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管理專業匯總十篇

時間:2023-05-29 16:09:3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國際經濟管理專業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國際經濟管理專業

篇(1)

中圖分類號:F81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04(2014)01-0097-04

大企業對我國國民經濟的稅收貢獻巨大,2012年,我國3680戶大企業的納稅額超過全國稅收收入的50%。大企業稅收專業化管理是稅收收入穩定增長、稅收征管改革順利推進種經濟穩步發展的保障和基礎。目前我國對大企業的專業化稅收征管水平和稅收征管措施,與西方市場經濟發達國家及部分發展中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鑒哥此,筆者擬在國際比較的基礎上,對我國大企業稅收專業化管理提出幾點建議。

一、大企業稅收管理的國際比較

1.稅收制度和稅收政策的比較。西方發達國家的稅收法律及其法規(包含以案例法的形式)對大企業稅收管理中稅務機關和納稅人的權利和義務、具體征管程序、納稅評估、稅務稽查、稅收優惠的申請和辦理、稅務行政復議、稅務行政訴訟、稅務仲裁等都作了明確、具體的規定,真正做到了有法可依。我國在政策的制定方面,有些大企業的稅收政策制定表現出較大的隨意性和較大的彈性;在稅收征收管理方面,還缺乏普適性的、相對較完善的、操作性較強的大企業管理辦法,各地的稅務管理部門都是根據各自對相關稅收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的的理解和各自的稅收征管實踐經驗對各自轄區內的大企業實施稅收征收管理,導致大企業的稅收征收管理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的盲目性,使得在稅收法律、法規的執行方面也會表現出有失公平的現象,這對大企業稅收實現專業化管理起到一定的制約作用。

2.組織機構設置的比較。目前,全球已有超過50個國家和地區的稅務當局設置大企業稅收專業管理機構,還有很多國家有設立大企業專業稅收管理機構的意向。大多數國家都是由國家稅務總局下設大企業管理局,大企業管理局再按行業、稅種、區域下設管理機構,大企業管理局與下設管理機構形成垂直領導關系。美國成立的專業化大企業管理機構在提供更優化服務、應對復雜問題、提高納稅人納稅遵從度方面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美國國稅局在20世紀70年代就在華盛頓成立了“大中型企業管理處”實行統一管理,另在不同地域或行業性質設立管理分局。設在華盛頓的總部統一管理大中型企業的稅收相關事宜:對下設的管理分局進行業務指導、預算管理和協調與其它國稅部門的工作;管理分局遍及全國各主要大城市,根據行業性質把企業分為通訊技術和媒體業、食品藥品及零售業、金融服務及衛生業、自然資源業、交通業和重工業建筑業等行業進行專業化管理。與之前相比,大中型企業管理處的成立取得了很好的稅收征管效果:一是更熟悉大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和財務成果,這為大企業的稅收征管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二是減少了大企業欠稅、轉讓定價的發生,增加了稅收收入,提高了企業的納稅遵從度;三是為大企業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服務,改善了稅收征納關系;四是以較低的稅收成本保證了稅款入庫的及時性和準確性,提高了稅收征管效率。

我國在2010年進行的機構改革中,新組建了總局大企業稅收管理司,實行統一管理,也在省級和市級設立了大企業管理部門。大企業稅收管理司統一管理大型企業的稅收相關事宜,并對下設的大企業管理部門進行業務指導并協調與其它國稅部門的工作,然而,目前依然存在組織機構設置不匹配的問題,主要表現為:首先,行政級別不對等,大企業多數是中直企業,很多企業都是副部、正廳級單位,行政級別較高,企業中負責辦理涉稅業務的財務部門大多為正處級部門,而當地主管國稅部門和地稅部門是科級單位,即稅務主管部門的行政級別與企業中負責辦理涉稅業務的財務部門的不對等,給大企業的稅收征管帶來了很多困難。其次,我國2010年的機構改革是在現有按征管查功能和地區設置稅務機構稅收征管模式及“分稅制”下的按照稅種劃分稅收管理權限的組織管理形式,在“分稅制”的稅收管理模式下,國稅管理部門主要負責企業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的征收管理,地稅管理部門主要負責營業稅、個人所得稅、土地增值稅和一些地方稅收中的征收管理,在這種管理體制和稅務機構設置的模式下,造成管理權限的交叉和重疊,造成管理方面的矛盾和低效,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大企業稅收的專業化管理。

3.征管職能的比較。有些國家的大企業稅管機構具備綜合的征管功能,即屬于“全功能”機構,如:美國、荷蘭、西班牙、新西蘭、菲律賓和泰國等國都屬于“全功能”機構,即上述國家的大企業稅管機構兼有稅收征收與稅收管理的雙重職能,但在“征”與“管”上的分量有所不同;也有些國家只具有單一的功能。如美國的大企業管理局是一個功能全面、高度集中化的大企業管理機構,總部設在首都華盛頓,主要負責分支機構的工作指導、工作協調、預算管理等;其分支機構遍及全國主要大城市,負責轄區內大企業的稅收征管、納稅評估、稅務稽查、稅收優惠的申請和辦理、稅務行政復議、稅務行政訴訟、稅務仲裁等相關稅收事宜。如菲律賓和泰國都是在首都設立一個大企業中心管理機構,負責全國大企業的所有從納稅申報到稅務審計和強制執行的所有納稅服務和執法等稅收管理事宜,其他地區不設分支機構,所有1200家大企業都由該機構進行管理。

我國的大企業稅收管理機構的管理職能包含了稅收管理的全部、稅務稽查和稅務審計的部分。國家稅務總局的大企業稅務管理司直接管轄全國范圍內運營的大企業;省級大企業稅收管理處和市級大企業稅收管理處管轄運營范圍和運營規模相對較小的大企業,而大企業的稅款征收的職能未列其中,還不能實現大企業稅收管理的統管和專管。

4.人力資源配置的比較。美國十分重視大中企業局大企業管理局的人才引進和人才的后續培養工作。在人才引進方面,只有獲得會計、法律、稅收、管理、計算機等專業學士學位的人員,才有資格參加美國國內收入局(IntemM Revenue Service)組織的面向全社會的新進人員的選拔考試,根據考試成績擇優錄用。美國國內收入局從事大企業管理的人員比例占全體稅務人員的50%以上,從事大企業稅收管理的人員都經過嚴格優質的專業化培訓,培訓包括上崗培訓和知識更新培訓,培訓內容不僅注重稅收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更注重大企業稅收管理工作技能的掌握,從事大企業管理的人員除了晉升外,一般不進行崗位輪換和崗位調整,這種人才引進機制和人才的后續培養機制在最大程度上保證了美國國內收入局對大企業實施的稅收專業化管理的質量。

在德國,凡在大中企業局工作的人員都必須經過嚴格考試,考試合格進入稅務局后需要接受為期3年的專業培訓教育,此后,所有人員必須通過稅收、財務會計、資產評估、國民經濟及企業管理等5門科目的考試,考試合格者還要經過6個月的試用期;要晉升為領導階層的人員,首先要有大學法律專業畢業文憑,并取得碩士學位,然后還要參加為期13個月稅收專業培訓。作為領導階層的工作人員,起初只負責比較單一的稅收管理工作,當其領導工作能力與稅收工作實踐經驗經考核可以勝任更加復雜的工作,可以繼續晉升或負責領導綜合性工作。

荷蘭和新西蘭把高學歷、高水平、高素質的人員調配在大企業稅務管理機關工作,并且為了留住高層次人才,還為大企業管理機構工作人員提供更好的工資水平、福利待遇和晉升機會,這會留住大企業稅收專業化管理人才,為大企業實施稅收專業化管理提供了人力資源的保證。在新西蘭和荷蘭,從事大企業稅收的管理人員的工資水平、福利待遇和晉升機會相對較高,在新西蘭該指標比其它部門高約5個百分點,在荷蘭則高出12個百分點。

在我國,大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特別是財務管理人員通常是從國內外名校選拔的高材生,或者是從國內四大會計師事務所高薪聘請的工作人員,他們通常有十分深厚的會計、法律、管理等方面的理論基礎,同時也有較豐富的稅收籌劃方面的經驗。而稅務主管單位部門相對大企業的人力資源方面相對比較欠缺,比較缺乏綜合能力較強的專業化管理人才,稅務機關的管理力量相對比較薄弱,缺乏既懂法律相關知識,又熟悉經濟稅源情況變化、熟悉統計分析基本理論和方法、熟悉計算機基礎知識,同時又具有比較豐富的稅收征管實踐經驗和較強綜合協調能力的稅收專業管理人才。據筆者了解,目前具備這樣的復合型專業人才相當匱乏,現在從事大企業稅收管理人員的實際操作水平與目前大企業稅收專業管理工作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還達不到大企業專業化的管理效能和管理質量的要求。

5.網絡應用的比較。在美國,大量先進的科技手段如計算機技術、光電技術與自動化技術廣泛應用大企業的稅收管理中。從20世紀60年代起已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統一的計算機網絡,目前已形成2個全國性的數據處理中心、10個按地區設置的征稅服務中心以及遍布在全國各地的基層稅務所組成的計算機征管網絡。美國特別注重先進的管理理念與先進的稅收征管手段在大企業稅收專業化管理中的運用,稅收信息化程度較高,在稅收管理中應用內部互聯網絡能夠高效處理納稅評估、稅務稽查、稅務審計選案及操作過程控制、稅收優惠的申請和辦理、稅務行政復議、稅務行政訴訟、稅務仲裁等稅收事項,不僅大大提高了大企業的稅源監控質量和稅源監控能力,而且通過計算機自動化技術實現了“人機對話”,極大方便了納稅人,降低了稅收征管成本,提高了企業的稅收遵從度,緩和了稅企之問的矛盾,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在日本,隨著先進的科技手段在稅收征收管理領域的廣泛應用,對大企業實施的稅收征管效率也隨之提高,在大企業進行稅收征管中,可以通過網絡和計算機有效地獲取各種涉稅信息,并對這些信息進行有效地加工處理,目前納稅評估、稅務稽查、稅務審計選案及操作過程控制、稅收優惠的申請和辦理、稅務行政復議、稅務行政訴訟、稅務仲裁等各種稅收事項均由高速運行的計算機處理。信息化大大提高了日本的大企業專業化稅收征管效率。

我國的稅收征管信息化發展與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相比,起點相對較低,1986年我國開始進行稅收征管信息化建設,在近三十年的發展中取得了較大進展,尤其是1994年“金稅工程”的運行使得稅收信息能夠有效地獲取、傳遞和共享,在稅收征管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金稅工程三期”工作正在穩步推進;稅收征管信息化系統(China Tax Administration Information System,CTAIS)于1999年試點成功后,全國范圍內正式運行。國家稅務總局至省、地市局的三級計算機網絡己基本建成,部分省市己將網絡延伸到區縣(分局)稅務機關。然而,目前的稅收征管信息化系統還不能滿足大企業專業化管理的要求,目前還沒有大企業的稅源分析和大企業納稅評估模塊;大企業組織結構的相關信息也不完整;不能有效讀取大企業的軟件數據等;CTAIS中尚沒有建立大企業的分析預警指標庫和大企業的分析模型。

二、對我國稅收征管實踐的啟示

1.完善相關稅收政策。首先,盡快完善大企業的相關稅收政策,使大企業的相關稅收政策有更強的有效性與穩定性,降低相關稅收政策的執行彈性和自行裁量權,使其能夠更好地、更有效地調節經濟;其次,運用準確的、規范的法律術語清楚地界定征納雙方在稅收征納過程中享有的權利和應履行的義務,并對征納雙方應遵循的稅收征納程序和稅收征納內容進行明確的界定,增強其可操作性,減少并消除稅收法規漏洞和稅收法規缺陷;在稅收征收管理方面,制定統一、比較成熟、比較完善的大企業稅收征管辦法,以減少大企業稅收征收管理的盲目性,同時也能降低稅收執法的不統一性與不公正性,進一步加強大企業稅收專業化管理。

2.因地制宜地進行機構設置。在機構設置方面,可以借鑒國外經驗,在稅務總局、省局、市局三層管理機構的前提下,應允許各地結合本地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設置管理機構:對中西部地區而言,大企業數量較少且主要集中于資源性和壟斷性行業,可以壓縮管理層次,減少管理中的效率缺失,由省局設立大企業管理處進行直接管理;在東南沿海地區,大企業數量較多且大多數公司有國際投資背景,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在縣(市)級增設一級大企業稅收管理機構,以加強管理力度。

3.提供個性化服務。我國屬于綜合功能型的大企業管理機構,應借鑒發達國家的新公共管理理念和經驗,逐步實現由“管理”向“管理加服務”的有效轉變,將大企業納稅人作為大企業稅收管理機構重點服務的納稅服務對象,在納稅服務的提供中,要因地制宜、因企業而異,在對跨省、跨地區經營的大企業或跨國經營的企業提供納稅服務時要充分考慮他們的納稅服務訴求,為大企業提供分層次、差別化、一站式的納稅服務。

4.改善稅源管理模式。針對大企業組織機構相對復雜、跨地區、跨行業、跨國界進行生產、經營和實行整體性的戰略化管理等經營管理特點,主管稅務部門可按照大企業的業務類型對大企業實施分類別的專業化管理,對企業生產、經營與管理環節的潛在問題進行重點跟蹤、分析、研究,對收集到的相關數據進行篩檢、梳理、統計、分析、總結,按照不同的業務類型建立稅收征管模型,進行有重點的稅收征收、納稅評估和稅收管理。

5.加強人員的專業培訓,造就強勢的管理團隊。要加強大企業稅收管理,人的因素至關重要,針對大企業稅收管理專業性強的特點,首先,要注重大企業稅收管理工作中人力資源的配備工作;其次,借鑒美國的先進經驗,因地制宜地開展人員培訓工作,加強業務培訓力度,注重加強管理人員的業務知識和相關知識的培訓,拓寬管理人員知識的范圍,提高管理人員綜合業務素質,并加強崗位練兵,在實踐中鍛煉和培養人才,建立一支大企業稅收管理的專業隊伍。專業化大企業稅收管理隊伍,以適應大企業稅收管理工作的不斷變化和需要,提高大企業稅收的整體管理水平。另外,以合同形式聘用經濟專家、稅務專家、管理專家、統計分析專家,對大企業稅收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廣泛討論和深入研究。

篇(2)

1 引言

在過去的幾十年間,我國高等教育的辦學條件、辦學內容和辦學要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隨著這些變化的發生,一些矛盾開始暴露,相應的教育改革就亟待實行,“大類招生,分流培養”的教育改革方針也應運而生(董俊華,2012)。在這種招生方式下,高校按照一個專業大類招生,考生填報志愿時,直接填報該大類名稱即可。錄取后的學生將在本科階段前一年或兩年統一學習基礎課,而后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雙向選擇的原則再進行專業分流。目前國內高等院校大類招生基本分為三種模式:1.按學科招生,是將相同或相近學科劃歸一個大類招生,其中包含了幾個專業。2.按院系招生,通常情況下是一個學院或系,按一個或幾個大類招生,學生們可以在院系范圍內選擇專業。3.按“基地班”“實驗班”模式招生。

2 研究O計

為了“大類招生,專業分流”這一模式的實施效果,我們以浙江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為研究對象,對已進行專業分流的大二、大三兩個年級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覆蓋了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會計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市場營銷、金融學、經濟學、信息系統與信息管理和管理科學與工程9個專業。參考唐蘇瓊(2009)、丁佩芬和王玲(2012)等的研究,設計了本次研究問卷。問卷可以分為兩大方面,一部分是對“大類招生,專業分流”優點的調查,涉及14個問項,主要是根據大類招生對個人及學校有利方面的認同程度進行分析;另一方面是對弊端的調查,主要是依據大類招生對個人及學校不利方面的認同程度進行調查,此部分涉及12個問項。

本次調查共收回問卷345份,有效問卷340份,有效率達到99%。具體分布為大二114人(34%),大三226人(66%);男生107人(31%),女生233人(69%),與本學院男女生1:2的比例相吻合。本次調查覆蓋經濟管理學院的全部9個專業,各個專業的問卷數量與學生數量的比例大體相當。從調查數據看,以第一志愿進入目前專業占77%,第二志愿占8%,第三志愿占4%,被調劑的占1%,轉專業占10%,可以看出大類招生在專業分流時基本上還是遵從了學生自己的意愿。

3 數據統計分析

數據分析顯示內部一致性信度系數α為0.823,證明數據真實有效可信。

從對大類招生總體利弊的調查顯示,158位受訪者(46%)認為實行大類招生利大于弊,66位(19%)被調查者表示弊大于利,另外有116位受訪者(34%)表示不清楚。問卷結果表明認為大類招生利大于弊的學生占多數,大類招生作為一種新的招生方式還是被多數人認可的。

從對“大類招生對畢業后工作影響的看法”的調查結果顯示,134位受訪者(39%)認為有正面影響,74位受訪者(22%)表示有負面影響,另外有132位被調查者(39%)選擇了無影響。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數人認為大類招生對畢業后工作沒有影響或者對畢業后找工作有是利的。大類招生不同于傳統的專業教育模式,注重培養通用型人才,而不是傳統的“專才”。“寬口徑,厚基礎”的培養方式拓寬了學生的知識范圍和技能素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就業領域變得更加寬廣,對于個人價值的實現也有深遠的影響。

問卷還調查了學生關于大類招生政策對高考填報志愿有何影響的看法,81位受訪者(22%)認為實行大類招生后填報志愿時專業選擇項減少,方便了填報并且降低了考生填報高校志愿的風險,109位受訪者(29%)表示專業組合不合個人意愿,增加了大類選擇時的糾結;98位受訪者(26%)稱大類的名稱增加了填報時的困惑;另外有74位(20%)表示未受到影響。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大類招生的模式使得學生在填報志愿時比較糾結,而且在面對這些課程名稱時比較困惑。

3.1 大類招生的有利之處

問卷從學生和學校兩個方面調查了關于大類招生的有利之處,共設置了14個題項。

(1)大類招生對個人而言的有利之處

學生對大類招生在個人有利方面共10個題項的認同程度均值為3.65。整體來看,大類招生的培養方式給學生提供了更多選擇的機會和時間,給了解自己興趣所在一個緩沖的時間,在選擇專業時更加慎重。同時,這樣的培養模式使得學生有機會擴大交際面,這也是體現大學生綜合素質的一個方面。

(2)大類招生對學校而言的有利之處

在大類招生對學校有利方面分析的四個題項的認同度均值為3.55。其中認同度最高的是為了吸引優秀生源,各專業教師會加大對本專業的建設力度明顯高于其他方面,表明了大類招生促進了教師間的良性競爭,有利于本專業的建設及學生的發展。總體來看,學生關于大類招生對學校有利方面認同程度的稍低于對個人有利方面的認同程度,其原因可能為學生對于自身的感受更為敏銳。

3.2 大類招生可能帶來的弊端

問卷同意從學生和學校兩個方面調查了大類招生的不利之處,分別設置了11個和1個題項。

學生對大類招生可能給學生帶來的弊端的認同程度均值為3.55,其中認同度最高的為課程分配不均,個別學期負擔過重。浙江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對11級同學進行2+2的培養模式,12級實行1+3的培養模式。大類招生的培養模式使得學生個別學期學習壓力過大,容易降低學習的積極性。另外,專業分流進入新班級后,對學生又是一次班級的融入問題,班級的凝聚力也會有所下降,不利于開展班級活動。由此次調查可以看出,大類招生的培養模式可能會給學生的學習帶來困擾,而且在生活與心理方面也帶來了一定的弊端。學生在進行專業分流后需要處理更多的情感和心理問題。

從學校角度看,學生普遍認為“專業分流時個別專業過于熱門,導致其他專業優質生源分配不均”。專業分流時,由于熱門專業的影響,使得學生在選擇專業時出現“一邊倒”現象,甚至出現了熱門專業幾乎囊括了所有優質生源,而冷門專業則無人問津的現象。例如會計學、金融學等專業被過度選擇,可能使得其他專業學生專業認同感降低,甚至會出現自卑心理。這種現象會打亂學校的教學計劃,不利于專業的均衡發展。

3.3 對大類招生認同度的個體差異分析

(1)基于年級的差異

基于年級的差異分析顯示,大二學生對“在專業分流前認識了更多的同學,擴大了交際面的認同感”、“專業分流后同學對新班級歸屬感缺失”高于大三。可能是由于分流時間的長短不同,大二同學比大三同學更加認同在專業分流前同班級同學建立的情感。而大三同學現階段更加專注于本學科學習研究與當前班級人脈培養。

(2)基于性別的差異

基于性別的差異分析顯示,女生更認同“大類招生提供了更多選擇專業的機會”、“為了吸引優秀生源,各專業教師會加大對本專業的建設力度”、“專業分流后,專業進度加快,學習壓力大”、“課程分配不均,個別學期負擔過重”。這可能是男生女生的性格差異所致,女生一般更加追求細節,謹慎而且對學習情況的變化比較敏感,而男生更為側重大局與方向,對于具體學習情況的變化感觸不大。

(3)基于成績的差異

數據分析結果標明,成績排名較后的學生對“大類培養方式導致分流后對專業的歸屬感降低”的認同度更高。造成此現象的原因是成績排名靠后的學生現在的專業不是他們的第一志愿,對于新專業和新班級的認同程度不高。

(4)基于進入本專業方式的差異

被調劑或轉專業進入當前專業的學生普遍比第一志愿進入當前專業的學生更認同“在專業分流前認識了更多的同學,擴大了交際面這一點”。轉專業同學因原本在另一大類學科就讀,在進入當前專業前已認識了不少同學,轉入新班級又接觸到不同的人,因此其交際面比較大。以第三志愿和被調劑進入當前專業的學生成績普遍偏差,可能是由于其把重心放在學生工作和社團活動上,接觸了更多的人,因此對該項表述的認同感也高于以第一、第二志愿進入當前專業的學生。

4 研究結論

調查結果顯示,學生普遍比較認同大類招生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選擇專業的機會,擴大同學交際面,促進自己努力學習等,但同時也認為大類招生會存在著加重專業課程負擔,專業間資源分配不均等問題,因此學校在實施“大類招生,分流培養”這一人才培養模式時,可以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完善:

第一,要合理分配各W期所學課程,避免出現不同學期課程分布數量兩極分化,個別學期負擔過重的問題。另外專業分流后,學習進度加快,學習壓力大,因此要注重對學生學習壓力的舒緩。

第二,針對學生與專業老師接觸不夠的問題,多創造學生與老師交流接觸的機會,例如老師指導學生社會實踐,推行導師制等。

第三,學生普遍認為專業分流后同學對新班級歸屬感缺失,此時更需要注重加強新班級人員的融合,通過團日活動、主題班會等促進新班級同學間的相互交流,增加學生對新班級的歸屬感,同時也有利于對新班級的管理。

第四,對于專業分流時個別專業過于熱門,導致其他專業優質生源分配不均的問題,學校應在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工作,在大類培養期間學??梢蚤_展各類學科講座,減少學生對專業的認識誤區,引導學生選擇合適自己的專業,而不是盲目跟風追求熱門專業。

第五,另外,部分學生表示高考填報時按大類招生增加其困惑與糾結,針對這種現象,學校在填報志愿前要開展諸如校園日等的咨詢活動。

【參考文獻】

[1] 馮開甫.高校按大類招生的冷靜思考.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03:85-87.

[2] 張文穎,于濤,國萃.大類培養模式下大學生學習狀況的實證研究[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2,04:124-127.

篇(3)

1 前言

工業革命以來,人類過量排放溫室氣體產生了嚴重的溫室效應問題,溫室效應帶來的全球氣候變暖后果給人類造成了一系列負面影響,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威脅到人類的生存。20世紀90年代開始,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問題專門委員會(IPCC),先后進行了4次氣候變化問題評估,2007年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指出,90%以上的證據證明氣候在發生變化,氣候變化已經在世界范圍內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如果人類社會不采取有效的措施,未來幾十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會持續增加,全球氣候將進一步變暖,全球氣候系統在21世紀的變化將比20世紀變化更為劇烈。因此,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發展低碳經濟已成為全球共識。在這一背景下,本文從探討中國企業進行環境管理轉型必要性出發,分析低碳經濟時代對中國企業環境管理的新要求,并提出中國企業進行環境管理轉型的策略,以期為中國企業適應新經濟時代的要求,提高國際競爭力提供理論借鑒。

2 低碳經濟時代中國企業進行環境管理轉型的必要性

在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前夕,中國向世界做出了負責任的承諾:到2020年我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碳排放已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長期規劃。國家發改委正在對單位GDP碳排放指標進行測算,并將陸續出臺相應的統計、監測、考核辦法。中國企業特別是高碳產業都無法繞過碳減排這一難關。如果碳稅、碳關稅不久以后付諸實施,按每噸二氧化碳征收20元碳稅計算,僅以鋼鐵行業為例,全國6億噸粗鋼,碳排放量約為12億噸,征收碳稅將高達240億元。2008年,歐盟已經在醞釀對進口產品征收二氧化碳排放稅,每噸二氧化碳征收17歐元,雖然當前尚未實施,但無疑是大勢所趨。未來一旦實施,將有更多的國家跟進,對我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造成重大不利影響。

不管是國內還是國際的碳稅政策,都將對中國企業帶來以下兩方面的影響:一是影響到企業的公眾形象。社會對企業承擔公共責任的期望在不斷提高,企業需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因此,企業通過對環境及其他社會問題采取行動,并成功地宣傳這些活動來獲得消費者的信任。提升企業的良好形象,才有機會從競爭中脫穎而出。二是關系到企業的戰略調整。環境變化可能從根本上改變行業格局,將促成新產品或新市場策略的誕生,導致企業技術創新路線、企業經營模式的根本性變化。對環保的關切度使監管變得更加嚴格。企業對環保問題處理不當將給企業造成不良的短期財務影響和長期聲譽影響。因此,中國企業的資源化、生態化、低碳化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這是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

3 低碳經濟時代對中國企業環境管理的新要求

在低碳經濟時代下進行環境管理與傳統的環境管理有著根本的不同。與傳統生產經營過程中的環境管理的內容相比,低碳經濟時代下的環境管理既有實踐上的傳承,也有理念上的升華;既有內涵上的豐富,也有外延上的拓展。

從內涵上看,傳統環境管理是通過對生產現場污染物進行管理以符合環境法規的被動的、功能性的、事后的處理方式,而低碳經濟時代的環境管理超越了單純的符合法規,通過對環境的可持續性有所貢獻的主動的、戰略性、事前出擊的方式。

從外延上看,傳統環境管理往往被視為生產過程中的一環,而低碳經濟時代下的環境管理則是將環保意識貫穿于企業經營的方方面面,包括從原材料采購到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包裝、運輸、營銷、消費以及廢棄物回收等直接或間接與企業生產經營有關的全過程。

從投入產出的角度上看,傳統環境管理是以末端治理為主,因此實現環境保護要通過增加消耗型成本才能達到國家環境法律法規的要求,而低碳經濟時代下的環境管理不僅僅是純投入,而是將環境保護融入經營全過程來完成價值的創造和增值,把“消耗型投入”轉變為“盈利型產出”。

4 低碳經濟時代下中國企業進行環境管理的策略

低碳經濟時代的來臨,對中國企業而言是挑戰與機遇共存,中國企業只有實現從“被動承擔社會責任”到“主動抓住環境機會”的轉換,才能夠提升國際競爭力,在未來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先機。

總的來看,中國企業應積極適應資源日趨緊張和環境約束進一步增強的變化,培育低碳經濟時代下環境管理的新理念,全面構建覆蓋全經營過程的環境經營新體系,培育低碳經濟時代的綠色優勢。具體來看,中國企業可從以下五方面進行環境管理:(1)加強對環境經濟政策的研究。通過研究國際國內環境經濟政策,開拓思路,策劃綠色新產業的發展模式、發展路徑。(2)以技術創新為核心,努力開發并積極采用實用的環境友好工藝技術及裝備。對節能環保的項目要優先策劃、優先審查,對節能環保的投資要優先落實。(3)做好生產過程中的節能、減排工作,對節能減排指標進行層層分解,從理念塑造、制度完善等方面保證各項節能減排措施按計劃實施。(4)建設綠色供應鏈,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將環境生態意識融入供應鏈管理之中,促使供應鏈企業合理利用資源,減少對環境的危害。修改、完善采購標準和采購流程,與下游企業密切合作,制定環境友好產品的開發計劃和綠色服務的構建標準,并強化執行。(5)加強與國內外科研機構和企業在低碳技術研發領域的合作,積極參與國內外環保組織的技術研究,策劃和組織前沿性、儲備性重要環境技術、方法和產品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許振成等.中國環境管理的戰略創新[J].生態環境學報,.2009,18(3):1189-1193.

[2] 伍晶.氣候變化影響下的企業戰略調整對策[J].經濟師,2008,(11):24-25.

篇(4)

二、我國經濟轉型期企業的主要特征

(一)“三化”加劇即企業經營國際化、競爭化、變化(不確定性)加劇。首先,企業經營國際化潮流不可阻擋。自2001年我國加入WTO后這種趨勢更是無法阻止。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更顯示出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趨勢。現在生產一種產品,設計可能在美國、日本、德國,生產可能在中國,銷售在全球。目前流行的蘋果公司的IPAD產品就是一個典型例子。IPAD的品牌、設計、研發都在美國,核心部件生產也在美國,但整機組裝基地大部分在中國,在全球銷售,供應鏈和采購鏈、銷售鏈是全球的。傳統行業的世界零售巨頭沃爾瑪也是如此。其次,競爭越來越激烈,包括與國內同行的競爭,也包括與國際同行的競爭。如深圳華為生產和銷售通訊設備與通訊解決方案,該公司目前60%-70%銷售是海外的。這個公司的產品不僅要與國內類似企業,如中興通訊競爭,也要與國際同行,如思科、諾基亞等進行競爭。在競爭中求生存,在競爭中發展。再次,目前企業經營環境的不確定性加劇。如我國在利比亞有很多工程項目,包括煉油和高速鐵路等,有很多企業在那里有經營業務。由于利比亞目前的政治危機,這些企業不得不停止在該國所有的業務。這對我國企業損失非常巨大。但這種政治動蕩在現今世界越來越頻發,人們無法預測和估計,這就導致經營環境的不確定性。

(二)資源短缺我國各種自然人均資源普遍短缺,處于世界較低水平;提高資源使用效率和效果,杜絕和減少各種資源無效耗用已經成為時代共識。在沒有出國考察前,在筆者的印象中我國是幅員遼闊、資源豐富的。但到美國考察后才發現,美國才真正是資源豐富,相反我國人均資源卻非常貧乏。以筆者曾經訪問的美國德州為例,該州是美國面積第二大州,將近60萬平方公里,相當于三個英國大。整個州資源非常豐富,具有豐富的礦藏、石油、天然氣、淡水、森林和耕地。其中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則處于世界前列。他們80%以上的土地是可以耕種的肥沃的黑土地。整個州東部都是森林覆蓋,木材資源非常豐富,比我國內蒙古大興安嶺森林還要豐富。在休斯頓(HOUSTON)筆者看到,所有的房屋都是木頭建的,外面的磚僅僅是裝飾用的,所有的房屋都有用很好的木材做的籬笆墻。美國由不到5%的農業人口生產的農產品除供應全美國人消費外,還有很多剩余可以出口。他們可耕種的土地也非常多。在美國還可以看到很多土地都是草和樹覆蓋,他們并不開發耕種。由于資源豐富,他們也沒有必要去開發所有的土地。

(三)環保重任環境保護已成為世界共識。環境問題是當今世界共同關注的重要課題,是當今世界面臨的重要挑戰。全球變緩、溫室效應和酸雨,海嘯、地震、核泄漏、BP漏油、非典、禽流感,各種環境災難不斷發生??梢哉f,上帝在警告人類,再也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發展。每一個企業,每一個國家,甚至每一個人在發展自己的時候都必須認真考慮,要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成本的計量和補償要提上議事日程。環境補償的外部性決定任何單個企業和個人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損害,都無法由他自己來償還。目前這個時代,對任何一個企業來講,怎么強調環境保護都不為過。

(四)高新技術應用目前,高新技術得到廣泛應用,企業信息化得到很大提高,通訊和交通進步促使信息溝通、貨物流通和人員往來越來越方便,這方面交易成本大大降低;生產自動化程度普遍提高,直接人工越來越少;企業有機構成提高,產品成本結構中直接成本比例下降,間接制造費用和固定成本比例上升。筆者曾經帶領學生到廣州南沙去參觀廣州豐田汽車的總裝生產線,在現場可以看到的直接人工越來越少,整個生產線上只有很少幾個工人在那里操作,大部分流程都由機械化和自動化完成了。筆者在內蒙古工作的時候,也曾參觀考察過幾個火力發電廠,其中一個是華能在內蒙古鄂爾多斯準葛爾的一個電廠。整個電廠直接一線人員非常少。一個大型電廠建成交付生產后,大概就100多員工,大部分是后勤維修保養和管理人員。一線員工主要是電廠控制室里監看儀表盤的工作人員。在煉油廠也是這樣,最直接一線員工就是觀察儀表、抄儀表的工作人員。所以,在高技術生產環境下,產品成本結構中直接人工比例將大幅下降,有的甚至沒有直接人工,全部都是間接費用。

(五)現代管理企業管理現代化跟進,企業必須努力實行適時生產(JIT生產),盡力消滅無效作業和無效勞動,推行全面質量管理(TQM)。企業成本管理必須與其他現代化管理理念和方法結合。現代高技術制造環境必須要現代化管理跟進配合才能發揮效用。以廣州豐田總裝廠為例,他們有非常好的管理方式,如豐田生產方式、適時制、全面質量管理、目標成本控制、改善成本控制、質量成本分析控制等。還有一些現代化企業部分實施了信息化集成管理系統,如華為引進IBM的集成信息化管理系統,南方航空公司引進甲骨文的信息化管理系統等。這意味著未來企業的成本管理必須融入到現代化管理信息系統中才能發揮更好的作用。

(六)發展不平衡這包括地區發展不平衡、城鄉發展不平衡、行業發展不平衡。地區發展不平衡體現在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長江三角洲地區和環渤海地區經濟發展明顯好于中部和西部地區。行業發展不平衡體現在有的新型高科技行業,如電子電器計算機信息行業、汽車、煉油、交通運輸(鐵路、港口、航空)等行業信息化、自動化程度比較高。而很多輕工業、小

商品生產部門仍然處于半自動化和手工作坊式生產方式。城鄉發展不平衡,即大部分高科技企業還是在城市或城市的開發區里,大部分農村鄉鎮企業還處于勞動密集型行業和手工作坊式生產方式。在高科技企業,有機構成比較高,產品成本結構中的直接費用比例下降,間接制造費用比例上升。而在勞動力密集型行業,玩具、服裝、制鞋、家具等行業(如廣東、浙江的很多城鎮企業目前主要是生產這些產品,生產這些產品利潤很薄,但能解決很多農民工的就業),產品成本結構中仍然是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比例占主導。我國經濟發展不平衡,使得傳統工業和現代工業共存,產品成本的不同結構共存。

三、轉型期我國企業成本管理的主要對策

(一)積極引進和采用作業成本核算與作業成本管理自1978年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我國的主要任務是發展生產力,解決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和生產不足之間的社會矛盾。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的產業經濟走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上世紀80年代,這一時期盡快滿足人們吃和穿的問題是民生的主要問題,因此,當時的產業經濟是以食品工業和服裝工業為主的發展階段,這一階段產業的主要特征是投資少、見效快,反映在企業產品成本結構上就是設備簡單、便宜,因此企業產品成本中固定制造費用比例比較低,而直接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比例比較高。三來一補的兩頭在外的企業比較多,外資之所以把工廠建到珠三角、長三角等地區,主要是看中這里交通方便,物流成本低、人工成本低、地價低、稅費也低等原因,同時這些地方海外華僑多,比較容易籌集到資金。因此,這一時期的企業主要是勞動密集型企業,企業的主要任務是提高生產效率,以最小成本生產符合質量的最大產出,相應地,企業成本管理控制方法主要是目標成本方法和標準成本方法。

第二階段是上世紀的90年代,人民基本滿足了“吃和穿”的問題,主要面臨解決“用”的問題,特別是家用電器領域的產品仍比較缺乏。一個家庭7大件(彩電、冰箱、電風扇和空調、洗衣機、縫紉機、自行車、錄音機和立體音響)仍然大部分靠進口,這些商品仍屬于短缺的產品。我國抓住了這次產業機會,大力發展日用家用電器產業,形成了美的、科龍、萬寶、TCL、康佳、創維、海爾等家用電器領域的知名品牌。家用電器行業相對食品、服裝和日用消費品行業的特點是生產的自動化要求提高,技術構成提高,產品成本結構中的研究開發成本、機器設備的折舊費用及管理費用這些間接費用比例開始上升。企業的組織結構開始從科層的官僚結構向市場效率較高的事業部制度轉型。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需要給企業基層單位放權,事業部制度要求企業下屬事業部是利潤中心,而不是成本中心。這時期在企業成本管理控制上,目標成本方法、標準成本制度和作業成本制度開始與企業責任業績評價制度結合。

第三階段是進入21世紀以來,人們的吃、穿、用都基本得到滿足,人民群眾希望住的更好,并解決“行”的問題。這一時期,我國在房地產和汽車產業、石化產業、電子信息產業和流通服務業上加大推進力度。如在廣州,目前汽車產業產值在廣州工業產值中比重最高。深圳的通信產業在深圳的工業產值比重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惠州和茂名,石化產業起關鍵作用。這些重化工業最重要特征是投資額大,技術構成高,設備貴,投產后自動化程度高,直接人工越來越少。產品成本結構中的直接費用比例越來越低,而間接制造費用比例越來越高。這些特質和背景是實施作業成本法的重要條件。因此,這一發展階段的廣東企業應該在上述主要經濟產業上推行作業成本核算和作業成本管理,同時在其他傳統產業上繼續采用標準成本方法。要實行經濟發展方式轉型,重要是需要大力發展服務業,特別是在北京、上海、深圳和廣州這樣的中心城市,而作業成本管理控制方法又特別適用服務業,尤其是信息化技術武裝起來的服務業。針對這一問題,林斌、劉運國等(2001)研究了ABC在我國鐵路運輸服務企業的應用,方夢庚、劉運國(2010)研究了ABC在我國港口企業的應用。

(二)與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及方法相結合,把成本管理與員工業績考核和薪酬激勵制度設計結合起來.推進成本管控的創新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地區和環渤海地區是全國改革開放的實驗場和先行地,這些地區市場觀念更新快,市場化程度比較高。這就決定了現代企業經營的各種要素價格的市場化程度比較高,因此,企業經營所需要的各種要素資源的價格基本上達到市場平均水平。這樣,靠過去通行的直接在源頭上控制資源(生產要素)的使用量,或者嚴格把關來限制資源的使用,通過壓榨員工工資的方式來降低和控制成本的方法已不再適用了。且靠壓低工人工資來節約成本也與以人為本、踐行科學發展觀的觀念相違背。那么在新的環境條件下,企業怎樣取得成本競爭優勢呢?筆者認為,所有的成本都是與人有關的,都是人在完成某項工作或者作業或者任務而產生的資源耗費(或價值犧牲或代價)。所有未來時代的企業成本管理與控制要與人、與員工管理結合起來,與人力資源管理結合起來。成本是企業內部價值鏈中各個環節系統運作的結果,為員工的心態、能力和知識所決定。員工在面對成本控制與管理的目標時,經常表現出來的行為是:不獎勵的不做;不考核的不做;不懂的不做。

因此,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先要解決人的業績評價和考核激勵問題,成本管理理論與方法必須與員工的考核激勵相結合才能發揮作用。所以,在節約型經濟增長模式下的企業成本管理必須與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相結合,在實務中必須和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攜手共進來管控成本。通過激勵員工一增加員工滿意度一激勵創新一ABC\ABM優化作業和內部流程一提高效率一降低成本,從而提升企業價值。對這方面筆者也做過幾個案例研究,如鐘胥易、劉運國(201 1),劉運國、鄭文紅(2010)兩個案例分別從平衡計分卡(BSC)的戰略中心型財務組織的重構方面,從作業成本法(ABC)與經濟增加值(EVA)相結合運用方面進行了研究。

(三)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傳統標準成本制度與ABC、ABM相結合由于我國經濟發展地區也存在嚴重的不平衡,在北京、上海、寧波、大連、廈門、廣州、深圳等地高新技術企業比較多,如汽車、通訊產業等占比例較大,但在內地或西部地區,甚至廣東粵北、粵東和粵西地區以及珠江三角洲的一些城市,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比重仍比較大。這也是符合具體國情、省情和區情的。根據林毅夫(2007)應用的比較優勢理論和要素稟賦結構理論的分析,我國和很多欠發達地區的比較優勢和要素稟賦優勢就是除了低素質的一般勞動力資源充足外,其他的資源都面臨短缺。因此,要發展經濟,對于大部分欠發達地區來講,仍然要發展勞動密集型的產業,發揮我國大多數地區普通人力資源豐富的相對優勢。在目前地區經濟發展嚴重不平衡的混合產業經濟狀況下,成本管理理論與方法選擇不能簡單地否定傳統的方法,如預算控制、標準成本方法和差異分析等。而是應該根據不同行業和企業

來選用現代作業成本法和傳統的成本核算與控制方法(如目標成本方法、標準成本法、簡單法、分批法、分步法、變動成本法、預算控制等)以及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方法,如基于作業的標準成本方法等。對此課題,劉運國、鄭文紅(2010)研究了ABC~EVA相互結合的成本控制案例;王志雄、劉運國(2010)研究了高校組織中的雙視角預算管理問題;劉運國、鄧凱(2010)研究了某廣東日用化工企業中的標準成本法的應用案例。

(四)綜合考慮成本、時間與質量的關系,選擇合適的成本管理方法成本、時間和質量是相互緊密聯系的三個要素,具有共生互動性,他們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三者要共生共進。建議企業同時實施JIT(側重時間管理)、TQM(側重質量管理)、ABC、ABM(側重成本管控)、EVA(聯系業績評價)、BSC(綜合業績與激勵制度安排,聯系戰略)和六西格瑪(側重質量控制)。

企業生產時間和交貨時間的縮短和延長,必然會影響到成本的降低和增加;而質量的高低必將會影響到成本的上升和下降。按時交貨本身也是一個服務質量問題。同時,任何成本的節約最終也是時問的節約。由此,現代企業在考慮管理控制問題時,應該把成本、時間和質量問題結合起來考慮,采取能整合三個要素的方法和措施,如采用JIT,TQM和六西格瑪工程等來管理和控制成本。對此,劉運國、陳國菲(2007)曾研究了廣東某系統企業內部下屬單位BSC與EVA結合的業績評價考核案例。該案例也說明,一個企業內部業績評價工作做好了,成本管理控制做好也就不難了。

(五)考慮行業差異與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特征,分別采用不同成本管控方法不同行業的企業,如商業企業和制造業,物流和餐飲業、汽車制造與通訊服務業等;不同規模企業,如中石油、中石化和茂名石華等;處于企業生命周期的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不同生產工藝技術特點的企業,如煉鋼廠和織布廠,煉油廠和汽車生產廠商等,其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控制是不同的。因此,在成本管理控制方法上,不存在統一的模式,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采用適合企業需要的成本管理控制方法。

(六)將企業固定成本轉換為變動成本,實行業務“外包”,是降低和管控成本的新趨勢在充分的市場競爭環境下,企業的各種要素價格不是由某個賣方和買方來確定,而是由市場來確定,這時產品或者勞務的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設備購買成本都已經被市場鎖定,幾乎很難有降低的空間。因此,把企業的固定成本轉換為變動成本,“進行服務外包”就是一種值得考慮的成本管理理念和方法。如,現在很多企業把信息系統和職工食堂等業務外包給信息系統服務提供商和專業午餐提供商,實行“軟件外包”和“飲食外包”。蒙牛把運輸原奶和成品奶的業務外包給專業的運輸服務公司等都不失為一種可行的成本管理控制理念和方法。原因在于,如果企業自己養一個龐大的車隊,會發生很大的固定成本,這些固定成本無論你有多少業務量,它都是要支出的。因此,實行“外包”。就是把企業的固定成本轉化為更容易控制的變動成本,盡管企業外包的動因不僅僅是成本因素。

參考文獻:

[1]林毅夫、蘇劍:《論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管理世界》2007年第11期。

[2]馬建堂:《全面認識我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人民日報》2011年3月17日第16版。

[3]林斌、劉運國、譚光明、張玉虎:《作業成本法在我國鐵路運輸企業應用的案例研究》,《會計研究》2001年第2期。

[4]劉運國、陳國菲:《BSC與EVA相結合的企業績效評價研究》,《會計研究》2007年第9期。

[5]劉運國、鄭文紅:《ABC與EVA相結合的成本核算與控制研究》,《財會通訊》(綜合?上)2010年第3期。

[6]王志雄、劉運國:《基于雙視角的高校預算管理問題研究――以廣東某文科高校為例》,《財會通訊》(綜合?上)2010年第4期。

篇(5)

中圖分類號:G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3(a)-0159-02

科技計劃管理是政府利用財政資金和政策調控,組織和協調各類科技機構的參與活動,從而實現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措施。通過專業機構管理科技計劃項目是國外一貫的做法,伴隨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和創新形式的日新月異,各國都在不斷地進行科技計劃改革,以期通過科學管理,進一步提升科技計劃對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的貢獻。

我國采用“項目/課題制”模式管理科技計劃,近年來,該管理模式在推進國家經濟、科技事業發展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但由于制度本身的設計缺陷和其它配套環境的不完善,導致科研項目管理中暴露出很多問題,如:頂層設計、統籌協調不夠,重復、分散、封閉、低效;資源配置“碎片化”,近百個計劃(專項、基金等),近40個管理部門;項目眾多、目標發散等等,嚴重制約著科技資源配置效率和創新效果。面對世界范圍的新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挑戰,2014年,我國了《國務院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11號)、《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國發〔2014〕64號)文件,明確提出未來也將依托第三方專業機構管理科研項目。為此,分析和掌握國外尤其是發達國家科技計劃管理的經驗,將為我國實施科技計劃改革提供有益的參考。

國外科技計劃實施一般采取決策、管理、咨詢和評估相互分離的模式,即由政府部門進行決策,專業機構實施管理,社會相關組織共同參與咨詢和評價,如此能夠有效調動各方力量參與科技創新事業、保證科技管理的公平、公正。縱觀美國、德國、法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在科技計劃管理和實施中的做法,發現其在依托專業機構管理項目方面存在以下特點。

1 科研項目管理相關政策的完善,為專業機構管理項目提供了有力保障

為了保證科技計劃的順利實施,各國都通過法律、法規政策予以支持,特別是在科研經費管理方面居多。如美國相繼頒布了《總監察長法》《聯邦會計和審計法》《單一審計法》《公共法97-258》(1982)、《政府公司控制法》《首席財務官法》(1990)、《政府管理改革法》(1994)等法規,國家預算管理局還根據特殊情況多個通告來確??蒲薪涃M使用效率。

日本的最高科技部門綜合科技會議出臺的《關于防止公共研究費不正當使用的共同指導方針》、文部科學省出臺的《研究機構的公共研究費的監管指導方針(實施準則)》、政府頒布的《獨立行政法人通則法》等法規,都對科研項目專業機構在項目實施、審核、財務審計、人事薪酬等方面做出了嚴格規定。

2 政府+社會化的專業機構設置模式,既減少政府負擔又體現管理民主

專業機構在項目管理中主要負責項目受理申請、評審、立項、實施過程中管理和結題驗收等。專業機構的設置存在多種模式:獨立于政府部門之外的機構、隸屬于政府部門的機構、委托社會化的非營利機構等。如日本既有國立科研機構,又有眾多民間機構,國立科研機構參與首創研發類項目管理,民間機構則參與技術應用和再開發類項目管理。美國擁有大量的政府科研機構,研究領域主要涉及軍事、空間、衛生、能源和基礎科學等。英國趨向于發展商業性科研機構,還通過科研機構的“私有化”改革將政府科研機構改造為商業性科研機構,從而減少政府的財政負擔[1]。

3 多樣化人事制度下實行市場化薪酬管理,鼓勵創新

發達國家普遍擁有比較完善的科研人員培養體系,尤其注重對青年科技人員的培養,比如:提供寬松的研究環境、優厚的研究條件、科研貢獻獎勵等來鼓勵年輕科技人員創新[2]。

在人事管理方面,發達國家多采用合同制或公務員制進行科研專業機構的人事管理,如:德國、韓國均采用合同制,日本和法國則根據專業機構類型來確定與之相適應的人事制度。為確保專業機構的持續“專業性”,對機構人員進行內部定期考核,考核方式主要有同行評議和項目評審等。

在薪酬方面,既有固定值,又有額外的獎勵值,如美國聯邦實驗室按照“政府機構與雇員法”規定,對雇員實行政府職員通用的18級工資制,每級設10檔[3]。韓國實行“年薪制”,并推行效益分成和獎勵政策,允許專利權人擁有部分專利份額,并且還通過提供資金支持和減免稅款等優厚待遇鼓勵機構人員停職創業。

4 嚴格的立項和結題制度下,給予專業機構自由的管理權限

國外主要發達國家在嚴格把控項目“頭”“尾”,從而給予科研項目管理專業機構較為自由的管理權限[4]。

德國主要是中介咨詢機構參與科研項目管理,主要包括項目申報中為申報單位提供咨詢服務、幫助籌劃申報方案,項目審批期間的各項輔助工作,項目管理中定期項目狀態審核和結題時組織專家評審。這些中介機構內部按專業門類設相應的委員會/部門,保持對口專業領域的權威性,掌握著最新的領域研究動態,從而確保對口領域上報項目的科學管理;中介機構性質大多為非盈利公益機構,保證了管理的公正性,確??蒲薪涃M的高效應用[5]。

日本的科研機構兼具項目承擔者和管理者的雙重身份,因此,機構既可以申請科研經費,還進行自主的項目管理,政府能做到如此放權,前提為項目都是政府通過非常嚴格的程序確立并明確了研究方案,專業機構只是執行研究工作[6]。

5 對專業機構的管理效果進行嚴格的評價監管,保證管理成效

歐美發達國家政府部門不直接參與具體的科研項目管理,而是從宏觀管理和監督檢查方面進行綜合把控。

美國于1993年實施了《政府績效與結果法案》,針對大型科研計劃/科研部門進行整體績效評估。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根據《政府績效與結果法案》,NSF須在規定時間內提交績效報告,績效報告是對一類項目或該機構在某方面的特定任務所涉及的諸多項目所開展的綜合考評,用以表征其整體的績效水平。NSF將項目績效考評指標分為資助結果、內部管理和投資過程三類。

德國采取同行評議法,一方面通過評估促進項目管理主體優化項目內部資源分配,促使其提高管理的效能;同時,也為項目承擔方加強自我控制、優化自身結構、提升研究質量方面提供參考。

日本為保證項目實施的預期成果,一方面承擔方須向資助方提交項目階段性成果報告;另一方面科研單位的信用等級作為未來資助的評判標準,國家還專門設國家審計員制度對科技經費進行監管,除此以外,還通過全方位的項目結題評價來對科研項目管理工作進行評估,結題評價內容涉及范圍廣泛,包括對研究開發項目的評價、對研究機構的評價、對研究人員的評價,評價范圍包括體系評價、目標評價、立項評價、方法評價、經營評價、場所評價、時間評價、進度評價、經費評價、創新評價、效益評價[6]等。

對比國外科研項目管理經驗,我國在依托專業機構管理科研項目改革中,還需加強管理政策研究,從專業機構確定條件、專業機構管理的項目分配、專業機構的管理效果評估、專業機構的項目經費監管等方面進行具體的實施方法細化。

參考文獻

[1] 劉云,董建龍.英國科學與技術[M].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2:74-79.

[2] 楊明華.借鑒韓國經驗,加快我國科技創新體系建設[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Z1):42-45.

[3] 朱斌.美國科學與技術[M].北京:專利文獻出版社,1999:242.

篇(6)

基礎會計課程是高職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對于其他專業來講,這些學生將來不一定從事會計核算工作,但他們卻一定是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學習這門課程有助于培養學生閱讀和利用會計信息的能力。但如今許多高職院校對經濟管理類非會計專業的學生沿用了會計專業的教學內容和方法,由于每個專業的培養目標都不相同,如果按照傳統的會計專業的教學模式,對非會計專業的學生起不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對現有的教學內容和方法進行適當改進是當務之急。筆者認為,高職非會計專業《基礎會計》課程教學應強調以理論為基礎,以實踐為重點,培養優秀的經濟管理人才。因此,改革傳統教學方法是高職教學的必然選擇,具體設想如下:

一、準確定位教學目標

對非會計專業而言,基礎會計學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懂會計”,能閱讀會計信息。而不是“做會計”,不是把學生培養成將來在各單位的會計崗位工作中會記賬、算賬、報賬的專門會計人員,而是要樹立學生一種會計思維方式,了解會計信息是如何生成的,能夠利用會計信息進行預算、分析、決算及監控等,并立足于通過“懂會計”更好地服務于本專業的教學目的。因此,對于一些具體的會計核算部分,可以適當降低難度,重點加強對會計報表的學習和使用。財務報表分析與應用是企、事業單位管理者必須具有的一種能力,非會計專業學生今后接觸的會計工作更多的是對財務報表的應用與分析。將財務報表列為非會計學專業學生學習重點,應是較為合適的。

二、合理調整教學內容

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可以以工作任務為載體設計教學內容,體現課程內容由學科結構向工作結構的改變,在設計、組織課程內容時,構建“以特定情境企業會計信息的收集—記錄—匯總—核實—生成—閱讀分析流程作為一個完整的項目,以完成該項目各階段的工作任務為中心,以實踐能力為焦點,以理論知識為支撐”的課程內容結構,突出對學生會計信息生成和使用能力的培養。

三、注重調節教學方法和手段

1.引入案例教學法。非會計專業的《基礎會計》的教學重點不在于會計核算,而在于培養學生的會計信息生成和使用,這就需要用到案例教學法。通過實例的講解,讓學生更好地對會計基本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交流技巧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創新精神。通過案例教學方法,不僅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有極強的針對性,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2.借助多媒體手段輔助教學。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動畫、圖表、聲音、文字相結合的形式,將會計核算流程圖、賬戶體系圖、賬表以及實物等《基礎會計》課程中所需講解的內容采用多媒體教學。通過多媒體的運用,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基礎會計》的學習過程不再枯燥。

3.加強實踐性教學。會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會計理論知識與會計實際工作存在著差異,無論是對于會計專業還是對于非會計專業,加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能夠縮短會計理論與實踐的距離,實現理實一體化的教學目標,使學生能更加深刻全面地理解會計理論。學校要盡可能地利用校內的會計模擬實驗室,安排一定課時的模擬練習,以便在學習憑證、賬簿、報表時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一般在實踐教學中以一個企業一個生產經營周期的基本業務資料為基礎,模擬企業財會部門會計實務處理的全過程。通過這樣的模擬,加深學生對憑證、賬簿、報表的填制方法、規則的記憶,培養學生根據會計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進行實務操作的執行能力,更好地體現高職高專人才培養的目標。

四、豐富教學考核方式

對于非會計專業的會計學課程的考核,應努力做到使學生在考核中能盡量發揮創造性地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不拘于考核的形式。對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可采取閉卷方式,對分析性較強的課程采取開卷方式。通過考核和評價方式的改進、變“死學”為“活學”,變被動為主動,變知識的學習為能力的培養,以提高學生素質。通過考核方式的改革,引導學生學習觀念、態度和方法的轉變,增強學生學習創新的自覺性。在保持合理和公平的前提下,重視個性的發展,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答案,評分時呈現學生的創造能力,激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和個性,使考核真正起到強化學生創新能力的作用。

五、提高專業教師的綜合素質

在非會計專業的基礎會計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培養學生形成和使用會計信息的能力,因此傳統的教學已經不能完全滿足學生對知識的需求,非會計專業的會計學教師除了具備會計學的專業知識外,還需要一定的經濟管理方面的相關專業知識。任何一門學科的理論知識都是來源于實踐,因此教師應深入會計實務工作中,通過訪問工程師、掛職鍛煉等方式選送一些優秀教師前往大中型企業或會計事務所開展實踐活動,提高教師的實踐操作能力,為教學內容的改革和方法的改進積累素材。

參考文獻:

[1]施金影.項目教學法在教學中應用的思考[J].會計之

篇(7)

基金項目:中西部高校綜合能力提升計劃項目、海南省中西部高校提升綜合實力工作資金項目、農業經濟管理省級重點學科、海南大學“211工程專項資金”研究生精品課程建設項目(編號:yjg0110)、教育部第三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海南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項目(編號:TS11085)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4年7月18日

教育部、財政部于2007年實施了“質量工程”,教育部于2008年有頒布了《關于加強“質量工程”本科特色專業建設的指導性意見》,按照《意見》的規定,“十一五”期間,將遴選3,000個左右本科專業點進行重點建設。特色專業是指在辦學思想、教育教學改革、人才培養模式、人才培養質量、科學研究等方面具有明顯特色,充分體現了學校辦學定位,在教育目標、師資隊伍、課程體系、教學條件和培養質量等方面,具有較高的辦學水平和鮮明的辦學特色,獲得社會認同并有較高社會聲譽的專業。2008年9月28日,海南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獲得了教育部財政部批準的第三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圍繞如何建設好國家級農林經濟管理特色專業,我們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實踐研究。本文對海南大學國家級農林經濟管理特色專業建設的實踐進行總結與分析,首先介紹了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建設的基本情況,在建設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最后提出了加強該特色專業建設的保障措施。

一、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建設基本情況

(一)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是海南大學的特色專業。海南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學科前身是1981年原華南熱帶作物學院在湛江校區創辦的“國營農場經營管理干部專修科”專業。最初只是為熱區國營農場培養管理干部而設的專業,在老一代教師的艱苦奮斗下,逐漸發展壯大。1990年開設“農業經濟管理”本科專業;2001年獲批“農業經濟管理”碩士學位點,是海南省第一個經濟管理類碩士點;2003年獲批農業推廣專業碩士(農村與區域發展、農業科技組織與服務);2007年由中央教育部、財政部批準建立農林經濟管理學科實驗室(中央與地方共建實驗室項目);2008年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獲批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2010年獲批海南省重點學科。該專業的特色體現如下:

1、研究中國熱帶南亞熱帶地區的農業經濟管理理論與實踐問題。中國熱帶南亞熱帶地區占地約48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5億人,橫跨華南9?。▍^)。熱帶農業及其相關產業的發展具有明顯區域特色,熱帶農產品具有不可替代的特點。本學科點主要研究熱帶農業經濟管理、熱帶漁業經濟管理等內容,努力構建有熱帶特色的農業經濟管理理論體系。此領域的相關研究是目前國內其他院校很少涉及的。

2、跟蹤世界熱帶地區各國的農業經濟管理前沿研究動態。我校是唯一代表國家參與研究熱帶地區農業的高等院校。本學科點在熱帶大農業經濟管理研究方面緊跟世界研究動態,為中國熱區經濟建設服務。在中國加入WTO背景下,在中國-東盟“10+1”模式下,本研究方向特別關注東南亞、南亞熱帶地區國家之間的農業經濟政策、國際貿易等專題研究。

3、完善與發展農業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學,基于熱帶作物生產與管理特色、農墾企業自身特點,開展相關研究。中國熱區有各種類型的農業企業,主要是以天然橡膠為主的農墾企業。

(二)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是培養熱帶農林經濟管理人才教育的主要專業。自1981年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成立以來,在人才培養上始終堅持理論知識與實踐并重的培養原則,累計培養了3,000余名本科與碩士畢業生,為華南熱帶農業經濟,尤其是海南農墾經濟的發展和改革培養了大量領導干部,并輸送了大量優勢的專業人才。培養了海南省人大副主任王法仁、廣東農墾總局局長賴詩仁等3,000多名專業管理人才,農業推廣碩士教育為海南、廣東和云南三大農墾及海南農業廳系統培養了200多名中高層干部。并完成政府部門和企業委托項目100多項,參與政府與企業咨詢200多次,學術報告和培訓講座聽眾年均3,000多人次。隨著農林經濟管理學科體系不斷改革和優化,教師隊伍的不斷提升,將培養出更多更好的熱帶農業經濟管理專業人才,從而為海南經濟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三)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具有較強的發展優勢

1、師資力量不斷加強。農林經濟管理學科不斷完善的同時,師資隊伍得到壯大,教師學歷層次不斷提高,教學科研成績顯著。目前,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教學師資隊伍共有30人組成,基本情況如下:

職稱結構:教授10人,副教授18人,講師2人,其中有碩士生導師24人,高級職稱比例為90%以上。

學歷結構:博士11人,碩士16人(其中7人為在讀博士),學士3人,碩士及碩士以上比例占90%。

年齡結構:教學隊伍中主要以中青年教師為主,年齡結構合理,30歲以下的教師3人,占10%,30~40歲的教師15人,占50%,40歲以上12人,占40%。

其中,出國高級訪問學者或具有海外學習背景6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國家級人選1人;國務院特貼專家1人,省優專家3人,省“515人才”第1層次專家2人;獲“留學回國人員成就獎”1人次,獲省“教學名師”稱號1人次,獲省級“優秀教師獎”1人次,獲“海南青年五四獎章”2人次,獲“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高校優秀青年教師獎2人次。

2、實驗設備設施基本上能夠滿足師生需要。在實驗設施方面,海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擁有農林經濟管理省部共建實驗室,實驗室的面積達到310m2,為農林經濟管理特色專業建設打造了良好的發展平臺。目前,教學實驗中心實行全面開放制度,為本專業學生的學習和科研創造了良好的實驗條件。另外,根據學院的專業設置重點收藏農業經濟、產業經濟、世界經濟、貿易經濟、財政金融、工商管理等六類。期刊方面,院里近年來每年訂閱的期刊平均有80余種,報刊及論文材料限館內閱覽及借出復印。館里的計算機在不影響正常工作的情況下盡量提供給讀者使用,提高電子資源的利用率,以彌補紙質資源的不足,能很好地滿足學生培養和高水平科研工作的需要。

3、具有良好的辦學平臺。農林經濟管理專業設有1個本科專業和1個碩士點,2個專業學位碩士點(農業推廣和高校教師),2個博士研究方向(生物技術經濟學、種質資源經濟學);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省級教學團隊、省級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6門省級精品課程和1門省級重點課程。因此,該專業無論是在大學還是學院都具有較強的優勢。

4、積累了較豐碩的研究成果。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1項,國家軟科學基金項目4項,其他省部級項目20多項,獲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3項;在《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經濟研究》、《管理世界》、《金融研究》、《中國農村經濟》等國內外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出版專著、教材10余部。

二、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海南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在人才培養和培訓以及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持等方面為學校和農墾及海南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但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漸深化,該專業在建設過程中也出現了不少問題。

(一)人才培養目標定位與社會需求不相適應。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培養具有系統的經濟學和管理學的基礎理論和相關的農業科學基礎知識,掌握農業經濟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各級政府部門、教育科研單位和各類農業企業從事經營管理、教學和政策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經濟科學和管理科學的基本理論和相關的農業科學基本知識,接受領導技能、經濟社會調查、技術經濟分析、計算機應用等方面的基本訓練,掌握企業經營管理和政策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從近幾年海南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學生的畢業去向來看,基本上非農企業,與其他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從事的工作并無差別。但是相對于正規財經類專業科班的學生來講,無論是在學校影響力,還是專業名稱上和實際操作能力,都缺乏一定的競爭力,使得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就業舉步維艱,社會認可度逐步下降,導致全國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招生規模逐年下降。

(二)課程設置不合理。盡管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在課程設置方面進行不斷地嘗試和改革,一些課程依然存在問題。首先,與全國其他農林經濟管理學科設置并無差別,沒有體現熱帶農業經濟特色,同時也沒有關注農業熱點問題。例如,三農問題、現代農業發展、循環經濟、低碳農業發展等;其次,有些課程中部分教學內容重復出現。例如,農業技術經濟學中農業生產函數和農業技術進步測算等內容與經濟學中內容幾乎相同。

(三)實踐教學缺乏科學合理的考評考核依據,教學效果難以達到。教育部2007年2號文件《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要進一步加強對實驗實踐等教學基本條件的投入,大力加強實驗、實習、實踐和畢業論文等實踐教學環節,提高學生實踐能力。長期以來,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教學中普遍存在著“重視理論教學,輕視實踐教學”的傾向。在課程教學計劃中,實驗或實習課處于理論課的從屬地位,雖然有些課程也安排了教學實習、社會實踐等教學實踐,但由于實踐教學環節要求不明確,實踐教學考核成績(根據學生提交的實習報告進行打分)單一,缺乏科學合理的考評考核依據,導致實踐教學效果難以達到,不利于學生實踐技能和創新意識的提高。

三、農林經濟管理特色專業建設保障措施

(一)立足熱區,調整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就全國農林經濟管理專業來講,其人才培養目標具有普遍性,但就各高校來說,農林經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又具有其特殊性。作為國家級特色專業,海南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更要體現自己的特色,即“熱帶”。培養人才的主要目標是服務于熱帶地區經濟發展,以華南地區農業經濟、農墾企業管理問題作為研究重點,積極探索熱帶地區的“三農”問題。根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方案也應相應的做出調整,增加華南地區經濟專題研究、現代農墾企業經營管理、海南農業政策研究等課程,培養高層次應用型農林經濟管理人才,使得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真正成為特色專業和社會認可專業。

(二)優化課程體系,加強專業課程的系統性。課程體系是專業培養方案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基礎。目前,農林經濟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分為兩大部分,即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理論教學包括公共課程教學、學科基礎課程教學和專業特色課程教學。一般來講,必修課應占70%左右,選修課占30%左右。但由于種種原因,海南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專業選修課較少,原本是選修課的課程卻變成了必修的選修課,特別是專業特色課程幾乎沒有開設,導致本是“特色”專業卻沒有開設“特色”課程。因此,首先,要真正加大選修課課程備選比例,擴大選擇范圍,同時兼顧了學生的個人需要和興趣等;其次,開設專業特色課程,如熱區農業發展概括、農墾企業經營管理等;第三,進一步加大實踐教學比例,加強實踐教學,徹底改變傳統教育模式下的實踐教學處于從屬地位的現狀,認真制定一套系統、完整、可行的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實踐教學計劃,編寫實踐教學大綱和實驗操作指導書,并與理論教學形成為相輔相成的實踐教學體系。

(三)重視教師培養,組建優秀教學團隊。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密切相關。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不僅可以培養出優秀的學生,而且可以提升科研實力,有利于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的發展。海南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教師學歷碩士及碩士以上比例占90%,但具有博士學歷的比例僅為36.67%,可見教師的學歷還有待提高。為了達到高水平師資隊伍,以教學名師領銜擔任首席教授組建教學團隊,支持團隊成員尤其是年輕教師赴國內外知名高校進修、攻讀學位,促進教學研討和教學經驗交流,從而實現老中青相結合,不斷提高年輕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責任意識,將年輕教師真正培養成為一線教學工作的中堅力量,努力培養結構合理、水平較高的中青年教師骨干隊伍,促進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

主要參考文獻:

[1]張風麗,劉俊浩,程鋼,王生貴.樹立品牌意識加強品牌專業建設――石河子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品牌專業建設實踐[J].全國商情(理論研究),2010.9.

[2]顏華.農林經濟管理學科建設與創新[J].農業經濟,2009.12.

[3]洪名勇.地方綜合性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品牌專業建設構想[J].高等農業教育,2008.7.

[4]莊佩芬,劉偉平,王林萍.對農林院校經濟管理類本科教學改革的思考[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7.3.

[5]崔寧波.農業高校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本科實踐教學的探討[J].經濟研究導刊,2010.8.

[6]季莉婭,史金善.農林經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研究[J].大眾科技,2008.4.

[7]李紅.農林經濟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優化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08.7.5.

[8]奚祥華,于新剛,曹奕菲.21世紀高校農林經濟管理學科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6.

[9]厲昌習,李國棟,薛興利.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初探[J].科技資訊,2007.35.

[10]孫自保,李萍,龔紅梅,彭岳林.農業高校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探討[J].科技,2006.11.

[11]于戰平.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教學改革的思考[J].天津農學院學報,2003.S1.

[12]張於倩,李順龍,馬文學,萬志芳,王玉芳,李微.農林經濟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改革對策研究[J].中國林業教育,2006.5.

篇(8)

關鍵詞:人力資源;企業;管理

隨著現代經濟的不斷發展,變革是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發展的必然要求。要實現企業從傳統的人事管理到現在化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轉變,需要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措施的不斷更新,這是一個艱難的過程。轉型期我國國有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也面臨著許多的問題,存在許多失衡的現象。面臨經濟轉型,國有企業不斷改革創新,使人力資源在企業的發展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一、關于轉型期國有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狀況分析

市場經濟必然要求企業對傳統的經濟體制進行改革,我國的國有企業目前正面臨著知識經濟和市場經濟的雙重挑戰和沖擊。國有企業轉型期面臨的任務非常的艱巨。所謂國有企業轉型期,就是指國有企業從粗放型經濟轉向集約型經濟,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的過程。在這個時期內, 國有企業要逐步建立起來現在企業制度,實現機制轉換、產權變革、利益調整,以適應現代企業發展,提高企業整體素質和活力。

人力資源就是指企業組織內外具有勞動能力的人的總和。人力資源管理就是對人力這種資源進行有效開發、科學管理和合理利用。宏觀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是政府一項職能,指社會人力資源管理;微觀的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則是指企事業單位內部的人力資源管理。企業通過開發人力資源,挖掘人的潛能,使人力資源得到有效的充分利用。

轉型期國有企業需要不斷深化改革,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創新急需加強。因為建立現代企業的制度,需要培養大批的企業管理人才,形成新的用人機制;同時經濟轉型期國有企業加強人力資源的管理創新也是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的客觀要求,也是提高企業運作效率的需要。

二、轉型期我國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面臨的問題

1.國有企業人事管理體制陳舊。

受傳統管理觀念的影響,我國的國有企業經營者一般都是行政任命的。企業利益與企業經營者之間不存在著利益關系和創新意識。缺乏對市場變化的洞察力、缺乏企業經營者的理性,也不能針對經營變化做出適合市場經濟需求的調整。還有很多的國有企業沒有成立真正意義上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職責不清,制度不明。管理者的考核任命強調政治表現,企業領導更換頻繁,使得企業領導很少考慮企業的長遠發展戰略,也不能做出長遠的人力資源發展規劃。

2.深受傳統的人事管理的影響,人才流失嚴重。

大多數國有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仍然是傳統的人事管理。強調人事本身管理功能的發揮,使得企業發展很難充分利用人的創造力,達不到最大限度增加企業利潤的目的。而且這種管理手段缺乏激勵手段,用人機制不活,人才流失嚴重。許多的企業精英人才流失,而這部分人才正是企業發展所必需的,給企業帶來很大的損失。

3.人力資源浪費現象嚴重。

我國的國有企業長期受到計劃經濟的影響,缺乏市場競爭力,很多企業的激勵措施不夠,嚴重挫傷了企業員工的積極性。還有的企業在改革中實行下崗分流,按照年齡段減員增效,結果有許多的優秀的骨干技術人員也被劃入了這個范圍,提前離崗退休,造成了人力資源的浪費。

4.許多的企業領導者管理水平不高。

在國有企業中,企業領導一般都模仿西方人力資源管理經驗,照抄照搬,而忽視了企業自身的特點,沒有結合民族文化、行業特征等做具體的分析。很多的企業領導由于自身素質不高,對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沒有清楚的、科學的認識,甚至還存在著很多的誤區。再就是忽視了企業文化的塑造,缺乏企業核心精神。

三、經濟轉型期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策略

1.創新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理念。

為了適應經濟轉型時期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環境的變化,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理念也必須進行轉變,實行人力資源管理的動態戰略管理。處于經濟轉型時期的人力資源被看作是與企業發展戰略密切聯系的核心資源,在企業的發展中處于重要的戰略地位。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必須摒棄以往傳統的靜態管理模式,向動態戰略管理模式轉變。所謂動態戰略管理模式就是圍繞國有企業的發展戰略,通過提高企業人力資源與企業經營活動的統一性而進行的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進而為國有企業的長遠發展奠定重要的基礎。為了適應經濟轉型時期的變化,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相關部門要積極優化組織的運作流程,大力培育企業組織的先進文化,不斷轉變企業組織的領導方式,進而為經濟轉型時期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穩定發展奠定重要的基礎。

2.完善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體系。

首先,建立科學有效的人力資源績效考核體系。在國有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強化企業人力資源績效考核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國有企業要把績效考核與人力資源管理的各個環節結合起來,鼓勵企業員工積極參與企業發展戰略的制定,提高企業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國有企業長遠發展奠定重要前提;其次,優化企業人力資源開發體系。國有企業應該大力加強人力資本在教育、培訓以及職業規劃等方面的投資, 通過有計劃、持續性的組織加強對人力資源的教育、培訓和開發,進一步強化企業員工和整個組織的工作績效。同時,在國有企業當中,要有計劃、針對性強的實施系列培訓項目來提高雇員崗位技能, 培養國有企業發展中的高級管理人才;再次,強化國有企業人力資源薪酬管理體系。在國有企業分配制度改革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薪酬管理的重要性。不斷優化國有企業薪酬管理制度和結構的設計、合理調整員工薪酬水平,不斷強化人力資源薪酬管理體系,為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奠定重要的基礎。

3.不斷加強國有企業的文化建設。

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催化劑,對企業人力資源具有激勵、凝聚和導向作用。從國有企業的發展來看,凡是取得成功的企業,都有優良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的精神力量,能夠不斷增強全體成員的創新意識,為國有企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首先,要塑造適應知識經濟要求的知識文化,以企業價值觀為核心的個性文化,以適應社會經濟和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綠色文化,保證國有企業文化發展的多樣性,進而為國有企業發展奠定重要的基礎;其次,在企業文化建設的運作上,應避免貼標簽、喊口號、走過場的形式主義,力求通過有效的文化灌輸、文化傳播和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相結合,使廣大職工對優良的企業文化從認知、服從到內化為自己的自覺意識與行動,并與企業形象建設相互促進,從而使企業的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能邁上一個新的臺階,充分發揮文化力對技術力、經濟力的促進效應;再次,國有企業應注重努力營造和建立開誠布公、互相尊重、關心、協作的工作環境, 把人真正看作是企業的主體和主人, 充分發揮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國有企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是工業企業發展的主導力量。近幾年來,隨著我國國有企業的改革、轉型和發展,必然要求人力資源管理的變革。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的迅速的改善和提升,它將極大地推動國有企業管理上層次和管理出效益的進程,對增強國有企業的競爭力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國穎, 陳天祥.現代人力資源管理[M].廣州: 羊城晚報出版社, 2002年版

篇(9)

前言

我國民辦本科院校的發展環境是機會與威脅并存,就我國目前的民辦院校的發展狀況來看,在教學中經濟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地位并不十分明顯,傳統的理念教學仍占據主導地位,這就使得學生很難接受實踐訓練,從而不能及時適應社會需求,達不到以市場為主導的綜合型人才培養的宗旨。在我國經濟管理專業中,實踐教學的應用是不可或缺的內容。加強專業性的實踐性教學,并積極投入資金力度,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針對民辦本科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強化實踐性教學,摒棄陳規、抓住關鍵、突破難點、拓展新路,努力開創民辦本科院校經濟管理類實踐教學的新局面。

一、民辦本科院校經濟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性

從發展形勢來看,我國民辦本科院校經濟管理專業的教學必須認清其辦學的宗旨和方向問題,才能為院校的發展前景作出好的判斷。眾所周知,知識在實踐中的應用十分重要,實踐也是培養人才能力的重要基礎。在民辦本科院校經濟管理專業的教學中要加強實踐教學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業自主能力的重要意義,就必須充分了解其發展趨勢和改革創新的作用所在,摒棄傳統教學中重理論,忽視實踐教學的應用這一錯誤的觀念,突出實際教學特色,立在加強學生的實踐綜合能力,為社會人才的輸送做出貢獻。

隨著我國目前市場經濟的發展,民本本科院校對經濟管理人才的培養逐漸放在具有責任感,良好職業操守和能力的重點上。實踐是創新的基礎,應該徹底改變傳統教育模式下實踐教學處于從屬地位的現狀。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要求院校輸送的人才是是可以短期內適應實際管理工作的應用型人才,要求其必須具備良好的職業觀念和道德,要有良好的解決經濟問題的思維能力,要有熟練的實際解決問題的操作能力,并具備良好的品質,只有具備了全部的特點,才能實現高等院校人才培養的重點。因此,民辦本科院校經濟管理專業的實際教學中就應該不斷加強實踐性教學的方式,突出實踐性教學在整個經濟管理類學科教學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這樣,實踐性教學體系是否科學合理就成為研究實踐性教學的重要基礎。

二、民辦本科院校經濟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改革

首先,在我國民辦本科院校中要培養出高素質高能力的人才,實踐對于人才培養至關重要,并以實現人才培養為導向,運用符合民辦本科院校經濟管理專業的實踐性教學體系,融入其中,有機的學實踐中。實踐性教學是一個系統完善的教學體系,不同的民辦院校經濟管理專業的發展情況也有所差距,因此,我們在實踐教學中要明確各實踐環節和活動的具體目標,調整實踐教學內容體系,根據自身的專業狀況調整教學方法。民辦本科院校應本著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狀況,自覺遵循教育教學規律的原則,探索實踐教學體系的自我完善機理,構建開放式管理、高效能運作的實踐教學體系。

其次,對于實踐教學來說,在民本本科院校經濟管理專業方面的教學,構建一套完整的實踐教學的質量監控體系,對于提高實踐教學的水平與效果具有良好的作用。通過設立明確的培養目標,落實質量管理的宗旨,完善管理文件,加強監督和考核,來不斷的規范實際應用中的實踐教學。同時,我們也可以通過高科技信息技術的介入,搭建實踐教學網絡管理平臺,提高經濟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現代化水平。當然,實踐教學也應該注重教材的應用和選擇,高質量的教材,才能保證教學的基礎質量,并逐步實現教學實踐強化。

另外,建立與實踐要求相適應的實踐教學基地對于民辦本科院校經濟管理專業也是十分必要的。大部分民辦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都設有實驗室,但實際的實驗能力和實驗效果存在較大的差異,真正能夠完全滿足教學需求的鳳毛麟角。目前的多數教學體系中,軟硬件設施的滯后投入,也給實踐教學應用帶來不好的影響。因此,在此方面實訓室能夠做到全方位地模擬日后的工作流程、工作環境、職能崗位,是非常有利于學生實踐教學的。

總之,提升民辦本科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必須立足于傳統理論教學方法的改革,重視實踐教學理念的引進,加大實踐教學經費的投入,教師隊伍實踐能力的培訓和學校培養計劃的修訂,尋找實踐教學的突破點,做好經濟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工作。

結束語

在目前我國整個教學系統中,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實踐教學改革。因此,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就不可能實際提高,民辦本科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步入社會后的就業競爭力就不可能真正得到提升。經濟管理類專業是當前地方性本科院校普遍設立的熱門專業,但是這些院校此類學科的教學管理經驗極其匱乏。所以通過提升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提升就業競爭力,開展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是目前研究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容忽視。

篇(10)

(二)營運資金管理缺乏科學性,多以經驗控制。1.對現金與有價證券管理不夠,常常造成貨幣資金閑置或不足,有時現金過多留滯未能參與生產經營周轉,有時資金使用沒有計劃,加之市場變化瞬息萬變,常造成捉襟見肘,影響正常的生產經營。2.應收賬款周轉率低,賒銷政策未建立或不完善,應收賬款比重過大,資金不能及時收回甚至形成壞賬。3.存貨控制較差,重財不重物,存貨周轉速度慢,周轉環節占用過多資金。正是由于營運資金管理缺乏科學性,資金管理多以經驗控制,一方面造成生產周轉環節占用了過量的資金,另一方面企業又缺少資金周轉而急于融資,其實可通過有效資金管理用最少的資金盡量周轉更多次數,為企業創造最大的財富,也可部分解決資金缺口問題。

(三)籌資戰略缺失,資金籌集困難,財務風險意識淡薄。目前很多中小企業籌融資困難,財務經理束手無策,高層疲于融資,甚至不惜負擔高額利息民間借貸。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著資金結構單一,籌資渠道狹窄,籌資戰略缺失,籌資決策方法落后,資金籌措盲目等問題。其原因有二:1.外部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不夠,而且為中小企業貸款服務的金融機構和中介擔保機構少之又少,大多數企業不能發行股票債券向社會公開融資,造成中小企業融資籌資渠道單一。目前主要還是以借款方式為主要籌集資金,就算有信貸支持利率也比大型企業高出不少,民間借貸的利率更高得嚇人,有時資金成本甚至高于資產報酬率。2.內部企業對資金籌集戰略管理不夠重視,財務管理人員未能參與籌資決策,認為那是老板的事,孰不知籌資的數量與結構直接影響企業效益的好壞,進而影響收益分配。因缺少科學的籌資戰略,導致權益性與債務性資金結構不合理,長短期債務未適當配置,還有過度負債或短期債務長期投入等問題,進而影響了企業盈利能力,侵蝕了企業利潤,增大了財務風險,極易造成資金鏈過緊,形成財務危機,很多企業就是因為資金問題而倒閉。

(四)資金的投放與使用缺乏科學論證與風險監控。在企業資金投資活動中,一般以增加企業內部設施、設備及其更新改造、擴建為主,而對外進行投資、兼并、收購、重組等投資活動較弱。投資決策方式落后,投資效益評價方法單一,對資金時間價值、風險價值、機會成本考慮較少,憑高層經驗主觀判斷決策,有可行性分析也只是走過場。投資項目未經科學論證,不考慮自身條件盲目上馬周期性、高能耗、高污染熱門產業,對投資項目的資金籌集結構、來源、盈利能力等缺少全面統籌規劃,尤其是對現金流量的預測,原有熱門產業因諸多因素經濟轉型時常常受限,影響到項目效益或投資失敗。

二、中小企業經濟轉型期資金管理的應對策略

(一)轉變觀念,樹立資金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理念。

企業管理的核心是財務管理,財務管理的核心是資金管理,資金流是企業運轉的血液,資金管理好壞直接關系到企業的效益與生存,也涉及生產經營的各部門各環節。隨著經濟轉型不斷深化,企業經營者應認識到資金管理的重要性,轉變落后的財務觀念,牢固樹立資金管理是企業管理核心的理念。通過規范銀行賬戶管理、建立資金運作管理機構、科學規劃資金籌集、多形式拓寬融資渠道來加強資金的管理,節約資金占用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建立起集約化管理的資金運營系統。財務專業人員應在資金管理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強化效益最大化觀念,時間價值與風險價值觀念,同時用前瞻性資金管理來推動企業效益成長,走出去和各部門一同在經營一線了解資金運作情況并解決問題,不能在辦公室閉門造車,能在問題發生之前就提出解決方案。

(二)強化資金流管理,加速資金周轉。

資金流問題在企業經營中具有相當重要地位,影響到企業效益甚至生死存亡。李寧公司前幾年隨著業務規模的擴張,供應鏈效率的低下,使得運營現金流的壓力日益顯現。李寧公司在2003年的平均庫存周轉天數為161天,而國際體育用品巨頭耐克和銳步在國內市場的平均庫存周轉天數分別為84天和64天。從資金使用效率來說,李寧公司只有耐克和銳步的一半左右,在CFO陳偉成先生主導下全力改善庫存管理,標志著供應鏈效率的庫存周轉天數開始不斷下降,2004年較2003年下降了23%,達到124天;到了2005年這一數字再度下降了27.41%,歷史上第一次沖破100天大關,只有90天;而2006年上半年又下降到77天。存貨周轉天數的下降,意味著公司現金流的增加,資金效率得以提高。如今李寧公司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體育用品生產商,保持著遠比同行業迅速的成長速度,經營效益得到了持續的提升。這就是強化資金管理,減少經營周轉占用資金,提高資金效率的成功范例。因此中小企業應科學制訂資金周轉計劃,重視現金流量表,建立賒銷政策,對賒銷客戶信用評級,進行賬齡分析,完善收款管理方法,加速資金回籠,以科學方法來確定存貨資金的最佳結構,提高應收賬款與存貨周轉率,降低周轉天數,同時健全財產物資管理,定期盤點資產,對閑置的設備及時處置,減少閑置資產占用的資金,提高資金效率。

(三)合理規劃籌資,保障資金需求。

籌資問題是全局性問題,并非局限于財務部門,企業經營者應與企業經營發展戰略相結合合理規劃籌資戰略,再實施具體的籌資措施。提高企業信譽,擴大知名度,增強企業素質,建立與金融機構良好長期穩定關系,是解決籌資問題的基本措施。制定資金籌集方案是重要措施,方案應對籌資實行預算管理,編制籌資預算;合理確定籌資規模,籌資過多,既造成資金閑置浪費,又增加籌資成本,但企業籌資不足,則影響企業投資計劃及其它業務的正常開展,籌資規模的確定應盡可能運用定性、比率、資金習性預測等方法,避免只憑經驗估算;選定最佳籌資類型與結構,按資產負債經濟屬性不同,在結構上合理配比,用于固定資產和永久性流動資產上的資金,以中長期融資方式籌措為宜;由于季節性、周期性和隨機因素造成企業經營活動變化所需的資金,則主要以短期融資方式籌措為宜,如商業信用、短期貸款等。忌短債長投,造成資金周轉不必要的緊張。在實際籌資運作中應選擇多渠道籌集,善于使用新型金融工具,適當地選擇一些門檻較低的股權融資方式和債務融資方式,靈活選擇金融機構,加強與擔保中介公司溝通,積極運用銀行借款、內部融資、賒購、預收貨款、票據貼現商業信用等方式。嘗試融資租賃,實物典當或股權典當等新途徑。

(四)謹慎投資,適度理財。

時間價值與風險價值觀應充分體現到資金的投放與使用當中去。積極運用財務分析方法對項目進行可行性財務分析,針對項目投入產出效益,經營與財務風險及項目所需資金籌集結構方式,收益分配等進行多方論證考評,分析利弊,比較多種備選方案。強化風險管理,實施動態跟蹤,以控制投資風險。資金投放方向上應突破傳統內部改造、更新的單純實物投資,拓展投資渠道、方式、方法,加大對股權、證券的資本運作力度,積極讓閑置資金發揮作用,適勢理財,可選擇短期安全的債券、通知存款、貨幣型基金等形式,在不影響企業資金周轉條件下還可創造一定的收益。

(五)充分運用科技手段,保障財務信息真實準確,創新財務管理方法。

會計數據和會計信息是最基礎的財務信息,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報告是對經濟狀況的全面反映,為資金管理決策提供信息支持,若信息失真必然導致財務管理失誤。為了及時掌握信息,保證信息的質量,要充分運用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現代信息技術建立以電算化為平臺的會計信息系統,為資金管理提供堅實的支撐。其主要內容就是通過統一會計制度、規范核算流程、統一會計應用軟件、構建信息平臺、實施財務報告、強化信息制度管理等基礎工作來實現財務管理的網絡化與電子化。同時創新性地在資金管理中引入現代數學模型充分運用現代經濟分析方法,提高資金管理科學性。

(六)大力加強財務管理人才的培養。

上一篇: 股票投資策略 下一篇: 經濟學學科發展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免费在线观看AV |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 日本亚洲中文无线码在线 |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视看国产 | 在线免费看片一区二区 |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欧美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