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14:50:0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傳統的課堂教學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教學方法的理論是教學理論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從人類有教學活動開始,隨之也就有了教學方法的創造和應用。在千百年的教學實踐活動中,人們創造和總結出難以記數的各種教學方法。在日益強調培養大學生綜合素質的今天,對傳統教學法的改革刻不容緩,而網絡課堂便是有效的改革手段之一。
一、網絡課堂的特點
網絡課堂是基于互聯網絡的遠程在線互動課堂。一般系統采用音視頻傳輸以及數據協同等網絡傳輸技術,模擬真實課堂環境,通過網絡給學生提供有效地上課環境。標準的網絡課堂系統擁有文檔播放、視頻語音交互、背景音樂、電子教鞭、電子白板、屏幕共享、網頁共享、文字交互、課程錄制、虛擬課堂等功能;其標準使用狀況是:學員在連接互聯網的計算機上安裝網絡課堂客戶端軟件或直接使用瀏覽器,再使用由網絡課堂管理者提供的學員賬號登陸客戶端,即可參加網絡課堂教學。網絡課堂有課堂學習與課下作業的兩類系統,就如同聽老師講課和完成作業一樣。網絡課堂的核心意義就是教學資源共享、協同瀏覽。
二、網絡課堂與傳統課堂的比較
傳統課堂教學有很多不足,例如忽視了學生的課堂主體,教學方法單一,枯燥,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不利于學生對教學難點的掌握,通過學習觀察比較,我認為在傳統課堂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以教定學 、以本為本 、教路單一 、學法單一 、目標單一 、問題單一 、評價單一 、過程單一 。網絡課堂與傳統的線下課堂有很多優點:豐富教師資源(提高教師教學效率,讓更多名師為你做“貼身”輔導),降低教學成本,管理一目了然(輕松管理學生、教室、課程,操作簡易方便 ),學習身臨其境(完全模擬真實上課場景,無障礙學習),授課形式多樣(除黑板講解外還可應用豐富的多媒體教學資源,教學生動有趣),課程自動錄制(課程可自動錄制、回放,方便學生復習,教學存檔),板書輕松保存(上課板書一鍵保存,高效又環保)。網絡課堂是基于互聯網絡的遠程在線互動課堂,有課堂學習與課下作業的兩類系統。傳統的課下作業形式有以下缺點:
1、學生抄題目浪費時間;
2、學生抄作業現象嚴重;
3、作業抄襲現象使教師重復勞動。因此對傳統作業形式的改革勢在必行,而網絡課下作業系統正是有效的改革手段之一。
三、高等數學課程網絡課程的必要性
首先,高等數學相對其他課程來講課程難度大,內容枯燥,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所以教學形式的改革顯得迫在眉睫。其次,高校老師受一些學校教學制度約束,不得不把"重概念,重思想,重應用"的教學轉化為"應試教育"。再次,各校把高等數學課時壓了又壓,在這種課時少、內容多的情況下,借助網絡課堂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也是非常必要的。最后,網絡課堂可通過借助數表、圖形、動畫等將抽象的概念用具體、直觀的形式表達,用實例和示例加深對概念、方法的理解。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直觀了解,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四、實現高等數學網絡課堂教學的核心
如何設計讓學生喜歡的高等數學網絡課下作業是網絡課堂研究的核心。成功的高等數學課下作業系統可幫助學生完全地鞏固課堂上所學知識,防止學生對知識的遺漏。系統應設有 “自修室”、“課外拓展”等子欄目,以視頻多媒體的形式讓學生在課余時間補充并復習在課堂上的知識點,增強學習趣味性,加強學生學習主動性,啟發學生自學能力,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心。能夠讓學生綜合了解相關知識點,以課外小故事等形式幫助學生發散思維理解并綜合記憶課程對應知識點。因此網絡課堂的設計必須具備如下特點:
1、方便的命題和作業提交功能;
2、完善的批閱功能;
3、智能的評分機制;
4、強勁的統計分析功能;
5、貼心的設計。
參考文獻:
[1]顧美玲,大學數學理論與方法.貴州教育出版社.1995
[2]高翔林,大學數學發展思路.〈數學通報〉2002第10期
[3]桑琳 高等數學教學的改革與高素質人才的培養 大連大學學報2001(01)
主要研究解決四個問題:教和學的關系問題,傳授知識和同時培養學生能力的問題,教學生學會和同時教學生會學的問題,統一要求學生和因材施教的問題。
二、改革傳統的教學觀、學生觀
傳統的教學觀,是把教學看成是教師教書本知識,學生學書本知識。教學只有一個功能,就是傳授書本知識。傳統的學生觀,就是把學生看成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對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成了主體。現代教學觀認為,教學的任務是傳授知識和發展能力,培養思想品德,促進體力發展。教學的真正含義是教師教學生如何“學”。現代學生觀認為,學生是教學的對象,同時又是學習活動的主體。課堂教學的好壞,一方面是學生能不能積極主動地學,自覺成為學習的主人;另一方面是教師能不能在確保學生主體地位的情況下,給予點撥、指導、幫助。
三、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學生具有了這種能力,學習才有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教學質量才有可靠的基礎。根據學生年齡特征,注意因材施教、發展個性。課堂教學改革的重點,是解決“三個面向”的要求與落后的教學方式、方法的矛盾,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提高教學質量。
所以,我認為,真正的高效的課堂,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動作用,在教師、學生、教材、教學環境幾個要素中,學生是最活躍的,無疑處于主體、中心地位,他要在高漲的情緒下,即在內部誘因的作用下能動地接收、貯存、轉化知識并鍛煉能力。
(一)教學方式上傳統教學注重系統地教授科學知識,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 循序漸進的學習方式,也使學生能很快理解教材上的知識。 在這種教學方式下,教師能很好地掌控課堂,便于教師實施、組織整個教學過程;有助于學生精力集中,產生共同的想法,引起共鳴,增進師生感情,有助于感情交流和溝通。
(二)教學形式教師在講臺上授課,與學生面對面,這種方式有助于情感交流, 也能直接感受到學生的喜怒哀樂。 除此之外,教師邊講內容邊寫板書,學生也隨著邊聽邊記,引導學生的注意力在教學過程中, 教師對所學知識的重點及難點能進行有針對性的反饋, 并提出一系列相關問題,幫助學生理解,這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教學方法傳統教學方法一般有:講授法、演示法、指導法、課外輔導法、布置家庭作業法等。 其中講授法是我們最常用的方法。 這種教學方法是我們無數先輩經過幾千年的錘煉和改造流傳下來的,它經過不斷篩選、淘汰,最終才被人們認識和利用的有效教學方法。 在傳統教學方法中,講授法是主體,布置作業和課外輔導等是作為輔助地位存在的, 這些主次方式融合在一起, 便于學生記憶和理解教學內容。 而且,傳統教學方法最大的優點在于其循序漸進、深入淺出,這樣有利于教師有效地掌握教學進度,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二、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
(一)教學目標達到教學目標, 完成教科書中要求的內容,這是課堂教學中的核心部分。對于新教師來說,只要能講清知識即可;對于經驗豐富的老教師來講, 就得在達到教學知識的基礎上再發展一些相關知識, 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拓展知識面。再有其他的教學任務,則是可有可無的,沒有真正被重視起來。 例如學生工作、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等。
(二)教學過程在上每堂課之前, 教師已經按教師用書和教材上的內容安排好了這節課的主要內容,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教案。 上課后,教師和學生都是按著教案設定好的按部就班地走。 教案是按著教材里所講的邏輯和順序,并適當設計一系列想過的問題或練習; 在教師的思路里,這問題和答案都是既定的,教師設計的每個問題,都是為了引出正確答案。 然后教師就按著順序解讀教案,教案就是劇本,教師是主演, 而學生就可以作為配角出現在劇情中; 他們的任務就是配合主角按著劇本演好每一場戲,而劇中的臺詞是早就擬好的,是不能更改的。最可悲的是, 由于這種長時間的編排模式, 學生已經忘了或者喪失了修改臺詞的能力, 他們心中也認為這一切都是事先安排好的,他們只要按照步驟進行就可以了。 在這個過程中, 教師最愿意看到的就是學生按照教案中的正確答案回答問題, 若學生沒有答出規定的正確答案, 則教師要繼續努力將學生向正確答案方向引導,直至學生了解為止。
(三)教學方式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在傳統教學課程中,只注重傳授知識,而不注重創新能力的發展。 在傳統的教學課堂中,我們的模式基本是一致的傳遞接受。這種教育模式下的學生,都有同一種思維方式,都有同一種邏輯方法,大家注重了統一性,卻忽略了創新性。在傳統教學課堂上,學生主要的任務是把教材里的內容學好,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把教材里的內容通順地說下來,所以就形成了現在的教學方式填鴨式、注入式、滿堂灌。在這種教學方式下,我們只研究如何教,卻從未研究學生如何學課堂上完全以教師為主導,忽視學生的主動性; 這種教育方式太保守、太封閉,無利于現代科學教育的發展。
三、新時代下傳統教學方式的危機
傳統課堂教學方式比較單一。 在課堂上,通常教師總是講解和論證一個觀點, 直到讓學生了解為止。 而教師很少讓學生自己發現并提出問題, 更很少讓學生自己獨立地來論證一個觀點。 長此以往,學生對教師、對課堂產生了一種強烈的依賴性, 不愛自己動手動腦,只是一味地等著接受。教師對學生往往一刀切,卻忘了每個學生的能力是不同的。在科技技術如此發達的時代, 我們需要的不僅是邏輯性極強的人才, 更需要創新型人才。 我們如何培養創新型人才,歸根結底還得需要教育改革, 將幾千年的傳統教學方式依據現代社會的要求作出適應性調整, 以求培養出國際頂尖級人才。
四、改革下誕生的教學新課改
(一)新課程下教材的改變以前, 我們用的教材是依傳統教學編撰、主要以講解知識為主的教材。 這種教材文字多、圖片少、習題多,學生看了會感到枯燥無味。 現在,我們采用了新編的教材,在新教材中,文字性的東西少了許多,只介紹一些基礎的知識,卻增添了許多圖畫內容,旨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擴大學生的想象空間,學生要想追求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必須自己想辦法去探索。
(二)新課改下教學方式的改變新課改下的教學方式摒棄了滿堂灌、填鴨式,現在的教學提倡互助合作。 形式上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 要求教師實施啟發式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用自己的思維方式獨立思考問題,課堂上要預留一大部分時間讓學生用來做些動手、動腦的活動,并且要積極鼓勵學生參加課堂討論,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導,參與課堂活動的全過程。
在傳統觀念的課堂教學中,如何讓信息技術更好的滲入到課堂的教學,或者說在課堂中如何把握好信息技術,使他成為我們的一種手段和工具,發揮其特長和優勢,避免使其成為課堂教學的一種負擔,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應用于我們的教學以及促進學生個體的發展。
1 信息技術會讓課堂教學實現更大的價值
本文所說的“信息技術”主要指基于智能和多媒體的教育教學設備以及豐富的網絡教育資源庫。“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有效結合”力求實現信息技術手段與各個學科的課堂全面溶合,并總結出實現整合的可行性方案。以達到利用網絡信息資源和先進的教學手段,充分發揮和調動學生探究問題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形成積極主動、生動活潑、和諧愉快的自主式學習過程,努力促進學生主體意識、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培養與良性發展。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領域,從觀念上、實踐上等諸多方面都引發了教育教學活動的深層次變革。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有效結合的探究工作已經成為當前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突破口。正是基于這種認識和事實的存在,信息技術會讓課堂教學實現更大的價值,同學們的學習氛圍會更有效率。
2 如何讓信息技術與傳統教學方式結合更加緊密
信息技術不能脫離于傳統教學方式而獨立存在,信息技術是傳統教學方式延伸和補充。如當前一些教師,常常在一節課中從頭到尾使用電教手段,一節課下來,黑板上幾乎很少留下字;還有的教師過于看重課件、影像資料的作用,對實驗、演示關注甚少,非常缺乏做實驗演示的基本功。可以說,信息技術使教學內容可以迅速存儲、提取,在服務教學上發揮了不小作用。但電子文稿雖好,在屏幕上的呈現卻是稍縱即逝的,不及板書能留下一節課完整的軌跡,滿足學生對本課的反思性學習。另外,課件制作得再好,畢竟是虛擬的。例如,精心拍攝的實驗或演示過程的錄像,有著近乎完美的畫面。但過分追求實驗演示錄像的完美,不免有些舍本逐末。完美的實驗演示錄像是一種教學資源,但課堂實際操作中可能出現的失誤,或因特殊原因帶來的與預期不同的結果,更是一種教學資源,而且是生動的、生成的、不可多得的教育機緣。抓住機緣,及時實施教育,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例如,在科學課探究金屬鈉的性質演示實驗時,把鈉放于煤油中,可以使學生感知鈉的化學性質是活潑的;用刀切割鈉,可以使學生感知鈉的硬度。另外,在有水的燒杯中放入酚酞,再將金屬鈉放入其中,讓學生觀察。通過用眼睛看,學生可發現鈉的周圍不斷產生氣泡,認識這是一個產生氣體的反應;鈉浮于水面,認識鈉的比重比水輕;水溶液逐漸變為粉紅色認識這是個產生堿性物質的化學反應。通過用耳朵聽,學生可聽到,產生氣泡的“嗤嗤”聲。通過用手觸摸,學生可發現這是一個放熱反應。這些實踐活動的效果是放映影像資料所不能達到的。在真切的演示實驗過程中,學生不僅學到了相應的知識,而且學到了觀察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的方法,同時還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各種感覺器官參與學習過程。當然教學過程中,教室后面的學生可能看不清實驗現象,授課教師可以用視頻攝像儀對準燒杯,將變化呈現在屏幕上,這種信息技術與傳統教育媒體的整合,實現了兩種手段的優勢互補,可謂相得益彰。
因此,在我們的課堂活動中必須承認,越真實、越富于過程的實踐活動,才越能引發學生多視角、多層面的思考。信息技術在過程、實踐、體驗方面只有與傳統教學方式有效的結合,才能更好的服務我們的教學。
3 讓信息技術的不足化為動力
信息技術雖然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方便和實用性,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多媒體課件的使用,并不能完全取代黑板,必要的板書設計也是相當重要的 是教師教學是否嚴謹的表現之一,是一堂課知識體系的濃縮。現在的課件很少設計板書,學生始終無法形成整體的知識結構,這樣很容易導致課堂效率低下。再者,就是受客觀條件和個人因素的制約,學科教師能熟練制作多媒體課件的僅占少數,而幫助其制作的專業人員又對教學內容不熟悉,致使課件很難反映出教師的教學意圖,課堂教學很難取得實效。還有并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需要用多媒體技術來完成教學,有些教學內容如果用實物、模型、掛圖或投影演示同樣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就不必一味地運用多媒體技術。另外,對于學生的實驗能力的形成,只能通過實際訓練才能獲得,如顯微鏡的使用方法,臨時裝片制作,標本制作等基本技能的訓練,只有學生親自動手做才能達到要求,必須經過反復操作才能熟練。
當然,我們在利用多媒體等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幾乎是教師在課前課后傾注了大量的時間,而學生的參與相對比較少,這也是不足的方面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盡可能讓學生在獲得信息、加工和處理信息、表達和交流信息及運用信息技術等方面得到一點訓練。另外,多媒體課堂上,教師的大部分精力集中在課件操作上,師生間的互動有名無實,學生與教師的正常交流受阻,課堂有時不翻課本,更談不上閱讀、思考,學生思維發展大打折扣。
多媒體的應用除了課件和板書外,多媒體教室的設計也是重要因素,現在學校多媒體教室設計還有不合理之處是燈光和投影儀、黑板間的配合較差,上課時不停開關燈,效果不佳,學生做筆記困難等視覺容易疲勞。要有好的課件、投影機燈泡對投影效果很關鍵,但很貴,多媒體課件、多媒體教室設計是關鍵,教師講課水平和課堂控制能力是基礎。鑒于以上問題.在平常的教學中。我們應做好以下幾點:
3.1 加大對教師信息技術操作能力的培訓力度使每位一線教師都能得心應手地制作課件。
3.2 開展集體備課,教師協作構建整體課件體系。
3.3 課件具體制作中,應將激發學生興趣的真實問題引入課堂全方位開展師生互動;給足學生閱讀、思考的時間,不要盲目追求信息量、多樣化;
3.4 課件板書要直觀、簡單、醒目,基本反映本課知識體系;課件制作要體現多元評價機制,如課堂觀察、測試練習、學生練習評價和學生體驗與反思等思維能力和應用能力的訓練;必要時,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方式有機結合,互為補充,以達到教學方式的有效整合。
3.5 應該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選擇使用合適的多媒體輔助教學量力而行,摸索出適合自己的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模式。
3.6 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運用要遵循學生身心特點心理學研究表明:中學生的大腦皮層長時間處于高度興奮狀態,容易使身心疲勞,所以在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時,教師必須對畫面上的信息加以限制,做到界面制清晰節約。
4 信息技術在課堂中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信息技術產生,促進了當代教育方法和思想的飛躍。作為一線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如何讓信息技術真正成為畫龍點睛之作而不是可有可無的工具。
4.1 在疑點中點撥成為“點睛之作”。課堂教學具有很強的現場性、動態性和不確定性,面對富有價值的生成資源,教師不應拘泥于預設的教學流程,特別是不應拘泥于預設好的基于多媒體或網絡環境下的“呆板”固定的教學流程。而應即時捕捉并理智地把有效的生成資源納入課堂臨場設計的范疇之中,盤活資源,激發靈性,豐富課堂的內涵,拓展生成的空間。
【課堂案例】在一節《聲音的發生和傳播》課中講到人能聽到聲音頻率范圍在20赫茲到 20000赫茲,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人能聽到聲音頻率范圍越來越窄。根據常識學生也知道這個道理。但怎么驗證呢?此時教師用多媒體播放頻率20赫茲時,有6位學生說聽到了,而在播放30赫茲音樂時大部分學生都說聽到了,有3位和教師聽不到,直到播放50赫茲時,教師和所有的學生才都聽到了。如此的重復播放引導,老師和同學們就可以在視頻、音頻的沖擊下用眼睛、耳朵、心靈去思考、想像、品味、揣摩,閃現了教者駕御信息技術的能力和面對點睛之處巧妙點撥的智慧與靈性。
教學模式改革在探索中實踐,在實踐中探索。教育界學者對教學模式改革的研究從未中斷。多年來我國教育行業課堂教學模式從未改變,我們把它叫做傳統教學模式;近幾年新起的短時間視頻教學模式,我們把它叫做微課堂教學模式;還有一種人們未曾熟知的教學模式,我們叫它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對人才的要求更加嚴苛,那么用于培養人才的教學模式也需隨之改變。因此,有必要對三種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比較,探索出一種能夠滿足信息時代人才需求的課堂教學模式。
一、傳統、微、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概念及特征
傳統課堂、微課堂、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人們對不同類型課堂教學模式的“稱謂”,下面對三種課堂教學模式加以界定,并分析各自特征。
(一)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概念及特征
1972年,美國喬以斯威爾在《教學模式》一書中定義教學模式為“構成課程、選擇教材、指導在教師和其它環境中教學活動的一種計劃或范型”。范永波(2001)認為我國長期以來采用的教學模式是“傳遞――接受”教學模式,指出這種模式的基本程序是:激發學習動機――復習舊課――講授新知識――鞏固運用――檢查評價。我國學者對教學模式有很多探討,也提出了很多教學模式,但綜合看,都是為了更好的發揮教師對課堂組織、管理、控制的主導地位。筆者通過大量收集、閱讀文獻資料發現,學術界已有研究成果中提及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舉不勝舉,但尚未有學者對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做明確、完整的界定。綜合學者們的觀點,筆者認為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是一種基本的教學組織形式,一直以來占據著課堂教學的主導地位,該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主導課堂、學生參與課堂,是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教學模式,是教師與學生面對面進行情感交流的過程。
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有以下特征:
一是某種程度的不可替代性。傳統課堂教學發展至今仍占據主導地位有其必然原因,首先,幾千年教學傳統的延續使教師和學生潛意識無條件傳承和認同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其次,該教學規模能夠提高教學質量和規模;第三,該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情感態度的引導和人格的培養。
二是固有的不合理性。首先,不利于因材施教,傳統課堂教學模式采用班級授課,一般50人左右為一個班,教師對這部分學生采用相同的教學方式,傳授相同的教學內容,然而這部分學生的潛力、個性、才能未必相同,這不利于單個學生個性的發展。其次,不利于學生智力和能力的發揮。傳統課堂教學主要以“教師講、學生聽”,學生參與機會少,易產生聽覺疲勞,課堂效果差。第三,受時間、空間、規模的限制。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一般需要在固定的時間、地點由教師向學生授課,還受到教學環境和規模的限制,學生離開了這樣的時間、地點和環境就無法接受同樣的課程學習機會。
(二)微課堂教學模式的概念及特征
“微課”的概念最早形成于美國,應該說是個“舶來品”。我國首創提出“微課”概念的是廣東省教育局胡鐵生,他于2011年指出“微課是根據新課程標準和課堂教學實際,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展開的精彩教與學活動中所需各種教學資源的機會結合體。”之后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教育部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中心也對“微課”做出了進一步的調整,胡鐵生也不斷修改自己對“微課”的定義,另外我國學者對“微課”概念的研究仍在持續。雖然對“微課”的定義隨著研究的深入而不斷調整,但我們可以清晰看到的是定義中核心的幾個關鍵詞,即視頻呈現、簡短完整、數字化網絡化、個性化學習。結合已有研究成果和筆者自己的見解,筆者認為:“微課”是按照教學目標、課程標準和教學實踐的要求,以簡短的教學視頻呈現,圍繞某個知識點進行完整設計與制作,能滿足個性化學習差異的一種生長型網絡教學資源。
微課堂教學模式有以下特征:
一是突破時空限制。“微課”以簡短視頻的形式呈現,就具有可轉移的特性,學習者可以接受到轉移來的微視頻展開學習,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二是網絡共享性。“微課”呈現的微視頻通過網絡平臺共享給大眾,只要有網絡就可以通過觀看“微課”的形式學習微課程。
三是教學主題明確性。一個“微課”講授一個知識點,教師的教學主題、學習目標和對象清晰明確,重難點突出。
(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概念及特征
“翻轉課堂”又稱“顛倒課堂”或“翻轉課堂”,最早應用于美國。2011年加拿大《環球時報》將“翻轉課堂”評為“影響課堂教學的重大技術變革”,至此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被廣泛應用于西方教學。同年該教學模式傳入我國,并迅速在學術界掀起研究熱潮。國內外學者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定義研究頗豐,綜合已有研究成果,筆者認為“翻轉課堂”是在信息技術的支撐下,對傳統課堂的顛覆,即學生課前通過網絡自主學習教師下發的課程知識點視頻并完成任務單,課中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相互咨詢交流問題,形成課堂知識點內化,課后學生可以再通過課程視頻對知識點進行鞏固的教學模式。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有以下特征:
一是因材施教。“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和興趣范圍給學生布置不同的學習視頻和任務,學生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自主學習的進度,實現了個性化學習和因材施教。
二是教學相長。“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她)們不再單純的需要備好課、做好教案等,還需要將需要傳達的知識點錄制成高質量的“微視頻”,并設計一系列豐富、有趣的教學資源,以供學生選擇學習。
三是角色轉變。“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角色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教學的引導著和促進者,學生角色由傳統的知識接受者轉變為學習的參與者,兩者角色的轉變更好的促進了素質教育的開展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信息化時代對課堂教學模式的影響
傳統的教學模式受科學技術的限制,融合達到的教學環境,只能以教師課堂講授,學生課堂聽課的形式完成教學,這種模式持續了很久,人們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擴大教學規模,提高教學質量。但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傳統教學模式似乎已不再適應現代學生、學校、社會、國家等對課堂教學的要求,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信息化工具誘發學生排斥傳統課堂
現階段,手機、MP3、MP4、平板電腦等信息化工具充斥著教學課堂,傳統的教學課堂很難吸引住思維活躍的學生,他們易于沉溺于手機游戲等“魔咒”,說明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信息化時代的要求。
(二)信息化時代促進課堂教學模式改革
技術信息化為課堂教學改革提供了技術支撐,“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等新的課堂教學模式都有效利用了現代信息技術。
(三)多媒體技術擴充了課堂教學的內容
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添加了關于知識點的圖片、聲音等新原素,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視覺、聽覺優勢克服了傳統課堂易疲勞、教學手段單一等缺陷,是對傳統課堂的有益補充。
(四)網絡平臺為課堂教學帶來挑戰
互聯網時代,網絡平臺的廣泛運用給教師和學生都帶來了挑戰。就教師方面而言,網絡上無數教學名師的視頻課程,無數教育機構的優秀課程,使教師們壓力山大,一怕自己課堂不能吸引學生,二怕自己知識結構不能滿足學生。就學生方面而言,面對互聯網上眾多的課程好似琳瑯滿目的商品,難以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
三、傳統、微、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優缺點比較
通過以上對傳統、微、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概念和特征的分析,綜合它們各自的優缺點,筆者認為傳統課堂較微課堂和翻轉課堂有其固有的不可替代性,微課堂是在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加入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將傳統教學內容通過短視頻課程的形式呈現給學生,翻轉課堂則將課外、課中進行了翻轉,并將教師學生角色進行了翻轉。具體比較見表1-1.四、信息化背景下課堂教學模式的發展趨勢
學術界眾多學者熱衷于研究課堂教學模式及其發展趨勢。黃曉龍、張世祿(2008)傳統課堂需引進網絡教學,實現網絡教學優勢向教學實效的轉化,最終形成以傳統課堂教學為主、網絡教學為輔的課堂教學模式。陳兵(2006)、曹群英、江華珍(2009)提出網絡與傳統課堂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林瑩瑩(2014)提出結合傳統課堂與MOOC的混合式教學模式。陳會源(2015)在其碩士畢業論文中提出基于微視頻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指出該教學模式更能激發學生自主學習。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形成,學者對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成果越來越現代化,結合大量研究成果,筆者認為我國課堂教學模式將是在傳統課堂教學模式背景下,融合微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復合型課堂教學模式,該模式在保留傳統課堂中教師與學生面對面情感交流等優勢的基礎上,能夠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激情,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獨立思考能力。
參考文獻:
[關鍵詞]
新課標;翻轉課堂;傳統教學
隨著國家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者都在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更新教學理念,翻轉課堂無疑是當下最熱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創新話題之一。翻轉課堂作為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可為教師提供個性化的教學平臺,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空間。以現代多媒體技術為基礎,將傳統課堂中的課上活動和課下活動進行互換,呈現出教學手段先進化、教學資源信息化、教學流程高效化、師生角色雙主化和評價方式多元化等特征。在實施推廣過程中,它必然會與傳統教學模式產生矛盾,如何正確處理好翻轉課堂與傳統教學之間的關系,是擺在每一位教師面前急待解決的問題。筆者的態度是,翻轉課堂與傳統教學應取長補短,相得益彰。
一、翻轉課堂與傳統教學的界定
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的理念來自于美國柯羅拉多州林地公園高中的Jonathan Bergmann和Aaron Sams兩位化學老師。兩位教師課前讓學生在家觀看教師提前錄制的視頻,課堂時間用來完成作業,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從而翻轉課堂在美國各個學校得到大力推廣。2011年春季,可汗學院的創辦人Salman Khan在TED上的演講《用視頻再造教育》,再次引發了大眾對翻轉課堂的關注。
翻轉課堂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顛倒的教室。翻轉課堂是指在正式學習中,學生在課前利用教師分發的數字材料(音視頻、電子教材等)自主學習課程,接著在課堂上參與同伴和老師的互動活動(釋疑、解惑、探究等)并完成練習的一種教學形式[5]。在翻轉課堂上,傳統的教學模式受到了顛覆,知識傳授通過信息技術的輔助在課前完成,知識內化則在課堂中經老師的幫助與同學的協助而完成的,從而形成了翻轉課堂。對于教師來說,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不僅是按照教學安排制作視頻,更重要的是怎樣對學生進行個別化的需求分析,探究他們在理解教學內容上的誤區,實現學生的個性化教育。對于學生來說不僅是觀看視頻,還要在觀看教學視頻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并帶著問題與同伴在線交流或者在課堂上參與討論,強調的是自主建構知識體系。
傳統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中心,它的特點就是由教師通過講授、板書及教學媒體的輔助,把教學內容傳遞給學生。老師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主宰,學生則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在這樣一個模式下,老師是主動的施教者,學生是被動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對于教師來說,只重視對知識的傳授,過分強調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的統一,而忽略了學生的個性的培養與發展。對于學生來說,對知識的死記硬背,扼殺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精神,缺乏創新創造能力。
與傳統課堂教學相比,翻轉課堂其最大的特點是把知識傳授的過程放到教室以外,讓學生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接受知識,而把知識內化的過程放到教室內,以便學生與學生之間、老師和學生之間有更多的交流和溝通。翻轉課堂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并借助網絡信息技術進行實際應用,它的出現顛覆了傳統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是在信息時代高速發展的條件下教育教學改革的重大突破。
二、新課標實踐中翻轉課堂與傳統教學的比較
(一)翻轉課堂較傳統教學的積極意義
1.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基于信息技術的翻轉課堂模式,建構出一種基于真實情景的學習環境。這種環境不受時空限制的資源共享,快速方便的信息獲取以及豐富多彩的交互方式,有利于培養學習者自主發現和探索的能力。另外,由于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學習進度也會存在差異,理想化的學習環境是教師能夠有針對性地提供幫助、指導。但是在傳統教學中由于教學時間的限制,教學方法不可能兼顧到每一個學生,而翻轉課堂則可以給學生創設一個有針對性、可控的學習環境。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通過控制視頻資源的進度以及教師的在線輔導來安排自己的學習進度并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2.增加家長在學習過程的參與度
學生在課下進行自主學習,會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很多問題,此時,家長的參與就顯得至關重要。家長可以對學生進行引導、監督,跟教師一起參與討論、制定學生的學習計劃,這不僅能讓家長實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形成“家長――學生――教師”交互系統,打破了以前“教師――學生”的二元格局。
3.加強師生信息素養的培養
素質教育強調對青少年信息素養的培養,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運用信息技術成了提高青少年的信息素養的核心手段。翻轉課堂一方面在學習過程中融合了網絡視頻等現代信息技術,加強了學生利用網絡資源的能力,提高了青少年的信息素養。另一方面,翻轉課堂需要教師積極努力地探索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思路、方法,在課堂上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信息素養得到了極大的加強。
(二)翻轉課堂較傳統教學的局限性
1.對教學效果-知識系統化有影響
在先教后學的課堂里,教師是按照知識的邏輯關系來展開講授的,至少教師的信息是完整的,但是翻轉課堂的課堂結構是以學生學習活動的心理過程為線索的,原本是一個完整的知識,有可能被學生的學習心理過程切成一個一個相互之間暫時沒有聯系的碎片。因此,在以學生的學習活動為主體的翻轉課堂的課內,在完成一個相對獨立的知識模塊的學習活動之后,需要將學生的學習成果整合起來,就顯得非常重要。
2.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信息素養有較高要求
翻轉課堂要求學生在課余觀看教學視頻后,自己完成課余練習并在互聯網中查找資料,總結問題,然后在課堂中與教師、同學進行討論。這一切安排都是建立在學生具有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和信息素養的基礎上的。學生只有具備較高的自主學習能力才能夠通過教學視頻進行課程內容的學習,在課前練習中找到自己的疑問,并能夠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學生只有具備較高的信息素養才能在網絡中進行資源檢索,通過網絡教學平臺與教師和同學進行溝通交流。
3.對教師本身要求較高
隨著教師角色的轉變,對教師教學技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教師需要制作出適合學生自主學習的資源,但是不能對學生的選擇造成影響。這就需要教師運用新的教學策略來制定出能夠促進學生學習和成長的教學設計。學生在完成學習后,還要通過測試將學習情況反饋給教師,教師即時做出測評以便于對教學設計進行調整,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
4.對教育評價與評估機制改革有要求
教育是一個長期工程,所取得的成績不能立竿見影,它的應然目標是難以精確測量的、無形的,而教育的實然目標卻是可測的、有形的、能在(下轉第10頁)(上接第4頁)短時間內帶來可見的成績。我國現有的教育評價過分關注教育的實然目標,以分數、升學率作為評價學生、教師、學校的重要標準。評價方法研究成果少,可操作性不強,存在評價方式單一的現象。故無論是評價觀念,還是評價的技術方法都需引起足夠的重視,不斷地完善。
三、翻轉課堂與傳統教學可以取長補短,相得益彰
翻轉課堂教學將傳統的課上教學和課下學習“翻轉”過來,形成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形式,這一課堂教學模式的新變化無異于傳統課堂發生的一次深度裂變,為我國課堂教學改革的深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為教學改革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實踐場域,但新型教學模式的建構也應特別慎重,不能輕易地全盤否定傳統教學而對翻轉課堂模式全盤接受。如果它們之間的關系和度沒有處理好,片面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完全讓學生自由去探索,忽視教師(甚至也忽視教材)的作用,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我們應該真正將翻轉課堂與傳統教學有機結合,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新課程理念,合理把握不同教學手段之間的關系,使教學過程最優化,使學生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作為一種新生事物,翻轉課堂畢竟只是處于剛剛起步階段,如需普遍適用還有很多問題有待研究。例如,如何編制利于學生自學的高質量的微視頻,不同學科的微視頻編制有什么不同特點,翻轉的課堂教學到底應該如何進行,有沒有規律可循,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實現減負增效的教學效果等等,這一切都有待于進一步的教育探索和實踐。任何一種教育改革模式,不可能指望在短短的一兩年或者三五年就能取得顯著成效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取得經驗,改進不足。盡管如此,我們滿懷信心地期待,借助于信息技術的強大推動力,我們的課程改革一定會跨上一個新的臺階,離新課改所倡導的教育理念和目標距離會越來越近,從而真正培養出我們所期望的更有活力、更會自學、更能獨立思維、主動思維、批判性思維的創新型人才。
[參 考 文 獻]
[1]郭曉功,徐魯寧.信息化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主要差別對比[J].信息通信,2014(6).
[2]陶治.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信息化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18).
一教學觀念現代化
實踐證明:教學觀念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率,教學觀念不解決,再好的教材,再完善的教學方法,使用起來也會“走樣”。
傳統的教學觀認為:教學就是教師教,學生學,教師講,把學生當作消極、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容器。現代的教學觀認為:教學就是教師有效、合理地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學好,學得主動、生動活潑。要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建立符合現代教學觀的嶄新體系,努力做到“五個轉變”和確立“四種教學觀”。
“五個轉變”是指:①由單純的“應試教育”轉變為全面的素質教育;②由“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轉變為啟發式的教學方法;③由局限于課堂的封閉教學轉變為課堂內外相結合的開放性教學;④由單純傳授知識的教學轉變為既傳授知識,又發展能力的教學;⑤由教學方法的“一刀切”轉變為因材施教。
“四種教學觀”是指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確立如下四種觀念:①整體觀。即是用整體觀點指導課堂教學,從整體上進行數學教學改革,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中各種因素(教師、學生、教材等)的積極性,使它合理組合,和諧發展,實現課堂教學整體優化;②重學觀。就是要求教者重視學法指導,積極地把“教”的過程轉化為“學”的過程;③發展觀。不但要引導學生有效地學習,更重要的要培養能力,發展智力;④愉快觀。要把愉快因素帶進課堂,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獲取知識。
二數學目標明確化
教學目標是教學大綱的具體化,是教材所包含的知識因素和能力訓練的具體要求,是評估教學質量的依據。教學目標決定著教學活動的方向,決定著教學內容、方法、途徑的選擇,決定著教學效率的提高。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如果目標制定明確,便能發揮如下功能:對指引師生的教與學,有定向功能;對教改程序的有效進行,有控制功能;對知識與能力的雙向發展,有協調功能;對減輕學生因題海戰術而盲目訓練所造成的負擔,有效率功能;對教改工作的科學評價和管理,有競爭功能;對統一標準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有穩定功能。
由此可見,要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就應制定完整、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注意根據教材內容定出基礎知識、基本能力、思想感情教育等項的達標要求。
三教學方法科學化
教學方法是師生為達到教學目的、實現教學目標而相互結合的活動方式,其中包括教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而學生的學法實際上是教師指導下的學習方法。
教法制約學法,并給課堂教學效率帶來重要影響。因此,教師選擇教學方法要科學、合理,注意體現如下四個原則:啟發性原則、生動性原則、自主性原則和因材施教原則。啟發性原則是指方法要善于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啟發學生積極思維;生動性原則是指方法要富有藝術性,具有強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自主性原則是指方法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材施教原則是指方法要處理好全體和個別的關系。
課堂教學方法多種多樣,不同的內容、不同的課型,教法就不同。目前,一 節課中只采用一種教法的極少,同時單一地運用某一教法,也不利于學生智能的發展。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要將各種教法進行最佳組合,做到靈活多樣、富有情趣,具有實效,并能體現時代的特點和教者的風格。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學方法科學化,提高教學效率。
四教學手段多樣化
教學手段是實現教學目標的主要措施。傳統的數學教學,從概念到概念,教師單靠粉筆和黑板講解,勢必影響大面積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素質提高。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須注意教學手段的多樣化。
多媒體教學體現了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因為它合理地繼承了傳統的教學媒體 ,恰當地引進了現代化教學媒體 ,使二者綜合設計、有機結合,既能準確地傳導信息,又能及時地反饋調節,構成優化組合的媒體群。
這樣能使學生視、聽觸角同時并用,吸收率高,獲得的知識靈活、扎實,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五課堂結構高效化
現代教學論認為:應變“教”的課堂結構為“學”的課堂結構,變課堂為學堂。 不同的課型有各自的基本結構模式,同一課型的結構模式,也會因教學指導思想的不同、客觀教學條件的變化而變化。
課堂結構高效化并不一定是大容量、快節奏和高要求,一個有活力的、高效化的課堂結構,必須具備如下六個因素:構成一個“環環緊扣、層層入深、步步有新、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教師對教學內容的處理與學生原有的認識結構相適應;學生主動、積極參與的程度;學生當堂練習的數量和質量;課堂信息反饋暢通的程度,能否做到及時反饋及時調節;充分有效地利用課堂教學時間。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01-0213-01
英語課堂中各種類型的語言交際活動,可以創造輕松活躍的學習環境,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激發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有助于學生英語交際能力和綜合能力的提高,是促進學生習得語言的重要手段。初教英語的老師需要在課堂上設計豐富多彩的語言學習活動,而有經驗的教師則需要創新語言活動使學生學習起來更有激情。
一、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描述和特點
一般來說,一個完整的英語教學活動包括活動的基本類型、目標、原因、內容、情景、教學媒介、學生的組織安排、活動步驟、時間安排、語言、老師和學生各自的角色、認知過程、難易程度、矯正環節以及評論。
首先,任何一位英語老師都必須準確地知道活動規范化的命名,例如,聽寫,在英語中為“dictation”。其次,了解使用該活動的內容、目的和情景。此外,還要考慮活動中所使用的工具,熟悉活動的具體步驟或程序。再次,活動中有很多不同類型的語言。教師在活動中的指令語,學生在活動前、中、后的交際語以及活動中需要練習的目標語言。在這種不同類型的語言形式下,教師可以掌握學生完成活動的準確率和流利程度以及在活動中練習有效句子的數量。教師需要在不同的活動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活動的進行是一種認知過程,學生在活動中可以充分運用自己的大腦完成任務,例如總結、對比、對照、分類等。設計活動的難易程度對于學生能否順利完成任務很重要。大多數語言學家建議活動的設計須依據教學原則,難易程度在學生目前能夠操作的范圍之內,這樣學生才能在沒有幫助的情況下順利進入下個階段。教師可以根據具體出現的問題選擇合適的時間和方式給予糾正,例如詞匯的選擇、語音語調等。
二、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轉變
大家已經非常熟知傳統的教學活動,有些老師也許在考慮如何使傳統的教學活動轉變以適應自己的教學目的和方式。這是一種很自然的教學反應。我們塑造、再塑造資料、活動和課程以適應教學大綱或課程目標提出的問題。正如園藝工作者一樣,我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大幅度改變我們的素材或者微調我們的材料來強化我們自己的風格和特色以及教學目的。英語課堂涉及的傳統的活動有:閱讀文章回答問題、角色扮演、檢查家庭作業、識記、展示等。
(一)閱讀文章回答問題。為了鼓勵學生更加積極主動自主學習,教師可以轉變師生之間的角色。讓學生提前預習單詞和課文,劃出不認識的單詞,自己查字典學習。第一,改變步驟和認知過程。讓學生分別以讀者和文中主人公某個朋友的身份閱讀文章兩遍。當學生以新的視角閱讀的時候,他們在既定的關系中對主人公進行評論。第二,改變教學材料和認知過程。教師首先準備二十到三十個與課文相關也與學生個人經歷相關的問題,然后讓學生閱讀文章和問題,一旦理解就可以自由選擇劃掉不想回答的問題。最后,鼓勵學生自由組合,相互問問題,練習口語。
(二)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學生們最喜愛的活動之一,在角色扮演中學生可以更生動地展現自己。為了增加學生之間有意義的轉換,可以改變話題和步驟。例如,可以讓學生選擇一個人際關系中遇到的一個問題,生成一個故事情節,討論可能發生的對話,討論在對話中用到的語言、內容等,學生分角色表演,最后,學生脫離扮演的角色,討論如何解決對話中遇到的問題。
(三)檢查家庭作業。為了防止學生思想拋錨,改變傳統的按照學號提問的方式。老師可以隨機提問一個學生,學生回答完畢后,由他來隨機提問下一個學生。為了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和自我檢查,教師也可以分配學生分組討論決定正確答案。
(四)識記。改變傳統記單詞的方法,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合作。學習完新的語言知識后,老師按照人數和水平進行分組。學生在規定時間內記憶新學習的語言知識點,老師以小組提問,最后以平均分給各小組成員。一旦學生完全理解這種測試系統,每組都會努力記憶爭取得到盡可能高的分數。
(五)展示。為了吸引大家都參與進來,可以改變展示步驟和教師角色。每個學生分別在空白紙上寫下自己的名字和感興趣的問題,然后傳遞紙張,每個同學輪流在傳到的紙上寫下想問的問題。學生拿回自己的紙張,根據問題做展示。其他同學在聽的同時可以進一步提問。教師給予評論和打分,或者問相關問題。
綜上所述,傳統的英語課堂活動具有可塑性和延展性,教師可以稍微調整或完全轉變傳統的教學活動以滿足團隊規模、教學目標和任務或教學大綱。作為引路人和協助者的同時,教師還應注意引導和啟發,使課堂活動順利進行。
傳統教學模式一般是指校園教室中進行的教學活動,通常是教學者與學習者同時處于同一空間,在教室中學習者由于環境影響必須遵守某些行為規則即某些溝通方式。傳統的教學,大多是教學者依賴既有的經驗,依照教科書的內容,以講述的方式傳遞給學習者,學習者也只是被動地接受。傳統教學只在教室上課,是最傳統及最普遍被使用的教學法,由教師以某一特定主題為中心,做有系統、有組織的口頭教學。傳統教學的主要精神是完全由教師主導與掌控整個教學情境,利用黑板板書及運用教學資源與課本的內容講解,學生上課專心聽講或練習的教學方式。傳統的教學模式大多以教師的講授活動為主,并未特別注意或正視學生之先前概念,更沒有發展特殊且適當的教學活動來幫助學生產生概念的改變。學生習慣被動地照著教科書的編排及老師的教學進度去吸收新知識,老師必須是個無所不知的全能者。傳統的課堂教學著重強調了教師的傳承作用,教學活動中以教師、教材為中心,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落后,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能力培養,挫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但傳統教育教學目標明確,教學重點突出,教學結構嚴謹,基礎扎實,是學生獲得知識技能的一條簡捷、經濟、有效的途徑。這一點,可以從它培養出來的現在戰斗在各級各類崗位上,為祖國作出巨大貢獻的人才上得到有力的證明。《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指出:“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教學,并關注情感、態度的培養。”因此,我們應辯證地看待我國的傳統教學,拋棄其不合理因素,傳承、發揚其優點,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不斷充實、發展和創新。總結起來傳統教學模式的優點有:①節省學習時間。②知識具完整性、系統性。③教材教具使用具有彈性。④班級秩序容易掌控。⑤教師的熱忱與專業素養可以影響學生學習。⑥教師的互動討論可直接管控與調整。
實施新課程改革以來,因為教師對新課程改革的過分熱情追求和對中國傳統教學模式缺乏客觀的認識、分析和評價,片面地認為創新就是要斬斷和傳統的一切聯系。導致教師有一種觀點似乎越來越流行,認為傳統的課堂教學與創新的課堂教學是相互對立的,要實施創新教育,必須完全拋棄傳統的課堂教育。
與此同時,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多媒體輔助教學更是成為熱門的話題。實踐也證明,適時適量地應用多媒體課件來輔助教學,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節省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作用,使課堂教學事半功倍。但實際教學中,許多教師不加選擇地一味使用多媒體,認為這才“現代化”,才夠“課改”。因而也出現了這樣的課堂:課件精美,圖文、形聲并茂,師生投入,教學過程像看電影,無論學生愛不愛看,只管一路放下去,教學過程成了“注入式多媒體課件教學”,書本、筆記不用了。教師成了一名“放映員”,教師的講解僅是“畫外音”。多媒體本來只是一種輔助教學手段,但在這些課上,卻喧賓奪主,成了課堂的主宰,約束了學生思維的活躍性和創造性,學生也因此缺少了思考問題的空間。學生從表面上看,始終在認真聽課,但或許只是對精美課件感興趣,其實腦子里一片空白。
這是由于傳統教學與新課程改革認識的誤區造成的,我們應清醒地認識到,新課改提倡“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一個重大的突破,意義深遠。但從知識、方法、能力之間的關系來看,知識還是最基礎的。方法是一種在形成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被內化的知識,是掌握知識的知識。能力則是在學習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獲取知識的方法和途徑積累到一定程度引起質變的產物。可見,沒有知識、方法和能力的培養就成了無源之水。人類千百年來經驗的總結,內容豐富,傳授知識是最便捷、最省時的最佳方法。我們要關注教學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個教學原則: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主體,應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多媒體輔助教學并不只是為了給老師省下時間,更重要的是它能創設一種教學的情境,有利于學生的理解。設計制作多媒體課件,應從“寓教于樂,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創造性”出發,不能把現代化的多媒體技術作為進行現代“注入式教學”的工具,否則就有違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初衷了。
一、傳統課堂傳播模式的弊端
傳統的課堂傳播模式脫胎于大眾傳播學。在傳播學中,一個基本的傳播過程包括傳播者、受傳者、信息、媒介和反饋五大要素。以往對教育傳播學的研究更多的是同化大眾傳播學的研究成果,將大眾傳播學的模式直接運用到教育傳播中,傳播者變為教師,受傳者是學生,教師講授內容即傳播信息,而教具及其他教學條件則構成傳播媒介。大眾傳播模式生長于“老三論”:系統論、信息論和控制論的土壤里,帶有較強的信息灌輸色彩。與大眾傳播行為相比,教學過程并不是簡單的信息流動與控制,課堂上信息的有效傳播并不完全等價于知識的形成。
1.傳統課堂傳播模式忽視了知識的復雜性
Per Flensburg 從信息技術的視角詳細分析了知識與信息的區別與聯系,并給出了公式性表述:①數據流+格式=數據;②數據+結構=信息;③信息+元數據=內容;④內容+上下文或者語境=知識。從知識由內容和上下文或語境兩部分組成,可以看出,知識的獲得既需要向學習者呈現內容,亦需要學習者完成對所學內容的語境的建構。大眾傳播行為的傳播對象往往停留在“內容”的層面上,而教育的特殊性對教育傳播的結果有明確要求,教育傳播的目的并非學生獲得傳播內容而是在“內容”的基礎上形成知識。
2.傳統課堂傳播模式不利于知識生成
從大眾傳播脫生而來的教育傳播,潛意識地在傳播模式上繼承了大眾傳播的“單向化”。單向化的傳播模式導致課堂上傳播行為的單一化,即只有教師向學生的傳播。在課堂傳播環境中的所有個體被分為兩方:一方是教師,另一方是學生。教師向所有學生傳播信息和知識,學生與教師建立單一的反饋關系。首先,這種反饋的力度和頻率是很難保證的;其次,學生與學生之間缺乏必要的溝通和交流,造成了學生間的相對孤立;第三,單向化傳播的課堂天然地將教師和學生劃為兩方,正體現了大眾傳播的一大缺點:傳播者與受傳者之間的分離性。
二、學習共同體理念下的課堂傳播模式
1.學習共同體
目前,對學習共同體的概念,學術界尚未有統一的認識,普遍認為學習共同體由穩定的學習者及指導者,包括教師、專家、輔導者等要素組成。學習共同體有以下特點:
(1)一些個體因為某個既定的學習目標或者某個共同的學習興趣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團體或社區
(2)在這個團體中,每個成員都參與到共同目標的學習中,成員間共享話語權,通過思考、探索、會話、協作來完成目標
這個團體的學習進度不是整齊劃一的,單個成員對共同的學習任務都具有獨立的思考和探索,并且在共同任務之外成員又可以具有各自不同的興趣點和學習方向。無論是共同探索的成果還是個別成員獨立思考的成果都在團體內進行傳播和共享。
(3)學習共同體內的成員對共同學習任務的理解和背景知識必然是不同的
在自發形成的共同體中,學習者有高、低級之分,層次較高的學習者自然獲得較多的話語權;教師的角色轉變為共同體殊的助學者。無論在何種學習共同體內,話語權都不會被獨享。
2.學習共同體理念下的課堂傳播模式
學習共同體理念堅持學習過程中每個學習者的參與、活動、反思、會話、協作等行為,話語權在成員間共享,從形式上打破了傳統課堂中的單向性傳播,提高了學習者的參與度和對學習共同體的歸屬感,客觀上解決了傳統課堂傳播局限于信息傳播的缺點,有利于學習者對知識的建構和生成,從而實現真正的知識傳播。
(1)在該模式下,課堂中的傳播行為不再單一
話語權從教師的掌控中獨立出來在成員中傳遞,教師作為助學者維持其傳遞秩序。
(2)傳播行為中的角色發生變化,傳播者變為當時話語人,受傳者變為其他共同體成員
教師和學生不再固定作為傳播者和受傳者,提高了學生對學習的參與度和對課堂的歸屬感。同時,傳播不再局限于教師和學生之間,而是發生在所有共同體成員之間。
(3)解放話語權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
在高參與度和歸屬感的環境下,對話和思考的活動性增加,課堂中發生的不僅僅是淺層的信息的傳遞和接收,更易于知識在整個共同體內的產生和建構。
由于筆者能力有限,該模式僅是一種初級探索,文中難免有錯誤之處。同時,本文僅從傳播行為角度對課堂教學傳播模式進行了簡單構建,尚未較深入地涉及該傳播系統中各要素間的影響關系,其在傳播行為前、中、后的狀態變化以及傳播效果的檢測等等,有待后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