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9 16:09:2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產業發展概況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圖分類號TM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1)37-0088-03
0 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的30年,是我國風電產業不斷發展、收獲巨大的30年。30年來,我國風電開發從小到大,厚積薄發,形成了世界上難得一見的爭相開發風電的競爭格局。30年來,風電設備容量從千瓦級到兆瓦級,從引進機組到大規模國產化,目前各地有數萬臺大小機組在迎風運轉。風電產業進行入了大發展的“黃金時代”。
1 世界風電產業發展概況
隨著風電技術的日趨成熟,依靠風力發電來增加能源供應的方式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青睞。風電是當今世界在技術、裝備、市場方面發展最為迅猛的一種可再生能源產業。目前全球已經有7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涉足風電,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來促進風電產業的發展。從2001年以來,世界風電裝機容量年增速保持在25%以上。
根據全球風能理事會統計,2009年底累計風電裝機容量排名世界前10個國家如下表所示:
表1 截止2009年底世界前10名國家風電裝機情況
截止2009年底,世界風電裝機達到15 789.9萬kW,其中中國新增裝機容量約為1 300萬kW,占當年世界總新增容量的34.7%,居世界首位;累計裝機容量為2 510.4萬kW,占世界累計裝機容量的15.89%,位居世界第三。可見,中國在世界風電發展中占據重要的地位。
2 國內風電發展規劃
2.1《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
2007年8月31日,國家發改委頒布了《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該規劃中提出,力爭到2010年使可再生能源消費總量達到能源消費總量的10%,到2020年達到15%。其中,風電產業主要發展目標和建設重點如下:
到2010年,全國風電總裝機容量達到500萬kW。重點在東部沿海和“三北”地區,建設30個左右10萬kW等級的大型風電項目,形成江蘇、河北、內蒙古3個100萬kW級的風電基地。建成1~2個10萬kW級海上風電試點項目。
到2020年,全國風電總裝機容量達到3000萬kW。在廣東、福建、江蘇、山東、河北、內蒙古、遼寧和吉林等具備規模化開發條件的地區,進行集中連片開發,建成若干個總裝機容量200萬kW以上的風電大省。建成新疆達坂城、甘肅玉門、蘇滬沿海、內蒙古輝騰錫勒、河北張北、吉林白城6個百萬千瓦級大型風電基地,并建成100萬kW海上風電。
2.2 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一五”規劃
根據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最新進展,國家發改委對“十一五”時期部分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目標和發展重點進行了調整,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費中的比重達到10%,全國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達到3億t標準煤。其中,并網風電機組總裝機容量達到1 000萬kW,年產能量210億kW?h,折算標煤735萬t/年;同時,形成國內風電設備制造能力,整機生產能力達到年產500萬kW,零部件配套生產能力達到年產800萬kW。
2.3 千萬級風電基地規劃
2008年新成立的國家能源局把發展風電作為改善電源結構的重要任務之一,分別在內蒙古、新疆、甘肅、河北和江蘇等風能資源豐富地區,為2020年的發展目標開展了7個千萬千萬級風電基地的規劃工作,具體情況如下表所示:
表2 全國7個千萬千瓦基地的規劃
其中,甘肅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建設規劃已經完成,率先進入實施階段。2008年8月結束了380萬kW規模的風電設備招標工作,標志著酒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建設工作已全面展開,加上原來已建和在建風電場項目,規模超過500萬kW。內蒙古及河北地區四個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的25個風電場項目也于2009年上半年完成招標工作。其他地區的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建設規劃正在編制中。
3 風能資源分布情況
中國地形條件復雜,風能資源狀況及分布特點隨地形、地理位置不同而有所不同,不同地區的風能儲量差異很大。陸上風能資源豐富的地區主要分布在3個地帶:
一是北部地區(包括西北地區大部、華北北部、東北大部)風能資源豐富帶,如內蒙古呼倫貝爾、錫林郭勒、通遼、赤峰、烏蘭察布、包頭、巴彥淖爾市和阿拉善盟,以及甘肅酒泉、新疆哈密、遼寧阜新和河北壩上等地區;
二是沿海風能資源豐富帶,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南部和廣東東部的近海海域,其次是廣東西部、海南、廣西北部灣、浙江北部和渤海海灣近海海域;
三是青藏高原腹地。另外,在內陸地區由于湖泊和特殊地形的影響,局部地區風能也較豐富。
圖1 我國風能資源分布圖
3.1北部(東北、華北、西北)地區風能豐富帶
該地區風能資源豐富,盛行風向穩定,破壞性風速小,地勢平坦、交通方便,工程地質條件好,無占用基本農田問題,是我國連成一片的最大風能資源區,有利于大規模開發風電場,也是目前我國風電場的主要開發區域。但是,建設風電場時應注意低溫和沙塵暴的影響,有的地方聯網條件差,離負荷中心較遠,應與電網統籌規劃發展。
3.2 沿海陸上風能資源豐富帶
該地區經濟發達,風能資源豐富,沒有低溫的影響,可利用施工期長,風電接入系統方便,與水電具有較好的季節互補性,有利于加快風電發展。但風電場地形、交通、地址條件復雜,并有臺風和鹽霧腐蝕的影響。
3.3 青藏高原腹地
青藏高原地勢高亢開闊,且受到高空強勁西風動量下傳的影響,成為全國風速分布的高值區之一。其中藏北一線,柴達木盆地中、西部,青藏高原西部及祁連山的中、西段的青海芒崖、五道梁和沱沱河地區的風能資源最為豐富。喜馬拉雅山脈與岡底斯山脈之間的山谷地帶東段,風能資源也相對比較豐富。
上述年平均風功率密度大值區域以外,我國大部分內陸省份風能資源相對貧乏,但是在一些地區由于湖泊和特殊地形的影響,形成一些風能豐富點,適合建設零星的中小型風電場。
4 國內風電整機生產情況
風電技術的發展的幾個特點為,單機容量不斷增大、變槳距功率調節方式迅速取代失速功率調節方式、變速運行機組迅速取代恒速運行機組。目前多數風電機組開發制造商都開發制造了兆瓦級變槳距風電機組,1.5mW~2mW的機組成為當前主流機組。2008、2009年中國新增風機機組,90%以上都采用了1.5mW和2mW機組,3mW海上風電機組也已經投入使用。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09年底,中國有近百家風電整機制造商,大致可分為4個梯隊:
第一梯隊是在2007年已具備批量生產能力的企業,包括金風、華銳、東汽、運達和上海電氣,占2008年內資與合資企業的新增裝機容量的85%,新增總裝機容量的64%,但是產品技術主要通過許可證生產方式引進,沒有自主知識產權。
第二梯隊是在2007年已推出樣機,2008年進入內資與合資企業新增裝機容量前十位的制造商,包括明陽、湘電、新譽和北重,占2008年內資與合資企業的新增裝機容量的9%,新增總裝機容量的7%,其中采用國內科技研發成果的有新譽;明陽與國外設計公司聯合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機組。
第三梯隊則是2008年內資與合資企業新增裝機容量前十位以外,機組已安裝到現場的制造商,有華創、、聯合動力、惠德、華儀、遠景、海裝、銀星、天威、蘭州電機、南車時代和三一電氣等。
第四梯隊是許多企業正在準備從事、研制風電機組的整機制造的企業。
5 風電場建設情況
我國并網風電建設始于20世紀80年代,發展初期風電規模小,建設速度較為緩慢,設備主要依賴進口,建設成本高,市場競爭力弱。至2002年底,全國風電裝機僅為45萬kW,最大投運機組600kW。
從2003年以來,國家相繼推出了五期特許權項目,以促進風電產業和國產風電機組的發展。隨后,在2005年2月頒布了《可再生能源法》進一步確立了可再生能源的地位、規劃目標,特別是分別在2005年6月和2007年9月實施的《可再生能源發電價格和費用分攤管理試行辦法》和《電網企業全額收購可再生能源電量監管辦法》,解決了上網及電價問題。所以,我國風電得到了快速發展,尤其是2006年~2008年連續3年風電裝機增速保持在100%以上。中國2000年以來的裝機情況如下圖所示:
圖2 中國2000年~2009年風電裝機情況
截止2008年,中國共有24個省(區、市)有風電裝機,其中裝機超過100萬kW的省份有內蒙古、遼寧、河北和吉林等4個省區。
表3 全國各省裝機情況統計(單位:萬kW)
根據中電聯的統計,2009年中國風電全口徑風電裝機容量達到1 613萬kW,基建新增裝機容量為896.56萬kW,年底在建項目為765.58萬kW,6 000kW及以上的風電場的總發電量為269.25億kWh,比上一年增長105.86%,6 000kW及以上的風電場發電設備利用小時達到1 861h。
6 結論
由于風能自身的隨機性和間歇性,使得風電具有不可控性和調節性差的特點,大規模風電接入電網后,必將給電力系統帶來較大的沖擊,給電網帶來調峰、調頻、調壓和運行安全控制等帶來安全隱患。2008年以前,中國風電裝機容量還不足以使這些問題凸現,2009年開始,部分地區風電容量超過了現有電網的可調容量,出現了電網建設速度滯后于風電發展的矛盾。
隨著國家支持新能源建設的相關政策相繼出臺,以及智能電網技術的不斷成熟,開發大規模風電即將迎來蓬勃發展的春天。
參考文獻
中國繼續加大力度發展服務外包產業,國家和各地政府積極出臺相關支持優惠政策;知識產業保護力度加強;交通、電信和網絡基礎設施快速增長;企業自身素質、 服務質量、信譽與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雖然中國服務外包的市場規模還較小,但“中國服務”的快速發展已為世界所矚目。歐美、日韓等國家和地區對中國的服務 外包業務比重不斷增大,眾多企業相繼在中國以設立辦事處、子公司、合資等形式擴展業務。
外商獨資和民營企業為服務外包承接主體,多數企業規模偏小
2008年,中國服務外包企業中,非國有資本較為活躍,民營企業占12.4%,外商獨資企業占30.5%,國有企業僅占4.9%.2008年,全年合同簽 約金額超過5000萬美元的企業達到16家,其中包括東軟、海輝等知名企業,但中國外包企業整體規模偏小,行業中仍缺少能與世界頂級企業規模相媲美的領軍 型企業。
全球制造業設計研發環節逐漸向我國轉移
中國擁有良好的制造業基礎,接近本地市場與生產是吸引跨國公司將設計研發向中國離岸轉移的重要因素。中國將繼續以發展嵌入式軟件為契機,努力建立統一的行業標準與平臺,發展自主創新優勢,逐步向產業鏈上游的設計與產品研發進行拓展。
日本、美國為中國離岸外包的主要發包國
受金融危機影響,中國承接歐美市場的離岸業務的增速有所下降,但歐美業務總體規模的增長仍十分可觀,發展潛力巨大,由于東北亞區域的文化、地域、語言的先 天優勢,承接日本業務量穩定;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兩地的市場份額在2008年達到14.2%,成為內地增長趨勢明顯的主要業務來源。
表 2008年中國離岸外包業務來源地(按合同執行金額排序)
序號
國別/地區
合同簽約金額
(萬美元)
比重(%)
合同執行金額(萬美元)
比重(%)
1
日本
106926.0
18.3
98158.3
20.7
2
美國
107958.0
18.5
90934.5
19.4
3
中國香港
69835.4
12.0
51292.2
10.9
4
中國臺灣
18036.7
3.1
15404.4
3.3
5
英國
14723.3
2.5
14856.9
3.2
6
德國
14607.1
2.5
14690.2
3.1
7
新加坡
9774.4
1.7
12982.5
2.8
8
韓國
12575.8
2.2
6819.1
1.5
9
荷蘭
24038.0
4.1
5750.5
1.2
10
法國
3700.2
0.6
5136.2
1.1
資料來源:商務部外資司 賽迪顧問整理
發展特點
中國服務外包產業整體處于起步期,發展潛力較大
從市場規模看,2008年全球信息技術外包市場規模,達2159.52億美元,在IT服務總體市場占最大份額,保持高增長速度,2008年增長率達到 9.3%.2008年全球業務流程外包市場達1150.7億美元,增長率為11.7%中國服務外包市場增速遠遠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以19%的年復合增長率 增長,預計到2010年,中國服務外包市場規模將達到208億美元,發展潛力巨大。中國ITO比重高,產業層次較低。中國IT服務外包市場是由硬件產品支 持服務發展起來的,逐步擴展到軟件開發、支持服務和IT運營服務。BPO目前仍處于初級階段,主要為分散于不同行業領域的零散業務,總體規模不足10億美 元。
服務外包內需市場龐大,增長性強
2008年,中國IT服務支出總量占GDP的比例僅為0.2%,而比較來看,印度為0.5%、韓國為1.3%、日本為1.8%、美國接近2%,英國甚至達 3%.按2008年中國的GDP大約為4.3萬億美元估算,如果中國達到美國的經濟水平,規模能達到860億美元,增長性極強。中國具有雄厚的制造業基 礎,隨著中國制造業的信息化過程以及產業的升級,中國的服務外包有著一個龐大的內需市場,這一點也決定了中國的服務外包發展不可能完全照搬印度模式,必須 走出一條符合自身國情的服務外包發展道路。
產業目標和路徑選擇體現城市特質
各個城市根據自身的特點,因地制宜制訂了發展目標,并建立了各種服務外包產業的基地和園區,為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環境。如大連根據自身條 件,以軟件外包為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突破口,形成鮮明特色,成為全國唯一一個“軟件產業國際化示范城市”.成都市依托自身資源優勢和產業發展水平,把數字 內容和金融后臺確定為服務外包發展的重要領域。武漢立足自身地理、交通、商業、人才及生活成本、人力成本較低的優勢,在發展軟件外包的同時,瞄準新興的金 融后臺服務業。上海市依托人才優勢和基礎設施優勢,力爭成為長三角服務外包城市的領頭羊,以ITO為主導,以高端服務外包為發展方向,爭取往產業鏈高端發 展。
產業聚集初步形成,城市外包服務水平有效提升
國內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大連、深圳等重點城市為核心的服務外包聚集地,其中華北以北京為核心,華東以上海為中心,東北以大連為中心,華南以深圳和廣 州為中心的競爭格局。各個城市在服務外包市場開拓、服務外包人才培養引進、服務外包公共服務平臺運營、服務外包政策優惠、服務外包品牌塑造等方面的建設下 了較多的功夫,隨著服務外包發展環境的完善,不少城市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取得了較好的承接。(來源:賽迪網)
會議通知:“2010年中國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發展論壇”火熱報名中!!
鉛山紅芽芋芋艿形如鵝卵,白肉紅芽,支鏈淀粉和黏液蛋白含量比其他品種高,富含膳食纖維、多糖、多種氨基酸、維生素B1、維生素B2、氟、鈣、磷、鐵、鉀、鎂、鈉、硒、胡蘿卜素等多種營養物質和礦物質。芋艿中的黏液蛋白被人體吸收后能產生免疫球蛋白,提高機體的抵抗能力和免疫能力,加之其口感細柔、綿甜糯香,因而備受人們的喜愛,是老幼皆宜的滋補佳品。據《鉛山志》記載,紅芽芋中的淀粉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醫學家、道家、武術家、煉丹家、道教靈保派的創始人葛玄煉制丹藥的主要原料之一。
鉛山紅芽芋種植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早在1 300多年前的東晉時期鉛山就種植紅芽芋。明萬歷《鉛書》記“齋菜有莧、茄、萵苣、芋、蓮、姜、蘿卜,皆能散穢去積”。《鉛山縣志》又載:“河口郊區農民早在清咸豐五年(1855年)就開始從事商品蔬菜生產,所產蔬菜通過水路遠銷弋陽、貴溪、九江、長江流域等地”。至20世紀90年代初,鉛山縣紫溪鄉的紅芽芋在上海農產品批發市場深受市民喜愛,當地農民開始逐年規模種植營銷,紅芽芋種植面積由20世紀80年代的幾百畝發展到現在的6 666.7 hm2,如今鉛山紅芽芋已在省內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長期走俏于上海、杭州、南京、蘇州、常州、深圳等大中城市,深受消費者歡迎。
2 鉛山紅芽芋產業發展措施
近年來,鉛山縣把紅芽芋作為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來抓,提出了集約化布局、訂單化種植、標準化生產、精深化加工、品牌化營銷的總體思路和“打造中國紅芽芋之鄉”的奮斗目標。產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粗放到集約,面積逐年增大,經濟效益不斷提升,成為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之一。
2.1 加強組織領導
從20世紀80年代起,鉛山縣委、縣政府即重視紅芽芋產業發展。進入21世紀后,鉛山縣委、縣政府更加重視紅芽芋產業的發展,將紅芽芋列入全縣主導產業,重點扶持、重點打造。2015年鉛山縣人民政府下發了《關于做大做強鉛山紅芽芋產業的實施意見》,成立了由縣長任組長,縣委、縣政府分管領導為副組長,農業、財政、水利、科技、扶貧移民辦等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鉛山縣紅芽芋產業發展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產業發展重大事項的組織與落實,實施過程的協調管理、技術指導與服務等相關工作。同時,成立鉛山縣紅芽芋產業協會,以加強對全縣紅芽芋產業各經營組織自身的監督、指導和協調服務,從而促進鉛山紅芽芋各類經營組織之間的聯系與協作,達到健康、穩步發展的目的。目前全縣共有紅芽芋種植合作社46家、紅芽芋家庭農場5家、紅芽芋加工企業2家、紅芽芋種植專業戶500余戶。
2.2 加大科技支撐
加大紅芽芋的科研力度是做大做強紅芽芋產業的關鍵。鉛山縣積極與大專院校、科研機構聯姻合作,先后同江西農業大學、江西省農科院、安徽省農科院、合肥工業大學等共同研究解決紅芽芋產業發展過程中的技術難題。自1997年起,鉛山縣就緊緊依靠科技,大力推廣稻田地膜覆蓋種植早熟紅芽芋的新技術,不僅形成了紅芽芋―晚稻生產新模式,而且效益大增,僅紅芽芋一茬每667 m2產值就在3 500元以上,再加上晚稻667 m2產量達500 kg,效益更佳。2000年以來,鉛山縣依托良好生態環境,積極開展紅芽芋綠色生產技術試驗、示范,不斷探索研究,形成了一整套紅芽芋綠色生產技術規程。為解決紅芽芋因多年無性繁殖而出現的品質退化、產量銳減、抗性降低等問題,2009年,鉛山縣積極扶持江西省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江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與安徽農科院合作,共同開展脫毒紅芽芋種苗繁育試驗并獲得成功。2012年10月經江西省科技廳成果鑒定,與常規芋種相比,該脫毒芋種增產幅度可達30%以上,且品質更優,抗性更強,更適宜規模化種植,現在全縣80%芋田種上了脫毒紅芽芋。為延長紅芽芋產業鏈條,充分發揮鉛山紅芽芋的經濟與社會效益,江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創新發展舉措,與合肥工業大學合作開發紅芽芋精深加工系列產品,著力開發紅芽芋果蔬泥、紅芽芋休閑食品和紅芽芋飲料等產品,并投資2.8億元建設占地面積14.7 hm2、建筑面積4萬m2的年產5億杯新食味膳食纖維果蔬泥生產線,項目預計2016年10月底前可建成投產,屆時將實現年加工紅芽芋
2萬t、年銷售收入達10億元的目標。
2.3 增加資金投入,加大扶持力度
①培育良種繁育體系 按照“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大力實施紅芽芋良種工程,逐步建立完善“研、選、育、繁、推”的良種繁育推廣體系。支持各經營主體開展紅芽芋良種繁育,繁育脫毒原原種種苗每667 m2獎勵5 000元,繁育脫毒原種種苗每667 m2獎勵1 000元,繁育脫毒一代種苗每667 m2獎勵500元。
②加快基地建設步伐 按照“村有塊,鄉有片,縣有帶”的要求加快基地建設。a.整合項目建基地。整合全縣涉農項目資金,重點扶持鉛山紅芽芋產業基地建設。
b.土地流轉建基地。鼓勵農戶以轉包、出租、互換等多種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積極參與紅芽芋種植基地建設。
c.股份合作建基地。鼓勵以土地入股或投資合作等方式,組建鉛山紅芽芋股份合作總社或股份總公司建設種植基地,對連片規模種植3.3 hm2以上的農戶、家庭農場、合作社或龍頭企業等種植、經營主體,按照常規芋種200元/667 m2、脫毒芋種300元/667 m2的標準給予補助。
③推進標準化生產 a.大力實施紅芽芋標準化種植工程。進一步完善修訂《鉛山紅芽芋地方標準》,推廣紅芽芋標準化生產。
b.建立健全生產管理體系。逐步推行“五統一”的生產管理制度,即統一優良品種、統一生產操作規程、統一投入品供應和使用、統一田間管理、統一品牌營銷,對統一品牌、統一標準、統一包裝的標準箱(袋)給予補助支持。
c.開展標準化生產示范。建立紅芽芋優質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推廣實施標準化生產,努力提高產品質量;提高機械化生產水平,對購買分揀機的給予購機補貼支持。
④構建質量安全檢測體系 a.鼓勵各鄉鎮(中心)在農業綜合站或各經營主體建立紅芽芋質量安全快速檢測室,凡新建檢測室的,按其檢測設備購置價的30%給予財政補貼。
b.鼓勵各種植基地建立農產品質量二維碼追溯體系建設,并給予建設成本30%的補助。
c.鼓勵各經營主體對精深加工系列產品進行品牌申報認證,每新獲得一個有機食品或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標志獎勵2萬元,每新獲得1個國家地理標志獎勵5萬元。
2.4 創新營銷機制
為積極搭建聯接芋農與市場的營銷平臺,2007年,鉛山縣與上海市江橋、江楊農產品批發市場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簽訂了6 666.7 hm2紅芽芋產銷合作協議,使鉛山紅芽芋種植基地成為上海大市場的優質農產品產銷供應合作基地。2015年再次簽訂緊密型合作協議,進一步解決了鉛山紅芽芋營銷的后顧之憂。同時還通過扶持紅芽芋流通大戶組建專業合作社和成立鉛山縣紅芽芋產業協會,實行統一操作規程、統一標準、統一品牌等,抱“團”闖市場,組“軍”抓商機,拓展了流通渠道,促進了芋農增收致富。另外,充分利用農村淘寶、互聯網等電子商務營銷載體,使鉛山紅芽芋通過網絡新平臺這個“信息高鐵”銷往各地市場。
2.5 著力品牌建設
前言
中國的煤層氣產業,目前只是一個正在興起的幼稚產業,因此還需要政府給予大力扶持和幫助。為切實保障政策建議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必須對煤層氣產業的特點、國內外煤層氣產業發展概況等問題進行深入系統地分析研究.以指導煤層氣產業政策研究。
1、煤層氣產業的構架與特點
1.1煤層氣產業的構架體系煤層氣產業是以開發利用煤層氣資源為目標的能源產業,是一個技術密集型的龐大的產業系統。從產業層面看,煤層氣產業包括上游、中游、下游三個領域;
1)煤層氣產業上游
煤層氣產業上游以勘探、開發為主要任務,根據資源狀態、開發條件和開發產品的不同.將煤層氣開發分為兩大類即:原始儲層煤層氣資源的地面開采和煤礦區煤層氣資源的開采
2)煤層氣產業中游
煤層氣產業的中游主要是煤層氣的管道輸送和銷售,是煤層氣開發和利用的橋梁;中游的主要職責是建設長距離煤層氣(天然氣)輸送管網,將煤層氣從煤層氣田通過長輸管網輸送到用戶端,再將煤層氣銷售給每個用戶。
3)煤層氣產業下游
煤層氣產業下游主要是從單煤層氣加工和利用的行業,包括居民生活用氣、發電、作化工原料、作工業用優質燃料等。
1.2煤層氣產業的特點
資源屬性(自生白儲、以吸附態為主賦存形式、需要排水降壓才能采氣).
決定了煤層氣產業具有以下顯著特點:
1)煤層氣是一種典型的自生自儲式非常規天然氣資源
2)煤儲層是一種典型的多孔隙介質,與常規油氣儲層有著顯著的差異
3)煤層氣是以吸附態為主要賦存狀態
4)煤層氣具有獨特的產出機理與開采生產工藝
2、國內外煤層氣產業發展概況
2.1美國煤層氣產業的形成與發展
美國煤層氣產業的形成與發展無疑取決于其豐富的煤層氣資源。美國的煤層氣主要分布在15個含煤盆地,美國本土煤層氣資源總量達(11―19)*1012m3(不包括阿拉斯加州的煤層氣資源量),主要分布在西部的落基山脈中―新生代含煤盆地中,其次是分布在東部阿巴拉契亞和中部石炭紀含煤盆地。
美國本土自1953年在圣胡安盆地試驗第一口煤層氣井[產量為(0.21―1.2)x104m3/d],在此后的30年時間里,由于技術、經濟等原因,煤層氣的開發一直沒有明顯進展。到了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采用常規天然氣開采技術開采煤層氣,并在阿拉巴馬州的黑勇士盆地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個商業化煤層氣田。在科技進步、稅收優惠政策和中小獨立油氣開發商參與的聯合推動下,促進了美國煤層氣產業的迅速發展。美國的煤層氣產業在優惠扶持政策的激勵下,吸引了一批大石油公司參與煤層氣開發,進一步加快了美國煤層氣產業的發展。
2.2中國煤層氣資源的勘探開發現狀
中國煤層氣資源的并發利用可以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的煤礦井下瓦斯抽放。當時出于對煤礦瓦斯的治理、1952年煤炭部首先在遼寧撫順礦務局龍風煤礦進行了井下瓦斯抽放試驗并獲得成功,隨后逐步推廣到全國各高瓦斯礦區。到2000年底,全國已有184座國有大型煤礦建立了并下抽放系統和地面輸配氣系統,年抽放量(純甲烷)達8.6*103m3,其中撫順和陽泉礦區年抽放量均超過1*108m3,晉城礦區寺河煤礦將在近年突破1*l08m3。自1990年起,中國井下煤層氣油放量基本呈上升趨勢。
3、蓬勃發展的世界煤層氣產業
3.1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是煤層氣勘探與外發最活躍的同家之一,澳大利亞的煤層氣資源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的昆上蘭州的博溫席地、勞拉盆地和新南威爾士州的悉尼盆地等,其特點主要體現在:
1)煤層氣含量高,埋藏深度淺;
2)煤層厚度大;
3)煤層氣氣體組分中二氧化碳含量高
4)瓦斯爆炸事故頻繁。
3.2英國
英國煤炭資源比較豐富,勘查程度較高,幾乎全部經過勘探和評價、英國煤炭總可采儲量為25億噸,占世界總儲量的0.2%。
3.3俄羅斯
俄羅斯煤炭資源豐富,其探明可采儲量占世界總儲量的12%,預測儲量超過50000億噸。
結語
開發利用煤層氣對改善煤礦安全生產、減少大氣污染、綜合開發和有效利用資源等方面都大有稗益。
[中圖分類號]J52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2)04-0132-01
咸寧遍布竹子,是遠近聞名的“楠竹之鄉”。上世紀80年代,咸寧便躍入全國九大竹產區之一。目前,全市以楠竹為主的竹林基地已發展到153.7萬畝。楠竹基地主要分布于咸安、赤壁、通山、崇陽、通城五縣(市、區)。現有楠竹總面積147萬畝,立竹2.2億株,年產竹2000萬支。已建成千畝以上楠竹基地178個,萬畝以上楠竹基地26個。通山縣的黃沙、洪港、九宮山、闖王、廈鋪,崇陽縣的港口、桂花泉、天城、路口,通城縣的黃龍等鄉鎮,楠竹面積都在2萬畝以上。咸安區的汀泗橋鎮、大幕鄉,楠竹面積均在5萬畝以上。赤壁市的官塘驛、陸水湖兩鎮(辦),楠竹面積已突破10萬畝。
咸寧竹類加工歷史久遠,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多為手工操作,規模小,品種少,粗加工多,精加工少,效益較低。進入80年代,全市造林綠化步伐加快,竹類資源大幅增加,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竹類加工增值,把竹類加工作為農民脫貧致富的主要途徑來抓,取得了顯著成效。世紀之交,我國林業定位發生變化,以竹代木勢在必行。這一時期,全市不斷壯大竹工業品,完善竹日用品,開發竹食用品,提升竹工藝品,引進竹高新技術品,竹類加工從傳統型逐步轉變為傳統型與實用型、時代型、工藝型、科技型相結合,竹類加工技術不斷翻新,加工產品日漸增多,達到10個系列600余個品種。竹膠板、竹地板等12個品牌榮獲全國林(竹)業博會金獎,在第三屆中國竹文化節上,咸寧有8件展品獲金獎。市林業科技推廣中心利用竹蔸、竹枝、竹葉、竹屑等廢雜物,試驗栽培竹蓀獲得成功。市竹科所試制成功了一種新型富含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竹汁飲料,并申請了專利。
同時,咸寧的竹產業發展至今,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也存在制約發展的一些因素,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
第一,產業發展中基礎設施的建設相對滯后。目前,咸寧地區竹產區的現有基礎設施遠遠不能滿足當前發展的需要。竹木交易市場缺乏統一的組織和管理并且設施簡陋,經營點分散。
第二,專業技術人才短缺。咸寧地區現只有一所高等院校,但在專業設置上沒有相關的專業配備,全市無一所學校開設相關專業和課程。傳統的技藝已面臨失傳。
第三,加工深度不夠,與其他地區相比,產品的層次、種類偏少。產品深加工的程度影響甚至決定了產業的整體效益,低端的竹產品通常很難進入高端的消費市場,企業的利潤空間也相對狹小。
第四,竹業科技推廣體系有待不完善。先進的科技與發展理念始終是竹業發展的保障,完善的竹業科技推廣體系能夠大大提高人們的種竹、育竹和用竹水平,能很好地起到利用科技實現增效的作用。近年的鄉鎮改革,在撤消了“七站八所”以后,城鄉基層的農技站也相應的被撤消,導致大量的人才外流。需求與現實狀況存在很大的差異,這也成為阻礙竹產業進一步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第五,政府管理體制相對僵化,已阻礙竹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咸寧地區竹產業的發展滯后在很大程度上屬于管理體制的問題。當前負責管理竹業的部門有政府、林業、稅務、工商、財務等部門,各部門往往思路和管理模式、手段不一致。現行的竹材采伐管理制度仍采用木材采伐管理辦法,沒有考慮竹子生長和竹材加工的特殊性。
第六,產品標準化、品牌化意識不強。任何產品要想進入消費市場并被市場和消費者接受,不僅要形成自己的品牌,走標準化、品牌化之路是目前各行業發展的一種趨勢。咸寧地區的竹產品質量參差不齊,與發達地區的同類產品尚存差距。許多企業只注重眼前的短暫利益,不惜以降低質量來換取市場份額, 更不用說產品的品牌建設。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我們應以自身的優勢和特色為出發點,調整發展戰略,走特色發展之路。
1.現代都市人群的環保理念越來越強,日常生活消費更注重健康和質量。竹制家具在設計理念上正好契合了消費者的這一需求和心理愿望。
2.竹制家具作為一項產業,應立足民用家具的設計和開發。積極發展竹子深加工,提高竹產品附加值。無論是圓竹家具,還是竹集成材家具、竹重組材家具和竹材彎曲膠合家具,都要緊跟市場的變化和需求。
3.依托湖北科技學院等地方高校強大的科研與設計力量,推動科研創新,在新產品的開發上下功夫。同時,高校的專業設置也應作出相應的調整,產品設計專業的設置與發展不能一味的跟風,要立足本地特色,確立自己的專業特色。在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能很好地促進專業水平的提升。
4.依托咸寧地區的旅游資源優勢,推動竹工藝品的開發與制作,宣傳鄂南地區悠久的竹文化,促進竹產業的全面發展。
咸寧地區竹產業發展的潛力是巨大的,但充分挖掘這些潛力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惟有總結經驗,面對問題,有計劃、有目標地解決。進過努力,咸寧的竹制家具產業在鄂南地區,甚至在全國都將占有一席之地。
據iSuppli分析,在我國政府刺激政策的推動下,中國LED驅動器市場預計將在2009年繼續增長,并在2013年以前以4.4%的復合年增長率擴張。
外商目前控制著中國的LED驅動器IC市場:2008年以來,越來越多的國有企業開始進入LED驅動器市場,例如IDM(集成器件制造商)
杭州士蘭和上海貝嶺等。與此同時,臺灣LED產量居全球之冠,產值僅次于日本,排名第二。
《電子產品世界》在今年4月曾報道了部分活躍在我國的外商。在最近,筆者又訪問了部分LED驅動器供應商、LED制造商、LED顯示屏和燈具制造商,請他們介紹了當今LED市場和技術潮流,以饗讀者。
LED驅動器廠商的戰略
LED市場主要在顯示屏、背光和照明等領域
LED在單色屏、雙色屏和全彩屏領域發展已非常成熟。從整個產業角度看,從顯示屏制造-系統開發-LED芯片開發-LED封裝-LED驅動IC開發等非常完整。LED驅動ICE經基本成為一種標準產品,其發展進入了平穩期。杭州士蘭微屯子股份有限公司設計所副所長兼電源及功率驅動產品線總經理吳建興闡述了上述觀點。
吳總認為,LED背光在手機、數碼相機、Power DVD等小尺寸屏上的應用已經非常成熟,近幾年也不會有很高的年復合增長率。隨著LED光通量的提高、成本的降低,以及LED具有的綠色環保(CCFL冷陰極熒光燈背光含汞)、色域范圍廣、可進行局部調光等優勢,符合我國目前對于LCD TV高清節能的發展需求。在國際市場,尤其是在中國市場,LED背光市場的增長點將集中在筆記本、液晶電視等中大尺寸屏上的應用。
臺灣茂達電子營銷處副處長古瓊景給出了一組數字:在諸多報告及上半年的出貨記錄顯示,當前照明市場對LED驅動的需求,從2009年到2011年,以筆記本電腦背光IC及室內照明的復合成長最高,分別是39%及35%,出貨量以智能手機背光IC為最多。所以在未來三年,市場應該還是以這三個應用為主軸來發展。
LED驅動器的熱點技術
士蘭微的吳建興說,散熱和光的方向性在LED照明中是必須考慮的問題。采用小電流的多個LED方案,可有效解決散熱問題,同時改善LED照明中光的方向性問題。另外,目前小電流LED芯片的光效率要高于大功率LED芯片。高功率大電流驅動應用與小電流的驅動應用則是相輔相成、互為補充的,主要還是需要根據不同的應用市場去區分。
相對于低亮度LED驅動而言,高亮度LED驅動一般會更多應用在高壓大電流狀態,對于工藝制程及電路的可靠性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設計中,必須更多考慮電路在各種狀態下確保其安全性。而低亮度LED驅動產品如果應用在顯示領域,需要更多考慮數據傳輸及恒流瞬態響應能力。
臺灣茂達的古瓊景處長則從高亮度LED和低亮度LED的區別談起。他指出,高亮度LED驅動與低亮度LED驅動在技術上有許多不同的應用要求,主要是安全規范的差異和成本的要求。高亮度LED驅動要求安全性要高,不管隔離式或是非隔離式架構,都要符合安全規范,相對單價就可以拉高,驅動效率就可以相對做好一些。低亮度LED驅動因為要求低成本,所以會犧牲掉一些效率或是功能,只要符合基本需求即可。不過,二者技術上是沒有太大差異,就是主要在安規和成本上取得一個平衡。
應對LED IC的挑戰
“LED驅動市場目前有很多廠商進入,這說明大家都看好這一領域的發展,但是并不是說進入這一領域就一定會分一杯羹。”士蘭微的吳建興提醒道,“目前市場上供貨較多的還是一些有很強研發實力的公司,產品有創新力,性能優良,可靠性高,技術支持到位,并且有持續提高產品性能的能力。在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企業要做到持續創新、壓縮成本、提高品質,才會在眾多的廠商中脫穎而出。”
茂達認為LED IC的挑戰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啟動重置(POR)、軟啟動、過電流與過溫保護,LED開路保護短路等,雖為挑戰,卻也是電源IC廠商所擁有的機會:
?需要彈性I/O電壓,應用方便:
?符合環保意識,開發高能效產品,減少開發過程。
LED細分市場
LED照明
臺灣茂達的古瓊景說,在照明市場,盡管LED照明市場滲透率仍不到2%,然而LED照明已可望切入在營業場所的局部重點照明之應用市場。目前,影響LED照明壽命的決定因素在于電控及IC設計,例如LED路燈故障的原因中,有90%在于電控系統故障。
“照明市場對LED驅動的需求是可靠、高效(包括功率因素)、低成本、小體積,因此要求LED驅動設計針對特定的應用市場、如LED路燈、LED射燈、LED日光燈、LED燈泡等開發一系列的LED驅動產品,這是LED驅動在LED照明市場的發展趨勢。”士蘭微的吳建興說,“相信隨著LED照明價格的降低以及性能的提高,LED照明勢必會全面進入潛力無限的家居照明。”
對于LED照明的整體設計,奧的亮中國總經理項威指出:“供電設計、熱管理、光學方案、數字控制、機械設計等LED技術整合應用中的各種技術的發展,將使LED照明應用能輕松替代常規照明產品。”
關于中國LED照明產業,中國照明電器協會半導體照明委員會主任、科銳(Cree)公司中國區總經理唐國慶解釋說,總的來看,中國LED從無到有,從低水平到較高水平,經歷了一個快速發展階段,但是要進一步往高效節能的照明方向走,就必須要有功率型的芯片,這是核心部分。
目前國內的外延材料和芯片制造水平與國際相比還有相當的距離。其次,封裝技術也是很關鍵的,因為就算有了芯片,封裝水平提不上去也會存在很大問題。另外,中國LED行業還有一個較大的不足,就是缺乏高端頂尖人才。
室內照明亟待成長
目前,LED在室外照明工程中的示范應用已經非常普遍,但在室內照明工程的應用卻尚處在初級階段。照明協會、Cree的唐國慶解釋說,這一方面是因為流明成本太高,另一方面也是因為LED室內照明的產品種類還太少,照明設計人員苦于缺乏靈活的設計選擇,這給室內照明產品的進一 步推廣設置了障礙。而實際上,隨著發光效率的不斷提高,室內照明將是LED產業中增長最決的領域之一。
從產品上來看,業界會開發出更小封裝、更大功率的LED照明產品。同時,隨著半導體生產規模的擴大,LED產品的價格成本也會逐步下降,家居LED照明產品也將會得到普及。
LED顯示屏和背光
凹凸(O2 Micro)科技(中國)有限公司開發總監李勝泰從LED的源頭娓娓道來:歷經近三十年的發展,LED如今已經由外部熒光涂層開發出白光LED,成為市場上極受矚目的新興光源。LED現階段的發展著重于其發光效率(1m/W)的提升,期望未來能以較少顆數的LED達到同等亮度,從而逐步降低整體系統成本,并使此新光源得以普及。以現今市場上之42英寸LED TV為例,需要400~500顆LED。
影響發光效率兩項關鍵因素為:內部量子效率(Internal QuantumEfficiency,IQE)以及取光效率(LightExtraction Efficiency,IEE)。IQE為LED組件本身的電光轉換效率;LEE則為實際在組件外部可以測量到的光子數目。LED在電光轉換的過程中,未轉變成可見光的能量便以熱的形式顯現;因此,散熱技術為當前LED發展需主要克服的難題。
現今的趨勢,大尺寸背光應用多使用1~3W高亮度LED,此區塊較受重視亦面臨最多瓶頸,高電流的平衡及其效率。業界目前一般的應用以線性模式作電流平衡,此種方式在達成良好平衡時會使固定功率消耗在主動開關上,并隨著整體輸出的功率增加而上升;當LED大于1W時,線性電流平衡電路即顯得不適用。
然而,在開關式平衡電路能有至少80%轉換效率的表現下,其對大功率的應用便比線性模式僅70%左右的效率來得適合許多。例如,O2 Micro所提供的OZ9986,即是針對開關式平衡電路應用所推出的產品。
高清LED顯示屏趨勢
Lighthouse(兆光科技)中國區總經理吳志輝主要介紹了高清LED顯示屏方面的趨勢。
?高清是LED顯示屏發展的主流。隨著LED高清顯示技術的成熟以及成本的下降,高清方案將成為客戶的首選。
?產品結構多樣化。隨著產品定制化的出現,LED顯示屏的產品結構將呈現多樣化的特點。
?公共交通、停車場、餐飲、醫院等綜合服務方面的信息顯示屏需求量將有更大的提高。
?LED顯示屏的標準化、規范化也是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
LED顯示屏市場前景的三個關鍵點一技術的成熟、市場的成熟,成本的控制。液晶技術有尺寸和成本的雙重限制。背投、前投則無法媲美LED屏的顯示效果以及壽命。隨著LED產品價格的迅速下降,LED顯示市場將會有一片越來越廣闊的天空。
LED及驅動器企業及新產品展示
士蘭微 士蘭明芯是士蘭微投資的開發LED芯片的公司,很早就開始關注LED驅動芯片的應用,已成功開發了應用于LED彩屏系列、MR16射燈LED驅動系列。目前重點開發方向是LCD監視器/TV背光驅動方案、與太陽能相關的LED照明方案及整體路燈解決方案。
士蘭微LED驅動產品采用IDM模式,擁有處于國內技術領先的BICMOS和BCD的成熟工藝平臺及設計模塊,產品開發周期快;另外在AC-DC、DC-DC領域研發的積累是對類似技術領域的LED驅動的技術支持。
茂達電子 茂達的優勢在于產業鏈較完整。旗下負責LED IC產品的綠達整合了LED照明事業,成立綠明科技,負責LED照明系統模塊及燈具研發設計;另外,旗下異能科技也將進軍LED照明電控市場,整合集團之力,爭奪LED照明市場大餅。茂達旗下的綠明科技的專長在于散熱技術、電控以及二次光學設計,可根據終端產品的需求,回饋給上游的兄弟公司――綠達及異能,而綠達及異能將可依據綠明之需求,設計出適合的電控及IC。
在具體產品方面,茂達在手機背光、筆記本電腦背光、室內照明以及戶外照明等領域已經耕耘多年,茂達電子推出白光LED控制器解決方案,建議采用APW7128、APW7136、APW7137、APW7209、GK8210等電源管理IC,以上產品具有體積小、發熱量低、耗電量小、壽命長、反應速度快、環保并可平面封裝易開發成輕薄短小產品等優點,適用于掌上型裝置解決方案。
O2科技 O2 Micro的控制IC皆以將轉換效率優化的架構為發展宗旨。LED在背光方面的應用,復合式的串并聯為主要設計方式,在此應用上,無論是升壓或降壓架構,O2 Micro的產品皆提供平衡性達2%以內的設計,使每串電流近于一致。此外,一般監視器屏幕或筆記本電腦用戶多在較低亮度的情況下操作,而O2 Micro的控制IC無論在高或低亮度皆能有高效能的表現,確實達到在實際使用上能延長電池壽命。
現行的LED背光多由一穩定DC輸入至升壓或降壓架構,進而產生LED所需的驅動電壓。然而,此種可稱為“二極轉換”的方式。盡管每一級皆達80%效率的水平,整體系統的輸出亦只有80%×80%=64%的效能:因此,O2 Micro提供新式“一極轉換”的結構,由OZ9987(PWM控制IC)輸出適當電壓至O29984(電流平衡控制IC)以穩定控制各串LED電流,并減少在多層級轉換上造成的效能損失。
Cree Cree擁有一系列室內照明產品,例如LR6-230V輸出光通為6501m,輸入功率為12W,顯色指數為95,在光照效果不變的情況下,較傳統照明燈具可以節省超過80%的電能。
在發光效率上:LED發光效率較低,大部分電能轉換成了熱能,光強和亮度不夠。最近Cree基于最新的創新型芯片技術同步推出了業界領先的XLamp XP-E全彩封裝產品和XP-G白光產品。其中,XLamp XP-G LED是目前業內較高效的產品,光通量為139lm@350mA,并且當驅動電流在350mA時,光效可達1321m/W;當驅動電流為1A時,光通量可達3451m,其亮度與效率分別比最亮的XR-ELED高出37%和53%。另外,XLamp XP-E彩色LED不僅可提供比Cree同類產品的光通量更高,封裝尺寸更小。
奧的亮 奧的亮使得LED不再僅僅是一種特殊產品,而且是較好的通用功能性照明解決方案。
[中圖分類號]TU2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11)13-0012-02
商業地產是指用于各種餐飲、零售、娛樂休閑、健身等經營用途的開發。商業地產的發展由傳統的門店開始,經歷了百貨商店、購物中心、步行街、一站體驗式購物中心等發展階段,如下圖所示。
1 昆明市商業發展的三大趨勢
(1)大眾商業的競爭激烈。常規的大眾商業主要有超市、品牌專賣店以及綜合的百貨商場等。這些商業的業態,滿足一些單一的購物需求,贏利模式依賴于成本與銷售額的差價,由此,競爭相當激烈。
(2)高檔百貨趨于成熟,競爭開始激烈。昆明高檔百貨原有金龍百貨1家,而后分為金龍百貨和金格百貨2家,之后又出現金鷹百貨等一批外來的高端百貨,由此競爭也開始激烈。
(3)郊區商圈的不斷出現,開始分流市中心核心商圈客源。南北兩大最具代表性的商業中心――世紀金源和北辰財富中心,郊區商圈的不斷出現,打破了市中心商圈對商業購物的壟斷,也分流了一部分客源,由此,競爭也逐漸走向激烈。
2 昆明市大型商業建筑的典型代表
(1)昆明老街――商業步行街典型代表。昆明老街東起正義路,西至市府東街,南起景星街,北到人民中路,街區還包括文明街、府甬道、文廟直街等街巷。建筑面積有17m2,分三期開發,一期正義坊有5層立體商業街,由北館和南館2座單體建筑組成,面積約10×104m2,分為地下2層,地面5層,商鋪層高4.8m,街寬6~8m,1.8×104m2的地下停車庫,400個泊車位。一期則以購物、餐飲、娛樂為主。
整個商業步行街屬于內廓型建筑組合,呈現出開放性的特征,共有6個中庭,每個中庭有一組上下扶梯,共計40余部電梯,11部觀景電梯,一層臨街商鋪則采用騎樓形式,在街道轉角,出入口部位,都進駐了最具人氣以及品牌號召力的商家店鋪,拉動大量人流進入商街內部,街寬6~8m,最適合步行逛街的尺度,整個體系使人體驗到“逛街”的感覺。
(2)百大新天地――購物中心典型代表。百大新天地位于東風路和正義路的交會處,坐落在昆明最繁華的商圈三市街核心位置。總面積4000m2之多,共分11層,含地下2層。1~4層采用了敞開的店中店形式,為品牌專賣店,地下1層和5~9層為主題商場,地下一層會聚了30多種運動品牌,6層為休閑餐飲,7層為永華影城。餐飲娛樂的業態占45%,以服飾品牌為主體,并引進定向電影院,購物主體與娛樂休閑相交融,如下表所示。
百大新天地通過零售娛樂中心的業態和面向年輕一族的客群定位,與南屏街等商業區出現了競爭,它的品牌組合與業態組合逐漸調整以達到最佳狀態,此外,在順城的開業后,則改變了三市街消費群相對老化的現狀,使百大新天地的定位潛力得到更大程度的發揮。
(3)順城――一站式購物中心的典型代表。順城位于東風西路與三市街交會處,占地面積為54003 m2,住宅5棟,寫字樓2棟,底部5層為商業。總建筑面積地上為245000m2,地下則為120000m2,停車泊位2000個,順城街地處昆明三市街商圈的核心區位,是傳統商業發展核心地區,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是商業發展與歷史文化較好結合的典型地區。順城商業24小時營業,業態豐富多樣,涵蓋中心主力百貨店、品牌名店、創意精品、中西特色餐飲、主題酒吧、咖啡廳、DISCO、SPA、影院、KTV娛樂場、上流社交舞會及精品酒店等。
在商業形態上,它是商業步行街與購物中心的融合。順城商業街區既提供居住,又提供了豐富的商業配套和休閑購物配套。將街區與國際化、居住、休閑、娛樂、商務等組合在一起,規劃創造了一種全新的居住和生活模式,體現了居住與環境的結合關系,把人們從傳統的封閉圍合式居家中引導出來,極大地豐富了人們對新型居住的需要。依托三市街日均30萬人的人流量,昆明順城王府井購物中心可輻射整個昆明600萬人口,同時商業步行街以王府井百貨為主力,引進IMAX 3D立體巨幕影院、香港百老匯影院以及數百家零售商業、娛樂設施和餐飲服務商家的入駐。
3 昆明市商業發展的軌跡
(1)傳統零售百貨業向一站式購物中心發展。順城引進了國際先進的商業地產開發模式:BLOCK街區,BLOCK是5個英文單詞的縮寫(B-Business商業,L-Liefallow休閑,O-Open開發性,C-Crowd人潮,K-Kind親和),簡單概括,就是居住和商業的集中融合。順城商業從業態、業種的比例分配上,與購物中心和商業步行街之間形成了一定的本質差異,順城商業將更注重引導消費者去體驗一種全新“生活方式”的精神享受和追求,而購物中心則更注重于消費者基本的實際性購物需求。
(2)從市中心商業向郊區逐步擴展。昆明市中心多個主要的休閑商業集中區,主要由“吃,玩,購”3種業態組成,由筆者調研,如下圖所示,休閑商業已經逐漸拓展至在新增的北市區、滇池路、廣福路等多個休閑商業集中區。
(3)旅游商業與休閑商業的過渡。云南是旅游大省,昆明則是全省唯一的旅游聚散地,是對外交通的主要樞紐點。在全省各個旅游地都有一定程度的旅游商業,如大理古城、麗江古城、楚雄彝人古鎮等,這些都是旅游集中商業區,他們的業態也是由餐飲、購物、娛樂組成,但是主
昆明市各區含商業項目建筑面積對比圖要是旅游商品,而不是生活日用品,與此同時,昆明則缺乏一個集中的專門的旅游商業集中區,使得上千萬人次的海內外客流需求市場白白流失。
4 結 論
嚴格來說,昆明市商業地產正處于一個摸索階段,順城是第一個自持商業物業的大型商業項目,引領著新的商業模式,在非成熟地區的商業地產開發中,需要這樣的休閑娛樂商業模式的帶動。
參考文獻:
[1]王曉.現代商業建筑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36-0223-02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數字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全球已走進數字信息化的時代。當前,我國正在處于經濟體制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城市功能大幅提升的關鍵時期,自主創新已成為國家戰略,創意產業和創意文化在各大中城市孕育而生,創意產業基地、創意產業園更是遍地開花。從設計教育者的視角,分析創意產業的內涵,探尋創意產業與城市發展的關系勢在必行。本文在對廣西柳州的創意產業發展狀況進行考察后,提出了要重視地區自主創新能力集群化、區域化、產業化的發展模式,本文旨在拋磚引玉,以引起設計教育者和社會各界的共同關注。
一、創意產業的相關概念
創意產業是一個新興的產業和經濟形態,隨著知識經濟的迅速發展,自上世紀90年代起,創意產業開始席卷全球,并全面影響世界各國的社會經濟。創意指的是“源于個體創意、技能及才能,通過知識產權的生成與利用,而有潛力創造就業機會的產業。”包括廣告、建筑、繪畫、藝術及古董市場、設計、電影、休閑軟件游戲、音樂、表演藝術、出版、軟件與計算機服務業、電視與廣播、網絡等行業。其主要特征具有創造性、集群化、強融合性、高附加值、強輻射力、可持續性等。與我國通常所說的文化產業相比,文化創意產業更加注重創意源頭的作用,更加注重產業鏈的意義,更加注重文化對經濟的整合、推動和提升的作用。
創意產業集群作為創意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逐漸成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創新設計教育一直是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棘手問題。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的時期,作為高校教師應更多的去關注教育階段性的特征,真正把握“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職責。真正意義上促進高等教育的內涵式健康發展。
廣西柳州地處西南重工業區,也是歷史文化名城,在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中廣西處于絕對的優勢。北部灣經濟區是西南鋼鐵及東盟自貿區物流的大通道。可見北部灣經濟區的設立不僅是西部大開發的需要,而且是為建立中國與東盟自由貿易區作前沿性基地。這些都給該城市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潛力。對于該市創意發展存在的問題,有以下幾點:首先,設計學科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設計跟不上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課程體系的設置影響到優秀設計人才的質量與數量,側面上反映出一個地區的設計教育文化經濟發展的總體水平情況。其次需要通過對區域的設計教學資源的共享,對最新的知識和訊息進行交流和分享,來構建新的課程知識體系,使教育教學成為一個動態的、不斷隨時代變化的更符合科學發展的教育教學體系。最后,大力加強對設計教育軟硬件的投入。
二、完善設計教育體制建議
(一)注重人、產品、機器、社會的和諧統一
近年來,在國家的政策下,地方學校對設計學科進行改革,但是在真正的意義上講還只是學科領域界限的劃分清楚,由領域細分到融合的重復改良和重組構建。柳州市在2013年已相繼開通城市BRT城市快速公交、柳州到區內、全國的動車組,廣西已進入信息化和高鐵時代。城市功能劃分越來越顯現,如何提高城市文化質量的培養符合時代需要和社會需要。社會環境的變化讓我們更加注重人、產品、社會三者的和諧統一。對于未來設計人才的需求,柳州市則不斷鞏固和提高原有汽車工業人才的培養,大力增強創意文化創新成分。
(二)課程進行科學理性的劃分
學校要按照社會需求對于學生的基礎性、專業性知識結構進行調整。對于專業課、實踐課、專業公共課等進行科學理性的劃分,保證教學資源的充分整合和利用。使得學生能在學習中實現對未來工作需要某方面知識的提前涉獵學習。以柳州汽車城、文化創意產業園、工業博物館等為實踐基地,大力加強學生的實踐環節課時,使學生的理論與實踐水平得到提升。
(三)設計教育的重要性
現代文化教育產業實際上是一個巨大的產業群,其中設計教育尤為重要,設計教育的改革也是教育改革的部分。柳州市的工業發展史要求我們要創新發展,必須改革設計教育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完善設計教育教學體系已經迫在眉睫,也是社會和時展的內在需要。
三、建構特色的設計教育體系
在柳州市,從工業發展和社會發展需求中可以看出設計師和設計教育者一樣重要,設計教育為培養更多的優秀設計師打好基礎,反過來,優秀的設計師可以從設計實踐中得出很好的經驗反哺設計教育者,為教育者打下良好的理論知識來源。夯實其設計理論依據,為設計教育發展產生良好的互動和一定的促進作用。
針對柳州創意產業中既有新興產業也有傳統產業,分析得出:
(1)以柳鋼、柳州汽車城等經濟機會作為主要的創業驅動,創意產業為輔。
(2)創新導向和價值導向作為目標,聯系各院校以形成有效的資源共享的長效機制。
產業集群化發展有利于經濟的快速健康的增長,東盟自貿區的發展、北部灣港口物流的建設、廣西12個千億元產業集群等等的發展,都可以整合利用共同的資源,使共間資源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節約,又使群體問相互組成一個個有效的結構體。柳州已經形成了鋼鐵、絲質等產業集群。
創意機會的出現往往與創新增長點聯系在一起。對于柳州的創意產業,政府應著力理順產業體制和加強創意成果產業一體化的機制,形成積極的文化創意氛圍以及加緊形成設計產業集群的新型工業城市。
四、總結
在未來的發展中,柳州市則不斷鞏固和提高原有的工業優勢,增強文化創新創造力,不斷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更大的活力。充分利用東盟自貿區和博覽會對外開放的優勢,建立完善的專業設計人才培養體系及特色的文化發展體系,全方位、深層次、多維度的實現文化藝術知識的繼承和傳播發揚。力爭打造廣西最大的文化創意產業中心,作為設計教育者應該積極發揮自身的作用,努力推動良好的設計教育教學時代的到來。
參考文獻:
據海關統計,2004年煙花爆竹共出口至98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額達 3.48 億美元。出口數量、金額同比分別增長 10.33% 和10.1%。出口市場仍依賴歐盟、北美及亞洲部分地區市場。
煙花爆竹產品自生產到消費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安全問題,包括生產、倉儲、運輸、流通、燃放等各個環節,因操作不慎,發生的安全事故不僅對人身、財產安全造成傷害,也直接危害到整個煙花爆竹產業。20世紀90年代,因安全事故導致的我煙花爆竹東南亞市場萎縮、某些產品美、歐市場的終結,就是有力的明證。
作為高危產業,安全是其生命線,煙花爆竹安全生產是涉及面很廣的系統工程,需要實現人、物、環境相互協調。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所屬的危險化學品檢驗司負責對煙花爆竹的安全生產進行監督和管理。為從源頭加強管理,2004年以來,安監總局及相關地方局在煙花爆竹安全生產方面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法規、條例,有效規范了我國煙花爆竹生產、倉儲、運輸等環節的良好操作。
根據聯合國危險品運輸管理委員會對于煙花爆竹安全運輸方面的規定,我質檢總局及交通部門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煙花爆竹分類定級和國際互認等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
我國有悠久的燃放煙花爆竹習俗,國民經濟的持續良性發展,國內各大賽事、慶典等活動的不斷增加,都孕育了我國巨大的煙花爆竹消費群體和消費市場。隨著近期相關法規的調整,一些原本實行煙花爆竹禁放的城市已經開始逐步解禁。截至 2005 年春節,已有 106 個城市“改禁為限”,占原禁放城市總數的 37.59%。可預測,北京地區的法規修改,將在全國各城市產生連鎖效應,潛在消費群被激活所導致的內需增加將會刺激國內需求及生產量的增加。預計我國煙花爆竹內銷將隨著政策的放寬同比增長15%左右。
歐洲、北美、亞洲是我煙花爆竹產品傳統出口市場,對上述地區的銷售占我出口總額的90%以上。據權威經濟預測,各主要進口國的經濟形勢在近年不會出現大的波動,多數國家經濟呈現良性發展趨勢。
水生蔬菜保鮮加工作為水生蔬菜產業鏈中重要的一環,對加速水生蔬菜產業的提檔升級、增加水生蔬菜的效益、促進水生蔬菜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湖北省作為我國水生蔬菜產業發展大省,水生蔬菜保鮮加工研究和產業發展也走在前列。湖北省從“九五”到“十二五”期間,國家和地方先后對特色水生蔬菜研究開發進行了立項。項目緊緊圍繞湖北省水生蔬菜產后減損和精深加工增值工程技術研究與開發及產業化發展滯后的現狀,通過對保鮮劑的開發,綠色保鮮技術集成、精深加工先進技術集成與高品質產品研發,實現水生蔬菜綠色安全貯運、水生蔬菜加工產品多元化和傳統制品生產現代化、水生蔬菜聯產高效綜合利用以及加工專用裝備研發,解決水生蔬菜綠色貯藏及加工過程中制約產業發展的部分技術難題,團結和培養了一批從事水生蔬菜保鮮加工技術研究的科研單位和技術人員,主要包括華中農業大學、湖北省農業科學院、武漢大學、湖北工業大學、武漢輕工業大學等。同時,培植了一批水生蔬菜保鮮加工的龍頭企業,如湖北華貴食品有限公司、湖北強農食品有限公司、湖北農鑫農產品科技發展專業合作社等,實現了湖北水生蔬菜保鮮加工技術、人才和產業的快速發展。
①基礎研究進展
蓮藕、藕帶多酚氧化酶特性研究。分離獲得蓮藕多酚氧化酶,并對其特性進行分析,利用計算機模擬技術篩選出最佳酶抑制劑(L-抗壞血酸-2-三聚磷酸酯)。采用現代分離技術提取并純化藕帶多酚氧化酶,對其酶學性質、化學修飾和結構作了初步研究:對藕帶的保鮮進行了試驗,利用計算模擬技術分析(3D-OSAR)作用機理和作用靶向位點。
天然活性抗褐變劑研究。利用植物源乳酸菌發酵豌豆漿獲得高效抗褐變劑,分離純化鑒定抗褐變物質4-(4-羥基-苯基)-丁-2-烯酸,為開發新型生物抗褐變劑提供了思路。
蓮藕粉、脆質地形成機理研究。從淀粉和細胞壁果膠角度研究蓮藕粉、脆質地形成機理。選用具有代表性的粉藕、脆藕為對象,研究了其感官和淀粉含量的差異,并進一步對影響其質地的淀粉進行了形態學和流變學研究:研究了加熱處理對其感官、成分及細胞結構等方面的影響。另外,還研究了蓮藕不同采收期淀粉的變化規律,并進一步對12月采收的老熟蓮藕的淀粉顯微結構和糊化、凝膠差異進行了深層次的比較研究。結果表明:果膠組成差異是蓮藕粉、脆質地形成的基礎,并且推算出用于區別粉、脆的臨界參數值。
蓮籽β-葡萄糖苷酶特性及其對荷葉飲料增香作用研究。首次對蓮籽中β-葡萄糖苷酶的提取、酶活性分析條件以及分離純化、酶學性質做了初步研究,并嘗試將蓮籽β-葡萄糖苷酶應用于荷葉飲料中,結合頂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和氣相-質譜聯用儀(GC-MS),對荷葉飲料的香氣成分及蓮籽β-葡萄糖苷酶對其增香效果進行了研究。經過酶處理過后的荷葉飲料總香氣成分增加了約12%,其中醛類、酮類、醇類這3類主要成分在總香氣中的相對含量變為17.18%、16.54%、8.82%。此外,酶處理對香氣中酯類物質含量影響很大,經過酶處理后其在總香氣中的相對含量由3.21%上升至7.64%。由于這些香味物質的增加,經過酶處理后的荷葉飲料香氣更濃,氣味更加柔和。
蓮原花青素綠色提取和活性分析研究。以蓮的成熟花托(蓮房)為原料,采用酶輔助提取提高原花青素的提取率,將其應用于油脂中,研究其對不飽和脂肪酸、油脂、脂肪氧合酶等的氧化抑制作用。并將其添加在火腿中,研究蓮原花青素在食品中的抗氧化作用,利用動物和細胞模型研究了其抗衰老、調節血脂等活性。其作用機理可能與蓮原花青素清除自由基活性有關。
蓮藕淀粉特性研究。以蓮藕淀粉為原料,采用X-射線衍射儀、動態流變儀、旋轉粘度儀、差示掃描量熱儀、凝膠過濾色譜及掃描電子顯微鏡等方法,對蓮藕淀粉及其級分的顆粒特性、糊化和老化特性進行系統研究,并探討了蓮藕淀粉的糊化和老化機理。并以不同生長期蓮藕淀粉為原料,采用現代分析方法,對蓮藕淀粉的結構和性質進行系統研究,并對顆粒特性、精細結構、物化特性及消化性進行相關性分析。利用核磁共振技術研究了水分子運動性對蓮藕淀粉的影響。蓮藕淀粉老化的本質是淀粉玻璃化溫度上升、淀粉分子凝聚(淀粉糊)和分子剛性增加,微弱重結晶促進了淀粉的老化。
菱角淀粉特性研究。以菱角淀粉為原料,采用動態流變儀、快速粘度測定儀、差示掃描量熱儀、掃描電子顯微鏡等方法,對菱角淀粉的顆粒性質、流變性質研究以及糊化和老化特性進行系統研究,并進一步探討了菱角淀粉粉絲的加工工藝參數。研究表明,凍結溫度是影響粉絲品質的最關鍵因素。
蓮藕排骨湯中風味物質研究。為提供方便快捷的排骨藕湯,縮短排骨藕湯制作時間,研究了主要原料用量、關鍵工藝對排骨藕湯品質的影響和排骨藕湯基本滋味特征、熱處理對排骨水溶性鮮昧物質及蓮藕質地和色澤的影響,確定了排骨藕湯原料的用量和加工關鍵工藝,建立了排骨藕湯基本滋味的研究方法,期望為排骨藕湯產品的規模化和工業化生產提供理論基礎。
天然抗菌劑研究。從可食用植物材料中分離出天然抗菌活性成分石竹烯,可以抑制導致蓮藕腐爛的霉菌。
藕帶非酶褐變機理及其控制方法研究。以蓮藕為試驗材料,研究了加工工藝和儲藏條件對水煮藕片后褐變的影響、導致水煮藕片后褐變的可能原因及常用保鮮劑對水煮藕片后褐變的影響。還進行了還原糖和氨基酸美拉德反應以及酚類化學聚合的模擬試驗。最后還對水煮藕片中褐變黑色素進行了提取純化和初步的結構鑒定。結果表明,水煮蓮藕貯藏期褐變可能與蓮藕多酚自身氧化有關。
加工藕帶風味調控和固化調理技術研究。采用包裝后入昧和風味固化包埋技術實現風味的延香化,結合脫氧和隔光、柵欄技術殺菌、交聯增脆等手段,保持了藕帶的白、脆。
蓮藕藕節鞣質提取純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對蓮藕藕節中鞣質的提取、純化和鑒定以及抗氧化活性進行了初步研究。表明蓮藕多酚具有良好的抗菌和抗氧化活性。
空氣放電對蓮藕采后腐敗菌抑制機理研究。通過形態學和分子生物學,對蓮藕采后腐敗菌進行了鑒定,確認出三種蓮藕采后主要腐敗菌,分別為三線鐮刀菌(Fusarium tricinctum)、尖孢鐮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茄病鐮刀菌(Fusarium solani)。采用空氣放電生成氣對三線鐮刀菌進行抑菌處理,通過細胞水平、分子水平、呼吸代謝等方面系統研究空氣放電對蓮藕采后腐敗菌的影響,結果表明空氣放電生成氣能夠有效抑制三線鐮刀菌生長代謝,并揭示空氣放電對三線鐮刀菌的抑制機理。
蓮藕膳食纖維改性、提取及功能活性研究。采用超微粉碎改性方法,經過超微粉碎后的粉末,白度增加,整體色澤變淺,具有良好的感官性能。同時,藕節膳食纖維的理化性質得到改善,持水性、持油性、溶脹性都不同程度得到優化,可溶性膳食纖維含量顯著性增加。利用超聲波輔助堿酶法、酸法、酸酶法三種不同提取方法,對改性后藕節粉中IDF、SDF、TDF進行提取。通過比較其提取率及純度,確定酸酶法為最佳提取方法。利用提取后的IDF、SDF、TDF進行小鼠動物試驗,研究其對營養性肥胖小鼠預防肥胖及減肥功能。綜合評定改性藕節粉總膳食纖維、不可溶性膳食纖維、可溶性膳食纖維預防肥胖及減肥的效果。
②技術開發進展
保鮮技術開發取得重要進展。分離獲得植物源乳酸菌,以此為發酵劑,研發出水生蔬菜新型綠色安全生物保鮮劑4-(4-羥基-苯基)-T-2-烯酸復合物。以傳統化學保鮮劑為基礎,復配保鮮劑LB保鮮劑。從可食性植物分離篩選出綠色天然防腐劑石竹烯復合物。微氣體環境調控保鮮技術得到應用。應用新型保鮮劑使鮮藕在0~5%的冷藏條件下,保鮮期達60天以上,藕帶保鮮期達30天以上,并達到超市和出口要求。切分藕(鮮切藕)保鮮期達14天,適合于超市銷售:青鮮蓮籽保鮮期達到2月以上。
加工技術研發取得一批重要成果。泡藕帶、酥脆油炸藕片、酥脆藕條、荷塘三寶、酥脆蓮籽、保鮮青鮮蓮籽、鹵藕片、蓮籽汁飲料和馬蹄爽飲料等加工技術都取得突破,并應用于生產,取得直接經濟效益達50億元。
③產業化發展
產業化是湖北省水生蔬菜保鮮加工工業化的必由之路。選擇合適的切入點,突出特色,以技術為先導,實現技術、人才、管理和市場的有機科學融合,達到水生蔬菜加工工業化、規模化和現代化,確保水生蔬菜加工產業在市場經濟中立足。湖北水生蔬菜中以蓮藕最為聞名,鮮蓮藕的外銷和出口占據全國市場總量的80%左右。另外藕粉、藕片占據一定的市場。由于湖北蓮藕質地原因,加工的藕片質量低于江蘇寶應藕片,但其產量與江蘇持平,約30萬t。隨著技術發展,湖北蓮藕加工業充分發揮其區域優勢。湖北也是蓮籽生產大省,蓮籽產量占全國60%以上,約5萬t。但是湖北蓮籽加工企業凝聚力不強,蓮籽加工起步慢,產業分工不夠細致,蓮籽加工銷售主要在湖南。藕粉作為傳統蓮藕制品,其消費群體一直較為穩定,目前全國藕粉產量在3600 t,60%產量來自湖北,目前藕粉產品多為初級產品,產品單一,深加工產品缺乏。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消費水平提高,近年來水生蔬菜新型產品不斷涌現,泡藕帶、荷葉茶、蓮籽汁、馬蹄爽飲料、蓮原花青素膠囊、蓮藕面條、荷塘三寶、鮮切蓮藕和青鮮蓮籽已經進入市場,取得了巨大經濟效益,僅藕帶加工一項,產值超過40億元,100余家生產企業,形成了“公司+基地+農戶”水生蔬菜產業化新模式,促進了產業鏈科學發展。