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貿易與管理專業匯總十篇

時間:2023-05-29 16:09:3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經濟貿易與管理專業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經濟貿易與管理專業

篇(1)

國際貿易學是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的二級學科分支,主要研究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企業國際化經營、國際商務與全球營銷、國際貿易風險分析與規避,為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制定國際化經營戰略和政府有關部門制定國際貿易政策提供理論依據和分析手段。

英語不好能學國際貿易嗎

英語不好能學國際貿易。雖然國際貿易溝通中使用的語言一般都是英語,但是對入行人員來說,國際貿易這個行業對英語沒有太多的限制。國際貿易與經濟其實主要是學貿易與經濟,英語只是當個工具來使用,只需要掌握一些專業術語就可以。

國際貿易學培養的學生應較系統地掌握國際經濟、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掌握國際貿易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了解當代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現狀,熟悉通行的國際貿易規則和慣例,以及中國對外貿易的政策法規,了解主要國家與地區的社會經濟情況,能在涉外經濟貿易部門、外資企業及機構從事實際業務、管理、調研和策劃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來源:文章屋網 )

篇(2)

近20年來,我國對外貿易快速發展,政府、企事業單位對國際貿易人才的需求逐漸增加,因此,國內高校紛紛設置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和國際貿易大環境的變化,各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培養方案的合理性受到了質疑,部分學者對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培養方案展開了研究。目前,學者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從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設置方面探究中國與英國、美國大學課程體系的差異,從而提出中國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的改革方向[1][2][3];從社會需求出發,探究中國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的設置[4][5];針對民辦高校和高職類學校學生就業特性,探究這些學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的設置[6][7]。學者們的研究主要采用理論推演的方法,重點探究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課程設置,而課程設置是由培養目標決定的,現有研究尚缺乏對培養目標和學分要求的研究。臺灣地區的高等教育既融合了美國教育、日本教育等特征,又與大陸文化同宗同源。本項目針對現有研究的不足,以海峽兩岸7所高校為樣本,采用案例研究和多元統計的方法,從培養目標、學位及學分要求、必修課程設置等方面,全面研究海峽兩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培養方案的差異,探究兼具理論性和實踐性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培養方案模式。

一、樣本選擇和數據來源

根據樣本的代表性,本文選擇了大陸設有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3所“985”高校、1所以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為學科特色的教育部直屬高校,以及臺灣設有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2所公立高校、1所私立高校作為研究樣本。具體如下: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臺灣大學、政治大學和東吳大學。

二、人才培養目標比較

從海峽兩岸樣本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來看(見表1),北京大學著重培養綜合型涉外經濟與貿易方面的人才;復旦大學著重培養從事實際業務、管理、調研和宣傳策劃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浙江大學著重培養復合型高素質專門人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培養目標雖未明確說明,但從其對培養人才的基本技能要求來看,比較注重培養從事國際貿易的高級專門人才;臺灣大學的培養目標為國際企業經理人才;政治大學的培養目標為高級國貿決策、經營管理人才及研究人才;東吳大學的培養目標為國際貿易與國際企業之專業人才。

從海峽兩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培養目標比較看,大陸4所高校的培養目標雖有所差別,但總體上的培養目標為綜合性的高級國貿人才,而臺灣的3所高校總體上旨在培養國際貿易與國際企業的高級管理人才。

三、學分要求比較

從海峽兩岸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總學分要求來看(見表2),大陸4所高校的總學分要求為140~16分。其中,總學分要求最低的是北京大學,最高的是浙江大學。臺灣3所高校的總學分要求為136~140學分,各校間相差不大。其中,總學分要求最低的是政治大學,最高的是臺灣大學。相比較而言,大陸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總學分要求明顯高于臺灣高校:大陸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總學分要求最低值與臺灣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總學分要求最高值相等,大陸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總學分要求均值比臺灣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總學分要求均值高13學分。

從通識學分來看,大陸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通識學分要求均值為46學分,臺灣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通識學分要求均值為31學分,大陸高校比臺灣高校高出15學分。其中,大陸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英語學分要求均值比臺灣高校高出分,貢獻度高達46.67%。特別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通識學分要求竟高達72學分,其中,英語學分就達36學分,遠高于其他高校。其他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英語學分要求分別為:北京大學8學分、復旦大學8學分、浙江大學12學分、臺灣大學6學分、政治大學6學分、東吳大學15學分。

從必修學分來看,大陸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必修學分要求均值為57學分,臺灣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必修學分要求均值為70學分,大陸高校比臺灣高校低13學分。大陸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選修學分要求均值為43學分,臺灣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選修學分要求均值為37學分,大陸高校比臺灣高校高6學分。對于實踐教學和畢業論文學分,臺灣高校和大陸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未做要求;北京大學也未對實踐教學學分做要求,只規定了畢業論文學分(3學分);復旦大學的實踐教學和畢業論文學分要求分別為2學分、4學分;浙江大學的實踐教學和畢業論文學分要求分別為6學分、8學分,是要求最高的學校。

四、必修課程設置比較

各樣本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必修課程設置差異較大,共同必修課僅有高等數學(或微積分)、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國際金融和統計學(見表3)。

按所開設的必修課程設置,樣本高校可分為三類:以宏觀類國際貿易必修課程為主的高校,如北京大學和復旦大學;宏觀類和微觀類國際貿易必修課程并重的高校,如浙江大學和對外經貿大學;以微觀類國際貿易必修課程為主的高校,如臺灣大學、政治大學和東吳大學。

從樣本高校的特有必修課來看(見表4),復旦大學開設的博弈論、浙江大學開設的產業組織理論和國際服務貿易、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開設的風險管理與保險、臺灣大學開設的管理資訊系統導論,是各高校根據國際貿易環境和學科發展的需要而開設的。其余各高校的特有必修課則是依據本校專長開設的,典型為政治大學開設的民法概要和社會責任倫理。

五、結論與建議

從海峽兩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培養方案比較可以看出:第一,總體來說,大陸4所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培養目標為綜合性高級國貿人才,而臺灣3所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國際貿易與國際企業的高級管理人才;第二,大陸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總學分要求均值比臺灣高校高13學分,通識學分要求均值比臺灣高校高15學分,必修學分要求均值比臺灣高校低13學分,選修學分要求均值比臺灣高校高6學分;第三,北京大學和復旦大學的必修課程以宏觀類國際貿易為主,浙江大學和對外經貿大學宏觀類和微觀類國際貿易必修課程并重,但是,臺灣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必修課程則以微觀類國際貿易課程為主;第四,臺灣的3所高校均將財務管理和國際財務管理作為國際貿易專業的必修課,而大陸的4所高校均未將這兩門課程作為必修課。

基于上述研究結論,本文對大陸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培養方案改進提出以下四點建議。第一,加強對學生的管理能力培養。從畢業生的競爭力來源來看,短期競爭力來源于職業技能,中期競爭力來源于管理能力,長期競爭力來源于創新能力和學習能力。在國際經濟與貿易培養方案的制定過程中,我們要兼顧對學生的職業技能、管理能力、創新能力和學習能力的培養。創新能力和學習能力的培養應貫穿于整個大學課程的學習之中,而職業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培養可以通過調整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培養方案得到解決。大陸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培養目標比較側重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忽視管理能力的培養。今后,大陸高校可以調整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培養目標,重視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生管理能力的培養。第二,降低英語課程的學分要求,注重學生的專業知識儲備。大陸高校通識教育學分均值比臺灣高校高出的15學分中,英語學分的貢獻度高達46.67%。因此,大陸高校可以相應地降低英語課程的學分要求,并通過改變專業必修課的教學方法將英語課程滲透于整個大學的學習過程之中。這樣既有利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又有助于學生學習國際上的相關專業知識。第三,提高必修課學分要求,增加微觀類國際貿易課程。大陸高校必修學分要求均值比臺灣高校低13學分,大陸高校可加大必修類學分設置,使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課程設置更加系統化。經濟全球化使中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對外貿易活動貫穿于企業的日常生產經營活動的各個環節,這就要求國際貿易人才除了具備對國際貿易問題宏觀把握的能力外,更要具備管理國際化企業日常生產經營活動的能力。這就要求高校在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必修課程設置上增加微觀類國際貿易課程。第四,增設國際財務管理必修課。隨著世界資本市場日益一體化,國際化企業及時而正確的決策更加離不開對國際財務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國際化企業的經營需要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掌握國際財務管理理論,建議大陸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開設國際財務管理必修課。

參考文獻:

[1]李炳林.中美“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設置與實踐性教學之比較[J].當代經濟(下半月),2007(6):128-129.

[2]張宇馨.國際貿易專業課程設置和應用性人才培養――以英國大學商學院為例[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5):59-61.

[3]張乃俠.從中美高校本科課程設置的差異看國際貿易專業課程設置改革[J].教育探索, 2011(4): 158-159.

[4]陳向陽.國際貿易專業課程設置分析[J].職業教育研究,2008(3):117-118.

篇(3)

國際貿易與資源整合的基本介紹

(1)國際貿易是各國(或地區)在國際分工的基礎上相互聯系的主要形式。也是各個國家(或地區)用商品和勞務等方面進行的交換活動。從而反應了世界各國(或地區)在經濟上的相互依賴關系和各國對外貿易的總和構成的。

(2)資源整合,是企業政策調整的手段,也是企業日常管理的工作。整合就是要優化資源配置進行有進有退、有取有舍,進行整體的優化。也是指企業可以根據不同的來源、層次、結構、內容的資源進行識別、選擇、有機融合,使其具有較強的柔性、條理性、系統性和價值性,實現穿創造出一個新的資源動態過程,分析了解資源整合能力增強市場經濟化提供具有建設性的建議。

篇(4)

二、研究領域

卜偉教授主要致力于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國際直接投資、自主創新與稅收政策、產業安全、糧食安全方面的研究。其中產業安全研究主要是FDI對中國產業安全的影響,包括對產業生存環境、產業國際競爭力、產業對外依存度、產業控制力的影響,以及對產業組織安全、產業結構安全、產業布局安全和產業政策安全的影響。

三、科研項目

參加了王稼瓊教授主持的國家軟科學項目“我國稅收政策對我國重大裝備工業自主創新的影響”;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應對重大自然災害與構建我國糧食安全保障體系對策研究”子課題“完善政府調控下的糧食市場體系對策研究”;主持縱向項目“FDI對中國產業安全影響的實證研究”;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一五”規劃2010年度教育學一般課題;主持縱向項目“利用外資對我國產業安全的影響研究——基于產業經濟學理論框架”。

四、主要論著

1、高技術產品國際貿易爭端案例評析(編著),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年。

2、國際備用信用證與保函(副主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4年。

3、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編著),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年。

4、高速鐵路服務質量與市場競爭(合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

5、尚未設防GMO——轉基因產品國際貿易與中國進口定量研究,國際貿易,2001年第7期。

6、入世后中國鐵路行業面臨的挑戰、機遇與發展對策,鐵道經濟研究,2002年第5期。

7、論搜尋品假冒偽劣的成因及其市場影響,北方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2003年第1期。

8、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政策研究,國際貿易問題,2004年第8期。

9、中國吸引外國直接投資政策研究,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5年第5期。

10、中國省級行政區域吸引FDI的影響因素研究,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2007年第2期。

11、北京市吸引FDI經濟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7年第3期。

12、我國RD稅收激勵政策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第4期。

13、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及走勢分析,宏觀經濟研究,2007年第6期。

14、次貸危機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分析,宏觀經濟研究,2008年第3期。

15、我國裝備制造業自主創新與稅收政策,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8年第3期。

16、我國裝備制造業自主創新的稅收因素研究,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8年第6期。

17、我國裝備制造業R&D稅收優惠激勵政策分析,科技進步與對策,2009年第18期。

18、基于產業控制力的中國裝備制造業產業安全研究,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1年第3期。

篇(5)

如今,我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在不斷增強,國際間的貿易往來也變得更為頻繁,國際貿易額度在逐漸增長。在電子商務迅猛發展的大背景下,其對國際貿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轉變了傳統的國際貿易發展形式,借助電子商務即可實現選擇目標產品、協商、下單、付款等工作,為國際貿易的開展提供了諸多的便利,實現了國際貿易的電子化,也能促進國際交流,利于國家打開國際市場,進而刺激我國經濟的有效發展。

一、電子商務對國際經濟貿易的影響

(一)實現貿易開展的電子化

電子商務的出現,對于國際經濟的發展意義重大,可透過電子平臺實現貿易伙伴的有效尋找,物色更為適合的合作伙伴是每個企業發展最為關注的話題。傳統的國際貿易發展方式,若想尋求優質的伙伴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電子商務解決了這項問題,可在短暫的時間內即可實現人力、物力的有效投入,不會受到空間與時間上的控制。國內的企業可以構建自己的專屬網站,將企業的相關產品上傳至網絡之中,通過電子平臺實現對企業的宣傳與推廣,能讓全球看到,能夠吸引相應的客戶前來,利于合作的開展。此外,貿易雙方就貿易問題的洽談、協商等都是通過電子溝通的方式,當然,支付模式也發生了變化,針對游有形與無形商品的交易都遵循電子商務的運行標準,實現國際貿易的電子交易。

(二)利于拓寬企業的國際貿易市場

2014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12.3萬億元,增長21.3%,其中網絡購物增長48.7%,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滲透率年度首次突破10%[1]。電子商務是一種主流性的經濟發展模式,其能讓企業將原有的貿易壁壘打破,擴大國際貿易的范圍,增強在國際社會中的影響力。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的實施,能為企業進軍國際社會提供諸多的優勢,增強企業在國際社會中的知名度,能大大提升企業的影響力,利于國際貿易額度的全面提升。

(三)實現國際貿易主體的多元化

電子商務經濟的發展是建立在互聯網與計算機平臺之上的,是在網絡環境中設定多個虛擬的企業[2],以充分發揮個體外貿企業無法完成的任務與業務,電子商務環境中參與的主體越來越多,且部分中小型企業的外貿水平也在逐漸提升,通過電子商務的形式開展國際貿易,其不會受到企業規模大小的影響,都能實現貿易的有效運行。

二、電子商務背景下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策略

(一)積極培養電子商務人才

在電子商務背景下,國際經濟已經呈現信息化、現代化的發展態勢,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3]。若想將電子商務更好的應用到國際經濟貿易之中,其對人才的需求量很大,需要人才去執行,培養電子商務人才成為當前我國的重要目標。因此,外貿企業應與高校進行合作,開展人才的“訂單式”培養,將電子商務人才作為重點培養對象,企業與高校簽訂人才訂單,能加強高校的重視程度,利于電商人才的培養。此外,電商人才的應用,應充分結合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形式,根據市場的變化情況進行人才崗位的安排,在上崗前應接受嚴格的評估、測試和培訓,專業人員不僅僅要具備電商知識,還要具備熟練的計算機操作技巧與國際貿易知識,利于電商平臺的維護與國際貿易的開展,是實現電子商務有效利用、國際貿易全面發展的有效途徑。

(二)優化電子商務的法律制度

為了保護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環境中的安全應用,應加強相關的法律建設,如稅收問題、電子商務信息不對稱現象、電子商務欺詐等現象,都應在法律條文中進行明確的列舉,應及時總結以往電子商務中可能出現的威脅與風險,將其寫入電子商務的相關法律文件之中。同時,由于開展國家貿易,涉及到一定的稅收問題,應根據兩國的稅收制度進行有效的協商,并嚴格對國際貿易市場進行合理的規范。

(三)積極發展國際門戶網站

通過對現代外貿企業運行情況的分析,了解到外貿工作的開展都是借助相應的外貿網站進行產品信息的有效推廣,通過相關的網站平臺上傳產品的圖片、描述、關鍵詞等,能實現對產品更為具體、直接的展現,并未客戶提供相應的價格參考區間,一般情況下,國內的外貿網站是漢英兩種語言模式,利于為外國客戶提供更為全面的信息。同時,企業應借助當前電子商務發展的諸多優勢,充分發揮其高度的互動性營銷模式,建立完善的服務機制,主張為客戶提供主動服務,進行相關信息的推送,以擴大影響力,進而拓寬國際門戶,利于實現中國經濟走向國際。同時,外貿企業應將網上調研、網上溝通與客戶管理緊密結合起來,統籌企業資源,為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的實施提供條件[4]。

(四)加強信息化系統建設

電子商務經濟的開展,尤其是國際貿易額度的不斷提升,其對信息技術與網絡環境的要求在不斷提升,對信息化系統的安全性與穩定性要求很高。電子商務過程中會涉及到國際貿易的交易與支付問題,若系統安全維護與保護不當,會導致信息化系統出現漏洞,交易的安全性受限,國際貿易的相關數據、信息面臨被窺探的威脅。針對當前問題,應加強信息化系統建設,強調系統的安全性與穩定性,對國際電子商務經濟的運行系統進行不斷的升級與加密處理,保證國際貿易的機密性,維持相對安全、穩定的交易環境。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電子商務已經成為21世紀話題的引領者,其應用領域在不斷拓寬,應用價值也在不斷提升,在國際貿易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隨著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對國際貿易的影響也更為深遠。為了將電子商務更好的融入到國際貿易發展之中,應注重電子商務專業型人才的培養,優化電子商務相關的法律制度,積極發展國際門戶網站,為電子商務的發展拓寬平臺,讓中國經濟走向國際,促進我國經濟的全面提升,進而擴大影響力。

作者:楊思怡 單位:湖北工程學院新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喬陽,沈孟,劉杰,楊光,岳強.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及應用現狀分析[J].對外經貿,2012,03:39-41.

篇(6)

[中圖分類號]F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283(2017)01-0004-04

[作者簡介]李俊鋒(1979-),男,漢族,河南林州人,華北科技學院管理學院講師,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院數量經濟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經濟計量,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是中國新一輪對外開放的重要內容。2015年6月17日,中國商務部部長高虎城與澳大利亞貿易與投資部部長安德魯?羅布在澳大利亞堪培拉分別代表兩國政府正式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澳大利亞政府自由貿易協定》,標志著兩國持續十年的自貿區談判最終完成。中澳自貿協定是中國和其他國家簽署的最為全面的貿易協議,涵蓋了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和規則共十多個領域。在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大力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的大背景下,研究中澳自貿區的建成對兩國經濟貿易的影響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中澳經濟貿易發展現狀

目前,澳大利亞是中國第七大貿易伙伴和第六大進口來源地,中國則是澳大利亞第一大貿易伙伴、第一大進口來源地和第一大出口市場。澳大利亞國家統計局最近新的報告顯示,2014―2015財年澳大利亞新增出口企業有4000多家,其中對華出口企業有1300多家,表明澳大利亞對華出口蓬勃發展。2015年,我國從澳大利亞進口的鐵礦石超過6億噸,占中國進口鐵礦石總量的637%,金額約3586億美元。而2015年煤炭和氧化鋁這些資源產品最大進口來源地也是澳大利亞。我國從澳大利亞進口煤炭7085萬噸,占煤炭進口總量的347%,金額53億美元;進口氧化鋁2866萬噸,金額95億美元。同時澳大利亞也是中國牛肉、羊毛、大麥等農產品最大供應國。2015年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牛肉156萬噸,占牛肉進口總量的329%,金額約79億美元;進口羊毛174萬噸,金額157億美元;進口大麥4362萬噸,金額125億美元。中澳自貿協定自2015年12月20日正式生效以來,據海關統計,2016年上半年,澳大利亞對華出口3059億美元,其中鐵礦石、農產品和煤炭分列前三大出口商品。表1反映了2013―2015年中澳兩國雙邊貿易情況。

二、中澳自貿區的建成對兩國經濟貿易的影響

中國和澳大利亞兩國在經貿領域中有很強的互補性,中國有廣闊的市場和充足的勞動力,而澳大利亞則具有豐富的能源等,兩國的經貿合作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增長勢態。

(一)中澳自貿區建立對兩國貨物貿易的影響

中澳兩國在資源稟賦上的互補性是兩個國家進行貿易合作的基礎。中國的比較優勢主要集中在豐裕的勞動力資源、物美價廉的工業品和廣闊的國內消費市場;澳大利亞的比較優勢主要集中在資金、技術和自然資源類產品。中國雖然自然資源存儲量豐富,但人均占有量較低;而澳大利亞地廣人稀,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農產品,這些能源和農產品可以長期供應中國市場,滿足中國市場需求。2015年澳大利亞與中國進出口主要商品構成見表2、表3。

根據中澳自由貿易協定,過渡期之后,中澳兩國的產品至少80%以上可以免除關稅,中國和澳大利亞的出口競爭力均會明顯提高,兩國的雙邊貿易額的增加幅度會更大,有利于推動兩國貨物貿易的發展。

(二)中澳自貿區建立對兩國服務貿易的影響

中澳自由貿易協定的成功簽署,是繼中韓自貿協定后又一個高水平、高質量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協定包含了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投資等14個領域,在服務貿易層次,澳大利亞成為世界上首個對我國以負面清單模式做出服務貿易承諾的國家,同時,中國通過“正面清單”的模式考慮澳大利亞在電信、銀行、教育、法律和建筑等部門的需求。所以,中澳自貿區的建立將會對兩國的服務貿易產生深遠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四點。

第一,為兩國的金融合作創造更多機遇。金融是中澳雙方合作的重點之一,除了在自貿協定中所做出的金融開放承諾之外,還就銀行、證券、反洗錢等方面達成一致意見。2014年11月,兩國簽署人民幣清算安排的合作備忘錄,實現澳大利亞人民幣市場與中國人民幣清算系統直連,極大節省了貿易和交易的時間與匯兌成本。如今,澳大利亞業已成為人民幣重要的海外離岸市場之一。

第二,進一步促進兩國的教育服務合作。近幾年,中澳教育合作不斷拓展,中國已經成為澳洲最大的留學生來源地。澳大利亞是教育服務強國,2015年,選擇到澳洲留學的中國學生共計135萬,大約占中國出國總人數的26%。在中澳自貿協定中,中方承諾了在協定生效的一年內,對澳方認可的新增的77家澳大利亞高等教育機構進行審查、評估并在中國教育部涉外教育監管網上注冊,澳方將向中方提供相關監管決定的詳細信息,以提高澳方高等教育機構信息的透明度,切實保護中國赴澳留學生的權益。與此同時,澳方也歡迎中方的教育機構在澳設立中文國際學校,為中澳兩國文化交流創造了有利條件。

第三,促進運輸業和電信業的發展。運輸業是中澳雙方服務貿易的重要部門之一,澳大利亞因地理位置,海運非常發達,且載貨量大、成本低,因而海運是兩國的主要運輸方式,中國擁有完善的海運交通系統,其中三大海運集團(中國遠洋集團、中國海運集團、中國國際海洋運輸集團)在澳大利亞所占比例高達35%,在此背景下,這非常有利于推動兩國的海運事業發展。此外,雙方還就電信業務達成一致,澳大利亞承諾中國企業可以在澳設立獨資電信公司,沒有地域和業務范圍限制,中企還可入股澳大利亞電信公司,同時中國也為澳大利亞電信投資者在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內展開投資活動提供更多市場準入機會,這為雙方的交流通訊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第四,促進投資的便利化。中澳自貿協定生效起,澳方推出的“投資便利化安排”成為發達國家首次對華工程和技術人員作出的特殊便利化安排,加之放寬對華企業在澳投資的監管審查和讓中國企業享受與美、日等國同等待遇,不僅大大降低了企業的投資審查門檻,減少中企赴澳投資風險,還為深化中澳合作創造有利條件。澳大利亞市場是中國企業發展的重要市場,2015年,中國對澳大利亞的直接投資額大幅增長595%,高達1509億澳元,澳大利亞對華投資額與中國對澳投資額幾乎相當。按人均計算,澳大利亞對華投資規模是中國對澳投資規模的50倍以上。

三、中國與澳大利亞經濟貿易存在的問題

(一)中澳雙方投Y體系不完善

雙方投資的領域及規模、特別是中國對澳大利亞投資的層次還不夠高。澳大利亞對外投資的主要方式基本以證煌蹲省⒐扇交易為主,直接投資特別是在制造業的投資非常有限。相比之下,中國對澳投資大多通過合資企業形式開展直接投資。近幾年,澳大利亞的一些行業,如金屬加工制造業、交通倉儲、食品加工、房地產等行業吸引了包括中國部分國營企業和民營資本在內的投資,但是,總體來看中國在澳大利亞高科技領域的投資非常有限,而且投資規模比較小,許多企業的經營狀況不夠理想,這與當地的限制較多不無關系。此外,澳大利亞對中國企業認識不足,加上“中國”的出現,對中國企業產生一些偏見,對來自私營企業的投資較歡迎,但是對來自政府、國企的投資比較反感,特別是針對重要資源的投資。

(二)澳方對華政策與經貿關系的快速發展不相稱

澳大利亞對中國的部分政策與中澳貿易關系的迅速發展不同步,澳大利亞需要進一步改善對中國的貿易政策。歷史證明,兩個關系密切的經濟體,必須建立密切的政治經濟關系,這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必然條件,要發展中澳自由貿易區,加快經濟一體化建設,雙方就必須建立長期的合作伙伴關系,這就對兩國的經濟政策提出了要求。澳大利亞在對亞洲的經貿政策中,一貫把與日本的貿易伙伴關系擺在首位,其次是東盟。這種趨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澳大利亞對中國市場的忽視。

(三)中澳雙方貿易依賴程度差距大

澳大利亞對中國主要出口資源密集型商品和少量高附加值的制成品,而中國對澳大利亞出口的主要是勞動密集型商品和部分技術密集型的商品。中國對澳大利亞的礦產品貿易依賴性很強,特別是鐵礦石的進口。中國在澳大利亞的核心經濟利益也集中在鐵礦石貿易上。根據中國海關統計,鐵礦石是中國第四大進口商品,澳大利亞是中國最大的鐵礦石進口來源地。鑒于此,中國對澳大利亞鐵礦石貿易的依賴程度之高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澳大利亞對中國出口的礦產品的替代性很小,而造成澳大利亞在貿易談判中往往擁有更多的定價權和主導性。澳大利亞對華進出口貿易的市場替代性較強,而中國對澳大利亞的鐵礦石進口替代性較弱,差距可能會給雙邊貿易帶來不穩定性。

四、促進兩國經濟貿易發展的對策

(一)優化貿易結構,促進產業結構升級

中澳貿易結構單一,分工模式層次較低,各自的產業結構未能得到有效升級,已經限制了中澳貿易總量的擴大。因此,中澳兩國政府必須重視合作,采取行動建立完善的產業鏈條。雙方要提高產品的質量和技術含量,增加產品附加值,繼續擴大兩國傳統產業貿易,將內部的產業結構與對外的貿易結構一起優化升級。同時針對不斷出現的新需求,拓展貿易合作的新領域,可以在出口部門與非出口部門間成立聯通機制,加強信息的溝通以及生產組織之間的協調。從兩國資源稟賦來看,中國與澳大利亞在農產品貿易方面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但由于以往的關稅與非關稅壁壘,兩國的農產品貿易并未得到快速發展。中澳兩國政府可以將加強農產品貿易作為拓展中澳貿易領域的突破口,合理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實現農產品生產專業化、規模化、產業化、經營標準化,來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

(二)拓寬貿易渠道,穩固中澳雙邊合作關系

中澳雙方應拓寬雙邊貿易關系的基礎,減少不確定因素的影響。拓寬中澳雙邊關系的渠道可以從政府、企業及個人三個層次來考慮。政府方面,在互相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礎上開展兩國政府高層間的會話,將有利于增強雙方的互信度,及時協調和解決經貿合作中出現的問題。企業方面,繼續加強兩國企業之間已有的長期合作,同時從貿易向投資、信貸、服務等方面的合作方向發展,來促進雙邊貿易的進一步發展。個人方面,兩國各自的文化政策推動了兩國人民之間的經濟和文化交流。兩國政府可以進一步簡化兩國人員往來的手續,減少對人員流動限制。實際上,這種民間的良好關系是排除“非經濟”因素干擾雙邊貿易關系的重要保證。

(三)加強中澳服務貿易合作,完善服務貿易體系

相對于貨物貿易而言,中澳服務貿易潛力巨大,極具發展空間。根據澳大利亞政府所列示的負面清單可以發現,澳大利亞對中國服務提供商的限制并不多,開放力度較大。雙方在擴大傳統服務貿易的同時,應積極發展現代服務貿易合作,積極推進服務業的開放,提升服務貿易的效益與質量。在投資方面,利用中澳自貿協定的簽署帶來的機遇與便利,鼓勵有條件的地區設立中澳經貿合作區,合作區內以中澳合資企業為主體,主要集中引進信息技術、新材料、生物工程、海洋綜合開發技術等企業,可以在經貿合作區內成立創新企業孵化器和科技研發中心,引進節能示范項目,推進合作區內的配套設施建設,實現優勢產業的互補和產業配套協作。借鑒上海自貿區的建設經驗,把負面清單管理作為建立外商投資管理的核心制度,以貿易便利化為目標建立貿易監管制度,加強政府職能轉變,建立事中事后監管制度,精簡管理程序,促進中澳人流、物流及資金流的便捷流通。

中澳自貿協定的成功簽署及生效將極大提高兩國貨物貿易與服務貿易的數量和質量。從長遠來看,中澳自貿區的建立會對兩國的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產生積極作用。中澳兩國在自貿區建立后加強合作,完善機制,克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一定會對兩國經濟貿易快速穩定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高程.中澳雙邊貿易中的不對稱相互依賴分析[J].當代亞太,2008(2):105-123.

[2]蔡小芳,李昕.從貿易與投資結構看中澳自貿區的共贏戰略[J].經濟統計學,2015(1):112-123.

[3]段怡,李京.中澳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比較及合作機制研究[J].國際貿易,2011(5):23-24.

[4]何好俊,祝樹金,肖皓.中澳自貿區建立關稅削減影響中國農業的CGE研究[J].經濟問題探索,2009(11):151-156.

[5]張燕,高志剛.中澳自貿區貿易潛力的引力模型分析[J].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學報,2015,27(4):117-122.

篇(7)

(一)生產活動全球化。生產活動的全球化主要表現為傳統的國際分工正在演變成為世界性的分工:1國際分工的內容發生變化。國際分工從傳統的以自然資源為基礎的分工逐步發展成為以現代工藝、技術為基礎的分工;從產業各部門間的分工發展到各個產業部門內部的分工和以產品專業化;基礎的分工;從沿著產品界限進行的分工發展到沿著生產要素界限進行的分工;從生產領域分工向服務部門分工發展。2國際分工的形成機制在變化。即由市場自發力量決定的分工,向由企業,主要是由跨國公司經營的分工和由地區經貿集團成員內組織的分工發展,出現了協議性分工。3水平型分工成為國際分工的主要形式,其內容為產品型號的分工,產品零、部件的分工和產品工藝流程的分工。4形成了世界性的生產網絡。5世界性的國際分工使各國成為世界生產的一部分,成為商品價值鏈中的一個環節。它有利于世界各國充分發揮優勢,節約社會勞動,使生產要素達到合 理配置,提高經濟效益,促進世界經濟的發展。

(二)世界多邊貿易體制形成。1國際貿易對世界經濟拉動作用增強。它表現為國際貿易增長率大大高于世界經濟增長率。如以1990年為100,世界貨物出口值指數從1985年的56,上升到1995年的144,同期世界生產指數從86上升到107;世界實際國內生產總值指數同期從85上升到106。1990-1995年間,世界貿易出口量年均增長率為6%;同期世界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為1%。2服務貿易發展迅速。世界服務貿易額從1985年的3809億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11,678億美元,在國際大貿易(貨物與服務)中的比重同期從163%上升到188%。3國際貨物貿易交換品種多樣化。在世界貿易中,占世界出口1%以上的貨物從1980-1981年的11種增加到1993-1994年的21種。在發展中國家出口貨物中,80年代中期,制成品所占比重開始超過一半;在出口中占1%以上的貨物種類從1980-1981年的6種增加到1993-1994年的19種。4發達國家同類貨物相互交換增加,主要的經濟貿易大國一般既是某類商品的主要出口國,也是;該類商品的主要進口國。5國際貿易趨同化。它表現為:電子化貿易手段普遍使用,EDI(電子數據交換)已在國際貿易中廣泛使用,其他如電子商務(EC),電子貿易撮合(ETM),電子資金轉賬(ETF)等已在許多國家開始使用;ISO9000系列成為國際貿易商品的共同標準;貿易合同標準化。6世界貿易組織建立,多邊貿易體制正式確立。1995年1月1日誕生的世界貿易組織,標志著世界貿易進一步規范化,世界貿易體制開始形成。作為世界多邊貿易體制組織和法律基礎的世界貿易組織,以其法人地位對所有成員方都有嚴格的法律約束力。因此,世界貿易組織的建立標志著一個以貿易自由化為中心;囊括當今世界貿易諸多領域的多邊貿易體制大框架已經構筑起來。

(三)各國金融日益融合在一起。1金融國際化進程加快。90年代以來,西方國家的大銀行根據《巴塞爾協議》的要求,開始了大規模合并、收購活動,以提高效益。如法國里昂信貸銀行買下了大通曼哈頓銀行在比利時和荷蘭的附屬機構。德意志銀行、巴克萊銀行和國民希敏寺銀行也吞并了一些 歐洲其他國家的小銀行,以擴大在歐洲的網絡。為了提高本國銀行的競爭能力,很多國家對于大銀行的合并表示了支持的態度,1993年以來,世界排名在200名之內的大銀行之間至少發生過25次合并。2地區性經貿集團的金融業出現一體化。歐盟統一大市場建立后,銀行、證券公司和投資基金等金融機構可在歐盟內經營不受國界限制的保險和投資業務;美國和日本的銀行則可通過收購、兼并等形式加緊滲透歐洲市場,歐洲的金融市場將演變為真正的國際金融市場。3金融市場迅猛擴大。到1995年,外匯交易額已上升為世界貿易額的60倍,全球外匯日交易額已超過12萬億美元。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特別是國際信息的網絡化,外匯市場的資金交易正以"光的速度"從一個市場轉移到另一個市場。

(四)投資活動遍及全球,全球性投資規范框架開始形成。其主要特點如下:

第一,投資成為經濟發展和增長新支點。國際直接投資額年均額與年均國際貿易額的比例在縮小,國際直接投資額年均增長率高于國際貿易年均增長率。1990-1996年年均世界出口貿易額為41,14571億美元;同期,世界各國對外直接投資額為2,56535億美元,二者之比為160∶1,差距進一步縮小。1991-1996年對外直接投資年均增長率為118%;而同期世界出口貿易額年均增長率為7%,后者大大低于前者。

第二,國際對外直接投資與吸收外國直接投資主體多元化。據統計,全球對外直接投資總額已從1985-1990年年均1,55578億美元增長到1996年的3,46824億美元。同期,發達國家對外直接投資額從1,45005億美元增長到2,94732億美元,在全球對外直接投資中的比重從932%下降到849%;發展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額從10554億美元增長到51469億美元,在全球對外直接投資中的比重從67%提高到148%。同期,全球吸收外國直接投資額從1,41930億美元增長到3,49227億美元,其中,發達國家從1,16744億美元增長到2,08226億美元,在全球吸收外國直接投資額中的比重從822%下降到596%;發展中國家從24736億美元增長到1,28741億美元,所占比重從174%上升到369%。第叁,對外直接投資與吸收外國直接投資并行,一些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與地區成為吸收外國直接投資的主要對象。發達國家中主要對外直接投資的國家同時也是吸收外國直接投資的主要國家;1995年,德國、法國、瑞典、英國、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荷蘭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占當年世界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756%;同年,除日本以外的上述國家占當年世界吸收外國直接投資總額的53%。與此同時,一些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成為吸收外國直接投資的主要對象。1985-1995年,有20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世界外國直接投資的主要吸收者。第四,國際借貸資金流動量增長很快,證券股權投資迅速發展。1993年流動金額為8185億美元,1994年增加為9534億美元,1995年增加為12,584億美元。與外國直接投資一樣,證券股權投資依然偏向于少數新興市場國家,1995年亞洲就占了流向新興市場的外國證券股權投資凈流量的53%。此外,外國證券股權投資的來源存在一定程度的集中性。1992-1994年,流向新興市場的這種投資35%以上來自美國,15%來自日本,11%來自英國。近幾年來,香港特區和新加坡的投資者也向新興國家進行這種投資。第五,投資自由化成為各國國際直接投資政策的目標,國際直接投資規范安排提上日程。90年代以來,保護和促進投資的雙邊投資條約數量大幅度增加,截至1997年1月1日,全世界已簽署這種條約1330個,涉及162個國家,在5年里條約數增加了2倍。1991-1996年,各國政府共對外國直接投資管理體制進行了約600次調整,其中95%是放松對外資管制的措施。1995年,在64個國家的112項立法變化中,106項屬于趨于自由化或促進外國直接投資的立法。國際社會為達成國際性的投資協議開始行動。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多邊貿易談判第一次將投資問題納入多邊貿易的體系,并達成《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協議》。出現通過協商 建立一個綜合性多邊國際直接投資框架的行動,1996年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第九次會議對未來多邊投資框架進行了探討,并已達成協議。

(五)跨國公司作用進一步加強。90年代以來,跨國公司蓬勃發展。第一,跨國公司的數目劇增。據統計,1996年跨國公司已達到44,508家,在全球的附屬企業已達到276,659家。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增加到36,380家,所占比重下降到817%;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跨國公司增加到7932家,所占比;上升到178%。第二,以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為基地的最大跨國公司日益全球化。按外國資產排列的100家最大的跨國公司在它們的外國附屬企業中擁有17萬億美元的資產(控制了約1/5的全球外國資產)。第叁,跨國公司開始結成新型的"戰略聯盟"。面對競爭壓力、自由化浪潮和新投 資領域的開放,越來越多的企業,包括發展中國家的企業采取各種辦法參與全球化經濟的活動,通過各種形式結成聯盟。通過兼并與收購在國外建立自己的生產設施,以保護、鞏固和增強自己的競爭能力。1988年到1995年間,全球跨國兼并與收購總額增加了一倍,達到2290億美元。1996年,有45起跨國兼并與收購的規模超過10億美元。與此同時,一些跨國公司以協定(股份和非股份)方式加強聯合。1995年締結了近4600項這樣的協定,而1990年只有1769項。1990年以來,跨國公司之間在核心技術(信息和生物)方面也加強了戰略性研究與開發伙伴關系。第四,跨國公司國際生產的規模和重要 性日益增加。跨國公司內部貿易在其國家貿易中的比重提高,出現了無國界經濟。

(六)經貿文化、人才出現世界性。以全球化、高速化、個體化為特征的多媒體網絡正在覆蓋全球;出現了經濟生活和貿易文化的全球性趨同現象;"國際人"開始走俏,全球性的共同發展目標形成。為了在經濟競爭中取勝,"國際人"正在成為各個國家、各大公司的首選目標,培養" 國際人"、尋找"國際人"已成為世界性的人才戰略潮流。日本公司率先提出"國際人"戰略。他們認為,國際人應具備以下10個基本條件:積極肯干,但是不蠻干;人際關系融洽,不以自我為中心;興趣廣泛,知識豐富;外語出色,樂意結交外國人;行動迅速,快食、快眠、快便;;迅速適應并愛上異國他鄉;意志剛強,富有忍耐性;深謀遠慮,但不優柔寡斷;安排、處理好家庭生活關系;身體健康,精神煥發。此外,綠色主義、環保哲學,共同反黑、掃黃、打白(毒)和反腐敗,共同致力于發展與和平,共同把可持續發展作為經濟發展戰略目標,均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

二、經濟全球化對世界經濟貿易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對世界各國的經濟貿易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對傳統的衡量國家之間經濟貿易權益的概念與統計構成了嚴重的挑戰。

(一)經濟全球化使得各國經濟相互依存與互動加強。

1.經濟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國經濟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相互依存進一步加強。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發達國家之間貨物、服務、資金、技術和市場高度融合,而且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上述關系也在加強。

2.經濟全球化使得各國經濟相互傳遞障礙在減少,互動性加強。在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強下,對外貿易與國際資本流動在各國之間的經濟傳遞中的作用在加強。80年代以來,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下,對外貿易與投資逐漸變成雙向傳遞渠道,發達國家把經濟發展與衰退通過對外貿易與投資傳遞到發 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和金融波動也將影響到發達國家。1994年底,墨西哥金融危機震動了全世界;1997年7月由泰國引發的金融危機并未使發達國家幸免。

(二)經濟全球化迫使人們的概念在創新。1大國際貿易概念出現。在經濟全球化下,一國對外經濟交往合作中,不能只考慮貨物貿易,還要把貨物貿易與直接投資、金融、服務、技術綜合考慮。因為,貨物貿易與投資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已成為各國經濟發展的兩個支點。2將大國際貿易概念與本國經濟的調整優化、改革開放密切地結合起來;"貿易立國"、"貿易為本"的傳統信條已讓位于"經濟接軌"和"市場融合"。3變被動接受經濟全球化為主動參與經濟全球化。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經濟全球化是科技革命作用的結果,是大勢所趨,紛紛主動改革本國經濟體制,發展開放性經濟,推行貿易、投資和金融自由化,為跨國公司創造投資條件,并積極參與多邊貿易體制和活動。4變單邊制裁為求得"雙贏"。在經濟全球化下,一國對另一國單方面采取"貿易保護"、"貿易摩擦"、"貿易制裁"等以鄰為壑的措施,已開始由自我保護的工具變成了雙刃劍,在制裁別國的同時也會使自己受到傷害。其上策是通過談判,達成互惠互利的協議,促進雙方的經貿發展,取得"雙贏"。

(三)經濟全球化使國家受到沖擊,相互協調成為時代主旋律。面對經濟全球化的新形勢,傳統的國家內容發生了一定程度的改變。原本是一國獨有的權利,日益成為國際社會共同擁有的權力。各國的經濟活動越來越多地遵循國際條約、協定、規范和慣例來運作;跨國公司在各國經濟 生活中地位的提高,使國家對產業政策的干預作用在減弱。在國家存在的情況下,出現了讓與,但它是以對等為原則的。當今世界各國都是擁有的獨立國家。共享是讓與的前提,沒有共享也就不會有讓與。經濟全球化迫使各國把二者結合起來,出現了相互協調,使它逐步成為各國處 理對外經濟貿易關系的基石。隨著烏拉圭回合談判的結束和世界貿易組織的建立和運行,協調管理貿易政策在國際上和各國貿易政策中開始成為主流。

(四)經濟全球化要求貿易理論與國際直接投資理論一體化。20年來,面對國際貿易格局的變化,特別是產業內部貿易的增長,新貿易理論將產品差異、規模收益遞增和不完全競爭等工業組織理論引進傳統的比較優勢框架,為國際貿易理論分析做出了貢獻。但它仍然假定企業只在某一個區位生產商品和服務,將對外直接投資排除在分析之外。同時,對外直接投資(跨國公司)理論成功地解釋了不同類型跨國公司直接或間接地創造的各類貿易流動,但仍是以單個企業為依據的投資分析,未推廣到國家層次。80年代初以來,經濟全球化要求把貿易與投資理論結合在一起分析貿易與;資利益與效益,出現了新的理論分析,其理論模式主要集中于縱向或橫向一體化。在這些理論分析中,產品增值鏈活動的不同假定可以在不同地理位置上進行,在不同的國家可以進行完全相同的生產加工。在貿易與投資一體化理論中,企業行為被分為兩大類型:

第一,總部行為。總部行為包括工程、管理和金融服務,以及信譽、商標等甚至可以無償轉讓給遠方生產區位的服務,這類行為有時被簡化概括為研究與開發。

第二,實際生產行為。實際生產行為又可再分為上游生產(中間產品)和下游生產(終極產品)。所有這些行為都被假定為具有規模收益遞增效應。由于總部服務的運輸成本極低,企業可以將生產行為從總部分離出去,但為了獲得規模經濟效益,企業將某些生產行為集中在某一區位。在貿易分析中典型采用的兩國均衡框架,國外市場和國內市場之間不存在任何差異。企業在兩個國家進行活動時,可以將總部行為安排在母國進行,但其實際生產或轉移到東道國進行(縱向一體化),或者既安排在國內,又安排在國外進行(橫向一體化)。因此,現在的企業不僅通過價格和質量進行 競爭,而且還通過生產的組織進行競爭。這些理論模型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單個企業的經營活動決定了國內、國際經營企業的總格局。這一問題屬于理論分析中的國際化生產部分。一旦國際化生產活動分布格局形成,國際貿易的格局便隨之確定。貿易與投資理論的一體化表明,在經濟全球化 背景下,不能以單純的貿易行為來衡量國家之間的經濟利益。

(五)經濟全球化對表明國家之間經貿權益的傳統概念和統計方法提出了挑戰。1傳統的對外貿易差額概念未能反映經濟全球化下國家之間實際的貿易利益。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家之間的經貿利益出現了幾種變化。第一,在產業內部和跨國公司內部貿易大量增加下,按總貿易和專門貿易;分的國家之間的進出口掩蓋了國家之間在產品價值上的實得;第二,母國公司對東道國的直接投資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母國公司對東道國的商品直接出口,變相地進入了東道國的國內市場,因此,母國公司在東道國國內的投資和商品、服務的銷售收益應計入母國的經貿收益;第叁,在一國以加工貿易為主的情況下,把該國進出口貿易額作為該國的貿易利得,更加失實。因此,在經濟全球化下,在計算各貿易國的貿易收益時,上述幾個現象不能忽略。2以原產地規則為核心的國際貿易統計滯后于經濟全球化的現實,應予修正。以原產地規則為核心的國際貿易統計制度來源于美國,并逐漸成為世界貿易各國的貿易規則的重要組成部分,原關貿總協定和世界貿易組織對之都有相應的條款和協定。在國際貿易局限于產業間和投資不普遍的情況下,按原產地進行統計基本上可以反映貿易國的貿易利益。但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下,按原產地統計則會出現兩種誤差。第一,未;能如實反映跨國公司在全球的大規模的直接投資活動。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進行全球化經營,它們生產的零部件、產品的進出口,按價值鏈、資本所有,理應屬于母國,但卻計入東道國的貿易統計。第二,原產地規則以貨物貿易為主,未包括服務貿易等,因此,原產地統計在不能真實反映 貨物貿易的同時,也不能全面如實地反映國與國之間的大貿易關系。

(六)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來說機遇與挑戰并存。經濟全球化給發展中國家提供了發展的機遇。

第一,有利于發展中國家利用外資和資本外投。1996年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的《1997年世界投資報告》指出,發展中國家1996年接受了1290億美元的外國直接投資,對外投資了510億美元,二者都創造了歷史最高紀錄。它們在獲得世界投資總額中的比重從1995年的30%上升到1996年的37%。其中;48個最不發達國家在1996年的資本流入量也增加了56%。

第二,促使發展中國家的出口商品結構優化。由于資本的流入、跨國公司的直接投資活動和本國產業結構的改造,發展中國家出口商品結構有所改善,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從1980年的560%上升到1990年的733%和1994年的777%。

第三,迫使發達國家把發展中國家面臨的問題予以考慮和解決。發達國家日益認識到在經濟全球化下,它們的經濟穩定和發展有賴于發展中國家。在債務解決、地區經濟一體化和聯合國的改革等問題上不得不考慮發展中國家的權益。

第四,經濟全球化有利于發展中國家的整體改革。

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構成了嚴峻的挑戰。1經濟全球化有利于發達國家構筑以其為中心的國際經貿基礎。在此情況下,發展中國家的將會受到更大的削弱。2發展不平衡在加劇。

篇(8)

(一)生產活動全球化。生產活動的全球化主要表現為傳統的國際分工正在演變成為世界性的分工:1國際分工的內容發生變化。國際分工從傳統的以自然資源為基礎的分工逐步發展成為以現代工藝、技術為基礎的分工;從產業各部門間的分工發展到各個產業部門內部的分工和以產品專業化為基礎的分工;從沿著產品界限進行的分工發展到沿著生產要素界限進行的分工;從生產領域分工向服務部門分工發展。2國際分工的形成機制在變化。即由市場自發力量決定的分工,向由企業,主要是由跨國公司經營的分工和由地區經貿集團成員內組織的分工發展,出現了協議性分工。3水平型分工成為國際分工的主要形式,其內容為產品型號的分工,產品零、部件的分工和產品工藝流程的分工。4形成了世界性的生產網絡。5世界性的國際分工使各國成為世界生產的一部分,成為商品價值鏈中的一個環節。它有利于世界各國充分發揮優勢,節約社會勞動,使生產要素達到合理配置,提高經濟效益,促進世界經濟的發展。

(二)世界多邊貿易體制形成。1國際貿易對世界經濟拉動作用增強。它表現為國際貿易增長率大大高于世界經濟增長率。如以1990年為100,世界貨物出口值指數從1985年的56,上升到1995年的144,同期世界生產指數從86上升到107;世界實際國內生產總值指數同期從85上升到106。1990-1995年間,世界貿易出口量年均增長率為6%;同期世界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為1%。2服務貿易發展迅速。世界服務貿易額從1985年的3809億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11,678億美元,在國際大貿易(貨物與服務)中的比重同期從163%上升到188%。3國際貨物貿易交換品種多樣化。在世界貿易中,占世界出口1%以上的貨物從1980-1981年的11種增加到1993-1994年的21種。在發展中國家出口貨物中,80年代中期,制成品所占比重開始超過一半;在出口中占1%以上的貨物種類從1980-1981年的6種增加到1993-1994年的19種。4發達國家同類貨物相互交換增加,主要的經濟貿易大國一般既是某類商品的主要出口國,也是該類商品的主要進口國。5國際貿易趨同化。它表現為:電子化貿易手段普遍使用,EDI(電子數據交換)已在國際貿易中廣泛使用,其他如電子商務(EC),電子貿易撮合(ETM),電子資金轉賬(ETF)等已在許多國家開始使用;ISO9000系列成為國際貿易商品的共同標準;貿易合同標準化。6世界貿易組織建立,多邊貿易體制正式確立。1995年1月1日誕生的世界貿易組織,標志著世界貿易進一步規范化,世界貿易體制開始形成。作為世界多邊貿易體制組織和法律基礎的世界貿易組織,以其法人地位對所有成員方都有嚴格的法律約束力。因此,世界貿易組織的建立標志著一個以貿易自由化為中心,囊括當今世界貿易諸多領域的多邊貿易體制大框架已經構筑起來。(三)各國金融日益融合在一起。1金融國際化進程加快。90年代以來,西方國家的大銀行根據《巴塞爾協議》的要求,開始了大規模合并、收購活動,以提高效益。如法國里昂信貸銀行買下了大通曼哈頓銀行在比利時和荷蘭的附屬機構。德意志銀行、巴克萊銀行和國民希敏寺銀行也吞并了一些歐洲其他國家的小銀行,以擴大在歐洲的網絡。為了提高本國銀行的競爭能力,很多國家對于大銀行的合并表示了支持的態度,1993年以來,世界排名在200名之內的大銀行之間至少發生過25次合并。2地區性經貿集團的金融業出現一體化。歐盟統一大市場建立后,銀行、證券公司和投資基金等金融機構可在歐盟內經營不受國界限制的保險和投資業務;美國和日本的銀行則可通過收購、兼并等形式加緊滲透歐洲市場,歐洲的金融市場將演變為真正的國際金融市場。3金融市場迅猛擴大。到1995年,外匯交易額已上升為世界貿易額的60倍,全球外匯日交易額已超過12萬億美元。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特別是國際信息的網絡化,外匯市場的資金交易正以"光的速度"從一個市場轉移到另一個市場。

(四)投資活動遍及全球,全球性投資規范框架開始形成。其主要特點如下:

第一,投資成為經濟發展和增長新支點。國際直接投資額年均額與年均國際貿易額的比例在縮小,國際直接投資額年均增長率高于國際貿易年均增長率。1990-1996年年均世界出口貿易額為41,14571億美元;同期,世界各國對外直接投資額為2,56535億美元,二者之比為160∶1,差距進一步縮小。1991-1996年對外直接投資年均增長率為118%;而同期世界出口貿易額年均增長率為7%,后者大大低于前者。第二,國際對外直接投資與吸收外國直接投資主體多元化。據統計,全球對外直接投資總額已從1985-1990年年均1,55578億美元增長到1996年的3,46824億美元。同期,發達國家對外直接投資額從1,45005億美元增長到2,94732億美元,在全球對外直接投資中的比重從932%下降到849%;發展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額從10554億美元增長到51469億美元,在全球對外直接投資中的比重從67%提高到148%。同期,全球吸收外國直接投資額從1,41930億美元增長到3,49227億美元,其中,發達國家從1,16744億美元增長到2,08226億美元,在全球吸收外國直接投資額中的比重從822%下降到596%;發展中國家從24736億美元增長到1,28741億美元,所占比重從174%上升到369%。第叁,對外直接投資與吸收外國直接投資并行,一些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與地區成為吸收外國直接投資的主要對象。發達國家中主要對外直接投資的國家同時也是吸收外國直接投資的主要國家。1995年,德國、法國、瑞典、英國、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荷蘭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占當年世界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756%;同年,除日本以外的上述國家占當年世界吸收外國直接投資總額的53%。與此同時,一些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成為吸收外國直接投資的主要對象。1985-1995年,有20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世界外國直接投資的主要吸收者。第四,國際借貸資金流動量增長很快,證券股權投資迅速發展。1993年流動金額為8185億美元,1994年增加為9534億美元,1995年增加為12,584億美元。與外國直接投資一樣,證券股權投資依然偏向于少數新興市場國家,1995年亞洲就占了流向新興市場的外國證券股權投資凈流量的53%。此外,外國證券股權投資的來源存在一定程度的集中性。1992-1994年,流向新興市場的這種投資35%以上來自美國,15%來自日本,11%來自英國。近幾年來,香港特區和新加坡的投資者也向新興國家進行這種投資。第五,投資自由化成為各國國際直接投資政策的目標,國際直接投資規范安排提上日程。90年代以來,保護和促進投資的雙邊投資條約數量大幅度增加,截至1997年1月1日,全世界已簽署這種條約1330個,涉及162個國家,在5年里條約數增加了2倍。1991-1996年,各國政府共對外國直接投資管理體制進行了約600次調整,其中95%是放松對外資管制的措施。1995年,在64個國家的112項立法變化中,106項屬于趨于自由化或促進外國直接投資的立法。國際社會為達成國際性的投資協議開始行動。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多邊貿易談判第一次將投資問題納入多邊貿易的體系,并達成《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協議》。出現通過協商建立一個綜合性多邊國際直接投資框架的行動,1996年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第九次會議對未來多邊投資框架進行了探討,并已達成協議。(五)跨國公司作用進一步加強。90年代以來,跨國公司蓬勃發展。第一,跨國公司的數目劇增。據統計,1996年跨國公司已達到44,508家,在全球的附屬企業已達到276,659家。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增加到36,380家,所占比重下降到817%;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跨國公司增加到7932家,所占比重上升到178%。第二,以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為基地的最大跨國公司日益全球化。按外國資產排列的100家最大的跨國公司在它們的外國附屬企業中擁有17萬億美元的資產(控制了約1/5的全球外國資產)。第叁,跨國公司開始結成新型的"戰略聯盟"。面對競爭壓力、自由化浪潮和新投資領域的開放,越來越多的企業,包括發展中國家的企業采取各種辦法參與全球化經濟的活動,通過各種形式結成聯盟。通過兼并與收購在國外建立自己的生產設施,以保護、鞏固和增強自己的競爭能力。1988年到1995年間,全球跨國兼并與收購總額增加了一倍,達到2290億美元。1996年,有45起跨國兼并與收購的規模超過10億美元。與此同時,一些跨國公司以協定(股份和非股份)方式加強聯合。1995年締結了近4600項這樣的協定,而1990年只有1769項。1990年以來,跨國公司之間在核心技術(信息和生物)方面也加強了戰略性研究與開發伙伴關系。第四,跨國公司國際生產的規模和重要性日益增加。跨國公司內部貿易在其國家貿易中的比重提高,出現了無國界經濟。(六)經貿文化、人才出現世界性。以全球化、高速化、個體化為特征的多媒體網絡正在覆蓋全球;出現了經濟生活和貿易文化的全球性趨同現象;"國際人"開始走俏,全球性的共同發展目標形成。為了在經濟競爭中取勝,"國際人"正在成為各個國家、各大公司的首選目標,培養"國際人"、尋找"國際人"已成為世界性的人才戰略潮流。日本公司率先提出"國際人"戰略。他們認為,國際人應具備以下10個基本條件:積極肯干,但是不蠻干;人際關系融洽,不以自我為中心;興趣廣泛,知識豐富;外語出色,樂意結交外國人;行動迅速,快食、快眠、快便;迅速適應并愛上異國他鄉;意志剛強,富有忍耐性;深謀遠慮,但不優柔寡斷;安排、處理好家庭生活關系;身體健康,精神煥發。此外,綠色主義、環保哲學,共同反黑、掃黃、打白(毒)和反腐敗,共同致力于發展與和平,共同把可持續發展作為經濟發展戰略目標,均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

二、經濟全球化對世界經濟貿易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對世界各國的經濟貿易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對傳統的衡量國家之間經濟貿易權益的概念與統計構成了嚴重的挑戰。

(一)經濟全球化使得各國經濟相互依存與互動加強。

1.經濟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國經濟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相互依存進一步加強。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發達國家之間貨物、服務、資金、技術和市場高度融合,而且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上述關系也在加強。2.經濟全球化使得各國經濟相互傳遞障礙在減少,互動性加強。在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強下,對外貿易與國際資本流動在各國之間的經濟傳遞中的作用在加強。80年代以來,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下,對外貿易與投資逐漸變成雙向傳遞渠道,發達國家把經濟發展與衰退通過對外貿易與投資傳遞到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和金融波動也將影響到發達國家。1994年底,墨西哥金融危機震動了全世界;1997年7月由泰國引發的金融危機并未使發達國家幸免。

(二)經濟全球化迫使人們的概念在創新。1大國際貿易概念出現。在經濟全球化下,一國對外經濟交往合作中,不能只考慮貨物貿易,還要把貨物貿易與直接投資、金融、服務、技術綜合考慮。因為,貨物貿易與投資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已成為各國經濟發展的兩個支點。2將大國際貿易概念與本國經濟的調整優化、改革開放密切地結合起來;"貿易立國"、"貿易為本"的傳統信條已讓位于"經濟接軌"和"市場融合"。3變被動接受經濟全球化為主動參與經濟全球化。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經濟全球化是科技革命作用的結果,是大勢所趨,紛紛主動改革本國經濟體制,發展開放性經濟,推行貿易、投資和金融自由化,為跨國公司創造投資條件,并積極參與多邊貿易體制和活動。4變單邊制裁為求得"雙贏"。在經濟全球化下,一國對另一國單方面采取"貿易保護"、"貿易摩擦"、"貿易制裁"等以鄰為壑的措施,已開始由自我保護的工具變成了雙刃劍,在制裁別國的同時也會使自己受到傷害。其上策是通過談判,達成互惠互利的協議,促進雙方的經貿發展,取得"雙贏"。(三)經濟全球化使國家受到沖擊,相互協調成為時代主旋律。面對經濟全球化的新形勢,傳統的國家內容發生了一定程度的改變。原本是一國獨有的權利,日益成為國際社會共同擁有的權力。各國的經濟活動越來越多地遵循國際條約、協定、規范和慣例來運作;跨國公司在各國經濟生活中地位的提高,使國家對產業政策的干預作用在減弱。在國家存在的情況下,出現了讓與,但它是以對等為原則的。當今世界各國都是擁有的獨立國家。共享是讓與的前提,沒有共享也就不會有讓與。經濟全球化迫使各國把二者結合起來,出現了相互協調,使它逐步成為各國處理對外經濟貿易關系的基石。隨著烏拉圭回合談判的結束和世界貿易組織的建立和運行,協調管理貿易政策在國際上和各國貿易政策中開始成為主流。

(四)經濟全球化要求貿易理論與國際直接投資理論一體化。20年來,面對國際貿易格局的變化,特別是產業內部貿易的增長,新貿易理論將產品差異、規模收益遞增和不完全競爭等工業組織理論引進傳統的比較優勢框架,為國際貿易理論分析做出了貢獻。但它仍然假定企業只在某一個區位生產商品和服務,將對外直接投資排除在分析之外。同時,對外直接投資(跨國公司)理論成功地解釋了不同類型跨國公司直接或間接地創造的各類貿易流動,但仍是以單個企業為依據的投資分析,未推廣到國家層次。80年代初以來,經濟全球化要求把貿易與投資理論結合在一起分析貿易與投資利益與效益,出現了新的理論分析,其理論模式主要集中于縱向或橫向一體化。在這些理論分析中,產品增值鏈活動的不同假定可以在不同地理位置上進行,在不同的國家可以進行完全相同的生產加工。在貿易與投資一體化理論中,企業行為被分為兩大類型:第一,總部行為。總部行為包括工程、管理和金融服務,以及信譽、商標等甚至可以無償轉讓給遠方生產區位的服務,這類行為有時被簡化概括為研究與開發。

第二,實際生產行為。實際生產行為又可再分為上游生產(中間產品)和下游生產(終極產品)。所有這些行為都被假定為具有規模收益遞增效應。由于總部服務的運輸成本極低,企業可以將生產行為從總部分離出去,但為了獲得規模經濟效益,企業將某些生產行為集中在某一區位。在貿易分析中典型采用的兩國均衡框架,國外市場和國內市場之間不存在任何差異。企業在兩個國家進行活動時,可以將總部行為安排在母國進行,但其實際生產或轉移到東道國進行(縱向一體化),或者既安排在國內,又安排在國外進行(橫向一體化)。因此,現在的企業不僅通過價格和質量進行競爭,而且還通過生產的組織進行競爭。這些理論模型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單個企業的經營活動決定了國內、國際經營企業的總格局。這一問題屬于理論分析中的國際化生產部分。一旦國際化生產活動分布格局形成,國際貿易的格局便隨之確定。貿易與投資理論的一體化表明,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不能以單純的貿易行為來衡量國家之間的經濟利益。

(五)經濟全球化對表明國家之間經貿權益的傳統概念和統計方法提出了挑戰。1傳統的對外貿易差額概念未能反映經濟全球化下國家之間實際的貿易利益。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家之間的經貿利益出現了幾種變化。第一,在產業內部和跨國公司內部貿易大量增加下,按總貿易和專門貿易劃分的國家之間的進出口掩蓋了國家之間在產品價值上的實得;第二,母國公司對東道國的直接投資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母國公司對東道國的商品直接出口,變相地進入了東道國的國內市場,因此,母國公司在東道國國內的投資和商品、服務的銷售收益應計入母國的經貿收益;第叁,在一國以加工貿易為主的情況下,把該國進出口貿易額作為該國的貿易利得,更加失實。因此,在經濟全球化下,在計算各貿易國的貿易收益時,上述幾個現象不能忽略。2以原產地規則為核心的國際貿易統計滯后于經濟全球化的現實,應予修正。以原產地規則為核心的國際貿易統計制度來源于美國,并逐漸成為世界貿易各國的貿易規則的重要組成部分,原關貿總協定和世界貿易組織對之都有相應的條款和協定。在國際貿易局限于產業間和投資不普遍的情況下,按原產地進行統計基本上可以反映貿易國的貿易利益。但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下,按原產地統計則會出現兩種誤差。第一,未能如實反映跨國公司在全球的大規模的直接投資活動。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進行全球化經營,它們生產的零部件、產品的進出口,按價值鏈、資本所有,理應屬于母國,但卻計入東道國的貿易統計。第二,原產地規則以貨物貿易為主,未包括服務貿易等,因此,原產地統計在不能真實反映貨物貿易的同時,也不能全面如實地反映國與國之間的大貿易關系。(六)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來說機遇與挑戰并存。經濟全球化給發展中國家提供了發展的機遇。

第一,有利于發展中國家利用外資和資本外投。1996年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的《1997年世界投資報告》指出,發展中國家1996年接受了1290億美元的外國直接投資,對外投資了510億美元,二者都創造了歷史最高紀錄。它們在獲得世界投資總額中的比重從1995年的30%上升到1996年的37%。其中,48個最不發達國家在1996年的資本流入量也增加了56%。

第二,促使發展中國家的出口商品結構優化。由于資本的流入、跨國公司的直接投資活動和本國產業結構的改造,發展中國家出口商品結構有所改善,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重從1980年的560%上升到1990年的733%和1994年的777%。

第三,迫使發達國家把發展中國家面臨的問題予以考慮和解決。發達國家日益認識到在經濟全球化下,它們的經濟穩定和發展有賴于發展中國家。在債務解決、地區經濟一體化和聯合國的改革等問題上不得不考慮發展中國家的權益。

第四,經濟全球化有利于發展中國家的整體改革。

篇(9)

(一)生產活動全球化。生產活動的全球化主要表現為傳統的國際分工正在演變成為世界性的分工:1國際分工的內容發生變化。國際分工從傳統的以自然資源為基礎的分工逐步發展成為以現代工藝、技術為基礎的分工;從產業各部門間的分工發展到各個產業部門內部的分工和以產品專業化為基礎的分工;從沿著產品界限進行的分工發展到沿著生產要素界限進行的分工;從生產領域分工向服務部門分工發展。2國際分工的形成機制在變化。即由市場自發力量決定的分工,向由企業,主要是由跨國公司經營的分工和由地區經貿集團成員內組織的分工發展,出現了協議性分工。3水平型分工成為國際分工的主要形式,其內容為產品型號的分工,產品零、部件的分工和產品工藝流程的分工。4形成了世界性的生產網絡。5世界性的國際分工使各國成為世界生產的一部分,成為商品價值鏈中的一個環節。它有利于世界各國充分發揮優勢,節約社會勞動,使生產要素達到合理配置,提高經濟效益,促進世界經濟的發展。

(二)世界多邊貿易體制形成。1國際貿易對世界經濟拉動作用增強。它表現為國際貿易增長率大大高于世界經濟增長率。如以1990年為100,世界貨物出口值指數從1985年的56,上升到1995年的144,同期世界生產指數從86上升到107;世界實際國內生產總值指數同期從85上升到106。1990-1995年間,世界貿易出口量年均增長率為6%;同期世界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為1%。2服務貿易發展迅速。世界服務貿易額從1985年的3809億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11,678億美元,在國際大貿易(貨物與服務)中的比重同期從163%上升到188%。3國際貨物貿易交換品種多樣化。在世界貿易中,占世界出口1%以上的貨物從1980-1981年的11種增加到1993-1994年的21種。在發展中國家出口貨物中,80年代中期,制成品所占比重開始超過一半;在出口中占1%以上的貨物種類從1980-1981年的6種增加到1993-1994年的19種。4發達國家同類貨物相互交換增加,主要的經濟貿易大國一般既是某類商品的主要出口國,也是該類商品的主要進口國。5國際貿易趨同化。

它表現為:電子化貿易手段普遍使用,EDI(電子數據交換)已在國際貿易中廣泛使用,其他如電子商務(EC),電子貿易撮合(ETM),電子資金轉賬(ETF)等已在許多國家開始使用;ISO9000系列成為國際貿易商品的共同標準;貿易合同標準化。6世界貿易組織建立,多邊貿易體制正式確立。1995年1月1日誕生的世界貿易組織,標志著世界貿易進一步規范化,世界貿易體制開始形成。作為世界多邊貿易體制組織和法律基礎的世界貿易組織,以其法人地位對所有成員方都有嚴格的法律約束力。因此,世界貿易組織的建立標志著一個以貿易自由化為中心,囊括當今世界貿易諸多領域的多邊貿易體制大框架已經構筑起來。

(三)各國金融日益融合在一起。1金融國際化進程加快。90年代以來,西方國家的大銀行根據《巴塞爾協議》的要求,開始了大規模合并、收購活動,以提高效益。如法國里昂信貸銀行買下了大通曼哈頓銀行在比利時和荷蘭的附屬機構。德意志銀行、巴克萊銀行和國民希敏寺銀行也吞并了一些歐洲其他國家的小銀行,以擴大在歐洲的網絡。為了提高本國銀行的競爭能力,很多國家對于大銀行的合并表示了支持的態度,1993年以來,世界排名在200名之內的大銀行之間至少發生過25次合并。2地區性經貿集團的金融業出 現一體化。歐盟統一大市場建立后,銀行、證券公司和投資基金等金融機構可在歐盟內經營不受國界限制的保險和投資業務;美國和日本的銀行則可通過收購、兼并等形式加緊滲透歐洲市場,歐洲的金融市場將演變為真正的國際金融市場。3金融市場迅猛擴大。到1995年,外匯交易額已上升為世界貿易額的60倍,全球外匯日交易額已超過12萬億美元。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特別是國際信息的網絡化,外匯市場的資金交易正以"光的速度"從一個市場轉移到另一個市場。

(四)投資活動遍及全球,全球性投資規范框架開始形成。其主要特點如下: 第一,投資成為經濟發展和增長新支點。國際直接投資額年均額與年均國際貿易額的比例在縮小,國際直接投資額年均增長率高于國際貿易年均增長率。1990-1996年年均世界出口貿易額為41,14571億美元;同期,世界各國對外直接投資額為2,56535億美元,二者之比為160∶1,差距進一步縮小。1991-1996年對外直接投資年均增長率為118%;而同期世界出口貿易額年均增長率為7%,后者大大低于前者。 第二,國際對外直接投資與吸收外國直接投資主體多元化。據統計,全球對外直接投資總額已從1985-1990年年均1,55578億美元增長到1996年的3,46824億美元。

同期,發達國家對外直接投資額從1,45005億美元增長到2,94732億美元,在全球對外直接投資中的比重從932%下降到849%;發展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額從10554億美元增長到51469億美元,在全球對外直接投資中的比重從67%提高到148%。同期,全球吸收外國直接投資額從1,41930億美元增長到3,49227億美元,其中,發達國家從1,16744億美元增長到2,08226億美元,在全球吸收外國直接投資額中的比重從822%下降到596%;發展中國家從24736億美元增長到1,28741億美元,所占比重從174%上升到369%。第叁,對外直接投資與吸收外國直接投資并行,一些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與地區成為吸收外國直接投資的主要對象。發達國家中主要對外直接投資的國家同時也是吸收外國直接投資的主要國家。

1995年,德國、法國、瑞典、英國、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荷蘭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占當年世界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756%;同年,除日本以外的上述國家占當年世界吸收外國直接投資總額的53%。與此同時,一些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成為吸收外國直接投資的主要對象。1985-1995年,有20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世界外國直接投資的主要吸收者。第四,國際借貸資金流動量增長很快,證券股權投資迅速發展。1993年流動金額為8185億美元,1994年增加為9534億美元,1995年增加為12,584億美元。與外國直接投資一樣,證券股權投資依然偏向于少數新興市場國家,1995年亞洲就占了流向新興市場的外國證券股權投資凈流量的53%。此外,外國證券股權投資的來源存在一定程度的集中性。1992-1994年,流向新興市場的這種投資35%以上來自美國,15%來自日本,11%來自英國。近幾年來,香港特區和新加坡的投資者也向新興國家進行這種投資。

第五,投資自由化成為各國國際直接投資政策的目標,國際直接投資規范安排提上日程。90年代以來,保護和促進投資的雙邊投資條約數量大幅度增加,截至1997年1月1日,全世界已簽署這種條約1330個,涉及162個國家,在5年里條約數增加了2倍。1991-1996年,各國政府共對外國直接投資管理體制進行了約600次調整,其中95%是放松對外資管制的措施。1995年,在64個國家的112項立法變化中,106項屬于趨于自由化或促進外國直接投資的立法。國際社會為達成國際性的投資協議開始行動。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多邊貿易談判第一次將投資問題納入多邊貿易的體系,并達成《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協議》。出現通過協商建立一個綜合性多邊國際直接投資框架的行動,1996年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第九次會議 對未來多邊投資框架進行了探討,并已達成協議。

(五)跨國公司作用進一步加強。90年代以來,跨國公司蓬勃發展。第一,跨國公司的數目劇增。據統計,1996年跨國公司已達到44,508家,在全球的附屬企業已達到276,659家。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增加到36,380家,所占比重下降到817%;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跨國公司增加到7932家,所占比重上升到178%。第二,以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為基地的最大跨國公司日益全球化。按外國資產排列的100家最大的跨國公司在它們的外國附屬企業中擁有17萬億美元的資產(控制了約1/5的全球外國資產)。第叁,跨國公司開始結成新型的"戰略聯盟"。面對競爭壓力、自由化浪潮和新投資領域的開放,越來越多的企業,包括發展中國家的企業采取各種辦法參與全球化經濟的活動,通過各種形式結成聯盟。通過兼并與收購在國外建立自己的生產設施,以保護、鞏固和增強自己的競爭能力。1988年到1995年間,全球跨國兼并與收購總額增加了一倍,達到2290億美元。1996年,有45起跨國兼并與收購的規模超過10億美元。與此同時,一些跨國公司以協定(股份和非股份)方式加強聯合。1995年締結了近4600項這樣的協定,而1990年只有1769項。1990年以來,跨國公司之間在核心技術(信息和生物)方面也加強了戰略性研究與開發伙伴關系。第四,跨國公司國際生產的規模和重要性日益增加。跨國公司內部貿易在其國家貿易中的比重提高,出現了無國界經濟。

(六)經貿文化、人才出現世界性。以全球化、高速化、個體化為特征的多媒體網絡正在覆蓋全球;出現了經濟生活和貿易文化的全球性趨同現象;"國際人"開始走俏,全球性的共同發展目標形成。為了在經濟競爭中取勝,"國際人"正在成為各個國家、各大公司的首選目標,培養"國際人"、尋找"國際人"已成為世界性的人才戰略潮流。日本公司率先提出"國際人"戰略。他們認為,國際人應具備以下10個基本條件:積極肯干,但是不蠻干;人際關系融洽,不以自我為中心;興趣廣泛,知識豐富;外語出色,樂意結交外國人;行動迅速,快食、快眠、快便;迅速適應并愛上異國他鄉;意志剛強,富有忍耐性;深謀遠慮,但不優柔寡斷;安排、處理好家庭生活關系;身體健康,精神煥發。此外,綠色主義、環保哲學,共同反黑、掃黃、打白(毒)和反腐敗,共同致力于發展與和平,共同把可持續發展作為經濟發展戰略目標,均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

二、經濟全球化對世界經濟貿易的影響 經濟全球化對世界各國的經濟貿易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對傳統的衡量國家之間經濟貿易權益的概念與統計構成了嚴重的挑戰。

(一)經濟全球化使得各國經濟相互依存與互動加強。 1.經濟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國經濟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相互依存進一步加強。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發達國家之間貨物、服務、資金、技術和市場高度融合,而且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上述關系也在加強。 2.經濟全球化使得各國經濟相互傳遞障礙在減少,互動性加強。在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強下,對外貿易與國際資本流動在各國之間的經濟傳遞中的作用在加強。80年代以來,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下,對外貿易與投資逐漸變成雙向傳遞渠道,發達國家把經濟發展與衰退通過對外貿易與投資傳遞到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和金融波動也將影響到發達國家。1994年底,墨西哥金融危機震動了全世界;1997年7月由泰國引發的金融危機并未使發達國家幸免。

(二)經濟全球化迫使人們的概念在創新。1大國際貿易概念出現。在經濟全球化下,一國對外經濟交往合作中,不能只考慮貨物貿易,還要把貨物貿易與直接投資、金融、服務、技術綜合考慮。因為,貨物貿易與投資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已成為各國經濟發展的兩個支點。2將大國際貿易概念與本國經濟的調整優化、改革開放密切地結合 起來;"貿易立國"、"貿易為本"的傳統信條已讓位于"經濟接軌"和"市場融合"。3變被動接受經濟全球化為主動參與經濟全球化。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經濟全球化是科技革命作用的結果,是大勢所趨,紛紛主動改革本國經濟體制,發展開放性經濟,推行貿易、投資和金融自由化,為跨國公司創造投資條件,并積極參與多邊貿易體制和活動。4變單邊制裁為求得"雙贏"。在經濟全球化下,一國對另一國單方面采取"貿易保護"、"貿易摩擦"、"貿易制裁"等以鄰為壑的措施,已開始由自我保護的工具變成了雙刃劍,在制裁別國的同時也會使自己受到傷害。其上策是通過談判,達成互惠互利的協議,促進雙方的經貿發展,取得"雙贏"。

(三)經濟全球化使國家主權受到沖擊,相互協調成為時代主旋律。面對經濟全球化的新形勢,傳統的國家主權內容發生了一定程度的改變。原本是一國獨有的權利,日益成為國際社會共同擁有的權力。各國的經濟活動越來越多地遵循國際條約、協定、規范和慣例來運作;跨國公司在各國經濟生活中地位的提高,使國家對產業政策的干預作用在減弱。在國家存在的情況下,出現了主權讓與,但它是以對等為原則的。當今世界各國都是擁有主權的獨立國家。共享是讓與的前提,沒有共享也就不會有讓與。經濟全球化迫使各國把二者結合起來,出現了相互協調,使它逐步成為各國處理對外經濟貿易關系的基石。隨著烏拉圭回合談判的結束和世界貿易組織的建立和運行,協調管理貿易政策在國際上和各國貿易政策中開始成為主流。

(四)經濟全球化要求貿易理論與國際直接投資理論一體化。20年來,面對國際貿易格局的變化,特別是產業內部貿易的增長,新貿易理論將產品差異、規模收益遞增和不完全競爭等工業組織理論引進傳統的比較優勢框架,為國際貿易理論分析做出了貢獻。但它仍然假定企業只在某一個區位生產商品和服務,將對外直接投資排除在分析之外。同時,對外直接投資(跨國公司)理論成功地解釋了不同類型跨國公司直接或間接地創造的各類貿易流動,但仍是以單個企業為依據的投資分析,未推廣到國家層次。80年代初以來,經濟全球化要求把貿易與投資理論結合在一起分析貿易與投資利益與效益,出現了新的理論分析,其理論模式主要集中于縱向或橫向一體化。在這些理論分析中,產品增值鏈活動的不同假定可以在不同地理位置上進行,在不同的國家可以進行完全相同的生產加工。

在貿易與投資一體化理論中,企業行為被分為兩大類型: 第一,總部行為。總部行為包括工程、管理和金融服務,以及信譽、商標等甚至可以無償轉讓給遠方生產區位的服務,這類行為有時被簡化概括為研究與開發。 第二,實際生產行為。實際生產行為又可再分為上游生產(中間產品)和下游生產(終極產品)。所有這些行為都被假定為具有規模收益遞增效應。由于總部服務的運輸成本極低,企業可以將生產行為從總部分離出去,但為了獲得規模經濟效益,企業將某些生產行為集中在某一區位。在貿易分析中典型采用的兩國均衡框架,國外市場和國內市場之間不存在任何差異。企業在兩個國家進行活動時,可以將總部行為安排在母國進行,但其實際生產或轉移到東道國進行(縱向一體化),或者既安排在國內,又安排在國外進行(橫向一體化)。因此,現在的企業不僅通過價格和質量進行競爭,而且還通過生產的組織進行競爭。這些理論模型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單個企業的經營活動決定了國內、國際經營企業的總格局。這一問題屬于理論分析中的國際化生產部分。

一旦國際化生產活動分布格局形成,國際貿易的格局便隨之確定。貿易與投資理論的一體化表明,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不能以單純的貿易行為來衡量國家之間的經濟利益。 (五)經濟全球化對表明國家之間經貿權益的傳統概念和統計方法提出了挑戰。1傳統的對外貿易差額概念未能反映經濟全球化下國家之間實際的貿易利益。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家之間的經貿利益出現了幾種變化。第一,在產業內部和跨國公司內部貿易大量增加下,按總貿易和專門貿易劃分的國家之間的進出口掩蓋了國 家之間在產品價值上的實得;第二,母國公司對東道國的直接投資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母國公司對東道國的商品直接出口,變相地進入了東道國的國內市場,因此,母國公司在東道國國內的投資和商品、服務的銷售收益應計入母國的經貿收益;第叁,在一國以加工貿易為主的情況下,把該國進出口貿易額作為該國的貿易利得,更加失實。因此,在經濟全球化下,在計算各貿易國的貿易收益時,上述幾個現象不能忽略。

2以原產地規則為核心的國際貿易統計滯后于經濟全球化的現實,應予修正。以原產地規則為核心的國際貿易統計制度來源于美國,并逐漸成為世界貿易各國的貿易規則的重要組成部分,原關貿總協定和世界貿易組織對之都有相應的條款和協定。在國際貿易局限于產業間和投資不普遍的情況下,按原產地進行統計基本上可以反映貿易國的貿易利益。但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下,按原產地統計則會出現兩種誤差。第一,未能如實反映跨國公司在全球的大規模的直接投資活動。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進行全球化經營,它們生產的零部件、產品的進出口,按價值鏈、資本所有,理應屬于母國,但卻計入東道國的貿易統計。

篇(10)

當今世界經濟發展迅速,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不同類型的企業紛紛涌現。隨著各國之間經濟貿易的日漸頻繁和世界市場的逐漸開放,跨國公司這種新的企業類型得以出現,其主要功能是對外銷售產品,是本國產品對外營銷的主要手段之一[1]。最近,金融危機頻頻出現,世界經濟市場之中的競爭日漸激烈,跨國公司因此面臨著嚴峻的形勢與挑戰。如今跨國公司的營銷主要采用國際貿易與直接投資兩種手段。世界的經濟市場早已整合成為了一體,但是其中的區域、人員之間的差異依然存在,任何一點細微的差異都有可能對跨國公司的決策產生影響。因此,各跨國公司一定要對國際貿易與國際直接投資之間的關系提起重視,并對其進行協調,確保公司的穩定發展。

一、跨國公司國際貿易與國際直接投資的相互關系

跨國公司指的就是在兩個及兩個以上國家擁有控制和管理部分,并能產生經濟資產的企業。跨國公司主要投身于國際生產,也就是對外直接投資、集資從而進行跨國生產。因此,跨國公司從根本上說是由多個存在密切聯系的經營企業構成的,這些企業共同制定發展計劃,開展營銷活動,以達到制定的戰略目標,即跨國公司本質上是一個經營一體化的企業體系。

跨國公司的經營與發展是離不開國際投資的。對外直接投資的增長過程實質上就是跨國公司的成長過程。一家公司在國外建立的分企業,本身就是母公司整體結構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承擔著母公司的部分金融業務。跨國公司形成的主要形式就是國際直接投資,也就是說,國際直接投資這種形式的主體主要部分也是跨國公司。從理論上講,對外直接投資也就是國際直接投資理論是跨國公司有效配置資源的合理解釋。站在跨國公司的立場來看,公司內部個人或者企業整體的愿望是國際直接投資的動因;而處于國際生產的一般理論來看,國際直接投資就是公司參與國際市場活動的形式之一,與國際貿易并無不同。實際上,國際貿易與國際直接投資之間互相補充,它們共同促進了跨國公司的發展。

二、跨國公司國際貿易與國際直接投資理論的發展

國際直接投資理論是解釋跨國投資發生的原因、機制和結果的理論。19世紀60年代,國際直接投資在英國產生,20世紀初,在英、法、德、美等國的推動下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國際直接投資的迅速發展,并對國際經濟產生重大影響則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特別是20世紀60年代以后。可以說,如果戰前國際直接投資還是從屬于國際貿易的話,戰后到今天它已經成為聯系世界經濟的主要紐帶。西方經濟學中最早涉足研究國際直接投資現象的是納克斯(R.Nurkse)發表于1933年的論文,題為《資本流動的原因和效應》,書中提出了利率元理論。早期國際資本流動理論較有影響的還有新古典利率理論、債務周期理論、國際收支平衡理論及外匯匯率理論等。其共同特點一是以市場完全競爭為前提;二是對間接投資進行專門研究,涉及到直接投資;三是以宏觀經濟為主。國際直接投資理論作為獨立的理論,產生于20世紀60年代,以美國學者海默(S.Hymer)在其1960年博士論文《廠商的國際化經營:直接投資的一項研究》中提出的廠商壟斷優勢理論為標志。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后,國際直接投資理論的研究重點逐漸轉向建立一個統一的國際直接投資理論或跨國公司的一般理論,努力在跨國公司國際一體化生產中將國際直接投資和國際貿易有機的聯系起業,以尋求一種基于企業利潤最大化的協調和選擇的解釋[2]。

三、跨國公司在國際貿易與國際直接投資中具有的優勢

(一)技術優勢

跨國公司能夠在本國意外投資,其最關鍵的優勢之一就是具有某些先進技術。這些技術包括公司生產過程中實際運用到的具體技術,也包含知識、信息、技巧等無形資源,例如跨國公司經過開發與研究所掌握的新生產工藝和新興產品、產品的異化能力以及與產品相關的市場銷售技能以及跨國公司相對于其他競爭對手的優秀組織與管理技能。這些技能以及相關的專業知識等是企業內的公共產品,這也常常會成為人們解釋跨國公司為何選擇國際生產而不是出口或許可證的理由。

(二)產業組織形式的寡占性

上一篇: 循證醫學臨床實踐 下一篇: 骨折的護理措施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最新国产精品视频网站 | 香港国产一区二区 |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国产 | 色场视频在线观看88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试看 | 亚洲第一区久久丁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