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30 14:50:0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臨床護理路徑的概念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5846-02
臨床路徑的概念臨床路徑(clinical pathway,CP)是由臨床路徑小組(the clinical pathway development team,CPDT)里的一組人員共同針對某一病種的監測、治療、康復和護理所制定的一個有嚴格的工作順序和準確的時間要求的照顧計劃,保證醫療護理質量達到一定的水平[1]。一般包括診斷、化驗及檢查項目、藥物治療、醫療干預、護理、監測項目(包括用藥效果和出現的不良反應等)、疾病知識教育、治療階段目標、時間要求以及運動、飲食、營養、一些需病人協助的康復指導等。根據對象不同,可分為醫師、護士和病人三個版本[2]。我護理單元將臨床護理路徑更加細化,制訂成圖文并茂的冊子,應用于普通外科低年資輪轉護士的護理教學中,收到滿意效果,現將具體做法介紹如下:
1 方 法
臨床護理路徑細化表共三個部分內容:第一部分為疾病的介紹,包括解剖生理、病因、臨床表現及處理原則;第二部分為每日的宣教、護理措施、飲食、活動及并發癥等內容;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分解說明,如各種護理操作具體方法及風險、發生并發癥原因及處理、健康宣教的意義等。普通外科常見疾病按三個部分詳細說明并整理成冊。
2 臨床護理細化表的實施
2.1 組織帶教老師學習 護士長在科室內統一培訓帶教老師,詳細掌握臨床護理細化表的內容,實現人人達標,標準化。
2.2 基礎理論培訓 輪轉護士進入科室后,帶教老師詳細講解“臨床護理路徑細化表”的內容及學習方法,要求護士完全掌握第一部分內容后進入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需要三天時間。
2.3 技能操作培訓 理論培訓結束后帶教老師對整個普通外科護理操作流程詳細講解并結合臨床進行示范,需要三天時間。
2.4 臨床護理路徑細化表在臨床中應用 輪轉護士通過基礎理論及操作技能考核后,結合臨床護理細化表的相關內容,對住院患者每日制訂標準護理計劃,明確護理目標,提供最佳護理服務。
2.5 綜合評價 評價改進階段臨床路徑實施一定時間以后,要將路徑實施后的結果與實施前的數據進行對照并加以分析。其內容主要包括:護理質量評價、工作效率評價、經濟指標評價以及病人滿意度的評價等,通過評價以改進原有路徑或使用改進后的新路徑,使“臨床護理路徑細化表”不斷完善,更符合臨床護理實際。
3 結 果
對2008年3月――2011年9月在普通外科輪轉學習的86名護士在出科前1周進行對“臨床護理路徑細化表”學習模式的效果評價。有效回收率100%,見表1。
4 討 論
4.1 規范教學模式,減少教學的盲目性 臨床帶教以往都是教師根據自己的經驗來帶教,難免隨意而盲目。“臨床護理路徑細化表”的應用,規范普通外科低年資護士教學模式,注重臨床護理前后銜接的順序性,增強了教學的系統性。
4.2 保證培訓管理的有效性,提高學習效率 “臨床護理路徑細化表”對培訓內容和要求有具體細致的描述,預期目標和時序明確,且要求規范記錄計劃目標完成雙向認可,例于執行和客觀評價,保證培訓有效性并明顯提高學習效率。
4.3 激發低年資護士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患者滿意度 “臨床護理路徑細化表”的使用對低年資護士的整個培訓及臨床護理有章可循,主動在“臨床護理路徑細化表”中尋找自己的不足點。
4.4 保證護理安全,提高護理質量 因有了嚴格的時間框架作為指導,同時路徑中所列出的每日重點工作一目了然,使護理人員有預見性、有計劃的工作,完善了整體護理,提高了護理質量。
5 臨床路徑的前景展望
臨床路徑的推廣需要病人與醫療工作者的密切配合。我護理單元所設計的“普通外科護理臨床路徑細化表”是大量基礎研究以及和循證醫學、循證護理密切結合,更具普及性的臨床路徑時刻表。在低年資護士培訓過程中促進了護患交流護理路徑同時是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規范的內容和向病人公開的形式,保證了護士與病人交流的時間和時機,掌握了細化的普通外科基礎知識和技能,使護理教學工作更趨于完善,使護理學科有更新的發展。
參考文獻
近5年來,臨床護理路徑在產科中應用尤為廣泛。俞穎[9]等應用臨床路徑對孕產婦實施健康教育規范了理人員健康教育行為,提高了產婦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率,及相關知識知曉率和相關技能。張穎[10]臨床護理路徑在產科護理中發揮重大作用,提高了護理質量,同時也為出院后母嬰照顧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產科中開展臨床護理路徑的一般方法如下:①制定路徑表格:臨床護理路徑的程序是面向護士和產婦共同開發的,因此在設計程序時不光要考慮醫療服務內容,更要重視當地產婦的教育水平、經濟狀況和特殊風俗習慣。臨床護理路徑程序按病程大概可分為產前、產時和產后。按內容可分為教育臨床護理路徑表、順娩臨床護理路徑表、剖宮娩臨床護理路徑表、母乳喂養及新生兒臨床護理路徑表。總體參照臨床路徑實施手冊[11],融合各醫院的臨床技能和經驗及當地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臨床護理路徑表。②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產婦入院時首先由當班護士按教育路徑進行入院教育,并進行初步評估,根據病種選擇后續的護理路徑。同時責任護士根據不同病程階段按照各路徑表格進行一對一實施路徑,每一部分完成后由實施護士和產婦(家屬)共同打鉤確認以保證護士和患方已按章完成路徑內容。對未實施的內容則在表格中記錄原因及補救措施,及時予以落實。③臨床護理路徑的終止及變異糾正:當所有臨床護理路徑實施完畢后,產婦出院,臨床護理路徑正常終止。若住院期間產婦出現非預料性事件且不能回歸現有的路徑時,臨床護理路徑非正常終止,并由當班護士記錄終止原因。臨床路徑的變異是指在工作中發現實際操作偏離原有的標準程序,這就需要工作人員及管理部門不斷地修改及完善程序,使其與工作實際更加貼切,流程更加科學。變異的糾正也是臨床護理路徑表格制定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總結發現在產科護理中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具有以下優點:①孕產婦對孕期保健及產后康復、新生兒護理等知識都有著較高的需求。護士在臨床工作中與患者接觸最多,護患關系沖突也不少,而且原因很多,如何處理好護患關系,已成為護理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課題[12]。研究表明,在護理工作中正確應用臨床路徑是更好地貫徹了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能夠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13],在產科中運用臨床護理路徑,無疑增加了護患溝通,增強了產婦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增進了健康教育的效度[14]。健康教育路徑可使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化和具體化,并具有可視性和時限性,周而復始地成為護士的一種自覺行為,應用健康教育路徑可以協調全科護理人員的工作[15]。宋成輝[16]通過臨床應用的對比實驗組產婦護理滿意度及護理質量達標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產婦母乳喂養和母嬰保健知識合格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實驗組產婦平均住院天數少于對照組,平均住院費用明顯低于對照組。②臨床護理路徑可指導護士完成健康教育,規范了健康教育內容,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健康教育者有明確的目標,產婦也能根據護士的宣教,履行遵醫行為[17]。臨床護理路徑使產婦明確預知每天治療和護理內容,提高積極性,主動配合治療和護理[18]。同時,患者在接受治療護理和宣教中,既治愈或緩解了病情,還學到了預防保健知識,增強了患者的參與意識;增進了醫護患間的溝通;保護了醫患之間的合法權益;實現了患者對醫護工作的有效監督,有效減少了差錯事故的發生[19]。③優化了護士工作的流程,簡化了步驟,“把時間還給護士,把護士還給患者”。應用臨床護理路徑作為護理記錄表格,僅在患者出現特殊病情變化時,才用“×”標記在相應內容處注明,也只有在出現“×”后,才需要在護理記錄中記錄有關問題,其余無特殊變化時,一律在臨床護理路徑相應內容上表示“√”即可。這樣保證了護理人員有更多的時間直接護理患者,護理記錄簡單易行,護理計劃不用每次書寫,縮短了記錄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④大部分護理人員由于專 科知識較為薄弱,一味執行醫囑,向孕產婦傳授健康知識的意識不強。而且由于工作經驗、能力水平的差異往往使護理工作的質量及連貫性得不到保證。使用臨床護理路徑的規范了護士的行為,使當班護士及責任護士知道做什么、該怎樣去做,保證了護理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學性。同時即使當班護士不在,其他人員也可根據路徑表格了解到哪些已經完成,哪些需要補充,也使得臨床護理工作的連貫性加強。特別是在訓練新進的護理人員時,臨床護理路徑可以使其在短期內掌握醫護規范和診療護理程序。有效地規避因能力欠缺和服務經驗不足所導致的醫療風險。⑤朱小青等人研究表明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優化了孕婦住院路程,規范了醫療護理操作程序,從而縮短住院時間,降低了醫療費用[20]。另外,單病種付費制度很適合基層醫院的運作模式,體現了以人為本,構建了和諧的醫患關系,提高了醫療護理的質量,調動了醫務人員的積極性,發揮了醫務人員的主動性,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達到了既讓患者享受優質低價的服務,又擴大醫院收容,增加醫院收入,保證醫院正常運轉的雙贏。所以,臨床護理路徑的完善也是單病種付費制度在臨床推廣的前提和保證。
臨床護理路徑作為新型的護理管理模式在國內許多大型醫院已經被證明是科學的,正如本文所引用的相關文獻均為成功經驗的總結,在產科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多見于婦幼保健專科醫院及大型綜合性醫院,目前基層醫院產科對臨床護理路徑應用的報導文獻尚缺乏。如何進一步完善大型醫療單位的實踐經驗和科研總結并根據實際移植到基層醫療單位仍值得探討。
參考文獻
1 戴紅霞,成翼娟.臨床路徑科學高效的醫療護理管理新模式[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3):208-211.
2 李旭茹,陳偉月,孔肇英,鐘瑞卿,余勇妙.臨床護理路徑在產科全程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醫院,2007,7(8):116-118.
3 李現紅,何國平.引進先進管理理念正確認識臨床路徑[J].現代護理,2007,3(7):19-20.
4 陳峰,辛麗麗.醫療體制改革形勢下實施臨床路徑的思考[J].中國醫院管理,2003,23(5):30.
5 李艷萍.應用臨床路徑對闌尾切除術患者實行健康教育[J].護理學雜志,2004,19(10):60.
6 郭蘭青,張秀英.健康教育路徑在乳腺癌圍手術期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08,23(35):4967-4968.
7 顧曉菊,周旋,周春霞,崔紅.健康教育路徑在腫瘤化療患者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07,22(24):2283-2284.
8 周文勝.按臨床護理路徑開展全程健康教育[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9(5):1215-1216.
9 俞穎,竇娟,徐莉.臨床路徑在產科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安徽醫藥,2009,13(10):1287-1288.
10 張穎.臨床護理路徑在產后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當代醫學,2010,16(31):134-135.
11 袁劍云,英立平.臨床路徑實施手冊[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出版社,2002:5-29.
12 趙文香.護患關系現狀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國醫療前沿,2008,3(12):119.
13 馬巍,趙亞君,張彩麗.正確運用臨床路徑防范護患矛盾[J].哈爾濱醫藥,2006,26(3):118-119.
14 葉桂香,黃彥清,鄭婉文,等.階段性責任制健康教育在產科實施的效果評價[J].護理管理雜志,2008,8(10):33-36.
15 馮桂榮,宋悅,王彤.臨床護理路徑在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吉林醫學,2008,29(2):102-103.
16 宋成輝.臨床護理路徑在產科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1,6(9):208.
17 戴紅芳,施京華,蘇強.健康教育路徑在擇期剖宮產護理質量中的成效[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5):433-434.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515(2012)2-378-02
1 臨床護理路徑起源
1.1 臨床路徑的背景
臨床路徑(Clinical Pathway,CP)起源于1950年美國的工業質量管理體系。20世紀80年代中期,美國波士頓的新英格蘭醫療中心[1](Bostun New England Medieal Cent Ho spital,NEMC)第一次成功的將臨床路徑應用于健康照顧系統,選擇了DRGS(Diag nosis related groups System,疾病診斷治療分類標準)中的某些病種在住院期間,按照預定的既可縮短平均住院日和降低費用,又可達到預期治療效果的醫療護理計劃為患者實施診療,此種模式逐步得到應用和推廣,即后來的臨床路徑。
1.2 臨床路徑的定義
臨床路徑是一種用系統管理的科學手段進行管理的照顧模式,是由醫生、護士和其他專業人員對特定的診斷和手術做最恰當的有序性和時間性的照顧計劃[2]。臨床路徑可以加強患者診療的計劃性和目的性,是醫院為減少醫療費用和有效保證醫療服務質量而實施的一種科學、有效地管理方法。
2 臨床護理路徑國內發展及現狀
1996年臨床護理路徑的概念第一次引入我國[3],2002年在北京召開了臨床路徑研討會[4]。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已在心胸外科等六個病房進行臨床護理路徑模式試點,現已用于33各病種[5]。國內許多醫院等也相繼引進臨床護理路徑,并開展了部分臨床護理路徑的研究和試點工作[6]。2001年7月,國際著名護理學專家、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的護理學教授吳袁劍云博士來我國,推動了臨床護理路徑在我國的進一步發展[7]。在整體護理模式的基礎上,將臨床護理路徑用于臨床醫療護理服務,促進了醫療護理質量的全面提高[8]。目前臨床護理路徑應用范圍已有明顯擴展,既有傳統外科領域的,如剖宮產手術、腹腔鏡手術、心臟手術圍手術期的應用,也有如慢性病、心血管病的應用。此外,關于醫院管理、醫療體制、醫療保險、質量管理、循證護理與臨床路徑的關系也在深入探討之中。臨床護理路徑在健康教育中也得到廣泛應用被取得成功,提高了患者健康教育質量和效果,促進了患者良好行為的養成和疾病康復。但我國制定的單病種臨床護理路徑病種少,應用范圍局限。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臨床護理路徑僅有個案報道,尚缺乏系統性研究。
3 臨床護理路徑國外發展及現狀
國外對臨床護理路徑的研究與應用基本處于成熟階段。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新加坡及我國臺灣、香港地區都有大量文獻報道[9]。美國醫療機構聯合評審委員會國際部已把臨床路徑列入醫院評審的核心標準之一,在喉切除術、泌尿外科手術、骨外科手術ISI等擇期手術患者中應用尤其普遍。1997年起澳大利亞Westchester醫療中心已經把臨床護理路徑用于心臟瓣膜修補、瓣膜置換術、先天性心臟病手術等。2000年,新加坡樟宜綜合醫院已將臨床護理路徑用于30個病種[10]。隨著臨床護理路徑研究的不斷深入,其研究和實施病例范圍也逐漸擴大,已不在局限于外科手術患者,而是從急性病向慢性病[11]、從外科向內科、從臨床醫療服務到社區家庭醫療服務擴展。例如臨床護理路徑在卒中、糖尿病、心力衰竭及在門診術后隨診患者中也能觀察其實施效果[12]。早在1998年美國東南外科協會就制定《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臨床路徑表》。在美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可在門診進行,全麻清醒后即離院,后續護理通過社區護士或家庭醫生的家庭訪視完成。在英國,教區護理是英聯邦社區護理最重要的服務形式,由轄區內全科醫生或診所及所雇護士擔任,提供全天護理服務,強大的社區醫護力量使得醫院的病床周轉大大加快。國外的社區服務與我國有很大區別,其社區醫院服務完善,而我國社區衛生服務力量缺乏。
4 臨床護理路徑的優勢
4.1 提高病人滿意度
開展專科疾病的臨床護理路徑管理,可提高部門間協同工作的效率,提高病人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如對住院糖尿病病人通過在健康教育中開展臨床護理路徑,強化了護理人員的健康教育意識,提高了病人的遵醫行為。
4.2 促進整體護理的開展
開展臨床護理路徑體現了為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促進整體護理的推廣和深化,在實施臨床路徑過程中,能促進護理人員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為臨床路徑提供專業信息,提高護理人員各專業之間的協調能力,對發展專科護理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4.3 提高臨床教學質量
在臨床護理教學中開展臨床路徑,規范了教學流程,提高了教學效率,增強了教學的系統性,增加師生溝通,提高了護生對教學方法的滿意度。
4.4 促進醫院護理管理,提高護理質量
臨床護理路徑的設計與實施包含了人本管理、循證醫學和PDCA循環等理論,所采用的是目前最佳的治療護理方案,根據臨床護理路徑表完成活動、飲食、護理、監測及出院指導等,協調易患、護患、病人之間的關系,作為個案管理者,提醒、監督每日進程,保持護理病歷完整性等。臨床護理路徑可是護理人員由被動護理變為主動護理,不再機械的執行醫囑,而是有目的、有預見性地進行護理,使護理效果更有效、更安全,同時能有效地促進護理人員對護理程序的運用,全面提高整體護理質量。
5 小結
綜上所述,臨床護理路徑是一套適應臨床與社會現狀的護理模式,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已經形成完整的護理體系,現在重在推廣,寫下這篇綜述時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夠了解臨床護理路徑的發展過程及優勢,全方位了解臨床護理路徑,給以更多的啟發,使之運用到臨床護理中去,更好的為患者服務。
參考文獻
[1]Ol sen C A.Building cri tical path ways for a hospital based homecare program[J].Out Reach,1993,14(3):1-3.
[2]張帆.臨床路徑在我國醫療管理中的應用的現狀與展望[J].中國醫療管理雜 志,2004,20(7):410-412.
[3]黃惠根.德國護理行業的變革對我國護理事業的啟示.護理管理,2006,26(2):39.
[4]張彤,李文,楊俊.臨床路徑在臨床醫學及臨床醫療中的作用探討.衛生軟科學.2008,22(2):162-163.
[5]駱海燕.臨床路徑在我國的應用及其發展.家庭護士,2007,5(8):53―56.
[6]Kiyama T,Tajiri T,Yoshiyuki T,etal.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astall-dardized clinical pathway in gnstrectomy patientsd Nipon Med She.2003,70(3):263-269.
[7]孫玲紅,孫琦,龔有紅,等.我國臨床護理路徑的研究現狀.護理管理,2008,8(3):24-28.
[8]徐宇紅,孫勇,楊俊玲,等.臨床路徑在醫學領域的發展現狀及展望.護理研究.2006,20(3):659-661.
[9]Hnfinann PA.Critical paih method:an important tool for coordingclinical carejmalon Quality Improvement.1993,19(7):235-246.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醫學科學的不斷進步,護理管理模式也在發生著轉變,20世紀八十年代由美國開發出了新的管理模式-臨床護理路徑(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它作為“以患者為中心”的成效護理模式引起醫務界的廣泛關注[1]。2007年9月至2009年8月,我們對39例骨盆骨折患者應用臨床護理路徑進行護理,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組78例,男44例,女34例,年齡在20~53歲之間,均為非急診手術、單純骨盆骨折(無其他合并癥)的患者。骨盆骨折類型,旋轉不穩定型57例,旋轉與軸向不穩定型21例。隨機分為實驗組(臨床護理路徑組)與對照組(非臨床護理路徑組)各39例,兩組均根據要求選擇患者并在病歷封面貼上標記,便于護理記錄和統計資料。兩組一般資料等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方法 實驗組利用臨床護理路徑實施護理,對照組采用傳統的護理方法。
1.2.1 人員培訓 組織科室參與臨床護理路徑的護理人員學習護理路徑的概念、目的、特點及應用,掌握骨盆骨折的專業護理知識。
1.2.2 臨床護理路徑的設計方法 護士長組織成立臨床護理路徑小組,廣泛查閱資料,征詢科內專家意見。運用護理程序評估、設計、計劃并分析和運用收集監測每日患者的病情變化。要求護理記錄以臨床護理路徑表為標準順序記錄,不得漏記的資料制定出適合本科特點的護理路徑。其中臨床護理路徑小組職責為:①向患者及家屬介紹臨床護理路徑的特點,以取得配合;②根據臨床護理路徑表完成治療、護理及出院指導等各項內容;③協調醫護、醫患、護患關系;④發現情況及時通知醫生,對證處理;⑤提醒、監督每日記錄,保持病歷完整性。
1.2.3 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方法 護士長組織臨床護理路徑小組成員,掌握流程內容并具體實施。從患者入院開始,責任護士即向其發放臨床護理路徑表,并向其講解表的內容及最后所要達到的護理目標。臨床護理路徑組責任護士每日按表的內容實施檢查、治療、護理、健康教育等,根據病情需要進行評估、評價及時。
1.2.4 臨床護理路徑的評價方法 兩組責任護士在患者出院前互相調查患者骨盆骨折相關知識掌握情況及其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因此,制訂骨盆骨折患者相關知識掌握情況調查表,調查表共10個問題,每個問題3個答案:了解、部分了解、很少了解或不了解,分別定為3、2、1分,在患者出院前進行調查,25~30分為優,20~24分為良,15~19分為一般,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相關知識掌握情況比較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相關知識掌握情況比較(例,%)
組別例數優 良一般差 優良率(%)
實驗組3935(89.7)3(7.7)1(2.6)0(0)97.4
對照組3916(41.0)8(20.5)11(28.2)4(10.3)61.5
注:χ2值=12.17,P=0.0069,P
2.2 兩組患者護理工作滿意度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工作滿意度比較(例,%)
組別例數滿意較滿意不滿意很差滿意率(%)
實驗組3936(92.3)3(7.7)0(0)0(0)92.3
對照組3925(64.1)12(30.8)2(5.1)0(0)64.1
注:χ2值=9.63,P=0.0082,P
3 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
3.1 入院第1天 ①人院介紹:病房環境、主管醫生、護士、科主任、護士長、住院制度、注意事項;②護理體檢:做好詳細入院護理評估并記錄。
3.2 人院第2天至術前1 d ①護士長和責任護士一起問候患者,評估患者的病情;②告知術前各種檢查的目的、注意事項、疾病相關知識、術前康復指導、心理護理、飲食指導;③責任護士應及時評估患者及家屬相關知識掌握情況;④護士長每周帶領責任護士檢查并了解患者治療、護理措施落實情況;⑤術前1 d進行皮膚準備,解釋目的及注意事項,取得患者的配合;⑥術前心理指導。
3.3 手術日 ①術前:告知術前用藥的目的及注意事項(按醫囑執行),鼓勵患者,送患者去手術室;②術后:監測生命體征、保持正確、觀察傷口引流及傷肢血運、執行術后醫囑、預防各種并發癥(壓瘡、出血、傷口感染、墜積性肺炎、泌尿系統感染等)。
3.4 術后第1天一出院前1 d ①術后麻醉消退,生命體征平穩即開始進行功能鍛煉,責任護士及時督查并評估鍛煉情況;②向患者及家屬介紹術后治療用藥的名稱及注意事項;③每日觀察傷口、患肢血運及全身情況,有問題及時向醫生匯報,以便對證處理;④出院指導:指導患者遵醫囑用藥,定期復查,合理飲食,適當戶外活動,堅持功能鍛煉。
4 討論
4.1 臨床護理路徑體現了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宗旨,具有科學性和系統性臨床護理路徑是以患者的入院時間為序,對患者的護理作到定時、定量、定質、定人,有效地控制了環節質量。它每日工作重點和內容隨病情發展的不同階段而不同,保證了以患者為中心,具體、深入、細致的臨床工作,因而更具有科學性和系統性[2]。
4.2 實施臨床護理路徑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提高患者滿意度應用臨床護理路徑要求護士主動與患者溝通,及時了解患者心理生理狀態,經常向患者與疾病有關的問題與內容,由過去的被動溝通變為主動,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提高了患者滿意度。
4.3 臨床護理路徑具體規范了患者術后的功能鍛煉護士每天嚴格按照路徑表的內容為患者實施功能鍛煉,使患者術后的功能鍛煉有章可循,且循序漸進。科學、規范、具體的功能鍛煉可以幫助患者盡快恢復肢體功能,提高自護水平和生活能力[3]。
4.4 利用臨床護理路徑,規范了護理服務流程,提高了護理質量臨床護理路徑是多學科的護理治療技術,它表示了在健康護理過程中的序列過程[4],應用護理路徑使護理人員知道該做什么、怎么做、何時做,逐項落實。護理管理者可以通過臨床路徑進行全程序的質量控制,有利于護理質量的提高。我們借鑒國內外的成功經驗,結合本院情況,發展出適合我國國情的臨床護理路徑,在規范護理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護理并發癥、改善服務態度、提高護理質量等方面都有很大幫助。實踐證明,臨床護理路徑作為一種科學的護理管理模式,對更好地推動護理工作具有深遠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金文姬.骨科實施臨床護理路徑的SWOT分析.護理學報,2008,15(6):48-49.
臨床路徑是醫療管理者用來控制醫療成本及改善醫療品質的方法之一,也是成果管理的工具之一。目前,臨床路徑在我國大多應用于住院病人的治療護理及健康教育中,對于婦產科病人的應用尚不多見。近年來,國內外很多醫院婦產科運用臨床護理路徑來規范婦產科護理行為,為病人提供了更優質的診療和護理,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也使護理管理上了一個臺階。因此,系統全面地研究分析婦產科臨床護理路徑研究,不斷改進醫療服務質量,應當成為廣大醫療護理工作者廣泛關注的當務之急。為此,本文就婦產科臨床護理路徑問題做一點初淺的探討。
1婦產科臨床路徑概述
1.1臨床護理路徑的涵義與意義國外學者認為,臨床路徑是由臨床路徑發展小組內的一組成員,根據某種診斷、疾病或手術而制定的一種治療護理模式,按照臨床路徑表的標準化治療護理流程,讓病人從住院到出院都按照此模式來接受治療護理。臨床路徑把診療護理常規合理化、流程化,使病程的進展按流程進行有效控制,其結果就是依據最佳的治療護理方案,降低醫患雙方的成本,提高診療護理效果。
國內學者認為,臨床護理路徑是依據每日標準護理計劃,為一類病人所設定的住院護理模式。它由病人每一診斷的常規護理計劃綜合而成,能指導護士有預見性的工作;同時也使病人明確自己的護理目標,自覺參與到疾病護理之中,以最經濟的方式取得最佳治療效果。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包括準備、制定路徑、實施、監測及評價、改進五個階段,五個階段相互連接,可以不斷改進。
在臨床路徑的研究意義方面,臨床路徑是采用科學的手段、現代質量管理方法,系統全面地研究分析婦產科臨床護理路徑研究,對于降低婦產科的醫療護理事故發生率具有重要的意義,主要體現在:①用路徑的方式提高護理工作到位率和健康教育質量,降低護理并發癥和缺陷,提高護理核心質量,規范及提高??谱o理質量及癥狀護理質量。②用路徑方式深化對病人身心、環境的整體護理,體現人本服務,提高病人滿意度。③提高??谱o士素質。④合理安排和指導病人診療過程和費用。
1.2臨床護理路徑的方法與過程臨床路徑是確保醫療質量、控制醫療成本、優化醫療服務流程的管理模式,而臨床護理路徑是由各相關部門或科室的醫務人員共同制定的醫療護理搶救程序,該程序針對特定的疾病制定出有順序的、有時間性的和最適當的臨床診療護理計劃。作為一種新的管理理念和規范診療護理有效手段,我國衛生部于2011初實行了《臨床路徑管理指導原則(試行)》的要求,施行了衛生部的首批8種疾病的臨床路徑,其具體方法與過程如下:
第一步:由院方組織,選定負責醫師,由醫師、護士、行政人員和相關科室人員組成研制小組,進行學習研討,并做出文獻報告。并且,必要時請專家指導。
第二步:選定臨床路徑執行對象,從病歷記錄及日常醫療經驗中選出基本且重要的醫療項目,以及相關資料如住院日、費用等,結合文獻分析,確定基本標準,制定臨床路徑草案,提供科室討論。
第三步:召開研討會,征詢專業小組以外的相關醫療科室和非醫療人員的意見,修改臨床路徑草案。
第四步:舉行臨床路徑說明會,向臨床路徑實際工作相關科室人員說明臨床路徑的內容及執行中應注意的事項,進一步修訂、完善臨床路徑并達成共識。
第五步:成立宣講小組,對相關的一線人員進行培訓,包括記錄的方法、變異的處置等。然后開始試行,在試行中收集變異、分析變異,不斷改進臨床路徑。
2婦產科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現狀
2.1臨床護理路徑在國內外的應用近十年來,臨床護理路徑在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及臺灣等國家和地區加以廣泛應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且病種已不局限于外科手術病種,而是從外科向內科,從單純臨床管理向醫院各方面管理擴展。例如:在日本近年來也開展了正常分娩的臨床護理路徑,并取得一定效果。如保證產褥期的護理質量,護理記錄簡單易行,產婦住院時間縮短等。這種高效先進的管理模式先后在英國、新加坡、日本、香港地區得到廣泛應用。
近年來,我國國內一些醫療機構逐漸認識到臨床路徑管理在醫療質量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紛紛著手對其實施方法、流程設計等進行研究和探索。北京、山東、浙江、四川、湖南和河北等地均先后邀請了WHO顧問、美國喬治-梅森大學護理學教授吳袁劍云博士就臨床路徑模式進行講學,對臨床路徑的主要內容做了比較系統的介紹。隨著對臨床護理路徑研究的不斷深入,其應用的廣度和深度也逐漸擴大,其應用的范疇也不再僅局限于外科手術患者,而是從急性病向慢性病、從外科向內科、從一期醫療服務向二、三期醫療服務擴展。
我國科研型護理團隊的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婦產科護理工作與其他科室不同,由于護理工作繁重,護士感到工作緊張,壓力及工作量大,給婦產科開展科研帶來一定困難。同時,現在的護理人員護理意識不強,被動服務現象嚴重,臨床一線工作人員低年資護士所占比例較大,應急能力差,技術不過硬。
2.2臨床護理路徑在婦產科中的研究在婦產科中實時臨床護理路徑,使護士遵循路徑所預定的標準程序進行護理工作,保證了護理工作的連續性,避免了由于個人能力不同而造成的遺漏和疏忽。有效地減少了護理差錯的發生,全面提高了護理質量。臨床護理路徑使患者明確自己的護理目標,更多地參與影響其護理的相關決定,充分調動患者的主觀能動性,促進疾病盡早康復,增加了患者的滿意度。臨床護理路徑為護理管理者提供了統一的標準作為質控依據,管理者做出綜合分析后,再反饋回臨床,使管理工作形成良性循環。
國外已有報道,將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指導婦產科單元的醫療救治工作。臨床護理路徑的運用并非由人為主觀決定,而是在循證護理的基礎上科學選擇對患者最有利的救治方法,它體現了成效管理的概念,將“盡早康復”的理念融入了患者護理之中,這一理念恰恰迎合了婦產科患者救治的需求,在時間緊迫性上突出了其重大意義。因此,關于臨床護理路徑在婦產科救護中的應用尚缺乏有力證據報道,還有待婦產科臨床人員進一步研究。
3婦產科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中的問題
3.1護理人員護理意識不強隨著人們法律意識的提高,患者用法規衡量醫療行為和后果的意識不斷增強。而婦產科醫務人員更多考慮的是搶救措施是否及時到位、護理技術操作是否及時到位,往往忽略相關的護理觀察記錄,缺乏具有法律效力的佐證材料,為日后的糾紛埋下隱患。即使在護理工作中沒有失誤,但由于護理記錄的缺陷在醫療糾紛中承擔了本不應該承擔的責任。在監護或搶救過程中,醫務人員關注的常常是疾病和損傷,而對病人的其他狀態甚至隱私無暇顧及,他們談論病情而不與病人交談,會使病人感到醫務人員更關心他們身旁的儀器而不是病人本身。
3.2病人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患者的個體差異現象是醫學的顯著特征之一。準確揭示個體差異,針對個體的特點進行診斷、治療和預防,是提高醫療質量的保證。在婦產科護理過程中,由于病人缺乏醫學常識,不了解疾病發生發展的規律及對醫療保健服務的過高期望,與醫護人員間對疾病的認識存在差異。同時,在醫療護理過程中,護士不能根據不同文化水平的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差異及對治療的不同反應,不能用患者及家屬易懂的語言與他們進行交談,因而不能共同討論治療護理方案。
3.3對路徑制定的成本評價不足近年來,醫療費用的急速上漲已成為世界性的問題,我國醫療財政均面臨極大的壓力。醫療費用有膨脹的現象,但醫療資源有限,因此,目前醫療界面臨的兩大問題就是成本耗用的制約與品質的控制、改進。為解決這兩個問題,許多醫療機構紛紛采取臨床路徑的策略,達到有效控制醫療質量與醫療成本的目的,然而,他們對路徑制定的成本評價不足,在臨床路徑實施一定時間后,不能將路徑實施后的結果與實施前的數據進行對照并加以分析,不能通過評價改進原有路徑或使用后改進后新的路徑,使得臨床路徑的實施過程遇到阻礙。
4婦產科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對策研究
4.1樹立科學的服務理念護理工作是醫院工作的基礎平臺,護理質量的高低直接關系到病人的生命安全,關系到醫院在公眾中的形象。因此加強護理質量管理,不斷改善服務,使病人滿意是護理管理的中心任務,是醫院工作的主要目標。同時,婦產科應圍繞“以人為本”提高護理質量為主題,清楚地認識到如何更新管理理念,規范護理操作,完善生活護理,增強護士責任感,密切護患關心,為力爭做到技術上追求精益求精,服務上追求盡善盡美,信譽上追求真誠可靠。
4.2科學制定臨床護理路徑臨床路徑的制定,必須是醫院主管對臨床路徑的醫療模式有全盤的了解并能全力支持。先有詳細的計劃及路徑的選擇,接著在醫院內通過各單位的參與及溝通,成立多元化的組織,定期討論,共同設定臨床路徑的目標并擬定教育策略,最后,全力推行臨床路徑的醫療模式,并建立差異紀錄及分析的回饋系統。同時,臨床護理路徑體現的是工作流程的表格化,醫囑信息的菜單化,要實現其在全院范圍內的推廣,實現治療、護理及質量監控的全面自動化就必須以一個良好的信息平臺為基礎。
4.3建立完善的評價體系婦產科臨床護理路徑應用過程中,要執行“實施―評價―修改”制度,在實施中收集資料、及時評價、及時進行修改。對路徑制定和完成的成本進行評價,雖然臨床路徑降低了醫療費用,但是臨床路徑的制定,以及實施進行的病例管理所花費的成本、總的醫療成本是否節省了還需要進一步的評價。為此,有必要建立完善的成本―效益評價體系。同時,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節約了醫療資源,但臨床護理路徑的制定、實施過程中所花費的成本并沒有考慮進成本―效益評價體系,臨床路徑在婦產科病人的實施是否真正節省了醫療成本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5總結
總之,婦產科臨床護理路徑是預防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的關鍵。對于醫院而言,要不斷優化護理團隊,提高護理隊伍的綜合水平,科學管理改進工作流程,降低婦產科護理風險,保障婦產科護理安全,及時杜絕和防范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在護理工作中,要制定的一個有嚴格工作順序的、有準確時間要求的照顧計劃。以減少康復的延遲及資源的浪費,使服務對象獲得最佳的醫療護理服務質量。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520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6559-02
1 臨床護理路徑
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標準化診療和護理臨床模式,對護理人員預見性和主動性開展工作起到指導作用,對患者自覺參與和主動配合疾病的治療及護理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并抑制醫療費用的增長,促進醫療護理水平提高。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醫學模式的改變及發展,人們的健康意識也不斷提高,對醫療護理工作的質量和服務水平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1.1 臨床護理路徑制定 制定內分泌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臨床路徑標準模式,在充分了解糖尿病患者的治療、護理及健康教育需求的基礎上,根據護理計劃及臨床路徑的標準方案,制定適合的糖尿病臨床護理路徑,成立臨床護理路徑小組,成員由科主任、護士長及需參與的醫護人員組成,按照方案標準進行理論和操作培訓[1]。
1.2 臨床護理路徑內容 從入院接診指導、檢查、診斷、用藥治療、臨床護理到飲食和活動指導、宣傳教育、出院指導等護理手段作為目標,配以嚴格的時間量化目標,詳細描述、記錄何時該做哪項檢查、何時用藥治療、何時給予護理、何時可出院等,從而指導護理工作有計劃、有預見性地開展,患者通過了解自己的護理方案,提高自我護理意識,積極主動地參與護理過程,促進護患雙方相互合作,從而達到最佳護理效果,形成護理的主動性、參與性。
1.3 臨床護理路徑操作 針對不同患者實施個性化的健康教育,在護理路徑中體現人性化服務[2]。入院時由責任護理人員向患者及家屬作詳細的入院宣教,給予患者心理護理,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收集相關的資料信息,以做出入院評估。協助完成各項檢查,對于特殊的用藥、檢查要有告知內容。在住院期間有計劃的向其進行宣教糖尿病的相關知識,包括飲食教育幫助其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鼓勵督促其運動,制定合適的運動方案;以及指導其糖尿病足的護理,低血糖的預防等[3]。根據醫囑有特殊治療時要做好宣教工作如胰島素的使用,胰島素泵的使用與護理,患者從入院第一天至出院有一個完整的護理計劃,這樣我們的護理工作就會有序的有時間性的進行。指導患者出院后需注意的事項、用藥情況,復診的時間,同時滿意度的調查,最后完善各種資料歸檔。
2 實施體會
2.1 實施臨床路徑護理有利于優化護理程序 臨床路徑護理借鑒了制造業的流程優化理論,包括:項目流程優化,合理確定檢查、診斷、治療、護理及其他醫療服務項目及其實施流程;網絡流程的時序優化;時間―成本優化;工序流程銜接關系的優化。從入院到出院、從疾病預防到治療、康復,涵蓋健康教育、診斷、治療、護理、康復指導等項目的連續性、針對性的醫療服務過程和系統管理。每個診療環節都有明確的健康服務項目內容、執行人、目標和時間節點。臨床路徑護理的標準化、程序化改變了護士盲目機械地執行醫囑,并能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治療及護理,主動協調各方面的工作,大大提高工作的主動性。
2.2 實施臨床路徑護理有利于降低醫療成本 研究觀察組實施臨床路徑護理后,住院日下降達27%左右,平均總醫療費用下降了近20%,其主要原因是臨床路徑護理為跨學科的全方位的臨床醫療工作管理模式,是醫師、護理、藥劑、營養各學科專業人員一起制定出來在現有條件下最佳、最適宜和最具成本效益的模式。更由于住院日的縮短,可以更有效的控制醫療成本,提升經營績效,達到醫院管理的目的。
2.3 實施臨床路徑護理有利于提升服務品質 護士在應用健康教育臨床路徑表時要向病人講解有關路徑的內容及實施方法,使病人事先了解整個護理流程及其治療、護理的相關信息,明白自己在什么時間應該享受到什么樣的醫療護理服務,病人主動參與自己疾病的治療、護理方案的制訂,對疾病的治療和康復有了時間概念。從而進一步密切了護患關系,有助于提高治療效果,增加病人的滿意度,臨床路徑護理的實施體現了患者的知情權[4]。我們在臨床路徑護理的實施過程中還體會到,護士長還可根據臨床路徑護理的實施情況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質量監控,保證了護理質量的提高。
2.4 臨床路徑護理實施中應注意的問題 對于臨床路徑護理的設計,適當的住院天數是必須被定義的,可利用病歷檢查及參考文獻研究結果,再輔以關鍵路徑法的方式,決定合理的最短住院日數。確立每日應執行的診療護理活動:應由臨床推動小組成員,邀請特定的臨床醫生、護士、藥師、營養師、康復師、檢驗師等相關人員,透過流程分析與病歷審查的方式,確立每日應執行的醫療照護活動。實施臨床路徑護理必須制定變異記錄單;主要在記錄診療護理過程中,病人未依據臨床路徑所規定的執行項目與原因。臨床護理路徑是患者在住院期間已經設計好的護理模式,護士按照此模式對患者進行整體護理,并在實施過程中,根據患者現存或是潛在的護理問題進行評估,制定護理計劃及措施,并且有機會、有預見性的進行護理工作,而不再是盲目機械的實行醫囑的臨床路徑實時監控,運行數據的資源共享,變異人群資料的詳盡分析,成本監控的嚴格管理,診療效果的及時評估,從而能夠做到對臨床路徑護理的持續改進,進而達到管理式健康照顧的目標。
3 結 論
臨床路徑護理具有優化護理程序,降低醫療成本,提升服務品質等功效,其高品質、低費用的服務宗旨符合我國目前的衛生體制改革的政策。因此,臨床路徑護理作為以病人為中心的有效管理模式可在臨床推廣應用。臨床路徑治療在我科實施以來,收獲很大,不僅僅提高了護理服務質量,而且大量節約了醫療成本,得到患者的認可,改善醫患關系;但仍需改進和完善,如病情變異、住院時間的延長、醫護的及時溝通對接等方面期望通過不斷探索、改進、總結和交流,以促進臨床路徑管理模式在護理領域的日趨成熟和完善。
參考文獻
[1] 李明子.臨床路徑的基本概念及其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1):59-61.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簽字同意。選取2014年8月在我院實施無痛胃鏡檢查術的成年患者60例為對照組,麻醉護理采用傳統模式管理;2014年9月同病種患者60例為實驗組,麻醉護理采用臨床護理路徑管理。排除標準:美國麻醉醫師協會(ASA)分級Ⅲ級及以上患者;術前心電圖、血常規、電解質檢查明顯異常者;肥胖患者;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患者;精神疾病患者;可能困難通氣或困難插管患者;手術中出現呼吸暫停,明顯低氧血癥等嚴重并發癥,需特殊處理者;手術時間顯著延長者[1]。對照組:年齡29~54歲,平均(42±9)歲;男22例,女38例;體重(58±10)kg;ASA分級Ⅰ級36例,Ⅱ級24例;丙泊酚用量(2.9±0.4)mg/kg;麻醉時間(從麻醉誘導到患者蘇醒)(12.5±2.2)min。實驗組:年齡26~51歲,平均(39±10)歲;男25例,女35例;體重(60±9)kg;ASA分級Ⅰ級33例,Ⅱ級27例;丙泊酚用量(2.7±0.6)mg/kg;麻醉時間(11.7±2.9)min。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體重、ASA分級、丙泊酚用量、麻醉時間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臨床護理路徑的設計、編制 實驗前期,由護理部、麻醉護士、消化內科醫生、麻醉科醫生、實驗設計人員共同參與,精心準備,查閱相關文獻,收集以往無痛胃鏡檢查患者的一般資料,手術時間,醫囑項目,用藥種類,用藥劑量等資料,根據無痛胃鏡檢查技術的特點和麻醉護理規范,依照帕雷托法則[2],將使用頻度>80%的醫囑項目編入路徑表,其他的非醫囑項目由課題組根據實際工作制定,涵蓋術前準備,患者擺放,心理疏導,術畢隨訪等麻醉護士的工作內容,并在實際工作中預應用、檢驗一段時間,以增補項目。
1.2.2 臨床路徑的宣講培訓 實驗前6個月,采用科室講座的方式,培訓麻醉護士系統學習臨床護理路徑的概念、歷史演變、國內外現狀、實施意義、路徑表的設計、實施方法,及相關的統計學知識,并在預實驗中簡單實習應用。
1.2.3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 實驗過程胃鏡檢查操作人員、麻醉醫生均為同一組人員。麻醉護士為4人,按工作日逐次上崗。無痛胃鏡檢查配合路徑用圖表的形式提供,可使麻醉護士一目了然。讓護理工作根據手術進程有預見性地進行,而不是被動、機械的執行醫囑。
無痛胃鏡檢查臨床護理路徑內容:①物品、藥品準備:??K物品準備:麻醉機,監護儀,中心吸氧裝置,喉鏡,搶救車,喉罩,氣管插管包。??L藥品準備:利多卡因噴霧劑,丙泊酚,芬太尼,阿托品,麻黃堿,氟馬西尼,納洛酮。②麻醉配合:??K術前評估:詢問患者既往病史,藥物史,過敏史,是否空腹,有無假牙,予心理疏導,整理保存麻醉同意書,發現特殊情況向麻醉醫師匯報溝通。??L核對:麻醉醫師,麻醉護士,手術醫生,胃鏡室護士進行核對。??M配合:開放靜脈后,協助擺放,防護墜床,監測生命體征,鼻導管吸氧,口咽粘膜表面麻醉,固定口圈,根據醫囑推注丙泊酚和芬太尼,依患者病情,調節推注速度,觀察患者神志、呼吸、心電圖,防止舌后墜,呼吸抑制。術中出現體動、嗆咳等適當加深麻醉;如心動過緩,低血壓,氧飽和度大幅降低等及時和麻醉醫生溝通、處置。③術后處理:手術結束,患者清醒,用推車將患者轉至恢復區,監測生命體征。待定向力恢復,無特殊不適,囑其本人及家屬術后注意事項,出院。④術后隨訪:術后3 d電話隨訪征求意見,調查滿意度。⑤變異。
1.2.4評價標準 每例手術術后調查手術醫生、麻醉醫生對麻醉護理的滿意度,患者的反饋在隨訪階段進行。不滿意記1分,滿意記2分,非常滿意記3分。
1.2.5變異的處理 患者或者醫護人員的醫療護理行為偏離臨床護理路徑的情況或不符合路徑預期的現象叫變異[3]。出現變異時,麻醉護士客觀準確的記錄在路徑表內,以便以后完善護理路徑,必要時集體討論處理措施。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社會科學統計軟件包(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SPSS)17.0對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經正態性檢驗和方差齊性檢驗,滿足正態性和方差齊性條件,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1兩組患者滿意度的比較,見表1。
2.2變異結果 實驗組的60例患者中,3例(5%)出現變異。其中2例患者既往有多次無痛胃鏡檢查史,本次檢查無家屬陪同;1例在術后出現輕微低血糖癥狀,都即時采取針對措施:由患者本人簽署同意書并電話聯系家屬盡快到場;低血糖患者輸注葡萄糖后癥狀很快消失。3例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及對照實驗,經討論,變異發生率低,且為可控變異,未對臨床護理路徑表進行修改。
Health education on patients with pancreaticobiliary disease for ERCP treatment through clinical nursing path
Han Fengyun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health education on patients withpancreaticobiliary disease for ERCP treatment through clinical nursing path. Method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102 cases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were given health education through clinical nursing path, while 83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traditional way. Results The care satisfaction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was 99.02% (101/102), in the control group 88.95% (73/83) (P
【Keywords】Clinical nursing path (CNP); ERCP; nursing
【中圖分類號】R6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515(2011)07-0031-02
臨床護理路徑(CNP)于20世紀80年代起源于美國,并已在英國、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廣泛應用,是為已確診某種疾病的病人制定的,以病人為中心,從入院到出院的一套護理工作計劃,又稱臨床護理程序[1]。作者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對ERCP介入治療胰膽管疾病患者實施健康教育,使診療護理有序,護理質量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上升,取得良好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9年以來應用ERCP介入治療胰膽管疾病患者185例,患者年齡18~84歲,男104例,女81例。文化程度:大專及以上42例,初中及以上86例,初中以下57例。將患者隨機分成2組,實驗組102例采用臨床護理路徑進行健康教育,對照組83例采用傳統方法進行健康教育。2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種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185例中單純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26例,同時括約肌切開取石(EST )48例,鼻膽管引流(ENBD) 72例,膽管內支架(ERBD或EMBE)39例;主要臨床癥狀有不同程度的黃疸、發熱、腹痛等,另外有惡心、嘔吐、腹脹等癥狀;術后出現急性胰腺炎5例、高淀粉酶血癥16例、膽道感染2例等并發癥,愈合良好。72例鼻膽管引流(ENBD)均成功,并調查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有效引流護理l00%;有6例發生鼻腔炎癥、表淺潰瘍。
1.2 方法:實驗組采用臨床護理路徑進行健康教育。根據內鏡介入治療胰膽管疾病患者的臨床護理路徑,結合治療計劃及患者不同階段存在的健康問題和需求,制定表格式健康教育路徑圖,由教育時間、內容、方式、效果評價、實施者簽名等幾部分組成(表1)。護理人員對患者從入院到出院進行連續、動態、有計劃的健康教育,按照路徑上的指示來進行評估、教育、評價,直到目標實現。每日每班次責任護士必須按照當日路徑的內容,觀察病情,如病情平穩(順臨床路徑方向發展),則用“簽名”標識在相應內容旁,無需寫護理記錄;如病情有變化(未沿臨床路徑方向發展),則用*標識,以提醒醫護人員需做好相應準備工作同時,還必須在護理記錄中分析、書寫所發生的變化和原因及干預措施和效果,力求早日使病情發展回到路徑上來。對照組采用傳統方法進行健康教育(即無時間限制,隨機進行教育)。出院前對每位患者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相關知識技能掌握情況和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并調查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1.3 實施過程:加強培訓:先對護理人員進行臨床護理路徑的概念、特點、應用價值等知識和健康教育知識培訓。采取護士與患者面對面交流為主、書面資料及科普手冊為輔的教育方式,講解與示范相結合,整個健康教育過程從患者人院至出院貫穿始終,由責任護士利用每日下午治療后的時間進行。健康教育應循序漸進,教育重點因人而異,認真做好術前指導和術前準備,術前用淺顯易懂的語言向患者說明內鏡治療胰膽疾病的目的、過程、優越性及該方法已取得的成功經驗,使患者消除緊張情緒,以取得其主動合作,讓患者了解術中可能出現的癥狀,如惡心、嘔吐、異物感、輕微腹痛等,指導患者掌握術中配合知識,學會吞咽動作、張口呼吸、吸氣、大口呵氣、左側臥位、仰臥位等技巧;術后重點做好鼻膽引流管等護理;出院前教育由責任護士于患者出院前1d內完成。在實施健康教育的同時要注意心理護理,因胰膽疾病患者病程長易復發而背上包袱,因此根據患者的年齡、性格等具體情況有的放矢地進行健康教育,教會其保持樂觀情緒,使其行為向著有利于健康的方向發展。
嚴格督導:護士長對每位患者臨床護理路徑健康教育的實施情況進行嚴格督導,檢查患者的教育計劃及完成情況,隨時對個體差異做出評價和修訂;根據患者的行為及自我護理能力,評價患者掌握胰膽疾病知識的程度,針對性地開展健康教育。
出院前進行總結評價:對每位患者采用問卷方式進行調查,比較兩組患者對胰膽疾病的有關知識掌握程度(疾病的誘因及治療時注意事項、并發癥防治、病情預后、用藥指導、飲食指導、自我護理方法、康復指導等內容),填寫醫療護理服務滿意度調查表,提出意見和建議。
建立持續改善健康教育路徑的監控機制:若將健康教育路徑流于形式就毫無意義,而僅僅使用不總結、不改進也不圓滿。所以在應用過程中,執行實施一評價一修改制度,在實施中收集資料、按時評價、及時進行修改。
2 結果見表2
3 討論
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健康教育具有如下優點:①提高了護理質量:護理人員每天只需利用工作空閑時間即可完成臨床護理路徑健康教育,且是循序漸進地進行,多次重復,保證了健康教育的連續性和完整性,使護理人員能夠全面、準確地觀察病情。護理管理者也可通過臨床護理路徑進行全程質量控制,有利于護理質量的提高,協調了醫務人員之間、醫患之間的關系,促進了信息的交流、傳遞,減少了中間環節,保證了患者在住院期間醫療護理的連續性,從而提高了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2]。健康教育路徑表的制訂與實施,使醫護人員從患者的角度出發,優化了患者住院流程,規范了診療、護理操作程序及用藥與檢查行為等,提高了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減少了并發癥及醫療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②改善了護患關系,提高了護理滿意度: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健康教育,護士必須按當日臨床護理路徑的內容進行健康教育,向患者詳細講述有關健康知識和技能并進行效果評價,護理人員必須主動地與患者溝通、接觸,以滿足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使護理人員主動服務,高質量地完成工作,增加了與患者交流的機會,護患雙方相互促進,形成主動護理與主動參與相結合的護理工作模式,從而改善了護患關系,護理滿意度明顯提高[3-5]。③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健康教育路徑實際上就是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時間表和計劃表,使護士知道做什么、怎樣做,從而避免由于個人水平、能力不同而所造成的低效性宣教,避免某些護士采用“填鴨”式方式,將健康教育內容一次性灌輸給患者,而患者卻受益無多的現象。臨床護理路徑健康教育有計劃、有目的、循序漸進地進行,因人施教,分階段分期施教,患者與家屬可預知疾病護理常規、檢查項目及治療項目,亦了解自己的護理計劃目標,增強患者自我護理意識和能力,充分地調動了患者積極性,主動參與護理過程,遵醫行為提高,盡早康復,從而縮短住院日,減少醫療費用,達到最佳護理效果[6-8]。利用臨床護理路徑健康教育可滿足患者在疾病的發生、發展、轉歸過程中的健康教育需求,患者掌握了的健康知識,健康教育達標率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明顯提高,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十分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9]。④有利于提高護士的整體素質:健康教育學是一門涉及醫學、教育學、行為學、心理學、經濟學、傳播學、社會學、管理學等多學科的綜合應用科學。臨床護理路徑健康教育把患者視為健康教育的主體,重視患者意愿、需要、情感,護士要從整體人手,既要考慮患者身體狀況、心理狀況,又要考慮患者社會文化背景,明確患者已掌握的或未掌握的有關疾病的知識,確認患者所關心的問題。臨床護理路徑健康教育工作對護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護士不僅要有扎實的醫學知識和護理技能,還要具備豐富的心理、社會、文化及溝通技巧等方面的知識[10]。護士只有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才能在臨床護理路徑健康教育中針對患者的需求和接受程度,因人而異地向患者及家屬傳授有關知識和護理技能,以滿足患者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臨床護理路徑健康教育培養了護士的自主性、自律性,增強成就感。⑤臨床護理路徑做為一種護理管理新模式,溶入了成效管理的概念,將“盡早康復”和“盡可能少的醫療費用”列為患者實施最佳護理的一個重要內容[11],體現了“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能更好地為社會提供價廉質高的醫療服務,符合我國醫療體制改革和醫療保險改革的要求。
參考文獻
[1] 楊桂濤.臨床護理路徑[J].國外醫學護理分冊,1998,l7(1 1)-3
[2] 解東,宋麗華,戴維松,等.臨床路徑實施中減少變異發生的研究與進展[J].現代護理,2007,13(1):78
[3] 李昱,倪水芹.臨床護理路徑實施中的質量管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4):69
[4] 胡小云,何秀蘭,鄧順連,等.臨床護理路徑管理在極低體重兒中的應用[J].海南醫學院學報,20008,14(3):291
[5] 王燕吉.糖尿病患者應用臨床護理路徑的效果評價[J].海南醫學院學報,2007,13(3):290
[6] 張承菊.臨床路徑在靶位注射膠原酶溶解術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09,12(4):429
[7] 黃逢敏,趙彩云.系統健康教育對支氣管哮喘患者用藥依從性的效果[J].貴陽醫學院學報,2009,34(1):68
[8] 化秋菊.臨床路徑在腹膜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新鄉醫學院學報,2007,24(2):200
[9] 李前風,王秀桃.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J].護理研究,20006,20(5C):1401
[10] 安麗萍.影響護士履行健康教育職責的因素與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02,37(6):477
【關鍵詞】 臨床護理路徑 髖關節置換患者 健康教育
臨床護理路徑(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是一種跨學科的、綜合的、深化整體護理的護理工作模式,是指依據每日標準護理計劃為一類特殊病人所設定的住院護理圖示[1]。2006年8月至2008年2月,我們將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髖關節置換患者康復功能鍛煉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采用前后對照法,將2006年8月至2008年2月在我院骨科住院行全髖關節置換術的47 例病人為實驗組,實驗組在整體護理的基礎上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將2005年1月至2006年7月資料完整的56 例全髖關節置換病人作為對照組。兩組的納入、排除標準相同,人工關節型號及手術方式相同,兩組病人年齡、性別、所患疾病種類無明顯差異。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的教育方法,實驗組利用臨床護理路徑實施健康教育。具體方法如下。
1.2.1 人員培訓 組織科室參與臨床護理路徑的護理人員學習護理路徑的概念、目的、特點及應用,學習髖關節置換患者圍手術期的專業康復護理知識。
1.2.2 利用臨床護理路徑制定髖關節置換患者護理康復教育路徑表 此路徑表作為患者在住院期間進行康復護理的路線圖,護理人員依據教育路徑對患者從入院到出院進行連續、規范、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它以健康教育時間為縱軸,以入院宣教、檢查、飲食、治療、術前術后護理、功能鍛煉、出院指導等護理手段為橫軸,制定標準化的護理健康教育流程(見表1)。
1.2.3 護理康復教育路徑的實施 責任護士或當班護士在患者入院的當天將健康教育路徑表掛于患者的床尾,并做一簡單介紹,使患者對住院期間的護理內容及護理目標有大概的了解。護士每天根據護理康復路徑表上的內容觀察病人的病情變化,根據病程治療的不同階段向病人及家屬實施連續的、有計劃的、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護士長從護理人員的工作完成情況和患者對康復知識的掌握及實際康復效果這兩方面隨時進行檢查、督導、評價。
1.2.4 評價標準 a)患者康復鍛煉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b)對護士工作的滿意度。
2 結
果
2.1 患者健康教育達標率 自行設計本病相關的注意事項及康復知識測試問答題,在出院前給兩組患者測試,讓患者復述有關知識和技能,得分大于等于80分者為達標。應用臨床路徑進行健康教育組的達標率較對照組高,比較有明顯的差異(見表2)。
2.2 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采用我院設計的病人滿意度調查表進行問卷調查,大于等于95分為合格。應用臨床護理路徑進行健康教育組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較對照組高,比較有顯著性差異(見表3)。
3 討
論
3.1 利用臨床護理路徑,提高了健康教育質量,促進了患者康復 髖關節置換實驗組患者對康復知識的掌握程度、遵醫行為和康復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傳統的健康教育只停留在泛泛的一些知識傳授,缺乏系統性、連續性,內容不深入,難以達到預期效果。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制定的健康教育路徑表實際上是對患者進行康復護理的計劃表和時間表,能有效引導護士按路徑表的內容分時間段、分次講授,避免了“填鴨表1 髖關節置換患者護理康復教育路徑表表2 兩組患者的健康教育達標率比較表3 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比較式”的健康教育方式,患者易于掌握。
另外根據路徑表的內容患者事先了解了康復各階段的相關問題,明確了功能鍛煉的目的,提高了患者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護理過程,促進了康復。
3.2 利用臨床護理路徑,規范了護理服務流程,提高了護理質量 應用臨床護理路徑表,使護理人員對所要做的工作一目了然,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何時做,逐項落實。護理工作流程清晰,克服了以往護理工作的盲從性、隨機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對低年資、經驗不足的護士,在路徑表的引導下能在短期內掌握護理規范,避免處置不當,防止錯誤發生[3]。護理管理者可以通過臨床路徑進行全程序的質量控制,有利于護理質量的提高。
3.3 利用臨床護理路徑,滿足了患者健康教育需求,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 與患者缺乏溝通是常見引起醫療糾紛的原因之一,加強溝通也是常常被護理人員忽略的一個重要問題,而且由此可引發工作失誤。應用臨床護理路徑要求護士主動與患者溝通,及時了解患者心理生理狀態,經常向患者講解與疾病有關的問題與內容,由過去的被動溝通變為主動溝通,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4],提高了患者滿意度。本研究顯示,實驗組患者對健康教育過程、健康教育效果、護理服務過程、護士講授技能滿意率較對照組顯著提高(P<0.01)。
利用臨床護理路徑實施健康教育,提高了護士的自信心和成就感,通過健康教育路徑指導的患者,掌握了康復訓練的相關知識,對促進健康、早日康復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吹交颊叩玫搅俗罴训淖o理康復出院及患者對護理工作的肯定,護理人員對護理專業有了重新的審視和定位,職業價值的體現和成就感油然而生[5]。
參考文獻
[1]磨琨,黃茜.臨床護理路徑管理模式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2,18(3):170172.〖1〗
[2]王芳.臨床護理路徑在乳腺癌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現代預防醫學,2007,34(1):113114.〖1〗
【關鍵詞】 臨床護理路徑;宮腔鏡檢查術
臨床護理路徑是病人在住院期間的護理模式,是針對特定的病人群體,以時間為橫軸,以入院指導、接診時診斷、檢查、用藥、治療、護理、飲食指導、活動、教育、出院計劃等理想護理手段為縱軸,制成一個日程計劃表,對何時該做哪項檢查、治療及護理,病情達到何種程度,何時可出院等目標進行詳細的描述說明與記錄。護理工作不再是盲目機械地執行醫囑或等醫生指示后才為病人實施治療護理,而是有計劃、有預見性地進行護理工作。病人亦了解自己的護理計劃目標,主動參與護理過程,增強病人自我護理意識和能力,達到最佳護理效果,護患雙方相互促進,形成主動護理與主動參與相結合的護理工作模式。2008年6月~2009年6月,我院對84例宮腔鏡檢查術患者應用臨床護理路徑護理,效果滿意,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組84例,均行宮腔鏡檢查術。將患者分為實驗組43例,對照組41例,兩組在年齡、文化程度、治療方法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對實驗組患者從入院即采用臨床護理路徑護理,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計劃進行護理。
1.2 方法
1.2.1 臨床護理路徑制訂
為保證患者手術順利實施和術后順利康復,體現以人為本的原則,我們根據護理計劃和患者的需求,由主治醫生、責任護士共同制定臨床護理路徑,并在臨床實施中完善。臨床護理路徑以時間為橫軸,以入院宣教、檢查、術前準備、術后指導、飲食告知、健康、出院計劃等手段為縱軸。
1.2.2 臨床護理路徑形式
臨床護理路徑以表格形式列出。(1)入院時護士主動向患者介紹住院環境、主管醫生及責任護士、相關規章制度,臨床路徑治療護理計劃。收集相關資料作出評估,向患者講解有關疾病的知識、心理因素與疾病的關系、調節心理壓力的方法,講解術前檢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項,讓患者做好充分準備迎接手術。(2)術前一天護理人員向患者及家屬講解禁食時間、手術名稱及時間,麻醉方式、手術,手術過程及術中配合,讓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緒及充足的睡眠。(3)手術后護理路徑:護理人員必須知道患者回病房的時間、手術過程順利與否,仔細觀察生命體征,了解有無不適,必要時作相應的處理。如出現惡心嘔吐告知患者可能為丙泊酚的不良反應,讓患者取側臥位,保持呼吸道通暢。(4)臨床觀察與干預:每班次均按照當日護理路徑的內容觀察分析患者的病情變化,實施相應的護理措施,并將心理干預及健康教育貫穿于護理的全過程。(5)出院評價與指導:出院評價內容主要為患者滿意度。出院指導主要包括用藥指導、飲食指導、自我保健知識及復診時間等。
2 結 果
2.1 焦慮程度比較
實驗組產生焦慮情緒14例,對照組20例,兩組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
2.2 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滿意率100%,對照組滿意率90.24%,差異有顯著性(χ2=4.40,P<0.05)。兩組病人的住院時間和健康知識掌握情況比較,實驗組住院時間(6.33±1.92)d比對照組住院時間(10.89±2.94)d明顯縮短。實驗組健康知識評分(28.86±1.12分)比對照組(26.82±1.68分)高。見表1、表2。表1 兩組宮腔鏡檢查術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略)表2 兩組宮腔鏡檢查術患者的住院時間和相關知識掌握情況(略)
3 討 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