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1 15:02:0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城市文明建設的建議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圖分類號:TU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安全文明管理人員素質要求
施工現場管理所涉及法律、法規較多:例如:環境保護、市容美化、交通運輸,消防安全、文物保護、人防建設文明建設、居民的生活保障等。因此,施工現場每一個施工人員及施工管理的人員必須懂法、守法、護法的素質要求。
2、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安全文明管理的主要原則
建設施工現場安全文明管理的原則,主要可分為以下四個方面:
2.1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管理安全文明管理:必須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如《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管理規定》(建設部令第15號)、《文物保護法》、《環境保護法》、《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消防法》、《消防條例》、《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地方政府和企業內部的各項規定等;
2.2建設工程施工現場安全文明管理:要講經濟效益、企業社會效益,施工活動它是建筑產品實物的形成全過程,又是工程成本形成的全過程,在施工現場安全文明管理中,除要保證工程質量以外,還要努力降低工程成本,減少安全事故費用,以最少勞動消耗和資金占用,取得最好質量的工程;
2.3組織施工和連續施工:是在相等時間內完成的工作量基本相等或穩定遞增,即有節奏,按比例地進行施工;要求統籌安排,科學,合理地組織施工,使其連續進行,盡量減少中斷;
2.4采用科學的管理方法:要采用現代化,科學的管理制度和方法,盡量采用現代信息管理技術實現科學管理。
3、創建安全文明施工現場的意義
創造有序施工的條件,杜絕和減少對居民及環境的不利影響,保證職工安全和健康,為企業贏得更多利益。 3.1安全文明施工的意義3.1.1安全文明施工是現代建筑生產的客觀要求,隨著科學技術和生產不斷發展,建筑工程越來越多,建設規模越來越大,技術要求也越來越高,建筑形態也越來越復雜,施工場地越來越來復雜,各專業施工越來越細。3.1.2安全文明施工是加強建筑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據相關資料調查統計,我國建筑施工企業的員工,大多數是來自鄉下的農民,沒有經過大工業生產的嚴格訓練就成了建筑工人,他們的技術水平、文化程度一般較低,還不同程度有著小生產的意識和習慣,不習慣嚴格的紀律,單憑經驗干活,不照操作規程辦事,這種現象在國有大型企業也有、在地方中小企業也存在。
3.1.3安全文明施工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需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安全文明施工是建筑市場競爭的法寶,也企業之間競爭的重要手段。4、 建設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現場管理
4.1 建設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現場管理的基本要求
主要包括:主管領頭全員參與,建章立制責任到人,施工現場規劃合理,臨設工程穩固美觀,標語標牌醒目齊全,場容場貌規范有序,有毒有害預防為先,振動噪聲嚴格控制,施工空地草綠花鮮,場區硬化路通水暢,材料構件堆碼整齊,工完料盡現場干凈,生活設施一應俱全,污水廢物處理排放,生活環境整潔衛生,落實整改嚴明獎懲,齊抓共管業內爭先。
4.2施工現場的場容規范
施工企業要根據施工目的和施工條件,按照施工總平面圖,施工方案和施工計劃,認真對施工現場進行科學合理的施工平面規劃、設計、使用和管理。
4.3安全文明施工現場措施
4.3.1要科學合理進行施工總平面設計。根據實際施工進度,適時合理調整平面設計。
4.3.2現場的主要機械設備要確保使用安全,施工機械要有專人使用和管理,操作使用人員必須具有相同技能并經過培訓合格持證上崗。施工企業要把臨時設施,放置于施工現場入口處的醒目位置。
4.3.3施工現場管理人員在施工現場要有證明其身份的證件。
4.3.4施工企業應重視和加強施工現場的衛生防病工作;職工食堂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規定的標準,并辦理《衛生許可證》;食堂工作人員必須先體檢、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發現傳染病人和疑似傳染病人,及時救治的同時或向衛生防疫部門報告。遵守國家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規定,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現場的各種粉塵、廢氣、固體廢棄物以及噪聲、振動對環境的污染和危害。
4.3.5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條例》的規定,在施工現場內建立和執行防火管理制度,設置符合要求的消防設施,并保持完好的備用狀態。在容易發生火災的地方應當采取特殊的消防安全措施。貫徹“誰施工誰負責安全、防火”的原則。
4.3.6在施工現場內必須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施工組織設計應有保衛措施方案,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責任制。遇有治安突發事件,必須立即向公安機關匯報,不得延誤和隱瞞。需要招用外來務工人員的,必須立即按有關規定辦理《用工證》、《外來人員就業證》和暫住證。
4.3.7施工現場應明確劃分施工區和生活區,嚴禁在建筑工程內安排人員住宿。做好宿舍的衛生及安全管理,做到窗明地凈,生活用品疊放整齊,并做好宿舍安全用電及消防預防措施。
4.3.8施工單位管理人員及工人在施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安全帽的顏色應便于區分;高空作業,必須系安全帶,做到高掛低用及牢固,設置必要的警戒;安全平網必須隔層鋪設并及時清理,嚴防高空墜物。所有人員特別是操作工人不得從柱子箍筋上下,鋼筋骨架無論固定與否,不得在上行走,特別是板筋,必須做到安全第一。操作工人必須穿著統一的標準建筑背心上班,且必須定時清洗,不得有明顯大面積污垢。
4.3.9在土方開挖中如發現管道電纜及其它埋設物應及時報告,不得擅自處理。在不放坡、挖深超過1.5m的土方施工中必須采取正確的經批準的護壁措施;外運土方時,應辦理“渣土棄置許可證”,并作好周邊環境的清潔衛生;在出人口20m內應鋪設草墊;在施工中,必須派員清潔污染路面,在施工后必須對路面進行徹底的清潔。如在現場堆放土方,應距離圍墻50cm,距離操作人員100cm以上,垂直堆放高度不能超過1.5m;電纜兩側1m范圍內應采用人工挖掘。施工單位在主體及裝修施工時,必須作好外架的搭設和安全網的懸掛,其作法應以書面形式在施工前兩天上報,經批準后方能實施。腳手架的搭設應遵照《腳手架搭設的安全要求》,特別需注意對只圖施工方便隨意拆除外架連墻桿及外架基礎松動等影響腳手架安全的情況進行監管。
4.3.10 施工單位應對現場機具進行正常維護和定期保養。使用垂直運輸機械(如塔吊、門字架等),必須有相關部門頒發的使用許可證,方能使用。工地相鄰的塔吊,應相互協調,制定防碰撞措施,嚴防發生塔吊碰撞事故。
4.3.11每天施工單位項目經理或責任工長應準時到施工現場,如有急事,應向主管及相關人員請假批準,施工現場應隨時有負責人,如施工負責人不在,必須指定有資質的臨時負責人。
4.3.12建設單位現場代表要定期對施工企業進行考核,結果將作為衡量施工企業管理水平的一個重要依據。在夜間施工時,必須有管理人員值班,管理人員值班名單應上報甲方。在施工前,各施工工長應以書面形式向施工工人作好安全技術交底,并作好文字記錄,隨時接受檢查。
5、結語
建設一個安全文明的施工現場,對消防安全隱患,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或市場競爭能力,為施工當地建立一個安全和諧的環境,為職工生命安全和國家財產保障。有著一個利國、利民、利企而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總的看,我市對新農村建設標準進一步提高,對新農村建設的內涵進一步豐富,采取的措施更加有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全市上下全力搞好農村社區生態文明鄉村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全市開工建設生態文明村237個,2011年底完成主體工程的達到111個,基本達到生態文明標準的村有26個。目前全市完成了村鎮體系規劃,今年初步建成的300個農村社區生態文明村都聘請有資質的單位進行了規劃設計。大力發展農村經濟,是農村社區生態文明鄉村建設的關鍵,在這方面進行了探索和嘗試,有很多成功的模式。我市農村經濟呈現了良好的發展勢頭,2011年全市農業增加值達178.06億元,增長3.1%;農民人均現金收入達到5 890元,增長23.9%。全市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總產達到117.22億斤,實現了連續八年增產。目前,全市規模以上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到690家,比去年增加40家;主營業務收入達到690億元,同比增長11.2%。
一、我市人口和地理位置基本情況
菏澤市位于山東省西南部,地處魯、蘇、豫、皖四省交界,京九鐵路與新歐亞大陸橋在此十字交匯,現在已成為我國縱連南北、橫貫東西的重要交通樞紐。雖然交通發展給人們出行和生活帶來便利,但同時對社會管理也增加難度。我市人口910萬,約占全省人口的1/10;土地總面積12 239平方公里,南北最長距離157公里,東西最寬距離140公里,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7.8%。
二、我市農村社區生態文明鄉村建設存在的問題
據調查有以下因素影響農村社區生態文明鄉村建設的健康有序發展:
(一)對推進我市農村社區生態文明鄉村建設,還缺乏積極性、穩妥性;對示范村的培育力度不夠,采取的形式,多種渠道培育試點村還需要加強。對基本達到生態文明標準的村,還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制定的標準,需要進一步完善提高,確保真正達到標準。對基本完成主體工程建設的村,還需抓緊做好“四通”、“五化”等工作,搞好基礎設施配套建設,爭取農民早日入住。對開工建設的村,要切實加快工程建設進度,抓好工作建設質量,盡快建成生態文明村。
(二)資金投入力度相對不夠。農村社區生態文明鄉村建設的難點在于資金不足,要想深入推進農村社區生態文明鄉村建設,就必須切實解決資金投入問題。為此,在于資金不足的情況下,需要重點統籌各方力量,整合土地金融政策,土地復墾政策,土地掛鉤試點政策,開發區建設政策,農村住房改造政策,改水、改氣、農村醫院、學校、道路等方面的政策資金,特別是充分利用好土地增減掛鉤政策,集中向農村社區生態文明鄉村建設尤其是重點村鎮傾斜,積極做好相關服務工作,形成工作合力。
(三)基礎設施建設需要進一步加強。對確定的農村社區生態文明鄉村建設示范村,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的力度不夠,如村村通水、通電、通路、通寬帶網“四通”工程、實現硬化、凈化、亮化、綠化、美化“五化”等,相對達不到農村社區生態文明鄉村建設的標準;所以,要確保建一個成一個,達到農村社區生態文明鄉村建設標準,還需要努力提高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對已建成的生態文明鄉村,強化后續管理工作,健全管理制度,制定村規民約,建立日常保潔隊伍,形成長效機制,還需要重視。
(四)農村環境需要進一步改善。雖然2011年9月份以來,我市深入開展了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活動,但全市清理“糞堆、土堆、柴草堆、垃圾堆”等,相對達不到農村社區生態文明鄉村建設的標準;對農村垃圾集中處理,農村“臟亂差”現象的根本改變還有一定距離。
(五)工作督導調度力度相對不夠,詳細了解農村社區生態文明村建設進展情況還需要進一步深入,還需加大工作力度,完成農村社區生態文明鄉村建設的目標任務。
(六)個別地方對農村社區生態文明鄉村建設的認識還不到位,工作標準不高。如和濰坊壽光市,濱州博興縣、濱城區,德州平原縣、齊河縣等地相比,有不小的差距,還需要進一步提高對做好生態文明鄉村建設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的認識。
(七)農民對保護生態、愛護環境的自覺行動不夠。同時,完善村規民約,通過制度規范廣大農民群眾的行為,農村文明風氣還需要進一步提高。鄉村兩級干部有的對農村社區生態文明鄉村建設重要性的認識不足,對農村社區生態文明鄉村建設不聞不問,有的對發生的農村社區生態文明鄉村建設中的矛盾和問題,持有推脫的態度,不積極進行處理和解決,引起了群眾的不滿,影響了農村社區生態文明鄉村建設的發展。
一、原有林場所基本情況
伊春是國家重點國有林區,林管局施業區面積351.2萬公頃,包括17個森工林業局,共有230個林場所,都是始建之初根據木材生產需要規劃建設的,其中新青、烏伊嶺林業局各有3個林場所未建。共有居民6.9萬余戶、19.4萬 人。林場所平均經營面積1.5萬公頃,經營半徑不足20公里。目前隨著全面停止森林商業性采伐政策的實施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面推進,現有林場所布局已不適合新形勢需要。
二、實施場所撤并整合進行生態移民的重大意義
進行林場(所)撤并整合實施生態移民是一項優化資源配置,促進林區和諧發展,最大限度減輕人為因素對環境的破壞、加快生態系統自然恢復的有效途徑,兼具保生態、興產業、聚人口、促脫貧等多重作用。一是在生態效益層面上,通過撤并林場(所)實施生態移民,對撤并區域進行封山育林,森林植被得到更好的保護和管理,使森林火災和病蟲害的發生率大大降低,有利于森林的休養生息,森林生物量增加,森林質量提高,促進森林生態的恢復;由于林區內減少了人為活動,使燒材等非生產性消耗和破壞森林資源案件大為減少,加之林場(所)撤并后對林場(所)址進行造林綠化,森林的面積和覆蓋率得到增加,使森林生態系統更加穩定,有利于提高森林的綜合效能,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進程。二是在社會效益層面上,按照居住生態、出行便捷、就業充分、看病放心、上學就近、管理民主、晚年安樂、服務均衡的標準,將撤并的林場(所)居民遷移到山下城區,可帶動區域城鎮化進程,改善林區的基礎設施條件,使林區職工告別艱苦的生活條件,創造安寧、舒適的生存空間和便利的生存條件,融入現代社會的環境中,有效地提高林區職工生產生活水平,促進林區社會事業發展和穩定。
三、林場所撤并搬遷情況和主要做法
伊春林區進行林場所撤并實施生態移民時間較早,為徹底解決林場居民多年一直沿襲以木舉炊、取暖的生活方式,最大限度防止對森林資源的破壞和消耗,改善林場所職工生產生活條件,保證森林生態安全和林區可持續發展,我們從上個世紀90年代末期就對林場所整合進行謀劃,并于2001年制定出臺了伊春林管局林場所布局調整規劃,但因體制和機制以及經濟形勢等方方面面的制約,一直沒有大面積鋪開。從2009年開始,借助國家棚戶區改造、大交通以及城鎮化建設的有力契機,充分將林場(所)撤并與國家二期天保工程、大小興安嶺生態保護和經濟轉型規劃的實施相結合,在面臨停伐帶來的陣痛和經濟轉型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重新細化調整了林場(所)撤并總體規劃,擬定將現有的230個林場(所)撤銷101個,調整比例為44%,需要生態移民2.4萬戶,66000余人,區劃調整后林場(所)平均經營面積可達27546公頃,比調整前增加11878公頃,并確定分期整合撤并目標。經過不懈努力,全林區已有57個林場(所)完全撤并搬遷到位,搬遷移民戶數14000余戶,35000余人。搬遷的林場所居民除少數困難職工要求申請廉租房和要求資金補償而自購房之外,其余全部安置在棚改房中。各地在撤并搬遷過程中,都能根據自身實際,切實從解決下山職工生產生活條件出發,積極想辦法,謀出路,確保山上職工群眾搬得出、穩得住。
(一)強化組織領導,形成了統一思想、統一領導、部門協調、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從2011年開始,連續幾年都將這項工作作為加強林區生態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寫入黨代會報告和市政府年度工作報告之中,并將其納入各地黨政領導干部主要責任目標考核體系,制定考評辦法,加強督辦檢查,實施年終考評,有力推動了林場(所)撤并工作的開展。
(二)兼顧現實和未來發展,找準出發點和落腳點,科學規劃林場(所)撤并布局,重點重點解決農林混居、不利于資源管護的實際問題,合理處置林場(所)撤并后形成的大量空房和建筑物。對林場(所)舊址、道路、居民生活區舊址進行還林還草,盡快恢復植被。
(三)堅持典型引路。各林業局在推進場(所)撤并過程中,都能結合自身實際,確定新穎的工作思路。烏馬河林業局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按照撤并安置人性化、住宅布局合理化、起居生活生態化的模式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同時以高端產業促進就業、以平民產業促進增收,投資數億元打造了西嶺現代化生態型中心林場,創建了“西嶺模式”。美溪林業局為確保撤并林場(所)職工“搬得出、穩得住”,整個移民過程堅持以人為本、和諧搬遷、分戶對待、因場施策的工作原則,在工作做到了“三個同步”,即:移民的分批安置與工程進度保持同步,移民的生活安置與生產安置保持同步,移民的生活安置與公益設施建設同步。為了真正達到職工逐步致富的工作目標,該局還緊緊抓住了移民就業這一關鍵環節,采取了“四個充分考慮到”的做法,即:安置移民就業充分考慮到他們的一技之長,安置移民就業充分考慮到移民的未來發展,安置移民就業充分考慮到他們的個人意愿,安置移民就業充分考慮到他們的個體差異,由于方向對路,措施得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這些好的思路和做法,為全林區提供了可借鑒的寶貴經驗,并通過大力推廣,進一步加快了林場(所)撤并和生態移民進程。
(四)制定切實可行的優惠政策,下大力氣、多渠道解決資金短缺、下山職工就業壓力大及生活負擔重等“三大難題”。在下山職工安置方面,市政府結合國家的棚戶區改造政策,要求各林業局在棚改房分配上要優先考慮撤并林場(所)搬遷職工,對確屬廉租房保障對象的低收入、低保家庭可合并使用林區棚改和廉租房政策,解決下山職工住房困難問題。并出臺了《關于棚戶區改造實施移民異地安置的意見 》(伊政發[2010]40號),職工群眾搬遷安置總體上按照山上向山下、林業局向中心城區“兩個集中”的原則進行,根據居住生態、出行便捷、就業充分、看病放心、上學就近、管理民主、晚年安樂、服務均衡的標準,制定了保障性住房、社會保障扶助和創業、再就業等相關優惠政策。出臺了撤并林場(所)職工搬遷補貼政策,市政府(林管局)在資金極其困難的情況下,從財政中拿出部分專項資金,對移居到林業局局址、中心城區的給予每戶5000元搬遷補助;對移居到中心林場的,給予每戶2000元搬遷補貼。目前,部分撤并到位林業局的搬遷補助費已順利發放到搬遷職工手中,極大地調動了場所職工下山的積極性。2012年6月,市政府又出臺了《伊春林區棚戶區改造異地安置工程建設實施方案》(伊政發[2012]38號),對林場(所)撤并搬遷職工的住房安置政策進一步細化。在搬遷居民生活環境方面,為確保山上居民轉入山下遷得出、住得上、不回流,市政府不斷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力度,盡最大努力解決就業、就醫、就學以及用水、取暖等問題,營造良好的居住環境。并充分尊重棚改遷入山下居住者的意愿,將同一林場居民盡可能安置在一個小區,增加文體活動場所和便民服務設施,受到了群眾歡迎。在解決下山職工生活方面,要求各地在做到“四個到位”,即拆遷補償到位、住房安置到位、培訓就業到位、社會保障到位的同時,對下山的特困職工群眾需要繳納的水費、電費、物業費、供熱費等適當給予減免,努力降低搬遷職工生產生活成本,確保下山弱勢群體的穩定。在解決林場(所)搬遷職工就業安置方面,對撤并的林場(所)加大專業管護力度,調整管護方式,通過提供交通、食宿等便利條件,組織營林撫育生產合森林管護工作,安置了一批下山職工,使他們既改善了生活居住條件,又保證了工作的穩定性;鼓勵扶持搬遷職工在淺山區發展林下經濟,實現以短養長,發家致富;結合招商引資,擴大生態工業園區建設,發展接續替代產業,扶持龍頭企業,創造了很多新的就業機會,增加了職工收入;為下山職工積極創造和開發一些保綠、保潔、保安等公益性崗位和社區服務性崗位;在企事業單位招聘人員時,積極協調推薦,優先安置撤并林場(所)職工,減輕林場(所)撤并帶來的就業壓力。
四、存在問題和需要解決的困難
The Importance and the proposal of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Zhang Xiao-ran
Abstract: Recently,the urbanization has developed rapidly. However, the sustainability of urbanization are facing serious challenges.This paper focu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propose some proposal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co-level.
Key words: urbanizati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mportance
城鎮化是經濟社會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的必然產物。在工業文明的推動下,我國城鎮化的規模和速度迅速發展。1978-2012年,我國城鎮化率由17.92%增長到52.57%,年均增長1.02個百分點。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城鎮化進程中積累的一些矛盾和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隨著人們危機意識的上升和對高質量人居環境的追求,生態文明開始納入城鎮化考量。
一、城鎮化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
1、生態文明是實現城鎮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今天的城鎮化很多是單純依靠房地產開發和投資驅動的,且延續了工業化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城鎮化質量遠遠落后于城鎮化速度。過度城市化和城市空心化的問題不僅對資源、環境帶來巨大壓力,也給社會文化與人類生存帶來嚴重威脅。生態文明要求城鎮化的發展必須統籌考慮城鎮建設與人口、資源、環境、產業、文化、社會和諧之間的關系,以最小的生態成本獲得最大的經濟產出。生態文明是解決經濟發展與能源、資源、環境矛盾的根本途徑,是實現城鎮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手段。
2、生態文明是實現城鎮化目標的必由之路。我國目前的城鎮化以經濟發展和城鎮規模為目標,帶有強烈的功利化色彩,這并不是我們所追求的人本化的城鎮化。城鎮化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目的。城鎮化的最終目的以 “人”為中心,謀求民生改善,真正做到為人民群眾提供安身之所、生活之便、創業之需,使群眾生活質量在城鎮化發展中不斷得到提高。這與生態文明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不謀而合。因此,以生態文明理念貫徹到城鎮化建設的各個方面,符合城鎮化的本質發展要求,是實現方便、和諧、宜居、低碳目標,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必由之路。
3、生態文明是構建科學城鎮空間格局的必要手段。科學合理的城鎮空間格局是實現城鎮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黨的十提出構建新型城鎮的空間格局,概括而言就是要構建“集約高效的生產空間”、“宜居適度的生活空間”、“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 顯然,新型城鎮空間格局的理念與以尊重和維護生態環境為主旨,以可持續發展為根據,以人類生活的發展質量為著眼點的生態文明建設一脈相承,并且為構建科學合理的城鎮空間格局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是實現城鎮空間結構優化的必要手段。
二、加強城鎮生態文明建設的對策建議
1、倡導生態文明理念,提高生態意識。我國城鎮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發展水平較差,關鍵是生態文明在意識上沒有得到社會各界的真正重視。唯有在認識層面達成建設生態文明的共識,才能形成社會互動,才能有力的推進生態文明型城鎮化。因此各級單位必須深入貫徹學習十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意義與要求,加強對生態文明型城鎮化的內涵、發展需要、發展手段的研究,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理論指導。其次,加大城鎮生態文明建設的宣傳力度,在全社會倡導生態價值觀、綠色消費觀和綠色政績觀,大力培育綠色生態文化,提高社會生態素養,使公眾特別是領導決策層轉變以經濟發展為目的的思想觀念,樹立以人為本的生態城鎮化觀念。
2、突出文化建設,制定科學的生態城鎮規劃。目前我國城鎮化規劃帶有功利性和盲目性,缺乏完善且科學的城鎮生態化建設規劃。從總體來看,走集約高效的城鎮化道路,就必須加強城市群建設。加快培育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山東半島、遼中南、中原、長江中游、海峽西岸、川渝和關中城市群,提高輻射帶動能力。同時加快城市群周邊衛星城市的建設,完善內陸城鎮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公共服務功能,提高接受產業轉移的能力,打造經濟發展次中心和經濟強鎮,實現大中小城市的配套、協調發展。對小城鎮來說,發展規劃要做到因地制宜、多層次發展。應本著資源集約、生態環保和方便宜居為原則,對產業園區、居民區、基礎設施、城鎮景觀等有一個包括時間、空間、數量、質量、結構、順序等統籌的科學安排。
生態文明型城鎮還要把文化建設納入城鎮規劃,為城鎮發展預留足夠的公共文化設施和文化服務空間,建設千姿百態的城鎮。尤其是像山東省這樣的文化大省,城鎮生態文明建設中應該充分彰顯齊魯文化特征,結合地方文化底蘊,建設一批如剪紙之鄉榮成、曲藝之鄉萊州等文化特色鮮明的個性化城鎮,提升城鎮文化內涵,提高城鎮的文化影響力、產業吸引力、經濟帶動力。
3、引導人口合理流動,確定適度的城鎮規模。我國大城市普遍承載力較差,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口分布不均、人口流動導致的。各地應結合實際承載能力,合理確定城鎮規模。對于城市超載問題,首先,合理引導人口流動。通過產業的升級換代、產業轉移和合理化產業分布,來引導人口合理流動,同時加強對流動人口的管理。其次,提高城鎮承載力。完善城鎮基礎設施,提高城鎮公共服務能力,以適應逐漸擴張的城鎮人口。對于承載力較大的新興城市,應加強第三產業的發展,吸引人口轉移,擴大城市人口的聚集效應,同時還要不斷完善城鎮基礎設施,逐步擴大城鎮規模。一方面為中心城市分散土地、人口、環境壓力,另一方面為城鎮經濟發展提供后續動力。
4、發展城鎮生態產業,調整產業結構。生態產業是突破地區經濟瓶頸,實現經濟騰飛的有效手段,能夠為其生態城鎮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和支持。各地應結合地區優勢,建設一批生態化特色工業園區,采用循環經濟為發展模式,以低投入、低消耗、高質量和高效益為原則,提升生態產業聚集效能。對于典型的工業城市來說,在加強生態產業建設的同時,還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打破“一業獨大”的格局,延伸產業鏈,逐漸向技術先進、生產清潔、經濟附加值高的產業轉型。
5、治理污染,建設宜居城鎮環境。建設優良宜居的城鎮生態環境要以低碳、節能、無污染為指導。首先要加大環境治理。重點治理空氣、水、土壤污染,建立嚴格的環境監測機制,重還城市碧水藍天;二要采用循環經濟發展模式處理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達到垃圾無污染、無害化、再利用、再循環要求;三要加快以低碳交通、低碳建筑和低碳生活用能為導向的低碳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城鄉居民廣泛使用節能產品,開展各項節能降耗活動;四要加大城鎮綠化力度。以河流、道路和農田防護林為載體,提高城鎮綠化覆蓋率,繼續做好園林城市創建工作,努力建成空氣更加清新、生活更加舒適、環境更加宜居、景色更加優美的生態化人居環境。
【中圖分類號】X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6623(2013)04-0083-03
一、推進體制創新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
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黨的“十七大”提出了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黨的“十”報告,又明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內涵,即未來我國將形成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和生態文明“五位一體”的總體發展布局,要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這標志著生態文明建設在我國已經從理論探索,進入實踐和逐步推廣階段。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也將從側重環境保護的較低層次。向探索生態與經濟、政治、社會、文化融合發展的較高層次邁進。
從2007年開始,我國在建設“兩型社會”綜合配套試驗區的基礎上,陸續開展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和生態文明示范工程試點。到目前為止,國家環保部共批準4批共53個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林業局三部委相繼批準13個市和74個縣開展生態文明示范工程試點。由于受到生態文明建設復雜性的限制,已經開展的試點,基本上著重于環境保護,而如何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等建設之中,破解其協調發展中的難題,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實踐證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客觀上需要探索一條生態型、資源節約型、循環型、環境友好型的可持續發展新路徑。這條新的生態型發展道路既不同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長期存在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也不同于沿海地區的外向型經濟增長方式,是經濟社會發展從“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轉型發展的新探索。歷史表明,任何一種新的發展模式客觀上都需要對舊有的體制、機制進行揚棄和超越,需要制度創新保障。因此,進行體制創新是推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
二、生態文明建設要形成完整的體制創新系統
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社會建設、文化建設和政治建設的融合,必須進行系統的體制創新。其核心內容應包括以下四大方面:
(一)經濟體制創新
生態文明建設經濟體制創新,即通過深化財政體制、稅制改革,完善要素配置的體制機制創新。突破口是解決生態功能區的生態保護經濟補償問題。一是對生態系統本身保護(恢復)或破壞的成本進行補償;二是對區域因保護生態系統和環境而放棄發展機會的損失進行經濟補償。在我國,對生態功能區進行補償具有現實意義。我國的生態區主要位于邊遠的高原、山區、草原、深海區等生態薄弱地帶,經濟和公共服務基礎比較薄弱,因為需要承擔生態屏障功能,其開發強度受到一定的限制,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受到較大的影響。而保護生態環境、滿足老百姓基本公共服務需求、維持政府機構正常運轉等,客觀上都需要通過經濟補償來解決。根據國際經驗,政府財政資金的轉移支付對于實施政府特定政策目標、發揮財政宏觀調控作用、引導地方合理配置資源、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等方面。具有使用方向明確、見效快、便于監督等特點。我國可在借鑒國外財政轉移支付的成熟做法,創新財政體制,建立以生態發展為基本導向的一般性財政轉移支付長效機制,通過對生態區外溢受益區財政資金向生態區的轉移,確保生態功能區能夠在保證日常運轉的基礎上。增強生態保護的內在動力,進而使區域達到一定的公共服務能力。同時,創新區域稅制體制,探討生態保護區與優化開發區的稅收分成和稅收轉移規模及其比例。
(二)行政管理體制創新
生態文明行政管理體制創新即以轉變政府職能為核心,探索生態型區域管理體制和考核體制的改革創新。在管理體制方面,可通過建立高規格的協調和決策機構,進行基層管理扁平化改革等進行創新。對具有戰略性發展意義的區域或領域設立高規格的協調和決策機構,是國內外管理體制設計的共性。這一方面可以提高行政辦事效率,避免按照傳統行政程序而耽誤重大戰略的發展。另一方面也可以整合各方面資源,集中解決核心問題。生態文明發展不同于常規工業化發展,迫切需要建立高規格的協調和決策機構,突破落后的行政體制束縛。針對生態區管理人口少、經濟總量少等特征,可探討實施基層管理扁平化改革試點創新;設立獨立的生態保護管理局,強化生態保護和管理的職能;整合現有街道辦事處和社區工作站管理資源,減少行政層級,提高行政效率。在考核體制創新中,避免將GDP作為地區經濟發展的主要考核指標,可在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雙重約束下選擇和設計新的地方經濟和當地干部的考核指標。應將生態保護的成效,當地居民的收入增長和綠色產業發展增加值作為考核的重點。
(三)土地管理制度創新
土地管理制度創新即通過制度創新,提升生態區土地開發價值,探索靈活的土地管理、調控機制體制。可在城市更新方面積極探索開發權轉移和容積率獎勵等路徑。“容積率獎勵”是指土地開發管理部門為取得開發商的合作,在開發商提供一定的公共空間或為保護特定公益性設施(如古文化遺產)的前提下,獎勵開發商一定的建筑面積。“開發權轉移”作為容積率應用的補充和深化,將獎勵范圍擴大化,在土地開發價值得到規劃管理部門肯定的前提下,以轉讓開發權為條件,換取對生態及歷史環境的保護或經濟補償,同時將換取的開發權轉移到更具有開發價值的地方。容積率獎勵和開發權轉移政策的突出優點,是能夠協調保護與開發建設之間的矛盾:即可以優化行政手段規定的容積率,從而使土地開發的經濟和環境效益得到平衡。開發權轉移和容積率獎勵等政策在土地私有化國家已經廣泛應用,在我國仍處在探索階段。根據我國土地管理制度的實際,建議我國可在生態功能區對涉及歷史文化遺產區域進行整體改造或城市更新時,探索使用開發權轉移和容積率獎勵政策:即以政府為主導,引進社會資本。對能夠保留歷史文化遺產的開發商或開發主體,采取額外建筑容積率補償的政策。
其次,可對部分生態用地進行委托管理,提高生態用地的資產價值。對生態用地采取委托管理,即在不改變生態用地國有性質的前提下,將生態區的管理權和經營權交給具有較強經營管理能力、能夠承擔生態區生態保護職責的法人去有償經營、管理的土地經營方式。這種方式的目的是在不改變產權性質的條件下,對生態區土地等資產要素進行重組,加速流動,達到資源優化配置,拓寬融資渠道及土地資產增值的目的。委托管理在國際上已經廣泛應用在景區、度假酒店和度假村、主題公園等方面。建議生態功能區將部分適合開發的生態區域劃為景區,吸引具備一定資金實力和開發條件的專業團隊進行委托管理,為區域土地價值的提升創造條件。
(四)將體制機制創新內容納入立法
健全的立法將為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文明建設體制機制創新提供法律保障。新加坡、日本、美國和歐盟國家都建立了健全的法律法規體系來有效規范城市的生態建設和生態發展。我國的生態保護立法也逐步形成了從中央到地方的兩層體系,特別是地方根據發展實際,由地方人大通過區域性生態立法。對推動地方生態長效保護起到了決定性的保障作用。2012年由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頒布并實施的《廣西壯族自治區漓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條例》,以生態的可持續發展,有效地平衡保護與發展的關系為切入點,將建立漓江生態環境保護協調機制、設立漓江生態環境保護專項資金、建立漓江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劃定保護重點、生態環境保護內容納入績效考核、加大對影響保護漓江生態環境的活動行政執法力度等內容都納入了法律條例,為流域生態保護及長效機制的創新確立了法律保障。
環境史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宗旨皆以全面反思與試圖解決人與自然關系、追求人類社會持續永恒發展為終極目標,然而其各自的理論基礎及兩者之間的關系研究有待深入挖掘與日益完善,這也是當下環境史學界與此次論壇所面臨的基本而重要的議題之一。
(一)不同視域情境下環境史基礎理論解讀
環境史研究是隨著環境問題的日漸凸顯而逐漸推進的,國內環境史研究專家王利華、梅雪芹、韓茂莉分別基于不同視角對環境史理論加以解讀。王利華以“生命中心論”為出發點,以中國古代的“農業史”和“家庭史”為切入點,通過分析人對土地與生物資源的開發利用對環境的影響,論述了環境史的核心內容、基本范疇和價值功效等,廓清了中國古代環境史研究的基本理論基礎;梅雪芹以世界近代史為切入點,通過回顧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出現的生態反彈和環境史研究的興起與發展,論述了其對我國環境史研究的影響及可資借鑒之處。此外,她還對當前國外環境史界的多部重要研究論著進行深入分析,以期實現對包括環境史研究的起源(“富困”問題)、歷史研究的視角(上下左右的歷史)、研究的方法(跨界別與實踐)、評介標準(以自然為鏡)、考評、分析與功能(回溯性的環境影響評價)等基本理論的“生態史學”(家園史學)的構建。韓茂莉以歷史時期氣候波動與人類活動為切入點,對“人類活動與環境變遷”與“環境變遷與人類活動”之間的關系進行了辨證思考,通過對歷史時期氣候的冷暖、干濕變化對人類生活、歷史時期植被地理分布、農業活動與氣候變動之間關系分析,厘清了歷史時期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發展歷程、基本特征。
(二)不同學科維度下生態文明基礎理論解析
學者們立足于各自學科視野與基于不同視角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理論展開了多學科、多層次、多維度的研究,積累并提供了諸多學術文獻與研究平臺,本次論壇就生態文明理論之界定、生態文明實踐與當下中國之建設目標、生態文明建設的其他相關事項進行了探討。
首先是關于生態文明理論之界定。賈衛列認為生態文明是人類適應、利用自然過程中建立的一種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產方式,內涉三層含義:其一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新時代;其二是社會進步新的發展觀――生態文明觀;其三是一場席卷全球的以生態公正為目標、生態安全為基礎、以新能源革命為基石的全球性生態現代化運動――生態文明建設。尹紹亭基于人類學視角認為生態文明是不同時代人類認知自然、適應和順應自然規律、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維護人類與生態環境和諧共生的知識、技術、教育、倫理、道德、信仰、法制的綜合文化生態體系。吳兆錄基于生態學視角認為生態文明應堅持以科學技術為基礎,走出人類中心主義的狹隘文明意識,利用人類的生態智慧促進“環境―生物―人類”的整體協調演進。劉少航立足于生態危機與文明發展關聯之視角,認為深生態學提出生態危機源于文化危機,需要生態智慧去解決。李靜基于參與者角度認為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民參與,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企業的關鍵作用,社會的合力影響。田挺認為生態文明建設必須采用新思維,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生態文明走向中國政治生活和諧領域的前提是政府、社會、民眾之間必要的思維轉換。汪慶春基于中國傳統文化視角,認為我國生態文明理論需要結合中國傳統文化中“和”、“天人合一”等值得借鑒的生態思想并加以詮釋。
其次是生態文明與當下中國之建設目標。張修玉指出,生態文明理論研究與建設包括:“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一大指導理念;“兩山理論”的兩樹實踐模型;生態優勢區、經濟優勢區、均衡發展區等三種分區管理;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等四大目標;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等五條路徑;構建與發展科學合理的生態空間、生態經濟、生態環境、生態人居、生態文化、生態制度等六大體系;組織、制度、機制、資金、技術、人才、輿論等七大系統保障;區域、行業、發達地區、少數民族、臺港澳等的生態文明建設、生態文明數據管理、工程實踐、政策戰略等任務;生態文明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美麗中國、生態文化與生態環境等六大建設體系、科學發展、新常態、中國夢、人類福祉、一帶一路、傳統哲學、后現代主義之間等十大關系。
最后是生態文明建設及研究的相關事項。生態文明研究成為當下社會各界的關注點,出現了對生態文明濫用、隨意使用的情況。鑒于此,周瓊對生態文明研究中存在的“泛化”問題進行了批判與反思,認為在當下生態文明學術研究、具體實踐與建設中都存有對生態文明“泛化”使用現象,著重警予在生態文明學術研究中,應注意樹立研究者的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高度警惕生態文明不同形式的泛化現象,注意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跟蹤調查研究,避免生態文明泛化使其成為無所不包的雜容所。
(三)當下情景環境史與生態文明之深層關聯解說
環境史與生態文明建設理論層面關系闡釋。韓茂莉認為,環境歷史研究的關鍵點在于人類對其所經歷過的且對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的歷史過程進行反思,尤其是對當下全球性生態危機引發的人類生存危機進行原因追溯與全面反省,她以全球變暖導致綠洲農業發展水源短缺、凍土層解凍等對已修建青藏鐵路的破壞性影響為例,深層剖析了環境史研究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意義。王利華以中國環境史發展過程中人與自然關系互動為闡述基點,認為環境史是一種強烈表達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模式,具有高度的開放性和包容性等特質,生態文明建設需要全面梳理環境發展變遷史與系統反思各歷史時期的環境問題史。梅雪芹指出,環境史研究有助于全面提升人類擺脫生態危機的意識自覺,有助于理解生態文明理論理念,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實踐建設,是人類探索新文明形態有效途徑之一。
城市生態文明建設標準相關嘗試。崔新婷比較了北京市的兩種綠化標準,一種是以頻繁拔天然草、澆水、修剪、清除落葉等精細管理為主;一種是尊重自然規律要求鄉土植物不少于70%且落葉覆蓋土壤的粗放管理。認為這兩種標準存在相互矛盾。并以單一植物馬唐草和天然植物群落為例,指出雜草具有澆水少、消減霧霾、吸收金屬污染、修復土壤等生B價值。建議城市綠化應轉變觀念,回歸傳統生態文化自信。劉凱運用綜合指數計算2014年中國的289個地級以上城市綠色化水平。指出,地級以上城市綠化整體呈現出從東南向西部遞減的趨勢。當下生態文明建設需要對城市空間的綠色化予以關注,提升城市生態功能。曾P等通過對貴陽市花溪大學城建設中產生的土地利用與生態保護之間的沖突進行了論述。指出,協調這一沖突應建立沖突協調、公眾參與、生態補償與法律保障等機制。如唐山,王瓚瑋指出,大地震后的唐山成為重要的工業基地及凸顯的生態危機為切入點。指出,人類面臨無法規避的自然災害,只能用向自然俯拾身軀的姿態來重新整肅社會系統的發展形式。
生態文明建設法制保障相關問題。從生態文明建設與法律之間的關系而言,羅藝指出,創建生態城市,是生態文明的重要實現途徑和具體表現形式。目前,全國各地雖然掀起了生態城市建設的熱潮,但也存在不少問題。從國內外實踐來看,生態城市建設亟須法制保障。從構建與生態文明建設與時俱進的環境法律體系、建立專門化的環境執法機構、執法嚴格、培養公眾生態環境意識等開展。王璐以地方民事訴訟案件為視角,對光緒初年吐魯番地區的多起民事案件加清代地方府州、吐魯番同知,以及鄉約、阿訇、臺吉、伯克等在案件處理中的作用、影響等做了分析,這對于民族地區的云南的生態文明建設也有重要借鑒意義。
中圖分類號:S7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170
與傳統農業相比,現代農業發展更加注重生態效益。現代農業能夠有效的涵B水源、防止水土流失,進而改善生態環境,加快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步伐。在我國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過程中,環保觀念應運而生,現代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提高。因此,現代林業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積極作用逐漸被人們重視,現代林業的發展,可以促進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
1 現代林業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的關系
1.1 現代林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
林業建設是環境保護的重要內容,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眾所周知,森林能夠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空氣質量,提高生態環境的質量,植樹造林、退耕還林還可有效治理荒漠化。現代林業的建設,能夠起到涵養水源,減少水分蒸發,凈化空氣、美化環境的作用,為人們提供良好的居住環境,為生態文明建設打好基礎工作。
1.2 現代林業是生態產品的主要陣地
隨著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關注,生態產品的市場空間越來越大,但由于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生態產品數量難以滿足人們的需求,生態產品供不應求。想要解決上述問題,就要積極推進生態產品的生產,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植樹造林,推進現代林業體系的建設,推動生態產品的開發,提升生態產品的產能,滿足人們的需求。
2 推進現代林業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建議
2.1 重視林業資源的保護和管理
隨著人們對現代林業重視程度的增加,林業相關工作部門也加大了對林業的保護力度,林業保護措施逐漸完善,林木質量逐年提高,在有效促進林業發展的同時,也為生態文明建設奠定了基礎。在林業保護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也要認識到,在經濟推進城市化的過程中,對林業的造成的破壞,一些地區森林面積逐年遞減的情況依然存在。為改善當前森林保護工作中的現狀,必須充分認識森林對生態的重要作用,加大森林保護管理的力度。提出具體的保護方案,嚴厲打擊非法毀林、占林的行為,嚴格遵守“誰破壞誰修復”的原則。政府還要積極推進林地保護工作的考核工作的落實,切實將林地保護工作的質量和水平納入各部門和個人的考核標準之中,保證林業保護工作的有效落實。
2.2 加大對林業發展的投入
林業發展的最大障礙是投資大與效益回報周期長的矛盾,政府應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確保林業發展資金的充足,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順利進行。政府要出臺具體的林業保護制度,提高林業保護資金在財政支出中的比例,保證發展資金的持續供應和穩步增長;政府要加大林業基礎設施的資金支持,做好林業基礎工作,切實將林業苗木,防蟲妨害,以及防火工作納入政府的整體規劃體系,并在資金上給予支持,保證林業保護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要通過政策支持或是資金扶持等措施,促進公益林和防護林建設,利用政府的公信力,引導社會資金參與林業發展保護工作,為林業發展作出貢獻[1]。
2.3 重視現代林業科學技術運用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要切實提高林業發展保護工作的質量和水平,就要加強科學技術的運用,在林業生物能源、提高林業資源利用率等方面進行研究,攻克技術難關,為林業發展提供技術保障;要提高科學技術的利用率,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的作用,構建完善的林業技術推廣體系,搭建林業技術推廣平臺,加快網絡平臺的建設,加強實驗室、實驗基地地建設[2]。
2.4 注重環境保護與環境污染治理
在林業發展的過程中,森林環境質量的高低,也會影響森林的發展和保護,因此,要提高環境保護工作質量,盡量避免生態破壞、水土流失等情況的發生;要及時處理環境污染問題,促進林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3]。
3 結語
林業發展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也是提高生態產品質量和數量的必經之路,現代林業對生態文明建設有著積極作用,必須通過促進現代林業的發展,推進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要重視林業資源的建設,加大林業發展的資金投入,重視科學技術的應用,注重對環境的保護和污染的治理。通過以上措施,促進林業發展,推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步伐。
參考文獻
2在生態文明理念下,推進生態省建設
2.1建立和完善生態文明建設規劃
生態文明建設規劃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生態文明建設評估指標體系的建立,對于指導各地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同時規劃的制定將生態文明理論與地方實際情況有機結合,從而形成較為系統和完善的生態文明規劃建設體系,進一步深化生態文明建設。
2.2鞏固生態建設成效,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
早期開展生態省建設的幾個省區,依靠環境資源的獨特優勢,把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生態產業的發展、生態文化的弘揚和普及有機的結合起來。幾年的實踐證明,我國已經形成了一條環境和經濟、社會發展“三贏”的有效途徑,生態建設成效顯著。將生態省建設提高到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用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指導生態省建設,既鞏固了生態建設的成效,同時也提升了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2.3高起點、高標準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堅持生態文明的理念,高起點、高標準地進行生態文明建設,用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統領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貴州省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明確提出“生態文明建設”戰略,通過建設生態文明,為貴州省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重要的動力;通過建設生態文明,激發全省各族人民保護青山綠水、建設美好家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建設生態文明,發展生態產業和資源節約型產業,為貴州省產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時實施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實現了現有文明的整合與重組,推動了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
3在生態文明理念下建設生態省的對策建議
3.1在生態文明理念下轉變生態省觀念
(1)進行生態文明意識教育。廣泛開展生態文明創建活動,實施生態文明團隊活動實施方案,在全省廣泛開展生態文明機關、企業、學校、社區、村鎮創建評選活動,通過生態文明創建活動對廣大群眾進行生態文明教育,使人們自覺地承擔保護生態環境的責任和義務,同一切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作斗爭。
(2)開展生態文明學習活動。開辦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的專題講座,定期邀請生態環境研究專家做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相關的主題報告,動員各部門人員認真學習;普及生態文明建設讀本,幫助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了解和學習生態文明知識,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并對生態經濟建設的實踐與探索進行總結,提出對策建議;成立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研究中心,開展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循環經濟、旅游經濟等方面的研究。
3.2在生態文明理念下建立生態省生態經濟
(1)搞好生態環境建設。按照建設生態文明的要求,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構建生態文明建設的環境安全體系。確保水源水質,減少工業污染、生活污染、農業面源污染,實施水體生物凈化工程和生態修復工程,保證居民飲用水安全;改善城市環境質量,對企業進行清潔能源改造,嚴格控制機動車排氣污染,為居民構建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搞好林業綠化工程,進行綠色通道建設。
(2)推進生態經濟建設,建立三大生態產業體系。推廣生態農業技術,發展無公害農產品,延伸生態農業產業鏈,建立生態農業示范園區;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實施清潔生產,采用清潔能源,進行綠色建設,開發環保產業,大力開發和推廣先進適用技術,進行節約、替代、循環利用資源和治理污染,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形成有利于節約資源、減少污染的生產模式、產業結構和消費方式;重點推進生態服務業,建立生態服務業行業標準,貫徹落實生態文明理念。
3.3在生態文明理念下推進生態省體制轉軌
(1)建立健全生態文明相關法規保障體系。針對當下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無法可依或者是法律依據不明晰的問題,全面建立健全地方性法規、政府行政規章、政府規范性文件等法規保障體系,依靠法律的強制性規范生態省各項工作的展開。
(2)進一步解放思想,積極探索生態文明理念下生態省建設的體制機制創新。目前我國在環境治理、產業轉型等方面不斷的創新體制機制,以期加大建設力度,提高建設成效。但是在生態文明理念下轉變當前發展格局是個長遠且艱難的任務,必須要進一步解放思想,不斷的進行體制轉軌和機制更新,形成階段性的體制機制良性更替,又好又快的實現社會轉型。
(3)推進機構調整,建立服務型政務中心。地方機構辦事能力和效率的高低直接影響先進觀念推行的成敗。因此要調整當前不合理的機構設置,轉變政府開展工作的理念,推行服務型的政務中心,公開、公平、公正的處理生態建設、經濟發展、人民生活間存在的矛盾,從人民、社會、自然的角度考慮利益分配機制。
(4)鼓勵政府、社會組織和公眾三方良性互動,確保生態文明落實。在生態文明建設中,政府充當的是引路人的角色,要鼓勵民間生態組織、環保技術創新企業的建立,完善公眾監督體系,實現三方互動,逐漸轉變為以社會組織為主導、政府保障運行、廣大人民監督的生態文明建設實現體系。
3.4在生態文明理念下實現生態省社會轉型
(1)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家庭。加大生態文明宣傳力度,鼓勵各單位、家庭樹立生態文明的新型消費方式和生活理念,倡導進步的生態意識、進步的生態心理、進步的生態道德,體現人與自然平等、和諧的價值取向,從身邊做起,從自身做起。
(2)為建成生態文明理念下的新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注重于社會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實現“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生態文明主張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共處,這就迫切需要建立有效且公正的利益分配制度和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從關系人民切身利益和長遠發展的教育、就業、醫療、養老、住房等五大方面著手,改善現有不公平的社會狀況和不完備的社會體制。
4構建生態省建設的保障體系
中圖分類號:X-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7-0-01
生態縣是生態環境良好并不斷趨向高水平的平衡,環境污染基本消除,自然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各個領域基本達到可持續發展。在我省,長汀的水土保持工作日益備受關注,長汀縣的生態文明建設在波折中進行。本文從長汀縣的建設基本概況、存在的不足以及對策措施等方面展開一些思考和探索,以求探尋一條推進長汀縣生態文明建設的有效途徑。
一、長汀縣生態建設的基本概況
長汀縣曾經是我國南方紅土壤區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縣份之一,但在各級領導的關心重視和國家、省、市各部門的大力支持幫助下,長汀縣通過封山育林、改良植被、發展綠色產業、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等措施,展開了大規模水土流失治理攻堅戰。經過十余年的不懈努力,長汀縣生態狀況有了明顯改善,全縣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達到117.8萬畝,治理區植被覆蓋率由15%至35%提高到65%至91%,完成了重點水土流失區22條小流域綜合治理,森林覆蓋率達到79.4%,有9個鄉鎮、18個村、21萬人得到實惠,被專家譽為我國南方紅土壤區水土流失治理的品牌和典范,成為我省生態省建設的一面旗幟。[1]長汀縣水土保持工作的寶貴經驗對推動全省深入開展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有著十分重要的示范、引領和促進作用,對全面推進生態省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價值。
二、從生態足跡角度探索長汀縣生態縣建設的不足
生態足跡是要維持一個人、地區、國家或者全球的生存所需要的或者能夠只納人類所排放的廢物的、具有生物生產力的地域面積。生態足跡能夠反映出個人或地區的資源消耗強度,又能夠反映出區域的資源供給能力和資源消耗總量,也揭示了人類生存持續生存的生態閾值。[2]通過生態足跡的角度研究可以得出,長汀縣生態赤字逐年擴大,發展的不可持續程度正在加強,而且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第二產業比重的加大,能源的消耗將會大量增多,從而引起生態赤字的進一步加劇,而這種消耗的加劇并不會得到任何生態生產性土地供給的補償。[3]長汀縣萬元GDP足跡遠大于全省平均水平,資源利用效率不高。
三、長汀生態縣建設對策
在長汀縣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礎上,結合長汀縣的經濟、社會、文化等,借鑒成功先例,為長汀生態縣建設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更加注重發展方式轉變 ,進一步完善生態文明建設的產業支撐體系
長汀生態縣建設要不斷強化生態產業布局,以低投高產、低耗少排、循環持續為目標,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構建生態產業體系,實現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雙贏;要堅持以一流的規劃引領生態產業的發展;要著力發展生態工業,充分運用科學理念指導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和產業生態轉型,走新型生態工業道路;要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著力打造一批具有長汀縣特色的農業基地,深入實施農業標準化和品牌化戰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增值能力,構筑都市型、生態化農業體系。[4]要強化科技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支撐作用,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政產學研結合,多元投入、面向社會、資源共享的科技創新體系,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撐。
2.更加注重城鄉統籌發展 ,堅持進一步完善生態文明建設的空間支撐體系
長汀生態縣建設要堅持把居住環境改善與生態環境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巧妙利用自然景觀,加快城鄉建設,完善公共服務設施,營造具有山水特色、生態、舒適、文明的人居環境,全面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宜居城市。要科學定位城市發展目標,統籌規劃城市發展框架,高起點構筑城市框架,把長汀縣建設成現代化大城市的遠景目標出發。[5]建設過程中應始終按照“生態化、園林式”的要求,不斷完善城市功能、優化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品位,切實提高城市生態化水平。同時應高質量推動生態型精致小城鎮建設,增強小城鎮的集聚和輻射功能,鼓勵引導農民向城鎮集中、居住向社區集中、產業向園區集中。
3.更加注重體制機制建設 ,進一步完善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支撐體系
為推進長汀生態文明建設,要積極發揮市場機制和價格杠桿調節企業行為的作用,建立一整套以市場為核心的政策體系,鼓勵各類投資主體參與生態文明建設,大膽探索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大力推進污染治理設施投資及運營的市場化。要科學合理設置考核指標,對縣級機關部門實績考核中逐步加大對生態文明建設考核的分值比重。要健全社會評價體系,用群眾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滿意度作為衡量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落實科學發展的重要依據,擴大群眾對領導干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權益。要樹立科學選人用人導向,把對生態文明建設實績考核結果作為干部選拔使用的重要依據。[6]
參考文獻:
[1]羅學升.長汀縣稀土開發與水土保持對策[J].福建水土保持,2004,16(04).
[2]陶在樸.生態包袱與生態足跡[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
[3]馬璇,宗躍光,劉志強.從GDP和生態足跡關聯角度研究生態足跡結構——以福建長汀縣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07,35(24):7540-7542.
1引言
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按照統籌城鄉、布局合理、節約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帶小的原則,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戰略設想。覺得十報告又提出了“新四化”,即信息化和工業化的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同時,還提出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2012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把生態文明理念和原則全面融入城鎮化全過程,走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的新型城鎮化道路”。由此看來,只有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使城鎮化成為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載體,才能實現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目標。
2快速城鎮化過程中的生態文明建設經驗總結
江蘇省張家港市(縣級市)是全國首批國家級生態示范區、生態市,全國首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也是全國首批生態文明建設試點示范地區。近年來,張家港市始終堅持把生態文明融入到城鎮化發展的全過程和各個環節,積極探索實施富有生態文明內涵的新型城鎮化發展道路。其主要成效與經驗有以下幾個方面。
2.1注重統籌規劃,著力提升城鎮建設品位
按照“以工業化為動力,以城市化為途徑,以人的素質和生活質量全面提高為內涵”的城鄉統籌發展思路,科學規劃城鄉一體發展布局。
2.1.1完善城鄉規劃布局
通過構建“層次分明、相互銜接、完整統一”的城鎮規劃體系,城鄉規劃實現“四個全覆蓋”,即市域規劃、各鎮總體規劃、各鎮環境保護暨生態文明建設等專業規劃、重點區域控制性詳規實現全覆蓋。對市、鎮實施統一規劃,形成“一城四區”的市域城鎮體系。通過多次行政區劃調整,使有限資源實現集中整合、集約利用。
2.1.2加快城鎮建設步伐
按照“發展新市鎮、繁榮新街道、建設新社區”的總體思路,加快推進中心城區城北科教新城、城西生態宜居新區、城南商務新城建設。推進各區鎮的綜合改造和新城鎮建設,優化城鎮資源配置,提升城鎮整體形象,新老街區融為一體。
2.1.3穩步推進農村“三集中”和美麗村莊建設
持續推進農村“三集中”模式,部署開展美麗村莊建設,統籌考慮城鄉空間布局、產業布局、土地利用模式等要素,打造一批具有蘇南特色、體現節地節水節能的各類載體和集中居住區。
2.2堅持轉型引領,著力提高產業發展水平
始終堅持經濟建設和環境保護“兩手抓、兩手硬”,以環境保護優化產業發展,促進發展轉型,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
2.2.1突出產業轉型升級
一方面,通過做“綠”農業、創“新”工業、育“優”服務業,加快構建以新興產業為主導、先進制造業為主體、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現代農業為基礎的現代產業體系。另一方面,依靠人才科技,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生態化改造。通過淘汰落后產能,實施騰龍換鳳,狠抓節能減排,加快傳統產業生態化、傳統產品高端化。
2.2.2持續發展循環經濟
作為江蘇省循環經濟試點城市,該市在2003年率先編制了《循環經濟建設總體規劃》,現建有國家級循環經濟試點園區1家、省級試點單位9家,初步構建起企業內部“小循環”、園區工業“中循環”和經濟社會“大循環”的循環經濟空間布局。如張家港保稅區作為國家級生態工業示范園區,以循環化鏈條為紐帶,初步形成精細化工、棕櫚油、有機硅等初具規模的產業鏈條,園區半數以上企業進入循環經濟圈。
2.2.3農業產業特色明顯
全市圍繞“一核三區五園十基地”的現代農業布局規劃,新建和擴建一批高效設施農業園區,常陰沙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成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全市現有耕地保有量54萬畝,基本形成優質稻米、高效畜禽、名特水產、苗木花卉、蔬菜瓜果等五類特色優勢產業,主要農產品“三品”種植面積比重達90%以上。同時,通過積極發展休閑觀光農業,進一步拓展生態農業功能。
2.3狠抓生態環保,著力優化城鄉宜居環境
圍繞“天藍、水清、地綠”的目標,該市一手抓源頭治污、一手抓生態建設,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生態屏障明顯加強、人居環境明顯提升。
2.3.1配套完善基礎設施
全市天然氣主管網實現“鎮鎮通”,城鄉供排水一體化實現市域全覆蓋,建成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10座,污水處理能力達22.7萬t/d,并因地制宜建立有動力、微動力等分散性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污水處理能力近2萬t/d。先后建成總庫容25萬m3的工業固體廢物填埋處置中心、總庫容220萬m3的生活垃圾填埋場、年處理能力6000t的危險廢物焚燒處置中心、日處理能力600t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以及日處理能力50t的餐廚垃圾處理廠。
2.3.2狠抓落實節能減排
重點實施“萬企節能低碳行動”,大力推進清潔生產審核,持續加快環境污染治理和落后產能淘汰。近年來,全市累計投入70億元實施了兩輪環保“333”工程和工業園區環境專項整治行動,電力行業實現燃煤機組全脫硫,城區建成全國縣級市中第一個“清潔能源使用區”。
2.3.3探索推進生態修復
成功把廢棄窯洼地建成張家港公園,把高速公路集中取土的低洼地建成暨陽湖生態園區,把市區東郊廢棄地建成生物多樣性的梁豐生態園,把百里沿江濕地建成天然綠色屏障等。
2.4緊扣城鄉一體,著力保障資源均等共享
牢牢把握“資源要素向農村配置”這個重要著力點,加快建立有利于農村環境的資源配置激勵機制,促進城鄉環境資源配置均等化保障。
2.4.1服務網絡城鄉一體
率先全面建成“行政辦事和服務、醫療保障、文化活動、商貿服務、警務治安”五大中心,形成一套包括“社會福利、醫療衛生、計劃生育、法律維權、文體娛樂”等8大類72個項目的社區公共服務體系,較好地滿足了群眾對“健康舒適、便利快捷、文化活動、個性發展”的需求。
2.4.2生態環境城鄉一體
圍繞建設“城鄉一體的宜居城市”目標,持續推進以“三清三綠”(清潔村莊、清潔家園、清潔河道,綠色通道、綠色屏障、綠色家園)為重點的村莊環境整治行動,建成江蘇省三星級康居鄉村23個、二星級21個和一星級93個,村莊環境整治達標率100%,并在此基礎上繼續深化“美麗鎮村”建設;加強城鄉綠地系統和水循環體系建設,基本建成東、中、西部三大水循環體系,初步形成林地、綠地、濕地融合的生態基礎空間。
2.4.3績效考核城鄉一體
該市始終堅持環保優先與可持續發展的“綠色行政”理念,對各區鎮嚴格實行經濟與環境指標“雙重考核”,將常陰沙現代農業示范園區、雙山島確定為“不開發區”,著力發展生態農業和觀光旅游。績效部門對區鎮、相關部門實施生態文明績效考核,定期公布“生態成績單”,真正使“綠色元素”成為行政決策考量的關鍵因素。
2.5培育綠色人文,著力營造全民參與氛圍
將生態文明理念滲透到政府決策、企業行為、學校教育、群眾生活各方面,積極引導生態文明的全社會文化自覺和全民化共建共享。
2.5.1普及推廣生態教育
把生態環保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在全市中小學全力打造“生態課堂”,發動骨干企業積極參與校企合作的“責任關懷”公益活動,培育了青少年社會實踐基地等一批有特色的生態教育基地。
2.5.2宣傳推介生態文明
突出城鄉聯動的社會化生態文明主題宣傳,使綠色人文理念進機關、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進鄉村,讓垃圾分類、環保購物、綠色出行、“光盤”行動等成為百姓追求的綠色時尚。利用覆蓋鎮村的網格化文化服務陣地,在鎮村、社區巡回展映“生態小戲”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營造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
2.5.3積極倡導綠色生活
健全政府綠色采購機制,推進機關無紙化辦公、智能化管理,積極開展節水、節電、節材等節約行動;推行公交優先,倡導綠色出行,使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LNG清潔能源公交系統、城市慢行系統建設等成為“綠色出行”的新亮點。
3對策與建議
3.1加大城鎮生態文明建設力度
良好的城鎮生態環境支持新型城鎮化的發展,在城鎮化的進程中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邊污染邊治理的老路。必須立足于區域整體來統籌資源利用、環境保護、產業布局和重大項目建設。加強對政府行為的規范化管理與制衡,減少政府在城鎮建設中反復拆建帶來的資源消耗;采取階梯電價、階梯水價模式,抑制企業和居民對水電資源的不合理利用;提高私家汽車的運行成本,鼓勵發展公共交通、自行車出行與步行等綠色交通方式;注重城鎮綠地系統建設,增加城市的綠地范圍,提高植被覆蓋率和人均綠地面積;更多采用綠色生態建筑,廣泛采用節能環保保溫隔熱材料,鼓勵開發利用太陽能;通過建設循環型產業園區,促使生產過程中的資源能量多級利用,促進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提高資源能源綜合利用效率;通過產業政策積極淘汰落后產能,以更嚴格的環保標準推動企業減少廢棄物排放;加強城鎮生活垃圾的回收管理,采取國際先進的處置辦法消除垃圾圍城現象。
3.2完善新型城鎮化生態文明建設頂層設計
探討城鎮化進程中生態文明建設的路徑,目標和方法。把生態文明建設理念引入到新型城鎮化的頂層設計之中,以生態文明建設為指針,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城鄉差異化協調發展。要堅持與完善現有城鄉土地公有制,強化城鄉規劃調控,為有序城鎮化鋪設軌道。要規避經濟全球化之弊,推進新型工業化,構筑健康城鎮化新動力。要多方位推進可再生能源應用,積極推進綠色建筑和低碳城市建設,提升城市以及國家競爭力。要保護和開發利用歷史文化與自然遺產。要從合理分配城市空間資源入手,強化交通需求管理,促進城鎮化和機動化和諧發展。要積極應對日趨嚴重的水危機。要堅持踐行科學發展觀和有序城鎮化。
按照黨的“十”提出的生態文明建設戰略部署,要切實做好城鎮化建設的整體規劃,把“五位一體”的基本要求引入規劃。在城鎮規劃中,主體功能區規劃是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規劃“三規融合”的基礎和抓手,要以主體功能區規劃為基礎,實現規劃“融合”,確定城鎮的主體功能區定位,明確城鎮化的發展方向。
2014年7月綠色科技第7期3.3探索新型城鎮化發展模式
城鎮化具有較大的作用力,從而具有正、負效應。必須對城鎮化的負面效應加以限制,其中關鍵舉措之一是基于生態文明推進城鎮化;在推進城鎮化的同時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使城鎮化的速度、規模、強度與生態環境承載力的演替進程相適應,保證城鎮化的發展始終在生態環境的閾值范圍內。城鎮化與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的關鍵是整體規劃人口、資源與環境,促進城鎮化與生態文明建設兩個系統達到各自功能和整體功能最優,使城鎮化與生態文明建設相互促進,在時間、功能、發展速度上交互促進和協同完善。
要積極研究探索生態文明建設引領新型城鎮化發展的模式,加強相關模式的探討、路徑的研究、經驗的推廣,走綠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城鎮化建設道路,形成體現生態文明建設的生活新模式、生產新模式、發展新模式和管理新模式。
要從城市的優先發展轉向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城市要從高耗能的模式轉向低耗能低碳的發展模式;要從傳統的大城市擴張轉向生態衛星城的建設和小城鎮的協調發展;從盲目克隆國外建筑和美國式城鎮模式轉向文脈的傳承和城市特色的創造上來;要從高環境沖擊的發展模式、也就是先污染后治理轉向低環境沖擊,善待生態環境的本質;要從放任式的機動化轉向集約式的機動化,發揮集約型的機動化的空間引導功能,實現集約型的城鎮化;要從偏好大型、集中式基礎設施轉向小型、分散、循環式基礎設施,要善于將大型的基礎設施與小型、循環式和分散式的基礎設施互補共生;要從少數人先富的城鎮化轉向謀求社會公平的城鎮化。
3.4制定生態文明建設新的體制與機制
構建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生態文明建設新的體制與機制。做到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制,進一步完善城鄉發展一體化的體制機制,要強化部門工作職能,建立生態環境治理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問責體系,拓寬研究渠道,建立生態環境城鎮建設的投入機制,以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創建為契機,建立嚴格的考評獎懲機制。同時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新舉措和條約,公眾參與機制等等這些相關制度,體制、機制要不斷探索完善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