檔案管理的重要性,對檔案管理工作的經費投入不足,缺乏專門的工具配備和專業的管理人員,導致培訓檔案歸檔不全。

(五)培訓檔案利用率較低

培訓單位的大部分檔案管理僅僅是把住院醫師的檔案加以保存,并未進一步進行開發和利用,造成檔案資源的浪費。

二、我院培訓檔案管理實踐

(一)專款專用,加強硬軟件設施建設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建成以來,我院設立專門賬戶,培訓經費的使用按專款專用方式進行專項管理,主要用于基地建設、培訓費用、培訓對象的工資福利待遇或生活補貼等。醫院領導重視培訓檔案管理工作,推進培訓過程中計算機的應用,建立考試專用電教室,引進了醫學學習與考試系統、學習簽到與學分管理系統、帶教老師與學生匿名互評系統等,減輕了檔案管理人員的工作量,提高培訓檔案管理效率。

(二)定期培訓,加強檔案管理隊伍建設

為了規范我院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建設,加強培訓檔案管理,提高培訓質量和實效,我院特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辦公室,由兩名專職人員負責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管理和考核工作,其中一名工作人員為助理檔案館員。13個培訓學科的學科秘書及各科室的科主任秘書負責培訓原始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定期交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辦公室審核與歸檔。定期召開科主任秘書會議,對科主任秘書進行檔案相關知識培訓,建立秘書QQ群、微信群等網上交流平臺,讓科主任秘書分享檔案收集和歸檔的方法,以便取長補短,提高檔案管理水平。

(三)合理分類,加強培訓檔案完整性

主要可概括為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檔案、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師資培養檔案、住院醫師培訓對象檔案。基地檔案包括:基地簡介、培訓學科、制度建設、設備情況、經費管理等。師資培養檔案包括:師資隊伍花名冊、進修計劃、關于規培帶教和管理的師資培訓、學術活動記錄、學員對帶教老師的評價等。培訓對象檔案包括:學員個人基本信息資料、輪轉計劃、考勤、出科考試理論和技能成績、參加學術活動情況、帶教老師對學員的評價、獎懲等。

(四)深入研究,加強培訓檔案的利用

我院通過對培訓檔案的研究與對比,如對帶教老師評估表、培訓對象出科成績等的研究和對比,分析帶教老師教學水平和培訓對象對培訓內容的接受能力等,從而采取措施改進培訓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培訓對象檔案翔實、客觀地體現了培訓對象在培訓中培訓效果的動態變化,有利于對其開展針對性、個性化的培訓,提高培訓質量。同時,培訓對象檔案記錄了培訓對象的平時表現、培訓效果,為選送單位提供客觀數據,讓選送單位了解培訓對象取得的培訓成績、培訓接受能力和獲獎情況等,便于共同加強對培訓對象的管理,促進規范化培訓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嘉興市第二醫院推行的新模式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檔案管理實踐時間不長,還需要不斷探索。本著在“實踐中優化,在優化中提升”的理念,不斷加強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檔案管理工作,從而促進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質量的持續改進。

參考文獻:

篇(3)

1思維導圖簡介

思維導圖是由英國學者托尼巴贊(TonyBuzan)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一種強化記憶的筆記方法[2]。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導圖,是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它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按照大腦自身思考問題的方式,將各種概念以類似人腦對知識儲存的結構形式排列,便于理解記憶[3]。思維導圖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更有效地把信息儲存進大腦,并且使信息之間更有邏輯性,非常適合醫學知識的記憶及運用。目前最佳選擇是專業思維導圖制作軟件,例如:XMind、MindManager等,當然也可以直接用筆手繪。

2思維導圖在臨床病理專業住院醫師培訓教學實踐中的應用

2.1思維導圖在小講課中的應用

小講課是每名住院醫師培訓基地必有的教學手段和環節,而且頻率較高。在小講課中使用思維導圖,要求帶教教師從備課階段制作思維導圖時就必須將知識點進行分析、思考、加工、創造,一方面迅速提升帶教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另一方面方便授課后住院醫師通過復習思維導圖更好地理解知識結構和知識點。比如本科室教師在進行皮膚組織學內容的小講課時,屢次輸出各種層面的思維導圖,在講授表皮內黑色素細胞時,涉及的知識點比較多,如果PPT全部使用文字來講解,既枯燥又難記憶,此時用一張思維導圖便很好地展示出了黑色素細胞的起源、部位、形態、特點及功能,并且能很清楚地區分黑色素細胞和黑色素的數量變化引起的不同疾病。另外,思維導圖也可以用于某些知識點的比較。比如在皮膚真皮層有層和網狀層,兩者在諸多結構上的特點正好相反,如果用純文字講解,短時記憶清晰,長期記憶容易出錯,而思維導圖軟件中有一項比較與對比模板可以很形象地展示兩者的不同點。

2.2思維導圖在過程管理中的應用

病理專業住院醫師培訓的過程管理中,需要各位帶教教師能準確定位自己角色,并能清楚地知道帶教住培學員的日常流程與職責所在以及住培學員所需要完成的培訓計劃、要求及工作量,而且住培工作復雜,需要很多細致的工作,在總結住培工作時,通過制作思維導圖,把煩瑣的住培工作整體化、條理化,更有助于住培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在輪轉培訓的過程中,結合住培學員每個階段的出科要求,通過思維導圖的梳理,帶教教師可有效地進行指導帶教及自我提升,幫助學員進行課程學習并完成輪轉期間的學習任務,教學管理人員也可準確及時地督導帶教及考核。整個過程管理主要包含培訓制度、師資建設、培訓強度、培訓活動、過程考核。輪轉計劃的安排是培訓制度的核心內容。激勵制度是師資建設的核心內容,培訓強度主要指各階段住院醫師的工作量和所需掌握的病種,培訓活動包括了日常帶教、小講座、教學會診及疑難病例討論,過程考核包含了出科考核、季度考核、年度考核。對于各項環節的一些具體細節就可以寫入思維導圖。

2.3思維導圖在臨床病理思維能力培養中的應用

篇(4)

中圖分類號:R192.3/R7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14)20-0008-03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已成為醫學畢業生成長為合格臨床醫師的必由之路,對此國際醫學界已達成共識。2010年2月,上海市衛生計劃生育委員會(衛計委)等部門聯合印發了《上海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實施辦法(試行)》,標志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的正式啟動[1]。上海先行先試,建立了“行業內社會人”的管理模式[2],實行“統一標準、統一平臺、統一考核”的培訓模式,核心任務是把住院醫師塑造成具有高尚職業道德、良好臨床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合格的醫務人員,從而保證臨床醫師專業水準和臨床醫療質量,促進衛生事業可持續發展,更好地滿足群眾健康需求。

上海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實施已逾4年,相關的研究工作不斷深入。然而,對規范化培訓醫師(簡稱規培醫師)離開基地后就業去向的文獻報道較少,僅嚴麗娟等[3]的研究對此展開論述,且偏向于論述和政策性建議。因此,現階段亟需開展培訓醫師就業去向的系統分析,既是對既往工作的總結,也為今后的工作提出建議。本研究聚焦我中心離開培訓基地的精神科規培醫師的就業去向,通過數據直觀反映當前精神科規培醫師的就業現狀,為相關的管理和政策的制訂提供依據。

對象與方法

研究對象

將2010年8月-2014年7月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簡稱中心)離站的98名住院醫師納入研究,離站人員分為順利出站和中途退出兩類,順利出站即培訓按期完成并取得《上海市結業綜合考核合格證》后自主擇業。98名離站人員中,男性23名(23.47%),女性75名(76.53%);平均年齡(29.2+3.2)歲,其中25~30歲58名,30~35歲31名;本科學歷44名(44.90%),碩士38名(38.78%),博士16名(16.32%);本地生源18名(18.37%),外地生源80名(81.63%);上海本地院校畢業51名(52.04%),外地院校畢業47名(47.96%)。

方法

建立數據庫,分析98名離站規培醫師的基本信息和就業去向,通過數據歸納對比,發現問題,尋找策略。

結果

中途退出與順利出站人員基本信息對比

98名離站人員中,順利出站66名(67.35%),中途退出32名(32.65%)。順利出站者中男性占16.67%(11/66),中途退出者中男性占37.50%(13/32),可見退出者中男性所占的比例明顯多于順利出站者。順利出站者中上海本地生源為19.70%(13/66),中途退出者為18.75%(6/32),兩組差異不明顯。順利出站者中上海院校畢業生占59.09%(39/66),明顯高于中途退出者的40.63%(13/32),可見上海院校畢業生的培訓穩定性更好。順利出站者中本科生和博士研究生分別占40.91%(27/66)、15.15%(10/66),中途退出者分別占53.13%(17/32)、18.75%(6/32),中途退出者所占比例較高;而在碩士研究生中則表現出相反的趨勢,順利出站者占43.94%(29/66),中途退出者占28.13%(9/32),說明碩士研究生對于培訓的堅守性較佳。

就業去向分析

32名中途退出者中,去外地就業11名(34.37%),繼續深造5名(15.63%),其他9名(28.12%)中,情況不明7名(21.88%)。退出的首位原因是前往外地就業,這與當前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尚未在全國全面實施有關,盡管培訓沒有完成,中途退出者仍可被外地醫療機構錄用,直接成為“單位人”。

進一步統計發現,占就業比例最高的區級精神衛生機構主要集中于長寧區精神衛生中心(12名)和浦東精神衛生中心(9名),占所有區級精神衛生中心就業數的63.6%(21/66)。最近4年順利出站者就業的區級精神衛生機構僅7家,而對全市近20家區級精神衛生中心而言,扎堆就業現象突出。

討論

2010年8月,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成為上海市首批39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之一,主要承擔精神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任務。住院醫師進入基地,經過1~3年的規范化培訓,通過嚴格的考核取得《上海市結業綜合考核合格證》后,自主擇業成為“單位人”。相對于離開醫學院校進入基地時的就業,我們將離開基地進入社會的就業稱為“二次就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最終目標是向社會輸送合格的醫師,就業出口能否流暢直接影響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全局。

合理的人力資源配置對精神科的發展意義重大

我中心作為上海唯一的三級精神科專科醫院,每年招生人數占全市精神科規培醫師的90%以上。規范化培訓的初衷是讓住院醫師全面掌握醫學知識,扎實臨床技能,最終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合格的技能是二次就業的基礎,就業是讓第三方檢驗培訓的效果過程,歷年就業成功率高的培訓基地可吸引更多優秀的醫學院校畢業生加入,同時激勵規培醫師更加積極地投身于培訓。

精神病學不同于其他學科,是一門實踐性十分強的醫學專業,必須經過系統的規范化培訓方能勝任[4]。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目前規范化培訓的精神科醫師代表著精神衛生事業發展的后備軍,是明天的支柱力量。培訓結束后,除了少部分規培醫師留在三級醫院,大部分將就業于不具備培訓資質的基層衛生機構,他們帶著三級醫院所掌握的臨床技能,落地生根,茁壯成長,成為醫院發展的中堅力量。因此,能否合理配置精神科規培醫師對整個精神衛生事業的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

搭建平臺,促進精神科規培醫師的二次就業

在離開基地的規培醫師中,絕大多數通過二次就業進入用人單位,投身于精神衛生事業,實現治病救人的職業價值。培訓基地管理者在培訓過程中,要積極創造就業機會,在規培醫師和用人單位間搭建平臺。2011年4月,我中心向全市20家區級精神衛生中心發出邀請,召開專題的用人單位見面會,出席率達100%,以宣講形式讓規培醫師對用人單位有了充分的了解,會上各家醫院為吸引人才的加盟紛紛亮出優厚條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中心還定期組織規培醫師參觀青浦、松江、金山等偏遠的區級精神衛生中心,實地勘察用人單位的情況;每逢就業季,將各家醫院的招錄信息及時給規培醫師。在各方面的措施到位后,我中心除選擇繼續深造的規培醫師外,其余的規培醫師都能在出站前順利拿到用人單位的錄用函。

積極引導,合理配置精神科人力資源

2010年上海醫院實行了“人事基本凍結”,所有醫療機構都向應屆臨床醫學畢業生關上了大門,這意味著,應屆畢業生必須先規范化培訓,后就業。規范化培訓也減少了年輕醫師在工作之初因進入低等級醫院導致訓練不規范和訓練水平過低所造成的影響[5],有了培訓質量的保證,整個精神科規培醫師的就業形勢樂觀。本文數據分析顯示,精神科規培醫師的就業呈扎堆現象。當前,以市場為導向的自主擇業是主流,但是扎堆就業后果無論是對醫師個人未來晉升,還是醫院的發展均不利。盡管很難改變住院醫師擇業的價值判斷,如何調整這一就業格局,一方面,政府應積極在政策上予以保障,在戶籍、晉升、津貼等方面提供優惠政策,鼓勵規培醫師去郊區就業;另一方面,培訓基地在培訓過程中,積極介紹一些郊區、冷門的精神衛生中心,做到詳細介紹,耐心指導,必要時邀請已去這些機構工作的住院醫師現身說法,促進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

反思問題,積極尋求突破之道

2010年至今,已經有5名規培醫師因執業醫師考試未能通過,不得不退出培訓,這意味著前期的種種付出、努力全部付諸東流,這一結果令人痛惜。為了在今后的工作中減少此類現象的發生,首先,我中心向規培醫師重申執業醫師考試的重要性,希望規培醫師思想上能夠重視。其次,我中心作為精神專科醫院,在一些執業醫師考核項目上整體較為薄弱,我們積極聯絡兄弟單位,委托對方培訓相關項目,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另外,我們合理調配輪轉安排,讓需要參加執業醫師考核的規培醫師,盡早完成外院內科的輪轉,鼓勵他們發揮主觀能動性,在臨床輪轉中夯實技能。

強化信念,減少規培醫師的流失

培訓開始至今已有32名規培醫師中途退出基地,從前期的學校教育,到如今規范化培訓,都凝聚著社會和個人的付出,一旦中途退出,都是衛生資源極大的浪費。信念作為一種動力,可以支撐人們朝著目標努力,克服艱難險阻。培訓基地要積極開展信念教育,學習老一輩醫務工作者的先進事跡和他們無私奉獻的精神,走訪基層,體會那些默默耕耘在一線的醫師為精神衛生事業所做出的犧牲,堅定規培醫師從醫的信念,樹立職業自豪感和滿足感。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期待能夠從大環境上緩解醫患間的矛盾,在全社會營造尊醫重醫的氛圍,讓醫生敬業樂業。

目前上海規范化培訓模式和全國規范化培訓模式尚未完全接軌,2014年2月13日,國家衛計委在上海市召開了建立國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工作會議,國家衛計委主任李斌在會上宣布2015年在全國全面推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這意味著全國一盤棋,所有住院醫師都要參加就業地的規范化培訓,否則將無法從事臨床工作。可以預見,一旦政策全面實施,在上海退出基地的住院醫師,特別是去外地就業的規培醫師的比例將明顯下降,這無疑是利好消息。

參考文獻

陳英耀, 唐檬, 王婧妍, 等. 上海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階段性評估[J]. 中國衛生資源, 2011, 14(6): 358-360.

邵潔, 鄭民華. 單位人-行業內社會人-行業內衛生人―上海瑞金醫院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模式初探[J]. 中國衛生, 2011(1): 78-79.

嚴麗娟, 姚智泉, 張明. 上海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學員二次就業探討[J]. 現代醫院管理, 2013, 11(2): 53-55.

篇(5)

[中圖分類號] R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7)18-0137-03

Application of PDCA circle in teaching management of standardized training for the Chinese medicine residents

HE Guonong1 LIU Hongfei2 WEI Dongmei2 ZHUANG Lingling1 HU Xuzhen2 SUN Changbo2 MAO Juanjuan3 ZHOU Lu4 YANG Weiji5

1.Department of Scientific Education, Ningbo Hospital of TCM, Ningbo 315010, China; 2.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Ningbo Hospital of TCM, Ningbo 315010, China; 3.Department of Surgery, Ningbo Hospital of TCM, Ningbo 315010, China; 4.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Ningbo Hospital of TCM, Ningbo 315010, China; 5.Department of Training, Graduate Office,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3,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DCA cycle in the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Chinese medicine residents, so as to study its process, method and function in the teaching and training manage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xplore efficient and reasonable teaching management approach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tandardized training for Chinese medicine residents,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Key words] PDCA; Chinese medicine residents; Standardized training; Teaching management; Thinking

隨著我國《中醫藥法》的頒布,中醫學教育培訓越來越受到各界的重視,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是中醫臨床隊伍建設的基礎環節,目的是通過培訓造就一支具有良好醫德、扎實基礎、具有全面診療能力的中醫醫師隊伍。在近年來的教學實踐中,我們深刻領悟到該項培訓的生命力在于強化培訓質量,如何提高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質量對中醫事業的發展有著極為深遠的意義。因此,在培訓中引入PDCA循環方法,以尋找出一種適合我院現有條件及實際情況的培訓方式,并在實施中不斷完善,使培訓流程更優化、更切實可行,提高培訓質量。

1 PDCA簡介

PDCA循環又叫質量環,是管理學中的一個通用模型,并加以廣泛宣傳和運用于持續改善產品質量的過程[1],是一套廣泛應用于質量管理的標準化、科學化循環體系[2-3]。PDCA 是plan(計劃)、do(實施)、check(檢查)、action(運行)四個詞的縮寫,它非運行一次就結束,而是周而復始地運行,一個循環結束,解決一些問題,將未解決的事宜再重新進入下一循環,每循環一次就提高一些,總體方向是呈階梯式上升的[4-6]。

2 PDCA在我院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

我們在中醫住院醫師規培過程中依據PDCA 系統原理,將其應用到我院培訓的帶教管理中,使教學目標更明確,教學過程更流暢,教學質量得到及時監控,能使培訓質量不斷提高。

2.1計劃階段(PLAN)

根據“浙江省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方案”有關精神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關于《中醫住院醫師培訓試行辦法》、《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細則》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對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定目標:經過規范化培訓,使培訓對象全面具備住院醫師崗位工作的要求,達到專業技術人員任職條件所規定的醫師水平。

2.1.1 制定培訓目標和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及教學計劃 規范化培訓工作有它的特殊性,它需要培養住院醫師較強的責任心及全面的技術能力。根據規范化培訓實施細則,結合我院特點,制定切實可行的輪轉帶教計劃。培養受訓醫師具有良好的醫德醫風與職業素質;掌握較扎實的專業基礎理論和較系統的專業知識;掌握基本的醫患溝通技能及臨床診療技能,具有獨立診斷和處理常見病和某些疑難病癥的能力;具備科學的臨床思維能力和工作方法,增強科研和教學能力。

2.1.2 建立帶教質量雙向考評機制[7-8] 由科室教學秘書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具體由帶教老師進行落實。科教科定期對帶教科室、帶教老師、學員進行考評,建立教學管理體系,保證教學質量。

2.2 執行階段(DO)

2.2.1 加強醫德及人文教育 在醫德醫風培養上,將平時工作中醫德高尚、醫技高超、作風嚴謹的高年資主治及以上醫師挑選出來作為帶教老師,將醫德教育融入日常工作的點滴,滋養醫德的種子,使它在住院醫師的心中播種、生根、發芽,在工作中形成良性傳遞[9]。并定期組織醫德醫風教育、醫患溝通技巧及醫療糾紛防范等方面的學習和專題培訓活動。通過培訓讓每位住院醫師均具備良好的服務態度和嚴謹的工作作風,更優質地服務于廣大患者,也有利于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10]。

2.2.2 強化帶教師資的培訓 對帶教老師進行一年兩次的師資培訓,提高帶教老師的重視程度及帶教能力。由醫院科教科組織召開科主任和教學秘書動員會進行師資培訓工作部署,繼而對基地的8個學科的科主任、教學秘書及帶教骨干進行培訓。再由各科教學秘書安排各科室帶教老師逐個培訓,并將培訓情況上報科教。定期召開帶教老師反饋會議,組織帶教老師進行規培結業考核模擬考試演練。師資培養是一項持續不斷的系統工程,絕不僅僅是幾次培訓就能夠完成的,需要不斷填充、更新內容,落實到每一位教師[11]。只有在教師專業能力基礎上,提升教學能力,全面促進師資素質的全面提高[9],方能圓滿完成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任務。

2.2.3 嚴格學員輪轉的過程管理 規培醫生必須遵守醫院及各科室規定的規章制度、請假制度,根據科室排班按時到崗。學員在臨床輪訓時,需按時填寫《輪轉手冊》,詳細記載每一個操作完成的病例數,這樣一來方便學生及時查漏補缺,也方便管理人員及時抽查學員的培訓情況。

2.2.4 培養學員傳承和創新理念 培養一名優秀的中醫住院醫師不僅需要過硬的臨床診療技能,還需具備一定科研創新和中醫傳承能力[12]。組織學員每月進行讀書報告會,敦促他們搜索文獻資料、廣泛閱讀醫學期刊,了解相應領域的新技術、新方法和新進展,以此培養他們對醫學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了解醫學科學的前沿,開闊眼界和診斷思維,養成自我學習的習慣,培養其創新能力和創新思維。

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核心不僅體現在臨床能力培養上,對于中醫特色的把握也是至關重要[13],因此我院開展學經典活動,為學員購置經典學習圖書,聆聽黃煌老師、徐曉東老師等資深學者的經典學習講座,各級名中醫授課分享經典在臨證中的應用經驗等方式學習經典、領悟經典,挖掘前人留下的知識寶庫,使在培學員基礎能得到鞏固和提升,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為進行科學研究奠定基礎。

2.2.5 加強人文關懷,增加學員歸屬感 針對規培醫師給予相應心理支持,進行鼓勵教育,激發規培醫師的主觀能動性;加強師生溝通,了解規培醫師的心理變化,增進師生感情,培養學員對醫院的歸屬感,使其主動參與醫院及科室的各項建設。

2.3 檢查(CHECK)

建立并完善從日常培訓考核到結業考核完整的教學體系。通過各種形式的考核方式檢查是否達到了培訓目的,培訓大綱、輪轉安排是否有題,帶教老師在帶教上是否存在需要改進的地方,培訓硬件能否滿足需要,培訓學員有無其他建議和要求等。考核既是檢驗培訓效果的一種方法,也是提高培訓效果的一種手段[14-15]。凡到我院規培的學員統一使用《培訓輪轉手冊》、《跟師記錄本》、《跟師醫案、心得記錄本》,實時進行記錄,帶教老師負責督導檢查和批閱,教學秘書每季度進行審核和反饋,學員及時整改。每月帶教科室對學員進行出科考核,科教科對帶教科室進行小講課、教學查房考核。每位學員輪轉結束時,進行個人小結,并由科主任和考核組老師進行審核簽字,科教科進行不定期抽檢。每年培訓結束后參加市衛計委統一組織的理論和技能考評,合格者方能進入下一階段的培訓。

2.4 行動(ACTION)

定時召開座談會,將平時考核的結果及問題及時反饋、總結,進入下一個PDCA 循環。在實際管理和帶教中,將行之有效的模式記錄推廣,形成標準;把存在較多的共性問題及需要改進的地方摘錄下來, 提出整改措施,對成功經驗進行交流推廣,對表現突出的優秀帶教老師給予適當的激勵。

3應用結果

將PDCA 循環應用到規范化培訓的帶教管理中,可以優化培訓流程,抓住薄弱環節和關鍵步驟,動態監控培養質量并持續改進,取得了較好的實施效果。

(1)PDCA 循環應用后,學員技能考核成績有普遍的提升,2016年度結業考核基地的通過率也較2015年有所提升,達到了95%。(2)學員滿意度有所提升。學員的滿意度由原來的85%上升到94%。(3)通過問卷調查顯示同上一年結業的學員相比,PDCA 循環帶教管理的住院醫師動手能力更強、人文關懷思想更豐富。

4討論及展望

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目的是培養優秀的中醫臨床人才,是醫學生成長的必經之路,是對從事中醫醫療工作的住院醫師進行的一種規范化的繼續教育形式,是整個中醫人才隊伍建設的基礎。但中醫類別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起步晚,目前尚在初級階段,而中醫臨床人才又有自己獨特的規律和特點,體現整體性、系統性和實踐性,以中醫臨床實際需要為出發點,立足于中醫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培訓,重在中醫臨床思維能力和臨床技能的培養,所以很多工作不能盲目照搬西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經驗。如何提高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質量,培養合格的中醫人才已是當前中醫藥人才培養的重點項目之一。本文從我院實際出發,將PDCA 法則運用到規培帶教管理工作中,能使培訓工作更有序地開展,促使教學水平穩步提高[16-17],同時為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構建更科學合理的體系提供思路和參考。

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是我國衛生醫療培養體系中的一部分,存在醫師培訓的共性,如醫學知識要反復學習和不斷更新學習,同時也存在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現為接受培訓的中醫住院醫師對現代醫學的掌握程度不夠、中西醫概念知識混淆等,且由于中醫學自身的特點,如需要長期的跟師臨證學習體會;有明顯的經驗醫學痕跡,短時間內難以掌握等,由于社會文化以及社會認知氛圍的變化,使根植于深厚歷史文化中的中醫學發展舉步維艱,接受培訓的中醫住院醫師的積極性也要重要考慮。因此在中醫醫師規范化培訓的教學管理中,我們用PDCA方法著重解決這幾方面問題,通過制定科室教育計劃和學員自身學習計劃,反復學習,強化現代醫學知識;同時,通過計劃組織跟師臨證,強化中醫學理論學習和臨床實踐。解決住院醫師現代醫學處理臨床危急重癥患者的基本能力,也能滿足中醫學學術經驗繼承的不足,符合學員長期目標和近期目標相結合的愿景。同時接受培訓的中醫住院醫師的積極性是順利實現前者的重要一環,學習積極性的缺失使得帶教老師的積極性也隨之下降,這樣常形成惡性循環。如何解決好這一問題,讓住院醫師提高培訓的積極性和參與熱情是值得重視的問題。本文的調研結果顯示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如果能像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開展般將醫學碩博士學位授予相結合,把兩種人才的培養制度相互聯系, 對學員的學習動力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從而不單單被認為是“免費勞動力”,有助于顯著提高學員對該項培訓的“忠誠度”。而且已有研究表明,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與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并軌,有效促進了畢業后醫學教育的良性發展[18],對于深化中醫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教育和教學改革,探索符合中醫學專業學位培養的新模式具有重要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19-20]。

住院規范化培訓是醫生成長的基礎性階段,也是一個關鍵階段,貫穿職業生涯的全過程。特別是當今社會,各種價值觀和世界觀處于交織碰撞的時期,醫患矛盾加深,醫療行業時時處于各種社會變革的風口浪尖,如何進行正確的醫學道德教育,樹立正確的社會價值觀和人生觀是非常重要的,中醫學是我國衛生與健康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傳統優勢領域,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在規范化培訓中用PDCA方法穿插傳統文化教育,大力弘揚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和理念,倡導“大醫精誠”的職業精神,引導學員自覺培養高尚的精神追求,對形成良好行業風尚、營造和諧的社會環境有重要意義。目前,在醫師規范化培訓中,在如何促進住院醫師養成良好的職業操守、培養臨床思維能力、提高臨床實踐技能仍是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標,這需要帶教老師和管理人員不斷探索、實踐和持續改進。時間證明,PDCA法則可以更好地促進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同時也相信隨著實踐經驗的積累,經過社會以及各培訓基地的共同努力,中醫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教學質量管理體系一定會更加完善,為社會培養更多具有良好職業素養的優秀中醫人才。

[參考文獻]

[1] 馬仁杰,王榮科,左雪梅.管理學原理[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3:70-74.

[2] 陶華明,殷勇冠,朱全紅.PDCA 循環在《中藥化學》理論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11,8(3):114-117.

[3] 張世瓊,夏梅,王華. PDCA 循環在專科實習護生帶教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8,5(5):64-65.

[4] 黃艷,王波,楊洪波.PDCA循環管理法在我院抗菌藥物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藥房,2014,25(21):2014-2016.

[5] 陳蕊,趙佳琦.PDCA 循環法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超聲臨床教學管理中的應用[J].R床超聲醫學雜志,2016, 18(8):563-564.

[6] 曹香,金全香,張燕紅.新入職護士技能操作培訓的持續改進效果[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6,32(10):154-156.

[7] 盧曉林,張小平.雙向評價法在基層醫院放射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J].中國基層醫藥,2015,22(2):311-312.

[8] 鄭婷,郭召友,唐光才,等.醫學院校附屬醫院影像專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體會[J].北方藥學,2013,10(11):146-147.

[9] 朱輝,楊進國,包紅梅,等.省屬醫學院校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模式探索[J].中國醫院,2012,16(8):62-64.

[10] 吳晶,唐紅.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實踐與思考[J].醫學教育管理,2015,1(2):129-132.

[11] 張祺,曾輝.高校附屬醫院青年教師培訓的思考[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3,27(1):22-24.

[12] 肖志波,張淼波,滕雯,等.規范化培訓制度下臨床專業學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的新思路[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6,30(3):103-104.

[13] 居麗,朱亮,凌慧嫻,等.強化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質量的實踐與思考[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6,24(17):89-90.

[14] 魏暢,王建榮,張黎明.護士分層次培訓與考核的方法及效果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06,6(6):7-9.

[15] 朱麗琴.PDCA 循環在臨床帶教中的應用[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1,25(10):105-106.

[16] 李培杰,劉曉梅.PDCA循環法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的應用效果[J].齊魯醫學雜志,2014,2(1):83-84.

[17] 王梅,王悅,李靜,等.PDCA理論應用于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質量管理的可行性探索[J].重慶醫學,2016,45(15): 2150-2151.

[18] 黃萍,徐天士,徐漫歡.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與臨床醫學碩士研究生教育并軌的實踐與思考[J]. 中國現代醫生,2016,54(23):119-121.

篇(6)

關鍵詞: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臨床路徑;循證醫學

長期以來,住院醫師培訓一直是我國醫學教育中較為薄弱的環節。為改變這種情況,1993年國家衛生部制定并下發了《臨床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試行法》的通知。到目前為止,我國開展臨床醫師規范化培訓已有十余年,已認可的培訓基地有2400多個,26個省、市獲得授權頒發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資格[1]。毫無疑問,這對于完善我國醫學教育制度、培養合格臨床醫學人才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來,高等醫學教育快速發展、招生人數迅速增加,而教育資源十分缺乏,培養出來的學生素質與“全球醫學教育最基本要求”相距較遠。云南省1975名臨床醫生的問卷調查結果表明:當前醫學教育規模和模式下培養出來的學生,主要缺乏臨床實踐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敬業精神、交流溝通能力、科研能力、教學能力和對患者的人文關懷。這是當前醫學教育必須面對的現實,也是我們要更加重視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的原因。

將臨床路徑式教學法與循證醫學思想相結合應用于內分泌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一方面,住院醫師遵循臨床路徑文本規范化進行臨床技能和思維訓練,不僅培養了住院醫師獨立獲取知識能力、臨床思維能力和探索創新能力,還注重實際效益,樹立高質量醫療服務和最佳臨床效果的實踐意識,著力造就實用型醫學人才;另一方面,循證醫學的出現為現代醫學教育提供了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它是一種以問題為基礎的自我教育學習方式。循證醫學以問題為先導,循證—評價—決策的思維方式與近年推崇的以問題為中心、啟發式理論教學、創新設計型實驗教學等現代醫學教育思想相吻合,培養住院醫師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求真務實的科學作風。這對于探索全新的臨床醫生培養模式具有重要作用。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將2012—2013年在我院內分泌科培訓的50名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學員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研究組(25名)和對照組(25名)。研究組采用臨床路徑與循證醫學思想相結合教學法,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內分泌科培訓時間為12周,帶教教師均為具有高校教師資格證的內分泌科醫師,碩士或以上學歷,兩組住院醫師在年齡、性別、成績方面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方法

1.2.1教學方法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以教師講授為主,課后住院醫師自由提問,教師進行講解。研究組以內分泌科常見病2型糖尿病為例,具體操作如下:(1)由帶教教師預先向住院醫師提供1份2型糖尿病的臨床路徑文本;(2)帶教教師對臨床路徑文本進行簡單講解,并在講解中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如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鑒別診斷、相關檢查、治療方案等;(3)對臨床路徑文本熟悉后,帶教教師帶領住院醫師接診患者,通過詢問病史、體格檢查、書寫病歷,結合臨床路徑文本要求,開具下一步應進行的相關檢查,給予相關治療;(4)住院醫師參與該患者的全部診治過程,對于患者診治過程中的疑問及時回答,如相關檢查結果分析、治療方案選擇等。帶教教師對住院醫師進行循證醫學思想培訓,然后帶領住院醫師查閱教科書,利用圖書館中文CNKI檢索系統、MEDLINE檢索系統,查詢相關臨床研究證據,針對問題對證據的真實性、重要性、實用性進行評價,小組討論得出結論,由帶教教師進行歸納總結。按照臨床路徑引導住院醫師應用所學理論知識分析遇到的問題,由帶教教師對每一項設置問題進行總結性發言,并介紹該疾病在診斷治療等方面的新進展。

1.2.2評價方法(1)培訓結束后進行考核。滿分100分,其中臨床技能操作30分,理論筆試70分,對比兩組成績。(2)調查教學滿意度。采用問卷調查方式,選項分為滿意、較滿意、不滿意。

1.3統計學分析所有數據經SPSS13.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2結果

研究組與對照組住院醫師出科考試成績比較見表1。兩種教學方法滿意度調查結果見表2、3。

3討論

臨床路徑是指醫療機構的一組多學科專業人員針對某一特定疾病或手術,共同制訂的一個有嚴格順序、有準確時間要求的診療計劃[2]。其作為一種全新的醫療管理模式,可以為患者提供科學、規范、標準的診斷與治療方式,提高診療效率,減少治療隨意性,縮短住院時間。將臨床路徑理念引入臨床教學中,以臨床路徑為平臺組織教學的方法,我們稱之為臨床路徑式教學法[3]。該教學法對于醫學生接受全新的醫療質量控制方法,鍛煉其標準化、規范化、科學化的臨床思維方式有重要作用。1995年《美國內科醫學年刊》首次發表了哈佛醫學院將臨床路徑與教學方法結合起來的報道,指出臨床路徑式教學法能顯著提高實習醫師臨床動手能力[4]。循證醫學即遵循證據的臨床醫學,其最新的定義為:慎重、準確和明智地應用當前所能獲得的最好的研究證據,同時結合臨床醫師個人專業技能和多年臨床經驗,考慮患者的價值和愿望,將三者完美結合起來,制定每個患者最佳的診治措施[5]。循證醫學強調以人為本,是解決多因素疾病診斷和預后以及制定有效治療方案的有力指導[6]。雖然直到20世紀90年代循證醫學才正式提出,但其樸素的哲學思想早已貫穿了醫學發展的整個過程,推動了醫學科學的發展。

3.1循證醫學在國外醫學領域的發展及應用目前全球已有包括我國在內的13個國家成立了循證醫學中心,許多發達國家都在積極改進教學目的和方法,強調循證醫療和以問題為基礎的自我教育式學習方式[7]。該教學法可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能力,規范教學流程,對學生進行正確的職業道德引導。

3.2循證醫學在我國醫學領域的發展及應用我國首家循證醫學中心于1997年在華西醫科大學成立,少部分高等醫學院校已經在本科生、七年制醫學生和研究生教育中引入循證醫學課程。此外,全科醫生及臨床各科醫生必須接受循證醫學的繼續教育,循證醫學已滲透到日常醫療工作中。循證醫學來源于實踐,用證據說明問題、解決問題,其所提倡的科學研究精神適應于各項科學研究,在教學領域也是如此。國內外均有將臨床路徑教學法及循證醫學理念應用于醫學教學的相關研究,而本研究首次將臨床路徑理念與循證醫學思想相結合,應用于內分泌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研究結果顯示,該方法無論在教學效果還是住院醫師滿意度方面均明顯優于傳統教學法,住院醫師自主學習能力、溝通能力加強,并且避免了不同臨床醫生臨床習慣不同而造成的一些不規范行為,使規范診療行為深入住院醫師思維,有助于醫德醫風養成。

參考文獻:

[1]黃俊輝,劉保平,魯燕平.我國專科醫師培養制度與住院醫師培訓的聯系和區別[J].中國醫院管理,2005,9(9):8.

[2]李明子.臨床路徑的基本概念及其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1):59-61.

[3]戴曉天,齊德廣,楊和平,等.引入臨床路徑理念增強臨床教學效果[J].西北醫學教育,2004,12(5):436-438.

[4]StevenK,PearsonMD,ThomasH,etal.Criticalpathwaysasastrategyforimprovingcareproblemsandpotential[J].AnnalsofInternalMedicine,1995,123(12):941-948.

[5]BrodyH,MillerFG,BogdanLE.Evidencebasedmedicine:watchingoutforitsfriends[J].PerspectBiolMed,2005,48(4):570-584.

篇(7)

    長期以來,我國醫學院校的臨床醫學教育實行 醫學本科教育,授予醫學學士學位;1978年我國開 始招收醫學研究生,授予醫學碩士和博士學位; 1988年,試辦七年制醫學教育;1998年,試行臨床醫 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授予臨床醫學碩士和博士 專業學位;2001年起,教育部批準北京大學、清華大 學等高校試辦八年制醫學教育。實施臨床醫學專業 學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國醫學教育的一項重大改革, 旨在培養適應臨床工作需要的應用型人才。但是, 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與我國現行的執業醫 師制度、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之間卻一直存在 著矛盾,導致其發展受到很大的限制。

—方面,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和現行 《執業醫師法》存在沖突,醫學研究生進行臨床能力 訓練面臨違法行醫風險。1999年5月我國正式實施 《執業醫師法》,規定“未經醫師注冊取得執業證書, 不得從事醫師執業活動”。醫學生在獲得醫學學士學 位后,必須在臨床工作一年才能夠參加國家統一舉 行的執業醫師資格考試,獲執業醫師資格后才有臨 床處方權。所有醫學本科生或尚未取得執業醫師資 格的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由于沒有處方權,不 可獨立處置病人和進行手術,無法獨立擔任住院醫 師工作,導致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臨床能力 訓練與培養在醫院很難進行。

另一方面,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與住 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之間存在矛盾。住院醫師規范化 培訓是醫學教育的一個特有階段,是指醫學專業畢 業生完成院校教育后,在經認定的培訓醫院接受以 提高臨床技能為主的系統、規范的培訓的階段。住院 醫師規范化培訓是醫學生成長為合格臨床醫師的必 由之路,對保證臨床醫師專業水準和醫療服務質量 具有重要作用。我國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在讀 期間會有一年以上的時間在醫院參加臨床實踐訓 練,其訓練目的、方式等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本 相同。但是由于我國醫學教育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 訓由不同的部門主管,缺乏統一協調,導致臨床醫學 研究生臨床實踐訓練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標準不 統一,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接受的臨床技能培 訓得不到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部門的認可,研究生 畢業后仍然需要按照衛生行業要求重新參加住院醫 師規范化培訓,造成教育與醫療資源的浪費,同時也 導致醫學院校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將臨床醫學專業學 位研究生培養等同于醫學科學學位研究生培養的做 法,偏離了臨床醫學專業學位設立的初衷。

二、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創新

    2001年,上海市提出了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 新模式,即由過去的“5年住院醫師”改為“3+X”培訓 模式。第一階段“3”也就是醫學生畢業后進入醫院的 前3年,接受通科教育和培訓;第二階段“X”就是專 科培訓,最后達到專科醫師準入的水平,這個“X”時 間長短隨各臨床專科對專業知識技能的要求而不 同。2010年,上海市正式開展統一模式、統一準入、 統一考核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并將住院醫師規 范化培訓合格證書作為全市各級醫療機構臨床崗位 聘任和臨床專業技術職務晉升的必備條件之一,全 市各級醫療機構從當年開始即不能再聘用未經住院 醫師規范化培訓的醫學院校畢業生從事臨床工作。 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全行業覆蓋的歷史背景下, 2010年10月上海市正式啟動了教育部批準實施的 23項教育體制綜合改革項目之一的“臨床醫學碩士 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改革重點是將 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與住院醫師規范 化培訓緊密結合。

1. 模式創新,構建了以臨床實踐能力為核心的 “5+3”人才培養模式為適應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總體要求,上 海市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教育與住院醫師規范化 培訓結合的改革試驗提出了以臨床實踐能力培養為 核心的臨床醫學“5+3”人才培養模式,即5年臨床 醫學本科教育,加3年住院醫師規范化培養,從而在 國內首次構建了將醫學院校教育、畢業后教育和繼 續教育有機銜接的臨床醫學人才培養體系。

在以“5+3”模式為主體的臨床醫學人才培養體 系中,醫學生完成5年的醫學院校教育后,一部分畢 業生選擇考研攻讀醫學科學學位,但絕大部分將進 入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進行為期3年的培訓, 考核通過后,取得普通專科執業資格,稱為專科醫 生,其中一部分醫師直接進入社區或者二級醫院工 作。此外,還有一部分醫師希望在大醫院做“分工更 細”的專科醫生,比如神經內科、泌尿外科等,就要在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結束后,進入亞專科規范化培 訓基地繼續學習,這被稱為“5+3+X”。

2. 觀念創新,界定了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 究生的“雙重身份”

上海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對象是以“行業人” 身份接受培訓,與培訓醫院簽訂培訓及勞動合同,勞 動關系委托市衛生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管理,培訓結 束后合同自然終止,培訓對象自主擇業;培訓期間計 算工齡,按培訓醫院同類人員標準發放基本工資和 績效工資,其水平高于當年高校畢業生的平均入職 收入水平并逐年提高;培訓期間依法參加并享有養 老、醫療、失業、生育、工傷、公積金等社會保障。

在上海市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教育綜合改 革試點中,對于那些參加全國統考被高校錄取的臨 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住院醫師),在被招錄 為“住院醫師”的同時,以定向身份獲得研究生學籍, 即獲得了“住院醫師”和“研究生”的雙重身份。

這種雙重身份突破了醫學本科畢業生只能在就 業(住院醫師)和在讀(研究生)之間“非此即彼”的傳 統觀念,為本項目在試點過程中的培養機制和管理 體制創新奠定了理論基礎,從而實現了臨床醫學 “5+3”人才培養模式全過程“三個結合”的有效銜 接,即研究生招生和住院醫師招錄相結合、研究生培 養過程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相結合、專業學位授 予標準與臨床醫師準入制度相結合。

3.機制創新,實現了全過程“三個結合”的有效銜接醫學教育不僅是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 是衛生事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醫學教育改革既要 符合教育的普遍規律,又要遵循醫學人才成長的特 有規律。從臨床醫學人才培養經驗來看,臨床醫師作 為對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要求很高的專業人才,其 培養必須經歷院校教育、畢業后教育、繼續教育三個 階段。其中,院校教育側重于理論知識學習、輔以臨 床實踐;畢業后教育側重于實踐技能培訓,并通過住 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等制度加以落實。

因此,將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與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在招生招錄、培養培訓、學位授 予與醫師準入等方面實施有效銜接,切實提高醫學 生的臨床專業素質和臨床技能,成為推動臨床醫學 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1)研究生招生和住院醫師招錄相結合。在制訂 研究生招生計劃時,按照“需求導向”原則,根據上海 市每年參加住院醫師培訓人數,合理確定臨床醫學 專業學位研究生(住院醫師)分專業招生計劃數。 2010年,上海市根據臨床崗位需求和培訓醫院能 力,采取醫學畢業生自行申請、培訓醫院擇優錄用的 招錄方法,實際招錄住院醫師1830人。其中本科生 517 人(占 28.2%),碩士生 1105 人(占 60.4%),博士 生208人(占11.4%)。因此,上海市確定在2010~ 2012年之間每年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住院醫 師)分專業招生計劃數為500名;并且計劃2013年 擴大該項目招生計劃數,逐步減少包括本科、碩士和 博士層次非本項目的住院醫師培訓招錄計劃。在招 生錄取過程中,各高校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醫院 結合住院醫師招錄,共同組織研究生入學復試。推免 生直接進入復試;對參加全國統考者,根據考生初試 成績和個人材料確定差額復試名單。復試主要考察 專業綜合知識與技能、專業英語、綜合素質(醫德醫 風、心理素質、思維表達)等。

(2) 研究生培養過程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相 結合。在課程體系、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等方面,本 項目培養方案充分體現了住院醫師不脫離臨床規范 化培訓的特征。課程學習實行學分制,由政治、英語、 專業基礎和專業理論等課程組成,所有課程均以上 海市統一組織的網絡課程學習為主。其中,專業基礎 課程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公共科目完全一致;專 業理論課由上海市統一組織各培訓醫院根據住院醫 師規范化培訓標準細則要求,學習有關的專業理論 知識,掌握本學科基本理論,了解相關學科的基礎知 識。在臨床技能訓練方面,傳統的臨床醫學專業學位 研究生教育沒有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有機結合, 對于臨床能力沒有強制性要求,研究生要花大量時 間完成課程學習(脫離臨床培訓6個月以上),有些 醫學院校的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和醫學科學學 位研究生課程設置和教學要求甚至完全相同,使得 專業學位研究生臨床技能訓練時間嚴重不足。而本 項目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臨床能力訓練必須嚴格 按照《上海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細則》進行,臨床 培訓專業范圍包括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急診 科、神經內科、皮膚科、眼科、耳鼻喉科、精神科、小兒 外科、康復醫學科、麻醉科、醫學影像科、醫學檢驗 科、臨床病理科、口腔科、全科醫學科等18個學科。 在專業學位論文方面,傳統的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 究生培養方案并沒有涉及專業學位論文基本要求和 評價指標體系,許多醫學院校的導師常常安排自己 帶教的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去完成自己的基礎 醫學研究課題,并要求專業學位研究生和科學學位 研究生一樣發表SCI論文等。而本項目專業學位碩 士研究生培養方案明確“學位論文類型為病例分析 報告或文獻綜述等,學位論文應緊密結合臨床實際, 以總結臨床實踐經驗為主”。這樣就從根本上杜絕了 將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學位論文要求等同于醫學 科學學位碩士學位論文要求的做法。

(3) 專業學位授予標準與臨床醫師準入制度相 結合。 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住院醫師)完 成課程學習,成績合格;通過執業醫師考試取得資格 證書,完成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所規定的臨床輪轉, 通過各培訓單位按照規范化培訓考核要求進行的各 階段臨床能力考核(包括各科出科考核、年度考核和 結業綜合考核),取得上海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 格證書;完成學位論文并通過論文答辯者,可以獲得 碩士研究生畢業證書,經過學位委員會評定,達到授 予臨床醫學專業學位授予標準者可以獲得臨床醫學 碩士專業學位證書。本項目研究生在培訓期間如果 未通過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或兩次臨床能力年度考核 不合格,將被停止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資格,取消臨 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學籍。

4.制度創新,“四證合一”解決了專業學位與執 業醫師資格之間的矛盾。

在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與住院醫師規 范化培訓全過程“三個結合”的基礎上,本項目實現 了“四證合一”,即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住 院醫師)在項目結束時可以同時獲得執業醫師資格 證書、上海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書、碩士研 究生畢業證書和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證書。通過 “四證合一”的制度創新,實現了在醫師培養過程中 的院校醫學教育和衛生行業培訓兩者的緊密結合, 有利于切實提高醫學生的臨床專業素質和臨床技 能,以滿足社會發展對高層次應用型醫學人才的需 求。通過“四證合一 ”的制度創新,培訓醫院將組織本 項目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在培養期間參加 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有效地解決了臨床醫學專業學 位研究生進行臨床能力訓練和培養所面臨的違法行 醫風險;由于研究生培養過程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 訓實現了緊密結合,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臨 床技能培訓完全達到了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要求 (獲得培訓合格證書),研究生畢業后也就不再需要 重復進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

三、臨床醫學課程體系、教學方式和培養方案的 實踐創新

     本項目改革重點是實現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 生培養過程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相結合,這就對 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課程體系、教學方 式和培養方案提出了實踐創新的要求,即所有課程 教學都必須在臨床輪轉過程中同步完成。

以臨床能力培養為核心的課程體系上海市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住院醫 師)課程由公共課程(政治、英語)、專業基礎課程(公 共科目)和專業理論課程等部分組成。專業基礎課程 與上海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公共科目教學結合, 專業理論課程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大綱中規定的 臨床專業理論教學結合。表1是上海市“全科醫學” 專業碩士研究生(住院醫師)的課程設置。

                          

2.以“網絡化課程”為主體的教學方式 按照《上海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細則》要求, 本項目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住院醫師)的 課程學習,需要在不少于33個月的住院醫師規范化 培訓臨床輪轉過程中同步完成。因此,必須將原來臨 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集中上課(脫離臨床規范化 培訓)的傳統課堂教學方式,改革為以“網絡化課程” 為主體的教學方式。

上海市從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實際出發,探 索了以網絡化課程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將研究生課 程制作成網絡課件掛在上海市“好醫生”網站,供臨 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住院醫師)根據個人情況選 擇學習時間和進程。

目前,上海市已經完成了政治、英語、臨床思維 與人際溝通、預防醫學與公共衛生、重點傳染病防治 知識、有關法律法規、循證醫學等公共課和專業基礎 課(公共科目)的網絡課件。目前正在建設臨床醫學 18個二級學科54門臨床專業理論網絡課程(見表 2),每個臨床醫學二級學科含專業理論、專業技能和 學科前沿三門課,要求有教學視頻或音頻加PPT,技 能課要有示范操作視頻。

                                 

本項目2010級和2011級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 究生通過以上“網絡化課程”的學習,共同的體會是 本項目網絡課件和教學方式既適應了 “住院醫 師”特殊群體在規范化培訓期間學習的特點,也保 證了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質量的高水平和 現代化。

3.以臨床技能訓練為重點的培養方案本項目培養方案和以往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 生培養方案最大的區別在于突出以臨床技能訓練為 重點。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必須嚴格按照《上 海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細則》要求進行臨床技能訓 練,完成臨床培訓輪轉。為保證臨床培訓質量,上海 市制定了統一的培訓大綱和考核標準,開展了帶教師 資培訓,建立了培訓質量監控體系。住院醫師規范 化培訓考核分為培訓過程考核和培訓結業考核,以 培訓過程考核為重點,培訓過程考核合格和依法取 得執業醫師資格是參加培訓結業考核的必備條件。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內容包括法律法規、職業 道德、臨床實踐技能、專業理論知識、醫學倫理、人際 溝通技巧等。具體要求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 生(住院醫師)通過臨床能力訓練,養成良好的醫德 醫風,掌握本專業及相關學科的基本診斷和治療技 術;掌握常見病和多發病的病因、發病機理、臨床表 現、診斷和鑒別診斷、處理方法等;學會門急診處理、 危重病人搶救和病歷書寫等臨床知識和技能。

四、臨床醫學教育管理體制和管理機制的協同創新

     1.設立機構,協同創新上海市成立專門工作機構負責實施臨床醫學碩 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相結 合的改革試驗,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通過政府、行業、 高校、醫院形成合力,確保改革試驗深入推進,形成 了教育衛生部門的良好合作機制,出現了教改推醫 改、醫改促教改的生動局面。

機構人員組成也充分體現了上海市教委、 衛生 局、各相關高校、培訓醫院共同參與的臨床醫學教育 管理體制和管理機制的“協同創新”。由上海市教委 和衛生局分管領導、各大學分管校長組成住院醫師 規范化培訓與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教育銜接改革 領導小組,負責該項工作的全面實施;由住院醫師規 范化培訓和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專家共同組成專 家小組,負責指導相關工作的實施;由上海市學位 辦、衛生局科教處、大學研究生院、醫管處和培訓醫 院相關負責人組成工作小組,具體實施此項工作。在 項目試點過程中,工作小組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具體 制訂各項規章制度,研究解決項目開展過程中遇到 的各種問題,協調各高校執行上海市的統一規定。

2. 建章立制,規范管理由上海市教委立項、復旦大學牽頭、其他高校和 醫院參與,2010年以來項目工作小組完成了 4項課 題研究:“上海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綜合改革試點 方案”、“上海市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綜合改革實 施細則”、“上海市臨床醫學碩士(住院醫師)專業學 位質量保障體系”、“上海市臨床醫學專業學位評價 指標體系和論文標準”。

根據《上海市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 綜合改革試點方案》,準確把握研究生和住院醫師“雙 重身份”,工作小組具體制定了《上海市住院醫師規 范化培訓與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教育銜接改革實 施辦法》和《上海市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與臨床醫 學碩士專業學位教育銜接改革實施細則》等規章制度。

《實施細則》由下列操作性管理文件組成并在項 目實施過程中不斷得到修改和完善:《上海市醫學專 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相結 合試點項目全國統考招生簡章》、《上海市醫學專業 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相結合 試點項目推薦免試生招生簡章》、《上海市臨床醫學 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住院醫師)定向培養協議書》、 《上海市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住院醫師) 指導性培養方案》、《上海市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 研究生(住院醫師)導師管理實施細則》、《上海市臨 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住院醫師)管理實施細 則》、《上海市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住院醫 師)學位授予實施細則》。

3.質量為本,加強督導在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教育綜合改革項目 實施過程中,上海市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包括招 生、培養、學位授予等環節的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體 系,即上海市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住院醫 師)生源質量保障體系、上海市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 位研究生(住院醫師)課程質量保障體系、上海市臨 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住院醫師)臨床技能考 核評估體系、上海市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 (住院醫師)學位論文標準和評審指標體系、上海市 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住院醫師)指導教師 遴選和評價指標體系、上海市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 位論文基本要求及評價指標體系。

篇(8)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25-0062-02

住院醫師是指由醫學院校畢業剛進入臨床的年輕醫生。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是醫學生從醫學理論走向臨床實踐的關鍵階段,是將來行醫生涯的奠基階段,也是畢業后醫學教育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開展得越來越正規化,并跟國外醫療發達國家的先進體系逐步接軌,其最終目標是為國內各級醫療機構輸送優秀的臨床醫師,具體體現在職業道德良好、理論知識和臨床技能扎實,并能獨立、規范地開展本專業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工作,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1)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弘揚人道主義的職業精神。(2)掌握本專業及相關專業的“醫學三基知識”,即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對臨床實踐中碰到的常見問題具備解決能力,同時還擁有一定的自主學習和自我提高的能力。(3)擁有良好的團隊協作和溝通合作能力。(4)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后期,還應具備一定的臨床教學和科研能力,對見習/實習醫生和低年資住院醫師可參與開展臨床指導帶教工作;同時,具備查閱本專業外文文獻資料的能力,能夠開展基本的臨床研究并撰寫臨床論文。隨著醫學的發展和臨床實踐的需要,一個合格的臨床醫師不僅要掌握扎實的臨床診療技能,更要具備一定的創新科研思維能力以及臨床研究和探索能力。但是,目前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對該能力的培養還不夠重視,且沒有相應的量化措施,臨床醫師規范化培訓后其臨床科研素質還是較低。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如果有規劃的加強臨床科研能力方面的培訓和指導,使規培醫生除了掌握基本的臨床技能外,還需具備基本的臨床科研素質,這將會對他們今后的臨床工作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本文初步分析和探討了臨床科研能力培養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養中的重要性,為培養適應新時期高素質的優秀醫學人才提供了參考。

一、臨床科研主要針對什么

臨床科研是指在醫學實踐過程中,以病人為主要研究對象的醫學科學研究,其基本出發點在于闡明疾病的病因、診斷、治療、預防以及預后等方面的重要問題,從而認識疾病的本質,并進行有效的防治。通常來說,臨床醫學研究可分為微觀研究和宏觀研究。微觀研究是以基礎生物學實驗為主要手段,采用科學實驗技術和現代化先進儀器設備,從細胞、亞細胞及分子水平開展實驗,研究疾病發生發展的內在機制,為臨床預防和診治活動提供科學理論支持。可見,微觀研究與臨床實踐的聯系是間接的。而宏觀研究則主要以整個人群為研究觀察對象,與臨床聯系緊密,它采用臨床觀察法、現場調查研究方法、預測學方法、健康危險因素評估方法及醫學統計分析等為主要手段,如為探索病因而開展的因果聯系的推斷,為研究某一診斷技術開展的臨床診斷試驗的評價,為評估某一臨床干預療效開展的干預效果評價,為預后及影響因素開展的生存時間和生存質量的分析,以及對一些罕見疾病的探討,等等。問題均直接源于臨床,結果可直接服務于臨床。對于規培醫生來說,科研一般主要以臨床問題為導向,從而有利于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過程中,開展以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為直接出發點和歸宿點的臨床宏觀研究,而非微觀研究。

二、規培醫師接受臨床科研能力的培訓

目前,我國衛計委認證的各大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承擔著為社會培養優秀臨床醫師的責任。完成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后,一名合格的醫師,不僅要掌握本專業的臨床技能,還應具備較好的綜合素質,尤其是應該具備基本的臨床科研能力。但目前我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實踐中,“重臨床、輕科研”的現象仍較普遍,忽視了對規培醫生科研能力的培養,這直接制約了規培醫生的成長。很多規培醫生對臨床科研的過程和方法不了解,科研意識不強,認為自己的主要職責是完成基本臨床醫療工作,工作中缺乏挑戰和職業成就感,甚至部分規培醫生職業和心理定位不穩定,在瑣碎的基本醫療工作中迷失了方向。引導規培醫生參與臨床科研和病例收集等工作,可以鞏固醫學理論知識,深刻理解臨床各項繁重工作的意義,并對臨床瑣碎的工作提高熱情和認識,獲得職業成就感和責任感,從而增加日常R床工作的主動性和病情觀察的敏感性。因此,加強對規培醫生的科研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

三、臨床科研工作有助于規培醫生更新知識,開闊視野

臨床科研能力不僅是專業知識掌握深度和廣度的綜合體現,也是規培醫生將來更好獨立行醫的必備條件。在行醫生涯中,臨床醫生時常需要回答病人的病因問題,處理病患的診斷問題,以及解決疾病的治療問題,這些問題和現象需要認真地去研究和思考,并在研究中得到自我提升。對規培醫生科研思維的培訓可以使規培醫生養成科學思維、查閱文獻的習慣,深刻理解臨床診療常規和臨床經驗的局限性,自覺跟蹤和了解先進醫學診療技術和發展動態,使規培醫生在臨床工作中掌握大量的新知識和新技能,進一步開闊其執業視野。

四、臨床科研工作可促進規培醫師臨床診療能力的提高

臨床科研工作是指以臨床患者為研究對象的醫學科學研究,它是通過有計劃性、有目的性、有針對性的臨床觀察,并在充分查閱相關文獻的基礎上,進行統計和分析,從而闡明該疾病及其并發癥的發生、發展規律和臨床預后相關因素。臨床科研的最終目的是提高臨床的診療水平,改善疾病預后以及研究疾病的宏觀病因。由此看來,臨床實踐與臨床科研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臨床實踐為臨床科研提供研究的方向和臨床樣本,并對科研成果進行臨床檢驗;而臨床科研為臨床實踐提供了新的理論、技術和方法,改變臨床醫師的思維方式,從而提高臨床醫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隨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深入開展,規培醫師已成為醫院重要的生力軍,他們臨床技能的高低決定了病患的診療效果和患者對醫院診療服務的滿意度。臨床科研訓練可鍛煉規培醫師良好的臨床思維習慣和主動的學習探索精神,這必將有效提高醫生的臨床技能和醫院的醫療質量。

五、R床科研工作同時可促進規培帶教教師臨床水平的提高

科研本身就是一個解決未知問題、促進自身學習的過程,規培帶教教師在臨床科研活動中,發現問題、科學歸納問題,探索其中規律,并最終解決問題,這是提高臨床教學水平和臨床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高水平的臨床科研工作為高水平的臨床教學提供了保障,缺少科研基礎的臨床教學是孤立的,也是固步自封、停滯不前的。隨著科學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以及互聯網的普及,醫學知識的更新速度越來越快,傳播范圍越來越廣,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科研素質,及時掌握相關專業的新進展,規培帶教教師才能夠深入理解并傳授書本的知識,同時還能傳授給規培醫師前沿的臨床理念和技術,讓病患得到最佳的診療。

總之,加強規培醫生臨床科研能力的培養,有助于規培醫生綜合素質和帶教教師臨床水平的有效提升,從而提高醫院的核心競爭力。在全面啟動新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模式下,規培醫生的臨床技能培訓和臨床科研能力培養應該得到同等的重視。

參考文獻:

[1]王天寶,鄧美海,倫麗仙.教學醫院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醫療前沿,2007,(2):53-55.

[2]朱蕭玲,計根林.談住院醫師科研能力的培養[J].西北醫學教育,2011,(19):703-709.

[3]Lasya G,Susan S. Evaluation competence in medical students[J]. AMA,2004,(291):2143-2151.

[4]Levine AI,Swanz MH.Standardized patients:The“other”simulation[J].Journal of Critical Care,2008,(23):179-184.

[5]王興勇,肖農,盧仲毅.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思考與探索[J].繼續醫學教育,2003,(17):36-38.

Introduction to Clinical Research Ability Training in the Role of Standardized Training of Resident Doctors

ZHU Jiang-hu,TONG Yu,QU Yi,MU De-zhi

篇(9)

一、前言

近年來,我國許多省市逐漸宣布實施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堅持“先培訓,再就業”的原則,并將其作為醫療體制深化改革的一項重要措施,將原有醫學院校專業與就業相銜接的職業生涯通道徹底阻斷,對醫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提出了新的命題。筆者將結合我院實際情況,對醫生規范化培訓與職業生涯通道的一體化構建進行探討。

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錄用政策帶來的隱性問題

(一)醫務人員壓力過大

在近年來的“醫患關系調研報告”中顯示,認為合法權益得不到保護的醫生占74%左右;認為當前職業環境較差的醫生占47%左右。同時,近三年來,平均每家醫院發生醫療糾紛66起,患者打砸醫院5起左右。這一現象造成許多醫生在行醫的過程中面臨著多重壓力,如社會壓力、生活壓力、患者壓力以及超負荷工作壓力等,并且工作風險高、時間長、壓力大以及社會輿論苛責、醫患矛盾突出等因素都影響了醫生的生存環境。此外,雖然在國家出臺的相關政策中規定培訓對象的工資待遇與績效獎勵都應當按照其資歷情況與學歷層次,參照所在培訓醫院的同類人員進行發放,但是隨著規范化培訓制度的提出,醫生的學習物質成本與時間成本仍舊大幅度提升。

(二)專業理想與就業關系的轉變

近年來,許多希望畢業之后進入醫療機構臨床崗位工作的醫學畢業生都需要接受一定時間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通過考核之后才可以正式從事臨床工作。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的提出,意味著學醫不代表一定能行醫,造成醫生自身專業與職業生涯之間的關系逐步由清晰走向了模糊。這導致許多學生在剛步入醫院后,無法面對現實與自身理想之間的落差,不能確定自身專業與今后職業發展是否能順利銜接。

(三)自我效能感對自身定位發展的影響

部分醫生都是在外地工作,在對規范化培訓的理解上有著一定的誤區,他們更加重視個人與家人的自我成功感受。許多醫生都以在某發達城市公立醫院立足為目標,加上家人、朋友的支持,忽視了自身現狀盲目參與到培訓當中,并沒有對自身發展有一個準確定位,最終無法獲得適合自己的崗位。

三、基于規范化培訓的職業生涯規劃途徑

(一)醫院定期開展相關理論講座

醫院應當定期組織專家給醫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講座,內容可包括醫師職業價值、醫師職業生涯規劃相關理論、醫師職業發展環境、醫院發展戰略、成功醫師職業發展規劃案例、醫師職業生涯國內外研究現狀、醫師職業發展現狀與趨勢等等。

(二)醫院幫助醫生進行自我分析

受到規范化培訓的影響,許多年輕醫生對自己的職業生涯較為迷茫,不能準確把握醫師價值與自我定位。因此,醫院在規范化培訓的基礎上,應幫助醫生進行自我分析與評估,這不僅是醫生進行職業生涯設計的第一步,同時也是幫助醫生充分了解自己優缺點重要依據。自我分析與評估的主要內容有自身性格、優勢、劣勢、價值觀、興趣、能力、需求、職業機會等,醫院可根據這些內容制定一份自我評估表,使醫生充分了解自己的性格特點、職業價值觀與發展機會,結合自身的需求與能力制定適合自己的職業生涯設計規劃。

(三)醫院對醫生進行評估與分析

醫生的職業生涯規劃不僅僅只是個人問題,同時與醫院的發展緊密相連。只有將組織路線與個人規劃有機結合,才能有力保證醫生職業生涯規劃的順利完成。在進行規范化培訓的過程中,醫院人力資源管理部門需要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如表1所示)對醫生進行測驗,測驗內容包含交往傾向、興趣愛好、個性特點等,建立醫生個人心理檔案并統一管理,根據不同情況制定相應的指導對策。例如,傳統型個性的醫生更加適合實驗室工作或臨床工作;社會型個性的醫生比較適合內科工作;學術型個性的醫生比較適合科研工作與教學工作;復合型人才可嘗試全面發展。

表1 醫院員工職業生涯規劃表

(四)醫院應幫助醫生確定具體目標

只有確定了具體的目標,醫生在規范化培訓中才更加具備前進的動力與方向。醫院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應當根據醫生的具體情況,與醫生一同制定合適的職業生涯規劃,該規劃可分為長期目標、中期目標與短期目標,并制定出相應的實施計劃與策略,包括培訓、學習、工作、晉升等。醫生應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為建立短期目標、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作出具體依據,如最優性格、最大興趣、最佳才能與最有利環境等。并且,醫生在分階段實施長期目標的過程中,需要不斷的進行自我總結,人事資源管理部門則應對其實施目標的過程進行全程跟蹤管理,積極為其創造有利條件,并督促其按期完成。

(五)醫院對醫生進行醫德信念的培養

在規范化培訓的基礎上,醫院應強化醫生醫德信念,對醫生進行醫德信念的培養。首先,醫生要對醫德醫風理論進行長期的認真學習,并在不斷的實踐中進行鞏固,一旦脫離實際,則醫德信念的培養毫無效果。因此,醫院要盡可能多給培訓期間的醫生制造與醫德培養相關的實踐活動;其次,醫院要為醫生定期組織必要的培訓課程與實踐課程,使醫生以知行統一為指針,自主參與醫院的各項醫德實踐,隨著實踐經驗的積累而養成良好的醫德信念。

四、醫生規范化培訓與職業生涯一體化模式的構建

醫生規范化培訓不僅需要滿足剛畢業大學生勝任醫生工作崗位的需求,提高醫生的綜合專業素質,還應以此為基礎,建立醫生的專業化發展以及職業生涯規劃等相關問題,建立醫生規范化培訓與職業生涯一體化模式。筆者結合我院實際情況,提出醫生規范化培訓專業化發展應當從專業探索、專業建立、專業穩定發展與專業成熟四個主要階段進行設計。

(一)專業探索階段

專業探索是醫生專業發展的首要階段,也是新醫生從理論知識到實際操作的崗位適應期。在這一階段,主要解決新醫生如何將所學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并在此基礎上提高自身專業能力。我院結合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將該階段劃分為3個層次,即崗前教育階段、試用期階段、見習期階段。

1.崗前教育階段。崗前教育的時間為1周。新醫生通過規范化培訓后應掌握醫院的基本情況、規章制度、基本素質要求、理論知識、專業技能、行為規范,并要求能通過考核。

2.試用期階段。試用期的時間為6個月。醫生在經過培訓之后,要求能掌握自身崗位職責、工作內容及審核標準,并了解住院醫師的崗位職責。同時,醫院應設立導師制,使新醫生在導師的指導下,能掌握醫院各項規章制度、基本理論知識、工作流程臨床操作方法、壓力應對方法及人際溝通方法等。試用期滿后需要對其進行考核與綜合評價。

3.見習期階段。見習期階段也就是轉正前階段,一般為工作后的第1~2年。要求在經過培訓之后,醫生能成為具有從事臨床診療基本能力的專業人才,并掌握住院醫師的崗位職責、工作內容與審核標準,了解醫師的工作內容。同時,要掌握基礎診療理論、病情觀察技巧以及醫患溝通技巧。

(二)專業建立階段

專業建立階段是指見習醫生在轉正之后的1~3年。經過規范化培訓之后,要求轉正醫生能掌握專業的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并且初步具備教學能力與管理能力。在專業建立階段要求,轉正后第1年的醫生,需進行病情觀察能力、醫患溝通技巧、評判性思維、核心制度執行力等方面的培訓;轉正后第2年的醫生,需進行專科操作、病情觀察能力等方面的培訓;轉正后第3年的醫生,需進行臨床教學、專科理論知識、操作技巧等方面的培訓,并且嚴格要求掌握培訓內容,初步了解科研、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在理論培訓方面,應當以專科理論學習為核心內容,將集中授課與自主學習有機集合;在技能培訓方面,應當以臨床實踐為核心內容,將操作示范與教學查房相聯系。

(三)專業穩定發展階段

專業穩定發展階段是指醫生在工作5年之后,要求熟悉主治醫師的崗位職責、工作內容以及審核標準,并了解副主任醫師的崗位職責。在規范化培訓中,要求鞏固與提高專科診療理論與操作技能、臨床治療教學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

(四)專業成熟階段

專業成熟階段應是主治醫生及以上,本科及以上學歷應工作至少5年,大專畢業工作至少8年。專業發展目標為臨床技術性、專業性較強的專科治療,為專家型醫生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這一階段要求醫師具有敏銳的觀察能力、較強的綜合分析能力、獨立解決臨床問題的能力以及較強的創新意識;大專以上學歷則應當逐步向研究生課程過度。同時,正處于專業成熟階段的醫師應當具備一定的外語水平與科研知識,能查閱英語文獻,能獲得不同形式的專科培訓并結業。

總之,將醫生職業特點、規范化培訓與職業生涯管理三者進行有機結合,形成了我院獨有的“醫生規范化培訓與職業生涯一體化模式”,在提升醫生整體素質的同時,還能更加符合當前新醫改工作的要求,促進醫院的健康發展。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將醫生規范化培訓與職業生涯通道相結合的過程中,許多醫生都能感受到醫院的發展目標與醫生個人的職業目標息息相關,從而在激發他們主動性的同時,還使他們產生了成就感。并且,我院為順利實施“醫生規范化培訓與職業生涯一體化模式”,還進一步完善了醫生職責與工作流程、改進了績效考核體系,在適應現代醫院發展的同時,有效促進了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建設與完善。筆者認為,要順利實施“醫生規范化培訓與職業生涯一體化模式”,需要醫院領導、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以及廣大醫務工作者的共同支持,同時要求建立起一套切實可行、科學合理、方向明確的相關管理辦法與規章制度,在激發醫生內在潛力的同時,將醫生的個人發展與醫院發展緊密結合,營造人才成長的良好氛圍。

參考文獻

[1]車榮華,劉雋,陳秀蘭.住院醫師規范化培養制度背景下中醫學專業學生職業規劃教育探討[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2,04:351-354.

篇(10)

1.入科后登記專業、學歷、輪轉時間及聯系電話,并把每個人分配給各個帶教老師,原來我們采取統一排班的方式,把規陪醫生排到不同的手術間,但實施后發現,不同的帶教老師很難掌握各個規陪醫生的學習進展以及教學內容,不利于教學循序漸進的開展。

2.建立規陪在麻醉科必須掌握的內容,作為學習的綱領,例如:麻醉科品的分類、作用、機理及臨床的使用;搶救藥品的劑量和使用原則;麻醉的分類及應用;熟悉麻醉的整個過程;掌握氣管插管、頸內穿刺和一些區域神經阻滯;掌握心肺復蘇過程以及常見急癥病人的搶救等。上課內容常規化,并指定人員負責,對課件進行與時俱進的補充和修改,盡量把學科最新的內容介紹給大家,對上課的時間不做具體規定,因為麻醉每天的工作量很難估計,由上課老師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3.入科后的第一天進行統一集訓安排,內容包括麻醉科內基本的物品和常規知識的認識,例如:麻醉機、監護儀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手術間內介紹)、麻醉前準備及常規;麻醉記錄單的要求及總結內容;病人離開手術室的要求及轉運和交接班;無痛胃腸鏡;PACU相關事宜;PCA的管理;麻醉前病人訪視;疼痛門診等內容。由不同的老師負責,但實施中發現,因為值班,不是每個老師都上班,也不是每個老師都有空帶教,銜接出現問題。所以對上課老師進行專人負責制,由本科總帶教作為第一負責人,科主任為第二負責人。并對集訓內容打印到本子上,以便再學習。

4.在規陪期間,結合科室的實際情況,制定麻醉規陪醫師的臨床訓練內容,并制定訓練內容的登記表,帶教老師對訓練內容進行跟進,對本手術間病人不能了解的項目如雙腔管使用、區域神經阻滯等,推薦給其他老師的手術間了解和學習。

5.建立規陪醫生自身管理制,協商決定組長,負責上課時間的統計和消息的通知與傳達等。建立請假制度,除人事科和總帶教的請假外,還需要帶教老師和科主任獲悉,并把請假具體時間寫在專門的表格上,以便核對。

6.除科內的學習外,還增加了科外的學習,建立了公共郵箱,放入一些麻醉學科最新進展和專家共識等內容,并采購一批書籍,經科內論證后,最后確定美國麻省總醫院的麻醉手冊為學習內容,并編號,同時制定表格,把領取、歸還的時間和所借的時間寫上,專人負責。

7.規陪結束后,對規陪醫生進行操作考試,制定考試標準,通過對規陪醫生的考核,也對帶教老師進行評定,希望促進他們改善帶教工作。

還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考試標準還需要理論與實踐并重, 針對當前住院醫師理論知識薄弱的問題, 定期組織理論考試,可考慮為每星期一次,并對帶教老師和規陪醫生進行雙向打分,目前科室人員不足,實施還有一定的困難。

由于本科室許多規范不盡如意,還有待于加強,勢必影響帶教工作的質量,在對改善帶教工作的同時,對科室管理也要進一步完善,例如藥品和耗材的放置等,麻醉質量的提高等。

對沒完成的臨床訓練內容,可增加操作演示,通過圖片和視頻的放映,彌補臨床訓練的不足,科室要備一個視頻操作庫,多視野多方面的學習,引進病例討論數據系統,通過電腦提示來完成臨床處理,適當的模擬教學提升規陪醫生的臨床處理能力。

人才的培養不僅是學業的培養,還有做人和人格的培養,所以在本科室的學習,除在專業上提高外,還需加入人文的知識和醫學道德教育,培養德才兼備的專業人才,更好為我們的病人服務,關于這些課件還需要挖掘,并需要帶教老師言身相教,逐步在以后的工作中完善。

總結:

規陪醫師年齡一般為30 歲左右, 正規醫學院校畢業的學生,這一年齡段也是他們走向社會, 逐漸適應并成熟的時間, 處在這一時期的青年人精力充沛, 記憶力和理解力強, 可以說是決定一生中能不能成為一個稱職的臨床工作者, 能不能出成果有作為的重要時期,這也給我們壓力,但同時也是動力,推動我們為他們的成才做得更好。為他們提供正規的專業培訓, 是造就高素質醫師隊伍的基礎工作, 也是患者的安全和利益的充分保障。我們的培訓計劃雖然剛剛開始,但取得的成效初步證實了這一設想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希望在相關領導的大力支持下, 有更多麻醉專業人士認同并能得到啟發, 以推動我國麻醉專業繼續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上一篇: 中小企業內部控制 下一篇: 一年級教學反思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本高清二区视频久二区 | 一区二区免费高清观看国产丝瓜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性爱视频 | 中文字幕亚洲日韩欧美一区 | 日本特级婬片中文免费看 | 日韩中文字幕网先锋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